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鈔批卷第三末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1]集僧通局篇第二
[0673a15] 此篇來意者。上既標宗顯德。僧體已備。理宜益物濟時興建正法。秉御眾行。使千載不墜。據其能秉。非僧不辨。故凡有所秉。必先集僧。故有此篇來也。又云前門明宗體。顯其戒德功用。法既增上。何人能行。僧是勝人。而能行也。故功德論云。由勝密故。非俗人所行。故不令見。若欲弘法必假於僧。故次第二明集僧篇來也。
[0673a22] 言集僧者。身口詳聚。名之曰集。具六和敬。故稱為僧。又言集者。如律文中七種集法量影破竹等。此名集之方也。又言集僧者。集何等僧。即如前篇具四義者。乃堪僧用。隨一有闕無德可彰。未堪僧用。今不須集。故約前篇之後。即辨集僧。首云。然僧通凡聖。實乃無量。今舉要略。就教分二。一羯磨僧。以無勝德可彰。就應羯磨教法和合。以標其德。故曰羯磨僧也。二名法輪僧佛說淨教契理之說。軌成行者。名之為法。即此之法能摧結使。轉凡為聖。名之為輪。此就喻得名。上羯磨與法輪。非是僧體。此是成僧之因。皆是就事辨耳。若論僧體者。論中諸說不同。今約本宗辨僧。取假名。攬四以成僧體。四外無別體也。指四人為體。故律文云。僧者四人。若過四人等是也。礪云。辨僧體者。二論不同。若依多宗。以四比丘五陰實法為體。謂彼論宗。多計一切法是有。今五陰亦是有也。人是五陰。故用五陰實法。用為僧體。依如成論。謂四人和合。有其假用。然用無別體。還以實法五陰。為假用之體。此宗多計一切法是假故也。欲明五陰實法之僧。一人無用未成僧體。假此四人和合之用。方是僧體。言實法無用者。謂五陰若各各不相假。而無有用。由五陰相假。得成人身。謂彼宗意云。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也。此名重虗累假。以五塵。成四大。四大是假。五塵是實。四大成五陰。五陰是假。四大是實。五陰成眾生。眾生是假。五陰是實也。於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名。即此眾生。有名無體。名曰假名。於中命根體亦是假。離陰之體。今亦如是。各各人別不相假者。非僧體也。以相假故。四成僧體。如四樹成林。亦是相假。單樹豈成林耶。又云。攬指成拳。攬陰成人。人假為體。實法無用。四人假用。為僧之體。而用更無別體。還以四人陰本為體。如身口業。無別有體。還以色聲為體。今存後引。餘如羯磨疏明也。言通局者。如說戒自恣。通集四界之僧。四界者。謂戒場。界外。空地。大界。俱須盡集。曰通。即律云。見相須求。若叛得罪即其義也。若受戒懺罪。分功德衣。施安居物。受日等事。但局界內。不須界外曰局。故云集僧通局。又云處有廣狹。集有遠近。用有多少。故曰通局也。
[0673c10] 僧者以和為義者。賓云。和有二種。謂事理也。於其事理。絕於違諍。故名為和。初約理和者。謂滅諦之理。彼此是同。如十方法界隨有比丘。達四諦理。則同知苦集是苦集等。豈有一人執苦為樂。若見苦為樂。不名為諦。既所見是同。必無違諍。故曰理和。謂約所證之理是一故。能觀之智無二也。且如京師一人。證悟真理。與此南吳一人所證理者。無有異見。所契所解。一而無二。故曰理和。此屬第一義諦僧也。二曰事和。身口詳集。作法之時。更無乖別之見。於事同崇。故曰事和。此通凡聖僧也。如後廣敘六和是也。立云。六和者。戒見利身口意也。羯磨疏云。即如經中修六和敬令僧不斷是也。戒者同稟釋迦一化。白四教法。所受之戒也。由戒是眾德之基。同受故須同行。有缺緣成。不名僧也。其戒雖同要。同一正見。為入道之本。故又云。異見。雖同界成別眾。不相足數。如調達邪受五法者是也。故須見同。若見異法同不名僧也。戒見既同。理紀邪命。須同利養。故曰命同。亦曰利同。疏云。雖同戒見。淨行須同。邪命利乖財法不共。又非僧也。上三是據於僧體。至於時務成濟。要以三業為相。故曰應來集者。謂身和也。應與欲者。謂心和也。應呵不呵謂口和也。既備三體。須順三和。能成僧義(此且約別明也)。心疏云。僧者梵曰僧伽。此翻和合眾。有二種。謂人法也。言人和者。雖復殊方異質品族不同。若至同聚。則胸襟莫二。事順心同。如水乳合故曰也。言法和者。即戒見行命。羯磨說戒。有必齊遵。無宜乖逆故曰也。然僧義大約六和為先。身口心和所謂人也。戒見利和所謂法也。人法乃具數須成四三人已下。未霑此名。今言僧字者。羯磨疏云。具存梵音。應言僧伽。此土先無其名。比眾以譯也。有加和合。乃是義用。故文云。僧者。四人若過。此乃時眾以諱也。有加和合者。約羯磨說戒所用故也。如經中佛法眾也。若以眾翻。則通二三。據別顯德。非四不成。故存僧名。知非三也。餘經云眾者。彼不明僧義。故從此譯。律中恐濫。故存本也(恐濫二三之人也)。相有乖離者。謂身口心三業之相。互有不集。便成別眾。故曰相有乖離。御法則無成決之功等者。御謂秉御也。應師云案乘馬曰御。又云御者治也。欲明相既乖離作法不就也。言被事必據入非之位者。立云。僧若不知相。非足數。若秉聖法。即落人非也。
[0674a24] 當敷座打犍槌者。問曰何故先敷座而後打相者。答大聖設教。義不徒然。但以佛在日時。直鳴三下。後為緣。故方始打長三下。正是集僧未敷。先鳴三下者。使僧眾來集。交無坐處。故制先敷後乃打相者是也。
[0674b04] 當唱時至者。立明。中國多有此事。居士請僧設食。自來僧坊中唱時至。佛及眾僧。即著衣持鉢往赴。今時兩京。時行此法。謂僧往赴會時。俗人若營辦食竟。即執香爐。來上座前。互跪唱云時至。僧即收經而食。此即當作相也。應打三通者。立明。最後三槌聲盡方打。名曰三通。故羯磨疏云。聲絕之後。復加三槌。故云三通。又云。此三通者。集三乘僧也。初一道集聲聞僧。第二通集緣覺僧。後一通集菩薩僧也。除漆毒樹者。謂能損傷比丘手。故須除也。若唱二時至者。即大小二食時也。
[0674b14] 十誦居士請僧自於寺中鳴槌者。彼律云。凡諸檀越欲請僧者。多有自來寺中。先鳴犍槌。諸比丘問欲作何事。乃云我欲請僧設供(云云)。送食女人者。立云緣為比丘在於蘭若。有女人送食來。亦自鳴槌。
[0674b18] 如來信皷者。有解云。阿難承如來信。而擊皷集僧。今時但云。將此皷為信也。濟云。信者命也。阿難奉命而擊皷也。廣如增一阿含抄(云云)。
[0674b21] 無人彈指者。保云。若徒眾閙亂時。不得發言呵。但舉手彈指。令其警覺。故曰彈指。言維那者。出要律儀音義云。維那本音毗訶羅波羅。解云。毗訶羅者曰寺。波羅者曰護。謂寺護也。持律者云。維那言悅眾。聲論云。正外國語應言波邏。翻為次第。次第者。謂更遞知僧事故也。
[0674c03] 若准文中七種集法者。文謂四分文也。羯磨疏云。召僧七相不離聲色也。云何為七。准律中。一量影。二破竹作聲。三打地聲。四作烟。五吹貝。六打皷。七打犍椎。言量影者。立明。取木竪日中。齊爾許影。將以為則也。言作烟者。立明。如宦家烽火相也。已上並謂先與僧相知作法用也。言破竹者。立云。取大竹破其一頭。全其一頭。以手捉全頭。打作聲也。言犍槌(巨寒反)立云(巨寒反)。今撿出要律儀音義中。只作寒字。此翻為鐘也。應師云。若存梵音。應言犍稚。謂所打之木。或銅。此無正翻。以彼無鐘磬故也。但以犍稚相濫。所以為誤久矣。
[0674c13] 多少節解之法等者。撿三千云。犍槌有五事。一者常會時。二者旦食時。三者晝飯時。四者暮投盤時。賓解云。蓋收盤器也。五者一切非常時。是為五事。復有七法。一者縣官。二者大水。三者大火。四者盜賊。五者會沙彌。六者會優婆塞。七者呼私兒。賓解云。蓋呼淨人小兒也。而翻譯時。胡語不正。筆受者謬抄。復當知。上來十二時犍槌。常會時。當先從小起。稍至大。大下擊二十稍小二十下。稍小小十下。復大三下。旦食大下三通。晝食一通。非常者隨時視時。縣官。水火。盜賊。亦隨時。會沙彌三下。憂婆塞會二下。呼私兒一下者。賓云。古來未見南山圖樣儀式。而義立云。初三下者。名警眾鐘。謂徒眾整理衣服。次長打者。名引眾鐘。謂眾赴也。覆生槌者。名靜眾鐘。謂赴堂集已。嘿然靜坐也。鐘聲既絕。方為法事。
