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9058阅读
  • 16回复

飾宗義記(10卷)沙門 賓 作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目次
 
卷第一本末
不傳
卷第二本
自疏本文初至第四所被分別門
卷第二末
自第五釋緣多少門至受體已竟
卷第三本
自解律題名至十二部經釋第一辨相釋名
卷第三末
自第二總明體性至四波羅夷法婬戒第一
卷第四本
自婬戒之餘結戒六門義至盜戒第二
卷第四末
自殺戒第三至十三僧伽婆尸沙法有主房戒第七
卷第五本
自無根謗戒第八至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先解長衣戒第一
卷第五末
自離衣宿戒第二至迴僧戒第三十
卷第六本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初戒至第五十八戒
卷第六末
自同第五十九戒至第二分一百七十八單波逸提法
卷第七本
釋受戒犍度第一
卷第七末
釋受戒犍度之餘別轉文四已下
卷第八本
自說戒犍度第二至第三分自恣犍度第四
卷第八末
自皮革犍度第五至瞻波犍度第十
卷第九本末
不傳
卷第十本
自尼犍度第十七至第四分雜犍度第二十如是我聞之釋
卷第十末
自一時釋至畢
[0001b23]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目次(終)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二本
 
嵩缶鎮國道場沙門 賓 作
 
[0001c06] 將解本文。仰依先章著述。凡欲開發經題。須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舉宗攝教。第二知教旨歸。第三正釋律初題目。然以文義星羅。卒尋難曉。自非束攬。詮旨難通。故欲釋文。先為三要。是則三要。以束攬為義也。疏釋三要。初略。後廣。就略釋中。第一言舉宗攝教者。復開為三。第一立藏差別。第二翻名釋義。第三正辨相攝。問依義立三藏別耶。答舉宗攝教。立藏差別。謂於此中聖教雖眾。略要三種。第一修多羅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曇藏。故成三藏。
 
[0001c15] 言舉宗攝教者。經律論文。各詮三學。隨文釋藏。混雜無分。故舉正宗攝為藏教。以兼從正。相別歷然。故即章云。此律所明。兼詮定慧。今以宗求。其唯戒學。由此准知。經唯定學。兼詮戒慧。論唯慧學。兼詮戒定。此即義同婆沙第一。如彼文云。如是三藏有何差別。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佛教。從一智海之所生故。隨一覺池之所出故。等力無畏所攝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復有說者。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素怛纜。此名毗柰耶。此名阿毗達磨。復次依處亦有差別。謂若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若依增上戒論道。是毗柰耶。若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毗達磨。問於一切中一切可得。謂素怛纜中。亦有增上戒增上慧論道(餘二亦爾)。如是三藏。應無差別。答依增勝說。謂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勝(餘二准說)。有作是說。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毗奈耶。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毗達磨(餘二准說)。故由依處。亦有差別(更有多釋。不繁具之)。今此章中。舉宗攝教。立藏差別。即同婆沙依增勝說。宗者尊也。勝也。主也。即是婆沙增勝義也。攝有二義。一自性攝。如俱舍第一云。攝自性非餘。以離他性故。如以眼根攝色薀等。雜集第五名為相攝。謂薀界處。一一自相。即體自攝。如色薀攝色薀等。二者他性攝。如俱舍云。就世俗說。應知亦以餘法攝。如四攝事攝徒眾等。雜集名為攝受[1]攝。如世間說主能攝錄自僕使等。依此二攝。且約經藏[2]辨攝教者。若詮定學。即自性攝。以其經藏。定為正宗。故詮定處。是自性攝。若詮戒慧。即他性攝。謂經藏中正明定學。兼明戒慧。以兼從正。名契經藏。故明戒慧是他性攝。此之二攝。義可俱明。舉宗攝教。餘之二藏准此應知。故章略言舉宗攝教。廣釋攝義。如婆沙五十九。俱舍第一。瑜伽十三。雜集第五。
 
[0002a21] 第二翻名釋義者。先釋總名。藏是攝義。謂能詮教契經等三。皆能攝藏所詮諸義。故名為藏。故莊嚴論第四卷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三即是藏。持業釋也(六釋義。如前卷記)。
 
[0002a24] 釋別名者。第一修多羅別藏。或名素怛纜。梵音轉也。翻為契經。章云所謂教諸經者略釋也。契者是契合義。謂能詮教契所詮理。合有情機。故名為契。經者是貫攝義。故佛地論第一卷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以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正翻為綖。綖能貫華。風吹不散。契經亦爾。攝所說義。攝化生義。同向說。又無性攝論第一卷云。貫穿縫綴。故名為經。此等皆據能詮為經。契經即藏。持業釋也。今三藏云素怛纜者。此云略詮。此乃是其一枝別義。未為通[3]悟。
 
[0002b09] 第二毗尼藏者。或言毗奈耶。或云毗那那。音之轉也。此含多義。如下當釋。且略說者。[4]貫論第一云。毗尼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毗尼。或翻調伏。天親攝論第一卷云。調者和御。伏者制滅。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依除滅諸惡行故。此通調伏身等三業。離三惡行。善見第四云。如來哀愍眾生三業不善。是故說毗尼藏。以制伏身口意業。俱舍十五云。言調伏者。意顯律儀。由此能令命根調伏故。此即約根律儀。釋調伏也。謂以正念正知二法為體。防護諸根。名根律儀。非表無表律儀戒體也。然調伏者所詮行。調伏之藏。依主釋也。
 
[0002b19] 第三阿毗曇者。或云。阿毗達摩。此云對法。俱舍第一頌云。淨慧隨行名對法。及能得此諸慧論。此兩句中。上句即是勝義對法。下句即是世俗對法。且勝義者。尅性唯取淨慧為體。兼眷屬說。即通隨行。故云淨慧隨行名對法也。法謂涅槃。或四聖諦。淨慧即是無漏淨慧。以無漏慧對向涅槃。對觀四諦。故名對法。此無漏慧。義中勝故。故名勝義。婆沙第一據尅性說。故彼文云。然阿毗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慧根。俱舍即兼淨慧眷屬。是故復說隨行為體。言隨行者。謂此慧俱相應四薀。及隨轉色。是則無漏四薀五薀為對法體。此等隨彼無漏慧行。故曰隨行(色界六地。具有五薀。前三無色無道俱戒。故但四薀。無色無道俱戒。如婆沙百三十釋)。次辨世俗者。除無漏慧。所餘修慧思慧聞慧。及生得慧。并相應四薀及五薀。隨其所應。以之為性(飲界有聞思。色界有聞修。無色唯修慧。於中唯有色界修慧具足五薀。所餘諸慧無隨轉色。故俱四薀)。及取能詮無漏慧等所有教法。亦名對法。故云及能得此諸慧論。諸慧即是修等諸慧。論者是教。故彼論中長行釋曰。論曰慧謂釋法。淨謂無漏。淨慧眷屬名曰隨行。如是總說無漏五薀。名為對法。此則勝義阿毗達磨。若說世俗阿毗達磨。即能得此諸慧及論。謂能得此有漏修慧。思聞生得及隨彼行。論謂傳生無漏慧教。此諸慧論。是彼資粮。故亦得名阿毗達磨。釋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為法。若勝義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聖諦(四聖諦。總攝一切法盡。是法之相。故名法相)。此能對向。或能對向觀。故稱對法(已上論文)。此中諸慧名之為對。涅槃四諦名之為法。對彼法故名為對法。有財釋也。先來諸師。將為依主釋者謬也(順正理第一及顯宗第一。釋有為法亦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槃。有彼離故名為有離。如有財者名曰有財。今准彼文。故對法名。是有財釋也)。教能詮慧名對法者。全取他名。亦是有財。若經名法論教能對名對法者。亦准知之。若將[5]對法望藏為名者。教名對法。對法即藏。是持業釋。自餘約慧名對法者。對法之藏。依主釋也。釋對法名。略尋諸論。有三十六釋。婆沙第一有二十四釋。雜心俱舍分別功德論無性攝論。各有兩釋。世親攝論四釋。合三十六釋也。
 
[0003a06] [1]釋第三正辨相攝者。如章。今茲律典三藏之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攝。典者即是經之異名。外學者釋。典者常也。言可為百代常行之道也。由依戒論道。是毗奈耶雖兼定慧。然是第二毗尼藏攝。
 
[0003a10] 第二門辨教宗者。前列名云知教旨歸。旨者意也。至也。歸者。趣也。向也。謂造釋者知教意趣。意趣即是宗之異名。故云知教旨歸也(若作指歸字。非此義意也)。此中章云辨教宗者。語雖異前。而義無別。
 
[0003a14] 增戒學等者。通相為言。一切戒。一切定。一切慧。如次應知立為三學。然經論中。就漸次修。故立木叉以為戒學。四靜慮定以為心學。得無漏慧入見道等以為慧學。故下律文云。若比丘具持波羅提木叉。成就威儀。畏慎輕戒。重若金剛。等學諸戒。是為增戒學。何等增心學。若捨欲惡。乃至得入第四禪。是為增心學。何等增慧學。若比丘如實知苦集盡道。是為增慧學。瑜[2]伽第十七意亦同此。所言增者。[3]是增者是增勝義。謂戒定慧能有勝德及有勝用。
 
[0003a23] 名增戒等。第十疏中釋三學義。至彼當知。
 
[0003a24] 止作俱戒者。大聖制戒不越二門。一者止持離惡門。離婬等是。二者作持策進門。修定等是。然則止作圓戒學滿。俱能防過。並戒門收。故言俱戒。問三學應成雜亂。答毗尼藏中。戒論道勝。以宗往攝。無雜亂失。
 
[0003b04] 創發要期斷惡修善者。發心盡名曰創發要期。誓學二持。故稱斷惡修善也。
 
[0003b06] 建志成就納法在心者。勇銳無屈。名為盡建志成就。聽聞白等如法羯磨。發表無表流入身中。故名納法在心也。
 
[0003b09] 義順受體說之為隨者。問犯非順受應不名隨。答悔以成隨。爾者。若犯初篇。如何得悔。答學悔故隨。若爾覆無學悔應不成隨。通律師云。隨有二義。一順受義。二後起義。故並名隨。今解犯在隨位。相從名隨。若約剋性。犯實非隨。然此章中。或尅性說。義順受體。或相從說。即通持犯。理並無失。
 
[0003b15] 戒法有為等者。功德法中。或有有為功德。或有無為功德。今此戒法。有為德。攝續眾緣。所作生滅相。名曰有為。故俱舍第一云。如是五薀具攝有為。眾緣聚集共所作故。無有少法一緣所生(為破外道執一因生。故云無有少法一緣所生)能發之緣者。通於因緣及增上緣。至下當釋。寔。實也。
 
[0003b20] 位皆凡聖等。如下廣辨中。
 
[0003b21] 第四教所被者。聖不等門釋。
 
[0003b22] 備如常者。如廣辨中釋名門辨。
 
[0003b23] 一者作戒二無作戒者。下受體門自當廣釋。今且略解。
 
[0003c01] 方便身口等者。現緣動發稱為方便。簡酬往業報色體也。婆沙百一十七云。然身業定非異熟。加行起故。是此義也。雖諸有為剎那生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然相相續假言造趣營為也。
 
[0003c05] 一發續現四心三性始末恒有者。一發已去。相續現行。故云一發續現也。言四心者。疏主多依成實宗義故。准成實第九卷無作品云。若人在不善心無記心。亦名持戒。故知爾時有無作(善心有戒相續不論)。不善律亦如是(已上論文)。此論文意。即三性心及以無心。為四心也。問於四心中。以論三性。何須更別說三性耶。答四心門中雖復已說。於三性門重說。非然。二門既別。法相無違。或復通收色等三性。故復別說。問無心非心。何名四心。答從多分名。理亦無失。復有人釋。准成實宗。識想受行。四心恒有。復有人引俱舍第一頌云。亂心無心等。隨流淨不淨。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4](述曰)一者亂心。二者無心。次言等者。等不亂心及以有心。故成四心也。光法師釋意云。無表二性。一善二惡。心通三性。善惡無記。亂不亂者。惡無記心。望善無表。以性別故。名為亂心。若以善心。望善無表。以性同故。名不亂心。由此准知。善無記心。望惡無表。名為亂心。若不善心。望惡無表。名不亂心。若准順正理第二。釋此頌文。[5]真言不善及無記心。名為亂心。餘名不亂。不同俱舍約性同異名亂不亂也。無心即是二無心定。翻此二位。即是有心。問此中無心。亦應通攝無相異熟。答彼雖無心。都無無表。故此無心。不攝於彼。謂色界中。無散無表。復由無心無定無表故也(色界必無散位無表。如婆沙百二十二釋之)。順正理論。破此頌意云。亂不亂心。攝心已盡。何須復說有心位耶。或應但說有心無心。何用復說亂不亂心。光法師敘安慧救云。亂不亂心。是據散位。有心無心。是據定位。故無有失。若准真諦舊俱舍疏云。染汙心名亂心。餘名不亂心。入定心名有心。二無心定名無心。此四位中。無教恒生(無教。即無表是也)。今詳此等。似乖文意。觀世親意云。亂不亂心。雖是有心。為對無心。復說有心。凡諸法相。或由體別。而更別說。或由義別。而亦別說。今由義別。別說無失。故俱舍長行釋曰。亂心者。謂此餘心。無心者。謂入無想及滅盡定。等言顯示不亂有心。相似相續。說亦隨流。善與不善。名淨不淨。上來三家釋四心義。若望順疏。初說為勝。
 
[0004a15] 俱有懸防者。通律師云。無作懸防。義容可爾。作已落謝。如何懸防。答作生無作。故並懸防。或人破云。上法得戒。不從作生。故知表戒。不生無表。今釋別解脫戒無表必從表生。故婆沙一百十九云。別解脫律儀依表。是表隨心轉。律儀依心是心果。百二十二云。欲界必無隨心轉無表。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已上論文)。若爾上法得戒。應有表業。答據根本位。雖無有表。然從加行表生無表。謂加行中所有無表。善而非戒。至根本位方立為戒。故無有失。
 
[0004a24] 無作非色非心者。至下受體。當廣釋之。
 
[0004b01] 惡離善行者。如次即是止作二持也。
 
[0004b02] 念智捨等護防身口者。此根律儀。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明差別。言釋名者。新譯經論。名根律儀。亦名為護。舊譯經論。但有護名。所言根者。眼等六根。言律儀者是防護義。謂念智捨防護六根。名根律儀。舊名護者。真諦釋云。能障惡事攝善事故。能守護六根門。令惑業不入故。能防守行人。令不墮四惡道故。又能防守行人。令出凡位入聖位故。由斯多義。故名為護。今助一釋。護六根不流泄故。
 
[0004b09] 次出體者。先辨位次出體。言辨位者。始從初業。持戒護根。乃至無學。若定若散。有漏無漏。一切位中。但使根門不漏諸惡。皆悉得立。為根律儀。瑜伽二十一二十三。廣明聲聞戒根律儀。是世出世二道資粮。故知即是通初業位。婆沙四十四云。云何護圓滿。答無學根律儀。應知此中根是所護。由念慧力。護眼等根不合於境。起諸過患。如鈎制象不令奔逸。是故無學正念正知。名護圓滿(謂根律義。如從初業。至無學位。方圓滿也)。正量部宗明了論云。由對治上心惑。應說諸護數量。即是通明對治道義。歷尋諸部義意。並通一切諸位。
 
[0004b19] 次出體者。准正量部。正念正知正捨三法為體。念謂於緣明記為性。謂能憶持本所受等。慧謂簡擇功德過失。捨謂遠離貪憂二品。心平等性。無警覺性。故明了論偈曰。毗尼[1]曇略文所顯與戒及護相應人。釋曰。由對治上心惑。應說諸護數量。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護亦有二百九十四。為對治彼有善及無覆無記。諸護合有五百八十八。是人與此能對治護相應(論更一釋恐繁不敘)。偈中意云。理實毗尼。具[2]舍多義。略而言之。身論善戒及護根義。皆是毗尼。而於律中。但明於戒而不明護。故今毗曇具顯戒護。方令律藏義理周足。故云毗尼毗曇文所顯與戒及護相應人也。戒即身語律儀也。護即根律儀也。諸聖弟子。與此相應。故云相應人也。次釋長行意云。偈中雖言戒。護戒護必有所治之過。故云由對治上心惑。此即略標所治過也。以理而推。所治有三。一者上心惑。即發惡業遠因心也。二者非護。即發惡業近因心也。三者非戒。即所發惡業也。今此略標遠因心也。應護說諸數量者。略標能治也。復以義推。能治亦三。一者聖道。治上心惑。二者護。能治非護。三者戒。能治非戒。今且略舉護體一門也。言數量者。顯頭數也。問能治所治。既各有三。何以所治略標遠因。正治之中略標護體。答所治就本。故舉遠因。能治舉兼。故舉護體。故真諦云。此但說護。即兼收戒。故但應說諸護數量(彼釋意云。護是能發心。戒是所發善業。故說能發。即收所發)。問後何不言能治聖道。答護體之中。既有正智。即顯聖道。故亦不明。論云。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護亦有二百九十四者。此即別明能發業心遠近二因也(上心惑。是遠因也。非護。是近因也)。前略標中。就本而說。故舉遠因。今意正明護家所治。故明非護。真諦疏云。上心惑者。惑有二種。一者隨眠(部執疏解意云。恒隨眾生。如眠不覺。此惑亦有貪等執之異。縱入無心猶恒相續。即當大乘種子義也)。二者上心隨眠(真諦意云。上心即是起心義也。為簡無心等位此惑不行。故云上心也。雖非恒續。亦隨眾生而無覺悟。故云隨眠。即當大乘現行煩惱也)。隨眠不能生非護及非戒。唯上心惑。能生非[1]後及非戒。然非護者。從上心惑之所發生。謂由此惑。能令失正念起耶念。失正智起邪。失捨心起意憂喜(嗔恚忿恨嫉等類。總名為憂。貪慳覆憍等。並名為喜也)。故名非護。此唯意地。未動身口也。若動身口。即名非戒。此應二句分別。謂非戒必是非護。非護未必非戒([2]非戒必從非護心發。故云非戒必護也。然未動業。但名非護。以未動故。故云未必非戒也)。翻此而說。戒護相望。亦[3]戒二句。戒必是護。護未必戒(戒是善業。必從護發。故云戒必護也。然未發業。但名為護。以未發故。故云未必戒也。先來諸人解云。如有俗人。雖起善心。而無有戒。故云護未必戒者。甚未識意)。且上心惑三界總有二百九十四者。真諦釋云。正量部說。欲界大小惑。有一百三十七(大惑即是貪嗔癡等根本煩惱。小惑即是忿恨惱等餘隨煩惱。大意如是)。色界大小惑八十六。無色界大小惑合七十一。都合二百九十四。一惑能生一種非護。非護頭數。故亦同也。論云。為對治彼有善及無覆無記者。謂念慧捨以為護體。各通善性及無覆性。不同大乘念慧並是五別境數。其體並通善等三性。捨是善性。十一善収。若薩婆多。念慧並是十八地攝。亦通三性。捨唯是善。十善數攝。何以不同者。真諦釋意云。正量部宗。圓安名善。言圓安者。謂強勝心。因時無悔。果時離苦。故名圓安。論其無覆無記者。善雖昧弱。猶能遮惑令不覆心。故稱無覆。安不圓滿。故名無記(釋無覆無記。與餘宗不同)。准此部宗。勝劣二善。分為二性。是故二性皆為護體。若薩婆多。有漏善法。由感愛果。故名為善。是則通收正量部宗。二性名善。准此唯善以為護體。然薩婆多復是念慧二法為體。故俱舍云。正知正念。合名意根律儀。(述曰)謂以二法。合為護體。或名意律儀。或名根律儀。故云名意根律儀也。若准婆沙百九十七云復次釋。[4]衍彼文云。有作是說。根律儀以正念正知為自性。有說。不放逸為自性。有說。六恒住法為自性(謂眼見色。已。遠離貪憂。恒住正捨。乃至意知法已。亦爾。所餘次不繁敘)。若准瑜伽二十三云常委正念。防護六根。合行平等。或是善捨。或無記捨。故唯正念以為護體。由護根故。或行善捨(即十一善數中捨也)。或行無記捨位(四無記心。離染義邊。假說為捨。理無別體)。論云。諸護合有五百八十八者。非護[5]既二百九十四。各有善性及無覆性以為能護。故成五百八十八也。總述意者。非護既從破戒煩惱之所生起。此即是親發業心也。故以念等防護此惑。令於六根不復流漏。即令身口離過行成也。
 
[0005b16] 第三辨差別者。總說律儀。名雖是同。然根律儀是心所法。身語律儀是表。故不同也。婆沙百九十七有兩句。彼云。諸業彼不律儀邪。答應作四句。有業非不律儀。謂身語律儀。有不律儀非業。謂根不律儀(即明了論非護是也)。有業亦不律儀。謂身語不律儀。有非業非不律儀。謂根律儀。第二四句者。諸業彼律儀邪。答應作四句。有業非律儀。謂身語不律儀。有律儀非業。謂根律儀。有業亦律儀。謂身語律儀。有非業亦非律儀。謂根不律儀。
 
[0005c01] 作法作事有離有合。離者。一者作法。謂誦戒羯磨等。二作事。謂受食不安坐受食等。合者。假作法而作事。如得法造房等類。
 
[0005c04] 對事作法者。如先畜長後方說淨之類也。
 
[0005c05] 第二白法者。善法名白。昔未犯時。名為[6]為初白。今犯已悔。名第二白。
 
[0005c07] 第三門通標一部。名之為想。四分別論。名為別舉也。
 
[0005c08] 隨根制戒輕重差殊緩急有異者。先來諸人。種種解釋。或以僧祇四錢三角。餘律五錢。以配輕重。輙度殘提以配緩急。結淨開制配犯不犯。今詳本意。輕重緩急等。體同義異。謂隨諸部根性不同。於一事中犯相昇降。名為輕重(如四錢三角五錢等。事反輙度等。義亦是同)。據為誘進。及為遠防。於一事中。制相差別。名為緩急。謂誘進故。且制輕罪。或復全[7]聞(如據力分制殺畜提。及[8]〔開〕結淨等類)。為遠防故。制犯制重。名之為急(遠防妨道。煞草制犯。遠防犯重。制觸夷等類)。是則輕重。約犯相門。緩急之異。緩約誘防門。二十部師。未通此意。故各偏執。分成別部也。
 
[0005c18] 曇無德者。部執疏中。曇摩毱多。翻為法護。宗輪論中。名法藏部。舊人亦翻法敬法密。並是一也。然部執疏云。法上部舊名曇無德者。盖似不然。至下當辨。
 
[0005c21] 言四分者。古來傳說。律儀主四度昇坐誦出。名為四分。淨三藏云。良以梵本四夾成部。故云四分。豈容四誦便終一部。十誦五分。並由夾數立名不同。然夾亦有大小之異。今更助詳。如智度論第一百云。摩偷羅國。毗尼舍阿波陀那(此云譬喻經)本生。有八十部。罽賓毗尼除却本生。但取要用作十部(古來傳云。八十部。即八十誦律也。十部者。即十誦律也)。十誦彼既名為十部。故知未必由昇座誦。故應譯人約夾名誦。或名部也。
 
[0006a05] 行用差別分者。覺云一往分判。戒用律行。下二俱用。細論行用。四並通有。今詳本意云。所詮之行。約用差分。有此四種(何容外防。即詳是用及其內伏。即非是用)。
 
[0006a08] 據果望因者。謂以果名。於因上立也。
 
[0006a09] 業結無處逍然無為者。斷惑盡處。證無為理也。此亦因上立果名也。
 
[0006a11] 蘊積眾旨者。先來皆云。三十七法以為眾旨。謂僧戒八段。尼戒六段。二十揵度。結集。調部。及增一也。今詳一戒一經。以為眾旨也。
 
[0006a14] 共成一部者。能成之因。即是分義。自下廣解。此中亦應廣釋前中舉宗攝教。由於律相非所要故。但廣釋後之二門。
 
   第二宗歸門
 
[0006a18] 此門意者。前略辨云。今以宗求。其唯戒學。分別戒學。兩番料簡。第一受戒法門。第二隨戒行相。今度建立。故立此門。建立意者。一為破古。二為顯今。三引教證。四釋名義。五辨相須。六明教行。一為破古者。昔解開宗五門分別。(乃至)方可就總開別者。破古開宗義也。且如曇律師云。然戒不孤起。藉因詑緣然後方發。故第一明受戒方法。既有能發之緣。必有所發體狀。是以第二所發戒體。既受得戒。豈可端拱而住。必須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是以第三次明持戒。然上行之徒一往善成。中下之人捉心不固。遇緣憙犯。是以第四次明其犯。持犯既不頓成。故第五番還料簡上持之與犯漸頓之義。今師意云。第五漸頓。乃是隨中別義。故癈不論。就前四門。緣體相須。合為受門。持犯後起。合為隨門。且束此四以為受隨。方可就總曲開別義。若如舊解。便開總門。義乖學路也。後有更助五門立義。作問答云。問緣體就受門。持犯約隨行者。受中有能所。此懸明受緣。持犯既隨狀。具緣亦懸解。答隨行具緣。約戒文辨。無勞預解。若爾受戒法門下有揵度。應對彼釋。何假預明。答將欲釋隨。應先明受。欲使識緣。知體戒法居身。故先明也。若爾何不最先結集受戒揵度。答各據義別。亦不相違。然先結集戒本文者。略有二義。一者欲令能秉行成。二者欲令觀過興猒。戒行圓滿。方可秉法度生。欲令策進防德。為斯先集戒本。若論受法損益義。後與隨不同。故宜後辨。又問持法是順。犯是違。對持以明犯。受法是順。捨是違。應對受明捨。答隨含持犯。可相對明。受非通[1]相。故不相對(尊者云。上來且助古人立義。然今師解。懸明捨法。故不勞此問答也。上問答尊者每敘)。又[2]難持犯漸頓。在此預。明受捨漸頓亦應懸說。故今章中。翻昔師義。捨之漸頓義便懸明。犯漸頓對文方辨。故來前四以為受隨。總標之後。方可別釋。第二顯今者。章云故今解有戒宗有二等。三引教證者。[3]如章云故地持云等也。地持第四戒品云。受戒隨戒。當知無量。攝受菩薩無量淨戒。既引教證。四釋名義者。如章云受以要期創發等也。此中兩釋。前約受心持心不同。後約緣如受成隨立。五辨相須者。章云若無其受等也。六明教行者。章云。若釋受隨。可為兩門。第一約筌。即是總別一部教文也。二就行辨者。謂就一身起行次第也。且判文者。章云言約筌者已下是也。
 
[0006c08] 尼聚少法旨歸彰受等者。尼揵度文。從初不得受二[4]根者戒。明尼受法。第二諸比丘尼聚在一處已下。明尼雜行(既半明受。故云少法)。問受法等中。呵責弟子。七法相瞻依止等德。應[5]行是隨。何容名受。答師有此德。方堪度人。以隨資受。即受門攝。故云旨歸也。
 
[0006c13] 意辨其隨者。問二部戒中。減年受戒。度諸遮女。即是受法。何以言隨。答不應度故。令師得罪。以受結隨行攝。故云意辨也。
 
[0006c16] 次約行中。第一總解緣體者。相對辨別也。第二別解緣體者。由細別解也。相對辨中。章有兩釋。初約作法而明。後通得戒體說。且初釋意訖。
 
[0006c19] 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門者。壇場作法。受門畢故。所以名受也。餘可解。
 
[0006c21] 後釋意者。說相等事義通受隨者。作法未畢。在受門收。在辨體後。故是隨行。有斯兩濫。故通受隨也。
 
[0006c23] 約五受說可以准知者。上法一受唯得無表。餘四具得表無表也。
 
[0007a01] 論其緣者。具如第五藉緣門辨。
 
[0007a02] 護體為因緣者。如上已辨。護是發業。近因心故。是同類因也。
 
[0007a04] 能生作行者。作持行也。
 
[0007a05] 永斷相續還受持清淨對治護者。謂念智捨。以為護體。此與永斷還持之心相應[1]報也。
 
[0007a07] 還成二戒者。表無表二。還成清淨勢用增長也(於犯位中戒體雖在。勢用不增。大小乘。大意同也)。
 
[0007a09] 癈立門(癈四及六。唯立五受故也)。
 
[0007a10] 一以義求者。謂以別解脫義求。要從他故。心為第四。頌云。受別解脫戒。當知從他教。隨心上中下。得三品律儀。
 
[0007a13] 無上法人無上法教者。二義證知。無人無法。一者以有證無。謂異陳如善來人等。復殊羯磨受戒之教。二者以無證無。謂尋律文。都無上法人之與教也。
 
[0007a16] 勅聽者。與佛論議。因勅比丘聽受戒故(後當廣辨)。
 
[0007a17] 故不相類者。此律受後之開緣。不類彼律受前之常行教也。
 
[0007a19] 豈容逆數者。理應受竟。後疑方開。不應逆數也。
 
[0007a20] 曾嫁十二論議沙彌亦應[2]持滿者。難此二受未滿二十。何以逆開。然依十律。有論議。無曾嫁。此律有曾嫁。無論議也。
 
[0007a23] 女以仗人建志故與二十者同者。姑夫教勅。故曰仗人。逕歷若事遂能建志。理堪持戒與二十同也。難曰。建志尚許與二十同。羅漢豈容不如曾嫁。故使章中後釋云亦可胎閏等也。今詳亦應更破云。曾嫁別立不類胎等。
 
[0007b04] 就年數者。羅漢亦應別立。不補滅年。故知古師徒煩言論也。
 
[0007b06] 胎閏等三者。一胎。二閏。三十四日布薩也。
 
[0007b07] 闕於戒本者。意說。戒文本欲結罪。若羅漢闕。即必得戒。由得戒故。師僧無罪。故滅年戒闕文不立(至彼戒文。當辨是非)。
 
[0007b10] 有則定滿者。喻同年滿也。
 
[0007b11] 何故母經是名第一者。撿彼無文。彼文但言。建立善根上受具。而無第一之言也。然五分云。童迦葉不滿二十受具。佛問諸比丘。童迦葉有所得不。答得初果。佛言。此人是第一受具。不名白四羯磨如法受戒(已上律文。彼雖文有第一之言。而是初果)。
 
[0007b16] 或可略無者。其猶滅法之中。夢中行婬。憂波離言。乃至不犯突吉羅罪。然婬戒中。戒本及釋。並略無開。其例大有也。
 
[0007b19] 五分法身者。新譯經論。名無漏五蘊也。設得木叉。仍非戒薀。今雖不得。何成難詞。由戒名濫於戒薀。故汎難之。言五薀者。廣如婆沙第三十三。然略辨者。無學身中。正語業命。以為戒薀。三三摩地以為定薀。無學正見以為慧蘊(除盡無生。餘無漏慧)。盡無生智。無學正見相應勝解。名解脫薀。即盡無生。名解脫智見薀(創初證得此解脫智見諦理故)。雜集第十卷中無學支攝為五薀。彼云。無學正語業命。是戒薀。正念正定。是定薀。無學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慧薀。無學正解脫。是解脫薀。無學正智。是解脫智見蘊。基法師云。正見是緣事慧。正智是緣無為慧。今詳彼釋。定為謬說。謂無學身。諸無漏慧。別簡盡智及無生智。立為正智。即由創初證解脫故。復即名為解脫智見。除此二智。餘無漏慧名為正見。豈容一向判為緣事。又言事者說何為事。若變相緣名為事者。即盡無生。亦通緣事。若緣事相說名事者。即聲聞人。無漏聖慧不能緣事。何容得有緣事智耶。據佛菩薩。可通緣事耳。
 
[0007c12] 第二解者(今師意存)。母論上法。文相甚多。今且略引要而明者。彼論第一。有三節文。且第一節。僧尼各有五受。文言五者上受具。何故名上受具。佛在世時[3]受不戒。直在佛邊聽法。得阿羅漢。名上受具。第二節云。云何。上受具。如有一人。盡一切[4]滿未滿。二十已受具足。即於比丘中。自生疑心。同住比丘白世尊。世尊語比丘。汝數胎閏滿不。答不滿。佛即問諸比丘。得羅漢耶。白佛言得。佛言。此是上受具。第三節云。佛告諸比丘。從今已去。聽汝建立善根上受具。佛告諸比丘。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皆立善根上受具。我今亦復如是。是名立善根上受具。第二卷云。上受具中。除尊者摩訶迦葉蘇陀婆。[5]具餘一切不得建立善根上受具。問引彼證此。為應理不。此何所疑。以其嵩云。夫論立義。依宗正之。豈取僻文。依他部立。且如上法。無替減年胎等不滿。更開羅漢。若道成名受。胎等應同。胎非受緣。羅漢寧是。又准母論。亦羯磨開。故彼文云(廣如前引。第一卷中。第二節文)。又母論第二。上受具中。除尊者磨訶迦葉蘇陀波(廣如前引)。又立上法。應無[1]應無羅漢沙彌。若據祈心。准憑何教。(彼又總非云)如斯之義。應熟思尋。(又云)立者不能熟詳文義。既無的據。難可依憑。(又云)是力力無勞廣述。今詳彼難。若道成名受。胎等應同者。今應反難。胎中九月。羅漢幾年。故不例也。若言道力義同二十者。三果何容劣於二十。又復羅漢何理劣於曾嫁之人。准羯磨[2]前方開補年。其曾嫁者。何理勝於羅漢極果。開羯磨前逆數十二。又云。母論亦羯磨開者。何不審尋彼論第一佛在世時不受戒文也。故知。彼論第二節云。如有一人。盡一切漏。未滿二十。已受具足者。望曾作法。即名已受。然法不成。復名不受。故荷初節佛在世時不受文也。若不爾者。豈容一論二說相違。故不應爾。即由此理。此[3]理律下文因明羯磨。乘說羅漢名受具者。亦望羯磨法定不成也。又嵩復引母論第二。除迦葉等。欲何所說。今詳除者。由迦葉等上法所收。故須除之。其餘不詳。此則上法文甚分明也。若言除已其餘不聽故無上法者。八年之後。不聽三歸。亦應三歸不立為受。又難祈心准憑何教者。智人咸許推理歸文。何用滯文而迷正理。又三世佛。論說皆同。寧執自心違三世佛。又尋諸部。皆有此受。但名不同。且俱舍十四。立有十受。第四受云。四由信受。佛為大師。謂大迦葉。雜心第四。十受亦同。十中第三名為受師。多論第二。七受之中第五自誓。十誦五十八。十受之中第三自誓。見論第三受教。既通諸部。此何獨違。故此律受戒[打-丁+致]度云。爾時有年不滿二十者。受具足已。後便生疑。諸比丘往問佛。佛言。自今已去。若受具足已。有如是疑。聽數胎月。若數閏。若數十四日說戒日。若得阿羅漢。即名為出家受具足(造論本欲釋律本文。母論既明此文。甚顯)。又責祈心憑何教故者。多論十誦。皆名自誓。誓即祈心。寧非明教。問前來上法。雖已善成。瑜伽決擇分。如何會釋。彼論五十三云。或有一類。唯自然受。除苾芻律儀。何以故。由苾芻律儀。非一切堪受故。若苾芻律儀。非要從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便應一切隨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聖教。便無軌範。亦無善說法毗柰耶而可了知。是故苾芻律儀。無自然受(已上論文)。答彼據制後滿足教說。即符母論除迦葉等。其餘不得建立善根上受具也。
 
[0008b18] 多子塔者。佛本行三十六。迦葉因緣品云。佛在一樹下。爾時是神名曰多子。偈中云。佛在多子樹。母論云。迦葉白佛言。我初到多子塔林中見世尊。(述曰)因多子神。以目林塔。林中有樹。復云佛在樹下。辟支佛因緣論中。亦說多子塔事。
 
[0008b23] 羣品者。覺有二解。一云。羣者眾。品者別。即別眾是也。又云。群者眾多義。品者品類義。謂於四年不同大僧護持律相。何得不犯眾多品類微細惑也。今詳母論第二卷云。法業羣品業不應作。法業齊集業應作。(述曰)梵本之中。名為羯磨。此翻為業。所言法業羣品業者。是別眾也。復言。法業齊集業者。是法和眾也。謂於界內。別為群品也。付法藏第四云。憂留陀山有一老虎。生於二子。飢窮困極。便命終。二子失母。憂婆毱多。日日與食。為說諸行無常偈。命終生摩突羅國。至年八歲。出家得道。即便使之採瞻匐花。答言。大師此樹高峻。毱多言曰。汝等是天(神用名天)。豈無神足。時即昇空。採花奉獻。諸人同見歎未[4]曾(育王傳第四亦同)。育王經。降伏外道。撿彼無文(應撿賢愚)。賢愚第十五。尊者舍利弗。晝夜三時。天眼觀世。應度度之。爾時有諸商人。共將一狗。至於中路。眾賈頓息。狗便盜取還賈人內。於時眾人便共打狗。棄置空野。捨之而去。舍利弗頓息狗。便以天眼見。以食施與。即為解說微妙之法。命終生舍衛國婆羅門家。字曰均提。至年七歲。付舍利弗。令使出家。得羅漢果。自以智力。觀過去世。作一飢狗。蒙我和上舍利弗恩。今當盡身供給所須。永作沙彌。不受大戒。
 
[0008c19] 摩夷者。正梵音云。摩怛理迦。翻為本母。既有母義。古人遂稱毗尼母論。為摩夷也。
 
[0008c21] 盡智現前即發具足者。至下第六。發戒時節門。當辨釋之。
 
[0008c23] 上法三緣。至第五藉緣門釋(一假佛教授。二有祈夷心。三盡智現起)。
 
[0008c24] 至文釋者。下婬戒中。釋准十誦。是賊住人也。古人有立自然受戒。謂佛是也。故下文云。自然得解悟。云何從人學者。彼為憂陀邪梵志。問佛為從誰學。佛即答解悟。非答受戒也。
 
   釋名門
 
[0009a05] 善來兩釋。覺云。前釋意者。由此律中。要得初果。方命善來。後釋即准五分第一。善來通凡。故除契證句也。以五分律。須提善來。而犯初戒。故知通凡。由其初果。性離五邪。必不犯重故也。今詳前據受戒揵度文中。但言來比丘。而無善字釋也。後解即依八比丘中。具有善來兩字釋也。是則解善是求戒行者。來謂如來。教章云。故曰善來。即據能所合結。律單言來。[1]據所對教也。後解或據能所合說。文具兩字。義如前釋。或以行者善心而受。佛遂雙讚。即二字俱為佛教也。
 
[0009a14] 上法。兩釋。先來諸釋不復堪記。今詳前釋。約聖智境。名為上法。論其後釋。即能證智名為上法。且前釋云性空之理超出相有者。先來復言。相謂十相。有即三有。今詳生空。即是無為。成實論宗言不可得。如衣壞已都無所有。龍樹宗中。亦同此義。薩婆多宗釋。滅即以離繫為體。實有非無。天親無著護法等宗。二空所顯之實性名曰真如。是聖智境。非無實體。諸宗雖復諍體有無。莫不皆稱性空之理。性違於相。故言超相。空違於有。復言超有。此超相有。意顯涅槃。涅槃之性。遠十相故。俱舍二十八云。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十相者何。謂色等五。男女二種。三有為相。(述曰)色等者。等取聲香味觸也。三有為者。一生有為相。二住異有為相。三滅有為相也。住異合說者。俱舍第五。一釋云。住是有情所受著處。為令猒捨。與異合說。如示黑[2]甘與吉祥俱。是故定有四有為相(開即四相。合即三相)。涅槃經第三十。離十相亦同此說。涅槃既是法中之上。故名上法。上法即是聖智所緣。內證境界。
 
[0009b07] 修道進德[3]或盡解滿會增上法者。謂數勤修聖道力故。進證智斷二種圓[4]滿。所言[*]或盡。即顯斷德。言解滿者。即顯智德。斷德即是擇滅無為。智德即是盡無生智。無學正見也。於斯二德成就之時。正契無為。會增上法。
 
[0009b12] 亦可盡無生智超學表者。即是第二約智釋也。表者外也。謂超三果四向之外。故云上法。智是有為。可建立故。故引母論。證成釋也。俱舍二十四頌云。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喻定。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此頌意云。斷非想地九品。或時第九無間道相應定數。名金剛喻定。次解脫道即超盡智。此之盡智與盡得俱。故云盡得俱盡智也(盡得即是擇滅得也)。既得盡智。即成無學應供等果。理實鈍根唯得盡智。若其利根亦得無生。二人俱得無學正見。故婆沙一百二云。時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唯一剎那。盡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盡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不動阿羅漢。金剛喻定。[5]後盡智唯一剎那。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未來無量無學正見。不可頓起)。俱舍二十四。正理六十五。義亦同此。然正理論。說無生智及無學正見。或亦一那剎。或亦相續。婆沙文云。或解脫道或勝進道攝是盡智。唯勝進道是無生智。因此略釋。金剛喻定。盡無生智。無學正見。略作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辨相。且釋名者。問何故名為金剛喻定。答婆沙二十八云。無有煩惱。不斷不破。譬如金剛。無有鐵等不穿不碎。故名金剛喻定。問何故名盡智。答俱舍二十四云。盡智是斷[*]或中最後解脫道。由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正理六十五一釋大同。又云有餘師說。惑盡身中。此最初生。故名盡智。問何故名無生智。答正理意云。言無生者。謂未來生得。非擇滅智託無生。名無生智。若爾。豈可無漏聖慧緣非擇滅。答理實根本無生智體。但緣諦理。而由後得緣非擇滅。故無漏智從後得智。得無生名。於理無失。問何故名無學正見。答推度性故。名之為見。此見真實。故名為正。若據照矚。名之為見。則盡無生亦名為見。今據推度。故盡無生。非是見性。由此二智。已息求心不推度故。若准大乘。一剎那智義說為二。謂由有彼集因盡義。故名盡智。復由有彼苦果不生義。故名無生智。除此二智。餘無漏慧照理明了。名為正見。雜集第十。略釋盡無生智。瑜伽六十九。有出世盡智無生智。復有世出世盡智無生智。如彼應知。
 
[0009c24] 次辨體者。金剛喻定。六智相應定數為體。故婆沙二十八云。此有六智。謂四類智。及滅道法智(此即苦集唯是類[1]□。滅道即通法智類智)。若約行相。四諦各通[2]四諦各通四種行相。廣如俱舍二十四婆沙二十八釋之。盡無生智者。六智為性。謂法及類並四諦智。若細分別。四法四類以之為性。然此二智。最初生時。唯苦集類。自後相續。方通六智。緣苦集類金剛喻定。亦與此同。滅道法類金剛喻定。即不同此也。謂此定後。必定[3]故為苦集類智。不得同前滅類道法類也。若論行相。初盡無生。唯六行相。謂苦集類。除空非我。後相續位十四行相。亦除空非我行。由此二智。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等。涉世俗故。故除空非我行。無學正見法類四諦六智為性。通十六行。或以七智為性。加他心智。
 
[0010a13] 次辨相者。金剛喻定。勢能摧破。三界一切所有煩惱。但由前時煩惱已破。是故不破理實有能(如俱舍二十四釋)。盡無生智。如俱舍二十六云。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眼智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云何無生智。謂正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由此所有眼智明覺等。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葉彌羅國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無學正見。准而可知。不繁廣辨。
 
[0010a22] 未感如來玄悟見道者。簡異善來。善來諸人。感佛說法。復悟見道得初果已。方命善來。今此三歸。都無二義。故云未感。上法既非言教下發。以非類故。不須簡之。
 
[0010b02] 三語三歸。唯此律中。體同義異。望三寶境。名曰三歸。望羅漢教。名曰三語。不同多論分為二受。至下當知。
 
[0010b04] 了[4]論瞿婁達摩者。了論疏中作此名字。非論文也(論文但多尊法)。
 
[0010b06] 受緣開合門。
 
[0010b07] 猥多者。字林。猥者眾也。
 
[0010b08] 僧得可呵者。以違教故。應可呵責得吉羅罪。非謂提舍尼也。覺云。梁朝時。白木調國從西進馬來。故知此國在白木調來也。
 
[0010b11] 若一比丘尼往大僧中代乞戒者。准下尼法。但差一人。若准五分二十九。十尼俱往。如下當辨。
 
[0010b13] 因辨遣[5]信得戒時節者。章中三釋。初釋先且依教立宗。章云。(乃至)已與汝受戒竟。次當引喻以立道理。章云。又准媒業。(乃至)[6]便義不具。次釋妨難。章云。若爾何故教人盜。(乃至)不同殺盜(謂有別義。不類殺等。言別義者。當知年夏。媒須和合二處。二處者。男女也)。次第二釋。初破前宗。章云。若爾戒非羯磨緣生。(乃至)何容使報。方始得戒。次申自宗。章云。故有異釋。(乃至)事成得罪。次釋妨難。且先立難。章云。若爾何不類媒耶(假述前師。舉媒為難。媒戒文云。受語往彼還報。僧伽婆尸沙。亦應殺盜受語往盜還報。方成犯限也)。次答非例。章云。答如媒報所媒。(乃至)何得以所類能(顯媒類受。若並令報。於中即有能所不同。且如媒中。如有和上教一弟子。男家受語往語女家。女家受語還報男家。此則男女俱是所媒。此則報時。但能所媒。能教和上已得罪竟。論其殺盜。若令還報。即是義邊。受語往彼。事成我已罪竟。若復還報。便是能報。非是罪時。故不相類)。次准例立理。章云。如此解時。(乃至)非謂報竟。方始得戒(謂類媒殺並不報能。即例受門。以受戒人為能教者。使尼往受。羯磨纔成。即得律儀。不須還報)。或曰。今應更難此第二釋。謂立能所。與前義別。男作能教。令為己媒。所教比丘須還[7]男。准此例受。理應還報。應答難云。此媒雖復要須報能。而不得結能教男罪。亦應受戒雖要報能。而亦不令能教得戒。復曰。能教比丘。令為己媒。既要報能。受亦應爾。答汝若類媒須結媒罪。今為己媒。既要報能。受亦應爾。答汝若類媒須結媒罪。今為己媒。乃是婬因。豈令受具而發五戒。復曰。尼僧十眾並作能教受戒行者。及大僧眾並作所教。此則所教預喻如所媒。所媒既須往彼還報。受戒亦應往大僧處。還報受戒行者。答媒報令能得罪。豈受還報而令能教尼眾得戒耶。此等既並立難不成。還歸初門能所類相。並不報能。得戒得罪也。次第三釋。先且總非前釋。章云。雖有此釋。(乃至)不了說故。次依教立理。章云。如餘三律。(乃至)明因使得(理應受戒。要聞羯磨。故知使傳大僧羯磨。方始得戒)。次例此律。亦應具傳大僧羯磨。章云。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下尼法云。能使應還。比丘尼寺內。語言大妹。汝已受大戒竟。述曰。疏意說比尼法文略也。謂准尼法。雖差一尼並二三伴。異於餘律十尼俱徃。然亦應理還來集尼。對大僧中所作羯磨。令具聽訖。方可語言。大妹汝已受戒竟。以受要須聞羯應故)。次辨具緣。章云。應具六法等也然文亦不具者。略者。准尼法中。全無第三戒師白緣。於第四緣。但問名字及和上名。并學戒不。而略不問十三難等。雖問少分。而亦是略。今更詳之。應具十緣。一端正女人。尼法文云。小小類貌。不應遣信。母論第二云。若有如是比者。得遣信受(五分半迦尸。十誦四十一云。婆羅門生女。端正姝好。價直半迦尸國)。二有難緣。三本法成就。四白二差使。口差伴尼(准尼揵度)。若准餘律。十尼俱往。五義加使尼為請師(設無此緣。亦應得戒)。六使尼為乞。七戒師作白。八撿問遮難。九白四成就。十使還報知。若依餘律。白四具足(或恐轉變。更應撿難。更加撿緣。使十一緣)。上來立義雖已善成就。崇復云。遣信受戒得。在大僧言下。報表事終。非為發戒。故報文云。已與汝受戒竟。報有已言。明知先得。若在報發。便違已言(難曰。俱舍第九云。開口已眠。應先開口)。又云。若使言下生戒法者。便有三過。一有秉法雜亂過。二尼有一部發戒過。三違見論八語過。今略詳之。尼傳僧教。本非雜亂。故五分二十九云。羯磨師為說僧所作白四羯磨令聽已。又凡受戒。理須聽聞大僧白四。若不許尼傳僧白四。僧教未成。則崇自招一部之失。又見論八語者。善見第七。八種得戒。八語之外。別有遣使。[1]如彼論云遣使如彼論云。遣使受具足戒者。半迦尸尼。遣信八語。得具足者。從比丘尼得白。四法。比丘僧復白四法。是名八語(已上論文)。八語遣使。論既別設。違八語。何成有過。況復使尼傳僧白四。並其本法。成八語。此等立破。具如破述記中已廣辨說。
 
[0011a21] 受有作法者。尼往僧中。或須結界。或相撿問。隨時變動。不同隨中。
 
[0011a23] 異緣無作唯隨非受者。窮尋疏意。略有三門。一者異緣能發無作。如欲殺人不執刀仗。乃用指印相書而煞。雖同身業。而事有異。故曰異緣。[2]者互緣。如以指印。或以相[3]盡。作大妄語。是即身業以成語業。或如讚殺。以語成身業。既互造故名互緣。三者助緣。如以他人身語等業。用成我身身語等業。即如遣使。名曰助緣。先來諸人。不違異緣互緣別相。遂妄破疏。且如覺云。受中理亦通於異緣。如語乞戒發身戒故(此將互緣。以破異緣是故非理)。通律師云。問此人亦應遣使依止。答成。若有難。開無依止而住。豈可有難。開不受而得戒。故不相類也。又以依是憑義。理不[4]合遙也。
 
[0011b10] 總發假緣者。情非情等一切境上。總頓發故。要假緣也。
 
[0011b12] 今取面化者。謂便捨時。未說成捨者。留待後時。容親面化使不捨戒。以其捨戒如死故也。
 
[0011b14] 不假餘緣者。若當有便。隨便對捨。何須遣往也。
 
[0011b15] 十人二十足為良驗者。十人受戒。二十出罪。是表難易也。
 
[0011b17] 受本不得請僧就己者。上代僧祐律師云。遍尋諸律。有難尚令遣使往受。豈容無難輙受尼請來就尼寺。往往有人。輕藻無識。往赴尼寺與受戒者。深違教意。今詳教意。但由大僧。取靜息緣。不肯來赴。故開使受也。請而赴者。理非輕藻。然今疏意。同僧祐說。故云不得也。伽論第一及第七並云。百一羯磨。一切經中。亦別有一卷百一羯磨。即薩婆多宗所弘也(數有人言。毗尼母百一羯磨者誤)。邊無十僧。誰足二十。故應同開邊尼十眾雖有多釋義[5]等為可者。一解。羯磨中攝。故不別論。若爾遣使亦羯磨攝。何以別明。答端正女人。開中之勝。而論曾嫁名中鄙惡。不類端正。故不別論。雖有此理。然十二開異常二十。應分兩別。答以十誦中無開十二。有遣信故。今據彼說。故有隱顯。章中破云。以其文無定數者。諸部受數。或多或少。豈專十誦以妨此律。又解違於五受。亦同此破。故依下文。立曾嫁受。
 
[0011c08] 女婦二受者。婦受有一。曾嫁是也。女受有三。二十眾。遣使。並義立邊尼十眾也。更加大僧十人五眾。即是羯磨離六也。
 
[0011c11] 合即唯五者。謂合前六。總名羯磨。辨餘善來上法等四受。故五也。引伽論者。證成羯磨。應離成由也。
 
[0011c13] 並餘二受者。一者義立邊尼。二者曾嫁。
 
[0011c14] 二僧攝者。義立邊尼及邊僧並五人僧攝。餘並十人僧攝。
 
   得名門
 
[0011c17] 善來兩釋。准上釋名門中。如次配之。謂有一[6]學兩[*]學異。
 
[0011c18] 上法兩釋。亦准釋名。約境約智。如次配之。約數就心。即帶數釋也。
 
   通局門
 
[0011c21] 多論對七受以說此約五受者。多論第二。見諦。善來。三語。三歸。自誓。八法。白四(八法即八敬也)。於此七中。義攝為五。與此律同。故相對辨。謂彼七中。善來三歸八法白四。即與此律四受全同。三語攝入三歸之中。見諦自誓[1]自義同上法。是故攝之。以為五受也。
 
[0012a02] 但知七中有見諦無上法者。見諦雖可義同上法。論其尅性。此律所無也。
 
[0012a04] 此律有上法無見諦者。上法雖可義同彼論見諦自誓。然據名字。彼無上法也。今詳上法。是母論名。仍非此律有也。
 
[0012a07] 八敬專尼餘三比丘者。應云八敬專尼餘五比丘。何故言三。答合五為三故也。謂三語三歸。合為一見諦。自誓合為一。善來復一。故三成也。
 
[0012a10] 若謹依文者。多論第二云。問七種受。幾是比丘不共尼。答曰。五是比丘。一見諦。二善來。三者三語。四者三歸。五者自誓。問幾是尼不共比丘。答曰一。謂八法受戒。問幾二眾共。答曰一。謂白四羯磨也。
 
[0012a14] 為止誹謗故者。多論第二。佛不自度尼家三眾。作此釋也。
 
[0012a16] 多論局者偏就愛道等為言者。問多論第二云。八法受戒。唯大愛道。更無得者。既唯一人。何用言等。答理實多論。唯望愛道善來是局。復置[2]等等言。良以母經及此律等。敬通五百。是則善來總望五百。亦名為局。總收義盡。須置等言。
 
[0012a21] 亦同此局者。重釋此律望五百局。十誦五分。望愛道局。故云亦同此中多論說局也。
 
[0012a23] 舉此五受受隨分別者。此律善來唯受非隨。唯佛秉故。若准祇律第三。佛與比丘俱秉善來。即是義通受隨二法。謂自得戒。即屬受門。復以度他。即隨行攝。次辨上法。若據母論。唯二人得。唯受非隨。通律師云。[3]自因祈心。果戒俱得。即[4]是攝。復教他得。即隨行攝。此義即是自部所宗。以其破結不遮簡故。次辨三歸。多論第二云。佛成道後八年之中。得三歸受。故八年中。理有自得教他之義。便通受隨。八年之後。非受非隨。次辨八敬。若准自律。五百釋女因此得戒。名之為受。隨中行敬。復即是隨。然此隨義異前說。除五百已。約餘女邊。唯隨非受。次辨羯磨。義准應知。今此古人。受隨分別。既說五百。故通受隨。自餘諸尼敬不通受。明知五百以敬為受。是故善來不度五百。故說善來局也。
 
[0012b12] 叔釐尼者。賢愚第五云。其初生時。細濡白[疊*毛]裹身而生。父母恠之。相師言[5]古。因為作字。名曰叔釐。秦言白也。叔釐長大。[疊*毛]隨身大。女白父母。我欲出家。將往佛所。佛言善來。頭髮自墮。所著白氎。尋成五衣。精進不久。成阿羅漢。
 
[0012b17] 摩登耆女者。經無文說善來受。母論第一。摩登祈[6]撿。
 
[0012b18] 多論自誓唯大迦葉者。彼論第二云。自誓唯大迦葉一人。更無得者。(述曰)意說。當時更無人得。非是佛制餘不復聽作自誓受也。故章中云。一多少為言等也。多論第二云。問佛在世幾年便聽白四羯磨受戒。答曰。有言佛初得道一年後。聽白四受。有言四年。有言八年。以義而推。八年者是正義也。(又云)佛遣阿難。與大愛道。八法受戒。十四年後。聽白四受。(又云)三語三歸。佛成道已八年中得。八年已後。更無得者(已上論文)。
 
[0012c02] 結集毗尼序者。十誦五十五。明五百結集。彼文名為五百結集毗尼序也。一為敬要(即是釋前不善來度)。二須和上(即是釋前不羯磨度)。
 
[0012c05] 多論俱局離羯磨故者。多論雖言羯磨是通。餘皆是局。若如向來離羯磨受。便合多論。一切俱局。謂據總名。羯磨便通。論其別體。亦即是局。
 
[0012c08] 數齊有五者。頌曰。僧五謂來上。三歸十及五。尼五謂敬遣。邊十常行嫁。又准多論。更加三語及以見諦。便為僧七。今言僧五。謂攝此二人三歸上法中也。
 
[0012c11] 局中三僧五專尼眾者。前齊五中。除來上已。餘三局僧也。即齊五中尼眾有五。是專局尼也。
 
   諸部同異
 
[0012c14] 十誦五十八種得戒頌曰。然見誓論邊。重信來歸羯。
 
[0012c15] 六同四分者。十中後六。義攝為四。便同此律來歸敬羯也。謂邊五遣信羯磨。合之為一。餘三還三。即是攝為四也。
 
[0012c18] 善來是同者。同此律中。要得初果也。
 
[0012c19] 不須善來者。謂彼復有直爾見諦。即發戒品。不須更加善來受法。
 
[0012c21] 餘二即異者。一者所秉法。二所被行者。故言二也。
 
[0012c22] 四句分別者。即釋名等四門是也。
 
[0012c23] [7]智論云非佛聲聞等所告者。智論九十五云。無性可見。住是性中得[8]耨菩提。何故無性相是阿耨菩提。非諸佛所作。非辟支。非羅漢。非向道。非得果。亦非菩薩所作。眾生不知諸法實相。是故菩薩行般若彼羅蜜。以方便力。為之說法。(述曰)無法性者。是所證理。阿耨菩提。是能證智。而今論云無性相即是阿耨菩提者。菩提菩提斷。皆名為菩提。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故說無性即是菩提。此之性空。不為因造。然十誦中。雖不說辟支。是自然得。以其多論七受之外。有佛辟支。並無師得。義准成立辟支自然也。
 
[0013a09] 四分等中者。母論也。
 
[0013a10] 大盡智者。多宗餘論與此大名。[1]准此多論第二卷中。云大盡智。先來諸人云。約人名大。今詳論意。已前有學。煩惱分盡。今成無學。煩惱大盡。故名之也。
 
[0013a13] 道未知智者。即道類智也。何以知然。雜心第六。釋九遍知四類忍四類智。皆名未知。且如彼云。集智忍未得一斷知。如彼廣說。然婆沙六十二云。集類智忍滅。集類智生時。得一遍知。文相不同也。然雜心論上下文中。有處亦名比忍比智。良以觀上二界不現前境。名為未知。餘釋非理。不勞敘破。又覺云。若准俱舍苦忍初心得者。彼以俱舍第十四十受文云。二由得入正性離生。即作此說。理實初入苦法忍時。名入離生。而論得戒。要至第十六心得也。見諦周故。順多論故。建立果故。然俱舍云得入離生。顯初入道。由此為緣而得戒品。不必即說得戒剎那也。
 
[0013a24] 多論假身口教者。准章中釋。似約言教之教。今詳多論。表名教無教。彼論第二。問曰。佛與辟支。云何得戒。答無師得。問從教得。不從教得。答曰不從教得。有言。從教得。如佛在樹下結跏趺坐。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盡。即身教成就。口教成就。然後得漏盡戒亦俱得。是謂身教得戒。辟支亦爾。(乃至)見諦或言從教得。或言不從教得。言從教者。安居一時。乞食聽法。身口二教亦俱成就。然後見諦。戒亦俱得。是名從教得戒(已上論文)。若是言教者。見諦既因佛教。何故乃言安居乞食等為身口教。又彼論第一云。若口說三歸。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教。故知是表無表也。
 
[0013b11] 問木叉戒是無漏戒禪戒不者。多語第一問答也。
 
[0013b12] 佛在世有者。法未滅來。總名佛在。此約制立七眾木叉。要佛出世。若約獨覺。出無佛世。五戒性成。名木叉者。不假佛世。問聖者皆得五不作戒。若是木叉。應命終捨。何因經生仍成五戒。答理實命終五戒隨捨。由此五戒。感當勝果。故非不捨。然隨生處。五戒性成者。理是新成。非成前生。故無有失。
 
[0013b18] 餘二人天俱有等者。約趣辨依身也。於中禪戒。通欲色界。容成容現而名為有。若無漏戒。欲色二天。亦是容成容現。於無色天。唯成非現。亦得名有也。今言人天俱有者。天名是通。理應分別也。
 
[0013b22] 餘二通二界等者。約界辨依身也。謂禪無漏。通二界中。容成容現。其無漏戒。無色界中。唯成非現。婆沙二十八云。無有聖者不成就無漏戒。是故聖者生彼界。唯成就造色。於中學成就學隨轉色。無學成就無學隨轉色。問此諸隨轉色。何大造耶。答依次前身。隨所應戒。欲界或色界大造。(述曰)婆沙百四十云。無漏戒不墮界地。隨所依身。大種所造。若現有色。可如百四十說。今既生於無色界中無色身故。故以前身大造也。
 
[0013c06] 若如十誦證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見諦是者。初果見諦。義即決定。斯陀那含。義即不定。若先世道。斷欲六品。後入見道超證一來(大乘世道是伏非斷。而論超證。亦得同此)。或先世道。斷欲九品。後入見道超證不還。此二超證。得名見諦。而亦得戒。若先初果。漸次證得一來不還。即非見諦。理不得戒。
 
[0013c12] 問證下果時為一切得耶等者。此問答中。敘古人釋。略顯其非。且古意云。以下三果或。未盡故。假有祈心。即略非云。若第四果雖或已盡。亦非一切得。如沓婆等。故知不由或未盡者即假祈心。若爾今師云何答如前已釋。以其戒是從緣得故。不由或盡不盡也或有疏本云。若第四果雖[*]或盡解[*]滿一切得戒者。傳寫者謬。若言一切得者。何得指同沓婆也。
 
[0013c19] 何得判言經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者。意破前師五戒一向判為在家。八戒一向判為出家。而言在家不得三四。[2]是望經文。有大寬失。以經但言唯不得四。非不得三故也。章云。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斷自妻。豈得三果者。此意難云。若復用汝五戒在家可經釋者。有違理失。以有自妻。何得三果。三果必斷欲界或盡。何有自妻。章云。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者。此顯正釋。正釋意云。既言在家得三道明亦出家。即是亦在家亦出家也。以其著俗。即名在家。斷非梵行。復是出家。由名在家。順經文相。復由出家。故不違理。即破前師八戒一向唯是出家。無在家義也。
 
[0014a06] 頻婆娑羅等者。觀經云。佛口放光。照頻婆娑羅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閇。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0014a09] 經就道俗多少者。緇服出家得道者多。白衣在俗。得道者少。故下律云。以信樂心。而作是念。我今在家。妻子繫縛。不[1]能純修梵行。我今寧可剃除鬢髮。被袈裟。以信捨家。入非家道。善生經說。在家菩薩修道難。如陸路牽般。出家菩薩修道易。如水路乘船等。瑜伽四十七云。出家菩薩一向能行鉤鏁梵行。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廣如彼論。
 
[0014a16] 非謂不得第四果耳者。若准多宗。定不得四。故婆沙四十六。釋初果云。問若滿七有。無佛出世。在家得阿羅漢耶(正義家釋云)。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今五分律。化地部宗。俗得羅漢。不須會釋。見論第七。教授迦葉詞句。具如彼論。不繁敘之。然章中不具也。
 
[0014a24] 明智現前者。無漏聖智。稱之為明也。
 
[0014b01] 如增一阿含廣說者。彼二十一云。佛在摩羯國波沙山。世尊清旦從靜室起。在外經行。須陀沙彌。在世尊後。世尊顧曰。今問卿義。諦聽善思。對曰如是。世尊告曰。有常色及無常色。為一義。為若干。須陀白佛言。此義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有常色者是內(如來常身。非諸凡夫六根所取)。無常色者是外(外色聲等六根所行)。以是故。義者若干也。世尊告曰。善哉。復云。有漏無漏義。為一為若干。對曰。若干。所以然者。有漏義是生死結。無漏義是涅槃。故是若干也。告曰善哉。復云。聚法散法。為一為若干。白言若干。所以然者。聚法之色者。四大形也(極微聚故)。散法之色。苦盡諦也(謂滅諦體。散滅有漏色身也)。故有若干。告曰善哉。復云。受義陰為一[2]義若干乎。白言若干。所以然者。受者無形。不可見。陰者有色可見。故若干也(諸心心所領受境界。故言無形也。色可聚集。故名陰也)。告曰善哉。復云。有[3]學義無[*]學義為一為若干。對曰若干。所以然者。有[*]學義。是生死結。無[*]學義。是涅槃。故若干(謂名有無名也)。復告曰。云何有[*]學是生死。無[*]學是涅槃。白言。有字。有生有死。有終有始。無字。無生無死。無終無始。世尊告曰。善哉。快說此言。今即聽汝為大比丘。告諸比丘。摩羯國界。快得善利。便此沙彌此境界。今總頌曰。常色無常色。漏無漏聚散。受陰字無字。如次義應知。
 
[0014b22] 多論舉羯磨攝十誦中三者。謂[4]中三者謂攝五眾遣信論義。以其多論是有部宗。釋十誦義。故相攝也。問樂者。樂謂意樂。意樂清淨。發言亦善。故俱舍云。謂由善巧酬答所問。如蘇陀夷是也(亦有釋言。問其樂受戒不者。今恐不然也)。僧祇二十三。四種受具頌曰。自[5]寬來中邊。不能如法者。彼律云。諸比丘亦欲如來善來度人。威儀進止。左右顧視。著衣持鉢。皆不如法。廣列善來者。佛善來度三千二百九十一人。諸比丘度不列其數(廣說如彼)。
 
[0014c06] 羯磨替善來者。但替諸比丘。非替如來也。訖至雙林。皆是善來故也。
 
[0014c08] 所以可知者。牒入羯磨眾。所斟量故。不足數也。
 
[0014c09] 八敬懸指者。向來並是二十三文。此云懸指者。是彼第三十六。五百釋女。往詣佛所。却住一面。愛道白佛言。佛世難值。今遭如來出世說法。令諸眾生成寂滅證。如大愛道綖經中說(經中有愛道比丘尼經兩卷是)。
 
[0014c13] 然彼文中愛道言佛為尼制法者。祇律三十云。佛住迦維羅衛。爾時大愛道。與五百釋女。求佛出家。如綖經中廣說。(乃至)愛道白言。世尊為比丘尼。制八敬法。我等得廣聞不。佛言得(因此。即廣說八敬也)。五分五受頌曰。自來三八羯。剃髮之初故。名為因。祇律可知。
 
[0014c18] 一二三歸者。覺云。或據境說一二三歸。或可約一二三遍。今詳前釋好也。與此律中度俗二歸。相相順故。若爾何故五分十五云。諸比丘一語受戒。言汝歸依佛。又二語受。言汝歸依佛歸依法。又三語受。言歸依佛法僧。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答謂制後不應也。若不爾者。豈可三語亦不應也。母論第一。二眾各五頌曰。來上羯離六。勑三師遣使。伽論十受頌曰。無見問歸誓。邊中重遣常。
 
[0015a02] 謂迦葉及三說者。律師云。此准母論。佛告迦葉。聽汝建立上受具足。即是一說。又復告曰。過未諸佛皆爾。即是二說。我[1]爾亦然。即是三說。或可約三世佛說以為三。覺云。似有人名三說。今復詳之。迦葉顯人。三說顯法。謂三遍說自誓法也。
 
[0015a07] 但同歸敬(此二種受令同此律。故不須辨異)羯磨細論同異可知者。謂彼論中。問答五眾十眾遣信。及二部僧。此五種受。雖可總入羯磨中收。然彼問答。此律中無。十二曾嫁。彼論非有。此彼雖復俱有遣信。而此復無已後之制。故有同異也。
 
[0015a12] 對十誦者。並以同是薩婆多宗。故對辨之。後多論中亦同此釋。
 
[0015a14] 善見第七。八種受具頌曰。善歸授答問。重使語羯磨。多論第二。七種受戒。見來三語歸。自誓八白四。問此論三語。與三歸何別。尊者云。三歸有結詞。三語無結詞。據根鈍利。故受亦別。故多論第二云。以眾生宿業力故。若應三語得戒者。三語則止。若應三歸得戒者。三歸便止。以業力故。自然便爾。今詳。或據羅漢教其歸三寶者。名曰三歸。若無人教自歸三寶者。名曰三語。如此律中俗受五戒。多是自歸也。又此三語由無人教。自能說故。亦名自誓。如伽論十受釋自誓中。語迦葉及三說。彼文意云。迦葉自誓。即當多論佛為我師我為弟子。故俱舍第十四云。四由信受佛為大師。謂大迦葉。伽論又云。及三說者。謂無人教。自歸三寶。亦自誓攝。而名三說也。即當多論三語是也。若作此釋。前釋伽論三說之義。宜改就此。
 
[0015b04] 見諦攝自然者。准論見諦。不攝自然。以其自然是佛辟支。彼既以佛辟支。對見諦受。辨其同異。又復見諦與盡智異。故不應攝也。若爾七受應義不同。答七受唯約弟子得戒。故實不同。
 
[0015b08] 了論九受頌曰。僧來[2]肆歸略廣。尼來遣使廣。獨覺有量德。如來無量德。
 
[0015b10] 擇二圓德了別相者。擇謂簡擇。直辨體也。相對而明。即是了別九相之異也。
 
[0015b12] 言圓德者。真諦釋云。圓德至得。是比丘性。得戒之時。即得四萬二千正法。名為圓德。復有至德。[3]德此圓德。此中意說。圓滿功德。名為圓德。復至身中。得獲成就。故名至得。聲聞七種。必依他德。佛及獨覺。唯是自得。
 
[0015b16] 言善來者。真諦云。若諸行人。善根強勝。智慧聦利。戒善易生。聖道易得。此必聖人。猶是白衣。佛呼云善來比丘。修行清淨梵行。正說正法(此是善來詞句也)。鬢髮自墮。衣鉢自然。即得具足(此辨相儀并仍戒時)。前云佛呼善來比丘者。是許出家及與具戒。謂從白衣。來出家位。從無戒位。來具戒位。故曰善。既無具戒。復言比丘也。修行清淨梵行者。與具戒已。勑令起行。離惡行善。名為梵行。令其修學。故曰修行。若欲別論。戒定慧品名為梵行。合學此三。故曰修行。正說正法者。說謂佛教。法謂三藏十二分教差別法門。□不妄倒故稱為正。正說正法。即是梵行之所依止。佛唱此言。名善來受。
 
[0015c03] 言三歸者。從此已去三種得戒。非皆是聖。又非佛與。善根漸薄。戒[4]往難生。後後轉難。故有三別。且三歸者。善來未得。更說三歸。三歸之前須誦佛語。謂呼善來比丘等詞句前次說三歸。方始得戒。
 
[0015c07] 次略羯磨者。須立師僧問遮法等。羯磨之前。與廣無別。但說單白。便能得戒。又不要須十人五眾。四人亦得。以此為異。
 
[0015c10] 次廣羯磨。如今常法。尼無三歸及略羯磨。以根鈍故。若是聖人。佛命善來。故立善來也。大瞿躭教。是遣使受。故有八尊法也。自餘咸是廣白四受。故有羯磨也。
 
[0015c13] 獨覺有量功德至得者。先於多劫。已修戒行。最後生身。五戒性成。後入見道苦忍初心。得出家戒。鬢髮自落。衣鉢自然。爾時具有木叉定生及無流戒。雖具三戒。若類佛德。猶是有量。論云諸佛無量功德波羅蜜至得者。行菩薩道。第三劫中。分分割截。能忍不嗔。爾時戒忍波羅蜜多悉圓滿。波羅蜜者。翻為到彼岸也。謂佛萬行。實盡邊際。悉到彼岸也。即簡二乘未能永斷不染無知。非到彼岸也。至最後身。釋菩薩戒。亦是性得。後入苦忍。得出家戒。乃至盡智無生智時。一切佛法一時圓滿。木叉定生無流戒等。無有邊量也。心論第四。十受頌曰。起超善師樂。重信歸中邊。
 
[0015c24] 律毗[5]婆者。此總意云。隨逐律文。分別解釋。故云律毗婆沙也。此方律疏是也。梵云毗婆沙。此云逐分別。或名廣解釋也。故俱舍十四云。諸毗奈耶毗婆沙師十種得戒等。義同心論也。
 
[0016a04] 捨寶衣等者。非是論文。義亦有失。謂此自起即自然之異名也。唯多論釋。盡智時得。非發願時得也。
 
[0016a06] 超昇離生者。俱舍云。二由得入正性離生。婆沙第三云。論不正見。要由見道。能畢竟斷。故名正性。世第一法。無間別起。故說能入。令言超昇者。超不正見。昇正性中。即是入正性義也。言離生者。婆沙第三。多復次釋。而總意云。見所斷惑。名之為生。惑如生食。久在身中。作極苦事。惑如生狩。籠戾難伏。見道能滅。故云離生。
 
[0016a13] 三歸三說者。准多論與此心論。同是薩婆多宗。即應三說。是彼三語。三語三歸合為一故。若准俱舍十四云。十由三說。歸佛法僧。即似三遍口說三歸。若准十誦五十[1]三。辨十受三歸已。自說誓言。我今隨佛出家。以為三說。任依一釋。
 
[0016a18] 辨異可知者。既同十誦。即上誦已辨異說。故云可知也。
 
[0016a20] 見諦得戒[2]共無漏戒問答者。見諦必有道俱無表。道俱之外復得木叉。此二何別。廣釋如章。
 
[0016a22] 得果捨因者。且如初果。後證一來。捨前劣道。更得勝道。道俱無表。隨道轉增。故言捨因中戒也。餘果准知。
 
   總別門
 
[0016b01] 如昔所論善來羯磨說之為總餘三是別者。此敘昔律師義也。然尋彼師云。來上羯磨。名之為總。且善來總者。一者見諦。謂陳如等。二者呵欲入道。如婆提婆敷等。三者因緣入道。如舍利弗。初時雖別。後悉佛命善來得戒。次上法者。或名自誓。或名教授。並未發戒。後得[3]盡總名上法。問前呵欲等。是得道緣。如何名別。答如論義時。未欲求戒。而[4]請經論名論議受。來上亦爾(已上敘訖)。
 
[0016b09] 章云。今解善來亦非是總等者。將古人且應先識總別之相。且如論議。一人身上有論議開異曾嫁等。名之為別。復加羯磨同曾嫁等。名之為總。曾嫁亦然。謂亦一人有曾嫁開異論議等。名之為別。復有羯磨同論議等名之為總。由准此理。今解善來。亦非是總。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別。以其別者須是別開。遍尋律論。不見呵欲是即開故。別義不成。總亦不立。故知非總。不同論議有多。多為論議有多受名。名為論議。勑聽問答。答問羯磨。然人唯一。故得說為從遠緣彰。名為論議。顯是別開。既是別開。復加羯磨。亦得成總。章雖不破上法是總。准例以破其義已成。謂將教授以望自誓。體不成別。別既不成。總亦不立。
 
[0016b21] 應開合中分十二受者。上辨受緣開合門中。羯磨離云。來上歸敬。復成四受。合成十數。今若更分善來為三。應彼開合立十二受。今詳此難。深為無用。設開十二。違何理教。故非理也。
 
[0016c01] 舉七毗尼七種非法總別為[5]妨釋不類之義可知者。問七種毗尼。總名現前。然而離憶念等六。仍自別有現前毗尼。又如七非。總名非法非毗尼。然而離出非法別等。仍有非法非毗尼在。今羯磨中。十眾五眾遣信二十邊十曾嫁。總名羯磨。亦應離出十眾等六。仍更別有羯磨體在。答七滅七非。是通局門。如眼等根及色等境。辨法處色。通名為色。雖復離出五根四境及法處[6]已。仍更別有色處體存。今言羯磨。是總別門。如世軍林。離人樹已無軍林體。故不類也。
 
[0016c10] 如界內不別眾中亦有不定者。尊者曰。亦應說言結界成就亦是不定。大界界場亦不定故。二十八人頌曰。餘舉滅難為。神隱離別場。
 
   第三能秉人門
 
[0016c14] 多論見諦自得者。此不盡理。如彼論第二云。六從他得。一須分別。因佛說法。名曰從他。自見諦發。即名自得。如彼廣說。
 
[0016c17] 論云以根本而言等者。此將上法。准他多論分別見諦文也。非謂彼論有此正文(分別見諦。如向所引多論第二也)。
 
[0016c19] 塵習雙亡者。若准深密瑜伽等宗。塵謂塵染。即煩惱障也。習有三種。一者一切善染種子。名為習氣。今言習者。煩惱種也。二者煩惱雖斷。仍有依附。所依身中。無堪任。雖無堪任。而無別體。三者諸所知障亦名習氣。故經說為無明習[7]他也。若准涅槃等佛性宗中諸經論意。塵即煩惱障也。通收種現。總名塵染也。習即所知障也。通收無堪任性。總名習也。唐朝已來。不諳彼宗者。將謂習名古人錯譯。甚踈失也。今章疏意。即是佛性宗義也。此釋決定。物懷疑耳。
 
[0017a04] 轉緣入道者。轉變俗服。以成法衣等。如僧祇云。善來言下。鬢髮自落。袈裟著身等。
 
[0017a06] 付法藏阿難善來。如付法藏第一卷說。阿難乘船。在河中流。入般涅槃。時雪山中。有五百仙。阿難度已。同時涅槃。准彼即是善來度之。至下第三卷記中。當具別之。
 
[0017a10] 舍利弗金師之子教不淨觀者。撿涅槃二十六。緣不在佛。
 
[0017a12] 如文可知者。下文佛[1]今百一十一羅漢。遊行說法。時有聞法得信。欲受具足戒。時諸比丘將欲受戒者。詣如來所。未至中道。失本信竟。不得受具。以事白佛。因開三歸。
 
[0017a16] 多論十義。廣如彼論第二卷說。
 
[0017a17] 四不壞信者。新譯經論。名四證淨。若准大乘。以信為體。謂無漏信。緣佛法僧及戒為境。信不可壞。名不壞信。或復由證得淨故。名證淨戒。證即是淨。故名證淨。理並無失。若薩婆多。無漏信戒二法為體。婆沙一百三云。淨謂信戒。離垢穢故。於四聖諦。別別覺證。而得此淨。故名證淨。又云。此中佛者。謂佛身中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佛證淨。此中法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等諸學法。及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此中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僧證淨。諸無漏戒名戒證淨。自性淨故。依證起故。亦名證淨。俱舍二十五云。信戒二為體。四皆唯無漏。廣釋如彼。
 
[0017b05] 一[2]正富羅者。多云。如昔一時。有一比丘。應得羅漢。有輪王鄣。不得漏盡。佛欲除障。為正富羅。輪王福滅。即得無著。
 
[0017b08] 唯羯磨通局可知者。覺云。五百年前。通凡及聖。五百年後。既無聖僧。故局凡也。今詳賓頭盧。向來應供。何以言無聖僧。設聖僧來秉。豈可不成。何以言局。尊者云。唯羯磨通者。即通凡聖也。局可知者。即餘四局秉也。
 
   第四[3]所門
 
[0017b14] 至順之極者。有餘所釋。全不堪記。今詳此依成實論宗。唯觀滅諦。達無相理。得入見道。如從內凡覺觀滅諦數數觀察。然初學時。被有相心之所間雜。爾時猶非至順之極。久學純熟。見五陰滅。不為相間。名入見道。至此名為至順之極。謂至順無相之極也。若薩婆多。唯空無願。得入見道。定不許以無相三摩地入見道。正違成實宗也。
 
[0017b21] 多論云此二受法不羸不捨者。問若言內凡不羸不捨。何故俱舍二十三云。若得暖法退斷善根等。答彼據退暖。容斷善根。而今意說。不退暖位。定不羸捨。故無違失。
 
[0017c01] 羯磨無[4]與為起過人者。如受戒揵度。未制羯磨之前。諸比丘等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此等並是三歸之人。既曰此人起過之後方制羯磨。故知三歸並是外凡。今詳下二果人。容犯夷罪。況復著衣不齊。而能證成是外凡也。故應還依多論第二。云三歸受不羸不捨。判為內凡者好。
 
[0017c07] 三人通被者。一外凡。二內凡。三聖者也。
 
[0017c08] 涅槃經淨梵志者。彼經第三十九。淨梵志白佛云。我已得正法淨眼。歸依三寶。唯願如來聽我出家。佛告憍陳如。聽是梵志出家受戒。時憍陳如。將至僧中。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後。得阿羅漢。
 
[0017c12] 蓮華色尼。下文得初果付。波闍度之。
 
飾宗義記卷第二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二末
 
   藉緣門
 
[0017c21] 昔律師五受。皆具五緣。善來五者。合此三四。以為一緣(謂假佛形。并佛言教)。更加心境相應。及言成事訖。今詳此中已說內有出家善心。復有佛形并佛聖教。便是已顯心境相應。又復佛言無落非過。何因言成事訖。上法五緣者。一假佛教授(同此章中第一緣)。二立誓要期。三精勤苦脩。四三毒皆盡。五盡智現前(此同章中第三緣也)。今詳盡智已顯勤脩及三毒盡也。三語合此初二。以為一緣(謂假弟子形。及三歸教)。二出家相具。文言教令剃髮披袈裟等(尊者云。更加此緣好)。三歸依心成。領前歸仗(即是章中第三緣也)。四心境相應。五言成事訖。今詳亦可攝在第三歸仗緣中。八敬五緣。同三歸說。謂一者假形及教。二者相具。三者有[1]永戒心領受奉行。四者相應。五者事訖。今詳五中。相具求心。之有亦好領受奉行。相應事訖。恐不具足。是故章中。改為四緣也。
 
[0018a11] 羯磨受戒昔來所辨等者。今師意存此釋已。今詳四緣。義雖具足。若配律文。似乖文相。[2]文相意云。若受大戒者。舉能受人也。
 
[0018a14] 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此即總是四緣具足。故名如法成就也。
 
[0018a16] 得處所者。稱可聖教。名得處所。如說如來處非處智力者。處謂稱理。非處即是不稱道理。如來皆達不可屈伏。故名為力。故今此中。稱教名得處所也。
 
[0018a19] 住比丘法中者。結前作法。稱教名成就。便得安住比丘法中。又詳四緣。雖言年滿。身無遮難。復應細尋。下律文中。不問十三難。不名受戒故。雖無難不問。[3]亦不得戒也。破四緣義不合道理者。非謂出妨破也。但[4]辨四緣。別更立義。即是破也。
 
[0018a24] 不然之義當釋者。即下略敘是也。
 
[0018b01] 祇六緣者。願律師云。一年滿二十。二身無遮難。三結界成就。四盡集。五羯磨稱文。六僧數滿足。准祇第二。似有五緣。願云六緣。蓋是義立也。彼文云滿。非二十不滿(似當第一緣。又[5]〔云〕)。若比丘受具足時。善受具足。一白三羯磨(當第五緣)。無障法(當第二緣)。和合非別眾(當第四緣)。滿十僧若過十(當第六緣)。是為受戒(已上祗文)。第三結界成就。[6]善是願律師准義立也。理必有故。故須加之。總為頌曰。二十無遮界。集羯磨僧滿。
 
[0018b09] 亦是釋八比丘義者。祇律第二。但有一種羯磨比丘。何以乃言釋八比丘。今詳疏意云。汝若祇羯磨六緣。亦是釋此四分律中八比丘義。何如直取自部文耶。非謂疏注云彼祇律有八比丘也。言雖廣閙者。即是首律師五緣也。今[7]來彼師五緣以為頌曰。能受有五種。人根清相法(已上第一緣)。所七謂界僧。十集羯時資(第二緣也)。乞心境相應(乞是第三緣也。心境相應。是第四緣也)。及言成事訖(第五緣)。今師以四緣。攝彼五緣總盡。復為頌曰。初攝僧十集。二羯四半訖。三界四能五。時資乞四半。釋曰。言五緣者。第一能受人。第二有所對。第三乞。第四心境相應。第五言成事訖。且第一緣能受有五。一要是人。簡餘趣故。二根具足。文云啞聾等不得受故。三身器清淨。簡十三難。四出家相具。文言不應與俗服者受故。五少分得法。文言不應不與沙彌戒而受故。第二所對。曲復分七。一結界成就。祇第八云。不羯磨地者。不得作僧事故。二僧位所攝。非別人秉故。三十人。瞻波云。若少一人。非法非毗尼故。文言。自今已去。聽十人受故。四界內盡集和合。文云。更無方便。界內別眾作羯磨故。五白四教法。文言。息三語興羯磨故。六佛法時中。故心論云。法滅盡時。結界羯磨一切息故。受不失。未受不得故。七資緣具足。文言。乃至無衣鉢。不應受故。第三乞戒。文言。不乞者不名受戒故。第四心境相應。文言。眼醉狂人不成受戒。故知心不稱境也。復以文言白四羯磨。不如白法作白等。故知境不稱心也。第五言成事訖。白四具漏。獨秉至頭。無人呵制。方成事訖。今師攝彼四緣者。如前頌云初攝僧十集者。今師初緣云僧數滿足者。攝彼昔師所對之中。僧位十人盡集等三也。二羯四半訖者。今師第二緣云教法成就者。攝彼昔師所對之中白四教法。及彼第四心境相應之中境稱心(此第四緣。具攝四半。故云四半也)。并攝第五言成事訖也。三界者。今師第三緣云結界成就界內不別眾者。攝彼昔師所對之中結界成就也。四能五時資乞四半者。今師第四緣云。年歲滿足。身無遮難。攝彼昔師頓受五種。及所對之中。佛法時中。資緣具足。及第三乞。并第四心境相應之中。心稱境也(四半義。准前釋)。
 
[0018c20] 四心俱得者。多論第一。於三性心及無心皆得。如彼應知。
 
[0018c22] 前四以心為緣者。心論第四頌云。隨心上中下。得三品律儀。故准心論立前四受。必假心緣也。
 
[0018c24] 羯磨一受文雖不列者。謂八比丘中。律文自釋具緣之義。然文不列以心為緣也。文雖不列。亦要須心。順心論故。
 
[0019a03] 四[1]緣是何緣者。緣有四種。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然准俱舍。總攝五因。以為因緣。唯能作因攝為增上故。今先應辨六因義。後釋四緣。令義易了。然大乘中亦有六因。名字雖同。其義全別。若欲廣敘。恐厭繁文。故且應依俱舍第六婆沙十六乃至二十一廣釋六因。今當略敘。俱舍頌云。能作及俱有。同類與相應。遍行并異熟。許因唯六種。且辨第一能作因者。舊名所作因是也。俱舍頌云。除自餘能作。論曰一切有為。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顯宗第九一釋云。因即能作。名能作因。此因有力能作果故。雖餘因性。亦能作因。更無別稱。如色處等。總即別名(此意顯持業釋也)。又云。或此令他能有所作。他能即是果能作之因。名能作因(此顯依主釋也)。除自者。且如一極微色。或復一剎那心。正生之時。除自體不。以餘一切有為無為無量諸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因法自體無障住故。因謂自安住。因法自相不障果生也。然總辨者。此中果法體狹於因。因體總通為無為法。果體唯局有為法故。然能作因略有二種。一者有力。如眼望識。二者無力。猶如涅槃望有為法。
 
[0019a22] 第二俱有因者。舊名共有因是也。自下五因。體局有為。且辨俱有者。頌云。俱有互為果。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隨轉。論曰。若法互為士用果。彼法更互為俱有因(此釋頌中初句也)。即指事云。一者如大。謂如四大展轉相望。二者復指如相所相。相謂能相。生住異滅也。所相即是所相。色心等也。生住異滅。復有二種。一者大相。相於八法。二者小相。但相一法。法望小相。為俱有因。小相於法。非俱有因(准此本法是小相因。小相但是本法之果。本法即非更互為果。而亦許法望彼小相而為俱因。故知頌云俱有互為果者。且說多分)。大相。望法。并望小相。並為俱因。三者[2]後指心於心隨轉(謂心於彼心隨轉邊。雖為俱因。俱因之果。却望於心。不必一切皆為俱因。如後辨也)。心隨轉者。頌云。心所二律儀。彼及心諸相。謂心隨轉。總有三類。一者心所。二者定道二種律儀。三者彼及心諸相。彼者。彼前心所及二律儀也。及心者。及取心王也。此中舉其心所二律。及心王者。意欲標取此等法上大小諸相也。上來爾許心隨轉法。若以心王。與彼為因。於中須除心所二律一切小相。以論文云心王但與五十八法為俱因故。若以前來俱因之果。却望於心為俱因者。於中又除心王小相非心俱因。所餘五十四法一切。亦並與心為俱有因(所言隨轉於心。不必一切皆為俱因者。此即釋竟)。
 
[0019b18] 第三同類因者。舊名自分因。或名自種因也。頌云。同類因相似。自部地前生。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果。加行生亦然。聞思所成等。論曰。同類因者。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略敘彼論。指事釋云。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染汙與染汙應知亦爾。無記五蘊。彼有四釋。一釋。亦是五蘊展轉。為同類因。第二釋云。有餘師說。無覆無記。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中意云。為果望須。或等於因。或勝於因。為因理須或等於果。或劣於果。此中若論色是色果。即等於因。四是[3]〔也〕果。即勝於因。於此遂言五是〔也〕果。既不許勝與劣為因。是故必定罪色因也。此即義顯。四望於四。既等於過。故亦成因也)。第三釋云。有餘師說。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中意云。四因勢報能取同類及異類果。故五皆是四家之果。為因勢弱。唯取同類。不取果類。故[4]〔非色〕是四家之因)。第四釋云。有餘師說。色與四蘊。相望展轉。皆不為也(此中意云。無記法者。色心不互不遮心法。四薀互因也)。光法師云。諸論皆有四說。並無評家。且以後師為正。授記法師云。[5]光敘正義。後述餘師。初釋為正。今詳四蘊更互為因。四釋無諍。但諍色心互為因義。故成四釋。然二法師。雖各判釋。然並未違是非所以。故今欲存初釋為正。應破後三。其義方立。破云。三無記心。皆能發表。如何乃言心非色因。此即通破二[6]四師訖。又所發業與三無記為所緣緣。令三無記得增長。明知此表能為同類。此即別破第三師訖。故知初釋為正也。問異熟生心。不能發表。理應四蘊非是色因。答今總通說心為色因。何用何舉異熟心難。問異熟色法。望異熟色。同類因不。答有同類因。若爾俱舍第二云。離異熟外。無別等流。如何通釋。答彼意說言。離異熟外無有等流別體可得。不遮異熟當體之上亦有等流。故婆沙十八俱舍第六並云。羯剌藍位。與餘十位。為同類因等也。言自部自地者。顯有漏法。部謂五部。即四諦斷及脩斷也。謂唯自部為同類因。異部相望。無此因義。又九地中。始從欲界乃至有頂。皆唯自地為同類因。異地相望。無此因義。言前生者。過現二世前生之法。與現後世。為同類因。未來世中。無此因義。廣如俱舍問答成立。道展轉九地者。顯無漏道不[1]隨界地。是故九地展轉為因。順正理第十六。廣有料簡。如彼應知。准等勝為果者。此九地道。准取等果及勝果也。不應加行求劣果故。加行生亦然。聞思所成等者。謂即有漏聞思脩法。隨應自界。准取等勝以之為果。故云亦然。如欲界中唯有聞思。乃至無色唯有脩慧。唯於自界。有同類因。越界即無也。生得善法勝劣九品。皆互為因。染汙亦爾。異熟威儀工巧變化。如其次第。能與四三二一為因。廣如俱舍。不能繁敘。
 
[0020a11] 第四相應因者。頌云。相應因決定。心心所同依。論曰。唯心心所是相應因。又云。由五平等共相應義。立相應因。謂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同一剎那。并及事等(謂一受一想。無有一心有二受等。故云事等也。所餘心法。准此亦然)。問相應因體亦是俱有。此有何別。答相依行世。是俱有因。世中同業。是相應因。是則體同而義異也。
 
[0020a17] 第五遍行因者。頌曰。遍行謂前遍。為同地染因。論曰。遍行因者。謂前已生遍行諸法。與後同地染汙諸法。為遍行因。(述曰)謂前已生者。此因亦唯過現二世。與現後世為遍行因。未來無故。故說已生也。遍行諸法者。謂見苦集二部所斷七見二疑。及二無明。合說即是十一隨眠。及此相應俱有。並是遍行因體。二無明者。一見苦斷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二見集斷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問遍行因得。亦是此因攝不。答婆沙十八云。遍行因得。與遍行法。不常相隨。或前或後。非極親近。故非此因。正理十六。意亦同此。今應略辨此因相者。薩婆多宗。一切有漏。望因分邊。名為集諦。望果分邊。名為苦諦。此之苦集。即是五部所斷法性。於向十一遍行因中。見[2]及無明。緣此苦集以之為境。能所展轉。隨增漏過。正理論意。說譬喻云。猪入糞中。猪增糞塠。糞塠增猪。更互相因。轉增其臭。此亦如是。婆沙十八亦云。隨緣有漏。隨漸增長。然五所斷。雖通染淨。然此十一緣淨法邊。但增漏過。緣染法邊不但增。并與為因。是故婆沙正理二論並說。十一隨眠。具有三義。一者遍緣五部。二者隨增五部。三者遍與五部染法為因。十一相應心心所法。但具二義。一者遍緣。二者遍因。此俱有法。但有一義。謂遍為因。此之相應及俱有法。由能助惑相從是因。此因良由能增染法。故為因也。問同類遍行二因何別。俱舍釋云。此與染法為通因故。同類因外。更別建立。此論意云。遍與五部為因。同類但與常部為因。故不同也。今應更徵。即望當部。二因相別。云何可了。正理論中。雖廣分別。今且理推。如種子義。是同類因。令增盛義。是遍因義。
 
[0020b20] 第六異熟因者。頌云。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述曰)一切有漏善惡二性。皆是此因。且作一釋。異類熟故。名為異熟。異熟之因。依主釋也。無記劣如朽敗種。不招異熟。非異熟因。無漏復無愛水潤故。如真實種。無水潤沃。故此亦非能招異熟。唯有有漏善惡二性。為此因體。
 
[0020c02] 上來六因。同類遍行局過現世。相應俱有異熟等三皆三世有。能作一因通世非世。即攝六因以為四緣。如俱舍第七頌云。說有四種緣。因緣五因性。等無間非後。心心所已生。所緣一切法。增上即能作。(述曰)謂除能作。餘之五因。即因緣性(釋第二句訖)。等無間緣。非阿羅漢最後心聚。以其此緣作因所顯。既不能引後位心生。故非此緣。是故但取自餘已生心心所法。為此緣體。何緣不許未來世有等無間緣。以未來法雜亂住故(此釋第三第四句訖)。所緣緣者。即一切法隨與心聚。為所緣緣。增上緣者。且據多分。是能作因。理實能作亦有因緣。故婆沙百三十一云。大種與所造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謂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增上者。謂不礙生及唯無障(親造四大不礙生也。除親造外。望餘所造但無障也)。又此四緣差別相者。婆沙一百七云。因緣者如種子法。等無間緣如開避法。所緣緣者如任杖法。增上緣如不障礙法(增上。具通有力無力。望所生法。皆名不障也)。
 
[0020c18] 上來略辨及緣說體同義異。故顯宗十一云。六因四緣。體雖無別。而義有異。復辨異云。因謂能生。緣能長養。猶生養二母差別。云云如彼。復總結云。此意總顯因親緣疎。授記法師破此論文云。豈可以緣義是疎。即令因緣疎於能作。因義是親。而令能作親於因緣。又如婆沙云。增上緣者如不障者。能作因中。亦云不障。因緣不同。云云如彼。今詳此破。理未善成。因緣自合望五因明。能作復須望增上辨。此即妙顯體一義殊。何乃因緣難他能作。而於異體對辨親疎。今詳親疎。於一物上。有為種義及長養義。以開二門。故不應難。又難不障亦非不異。謂因不障。不障果生。緣義不障。不障果盛。故論將喻生養母殊。[1]理甚精理甚精微。不應謬破。
 
[0021a07] 問緣因若異。何故婆沙十六一釋云。謂前五因。即是因緣。能作一因。是餘三緣。答此據體因。故云即是。顯宗約義。乃說親疎。故無有失。今應略辨。一切諸法幾何因生。釋曰。法有四類。一者染汙法。二者異熟生法。三者初無漏法(即苦法忍。初剎那心。并相應俱有及得等)。四者三所餘法從五因生。謂除異熟因也。異熟生法亦五因生。謂除遍行因也。三所餘法從四因生。雙除異熟遍行因也。初無漏法從三因生。即於前四。復除同類。次辨色法不相應行。於中除法從四因生。謂除異熟相應二因。異熟生法亦四因生。[2]謂遍行相應二因。三所餘法從三因生。謂異熟遍行相應。初無漏法從二因生。即前三中。更除同類。決定無有一因生法。廣釋六因。如婆沙俱舍及雜心第三智度論三十五三十六。然雜集第四卷中大乘六因。及瑜伽顯揚唯識等論十因四緣。不可繁敘。
 
[0021a22] 次配疏中云答謂從二緣生者。從因緣及增上緣生也。先辨因緣。如章云。以有祈戒心者。既攝五因。為因緣體。今此祈心。顯與所發表無表色為同類因。俱舍等論云。善五蘊展轉互為同類因體。前能引後。若與祈心同時表等。豈是同類因耶。答前引後邊。是同類因。望俱時邊。但為增上。今且偏取同類因邊。故無有失。章云。四大造者。顯表無表。俱從大造。然四大種。望所造色。前已顯有。生等五因。亦是因緣也。章云。及四相者。表無表上。雖復具有大小四相。然大相與表無表為俱有因。小相於法非俱因故。然表無表雖與彼小相以為俱因。今欲辨章云即是因緣者。上來總顯同類俱有。辨能作中生等五因。合為因緣。
 
[0021b09] 次辨增上緣者。章云。餘僧界等是增上緣者。此中且辨有力增上。理實表等自體之外。一切有為。及無為法。皆為增上。皆望自體無障住故。章云。非餘二緣生者以非心法故者。心聚諸法。必具四緣。且心生時。要由前念心聚開避。故用前念為無間緣。復由所緣境界而起。故用境界為所緣緣。因緣增上。其義易了。今表無表。體既是色。是故必無等無間緣。問前念色法。亦開避後。何以不立等無間緣。諸論釋意云。以其色法前後剎那不等生故。現見前念有大取色。引生後念極細少色。故非等生。若爾。前聚心中或十大地。并善法及以心王。即二十一引生後念。無記心聚。但十大地。并一心王。豈非不等。諸論釋意云。此亦是等。無有一心二受二想。乃至廣說。故云等也。又表無表體非能緣。故所緣緣決定非有。章云。以非心法故者。應言以是色法故者好也。以其非心法中。無想滅定。從三緣生。謂四緣中。但除所緣故也。
 
[0021c02] 上來以配四緣門訖。以配六因。章云。及二因所生謂所作業共有者。即新譯中。能作俱有也。以[3]表除自體外。所餘一切不障生者。為能作因。其俱有因。如緣中辨。章云。第二念無作應加自分因者。分是因義。後念法起由前自因。即新譯中。同類因是。崇云。此釋違理。嶮等山川。所以爾者。舊云自分。新名同類。初念亦從同類因生。如何第二始加自分(如彼拾遺。[4]〔欲〕須辨之)。今詳法相。理如崇說。三羯磨前已有祈心。為同類因。況復亦有無表相續羯磨之前。雖非戒體。然能續至羯磨之後。足為同類。何得言無。況復過去無量生前。自界地法並為同類。故知第二方加自分。其言有失。今以理通。亦可無爽。謂意且說隣念體同之同類因。不遮體別性同之因。故理無真(謂前祈心。心色體別。及前無表戒。非別過去諸法隔越時言體別而同善性也。別故並不談。理實不遮也。別體性同者[5]〔雖〕)。
 
   得戒時節門
 
[0021c17] 盡智現前時得者。覺云。若准多論。第九無間道時。得盡無生智。餘宗無間道時斷惑。解脫道時得盡無生智。今詳此言。無方可救。請諸後學。慎勿傳之。且准多宗。第九無間金剛喻定唯一剎那。次解脫道即得盡智。若利根者。起盡智時。亦一剎那次起無生智。或一剎那。或復相續。次後或起無學正見。或世俗心。准此得戒在盡智時。非無生時也。若准大乘。餘可同前。[6]准盡無生。體同義別。無問利鈍皆證此二。是則二智許同念也。如上釋名門中已辨義門。可准彼。
 
[0022a02] 以非營為故無其作以道力故得無作戒者。此且據其現非營為。然入觀前。立誓表業。能發無表。相續流至盡智之時。[1]名以道力為增上緣。緣具名戒。故謂得戒。理實承前已有無表。但緣未具。未名為戒。如上略辨。智教旨歸門中。亦已辨釋。
 
[0022a07] 次辨三皈者。本為具戒。因談五八等也。又尋上代諸師。共立五種三歸。一者翻邪三歸。善生經意。欲為受戒。先合三歸。翻昔邪歸外道師等。二者五戒三歸。三者八戒。四者十戒。五者具戒。亦有義立菩薩三歸。然瑜伽論及地持等。菩薩亦以羯磨受戒。汎解三歸。首律師依薩婆多論。勒為七門。一者三歸體性。二者三歸之意。三者歸境寬狹。四者歸境真偽。[2]立五者總別次第。六者對趣差別。七者漸頓得失(謂漸重受得以不。及[3]〔顯〕受重得不)。多論第一。婆沙三十四。具明其義。樂廣慧者。任自尋之。彼非難文。故略不錄。尊者每敘。故復記之。
 
[0022a17] 更有所加者。[4]多論第一云。有人趣何故優婆塞受三自歸。及以沙彌。乃至八戒。皆受三歸。何故不名受具戒耶。佛言。二義各異。優婆塞者。不止在三歸。更加五戒。始名優婆塞。沙彌及八戒亦爾。受具與此為足。更無所加。故言受具。(乃至)當爾之時。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戒。以是義故。直受三歸。得具戒也(已上論文)。章云。今解。三歸結竟即發五戒。引多論證云。欲受五戒。先受三歸。三歸竟。爾時已得五戒名者。(乃至)其猶白四已。為說相等。為知故說。然尋多論。總有三釋。向者章中引初釋訖。次又釋云。有言三歸竟說不煞戒。爾時得戒。能持一戒。五盡持故。(乃至)有言受五戒竟。然後得戒。於諸說中。初說是定(已上論文)。章中雖准多論初釋。然違婆沙(百二十四)。如彼論中評家正義云。如是說者。無但三歸。即成近事。何故兩論如此相違。今詳多論譯人不善。致令上代稍為謬解。今准婆沙。實同多論。如百二十四。引契經中。受近事戒經文句云。我某甲歸依佛法僧。願尊憶持。我是近事。我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歸淨(已上經文)。論中具敘兩國師釋。且健馱羅國論師意云。此經文句。唯願三歸。自釋誓受。此三歸即名近事。而未得戒。戒師後更說五戒相。方始得戒。然經文言。[5]說護生歸淨者。若不護生。歸非淨故。此句非是顯戒相也。迦濕彌羅國諸論師意云。此經文句。即顯三歸。并顯戒相。謂契經言。護生歸淨者。婆沙兩釋。一云。護生謂離煞生。以此為依。餘四成故。於損生中。煞為首故。二云。又護生言。通於五戒。以護眾生不煞盜婬妄語飲酒。作此誓已。亦得三歸。亦得律儀。方名近事。次後戒師。與說五相。但為了知。非為得戒。故立義破健馱羅諸論師云。無但三歸。即成近事(理實兩國受戒詞句。同依經文。但由釋經應。別。故不同也)。今詳多論三釋本意。並是婆沙評家正義。兩論意同。實無違背。且多論中。初釋意顯。具誦經文。自誓竟時。名三歸竟。三歸竟已得五戒者。即經文中。誓護生故。故得五戒。第二第三兩釋本意。但釋其護生之言。非是違前初釋道理。而譯論人妄評是非。云初釋定。蓋非梵本有此諍言。承前已來經律論師不尋文相。謬與人受。不謹經文定不得戒。雜心第十三。亦依經文詞句云。我某甲。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諸眾尊。我是是優婆塞。當證知。盡壽捨眾生受。歸依心清淨。乃[6]第[7]三(已上論文)。然百二十四。引經文云護生歸淨。彼論復云。然有別誦。言捨生者(云云多釋。不具錄也)。故知經文兩本不同。雜心即依捨生經本也。上來推覈理義善成。疏中立義。應更[8]息釋。
 
[0022c10] 疏云。答此謂心期者。標也。以說相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隨心所期者。釋也。
 
[0022c12] 辭句各別者。翻邪[9]二歸及五八戒。諸經論師並云。我某甲。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從今以往。稱佛為師。更不歸餘邪魔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三說)。南山律師。受八戒云。我某甲乃至歸依僧。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今詳優婆塞。者正梵音云鄔婆索迦。翻為近事。梵云鄔波婆娑。翻為近住。兩名既別。應不八戒名優婆塞。故今更詳前歸依云。更不歸餘邪魔等者。但是翻邪。論其五戒。如前已引。婆沙雜心經文是也。八戒三歸。未見文說。且准五戒。應言乃至願尊憶持。我是近住。我從今時。至明清且。誓脩梵行。十戒三歸者。准下文云。乃至歸依僧。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具戒三歸。准下文云。乃至歸依僧。今於如來所出家。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多論第一。問曰。若受三歸。或先稱法寶。後稱佛者。成三歸不。答曰。若無所曉知。說不次第者。自不得成三歸(師自無罪。亦令弟子。得成三歸)。若有所解。故倒說者。得突吉羅。亦不成三歸(師得吉羅。亦令弟子。不成三歸)。問。若稱佛及法。不稱僧者。成三歸不(餘二句准作)。答曰。不成三歸(歸境既闕。故不成也)。問曰。若不受三歸。得五戒八戒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答曰。一切不得。婆沙三十四云。問若不受歸依。而受律儀。彼得律儀不。有說不得。有說亦得。若不知法。或復忘悞。不受者得。而授者得。罪。若有憍慢。不受三歸。但受律儀。彼必不得(弟子忘受。師嘿任之。故師得罪)百二十四亦有兩說。同前應知心論第三云。或十二種。或二十一種。然不解釋。應准多論。謂由無貪善根所雜婬盜煞妄。故成四戒。無嗔無癡各四亦然。故成十二也。若由善離七支惡。即二十一也。
 
[0023a17] 多論云等。論第一卷也。
 
[0023a18] 乃可有漏不漏者。就學戒說。具不具者。就位明也。
 
[0023a19] [1]成分學故普緣也者。問若普緣境。應普發戒。即應沙彌。已具獲得二百五十。如是便違婆沙百四云。近事受勤策律儀。不捨五戒。更得十戒。爾時成就十五律儀。勤策更受苾蒭律儀。爾時成就過二百六十五律儀。論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十五。至具戒位。方加其數。何容沙彌普緣尋發。答論據十戒成沙彌性。不遮普發無表。此即十戒。立為律儀。所餘無表善而非戒。設使違犯。通名惡作。不可即名犯戒惡作。為調機器故。令普學也。
 
[0023b04] 五之與十聖不制問者。准善生經。受五戒時。亦須撿問。尊者每敘。今略經意。不能謹錄。彼云先問父母。下至奴婢。次白國王。方求受戒。戒師應問。汝父母妻子奴婢國主聽不。汝不負三寶及他物不。汝今身中將無內外身心病耶。汝不曾煞發菩提心人。盜現前僧物。兩舌惡口。[2]成於人於母姉妹作非法耶。不於大眾中作妄語乎。廣說乃至受三歸已。名優婆塞。優婆塞有一分[3]多滿分。謂持一戒。或二四五。如次是也。乃至受已為說六重二十八輕。准此乃是菩薩戒。非小宗所明。然梵網經。菩薩乃有十重四十八輕。不同善生也。
 
[0023b15] 其猶和上通具不具者。十戒具戒。皆有和上。准下律文。具戒即有[4]諸和上文。十戒即無也。
 
[0023b17] 多論所明具受方得等者。多論第一卷也。婆沙百二十四亦同。故婆沙云。契經何故安立一分少多分滿分近事。答此說持位。非說受位。其近住戒。百二十四云。尊者妙音眾世說曰。應言近住或全無。或一二三乃至或七。非要具八。如是說者。非全無支。乃至或七得名近住。近住者。要具八支。成實問答八戒者。如彼第十二卷八戒品說。問答五戒。如彼第十一卷五戒品說。就時者。多論第一。成論十二說也。
 
[0023c01] 如億耳所見者。彼律第二十五皮革法云。億耳入海。採寶迴還。經餓鬼城。至夜到一樹下。見有男女。類貌端正。著天寶冠。共相娛樂。夜過女滅。即有狗表噉男子肉。億耳問之。答言。我先世作屠兒。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習此業。何得不作。遂[5]救我云。晝既屠煞。應受夜戒。由此今生業報如是。憶耳前行。更至一樹下。見有男子。晝日受樂。廣說准前。此由好婬。迦延教言。夜既貪婬。應受晝戒。具說如彼。若准多論第一婆沙百二十四。並會此文。且婆沙云。如是所說。當云何通(謂若不許晝夜分受。如是律文。當云何通)。答彼玅行攝。非是律儀。受妙行果。非律儀果。是以無過。有餘師說。是彼尊者神力化作。非是真實。令俱胝耳厭世間故。故不須通。有說亦得(謂亦得分受)。評曰。前說為善。晝夜戒故。今引十誦。以證分受。即當婆沙不正義釋。然准成實第十二七善律儀品云。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日。或半夜。隨能受得。准此成實。即許十誦正明分受也。此由宗別故也。俱舍十四頌云。近住於晨旦。下座從師受。隨教說具支。離嚴飾晝夜。(述曰)要晨旦受此戒。要經一日夜故。婆沙百二十四云。除先要期月八日等。恒受齋戒。彼有餘緣。午前不憶。食已方憶。深生悔愧。即請戒師如法受者。亦得此戒。座者要就卑座也。從師受者。無容自受故也。隨教說者。要逐師語。勿前俱也。具支者。要具八支也。離嚴飾者。離憍逸故也。晝夜者。終晝一夜。至明便捨也(俱舍論主。依婆沙正義。造論故也)。
 
[0024a01] 羯磨竟發者。古來三釋。一云。誦至與某甲受足具戒竟。方名三羯磨竟。[1]三云。誦至是事如是持。方名三羯磨竟。今詳初釋好也。三番羯磨。文句應齊故也。又釋結詞。偏表第三是竟分齊。故如是持三所攝。
 
[0024a05] 論云先以善心禮僧等者。多論第一也。
 
[0024a06] 一解有要期出故者。那含出定。必不犯性。或容犯遮。故須防之。若爾何用性戒。答非唯獨為防過受戒。亦為招生十利功德。故並須受。
 
[0024a09] 多論無作望要期故得定前發者。第三剎那所有無作。望第三前發。故今縱在餘心之中。得從前發。而成善性也。
 
[0024a12] 作取當時色為體以從心故不說有作體者。謂取當時造作善色。以之為體。此體必由現善心成。既現餘心。不說有作體也。
 
[0024a15] 無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說有無作者。體既非心。故雖現在餘心之中。得藉方便。有善無作也。
 
[0024a17] 若言作戒以色為體色唯無記身語口業損益者是作色者。謂色本性。是其無記。要善惡心。令身發動及起口業。方成損益。始是作色(損是不善性。違益故。益是善性。性順益故)。顯揚論云。色性非善惡。隨能發心。假名善惡。成實文亦同也。
 
