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1027阅读
  • 65回复

半路出家见闻录(转)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5-10
11、
  
  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从事经营工作乃至上层建筑工作的人一生没有和真正的僧侣交流过,结识过,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不久前,两个朋友来山上看我,在寺里寺外转了转,欣赏了古树,古建筑,在流通处,其中一个搞了多年杂志的朋友看着满满几书柜的佛学经典书籍,问,到底是什么需要写出这么多书来。
  搞杂志的当然读过更见过各种书籍。
  但,这样的书籍却是第一次见,一瞬间我有些困惑,但立刻就理解,岂止是我的这个朋友,很多知识分子和从事经营工作的人的教育背景中没有这一环节。
  不是信仰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不可能被忽略掉的。
  当然,我也是个半瓶子醋,也是不知所以,但对事理上仿佛是知道一点,告诉我的朋友,这么多书就讲一个道理。写出这么多来,就好比是爬喜马拉雅山,从南坡爬或者从北坡爬,道路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
  朋友挺信服的,频频点头,误以为我真懂一点。
  其实,我哪里懂啊,多年前,一个禅宗大师跟我讲,你要是出家,三十年,大概能摸到一点皮毛。
  从现在开始算,等我知道一点皮毛的时候,我都七十岁了。
  要真能做个老僧,也是件喜人的事情啊。
  因为,我确信,有修为的人和世间的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谁都可以观察的出来,僧侣们的平静、从容、慈悲绝对不是个普通人所具备的,就是演员演也演不出来。
  那是从内心里发出来能够感染和照射他人心灵的力量。
  龙泉寺的很多僧人都具备这样的特征。
  每天跟他们在一起,仅仅是从文化和经营上就一直有收获。当然,无论是文化或者经营最终还是要归到心灵的问题上来。
  我有幸在山上和我仰慕的僧侣进行过一些交流。令思想、心灵、情绪上都有些有趣和丰富的收获。
  在门外等人的时候,一名经常为居士讲课并时常出现在学诚大和尚身边的年轻僧侣也在等人,由以前的一些梦境谈起,谈到了一些疑问。
  年轻僧侣一一耐心为我解答。
  很受益。
  接着,谈到自在的问题。
  僧侣说,你系缚的很厉害。
  我说,是。
  这就是我的心结,看似我是放下了,公司不要了,一家人全都上山过与世无争的日子了,偶尔有朋友来看看我,闲居山间,和僧侣们学了点修学术语,也学了点举止做派,不知道的还都以为我还不得有多深多大的修行,其实,自己心里知道,内心里的焦虑感从未放下过,内心深处的压力也从未放过我。
  应该就是僧侣跟我说的系缚。被他一眼看穿。
  我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但不得其解,名利心吧,看似好像放下了,情色欲望吧,看似也好像放下了,世间的面子看似也好像放下了。
  既然都放下了,那就应该没有系缚了呀。
  那说明,还是没有放下。
  这个问题想的比较幼稚,问的也比较幼稚,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亲近的那个禅师,也是天天追着问了很多问题,现在想,有的问题真是蠢。人家从不着急,一一耐心解答,甚至于有一次一个朋友的朋友要见见禅师,因为这个朋友的朋友可能会给我带来些生意上的利益,所以我热心地给约好了,朋友来晚了,禅师又有事要出去。
  就这么等啊等。我急的不行。禅师也不着急,陪着我。
  仔细回忆一下,傻事没少干,傻问题真没少问。
  眼下和我交谈的这名僧侣也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让你心里踏实,安静许多。谈到系缚的问题后,又谈到自在的问题,很想知道自在的状态。
  我问,那您自在了吗?
  僧侣答,没有。
  一听自己就有点灰心,没自在都已经如此境界,自在了还了得。已然不是我能想象和揣测的了的。不过,和僧侣们的交流有灰心,但更多的是受用。
  几乎每周思想上比上周都有明显的开通,过去看不懂的书能入心看了,体会不深的话有更深的体会了。等等。
  上山前,一本叫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书,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修学经论,因为是由藏语翻译成汉语,再加上行文习惯和文化距离,一直读着都觉晦涩艰难,忽然有一天就读着很顺了。很奇怪,不过,又不奇怪,总跟高人在一起,肯定是有影响的。
  记忆力也在提高,过去要猛读一百遍的才能记住的句子,现在读十遍即可牢记下来。
  很有意思。
  每天早上七点半,竟然都可以听到另一名僧侣的开示、讲经。
  每周的某个晚上能听到另一名僧侣的开示讲经。我第一次见到这些僧侣时,从他们诵经及开口说话,行为举止,当即就被其气质深深折服。
  听他们讲经,当机立断,流利坦率,直指人心,但不损恼人,常常令我听到茅塞顿开。其趣味和感受不是语言容易表达的。一般我能找到的词就是“茅塞顿开”、“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心悦诚服”。
  “荡气回肠”就不恰当了,但能描述一种感受。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受。
   总之,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这些感受有什么用呢?
  也许对解我的系缚有用,也许没用,还让我增加一个因自己的喜好而再增加一个系缚。不过,就不想那么多了,慢慢跟着学吧。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感受和在僧侣身边熏染出的能力如果用在写作上,用在经营上,用在艺术创作上,绝对是有大用处的。当然,您会判断这篇文章是行文者习惯的夸大和哗众取宠,有这个可能。但,换个角度去想,毕竟这里陈述和表达的是一个传承了两千五百年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的思想、信仰,历代高僧大德与大知识分子的公案都可以佐证凡人完全可以从中获得我们需要的能力和见解,对我们有用处是不用质疑的。
  没有表达好,是我的语言能力的问题。
  当然,在山上所获得的这些能力,得下山才能用的上,可是用上了可能就是名利心,是系缚,也可能我根本就没放下过。嘴上说放下了,心里都还挂着呢。
  谁知道。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5-10
12、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年轻人,我所说的年轻人一般是指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后来就有九十年代出生的。
  《时代》杂志刊登过一个中国北京的女孩子,从事写作,她喜欢名牌,生活放纵,出了一些书,影响了很多人。我想,美国人关注她,是在关注中国,以她作为一个窗口了解中国。了解了年轻人就了解了中国的未来。
  美国人很聪明。
  中国的年轻人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呢?
  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角度,时代杂志有时代杂志的角度,我有我的角度,我二姨有我二姨的角度,我儿子有我儿子的角度。
  我看年轻人比较不爽,主要是不会干活,我一九七零年出生,小时侯什么活都干,车钳铆焊,挖泥巴,盖砖房,都能干,小时候还种过实验农田,种庄稼很业余,但真要是闹了灾荒,掉到个荒岛上,生存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就欠缺一点。
  我有两个侄子,老大是一九八零年生的,独生子,据说上大学后放假回家,都要带一大包脏衣服,交给妈妈洗。
  从小学到大学,什么都不会干,只会读书。
  大学毕业后在我的公司里,手把手地教,经过几年的蹉跎,终于可以独挡一面,独自驾驭一个公司。回想起来,这些能力其实都应该在做学生期间掌握的。
  包括毅力,吃苦耐劳,与人交往,等等方面的能力。
  最让我唏嘘不已的是,感父母之恩也是在工作期间苏醒的,工作很久了,才懂得用自己的工资孝顺母亲,他的母亲,我的大嫂,生平第一次拿到儿子孝顺自己的钱之后,激动的痛哭不已。
  上学时根本就没有培养出这个意识,当然,家庭也没有培养,所以也不能全怪学校。好在,我的这个大侄子天生就是孝顺孩子,本质很好,如果不是的话,后天又没有人教育,那结局就好说了。
  在目前这个社会状态下,家庭和学校对培养人的完整人格是有欠缺的。能力很有限。
  我个人是主张中国的孩子在成年之前要接受一段时间寺院的教育,不是从信仰的角度谈这个问题,而是从生存能力谈的。
  或者是生活能力。
  我见过一个母亲痛苦地追问我认识的那个禅师,哭诉自己的儿子不孝顺,是个混蛋,问禅师应该怎么办?