[0675a03] 死入千頭魚中乃至白令長打使我苦息等者。付法藏傳第三卷云。佛滅度後。七百餘年。時安息國王。性甚頑暴。將領四兵。伐月支國。其月支王者。旃檀罽膩吒。亦即嚴誡兩陣交戰。刀釰繼起。罽膩吒王。尋便獲勝。殺安息人。凡有九億。問群臣言。今我此罪可得滅不。諸臣答言。大王殺戮凡九億人。罪既深重。云何可滅。時王尋置大鑊。於七日中。煑湯令沸。洄涌騰波。熾熱炎盛。以一金環。置斯湯內。顧問群臣。誰巧方便。能得此環。時有一臣。來應王命。便投冷水。隨而取之。手無傷爛。尋獲金環。王告臣云。我所為罪。如彼沸湯。悔必可滅。猶如冷水處於鑊也。吾所殺人。雖有九億。其罪重者。唯一人半。我當殺時。有兩賢信。臨被戮稱南無佛。而我殺之。斯罪深重。其一人者。口言南無。未知是佛為富蘭那。我復殺之。故名半人。爾時有菩薩羅漢比丘。見罽昵吒造斯惡業。欲令彼王恐怖悔過。即以神力。示其地獄。所謂斫刺。劒輪解形。悲叫哀號。苦痛難忍。王見是已。極大惶怖。心自念言。我甚愚癡。造此罪業。未來必受如斯之苦。若吾先知如是惡報。正使我身支節分解。終不起心加害怨賊。況於善人。生一念惡。爾時馬鳴菩薩。即語王言。王能至心聽我說法。隨順吾教。令王此罪不入地獄。王即受教。於是馬鳴廣為王。說清淨之法。令其重罪漸得微薄。爾時其王。統攝天下。廣集勇將。嚴四種兵。所向皆伏。如雹摧草。三海人民咸來臣屬。罽昵吒王所乘之馬。於路遊行。足自摧屈。王語之言。我征三海。悉已歸化。唯有北海。未來降伏。若得之者。不復相乘。吾事未辨。如何便爾。爾時群臣。聞王此語。咸共議曰。罽昵吒王。貪虗無道。數出征伐。勞役人民。不知厭足。欲王四海。成備邊遠。親戚分離。若斯之苦。何時寧息。宜可同心併除之。然後我等。乃當快樂。因王病[虍-七+(日/匕)]。以被鎮之。人坐其上。須臾氣絕。由聽馬鳴說法緣故。生大海中。作千頭魚。劒輪迴注。斬截其首。續復尋生。次第更斬。如是展轉。乃至無量。須臾之間。頭滿大海。時有羅漢。為僧維那。王即白言今此劒輪聞犍槌音。即便停止。於其中間。苦痛小息。唯願大德。垂哀矜愍。若鳴犍槌者。延令長久。羅漢愍念。為長打之。過七日已。受苦便畢。而此寺上。因彼王故。次第相傳。長打犍槌。至於今日。濟云。往秊有大使。至蒲州簡人入軍。八縣兵夫並集。唱人名入軍。其使若聞寺中鳴鐘聲。則手搭文書上。[僉*殳]心待鳴槌了。即舉手。看是手下之名者。皆放不入軍也。增一阿含。乃至諸苦並皆停止者。羯磨疏云。凡業有定不定。故苦有止不止。若作業必定。聖所不免。不定業者。無緣則受。有緣便止也。立云。如持犯方軌中明。造罪有八句。三時明心。若具三時心。業則定也。有闕一時之心。則業不定也。此並因緣相召等者。羯磨疏云。罪者遇善為因。打者發願為緣。故得聲傳苦滅。自然感應。故曰自然之理不亡。亡由無也。欲明受苦之人。先微有善心為因。今日鳴鐘比丘運念曰緣。故曰相召。自然符合也。故知今時鳴鐘作相。雖為集僧。心須存其拔苦也。被鬼神送物者。續高僧傳云。唐西京大莊嚴寺(隋時名東禪定寺)僧智興律師俗姓宋。洛州人也。謙約成務。厲行堅明。悲心洞徹。樂行無諍。大業五秊。仲冬之月。次掌維那。時有寺僧三果者。有兄從帝南幸。江都中路遇患身死。初無凶告。忽通夢其妻曰。吾從駕達於彭城。不幸病死。生於地獄。備經五苦。辛酸叵言。誰知吾者。賴以今月初日。蒙禪定寺僧智興鳴鐘發聲。響振地獄。同受苦者一時解脫。今生樂處。思報其恩。可具絹十疋用以奉之。并陳吾意。其妻從睡驚覺恠夢所由。與人共說。物無信者。尋又重夢。及諸巫覡。咸陳前說。經十餘日。凶問奄至。恰與夢同。果乃奉絹與之。而興自陳無德。並施大眾。或問何緣感此。答曰。余見付法藏傳罽膩吒王劒輪停事。及增一阿含鐘聲功德。敬遵此徹。苦力行之。每至登樓。寒風切骨。露手捉杵。肉烈血凝。致敬注心。厲意無怠。又初則願諸賢聖同入道場。後則願諸惡趣俱時離苦。不意微誠。遂能遠感也。
[0675c21] 知淨之語不通於俗乃至早須廢捨等者。立謂。俗人不須云知淨語也。如掘地等。俗直得作。不須知淨之言。故曰不通於俗也。言及以自為者。謂此知淨之言。亦不通比丘自作也。謂不得他比丘掘地云知地等也。此解非也。慈云。道知鐘之語。亦不得語俗云知鐘。自打時亦不得言我知鐘。故言不通。此意明俗人與僧同得作者。不用作知淨語。故言不通於俗及以自為也。若唯俗得作。僧不得作者。則須知淨之語。此解與羯磨疏同。故彼疏云。有人言知鐘者。云是淨語。言打鐘者。不淨語也。無此知淨自不得為。令他作之。故云知也。鐘則不爾。自他通用。不有種相。何須避之。當部言打。其事極多。人畜非情。咸有其戒。可改之為知淨乎。故智論檛槌。阿含擊楗槌五分打三通。註中橦擊鐘皷也。然以知淨之言別有所為。故翻經之家隨以此方一相往翻。莫非物觸聲發也。故知鐘之言。雖非巨害。然是知法之人大忌也。上來釋集僧軌度義竟。
[0676a14] 若作法界則有三別者。謂大界戒場。三小界也。有戒場四處集僧各得行事等者。深云。雖明四處集僧。不相妨礙。若准羯磨疏明。若作說恣則內外通收。以是攝僧綱紀。使內外同崇。不許迯避。乃至外界戒場。見相便求。即其事也。勝云。既言四處集僧。各得行事。詳此文言。全無通意。但得名局。准羯磨疏中云。行法不同。若作其餘羯磨。則隨界分局。人不相集。即如今文四處集僧各得行事也。若作說戒自恣。則內外通收。以是攝僧綱紀。如前已引。
[0676a23] 當律無文諸部詳用者。即如下引聚落道行水界。並是他部文也。
[0676b01] 初聚落有二者。即可分別不可分別曰二也。其可分別復有二種。一僧則在無易委。二聚落既周院相可悉。云何名為聚落。村伍為聚。隣里曰落。蓋此方言也。又解村伍曰聚。彊畔曰落也。
[0676b05] 隨聚落界是僧坊界者。撿十誦云。諸比丘於無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結界。爾時應齊幾許。佛言隨聚落界是僧坊界。立云。此據聚相既周。制依聚集。若有僧坊。僧坊相周。但依坊集。濟云。准鈔主意。更別立伽藍。自然界。與聚落界。雖四相是同。然名則別。約十誦及古師。唯有聚落界。不立伽藍界。今文中既立隱於聚落位中。若藍相不周。則准不可分別聚落。齊六十三步集也。藍相若周。則齊藍集。事同可分別聚落也。雖然終不以俗人宅。院周即同。名可分別。要齊一大村聚為言耳。注下文齊行來處者。此指十誦下文。彼律第四十七云。憂波離問佛。若比丘聚落中。初造僧坊。齊幾許作界。佛言隨聚落界。齊行來處。律文如此。賓云。十誦衣界僧界勢分等也。彼律第五離衣界云。聚落界者。若鷄飛所及處。若慚愧人大小便處。若箭射所及處。(述曰)准有百步許。僧界云齊行來處者。古人義准應百步也。立云。齊行來處。謂箭射所及。雞飛所及處。齊此內須集。勝云。齊行來處者。引制分齊者。約制撿挍攝僧分齊。非是界相。恐門外有近僧入墻妨法。故遠召之。故云齊行來處也。故羯磨疏云。齊行來處者。此制通接。恐妨界內。必作法時。身在門外。亦得兩成也。注云四分聚落界取院相者。謂齊院相內集。不同十誦齊行來處也。四分自然衣界有勢分。此僧界無勢分。須知十誦僧界有勢分者。部別不同。礪問僧界衣界。二種自然。何以自然衣界獨有勢分。自然僧界乃無勢分者。答咸是開急就緩。故所以爾也。衣以遠為緩。故開勢分。僧以近為緩。故無勢分。若僧從衣有。反成難集。若衣順僧無。衣成大急。故使二界有無理別。更問作法衣界。便無勢分。自然衣界。則有勢分。既等是衣界。何以有無不同。答開不重開故也。賓云。本制隨身。今開結攝衣界者。已是一開。更許制分。則是重開之失也。又依大界成故。又復作法限約故也。
[0676c12] 蘭若處有僧坊欲結界等者。引問意。汝既聚中。無藍則依聚相集。向若有藍。但依藍集。我今蘭若。亦有藍得依藍集。不此問蘭若。意欲顯其可分別聚落。謂借蘭若之藍。以顯聚落之相。欲明蘭若。合齊五里。但為有藍故依藍。然此藍相與我聚相。義既不殊。明知依聚而集即得也。問意如此。
[0676c18] 答十誦隨聚落即僧坊界者。此引十誦文。取其文下之義。以答他問。謂十誦聚落與藍義是同。無藍有聚則當藍。今此蘭若。既有藍。直用依藍。不須依蘭若五里也。
[0676c22] 故下文無聚落蘭若等者。即十誦第五十三卷中。波離問佛。若比丘阿蘭若處。初起僧坊。未結界。是中齊幾。名為界。答面一拘盧。是中諸比丘應一處和合說戒及作羯磨。不得別眾。意云初起者。謂先無僧坊。今欲作之。故曰初起也。
[0677a03] 僧村四相二界不別者。謂藍聚二界。僧用籬墻壍柵。為四周之相。故曰四相不別。勝云。四分律第一卷中。明盜戒。顯村有四種。一周匝垣墻。二周匝柵籬。三籬墻不周。四者四周屋也。此名村四相。後至離衣戒云此僧伽藍等。釋其藍相。如前盜戒中說。既將藍指村。當知二界不別也。濟云。今欲明可分別聚落者。約據大羅城相周。名一聚落。或可村中四邊周匝柵籬。名一聚落。不得約俗家一宅。雖四相周。不得名聚落。不得約此宅集僧。且如二京諸坊。坊坊中雖周匝院墻。亦不得名聚落。以有大羅城圍遶故。若於此處集僧。皆須六十三步。為其中有人來去。不可分別知之故也。必院相不周乃可依蘭若者。引猶結蘭若界意也。此上是可分別聚落。今作兩句束之。若聚復無藍。須作六十三步。若無聚有於藍。不依六十三。濟云。此意顯有伽藍自然界也。十誦既云無僧坊聚落中。則依聚落集。明知先有僧坊聚落中。即依僧坊集。此文中意。只是欲顯伽藍相周。不須依聚落集。上解可分別聚落義竟。
[0677a21] 若聚落有僧不可知者。此下明不可分別聚落。羯磨疏云。不可分別有二。或約僧之來去難可知者。或約處所散落不知際域。故准祇文齊六十三步。以村聚散落無有垣壍。又僧雜閙往返難究指步為限。撿括易成也。僧祇文中名為菴婆羅樹界。謂舍衛城有一婆羅門。種菴羅樹。聞佛世尊。具一切智。便往問佛。云何方便種菴婆羅樹。能使根莖堅固。枝葉茂盛。華果成就扶疎。不相妨礙。佛告言。以五肘弓量七弓種一樹。如是種者。能令其樹具於上事。其人得佛示已即去。時憂波離因問。若有處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者。若欲羯磨。應齊幾許名為善作羯磨。使令異眾各各相見而得成就。不犯別眾。佛言。五肘弓量。七弓種一菴羅樹。齊七菴羅樹。相去爾所。作羯磨者。名為善作羯磨。雖異眾相見。而無別眾之罪也。不同前解乃至廢立者。謂不同昔人之解也。古師及礪皆云七間。故羯磨疏云。昔云七十三步半者。錯筭七間也。僧祇疏中。七樹六間。猶如四分衣界八樹中間。諸師衣界止計七間。如何僧界七樹非六間也。有人執舊見云。樹限兩頭。各有勢分。故各分半。還是七間。又云周圓種樹。猶如月暈。故有七間。又改僧祇為八樹字。斯之我愛穿鑿太甚。何處有樹。即以樹量。律約世情假以相顯。中間七樹。二眾兩頭。各行僧事。相對既爾。縱廣四維例集可知。律尅二身。故以樹限。若取當分。皆半折之。則自分之界。唯三十一步半耳。准羯磨疏云。凡集僧有兩位。一者聚落。二者蘭若(不立道行水界)。言聚落者。引可分別。一同鈔說。文言僧祇八樹中間者。七十三步半以為分齊。此就不可分別大聚落說。據此今鈔破於礪義也。二明蘭若集僧一如鈔中。賓云。僧祇律七樹。章云八樹者。以其此律護衣戒中蘭若言有八樹影。帶此文。即言八樹。然疏意云。僧祇數間。故云七樹間。即七間也。此律數樹。故云八樹。理實二律。同實八樹。(述曰)疏意雖然。應言七樹六間六十三步者好。疏主以見此律護衣戒中八樹之間。即將祇律七樹之間。相和會也。謂二文相似。據理有八樹之內則有七間。故祇言七間也。四分言八樹者。即據樹體。祇言七樹。即據樹之間。有其七也。於此蘭若。略有六種差別也。