[0024a22] 若取此宗唯善心發善心得者。執現律文。以之為宗。故云此宗也。下律文云。眼等不得。故知要由善心發得。尊者曰。此未必然。律文蓋據始終[2]眼醉。故云不得。儻若初有善心開白。後方眠醉。理亦應得。順多論故。
 
[0024b02] 並以前二是俗及未滿故者。以十加五。以具加十。此二位中。並加意者。以前二位。一則是未俗滿故也。
 
[0024b04] 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常所辨者。如下受授漸頓門中。准多論說。五十具等。始終位別。言得三藏戒。理實無三。至下當知。今詳多義。論第一難作此釋。乃是婆沙不正義也。推驗多論。并取婆沙正義造論。此獨不正。蓋是梵文根本脫漏。或是譯人脫錯。或造論意異也。婆沙百二十四云。問諸近事勤策律儀。及勤策受苾蒭律儀。為捨前律儀。得[3]律儀不。答受後律儀。不捨前戒。諸近事受勤策律儀。不捨五戒。更得十戒。爾時成就十五律儀。勤策苾蒭相望亦爾。爾時成就過二百六十五律儀。有餘師說。若近事受勤策律儀。不捨五戒。更得五戒。爾時成就十種律儀。勤策苾蒭相望亦爾(正義云)。如是說者。不捨前戒而得後戒。彼後所受。非前所受。相違法故。又前後戒因緣各別。不應相合成十數等。
 
[0024b18] 心論一切因一切支及俱舍亦爾者(梁朝真諦所翻古俱舍論二十二卷也)。心論第四。新俱舍第十五。同有此文也。且依新俱舍頌云。律從諸有情。支因說不定。(述曰)得戒從一切有情。無少分理也。支因不定者。支或具七。如比丘戒。或唯具四。如所餘戒。故云不定也。因中有義。若無貪等三根為因。是則必定具一切因。若以下中上心三品為因。是則三心不可俱起。兩約既異。復是不定。然通律師引略跋律。釋此三心。彼是大乘。非全符會。不須引之。但知三心勝劣不同。分為三品。約此三心。可為四句。論云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謂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事勤策戒(此即第一俱非句也)。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支。非一切因。謂以下心或中或上。受比丘戒(此即第二偈句也)。有或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支及一切因。謂以三心受近事勤策比丘戒(此即第三俱是句也)。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因[4]一切支。謂以三心。受近事戒近住勤策戒(此即第四偈句也)。今為許之。總束為頌曰。初約五十戒。第二唯具戒。第三五十具。第四五八十。然雜心論破俱舍師立第四句云。此並盡壽八戒。日夜何得成句。婆沙百一十七亦然。俱舍論主。立第四句意者。但使成句。何用局取盡壽戒耶。今章中意。且准俱舍三四兩句。並證重發也。薩婆多資[5]傳。受具已。嫌前心不上品。更以上品心受戒。不失本夏。七善律儀者。成實第十二。七善律儀品云。問曰。律儀幾時可得。答曰。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儀。即日受優婆塞戒。是第二律儀。即日出家作沙彌。是第三律儀。即日受具足戒。是第四律儀。即日得禪戒。是第五律儀。即日得無色定。是第六律儀。即日得無漏。是第七律儀。隨得道果處得律儀。而本得不失。但勝者受名。(述曰)隨得道果處者。隨得四禪及無色等。世間之道。又得無漏出世間道。及聖道果。於如是等得道果處。隨應即得定道律儀。而本所得五戒等體。今亦不失。雖復不失。而從勝者名比丘等。而復應知。但可五戒從沙彌名。或復沙彌從比丘名。決定不得。比丘具戒從定道名也。然有人言。善律儀者。八戒五戒十戒具戒定道二戒及斷律儀為七者。彼以不尋成實論宗。復以薩婆多宗。無色界中。無有律儀。律儀是色。彼無色故。故除第六無色律儀也。此不應理。今依成實。無表既以非色非心。為其體性。故無色界亦有律儀。勿以薩婆多宗而合成實。亦同彼義。
 
[0025a11] 三皈羯磨此二須結者。崇云。除羯磨外。餘並無結。遂破此疏中義云。前三能發戒。後三結義成說。後戒方生。那得名為結。今詳結者。結成歸詞。本不欲結得戒已竟。若爾者。何以文言歸佛竟等。竟言即是結成義故。
 
[0025a16] 三歸俱說者。復有疏本云。三歸具說。今詳二義。俱可理通。且俱說者。意顯三歸師弟俱說。豈可羯磨亦師弟俱說耶。或具者三歸結詞。牒前說羯磨。結詞豈具牒。
 
[0025a20] 遮難緣與方有教授者。差威儀師教授也。
 
[0025a21] 八敬前後者。下尼犍度。佛告阿難。今為女人。制八盡形不可過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說八相訖。文中復云。如是阿難。我今說此八不可過法。若女人行者。即是受戒。
 
[0025b01] 第二犯廣方說相者。所為受人。是當第二能受僧。亦是犯略也。
 
[0025b03] 如文可知者。下文受已。眾僧捨去。彼即還與故二行非。僧遂問言。何故在後。彼即具白。僧遂呵擯。彼便語僧。應先語我。我當不作。因此遂制受已說相。後令新受戒人在前而去。
 
   第七受捨漸頓門
 
[0025b08] 問若一時受得三種戒者。並依多論第一問答也。不破威儀者。通律師兩釋。一云。直受具戒。於五戒十戒威儀法式。咸悉不知。人解十戒制令分學。既闕分學。多破威儀。今詳威儀是軌則義。然舊譯人多言威儀。此謂破受戒之軌則也。
 
[0025b13] 眾生得道時異者。多論第一。復次眾生。應受五戒。而得道果(受十戒亦爾)。婆沙百二十四云。問若先不受近事律儀。便受勤策律儀。得勤策律儀不。有說不得。以彼與此為門為依為加行故。有說不定。若不了知。信戒師故。受者得戒。戒師[1]罪。若彼了知。先受近事律儀。後受勤策律儀。是正儀式。但為憍慢故。不欲受近事律儀。作如是言。何用受此近事劣戒。彼慢纏心。雖受不得。(乃至)不受勤策律儀。受苾蒭律儀。廣說亦爾。下文那羅陀。解龍王偈。先受五戒。後始出家。
 
[0025b22] 耶輸伽文已有五戒者。佛初成道。度耶輸伽。其文為受五戒。八年之後方止三歸。豈可八年之中。無有一人受五戒已。後方三歸受具戒耶。俱舍十五頌曰。捨別解調伏。由故捨命終。及二形俱生。斷善根夜盡。(述曰)夜盡者八戒也。總有五捨。雜心論頌中。雖無夜盡。長行亦有也。
 
[0025c04] 依俱舍釋四捨云。作法捨者。與受相違。表業生故。命終捨者所依故。斷善者所因斷故。二形者所依變故。八戒者。過期限故。問瑜伽論說。三聚淨戒中律儀戒者。即是七眾所受律儀。若爾菩薩應有命終捨。答捨亦無失。義准上諸部同異門中。辨五種不位戒釋之。
 
[0025c09] 犯重捨者論主不存者。通律師曰。舍利弗阿毗曇。立犯重捨及法滅盡時捨。雜心論主不存。今詳舍利弗論。元無此文。又舍利弗法輪大將。儻若立義。誰復敢違。然不存者。心論云。有說犯初眾罪名捨律儀。此則不然。若言捨者。犯已還俗。應得出家。已捨戒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義比丘故。此說無過。謂於別解脫。猶名比丘。於無漏戒。非是比丘。又持律者云。法滅時捨。阿毗曇者云。法沒盡時。先受不捨。未曾得者更受不得。廣說如彼。故知通律師無憑妄判。婆沙百一十七。亦立四捨。義意同此。俱舍十五。亦敘薩婆多宗不立犯重捨。乃至云非比丘者。依勝說(世親破云)。此言凶勃。凶勃者何。謂於世尊了義所說。以別義釋。令成不了。與多煩惱者。作犯重罪緣。寧知此言是了義說。由律自釋。謂非白四羯磨比丘。故知此言是了義說。廣說如彼。瑜伽五十三立五捨。加犯重捨。
 
[0025c24] 涅槃第三十五。四種比丘。一者畢竟到道(斷二障盡。名畢竟到)。二者示道(能以正法。示人令學)三者受道(領受聖道。在身中故)。四者污道(犯重戒者)。婆沙六十六云。[1]准陀經中。亦作是說。沙門有四。無有第五。一者勝道沙門。二者示道。三者命道。四者汙道。當知。此中勝道沙門。謂佛世尊自能覺故。一切獨覺。應知亦然(中自覺故。其道最勝)。示道沙門。謂尊者舍利子。無等雙故。大法將故。常能隨佛轉法輪故。一切無學[2]聲。應知亦爾(無學之人。自行已辦。但應度人)。命道沙門者。謂尊者阿難。阿難居學地。而同無學多聞聞持。具淨戒禁。一切有學。應知亦然(謂有學人。身中聖道猶應漸長。如命增長。故云命道)。污道沙門者。謂莫喝落迦苾蒭。喜盜他財物等是(莫喝落迦。此云大愚鈍者。舊云摩訶羅也)。瑜伽二十九云。一勝道。二說道。三活道。四壞道。當知諸善逝。名勝道沙門(簡獨覺故。不同婆沙也。然可義同涅槃畢竟到道)。諸說正法者。名說道沙門(此通凡夫及菩薩等。不同婆沙也。涅槃示道可得同此)。諸脩善行者。名活道沙門(堪生聖道。名之為活。此通凡。不同婆沙也。涅槃受道。可同此也)。諸邪行者。名壞道沙門(邪行者。身語意業三邪行也。此同上經論汙道)。又學無學名勝道。壞滅一切見脩惑故(此不同婆沙及涅槃也)。諸聲聞眾。持三藏者。名說道沙門([3]〔唯〕顯聲聞)。若諸異生。為觸未觸。為證未證。勤脩加行。堪能觸證。名活道沙門。由彼現有諸善法暖。能生長聖慧命根。名活非死(此顯學聲聞行者也)。壞道可知。廣說如彼。近法師。以脩思聞三慧。逆配前三沙門。第四污道。如常可知。十輪第五。亦釋四種。四種比丘。不能煩敘。
 
[0026a23] 捨法十九者。下文婬戒中。具有明文。今為頌曰。捨三寶二師。同梵戒律學。受家人塞彌。外子非沙釋(上兩句厭上。下兩句欣下)。無四灾患者。一羸。二捨。三變根為二形。四斷善也。故多論第二云。問曰。七種戒。幾戒羸。幾不羸(捨根變斷善。作問亦爾)。答曰。一戒羸六戒不羸(捨根變斷善。作答亦爾)。一戒者。所謂白四羯磨也(已上論文)。念處已前具足四捨者。謂見道前有七方便。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燸。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法。今言念處已前者。即第三方便已前也。具足四捨者。命終捨可知。有餘三捨。觀行力微。容可退敗戒作法捨。及斷善二形也。若爾入燸等位。豈不亦退。斷善二形及捨耶。且如婆沙第七云。問起順決擇分。更可受扇[打-丁+虎]半擇迦無形二形不。答更可受。唯燸頂非餘(謂退燸頂。或命終後。更受二根等也。然諸論說前三善根。如別解脫命終時捨。初二善根。復退捨也。忍必不退)。又俱舍二十三云。若得燸法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准此等文。既許斷善及二形生。復應亦有命終及捨。何故俱言念處已前具足四捨。答且就過重云已前有。而實不遮燸頂亦有四捨也。
 
[0026b17] 四現忍已去是色界法無二根故者。謂觀四諦。現前忍可生燸等[4]注。名四現忍也。
 
[0026b19] 是色界法無二根故者。問此言無二[5]根。為據縱退亦無二根。若據不退。應同多論無四灾患。何獨二根。若據縱退無二根者。便違婆沙第七卷說。暖頂容退受二根身。如何會釋。今解釋章中。據不退說。所言無二根者。無者違也。何故說此。是色界[6]界法。以其違二根故也。謂二根生。本由貪欲。故色界法必違二根。若爾色界之法。亦違斷善。何故不說。答二根貪欲。決是色界敵對所違。斷善耶見。但續即違。非是要須色界法違。故不說也。上來章中。且是總顯色界之法違於二形。復應別辨。一一善根。各無何捨。故次章云。然燸頂之中無二形一。此則且顯二位之中敵對所違也。此位既非正違斷善及作法故。捨隱不說無斷善等。若爾忍位亦非正違斷善。何故章中次至忍位。除其斷善。謂如章云。[7]忍心二。除二形斷善(忍心二者。此有二釋。一云。忍心有二種捨。一故捨。二命終捨。一云。忍心二者。即所除二形及斷善二也)。答忍位除斷善者。顯前燸頂。容退斷善。今此忍位決定無有退而斷善。有此殊勝。故須別說。若准俱舍二十三。頂位雖退。亦不斷善。故彼頌云。燸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長行意云。若得暖法。雖有退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若得頂法。雖有退及造無間業。而畢竟不斷善根。雜心第七。義亦同此。人准涅槃第三十六。暖位即能不斷善根。婆沙第六一說。亦同涅槃也。准此經論。今此章中。至於忍位。方除斷善。便是太遲。然意欲顯不退斷善。至忍方說也。以前二位。俱容退故。又准忍位應無厭捨。望欲供養。容故捨。具如均提沙彌。為供養師。誓作沙彌。況於忍位也。
 
[0026c22] 世第一法及見諦不捨者。正在觀位。無作法捨。必入聖故。無斷善捨。不受惡身。故無二形(前忍位中尚無斷善二形。況今世[8]〔世〕第一法)。無命終者。先來釋云。既一剎那。以時促故。無容命終。若爾見道十五剎那。應有命終。故今解者。由法爾力。必須入聖。故不命終。又上品忍。亦一剎那。即准俱舍第二十三。上忍已得。於第八有不生法故。亦法爾力。無容命終。必須入聖故也。
 
[0027a05] 若依多論四現忍亦唯命終者。前來就顯。故以四捨別別配之。今依多論。就盡理說。故若不退四種善根。決定於中無有三捨。
 
[0027a08] 已生戒善者。未捨已前戒家作用也。一者戒法二者戒業者。戒法即是無表體也。戒業即是取果與果功能也。謂後無表雖斷不續。而前已生入過去者。猶得在身。[1]耶果與果功能不失也。
 
[0027a12] 若語得果捨業不失法者。謂別解脫。感欲界果。若得不還阿羅漢果。決定不於欲界受生。故合別解。雖不失體名不失法。而決定失與果功能。名為捨業也。然准大乘。預流已去不造新業。即初二果在凡位。先得戒者。具有牽引圓滿二業。感欲界生。若得聖後方受戒者。但可發得圓滿業體。無牽引業。以不造故。若准小宗。許造新業。亦具二業。自餘凡夫。准而可解。
 
[0027a19] 故有得得者。因此略辨得捨之體。且為四門。一釋名。二辨體。三差別。四相須。且釋名者。有情身中。創初獲法。名之為得。後相續獲。名為成就。雖復得獲及與成就。體性實同。且分別相。作如是釋。若有情身創失之法。名之為捨。後復續捨。名不成就。雖復非得及不成就。若失若捨。體性實同。亦且辨別作如[2]是。
 
[0027a24] 次辨體者。經部大乘。離色心外。無別有體。且如根境色等諸法。及諸心所等法。自身所攝。即名為得。失捨之後。即名非得。離色心外無別實體。若薩婆多。離色心外。有別實物。即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五蘊之中。行蘊所攝。大乘蘊攝亦是同。但是假法。
 
[0027b05] 次辨差別者。大乘差別。無暇分別。且依薩婆多。毗婆沙百五十八云。能得有四。一者法前得。二者法俱得。三者法後得。四者無為得。然諸無為。既不隨世。故不可說法前後俱也。所得有六。一者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異熟生。二者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後。如別解脫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前俱。如道類智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俱後得。如所餘善染等法。六有所得法不可說有前後及俱而許有得。如擇滅決定無有唯法後得。問論家何意立此六類。答有為法中。勢力有三。謂上中下。且上品法。理應具有前後俱得。而今上品。分為三類。一者唯有前得。由是上品。故有前得。但由緣闕。畢竟不生。既不流入現在過去。故無俱得及以後得。儻若流入。則應具三也。二者唯有前及俱得。亦是上品。但由後念必定捨故。故無後得。儻若未捨。理亦應有。三者具有前俱後三。義可准知。次中品法唯有俱後。次下品法唯獨有俱。并無為得。故成六類也。次辨非得者。望有為。一者唯有法前非得。如入涅槃時。最後剎那諸蘊。二者具有法前後。三者無為非得。廣如婆沙。必無唯有法後非得亦決定。無法俱非得亦決定。如理應思。
 
[0027c01] 四辨相須者。問由獲所得。故言有得。此得復由誰獲故得。得復有得。應成無窮。婆沙百五十八。評家釋云。如是說者。一剎那中。但有三法。一彼法。二得。三得得。即由得故成就彼法。及成就得。得復由得得。故成就得。更互相得。故非無窮。准此且辨法俱得等。若准俱舍第四。通法俱後。以辨其相。故彼云。一一自體初生起時。并其自體三法俱起(如婆沙准知)。第二剎那。六法俱起。謂三法得。及三得得。第三剎那。所生諸法。有九法得及九得得。如是諸得。後後轉增。無對礙故。互相容受。若不爾者。一有情得。虗空不容。況第二等。雜心十三亦釋得義。應知。
 
   校量優劣門
 
[0027c14] 多坐作法者。謂於三洲。同於一時。各別集僧。為人受戒也。
 
[0027c16] 自外三受中間即止又局閻浮者。並據多論第二說也。若據前來自所立義。上法容通末代。亦遍他方。又三歸者。因賓頭盧取木鉢故。佛[3]償令往東西兩洲。然未委知八年前[*]償。為在後耶。首律師云。百一十羅漢。遊方度人。賓頭無名。故知三歸不通餘二天下。通律師云。文中直列百一十人。本不說名。何妨賓頭即在其數。然依多論局閻浮也。
 
[0027c23] [4]受體所因之戒者。教為能因。戒為所因也。
 
[0027c24] 方便身口乃至心論作者身動身方便者。婆沙百一十三。問何故名業。有一師釋云。復有說者。由三義故說名為業。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動故。三有造作故。有作用者。即是語業。如是評論。我當如是如是所作。有行動者。即是身業。雖實無動。如往餘方有造作者。即是意業造作前二。由此義故說名為業(已上論文)。而無評家。今此心論。取此即釋依相續假。所以言動。據實有為剎那剎那。生已即滅。無動轉義。故俱舍十三頌。身表許別形。非行動為體。長行中云。論曰。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業。有餘部說。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為破此故。說非行動。以一切有為皆有剎那故。(乃至)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故不可言動名身表。(述曰)既言餘部有實行動。不破婆沙假行動也。若爾多宗業豈是假。答若論尅性。剎那剎那實色為體。今談其相。故舉行動。亦無有失。然作無作。或名教無教。新翻經論。名表無表。釋此名者。謂善思等。等起身語。表彰善惡。故名為表。言無表者。俱舍第一云。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述曰)無表色性。雖同表業。無所表示。故名無表。教者。教是示義。准表等釋作無作者。作即作動。義稍疎僻。新譯改之。就表無表也。
 
[0028a21] 與餘識俱者。無記心等。名之為餘也。心識名異體同也。
 
[0028a23] 穢污無記者。先辨穢污。新譯經論名為染污。染污即通不善及有覆無記也。次辨無記者。唯無覆無記也。
 
[0028b01] 調伏心智者。[1]問經文也。善生第七。又復戒者名學。學調伏心。智慧諸根。是故名學(已上具足經文也)。謂調伏心離貪欲故。調伏智慧離無明故。調伏諸根。善防護故。防護即顯根律儀也。
 
[0028b05] 義用得名者。且總辨者。法體是義。法業是用也。配疏應知。
 
[0028b07] 是故從用立名稱之為戒者。彼經句句皆言戒者名制。又戒者名[2]上等。而此戒者。並是用名。[3]五之別名通義通用。如章自配。
 
[0028b10] 即彼剎那無作有七種名者。若准婆沙百一十二。作及無作。俱有七名。故彼文云。此中根本七善業道。若表及此剎那無表。各具七義。一尸羅。二妙行。三律儀。四別解脫律[4]儀。六業。七業道。心論第十三頌云。律儀妙[5]行。業道初解脫。說業及尸羅。如是七種名。章引論云。一切惡戒對治故名律儀者。正以對治。釋律儀名。以其律儀是防護義故。俱舍云。能防身語。故名律儀。章云。二防護惡戒故入七眾故名波羅提木叉律儀者。雜心文無一二等數。而今疏主。以義加之。此中既名木叉[6]律。律儀復須以防護釋也。又章云防護惡戒者。已下是疏主釋。非論文也。又言不為惡眾所縛者。且就一相。然俱舍云。初表無表。別別棄捨種種惡故。依初別捨立別脫名。故知心論入七眾者。意顯戒方入七眾創受。即能別別棄捨。故名別脫。章云三於一切眾生所得故善作故名為妙行者。簡異外道百由旬內而得律儀。今則不然。故成玅行。故俱舍云。智者稱揚。故名妙行。四得愛果故思願道故名為業道者。道是通義。通生愛果。故名業道。故唯識論云。通生苦樂。異熱果故。名為業道。又復道是所遊履義。即身語色。是思所履。故云思願道故。五最初隨順解脫故名婆羅提木叉者以其木叉依初棄捨而立名故。六作所起故名業者。俱舍難云。豈不無表亦名不作。如何今說所作自體。答不造諸惡。故名不作。表思所造。得所作名(此意說云。亦得名作。亦名不作也)七名尸羅者淳善不害心起故者。論文云。尸羅者淳善義。不害心起故。(述曰)以淳善義。正釋尸羅。由[7]行淳善。謂由不害心起故。俱舍云。能平嶮業。故名尸羅。俱舍十四亦有七名。崇云六名者違婆沙百十三依數列七。亦違雜心論偈云如是七種名也。
 
[0028c15] 第三羯磨一剎那者。此門所引。並心論第四說也。
 
[0028c16] 根本業無作。或復說者作。彼論云。前七業道定有無作。邪婬定有作。以自究竟故。餘業道不定。若自作。若使他一向闕作。故頌中云或也。問今釋戒義。何故引不善業道耶。彼論次又釋云。捨不善業道方便。即是善業道方便。捨根本捨後起亦爾。問此事云何。答沙彌受具。及至白二。皆是方便。第三剎那作及無作。根本業道。如疏引是也。俱舍十六婆沙百一十三亦同。
 
[0028c23] 多論初念等。第一卷論也。
 
[0028c24] 以道力故者。增上緣力也。
 
[0029a01] 三聚分別者。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非心不相應聚也。若開心聚以之為二。應言四聚。開二者。謂心聚及心所有聚也。復加無為。即成五聚。出體。出體之法如初卷記。
 
[0029a05] 心及四相不相應等者。心是同類因也。四相即不相應。持業釋也。
 
[0029a07] 及無作假色者。雜心論第一卷偈云。十種謂色入。及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述曰)彼論意。辨色陰。總有十一種色。於中十種。即是五根及以五境。皆是色體。十入所取。故云十種。謂色入也。及無作假色者。准薩婆多。無作是實。而今言假。是彼論師別意建立。何以知然。且如婆沙百二十七大造納息云。尊者法救說。離大種有別造色。說心所法。非即是心。然說色中二非實有。謂所造觸及法處色。雜心論主雖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為法救論師。其所造論。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論第十二云。尊者說曰。注中云。此達磨多羅。以古昔達磨多羅為尊者(達磨多羅。此云法救)。准此應知。雜心論主亦立法處無表色體。以之為假。然婆沙中法救論師者。即婆沙七十七。須正理五十二。俱舍第二十并云。薩婆多宗有四大論師之一數也。
 
[0029a22] 第三色聚中三色分別者。應了知一切諸法。三科攝盡。一者十二處。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已上即名五色根也)。六意(此上六種即是內六根也)。七色。八聲。九香。十味。十一觸(已上五種。即五色境也)。十二法(此上六種即外六境也。言十二處者。俱舍釋云。心心所法生長門義。名之為處。舊名十二入者。即心心所流入根境義也。然法處中。有四種法。一無表。二諸心所。三不相應。四無為法)。二者十八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已上五色根)。六意界(此一即以心躰為性也。此上即內六根也)。七眼識界。八耳識界。九鼻識界。十舌識界。十一身識界。十二意識界(此上六識並心為體。此即於前意所之中。離出[1]〔心〕也。此六界。並前意界。合名七心界也)。十三界。十四聲界。十五香界。十六味界。十七觸界(此上外五境也)。十八法界(此法界。亦有四類。准前法處釋之。所言界者是種族義。謂一切法。合有十八族差別也)。三者五薀。一色薀(即五色根。并五色境。及法處法界中無表也)。二受薀。三想薀(此二即法處法界中。諸心所內。別立此二為薀也)。四行薀(即法處法界中。諸心所內。除受想已。取餘心所及不相應為此薀也)。五[2]色薀(即十二處中意處。及十八界中七心界也)。上來三科。於界處門。取五色根及五色境。并法界法處中無表。立為三色。於中雖有聲香等異。通相為言。皆是色聚。即此亦是色薀所收。如向已辨。言三色者。章云。一可見有對色。謂色入(新名有色有見有對。是也。俱舍略釋云。以可示現此彼差別。故名有見。即當舊名可見義也。極微聚故。相對礙故。名為有對。體即是色名為有色。章云色入。即十二入中色入也)。二不可見有對色。[3]謂二不可見有對色。謂五根四塵(舊名五塵。新名五境。今言四塵。謂於五中。除色塵也。即此四塵。及五境根。總名不可見有對色。新名有色無見有對。俱舍意云。不可示現此彼差別。故名無見。極微聚及互相對故。名有對也)。三不可見無對色。謂法入中無作(法入中。說有四類。今除三類。但取無表。名為不可見無對色也。新名有色無見無對。無見者。准前釋之。無對者。非極微聚不相對礙。故名無對。然體是色。故名有色)。若言作戒。前二色收(身語[4]〔三〕表。體即色聲。故是前二色收也)。以無作法。入法界中攝。是故非三有對者。問心所雖是法入中攝。而是境界所緣有對。故知不由是法處故。即非有對。答心所雖具二有對義。而非具三。故亦得名非三有對。或可即依俱舍論釋。非極微聚。名為無對。章疏之言。何煩苦救。
 
[0029c04] 三有對義此應廣說者。俱舍第二云。對是礙義。此復三種障礙境界。所緣異故(一障礙有對。二境界有對。三所緣有對。礙有二種。一者對礙。如障礙有對也。二者拘礙。如餘二種也)。障礙有對。謂十色處。自於他處。被礙不生。如手礙手。或石礙石。或二相礙(此即五根及五色境。既是微聚。故一微聚。無第二聚。互相障故。故雜心第一云。若彼有一。則無第二極微故。據處故。述曰。障礙即有對。持業釋也)。境界有對。謂十二界。法界一分。諸有境法。於色等境(六根六識為十二界也。法界一分者。四類之中除諸三類。但聚心所。故云一分。此中心所。隨應與前六識相應。後依六根。能取色等六種境界。即是境界之有對。依主釋也。各有自境。以為所對。故名有對也。俱舍云。如施設論云。有眼於水。有礙非陸。如魚等眼。有眼於陸有礙非水。多分如人等。有眼俱礙。如畢舍遮等。有眼俱非礙非晝。如蝙蝠鵂[(堊-王+田)*鳥]等。於晝非夜。多分如人等。有眼與礙。如狗。野干及猫狸等。有非者。除前相)。所緣有對。謂心心所於自所緣(心者即七心界也。心所者即法界中心所也。此心心所。隨其所應。於自所緣。有拘礙義。即是所緣之有對。依主釋也)。境界所緣。復有何別(此難意云。五種色根。能取境界。名為境界有對。既非緣慮。故非所緣有對。其義易知。然論境界。所緣有對二門。並言以七心界及諸心所而為體性。是則境界所緣有對。應無差別)。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若於彼法者。彼色等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十二界一分有取境一功能也。即說彼為此法境界者。說彼色等。是此十二界法界一分之境界也。總相意者。取境功能。即立名為境界有對。猶如燈炎。有燒炷功能也。心心所法執彼而起者。執彼色等境界而起也。謂憑境力。心[5]〔方〕生。總相意者。自由他生。即立名為所緣有對。猶如燈炎藉炷已生也。亦如羸人杖力故起也。名為所緣者。境名所緣也。所緣之有對。依主釋也。此文分明。自辨[6]〔異已〕。光法師等。浪為多釋)。云何眼等。於自境界所緣轉時。說名有礙(此即雙問。二種有對。云何名有拘礙)。越彼於餘。此不轉故(此答意云。且如眼識。越彼色境。於餘聲等。即不得轉。故有拘礙。此即第一釋也)。或復礙者。是和會義。謂眼等法。於自境界及自所緣。和會轉故(且如眼根。於自色境。和會而轉。而終不於他聲等和會也。此第二釋礙義也)。問若法境界有對。亦障礙有對耶。應作四句。謂七心界法界一分諸相應法。是第一句(此謂是境界有對。非障礙有對也)。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此謂是障礙有對。非境界有對也)。眼等五根。是第三句(此即俱是句也)。法界一分非相應法。是第四句(法界中。有四類。除諸心所。自餘三類。名非相應法也)。若法境界有對。亦所緣有對耶(此以境界問所緣也)。應順後句(此舉答法也。謂[1]〔若〕法互有寬狹。應四句答。且如境界。望障礙邊。境界或寬。通心色法。或復是狹。不通五境。障礙或寬。通取五根及五色境。或復是狹。局色非心。故成四句也。今將境[2]〔界〕即亦所緣耶。若是所緣耶。應順後句。述成其事。故云順後句也。若將狹法以問寬者。應順前句及境。應知)。謂若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此正順成問事後句也)。有雖境界有對。而非所緣有對。謂眼等五根(此正違於問中前句。以顯[3]〔順〕後義也。准此亦應名為違前句也)。上來謹依俱舍論。釋三有對訖。若廣分別。如順正理第四及婆沙七十六并顯宗等。不能繁敘。今言無表。既不取境。故非境界。及以所緣。又非極微所積集色。故非障礙。故云無作非三有對也。
 
[0030a18] 非餘八色者。內五色根。外五色境。名十色處。於中既除色聲兩處。故餘八色。即是五根及香味觸也。此作無作。[4]但是色陰者。以其色薀攝十一色。故作無作。於薀門中。並色所收。
 
[0030a22] 第四就色[5]聲中報方便分別者。舊譯名報。新名異熟報。謂酬宿業故。言異熟者。亦是酬報。而由此報異時而熟。名為異熟(謂造業時。異得果時)。異類而熟。名為異熟(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故名異類)。變異而熟。名為異熟(謂所造業。至得果時。由變異故。能令異熟)。舊名方便。新名加行。方法巧便。令事得成。故名方便。新名加行者。行是造。加心造作。名為加行。二相既分。次配疏意。疏云作者身動身方便者。若其不欲。加心造作。既任本性。故名報色。今既加心。造作營事。故今身動身成方便。故俱舍云。由思力故。別[6]報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業。
 
[0030b08] 口作唯方便者。如俱舍云。語表即言聲。聲體一向非是報法故。俱舍第二云。聲無異熟生。隨欲轉故。婆沙百一十八云。有說。聲是現在加行所發。異熟果是先業所發。有說。聲隨欲轉。非異熟法可隨欲轉。復有說者。聲有間斷。異熟色無間斷。是故聲非異熟。若依犢子部。聲亦異熟。故彼宗中。引施設足論云。菩薩昔餘生中。離麤惡語。此業究竟。得梵音聲。故知聲是異熟。具敘如婆沙百一十八。
 
[0030b16] 報與方便亦一亦異者。諸宗不同。且如薩婆多宗。若起內思[7]動異熟身。即於身中。別有大種造身表業。故依彼宗。一向是異。不得言一也。若依成實宗說。色性非善惡。隨能發心。假名善惡。方可說為非一非異。謂若任性如本而住。名為報色。若由內心皷動造作。名為方便。二義既別。故名異。然皷動時。於報身外。無別大種造身表業。故復是一。大乘宗義亦可同此。
 
[0030b23] 方便現起體通三性者。善惡二性。其相易知。言無記者。四無記中。三無記心。能發表業。除異熟心。其異熟心。不能發表。具如婆沙百一十七(然無記。唯能發表。不發無表也)。
 
[0030c02] 身口[8]無二無作非報非方便。已下二釋。初釋引經證成非報非方便義。如疏易知。次釋唯依道理。成立章中。意云。作既方便非報。其無作體異於作體。豈得更是報及方便。作此釋訖。次破前引經妄證。故云。然彼經文未必證成非報非方便也。因此遂作別義釋經也。如章意云。作與無作。若受若隨。及處中位。各各具有。然於其中。一切作體。皆名為因。一切無作。皆名為果。果因既異。故云異色。經中欲取受中無作。是故簡却所餘異色因及異色因果也。尋疏可知。
 
[0030c11] 言處中者。至下受隨同異門辨之。疏意且然。應求別理。且如崇云。諸釋雖復各逞異端。終乖聖旨。夫方便者。須對根本論之。何得方便對報分別。今詳。方便自有多門。一者加心造作。發身語業。亦名方便。如前已辨。此即無間加行根本。及後[*]報業。皆名加行。舊名方便。是也。故婆沙百一十八云。煞生後起。亦名加行。二者加行根本後[*]報。三者聞思脩慧。亦名加行。既有此三。今辨發業。何用對彼根本分別。又崇云。古舊引經。深成謬亂。不識旨歸。雜亂抄引。又云倒寫連理教。又云問舊解既非。何繁序別。答若不剖折。熟知是非。指事再明。息諸野論。又云。依前重寫。恐誤後人。又云。故今依文聊申正解。夫身語業由心故起。
 
[0030c23] [9]言非異色因者。謂無受戒善心色因。非彼惡無記因。故言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者。謂但感得自類善果。必不能招惡無記果。既於自類因果性成。一得在身。相續隨轉。隨轉不絕。是無作色。故言不作異色因果。以此解經。冀無違失。今詳。若言受戒善心非惡無記因故言非異色因者。此則通於發表業心。但感自類。必不能招惡無記果。此亦通於所發表業。何理能顯相續隨轉而成無表。故此復應更求別理。今尋涅槃第三十四說。佛滅後。諸弟子輩。廣興諍論。有二十四雙。今所引者。當第十三。如彼文言。善男子。往昔一時。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護持禁戒。若發惡心。當知是時失比丘戒。我時語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種(七支是也)。從於身口。有無作色(從身口表發無表也)。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不名失戒。猶名持戒(此答不失戒所由訖)。以何因緣。名無作色(此問何緣名無作色。不復更問不失戒義。以佛前番答訖故也)。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正釋無作名義也。如後[1]〔辨〕)。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有無作色。善男子。我於餘經。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宣說無無作色。(述曰)言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者。謂非異我色身之外。而成因性。此顯無表。雖無表示。然隨自身也。不作異色因果者。不作異我色身之外。因緣家之果。此顯感果亦隨自身。果既不亡。明知別有無表色體。此亦簡彼外道妄計離我身外梵王為因能感愛果等也。更有別釋。如破述記。
 
[0031b01] 即向初色有二十種者。前十二種。名為顯色。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影。六光。七明。八闇。九烟。十雲。十一霧。十二塵。次有八種。名為形色。如章所辨(如初卷說釋之)。三聲者。一因受四大聲。新譯名為執受大種為因聲也。謂心心所。執受四大。以為所依。故云執受大種也。以此為擊發生聲。故云為因也。二因不受四大聲。新名無執受大種為因聲。謂風鈴等。無心心所之所執受。三因俱聲。新名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聲。如手皷等合所生聲。俱舍論第一。世親破云。如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亦應爾。順正理第一云。雖有執受與無執受。二四大種。共相扣擊。而俱為因。各別發聲。雖生二聲。而相映[2]集。隨取一種。其差別相。不易可知(謂耳識隨想者。先取)。又正理意不立三聲。以因俱聲。不異前二故。如彼應知。
 
[0031b15] 前兩不如亦應發戒者。今亦及難。前既已發。後應無用。故應解云。以前兩番。資成三辨。不可即令初已後戒。
 
[0031b18] 亦可唯局第三不妨而得口業之體此即互造者。婆沙百一十八云。頗有非身作。而得煞生罪耶。答有。謂遣煞。頗有不發語。而得虗誑語罪耶。荅有。謂身表。頗有非身作不發語。而得二罪耶。答有。謂仙人意憒。及布灑他時嘿然表淨。准彼惡業既許互造。善業翻此亦應互造。問語業即聲。現既無聲。如何互造。答薩婆多宗。身中無有無聲之時。又婆沙百二十二云。然[3]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彈指舉足等。一分動轉作善惡業。有依具分。如禮佛逐怨等。舉身運動。作善惡業。此中隨所依身極微數量。表業亦爾。如表數量。無表數量亦爾(此顯身表)。百二十七云。問諸有情類。口所發聲。當言何處大種所造。有說。喉邊大種所造。有說。心邊大種所造。有說。臍大種所造。評曰。總說此聲。一切身支大種所造。若別說者。輕小語聲。應言喉邊大種。所叱吒哮吼號叨等聲。應言遍身大種所造。現見此等舉身掉動故(此顯語表)。又百三十二云。律儀所攝。復有七種。如是七支。各四大造。此復有二。謂表無表。評家正義。表與無表。復各大造。准此等文。身造語業。亦發語表。非謂但發語無表也。以其文言。如表數量。無表三亦然。身表三支。如何得發語四無表。若爾何故諸論教人煞盜俱有無表。答正根本位。可唯無表。於加行位。教人之時。令身變異。亦有身表。故婆沙百二十二。評家義云。加行位中。決定有表無表不定。即准此義。儻以身業表成語業。正身表時。亦令身中有語表生。若以現今無語聲故。便執定無語表業者。亦應婆沙非非身作不發語。而得二罪。應無語表。若無語表。豈可從意直發無表。若許從意直發無表。即應名為隨心轉攝。崇云。第三剎那許無語表有何過耶者。理甚不通。是故論云。已知無作非心者。彼成實論第九卷無作品云。意無律儀。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心無記心若無心。亦名持戒。故知爾時有無作不善律儀亦如是(此即顯戒定非是心續。次云)。問云。已知無作悲等。如疏應知。
 
[0032a03] 以色等五法是無記者。謂色聲香味觸五也。[1]若准薩婆多。色聲二處通於三性。五根三境。局是無記。今成實宗。色性非善惡。隨能發心。假名善惡。故云色等五法是無記也。
 
[0032a07] 又色等是惱壞性者。謂以手等觸色等時。令其變壞也。
 
[0032a09] 但作戒者取文不定者。謂諸師取成實文不定也。即此疏中。敘三師釋。色心二法為體。次釋局心為體。後釋唯色為體。即引論云。身口業依止四大等。然彼宗意。色香味觸。有堅濕等。即成四大。四大體性。雖是無記。若令動發。即名善惡。故使身業四大為體。口業者。准論雖言依止四大。四大出聲。聲方是業。尋疏當知。今詳三釋。並可存之。然疏主意。欲存後釋。且辨俱存者。謂若假實俱說為業。即取初釋。若唯實業。即取中釋。若唯假業。即取後釋。故使論文三處不同也。彼宗實業。以思為體。思即是心。故即以心為三業體。色性無記。由心發動假相名業。是故說色以之為業。
 
[0032a20] 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者。意顯名句十二入中。雖是法入。然論實性。體即是聲。但由法相假實殊門。故分聲法二入也。謂一剎那實聲之中。無名句字。要須相續屈曲成名。既是離聲。無別體性。故是假也。
 
[0032a24] 破外人義思與心同時別體者。謂成實師故破薩婆。心王心所。雖同一聚。各有別體。而共相應。大乘立義同薩婆多。今即破云。離心無思。謂心王無別心所中思也。
 
[0032b04] 心未必思者。了境名心。造作名思故也。
 
[0032b05] 色即無記色陰攝作戒善惡性行陰收者。作戒既許色法為體。成實論宗。乃至諸宗。曾無色法是行陰攝。故此問答甚違正理。宜應癈之。若據實業作義戒。理應用思為體。方可名為行陰所攝。此復與色。條然各別。應言不即理非不離也。亦可難意云。作戒是善惡性。應是行陰收。更加應字。即成難詞也。
 
[0032b11] 如似四相即於色心者。謂成實宗。離色心外。無有別物名為生住異滅等相。大乘亦同。成實宗中。命根亦是離色心外無別體也。
 
[0032b14] 然青黃等者。青等顯色實非業體。容依形色而起。相從俱說也。俱以遠從要期生故。並有二業之體者。理恐不然。若談無表可從遠生。而談語表許從遠生。應入惡心。無記心等。亦應許有語表業。此起則與彼無表何別。故依後釋。身能造口。謂即以身表成口業。此宗色聲。既是假業。故互造義。道理易為也。
 
[0032b20] 無作三時者。疏主依義。作此解釋。非論文也。
 
[0032b21] 果時無作無作有二者。其實體一。而義有二。現同剎那。名曰作俱。復能引起後後諸念。復名形俱。
 
[0032b23] 若依此宗似先後發者。准成實論第九無作品云。問曰。幾時從作生無作。答曰。從第二心生。隨善惡心強。則能久住。若心弱則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則住一日。如受盡[2]形住(已上論文)。疏意釋云。第二心生者。第二念生也(念即是心故也)。論雖如是。理稍難通。若詳第三羯磨竟時。但有作義。後念方生無作戒者。即應許有律儀善行。不受而得。故知理擁也。
 
[0032c06] 又善生經者。善生第六云。初發心異(遠因心也)。方便心異(近因心也)。作時心異(正起身表業也)。說時心異(正起語表業也)。眾緣和合。故得名作。以作因緣生於[3]無(此顯無作從作而生)。如威儀異。其心亦異(謂受戒竟改威儀時。其心亦異)。不可壞故。名為無作(謂雖改心。而戒不壞)。從此作法。得無作已。心雖在善不善無記。所作諸業無有漏失(謂從壇場作法而生無作也)。疏錄經意。非謹寫文。又詳經意。以作因緣生無作者。同時因果。亦是相生。何能正證無作先後。又詳成實第二心生者。應顯第二念已去。唯無表生。不遮初念同時無表。以其表業色法為體。為無表者。非色非心。二體既殊。何妨同念。楯者傍牌是也。
 
[0032c17] 無作多種者。古來諸德搜尋經論。纂集為九。或為七種。非有論文作此說也。一者作俱。即顯無作與作同時。故心論云。第三羯磨竟。作及無作。二者事在。如造佛像塔寺橋船。此事在時。常能生福。婆沙百二十二云。或造佛像[4]寧持婆。(乃至)造井橋船階道處等。此諸表業所發無表。具有三緣。相續不斷。一由意樂。謂緣彼事。深生歡喜。意樂不息。二由所依。謂所依身。同分相續。命未終位。三由事物。謂所脩建佛像等事。未都壞滅。如是三緣。隨闕一種。無表便斷。成論十二九業品。心論第四。並同此也。三者從用者。成論第十一卷三障品云。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而此檀越得無量福(慈悲喜捨四無量定)。四者異緣者。如上受緣開合釋。五者心俱者。定道律儀。隨心轉故。六者願俱者。成論十二九業品云。若人發願。願我當要布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無作。(述曰)問與前事在有何異耶。答前現作事。非但發心。今從發心。即生無表。依此應言。若是事在。必是願俱。有是願俱而非事在。謂已發心而未作事。七者要期者。疏自釋云。如日夜[1]乃處中要期等。日夜謂八戒也。處中有善及有不善。謂雖善業非是律儀。或雖惡業非是惡戒。既處中庸。故云處中。通律師云。善非淳淨心。惡非深厚纏。未曉其義。故作是說。且如有善唯利一人。雖非律儀。容心極猛。豈得名為善非淳淨也。惡准此知。問此與願俱。有何差別。答現作當作。通名願俱。要期唯局現作。亦應說言。若是要期。必是願俱。而有願俱非是要期。謂擬當作是也。八者助緣者。遣他作業。成自業是也。九者形俱。可知。
 
[0033a19] 前六局隨者。不然作俱亦應通在受中。
 
[0033a20] 處中隨作業者。處中亦許有隨行也。且如要期百日禮誦。是名中。日未滿來隨作禮誦。無作復起。
 
[0033a22] 隨用者。即前從用是也。
 
[0033a23] 互緣者。諸師皆云即異緣是。今解不同。如上受緣開中辨也。
 
[0033b01] 不異前七者。助緣若受。即形俱要期中攝。若隨。即所餘攝。互緣亦爾。故言不異。
 
[0033b03] 同義有三者。同名無作。二者或色為體。或非色非心。三者義同。謂同防非離惡義也。
 
[0033b05] 羅漢成就下戒者。心論第四云。雖復阿羅漢。猶成就下戒。婆沙百一十七。問有新學苾蒭。成就上品律儀。而阿羅漢。成下品律儀耶。答有。謂有新學苾蒭。以上品心。起有表業。受諸律儀。是也。
 
[0033b09] 教相所詮者。如婬戒中結戒義。第五門辨也。
 
[0033b10] 亦同此狹者。教相所詮。既辨隨行。故同此中隨行狹也。
 
[0033b12] 此准多論有[2]五不同者。謂有如上第四長短第五三性有無也。薩婆多宗。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在定道心。亦成就。亦現行。出定道心。唯成就不現行。故定道戒。縱在隨中。亦無長義。是故受隨定有長短。即由隨行定不得長。故亦即非三性中有。由此復說三性有無。若成論宗。不得作此四五二門。以其隨中。容有定道。出定入定。常有無表。既出定有。善等性中亦恒現行。故章云。以道無作寬長故爾。是也。故成論十七二善律儀品云。問曰。有人言。入定時有禪律儀。出定則無。是事云何。答出入常有。如彼廣說。定共既爾。道共應同。通律師云。問若爾應不名為隨心轉戒。答從初受名。以初發時。要從定道方能故。然諸大德以出道定有。義[3]唯三性亦恒現行。今詳若得初之二果。欲界煩惱既未斷盡。故或有時起不善心。即定道戒三性中有。儻得不還或阿羅漢。不即得言三性常有。彼宗阿羅漢等常在無漏。無無記心。況有不善。若得禪定。或容無記。定無不善。准此隨中。亦猶說狹。寧知羅漢常在無漏。彼宗無我無假緣心。即名無漏。[4]彼宗無我無假緣心即名無漏。彼論二十二智相品云。阿羅漢無緣瓶等心。已壞一切假名相故。如彼廣說。
 
[0033c08] 二作同義有五者。一名。二體。三義。言義同者。同有防非離惡義也。
 
[0033c10] 不同有四。比前無作。義准可知。
 
[0033c11] 緣境發戒中。薩婆多宗。婆沙百二十。心論第四。俱舍十五。同有此說。且俱舍頌云。從一切二現。得欲界律儀。從根本恒時。得靜慮無漏。(述曰)前之兩句。釋定道戒。從一切者。謂從一切根本加行。後起業道得律儀也。從二者。謂從二類。即情非情。性罪遮罪也。現者。謂從現墮有情數。蘊界處得。不於過未。以其過未。墮法數故。墮法數故者。過未之境。唯意識緣。名隨法處。不可煞盜。故不緣之得戒也。得欲界律儀者。別解律儀唯欲界故。既從一切二現而得。是故防非還通此等。章中。且顯緣現在境。并辨防於根本眷屬。而性遮異略而不論。問遮罪豈非眷屬攝耶。答遮罪之中。自加行根本後起。故不可言眷屬所攝。禪無漏戒。唯從根本業道處得。[5]唯七支性罪所攝。不從遮罪也。言恒時者。從三世境。亦發律儀。法處不善亦須斷。故悉如[6]論。若曇無德宗。不存過未心。得戒以非眾生故者。此辨得戒之人。能緣心也。然現在中。亦不得約一剎那說。以其此宗五蘊相續假名眾生。識想受行次第而起。既於一念。不具五蘊。是則不可說為眾生。既無眾生。說誰得戒。故約相續假說現在。不同薩婆宗一剎那中具足五蘊。剎那過未。即非現在也。
 
[0034a07] 三世境所有之惡者。此即辨所緣境也。彼論十二。七善律儀品云。問曰。但於現在眾生得戒。為從三世眾生得耶。答曰皆於三世眾生所得。如人供養過去所尊等。
 
[0034a11] 三世諸佛[1]戒齊等者。兩宗義異。且據成實意說。過去迦葉佛時。有無量人。已入涅槃。此等境亦發戒品。故云齊等。若於此等不發戒者。釋迦弟子。戒境應減。若據薩婆多宗。婆沙百二十有三種。一云。應作是說。律儀境界。雖有多少。而律儀體。前後無異。俱從一切有情境處。總發得故。有作是說。三世如來。律儀不等。亦無有失。問若爾施設論當云何通。如彼論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2]平。答由三事等故。一脩行等。謂皆過去三無數劫。勤脩四種波羅蜜多。究竟圓滿。得菩提故。二利益等。謂於無量應化有情。作利樂事。皆究竟故。三法身等。謂諸如來皆得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等勝功德故。由此三義。故言平等。非律儀體無多少異。又由根等[3]我等。一切如來。皆住上品根。皆得上品戒故。有餘師說。一切如來所有律儀。皆於一切有情處得。故說等言。非說無異。謂過去佛戒所從境。設今猶在者。釋迦從彼。亦得律儀。然無此理。釋迦律儀所從情境。設當在者。慈氏從彼。亦得律儀。然無此理。故說等言亦無有。然准俱舍。世親存其後釋。多論第一。存中間釋。
 
   次辨發戒多少門
 
[0034b07] 從生數從非生數者。先准婆沙百二十有五釋云。此中有說彼七支戒。一一各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是一有情。犯一支戒於一切有情。此一支戒斷。餘六猶轉。二云。一一各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而得異。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彼說於一有情犯一支戒。即此一處一支戒斷。餘六猶轉。餘有情處七支皆轉。三云。有餘師說。別解律儀隨因差別。成二十一。此中有說。二十一種一一各於一切有情處得。所得不異。彼說。由貪煩惱。於一有情所犯一支戒。[4]於一切有情無貪所生一支戒。於一切有情無貪所生一支戒斷。餘二十種如先猶轉。有說。此二十一種。一一各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如有情異。所得戒亦爾。彼說。由貪煩惱。於一切有情所犯一支戒。即此一處無貪所生一支戒斷。餘二十種如先猶轉。於餘有情。二十一種具足皆轉。(乃至)依如是說。寧作出家。犯諸學處。不為五戒鄔婆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毀犯五種學處。身中便空。諸出家者。設犯五處。而更有餘眾多猶轉。五者。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雖犯律儀。而戒不斷。如法悔除。還名持戒。無有頓受別捨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已悔除位。但名持戒。(述曰)作心頓受。不應別捨。亦應別得也。未悔除位得二名者。一者持戒。二者犯戒也。前四師說。犯一戒時。此戒即捨。迦濕彌羅不言前四。誰是誰非。然犯不捨。異前四也。章中所引。多論第一也。然多論意。於四師中。存第四釋。犯亦不捨也。故多論云。猶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
 
[0034c08] 不可煞者。諸入滅定慈定中陰如來輪王佛使等。決不可煞。諸得他心。是不可誑。問生生與趣。緣何發戒。古來傳釋。引雜心第一十頌云。生攝一切趣。非趣攝於生。中陰[5]增。當知非趣攝。(述曰)增者。處所異名也。亦是增如義也。如言地獄有十六增也。准斯發戒。亦生非趣。古來又云。六趣亦應不攝如來。今詳大乘王宮現生。是化非實。容有斯義。若依化相。示現受生亦是趣攝。是故薩婆多宗。後身菩薩許是異生。即此生身。雖已成佛。猶是有漏。菩薩入胎。三時正知。婆沙百二十。說佛胎生。由此亦許是趣所攝。
 
[0034c18] 若非生數。多論第一。有五種子。彼一粒麥一粒粟。斷一根草。但使得一罪處。即得一戒。堀一微塵地。下至金剛。皆准前說。若准婆沙。不同多論。百二十云。問於外物中。得律儀不。若有得者。所得律儀。應有增減。謂生草枯時。酒味壞時應減。即彼生時熟時應增。(乃至)若無得者。即此律儀境。應少分處受。而世尊說。如是律儀無少分受。又斷生草。悔應無用。評家云。如來說者。於外物中。亦得律儀。問若爾律儀應有增減。答無有增減。以總得故。此律儀總於一切生草等上。得一無表。而世間無有無生草等時。總於一切蒲桃等酒。則不壞時。得一無表。世間無有無諸酒時。是故律儀無於一有增減。餘亦如是。(述曰)餘如是者。一切非法衣食等類。一一類上得一無表。不約微塵一粒等別也。
 
[0035a07] 根本戒四百二十者。彼論云。如來所立戒。有四百二十也。
 
[0035a09] 婆藪斗律者。真諦三藏云。此翻品類律。此律多說緣起制諸輕戒。優波提舍。翻為正教。此律正說是罪非罪。制諸重罪。
 
[0035a12] 無願毗尼者。了論九毗尼中。第七無願毗尼也。九毗尼。至下今演毗尼中辨之。俱舍十五。若人不作五種定限。方可受得別解律儀。謂有情支處時緣定。一有情定。念我唯於其類有情當離煞等。二支定。念我唯於某律儀支當持不犯。三處定。念我唯住某處方域當離煞等。四時定。念我唯於一月等時能離煞等。五緣定。念我唯除鬪戰等緣能離煞等。如是受者。不得律儀。相似妙行。
 
[0035a20] 受體已竟。
 
飾宗義記卷第二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三本
 
嵩岳鎮國道場沙門 賓 作
 
[0035b06] 第三解律題名者。此下廣解三要之中。第三正釋律初題目。然而四分名生。章中雖辨被機承稟。今復應明。若欲釋者。略開二門。第一戒法相傳。第二翻譯時代。言相傳者。昔後漢明帝莊永平元年戊午歲即位。至永平五年。夜夢丈六金人。至十年丁卯之歲。有西域僧迦葉摩騰。遊化至于漢地。又至十一年。歲次戊辰。復有竺蘭。來至此土。此土人請曰。我欲如師法出家受戒。即與剃髮披著縵牒。與受三歸五戒。准薩婆多論。佛成道八年。止三歸與羯磨受。中國十人。邊方五眾。由此摩騰正有二人。不得受具。如是乃至第十桓帝志丁亥即位。逕二十一年。至丁未之歲永康元年。從前明帝戊辰之歲。至此丁未。總一百年。唯用三歸五戒。共相傳受。桓帝既崩。第十一靈帝閎立。戊申即位。自建寧年已後。北天竺有五沙門。支法領。支謙。竺法護。竺道生。支樓讖等五人。來到此土。與大僧受戒。即五人受也。自爾已來。始有戒法相傳。其時大律未到此土。支法領口誦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時古羯磨戒本者是。並出曇無德部。自爾已後。復逕五十五年。至魏文帝丕(曹操子也)黃初三年歲次壬寅。有中天竺沙門曇摩迦羅(或云柯羅)。此云法時。遊至許昌(黃初二年。改許縣為許昌)。其人幼而聰敏。質像瓖瑋。尋讀一覽。文義悉通。善四韋陀。妙五明論。圖讖運變。靡所不該。自謂。在世無過。乃入僧坊。過見法勝毘曇。慇勤尋省。莫知旨趣。乃深歎曰。佛法釣深。因即出家。誦大小乘經。及諸毗尼。來至許昌。觀魏境僧眾。全無律範。自來之後。又逕二十八年。兼前五十五年。合八十三年。至魏廢帝齊王芳嘉平二年歲次庚午。於雒陽更集梵僧。以羯磨法。與大僧重更受戒。准用十僧。并翻僧祇戒本一卷。又安息國沙門曇諦。亦善律學。出曇無德羯磨。以用受[1]戒之由。略如邁法師譯經圖紀。即是大僧受戒之由也。
 
[0035c12] 次明尼眾者。靈帝之後。亦從大僧。求受大戒。支法領語曰。依如佛教。唯開邊地五人。大僧受戒。不開尼眾。尼眾泣淚而退。又從靈帝已後。逕五十三年。至漢末魏初。東天竺國有二比丘尼。到長安。見此土尼眾。問曰。汝誰邊受大戒。尼眾答曰。我至大僧所。受三歸五戒。二尼歎曰。邊地比丘尼未有具戒。遂還中國。化得十五人。三人在雪山凍死。二人墮黑澗死。屆至此土。唯有十人。自爾已前。尼悉赴京與受具足。後到吳地。與彼尼眾受戒。自爾已來。尼眾始有戒法。相傳。受戒竟後。三人命終。唯七人在。[2]來逕十七年。思憶本鄉。即附南海商人。而還本國。一去已來。更不委耳。此初受戒。但在魏初。未詳定是何年月日。又從魏初黃初元年庚子歲後。計有二百一十一年。至宋第二文帝義隆元嘉七年歲次庚午。有罽賓沙門求那跋摩。此言功德鎧。即其國王之少子。至于楊州。譯善戒等經。又復有師子國尼八人。來至宋地。云此地未曾有尼。何得二眾受戒。功德鎧云。尼無本法者得戒。而僧有罪。尋佛制意。先令作本法者。政欲生其善心。為受戒方便。論其得戒。法出大僧。但使羯磨法成。自然得戒。今詳。魏初尼已受戒。而功德鎧既西域人。不練根由。而言無本法也。當時尼眾。苦求更受。功德鎧云。善哉隨喜。且令[1]兩尼學語。更往西國請尼。令足十數。而功德鎧雖先許尼重受大戒。但譯比丘尼羯磨一卷。譯經圖紀云。四分羯磨一卷。是也。而受戒事未遂而終。俄然遂至元嘉十年歲次癸酉。有印度沙門僧伽跋摩。此云眾鎧。戒德清峻。道俗敬異。自流沙至楊州。復有師子國尼鐵索羅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數。便請眾鎧為師。於壇上與尼重受大戒。齊末梁初。鍾山定林寺僧祐律師記云。最初為影福寺慧果淨音僧要智景等二十三人受戒。自後不能繁記。自爾已來。將為善受。問有何證驗知得戒耶。答南山律師記云。昔魏文帝三年。內作無遮大會。文帝問曰。此土僧尼得戒原由。云何可知。諸大德悉皆不答。于時即有比丘。請向西國。問得戒所由。到北天竺。遇見一羅漢。啟問曰。振旦僧尼受得戒不。答曰。我之小聖。不知得不。又語比丘曰。汝且住此。吾今為汝往問彌勒得不來報。於是即入禪定。向兜率天。問曰。我是小聖。不知邊地為得戒不。故來問尊。彌勒答言。邊地得戒。遂請證驗。即取金華而願言曰。若邊地僧尼得戒者。願金華入羅漢手。若不得者。金華莫入。願訖。金華即入掌中。一尺影現。奇徵既爾。內懷歡喜。彌勒語曰。汝下至振旦比丘所。亦當發願。若使振旦僧尼得戒不虗。唯願金華入比丘手。當即如教發已訖。以手案華。華入比丘掌中。一尺影現。瑞應既爾。欲來還國。有迦羅神現身語曰。道路懸遠。多諸嶮難。弟子送師。令達彼國。未至之間。魏文帝殿前。先有金華。空中影現。文帝問太史曰。何變恠也。太史答曰。西國有佛法來此。于時不盈一月。比丘掌中。有一金華。來到之日。空裏金華即滅不現。當發漢境。總有八十餘人。或有慕聖情深。即住彼方。或有逢難命謝。正有一身。從其大菀。博尋舊跡。來達秦地。今詳。魏文帝三年內作無遮大會者。若是前魏文帝。即是黃初三年壬寅之歲。計其年月。稍不相當。且如唐靜邁法師翻譯圖紀云。沙門釋智嚴。凉州人也。弱冠出家。納衣宴座。分衛自資。于時晉安帝義熈十三年。滅後秦代姚泓還(泓是姚萇孫也。八月為東晉劉裕所擒。於建康市斬之)。始興公王恢。從駕觀山。見嚴禪思。即請還都。然嚴先西域得經。梵本未譯。後至晉末宋興(東晉太尉劉裕。以晉恭帝元熙二年十月。受晉禪。改為宋朝)至宋文帝元嘉四年(此從義熙十三年。至元嘉四年。合十一年)歲次丁卯。於楊都枳園寺。譯普曜經等。合三十六卷。然嚴未出家前。曾受五戒。有所[戲-戈+予]犯。後受大戒。疑不得戒。遂汎海至印度。諮問羅漢。羅漢不決。為請彌勒。彌勒答云得戒。嚴甚喜焉。若據前魏黃初三年壬寅之歲。至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之歲。智嚴翻譯之時。計當二百六年。豈容有人二百餘歲。若言後魏道武皇帝。創都北代。皇始三年歲次戊戌。于時彼未敬信佛法。誰復詰問得戒根由。況復皇始之與黃初。文帝武帝。並皆有異。何得成證。故知南山錯記也。今詳。此是後秦姚興。諡文桓帝。皇初三年歲次[2]景申(皇初字。與前魏曹氏黃初字。不同也)。至元嘉四年。合三十二年也。義准。智嚴創往西域。猶應少年。往返遷延。更逕三十二載。即與譯經圖紀相符會也。宜勘秦魏史傳。問智嚴法師。初在秦朝。何得宋代翻譯。今詳。後秦為宋劉裕所滅。所以智嚴破秦入宋。又出家之道。遊化諸方。故無傷也(當元嘉年。嚴翻譯時。總有六國。一西秦。二夏國。三北凉。四北燕。五後魏。六宋國)。此中總計大僧初受戒。從漢靈帝戊申已來。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當五百三十六年已還。大僧第二重受戒。從魏芳帝嘉平二年庚午已來。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總計四百五十四年。比丘尼最初受戒。從前魏黃初元年歲次庚子。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當四百八十四年已還。比丘尼第二重受戒。從宋元嘉十年癸酉已來。至今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當二百七十一年(中間。逕周武帝滅佛法。有靈裕法師等十八藏。在勒摩提將軍家。大隨創興。纔得九人。與人受具戒)。
 
[0036c23] 第二翻譯時代者。謹案靜邁法師慈恩寺翻譯圖紀。并撿秦朝支法領譯律序。又驗律文。此律前後合有兩譯。初即覺鳴創譯。後即法領重翻。故譯圖云。姚秦世沙門佛馱邪舍。此云覺名(或名覺鳴)。罽賓國人。操行貞白。戒節堅固。儀止祥淑。視瞻不凡。五明四韋之論。三藏十二之典。[1]持悟深致。流辨無滯。以姚秦弘始年。達于姑臧。羅什法師先師事之。遂勸秦主姚興往迎。即勅迎之。并有贈遺。辭而不受。重使敦喻。方至長安。秦主出迎。列立新省。於逍遙園。四事[2]四時供養。並皆不受。時至分衛。一食而已。邪舍赤髭。善毗婆沙。時人號為赤髭毗婆沙。秦主供養。滿三間屋。不以關心。遂為貨之造寺。自弘始五年歲次壬寅。譯四分律四十五卷。并四分戒本一卷及餘雜經。竺佛念等筆受。准法領律序云。壬辰之年。有晉國沙門支法領。感邊土之乖聖。慨正化之末夷。乃西越流沙。路逕于闐。遇曇無德部。體解大乘三藏沙門佛駄邪舍。才豔博聞。明練經律。三藏方等皆諷誦通利。法領即於其國。廣集異經。以歲在戊申。始達秦國(晉往秦還。良由並治也)。即以至年。重請出律藏。時集持律沙門三百餘人。於長安中寺出之。領弟子慧辨為譯校定。陶練反覆。務存無朴。本末精悉。若都初制。謹案姚秦壬寅之歲覺鳴譯時。即是弘始五年。至戊申之歲法領譯時。即當弘始十一年(此即晉國義[3]〔巳〕四年。計壬寅去戊申。相計合七年)。又律序云。重請出律藏。以此驗之。足委前後。問法領西遇覺鳴。何以覺鳴先至翻譯。答案法領晉世西往。壬辰之年。至於還秦戊申之歲。合十七年。法領西域廣集異經。遂使後至。故不疑也。又准律文。眾覺之初。有律本題云。尸叉罽賴尼法(胡音不正。應言式叉迦羅尼法。有續寫者。書應[4A]〔正〕從此式叉迦羅尼。不能一一就文治。故班[4B]〔辯〕之耳)。巳上并注。並是律載。唯知即是覺鳴本譯。度語之人。以音不正。故至法領。自達方言。遂正之也。又覺鳴本云如破伊蘭葉。法領本云如破伊蘭葉。又律文中。列三僧物。初三兩物。文互顛倒。及餘諸文屢有差互者。並以兩譯之異。譯經圖紀但載初譯。不[5]譯後出者。葢疎略也。又細詳察。有三本律。一者覺鳴初本。二者法領改本。令改尸又。仍存未改。三者已改從叉本。又從大唐中興應天皇帝神龍元年乙巳歲即位之後。有洛陽崇先寺僧道林(其本湖洲之人)。以義淨三藏自撰四分律頌。加於律中。妄稱譯出。最初於崇先寺。割破律本。中間加之。又寫兩本。一本置在崇先。一本置在大聖善寺。恐後代不委。故紀之也。
 
[0037b15] 輕重緩急。前卷已辨。謂輕即是緩。重即為急。但義門異。故別論之。然望性惡。稱輕制輕。稱重制重。但名輕重。而非緩急。故應釋云。若是緩急。即是輕重。自有輕重而非緩急。思之可見。
 
[0037b19] 四錢三角者。祇律第三。佛告諸比丘。從今當知十九故錢。名一罽利沙槃。分一罽利沙槃為四分。若盜一分。若一分直。犯波羅夷。因此古來計此以為四錢三角。謂分十九。以為四分。且四四十六。餘有三錢。各為四角。三四十二。即十二角。分十二角。以為四分。分各三角。故言四錢三角也。此是古來謬傳。後盜戒中當辨也。
 
[0037c02] 二眾俱互者。當眾相謗。名之為俱。異眾相謗。名之為互。
 
[0037c04] 犯不犯者。十誦律中。若結淨地得突吉羅。祇律不捨淨作三衣犯提。此律並無犯也。
 
[0037c06] 遺教三昧經。五部僧分別服飾品云。佛在世時。有比丘羅旬。每行分衛。輙空而還。佛知宿行。欲現殃禍并正明戒。佛使眾僧分為五部。著五色衣。令其日隨一部乞食。於是隨其制儀。至於度世。後立號稱。各各奉其所著服色。薩婆多部者。博通敏達。智導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者。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袈裟。迦葉惟部者。精勤勇決。救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禪思入微。究暢幽玄。應著青袈裟。摩訶僧祇部者。勤學眾經。敷演義理。應著黃袈裟。佛因羅旬乞食不得。使諸比丘知有報應。還分五部。使日隨一一部部求食。即皆不得。乃至五部隨者並然。佛令羅旬寺內灑掃。餘人請食。於一日中。不作其事。舍利弗為其請食。在道遂翻鉢中食盡。內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飡沙飲水而入涅槃(此經疑偽。威儀經下卷。舍利弗問經。五種服色大同此經。舍利弗問經。亦疑也)。問先有五意。何以不分。答以二義故。如章所論。若爾三乘有三意。如來現在分五。意對五機。佛在何無別。答三乘為漸誘。別說易脩。成五意總防非。問說合無諍。若爾佛現。不分者何為。方等經云。五部僧中。學何毘尼。又方廣經云。互用五部僧物。又如羅旬。分衛隨五部僧。此等並似現分。寧言無別。答此蓋僧分五服。學戒猶同。又闍王十夢經。夢見白[疊*毛]從天飛下。至地分為五段。王時憂惱。來問世尊佛言。非王之事。是我法中。我滅之後。諸弟子眾。分我毗尼以為五部。既言滅後。故現不分(已上尊者問答)。
 
[0038a06] 五種眾生者。五部機別。崇云。佛滅百年。猶為一部。未有五卷。如何在日。始十二年云有五機。今詳。豈由分部方有五機。故有五機。無妨同□□學也。
 
[0038a09] 若為說廣利益不普者。豈付弟子利益普耶。故應更釋。律中自言。若使如來不淨眾中而說戒者。無有是處。是其意也。見論第五。教授木叉也。
 
[0038a12] 依祇五年者。祇二十三云。世尊成道五年。比丘僧清淨。自是已後。漸漸為非。世尊隨事為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二十言是[1]到者。不然。見論第六云。佛成道十二年後。須提那出家。在他國八年學道。後還迦蘭陀村。佛成道已二十年。故不應言[*]到也。故今詳之。諸部違文。其類非一。如涅槃經。二月十五日。如來涅槃。薩婆多論婆沙等論。八月八日。佛般涅槃。何得相會。祇律五年。亦應准此。如來正說者。尊者云。是止說(言正者譔)。說戒揵度。阿難請佛說戒。世尊不說。目連觀見有一比丘。行不清淨。目連牽出。明知即是第二犯也。五師住持。廣如付法藏傳及阿育王傳也。
 
[0038a23] 立誓入滅盡定者。薩婆多宗。婆沙百三十五云。大迦葉波入王舍城乞食。食已未久。登鷄足山。山有三峯如仰鷄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并納鉢杖。久住不壞。乃至經於五十七俱胝六百千歲。慈氏如來出現世時。施作佛事。正義家釋云。入般涅槃。非是入定。慈氏出世現神變者。是留化事。餘部之中。有許此是入滅盡定也。
 
[0038b06] 在恒水中船上入滅者。如付法藏第一卷說。阿闍世王。請阿難曰。如來迦葉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都見尊。若滅度。唯願垂告。阿難曰善。阿難後至一竹林中。聞有比丘誦法句偈。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2]都見之阿難聞已。便語比丘。此非佛語。不可修行。汝今當聽。我演佛偈。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爾時比丘白其師說。師告之曰。阿難老朽。智慧衰劣。言多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阿難後聞。猶誦前偈。即問其意。答言。尊者。吾師告我。阿難老朽。言多虗妄。但依前誦。阿難思惟。彼輕我言。或受餘教。即入三昧。推求勝德。不見有人能迴彼意。便作是言。世間眾苦。甚難久居。我於今日。宜入涅槃。復作是念。阿闍世王與吾有要。我應語之。即詣王宮。告守門者。為我白王。門人答曰。王今眠睡。若設覺悟。罪我不少。阿難語言。王若覺者。可宣我意。阿闍世王。夢蓋莖折(表失覆蔭)。即便驚悟。門人具宣。王聞悶絕。良久乃蘇。園神白王。阿難今已向毗舍離。即嚴四兵。往恒河側。阿難乘船。在河中流。於時大地六種震動。時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見斯相已。飛空往詣。求哀出家。即化恒河。變成金地。為諸仙人。如應說法。鬚髮自落。成阿羅漢。咸悉俱時入般涅槃。阿難昇空。作十八變。入風奮迅三昧。分身為四。一分向忉利天。與釋提桓因。一分與大海娑伽龍王。一分與彼毗舍離王。一分授與阿闍世王。如是四處各起寶塔(阿難在河中流入涅槃者。為護阿闍世王。及毗舍離玉意故。所以不進不退也)。有人言。不見水潦涸者。非也。
 
[0038c08] 三藏傳云者。尊者云。是真諦也。
 
[0038c09] 釋論者。古人以智論釋大品般若。故號為釋論也。然彼第一百卷。但言罽賓毗尼。除却本生。但取要用作十部。亦毱多受持之言也。
 
[0038c12] 大集經者。章中引經。加減其文。今者謹錄。仍為注釋。彼經第[3]七云。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解義。顛倒宣流。以倒說故。覆隱法藏。以覆法故。名曇摩毱多(此法密部也。經言覆隱。即密義也。或名法藏。藏亦密義也)。而復讀誦書寫外典。受[4]有三世及以內外。破壞外道。善解論義。說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帝婆(受者執也。此部執有三世實體。一切性者。三性心中。悉得戒也)。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若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毗(數論外道執有實我。受用塵境。名為受者。轉諸煩惱者。轉者捨也。海不宿屍。故為喻也)。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虗空識相。是故名為彌沙塞(而此六界。並說為空。故云不作相也)。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蹉富羅(婆蹉者。此翻為犢。富多羅者。此翻為子。言富羅者。略也。正是犢子部也。此部計我非是即薀。亦非離薀。而有實我。梵云婆羅必栗託仡那。此云愚異生。舊譯為小兒凡夫。准此經中。應言猶如異生。以其異生計有實我。指之為喻。經言小兒。意取愚義也)。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善男子。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已上經文易解)。章云受後三世。錯也。問列六部名。何因但有五部。此中十二部十八部二說。未曾見有經論正文。傳記又失。難可依信。
 
[0039a07] 文殊問經下卷中說二十部者。如章所引。稍與宗[1]輪同。今且敘宗輪論說。隨便會釋。宗輪論云。如是傳聞。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文殊問經。體毗履者。此翻上座也)。言四眾者。一龍象眾(律師眾也)。二邊鄙眾(大天眾也)。三多聞眾(經師眾也)。四大德眾(論師眾也)。又釋。初是大天。如象難制。二是大天弟子。三凡夫持戒。四是聖眾也。諍五事者。婆沙九十九。有此緣起。然與真諦部執疏說。少少不同。不可具敘。今略論者。然此大天未出家前。與母私通。遂殺其父。耻人所知。將母逃隱波[2]吃梨城。遇逢本國曾所供養羅漢苾蒭。復恐彰露。因遂殺之。後見其母與餘私通。復煞其母。造三逆罪。深生憂悔。欲求滅罪。因即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王聞數請。入宮供養。真諦又云。王妃遂與大天私通。然彼復稱我是羅漢。後於寺中。夢失不淨。而令弟子浣所汙衣。弟子白言。師煩惱盡。何容斯事。彼言漏失略有二種。一者煩惱。羅漢已無。二者不淨。羅漢未免。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為魔嬈故。汝不應恠。此意說云。身中不淨。如有涕唾。為魔嬈故。即便漏失。真諦敘云。此是魔女欲毀我故。而以不淨汙我衣也。又自作經。佛語諸比丘。魔王天女。毀無學人。故以不淨染汙其衣。部執疏中五事。皆云自作經。下不重論也(此第一事)。又欲令諸弟子親侍。次第記得四沙門果。弟子問言。阿羅漢等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羅漢亦有無知。無知有兩。一者染汙。羅漢已無。二者不染。羅漢猶有(第二事)。弟子復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四諦三寶。我猶懷疑。彼言羅漢亦有疑惑。疑惑有兩。一者隨眠懷疑。羅漢已無。二者處非處疑。羅漢猶有。(述曰)稱理名處。不稱理者名為非處。於諸稱理不稱理事。猶豫不決。名處非處疑也(此第三事也)。弟子又言。我是羅漢。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濟度。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彼言羅漢有由他度。舍利目連慧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汝鈍根。要由他度。而能自了。真諦云。亦有聖人依他斷疑。是也(第四事)。然彼大天。雖造眾惡。未斷善根。後於中夜。自惟重罪。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逼。高聲唱言。苦哉苦哉。弟子尋白。大師若言所作已辦。何故唱苦。彼遂告言。我呼聖道。謂諸聖道五事。而作頌言。無學漏失因魔引。無知疑惑由他度。聖道現起假聲呼。是謂如來真淨教。宗輪頌云。餘所誘無知(謂羅漢被魔所誘也)。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脩靜慮者。聞彼所說。翻彼頌言(前三句同前。第四句云)。是汝狂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鬪諍紛紜。乃至終朝。城中士庶乃至國王。來自和諍。僻用律文。行籌滅諍。用多人語。賢聖眾中。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3]孕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王聞既瞋。送諸善眾於恒河中。載以破船。中流墜溺。聖眾登空。并攝同見不得通者。西北而去。[4]往迦濕彌羅國。王聞悔謝。如論中說。准部執疏。却請還國。大天改經。不復如本。諸阿羅漢。還復結集[5]至。即是第三結集。一七葉巖。二因十惡法。三即此時也。又言五事有虗有實。實者。一者天女必不能嬈。二者有習氣無知。三者三解脫門。無不自證。四者鈍根初果。不定自知。問善知識。知識為說有不壞淨。因更觀察自審知得。五者如舍利弗口誦偈時。即得聖道。因此思擇。分成兩部。不同婆沙。一往即分也(論云)。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真諦云。第二百年。大眾部住央堀多羅國。此國在王舍城北。此部弘華嚴涅槃勝鬘維摩金光般若等經。於此部中。有信者。有不信者。不信者言。是自作經。四阿含中。無此經故。因遂分部)。一一說部(此部執世出世法皆無實體。同一假名。文殊問經名執一語言。經注云所執與祗同者。譯經時人為此釋也)。二說出世部(此執世間從顛倒起但有假名。出世非倒皆是真實。經注云稱讚辭。盖亦謬也。又經中已下諸部。後後諸部。從前前出。不同宗輪。下不復論也)。三鷄胤部(本音憍矩胝迦。真諦名灰出。此山石堪作灰。基法師云。本音及義皆無此釋也。正翻鷄胤。上古有仙。染鷄生子。是此之[6]〔族〕。文殊問經云。律主姓是也。此部不弘經律[7]〔云〕經與律是方便教。佛自有處破經律故。唯弘對法。坐禪斷惑)。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真諦云。佛在世時有一羅漢。名祠皮衣。昔作仙人。披樹皮衣以祠天故。後出家已。隨佛說法。皆能誦持。佛未涅槃。遂住雪山坐禪。不覺佛已涅槃。至佛滅後第二百年。從雪山出。見大眾部所弘義淺。其甚驚恠。更為具足。誦出淺義及以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也。其中有不信者。其有信者。即別成部。名多聞部。成實論從此部出。故參涉大乘義也)。次後於此第二百年。更出一部。名說假部(基法師云。世出世法皆通假名及以真實。不同一說部及說出世部也。真諦名分別說部。大迦旃延。佛在作論。分別解說。佛滅之後。來至大眾部中。分別三藏。此佛假說。此真實說。此是真諦。此是俗諦。此是因果。有不信者。別為此部。經中脫此一部也)。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此言出家受具。不同部執疏云。摩伽陀王。感弘佛法。外道失利。遂自剃髮。賊住出家。王聞遂遣[1]〔聽〕慧比丘。沙汰幾盡。猶餘數百[2]〔真〕不分。王復令人再三推問。彼有弟子。依眾出家。推問其師。即是賊住。因此諍論。或言師若破戒無戒。餘僧清淨。自然得戒。薩婆多等悉用此解。或言師若破戒無戒。弟子亦無戒。大眾部用此義也。大天即是賊住之首。不為眾許。因而分部)。一制多山部(制多翻為靈廟也。佛於一世。初生成道。法輪涅槃。四處皆有靈廟供養。此山即靈廟處也。經名只底柯。注云山名。律主居之也。只底柯即制多也)。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制多西山。名西山住。北山同爾。此三皆住處也。經名東山[3]〔維〕也)。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鷄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并根本說。即五度破。若除根本。即四度也。准經脫假一部也)。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上座部盛弘經。藏少弘律論。至此時中。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盛弘對法。故乖諍也。說一切有者。有有二種。一有為。三世實有。二無為。離世實有。說因者。此部立義。廣出所因故也。文殊問經。名一切語言。注云一切。可措語言也。語言即是說也。雪山者。上座徒眾。為說因所伏。移入雪山。又釋既為他伏。師宗冷弱。乍比雪風。論中即是上座部。轉名雪山。經中乃於體毗履外更數雪。謬也)。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上古有仙。染犢生子。此之種也。真諦云。可住子部。基法師云。此理難解。幸願詳諸。今詳云。梵音長短故也。若長音呼。婆私弗多羅。即是可住子。若短聲呼。跋私弗多羅。即是犢子。真諦云。羅怙羅是舍利子弟子。可住子羅怙羅弟子。弘舍利弗阿毗曇。智論第二亦云。犢子道人等讀誦舍利弗阿毗曇)。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經名法勝一也。有法可上故名焉)。二賢胄部(盖部主是賢。從眾是胄。胄尚族也)。三正量部(刊正無謬故也。經名一切所貴也)。四密林山部(山有密林。部主居之。經名芿山也。真諦云。此四部。釋舍利弗阿毗曇。義有少者以經義足之。故分異部也)。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昔日曾作國王。化霑地上。後捨出家。從本為名。部執云正地部。真諦云。是王師匡正土境也。經名大不可棄。注釋如章。經注文云。名能射也)。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習[4]林菽氏師(或名法密。基法師云。是部主名者非也。前大集經。以隱密故。是法名也。菽者豆也。上古有仙。採綠豆為食。目連是彼種。故名採菽氏師也。此部立五藏。三藏如常。第四呪藏。第[5]〔五〕藏。由他不信引。目連為證故。柾為師也。經名法護。注云。律主名。亦譯者謬釋也)。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哉部(梵云迦葉波。翻飲光。上古有仙。身光極盛。飲蔽餘光。是此之裔也。又云此部主身光飲餘光也。又約有賢德義。其年小而有賢德。故云善哉)。至第四百年初。從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立義依經故。執有種子。墮在相續。轉至後世。故名說轉。經名脩妬路。即契經也)。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七破八破義准前釋)。次依舍利弗問經。二十部同宗輪說。又云。如是眾多。久後流傳。若是若非。唯餘五部。各舉所長。名其服色(祇著黃。曇無屈多迦赤。薩婆多著皂。迦葉遺木蘭。彌沙塞青衣)。大集五部。如前引(無五服之別)。遺教三昧如前引。三千威儀經下卷(薩和多絳。曇無德皂。迦舍惟木蘭。彌沙塞青。摩僧部著黃。此同遺教三昧也)。
 
[0040c04] 上來略引經論不同。或言五部。或言二十者。准如舍利弗問經五部者。據其久後流行為語。二十部者。據實分而說。准宗輪論二十部。本宗同義。有十二例。無暇繁敘。然相傳云。四分律序云。是曇無德部者。即是大集經中曇摩毱多部也。然譯此名。兩說不同。一者先來相傳云。是法藏部。二者若准真諦部執疏中云。四分律是法上部。今詳二說。法藏為正。何以知然。且准大集經舍利弗問經遺經三昧經三千威儀經四文。列五部名字。然准三千威儀及遺教三昧五部之中。並云曇無德部。至於大集經中。名為曇摩毱多。舍利弗問經名為曇摩屈多迦部。故知此等名本是一。而翻譯者文有差殊。遂令語異也。准舍利弗問經列二十部中。復有曇摩屈多迦部。勘宗輪論。正當法藏部處。故知法藏為正也。崇云。四分律者。是法密部。古來諸人不尋分部。依成實宗。理不然也。彼即自解云。今解並依一切有部。今為重詳。如雜心第十五云。薩婆多及婆蹉部說次第諦無間等。曇無德說一無間等。(述曰)等是遍知義也。謂薩婆多等宗中。於四聖諦。次第無間現觀遍知。得入見道。曇無德宗。唯於滅諦。一諦之境。無[6]聞現觀。而入見道。故婆沙百八十云。或復有報。唯無相三摩地。能入正性離生。如達磨毱多部。彼說以無相三摩地。於涅槃起寂靜作意。入正性離生。(述曰)達磨毱多。即是雜心中曇無德也。成實論中。廣有成立。唯觀滅諦。得入見道。故知同宗也。而崇不詳。依成實宗。豈容得依一切有部。故今且取章中為正。又復古來但言迦葉及阿難等五師相傳。今詳。五師但為眾主。而誦律藏自有別人。故律初云。優波離為首。及餘身證者。且如結集之時。雖言迦葉秉知僧事。及至結集。自有阿難優波離等。誦出佛語。故知相承並自別有誦持之者。故應別顯傳律藏人。如善見論第一卷云。今次第說師名字。優波離。駄寫拘。蘇那拘。悉伽符。目揵連子帝須五人。次第閻浮利地。持律不斷。優波離從金口聞。駄寫拘是優波離弟子。從優波離聞。蘇那拘是駄寫拘弟子。從師口受。悉伽符是蘇那拘弟子。從師口受。又如彼論第二卷說。[1]佛後百年。七百結集。須那拘即在其數。出毗尼藏。當時有二羅漢。不及滅諍。諸餘羅漢罸其令度目揵連子帝須。付其法藏。至二百一十八年。育王出世。昇位九年。遂弘佛法。外道失利。賊住出家。欲以己典雜亂佛法。七年之中。不得說戒。阿育王請目揵連子帝須滅諍。更集千人。於波吒梨弗國。第三結集。准此二百一十八年。育王登位。九年已後。外道失利。又經七年。不得布薩。都合二百三十四年。第三結集。育王出世。雖與付法傳等年月不同。然望已前。亦有五師。故知迦葉乃至毱多五師之時。自別有此優波離等。誦持律藏。又第三結集。既因賊住。即應准同部執疏中。第三結集之時。因分二部。然由此論。但欲自辨一支相傳。故略不說分部差別也。從此已後。付摩哂陀。此即育王之子也。摩哂陀付阿栗吒。阿栗吒付弟子帝須達多。次伽羅須末那。次地伽那。次須末那。次伽羅須末那。次專那伽。次曇無波離。次企摩。次優婆帝須。次法叵。次阿婆耶。次提婆。次私婆。合二十四人。如此諸律師。皆是阿羅漢。師師相承。至今不絕。論中更說。付諸大德。諸國流傳。摩訶勒棄多。曾至漢地。流行律教。師子國等。各有別人。如彼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廣說。不可具敘。即准此文。驗律偈云。優波離為首。及餘身證者。是其事也。又祇三十二。五百結集中。亦言佛授優波離。優波離授陀婆婆羅。陀婆婆羅授樹提陀娑。乃至最後授尊者道力。彼律合有二十七人。展轉相付。又准見論。二十四人之中。第十三人。名曇無德者。竊尋彼論。勘其始末。其與四分科段相當。故知彼論釋四分律。其曇無德即是此律主也。彼論復說。摩訶曇無德。至阿波蘭多國。流通律藏。此即非是律主名也。以其無文云是摩訶曇無德故也。問前已成立曇無德者。乃是法名。何故今言是人名也。答此盖就所弘法。以號其人。如即今人號禪師等。今且分三者。准佛地論第一卷云。於此經中。總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總顯己聞。及教起時。別顯教主。及教起處。教所被機。即是教起所因所緣。故名教起因緣分。正顯聖教所說法門。品類差別。故名聖教所說分。顯彼時眾聞佛聖教歡喜奉行。故名依教奉行分。然崇亦判律為三分。同此疏說。今詳。且除二種結集。以其通集三藏教故。就餘文中。教[2]故就餘文中教有三周。三分隨准。謂戒本犍度及修部并增一。即為三周。尋之可悉(謂或唯有序及正宗。或復單有正宗之文。准而可知)。
 
[0041c07] 經體不同者。遠法師涅槃疏意也。彼云經體是一。就人分二。一如來所說經。二阿難所傳經。如來所說。蓋在當時。阿難所傳。傳之末代。對斯二經。故立兩序。對佛所說。立發起序。對阿難說。立證信序。准彼釋此。義意可知。
 
[0041c12] 長行是總等者。由請制故。諸部總興。由偈故偏行四分也。
 
[0041c14] 勸信不具者。勸信若前。兼勸發起。勸信若後。[3]門勸發起。故不具也。
 
[0041c16] 是云何敬者。文外徵問。云何設敬也。
 
[0041c17] 敬之儀式者。正舉文中稽首來[4]答。以其稽首。是敬儀式故也。餘皆准此。
 
[0041c19] 若局明敬體其唯信數者。今詳。若唯辨敬體者。理即是慚。若敬而復愛者。即通信慚也。章中辨敬。唯言是信。稍乖法相也。應准婆沙第二十九。愛敬納[5]意云。[6]愛俱行名善十一法。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是大菩薩。今詳。律主雖非增上圓滿。然亦一分名為圓滿。故欲傳法。先起愛敬。即彼論云。問愛以何為自性。答愛有二種。一染汙。謂貪。二不染汙。謂信。故今愛者以信為體。又復問云。敬以何為自性。答敬以慚為自性。而今律主信慚具足。故云稽首。理而言之。有敬非愛。如怖彼威。雖復設敬。而心不愛。故今律主。必具愛敬。彼論又云。前雖別說愛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愛及敬。是謂愛敬。此中一類者。謂異生或聖者。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為法主。最初開示無上正法。令諸有情無[1]到了達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生死涅槃。餘無此能。故應敬愛。彼二於法敬愛住者。謂作是念。我依此法。解脫一切心身苦惱。究竟安樂。彼二於僧愛敬住者。謂作是念。僧威力故。我於正法毗奈耶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蒭性。能正受持百一羯磨。無所毀犯。安樂而住。廣說如彼。俱舍第四亦云。愛謂愛樂。體即是信。敬謂敬重。體即是慚。崇云。准婆沙三十四出三皈體云。應作是說。身語業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諸隨行。如是善五薀。是能皈依體。又釋。准俱舍。敬以慚為自性。今詳。律主必具愛敬。若局論敬。理有闕少。又詳皈依與敬禮別。略有六重。一者歸依必具三寶。敬禮一寶。是[2]別則無遮。二者歸依必具三業。而論敬禮。一業亦成。三者歸依要期立限。而論敬禮。事即無期。四者歸依具表無表。而論敬禮。容唯有表。五者歸依必具三業。局欲色界。敬禮一業亦可得成。故通三界。六者歸依理非佛果。自德既立。何用捉誠。論其敬禮。既慚為性。故通佛果。既有此異。不可即以歸依為體。然尋諸教。或有唯以身業敬禮。如俱舍云。稽首接足。故稱敬禮。或唯語禮。如維摩經。導眾已寂故稽首。有唯意禮。如法華云。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或通身語。或唯身意[3]業。尋之可見。或具三禮。世親攝論云。故我至誠身語思。頻修無倒歸命禮。今此律主。理具三業。故云稽首。
 
[0042b09] 具一切智通達諸法自覺覺人故名為佛者。此地諸師相傳釋云。緣真名一切智。緣俗名一切種智。真諦三藏云。緣空名一切種智。緣有名一切智。真諦自釋云。種智是空慧。空慧能生有解故。一切智是有解。有解差別。故言一切。章中意取真諦釋也。以緣空智。是真斷障。初成佛故。其後得智。通達一切差別法門。安立名言。化有情類。是故必須本後二智。既能自覺。簡異凡愚。復能覺人。異二乘類。故稱為佛。佛地論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智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
 
[0042b20] 就體解法者。持自相故名之為法。且如涅槃。能持常住自相(有為諸法准此)。
 
[0042b22] 就用解法者。軌生物解。名之為法。即如涅槃。可以證智。證生常解(餘有為法准此知之)。
 
[0042b24] 世所珍貴者。總釋寶名。如寶性論第二卷云。問曰。以何義故。佛法眾僧說名為寶。答曰。偈言。真寶世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等。長行釋云。依彼六種相似相對法故。說名為寶。一者世間難得相似相對法。以無善根諸眾生等。百千萬劫。不能得故。偈言真寶世希[4]法。以無善根諸眾生等。百千萬劫不有故。二者無垢相似相對法。以離一切有漏法故。偈言明淨故。三者威德相似相對法。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議。威德自在故。偈言勢力故。四者莊嚴世間相似相對法。以能莊嚴出世間故。偈言能莊嚴世間故。五者勝妙相似相對法。以出世間法故。偈言最上故。六者不可改異相似相對法。以得無漏法。世間八法不能動故。偈言不變故。
 
[0042c13] 別相一體之異者。一體三寶。真如為體。以一切法如為性故。即如性中所有覺義。名之為佛。有軌持義。名之為法。無違諍義。名之為僧。故維摩云。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又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仁王經下卷云。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備如經論。不可繁言。別相者。佛法及僧。三體別說。如來三身。謂自性受用及變化身。說為佛寶。大乘教法及理行果。說為法寶。諸菩薩僧或通聲聞四向四果。說為僧寶。問法身與理法。及受用身中所有菩提。與果法寶何別。答體同門異。立為佛法二寶也。若依小宗別相說者。如上四證淨中出體者是。
 
[0043a01] 真如法界者。真謂真實。如謂如常。故雜集云。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言法界。雜集云。一切聲聞獨覺諸佛妙法所依相故(謂與諸法為界性故。名為法界)。
 
[0043a04] 成佛四階者。準婆沙論。迦濕彌羅國諸論師。唯立四波羅蜜。謂施戒精進慧(戒即攝忍。慧攝靜慮)。外國師說六波羅蜜。謂於前四加忍靜慮。俱舍十八亦開為六。雖有開合。義實無殊。
 
[0043a08] 第一三僧祇劫者(劫義如下破僧犍度辨)。婆沙百七十八云。於初劫中。逢事七萬五千佛。最初名釋迦牟尼。最後名寶髻。第二劫中。七萬六千。初即寶髻。最後然燈。第三劫中。七萬七千。[1]劫即然燈。後即勝觀。俱舍十八頌云。三無數劫滿。逆次逢勝觀。然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易解耳)。
 
[0043a14] 修有漏四波羅蜜者。俱舍頌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無忿。讚歎底沙佛。次無上菩提。(述曰)此中四句。即具足六波羅蜜。章言。修有漏四者。即是前三句也。謂以悲心。施一切物。乃至身命。都無[2]變著。名施波羅蜜滿。若被折身。乃至無完如芥子許。心無少忿。名戒及忍二種圓滿。若能專誠。經七晝夜。忘下一足。以妙伽他。讚底沙佛。名精進滿。讚云。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由此讚故。釋迦便超彌勒九劫。述曰。天地此界者。總指天地此娑婆界也。毗沙門者。此云多聞。四天王中。北方王勝。舉彼王處。名多聞室。即欲界初天也。逝宮者。謂梵王宮。色界初天也。逝是死義。外道妄計梵王為常。故呼彼處。名曰逝宮也。天處者。無色界天也。上來即是明此娑婆三千界無也。非但此無。十方三千亦復更無。故曰十方無也。次嘆佛有丈夫德。牛王德。沙門德。尋地無等德也)。
 
[0043b02] 除禪定般若者。即釋俱舍第四句也。禪慧二種。後金剛座。方得圓滿。故前三劫除之不取。故俱舍云。住金剛喻定。齊此定慧波羅蜜多。脩習圓滿。故頌中云。次無上菩提。是也。婆沙云。此等所說。皆依一時一行增上。說為圓滿。如實義者。得盡智時。四波羅蜜方得圓滿(四即六是)。
 
[0043b08] 為種智因者。既除禪慧。以餘四種為種智因也。即依真諦釋云。種智是空慧。如前已辨。以其此知創初證故。故偏舉之。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者。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受戒揵度。當分別之。婆沙百七十八云。於修相異熟業。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初即勝觀。後名迦葉。當知此依釋迦菩薩說。若餘菩薩。不定如是。百七十七云。多分經百大劫。唯除釋迦菩薩。以極精進。超九大劫。但經九十一劫。脩習圓滿。又以欲界上品思所成慧。緣佛相好起勝思願。而成此業。彼評家正義云。三十二思。引三十二大丈夫相。一一復以多業圓滿。廣如彼說。
 
[0043b19] 第三最後身修有漏四禪四無色定等者。一切菩薩必定先離下八地染。後必定依第四靜慮。三十四心。一坐成佛。如俱舍二十四云。諸無間道。緣次下地諸有漏法。作麤苦障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諸解脫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行。作靜妙理三行相中。隨一行相。所言麤者。非寂靜故。說名為麤。由大劬勞方能越故。次言苦者。非美妙故。說名為苦。由多麤重能違害故。所言障者。非出離故。說名為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壁能障出離。靜妙離三。翻此應釋。餘如章辨。
 
[0043c05] 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者。若獨覺人。亦有先離下八地染一座證覺。而於九地。必須次第更起無間解脫二道。下八地中雖不斷惑。觀行法爾須次第起。九地通計無間解脫。便有一百六十二心。并見道中有十六心。合有一百七十八心。方得證覺。今依菩薩。由根勝故。見道之後。越次即起非想地中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故成三十四心也。此如順正理應知。
 
[0043c13] 比忍比智者。比是類義也。謂法智後起種類智。觀上二界。故云類忍等也。非謂比度下界既苦。比上亦苦。以其此智是現量證。非比度智也。故新經論。名類忍等。是也。
 
[0043c17] 最後一種佛無學心者。即盡智也。
 
[0043c18] 五分法身。如上受緣廢立門中已辨。具如婆沙三十三釋。
 
[0043c20] 父母生身者。顯色薀也。
 
[0043c21] 報生四[3]薀者。顯餘四薀也。合成五薀耳。
 
[0043c22] 大乘三佛者。若約通相。總名法身。若據別相。自有三別。於中復有五姓宗中所明三佛。亦有一性佛性宗中所明三佛。且五姓宗。如唯識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者自性身。即是法身體是無為。二者受用身。於中復二。一者自受用身。唯居報土。舊名報身。二者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等。現身士相。作利益事。三者變化身。居變化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及諸凡夫二乘人等。現身隨居淨穢二土。作利益事。應知此中離為四身。謂二受用。并法化故。合為三身。合二受用。但名受用。并法化故。於中法及自用。俱無邊量。他用及化。大小勝劣。隨現不定。此即五姓宗義也。今章中義。當一性宗。章云。金剛心後頓得常住五陰者。顯不斷常。即當法華論。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章云。真如法界第九淨識者。真諦三藏。說有九識。即當密嚴經云。心者八種。或復有九也。真諦云。六識如常。第七阿陀那識。此云執識。以是惑性常有執故。唐三藏云。阿陀那者。此云執持。執持諸法種子故。及是第八之異名。真諦謬[1]釋也。其第七識應名末那。此翻為意也。真諦又云。第八名阿梨耶識。第九名阿摩羅識。唐三藏云。此翻無垢。亦是第八之異名也。成佛之時。轉第八識。以成無垢。無別第九。廣如唯識攝大乘等。唐朝已來。並偏執此。良由不尋一性宗故也。其第七識。葢是真諦誦文之忘。可如前破。真諦所譯。多是誦出。無梵本故。其第九識。如密嚴經下卷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故知不謬也。或佛性宗。第七即從阿陀那識妄執種生。從彼彼為名故。密嚴偈云。譬如天宮殿。眾星及日月。依止須彌山。風力所持運(以山為依。以風為持也)。七識亦如是(通說七種)。依於阿賴耶。習氣[2]氣所持。處處恒流轉(已上經文)。真諦三藏云。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并以真如為體。即當金光明經法如如慧如如。是也。二如來藏。本隱在纏。客塵所覆。今得出纏。是真法身。即當法華論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恒清凉不變故。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等。又尋彼宗。法身亦得開為二身。謂名法身。及名智身。良由二如來藏。出纏成二故也。[3]如以報化。亦有四身。然與五姓宗中四身差互也。其化身義。如章中釋。即當法華論。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如經。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等。其三身義。具如如來藏經疏。
 
[0044b16] 稽首者。尚書云。稽首首至地也。崇云。稽者考也。將頭考地。故名稽首。今詳尚書第一。卷稽(鷄音)訓為考也。謂堯有聖德。順考古道而行之。而崇妄用釋稽首者。慎勿依之。
 
[0044b20] 論有多義者。智度論第四也。
 
[0044b21] 下口等者。智度論第四云。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淨活命。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呪術。下筭吉凶。小術不正。如是等不淨活命者。是四維口食。偈序總有四十六行半。判釋如章。崇捨遺抄。大有破斥。無暇繁言。
 
[0044c04] 尅滅由於行教者。滅是擇滅也。
 
[0044c05] 如三藏義說者。真諦五義。以釋毗尼。章中不具也。第一能將引生種種勝利。是毗尼義。謂能引生出世善。於中有兩。一能引生四萬二千功德正法。二能引生不悔之心。由不悔故。心喜得定。乃至解脫。第二者。能教身語清淨正真。是毗尼義。由遮身語不令起惡。名之為教。不被業濁及煩惱濁所染污故。身語清淨。不為見濁之所染故。名為正真(五見名見濁)。由清淨故。得趣善道。由正真故。能證涅槃。第三能滅罪障。是毗尼義。於中復兩。一滅方便。二正滅罪(正滅謂得擇滅涅槃。章中但取滅方便者。下自當知)。由戒能遮諸罪鄣故。名滅方便。由鄣不生故得罪滅。此兩俱得。稱為毗尼。第四能引勝。是毗尼義。能引在家人令得出家。引未離欲。令得梵住。從梵住得聖住。從聖住得有餘涅槃。從有餘入無餘。後後轉勝。故名引勝。第五勝人所行。是毗尼義。佛是最勝。次獨覺。次聲聞。是此等勝人所行事故。又凡夫中。亦是勝者方能行故。然此五中。前二後兩就學處釋。中通學處及以[4]釋滅。若說擇滅。即兼學處。若約學處。即不得以擇滅釋之(學處戒是)。
 
[0044c23] 此律八毗尼者。實體唯七。一犯。二諍。三犯。四結使。五比丘。六比丘尼。七方。八遍。總為頌曰。犯諍犯結使。丘及方遍夷。
 
[0045a02] 論五毗尼者。第七卷云。毗尼者。凡有五義。一懺悔。如七篇中。所犯應懺。懺悔能滅。名為毗尼。二隨順者。七部眾隨佛所制所教。受用而行。無有違逆。三者滅。謂滅七諍。四者斷。謂能令煩惱滅除不起。五者捨。捨有二種。一者捨所作。謂作十三僧殘是也。就十三事。九事作者即成。不得諫。謂初九殘無諫也。四事三諫不受。僧為作白四罪成。若白三。事不成。此十三名捨所作。二者捨所見。如利吒說欲。捨此見故。名為捨也。頌曰。懺七篇隨教。七[1]懺斷煩惱。捨所作惡見。如次五毗尼。
 
[0045a12] 八緣起所生者。彼論云。罪生起因有八種。一有罪從身生。不從口意。如不閇戶共非大戒人眠等。二從口生。不從身意。如善心為如人說法過五六語等[2]有。三從意生。不從身口。如心地說(罪盖謂決意擬煞等得吉羅)。四從身口。不從意。如善心作媒使等。五從身意。不從口。如故出不淨等。六從口意。不從身。如染心對女人婬欲語等。七從身口意。如染心作媒使等。八有俱不從。如先對人說大妄語。彼人未解。此人已懺。三方便罪。彼人後時若追解其語。此人即得夷罪。明了疏問云。若先對人作大妄語。其人未解。此人已懺。三方便罪。此人既未犯重。脩可得聖不。答彼人後解。此人即犯。無有聖人犯重罪義。既不可懺。必入惡道。聖人復無生惡道義。故彼未死。此人決定不得聖果。若彼人死。此方可得。彼設後身。解亦無障。受身異故(下增六文更當辨此)。三界五部惑。九永斷智及滅(已上了論文)。九永斷智者。能證智也。及滅。所證滅也。准新經論。唯約所證。至九遍知。遍知即是煩惱斷之異名也。若具分別。非可輙盡。但可配屬而已。約斷三界五部惑盡。於中差別。有九遍智。俱舍二十一頌云。斷遍智有九。欲初二斷一。二各一合三。上界三亦爾。餘五順下分。色一切斷三。(述曰)謂斷欲界苦集惑盡。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此所得斷。名第一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遍知(故頌言。欲初二斷一也)。第二欲界見滅所斷結盡遍智。第三欲界見道所斷結盡遍智(故頌云。二名一合三)。第四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遍智。第五色無色界。見滅所斷結盡遍智。第六色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3]遍。得此遍知[4]非名預流果(故頌云。上界三立爾)。頌中言餘見諦。餘即脩道是。於中差別。復有三種。謂第七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得此遍知亦名不還果。五順下分者。一者有身見。二者戒禁取。三者疑。四者欲貪。五者瞋恚。由後二種。不超欲界。不得上生。設有能斷欲貪瞋恚。得生上界。由前三種。還復下生。婆沙[5]三十九作喻云。後二種結。如二獄卒。防守罪人。不得出獄。前三種結。如三還人。設有罪人。以親友力。或以財力。傷害獄卒。走出遠去。三防邏人還執將來。閉置窂獄。獄喻欲界。罪人即喻愚夫異生。[6]異生設能以不淨觀。或慈愍觀。傷害貪瞋。乃至得至無所有處。彼有身見戒禁取疑。還執[7]來置在欲界。故名五順下分結。斷此五盡。即第七遍知也(故頌云。餘五順下文)。第八色愛結盡遍知(須中言色是也)。第九一切結盡遍知。得此遍知。亦名阿羅漢果(頌云。一切斷三是)。四緣具故。立前六遍知。一滅雙因。二離俱繫。三得無漏離繫得。四缺有頂諸遍知行。由具五緣。立後三遍知。謂即前四加永度界。俱舍論中。三緣立前六。四緣立後三。於前四緣五緣之中。各除離俱繫。以滅雙因必離俱繫故。不別說世。若廣分別。如婆沙六十二俱舍二十一。上來並約所證擇滅。立九遍知。隨應亦有能證智起。薩婆多宗。唯約所證立九遍知。今正量部并顯能證。故云九永斷智及滅也。
 
[0045c11] 洗浴。亦約國土明處邊方是也。
 
[0045c12] 伽論[8]十毗尼。彼論第七。如章引者是也。
 
[0045c13] 具毗尼者。義當了論二部。見論第四。持律五事利。如章所引。彼論第十六亦有五事利。改第四建立正法。為能伏諸怨。即與前文。義同文異也。
 
[0045c16] 亦同此說者。同祇五利。隨應配之。憂波為首。如前分部義。已略釋之。章中所釋。恐不應理。崇云。佛本結戒。皆集僧眾。波離預集。在會之初。故稱為首。眾內同聞。名曰及餘。亦可波離在結集初。餘是同會。亦可波離承律名之為首。迦葉等傳稱餘身證。拾遺云。古人宜識不了是非天愛使。然至死不悟。今詳崇釋。全乖文意。何用發此麤惡言耶。
 
[0045c23] 文言身證者。那含若得滅盡定者。名為身證。此律文中。顯傳法人。理非那含。故如章釋。羅漢若得滅盡定者。名心解脫。亦名身證。慧盡諸漏。名慧解脫。故言具二解脫。
 
[0046a03] 五師傳持無憂波[1]離名者。不然。前分部中。已言傳律有名也。崇云。憂波以與眾生無緣故無名者。不然也。
 
[0046a05] 二行具足以成耆舊者。諸自利利他二行也。智度論二十五頌云。所謂長老相。不必在年耆。形瘦鬚髮白。空老內無德。即是其義。涅槃十七云。山能持地。令無傾動。
 
[0046a09] 欲求前行中第一最者。尊者云。不然。以前行中。戒為第一最。今此復言非持戒。不尅求戒。復言持戒。便無能所差別也。應言第一最者。三乘菩提也。以其持戒是解脫遠因故也。終身莫毀犯者。立期限也。能生二善者。謂身口各有止作二持善也。如持犯所說。意成身口等者。復第二疏持犯義中。意無獨犯。有助身語犯義也。
 
[0046a16] 輕義婆羅門者(義字誤。應言輕薄也)。羅云經云。鶖鷺子與羅云分衛。時有輕薄者。興毒意。取沙土。著鶖子鉢中。擊羅云頭。出血污面。鶖子告羅云。當起慈心。羅云臨水洗血。而自說曰。余痛斯須臾。那彼長苦。[2]彼廣說眾人之所舉言是。舉過白佛。崇釋亦同。此不應理。舉是發覺義。此中舉王。是推舉義。故不相當。今應更釋。所以立王者(喻法王出世)。由世諍訟故(喻見眾生起有漏過。故佛出世)。眾人之所舉。古昔之常法(舉謂推舉。喻出世脩善者。敬順佛教。三世道同)。犯罪者知法。順法者成就(喻脩善者順行之相)。戒律亦如是。如王治正法(此即總合。法王出世。由見漏過。令脩行者。敬順佛教。善識持犯)。
 
[0046b02] 母經四不可治者。彼論第三云。波羅夷者。不生善根。永不可懺。亦無羯磨可除罪也。有如提婆達多出佛身血。此偷蘭遮。永不生無漏善根。亦無羯摩可除罪。有波逸提。不生善根。亦無羯磨可除罪。如嗔心欲斷佛命。打佛得提不可懺也。有突吉羅。不生善根。亦無除罪羯磨。如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四波羅夷中。若犯一罪。不可懺也。(述曰)即簡提吉者。謂此四事依制教相。制四夷名。其打佛提。及下眾吉。是性罪中。[3]辨不可治。故於教門簡之也。有疏本云。即蘭提吉者。剩蘭字也。
 
[0046b12] 除二逆者。以其破僧。決順次生。受一劫報。五逆之中。破僧最重。論中出血。即言不治。義准破僧亦決如是。故言二逆。其實論文但言出血一逆不可治也。此即簡蘭。故知前剩蘭字也。
 
[0046b16] 如四犯畏者。下增四文。一者如有男子。犯斷頭罪。譬波羅夷。二者如有男子。犯刀打罪。譬僧殘罪。三者如有男子。犯杖打罪。譬波逸提。四者如有男子。犯呵責罪。譬提舍尼。名四犯畏也。
 
[0046b20] 同多中具對別人者。改為俱有時限者好。
 
[0046b21] 屍有五義者。增五文云。一不淨。二臰。三有恐畏。四令人恐畏。惡鬼得便。五惡獸非人所住處。犯戒人亦如是。一者三業不淨。如屍不淨。二者惡聲流布。如屍臰氣。三者諸善比丘畏避。四者善人見之。生污惡心。此謂近惡知識。增人惡業。如人見屍懼鬼得便。五者自既不淨。亦與惡人共住。如次配前五喻可知。
 
[0046c03] [4]如颷火者。有四事不可輕。如增一阿含二十四云。佛丘舍衛。月光長者生兒。尼揵相已。言兒薄福。令取煞之。長者未可。欲問如來。中道作念。瞿曇年少。將恐不解吾疑。時有天神。空中告曰。有四事不可輕。國王雖小最不可輕。火雖小亦不可輕。龍雖小復不可輕。學道之人。雖復年幼。亦不可輕。便說此偈。國主雖復小。斬害由其法。小火雖未熾。焚燒山艸木。神龍雖現小。降雨隨時宜。學者年幼稚。度人無有量。長者聞已。歡喜詣佛。佛為說法。得法眼淨。如破伊羅葉者。於迦葉佛時。有一比丘。作是念言。栴檀香葉。壞容有罪。伊羅臰葉。壞有何事。乘此業報。生在龍中。頂上生一伊羅鉢樹。根入龍頭。為風所皷。濃血四出。甚大苦惱。至慈氏出。方脫龍身。即下文伊羅鉢龍王是也。問壞生犯提。不應喻吉。答且據輕心不遵佛教。未必輕重要假相當也。
 
[0046c18] 九十八使者。此依薩婆多宗。根本隨眠有十。謂貪。恚。無明。慢。疑。有身見。邊執見。戒禁取。見取。邪見。約見脩斷有九十八。且見道所斷。有八十八。雜心頌云。[5]若不具一切([6]〔若〕下者。謂欲界苦。是下界故。具一切者。具十隨眠也)。集滅離三見(於五見中名除前三見也)。道除於二見(五見中。除前二見也。上來據欲界四諦。合有三十二使也)。上界不行恚(謂上二界四諦。各除恚也。以其上界必無嗔故。合成兩令二十八。兼前欲界。總八十八也)。貪恚無明慢。此四隨眠。通見脩斷(見所斷者。如向所論。次脩所斷)。欲界具四。上二界各除嗔。三界合論。復成十種。兼前八十八。即九十八也。
 
