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宗義記卷第三末
[0053a16] 第二大門。總明體性者。章云。此十二部經。以聲為[2]性佛語性故者。有雖名句。方名為語。名不離聲。即聲為體。又章云。通有名句味者(應言名句文。而言名句味者。是古釋謬)。假實通論。故名有名句等。以名句等體是假有不離聲故。故得通論。聲與名等四法為體。又章云。謂色行二陰中攝者。假實門殊。故許聲是色陰所攝。而名句等是行陰攝。謂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也。此即教體二陰為性。此據成實及大乘宗。出體如是。若依薩婆多宗。教體唯用聲為自性。能詮作用是名句等。非是教體。故婆沙百二十六云。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言是契經。唱詞是律藏。評論是論藏)。語音(十四音)。語路(生名句路)。語業(簡身意業)。語表(簡無表。非教體故)。是謂佛教。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正義家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語業即聲)。彼卷復云。佛教名何法。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前雖顯示佛教自體。而未顯示佛教作用。今為顯示教作斯論。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此即總顯佛教作用(已上論文)。
[0053b09] 第三展轉相攝者。且問契經容攝幾分。答或攝十二。或唯攝十。若約始從如是我聞乃至奉行。即契經中具有十二。若約長行名契經者。須除二頌。故但攝十。次辨應頌容攝十分。如法華偈。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即攝授記。應頌之中。定無諷頌。諷頌之體。非重頌故。即應頌中亦有自說。即如偈中記舍利弗。本非請記故也。亦有因緣。如觀音偈。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等。既因請說。故名因緣也。亦有譬喻。即法華偈。譬如長者有一大宅等偈是也。亦有本事。即法華偈云。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既非本生。故是本事也。亦有本生。即法華偈云。彼時不輕。則我身是。時四部眾。著法之者。聞不輕言。汝當作佛。以是因緣。值無數佛。故有本生也。亦有方廣華嚴經中。大有其例。即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亦是也。亦有希法。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又如舌相至梵天。身放無數光。為求佛道故。現此希有事等。是也。亦有論議。如解深密。長行已辨三無性訖。後說頌言。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等。既佛自顯三無性理。故是論議也。上來應頌。且除契經并除諷頌。攝餘十分。餘記別等。准此方隅。如應決了。
[0053c07] 次第四配入三藏者。理實十二各成三藏。今約相顯以辨攝者如顯揚第六瑜伽二十五並云。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是契經藏。此中因緣即是律藏。此中論議是阿毗達磨。
[0053c11] 次第五門隱顯有無者。章云。大小隱顯等者。此准地持第三(地持。即是瑜伽同梵本)。瑜伽三十八云。當知於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准此故知。大乘經中。顯說方廣。隱說十一。亦應義准。小乘經中。隱說方廣。顯說十一也。次辨有無者。大乘有九。而無三部。小乘亦爾。有九無三。且辨大乘有九無三者。如涅槃第三。明菩薩藏。唯有九部。除其緣起譬喻論議。以其菩薩無有起過因而制戒。故無緣起。法說即通。[3]後無譬喻。少聞多悟。不假論議。故無三也。次辨聲聞有九無三者。如法華云。或說脩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并祇夜。優波提舍經。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乃至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等。其中即無記別自說方廣等三。以其聲聞不記成佛。故無記別。恐情生慢。故無自說。不說七地四菩薩行不共法等。故無方廣。此等並據一切偏說。理實通論。聲聞菩薩各具十二。如前已引。瑜伽二十一聲聞地中云。哀愍一切諸聲聞故。說十二分教。及婆沙順正理等並明十二。如應當知。上來略辨十二分教義門已訖。
[0054a06] 謂是羯磨或可如是者。以餘四受是佛在秉。又釋[1]來上八敬。乃是聖人。聖人不應有滅法過。三歸一受。若准釋迦。不通末代。何妨彼佛不同釋迦。三歸通末。義亦無妨。若不爾者。既有羯磨。應非略教也。章云。問所以初欲舉滅法之人。兼舉第三在世流布者。以其前者。科文為四。一止廣。二說略。三現益。四後損。今既為釋第四滅法。何故文中乃云如是舍利弗彼佛及聲聞眾在世者。佛法流布。却舉第三現益之文也。釋妨如章也。
[0054a15] 如下辨者。如下婬戒中結戒義辨。
[0054a16] 對略辨廣者。謂對次後說略之文。故即前文先明廣說。亦得釋言對廣辨略。反上應知。
[0054a18] 據利根者說者。[2]有云。利根之人。七日假教。鈍根之人。始終假教。
[0054a20] 句便有六者。文中。一者未生漏。二生漏。三未得利。四得利。五未得名。六得名。
[0054a22] 對便有三者。如其次第。兩兩合說。即成三對。
[0054a23] [3]綩轉相釋者。舊新諸師。合有四釋。一者從且止釋且止。何以且止。以未犯有漏故。何以未犯有漏。未得利養故。何以未得利養。未得名稱故。以未得名稱。即未得利。未得利故未生漏。未生漏故佛言且止。二者從知時釋知時。知何等時。知漏起時。漏過何以起。以得利養故。何以得利養。以得名稱故。若得名即得利。若得利即生漏。漏過既生。世尊為諸比丘制。故曰知時。第三從且止釋知時。謂佛言且止。何以且止。以未生有漏故。何故未生漏。未得利養故。何故未得利養。未得名稱故。若得名即得利。若得利即生漏。漏過既生。世尊隨制。故曰知時。第四從知時釋且止。謂佛言知時。何等時。謂知漏過起時。漏過何以起。以得利養。何以得。以得名稱故。若不得名即不得利。不得利故不生漏。不生漏故。佛言且止。
[0054b13] 義少不便者。以其得利。親釋生漏得名。亦是親釋生漏故。不可以得名釋得利也。不得名等。准此可知。
[0054b15] 是好醫師者。見論第五云。譬如醫師。未善治病。見始生癰。雖有癰性。未大成就。輙為破之。[4]而出狼藉。受大苦痛。以藥陰之。瘡即還復。醫師謂曰。我治汝病。當與我直。病人答曰。此癡醫師。若我有病。可為我治。我今無病。強破我肉。血出大苦。反責我直。詎非狂耶。聲聞亦爾。若先結戒。而生誹謗。我自無罪。強為結戒。若漏起者。譬如良醫。應病設藥。令得除愈。大獲賞賜。又復讚歎。此好醫王。善治我患。如來亦爾。隨犯而制。歡喜受持。無有怨言。智度論十七云。提婆達多。身二十相。而不能忍伏其心。為利養故。而作大罪。生入地獄。以是故言。利養創深。破肉至髓。應當除却愛供養心。又智度論第六云。譬如天雹傷害五糓。利養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說喻。譬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
[0054c05] 越為人識等者。謂越六字(為人所識多聞)是也[5]已下疏本第二。
[0054c07] 律云。爾時世尊在毗舍離。章云。自下正宗(疏主總標宗旨也)。將欲解釋。尊者分三。第一顯宗來意。第二正宗之旨。第三判文解釋。今詳來意。復三。第一總標宗旨。如章云。自下正宗。第二別問起由。如章云。所以得興者。第三答由緣備(謂由緣具便起正宗)。如章良由僧尼不勝名利。廣生有漏。壞其略教(此顯正宗緣也。良由者。答義之端。僧尼者緣起人也。即戒本前善男子等。及戒本中若比[6]〔丘〕尼是也。不勝名利者。生漏緣也。廣生有漏壞其略教者。諸戒本前。起種種過是也)。是以如來隨其缺犯。制廣補之(既由緣備。故有宗體也。是以者。牒前緣備也。如來者。立教之主。即諸戒首。爾時世尊是也。隨其缺犯制廣者。辨正宗體。由隨缺犯。逐制五七廣教補之。是則廣教為正宗體。即諸戒本是也)。使犯相分[7]須輕重位別。教禁羣機。有當時之益(雖已明體。復辨宗相。使犯相分須者。五七分須也。輕重位別者。諸戒本下。釋相重輕。如律文言。成者波羅夷。不成者蘭等是也。教禁羣機者。釋相之下。比丘尼波罪夷。式叉等吉羅。是謂為犯是也。有當時之益者。即戒本前。生十利是。此是兼顯利。由二緣。一者皎潔無[億-音+(天*天)]。事由與厭。故須廣辨戒本釋相。二者開成無過。須辨開文。即律文中。不犯者乃至痛惱所纏等文。並為招生十利也)。原意在此。故號正宗(向明正宗之來。此結制宗之意。來意既爾。故號正宗)。