[0677c10] 謂頭陀者。謂頭陀之處蘭若也。去村五百弓。弓長五肘。亦不明其蘭若大小之量。但明去村遠近。如下頭陀篇述也。寄衣者。蘭若比丘。佛為法僧事和上闍梨等事。將衣寄村。身往東西。限之六夜。盜戒者。空野柵外處。如祇中。有比丘。於聚落外空地。盜他衣。佛問。汝云何不聞我制戒不得不與取耶。答言。我知制戒。自謂城邑聚落。不謂空地。佛言。癡人聚落與空地。皆是不與取。有何等異也。僧界者。即自然僧界。是此所明也。衣界者。謂於蘭若。護三衣。四分得齊八樹之間。故下文云。假以樹量大小是也。然彼蘭若。與僧界蘭若。大同小異。同者謂量同。但衣界有勢分。僧界無勢分。又衣界則不定。謂有樹車等界後來則隨界攝。若僧界不論樹車之來去。常有齊限。限五里也。若有難准見論。唯七槃陀量(已上並立解)。景云。衣界蘭若唯得二十五肘。難事者。景云。謂蘭若有賊難等。寄衣置不良家。是不作日限也。礪律師不云難事。直有安坐受食也。且明僧界餘下廣明者。謂頭陀篇中。自明蘭若。盜戒隨相中自廣明。衣界隨相三十中自明。難事三十中明之。上雖列六。五是汎明也。意欲正明第四僧界。若無難五里集僧。若有難齊七槃陀集僧。計得五十八步四尺八寸。此論集僧遠近。若結界隨其大小。如下結法中。礪羯磨疏云。見論蘭若分齊。計七槃陀羅。一槃陀羅。二十八肘。合一百九十六肘。肘各一尺八寸。計有三百五十二尺八寸。總計成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私云。還是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一同鈔說。羯磨疏云。槃陀者量之極名也。由如此方丈尺亦是量之極名也。注云一皷聲間者。立云。此未可依。羯磨疏云。皷則鞞鼖不一。故其聲亦有遠近也。鞞是小皷也。鼖者大皷也。濟云。皷有大小。聲亦遠近。不可約之。且如屈隨音聲。此是胡樂中有鞞皷。其聲全小。次則平常。麤音聲中。三个皷者。其聲稍大。亦未能遠。如太常家挵五帝師子。及儛。大定破陣樂。則打大皷。此是武樂。其聲則遠。此皆表武聲也。常手音聲。此是文樂也。更有大皷。如天子禮事。則大備打振威皷。聲應百里也。已上如文武皇帝。封華岳竟。大備入京打振威皷。聲至蒲州。此皷聲遠。豈為量也。
[0678a22] 雜寶藏翻五里者。撿彼經中。明鹿子母夫人緣。一同報恩經(云云)山中道士。令女往餘道士住處乞火。步步跡下。有蓮華出事。明其兩道士住處相去有一拘盧舍。秦言五里也。
[0678b02] 五十八步四尺八寸等者。為有難故如此。上釋蘭若義竟。六百步為拘盧舍者。十誦云。拘盧舍者。長五百弓。弓長四肘。則計一弓有七尺二寸。如十誦律說。則有六百步也。
[0678b06] 潮水不得者。謂潮來是水界。潮去是陸地。疏云以乍溢故。及水中樹根者。撿見論文云。水中自然界者。若擲水若擲沙已外。若有比丘不妨取水常流處。深淺皆得。作自然界。潮水不得。若在船上布薩應下矴。下矴者。此明船上作法。要須住船。若別人對首法者。隨去亦得成就。若下相不得繫著岸。若崩岸。有大樹根。在水中。不得繫着。若擲水內有樹根。應斫去。若不斫去與陸地界相連。為界別故。所以不成法事也。若水中石木悉是水界謂離地者。立云。此明離陸地非謂離水底之地也。有人問云。水中石木。既與水底地連。何故判得。答舉例如比丘脫衣在岸。入水洗浴。明出失衣。此比丘脚。豈非著地。由是水中與陸異。故亦失衣也。
[0678b19] 今更總論二界之體者。即作法自然名之為二也。若三種作法者。即大界戒場三小界也。隨其分齊亦無方圓等者。即是院相。山谷林樹等也。不可分別人解不同者。謂不可分別聚落。古人各解不同也。
[0678b23] 此二眾相望不論界相者。立云。今由兩邊各作法故。相去六十三步。恐兩眾自然相交錯也。若但一邊秉法。唯須一面三十一步半。今言不論界相。唯三十一步半耳。今言一面六十三步。非是自然界相有若干也。今行事家。深防故半倍之。
[0678c04] 答諸說不同者。勝云。有說六十三步為界。餘僧在外不妨。有說六十三步為我界分。彼異眾界分。亦有六十三步。須在我界外。若在內有錯涉故。二眾相望須一百二十六步。方得行法也。注云不問秉法不秉法者。勝云。對於古師故。有此言來也。古師意。秉法有界分。不秉法處無界。從不秉法處。縱在我界分邊無過。下文云。恐有錯涉過者。意在此也。
[0678c11] 言無錯涉之過者。濟云。此明兩邊各秉法。各有僧。要相去六十三步。恐兩家自然界相涉。即是重界。故不得減六十三步也。據其實體。一家只有三十一步半。若兩家相望。則共有六十三步。若減則有錯涉也。
[0678c15] 四維有餘無教可准者。應師云維者隅也。只是四方之角也。故俱舍云方五斜七。圓三直一。此明所圍若一尺。能圍則有三尺。故知言定方者非也。方取角則有長也。故明了論合角量取。意正防此。文云弟子隨師方面遊行等者。立明。十誦云。方一拘盧舍。古人云界方者非也。但是身面所向之方。即喻如弟子隨師方面遊行。豈不得向四維耶。故知畟方也。了論合角量取乃至。
[0678c23] 定方須廢等者。若方量取。四維有餘。故約角量明知圓也。應作高音。謂八方各有若干之量也。
[0679a01] 上明處竟從此已下正明用僧分齊也。此宗四種論僧者。謂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僧也。此是四分之文。故曰此宗。所為之人通及能所者。如捨墮懺主為他懺罪為能。若秉單白為眾所量。是所。又如威儀師。在眾被差遣問難時是所。迴來單白是能。又如自恣時五德被僧差時是所。至自單白和僧時是能。能則是足。所則非足。由所為僧所量故。不得入今用數也。言相有乖越不入僧數者。此明別眾之人。固非入今用數也。通而辨僧有七種等者。鈔主對古師之言。以古人但四人成僧。三人非是僧。故羯磨疏云。有人但取四人為體。以三人以下不名為僧。故文云大眾者四人若過。雜心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故。由大聖鑑物。知三人已下辨法未盡。四人已上作法成濟。更標勝德。故獨名僧。宣破云。今若互約眾別兩法。互有通塞。俱非盡辨。應不名僧。然則不爾。當分通辨號弘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僧。古人迷名。謂僧異數。今翻為眾。止是數收。云何為七種僧。今則略出其相。一者對心念法立一人僧。二謂對對首法。立二人僧。三對展轉法。立眾多人僧。四對於眾法立四人僧。如說戒等。五者五人僧如自恣等也。六者十人僧中國受戒也。七者二十人僧為出殘罪也。下五人十人二十人為緣故分也。各有成敗不同廣如別鈔者。羯磨疏云。有人但依律本約數明體。謂一人眾多至於四人。並取三根清淨無非法相。便成僧體。如對一人。持說告白。若非足數。雖舉不成。故僧祗云。僧無破戒不清淨也。又十誦云。清淨同見。是名為僧也。
[0679b03] 前之四[1]相若取能秉法名僧四人實辦一切羯磨者。立明。四人僧。能秉一百三十四番羯磨。但為自恣事。要須五德。受戒事善心難生。故取十人為增上境也。若論出罪。四人亦合秉法。理亦應成。但為成多僧。表作法是難。使懺人慇重故也。今隨事用故須三別者。即謂約上受戒自恣出罪之事。事須用五用十用二十等。故曰分三別也。以四人實能秉一切羯磨。由邊方受戒。用牒和上名入法。即是所為。不在僧數。故須五人。自恣由牒五德入法。故須五人。標其羯磨。但四人僧。用十人二十人僧亦約事須。故曰三別。又可云。應是約心念對首眾法。曰三也。故羯磨疏云明立[2]僧相之所由者。古師云。凡人法本興。元為前境。境殊三位。位分三法。隨法立人。故分三相。即如上一人至千僧也。莫不由事有優劣。故使人殊多少。以法對人。人分三位。將人約法。法亦三乖。異法分人。自有區別。故須隨事便立三相。就後位中。分為四別。一者四人。二者五人。三者十人。四者二十人僧也。礪云。僧雖有四(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位約為兩。前二法爾。後二逐情。言法爾二者。四人僧。為成說戒。防未起之非。五人僧為成自恣。除已起之罪。言逐情為二者。十人受戒。為欲生善。二十人出罪。元求滅惡。位事兩通。離成四僧。亦可約受隨分別。五人十人對受立二。中邊不同故。若四人二十人對隨立兩。已未不同。四人說戒。防未起之非。二十人出罪。殄已起之過也。作此分別。攝法斯盡。以一切法不在受隨故也。問能秉法僧。既有四位(四五十三十)。所秉之法。但唯三者(單白白二白四)。解云。非是一僧不得秉其三法。四僧通用三法。但以受隨情法故立四僧。如前已釋。法中唯立三者。就所作事。有上中下異。故對斯三義。立三羯磨。如說恣是常所行。既是輕小。但用單白等。如結解諸界受日差遣。事是中品。故用白二。如受戒懺罪呵舉擯諫。由事是大。故用白四也。羯磨疏云。有人言。僧雖有四。體相分二。初一為體。非四不名為僧。後隨事分。故有三別。自恣邊受。體須四人。但陳己罪。即須舉處。若非德用濫坌僧倫。故差一人。為僧事境。和白面告。元言表淨也。方隅僧少。前受心慇。四實濟緣。事須別問。若不差遣。無由輙往。問淨返白。前緣方辨。事兼受隨。通用五人也。中國僧多。善心浮雜。前受生慢。故倍前五為十人僧。二篇隣重犯悔情浮。故倍中受。為二十人僧也。三僧乃異。莫非約事濃薄。半倍增人方成前境。猶如受日法三品倍增。類知可解。問受隨同五。邊受減半。據受比殘。邊方出罪。亦開十人[3]以不。答非類也。邊隅僧少。俗緣拘礙。若不開聽。永沈生死。開有益也。懺殘不爾。初既誓持終便順犯本無慚愧垢心厚重。若開十僧增長諸惡謂懺易成則乖機候。故不開十所以要須二十。故戒本文云。若少一人。不滿二十眾。是比丘罪。不得除。即其義也。