[0047a03] 涅槃淨天者。涅槃即淨天。持業釋也。故章云。出生死之表。表者外也。若准合中。即不應然。如言求天。若涅槃天。即欲界天。是正所求。色無色天。戒能發趣也。
 
[0047a06] 以一終不括下二句者。謂終不廻耶流。合前雖深無沒憂。終不沒溺生死海。合前便能到彼岸也。
 
[0047a08] 三十七品者。三四二五單七隻八。合三十七也。謂四念住。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此之四境。由慧觀察。名四念住。婆沙百四十一云。問此體是慧。何故世尊說為念住。答慧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此即念之住故。依主釋也)。或此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此即慧上立念住名。是有財釋)。四正勤。亦名四正斷。亦名四正勝。一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發勤。攝心持心。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發勤等如前說。三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等前說。四於已生善法。為令安住不妄。倍脩增廣故。生欲發勤等如前說。婆沙云。一精進體。於一剎那。作用不同。建立四種。如燈一念四用差別。謂燒炷盡油熱器破闇。言正斷者。諸由勤力。能斷懈怠。言正勝者。於正持業身語意中。此最勝故。四神足。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謂加行時。或由欲力引發等持。乃至或由觀力引發等持。既由加行。四法隨增。令等持起。故得定位。於一等持。建立四種。婆沙一釋云。三摩地名神。欲等四法名足。又釋。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前釋意顯神有四足。故名四神足。後釋意顯神足有四足。故名神足)。俱舍二十五破云。彼應覺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婆沙[1]〔十九六〕云。覺分三十七。實體有十一。謂七覺支。有七實體。一念。二慧。三進。四喜。五安。六定。七捨。并根力中信為八。又加八道中正思為九。正語為十。正業為十一正命之體。不離語業。故不別說。其四念住。并根力中慧。八道中正見。并七覺中擇法所攝。次四正斷。及根力中精進。及八道中正勤。并七覺中進覺支攝。次四神足。并根力中定。八道中正定。并七覺中定覺支攝。次根力中念。并八道中正念。并七覺中念覺支攝。俱舍論立實體唯十。語業命三合為戒故。理既如是。若加欲心。便成十三。便違自宗正義)。俱舍論主遂正釋云。定果名神。欲等所生業持名足。(述曰)定果者。謂神通等此定果。神從足而生。足即是定。是神之足。故名神足。足從欲等四因而生。故復名四。此即從因及果并自體用。以立名也(今詳婆沙。神有四足。故名神足。世親何意。妄破使令加)。五根者。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亦爾。此五即是心所法中各一為體。婆沙云。能生善根。故名為根。能破惡法。故名為力。有說。勢用增上是根。不可屈伏是力。七覺支。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此中擇法以慧為體。善即喜根。捨謂行捨。餘四如名。心所法中。各一為體。盡無生智。是究竟覺。以七為分。故名覺支。或無漏慧。是如實以七為分。名七覺支。於中擇法。亦覺亦覺支。餘六是覺支非覺。八道支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於中正見體即是慧。正思即尋。語業命三即隨心轉。餘三如名。心所法中三法為體。所履通達。故名為道。以八為分。名八道支。正見亦道亦道支。餘七是道支非道。問前言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唯足非神。即救云。神有四足。故覺分中不攝欲心。今七覺中亦應擇法是覺亦支。念等餘六是支非覺。亦應念等非覺分攝。道支為難應知亦爾。答擇法即入念等數中。相合成七。神體不入。欲等四中。故不例也。婆沙九十六。問何故先說四念住。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隨順文辭巧妙次第故。復次四念住。從初業地。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初說。四正勤從煗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次說。四神足從頂至盡無生。五根從忍至盡無生。五力從世第一法至盡無生。八道支見道中勝。七覺支脩道中勝。問何故八道支見道中勝。七覺支脩道中勝耶。答求趣義是道支義。見道速疾不越期心。順求趣義。故見道中八道支勝。覺悟義是覺支義。脩道九品。數數覺悟。順覺悟義。故脩道中七覺支勝。若准大乘。覺支在見道。道支在脩道。今且據小。律文但舉七覺者。舉勝顯劣。明知亦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及道支等。故章總舉三十七品也。
 
[0047c21] 上半到而別者。謂第二句合前第一句。第一句合前第二句也。
 
[0047c23] 增[2]一含五戰夫者。第二十五說也。
 
[0047c24] 沒死不顧命者。婆沙百一十九云。已受別解律儀。復如理作意思擇。乃至為命亦不故犯。如聞昔日乞食苾芻。至珠師舍。苾芻衣赤。映珠似肉。鵝便謂肉遂吞此珠。珠師取食。授與苾芻。交謝已去。後覺少珠。奔逐考楚。觸處血流。鵝來食血。其人恚憤。打鵝復死。比丘便請。看鵝死活。彼尋叱言。且理出珠。何預鵝事。苾芻固諸。彼言已死。苾芻告曰。鵝吞汝珠。其人持刀。以割鵝腹。乃於腹內。得所失珠。彼生慚愧。白言尊者。何不早示。苾芻告言。我受禁戒。寧捨身命。不傷蟻卵。若先示汝。必定害鵝。不護眾生。豈名持戒。
 
[0048a10] 猶如鴦[跳-兆+屈]摩者。崇云。諸師共引住住大沙門等偈。謂並不識文意。故作斯引。其事在增一。含第三十一。今詳。說處非唯一文。應善護言。勿傷人意。且如賢愚十三云。鴦[跳-兆+屈]欲煞其母。佛知可度。化作比丘。於彼邊行。鴦[跳-兆+屈]見佛。捨母走趣。規欲煞佛。佛見其來。徐行捨去。指鬘極力走不能及。便遙喚言。比丘小住。佛遙答言。我常自住。而汝不住。便問云何汝住我不住耶。佛言。我諸根寂定。而得自在。汝從惡師。稟受[1]耶到。變易汝心。不得停住。因而生信。佛即度之。得阿羅漢。爾時國中人民之類。聞指鬘聲。皆各驚怖。人畜懷任。怖不能生。時有一鳥不能生子。佛勅指鬘往說誠言。我生已來不煞一人。指鬘白佛。我曾煞多。云何不煞。佛告之曰。於聖法中。是為始生。指鬘受教往說。如語尋生。皆得安穩。不慚愧。如婆沙三十四。無慙納息廣釋也。
 
[0048a24] 第三結竟可知者。律主意云。引發勝果。以戒為因。開導[2]律梁。寄言方委。雖復德超塵筭。不可廣事傍談。略述既用。故言已說。今將正闡重禮大師。
 
[0048b03] 自下長行。首律師判此猶是勸信。彼說從初至未來世云何。律主敬歎勸信奉脩。就中前明偈者。是應機之藥。後明長行。辨應藥之機。謂彼意言。偈中但是律主直勸。長行佛言未來云何。乃是律主引證勸也。若不引證。末代比丘應作是念。佛應上時。上機相感。教容可行。今既末代未必須行。故佛說言未來云何。謂是律主。引下急施衣戒緣起。來為此證也。或曰。若此非是勸信序者。佛在五年。已制初戒。阿難乃是得道日生。至制戒時纔年五歲。如何緣起有阿難名。故是引證。即無此妨。登云。若有阿難即非制緣者。煞戒緣起亦有阿難。六年冬分如何通釋。今詳此等諸說。不勞起諍。異部相望。年歲何定。且如佛涅槃日。便有二月八月之異。諸部異說。非可輙通也。還依先章。是發起序為定耳。
 
[0048b17] 見論功德大者。彼論第四云。大者因小有大。所以比丘僧功德極大也。果大者。彼論云。最小者得須陀恒道。徒眾大者。論云。五百大眾集故。此既論文。或有人破。須審知之(此中已下。所有引見論者。多是第四卷)。
 
[0048b21] 見論多義者。此四義中。初之兩義。論文似是。後二義。非論正文也。若總說者。並非正文也。
 
[0048b23] [3]賓者水涯等者。此釋不然。論文直云。賓洲曼陀羅者。此是練木樹也。是故不應別釋賓字。然撿梵本云。賓洲曼陀羅。乃是梵語。故不得以漢語釋之。淨三藏云。善見云練樹者。此亦不然。此似練樹。非即是練。蓋由梵漢不相領解。翻譯之時。指練示之。遂不領意。即言是練也。
 
[0048c05] 倣佛成規等者。並義引論文。非謹文也。
 
[0048c06] 沙門者。見論第四云。沙門者伏煩惱。又言却煩惱。又云息心(易解)。
 
[0048c08] 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崇云。此為不識宗詮。卒爾判釋。有何義趣。前不利他。後非自利。復有引誠實證者。義亦不然。彼論一一釋十號竟。然後總云。自利利人。是故應禮。本不約號。別有科分。今詳彼論第一卷十號品中。次第釋如來應供正智明行足善逝五號竟。論即結云。得此五法。如來自己功德具足。又更次第釋餘五訖。復更總結云。佛十號具足故。自身具足。他亦具足。自利利人。是故應禮。准此足顯前五自利。後五利他。論作斯判。不勞彈斥。
 
[0048c17] 龍樹論云者。智論二十七云。如實道來。故名如來。章中所引。乃同成論第一也。
 
[0048c19] 滅經云者。涅槃十八云。乘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已上論文)。
 
[0048c21] 不住道者。行六度故。不住空邊。達空性故。不住有邊。故云不住也。
 
[0048c23] 十一空者。涅槃十六云。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如彼經中次第解釋。此不錄也。
 
[0049a02] 故言滅極者。意說。地持既云得一切義。即是滅極義也。何以名為滅極。以是大般涅槃故。故言滅極也。案地持論第三云。得一切義故。無上福田故。應供養故。故名為應。瑜伽三十八云。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教供養。是故名應(此與地持。同本別譯也)。此第二號。或名為應。或名應供。或名無所著。皆是譯者取義差互也。
 
[0049a09] 絕二縛者。謂以無住涅槃。釋此名也。
 
[0049a10] 等正覺者。瑜伽云。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等正覺(或名正遍知)。瑜伽云。上勝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進達窮原者。於十地中。進斷二障。至佛地中。方達窮原。伏從聖化。
 
[0049a14] 故曰無上士等者。瑜伽云。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或名無上士調御丈夫。一也)。
 
[0049a17] 三聚法者。瑜伽云。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謂諸善法引攝義利。若不善法引非義利。若無記法。二俱不引。現[1]蓋名義。後[*]蓋名利也。
 
[0049a22] 本音薄伽梵。此方義譯為世尊。或名婆伽婆。音之轉也。此十號如涅槃十八。瑜伽三十八及八十三。地持第三。智論第三及二十七。品類足第□。成論第一。菩薩瓔珞本業經下卷。見論第四。並釋。不可繁敘也。
 
[0049b02] 三輪。即新經論名三示導。示導即輪義也。以能摧破彼惑障故。一神變示導。即六通中神境智通是。二記心示導。即是他心智通。三教誡示導。即是漏盡智通。三輪者。獲神通作證。即神變示導也。
 
[0049b06] 常說正法等者。即是教誡示導。說法必觀彼之根性。即顯亦有記心示導。下受戒犍度中更辨。見論多解。一謂初中後言[2]說契群心等者。並是義引。非謹錄文。彼論第四云。初善中善後善。其義巧妙。純一無雜。一切具足。皆是一味。(述曰)純一無雜者。純引義利也。一切具足者。眾行具也。皆是一味者。一味無我理也。二謂戒定慧等者。論云。又言戒者初善。三昧得道者中善(道即無漏道也。唯此定慧。合為中善)。涅槃者後善。章言等者。即等涅槃也。三種菩提者。佛辟支聲聞。如次上中下善也。論中更有數釋。不繁敘之。尊者更引成論第一三善品釋云。初中後善者。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佛之言教。少壯老年。皆宜諷誦。非如世俗所有歌詠。少壯所應。老即非宜也)。入時行時出時亦善(謂佛教[3]〔行法〕住出入一切皆善。非如世俗歌詠等事。入衰喪處所不應作等)。又初止善。中捨福。後一切捨。是名三善。(乃至)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中細後則微末(餘經者。外道經也。至止善等者。止息有相取著心也)。
 
[0049b22] 亦應禮敬者。若准見論。此釋不然。彼論第四。婆羅門至佛所。望佛作禮。佛言。若人受我禮者。頭即墮地。彼便以八事譏佛。一者彼言。若爾色無味(述曰。謂色應無有耆宿之味)佛言實無味。何以故。世人以色聲。香味觸。以此為味。如來於此已斷。二者彼言。若如是者。便為[4]貴高。(述曰)既不許色。有耆宿味。故是貢高。佛言。因汝語故。我實貢高。三世諸佛。皆不為人作禮故。三者彼言。若爾便無所作。(述曰。謂不行敬。便不作善)佛言。我實不作盜等惡業及善業等。四者彼言。此人便自斷種。意云。既無業種。應無後報。佛言。實爾。三界煩惱我皆斷故。婆羅門。罔然不解。更故語云。五者此人可薄不淨。佛言。實有不淨。有人為惡。此是可薄。六者。彼恚言。此人聞我語。隨事而滅。佛言。三界煩惱。我實已滅。七者彼言。此人可念不堪共語。佛言。實爾。有人愚癡。恒為惡業。甚可憐愍。八者彼便恚言。此人當是日夜不眠。思求文章。窮世間人。佛言。實爾。我不入胎眠。不天上眠。故名不眠。因此方生信心。故章中不應言應敬禮也。
 
[0049c15] 避六法者。見論云。坐避六法。一者極遠。若欲共語。言聲不及。二者極近。觸忤宿德。三者上風。身氣臰故。四者高處。不恭敬故。五者當[5]眠前。視瞻難故。六者在後。宿德共語。迴顧難故。
 
[0049c19] 見云佛已應世間人者。見論第五也(已上。引見論並第五)。
 
[0049c20] 藥樹喻。非論文也。
 
[0049c21] 多云止誹謗者。第五卷也。彼論云。若佛於食發言許可。外道果見。當言瞿曇沙門。自言超過三界。而故於食有貪等也。
 
[0049c24] 寄興常理者。涅槃第二。佛說純陀施食有二果報無差。一者受已得阿耨菩提。二者受已入於涅槃。我今受汝最後供養。令汝具足檀波羅蜜。爾時純陀即白佛言。如佛所言。二施果報無差別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先受施者。煩惱未盡。未得成就一切種智。後受施者。煩惱已盡等。云何而言二施無差。(乃至)先受施者。受已食噉。入腹消化。得命。得色。得力。得安。得無礙辨。後受施者。不食不消。無五事果。云何而言二施無差。佛言。善男子。如來已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無有食身煩惱之身。非後邊身。常身。法身。金剛之身。
 
[0050a10] 觀佛怡悅者。見論云。世尊默然。顏色怡悅。是故知佛受請也。
 
[0050a12] [1]遶已而去者。多論第五云。若外道異見。但遶而去。若有信者。禮足遶已而去。佛身清淨。喻如明鏡。天神龍宮山林河海。一切器像。於身中現。見者信敬心生。是故頭面禮足。右遶者順法故。所以右遶。又密迹[2]力。若有左遶者。即以金剛杵碎之。又佛世世已來。常順三寶。父母師長一切教誡。無違無逆。今得果報。無有逆者。又佛身淨。眾生於中各見所事。或天或神。莫不見者。是以敬畏右遶而去。
 
[0050a20] 見云一為度國主二請制戒者。並非謹文。彼論第五云。因欲制戒說法故(准配前兩。稍似是也)。
 
[0050a22] 三設往餘方等者。論云正使往到鬱單越。或上忉利天。魔王亦當來蔽。不可得避。何以故。此年魔王大忿。如來已自遍觀。唯有毗蘭若販馬人。可依安居。大乘方便經下卷云。爾時佛神力故。令惡魔波旬。[雨/復]蔽彼城中人。非是惡魔力之所能。我於爾時。都無業鄣。為化彼眾故。示現空鉢而還等。又准彼經下卷中。欲度彼馬。如來受請。彼云。此五百馬。於先世中。已學大乘。曾近惡友。故墮畜生。五百馬中。有一大馬。名為日藏。是大菩薩。曾人道中。勸諸小馬。發菩提心。為度餘馬。現生馬中。由大馬故。令五百馬自識宿命。因施食分悔過於佛。不久命終生兜率天。來至佛所。發心供養。乃至善男子。是故當知。如來方便。非是業鄣。如彼廣說。不能謹錄也。
 
[0050b11] 世尊一[3]計等者。多論第八。凡馬食麥二[*]計。一[*]計與馬。一[*]計與比丘。中有良馬。食麥四[*]計。二[*]計與佛。問佛法平等。何以一多一少。答曰。僧[4]祈物者。法應平等。此檀越物。隨施主意。又佛身大。比丘身小。各量腹食。不失平等義也(已上論文)。
 
[0050b16] 十中以殘食等者。十誦十四云。阿難取佛分及自分。入聚落。一女人前。讚歎佛功德已。令作飯。是女言。我家多事。不能得作。時有一女。聞佛功德。語阿難言。我與作飯。女即作飯持與阿難。阿難深心敬佛。如是思惟。佛為王種。常御餚饍。如此麤惡。何能蓋身。念已授飯。見佛食之。悲哽情塞。佛欲釋之。曰汝能噉此飯不。答言能受。而食之。滋味非常。實以諸天以味加之。悲塞即除。乃至佛言。其作飯女。應作輪王第一夫人(准斯佛與比丘。味亦異也)。
 
[0050c01] 毗沙門天王釋夫人者。不然。彼律十四云。是時舍利弗。獨住不空道中。受天王釋夫人阿須輪女請。四月安居(此是帝釋夫人。何關毗沙之事)。第五文四者。初至當往是[5]立請。次佛告目連下縱答。第三目連白佛下兼請。謂以神力兼接餘人。第四佛告目連下抑答也。
 
[0050c06] 闕無制教者。前文一一列十二部。亦應文中續次即言不結戒不說戒。文無者略。故言闕也。
 
[0050c08] 此十二部經者。舊名十二部。新名十二分教。廣釋如涅槃十五。瑜伽二十五八十一。顯揚[6]十六。雜集十一。智度論三十七。婆沙百二十六。順正理[7]三十四。成實第一。今略五門分別。一辨相釋名。二總明體性。三展轉相攝。四配入三藏。五隱顯有無。
 
[0050c13] 初門者。若准涅槃及瑜伽等論名字次第者。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因緣(亦名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舊名未曾有)。十二論議。今律文譬喻乃當第十一數。本生在前。本事在後。餘者次第。同瑜伽等。今且依律次第辨相。
 
[0050c18] 先且翻名。束為頌曰。修契夜應和授記。伽諷憂[8]白尼因緣。闍生帝事略方廣。浮希阿波譬提論。(述曰)一者修多羅。此云契經。略尋諸教。有二種相。一者總相。通收十二總名契經。故涅槃云。從如是我聞。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瑜伽二十五。顯揚第六。其意同此。故彼論云。云何契經。云薄伽梵。於彼彼方。依種種所化有情調伏行差別。宣說無量蘊相應語。界處緣起食諦相應語。聲聞獨覺如來乘相應語。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不淨息念諸學證淨相應語。如來說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1]住故。以諸義妙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布。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種[2]善種善義。故名契經。二者別相。唯攝長行。名為契經。故瑜伽八十一云。契經者。謂貫穿義。長行宣說多分攝受意趣體性。雜集十一云。謂以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述曰)瑜伽既言攝受意趣。謂即纔明意趣而已。即當雜集略說義也。婆沙百二十六云。謂諸經中散說文句。如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散說即是長行)。言釋名者。即能詮教。契所詮理及有情機。契即是經。持業釋也。
 
[0051a13] 二者祇夜。此云應頌。舊名重頌偈也。此有二相。一為利益後來之[3]往。應為重頌。二為長行義不了故。應更頌釋。瑜伽雜集。並顯兩義。故八十一云。謂長行後。宣說伽他(此即為後來者)。又略標所說不了義經。故名應頌(謂長行標不了故應更頌釋。准下離集知之)。雜集十一云。即諸經中。或中或後以頌重頌(此為後來)。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准此知。故長行不了。應更頌釋。即說長行。名為應頌)。泰法師。即以長行為應頌體。西明法師。釋雜集云。言應頌者。為欲顯前不了義經。即以頌文為應頌經。復即應頌體是了義。此即濫下記別之相。如雜集云。又了義經。說名記別。故知違理。故取泰法師釋以之為正。涅槃十五。唯辨為後來者。故彼經說。佛告諸比丘。昔我與汝等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四真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因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廣說如彼。言釋名者。若據前義。應即是頌。持業釋。若據後義。應有彼頌。即有財釋也。
 
[0051b06] 三者和羅那。此云記別。舊名授記。此有三相。一者記別弟子生處。二者記別深密之義。三者記別當成佛事。故雜集云。謂於是處聖弟子等謝往過去。記別得失生處差別(謂生善趣。由功德故。若生惡趣。由過失故)。又了義經。說名記別。記別開示深密意故。八十一意。亦同雜集。此上即成兩種相別。第三相者。涅槃云。何等名為授記經。如有經律。如來說時。為諸人天受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蠰佉。當於是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是名受記經。婆沙意同雜集說。釋名可知。
 
[0051b15] 第四伽陀。正梵音云伽他。律中訛略。單名為偈。此云諷頌。舊云不重頌偈。此有一相。顯揚云。諸經中非長行直說。然以句結成。或二句。或三句。或四句。或五句。或六句。問何故不言一句。答一句非頌。復濫長行。問何不言七句。答且略舉其一頌之半。以示其相。理實更容加七八等。涅槃全舉一偈為法。故彼云伽陀經者。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西明法師云。此經意說。非長行直說。非因緣為他說。唯以偈說。故名諷頌。言釋名。結頌諷誦。故名諷頌。
 
[0051c01] 第五憂陀那。正梵云嗢柂南。此云自說。舊名無問自說。然嗢柂南。亦含集施之義。謂集散文以成句頌。用施有情。故律文中。就此義說。名為句經。既有施義。即當自說。此亦唯有一相。謂無請者如來自說。故瑜伽二十五云。謂於是中不顯請者。為令當來正法久住(行久住也)。聖教久住(教久住也)。不請而說。是名自說。涅槃云。如來明旦從禪定起。無有人問即自說言。比丘當知。一切諸天壽命極長。汝等比丘。善哉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靜。如是諸經。無問自說([4]〔讚〕天福。二讚利他。三讚自利少欲等法)。雜集一云。謂諸經中。或時如來悅意自說。如伽他曰。若於如是法。發勇猛精進。靜慮諦思惟。爾時名梵志。此涅槃等。皆為令其正行久住。指事雖別。理趣終同。釋名者。由佛自說。故名自說。
 
[0051c14] 第六尼陀那。此云因緣。瑜伽八十一。有三種相。故彼文言。謂依有請而說諸法。如經說言。世尊一時。依里麤子。為諸比丘。宣說法要(此即第一依請因緣。而說諸法)。又依別解脫因起之道。毗奈那攝所有言說(此即釋二。因犯為緣而制戒律也)。又於是處。依如是如是因緣。依如是如是事。說如是如是語(此即第三因事說法。如下律文。世尊因見有大火聚。便告比丘。汝等寧當捫摸火聚。不應貪欲等也)。瑜伽五十五。顯揚及雜集等。並顯前二。不繁敘之。涅槃經中。但顯第三。故涅槃云。如諸經偈。所因根本。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鳥已。隨與水糓而復還放。世尊因此而說偈言。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釋名者。有因有緣。故名因緣。有財釋也。因緣之經。依主釋也。
 
[0052a02] 第七闍陀伽。此云本生。此有二相。謂說菩薩過去受身及所行行。故顯揚第六云。謂於是中。宣說世尊在過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薩行。行難行行。是名本生(此顯過去受生死身。及難行行也)。涅槃但顯過去受身。故後文云。諸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麞。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釋名者。顯佛過去本生之事。名本生經。
 
[0052a10] 第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律名善道經。略有二相。一者約人以辨本事。二者約法以辨本事。故雜集十一云。所謂宣說聖弟子等前世相應事(此即顯諸弟子過去本事也)。涅槃云。比丘當知。我出世時。所說法者。名曰界經(由於經中。出生無量差別義故也)。鳩留秦佛出世之時。名甘露皷(擊佛教皷。飲甘露法)。拘那含牟尼佛。名曰法鏡(照了無量法門義趣)。迦葉佛名各分別空(對彼執有。故分別空)。是名伊帝曰多加(此即顯佛法門本事)。瑜伽八十一云。謂除本生。宣說前際諸所有事(准此即通人之與法)。婆沙百二十六云。謂諸經中。宣說前際所見聞事。如說過去有大王都。名有香茅。王名善見。過去有佛。名毗鉢尸。為諸弟子說如是法。過去有佛。名曰式企。乃至名迦葉波。為諸弟子。說如是法。准彼約人。通其餘人及以餘佛。約法之中。但言說法。理亦無簡。釋名者。除本生外。若人若法。所有本事。故名本事。律名善道者。謂除本生。餘人過去行善道事。故名善道。
 
[0052b01] 第九毗佛略。此云方廣。律云方等。此有二相。一不共相。二者共相。且不共者。唯局大乘。故瑜伽八十一云。謂說七地四菩薩行。百四十不共法。又復此法。廣故多故。極高大故。時長遠故。名為方廣。言七地者。瑜伽四十九云。一種姓地(未發心位。已有種姓)。二勝解行地(謂是地前。一無數劫)。三淨勝意樂地(即是初地)。四行正行地(從二地。至七地)。五決定地(即是八地)。六決定行地(即第九地)。七到究竟地(十地。及佛地也)。四菩薩行者。一波羅蜜行(即十度行。謂六度外。加方便願力智)。二菩提分法行(菩薩所有。三十七。覺分)。三神通行(謂六通等是也)。四成熟有情行(以無量調伏方便。調伏無量所化有情也)。百四十不共法者。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所依清淨。所緣清淨。心清淨。知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已上合一百四十不共法)。此等法門。唯局大乘。極廣甚深。故云廣故也。無邊法門。故云多故也。果超眾聖。故云極高大故也。經三無數。故云時長遠故也。所依名方法大名廣。謂諸有情安樂所依。又是甚深廣大法故。名為方廣。方即是廣。持業釋也。第二共相者。瑜伽二十一云。哀愍一切諸聲聞故。依四聖諦。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所謂契經。乃至廣說十二分教。既為聲聞。亦說方廣。故應釋云。聲聞教法。諦理所依。名之為方。凡愚不測。所以名廣。方即是廣。亦持業釋也。西明釋云。理正名方。廣陳名廣。任情存之。此律亦是為聲聞說。故是共相。涅槃十五。亦據不共。故彼文云。所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虗空。是名毗[1]佛經。婆沙百二十六。亦據共相。故彼文云。謂諸經中。廣說種種甚深法義(此意但顯聲聞深義)。
 
[0052c03] 第十阿浮陀達磨。此云希法。舊名未曾有。此中略辨人法二種。並有希奇。皆名希法。故顯揚第六云。謂諸經中。宣說諸法。及諸弟子。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所有共不共德。及諸最勝殊特驚異其深之法。是名希法(此說弟子。及深法也)。涅槃云。如彼菩薩初生之時。無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亦如獼猴手捧蜜器以獻如來。如白項狗佛聽能法。如魔波旬變為青牛行[2]凡鉢間。令互當觸。無所傷損。如佛初生入天廟時。天像禮敬等。此說菩薩及餘趣生希奇之事。雜集云。若於是處。宣說聲聞諸大菩薩及如來等。最極希有。甚奇特法。此即通說三乘聖者。雖有多文。類攝莫過人法之別。言人者兼顯餘趣。言釋名者。希即是法。持業釋也。
 
[0052c16] 十一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涅槃云。如戒律中所說譬喻。雜集云。謂諸經中。有比況說。雖指經律。出處不同。莫不皆取有譬喻說。釋名可知。
 
[0052c19] 第十二優波提舍。正梵音云鄔波希爍。此云論議。此有二相。一者佛自分別法相。二者弟子分別法相。[3]八十一云。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磨呾履迦。呾如一切了義經。皆名磨呾履迦。謂於是處。世[4]處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此即。佛自分別法相)。又於是處。諸聖弟子。已見諦迹。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相。此亦名為磨呾履迦。即此磨呾履迦。亦名阿毗達磨(此即弟子分別法相也。磨呾履迦。此云本母。此謂諸論。與種種義。為本為母也)。涅槃但顯佛說法相。故彼文云。如佛世尊所說諸經。若作義論。分別廣說。辨其相貌。是名優波提舍。瑜伽二十五等。但明弟子論義。故彼云。云何論議。所謂一切磨呾履迦。阿毗達磨。研究甚深素怛纜義。宣揚[1]一契經宗要。是名論義。既言研究素怛纜義。故知准約弟子釋經。名論議經。言釋名者。談論評議。故名論議。上來廣辨相訖。
 
飾宗義記卷第三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三末
 
[0053a16] 第二大門。總明體性者。章云。此十二部經。以聲為[2]性佛語性故者。有雖名句。方名為語。名不離聲。即聲為體。又章云。通有名句味者(應言名句文。而言名句味者。是古釋謬)。假實通論。故名有名句等。以名句等體是假有不離聲故。故得通論。聲與名等四法為體。又章云。謂色行二陰中攝者。假實門殊。故許聲是色陰所攝。而名句等是行陰攝。謂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也。此即教體二陰為性。此據成實及大乘宗。出體如是。若依薩婆多宗。教體唯用聲為自性。能詮作用是名句等。非是教體。故婆沙百二十六云。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言是契經。唱詞是律藏。評論是論藏)。語音(十四音)。語路(生名句路)。語業(簡身意業)。語表(簡無表。非教體故)。是謂佛教。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正義家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語業即聲)。彼卷復云。佛教名何法。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前雖顯示佛教自體。而未顯示佛教作用。今為顯示教作斯論。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此即總顯佛教作用(已上論文)。
 
[0053b09] 第三展轉相攝者。且問契經容攝幾分。答或攝十二。或唯攝十。若約始從如是我聞乃至奉行。即契經中具有十二。若約長行名契經者。須除二頌。故但攝十。次辨應頌容攝十分。如法華偈。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即攝授記。應頌之中。定無諷頌。諷頌之體。非重頌故。即應頌中亦有自說。即如偈中記舍利弗。本非請記故也。亦有因緣。如觀音偈。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等。既因請說。故名因緣也。亦有譬喻。即法華偈。譬如長者有一大宅等偈是也。亦有本事。即法華偈云。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既非本生。故是本事也。亦有本生。即法華偈云。彼時不輕。則我身是。時四部眾。著法之者。聞不輕言。汝當作佛。以是因緣。值無數佛。故有本生也。亦有方廣華嚴經中。大有其例。即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亦是也。亦有希法。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又如舌相至梵天。身放無數光。為求佛道故。現此希有事等。是也。亦有論議。如解深密。長行已辨三無性訖。後說頌言。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等。既佛自顯三無性理。故是論議也。上來應頌。且除契經并除諷頌。攝餘十分。餘記別等。准此方隅。如應決了。
 
[0053c07] 次第四配入三藏者。理實十二各成三藏。今約相顯以辨攝者如顯揚第六瑜伽二十五並云。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是契經藏。此中因緣即是律藏。此中論議是阿毗達磨。
 
[0053c11] 次第五門隱顯有無者。章云。大小隱顯等者。此准地持第三(地持。即是瑜伽同梵本)。瑜伽三十八云。當知於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准此故知。大乘經中。顯說方廣。隱說十一。亦應義准。小乘經中。隱說方廣。顯說十一也。次辨有無者。大乘有九。而無三部。小乘亦爾。有九無三。且辨大乘有九無三者。如涅槃第三。明菩薩藏。唯有九部。除其緣起譬喻論議。以其菩薩無有起過因而制戒。故無緣起。法說即通。[3]後無譬喻。少聞多悟。不假論議。故無三也。次辨聲聞有九無三者。如法華云。或說脩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并祇夜。優波提舍經。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乃至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等。其中即無記別自說方廣等三。以其聲聞不記成佛。故無記別。恐情生慢。故無自說。不說七地四菩薩行不共法等。故無方廣。此等並據一切偏說。理實通論。聲聞菩薩各具十二。如前已引。瑜伽二十一聲聞地中云。哀愍一切諸聲聞故。說十二分教。及婆沙順正理等並明十二。如應當知。上來略辨十二分教義門已訖。
 
[0054a06] 謂是羯磨或可如是者。以餘四受是佛在秉。又釋[1]來上八敬。乃是聖人。聖人不應有滅法過。三歸一受。若准釋迦。不通末代。何妨彼佛不同釋迦。三歸通末。義亦無妨。若不爾者。既有羯磨。應非略教也。章云。問所以初欲舉滅法之人。兼舉第三在世流布者。以其前者。科文為四。一止廣。二說略。三現益。四後損。今既為釋第四滅法。何故文中乃云如是舍利弗彼佛及聲聞眾在世者。佛法流布。却舉第三現益之文也。釋妨如章也。
 
[0054a15] 如下辨者。如下婬戒中結戒義辨。
 
[0054a16] 對略辨廣者。謂對次後說略之文。故即前文先明廣說。亦得釋言對廣辨略。反上應知。
 
[0054a18] 據利根者說者。[2]有云。利根之人。七日假教。鈍根之人。始終假教。
 
[0054a20] 句便有六者。文中。一者未生漏。二生漏。三未得利。四得利。五未得名。六得名。
 
[0054a22] 對便有三者。如其次第。兩兩合說。即成三對。
 
[0054a23] [3]綩轉相釋者。舊新諸師。合有四釋。一者從且止釋且止。何以且止。以未犯有漏故。何以未犯有漏。未得利養故。何以未得利養。未得名稱故。以未得名稱。即未得利。未得利故未生漏。未生漏故佛言且止。二者從知時釋知時。知何等時。知漏起時。漏過何以起。以得利養故。何以得利養。以得名稱故。若得名即得利。若得利即生漏。漏過既生。世尊為諸比丘制。故曰知時。第三從且止釋知時。謂佛言且止。何以且止。以未生有漏故。何故未生漏。未得利養故。何故未得利養。未得名稱故。若得名即得利。若得利即生漏。漏過既生。世尊隨制。故曰知時。第四從知時釋且止。謂佛言知時。何等時。謂知漏過起時。漏過何以起。以得利養。何以得。以得名稱故。若不得名即不得利。不得利故不生漏。不生漏故。佛言且止。
 
[0054b13] 義少不便者。以其得利。親釋生漏得名。亦是親釋生漏故。不可以得名釋得利也。不得名等。准此可知。
 
[0054b15] 是好醫師者。見論第五云。譬如醫師。未善治病。見始生癰。雖有癰性。未大成就。輙為破之。[4]而出狼藉。受大苦痛。以藥陰之。瘡即還復。醫師謂曰。我治汝病。當與我直。病人答曰。此癡醫師。若我有病。可為我治。我今無病。強破我肉。血出大苦。反責我直。詎非狂耶。聲聞亦爾。若先結戒。而生誹謗。我自無罪。強為結戒。若漏起者。譬如良醫。應病設藥。令得除愈。大獲賞賜。又復讚歎。此好醫王。善治我患。如來亦爾。隨犯而制。歡喜受持。無有怨言。智度論十七云。提婆達多。身二十相。而不能忍伏其心。為利養故。而作大罪。生入地獄。以是故言。利養創深。破肉至髓。應當除却愛供養心。又智度論第六云。譬如天雹傷害五糓。利養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說喻。譬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
 
[0054c05] 越為人識等者。謂越六字(為人所識多聞)是也[5]已下疏本第二。
 
[0054c07] 律云。爾時世尊在毗舍離。章云。自下正宗(疏主總標宗旨也)。將欲解釋。尊者分三。第一顯宗來意。第二正宗之旨。第三判文解釋。今詳來意。復三。第一總標宗旨。如章云。自下正宗。第二別問起由。如章云。所以得興者。第三答由緣備(謂由緣具便起正宗)。如章良由僧尼不勝名利。廣生有漏。壞其略教(此顯正宗緣也。良由者。答義之端。僧尼者緣起人也。即戒本前善男子等。及戒本中若比[6]〔丘〕尼是也。不勝名利者。生漏緣也。廣生有漏壞其略教者。諸戒本前。起種種過是也)。是以如來隨其缺犯。制廣補之(既由緣備。故有宗體也。是以者。牒前緣備也。如來者。立教之主。即諸戒首。爾時世尊是也。隨其缺犯制廣者。辨正宗體。由隨缺犯。逐制五七廣教補之。是則廣教為正宗體。即諸戒本是也)。使犯相分[7]須輕重位別。教禁羣機。有當時之益(雖已明體。復辨宗相。使犯相分須者。五七分須也。輕重位別者。諸戒本下。釋相重輕。如律文言。成者波羅夷。不成者蘭等是也。教禁羣機者。釋相之下。比丘尼波罪夷。式叉等吉羅。是謂為犯是也。有當時之益者。即戒本前。生十利是。此是兼顯利。由二緣。一者皎潔無[億-音+(天*天)]。事由與厭。故須廣辨戒本釋相。二者開成無過。須辨開文。即律文中。不犯者乃至痛惱所纏等文。並為招生十利也)。原意在此。故號正宗(向明正宗之來。此結制宗之意。來意既爾。故號正宗)。
 
[0054c22] 次辨第二正宗之旨。如章。正宗之旨。不出身口止善。受之與持。犯相輕重。但人多釋。此意說云云。正宗之中。有受有持。犯相輕重。人雖多釋。今明旨意。不出止善。謂雖別相有止作二持。通相為言。莫不止惡而成其善。止則是善。持業釋也。由其戒宗本意為明增上生道。故須止惡而成其善。然崇破云。舊解以止善為宗。但離惡邊。即是其止。諸有策脩。即是其善。所以不立者。既不許以止惡為宗。如何復取脩善為宗。然崇遂以戒行為宗。今詳不許止惡為宗。憑何理教。自立戒行。寧非止惡。若不止惡。[1]若不止惡。應通惡戒。故知非理。復此止善止即是善。何以語云唯脩取善。脩善之義。通三藏故。且止斯事。今章中云但人多釋者。昔來章疏。向二十家。諸說不同。不可繁具。且首與願所明宗旨。一教二行。數不孤起。必有所詮之行。行不自顯。藉教以明。教能詮行。行能成人。故以此二為宗旨也。教有二種。謂止與作。教無止作。能詮止作。故云也。止謂離惡。如五篇是。作謂成善。如受說等。又教有二種。一專精不犯。二犯已能悔。教無此二。能詮此二。故云也。或有以因果為宗。謂此宗中從初至雜犍度。總明其因。大小持戒揵度。獲得三明五種勝法。總明其果。故用此二為宗。或有以受隨為宗。又有以止作二持為宗。先來共破。皆言教行及以因果。義通三藏。既無所簡濫。故非宗。又因果者。彼是舉果。勸成因行。而果非宗。若當是宗。應即名為果報犍度。既稱持戒。明是勸因。又云。宗者即是總義。受隨止作等。乃是別義。亦不成宗。故唯止善。妙符正理。覺云。但人釋有兩種意。一向上用。即釋立宗。二向下用。分文解釋。如言六百段等。是也。何以疏主不存此科。答若不科文。義即不顯。故不存也。
 
[0055b03] 多少差別者。大僧二百五十。尼兼七滅。三百四十八。若除七滅。即三百四十一也。
 
[0055b05] 輕重不同者。一者尼僧輕。如摩觸戒等。二者僧重尼輕。如麤語戒等。
 
[0055b07] 有無互缺者。尼有僧無。如洗淨過分戒等。二者僧有尼無。如輙教譏教誡。教誡至日暮。蘭若六夜等。
 
[0055b09] 犯同緣異者。如畜長鉢。俱犯捨墮。名曰犯同。僧開十日。尼唯一日。生罪緣異也。
 
[0055b11] 又可前明止持次辨作持者。疏主敘古。自意亦許。
 
[0055b12] 一有惡心蘭者。謂知不集。故秉羯磨。即犯偷蘭。
 
[0055b13] 二有懈怠吉者。此懈怠吉。秉法之人。懈怠不求。餘僧合集也。其自餘人。不來赴集。懈怠故吉。此不欲明。
 
[0055b15] 故言殄已起者。既結能殄惡心懈怠。故顯所為是殄已起也。
 
[0055b17] 二罪合防者(即違 篇戒。各唯防一罪也)。蘭有三處防(上下律文。列七聚名。蘭或第三。或在第五。若七滅中立有蘭者。便成三處。即是違文)。蘭有立教住處防(准義偷蘭與他為因。故在第三。與他為果。即在第五。三五無定。律文意爾。今立七滅定有蘭者。蘭應決定有住處故。即是違義也)。不攝百一防(伽論立百一羯磨。若使惡心發百一法。並容得蘭。今若七滅獨立偷蘭。此無功能攝餘有蘭也)。
 
[0055b22] 唯吉之防者。尊者云。此不成防。且如尼律中有。德不為他滅諍。尼得提罪。彼戒下文。結僧罪云。比丘吉羅。今若立防者。若彼緣起。本有惡心及有懈怠。下文結罪。唯結吉罪。隱蘭不說。可使成防。云僧七滅從有惡心。亦須隱却。然彼緣中。本[2]亦雙有。如何成防。今詳。正由無雙緣起。所以成防。以惡心秉。不合局就七滅中論。彼既不論。此亦應爾。
 
[0055c05] 此四位言者。若以因從果。但合明篇。今以因果別陳。故成四位也。
 
[0055c07] 毗尼以止善為宗等者。此中止善即能治行也。為[3]蘭疑濫。故有此言。謂疑云。自下盛明罪相輕重。應以罪為宗耶。故釋疑[4]故云。罪是所防。意舉所防欲顯能治。非欲以罪為宗也。是故章云。用能治行。以為所明也。
 
[0055c11] 尼百眾學不論七滅者。以彼七滅入單提故。尊者曰。亦有七滅。若他求滅。不滅過重。容入單提。汎見諍事。應與不與。故亦應吉也。
 
[0055c14] 如常所破者。首律師云。外書亦有學而為政。豈有相形。又相形偏字。從人作之。篇章篇字。從[5]所竹作之。字既不同。故不應理。今重詳曰。曾尋祗律。屢見偏字。從人而作。近來傳寫。多改從竹。尋彼律意。偏者要義。急義。戒相雖眾。半月一說。且從急要。故曰五偏也。設今從竹。三均名篇。就別義說。理亦無失。或曰。外書豈有均義。崇亦云。篇者編也。編此法義。成其一聚。故名為篇。即是章品異名。豈勞廣釋。今詳。章云說有五階。即是編比以為立段。段段各具名等三均。誰言用均即釋篇字。故無勞破。餘義如破述記述之。
 
[0055c24] 夷罪十六部等者。明了疏云。舊呼為篇。梵本名部。部有二義。一成就根本義。二隨順根本義。言成就者。四夷一一各有四部。一遠方便。如欲犯婬。已起決心。身口未動。此犯吉羅。責心懺滅。二次方便。動身就彼。或口陳說。此亦犯吉。對人懺滅。三近方便。或摩或捉。未交之前。為婬故觸。犯蘭非殘。亦對人懺。此三方便。為成根本。故名為部。即成就根本義也。言隨順者。若未成果。方便可懺。已成果罪。逐果不懺。亦名為部。即隨順根本義也。三因一果。即名四部。夷殘一一各有四部。准此應思。提提舍尼。各有兩因及一根本。由其輕故。除偷蘭遮。餘義同前。
 
[0056a11] 章云非四部所攝乃至獨柯多攝者。並論文也。前四部中雖有因吉。隨應自攝入前四中。今辨第五。雖亦吉羅。要須非是前四部攝。取所餘罪也。
 
[0056a14] 學對者。梵云息佉柯羅尼。翻為學對。梵云獨柯多。此云惡作。為分輕重。作此異名。輕名學對。重名惡作。輕但責心。重對人懺。真諦云。此間不解分別。通名眾學。此為謬矣。責心對人。通名為學。以此對治所作之罪。故名學對。今詳別相。即分兩名。若就通相。亦得通名學對。是真諦意也。
 
[0056a20] 婆藪斗律所說罪者。此品類律二百惡作。一切皆是獨柯多攝。謂名惡作部也。又詳此釋。若輕若重復得通名惡作也。又明了疏云。第五部中。或有二因。或全無因。故不同前准數為部。謂但起心不動身口。唯果無因。若有動業。因果具有。如欲上樹。未動身語。是遠方便。動身或語。是近方便。上樹過人。即名究竟。隨應准說。名當罪人。
 
[0056b03] 故名當體者。謂即此人是極惡也。新譯經論。名他勝處。善法為自。惡法名他故也。
 
[0056b05] 藥有五故者。夷若無覆。立為一藥。有餘釋言。滅擯羯磨亦名為藥。殺活雖殊。不妨俱藥。通律師問答云。問七聚應有七藥。答聚唯六病。惡作惡說。體類同故。蘭復同提。共用一藥。故雖七聚。亦但五藥。若爾七滅應除多諍。答法相不同。應為三例。一藥多病少。如七滅除四諍。二藥少病多。如四輪摧八難(如下十三難義中辨之。且為頌曰。三塗北長壽。[1]〔亦〕前後辨聦根。善處摧前五。值願損餘三)。三藥病俱等。如五篇有五藥(今詳此等。並是彼彼閑語也)。
 
[0056b13] 不具分者。謂不具支分。即是不具緣義也。
 
[0056b14] 此七聚次第者。自下疏主敘真諦釋也。前所引者。即了論文也。論云謂一切二聚。不具分所生。明了疏云。偷蘭翻麤。遮耶翻過。麤有二義。一是重罪近因故麤。二能斷善根故麤。重罪因者。發心破僧。是遠方便。未名為麤。一諫二諫是近因蘭。即名為麤。能斷善者。謂彼後時。或斷善也。此之二種。通名為麤。所言過者。違教而行。故名為過。如牛突破籬授出外。故名為過。此破僧蘭。得麤過名。餘蘭從此亦名麤過。如初牛出。後牛亦過。雖犯餘戒。亦是過收。然此罪麤。故獨名過。初[2]二聚中。一一因蘭。名不具分。從麤過起。故曰所生。
 
[0056b24] 唯取根本為前六聚者。且辨根本門也。前二聚近方便為第三聚已下。就方便中。曲分二例。謂入第三攝。及入第七攝。為二例也。
 
[0056c03] 三聚總明者。前釋十號中。已明三聚。即是善聚不善聚無記聚也。
 
[0056c05] 若就具往分等者。是一古師義也。乃至問據聖本制等者。疏主敘首律師難也。[3]乃至答逐義等者。疏主救古師義也。彼本難云。若言就具。不出身口不安不恣。即非具攝。何得立言五所不攝。還復二位。故二位言。非為無過。又凡離分。要先同體。杖分為異。汝身口邊逐義離分。此身口犯。為通為別(身犯惡作。口犯惡說。汎爾通名。俗人亦有。非佛別制。故名為通。若據具戒。惡作惡說。佛別制名。名為別也)。若約通者。俗亦應分。若約別者。如祇制婬。未有廣教。吉名未有。從何出夷。亦不應言必當有故懸借而用。即應借夷。何繁借吉。救中意云。能造是具。所造是業。業差別相。重者有五。謂夷殘蘭提提舍尼。始從當體。乃至責過。五義既殊。即立為五。此之五種。逐義為名。惡作惡說。當位立目。謂就身作及口說位。縱不安等。豈非惡性也。又復就戒以立篇聚者。首律師。作前破竟。即自解云。造過有七。從麤至細。此疏主云。亦是離分。豈違前義。故言無爽也。
 
[0056c21] 罪是大障道是所障者。引文不具。故失意也。見論第九云。偷蘭者大遮者。障善道。後墮惡道。於一人前懺悔。諸罪中此罪最大。如律本中偈。說偷蘭遮罪。其義汝諦聽。於一人前悔。受悔者亦一。悔於一人中。此罪最為大(已上論文易解。准論。即是釋罪體大。不欲云是障大也)。
 
[0057a02] 作惡故惡等者。先來釋云。如跳行入白衣舍。今助詳之。此於不善處得罪也。
 
[0057a04] 由作得惡者。如不齊整著三衣。今助詳之。此於無記處得罪也。
 
[0057a06] 說惡故惡者。如高聲入白衣舍。今詳。如對男子麤語等。又助詳之。此於不善處得罪也。
 
[0057a08] 由說得惡者。如為不恭敬人說法等。今助詳之。此於善性處得罪也。得罪由佛制故。不蕳善無記處也。破僧(調達是也)。伴(三聞達多四伴是也)助(五百捉籌)。皮(人皮)鉢(石鉢)。露形(露形見佛)。肉血(飲生肉血)。四不可治。前偈序中已引母論九清淨人者。十誦第五十也。
 
[0057a13] 佛言四蘭者。十誦五十九也。
 
[0057a14] 悔法如上者。如上重蘭悔也。故多論第二云。重偷蘭遮。大眾中懺。應胡跪合掌。三從眾乞。乞已眾應一白。一白已懺悔。亦應三說。輕偷蘭遮。界外四人懺。懺法亦同。但輕重異(已上論文)。
 
[0057a18] 如下對眾等者。指滅諍揵度也。
 
[0057a19] 破僧近遠二因當須大眾小眾懺者。義准之言也。如前夷因輕重。二蘭大小眾懺。破僧滅擯。既是同夷。故應因吉。同夷因懺也。
 
[0057a22] 自有造重不假於觸者。下條部文言。我今不觸彼身。可得無犯。佛言波羅夷。疏意雖爾。今詳。嘿妄判為方便。恐違正理。故今破云。自有造重不假於觸。
 
[0057b01] 故觸究竟者。亦應自有妄語。不假嘿妄。嘿應究竟。又難無有妄語不假虗心。
 
[0057b03] 故嘿妄是方便者。亦應無有犯重不假染心。觸應方便。進退既非。故今立義。嘿是究竟。以無擬嘿。今還嘿故。若爾何不入篇。答如打謗俗人。摩觸男子。對不變畜作大妄語。斯皆果吉。何獨責嘿。今應更釋。凡入篇者。必具三均。未必三均一切皆入。但今入者。且就數犯急要之者。錄入篇中。若不爾者。即不錄耳。為是三均之外。更加急要。為四義好也。
 
[0057b10] 不隨人別結者。今詳。應言若本加行擬誑別人。三問竟時。各別得罪。若加行心。不欲分別眾人之異。三問竟時。不隨人別。告淨提亦爾。但約問結嘿。不從於罪。以其嘿妄。僧問便有。不問即無。問緣既一。何得多罪。
 
[0057b14] 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隨覆多罪等者。今詳。此下並不應理。若言嘿妄僧問便有。遂約問結者。覆藏亦是由人同住。何不約人而結罪也。又言覆藏覆罪生罪故隨罪結者。亦應嘿妄隱罪生罪。亦隨罪結。
 
[0057b18] 又言嘿妄誑問生罪非誑罪生罪者。覆藏亦由對人不發。非對罪不發。
 
[0057b20] 又言覆本覆罪不覆明相者。嘿妄亦是本嘿隱罪。非嘿隱問。義既並齊。故難取別。今解。若加行心各別緣罪。皆擬誑者。雖問是一。而隨罪結。若加行心。不別分別。但總生誑。逕問之時。但一嘿罪。若爾如覆十罪。其加行時。總作覆心。亦應逕明但得一罪。答理亦應同。憶數別隱。理別生覆。不憶數隱。理總生覆。告淨提罪。類嘿應知。
 
[0057c03] 六罪三處犯嘿者。首云八罪。謂屏覆二坐。道俗女別。故應言八罪也。
 
[0057c05] 除蘭一處餘咸二處者。此且總言。而未盡理。應言除篇攝之外。餘咸二處。以吉羅中不入篇者。亦同偷蘭。唯於序中。一處犯嘿也。
 
[0057c08] 如五分眾學為七問者。承前講家多言。五分眾學實無七問。或是傳寫之謬。或疏主錯引。或曰如從四夷乃至眾學。五篇分成七問別也(述曰。不勞救之。設言錯者何失)。
 
[0057c11] 七種十五種說者。說戒犍度自當有文。今略論者。有難略說。從緩向急。合有七略。一種直去。如難猶寬。容得說至提舍尼竟。此為一也。復略提舍。是第二略。乃至第七略四夷法。唯說戒序。即是七略也。若難更逼。直爾起去。故名一直去也。從急向緩。即十五種。如難欲至。眾共量宜擬說戒序。此為一略。說序竟時。難猶未至。更說四事。此為二略。更說十三。為第三略。二不定為第四略。三十為第五略(此上一五)。眾共量宜擬說戒序并及四事。復是一略。說至十三為第二。乃至九十為第五(復是一五)。第三五者。擬說戒序四事十三為第一。乃至提舍為第五(復是一五)。三五總十五種略也不須八說等者。若分眾學七滅之別。別略七滅。從緩向急。即成八略。從急向緩。三六十八。准思可見也。
 
[0057c24] 與人法非類者。人犍度中。犯僧殘罪。先已發露。後罷道已還受大戒。還更覆藏。復須發露。言非類者。彼據時長。不同說戒一坐之間對眾發露。眾僧已知。不須更發。今詳。此據對僧發言發露。可作此解。若當心念作發露者。應言隨隱隨應發露也。
 
[0058a05] 餘准可知者。前言夷等。但等取殘。次釋不定竟。復言餘可知者。即是三十已下准可知也。
 
[0058a07] 若據有犯不合聞戒等者。首律師云。將欲說戒。皆先審眾。以其有犯。不合聞戒。故前八問。皆是先問。後方正說。彼即自難云。若爾七滅之下。何故復問答。問下犍度七佛略偈等也。疏主不存。故別立義。云若據不合聞戒。但應八問之外。結不應吉也。又復序問。為憶識不疑。下八別向。為疑不憶識者。若先憶識。說序之時。即懸憶識。不假至篇始能憶識。故說序者。正為憶等。然論下八縱先疑等。令為說相。忽即醒憶。故說下八正為疑等。章中又云此據位言者。據正所為相顯之位也。又云若以義推等者。謂盡理推之也。
 
[0058a17] 初問不通疑等者。疑便不能懸憶識故。故無嘿也。
 
[0058a18] 下之八問通憶識不疑等者。雖說下八本為疑者。然實不疑。而不發者。亦[1]有嘿也。
 
[0058a20] 三方便義。今詳。遠方便者。罪增上緣也。進趣方便者。加行不息也。問緣方便者。加行不滿也。
 
[0058a22] 如自覆藏罪是者。如逕一宿生一覆吉。後後逕宿。展轉無量。此初[雨/復]吉。皆能遠資後後更犯吉也。又如[雨/復]夷得吉。此吉更資後後犯夷。
 
[0058b01] 其唯究竟者。此等覆吉。體是究竟也。
 
[0058b02] 下二准說者。下二篇中。如入村中從尼取食。或受尼指授食。及眾學中左右顧視。皆資犯婬。尋之可曉。
 
[0058b04] 進趣方便章中略敘兩古師釋。昔通律師敘古三釋。謂於前二。更加一釋也。然初釋意。凡言結罪。一[2]得心停。二待事畢。進趣之中無此二事。何得結罪。猶如須達往向佛所。步步增其順理之福。故許犯戒步步增惡。而無罪名。此即以違理不善。為進趣體也。第二師意如章。然約有邊蘭吉為體。若約無邊。亦違理為體。同前也。第三師云。約篇聚中。無問法隔。或復不隔。進趣方便。或有或無。所言有者。步步趣求。或違諸諫。但是違教。無別罪名。故善生經云。受戒之人。犯罪報重。違佛語故。即以違教不善。為進趣體也。所言無者。猶如被逼。失念受樂。何有方便。[3]又如違諫。法未滿前。聖開思審。思審之間。故亦無罪。且破初師(例云)。須達見佛。果無名故。許因中無福號。違制之名。捨果有何得。進趣在因無(又復違文如多論等步步蘭等)。破第二師。言有無爽。言無准同初師例破。破第三師。所言有者。果中立名不違教。可得因違不立名。果必違教以成名。因定成名以違教(所言無者。失念受樂。義容可得違諫無罪。即違文理可知)正義如章若望自成蘭吉二罪有同不同者。此約自成門中分別解釋。或得自成。或不自成也。謂以同名自類為因。[4]還成同名自類為因還成同名自類之果。蘭吉二罪。則不得同。以其吉羅以自為因還成自果。蘭則不爾故也。此即吉同蘭不同。故云有同不同也。
 
[0058c02] 若因因相望蘭吉則同者。謂以同名自類為因。還成同名自類之因。蘭吉則同。無相成義。且如違諫之中。初白蘭不成違初諫蘭。違初諫蘭不成第二諫蘭等。吉中亦爾。如利吒違初白吉。不成初違諫吉。乃至廣說。此則一向不自成也。
 
[0058c07] 作過緣缺者。若據通相。攝七方便。若據別相。唯攝緣差。
 
[0058c09] 心境互差者。謂心差境。即想疑是。又境差心。即境差是。權思不暢。即善心息及境強是。有餘於此。攝彼緣差。義恐不然也。
 
[0058c12] 為害兄第等者。增一含三十四。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入金剛三昧。是時有二鬼。一名伽羅。二名優波伽羅。毗沙門天王。遣至毗留勒天王所。欲論人天之事。是時二鬼。從彼虗空而過。遙見舍利弗結跏趺坐。意寂然定。伽羅謂彼鬼言。我今堪以摧打此沙門頭。憂波伽羅語第二鬼曰。汝勿興此意。所以然者。此沙門極有神德。有大威德。此尊名舍利弗。世尊弟子中。聰明高才。無復過是。智慧中最。彼鬼再三曰。我能堪任打此沙門頭。憂波伽羅曰。汝不隨我語。汝便住此。吾欲捨去。此惡鬼曰。汝畏此沙門乎。優波伽羅曰。我實畏之。設汝以手打者。地當分為二分。正爾當暴風疾雨地亦振動。諸天驚動。地已振動。四天王亦當驚怖。四天王知。於我不安。是時惡鬼曰。我今堪任逼此沙門。善鬼聞已捨去。時彼鬼即以手打舍利弗頭。是時天地大動。四面暴風疾雨。尋時來至。地分二分。全身墮地獄中。舍利弗。從三昧起。整衣服。下闍山往竹園。至世尊所。佛告舍利弗。汝今身體。無有疾病乎。舍利弗言。體素無患。唯苦頭痛。世尊告曰。伽羅鬼打汝。若彼鬼以手打須彌山者。即時便為二分。有大力故。然此鬼全身。入阿鼻受罪。佛告比丘。甚奇甚特。金剛三昧力。乃至於斯。由此力故。無所傷害。正使須彌山打其頭。終不能動其毫毛(又有處云。為害是兄。伏害是弟。應撿長含)。
 
[0059a10] 煞含四境者。四束為二。故雜集第七云。煞生事者。謂有情數。非有情數。如其所應。依此處所起煞生等。
 
[0059a12] 餘三方便在此中收者。首云。在此闕緣收也。
 
[0059a13] 不疑善心者。不疑即是想之異名。
 
[0059a14] 五中上二單闕境者。因此應知。此七方便並名闕緣者。且如煞戒。具足八緣。謂通緣有三。一是大比丘。二制廣教後。三無重病壞心。別緣有五。一人。二人想。三煞心。四興方便。五斷命。於此八中。隨應闕之。成七方便。今言單闕境者。即別緣中。單闕初緣也。雙闕者。即闕初及第二緣。謂人及人想也。
 
[0059a20] 餘亦類然者。謂更加闕緣緣差也。
 
[0059a21] 類盜說者。古云。文言。求過五得五錢夷。即是攬過五方便。成五重罪也。
 
[0059a23] 兩境既別起心亦異者。張王兩境。必不同時。託境興心。決有前後。故言異也。有餘所釋不可記也。
 
[0059b01] 第四杌木八句異境無罪非生數故等者。前來所立三十八種異境來差。即令本境亦三十八。成境差蘭。章中辨相。雖已具足。今轉令明。故別列出。一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作張想。王境[1]不境不強而被煞。二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作張想。對王闕緣。三欲煞張。廣說乃至王境強不可煞。四廣說乃至對王緣差。五廣說乃至對王善心息(此是上五[2]〔從〕此已下是下五段。心息為首。逆數至不強而煞。尊者。束此上五下五段為頌曰。不闕德緣善。善緣強闕不)。六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起疑。為張為王。對王善心息。七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起疑。對王緣差。八廣說乃至對王境強。九廣說乃至對王闕緣。十廣說乃至王境不強。而被煞(此是下五。人中十句竟)。非人畜生上下五者。欲煞人。非人來替處。緣非人作人想。非人不強而被煞(餘九句。及畜生十句。類同人中。改名為異)。杌木上四下四者。欲煞人。杌木來替處。緣杌木作人想而煞。餘七句亦准人中。俱除二強為異也。即是異境三十八種來。差本境故。令本境三十八蘭。名境差蘭。今詳此義。稍違正理。且汎論者。凡因未止。由果未成。果定亡時。因亦須息。如且朝起。奔逐張人。而作煞心。未息之[3]須王人忽至。緣作張心。張心至暮緣王而起。意煞亦爾。至暮未停而定朝時。張夷已息。豈容至暮。仍有張因。若至暮時。無張因者。儻至暮後。王上境強。及闕緣等。豈得令彼朝起張因。而成四五境差之異。有人救云。誰言朝起張夷已息。今應問彼。緣王張想寧得煞張。既不煞張。張夷何在。復有救云。我約四度五度煞張。故成四五境差之罪。若爾亦應百度煞張。應百境差。何但四五。良為四五煞張之時。張境正差。一類未有闕緣等異。是則本境。正得罪時。一類無差。何成四五。復有救言。望後為名故無有失者。朝已結罪。豈暮為名。若許爾者。今日煞人。明名夷罪。詎非可恠。即由此理。章云。二趣上五無罪者。理亦甚違。謂緣異心煞想至暮。而於本境。朝因已停。豈可中間煞心附異。而於異趣。全說無愆。若言緣人。心不當異。故異無罪者。若都無異。何處生心。良以煞心。雖逐人想。想不孤起。還託非人。既託非人。煞心還爾。解心雖異。煞境無差。二趣寧容上五無罪。餘皆准破。不復繁言。且隨章疏次第解釋。
 
[0059c13] 闕緣境強緣差心息位各為四者。且如闕緣。即歷四位。謂歷人中。想疑二位。及非畜中。各有疑位。即成一四。餘境強等。各四准知。
 
[0059c16] 第五想差方便。首律師。於此作八句料[4]蘭。一心差境方便(想疑方便是)。二境差心方便(境差方便是)。三心差境究竟(婬酒是也)。四境差心究竟(首云。無此句。尊者曰。本擬漏失。乃有正道。來差本境。緣異向本。作想作疑。亦成此句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首云。無此句。尊者曰。境差之中。唯取雙闕。是也)。六心境俱差成究竟(首云。無此句。尊者曰。本擬漏失。乃正道差。而心起疑。雙闕者是)。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出佛身血是。今詳緣差心息亦是)。八心境不差成究竟一切是(此等於義。並成無益)。
 
[0059c23] 第六疑心方便。首亦八句。謂我疑他方便。如疑心煞等是。他疑我方便。如現相大妄。他疑我云。為當為我而現相耶等。煩不須敘。
 
[0060a02] 教人現前[1]同自作說者。謂能教者。本擬煞人。今乃轉作非畜想疑。即望本期人境之上。煞心便息。遂成輕耳。
 
[0060a05] 隨境非境者。生罪之境。非生罪境。即情非情是也。
 
[0060a06] 及境優劣者。就有情中人趣是勝。餘可思知。
 
[0060a07] 有犯非犯者。情境有犯。非情無犯。也。
 
[0060a08] 雖想雖疑而是進趣者。謂於人境。縱使改轉。作非人想。不由此想能闕煞事。故是進趣。謂於本境。曾無一念不[2]擬煞心。何成闕緣。疑心准此(今恐不然。若對本境。作異境想。煞心必經。若緣異境。作本境想。本境應於此剎那死。乃即不死。豈非於本。且得曰[億-音+(天*天)])。
 
[0060a12] 餘咸類然者。謂尅王李趙等。准此廣說。
 
[0060a13] [3]即有無量者。謂對尅非畜亦准此。今詳。前來所說。二漫俱四。義恐不然。雖可加行。頓發煞心。豈可於境一時令死。既無一時頓究竟義。故今現對追逐一境。非無想疑境差之異。且如即今現逐一人。[*]擬即時煞。想疑交是。煞心輕微。境差現是。替本逐境。雖對所逐。心未全息。然且此時現失本境。理應結罪。且結闕緣。又如發心一切擬煞。後逢一人。始終緣彼。作杌木想。煞之命斷。豈容有罪。若約了心持一煞具。以一加行。頓煞多境。此則方可隨境而斷。故今更解。不對大漫。容言有四。現前對漫。理應思擇。
 
   就尅辨漫門
 
[0060a24] 尅漫名異。而體是一也。
 
[0060b01] 想疑即同者。通云。前專尅張。轉想乃作王想王疑。而張命終。竟不成因。今既漫心。雖有緣張為王想疑。今煞張死。亦不成因。故言即同。亦有疏言想疑亦同者。意說亦同境差而說。謂亦唯望異趣之上。方有想疑。
 
   錯誤門
 
[0060b06] 問錯誤何別。答律文錯誤。交涉難知。准義差分。令成別想。謂若煞心現託此境。心縱謬誤。於此境上。不說無愆。即想疑境差是也。此即是誤也。若本煞心。元在東人。雖有西人。心不在西。擬斫東人。失手煞西。手非心制。是錯所攝。錯墮椽梁。不待成立也。
 
[0060b11] 若有無分別者。局據異境。論有無也(前破此義可知)。
 
[0060b12] 通說得有其五者。人趣異境。但含四因。異趣二疑。即含五種。同異合辨。故名為通。
 
[0060b14] 境差位故者。謂此異境。已差本境。不可復論異被異差。無窮過故。
 
[0060b16] 餘四斷不斷者。闕緣容斷命。餘境強等。即不斷也。
 
[0060b17] 不由想故者。不由緣王作張想故。而令王上。成因罪也。
 
[0060b19] 上來體是[4]有無者。七方便中。境差想疑一向是誤。故云體是也。言有無者。謂異境上。有五無二也。言無二者。如向章中辨無境差想差二也。言有五者。王等四境雖並是異。非情一種。既全無罪。故不得論有五之義。却就情道。人中想疑。有強等四。無想無疑。二趣疑中。具足有五。三趣通収。勿過有五。故云有無也。
 
[0060c01] 不得說體是及有無者。以不親緣。無心迷謬。故不得說體是誤等。
 
[0060c03] 即此二無局在本境者。前言境差想差二種。是異境無。既異境無。故唯在本境也。通云。然此錯誤。唯據尅心。以其大漫。隨犯非犯。若就尅辨漫。亦得辨錯誤。
 
[0060c06] 少通緣者。闕少通緣中。初三兩緣也。
 
[0060c07] 闕別二者。闕別緣中。第二人想也。
 
   息不息門
 
[0060c09] 意辨現對所煞之境。有五別緣。五中人想及以煞心。既並是心。故辨此心息不息義也。
 
[0060c11] 張心人心有息義者。若同趣為異境。即是張心有息義。若異趣為異境。即人心有息義也。
 
[0060c13] 不分方便故待事成等者。理實對異之時。果謝因停。故不應言不分方便。如前已破。
 
[0060c15] 亦可類如同趣對異即方便者。此解好也。
 
   並不並門
 
[0060c17] 通別二緣明並不並者。謂闕通緣與闕別緣。必不相並也。
 
[0060c19] 謂對前事心境等說者。事含一因。即緣差是也。心含三因。謂想疑心息是也。境含二因。境強境[5]著也。
 
[0060c21] 舉境差[6]二心者。舉本境境差。望異境上二心也。
 
[0060c22] 與八或五一一有並者。據異境十八方便說也。
 
[0060c23] 亦可通[7]對有無重輕說者。疏意。此中據於異境三十八事。與本境上三十八蘭。一一並也。然言有者。謂二十有罪。無者謂二趣上五。杌木中八。是無罪故。重輕者。二十罪中夷蘭等別也。崇云。解此境差。三門分別。第一敘舊。第二辨非。第三顯是。初門即從此章中境差之初。謹寫宜至自有疑不成疑。即人中第十是。二三兩門可兩紙許。不可具敘。統彼大意。且第三門。彼立義言。異境來差。總有四種。一者天。二非人。三畜生。四杌木。初釋即約單雙二闕。以成八句。又釋。心非境故。約境但四。同趣之中。殺人齊犯。不得論差。縱王命終。攬張方便。而成王果。故律文言非人人想。曾無文說王為張想。如婬約道。是道皆犯。不以趣別立有境差。故除此一。舊人不立天趣來差。若如是者。本煞非人。天來替處。不成差故。更如此彼。又不許四異境上各別有罪。故彼立言。於彼異境。無心欲害。心緣不具。並悉無愆。若此差位結異罪者。何殊非畜之上復辨二形。又云。上來解釋非是故情。直為舊義背理違文。既失旨歸。解途成妨。事不獲已。有斯立破。彼第二門大意況者。非舊義云。問尅心趣本境。如何結異罪。異境若結罪。異境即大境。境差義不成。是漫非尅故。又云。異境若結罪。本境非是尅。今由立尅心。異境定無犯。許是尅心故。異境何有罪。(又云)若無簡別心。可結異境罪。無心既簡別。異境定無愆。本來定境差。豈得論異罪。今總難曰。對異煞心停。由蘭容無罪。對異心仍起。何得異無愆。若言對異雖心起。而名本境罪。異上有本罪。異境應是本。異趣為異。既有斯妨。同趣為異。理分方便。不得言攬張因煞王。理既分明。故所引文。並有餘說。是不了義耳。
 
[0061b03] 境差闕於境者。此語太寬也。此境差中。唯約四境上半而說。不論下半。故太寬也。
 
[0061b05] 通一別二者。謂通緣中第二緣者。理不可闕。一立制後更無中闕(此亦從多分說。如倫開八事等。亦是暫度)。別二者。別緣之中。煞心及與方便。亦不可闕也。
 
[0061b08] 隨戒釋具闕者。下對諸戒。皆有四門。一制戒意。二釋戒名。三具緣成犯。四辨闕緣義。今言具闕。即三四二門是也。
 
[0061b11] 方便闕緣亦一亦異者。一釋。彼隨戒闕緣。與此闕緣。同名闕緣。而有罪無罪異。人釋不然。謂彼隨戒闕緣之中。若有罪邊。即是此處七方便體。故名為同。諸無罪者。非與此同。故名異也。
 
[0061b15] 謂心不犯者。此是始終迷彼減年。謂滿二十。若轉想者。有前方便。即具六種。
 
[0061b17] 亦可無境差者。尊者言。有准作即得。
 
[0061b18] 餘心境制者。謂簡婬酒。婬酒唯約境制故也。
 
[0061b19] 似通一切隨而准說者。若諸非情。即非境強。故復除強。故言准說。
 
[0061b21] 煞盜可知者。謂煞與盜。皆具對不對尅之與漫四門義也。
 
[0061b23] 名狹體寬等者。兩釋之中。前釋好也。
 
[0061b24] 五分亦有無想心方便者。第八卷云。非時時想提也。十誦文中。想疑方便。古來傳云。有無不定。故彼第五十一云。非母想煞。得夷并逆耶。答曰得。五十八云。人非人想疑。煞皆夷。第三云。女作男想黃門二根想。觸殘。六十一云。女作非人女想疑。觸殘。第十云。生草乾想疑提(已上即是無二方便)。第五十云。若不知有異想煞父母。未受戒者應受。已受者。不應滅擯。疑亦類然(已上即是有二方便)。古來相承釋此妨云。若先加行擬犯之境。後縱轉想。及起疑心。亦得究竟。本無加行。縱有煞等。有二方便。今詳。彼文無二方便。一向決定。而第五十云。異想煞父。許出家者。自據俗人。豈證有方便罪。故無妨也。
 
[0061c11] 持犯義即是隨戒法門者。前五篇等。豈非隨耶。答前五七等。是行所防。故上已言。既識過相階差。理須護持等。今此明持。是能治行。治行者是正隨義。故此方言隨戒法門。若爾犯即非隨。答犯實非隨。在隨位故。相從說隨。
 
[0061c16] 對文說者。為翻古師。於上開宗即明持犯。今對初篇律文說者。上開而說。不同古師。如開宗中辨隨戒二門。第一專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乃至專精復二義分。眾別等並是也。
 
[0061c20] 對法對事者。對法謂受。根本總發也。對事謂隨。對事別起也。
 
[0061c22] 四流者。謂欲暴流。有暴流。無明暴流。欲界煩惱。除見及無明。名欲流。上二界煩惱。除見及無明。名有流。三界五見。名見流。三界無明。名無明流。婆沙[1]三十八云。問何故名暴流。暴流是何義。答漂激義。騰注義。墜溺義。是暴流義。漂激義者。謂諸煩惱。漂激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騰注等。廣說亦同)。
 
[0062a04] 即向廣造諸惡者。謂向所論。五篇七聚等。
 
[0062a05] 對文說可知者。二部戒本名止持犍度。以下名作持等。
 
[0062a07] 如地持說者。彼論第四云。若從他受。若淨心受。此二是法。若犯而悔。專精不犯。此二隨法(已上論文)。
 
[0062a09] 亦可從用者。由有受體。有持犯之用。次望體不壞故用者。謂此持行令受不壞也。
 
[0062a11] 俱順要期故義者。隨中之業。順受而生。即是有體義也。
 
[0062a13] 二持之體等者。謂作無作為體。
 
[0062a14] 二種無作等者。無作但通善惡兩性。不同於作。作通三性。章云。亦同此判者。謂持之與犯二種無作。持即是善。非餘兩等。准前說也。
 
[0062a17] 昔[1]解總就三業等者。雲律師言。離身三耶。名身止善。屈身禮拜。行檀布施。名身作善。離口四過。名口止善。讚歎三寶。讀誦等業。名口作善。意離三耶。名意止善。脩慈等觀。及一切善。名意作善。疏主不存者。以非制教之所要故。且如不施。而非破戒。智論第十云。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兄持戒不施。弟布施不持戒。至釋迦文佛出世。兄得羅漢。乞食不得。弟作白象。受王供養。故知不施非是犯戒。智論七十二云。受十二頭陀。不名為戒。能行則戒莊嚴。不能行。不犯戒。譬如布施能行則得福。不能行者無罪。頭陀亦如是(已上論文)。
 
[0062b03] 不安坐受食者。提舍尼中。第四戒是。
 
[0062b04] 身口合說者。前受持衣鉢及造房等即是。無勞遠覓。
 
[0062b05] 舉斯兩犯皆是作持者。懺悔法即是作持也。
 
[0062b06] 故文但意不犯者。如條部文。六群見恒水中有流船。念言可盜此船。不勞身手。白佛。佛言。但意無犯。而不應生如是意。
 
[0062b09] 以色礙故無未來成者。不煞如定道戒。亦是色法。有未來成。異熟生心。雖是心法。無未來成。言未來成者。謂有法前得也。此義如上受緣之中。已分別竟。無勞異釋。
 
[0062b13] 若隨准說作與無作俱應二世成者。受體作戒。一念落謝。隨中作體。容相續起。應二世成也。覺釋不堪記之。
 
[0062b16] 通持別犯者。既不可得頓犯諸戒。於中犯者是別犯。餘不犯者。名曰通持。疏意且然。此未盡理。自有意中宜生惡尋。不擬動發身語業者。未名別犯也。
 
[0062b19] 三識三心一切得成者。古來相承。謂五識。五意識。及第六意識。為三也。此准成實宗中。識創緣境。但了總相。名曰識心。次取像貌。名之為想。次領受此苦樂俱非。名之為受。次起貪等。名之為行。五識次第。既引四心。五識之後。有意識生。亦望創起。名為識心。次想次受次行亦爾。其獨意識亦起四心。准前而說。
 
[0062c01] 亦可俱有者。教他止犯。望自亦名止犯(如下疏自釋)。
 
[0062c02] 五識行心者。若從五識。引後行心。義則可爾。謂成實宗。行心一向唯在意識。五識之中。定無煩惱。自無行心也。
 
[0062c05] 或五意識或第六意識者。通云聲聞不防意地。故取五意識。不取第六意為善者。大迷法相。以五意識。亦是意業。何但第六是意地耶。然今疏意。欲明五意。或第六意。發身語業。五識不能發身語業故也。此亦且依成實宗說也。
 
[0062c10] 問所以止持前三得有止犯則無乃至止犯不先屬己等者。疏中意說。本受戒時。誓願離惡。受止持體。亦誓脩善。受作持體。今在隨中。前三止中。得成止持。順本離惡。不成止犯。違本脩善也。
 
[0062c14] 止作並持者。由先受中。頓發止作一切戒故。今既不汙。故並稱持。問前體狀中。疏云。今可並就兩教說之。何故今此成就門中不明進趣。答既明制教。即顯進趣。至下通塞門中當釋。亦可所成作持體中。即通進趣也。
 
[0062c19] 反却作犯可非止持者。止是遮義。由得法故。能遮作過也。
 
[0062c21] 不同舊釋者。古師得法。作房是作持。全止不作。是止持也。
 
[0062c23] 要期斷惡處中無作者。非律儀所攝善。表無表色。名曰處中。且如要期。百日禮佛。心懈怠[2]中。問無表無失壞故。亦名止持。此止持得入餘三中也。
 
[0063a02] 二持有二犯二犯無兩持兩持是塞二犯說通者。謂犯得有長時之義。故得入餘三位之中。即說犯體名之為通。此中通義。與餘門別。餘門通者。能包含他。名之為通。此門通義。能入他中。名之為通。
 
[0063a06] [1]德衣月五利無罪者。離衣宿。背請。別眾。不囑入聚落。長衣不說淨。於中別眾一戒。是止持體。餘並雙持。由受得衣。五月之中。五利二持。體常清淨故。一一持入餘三中也。離衣杖囊。得法而作。並雙持也。通云。此自業門中。亦可四四十六。謂欲取水。先安漉器(是止持方便)。說戒日。不欲赴集。隱在房中現不在相(是止犯方便)。知有音樂當來禁閇沙彌(是作持方便。今[2]〔行〕如蘭若。先勅檀越。莫來送[3]〔食〕)。安煞具(是作犯方便)。後於四行。隨作一事。彼四究竟是也問此通塞門中。第三辨自業相成中明進趣。[4]及以制教於進趣。及以制教於進趣中。引長離等。以釋其義。於制教中。復引長離。二教何別。答二門義別。體亦寬狹。謂望制教。應策進邊。名為進趣。應防過邊。名為制教。體寬狹者。謂若制教必是進趣。脩戒學境是。然有進趣非制教。攝定慧境是。故知成就門中。雖復不言進趣之教。望策進邊。亦即是有進趣之義。有餘所釋。不堪記之。
 
[0063a22] 以其止等四行雖別具有作無作故者。加行之時。必具作業。論其無作。則[5]不究竟之時。若自究竟。即具二種。教他究竟。唯有無作。是故不妨教他[6]作。名曰止業。
 
[0063b01] 制教亦然者。自止自作義則易知。教人止作者。教人離煞。即是教人止持也。教人不說[7]諍。即是教人攝臥具。誦戒等。即是教人作持也。教人煞生。即教人作犯也。
 
[0063b05] 能悔兩行當篇即通者。止作同用一藥滅故。故云通也。
 
[0063b07] 此作持中通有餘三者。此即包含之通也。
 
[0063b08] 又制教中亦通進趣者。如誦戒羯磨等。雖是制教。亦有進趣義也。
 
[0063b10] 止通十三作局初房少分者。端拱不作十三並持。設若作者。初房乞法。雖名作持。望不過量。仍是止持。半止半作。故言少分。餘可准知。
 
[0063b13] 但除不攝耳戒者。自此已上。約大僧說也。
 
[0063b14] 畜眾等十八者。如下第六疏中料簡。尼單提中云。同戒有一。不攝耳是。不同十七。其受戒有五。謂取衣不與受。不與戒。又受不與二歲。不與六法及本法。經宿違敬有五。謂不請。不聽。不恣。不依安居。不禮(已上五種)。不為他滅諍。不結安居。被擯不去。不以二法攝受。不看同活病。安居竟不去。不送婬女五六由旬(已上合有十八)。總為頌曰。取歲六受受。請聽禮恣安。安安滅擯攝。耳病六由旬。
 
[0063b22] 若尼作雖可通初篇者。覆他重罪。理須發露。故是作持。
 
[0063b24] 第四復無者。乞蘇乞油。乞蜜石蜜。乞乳酪等。一向須止也。
 
[0063c02] 等就有中而亦是狹可知者。謂就有中。但有攝耳十八等。
 
[0063c04] 昔解止犯境寬體狹等者。生罪之所。名之為境。即三學是也。所生之罪。名之為體。即不學無知也。
 
[0063c06] 唯犯第五者。理實第五篇中。無此吉羅也。
 
[0063c07] 亦是其狹者。亦同前制教門中。止犯狹也。
 
[0063c08] 作犯境體俱寬等者。生罪之所。名之為境。即戒學是也。所生之罪。名之為體。即婬盜等。一切作犯是也。今師意。境體亦同前釋。
 
[0063c11] 又言不一心兩耳聽等者。如意不攝耳聽得提。於上復增無知吉羅。覺云。由先不聽。後緣不了。名曰無知。即此無知。得波逸提。南山釋言。無知有兩。一者根本不學而[8]後無知。即得提罪。二者先誦今不利無知。得吉。今詳。如章釋者好(至彼不攝所戒。當辨)。
 
[0063c16] 類似無知者。謂如有人。勤勤學問。力未堪知。雖緣不了。不得罪也。
 
[0063c18] 二止吉羅者。謂不學及無知二吉也。緣而不了。復結無知。今詳不然。若使終身不以心緣。豈可終身不犯耶。今解。於不了心中。隨犯一戒。隨得無知。故下文言。我說此人愚癡。波羅夷僧殘乃至惡說。崇師亦約緣不了邊。不應理也。
 
[0063c23] 其猶嘿妄覆藏者。如逕明相。或逕問緣。猶如緣而不了。是疏意也。
 
[0064a01] 言止犯者。謂止法。作事者。如造房也。亦有單止法。如止誦戒。或單止事。如安坐受食。
 
[0064a03] 對事止法者。如畜長衣也。
 
[0064a04] 若約事成有並不並者。長滿十日。房已泥成。俱時得罪。故名為並。不並可知。
 
[0064a06] 制教分齊約前事者。如畜長日滿等也。
 
[0064a07] 望義宗以辨者。經律論中。但與律儀宗旨相應。並名義宗也。
 
[0064a09] 護根戒者。即根律儀也。
 
[0064a10] 次二內凡者。要起燸等善根方便內凡。今護根戒。始於初業。終於無學。不局內凡。其定其戒若起燸等。可言內凡。若無燸等。縱得四禪。亦非內凡也。
 
[0064a13] 前二果依未來禪者。謂初二果。決定不得根本四禪故。必定依未來禪。起無漏道也。舊名未來禪。新名未至定。謂是初禪方便也。通云未來禪者。謂中間禪。甚可恠笑耳(如上第一卷記。應知此相)。
 
[0064a17] 經云四種不尅十利者。涅槃三十六云。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二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為他屬故而行布施(謂令他歸屬也)。四為非想[1]非想處故繫念思惟(謂唯求世間極報也)。是四善事。得惡果報(此四事中。意引第二證成疏義也)。
 
[0064a22] 第一道者。三業菩提。皆是第一道也。以出世故。
 
[0064a23] 持乃千差者。應約時辨。如付法藏第二卷說。商那和脩。度優波毱多。與受戒已得羅漢道。便自念曰。我於今者。已覩法身。未見如來相好之身。思惟是已。深生哀[2]變。爾時有一老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見如來。優波毱多。知彼見佛。欲至其所。尼聞欲來。即以一鉢。盛滿中油。置戶扉後。毱多入時。棄油數渧。共相慰問。然後就坐。問言大姉。世尊在時。諸比丘輩。威儀進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時。六群麤暴。雖入此房。未曾遺我一渧之油。大德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然入吾房。棄油數渧。以是觀之。佛在時人。定為奇妙。毱多聞已。極懷慚愧。尼言。大德。不應自耻。如佛言曰。我滅度後。初日眾生勝第二日。三日之後。蓋後卑劣。如是展轉。善法羸損。況今大德。去佛百年。雖非威儀。何足為恠。次應約處。人趣三洲。有木叉戒。南州最勝。厭背情猛故。餘可准知。
 
[0064b14] 學人有故犯義者。然定不犯婬盜殺妄飲酒五戒。所餘容犯。然決不入三惡道也。
 
[0064b16] 凡人犯重者。如順正理六十五頌云。愚作罪小亦隨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沈水。為鉢鐵大亦能浮(俱舍二十三亦同)。
 
[0064b19] 二止咸然者。制教及進脩二止也。
 
[0064b20] 誤全非犯者。此中是錯。以誤名說。問若錯不犯。眾學律文。若不故作犯突吉羅。義云何通。答言。非故者。不作故違聖教等。如章釋之。
 
[0064b23] 餘無餘者。夷是教無餘。殘等教有餘。四不可治性無餘。所餘性有餘。懺不懺准此而說。改名為異。
 
[0064c01] 增二二十一者。下增二文。以夷為頭。歷餘六聚。即成六句。次以殘為頭五句。乃至惡作為頭[3]一句。合二十一句也。母論四不可治。如上偈序記中已引。見論十八偈云。五罪可懺等。三句如章。第四句云。如來分別結(此是舍利弗問。優波離答此偈)。
 
[0064c06] 解小非小隨小等者。此言[4]到也。彼論云。偈曰。解小隨小非小戒。釋曰。佛世尊立戒。有三品。小戒者。僧伽胝施沙等。隨小戒者。是彼不具分罪。非小戒者四夷。復次小戒者。諸戒中自性罪。隨小者。諸戒中所有制罪。非小戒者。四夷等(已上論文)。明了疏中釋前復次云。有殘罪非極重。故名小。五部罪家三方[5]便。並是成就根本。及隨順根本。而由輕故。名隨小。夷極重故。名非小。釋後復次云。此中不論方便究竟。但於諸戒。若有殘中是性罪者。悉名為小。若是制罪。名為隨小。夷是非小。
 
[0064c15] 論言等者。等取出血破僧。此亦大重。亦是非小。故言等也。
 
[0064c17] 遮法中四者。遮犍度云。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四妄語者。如增四文夷殘提。及毗尼阿毗婆羅妄語。第十疏釋云。阿毗婆羅。謂是輕心。雜碎戲笑不實語(未詳何據)。一時有心中。第三句。初犯重。餘三輕者。謂成己有心。餘二無心也。然煞盜妄成己有心。謂起隨喜自慶之心。理合得吉。然得他物。理須還主。若當不還。計[6]宜得夷也。
 
[0064c24] 及學所學者。如說相云。汝當學問誦經等。此即是[7]所學法也。
 
[0065a02] 亦有通制聽者。猶如三衣。制[1]今常持。若病等緣。聽乞法離。若爾。無法作房。制得殘罪。復聽乞法。義復是聽。應通制聽。與離衣何異。答但欲作房。無時不聽。故即一向聽明所攝。欲雖離衣。無病等緣。非是常聽。故不同也。制不過量。聽如量。而乞法即同也。
 
[0065a07] 專對兩教中可學不可學事等者。且疏主意。言可學者。如造房衣。身手量度等。及發口言誦戒。誦羯磨等。斯事皆須身語學作。名曰可學。言不可學者。不可身作。婬盜煞等。及不口言。妄謗綺等。斯並不可身語學作。名不可學(諸師意異。後當辨之)。然不可學。唯是制門(制離煞等)。可學之中。通於制聽(制誦戒等。聽作房等)。即知聽教唯是可學。於中義通學法學事(處分法尺量事)。制教通收學及不學。學中亦通學法學事(誦戒法受食事)。不學唯是不學其事也。不可學中。唯是止持(如人非想煞及盜等)。可學之中。自有二別。若是制門。具二單持(如止過量作誦戒等及作受食等)。若是聽門。具二雙持(如房長等。得法而作。若令止者。理亦非雙)。以犯及持。皆准上說。此中以略義記之。一者以學不學。配於制聽。二者以聽及制配學不學。三者以學不學。配二持犯。明記此言。疏義自顯。若更煩釋。翻合雜亂也。
 
[0065a21] 然制教少分謂除可學也者。以制教中不可學事。須止成持。其可學事。受食等類。既不得止。故須除也。
 
[0065a23] 不望於法者。於聽教中。作事之法。於制教中。單論其法。並不可望而說止也。
 
[0065b01] 然制教少分不望於事者。不望不可學事而說作也。其制教中。應來者來。乃至受食。可學之事。既復作持。章中疏略也。
 
[0065b04] 亦有作法作事義者。此通兩解。謂約開合。且言開者。一者作法。如說恣誦戒羯磨等。二者作事。如受食不安坐受食等(此准制教)。言合者。謂加法作房等(此准聽教)。然宗明作法者。謂聽教中。法強於事。以要須法而作事故。又制教中。法多於事。既並法強。所以就強宗明法也。
 
[0065b09] 上止持亦有望法義者。准前作持。此應說言。亦有止事止法義。然疏但言望法者。以其止事易故不明。若欲釋者。亦有開合。且言開者。一者止事。如止婬等。二者止法。如有外界諍比丘來。止不說恣等(此亦〔唯〕制教)。言合者。止房長事。法自然止(此[2]〔唯〕聽門)。
 
[0065b14] 以止事為宗者。一者事強於法。以止作房法自止故。二者事多於法。婬盜等事皆須止故。上來止持。有餘所釋。約離盜等。起少欲觀等。名為望法者。不契戒宗。復非是止。故不堪記。
 
[0065b18] 故該兩教中事者。理但該於聽教可學。制教不學。而不可該制教可學。以受食事非止持故。故復疎略也。
 
[0065b20] 問所以作持止犯不通不可學事者。以其聽中可學法事。制中可學之事。共許是作持收。故但須問不可學事也。答中兩教法。及兩教可學事。須脩也。□品別義。然此門中。古今諸師。義意雖異。然作句法不過三種。故先立圖。然後辨其諸師意異(亦是隨疏釋義也)。
 
第一九句 上品一句中下各四句
識事識罪
識事疑罪
識事不識罪
識罪疑事
識罪不識事
不識事疑罪(亦有言不識罪疑事)
不識事不識罪
不識罪疑事(亦有言疑罪疑事)
不識罪不識事
第二九句 三品各三句
識事識罪
識事疑罪
識事不識罪
疑事識罪
疑事疑罪
疑事不識罪
不識事識罪
不識事疑罪
不識事不識罪
第三九句 逆數初九即是也或為八句者除下品一句
不識事疑罪(亦不識罪疑事)
不識事不識罪
不識罪疑事(亦疑罪疑事)
不識罪不識事
識事疑罪
識事不識罪
識罪疑事
識罪不識事
識事識罪
[0065c13] 右三種九句。後若引用。即名初九中九後九也。次辨諸師意異者。辨昔義中。初師即是曇覆律師。律師乃於婬戒之中。明作犯一九。即中九是。第二篇前。明作持九。即初九是。然於九十。以彼小妄兩舌等戒。應止持故。二敷臥具應作持故。約彼九十。先明止持九句。即初九是。止犯八句。即後九是。二不可學止持。即中九是。三可學作犯。即初九是。四不可學作犯。即中九是。五可學作持。即初九是。六可學止犯。或九或八。即後九是。此後九中。若九與八各別說者。即六九一八也。然畢[3]昵陀言可學不可學者。亦與疏主意趣不殊。如上略釋。問何故可學。或事為頭。或罪為頭。不可學事。唯事為頭為諸九耶。昔師答言。可學事罪。俱可學故。心緣事罪。先後無[4]唯。然不可學唯罪。可學事為罪本。以諸比丘先作事故。聖制與罪。故不同也。問昔義不越三九。各依[1]何。答准諸師意。諸立中五。皆依境想。若立初後。但是准義。而不依文。且如首律師。不可學作犯。即中九是。彼自難云。問根本不識事。三句無罪。便是六句。何故云九。答若就根本。實應有六。然根本上不識及疑。亦有犯故。若爾不識事識犯。即是無罪。但應有八。不應言九。答句法相從。為九無失。准斯立義。諸依中九。即依境想。所餘九句。不依境想。諸師大同。然不依境想者。緣事三心。謂緣房衣尺量之心。了知七搩等。名之為識。猶豫不決。名之為疑。一向不了。名為不識。然疏主破。大意有四。一者據雙持破。雙持戒體。既是一體。何用別立二九之異。即顯昔師繁言別立過也。二者約境想破。謂初後九。乖境想文。即顯昔師無文孤立過也。雖知昔師不依境想。意難昔師。汝立中九。既依境想。立初後九。何以不依。若言初後就房衣等諸可學說。豈房衣等無境想耶。既亦是有。何須不依。此即以理逼之令依。非謂古師皆依境想。大意如是(次當[2]〔墮〕章文次而釋)。
 
[0066a19] 止持無輕重者。若使犯罪。可論輕重。今既明持。故無輕重也。
 
[0066a21] 識法識犯者。若依昔意。謂識七搩等。了了分明。若依後門疏中破意。欲令古師依境想中。初句立為識法識犯。復由此中。辨止持義。故知即是自身不作。但是緣他餘人作房。起境想等。自餘疑等。准此應思。
 
[0066b01] 唯除不可學事雖疑不識一向不犯可知者。謂緣罪邊。是可學處。結罪如上。而緣事邊。縱疑不識。亦不結其不學無知。此謂境想疑與不識。由心謬起。不由不學。故言不犯。此即古師釋不可學意也。准疏主意。如犯婬盜等。貪愛等事。不可作故。名不可學。其中縱有不識疑等。豈容有犯。若從對法事應為二九者。若准昔意。法謂心緣白二如非。事謂心緣尺量應不。若准疏主破意。法謂乞法。事謂作房等。約境想也。
 
[0066b09] 止犯或九八言九者。緣法緣事。古今意別。一同次前而說也。
 
[0066b11] 言八者。對教行不學者。謂自身一向不作房等。然亦汎緣白二教法。及緣起行尺量事等。并緣諸罪。以起疑等。是古意也。若疏主破意。謂緣他人作房等。境想也。
 
   辨非門
 
[0066b16] 於中總有五重辨破。謂於昔師六九一八之中。一者約第三第六不異為破也(章云。問對可學法作犯九等已下是)。章云。不異煞戒。境想上三者。謂設許汝取過量者。即是單犯。理應九句。作何用依初九作耶。
 
[0066b20] 二者約第一第五不異為破也(章云問對可學法說止持九者已下是)。章云。若就名體各別止持者。謂都不作是也。章云。然亦不得即攝同體止持者。此中亦字。意顯不由。止名是同。即令別止。亦攝同止。故云然亦不得即攝也。
 
[0066b24] 明在雙持中辨所以但言作持為九正持之名沒而不彰者。別體既無攝同體力。故我難汝雙持之中。所以但言作持為九。止持之名不彰耶。若言及過量境想是單止持者。謂不過。不過想。不過疑。不過過想。即是反過量境想也。
 
[0066c04] 論其階品。還同煞等反作犯。以明止持即彼中攝者。謂若許汝依單止持者。即應在汝。六九之中。第二不可學止持中攝。應依中九。何須別立。
 
[0066c08] 三者單破第六也(章云。問對事翻行已下是)。對事翻行者。謂對作房之事。翻乞法順教不犯之行也。
 
[0066c09] 上品四殘等者。若准昔意。緣尺量等起疑等九。皆犯殘。義即無失。若依境想。理如疏破。然破意者難知。古師不約境想。但以房等文有境想。應同不可學。作犯依境想立。何意獨令房等不依境想立九。若言不可學中已依境想。於可學中別依餘義者。即應更難云。不可學中。雖依境想。彼不能攝可學境想。可學境想。何不立九。故違理也。作犯准文。
 
[0066c16] 九唯識事。然彼通三此亦應爾者。例破也。謂彼作犯。亦應九句皆唯識事。然彼既許通識等三。此亦應爾。以此彼文。俱有境想。何故不同耶。若無文孤立。義成虗搆。若境想又乖文次者。疏主進退破也。謂若進就別義立者。即是無文。亦是孤立。謂可學中。許就別立。其不可學。不就別義者。即是孤立也。若退就境想者。翻到如是。復為非理。故知進退皆違理也。准此詳之。上來皆是雙遮而破。而崇一向謂此先宗。專依境想。破彼昔義。復有惡言。大相陵忽。出家之道。豈得然乎。
 
[0067a02] 四者單破第五(章云。又問作持上品為一已下是)。
 
[0067a03] 五者單破第一(章云持作既非可學止持本合已下是)。頌曰。三六與一五。單五一假入。雙中明理同此壞者。若許別立。應依中九。假入雙持。亦須依於境想。還須依於中九。別體之與雙持。破既不殊。故言同壞也。
 
   顯正義門
 
[0067a08] 今師五九。或六九。多依中及依後九。全癈初九。而不用之也。一者作犯。對可學不可學二事。合為一九(唯是制教)。二者止持。約二事(唯制教也)。三者雙犯及單止犯。合名為止犯。唯可學(通制聽兩教)。四者雙持并單作持。合名為作持。唯可學(通制聽)。五者或立別體止持。唯可學(唯聽教)。六者進趣脩習。止犯八句。作持一句。合為一九(通三學)。前之五九唯依中九。後之一九依於後九(次隨疏釋)。章云。前房過量境想是可學事者。崇難云。若以婬等事不可作。名不可學。是則過量亦不可學。如何過量是可學事。今詳。過量名可學者。以手執尺量知過量。此事可學。不同婬等。不許以身造境而犯。以造境事不可學故。名不可學。故不同也。
 
[0067a20] 又復齊是止犯作持為宗者。盡理為言。名雙持犯。就勝為言。但名為止犯作持也。以先止法。後方名犯。要先作法。後方名持。就初為名。即名止犯作持故也。
 
[0067a23] 或可別體止持等者。若據句法階降。同於可學作持。理應不須更別立九。但由汎緣他造房事。其相既別。故復別論。義既二途。故言或也。
 
[0067b02] 若根本不識便無下品者。謂本迷人為杌想煞。或復過量作不過想。由本迷故。便無下品不識事三。更細論者。若迷人作非人等想。亦有後心之吉。還成九句。若同趣為異境。雖是不識事。而義同識事。人想不虧故。
 
[0067b07] 緣人之心有長短者。疑心數數亦緣本境。名之為長。此判為重也。想心一向。棄本想餘。故說名短。此判為輕也。
 
[0067b10] 若對可學緣事疑不識等兩[1]全三句更加十二吉羅者。計理不然。疏主若約境想立義者。緣事疑與不識心迷謬時。制不由己。何由乃結不學無知。且如迷人為杌。過量作不過想等。豈由學問使無此迷。何因乃結不學無知。又疏自言。事上三疑三不識。謂是方便。豈有得方便罪。而由不學無知而得耶。故不合理。
 
[0067b16] 罪上三疑三不識是究竟者。謂不學無知。皆是果罪。
 
[0067b18] 十二愚癡亦同究竟者。緣可學事十二種。不學無知吉。知亦同緣罪二吉。是究竟也。
 
[0067b20] 若過量事疑不識者名同犯吉者。此明止持。何得過量。以其過量是作犯故。答謂實不過。而心疑過。故無失也。然尋其況。似脫不字。應言不過量事也。
 
[0067b23] 倍加前二者。前不可學作犯止持之中。唯緣罪邊。結與不學無知二吉。今此可學。非但緣罪結此二吉。而復緣事。倍加前門不學無知二種吉羅。故成二十四也。
 
[0067c03] 境想所不出者。謂律文中。諸戒境想。皆合六句。第六一句。文略不出也。
 
[0067c05] 如下衣法分受成不成者。衣犍度中。有比丘有比丘想。分衣不成分。得吉。有比丘疑。分衣不成。得吉。有比丘無比丘想。分衣不成。無犯。無比丘想成分。得吉。無比丘有疑。成分。犯吉。無比丘無比丘想。成分。無罪。
 
[0067c09] 受衣六句者亦如是(對手分衣名受也。羯磨法即名分也)。
 
[0067c10] 對作法儀軌者。直緣七搩等。事有識疑不識。即成緣事三心也。
 
[0067c12] 對成不成說者。望心說也。如不處分處分想。本來無法。而謂法成也。又不處分疑。本來無法。而心疑法為成不成也。
 
[0067c15] 為是其止為是其作者。今此作持。為句法式。理實同於止持階次。並是依於中九法式。然望文取即不同也。如前成立止持翻犯。句句相當。作持翻犯。乃取境想第六句作。若其不作如此辨異。為是其止。為是其作。既須分別。故不同前也。
 
[0067c20] 對犯上辨異亦不類前者。謂前作犯對犯成不成。因果罪上辨其疑等。今此作持對尺量上識疑等辨。故不同也。
 
[0067c23] 一如反多非者。下曠彼疏中廣辨。且略舉者。如[2]城諍犍度。非法自言。對七聚為四十九句。如不犯夷自言犯七聚。即為七句。乃至不犯惡說自言犯七聚。七七四十九。若如法者。實犯七聚。各相當說。即是七句。反四十九句也。
 
[0068a04] 持之體相隱在犯文之下者。謂一一戒釋相之中。先明五眾成犯。方言不犯者睡眠無所覺知等。今指其文也。
 
[0068a07] 總解已竟者。今詳。前來非無妨難。且順章疏。不暇繁論。然崇立破。如破迷記已廣分別。故今且止。
 
   十門義
 
[0068a10] 三毒起成者。諸經論中。皆約十不善業。辨其起成。今此律中。直辨四戒。不得全中。皆約十不善業道。辨真起成。今此律中。直辨四戒。同經論所說。煞直故人盜。唯滿五。婬一切斷。妄唯大妄。故不全同也。經論文多。不可具敘。且略指文。如婆沙百一十六。善生第六。成論十二十不善業道品。雜心第四。俱舍十六。彼皆廣說。論其大況。加行皆由三毒而起。究竟不定。俱舍頌云。煞麤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由餘三(雜心一同俱舍)。婆沙兩釋。前釋同俱舍。後釋云。[1]後有說者。欲邪行不定。謂若欲令要出。不淨。方成業道者。則三為加行。由三究竟。所餘業道。皆以三為加行。由三究竟(已上論文)。由三加行。諸文廣說。不繁錄之。然律罪名望業道罪。或寬或狹。如破迷記。彼已略明。此不繁敘。
 
[0068a24] 以教人言了未犯要藉他身故者。古來諸師。雖同師釋。尋其意況。似未得意。且如心論第四卷云。自在者。口語仙人意所嫌而煞。謂是口意業。自性者不然。業自性異故。事不究竟(已上論文)。古來釋云。此破外人義也。謂成實師身口異業。皆能互造。雜心論主遂即破云。業性異故。謂身三支。口具四過。其性各異也。又云事不究竟者。此是釋通成實論主難也。難云。若業性異。而令煞生唯是身業者。如自在者。口語仙人意所嫌。豈非[2]口煞耶。答口業意嫌之時。前人未死。故云事不究竟故也。謂假護仙鬼神。打煞一國。及假使人打煞前人(成論十二云。外道神仙。起一嗔心。即成[3]〔耶〕羅于陀因)。若爾。師子吼煞獸。[4]然夫咄煞人。何有身業。答以身力強。吼咄方死。若爾。深河誑道淺。何有身業。答誑時未死。要假前人身入水中。亦是身業。若爾呪物過[5]開。何有身業。答准多論判。[6]呪神力持故也。若爾妄語現相。豈非身成。答假他口業。唱言坐起。故非身業。通律師云。若爾造書置。他人見即解。何有口業。故知理推然。是一宗也。今詳。諸師以護仙神身業然故。遂判以為仙人身業。若爾仙人便受他人煞生之罪。是豈容他作我受果耶。妄語現相。似他口讀判我口業。亦同此破。今應更釋。薩婆多意。遮意業不能煞生。不將他身判我身業。謂身業者。必不待餘。即能斷命。今仙意憤。乃假他身。故知意業不能親煞。若爾仙人得煞生罪。既非意業。又不許以他身判業。將何以受煞生果報。答意業既非親成煞事。故假他身。煞彼為緣。發生仙人身中無表。以為身業。深河誑淺。亦假前人入死為緣。發我身中身業無表。乃至造書置他。既不即能令他耳聞。故知身中不親造語。還假他讀領解為緣。生我身中語無表業。故云業性異也。不同大乘經部成實。皆許意憤親成煞生。不假身中別表無表。故不同也。故二十唯識頌破小宗云。彈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罸成大罪。此復云何成。(述曰)真諦三藏云。彈宅迦是王名也。彼時有仙。未獲五通。先有妻室。顏貌端正。與世無雙。彼仙後時。遂得五通。山中禪思。每使其妻營辦飲食。彈宅迦王。入山遊戲。遇見仙妻。問是何人。傍臣答云。此是仙妻。王言仙人既已離欲。何用妻乎。即錢入宮。仙人食時。望食不得。問其所在。有人答云。被王將去。仙人往至王邊索妻。王不肯還。云汝是何用畜妻。仙云。我令供給飲食。再三不還。仙便生忿。於其夜中。遂雨沙石。王及國人悉皆死盡。此國俄頃遂成山林。如是等處。空寂無人。既由仙忿。豈非意業成煞生事。薩婆多故云。護仙鬼神。敬重仙人。知嫌為煞。遂即破云。意罸成大罪。此復云何成。此意說云。昔有長者。名鄔波離。來至佛所。佛即問言。汝頗曾聞彈宅迦林皆空寂不。長者白佛。此由仙憤。佛言長者。故知三罸。意罸為大。謂由一念。煞一國人。豈容身業有此大罪。既佛引此彈宅迦林。為成意罸。汝薩婆多何得執言。護仙鬼神。為仙煞也。問大乘等宗許意成煞。何故經中煞生業道皆名身業。答從多分判。多由身煞。非謂意業不能煞也。心論云。口業或身動。(乃至)業性異故(亦是心。論第四答也。續以又云)。著身口業故(謂各自屬著。無容雖雜亂也)。尼教僧漏失。尼得蘭罪。尼自漏失。尼得提罪也。
 
[0069a04] 犯不犯四句者。自犯他犯(教人買賣是)。他犯自不犯(使尼浣故衣是)。俱犯(煞盜等是)。俱不犯(作餘食法以勑人)。兩个四句者。能重所輕(諫調達時。作白未生見。教令莫捨。調達得吉。能教蘭)。所重能輕(教人行婬)。俱重(俱有盜心。盜得滿五)。俱輕。擗地能犯所不犯(能教有盜心。所教無盜心)。第二句(反上自是)俱犯(俱盜心是)俱不犯(俱無盜心)。
 
[0069a09] 又復天物人應無用者。智論三十八云。四天王衣重二兩。忉利天重一兩。摩天十八銖。兜率天十二銖。化樂天六銖。他化自在天三銖。色界天衣無重相。(述曰)既全輕薄。故無用也。
 
[0069a13] 時久生瞋者。下文那迦波羅。恐怖世尊也。
 
[0069a14] 盜誑畜生並得吉羅者。准鼻奈耶。盜畜得夷。此律無文。亦應能變。盜之得蘭。不變者吉。誑畜生者。律有明文。變形得蘭。不變得吉。文義既爾。故使章中不勞問答。
 
[0069a18] 上二多智者。人非人二也。斷命奪財。夷蘭各等也。
 
[0069a19] 畜生階四夷蘭提吉者。婬夷也。煞蘭提也。盜誑吉也(如實義者。盜誑蘭吉也)。
 
[0069a21] 自施自慳等妨者。謂作難言。若無自盜。應無自慳。何故經言。世又有人。身不衣食。命終當墮等耶。答慳結或盜約損他。若爾既有自慳。應有自施。答施據捨財。寧容句攝。
 
[0069b01] 若論異境者。已下並局。據異境上罪也。
 
[0069b02] 尅漫並犯輕者。尅漫名異體一。如上已辨。錯誤義別。亦如上辨。
 
[0069b04] 錯誤對妄語所稱法者。如章中釋。然崇引十誦五十一。問頗有比丘虗說。聖法不得夷耶。答曰有。比丘[1]欲須陀洹。誤說斯陀含。伽論第八。欲說須陀洹。而說斯陀犯蘭。今許。此據欲稱此聖。錯稱彼聖。理合犯蘭。豈能破此錯稱凡也。又詳善見。不同十伽。故善見十二云。欲說第一禪。發語我入第二禪。此是語誤。第三第四禪亦如是。悉犯重罪(捨戒亦爾)。十種七句。非受具人離處。謂捨戒作非具人也。
 
[0069b12] 嗔境雖二者。情非情二也。
 
[0069b13] 得罪不等者。若煞非情。不犯夷也。然於情道。復應蘭釋也。
 
[0069b15] 誑要有心者。境若無心。不成虗誑也。崇云。不識文由。故作斯釋。婆沙一一三為加行。云何乃云貪心起於前兩等。今詳。此約四戒。彼據業道。又就顯勝。有何不識。此如破迷記中廣已破訖。
 
[0069b19] 五年冬分等者。西國月法。先黑後白。准此數之。正月半後方是正月也。
 
[0069b21] 不同五十二戒。接俗不斷自妻。制婬不盡。故在第三。若爾沙彌都禁婬應初制。答沙彌年幼。婬總未生。小兒乏慈。煞為初首。此准初緣為語。如未曾有經。羅云出家。始年九[2]戒。是沙彌之道也。至今。西域七月十五日。諸沙彌等。採華供養羅云也。今詳。未曾有經。是為經也。又詳次第義者。或可更釋。制後後戒。以防前前。煞之與婬。俱有初義。婬煞謠煞諍初。同前奪釋。思之可解。
 
[0069c05] 五支戒者。涅槃十一云。一根本業清淨戒。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三非餘惡覺覺清淨戒。四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五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0069c08] 不造二業者。不造五中根本業及眷屬也([3]〔千〕門義竟)。
 
[0069c09] [4]多論云以結戒等者。彼第二卷(不謹錄論文也)。三種通緣。今詳。猶恐未足第四應加隨違制。脫辨通緣。即應通攝諸因果罪也。諸戒別緣。即開此第四作之。
 
[0069c12] 或無罪者。先捨戒而後犯也。
 
[0069c13] 怨逼闕緣者。闕初緣。容可同前自犯闕緣。若闕第二。亦容自犯。闕三四緣。即全無犯。戒闕第三。容逼非境。得殘第四。
 
[0069c16] 闕別有四者。謂境強緣差。境心息故。不身境合也。若准怨逼。又除心息也。
 
[0069c18] 解毗那耶為四者。梁朝攝論第一云。復次毗那耶。有四義應知。一人。佛世尊依此立戒(人謂犯人)。二立制。已說過失。大師集眾立學處(戒本是也。謂立制者。即是已說過失也)。三分別。已略[5]立。更廣解釋[6]解(釋相是)。四決判。此立制中。云何犯罪。云何不犯等(還是釋相中。決判犯不犯)。問與第三何別。答前辯戒本。唯顯犯相。此中第四。通釋開遮也。增五疏釋。與此中不同也。
 
