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數篇第三
[0093b18] 大分為二。初標名。二釋。初中云足至三者。先明來意。前篇鳴鐘作相。召集僧徒。僧有遠近不同。次乃辨於通局。然則僧通真偽染淨。混而難分。若不以法蘭之秉務。無由成遂。故次辨也。釋名者。緣體相應。名為足數。事順無乖。說名僧相。篇者章段之號。第者居也。三者僧數。故總題云足數(云云)。
[0093b24] 依篇釋中大分二別。初總意。次開章。不更一一分別(云云)。云上至法者。結上生下也。上已明其來集結上。謂七相召集等。而用僧須知應法者。生下也。鈔文解不勞廣敘。云託至上與者。說無三根之事。外章在眾之時。相形如法。不自言陳等。雖體冥然非僧。約此不知之邊。儀形相順。却得足數。即第三門中人也。必於緣等者。謂作法時。睡定隱沒。雖見聞等。儀相乖違。號為差脫也。不妨清淨者。戒體如法。雖則體如。相既非順。却不足數。故云入非僧攝也。即初門中人是。以此二途等者。淨穢二種。途路合足。不合足故。須料揀使是非兩異。取捨自分者。淨僧若相順。得足數為是。若於緣差脫。如隱沒等。不足數即非。又體穢之人。不自言無三根。眾人不知相形。又順得足數為是。必有三根外。顯縱在僧中。形相無乖。亦不足數即非也。如此是非。便成兩異。是即名取。非乃名捨。三途中並有取捨。即自分焉。
[0093c16] 云就中至不足者。就中者。一解云。此正篇之中。玄記云。就二途之中。今取初解好。例四者。類例合有四門也。有作列字錯也。初體是應法於事有違者。謂清淨應比丘之法。然作法之時。相儀乖角故。於事有違。如是當宗外部。都計會便有三十餘人。下文當更結數也。二體境俱非假緣亦不足數者。如尼等本不是僧。十三難無戒三舉二滅體壞。號為體非。又自言及三根外鄣有人委知。名為境非。假作如法之相。向眾中坐。無乖違等。亦不足數也。如是之類。有二十二人。更兼外宗一人。都二十三人。亦如下列。三體非僧用於緣成足。此據前來之人。體雖不是僧用。待人未知。將謂清淨。又作法時。儀相無乖。成於足數。四約緣有礙不妙成法少不足。故謂身有法被治。或可犯罪正行行法等。名為有礙。足別法事。一切總得。名不妨成法。若當法之中。即不足數。故云少分不足。如此之類。當部他宗。都十一人。如下廣料簡也。
[0094a08] 云初至一足者。牒章也。
[0094a08] 云四分至六人者。若准四分。瞻波不足數法中。都有二十八人不足數。是文圖義足。故頌云。餘舉滅難為。神隱離別場。餘謂餘之四眾。比丘尼。式叉。沙彌。沙彌尼也。舉者三舉也。滅謂二滅也。難謂十三難也。神謂神足在空。隱謂隱沒。離見聞處。別謂別住。場謂戒場。豈非二十八人。若爾既有二十八人。文義具全。何得此中云六人文圓義足。答就二十八人中。袖得此之六人。一向體淨之者。但相中有乖故不足。已外二十二人。或本不是僧體。或壞體等流類於似。既無淨體。此門不似。寄在第二門中列出也。已上四分六人。且標列名數。未得解釋。知之。云餘至成者。欲解此文。應先問曰。前來據四分。不足法中淨穢。都有二十八人。今師袖得體淨六人來。此第一門中出。更有二十二人。即寄在第二門明。二十二且置而不論。今於此門。依四分所列體淨六人。文圓義足僧數者。為復只有此六人不足。除此六外。更有淨體之人不足。鈔答云。餘者非無此義。餘者外也。者之一字。助語詞也。非由不也。無者對有彰名。此義者。即不足義也。簡異無不足之文意。六人之外。更有體淨之人。亦不足數。但有義且無文。何故得知下。引捨戒法中。顛狂啞聾等。亦是體淨。然闕根識無記等。對他捨戒不成。元來不足。我對首之數。若得足數捨戒合成。豈非有義。然瞻波中。無此諸人不足之文。即是無文。今師引他部分明之文來證成。如是類人。定是不足。故鈔云。今取他部明文證成。即生起用諸部文意也。如此消抄。不違文旨。有解云。二十八人外曰餘。亦是一途。又有云。六人外更有二十二人為餘者。非甚也。
[0094b12] 云十誦至中者。准十誦五十四云。波離問佛。若眾睡眠儐一比丘。得名儐否。答詞如抄引也。問既云十二種人。何故但列十一。答彼律有白衣一人。引中未出。寄在第二門中。何以得將白衣一人。充此數耶。答准羯磨疏。通列十誦不定數。有十五人。四位列人。初列三覆藏人。二列睡等四人。三列啞聾具二等三人。四列後之五人。後文云。十四樹上。十五白衣。證知不謬。問何得此標而後列。答此門本明淨僧。白衣是本受戒不得。人既非僧體。合在下科。流類相似。今此標者。且顯是彼宗都數故。其餘人等。下文一一釋之。唯有樹上比丘易知。下不更說。今略辨也。所言樹上者。寶云。須約眾中樹。若於眾外樹。明知不足。問樹上不足則知。未審有別眾否。答羯磨疏云。若樹在界內。枝蔭界外。比丘在枝上。是別非足。以從根斷故。若枝連界外地比丘地。比丘在外枝上。即非別也。若樹在界外枝蔭界內。比丘在界內枝上。亦非別。從根斷故。若枝連界內。比丘在上。亦成別眾。
[0094c05] 云義加至攝者。義加醉人者。夫秉法足數。非所言教。須會解是非。今此極醉之人。口中出言。自不能解。緣本與骨前後顛倒。異於聖言。前人何得明委。故云前人不練。今師據十誦。亂語人不足數。道理義加此之一人也。不解之人是不足攝者。大德云。辨不學人也。謂初學之者。未能洞達是非。名為不解。今師准伽論。癡鈍之人不足數。道理加此一人。亦合不足。玄記釋此二人。分為兩段。初明醉人不足之相。二前人下。別辨不解之人不足者。妄科抄文。義勢斷也。思之。次都計數者。四分六人。十誦十一人。伽論三人。僧祇九人。義加二人。下解釋中。更加露地。隔障一人。總來三十二人。在此初門攝。玄記次露地。隔障一人。但三十一也。
[0094c18] 云就至柝者標也。就不足數中。相狀隱密難知者。隨前標列中。次第一一解判分柝也。云初至用者。所為羯磨者。即僧為於他。僧是能為。彼是所為也。以此人是乞法之者。正釋也。謂就僧乞羯磨法等為僧所量不入僧限者。僧量他前人。合與法等。自身不入僧之正數故。若將等者。謂若將此乞法之人。足四人數者。即僧不滿四。以所牒人即乞法者。不入僧用也。次徵難云。若至故者。若爾二字領前旨也。意道。若所為人。不得足數者。今領解。云若爾也。
[0095a03] 向下正難云。四[1]日受日四僧不列亦應得成。謂律文於四人法中。但除三事。謂受戒自恣出罪。既不列除受日。明知。爾時將受日所為之人。足前三人成四人。道理應得。可引鈔答云。一人所為三非僧故。不能秉法。謂一人是所為牒彼比丘名字。入羯磨時。即任運不足已外。三人非僧。何能秉御得聖法耶。今更難曰。上言一人所為三非僧。故秉法不得。必定能所須五者。何故得律文不列除受日。鈔答云。文不列者。事同五人。並是所為故。四人僧者。直取能秉。意道。律文但據能秉四人。列除三事。自恣受戒出罪。其受日。事同五人。非正五人僧作。玄云。事同五人。與自恣事相似。不論乞法不乞法。並是所為故。此解自是一途也。又難云。說戒四人。戒師在內。結界四人。唱明比丘在內。何故得足數耶。答文如鈔可解。
[0095a17] 云[2]初至故者。神足在空等者。母論第六云。若比丘用神通力。在空中住。欲受戒者。師及眾僧在地。若師在空。受戒者。反眾僧在地。乃至師弟。皆在空不得受戒。何以如此下句釋云。空中無分齊等。謂不可結界故。又准彼文。但離地四指。取人指即四寸。便與陸地別也。
[0095a22] 隱沒等者。謂入井窖。說文云。地室也。在界內是別眾。極中有乖。是不足也。離見聞者標也。
[0095a24] 僧祇中謂同覆處離見聞者。即舍屋之下。上面有覆。總是同覆處。在此處作法。不得離見聞。即不足也。其相如室宿中說者。准下隨相中。與女同宿戒。辨室相有四種。一四周有障上有覆。謂如今房堂等是。二前故無壁。謂如長廊下。或聽屋處是。三雖覆而不遍。謂四面並周迊。上亦通覆。但開中央。即如今時明堂等是。四雖覆遍而有開處。謂少開明孔等是。寶云。室相四種。指在下文。今但據上面通覆遍。即成同覆處。在下作法。即不得離見。縱在申手外無過。玄記云。室相若成。在室內作法。不得離見聞。若室相不成。須在申手內者。此非解也。此謂已下料簡。但約此坐之人。展轉離見聞。不取說戒師等見聞也。如義抄者。疏問為俱離互離。答俱離則不足。謂不見比坐人面。不聞比坐常語聲故。若互則無過也。
[0095b14] 別住者標也。昔云等者。古師解別住義也。今破云。一界不集來。但是別眾収。不名別住也。今謂下鈔主。據作法之時。三人在大界體上。一人坐自然界。以大界內。雖他自然地上。自然地上比丘。即成界外不足數故。此更約作法處相近說也。問既知彼之比丘身坐。自然是其外界。何不呼召。入來法界之中。鈔答云。非謂眼見在外界等(云云)。此約前人法界後來不委知分齊。謂言同是一界。但此比丘。坐在自然。不論知與不知。冥然作法不熟。故云不足。