[0680a02] 若據自行。以成僧體。並須清淨者。立云。若望自行邊。須清淨。要須體淨。故下文云。以犯者不得聞戒等也。
[0680a04] 以有犯者不得說戒者。羯磨疏云。戒法體淨。擬敕將犯。今自沉溺。何能拯救。故不可也。不得聞戒等者。說序之時。文言具悉。有罪者當懺。淨者嘿然。今心停罪端然應淨。虗欺賢聖。甚自負責。又不可也。言不得向犯者懺悔者。以其罪積思除。引證對息。前既有瑕。無由遣累。又不可也。犯者不得受他解罪者。懺名上起。前可染污。何能生他後斷之本。故制不可也。即如經云。自既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即其義也。
[0680a12] 廣如足數法中者。下足數文云。若聽以天眼耳看僧淨穢者。人誰無過。若聞說者。則妨亂事多。以斯緣故。不聽說也。故云但以肉眼見聞等。
○足數眾相篇第三
[0680a16] 上來雖明集處遠近。未陳染淨。若體兼真偽。相雜則非應法。徒集無用。故有此篇來者。為簡擇其浮濫。先明來意者。上言集僧遠近。兼明數滿。至於應法。須具緣成。若淨穢混同。人非應法。徒施作法。於事不成。故此篇來也。注欲明淨穢足不足之相者。然僧雖現集。約體清淨。或恐相有乖違。義非僧用。即成別眾。故有別眾法附也。立云。由別眾與足數。義相關涉。故附此篇出也。
[0680a24] 上已明其來集者。將欲生起今文來意。故且結前篇也。而用僧須知應法者。即是生起今文也。欲明僧雖已集集須辨事。然僧有多種。即如多論云。略有五別。一者群羊僧。二者無慚愧僧。三者別眾僧。四者清淨僧。五者第一義諦僧。言群羊僧者。不知布薩行籌。說戒自恣。羯磨一切僧事。盡皆不知。猶如群羊故得名也。言無慚愧僧者。舉眾共行非法。如行婬飲酒過中食。凡是犯戒非法。一切同住名無慚愧僧。言別眾僧者。如羯磨亡比丘物。以貪穢心。客比丘來不同羯磨。凡是隨心別眾羯磨。名為別眾僧也。言清淨僧者。一切凡夫僧。持戒清淨。眾無非法。名清淨僧。言第一義諦僧者。即四果四向。名為第一義諦僧也。今言應法者。取其第四凡夫持戒清淨之僧也。若[1]托事無違雖非僧體堪成僧用者。立謂內雖犯重。外無三根。又未自言。故開成用。相非隱沒離見聞。同集行事。故云托事無違也。必於緣差脫不妨清淨入非僧攝者。立明。如下初門中人。體是清淨。由隱沒離見聞等。以相乖故。是不足限。以此二途故當料簡等者。結前生後也。取捨自分者。立明。我今作此分別。得識其是非。若是足者。須取。非足須捨。故曰自分也。
[0680b20] 就中例四者。謂總作四門收束。下則一一隨釋。初明體是應法於事有違故不足者。此明第一門總依諸部列出。雖是淨僧。以隱沒睡定等。由於相乖。故非足也。二體境俱非假緣亦不足者。立云。十三難人。本受不得戒。名體非。尼中四人。名境非。雖假其三根未彰之緣。亦不足緣。此是古師義。鈔主雖引來。用為標門。下解釋中。則異此意。亦云標門順古言釋中違古義。至下文則云。若爾自言亦得足數。若言竟。始是不足。古人則言體是不足。縱不自言。作於淨想。亦是不足也。恐此解非也。未必標門。與後解對面相違。今詳文意。極自調直。言體非者。即十三難。尼等四人。故羯磨疏中尼等四人。邊等十三。及白衣等。並屬體非也。言境非者。三根外現也。雖假緣者。謂雖假不隱沒不睡定之緣。亦不足也。第三門。問云。體雖非僧。於緣成足。何故不言境者。以境一向是如故。不須論也。謂無三根可顯。名境如也。雖自體非。以為境如故足也。言於緣成足者。非為隱沒等緣也(此解好)。又言體非僧用於緣成足者。即第二門中人也。十三難等。尼等四人。由來自言。三根未練。雖體非僧。以假不自言之緣。或可假非隱沒之緣。故開足也。四約緣有礙不妨成法少分不足等者。謂呵責等四羯磨人。不足證他治舉羯磨。得應其餘生善法事。故言不妨成法。雖得應他餘羯磨。不得呵羯磨。以行法在身。奪三十五事中不得呵羯磨。故言少分不足也。又解此四法人及懺殘等人。雖應一切餘生善羯磨。然於呵責等法。及與他除罪。各自不相足。故曰少分等。
[0680c22] 上來分門已竟。下則一一牒釋四段不同。今即是初。所為作羯磨人者。即是乞法人。為僧所量。不落僧數。故不足也。從此已下。約鈔映羯磨疏中。通計諸部。有六十人不足數。四分有三十二人。十誦有十五人。伽論三人。僧祗九人。五分一人。即病人背羯磨者是也。今文中約四分。前列二十八人。更將下行僧殘懺四人加之。准瞻波中。唯列二十八人體不足數。今義取懺殘等四人。故成三十二也。然僧殘等四人。少分不足。非體不足。故瞻波不列。故別列之。到下文更平章。故成三十二人。十誦前列十二種人。還將下懺僧殘二人。成十五人。何故二文雙列。由四分則正行懺。十誦則行竟。以遠近有異也。僧祇九人者。即隔障等四。并行住坐臥四儀互立。及與欲人為九也。餘者可尋。若此計會下文易見。今初門中。四分列六人。十誦列十二人。前正列有十一。後加白衣成十二人。伽論列三人可尋。僧祇有九。如前已釋。下文十二種人者。此是句家枝分也。其下第四門中。行僧殘人。與呵責等四羯磨人有異。故有不足別。懺殘等人。以犯次死罪深難拔。雖行法在身。根本未拔。壞眾義備。故不足數。若四羯磨人。但犯小罪。情過可呵。故足數收。首疏引多云。以不足數。都合六十三人。不足數合七人。偏不足數。行覆藏等四。行竟等三。故是七也。言偏者。謂此人大分得足。但望悔殘出罪等法。名為不足。故言偏也。
[0681a22] 餘非無此義故捨戒中乃至謂不足數也等者。立明。四分不足數文中。且列此六。文則不云顛狂等不足也。然非無不足之義。下捨戒則云對顛狂人捨戒不成捨。對啞聾人捨戒不成捨。今案此對首小法尚爾。羯磨大法固然也。但是文闕。義合有之。故曰餘者非無此義也。
[0681b04] 十誦睡眠比丘若聞白已睡得成擯人者。謂且舉擯人一法。餘須例之。又復是十誦本緣也。撿彼律云。憂波離問。若睡眠比丘眾僧擯。得名擯不。答若聞白已睡眠。得名擯。又問若眾僧睡眠。擯一比丘。是比丘得名擯不。答眾僧聞白已睡眠。得名擯。若憒閙亂語等。皆約擯人上作之。必聞白已。亂語憒閙者。皆成擯事。此上約能所通論也。立云。聞白已開成者。為已知梗概也。亂語人等者。約口業不足也。言憒閙人。約心業不足。立謂。心攀緣覺觀也。樹上比丘十二種人者。羯磨疏云。樹上者則須知比丘在界內外。若枝委界外地者。身在界內。是名別眾。界外非別。若不委地。內外俱別。而是不足數收也。
[0681b16] 餘同十誦者。深云。伽論明不足之人更多。今列三者。是與諸部不同者耳。彼文中猶有。但相同十誦。故云然也。
[0681b19] 祇文半覆半露等者。謂有兩出相。竝而明之。前句半覆半露。但論施隔不論申手相及。後句半覆半露。則云申手不相及。則無隔障也。如別眾中者。如此篇下文。別眾法附文也。
[0681b23] 義加醉人者。此非約醉人秉法也。謂醉人在眾中坐。不足數也。言自語不解者。此既醉竟出言。自亦不解也。顛倒異言前人不練者。謂醉人自言。尚自不解。忽聞僧秉羯磨。或顛倒。或異言之時。其醉者。何能委練也。詺此醉者。為前人也。不解之人是不足攝者。喚醉者。為不解之人也。
[0681c05] 就中相隱難知。隨初解拆乃至不入僧用等者。謂更牒前文來以釋也。隨前解釋故曰隨初等。餘亦可知。
[0681c07] 四人受日四僧不列亦應得成者。此難意緣。前既云所為之人。不入僧數者。何故律文瞻波法中。解四種僧云。四人僧者。除受大戒。自恣。出罪。餘一切羯磨應作。五人僧者。除中國受戒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十人僧者。除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應作。前四人僧。列所除中。既不云除受日。明知四人即秉受日。謂我身是一。并身外有三。即成四人。何須五也。據四人僧中。所列除者。不除受日。明知所為之人。亦入僧數。答一人所為三非僧故不能秉法等者。此意云。律所列者。皆取能秉之人。以成四僧之體。若所為之人。本非其數也。言文不列者。指律文也。言事同五人者。立謂。受日之事。能所是五人也。此正答前問云。事須五人。非謂法須五人也。若法但須四人耳。礪對。此即問云。自恣亦含所為之人是五。即列出五人僧中。受日亦含所為之人是五。何故列在四人僧中。答差自恣五德之時。及五德和白之時。實是四人僧用。今正取白竟受自恣時。是五人用。故始終須五。不同受日也。事同五人並是所為者。何故言並是所為。此文難消。今以情求。謂受日中。論所為則是五。例其餘一切羯磨。如處分杖囊。離衣。六年等。皆是約能秉是四。若論所為。受日離衣杖等。能所今五。故曰並是所為也。今言並者。只是將離衣杖受日等同然。故曰並也。故礪云。自恣要五人。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爾受日處分離衣六年等。亦須五人。應五人僧收。答受日是別為。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類也。述曰。謂自恣為眾而作。故五人皆各。陳詞自恣。受日為別人。不可五人同皆受日。但是四人為一人受日是也。故受日等。唯四人僧攝。若爾我亦五人。盡須受日。更互作法。應不得成。答五俱受日者。理是成限。然非一時作羯磨。故前後而作。即是別法。上言不成差治者。差五德也。治謂舉得罪法懺治也。為僧作故者。不為自己。所以四人得成也。