[0070a01] 從初至正法久住辨結戒相等者。有餘破云。此中未結如何酬諸。人即釋言。至久住來。是結戒[1]結。欲說已下。下正結戒。今詳。疏釋理亦無如。謂生十利。是結戒家功德[2]想也。第二欲說已下示其說律。並無違失。而崇浪破。不能繁敘。
 
[0070a06] 文言爾時世尊者。多論第一。問契經阿毗曇。不以佛在初。獨律誦以佛在初。答曰。以勝故秘故。佛獨制故。如契經中諸弟子說。(乃至)有時化佛說。律則不爾。一切佛說。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經隨處決。律則不爾。若屋中有事。不得即結。必當出外。若白衣邊有事。必在眾結。聚落中有事。亦在眾結。五眾有事。必在比丘比丘尼邊結。是以佛在初。
 
[0070a13] 聖住等者。智論第四。云何名住。身四威儀。是名為住。復次三種住。六欲天住法。是為天住(窮地[3]〔且謂〕天)。梵天等乃至非想天住法。是[4]法梵住(定地法名為梵)。佛辟支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三乘無學)。於三住中。住聖住法。憐愍眾生。住王舍城。復次布施[5]持善心三事。故名天住(並是散善。是生欲界天因也)。四無量心。故名梵住(此四無量。唯在色界)。空無相無作三三昧。名聖住。聖[6]住法。佛於中住(此三三昧。唯顯無漏也)。復次四住。三住如前。第四佛住。佛住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乃至)如是等種種諸佛功德。是佛所住處。佛於中住。見論山鼠第六卷也。
 
[0070a24] 多云求得者。彼論第一。父母求諸神祇得。故名求得。
 
[0070b01] 了論名善與者。論疏云。須陳那。翻為善與。其父母無兒。供養鬼神。從之乞兒。乃感鬼神為作因緣。令其得兒。其母夢見。有一夫人。懷抱一兒。須提那母語夫人云。我今無兒。願以與我。彼遂與之。別有夫人。來欲奪之。須提母云。彼與我兒。與兒夫人。即是此夫人之姉也。其聞姉與。歡喜不奪。讚云善與。因此有娘生。便為字也。
 
[0070b08] 五家者。見云。王賊水火及惡子也。
 
[0070b09] 餘悉不論者。祇律第一云。信家非家。捨家出家。善見第六云。往到佛所。便求出家。(乃至)從羅睺出家之後。父母不聽。佛不許度。是故佛問父母聽汝不(彼方還家。求父母聽。乃至)。問曰。為是如來度。為眾僧度。答曰。比丘度。是時佛邊有一乞食比丘。佛告曰。可度須提。與具足戒。唯此便是問遮之後。定是羯磨。疏言餘悉不論。故不盡理也。
 
[0070b16] 二損者。比丘失利。親族無施福也。兩益反此也。文言但汝父財既多者。了論疏云。其家大富。若以財物[雨/復]地。在東望西。不見西人。若積聚之。亦能[7]次人兩邊相望。亦不相見。
 
[0070b20] 文二可知者。一重舉財勸。二母如是再三已下。正舉色勸也。
 
[0070b22] 經與凡夫為喻身口如釜等。母經第七云。云何煩惱名為犯義。如器中著水然[8]大濕出煩惱火。能令身口放逸作不善。是名為犯。西音者。明了疏說也。又云兒年五歲。母遂遣送與須提那。父子相念。不復肯還。年七歲度兒出家。出家後即得阿羅漢。其母聞兒出家。亦即出家。亦得羅漢。須提既見[9]毒妻兒得聖。又見諸同行人得聖者眾。而猶不得。自念其身。我曾不懈。何獨無[10]獨得。愁憂不[11]學。問諸同行。諸同行人語云。汝宜自觀。有何過失。遂說昔事。比丘呵責白佛。佛因立制。須提那於佛得道後即出家。爾後少時。遂即破戒。破戒後經八年。佛方制戒(唯此制時復異僧祇)。
 
[0070c09] 續種者。祇律第一云。其家義言。本為乞種。故今當立字名為續種。文言尊者種子者。尊者即種子。持業釋也。五分第一云。是兜率大威德天受胎。時地神告虗空神言。迦蘭陀子。於未曾有僧中。作未曾有事。空神告四天王。四天王告忉利天。展轉至梵天。首律師云。上下呵人。總有十種。佛及七眾。非人畜生(思之可見。非要不錄)。若理趣時情等者。謂若深理。事即難知。今既同後所呵。明知可有了知之分。在己身立也。
 
[0070c17] 思前重貪等者。此是依成論宗義也。然所是心差別。識想受行。次第而起。不同大乘及薩婆多。於一剎那。心王心所各別有體也。此貪受等一切煩惱。皆是第四行心中攝。然行心中亦次第起。以先起貪。次方成業。業即是思。貪於先起。故言思前。餘句准此。文云世尊爾時以此因緣者。首云。向上有二因緣。一者以須提那犯因緣。二以諸比丘白我因緣。向下有三。一者集僧呵責因緣。二集僧制戒因緣。三對眾呵責須提。作鑒誡因緣故。
 
[0071a02] 佛成觀者。並是略錄。多論第二云。為肅現在將來弟子。凡是僧事衣。問有力無力。問眾詳宜不得專獨(論文也)。
 
[0071a05] 五種僧。多論第二云。羣羊僧者。不知布薩行籌說戒自恣羯磨。一切僧事。盡皆不知。猶如羣羊。故名羣羊僧。無慙愧僧者。舉眾共行非法。行婬飲酒過中食。凡是犯戒非法。一切同住。名無慙愧僧。別眾僧者。如羯磨死比丘物。以貪穢心。設客比丘來。不同羯磨。凡是隨心別眾羯磨。名為別眾僧。清淨僧者。一切凡夫。持戒清淨。眾無非法。名清淨僧。第一義諦僧者。四果四向。名第一義諦僧。
 
[0071a13] 多論四過等者。彼[1]諸第一。但有一四(疏中反覆用名非謹云)。義合疑問。
 
[0071a15] 多論四益者。此中別文。即是制義意中。通制之意。與此中所引文同。然此言四益前言三者。彼除知先作無罪。是故但三。以此一緣非通制意。不該第三。已後犯故。故彼除之(崇拾遺云。此妮假說。成失不爾)。
 
[0071a19] 情懼金剛者。五分第一云。諸佛常法。有五百金剛神。待衛左右。佛問三返。不以實答。頭破七分。情有所懼。不敢拒[詩-士+?]。
 
[0071a22] [2]且應有一何以故者。亦應有一何以故何以略教須斷欲法故言何以故[3]多過故者。謂應接此第三舉略轉釋。文後即置此何以故何以略教須斷欲法故等也。此後方言說欲如火等好。毒蛇三同七異(並多論第二文)。
 
[0071b02] 下二轉釋[4]單勸捨順意者。前者科文總為四節。即下二節文。為下二轉釋也。疏意向前取第三文。向後取第四文。為下二轉釋也。翻此二種轉釋。即應言何以故。何以犯毒。不墮惡道故。釋言不違略教故。又應言何以故以何不違教故。以毒非過故。如疏應知。文言亦如樹菓者。有餘共引孛經云。惡從心生。及以自鐵生怡。消毀其形。樹繁華菓。還折其枝。蚖蛇含毒。反害其軀。多論第二云是愚癡人者。佛大慈愍。兼無惡口。云何言愚癡人。答曰。佛稱實之語。非是惡口。此具縛煩惱眾。具足愚癡故。二慈悲故。呵責折伏。如[5]令和上阿[6]者利。教誡弟子故。稱言癡人。言亦非是惡口。見論第六。如來以慈悲心薄賤。佛言[7]次癡人。空無所有。(乃至)佛見須提耶已作惡法。以慈悲之心。而言癡人。譬如慈父母。子作惡。亦呵罵其子。癡人何以作如此事。婆沙十六。多復次釋。不能具敘。一釋云。有作是說。世尊所以訶責諸弟子者。欲使[8]來種善根者。能種善根。已種善根未成熟者。速能成熟。若已成熟未解脫者。速得解脫。若不可責。失此善利。故佛為此稱言癡人。問癡人是何義。為從癡生故說癡人。為現行癡故說為癡。設爾何失。若從癡人生名癡人者。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若現癡故[9]名契經不應說阿羅漢亦名癡人。如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乃至)又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有作是說。從癡生故名為癡人。若爾亦從貪等生。何故唯言癡。答遍行故(癡為一切煩惱相應。故言遍)。若佛知訶阿羅漢等以為癡人。於物有益。即亦訶彼。阿羅漢身亦癡生故。如契經說。無明所[雨/復]。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智者亦爾。阿羅漢等說為癡者。有餘師說。現行癡故名為癡人。問若爾者。契經云何通。答且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者。是誦者謬。應如是說。遠去苾蒭。勿我前住。(乃至)有餘師說。阿羅漢等。亦現行癡。不染無知猶未斷故。問諸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答前已說言癡遍行故。
 
[0071c11] 多種有漏處者。覺云。華嚴十地論。有二種業。一者招生。要經三趣。二者若生人中得二種報。一妻不貞良。二二相諍。今詳不然。若以招報。若有漏處。持戒清淨。亦招異熟。應亦須呵。餘律餘論多言開諸漏門。此意說言。與餘無量多煩惱者。為前導故。無量煩惱及隨煩惱因此而生。名多種有漏處。故多論第二云。開諸漏門者。須提那。於劫初來。未有男女作婬欲事。而此人於彼。最初行婬。作惡法根本。今佛法清淨。未有非法。而須提那最初為惡。作將來非法罪過之始。故言開諸漏門。祇律第一。佛言耶舍。是為大過。比丘僧中。未曾有此。汝愚癡人。最初開大罪門。未有漏患。而起漏患。天磨波旬。常求諸比丘短。而不能。汝今最初開魔逕路。汝今便為毀正法幢。建波旬幢等。又釋。無量無數尤重煩惱。住汝身中。名曰多種有漏處也。
 
飾宗義記卷第三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四本(初戒之餘)
 
嵩岳鎮國道場沙門 賓 作
 
[0072a07] 結戒六門義止觀者。止即是定。觀即是慧也。若成實宗。止觀二法。定不同時。若薩婆多及大乘等。於一心中。止觀二法。同時相應。雖許同時。然或有時止用力強。即說為[1]觀。如無色定等。或復一時觀用力強。即名為觀。如未至定等。或時止觀平等俱轉。如四根本靜慮等。今配屬者。是應念者。即是止門。應思應斷。即是觀門也。
 
[0072a14] 諸惡莫作等者。一釋云。諸惡莫作。是學戒。諸善奉行。是定學。自淨其意。是慧學。若准瑜伽第十九釋。諸惡莫作。是定學。諸善奉行者。通明三學。自淨其意。是三學果。是諸佛教。結成不共也。問即初句中。所明戒學。與第二句戒學何別。基法師及[2]量法師釋云。戒學有二義。一者防非止惡。即是初句。二者戒體是善。即第二句今詳。初句。顯初業地。唯能持戒。次句三學。顯道中。三學俱時。故不同也。如瑜伽注廣釋應知。首律師云。善調三業。唯是制教。餘三通於化制二教。
 
[0072a23] 提二十億六十千者誤也。彼經是二十億四千也。
 
[0072a24] 有無作戒可違者。問未制之前。未有人犯。若犯即制。佛復開初。今據何義。說違無作。答未結未開。是違無作。結開之後。方為不犯。
 
[0072b03] 第三[3]判兩教不同者。略是根本故得直陳。廣是枝條壞略方補。根條既別。制法不同。
 
[0072b05] 第四制廣補略者。缺根違略。合略教缺。汙本所受。復合行缺。故今制廣。合曉是非。教益還生。名為補教。即由示過。令悔前非。已赴因天。當果不受。還令戒淨。復名補行。故云制廣補略也(並如前卷疏未釋之)。
 
[0072b09] 論云十善舊戒等者。智論五十一云。十善道為舊戒。律儀為[4]容也。
 
[0072b11] 位言興結者。亦有不具八緣而結者。如怖佛提。無舉過及撿問自言。與外道食亦爾。故云位言也。
 
[0072b13] 指文可知者。一一戒中。先結五眾犯。云比丘尼波羅夷[5]戒叉等吉羅。即是犯文也。不犯者。睡眠無所學知。乃至痛惱所纏。即不犯文也。就前犯文之中。如言成者波羅夷等。即重文也。
 
[0072b17] 劣弱方便者。有合有離。且合辨者。劣弱之體。即是方便。二者劣弱之體。意顯下篇。方便之言。因諸因罪也。
 
[0072b19] 增施究竟。翻上應釋。
 
[0072b20] 不犯法以生作持者。前言不犯法有三。一止持。何故今言生作持也。答作持必從不犯法生。而不犯法。未必一切皆生作持。故無失也。三就具二持以明不犯者。乞法稱量。名不犯法。而生順違二行。准前思知。
 
[0072b24] 媒等亦爾者。媒雖制重。招報輕也。
 
[0072c01] 深厚纏者。成實第九卷。故不知品云。如人以深厚纏殺害虫蟻。重於殺人。二眾初戒者入如毛頭犯。不得受樂也。聲聞不制二聚者。瑜伽三十九。地持第四。廣釋三聚戒。瑜伽云。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蒭。(乃至)近事女戒等也。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廣說如彼)。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相。廣說如彼。大況能助有情有義利事。及瞻病事。能為宣說世出世利。王賊等畏。能[6]殺合離。失財裘親能勸離惱。施與資具。[7]篇揚實德。慈心責過。知恩令猒惡法等也。
 
[0072c14] 又就身口除夢中者。問眠時若有身口二業。可簡二業。說除夢中。眠中既無身口二業。何須簡夢。答與女同宿。隨轉得罪。由前方便。今結眠中。故須簡此。有身業眠。顯其單夢開之不犯也。
 
[0072c18] 二眾漏失。尼提僧殘。約力分限也。
 
[0072c19] 衣食將補者。上行三衣。不開畜長僧食乞食一揣等。
 
[0072c20] 異時處事者。時藥等四。約時也。受戒洗等。約處也。四錢三角尺量等。約事也。形相者十五種者。二處二處非極大極小等也。
 
[0072c23] 餘可知者。示相如調達破僧差人說過。須有十過。入宮十過等也。心境者。約境想論也。內外者。一者有情為境。名之為內。非情為境。名之為外。二者自身名內。他身名外(餘釋從煩)。
 
[0073a03] 其[1]希數譏過或從境緣並六所收者。或可別論亦好。尼取僧衣希故但吉。僧與尼衣譏故得提。僧取尼衣譏故犯提。尼與僧衣無譏故吉。境緣者。即內外中取。容不別辨。
 
[0073a07] 十種勝利。戒學之所獲也。故瑜伽九十九攝事分中云。如來觀十種勝利。於毗奈耶中。為諸弟子制立學處。謂攝受僧伽。令僧精懇。乃至廣說。律攝云。觀十利制初他勝等。章中分三。初有三利。能生眾法功德等。若准瑜伽九十九攝事分中。亦分為三。而不同此。彼云。如是十種勝利。略攝為三。即此三種。廣開為十。何等為三。一者令僧無染汙住。二者令僧得安樂住。三者令佛聖教長時隨轉。今詳。理實前九並是令僧無染汙住。及安樂住。且據別相。前之二利。令僧無染汙住。次有七利。令僧安樂。後之一利。令教長時。次當別釋。律云攝取於僧。疏中所釋。非無有據。見論第六云。若少欲知足人者。即能受持。是故佛為說戒本。如五色花次第貫穿。亦如七寶珠貫之次第。若准如是。瑜伽八十二云。問攝受於僧等諸句。有何義耶。答攝受於僧者是總句。九十九云。若能攝受四大姓等。正信出家。趣非家眾。當知說名攝受僧伽。(述曰。前文總相。後文別相也)律攝云。一為攝取僧伽。謂於剎帝利婆羅門薛舍戍達羅家。有善男女[2]人。正法中深生敬信。而作苾芻。以成眾故(與瑜伽九十九同)。令僧歡喜者。或可如八十二云。令僧精懇者。令離受用欲樂邊故。准此為治染樂而得法樂也。律攝云。二為僧伽極善者。既入善說法律之中。能令善法極增盛故。令僧安樂者。八十二云。令離受用自苦邊故。律攝云。三為僧伽樂住者。說斯善法還淨施債故。九十九云。由五種相。應知說名令僧安樂。一者令順道具無所遺乏。二者令擯異法補特伽羅。三者令善除遣所生惡作。四者令善降伏諸煩惱纏。五者令善永滅隨眠煩惱。應知此中。最初安樂增上力故。未信者令生淨信。已信者令其增長。第二安樂增上力故。調極鄙惡補特伽羅。第三安樂增上力故。令慚愧者得安樂住。第四安樂增上力故。令善防護現法諸漏。第五安樂增上力故。能令永滅當來諸漏(已上論文)。准此即從未信者已下。六利通名令僧安樂。此亦是總前八十二。令離受用自苦邊者。即據別相。亦不相違。令未信者信章十中。准善見論第六釋也。八十二云。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已信者令增長。見云。若有信心出家脩學禁戒等。如章八十二云。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律攝云。善護彼心故。難調者令調順者。章中所釋。取見論意。八十二云。犯尸羅者。善駈擯故。律攝云。折伏惡人者。犯重之人。由不護戒。以折伏法而駈擯故。慚愧者得安樂者。疏釋亦准善見意也。八十二云。淨持戒者令無悔故。攝云為懷慚樂[3]住者。謂凡夫極淳善人。為令此人無有鬪諍安樂住故。斷現在有漏者。疏亦善見意也。八十二云。防現法漏者。隨順摧伏煩惱纏故(謂順生有漏伏道也)。攝云。斷現法漏者。謂是現纏令不行故(意同瑜伽)。
 
[0073c04] 斷未來有漏者。善見云。為不斷五情故而行惡法。後墮地獄中。受諸種種苦毒。非直一受而已。輪轉在中無央數劫。八十二云。害後法漏者。止息邪願順梵行故。隨順永斷惑隨眠故。言邪願者。九十二云。謂有一類補特伽羅。先求涅槃。而樂已後為天妙欲愛味所漂。所受持戒。迴向善趣。准護尸羅。便生喜足。是名外結補特伽羅。於增上戒第一耶行(已上論文)。惑隨眠者。即是種子。種子唯是無漏道斷。故言害也。今此持戒順生彼道。故云隨順也。攝云謂是煩惱業種。令永斷故。正法得久住者。疏亦善見意也。彼文云。問曰。何謂學正法久住。答曰。學三藏一切久住。佛所說是名正法。於三藏中。十二頭陀。十四威儀。八十二大威儀戒。禪定三昧。是名住受正法久住。四沙門道果及涅槃者。是名得道正法久住。八十二云。為令多人梵行住轉得增廣。乃至為諸天人。正善開示道者。為令聖教長時相續。無斷絕故。攝云。謂如法宣說。廣利人天。展轉相教。令法久住故。
 
[0073c21] 犯等四句。一犯。二不犯。三輕。四重也。初制異語。後制惱僧。初制嫌。後制罵也。
 
[0073c23] 異語嫌罵無別初者。此應思擇。多論第二云。得犯惡行罪。婬是法故。無業道罪。自己妻故。無犯戒罪。佛未結戒故。林中比丘得二罪(不得犯戒罪。佛未結戒故。不同疏釋。惡行者。別有失威儀故也)。
 
[0074a03] 出家人一切邪者。成論[1]十二。十不善業道品云。問曰。若出家人取婦。免邪婬不。答曰不免。所以者何。無此法故。出家法當離婬欲。但罪輕於犯他人婦。增一含二十六。告諸比丘僧。伽摩比丘。七變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後。聽七變作道。過此限者。則為非法。
 
[0074a08] 總明受法行者。是[2]唯釋相。作此名字。如釋相中釋八比丘。亦明諸受行。
 
[0074a10] 離明受法共者。亦准釋相。如云。是中比丘者。餘比丘眾受大戒等。如疏釋云。人殊報別。假緣義一是。
 
[0074a12] 離明行法同者。亦准釋相。如云。我為諸弟子結戒。寧死不犯是也。
 
[0074a14] 又此別出境界者。前言不淨行。何境起犯者。舉前略戒本難也。尊者曰為九者好。准釋相中。各別釋故。若爾前難云何通。答前略戒本。亦已含有。當若無此廣戒本者。亦須離出境界別釋。故為九好。
 
[0074a18] 義五文四者。第五篇無若比丘句也。
 
[0074a19] 以不對之開捨戒者。問為以緣起不在下三而不對開。為有別理對下三戒不開捨耶。答具由二緣。言別理者。佛具正知。義無相反。若開捨戒。行盜煞妄。事即招譏。又設劫來。佛亦遮斷。如下文中不許度賊。及曾煞人。妄語得利。盜聖人物。亦在賊攝。雖容得或。要自佛遮也。假教者。謂假廣教示相分明也。祇律第二。有一比丘。謂羯磨比丘也。十律第一有四。一名字比丘者。以名稱。二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戒。又復賊住比丘。剃除鬢髮。披著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三為乞比丘。從他乞食故。如婆羅門從他乞時。亦言我是比丘。是名為乞比丘。四破煩惱比丘。諸漏結纏。畢竟不生。是名破煩惱比丘。五分第一有十一比丘。乞比丘。持壞截衣比丘。破惡比丘。實比丘。堅固比丘。見過比丘。一語受戒比丘。二語三語。復為兩種。善來受戒比丘。如法白四羯磨受戒比丘。然五分十五云。諸比丘一語受戒。言汝歸依佛。有二語受。言汝歸依佛。歸依法。又三語受(可知)。以是白佛。佛言。不應一語二語。三語受戒。(述曰)蓋制後不應也。多論第二。若比丘。如章引之。
 
[0074b13] 見論名為比丘含下七種者。彼論第七。八種得戒。即解釋戒本之下若比丘義。八種得戒。上受緣中。已具列訖。八中既無名為比丘。何容說有含下七種。今詳疏意。義准彼論。非謂有文也。謂彼論第七云。律本所說。能著割截衣者。是名比丘。沙彌亦名比丘。如有檀越請比丘。沙彌雖未受具。亦入比丘數。是名字比丘。准此論文。名字比丘。即當此間名為比丘。既言沙彌亦是比丘。故知此中定含下七。又准下文中。未度陳如。佛即告言。比丘應捨離二邊等。故知並據通名比丘也。
 
[0074b23] 相似比丘者。見論第七云。法師曰。云何名假名比丘。如長老阿難。夜行見一犯戒比丘。問咄此為是誰。犯戒比丘應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比丘。無堅實也。
 
[0074c02] 此有多妨者。謂違十誦。又此八中已有破結。何須別立自誓比丘。又此律中。上下無文說有自誓。又稱之與誓其義全別。不得妄通也。
 
[0074c05] 五邪命。智度第二十二文也。
 
[0074c06] 是中比丘者還牒第八者。首律師云。此是簡濫。前列八種。或時名濫。如沙彌陳如等但有名字。或時相濫。如割截等。或復行濫。如乞求破結等。或言說濫。如自稱等。或有躰濫。如善來羯磨等。自餘七種。或時少分。或時全非共比丘義。此師意說。此中所辨共比丘者。意取犯人。若如善來全非犯者。名為比丘。既通一切。於中聖者。即非犯人。餘亦准此。故有一分。非是此中共比丘義。故今簡取羯磨之中共比丘義。不舉前二者。前言善來羯磨。此二唯受。破結通兩即是此中具有三受。何故但舉羯磨。不舉前二也。
 
[0074c16] 以對上二總舉列者。前許略釋戒本八句。一一皆有舉釋結三。上來總舉若比丘句。復已總列八比丘。此舉及列名。為上二也。今詳不許。是釋羯磨具緣之義。如上第二卷記中辨。
 
[0074c20] 同戒者。多論第二云。同入舉法者。初受具比丘所學。百歲比丘亦如是學。十誦亦爾。多論又云。問若百歲比丘。同初受戒比丘所學者。初受戒比丘。掃地塗地取水。種種[仁-二+(儿/又)]使。亦應同不。答百歲比丘亦從少至長。是故說同。
 
[0075a01] 文言不靜者。謂有所對人也。濫此所對故略者。如文已有兩个偏句。若據更出一个俱句。靜作靜想不成捨者。人便生疑。亦應對此更明俱句。云不靜不靜想不成捨戒。理實不靜作不靜想。即成捨戒。今恐濫前靜作靜想。由是相從。二俱不出。今詳。或可偏句尚不成捨。第三俱句。理在妄言。故略也。十誦云。獨作獨想等。見論第七。遣使若書若作手印向人說。此不成捨。
 
[0075a08] 三捨戒等心謂有欣厭心等者。如此處文辨欣厭心。下尼犍度。比丘尼直心捨戒不成捨。故知須有捨戒心也。
 
[0075a11] 決定心者。即如此文戲笑等。不擬定捨。祇律第二云。我當作沙彌。作俗人。作外道。彼心念口言。未決定。向他人說。是名戒羸。若說戒羸事者。語語蘭罪。又云若嗔恚。若[1]九十說。若獨說。若不了說。若因諍說。若獨想說。若說前人不解。若向眠者說。向狂人說。向苦惱者說。向孾兒說。是名不捨戒。尊者云。一五分。自心捨。成捨。強逼不成。二祇律。久思心捨。成捨。平捨不成。三歡喜心成。如祇律及此法尼。四寂靜心。祇云。因諍說不成。五決定心。如祗不決定不成。六欣厭心可知。
 
[0075a20] 前境領解者。見論第七云。若發言向一人說。若此人解者。即成捨戒。若此不解。有邊人解者。亦不成捨。若向兩人說。一人解。一人不解。成捨。若悉解者成捨。若向百千人說。解者成捨。若為婬欲所惱。向同學說者。復自[2]忘畏。因在屏處作大聲。而言我今捨佛。隨有解者。忽有邊人解。此比丘即成捨戒。若此比丘語已。未即時解。久思然後解。欲捨戒者不成捨。
 
[0075b03] 廣說可知者。如見論第七。祇律第二。五分第一。十律第一。必也臨事可驗多久。若欲無過而成捨法。如多論第二。彼云。問曰。捨佛者是根本。棄[3]皆三寶。更得出家不。答曰。有論者言。更不得出家。又云故得出家。以不隨[4]百遮故。又云然捨佛已。現在無吉祥事。所作無吉無利。灾禍歸身。欲捨戒無過者。若捨具戒。當言我捨具戒。[5]當言我捨具戒我是沙彌。若捨出家戒者。當言我捨出家戒。是優沙塞。若捨五戒。當言我是歸依優婆塞。如是則成捨戒。亦無過咎。又言若以著白衣被服。有人問言。汝何故爾。答曰。我罷道。我作白衣。亦名捨。[6]或時都無出家人。若得白衣。不問佛弟子非佛弟子。但使言音相聞解人情去就。亦得捨戒。[7]捨戒一說便捨。不須三說。若准伽論第五。云何非捨戒。若狂屏處。自說沙彌所外道白衣所。不於住性比丘所說。不名捨戒。與多論相違。任情通釋。又伽論第九云。問若比丘作外道服。或捨戒不。答不捨戒。犯蘭。若人問汝是誰。答是外道。故妄語波夜提。問若比丘作居士形。捨戒不。答不捨戒。犯突吉羅。若人問汝是誰。答是居士。故妄語提。
 
[0075b22] 不同祇律者。彼律第二云。若言捨過去未來佛。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不言捨過去未來佛。直言作佛者。是名捨戒。覺云。祇律過未得蘭。此律不言得蘭。故云不同祇律也。祇律文中。唯捨和上。即成捨戒。捨阿闍梨。不名捨戒。得蘭罪。以此准知。捨同和上等。彼雖無文。亦非捨戒。不同此律也。作佛捨者。祇云。捨正覺。捨最勝。捨一切智。乃至捨羅睺羅文。捨金色身。捨圓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若捨一一佛名號。皆名捨戒。見云。佛有一百名。法亦如是。餘諸句亦如是。乃至如是隨號。皆成捨戒捨。法者。祇云。無為涅槃。離眾煩惱。一切苦患永盡無餘。是名捨戒。又云捨九部經論。善見意同。捨僧者。見云。捨四雙八輩。無上福田等。捨戒者。見云。捨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毗尼比丘尼毗尼。初彼羅夷。第二第三第四夷。乃至吉羅亦成捨。然見論中。乃至捨受戒弟子。依止弟子亦成捨戒。如彼廣說。多云。捨和上阿闍梨者。以因得戒故。捨比丘乃至優婆夷。乃至不與汝作同學戒捨戒者。以本同歸向。一味一道。今若捨之。則佛法義斷。以是背佛法故。戒則失也。祇律。捨一比丘及眾多比丘。不成捨。要捨僧方成。不同多見二論也。
 
[0075c18] 除大小者。祇云。象身大雞身小得蘭。若象身小雞身大得夷。又云。若彼身大。雖入不觸其邊者蘭。有眾生一道。是處食是處大小便。若婬此眾生夷。正法念經云。繫縛諸天子。莫過諸女色。女人縛諸天。將墜於惡趣。優填王經云。女人最為惡。難以為因緣。恩愛一種縛。牽人入罪門[8]內。
 
[0075c24] 病及樹界者。別眾食戒云。病者下至足跟劈。洗浴戒云。下至身體臭穢。燃火戒云。須火便身也。樹者。離衣宿戒云。樹者與人等。足蔭覆跏趺坐。不共住。多論四義(錄也)。
 
[0076a04] 息外道謗者。論云。若與惡人同事。外道邪見及以世人。咸生誹謗。當言佛法有何可貴。不問善惡。一切共事(已上論文)。
 
[0076a07] 口中行欲。見論第八有文。應撿之。伽論第三。大便道過收夷。小便道過節夷。口道過齒夷。不同此律入如毛頭也。
 
[0076a10] 下文嗔恚女醉女狂等三女合五者。條部文中。有五種女。謂眠醉狂嗔及苦痛女。於中眠女。此上文中。已是有竟。應言狂等四女。疏言三女誤也。言合五女者。謂彼三女并此婦童女。合五也(應言共女)。
 
[0076a14] 各有覺不覺。新死少分壞。應作如此分別。文無者。文中但有樂等六句。初句三時俱樂。第二第三第五。二時樂。一時不樂。第四第六。一時樂。二時不樂。理有三句。文中俱二。謂更加始入不樂。入己樂。出時不樂。合七句也。計算准知。祇第二云。受樂者。譬如飢人得種種美食。彼以食為樂。又如渴人得種種好飲。彼以飲為樂。受欲樂者。亦復如是。不受樂者。譬如好淨之人。以種種死屍。繫其頸上。又如破癰熱鐵燒身。不受樂者。亦復如是。見論第七。不樂者。如內毒蛇口。如內火聚。乃至於五欲中。如五拔刀賊傷害無異。若如此者即無罪。
 
[0076b01] 九境逼己者。男黃門二形。三趣分故九也。道非道者。見云。非道者。水道邊有瘡。從瘡入水道出等是也。若語不語者。防巧情也。見論第七云。若諸長老。聞說此不淨行。慎勿驚恠。應生慚愧至心於佛。何以故。如來為欲慈悲我等。為愍我等。為結戒故。說此惡言。若人如是觀如來德。便無嫌心。若佛不說如此事者。我等云何知[1]彼波羅夷偷蘭遮吉羅。若有法師為人講時。聽者說者。以扇遮面。慎勿輕笑。若有笑者。即應駈出。何以故。三藐三佛陀。憐愍眾生。金口所說。汝應慚愧至心而聽。何以乃笑。故應駈出。未必有初犯不成者。此中意言。制夷之時。對之制輕。縱有後犯而不成者。即當第二。不開最初。無文開故。如調達出血。即是第二。以煞戒中不成蘭名。先已有故。尊者曰。不然。一代之中。亦應有人犯不成蘭。但結集家集之一處。未必即是相對制也。准斯即應別開最初。任情取捨耳。
 
[0076b16] 含五方便者。此戒無想疑故也。
 
[0076b17] 能所以顯教人者。能所義如上十門中已辨。
 
[0076b18] 上明比丘自作教人者。指已上文。是辨比丘自作教人二業也。
 
[0076b20] 下四眾犯尼之自作者。於下文中。比丘尼波羅夷。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即是四眾犯。於中尼犯。即是尼自作業也。故此文中。但明尼教人業也。
 
[0076b23] 除比丘比丘尼者。瑤云。此有三義。一能中說除。謂下二眾教上二眾。若作不作。下唯犯吉羅。二者所中說除。若上二眾教下三眾。若作不作。下眾唯吉。三能所合除。上二眾下三相教。若作不作。能所俱吉。擯不擯異也。
 
[0076c04] 即出犯主者。以想疑故。而得蘭罪。想疑之心是主也。
 
[0076c05] 執此半壞謂為重境等者。不然。不由妄執得免僧殘。今且兩釋。一者即與境想無異。謂於此中。散文解釋。至境想中。來入境想。故無失也。又釋想有二種。一者迷想。即境想攝。二者故起假想之心。想彼半壞。以為正道。暢情處重。故結偷蘭。蘭名雖輕。業道實重。不比僧殘也。後釋好。
 
[0076c11] 式叉摩那或式叉摩拏唐翻正學沙彌者。舊言息慈。理實沙彌片有息除之義。所言慈者。以其經云沙彌救蟻。故然也。淨三藏云。室羅末尼羅翻為求寂。釋言。謂欲求趣涅槃圓寂之處。言息慈者。意准而無據也。唐三藏云。室羅摩拏洛迦。翻為勤策男。勤謂苾芻。勤人所策故曰也。室羅摩拏理迦。翻為勤策女。釋義同上。或局尼三。如洗淨過分戒。唯結僧二。如蘭若六夜及四提舍尼。或獨結尼。如尼本法經宿。或專二具。如減年受戒等。或專比丘。輒教等也。
 
[0076c20] 犯有六義。理須思擇。
 
[0076c21] 此律初三有文者。初即可知。
 
[0076c22] 第三失威儀者。如眾學中。以故作故犯非威儀。是也。然彼但言失威儀吉。不簡不故作。應不同彼也。[2]尊也為命難故開。不以梵行難故開。以此即是梵行難故。
 
[0077a01] 下三篇事輕故者。理亦須簡諸性罪戒。如煞畜等。不以二難。開使煞畜。餘類准知。
 
[0077a03] 餘三別開事義俱局者。或可睡眠無所覺知。不受樂。一切無有婬意者。摩觸等戒。亦有開義。
 
[0077a05] 要須於三時中不憶識是比丘者。此准十誦五十九為言也。彼云。若自知我是比丘。作婬得夷。若不自知不犯。若准此律。片似不同。此下文言。如從高墜下攬小草木。即應片有憶識。癡心多了心少。即應開也。
 
   ●次明盜戒
 
[0077a10] 非盜之濫者。敬云。初句是不與取。然而非盜。
 
[0077a11] 又攝損財義不盡者。第二句非不與取。然是損他。是盜所攝。
 
[0077a13] 於闕緣義不便者。若立緣言。有主有主想闕緣。得云有主物作無主想。若立緣言。知有主闕緣。不得言知無主。以其容實有主故。故不便也。然此具緣有餘共評。加重物想。及與方便七緣者好。今詳。若重物作輕物想。雖當盜時。不成夷罪。入手之後。知是重物。即須還主。若必不還。即成夷罪。有此不定。章中不言也。
 
[0077a19] 興方便者。或如寄物。先在箱筐。後主來索。率爾不還。即無方便。猶不定故。故亦除之。闕緣准此。亦應思釋。
 
[0077a22] 具七方便者。闕通緣闕緣[1]闕緣方便。若別緣中闕初緣者。即境差方便。若闕第二。即想疑方便。若闕第五。即餘三方便。一切諸戒。皆准此知。下別不更論。
 
[0077b01] 科文悉同可以比知者。應比前戒中科文。義云。從初至正法久住。辨結戒相。以明行法酬身子結戒請。第二欲說已下辨說戒相。以明教法傳通之益。酬身子說戒請。就前文三。初至呵責。正明比丘壞略制緣。第二告諸比丘已下。制廣補略。第三集十句下。招生十利。第二大段酬說戒請。於中有二。初明戒本說之儀則。第二比丘義已下。廣釋戒本犯等四句。於中復二。初至沙彌尼突吉羅。明成犯相。次不犯相。前中復二。初大僧犯相。第二比丘尼已下。四眾犯相。已下諸戒。皆准此知。
 
[0077b11] 五分第一作箜篌音。僧祇第二作完成瓦屋。種種尅畫。安施戶牖。唯除戶扉戶籥衣架。餘者一時燒成。見論第八。唯戶扉。是木以赤正汁。塗外燒之。[2]孰已色赤。打之鳴喚。狀如鈴聲。風吹窻牖。猶如音樂。文云。慈愍眾生者。見論第八。掘土蹹泥火燒。多諸眾生。因此死故。無損物之咎者。見論第八云。法師曰。檀尼迦。用物作屋。如來何故而打破。答曰。此屋不淨。是外道法。(又云)若比丘多聞知律者。見餘比丘所用不淨。法即取打破無罪。物主不得作是言。大德已破我物。應還我直(論中廣明作應法物等。不錄之。論雖說此。亦須知時)。若准祇律。亦愍比丘。故破其屋。祇第二云。是達尼迦羅。得出家。猶故不能猒本所習。工巧伎術猶未能捨。而復焚燒傷煞眾生。又此瓦屋寒則大寒。熱則大熱。能壞人眼。令人多病。有是諸患。汝等當壞此屋。莫令當來諸比丘習此屋法。
 
[0077c01] 十云摩竭國韋提希子等者。彼律第一。從守材人索材。故之言也。
 
[0077c03] 文四可知者。初王斷應死。二覆念不應。首云。貴財薄道。招譏不輕。王法之體。深非所宜。設王自念。不殺沙門。三呵以放去。四不平王意。
 
[0077c06] 則眾生心伏等者。並多論第二意也。為遮惡比丘。故兩言之。論第九文也。
 
[0077c08] 隨國所用八種錢者。[3]資寶戒云。金銀鐵銅鑞錫木膠也。今詳。西方市易本用貝珠。或名貝齒。大如中指。即小螺皷也。彼出南方。大損生命。貝齒二十。名一迦枳你。四迦枳你。成一磨灑也。然[4]垂磨灑。更成總數。[5]許似此方[*]垂百成貫。謂二十磨灑。為一迦利沙波拏。即一千六百貝齒也。若盜一迦利沙波拏四分之一。佛判成夷。即五磨灑。合有四百貝齒。以成重罪。舊言五錢。其義失也。此據佛在制時國法。故見論第八云。爾時王舍城。二十摩娑迦。成一迦利沙槃。分迦利沙槃為四分。一分是五摩沙迦(已上論文)。若據現今西方國治。十六磨沙為一迦利沙波拏。若盜四分之一。即四磨沙。而得夷羅。又且八十貝齒。為一磨灑。此數揩定。古今無異。若迦利沙波拏。隨王改法。增減無定。儻若十二磨沙為一迦利沙波拏。若四分之一。即盜三磨沙。而得重罪。或更增減隨應准知。故伽論第一云。問頗有取三錢。犯夷耶。答有。若迦利仙直十二錢。問頗有取十錢。或取五錢。犯波羅夷耶。答有。若迦梨仙直四十錢。或直二十錢(已上論文)。西方諸師。今時斷事。皆亦同爾。又[1]議用錢。亦准貝齒以論其直。金銀疋帛。咸准成科。西方且然。若依此地。古來翻譯。多翻為錢。深乖本意。且如僧祇第三云。十九故錢為一罽利沙槃。此[2]即分部之後。隨王減數十九磨沙而成總數。翻之為錢。譯者之過。非謂或說偷蘭以為四重。亦非四錢三角也。十誦五十一云。云何是五錢。答若一銅錢。直十六小銅錢者是(已上律文)。蓋是翻譯之家。准吳主孫權嘉禾五年鑄大銅錢。一當五百。又至赤烏元年。鑄大銅錢。一以當千。至赤烏九年並廢之。由此譯家。准此義翻。故當謬矣。今詳。即是十六磨沙。為一迦利沙波拏。非謂十六小錢當一銅錢也。故知十誦即是四分之一者。四磨沙成重也。古來共斷言。大錢滿五。小錢八十。謬之甚也。然准此地。用錢市易。錢替貝齒。即應四百成夷。古來乃以錢替磨沙。五錢成重。行事務急也。行雖務急。枉斷還損。故不然也。又准多論第二云。盜至五錢者。或言金錢。或言銀錢。或言銅錢。或言鑯錢。無有定也。盜至五錢得夷者。閻浮提。現有佛處。及二天下。唯王舍國法。以五錢為限。又言佛依王舍國法結戒。故至五錢。如是名隨國法。依而制罪。觀律師意。欲以後義為定。而難不欲廣(已上第二卷文)。第三卷云。王舍國法。五錢已上。入重罪中。佛依此法。至五得夷。如是閻浮有佛法處。限五得罪。若國不用錢。准五錢成罪。律師云。更有一義。秘不欲廣(已上論文)。遍觀此論。乃有譯時詳議之語。寫入論文。此所引文。即其事也。又如此論第三下文云。若國禁物。持出王界。入死罪中。比丘持出律師初言得重。後更問之。似不入重。然違王教。突吉羅(已上論文)。述曰。律師者執梵本人也。後更問之者。即此方人問也。觀此等文。咸是譯時平章語也。前文云。各隨國法。律師意以為定者。意說隨國所用之錢。滿五成重。又言難不欲廣。及云秘不欲廣者。即是磨沙之義。難可會通也。今三藏別撰一卷律攝注云。又亦不可取其死罪以斷神州。世尊不遣依方國法(河圖云崐崘山東南。方五千里。號曰神州。亦稱赤縣)。又云。南海用金。當此方一兩。名一迦利沙波拏。分為十六分。名十六磨沙。盜四磨沙。南海斷重。北方都貨羅國。十箇銀錢。名劫婆吒。即當此方一兩。彼方律師。以劫婆吒。替迦利沙婆拏。四中盜一。即判成重。今准神州。將貫作總。四中之一。即二百五十。以結夷愆。今詳。南海北方。雖有此斷。彼方何必即契佛心。又貫成總。非佛誠言。百與萬等。何非是總。總既不定。四一何成。三藏初來。又作一斷。西方米價非貴非賤。直五磨沙。此方米價非貴非賤。直二十五。即二十五以判夷愆。數年之後。三藏自改。以無總別之名故。今復為詳。彼方此國。貴賤難知。中庸之價。理亦難定。且如蒲州乾米。中價七文。將至洛陽中價十五。江南粟子。升三十文。若處中庸。義雖以等。至在西京。中價百半。兩論實理錢數懸殊。故難取定也。今詳。佛意欲使通行。以盜難知。故准俗制。緣起所顯。論有明文。世尊不遣依方國法。未知何據。
 
[0078c02] 言准俗者。佛制四戒。輕重必同。三俗入科。例知成盜。謂世共稱為大過者。制之為重。未必要須至死成夷。故律文云。若煞若縛若駈出等。蓋隨方之意也。戒本中。若捉是王祖治法等者。義准言也。准祇第三。瓶沙先祖[3]時治罪人法本有作賊者。以手拍頭。以為嚴教。賊大慚愧。與死無異。後更不作。至祖治賊。以灰圍之須臾去。父王治賊。駈令出城。瓶沙王法。駈令出國。時有一賊。七反駈出。猶故來還。劫煞村城。爾時有人。捉送與王。具白其事。王告大臣。以罪治之。臣言大王。莫付臣下。何有捨王。臣下專輙。王言將去。截其小指。有司急截。恐王有悔。時王即自試嚙指。有痛殊難忍。勑遣莫截。臣言已截。王甚愁悔。即自念言。我今便為法王之末。非法王始。何有人王。傷截人指。瓶沙嚴駕。往白世尊。我之曾祖。唯有拍頭。及至我身。傷截人體。自惟無道。愧懼實深。世尊為王示教利喜。禮已而去。佛告比丘。瓶沙過去亦曾畏罪。過去為王。號曰名稱。有人作賊。縛送與王。王便思惟。自昔以來。始有一愚癡人。是愚癡人。不能滿千。我便命終。即將愚人付一大臣。我須千愚。用作大會。數滿白我。臣持愚人。繫在一處。王念愚人將無飢死。告[4]臣曰此人莫令羸瘦。[5]合著我無憂園中。五欲娛樂。復有愚人。聞王此教。便自送身詣臣所言。我是愚人。如是不久數滿[6]白。王聞甚憂。勑與愚人恣其財寶。復勑還家供養父母。莫復作賊。愚人聞教歡喜奉行。王以國位授與太子。出家學道。而說偈言。本求千愚人。作會謂難得。如何未幾時。千數忽已滿。惡法日夜增。大會於是止。欲離世惡人。宜時當出家。述曰。既准祇文。拍頭等異。故知此律言[1]提。明是祖王。乃至廣說。祇律雖無闍王煞法。闍王嚴惡。煞義自成。五分第一亦云。佛問比丘。阿闍世王。人盜齊幾便得死罪。比丘白佛。五錢已上便與死罪。十誦第一。鼻奈耶第一。皆是闍王。南山律師撰戒本云。若捉若縛若駈出國若煞。崇云。迴喚聖言。事不輕爾。所以爾者。以制時戒。瓶沙身在。子未登位。如何懸知。後三治法。牒入戒本。今詳佛在。闍王已崩。隨結隨牒。竟有何違。崇又云。若捉與結。若是先王。王既久崩。法不施行。如何今復牒入戒本。今詳。此是徵責大師。先王既崩。僧祇何用說過去等。今牒意。隨王治異。以制夷愆故也。廣如破迷記中釋之。見論十七云。有市故名聚落界。無市名村界。第八云。聚落者。一家一屋。如摩羅村此是一屋。亦名聚落。五分第一云。若城塹籬柵。周迴圍遶三由旬。乃至一屋。是名聚落。六蘭若者。一盜戒蘭若。如此戒村外空地。二頭陀蘭若。如謗戒云阿練若阿練若共同。三攝衣蘭若。如離衣戒八樹護衣。四六夜蘭若。如六夜離衣戒。五安坐蘭若。[2]女不安座受食戒(此第四第五律中並云。去村五百弓)。六攝僧蘭若。依十誦律拘盧[3]舍。見論八槃陀羅等。說戒犍度辨也。十誦第一有四主。彼律廣釋。不能錄。然彼律中但有三句。第一句(己物自護。或使人護是也)。第二句(如田土穀。無人守護。有我所心)。第三句者。如知事人守僧物等。此句[4]律中無第四句。彼律意云。如比丘失衣。有知識。餘處見即便奪取。失衣比丘。其衣已失。故無我心。賊復奪彼。亦無我心。衣主及賊。既並不守。然奪得者。守護此衣也。問諸律通論立二主。望本主結。其義容成。若望護主。違婆沙論百一十三云。問若盜如來[5]兜堵婆物。於誰處得根本業道。有說。亦於國王處得。有說。於施主處得。有說。於守護人處得。有說。於能護彼天龍藥叉非人處得。如是說者。於佛處得。所以者何。如世尊言。阿難當知。若我住世。有於我所恭敬供養。[6]乃涅槃後。乃至千歲。於我駄都(此謂堅實。如來體骨。舍利之異名也)。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我說若住平等之心。感異熟果。平等平等。由此言故。世尊滅度。雖經千歲。一切世間恭敬供養。佛皆攝受。(述曰)論中正義。既不許於護主邊結。何非違律。答經論多說業道之相。戒律結罪。差互不同。故成論第十二云。得罪福異。結戒法異。古來多引經斷律。不應不思也。且大意者。身語意業。皆成業道。戒律獨意。是污非犯。身語二中。業道有犯。戒律必犯。論其輕重。未必稱業。如煞畜等。若戒律犯。不必業道。如煞草等。今准婆沙。但判業道。望佛成業。其義已成。儻全無護。應無業道。今律中意。欲判夷等。儻若了知此物有護。若其盜取。護人酬還。既損護人。寧容不犯。故不違論也。或若有護。始終迷心。決謂無護。於此心中盜塔物者。准論即於佛邊得罪。後儻了知。護主已[7]位應還護主可免夷罪。故斷事應審問心也。
 
[0079c03] 比丘寄鉢。四十七文也。
 
[0079c04] 又一比丘寄居士物亦爾者。彼十律第六十優波問中云。一比丘衣鉢寄居士。居士受。是比丘往索。答言失。比丘言。汝自失。我不失。汝自償。白佛。佛言。好看失不應償。賈客寄比丘亦爾。見論第九。廣明應不[8]償應之相。
 
[0079c09] 第二別解有主者。前門總解不過正護。此門就前正護別開。故云別解。章中略辨人及三寶四主之異。今更委說。未為四門。開為六主。又復古來五義正護雜論。今論正主。斷之令定。其損護主。一准正知。無勞煩雜。且四門者。一者人主。二非人主。三畜生主。四三寶主。開為六主者。三寶分三。故六也。
 
[0079c15] 且第一門辨人主者。於中分三。一者直損正主易知。二者賊為物主。物[9]人賊手。已作捨心。賊即是主。如下奪賊得不得門。疏中略辨。迴彼義門。於此中解。亦為大善。三者北方人物。十誦五十一云。問取拘耶尼人物齊幾。答計彼物。直五錢夷。弗于逮亦爾。問單越齊幾。答彼國人無我無所屬。故無罪。
 
[0079c21] 第二非人物者。此律無文。多五十蘭。善見無犯。多論第三。取非人五錢已上重蘭。四錢輕蘭。天與畜生。盡名非人。(述曰)准此。畜生蓋能變畜也。五分云。非人物不與取。比丘比丘尼蘭。餘眾吉。十誦第一云。取非人重物蘭。又云。取[1]非輕物吉。又五十七曰。阿難取天神像衣蘭。善見第十云。餓鬼物者。四天王為初。亦入其中。若比丘取諸鬼神物無罪。若天帝云店販賣。比丘天眼觀見而取。帝釋恡惜。還不無罪。以是應物故。若世間人。以物繫樹。無守護者無罪(南山云。謂都無鬼神人等一切守護也。今詳。部別不須會之。且依多論等)。上來多見。天並攝在非人位中第三畜生主者。五十多吉。鼻奈耶夷。善見無罪。五分第一云。畜生物不與取皆吉(皆者五眾也)。十誦五十七。取虎殘吉。由不斷望故。師子殘可取。以斷望故(已上律文)。多論第二云。一切鳥獸殘取吉。師子殘無罪。此律條部文云。於鼠穴中。得藥醉帛。佛言。畜生無用無犯。而不應受如是物(蓋不應者吉也)。鼻奈耶第一云。師子竹園外。煞鹿而食。飲血而眠。餘殘若比丘取食。(乃至)下直五錢而食。為成棄損不受。虎如是(棄損者。夷名棄也。不受者。僧不共住也。盜餘鳥獸物亦爾。不錄)。善見第十云。畜生物者。迦樓羅龍王為初。若其化作人形。如帝釋所說無異。若師子若虎煞鹿而食。不得奪取。恐煞比丘。若食竟。比丘駈去。然後取食。無罪(無罪者。亦是部別也)。上來三趣若作護主。其有損者。正主無異。隨應准知。
 
[0080a20] 第四三寶主者。章中三門。一辨盜。二互用。三出貸。且辨盜者。謂正於三寶結犯。復開三門。一者正盜結犯。二者辨營事人。三者處分受用。言正盜者。三寶即三。第一佛物。祇夷損正。十據護夷。涅槃雖蘭。義准應吉。多盜像蘭。奈耶亦棄。如章列祇第三云。摩摩帝用佛物重。此據佛在。示同人趣。南州所攝。故同人夷。若言無我。應同北方。亦應許偷羅漢等物。法相便亂。理不應然。無我據方。不得別判。且如北方衣食自然。豈同三方功力方得。佛既受施。示攝財物。義同功力。何類北方。故盜成重。章中復別。十誦五十一。有護計直。滿夷。減蘭。五十七亦云。有一比丘。盜佛圖物。佛言。有守護者。計直具足夷。然章云。不定屬佛者。意說由其護主處分。擬與佛用。故云不定。若定屬佛。即同祇夷。何須據護。既言據護。故言不定。此未必然。但文且據損護非正。如論損正還同祇判。若涅槃後定無夷罪。以佛在日有人主義。滅後但有福田攝受。無人主義。佛攝受者。如前已引婆沙證也。然南山云。正望佛物。無其盜罪。無我所故。但得蘭罪。同非人物。今詳望佛無罪。違背婆沙言同非人。自乖無我。南山又引涅槃第七。若有長者。造立佛寺。以諸華鬘用供養佛。有比丘見華貫中縷。不問輙取。犯偷蘭遮。若知不知。亦如是犯(已上經文)。崇亦引此證佛物蘭。此義不然。經中蘭罪。與律不同。故彼經云。若有比丘犯突吉羅。忉利天上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地獄中。何況故犯偷蘭遮罪。此大乘比丘犯蘭。不應親近。何等名為大乘經中偷蘭遮罪。若有長者。造立佛等。乃至廣說。既言犯吉。忉利天上歲數如前。目連問經即不同此。又經說言。何況犯蘭。故知蘭罪歲數更多。亦不同律。又言何等名為大乘蘭罪。故知非律相也。又言。若知不知亦如是犯。豈容律判不知成犯。若[2]而正盜佛邊。當言何罪。答且准多論盜像得蘭。今盜佛物。理應輕罪。且如多論第二云。若盜佛像。為供養故無罪。若為得錢。轉賣得錢蘭。盜經不問供養不供。計錢得罪。若盜舍利蘭(損重讀習者。疏家解釋。非論文也)。十誦五十一亦云。問若盜佛舍利。何罪。答蘭罪。若尊敬心作是念。佛亦我師。清淨心取無罪(已上律文)。今詳此文。言盜像等。定無護主。若不爾者。縱取供養。損他護主。寧容無罪。既是無主。由賣得蘭。此蘭定望佛邊以結。由佛攝受像舍利等。利益眾生。故造像經。及報恩經第三說。優填造像。佛摩像頂。讚益未來。今由無慚。賣而得直。故得蘭罪。五百問。比丘賣佛像有何罪。答同賣父母。問無主可然。有護何罪。答像舍利等。不可論價。但可望彼造作之功方求之費。計直而結也。上來且辨盜像等蘭。無護佛物。理不同此。謂佛像等。佛本攝受。末代師輕心轉賣。故得蘭罪。論其佛物。佛但攝受。為供具等。設若盜取。其過稍輕。佛雖無損。不應故吉。然諸不應。是律相故。見論第九云。突吉羅者。不用佛語。突者惡。吉羅者作。惡作義也。涅槃華縷異相如前。故非成證。然鼻奈耶宗途異此。彼律第一云。若佛塔寺取者。為成棄損不受。聲聞塔亦爾。謂檀越施。斷彼施福。為成棄損不受(已上[3]〔律〕文)。此即異宗之義也。婆沙不許施福邊。斷理實施已檀越非主。塔邊豈夷。又不應言此是望護。護即損護。文中何用論其斷福。第二法物者。章引修部文云。時有比丘。取他經作是念。佛語無價。應計紙直。彼疑。佛言。取五錢夷。多論第二。盜經不問供養不供養。計錢犯罪。已如前引。此據護主。如章已論。儻若無護。理應損正。應言亦望佛邊結罪。以法及物。三世諸佛同所攝受。儻盜亦吉。上來佛法二物雖吉。業報極重。故涅槃經。若知不知。亦如是犯。不知尚犯。良由極重。第三僧物。[1]南山分四。一者常住常住。謂眾僧廚庫。房舍。眾具。僕畜。園田。華菓林樹。體通十方。定不可分。[2]故盜滿得夷。故祇律云。僧物者。縱一切比丘僧集。亦不得分。今詳僧物。諸部兩斷。然章中引下文。惡心蘭者。即不入此兩斷之中。此下文中。碍僧受用。非盜攝故。五分二十七亦云。不可護。不可責。不可分。云何護僧住處。不與後來比丘。若護若分。皆偷蘭遮。十律三十四。羯磨與四比丘。不成分。突吉羅(已上律文)。准此等文。並是暫時遮。是故不入兩例之中。第一例者。章引祇第三。僧物佛用。佛言得夷。五分二十八亦云。有比丘。盜心貿僧好物。佛言直五錢犯。准此兩文。據損正主。此物乃是十方共畜。義同一主。一一比丘各各遍攝十方僧物。以彼所有同我有故。展轉相望。無非主是。其猶一家同居有物。父攝一家。一切財物。[3]子兄弟各皆遍攝。僧物亦爾。同一家有。故但一五即得夷愆。第二例者。如章所引。十誦僧物。五錢重蘭。四錢輕蘭。多論第三亦云。若盜僧物。五錢已上重蘭。四錢已上輕蘭。而報甚重(已上論文)。章云。隨機之教。不得知通。今詳。多論意同善見。故善見第九云。若房舍施與四方僧。若比丘欲諍取此房。不成諍取。無[4]讁主故。不犯重罪(此論前文云。諍園得勝。園主作失想。比丘波羅夷。諍即盜也)。又第十云。盜戒有五事(謂五緣是)。若一事二事不犯重。若具二事蘭吉。准此文意。由無的主。是闕緣蘭。然崇判云。多論[5]直言僧物不定色類。或是十方現前者。非也。見論十二云。復有比丘。取僧物。如己物無異。行用與人得蘭。若以偷心取者。隨直多少結罪。准此。見論望無的主。判無重罪。復望損僧。云計錢犯。故見論中即有兩斷。此即證成二例義也。上來二例。望義不同。據理推覈。祇五為勝。第二十方常住。如僧熟食也。但使及時。悉皆得分。故名十方。不許將至異界而食。名為[6]常(言異界者。今詳謂異住處也。若一伽藍。縱結多界。不由此界名為異界。若食差之。定無所犯。此住處僧。為僧經營。將食分去。亦應無爽。下當更辨)。若偷此食。古來共[7]評。望十方僧。皆各有分。必不滿五。得多蘭罪。今詳不然。分食雖然。唯得一分。望為食主。[8]寶得[9]遮為。盜此食時。如侵一主。但計滿五即夷愆。猶如一家共營一食。分時雖復人得一分。未分之間為主理同。即盜此食滿五即犯。僧食同爾。若許十方僧皆有分。必不滿五者此言何據。若不別分為眾多分。即不應說不滿之言。若許別分云不滿者。且如有人[10]准盜一食。其所屬僧既如塵筭。分塵等分。人無一毫。此中如何論其不滿。猶如唯識論中。於麤色相漸次除折。至不可折。名曰極微。若更折之。便似空現。今此亦爾。更何所直。世尊但言下至草葉。是有所直。而不許盜。若更分之。便無所直。如何結蘭。問若未分前各遍為主。應盜一五。望多主故亦得多夷。答由物同攝義同一主。他有自有無差別故。但唯一罪。問若遍為主。應得獨用。答但使依時如法受用。實無所遮。何以然者。十方凡聖。於同梵行同許受用。故得無罪。由此善通。諸犯戒者。名盜僧食。十方凡聖不與用故。非時打鐘。及全不打。[11]益名盜食。計直成愆(明相前打鐘。縱待天明。義同不打。非今日故。亦可但使打鐘。表無私曲。待明而食。亦是無[億-音+(天*天)])。由此見論十五云。若比丘無戒。依僧次受施飲食。是名盜用。母論第二云。比丘受人施不如法。為施所墮。(乃至)若無三塗受報。此身即腹壞食出。所著衣服。即應離身。多論第七。若僧祇食時。應作四種相。一打楗椎。二吹貝。三打皷。四唱令。此四種相使有常限。不得或[12]時打楗椎。或皷等。令事相亂。不作四相。而食僧食。名為盜食。見論[13]等十。若寺舍空癈無人。比丘來去。見有菓樹。應打楗槌。若無楗槌。下至三拍手。然後取食無罪。又云有客比丘。來入寺見飲食及菓。以盜心而食。隨直多少結罪。第三現前現前者。謂有施主。以物施僧。不假作法而分者也。此類大多。略論三例。一者已捨與僧。猶屬本主(人與爾許。少即更添)。二者已捨與僧未定屬僧(捨爾許物。未定何眾)。三者已捨與僧已定屬僧(用爾許物。定與此眾)。即是律云。僧物為僧故與僧(立章也)。僧物者已許僧(初物)。為僧者。為僧故作。未許。僧(次物)已與僧者。已許僧已。捨與僧(後物)。此三僧物。復由施心。以分現前常住之別。且如初物寺別爾許。少則更添。豈不通常住也。然今且辨現前義也。此釋雖與章疏不同。今詳其致。理應如是。此中後物。若已[1]作分。計僧多少。各望結之。問如有千人施主。但以十錢布施。若分千分應無所直。盜得何罪。答未分之前。義同一主。滿五成夷。僧若處分。從上座行。隨僧處分望人別結也。其第二。物既無定屬。盜應得吉。若有主想即應結蘭。其最初望施主結。以若不足。施主添故。第四十方現前。謂亡五眾輕物。及非時僧得物也。及施之人。皆悉得分。名曰十方。作法受分。名為現前。善生第六云。若取命過比丘財物。誰邊得罪。若羯磨已。從羯磨僧得。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若臨終時。隨所與處因之得罪。婆沙百一十三。亦同也。俱舍十六云。若有盜取諸逈轉物。已作羯磨。於界內僧。若羯磨未成。普於一切佛弟子得(已上論文)。僧施一人。一人還僧。名為迴轉。分竟易知。若未分前。古來共許得多蘭罪。故章中引戒場分衣等。既不成分。望十方結蘭。崇釋亦爾。今詳經論。望十方結。十方[2]法。謂一一人各為物主。是以望之。非十方計分多分以結多蘭也。難釋同前。如應思擇。上來四例。崇但分兩。一者但立十方常住(即攝初二)。除其第三。以是別屬非是眾物(此義不然。亦是眾物)。二者十方現前(即是第四)。今詳。南山分為四例。其義無違。有別相故。若論斷理恐不可。已如前辨。
 
[0082a23] [3]第二辨營事人者。大集二十八云。佛言。有二種人。堪作僧事。何等為二。一者具八解脫阿羅漢人。二者須陀洹等三果人。堪知僧事供養眾僧。諸餘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為僧知事。寶梁上卷。營事比丘品云。佛告迦葉。我聽二人得營眾事。一者能淨持戒。二者畏於後世。喻若金剛。復有二種。一者識知業報。二者有諸慚愧及以悔心。[4]後有二種。一者阿羅漢。二者能脩八背捨。如是二人。我聽營事。自無創疣。何以故。護他人意。此事難故。(又云)若有比丘。善持戒律。善毗尼義。營事比丘。應往其所數數問義。云何營事。不令得罪。自無所損。不害於他。持律比丘。應觀其心。隨所營事而為說法。所謂是應作。是不應作。營事比丘。於[5]律人一心生信。禮敬供養。第三處分受用者三。第一瞻待俗侶。二者開比丘用。三者與尼食得不。初[6]瞻待俗侶者。如章。問盜損可爾。乃至引祇第三。若損若益事。十日王來索好食已下。並第三十四文也。多論益不應與。損即應與。故彼第四卷汙家戒中。廣明應不。且略引者。彼云若以少物贈遣白衣。縱使起七寶塔。種種莊嚴。不如靜坐清淨持戒。即是供養如來真實法身(立精舍如祇桓。又四事供養。滿閻浮聖眾。亦不如靜坐等)。若其強力。欲破塔像。贈[7]遣得全。當賣塔地華花。若塔有錢。若餘緣得物。隨宜消息(已上論文。往僧准之)。大集[8]四十二云。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輙與一切俗人。善見十五云。淨人番上等。五百問云。問白衣投比丘為道未度。得食僧食不。答曰[9]眾聖得。不白犯墮。又母論第二。若父母貧苦。應先受三歸五戒十善。然後施與。若不貧。雖受三歸五戒。不中施與。多論第四。父母是福田。則聽供養。若僧祇人為僧祇[仁-二+(儿/又)]故。此則應與。一切孤窮乞匈。憐愍放應與一切外道。常於佛法作大怨敵。伺求長短。是亦應與。五分二十。畢陵伽婆蹉。父母貧窮。欲以衣供養。而不敢與。白佛。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比丘盡心[10]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述曰)亦應分別自物可知。第二門者。五百問云。問比丘為僧乞。道路己身得僧食不。答先白僧聽得。若去時不白。還白聽亦得。若不聽還償。不償犯棄。下文。一住處眾多癡比丘。集在一處。優婆離至。都不瞻視。優婆離以是即去。比丘白佛。佛言。若有三藏比丘來。當往半由旬。迎逆承事。安處洗浴。給其所須飲食。若不。如法治。他皆傳云。准知事人。衣是十方現前物。亦有云用常住物。如知事人與福饒類。今詳。後解亦好。見論第九。若比丘。若於讀誦教化說法。能得利供眾僧。眾僧不得差知僧事。有房舍衣鉢。應先以好者與之。飲食菓木。得加分與。(述曰)要實有德。方可受供。故多論第三云。若學不根本如學問法者。取學問臘則不清淨。又章引十誦三十四病人索藥事。又五分二十一。有比丘。有物攝四方僧。有僧加梨。佛言。聽貿。若價多少。應互倍。若貧無物。而必是少欲知足者。亦聽與之。餘衣亦爾(已上律文)。下文與營事房。祇三十二僧地種菓菜等。下當辨之。
 
[0083a01] 第三與尼食者。多論第七。與尼衣戒云。乃至一餅一菓。皆突吉羅。除打犍稚。眾中次第與食。(述曰)既打楗椎。明是僧食。又應暫時。非是常與也。第二門。章云互用者。今開為四。一者受施差別。二者得物處異。三者通用通畜共畜等相。四者正明互用。
 
[0083a06] 初門復三。一者受施問心。二者施主差別。三者施物不同。言問心者。謂應審施主口語。恐彼不解。浪標施物。故十誦第六十云。祇桓中。四方國主不知法人。皆來大會。有布施者。比丘呪願時。讚佛法僧。舍利目連那律金毗羅。如是三寶。無數無量阿僧祇。是中或有持佛名。持法名。乃至持[1]阿僧祇名。大會既散。還田舍聚落。餘時諸比丘。出諸國乞。有持佛名字者。言佛來與。持法名者。言法來與。乃至持[*]阿僧祇。言僧祇來與。比丘不受。白佛。佛言。是邊國人。不知為是比丘故與食。而名與佛法等。自在應受(已上律文)。多論第五云。凡為施法。應令心定口定。施福既深。又易分別。若施佛者。定言與佛。若施法者。應好分別。若施法寶。口必令定。若施經書。口亦令定。若定施法師讀誦經人。口亦使定。若施眾僧。亦有三種。若僧祇臘。若自恣臘。若面門臘。於此三種應好分別(已上論文)。十誦三十七云。佛言。與物時。使一比丘。在彼立者知別。是塔物。四方僧物。食物。應分物。第二施主差別者。汎施三寶。無濫不論。或有濫相。恐虧違者。略論六種。一者還人施主。十誦六十。守還人與比丘衣。比丘不取。作是念。是中誰是檀越。白佛。佛言。但隨施者受。此律下文。守視人與比丘佉闍尼。比丘念言。此非彼食。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聽洗手受食。(述曰)應任其施。不令從乞。若從乞者。墮在教盜。若必迷心不知非主。理亦不遮。二者賊為施主。伽論第四云。有諸賊施比丘。疑[2]故敢取。乃至佛言。作施主意取。此律下文。賊施比丘佉闍尼亦爾。十誦六十云。諸賊破城邑已。後[3]宮力來圍。是賊怖畏急故。持物施諸比丘。施已便去。諸白衣見物。從比丘索。白佛。佛言。莫從賊取物。若賊主與當取。取已染壞色著。若壞色已。主故索者當還。三者因為施主。祇三十[4]槃云。若有犯官事。未被收錄。又未藉其財。爾時寄者得取。若王收攝。又藉其財。應語言。世尊制戒不得受(謂受寄也)。若言我與塔與僧施汝。得取。得已。不得覆上而去。當露持去。若有問者。當言塔物。僧物。我物。若聽去[5]者。不聽去者當還。四者狂人施主。伽論第七云。狂人邊得取衣不。或得或不得。云何得。不知父母所在兄弟姉妹自持物施比丘得取。云何不得取。父母等可知。不自手與。不可取(十律五十四亦爾)。五者非人施主。五分第八云。釋提桓因作是念。今大迦葉從貧家乞。我當方便使我食即於迦葉[6]也食之。次作一貧織師。在機上織。迦葉從乞。即取鉢盛百味飲食與之。迦葉得已。觀是帝釋。白佛。佛言。聽諸比丘天邊受食。又云世尊行至曠野鬼村。鬼神設供。佛聽比丘從鬼受食。六者畜生施主。五分第八。有一獼猴。從樹上下。取佛鉢欲持去。比丘不聽。佛告比丘。聽獼猴取。即持鉢到一樹上。取滿鉢蜜上佛。佛為之受。佛持此蜜。與諸比丘。告言聽食。十誦五十七。一比丘在房中臥。夜鼠持食來著牀下。比丘起添手從淨人受食。諸比丘言。長老得夷。佛語比丘。是鼠前世是比丘父。愛念子故見便心愛。持食牀下。比丘無罪。上來三趣。儻若隨施三寶福田。皆應量[7]直。可受應受。或有立[8]掌護損失主等。非主義故。此不立也。
 
[0083c08] 第三施物不同者。大約而論。略有四種。一者三寶。各有世俗勝義。多論第五云。問曰。佛在世時。何以但取一人分。滅後取三寶一分。答曰佛在世時。供養色身。是故但取一分。滅後供養法身。法身功德勝於僧寶。是以於三中。取一分也。佛在施主言供養佛色身受用。若言供養佛寶。則色身不得受用。應著爪髮塔中。施心供養法身。法身長在故。若施法寶。應懸著塔中。不得作經。不得與說法誦經人。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與經。一分與讀誦經人。不與法寶。又施眾僧。復有二種。一施僧寶。二但施僧。若施僧寶。凡夫僧聖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寶故。若施眾僧者。聖僧凡夫僧俱取分。以言無當故。若言施三寶。應分三分。一分與佛寶。一分與法寶。一分與僧寶。眾僧不得取。此物應還付施主。若無施主。應著塔中。供養第一義諦僧。(述曰)論文雖言三寶之物。是不可取。未必即以寶言簡別。謂應問本施主之心。若言施與勝義三寶。是不可取。若不別標勝義之意。不分可取。如論所判。故婆沙第三十云。問諸施法物。誰應受之。答施世俗法物。說法師應受。或應以此書寫正法。施勝義法物。應勤加守護。猶如守護窣堵波物。二者遠方寄施。即多論云。如秦地寄物。來與法豐僧祇。若自恣若面門。隨語分處。(述曰。法豐盖西方寺名也。僧祗即是四方僧物常住是也。自恣者。謂時僧得物時自恣分。論且言此。儻非時得。即非時分也。面門者。即十方現前僧食是也)若直言與法豐僧。應分作三分。一分與僧祗。一分與自恣臘。即自恣時分。一分與面門。隨取飲食。若法豐無僧。乃至有一沙彌。沙彌應分作三分。僧祇面門自恣時取。面門臘隨取食。若取自恣臘時。若食面門臘時。應打揵椎。若有比丘共食共分。無者自食自取如法清淨。若無沙彌。應入近住僧。若無近住僧。應入近住尼僧。尼僧應好思量。若法豐僧有還理者。應舉一處。還則與僧。若無還期。應分三分如前受用。若遠方送物與尼僧。如前僧法無異也。(述曰。波[1]〔演〕者。梵言波〔演〕那。此云[2]〔周〕廓。舍院也。論中益謂是空住處。無常住物)若遠處以罽賓佛法熾盜送物供養者。此物正應與佛。以法不離佛僧故。應分二分。一分入佛。一分入僧。罽賓有二部。一薩婆多。二曇無德。隨意供養無過。若送物與五法僧。若無五法僧。即入五法尼。若無尼僧。若始終永無五法人者。此五法物應分三分。僧祇自恣面門。於中二種得入僧祇用。不得分也。面門還置本處。不得取也。(述曰。五法者。盖天授部。受邪五法也。此方儻有三階物。准此斷之)三者經律論中。有招提僧物及僧鬘物。古來相承。不了其相。南山云。中阿含經。阿難受別房。用施招提僧。菴婆羅女以園施佛為首。及招提僧。文中不了。准此房宇等是招提僧物。華菓等是僧鬘物。唐三藏云。招提者訛誤也。正言拓鬪提奢。此云四方。譯者去鬪去奢。招拓二聲復相濫故。有斯誤也。又准五分第十。捉遺寶戒。毗舍法母所遺寶。持施四方僧。白舍利弗。可以作招提僧堂。佛言聽受。此即四方僧堂也。問若言招提。即是四方僧物者。何故寶梁上卷云。常住僧物不與招提僧物雜。以其常住即四方故。答先來有言。寶梁經[3]篤而實非[*]篤也。然言招提先來傳釋。謂[4]世通路。置一院舍。看待客僧。名招提者謂據招引提接之義。非有典據。今應義准十誦三十七云。四種物。塔物。四方僧物。食物。應分物。得錯互用不。佛言不得。佛語憂婆離。塔物不得與四方僧。不得作食。不得分(四方僧物。不得作三。食物亦不得作餘三)僧應分物糓米。豈非常住。良由常住雖則是通。而本施心欲令作房。不欲令食故。即互用者不得罪也。見論十云。若檀越為作房舍。眾僧迴食得蘭。應還直。又云。若檀越布施重物作房舍。若飢儉時。眾僧飲食難得。或病。或值國土荒亂。比丘捨寺。[5]餘方寺舍菓樹。無人主領。[6]若如此者。重物得作食用。為護住處故。又寺中房舍。多無人脩治敗壞。應留好者。餘麤敗得壞賣為食用。為護住處故(已上律論)。准上來言。四方僧物。與食物別。食物即當寶梁常住。四方即當寶梁招提。故知四方僧物之中。亦遮互用也。如此解釋。不違五分施四方僧作招提堂。南山所釋。局言房宇。亦應太狹。以除食物之外。永久畜者。皆四方故也。人言賣房許作僧食。非因荒亂。亦招盜罪。若如先來相釋云。招引提接。其物乃當薩多論波演物也。僧鬘物者。供養僧華鬘也。故十誦三十九。佛在舍衛國。有人施僧華鬘。諸比丘不受。不知用[7]華鬘作何物。佛言。聽受。應以針釘著壁上。房舍得香。施者得福。今詳。一切僧供養具。並此收也。四者此方施聖僧物。崇云。盜聖僧錢必得重罪。以上座身現在。自為物主。若盜餘般圓寂者財。非親局主。但獲業罪。今詳。西方本無此施。教闕明文。難為裁斷。又准崇斷。理復不然。本施聖僧。非專上座。又施雖捨。聖未必來。以錢並是不淨物故。若當受者。自付檀越。或須說淨。荒客冥攝得了耶。又彼物相但施聖僧。聖僧誰當即來專攝。今詳。此物猶無定主。聖未親受。欲定望誰而結罪也。若當盜者。並得吉羅。若有主想。即得蘭吉。業甚深重。由於聖境。起偷心故。又此施物。施心無當。十方聖眾數等塵沙。既未定屬一箇聖僧。可買供具供養聖僧。或復起立聖僧塔廟。於聖僧境。福用皆通。不同昔來唯在僧座。又不許以錦綺等物為聖僧座者。恐不然也。又此施法。傳來尚矣。不得於今令其頓廢。故受施時應告施主云。此物應為聖僧起塔。或造形像。種種供具。供養聖僧。檀越云何。答言任意。一切無過。又崇判云。般圓寂者。盜得業報。今詳。雖般圓寂。非但業報。於律亦違。諸所不應皆吉羅故。前勝義物。盜並吉羅。由勝義性無攝物義。然此吉羅。極深極重。波羅夷罪猶不可比。下雜法中。舍利目連。檀越起塔。種種供養。佛皆聽詳。供養塔食。若沙彌。若優婆塞。若經營作者應食。然餘食供具。理應不得迴易餘用。
 
[0085a05] 第二得物處異者。略有四例。一者增祇十八。若故壞僧坊欲更治。掘地起基。得寶藏者。若淨人不可信者。當應白王。王言此物應入我。我今施比丘作功德。即名施主。若已用半。王言若用者止。在者送來。比丘應送在者還王。若言何以用我物。盡送來。比丘已用物者。應用僧物還。若僧無物。應乞物還。若言已用者止。功德屬我。即名彼用。若治故塔。得金銀寶藏。若淨人不可信者。當白王。淨人可信者。得取停三年已。應用作塔事種種用。若王家覺。問比丘。得寶藏不。應答言得。若已用者。應答言得已用作此塔。王言已作者止。功德屬我(用事索半准前應知)。若言汝不知地中。[1]答言得已用作此塔王言已作者止功德屬我(〔用半索半准前應知〕)寶藏應屬我耶。[2]盡還我耶。盡還我來。比丘爾時應塔物還。若塔無物。應乞還。若王問言。佛法戒律中云何。比丘應答言。佛法中若塔地得物。即作塔用。若僧地得物。即作僧用。若從佛法。佛用者無罪。若寶藏上有鐵蒙姓名。若主問言見姓名不。答言見。已用作塔(進不同前王法)。上來律文。但論塔僧。義[3]唯或若說法堂中。於法處得。即緣法用。理亦無失。或於地上施主捨去。既無問處。亦准前判。其遺忘物。如祇律云。諸人若忘衣。及嚴身具種種諸物。比丘忘衣鉢等物。見者當取。應唱令問。此是誰物。若是主者。與若無識者。應懸柱上。顯令人見。若有人言。此是我物。言相應者應與。若無識者。停至三月已。若園中得。即作塔用。僧園中得。四方僧用。若貴寶物。不得露現。得寶比丘應審諦數看。有何相貌。然後歷舉。若人來問。言不相應者。應言此僧伽藍廣大。汝可廣求。若相應者。不得於一人前與。應集眾多人。教受三歸與之。乃至若無人來。至三年。如上隨所得處。當界用之。若入聚落。見他遺物不應取。若有人取與比丘得受。與者即是施主故無罪。上來諸物。教理判定。儻若恣者。即令三寶應得不得。隨應損三而得罪也。然伏藏物。諸宗不同。故婆沙百一十三云。問若得伏藏。作盜想而自明者。彼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於王處得。大地所有皆屬王故。復有說者。於其田宅所屬處得。所以者何。彼於此中。被稅利故。如是說者。於王處得。大地所有王為主故。其田宅主唯稅地利。非伏藏利。成實不許。故彼第十二。十不善業道品云。問曰。有人言伏藏屬王。若取此物。則於王處得罪。是事云何。答不論地中物。但地上物應屬王。所以者何。給孤獨等聖人。亦取此物。故知無罪。又若自然得物。不名劫盜。(述曰)律論雖殊。理據王教。王若無教。隨得處。王教若攝。理同婆沙。盜必計直。故下二十六章中。初章云。地中所須之物。屬主者等。二者或有寺中。於池井上。有人施物。今三藏云。作非時漿眾僧共飲。今詳。儻或贖水。水無所直。同三藏判。儻貴水處有所直者。隨本主用。或有俗人。觀樹華等。輙華樹下而施物者。隨三寶界。當分用之。同祇無爽。若樹有神。為神故施。是非人物。三者或於寺中。有諸神像。俗人乞福。所施之物。即屬非人。其事不可。寺中縱作。教未見開作墮邪命。亦有人言。於三寶處。若有所須。擲卜卦乞得便聽用。今詳。三寶不應在此邪命求物。不取者好。四者竪牌提名。所乞得物。以牌名定。亦莫佛前。為僧竪牌。令施者誤。亦招互罪。
 
[0085c10] 第三通用等相者。言通用者。如有施物。[4]隨於三寶可用處用。縱偏用盡。但使如法。並悉無愆。此不令分。違本施故。又此但於福處說通。若設酒肉。雖為三寶。有所緣託。或將買杖。以打淨人。此損施福。還招盜過。若盜此物。由於三寶。是通屬故。理應得蘭。言通畜者。如十方常住。十方現前。未分之前。及常住常住等物。展轉各為一切物主。亦如俗家。同居有物。盜如前斷。言共畜者。雖物共有。不許偏小。其如三寶。共畜莊碾。得利平分。或多人共畜平分之物。若盜此物。計分而斷。各望本主。隨應得罪。
 
[0085c20] 第四正明互用。如章。若三寶相望等。下文竹園。是通用相。通用相者。如前以釋。寶梁上卷。佛物餘二不得用。經云。何以故。於此物中。應生世尊[5]相。佛所有物。乃至一綖。皆是施主信心施佛。是故諸天世人。於此物中。生佛塔想。而況寶物若似寶物。若於佛塔。先以衣施。此衣於佛塔中。寧令風吹雨爛破盡。不應以此衣貿易寶物。何以故。如來塔物。無人能與作價者。又佛無所須故(已上經文)。法物義准非經文也。但經云。三寶之物。不應令雜。章云。僧物作白羯磨者。經若如來塔。或有所須。若欲敗壞者。若常住僧物。若招提僧物多。營事比丘。應集僧行籌索欲。作如是言。是佛塔壞。今有所須。此常住僧物招提僧物多。大德僧聽。[1]若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若僧不惜所得施物。若常住僧物。若招提僧物。我今持用脩治佛塔。已上是羯磨文也。又云。若僧和合。營事比丘。應以僧物脩治佛塔。若僧不和合。營事比丘。應餘勸化在家人輩。求索財物。脩治佛塔(已上經文)。
 
[0086a13] 上來且是依章物辨。今經更委說。略分七例。一者三寶房宇。五百問云。問人施佛屋宅。未用可寄住不。答不得。便是佛物。今詳。佛法二屋不可寄住。僧房容可經僧暫寄。若永互用。准祇。摩摩帝應結重罪。五百問又云。非佛屋佛像在中。可前食臥不。答得食。佛在時猶於前食。況像不得。但臥須鄣[2]須。若有燈明。不得光中住。自有燈得。
 
[0086a19] 二者三寶人畜。祇三十三。眾生者。象馬牛水牛驢羊麞鹿豬奴婢。如是一切眾生不應受。若人言。我施僧婢。不聽受。施園民婦。不聽受。若言施僧奴。不聽受。施僧使人。不應受。若言供給男淨人。聽受(施一人亦爾。然言淨人。為斷理僧。故得受。施尼反說。謂但得受女淨人也。又云)。檀越信心歡喜。莊嚴象馬布施眾僧者。不聽受。若持鸚鵡孔雀雞羊麞鹿與。不聽受。若言不受者我煞之。應語言。汝自放已。應與水食守護。勿令眾生傷害。不得攝翅籠繫。若能飛行自活放法。若受眾生。越毗尼。若准十律五十五云。佛言聽僧坊使人。佛圖使人。聽象馬駱駝牛羊驢騾。屬佛圖屬僧。五百問亦云。問人施佛牛馬奴。造佛牛馬奴事法事可受不。答得受使用。不得賣(此之兩文。許受畜生)。若論互使者。准多論第三。似當塔人不得僧使。僧人容得塔家暫使。論云。若屬塔水。以供塔用。設用有殘。若致功力。是塔人者。應賣此水錢屬塔。不得餘用。用則計錢。若塔無人致水功力。一由僧人殘水多少。善好籌量。(述曰)除互使時。容得牛食。若非互使。若互與食。定應不通。
 
[0086b12] 三者三寶華菓。母論第五。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三葉樹。有福無過(已上論文)。僧華分用。塔華供塔。故多論第三。若僧地中。有種種華。淨人取次第與僧。隨意供養。不得私自供養三寶。若[3]犯多僧取不盡。若僧和合。聽隨意。(又云)若塔地華。不得供養僧法。正應供養佛。此華亦得賣取錢。以供養塔。祇三十三。五法白一羯磨。拜作分華人。若華小者。應量分。若手作。准大者數分。若佛華者。應上佛。若僧華者。隨意供養若轉易。若華多者。賣得[4]意已。得作別房衣。前食後食。猶多者。著無盡財中。菓法者。如上華中說(已上律文)。然准佛菓。雖言如上。其義未顯。准獻佛食。獻佛已竟。塔[倭-女]人食。又准前多論。佛華許賣。菓應准同(又祗律云)。有比丘。僧地中種菴婆羅菓。長養成樹。佛言。此種植有功。如是比菓樹。應與一年。若不欲一年并取者。聽年年取一枝。枝遍則止。若種一園。應與一年。若欲年取一樹亦聽。若蕪菁若蔥。如是比菜與一攝。若[卄/爪]瓠與一番熟(已上律文)。一攝者。再生可然。不生理推。善見十七云。若自有種子眾僧地。應半與僧。若自有地眾僧種子。半與僧。
 
[0086c06] 四者三寶樵木。祇云。主人比丘不得自取遮他。容亦當護。不得乾生令斫。應供溫室食厨浴室別房。當分依限。不得過取。若燃無定限者。多亦無罪。不聽斫濕樹。應取乾者。僧坊內樹木。觀望好者不得斫。山林無主守護。斫者無罪。(又云)一切華菓樹。不聽斫作房。若樹老。無華菓者。應語檀越。主聽得取。若必須木。復妨地者。使淨人以魚骨刺。若灰汁洗。若樹已死。語檀越言。此樹已乾。聽取得用。斫華菓樹。越毗尼。母論第五。若僧地樹枯。不得獨取燃火。以屬四方僧故。有好樹。眾和合得作塔僧房。不[5]知不得。若眾中三四人。別作房共住。作房地中先有樹。眾僧處分與得用。不與不得用。若作房者。此地中自種得樹得用。若本作房者。無有後僧住。不須白僧。得用此樹。若所住房處有空地。房主為此房故種得樹。得用治房。若本主不在。有餘僧住。不須白僧。亦得用此樹也。華樹菓樹。眾僧和合。用治塔作房。私不得斫。十誦。僧園中樹華。聽取供養佛塔。有果者。使人取噉。大木供僧椽梁等。用樹皮葉。隨比丘用。
 
[0086c23] 五者三寶物類。曲分四例。一者受用物。謂佛堂宇。衣服床帳案机等物。若經箱簾巾帊之屬。此等並據無心施者。若經受用未經受用。不問暫永。不得餘用。二物相望。暫借互用。理亦應得。永互亦犯。五百問云。問得買佛上繒作衣不。答不得。次僧物者。永互不得。蹔通三寶。上來言暫並須籌量。物無所損。事無所妨者得。二者屬三寶物。謂莊碾等資生之具。可出息者。此可廻易得利各供。三者供養雜物。南山釋云。華多許賣等。今詳。應分兩例。一者擬供養華。如南山釋。二者已供養物。佛法華幡。不可改易。下文園物房舍。物園物房舍物。皆如塔故。二乘起塔華幡准同。五百問。先佛上繒得。取作佛事得用。若檀越不聽不得也(准不變本體方得也)。萎華應棄淨地之中。法准佛判。現在眾僧。或有檀越。幡華供養。任僧處分。四者獻三寶物。下雜法中。舍利目連。及以佛塔。聽種種供養。所獻之食。塔作者應食。見論十七。佛飯誰得食。若有侍佛比丘得食。若無侍佛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述曰)他皆引此。今觀彼文。是檀越物。儻是僧物。准同無爽也。又將僧食。持用獻佛。佛是法主。比丘尚得。佛准自成。不同餘物不通互用。檀越獻法。義同佛說。僧食無分。不勞用獻也。獻聖僧食。猶是僧物。任僧處分。
 
[0087a20] 六者三寶局處。下文。定臥具不許移。設因荒亂。但許暫移。國[1]王還安。應還本處。不定臥具。據本心通。容可移轉二處常住。若欲同食。羯磨和通。人既尚然。淨人畜等。若僧不使。義無互食等。伽論第四。共住比丘。盜心取四方僧物。度與餘寺。尋便生悔。乃至佛言不犯夷犯吉。
 
[0087b01] 七者三寶難辨。多論第三。若荒餓後。三寶園田無有分別。先舊比丘及以白衣。一切盡無。問定無處。若眾僧和合。隨意分處。
 
[0087b04] 第三大門。出貸得[2]不。如章引寶梁上卷。塔物無人能與作價者等。如前已引是。足文章中。略引經意也。章引祇律第三文也。彼(又云)知事人若交[3]貸時。應僧中讀疏分明付授。若不讀疏。得越毗尼。章引十律五十五。塔物也。
 
[0087b09] 無盡物者。即十誦云。毗舍離諸估客。用塔物。欲番轉得利供養塔。是人求利故。到遠處。持此物與比丘言。長老。是塔物。汝當出息。令得利供養塔。比丘白佛。佛言聽。僧坊淨人。若優婆塞。出息得利養塔。章引伽論。同十誦。上來三問義竟(次下釋文)。
 
[0087b14] 下三物上何不結罪者。此即舉物。以廣顯屬主。是故於上義門之前疏中。解此後三三句云。次解不與物。有三三句。並是有主。既言有主。明是舉物。以顯屬主。非謂直辨物體也。崇云。舊將第三句是物體者。義亦不然。又云舊以不善文意等者。屢出刀劒也。
 
[0087b19] 業心五中但有二緣者。但有重物離處二緣也。
 
[0087b20] 若至增六但有三緣者。於前二上加盜也。
 
[0087b21] 何故不至增八者。何故不於前增六中三緣之上。更加有主有主想。使滿五緣耶。文言非己物非己物想有六種亦如是者。應言一非己物非己物想。二不暫想。三非親友想。四重物。五盜心。六移離處。此准下文增六中釋。是故章中引增六文。以釋此文也。二十六章。章中分三。崇云。此且浪作異同。未順文意。今詳順文。故僧祇第三云。有物分齊。如時等四藥。淨物不淨物等。有處分齊。如地地中物。水水中物。船船中物等。故知與此律文意同。
 
[0087c06] 三明盜心者。五分第一。四種盜心。彼云又以謟心曲心嗔恚心恐怖心取他物。亦名盜心。十誦五十[4]六云。問六種取他物。苦切取。輕慢取。以他名字取。強奪取。受寄取。出息取。何等得夷。答除出息取。餘者夷。伽論第七。有五種劫。謂強奪取。耎語取。苦切取。受寄取。施已還取。此律下文云。有五種賊心。第十疏中。雖有兩解。觀文但是盜物賊心。非關業煩惱賊也。黑闇心(謂愚心迷教。祇律。摩摩帝。即其事也。此律亦云。愚癡夷等)。邪心(邪命說法等得財也)。曲戾心(方便侵人口言不取)。不善心(即苦切他取也)。常有盜他物心(恒懷規奪)。是為五。復有五種賊決定取(倒易物籌。決令屬己)。恐怯取(非理恐稱。令懼輸財)。寄物取(如律。第十四章釋)。見便便取(伺他漫藏。而便往取)。倚託取(因官貴勢。傍附得財)。是為五。南山云。以此諸文。證知心業。其相略顯。足得垣牆[5]防擬妄境也。
 
[0087c19] 甌盛匱盛等者。見論第九。十誦第一。多論第三。祇律第三。並云。甌中瓶中篋中有寶有蛇。欲盜此物。恐其主覺。合瓶持去。若近若遠。得輕蘭。舉出瓶底得夷。祇云若[檎-离+土]上懸酥油瓶。盜心取者。若繩軟[檎-离+土]直。雖舉未夷。離[檎-离+土]夷。若繩堅勁[檎-离+土]曲(取[6]〔問〕前)。繩軟[檎-离+土]曲(亦同前)。繩堅勁[檎-离+土][檎-离+土]直。舉則夷。
 
[0088a01] 二文書成者。南山云。如律師跡判。以重入輕。今詳不然(至下衣犍度當辨)。[1]應見論第九云。若言官行貨。諍園得勝。園主作失想夷。若僧中判事。僧知故違理判者。判主得夷。若僧中詳依理判。諍者不如蘭。(又云)若畫地作字。初畫一頭蘭。兩頭夷。十誦第一云。言他得勝夷。不如蘭。
 
[0088a06] 三言教者。如下文。若以言辭。辨說誑惑而取。一切准知。見論十七。若比丘[2]寶一臘。妄言二臘。依二臘次受利。計錢犯重(此則偷夏唱大)。四移標相者。見論第九。若地有二標。舉一蘭。舉二夷。三標一吉一蘭一夷。多標多吉一蘭一夷。(又云)若偷地乃至一髮夷。何以故。深無價故。祇第三云。一麥夷。
 
[0088a11] 五異色明離處者。十誦第一云。一色名一處。異色名異處。多論云。移在異色。即離本處。十云。重閣陛一桄名一處。乃至舍未泥一塹名一處。草覆舍一重名一處。若木覆舍一木名一處。仰泥舍一畫色。名一處等。
 
[0088a15] 六墮籌者。下文盜他分物籌等。是也。
 
[0088a16] 七轉齒者。十誦五十一云。問有比丘。非錢非衣物。不[雨/復]藏取。以盜心移置異處。得夷不。答得。樗蒱以盜心轉齒是(已上章中義竟)。今更義加之。八無離處。以明離處。如攻擊破村等。九雖復離處。義同不離。如祇第三。盜馬乘走。主覺逐之。未作失想。比丘未作得想未夷。十雜明離處。如律二十六章廣論也。亦如了論章中略引。然論云。偈曰。依入及界所生罪(長行釋云)。釋曰。世間所立。法爾道理入及界。有屬自有屬他。有輕有重。若比丘約眼耳鼻舌身心因緣。於六塵起。不如理行。或犯重罪。或犯輕罪。若人食毒。或為虵螫。犯如此罪(已上論文)。此即約十二入辨也。或犯重或犯輕者。夷蘭之別也。明了疏云。先約十二入判罪。有夷有蘭。如有仙人。名阿嵐婆也。那是諸胸行虵等師(胷行者。腹行是也)。復有仙人。名阿耶底(顛履反)柯。是諸毒藥等師。若人為虵所螫。畫仙人身心上書字。字是呪語。唯有一字。眼見即差。食毒亦爾。偷看者犯(眼偷色竟)。有誦秘呪得直直方傳。比丘詐病。從他乞呪。呪師為呪。密聽誦取。計直犯罪(耳偷聲竟)。有作臭藥。病者臭差。得直方聽。盜臭計直。甞藥觸藥類說應知。若有法術。心[3]病差。得直方聽。偷緣計直(十二入竟)。論云。若人偷地界火界風界空界等。亦犯波羅夷(已上論文)。明了疏云。前三界易解。四者有師。呪扇引風觸身。病即得差。五者如起樓閣。或復種樹。侵他空界。六者論文言等。等取識界。識屬於智。智相應故。人有伎能。得直教人。偷此六界。並不與直。計成重罪。然此六界攝十八界。前之四大。即攝五攝五境等十。以五四大造此十故。空即法界。識即七心界。故成十八界也。成論十不善業品云。問曰。若一切萬物。皆共業所生。何故得罪。答曰。雖從共業因生。因有強弱。若人業因力強。又勤加功。此物即屬。
 
[0088b21] 次二句亦同者。祇第三云。諸比丘失衣鉢已入林中。[4]藏時賊即藏衣鉢。[雨/復]著一處。更劫餘人。比丘見藏。伺賊去後。是比丘若先不作失想。還取無罪。若作失想。便為賊復劫賊(此上即一句也)。第二句云。又比丘被劫。賊將衣鉢順道而去。諸比丘隨後遙望。追之不止。漸近[5]取聚落。便語賊言。出家人仰他活命。汝等何用此衣鉢為。如是得者無罪。若賊罵言。已乞汝今何敢復來。比丘念言。已近聚落。必不害我。當恐怖之。語賊言。我當白王及諸大臣。得者無罪。賊復嗔言。欲去任意。若告捉賊。若縛若[6]欲不應告。若語聚落主。方便慰喻。得者無罪。
 
[0088c08] 餘文可知者。多論第三。若先失物。作心[7]來捨。還取此物。若己物外。更取他物。計錢成罪。若先心已捨。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亦計錢。崇敘此門義訖乃云。上來二釋。各據一邊。猶未能通諸教本意。然今會釋。須為四句。一者比丘未捨。賊未得想。奪無罪。二者主已捨心。賊未得想。奪定成重。三者主未捨心。賊決得想。奪亦得夷。前人攝物屬己。已作得心。離處業成。何容更取。此若取者。深違正理。故見論云。園主捨心。比丘夷等。四者主捨賊得。理無奪義。今詳第三。若賊業成。今我不奪。必不應理。彼自業成。關我何事。而不得奪。如後文中。使人取物。而其使人謂遺盜物。使者犯已。豈即今主不得還取。僧祇藏物。伺去取來。賊豈當時不作得想。若未得想。寧肯舉藏。
 
[0088c21] 餘親亦應如是者。應追贖也。然五百問。云問比丘知其父母兄弟破落屬人。而不搆贖。有罪不。答若為行道。不贖無罪。
 
[0088c24] 僧物得奪不成自入者。一者以見下文。不成買賣自入等。二者又無人決作捨心。今詳。若是出家人取。強奪無爽。若俗人盜。應須和喻令還者好。南山云。若盜僧物。云不成盜。便即奪取。此未見諸部明文。若奪成重。崇云。舊二解。但違正理。學者於中理應思擇。僧物亦據得捨二心。僧物若其不成自入盜者。則應不成業道盜者。既許業成。奪者何容無罪。今詳。律云不成自入。豈是人解也。今詳。僧物諸出家人。有共用分。無獨用分。[1]故獨入已。佛判不成。意令奪取還作共用。其別人物。全無共義。不可相比。教理分明也。
 
[0089a10] 又亦取者之意者。為取者意。欲從道至道等取也。今詳。亦可從道至道等。隨得處則犯也。謂或道中得。或非道中得也。
 
[0089a13] 文言空處者。十誦第一。有主鳥[銜-金+缶]物去。比丘以偷心奪取夷。得鳥時蘭。鳥隨比丘所欲至處夷。若至餘處蘭。若野鳥[銜-金+缶]物奪取蘭。待鳥吉。隨所欲至處蘭。至餘處吉。若野鳥[銜-金+缶]物。有主鳥奪取。比丘奪是有主鳥物(同初句說)。野鳥奪有主鳥物。同後句說(此等皆為偷有主人物也)。多論第三。若移鳥令離周員邊際。名離本處。若流水中捉鳥。令後水過前頭。亦名離本處。
 
[0089a20] [2]不輸稅者。祇第三云。何等物不應稅。何等物應稅。世尊弟子比[3]丘尼一切外道出家人物。是名不應稅。若賣買者。應輸稅。廣如彼說。十誦第一。比丘度關應輸稅物。而不輸稅。稅直五錢夷。多論第三。比丘亦有稅法。此等部別。親見三藏不信四分無輸稅法。遂撿梵本。果然無稅也。
 
[0089b02] 二足中鳥者。若在空中。如前多論。若在地上。如祇律第三。駈舉一足蘭。兩足夷。四足多足。並皆最後一足夷也。
 
[0089b05] 同財業者。祇第三。有二教化比丘得物當共。後時一人得好衣段。便語伴言。從今日始各任相祿。是中半滿者夷。次句受施呪願已。語施主言。且置汝邊。我後當取。還語伴言。各任相祿者蘭。次句聞欲施衣。便豫語伴。各任相祿。得越毗尼。有二糞掃衣比丘三句同前。但第二句菓石[雨/復]之解要。第三句不取不[雨/復]解要也。
 
[0089b12] 共要者。共得一五。俱得夷也。見論第九。相要者。某時共去。或中前中後等。[4]名不從教。教中前取。而中後取。教初夜取。而後夜取。白月黑月。此年後年亦爾。教者犯小罪。取者犯夷。
 
[0089b16] 守者為其賞物者。謂守物人。為求物人守物也。
 
[0089b17] 在外推求得財共分者。求物人許共物人分也。
 
[0089b18] 私隱五錢者。即求物人隱也。今詳。或可如祇第三云。有比丘摩訶羅出家。不善戒行。有比丘語言。長老。共作賊來。摩訶羅言。我今出家。云何作賊。彼比丘言。汝不能者。汝但守門。當與汝分。摩訶羅言。我不作賊。與我等分。何以不去。答言可爾。即俱共去。彼比丘入觸物時。二俱越。動時二俱蘭。離處二俱夷。此律守者。即同祇律與他守也。看道准知。
 
[0089c01] 初句是尅下三通慢者。崇釋亦同。今詳。唯尅故有求五過五之別。若言漫者。何成求減求過之別。諸句通漫。皆同斯破。准教人位中。所教容漫也。雖知非理。且隨疏釋。
 
[0089c05] 具三同登者。一者過五五錢同是一主。二者過五五錢果罪同夷。三者過五五錢因罪同蘭。今詳。疏中自具此相。豈勞登釋。
 
[0089c08] 取減五邊究竟偷蘭者。謂臨盜時。別起心取也。不得相成過五因蘭。不成[5]減五果蘭。蘭不成蘭故也。又解。先求過五方便是蘭。後減五方便是吉。彼先因蘭。不得成後減五因吉也。
 
[0089c12] 先取重心後取減五因果顛倒者。先取重心。即是因蘭。後取減五。即是因吉。蘭若成吉。即顛倒故。
 
[0089c14] 減五能所前已別故者。如前方便教人求減五錢。得過五錢等四句也。
 
[0089c16] 見論就尅有四比丘者。彼論第十卷說也。[6]人若別主。可言教人之業。與自作不相成。若同一主。理應思擇。
 
[0089c18] 當宗理盡者。盜戒宗明夷罪也。
 
[0089c19] 直疑有三者。實是人物。向彼非人畜生無主。起三直疑。為人非人。為人畜生。為人無主也。
 
[0089c21] 橫疑有三者。實是人物。起三橫疑。一者為非人為畜生。二者為非人為無主。三者為畜生為無主(此是雲律師義)。疏主不存。以無文故。若爾。章云但三亦不合理。謂此文中。有主無主。唯兩相對。但合一句。若開三句。即應許是重輕相對。亦違此文也。
 
[0090a02] 有主犯不犯門五過五重輕門豈容合說者。今詳。設使有主之中。人非人物。是重輕門。五與過五。亦是重輕門。亦必不得合。且如說云人主想五錢若過。豈得即名重物重物想。已合說訖。若作文云。人主非人主想。重物非重物想。偷蘭。此方是合。故今直破。應云四句之中。律文並云五過五錢。何得說言重物重物想。已合說訖。然崇亦云。已合說訖者。不應理也。
 
[0090a09] 犯不犯門重輕門者。如下第三疏。境想義也。
 
[0090a10] 上問緣中對重物須有心差單雙者。今詳。何但闕緣須辨單雙。亦應具緣云重物重物想。若問緣。今詳。何但闕緣須辨。云重物非重物想及疑。即是心差也。非重重想。即單闕也。非重疑即雙闕也。然前具緣不立重物想者。義如上辨。
 
[0090a15] 戒本總句者。戒本云。不與。即是初句也。故釋相中開此總句為語。三中後三三句。戒本合說。故云物也。
 
飾宗義記卷第四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四末
 
[0090a24] [1]已下疏本第三制戒[2]竟中。人趣報勝者。崇云。人趣報勝。天亦應然。
 
[0090b02] 乃至形心俱是受道之器者。崇云。天有聖道。煞不成夷。北州得夷。非由道器。黃門二形。類北洲難。今詳。章中先簡非畜。是故說云人趣報勝(顯果勝也)。善因所招(顯因勝也)若爾天勝應殺成夷。為除此疑。故簡曰形心俱是受道之器。一者形是道器之類。如北洲。而彼洲人心多放逸。故心非器。二者心是道器之類。如黃門等。唯在南洲。南洲猒猛。心是道器。而由形缺。故形非器。三者俱是道器之類。如三洲中具根之者。此之三句。煞並得夷。即簡諸天。俱非道器。形非人類。心闕猒欣。故彼形心俱非道器。即由此理。兼顯北洲及黃門等。並即攝在道器類中。故薩婆多論第三卷云。問曰。何以但害人。得波羅夷。答人有三歸五戒。波羅提木叉多在人中得沙門四果。又佛辟支人中盡漏。是以害人。得波羅夷。餘道不得。准此論文。故顯北洲及黃門等。是道器類。問天能入聖。何非道器。答天無木叉。又得道少。故論說言多在人中得沙門果。又解脫分在人三洲。北洲難無。以類攝相。故所立義非不善成(然北洲人定壽千歲。必不可殺。無中夭故)。
 
[0090b20] 應壞四等者。舊名四等。新名四無量也。謂平等緣一切有情。脩慈等行。故云四等。俱舍二十九云。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生無量果故。崇云。此四無量。無學故成就。非是學人及異生得。如何乃云應壞四等。又成四等者。必不行煞之人定無四等。今詳。四等必不行煞。理則相符。而言無學方壞四等。違大小教。且違小教者。婆娑八十一云。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二種(謂曾得未曾得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外法異生。即外道也)。又瑜伽四十四云。菩薩略有三種。脩四無量。一者有情緣無量。普緣十方安住無倒有情勝解。脩慈俱心。二者法緣無量。住唯法想增上上意樂。正觀唯法假說有有情。脩慈俱心。三者無緣無量。復於法遠離分別。脩慈俱心。悲喜捨三當知亦爾。有情緣者。與外道共。名法緣者。與諸聲聞及獨覺共。不共外道。若無緣者。不共一切。准此等文。外道尚得。豈得唯說無學成就也。
 
[0090c12] 釋名者。梵云末奴跋沙柂。譯為人煞也。崇云。舊解不然。今解。息風名生。隔斷不續。名為煞生。或復生者。命根名生。隔斷名煞。今詳。涅槃第二十卷。為闍王說。息風名生。闍王俗人。不違法相。謂言息風。名之為生。世尊遂依隨轉理門。作如是說。若據實理。羯邏藍等。根未滿時。息風不轉。豈不名生。若不名生。煞應無罪。故婆沙二十六。說羯邏藍等。根未滿時。息風不轉也。又說命根名為生者。違婆沙論百一十八害生納息云。問唯法無眾生。云何而有煞生罪。尊者世友說曰。如雖無眾生而有眾生想。如是雖無眾生。而有煞生罪。(述曰)問意云。唯有色等五蘊實法。無別眾生。何故乃有煞生之罪。世友答意云。雖無眾生。而諸愚夫。於五蘊中。有眾生想。今斷五蘊。妄謂煞生。故得煞罪。論既明言無有眾生。何因定執有實眾生。大小乘宗同無眾生。若執有生。便同外道。豈順正理。故還依疏。斷壞陰境。以之為正。故即婆沙百一十八云。問諸蘊中。何蘊可煞。有說色蘊。色蘊可為刀杖觸。故有說五蘊。謂色蘊壞。餘之四蘊亦不轉故。如破瓶時乳等亦失。即疏所引雜心第五亦是明證。然薩婆多及大乘等。一剎那中。具足五蘊。若成實宗。十不善業道品云。五陰相續中。有眾生名。壞此相續。故名煞生(已上論文)。此謂識想受行次第而生。由壞色蘊。令識想等不相續生。名為煞生也。
 
[0091a11] 境用作名者。通律師云。煞者是用。生者是境也。
 
[0091a12] 若依多論者。多論無文。此是雜心第五。及婆沙害生納息中說也。
 
[0091a14] 四陰及命根者。理實四陰攝命根。何用及字也。而今意說。命為報主。故別說也(命根是不相應行蘊攝也)。
 
[0091a16] 以現在受刀杖使未來不續者。此合婆沙及雜心論。兩釋為一也。婆沙一說云。煞未來蘊。問未來未至。云何可煞。答彼住現在。遮未來世[1]諸和合。說名為煞。由遮他蘊和合生緣。故得煞罪。有說煞現未蘊。問未來可爾。現在不住。設彼不煞。亦自然滅。云何煞耶。答斷彼勢用。說名為煞。先現在蘊。雖不住而滅。然不能合後蘊不續。今現在蘊不住而滅。則能令其後蘊不續。故於現在亦得煞罪(已上論文)雜心兩說亦同但殺報色不[2]煞餘三者。汎論無記。總有四種。一者異熟(舊名報也)。二者威儀路。三工巧。四變化(亦名通異也)。此四無記皆通色心二聚。不相引發。各別而起。不同餘三發身語色。且如內起威儀路心。發起身業在路而行。是故威儀[3]從為名。又工巧心。發身語業。於壁等處。彫畫工巧。是故工巧從處為名。又變化心發身語業。昇空變化。及化金石等。故名變化。四並是無覆無記。唯起表業。不發無表(大乘異熟。唯是無記。威儀工巧。即通三性。變化即通善及無記。不同小宗)但煞觸塵不煞餘八者。十二處中。十種色處。於中除聲。皆是報色。聲非報法。上已數明也。然尋俱舍頌云。謂唯外四界。能斫及所斫。故知十八界中色香味觸四種外界。皆是所煞。不唯觸塵。蓋由婆沙等云。色蘊可為刀杖所觸。即執觸為所煞。然刀杖所觸者。謂相對礙。名之為觸。未必即是觸塵也(或可觸塵。能出告受。偏說觸塵)。
 
[0091b14] 斷頭腰二處者。婆沙二十七云。問何故斷頭及腰。便死。斷手足等而不死耶。答頭腰二處。是大死節。故斷便死。手等不然。復次欲界有情。依段食住。喉通段食。腹為食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復次頭是眼等多根依處(章中多人住處是也。謂於頭中。具五色根。此五色根。即十二入中五入是也)。斷之使壞眼等諸根。腹是息風所依止處。斷腰腹壞。息無所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章云。腰是出入息住處。即是論云息風所依也)。
 
[0091b21] 一念實[4]法無煞生者。此宗一念不具五蘊。要由識想受行四心次第而生。并所依色具五蘊。於斯五蘊假立眾生。離蘊更無別體。如林離樹無別林體也。此亦如是。故陰是實眾生[5]無假也。
 
[0091c01] 業煩惱為命根者。由業煩惱。招一期報。故立為根也。然此命根。離色心外。更無別體。不同有宗離色心外。有別實物。為命根體。
 
[0091c04] 迷法想闕當法想者。有餘皆言迷五緣犯法也。今詳。即說五陰實法。名之為法。若轉想心迷法想。若疑心闕。當此法想。故下疏云。闕決正心也。
 
[0091c07] 非人人想有前心吉者。古師但見非人之文。在人想前。不了煞心方便前後也。
 
[0091c09] 比於轉想等者。舉喻也。如轉想云。人非人想。即是舉其後非人想。以結前時人上因蘭。今非人人想亦是舉其後非人境。以結前人上因蘭。後相後境二門皆有本異兩殊。皆是舉後結前因罪。
 
[0091c13] 即此文是者。非人人想文是也。
 
[0091c14] 闕決正者。猶豫義也。
 
[0091c15] 次雙闕者。由有異境替本人境。即五緣中闕第一緣。復於異境疑猶豫。是問第二。故名雙闕。下諸戒類准。
 
[0091c17] 不同闕初緣者。若闕初緣。要於異[6]趣境起本境想也。
 
[0091c18] 別前闕第二者。前闕第二。疑當本境。今則不然。故有別也。
 
[0091c20] 若單雙俱闕境一六者。謂雙闕中具有闕境闕心之義。故望闕心。即須配在闕第二緣。闕心中辨。若望闕境。復須配在闕第一緣。闕境中明。然闕境中單雙各含。非畜杌木。以為異境。故成六也。
 
[0091c24] 想疑並闕心一六者。對本人境。轉想向外。緣為非畜及以杌木。疑心亦爾。故成六也。此止兩種一六之言。意除人趣。以為異境。以人異境。煞不免夷。故且除之也。
 