[0095b23] 戒場上者標也。由前已下釋也。謂前來三人在界內。一人坐自然。既是界外。即不定數。我今戒場在大界內。既非界外其戒場。後是作法地。非其自然。今或作法處。近他戒場。將此場上。一人足。我大界上。三人之數得否。鈔云。引二界下釋不得也。二界者。大界為一戒場為二也。同在自然等者。後堂云。一人在戒場上。是中間自然內也。三人在大界上。是中間自然外。雖則戒場在大界內。由中隔自然。成其兩相。亦是別界攝。如何成足固不可也。玄記云。戒場外一重自然。大界外自然所包。故云同在自然非正也。此中但論戒場。及大界隔中間自然。不同一相。是別界故。何用論他大界自然。今取初解。
[0095c11] 云。睡眠至說者。睡眠者。神昏四睡目食曰睡。亦云離覺曰眠(准此重輕別也)。亂語者。說文云。亂者擾也。以事擾舌名亂語也。憤閙者。多思謂之憒(古對反)閙。入定者。謂若入有心定。別有靜慮所持。若入無心滅心所心。至於忍[3]哩。不同僧和。雖在眾中不可為足也。由無心同果秉法故者。總釋上三種之人。不足之理。可知。十誦已下引證也。律中因六群。證他受戒事。佛問彼。彼云並不知。遂立制云。不得睡定。莫餘思覺等。准此僧數多等者。謂若作法處僧多。如十人受戒是正數。今有十五人等。於中或有一二人睡定等。亦許成就法事。但正數周足即得。若作受戒和上。必定不得睡定。以是得戒根本故不開也。縱在房[4]內等者。因便說無別眾之過。[山/(咢-二+一)]記云。睡醉無知失比丘用。猶如狂等失用亦爾。開無別眾。餘同羯磨法中說者。寶云。准疏云。始終睡醉。即無別眾中間。若覺亦成別眾也。玄記亦列疏。彼云。見聞又絕不名別眾。即將足別作四句等(引此一段似不相應)。更有古今妄解。鈔文恐繁不錄。
[0096a03] 云啞至事者。一啞。二聾。三等者具二也。羯磨疏云。此等三人。根壞非證也。並闕二能者。謂闕聽能說能也。下引伽論料簡。可知。
[0096a07] 云狂至三者。狂等三人者。一狂人。二亂心人。三病壞心人。由心無記等者。釋不足之理也。既不憶身非善非惡無記也。若准律中等者。謂十誦。但有狂人。不足數文。且無輕重只類。今師却依四分捨戒法中明三品。故云若准律中(云云)。問好人亦常憶常來此。何故名狂。答好人若知緣事不說。即不來此。狂不論說與不說。至半月即到來。不知增減等。不憶不來者。此一向重。不憶半月說戒等。一向不來也。互憶忘及來不來者。或時輕或時重不定。前半月憶後半月忘。忘時重憶時輕。故云互憶忘也。及來不來者。有時憶即來。有時憶且不來。若妄時不來即無過。今憶而不來。即成別眾故。須以法隔之。若得法隔乃至病差。未解法者。亦通皆不足也。痛惱心亂例同狂三者。明後二人也。皆有此三品之相。若一向輕。如狂中常憶常來。一向重如。狂中不憶不來。或輕或重。如狂中互憶忘。及來不來人。例前易委故。指同狂也。問此三人如何簡異。江西記云。身口心俱狂。即狂人收。心狂身口不狂。即亂心人攝。身心狂而口不狂。即病壞心人攝也。
[0096b01] 云重至乖者。重病等者。謂其病重不察是非。心既昏沉。無情緣法故不足也。
[0096b02] 邊地等者。梵漢語異。不領解也。必後相知二通相足癡鈍等者。謂不知能詮之名言。不解所詮之奧義。不識二持之相。則未了是。不識二犯之相。則未了非。如此之人。則非處重斷割之匠也。必言解等。重料簡也。謂於白三十番中。但解受戒白四一番。故云齊文而已。便足受戒僧數。若餘番未解。即不足餘法事數也。此且一解。玄云。齊其法事人界之文。不解其餘律藏。名齊文而已。又約無人。方開他足數。引解稍疎。問此癡鈍與義加不解人何別。答疏云。引人雖各各。而不知根鈍。難明律制。盡形依止前義加者。但准不學。或學未知。名為不解。故有別也。
[0096b14] 興欲等者。送心達增。名心同身。在房中號身乖。羯磨疏云。堂中作法。遂收欲者。以入現數故名非足。
[0096b16] 云隔至內者。寶云。此有五人抄言。謂同覆處。而別隔等者。此解覆處隔障一人也。且如三間堂內。以物障隔三人。在兩間內。一人在彼一間內。即成不足。或言露地等者。此義加一人也。今師准前祇中。覆處隔障。既乃不足。或時路地作法有障隔。豈可成足。雖申手內有障。亦不足也(玄記中不曉此義加一人但科為反釋上文也)。
[0096b22] 半覆中間下。列餘二人也。謂半僧簷等下。釋上半覆中間。障半在階下。釋半路。或復無障下。解半覆申手不及也。並非同住下通結也。露地下。釋露地申手不及。是第五人也。此言相顯者。兩說。一云相(平呼)謂露地申手不及。相貌顯現易知。露地無覆攝。僧義弱故。須申手相。及不同覆處。二解云。相(平呼)顯故作是說。為反顯於露處故。二釋各有理。今且存初解。餘文可知。
[0096c05] 云二由具二非假緣不足者。一體非本無戒故。或非僧體。或壞僧體。二境非三根外彰。故云由具二非也。假饒在眾儀相。如法之緣。亦不足數也。
[0096c07] 云四至種者。准律文。若為比丘作羯磨。以比丘尼足數。乃至若為比丘作羯磨。以應滅殯人足數。並不成也。鈔文存略故。問於十三難中。破僧一難。為受前破僧。為受紋破僧。若云受前破者。既未受具。如何破僧。准文中須是大比丘故。若受後破者。但得逆蘭。初受時既納得體成清淨人。身在僧中。儀相無乖理。合數具足數。何成難收。答正破僧時。理是受後。但得逆罪。戒體如法。今但據再受不得。便成難收。既無戒體。何成僧用。故不足也。古記不練。輙妄敘云。律中有十二難。破僧之者體是清淨。有何不足。此未知文意也。思之。
[0096c18] 云問至足者。問意可解。
[0096c18] 云答解[1]了途者。古來製作十五六師。解此一文。莫過三說。一師云。此二十二人尼等非僧體。十三難人。無體三舉。二滅體壞律文。但手列此二十二人云。不足數。亦不說自言及與知不知等。明知。約體冥然不足也。相部釋此解。二師云。此二十二人。不約體論。唯據用辨。於用中須具二種。方成不足。一須自言我是如上等人也。如眾中有不淨比丘。佛令聽與自言治等二。又須人知。如律云。聽以肉知他惡法等。具斯二種。方成不足。若眾中雖有人知。彼未自言。或彼雖自言。無人知委。由成僧用也。東塔快此解。三師云。於上二中。但隨具一。即不足也。或自言不假人知。或三根外。顯為人所知。即不假自言。准律中。有說自言處。即不更說人知。有說知處。即不更明自言。故知。不要二種。兼具有斯三解。故曰多途(玄記三義中闕一師義也)。云今至等者。鈔云。於前三師中。扶第二解也。而東塔疏同計。此等二字。指二十二人。體既非僧者。僧者體非也。若僧同知者。境非也。反上成足。如與欲中者。引彼失欲文義來證之。如與欲中自言即失欲不自言失例此自言即不足不自言得足外難曰前門中所列三十二人。如神隱別住等。縱僧不知。冥然不足。引何故知。即不足不知成足。可引鈔答云。不同前門知不知等。意道。前是體淨。相儀有違。今是體穢。須自言說。後方不足。故不持戒和上四句等者。此受戒犍度未文也。阿難問起此事。若和上十三難。有一一事[1]第。授弟子具足戒。第一句。從不持戒和上受戒約有疑。問佛汝知和上犯戒不。弟子云不知。佛言得名受具足戒。第二句。雖知和上犯戒。不知不應從此人受。佛言亦得戒。第三句。亦知和上犯戒。亦知不合。從如是人受。不知從此人受不得戒。佛言亦得戒。第四句亦知雖受不得戒。佛言如此具知不得戒也。例於前來知不知得足。不足亦是如也。所以文中。及十誦等者。文中即四分失欲文也。一一難下。皆云我是十三難人等。不成持欲。又十誦三十云。犯重罪人。賊住邊罪。一一若先有是過。作法不成。反上成也。引上諸文為證前人。一須自言。二須人知。方為不足。羯磨疏云。人雖體非相有僧用各不相知理開成足云昔至故者。文有四意。初敘古解。二破。三徵。四釋非也。昔人以體不合等者。謂准五分中和上。若在十人數內。不名受具。僧祗。十誦亦然。今准此例故。將在十人之外也。引非正解者。破也。謂四分制十人僧。和上在內。故知。前來非正義也。何者二字。徵起古人之非。下遂釋云。若不知犯。則不得輙用他部等。今師云。若明自心中。知前人有犯。縱在十外。亦落非中。即羯磨文中。不許牒故。若先不知。即在十人之內亦得。何故輙將他安。於十外進退。皆成妨礙。
[0097b14] 云十誦加一白衣亦不入數者。謂是初門引彼律十二人中之一數也。前門簡退。寄在此門。今欲解判之。故且標起。