  禅师说,你小时候不好好教育他,现在能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了。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揪心的回答啊。
  在龙泉寺也有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做义工,每天四点就起,在厨房帮忙干活,干到天亮,虽然他们很多生活经验还不具备,经常会问一些怎么用自动取款机,电焊是怎么回事,在哪里可以买到名牌衣服这样的问题,但是,你看着他善良的面容,诚恳而勤劳的举止,就知道他们的未来是多么光明。
  因为,他们这么年轻就已经有机会懂得为他人付出才是获得幸福的最根本的途径。
  我们是吃尽了苦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自动取款机怎么用很好学,取一次就会了,电焊怎么用很好学,我也有方法能告诉年轻人,不要崇拜名牌服装,因为我开的广告公司主要就是用文化手段创造名牌的,所谓名牌全是胡扯的,是利用人的心理缺陷获取财富的商业手段。
  百年以上的名牌也就是个文化。
  再简单一点比喻我的公司的性质,就是,一个商人拿着一泡牛屎来,让我卖掉,我跟该商人讨价还价,接你的活可以,但你要给我足够的钱,谈妥了,拿到预付款了,我就给这泡牛屎做广告,先换名字,不能叫牛屎,叫“NEW•SHOW”,然后说这个“NEW•SHOW”来自法国,是法国巴黎农场的小母牛。
  客户的钱要是足够的话,我会请一个影视明星,手里捧着这个“NEW•SHOW”,在电视、报纸、杂志和马路边的广告牌上告诉消费者,“NEW•SHOW”好,谁用谁知道。
  如此而已,不根本不值得耗费时间金钱和心力去追求这些商业社会里的破玩意儿。
  当然,也有好的产品。
  但,再好的产品,也不值得我们用如此珍贵而短暂的人生去追求。况且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所谓奢侈品呢,文中开始提到的那个上了《时代》杂志的北京女孩子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通篇讲的是如何羡慕、迷恋那些所谓的世界名牌服装的,如何在北京高档服装专卖店的橱窗外仰望那些“NEW•SHOW”的,如何弄到几千几万元去获得这些“NEW•SHOW”,如何号召更的女孩子也如此认知世界。
  这样的文章确实会蛊惑很多年轻人,这还不算可怕,更可怕的是鼓励年轻人精神和肉体上的放纵。把人生从追求从追求名牌这样的低级状态再降低到更荒唐和可怕的低级状态中。
  人生不是用来追求名牌的,更不是用来放纵肉体的的,谁也不希望自己有个放纵肉体的孩子,短暂而宝贵的人生是用来追求善良,智慧的品质的,最终是用来追求真理的,这么讲,又有点高了。
  再往低处讲,年轻人在寺院里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通过在寺院的劳动中培养出善良,勤劳的素质,可以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品质,可以培养出与人友好相处的品质,宽容大度的品质。
  寺院里的厨房有活干,建设时有活干,扫地等等粗活都可以培养出一些过人的能力。
  社会上也有类似培养年轻人类似能力的机构和方法,我有朋友把平时娇生惯养或者是沉溺网络的孩子送到一些行走学校,一天走几十公里,犯了错误就狠打手心,确实能对治孩子的很多毛病。
  我也很欣赏这类方法,但还是觉得不够好,因为过于粗暴,缺少文化内涵。
  与此相比,寺院作为社会教育的辅助手段就显得更为合适了。
  至少我是这么看的,我的两个孩子都在龙泉寺学习,每天有各种课程,也有足够的劳动课。
  劳动是手段,最终培养的是生活能力,生活能力也是手段,培养的是智慧,智慧最终也是手段,最终就是真理了。
  我二子六岁,2008年末主动要求上山读书。2009年的元旦就住在山上,元月2日经过主管僧侣的同意,成为最小的挂单常住义工,一边读书,一边劳动。
  在此之前,他一直读诵经典,读书能力我很放心,但不爱劳动,我想在这方面对他有所提高,而且,我想检验一下他读诵经典的效果,看他脑力如何,于是,上山的第一天,我正式告诉他,你就在山上读书了,你要听话,要认真读书,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他说,很好。不过,我现在要拉屎。
  我说,好。
  于是就带他去厕所。
  龙泉寺的义工生活区有两个厕所,一个是居士楼里的厕所,很干净,很现代,冲水式的,有暖气,一个是最老式的,就是个小砖房,里面几个坑。屎尿都堆在坑里,看着闻着,又脏又臭。而且四面透风。
  有的居士为了给寺院节约水,宁可上这个老厕所。
  我带儿子进了这个老厕所,儿子说,啊,你怎么带我上这么脏的厕所啊,多臭啊。
  我说,可是我不觉得脏啊。
  儿子想了想说,对,不是厕所脏,是我们脏,是我们肚子里的屎和尿把这个厕所给弄脏了。
  我很高兴。
  也就不太介意寒风刮我俩的屁股了。
  我们蹲着一边拉屎一边又交流了一点别的问题,关于劳动还有读书之类的,闲扯一顿。
  完事,然后手拉手蹦蹦跳跳地高兴地从厕所里出来。
  儿子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回头严肃地对我说,喂,老爸,我并不觉得是我们脏,我刚才说错了,本来就是厕所脏,又脏又臭,你以后再也不要带我来这个厕所拉屎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5-10
13、
  
  多年前,我看过一副有趣的中国画,画了一个书童在写字,题词大意是书童也有书香气。
  现在想起来,这副画的意境很高。人处在的环境决定了人的气质,汉语里的“熏染”,就很能表达这个意思,跟高人在一起,思想境界,行为举止就高,跟俗人在一起则反之。
  龙泉寺几乎每天都有僧侣的讲座,其实,大多数我是听不太懂的,词句倒都是能听的懂,但是境界和内容是肯定无法如僧侣一样深入,尽管如此,僧侣们依然乐此不疲地讲,大概就是在熏染俗人,也不是真的就指望我们马上全都明白。
  慢慢来。
  但仅熏染来的这一点受益也令人的气色和思想境界大有改观。
  至少,我是这样。尤其是每天总能听到不同风格,不同修为的僧侣的讲座和指导。
  一名僧侣曾和我谈及当下的教育,他也对应试教育有看法,提到了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对考分的执著不太靠谱,并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我也一直有这样的认知,不过表达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僧侣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想要高分,方法很简单啊?
  我问,有什么方法?
  僧侣说,把考试难度降低不就行了吗,这样皆大欢喜啊。何苦跟个分数较劲。
  当场笑翻,但笑翻之后,却体会到同样的认知,但境界是不一样的,方式也不一样。对自己,对他人的结果也都完全不同。
  僧侣讲课,问了一个关于因果的基础问题,有人按照经论上的标准答案认真回答。
  僧侣说,错了。
  众愕然。
  僧侣说,错就错在你用标准答案,永远是标准答案,就知道你会说标准答案。
  众依然愕然。
  我猜僧侣是用这样一个方式告诉我们标准答案是用来行持的,不是用来讲的。道理明白,行持上如何做到呢?就好比一个精通浮力原理的人掉进水里如果不会游泳的话,一样会淹死。
  似乎是用这样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方式告诉我们,宁可学游泳,不要学理论,但是理论又不能不学,既然学就会有标准答案,有标准答案但不能死在标准答案上。
  有点拗口。不过,身临其境,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讲到经论中经常会提到的“无有是处”,问大家,是什么意思。
  大家纷纷答,就是不对的意思。心想,这下没有错误了吧。你总不能反过来解释吧。
  僧侣断然说,错。
  众愕然。
  错在哪里啊?
  僧侣说,不是不对的意思,是完全不对的意思,完全不对的意思。明白了吗?
  上面这一段,我自己读了一遍,文字上有点绕,很担心读起来费劲,不过,这些文章都是给知识分子读的,多看一眼,应该就能体会,也许我多虑了,很简单的文字,根本就不用担心别人读着费劲,也许,自己写的文章不太容易了解到别人读自己文章的感受。
  除了文字之外,上面这段文章的核心问题是这些绕来绕去的文字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如果我知道的话,我也就不在着费劲巴拉地写字了,肯定就有另外的生活了。不过,我可以猜想一下这些话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而学习中我们总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可是世界上的知识太多了,光是一个土豆的成长过程,所涉及到的领域,你要想全部搞明白足以耗费掉你的一生也不见得全部能明白。
  那么,我们需要的是领悟力,就是悟性,就是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面对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深入到什么程度呢?
  过去有个说法,叫作看破,看穿。
  我们自己也有一些口头语,会说,我一眼就看出来你如何如何,那个事如何如何,那个人如何如何。或者,这个事情我是看透了。等等。
  可是,真的看透了吗?
  我觉得大多数是没有,只是一说而已。真正看透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改变,就会变的更加智慧,更加明白,更加快乐,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只是,看透太难做到。
  我理解,也没人逼我们一下子全都看透,稍微看透一点点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作用和帮助,按照我的观点,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从事艺术学习和工作,文字、影视、绘画、音乐、表演等等等等,大多数都将其当作一个职业,极少数人获得艺术成就。
  有一个规则,当作职业的并不能享受这个职业,获得艺术成就的则能够享受其创造的艺术成就,获得艺术快乐。
   甚至于体育,我认识一些从事体育工作的人,也接触过一些和体育有关的事,有成就的,多是悟性好的。
   刻苦的有的是,但不见得有成就。
   你会画画,你不见得就是画家,你会写字,你不见得就能是作家,你会盖房子,你不见得就能是建筑师,你会跑步,不见得就能是运动员,你会唱歌乃至拉胡琴,你不见得就能成为音乐家,等等。
   甚至于居家生活,把日子过的苦不堪言的,大多数都是悟性不太好的,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有声有色的大多数是有悟性的,这和掌握多少知识没多大关系,比方说,你懂得多少微积分的知识对处理你和你丈母娘以及老婆乃至领导乃至儿女乃至你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邻居之间的关系没有一点帮助,可是,你的生活中可以没有微积分,但不能没有亲人和朋友。
   当然,即懂得微积分又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那是很了不得的。在我看来,悟性差的人能搞懂前者,悟性不错的人能搞懂后者,悟性高的可以两者皆搞定。
   我是属于悟性极差的,所以两者都搞不定。
   我觉得,这个悟性是可以训练出来的,通过和高人在一起的熏染,自然而然地就和那副中国画上画的那个书童一样,有了书香气,用来从事艺术创作,用来用于居家生活,用于与人相处,乃至用于追求真理,都有极大的好处。
   有人会问,理上仿佛是这样,那你如何证明僧侣们就有这样的悟性并且传递给你呢,万一他们也没有,只是装装样子,那岂不是坏事了。
   这个问题,我也存疑,我觉得跟各人的运气有关,社会上装蒜哄人的很多,但我很少遇到,我遇到的大多数都是真有悟性的,然后教育我,感染我。
   我想,要是真遇到装蒜哄人的,也别灰心,总不能因为喝了一口假酒,你就说天下的酒全是假酒。
   还有个问题,有人问我,你凭什么就能判断你遇到的僧侣就真有悟性呢。
   这个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很朴素,很原始,我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僧侣的生活、工作完全是用于悟性的培养,我看到的一般是清晨两点起床,用功,晚上十点乃至更晚睡觉。大量的时间都用于修习。
  断绝世间的五欲,没有了世间的那些杂染。
  所以,我断定,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再加上更高的大师的指导,没有悟性,那才叫怪。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5-10
14、
  
  俺娘问我,孩子,你最近在忙啥?
  我说,娘啊,我在寺院里学习呢。
  俺娘说,啊,你怎么跑到庙里面学习去了呀,都学啥了呀?