[0054c22] 次辨第二正宗之旨。如章。正宗之旨。不出身口止善。受之與持。犯相輕重。但人多釋。此意說云云。正宗之中。有受有持。犯相輕重。人雖多釋。今明旨意。不出止善。謂雖別相有止作二持。通相為言。莫不止惡而成其善。止則是善。持業釋也。由其戒宗本意為明增上生道。故須止惡而成其善。然崇破云。舊解以止善為宗。但離惡邊。即是其止。諸有策脩。即是其善。所以不立者。既不許以止惡為宗。如何復取脩善為宗。然崇遂以戒行為宗。今詳不許止惡為宗。憑何理教。自立戒行。寧非止惡。若不止惡。[1]若不止惡。應通惡戒。故知非理。復此止善止即是善。何以語云唯脩取善。脩善之義。通三藏故。且止斯事。今章中云但人多釋者。昔來章疏。向二十家。諸說不同。不可繁具。且首與願所明宗旨。一教二行。數不孤起。必有所詮之行。行不自顯。藉教以明。教能詮行。行能成人。故以此二為宗旨也。教有二種。謂止與作。教無止作。能詮止作。故云也。止謂離惡。如五篇是。作謂成善。如受說等。又教有二種。一專精不犯。二犯已能悔。教無此二。能詮此二。故云也。或有以因果為宗。謂此宗中從初至雜犍度。總明其因。大小持戒揵度。獲得三明五種勝法。總明其果。故用此二為宗。或有以受隨為宗。又有以止作二持為宗。先來共破。皆言教行及以因果。義通三藏。既無所簡濫。故非宗。又因果者。彼是舉果。勸成因行。而果非宗。若當是宗。應即名為果報犍度。既稱持戒。明是勸因。又云。宗者即是總義。受隨止作等。乃是別義。亦不成宗。故唯止善。妙符正理。覺云。但人釋有兩種意。一向上用。即釋立宗。二向下用。分文解釋。如言六百段等。是也。何以疏主不存此科。答若不科文。義即不顯。故不存也。
[0055b03] 多少差別者。大僧二百五十。尼兼七滅。三百四十八。若除七滅。即三百四十一也。
[0055b05] 輕重不同者。一者尼僧輕。如摩觸戒等。二者僧重尼輕。如麤語戒等。
[0055b07] 有無互缺者。尼有僧無。如洗淨過分戒等。二者僧有尼無。如輙教譏教誡。教誡至日暮。蘭若六夜等。
[0055b09] 犯同緣異者。如畜長鉢。俱犯捨墮。名曰犯同。僧開十日。尼唯一日。生罪緣異也。
[0055b11] 又可前明止持次辨作持者。疏主敘古。自意亦許。
[0055b12] 一有惡心蘭者。謂知不集。故秉羯磨。即犯偷蘭。
[0055b13] 二有懈怠吉者。此懈怠吉。秉法之人。懈怠不求。餘僧合集也。其自餘人。不來赴集。懈怠故吉。此不欲明。
[0055b15] 故言殄已起者。既結能殄惡心懈怠。故顯所為是殄已起也。
[0055b17] 二罪合防者(即違 篇戒。各唯防一罪也)。蘭有三處防(上下律文。列七聚名。蘭或第三。或在第五。若七滅中立有蘭者。便成三處。即是違文)。蘭有立教住處防(准義偷蘭與他為因。故在第三。與他為果。即在第五。三五無定。律文意爾。今立七滅定有蘭者。蘭應決定有住處故。即是違義也)。不攝百一防(伽論立百一羯磨。若使惡心發百一法。並容得蘭。今若七滅獨立偷蘭。此無功能攝餘有蘭也)。
[0055b22] 唯吉之防者。尊者云。此不成防。且如尼律中有。德不為他滅諍。尼得提罪。彼戒下文。結僧罪云。比丘吉羅。今若立防者。若彼緣起。本有惡心及有懈怠。下文結罪。唯結吉罪。隱蘭不說。可使成防。云僧七滅從有惡心。亦須隱却。然彼緣中。本[2]亦雙有。如何成防。今詳。正由無雙緣起。所以成防。以惡心秉。不合局就七滅中論。彼既不論。此亦應爾。
[0055c05] 此四位言者。若以因從果。但合明篇。今以因果別陳。故成四位也。
[0055c07] 毗尼以止善為宗等者。此中止善即能治行也。為[3]蘭疑濫。故有此言。謂疑云。自下盛明罪相輕重。應以罪為宗耶。故釋疑[4]故云。罪是所防。意舉所防欲顯能治。非欲以罪為宗也。是故章云。用能治行。以為所明也。
[0055c11] 尼百眾學不論七滅者。以彼七滅入單提故。尊者曰。亦有七滅。若他求滅。不滅過重。容入單提。汎見諍事。應與不與。故亦應吉也。
[0055c14] 如常所破者。首律師云。外書亦有學而為政。豈有相形。又相形偏字。從人作之。篇章篇字。從[5]所竹作之。字既不同。故不應理。今重詳曰。曾尋祗律。屢見偏字。從人而作。近來傳寫。多改從竹。尋彼律意。偏者要義。急義。戒相雖眾。半月一說。且從急要。故曰五偏也。設今從竹。三均名篇。就別義說。理亦無失。或曰。外書豈有均義。崇亦云。篇者編也。編此法義。成其一聚。故名為篇。即是章品異名。豈勞廣釋。今詳。章云說有五階。即是編比以為立段。段段各具名等三均。誰言用均即釋篇字。故無勞破。餘義如破述記述之。
[0055c24] 夷罪十六部等者。明了疏云。舊呼為篇。梵本名部。部有二義。一成就根本義。二隨順根本義。言成就者。四夷一一各有四部。一遠方便。如欲犯婬。已起決心。身口未動。此犯吉羅。責心懺滅。二次方便。動身就彼。或口陳說。此亦犯吉。對人懺滅。三近方便。或摩或捉。未交之前。為婬故觸。犯蘭非殘。亦對人懺。此三方便。為成根本。故名為部。即成就根本義也。言隨順者。若未成果。方便可懺。已成果罪。逐果不懺。亦名為部。即隨順根本義也。三因一果。即名四部。夷殘一一各有四部。准此應思。提提舍尼。各有兩因及一根本。由其輕故。除偷蘭遮。餘義同前。
[0056a11] 章云非四部所攝乃至獨柯多攝者。並論文也。前四部中雖有因吉。隨應自攝入前四中。今辨第五。雖亦吉羅。要須非是前四部攝。取所餘罪也。
[0056a14] 學對者。梵云息佉柯羅尼。翻為學對。梵云獨柯多。此云惡作。為分輕重。作此異名。輕名學對。重名惡作。輕但責心。重對人懺。真諦云。此間不解分別。通名眾學。此為謬矣。責心對人。通名為學。以此對治所作之罪。故名學對。今詳別相。即分兩名。若就通相。亦得通名學對。是真諦意也。
[0056a20] 婆藪斗律所說罪者。此品類律二百惡作。一切皆是獨柯多攝。謂名惡作部也。又詳此釋。若輕若重復得通名惡作也。又明了疏云。第五部中。或有二因。或全無因。故不同前准數為部。謂但起心不動身口。唯果無因。若有動業。因果具有。如欲上樹。未動身語。是遠方便。動身或語。是近方便。上樹過人。即名究竟。隨應准說。名當罪人。
[0056b03] 故名當體者。謂即此人是極惡也。新譯經論。名他勝處。善法為自。惡法名他故也。
[0056b05] 藥有五故者。夷若無覆。立為一藥。有餘釋言。滅擯羯磨亦名為藥。殺活雖殊。不妨俱藥。通律師問答云。問七聚應有七藥。答聚唯六病。惡作惡說。體類同故。蘭復同提。共用一藥。故雖七聚。亦但五藥。若爾七滅應除多諍。答法相不同。應為三例。一藥多病少。如七滅除四諍。二藥少病多。如四輪摧八難(如下十三難義中辨之。且為頌曰。三塗北長壽。[1]〔亦〕前後辨聦根。善處摧前五。值願損餘三)。三藥病俱等。如五篇有五藥(今詳此等。並是彼彼閑語也)。
[0056b13] 不具分者。謂不具支分。即是不具緣義也。
[0056b14] 此七聚次第者。自下疏主敘真諦釋也。前所引者。即了論文也。論云謂一切二聚。不具分所生。明了疏云。偷蘭翻麤。遮耶翻過。麤有二義。一是重罪近因故麤。二能斷善根故麤。重罪因者。發心破僧。是遠方便。未名為麤。一諫二諫是近因蘭。即名為麤。能斷善者。謂彼後時。或斷善也。此之二種。通名為麤。所言過者。違教而行。故名為過。如牛突破籬授出外。故名為過。此破僧蘭。得麤過名。餘蘭從此亦名麤過。如初牛出。後牛亦過。雖犯餘戒。亦是過收。然此罪麤。故獨名過。初[2]二聚中。一一因蘭。名不具分。從麤過起。故曰所生。
[0056b24] 唯取根本為前六聚者。且辨根本門也。前二聚近方便為第三聚已下。就方便中。曲分二例。謂入第三攝。及入第七攝。為二例也。
[0056c03] 三聚總明者。前釋十號中。已明三聚。即是善聚不善聚無記聚也。
[0056c05] 若就具往分等者。是一古師義也。乃至問據聖本制等者。疏主敘首律師難也。[3]乃至答逐義等者。疏主救古師義也。彼本難云。若言就具。不出身口不安不恣。即非具攝。何得立言五所不攝。還復二位。故二位言。非為無過。又凡離分。要先同體。杖分為異。汝身口邊逐義離分。此身口犯。為通為別(身犯惡作。口犯惡說。汎爾通名。俗人亦有。非佛別制。故名為通。若據具戒。惡作惡說。佛別制名。名為別也)。若約通者。俗亦應分。若約別者。如祇制婬。未有廣教。吉名未有。從何出夷。亦不應言必當有故懸借而用。即應借夷。何繁借吉。救中意云。能造是具。所造是業。業差別相。重者有五。謂夷殘蘭提提舍尼。始從當體。乃至責過。五義既殊。即立為五。此之五種。逐義為名。惡作惡說。當位立目。謂就身作及口說位。縱不安等。豈非惡性也。又復就戒以立篇聚者。首律師。作前破竟。即自解云。造過有七。從麤至細。此疏主云。亦是離分。豈違前義。故言無爽也。
[0056c21] 罪是大障道是所障者。引文不具。故失意也。見論第九云。偷蘭者大遮者。障善道。後墮惡道。於一人前懺悔。諸罪中此罪最大。如律本中偈。說偷蘭遮罪。其義汝諦聽。於一人前悔。受悔者亦一。悔於一人中。此罪最為大(已上論文易解。准論。即是釋罪體大。不欲云是障大也)。
[0057a02] 作惡故惡等者。先來釋云。如跳行入白衣舍。今助詳之。此於不善處得罪也。
[0057a04] 由作得惡者。如不齊整著三衣。今助詳之。此於無記處得罪也。
[0057a06] 說惡故惡者。如高聲入白衣舍。今詳。如對男子麤語等。又助詳之。此於不善處得罪也。
[0057a08] 由說得惡者。如為不恭敬人說法等。今助詳之。此於善性處得罪也。得罪由佛制故。不蕳善無記處也。破僧(調達是也)。伴(三聞達多四伴是也)助(五百捉籌)。皮(人皮)鉢(石鉢)。露形(露形見佛)。肉血(飲生肉血)。四不可治。前偈序中已引母論九清淨人者。十誦第五十也。
[0057a13] 佛言四蘭者。十誦五十九也。
[0057a14] 悔法如上者。如上重蘭悔也。故多論第二云。重偷蘭遮。大眾中懺。應胡跪合掌。三從眾乞。乞已眾應一白。一白已懺悔。亦應三說。輕偷蘭遮。界外四人懺。懺法亦同。但輕重異(已上論文)。
[0057a18] 如下對眾等者。指滅諍揵度也。
[0057a19] 破僧近遠二因當須大眾小眾懺者。義准之言也。如前夷因輕重。二蘭大小眾懺。破僧滅擯。既是同夷。故應因吉。同夷因懺也。
[0057a22] 自有造重不假於觸者。下條部文言。我今不觸彼身。可得無犯。佛言波羅夷。疏意雖爾。今詳。嘿妄判為方便。恐違正理。故今破云。自有造重不假於觸。
[0057b01] 故觸究竟者。亦應自有妄語。不假嘿妄。嘿應究竟。又難無有妄語不假虗心。