[0097b17] 云上至義者。此明古師通辨境濫也。先釋二十二人。次釋白衣一人。上明僧相形同出家者。指前來二十二人。並是大僧儀相身形。與出家人同等。相有濫故。得共法事者。相貌與善好比丘相濫。雖則體非眾人。不知他犯。又乃威儀齊整。是以得同法事。足於前數。如着俗服等者。此釋前來十誦白衣一人也。古師云此雖是淨戒比丘。然着俗人之衣。相形分明了了。眾人皆謂是俗。即無同法之義。不足數也。云十誦白衣至眾者。前來古人。辨二十二人。境濫成足。道理極成。若言白衣。是淨戒比丘。着白衣服。不足數者。此非解也。既不可准。故更釋之。十誦白衣。謂本受戒不得者。今師解也。約他登壇之時。不解發心沇緣諸善。或可師僧秉法。落非冥然。不納戒體。還如不受一般。故取本來之號。詺為白衣也。亦有受後難緣等者。反破古師所立之義也。謂有比丘受戒之後。戒體清淨。然有難緣。暫改形服。亦須集他不來成別。故羯磨疏云。有人言。先雖具戒。有緣須着俗服者。亦不足數。以無威儀故。今不同之。不以滅儀定僧體狀。內具戒見財法應僧。外虧道相。為有緣難。如五大色。不令受持。為難服用。豈不同秉。可以例也。餘文如鈔。
[0097c13] 云三至中者。謂上三舉人也。羯磨疏云。既本無信。故作重治。弃在眾外。義無聞法。信行俱壞。律簡此色。同於犯重。治法如眾網中。既有法在身。故不定也。
[0097c15] 滅殯者。羯磨疏云。為非既重加覆既染心。故作法治出海岸也。
[0097c17] 應滅殯等者。有三意。初舉來未加法。羯磨疏云。根本已壞。去僧彌遠。將欲殯遣。逢難且散。二若雖下三二人為別。三或下眾內一人知也。並者結三種之位也。今觀文意。前釋約舉來僧中以釋即局。後二約別人知以釋即通。雖通局有殊。然俱名應滅殯也云第三至用者。體雖非僧者。三根未彰。又未自言。托緣成用者。據四儀無有違逆。得成足也。
[0097c23] 云即至事者。此約體非境如三根未顯。又不自陳故。足數相中無違者。無隱沒等狀相。便得辨事。
[0098a01] 云故至等者。引證可解。
[0098a02] 云十誦至就者。賊詐者。玄云。十誦二十一云。舍衛中有一居士。妻子亡[1]紋家計貧虗。自念沙門安樂。遂剃落成僧相故。諸比丘問幾夏。皆不知。又再被詰問。遂自言我是賊住。諸比丘白佛。佛言。若未自言已前得足數。自言已後一切不足。本白衣時破戒。十誦三十七云。若先言我破戒。後作法亦不成。先作羯磨後自言。亦得成就。
[0098a08] 云薩至說者。如文易知。
[0098a09] 云自至類者。顯自言之相也。玄云。上文為有並安。若言此出自言之相故。問此之自言。為告當眾即不足。為五中隨告一眾便不足。答講者相承有兩解。一云。唯告當眾舉例。猶如發露。亦須對同眾。又據前文云。而別人內知。又眾內一人知。即不足等。二云。五中隨告。即不足也。不類發露。准前文云。不持戒和上四句。但受人不知即得。知即不成。可以為例(任情思之)。
[0098a16] 云四至事者。牒草也丶云四分至[2]呵者。解義如。僧綱中說之。問此上四人。為一切羯磨。皆得足數。為除其本法。答除其本法。今文中一切之言。亦據本法外說也。玄云。此四對此羯磨。體是不足。故知不謬。有釋云。一切羯磨并本法。總得足數。但為奪三十五事。不得呵秉法人。故云少分不足。此犯稍輕。却無白停之義(此非解也)。問若爾四分瞻波不足數二十八人中。何不見列此四人。答既足得諸羯磨數。故不列也。問此四人足得覆等羯磨否。答不得以俱是被治故。對此引羯磨疏四句。一得滿不得呵。即此中四人也。有人云。既得滿數。要伴證法。或秉法落非。不敢言呵。何用足數。答但約不得高聲呵止。若軟語諮陳。有何不可。思之。二不得滿得呵人。疏云。謂受戒者。問既云受戒即是沙彌。若先不解羯磨。則要如何言呵。若曾誦持識於剛骨。豈非盜法。成賊住攝。請為答之。一解云。約聰明沙彌。第二番羯磨落非。說初白及第一番。即未解呵止。二云據比丘先清淨捨戒去。今復重來以說。或約增戒人說亦得(二解各有理)或有解云。謂據所為人。如受日捨懺。自身不足。然得呵舉。難云。疏中既言約受戒者。說所為受日等。非受戒人。良不可也。大德約尋常。受戒沙彌。壇內秉法。時見師僧。威儀不整。或眠睡之類。喚召令覺。便名為呵。非呵羯磨也。未敢依之。三得滿得呵人。謂清淨等之者。身參眾務常法故。第四句不得滿不得呵。都有六十三人。四分三十二人。十誦十五人。伽中三人。祗文九人。五分背面人。義加三人。講時亦不在繁點名字也。外難。此即所列十一人。其中呵責等四。便初句得滿不得呵。覆等七人。乃入第四門。不得滿不得呵中攝。一等同在此門。何故安排不定。大德云。據脫犯過人。輕重有別。故不定也。知之云覆至事者。玄云。義准通前合十一人並不足。此呵責等羯磨。治罪同故。餘不繁錄。對此更結都數。此門十一人。第二門二十三人。第一門三十二人。已上六十六人。不足數也。上來釋足數正篇竟。
[0098c01] 二別眾法附。云次至不者。先明來意。玄云。足別二僧。互有交涉。對簡即易。故附而明。釋名者。注文是也。同一界住相中有乖等者。初通明同一界者。謂攝僧大界也。相中有乖者。謂作法時不來也。次局解一界者僧中也。相中有乖者。儀相不如法也。被事不成。故云別眾。問此中別眾。與下隨相中別眾何異。有人云。此約法。彼約食。引說全成眼淨。取笑於人也。大德云。能所有異。別眾食戒。約能別成眾。所別不論多少。此中據所別成眾。能別不論多少。請思之。問未審別眾罪。五篇中是何篇罪。答有解云偷蘭。或云吉羅。俱未有教據。若准隨相不與浴輙起者是提。其文猶狹。今此別眾文。從律瞻波中來。通眾中界內。後通三業。不順類例結提。又別眾食戒亦是結情過邊提也。諸記中。並不評量今故。繁述甚為要矣。初中兩字。牒舉別眾之相。第一段文也。
[0098c16] 云四分至集者。謂約三業辨也。應來者簡不應來。即十三難等。若清淨同住合來者。今便不來。是身不集。身既不來。不能證正羯磨。是口不集。心不忍可。是心不集。二應與欲不與欲來者。清淨有緣合傳欲。名身心不集。身不來。是身不集。不送心來。是心不集。難曰。縱有緣傳欲。身亦不來。何故此言身不集也耶。答若傳欲來身在房中無過。無不送心身在院中。有別眾過。故云身不集也。更難。既不傳欲口亦不集。此何不言。答設若傳欲。口在院中。不能正證羯磨。故不論口。縱在院中。不與欲來。口家亦無別眾之過。何要論量。上依搜玄正解竟。或有釋云。口屬心管。心既不忍。口不自由。如火禁子之例。恐不及前儀。思之。三得呵人呵等者。簡前呵責等。四不得呵。今是清淨等者之心。不同法口發言呵。名心口不集。
[0099a06] 云及至也者。順相和合也。一應來者來。三業俱集。即今起堂是。二應與欲者[1]欲來。是心口集。送心達僧是心集。口說付他是口集。難曰。前來違相中。第二段不與欲來。是身心不集。不言口。今順相和合。即是反前句。何故却有口集。答前段不言口者。是證正羯磨之口。身既不來。口無集義。故不別論。此言口集。自是傳詞。向之口業非關他證正之口。思之。現前不呵者。是身口集。身來在僧。口又不呵等。又云舍利弗等者。此是十五[2]哩中初句。如下自明。謂見眾僧如法羯磨。謂是非法而心不忍。且不呵之。亦名和合如法。
[0099a16] 云又至人者。六群者。多論云。一難途。二跋難陀。三迦留陀夷。四闡陀。五馬宿。六滿[3]室至說戒處。眾僧坐。彼便立。此四儀有乖。是別眾非法也。五分[4]皆說戒坐臥等者。玄云。背坐背臥二人云等也。大德云。此但論背面。縱使坐臥。俱是背攝。不合妄分兩人。若約坐臥四儀有乖。下引祇文自顯也。僧祗。十二種人者。四儀各言成十二也。易知。云別至數者。謂約別眾淨僧。對前不足。遞互交羅錯涉。合作四句。今且分二。若不到僧中名別眾。若到僧中。儀相有乖。名不足數。故云且也云然至別者。寶云。約寬狹料簡也。若約體論。不足通淨穢。別眾唯淨境。若約處明。別眾通眾內外故寬。足數唯在眾中。不足通內外也。四句如別者。羯磨疏云。上雖通列名含是非。但為緣差。濫通淨行。故以法簡。不宜混雜。就分兩對。初四句者。一是別非足十六人。一應來不來。二不與欲來。第一門中。隱沒離見聞隔障等五。第四門中僧殘行法七人。二是足非別一人。即善比丘身參眾侶。德行昭彰。故兼兩位。三亦別亦足。六人得呵人呵并背坐。及四儀乖越人。四非足非別三十九人。第一門中。十誦十一人。伽論三人。義加三人。成十六人。并第二門中。二十三人。難曰。於中不解人。睡人。醉人。狂人。為有戒體為無體。若云無體。即是十三難攝。戒是白衣。若云有戒體不足可爾。何故不別。答有人解云。在眾中故不別。以不解及睡醉故。不能證法。不足此非解也。鏡水大德云。准戒壇經。作業成敗門中。南山自釋云。夫秉法者。非但一僧獨誦。並須通眾其解有不解者。非足非別。以暗昧。莫知和忍之緣。熟識同別之相。故非二攝。不集無咎(准此且釋不解人非三攝也)。睡眠醉狂者。崿記云。睡醉無知。失比丘用。例於狂等。失用亦爾(准此例前不解之人相同明鏡思之)。二更將不足。對別眾作四句。一是不足非別眾。如所為作羯磨人。二是別眾非不足數。同上第三句六人。三亦別眾亦不足。同上初句十六人。四非別非不足。三人神足在空別住戒場上。並異界收也。