  我说,学做人。
  俺娘沉思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说,教人向善,也算是个好事吧。
  说完俺娘转身就去咸菜缸里去捞她的咸菜去了。
  我娘是半个文盲,这篇文章里的字大多数她老人家都不认识,多年前,我跟我娘说起这事的时候,我娘就是这样表达她对我的行为和思想的认识的。
  后来,我跟一些知识分子、企业家、公务员谈论起这件事情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跟我娘的态度如出一辙。连语言、语气都一样。
  龙泉寺所在的凤凰岭主峰上刻有两个红色的篆字,老远就能看到,因为是篆字,很多人乍一看,不太好认。有个朋友来了,他的半辈子都是靠读书读过来的,绝对算是个读书人,他半天也没认出是什么字。后来,在寺院旁边有一个碑记,上面有这两个字的解释。
  这两个字是“道德”。
  我的这个朋友站在碑前,纳闷半天,忽然跟我说,其实一开始看着就是道德这两个字,但是却不敢确认,心想,这么一个主峰,怎么也应该刻两个更玄的字吧,怎么竟然只刻了这么通俗的两个字。
  他又想,其实这两个字不俗,是自己俗了。
  这个感觉,我也有,第一次看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心想,怎么也应该刻个“观照般若”、“缘起性空”之类乃至更玄妙的字吧。
  偏偏就是“道德”这两个字。
  以前,和同事朋友在一起,偶尔也会提起道德,但都是调侃,调侃到把道德当成贬义词,像“道德先生”、“满嘴仁义道德”等等,道德几乎就是跟伪善一个意思。
  我们对道德彻底绝望。
  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刚够我们活着的行为标准,不害人就行了,谈道德太远。换成俗话表达,就是,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谈道德。虚伪不虚伪啊。
  有一部创造了很高票房的传奇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面有很多搞笑的情节,笑过之后,大多都忘了,但有个情节却让我难以忘记,影片中的主角,一个恶贯满盈的坏蛋被女朋友背叛了,伤心的坏蛋在澡堂子里悲伤不已,给律师打电话,律师说不管这事,坏蛋在电话里伤心地冲律师破口大骂,意思说,这事你们不管,你们管什么?
  伤心的坏蛋躺在浴池里,一边流泪,一边喃喃地说,道德,道德。。。。。。。。
  其实,越是缺少道德的时代,越是要提倡道德。
  这些年,中国人确实糟蹋了不少好的汉词,像“小姐”这个词,过去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绝对是个尊称,褒义词,现在成了娼妓了。
  “同志”,志同道合的意思,现在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所以,山上大大地刻着“道德”两个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无法马上接受这两个字。
  我又想起了那个故事,大居士白居易做官的时候,辖区内有个禅师天天住在树上,是个得道的高人,人称鸟巢禅师,白居易慰问群众的时候就去看望了这位禅师,他在树下跟禅师有一段对话,估计先跟禅师客套了一下,领导来看望你了呀,平时生活有没有困难啊,对领导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啊,户口在哪里啊,家里还有什么人啊,多大出家的呀,出家前干什么的呀,天天在树上住着冷不冷啊,绿化办的人有没有找你乱收费啊之类的。
  最后白居易话锋一转,问了一句他真正想要知道的问题,他问,人生应该怎样?
  鸟巢禅师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白居易一顿脚,啊,就这个啊,这个,三岁小孩都知道,用你说。
  鸟巢禅师说,三岁小孩知道的,八十岁的老人却做不到。
  禅师就是禅师啊,一语中的,什么话到了他的嘴里,他总是能用最深刻的方式刺激你,让你认识到平时忽略的问题。
  多年前,社会流行着一句话叫“好人一生平安”,很多汽车的前面都放着这样一个牌子,我曾经亲眼目睹大街上警察拦车,强行把这个牌子没收。好象是担心这个流行语有影射社会并对社会风气不满的意思。
  好人一生平安,
  话真的没错。
  可是,有人会猜疑,好人真的一生平安吗?我怎么看到好人总是倒霉呢?坏人都挺逍遥的。
  这话要看怎么看,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完全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断的,商场里的一个骗子,骗了他的合作伙伴,对他的合作伙伴来说,他就是个坏人,可是,这个骗子拿这钱养家糊口,照顾亲人,对他的亲人来说,他就是个好人。
  一个战斗英雄,对他所在集体是当然是大好人,但对另一个集体就成了敌人,是大坏人。
  所以,是好是坏很难讲。必须要加一个前提条件。
  越往大说,越复杂。一个帮助中国人在商战中赢了美国人的人当然是中国人的英雄,但却夺取了美国人的利益。成了美国人的仇人,一个西方人帮助西方人在东方获得了利益,他成为西方人的英雄,却成了东方人的罪人。
  科学的进步让人类拥有了核力量,核力量究竟是好是坏,都很难说。
  再往大说,就涉及了正义了,再往大说,就涉及到更复杂的领域了。
  那就再往小了说,对个人来说,看起来做个好人,连个标准都很那找到。
  我没有提倡信仰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其实是有办法让自己活的稍微明白一些,活的更有质量,这一点,在寺院里是可以实现的。寺院里有一整套完整的向内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生活更幸福快乐,使做人更成功。
  尤其是,当你在世间累了,不太明白了,打拼的心力憔悴了,还是值得到寺院里,静下心来,学习并探讨一下如何做一个好人的方法,学习并探讨一下如何让自己一生平安的道理,探讨一下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道理,学习探讨一道德这个事情。
  我有个体会,多年前,我担任过一个商业组织的副秘书长,当时我最年轻,会长们和副会长们以及众多成员年龄都比我大,资历都比我老,而且都比我有钱。
  记得有一次开会,一个年产值过亿的朋友上台讲话,我在下面跟一个领导说,这个朋友的企业如何管理混乱;另一个产值千万的朋友上台讲话,我跟一个领导说,这个朋友做事情很不地道,生活作风很成问题;再上来一个根本不就熟悉的人讲话,我跟领导议论说,这个企业的产品如何的差。我就这样振振有辞地叨叨。
  然后,领导终于忍耐不住,说,就你行。好了吧。
  回想起来,当时自己真是面目可憎。丑陋无比。
  其实,自己是嫉妒人家,没有人家干的好。所以就嫉妒,整个身心都被自己的嫉妒控制住,使的行为语言全都失态。
  这样,做人做事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样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除了嫉妒,还有傲慢,还有贪婪等等。哪一样都是让我做不好事,做不好人的关键。
  转眼,写这文章的时候,都三十九岁了。
  这以前,全是遗憾。
  真是很遗憾,没早到寺院里学做人。学着做好人好事。要是早十年、二十年乃至更早,我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估计得有点成就了吧。
  但也不晚,寺院里还有和俺娘差不多岁数的人在学习。俺娘的关于寺院的教育是让人向善的认知是有道理的,但有些偏颇,寺院不仅仅是让人向善的,还是有更高的智慧,当然,也有谈玄说妙的,只是说的人不觉得是玄妙,听的人听不懂了自然就觉得玄妙了,本来人间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说深了词汇不够了,自然就显得玄妙。
  有一天早上,有几个居士大娘在一起开会,是在探讨做事情的节奏问题,提及吃饭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我问一个大娘,您老人家觉得是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啊。
  她老人家慢悠悠地说,那要看缘起了,缘起性空啊。
  服了。
  我六岁的儿子早上和我一起做功课,读经,读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他忽然放下经本,问我,老爸,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什么意思?
  我不懂,无言以答,只好说,孩子,你还小,这个问题不好解释,等你大了,搞懂了,你再告诉我。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5-10
16、
  
  山上有一个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属于龙泉寺,我在基金会里做一些文字工作。历史上,寺院的职能不断地根据历史的需要在人们心目中发生着改变,有的时候人们会觉得是修行的场所,有的时候会觉得是对大众进行善行教育和推广的场所,而在饥荒的年代,寺院又成了赈灾的场所。
  如今,认知上比较混乱。
  在我看来,寺院是文化的场所,传承文化的场所和机构。当然,还有修行,教育和慈善的功能。
  文化要分怎么看,打牌斗蛐蛐儿也是文化,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喝酒都有文化,总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都很混乱和麻木,我个人认为文化是有高低之分的,吃喝玩乐的文化也是文化,但比较低级,涉及到个人修行乃至人类福祉、智慧,直至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命题的文化,是高级的文化。
  但承载这些文化的工具,都是一样的,一首诗,可以写后者,也可以写前者。一副画,一首乐曲都可是如此。
  当然也不是蔑视前者,抬高后者。
  后者也是从前者中来的。
  但吃喝玩乐肯定是不利于人的思想健康,人的高级文化的培育来自正常的生活。有规律的健康的正常生活是培养高级文化的基础。
  因为社会缺少文化,所以就更需要提倡文化,过去寺院里直接去社会上做慈善事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则不行,还需要冠以一个慈善基金会的名义,也能看出僧侣们用心良苦,同时也能看出这个社会确实需要一些文化知识的普及。
  人在寺院里学习,不是都会出家的,大多数人都会从中学习到很多文化知识,获得文化熏陶。古往今来,所有高级思想的传播都是通过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
  这里讲的文化,不是说读过书的人,上过学的人就有文化,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
  早上,我正在基金会里敲电脑,忽然,对面的办公室里一阵嘈杂,有居士进来说,暴风雨来了。
  一听,哦,原来是又有家长上山找孩子来了,要把孩子以及孩子的东西带走。这个孩子都三十多岁了,听说是毕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以居士的身份在寺院里从事文化工作,做书的编辑,录象的编辑工作等等。
  在山上工作期间,一直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工作性质。前两天,好象是因为父母来北京了,追问的紧,不得以下山告诉了父母自己在寺院里做义工的事实。
  父母大惊失色,立刻把孩子扣在山下。
  第二天,带着孩子上山要取走孩子的东西。
  孩子很孝顺,不愿意违背父母的意愿,又跟父母解释不清楚,父母认定孩子是被邪门歪道的东西迷了心窍。
  孩子也没有办法,跟父母沟通不了,只好顺从父母一起上山取东西,到了居士楼里,众多居士来劝,带她的父母看他的孩子工作生活的地方,试图告诉她的父母,她生活的很好,一切不像您想的那样糟糕。
  她的父亲,一个朴素老实的人,一看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劝他,顿时就晕了,什么也听不进去,只说,要赶紧走。拉着女儿就走。
  女儿不想走,但又拗不过父亲。
  大家想缓和气氛,跟她的父亲说,要不吃了午饭再走,休息休息。
  父亲一听,坐地就号啕大哭,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女儿吧,放过我女儿吧。。。。。。
  大家无奈。不敢再劝。只好由他们走。
  出了居士楼。
  大家又想劝劝,在外面又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我在基金会的办公室里从窗户往外看了个大概,就没心思看了。
  忽然看见我儿子跟他妈妈溜达过去,他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那个父亲依然在痛哭。眼泪横流地哀求大家放过他的女儿。
  后来,听说,寺院里安排车将他们父女送下山。
  社会对寺院的误解太深了,其实,不怨社会,我们的历史发展让我们经历了一个文化断层,正是这个文化断层让我们变成了没文化的人。
  有点文化,都会因为孩子在寺院里工作和生活而高兴;都会因为孩子没有在纷繁复杂危机重重的社会上纵欲而庆幸;都会因为孩子有机会摆脱各种危险的诱惑而松一口气;都会因为孩子有环境接受高级的文化教育而喜悦。
  社会上讲,父母都望子成龙,龙是什么,人有文化才能叫龙,没文化叫匹夫之勇,或者是市井之人,乃至粗人,在寺院里,有特殊的氛围和环境,人能够更好地吸收文化,被文化熏染,有没有修为那是另一回事,至少,被文化熏染后,气质和相貌都会发生变化。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绝对可以从外表上看出来。相由心生,心有了力量,那就真的成龙了。
  其实,大多数人是叶公好龙,我听很多家长说,宁可让孩子下山过正常人的生活。我问,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
  一般都告诉我,嫁人啊,娶媳妇啊,生孩子啊,工作啊,过日子啊。
  你看,其实,都不是真的希望是望子成龙,都是希望孩子过平庸的俗人。不是说平庸的俗人不好,有文化的人也是平庸的俗人,但本质上不一样。
  即便是过“正常人”的平庸生活,也是要有些文化才能过的好,否则,不就成了行尸走肉了吗?