[0057b03] 故嘿妄是方便者。亦應無有犯重不假染心。觸應方便。進退既非。故今立義。嘿是究竟。以無擬嘿。今還嘿故。若爾何不入篇。答如打謗俗人。摩觸男子。對不變畜作大妄語。斯皆果吉。何獨責嘿。今應更釋。凡入篇者。必具三均。未必三均一切皆入。但今入者。且就數犯急要之者。錄入篇中。若不爾者。即不錄耳。為是三均之外。更加急要。為四義好也。
[0057b10] 不隨人別結者。今詳。應言若本加行擬誑別人。三問竟時。各別得罪。若加行心。不欲分別眾人之異。三問竟時。不隨人別。告淨提亦爾。但約問結嘿。不從於罪。以其嘿妄。僧問便有。不問即無。問緣既一。何得多罪。
[0057b14] 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隨覆多罪等者。今詳。此下並不應理。若言嘿妄僧問便有。遂約問結者。覆藏亦是由人同住。何不約人而結罪也。又言覆藏覆罪生罪故隨罪結者。亦應嘿妄隱罪生罪。亦隨罪結。
[0057b18] 又言嘿妄誑問生罪非誑罪生罪者。覆藏亦由對人不發。非對罪不發。
[0057b20] 又言覆本覆罪不覆明相者。嘿妄亦是本嘿隱罪。非嘿隱問。義既並齊。故難取別。今解。若加行心各別緣罪。皆擬誑者。雖問是一。而隨罪結。若加行心。不別分別。但總生誑。逕問之時。但一嘿罪。若爾如覆十罪。其加行時。總作覆心。亦應逕明但得一罪。答理亦應同。憶數別隱。理別生覆。不憶數隱。理總生覆。告淨提罪。類嘿應知。
[0057c03] 六罪三處犯嘿者。首云八罪。謂屏覆二坐。道俗女別。故應言八罪也。
[0057c05] 除蘭一處餘咸二處者。此且總言。而未盡理。應言除篇攝之外。餘咸二處。以吉羅中不入篇者。亦同偷蘭。唯於序中。一處犯嘿也。
[0057c08] 如五分眾學為七問者。承前講家多言。五分眾學實無七問。或是傳寫之謬。或疏主錯引。或曰如從四夷乃至眾學。五篇分成七問別也(述曰。不勞救之。設言錯者何失)。
[0057c11] 七種十五種說者。說戒犍度自當有文。今略論者。有難略說。從緩向急。合有七略。一種直去。如難猶寬。容得說至提舍尼竟。此為一也。復略提舍。是第二略。乃至第七略四夷法。唯說戒序。即是七略也。若難更逼。直爾起去。故名一直去也。從急向緩。即十五種。如難欲至。眾共量宜擬說戒序。此為一略。說序竟時。難猶未至。更說四事。此為二略。更說十三。為第三略。二不定為第四略。三十為第五略(此上一五)。眾共量宜擬說戒序并及四事。復是一略。說至十三為第二。乃至九十為第五(復是一五)。第三五者。擬說戒序四事十三為第一。乃至提舍為第五(復是一五)。三五總十五種略也不須八說等者。若分眾學七滅之別。別略七滅。從緩向急。即成八略。從急向緩。三六十八。准思可見也。
[0057c24] 與人法非類者。人犍度中。犯僧殘罪。先已發露。後罷道已還受大戒。還更覆藏。復須發露。言非類者。彼據時長。不同說戒一坐之間對眾發露。眾僧已知。不須更發。今詳。此據對僧發言發露。可作此解。若當心念作發露者。應言隨隱隨應發露也。
[0058a05] 餘准可知者。前言夷等。但等取殘。次釋不定竟。復言餘可知者。即是三十已下准可知也。
[0058a07] 若據有犯不合聞戒等者。首律師云。將欲說戒。皆先審眾。以其有犯。不合聞戒。故前八問。皆是先問。後方正說。彼即自難云。若爾七滅之下。何故復問答。問下犍度七佛略偈等也。疏主不存。故別立義。云若據不合聞戒。但應八問之外。結不應吉也。又復序問。為憶識不疑。下八別向。為疑不憶識者。若先憶識。說序之時。即懸憶識。不假至篇始能憶識。故說序者。正為憶等。然論下八縱先疑等。令為說相。忽即醒憶。故說下八正為疑等。章中又云此據位言者。據正所為相顯之位也。又云若以義推等者。謂盡理推之也。
[0058a17] 初問不通疑等者。疑便不能懸憶識故。故無嘿也。
[0058a18] 下之八問通憶識不疑等者。雖說下八本為疑者。然實不疑。而不發者。亦[1]有嘿也。
[0058a20] 三方便義。今詳。遠方便者。罪增上緣也。進趣方便者。加行不息也。問緣方便者。加行不滿也。
[0058a22] 如自覆藏罪是者。如逕一宿生一覆吉。後後逕宿。展轉無量。此初[雨/復]吉。皆能遠資後後更犯吉也。又如[雨/復]夷得吉。此吉更資後後犯夷。
[0058b01] 其唯究竟者。此等覆吉。體是究竟也。
[0058b02] 下二准說者。下二篇中。如入村中從尼取食。或受尼指授食。及眾學中左右顧視。皆資犯婬。尋之可曉。
[0058b04] 進趣方便章中略敘兩古師釋。昔通律師敘古三釋。謂於前二。更加一釋也。然初釋意。凡言結罪。一[2]得心停。二待事畢。進趣之中無此二事。何得結罪。猶如須達往向佛所。步步增其順理之福。故許犯戒步步增惡。而無罪名。此即以違理不善。為進趣體也。第二師意如章。然約有邊蘭吉為體。若約無邊。亦違理為體。同前也。第三師云。約篇聚中。無問法隔。或復不隔。進趣方便。或有或無。所言有者。步步趣求。或違諸諫。但是違教。無別罪名。故善生經云。受戒之人。犯罪報重。違佛語故。即以違教不善。為進趣體也。所言無者。猶如被逼。失念受樂。何有方便。[3]又如違諫。法未滿前。聖開思審。思審之間。故亦無罪。且破初師(例云)。須達見佛。果無名故。許因中無福號。違制之名。捨果有何得。進趣在因無(又復違文如多論等步步蘭等)。破第二師。言有無爽。言無准同初師例破。破第三師。所言有者。果中立名不違教。可得因違不立名。果必違教以成名。因定成名以違教(所言無者。失念受樂。義容可得違諫無罪。即違文理可知)正義如章若望自成蘭吉二罪有同不同者。此約自成門中分別解釋。或得自成。或不自成也。謂以同名自類為因。[4]還成同名自類為因還成同名自類之果。蘭吉二罪。則不得同。以其吉羅以自為因還成自果。蘭則不爾故也。此即吉同蘭不同。故云有同不同也。
[0058c02] 若因因相望蘭吉則同者。謂以同名自類為因。還成同名自類之因。蘭吉則同。無相成義。且如違諫之中。初白蘭不成違初諫蘭。違初諫蘭不成第二諫蘭等。吉中亦爾。如利吒違初白吉。不成初違諫吉。乃至廣說。此則一向不自成也。
[0058c07] 作過緣缺者。若據通相。攝七方便。若據別相。唯攝緣差。
[0058c09] 心境互差者。謂心差境。即想疑是。又境差心。即境差是。權思不暢。即善心息及境強是。有餘於此。攝彼緣差。義恐不然也。
[0058c12] 為害兄第等者。增一含三十四。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入金剛三昧。是時有二鬼。一名伽羅。二名優波伽羅。毗沙門天王。遣至毗留勒天王所。欲論人天之事。是時二鬼。從彼虗空而過。遙見舍利弗結跏趺坐。意寂然定。伽羅謂彼鬼言。我今堪以摧打此沙門頭。憂波伽羅語第二鬼曰。汝勿興此意。所以然者。此沙門極有神德。有大威德。此尊名舍利弗。世尊弟子中。聰明高才。無復過是。智慧中最。彼鬼再三曰。我能堪任打此沙門頭。憂波伽羅曰。汝不隨我語。汝便住此。吾欲捨去。此惡鬼曰。汝畏此沙門乎。優波伽羅曰。我實畏之。設汝以手打者。地當分為二分。正爾當暴風疾雨地亦振動。諸天驚動。地已振動。四天王亦當驚怖。四天王知。於我不安。是時惡鬼曰。我今堪任逼此沙門。善鬼聞已捨去。時彼鬼即以手打舍利弗頭。是時天地大動。四面暴風疾雨。尋時來至。地分二分。全身墮地獄中。舍利弗。從三昧起。整衣服。下闍山往竹園。至世尊所。佛告舍利弗。汝今身體。無有疾病乎。舍利弗言。體素無患。唯苦頭痛。世尊告曰。伽羅鬼打汝。若彼鬼以手打須彌山者。即時便為二分。有大力故。然此鬼全身。入阿鼻受罪。佛告比丘。甚奇甚特。金剛三昧力。乃至於斯。由此力故。無所傷害。正使須彌山打其頭。終不能動其毫毛(又有處云。為害是兄。伏害是弟。應撿長含)。
[0059a10] 煞含四境者。四束為二。故雜集第七云。煞生事者。謂有情數。非有情數。如其所應。依此處所起煞生等。
[0059a12] 餘三方便在此中收者。首云。在此闕緣收也。
[0059a13] 不疑善心者。不疑即是想之異名。
[0059a14] 五中上二單闕境者。因此應知。此七方便並名闕緣者。且如煞戒。具足八緣。謂通緣有三。一是大比丘。二制廣教後。三無重病壞心。別緣有五。一人。二人想。三煞心。四興方便。五斷命。於此八中。隨應闕之。成七方便。今言單闕境者。即別緣中。單闕初緣也。雙闕者。即闕初及第二緣。謂人及人想也。
[0059a20] 餘亦類然者。謂更加闕緣緣差也。
[0059a21] 類盜說者。古云。文言。求過五得五錢夷。即是攬過五方便。成五重罪也。
[0059a23] 兩境既別起心亦異者。張王兩境。必不同時。託境興心。決有前後。故言異也。有餘所釋不可記也。
[0059b01] 第四杌木八句異境無罪非生數故等者。前來所立三十八種異境來差。即令本境亦三十八。成境差蘭。章中辨相。雖已具足。今轉令明。故別列出。一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作張想。王境[1]不境不強而被煞。二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作張想。對王闕緣。三欲煞張。廣說乃至王境強不可煞。四廣說乃至對王緣差。五廣說乃至對王善心息(此是上五[2]〔從〕此已下是下五段。心息為首。逆數至不強而煞。尊者。束此上五下五段為頌曰。不闕德緣善。善緣強闕不)。六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起疑。為張為王。對王善心息。七欲煞張。王來替處。緣王起疑。對王緣差。八廣說乃至對王境強。九廣說乃至對王闕緣。十廣說乃至王境不強。而被煞(此是下五。人中十句竟)。非人畜生上下五者。欲煞人。非人來替處。緣非人作人想。非人不強而被煞(餘九句。及畜生十句。類同人中。改名為異)。杌木上四下四者。欲煞人。杌木來替處。緣杌木作人想而煞。餘七句亦准人中。俱除二強為異也。即是異境三十八種來。差本境故。令本境三十八蘭。名境差蘭。今詳此義。稍違正理。且汎論者。凡因未止。由果未成。果定亡時。因亦須息。如且朝起。奔逐張人。而作煞心。未息之[3]須王人忽至。緣作張心。張心至暮緣王而起。意煞亦爾。至暮未停而定朝時。張夷已息。豈容至暮。仍有張因。若至暮時。無張因者。儻至暮後。王上境強。及闕緣等。豈得令彼朝起張因。而成四五境差之異。有人救云。誰言朝起張夷已息。今應問彼。緣王張想寧得煞張。既不煞張。張夷何在。復有救云。我約四度五度煞張。故成四五境差之罪。若爾亦應百度煞張。應百境差。何但四五。良為四五煞張之時。張境正差。一類未有闕緣等異。是則本境。正得罪時。一類無差。何成四五。復有救言。望後為名故無有失者。朝已結罪。豈暮為名。若許爾者。今日煞人。明名夷罪。詎非可恠。即由此理。章云。二趣上五無罪者。理亦甚違。謂緣異心煞想至暮。而於本境。朝因已停。豈可中間煞心附異。而於異趣。全說無愆。若言緣人。心不當異。故異無罪者。若都無異。何處生心。良以煞心。雖逐人想。想不孤起。還託非人。既託非人。煞心還爾。解心雖異。煞境無差。二趣寧容上五無罪。餘皆准破。不復繁言。且隨章疏次第解釋。