[0099c01] 云若論至也者。必無解法。亦開秉之者。玄云。開說恣二法。一切羯磨不得別。亦無過者。作法之時不集來。無別眾過。中間人者。上不及大僧。下不同十戒沙彌。故云中間也。
[0099c05] 云二解[5]或不者。玄云。約所別之僧。又約能秉法僧成別不成別。故云成不。更助一解。上雖約四儀三業。以辨是非。然於五篇所犯重輕。或知不知等。未曾委練。故次辨也。云若至開者。別犯下四篇是別眾攝者。謂過相輕微故。別犯初篇。縱三根未顯。眾人謂言清淨。亦無別眾。謂過相重故。無任同住。冥然不別也。文云已下。證前來體壞。不障法事。在別眾義。此有法喻。本文云。界內實無比丘。橫起有想。以實無故。羯磨得成。既有淨想。即合喚來。由心不欲。與彼同法。犯不應吉故(引喻竟)。法合者。如前犯重體壞。如無比丘。約人不知。今有淨比丘想。即合召來。由心不同。得不應吉。鈔文云。縱謂淨想。亦成法事。前作想謂是不知。今既已知隨意別也。
[0099c18] 十三難者。邊尼賊破等十三人也。尼等四人者。大尼。式叉。沙彌。沙彌尼也。有將學悔為數者。不然也。前來中間人已說了。不可重述。三舉。謂不見等。三狂。謂狂人。亂心人。病壞心人。啞聾闕識也。或本非是僧者。結釋十三難人也。或中途被罸者。釋三舉人也。形差者。謂尼等四人也。三人則男女形差。沙彌則大僧法差。病報者。釋狂等三人也。緣礙開之者。釋啞聾二人也。或有將緣礙字聲結前來諸人者非也。云凡至中者。凡者諸也。此等二字。指前來流類人也。未論足別者。謂前來廣說足不足等。皆據足四人僧數。以論未知。對首作法之時。足得我別人之法已不。前未論量。此門方辨。故云未論足別也。難曰。此是別眾法附。何故重說足數之法。答因便相從故明由。如足法中。因便亦說別眾之義。故前文云。縱在房中。理亦開成。亦是因便也。
[0100a09] 若對首作法前境濫真者。謂二人面對作法。是對首也。所對之人。名為前境。濫真者。體是緣礙名濫。體若應法名真。例取僧中者。若此等人。足得四人已上僧法。即得足對首。若眾中三根外彰。不任用故。不足僧法。今來足我別人對首亦不得。故云例取僧中。難曰。對首是兩人法。何用論足別。答約他本是眾法。為界無人。故開對首。今雖有此等人。不堪足數。不共作法。無別眾故。又但對首持衣說淨等。雖有此等人。亦不堪對首。不共彼作。但自作對首。心念亦無別眾之過。更有不正義。慮繁不敘。
[0100a19] 云今至順者。多有別相者。別眾相狀也。更顯明之者。更重也。顯彰明舉也。威儀相同已下。開兩章也。
[0100a21] 云言至祇者。僧祗行作法事等者。據相中有乖也。五分病人背者。謂面不看秉法人。故是別眾。此但論背。不論四儀。知之。四分六群不坐。亦是儀相乖也。如律別眾中說如行時食者。既捨威儀便犯足也。僧相同穢者。此約食祇據法。法食雖殊。四儀不異。故是同也云二至列者。二心虗實者。玄云。順為實心。違是虗心。准此但釋得虗實心。未說得二字出處。諸家解云。虗為一實為二。故云二心虗實。恐未當文旨。今作准南記云。前來開兩章門。鈔云。眾取威相。同是一章。不用心順為一障。初段中。釋云。言威儀者。據理合云。初言威儀者。製作[女*省]少。不著初字。今言二心。虗實二字即牒章。心違成虗。心順為實。不得見文中二字。便言之心也。餘文可解。
[0100b10] 云若至中者。此段文大意。約說戒時。維那秉白者。理合在靜招邊鋪坐具胡跪。答法云說戒羯磨。其戒師未得便秉單白。且待維那歸本床上坐。說方作法。若便作白。彼在僧中行此。即成別眾也。若便在砧邊坐。或今時直依本位。答法即不在此限也。廢立如義抄者。至下第五篇中。十緣之內。亦更說之。廣辨如羯磨疏述。
[0100b17] 云就至說者。此段鈔文大意。謂前廣說相儀不順。如秉法人坐。餘並須坐人。一不同即成別眾。此且據多分為言。然於坐僧之中。作法之時。亦有立者。儀相雖乖。不成別眾。問是何人耶。鈔遂釋云。除被治人。以是所為羯磨者。不足僧數。謂今日眾僧。特為彼人作法。彼既不足僧數。雖然不坐。亦無別眾(上且清文)。雖則如是。更須料簡。其所為之人。須具二法者。方聽伊立。無別眾邊。一是所為。二不足數。如提婆達多之類。邪眾為僧所治。又不足數更有犯重滅殯者。三舉人惡馬哩。殯二人已上。一任坐立。不障法事。無別眾過。若論呵責等。四有戒體。即須坐作。若立不成。謂彼足得一切羯磨。故不得一向雷同。多有迷此一節。便云凡是一切治罸。皆許立者。全成猛浪也。餘有所為坐乞如法者。九法人順情為解。必須三乞。不爾不成。又須同僧坐。不爾別眾懺夷殘等。並是順情。亦須坐乞。尼懺殘亦三乞。長跪作之。老病離衣二房等例。一一類知。而通解也。文義明說者。玄云。律明入眾乞法須且五胡跪合掌等。是云秉至得者。此文大意。前來明秉法人定須坐。餘有開不開。已知未審。秉法又立作羯磨。餘人却坐成別眾不。鈔文釋云。除二種人。一威儀師者。此是僧差。不得輙坐。必立秉法即成。若坐不就也。二開立說戒者。謂眾大聲小。初雖制坐。有緣開立。亦無別眾。自餘一切皆須坐秉者。餘者外也。自此二法之外。諸羯磨法。如結界自恣等。必須坐作行臥不成。注文云。必有餘緣行臥亦得者。玄云。王賊難緣。亦開行作法。故祇律二十八云。諸比丘白佛。立作羯磨得不。佛言。得行住坐臥。作布薩也(且消注文)。更須料簡。初約能秉人。次約僧眾。只與如賈客行。今日是布薩日。商人不住。恐有賊盜。比丘即遙指山石。依標而結。行念戒作單白。此是僧緣行作法亦得。或有碩德之人。明閑教相。尋常被事。是他秉法。今眾人欲得彼人。秉此聖法。今有疾患久坐不得。若如是者。開他一人臥秉無過。餘人即坐。此是緣礙臥秉亦得。次約眾僧以說者。作法之時。僧中有一人二人。乃至多有病。若尋常法事。即許與欲。此約大界傳欲不開。必須赴集。必若文坐。其病增劇。未審如何初依玄。解云。病人重不能坐。則隨病者臥。秉法人。并一切僧。總須一例臥。若但病人。臥諸人坐。即成別眾也。此釋非也。今依法寶云。病人但任情而臥。秉法者及餘僧。不病即坐。此是有緣開病者臥。餘人無緣不得。然須面者。佛象及秉法人。若背面即不得。故五分律云。病人背說戒坐臥。佛言非法。今既不背有緣開臥。道理酌然。不同諸家謬傳。文義思之。更都計別眾人數。應來不來人。應與欲與不欲人。現前得呵人。僧祇四儀十二人。五分。背面人已上十六人為定。玄記分五分背面為二人。更并六群不坐。都十八人者非也。已上簡眾竟。
○[1]受欲篇第四
[0101a16] 分文為二(云云)。云受欲至四者。先辨來意。前明體穢。非足數之所收。既曰淨僧。義須盡集。忽有緣礙。制令達心。則機教有憑。彼我齊益。若斯之義。故次明之。釋名。受以領納為名。欲以悕須為義。彼納此須。故云受欲。應法為是。不應法為非。在三之下。故云第四。
[0101a21] 釋中云夫至辨者。總意也。夫字如常解事者。玄云。三寶病患之事。外來非心所惻。故云不意也。法出恒情者。說戒自恣等是法。僧眾恒常之務。由佛制故。所以半月常說佛法。久住不滅。又如自恣舉罪七支清淨。不孤獨故。每秊一度。至時常作。故云常情也。故對情而順其心者。謂對前來說恣恒情之法。我身既有緣。不得赴集。遂送心達僧。表無違背。是順心也。心順於法無失者。既有正緣傳欲。表無乖違。免有別眾之過。堂頭法事成就。故云於法無失故名欲也。然則情事相反者。一解云。應先難起。既許順情傳欲。得何用此篇。可引鈔云然則已下(云云)。意云。說恣常情。須集不意之事。忽生求來。不得是相反也(據此消文意由未盡)。今更一釋情者。謂是說恣常情。及諸羯磨等法也。謂是我不意三寶病患之事也。約法及事。互有是非。故云相反。如今日堂頭所作之法。是說恣等。如法之法。房中身上之事。又實是正緣。此則與欲得成事法相稱。何要更述此篇之鈔。今緣堂頭法事。雖則是說恣常情房內因緣。且不是三寶病患之。如法之緣務。與欲不成得罪。此是事反於法也。或可有時房中之事。却是正緣。堂頭羯磨却是正緣。堂頭羯磨却是非法。則不合與欲。此是法反於事。如是法與之事。互有是非。故云相反也。故立法以撿之者。故者因由義也。由於前來有此相反。須立法則以撿括也。撿則有事必明者。搜撿諸律有受欲之事文。必定明之。若明故對門而辨者。謂不可一處。長途而解。下遂立緣法二門。對之明也。云初明其緣後明欲法者。准曰諸篇開科皆云。就中分五。或云分三等。今此亦合云。就中分二。何故直爾分科。答大德云。製作不定臨時變通。謂前總意中云。若明故對門而辨。即當(去聲)就中字也。此中承上來語勢。使云初明其緣等(云云)。