  只是为了传宗接代,享受物欲?况且,没文化,享受得到享受不到还是个问题。
  有文化,可以把生活过的更有滋味,可以让自己过的更心明眼亮,有文化,可以把自己和家人以及周围的关系处理的更有声色,有文化,可以更宽容,有文化。。。。。。。
  总之,人要有文化。
  没文化,就糟糕了,什么都听不进去,脑子一根筋。
  这个文化可是跟学历没什么关系,我见过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没啥文化,也见过从事文化工作的人,也没啥文化。
  还有我自己,也没文化,所以自己就上山学文化,也担心孩子长大后没文化,所以就让他们也在寺院里学文化。
  我指的文化是悟性的那种文化,不是了解一些文化的词汇,而是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对文化有了深刻理解,就能为这个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人类有更大的贡献,当然,拿这文化去过好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更是小菜一碟。
  不知道那个爱女心切的父亲这一生是否能够读到这篇文章,也不知道,他的女儿什么时候还能上山。
  不知道,她和她的父亲在这种事关人生观的交流中有没有痛苦和烦恼。或者有多大的烦恼。
  我想过跟她换个角色体验她的感受。
  我觉得,我很羡慕她,因为有一个如此爱她的父亲。虽然这个爱没什么文化,但毕竟是真实的爱,一个男人为了自己女儿在公众场合哀求他人,痛哭流涕,耍坐地炮。
  这是多么真切的爱啊。
  这是个多么可亲可爱的父亲啊。
  可惜的是,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如果他老人家从外地来北京找到,到山上要把我抓走,我一定跟他走,请他老人家吃饭,然后跟他好好谈,谈,人生,谈理想,谈一切可以谈的东西。。。。。。。
  可惜,我已没有这个机会。
  他老人家走的时候很安详,是在佛教理论的指导下离世的,很平静。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他彻夜长谈。一起吃饭,一起谈彼此的人生体验和认知。
  父亲离世前几年,我们一直在谈论死亡的问题,在做死亡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我们也经历了很多困惑,但最终,我想我们还是在一个具体而便于行持的可贵理论的指导下获得了一个让生命更有质量和价值的方法,一个更有文化的方法。这期间,我们之间有着无数的交流、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以此小文,祝福天下所有的父亲和孩子能够彼此畅谈,平静地促膝交流,包容和理解。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5-10
17、
  
  2009年的新年又到了,转眼我已三十九岁。
  做孩童的那些日子还历历在目,如同昨天一样。没成想,这就三十九岁了,有时候看着寺里的年轻僧侣,真是羡慕的不一般。早早的就过上清净智慧的生活。
  我确信,人是应该这样活着的。
  无论如何,人是不能稀里糊涂地活着的,我算是耽误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瞎摸乱撞,直到上了山,才算是稍微平息了一点点。
  有时间和精力盘点一下过去的那些日子。
  不堪回首的居多。
  山上有个僧侣说,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用“恶贯满盈”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这个说法换个角度听,大多数人是不能接受的,大多数人的标准是不违法就算是好人,“恶贯满盈”从何谈起。
  僧侣的标准和世间的标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僧侣们的标准更高也更广大,比如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和我们不同,我们打猎捕鱼在我们看来,就是普通的谋生手段,但对僧侣来说,却是极大的罪恶。
  生活中,随便跟人发个脾气什么的。
  也是罪恶。
  骂人,恨人,诅咒人,说谎,嫉妒等等一切都是罪恶。都会给自己带来极为不好的后果。僧侣们确信,人的这些种种不好的习气正是让自己痛苦的根源,当然,这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理论和理解。但对我们这些业余的修行人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认识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克服这些问题就是获得人生快乐的关键。
  过去我一直想,人无完人,有点坏毛病就有吧,而且,很多文艺作品都会讴歌一些坏毛病,比如一个脾气坏且有很多恶习的人,会被描述成“性情中人”,这人就成了个好人,成了值得大家效仿的对象了;再比如一个对情感盲目且严重丧失理智的人,会被描述成“敢爱敢恨”,这人的毛病和性格缺陷就成了优点而被歌颂。
  人真的需要克服掉自己的毛病吗?
  克服掉了,有什么意义呢?
  人有点个性难道不应该吗?
  我也是存疑的,但是,出于对僧侣和文化的信任和尊重,我选择了先学习。试着克服一点自己的毛病。比如损恼别人,发脾气,说谎,恨人等等恶习。
  刚上山,常常觉得自己挺好,人人都不如我,我才是个厉害的人物。待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个个都是高人,这方面他也许差一点,但在另一方面他绝对有过人的修为。待着待着就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再待着待着就平静了,好也好,差也好,慢慢学吧。
  这个好和差我觉得不是学知识,也不是学理论,而是一种感受,比如说,对自己真正的认识和了解。
  就是了知自己的烦恼所在,看透这个烦恼是怎么起来的,怎么折磨自己的,怎么又下去的。
  看的越清楚,活的越明白。
  有时候我会嫉妒别人,当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并不能意识到这是开始嫉妒别人了,而是马上去找一个这个人的缺点,然后告诉自己,其实他很差,根本不如自己。
  第二个念头意识到,自己被自己骗了,明明就是嫉妒人家了,非要兜个圈子找个人家的缺点。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嫉妒心,来抹黑人家。
  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想不明白,自己的心为什么会这样。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训练,在一些书上读到,似乎了解自己的这些念头就是一种训练,有的时候,第二个念头能够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意图,此时就放弃第一个念头,为自己心生嫉妒而惭愧,然后通过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有的时候,当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和事一出现,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要嫉妒他了,果然,嫉妒心就慢慢升起来了。
  当然,并不是大多数时刻都能够对自己的意识有充分的了解,基本上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临近春节,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本来想在山上好好享清福,不再过问那些俗事,但禁不住亲情缠身,只好下山回公司办事。
  眼见的和所感受的和过去截然不同。
  这真是个不同的觉受。
  由此我确信,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改变之后是有着巨大的意义和现实的好处,每处理一件事情,每做出一个决定,每与一个人谈话,先仔细斟酌一下自己的念头到底是起的什么念头。然后再做出决定和判断。
  比较有意思。
  在时刻觉察自己的念头并甄别控制这些念头的情况下,努力找到好的那个,放弃坏的那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而且明显可以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善意。彼此之间因为利益和雇佣关系的尴尬和紧张也在得到缓解。
  想一想,要是早有这能耐,自己过去得少做多少错事啊。小事如此,还有过去做错的那许许多多的大事。
  “恶贯满盈”真的是没有形容错。
  外出,我依然按照一名僧侣教我背书的方法每日背书,果不其然,记忆力增强,早上利用收拾东西或者等待吃饭的间歇背几句,坚持一个来月后,从一天能背几十个字,到三十分钟能背下二百多字,再到二十分钟能背下二百多字。
  照这个趋势发展,过目不忘不敢奢望,但肯定是提高了学习的理解能力。
  按照僧侣开出的背诵的内容,都背过了,偶尔遇到他,问,都背完了,下一个背什么呀?
  僧侣说,背《弟子规》。
  我心想,怎么会是小孩子背的东西啊,怎么也得是背个《入菩萨行》或者《大智度论》里的偈颂或者是个甚深咒语之类的。
  不过,僧侣们天天修行,专业,这么说一定有道理,自己只需听就是了。想多了,徒增烦恼。
  于是,照着背。
  到了公司,一边处理公司的事情,一边背书,正好背《弟子规》最后几段。
  回头一想背的内容,这哪里是小孩子背的东西啊,完全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啊,明明就是对每一个成年人的起心动念乃至具体行为的具体要求啊,早要是按照《弟子规》教导的做人做事,那自己得过上多么好的生活啊,哪至于像现在这样,日子过的乱成一团,敌人一大堆,恶心事一大堆,错事一大堆。。。。。。。
  一个跟了我多年的秘书问我,在山上都学什么了。
  我想了想说,背书,背《弟子规》,很好。
  我找出一本给她。
  她说,这不是小孩子背的东西吗?