[0059c13] 闕緣境強緣差心息位各為四者。且如闕緣。即歷四位。謂歷人中。想疑二位。及非畜中。各有疑位。即成一四。餘境強等。各四准知。
[0059c16] 第五想差方便。首律師。於此作八句料[4]蘭。一心差境方便(想疑方便是)。二境差心方便(境差方便是)。三心差境究竟(婬酒是也)。四境差心究竟(首云。無此句。尊者曰。本擬漏失。乃有正道。來差本境。緣異向本。作想作疑。亦成此句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首云。無此句。尊者曰。境差之中。唯取雙闕。是也)。六心境俱差成究竟(首云。無此句。尊者曰。本擬漏失。乃正道差。而心起疑。雙闕者是)。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出佛身血是。今詳緣差心息亦是)。八心境不差成究竟一切是(此等於義。並成無益)。
[0059c23] 第六疑心方便。首亦八句。謂我疑他方便。如疑心煞等是。他疑我方便。如現相大妄。他疑我云。為當為我而現相耶等。煩不須敘。
[0060a02] 教人現前[1]同自作說者。謂能教者。本擬煞人。今乃轉作非畜想疑。即望本期人境之上。煞心便息。遂成輕耳。
[0060a05] 隨境非境者。生罪之境。非生罪境。即情非情是也。
[0060a06] 及境優劣者。就有情中人趣是勝。餘可思知。
[0060a07] 有犯非犯者。情境有犯。非情無犯。也。
[0060a08] 雖想雖疑而是進趣者。謂於人境。縱使改轉。作非人想。不由此想能闕煞事。故是進趣。謂於本境。曾無一念不[2]擬煞心。何成闕緣。疑心准此(今恐不然。若對本境。作異境想。煞心必經。若緣異境。作本境想。本境應於此剎那死。乃即不死。豈非於本。且得曰[億-音+(天*天)])。
[0060a12] 餘咸類然者。謂尅王李趙等。准此廣說。
[0060a13] [3]即有無量者。謂對尅非畜亦准此。今詳。前來所說。二漫俱四。義恐不然。雖可加行。頓發煞心。豈可於境一時令死。既無一時頓究竟義。故今現對追逐一境。非無想疑境差之異。且如即今現逐一人。[*]擬即時煞。想疑交是。煞心輕微。境差現是。替本逐境。雖對所逐。心未全息。然且此時現失本境。理應結罪。且結闕緣。又如發心一切擬煞。後逢一人。始終緣彼。作杌木想。煞之命斷。豈容有罪。若約了心持一煞具。以一加行。頓煞多境。此則方可隨境而斷。故今更解。不對大漫。容言有四。現前對漫。理應思擇。
就尅辨漫門
[0060a24] 尅漫名異。而體是一也。
[0060b01] 想疑即同者。通云。前專尅張。轉想乃作王想王疑。而張命終。竟不成因。今既漫心。雖有緣張為王想疑。今煞張死。亦不成因。故言即同。亦有疏言想疑亦同者。意說亦同境差而說。謂亦唯望異趣之上。方有想疑。
錯誤門
[0060b06] 問錯誤何別。答律文錯誤。交涉難知。准義差分。令成別想。謂若煞心現託此境。心縱謬誤。於此境上。不說無愆。即想疑境差是也。此即是誤也。若本煞心。元在東人。雖有西人。心不在西。擬斫東人。失手煞西。手非心制。是錯所攝。錯墮椽梁。不待成立也。
[0060b11] 若有無分別者。局據異境。論有無也(前破此義可知)。
[0060b12] 通說得有其五者。人趣異境。但含四因。異趣二疑。即含五種。同異合辨。故名為通。
[0060b14] 境差位故者。謂此異境。已差本境。不可復論異被異差。無窮過故。
[0060b16] 餘四斷不斷者。闕緣容斷命。餘境強等。即不斷也。
[0060b17] 不由想故者。不由緣王作張想故。而令王上。成因罪也。
[0060b19] 上來體是[4]有無者。七方便中。境差想疑一向是誤。故云體是也。言有無者。謂異境上。有五無二也。言無二者。如向章中辨無境差想差二也。言有五者。王等四境雖並是異。非情一種。既全無罪。故不得論有五之義。却就情道。人中想疑。有強等四。無想無疑。二趣疑中。具足有五。三趣通収。勿過有五。故云有無也。
[0060c01] 不得說體是及有無者。以不親緣。無心迷謬。故不得說體是誤等。
[0060c03] 即此二無局在本境者。前言境差想差二種。是異境無。既異境無。故唯在本境也。通云。然此錯誤。唯據尅心。以其大漫。隨犯非犯。若就尅辨漫。亦得辨錯誤。
[0060c06] 少通緣者。闕少通緣中。初三兩緣也。
[0060c07] 闕別二者。闕別緣中。第二人想也。
息不息門
[0060c09] 意辨現對所煞之境。有五別緣。五中人想及以煞心。既並是心。故辨此心息不息義也。
[0060c11] 張心人心有息義者。若同趣為異境。即是張心有息義。若異趣為異境。即人心有息義也。
[0060c13] 不分方便故待事成等者。理實對異之時。果謝因停。故不應言不分方便。如前已破。
[0060c15] 亦可類如同趣對異即方便者。此解好也。
並不並門
[0060c17] 通別二緣明並不並者。謂闕通緣與闕別緣。必不相並也。
[0060c19] 謂對前事心境等說者。事含一因。即緣差是也。心含三因。謂想疑心息是也。境含二因。境強境[5]著也。
[0060c21] 舉境差[6]二心者。舉本境境差。望異境上二心也。
[0060c22] 與八或五一一有並者。據異境十八方便說也。
[0060c23] 亦可通[7]對有無重輕說者。疏意。此中據於異境三十八事。與本境上三十八蘭。一一並也。然言有者。謂二十有罪。無者謂二趣上五。杌木中八。是無罪故。重輕者。二十罪中夷蘭等別也。崇云。解此境差。三門分別。第一敘舊。第二辨非。第三顯是。初門即從此章中境差之初。謹寫宜至自有疑不成疑。即人中第十是。二三兩門可兩紙許。不可具敘。統彼大意。且第三門。彼立義言。異境來差。總有四種。一者天。二非人。三畜生。四杌木。初釋即約單雙二闕。以成八句。又釋。心非境故。約境但四。同趣之中。殺人齊犯。不得論差。縱王命終。攬張方便。而成王果。故律文言非人人想。曾無文說王為張想。如婬約道。是道皆犯。不以趣別立有境差。故除此一。舊人不立天趣來差。若如是者。本煞非人。天來替處。不成差故。更如此彼。又不許四異境上各別有罪。故彼立言。於彼異境。無心欲害。心緣不具。並悉無愆。若此差位結異罪者。何殊非畜之上復辨二形。又云。上來解釋非是故情。直為舊義背理違文。既失旨歸。解途成妨。事不獲已。有斯立破。彼第二門大意況者。非舊義云。問尅心趣本境。如何結異罪。異境若結罪。異境即大境。境差義不成。是漫非尅故。又云。異境若結罪。本境非是尅。今由立尅心。異境定無犯。許是尅心故。異境何有罪。(又云)若無簡別心。可結異境罪。無心既簡別。異境定無愆。本來定境差。豈得論異罪。今總難曰。對異煞心停。由蘭容無罪。對異心仍起。何得異無愆。若言對異雖心起。而名本境罪。異上有本罪。異境應是本。異趣為異。既有斯妨。同趣為異。理分方便。不得言攬張因煞王。理既分明。故所引文。並有餘說。是不了義耳。
[0061b03] 境差闕於境者。此語太寬也。此境差中。唯約四境上半而說。不論下半。故太寬也。
[0061b05] 通一別二者。謂通緣中第二緣者。理不可闕。一立制後更無中闕(此亦從多分說。如倫開八事等。亦是暫度)。別二者。別緣之中。煞心及與方便。亦不可闕也。
[0061b08] 隨戒釋具闕者。下對諸戒。皆有四門。一制戒意。二釋戒名。三具緣成犯。四辨闕緣義。今言具闕。即三四二門是也。
[0061b11] 方便闕緣亦一亦異者。一釋。彼隨戒闕緣。與此闕緣。同名闕緣。而有罪無罪異。人釋不然。謂彼隨戒闕緣之中。若有罪邊。即是此處七方便體。故名為同。諸無罪者。非與此同。故名異也。
[0061b15] 謂心不犯者。此是始終迷彼減年。謂滿二十。若轉想者。有前方便。即具六種。
[0061b17] 亦可無境差者。尊者言。有准作即得。
[0061b18] 餘心境制者。謂簡婬酒。婬酒唯約境制故也。
[0061b19] 似通一切隨而准說者。若諸非情。即非境強。故復除強。故言准說。
[0061b21] 煞盜可知者。謂煞與盜。皆具對不對尅之與漫四門義也。
[0061b23] 名狹體寬等者。兩釋之中。前釋好也。
[0061b24] 五分亦有無想心方便者。第八卷云。非時時想提也。十誦文中。想疑方便。古來傳云。有無不定。故彼第五十一云。非母想煞。得夷并逆耶。答曰得。五十八云。人非人想疑。煞皆夷。第三云。女作男想黃門二根想。觸殘。六十一云。女作非人女想疑。觸殘。第十云。生草乾想疑提(已上即是無二方便)。第五十云。若不知有異想煞父母。未受戒者應受。已受者。不應滅擯。疑亦類然(已上即是有二方便)。古來相承釋此妨云。若先加行擬犯之境。後縱轉想。及起疑心。亦得究竟。本無加行。縱有煞等。有二方便。今詳。彼文無二方便。一向決定。而第五十云。異想煞父。許出家者。自據俗人。豈證有方便罪。故無妨也。
[0061c11] 持犯義即是隨戒法門者。前五篇等。豈非隨耶。答前五七等。是行所防。故上已言。既識過相階差。理須護持等。今此明持。是能治行。治行者是正隨義。故此方言隨戒法門。若爾犯即非隨。答犯實非隨。在隨位故。相從說隨。
[0061c16] 對文說者。為翻古師。於上開宗即明持犯。今對初篇律文說者。上開而說。不同古師。如開宗中辨隨戒二門。第一專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乃至專精復二義分。眾別等並是也。