[0101c03] 云初至非者。列科可知。
[0101c03] 云初至欲者。辨制意也。凡者諸也。諸多羯磨之法事。必須身心俱集者。皆令赴堂也。設若有緣等者。謂忽有三寶等事緣。求來不遂。佛若不開他送心達僧。表無違背。故云不開心集也。機教莫同者。機是有緣。比丘教乃如來所立之教。教不被機。機不稱教。故云莫同也。以太急故。拔濟之義何在。故聽傳口心者。寶云。可迴文取義云。故聽口傳心應僧前事也。方能彼此俱辨者。方由則也。彼即僧僧事得成無別眾失。此是私己。私己又緣。又能句當兩處成就。豈非俱辨緣。此故開與欲也。
[0101c13] 云釋至背者。釋名者。前言欲之一字已是其名。今但要知他名下之義也。凡言欲者。多以怖須為義者。凡者諸也。不但傳詞。獨得名欲。諸所愛樂。總名欲也。多以怖須為義者。諸律經論中多處文說並云。欲與怖須為義。若據梵語伊車(上聲)。翻之為欲。悕求悕望。字從心作即訓求也。故俱舍云。欲者悕求所作事業。唯識云。云何為欲。於所樂境。望為性等。欲明僧作法事已下。鈔自釋也。謂堂頭作法。我心決定。擬往願聞。羯磨說戒。今有不意之事。忽生與心相違。是以口自傳心。悕求之事。令眾委知。無其違逆。故云欲也。云故至法者。引律論二文轉證。前來多以怖須為義。可知。
[0101c24] 云辨至說也者。辨體者。前既釋名。名以召體。未知欲法如何為體。故次明也。若據羯磨疏中。體有多種。約法相約事。初約法出體者。尅性以欲之一法為體。此欲是心所家法。即通大地中。受想思觸欲等。即此欲之一法為體也。次約相者。色聲為體。跪禮合掌是善色。陳詞是善聲。所稟云。若據傳付他了。亦是非色非心為體。謂有得得連持。在彼心識之上。若爾與無表戒何別。答有二不同。一此雖是非色非心。猶屬能詮體攝。二此體雖非色。心得連持。忽遇強緣。非得來贊。冥然便失。若無表戒是所詮體。一得不失。是以別也。三約事辨體。即此鈔文。自述欲之。所須有二者。謂有兩種事體。一眾事。二別事。初眾事者。抄云。自有僧私同須。乃至若叛有罪。羯磨疏云。如說恣等期至必說。說必在僧。若不界內。撿挍推覔。僧便有罪。必私外避。出界亦犯。是知僧私同須也(上且一般事體)。自有單僧等者。明別事體也。單僧即是。當時一期。秉法被事之僧也。如受戒下鈔舉事顯也。僧須我和我不必須者。意云。彼辨事之僧。十人五人。須得我和。赴堂傳欲。我自己不必須。下句釋云。佛不正制。謂說恣常法。佛制一切同遵。不論內外。一人不來。皆制與罪。若論受懺罪。此是為別人作法。佛且當初不制。我亦須赴堂。既不正制不去無過。是知彼則須我。我不必須。
[0102a22] 云二至故者。玄云。先須識制故。說戒犍度中。結作法僧界。文云。不得受欲。此律明文。不聽受欲。故云唯除結界。雖非已下。釋上抄文。餘並開之。問律文但說戒自恣二法。即有開欲之文。餘羯磨並無開文。何以今言餘並開之。雖非已下答也。律中雖無明文。開餘一切。羯磨云。並得與欲。而六群稱事。與欲中佛言。自今已去。但言如法僧事。准此如法之言。義似密開。即知一切羯磨。皆是如法合與欲。以非制故者。律中則制除結界一法。不得與欲已外。其餘一切羯磨則無制。不得與欲之處。故知餘並開也。
[0102b08] 云三定緣是非者標也。如法緣為是。不如法為非。云若至成者。若有犯戒事非法緣者。犯戒即非法也。而與欲者。謂詐現清淨。強送心也。由事非故不合不成者。寶云。今可變通。文勢釋之。應云由事非故。不合傳欲。雖強傳故傳。亦不成也。若[1]准至顯者。謂轉欲文中。有三寶緣。不與欲起去戒中有塔事。寺看病事緣。說恣二犍度中。准有病緣也。故說戒法文說戒時有異。比丘白佛云。有病比丘不來。佛言。自今後令持欲來。已上都有六事是緣。律文正列也。而六群作衣說欲者。准與欲後悔。戒云。時六群常為徒黨相隨。恐僧治罸。僧擬治彼。未有方便。後於一時。見彼作衣。遂呼彼來。彼云。我作衣不得來。僧云。但令人持欲來。為作衣故。彼遂令一人。持五人欲來。問僧中說僧。即作羯磨治此比丘羯磨。得成律中。雖不正制。作衣得說欲。而當時眾僧。而受行之。若准此文。亦是以非制也。今若作衣准此關欲僧祇等者。彼律說戒不來者。蘭若為有衣鉢王賊禁閇守房之緣。是開欲也。並如別顯者。一解云。如彼祇文。外部別顯有此因緣。二解云。如義抄中。別顯此緣之相。云比至怠者。比者近也。慢者輕侮也。斯由此也。法是說戒之法。不思來業者。不自思量。當來惡業。妄行聖法。虗妄行此欲法。實知無病。口自稱病。自知不淨口言我淨心不悕。須口言樂欲。令他傳此妄言。對僧而說。全成誑語也。隨僧多少三波逸提者。約境結罪也。不病為一。不淨為二。不欲為三。白于可委所傳之人知而為告。一一三罪者。對首之人。名所傳知簡。不知一一人邊。准上三罪。准此同情妄語誑僧也。問能所二人。結罪分齊如何。答並約僧中。正說時結。若所傳之人。不知但結。房內比丘之過。若同情妄知。即一時結也。有人云。房內比丘。纔傳詞。與彼訖便結者。非解也。惡業已下。鈔文誡勸也(玄記至此引違大師製疏被裕律師呵恐繁不錄也)。
[0102c15] 二欲法中。云二至不者。列科也。
[0102c15] 云就至法者。向與欲法中。又分二也。前明與法者。謂屏處對首。傳欲之中。時法則二明說法者。受他欲人。對僧陳說之時法則也。云初中者。與法中也。云四至正者。准四分三十四說戒法聚文中。但云。與汝欲或云我說欲。或云為我說欲。若現身相。若廣說若現不身相及口不說者。反口四也。律文但有此五種。四略一廣。雖號廣言。又無文句。故云四分。文不具足也。義設云者。義是今師之義。設謂施設也。文詞如鈔。若准疏中。分為四句。一大德一心念告前憶持。二我某甲自稱己名。三如法等牒僧中所為事。四欲等者正陳本心也。問前來云。義設未審。約何義耶。答轉欲文中云。與欲清淨。後不許稱事中。又云。如法僧事兩處之文斷絕。今師以義連持。既云如法僧事。即約僧中。與欲清淨。即據自己。一說便止者。簡非三說也。
[0103a06] 云准至如是說者。僧祇部中三說成就。一說不得。此是外宗之事。不可承用。今約四分等者。當部所有一說成法者。並無結略之文。凡有三說成法者。廣盡一遍了。於下注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今傳欲法既無廣文。又無結略。故知一說為定。羯磨疏云。律無結數。三一之言。一說便止。云准至部者。如白二羯磨及說淨等。羯磨疏云。一說直成。更無結略。今欲亦爾。不須結等者。古來行事。多取祇文。三說為准者。是外宗事。今勸令捨也。
[0103a14] 云問至本者。此問意云。爾時傳欲詞中。但云如法僧事。與欲。且如法僧事。屬他堂頭。既自己私房。有三寶病患等緣。何以不牒云。比丘某甲。佛事或病患因緣等。解云。稱者人語。謂梁武帝。出要律儀。明欲詞中。即有私己之緣。不足承用也。不稱正本者。律文中。且不見有牒私己之事。文中稱字。若上句必平聲呼。下句平去二呼俱得若作稱(去聲)字解。即云不稱於律文正教顯上人語為非。若平聲呼。即云。今時不稱。却依律文正本也。
[0103a22] 云問至等者。說不稱欲法成不者。意云。本來傳欲。只為有緣。今不牒此私己正緣。未知欲法得成就不。答成也者。楷定得成就也。上且直答。未審約何道理得成。鈔下釋云。由羯磨中。不牒此說欲之緣。謂詺他對眾說欲之時為欲羯磨非。謂單白白二等。為羯磨也。謂前人對眾傳時。但云如法僧事。不牒彼私緣。入此詞中。即反顯屏處。對首之時。詞中不要牒入。問何以知欲羯磨中。不牒三寶。等事。抄引律文。若不記姓名等例成也。謂律中一人。受多人欲。若不記姓。送心達僧。未勞陳說。如忌名字。但述多眾也。然此兩重問答。義似不異。尋文全別前之一問。設若不稱事緣。法成就不。若准疏中。但合為一抄。開為兩重問也。
[0103b10] 云問至教如者。鈔中所引欲應清淨羯磨。應說戒猶是依古。若准羯磨疏。今師解云。欲則表心無二清淨。則表行無瑕。若說時雙牒者。古來行事者。云欲應羯磨堂頭。若不說戒但作諸法事。傳詞中。單云與欲不要著清淨二字。若說戒時。即雙牒也。今師云。欲則表心不異。清淨表行無咎。清淨即得應羯磨。不淨亦不得。若如是。則不論說戒及尋常一切法事。並須云與欲清淨也。由文正制等者。玄云。准四分。初緣時集與欲清淨。非時集但但與欲。僧祇亦然。後時因諸比丘有諍起不和合。停說戒。後因諍息和合。雖不是半月隨諍滅之。曰非時僧說戒。諸比丘亦依舊制。但云與欲礙說戒事。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後。無論時與非時。並須雙牒。故云由文正制也。不同僧祇等者。謂將祇文望我四分。四分第二制文是能癈。祇是所癈也。問若爾何故鈔下諸篇。多處出文。但云不來者與欲。或云說欲已耶。答製作家[女*省]略此文既廣說了學者。已知至下文中。雖不雙牒。即合准此廣文為定。如此分明。今時更有妄執之者。不准自悞寶語後來者也。