  我说,不是,是大人背的东西。
  她说,是吗?
  我说,是。
  她说,那好,回家我也背,让孩子也跟着一起背。
  我说,好啊好啊。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05-10
18、
  
   我曾参加过一些诗人聚会,他们谈的大多数我都听不懂,很多词汇对我来说比较生涩,尤其是外语翻译成中文的那些词,大概是一个圈子里表达写作手法和风格的专用词汇,没有深入,很难理解。
  就如同难以理解一些诗人自杀一样。在那个圈子里,好象自杀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很有才华的事情。
  有一次,我听一个诗人谈起泰戈尔,他说了很多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生平和对他的作品的理解。我也没有听懂。
  小时候我也看过一些泰戈尔的诗歌,没看懂,比如有一句“斧子不用嘲笑斧子柄”,要说字句,都能看懂,似乎也能懂得其中的意。
  但我确定我是不懂的,因为泰戈尔的很多诗句简单到让我们手足无措。
  直到,有一次听诗人西川的一个讲座,他提到泰戈尔,说他本人已到“梵我一体”的境界。所以,他的看似简单的诗句已不是凡人可以想象的境界。
  这些话我是都听的懂,但境界肯定是不明白。
  不过,少年时读到的泰戈尔的一句诗曾经深深地打动了我,并让我追问至今,那句诗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啊,我愿意再活一万年”。
  这句诗,我表示深深的怀疑,后来,我发现也许可以从宗教角度去理解这位诗歌大师的境界,于是追问过一个有多年修行经验并且对诗歌也有很深造诣和理解的居士。
  我问,泰戈尔的人生真的幸福到可以让他愿意再活一万年的地步吗?
  她想了一会儿,谨慎地回答我,有可能。
  这句诗和这个居士的答复至今也不能让我理解。一个人真的可以活到这个地步吗?如果真的能的话,那该是个什么状态呢?那样的人生岂不是太爽了吗,人生岂不是充满了意义和价值吗?
  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在书中,还是亲耳聆听僧侣们的耐心教诲都没能让我想明白,字都认识,句子也认识,话也听的清,但就是不理解。
  后来,我试图从我能接触的僧侣的生活态度上去观察。
  这一点,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见到了一些确实有修为的僧侣。他们大多言谈不多,用宗教语言讲就是充满了慈悲的个人魅力。
  但,这个宗教语言对我来说还是有距离。
  我在找他们更容易让我理解的共同之处,后来,我发现了他们的微笑,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保持着一种平静而高贵的微笑。即便是有的有个性的僧侣会当机说一些比较严厉的话,但,稍微聪明一点的就会立刻发现在他严厉的背后,依然可以窥探得到无法掩盖的微笑。
  可能不见得是一个表情,但善意和慈悲,是可以清晰地感受的到的。
  感受不到的,那一般是运气不好,遇到了没什么修为的僧侣甚至假的僧侣,或者自己比较麻木,不够敏感。
  但,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只是,不知道这些僧侣是不是有着将这样的人生再活一万年的境界。
  在我接触的宗教语境当中,讲的更多的是“离苦得乐”,首先,我们确信我们的人生是苦的,并且充满了烦恼,这些烦恼让我们痛苦不堪,短短几十年后就要面临死亡,无一例外。
  有一天,我开车带着我爱人和两个孩子。路上碰到一名朋友搭车,朋友上车,感慨地说,多么幸福的一家啊。
  这话我听的很辛酸,这个朋友估计是未婚,他要是跟我一样,将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到现在,肯定就不会这么说了。
  有生活经验的人大多会如我一个想法,这些年,真数起所过的那些日子,哪有幸福可言啊,往小了说,是烦恼重重,往大了说,是痛苦不堪。
  真有家庭的,到底是幸福还是别的,冷暖自知。
  有人觉得搞经营,当老板很风光,当过的就不这么想了,十多年来,我见过的老板们,此一时彼一时,起起落落,多数烦恼不堪,一部分已成阶下囚。
  何苦呢。
  这样的人生。短短几十年。
  我想,我的这些个想法是不对的,如果人生被这样否定的话,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我没有见过泰戈尔的微笑。
  但我见过僧侣们的微笑,还有那些有修为的居士们的微笑,见过他们从容的步伐和安心的言谈,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慈悲和安详。
  我想,他们的微笑,应该是真的幸福,是真的远离了痛苦的幸福,是真正究竟的快乐,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至少是已经走在离苦得乐的道路上。
  他们的高贵的笑容当然不是中了五百万后的狂喜,更不是人间一个苦恼的光棍忽然被心仪的姑娘看了一眼而兴奋的不能自已。
  中了五百万如果被告之搞错了,他就会立刻掉进痛苦而黑暗的深渊,甚至疯掉,即便是真的给他五百万,花光了,他又是个穷光蛋。又该痛苦不堪。
  花不光,没有花钱的能耐也是活受罪。
  我想起前些日子和那个上山要把想出家的儿子带下山的父亲的对话。
  老人家说,我儿子读大学读了这么多年,他怎么也得赚钱风光一下吧,怎么能出家呢?
  我说,你确信他如果现在跟你下山就能赚到钱吗?
  有着丰富人生经验和感悟的老人家说,也是,赚大钱也得靠命。
  我说,即便他赚了钱就真的可以让你和你的一家都幸福吗?
  我与我的家族苦苦赚了十多年的钱,物质是改变了,但是亲人间为钱为权力而反目为仇,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经常让我判断财富究竟对人生意味着什么。
  聪慧的老人家说,没错,我在电视上还看过一家人发了财却打起了官司,在法庭上闹的死去活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财富都让人生活的很痛苦,我的理解是,我们获得快乐总是需要一个外在的东西。这个外在的要是没有了,就会无比痛苦。
  外在的总是靠不住。
  倘若,不依赖外在的物质和情感,就能够快乐,那岂不是就解决了吗?
  物质是这样,情感更是如此。
  人活着一为财富所累,二为情所困。
  情这个东西,有了就高兴,没有就难受,有了,改变了也会难过,厌倦了也会难过,没有,就是失去了更会难过,即便磕绊着终老一生,最后也会因为死亡而在黄泉路上各奔东西。
  我一个朋友,是个漂亮的女演员,很好的人,一个为情活了半辈子的女人。
  她听说我有出家的打算,问了我一些问题。我一一回答。
  她说,不理解。说自己是俗人。
  我说,我也是俗人。
  只是,我想找到一条获得真正快乐的道路,并真正获得这个快乐。而不是让自己如奴隶一样被名利牵着而喜怒哀乐,能够拥有得也快乐,失也快乐的本领。
  倘使,一个寂寞的深夜,别人需要靠金钱、友情、女人、爱情、思念乃至酒精才能获得短暂快乐,而我只需要静静地坐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喜悦。乃至于行、住、坐、卧都能获得巨大的快乐。
  不奢求快乐到再活一万次的境界。
  哪怕是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愉悦,都是值得的。倘使真有更大的快乐值得放弃俗世的欲乐,那该是多么爽的事情啊。
  我猜测,世界上真的有,这些大师以及这些有智慧的僧侣们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不光他们能够做到,他们的信仰也让他们竭力让更多的人也能够获得这种快乐,获得解脱,而且他们还能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身心状态找出不同的方法,他们有历代祖师制定的系统的方法,他们还有充满文化情趣的仪式。
  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想,我所需要的是付出信心和勤奋。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5-10
19、
  
   我下山回天津的公司里处理点事情,刚进公司没多久就接到山上陪孩子读书的孩子妈妈的电话,她可能刚哭了一顿。在电话里讲述女儿是如何的不听话,如何地不好好写作业,不好好读书,等等。
  她说,烦死了,真是烦死了,你快点回来吧,我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孩子。
  下山前,女儿跟我谈了一些她在山上读书的感受,她说不想学了,太累,烦死了。
  之前,女儿一直很喜欢日语,经常会说,将来要去日本。凑巧的是,山上正好有通日语的老师,就给她开了日语课。刚开始学还挺有兴趣,可学到真处的时候,要下真功夫了。她说她已经不喜欢日语了。
  老师鼓励她,你以后不是想去日本吗?
  她说,不想去了。
  老师告诉我,她其实是不想学日语。
  依照我对学习的理解和经验,刚开始都有兴趣,慢慢地都会进入一个疲劳期,尤其是学语言,真要学,肯定是要背诵大量的单词的。岂止是学语言。世界上哪样本领学到手,不得要下一番苦功夫啊。
  我和女儿通了个电话,女儿不耐烦地说,不想理你,你就会说大道理,人家烦着呢。
  就把电话挂了。
  我儿子没多久也打来电话,他说,晚上老妈欺负他欺负的很惨。
  我问为什么呀。
  儿子说,晚上妈妈让我睡觉,我不想睡,想玩一会儿,老妈就训我,批评我。
  山上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临出发前,我也嘱咐过,一定要让孩子早睡,不然第二天起不来,会耽误早课。
  可是,儿子在电话里很痛苦。
  这个痛苦是很真切的。我安慰他,让他听妈妈的话。尽管他还是个小屁孩,但我确信他的痛苦是真实的,他的烦恼是真实的,昨夜妈妈对他的训斥和批评让他一直烦恼到第二天给我打电话。
  这么长时间。
  我女儿的烦恼和痛苦也是真实的。她一定在想如何才能不学习呢,人活着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呢?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难道不行吗?