[0061c20] 對法對事者。對法謂受。根本總發也。對事謂隨。對事別起也。
[0061c22] 四流者。謂欲暴流。有暴流。無明暴流。欲界煩惱。除見及無明。名欲流。上二界煩惱。除見及無明。名有流。三界五見。名見流。三界無明。名無明流。婆沙[1]三十八云。問何故名暴流。暴流是何義。答漂激義。騰注義。墜溺義。是暴流義。漂激義者。謂諸煩惱。漂激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騰注等。廣說亦同)。
[0062a04] 即向廣造諸惡者。謂向所論。五篇七聚等。
[0062a05] 對文說可知者。二部戒本名止持犍度。以下名作持等。
[0062a07] 如地持說者。彼論第四云。若從他受。若淨心受。此二是法。若犯而悔。專精不犯。此二隨法(已上論文)。
[0062a09] 亦可從用者。由有受體。有持犯之用。次望體不壞故用者。謂此持行令受不壞也。
[0062a11] 俱順要期故義者。隨中之業。順受而生。即是有體義也。
[0062a13] 二持之體等者。謂作無作為體。
[0062a14] 二種無作等者。無作但通善惡兩性。不同於作。作通三性。章云。亦同此判者。謂持之與犯二種無作。持即是善。非餘兩等。准前說也。
[0062a17] 昔[1]解總就三業等者。雲律師言。離身三耶。名身止善。屈身禮拜。行檀布施。名身作善。離口四過。名口止善。讚歎三寶。讀誦等業。名口作善。意離三耶。名意止善。脩慈等觀。及一切善。名意作善。疏主不存者。以非制教之所要故。且如不施。而非破戒。智論第十云。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兄持戒不施。弟布施不持戒。至釋迦文佛出世。兄得羅漢。乞食不得。弟作白象。受王供養。故知不施非是犯戒。智論七十二云。受十二頭陀。不名為戒。能行則戒莊嚴。不能行。不犯戒。譬如布施能行則得福。不能行者無罪。頭陀亦如是(已上論文)。
[0062b03] 不安坐受食者。提舍尼中。第四戒是。
[0062b04] 身口合說者。前受持衣鉢及造房等即是。無勞遠覓。
[0062b05] 舉斯兩犯皆是作持者。懺悔法即是作持也。
[0062b06] 故文但意不犯者。如條部文。六群見恒水中有流船。念言可盜此船。不勞身手。白佛。佛言。但意無犯。而不應生如是意。
[0062b09] 以色礙故無未來成者。不煞如定道戒。亦是色法。有未來成。異熟生心。雖是心法。無未來成。言未來成者。謂有法前得也。此義如上受緣之中。已分別竟。無勞異釋。
[0062b13] 若隨准說作與無作俱應二世成者。受體作戒。一念落謝。隨中作體。容相續起。應二世成也。覺釋不堪記之。
[0062b16] 通持別犯者。既不可得頓犯諸戒。於中犯者是別犯。餘不犯者。名曰通持。疏意且然。此未盡理。自有意中宜生惡尋。不擬動發身語業者。未名別犯也。
[0062b19] 三識三心一切得成者。古來相承。謂五識。五意識。及第六意識。為三也。此准成實宗中。識創緣境。但了總相。名曰識心。次取像貌。名之為想。次領受此苦樂俱非。名之為受。次起貪等。名之為行。五識次第。既引四心。五識之後。有意識生。亦望創起。名為識心。次想次受次行亦爾。其獨意識亦起四心。准前而說。
[0062c01] 亦可俱有者。教他止犯。望自亦名止犯(如下疏自釋)。
[0062c02] 五識行心者。若從五識。引後行心。義則可爾。謂成實宗。行心一向唯在意識。五識之中。定無煩惱。自無行心也。
[0062c05] 或五意識或第六意識者。通云聲聞不防意地。故取五意識。不取第六意為善者。大迷法相。以五意識。亦是意業。何但第六是意地耶。然今疏意。欲明五意。或第六意。發身語業。五識不能發身語業故也。此亦且依成實宗說也。
[0062c10] 問所以止持前三得有止犯則無乃至止犯不先屬己等者。疏中意說。本受戒時。誓願離惡。受止持體。亦誓脩善。受作持體。今在隨中。前三止中。得成止持。順本離惡。不成止犯。違本脩善也。
[0062c14] 止作並持者。由先受中。頓發止作一切戒故。今既不汙。故並稱持。問前體狀中。疏云。今可並就兩教說之。何故今此成就門中不明進趣。答既明制教。即顯進趣。至下通塞門中當釋。亦可所成作持體中。即通進趣也。
[0062c19] 反却作犯可非止持者。止是遮義。由得法故。能遮作過也。
[0062c21] 不同舊釋者。古師得法。作房是作持。全止不作。是止持也。
[0062c23] 要期斷惡處中無作者。非律儀所攝善。表無表色。名曰處中。且如要期。百日禮佛。心懈怠[2]中。問無表無失壞故。亦名止持。此止持得入餘三中也。
[0063a02] 二持有二犯二犯無兩持兩持是塞二犯說通者。謂犯得有長時之義。故得入餘三位之中。即說犯體名之為通。此中通義。與餘門別。餘門通者。能包含他。名之為通。此門通義。能入他中。名之為通。
[0063a06] [1]德衣月五利無罪者。離衣宿。背請。別眾。不囑入聚落。長衣不說淨。於中別眾一戒。是止持體。餘並雙持。由受得衣。五月之中。五利二持。體常清淨故。一一持入餘三中也。離衣杖囊。得法而作。並雙持也。通云。此自業門中。亦可四四十六。謂欲取水。先安漉器(是止持方便)。說戒日。不欲赴集。隱在房中現不在相(是止犯方便)。知有音樂當來禁閇沙彌(是作持方便。今[2]〔行〕如蘭若。先勅檀越。莫來送[3]〔食〕)。安煞具(是作犯方便)。後於四行。隨作一事。彼四究竟是也問此通塞門中。第三辨自業相成中明進趣。[4]及以制教於進趣。及以制教於進趣中。引長離等。以釋其義。於制教中。復引長離。二教何別。答二門義別。體亦寬狹。謂望制教。應策進邊。名為進趣。應防過邊。名為制教。體寬狹者。謂若制教必是進趣。脩戒學境是。然有進趣非制教。攝定慧境是。故知成就門中。雖復不言進趣之教。望策進邊。亦即是有進趣之義。有餘所釋。不堪記之。
[0063a22] 以其止等四行雖別具有作無作故者。加行之時。必具作業。論其無作。則[5]不究竟之時。若自究竟。即具二種。教他究竟。唯有無作。是故不妨教他[6]作。名曰止業。
[0063b01] 制教亦然者。自止自作義則易知。教人止作者。教人離煞。即是教人止持也。教人不說[7]諍。即是教人攝臥具。誦戒等。即是教人作持也。教人煞生。即教人作犯也。
[0063b05] 能悔兩行當篇即通者。止作同用一藥滅故。故云通也。
[0063b07] 此作持中通有餘三者。此即包含之通也。
[0063b08] 又制教中亦通進趣者。如誦戒羯磨等。雖是制教。亦有進趣義也。
[0063b10] 止通十三作局初房少分者。端拱不作十三並持。設若作者。初房乞法。雖名作持。望不過量。仍是止持。半止半作。故言少分。餘可准知。
[0063b13] 但除不攝耳戒者。自此已上。約大僧說也。
[0063b14] 畜眾等十八者。如下第六疏中料簡。尼單提中云。同戒有一。不攝耳是。不同十七。其受戒有五。謂取衣不與受。不與戒。又受不與二歲。不與六法及本法。經宿違敬有五。謂不請。不聽。不恣。不依安居。不禮(已上五種)。不為他滅諍。不結安居。被擯不去。不以二法攝受。不看同活病。安居竟不去。不送婬女五六由旬(已上合有十八)。總為頌曰。取歲六受受。請聽禮恣安。安安滅擯攝。耳病六由旬。
[0063b22] 若尼作雖可通初篇者。覆他重罪。理須發露。故是作持。
[0063b24] 第四復無者。乞蘇乞油。乞蜜石蜜。乞乳酪等。一向須止也。
[0063c02] 等就有中而亦是狹可知者。謂就有中。但有攝耳十八等。
[0063c04] 昔解止犯境寬體狹等者。生罪之所。名之為境。即三學是也。所生之罪。名之為體。即不學無知也。
[0063c06] 唯犯第五者。理實第五篇中。無此吉羅也。
[0063c07] 亦是其狹者。亦同前制教門中。止犯狹也。
[0063c08] 作犯境體俱寬等者。生罪之所。名之為境。即戒學是也。所生之罪。名之為體。即婬盜等。一切作犯是也。今師意。境體亦同前釋。
[0063c11] 又言不一心兩耳聽等者。如意不攝耳聽得提。於上復增無知吉羅。覺云。由先不聽。後緣不了。名曰無知。即此無知。得波逸提。南山釋言。無知有兩。一者根本不學而[8]後無知。即得提罪。二者先誦今不利無知。得吉。今詳。如章釋者好(至彼不攝所戒。當辨)。
[0063c16] 類似無知者。謂如有人。勤勤學問。力未堪知。雖緣不了。不得罪也。
[0063c18] 二止吉羅者。謂不學及無知二吉也。緣而不了。復結無知。今詳不然。若使終身不以心緣。豈可終身不犯耶。今解。於不了心中。隨犯一戒。隨得無知。故下文言。我說此人愚癡。波羅夷僧殘乃至惡說。崇師亦約緣不了邊。不應理也。
[0063c23] 其猶嘿妄覆藏者。如逕明相。或逕問緣。猶如緣而不了。是疏意也。
[0064a01] 言止犯者。謂止法。作事者。如造房也。亦有單止法。如止誦戒。或單止事。如安坐受食。
[0064a03] 對事止法者。如畜長衣也。
[0064a04] 若約事成有並不並者。長滿十日。房已泥成。俱時得罪。故名為並。不並可知。
[0064a06] 制教分齊約前事者。如畜長日滿等也。
[0064a07] 望義宗以辨者。經律論中。但與律儀宗旨相應。並名義宗也。
[0064a09] 護根戒者。即根律儀也。
[0064a10] 次二內凡者。要起燸等善根方便內凡。今護根戒。始於初業。終於無學。不局內凡。其定其戒若起燸等。可言內凡。若無燸等。縱得四禪。亦非內凡也。
[0064a13] 前二果依未來禪者。謂初二果。決定不得根本四禪故。必定依未來禪。起無漏道也。舊名未來禪。新名未至定。謂是初禪方便也。通云未來禪者。謂中間禪。甚可恠笑耳(如上第一卷記。應知此相)。
[0064a17] 經云四種不尅十利者。涅槃三十六云。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二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為他屬故而行布施(謂令他歸屬也)。四為非想[1]非想處故繫念思惟(謂唯求世間極報也)。是四善事。得惡果報(此四事中。意引第二證成疏義也)。