[0092a04] 單雙二闕廣各十九者。此即總說人等四境。以差大境。緣異本想既有十九。緣異本疑故亦十九。言十九者。人與非畜三異境上。各含闕緣[1]差心息不強而煞。即成十五。杌木除強。有餘四種。便成十九。想疑各然。即是境差。三十八也。下諸戒首准此應知。更不煩辨(章云。此二闕者。單雙二闕也。即下文更不煩辨也)。
 
[0092a10] 容得提吉者。不煞而打。若大比丘即得提罪。餘眾即吉也。
 
[0092a12] 輕重二蘭者。遠近因別也。
 
[0092a13] 具七方便者。闕通緣中。初三兩緣。即闕方便也。闕別緣中。第一緣即境差也。闕第二即想疑也。闕第五即境強緣差心息也。由有此三不得煞故。下諸戒類知。
 
[0092a16] 餘二類然輕重為別者。皆須制意釋名具緣闕緣也。非人變畜。同入非人。煞之得蘭。不變畜提。並如下文也。
 
[0092a19] 雜寶藏憂陀美王緣起。如彼經第十卷說。
 
[0092a20] 無別二逆者。俱舍十八云。若有害父。父是阿羅漢。得一逆罪。以依止一故。若爾喻說當云何通。去告失欠持。汝已造二逆。所謂害父。煞阿羅漢。彼顯一逆由二緣成。以二門呵責彼罪(喻說者。謂有喻說契經也)。婆沙百一十九。亦同。伽論第一。問頗有。煞比丘尼。非母非阿羅漢。犯波羅夷。得逆罪耶。答有若父出家。受具足戒。[2]戒轉根作尼。打尼得吉。打具戒父提。餘文皆吉也。
 
[0092b03] 父實變者[3]者已命終竟此謂剎那中陰即受畜報者。疏意云。父之假者。實已轉變。成畜生身。謂父命終受[4]中身。但一剎那。即受畜報。時中迅速。故不覺知。理實中間。已逕生死。故婆沙第七十說。劫初時人。忽變為虵。有一釋云。有餘師說。彼逕死生。若爾死生。必受中有。如何眾人不見間斷。答中有迅速。時人不知。如彼廣說。此餘師義。婆沙雖復詳為不正。餘師何必肯伏婆沙。更有別釋。如破迷記。今不敘者。彼欲且昭崇師高慢。而亦不將以為實理。然崇破此舊義十六[5]條云。轉根者[6]本生死。故婆沙釋劫初時人云。忽有腹行者。共號為虵。問云何人趣即作傍生。答非即人趣轉作傍生。但彼身形。前後有異。於中有說。彼恒是人。然宿業緣。興衰不定。初福業勝。故作人形。後時食惡諂曲增故。人形相滅。變似傍生。如或有人。被他呪術。變似驢等。而實是人。復有說云。彼是傍生。然彼遍從極光淨歿。乘宿惡業。受傍生趣。前福餘勢。初時似人。後時食惡[7]惡諂曲增故。人形相滅。復傍生形。乃至則知。舊解其失四也。曾聞崇師以此疏中陰。問寶法師(此法師後入東部住佛授記寺)。法師數年。未能決斷。後時因撿婆沙論文。遇見此文。方為斷決。以為不正。今詳。法師亦是未曉婆沙宗意。此婆沙宗。一剎那思造牽引業。多剎那思造圓滿業。既從一思無差別因。所感總報。故盡一形。必不可轉。其圓滿業。既有多思。所感別報。故容轉變。是故婆沙兩釋意云。或造一思。感畜生報。而由多思。圓滿此業。故初似人。後復本形。或造一思。感人總報。亦由多思。圓滿此業。故初是人。後似畜報。今准大乘。多思牽引。多思圓滿。故由多思牽引總報。亦可改轉。由藏識中。人畜差別名言種子為親因緣。由其造業時業增上力故。令人與畜親生種子雜起現行。豈同婆沙。五百羅漢不染無知並未能斷。妄釋一思。為牽引業。而現是畜。云實是人。或現是人。云實是畜。云實是人。深為謬矣。若爾大乘人變為畜。有中有不。答為往餘方。故有中有。即本處生。何用中有。良由造業萬類差殊。故使難思。色類報別。唯佛具足自業智力。方能了知。豈羅漢等而能通釋。故今疏中依餘師義。論其實理。應依大乘。問婆沙後釋云。本是畜。初時似人。即煞此人。為得何罪。今詳。婆沙雖是謬釋。且應為釋。煞得愆夷。害心重故。人相在故。實人似畜。反此應釋。
 
[0092c18] 勞不滿者。他皆釋言。有生身恩。無養身[8]思。故勞不滿。今詳。生恩重於養恩。故婆沙百一十九云。如有女人羯剌藍。隨有餘女人。收置身中。後所生子。以誰為母。煞害何者得無間罪。答前為生母。後為養母。唯害生母。得無間罪。以羯剌藍。依前生故。諸有所作應諮養母。俱舍十八亦有四文。准此論文。俱生非養煞之得逆。故不得言生而非養。名勞不滿也。應言勞不滿者。父母於子。恩愛情微。畜無智故。名勞不滿。子於父母。害心不重。以報劣故。故章云。又報劣故也。
 
[0093a03] 初緣四蘭者。若據異境。有一句夷也。
 
[0093a04] 易想四句者。謂轉易異想。即轉想是也。
 
[0093a05] 降斯已還者。謂餘有學人也。如婆沙百一十九云。問如害阿羅漢。得無間罪。害諸有學。亦得是罪耶。答不得。所以者何。前說無間。由二緣得。一背恩養。二壞德田。害諸有學非壞德田。以彼有功德。亦有過失。有妙行行。亦有惡行。有善根。亦有不善根故。問退阿羅漢。害之得無間耶。答不得。還是有學故。如前說。問此於最後命將斷時。必住無學。云何不得無間耶。答於無學身。無惡故心故。謂彼但於學者身中起煞意及加行。非於無學。由無無間因故。不得無間罪(背恩者。釋父母逆也)地藏經者。十輪經也。
 
[0093a15] 漫心成逆者。婆沙一百一十八亦云。問彼不了知是阿羅漢。何故得無間罪。答不以了知故得罪。以壞德田故得罪。彼於苾芻眾中。起無簡擇等煞意樂。由此極惡之心。害及羅漢。是故得逆。古師意言。下文[1]價人漫心供佛。今師破云。樹神告知。故不須引浪判尅漫也。
 
[0093a21] 得逆罪者。謂不欲煞。作打佛心。是逆之類。非正逆也。故俱舍十八云。要以煞心。方成逆罪。打心出血。無間則無。然母無論第三云。有波逸提。不生善根。亦無羯磨可得除罪也。何者。如比丘瞋心欲斷佛命。打佛得提不可懺也(已上論文)。欲煞而打。但合得蘭。是煞因緣故。不欲煞打。方可言提也。
 
[0093b03] 佛或闕二者。一理二教也。被異來替。故不成逆。即闕理也。本期成夷。今但得蘭。即闕教也。
 
[0093b05] 本蘭今蘭故者。佛必不由外緣所加煞行。雖然唯應得蘭。今事異時。縱異境替。還得蘭罪。故云本蘭今蘭也。本謂加行。今謂事停也。
 
[0093b08] 父等唯一者。此前害佛被異來替。有二門義。一者望本期說。於佛境理教[2]但闕。二者望不可害。於本佛境闕理不闕教。而今害父。被異來替。唯一門義。謂於父上。夷逆俱無。即是理教俱闕也。又言父等者。等取母及羅漢也。
 
[0093b13] 對佛想疑不簡趣之同異或二或一者。先釋或二者。由實是佛。佛無害義。決不得夷。即是闕教損。由向外緣。同異趣相或疑。以心輕故。復闕理也。次釋或一者。闕理同前。而不闕教者。本蘭今蘭故也。
 
[0093b17] 父等同趣[3]相疑唯一闕理不闕教以本夷今夷故者。唯一義也。本夷今夷者。是容有義。亦非決定也。且如經文。作餘人想疑。先結想疑二因罪訖。儻不斷命。不必今夷。
 
[0093b21] 教名該三人者。不煞而打佛及羅漢并父。為三打並提也。在家父打得吉。故言全異打在家父。及出家父並無逆罪。故言皆無違理也。
 
[0093b24] 人緣合辨者。此人即是制戒緣也。
 
[0093c01] 五停心中多貪欲故不淨對治者。一切有情煩惱偏增。不過五種。為治此五。脩五停心。涅槃三十六具說五停。瑜伽二十六聲聞地中。亦具足說。如彼論中引經文云。云何苾芻勤脩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謂彼心比丘。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若唯有嗔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癡行。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述曰)謂或有人貪欲偏增。由有貪增之行相故。名為貪行。此貪行者要須緣境。作不淨想。心息貪增。方能入道。舊名停心。即停息義也。或有瞋行。令脩慈愍。或有癡行。迷於緣性。遂妄執有冥諦梵王等。以為緣起。此應觀察十二緣生。正緣起性。以除癡行。或有是我而起慢行。應觀身中六界差別。了達無我。以除慢行(四大及空識為六界)。或尋思行掉散心多。令緣息風。止散動行。此並世尊稱機設藥。而崇乃云。然五停心亦不遍脩。於中要者。唯有二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今詳貪尋理須此二。儻愚緣性等。豈得同然。此出小宗俱舍中偏僻之教。豈能遍達有情機緣。又云貪有四種。一顯色貪。緣青瘀等。二形色貪。緣被食等。三妙觸貪。緣蟲胆等。四供奉貪。緣屍不動等。此貪雖骨鏁能除。以骨鏁中無四貪境故。教比丘脩骨鏁觀。即能除彼四貪不生。故涅槃云。貪欲病者教觀骨相。若作骨觀。釋此文者。非直即與此文相應。亦復不乖入道次第。若取智度論中五種不淨釋者。非直不應趣入之門。亦為一切聖教相害。諸師不知旨趣。直見不淨名同。引來釋。遂成大妨。以此即是念處位收。如何至[1]後中却脩持息。今詳。骨鏁是緣外身。謂貪欲者。貪他身顯形等相。故脩骨觀。以除四貪。今觀律文。乃是自緣內身不淨。觀成自猒。何得妄判。若作骨觀。與律相應。問准何教文。脩不淨觀。緣他緣自。有差別耶。答瑜伽二十六。聲聞地中。不淨觀門總有六種。以除五貪。破迷記中已廣釋訖。今不具陳。但述要者。謂貪有兩。一於內身。欲欲色欲貪。二於外人。婬欲婬貪。不淨亦有二。一者依內汙穢不淨。謂內身中髮毛爪齒等三十六物。二者依外汙穢不淨。謂或青瘀。或復膿爛。廣說乃至或復骨鏁。或便穢等。此二種中。由內污穢不淨所緣。令於內身欲欲欲貪心得清淨(此則緣於自內身中三十六物不淨充滿。以用對治希外欲境之欲貪也)。由外汙穢不淨所緣。令於外身婬欲婬貪心得清淨。婬相應貪復有四種。一者顯色緣青瘀等。二者形色緣變赤等。三者妙觸緣於骨鏁。四者承事緣於散壞。准此論判。足彰內外。故知所引五種不淨。是緣內身。與律符會。以律文中猒內報故。
 
[0094a20] 已辨正理。次述崇意云。五種不淨。是念處位。凡脩觀法。要從五停。次入念處。今五不淨既是身念。如何後文却教持息。以其息是五停故。若從念處。却脩五停。故知乖理。今詳。智度論二十一釋。身念中明此五種不淨。彼意欲辨三十七覺道品法中四念處位。通初習業。若五停心。若總別念。皆是道品之中四念處攝。如何但見四念名同。即浪判為七方便中四念處住位。又教持息為尋思行。教脩不淨。乃為貪行。所為全殊。何名趣次。又准智論。息念亦是念處所收。寧得局判。為五停位。故彼智度論五十三云。復次須菩提內身中脩身觀時。一心念入息時知入息。出息時知出息。廣如彼說。此等並約通名四念。但緣色法。以之為境。即名身念。緣受心等。准此亦然。是故有漏無漏觀門。無不皆收入四念住。何得五停。不入念住也。經論法相甚深甚深。或合或離。乍通乍局。願除滯執。審察真詮。
 
[0094b12] 身貪有五種者。此乃古德搜括經論。立斯五種也。一者財貪少欲來治者。諸論皆言小欲喜足(舊名少欲知足)。俱舍二十二云。言喜足者。無不喜足。言少欲者。諸無大欲。問所無二種差別云何。謂於己得妙衣服等。更多求者。名不喜足。若於未得妙衣服等。多希求者。名為大欲。世親破云。豈不更求。亦緣未得。此二差別。便應不成。故應說言。若於己得不妙不多。悵望不歡。名不喜足。若於未得。求妙求多。名為大欲。與此相違能[2]治之法。名為喜足。乃以少欲。二者色貪說不淨行。三者婬貪捨無量治。俱舍二十九云。毗婆沙說。欲貪有二。一色。二婬。不淨與捨。如次能治(色謂顯形等可意也。婬謂婬欲也。有人言非婬欲者謬也)。雜心第九亦同。俱舍世親復別釋云。理實不淨能治婬貪。餘親友貪。捨能對治(此是捨。即是四無量中。捨無量也。此二皆以無貪喜根。為[3]〔答〕性)。四者名貪示眾生空者。成實論。於五陰中。假名眾生。執此假名為實生。而生貪愛。名曰名貪。故成論十三貪因品云。染著假名。則貪欲生。第二十三智相品云。如瓶中無[4]外。名曰空瓶。如是五陰中無神我。故名為空。五者法貪空治者。既達生空。復觀五陰實為空故。第十四身見品云。復以空相。滅五陰相。又云。五陰散滅。是為法空。廣說如彼。
 
[0094c08] 能變除不淨者。彼論長行云。食以上饌眾味餚饍。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况人衣食。(述曰)四大合成此身形質。名為身性。身性能變食為糞除也。智論二十六云。或作猪狗常噉糞除。故知除即糞也。
 
[0094c13] 初舉前第二等也者。如上科文。為四。一依病設藥。二比丘默念。三順教尅獲。四方求捨命。今此第二大文亦四。初有三文。如次重舉前大段中後三文也。
 
[0094c16] 見論鹿杖沙門作沙門形相者。見論第十云。作沙門形。剃頭留少周羅髮。著壞色衣。所[雨/復]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皆比丘拾取殘食。以自生活(已上論文)。見論第十。婆裘河者。世間有人言。此河能洗除人罪。鹿杖沙門念言。我當往婆裘河洗除我罪(已上論文)。此外道執也。
 
[0094c21] 文言[5]杖如塚間等者。多論第三。問佛一切智。何故教諸比丘。令得衰惱。若不知者。非一切智。答曰。爾時不但教六十人。佛教無偏。但受得利有多有少。故無咎也。
 
[0095a01] 佛知眾生根業始終必以此緣後得大利。見論第十云。語比丘。我入樂靜。半月獨住。勿令人來至我所。唯聽一人送食。何以如來作如是勅。以觀往昔五百獵師。煞諸羣鹿。因墮惡道。經久得出。得生人間。出家為道。五百比丘。宿殃未盡。於半月中。更相煞害。此惡業至。佛所不救。是故如來半月入靜。於五百中有凡夫人。是故如來為說不淨。因觀不淨。猒離愛欲。得生天上。若不離愛。生不善處。是故為說令生善處。佛為說已。復作是念。若比丘死。來向我言。一比丘死。或三四死。乃至七死。非可以我神力救護。是故入靜。欲息諸譏。使人言佛一切知。而不能斷弟子相煞。其中有人答言。世尊入定。是故不知。若佛知者。必當制斷。
 
[0095a13] 更說法中文兩者。前科文言第二唯願下請更改觀。今此言更說法者。即是[1]其科也。
 
[0095a15] 貪患者。顯煩惱也。從煩惱發業。業與煩惱。是集諦體也。
 
[0095a17] 次第反對前煞緣中四句之文者。前說不淨觀中文四。一依病設藥(今此文亦爾)。二比丘默念(此云亦爾)。三順教尅獲(此文亦爾)。四方求捨命(此文第四。即是獲果。故知前三。是獲果[2]〔咀〕不同前文。為煞因果。故云反對也)。
 
[0095a21] 從伴作名者。理實此觀以慧為體。今言念者。由念能令專住一境。念慧想應。俱是心所。故是伴也。俱舍二十二云。契經中說阿那波那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慧由念力。觀此為境(境謂息風)。故名阿那波那念以慧為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乃至)此相圓滿。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謂繫心緣入出息。從一至十。不減不增。恐心於境極聚散故(減十心聚。[3]〔謂〕十心散)。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離是三失。名為正數。若十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經而復始。乃至得定(先從入數。五入五出以之為十)。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4]息而行。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恒隨逐。若念息出。離身為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恒隨逐。有餘師說。息極遠乃至風轉。或吠嵐婆。此不應理(吠嵐婆此云迅猛風)。此念真實作意俱故(若假想者。名勝解作意。如觀自身為白骨等。若稱境者。名真實作意)。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暖。為損為益。觀謂觀察。此息風已。兼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准觀五蘊。是四念住位。以其四念。攝五蘊故)。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謂從四念。引起緣四諦觀。從暖漸至世第一法等也)。淨謂升進入見道等(等取無學道)。有餘師說。念住為初。金剛喻定為後名轉(從此已前。有煩惱故。未名為淨)。盡智等方名為淨(等取無生智也)。婆沙二十六釋息念。不[5]繫具敘。思覺者。新名尋思也。
 
[0095c01] 戒本中持刀與人者。安煞具煞。崇云。此釋不然。彼自解云。此牒緣中。持刀讚勸。今詳。五分第一。初緣自手煞人。制一戒本。又因眾多比丘得病。語諸比丘。與我刀繩。與我毒藥。與增病食。將至高堓。時諸比丘。皆隨與之。佛即呵制。汝等愚癡。自斷人命。與刀令死。有何等異。即制第二戒本云。若比丘自斷人命。持刀授與。得夷。不共住。又因住病人。索刀繩等。諸比丘言。佛不聽我與人煞具。遂教人煞。即觀制第三戒本。故知持刀是安煞具。此律文言安煞具者。先知彼人猒患身命。即持刀毒若繩。及餘支具。置之於前。乃至廣說。故知即是五分緣起。勿謬破之。讚勸等煞。五分律中。皆緣起也。
 
[0095c13] 一念識支託父母胎者。且准薩婆多。十二有支。分為三際。無明與行。立為前際。次有八支。立為中際。理實中有。即屬中際。然約增勝。約入胎時。中有後心。緣於父母。生顛倒心。最後一念。結生染識。立為識支。從此續生生有初位。名羯邏藍。從羯邏藍。次第乃至鉢羅奢佉。五位之中。未生眼耳鼻舌四根。總名名色。即鉢羅奢法。六處已滿。名為六處。出胎已去。根境識三雖復和合。而名為觸。然未了知苦樂差別。故或有時觸火觸刀。但名觸位。此意顯三五歲來。理實胎中亦有三和。而今勝顯。故獨標名。次了苦樂。避損害緣。名為受位。此即意顯十四十五已來。次起婬愛。名為愛位。次廣追求。名之為取。取即是愛。然極增廣。別立取名。次因追求積集當業。名之為有。此之八支。名為中際。從此後生。如今時識。名為生支。此後次第至當來受。總名老死。此之二支。名為後際。此三際中。前際即是過去煩惱。并所發行。以之為因。感得中際。前之五支。以之為果。即中際中愛取煩惱。復發[1]者業。以之為因。招於後際生與老死未來之果。彼宗亦名三世二際。謂前七支以為前際。後五支名後際也。廣如俱舍第九順正理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婆沙二十三釋之。今云一念識支託父母胎者。辨取中有末心也。俱舍正理並有兩釋。一釋即取中有末心。同時精血。生次後念羯邏藍等。一釋即是中有之末。一念根大依精血生。此精血[2]中有根大。以生次念羯邏藍等。順正理師取後為正。然雖中有是不可煞。今且通取入胎位故。[3]故言初識也。或可此律准同大乘。生支即是識支現行。即是創依羯邏藍識。為識支也。大乘正義。尅性分別。無明與行及愛取支。通於現行及以種子。識等五支[4]以有支。唯是種子。生與老死。唯是現行。略分為四。一者能引支。謂由無明發福等[5]云行。引本識中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果種子令生現行。故名能引。二者所引支。即此識等五果種子。名所引支。三者能生支。謂由愛取。潤前識等五果種子及福等行所有業種。轉名為有。此之三支。親生當來生與老死。名能生支。即五果種生現行時。名生老死。由此應知。識支現行。即名生支。故瑜伽第九。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立為識支。復應知了無明與行及愛取有。以之為因。識等五支。是果種子。生與老死。是果現行。故唯識論破[6]論小宗云。一重因果足顯輪迴。施設兩重實為無用等也。廣釋如唯識第八。
 
[0096b05] 五分似人者。謂四十九日。即是胎中五位。初之四位。如次即為四七日也。次三七日總名鉢羅奢佉。鉢羅奢佉此翻枝枝。此謂第五七日止有形相。第六七日生眼等根。第七七日髮毛等現。總名枝枝也。
 
[0096b09] 自業為四者。一自煞。二身現。相三口說。四身口俱相也。然尋文相。坑塪倚撥與藥安具。亦是自業。然不親為。是故且寄教人中辨。故首律師云。八是自業也。
 
[0096b12] 彼有遣使書故者。謂下釋中。遣使為一。遣書開二。合有三遣也。然今列章。但列彼二云。若遣書。若教遣使書。略無初遣使也。下釋第十四章云。遣使者。若遣使往彼。汝所作善惡。廣說如上。承此口歎死自煞者夷。方便不死蘭。今此列章中無也。問此第十四云遣使者。與前第三遣使何別。答前是遣使直煞。後是遣使口歎。令其自煞也。餘遣書尋文自曉(餘釋非理)。見論十一。若教今日煞。受教明日煞。或復反此中。前後亦爾。煞者得夷。教者脫重罪(已上論文)。多論第三。大同也境想釋名者。識謂內心。取境像別。問何不名境疑。答文中雖言人疑蘭等。而亦由想取像不決。通名境想。亦可得名境疑。而且從初受稱也。
 
[0096b24] 境有優劣是非者。總談上下諸篇。故云優劣。各有本異之別。名是非也。
 
[0096c02] 心有濃淡謬悞者。上下諸篇。境想五句。於中初句名為濃淡。下之四句。名為謬悞。
 
[0096c04] 犯齊一品者。初句齊果罪也(一一果罪約八業明。亦是犯齊)。
 
[0096c05] 犯等四句者。一犯。二不犯。三輕。四重也。
 
[0096c06] 俗者如販者。謂販賣戒唯二俗犯。五眾不犯也。謗(大二小謗)覆(覆麤罪)。說(說麤罪)。疑(疑惱)。藏(藏衣鉢)。二宿(未具女人同宿)。外局衣食(取衣浣衣讚食指授)。尋此衣食。既是外事。不應在此內報門辨也。又尋奪者。理通內外。應別立門。不應唯就內報中辨。
 
[0096c11] 如謗覆說義該兩眾者。且謗與說。尼戒本文。無別緣起。直列出之。故知大小二謗。俱五殘提也。說麤俱五提也。論其覆麤。尼八夷中覆麤夷戒。及大僧覆麤戒。並云除餘人告。故知尼覆四夷八夷。並得夷罪。僧覆四八。但犯提罪。然尼單提復有覆麤戒。直列戒本。故知僧殘已下覆之。俱五犯提也。
 
[0096c17] 餘通可知者。謂此既辨形報通局。前門復辨道俗通局。其內外門及大小門。雖已辨局。而未辨通。故今須辨。通內外者。如後當知。通大小者。准多論說。取浣通望。尼三眾犯。准祗取尼下眾衣不犯。如是等類。隨應當知。
 
[0096c22] 通四趣者。人天非畜也。
 
[0096c23] 境仍是寬者。加水風空。故不同犯婬也。
 
[0096c24] 如觀許等想者。發諍戒境想云。觀作觀想。廻僧物戒境想云。許作許想也。
 
[0097a02] 染心衣食者。尼受染心男子衣食犯僧殘。境想云。染汙心染汙心想也。
 
[0097a04] 盜奪虫水等者。通損內外也。如虫是內水為外也。
 
[0097a05] 第三有無者。謂諸戒中何戒有境想。何戒無境想也。
 
[0097a06] 二六者。第二篇六戒有也。頌曰。摩麤媒兩房(謂摩觸二麤媒及兩房)。三十有一(迴僧物是)。九十十五。頌曰。說地生虫水(說麤堀地壞生用虫水)。日暮讚兩足(足初足也)。非殘不受酒(非時殘寶不受飲酒也)。飲虫并覆觀(覆麤發諍)。
 
[0097a10] 二房舍七者。前房四重。一過量。二不處分。三有妨。四有難。後房三重。除其過量也。
 
[0097a12] 盜媒麤壞[1]生各有二重者。盜中一者有主有主想五錢過五錢。二者有主有主想減五錢過五錢。三者有主有主想減五錢。媒中一者。媒嫁媒嫁想。二者人女人女想。麤語者。初麤戒中。一者麤語麤語想。二者人女人女想。壞生中。一者種子生作生想。二者草木生作生想也。
 
[0097a18] 除十者。頌曰。婬觸并三二(二麤。二房。二足。合為三二也)。讚暮想為十。除十六戒。同頌曰。三夷媒廻說。堀壞非殘受。二虫酒覆麤。發諍等十六。
 
[0097a21] 略出戒本者。尼律中直列戒本。無別緣起也。
 
[0097a22] 摩觸五句。人男人男想染心四句。染汙心染汙心想也。
 
[0097a24] 對便二十一者。盜媒壞各二也。
 
[0097b01] 局此境犯者。此等皆局大僧尼犯。餘眾則輕。應言比丘比丘想。隨應知之。
 
[0097b03] 如祇二隨咸有境想者。祇律十八。隨舉比丘戒云。舉不舉相越毗尼。不舉舉想越。舉舉想提。不舉不舉想無犯。隨擯沙彌戒云。駈想等准前應知。
 
[0097b06] 媒麤等反此者。前言以無所對法故。今媒麤等。有所對法。可為境想。故云反此也。尼覆戒應言麤罪麤罪想等也。
 
[0097b09] 第四門多小者。欲辨此門。要知兩義。一者了知三重相對。二者懸談此門意趣。且三重相對者。一者重輕二境相對。且如人境。望非人境。[2]望非人境。二境相對為境想者。煞皆有罪。名曰重輕門也。人對畜生。道對非道。應知亦爾。二者犯二境相對。且如有主對。無主物。不與而取。名犯不犯門也。不處分等。應知亦爾。三者本異二境相對。於中有兩。一者望戒以說本異。如煞人戒人為本境。縱使始終迷人為畜。雖望本期畜是本境。今由望戒即人為本。與上相違。名為異境。二者望本期心。以說本異。如本期心。欲煞人境。今還對人趣煞方便。稱之為本。起方便後。有境差來。始名異境。故應了知本期望戒二種本異。第二懸談此門意趣者。古師一向定判煞婬觸麤語等。為重輕門。盜覆說等。為犯不犯。然覆說中。麤非麤想者。非麤一向謂全非罪。故知亦是犯不犯門。今師破彼定判之失。且如殺人。人對畜等。可是重輕。若對杌木。即犯不犯。故知不定也。盜對無主。是犯不犯。對非畜物即是重輕。亦是不定也。或有唯是犯不犯門。如處分非時等。又應了知。據律現文。境想唯據本期本異。結罪亦是唯結本境。疏中所辨古今意者。欲攝多義。通據本期。及以望戒。兩種本異。既明本罪。亦兼異罪。隨應當知(次當釋疏)。古師釋中。轉想及本迷並得夷蘭罪者。並釋五中第三句也。轉想意顯本期本異。本迷意顯望戒本異。兩本並夷。兩異俱蘭。故云並得夷蘭也。汎論諸戒□第三句者。婬酒兩本。皆犯究竟。所餘諸戒元期本犯(犯因罪)望戒本者。一向不犯(疏意且然。義實不盡。如上方便義中破之)。
 
[0097c11] 若煞妄摩觸及二麤等者。二麤謂是二麤語也。此等並約有情之中重輕門并也。
 
[0097c13] 本迷二境者。謂迷犯境。為不犯境。此即緣二境迷也。
 
[0097c14] 何以覆說第三麤非麤想落[3]聞通者。此難意中含有兩勢。一者汝言輕重定有。第三何以[4]說麤非麤想。是重輕門第三落開。二者以彼二戒麤非麤想是輕重故者。汝莫定言。麤非麤想是犯不犯。上篇相對。即是重輕門。故為如此。好者定判即妨也。
 
[0097c19] 重輕之中位有其三者。先且總述疏中意者。重輕門中進入不犯。便具二門。一重輕門。二犯不犯門。又辨犯不犯門。退就重輕。亦具二門。一犯不犯門。二重輕門。就前重輕具二門中。位即成三。謂將定五以為一位。以戒四五復為兩位。故合三也。就犯不犯門位亦成。亦謂定五及戒四五。合成三也。然尋疏中兩處三位。名雖是同。而於重輕門中。釋或四五。純就本迷釋之。於犯不犯門中。釋或四五。乃即雙就轉想本迷兩義而釋。由此故令讀誦之者。心生迷亂也。
 
[0098a04] 先辨重輕進入不犯三位義者。疏云。若轉想定五者。轉想本迷。一向定五。然易解故。疏中不重釋也。次釋或四五。以其難曉。是故疏中重釋云。云何或五。若想對二趣已下。是約重輕門本迷為五也。又云若想對無情已下。約犯不犯門本迷為四也(此即先約重輕通入犯不犯門。純約本迷釋或四五訖也)。如似覆說類前亦爾已下。正破古人所辨覆說。一向唯就犯不犯門。本迷局四。今師意云。若對下三篇。亦是重輕門攝。即本迷應五。故疏云。若對下三輕重應五也。又亦得就犯不犯門本迷為四。是以疏云。然落開通此是全謂非罪[1]而說者。無犯故然(即是破古本迷局四。而顯今師本迷通或五四也)。次辨犯不犯門退就重輕三位義者。疏云若准此義犯不犯位亦有三已下是也。此門[2]戒四五。即是雙就轉想本迷釋也。疏云。作想轉迷者。如次即是本迷轉想之異名也。
 
[0098a18] 犯中無重輕者。謂不處分一向殘罪。不同煞等人畜夷提也。
 
[0098a20] 餘准可知者。下篇類准也。謂如學家受食。高下著衣等。並犯中無等。並犯中無重輕也。
 
[0098a22] 通約本異二境者。據義非文。文唯辨其本境罪故。[3]名據本境四即齊四等。據文非義也。然婬酒戒。本迷本境。亦有五句。今言迷四。且談餘戒也。崇師廣敘此門義說。彼即破云。若言相對三趣。犯境起迷。以吉羅故。
 
[0098b02] 為斯具五者。如似始終迷人。作非人想。煞人無罪。非人有吉。此吉乃是異境上吉。何[4]開境想第三句事。斯既非本。不[5]合預入境想階次。今詳。此據望戒本異。故無失也。又云。煞中亦有非畜為重輕門。亦有非情為犯不犯門。何須先約重輕作三位也。次犯[6]次犯不犯。更作三位。今詳煞中須進。盜中須退。故亦無失也。又敘此疏中。若據大境四即齊四節。遂即破云。又此境想位通本異。如何局言若據本境。今詳境想。境雖本異。而論結罪。唯結本境。故言若據本境。故亦無失也。更有多言。准例應[7]故。
 
[0098b12] 五等之差餘亦類然者。餘戒類然也。上文兩戒。雖有境想。然其初戒。境想義異。盜戒之中。復但四句。故並不對。以釋義門也。
 
   ○大妄語戒
 
[0098b16] 聖人有正語業命。故決不妄語也。
 
[0098b17] 空慧定者。准此律中。即是無色定中空處定也。然准十律第二卷云。目連入無所有處定。與此不同也。
 
[0098b19] 目連語濫者。濫似妄語也。
 
[0098b20] 以出世間法誑他得罪者。不然。應言以過人法誑也。以其有漏定等誑人亦夷。而非出世法也。下准應知。
 
[0098b22] 餘吉是凡者。謗妄兩提之下因吉也。
 
[0098b23] 蘭吉二妄通誑三趣者。妄謗因蘭。即是誑人。若稱勝法對非人蘭。即誑非人。若對變畜稱聖得蘭。即是誑畜。故知蘭妄通誑三趣也。次論吉羅。提下因吉。即是誑人。對非人妄蘭下之吉。即誑非人。對不變畜大妄得吉。即是誑畜。故吉亦通誑三趣也。
 
[0098c04] 第三虗實者。謂境虗實也。如妄語時身中。實無勝法可緣。名為境虗。由實不得。聖知在身。故心既知無勝法可緣。而口違心。復是心虗。故俱虗也。
 
[0098c07] 蘭吉兩妄義同上二者。三趣蘭吉。隨其所應。若稱聖法。即是俱虗。若稱凡法。唯取心虗犯也。
 
[0098c09] 殘提二妄境[8]難是事通於內外非是聖法無問境之虗實但使心虗皆成妄語者。意說大妄。約理而成。頗有約事亦成妄不。故今釋云。境雖是事等也。首律師云。自三根名內。他三根名外也。
 
[0098c13] 彼人不清淨者境實心虗者。如下文言。若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波羅夷。便言見犯僧殘。此即顯其境實心虗也。
 
[0098c16] 有想不妄可得出者是境虗心實者。儻若出者。作文應言。若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波羅夷。是中有見聞疑想。便言見聞疑犯。若作此說。便稱實心不成謗罪。是故謗戒不得出也。今詳此句。名境虗心實者。無實三根不稱口說。名境虗也。心中橫想。謂有三根。口說稱心。名心實也。疏意雖亦然有違妨。前句既約彼人不淨。名為境實。何故此中不約不淨。名為境實[9]人此既約無實三根。名為境虗。前句何不約無三。名境虗也。今且為救。汎論境界。或二或三。所言二者。一是心內所現想境。如實無三橫想。謂有當橫想心有三相現。二是心外實事之境。曲開為兩。一約實行。彼人不淨。二約實相。彼人身上。實無三根。即以無三名為實相。今者為成句數差別。所以前句境實心虗。即取實行以為境實。今此所論。境虗心實。即取實相以為境虗。後諸違妨。咸准此通也。
 
[0099a07] 殘提義同者。謗殘妄提也。
 
[0099a08] 離為六心者。謗殘妄提。各離六心也。下雖有文。今欲辨異。故須懸敘。且謗六心者。第一句云。彼人不清淨不見聞疑彼犯夷。便言見聞疑犯得殘。第二句云。彼人不淨不見聞疑彼犯夷。生見聞疑想。後[1]妄此想。便言見聞疑犯得殘。第三句云。彼人不淨不見聞疑彼犯夷。是中有疑。便言無疑見聞疑犯得殘。第四句云。彼人不淨不見聞疑[2]彼夷。是中生疑[3]後便妄疑。便言見聞疑犯得殘。第五句云。彼人不淨不見聞疑彼犯夷。見中無疑。便言有疑見聞疑[4]見聞疑犯得殘。第六句云。彼人不淨不見聞疑彼犯。是中無疑。後[5]疑妄無疑。便言見聞疑犯得殘。次辨小妄六心者。第一句云。不見聞觸知。言見聞觸知[6]言提。第二句云。不見聞觸知。有見聞觸知想。便言不見聞觸知提。第三句云。不見聞觸知。意中生疑。便言無疑見聞觸知提。第四句云。不見聞觸知[7]無疑。便言不疑不見聞觸知提。第五句云。不見聞觸知無疑便。言有疑見聞觸知提。第六句云。不見聞觸知無疑。便言疑不見聞觸知提。復有一六。第一句者。見聞觸知。言不見聞觸知。反前廣說。此二六中。若境若心。隨其所應。稱口所說。名之為實。不稱口說。名之為虗。然就境中有三重境。如前已辨。隨應決了。如應當知。
 
[0099b05] 對小妄辨異者。謂舉謗六對小妄六以辨異也。此中辨異境虗實。並約實相境判也。
 
[0099b07] 咸是境心俱到者。即是虗也。謂境心俱虗也。前辨四句云。彼人不清淨者。境實心虗。今此復言六心皆是境心俱到者。前據實行境說。此據實相境說。故不同也。
 
[0099b11] 如自言毗尼者。下滅諍犍度。制自言治法文中。但言自今已去與諸比丘制自言治法。既不簡別。故一切犯皆問自言也。
 
[0099b14] 解有多說者。即古今說不同也。章中兩說。前說即是雲遵同說。故云多說。
 
[0099b16] 須有自言者。謂律文中。就易治者說。故須有自言也。
 
[0099b17] 僧尼二覆不同者。尼覆夷戒。由罪重故。須眾治罸。故戒本云。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犯波羅夷。不自發露。不語眾人。不白大眾。若於異時。彼比丘尼。或命終。或眾中舉。或休道。入或外道眾。後作是言。我先知有如是如是罪。是比丘尼夷不共住。(述曰)既云彼作是言。我前知有罪。即是不問[8]白言也。大僧覆麤戒中。既無自言。良以非壞眾故。故不同也。
 
[0099b24] 今此戒中有不問自言者。緣中根本。慰問比丘。汝等以何方便。不以飲食為苦本。不問犯彼即自言也。實得道戒。下開文中。增上慢人。亦是不犯。以無緣起。不牒入戒本也。
 
[0099c04] 除夢亦爾者。漏失緣有。即牒入戒。夢婬亦開。緣無不牒也。然不要緣有即牒。故章云。雲沓婆等。相差別也。制意應云勝過人法。非是愚夫之所能契。以未得故。已下如章。諸言聖法。皆改為勝者好也。或如瑜伽論云。善故名聖。無漏故名聖。義即通也。
 
[0099c09] 作境實或提吉者。向未具說提。不同意比丘說吉也。
 
[0099c10] 或全無犯者。向同意說也。
 
[0099c11] 闕五作非過人法蘭者。多論第三。若實不誦。自言誦阿含毗曇。自言毗曇師律師。坐禪阿練若。盡蘭。闕六或得蘭。虗稱他聖。或教他自稱也。
 
[0099c14] 具七方便者。闕通有一。闕別有六。言六者。闕初境差。闕二想疑。闕七八即餘三也。下諸戒更不辨也。
 
[0099c16] 反名前事者。意說六年。未羯磨受。但可相依說為師弟。後結集家。名前相依。以為和上。
 
[0099c18] 捨和上等義亦同爾者。初戒中捨和上文。亦同此釋也。尊者曰。此義不然。五年未制羯磨受戒。明知未有捨和上事。事既未有。云何反名。若但相依說名和上。捨此和上。應不失戒。故知初戒結集之家。集一代事。本自無妨。此戒和上。可如前釋。通名和上。和上此翻學故。未曾有經。諸天稱野干為和上也。今詳未曾有經。是[9]為經也。
 
[0100a01] 文三可知者。一禮覲。二慰問。三實答也。
 
[0100a02] 文言或有實或無實者。祇第四云。佛問為實爾不。答云。世尊我讚三寶舍利弗等是實。自讚不實。佛言。寧散灰土利刀破腹。不妄稱聖而得供養。
 
[0100a05] 說戒文二者。初戒科文云。初明戒本說之儀則。比丘義已下廣解戒本四句之相。章引十律。
 
[0100a07] 蹔伏煩惱者。彼律第二云。因別相觀定。故貪嗔不起。戒本中配生法二空及初果者。准成實宗。創學生空觀。五陰中不見眾生。次學法空觀陰體空。得空解時。名入暖等。然猶有相之所間雜。後觀純熟。無相決定。不被相間。名入見道得初果等。如初卷記。以廣分別。崇云。此生法空言深違理教者。成實理教。現有明文。何因說違也。疏意雖爾。今更別解。實無所知者。下自言之中。不知不見是也。准下釋相云。不知不見者。實無知見也。諸無間道說之為知。諸解脫道名之為見。或可創達名知。重推名見。此之知見。通攝一切有漏無漏。脩慧所攝一切觀門。實不知見。故云實無所知也。
 
[0100a19] 自稱言我得上人法者。總顯違心妄說勝法也。准下釋中。有總有別。且總釋者。信戒施聞。智慧辨才。名上人法。且人法者。謂人身中陰界入法。今上人法超過人法。即是信戒乃至辨才。此是出要。名上人法。信為初入。戒為法器。施為資粮。引聞思脩。律云智慧。即思修也。修慧既滿。依證分別。為人宣說。故須辨才。問信戒施聞。及以思慧。既非過人。何用明之。答得脩慧者。信等方滿。自顯己滿。故成夷罪。非謂直稱信等而已。次別釋者。如後律文。即於脩慧。相應隨轉。開十四章。如後應知。
 
[0100b05] 我已入聖智者。別顯無漏過人法也。
 
[0100b06] 勝法者者。別顯有漏過人法也。餘文易了。
 
[0100b07] 文言信戒者。章云。理解之信者。意顯緣三寶。得無漏信也。戒即無漏道俱戒也。此二即是四證淨體。亦名四不壞淨。如上受緣中已略分別。
 
[0100b10] 文言施者。疏主意說。無貪善根。與勝法應也。
 
[0100b11] 辨才。即四無礙解。至下受戒犍度明之(法義詞辨)。
 
[0100b12] 身念處等。如上偈序中略釋三十七品中辨之。
 
[0100b13] 不放逸者。善大地十數之中。不放逸數也。然此意顯與勝法相應心所數也。
 
[0100b15] 精進者。章云正對。今詳。且可五根五力覺[1]支中。進根進力進[2]力覺支進道支也。此亦善大地中精進也。
 
[0100b17] 初門有三者。謂依成論入道次第。初得生空。次得法空。後入見道。斷見道或。得初果等也。謂從五停心位。乃至念住。學觀生空。如章云。從身念觀得生空之解。此顯五停心位。觀身不淨。與念住位。以為加行。觀境雖同。對治有異。謂五停位對治貪行。身念位中對治例然。此二位俱緣於身以之為境。觀為不淨。或苦空等。通名身念也。故成論十四身見品云。初教觀身。破男女相故。次以髮毛等。分別身相。但有五陰。又第十七滅法品云。觀空者不見假名眾生。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五陰中。無人故空(已上證生空)。
 
[0100c03] [3]越度生死者。當越度之。非謂生空位中已得越度也。
 
[0100c04] 次入法空者。如章配脩習已下文也。即滅法品云。有實五陰心。名為法心。善脩空智。見五陰空。法心即滅。又云。若證諸陰滅。則五陰不復現前。成假名因緣。又云若破壞色是名法空(且舉滅色陰)。身見品云。五陰散滅。是為法空(且舉五陰滅也)。然詳創入法空位中。名入暖位。乃至次第入世第一。故第三卷四法品云。又以無常等行觀五陰時(謂無常苦空行。以觀陰滅)。生順泥洹下暖善根。能令心熱。名為暖法。暖法增長。成中善根。名為頂法。頂法增長。成上善根。名為忍法。忍法增長。成上上善根。名世第一(已上論文)。然此四位。雖觀法空。猶被有相之所陵雜。故滅法品。引法印經說。行者見色等。無常敗壞虗誑厭離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淨。是人於後。見五陰滅。是觀乃淨。故知諸陰滅。(述曰)暖等位中。用無常觀。引起空觀。故觀無常。以知虗誑。然雖觀空。而未決定見諸陰滅。後決滅時。觀得清淨。方名入道。如章意顯入見道後配守護已下文也。故彼第三卷四諦品云。見五陰滅。名初入道。從是次得七菩提分(已上論文)。
 
[0100c21] 解融莫二者。能觀智解融會空理。平等無二也。問所緣空理即是滅諦。為有體不。答准彼宗中。空無有體。故二十四五智品云。問曰。泥洹非真實有耶。答曰。陰滅無餘。故稱泥洹。何所有耶。又云。以盡滅故。名為泥洹。猶如衣盡。更無別法。又云。問曰。令無泥洹耶。答曰。非無泥洹。[1]無實法。見或永移者。入見道永斷見惑。故稱永移。謂離身中也。問彼宗初果已證無相。後後諸果更何所作。答雖證無相。有時還生。故須數脩令相永滅。故五智品云。問曰。以無我智能滅諸相。第二智等更何所用。答曰。諸相雖滅還生。是故須第二等。乃至隨於何時。諸相滅盡。更無相生。爾時名阿羅漢(已上論文)。上來成立雖已備陳。然崇破云。[2]尋破云。尋此妄情轉違理教。豈有念位中已得二空無相。夫人空者聲聞所行。法空觀門菩薩位有。如何忽以此言配文解釋。此違入道次第。亦乖經論宗途。此尋舊疏數本皆然。如是重抄。獲何福利。唯顯造者不善宗文。復益學人妄傳無義。故今改蹤。聊申正解。依前重寫。恐轉成非。冀諸智人。思文察義。希弘聖旨。永播真詮。拾遺抄云。夫論二空無相。非凡所尅。豈有身念位中已得成就。又人空者。聲聞所脩(廣說乃至)。此違入道次第。亦乖大小宗途。今詳。身念引起無相。誰言身念即是無相。又復法空出自成實。龍猛菩薩亦有明言。故智度論第四十云。佛後五百歲。分為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眾生空。言陰是定有法。但受五陰者空。(述曰)世間執我能受五陰之身。此則空也。又云。復次我空易知。法空難見。所以者何。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身見力故。境想分別為我。若法空者。色可眼見。聲可耳聞。是故難知。(述曰)既言有信有不信者。明是聲聞之所諍論。不應云是菩薩所諍。以其菩薩必信法空故也。問聲聞若許證法空者。與菩薩何別。答聲聞但了五陰身空。未必了知不離唯識。豈同菩薩遍達法空了唯有識。若爾何故唯識等論。唯證生空。答不能盡證一切法空。故隱不說。猶如聲聞。亦能少分斷所知障。而非全斷。故但說其斷煩惱障。故不相違。上來雖且順疏消釋。竊尋文相。應須更釋。今暇論也。
 
[0101b08] 究尋道理位應局定者。謂且竪通諸門之義。故云類然。一一門中約位橫尅。則不如是。故云位應局定也。且如文言。自言持戒。若無漏戒。見道初起守護觀察。名初入道。故守護前諸文應[3]劫。即非一向始終相似。不得定言餘皆類然也。
 
[0101b13] 空無相等者。薩婆多宗。四諦各四行相。苦四行相者。俱舍二十六且一釋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4]我。集四行相者。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泥團轉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四者諸。薀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絕眾灾故離。道四者。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空無相等三三摩地。隨配如章。俱舍二十八云。無相三摩地。謂緣滅諦四行相應等持。涅槃無十相。故名無相。緣彼三摩地得無相名。十相者。謂色等五。男女二種。三有為相。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諦十種相應等持。非常苦因。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故。能緣彼定得無願名。皆為超過現所對故。空非我相非所厭捨。以與涅槃相相似故。
 
[0101c03] 因言正受者。崇云。梵云奢摩他。此翻云止。止者是定。言正受者。譯者謬矣。今詳。梵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謂離沈掉平等而至。故云等至。此即定之異名。舊[5]制正受。即離沈掉。故名為止。領受至身。復名為受。處處經論。皆言無想等。至未曾見名無想止也。
 
[0101c08] 八背捨。或名八解脫。對此略以六門分別。一辨差別。二釋通名。三明相別便釋別名。四出體性。五依身依地。六相生次第。且初門者。總尋一切大小教文。有五差別。一有對治障門。二引神通門。三斷煩惱門。四不共德門。五轉棄背門。小宗多明轉棄背門。大宗多明對治障不共德門。小宗全闕。引通斷或。小隱大顯。然上來伐諸家章疏。偏通雜引。譏不可依。如瑜伽注。已廣分別。今且略依棄背一門。以示其相。或因義便。少顯餘門。
 
[0101c16] 第二釋通名者。婆沙八十四云。問何故名解脫。解脫是何義。答棄背義是解脫義。問若棄背故名解脫者。何等解脫棄背何心。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處解脫。各自棄背次下地心。相受滅。棄背一切有所緣心。故棄背義是解脫義(此即釋棄背門)。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心於煩惱解脫清淨。故名解脫(准此示顯斷煩惱門)。大德說曰。由解脫力而得解脫。故名解脫(准此。亦顯引勝德門)。脇尊者曰。有所背捨。故名解脫(背即棄背。捨即捨煩惱也。此即二門合辨)。
 
[0101c24] 第三明其別相。便釋別名者。先列名。次方辨釋。且列名者。八十四云。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俱舍二十九云。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此顯棄背門。若約餘門。但應云空無邊處解脫。下准此知)。五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六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七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具足住解脫。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次辨釋者。初二解脫。其相稍隱。今以理推。自有二門。一者初脩。二者後起。且初脩者。婆沙八十四云。有色觀諸色者。謂內各別色想未離未捨未除。觀諸色者。謂為離捨除內各別色想。由勝解作意。觀外諸色。若青瘀。若膿爛。若膖脹。若骨鏁。是初解脫。(述曰)若已離欲。雖於欲境無有貪愛。然亦見其青黃赤白等可意之相。於斯可意色境之中。未能觀為青瘀等相。[1]由別色想未捨未除也。今為捨除內色想故。故脩勝解。觀外諸色。作青瘀等。次辨第二解脫。且諸初脩者。八十四云。內無色想觀外色者。謂內各別色想已離捨已除。觀外色者。謂不為離捨除內各別色想。而勝解作意。觀外諸色若青瘀等。(述曰)謂已能觀作青瘀等。故名已除內別色想。而復欲令觀用轉勝。更觀外色作青瘀等。上來已辨初脩義訖。次辨後起者。問既是後起。必知內色已捨已除。是則應名內無色想。何得復名內有色想觀外諸色名初解脫。答有二義故。名為內有色想觀外諸色。一者定前加行。不起分別。我今此身。內無色想。而直作心觀外諸色。名初解脫。若於加行。先起分別。我今當作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此即名為第二解脫。[2]觀麤而復劣。第二解脫。細而復妙。故不同也。故婆沙云。復次加行由無色想究竟時。觀外色故。名內無色想觀外諸色(大乘宗中。具有初修。及有後起。如雜集論。今不暇論)。第三淨解脫。婆沙八十四意說。第三解脫。亦是內無色想觀外色。然第二觀緣不淨境。若第三觀緣淨色境。何以然者。謂觀行者。為試善根。若觀不淨。不起煩惱。未知觀淨起煩惱不。又觀不淨。令心沈蹙。今令蹔悅。故復觀淨。俱舍二十九。兩義同此。然此但能總觀淨相。不同勝處能別分別青黃赤白也。身作證言後當解釋。第四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者。八十四意云。超諸色想者。謂眼識相應想。滅有對想者。謂滅耳鼻舌身識相應想。理實離欲界染時。已超鼻舌二識相應想。離[3]初慮時。離餘三識相應想。今者復離第四靜慮染。起彼所依。是故說言超諸色想。滅有對不思惟種種想者。謂不現起第四靜慮意識相應諸雜亂想。入無邊空者。脩此觀時。於加行位。思惟墻上樹上舍上諸虗空相。取此想已。假想勝解觀察空相。展轉引起初無色定。今詳。若以六行離染。即猒下地為苦麤障。緣空相為靜妙離。故從加行以為其名。名空無邊處也。既脩成滿。亦能遍緣四聖諦境。及以虗空非擇滅境。復於空處善四薀法。得獲成就名具足住。第五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者。謂加行時。思惟清淨眼等六識。取此想已。假想勝解觀察廣識。展轉引起第二無色。此即名為超於空處。餘義准前。第六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者。謂脩此時。棄捨下地。緣於廣識無邊行相假想之心。名無所有。餘義准前。第七超一切無處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脫者。謂復止息無所有處麤心心所。非如七地有想定故。名為非想。非如無想及滅盡定。故非非想。餘義准前。第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者。脩此之時。如婆沙百五十二意說云。若入無想定。作出離想。計為涅槃。若入滅盡定。由猒想受。作止息想。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如是乃至入無所有處。次入非想非非想處。於非想非非想處上中下心。從上入中。從中入下。下品斷入滅盡定。譬如女人續毛為縷。除去麤者。縎繢細者。乃至將盡。以手[4]繩之入滅盡定。俱舍二十九意說。定前有三種心。一者想心。二微細心。三微微心。從微微心後。方入此定。又俱舍云。何故經中第三第八。說身作證。非餘六耶。以於八中。此二勝故。於二界中。各在邊故。(述曰)一由勝故。謂實八種。皆依身證。而三八勝。獨得其名。二由邊故。第三唯依第四禪故。第八唯依非想地故。順正理第八十。有一釋云。唯第三八說身證者。舉二邊際。類顯所餘色解脫中。淨為邊際。於諸無色滅定為邊。此意義同。對法第十三云。謂由第三。於有色中。障斷盡故。各證轉依。名身作證(謂轉依名身也)。上來既已廣辨相訖。其差別名。隨義自顯。
 
[0103a05] 第四出體性者。俱舍云。八中前三。無貪為性。近治貪故。并其助伴五薀為性。次四解脫。以四無色定善為性(此簡無記染及散善)。一釋通取近分地中諸解脫。一釋唯取根本地中立為解脫。順正理意。將後為正。婆沙八十四。以四薀為性者。通眷屬說也。第八解脫。即滅定為體。婆沙云。以不相應行薀為性。是也。
 
[0103a10] 第五依身他地者。先辨依身者。婆沙八十四云。初三解脫。依欲界身起。想受滅解脫。依欲色界身起。餘四解脫。依三界身起。大乘宗義。如瑜伽注。此無暇辨。次依地者。婆沙俱舍意云。初二解脫。能治欲界及初定中顯色貪故。依初二定。第三解脫。依第四定。以第三空。勝樂所迷。故依第四棄不淨觀。四無色解脫各依自地。滅定解脫依非想地。唯大乘宗。初二解脫各依四定。餘同小乘(亦如瑜伽注釋)。
 
[0103a18] 第六相生次第者。婆沙八十五云。從解脫入勝處。從勝處入遍處。又云。小善根名解脫。大善根名勝處。無量善根名遍處。此同瑜伽第十二云。脩觀行者。先於前緣思惟勝(此顯解脫)。次能制伏(此顯勝處)。既於制伏得自在已。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此顯遍處)。又云。譬如世間瓦金鐵師和泥等。未善調練。解脫位亦爾。如善調練。勝處位亦爾。如調練已隨欲轉變。遍處位亦爾。所餘廣義。如瑜伽注。上來略辨解脫義訖。勝處遍處准此應知。謂八勝處。即從初三解脫流出。遍處即從後四勝處之所流出。加觀四大及以空識。義准解脫。不復繁論也(次隨疏釋)。
 
[0103b05] 滅二十一心心[1]所法等者。有宗諸心。於一切時。必與通大地十法相應。今欲入定。加行必善。復與善大地十法相應。即是二十。并第六識為二十一。餘識不能隣次入定。故不說之。然滅一心起一定體。定體即是不應行。別有實物。能遮於心令其不起。或有欲令滅二十二心心所法。謂隨忻厭二心加行入定。隨滅忻厭中。即二十二也。然忻厭心。若心所中別建立者。可作此說。若或不立。即前說為足也。
 
[0103b13] 除入正受者。或名勝處。章云除猶捨入者解。意顯捨者勝煩惱故。解即悟入義也。理實入者處也。古譯為入誤也。婆沙八十五。問何故名勝處。勝處是何義。答勝所緣境。故名勝處。復次勝諸煩惱。故名勝處(已上論文)。言制入者。入即是處。處謂外境。勝解作意制伏境故。名為制入。初二勝處即初解脫。次二即是第二解脫。後四即是第三解脫。有差別者。解脫是劣。勝處是勝。又前棄背。今即制伏也。
 
[0103b21] 一切入正受者亦名遍處。一切是遍。入即處也。婆沙八十五云。問何故名遍處。遍處是何義。答由二緣故。名為遍處。一由無間。謂託青等勝解作意不相間雜。故名無間。二由廣大。謂緣青等勝解作意境相無邊。故名廣大。大德說曰。所緣竟廣。無有間隙。故名遍處(又云)。從淨解脫入後四勝處。從此入前八遍。此中解脫。唯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遍處。非唯分別青黃赤白。而亦能作無邊行相。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次觀地等。一一無邊。復思此所覺色。由何廣大。知由虗空。故次起空無邊處。復思此能覺。誰為所依。知依廣識。故次復起識無邊處。此所依識。無別所依。故更不立上為遍處(論文云)。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可知)。復次下品善根名解脫。中品善根名勝處。上品善根名遍處等。如彼廣解。
 
[0103c13] 自言有道者。古師依成論十一。定具者不然。此中意明成大妄語。答言持戒[2]餘食知量。減損睡眠。豈成大妄。故依舍利毗曇解者為正。或有疏本闕者。是前出疏本。宜寫足之也(次當配釋)。成論二十一。遍釋其相。彼論初五。定具品中。列名者。章中不次。彼(論云)七具善信解。八具行者分。餘同章中也。
 
[0103c19] 一清淨持戒者。論曰。問云何名淨持戒。答若行者深心。不樂為惡。非謂畏後世及惡名等。名淨持戒。又說戒為平地。能觀四諦。又法應爾。若無持戒。則無禪定。猶如治病。藥法所須。如是治煩惱病。若無持戒。則法藥不具。
 
[0103c24] 二得善知識者。論云。問曰。何故但說善知識耶。答經中說。阿難問佛。我[1]曰安座一處。作如是念。遇善知識。則為得道半因緣也。佛言莫作是語。善知識者。則為得道具足因緣。所以者何。生老病[2]病死眾生。得[3]我為善知識。則皆解脫。
 
[0104a05] 三守護根門者。論云。行者不可閇目不視。但應一心正念現前(此即根律儀)。
 
[0104a07] 四飲食知量者。論云。問曰。飲食以何為量。答曰。隨能濟身。若食不增冷熱等身病。貪恚等心病。是則應食。
 
[0104a09] 五損於睡眠者。論云。問睡眠強來。云何除遣。答行者見得人身。諸根具足。得[4]俱佛法。能別好醜。是為甚難。今不求度。何當得脫。故勤精進。以除睡眠。
 
[0104a12] 六具足善覺者。論云。若人雖不睡眠。而起不善覺。所謂欲覺。瞋覺。惱覺。若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利他覺等。寧當睡眠。勿起此等諸不善覺者。於非親里中。欲令得利。令其[5]實貴安樂。能行布施。不應起如是覺。何以故。不以念故令他得樂。俱自以此壞亂定心。利少過多故。
 
[0104a18] [6A]七具善信解。論云。行者若能好樂泥洹。憎惡生死。名善信解。
 
[0104a20] [6B]八具行者分。論云。如經中說。五行者分。一謂有信於諦寶。心無疑悔。二不謟曲。以質直心。是則易度如人向醫具說病狀。則易救療。三少病。若多疾病。則妨行道。四精進。為求道故常勤精進。五智慧。以有智故得果。此第七八。疏中翻倒也。
 
[0104b01] 九具解脫處。論云。五解脫處。一者佛及尊勝比丘。為之說法。隨其所聞。則能通達語言義趣。以通達故。心生歡喜。故身猗。身猗故受樂。受樂則心攝。是初觸解脫。二者善諷誦經。三者為他說法。四者獨處思量諸法。五者善取定相。謂九相等。皆如上說(取定相者。先至塚間。取青瘀等相明記在心。還至住處一心等想)。此五之中。前三顯聞慧。第四思慧。第五脩慧也。能生解脫之處。處是生長門也。如瑜伽第十四。應知。
 
[0104b09] 十無障者。無三障。若離諸障。則堪受道。
 
[0104b10] 十一不著者。不著此岸彼岸。[7]木淡中流。此岸謂內六入。彼岸謂外六入。中流謂貪喜等。
 
[0104b12] 次述正義。依舍利弗阿毗曇。解十一支道者。問寧知此論。與律相應。答今推律。此律是法藏部。如上分部義中略已辨說。然佛滅後。三百年餘。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五部。皆弘舍利弗阿毗曇。如部執疏及智度論第二說。然法藏部。雖無文說云弘此論。此部亦是三百年後興於世。舍利弗既是法輪大將。諸部欽重。何所復疑。故集律時。指同論說。又此律說。又五百結。智度論第八云。犢子部。說五百纏。故示義同犢子部義。故所弘論。亦應是同。又准僧祇。第四大妄戒。從三法數增至十。其中亦有四念處等。五解脫處。六出界。六念。六通。九想。九次第定。十無學等相。亦似同舍利弗論十一支道也。若准真諦部執疏說。四分律即是法上部。舊雲律師等亦云。此律是法敦部。其是一也。准即正弘舍利弗論。以此推徵。故依舍利弗論。以為正義。崇云。古舊皆取成論十一定具。或依舍利弗阿毗曇。取十一種集數法門。此等並非。今解。謂是逆觀十二緣起。以老死支由生故有。乃至行支由無明有。不應復責最初無明以誰為因。故但十一。(乃至)此解順理不違法相。往哲不識此文。錯作異釋。拾遺抄云。斯等皆欲配數相當。而不究尋是非道理。然十一支道。義旨全殊。謂是逆觀十二緣起等。今詳。若言逆觀十一。何因不說順觀十二。竊尋經論。大小乘宗。逆順觀法。總十餘門。或有逆觀五支。或十六。或復十一。或觀十二。寧知逆觀十二緣起即為正義。然破云。斯等並欲配數相當等者。今尋崇釋。亦是以其支名相似。若支名同。即是正義。今應示彼多十一支。且婆沙八十云。四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十一。俱舍二十八亦同此說。又婆沙九十六云。尊者達羅達多。作如是說。世尊有時說一支道。有時說二。乃至有時說三十七。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准此中。復有一種。十一支道也)。又云。問菩提分法。名有三十七。實體有幾耶。答此實體有十一。或十二。上偈序中已述其義。俱舍二十五亦云。毗婆師說有十一。上來既有多十一支。何理定知逆觀為正。尋諸觀門。數有無量。此戒理合攝法寬多。由妄語時。並容說故。何意要使取少遮多。獨取逆觀。令義不足。故依舍利弗論。深契正理。義方圓備耳。問舍利弗論十一支中云有六念。豈稱六念。即犯夷愆。答僧祇文中。說有六念。良以修定。若心沈蹙。欲策令欣。故脩六念也。或在散位。或在定中。並六念。理俱無失。瑜伽十四。分判六念。前三名為歸依具足。後三名為得證具足。如彼廣說(次當釋疏)。十一支道者。釋名應云。趣向涅槃名之為道。支分。故支道。支道不同。有十一數。故云十一支道也。彼論十三十四兩卷。廣釋十一支道。不可具敘。今略逐難屬當而已。
 
[0105a08] 四向道者。向苦道難行。向苦道速行。向樂道難行。向樂道速行。婆沙九十三。名四通行。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謂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諸鈍根者所有聖道。名苦遲通行。即此諸地諸利根者所有聖道。名苦速通行。四根本靜慮。諸鈍根者所有聖道。名樂遲通行。即此諸地諸利根者所有聖道。名樂速通行。問何故名通行。通行是何義。答能正通達趣向涅槃。是通行義。近分無色。難成辦故。所起聖道說名為苦。根本靜慮。易成辦故。所起聖道說名為樂。由鈍根者所起聖道。不能速趣究竟涅槃。故說名遲。諸利根者。所起聖道。疾趣涅槃。故說名速。
 
[0105a19] 四修定者。一者有脩定。親近[1]多脩學。得現世樂。二者得知見。三者得慧分。四者得漏盡。多脩亦爾。得世樂者。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成四禪。得知見者。如比丘善取明相。若晝若夜。以心開悟。不[雨/復]盖心。得慧分者。如比丘知受想覺。若生若住若滅。得漏盡者。知五陰集。知五陰滅。(述曰)此中意顯四禪方便。天眼方便。初果方便。漏盡方便。以立四脩。謂欲離故見生死過。故入聖中初勝後極。故立四脩也。
 
[0105b03] 四斷者。戒斷。微護斷。脩斷。知緣斷。戒斷者。謂防護六根。微護斷者。謂分別身青瘀膖脹等。善取其相。是微護斷。脩斷者。脩七覺分。離欲無染。知緣斷者。如比丘如是思。身不善行。口意亦爾。斷三惡行。脩三善行。(述曰)瑜伽二十九。釋四正斷中。分為四斷。一律儀斷(謂[2]〔花〕已生惡法。修律儀斷。即此戒斷也)。二斷斷(於未生惡。為令不現行。故修斷斷。即此文中[3]〔節〕四知緣斷也)。四防護斷(於已生善。修令不妄。即此文微護斷也)。瑜伽六十六。復以四正斷。配四種脩。一者得脩。謂未生善法令生。即是脩斷。二者習脩。即已生善令增。即當防護斷。三除去脩。即已生惡令其斷滅。義當律儀斷。四對治脩。即未生惡令不生。謂即斷斷也。今釋此文大意者。律儀斷者。謂根律儀。於[4]生已惡。速起正念及以正知。守護根門。名為戒斷。非謂身語表無表戒。此但伏現行也。言微諸者。防護力微。未能永斷煩惱種子。但於不淨觀等。已生少分善根。脩令增廣。微護貪心。不令現行。名微護斷。言脩斷者。未生善根七覺支等。欲令現起。引入現觀。故名脩斷。此意將入現觀。脩七覺支。不同薩婆多覺支負在脩道位也。言知緣斷者。謂以聖道遍知所緣四聖諦理。令未生滅種永更不生。名知[5]經緣斷。四種皆名斷者。斷障也。
 
[0105b23] 五解脫入者。第十四釋云。五解脫處者(同前定具。是中成論說也)。
 
[0105b24] 五出界者。彼論第七卷釋。謂比丘念欲時心不向。念出時善調善脩心。是名出欲界。復次念嗔恚時心不向。念不嗔恚。善調善脩心。是名出嗔恚界。念害時心不向。念不害善調善脩心。是名出害界。念色時心不向。念無色善調善脩心。是名出色界。念自身心不向。念自身滅。善調善脩心。是名出身界。准瑜伽第十四。約斷三界煩惱。立五出界。彼云。脩觀行者有五種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廣說如彼。意云。於欲無欲。自試觀察。若或未斷。心臨趣入。若已斷訖。任運棄捨。恚害等准知。於中前三出欲界。第四出色界。第五出無色界。由此應知。出欲色界。顯有學人。或通凡夫。出無色界。局是無學。然基法師云。凡夫有學。學觀出離。非能出離。今作五觀。是無學人。已能出離。名順出離觀。故不說凡夫有學也。今詳。法師不尋瑜伽第十四。直見瑜伽第十一文。懸作此釋。故違彼論下文也。具如瑜伽注釋。
 
[0105c16] 五觀定者。觀足至頂乃至薄皮。皆是不淨。是名初入定觀。不觀皮血肉骨。但觀人識。識住此世。亦住他世。是名第三入定觀。乃至復觀人識不住此世。而住他世(言乃至者。謂以觀人骨也。等為加行。復唯觀識)。是第四入定觀。乃至觀識不住此世。亦不住他世。是第五入定觀。(乃至言准前應知)今略述意。如婆沙第四十。名五現見等至。彼意。初二觀法。異生聖者皆得。第三是預流一來者所有。第四不還所有。第五羅漢所有。世尊此五說為無上。瑜伽十二。名五現見三摩鉢底(此翻為等至也)。意說。五種皆是己見諦者所有。故名現見。謂現見諦理已後。而脩此觀。故受因名也。婆沙意說。現見。現謂由眼見色。引生此觀。故云現見。後三觀識亦由見色展轉引生。故名現見。與瑜伽不同也。於此五中。若是羅漢作觀者。初二隨應通自身他身不淨。第三觀預流一來身中識法俱住二世。謂住現所居世。應更受生。及亦應往二界受生。故云此世他世也。第四觀不還人身中識法。唯往他世。第五觀羅漢識一切生[1]書。大分為知不淨無常也(餘人起觀。准此應知。廣如瑜伽注釋)。
 
[0106a10] 五生解脫法者。身不淨想。食不淨想。無常想。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如是五法法。親近多脩。能得解脫。今詳。前二是離欲界染。而觀欲界身食二相。以為不淨。以除婬愛并段食貪。次脩聖道。觀無常行。以入見道。次觀色界為不可樂。離色界染。而諸愚夫樂三禪樂。今觀可猒。故不可樂。復觀無色雖復長壽。而必歸無。離無色染。由此五種離三界染。故云生解脫法也。
 
[0106a17] 六向者。應言六空。傳寫論者。錯為向字也。前第十三卷列名中。云六向。此第十四釋云。六空者。如空三昧說。即前第十三卷釋空三昧云。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述曰)略辨相者。內空除遣緣內六處貪也。內外雙遣也。空空遣前空相也。涅槃意說。空及空性也。大空遣三千世界大相也。涅槃十六釋。大空者般若婆羅蜜。是名大空。即約空慧名空也。第一義空除遣執第一義相也。廣解空義。如大般若五十一釋二十空。四百八十八釋十六空。涅槃十六釋十一空。智度論四十六釋十八空。瑜伽七十七。解深密第三。同釋十七空。並不可繁敘。廣如瑜伽注釋。
 
[0106b04] 六出界者。第七卷意說。四無量出欲。恚害不樂界(此意說欲界。此四種所治性)。無相定出相界(謂一切有相相)。斷我慢。出疑惑界。總述意者。初四有漏。後二無漏。無漏之中。無相三摩地。學人亦得。斷我慢者就勝。即空解脫門。理實亦通三解脫門。唯無學人得。亦如瑜伽注釋。
 
[0106b09] 出疑惑者。昔見道時。斷非想疑。今得解脫。并昔合說也。瑜伽十一云。復有六種順出界。如經廣說。(乃至)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悲對治害。為除他苦勝樂行轉故(謂與眾生勝樂行解心也。餘皆准此)。喜治不樂。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大乘捨無量。雙治貪恚。小宗但治貪)。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乃至)前之四種。梵住所攝。第五第六聖住所攝。今詳。瑜伽下文第十四云。有三處諸脩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行相現。三者超越有頂。為超此三。五六出界。廣說如彼。謂超前四立四無量。治下欲界。為超第五一切眾相。立無相相三摩地。為超第六立斷我慢人。即第十一文云。觀察聖住得道理。建立無相。觀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此意說言。創得無相理故。立無相三摩地。顯初見道即通有學。故言得道理也。後盡惑時。建立第六。故云究竟。即顯無學也。無學既斷我慢。即顯得空解脫門也。答言。三三摩地。通有學無學。若言三解脫門。唯論無學。以其有學未永解脫。故不立為解脫門也。准此前四超越欲界。即不還人。亦通凡夫。第五無相。雖顯見道。理亦得通四向四果。第六唯是無學人。不同基法師總判為無。學者不審尋文故也。廣如瑜伽注釋。
 
[0106c07] 六明分法者。食不淨想。無常想。苦想。無想。世間不可樂想。死想。釋義准前五生解脫法。
 
[0106c09] 六悅因法者。如比丘悅已心喜。喜已得身除。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是名六悅因法(身除者。除麤重顯得輕安也。餘經論中云[2]〔輕〕安。是也)。意說。[宋-木+取]初由持戒故。自思無過。心生喜悅。悅已漸次引起定心。進入見道。如實知見。初之一種。悅即是因。後之五種。悅因所生。總名六悅因也。
 
[0106c15] 六無喜正覺者。七覺支除喜覺支也此意說。依第三靜慮已上起覺支時。須除喜支。以彼地中無喜根故。若依有宗。未至定中。亦須除喜。大乘。未至定中。亦有喜樂也。
 
[0106c19] 七想者。如世尊說。七想親近。得大功德。至甘露門。謂不淨想(餘六同前。六明分法釋義。亦應准前而知)。
 
[0106c21] 七定因緣法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集異門論。名為七定具。此意說。以七為因緣。能生定體也。瑜伽十一釋。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彼云。前七道支。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謂正見。思惟。語業命三。此五道支。與定為因也。正精進。正念。此[1]三為[2]謂。正見一種亦能為因。亦能為具也。今言七定因緣者。即五因三緣也。准瑜伽應知。此總意者。創生正見。了生死過患。次復思惟居家迫迮。次即出家受將禁戒。即正語業及正命也。從此已後。復起聞思。正見發正精進及以正念。以入定心。
 
[0107a07] 言聖正三摩地者。善故名聖。無漏故名聖。即通有漏無漏定也。廣說如瑜伽論。具如瑜伽注釋。章云。八解脫入者。論中言八解脫入勝入也。即是解脫及勝處兩法門也。
 
[0107a11] 九滅者。若入初禪。語言判滅(尋伺能起。語言。名語言行。初靜慮中。有尋。有伺。即是定心相應無欲恚[3]〔等〕。出離善尋伺也。此善尋伺。能滅欲界欲。應恚害等。故云滅也)。入二禪覺觀判滅(第二禪中。全無尋伺故也)。入第三禪善判滅(第三禪。離喜妙樂故也)。入第四禪。出入息判滅。若入空處色相判滅。若入識處空處判滅。若入無所有處識處判滅。若入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判滅。若入滅盡定受想判滅。是名九滅。
 
[0107a18] 九次第定者(四禪四無色及滅盡定)。
 
[0107a19] 九想者(於前七想。加斷想離想也)。釋義准前。然斷與離。意顯滅諦。離欲界繫。名之為斷。離色界繫。名之為離。離無色繫。名之為滅。今由脩前不淨想等。離染道時。或證下之二界[4]釋滅故。故加斷離二想也。問若修死想離無色染。何故但證下二界滅。答死想具有加行究竟。或未究竟。故未能證無色[*]釋滅也(若順瑜伽二十七。見道所得一切行道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界。隨應准知。即是二涅槃也)。
 
[0107b02] 十[5]相者。即九想外加滅想也。義准前知。瑜伽第二十。婆沙百六十六。百六十七。廣釋十[*]相。前來且據一切釋之。後有一切無常苦無我及死想。意顯聖道(死想究竟。即是無明)。不淨食猒世不可樂。意顯聖道。加行斷離滅三。意顯道果。復約一切。辨轉隨轉。謂十相中三想是轉。七是隨轉。且如不淨想轉之時。四想隨轉。謂世不樂及斷離滅。其義云何。謂修行者先往塚間。觀死屍相青瘀。乃至骨鏁連接。取此相已。至一近處。閉目諦思。若不明了往觀之。既善取已。疾還所止。調滑身心。令離諸蓋。取先外相。以方己身。謂我此身具有如前諸不淨相。因於足骨。以柱踝骨。乃至髑髏。[宋-木+取]後繫念在於眉間。即從眉間。入身念處。次第乃至入法念處。或復若樂廣觀察者。却從眉間。次第乃至却觀足骨。如是次第或觀一具。二具三具。一床一房。次第觀至海際。周迊遍滿。皆是白骨。從此漸略。乃至還來。却觀眉間。至此觀察不淨想已。作是思惟。生死諸行。何可欣樂。爾時便於三界諸行。都不貪樂。由此先脩世不可樂。亦得圓滿。由不樂故。故欣樂涅槃。故先所脩斷離滅想。皆得圓滿。次辨食猒。想轉之時。亦四隨轉。其數同前。謂脩行者。起猒食時。觀手中食。知從糓等。糓等復從田中種子。種子復從泥土糞穢。展轉既從不淨而生。誰有智者。於中貪着。又乞食時。晨朝澡漱嚼楊枝時。水作尿想。楊枝作指骨想。着衣入聚落時。衣作濕人[6]波想。腰縉作人膓想。鉢作髑髏想。錫杖作脛骨想。於道見礫石作骨想。至聚落見城壁。作塚墓想。見男女等。作骨鏁想。入乞食得解餅。作人肚想。若麨作骨粖想。得鹽作人齒想。得飯作蛆虫想。得飯菜作人髮想。得羮臛作下汁想。得乳作人腦想。得蘇蜜作人脂想。得魚及肉作人肉想。得[7]飯作人血想。得歡喜丸作乾糞想。若僧中食。得淨草作死人髮想。坐床作骨聚想。所得餘食如前廣說。問何須於飲食等。作不淨想。答應作是思。無如生死。由於不淨作淨想。故輪迴五趣。今欲違彼趣涅槃樂故。復次勿令生淨想故增益貪心。鄣碍聖道。故須生猒。彼既猒已。生死諸行何可欣樂。廣說如前。次辨想轉時。七想隨轉。謂脩行者觀察諸法念念生滅。彼於春時。見諸卉木生花生葉。鮮榮紅紺。如妙寶色。河池津液。魚鳥[8]宣戲。便作是念。今外物生。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歌儛跳躍。飲食喜慶。即前向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生男生女。便作是念。今內法生。夏時後見花葉茂盛。河池汎溢。復念外法今已興盛。入聚落已。見諸男女。擊皷吹貝。歡笑雜沓。即前問之。知有嫁[9]聚。便念此中內法興盛。復於秋時。葉皆黃悴。河池漸滅。便念外物今已衰悴。彼入聚落。見諸髮白。枎杖而行。身形曲僂。便念內法今已衰老。復於冬時。霜風飄擊。葉皆在地。河池皆渴。便念外法今已滅沒。彼入聚落。見諸男女。被髮搥胸。問知此處父母死喪。便念內法今已復滅。彼於內外。善取相已。還其所止調滑身心。脩於無想。謂如所見。諸無常相。觀察內身。一期諸薀有爾許位。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位諸薀。前生後滅。如是一歲一時一月。一晝一夜。展轉乃至[宋-木+取]後二剎那生。二剎那滅。爾時即名加行圓滿。從此無間能觀諸薀。一剎生。一剎滅。爾時名為死想圓滿。以諸位滅即是死故。彼觀是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諸行無常。誠為善說。爾時先脩諸無常想。皆得圓滿。復觀剎那所逼迫故。便念世尊所說苦想。誠為善說。即苦想滿。即不自在故。念世尊所說無我。誠為善說。即無我滿。既不自在。於空行聚。不生貪樂。便於三界不生樂着。即前脩世不可樂而得圓滿。既由不樂涅槃。如是廣說。上來略敘婆沙解釋。樂廣慧者。應自披尋。
 
[0108a14] 十[1]直法者。即十無學人。身中十無漏法。攝為五薀。如上受緣癈立中略已辨訖。此十數中。彼論釋諸十遍處也。
 
[0108a17] 十一解脫入者。謂依四禪四無量前。三無色心。未解脫得解脫。乃至盡漏。今詳。四禪顯所依定。四無量者顯能離欲。前三無色顯無漏道最後邊際也。
 
[0108a20] 五分法身如受緣辨等知者。新經論中。名世俗。良以俗智遍緣諸法。故立等名。然此四智開法類為四諦智。由對治故。立法類智。由所緣故。立四諦智。二門通辨。即成六智。此六隨應。攝盡無生并世俗智及以他心。即十智也。
 
[0108b01] 各有四法者。自身遣使等易知。遣使之中。更遣使故。亦為四也。亦可五法自兼使等四也。
 
[0108b03] 望所稱說類非類等者。將實得道對虗說根力覺竟。語雖相類。得罪非類。如文可知。
 
[0108b05] 法想者。應言勝法勝法想等也。
 
[0108b06] 文言自言是業報因緣者。如下[2]下文。嚴好比正憶五百劫事。十律第二。是人前身從無想天命終。來生此間。無想天上受五百劫。隨心想說不犯。
 
[0108b09] 上來初篇已說。然戒本中云。不得共住如前後亦如是等者。瑤云。謂未犯前。以人淨故。得於二種法中共住。若一往犯。不得如昔與比丘住。故云如前。若更重犯。亦不預前共住之例。故云後亦等。又云。昔未具位。不預僧流。今犯如昔。故云如前。復遮重犯。故云後亦。崇義同此也。今詳。若曾未犯。望前與後。共住義成。今者若犯。前共義斷。後共更無。故云不得。如前後亦如是。多論第一。重犯夷吉。更無道器可破故。古來共引此律中夷重重犯。如尼觸戒一一觸一一夷。今詳。尼是深防。轉根罪滅。何得相類。若犯尼中後四。其義可然。若犯四重。應准論斷也。
 
   ●已下第二篇
 
[0108b21] 二謗自在作教人。彼我同犯。斯亦應言。教人同不同也。何以然者。若定標名。汝謗某甲。可說同犯。若但汎教。汝宜謗人。應不同犯。媒等亦應爾。
 
[0108b24] 結殘提時不時不得事氏者。調達得殘破僧未就也。
 
[0108c01] 如觸等二者。一觸。二漏失也。
 
[0108c02] 緣具者。教人謗他。損境事成。即是緣具八緣也。若論懺罪。要湏自為業累方遣。若當使他緣。即不具律文。懺法要脩威儀故也。
 
[0108c05] 污家戒殺種類者。如緣中溉灌壞地等也。
 
[0108c06] 四餘之戒等妄語種類者。此第四位中。三諫二謗也。
 
[0108c07] 品別階降已如上辨者。[雨/復]律師作持止犯。於此中明也。
 
[0108c09] 多緣多力者。假藉多緣多力也。
 
[0108c10] 壞眾行法者。犯已壞行。於僧用中。非全淨因也。
 
[0108c11] 事和者。羯磨名曰事和也。事和為門。約以辨遮。情和准釋可知。
 
[0108c13] 壞時者。時人住敬心也。
 
   ○漏失戒
 
[0108c15] 正誹謗者。多論第三云。世人外道。當言沙門釋子。作不淨行。與俗無異。
 
[0108c17] 生天龍善神信心者。多云。若作此事。雖復私屏。天龍善神。一切見之。
 
[0108c19] 闕此境緣者。若將正道。闕此非道境緣也。
 
[0108c20] 緣文三如常者。一佛住處。二至損瘦已來犯違緣。三近緣也。
 
[0108c22] 名為非因者。非樂因也。
 
[0108c23] 文言此正法中說欲除者。集諦斷也。說慢者。於苦諦中持我起慢也。滅除渴愛斷諸結使者。顯道諦也。愛盡等者。滅諦也。
 
[0109a02] 乱意眼有五過者。五分第二云。若散乱心眠犯吉。見論十二云。佛告諸比丘。若洗浴意欲眠。當作是念。我髮未燥當起。若夜亦應知時。月至某處當起。若星至某處。念佛為初。於十善中。隨心所念。有人引見論十二。夢有四種。於此義中。全成無用。不錄之也。
 
[0109a07] 祇第五云。夢者虛妄不實。若夢真實。於我法中。脩梵行者。無有解脫。以一切夢皆不真實。諸脩梵行者。於我法中得盡苦除。
 
[0109a10] 祇等亦同可知者。祇有七色。蘇油乳青黃赤白也。五分十色。於祇七外加紅黑蜜三也。十律五色。青黃赤白薄也。青者輪王及輪王受職太子等也。
彼經所說等者。外道計也。
 婆羅門出家等者。信外道故也。
 心心所法領納苦樂者。為依於色有心心所。領受苦樂。安危同故也。
 第六若於內色下舉第四第五者。謂舉前四五兩段文也。覺云。應言舉第三第四者好。言四五者錯。下准應知。覺云疏云三千三百者錯。前第三錯。前第三錯。互成五十句。不約情十一事說。直爾約內色第六。五六三十。更有三百句。合有三千六百。今詳不然。無有出精不情者期。如為樂故。豈非情期。故疏已足不。不勞更加也。
 
[0109a24] 教人亦三者。一比丘教尼。二教二。一教餘人。見論十二云。舉體有[1]情。唯除髮爪。及燥皮無精。若精離本處。至道不至道。及出及至餘一蠅。得僧殘罪。
 
[0109b03] [2]久中夢中等者。見論云。若比丘心想而眠。先作方便。脚狹手握。作想而眠。夜夢精出。得殘罪(准此不開夢也。不先方便不作想。可如文說也)。若以欲想出不淨者。見云。比丘欲起。而捉女人精出。無罪。何以故。為婬事故得吉。若至境界夷。若觸女身或抱或摩精出。不犯。以摩觸故得殘。文言若見好色者。善見云。或見女根根起。視精出不犯殘。得吉。若見已。動根精出。得殘(共女人坐亦准此)俱驅文中。一切不作出意。足知犯不也。
 
   ○摩觸戒
 
[0109b12] 息婬疑者。多云。人見不謂直捉而已等。女異男等者。簡異男也。
 
[0109b14] 又通道俗親疎廣說可知者。祇第五云。女人者。母姉妹。親里非親里。若大若小。在家出家。見十二云。以念故觸母身。突吉羅。女姉妹亦如是。何以故。女人是出家人怨家。若母溺水中。不得以手勞取。若有智慧比丘。以船接取。若竹木繩杖乃至袈裟。若母捉袈裟。比丘以相牽袈裟而已。若至岸。母怖畏。應向母言。檀越莫畏。一切無常。今已得活。何足追怖。若母因此溺勢遂死。比丘得以手捉殯[僉*殳]。無罪。不得棄擲。若母於泥井中亦如是。祇第五云。有女人落水中。作哀苦聲。求比丘救者。比丘作虵想捉出。不犯。若授竹木繩牽出。不犯。若比丘言知汝雖苦。當任宿命者。無罪。(又云)母姉妹親里等文別。相見歡喜。抱捉比丘。比丘當正念住。若有異心者。殘。
 
[0109c03] 非畜各四者。變作畜女。來替作男等三。准前應釋。
 
[0109c04] 五十四者。至下釋文。其義自顯也。九十蘭亦爾。觸若得殘。不名鄰。不名重。非重因故。盜五得四鄰重。是因非因別。隣不隣殊。故此問答非理也。理實擬婬觸但蘭罪。本疑盜四得四果蘭。非方便也。
 
[0109c08] 內外境別者。身內起染。身外不同也。
 
[0109c09] 再盜不滿相續成[3]盜者。下文雖爾。非盡理說。若同一主。盜心未息。可言相續。同一主一盜一息。縱滿百千。亦不犯重。故亦不定。
 
[0109c12] 呵辭文三者。初俗女。二僧。三佛。俗[4]女初一往宜呵。二顯己呵意。多論第三。婬欲偏多。問若欲心多。何不作大事破戒。答此人根熟。應得漏盡。又應度此舍衛城中。具足千家。正少一人。是故不作大事。諸女人何以來看。一以世間多事。多諸忩務。出家人所住處。寂靜安樂故。二親近善知識欲聞法故。三眾僧房中。種種嚴飾彩畵床[木*翕]臥具。觸目可樂。是故來看。何故正食後來。又言不必須通一切疑故。又云。俗人食前多事多緣。或作飲食。處分奴婢。各隨緣已。然後相隨。登山遊澤。或詣僧房。又云為聞法故。若食前來。比丘乞食。不在僧坊故。諸女人何以入房。答謂出家人。斷欲清淨。信故隨入。問曰。何故有默有不默者。有云。欲心多者默然。欲心少者不默。有云。若知識者默然。非知識者不默。又云。人性不同。有樂覆罪過者默然。不樂藏過者不默。有云。無有父母兄弟夫聟兒女。無所畏難故默。有畏難故不嘿。十誦第三云。不喜者。即出房外。語諸比丘言。大德。法應爾耶。種種[1]可已。諸比丘種種因緣。為眾女人說法。作禮還去。多云。為說法者。為說佛法眾僧是良祐福田。可信可敬。莫以小緣故自破善根。又云。讚歎迦留陀夷種種功德。當得漏盡。度千家作大利盡。莫見小緣自失敬也。
 
[0110a09] 如上婬戒中說者。謂睡眠新死少分壞等。亦准調部文。故作此釋。下文云。有比丘與死女身未壞者。身相觸。多不壞者。身相觸。佛並言殘。半壞多壞者蘭。
 
[0110a12] 不以有智未命終等者。下露坐戒云。人女者有智命根不斷(此即不用彼也)。髮髮相觸等。如見論。若身觸髮。即犯殘也。
 
[0110a15] 既五六雙明此二豈可復得是雙者。舉此後文吉羅六句。例難古師無文妄立初句為雙也。謂昔覆律師云。若女來觸有四句。一動身受樂(此是雙句)。二不動身受樂。此二句得殘。復有二句。一動身不受樂。二不動身不受樂。此二不樂。故犯蘭罪。若比丘有染心。發心觸女。四句皆殘。律文但出女來二殘。餘二句蘭。并比丘往四句僧殘。此六並略。今師意云。下吉羅中。律文六句。一樂。二不樂(此名[2]〔五〕位句也)。三不受樂動身。四不動身受樂(此二名交絡句)。五不受樂不動身。六受樂動身(此二名雙頭。亦名雙明句也)。章中先敘三四交[3]結。五六雙頭。後方敘其初二立位。乘即難云。文既五六。已是雙明。此初二句。豈可復得是[4]其雙句。此難意云。殘中初句。若許是雙。吉中初二。亦應是雙。若吉初二許是雙者五六也雙。豈容初二復得是雙。此反難記。次順成云。故知初二立位等。如章廣說。此順成。意云。准吉六句。以釋此中。故云今解此中等也。謂女觸比丘文中初句。義當吉中第一立位。直言受樂也。文中次句。義當吉中第六雙句。動身受樂也。理應准吉第四交句云。不動身受樂。今此殘中應有之。由此殘中即成三句。廣釋如章。乃至計為十八句也。問吉中六句。何意但准三受樂句。而不明彼三不樂句。章中釋云。此是殘位。不須不受樂蘭也。
 
[0110b13] 下八亦爾者。今詳不然。若提捺等。容不動身。儻逆摩等。云何不動。故隨所應。更須除之。
 
[0110b15] 各立位四者。女來二句比丘往二句。故四也。餘皆准此。
 
[0110b17] 本作重[5]意此三位[6]但蘭(乃至)如媒三位等者。謂本自身。擬犯婬過而觸女者。有衣等位。未成重來。一類蘭罪。不分殘蘭吉等三罪也。如媒亦有吉[7]簡殘位。而若擬犯婬欲過失為身媒者。亦皆蘭罪。[8]不分吉蘭罪。不分吉殘等之別也。
 
[0110b22] 祇云若女人捉足禮者。應語言。小遠住。或時白齒舌令痛。不令覺女人細滑。(又云)與女共床。非威儀起欲心越。動床不相觸蘭(一切同木石等。准此)。若女擔重不能上肩。請比丘扶。不應扶。應教餘男子女人佑扶。若無餘人。比丘應舉[9]者高處。令其就擔。(又云)共行水中。比丘在後。脚蹴水灒女人非威儀。若有欲心越。欲心蹴水着人者蘭。(又云)乞食時。端正女人與比丘食。見已起欲想者。應放鉢着地。令餘人授。(又云)使道巷中與女相逢。比丘應住。若競行非威儀。若欲心乃至觸殘。女人捉足下。境心有無者。女人捉足。有境無心。謂無前方便心也。觸衣鉢等。有心無境。衣等不是染觸境故。戲笑相觸者。無染心而因戲笑誤觸也。
 
   ○鹿語戒
 
[0110c11] 五分云一切天神證知我心者。意說天神願知我心。從汝乞願。此律即是教他作願。理准五分義釋之。不是全同也。
 
[0110c14] 如消蘇等者。下文有女人消蘇形露。比丘見已言。汝消蘇。彼言大德我消蘇。佛言。不了了蘭。(又云)時有着赤以女人形露。見已語言。汝著赤衣。(乃至)不了了蘭。(述曰)比丘意欲名彼女形。為消蘇等。然不了了故蘭。彼若了知。即得殘也。然今三藏攝法云。葉薄即是此方正目男女交會之事。極不遜語也。古來譯為鹿惡語戒。惡罵語等。亦是其鹿。究尋道理。未犯斯戒。若的不遜說不軌[10]言。方犯此戒。縱言交會。非鄙惡収。然梵本中。為諱葉薄。遂言葉縛。葉縛此云糠麥。雖言葉縛。意言葉薄。欲使聽[11]後無羞愧也。今詳。此宗定不同彼。如文中云。若現如相。豈得陳說不遜語耶。
 
[0111a01] 約葉者。謂隨一一語葉結也。
 
   ○媒嫁戒
 
[0111a03] 具緣中。計理不用顯事了了也。
 
[0111a04] 祇律十七二十念為一瞬等。若如娑沙百三十六云。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成臘縛。此有七千二百剎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剎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此有小二十不滿。六千五百十剎那。此五蘊身。一晝一夜經爾所生滅無常。(又云)晝夜增減。各一臘縛月。則各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於中晝夜多少。四類不同。增位極長。不過十八。減位極短。唯有十二。晝夜停位[1]有十五。謂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停。從此已後晝減增。各一臘縛。至末迦始羅月白半八日。夜有十六牟呼栗多。晝有十四(餘准可知。羯栗底月者。八月也。並西方法。黑先白後。故知羯栗底迦白半者。即九月十五日也。末但始羅。即九月半已後也。黑白准前。牟呼栗多者。翻為須臾也)。四類不同者。一年之中。九月八日已去。一白夜增。三月八日已去。一向晝增。即三月八日及九月八日。晝夜停故。成四類也。俱舍十二頌云。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臘縛此云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三十晝夜月。十二月為年。於中半減夜。(述曰)此薩婆宗義。不可會同祇律也。
 
[0111a22] 女人有二十種者。列名中。但有十九。准釋中間放去婢也。
 
[0111a24] 成前四事者。餘破云。理應言於一念或須臾中成前二事也。今詳疏意云。上二據長時作夫婦事。下二約暫時作夫婦事。故成四事也。
 
[0111b03] 諸四句。初句皆是三時俱自。第二並是前二自後一使。第三並是中間使兩頭自。第四並是前一自後兩使也。
 
[0111b06] 語書相參中四句。並是前一語。後兩書也(餘句准此)。
 
[0111b07] 或一法或二法相參作六十四句者。謂語書即相各為十六。即六十四也。今欲辨釋。且依疏義。廣演其文。方明是非也。且廣演者。諸十六中。初四即是純一法作。餘之三四即二法作。故云或一法或二法相參也。且語為頭為十六者。純語一四。語書一四。文已廣出也。語即一四。語相一四。文俱略云。指即現相。亦如是也。次書為頭十六句者。純書一四。書印一四。文中廣出。書相一四。書語一四。文略出也。餘兩十六並文略出也。章中廣出。初十六訖。餘三箇十六。但言餘三各爾也。
 
[0111b17] 次辨三法相參。章云。四十八句者。謂語書印相各作十二。故四十八。然今現文但有十六句也。且初十二者。語書印為一四(文廣出也)。語書相為一四(文中廣出一句。餘三略出也)。已上合初位十二句訖次第二位十二句者。書印為一四(文廣一句。餘三句略出)。書印語為一四(文略無也)。書相語為一四(文略無也)。次第三位十二句者。文並略無。一者[2]即相語。二者[*]即相書。三者[*]即語書。次第四位十二句者。文亦並無。一者相[3]語書。二者相語[*]即。三者。相書[*]即。章中釋後三箇十二云。但文一四。下之二四及餘二頭。悉略不辨者。如向廣辨。尋之可見。次辨是非者。問此諸句法。為據自使相參作之。為據三時隨用何法相參作之。為據三時尅用何法相參作之。為總據前三義作之。設爾何失。四俱有過。一者若據自使相參。但應一四。更不應多。二者若據三時之中隨用何法相參作者。即章中釋下之二四。及餘二頭悉略。不應道理。且如與使共詳議云。我等但於三法遍用。不須尅定初時用語。中時用書。後時用[*]即。應如文三法參中十六已足。何須更辨下之二四及餘二頭。若更辨者。且如第二位中第二四云。書[*]即語三。以為一四。此與初位第一四中諸書[*]即三為四何別。以其三法不局用時。故無別也。如是准知。第二位中第三四句。與初位中第二四同。第三位中第一四句。與諸位中第一四句。與初位中第三四同。第三位中第二四句。與第二位第一四同。第三位中第三四句。與第二位第三四同。第四位中第二四句。與第三位第一四同。第四位中第三四句。與第三位第二四同。故不應理也。三者若據三時之中。尅用何法為諸句者。謂初用語中必用晝夜。後定用[*]即。如是展轉。為四十八。雖理無違。何因一法二法參中。不辨三時俱語為第一句。前二語後一書為第二句。中間語前後書為第三句。前一語後二書為第四句。餘語[*]即等。相參亦然。不爾耶。而文一向純語為四。并初時語後二時書為第二四。乃至語[*]即相參亦然耶。四者若許據三義為句法者。一法二法之中。闕前所辨四句之法。三法參中法。復闕前說三時隨用十六句義。何但下之二四及下二頭略也。據斯理趣。盖譯律者。不善譯文。致義不足也。
 
[0112a06] 始終互對其文甚多者。崇云。數過四萬。今詳。但以計句顯德。而實推尋。應如前辨方盡理也。計句多少。此為小事。任諸學者耳。
 
[0112a09] 蘭吉二位各三文者。一受語。二聞語。三不受語也。
 
[0112a10] 各帶斯闕者。本期一法二法三法相參作媒。及至臨時。三時隨闕也。
 
[0112a12] 乃至廣句者。謂以一女始終互對。本期擬媒。而至臨時隨闕也。媒嫁想者。男女未通。作已通想。和合是也。有人云。如夫婦已與離書。今還和合。謂為無罪者是。今詳。此乃迷教而犯。理應殘外更獲無知。何因望斷。
 
   ○過量房戒
 
[0112a17] 四依。依樹下。依糞掃衣。依乞食。依腐爛藥。若違初作房得殘。若違餘之三依。如長衣別眾展轉非時不受等。及過七日藥。並提也。牒事相違。有主無主。有量不量。不得同入一翻羯磨也。前異語後惱僧。前嫌後罵。並同一戒也。
 
[0112a22] 古首律師言前房不處分是第二者。彼自問言。若爾列文。何以在先。答煞人戒中云。煞畜提。[宋-木+取]初。下九十中。彼方言初故。此亦爾。
 
[0112b01] 或三二一罪者。雖犯後戒。然後戒中。亦有不處分殘妨難二吉。隨事有無。故或三二一也。然詳疏中。作此釋者。白乞過量。並不得存。何名唯闕初緣也。
 
[0112b04] 若闕第五應有六蘭者。雙闕寄在第五闕心中辨。故六也。
 
[0112b06] 末後二團者。多論也。
 
[0112b07] 壞鬼神村提吉者。後戒斫樹得吉。
 
[0112b08] 對神勸忍者。見論十五。因斫樹故。傷鬼子臂。樹神白佛。佛為說偈。若人嗔心起。譬如車奔逸。車士能制止。不足以為難。人能制嗔心。此事[宋-木+取]為難。樹神聞法。得須陀洹(神得道者。謂須會通也)。十誦第十。樹神云。我兒子幼少。冬八夜時。寒風破竹。冰凍寒甚。我當於何安隱兒子。佛勑餘鬼。汝當安止。諸鬼以佛語故。即與住處。多論第三。迦葉名多。以大辨之。一大富貴長者所生故。二能捨大富貴高族出家故。三能行頭陀少欲知足大法故。四國王帝王龍鬼神多知多識所供養故。五捨世間大利養小欲知足行乞故。如舍利弗目連。成就大智慧神通故。以成就大功德故。名大迦葉。
 
[0112b19] [1]作房者多者。祇第六云。作五百私房也。
 
[0112b20] 從鳥乞中。僧祗第六云。暮鳥集時。比丘言。汝釋軍多鳥。各乞一毛。我今須用。眾鳥少時無聲寂然。然不得已。各拔一毛着地。晨朝復乞。爾時眾鳥即便移去。異處一宿。不樂彼處。尋復來還。比丘復[2]與。眾鳥念言。今此沙門。奇異喜乞。恐我不久[3]定衣都盡。段肉在地。不能復飛。當如之何。便共議言。我等當去。不復宜還。賴吒和羅經。五分第二偈云。賢人不言乞。言乞必不賢。默然不有求。是謂為大人。
 
[0112c04] 五耶四耶者。五耶如智論二十二。上婬戒中已引。四耶者。如智論第二。如上第一卷疏釋比丘義中已辨。
 
[0112c06] 祇第六云屋高下量者。邊壁一丈二尺。
 
[0112c07] 非謂開無過量者。古師云。下開文中。小容身屋。但開過量。亦須處分也。
 
[0112c09] 業一緣異或多者。章中自釋。謂不淨食等。言或一者。通律師云。如三根謗是。緣一業異或多者。章云。五過房是。亦如摩觸等。言或一者。通云。再盜滿五成一夷是。
 
[0112c13] 緣業俱同或多者。有餘引伽論第十。若比丘大眾中。嗔恚。手[4]犯沙豆等。擲諸比丘。隨所着得爾所提。覺云。如本加行。作虗誑心。不應時心。分離心。毀辱心。後發一言。成口四過。謂所欺境及發一言並是一也。言或一者。一切戒中。隨應即是。緣業俱異或多者。作煞盜等。前後不同也。言或一者。八事成重是。今詳。所言緣業。緣是增上。理且應然。所言業者。加行根本後起為是何業。若言隨應皆說為業一咽多罪。由加行心多業。而實咽者。翻令是緣。由此一緣暢思故。何得判為業一緣異也。若言唯取根本業者。再盜滿五。應是業一。何意復名緣一業異。故此四句並無異據。又五過房言是緣一業異。故此四句並無典據。又五過房言是緣一業異者。理不可據一房為緣。若據兩房。何非二緣。乃言緣一。若言房事是一名為緣一。何故不言兩業造房。業事是一。名為業一。前後兩房。許名緣一。何妨兩業名為業[1]名為業一。同一罪相故。
 
[0113a05] 須知乞不乞如下辨者。次下義門云。順精加法別所為故等也。
 
[0113a07] 夷論即局謂作四位者。母論第六。從無臘乃至九臘。是名下坐。從十臘至十九臘。是名中坐。從二十臘至四十九臘。是名上坐。過五十臘已上。國王長者出家人所重。是名耆舊長宿。
 
[0113a11] 心念三語者。尊者云。應言對手。若言三語。不攝諸有一說者故。下皆類此。
 
[0113a13] 二種分衣者。古師云。一時僧得。二非僧得。尊者云。准今疏主。時僧得者。不須作法。即無二種。應言非時之中一者檀越施物。二者亡人物。義同非時僧得。還成二種也。
 
[0113a17] 如七非者。下瞻波中。辨七非義也。
 
[0113a18] 自然及大小此三各三者。自然一者蘭若。拘盧舍集僧。相傳言。准雜寶藏五里。俱舍明文。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2]百俱盧舍。故依俱舍者好。計有二里也。二者可分別聚落。盡聚落集。三不可分別聚落。疏主云。八樹間集。即七十三步半。不可分別。依祇律立。餘依十律立也。尊者云。准見論十七。阿蘭若界者。極小方圓七槃陀羅。一槃陀羅。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二十八肘外。得作往事(已上論文)。准此言不同意者。即是蘭。若有難集僧。應加此一自然為四也。肘長尺八。六尺為步。合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大界三者。一人法二同界。二法同食別界。三食法二同界。小界三者。一戒場。二難說戒。三難自恣(准尊者義。即十界也)。
 
[0113b06] 大小二界各四者。前九界外。加食同法別(前不取者。此但食同作法和通。無別界體。不解本界故)。加難受戒(前不取者。疏主意云。此界難用。不知分齊故)。四法現前。即人法處事也。
 
[0113b09] 不在三小者。說恣受戒。本為集僧。結此三故也。
 
[0113b10] 制所常行者。癡狂本為說戒。說戒即是制常行也。
 
[0113b11] 餘二准知者。單白局大界者。疏主羯磨疏中自解云。如說恣德衣鉢異語觸惱白等。通者易知。如差威儀師喚入眾戒師單白受懺白業是也。白四通者。如受戒悔殘等類。白四局者。如滅擯學悔罪處所七羯磨作解念不癡及諸諫等。以其違情行罸故。僧眾諫勸故。並專大界也。
 
[0113b17] 因起有無者。有餘皆言。如羯磨中。時到已前。牒所為事。名有因起。言無者。反此應知。若爾章云一切差人無因起者。差威儀師。豈非是有。又此即應第七正辨作法中論。何用此辨。然疏主羯磨疏中自釋云。無者一切差人。以非自心但是眾遣故。觀此釋意。若作法前。先有事起。依先有事而作法者。名有因起。所言無者。法前無事。卒爾而作。名無因起。即下章中。亦言因起問答。即是上事。又云。白中第二牒因起也。若時到即是因起。何須言牒。雖爾亦妨。如差教授。即先問言。誰能教授。單白之中。文復牒入。故有因緣也。
 
[0113c03] 交治者。為道治俗。如覆鉢也。為俗治道。如遮不至也。
 
[0113c04] 互在眾集前後者。如本集僧無為受戒。不妨受前作治罸等。諸餘法事。或復受後。亦作不遮也。祇律第六。路遠雨雪。大寒大熱。白二差人。往指授云。僧已示作房處。如是三說。
 
[0113c08] 非容等者。[3]使律云。非他界僧指授。非先年指授也。
 
[0113c09] 越年者。祇云先年也。
 
[0113c10] [宋-木+取]後泥治訖者。章中問答可知。若准祇律。作房疊塼。一一得越等。亦可與造塔。義相似也。
 
[0113c12] 有經亦同者。一僧不處分過量二殘。二僧不處分不過量一殘。二僧不處分不過量一殘。三僧處分過量一殘。諸古律本但有第三。闕前二句。今時律本多具三句。故言同也。
 
[0113c16] 房主得殘巧師得蘭者。疏意云。文中雖言作者犯。而犯名中。意含房主罪也。次句准同。疏意且然。而乘文相也。
 
[0113c19] 此二句亦通結兩者。謂不報中。亦含不問。不問之中。亦含不報也。今詳。此亦不順文相也。後釋意云。初自作自犯。二教人作犯。此亦不順文相也。以其文中結作者犯。何意乃論自他之業。故不然也。
 
[0113c23] 不如前解者。今觀兩釋總非。應作是說。初三並結所教正犯。而起方便。有遠有近。故容犯吉。或復犯蘭。犯既不定。故總云犯也。然能教人現前忍可。即說有犯不現。不現不忍。全是無犯。不定故闕而不結。然初二句有差別者。初句自案繩墨令人作。次句教他案繩及作。三不報結所教。四不問結能教也。
 
[0114a05] 不犯中為僧作者。見論十三。作說戒堂溫室食堂。如此作不為自己住。無罪善。兼為自己住。僧伽婆尸沙。
 
[0114a07] 多人住屋者。見云。若二人三人共作屋。若一比丘一沙彌。悉不犯。何以故。人無一屋分故。若數人分得一屋分。僧伽婆尸沙。
 
   ○有主房戒
 
[0114a11] 多論第三。闡陀者。是佛異母弟。優填王妹兒。生大高族。出家為道。伐樹者。祇云與五百金錢。尋便安處。欲作大房。盡五百金錢。正得起基。起少墻壁。錢物已盡。復與五百金錢。作墻壁竟。安施戶牖。錢物復盡。主人生不信心。語心言。阿闍梨是出家人。用大房為。用[1]于金錢。可起樓閣。而作一房。云何不足。尊者且還。不能復與。有薩羅林樹。闡陀便斫持用成房。母論第五。有五種樹不得斫。一菩提樹。二神樹。三路中大樹。四尸陀林中樹。五尼拘陀樹。若佛塔壞僧伽藍壞。為水火燒。得斫四種。除菩提樹。若斫得吉者。壞威儀吉。下壞生戒。是此緣起。故令得提也。
 
飾宗義記第四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五本
 
嵩岳鎮國道場沙門 賓 作
 
   ○無根謗戒
 
[0114b07] 梵云阿莫洛迦阿奴段莎。此云無根謗也。式叉鉢陀。此云學處。今就義翻。名之為戒。
 
[0114b09] 或見言聞疑前戒中收者。法相然。亦有文證。故十誦第四云。若疑言見。疑已言聞。是謗也。
 
[0114b11] 不可無他非時者。淨施之法。不能無他。非時過也。
 
[0114b12] 不[2]癡正脩者。謂彼本來於正脩中。未具足故。今者雖擯。無正可損。
 
[0114b14] 二重教者。一者大僧舉法。二者尼中諫法也。
 
[0114b15] 敬云見聞中淨者。對之作法得成。非謂即得足數也。有餘不許。謂據下文。解不足數。皆云自言。今者既未自言。又無三根。[3]故亦三根。故亦得成足數也。今詳。體淨和合義生。體若不淨。合和不生。故依敬釋為正。下文自言者。據共委知。故作此說。不欲顯彼未自言者。即成足數。問既未自言。誰委不足。答如本受戒。十僧之中有不淨者。後逕多時。知彼不淨。理須更受。故云不足也。
 
[0114b23] 五分下至不同犯者。彼者因病開。乃至亦開犯為境。但不同犯也。若准律攝。開不同犯。許為懺境。然波羅夷望波羅夷。名為同犯。望餘殘等。為不同犯。殘望殘罪。以為同犯。餘名不同犯。乃至廣說。
 
[0114c03] 或可成舉者。以不淨心。對不淨境。復具五德。故成舉也。
 
[0114c05] 或不成謗者。以不淨心。雙對淨境及不淨者境。皆不成謗也。
 
[0114c07] 故無不淨想者。謂要須作具戒淨想。始得謗罪也。
 
[0114c08] 所以彼具五德者。彼舉罪中。要具五德也。如下遮犍度。知時不以非時。真實不以不實。有益不以[4]損麤鑛。慈心不以嗔恚(頌曰。時實益濡慈)。
 
[0114c11] 為結僧殘故須八緣者。餘皆破云。若由具八故結殘者。小謗具八。何不得殘。今詳疏意。非顯數八即結僧殘。若數減八。即成小謗也。今疏意云。所謗之罪通上下。能謗結犯亦階降。故結殘罪。由所謗殊。然得殘時。由八緣具。不遮小謗。亦八緣具也。
 
[0114c16] 要應對僧者。不然。依僧祇五分好也。
 
[0114c17] 欲求捨會。捨不窂法。會堅窂法也。
 
[0114c18] 二屏言者。一求捨會。二念營僧也。
 
[0114c19] 有餘身智者。未入無餘身智。未寂有為生滅。故可厭也。
 
[0114c21] 尅之不難者。或可沓婆是留壽行。婆沙百二十六云。云何苾蒭留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別人所。以衣鉢。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當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問彼有何緣留多壽行。答留多壽行。略有二緣。謂為饒益他。及住持佛法。住持佛法者。謂營佛像[1]房等事。又彼觀見當有國王大臣長者欲毀佛法。若見餘人無能善巧方便住持。便留壽行。問所留壽行為由定力。為由施力。(乃至)如是說者。俱由二種(文云)。彼審觀察。為施僧眾。當獲大果。為施別人。若見施僧當獲大果。便施與僧。若別人當獲大果。便施別人。(述曰)准此或可求堅固者。是留壽行。分僧臥具等。是住持佛法也。見論十三云。問曰。此沓婆。何時發此願也。答曰。過去有佛。號波頭勿多羅。是時國人請佛入國。六萬八千比丘圍遶大會。供養七日布施。時有羅漢。於大眾中。以神通力。處分床席及諸飲食。是時沓婆見已心[2]應。而白佛言。願我後身。當來佛時。如今羅漢神力無異。是時佛言。從此百千劫已有佛。號釋迦牟尼。必得此願。沓婆從此展轉。乃至釋迦出世。出家得道。從禪定起。而作是念。
 