[0103c04] 云如法至障者。非法不須欲者。謂堂頭僧事是非法。我己身房內是如法。據理合傳情。但為僧家事務成非。我即不要與欲。非法緣如眾網中者。和僧媒嫁淨人。用常住物立非法。制枷禁罸。錢米之類。總是非法也。問堂頭作法。或是說戒自恣。或受懺等不定。今欲詞中。何以不牒堂頭所為之緣。但通而言之。云如法僧事。莫不漫否。鈔文釋云。此但言如法。則令僧諸法事。皆通作無障。意云。但如法僧事與欲。一切順教羯磨。皆是如法與欲並成。若唯牒今日堂頭所為之緣。即不遍諸僧事。却成狹局。故不可也。又如僧祇云。若作非法制應不呵令止者。當說如法欲了起去。既云如法僧事我與欲。今日所作。不是如法。我心不同。即不與欲。免有同和之過。古人云。既不許稱事者。如自恣與欲。豈非稱事耶。答前不許稱事者。謂約羯磨所為之事。今自恣是說忘行恣僧舉眾。固非僧家之事也。
[0103c20] 云上至說者。謂受得他欲了比擬付堂。今自或別有不意之事忽生。我身猶須覔人傳詞。豈能更為他說欲。今我自身并前人欲一時。更付他說也。四分文中。雖許轉欲。[1]不得齊幾反。文中不說。鈔引母論。得[2]列七反。故彼論七相應法者。受他欲與已轉與一人。如是至七。皆成清淨欲。不同祇文轉欲便失。部別不同也。其詞向如鈔(云云)。
[0104a03] 云問至不者。此且總問與欲成不之相也。
[0104a03] 云四至俱用者。四分但有病人說欲法者。簡異無說欲之廣文也。而文有具缺者。一廣為具。四略為缺也。所以有此具缺者何。鈔釋云。良以病有輕重故也。輕則用廣。重則用略。文云。若云我說欲(一略)。若言與我說欲(二略)。若言為我說欲(三略)。若現身相(四略)。若廣說欲(為五)。前四唯重病人。指上四略也。後廣說健病俱用者。指第五廣說也。健謂健人。病謂輕病。且須廣說。未勞用於略法。故云健病俱用也。
[0104a11] 云五分至略文者。斷事中者。彼律呼羯磨。為斷事也。故彼不欲起者。戒云。若有緣須說欲了者。若不說輙者犯提。文詞曰。對一人云。長老一心念。今僧斷事。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與欲。今鈔引此。證不病人。要須廣說。四分雖云健人廣說。且不出廣文。今引彼祇文。與此四分廣義不異故者相似。又無略文者。今釋云。謂彼對人廣陳。但一說成就。又無結略之文。第二第三亦如是說等語。准此是無結略之。
[0104a19] 云比指至者。近代行事或有緣者。三寶正緣也。囑信受欲者。云見某甲比丘。為向說馮。與僧中說欲。有記中。作授字解。令人傳信。便當(去呼)與欲陳詞也。授訓與也。及語沙彌者。謂使沙彌傳語。厶人為向僧中說欲。不能自到彼也。或有非緣等者。破戒緣也。縱陳詞如法上乃不成。況直爾云。為我說欲。二俱非也。量恐不成。却結上來。並皆不就。有解云。量字錯合。作此良字。此即量度義也。不得妄說知之。四分病中等者。舉病況不病也。律中輕病人。上須口說。重病方聽相。今既不病。用病者法。誠難定指誠實也。實難定其成不指的也。
[0104b06] 云問至眾者。若為依者。若如也。為何也。意云。病人現身相。如何依承。如五分下釋也。問別之相搖頭向前是同。即表情無違逆。若擺頭兩畔。即心乖不同。表不與欲。雖強為傳。不免別眾而取欲人。須如此知之。
[0104b10] 云二至對法者。謂約受他欲人。堂頭正傳詞之時法則也。云應至令說者。律云。諸比丘受一人。與欲清淨已。疑不受二人欲清淨。佛言聽受四人欲。乃至多人隨能記者。一時合說。然今傳欲比丘。或為一人乃至多人。傳詞之時。總標人名字竟。即云如法僧事。各與欲清淨。或不要著。各字亦得。有人不達本意。便云各如法僧事。此是未會之徒也。
[0104b16] 云若至出者。外難曰。前文欲詞中。不稱今日私己之事。若稱但是人語。不可依之。今此改文舉病患及僧事之緣。豈稱事。何以相違。答為簡自他。且是一期出法。非謂正傳時。稱此事也。
[0104b20] 云若至罪者。引此改文意。證前來健人。自來僧中說欲。定得成就。但不受者得罪。謂既有正緣。即合為受。今不為彼傳說。得不應吉也。文相易會。
[0104b23] 云問至何者。此問意。今時受他欲了來僧中羯磨者。云不來者說欲。未審於何處陳此詞句。為復佛前。為當本位。為各各說。為一時說。
[0104c01] 云答至說者。第一句隨人多少。並須來僧前。或佛前一時禮已。同聲而說也。第二句或隨人多少。直來僧前。禮已胡跪。各說各說竟一時歸本位也。第三句即約在床但胡跪。隨人多少。一時令說。第四句即下本床前。一禮已胡跪。隨夏臈次第。各各說也。古今有茲四種行事差殊。未知取何為無。
[0104c08] 云據至是者。據文並成者。今師且大約斷適來。四種行事。總得成也。問既云據文。並成不知據何教文耶。下句釋云。准我與眾多欲文及故。不說皆成。謂律中不記姓名。乃說相貌。不記相貌。但云眾多。上乃得成惑故。不說受他。十人五人之欲事。記得姓名。今不一一標舉。但云眾多。比丘亦判得成。豈況適來。一一稱於名字。已上縱之。且言得成也。若更奪之。亦有不成之理。鈔云。若取義意者。今師以意推尋。前來文下之義也。下句釋云。律中開成由。由有忘悞。或復得罪。意云。前來文中。不記姓名。說相貌之例。與欲成者。窮他文意。無是據迷忘心邊。而判得成若故。心不一一標名字說。但云眾多。雖云得成由有違教之罪。故云復得罪也。故有成文者。却結上來也。必無正緣等者。謂今明白心中既無。前來迷忘。不記名字之緣。不可雷同。通用行事也。約准外宗。一一說是者。今師決判其理。可知。
[0104c23] 云五分至說者。不引此文意為證。前來須各各說不得一時。第一節引五分。為我稱名字說等。次引祇文。不得趣爾。與欲為恐他不解傳臨時詞句不分曉。即預須斟量也。其受欲人。又須自斟酌意。恐臨時呼喚名字。不真怯眾怯眾累。及前人有過也。以此推之。不可暗記。
[0105a04] 云義至顯者。今師以義評量。莫非恣僧。不知來與不來。有於疑想。是以一一標名僧。即具委無疑。免有乖別。如此教意。意亦可見也。四分更相撿挍者。亦為知集不集。不集須召喚之。此言彌顯者。彌由大也。顯由明也。此言大明。無其闇晦也。已上消文了□□□玄記中。對此因便論量傳欲。亦有背別。如今時食堂內三行五行排床但前床說欲人背後床說欲人後人說不成。即是背別也。大德破云。今時行事皆是依本坐位次第床前說之。爭免前後相背。若云別眾者。元須一一來於僧前即違鈔文下座座說也。今依法寶釋。但正傳欲之時。莫背戒師。及羯磨人。即得。若背不成是別眾攝。故羯磨疏四句中。初句聞而不見。引五分律。背於作法者。面雖說不成。終為別眾。斯為定義。若約前後床說者。今時總無說欲處也。思之。問今說戒時有人傳欲了。或更別有法事。如夏中有人受半月一月日法。或有人受戒懺墮等類秉法人再和僧索。欲答法人。如何答之。有一解云。但言此無說欲及清淨者。今恐此說未穩適來說戒時既有欲說者。今又云。無似違理也。有人救前解云。前將欲來應說戒。今自為別事。不可重取他欲。所以但云無說欲。及清淨者。今意不然。一欲應諸羯磨故。欲詞中云。如法僧事。准此如法之言。一切僧家事務。俱是如法。何局說戒。若云前欲只被說戒。即欲詞中。無須牒他僧家所為之事。應云說戒如法僧事。與欲清淨。理既不會。但依前文。答云說欲及清淨已。若說戒時。總無人說。即云此無也。准前抄文。自釋云。此但言如法前。令僧諸法事。皆通作無障。文甚分明。何得迷也。問且如本來專心。赴堂聽戒。至維那秉向之時。有急疾事。來住不得。一切僧總集在堂內。界中別更無人。若直爾便去。又犯別眾。為復僧中。更求人對首傳欲。為喚人出。堂外傳詞。鏡水大德云。但呵維那秉向。且住某甲有緣要說欲付。僧但住來佛前禮拜。已對佛說。欲了便出。若無佛像僧前禮。或本床前說亦得。不須更對人。已是僧中也。問如誦戒時。誦序及單白已竟。今誦至戒牒或有事要者。為直爾者。為傳欲了者。若有人評云。但直者。有人云。不得者須待竟。兩說俱非。若云直者者。羯磨雖竟。所被之事未竟。如何得者。若云待竟既有急。准何能待之。故不爾也。大德云。設有此緣。且白戒師。念戒暫住厶有緣礙起者。亦來僧佛前。或本床前一禮訖。說欲了出者。乃至七佛戒經有緣。總須說也。問如此說有何據。今准當宗外部。斷事之時。羯磨雖竟。所為之事未訖。不與欲輙者。以惱僧故。亦結情過迦提也。或有解云。恣說戒了別有法事。是以傳欲了知。若不說欲妨礙後法。此非解也。已上諸問答。雖繁蓋是今時行事。急處章記。不曾見說講者。又不論量。或至此時。莫知趣向。既迷教旨。豈究是非。今此手盡至時依用學人。審思。□欲失欲中□。