[0064a22] 第一道者。三業菩提。皆是第一道也。以出世故。
[0064a23] 持乃千差者。應約時辨。如付法藏第二卷說。商那和脩。度優波毱多。與受戒已得羅漢道。便自念曰。我於今者。已覩法身。未見如來相好之身。思惟是已。深生哀[2]變。爾時有一老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見如來。優波毱多。知彼見佛。欲至其所。尼聞欲來。即以一鉢。盛滿中油。置戶扉後。毱多入時。棄油數渧。共相慰問。然後就坐。問言大姉。世尊在時。諸比丘輩。威儀進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時。六群麤暴。雖入此房。未曾遺我一渧之油。大德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然入吾房。棄油數渧。以是觀之。佛在時人。定為奇妙。毱多聞已。極懷慚愧。尼言。大德。不應自耻。如佛言曰。我滅度後。初日眾生勝第二日。三日之後。蓋後卑劣。如是展轉。善法羸損。況今大德。去佛百年。雖非威儀。何足為恠。次應約處。人趣三洲。有木叉戒。南州最勝。厭背情猛故。餘可准知。
[0064b14] 學人有故犯義者。然定不犯婬盜殺妄飲酒五戒。所餘容犯。然決不入三惡道也。
[0064b16] 凡人犯重者。如順正理六十五頌云。愚作罪小亦隨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沈水。為鉢鐵大亦能浮(俱舍二十三亦同)。
[0064b19] 二止咸然者。制教及進脩二止也。
[0064b20] 誤全非犯者。此中是錯。以誤名說。問若錯不犯。眾學律文。若不故作犯突吉羅。義云何通。答言。非故者。不作故違聖教等。如章釋之。
[0064b23] 餘無餘者。夷是教無餘。殘等教有餘。四不可治性無餘。所餘性有餘。懺不懺准此而說。改名為異。
[0064c01] 增二二十一者。下增二文。以夷為頭。歷餘六聚。即成六句。次以殘為頭五句。乃至惡作為頭[3]一句。合二十一句也。母論四不可治。如上偈序記中已引。見論十八偈云。五罪可懺等。三句如章。第四句云。如來分別結(此是舍利弗問。優波離答此偈)。
[0064c06] 解小非小隨小等者。此言[4]到也。彼論云。偈曰。解小隨小非小戒。釋曰。佛世尊立戒。有三品。小戒者。僧伽胝施沙等。隨小戒者。是彼不具分罪。非小戒者四夷。復次小戒者。諸戒中自性罪。隨小者。諸戒中所有制罪。非小戒者。四夷等(已上論文)。明了疏中釋前復次云。有殘罪非極重。故名小。五部罪家三方[5]便。並是成就根本。及隨順根本。而由輕故。名隨小。夷極重故。名非小。釋後復次云。此中不論方便究竟。但於諸戒。若有殘中是性罪者。悉名為小。若是制罪。名為隨小。夷是非小。
[0064c15] 論言等者。等取出血破僧。此亦大重。亦是非小。故言等也。
[0064c17] 遮法中四者。遮犍度云。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四妄語者。如增四文夷殘提。及毗尼阿毗婆羅妄語。第十疏釋云。阿毗婆羅。謂是輕心。雜碎戲笑不實語(未詳何據)。一時有心中。第三句。初犯重。餘三輕者。謂成己有心。餘二無心也。然煞盜妄成己有心。謂起隨喜自慶之心。理合得吉。然得他物。理須還主。若當不還。計[6]宜得夷也。
[0064c24] 及學所學者。如說相云。汝當學問誦經等。此即是[7]所學法也。
[0065a02] 亦有通制聽者。猶如三衣。制[1]今常持。若病等緣。聽乞法離。若爾。無法作房。制得殘罪。復聽乞法。義復是聽。應通制聽。與離衣何異。答但欲作房。無時不聽。故即一向聽明所攝。欲雖離衣。無病等緣。非是常聽。故不同也。制不過量。聽如量。而乞法即同也。
[0065a07] 專對兩教中可學不可學事等者。且疏主意。言可學者。如造房衣。身手量度等。及發口言誦戒。誦羯磨等。斯事皆須身語學作。名曰可學。言不可學者。不可身作。婬盜煞等。及不口言。妄謗綺等。斯並不可身語學作。名不可學(諸師意異。後當辨之)。然不可學。唯是制門(制離煞等)。可學之中。通於制聽(制誦戒等。聽作房等)。即知聽教唯是可學。於中義通學法學事(處分法尺量事)。制教通收學及不學。學中亦通學法學事(誦戒法受食事)。不學唯是不學其事也。不可學中。唯是止持(如人非想煞及盜等)。可學之中。自有二別。若是制門。具二單持(如止過量作誦戒等及作受食等)。若是聽門。具二雙持(如房長等。得法而作。若令止者。理亦非雙)。以犯及持。皆准上說。此中以略義記之。一者以學不學。配於制聽。二者以聽及制配學不學。三者以學不學。配二持犯。明記此言。疏義自顯。若更煩釋。翻合雜亂也。
[0065a21] 然制教少分謂除可學也者。以制教中不可學事。須止成持。其可學事。受食等類。既不得止。故須除也。
[0065a23] 不望於法者。於聽教中。作事之法。於制教中。單論其法。並不可望而說止也。
[0065b01] 然制教少分不望於事者。不望不可學事而說作也。其制教中。應來者來。乃至受食。可學之事。既復作持。章中疏略也。
[0065b04] 亦有作法作事義者。此通兩解。謂約開合。且言開者。一者作法。如說恣誦戒羯磨等。二者作事。如受食不安坐受食等(此准制教)。言合者。謂加法作房等(此准聽教)。然宗明作法者。謂聽教中。法強於事。以要須法而作事故。又制教中。法多於事。既並法強。所以就強宗明法也。
[0065b09] 上止持亦有望法義者。准前作持。此應說言。亦有止事止法義。然疏但言望法者。以其止事易故不明。若欲釋者。亦有開合。且言開者。一者止事。如止婬等。二者止法。如有外界諍比丘來。止不說恣等(此亦〔唯〕制教)。言合者。止房長事。法自然止(此[2]〔唯〕聽門)。
[0065b14] 以止事為宗者。一者事強於法。以止作房法自止故。二者事多於法。婬盜等事皆須止故。上來止持。有餘所釋。約離盜等。起少欲觀等。名為望法者。不契戒宗。復非是止。故不堪記。
[0065b18] 故該兩教中事者。理但該於聽教可學。制教不學。而不可該制教可學。以受食事非止持故。故復疎略也。
[0065b20] 問所以作持止犯不通不可學事者。以其聽中可學法事。制中可學之事。共許是作持收。故但須問不可學事也。答中兩教法。及兩教可學事。須脩也。□品別義。然此門中。古今諸師。義意雖異。然作句法不過三種。故先立圖。然後辨其諸師意異(亦是隨疏釋義也)。
第一九句 上品一句中下各四句
識事識罪
識事疑罪
識事不識罪
識罪疑事
識罪不識事
不識事疑罪(亦有言不識罪疑事)
不識事不識罪
不識罪疑事(亦有言疑罪疑事)
不識罪不識事
第二九句 三品各三句
識事識罪
識事疑罪
識事不識罪
疑事識罪
疑事疑罪
疑事不識罪
不識事識罪
不識事疑罪
不識事不識罪
第三九句 逆數初九即是也或為八句者除下品一句
不識事疑罪(亦不識罪疑事)
不識事不識罪
不識罪疑事(亦疑罪疑事)
不識罪不識事
識事疑罪
識事不識罪
識罪疑事
識罪不識事
識事識罪
[0065c13] 右三種九句。後若引用。即名初九中九後九也。次辨諸師意異者。辨昔義中。初師即是曇覆律師。律師乃於婬戒之中。明作犯一九。即中九是。第二篇前。明作持九。即初九是。然於九十。以彼小妄兩舌等戒。應止持故。二敷臥具應作持故。約彼九十。先明止持九句。即初九是。止犯八句。即後九是。二不可學止持。即中九是。三可學作犯。即初九是。四不可學作犯。即中九是。五可學作持。即初九是。六可學止犯。或九或八。即後九是。此後九中。若九與八各別說者。即六九一八也。然畢[3]昵陀言可學不可學者。亦與疏主意趣不殊。如上略釋。問何故可學。或事為頭。或罪為頭。不可學事。唯事為頭為諸九耶。昔師答言。可學事罪。俱可學故。心緣事罪。先後無[4]唯。然不可學唯罪。可學事為罪本。以諸比丘先作事故。聖制與罪。故不同也。問昔義不越三九。各依[1]何。答准諸師意。諸立中五。皆依境想。若立初後。但是准義。而不依文。且如首律師。不可學作犯。即中九是。彼自難云。問根本不識事。三句無罪。便是六句。何故云九。答若就根本。實應有六。然根本上不識及疑。亦有犯故。若爾不識事識犯。即是無罪。但應有八。不應言九。答句法相從。為九無失。准斯立義。諸依中九。即依境想。所餘九句。不依境想。諸師大同。然不依境想者。緣事三心。謂緣房衣尺量之心。了知七搩等。名之為識。猶豫不決。名之為疑。一向不了。名為不識。然疏主破。大意有四。一者據雙持破。雙持戒體。既是一體。何用別立二九之異。即顯昔師繁言別立過也。二者約境想破。謂初後九。乖境想文。即顯昔師無文孤立過也。雖知昔師不依境想。意難昔師。汝立中九。既依境想。立初後九。何以不依。若言初後就房衣等諸可學說。豈房衣等無境想耶。既亦是有。何須不依。此即以理逼之令依。非謂古師皆依境想。大意如是(次當[2]〔墮〕章文次而釋)。
[0066a19] 止持無輕重者。若使犯罪。可論輕重。今既明持。故無輕重也。
[0066a21] 識法識犯者。若依昔意。謂識七搩等。了了分明。若依後門疏中破意。欲令古師依境想中。初句立為識法識犯。復由此中。辨止持義。故知即是自身不作。但是緣他餘人作房。起境想等。自餘疑等。准此應思。
[0066b01] 唯除不可學事雖疑不識一向不犯可知者。謂緣罪邊。是可學處。結罪如上。而緣事邊。縱疑不識。亦不結其不學無知。此謂境想疑與不識。由心謬起。不由不學。故言不犯。此即古師釋不可學意也。准疏主意。如犯婬盜等。貪愛等事。不可作故。名不可學。其中縱有不識疑等。豈容有犯。若從對法事應為二九者。若准昔意。法謂心緣白二如非。事謂心緣尺量應不。若准疏主破意。法謂乞法。事謂作房等。約境想也。
[0066b09] 止犯或九八言九者。緣法緣事。古今意別。一同次前而說也。
[0066b11] 言八者。對教行不學者。謂自身一向不作房等。然亦汎緣白二教法。及緣起行尺量事等。并緣諸罪。以起疑等。是古意也。若疏主破意。謂緣他人作房等。境想也。
辨非門