[0682a16] 井窨者。如北人掘地為孔。中安床榻。夏入[1]承源。比丘若處其中。眾在其外。相望成別。非足。
[0682a18] 其相如室宿中說者。勝云。下隨相中明室有四。一四周障上有覆(即同一堂內有隔也)。二前敞無壁(即長行房檐下兩頭有隔)。三隨覆不遍(即周匝同院一門上通覆門中央)。四雖覆遍而有開處(有遍覆障上少開明孔)。此約室相戒。在此室內。不得離見聞也。若室相不成離申手外即不足數也。立約室相不成作九句亦指隨相中與女同宿。室相九句。三三分之。初三者。盡覆半障。二盡覆少障。三盡覆無障。次三者。一盡障半覆。二盡障少覆。三盡障無覆。後三句。一半覆半障。二少覆少障。三無覆無障。此九句室相不成。在此室中。離申手。即不成足。恐立引此不當今文。約離見聞。合引室成者。以辨。若室相不成。唯論申手。何論見聞。前勝解與文相應。如義鈔說者。勝引羯磨疏云。問見離聞中。為俱為互。約誰辨離。成不足。解云。皆望比座展轉。不約作羯磨者。如轉輪高座說戒八萬人自恣。何由善聞。但取相連。即非別眾。故是足攝。故五分中。三種羯磨房少不容。聽出在前後簷下及庭中坐。雖不了語。皆為法來並得。廣如彼說。
[0682b11] 別住者。即界外人也。濟云。古人解言。別住者。謂是界內餘房。不肯同集。名為別住也。南山闍梨則云。是異界。名別住。只是界外也。濟今助闍梨一解云。亦非界外亦非餘房直是圍輪別住之例。謂言是我界內之所攝。即將入數。故有此非法也。以界分不知冥然在外至故云不足者。謂是前代人結界。後進不知標相處所。則於界相中間作法。三人在內。一人在外。今濫此外之一人。謂言在數。故曰冥然不足也。
[0682b19] 由前界外不成謂言在內得者。明其此人傍於前文也。前既界外非足。我今在戒場。既是大界內。應當得足。今解不足。由中隔自然。與外自然何別也。此二界同在自然不同一相是別界故者。私云。言此二界者。一約界外濫充數者。一約戒場上。此二處俱在自然之中。故曰也。立明。大界在外自然之內。戒場在內自然之內。莫非俱處自然之中。界相復別故也。羯磨疏云。雖為大界所圍。兩不相接。中留空地。即異界收也。
[0682c03] 准此僧數必多亦許成就者。明具如受戒。唯用五人。今若長有七八。縱有兩人睡定。但是五人之外。亦應成法。縱在房中睡眠醉亂理亦開成者。立明。既在眾中睡定。不足僧數。開非別眾。今在房中睡眠。亦開非別。其此義稍難用須知餘同羯磨法中者。指下通辨羯磨中。更明此義也。
[0682c09] 狂等三人乃至不得別他等者。立云。若常憶常來。是足是別。不憶不來。非足非別。若互憶忘。此人若得法已非足非別。若未得法是足是別。狂者。十誦五緣。故令人狂。一因失財故狂。二因失親故狂。三因四大不和故狂。四因田業人民失故狂。五宿業因緣病報故狂。痛惱心亂同狂三者。深云。痛惱纏身。使心悶亂。不同重病。但是心之不樂。此心亂人。與狂同也。痛有輕重。或常有痛。復有時痛不痛。故曰也。若常痛常不憶者。非別非足。若少少痛。或時時痛者。是足是別。
[0682c18] 痴鈍人者。且如受戒雖久。絕不學問。痴無所知。不閑教相。通是此攝。若在露地作法。與痴人相同坐。二堪足人坐處相望。中安痴鈍之人。申手不及足人。雖及痴人。名為不足數。亦名別眾。量由痴者。雖在若無。無知新學。不識羯磨如非。亦復如是。必言解羯磨齊文而已者。羯磨疏云。今約痴鈍事義須知。夫羯磨者。為通和忍。隨文解意。則非愚限。故即世行事。只論身足。及問是非。渺同河漢。今出愚相。略有五焉。誦文合眼。恐有停延。緣入非違。傍無人覺此一迷也。或同誦一法。前後無乖。文相能所。不識彼我。此二迷也。或約文謹攝。深練自他。增減乖務。事法錯濫。不召令住。此三迷也。或文句乃明。牒事非濫。人有別緣。是非通默。此四迷也。或人法乃具事局。界境成不。冥然端拱送忍。此五迷也。觀此五迷。深明四法。微為弘獎。僅涉僧倫。齊五所收義歸不足。
[0683a09] 與欲之人心同身乖者。謂通四內作法不成。雖心同身乖故也。疏云堂中作法通收欲者。以入現數。故非也。
[0683a12] 謂同覆障而別隔不成同相者。謂同一堂中。上有覆四周有壁。中間更施隔相成非足也。
[0683a14] 半[1]在階下中間施隔乃至並非同住之相等者。深有二解。一云。如一室內齊揀一邊覆。一邊不覆也。二云。半僧簷下。半在階下。中間施障。亦非足也。濟云。半在詹下。即是半覆。半在階下。即是半露也。
[0683a18] 露地[2]申手不及者。濟云。今時露地說戒羯磨。戒師在高座上。有其高座。或高一丈。如安國福壽之高座者。即高座上人。與地上人。申手不及。即是別眾。非足數也。古人云。屏不離見聞。露不離申手。述曰准祗文立也。深云。要直交手兩邊相及。若低身交手及者。亦名不足。其覆處室相。要四周。或三周有壁。亦名室相。若兩面周即同露地。皆須申手相及坐也。此言相顯者。謂在露地。名為相顯也。要在申手內。此上並約淨僧相乖故不足。亦須相內者。即前乞法之人是也。上釋體是應法。於事有違。亦不足數人義竟。
[0683b04] 二由具二非者。即體非境非也。十三難人。本受不得戒。名體非。尼中四人。名境非。此解非。立又云。犯重比丘。及十三難人尼中四人。三根若現名境非(之解好)。言假緣不足者。假身相同集非隱沒緣也。
[0683b08] 若為比丘羯磨以比丘尼足數者。濟云。此明尼作比丘裝束詐稱僧也。有人問云。尼人合著大比丘衣不。答據諸聖教無文制不許著。然以義求即不合著。案四分下文。佛三月靜坐。唯除一供養人。時和先等六十頭陀。來見世尊。佛種種稱贊頭陀之行。時諸比丘。捨衣成大[卄/積]。作非時二部現前施會中。既有尼。諸比丘不敢將僧衣與尼。問佛。佛言聽與比丘尼非衣。非衣者。即衣財段。未成衣相。故曰非衣。據此文意。尼若得服僧衣。何以但將非衣與之。明知尼不許著僧之衣服。
[0683b18] 答解者多途者。羯磨疏云。有人解言。僧取體。如上既乖法。宴然不足。礪疏云。三舉二滅十三難等。雖不自言未有三根。約體亦不足數。但得成持欲。以是直通僧命。故不自言。得表情和。故成與欲足數。約體雖不自[3]言亦不足數。礪雖此執。終違十誦明文。彼律約未自言三根未顯。開足數也。故今鈔者判之得足。引與欲文及和上四句來證。彼不自言。得足其數也。言如與欲中者。立明。彼與欲文云。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難人。三舉二滅。十八種人。由自陳故。非是僧用。若不自言。得成持欲。今據此文。明知體雖非僧。以眾不知。得足其數。彼與欲中。亦指此文。故序中云。隱顯互出即其義也。不同前門中知與不知俱不足者。指第一門體是應法相乖故不足也。彼以體是僧故。不問眾僧知其隱沒。不知隱沒。俱不足也。此第二門。要是知故。方不足耳。和上中四句料簡者。撿律中。一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問汝知和上犯戒不。答不知。佛言得戒。二復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問知和上犯戒不。答知。汝知不應從如此人受具不。答不知。佛言得戒。三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問汝知和上犯戒不。答言知。汝知不應從如此人受具不。答言知。汝知從如此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不知。佛言得戒。四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言汝知和上犯戒不。答言知。汝知不應從如此人受具不。答言知。汝知從如此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知。佛言不得戒。四句之中。前三得戒。問破戒和上律開得戒。餘師僧等何義不開。礪解云。和上是根本恐留難故。是以佛開。餘師非根本。故不聽開。賓難。和上是根本。尚恐留難。而佛開。餘既非根本。何不恐難亦開許。故知不應理也。應更釋云。和上是僧所為之緣。故聖開之。餘僧體須是僧。故不開許。謂餘僧是能秉法人。要須清淨故也。亮亦云。疏解大弱。和上是根本既開。餘非根本。理合更開。何得不開。所以文中及十誦並安若言者。即四分失欲文中明也。若言我是犯重。若言我是十三難。若言我是尼等也。
[0684a04] 即將破戒和上置十人之外乃至不得用他部者。十誦中將和上。置十人之外。彼言和上被牒名。入法故非十數。今不得依此文。故曰不得用他部也(未詳)。亮云。昔人謂破戒和上四句中。前三句不知故得戒者。和上要在十人之外也。若在十人之內。無同住作法之義。則不得也。此解非理。破戒若不堪作和上。在十人之內及外俱不堪。破戒若許作和上。在於內外俱應許。何須將破戒和上。置十人之外也。昔人以體不合故不足者。昔人意云。足數皆約體明。以體不淨。和合之義。義不生故也(此古義。[1]〔亦〕理實亦同之鈔家不存)。礪疏同古。足數約體。雖不自言。亦不足也。若論傳欲。一時僧使。但不自言。即成持欲。亮云。疏雖此判。計理不然。若不自言。亦堪足數。亦堪持欲也。