  这个问题她曾经当面问过我,很多次。几乎每一次我都没有能够彻底解释清楚。
  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多明白。
  孩他妈妈后来又打来电话。这次说的是她的经济状况。她说她烦死了。她的银行卡,她的娘家的事,她的种种不如意,包括对我的抱怨,等等。
  我压低了声调,放缓了声音,做深沉状安慰了我儿子,安慰了我老婆,安慰了我女儿。大致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山上住着是为了什么呀,就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烦恼。认识烦恼就是修行的开始。。。。。。
  其实,我是装蒜呢。
  我自己还烦恼一大堆呢。公司里,无数的事情未能妥善解决。苦心培养的总经理,我的侄子,递给我一份他签署的文件,我一看,天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可以写这么赖的汉字,实在太赖了,太难看了,一阵心烦意乱,我责备他为什么不练练自己的字呢?这样的字既不符合你的身份,也对工作不好。
  其实我知道,字不是一天两天练的,早就说过这事,基本上我是知道他这辈子就这赖字了。小时候没练,大了基本就没戏了。
  还没得到他的答复,银行打来电话,一张支票出问题,要罚款。
  写赖字的总经理刚承受从我给予他的烦恼和压力,马上又面临又一个破事,当时他脸色大变,匆匆出门,去银行解决问题去了。临走的时候,大致告诉我,可能是自己开支票时忘了一个帐户上有多少钱,开超了。顶票了。
  我更烦了,这么点小事,都做成这样,怎么驾驭一个企业啊。
  还有一大堆的事。
  我呆呆地坐在电脑前,想着这一个又一个的烦恼。
  想起在山上听僧侣们苦口婆心的开导,话都听的懂,落到身上,全都不灵了。我相信,人活在世界上,总会说烦死了,烦死了,不仅仅是个语气词,人是可以烦死的的。真的,孩他妈妈的嫂子比我还小点,三十来岁就死了。得癌症死了。
  她就是烦死的。
  家里什么都不顺,老公不顺,儿子不顺,工作不顺,婆媳关系不顺。都搞不定,所以年纪轻轻地把自己给烦死了。
  当然,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家都不顺,都有无限的烦恼。有的人就活活地给烦死了,真的,我身边很多这样的人,也许有的人就是那么长的命,不过,就算是那么长的命,为什么要烦着活一辈子呢。所以,我相信,大多数人是自己把自己烦死的。
  居家过日子时,遇到想不开过不去的事情常常会劝别人,或者被别人劝,想开点,凡事别放在心里,已经这样了,难过也没有用,一切都会过去的,等等。。。。。。。
  想开点,就是心里不要牵挂,人为什么不能放下,反而要让烦恼这样折磨呢?其实,劝谁都会,真能想开的,少之又少,好多人岁数活的大的,往往都不是吃好喝好营养好,而是想的开。
  过去大街小巷有首歌叫“潇洒走一回”,或者我们形容一个人“洒脱”什么的,其实,真的潇洒或者洒脱的,我在生活中,一个都没遇见过,都跟我一样,烦恼重重。一点事情就想不开,把自己跟别人都烦的不行。
  在山上,我很喜欢一个僧侣的课,喜欢他讲话的语气,喜欢行事的态度。我很幸运常常能跟他在一起。他说,他听大师讲话,听一句就全够了,就那关键的一句,别的就不用听了。
  他的这一句,好象,我也听懂了。
  比如,他说,当他听到“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他就知道了,明白了,不用再听别的了。就这一句就够。
  我理解的意思是,有修为和证悟的大师每一句话都是有的放矢的,比如山上的学诚大师,没少跟我们费口舌,可是,我们苯,一句听不懂。他老人家只好再讲第二句,也没听懂,就只好一句接一句地讲下去,一讲一个多小时,成年累月地讲,带着一群根性不同的弟子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啊讲啊讲啊,掰开揉碎地、不辞疲倦地、费尽心机看时机寻场合地就这么照一辈子给弟子们讲下去。
  白天讲我们听不明白,就用录象录下来,晚上接着再看。有的弟子越讲越明白,越来越洒脱,像我这样苯的,听了不少了,话是听明白了,烦恼是一点没少。而且越来越自卑,想想人家六祖大师,斗大字不识一个,就听人家说《金刚经》里的一句,就全明白了,最后在五祖那里听了一会儿,按照《六祖坛经》里的记载,五祖好象也就跟六祖讲了没多长时间,我估计也就两三集电视剧的时间,这点时间,用来给我讲方程式,也就能把二元一次方程听个大概吧。
  可六祖就这样已然彻底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想到这里,简直自卑的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同样是人,怎么自己就这么苯呢,不过有个好处,就是在佛门里不敢傲慢了,不敢自侍小聪明了。
  自卑之后,似乎,又有点明白,就那句话“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仿佛被我听明白了。
  往办公桌前一坐,明白啥啊,字是明白了,句子是明白了,可离真的明白还有十万八千里。
  我,我儿子,我女儿,孩子妈妈,我的公司,我的生活,我的理想,我的银行卡,我的车和我的版税还有我的剧本和我的耳屎以及我的脚气等等。
  全是烦恼。没有一样不让我烦恼重重。
  一样也没让我认识清楚啊。
  这可不是说的玩的啊,我听一个僧侣讲过,他就见过一个人,就因为自己家的电脑的故障烦的不行。还有个僧侣讲,坐电梯,身边的人坐一层抱怨一层,咒骂一层,烦恼不堪。这我都有感受,家里或者公司里水龙头、门锁乃至孩子的玩具飞机有点故障都会让我烦,心里记挂着放不下,为新买的车被划了个道子烦过整整一个晚上,明知道第二天就能修好。但当夜就是烦的心疼。不能自拔。别说新车被划了道子或者经营出问题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就连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态度都会让自己想半天,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而让自己烦恼半天。
  想想,真俗,真没出息。
  还有一个僧侣讲课时形容烦恼折磨我们的心就好比被鼻涕粘住了的苍蝇。我们的心总是被粘住,总是被那些根本就不值得烦恼的事情粘的死去活来,痛苦不堪。僧侣告诫我们,首先要认清楚自己的烦恼。
  真认识清楚了,我们的心应该就不至于如苍蝇粘在鼻涕上那样痛苦和尴尬了吧。我估计应该是一个根本不放在心上的状态,如大雁划过天空,天空却了无痕迹。
  “大雁划过天空,天空却了无痕迹”这个比喻不是我说的,是我在书上看来的。顺手就抄在这里了。
  别说了无痕迹了。
  说着了无痕迹的时候,我的心里简直就是烦死了。
  连这篇文章,也是因为烦的不行才打开电脑,写的,本来是因为太烦了,想自己安静地坐一会儿,一坐下,烦恼更多,想不起来的暂时忘记的全都一个个地翻起来了。连写文章的事也想起来了。
  于是起来写文章,写烦恼。
  越写越烦。倒是有个好处,太多了,根本就不愁素材。
  一会儿,我侄子从银行回来了,兴高采烈地,他说,没事,没事,万幸,多开的支票因为写的字太赖,不清楚,被银行退回来,而不是因为帐上没钱多开而顶票。不用罚款了。
  他说,多亏了那一手赖字。要不然罚款不说,支票顶票还会公司声誉带来极不好的影响。
  我也很庆幸。真是多亏了他那笔赖字。
  可是真让我高兴起来,也高兴不起来,人算不如天算,字写的赖我不高兴,写的不赖我也不见得就高兴。
  总之,就是不高兴。
  这么多事情一起来烦我,或者说我自己拿这么多身外之物来烦自己。早晚我也得自己把自己活活烦死。
  还是应该好好想办法,好好学习并实践了脱烦恼的方法,人有无数种死法,但肯定不能自己把自己活活烦死。那样就太冤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5-10
  20、
  
  在我的生命中,有幸结识僧侣。
  有的朋友,一个僧侣也不认识,听说了我的生活,很好奇,经常向我打听寺院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还有人问,僧侣会算命吗?他们给你算了吗?什么时候带我也去算算。
  还有人问,僧侣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啊?
  问什么古怪问题的都有。
  当然也有一些对中国宗教现状比较了解的人跟我谈了一些事情,从宏观谈到微观,再谈到对个人信仰和僧侣的看法。
  他说,僧侣也是人,没有必要太高看。
  前者我同意,后者我断然不能接受。
  我的朋友似乎想说服我,他说他因为工作关系,了解到一些僧侣的生活、学识和文化水平等等。他说,比起我们这些识文断字的文化人要差的远了。
  他的见识我没有意见,但他的结论我不能认同,我的结论是无论什么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这个世界,乃至我们的意识形态中,必须对僧侣予以极大的尊重。
  这个结论不仅是站在信仰的角度上得出的,也不仅是站在文化上的角度上得出的,也不是站在政治和经济的角度上,而是更多地站在生活的角度上得出的。
  知识分子有一句很厉害的名言,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也曾经在我少年时被当做座右铭写在我的小笔记本里,和一些流行歌曲写在一起。这句话出现在中学课本里,按照义务教育的普及数据,这句话应该妇孺皆知。
  但,成人后,我对这句话有了反思,生活中,“鸿儒”有几个啊,真要是按照古代圣贤列的标准来看,大多数人都是“白丁”,就算是把标准一再降低,至少我周围,包括我在内,依然还是“白丁”。
  当然,做人不要有市井气是应该的,远离市井小人也是应该的。
  但是,与“白丁”都无往来了。那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白丁”们如何接受教育呢?如何接受文化知识呢?在苦难的生活中如何接受精神指导呢?他们的生活岂不是一片黑暗。
  教育“白丁”就是“鸿儒”的责任。
  知识分子要是自私起来,真是够自私的。不过,站着说话不腰疼,帮助“白丁”确实是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没有金刚钻,确实揽不了这瓷器活。
  这是我从内心里对僧侣们产生无比敬仰的重要原因。如果我看到一个僧侣腾空飞翔,也不会太多敬重,要么是魔术,要么就是肉体的一种功夫,而我认为的真功夫,是心灵的功夫。
  我的母亲,我的姐姐,我是生命中我认为最苦难的女人,女人的美德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恶习。无理搅三分,得理不让人,嫉妒,仇恨,自私等等女人常见的毛病,在我的生活中,我除了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精神方面对她们束手无策,别的,她们水米不进。说什么都没有用。
  母亲年轻时长期与邻居不和,整天和人家吵架。一辈子就猜疑别人,在我记忆中,母亲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物质困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精神困苦,苦不堪言。如今,她老人家岁数大了,一辈子就这样了;我的姐姐还年轻,比起我母亲就更是没有办法了,歇斯底里,吝啬,小心眼,和母亲也是水火不相融,最要她命的是她整天让仇恨折磨着自己,恨一切人,恨前夫,恨让她守寡的男人,恨母亲,恨她弟弟,恨她哥哥,恨一切她恨的着和恨不着的人,得罪过她的人一概仇恨,吃多大的亏也不改。
  没有人帮的了她们。
  天下女人,大多如此啊,程度轻重而已。有好的,极好的也有,可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和我的母亲和姐姐那样的女人。
  谁都不愿意沾她们。
  在她们的一生中,真心与她们接受交流,并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关怀和帮助的,只有一名女居士,和僧侣。
  这名居士是一个大知识分子。没事就和我的姐姐和母亲聊天,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疏导她们的内心,内心而细致地和他们讲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在寺院里可以观察到,女居士多,男居士少,曾有僧侣告诉我,这是因为女人比男人苦,苦到不行了,找到寺院里来,老年女人多,年轻女人少,因为老年女人苦受到头了,做了一辈子“白丁”,也该回头了。
  有能力又愿意并且无条件帮助这些在苦难生活中挣扎的人,是僧侣。他们在寺院里一边自己修行,一边忘我地帮助这些人。我还有很多亲人,邻居,朋友,也是“白丁”,他们不像我的母亲和姐姐那样,只有能力用仇恨伤害自己,他们有能力去伤害别人乃至社会。这些都是最需要被帮助的人,包括我在内。
  有的知识分子有能力,但他们不愿意出手,不愿意和“白丁”们往来。而有的其实也和我以及“白丁”们一样,都需要精神上的专业的、系统的关怀和帮助,她们这样的“白丁”该怎么办呢?