[0066b16] 於中總有五重辨破。謂於昔師六九一八之中。一者約第三第六不異為破也(章云。問對可學法作犯九等已下是)。章云。不異煞戒。境想上三者。謂設許汝取過量者。即是單犯。理應九句。作何用依初九作耶。
[0066b20] 二者約第一第五不異為破也(章云問對可學法說止持九者已下是)。章云。若就名體各別止持者。謂都不作是也。章云。然亦不得即攝同體止持者。此中亦字。意顯不由。止名是同。即令別止。亦攝同止。故云然亦不得即攝也。
[0066b24] 明在雙持中辨所以但言作持為九正持之名沒而不彰者。別體既無攝同體力。故我難汝雙持之中。所以但言作持為九。止持之名不彰耶。若言及過量境想是單止持者。謂不過。不過想。不過疑。不過過想。即是反過量境想也。
[0066c04] 論其階品。還同煞等反作犯。以明止持即彼中攝者。謂若許汝依單止持者。即應在汝。六九之中。第二不可學止持中攝。應依中九。何須別立。
[0066c08] 三者單破第六也(章云。問對事翻行已下是)。對事翻行者。謂對作房之事。翻乞法順教不犯之行也。
[0066c09] 上品四殘等者。若准昔意。緣尺量等起疑等九。皆犯殘。義即無失。若依境想。理如疏破。然破意者難知。古師不約境想。但以房等文有境想。應同不可學。作犯依境想立。何意獨令房等不依境想立九。若言不可學中已依境想。於可學中別依餘義者。即應更難云。不可學中。雖依境想。彼不能攝可學境想。可學境想。何不立九。故違理也。作犯准文。
[0066c16] 九唯識事。然彼通三此亦應爾者。例破也。謂彼作犯。亦應九句皆唯識事。然彼既許通識等三。此亦應爾。以此彼文。俱有境想。何故不同耶。若無文孤立。義成虗搆。若境想又乖文次者。疏主進退破也。謂若進就別義立者。即是無文。亦是孤立。謂可學中。許就別立。其不可學。不就別義者。即是孤立也。若退就境想者。翻到如是。復為非理。故知進退皆違理也。准此詳之。上來皆是雙遮而破。而崇一向謂此先宗。專依境想。破彼昔義。復有惡言。大相陵忽。出家之道。豈得然乎。
[0067a02] 四者單破第五(章云。又問作持上品為一已下是)。
[0067a03] 五者單破第一(章云持作既非可學止持本合已下是)。頌曰。三六與一五。單五一假入。雙中明理同此壞者。若許別立。應依中九。假入雙持。亦須依於境想。還須依於中九。別體之與雙持。破既不殊。故言同壞也。
顯正義門
[0067a08] 今師五九。或六九。多依中及依後九。全癈初九。而不用之也。一者作犯。對可學不可學二事。合為一九(唯是制教)。二者止持。約二事(唯制教也)。三者雙犯及單止犯。合名為止犯。唯可學(通制聽兩教)。四者雙持并單作持。合名為作持。唯可學(通制聽)。五者或立別體止持。唯可學(唯聽教)。六者進趣脩習。止犯八句。作持一句。合為一九(通三學)。前之五九唯依中九。後之一九依於後九(次隨疏釋)。章云。前房過量境想是可學事者。崇難云。若以婬等事不可作。名不可學。是則過量亦不可學。如何過量是可學事。今詳。過量名可學者。以手執尺量知過量。此事可學。不同婬等。不許以身造境而犯。以造境事不可學故。名不可學。故不同也。
[0067a20] 又復齊是止犯作持為宗者。盡理為言。名雙持犯。就勝為言。但名為止犯作持也。以先止法。後方名犯。要先作法。後方名持。就初為名。即名止犯作持故也。
[0067a23] 或可別體止持等者。若據句法階降。同於可學作持。理應不須更別立九。但由汎緣他造房事。其相既別。故復別論。義既二途。故言或也。
[0067b02] 若根本不識便無下品者。謂本迷人為杌想煞。或復過量作不過想。由本迷故。便無下品不識事三。更細論者。若迷人作非人等想。亦有後心之吉。還成九句。若同趣為異境。雖是不識事。而義同識事。人想不虧故。
[0067b07] 緣人之心有長短者。疑心數數亦緣本境。名之為長。此判為重也。想心一向。棄本想餘。故說名短。此判為輕也。
[0067b10] 若對可學緣事疑不識等兩[1]全三句更加十二吉羅者。計理不然。疏主若約境想立義者。緣事疑與不識心迷謬時。制不由己。何由乃結不學無知。且如迷人為杌。過量作不過想等。豈由學問使無此迷。何因乃結不學無知。又疏自言。事上三疑三不識。謂是方便。豈有得方便罪。而由不學無知而得耶。故不合理。
[0067b16] 罪上三疑三不識是究竟者。謂不學無知。皆是果罪。
[0067b18] 十二愚癡亦同究竟者。緣可學事十二種。不學無知吉。知亦同緣罪二吉。是究竟也。
[0067b20] 若過量事疑不識者名同犯吉者。此明止持。何得過量。以其過量是作犯故。答謂實不過。而心疑過。故無失也。然尋其況。似脫不字。應言不過量事也。
[0067b23] 倍加前二者。前不可學作犯止持之中。唯緣罪邊。結與不學無知二吉。今此可學。非但緣罪結此二吉。而復緣事。倍加前門不學無知二種吉羅。故成二十四也。
[0067c03] 境想所不出者。謂律文中。諸戒境想。皆合六句。第六一句。文略不出也。
[0067c05] 如下衣法分受成不成者。衣犍度中。有比丘有比丘想。分衣不成分。得吉。有比丘疑。分衣不成。得吉。有比丘無比丘想。分衣不成。無犯。無比丘想成分。得吉。無比丘有疑。成分。犯吉。無比丘無比丘想。成分。無罪。
[0067c09] 受衣六句者亦如是(對手分衣名受也。羯磨法即名分也)。
[0067c10] 對作法儀軌者。直緣七搩等。事有識疑不識。即成緣事三心也。
[0067c12] 對成不成說者。望心說也。如不處分處分想。本來無法。而謂法成也。又不處分疑。本來無法。而心疑法為成不成也。
[0067c15] 為是其止為是其作者。今此作持。為句法式。理實同於止持階次。並是依於中九法式。然望文取即不同也。如前成立止持翻犯。句句相當。作持翻犯。乃取境想第六句作。若其不作如此辨異。為是其止。為是其作。既須分別。故不同前也。
[0067c20] 對犯上辨異亦不類前者。謂前作犯對犯成不成。因果罪上辨其疑等。今此作持對尺量上識疑等辨。故不同也。
[0067c23] 一如反多非者。下曠彼疏中廣辨。且略舉者。如[2]城諍犍度。非法自言。對七聚為四十九句。如不犯夷自言犯七聚。即為七句。乃至不犯惡說自言犯七聚。七七四十九。若如法者。實犯七聚。各相當說。即是七句。反四十九句也。
[0068a04] 持之體相隱在犯文之下者。謂一一戒釋相之中。先明五眾成犯。方言不犯者睡眠無所覺知等。今指其文也。
[0068a07] 總解已竟者。今詳。前來非無妨難。且順章疏。不暇繁論。然崇立破。如破迷記已廣分別。故今且止。
十門義
[0068a10] 三毒起成者。諸經論中。皆約十不善業。辨其起成。今此律中。直辨四戒。不得全中。皆約十不善業道。辨真起成。今此律中。直辨四戒。同經論所說。煞直故人盜。唯滿五。婬一切斷。妄唯大妄。故不全同也。經論文多。不可具敘。且略指文。如婆沙百一十六。善生第六。成論十二十不善業道品。雜心第四。俱舍十六。彼皆廣說。論其大況。加行皆由三毒而起。究竟不定。俱舍頌云。煞麤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由餘三(雜心一同俱舍)。婆沙兩釋。前釋同俱舍。後釋云。[1]後有說者。欲邪行不定。謂若欲令要出。不淨。方成業道者。則三為加行。由三究竟。所餘業道。皆以三為加行。由三究竟(已上論文)。由三加行。諸文廣說。不繁錄之。然律罪名望業道罪。或寬或狹。如破迷記。彼已略明。此不繁敘。
[0068a24] 以教人言了未犯要藉他身故者。古來諸師。雖同師釋。尋其意況。似未得意。且如心論第四卷云。自在者。口語仙人意所嫌而煞。謂是口意業。自性者不然。業自性異故。事不究竟(已上論文)。古來釋云。此破外人義也。謂成實師身口異業。皆能互造。雜心論主遂即破云。業性異故。謂身三支。口具四過。其性各異也。又云事不究竟者。此是釋通成實論主難也。難云。若業性異。而令煞生唯是身業者。如自在者。口語仙人意所嫌。豈非[2]口煞耶。答口業意嫌之時。前人未死。故云事不究竟故也。謂假護仙鬼神。打煞一國。及假使人打煞前人(成論十二云。外道神仙。起一嗔心。即成[3]〔耶〕羅于陀因)。若爾。師子吼煞獸。[4]然夫咄煞人。何有身業。答以身力強。吼咄方死。若爾。深河誑道淺。何有身業。答誑時未死。要假前人身入水中。亦是身業。若爾呪物過[5]開。何有身業。答准多論判。[6]呪神力持故也。若爾妄語現相。豈非身成。答假他口業。唱言坐起。故非身業。通律師云。若爾造書置。他人見即解。何有口業。故知理推然。是一宗也。今詳。諸師以護仙神身業然故。遂判以為仙人身業。若爾仙人便受他人煞生之罪。是豈容他作我受果耶。妄語現相。似他口讀判我口業。亦同此破。今應更釋。薩婆多意。遮意業不能煞生。不將他身判我身業。謂身業者。必不待餘。即能斷命。今仙意憤。乃假他身。故知意業不能親煞。若爾仙人得煞生罪。既非意業。又不許以他身判業。將何以受煞生果報。答意業既非親成煞事。故假他身。煞彼為緣。發生仙人身中無表。以為身業。深河誑淺。亦假前人入死為緣。發我身中身業無表。乃至造書置他。既不即能令他耳聞。故知身中不親造語。還假他讀領解為緣。生我身中語無表業。故云業性異也。不同大乘經部成實。皆許意憤親成煞生。不假身中別表無表。故不同也。故二十唯識頌破小宗云。彈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罸成大罪。此復云何成。(述曰)真諦三藏云。彈宅迦是王名也。彼時有仙。未獲五通。先有妻室。顏貌端正。與世無雙。彼仙後時。遂得五通。山中禪思。每使其妻營辦飲食。彈宅迦王。入山遊戲。遇見仙妻。問是何人。傍臣答云。此是仙妻。王言仙人既已離欲。何用妻乎。即錢入宮。仙人食時。望食不得。問其所在。有人答云。被王將去。仙人往至王邊索妻。王不肯還。云汝是何用畜妻。仙云。我令供給飲食。再三不還。仙便生忿。於其夜中。遂雨沙石。王及國人悉皆死盡。此國俄頃遂成山林。如是等處。空寂無人。既由仙忿。豈非意業成煞生事。薩婆多故云。護仙鬼神。敬重仙人。知嫌為煞。遂即破云。意罸成大罪。此復云何成。此意說云。昔有長者。名鄔波離。來至佛所。佛即問言。汝頗曾聞彈宅迦林皆空寂不。長者白佛。此由仙憤。佛言長者。故知三罸。意罸為大。謂由一念。煞一國人。豈容身業有此大罪。既佛引此彈宅迦林。為成意罸。汝薩婆多何得執言。護仙鬼神。為仙煞也。問大乘等宗許意成煞。何故經中煞生業道皆名身業。答從多分判。多由身煞。非謂意業不能煞也。心論云。口業或身動。(乃至)業性異故(亦是心。論第四答也。續以又云)。著身口業故(謂各自屬著。無容雖雜亂也)。尼教僧漏失。尼得蘭罪。尼自漏失。尼得提罪也。