[0684a17] 十誦中加一白衣者。即謂十三難。元本受不得戒。仍本為名。故稱白衣。非是俗人為白衣。下更明之。
[0684a19] 上明僧相並形同出家相有濫故得共法事必著俗服相形明了亦無同法義等者。相承解云。此明白衣者。是著法服。相同於僧。由本受戒不得。故名白衣。若身着鞾衫。理不在言。故曰無同法義。自意疑之。應是通明上來十三難人。尼等四人相貌同僧。故得共為法事。必帶本形誰肯同法也。亦有受後難緣須着俗服者亦應同法乃至方無別眾等者。立明。此是本如法受戒人。因王難等。暫時還俗。亦名白衣。此人則足數。不得別他。不類前之白衣體是無戒故也。羯磨疏云。有人云。先雖具戒。有緣須著俗服者。故不足數。以無僧威儀也。南山意不同之。不以威儀。而定僧體狀。內具戒見。財法應僧。外虧道相。為有難緣亦得。如五大色。不合受持。為緣服用。豈不同秉於法可以例也。
[0684b08] 三舉人乃至廣如眾網中等者。既本無信。故作重治。棄在眾外。義無同法。故不足也。言廣如眾網中者。彼文云。倒說四事。法說非法。犯言不犯。或不信善惡二因。感苦樂二果。邪見在懷。障於學路。或不達教。知而故犯。以僧問[2]云何不見犯。答云不見。僧即遮舉。與作不見舉。治之。為欲折伏從道。且棄眾外。不同僧事。目之為舉。作此正法。治不見罪人。故曰不見舉也。言不懺者。彼眾網中云。罪無定性。從緣而生。理應悔除。應本清淨。而今破戒見四法。犯不肯懺。妄陳濫說。言不懺悔。垢障尤深。進道無日。故須舉棄得伏方解。故云不懺舉也。言惡邪不捨者。彼云。欲實障道。說言不障。邪心决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亦於戒見四法。倒說不信。須僧舉棄。永不任用。隨順無違。方乃解之。此七治法寔為妙藥。持於正法。謫罸惡人。佛法再興。福流長也。故律云。如來出世。為一義故。制呵責羯磨。乃至惡心不捨舉。所謂攝取於僧。令僧歡喜。乃至得令正法久住等也。
[0684c01] 並入應滅擯中者。此人雖犯重禁。眾無知者。若有一人。見此聞疑。則非堪足之例故曰也。
[0684c03] 第三體雖非僧托緣成用即前門中人者。此指第二門中人。雖犯重已。據未自言三根未露。故成足也。此中那不言境。當知境是如。呼無三根。為境如也。若雖言竟無人知者。此謂餘方言竟。此方未知。故得足也。
[0684c07] [3]則詐作比丘者。即賊住沙彌。詐稱大僧是也。本白衣時破戒人者。謂破五八之戒也。
[0684c09] 我犯婬盜之類者。以自陳說故。不在言也。
[0684c10] 四體雖犯法者。是本有戒人。但犯過在身。不得足他被治羯磨。得應餘法事。呵責擯出等四人。立云。唯不應當位。四種羯磨。并不足懺殘等四種。得足餘一切羯磨。礪云。呵責等四羯磨人。但言對此羯磨。體是不足。既應餘法故。不列在不足數二十八人之中。此四羯磨。亦不足覆藏等四法羯磨也。以俱是被治故。此是定義。
[0684c17] 但為僧治故不得呵者。由奪三十五事故也。此義瞻波中廣明云。此人得滿足不得呵。疏家作四句解釋。一得滿數不應呵。二不得滿數應呵。三不滿數不應呵。四得滿數應呵。律文自解。初句是呵責依止等四羯磨人。當今此鈔文也。第二句是欲受大戒人。第三句不足數。文列二十八人是也。束為頌曰。餘舉滅難為(二十三人也)。神隱離別場(此五兼成二十八也)。餘者尼等四眾。為餘眾也。第四句即反上二十八人是也。礪解云。初句四羯磨人。情過輕微。治法亦輕。故得滿數。以行法在己。不入呵限。第二句欲受戒人。以未有戒。不得滿數。根本事重。是以聽呵。此聽呵者。亦局在兩番羯磨耳。謂是受戒法中。前單白及正受。自餘之羯磨。既不聞秉。義不在言。問此沙彌。若為得識羯磨成壞。而言聽呵。解言。謂沙彌聰明。聞初遍已。識後遍非。或可曾作大僧。故識成壞。下二句可知。上第三句中。二十八人不足數不應呵者。呵亦不成呵。且如所為作羯磨人。如受日差遣人等。呵不成呵。以不足數故。不成呵也。縱羯磨聞呵不成呵不止。非以二十八中。所為作羯磨人。是其一人之數也。餘二十七人呵。並不成呵。須知。
[0685a13] 覆藏本日者。四分列四人。十誦列三人。此由遠近有異。故重列之。四分所列。是正行懺。十誦所列。是其行竟。行竟則近。正行是遠。十誦中自有七人。今但取其三人。餘四同此律。故不出也。礪疏云。瞻波法中。通計四分不足數文。但列二十八人不足。別住六夜等四人。此瞻波法中。足數文中不列。到下文覆藏犍度中。乃云別住等四人不得互相足數。明呵責等四人。類亦然亦互不足數也。合七人不足應僧殘等羯磨者。此明懺殘。四分四人十誦三人成七人。還兼不足下呵責等四法。能足一切羯磨也。不妨應餘法事。即結界受日等事。並得足其數也。上來四段不同。總釋第一足數義竟。
[0685b01] 別眾法附者。上四段文。雖明足與不足。其堪足者。有乖越則成別眾。故有此文來。足通淨穢。別則唯局淨。故下立四句可知。
[0685b04] 初應來不來者。此明淨僧體是應法。理須同集。今若不來。名為別眾也。二應與欲者不與欲來是身心不集者。謂是淨僧有緣。合得與欲。若使與欲。則是送心達身。名身心集。而身本有緣事。不合赴來。無有得呵之義。故不得言口不集。今不與欲反之。故言身心不集。不得言口不集也。三現前得呵人呵是口心不集者。謂是淨僧。身來在眾。無身不集。為心不同。口發言呵。故云口心不集。
[0685b12] 初人三業俱集者。上反前應來者不來。此則是應來者來也。羯磨疏云。應來者來。謂應羯磨者便來。簡餘十三難等。不須來也。要唯德行具足堪識是非者。可有同法之義。故須來也。中者口心俱集者。此反前第二應與欲者。不與欲來。今則是與欲來也。應與欲者。即簡非法之緣。雖與不成。今有堪與欲緣開。送心達僧。即表無別。故與欲來。是名心集。欲即心也。身既有緣。無身可集。以心同和。口說與欲。故曰口心俱集。有人云。在心既同。口必不呵。望口不呵邊。名曰心集也。後人身口集而心不集者。謂身來至僧。口又不呵。心雖不同。但嘿不呵。亦得成法。故曰而不集也。此反前第三得呵人呵。今則是得呵不呵也。羯磨疏云。即簡不合呵者。義無證正也。舍利弗見眾僧如法羯磨等者。立云。其人見僧如法。謂言非法。心中不同。仍不發言呵。名如法也。
[0685c03] 別眾之稱唯據清淨一色者。深云。此言是前第二第三門中尼等十三難。無有別眾之過。雖謂是僧。若別冥然無過。但有足不足義耳。自意云。唯據淨一色者。約不犯夷。名為清淨。僧殘已下。皆未壞根本。不得別他。故礪疏云。行覆藏。本日。六夜。出罪。此四人不互足數。不互秉法。不得別他。別則犯別也。正以己自有縛。兼在法不能緣生物善解於他縛。故制不聽。更互足數。以其非是壞根本故。不得別之。義張四句料簡如別者。即羯磨疏云。一是足數非別眾者。即淨比丘。三業俱集。在同秉也。又云。即律中善比丘同住等。由身參眾侶。行德昭彰。故兼兩位也(即足與別為兩)。二是別非足者。謂應來不來。即淨僧在房。并隱沒離見聞。懺殘等七人。亦有通局(即是少分不足)。如前僧祇中。隔障四別等。實而應法。能得僧事。故名別眾。身不在僧。非足數也。三是足是別者。如現前得呵者呵也。身廁僧中。通在數限。口須忍默。乃有呵制。即非同和。故是別也。乃至僧坐。而彼行立背面僧中等是也。四非別非足者。即四分尼等四人。邊等十三人。三舉二滅等。或是報別法乖(報別即尼等四人。法乖即沙彌也)。或是行違治重(即三舉二滅)。體既乖僧。不能為別也。
[0685c23] 別亦無過則是中間者。立謂。學悔之[1]人上不及大僧。下不同沙彌。名曰中間也。
[0686a01] 二解成不者。謂所別是何人。何人成別。何人不成別。故下更明也。或本非是僧者。謂總却結上所列人。即十三難人。本受不得戒。故曰本非是僧也。或中途被罸形差病報緣[得-彳]故開等者。被罸謂三舉二滅也。言形差者。即尼等四人也。亦云形差者。罷道人也。言病報者。即狂中三人也。言緣[得-彳]故開者。明都結上言也。謂此病等人。既有病緣。以來相[得-彳]故開。別之無過也。又解。即與欲人。是緣[得-彳]故開與欲。則亦不成別眾。未論足別者。明其既非足數。亦非別眾也。又云。謂此上諸色之人。未足堪別。只是如此之人。不預我別也。
[0686a11] 若對首作法前境濫真例取僧中乃至更顯明之等者。濫是穢也。真謂淨也。欲明作對首之法。亦須簡却濫僧。亦有同別之相。例如僧法。如十三難等。豈堪對首耶。下羯磨中。約對首亦有七非。意在此也。
[0686a15] 眾取威儀相同不用心順者。謂如僧祇四儀互作不成。要坐立相同也。又如舍利弗見僧羯磨心不同。亦成法事。即下文云。心虗實者。但令相順心違。亦成正法。即斯義也。明知心不同得成法也。深云。此謂明其非是別眾。若論足不足。要假心同。病人背羯磨者。病人來至僧。聽仰眠覆眠得成。若背成別也。
[0686a21] 二心虗實者。深云。心同曰實。心乖曰虗。自意云。此門從前文三四處生也。前總明一門竟。後鈔主。更作義語料簡云。今行事者。多有別相。是從更顯明之已下。此中有兩意。謂眾取威儀相同。是二也。言威儀者已下兩行。則釋上威儀相同意也。心虗實者。則是釋上不用心順是也。勝云。約心和不和。名虗實也。此門從前行事者多有別相文生也(同前解)。
[0686b04] 文義明說者。勝云。凡僧中乞法。皆具五法。即胡跪合掌等。注云。必有餘緣者。謂坐則緣。亦開行立作法也。并病者多則開臥作法也。上釋三篇竟。
○[1]受欲是非篇第四
[0686b08] 上篇簡僧淨穢。體若應法。理宜同集。但為形居世累。緣礙忽生。大聖知時。事難通約。若不開送心表欲。成規太急。故立此儀。彼我同濟。故有此篇來也。言受者領納得名。欲者希須為義。如法之緣通許。非法之務則遮。故曰受欲是非篇也。