[0115a18] 多論第三差陀驃者。為滿本願。過去迦葉佛時。亦為眾僧作知臥具人。稱可僧意。爾時作願。願我將來亦為眾僧。作知臥具人。及在彼世時。亦知臥具。稱悅時人。是以今佛還知臥具。[3]五分以今佛還知臥具。五分第二云。佛在王舍。瓶沙日日請五百僧。城中臣民亦復如是。六羣比丘常往好處。諸人問言。我等為僧。次第設食。何故長老常來。不見餘人。時陀婆子。十四出家。在靜處作是念。而僧無有差次會者。致使六群選擇好處。以失眾望。喪人施意。若我二十受具足戒。得阿羅漢。當為眾僧作差會人。及分臥具。十六成道。二十受具。便作是念。今時以到。便可作之。(述曰)過去此生。發願時別。是故章云。稍異可知。
 
[0115b06] 梵云杜多窶拏[4]拏。舊云頭陀。訛也。言杜多者。因搖動亦詮洗濯。即是搖動煩惑。洗除過患義也。聖住意經下卷云。斗擻貪欲嗔恚愚癡。斗擻三界內外六入。我說彼人。能說斗擻。如是斗擻。若不取不捨不脩。不著非不著。我說彼人能說頭陀。(述曰)謂因斗擻。而能證理。不取不捨。既證理已。復能依自所證。為人宣說。故云我說彼人能說頭陀也。崇云。杜多此云洗除。頭陀此云斗擻者。今詳。本音元來是一。不合別翻也。
 
[0115b14] 謂隨坐一是人最勝於餘所行咸能同彼故稱隨坐者。破迷記中。雖為別釋。意顯釋者義有多端。理實疏意欲顯隨坐。隨脩十一繫念而坐也。此即逐名以顯其義。[5]俱顯行勝。於理無違。然若欲令憑文釋者。梵云搜悉他僧悉呾理迦(上聲呼之)。云隨有坐處人住也。意說此人於敷具貪。捨其愛著。故云隨坐。故瑜伽二十五云。云何名為處如常坐。一敷設後。終不數數翻舉脩理。如是名為處如常坐。即常此律隨坐也。即毗尼母云隨得敷具足也。崇云。舊解隨坐最勝。於餘所行。咸能同彼。故稱隨坐。餘十一偏能未必通行。此解不然。若以隨坐通行餘者。衣食既非是坐。如何得稱是坐。又昔解云。於坐四中恐生貪著。故立隨坐。此亦不然。於坐既爾。若貪衣食。應知亦爾。斯並不識文意。故作斯釋。此是隨坐敷具。不名為坐。又引瑜伽。一敷設後。終不數[6]不數翻舉脩理。如是名為處如常坐。小品名隨敷座。母論名隨得敷具。解脫道論名遇得處坐。今詳。崇師實不遍尋此等諸文。而遇撿見。其法師依諸經論集。為義稍懸。即引來能通大教幽旨。今詳。實理小見對文。大智隨義。故諸聖教其例寔繁。且如律自言見者苦見集見盡見道。又自稱言天眼清淨等。此逐見名而開兩義。今遠隨坐。顯隨脩義。深順大智之遠見也。然於世間。多封文句。謂為違理。深擁修學一切智門。於一義中。解無量義。實難得起也。因今決斷。故示此途。實不存乎彼我之意也。如瑜伽六十九云。鸚鵡喻補特伽羅者。唯隨文轉。不能依義發異語言。炬燭喻補特伽羅者。依少羯磨。便多增益。現行種種隨意言詞。猶如炬燭。即其事也。然昔解意文中。五坐必有敷具。餘之四坐。或有生貪。唯此隨敷離貪最勝。故云於坐四中恐生貪等。亦無失也。
 
[0115c19] 因此便釋杜多意者。如瑜伽云。如是杜多功德。能淨脩治。令其純直柔暖輕妙。有所堪任。隨依止能脩梵行。是故名為杜多功德。(述曰)意顯杜多但是令其身器清淨。方堪受道。故云依止能脩梵行也。故智度論七十二云。是頭陀法。皆是助道及隨道故。諸佛常讚也。
 
[0115c24] 謂檀越僧食食有多過故者。智論七十二云。若受請食。若眾僧食。起諸漏緣。謂受請者若得請時。即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請。則嫌請者彼無所識。應請不請。不應請請。或自鄙薄。懊惱自責。是貪憂法。則能遮道。若僧食者。當隨眾法。斷事儐人。料理僧事。處分作[1]便。心則散亂。廢脩行道。有是事故。受乞[2]食。多論第二。婬戒中敦(厚也)崇(量也)。
 
[0116a07] 此少藥故等者。智論云。於古四聖種中。頭陀即三[3]三事(述曰)古四聖種者。謂諸論師古釋。以四依為四聖種也。後諸論師五四聖種。其義即別。且如婆沙八十一云。[4]隨所得食喜足聖種。二隨所得衣喜足聖種。三隨所得臥具喜足聖種。四依有無有樂斷樂脩聖種。婆沙百八十一釋云。問樂斷樂脩有何差別。答樂斷煩惱。樂脩聖道。復次無間道名樂斷。解脫道名樂脩。復次見道樂斷。脩道名樂脩。復次樂斷者顯諸忍。樂脩者顯諸智。是謂差別。(述曰)古諸論師即開前三為四聖種。故不同也。四聖種義。至下破僧戒中釋之。
 
[0116a17] 梵云阿蘭若迦(諸迦字並上聲呼之)。去村五百弓。義云。住靜處人也。嵩云。梵音正曰阿練若。此云無聲處。今詳。此是妄判訛正也。
 
[0116a20] 梵云賓茶波底迦。此云常乞食也。
 
[0116a21] 梵云羯專鉢夫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食也。此含二義。一者不作餘法而食。二者一時受訖更益不受也。
 
[0116a23] 梵云[醫-酉+口]迦珊尼。此云一坐食也。
 
[0116a24] 梵云波呾囉賓茶波底迦。義譯云一揣食也。智論七十二云。如經中說。舍利弗言。我若食五六口。以水足之。則足支身。於秦人食。可十口許(已上論文)。
 
[0116b03] 梵云染摩奢你迦。義譯云冢間坐也。
 
[0116b04] 梵云何毗婆哥始迦。此云露坐也。
 
[0116b05] 梵云苾力叉慕里迦。此云樹下坐也。智論云。樹下思惟。如佛生時轉法輪時涅槃時。皆在樹下。行者隨諸佛法。常處樹下。
 
[0116b08] 梵云泥殺。[5]此云常坐也。隨坐如前。
 
[0116b09] 梵云呾哩支伐離迦。此云但三衣也。或有處說十三杜多。如解脫道論瑜伽論等。同異之相不繁論也。
 
[0116b11] 唄匿者。下受尼[6]無尼讚食戒中云。是讚偈。多論第三云。讚脩妬路讚脩妬路共。是也。多論又云。問曰。是四人其業各異。何以常不相離。答曰。阿練若禪法。有所疑滯。諮問有處。兼欲數問說法僧脩。是以相近。持律者。凡欲知戒相輕重。決了罪過。斷解僧法。是以相近。法師者。義論說法。稱揚三寶。能增善根。契經者。誦諸大經。多知廣見。隨事能答。故相親近。見論。乃至無記語。亦共一處。第十三云。無記語者。不脩三業。食已而[7]眼。眼起洗浴。共論世間無記之語。全身肥然。問曰何以無業共在一處耶。答使樂道故得生天上。
 
[0116b21] [8]十五俱云入火光三昧者。十誦第四。分臥具時。不須燈燭。左手出光。右手持與。有比丘故待闇來。欲看陀驃神通之力。五分第二。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示臥具處。莫不見合。時諸遠方聞有是德。皆作是念。我當往彼問訊世尊。并見陀婆及覩婆神力。僧祇第六。左手小指出燈明。見論十三。入大光三昧者。此是第四禪定。禪定起已。放右手第二指。以為光明。須臾聞滿閻浮地。諸比丘從遠方來。欲看神力。沓婆自隨一比丘。為安止住處。為餘比丘安止住處。悉是化身。如真身無異。
 
[0116c07] 佛被婆羅門女謗者。智論第十云。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作腹。謗佛云。與我私通。故有身也。
 
[0116c09] 淨定心者。然四靜慮皆能發通。依善見論云。是第四靜慮所發。若手出光也。應知四靜慮及前三無色。各有三種。謂味相應淨無漏。味謂愛味。謂此定心與愛相應。緣於淨定。以之為境。深生愛著也。言淨者。謂善有漏。謂定與此善法相應。婆沙百六十三云。問善有漏定。有垢有濁。有毒有刺。有漏有過失。云何名淨。答雖非究竟。而以少分淨。故名淨。謂引發無漏勝義淨故。順聖道故也。言無漏者。謂是聖慧。謂定與此無漏相應。總名無漏。今言淨定。三種之中。簡染汙及無漏定也。
 
[0116c19] 從淨定心者。准俱舍第七。欲界加行善心無間。許生色界加行善心。復說色界加行善心。容生自界六心。謂即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三有覆無記。四異熟。五[9]威。六變化(上界無二坊心)。或生欲界三心謂三。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三變化心。准此故知。離淨定外無別通慧心也。其淨定心。即是色界加行善也。應知此中沓婆入定。起變化心。化作事訖。留此化事。至定外用。故婆沙百三十五云。如是說者。有留化事。俱舍二十七亦爾。多論第三。正義不正義相雜而說。有人謬引。不違是非。今不繁引。問何故檀越聞慈地來。便設惡食。答多論第三云。先業力故。又此人日夜無清淨心。天龍鬼神與作因緣。令不如意。
 
[0117a07] 據凡[1]聖等者。昔在凡位猶尚不犯。況今得聖。以難況易。准此應知。
 
[0117a09] 過去果報惡業熟者。多論第三云。過去迦葉佛。時作知食人。時有一羅漢。儀容端正。在路而行。有一女人。見生染愛。隨觀不捨。時主食人見其如是。謂先與交通。尋作是言。比丘必與此女人共作惡法。以謗賢聖故。墮在地獄。罪畢得出。以本善業。值佛得道。殘業力故。受此惡報。
 
[0117a15] 五分第二。得惡食已。便還道中行。罵陀婆力士子。要當令汝受苦劇[2]我。到所住已。向諸上坐言。陀婆隨愛。若畏與好。不畏與惡。諸比丘言。汝等莫作是語。何以故。陀婆比丘得阿羅漢。備六神通。隨愛恚癡。無有是處。慈地言。正以得神通故。觀見請家好與餘人。惡輙差我。作是語已。先為陀婆作惡名聲。然後遣妹。往佛邊謗。五分第二。唱言。大德僧聽。此彌多羅比丘尼。[3]言陀婆汙我。僧今與自言滅擯。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述曰)彼律大僧與尼作擯者。且顯當時之事。非是通於末代也。見論十三。諸比丘即教慈地比丘尼。脫法服覓白衣服[4]服與著。駈令出。慈地比丘見擯慈尼。語眾僧言。此是我罪。莫擯慈尼。下文不犯[5]白言犯者。滅諍犍度下文。不犯夷[*]白言犯七聚。乃至不犯突吉羅自言犯七聚。七七四十九句不成[*]白言也。九[6]總者。一愛我怨家。二憎我善友。三及憎我身過去。然未來。當爾。現在現為。三世各三。故成九也。
 
[0117b07] 非情處起嗔者。如俗書說。冬祁寒小人猶曰怨恣咨等類也。此通相說。有十因緣。今謗他者。但由九[*]總。或亦通十。思之可知。
 
[0117b10] 論言眼識隨生見等者。雜心第二卷頌云。若眼隨生見。耳界隨生聞。章中言眼識隨生見者非也。以二十卷云。自分眼見色。非彼眼識見。非慧非和合。不見部障色故。(述曰)自分眼者。謂發識眼識現在根。名為自分眼。與眼識同作自事。名為自分也。新經論中名同分眼也。非彼眼識見等者。經部立義。識見非眼故。復有餘部。眼識相應慧能見色。復有經部一師別計。眼與眼識。和合名見。今薩婆多並皆破云。不見障色故。謂心心所取境之時。無有障隔。若識等見。應見障外。故知識見不應正理。今章中引文言。雖似雜心論文而言識見。順成實論。故第五卷。根等大品云。但識能見。眼得其名。廣說如彼。
 
[0117b22] 天眼非事者。天眼是通。不同事眼也。
 
[0117b23] 解釋可知者。聞取聲境。理不合從見疑後生。見取色境。理亦不從聞疑後起。
 
[0117c01] 自他想疑者。此四各合三根也。
 
[0117c02] 此四並虗者。容有虗義。非謂決虗也。
 
[0117c03] 以不定見聞故者。不是決定[7]定明白見彼入林出林。亦是問彼動床等聲。然不的知彼實有犯。故不得成見根聞根。而但得成疑根所攝也。
 
[0117c06] 若有第三即無餘三等者。計理應許自起想根。復有他人言彼人犯犯。是則想根。與他根並。疑類亦然。故章所釋。非為盡理也。
 
[0117c09] 從他但應二者。自他想疑。各含三根。從他但二。豈不違例也。
 
[0117c11] 言舉謗成者。解此根義。前標四門。第二門云。定根多少虗實並不並等。今此為釋標中等字。故云言舉謗成不成也。
 
[0117c14] 自他二種有則成舉者。若必闕德亦不成舉。然不成謗也。
 
[0117c16] 證正義弱者。既由橫想。僧若勘問。不能一一問答[8]想應也。
 
[0117c18] 若無或成舉謗者。實根以替想根。亦名為無。而由具德故即成舉二者。直爾無其想根。妄陳他犯。故即成謗。故云或成舉謗者。由實根替而闕五德。故不成舉。然由有根故不成[9]傍也。有人釋云。或成舉謗者。謂成舉也。不成舉謗者。由前成舉。今不成謗。由前謗今。不成舉也。今詳。此釋不順本意。故前釋好。
 
[0117c24] 無同於想者。同前想者。同前想中。以實根替亦名為無。若直爾闕。亦名為無。由此亦有或舉謗不成舉謗義也。
 
[0118a03] 不以見聞名疑根者。此離意云。今此實根。何意不言見疑根聞疑根耶。
 
[0118a05] 事雖是有是實者。入林動床。事雖是有。眼見耳聽。亦復非虗。故云是有[1]是實也。然疑通見聞。又通有無故。
 
[0118a08] 即見聞時未定者。謂疑通緣見聞處起。亦通有犯無犯處起故。即見聞之時。未定知犯也。
 
[0118a10] 攝疑不盡者。若言見疑。但顯緣見。不顯緣聞。及緣有無。故攝不盡。若言聞疑。及此應說。
 
[0118a12] 此義通四者。即通見聞有無四處。而起疑也。
 
[0118a13] 謂謗成不成者。成謗之疑。濫不成謗之疑也。謂若橫疑隱而成謗。若有根疑。即是實根。足得舉罪。不隱成謗也。
 
[0118a16] 又寬狹故者。今詳疏意。根疑為寬。謂通見聞有無四處起故也。橫疑是狹。疑三根故也。瑤云。根疑是寬。疑五犯故。橫疑是狹。疑三根故。有餘釋云。橫疑是寬。通三根故。根疑是狹。唯見聞生故也。今取初釋。以順疏意。故下疏釋云。根疑從見聞事生也。謂所見事。如入林等。及所事如動床等。即此事中疑其有犯。及以無犯也。又云。不從前二根生。謂別有了見聞生。而不疑見聞。
 
[0118a24] 但疑事不犯者。意說。不從前二根生。云我為見為不見等。謂別有不了所見所聞入林等事。而不疑能見能聞。云我為見為不見等也。
 
[0118b03] 想與實根同緣俱於犯起者。謂此橫想。與彼實根。俱於犯處。謂為實犯。故於三根各配一想。顯與實根相相似故。雖顯相似。而想與根。名既不同。不恐相濫。若論橫疑。相非相似。是故三根不各配疑。又儻配者。若見配疑。即濫根疑。以聞配疑。應知亦爾。故總言疑方顯橫也。
 
[0118b09] 又可想類前二根等者。前釋實根見聞及就別相。為名疑根。乃就通相為自。今論橫想。是別相故。類前二根。而論橫疑。是通相故。類第三疑也。
 
[0118b12] 問小妄八語此無六語者何者。小妄之中。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觸言觸。不知言知。成四語。復有四語。反此應知。何故謗中但有小妄初之二語。餘六皆無也。
 
[0118b15] 犯非觸知之境者。若准明了疏釋。疑根具從五塵而生。如見女衣在比丘床。便疑有犯。或聞女人共比丘語。或聞衣服有女人香。或見從女乞食之時少乞[2]與。或與酒等。或比丘邊觸著別人。應知亦爾。准此觸後亦得生疑。餘可知也。
 
[0118b20] [3]疑二生疑者。從見聞生疑也。上來相傳。皆言曇無德顛倒解義。將欲說無。必先解有。今詳未必然也。不以此義而釋顛倒也。
 
[0118b23] 應言三四有疑不[4]妄妄。五六無疑無[*]妄妄。章中。欲令言辭便易。故倒說之。
 
[0118c01] 第二心驗三四心證者。文中第二既有想[*]妄。即驗初是有想不忘。文中三四既是有疑不忘及忘。即證初二有相不忘忘也。古師有想不忘心言。
 
[0118c04] 得出者。彼蓋意說。謂彼前境內實清淨。然於外[5]想麤橫不護。彼能謗者。見聞疑彼相麤事已。即作想云。據彼相麤。決是有犯。此是有想。及至謗時。言我無[6]相我實見等。今師意者。說橫起還心。謂見謂聞謂疑彼犯。即是想根。既稱想說。如何成謗。故知非理。
 
[0118c09] 前後相違濫者。前言無見聞疑等相。後言我見聞疑汝。若內心無見等相。云何口說得言見等。即說相違。名之為濫。
 
[0118c12] 單同後六現六者是汝者。據現作其理即得。所加兩句。即不應理。
 
[0118c14] 如小妄第二心欲發言道不見等者。彼小妄第二心云。若比丘。不見不聞。不觸不知。是中有見等相。便言不見等。知而妄語提。此雖亦是有想不妄。然彼發言不見成妄。即是違心。返顯言見。即不成妄。故此謗中若發言見。亦不成謗。是故章云。如小妄第二心等也。
 
[0118c19] 上判五妄殘提。二妄唯取心虗者。若是古義可成自違。若是今義無容自證也。
 
[0118c21] 無想妄[7]即有想不妄者。本緣前境作清淨解。各為無想。後時緣彼。忽謂有犯。即是妄前無犯相也。無疑妄心。准此應釋。
 
[0118c24] 以防巧故者。我若本來有疑不[*]妄。可說成謗。我曾元疑。後方有疑。應不成謗。防此巧故。俱判成謗。若前有想。尚妄可說成謗。我曾無疑。後方有疑。應不成謗。防此巧故。
 
[0119a04] 而成謗(乃至)故不對有以言無想者。謂如文中第二句義。若先有想。至彼謗時。尚須[*]妄却而方成謗。況今初先來無想。足得成謗。而豈須言由更別有有想謗句。為對彼句。而言無想。故次疏中結云。故不對有以言無也。
 
[0119a09] 問聞疑為有無等。[1]對詞。是敘古人難意也。古人難云。聞疑若是有。順前而妨後(順前者。順前文云不見也。妨後者。妨後謗時言聞疑。犯而得成謗也)。聞疑若是無。順後而妨前(順後者。順後失也。身時成謗無文中妨前者。妨前單云不見也)。今詳。亦應云聞疑。若是有順前為妨聞疑。若是無順而妨前也。今章中意。敘此古難。故云若是有者可得獨言一不見。此即順前也。亦應言道不聞疑何以獨舉一不見。此即妨前也。
 
[0119a16] 昔來作難作解非者。諸人敘其古人難解。言詞雜亂。難可取悟。今取古意。為作巧文。以顯其義。言古難者。即向順前而妨後等難也。言古解者。且總汎論見聞疑。各有三種。自及橫想(此師不立疑心三根)。次配律文者。三見俱無。故得前文單標不見。論其聞疑。雖無自他二種聞疑。猶有想心聞疑根在。故不得言不聞不疑。此古師意。由有想心。聞疑在故。即不妨前。後由無彼自他聞疑。故不妨後。若爾既有想心聞疑。何容成謗。即昔解云。隱却想心舉實聞疑。故得成謗。即復有雲律師云。且如無一舉二[2]傍中第四章門。第三心應言若不疑彼犯夷。是中有疑。便言我見聞犯夷僧殘。然此有疑。即是橫疑。既有橫疑。而文亦得標云。是則違汝三見俱無。獨標不見也。以此不疑不具三無而標不疑故也。復有餘人。將此雲師。以為契理。遂助破云。此有橫疑。上下成妨。一者上妨猶不見。以第四章既有橫疑。得言不疑。如何汝言三見俱無獨標不見也。二者下妨。以[3]第章。疏有橫疑。得言不疑。亦應雖有想心聞疑。得言不聞不疑耶。是故初釋不應道理。今詳。雲師亦不違理。何因妄許雲師契理。且如雲師所言有橫疑者。為據疑想名曰橫疑體。即是橫疑想。是橫疑者。即第四句有疑忘心。與第二句有想忘心。應無差別。謂第二心。作文應言。若不疑彼犯夷。是中有疑想。後忘此相。便言我見聞犯僧殘。故與第四應不成別。若言疑體。即是橫疑。儻他古師救云。我但說言三見俱無。曾說言橫疑是無。於我何過。此豈成難。故今疏中都棄古釋云。昔來作難作解者非也。遂即直破云。以初心是無。[4]無想不忘。何處得有想心聞疑來耶。若許有想心聞疑者。疏稱想說。何容成謗。如上廣以五義破之者是也。今詳。即以第二心破是顯非非理。何用更引第四章門第三心也。此次第二心。律文云。若不見彼犯。是中有見想。後忘此想。便言我聞疑犯。汝若執云。三見俱無。故標不見。何因次心文有見想。亦標不見。自下同然者。此章既無想心聞疑。後章亦無想見疑等也。謂皆據其謗者之情。所欲舉根不欲舉根。而互舉之。非有想心及三見俱無等也。
 
[0119c03] 問第二句不見彼犯等者。此難意云。此句欲舉聞疑謗他。而文不言有聞疑想。忘聞疑想。何因前章欲舉三謗。而文即言有三想忘三想耶。
 
[0119c06] 解言道理此章門中三根俱無信立一不見者(有疏本云。信交立一不見。復有疏本云。位立一不見)。謂據實理。三根俱無。而希他信立一不見也。此中總意者。實理決定有三忘三。何妨就中立一忘一也。又解。縱使位不見。不妨亦得三想。俱有忘三想。後解好。
 
[0119c11] 答以其橫想皆無起有等者。此總意云。本立不見。名之為無。以皆此立有見想。復對見想。立忘見想。是律文意也。本來立不聞不疑。故不皆此不聞不疑。立聞疑想。由不有想。亦不說忘。彼據理說者。一切章門。理實無三。然獨初章言無三者。據理盡說。今舉謗情者。即談第二已下諸章。
 
[0119c17] 故立多少者。謂謗者情或自口云。我不見有見想忘見想。其結集家依彼口言。立為章門。餘句類然。故互多少也。
 
[0119c20] 不煩作多句者。願律師云。且無三中第一心上。廣加六句。總數即七。初句無三舉三。文中自有也。第二無三舉見聞謗。第三無三舉見疑。第四無三舉問疑。第五無三舉一見。第六無三舉聞謗。第七句無三舉疑謗(上來唯初句。更加六句。合成七句也)。下之五句。各加六句。准前應知(即是無三舉三之中。句有六七四十二句也)。今師意云。汝於六句各加六句以為七者。一切句中所加六中。第二三四即是無三舉二根謗。與現文中第二三四無三舉二見。竟有何別。又復所加一切句中。第五六七即是無三舉一根謗。與現律文。文煩之中。無三舉一見。復何別。故並非理也。
 
[0120a07] 二對小[1]忘辨同異者。欲辨同異[2]欲。且敘小[*]忘兩箇六句。然彼具約見聞觸知。今且約見。遂要略故。
 
[0120a09] 初六者。一不見有見想言不見。[3]三有疑言無疑見。四不見有疑言無疑不見。五不見無疑言有疑見。六不見無疑便言疑不見。
 
[0120a12] 後六者。下文但言此應廣說。應廣說者。應更六句。一見言不見。二見有不見想便言見。三見有疑言無疑不見。四見有疑言無疑見。五見無疑言有疑不見。六見無疑言疑見。此兩箇六句。並約實事境說。是故初三五心境俱違。二四六境順心違也。
 
[0120a17] 實事境者。上大[*]忘中已釋其相也。今此殘中六句。律文並言彼人不淨望我無三。即是境淨。心謂為淨。復是心淨。今違二淨。而諦名曰心境俱虗也。此即約實相境說也。六句同爾(次當配釋)。
 
[0120a21] 以三忘心入三不忘心者。謂有想忘入無想。不忘無疑。忘入有疑。不忘有疑。忘入無疑。不忘義如上釋。即是第二攝入第一。第六攝入第三。第四攝入第五。攝六為三。同他小[*]忘。初三五也。
 
[0120b01] 全是翻到者。彼後六中見言六不見。此謗六句。皆是不見言見。一倍到也。
 
[0120b03] 二處二四六者。謂小[*]忘兩箇六中。二四六句。境順心違。故不同此境心俱違也。
 
[0120b05] 十誦二逆謗人蘭餘者吉者。不然。彼律五十一。煞母等三。得殘也。
 
[0120b07] 四法了了者。即指印相書并遣使為四也。若加自作。應言五法者好也。亦可四法四夷也。通云。一面謗。二指印。三相。四書。即法闕遣使也。
 
[0120b10] 七法毀人者。一種。二姓。三業。四伎術。五犯。六結使。七相。謂[4]妄瞎等也。
 
[0120b12] 理有境想者。應言大僧大僧尼想等也。
 
[0120b13] 開中文言說實者。南山云。實有五種。一真實。二想實。三事實。如煞王人。還言煞王。十誦五十一云。若自言煞父。謗言煞母殘。此即事不實。四三根不互(如上引十誦第[5]〔四〕五)。五四戒不互實(准十誦五十一云。若比丘言我犯婬。比丘謗言汝煞盜。得殘也)。今詳四實可然。言真實者。隨應餘攝。不應別立也。
 
   ○假根謗戒
 
[0120b19] 梵云梨鑠迦阿奴段莎。此云似根謗也。廣釋中。崇云。不解無根句。今詳。戒明異分根。即是無根也。故今章中云。釋中第三異分上根也。
 
[0120b22] 言異分者。覩此律文。以同善見。不同十誦也。且如十誦第四戒本中云。異分中取片似片事。廣釋中云。異分者。四波羅夷是。何以故。是四夷中。若犯一一事。非沙門。非釋子。失比丘法。故名異分。[6]者十三事。二不定。三十九十提舍。[7]學七止諍法。名不異分。何以故。若犯是事。故名比丘。故名釋子。不失比丘法。是名不異分。片須臾片者。諸威儀中事。是名為片。亦名須臾片。(述曰)准律攝意。異涅槃分。故名異分。今此十誦。若犯四夷。非沙門故。意亦同彼。若爾前戒亦應名為異分。故復釋言。片須臾片也。[8]此正釋假根也。彼文言片者。諸威儀事。意欲說言。假託諸餘四威儀中。行非法事。言須臾片者。須臾是少分義。謂取少分令與沓娑。作相似義也。戒本中云似片是也。若准善見第十三云。餘分者。沓婆是人。羊是非人。以羊當沓婆處。是名餘分。以母羊當慈尼。亦名餘分。何以故。以事相似故。是故律本中說若片似(已上論文)。准此見論。直用假根。以釋異分。異分即是片似片也。今此四分後文。不清淨人。不清淨人相似。以此人事謗彼。以異分無根謗得僧殘者。似同善見也。
 
[0120c17] 初四二句謂犯下六等者。尊者云。細觀律文。初句即是第四句頭。以初句云。謂犯僧殘。第四句云。謂犯提等。故知第四句即是接僧殘次也。合此二句。以為謂犯下六也。[9]文觀第三。即是第二句頭。[10]合此二句頭。合此二句。以為見犯下六也。
 
[0120c22] 總為四六者。一者見犯下六。二者謂犯。三者聞犯。四疑犯也。
 
   ○破僧違諫戒
 
[0121a01] 比丘有七者。殘中四諫即四也。
 
[0121a02] 提中一者不受屏諫。二者利吒違僧諫。三者輕人不受訓導。合前總七也。
 
[0121a04] 尼別有六者。謂尼不同戒也。一者夷中隨順被舉比丘。違尼僧三諫(此上初篇一數也)。二者自習[1]任違尼三諫殘。三者謗僧習近住違尼三諫殘。四者瞋心捨三寶違尼三諫殘。五者發起四諍違尼諫殘(此曰。上第二篇四。數也)。六者習近居士子違尼三諫提(此第三篇一數也。上來合六也)。
 
[0121a09] 法但位一者。不同人中展轉簡別。故云一也。
 
[0121a10] 義可准知者。諸違僧諫。局在大界。諸屏諫者。通一切界也。
 
[0121a12] 但有夷殘提吉者。吉謂提中不受諫戒。彼文說言。若他遮言莫作。是不應爾。然故作犯根本。不從語突吉羅(此謂迷心自謂作是心實。故吉也)。若自知所作非。然故犯根本。不從語提(此則心虗自知作非知他諫。是過重故提)。
 
[0121a16] 二提各不具分吉者。前門已除輕人。不受訓導。故此二提唯是利吒。及不受屏諫也。
 
[0121a18] 違六眾者。調達等違下六眾諫。吉也。
 
[0121a19] 又可違諫一二者。謂違諫中違一重教。如殘是。違二重教。如尼違得夷者是。一違當眾諫法。二違大僧舉法故夷也。
 
[0121a22] 上來六別細分十一者。謂向六門。細分即十一門也。六中初門開四。第二門唯一。第三門有二。第四門一。第五門二。第六門一(還尋向來疏。文自可知也)。
 
[0121b01] 斯對二破得具此等者。破僧助破。為過事大。故有初之三門也。
 
[0121b03] 一姓惡者。簡媒及二房。二顯露簡漏失。三惱僧簡摩觸二麤。通云簡二謗。二謗非惱僧故。四倚傍總簡前九。登云。二房亦倚傍倚傍佛開故通。故云二謗亦倚傍。倚傍舉罪故。彼即釋云。雖亦倚傍。不具四義。故不諫也。
 
[0121b07] 言說相似濫理行二教者。且如調達五耶。濫同理行二教也。餘惡性違諫等。唯是言說相似也。謂倚佛教。但自觀身。故有惡性違諫也。一切准知。
 
[0121b10] 冀彼改迷者。迷謂無明。不懼因果。非謂想心之迷也。以[2]想違違心虗故。有人云。應言冀彼改邪從正者好。
 
[0121b12] 此應廣說者。下一一諫戒中。自當廣說也。
 
[0121b13] 今問有無不問九殘所以不諫者。謂難同篇。何以設諫四有九無。即是以無倒有。以有難無也。不問九殘所以不諫者。不欲偏問九殘何不諫。而不例難餘四諫也。
 
[0121b17] 為人故與諫人有迷悟者。如破僧四句中。非法相者是悟也。法想者是迷也。雖復迷[3]語。並須設諫。又復利吒是迷。餘者是悟。
 
[0121b20] 為事故與諫事有已未者。未謂破僧。餘則已也。
 
[0121b21] 謗及惡性易不煩釋者。即擯謗等。下至彼文亦自言也。
 
[0121b23] 我身滅後可得名稱故知此虗者。今詳。法想說者。豈不須三諫也。故知不勝舊人釋也。
 
[0121c01] 舉法難成准祇文說者。古師義也。祇第七云。爾時諸比丘。為提婆達多。作舉羯磨。初二羯磨無有遮者。第三羯磨時。[4]時調達[5]者六群面而作是言。今僧為我。作舉羯磨。已至再說。而皆默然。汝今持我。任於眾人。如酪塗麨與[6]鳥。如蘇塗餅與那俱羅。如油和飯與野干。修梵行者。為人所[7]因。而坐觀之。六群即起作是言。如是如是。長老。是法語律語。有多人遮羯磨不成。
 
[0121c08] 應不應如增二說者。下增二文云。復有二法。比丘應與作呵責羯磨。非法說法。乃至說不說。如是擯依止遮不至。舉羯磨亦如是。若據作法。呵責犍度。自有明文也。
 
[0121c12] 利吒亦爾何以出舉者。下九十中隨舉戒。有利吒舉法。利吒違諫。戒中無也。
 
[0121c14] 此假明隨唯吉者。謂前二舉隨。但得吉也。
 
[0121c15] 下二非[8]邪者。汙家惡性。不同利吒說欲耶也。前解無舉准無第三。後解無舉俱無。然後解中下二非耶。謂無三舉所治耶病也。
 
[0121c18] 稱法如談者。如而也(古人而字。多作如字。隨應當知也)。
 
[0121c19] 說緣為種等者。義准多論第三也。
 
[0121c20] 釋名者。梵云僧伽鞞抱。譯為僧破。迴文應言破僧也。
 
[0121c21] 類前可知者。類第四緣也。
 
[0121c22] 大段分二。從初至正法分住。辨結戒相。第二欲說戒下辨說戒相。就前復三。初至白四羯磨呵諫。正明不勝名利壞略制緣。第二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下制廣補略。第三集十句義下招生十利。
 
[0122a02] 增一含云。父王遣釋種中兄弟二人者出家。普曜經云。科度五百釋子。[1]父言人命無常者。舍利弗阿毗曇第十三偈云。不還日夜常衰損。如魚處熱中。生苦無復逼。五分第三。跋提王[2]耶律白言。願不違誓。王言當從汝願。寬我七年。阿那律言。却後七年。佛不必在。又我危[3]胞。性命難保。王今云何以此為期。
 
[0122a08] 以昔比今者。昔在園觀如令出日也。
 
[0122a09] 止誹謗故者。若度調達。後當破僧。即當謗佛無一切智。若度阿難。後當侍佛。即當謗佛貪愛供給自度求侍。
 
[0122a12] 證增上地者。憂波離等。既是佛度。明知先時已得初果。今言增上。謂得盡漏。故五分第三云。六人漏盡得阿羅漢。阿難侍佛。不盡諸漏。調達一人空無所得。於是世尊受阿耨達龍王請。調達未得神通。不能得去。羨耻兼深。便往白佛。願佛為我說修通法。佛即為說。調達受學。安居之中便獲神通。拂疑通化中。五分立立。跋提白佛。我昔在家。住於七重城塹之裏。七行象。七行馬。七行車。七行步。四兵圍遶。忽聞異聲。心驚毛竪。今在樹下空路之地。坦然無憂。是故稱快。
 
[0122a21] 文二可知者。一化令生信。二念畜徒眾也。
 
[0122a22] 是應非真文五可知者。一迦休致敬來白目連。二由承此言而往諮。三佛還審問答以虛。四止世真言表佛無謬。五告其五事彰我不順。五分迦休得那含生梵天。准此生化自在天。非即那含也。問調達破僧何不信。答涅槃第四云。我觀人天。無有能破和合僧者。此但示現。故佛不可目連之語。
 
[0122b04] 法喻合者。喻中文意。天授貪心。如惡獨鼻。闍王遶供伐杖擊之。益彼愚心。喻增凶惡。
 
[0122b06] 立二章門者。一害佛門。二殺王門也。
 
[0122b07] 就因辨權實者。害佛加行名為因也。下受戒犍度。佛過去作彌却摩納。集十二醜婆羅門名利。十二醜今調達是也。
 
[0122b10] 二人無因者。過去無怨也。
 
[0122b11] 辨權者。謂示現。非真實也。
 
[0122b12] 論[4]曰佛有捕魚因者。十住毗婆沙云。八百天子。得宿命通。見佛過去捕魚等業。不受成佛。由是天子不信因果。故示其事。
 
[0122b15] 章云。第五立邪破僧文三。初始心方便。二提婆達[5]即往已下共伴與計立邪三寶。三時提婆達[*]即以五法下以其邪化誘誑新學者。初一段文。如章辨釋。
 
[0122b18] 第二段文。章中科制稍大繁雜。今者不改疏中[6]默文。而作長科。分為十段。一以名誘伴。二伴恐不成。三舉正教門。四顯邪能破。五別陳邪教。六顯有功能。七擬用化人。八觀機有別。九結成能破。十伴便許之。科文既竟。釋義如章。
 
[0122b23] 佛僧已知未識邪法。故次第二盡下正出五邪之法。或有疏本云。故須第三盡形等。且依前本者。謂前科文云。前文復有三。初舉正三。第二我今已下立邪三寶。應更開二。初[7]明邪僧。第二[8]盡壽下舉邪五法以為邪法(章不作此開。故令人惑也)。章中雖[9]復不作此開。而釋義中作此開釋。故云第二盡形壽下也。復有疏本云。第[10]三形壽下。若言第三者。即是前明二寶已訖。故今明其第三寶也。第三我今此已下。結成能破。如章應知。
 
[0122c07] 心論二解者。心論第五云。凡夫壞。非聖人。以正定聚故。不壞淨故(不壞淨者。四不壞淨也)。又說得忍凡夫亦不壞。已入決定聖僧世尊不壞眷屬。故婆沙百一十六云。問何等種類補特伽羅可破壞耶。答唯是異生。非諸聖者。所以者何。世尊記說。無處無容一切聖者可破壞故。問諸有已順決擇分。為可破不。或有說者。除此所餘。是可破壞。復有說者。此亦可破。所以者何。世尊唯說無處無容一切聖者是可破壞。不記餘故(據理忍位亦不可破也)。俱舍二十三云。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今詳。既言無退。理無信受。有別大師。故知婆沙且總相說。俱舍十八亦言。有說得忍亦不可破。成論生空如上已辨。彼論二十二智相品云。世間心緣假名。出世間心緣空無我。(述曰)生空已是破彼假名。故知即是。出世間心。心既出世。故不可破。未達生空。雖觀骨想等。猶名乾慧。理水未沾。故名乾也。此乾慧名。成論雖無。以義而說。有餘所釋。令不可記也。第四發言響順。章中不釋也。
 
[0122c24] 第三大文時提婆達下誘誑新學。亦不釋也。
 
[0123a01] 四聖種義。章中雖有五門分別。今分明顯。更助釋之。謂初門中。汎明眾行二法之別。二三四門簡取行法。局辨聖種。第五一門對彼五耶正。今但助釋第二門義。如章開四。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定其體性。第三立四之意。第四與[1]顯陀辨異。
 
[0123a06] 先明列數釋名者。如章所列。衣食處藥。准智度論。古四聖種。即四依是。今律即同智度論義。是故文言何等四。我常無數方便。說衣服趣得知足(此即於所得衣喜足聖種也)。我亦無數方便說飯食(此即於所得食喜足聖種也)。牀臥具(此即於所得臥具喜足聖種也)。病瘦醫藥(此即於藥喜足聖種。婆沙等論。除此一種)。趣得知足(總顯上來食及臥具并一醫藥等。生喜足也)。若依俱舍第二十二。順正理五十九。婆沙百八十一。明四聖種。其義稍異。且婆沙云。如契經說。一依所得食喜足聖種。二依所得衣喜足聖種。三依所得臥具喜足聖種。四依有無有樂新樂脩聖種。問何故不同。答智度論意。顯古論師立四聖種。即是四依。故今婆沙顯新論師。於四依中。除其藥依。更加第四於有無有樂新樂脩。以之為四。謂經律中。有此兩文。遂[2]合古今取文有異。問二文何故如是不同。答佛為宜聞。及為除執。故不同也。就宜聞者。謂有一類心無僻執。但樂順行。故就宜聞。直宣道具及道體性。謂以前三為道資具。即以第四為道體性。若有一類心有僻執。或執自餓謂為聖種。或執裸形。或執蹻足。或執牛戒狗戒之類。噉草噉糞。苦惱身心。無有道益。故對治彼。以說四位。行中道已方能進修。故立四依以為聖種。今因調達僻執教文。故以四依。立為聖種也。
 
[0123b02] 次釋名者。釋其古名。如章已辨。若釋新名。如婆沙云。有說亦聖亦種。故名聖種。謂善故名聖[3]種謂善故名聖。無漏故名聖。即此能生諸功德法。相續不斷。故名為種。更有多釋。如彼應知。此釋意云。一切善法道名為聖。即此善法。能生後後。復名為種。此即且釋聖種之名。未釋四名也。今詳。前三以之為緣。能生聖種。第四一種。體即聖種。故名四聖種也。又第四云。於有者有愛也。無有者無有愛也。於此二愛樂欲斷除而脩聖道。故婆沙云。樂斷煩惱。樂脩聖道復次無間道名樂斷。解脫道名樂脩。復次見道名樂斷。脩道名樂脩。如彼廣說。有愛者。[4]諸緣後有願得常恒無有斷滅。此即多是有樂有情也。無有愛者。謂緣後有願得斷滅無復有餘。此即多是有苦有情也。於此二境起顛倒愛。理須對治。故云於有無有樂脩也。
 
[0123b16] 次定體者。章中先出生聖之緣。衣食等體。次[5]第正辨聖種自體。且辨緣者。章云。若約事辨。四塵四大等是。四塵謂是色香味觸。四大即是能造四塵之大種也。然色香味唯是所造。就觸塵中總有[6]土。謂四大滑澁。輕重冷飢渴也。於中四大即是能造。餘之七種即是所造。若局論者。衣處二種。各具四塵。及有四大。食藥二種。是段食性。唯香味觸三塵為體。故婆沙百二十九云。十三事是段食體。謂[*]土體及香味處也。今詳。既食能除飢渴。何因乃取飢渴為體。答自有飲食能令飢渴。如消食藥等也。次下正辨聖種自體。章云。若就行辨順本要期者。總顯受隨皆煩要期也。緣中節儉者。即顯無貪性也。作與無作者。即無貪心之所等起也。理應唯取無作為體。如章所引心論文證。婆沙亦同。故婆沙云。問何故別解脫律儀。唯無表立聖種。非表耶。答前說相續不斷。名為聖種。表非相續不斷。是故不說。有說無表可與聖道俱。故立聖種。表不與俱。是故不說。又章云。心論就受中無表說者。未必要受中也。婆沙正義。四聖種以皆無貪善根為性。能治貪故。若爾第四亦治嗔慢等。答貪愛偏增。故說治貪也。若兼眷屬。則欲色二界五蘊為性。無色界者四蘊為性。謂欲界中。雖無隨心轉無表。亦有無貪之所等起別解無表。故有色蘊。以成聖種。餘之四蘊。義在易知。又此無貪。通聞思脩。有漏無漏。皆是聖種。唯除生得非聖種攝。廣如婆沙。又無貪中。唯取喜足以之為體。舊名知足是也。婆沙云。問少欲喜足。俱對治貪。無貪為性。何故喜足立聖種。非少欲耶。答少欲之名。有過失有增益。喜足不爾。有過失者。但言少欲。不言無欲。有增者。於實無欲。而名少欲(少欲實是無貪為性。應名。無欲。何故乃云少欲也)。於喜足中。無如是事。故立聖種。有說。小欲於未來處未得事轉。喜足於現前在處已得事轉。不取現在一迦利沙鉢拏為[7]雖。非未來轉輪王位以喜足難故立。為異外道。故不說少欲為聖種。若說少欲為聖種者。諸外道輩。當作是言。我等真是住聖種者。所以者何。汝等猶著糞掃衣。而我等露形無衣。汝等猶乞食自活。而我等多自餓不食。[1]多自餓不食汝等猶坐樹下。而我等或常手舉蹻足而住。是故我等真名住聖種者。為遮彼故但說喜足。俱舍二十[2]二。對法諸師。咸作是說。於己得妙衣服等更多求。名不喜足。於未得妙衣等希求。名大欲(此敘有宗義也。已下世親不許云)。豈不更求。亦緣未得。此二差別便應不成。是故此中應作是說。於所已得。不玅不多。悵望不歡。名不喜足。於所未得衣服等事。求妙求多。名為大欲。喜足少欲。能治此故。與此相違。應知差別(已上論文)。
 
[0124a11] 第三立四之意者。如章行藉資成等。應說應知。又准俱舍二十二云。為顯何義立四聖種。答以諸弟子。捨俗生具(謂捨資而出家也)。為求解脫。歸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即是前三。二者事業。即是第四。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業。解脫不久。今詳助道者。助是前三。道是第四也。四種供養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也。然婆沙等。不立於藥。所生喜足為聖者。有二釋云。為欲饒益病苾芻故。不說於藥喜足為聖種。今詳立者稱病服藥。亦非不喜足也。是故古四聖種立之也。
 
[0124a21] 頭陀辨異者。頭陀無藥。但有餘三。四依無常坐。但攝餘[3]士也。
 
[0124a23] 餘三制開類而可知者。乞食樹下腐藥是制。施食房舍蘇等是開。咸同初依。改名廣說。章云何等四者。從此下釋文也。
 
[0124b02] 問自言文三者。初明集僧。次知而已下舉法以問。三對曰已下正引自言也。
 
[0124b04] 上下有妨等者。一師釋[4]師云。懼調達故。不敢輙呵。如上佛呵洟唾之身。推山押佛。況諸比丘。誰敢輙呵。若爾下文阿難脫鬱多羅僧。語諸比丘。長老。誰忍此五法非法非毗尼者。脫鬱多僧者。一面阿難。何故不懼耶。答阿難自[5]皆本非呵責。若爾上下者有妨。如上文中。出面之後。眾多比丘。各執杖石。遶窟高聲。何為不懼耶。不妨者。如後戒中。呵調達伴。復何不懼。登云。復一師解。欲令該通。義勢便故。故闕呵辭。謂若先呵後該[6]通。隔訶其義不便。以令諫後即該通故。若先該通後方呵者。呵復不便。以違諫後即令呵故。今隔該通。故不便也。此曰上妨。上煞戒中。先為改觀。後方訶責。亦應此戒先該無失。又下有妨。下輙教誡中。先呵責已。後制十德。此戒先責。亦復何違。一切諫戒。亦呵分文三雙一隻。合為七句。謂諫所為人。諫所為事(若此丘者。諫所為人也。此即開其章中初句。為此一雙)。屏諫拒屏諫(此合章中第二第三。為此一雙)。僧諫拒僧諫(此取章中第四句全。第五句中少分。為一雙)。僧伽婆尸沙者。第七結犯句也。
 
[0124b21] 牒前始心方便者。牒上文中。我寧可破彼僧輪等。
 
[0124b22] 文言三諫捨者善者。今詳。三諫即三羯磨。謂舉三諫。令其隨應捨之也。不同疏釋也。
 
[0124b24] 律非律者互說亦爾者。還將八聖道五法互說(此並多論第三釋也)。
 
[0124c02] 五邪道分者。即八正道中。翻正為邪。謂邪見。邪思惟。邪精進。邪念。邪定。
 
[0124c03] 五正道分反上應知。
 
[0124c04] 三邪道分者。即八正道中。反正為邪。即是邪[7]諸邪業邪命。反上即是正三也。真諦云。問何故八中。五說為法。三說毗尼。答毗尼是戒。故三為體。此所不攝。名之曰法也(已下皆真諦釋)。
 
[0124c08] 過如來所立制者。如佛制立。初波羅夷。若犯此罪。失滅比丘法。尚不應生心。何況故犯。於此罪中。制有四部(三因一果)。隨應起犯。一一悉過如來立制。是故名罪也。非罪反此應知。
 
[0124c12] 應知輕重等者。論文也。釋云。重輕各有四句。一者由罪重。不由制重。煞畜性惡。故罪是重。由非上篇。據制非重。二者由制重。不由罪重。如制煞草。非後二篇。名由制重。是遮罪故。非由罪重。三者罪制俱重。夷制初篇。是名制重。亦性罪故。[8]名之罪重。四者俱非。高下著衣。是遮罪故。故罪非重。制入下篇。故制非重。輕亦四句。一由罪輕。不由制輕。即前第二句是也。二由制輕。不由罪輕。即前初句是也。三由俱輕。前第四句是也。
 
[0124c20] 有殘無殘者。真諦釋二不定義中。解有殘無殘義。且正量部云。若破戒已。戒善即斷。而不失戒。然於其中若可懺者。戒善續生。生有餘故。名曰有殘。不可懺者。翻此應知。上座部說。若犯初篇。隨一重罪。即失諸戒。名曰無殘。若犯第二篇已去。戒仍不失。名曰有殘。薩婆多部七聚罪中。前前者[1]犯第二篇已去戒仍不失名曰有殘薩婆多部七聚罪中。前前者勝。後後者劣。犯戒亦爾。前前者重。後後者輕。若犯第二。重於下五。下五由是有兼破義。此雖犯六。猶未犯[2]未初。故名有殘。若犯初[3]取容遍犯七。名曰無殘。第三已去。悉名有殘。例此應息。
 
[0125a07] 不可治者(乃至)翻此名可治(是論文也。釋云)。可以行法對治者。名曰可治。若無行法可治者。名不可治。然不可治。總有四種。一者四夷罪。無行法治。二者犯二邊。一者時邊。如十三中。隨犯一戒。若忘犯時。不憶年月。二者數邊。不憶犯夷。於此二邊。既不可知。欲作[4]行。行不成。三者比丘與女隱覆處坐。聖女淨心。向眾僧說。僧喚問之。辭言無事。聖女謗我。既撥聖人。此惡最重。僧作最惡滅諍羯磨。擯之終身不離此法。四者論言如此等者。三篇已下。若犯不知何名何罪。無行法治。此罪恒在此人相續。故言如此等。翻此四例。名曰可治也。
 
[0125a17] 麤者。論文如章。犯意有四。一邪見。撥無因果。由斯犯戒。二者不信。若謂此戒非佛所制。或言此戒非解脫因。或言犯戒不應頓受如此苦報。由斯犯戒。三者放逸。謂非前二俱不愛惜尊重所受。縱意所為。由斯破戒。四者重戒上心。由貪嗔纏深重故犯。約此分別。應為四句。一者由犯意麤。不由罪麤。若由前四殺草等是。二者由罪麤非由犯意麤。[5]如意麤。如離前四煞蚊蚋等。三俱由者。如由前四[6]依作煞盜等。四俱非。由如離前四煞草等是。復有四句。一由犯意非麤。由罪麤。前第二句是。餘句准思。
 
[0125b03] 二十二根。俱舍第三有一釋。頌云。心所依此別。此住此雜染。此資粮此淨。由此量立根。論曰。心所依者。眼等六根。此內六處。是有情本(頌心所依是也)。復由命根。此一期住(頌云此住是也)。此成雜染。由五受根(五受根者。苦樂憂喜捨也。頌云此雜染是也)。此淨資粮。由信等五(淨謂無漏也。信進念定慧五根也。頌云此資粮是也)。此成清淨。由後三根(一未知當知根。見道十五心中九根為體。二已知根。第十六心已去。修道位中九根為體。三具知根。無學位中九根為體者。意樂喜捨并信等五。頌云此淨是也)。由此立根。事皆究竟(已上論文)。婆沙百四十四。評家正義。名有二十二。實體十七。謂男女根不異身根。三無漏根不異九根。故十七也。增上義是根義。此於有情本等。義增上故。故名根也。
 
[0125b14] 并律中十四合有九對者。十誦第四。亦言十四種。犯非犯等[7]到說皆蘭。此律十八。不同他部。即是律中。自具九對也。
 
[0125b17] 四因具顯者。破僧因如上緣起。餘三在此釋相中也。
 
[0125b18] 餘之三重文不在此者。破僧犍度明破僧果得蘭。在伽耶山也。違比丘諫下。九十中不受諫戒是也。餘六眾諫無文。義說吉也。
 
[0125b21] 其謗僧等因果次比者。加先汙家得吉罪等。後方違諫也。
 
[0125b23] 第三羯磨竟僧殘者。僧祗第七。三諫不止。比丘白佛。佛言。提婆達。過去世時。已曾如是拒諫遭苦。過去有波羅門。於曠野中。造立義井。時日向暮。有群野干。主不飲他水。內頭[8]灌中。飲已戴[*]灌高舉撲破。[*]灌口貫項。以此為樂。諸野干輩諫言莫爾。野干主言。我但快心。那知他事。如是乃至破十四[*]灌數諫不止。井主察見。便作木[*]灌。竪固難破。令入頭易。使出頭難。持著井邊。捉杖伺之。向暮如前飲訖便撲。不能令破。井主執杖。打煞野干。空中有天。說此偈言。知識慈心語。俍戾不受諫。守頑招此禍。自亡其身命。是故癡野干。遭斯木[*]灌苦。佛告比丘。野干主者調達是。群野干者今諸比丘是。過去已然。今不受諫。當墮惡道長夜受苦。
 
[0125c11] 祇云攬四者。彼第七云。僧中初諫未竟越毗尼。說竟蘭。第二未竟竟亦爾。第三未竟越。說竟殘(准此但據三羯磨。名為三諫。故知四分戒本中。云三諫者。亦同祇律。若兼取自。即是四諫也。以三羯磨。名三諫故。戒亦法文云九。初犯四。乃至三諫也)。殘罪起已。屏處諫。多人中諫。及僧中諫。諸越毗尼[9]論蘭遮。一切盡合成一僧殘。
 
[0125c16] 為是第三未竟即得蘭罪者。准祇。第三未竟。亦是越毗尼也。
 
[0125c18] 故知破在伽耶者。以此未得蘭故。今詳。未為明證。諫之後時猶懸遠。寧知要在伽耶也。
 
[0125c20] 不犯吉蘭殘者。唯談不犯。殘家眷屬也。
 
[0125c21] 非法非律。即是七中初非。非法非毗尼也(七非加下瞻波中辨)亦可開三者。初白即落非從。初無吉罪也。
 
[0125c23] 白王大臣者。尼十七殘中度賊女也。
 
   ○助破違諫戒
 
[0126a01] 梵云僧伽鞞陀阿奴跋陀。譯為隨破僧也。隨是助義也。
 
[0126a03] 須意可知者。無初二緣。即無助破違諫義故。故須之也。
 
[0126a05] 違諫犯中亦三如前者。一教諸比丘白四諫法說通。
 
[0126a06] 四伴助伴者。三聞達多等是四伴也。五百比丘是助伴也。
 
[0126a08] 八難者。下說戒犍度。王賊水火病人非人惡虫也。覺云。十云若言莫諫吉。若主法語律語。喜樂忍可。得四蘭。今詳。彼律第四。合樂忍為一。即是三蘭。更加一種。若言知說非。不知說蘭。方是四蘭也。今尋此律。文云。若未白前一切吉羅。故知不同彼律也。祇第七云。同語非同見者。言語相助。不同彼見。同見不同語者。同彼所見。而不助說。同語同見者。助彼言語。同其所見。非同語非同見者。不助彼說。亦不同見。
 
   ○謗僧違諫戒
 
[0126a17] 梵云俱羅度索迦。此云汙家也。尊者曰。應名汙家惡行。擯該違諫戒。
 
[0126a19] 四種污家。如廣釋中律文也。
 
[0126a20] 釋名可[1]解者。妄言愛恚。名曰謗僧。拒勸不從。名違諫。
 
[0126a21] 闕。二者。若闕第二。由心故闕。悔故不須諫也。
 
[0126a22] 一二三蘭者。白竟一蘭等也。
 
[0126a23] 又得惡果等。並多論第四釋也。
 
[0126a24] 五分為怖者。五分但言五百。不言怖也。准祇第七。有為怖[2]義。故彼文中。佛遣阿難。阿難白佛。我不敢去。六群慘性。若聞我往。逆來道邊。作非法事。是故難[3]云。佛言汝與三十人俱。足能伏彼。復有三十比丘。聞阿難往。自相謂言。我未曾聞駈出羯磨。當隨往彼。并前合有六十比丘大眾而往。
 
[0126b06] 不走不懺者。二人三人。與作羯磨。
 
[0126b07] 下三可知者。一違屏諫。二僧諫。三違而結罪也。
 
[0126b08] 文言所得物處聞之不喜所與物處思當報恩者。且如比丘張家受施。遂與王家。張聞之心不喜悅。云將我物不自受用。乃與俗人。令我無福。故不喜也。祇第[4]七。若比丘於聚落中。作非梵行。飲酒時食。是不名污他家。若聚落中。無信心供養眾僧興立塔寺。令彼退[5]滅。是名汙家。多論第四。若比丘凡所請求。若為三寶。若自為己。若以種種信物。與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一切在家[6]出人。皆名汙家。何以故。凡出家人。無為無欲。清淨自守。以道為心。若與俗人信使往來。廢亂正業。非所應為。又破前人平等好心。於得物者。歡喜愛敬。不得物者。縱使[7]賢無愛敬心。又復到亂佛法。凡在家人。常於三寶。求清淨福。刺指血肉[8]內。以種善根。以出家人贈遣緣故。反令俗人生悕望心。破他前人於三寶中清淨信敬。又失一切出家人種種利養。若以少物贈[9]遣白衣。縱使起七寶塔種種莊嚴。不如靜坐清淨持戒。即是清淨供養三寶。又縱今得四事供養滿閻浮提一切聖眾。不如靜坐清淨持戒。即是清淨供養一切眾聖(如上煞戒亦已引之)。
 
[0126c02] 文言。若未白言僧有愛等吉者。祇云。僧殘起已。除四偷蘭非理[10]諦僧。諸餘屏諫多人中諫僧中諫等。合成一殘。准彼律文。言僧有愛等。別得蘭罪。得殘之外。仍須別懺。
 
[0126c06] 開文中。父母須養病人濟苦小兒無譏任身恐損并開與物自種華等供養佛法僧者。見論十四云。不得堀地傷種。須作淨語。若無虫水。得自溉灌等。度河跳躑不犯者。大溝渠等。斯則可然。若小者不許。五百問中。問比丘得躑過小水小抗不。答犯墮。昔有優婆塞。請一比丘。作一好衣。欲施比丘。比丘隨去。路有小水。比丘躑渡。施主心念。我謂好人。欲與一衣。而乃跳躑。當與半衣。此比丘是無著人。知其心念。前行見水。故復躑通。復念。當與一張麤疊。前行復躑。念與麤布。次念頓食亦爾。次復見水。舉衣涉渡。賢者問言。何以不躑。比丘報言。初與一衣。次與半衣。乃至後與一食。今不躑者。恐復失食。一賢者便懺。興大供養。以此驗之。勿躑坑水。唱喚者。多論第四。五眾不得唱。謬語以壞威儀。看書持往者。見論十四云。或白衣使比丘禮佛讚經呪願。或使比丘[11]明磬集眾。種種法事。白衣駈使不犯。若為白衣駈使。初去出出吉。若得飲食。咽咽吉。不至為白衣傳語。隨問答悉得吉罪。除為五眾出家人駈使。不犯。多論又云。孤窮乞自憐愍故與。一切外道。常於佛法。作大怨歒。伺求長短。是故應與。香薰衣。四眾吉。尼得提。五種盡不得以香水灑地。除為三寶。貫華[1]髮者。妨廢行道。正為三寶。亦不得作。又華香瓔珞莊嚴之具。不得著佛身上。但得散地供養。不得散華眾僧身上。若以華著漿飲上。亦不聽飲。若令象鬪乃至鷄鬪。五眾盡不聽。啼哭。乃至父母喪。一切不聽。四眾吉。比丘尼提。以愛戀心深故。五百問云。師徒父母兄弟死得哭不。答一舉聲。犯墮。可小小啼泣而已。
 
   ○惡性拒僧違諫戒
 
[0127a09] 二種持戒等者。止作二種也。
 
[0127a10] 文言我聖主得正覺者。祇第七云。過去曾已持我輕人。昔有大學婆羅門。常教五百童子。婆羅門法。下性不聞。家生一奴。因童子故。聞之能持。後走他國。學[2]無婆羅門法。已重聞故。聞悉能持。其師大喜。以女妻之。婦為作食。恒嫌嗔恚。奴主往捉。奴密白言。我稱大家是我之父。願勿[3]鄣我。當奉奴直。奴主答言。汝實我兒。早發遣。一時其婦密來。禮婆羅門足。問曰。我夫常嫌飲食。願授本家何所食噉。奴主作念。苦他子女。臨去。教一偈言。無親遊他方。欺誑天下人。麤食是常食。但食復何嫌。與汝此偈。若嫌食時。[4]皆面微誦。婦後試之。奴聞以後常作濡語。佛告比丘。奴主我身是。奴者闡陀是。彼於爾時恃我陵人。今復如是。涅槃第十。偈云。於他諸言。隨順不逆。亦不觀他。作以不作。爾時唯為阿闍世而說偈。善男子。亦謂護持不毀禁戒。成就威儀。見他過者。而說是偈(已上經文)。章引多論。文不具足。彼論第四云。問曰。經中說。但自觀身行。諦視善不善。而云展轉相教。不相違耶。答曰。佛因時制教。言乖趣[5]令。不相違背也。佛以前人。心有愛憎。發言有損。是以令彼自觀身行。若為慈心有利益者。是故勸令苦語相教也。若鈍根無智。言說無利。應自觀身。若聰智利根發言有益。應[6]轉相教。若少聞小見。出言無補。應自觀身。若廣聞博見。有所弘益。則展轉相教。又云。若為名利。有所言說。應自觀身。若為利生。闡揚佛法。應[*]轉相教。又云。為現法樂。應自觀身(通相為言。為得聖道。名眼法樂。若別相說。四根本[7]〔將虛〕。名為現法樂住也)。若欲以法化益眾生。令同己證。應展轉相教(謂己得聖。使人同)。又新出家。愛戀父母兄弟妻子。是故應令但自觀身。若久脩學。力能兼人。是故應令展轉相教(已上六復次釋也)。發菩提心經[8]曰。若有少善。欲[9]輕夷前人。當知是人深鄣佛法。廣釋中准戒本中科文[*]曰。諫所為事有三。今廣釋中比丘義如上者。釋第一能拒人也。惡性不受已下。釋第二諸善比丘如法呵諫。先且散釋。然後合釋。散釋文三。一釋惡性不受語。二釋於戒法中如文。以戒往已下是也。三釋如法明合釋文。若比丘已下。合釋諸善比丘如法諫也。自身作不可已下。釋第三不受訓導望人師敬。上來諫[10]所事訖。餘可知。
 
[0127b22] 文言未自前等吉者。有餘引十誦第四。以釋此文。今詳。不同此律。不須引之。彼云。是中犯者。若比丘言。汝莫語[*]我突吉羅。莫語好蘭。莫語惡蘭。我亦不語[11]汝好蘭。不語汝惡蘭。若言捨是教我法。嫌罵眾故。得提。先濡語移勅捨是事者。令作四蘭二吉一提悔過。若不捨者。應作白四等。上來第二篇竟。
 
[0127c04] 戒本中云。九初犯四乃至三諫者。瑤云。釋疑故來。前九屏犯。行覆可然。後四對僧。應不須覆。故即釋言。若犯一一乃至廣說。問尼八夷中。亦應說言。七初犯一乃至三諫。何不爾耶。答彼不可治。無疑可釋。今詳。文言應強與波利婆沙者。若自心懺。不說白成。若悔儻不悔。僧應舉彼。故云強也。下文有淨輕重不定不得強逼令其悔者。與此全殊。有餘為妨。令不合理。增上與六夜等者。前已罸覆。今復增上。問初二篇下皆有罸法。下三篇下何不然耶。今詳其義。初無還淨。故云須簡異。下篇易悔。全闕其文。唯此篇下明其悔法。舉難顯易。下篇遂略。餘釋繁辭。故不記也。
 
   ○二不定
 
[0127c16] 來意門。
 
[0127c16] 有餘皆言。章中乃是安置處所。非開來意。即引昔光統師云。聖禁從緣。曲尋萬緒。因人興犯。制伏塵沙。攝脩難備。若不遞相鑒察。容無自礪之心。是以可信女人聖開舉罪。於屏露二處。以存相利之道。今詳。章云為鄣可信得舉通七五等者。即與光統遞相鑒察等。義意不殊。即以置處。釋其來意。無勞別敘也。
 
[0127c23] 釋名中引了論偈云(乃至)故說不定(已上是論文也)。此論文云意。此二不定。或名三角。或名三道也。此角道二種。是二不定。
 
[0128a02] 諸罪三角三道故者。偈中不顯三道者。以其義同三角故也。今於釋中。具足廣說。以其不通行於三角。或行三道故也。
 
[0128a05] 譬如不定聚者。一切有情。總有三聚。一者正性定聚(謂入順決擇分中。忍[1]〔心住〕已去也)。二邪性定聚(造五無間等。決墮惡趣)。三不定性聚(非上二類。所餘異生。隨善惡緣。不決定也)。今取第三不定性聚。喻二不定也。
 
[0128a09] 三藏釋者。即真諦釋也。
 
[0128a10] 角者聚也。以其三隅聚成一角故。此三角聚。與前所說有情三聚。義不同也。然釋不定。於三角中。不取初角。以其定故。唯取下二。以釋不定。三道准此應知。
 
[0128a13] 或不應坐者。明了疏云。染心若坐提。無染心坐吉。不覺來坐犯學對。
 
[0128a15] 二十八罪者。於四威儀。各容七聚罪也。二十四准此應思。
 
[0128a17] 如似三聚中不定聚人者。即譬不定性聚有情也。
 
[0128a18] 謂說五種說戒者。准明了論。應略說戒。合為五種。一者誦序。二誦四事。三誦至十三。四誦至不定。五廣誦至[2]經也。
 
[0128a21] 八緣起者。如下增六疏中釋也。謂因身口為緣。而犯眾罪也。
 
[0128a23] 有餘師說此二不定似律本義(已上是論文也)。以數少故不得如律本義者。疏主釋論中似字也。即是此略彼廣。已下並是取論文意而釋也。
 
[0128b02] 三處求者。一者緣起。二者戒本。三者廣釋也。
 
[0128b03] 多論亦爾者。多論第四云。不定者。佛坐道場。即決定五篇戒等。如疏後引是也。此古師意。於三處求。及准多論文相。但有夷殘提三。故知定以三罪二罪。為所防也。
 
[0128b07] 與十律文同者。前引十誦。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犯。不知何處犯。但是女人是處來[3]去。亦與多論文相同也。古人云。三罪二罪為所防。離染清淨為能治。非法自言為所明。如法自言為能治。又以治罪不如。為所防。如法治罪為能。相傳破云。非法自言為所明者。尼有自言。應有不定。又復豈容要待自言。方犯不定也。
 
[0128b13] 治罪不如者。過在僧眾。豈可此戒防治罪僧也。首律師言。以疑似為體。破云。疑在女人。豈成過體。疏主復以屏露二處。應須撿審。以為所防。今詳。既釋意義已通。猶恐人迷。故今更作別語釋之。謂二不定。在於屏露。涉嫌疑處。行住坐臥。以為所防。如人惡子。制令離過。故不聽其至可疑處。設若至者。父母必須勘問來由。此亦然也。崇云。撿未實時。在不定攝。勘撿實已。即定聚。何須於此明所防體者。今[4]許律儀防護為議。二百五十戒體須存。豈容此中無所防體。故以其嫌疑處。為所防也。問在嫌疑處。容犯一切。不應唯局愛染諸戒。答理實雖通犯一切戒。然由愛染過失尤重。故立不定。以染防之。由此亦顯尼有伴故。隱而不立不定戒也。若[5]唯十誦。亦似通防一切戒故立不定戒。故十誦第四云。三法者。四夷十三及九十中。趣說一事。說一事二法。除夷亦爾。又十誦云。但見處來去坐立。不見婬盜煞煞草過中食等。彼既文言趣說一事。又言不見煞草過中食等。故知通為染防一切制不定也。
 
[0128c07] 故自言是非中無二不定者。滅諍揵度末下文。明自言是非也。
 
[0128c09] 及非上三於離見聞[6]屏是者。逈遠無人。名離見聞也。故知即非僧尼俗等所住處也。然此後文廣釋中云。見屏處即是也。
 
[0128c12] 若就多少亦有不定即是或有或無者。此古師意。謂若多犯即有不定。以其不知定犯何故。若其少犯。即無不定。准之可知。
 
[0128c15] 尼及俗男亦或不定者。若准真諦云。三果優婆夷。並得舉罪。唯除第四果。若第四果。必是出家。出家尼眾。佛制不聽舉罪故也。
 
[0128c18] 今釋初二異於昔解者。昔雲律師有二解。一解云。是第二。我以文驗。戒本治罪開。餘篇不爾。故知無初。若爾緣云最初犯戒耶。答諸篇最初。最初犯略。此中最初。最初犯廣。名同義異不違也。問此中夷罪。在跋闕前。以此文言最初犯故。問屏不定戒殘。若是初露戒中殘。應是第二。答廢處論罪。罪實是定。然就處明。俱有初也。謂屏露處。最初犯廣也。即是諸篇最初犯略。制廣補略。二不定中。最初犯總廣。故制總廣。以補別廣也。又更解云。就處總制立二不定。故有別初。即是最初。就總處以違略也。[1]今師前來立所防義。既異古師。故釋初二。亦異古師也。如章釋意云。若就所撿三罪二罪。雖是第二。今就應須撿審取實。謂於屏露泏嫌礙處。即是初也。
 
[0129a07] 第四門竟云。此中[2]白言等義名毗尼。理實非是滅諍毗尼也。以此比尼。與滅諍犍度對辨同意。如章可知。
 
[0129a09] 如自言中但引上三者。指此戒文也。
 
[0129a10] 下自言中者。指下滅諍自言毗尼。藥病相對中也。
 
[0129a11] 下是非中具引五篇者。應言具引七聚。即是指滅諍犍度末下文也。
 
[0129a13] 通俱相似者。理實三處並得引七聚也。
 
[0129a14] 實覓者。謂覓彼犯。使至實處。即罪處所是也。
 
[0129a15] 現前毗尼隨配此二者。一切毗尼。必假現前。隨配自言及罪處所。即二中攝。不可別論也。
 
[0129a17] 下滅諍自當了知第五門。有人言。僧與女坐。夫容遣婦。故文言。夫主若見。當呵其婦。生不信心。若尼與男坐。婦無遣夫。故無不定。今詳。此為防其患。非是為護遣婦之過也。
 
[0129a21] 尼前二後一者。除殘中二麤語及觸也。
 
[0129a22] 文言即就倚壁而聽者。多論第四。問曰。毗舍佉聰明利根。大德重人。知比丘與女人屏處坐。何故往。答曰。是人已入道迹。深樂佛法。常自說言。聽法有五自利。一得聞未曾聞。二清淨堅固。三除邪見。四得正見。五觸甚深法。是以毗舍佉樂法清淨。不以嫌疑自假。見論十四。此優婆夷。有十男十女。男女各有二十兒孫。合有四百二十人。國中人民。見毗舍佉多兒孫。男女皆共平論言。[3]其是好。各來迎取。以為法則。廣解中。初文六句者。一比丘義。二女人。三釋獨。四釋屏覆。五釋可作婬處。六非法語也。
 
[0129b08] 文言信樂優婆私者信佛法僧等者。祇第七云。成就十六法。名可信優婆夷。謂依佛法僧未有稱。能令[4]名著。僧有惡名。能速令滅(又四也)。不隨愛嗔怖癡(又四也)。離欲向成就[5]聖(又二也)此律文言。信佛法僧。即是彼律三不壞。三不壞信為體故。歸佛法僧。即同彼律歸依三寶。不煞等。五即同彼律聖戒成就也。得利等四。不愛等四。即是初六差別也。
 
[0129b15] 離欲向者。顯下三果也。謂三界中愛未斷盡。令趣向盡。故云向也。於中分四。初六信慙具足。次四供養稱揚。次四善住平等。後二道及道戒。
 
[0129b18] 文言真實而不虗妄者。多論第四云。此是成就無漏信人。終不故作妄語。若人語言。汝若妄語不害汝命。若不妄語。當害汝命。即自思惟。我不妄語。滅此一身。若[6]妄者滅無量身。兼害法身。誓不妄語。人復語。言汝若妄語。活父母兄弟姉妹一切親族。若不妄語。一切盡煞。尋復思惟。我不妄語。害此一世生死親族。若妄語者。流轉三惡。永失人天累世親人。失賢聖出世眷屬。有復語言。汝若妄語。與汝珍寶種種財利。若不爾者。則不與汝。即便思惟。我不妄語。失此俗財。若妄語者。失聖法財。
 
[0129c04] 疏云。若比丘下一句解第三自言不定等者。今尋文中。若比丘下總有六句。於中初句具引四儀。及自言作五事之中。隨應具引。是故章中配解第三自言不定也。餘之五句。於五事中始從不引。後之一事二事三事。乃至五事並皆不引。合為五句。此並須作罪處所治。是故章中配解第四治罪不定。疏中作此科判竟已。且總解云。此二不定。應對坐中七罪六罪互引不引。餘三威儀亦爾。然由可信舉坐威儀。故還約此總舉。一一威儀。互引不引。
 
[0129c13] 理通七罪六罪也者。意說理應四儀之中。須細分別七罪六罪。明引不引以解治罪。然由緣起。可信女人總舉坐儀。以告眾僧。不細分別七罪等異。乘勢遂約四儀總明互引不引。其實理四儀之中。七罪六罪。互若不引。並須罪處所治也。
 
[0129c18] 釋治[7]罸中昔解初句不舉上四浪引前四等者。謂解第四治罪不定中。雲律師意云。自言作者夷也。臥者殘也。坐者提也。到處趣向。即是夷[8]殘等方便罪也。有人言。古師云。自言趣向是吉。乃至次第配盡五篇者謬也。初句不舉上四浪引上四者。謂浪引二因二果也。第二句不舉上三浪引上三者。[9]謂舉上四浪引上四者。謂浪引二因二果也第二句不舉上三浪引上三者。謂浪引二因一果也。餘句准思。今師破云。此不必然。(乃至)並含七以說者。自顯正義。古釋便破也雖文中列引等者。意說。文中雖自言作。或言臥等。作通七罪。未必即是。自言相當故。若細論但有不相當。未得即定也。
 
[0130a06] 唯約不引多少有無罪處所治法文中自言作者未必唯作夷事等此言作者通四威儀中各作七罪今總言作者。謂指律文釋第四句治罪不定五句之文。名為約不引多少有無罪處所治法文也。謂五句中。前之四句。有引自言。第五一句。全無自言。就前四引中有多少。故云不引多少有無也。此等並須罪處所治。故復名為罪處所治法文也。於此文中。餘趣向等。其義易了。唯此文中。自言作者。通作七罪。如疏應知。
 
[0130a14] 下戒無夷即除作者且約夷說此理通七者。此釋妨也。難曰。前來言作七者。後戒戒本不說犯。或至釋相中。遂即除作。故知作者唯顯作者夷故。今釋云。下戒除夷。且約一相增勝而說。理實亦應有其作文顯作殘等也。
 
[0130a19] 不應受依止等者。十律第四廣辨其事。義同此律奪三十五事也。五分第三。沙彌犯吉。不說餘眾。見論十四。狂等亦開。
 
   [1]已下疏本第四
 
[0130a23] 心事既捨者。事即財也。
 
[0130a24] 捨有三種者。崇云。古舊諸師。依多論釋。捨有三義。今解。論無三義正文。據理。但捨財故。名之為捨。若以捨心名為捨者。是則單提亦應名捨。今詳。多論第四卷云。依已捨罪已悔。次續心未斷。若更得衣是後衣。於前衣邊得捨墮。又云。衣已捨。續次心斷。罪未悔。正使日得衣[2]之捨突吉羅懺(至後疏中。自引此文)。既准多論。心若未斷。染後衣犯。又罪未悔。亦染後衣。不同單提心罪未捨。無相染義。故還依疏。捨有三種。以之為正。問未具同宿心罪未捨。無二宿開豈非相染。若心罪雖染。無財可捨也。
 
[0130b10] 咸具三義者。崇云。舊釋凡入捨者。咸具三義。今解不然。但由不捨。用則有罪。作法捨竟。用則無愆。由此一義。入捨不須餘二。今詳。要須具足三義。以非以己財無容捨故。財體不在。無容用故。捨己無愆。彼我許故。
 
[0130b14] 須意可知者。即向所說以非己財無容故等。三義相須也。先來相傳。於三義外。更加兩緣。第四輕可隨身。謂簡覆屋過三之類。第五遍體有過。謂簡過量衣等。量外有過。量內則無也。復有人言。三義五義。並不應理。唯有二義。以之為正。一者貪心尤重。取物失方。二者妨癈正脩。譏過處重。今詳。下九十中二十四戒。具有此相。故不應理也。
 
[0130b21] 章云。二十四戒者。總為頌曰。讚一展別足非殘。受美藥[3]須虫水鉢。真脫覆白高床七。更加用虫二十五。(述曰)一者受尼讚食。二者過受一食。三者展轉食。四者別眾食。五者足食。六者非時食。七者殘宿食。八者不受食。九者索美食。十者過四月藥請。十一飲酒。十二飲虫水。十三過三鉢。十四真實淨施。不問輙着。十五坐脫脚床。十六看覆過三。十七白三衣。十八高脚床(此下七歲章中。名為高床下七)。十九兜羅紵床。二十牙角針筒。二十一過量尼師壇。二十二過量覆瘡衣。二十三過量雨浴衣。二十四如來等量衣。今詳。用虫水亦應辨異。故更加之。成二十五也。
 
[0130c08] 三十捨墮細分有三十二戒。章中諸門。或依三十。或依三十二。隨應當知。三十者。長衣(一也)。離衣(二也)。一月長衣(三也)。從非親尼取衣(四也。亦名領受戒)。令非親尼浣衣(五也)。從非親居士乞衣(六領受也)。過知足受衣(七也領受)。一居士辦衣價(八也領受)。二居士辦衣價(九也領受)。王臣送寶(十也領受)。野蠶臥具。或名綿褥(十一也)。黑毛臥具(十二也)。白毛臥具[4A](〔十三也〕)。減六年依三衣(十四也)不牒坐具(十五也)。擔羊毛(十六也)。使非親尼擗羊毛(十七也)。畜寶(十八也受領)。[4B]貿寶(〔十九也領受〕)販賣(二十也領受)。長鉢(二十一)。乞鉢(二十二也。領受)。乞縷(二十三也)。使非親織。亦名勸織(二十四也。領受)。奪衣(二十五也)。七日長藥(二十六也)。過前求雨衣過前用(二十七也。此兩戒合制。過前求邊名為領受戒)過前受急施衣過後長畜(二十八也。亦兩戒合制。過前受邊名為領受)。蘭若離衣(二十九也)。迴僧物(三十也領受)。總為頌曰(七言)。長衣離衣一月衣。尼浣衣乞過是一[5]居二居王臣敷[6]擔[7]羊二寶販長鉢縷勸奪藥雨急離迴僧物。
 
[0130c23] 外財淨施者。真實淨施也。今詳。亦可三十之中言具三義。或五來者。謂要實是屬己財物。非由淨施。即名屬他。由此應知。九十之中。真實淨施。闕第二義。何以然者。謂由輙取。而得提罪。非由著用。著之有罪。豈同三十。已犯之物。用用吉羅。故知闕於非對。現在受用有過也。此真實戒。於三十戒最為大妨。今既釋通。諸難都息。亦有難言。聚過三鉢。若非己物。有人盜取。誰邊結罪。此難非理。如損護主。豈由己物耶。
 
[0131a07] 食味是通者。一准人情。凡所食噉。理須供人。二准文驗。如一比丘。作殘法竟。一切共食。皆不犯之。由此二義。故知是通。若論鉢衣必是別屬。如有一人。作淨施竟。若與餘人。更須作法。故知別屬。自下章中數有此義。唯此應知。更不復辨。
 
[0131a12] 二離者。衣戒及第二十九六夜離衣戒也。
 
[0131a13] 長等五者。長戒也。謂十日衣長鉢長藥急施過後是也。即前所列第一第三第二十一第二十六第二十八戒是也。
 
[0131a16] 五敷者。即前所列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戒是也。
 
[0131a18] 自餘領受者。即十四領受。即前所列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是也。
 
[0131a21] 鉢無共用者。釋長鉢不共犯也。謂若自用。即自犯長。理無共犯。設若共用。不犯捨墮。以其共乞。尚不犯捨。況知共畜。爾不犯捨。故引多論。二人共乞一鉢。但得吉羅。以為證也。既不同犯。故畜長鉢。許對同活。作說淨法。亦得成就不。疏中自釋如是。
 
[0131b02] 餘者可解者。一月六年不祿及藥雨浴衣等。皆為己畜。各有別[1]為。無同犯義。
 
[0131b04] 若有遠行令在家者說淨(乃至)是以不犯者。問先共畜長。令在家者加其淨法。而今不加在家者犯。既是共畜。如何捨之答此依[2]令捨。既是同活。各遍為主。無分義故。故得總捨。
 
[0131b08] 共有一[3]飲長衣未說淨者。此中意說言。若淨施他。三義不具。縱使尼浣。不得入捨。今詳。非由淨施。即是屬他。前已釋訖。
 
[0131b11] 多論二人共一衣等者。多論第五文也。為欲辨異。故引之也。
 
[0131b13] 如此說時更有六戒不同犯者。不然。應言七戒不同犯也。謂於外更加長衣。章中前來已自分別不共相故。
 
[0131b16] 餘十五共犯者。今詳。亦未盡理。於十五中。畜長衣遠行不犯。理須餘之。又如取尼衣。從非親乞衣。擔羊毛等。對面共取。可言同犯。若不共取不共乞擔。何容共犯。故應思擇。且衣十五頌曰。長衣取[4]取尼衣。乞衣一二居。王擔擗二寶。財縷勸急迴。
 
[0131b21] 如結集說者。七百結集擅行十事。於布薩日。檀越布施金銀。而共分之。問言得受不。答言不得。何處制。答因跋難陀制。
 
[0131b24] 利有共別者。於五利中長衣可共。自餘離衣展轉別眾不屬等四。無共受義。如教人乞衣過足等。使人為己。皆容遂情。隨應當知。
 
[0131c03] 且依章中。除十一已。束餘十九。以為頌曰(七言)。長衣二離一月衣。尼衣乞衣及過足。一二王擔財二鉢。勸織長樂雨急四。身口止作業共身犯[5]為身犯者。身止不會。口止不捨。身作離去。闕無口作。亦得說為身口止作。作唯屬身也。又身經宿。名曰共身。[6]餘多釋[7]諸。謂初受持名為口作。身合掌等名為身作。合口不捨。名為口止。不合掌等。名為身止。身衣互在。是共身犯。此釋恐非。以其不據犯時說故。又闕身去義不具故。
 
[0131c11] 餘十二領[8]十二領受身口假他身者。自口乞求。自身領受。他身授與。故曰也。十二領受。即後門中十四領受。除二[9]實是也。
 
[0131c14] 六擔用者。用謂過前用也。
 
[0131c15] 浣上犯染打染打亦爾者。謂染上犯浣打也。打上犯浣染也。
 
[0131c17] 五過者。五長是也。六作者。五敷乞縷也(尊者云。應名六成。以其作時不犯故也)。
 
[0131c19] 故有二句者。奪衣戒云。若自奪教人奪。取藏舉之。尼薩耆。奪不藏吉。若著樹上攝上。乃至地敷上取離處。尼薩耆。不離處吉。古師云。我准此文著樹上等。重重有犯。疏主意云。前自奪等。是現前奪藏舉方犯。後句若著樹上等者。不現前奪離處即犯。非謂重犯也。
 
[0131c24] 引文可知者。文言此捨墮衣應捨(即捨財也)。捨已當懺悔(即捨罪也)。僧即應還此比丘衣(即還衣也)。若不還。轉作淨施等吉(即不還結罪也)。
 
[0132a03] 又寶等三者。二寶及綿褥也。下皆准之。
 
[0132a04] 十六杖者。應須受持外淨施。若不淨施。犯捨也。下文云。大釜釜盖大瓮及杓。小釜釜蓋小瓫及杓。洗瓶瓶蓋瓮及杓。(述曰)此中總有二釜二瓶四蓋四瓮四杓也。
 
[0132a07] 有中俗道別辨異可知者。謂諸作法辭句。對俗對道對僧對別。各各不同。一一戒中。自有明文也。
 
[0132a09] 或四法如對僧等三人者。一集財。二所對境集。三修威儀。四捨辭句。如下釋文。義自當顯。
 
[0132a11] 或可無法者。尊曰。此具二法。一集財。二斬壞也。
 
[0132a12] 釋懺罪境中。章云。寶等[1]三戒專唯對別者。問既唯對別得別眾懺不。答此三及餘戒並容別眾懺也。有人言。界內無僧。可對別人。若有僧者。集僧方懺。若不爾者。受懺單白何所用耶。今詳。若樂僧中乞懺。須白受懺。若意不樂僧中懺者。別眾亦得。上下無文。云對首懺。別眾不成。西方行事。亦並許其對首別懺。又觀此律。說戒犍度僧盡犯罪[2]不。不識名相。客比丘來。知彼比丘易教授者。將在屏處。令餘比丘眼見耳不聞處立。教令如法懺已。還至彼比丘所。作是言。此比丘所犯罪者。今已懺悔。(述曰)既言眼見耳不聞處立。似是別眾也。問所以捨罪還衣。有羯磨法。捨財中無。下自當辨者。准下義中。應答云。懺除往業。永非作法。又對別人。故宜須白。
 
[0132b01] 還衣有法者。僧眾還衣。理無自與。若不作法。事難齊彼。論其捨財。捨財現事非排往業。又作法非永。又總對僧。故不須白。又[3]是別人行施。出在彼心。非[4]知能決。何須作法。
 
[0132b05] 對僧法六者。一乞懺。二請懺主。三受懺白。四正捨罪。五呵責治。六領受立要也。
 
[0132b07] 三人下五。謂除乞懺。又受懺主。須白邊替。人受懺白。故五也。
 
[0132b09] 一人有四。又除白邊人也。
 
[0132b10] 四者除乞鉢一通餘一切者。僧六中除乞及白。餘之四法。通一切戒也(有疏本云。餘通一切者。誤也)。
 
[0132b12] 五者除寶等三及乞鉢餘二十八戒等是者。寶等局四。鉢唯局六。餘二十八通對僧別。於中除對一人已外。餘並具五也。
 
[0132b15] 寶等三局唯四法者。今詳。捨寶雖不對僧。捨已懺罪。何妨對僧。若許對僧。非唯四法也。故多論第五。畜寶戒云。說淨已。然後入眾悔過也。
 
[0132b18] 多論六句者。彼論第四卷也。五六兩句。彼並犯捨突吉羅懺。又云。言次續者。非是曰次續。以心多求。次續不絕。是次續。問第三第五。義何別耶。答第三據懺罪曰得衣。然衣久已捨訖。第五即於捨衣。曰更得衣。故不同也。
 
[0132b23] 雨衣過前受者可爾者。謂過前受。未令受持容染犯長。故經宿還也。
 
[0132c01] 餘諸戒等若捨即還容為長染者。章中且是純據衣說。若貿得食七日藥等。隨應當知。
 
[0132c03] 長藥共餘[5A]者餘捨者餘並[5B]者即還者。若貿得七日藥等。亦隨應思知。
 
[0132c05] 上來所辨據其重犯者。敘古師義也。古師意云。販賣等衣。已犯捨墮。復由犯長。染此販財。更犯捨墮。未捨販財。尚自被染。若與長財。令捨之時。若即坐還。灼然被染。故須相從經宿還也。
 
[0132c09] 若作不重犯釋者。已下疏主破其重犯義也。
 
[0132c10] 若與長等令[6]捨亦須經宿者。疏主意云。未捨之前。雖不被染。不同古釋。已捨之後。財體既淨。若還入手。即容被染也。
 
[0132c13] 其財物不可全別者。謂此雖有販長不同。而此非如鉢衣性異。衣衣相望。不全別故。故相染也。餘釋非理。不勞記之。
 
[0132c16] 任情所尊者。此師意言。販賣等財。捨前捨後俱不被染。故唯五長。須經宿還。今詳。取前相從。並經宿好。[7]昔下文言。所有過七日藥[8]蘇塗扃蜜石蜜與守園人(古人謂此為初得藥日也)。若至第七日。捨與比丘。比丘應取食(古謂此是第七日得也)。若減七日。應還此比丘。應白二與(古謂此是第二日以去。至第六日得也。言減七日者。即是中間五日也)。今師言。言減七日者。謂第三日已去。至第七日。其所得藥也。此亦要須經宿方還。又文言至第七日捨與比丘者。即是第二日藥。至第八日。滿七日也。
 
[0133a01] 似不得差互者。僧捨僧還。別人捨別人還。非要本作法人還之也。
 
[0133a03] 還法或二一者。若汎論者有多種二。第一即日經宿二。第二就即日中直還轉還二。第三就經宿中還鉢還鉢還衣二。還鉢還藥還衣二。今疏意欲談初二也。所言一者。或相從經宿一。或俱即日一也。
 
[0133a07] 若究竟損減盜門所收者。善見十四云。若不還得吉。若受已知非己物。因施方便收匿。此物隨直得罪也。
 
[0133a09] 祇律有五種捨者。於中二寶。彼律第十卷說也。
 
[0133a10] 迴僧物。彼律第十一說也。
 
[0133a11] 黑毛憍奢者。彼律第九卷說也。黑毛者。即此律中純黑羺是也。憍奢耶者。即此律野蠶臥具是也。
 
[0133a13] 黑白毛臥具者。即此律二分黑三分白臥具是也。
 
[0133a14] 對羊者誤。彼是養也。
 
[0133a15] 多[1]了羊者誤。彼是眾多耳羊也。
 
[0133a16] 餘三捨同此者。一者長衣等諸捨。於中長衣。如彼第八卷說。餘捨不可具敘。二者長藥。三者乞鉢。並如彼律第十卷說(已上辨祇律)。
 
[0133a19] 餘二捨同者。乞鉢如彼第五卷說也。長衣等諸捨。於中長衣。如彼第四卷說。餘捨不可具敘。
 
[0133a21] 明了論復有不同相者。論云。財總能成尼薩耆。准明了疏中釋者。二離一月長衣鉢藥。此六並二種用。謂捨與僧。僧應還。問須此物不。須者應還。若不須者。即與僧用。於中長藥復有差別。有病服蘇。二日四日。病差應捨。滿不捨滿七。得尼薩耆。應捨與僧。比丘有病。僧還捨與。比丘得已。捨與白衣。白衣還捨與本比丘。比丘得服。若主無病不復須者。僧欲須用。亦須捨與白衣。如前廣說。奪衣乞衣迴僧。一二居士過足。此六並捨還主。比丘不得更取此物。若無本主。應捨與僧。除迴僧物。餘者本主不肯取者。亦捨與僧。其迴僧其局捨還僧。取尼衣還本尼。尼身不存者。捨與尼僧。不得捨與大僧比丘。不得却取。乞鉢同此。所餘諸戒。并捨與僧。
 
[0133b10] 十八戒二人同犯者。頌曰(五言)。長離月乞衣。過一二王畜(畜寶也)。貿販鉢縷勸(乞鉢也)。奪藥忽迴僧十五過除藥者。沙彌既與大僧受食。故受藥法。不同大僧。由此應知。受戒竟後。口受法失。口受既失。故不犯長也。
 
[0133b15] 十四戒任運者。義猶未盡。如取尼衣。從非親乞。乃至迴僧物等。教之為己。後即受戒。豈無任運耶。隨義應思。
 
[0133b18] 坐具臥具等差而生過者。差謂差違也。謂越二知之。如過知足戒。律文中說。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也。
 
   ○長衣戒
 
[0133b21] 百一物者。百者凡也。凡畜助身之物皆一也。非謂百枝也。有人不達。浪為妨難。故多論第五。畜寶戒云。百一物教。不須作淨。不入百一。皆應說淨。百一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長物。
 
[0133c01] 第四人開諸重物者。婆沙八十四云。曾聞苾芻於日後分來詣佛[2]可。求好房舍。佛勑阿難。與好房舍。阿難受勅而授與之。彼苾芻言。宜淨掃灑。懸繒幡蓋。燒香散花。敷耎床褥。安置好枕。我乃受之。不爾不用。阿難於是具以白佛。佛言隨索皆應與之。爾時阿難具辦[3]授。苾芻受已。於夜初分。起淨解脫。因是次第起餘解脫。諸漏永盡。成阿羅漢。復起神通。於晨朝時。乘通而去。阿難於後不見苾芻。尋往白佛。佛告阿難。汝勿輕彼。彼於昨夜。起淨解脫。廣說乃至晨朝已去。然苾芻從妙勝解樂淨天沒。來生人中。彼若不得淨妙房。乃至不得極果神通。涅槃三十六亦同。多論第四云。眾生根性。唯佛知之。不應致難。此比丘從第六天來生人間。隨本所習。而度脫之。分別功德。論佛藏[4]經。經中說有一面王比丘。初生有衣。隨身長大。受此一衣。變為道服。准此復有一衣比丘。即有五種之差也。
 
[0133c16] 制意者。多論第四意也。
 
[0133c17] 制下二人者。第三第四人也。
 
[0133c18] 財體不同者。一月衣者擬替三衣。十日衣者汎示長衣也。
 
[0133c20] 豈可染故在初者。昔解長衣。由傍通染。故在初明。言傍通者。謂除二離二寶二毛二鉢及藥。餘二十一。得入手時既[5]犯墮。復過十日更犯長愆。言傍染者。先犯長衣以為[6]染。從得尼衣。即犯二罪。被長染故。餘准此知。彼二說有竪通竪染。言竪通者。犯長捨懺。復不說淨。重重有犯。言竪染者。即初日衣。染下九日。更有問答。既是非理。不勞敘之。今師意言。如是一切豈可染故初明者。如婬漏失小妄語等。豈染故初耶。
 
[0134a04] 如此解時長衣得作三衣者。伽論第二云。問頗有比丘。過十夜衣。即此衣一夜犯離宿耶。答有。過十夜已作衣受生。界外明相出。(述曰)即犯長衣犯離宿也。計理捨時但捨離宿。一衣之上無二過故。先時犯長。直爾懺提也。
 
[0134a09] 多論指疊者。多論第四云。令色如法也。
 
[0134a10] 三擯即三舉也。多論第四。不離衣宿戒。解明相云。三色中白色為正。此既論曾聞并汾黑相。啜粥定犯非時食也。
 
[0134a13] 故壞及[1]不應量名境差者。要初應量。後時故壞。仍自心錄。作不壞應量想也。
 
[0134a15] 被逼說淨者。餘皆言上方便中。非情除強。今被逼者。乃是錄差。今詳非類。全不假人。以為境者。說杌無強。不淨施犯。由不對人。人邊說強。是疏意也。
 
[0134a18] 六群比丘者。多論第四。一難途。二跋難陁。三迦留陀夷。四闡那。五馬宿。六滿宿。二人得漏盡。入無餘涅槃(第三第四人是)。二人生天。又云犯重戒。又云不。若犯重者不得生天(初二人是)。二人墮惡道生龍中(五六人是)。二人善解筭數陰陽變運(初二人是)。二人深通射道(三四人是)。二人善於音樂種種[2]喚(五六人是)。二人善於說法論義(初二人是)。二人深解阿毗曇(三四人是)。二人[3]能事事皆一巧說法論議。亦解阿毗曇(五六人是)。又云。六人無往不通。通達三藏十二部經。內為法之梁棟。外為佛法大護。二人多欲(初二人是)。二人多嗔(五六人是)。二人多痴(三四人是)。又云三人多欲(初三四人是)。二人多瞋(同前)。一人多痴(第四也是)。五人是釋種子王種(除第三人)。一人是婆羅門種(即第三人)。六人俱是豪族。共相影響。相與為友。寬通佛教。文言迦葉不在者。覺支引多論第四離衣戒。當時大迦葉。經營五大精舍。一者耆闍崛山精舍。二者竹林。餘有二精舍。是時經理竹園精舍。(述曰)此不相當。彼因經理開離伽梨。非此緣起。此律文言迦葉不在。若准見論十四。是舍利弗。故彼文云。阿難言。除佛世尊。餘聲聞弟子悉無及舍利弗。是故阿難若得袈裟。染治好者。奉舍利弗。若得時食非時七日盡形壽藥。於中好者。亦奉舍利弗。若有諸長者。有子欲出家。來求阿難。阿難教法求舍利弗。舍利弗言。夫為長子。應供養父母。是故我應供養世尊。然阿難悉作。令我今得無為而住。是舍利弗恒敬阿難。若得衣食。於中好者。先奉阿難。是故律本中說。欲奉舍利弗。(又云)問曰。阿難何得知十日還。答舍利弗欲遊行時。來至阿難所。語阿難言。我欲行某國[4]某國。某時當還。長老。當好供養世尊。慎莫懈怠。若世尊為四部眾及天龍說法時。長老當為我說。若世尊覓我時。長老當遣人來報我。舍利弗在諸國。或遣信來問訊世尊。問訊世尊已。往阿難所問訊阿難。問訊阿難[5]言已。語阿難言。我某日當還。是故阿難知舍利弗九日十日當還(此律迦葉准彼義思)。
 
[0134c02] 餘戒餘利者。此間三戒。是德衣中長離二利。下[6]皆及別不囑等三是餘三利。對辨同異也。
 
[0134c04] 見論一解三衣具足竟以未足不犯故者。計理得衣擬衣。作三衣。可言未足。說為不犯。若得擬作裙等餘衣。理應成犯也。然見論無此正文。謂是義准彼十四云。衣竟者隨因緣得衣竟(蓋是隨施等。得三衣也。故章云。三衣具等。論文云)。或望衣竟。或望斷(此謂失得衣分齊。失德衣已。即容犯故。故論次文云。若迦提月過。若出功德衣。如是眾因緣[7]〔名〕竟也)。
 
[0134c10] 通違非時時利者。過前十日。即違非時。過後是違時也。
 
[0134c12] 如律說者。彼五分第四云。一者別眾食。二者數數食。三者食前食[8]所後。行至餘家。不白餘比丘。四者畜長衣。五者別宿不失三衣。
 
[0134c15] 互說不定可知者。由其諸文無有定據。故言不定。謂若以五事故開受德衣。德衣即在迦提之前。若准見論云。若迦提月過[9]出功德衣。如是眾因緣亦名。竟即迦提月似有前列故也。
 
[0134c19] 此三時利者。三箇戒各有時利開。
 
[0134c20] 人解多種者。古師意言。下[*]皆別不囑等。非是專得時衣利故。是故彼文不得先除。如章次後引之也。
 
[0134c22] 答此三專得時利等者。此即且敘古師義也。謂此三戒。若在一月五月之中。決定即得長離之利。下背別等。雖在一月五月之中。不即得受皆別等利。要於一月五月之內。復假施食及衣。方得[1]皆等也。故下文云。餘時者。有迦絺五月。無迦絺一月。若復有餘施食及衣。今師意言。亦可[*]皆別等。亦定得時利。然下文言。有餘施食及衣者。謂一月五月外。汎爾施衣食。亦是開限。非謂要在一月等內也。
 
[0135a06] 祇中即出[2]十捨者。祗律第八。長衣戒云。捨迦絺那衣有十事。受衣捨。衣竟捨。聞捨。出去捨。失去捨。壞捨。送衣捨。時過捨。究竟捨(彼律二十八人此十捨)。見云。長二搩手。廣一搩手。乃至此是最下衣(已上並是見論第十四文也)。
 
[0135a10] 與房非類者。二房戒中云。房是過中制。衣是滿中制。以過中制故。房舉未犯位。衣是滿中制故。須出犯位。所以然者。長衣內開外亦開。作法外開位。故須舉犯以開不犯。此出外開極小量。房內開外不開。無有作法外開者。故舉未犯位。即是內開極大量(所以然者。謂徹何以衣房兩位。犯不犯殊。疏意釋言。長衣將法。以開過量。須舉滿位。以開不犯。房無用法。以開過量。故舉如量。顯過量犯。上來據七搩十二搩。為問答也)章云。若爾。若使說淨等已下。即續上來釋難之次。更為此問也。謂將淨法。對處分法。顯房衣量。何等須法也。
 
[0135a19] 六搩四搩未犯者。見論十三說也(此即據六搩量作問答也)。
 
[0135a20] 其猶過量者。過尚須法。免不處分。況於減量。寧不處分也。
 
[0135a22] [3]亦惱施主者。互過亦同。俱過惱施主也。
 
[0135a23] 隨財段數者。見論十四云。若多衣縛束一處。過十日。得一罪。若散衣不縛束。計衣多少。隨得罪。
 
[0135b01] 有人存其到句合為七十四者。到句二十八。帖前轉降合七十四也。言到句者。[4]諸初日得。更無迴改。以其初日是染本故。必不得言初日不得。唯約下九。將尾鈎頭。名為到句。此到句要從第三章門起首。謂八日得。兩日不得。且唯轉降作第八句。應言一日乃至八日得。九日十日不得。續此轉降。即為到句。謂第十日留一空日。將一空日鈎第二日。為一到句。尾後須留一箇空日。如是却鈎成一到句。第四章門。三箇空日。初將尾後二箇空日鈎第二日。次將尾後兩箇空日。却鉤第二第三兩日。尾後亦留一箇空日。如是却鉤成兩箇到句。第五門有三句。第六門四句。第七門五句。第八門六句。第九門七句。第十門無也。如是總計有二十八。今師破云。以其注中頭尾不似到故者。此第九門八箇空日。若作到句。得成七句。且如將尾一箇空日。却來鈎頭。為初到句。即應說言。一日得。二日不得。三日得。四日已下一向不得。據此三日。應言是得。注中乃言三日已下一向不得。此即頭不似也。第七到句。尾留一空。將七箇空鉤第二日乃至第八。此即應言。一日得。二日三日乃至八日不得。九日得。十日得不得。既作到句。九日須得。而今注中九日不得。此即尾不似也。亦藥鉢等戒。並有此妨也。寧可別義以立到句。若[5]似此章。義不可也。有餘復立二十六。起間句。亦從第三門起首也。此第三門總有八句。第一句一日得。二日不得。三日得。四日不得。五日已下得。第二句。一日二日得。三日不得。四日得。五日不得。六日已下得。以其兩空間。於八有降。使轉下成七[6]起句。第四門三空間七有為五句。第五門四空得成一句。又有人言。第七門已下不得成超。尊者曰。第七門。四有間六空成四句。第八門三有間七空成六句。第九門無無超句。為與到句同故。如是總計二十六句。帖前七十四。合一百句也。
 
[0135c08] 以初對初所犯是同者。若不淨施。不遣與人等。即是十日得衣。義無異也。
 
[0135c10] 故使有無不同齊少此一者。得門有其初門十日並得。下之七門。齊無初門也。故章前云。淨不淨但有九門。闕無初門。下六同然等也。
 
[0135c13] 以九對九為其有無不同及[7]法差別者。不得遣與人失等是無壞。非衣[8]忌去等。是有淨施。是法差別也。此有無義。與前有無義別也。
 
[0135c16] 不犯不同者。有無及法並容不犯也。
 
[0135c17] 淨施對文者。對下真實淨施戒也。以其此文雖有淨施之言。而無淨施之法。
 
[0135c19] 此忘財體者。今詳。實有而迷為無。如章所說也。若雖知有。一向本迷。謂作法竟。理亦開限。若准見論云不以想脫。僧祇第八云不作淨。謂淨想過十日犯。即不開也。若知有財都不在開。無心謹護故也。
 
[0135c23] 隨著多少等者。見論十四云。若犯捨墮衣不捨不懺悔。隨著一一突吉羅。若一著不脫乃至破。一吉。祇第八云。受用不淨衣故。隨用得越毗尼。若觀此律文勢。義似不然。應言若捨墮衣不捨。更貿餘衣。
 
[0136a03] 一提一吉者。吉是不應之吉。提是本衣之提。所貿親衣。不犯販者。理亦由前非法心染。然[1]悲文意也。著用之吉。乍可別立。
 
[0136a06] 准自言毗尼者。下滅[2]淨法云。若欲在僧中懺者。應往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履。禮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犯[3]甲罪。今從僧懺悔。如是三說。
 
[0136a10] 對文可知者。至下疏中。當次第釋也。
 
[0136a11] 此等十二須具意者此須說之者。今詳。先來諸家章抄及講說者。多集浮言。廣開章段。至於行事。卒尋難曉。今且應依行事所要。開為三門。一明罪累多少有無。二辨懺罪次第階品。第三正辨捨懺還法。
 
[0136a15] 第一且辨罪多少者。如章云。凡欲捨時。先須知己財事現不現。(乃至)十罪者。一長衣等。現在有何捨墮。二長衣等。已用壞盡直懺罪(牒訶還須云。故畜長衣等犯捨墮。此衣等已用壞盡。乃至廣說)。三覆藏提罪犯吉。四即此吉罪隨夜展轉覆藏犯吉。五著用犯吉。六即此覆吉。七即此隨覆吉。八僧說戒時。二處二問。犯嘿妄吉。九即此覆吉。十即此隨覆吉(此十罪中。不必具有。故章云。或一或二。乃至十罪)。
 
[0136a22] 第二門懺罪次第階品者。如章云。先懺輕愆。後次捨財。(乃至)不同祇律者。先明次第。章云。雖言先懺輕愆。後次捨財。計理本來因財生過。應先捨財。次懺諸罪。明了論云。先捨物後方顯說滅罪(已上論文也)。當今行事。並皆然也。次辨階品者。章云。以輕重之罪。既不合總悔。故致階降。其位有四等者。南山律師。但存三位。准理應然。故下人犍度云。時有比丘犯殘。若作殘意覆。應教作吉懺。已後亦覆藏犯提。乃至惡說亦如是。(述曰)既文先合懺覆藏吉。故知覆藏及隨覆藏。義類同故。合為一位。就根本中提及著嘿。罪性既殊。理無一藥能頓除遣。故復須分提吉之別。故成三位。故今行事先懺提下。及著嘿下。覆與隨覆六品吉羅。次懺著嘿二品吉羅。後方正懺波逸提罪。故分三位也。計理但有八品吉羅。南山復存九品吉羅。以其提下親生覆吉。義同著嘿親從提生。故存親覆及著嘿吉。以為根本。於中各有覆與隨覆。故成九品也。今且依前八品為正。次辨懺法者。章云。此之三位悔並責心者。疏意准下增五文云。復有五種犯。遂即次第配彼五篇。故知吉羅唯責心懺。今詳。恐違母論明文。故今所辨吉羅之中。自有責心。及有對首。欲釋此義。應具引下增五律文。復以母論。隨便注釋。律云。復有五種犯。或有犯自心念懺悔(母論第八云。有[4]〔妄〕誤犯者。心念自責滅也。心念自責者。眾學中不故作者是。述曰。此顯責心吉也)。或有犯小罪。從他懺悔(母論云。故作下者。一人前悔者。是名輕也。述曰此顯對首吉也。此律亦言以作故犯應懺吉。若不故作犯吉。即同母論二種吉也)。或有犯中罪。亦從他懺悔(母論云。故作中者。自性蘭提提舍尼。是名中犯。一人前悔。述曰。提舍尼。既配中罪之中。不同疏意也)。或有犯重罪。從他懺悔(母云。重者十三殘。殘邊蘭夷邊蘭。此是懺悔中重者。述曰易解也)。或有罪不可懺悔(母云。不可悔者。四重突吉羅波逸提偷蘭。此罪不可悔也。述曰。四重即四夷也。吉即滅擯吉也。提即打佛提。蘭即出血蘭也)。然疏主意。以初心念純配吉羅。第二從他以配提舍。第三中罪以配提罪。餘配同前。故立吉羅。一向心念。今釋既異。故存吉羅。二種懺異。明了論疏云。重者獨柯多。輕者名學對。若不動身口者。即輕責心即滅。若動身口者。即重對人懺方滅。此間不解分別其異。通名眾學。此為謬矣。今三藏亦言有兩種吉羅。南山律師亦存兩吉。故今所辨八品吉羅。並對首懺。今時行事亦然也。若准章中。並責心者。恐罪不滅。行事應知。治辨懺法不同祇律。如章云。不同祇律者。彼律第八。提吉合懺。今三藏亦爾。且祇律云。長老憶念。我某甲比丘尼。長衣過十日。已於僧中捨。此中犯提。及受用不淨衣。隨用得越毗尼罪。是一切罪。今向長老。誠心悔過。不敢覆藏持。問言汝自見罪不。答言見。汝更莫作。答言頂戴持。如是三說。此律人犍度。既云七聚。並先懺覆藏吉羅。故不同祇也。
 
[0136c17] 第三門正辨捨懺還法者。復開二義。一者先須緣境立心。二者正辨捨懺等法。先辨緣境立心者。如章所引云。凡欲懺者。無問重輕。依明了論(乃至)如捨墮別抄所說者。真釋云。提舍那者。翻為顯示。亦翻說罪。亦翻發露。言罪因者。或因貪等。或因諸見。或因忘誤。或因放逸。或怖畏等。作如是罪。言緣起者。或由非時食。或飲酒等。故成於罪。言體相者。此是殘罪。或提罪等。言過失者。有五過失。一能障涅槃。二障涅槃道。三能生他不信敬心。四能增長自身惡等業。五能感惡道報。又應了知作罪處。是故言等(上來即是緣於罪性可厭之境也)。言可親信人者。彼於我好。若向說罪。不生惡心。不向餘人轉道說我。故言可親。決知彼人戒行清淨。故云可[1]言。若對同犯罪人說罪。罪即不滅。南山云。必須根本俗人已來。不破十戒具戒。及犯已能悔。以成清淨者。然後受懺。昔人妄引五分不同分犯者。彼開臨命終時。同犯不同犯俱開。今是閑預。必是非法。今三藏云。初篇若犯事。不必可治。第二有[2]達人須二十。若作輕過對不同犯者。而除悔之。今詳。三藏目囑西方。何須不信。又不同者。律攝要取不同篇犯也(上來即是緣證明境)。言求受對治護者。如犯非時食。今更求受不非時食護也(上來即是立要勘心也)。章云如捨墮別抄者。疏主更有別行捨墮別抄。可二十紙許。彼吉羅皆責心懺。今不依之。故不須敘。
 