  最有修养的,对她们敬而远之,大多数客气一下,谁也不会搭理她们,还有很多人从内心里会厌恶这样的人。
  现实生活中,“白丁”们是我们的亲人,他们需要帮助,没有这类帮助,他们的生活毫无希望,历史上,一直没有被关怀的“白丁”们在野心家和别有用心的人或者英雄们的带领下把手里的锄头换成刀枪,起事,然后一路杀将过来,最后将刀枪架在鸿儒们的脖子上。
  在寺院进出接受教育的,有知识分子,更多是鸿儒们不愿意往来的“白丁”,在中国,儒、释、道一直对民众予以教化,教化最彻底的是佛家。
  且不论深广浩瀚的教义,最简单的,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所有真正佛教信仰者都能够接受并身体力行。历史上常常有短暂的理想化的人间道德社会,但是,哪一个如佛教这样心口一致地将善奉行了两千多年的呢。当然,这句话是站在信仰的角度上说的,不以这个角度说的话,那就是所有能够对民众予以教化的正信的宗教都是值得信赖的,都是值得推崇的。任何社会都不能指望蒙昧的“白丁”去服从政治管理,去创造经济生活,去创造文化产品。
  所以,我常劝周围的朋友,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在寺院里磕头拜佛的老太太,每多一个这样的人,有一个家庭就少一份苦难。她自己也逐渐会从苦难中摆脱出来,你不用管这个方式是信仰还是什么,摆脱了就是成功。
  况且,从信仰的角度上讲,很难说,其中就会产生大觉者。
  你更不要小看僧侣,即便他可能没读过什么书。在整个佛学系统和传承中,有一些感受和和体验绝非外人所能了解。
  只说生活方式,真正的僧侣们所拥有的心灵成就绝对让我们难以琢磨和企及。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时间有限,睡觉耽误掉很多时间,我以前每天睡八到九个小时,上山后,跟僧侣们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硬是将睡眠降到每天五到六个小时,这样,每天就节约下好几个小时,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和思考,基本上,早上四点起床后,上完早课,五点半开始做点工作,写作,读书等等,到了八点半和九点,别人上班工作的时候,我已经做完了所有一天要做的事情。
  身心的体验和以往也有巨大的不同,思维开始清晰,精力更充沛和旺盛。
  加上素食和系统和严格的传承,僧侣们有更大的成就和俗人难以想象的境界就能让我们理解一些了。
  特别是禁欲。
  更为重要的是,僧侣们精进努力,离情出家,弃绝人欲,最终不仅是为了个人解脱,而是为了帮助众生,无条件的。
  换成宗教语言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按照世间的标准,这不是有点傻吗。自己费劲巴拉地练就一身好功夫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帮助别人。
  所以,就是这个终极目的和教义让我对僧侣们充满了景仰和尊重,没有他们,我们以及我们的那些苦难的亲人们将永无解脱之日;没有他们,更多的苦难民众将没有希望。要知道人生中精神的上的痛苦,靠政治和居委会是不能全部解决的。还是需要宗教的。
  有人会说,宗教是鸦片。
  那就是抬杠了,但也算是一种说法,不在这里叨叨这个话题,另外开文叨叨。
  僧侣们在帮助众生解脱心灵痛苦的过程中,自己会有更为巨大的修行成就,那是他们的事情,至少,我们能看到的现实利益,是他们对我们的现实帮助和意义。
  春节期间,龙泉寺有很多佛事活动,除了正常的早晚课还由僧侣带领着读诵《华严经》,山上又来了很多居士,原来狭小的佛堂显得更小了,上早晚课时,再不像往常那样的安静,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人拥挤不说,还有些人在肃穆的佛堂里窃窃私语,旁人一听,嘈杂不堪。
  读《华严经》时,也是乱糟糟的,四周异相频出,不过,我说的乱糟糟是和以前相比,和世间开会相比那还是要显得极其清净肃穆。
  诵经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世间俗称“念经”。以前,我在家里,在办公室里,常常会读一些经,最早读是当了解文化现象而读的,我想,不就是佛经吗,想了解,就自己读呗。读懂了不就行了吗?
  字倒是大多能认识,但发现绝不是轻易就能读的懂的,而且,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读就困,大清早读也困,下午读也困,晚上读也困,困的忍不住了就睡一觉,睡起来了,再读,读了还困,然后再睡,再读,就这样,读了点经。后来看大师们的讲座,看着看着也困,听讲座听着听着也困,困了就睡,睡醒了再听,就这样,听了点东西。
  我以为就我自己这样,后来发现,很多人都这样,一读就困,有的人听听用嘴别人讲佛经的内容,听着听着就困了,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我做了个实验,大多数都是,后来,慢慢读多了,特别是在山上,学着僧侣们调整了自己的生活作息,读经听经犯困的毛病就不那么厉害了。
  有了这个经验,就不奇怪了。
  在山上读《华严经》的时候,前文说的异相出现了,回头一看,四周睡着一大片,老的少的,都有,我儿子读第一卷的时候,读了几页,就睡着了,读到第一卷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就醒了,中午赶紧让他睡一觉,下午再读就不困了。能好好读下去。
  我周围,有的读了几行就开始点头,眼睛睁不开,迷糊着眼睛频频点着脑袋跟困倦做斗争,还有的干脆就坐着低头哈腰地睡着了,口水流了老长。
  十好几天,好几百人在山上吃住在一起,读书学习,有的人互相就有摩擦,我就开始烦,心想自己要是能独自安静地待着就好了,老是跟这么些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干什么呀。
  念头一起,就惭愧了。
  我仔细地观察了我能观察到的僧侣,没有一个僧侣因为有人在肃穆的佛堂忘记关手机而面露不悦,没有一个僧侣会因为山上忽然来了这么多人而烦恼,更没有一个僧侣因为有人读经睡着了流口水而表示轻蔑。
  按照僧侣们的修行意义,帮助众生是他们的使命,众生来就是有习气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不管他们是文盲还是知识分子,还是大娘,还是壮汉粗人,还是有身份的人,还是白丁。都是因为认识到自己心灵有痛苦,身心有恶习才到山上来的,僧侣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些被烦恼和痛苦折磨着的众生改造成可以理喻的、有头脑的、有道德的、有智慧的乃至有心灵成就并最终获得终极解脱的人。
  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难以完成的事情。简直就是不可能。让我自己做到,有过来人领着,自己咬咬牙,也许真有可能做到,让我去帮助别人做到,并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简直比登天还难。
  用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在努力完成这种事情的人,这种情怀,这种能力,这种道行,不去尊重和敬仰,世界上就没什么可以尊重和敬仰的了。
  当然,僧侣们不是逮谁就要帮谁的,也要看缘分,我和孩子们以及孩子他妈在山上,被不计成本,不计心血地帮助,希望能够从读经犯困的人逐渐成为有头脑,有道德乃至有心灵成就并最终得到终极人生解脱并愿意去帮助他人的人。
  寺院里很重视祈祷。在极大的、真诚的心力的支持下,祈祷往往都会应验。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名在我看来很有道风的青年僧侣,虽然我们很少过话,但一直很是景仰他的举止和威仪。当夜,他主持撞钟祈福,陪着几百居士排队午夜等着撞钟。
  儿子年纪小,我早早地哄他睡了。孩子他妈带着女儿也去撞钟祈福,第二天她告诉我,昨夜那名僧侣撞钟的时候,特别说,祈祷我们一家学有所成,幸福和合。
  孩他妈还告诉我说,这名僧侣曾受过非常高的教育,几年前为出家而离异,舍下妻子和幼小的女儿。
  我说,我们是视亲人为亲人,他是视众生为亲人。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05-10
  21、
  
  儿子又长大了一岁,他六岁多一点,但他愿意说自己七岁了。
  春节期间,一起在寺院里读《华严经》,从经堂里出来,他忽然叹了口气说,爸,你说姐姐总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呢?
  我说,姐姐怎么了?