[0686b13] 夫事生不意等者。慈云。本擬同僧秉法。忽有病等緣[得-彳]。及佛法僧事。忽爾而生。故曰不意。此正明事來非我心作。故言事生不意也。言法出恒情者。立云。堂頭僧家所秉一切之法。是僧眾恒情也。如說戒自恣之法。是僧恒務。故曰法出恒情也。濟云。既有緣來。理合開其欲法。故曰法出恒情也。故對情而順其心者。立云。對僧家之情。我心順僧無違。故言對情而順其心。心者。乃是自己之心。順前僧情也。又解。謂對其有緣事之情。佛以開其欲法順其心情也。言心順則於法無失者。立明。以心順僧情故。使僧秉法得成。故言於法無失名為欲也。此上總通明欲意如此。從然則已下。正明立今門意也。然則情事相反者。勝云。謂情欲赴僧同秉。緣事礙故。不獲身赴。故言相反。又解。佛法僧病患等名事也。情是己之心情。謂不為前事而詐與欲者。是故反義也。若實有事不[2]禾即非相反也。上來解並弱。今更正解。謂此下生起此篇之意。謂情亦是僧情。事是己家病患等事。以有事故。不赴僧家之情。故言相反。以有如此相反故。即須開其與欲之法也。故立法以撿之者。濟云。既有事礙其情。故立欲法令其陳辭達僧。僧則知其情狀。故曰撿也。謂撿校能說欲人。為定有事無事。若緣不如者。不開說欲也。今立此欲門。撿其如非之相。故曰撿則有事必明也。若明故對門而辨者。謂立此一門辨其欲也。又云。由撿其事得明顯故。則對我此受欲一門之法也。
[0686c13] 言機教莫同將何拔濟者。明佛立教。教本隨機。今病等緣事是其機。須設與欲。與欲之教。若不開欲。教未隨機。既不隨機。義非拔濟。方能彼此俱辦。緣此故開與欲等者。謂既開與欲。僧事得成。更無方便得別眾故。自復濟於病等緣事。僧和兩遂。故曰彼此俱辦。上釋制意義竟。
[0686c19] 釋名乃至名為欲法等者。有云欲是貪義。謂貪樂作前事也。文中解希須為義。此解非理。故賓云。舊解欲者悕[3]所為名者。不然也。此中欲者。欲樂忍可也。故伽論云。樂隨善共同也。梵言闡陀阿路者耶弭。(述曰)闡陀此云欲也。阿路此云說也。者耶弭此云我也。迴文讀之。謂我說欲也。謂作法時。樂欲忍可也。梵言伊(上聲)車(上聲)。此云欲也。此即悕須之欲也。梵言迦(去聲呼之)磨。此云欲也。此是五欲之欲也。梵音各別。其義亦殊。上釋欲名義竟。辨體者。羯磨疏中。釋欲體者。有其多種。從相以論。色聲為體。或動其身色。或動其聲相也。從事以論。則有兩種。一自有單僧須者。如受懺等。二僧私互須者。如說恣等。至期必說。說必在僧。若不求覓。僧便有罪。必私迯叛。遠出亦犯。是知俱須。今此鈔如後所立約事以辨也。
[0687a09] 自有單僧須者如受懺等僧須我和我不必須者。大疏意云。此望欲法各須不須。謂或僧須我和。我不必須。或二彼相須。如說恣等。然實義兼開制。謂病患等緣。皆開與欲曰開也。單提中。若比丘不與欲者波逸提。何問我須不須。但一切羯磨。不與欲者。皆制提罪。故曰制也。乃至說已後悔。亦制提罪。
[0687a15] 上來三段不同總釋第一制意義竟。從此已下第二次明開遮之義也。雖非明文非制故者。立明。律中唯制結界無欲。餘事不遮說欲。律雖無文。合餘羯磨說欲。然無制處。云不得說。謂不同結界不許說也。既唯制結界一法。餘者不論。明知事非正制。故言以制故結界不開欲。羯磨疏云。具有三義。一者結界是眾同之本。理須通和。餘法眾同之末。並依後起。故開欲也。二者自然地弱。力所不勝。三結界本興。為存限域。護夏護衣。事須委練。如十誦云。作羯磨人死。不知相者。應捨已更結。
[0687b01] 從此已下第三正明緣之是非義。由事非故不合成者。謂不合受欲。不成僧法。深云。不合說欲。得少罪。不成僧法。是別眾故。羯磨疏云。無如法緣說欲。以事非故不成。是別眾也。賓云不然。若非法緣而說欲者。前人自犯妄語。然僧作法得成。由前人心不違僧故。其理决然也。然疏中亦判無緣及非法緣說欲不成。如受戒事。身[1]合含遮難。則羯磨不成受戒不得。夏中無緣。及非法緣。受日不成。破夏得罪。藥有八患。加法不成。類今無緣及非法緣。說欲亦不成。亦復如是。而六群作衣說欲至僧行之者。此明六群比丘。惱亂眾僧。僧欲治罸。恐其不受。見彼作衣。僧即集眾云。今有僧事。並須盡集。而六群之內。便遣一人。持五个欲來。云我作衣。僧作法治之。故知欲法得成。今案此明知作衣得說欲也。其六群比丘者。多論第四云。一難陀。二跋難陀。三迦留陀夷。四闡那。五馬宿。六滿宿。此是六群名也。僧祇守房等緣並如別顯者。撿彼律云。說戒不來者。蘭若為衣鉢王賊禁閇守房等緣。是開欲也。欲明今時伽藍廣大。有多房院。僧盡集堂。容有賊盜。故開守房與欲。言並如別顯者。僧祇中說也。
[0687b20] 謂無病言病乃至一一人邊三提者。約與約說二俱提也。南山闍梨存急云。得提。古師但說不成。得別眾罪小吉。初中四分文不具足義設云者。此明正加法中。羯磨疏云。律中廣說。不正出文。今比轉欲。故裁出也。文分四句。初大德僧聽告前憶持。二我某甲比丘自言名號。三如法僧事。牒所為事。四與欲清淨。正陳心本。心疏云。夫言大德僧聽者。有人言。斯即贊美誡勑之辭也。大者謂出家四果乃是真僧。無學最高。故曰大也。雖僧未階。必得無障。以出家者必[2]得解脫。因中談果亦云大也。又云。三寶為言。僧田最勝。義通餘二。如愛道施緣。能生大福。故言大也。又有人言。諸義不無。今所論僧。為簡小學。但取無願。故云大也。所言德者。有所得也。以得善居身。故名有德。出家捨着。福度含[3]靈。戒善自修。滅諸過業。修習定慧。斷結成道。備此美稱。乃稱有德之人也。所言僧者。名和合眾。義如集僧篇初已廣釋也。不須[4]紜紜取他外部者。謂四分一說即成。不勞依祇文三說也。
[0687c13] 問說不稱欲等者。前問意不稱病患等緣也。今問亦從前問生。欲前後問二。所顯義一。謂前問意。不稱佛法病患等緣成不。答云稱者人語。不稱是正本。即更問。若云不稱是正本。稱者是人語。今縱稱此病患等。不應於正本。然欲法得成以不。即答得成。餘可解。上言說不稱欲稱(去聲)勝。亦有人。詳此呼為去聲。謂是事不相稱。作此釋者。應下但說相貌之文。上云稱人。謂出要律儀中明說欲辭。具牒自身佛法僧病等因緣。并僧家所秉之法事也。彼梁武所集。豈非人語。
[0687c22] 由文正制不同僧祇獨行廢教者。彼律云。時集與清淨。非時集與欲。當此四分所廢教也。以此律說戒犍度中。六群與欲。不與清淨。僧中事起。不得說戒。佛制自今以去。應如是言。我與欲清淨。故曰文正制也。
[0688a02] 言如法僧事等者。礪云。謂僧家所秉之事。是如法也。唯明言如法僧事。不得的稱僧所秉某事。與欲等但是僧事皆與欲。若稱事者。非法即難。何故自恣文云。與欲自恣。解云不聽稱者。羯磨所為前事。自恣者。謂說己行。恣僧舉罪。稱僧家所秉事也。此非類。言簡非法事不須欲者。立明。若堂中作法事。和僧媒嫁。立非法制限等。若非法事如眾網中者。彼下文云。寺別立制。多不依教。飲酒醉亂。輕欺上下者。罸錢及米。或餘貨賕。當時同和。後便違拒。不肯輸送。因茲犯重。或行杖罸枷禁鉗鎖。或奪財帛。以用供眾。或苦伇治地。斬伐草木。鉏禾収刈。或周年苦伇。或因遇失奪。便令倍償。乃至露立僧中。伏地吹灰。對僧杖罸。如是等例。皆非聖旨。良由綱維不依法網。故下文云。眾生有力。非法伴多。如法比丘。像末又少。縱有三五伴勢無施。即其義也。皆通作無障者。立明。我既與欲已。不問僧中說戒受日分衣。隨彼所作。故曰通作無障也。毗尼母云得齊七反者。彼論云。七相應法者。受已轉與一人。如是至七。皆成欲清淨也。而文有具缺者。明四分中有五種。初四[1]分略是缺。後一廣是具。此下文自顯。
[0688a21] 良以病有輕重者。謂四分中但有病人五種說欲法。廣略不同者。良由病重者略也。病輕者即廣說也。其最廣說之文與五分文同。故引五分斷事中欲文。證知徤人須廣說之。
[0688b01] 五分斷事說欲起去文者。撿五分文。有僧斷事不與欲起去戒犯提。若與欲去者不犯。欲辭云。應對一一人言。長老一心念。今僧斷事。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中與欲(文直齊此說)今鈔引此文。證不病人要須廣說。彼為斷事。有緣起去。其辭與四分廣文無異。故曰相似。
[0688b06] 而取欲者須知同別相方得成就者。明病人雖現相舉動身口。須看察其心。為是和故現相。為是不肯故現相也。若不肯之相。即搖頭。若肯與之相。則擺頭也。終為別眾者。以心不同。妨僧作法。名為別眾也。
[0688b10] 上明與法竟。從此已下。正明對僧說法。若眾多比丘隨能記者一時合說者。有比丘。受二人欲。不知成不。佛言應受。復有比丘。受五人欲。不知成不。佛言應受。乃至十人佛言應受。僧祇云病比丘與比房比丘欲乃至但不受者得罪者。立云。今引此文。證自入僧中說欲得成也。為四分無此文。故引祇也。
[0688b16] 答行法不同或一時來至僧前禮已同時而說等者。三明古來諸師不同。或一時。或前後。如文自顯。賓云。據祇律。即往上座前胡跪者。准此文意。既令向上座前。明知不得在僧背後而說也。今時京中大寺。或百人五十人說欲。皆向佛前着。三行五行次第而說。前行人說。理是成限。第二三行。被前行背。即不合成。亦見有寺。於本座說。後床說者。亦被他背。即是不成。白馬寺威律師。亦同此說。若准此據。今正說時。有人行立。即是別眾。說則不成。若准鈔中文。似寬容。