[0105c04] 云二明失法者。寶云。謂受他欲已在心識之上。雖非心非色有得得連持。今遇強緣。便被非得來替。故俱舍云。得謂獲成就。非得此相違。云謂至中者。約處總標也。羯磨疏云。初中明失。即有三處。謂受已中道。及至僧中(上是疏文)。玄云。鈔開中道。疏無病人之所。鏡水大德云。疏文三處並足。文云。受已即發足處。便是病人所也。却是鈔開中道。今將疏家中道。來添鈔文。令三處周足(上且定失欲處)。次略解者。謂受欲已者。即簡未受得。不可言失。遇緣便失者。雖領受得在心。若有送意。不遇別緣。亦不失。反上成失也。不簡病人之所者。謂發足處。約他房院門域。為分齊也。又文中且舉病人為出法。但有緣傳欲未出彼門。總是發足處也。中道者。離病人所。未入堂門限已前。總是中道也。僧中者。謂講食堂內也。又須約鳴鐘了。已有四人僧集。先在彼坐。方號僧中。若全未有人。或三二人等。未可呼為僧中。若露地約尋內也。已上覆露二處。既有四人等。已上並集。既到僧所。不可更出。即失欲法更有諸緣。雖在堂內。亦同失也(上正解也)。若准會釋記云。雖有四人已上白千人集。須約和僧了。即號僧中。若未和僧。但名中道。今難云。若取和僧了名為僧中者。下離見聞四句失欲。豈非和僧前耶。又如向下僧中有外道眾等亦失。豈可和僧後。更有外道之徒。此解不應理也。云今統明失法者。寶云。對此却計會四分他宗失欲人數也。統田通也。通辨失法之人。未審。有於多少。四分二十七人。并義加一人。僧祇十人五人八人。十誦三人。却計三十九人失欲也。
[0106a06] 云四分有二十七種者。先標當部人數。問鈔標二十七人。科中云二十八人。何得相違。答抄據律文。失欲法中。現列數者標數。科約義加隱沒一人。至下釋時方出。今且依文標舉二十七人也。此隱沒雖不在失欲中。且是不足法中所攝。不離四分。是以科家云。四分二十八人。今將此二十八人。分為三類。初有十八人。體壞流類三處自言失。次有七人。約處約時中隔俗情失。後有三人。異眾流類運通隱離失法。寶云。若准律文。先列第二節人。故文云。若受欲比丘往病人所。受欲已便命過。神足在空。及離見聞處。不成與欲。應與餘者欲今抄者。主取流類多者。先明故迴互律文次第也。前後約類以明中。則就雜以辨。後三大高。太下太旁。又此二十七人。寶云。失欲並通三處。無不通者。若據搜玄。初十八人三處。俱通中七。後三通三及二不定。未為盡理。今且略知待。下隨文點出(云云)。
[0106a21] 云受至中者。辨十八人三處。自言失欲相也。此上諸人。由口自陳說。前人方知。即非僧用。若不自陳持。欲得成者。如足數中者。謂此上列人瞻波法中。不自言其相同順。即得定數。自言人知。即不足也。今此亦然。可以列解。
[0106b01] 云五分至僧所者。初引五分證。上來自失。不自言不失。易知。次引十誦。取清淨欲人者。取清淨應說戒。取欲應羯磨。故云取清淨欲人也。始取時等者。此文似難銷釋。今依法寶。迴文解義。欲釋此文。先分開說。初約未說詞時。自言不成與欲。次據受得了。自言失欲。且解初文。應讀鈔云。始取時自言白衣沙彌。非比丘。乃至十三人。准皆名清淨欲不成。始取時者。謂初向病人處取欲也。前人並未陳詞句。此比丘便自言。我是如上等人。此則一向不更。更對伊傳說詞句也。皆名清淨欲不成者。可迴文云。不成清淨欲也(解初竟了)。次解第二文。應讀鈔云。若取竟自言我是白衣。乃至十三准人。皆名不到僧所。若取竟者。謂初不自言。前人不知。具儀傳詞與他了。彼即自陳。我是如上等人。既非僧用。當時便失。故云不到僧所也。玄記中。大意雖同。鈔文不便。更不敘錄也。已上失欲。俱通三處。易委。
[0106b17] 次釋第二段七人。云又至出者。又重也。亦是當律不出教。名但言又有七人也。於中餘處行。明相出。其相難稍。鈔文自解。餘五易知。文中不釋。今須細論命過者。此約受欲人會過。非誦病人。此通三處(玄記亦三)。謂往病人所。受得欲了。未出院門。自乃命過。此是發足處失也。或受訖出彼房限外。未到堂中。於中並名中道。若命過即是中道失也。僧中即須分別。若未說什僧命過即是僧中失。若說了命過不失。謂欲法已是僧持故也。罷道者。古云。捨戒也。今師云。思惟擬婦。俗有此心故。既隔俗情欲法失也。羯磨疏云。受欲已言還俗。尋悔本心。亦許不失。但由中隔俗情無心持欲故也(上疏文)。此通三處。皆據有還俗心說(玄亦逼三)。若入外道眾者。羯磨疏云。僧寺之內。外道居處也(上疏)。謂西天寺中別有外通止住處。謂所見解法乖故。比丘傳欲了。若往彼中。是以失欲。玄記。但局中道。即有外道住舍。比丘入中失欲。病所僧中不通(不正)。今云俱通三處。只如初傳欲了。未出房時。或有外道。入來比丘纔與。彼相喚言議即失。此豈非發足處失耶。中道可知。僧中者。據未知僧前。初集之後。或堂中有四人等坐訖。外道偶入堂來傳欲。比丘與彼言語。即是僧中失也。問為復外道。成眾即失。為一人亦失。答鈔文雖云外道眾。未必成僧。但一人即失。有云。須是四个外道者非也。問雖見不與語言失不。答若但專注欲注。不與彼語言。亦不失也。別部眾者。羯磨疏云。調達部黨五法為宗。是別部也。又如五十祇等。亦是別部也。有製記家。不許將五十祇等為別部。謂佛在日制教。不許入別部。此時未有餘部。不可妄述。但取調達部為定也。然不無此理。今師意云。佛在日即據邪部門言。今白季分宗後。所執不同。亦成別部。故疏云。律中同界。各說兩得成就。以此而明。故知執法有別云不相礙。今四分律中傳欲入他宗徒。豈非失也。通三處。可准上文說(玄但局中道一處)。戒場上者。謂入異界故也(玄但約中道一處病所僧中無戒場)。今但通三處。如病人房院。都門內是戒場。從病人處取欲了。未出大門限。便入場上。是發足處也。中道可知。僧中亦約作法處。近戒場說也。
[0107a04] 云餘至外者。謂出大界等者。今師正解也。昔解已下。敘非也。古云。受欲了便須住往。堂頭不得更往諸院。即失欲也。相疏快同此說。至今行事如此。此非解者。今師斥古失也。自恣明文等者。引證不別也。謂律中兩處出文。說戒法中。呼為餘處行。自恣法中。改餘處行。為出界外。故知。餘處即是出界。出界即餘處行。猶似毗尼與律二名。不並可以例。已古師若言兩處別者。說戒法中。有餘處行。更合有出界外了。更合有餘處行也(玄局中道一處)。今俱通三處。如藍寬界狹。處病人院。半是法界。半是自然。受欲了未出門。便踏着自然。即是出界外。此云界外。但約作法界外未必要。須出寺門。便是界外。知之。今時多有此事。或有師僧房院。本來並是大界內。或可已後新買得俗人地。通入寺內起厨屋。及作菜地之類。雖同一寺。且是作法界外。如此例解。中道可委。僧中亦約作法處。近他自然以說請細。思之。
[0107a20] 云明至也者。引約時遇失也(玄但約中道)。今云通三處。謂病所纔受欲了。未出門明相便出。是發足處行。至中道明相出。約伽藍廣闊說僧中。可知。
[0107a22] 云問至事也者。問意。羯磨竟所為事未竟。得經明相不。答不得。疏云。僧祇畏明相出。減眾各作四分。恐明相出。現開略戒。若但局羯磨時節。羯磨既了。何勞開略。文義可知云四至處者。此列後改三人也。神足為一。隱沒為二。離見開處為三。神足在空者。母論云。空中無分齊。不可知限約故失。玄記但通三處。隱沒者。今師義加一人也。謂失欲法中。但有二十七人。無隱沒人。瞻波不足法中。有此一人。不足僧數。今師意云。隱沒既不足數。今受欲了隱沒。豈非失欲耶。羯磨疏云。入地也。或井窖地室中等。俱通三處。受欲了未出房便隱沒。此發足處也。行至中途隱沒。即中道也。若至僧中。更離見聞者。羯磨疏云。離見聞中。三處俱有初在房中。若受欲已。必作送意。雖離與者。見聞不失。不作送意。互則不失。俱離即失(上是疏文)。此且據病人發足處說也。鏡水大德云。如往病人所。本來標心。專與他送。受得欲了。忽起作不送意。此時未失。遂離病者。所雖迴顧。眼看由見。且不聞尋常語聲。此離聞處亦未失。更進步迴顧。不見病人。即是離見處。見聞既俱。此時方失。次約中道中。若論中道。離伴見聞。若無佛離生念處。見聞即失(上之疏文)。玄記引疏。道理未盡。但有望伴。不說起心。致招外難諸尋。記文方委。鏡水大德云。上雖引疏文。更須細解。學人方曉。疏云。離伴見聞者。如受他欲人行到中路。忽起不送之心亦未失。共一比丘相並行。喚此同行。比丘同伴。自既作不送意。便先行不待後伴。纔離聞處亦未失。又廻願不見。名為離見。方可失也。准曰有伴可爾。無伴如何。疏云。若無同伴離生念處。說見聞也。謂獨行之時。到於中道。作不送心。纔起心時未失。進行數步。准酌適來。起不送心。處常語此處不聞。故云離聞。又迴[(厂@((既-旡)-日+口))*頁]不見前來起心處。名曰離見。此時失欲也。此中道離見聞義。甚准敘說。時人多不明之。請思請思。若僧中約僧。所對即遠。坐離見聞。