[0137a16] 第二正辨捨懺等法者。捨還離合。上義門中。如章已辨。今且離明。先辨長衣。餘可准此。於中有四。一捨財四(一集財。二對境。三修敬。四捨訶也)。二捨罪六(一乞懺。二對主。三作白。四正懺。五呵責治。六領受立要)。三還財。四不還結罪(此之文義。隨疏應知)。今且應依。時人行事。多在戒場。或自然界。對一人捨。廣敘其義。餘對僧等。即准此知。第一且明捨財法者。律既不許別眾作法。故須求一清淨比丘。共往戒場。或自然界。若是大者。先脩威儀。偏露右肩。脫革履。禮足胡跪。手捉衣(若是小者。恣其禮足)。口云。大德一心念(對二人應云。二大德一心念。二三人准此)。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長衣(二三段等。准此稱之。若物全多不可分。得言眾多。若但可知。即[3]〔得〕稱。若是匹帛。須言長財)。過十日(下九日染犯者不須此言)。不淨施犯一捨墮(或隨數稱)。今持此衣(或財)捨與大德(或二人三人等。准此應知)。第二辨捨罪法者。前已立義。提吉不同。分為三位。第一先懺覆與隨覆六品吉羅。於中復二。謂先應請所對懺主。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請大德。為突吉羅懺悔主。願大德。為我作突吉羅懺悔主。慈愍故(一說。答云可爾)。次正懺罪。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長衣。過十日。不淨施。犯一尼薩耆波逸提罪。又因著用犯捨墮衣。犯突[4]吉罪。不憶數(或稱一二等數)。又經僧說戒二處三問。犯嘿妄突吉羅罪。不憶數(或隨數稱)。犯此三位根本罪已。各不發露。經夜覆藏。犯突吉羅罪。不憶數(或隨數稱)。展轉逕夜。復犯隨[雨/復]突吉[5]羅。不憶數(或隨數稱)。此中六品覆藏隨覆藏突吉羅罪。今向大德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大德憶我(一說。懺主答云)。自責心生厭離(犯者答云)。爾(祗云。頂戴持亦好)。第二位懺兩品著嘿吉羅(更不須請懺主。前已請訖故也)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長衣。過十日。不淨施。犯一尼薩耆波兔提罪。由犯此已。著犯捨墮衣(或財)。犯突吉羅罪。不憶數(或隨數稱)。又經僧說戒二處三門。犯嘿妄突吉羅罪。不憶數(或隨數稱)。今向大德發露懺悔。不敢覆藏。願大德憶我(一說。答云)。自責心生厭離(答云)。爾(或云頂戴持也)。第三位正懺根本波逸提罪。於中亦須先請懺主。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請大德。為尼薩耆波逸提懺悔主。願大德為我作尼薩耆波逸提懺悔主。慈愍故(三說。或除尼薩耆言。亦無妨也。答云可爾)。次正懺[6]悔。南山云。應略說法。告云。佛言。我為諸弟子結戒。寧死不犯。比丘之法。本無積聚。涅槃經云。不名為僧。若犯離衣。應云比丘之法。正有三衣鉢盂。行必隨身。猶如飛鳥羽翮身俱。故違佛教。豈成佛子。如智度論第十五云。破戒之人。妄食信施。所執鉢盂。即洋銅器。所著衣者。是熱鐵鍱。乃至由破戒故。受無毛虫。或噉糞身。隨機三五句而已。然或頑鈍。雖聞苦語。未動其心者。不必須示。亦勿受其悔過。以相續故也。又對解法之人。自心慚懼者。亦不勞為說法也。其懺詞者。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畜一段長衣。過十日。不淨施。犯一尼薩耆波逸提罪。此衣已捨與大德(或捨與餘人。應言已捨與某甲)。此波逸提。今向大德發露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願大德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三說。答云)。自責心生厭離(答云)。爾。或言頂戴持。第三還財者。既對一人。但須逕宿直爾手付。無別作法詞句也。第四不還結罪。如文應知。上來廣依對一人法。具分別訖。今律文中。是對僧法。若欲釋文。即以上來捨罪捨財還及不還四位之義。對文辨異。亦為善好也。
 
[0137c22] 次當隨疏釋四位文。第一捨財。於中復四。一者財集制捨。文云。此捨墮衣應捨。疏釋云。今解捨財。文言此捨墮衣者。財集應捨(廣說乃至)。人[7]但有情。彼容礙此。是故不類。如疏應知。販賣五種者。以時易時等四藥。及波利迦羅為五也(如販賣戒。應知)。第二所對境集。文言與僧若眾多人若一人。不得別眾捨。若捨不成捨。突吉羅。疏釋云。二與僧等者已下乃至非重之謂也者。非如僧殘以罪重故制對僧懺。今此但欲令生慇愧。非謂罪重而令對僧也。第三捨之威儀。[1]子言捨與僧時。往僧中。偏露右肩脫[2]等革屣。向上坐禮。胡跪合掌。疏釋云。若不謙卑。已下乃至[3]闕無禮足者五法。謂一露肩。二脫屣。三禮。四胡跪。五合掌。文雖合掌。而今行事。合手[4]投衣。第四正捨詞句。文言。當作是語。大德僧聽。(乃至)今捨與僧。疏釋云。對眾捨物。理合宣情。已下乃至理亦應得者。文中出法。故不具足。理須稱長衣財數。及罪數等。准前對一人釋之。章云餘皆類然者。除長衣已。餘離宿等。亦類此知也。
 
[0138a15] 第二捨罪六者。一乞懺悔。二請懺主。文云。彼捨衣竟當懺悔。即對此文。疏中釋云。次下懺法悔。(乃至)佛開同不同得者。謂雖此文略無乞懺。及請懺主。義應有之。章云。乞懺之文。[5]不須一一牒事周是。准而可知者。三人已下全無乞詞。今辨對僧。須有乞詞。秉法之人。應先索欲問和。和訖。方令乞法。應云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故畜一段長衣(或財)。過十日(下九日染犯者煩除此竟)。不淨施犯一捨墮(若合捨者。續次即牒離伽梨等犯捨墮。乃至二十九戒)。是衣已捨與僧(若云已捨與三比丘某甲等。若因緣等。應言是衣已壞等)。此中一尼薩耆波逸提罪(若眾多不憶數等。隨應稱之。准下滅諍提度云。若欲在僧中懺悔者。應往僧中乞。文既[6]〔文〕不倒提吉等異。故知除其責心吉外。餘皆容入僧中乞懺。而今行事多不存之。設若存者。即應續次牒八品吉。不須唯同懺中別懺)。今從眾僧乞懺悔。願僧聽我某甲比丘懺悔。慈愍故(三說。前雖已引自言毗尼乞懺之文。文既不具。故應依此)。次辨請懺主詞。白如上對一人中已具辨說。但於此中。雖請已訖。而受懺者。未得即許。先須白僧。後方許之。第三明受懺者。作白和僧。文云。受懺悔人。當作白。(乃至)如是。疏釋云。雖可別請。事既經眾。(乃至)故宜須[7]曰者。文中不具。應先須索欲問和已訖。詞句應云。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故畜一段長衣。過十日。不淨施。犯一尼薩耆波逸提罪。是衣已捨與僧(或若與別人者。隨別人名字稱之)。此中一尼薩耆波逸提罪(或隨數稱)。今從眾僧乞懺。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受某甲比丘懺。白如是(白已方答請人云可爾)。准前立義。既許吉羅亦入僧懺。故今日中亦總牒取。義亦無爽。然今行事並不存此。任情取捨。此據對僧。故住單白。若對二人三人懺者。懺主應准滅諍揵度。白邊人云。若長老聽。我受某甲比丘懺者。我當受彼。第二比丘應言可爾。若欲在三比丘邊懺。亦如是(已上律文)。第四正捨罪。文云。作此白已然後受[8]懺。疏釋云。因緣既備。理宜滅罪。(乃至)不煩懸解者。今已如上對一人中。懸解已訖。第五呵[9]責。文云。當語彼人言。自責汝心。疏釋云。雖對說過若不設治(乃至)知有罪有五種過失等者。五過失。如上緣境立心中已辨說。第六領受立要。文云。答言爾。疏釋云。[10]治於前已下是也。
 
[0138b24] 第三還財。文云。若眾僧多難集等。疏釋云。具前十法即是悔犯清淨已下是也。祇第八云。律師問。此眾中誰是汝知識。答言某甲。即作白二羯磨。付知識比丘。如彼文說。又云。是知識比丘應即日若明日還彼衣。亦不得於眾僧前還。亦不得停久過半月(准祇亦得即日還。但相傳[11]〔要〕逕宿還之。現今西國行事亦令逕宿)。
 
[0138c06] 若即坐二還者。一三衣等即座直還。二長衣等即座轉付也。
 
[0138c08] 但七中一法者。若別問答。即七中二法也。如上疏釋[12]云。前房戒中作法具緣。一假界。二秉法人。三簡眾。四與欲。五因起。六問答。七正作法。此中作法。既有因起。即七中三法也。
 
[0138c12] 多論計直者。謬也。如上已引是。善見第十四云隨宜也。然多論第五。擔毛戒云。問此是暫捨為根本捨。答以罪言之。是根本捨。以法言之。是則暫捨。
 
[0138c15] 一人但十者。復無問邊人故也。
 
[0138c16] 二寶中捨財三者。除威儀也。
 
[0138c17] 略而不出者。指彼戒文。不出懺法也。
 
[0138c18] 謂有捨財二者。一集財。二者正斬壞捨。
 
[0138c19] 取尼衣已下次第五戒者。誤也。即離衣戒已下。並言轉作淨施等也。多論第四。長衣戒云。沙彌應畜上下衣。一常著當安陀會。二當鬱多羅僧。今清淨入眾。及行來時著。得畜泥洹僧一竭支一富羅。隨身所著物。各聽畜一。自外一切盡是長財。沙彌若得錢寶。亦即說錢寶應捨作突吉羅懺。
 
[0139a01] 略不舉餘六者。不言反上得不失不壞不作非衣不親厚不忌等六門。辨不犯也。
 
[0139a03] 以對下三故言取著者。對失燒漂。若先自有犯長之財。取者不犯。著用吉羅。持作三衣。亦即成就。但懺先提也。對初奪故。他人與我犯長之財。我全無犯。此顯不同他人長藥若與我者不許服也。有餘釋言。他與著者。先犯長財。已失燒漂。長本無故。不染新財。故言所著者不然。畜心不斷。即得相染。何假財在也。復有餘釋。徒繁其功也。
 
[0139a10] 他與作被者。相傳釋云。釋疑故來。若他與少財。可言不犯。他與作被。應當是犯。釋云亦不犯也。今詳。失衣他與身著。既不成犯。他與臥被。亦不成犯。故著別明也。
 
飾宗義記卷第五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五末
   ○離衣宿戒
[0139a22] 釋名中。人衣異處者。尊者云。人衣異礙者好。以其染礙非異處故。
[0139a24] 十一界者。藍樹場車船村舍堂庫倉并蘭若處也(礙文自見)。
[0139b02] 須意可知者。若不具六緣。或得小罪。或全無犯。故必須之。
[0139b04] 無正翻者。今三藏云。一僧伽知。譯為複衣。二嗢呾羅僧伽。譯為上衣。三安呾婆沙。譯為內衣。此三皆名支伐羅。譯之為衣。言袈裟者。乃是赤色之義。以乾陀不正染也。唐三藏云。僧伽致或僧伽胝。譯為合。或為重。謂割之合成。又重作也。郁多羅僧伽。譯云上著衣也。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也。安多婆裟。或安陀跋薩。譯云中宿衣。或裏衣也。
[0139b11] 制五衣。多論第四。離衣戒云。制五衣者。為威儀故。三衣不成威儀。如前說(已上論文。觀此言餘如前說者。蓋是還其前之五義。兼此為六。章中謬也)。五百問。小衣得著燒香上[1]諜不。答無中衣得。若不近身。淨潔亦得。問大衣得著上講禮拜不。答無中衣得。
[0139b16] 生疎者。五百問云。問三衣得用生絹作不。答一切生絹衣不見身者乃得著。
[0139b18] 讚歎等者。讚歎等。讚歎一居士二居士得衣等也。多論第四。長衣戒云。下僧伽梨。下者九條。中者十一條。上者十三條。中僧伽梨。下者十五條。中十七條。上者十九條。上僧伽梨。下者二十一條。中二十三條。上者二十五條(餘如章中)。五分十八云。左葉左靡。右葉右靡。中葉兩向靡。作竟著之。極是所宜。重數中。五百問。問三衣應施裏不。答不施裏亦得(今詳大衣安裏者。諸律皆然也)。今三藏云。西方四角無帖。南海。始見帖之。
[0139c02] 六物者。准十誦律二十八云。與看病六物。觀彼文勢。似是三衣。乃鉢流漉囊尼師檀也。此下衣法。自釋六物。至彼可見。
[0139c05] 鉢亦正制離何以輕者。義准餘衣。離而得吉。又以佛教。如鳥二翼。違教故吉也。尼不安居得提。破夏得吉也。
[0139c08] 此律有受捨之言者。下衣法云。時諸比丘不知持三衣。佛言。應受持。若疑。應捨已更受。若有三衣不受持。突吉羅。上[2]伐受持突衣。依僧祇律。近代諸德。以祇護衣。通於一夜。與四分異。故取十律。十律第四。長衣戒中。亦有受三衣文。然准第三十五。文具足好。故彼律受戒前。羯磨師教受衣鉢。語言應效我語。我某甲是衣僧伽梨若干條受。割截衣持。三說。彼律二十一云。若割截。若未割截。[3]是持。我某甲。[*]是鬱多羅僧七條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我某甲是衣安陀會五條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若僧伽梨漫。是僧伽梨漫衣受持。若鬱多羅僧漫衣受持。安陀會云。是衣漫安陀會受持。此衣覆肩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說)。此衣厥脩羅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此衣厥脩羅衣持(三說)。我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長用故(三說。已上並是謹錄律文。章中所引。是彼律第二十一文也)。此等且據現如法作割截衣說。若或受持七條。以為安陀會者。應言此安多會七條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大衣中衣。並准可知。若牒葉者。亦即須言牒葉衣持。攝葉亦爾。不得還言割截衣也。漫衣如文可知。
[0140a03] 沙彌受上下衣者。應對一受。戒沙彌云。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沙彌。此鬱多羅僧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此安陀會(詞句同上)。
[0140a06] 覆肩衣者。梵云僧脚崎。此云掩腋衣。即僧祇支。翻為覆肩衣。是也。量如前說。舊作祇支。偏安左袖。下作連裙。復祇支外。別立覆肩衣者。誤也。
[0140a09] 厥脩羅者。正言厥蘇落迦。此是篅義。像其形也。其量如前。兩頭相對。全使令身入其中。牽使至臍。反襵兩邊。令其向後。腰條急繫。即是其像。尼舊五衣。宜改就此。十誦三十八云。六群比丘。不著袈裟食。佛言突吉羅。尊者曰。多論見論五有緩急。如見論十四。問曰。袈裟背處欲破。欲轉中著兩邊。云何轉而不失受。答曰。先取兩邊。合刺相著。然後以刀破背處開。然後刺緣。不失受持(已上論文)。准此即緣斷不失。緣於多論。多論第四云。不問孔大小。即緣於見論也。上色不失受持等。並多論文也。尊者言。若全變白。亦應失受。一月衣戒。但言故壞。故知極破。同多論也。
[0140a20] 文言有一比丘乾消病者。多論第四。佛弟子中。多病無過。舍利弗常患風冷。又病熱血。問舍利弗有大功德智慧。何以有如是病耶。文言。前世業緣故。以過去惱亂父母及以師僧。是故有病。又云。舍利弗智慧利根。染染法味。常脩智慧及論義法。又樂禪定。勸作眾事。精勤三業。無時暫懈。臥起不時。故有此病。
[0140b02] 有緣眾生應受化故者。多論云。如佛一日六時。常觀眾生。隨應度者。不失時宜。舍利弗第二轉法輪師。亦一日六時。常觀眾生應度者度。宜於遊[1]行自苦。病則折損(已上並多論文)。多云。問舍利弗有四如意足。能以三千世界。手中迴轉。何以乃言衣重。答所應度者。不以神通。而諸論師可以理屈。若現神通。長彼憍心。乃至又為將來老病比丘。作開通緣。作一月不離衣法。老者三十已上名為老(蓋三十夏也。憍心者。當謗云呪術藥力亦有此能。何有可貴也)。
[0140b10] 多論九月者。多云。以因緣故結一月。以一月因緣故結九月(謂初緣開一月。一月中緣事未了。業開九月)。問為一羯磨為九羯磨。答曰。一羯磨。見論十四。隨病未差。得離宿。若往餘方。病差欲還。道路嶮難。恒作還意。雖差不失衣。若決作[2]還意。失衣。過十日犯長。真諦釋了論云。極至八月。得離衣宿。非安居月。佛許作此羯磨。夏中非遊行時故。
[0140b17] 十多二文三衣之中俱有離義者。多論第四。以因緣故。聽僧伽梨。因僧伽梨。聽鬱多羅僧安陀會(釋義易知)。
[0140b19] 正離一衣不得離二。亦多論文也。
[0140b20] 一月等三事通開制者。若前安居。開受一月等。無緣不開。故制也。
[0140b22] 文言衣竟者。亦受持竟。故見論十四云。此戒衣已受持。離[3]宿得罪。
[0140b24] 定別所釋者。定其差別。以為所釋也。二內。內宿內煑也。
[0140c02] 或假僧界而成者。或依僧界護衣故也。或有村起。非全得護。以不定故。故言或也。
[0140c04] 自然有三。尊者言四。如上無主房戒已辨之也。
[0140c05] 大小八界。亦如彼辨。下說戒揵度復當廣釋(不可分別聚落。依祇律立。餘二義十律也)。
[0140c07] 隨事故多者。由作法故。得成大小八界也。
[0140c08] 然望今集互有寬狹者。若百里竪標。五里集僧。或一里竪標。五里集僧。餘皆准知。然今詳之。若百里標還百里集。恐羯磨時僧在標中。如十三難。礙羯磨而不成也。
[0140c12] 若望初集亦無強弱者。初盡一化。爾時自然一切法事。皆悉得作。與今作法即無強弱也。
[0140c14] 僧法事等並挾者。以今自然。望今作法。自然即弱。僧狹唯四人。法狹唯白二。事狹唯非情也。
[0140c16] 勢分有無中。十誦[4]三十七。增一序中。問若比丘聚落中。初造僧坊。齊幾許作界。佛言。隨聚落。隨聚落界齊行來處(已上律文)。
[0140c19] 言通行處。古來相傳云百步許。謂聚落外。又取通行往來之處。以為勢分。自餘諸文。即無勢分也。有勢分故。制寬令集。故名制也。若無勢分。開狹令集。[5]故也。
[0140c22] 問答亦如上者。謂師問弟子。於何處待。若言在二十五肘內。即不犯。然以祇律。通於一夜。隨於何時會衣。即得也。
[0141a01] 露地直身申臂等者。覆地疏皆作露者誤也。如下六憐愍中釋之。
[0141a03] 蘭若是弱者。由於蘭若。[1]是弱者由於蘭若。有十界起即不成蘭若故也。村強濫弱者。濫中若有俗男女來。即是村起也。
[0141a06] 各對前人辨者。對俗名村。對僧名藍。義無優劣也。
[0141a07] 使無破離之愆者。尊者云。亦可但無離衣之愆。以無衣界。亦不破憂故也。今詳章中意者。准祗律第八。佛在王舍竹園。舍利弗為饒益親里故。詣那羅聚落安居。復不欲離世尊。以[2]恭故佛言。聽竹園精舍那羅聚落共結一布薩界。令舍利弗安樂住(將欲安居。開結此界。使無破[億-音+(天*天)])。爾時舍利弗。於那羅聚落結安居。日日詣竹園。禮世尊足。值[3]但七日連雨。念僧[4]伽重。佛知故問。乃至告諸比丘。從今王舍竹園那羅聚落。作不離衣界。令諸比丘得安樂住。(述曰)此即復無離衣過也。僧衣二界。要必相假於安居前。使無破離。故聖先開結此二界。故言使無破離也。安居之後。常集恐難。應解此界。還依舊結。故下迦絺那楗度。及增五文云。安居竟應結界。是此竟也。上代已來。不曉此理。而依常藍有僧界者。而於夏中不敢解界者。恐破夏故。此為謬矣。
[0141a21] 多論答羯磨法爾者。彼論第四。有兩解。前解云。若有聚落。言除聚落。若無聚落。不須言除。後解如章。
[0141a23] 除村村外者。謂除村及村外勢分也。
[0141a24] 取空地及住處故者。疏意釋云。取村外空及[5]樹下住處也。若准新翻律攝云。從阿蘭若至斯住處。准彼即是取等外空及寺中住處。以為衣界。但須除村也。若作此解。不復須言現結現除懸取等也。又若准此。亦與四分不殊也。若准多論第四。即似前解為正。故彼論第四卷云。若本結時無聚落者。結衣界已後。聚落來入界中。不須更結。已先結故(謂雖新來不破前結。前已懸除故也)。若本有聚落。結衣界已。移出界去。此即空處。名不離衣界。若聚落先本小後轉大。隨聚落所及。盡非衣界。(述曰)准此明知。取村外空及村下住處。即是現結現除懸[6]聚取等也。
[0141b11] 多論五義者。彼第四云。聚落散亂不定。衣界是定。又為除誹謗故。又為除鬪諍故。又為護梵行故。又為除嫌疑故(已上論文)。
[0141b14] 可使藍外之村等者。顯其藍相外。大界內村也。
[0141b15] 異餘八界者。如文中列藍等十界。結衣界時。但言除村村外界。而不言除樹樹外界。除場場外界等也。是故以村望樹等八。村即須除。樹等不須。[7]甚義不同也。故下強問云。以除村故。作法即弱。收餘八故。便即是強。今詳此理。應言異餘九界。謂亦不言除藍藍外故也。強弱門中。亦應言。以除村故。作法即弱。收餘九故。便即是強。好也。亦可更加阿蘭若界。應言異餘十界等也。
[0141b23] 僧界開不重開者。初緣制一化集。今已開其局法。若復更開除村村外。便有重開之失也。
[0141c01] 衣界亦是開不重開者。本制隨身。已開衣界。復不除村。亦有重開之失也。
[0141c03] 六種不離三衣利益者。明了疏釋云。佛愍比丘。有六因故。雖離衣宿。而不得罪。即是利益。
[0141c05] 此有二種者。明了疏云。此二並由僧和合。作羯磨同許。故合為一。疏云。一得迦絺那衣者。誤也。論文云。約迦絺那也。
[0141c08] 二為行路人及病人僧和合所作者。明了疏云。若比丘或[8]羊老或羸。有緣須行。或身有病。不堪持衣。僧羯磨。許三衣中。隨離一衣二衣。極至八月。不許夏中作此羯磨。非行時故。事竟須還。隨事大小。一月二月。十日五日。悉同此例。
[0141c13] 依地所作等者。明了疏云。結界有二。先結布薩界。後結衣界[9]領之。結界極大。得三由旬。於此界內。衣在東邊。身在西邊宿。亦不失衣。
[0141c16] 言布薩相應學處者。其猶此律說戒犍度。明了疏釋云。此亦是戒。故言學處。此學處中。明結界法。故指彼說。
[0141c19] 三不離所作(乃至)及剡浮樹等所(已上論文)。明了疏云。皮闍延多。翻為勝德。是帝釋樓。高一千由旬。章云二千。誤也。樹高如章。若置三衣樓上[10]樓樹上。身在下宿。許不失衣。雨滴及處。是樓樹界。在此界宿。許不失衣。出界宿者。即是失衣也。若衣在下。身在上宿。此即失衣。上容墮下。下不落上。容為人偷。失不失異也。
[0142a01] 四垣墻所作謂僧伽藍摩及寺舍中如轉車方便所顯。﹂(已上論文。章中不具)明了疏云。僧伽是眾。藍摩是園。四周圍繞。故云垣墻。眾園有三。第一淨住。二者一切淨。三者聞邊。言淨住者。別立眾園。中起屋宇。為僧住處。行住臥脩定論誦念。一切飯食。不得置中。慮恐經營。驚動僧眾。別作此處。名為淨住。言一切淨者。既許僧住。復安飲食倉庫菓菜。故言一切淨。[1]土此二園皆須羯磨結之。若宿此園。身東衣西。亦是不失。亦得結此為布薩界。言聞邊者。檀越起屋宇。擬作淨住處。或作一切淨。僧未結界[2]一有比丘來入此界宿。檀越明日問比丘言。昨夜是淨住處。為當謂是一切淨住。比丘答言。我不分別。從此檀越聞語竟邊。不復得結作淨住處。及一切淨。後若此處為王所奪。或火所燒。或無此緣。別一處壞。通人出入。亦得更結為淨住等。宿聞邊園。衣東身西。則失衣也。此中意取前二眾園。名垣墻所作。非第三也。言及寺舍中者。寺謂檀越借地起寺。與僧令住。別有垣墻。在中宿者。身東衣西。亦不失衣也。言舍者。檀越[3]白於住處。別分三五間屋。供養眾僧。比丘於此屋舍界內。身東衣西。亦不失衣。言轉車方便所顯者。衣在界內。比丘外宿。若垣墻有壍。壍若廣而淺。度廣為量。壍若狹而深。度深為量。取此量度壍外地。若量內宿。則不失衣。若外無壍。界側有樹。或籬墻[4]提或有竹等。隨度高下。取此度物。一頭在車。一頭出外。轉車令物外際著墻。復更轉車外撥著人。則不失衣。
[0142b02] 五約露地所作。(乃至)覆地直身等(並是論文。疏中云。露地直身。露字誤也)。明了論疏云。兩人夜行。一人擔衣在前。或後忽覺。夜曉。見擔衣遠。心疑失衣。即令擔人記其住處。一尋一搩。名曰一弓量地。既滿四十九弓。復取三衣中最長者。斜索兩角。露地直身。申臂捉衣。各令脚際及弓及配。則不失衣。
[0142b08] 六住處時節等者。練若安居。餘處聽法。以衣寄他。得逕六夜。至第七夜。取衣共宿。復得更寄。展轉事終。夏中既非受德衣時。又非羯磨離衣宿時。別立此法。故云時節也。
[0142b12] 復次(乃至)加行難所作者。第六段中。復開此二。謂為小便大便病怖難等所逼出外。未及還來。忽然界外而曉。亦不失衣。[5]人有二人。共宿一處。各持三衣。置在同處。一人有急事須夜行。不將自衣。誤將他衣。住者不失衣。去人失衣。去人將衣。於住人是難。佛許此難。開不失衣。然彼去人。行意盛故。於我住人。加此作事。名為加行。
[0142b19] 互有寬狹者。彼無蘭若八樹及船車場等故也。
[0142b20] 局不局者。有餘釋言。自然名局。以狹小故。又解作法。要假僧界。故名為局也。不局翻前應知。今詳疏意。後釋為正。局之與假。門異義同也。
[0142b23] 對辨約為三位者。自下釋第三大門。兩界同異也。於中復開三門。一者對辨。總有十三種異。二者相可不相可。三者勢分有無。應作此開。方隨疏釋。
[0142c02] 以二自然五句不同者。僧衣二自然也。
[0142c03] 今約第二第三等者。即向六蘭若中。攝僧蘭若。約拘盧舍(雜寶藏五里)。攝衣蘭若。八樹中間(五十八步四尺八寸)。故言第二第三也。
[0142c06] 集僧八樹者。准僧祇第八。憂波離問。若有處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若欲羯磨。應齊幾許。名為善作羯磨。使[6]今眾僧各各相見。而得成就羯磨。不犯別眾耶。佛告言。五[7]時弓量七弓。種一菴婆羅樹。齊七菴婆羅樹。相去爾許。作羯磨者。雖異眾相見。無別眾罪(已上律文)。祇云。七樹章云八樹者。以其此律護衣蘭若。言有八樹。影帶此文。即言八樹。然疏意云。僧祇數間。云七樹間。即七間也。此律數樹。故云八樹。理實二律。實同八樹(一弓九尺。合七十三步半也。疏意雖然。應言七樹六間六十三步。者好)。問既云藍寬。云何名為界分不可知。答藍雖寬廣。然在聚落之中。既非蘭若之處。是故不可五里集僧。復由聚落。不可分別。不得盡集。故唯八樹間集也。
[0142c18] 如藍勢分與八樹齊者。亦是集僧八樹。非護衣八樹也(八樹內有眾多家者。亦爾也)。
[0142c20] 如大伽藍有眾多七十三步半者。覺云。於此藍內雖此聚落。以藍大故。不可分別有僧無僧。義同不可分別聚落。故有多七十三步半也。今詳不然。藍雖寬廣。然在聚落之中。如前已釋。然此藍中。欲結多界。或對首法等。各得七十三步半集僧也。
[0143a01] 如界寬藍小等者。等取場車船等也。此謂逈處結界。但得依場車等護衣。不得依界也。以無攝衣作[1A]作法界故。既依場車等。復無藍相[1B]相故。餘皆准此無戒場故僧一藍有若干故衣多者。一大界內。多藍院相。無攝衣界故也。有戒場故僧二結衣時無村故衣界一者。問戒場之上。衣界不起。何非衣二。答戒場既非作法衣界。今辨二作。故望衣邊。不說戒場也場與大界。既相假成。故辨僧界。論戒場也。
[0143a09] 有人作十六句者。第二位中更加一句。僧二衣多有戒場故。多男女故。尊者曰。此句更加者好。疏中不許者誤也。第三位中更加兩句。一僧二衣多。多男女故。二僧一衣多。多男女故。今師意言。多男女者。是衣自然。何成二作。
[0143a14] 緩急翻到者。前門之中。僧寬衣狹。約二蘭若。今不相可。亦依此義。儻約藍相。與五里等。亦應相可。今且一相。云不相可也。
[0143a17] 第二不相假第三定不定異者。通約十界辨之。第四勢分有無。通約十一界辨。此等並是就一相說。故不相可也。
[0143a20] 二俱是定者。僧衣二作。必互相依。翻前應知。理實除村亦不相可。今亦且一相說也。
[0143a22] 又准五分可分別聚落亦有勢分者。先來相傳云。此指五分者。誤也。應言十誦也。十誦第四十七云。初造僧坊。齊幾許作界。佛言隨聚落。聚[2]落齊行來處。五十八亦同(如前已引。義唯應百步也)。若爾有則僧寬[3]衣界勢分。中人擲石。古來議云。可十三步。[4]故僧寬衣狹也。今詳。二律。對辨可然。若直就彼十誦之中。僧衣勢分。寬狹無異。故彼第五離衣戒云。聚落界者。若[5]難飛所及處。若慚愧人大小便處。若箭所及處。准此亦是可百步許。故知僧衣二勢無異也。
[0143b07] 僧本急今急有則須寬者。本急謂集一化也。今急謂勢分寬也。故有勢分。須斯二急。故須寬也。
[0143b09] 衣本[6]意今急有而便狹者。本急謂制隨身也。今急謂勢分狹也。須斯二急。有勢須狹也。
[0143b11] 開不重開故者。本制隨身。已開衣界。若復開勢。便有重開之失也。
[0143b13] 或若大無擁鄣者。尊者云。若大無擁鄣。則不成藍。故律云。籬墻不周者。但可少分不同也。
[0143b15] 多論云王來入界等者。彼論第四云。又如王來入界內。施帳幕住。近左右作飲食處。大小行來處。盡非衣界。有作幻人呪術人作樂人。來入界內。所住止處。亦如王法。盡非衣界。
[0143b19] 又五分一界者。彼律第四云。同界者。於中得自在若取若舉。異界者。於中不得自在若取若舉。
[0143b21] 文言樹若干者。見論十四云。日正中時。影所[雨/復]所。若枝葉疎。蔭不相接。衣在日中。比丘在樹下。失衣。若枝偏長。衣在枝蔭下。比丘在樹根下。不失衣。十律第五。相接界者。若是諸樹枝葉相接。乃至一拘盧舍。是中隨所着衣。至[7]他了時。無犯。祇律第八。連蔓界者。若蒲桃蔓架等。如是一切蔓架外。各二十五肘外犯(此律應取擲石處。餘皆准此。有人言。二十五肘非勢分。不然)。
[0143c04] 車者。十誦第五。車行有一界。前車向中車杖所及處。中車向前及後車杖所及處。後車向中車杖所及處。
[0143c06] 村者。十誦云。相接聚落界者。若容十二桄梯(謂中間容此梯相。及出入。即是一界。故名相接)。故多論第四云。相接界者。四邊有聚落。以十二桄梯。四向到墻。得登出入。身在梯根下臥。置衣在四聚落。則不離衣。
[0143c10] 船者。祇律第八。若比丘浣衣於船上曬。風皼盡向外者犯。若半船內半在船外者。尼薩耆。不可截故盡捨。是名船界。祇第八云。作兄分齊等。如章。又言。若兄弟語比丘言。俗人自相違。於法不礙。任意住心。隨意置衣無犯。古來相傳。有四種礙。一者情礙。如王來等。情不與比丘和同。二者染礙。如對女人脫着形露。三者隔礙。如[8]來水陸道斷。或衣寄他不得戶鑰取不自在等。四者界礙。可知。章中意顯。祇據情礙。與此律別。
[0143c18] 章云。相觸壞者。壞即是惱。謂相觸惱也。
[0143c19] 文言樹者與人等者。謂高下也。
[0143c20] 足蔭[雨/復]跏趺。坐者枝葉傍布。足得蔭人也。
[0143c21] 村者四種。與藍四種。相並無別。但對僧俗。以為兩名。並指上文盜戒中釋也。
[0143c23] 文言中人。即顯非強非弱。不同見論十七釋分衣界云。健人二擲石已還也。
[0144a01] 以有若干界故須手捉衣者。謂樹下等。有男女來。要手捉方成會衣也。若無俗男女來。但至石處。即不犯也。祇律第八。復有會衣之相。彼云。比丘着上下衣入聚落。有女人語比丘言。我今夜欲供養形像。當助我料理。比丘即助。日沒欲還。慇懃留宿。若彼比丘住處。諸比丘有長衣者。應蹔借受持。若無者。若隨近有。亦應從借。若無比丘。有比丘尼。亦從彼借。若無者。俗人有衣被。應從借。作淨[1]女鈎[2]紉。然後受持。若無是事。後夜分城門開者。當疾還寺。莫踰城出。到精舍門猶未開者。當索開門。若不得開。應住門屋底。若無門屋。應內手着孔。有二種門孔。若水瀆孔。水瀆孔中。莫先內手脚。脫有虵蝮。應先以杖驚之。然後內手與衣合。若無孔者。應踰垣墻入。應作相令內人識。莫令內人疑是賊。相驚動也。若不得入者。當疾捨衣。寧無衣犯越毗尼。以輕易重故(僧衣受持。理亦先捨然後持也)。
[0144a16] 一門但九者。闕無單衣在此藍乃在餘藍宿一句。故但九句。樹下宿類然。
[0144a18] 一肘一尺八寸(謂中庸人肘也)。祇又云。若比丘道中臥。持三衣枕頭。離者尼薩耆。以不可截故。一切應捨(已上律文)。有人云。准此故知。祇律二十五肘。自是樹下界等體。非是勢分。若是勢分者。道亦應有。何因離頭即云是犯。今詳。彼持衣道行。尚許出道二十五肘。况今枕頭而言犯捨。十律第五云。有比丘。二界中臥。衣離身乃至半寸。墮他界中。得羅罪。若衣一角在身上。無犯。准祇亦應由墮他界。若不墮者。亦有二十五肘勢也。祇云。若畏賊故。藏衣井半堪中。於井上宿。明相出犯。若連衣着身宿者。不犯捨衣。
[0144b04] 文言我某甲比丘離衣宿犯捨墮我今捨與僧者。應言離僧伽梨。或離鬱多羅等。隨名稱之。懺悔等法。皆須然也。不得依文直言離衣宿。一切准知。
[0144b07] 不犯中。一者別開。二者通開。
[0144b08] 四想者。文有五想。加壞想故。
   ○一月衣戒
[0144b10] 若衣財不同者。或絹布不同。麤細或異。所言同者。反上應知。
[0144b12] 不問有知望無望斷以不斷者。如五分第四十誦第五祇律第八善見十四。並得衣財。擬[3]贊三衣。而財不足。若一月來望得處。為欲足滿。隨得成衣。佛開待足。若十日已來。望若斷者。自是常開。未是犯長。十誦律中。若過十日。即日望斷。即日須淨施作衣。或與人等。不爾經宿。即犯長愆。從十一日。展轉乃至三十日。准而應知。五分似同十誦。然章中意。若衣未足。縱無望處。得停一月。不同餘律。祇云。若比丘前十日得衣。即前十日作。中十日得。即中[4]一日作。後十日得。即後十日作。若前十日。五日已過。得所望衣。即前十日取後五日。并取中十前之五日。此十日中應作衣。若中十日。前五已過。得所望衣。即取中十後之五日。并取後十前之五日。此十日中應作衣。若後十日。前五已過。得所望衣。即應此五日中應作衣(如是四日三日二日一日應作衣。皆准知)。准此即與十誦不同。見論云。望得者。或於僧中望得。或於眾中望得。或於親友望得。或於[5]重糞掃處望得。或自物望得。若二十九日得所望衣細。先衣麤。先麤衣應說淨。新得衣復得一月為望故。若望得衣麤。復得停一月。如是展轉。隨意所樂。為欲同故。莫過一月(准此論文最寬也)。又言。同者不足。謂與先得衣那同者。猶是不足。未得成衣。
[0144c09] 起過者不足。可爾而有同衣足者何不作衣者。前二種中。各雖不足。二種併取。同細同麤。理即應足。何不作衣。尊者云。亦可此開上行之人。不擬說淨。而[6]贊三衣。故聽待足。六群既非上行。効他待足而起過也。今詳文意。本開待足。不制時限。六群因此奢慢經文。因制一月也。理通三品。為替三衣。不局上行也。故多論第四云。必使一月。勤求成衣。令念不斷。
[0144c16] 文言。即十一日應裁割縫作衣者。祇云。應餘人相助浣染。乃至迸[7]替却刺。作淨已受持。若一日恐不竟。麤行隱令受持。後更却細刺。准此。要亦即日受持。多論第四云。十日內若不作淨。不與人不受持。至十一日犯等。今疏中云。要成衣相始得不犯者。不辨須受持。章云。不同衣。謂餘長財。無三十日開故捨懺。牒辭應言。我某甲比丘有若干段非時衣。過若干日。犯捨(一引應知)。
   ○取尼衣戒
[0145a01] 祇下二眾衣不犯者。不然。祇第八云。沙彌尼親里。比丘尼非親里。沙彌尼非親里。比丘尼親里。是中得衣犯。離此二眾無罪。虗心施與者。謂虗太歡心。有人言。虗心謂不實心者。非也。多論第五。取應量鉢捨墮。祇第八不犯也。
[0145a06] 章云能與衣人出家得道者。於中文四。一與母同夫。呵猒女身。捨女而去。二後於異時下與女同夫。復自呵猒捨之而去。三往至已下詣佛得果。四佛告已下出家盡漏。五分第四云。花色驚恐者。昔與母共夫。今與女同聟。生死迷亂。乃至於此。不斷[1]受欲。出家學道。如此倒惑。何由得息。便委而去。即往祇桓。見諦漏盡。如彼廣說。多論第五云。華色比丘尼者。容貌端正。作優鉢羅華色。此人前世久遠劫時。作一婆羅門女。父母家人入海採寶。是女在後。不能自活。便與諸婬女。共在一處。賣色自供。此女色貌不豐。無人往來。常自[2]各責。何以獨爾。時有辟支佛。一切敬仰。有人語言。汝能供養辟支佛者。隨心所欲。世世如願。時彼女人即隨其語。辦美飲食。以優鉢華[雨/復]上。奉辟支佛。即發願言。令我世世常作女人。端正無雙。為人所敬。無能過此。又願得如沙門所得功德。令我得之。是故今世猶作女人。顏貌第一。以本願故。今得漏盡(已上論文)。多云。問設有人。取此疊肉。誰邊得罪。為賊邊。為尼邊得。答尼邊得罪。
[0145a24] 文言盡法故弊壞耳者。有為之法速滅盡。故名盡法。
[0145b01] 別房中住故與者。尼作施主。別造僧房。請比丘住。於此房中。種種供給。因此故與。無犯。西方多有此施。多論第五。除貿易者。令行道者得安樂故。又使弟子無苦惱故。若比丘得尼所宜衣。尼得比丘所宜衣。
[0145b05] 貿易者。以衣因緣故。種種馳求。妨廢行道。得諸惱害。是故聽之。
[0145b07] 父母親里乃至七世者。見論十四云。父母親七世者。父祖高祖曾祖。如是乃至七世。母七世亦如是(此即從曾祖為一。高祖二曾三父四身五兒六孫七。故云乃至也)。父親者。伯叔兄弟乃至兒孫(言父親者。即是父親伯叔稱入父世。中兄弟入身世。兒孫可知)。母親者。舅姨乃至兒孫。七世悉是母親(此釋母親。舅姨入母世也。計理更有兄弟。即身世也。兒孫即入自兒孫世也)。若兒女乃至孫。悉是親也(此釋自己兒女孫也)。了論偈云。四親應取。長行釋云。親相應有四。餘文如章。明了疏云。父父親者。祖父也。父母親者。祖母也。外母准知。雖言四親。攝一切親皆盡。如外祖母父母伯叔兄弟子姪中表。屬外祖母攝。以為一親。餘相攝亦爾。此律云。乃至一丸藥貿衣。即是問也。不同祗第八云。得彼全衣已。與減小衣。是不名與。應與全足衣。又云取彼衣已。與鉢小鉢鍵[金*咨]。飲食及餘物。不名貿。准此須價相當也。
[0145b21] 文言比丘尼突吉羅。章云。問尼取僧衣等者。釋此文也。
   ○使尼浣衣戒
[0145b24] 如前無異者。前戒制意第三疏涉世譏義。是也。戒本第三句中有浣。第四句中唯有染打。今准釋。浣染打三。並迴入第四句。是故章中依釋中。以[3]桝戒本也。下文更有此例。准而可知。不復論之。
[0145c03] 祇第九云。故衣者乃至一更枕頭。名為故衣。又云。若母姉妹出家。比丘持衣令浣。尼言我羸病。比丘言。汝有弟子強徤者。應使浣。浣已尼薩耆。不教自使浣者無罪。又云。若着垢膩衣。詣尼精舍。非親尼禮足。問言。衣何以垢膩。答言。無人浣。尼信心故。留衣與浣染打。無罪。若於捨時。作意故着垢膩衣去。尼薩耆。(又云)若入聚落。車馬讚衣。即往尼寺。令尼湔者。犯。以不可截故都捨。(又云)尼齋日遊禮精舍。見比丘浣衣。尼信心故。語比丘言。止。我當為浣者。無罪。若比丘於齋日。故浣衣作念者。犯。又云。若比丘多尼弟子。雖不得令浣染打。得令拾薪。取水煑染。取食行水。持扇扇。食竟収鉢。一切事得作。
[0145c14] 見論十四云。若尼從尼僧得具戒。不從大僧得戒。如五百釋女。使此尼浣。吉。(述曰)謂依尼僧例行八敬也。若准此律。下擗羊毛使愛道犯。即應不同見論也。愛道是不從大僧得戒故。
   ○乞衣戒
[0145c20] 見論第十四。釋子出家。有八萬人。憂波難陀。最為輕薄。而性聰明。音聲絕好。
[0145c22] 文言俱不能見與者。謂須與不須。俱不能與也。
[0145c23] 文言汝等何時者。問本受戒朝中等時也。
[0145c24] 文言當以濡草等者。見論第十四云。若比丘道路行見賊。持衣鉢與年少令走避。若賊逐年少失衣。上座若下座。隨得一人折取草及樹葉。付與餘人。使得遮身向寺。白衣見比丘裸形。持白衣與。或五大色衣得者。無罪。是故律本中說。有比丘着白衣。上色衣。不割縷衣。無罪。此是遭賊失衣比丘。若得外道鳥毛衣木板衣得着。無罪。然不得轉受邪見法。着僧衣等。破壞不須償。祇律第九。若共估客道行。若賊從一方二方三方來。隨便離賊走。若四方俱來不應走。應當正身住。不得捨賊。若賊言取僧伽梨來。答言。與長壽一一隨索與之。不得高聲大喚瞋罵賊。與已[1]除去。入林草中。若賊去後。餘有不受持衣。應受持。若無(乃至)樹葉遮前後而去。若無是事。不得如尼乾子掉臂。當以手鄣形體在道行。莫入染榛中行(士巾反。說文。藂木曰榛。廣雅。木藂生曰榛也)。令賊謂是伺捕者。應在道邊淺草中行。若逢人來。當於淺草行。小現處坐。[2]今行人見之。若人問言。是何人裸形。答言。釋子被賊。若不乞自多與衣。取者無罪。若不與應從乞。乞時多與。應取二三領。三肘五肘衣。
[0146a18] 文言居士居士婦如上者。尊者曰。應言。如下六嘿戒中。以其上來求有釋處故。十誦第六。奪衣者。若官奪若賊若怨家。若怨黨。失者。若失不知所在。若朽爛。若虫囓。燒者。若為火燒日煑。漂衣者。若水漂風漂。
   ○過足受衣戒
[0146a23] 自受方捨者。若為他受。但須懺提。無可捨故。祇律第九。憂波難陀語失衣比丘言。汝若不能乞者。我當為汝乞。即持紙筆。語諸優婆塞言。助我乞。以有比丘從北方來。[3]過賊失衣故。即至肆上乞得多衣。難陀復言。猶故未足。優婆塞言。有幾人耶。答言多人。復問為有幾人。長引聲言。乃至有六十人。優婆塞言。此衣可供五百比丘。何況六十。欲坐疊肆耶。即擲紙筆瞋恚。言何處生是不知足人。文言知足。謂知三衣足也。
[0146b07] 失一失二乃至失三受四並是足。而更受者。謂准此律。失二都不聽受。失三受三。名為知足。若受四者。亦不可也。祇律第九。失三但許受二。見論十五。失三衣得受上下衣。餘一衣餘處乞。若失二衣得受一。若失一不得受。尼失五衣得受二。失四得受一。失三不得受。
   ○勸一居士戒
[0146b14] 生像者。應言生色。寶有二種。一者生色。二者可染。且如黃金。不可變色。天生然也。白銀等類。其色可變。名為可染。像即色義。故云生像也。
[0146b17] 文言一錢十六分之一者。即十六磨沙。為一迦利沙波拏也。一分即四磨沙也。言錢者謬也。
[0146b19] 乞衣一[4]脩者。以其多論第五云。此中衣者。限應量衣。古德依此遂云一條也。
   ○勸二居士戒
[0146b22] 勸三惱微者。覺云。文增一絁。應亦惱微。故知勸二以之為法。准知三四亦是犯限。亦可章中義得。理實惱微故也。文增一綖。乃是染防。豈可勸時唯增一綖。今詳。儻增一綖。欲結何愆。故依前解好。
   ○忩切戒
[0146c03] [5]若無鉢多索無罪者。多謂多往返索也。
[0146c04] 一索即犯落乞鉢中者。不然。彼是淨[6]生。非是鉢主。何成乞鉢。今解。准下開文。若為作波利迦羅故與。以時濡語。得者無犯。故知索鉢亦同波利迦羅。若不以時。但應犯吉。
[0146c08] 不同多論者。見論十五。若一語索。破二嘿然。此律釋中。即同見論。然多論第五云。此戒體正在三索。三嘿無過。若七返。得衣成罪。不得吉羅。
[0146c11] 准解初二等者。謂前戒本六句之中。但解初二及下二句也。
[0146c13] 文言有生婆羅門者。謂[7]無生在淨行族中。或有生於餘下姓中。學淨行法。即非生波羅門也。
[0146c15] 即相施者。祇律第九云。更得三返六嘿索。此律蓋應不同。但言以時索故也。不必唯限六嘿等也。
   ○野蠶綿臥具戒
[0146c18] 梵云高世耶僧悉哩唎。譯為野蠶臥具。祇律第九。比丘乞憍奢耶。主人言小待。即坐小待。復起以指內釜中看湯熱不。即言湯已熱等。今三藏云。高世耶者。即是野蠶之名。此虫不養。自生山澤。西國無桑。多於[(弓@(白-日+(白-日)))*昔]果樹上。而食其葉。其形皓白。麤如拇指。長二三寸。月餘便老。以葉自褁。內成其蠒。大如足指。極為堅硬。屠人採之。取熟成絹。其絹極窂。體不細滑。若此虫不被収者。經一月許。蠒中出蛾。其翅兩開。如大張手。文璋煥爛。如紅錦色。每至[1]霄中。雄雌相偶。還於食樹。復生其卵。總名此虫。為高世耶也。西國屠兒方為此業。勝人上姓。極污其流。乞食僧尼。佛遮至宅。
[0147a05] 或在作衣者。祇律第九。若憍舍耶作僧伽梨。羊毛作鬱多羅僧。若羊毛作僧伽梨。憍舍耶作鬱多羅。章云及緣者。祇云。若中是羊毛。邊是憍舍(或反此說)。
[0147a08] 相亦難識者。今三藏云。言敷具者。即是臥褥。有其二別。一是織成。二是衦作。織成即是氍氀之類。衦作乃是氈褥之流。謂即取其高世耶絲。織為敷具也。或高世耶[2]用絹縫之作价。內貯羊毛。及樹華絮。以為敷具。本是臥具。不具三衣。其有將作三衣者。寔亦全成疎略也。今詳至後戒辨之。央堀魔羅經云。綿絹帛皮革等。展轉離煞者手不受。是比丘法。受者不名大悲。亦非破戒。捨懺牒辭云。此臥具已斬壞。餘准應知。
   ○黑毛戒
[0147a17] 出四大國者。僧祇第九云。又毛大貴。或一金錢得一兩。乃至二三四金錢得一兩。然此毛極細濡。觸眼精不淚出者。甚為難得。出四大國。毗舍離國。弗迦羅國。得剎尸羅國。難提跋國。求是毛故。或時得還。或死不還。章云重疊者。意說。餘衣若細薄者。以此毛旃。疊作兩重。旃成之時。不犯也。以本期心不獨用故。
[0147a23] 文言作蓐作臥旃不犯。即與三三藏臥蓐相違。今詳。准此非是氈蓐。又准後戒。復非三衣。正是臥帔也。
   ○白毛戒
[0147b02] 十律此非純白者。彼第七云。六群作念。佛結戒不聽純黑羊毛作敷具。我當以少白羺羊毛雜黑羺羊毛作敷具。因之呵制。分二分黑第三分白等。兩種具緣。依自他部也。多論第五四兩。立世阿毗曇云。南稱一兩。名一鉢羅。蓋多論約少稱。毗曇就大稱說之也。今解。鉢羅翻為分也。如鉢羅奢佉翻為支。支豈是四兩也。
   ○六年戒
[0147b10] 文五如上者。如上離衣戒中。一身病衣重須有遊行。二內自思念已下念開通之分。三語諸已下杖託陳疑。四諸比丘聞已下為申請決。五世尊已下正開作法。
[0147b14] 文言減六年捨故更作新者不犯豈可三衣者捨而更作一月衣戒。既不捨故。即應是犯。故知非三衣也。多論第五。以乞物作故犯。若不乞自與。或自有衣財。若買衣財作。不犯。
   ○不牒戒
[0147b19] 一解二罪者。且敘云。釋疏主意。欲不尊也。南山亦同。古釋相對。以為四句。一作新不牒如量(唯犯此戒)。二作故過量(唯犯過量)。二俱犯二俱不犯准知。今詳。如犯過量。復犯不處分。此亦然也。
[0147b23] 不受請五緣。多論第五說也。
[0147b24] 五分佛搩手二尺者。第五卷也。
[0147c01] 開文若自無得處。若准祇第九云。等正覺一手者。長二尺四寸。取故旃時。不得從少聞者。犯戒者。無聞者。住壞房不補治者。惡名人。斷成見人。遠離和上阿闍梨。不告諮問者。不能破魔人。不分別魔事者。如是人邊不應取。應多聞乃至分別魔事人邊取(准此。自無須。從人求。不同此律自無開作新也)。
   ○擔毛戒
[0147c08] 毳者。字林細羊毛也。尚書云。鳥獸皆生濡毳細毛。是也。祇律第九。乃至遶塔過三由延亦犯。乃至齊塞針筒毛亦犯。若擔駝毛蘭。若成器無罪。
   ○畜寶戒
[0147c12] 出善生經者。彼無正文。但是延遠二法師涅槃疏中。相傳如是。有一卷脩多羅般若波羅蜜經。列八不淨。然尋彼經。似是[3]為經。不可依之。善見十五云。若有人布施眾僧奴。不得受。若言施淨人。或言執事人。得受(為僧尚爾。若為別人。理不應受)。
[0147c17] 說淨付俗人作淨而畜者。多論第四長衣戒云。淨施法者。如錢一切寶物。應先求一知法白衣淨人。語意令解。我比丘之法。不畜錢寶。今以檀越為淨主。後得錢寶盡施檀越。得淨主已。後得錢寶。盡比丘邊說淨。不須說淨主名(此簡長衣須說淨主名也)。說淨已後。得錢寶。盡隨久近畜。若淨主遠出異國。應更求淨主。文云。說淨有二種。若白衣持錢寶。來與比丘。但言此不淨物。我不應畜。若淨當受。即是淨法。若白衣言。與比丘寶。比丘言我不應畜。淨人言易淨物畜。比丘自不說淨。直置地去。若有比丘。應從說淨。隨久近畜。若無比丘不得取。取得捨墮(已上並是論文)。
[0148a04] 第四門以八不淨貿十種衣捨墮者。此謂容犯販賣捨也(眾生邊貿。即不犯販。佛邊十[1]〔問〕。容犯罪也)。
[0148a06] 六七二種犯捨者。第六犯畜寶也。第七之中。金銀亦爾。氍氀犯長也。
[0148a08] 餘六不淨但得吉羅者。畜餘無應說。不說之過。故但吉也(此並麤相分別。若細分別。如理應知)。
[0148a10] 問寶衣藥三各有畜貿鉢畜而無貿食貿而畜者。此中據義。作此問答。非據戒文作此問也。且如畜中。總有六戒。謂戒文中。寶為一畜。衣為三畜(謂十日一月急施過後)。藥為一畜。鉢復一畜。今此問中。但言寶衣藥三并言畜。鉢合為四畜而問也。論其貿戒。總有二貿。謂戒文中。寶為一貿。衣藥與食。合為一貿(如後第二十賣買戒中。時等四藥。以辨貿也。彼利迦羅。即是納衣。以辨貿也)。今此問中。寶衣藥食。開為貿而問也。由此開合。故知據義。而不據戒文也。
[0148a18] 更分為七者。准後戒中。金銀各三。并錢為七也。
[0148a19] 餘是為寶者。如[2]王鍮石珂貝等類。非真實也。多論第五云。此戒體以畜寶制戒。捉寶提寶得提。是九十事捉寶戒也。
[0148a22] 十律七寶者。彼律第七。但言寶者。名為金銀。取者尼薩。取鐵銅錢。乃至木錢者(彼無七寶名也)。
[0148a24] 多論第五寶者。重寶金銀。摩尼真珠珊瑚車渠馬惱。畜如是寶。捨墮。取錢吉。此論既是釋十誦律。故今疏中云。十誦有七寶也。
[0148b03] 此是資要無[3]過聽受者。疏意云。為作房故。聽受寶物。蓋次下律文中。開受房錢藥錢故。作此釋也。南山意云。文言求材木等。得受材木也。
[0148b06] 不應自為身者。不應受寶物也。今觀文相釋為勝。謂作受淨物意。不同七百結集中。直受起非故。七百文中為房故許受寶。彼文分明也。
[0148b09] 日月四患者。今觀文中。列其五患。義合為四。以沙門四患也。婆沙二十七云。此日月輪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廣不淨。何等五。一雲。二烟。三塵。四霧。五曷邏呼阿素洛手。此中雲者。如盛夏時有少雲起。須臾增長。遍覆虗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烟者。如林野中焚燒草木。率爾烟起。遍覆虗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塵者。如[4]抗旱時。大風旋擊。囂塵卒起。遍覆虗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霧者。如秋冬時。山河霧起。又[5]開外國。雨初晴時。日照川原。地氣騰踴。雰霏布散。遍覆虗空(餘如前說)。曷邏呼阿素洛手者。謂阿素洛與天鬪時。天用日月以為旗[6]懺。由日月威。天常勝彼。時曷邏呼阿素洛[7]事。心忿日月。欲摧滅之。由諸有情業增上力。盡其智術。不能摧壞。遂以手障。令暫隱沒。如契經說。苾蒭當知。無大身形。如阿素洛。此說變化。非謂實身。
[0148b23] 邪見壞善根者。尋律文中。邪命自活是第四患。言邪見者。謬也。應言邪命障善根好也。
[0148c01] 大位應四者。一捨財。二懺罪。三還財。四不還追索也。恐[8]濫捨法也。文中捨法即是說淨有差別者。若本受時。作此法已犯畜寶。今作此法。即是捨法。准前所引多論第四。足知此理。又准開文。亦有此語。此是牒捨明開者。不然也。此是根本說淨法也。作此捨已。次當懺悔。但除著用。有餘六品。還分三位。謂先懺提及嘿妄各覆隨覆四品吉[9]也。次懺嘿妄。次懺提罪。牒辭云。我某甲比丘。故犯畜某寶。犯若干尼薩耆波逸提罪。此寶已捨(若已用盡。應云此寶已用盡)。捨等牒辭並隨知失法之愆者。謂一切時有所取與。皆應言知是等也。開文云。與本施主者。即上文汝還取莫使失也。
   ○貿寶戒(戒本云。種種賣買也)
[0148c13] 下貿者。次後戒也。後戒謂以餘財相貿。此貿唯以寶物相[10]實。多論第五云。此戒體應言種種用寶。不得言賣買。此戒一往成罪。不同販[11]買。販[*]買戒。為利故買已還賣成罪(已上論文)。此自他俱犯。販唯自犯者。後戒若自作者。不問求利及不求利。一向犯捨。若使淨人不求利者。一向無犯。設若求利。多論亦犯。今准此律。不言求利。設使淨人令求利者。但出家人不應。不應為故。故但得吉。亦非犯捨。
[0148c21] 財境法等別者。財謂寶物。境唯對俗。捨法如文也。
[0148c22] 及得別懺者。前已詳之。亦許對僧。故十誦第七云。應入僧中言。大德。我種種用物。得波逸提。我今發露悔過。僧問言見罪。後更莫作等。
[0149a01] 及境法等異者。後戒境法。有羯磨還。此戒一向無法。以是俗人故。
[0149a03] 販開外須者。開塗足等用。如後應知。餘三律及多論並言。以作易不作不作易作。見論十五云。作者或已成器。或未成器。已成器易未成器。未成器易已成器。此律已成金等。蓋即已成器等也。
   ○賣買戒(戒本云。種種販賣也。今章中乃取前戒律文之名。為此戒名也)
[0149a08] 如是廣說者。多論第五。設與僧作食僧不應食。乃至作像不應向禮。又云。但作佛意禮。凡作持戒比丘不應用此物。若此比丘死。眾僧應羯磨。死後已斷相續故。不同在日。五百問云。問比丘治生施人衣食。得受不。答取衣犯捨墮。窮厄無食處。彼使白衣作食可食。治生道人。若白眾此物非我物。是使人物。若爾可食。若主不眾食。犯墮。二三人亦可白。若道人施使人言是我物。此可食(此謂道人施時。使人言是我物。比丘得食也)。多論第五。若販賣物作食。口口提。作衣著著提。牀蓐臥上。轉轉提。祇律第十五云。肆上衣先已有定價比丘持價來。買衣置地時。應語物主言。此直知是衣。若不語。嘿然持去。犯越。有國主市法。賷價來[1]者物邊。物主搖頭。當知相與。比丘亦應語言。此直知是。前人若[2]解。要作是語。不作犯越。(乃至)不淨語分別價淨語取者。問前人此物賣索幾許。我欲知此物。淨語分別價不淨語取者。如是物分別。實索幾許。我與如是買。不淨語分別價不淨語取者。如是分別。賣索幾許。我如是買。淨語分別價淨語取者。如是價知。如是知取(初二句犯越。第三句捨墮。第四無罪)。多論第五。販賣戒云。買已還賣成罪。或有方便有罪。果頭無罪。如為利故。糴穀居鹽。後得好心。即施僧作福。是方便吉罪。果頭無罪。或方便無罪。果頭有罪。如為畜故糴米。後見利故。便賣以自入。是方便無罪。果頭得吉。犯如此比。可以類解(已上論文。謂類知餘二句也)。即是十誦第七云。為利故買已不賣吉。為利故賣不買亦吉。為利故買已還賣提(開無第四句)。疏主意言。買時亦提。不同僧祇及多十也。
[0149b09] 文言數數上下者。多論第五云。眾僧衣未三唱。得益價。三唱已不應益。眾僧亦不應與衣。已屬他故。三唱得衣。不應悔。設悔眾僧莫還。僧祇第十。僧中賣物。得上價取。若和上闍梨欲取。不得抄。
[0149b14] 文言買亦如是者。十律第七言。有賣衣人。六群以價求貴衣。佛言減價索他貴衣。得吉羅。若須是物。審思量言。我爾所買。若彼不與。應再語。若復不與應三語。三語不與。急須是物者。應覓淨人使買。若淨人不知市買。當先教。祇律第十。應直五十。而索百錢。比丘言。我以五十。知是不犯。不得抄市。應問言。汝[3]正來。若言[4]來正。抄者犯越。若言我[5]牀者得取。五分第五。應使淨人語言。為我以此物易彼物。應心念。寧使彼得我利。我不得彼利。僧祇第十。雇人治革屣。治經行處等。作不淨語。犯越。
[0149b24] 買中亦應三句等者。尊者云。准前賣中。但應言。買減買重減買。釋此三名。如章不異也。今詳文意。賣中三者。賣者謂直一錢。數數上下。且如賣物。本索一錢。買人還一。復索三錢。買者遂言。我不復買。其賣人云。若不買者。還一錢得。名為數數上下也。增賣者。本索一錢。既還一錢。即索三錢。即三錢賣。名為增賣也。重增賣也者。本索一錢。及與一錢。即索三錢。即與三錢。復索五錢。五錢而賣。名重增賣也。買中三者。一者買本還五錢。及至欲與。即還三錢。物主遂言。我今不賣。遂却還五錢而取。名為數數上下也。二者減買。本還五錢。及至欲與。即還三錢。三錢而得。名為減買。三者重減買。本還五錢。及至欲與。即還三錢。三錢復與。復還一錢。一錢而得。名重減買也。
[0149c13] 開文言以蘇易油等。章中釋言為外用故者。以前釋相中云。以七日。故知前是內用。內用資強。長貪故犯。外用反上。無過故開。亦可前自為者。前以七日易七日。即是自受。今以蘇易油等。是供養也。
   ○長鉢戒
[0149c18] 見論第十五云。一鉢二熏。不言三也。僧祇二十九云。值三種色。一者孔雀咽色(綠光也)。二者如毗陵伽[6]鳥色(相傳云。不知似何。今詳蓋赤色也)。三者如鴿色(即灰青色也)。佛言熏時使作如是色。尊者云。更加第四相如。以相不似。鉢不任受持也。
[0149c23] 得鉢五日等。多論第五文也。見論第十五。破穿如粟。大失受持。若以鐵屑補得受持。(又云)尼薩者。鉢不捨不懺悔。若用突吉羅。(又云)若買他鉢。[1]米還直不得受持。若買鉢度直已。鉢主為薰竟。報比丘。比丘不取過十日。犯捨墮(此是宗別。四分不須依之。以其彼論三衣不持。亦言犯長。現闕衣。理何成長)。
   ○乞鉢戒
[0150a05] 五綴者。母論第四云。若鉢破作五段。綴此鉢法。應相去二指安一綴。律攝意同然。今三藏云。五綴者。即以五種綴物。而連綴之。非五處綴也。今詳自違律攝也。
[0150a08] 四法同上者。同上長衣等戒。即次下科文者是也。
[0150a09] 第二懺罪中。先乞懺法。次請懺主。次受懺白。次正懺悔。亦有八品吉羅罪。故祇第十云。此中用不淨鉢。得無量越毗尼罪。牒辭應云。受用尼薩耆鉢。得突吉羅罪(又憶數等)。餘辭准知必復從他長鉢並經宿還者。是既令捨。若即直還。恐長鉢邊。畜心未斷。染此乞鉢。亦成犯長。故逕宿還。
[0150a15] 祇律第十。是鉢大貴。應賣取十鉢直。餘如章說(鉢若不貴事即易知)。如律文中。既還下鉢。作白二竟。仍取此鉢。從上座換。乃至下座。若准三律(十律第八。祗第十。五分第五也)[2]若行[3]八人。五分云。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鉢未滿五綴。更乞新鉢。今捨與僧。僧今差某甲比丘。作行鉢人。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羯磨准白可知。疏主欲令准餘三律差行鉢人。令准此律。不須差法。何以然者。餘之三律。捨懺既竟。即差行鉢。行鉢據理。即是還法。三律無別還鉢白二。故但差行。此律既有還鉢白二。是故但須秉羯磨師。作白行鉢。
[0150b01] 無五事者。五分云。若太大。若太小。若穿缺。若唱邪。不應與。若無五事應與(章云。若過量引文誤也)。
[0150b03] 祇諸比[4]丘盡盛滿水行之者。誤。祇律無文。十誦第八云。是鉢應眾中捨者。是鉢應盛滿中水。僧中行之。(乃至)諸比丘應即時各自持先所受用鉢。集在一處。准彼律文。即是本主鉢中盛水行之。意表不漏不[5]淨徒眾。
[0150b07] 或即與亦得者。蓋以不然。准文似是換上座鉢。方得與之。若准多論第五云。僧中行若都不取者。還與此比丘。五分亦同。
[0150b10] 文言不應護眾僧故不取者。釋上應取之義也。如疏應知。
[0150b12] 文云亦不應受持下鉢等者。章中。約鉢主釋也。此恐不然。祇云。諸比丘應各各賷己所受持鉢來。若有比丘。捨先所受鉢。更受下鉢來者。越毗尼。
[0150b15] 牒前二下行者。一者轉得下鉢。二者直還下鉢。如文可知。母論第八云。若鉢破過五綴。更求新鉢受持者。要四人中。白二羯磨受持。三人已下不得(已上論文)。此蓋持行名持也。多論第五云。前所受持鉢。如法受持。後鉢不受。直令常畜。餘如章說。此蓋加受持法[6]法名持也。
[0150b20] 祇云。綴鉢比丘乞食。食已[7]應綴。若灰若土淨洗。不得堅物刺孔中令破。當以鳥翮刺。不得以沙灰令脫色。當用無沙拒摩(牛糞是也)。根汁葉汁等。不得臨坑岸上危處。不得熟菓樹下。若石上甎上。當平地洗。若無坐處。當瘻身去地一磔手。洗已曬令燥。還綴。舉著一處。以物遮口(不得以食巾等觸物遮口也)。若有事忩忩不得好洗。當以根汁等塗拭。事訖當洗。明日洗已。持用乞食。設難綴用。一日乃了。要當洗淨。若故打破提。若和上闍梨知識作是念。此賢善比丘。恐妨禪誦。打破若藏去。不見已更乞。無罪。准此即是汎教綴鉢洗鉢法。非謂己犯人作教也。
[0150c06] 伽論第十云。問若鉢極膩。用瞿摩土屑。極用意三洗故。去得食不。答得。何以故。非食膩故。祇三十一云。應先洗和上闍梨鉢。然後自洗。不得持自鉢中殘水。寫和上闍梨鉢中。[8]殘水寫和上闍梨鉢中。當持師鉢中殘水。寫己鉢中。十誦三十七。離越比丘。洗瓦鉢置日中炙。津出。疑不應用食。佛言[9]中炙犯吉。祇二十七。有上座來。不肯與房。嗔恚斵破。佛言。破六種得蘭。破鉢破衣。破塔破房。破僧破界(並以嗔心。是故得罪。若非嗔心。須改換者。無罪)。破界者。若嗔恚過界。作不名作。得蘭。得捨與更羯磨界。
   ○乞縷戒
[0150c17] 以憑世貴強逼織師者。十律第八云。六群乞縷。持到富貴人舍。作是言。諸聚落主。令織師為我織衣。是諸貴人即語令織。織師畏故。不能違逆。但織衣時呵言。沙門使我虗作。無食無價。
[0150c21] 尼不得自織者。此戒下文自織吉羅。准知尼犯。
[0150c22] 自縷應輕者。此戒既許。損織師犯。自縷應犯。十誦第八云。從親里乞。不犯。令非親織尼薩。此律亦言非親里者犯等。故知但約織邊犯提。縷邊或吉。一向無提也。多論第五云。若不憑勢力。理求之。織師與織。無罪。
[0151a02] 多論織師三句者。彼無三句文。疏意但欲以多論損織師義。釋此律中三句也。
   ○勸織戒
[0151a05] 准祇第十一。亦損織師。彼云。鹿母為作衣。屏勸令好織。[疊*毛]未成時。日日到織師家。既得氎已。遠離其舍。異巷而行。織師禮足。欲索織直。彼陽不識。問言得[疊*毛]未。反問言何等氎。答言。我為鹿母織者。答言得。問稱意不。答言為復可耳。便言與我織價。師嗔恚言。如是如是賜糓物。汝織我不欲拔汝眼睫。取虗空中烟。我欲五指撮取。淨洗釜已。欲望故得多食。裸形外道猶欲剝取兩張[疊*毛]。乾死鳥足上。望剝五百兩肉。以一把糠散恒水旋淵中。欲収[僉*殳]取。如是等處求物。況汝望得我物。即言取我僧伽梨來。縛取此人付官。織師念。此沙門。有大身力。又出入王家。必能為我。作不饒益。用作直為。但得活命。怖畏却行。出房走去。
   ○奪衣戒
[0151a18] 此非重犯者。古師云。我准文中。墻上一一離處。重重是犯。今師云。此是不現前奪非重犯文。
[0151a20] 舉借他衣者。意欲證成捨與方犯也。
[0151a21] 不同十律者。無文。然多論第五云。若奪不見擯。惡邪不除擯。盡尼薩耆。
[0151a23] 四羯磨等者。多論云。若奪得戒沙彌。行波利婆沙摩那埵犯(准知本日出罪亦犯。故言四羯磨又)。
[0151b01] 滅擯人者。多云。若奪[1]任心乱心病壞心犯四重出血破僧五法人。盡吉羅。
[0151b03] 今解此三破者是舉家取治等者。謂犯殘等。雖名破戒威儀等。而若見罪奪。亦犯捨。今開不犯者。但由犯已不見罪等。此應治舉奪而非犯。今詳。或可破戒等復破見者。奪之無犯。不破見者。理即奪犯。多云。若和上為折伏弟子令離惡法故。蹔奪衣取。無罪。祇律十一亦同。
   ○畜藥戒
[0151b10] 如非時食戒說者。下文云。時者明相出。乃至日中。案此時為法。四天下食亦爾。非時者。從日中乃至明相未出。
[0151b13] 多論四義者。第七卷云。非時者。從中至夜後分。名為非時。從旦至日中。名時。何以[2]故。日初出乃至日中。其明轉盛。中則滿足。故名為時。從中至夜後分。明轉滅沒。故[3]名非時。又從晨至日中。世人營救事作飲食。是故名為時。從中至夜後分。燕會嬉戲。自娛樂時。比丘遊行。有所觸惱。故名非時。又從晨至日中。俗人種種事務。婬惱不發。故名為時。從中至夜後分。事務休息。嬉戲言笑。若比丘出入遊行。或時[4]初被誹謗。受諸惱害。名為非時。又比丘從晨至中。乞食時。應入聚落往來遊行。故名為時。從中至夜後分。應靜拱端坐。誦經坐禪。各當所業。非是行來入聚落時。故名非時。
[0151b24] 出於時家非時規圓者。謂從午後越明相也。
[0151c01] 從受法者。盡形也。
[0151c01] 日限者。七日也。
[0151c02] 了論者。彼論疏云。一者甜味。初中除甘[5]草蜜沙糖油。餘甜味物。皆是時食。如是酸味物中。除呵梨勒阿摩勒[6]鞞。辛味中除薑彌梨遮畢鉢梨亦爾。一切苦澁味物。皆非時食。除終身藥。七日藥已外。一切可食。名依時量。從旦至中得食。過則不得。二者依更量藥。如耳遮蒲桃等漿。是更量。如此間清飯為漿。此屬時食。若炒米令燋黑。以餘藥投中。釀以為漿。亦是更量。准此。茶湯即是更量収也。一日一夜。分為五分。從平旦分至夜二更。此七分中飲則無過。如是輪轉恒經七分。三者蘇油沙糖等。名依七日量。四者甘菓等。名依一期量。從受戒後。訖一報終。無[7]間晝夜。恒得服之。五者灰土水屎尿。此五物名大開量。不須受取隨意服。由此世間非所惜故(此律頂受如下菜楗度應知)。
[0151c15] 一總約[8]聚辨體是色法(乃至)八微為體者。謂[9]五聚五聚中唯是色聚也。言八微者。能造四大。及所造四塵。八類極微。為諸藥體也。又疏云。前二色収者。色是可見有對。香味觸三即不可見有對也。此等並據必同一聚。體不相離。故云八微。理實藥體唯是段食。於八微中。七微為體。除其色微也。觸中即攝能造四大。故段食[10]特唯香味觸也。又疏云色等非也者。等取聲也。因此略解四食之義。三門分別。一釋名。二體相。三廢立。
[0151c23] 言釋名者。且釋總名。如婆沙百二十九云。牽有義(希望於有。即顯思食)續有義(識能結生。即是續有。即顯識食)。持有義(任持於身。即顯段食)。生有義(觸能順生喜樂等受。令樂生有。即顯觸食)。養有義([1]〔物〕顯四食。皆養有身)。是食義。瑜伽六十六云。任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此大乘論。就總相說。意同婆沙)。次釋別名者。食義不同。有其四種。一段。二觸。三思。四識。如下辨相。其名自顯。
[0152a04] 第二體相者。先體後相。且體者。婆沙百二十九云。問食體是何。答十六事是段食體。即十一觸。及香味處(今詳。飢渴二觸名為食者。如消食藥等也。此段食體。唯欲界繫。上界有觸。不立為食)。觸思識三。是餘三食(三食並通三界繫也)。雜集第五云。三蘊(段食是色薀。觸思是行薀。識食是識薀)五處(段食是三處。觸思是法處。識食是意處)十一界攝(段食是三界。觸思是法界。識食是七心界)。婆沙亦同。次辨相者。先辨總相。婆沙一百二十九意云。段觸思識。以之為緣。長養諸根。增益大種。是其食相。次辨別相者。且辨段食。如俱舍第十云。謂以口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舊名摶食者。則漿飲等。既不可摶。應不名食。故有失也)。若爾光影炎涼。如何成食。答傳說此語從多[2]分。又釋。雖非飲噉。亦細食攝。如塗洗等。鐵丸洋銅。雖為損害。暫除飢渴。亦名為食。如俱舍婆沙等說。觸食相者。謂心所觸。此能長養心心所法。增益根大。思食相者。謂由希望。命得久延。增益根大。識食相者。由識依身。增益根大。若准大乘。辨段食相。如瑜伽六十六云。若正消變。便能長養。不正消變。乃為損減。又云。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既言消變便能長養於消變時方名段食。意顯消時。內資粮大。即由消故。有食欲生。聞香味觸。便欲噉食。此即簡除光影炎涼。雖益根大。而非消變。更發食欲。先來法師不尋同異。不分宗別。甚為謬也。即由此理。亦簡鐵丸。既不消變。不名為食。餘三食相。大同前相。然唯識云。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第六者。食義偏勝。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此識雖通諸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述曰)若就勝立。如論所辨。若通假說。即通一切。
[0152b06] 第三廢立者。俱舍第十云。色亦可成段別飲噉。何緣非食。答云。此不能益自所對根解脫者故。(述曰)一不能益自所對根。二不能益解脫者故。且不益根者。光法師一釋。意云。雖復見色。不除飢渴。故色非食。此即正當婆沙所破。破曰。嗅香覺觸亦不除飢。應不名食。故今解云。養瘦令肥。名益自根。色不能養。故非食也。不益解脫者。俱舍云。又不還者。及阿羅漢解脫食貪。雖見種種上妙飲食。而無益故。(述曰)尋諸法師未曉此意。為釋外難也。難云。見色之時。心生喜悅。由此展轉。亦益根大。色應名食。故今釋云。不還羅漢見食不貪。故色非食。不同香味等。雖斷食貪。仍得其美也。大乘廢立。如瑜伽六十六。不能繁敘。
[0152b19] 十五種者。古來相傳。准義立有五種蒲闍尼(此云正食)。謂飯麨乾飯魚肉。五種佉闍尼(此云不正食)。謂枝葉華菓細末磨食。五種奢耶尼。謂蘇油生蘇蜜石蜜。若准五百問中。有三五。一者種食。根莖葉菓磨食。五種噉食。麨乾飯魚肉脯。五種名噉食。糜黍粟[麩-夫+廣]麥術。准此三五悉是時食。今三藏云。第一半者。蒲膳尼。蒲膳尼者。以含噉為義。言半者。此翻為五。謂五噉食。舊云五正。准義翻也。一飯。二麥豆飯。三麨。四肉。五餅。第二半者。珂俱尼。珂俱尼即嚼齧受名。謂五嚼食也。一根。二莖。三葉。四華。五果(此唯二五也。諸律亦多說二五也)。今章中意。且取初說。以釋義也。
[0152c06] 謂豆豉乳酪等者。昔有人。妄以豆豉乳酪。為非時食。故須翻之也。
[0152c08] 四藥相和從[3]強服者。時及非時。辨七日藥。其相易了。唯盡形藥。或由自體。即是盡形。或由相和。從強而服。其相難識。故略釋之。且如時人多執藥揵度初文云。病比丘醫教服菓藥。佛言。若非是當食者。聽盡形服。又末後文云。佛語優波離。不任為食者。盡形壽應服。遂妄立云。可得飽者。即非藥攝。又如南山云。今有愚夫。非時妄噉。謂杏子湯乾米汁。菓漿含滓藕根米汁。乾地黃茯苓味諸藥酒煎非醎苦格口者。非時噉之。並出自心。妄憑聖教。不如噉飯。未必長惡。引誤後生。罪流長世。又如崇云。如蜜煎杏人等藥。亦以名定。終身藥服。因此相傳。食藥蒸署預槐牙枯鼠松脯等類。又立理云。如僧祇律。時根者。蔥根藕根蘿蔔等根。於中既無署預之名。故許為藥。今詳。此等並皆理擁。且煎杏人意以下文。藥揵度中。杏子人聽受作盡形藥。遂即執云。以名是定。終身服之。計其實理。體若不變。可是藥收。若體轉變。事即不定。故涅槃第四十云。善男子。若一切法。有定性者。聖人何故飲甘遮漿。石蜜黑蜜酒[1]特不飲。後為苦酒。復還得飲。是故當知無有定性。又僧祇第十云。得甘[邁-禺+(庴-日+(人*人))]。食殘。苲作漿得夜分受。若飲不盡。得煎作石蜜七日受。石蜜不盡。燒作灰終身受。(述曰)甘[邁-禺+(庴-日+(人*人))]時食。轉成四藥。涅槃酒變。還復得飲。何容杏人。許依名定。然准薩婆多論云。若分數勢力等者。隨名所定者。不言體變。亦隨名定。如何謬執。故應思擇。又如南山。執格口者。方名為藥。茯苓地黃並不聽服。此違聖意。處處教文勸行中道。但遮譏過。有益咸開。茯苓地黃。世咸共了。若遮服食。病苦難除。身既不安。道從何進。故不然也。然藥揵度非當食者。意顯非如[卄/爪]采之類。世皆共了。是食非藥。非謂食之要不飽滿方名為藥。且如葶藶擣簁為丸。多食充飢。豈即時食。又文但言不任為食聽盡形服。不言盡形要不任食。何成明證。故執格口。其言大狹也。故今詳之。凡盡形藥。必具四義。一者身有客病(如飢渴等。自是尋常主病非客)。故律云。盡形壽藥。無病因緣。服者吉羅(七日等開。咸因有病。真諦云。蘇等無病服者。犯非時食)。二者醫方所要。謂藥方中。要須時食。尚開入分。況其餘者。故律云。乞食比丘見作石蜜。罽尼和之。有疑不食。佛言。作法應爾。又如多論第六卷云。或以時藥。或七日藥。以成終身服無過。三者世共了知。體性是藥。即如茯苓乾地黃等。世無不了。此體是藥。亦無一方不須此藥。若不許服。恐違聖意。且如七日藥緣起云。有五種藥。世人所識。蘇油生蘇蜜石蜜當食藥。不令麤現。彼兼當食。佛尚開之。此唯當藥。佛何不許。四者離時食相。此准七日。不令麤現。況今盡形。何容不爾。曾聞有人過中已後。粉署預以為餺飥。沃茶湯以之為臛。復以薑酢。以為冷渄者。此實不如噉飯。此即為縱無明本。非為治道器。故不開也。又前所說。世共了知。體性是藥者。若入藥分。理在絕言。設欲單服。亦開無過。然有病中。設有全日失食之人。飢渴過常。恐生客病。並許服藥。以此方隅。理無不盡也(次隨疏釋)。
[0153b09] 言四藥相和從強服者。尋律論文。應開兩義。一者醫方要相假藉。合成一藥。而有增強者。從強而服。如薩婆多論第六所說。若以時藥終身藥。助成七日。作七日服無過。以七日藥。勢力多故。又助成七日故。如以蘇煑肉。此蘇九汁得作七日服。如石蜜或時藥或終身藥。以成石蜜。得作七日服(此即助成七日)。如是或以時藥或七日藥。以成終身。作終身服無過(此即助成終身)。或以終身七日。以成時藥。作時服。隨勢力多故。相助成故(此即助成時藥)。若分數勢力等者。隨名取定。如石蜜丸。雖勢力等。[2]以定住七日藥服。如五石散。隨石作名。作終身服(此謂隨本方名。以定藥體)。第二義者。各不相假。非成一藥。而相和者。四藥之中。時藥最強。非時為次。七日第三。盡形最劣。以長從短。從前前服。是故下藥揵度文云。時藥非時七日盡形相和。應受作時藥。若非時七日盡形相和。應受作非時藥。乃至廣說。然有時人。不曉律論兩義意異。遂執律文。而令合藥者。四等丸中。以生地黃汁之意。恐蜜和成七日服者。[3]染為謬矣。
[0153c02] 五石者。紫石。白石。石脂。石留。黃樊石也。
[0153c03] 義汁者。菓體中自有汁也。不同外水投飯成漿也。
[0153c04] 多論五義者。彼第八云。一為斷竊盜因緣故。二為作證明故。從非人受食。得成受食。不成證明。所以聽非人邊受食者。曠絕之處。無人授食。是故聽之。若在人中。非人畜生。及無智小兒。一切不聽也。又為止誹謗故。為少欲知足故。生他信敬心故。如昔有一比丘。與外道共。止一樹下。樹上有菓。外道語比丘言。上樹取菓。比丘言。我比丘法。樹過人頭。不應上。又言搖樹取菓。比丘言。我法不得搖樹落果。外道上樹。取菓擲地。語言取食。比丘言。我法不得不受而食。外道生信。出家漏盡。
[0153c14] 獨住等五人者。十誦四十七云。問心念得受七日法不。佛言。不得。除五種人。所謂阿練兒。獨住人。遠行人。長病人。飢餓時親里邊住人。第六十云。阿難先受他請。忘不憶。復受王請。共佛入宮。以食著口中。是時乃憶知有二請。佛知心悔。告言。心念與他已便食。優波離問佛。若餘人心念與他。亦得食不。佛言。不得。除五人。一坐禪人。二獨處。三遠行。四長病。五飢餓時依親里住(坐禪人者。即是阿練兒。餘四同前。彼律更[4]〔攝〕文云)。優波離問佛。阿蘭若比丘。獨處一身。云何說戒自恣受衣。受七日。受七日藥。與一請。云何衣物。以清淨故施。佛言。若獨處一身。聽一心念。今日布薩說戒。自恣受衣。(乃至)及淨施衣物亦爾(下安居犍度。即是引此三處文也)。
[0154a02] 受貧女食者。如上盜戒記中。引五分第八也。
[0154a03] 形報者。比丘屬對比丘。尼對尼。乃至五眾各局也。
[0154a04] 時中懸遠者。若望手受。不遇觸緣。至中已來亦不失受。然望過中停過須臾。即失受法。故須口法也。
[0154a06] 舉下三藥者。十律二十六。優波離問佛。三種藥。非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是三種藥。舉宿得口受不。佛言。不得。惡捉得口受不。佛言不得。是三種藥手受口受。不病得服不。佛言不得。是三種藥手受口受。病得服不。佛言得。
[0154a11] 如自己藥者。下藥法云。若是已腐爛藥墮地者。應以器盛水和之漉受。然後服。若未墮地者。以器承之。水和漉之。不須受。
[0154a14] 手受有十者。有五種受。手與手受。手與物受。物與手受。物與物受。若遙過物。與者受者俱知。中間無所觸礙。得墮手中。復有五種受。身身與。衣衣與。曲肘曲肘與。器器與。若有[1]日緣置地與(身衣時器地也)。
[0154a18] 口受差別對三可知者。身業胡跪。口業發言。受詞亦異。如復當辨。此口受業也。
[0154a20] 若對境以辨二受尅漫俱成者。若稱本期。是尅成就。不簡王季。境漫亦成。其唯本境不[2]論。[3]更對具人。僧尼各局。手對未具。不簡女男。二受境殊。無容交對也(若淨人難得處。僧尼二眾[4]〔五〕手受食。亦成也)。
[0154a24] 尅但同藥者。但尅受蘇。諸蘇皆得。
[0154b01] 手通二心者(乃至)亦唯同藥者。飯雖異器。以類同故。亦名為尅[5]得兼異藥者。堪食皆受。無問飯羮。亦望當分。
[0154b04] 悞有成義者。迷張比丘以為王想。是口本境。或迷沙彌。為淨人想。是手本境。諸如類是。悞容成也。
[0154b06] 錯則不成者。本對東人。西人領受。不成口法也。
[0154b07] 兩受錯悞俱不成者。迷蘇為油。二受不成。名誤也。了知是蘇。口錯言油。口錯也。手欲受蘇。蘇墮於地。油落手中。手錯也(此並約兩種藥。以辨錯誤也)。
[0154b10] 亦可悞則成受錯不成者。迷彼器蘇。為此器蘇。手口並誤成也(此約用藥辨也)。錯不成者。唯約異藥。以其同藥無錯相故。釋義同前。了知是蘇等也。
[0154b13] 第五受之方軌手口二受廣說可知者。手受易知。口受有三。一者非時漿。略以三義分別。一所受藥。二能授人。三正加法。初門者。多分菓作。亦有根成。或藥等釀。以成諸漿。且下藥法中云。有八漿。是古昔無欲仙人。所飲梨漿。閻浮漿。酸[6]未漿蔗甘漿。微菓漿。舍樓伽漿。波樓師漿。蒲桃漿(准此八中。第六根漿。餘七菓漿也)故見論十七釋云。舍樓伽漿者。此是憂鉢羅。[7]物物頭華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樓伽漿。波漏師者(即是律云波樓師也)。此似菴羅菓。一切木菓得作非時漿。唯除七種糓。一切葉得非時服(即茶菓之類也)。唯除菜。一切華得非時服。唯除摩頭華汁。一切菓中。唯除多羅樹菓椰子菓波羅捺子甜瓠子[卄/爪]咶[卄/爪]。此六種不得非時服。一切豆不得非時服。上來所辨。根菓等漿。應准伽論第十云。問根漿華莖菓漿非時得飲不。答得。得幾時飲。乃至未捨自性得飲。過時不得飲。(述曰。捨自性者。變成異味也)次辨釀成者。十誦二十六云。大麥去麤皮。不破[8]不煑。著一器中。湯浸令酢。[9]盡受[*]盡服。夜受夜服。不應過時分服。祇二十九云。蘇毗羅漿者。取[麩-夫+廣][春-日+夕]輕擣却芒及塵土。勿令頭破。以水七遍淨渄。置淨器中臥。應在下風。勿令臭氣入塔等院中。以呵梨勒鞞醘勒阿摩勒胡椒畢鉢。如是等置中。以淨疊覆之。以繩鷄足繫。以木蓋上。以水中解。然後飲。若不與水解飲。越毗尼。若麥頭不破。時非時飲。若麥頭破。時飲。非時不得飲(准此應知。飯漿但以保米無糠。令頭清破。故不聽飲也)。下文酢麥汁聽飲。即其事也。又離八過。謂惡觸。二煑。二宿體變(謂失本味也)。未曾手受。受已置地。停過須臾(謂非時中。任運失受)。
[0154c14] 第二能[10]受人。須知作漿之法。十誦二十六。蒲桃食飽多殘。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桿汁飲。若蒲桃不作淨。若汁中不水作淨。不應飲。若蒲桃作淨。汁中不作淨。若汁作淨。蒲桃不作淨。不應飲。俱淨應飲(已上律文)。由此有菓。要火等淨。擣法取汁。若未澄清。淨人欲去。令煑一沸。[11][打-丁+(暇-日)]後重溫。不犯自煑(生飲不須煑)。以水渧淨。淨人須解授食之法。授與比丘。比丘了知。前漿類別。仰手受已。准祇第十。當作是言。此中淨物生我當受。南山云。當對一比丘。作此記識也。若已澄清。以水淨訖。但須手受。不須記識。
[0154c23] 第三正加法者(今諸部其加法。而無法文。義立云)。應至一比丘所。具儀手執藥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蒲桃漿。為欲夜分已來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若有淨人。數數手受。無勞加此口法)。餘一切漿。改名應知次七日藥亦有三門。初門者。藥體易識。亦無八患。於中差別。言殘宿者。一義如常。又非餘比丘。過七日藥。或復自身。已犯殘藥。餘七同上。
[0155a06] 第二能授人。如法煑[1]鹿。與時食別。儻若未別。記識同前(謂脂餘滓等。油亦除滓)。手受准前。須擬藥服。若擬塗足等。受即不成。
[0155a08] 第三正加法。要先未曾畜藥犯長。若先犯長。今更得藥。加法即染。不得服故。又非他比丘至六日。或七日藥。如下引多論文證也。多論第六云。此戒體。若病比丘。須七日藥。自無淨人。求債難得。應自從淨人手受。從比丘口受已。隨著一處。七日內自取而食(義云)。具儀執藥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風病因緣。此胡麻油七日藥。為欲七日經宿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南山云。安淨地內。須時自取食。疏主云防兩宿。即不同也。伽論第七。下三藥二受竟。並不聽內宿。此律明文。盡形聽內宿。不同伽論也)。或有餘病餘藥。隨應准說次盡形藥。一者藥無八患。如上漿中。二者能授。南山云。火淨已後。無變生過。十誦二十六云。食冷聽更煑。若生食。聽火淨已得煑。記識手授。並准前知。三者正加口法。藥方所要。上已廣明。若欲受者。總別皆得。且別受者。如法買得。或復人施。如得羊賢。為欲合作紫菀藥分。應手執加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為氣病因緣。此羊賢是盡形紫菀藥分。為欲共宿長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隨得隨然)。若總受者。合藥已成。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為氣病因緣。此是紫菀丸盡形壽藥。為欲共宿(等餘同上)。餘散。餘丸。餘湯。餘湔。對治餘病。改名為異。一切准知。南山云。向市買藥。令淨人料價已。比丘自選。過分多取。聚著一處。然後令秤。次第受取。更莫置地。即覓比丘。加法受取。不得過限(先時[2]〔多〕選。雖手已觸。未知何者定屬比丘。故不犯觸)。南山云。今奉法者。希有一二。多任癡心。抑挫佛法。得便進噉。何論淨穢。高談虗論。世表有餘。攝心順教。一事不徹。焉知未來惡趣。且快既在貪癡。幸有識者。深鏡大意。上來即是作法方軌訖。今詳。南山作法且然。而論羊賢。於大乘中深障聖道。寧索百千身命。而不可用也。
[0155b13] 遇緣無過者。唯曾手受。遇緣失竟。更莫手觸。都無惡觸之過。更得如法受取也。
[0155b15] 任運時過或有宿觸者。或但有觸而無宿。故云或也。
[0155b16] 六日內觸者。意引多論。然是錯也。多論第六云。若六日七日。異病比丘。不得復受藥。經七日。此藥至七日。應作淨故(故知餘人第七日藥。不令更受。上指此引)。准此論文。五日內觸。更受得服也。然彼論言。若受藥已。二日三日。有藥入中。應還更受。從一日作始。次第七日。若眾多藥。不知何者是受。何者不受。亦應更手口受。然後服之。
[0155b22] 異類故寬者。但除同類比丘之外。通下四眾及二俗也。
[0155b24] 若具受對境者。謂具幾受。須對幾境。
[0155c01] 手防不受等者。不受直捉。名為惡觸。若噉之時。具有提吉也。雖先已受。若任運失。噉時亦爾。
[0155c03] 不防二宿者。殘宿犯提。內犯吉也。
[0155c04] 若望二煑者。自煑內煑並吉也。
[0155c05] 若也非時三皆不防者。三藥皆不防過午。
[0155c06] 異於手受防其一往不受而捉等者。謂口受中。任運失受。即有不受惡觸罪生。手防一往。亦防任運。是故章中置等言也。
[0155c09] 又是熟藥者。已火淨即是熟藥也。
[0155c10] 但以藥法對盡形問者。下藥揵度云。諸比丘如是念。盡形壽藥。得界內共宿內煑不。佛言。聽盡形壽藥。界內共宿。內煑自煑。
[0155c13] 盡形具六者。七中除非時。餘皆防也。
[0155c14] 手正生殘義兼不受任運惡觸者。義兼不受提。任運惡觸吉也。
[0155c16] 手受亦成過緣者。謂全不受。既成過緣。於七日罪中。並皆容有。縱使手受。亦得成過。亦容七故。故置亦言。
[0155c18] 須加口法以防前愆者。即前七過緣中。極能防云。下至防二也。
[0155c20] 引文可知者。殘宿戒今日手所受食時日一切沙門釋子不清淨。七日藥戒云。至八日一切尼薩。有一者手長日短。由手先故。二者口長手短。口長時故。
[0155c23] 見論施與餘人失受者。彼亦無文。彼第十五但云。未滿七日。布施沙彌。至第八日。若有忽須日。得就沙彌乞食。無罪(已上論文)。
[0156a02] 三義不具者。謂道餘人。闕屬己義也。今詳疏意云。若存此釋。自害己宗同生及三義之理。故應別釋也。
[0156a04] 又假緣作法者。謂假自病。何得濟他。然多論第六云。口受已隨著一處。七日內自帀而食。若病重。口不受亦得服。設者病比丘手受口受。亦成受法。今三藏亦言。[1]之藥通餘人服也。
[0156a08] 體現常存。謂堪久時貯畜也。
[0156a09] 有殘而非觸者。如蘇油等。加口法已。二三日竟[2]過緣失。更雖曾經宿。義似是殘(理實不犯殘也)。而非惡觸。[*]過緣無過故也。尊者云。亦應言觸而非殘也(釋義可知)。
[0156a12] [3]非藥過服六罪者。即前七中。除食捨墮吉也。
[0156a13] 既是熟藥無自煑者。簡時藥有自煑也。時藥七罪。即於非時六上。加自煑也。詳曰。自煑約咽。此應更思。
[0156a15] 章云第二門義此[4]塔中說者。尊者云。前七門義。今若攝入此四緣中。一者初緣攝第四攝三。猶有兩門。四緣未攝。是故應言。上七門中二三兩門。即是此中第二緣攝。不應但言第二門義此緣中說。又疏意顯釋義之家離合俱得。故相攝之。
[0156a20] 文有四句可知者。一鳥諍殘食。二佛問所由。三慶喜啟尊。四開殘恣食。
[0156a22] 僧食文四者。三文同上。四正開殘法。律文注云。更有餘因緣事者。下足食戒律文云。有一長老多知識比丘。入村乞食。大得積聚。一處共食。即許殘食。來至藍中。與諸比丘。諸比丘足食已。不敢食(乃至廣說)。
[0156b02] 釋疑故故來者。古師意。儻有外疑云。蘇既非時。脂亦應未。同是眾生身分出故。即釋疑言。蘇不命脂。乃煞生故。蘇與脂開不開別。是故文言非時煑漉等如法治。若爾文言如服油法。云何通釋。答油有二種。一加口法開七日服油法。謂如不加法油也。緣起戒本。佛直忌乎。初戒本中。死屍上犯。彼於廣釋屍上成夷也。
[0156b09] 對病殊功緣不盡舉者。若一一俗舉殊功之藥。成太繁之失也。
[0156b11] 淨人難得者。祇第十云。脂者。僧中行魚脂。熊脂。羆脂。猪脂。失修摩羅脂。少知識比丘得持細疊。漉取得七日受。若事緣不得作。如上酥中說(彼律指上文也。上文云)。若有事緣。不得中前作。當作是言。此中淨物生。我當作七日藥受。若誤忘不受。不作淨時過。是名不淨。
[0156b16] 文言若熟不聽飲者。一以變失本性故。受法亦失。二以變熟。或變成[5]須故也。
[0156b18] 言中是到者。應言齊七日得服。服若過七日者。尼薩也。
[0156b20] 兩句中廣解分文悉同長衣者。謂文分二。初廣解犯尼薩耆。二此尼薩耆應捨已下捨懺方法。前文復二。初畜長過染以明犯。二若犯捨墮藥不捨已下染用以明犯。初文八章門。始從得終盡忘不忘。
[0156b24] 廣則三十二者。若加十箇到句。即三十二也。又若加九箇超句。即四十一也(如下當知)。
[0156c02] 犯長不犯。約此得門解之。須淨不淨。約第二淨施門解。故章言。就第二文釋等。
[0156c04] 解有二種者。以古師解。兼命為二。古師意云。下六日藥被初[6]深竟。亦失受。既不許服。受法何存。今解如章也。
[0156c07] 餘句類知者。且辨轉降。初章一句。第二六句。第三五句。第四四句。第五三句。第六二句。第七一句。合二十二句也。第三章中到句有一。第四有二。第五有三。第六有四。合十到句也。餘章不得作也。
[0156c11] 超問向者。第三章四。第四章二。第五章三。合九超句。餘章不得作也。
[0156c13] 簡別非時者。非時唯局內用故也。
[0156c14] 如第七章門一日不淨下六日藥淨等者。誤也。得不得章。可有第七。淨不淨章。何有第七也。
[0156c16] 答藥據所防各異等者。藥中說淨防長也。口法防殘觸也。
[0156c18] 如多論說者。多論第五。但云若是衣財。先雖說淨。後作受持。即失淨法(已上論文)。疏中准此。故云本說淨財為防於長等也。
[0156c21] 越此分齊則無長過故爾等者。今恐疏中不契正理。故今更解。受七日藥。於七日內。全無長過。八日已後長過方生。故今創受懸防後長。預加淨法。故七日內受法防愆。八日已去淨法防長。淨法不失也。問何故長衣現對說淨。論其長藥懸加淨法。答藥體轉變。以成過限。故於限內。懸加淨法。三衣之體。不變為長。故要對長。方加淨法。
[0157a04] 不成七日用者。如燒作灰等。
[0157a05] 三種處分者。一塗向等。是入俗也。二與比丘食。三還本主。
[0157a07] 並據捨日及望以說者。若至第八日捨懺者。還法如文。若至九日者。初二日藥與僧俗。第三日藥與比丘食。下四日藥還主。若至十日者。初三日與僧俗。第四日與比丘[1]會。下三日還主。乃至十二日捨者。初五日與僧俗。第六日與比丘食。第七日還主。十三日捨處分。十四日已後。一向一種處分。並准應思。章云。下五日[2]藥雖復還主等者。釋律開文中言也。
   ○雨浴衣戒
[0157a15] 文言三月十六日應求。四月一日應用(過此時前。隨應結罪)。多論第六云。從三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是春殘一月(已上論文)。
[0157a18] 多論過前求用二俱尼薩者。不然。彼論云。從求作來。突吉羅。過半月畜故。從畜用來尼薩耆。十誦第八。[3]亦從求來皆吉。從受持來尼薩(已上論律)。准善見十五云。非求露衣時。若求尼薩。據此諸文。方得斷言兩戒合制。
[0157a22] 貯用得前受者。先已求得。故有貯畜。而受用義。由是復有過前受持也。
[0157a24] 文言不與人過願者。有兩解。一若對清淨。應言不與有過失願。故多論第九云。佛不與過願者。如[4]玉大人。有從求願。禮必不違。若求妻妾奴婢田宅悉與。佛以過此。不如法與。故云不與過願。二者若望可辨。應言不與過分之願。謂如過分求聖道等。
[0157b05] 一問八人所趣向果者。謂受鹿母八施之人也。
[0157b06] 根力覺意者。五根五力七覺意(亦名七覺支)。
[0157b07] 檀越者。訛略。梵云陀那鉢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亦有釋云。檀越者。謂由行檀。越[5]廢貧乏者。義釋也。
[0157b10] 三時心淨者。施方便時。根本施時。施已後時也。
[0157b11] 非法之物獲福微尠者。發菩提心經云。三事俱勝。即是心淨財淨因淨。餘皆准思。
[0157b13] 囑當可知者。得天上等者。囑當受樂報。得無漏等者。囑當永得安隱樂。
[0157b15] 舉前因勝顯所得果有無窮之益者。次下三句。正出所得出世及世果也。
[0157b17] 文言不捨雨衣便持餘用者。五分第五云。常乞畜不受持(謂夏中用時不持)。不施人不淨施(謂夏後用乞。持法已謝。即是此文不捨也)。現有雨衣。猶裸形而浴者。見論十五。若有雨衣。不用裸形。洗洛突吉羅。
[0157b21] 多論雨衣二益者。彼第六云。比丘得畜雨衣。尼畜[6]俗衣。不得畜雨衣。以尼劣弱擔持難故。雨浴衣凡有二事。天雨時以鄣四邊。於中澡浴。若天熱時。亦以自鄣。於中澡浴。二以夏月多雨。常裹三衣。擔持行來(已上論文)。今三藏云。其浴裙法。以疊布長五肘。闊肘半。繞身使迊。抽出舊裙。迴兩頭[7]今向前。取左邊上角。以右手牽向腰下。令使近身。併蹙右邊。擪入腰內。此謂著浴裙法。臥時著裙。其法亦爾。欲出他時。抖擻徐出。勿令虫著。若不他浴者。著裙同此。水遣人洗。又洗浴者。並須飢時。浴已方食。有其二益。一身體清虗。無諸垢穢。二淡飲消散。能飡飲食。飽食方洗。醫明所諱。故知飢沐飽浴。未是通方也。又著三尺浴衣。[8]福小形露。或全不著赤體而浴者。深乖教理也。(述曰)據三藏浴衣量也百二十日用者。謂若無閏。得從四月一日已去。百五日用之。若閏者。從前四月十六日已去。百二十日用之。祇律十一。八月半捨。如章。彼又言。若至十六日捨越毗尼。捨已得用作三衣。亦得作淨(准此故知。捨已須說淨等)。
   ○急施衣戒
[0157c15] 違反兩教者。本制夏竟復開十日。違此制開。故言違兩教也。
[0157c17] 舉是以明非者。十日未竟。是應受故。明知已前受者非也。舉後以釋疑者。乃至衣時應畜。即釋時後不應受也。
[0157c20] 二事不並者。若過前犯。理不重犯。故無過後。過後若犯。明非過前也。
[0157c22] 初五別解中三合釋者。律文之中。先釋初句。次釋中三。後釋第五也。
[0157c24] 五分第五急施衣者。若軍行。若垂產婦。如是等急時施。過時不復施。祇十一云。急施衣者。若男若女。在家出家。欲征時。征還時。死時。女人歸時。商人去時。施主語比丘言。若今日不取。明日無。是名急施。非時分中。但有一日。故言明日自恣。此文甚好(亦有疏本。闕無此文甚好一句也)。此中意破古人立義。故云甚好也。謂有人言。七月五日去。十五日已前。總有十日。得受急施。今師意存。七月六日去。十六日已前。總有十日。得受急施。謂准此文。最後一句。既言明日自恣。不受德衣一月。或受德衣五月。後增九日。故知即從十六日後。計滿一月五月也。謂前取十五日。帖後九日。總成十日。以之為開。以此反推。即從十五日已前。至七月六日。總成十日。開受急施。若更向前。即犯尼薩。故不得言七月五日即受急衣也。有疏本云。今是初句。故言十日畜自恣竟。不受德衣一月。受德衣五月。復有疏本云。今是初句不受德衣五月。故言十日在十日畜自恣(謂十日畜竟自恣也。此兩說義同也)。此過後畜。應准長衣。即坐轉還。計亦應得。然今無文。行事者且依宿付者好。
   ○六夜戒
[0158a19] 此戒同異如前已辨者。上戒云。問不離衣六夜同是離衣。何故不合。答多義故離。一人有勝行。常流二處。不同此戒衣人互在。十一界犯。下戒要蘭若。衣必聚落。三開緣異。此戒以病差為限。下是外難。定開六夜。
[0158a23] 冬分非時者。謂迦提月滿已後也。此恐不然。次下當辨。
[0158b01] 文言什物者。什者雜也。資生之總也。江南名什物。此土名[1]行。漢書貧民賜田宅什物是也。今三藏云。除去三衣。別有十物。通數即是十三資具。三是三衣。四尼師但那。此云襯臥衣也。五泥婆珊那。此云裙也(舊云涅槃僧。是也)。六副泥婆珊那。七僧脚崎迦。此云掩腋衣。量同覆膊。彼似五條。傳授者誤。今垂在右。八副僧脚崎迦。九迦耶褒折娜。此云拭身巾也。十木佉褒折娜。拭面巾也。十一雞舍鉢剌底揭剌呵。剃髮衣也。形如縵條。著而剃髮。十二揵豆鉢剌底車憚娜。覆瘡衣也。十三鞞殺社鉢利色家羅。譯為樂直衣也。今詳。梵本通說十三。除三說十。未必契理。
[0158b12] 故文言我聽諸比丘等者。指下佛呵文也。
[0158b13] 戒本中。疏云二明非時分甄去時分不犯者。此則古來供傳此釋。謂迦提月滿足已後。非時分中。開離六夜。今三藏云。此戒本為後安居人開其六夜。由前安居人夏滿出去。後人須至。迦提滿來此處護[2]憂。此月多賊。又為獨居。故開六夜。非開上行。但有迦提。今觀此律。理亦應然。故緣起云。夏安居訖。迦提月滿。謂前安訖。後安待滿。故開之也。以前安人。迦提月中。理不須開。明知開後。故釋戒文。應言滿來。理非滿外。南山輙改戒本云。夏三月安居竟。至八月十五日滿已。若迴遠有疑。恐畏難處者。大成疎失也。
[0158b22] 准驗餘律。皆是滿來。非是滿外。且十誦第八戒本云。若比丘三月過至八月。未滿歲。釋中云。未滿歲者。後安居最後。子注云。三月過者。謂夏有四月雖過。而後安居人日猶未滿。故言未滿八月也。五分第五僧祇第十一並悉大同。五分戒本云。若比丘住阿練若。安居三月。未滿八月。釋中云。安居三月者前安居。未滿八月者後安居。祇律開緣。非唯為難。彼云。佛告優波離。往沙祇國。與僧滅諍。優波離辭言。我僧伽梨重。而今半安居中。留衣犯捨。佛問幾日可得往還。優波離言。計去二日來二日。都計六日。可得往還。因開六日。彼戒本云。夏三月未滿。比丘在阿練等。釋中云。安居三月者。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未滿者。未至八月十五日。比丘未至末月中阿練若處住(上來諸文。皆是滿來。古人因何謬解)。五分云。爾時有八月賊。常伺捕人。殺以祠天。多論第五。始過十五日。未滿八月十六日(謂前安人始過七月十五日)。外國賊盜有時。此次六夜中間。是賊發時。
[0158c15] 多論有病得僧羯磨者。不然。彼論無文。乃是祇律也。
[0158c16] 故言七日如祇律說者。謂祇六十病比丘事。前畜藥戒疏已引之。
[0158c18] 疑家者。謂賊師等家也。五分云。伽梨優多羅。隨所重寄一衣。不得寄安陀。以著身故。禮拜入僧乞食。不得單著故。不得寄二。
[0158c21] 文五以上者。一身衣可在。二彼六夜竟。第七夜已下教不犯法。三若比丘六夜竟已下不行捨會。四第七夜明相出已下離三衣提。五除三衣已已下離餘衣吉。
   ○迴僧戒
[0159a02] 第二物迴之無罪者。疏意云。文言未許。故迴無罪。今詳。文言為僧故作。如何無罪。故今別釋。初物[1]文文言僧物者。已許僧。(述曰)已捨與僧。猶屬本主(大與[2]〔爾〕許。少即更添)。次物文言為僧者。為僧故作。未許僧。(述曰)[3]已與僧未定屬僧(捨爾許物未定何眾)。後物文言已與僧者。已許僧已捨與僧。(述曰)已捨與僧。已定屬僧(用爾許物。定與此眾)。准此即是初二兩物迴得薩耆。第三物可如章釋。釋此三物。上盜戒中。已辨其相。准緣起。現前僧物。迴與自身犯捨。若四方僧物。後文迴入現前。得突吉羅。以不入己故。若入己者。亦應犯捨。
[0159a12] 境想約初文者。今詳之義。約初二文也。
[0159a13] 四五十三律捨竟自用者。與僧祇有同有異也。五分。五敷永捨入僧作敷具。即同祇也。祇律。迴僧制令入僧。即不同五分得自用也。
[0159a16] 開文中。若與少人勸與多人者。謂本少物。擬與少人。今勸多物。令與多人者。開也。若少物勸與多人。亦應犯吉也。祇十一云。若有人[4]未欲有布施。問比丘言。尊者。我欲布施。應施何處。比丘應言。隨汝心所敬處便與。施主復問何處果報多。答言。施僧果報多。施主復問。何等僧清淨持戒有功德。比丘應言。僧無有犯戒不清淨。若人持物來施比丘。應言。施僧者得大果報。若我已曾施僧。今正欲施尊者。比丘受者無罪。若人問言。我欲以此物布施。為置何處。使我此物長見受用。爾時應語。某甲比丘坐禪誦經持戒。若施彼者。長見受用。
飾宗義記卷第五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7
飾宗義記卷第六本
嵩岳鎮國道場沙門 賓 作