[0688c01] 由有忘誤或復得罪者。立明。忘則無犯。故不說得吉羅也。其由忘誤。此屬上句也。謂律不說開成者。由悟故開也。若故不說得吉。然欲亦成。故曰或復得罪。或字已下。別呼也。必無正緣不得通用者。立云。若無難緣。不得云眾多比丘。須一一別說。故云不得通用。約准外宗一一說是者。即准如五分。令至僧中為我稱名字說。不爾法則不成也。此言彌顯者。謂引上多許文證。明須說也。上來多段不同。總是釋初明與欲法門竟。
[0688c10] 不簡病人之所及以僧中者。謂受欲處。是病人所也。欲明至僧中。及道中。及病人邊。亦有失義也。
[0688c12] 四分有二十七種者。若羯磨文中。有二十八人。今且計會諸部。令下文易見。四分二十八人者。十三難。三舉。二滅。為十八也。十九在空。二十隱沒。二十一離見聞。二十二命過。二十三出界。二十四罷道。二十五入外道眾。二十六別部眾。二十七至戒塲上。二十八明相出。賓頌曰。命過餘行罷。入外道別部。戒場明相出。難舉滅神聞。此上有二十七人也。祇有十人。一隔障。二半覆露中間隔障。三半覆露申手不相及。四露地申手不及。五四儀互立。六在界外受欲。七持欲出界。八與欲已自身出界。九與欲已自至僧中。十因難驚起壞眾失。十誦有三人。即行覆等三人也。五分有八人。謂尼等四人。狂等三人。并倒出眾成八也。總計諸部有四十九人。名失欲也。羯磨疏中。計會一如前說。都有四十九人。此是定義。礪問。上不足數中。二十八人。與此持欲文中二十七人。同異如何。解言。有二十一人。彼此俱同。但此欲中。別有六人。彼足數文無之。彼足數中。別有七人。此欲文無之。此無七者。謂尼等四人。別住。隱沒。所為作羯磨人等是也。頌曰。大尼式叉等四人。別住隱沒并所為。如式叉及沙彌尼。此二無受欲義不成故。無所為之人成持欲故。故無此三是理無。別住隱沒此二略無。尼及沙彌。若無持欲義即是所以故無。同前理無。若持已捨(謂受他欲已。捨戒。作沙彌。成轉根為尼。即是失欲。今文不述)。或可是略。以不定故。而此欲文不彰也。言此欲文有六足數中無者。頌曰。命過餘行罷。入外道別部。第六明相出。如次應當知。命終者。此取往來容受已失。彼足數中。取身來在坐。死無集義。故闕不論。餘處行人。但可失欲。不可即合。體非比丘。罷道可知。入外道別部等二。往來故有失欲。足數不據來往。故無不足。明相出者。失欲分齊。足數但取在坐。豈可經夜。便不足數。故所以無。此約四分一宗辨之。
[0689a18] 相中同順如足數中者。深云。明十三難人等。若未自言。相同僧故。得持欲也。如前足數中。若未自言。得成足數也。
[0689a21] 自說罪人至反上即成等者。深云。如今三階師。常稱是犯罪人。此人不得持欲。今時人汎汎常云我是犯罪人。例此也。立云。自說罪人者。謂告人云。我犯婬盜之類等。皆名清淨欲不成等者。立明。清淨及欲二法俱不成。由自言是十三難等。若不自言得成。不到僧所。
[0689b03] 又有七種者。即四分家人也。將此足前十八人。成二十五人。下更有之。若命過者。謂取他欲已命終。而僧猶用前欲也。羯磨疏云。受欲者命終。約在房中及道。定知失欲。名為不到。若在僧中。事須分別。有說云。未說不成。已說在僧成。復有說云。說與未說。俱名欲到。如忘等例。或云不爾。忘有人持。死無識也。云何成持(上言忘者。謂至僧中。忘不說亦成也)。
[0689b10] 若餘處行者。出界外也。疏云以轉在異域。非本欲也。礪亦云。是出界外也。如自恣中云。若出界(下更明此義)。若罷道者。羯磨疏云。受他欲已。言還俗也。尋悔本心。又將前欲。入僧作法。謂不失也。但由中隔俗情。欲非俗法也。若入外道眾者。立明。邪見外道。在僧寺內。若持欲過此眾中則失也。此外道眾在寺內。若在寺外。出界已失。未假入中方名失欲。羯磨疏云。僧寺之內。外道居處。中國至今此事多有。不如此方釋李乖也。若入別部眾者。羯磨疏云。即調達之黨。五法為宗。或同在釋門。而見殊戒等。如五部十八部。故律文中。同界各說。兩別俱成。礪亦云。謂情見不同。彼為別部。即如十誦五分之部也。若至戒場上。若明相出等者。由是異界中隔自然也。羯磨疏云。疏前出界是失。謂言在內不失。此局內也。中分異界。與出不殊也。礪問。既云出界失竟。何須復有入戒場失。解云。前言餘處行。是出界失。今言戒場失者。亦是出界。以其戒場。本大界內。復是作法之處。人情或謂不失。故復須入戒場失也。
[0689c04] 明界出者。可如下明。自恣明文無餘處行至出界外也者。謂上言餘界行失欲是。說戒犍度中云餘處行。則無出界外之言也。至自恣犍度亦明失欲義。即云若出界外。則無餘處行之文。故曰無餘處行也。是二文互出。致古師云餘處行是餘房也。羯磨疏云。說戒法中云餘處行。自恣文中辨緣一同。便言出界。羯磨在時故失欲也者。明出法謝故失也。七萬自恣者。撿祇文中。但言若大眾六千八千畏不竟者。應[1]减出界外自恣也(未詳那頓錯也)。
[0689c13] 四分又有三種等者。即并前成二十八人。謂神足在空隱沒離見聞等者。謂此人既持他欲來。自身別眾。欲豈得成。濟云。如京西明寺殿頭階高。小師多跳行。兩足舉時即在空也。欲即合失。言離見聞處失者。羯磨疏云。三處俱有失也。謂病人處。及中道。并僧中也。初言病人處者。謂受他病者欲已。作不送意。未離與者見聞。或互離見聞。勢分未越。故未成失。若俱離與者見聞則失。言中道者。望伴可以例之。有伴可爾。無則如何。今解。不問有伴無伴。但作不送意。離生念處。約俱離失。互亦未失。若至僧中離見聞者。如後更明。今言離者有四種。一隱沒。二倒出。三隔障。四遠坐。若初受欲時。及中道。據隱沒論。若至僧中。具兼四失。謂此四句中。正是約僧中辨離。明失義也。然上之四句所以並失者。莫非持者。入別非足故也。礪云。離見聞失者。願律師解云。若作送欲之意。雖離見聞處亦不失。今言失者。謂受欲已作不送意。而以離見聞為失欲分齊。礪難云。若爾神足在空。亦應同彼。有心送欲。在空不失。無心送欲在空方失。若但在空即失不問心者。彼亦如是。故今正解。離見聞者。謂離常所行道。見聞處行也。即無事緣入餘房。及逕過諸處行是也。
[0690a09] 若俱離失也。互則不定者。謂則有失不。故曰不定。若爾鈔文明互不失。此約不失以明義也。羯磨疏中有四句者。此約失以明也。疏云。一聞而不見失。如僧祇。不問覆露。但有隔障。即失成別也。又如五分雲霧黑闇中。先不相識人。不得受戒。又如背說戒師坐。即為別眾。既持他欲。自別豈成也。二見而不聞失。如五分若在屋內。倒出眾則失。及露地去僧一尋外是也。三亦見亦聞失。如十誦空有互與皆非法故。即如四分神足在空亦是也。四俱離如僧祇中一切覆處。不得離見聞。不成受具。上之四句。所以並失者。莫非持者入別非足故也。必互離有失據隔障等之緣者。立云。如同覆處。中間隔障。聞不見是失也。即如疏中四分第一句是也。今此鈔中列二句。明互見聞者。此就不失以明義。故言何由得見作法者面等。羯磨疏中四句互離辨失者。約失明義也。故今文云。據隔障等緣也。
[0690b01] 前言離見聞失等者。即指前四分有三種失文也。第三離見聞失。今指此文。如五分解謂同覆障等者。立謂。同一堂內。各在一角說不成也。引彼文來。證知同在堂中。由離[1]見聞亦失也。
[0690b05] 僧祇五種謂隔障等如足數中說等者。謂僧祇有十人。此且略指五人。同篇下更出五人云。僧祇多種是也。此中五人。如足數中明。若隔障二半覆半露中間隔障。三半覆半障申手不相及。四[2]露地申手不相及。五四儀互立。為一由自身別眾持欲亦失。
[0690b10] 若在屋中隨幾過出至一尋並失等者。立謂。一度二度出皆失。幾是不定義也。此言防巧。故問幾過。答一過失。未繁多過。此名倒出[3]眾也。撿五分中。有僧斷事。不與欲起去戒犯提。若與欲去者不犯。欲詞云。應對一人言。長老一心念。今僧斷事。我比丘某甲。如法僧事中與欲(文直齊此說也)。於此戒中。即明若屋下羯磨。隨過一一皆提。若露地羯磨。去僧面一尋提。自意云。此直明不與欲提。講鈔者言。名為傳欲人倒出眾失欲者。恐用錯也。
[0690b19] 僧祇多種一在界外與欲者。羯磨疏云。此則能所俱非也。二持欲出界者。疏云。此受者非法也。令與者成別。三與欲已自身出界者。疏云。此與者自非。然僧法得成也。四與欲已自至僧中者。疏云。因病人與欲已。聞僧中有好大德來說法毗尼。自力就坐。久疲默出。以先欲故。更不重說。此愚教失。欲本送心。今身到僧。前緣久癈。故須後說。五因難驚起者。羯磨疏云。若暴風雨。賊急火起。驚散走盡。名壞眾失。立云。問持欲人。至僧中說竟。為僧持。為傳者持。答二解。昔云傳者持。若爾自說而去者。復是誰持。答自說去僧持。傳餘人者。正是傳者持。今云若說竟僧持。未說傳者持也。有一人住則不失者。此據說竟。因難起者。有一人住則不失。若眾人盡。未說而驚起者。縱一人住亦失。
[0690c08] 十誦與別住人等者。即是懺殘人也。景云。三人不住持欲者。以奪七五等事中不許也。
[0690c10] 當更與餘[4]人欲者。為上諸緣不堪。所以更與餘人。而上說明失法已竟。
[0690c12] 從此已下。正明遇緣不說得成義也。在開緣明者。謂如上若睡忘。若故不說等皆成者。在說戒犍度中開成。以律文中辨成。故曰在開緣明之。若在道並名不到者。謂本意擬說。至於僧中不說。故開成法。若於路中作意不擬說者。於路已失。皆名不到僧也。
[0690c17] 有比丘無想作法不成者。以實有故。所以不成。若實無比丘。而作有想者。作法得成。僧得小罪也。
[0690c19] 不往如法治者。此正明事訖。須往僧中。若不去者。即犯吉羅。要須令懺此罪。言如法治。謂如吉羅法治也。緣謝欲成者。且如直歲及餘一切緣事者。不得身來。理須說欲。事訖合往。不得端然緣謝。其欲雖成。不免違教之罪。故上文云。若事休應往。如不往者。須依吉羅法治。即其義也。上來釋四篇義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