[0107c07] 云問至耶者。可知。
[0107c07] 云答至定者。略酬二問也。云故至緣者。引律立理。令作轉輪等者。准律。說戒法三十四。有三節文。初云眾大聲小。聽立說戒。第二節云。由不聞應敗高座。極令嚴潔。坐上說之。第三節云。猶不聞應作轉輪。座平立手。及在上坐說。此謂座如人平立手向上高上高也。律第三節。即令坐上。今鈔主意。若更不聞。准前開立亦得。所云轉輪高座者多解。第一古師云。是座下有輪脚。令人推輪其座。即轉來者。自在大眾同聞。未審。令何人推輪有講相。疏人解云。令比丘推。既聽立說戒。不犯別眾。令開比丘。推於眾中。亦無別眾。今准曰戒師立說戒是佛曲開推輪比丘何文開許。又若推座來者。巡眾而轉。元來大眾。同聞同見。何得云而不聞。故知非也。講新章家云。不要令比丘推但輪脚。處繫繩從他。聽戒人次第坐地牽之。此釋更非於前也。今南山云轉輪者。意云。坐此座上。轉於法輪。八支聖道。能得涅槃。如世輪也。如玄譚四果中說廣了。引更不敘也。此見而不聞者。大眾雖見。戒師面全不聞聲。此則聞而不見者。釋上多人集時。前後而坐。不可一一覩。戒師之面。但聞念戒聲也。離此二人則名失欲者。謂離見聞聲二人。即俱離失也。必互離乃至緣者。謂前文一向。答云俱離即失。互則不定俱失。已知互失。不定其理。未委此文。辨之。故云據隔障等緣是互失也。法寶。引羯磨疏。四句以辨。一聞而不見。僧祇中。有隔障人。不聞覆露。五分雲霧中。又背戒師作法者面。二見而不聞。例出失是。三亦聞亦見。空中有互與欲非法。四不見不聞。覆處遠坐是。
[0108a10] 云前言離見聞失者正指。指前第三離見聞人也。通望比坐展轉離者。謂不同適來。約作法者見聞。羯磨疏云。皆望同坐展轉。但取相近。即非失也。如五分等者。引他部例前也。謂雖同一。壹以離比坐見聞不成也(已上明四分失欲都二十八也據文二十七)。
[0108a15] 第二引他部二十一人。便分為四。如科(云云)。
[0108a15] 云僧至說者。五種者。玄云。一覆處隔障。二露地隔障。三半覆半露中間隔。四半覆半露。申手不及。五露地申手不及。並失欲也。
[0108a18] 云五至欲者。此文兩意。先辨失相。次辨不失。斷事者。羯磨之異名也。秉法斷量前事。彼斷事戒云。傳欲來人。未說付僧。持欲在身。理合安坐。待說付僧。今未說付有緣却出。名為到出。出已更受。入中又出。不論多少。隨幾過出。若在屋下齊門限量露地一尋外失也。若房小等者。引此文證在寺內。雖在簷下。[這-言+(序-予+手)]中不失。故羯磨疏云。簷下[這-言+(序-予+手)]中。雖不了語。皆為法來。並成就也。更有非解不敘。又有七人等者。此上七人。四分無文。今取五分。證明行事也。尼中三人。體不是僧沙彌。一人不參眾侶當法。狂等三人。不記憶身。並非持欲之士。
[0108b05] 云僧至宗者。一界外與欲。疏云。能所俱非。二時欲出界者。玄云。前言餘處行。即待暫出界却還。此中出界外。約永者是別。疏云。受者非令他成別。三自身出界者。疏云。與者自非僧法成就。四嘿然出者。疏云。如病人與欲了。聞僧中有好名聞。大德來說法毗尼自身。又來坐久疲倦。又者。不重說欲。意道。我先與欲了。此愚教失。欲本送心。今身到僧。前緣即謝。故須後說。五持欲至僧等者。疏云。若暴風雨賊急火起驚者。名壞眾失。問至僧說竟欲是誰持。答古云。傳者自持。若爾自說而者。復是誰持。少道理甚。今云。若未說是自持說了是僧持。何以知之。有一人住者不失。故知僧持也。復有解云。夫壞眾失。堂內有四人住。却來即不要再取欲。若一人不得者。此釋據義。違文又未知。僧持之理。思之。餘文易知(云云)。
[0108b18] 云十至人者。殘中覆竟。本日竟。六夜竟三也。正行此法。奪三十五來。不許智能故。
[0108b20] 云上至欲者。知而故違反自受罪者。謂受說不成。今知而故說得妄語提。豈非自受也。已上當宗外部。都四十九人失欲法竟。
[0108b23] 云三至者者。牒章也。
[0108b23] 云文至不到者。文有三意初開成。二若故不說得罪。三結示處所。初文准說戒犍度中。先出不成與欲。當更與餘者。欲若至中道。若至僧中。亦如是受清淨欲。若睡若入定若忘若不故作。如是成與清淨欲。羯磨疏云。四分睡忘無罪者。先作傳意。不覺想轉。故開文云。不故作也。若故不說得吉。且是開緣中。明理合得成。羯磨疏云。既達僧中理。是開限文中故不說。但獲小罪。義應得成。在開緣中故並謂者。明在僧中。若睡定若中道等。則名不到。
[0108c08] 云四至故者。文有三節。初快來。二僧就病所。三病多出界。初快來者。鈔引律云。若病重者。應快將轝來。羯磨疏云。表和達僧也。二答慮增動者。等疏云。以法濟也。謂前雖令快舉來入僧中。或因此增。劇致死僧。猶有過僧。遂往詣病人之處。圍遶作法貴[口/面]。極濟於波也。三若病者多乃至別眾者。羯磨疏云。濟緣既爽時。不可乖故。聽出作戒疏。又云。僧出界外。以事攝也。欲使僧別兩行。互相資成也(上疏文)。准此意云。前文將法往濟一人可爾。或十處五處。病人既多。僧眾又少。相連不及。不可就此處病人。不就彼病所。故云濟緣既爽。半月既到。申延不得。必須說戒。故云時不可乖。僧但出界外作法。是律開許。以更無方便。得別眾者。大德云。文中語似難。會云。既有上來二緣。在界作法。不免別眾。今只有出界外作法。免茲別眾。除此之外。別更無方便。避得別眾之失也。外難曰。適來文中。約重病者。准前文中重病人。即用四略之法。若更重即不足不別。今制令出界。何故相違。答理實此中是重病攝。夫重病者。多種昇降。須分三品。一能動身現相。或口中略說云。為我與欲等。二口不能言。身不能動。而心中分曉。三者心亦不能覺知。但有未捨執持。此即極重。若准疏中。四句料簡中。明病人不足不別。即據極重病者論量。若此文出界避之。即約第二品人以說。謂此人身口既不能動。即取欲之人。焉能辨得他同別之相。故須出界作也。何以知耶。故疏云。良以病有多種。前說者輕堪相對語。今者是重。不說為別(上疏文)。若爾既不能只說現相。何得更有別眾。答羯磨疏云。氣力虗微。故不能說。神道不昧。是別眾故(上疏文)。若准此判。前四句中重病人。非二攝者。直是極重將死之位。唯有煥息。即非二攝。若前來雖云重病人之神通。不昧心中。了了分明。但氣力虗說。若此之徒。由有別眾。故須出界也。此文委細至甚。若不如此解扸。大難分踈。今時皆是敘記配文。終恐心中不曉。更有忘說者極多。學者除察。
[0109a17] 云若至不成者。玄云。謂律中路有惡獸。不得至僧。便從外來。羯磨疏云。此作非心隔。但為事遮也。法寶問云。此中出界外。與前來餘處行何別。答前來餘處行。謂無緣輙出界失欲。此中有難緣曲開。從界外來。不失欲也。有比丘無想者者。謂實有故。所以不成此別眾。故不開也。
[0109a23] 云問至不者。此問意者。道傳欲本為私己有緣正勾當之時。是有緣不來不犯。今既事了堂頭說戒未終不來。莫不別眾不。
[0109b01] 云答至就者。不將欲緣為羯磨事者。謂傳欲羯磨詞中。但云如法僧事與欲。且不牒房內正緣入法。今緣雖謝。不來無過。文云等者。引證也。如法治者。違教吉也。不云法不成就者。羯磨疏云。以心應僧相非乖背。如狂比丘。得法在體。病止法存。不住無別。
[0109b07] 云若至謝者。若爾二字。領解前旨也。若傳欲事體法謝。不來赴集。不成別眾。若如是者。故云若爾。下遂舉受心事來難。只如夏中為三寶。受日出界事了法謝。不歸本界。亦不合破夏。何故下文。不歸破夏。云答至成者。謂欲不牒房中之緣。應堂頭法事。私緣雖謝。僧中欲法已成。不來不犯。受日元牒己身所為之事。入羯磨法。所為既謝。必須反來在外不歸。是以破夏。有法無法既別。不可例同。此是徵詞。假典來問也(已上釋第四篇竟)。
[1]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五
[0109b19] 吳越國天長寺長講律臨壇崇福普濟戒光大德賜紫(志貞)寫此記。故記焉。丁巳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