  儿子说,姐姐已经三天不吃早饭了。可不听妈妈话了。
  我也叹了口气,女儿十二岁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有趣了,常常和老师顶牛,犟嘴,幸亏老师有修为,否则,换别人,早跟她急了。
  过年前的几天,带儿子去山下的澡堂子洗澡,儿子在池子里玩的那个欢啊,看着是挺可爱,虽然影响了惊扰了池子里洗澡的大人,但是大人们都很宽容地赞扬孩子可爱,在我旁边泡澡的一个大人感慨地对我说,看他现在可爱,真是可爱,不过,等他上学了就不可爱了。就遭人嫌了,可不听话了。我们家那孩子就这样,小时候可爱,大了,现在愁死我了。
  说完,该人深深地叹了口气。
  女儿有一天跟我说,爸,你儿子可不听话了,三个星期只上了四次早课,还干了很多坏事。
  孩子妈妈跟我说,喂,老刘,你可得管管你儿子,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个圣诞老人的帽子,戴在脑袋上,说自己是圣诞老人,把我的东西都当礼物送给别人了。
  女儿因为读书不听老师的话,有情绪,老师跟我说了好几次,我和孩子妈妈带孩子去给老师道歉,言语中,孩子妈妈因为孩子任性忍不住就落泪。
  中午刚吃完饭,一个居士说,你儿子这下可出名了,他悄悄溜到撞钟的地方把大钟撞响了。
  寺院里对钟罄之类的法器有着很严格的管理。绝不可轻易动。
  一件一件地,还有很多,愁死我了。心里想,怎么办呢?
  只是,我算是想的开的,否则早就在这凡俗尘世里精神崩溃了。但是,有想不开的,有因为种种事情和问题把自己搞崩溃的。
  年前年后,我见到了好几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上山。
  有一个,在寺庙的院落里大喊大叫,还摔了杯子,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后来,把他劝离了,又找了条道跑来了,最后是表达清楚了,想要找寺院里的僧侣谈谈。
  这种情况怎么谈啊,僧侣又不是精神病大夫。就婉拒绝了。
  这人开始痛哭,在寺院外面叫骂。并且袭击劝阻他的人,好在没有得手,倒是被别人按倒在地。在他语无伦次的表达中,我依稀听见他说他脑袋上有一条龙。他哭着说,真的有一条龙。
  后来,叫来了警察叔叔,把他带走了。
  这人,乍一看,丝毫看不出他有精神问题,穿着很干净。听口音,是外地人,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他走了,可是,他的未来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是一名女性,典型的精神病,谁看都看的出来,穿着大红的衣服,一路走一路叫骂,什么都骂,什么话都说,骂周围的人,骂僧侣,骂这个世界的一切,明明是女人,但已是男声,不知道是不断的叫骂伤害了声带,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让她变了声。
  她在人群中边走边骂,累了就坐在地上骂,再累了就躺着骂。
  寺院里有游客问我,她这么苦,怎么不帮帮她呢?
  是啊,怎么不帮帮她呢?听别人说,前一天,怕夜里冻坏她,有僧侣帮忙安排她住下了。后来,再就不知道她的去出。
  她,怎么办呢?
  按照寺院里的安排读完两卷《华严经》,有人叫我,山下有点事情,去帮个忙。赶紧跟下去一看。
  又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
  但从外表上却是一点看不出不正常,语言表达清晰,外貌斯文,明显受过一定的教育,更是让人倍感痛惜。
  前一天,这人就来过,因为精神不正常,被劝下山了,半夜里,几名男居士担心他的安全,夜里没有公交车,又不想打扰司机半夜起床,就徒步送他下山,送到有公交车的地方,走了七个小时。
  几名男居士回寺一个小时之后,这位大哥又跟了回来。
  因为寺院是在凤凰岭景区里,寺院其实是不收门票的,但进景区要买门票,这位大哥为了不买门票,竟然从旁边溜了进来,搞的景区的工作人员很别扭。
  寺院里头天晚上送他的居士去解决问题,一见面,就挨了这人一个耳光。
  大家劝解中,这大哥开始跟大家言之凿凿地讲道理,外人一听,还真听不出他精神有问题。把警察叫来,这人的表达能力还真不错,硬是把警察给说动了,警察没看出异常,就说,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自己解决吧。
  警察一走,这人开说,说着说着就不对了,他说他一定要去见某僧侣。
  其实,他提的那个僧侣的名字根本就不存在。但他坚持说,是那个僧侣让他来的,约好了,有秘密的事情,事关重大,耽误了,我们都负不起责任。
  离立春还有几天,山上寒风凛冽,这人穿的也单薄,问他家是哪的也不说,在哪里工作也不说,问什么都不说,就说要见那名僧侣。
  说累了,他翻开包喝水,包里有一个很残破的杯子,再仔细看他的衣领,能觉察到他的生活很窘迫。
  后来,他提了几个有名有姓的僧侣。他说,就是这些僧侣和他有个重大的约定。而且是秘密,绝不能告诉别人。
  给僧侣打了电话,他接了电话,一听,就说不是。
  没办法,带他上山,在寺院外等。
  最后,好几名僧侣出面,将他劝下山。
  下山之后,这人怎么办呢?
  我想起多年前,我的姐夫大年初一犯脑溢血进医院,上救护车的后,一名大夫告诉我,这人没救了。最多活三天。
  后来,果然如医生说的那样,就只活了三天。期间,所有可以想到的办法都想了。
  也没办法,只能眼看着他死掉。
  最后一刻,大夫翻了翻他的眼皮子,用一个手电照了照瞳孔,回身很职业地向我们宣布:病人已经死亡。
  于是,我姐撕心裂肺地扑上去,号哭。
  姐姐和姐夫都是二婚,这个姐夫与前妻多年没有联系,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前妻竟然觉察到她的这个前夫死了,但没有联系方式,就在这一片挨家挨户地打听,谁家过年时死了人了。
  竟然真的让她找到了。
  听说,她来开停尸房的大抽屉,对着尸体恨恨地说,某某,我和你的怨仇,从此一笔勾销。
  熟悉内情的人告诉我,他的前妻为了让他过不好后半生,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毁别人的后半生上。比如,离婚后,他在哪里做生意,她就在附近监视,详细记录下他的经营状况,然后形成详细书面材料,到税务局举报他偷税漏税。
  很多年,她都是这样过过来的。
  我还有一个朋友,他的同事的老婆总是猜疑他有外遇,常常化妆跟踪他,最离谱的一次,竟然化妆成收破烂的,在他的单位外边溜达监视自己的丈夫,终于被别人觉察,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单位,而是公安局。
  我的一个邻居,经常脱光了在外边跑。令家人痛苦不堪。
  这是极端的,也有不极端的,但依然不能忽略他们的痛苦,在我搞经营的时候,常有人来访,外表正常,但一说话就不知所云。
  我认识的一个老领导,七十多了,还为女人痛苦不已,酒后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小便。还有人用尽毕生的精力从副处混到正处,然后退休等死。
  还认识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患有绝症,但是她和她的孩子用生命最后一点时光努力学习想考一个名牌大学。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一张录取通知书。
  身边还有很多人穷尽毕生的精力积攒钱财,不惜以身试法,贪污受贿。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疯狂挥霍一段时间后结局极惨,现世的还来世的都无法想象的惨痛,还有很多人其实只是把银行里别人的钱换成了个自己名字而已。事发后,国家又给换了过来。而他自己,则身败名裂。
  还有,每年有很多人因精神问题而自杀。
  广州有一个帮助自杀者的义务机构,多年来,无私地帮助了很多自杀者打消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这个义务机构的创建者于不久前自杀。
  八十年代,从西方传来的精神分析学曾风靡一时,大致是讲人都是有精神问题的,程度轻重而已。这个说法也是得到了极大的认同。
  只是,只是,我们如何去面对我们的精神问题呢?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去想这些问题,只是在物质上去沉溺,但不想不代表就没有。我所遇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普遍,就来自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邻居,包括我自己。
  我深知,很多问题发展下去就会严重,就好比走在钢丝上。你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我曾经酗酒,有很严重的嫉妒心,一度沉溺于女色,难以自拔,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不设法对治的话,很难讲将来会怎样。也许不至于成为一个神经病,但足以毁掉我的生活,毁掉我的事业,令我焦头烂额,痛苦不已。
  如果,那样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而且,我是深深体会过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过患。
  其实,大多数人不愿意去想这些问题。所有的生活态度都是,想那么多干吗,好好过呗,自己过着高兴开心就行,别的都是闲扯,还有人说自己有精神病啊。
  说急了,有人就会反目,你才有精神病,你们全家都有精神病。
  不过,我是承认自己有问题,病还谈不上,但性格上有缺陷,道德上有问题,行为上不检点。
  这些都可能成为我将来出问题的诱因。
  现在不解决掉,将来出了问题,那就没救了。不谈来世,出了问题,就这一世也足够我受的。来世就更麻烦了。
  这可不像我儿子闯点祸,女儿不吃早饭,不好好读书惹老师生气那么简单。儿子闯祸,他会长大,大了,就懂事了,女儿再大一点,也会懂事,况且在寺院里,有大智慧的僧侣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会更有智慧,更有成就。
  眼下让我犯愁的事情,我也可以和他们谈,我已经和女儿推心置腹地谈了好几次,在深夜的凤凰岭,顶着皎洁的月色父女俩促膝谈心,谈生活,谈理想,谈信仰,谈未来,谈众生的痛苦,她都能理解,由此,我确信,是有办法的。
  对儿子,我对他恩威并施,许以棒棒糖和小手枪还有玩具直升机,他许以我好好上早、晚课,好好读书。
  对孩子妈妈,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哭解决不了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就得点滴地去做。为了孩子和我们的成长,跟着真正有修为的过来人,通过系统完整的方法不断地改变和提高自己,最终获得智慧和心灵上的成就。
  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克服缺点,改掉习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话是这么说,真到做的时候,简直就是太难太难了,生活有多少诱惑啊,儿子一定还会闯祸,女儿也一定会反复,孩子妈妈肯定还会气馁掉眼泪。
  我还会犯种种错误。
  但,一切都还有办法。
  寺院里的方丈学诚大师有一句话被我牢牢地烙在心里,他说,只要你们不下山,我就有办法。
  想想,就庆幸。
  再一想,又唏嘘不已,那些被劝下山的痛苦不堪的精神病人怎么办呢?山下滚滚红尘中沉溺的人们,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