   [5]疏本第五
[0159b11] 祇九十二者。謂於此律九十之中。無不受諫。及真實淨施。加四不同。即九十二也(有人言。彼無恐怖者。謬也。彼律第十九。有恐怖戒也)。一輙教誡尼不白善比丘(彼律第十五云。若比丘往尼住處欲教誡。不白善比丘。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病時。釋中云。餘時者比丘尼病時)。二不捨淨作三衣(彼律第十九云。若比丘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衣。後不捨而受用提)。三輕他(彼律第十四。別有異語惱他戒。此輕他戒。如彼第二十云。若比丘輕他者提。釋中云。輕他有八事。一語來不來。二莫來而來。第三已下坐語去廣說亦爾)。四迴僧物向他(彼律第二十一云。若比丘。知物向僧。迴向餘人提)。彼律第十。復有故打鉢破得提。不入九十二數中也。
[0159b20] 五分九十一者。彼亦闕無不受諫戒。彼律第六。合二虫水以為一戒。加三不同。即九十一也。一輙教尼(彼律第七云。若比丘。僧不差。為教誡故。入尼住處。除因緣。因緣者比丘尼病。律又復別有輙教誡尼)。二輕三師(彼律第八云。若比丘輕師提。釋中云。輕三師及戒二提)。三迴僧物與他(彼律第九云。若比丘知檀越欲與僧物。迴與餘人提)。
[0159c01] 十律九十者。彼亦無不受諫。更一不同。即九十也。一者不恭敬(彼律第十七云。若比丘不恭敬者提。緣起云。闡陀比丘。諸上座所說法律未竟。中間作異語答難。無畏敬心。作白四。記識未記識作者犯吉。記識竟作者提)。彼律第十。別有用異事嘿然惱他戒。即是此律異語戒也。南山云。彼律別有不隨問答戒者。不然。五分第六。有不隨問答戒。即是異語戒也(體雖似同。文言別故)。
[0159c07] 疏云。少有同異可知者。應言多同而少異也。南山又云。鼻奈那律。更有五不同(如下所辨)。今詳文相。十一不同。窮其實體。但應有八。一先要後違(彼律第七云。若比丘先共要。後作是語。汝減比丘僧物用。違前要者提。緣起云。諸比丘語六羣言。有諸長者至園觀者。了無賓待。既招謗譏。可聽糴米共賓待之。六羣言善彼便悔之。或以此戒贊同羯磨悔)。二卒嗔恚(彼律第七云。卒嗔恚者墮。南山即錄此為一也)。三激人使嗔(彼律第七云。十比丘激動阿練若云。諸忍已得初禪等戒。此即是疑惱戒也。南山錄為二也)。四不請強往(彼律第七云。若比丘不請強往者墮。或時應往。或病或執僧事作衣。此應食。緣起云。佛在王舍。時人飢饉。諸長者請一比丘。或四五皆往。因之制也。南山為三也)。五先往請家坐臥挵小兒(彼律第八云。若比丘先至請家。若坐若臥。挵小兒墮。緣起云。有長者請佛僧。六羣先往。食厨間止。長者生嫌故制也。南山為四也)。六初可後違(彼律第八云。若比丘。比丘僧常法。辭比丘僧。僧聽使行後。比丘證言。不如法辭比丘僧。初可後違者墮。述曰。先共聽行。而後悔之也。緣起云。舍利弗辭佛僧六十日行。有比丘言。身子懈慢不辭。故制也)。七證他煞虫(彼律第九云。若比丘不煞虫。證言煞虫者墮。緣起云。六羣證十羣言。汝前行蹈虫煞。可向我悔。故制也)。八以水相灑(彼律第九云。若比丘不得以水相灑。驚禪者墮。此戒即是水戲戒也。若無戲心。但擬相覺。即是不同也)。九賖賣衣還借著壞仍責直(彼律第九云。若比丘。賖賣衣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還借著。既着衣壞。復責其直者墮)。十高聲大喚擾亂人(彼律第九云。若比丘不得高聲大喚擾亂人。若擾亂者。墮也)。十一先至食處眾前挵小兒(彼律第九云。若比丘小食中食。先至彼坐。於大眾前挵小兒墮。南山為五也)。解脫戒本。亦有九十。不能繁敘此律九十總為七門者。准此律中有九十一。下增五中有五持律。一誦至三十。二至九十。三廣誦戒。四誦二部戒。五都誦毗尼。餘時不依前四持律。吉羅。夏不依第五持律。提。
[0160a06] 口二十者。頌曰(五言)。妄毀兩同說。實過嫌輙譏。暮恐疑發鄣。勸尼悔欲根。
[0160a08] 此中亦有身業助成者。如妄語中作書現相等。隨應當知。
[0160a10] 二宿者。未具同宿。婦女同宿。
[0160a11] 過受者。一食處過受也。
[0160a12] 三坐者。食家有寶強坐。有寶屏坐。與女露坐(後二戒章中。名為與俗女屏坐。俗女露坐。初開第四人。後二開第三人)。
[0160a14] 非時食身業犯者。有一古師云。非時食是口業犯。故別破之。
[0160a16] 二隨者。隨順利吒。隨擯沙彌也。此三十一。頌曰(五言)。二宿強脫覆。衣尼過眾三。非殘受道藥。三坐三軍酒。戲洗擊歷白。二隨打博宮。
[0160a19] 見論身心犯者。彼論十六云。此是性罪。因身心起。疏即釋云。以見聞他犯。
[0160a21] 此是通名身業者。謂見他身通名為身。即此見時未得覆罪。故云未即成罪。此義乃是往代諸師。謬為此釋。上婬戒前十門義中。已辨非訖。
[0160a24] 十九戒自口作業假他身者。頌曰(五言)。掘壞房虫足。燃藏煞出虫。尼衣寶牀蓐。角師瘡兩來。
[0160b02] 四期者。尼期行。尼同船。婦女期行。賊期行也。
[0160b03] 自口作期假身共行索美者。口索身受食之也。此等假他身可知。
[0160b05] 口業惱僧名為異語身業惱者。名曰觸惱。各須作白。以記識之。後若更為。即犯提罪。
[0160b07] 十一自他俱犯者。頌曰。掘壞房虫怖。燃藏煞謗寶。
[0160b08] 此三大護佛法者。多論第六。壞生戒云。為大護佛法故。凡有三戒。大利益佛法。一不得擔(謂三十戒中擔羊毛也)。二不得煞草木。三不掘地。若不制三戒。一切國王。當使比丘種種作[仁-二+(儿/又)]。有此三戒。帝主國王一切息心(已上論文)。今章云捉寶是大護者。其理亦通。且如捉寶緣起。大臣評論。沙門釋子得捉金銀等。即是失人信心也。珠髻大臣為其解釋。皆令生信。故知不捉即是大護也。
[0160b15] 六十七戒自重教[1]輕者。但吉也。
[0160b16] 三十是性中。逐難釋云。麤(說麤也)強(強敷也)。用(用虫水也)。譏(譏教戒師也)。駈(駈他出聚落)。飲(飲虫水也)。起(發記四諍)。說(說欲不鄣)。隨(隨舉比丘)。擯(隨擯沙彌)。同(同羯磨悔)。欲(不與欲也)。悔(與欲已悔)。聽(屏聽四諍)。
[0160b19] 五雙者。言辭便易。且說五雙。理實。德衣於單提內。總含三戒。謂背別及食前食後入聚也。
[0160b21] 得羯磨一雙者。謂得羯磨氣類是同。非謂羯磨法無差別。囑授雙亦爾。
[0160b23] 七日盡形作口法受不犯殘宿不受者。且據二藥。若非時漿。唯望不受。得成雙犯。望於殘宿。無雙犯義。故疏略不辨也。
[0160c02] 亦可作法作事等者。謂前但辨五雙三隻。作口法邊。名為作持。故今更解。雙約作法。及以作事。即通二持也。
[0160c05] 以彼時外對非時入聚等者。總欲為成。言辭便易故也。
[0160c07] 品別已如上辨者。對覆律師止持止犯。寄九十初明故也。
[0160c09] 尼無可知者。尼無教誡僧義故也。
[0160c10] 行三者。尼同船。尼同行。婦女同行也。此並尼提僧吉(與賊期行。僧尼同提)。
[0160c12] 開緣不同者。僧有餘法。背足別制。尼無餘法。合制一也。
[0160c14] 犯雖是同與緣不同者。下僧律文云。外道者裸形異學。(乃至)在此眾外出家者是。結餘眾云。比丘突吉羅。下疏釋云。大僧要與出家外道。甄去在家。犯輕故爾。尼亦犯提。且不同結方便吉。尼律文緣起云。有二沙彌一名耳。二名蜜。一人罷道。一人入外道。六羣尼持食與。故知出家在家俱犯。下疏釋云。白衣亦同犯提(謂在家俱犯提。故云亦)。
[0160c21] 減年受緣不同者。尼與式叉作本法也。
[0160c22] 用緣不同者。尼浴衣一切時用。不同大僧四月一日已後。方許用也。
[0160c24] 名字不同者。多論第六云。比丘畜雨衣。尼得畜浴衣。不得畜雨衣也。
[0161a02] 僧寬尼狹者。尼但覆殘。而犯提罪。僧覆夷殘。並犯提罪。故知寬狹也。尼覆他夷。自犯夷罪。今辨單提。故闕不辨也。若約人者。僧覆麤戒文云。知他比丘犯麤罪。即似[戶@句]覆比丘邊犯。若尋彼釋相文云。除比丘比丘尼。覆餘人麤罪吉羅。故知覆尼亦犯提罪。若不爾者。應言除比丘覆餘人吉。何因乃言餘僧及尼。故知所覆。定通二眾夷殘兩罪也。
[0161a09] 次辨尼覆得提罪者。下尼律中。直列戒本。故例大僧。通覆僧尼殘罪並提。因此復辨尼覆夷戒。戒本云。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犯夷。此亦似[戶@句]覆尼邊犯。又若尋彼釋相文云。除比丘比丘尼。覆餘人罪吉。故知通覆僧尼夷罪。並皆犯夷。若不爾者。應但除尼覆僧夷罪。犯波逸提。覆餘人罪。方言犯吉。或即應言。但除尼眾。覆餘四眾。並皆犯吉。何因乃言除僧及尼。故知所覆。亦通二眾四夷八夷也。然下疏釋尼覆夷戒云。覆藏[戶@句]女者。謬也。亦可尼覆二眾罪雜夷提。除雜辨純。故除二眾。即疏家釋是也。
[0161a19] 如兩舌毀呰者。雖大僧中二戒並結。尼眾犯提。然據實理。尼但毀尼。得毀尼提。若毀大僧。自有罵比丘戒也。即彼罵戒。結比丘吉。故知比丘毀尼但吉。若僧毀僧。方犯毀提。若兩舌者。僧望於僧。容成破僧。亦是惱重。故得提罪。若望兩眾。無互破義。為之亦希。故但犯吉。故多論第六云。傳向一比丘提。傳向四眾吉。十誦第九云。除比丘別離餘人吉(別離者兩舌是也)。然多論云。此是共戒者。以義是同。故云共戒。理實約義即別也。
[0161b03] 除屏覆二敷者。以此二戒。若決心去出門即犯。由此定無預設方便。故無任運也。若本蹔出界外。逢緣忽然受具。乘即不來。亦是任運。然不決定。故須除之。
[0161b06] 自有科分者。光統律師。分此九十。為九修相。一從初至壞生十一个戒。守口攝意身莫犯。善調三業行。二從異語至覆屋九个戒。善將人心隨護眾意不相嬈惱行。三從輙教至與女期行十一个戒。遠嫌避疑離染清淨行。四從施一食處至四月藥請十七个戒。內資節量少欲知足行。五從觀軍至白色三衣十三个戒。繫意住緣離諸[1]教放逸脩習出道無著行。六從故斷畜生命至與賊期行七个戒。常行遠離脩慈愍物行。七從說欲不鄣至不攝耳聽六个戒。深心信解敬脩諸佛教法行。八從同羯磨至無根謗七个戒。同住安樂不相嬈惱詳知無二共相遵奉行。九從突入王宮至末十个戒。衣服外儀節量謹攝無違行。
   ○妄語戒
[0161b19] 梵云沒里沙婆施。譯為妄語也。
[0161b20] 闕緣比說等者。若闕通緣。闕緣方便。別中闕初境差吉羅。闕二想疑闕三及四。容是實語。闕五六及境強緣差心息故。具七因也。
[0161b23] 四句中第三是惡口者。多論云。以麤說故是惡口。然此四出出在多論第六兩舌戒中。彼對兩舌。作四句訖。復言妄語惡口作四句。亦如是。今詳。此中四句法戒。謂以妄語對餘二種。妄語一向為四句頭。但以餘兩。二互二俱。為四句也。謂初俱非。第四俱是。中間二偏。故成四句。下毀兩等為四句頭。應知亦爾。
[0161c05] 諸句中言非妄語者。多云。當實說故非妄語。下戒准此。
[0161c07] 宮云以綺語對餘亦為四句者。理不應然。既不得說。是毀兩非綺語。故亦不說。是綺語非毀兩。是故多論但作三四也。
[0161c10] 文言違反前語者。見論十五云。呵多大德與外道論時。自知理屈。便違反前語。若外道語好。便迴為己語。若自理僻。便言是外道語。若語外道中後當論。自中前來。自上高座。語諸檀越。外道那得不來。必當畏我。是故不來。便下高座而去。中後外道來覓不得。便呵釋子。云何妄語。五分第六云。我實知非。耻[2]隨處故妄語耳。
[0161c17] 違境轉心者。轉即是背也。
[0161c18] 列八種不淨語境界者。發妄語心。緣彼見等八種。為境故也。
[0161c20] 先解後四見聞觸知者。釋此四義。諸宗不同。且薩婆多及智度論第四十。同律中釋也。若依經部。如俱舍十六。敘兩師釋。一云。有餘師說。若是五根現所證境。名為所見(五識現量境也)。若他傳說名為所聞(由耳傳生意地之境名聞也。此即教量也)。若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名為所覺(意地比量)。若意現證。名為所知(意地現量也。謂五識後及定心境也)。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於第六境。除見有三。又一釋云。先軌範師聞如是說。眼所現見。名為所見(眼識現量境也)。從他傳聞。名為所聞(同前)。自運己心。諸所思[1]稱。名為所覺(同前)。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為所知(謂耳等四識現量境。及意地現量境也)。若依大乘瑜伽宗說。且如雜集第一云。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搆應如是知者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述曰)大意同前先軌範說。瑜伽第二。第九十二。顯揚十八。並釋其義。不能繁敘。具如瑜伽注釋(次隨疏釋)。
[0162a11] 眼根五緣能通生識了別名見者。此依薩婆多宗。眼根見色。要由發識。現在根中方得見名(識者即是了別義也)。
[0162a13] 耳識能聞者。耳根能聞。而言識者。由識在根。方名聞。其義無失。餘皆准此。婆沙等論。並許此釋也。若依成實論宗。識能見聞。如上謗戒中已辨訖。
[0162a16] 意知一切俱能知故。復有疏云。意知一切俱能知。發識意故。(述曰)俱能知故者。意識自業唯知法界。若作他業亦能了知。餘十七界發識故者。疏意云。眼等諸識由意識引。故知意識亦與眼等所緣境同也。今詳。大小乘諸論皆云。三緣生識一根不壞。二境現前。三能生作意正起。詳其作意。是心所法。警心為性。自有二種。一者意識相應。能令意識心心所法引眼等識。二者即眼識等。自有作意。雖與眼識同剎那起。而亦名為令眼識生。同時因果。理無違故。前來疏意且辨前義。或通辨二。並皆不妨也(由此意識亦具三緣)。
[0162b02] 三根性鈍力用處少者。謂鼻等根。唯能局取。香味觸三。無記境界。故云用少也。
[0162b04] 心論第二偈云。二境不近受。長行釋云。二界不近受者。眼識耳識。不近境界。如逼眼色不見故。耳亦如是。逼則不聞(此釋初句)。意識者。遠近境界悉受。除自體及相應俱有。餘一切悉受(此釋第二句也)。
[0162b08] 餘一向近受者。舌鼻身識要近境界。依緣無間故(依謂識所依根也。緣謂識所緣境也。根境無隔。方能受也)。
[0162b10] 三根神通性者。雜心意云。眼耳二根成眼耳通。意根具成餘四通也。
[0162b12] 不見等四以無為境者。疏意云。發妄語心。緣彼無見無聞等事。以之為境。而違此境。以發妄言也。又總略辨疏中意者。不見言見。[2]違境寬所稱體狹。謂所違境總有四種。一者無見。二者聞。三者觸。四者知。故云寬也。而發言見。故云體狹也。不聞等三。准此應知。因辨下文。見言不見者。所違境狹。所稱體寬。謂唯眼見為所違境。故云狹也。而口發言便有四種。一不見。二聞。三觸。四知。故云寬也。餘三准此。
[0162b20] 下正辨妄中但對不見舉見對見舉不見不廣分折者。懸談次後六心文也。謂六心但言不見不聞不知。而言見聞觸知者。其文[3]及是不廣分折也。若廣分折者。即如章中。若依上文已下。是對見舉不見。反此應知。亦是不廣分折也。若廣分折者。即如章中。若舉見等。發言不見等。亦應并聞等已下。是也。
[0162c02] 初三五俱違句二四六單違心者(二四六亦名境順心違)。此中境者。如上大妄戒中辨三種境。此等妄中唯約實事境辨也。謂此實事。望口說邊。以為違順也。若望自心所現之境。即是六句悉皆俱違。且如第二心云。不見有見想。此想心中。亦有所現色相當心。今違此境。發言不見。豈非心境俱違也。餘句准此。
[0162c08] 有疑妄即無疑二者。問前云謂三妄心。義不得來。何以今言彼有疑妄。即是小妄無疑二心也。答此謂義來。文不來也。然諸學者必須明記謗及小妄兩處六心。方可尋疏校量差別也。
[0162c12] 第二以想受行等者。等取心也。謂配成實識想受行四心也。准成實宗。五識無染。亦無離染。由斯五識無善惡行。何處得有行心見[虎-儿+巾]及得冷觸。以此二境是眼身境故也。解云。由眼身境。流入行心。思量損益等也。疏中意者。見欲觸三並配行也。忍配受也。想配想也。心配識也。今詳文意。見者是慧簡擇為義。忍是勝解印持為義。此二即是大乘之中五別境數也。欲謂希求。觸謂三和。想謂取像。此三即是大乘之中五遍行數也。即心王了別為義也。此中即辨五个心所一个心王。准薩婆多。通大地數。總有十法。此五即是彼十之數。故知宗通大地法。有此五數。并心王。合為六也。由通大地。遍一切心。是故偏舉也。此釋決定。勿復疑之。
[0163a01] 即列五妄者。十律第九云。有五種妄語。有入吉。有入提蘭殘夷。夷殘可知。入蘭者。不具足夷殘是也。入提者。無根殘謗也。入吉者。除四妄語。餘妄語犯吉(除上四是)[1]及妄語體者。凡妄語體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等。體非聖語。其初三五。即是此體。而二四六不見言不見等。相中似實。故且不名體也。
[0163a07] 復應言有疑便說開前二六中各三四句。復應言無疑便說開前二六中各五六句者。覺云。此釋不然。前既已說開初三五。故今不應更說開三。及開第五也。
   ○毀呰戒
[0163a11] 梵云鄔那末奴沙婆[木*(刀/巴)]。此云減人語也。謂是損減他人故也。即是毀呰義也。
[0163a13] 緣起中百車者。姬周升法。三升當今一升。總計三十石餘也。
[0163a15] 五百結者。相傳釋云。九十八使。分為五品。合有四百九十。并根本十使。合為五百。或除十使。而加十纏(俱舍頌云。纏八無慚愧。嫉妬并悔眠。及掉舉惛沉。或十加忿[雨/復])。今詳。智度論第八云。迦旃延子阿毗曇中。說九十八結十纏。為百八煩惱(迦旃延子。二百年時。造發智論。即是有部祖師也)。犢子兒阿毗曇中。結使亦同。纏有五百。(又云)纏者。有人言十纏。有人言五百纏。唯彼論文。今此律云五百結者。譯之誤也。應言纏也。然法藏部與犢子部。同時興世。故所執義。容可相同(謂並三百年出也)。若言此律是法上。即從犢子部出。故所執義仍同本計也。此部既無。論文廣釋。故不可言分九十八為五品等。但知宗別耳。
[0163b02] 祇律第十二。種姓下者。汝是旃陀羅剃髮師等。中者中間。種姓上者。汝是剎利婆羅門種。作是語。欲使彼羞。業下者。汝是屠兒賣[月*者]捕鳥等。中者汝是賣香坐店肆田作人等。上者汝是居金銀摩尼銅器店肆人。相貌下者。汝是瞎眼曲脊跛脚搕頭鋸齒。中者汝太黑太白太黃太赤。上者汝有三十二相圓光金色。病者一切盡名下。汝等疥癬乃至癲狂。罪者一切盡下。如犯夷殘提提舍尼越毗尼。罵者盡名下。婬逸穢。
[0163b10] 一切惡罵。結使盡名下。汝是愚癡闇鈍無知。猶如泥團。如羊白鵠角鵄。
[0163b12] 祇律有一類偷蘭。輕於提罪也。
[0163b13] 心悔者。謂責心悔。不同單言越毗尼者須對手也。
   ○兩舌戒
[0163b15] 論中鬪亂大比丘等者。多論第六。如上義門中引。十誦第九亦爾。伽第二亦云。比丘邊兩舌提。尼等四眾邊吉。尼向僧邊吉(或可此等部別也。以其伽論小妄毀呰兩舌等。並說相書等吉故也)正是虗辭者。不然。傳實亦犯故。
   ○女同宿戒
[0163b20] 五分第八。女人乃至初生。章云具非。具非五分文也。
[0163b21] 祇三趣者。彼第十九云。若牛驢等。擎頭時未得罪。委頭眠提。雌狗舒頭無罪。屈頭眠提。鵝鷄屈頭著翅下提。象正立時無罪。倚眠時提(畜生既犯。非人准知)。
[0163b24] [2]眠中小女犯者。祇云。若多比丘在房同眠臥。母人抱女兒入。一切眠比丘提。若維那知事人。應語言。汝正竪兒抱入。准此律中。小應不犯。下釋相中。人女有智。命根不斷故也。
[0163c04] 十誦十六云。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人若坐若臥。名為宿。准此律。開文中坐不犯。十誦又云。通夜坐不臥不犯。
[0163c07] 他舍有女宿。孔容猫子入犯也。多論第八。畜女堪作婬者提。若不堪作婬。石女根壞。鬼神女天女鵨雀等吉羅(此等部別。不必須依)。
[0163c10] 寄相似犯者。犯同宿。然實端坐。故不犯也。
[0163c11] 無癡人者。十誦律。阿那律雖得羅漢。不應與女共宿。如[3]熱飲食。人之所欲。女人於男亦復如是(此說餘人。不談羅漢)。祇云。若佛生日得道日等大會。若通夜說法。當在露地。若風雪寒者。當入屋正身坐。若老若病不能坐者。當鄣隔。鄣隔不得用疎物。高齊肩腋。若道行入聚落宿當別房。若無屋當露地。若風寒當入屋正身。若老病當作障。若無者。女人可信。應語言。汝先眠。我坐。比丘欲眠時。語令起。我欲眠。汝莫眠。眠者汝無福。
   ○未具同宿戒
[0163c20] 伽論與女無過三罪。無文也。
[0163c21] 若曾與男二夜竟等。伽論第二有文也。
[0163c22] 尼戒中者。尼戒本也。
[0163c23] 牒制隨開者。多論第八云。若都不聽。或有失命因緣。(乃至)以怜愍故。得共二宿。以護佛法故。不聽三宿。十誦十五云。二事利故。一者為沙彌故。二者為白衣來至僧房故。
[0164a03] 僧祇十七有清信人。為佛作廁。佛雖不須。順世故受。羅云露眠。時夜風雨。到世尊廁。枕廁板臥。夜有黑虵。亦畏風雨。欲入廁中。佛常觀眾生。見虵欲入畏惱羅云。即放光明。自到廁上。以金色細滑手扶起。拂拭身上塵土已。將入自房。指示床前言。汝此中住。如來已與弟子制戒。是故順行此戒。是故世尊跏趺坐到地了。十誦。廁中宿佛恐螫。來為說偈云。汝不為貧窮。亦不失富貴。但為求道故。出家應忍苦。將至房中。到地了已。語諸比丘。是沙彌可怜愍。無父母。若不慈愍。何緣得活。若值惡獸。得大苦惱。親里必嗔言。沙門釋子能畜沙彌。而不能守護。呵已制戒。見論十五云。所以入佛廁者。以淨潔。多人以香華供養。是故入中。
[0164a15] 未具同宿犯由於宿後開二三宿開宿永無一宿犯者。因宿太急。開至三宿。故無一宿也。軍中由觀。後藉緣故。開二三宿。別立過三戒。
[0164a18] 然觀軍。
[0164a18] 宿因[1]宿緣開見軍不犯等者。觀軍之時。晝見即犯。不待明相。故次釋云。然觀軍非宿。若爾觀軍亦有開不。故次釋云。因三宿緣。傍開見軍。非正開也。
[0164a21] 乃至是故不類者。不類[2]同宿開宿。宿類同故。是正開也。
[0164a23] 屏敷中本心蹔去。開其三宿。本決永去。出門時犯也。
[0164a24] 見論十五云。乃至以衣縵作屋亦犯。若多房共一戶亦犯。除別有戶。(又云)若四周各向裏開戶。共一大戶。出入亦犯。若別有戶不犯。(又云)若屋相連接大。乃至一由旬同一戶亦犯。多論第八云。若共宿。二夜已移。在餘處過一宿已。還共同宿無過。祇十七寒雪等同前戒。應知其相。
   ○同誦戒
[0164b07] 多論第六。為分別言語令分了故(章中脫令字也)。
[0164b08] 文言與長者誦佛經者。五分第六。初緣聽教白衣誦經。時諸比丘種種國出家。音句不正。居士譏呵。云何晝夜親承。而不知男女黃門二根人語等。佛呵居士。因制不教。後復來求。開不並誦(西方聲明有三種聲。一者男聲。二者女聲。三非男非女聲)。僧祇十三。有婆羅門嫌言。而中喡喡似如童子在學堂中學誦聲。亦復不知何者是師。誰是弟子。彼人見已。不生信心。
[0164b15] 表三行理周者。諸惡莫作等。上之三句。如次即表戒定慧三行也(如上結戒六門中辨)。
[0164b17] 論云齊聲句異者。多論第六也。
[0164b18] 表止行不周者。止即戒也。
[0164b19] 專是過體者。前制意中。多論云。為分別言語。令分了故。今令不分了。故是過也。
[0164b21] 資神之益名曰句味者。今詳梵本云便膳那。此云文也。舊翻為味。其義失也。西國呼文。呼扇。呼鹽。呼男女根。並名便膳那。謂文為依。能顯名句。扇能顯風。鹽顯食味。男女二根顯其報別。由義相濫。故謬譯也。譯既有失。疏釋亦非也。
[0164c02] 表名體理圓名為字義者。此釋亦非也。今詳。律中略舉悉談章中五字也。然悉談章四十九字。是諸字本。多未因義。以二二合三三合。方有所因。故不應云表名體圓也。且悉談章有十四音(或十二音或十六音)。[褒-保+可](烏可反)阿伊(上聲呼)伊(平聲呼)鄔烏理釐(力之反)釐(烏淣反)奧菴惡(此上十四音。二二相對也。前之八字二二對中。各前短聲後是長聲也。後之六字二二對中。各前長聲後是短聲也)次有五五二十五字。名為比聲。第一五者。迦(俱婀反)佉伽(舌根間聲而輕)伽(喉中聲而重也)俄(魚迦反。仍以上聲呼)。第二五者。遮車闍(舌頭聲而輕)闍(喉中聲而重)若(耳者反)。第三五者。吒咃(丑家反)荼(上齶聲而輕)荼(喉中聲而重)挐(上聲呼)。第四五者。多他陁(舌頭聲而輕)陁(喉中聲而重)那(上聲呼)。第五五者。婆坡婆(唇吻聲而輕)婆(喉中聲而重)摩(上聲呼)。次有八字。名為超聲。野羅(理假反)羅(魯我反)婆(蒲我反)奢(上聲呼)沙(上聲呼)沙呵(此二合為一字)乞叉(楚荷反。仍合呼之為一字)。今律文中。[3]呵(是十四音之首)羅(是超聲中第三字)波(是比聲中第五五中字也)遮(比聲中第二五中字也)那(是第四五中字)。且如波字。比前十四音者。除理釐聲。比餘十二成十二字。謂應說言。簸波比(晡以反)比(晡夷)補晡閇(補米反)沛(補毒反)布寶泛(布憾反)博(白餘二十四字。各成十二。准此應知。然此等字。且以漢字替之。實亦難同也)。言悉談者。此云成就義也。往在洛陽大福先寺。親見淨三藏。勘此戒本中。四分梵本云。鉢陀(此云句也。今律文云句義也)阿[少/兔]鉢陀(此云隨句也。今律云非句義也)便社那(此云文也。今律文云句味也)阿[少/兔]便社那(此云隨文也。今律云非句味也)惡叉羅(此云字也。今律文云字義也)阿[少/兔]惡叉羅(此云隨字也。今律云非字義也)此中義意。齊聲同誦。名之為句。連聲逐唱。名為隨句。及以文字亦准此知。律義意同也。經論中意。顯義周圓。名之為句。是故律云諸惡莫作等也。亦應更有名及隨名。詮法自性。目之為名。如言諸行。目有為體也。復言無常。即顯諸行定非常住。既亦間於常。顯差別義。義既周足。即名為句。故論中云。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問何故不言名及隨名。答句中以含故。律不說也。問文即是字。應無差別。答文雖是字。而義有異。謂顯名句。即說為文。故此律云眼無常。意辨文體。能顯眼名及無常等也。若論字者。西方釋為無異流轉。且如阿字。於善惡等一切語中。並不改轉。故云字(且正傍談還依疏釋)。
[0165a12] 若聲聞諸天佛力加已下。祇第十三文也。
[0165a13] 文言書授者。謂手書而口唱。非謂直爾書授。故文言了了不了了等也。
[0165a15] 開文言同誦者。多論第六云。若二人俱經利並誦無犯。不得合唄。若比丘無處受誦。乃至得從沙彌尼受法。但求好持戒重德人。作伴證明耳。亦得從白衣受法。但不得稱阿闍梨。如是展轉皆得受法。但消息令不失威儀。祇第十三云。若僧中唱說偈時。不得同說一偈。得同時各各別說餘偈。
   ○說麤戒
[0165a22] 文中六羣語白衣等者。僧祇十四。有居士請多比丘。有一長老。行摩那埵在下行坐。優婆夷言。尊者先在上。今何故乃坐此中耶。跋難陀言。汝阿闍梨。小兒時戲。由故未除。彼聞已作念。我阿闍梨。故當犯小小戒。在此下坐。即捉餅[邁-禺+主]。擲地而去。作是言。尊者取食。語已入房。掩戶一扇。而說偈言。出家已經久。修習於梵行。童子戲不止。云何受信施。
[0165b05] 牒制隨開文言。不知麤惡非麤惡者。內心不知為犯何罪。直向俗說。某甲犯罪。後方知彼實犯麤罪也。
[0165b07] 出血破僧。調達所犯。身子既畏。明知即是麤罪所攝也。
[0165b09] 不同十律者。彼無正文。然十律五十一云。若謗出血壞僧並得偷蘭。准彼文中。二逆既與謗夷不同。故知三逆非麤罪攝。故多論第六云。若說出血壞僧。及一切蘭。得突吉羅(多論釋十誦故)。五分第六文言。僧所羯磨人當隨僧教。若教向甲說。而向乙說。教說此罪。而說彼罪。皆提。
[0165b15] 文言了了提者。多論云。為大護佛法故。若向白衣。說比丘罪。則前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壞塔像。不向人說比丘過惡。若說則破法身故。十誦五十二云。若在界內。向界外人說(或時反此)。得吉。在界內提開文云若白衣先聞者。祇十四云。若有問言。彼比丘犯婬酒者。比丘應問彼言。汝何處聞。答我某處某處聞。比丘應答。我亦如是處聞。若未羯磨問者。答言後自當知。
   ○得道戒
[0165b24] 論云者。多論第六也。
[0165c01] 神通聖能者。且約聖說。理實異生亦得五通也(除漏盡通)過有增微。[1]僧者須制。微或不論也。
[0165c03] 文言善思惟者。即上文正憶念也。正定即彼正受也(廣釋並如大妄戒中)。
[0165c05] 非類非同意者。文中先明非同意罪。次明根力等。向未具人說。名曰非類。又解。非類即是非同意也。以其非同意境。非是犯提之境類也。驗上大妄戒中疏意即知。此後解勝。
[0165c09] 開文云增上慢不犯者。若爾實得自說。尚得提愆。慢說欺他。如何不犯。答為護他人。故制說實。如下文中。佛告目連。止止不須復說。諸比丘不信汝言。以不信故得多罪苦。諸比丘勿起不信。長夜受苦。若論慢說。既是不實。不信無罪。然由心實無不實愆。故使夷提並開不犯(准向引文。即是目連為不同意緣起)。
   ○說法戒
[0165c16] 多論第六云。五語者五種語。色陰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六語可知)。見論十五云。一句經文。五句義疏。合成六句。不犯。多云。有智男子。若方類不同者。一切不聽。男子必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亦不得。以事同故。祇十三。若七歲。若過七歲。雖過七歲。不解語義。亦名無智。(又云)眾多女人欲。聽法。各各得為說六句。應語第一女言。我為汝說六句。說已復語第二女言。為汝說六句。如是眾多無罪。比丘出已。語女送出與別。若呪願言。使汝盡苦際得提。若言使汝無病安樂無罪。復詣餘家。先女後來。比丘見已。語言可聽。得提。雖見不共語。直為諸女說法。先女雖聞無罪。多論即言先女邊得罪。若不知前女在中者不犯。(又云)若轉經者。亦事事提。
   ○掘地戒
[0166a05] 此二戒者。謂一掘地。二煞草。彼論云。三更加不得擔(擔羊毛也。如上義門中已引)。
[0166a07] 或二或三者。一經四月如本。二雨漬如本。又一經四月。二被雨。三如本也。
[0166a09] 不問覆露者。不然。開文云。若除房內土不犯。僧祇第十。畜寶戒中。舉金銀時。若是生地。教淨人知。若是覆處死土。若自掘。若使少年比丘掘。(述曰)故知屋下乾地。掘之不犯。若新屋下。地猶生濕。即應不開也。
[0166a13] 文言燃火提者。見論十五云。若地被燒亦非真地(謂已曾燒壞之不犯。又云)。若犯火燒手。擲地不犯。僧祇十九。若被雨地。傷如蚊脚提。(又云)若欲壞壁。當使淨人却泥。後自得擿至基際。若壁不泥。已曾被雨。使淨人擿兩三行後。自擿至地際。死土被雨已。不得自取。使淨人取。盡雨所洽際。後自取。無罪。新雨後不得自抒井。若淨人小不能者。當先下淨人擾而濁。然後自抒(池水亦爾)。若泥被雨後。不得自取。大小行用水。持手摩地提。若[泳-永+瓦]瓶器在露地。(乃至)種種物在覆地。雨後比丘不得自取。
   ○壞生戒
[0166a23] 犯緣亦同。同前戒也。改名為異。
[0166a24] 初略釋四句者。謂第五句寄下廣中釋之也。
[0166b01] 鬼村者。准十誦律。通於鬼畜。總名為鬼。十律第十云。鬼村者。謂生草木眾生依住。眾生者。謂樹神泉神河神舍神交道神市神都道神。蚊虻蛣蜣蛺蝶噉麻虫蝎虫蛾子。是眾生以草木為舍。亦以為村聚落城邑。
[0166b05] 見論十五。憂尸羅香莩也(疏作香菜誤也)。見云[卄/提]見多。此二種樹。唯見交廣有。餘方不見(謂交州廣州有之也)。見云。蘇摩那華香氣。與末利相似。末利華者。廣州有。其華騰生也。
[0166b08] 就地離地俱提者。意說生種有生性故。縱根離地。壞亦犯提。如糓子等。豈假有根耶。
[0166b10] 假名命者。依成實宗。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名。[1]即此眾生有名。即此眾生有名無體。名曰假名。於中命根體亦是假。離陰無體。
[0166b13] 文言看是知是者。五分第六云。若比丘一一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復語言汝看是。若不解。復語言我須是。若不解。復語言與我是。
[0166b16] 僧祇十四子種者。如十七種穀。當作火淨。若脫皮淨。如狗驎提國作糓聚。畏非人偷。以灰遶上作識。此即為淨。如摩摩帝有倉糓未淨。畏年少比丘不知法。使淨人火淨至食盡。比丘恒得語言舂去不犯。(又云)裹核種者。如酸棗等。應抓甲淨去核而食。若欲合食核者當火淨。多論第六亦爾。
   ○異語戒
[0166b23] 口餘三過者。一妄。二毀。三兩舌也。
[0166b24] 身業綺名觸惱者。尊者曰。此不然也。
[0166c01] 如文觸惱者。喚來不來。乃至不應語便語。故知觸惱亦通口業。故應釋言。問此答彼。名為餘語。餘語唯口業也。故違禮式。稱為觸惱。觸惱通二業也。
[0166c04] 文言未作白便作餘語者。於行者有違。故律制犯。若為有益。亦有開義。故僧祇十四云。若人問比丘言。從何處來。答言。過去中來。何處去。答言。未來中去。何處眠。八木上眠(床有四木。并四脚為八也)。何處食。答言。五指食。如是不正答者。越毗尼。若賊來入寺中。問比丘言。示我僧物。比丘不得示。復不得妄語。應示房舍床坐等。若問塔物。應示塔邊供養具諸器物等。若言示我淨厨。應示釜鑊盆器等。若屠家畜生走。不得示處。應言看指甲看指甲。胡音。與不見同。阿練兒處囚走。問比丘。如上畜生中答。若僧中問異答異提。眾多人中。和上等諸長老前。答異越。今三藏云。獵師逐鹿入寺。問苾芻見不。應設方便觀空觀爪。答獵師曰。納婆鉢奢弭。或云諾佉鉢奢弭。言納婆者。目虗空也。鉢奢者是見也。弭是我也。即是我見虗空之義。又諾佉者。爪甲也。鉢奢等同前。語雖如是。其意則異。且如納婆。雖目太虗。亦詮無義。據此亦是我見無義。既實見鹿。不得言無。寄覩太虗。傍通無義。欲令獵者謬解而歸。又諾佉者。雖目爪甲。亦通無義。餘釋同前。
[0166c22] 上坐喚者。須是如法事。
   ○嫌罵戒
[0166c24] 面嫌者。釋相中云。面見譏嫌也。
   ○露敷戒
[0167a02] 祗十四云。捨離二十五肘提(非是出門二十五肘也)。
[0167a03] 文勢到似者文言僧物者未捨與僧(疏主意云。此是寄僧未定入僧。不舉小罪。古師所辨。第三句物到。似初物也。今詳文意。人與爾許。少則更添)。為僧者。為僧作。未捨與僧(今詳文意。捨爾許物。未定何眾也。疏意亦爾[1]〔屬僧〕)者。已入僧已捨與僧(用爾許物。已入此眾。疏意亦爾)。有古律本云。僧物者已捨與僧也(此即當前第三物也)。為僧者未捨與僧也(當前第二物也)。屬僧者已入僧者。已入僧而未捨(當前初物)。今詳。古師依此後本。故與疏主一倍相翻。疏主不知有此律本。故云到似也。然尋古師所憑律本。即是[2]又真三藏佛陀耶舍初譯律本。後有晉國沙門支法領。從西國還。遂更重勘。時時改之。即是疏主所憑本也。
   ○強敷戒
[0167a14] 我為彼有者。以相親故。我有即是彼有也。十誦十一云。若比丘為惱他故。閇戶開戶。閇向開向。燃火滅火。燃燈滅燈。若唄呪願讀經說法問難。隨他所不樂事作。一一提。
   ○牽出戒
[0167a19] 春冬房者。春冬非是分得。既有通義。牽出過重。故犯提罪。若是夏中分得屬己。牽彼出時。情過是輕。但犯小罪也。僧祇十四。若抱柱。若捉戶。若倚壁牽離。一一提。若口呵遣。隨語離一一提。若比丘嗔恚虵鼠駈出越。若作是言。此是無益之物。駈出無罪。
   ○虫水戒
[0167b01] 隨開中文言不知無犯者。即是有作無想一向本迷也。
[0167b02] 五分第六。有虫疑亦犯提。若諦視不見。囊漉不得。不犯。十誦十一。境想六句。虫水虫想。有作無想。有虫疑(此三句並提)。二句吉。一句無犯可知。
[0167b04] 多論第六。如章所引。第八又云。一時舍利弗。以淨天眼見空中有虫。如水邊沙。如器中粟。無邊無量。見已斷食二三日。佛勑令食。凡制有虫水。齊宍眼所見。漉囊所得。不制天眼見也。凡用水法。應取上好細疊縱廣一肘。作漉囊。令一比丘持戒多聞。深信罪福。安詳審悉。宍眼清淨者。令其知水。如法漉水。置一器中。足一日用。明日更看。若有虫者。更應好漉。以淨器盛水。向日諦視。若故有虫。應作二重。若故有虫。應三重作。若故有虫。不應此處住。應急移去。僧祇十五。營作者須水。若池若河若井。漉取滿器者。無虫然後用。若故有虫者。當重囊漉諦視之。若至三重故有虫者。當更作井。如前諦觀。若故有虫者。當捨所營。至餘處去。漉水法。當竪三木以漉囊繫之。以器承下。漉囊中恒停水。數倒着井中。虫生無常。或先無今有。或今有後無。是故比丘日日諦觀。無虫便用。已上論律文也。此律下文宏墎者。應作橫墎字也。橫者說文云闌木也。郭謂恢廓也。在外廓落之稱也。宏大也。宏非此義也。
[0167b22] 五十同爾者。謂上來諸相大約同也。淨三藏云。每於晨旦必須觀[3]永。濾水法者。西方用上白氎。東夏宜用密絹。其絲細勻。經緯停緻。或以米喿。或可微煑。生絹虫過。存驗自知。可取姬周四尺為量。半腰中疊。一邊縫合。兩角牽開。其兩角[4]牽開其兩角頭。仍各施帶。兩畔安紐。橫杖張開。即羅樣也。其縫羅法。細緣却刺。兩道行鍼。務取無孔。使虫不出。繫羅兩柱。中間著盆。使承羅下。若上傾水。鑵要入羅。逐長細寫。如其不爾。虫隨水落。墮地墮盆。還損虫也。汲水了時。先以淨水用淋鑵底。再三令淨。中以水盪。務令虫盡。方得將鑵淨處置之。汲未了間。鑵勿置地。恐虫墮地故也。於是取先濾竟之水。置新漆器安竪塼。或可別作觀水之臺。以手掩口。良久視之(若銅器中觀者。其虫白色。與器相似。不得見也)。若見有虫。倒寫水中。以餘淨水盪觀水器。使虫淨盡。且翻虫羅以水淋淨。應准論律二三重漉。三藏又云。若六七月。其虫更細。生絹十重。虫亦直過。樂護生[5]看。應務令免。漉水既訖。即可翻羅。要使兩人各捉一摕。翻羅令入生器中。以水遍澆羅中三遍。外邊復以淨水遍淋。務令虫盡。其放生器作小水鑵。令口直開。猶如桶形。底更安鼻。鼻繫長繩。傍安鈎。其鑵糸放下井中。縱囊脫鈎再三入水。然後抽出。若不爾者。井上翻羅。定應著堓。設令到水。仍恐傷生。故應存意也。時有作小圓羅。纔受一舛兩合。生疎薄絹。元不觀漉。懸著鉢邊。令他知見。無心護命。日日招愆。師弟相承。用為傳法。誠哉可難。良足悲嗟。其觀水器。人人自畜。放生之鑵在處須有。瓶中之水[6]足悲嗟其觀水器人人自畜放生之鑵在處須有瓶中之水經夜更觀(先漉經宵皆應准此)。
   ○看覆戒
[0168a02] 具緣中使人人覆者。戒可自覆亦犯也。
[0168a03] 文言屋便摧破者。多論第七。闡那作房。即日崩倒。作此大房。用三十萬錢。功用甚大。諸比丘為檀越說法。房雖崩倒。功德成就。房未壞時。佛已到此房中。即是受用。佛是無上福田。佛既受用。功德深廣。不可測量。又云。房始成時。有一新受戒比丘。戒德清淨。入此房中。已畢施德。設起億數種種房閣。設有淨戒比丘。蹔時受用。已畢施恩。何以故。佛無量劫脩行成道。始體解木叉。以授眾生。木叉是背世俗。向泥洹門。凡房舍等是世間法。是故一淨戒比丘若蹔受用。已畢施恩。今三藏云。此是造寺。非是大房。今詳。部別也。
   ○不差教尼戒
[0168a14] 有少德行者。尊者云。設令無德。計亦必犯也。
[0168a14] 增五云。若具持木叉(一也)。多聞(二也)。善語慈心。辨說了了。[1]今聽者得解(三也)。不為佛出家。而犯重罪(四也)。二十臘若過二十臘(五也)。
[0168a18] 一違八敬之教二違本要期受戒之心者。隨行與受。開此二別。
[0168a20] 所以然者為明教[2]戒師難等者。此問意言。所以須舉此文來答。如章。
[0168a22] 此是般陀得道之偈者。見論十六云。般陀者。漢言路邊生也。其母本是大富長者女。與奴私通。逃至他國。後即懷胎。臨欲產時。憶母欲還。至於半路。以生一男。慙愧父母。却還家。後復懷胎。半路生男。如前還歸。後送二兒。外家養活。其外父母。臨欲終時。以其家業。悉付二兒。後因聞法。兄便出家。得阿羅漢。其弟久後。心自念言。兄捨家業與我。如人嘔吐無異。即往兄所。求欲出家。兄即度之。教其一偈。四月不得。兄念鈍根。即牽袈裟。令出門外。般陀啼哭。不欲還家。佛觀可度。安慰其心。觀將得道。說入寂偈。遣聞此偈。即得羅漢。婆沙百八十云。室羅筏有婆羅門。婦數生男子。生已輙死。後產一男。棄之大路。經久不死。故名大路。後復生子。棄之小路。尊者大路。利根見行。出家得道。尊者小路。愛行鈍根。於後未久。父母喪亡。財寶散失。大路愍之。度令出家。授一伽他。身語意莫作。一切世間惡。離欲念正知。不受苦無義。雨四月中懃苦習誦。牧牛羊者在路聞之。誦皆通利。彼猶未得。過雨四月。處處苾蒭來謁世尊。每日晨旦。新學苾蒭皆往鄔波陀耶。阿遮梨耶所。受文請義理所[3]忘。小路効他將出房戶。兄問何往。答言。欲往鄔波陀耶所。受文請義。理所廢忘。其兄語言。我即是鄔波陀耶。更何所往。然彼小路是應呵擯而入道者。兄搦其頂。曳出房外。叱言愚人。我四月中。授汝一頌。牧牛羊者誦皆通利。汝猶未得。而今乃言欲往他處。小路被擯。誓多林門啼泣而住。佛從外入。見而問之。可憐小路。何以啼泣。彼以上事。具白世尊。佛以神力。轉彼所有誦伽他障。尋時誦得。復別授以除垢之頌。語言。今日苾蒭外來。汝可為拭草屣上塵。小路敬諾。如教奉行。至日暮時。有一苾蒭。草屣極垢。小路拭之。一隻極淨。一隻苦拭而不能淨。即作是念。外物塵垢蹔時染著。猶不可淨。況內貪欲嗔癡等垢。長夜染心。何由能淨。作是念時。彼不淨觀及持息念便現在前。次第即得阿羅漢果。問小路何緣如是闇鈍。答尊者小路。於昔迦葉佛時。彼佛法中。具足受持彼佛三藏。由法慳垢。覆蔽其心。曾不為他授文解義。及理廢忘。由彼業故。今得如是極闇鈍果。有說。彼尊者曾於婆羅痆斯城。作販猪人。縛五百猪口。運置船上。度至彼岸。及下船時。氣不通故。猪皆已死。由彼業力。如是闇鈍。有說。尊者昔餘生中。曾閇塞瞿陀獸窟門。令不得出。在中而死。由彼業故。闇鈍如是。
[0168c13] 上有半偈正明定慧者。顯道諦也。
[0168c14] 下一偈半正明所治者。顯滅諦也。
[0168c15] 亦可通有者。既有定慧。必由戒生也。
[0168c16] 解除貪患者。除貪縛也。
[0168c17] [4]揃除無明癡心八使故曰調伏我慢者。十使之中。前文已辨斷貪恚訖。今明餘八。即是五見慢疑無明。此准成實。一切煩惱即癡差別。離癡之外更無別體。故云癡心八使也(薩婆多及大乘八使。各自有別體)。此疏意云。文中且言調伏我慢。理實具足斷八使也。前來雖爾。今詳文意。此之兩偈顯六出界。六出界義。上大妄中已略敘訖。今且配文。入寂者。歡喜見法。得安樂者。以無相心出離相界也。無恚最樂者。謂慈無量。與有情樂。無嗔為性。出離恚界也。不害於眾生者。謂悲無量。拔有情苦。不害為性。出離害界也。世間無欲樂者。謂喜無量。慶慰有情。小乘即以喜根為性。大乘即以無嫉為性。於他世間興盛事中。自無希欲。不生不樂。其心安樂。喜慰於他。此即出離不樂界也。出離愛欲者。謂捨無量。能治欲貪。無貪為性。出離欲界也。調伏我慢等者。空解脫門。能治非想。四蘊我慢出離我慢界也。准瑜伽十四。為超三[1]界。難超越故。立六出界。謂四無量超下欲界。無相定心。超一切相。由斷我慢。超越有頂。此即顯斷三界惑盡也。又此偈意。以無相心。創入見道。斷見道惑。次四無量。斷欲脩惑。次空解脫。斷上界惑也(此釋決定。勿復生疑)。
[0169a13] [2]種聲聞因緣等者。謂種三乘順解脫分善也。
[0169a14] 三科法門。謂有三種法門科段也。一者五分法身。二者八大覺。三者十二因緣。八大人覺者。此是大人之所覺悟。名大人覺。故瑜伽五十九。辨煩惱斷已。有多種相。謂八大人覺等。一少欲。二知足。三出要。謂道體即慧也。四進業者。謂精進。五捨[3]雜者。謂遠離也(遠離有兩。一身遠離。獨處閑靜。智度云[4]〔敢〕近三里。遠更益[5]〔喜〕二心遠離。俱舍二十二。離不善尋。智度七十二。離五欲五葢)。六趣善。於中含兩。一念。二定。八不處憒[朿-木+大]。謂離戲論也(撿瑜伽五十九及瓔珞本業上卷)。
[0169a22] 初及九十此之三德身口業色為體者。並由持行。身語表無表為體。故云業色也。
[0169a24] 餘九利他者。覺云。此亦不定。若不多聞。有不學等吉。既離此過。亦即自利也。今詳望離過邊。即戒律具中攝。故章釋者善。
[0169b03] 感得清淨四大者。謂得造聲四大也。片是報法。顯異宗義也。故婆沙百[6]十一八云。謂犢子部分別論者。欲令音聲是異熟果。若依薩婆多。聲非異熟。
[0169b06] 辨異義在可知者。如下釋名中辨也。
[0169b07] 母云善解脩多羅等者。誤。應言見論十五云。多聞者。解一阿含。或言二阿含。是名多聞法師。問何以不言知阿毗曇。答曰。若能知阿毗曇最善。若下根者知律及脩多羅。亦得教授(已上論文)。見云。何以言音聲流利。答女人多貪著音聲。然後聽法。
[0169b12] 論云汙尼三眾者。見論十五也。
[0169b13] 犯餘罪未悔不具於初者。意顯未悔。雖同汙尼並不具初。論其悔已。義即有別。故次釋云。故須第九等也。
[0169b15] 年少輕躁。亦是見論釋也。
[0169b16] 教授者。文言八不可違法是也。
[0169b17] 下有正文者。云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而往與說八不可違法者突吉。疏主准此云。說八敬吉。尊者云。恐不然也。戒本分明教授得提。釋中又云。教授者八不可違。明說八敬亦得提罪。若爾下文云何釋。答既言或非教授日往。故知舉敬。以結日非也。又五分第七云。教誡者說八敬法。若不差教誡尼。語語提。若爾何故不舉說法。以結日非。答文中且顯舉敬日非。顯法日非。舉法結提。顯敬結提也。
[0169c01] 斯事皆宜者。謂斯敬事一切皆宜。不但局八也。五分第七。般陀問尼。曾聞八敬不。答言曾聞。復語姉妹更聽(即列八也)。
[0169c04] 不得先受衣食者。僧祇三十云。若有人請尼食者。應語先請上尊。若言我於彼無敬心。正欲請諸尼者。應語言我亦不受。若言我已曾請。若爾者應受。下至先與僧一團食。尼後得種種好食。無罪(請與尼作房。下至先與僧一蚤厨。得受大房無罪。若請與床。先曾與小床。後受好床蓐無罪。廣說准上)。
[0169c09] 了論尊法。明了疏云。尊有三義。一佛為世尊。是佛所說。故名尊法。二敬世尊。三若受此八法。能令此人成尊。舊翻八敬。此非彼名也。
[0169c12] 二部僧中等者。明了疏云。八尊法中。若隨犯一。名隨部聚。依輕重悔。言摩捺多。懺謝眾僧也。非是殘家行法。以摩捺多通故。
[0169c15] 問難比丘者。論疏云。舉罪也。
[0169c16] 教學者。尼設有知比丘無知。不得教言應作等也。
[0169c17] 愛道經者。彼經古譯。文相難見。今撮彼意。略而敘之。一者敬心。從僧受法(當此受戒)。二者若有新學比丘。不得輕心。而慰問云。新學[7]門勞精進乎(當此罵也)。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並居同止。四者依僧安居。共相撿押(甲音也。謂相押束。使不犯過。當此安恣)。五者不得舉比丘罪。六者請問經律之事。不得共說世間之事。七者犯戒。半月僧中自首悔過。八者百歲比丘尼。當在新受戒比丘下坐。謙敬作禮。今詳。彼經第四敬中。含安恣二。加第三敬。以之為八。即是彼寬此狹也。
[0170a02] 此律八者。束為頌曰。百罵舉受。懺請安恣。
[0170a03] 敬法雖眾不過受隨者。第四是受。第五懺是隨也(亦可第四生善。第五滅惡)。
[0170a05] 初則生解者。第六也。一者生善(安居也)。二者滅惡(自恣也)。亦可安恣立二者。向生善等。據起行說。今言安恣。是約法論也。
[0170a08] 第三四五此三吉者。第四不往僧中受戒。定不得戒。縱生輕心。輕毀此法。但得吉羅。而下尼律。不與式叉受戒得提。更有取衣不與受及本法經宿。彼但尼中自生此過。非是輕僧受法也。
[0170a12] 第二一敬義含殘提者。罵僧得提。謗中理含殘提及吉。如謗提等得吉故。
[0170a14] 得戒無優劣者。優劣皆是發戒緣故。
[0170a15] 餘受異此者。尊者云。亦可羯磨有違。如不與受。亦即犯也。
[0170a17] 若就根本愛道具八者。此中意言愛道得戒。具因八得。餘人但因第四敬得。然後差別。雖因第四。正從僧得。又約所戒。一向約具。若約所為。第四為未具。餘七為具(尋疏可見)。
[0170a21] 以有同犯者。媒謗四諫。僧已先犯。尼若犯者。即當第二。故須二部僧中懺悔。尊者曰。不禮不受亦是未制。何須獨責懺殘未制耶。今詳。制戒必令奉行。是故要須持犯方制。令授八敬任其進不。是故逆制無相違過(任其能行。即聽出家。若不能行。即不聽也。又解。制在一代。結集時。就滿足論之也)。
[0170b02] 百臘者。俗書。臘。獵取禽獸。祭先祖也。此即歲終祭神之名。經律言臘。即歲終義。或言夏。或言歲。皆是一也。
[0170b04] 一尼眾差請人時者。如尼律百四十一戒。聽白二差一尼。為尼僧。半月往僧中[1]得教授。彼獨行無護。口差二三人為伴(白二法如下文)。
[0170b07] 二囑授時者。下文云。彼當往大僧中。禮僧足已。[2]由身[3]伍頭。合掌作如是說(應加大德一心念某寺)。比丘尼僧和合。禮比丘僧。是求教授。如是三說(應言求請教授比丘尼人者好)。此之二時。須在大僧說戒前作。第三代請及差已下三時。此戒中自具可知。
[0170b12] 如祇律說者。祇第三十教誡尼有八事。一非時。二非處。三過時。四時未至。五不和合。六眷屬。七長句說法。八迎教誡。非時者。從日沒至明相未出。教誡得提(已下七種皆得越毗尼)。非處者。不得深狹處。不得露現處。當在不深不露處。若講堂。若樹下。三過時者。十四日。十五日。四時未至者。月一日。若二日。三日。應從四日。至十三日往教。五不和合者。和合已然後誡。[4]倒已應問。尼僧和合未。若不和合。應呼來。若老病等緣。聽與欲。六眷屬者。不得偏教。應一切尼僧和合已教。七長語說者。如尊者難陀。長語教尼。應作是說。一切惡莫作。諸善奉行。乃至是諸佛教。姉妹此是教誡。欲聽者便聽。去者住意。八迎法者。若聞某日比丘來。若無供人者。應請諸年少比丘。賷持華香幡蓋往迎。若無者。下至合掌。設敬代擔衣鉢。若一由旬半由旬。一拘盧半拘盧。下至出城邑聚落外迎。應勸化作前食非時漿。盡心供養。及眷屬七日勿令有乏。若無者。出己衣鉢之餘。持用供養。若復無者。下至合掌恭敬。若尼來時。不得低頭而住。應觀相威儀。若見油澤塗頭莊眼。著上色衣。擣令光澤。白帶繫腰。應呵有俗人者。不得教。勿令前人起不善心。言沙門教婦。應問餘尼。此誰弟子。應語彼師。呵令順行。
[0170c09] 斯之處定通於五時者。尊者云。此亦不定。且如囑授問可不。并迎逆。豈不通於自然界也(尼來僧寺。然未入作法。界中逢人。即囑即問故應得也)。下尼律中。不得囑四人。非[5]客非遠行。非病非無智。
[0170c13] 謂在尼法中說者。下尼單提中。百四十一戒也。前已引之。舉上時五中。第三已下三時釋之。第三時中分兩。一請二差。此律請文不具。依五分二十四云。應於說不來諸比丘[6]欲清淨時。從坐起。在僧前立。白言。大德僧聽。某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頂禮和合比丘僧足。乞教誡人。文中闕無[7]無差白二。如下文也。第四比丘僧應尅時下。問可不時也。文云彼既囑授已明日不往問。佛言應往問可不。比丘應尅期往(已下如此戒之)第五迎可知。
[0170c22] 舉不差種者。此古師亦許不差說敬吉也。尊者不許。如上已論。
[0170c24] 若日非說二者。一敬。二法也。此兩日非。俱得吉故。
[0171a01] 過由義微者。起過由僧義微也。
[0171a02] 明無不差者。無不差即是有差也。
[0171a03] 如與女宿宿即隨結。不制過三。不差亦爾。言即犯輙不制日暮。界制過三。要假非女。日暮制犯。要假僧差也。
[0171a06] 其日非教授發言即結不是由無不差後結日非者。無却不差。明即有差。此中意言。發言即結不由有差。不同日日暮暮方結。要由有差。日非既是不由有差。復亦不由無差也。見論十六。不差有日暮。不能具錄。
[0171a10] 准餘律說者。五分二十四。大僧代尼請教誡訖。上坐應答。從某甲受。若僧無所差人。有能說法者。應答。往某甲比丘邊受。若復無者。上座應答。此無差教授人。又無能說法者。汝等莫放逸。諸尼明日應來問所囑人云。竟為我白僧不。此比丘。應傳上座語語之。(述曰)理應尼受上座教已。還尼寺中。集僧索欲。梵唄已訖。使尼告云。大僧上座。今有略教。聞此語已。尼眾齊起。端身正立。立已具宣上座略教。宣已齊聲唱頂戴持。禮佛取散。開文云。至集會日。與說八不可違法。應次往與說法者。見論十五云。若不說八敬。先說餘法吉。若說八敬已。後說餘法不犯。除答問不犯(若尼先問餘法。答不犯)。
   ○日暮戒
[0171a22] 多論第七云。非佛弟難陀。往昔唯衛佛出現於世。為眾生說法。彼佛滅後。王起牛頭栴檀塔。種種莊嚴。此王有五百夫人。供養此塔。各發願言。願我等將來。從此王邊。而得解脫。爾時王者。今難陀是。爾時五百夫人者。今五百尼是。以是本願因緣故。應從難陀而得解脫。
[0171b04] 船濟處者。多人渡船經日暮也。
[0171b05] 謂因大會汎說法者。此中意云。若是差來。理犯日暮。不開尼寺。今開尼寺。明是不差。復由大會亦無輙過(大曾之時道俗同會無譏故開)。
[0171b08] 亦可以是都教授處等者。此第二釋。意說犯暮。以就城外別處。作一都教授堂。於中犯暮。如緣起中。是其義也。若在尼寺。即無此譏。故開不犯。今詳文意。僧寺犯暮。同五分說。若爾何故前戒制迎。答儻往制迎。不遮不往。何成妨難。
   ○與尼屏露坐戒
[0171b14] 因緣。露坐者。文云。在門外共一處坐。
[0171b15] 無第三人者。多論第六。要以白衣男子。為第三人。一切出家不得為第三人也。如上過五六語中引之。若准僧祇。尼益食來即不犯。去時方犯者。即是不簡男女差別。皆得為第三人也。此律開文云。不犯者。若比丘有伴下。俗女三坐開文並云。二比丘為伴。比丘亦得為第三人也。
[0171b21] 尼共俗男坐提者。下尼律中具有三戒。一食家有寶強坐。二有寶屏坐。三俗男露坐也。
[0171b23] 共比丘坐吉者。即此戒下文結尼吉也。
[0171b24] 且就道俗有寶無寶等故須離制者。道女一向無寶也(下疏云。尼境不別。無寶處齊)。俗女或有寶或無寶。不定也又開緣異僧與二女坐盡有教授不教授尼對二男並無教授者。[1]某義謬也。若僧對尼。有教授開。若對俗女。無教授開。故須道俗離制戒者。尼對二男既並無開。即應合制。何以俗男亦開三戒。對僧得吉。亦不合耶。即由此義。亦破同宿。僧對二女。尼對二男。並無教授。故合制也。是故還依初釋者好。又行中開不開異者。與尼同行。開大伴等。若俗女行。一向無開也。
[0171c09] 但屏露有異寶無寶別者(僧對俗女。總制三戒。然於三中。兩屏有寶。一露無寶。如下辨)。
[0171c11] 故有常處等者。於他夫妻。常相染處。名為有寶強坐開第四人也。若不對夫。於如是處。名為有寶屏坐開三人也。故云坐屏開四人開三人也(此則俗女屏坐。更復分兩竟)俗女制三者。前者所辨屏露有異。已顯俗女露坐戒竟。向來復辨屏坐分兩。故成三也。下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戒。是也(一食家有寶強坐。二有寶屏處。三獨與女露坐)。
[0171c17] 亦可准多五二文與衣作衣亦同犯限者。謬也。多論第七。有文可爾。五分第七。與衣作衣下二眾吉(如上與衣戒章中自已引訖)。
[0171c20] 所對有異故有兩句。其實一人也。
   [2]○尼同行戒
[0171c22] 五分第七。從此聚落至彼聚落。得提。無聚落處。如章。
   ○尼同船戒
[0171c24] 隨境業者。境可知。業者。隨一一上下結罪也。
[0172a01] 祇律十五。經一聚落間一提。若無聚落空地。一拘盧舍一提。十律十二。多論第□。分齊並同開文。
[0172a03] 彼岸不安者。直度至中。方聞彼難。遂開上下。
   ○讚食戒
[0172a05] 文言請舍利目連者。多論第七云。請大迦葉。舍利弗。大目連。阿那律。凡有五事。能與眾生作現世福田。一初入見[1]帝。二大盡智。三滅盡定。四四無量。五無諍三昧。俱舍十五頌云。於佛上首僧。及滅定無諍。慈見脩道出。損益業即受。廣釋如彼。
[0172a10] 佛上首僧者福田僧中佛最為上。正理四十八。意如此也。
[0172a12] 脩道出者。斷一切脩惑盡也。餘不具敘。
[0172a13] 多論意言。大迦葉等。或從慈等四無量起。或滅定起。作現世福故。居士請之。多論又云。尼語居士婦言。為請誰耶。答言請某。尼言。汝為辦粳米飯蘇豆羮雞宍鵽肉鶉肉。比丘食者提。乃至教以少薑著食中。比丘食者吉羅。此戒體偏讚其德犯。若尼言應請比丘。居士居士婦言。為請誰耶。答言請某。居士婦言。我已先請。尼問辦何食。答言麤食。尼言為辦粳米飯乃至鵽肉等。比丘食者吉羅。若不由讚功德。但說布施沙門功德。其福甚大。如是凡說。食之無罪(覺云。是祇律文者誤也)。
   ○一食過受戒
[0172a23] 俟(待也)。
[0172a23] 祇律十六云。若十六間一家施食。若比丘為僧事私事。事不了者。乃至十六間中宿食已。事訖當去。若復不了。不得更食。當乞食。乞食時當餘處乞。不得還從其家乞。若本作舍時。同村相助。亦不得從乞。當往餘村中乞食已。即彼村宿。宿已更來。事若不了。[2]得如上十六間食。若不了者。復離去隔一宿已。復得來食。
   ○展轉食戒
[0172b07] 三對四句意者。下開文云。若請與非食。或不足者。但開犯提。計應背請。亦得小罪。又餘釋言。據違信邊。下三句吉。非望食之。咽咽犯吉。違開文故。又有餘釋。背前正食。受後不正。此句犯提。章言犯吉。理不然也。文開非食者。開背前家非食也。不足不淨。准例應知。
[0172b12] 僧祇二十九。難陀母逼上飯汁自飲。即覺身中內風除宿食消。覺飢須食。作是念。阿闍梨是一食人。應當須粥。取多水著少米合煎。去兩分。然後內胡椒畢鉢。粥熟已。持詣祇洹白佛。佛言。從今聽食粥。爾時世尊說偈呪願。持戒清淨人所奉(由持戒故。為人所奉。此即顯福田勝)。恭敬(能施之人。施心慇淨)隨時以粥施(所施物清。又離非時之失)。十利饒益於行者(總標利數。顯益受施之人)。色力壽樂詞清辨(前四可知。第五辭清。即詞無礙解也。於諸方域。言詞清美故也。粥是四辨之緣。非即正得。第六辨者。辨無礙解。得一必四。且略舉二。婆沙百八十。若得一時。必具得四)。宿食風除(一者內風。二者宿食。此二得除)飢渴消(能消飢渴兩患也)。是名為藥佛所說(除患益身。是名為藥)。欲生人天常受樂(欲謂悕求也。人及欲天常受快樂也)。應當以粥施眾僧(結勸正因使其脩習)。有餘言飢渴消者。消即此律大小便調者。今恐不然。以除對消。是消除義也。十誦二十六。粥有五事利身。一者除飢。二者除渴。三者下氣。四者却齊下冷。五者消宿食。
[0172c02] 舉二請以為犯緣者。謂舉少信前請。及舉濃粥後請也。此即背前食後濃粥。為犯過緣也。
[0172c04] 以其專不專故所以語異者。此古雲師等義也。謂長離等。但使一月五月時中。必定一向得五事利。名之為專。若背別等。雖在一月五月時中。復須時中有衣食請。方開背別。無請單時。既不得利。故云不專。亦可以下疏主正義。正義意言。單時定開背請別眾。於時之外。施食及衣。亦開背別。此時非時。律文俱說。名施衣時。相對解釋。其義便易。故異長離戒也。
[0172c11] 文開病者。十誦十二云。病比丘應受一請。不應受二。若一請處不能飽。應受第二。第二不飽。應受第三。第三不飽。應受已漸漸食。乃至日中。多論第七亦同。捉時望衣食。衣食是時家之餘。並是古師義。疏主意欲不存。故下疏云。亦可同彼細解。至下別眾食中釋(是正義意也)。
[0172c17] 後單衣請如前者。如前取衣已還。前家食也(此古師妄引十誦。彼律十二。多論第七。各有十四句。不繁錄之。然與古師引。不相當也)。
[0172c19] 五分第三戒者。本應言第四戒本也。彼律第七。初對緣略制。第二開病。第三開衣時。第四開施衣時。即立第四戒本章中分者是也。
[0172c22] 崇立諸師對此解。僧祇六念針與此文不果扶會。今詳自是祇律中處處食戒。列斯六念處處食者。即此律展轉食也(如彼祇律第十六說)。
[0173a01] 隨緣有六者。六為所緣。念為能緣也。
[0173a02] 第一念章。[1]引文雖爾。而念行事作念。應言第一念此月大(或小)白月(或黑月)一日(二日等准知)。崇云。西方本制。白月純大。黑有小大。此土總以三十日為月。故作念者。就總三十。以知大小黑白數日。別標一二。即順此方。復順西國。今詳西國雖有黑白。然論大小。還就總辨。又於總中。黑先白後。何因乃言白大黑不定耶。故俱舍頌云。十二月為年。因何局云西國黑白也。
[0173a09] 今日得食施某甲者。施某比丘。乃至沙彌等也。
[0173a10] 某甲於我不計者。即所施比丘。或沙彌等。無局執心。於我不計也。今行事者。若全無請。應云第二念不背請食。如下章云。若也無請。此第二念全不須作。今時行事。即不存之也。若有二三請等。一請自受。餘請應捨。如此律言。長老。我應往彼。今布施汝(謂往彼檀越家)。第三念。祇文及義如章。今行事者。人人皆誦。故不須辨。又應言乃至某時受具足戒一夏(二夏等也)。第四念。祗文[2]乃義如章。行事應言三衣鉢具足(若有闕者。應言僧伽梨鬱多羅僧已具。安陀會未具。我當具。餘衣或鉢。具闕准知也)。已受持(或言僧伽梨已受持。鬱多安陀未受持。我當受持。餘衣及鉢等准知)。長衣已說淨(若多畜長衣。於中或一段二段未說淨者。不可具牒爾許已說。是故直云。某長未說淨。我當說淨。若都無長衣。應言無長衣也)。第五念如章(或有別眾食緣。應言我有病緣。應別眾食。餘施衣等緣。准知也)。第六念文義如章。行事應言。我今無病。依眾行道(若有病應言。我今有病當療治也)。今詳。此律上下。散說憶說戒日。及受戒時及背別等。故使古來依祇作念。彼文雖復唯第二念遣清旦作。准彌。益某善。然又五念。意同此律。第二念法。祇文有異。如彼律開心念捨請。所以要須清旦作之。謂未請前懸施與人說淨已訖。背亦無罪。義同長衣淨已受用。若據此律。要待多請。方對人捨。若但一請。全不須捨。然亦懸表護持之心。故未請食。又餘五念縱日暮作。但通一日。其義不妨。且隨第二。相從清旦。
[0173b07] 對於五篇說可知者。初防吉。不憶說戒日故。二四防提。背請犯長等故。第三防夷。偷夏唱大。得利計直故。第五防殘。以容破僧作違諫故。六防提舍。若不依眾。容於蘭若安坐受食故(釋疏且然。縱論七聚。應准知之)。
[0173b11] 第四門。是就祇律。作問答也。古師意以別屬故。作法是難。以味通故。作法是易。是其意也(別屬味通。如上已釋)。
[0173b13] 復在後釋一三說者。向者後釋。防提三說。防吉一說也。
[0173b15] 如其有請或不作念者。但有一請直爾赴之。何須作念。
[0173b17] 或可一說三說者。若背前家。為防提故。三說捨請。若背後家。為防吉故。一說捨請也。
[0173b19] 尼背足合制並得提罪。今結吉羅。且示不同之相。結方便吉也。
[0173b21] 或容犯足者。若未破威儀。若作餘食法。即不犯足。不爾即犯也。伽論第二云。慈愍故受食者不犯。了論云。第五憐愍食。此食不礙次第傳食。明了疏云。張王李三家。如其次第。諸比丘食。若依次第。傳食三家。斯則無罪。若逆傳次。先食第三。爾時未罪。至第二家食方得罪。進一粒即波逸提(准此無比丘處。為愍白衣。一日之中。受多請者。理是無罪。應依次第。人護足食。又要離貪也)。有三因緣。不以傳次為礙。一者施衣。謂第三家有衣及食。先食無罪。二者有病。須先食彼第三家食。三者第一請家。曾前兩過請比丘食。先食第三。却食第一。由第一家以成舊故。無罪。如來憐愍。若有三緣。逆傳次第食。無罪。(述曰)此蓋應與伽論意同。
   ○別眾食戒
[0173c10] 制意兩義者。是上破僧違諫中文也。初義為開三人已下各處不犯。次義為令四人已上盡集不犯。
[0173c12] 損重利淺者。人多生惱。即損重也。雖獲施福。由心不歡。故利淺也。
[0173c14] 濫別犯故者。能所俱眾。若從所名以制犯者。能取俱別。亦應從取以成犯也。
[0173c16] 即是僧名是局眾名是通者。古師意云。法食二中。皆言集眾也。
[0173c18] 細解如破僧違諫中說者。彼疏釋云。以眾翻僧和合者。僧家義用不德。總以和合眾以翻僧等也。
[0173c20] 疏云法食無限多則轉妙皆應盡集等者。若爾食中盡集。豈非轉妙。各理實盡集。食法俱妙。今且辨其食中三人開各處食。法中無開三人各秉也。
[0173c23] 但不秉法能唯犯吉設秉對手亦但吉[3]罪者。章中意說。所別之處。不秉法等。能別不起。一切吉罪。今更細釋。約秉不秉。能所俱至。三句並吉。通於僧別也。第四俱秉。若秉對手。亦唯犯吉。此唯別人也。若秉羯磨。即犯破蘭。能取俱唯僧也。若約對手俱五三句。三句並吉。無第四俱不秉句。前已說故也。
[0174a05] 即[1]總情重者。惱他所別。不得食資也。
[0174a06] 法就正非正者。正謂羯磨。不正謂對手等。
[0174a07] 可以思知者。食中能所。東家四人。即是能別。西家一人。即是所別。此即是定也。
[0174a09] 若兩家俱四人者。[2]五望以為能所。即不定也。法中秉處。是則名能。其不秉處。是則名所。是定也。若俱秉即不定可知。
[0174a12] 俱除結界者。同一自然界。俱秉結界。亦是破僧也。有人言。七百結集。簡有德人。往斷諍處。豈非僧次。答取餘人欲。何成僧次。
[0174a15] 盜僧祇。翻為眾有也。
[0174a16] 報恩經者。彼經第三。知事嗔恚。嫌客僧多。隱匿蘇油。停遲不與。准賢愚十五亦云。佛在羅閱城邊。汪水有一大虫。其形像蛇。加有四足。東西馳走。受苦無量。佛告比丘。過去毗婆尸佛法中。有諸賈客。撰眾妙寶。用施眾僧。規俟飲食。僧付摩摩帝。後僧食盡從其索。彼言。汝曹噉屎。寶是我有。何緣乃索由其欺僧惡口罵故。墮阿鼻獄。身常宛轉沸屎之中。九十一劫(章云九十億。有經本同之)。乃從獄出。今復墮此。過去六佛。皆將弟子。至此為說因緣。我第七佛今示汝等。如是一切賢劫千佛各各皆示。
[0174b02] 十律鹿子母者。五十九云。佛於阿耨達池上。鹿母別請。(乃至)各以神力從窓入。或從空下。或從地出。有從坐上出者等。
[0174b05] 應即取此一分食次第行食者。多論第七云。若僧眾界內。有檀越食。應先作意。請僧中一人。而[3]妄不請。食已在前。應作一分食置上坐頭。送與眾僧。遠者應取此食。次第行之。
[0174b09] 次第唱臘者。多云。若有檀越作長食。或一月或九十日。先隨意請人。各使令定。至食初日。一切合集。清晨打楗稚。[4]眾僧已。[5]歡化比丘。應立一處舉聲大唱。六十臘者應入。若無者次第唱五十九臘。乃至應唱沙彌。若無沙彌。亦得清淨(餘如章說。又云)。九十日竟。檀越續有一月半月食。即前唱法。更不須唱。
[0174b15] 應打犍[6]搥者。多云。若食僧祇食時。應作四相。一打犍搥。二吹貝。三打皷。四唱令。令界內聞知。此四種相必使有常。勿或打皷或吹貝等。不作四相。名盜僧食(上盜戒已辨)。
[0174b19] [7]三事利者。上破僧違諫戒文言。自今已去。不得別眾食。聽齊三人食。所以然者。有二事利故。為攝難調人故。為慈慜白衣家故。何以故。恐彼難調人。故自結別眾以總眾僧。
[0174b23] 多論四人各自乞食於一處食無罪者。疏意云。是別施主故。不同此律與五人俱。家家乞食。明同一主也。
[0174c01] 見論兩个四句者。彼論十六云。別眾食有二種。一者請。二者乞。云何成別眾食。有一優婆塞。往至四比丘。大德受之。是名請成別眾食(此即由序也)。一時受請。或明日。[8]或明日。或後日。一時受一處食。成別眾食。四人俱得罪(此即第一句也。一一句中。皆約四法。一請。二去。三受。四處。文言明日後日者。即是一時去之時節也)。一時受請已。各去至檀越家。以一時受食。還各處食。得罪[9]如。故法師曰。何以故。為一時受食故(由即第二句也)。一時受請各食不得罪(第三句也)。別請別去。至檀越家。一時受得罪。是名受請得罪(此即第四句。并總結也。此句蓋應一處食。文中闕也)。今者束為頌曰。請去及受處(一一句約此四也)。四同請受同(四同者初句也[10]〔諸〕受同者第二句也。已顯二同。明知二別。釋餘句准此也)。請同及受同(〔諸〕同者第三句也。受同者第四句也)。唯第三無罪(見論人云)。云何從乞得罪者。有四乞食比丘。或坐或立。見優婆塞語言。與我四人飯。或一一人乞言。與我飯亦如是(言亦如是者。謂四句法亦同前。但改前請云一時乞等也)。或俱去或各去。一時受食。是名從乞得罪(俱去者初句也。各去者下三句。一時受者。諸句中一時受邊得罪也)。義不須論者。謂不約咽。即不與此律宗同。故不論也。問法中詳聚容可翻非者。食亦詳聚應成換淨。答法翻益多。食換益少。故不同也。
[0174c20] 事非者。所為事中有不如也。七中初非雖亦含事。且約文句增減。及到羯磨等辨。是疏意也。問別食本為難調愍俗。見論覆鉢。此律七開。寧免二過。答順開行事明非難調。故不違理也。見論十六云。請四人有一解律比丘。欲俱食。畏犯。即作方便覆鉢不受。檀越問言。何以不受。答言。但與三人食。我欲呪願。三人食竟。後便受食不犯。
[0175a03] 多論四句。准義而作。非[1]謹論文也。
[0175a04] 二長短分二者。一長二短也。
[0175a05] 病及施衣道行等四。謂道行船行。大會沙門施食(舉道行等[2]〔餘〕三。故云等四也)。此六開是長也病及道行等五者。將病兼道行等四為五也(於六種中且辨此五。以義俱據前緣無准故)。
[0175a09] 二反報者。衣食二也。
[0175a10] 一解(乃至)馬齒一縫等者。此前一解。直辨一月五月中。要須作衣方得受利。由不盡理。故更後解。何以一月等中要須作衣。故即釋言。無受德衣。意為作衣。若決不作。或復作竟。即失德衣。故下文竟失不竟失等。是也。自有一人。直爾受衣。不別標為極於五月名曰衣時。非作衣時。五月辨異。其義可然。一月云何。答亦是無意。一人無心。我若作衣。即受五利。若不作衣。便止不受。復有一人。不別標為此兩人中。前名作衣時。後名衣時也。失利不失。雖不由標。據心差別亦有異也。
[0175a19] 施衣大眾沙門此三共有者。大眾一共。其義可然。餘不定也。施衣沙門俱請即共。不請自來計即不共也(寬狹等門亦准此知)。
[0175a22] 餘五不定非無共義者。若俱船行。是即名共。有行不行。即不共也。餘類應知。
[0175a24] 水陸兩行通於洗浴有同不同者。相傳釋言。若准十誦。別眾及洗。開制並同。若准善見。義即不同。且辨十誦。欲行行竟。別食及洗俱得提罪。若正行時別洗俱開。故說同也。若准見論。別食同前。洗開正行及以行竟。即是別洗不同也。今尋十誦。似有其文。若尋見論。無此文也。且十誦十三云。昨日來今日食提。明日行今日食提。提即日行別食不犯。船行文同。又十誦十六。洗浴戒文亦同也。多論第七亦同。撿見論。實無此文。若以義說。理容可得。謂據隔日如十誦說。若據當日。如向引見論釋也(然實見論無文)。
[0175b10] 衣時等二者。謂衣時作衣時也。
[0175b11] 病緣少寬然有差別者。諸戒開病稍多。故云寬也。言差別者。別食中病開脚跟躃。展轉食病不能一坐食。好食令足。過一食病若離彼村增動。燃火中病得火便身。病名雖同。各隨其相。隨文應知。
[0175b15] 文言施衣時者。疏中意分為兩。一施衣。二時也。
[0175b16] 以此准餘並是不盡者。隨於自然。作法界中。但不盡集皆犯也。不同界不犯也。
[0175b18] 深違經論者。經即五分也。論謂多論。如前解具緣中。多論云。不於界內請一人。不送一分食。是犯。明知不盡集也。
[0175b21] 見論十六云。云何不請足四。檀越請四人。一人不去。檀越問。上座來不。三人答言不來。檀越臨中。見一比丘。即喚入與食。四人俱不犯。(乃至)云何鉢蓋足四。請三道人。一鉢請食。不犯。餘可知。
[0175c01] 病者已下釋第三開緣者。見論十六云。病者脚破沙土入中不能行故。得別眾食。
[0175c03] 一釋大眾者謂八人已上者。此古師准十律多論釋也。十律第十三云。大眾集者。極少乃至八人。四舊四客。以是緣故。令諸居士不能供給。若減八人。別食得提。多論第七同爾。倍供兼濟准此應釋。今師破此古師意云。汝若釋言四人長一是小眾犯。即應百人大眾不犯。何以文中百人長一。亦云是患。故不然也。又有古師釋言。食處成眾。斯即是犯。不假所別。
[0175c10] 言足四人長一人為患者。即是三人。長第四人以成犯患也。展轉相望為患成犯。乃至百人長九十七。於其長中。義同一人。故云一人為患也。今師即言。不假所別。深違經論。故不存也。
[0175c14] 不得食者。已是合去。不可更結不白之愆。
   ○過三鉢戒
[0175c16] 多論上鉢取一鉢無罪等者。彼論第七文也。然彼論第五云。鉢者三種。上中下。上者受三鉢他飯。一鉢他羮。餘可食物半羮。是名上鉢。下者受一鉢他飯。半鉢他羮。餘可食物半羮。是名下鉢。上下兩間。是名中鉢。(述曰)即與此律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大呪同也。然一鉢他。計有六合稍強也。多論云。三鉢他飯。可秦斗二斗。一鉢他羮。餘可食物半羮。是一鉢他半也。復是秦斗一斗。上鉢受秦斗三斗。(又云)下鉢受秦斗一斗二斗半。(述曰。應言一斗二升六合半強。論文且一舉全數也)南山云。姚秦時用姬周之斗。古今不改也。俗中量法。筭數有八。一圭。二抄。三撮。四勹。五合。六升。七斗。八斛。即用此升也。准唐升。上鉢一升。下鉢五升。是也。十律第七。量同多論。
[0176a04] 文四可知者。初至不持食來。即是不持來食白方法。二若持一鉢已下。持一鉢來。食白方法。三[1]時兩鉢。四[*]時三鉢。並准可知。准此律文。所言持來者。於彼家食竟。復得持三鉢來。故第四改文云。若盡持三鉢還。白餘比丘。可於彼食。慎勿持還。若准五分第七云。有諸比丘。就家食已。復索持去。佛言。若就家食。不得更持去。
[0176a11] 一提三吉者。文中提下方便吉羅。不在三吉數攝也。
[0176a12] 五分過受及不分[2]但犯提者。彼律初制過三。次戒本開病。第三戒本制不分。祇十七云。所索食來應共食。若不共食者提。價客去後不死者。祇文也。祇又云。非送女餅。非行道粮。為比丘作得取。不犯。
   ○足食戒
[0176a17] 四種之差。謂一揣食一坐食。不作餘法。及作餘法也(有人更立[3]〔裁〕食。如三分[4]〔義〕一等者。即一揣食是)。
[0176a19] 手中鉢中一切不須者。謂已食竟。餘者不須。即表是殘也。
[0176a21] 五處足者。如後律文云。知飯。知持來。知遮。知威儀。知捨威儀。是也。麨等准知。
[0176a23] 此等五者是人如法者。前來所辨。能作法人有三。又所對人於中者。二合為五也(尋疏可見)。
[0176b01] 見聞疑等者。謂不淨肉也。
[0176b02] 能對威儀中三自手捉者。准多論第七云。來從坐起。是人邊偏袒胡跪擎鉢言。長老憶念。(述曰)此據能對之人。若所對人。全未曾食。亦可胡跪。若正食上。即應依本。若改威儀。便已犯足。何得為他也。
[0176b06] 或得失法不免提罪等者。前四如中所對人非。及食不淨。并威儀非。並法不成。不免提罪。所餘失法而無提罪(非時提。唯非此戒收也)。
[0176b09] 自餘十二者。束為頌曰。讚一展別逼羮藥。非殘不受飲酒虫。
[0176b11] 非謂作餘食法開無背請者。古有人云。我准戒文。或時[5]文受請。不作餘法。是故犯提。若受請時作餘法者。即無背請。
[0176b14] 故廣釋三略中初句可知者。有疏本云。故廣釋三段中。初句可知。今詳前本。指下廣中具解三句。而於略中。初句可知。後本單指廣中具三。以初句可知故也(然前本為正也)。
[0176b18] 僧祇十六食者。五種麨飯。麥飯。魚肉。十誦第八及第十三。五[6]法闍尼。謂根食莖食葉食磨食菓食。五蒲闍尼。謂飯麨糒(蒲秘反。說文乾飯也。一日熬大豆與米者也)魚肉。五似食。謂糜粟[麩-夫+廣]麥莠子迦師(准彼三五。並須餘法)。五分第七。五正食同此律。見論十六。釋五正食。如章所引。彼又云。若少飯和多水。食已離威儀。應作殘法。然此律藥法云。時諸比丘。作如是念。飲煑飯汁。為是食非食。是請非請。是足食不。佛言。若合[沱-匕+夆][7]飲。非食非請非足食(述曰。此即是粥。故與見論不同)。
[0176c03] 祇中八遮者。僧祇十六云。足有八種。一自恣足者。檀越自恣。與麨飯麥飯魚肉及雜正食。自恣勸食。比丘言我已滿足。如是起離坐不作殘法食提。二少欲足者。檀越與五正食。及雜正食。比丘動手現少取相。如是離坐已(餘如前)。三穢汙足者。行食時。淨人手瘡。及請不淨。比丘見汙之言不用。過去。餘如前。四雜足者。淨人持乳酪器。盛麨飯行。比丘見已污之言不用。過去(餘如前說)。五不便足者。淨人行食。比丘問言。是何等。答言麨。比丘言此動我風病。我不便。過去(餘如前說。問言堅濡。答言堅。比丘言難消。我不便。問是何宍。答言牛宍。比丘言。牛宍性熱。我不便。若言水牛肉。言性冷難消等。廣說同前應知也)。六諂足者。行五正五雜正。比丘畏。口言足。現手作相。若搖頭。若縮鉢。起離坐(餘如前)。七停住足者。行五正五雜。比丘言。長壽莫先行飯揣。恐犯足。當先下菜鹽洽水。如是起離坐(餘如前)。若作直日維那等。指示現相。不名足。八自己足者。比丘乞食至一家。放麨囊置一處。從檀越乞水欲飲。檀越作是念。此比丘必當須麨。即問言。須麨不。比丘作是念。此檀越必欲家中取麨與我。答言須。時檀越。即捉比丘麨。比丘以惜己麨。便言置置。如語已起離坐(餘如前)。離坐者。離有八處。行住坐臥。長床坐床乘乘。(述曰。即釋此律捨威儀也。上四可知)若比丘長床上食。若見和上闍梨。不得離坐。得曳身不離床移避。若床折者。即名離處。不作殘法提。若在獨坐床食。若坐方覺。背後有塔。若僧若和上等。應不離床迴身。若雨當持傘蓋覆上。若無蓋合床轝。轝時倒地。即名離處。若在船上食。船築岸觸木石。若迴彼比丘身離處。不作殘法提。若在乘上食。上坂下坂。若乘[1]翻身離處。不作殘法提(已上祇文)。
[0177a06] 即解結罪成犯緣者。具緣成犯也。
[0177a07] 以餘四食一一和飯作四句者。初句飯麨。第二飯乾飯。乃至第四飯宍。
[0177a09] 二二和為六者。初句除後二。第二除三五。第三除三四。第四除二五。第五除二四。第六除二三。合六句也。三三來和為三者。不然也。應為四句。第一除第五。第二除第三。第四除第二(不得更除第一。以其飯是頭故)。今詳不應妄說頭尾。故更除初以成五句。
[0177a14] 以四并和者。即是五種。都一處也。
[0177a15] 佉闍尼和復為一句。且辨前來諸師所立。合十七句。若其不須論頭尾者。即十八句。章言十六。誤也。覺云。更加三句。謂一食五正竟。更食佉闍。二七日和飯。三佉闍和七日。帖前十七。即二十句。餘四食作頭各二十句。即一百句。約四威儀。成四百句。今詳不然。所加三中。初三兩句。既不和飯。[2]為頭飯既非頭。何得說言以飯為頭。飯既非頭。餘四頭義如何得立。又尋章中。十六句者。亦是非理。一一和飯。云飯是顯。既二相和。誰先誰後。而言頭尾。豈不謬也。乃至五種總和一處。准此應破。既有此非。但應總約諸食相和。勿論頭尾。但成十六句。或二十句。先食飯訖。更食二十。或食麨訖。更食二十。乃至食宍。更食二十。合有百句。四儀各[3]示。即四百句。又前三三和中。若作五句。即二十一。食五正後各二十一。即一百五。四儀總計。四百二十句也。
[0177b06] 愚闇相對。名雖有異。俱不知法。故云愚闇。
[0177b07] 恭慢者。自手對他。太恭也。買地對他。太慢也。
[0177b08] 文言使淨人持食作法不成者。准祇十六。不同此律。故彼文云。比丘足食已。往檀越家。主人言。某甲家有比丘未足。若須食者。我當往作殘法。比丘言可爾。檀越淨洗器。盛滿中種種美食。比丘受取。持好細氎覆。莫使外塵入。著淨人手中。作是言。如法作殘食已持來。淨人持到彼比丘。願尊為作我殘食。彼比丘應淨洗手受此食已。語淨人言。汝近我邊。申手內立。比丘食一口已。作是言。我手中器中所有食。一切不須。作殘食與汝。淨人持來。一切比丘得食。若國土少比丘處。比丘已有大檀越。持種種食至。比丘已起。當云何。若彼有直月維那。諸知事人。未足食者。當從作殘食。若無者上座邊作。若上座羞。不能人中作。當合坐轝。至屏處作之。復無者。有客比丘來。當問。長老今日自恣足未。若言我未夏安居。云何自恣足。當知是人未知律相。更應問汝食未。若言已食。復問檀越自恣與不。答言水菜不足。況復飲食。當知是不足。應從作殘食。若言檀越。自恣與食。當知已足。僧應方便。不應破檀越善心。若眾中有大沙彌。將至戒場。與受具教。作殘食已。然後當食(准彼律。即淨人作法得成。不同此部)。覆好是慳。持去是貪也。
[0177c04] 多論尼足食犯小罪者。不然。彼論第七云。此戒不共。[4]二眾不犯也。尼無餘法開。古人相傳。非今師意也。古人以尼無勸足戒。故作此釋也。
[0177c07] 離合不同者。尼背請足食。合制一戒也。
[0177c08] 請言旦食稠粥作薄粥想者。必須旦朝正食粥時。作此想也。若旦朝時飢故。方謂朝薄。此是轉想。須結前心也。
[0177c11] 文言食作非食法者後解分為三義者。不然。若言作餘法不犯者。何異後文若已作餘食法無犯。故前解為善也。
[0177c14] 總開不離境界等五者。即祇律五不離也。
[0177c15] 總反七不成者。前愚闇相對等八句之中。一成七不成是也(此是總相相反也)。
[0177c17] 一一別開中但略反四者。即別別反前愚闇等八。但反使淨人持食一。置地二。自捉三。盡持去四也。餘四不反愚闇一對淨人前及覆四也。略也。
   ○勸足戒
[0177c21] 情俠。隱沒其事者。如緣起中。隱沒恨心也。
[0177c22] 違制及開者。制不許勸。開作餘法也。比丘尼勸他。受染心男子衣食。緣起云。正使彼有染汙心。無染汙心。能那汝何。汝自有染汙心。若得食。但以時清淨受取。故章云。謗佛擊刺者。違制妄言。名之為謗。云汝有染即是擊刺。謂刺彼人令其必受也。
[0178a03] 戒本中食二種食成足已竟者。一者足食已。謂是僧食。二者若受請。謂檀越食也。
[0178a05] 供養意者。不然。無法勸他供養亦犯。亦可不作法勸他。名為不供養也。
[0178a07] 文言請亦有五種亦如上者。上展轉戒云。展轉食者請也。請有二種。僧次別請也。食者。飯麨乾飯魚及宍。(述曰)即是五正[1]為五正為五請也。
   ○非時食戒
[0178a11] 文言觀伎者。突吉羅。
[0178a12] 文言四天下食亦爾者。十誦五十二云。開拘耶尼國。用何時食。答若此間宿。用此間時。若彼間宿。用彼間時。餘二方亦如是。今詳。非時食戒。人多喜犯者。悉是放逸人也。如教中說。放逸犯戒受報極重。如有頌言。愚作罪小亦沉惡。聖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沉水。為鉢鐵大亦能[2]將。亦有教云。若不為解脫故出家者。乃至不消一杯之水。況非時噉。寧容不慎。遍尋諸部。曾不見開。唯十誦宗文開意密。十誦第六十云。佛在蘇摩國。那律弟子。病服下藥。中後心悶。佛言。與熬稻花汁。與竟悶不止。佛言。竹笋汁與之。不差。佛言。囊盛米煑[3]煑粥絞汁與。不差。佛言。將屏處與米粥。(述曰)稻汁笋汁。囊盛米汁。次第悶息。理即不開。悶極臨終。後方開粥。時有愚夫。不服下藥。又非悶極。妄憑聖教。直進稠粥。咽咽招愆也。言密意者。文言開粥。乃是不開。以稻汁等。足至天曉故。五分第八。服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而悶。佛言。以蘇塗身。故不差。以麨塗身。故不差。蘇和麨塗身。故不差。以煖湯澡洗。故不差。與煖湯飲。故不差。以瓮盛肥肉汁坐著中。以如此等足以至曉。一切不得過時食。明知十誦稻汁等意。漸引至明。非直開也。僧祇十七亦云。若比丘服吐下藥。醫言應與清粥。若不得者便死。當云何。爾時應以渄米潘(米音也泔是也)汁槽盛漬病比丘。若病人不堪者。取不破稻穬麥。七過淨洗。盛著囊中。繫頭淨洗器煑之。不得令稻頭破。若破者不得與病比丘。
[0178b12] [4]唯中哯出者。說文云。不歐而吐也。見論十六云。若食吐未出咽喉還咽。不犯。若出咽喉。又口還咽。犯提。
   ○殘宿戒
[0178b15] 應有奢耶尼者。據單手受以成殘也。
[0178b16] 下七日過七日者。雖是奢耶尼。據口受也。祇十七云。若比丘食時。以手摩口。即名不淨。當更洗手。若兩手相揩摩。即名不淨。當更洗。入聚乞食。無淨水可求。當開鉢囊捉一處乞食。乞食已還出到池水。當置鉢淨草上。然後淨洗手。寫置淨石淨草上。寫時不得於不淨手捉處寫。指所觸飯當[打-丁+先]去。寫已當更淨洗鉢。還盛著鉢中而食。食已有殘。當寫聚石上捨去。明日乞食。都無所得。空鉢而出。不作意還。從本道來。見石上飯。若有淨人。當使授。若無者。有烏鳥食處。當[打-丁+先]却自取食。若淨人持不淨手行麨飯。上坐不淨。餘者得名為淨。五百問云。問乞食長得與人不。答先無貪心取有長。得施眾生。無眾生。捧著樹頭。有眾生噉者好。若無。明日還自受取食。不得棄以信施重故。所以還得取者。以更無主故。如鬱單越取食法。(又云)昔有執事比丘。命終墮餓鬼中。有一羅漢。夜上廁聞呻喚聲。聞汝是誰。答是餓鬼。昔於此寺為僧執事。問汝精進何由墮此。答持不淨食與僧。謂眾僧甕器盛食具等。以指拄器教取。是用初犯墮。三說戒不悔。轉增乃至重。以是故墮餓鬼中。兩手擗胸裂肉破肉。[口*尃][口*集]吹吼。問何以擗胸。虫噉身痛故。何以[口*尃][口*集]吹吼。口中有虫故。何以呻喚。飢極欲死故。意欲食糞。諸鬼推排不能得前。願僧為我咒願。僧與呪願。便得食糞。不復呻喚。以是證知。比丘不得手造飲食。及僧器物。[5]若非僧器物。若非僧器。手受得行與僧。無犯。見論十六。多比丘行。唯一小沙彌。各自擔粮。至食時自分之。沙彌得分已。語比丘言。今持沙彌分與大德易。易得已。復持與第二上坐。展轉乃至眾多。若沙彌不解法。比丘自持分與沙彌易。第二上坐復易。乃至眾多皆得換易食。不犯共宿惡觸(准此換易。唯開惡觸共宿。時有愚夫。過七日藥換而更受。悉犯非時殘宿二提也)。
   ○不受食戒
[0178c22] 多論第八。五義受食如上。七日藥中已引之。文言置地與者。祇十六云。有登瞿國。是邊地耶見惡比丘。故不授食與人。爾時當滿荼羅(此翻為壇)。規地作相。若葉蔽鉢下。作是言受受受。得名受。五分第七云。有諸白衣。惡賤比丘。不肯親授。以食著比丘前地。語令自取。諸比丘不知云何。佛言。若施主惡賤不肯授食。亦聽以後語取。為受食。(又云)有販馬人。請佛及僧行水已。有人語言。火燒馬屋。彼以此不展授食。語比丘言。可自取食。言已便去。佛言。若無淨人。以施主語為受食(彼文開五趣受食。如彼廣說)。
[0179a08] 祇十六云。道路共商人行。借淨人有牛。尊者。須當取使淨人長囊。盛種種粮食。計日日食。分作一齊已。[1]細結著牛上。至食時當使淨人取。若無淨人者。一人挽[*]細。一人承取。口言受受受。是名為受。食盡未至。當淨浣囊。更求餘食。[*]細結如前。當與牛食。著涼處。不得使苦惱。到已。牛還大主。道行乞[2]昔蔗。彼言自取。比丘言我不得取。彼言欲食便取。不欲便去。比丘爾時以繩[*]細繫好[*]昔蔗。著牛頭。作是言知是。眾生邊有火聚。驅牛過火。使不燒牛。得作淨已。一人扶牛頭。一人解[*]細。作是言受受受。蕪菁根亦如是。牛頭頓遜。得名為受。若未離地。得名受。但非威儀(一切准知)。
[0179a19] 開文云。鳥銜食墮鉢中等者。祇云。鳥墮肉段比丘鉢中。下時覺非墮時。是名受。但非威儀。墮時覺非下時。亦爾。下時覺墮時覺。是名善受(一切受食。彼皆有此三句也。又云)。
[0179a22] 風吹塵來坌鉢下草。不坌食者得食。草葉當受。若草葉及食俱坌者。一切更受。牛等脚下。塵來亦爾。畜生振身塵來。作意受者。得名受。鳥塵亦爾。如人行衣曳地塵起來坌。准牛脚下知之。若行草葉。應語懸放。草菜等亦爾。行菓墮草上即轉去者。不名為受。小停者得名為受。十誦五十六。蠅不可遮。故非觸。
   ○索美戒
[0179b05] 具緣云。非親者。此律無文開親。然十誦十三云。不犯者。若病。若親里。若先請。若不索自與。不犯(故作此釋也)。
   ○外道食戒
[0179b08] 白衣犯輕者。以此律文云。在此眾外出家者是。若准多論第八云。不問在家出家。裸形有衣。悉波逸提。若眾僧與外道食。亦無過正。不得自手與(已上論文)。若准祇律。似唯出家者犯。彼律十八云。外道出家。不蘭迦葉及至尼犍子。(又云)若父母兄弟姉妹。在外道中出家來者。亦不得自與。當使淨人與。若無淨人。語[3]合自取。若恐噉盡。應語言授與我來。得已。應隨意減取已。若著床机上。語言自取。若是親里。作是嫌言。汝今便作旃陀羅禮遇我。比丘應答言。汝出家不得處。世尊制戒如是。若食便食。不食隨意。若外道作時。亦不得自手與(已上祇文也)。
   ○至他家戒
[0179b20] [4]帝云謂己有請故者。謂己有食請也。章中又更釋云。又可大有餘事請喚者。謂不請食。但請施衣轉經等事。故云餘也。
[0179b23] 文言前食後食。梵語倒也。應言食前食後。譯者不迴文也(謂齊食前齊食後也)。
[0179c01] 病者。如上展轉戒也。
[0179c02] 文言除此已餘時勸化作食[5]辨施衣者。章中且順古師釋意云。此施食及衣。要假一月五月。以彼施衣。是時家之餘。此是古師義意。疏主未暇改之。故有斯語也。上別眾食。疏主正義。已開為三。謂作衣時。施衣時。彼已廣釋竟。應准彼思。有疏本對失囑授解義五門。亦是古師義也。應須簡擇。不得一依也。亦有疏本。無此義門。即是疏主正義。若立五門。即第四門。用釋文也。
[0179c10] 五往五細分有七者。分庫藏聚落邊房為三。兼餘四即七也。邊房者如章中解。無勞餘釋也。
[0179c12] 亦謂不專向所往處獨言失也者。為對非時入聚。故作此言也。章中兩解。前解云。非時入聚囑竟。雖過餘處。不失囑授。此戒不爾。異彼戒故。故獨言失也。後解亦可同此。不得言獨也。囑授詞句。相傳義立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先受某甲請。今有某緣事。欲入某聚落至某家。白大德知。今詳。但須的囑一人。令善憶持。不必要須大德一心念等。設令遙相告白。理亦是開。
   ○強坐戒
[0179c21] 二俱受齊。即是俱受八戒也。
[0179c22] 文言食家有寶者。從喻名也。噉貪欲味。故名為食。亦相愛重。名之為寶。南山云。四食之中是觸食者。謬也。此意說貪。不欲辨食也。此戒對夫比丘強坐。開第四人。後戒不對夫。故開第三人也。
[0180a02] 釋第三句。文三。第一開舒手處教不犯法。二正結犯。三開第四人。後戒同此。
   ○與俗女露坐戒
[0180a05] 十律云一丈犯提等者。不然。彼律第十二。俱言相去一尋坐提。一尋半吉。相去二尋若過二尋坐不犯(已上論文)。多論第七。一同十誦也。僧祇十九。五分第八。並無一丈等文也。
[0180a09] 緣起彰露戒本稱屏者。以釋相云。屏處者見屏處聞屏處。故知戒本雖言露地。其實是屏。以無屋覆。名之為露。由離見聞。復名為屏。是故章云。相對受名也。後解云。亦可屏露合制者。前之二戒有寶立二。此中合制。即是無寶立二也(通說即分為四个戒也)。
[0180a14] 又此戒前二覆屏第三離見聞屏者。此據現文三戒論之。不據義分四戒為語也。
   ○藥請戒
[0180a17] 摩訶男者。見論十六云。是佛叔之子。大佛一月。得斯陀含道也。
[0180a19] 毗[醢-右+(前-刖+一)]勒等三吉者。彼十誦十七云。若索呵梨勒。阿摩勒。毗[醢-右+(前-刖+一)]勒。彼株羅。毗收曼陀多耶。摩那迦樓。迦盧[醢-右+(前-刖+一)]尼等苦藥。得者吉羅。章云三吉。且據前三勒言之也。
[0180a22] 文云四月者夏四月也者。據開更請從斷後開。明知不要夏也。故十誦十七云。若夏三月受。冬中一月受。夏中二月受。冬中二月受。夏中一月受。冬中三月受。若四月過已。應冬四月受。祗第二十云。冬請春請亦如是。檀越不必定四月或一月半月。若期滿已。不得更受。
[0180b04] 以二人形要者。或言盡師一形。或言盡弟子一形。與師藥也。准祇二十云。常請食盡此倉糓。比丘受之。應數數問典倉者。若言倉盡。不得復受。若檀越言。何以不來。答言倉盡。是故不來。若言我非謂一倉。更有餘倉。從今但來。如是受者。無罪。[1]諸食蘇乳苷蔗亦如是。若請食盡。此牛乳應數問[2]稱者。若言[*]稱盡。不得復受(乃至言我非謂一牛等。同前倉糓)。
   ○觀軍戒
[0180b12] 實則傾敗等者。如下文言。陣者若戲若鬪。鬪即是實也。昔者諸侯當今刺史。各有三軍。每年朔諸侯相率朝[3]夫子。論語云。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也。
[0180b15] 牒制隨開中請喚聽往者。多論第八云。若王王夫人。太子大臣。大官諸將。如是等。遣使喚往者。不犯。凡人亦爾。止誹謗故。若喚不往。當言比丘有所求時。不喚自來。無所求時。故喚不來。若往說法。或得初果二果。又長信敬善根故。又以道俗相須。長養佛法故。是以聽往(此亦即釋制戒意中。為滅誹謗也)。
[0180b21] 不解純義者。謂應解言純二象純二馬等也。
[0180b22] 一軍有四。二軍有十。三軍有七。四軍有五。合二十六也。
[0180b24] 觀之方便者。亦可從道至道等。隨於何時見軍即犯也。祇十八云。若天王出。若天像出。街巷中迮滿。比丘爾時在一處住。不作意看。無罪。若作意欲看越。若看象馬牛鬪。乃至雞鬪越。若軍來詣精舍。不作意看。無罪。作意看越。下至人口諍。看者越。
   ○往觀軍陳合戰戒
[0180c06] 四解陳之形相者。文中有五種形者。像五行也。張甄者。雖總張羅。簡精者先鋒。其形尖也。咸相者。咸相對列。其形直也。
   ○飲酒戒
[0180c10] 章云娑伽不能降三毒者。有人不達。便言聖人何有三毒。今詳。調達得通。豈即是聖。經論悉許異生五通也(除漏盡故)。五分第八。佛往跋陀越邑。彼有毒龍。常雨大雹。壞諸田苗。諸人常念。誰有威德。能除此龍。聞佛與千二百五十弟子俱來。歡喜出迎。禮足白言。願降此龍。娑竭陀在佛後扇佛。佛問。即領汝聽此諸居士所說不。答言聽。第二第三問答亦爾。娑竭作念。世尊三問。為勑我降此惡龍。即禮佛而去。乃至身出烟火。大同四分。於是化龍身[*]合如[槎-工+日]。內著鉢中。如人屈申臂頃。持著世界中間。須臾便還。諸居士歡喜。白須何等。答言。我白衣時。性好酒肉。居士歡喜。即為辦之。娑竭飲酒已還拘睒。於僧坊外。醉臥吐泄。衣鉢縱橫。佛與阿難。轝還井邊。佛自汲水。使阿難洗。臥著床上。令頭向佛。須臾轉側。申脚踏佛。佛集僧問言。娑竭陀先敬佛不。答言敬佛。又問今能敬不。答不能。乃至問。娑竭陀先能伏惡龍。今能降蝦蟇不。答言不能。呵已制戒。十誦律十七。降龍大同。又云。因莎伽陀名聲流布故。諸人為僧作前食後食。是中有一貧女信敬。獨請莎伽陀。為辦蘇乳糜。女人思念沙門噉是。或當冷發。便取似水色水香酒持與。莎伽陀不看即飲。飲已向寺。寺門邊倒地等。僧祇二十云。時有一家。施食之後。因渴施酒。色味似水。得而飲之。乃至是善來比丘。今能降蝦蟆不等。(述曰)蘇揭多。此云善來。即莎伽陀是也十過中初有失於根有損者。今尋文中。色惡少力。理非根損而已。眼視不明。是根損故。相從總說也。
[0181a10] 嗔增者。一現嗔。二益鬪也。
[0181a11] 報虧者。增致疾也。
[0181a11] 以癡諸業者。壞田業資生也。
[0181a13] 文言以我為師等者。凡弟子理須順教。今犯此戒。違教偏重。以過多故。不同餘戒也。
[0181a15] 文中列五酒。新譯經論。酒有三種。謂名為宰羅(此云米酒)。迷[(上/矢)*(入/米)]耶(謂根莖花果等酒也)。末陀(謂[卄/補]桃酒也)。放逸處酒(由飲故。能生逸。故云然也)。
[0181a18] 開文中云。餘藥治不差者。五分第八云。娑竭陀。佛制戒已。不敢復飲。以先習故。氣絕欲死。飲食不消。不知云何。佛言。令[口*(自/死)]酒器(章中已廣說。乃至)。得已便差。白佛。佛言。已差應[1]應漸漸斷之。乃至[口*(自/死)]酒器。不復患者。不復得[口*(自/死)]。
   ○水戲戒
[0181a24] 大雲經無文也。僧祇十九云。童子迦葉至年八歲。出家得阿羅漢。共十六羣。入水浮戲。波斯匿王。在樓望見。王未信佛法。見已倍生不信。即語末利夫人。看汝家所事福田童子。迦葉於其水中入頂第四禪。以天耳聞。語諸伴言。王倍不信。末利夫人心生不悅。今當令彼發歡喜心。皆言善哉。各提澡鑵。盛滿中水。以著於前。結跏趺坐。次第行列。陵空而去。於王殿上空中而過。夫人見已。心大歡喜。即白王言。看我福田。神德如是。王大歡憙(五分第八。十誦十六。小小差殊不錄)。
[0181b09] 戒本水中。且據緣說。釋中鉢盛水戲亦提。
   ○擊攊戒
[0181b11] 僧祇十九。名相指戒與此律似別。彼祇緣起。尼坐不正。十六羣見已。相指示而笑。因此故制。彼云。一指指提。乃至五指亦如是。一切手指提。以捲指蘭。若木竹指越。知事人差次食。以指指言某甲去。提。
   ○恐怖戒
[0181b16] 悸(祗季反心動也)。
[0181b16] 舉其前言。以釋犯相等後者。疏意云。前方便時。告前人云。汝後若見如是色等。汝必死。示色時名了了者。舉前方便時為名也。尊者云。亦得先以色等示之後方告云。若曾見聞如是色等。必是不祥。故云了了也。
   ○洗浴戒
[0181b22] 溫室經除七病者。彼經云。佛告耆域。澡洗之法。當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報。何謂七物。一者燃火。二者淨水。三者澡豆。四者蘇膏。五者淳灰。六者揚枝。七者內衣。此是澡浴之法。何謂除七病。一者四大安穩。二者除風病。三者除濕痺。四者除寒氷。五者熱氣。六者除垢穢。七者身體輕便。眼目精明。是為除眾僧七病。如是供養。便得七福。何謂七。一者四大無病。所生常安。勇武丁健。眾所敬仰。二者所生清淨。面首端政。塵垢不著。為人所敬。三者身體常香。衣服潔淨。見者歡喜。莫不恭敬。四者肌體濡澤。威光德大。莫不敬難。獨出無雙。五者多饒人從。拂拭塵垢。自然受福。常識宿命。六者口齒香好。方白齊平。所說教令莫不肅用。七者所生之處。自然衣裳。光餘珍寶。見者悚息。
[0181c10] 上代光統述制意云。水性漂蕩。無恒不可。常令定淺。上流忽增。容損身命。
[0181c13] 兩月聽洗者。准多論第八。十誦十六說也。多云。熱時者。春殘一月半。夏初一月。是二月半。名熱時。律師云。天竺早熱。是名天竺時。如是隨處熱時早晚。數取二月半。於中洗浴無犯(已上論文)。多論第九云。凡比丘浴。若露覆室。要不共白衣。及覆上身。要著偈支。(述曰。以偈支覆身也)一當有羞愧。二喜生他欲想故。昔有羅漢比丘洗。有一比丘。見其身體。鮮淨細耎。便欲心生。後不久男根墮落。即有女根。則休道為俗生子。後還遇見。即便識之。知本所因。即歸情求。及羅漢教令悔過。用心純至。還得男根。故宜不露形也。又云。婬持戒大比丘及沙彌。罪同破七寶塔。勸人出家精進。斯福同塔也(已上論文)。
飾宗義記卷第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