[0069a04] 犯不犯四句者。自犯他犯(教人買賣是)。他犯自不犯(使尼浣故衣是)。俱犯(煞盜等是)。俱不犯(作餘食法以勑人)。兩个四句者。能重所輕(諫調達時。作白未生見。教令莫捨。調達得吉。能教蘭)。所重能輕(教人行婬)。俱重(俱有盜心。盜得滿五)。俱輕。擗地能犯所不犯(能教有盜心。所教無盜心)。第二句(反上自是)俱犯(俱盜心是)俱不犯(俱無盜心)。
[0069a09] 又復天物人應無用者。智論三十八云。四天王衣重二兩。忉利天重一兩。摩天十八銖。兜率天十二銖。化樂天六銖。他化自在天三銖。色界天衣無重相。(述曰)既全輕薄。故無用也。
[0069a13] 時久生瞋者。下文那迦波羅。恐怖世尊也。
[0069a14] 盜誑畜生並得吉羅者。准鼻奈耶。盜畜得夷。此律無文。亦應能變。盜之得蘭。不變者吉。誑畜生者。律有明文。變形得蘭。不變得吉。文義既爾。故使章中不勞問答。
[0069a18] 上二多智者。人非人二也。斷命奪財。夷蘭各等也。
[0069a19] 畜生階四夷蘭提吉者。婬夷也。煞蘭提也。盜誑吉也(如實義者。盜誑蘭吉也)。
[0069a21] 自施自慳等妨者。謂作難言。若無自盜。應無自慳。何故經言。世又有人。身不衣食。命終當墮等耶。答慳結或盜約損他。若爾既有自慳。應有自施。答施據捨財。寧容句攝。
[0069b01] 若論異境者。已下並局。據異境上罪也。
[0069b02] 尅漫並犯輕者。尅漫名異體一。如上已辨。錯誤義別。亦如上辨。
[0069b04] 錯誤對妄語所稱法者。如章中釋。然崇引十誦五十一。問頗有比丘虗說。聖法不得夷耶。答曰有。比丘[1]欲須陀洹。誤說斯陀含。伽論第八。欲說須陀洹。而說斯陀犯蘭。今許。此據欲稱此聖。錯稱彼聖。理合犯蘭。豈能破此錯稱凡也。又詳善見。不同十伽。故善見十二云。欲說第一禪。發語我入第二禪。此是語誤。第三第四禪亦如是。悉犯重罪(捨戒亦爾)。十種七句。非受具人離處。謂捨戒作非具人也。
[0069b12] 嗔境雖二者。情非情二也。
[0069b13] 得罪不等者。若煞非情。不犯夷也。然於情道。復應蘭釋也。
[0069b15] 誑要有心者。境若無心。不成虗誑也。崇云。不識文由。故作斯釋。婆沙一一三為加行。云何乃云貪心起於前兩等。今詳。此約四戒。彼據業道。又就顯勝。有何不識。此如破迷記中廣已破訖。
[0069b19] 五年冬分等者。西國月法。先黑後白。准此數之。正月半後方是正月也。
[0069b21] 不同五十二戒。接俗不斷自妻。制婬不盡。故在第三。若爾沙彌都禁婬應初制。答沙彌年幼。婬總未生。小兒乏慈。煞為初首。此准初緣為語。如未曾有經。羅云出家。始年九[2]戒。是沙彌之道也。至今。西域七月十五日。諸沙彌等。採華供養羅云也。今詳。未曾有經。是為經也。又詳次第義者。或可更釋。制後後戒。以防前前。煞之與婬。俱有初義。婬煞謠煞諍初。同前奪釋。思之可解。
[0069c05] 五支戒者。涅槃十一云。一根本業清淨戒。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三非餘惡覺覺清淨戒。四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五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0069c08] 不造二業者。不造五中根本業及眷屬也([3]〔千〕門義竟)。
[0069c09] [4]多論云以結戒等者。彼第二卷(不謹錄論文也)。三種通緣。今詳。猶恐未足第四應加隨違制。脫辨通緣。即應通攝諸因果罪也。諸戒別緣。即開此第四作之。
[0069c12] 或無罪者。先捨戒而後犯也。
[0069c13] 怨逼闕緣者。闕初緣。容可同前自犯闕緣。若闕第二。亦容自犯。闕三四緣。即全無犯。戒闕第三。容逼非境。得殘第四。
[0069c16] 闕別有四者。謂境強緣差。境心息故。不身境合也。若准怨逼。又除心息也。
[0069c18] 解毗那耶為四者。梁朝攝論第一云。復次毗那耶。有四義應知。一人。佛世尊依此立戒(人謂犯人)。二立制。已說過失。大師集眾立學處(戒本是也。謂立制者。即是已說過失也)。三分別。已略[5]立。更廣解釋[6]解(釋相是)。四決判。此立制中。云何犯罪。云何不犯等(還是釋相中。決判犯不犯)。問與第三何別。答前辯戒本。唯顯犯相。此中第四。通釋開遮也。增五疏釋。與此中不同也。
[0070a01] 從初至正法久住辨結戒相等者。有餘破云。此中未結如何酬諸。人即釋言。至久住來。是結戒[1]結。欲說已下。下正結戒。今詳。疏釋理亦無如。謂生十利。是結戒家功德[2]想也。第二欲說已下示其說律。並無違失。而崇浪破。不能繁敘。
[0070a06] 文言爾時世尊者。多論第一。問契經阿毗曇。不以佛在初。獨律誦以佛在初。答曰。以勝故秘故。佛獨制故。如契經中諸弟子說。(乃至)有時化佛說。律則不爾。一切佛說。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經隨處決。律則不爾。若屋中有事。不得即結。必當出外。若白衣邊有事。必在眾結。聚落中有事。亦在眾結。五眾有事。必在比丘比丘尼邊結。是以佛在初。
[0070a13] 聖住等者。智論第四。云何名住。身四威儀。是名為住。復次三種住。六欲天住法。是為天住(窮地[3]〔且謂〕天)。梵天等乃至非想天住法。是[4]法梵住(定地法名為梵)。佛辟支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三乘無學)。於三住中。住聖住法。憐愍眾生。住王舍城。復次布施[5]持善心三事。故名天住(並是散善。是生欲界天因也)。四無量心。故名梵住(此四無量。唯在色界)。空無相無作三三昧。名聖住。聖[6]住法。佛於中住(此三三昧。唯顯無漏也)。復次四住。三住如前。第四佛住。佛住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乃至)如是等種種諸佛功德。是佛所住處。佛於中住。見論山鼠第六卷也。
[0070a24] 多云求得者。彼論第一。父母求諸神祇得。故名求得。
[0070b01] 了論名善與者。論疏云。須陳那。翻為善與。其父母無兒。供養鬼神。從之乞兒。乃感鬼神為作因緣。令其得兒。其母夢見。有一夫人。懷抱一兒。須提那母語夫人云。我今無兒。願以與我。彼遂與之。別有夫人。來欲奪之。須提母云。彼與我兒。與兒夫人。即是此夫人之姉也。其聞姉與。歡喜不奪。讚云善與。因此有娘生。便為字也。
[0070b08] 五家者。見云。王賊水火及惡子也。
[0070b09] 餘悉不論者。祇律第一云。信家非家。捨家出家。善見第六云。往到佛所。便求出家。(乃至)從羅睺出家之後。父母不聽。佛不許度。是故佛問父母聽汝不(彼方還家。求父母聽。乃至)。問曰。為是如來度。為眾僧度。答曰。比丘度。是時佛邊有一乞食比丘。佛告曰。可度須提。與具足戒。唯此便是問遮之後。定是羯磨。疏言餘悉不論。故不盡理也。
[0070b16] 二損者。比丘失利。親族無施福也。兩益反此也。文言但汝父財既多者。了論疏云。其家大富。若以財物[雨/復]地。在東望西。不見西人。若積聚之。亦能[7]次人兩邊相望。亦不相見。
[0070b20] 文二可知者。一重舉財勸。二母如是再三已下。正舉色勸也。
[0070b22] 經與凡夫為喻身口如釜等。母經第七云。云何煩惱名為犯義。如器中著水然[8]大濕出煩惱火。能令身口放逸作不善。是名為犯。西音者。明了疏說也。又云兒年五歲。母遂遣送與須提那。父子相念。不復肯還。年七歲度兒出家。出家後即得阿羅漢。其母聞兒出家。亦即出家。亦得羅漢。須提既見[9]毒妻兒得聖。又見諸同行人得聖者眾。而猶不得。自念其身。我曾不懈。何獨無[10]獨得。愁憂不[11]學。問諸同行。諸同行人語云。汝宜自觀。有何過失。遂說昔事。比丘呵責白佛。佛因立制。須提那於佛得道後即出家。爾後少時。遂即破戒。破戒後經八年。佛方制戒(唯此制時復異僧祇)。
[0070c09] 續種者。祇律第一云。其家義言。本為乞種。故今當立字名為續種。文言尊者種子者。尊者即種子。持業釋也。五分第一云。是兜率大威德天受胎。時地神告虗空神言。迦蘭陀子。於未曾有僧中。作未曾有事。空神告四天王。四天王告忉利天。展轉至梵天。首律師云。上下呵人。總有十種。佛及七眾。非人畜生(思之可見。非要不錄)。若理趣時情等者。謂若深理。事即難知。今既同後所呵。明知可有了知之分。在己身立也。
[0070c17] 思前重貪等者。此是依成論宗義也。然所是心差別。識想受行。次第而起。不同大乘及薩婆多。於一剎那。心王心所各別有體也。此貪受等一切煩惱。皆是第四行心中攝。然行心中亦次第起。以先起貪。次方成業。業即是思。貪於先起。故言思前。餘句准此。文云世尊爾時以此因緣者。首云。向上有二因緣。一者以須提那犯因緣。二以諸比丘白我因緣。向下有三。一者集僧呵責因緣。二集僧制戒因緣。三對眾呵責須提。作鑒誡因緣故。
[0071a02] 佛成觀者。並是略錄。多論第二云。為肅現在將來弟子。凡是僧事衣。問有力無力。問眾詳宜不得專獨(論文也)。
[0071a05] 五種僧。多論第二云。羣羊僧者。不知布薩行籌說戒自恣羯磨。一切僧事。盡皆不知。猶如羣羊。故名羣羊僧。無慙愧僧者。舉眾共行非法。行婬飲酒過中食。凡是犯戒非法。一切同住。名無慙愧僧。別眾僧者。如羯磨死比丘物。以貪穢心。設客比丘來。不同羯磨。凡是隨心別眾羯磨。名為別眾僧。清淨僧者。一切凡夫。持戒清淨。眾無非法。名清淨僧。第一義諦僧者。四果四向。名第一義諦僧。
[0071a13] 多論四過等者。彼[1]諸第一。但有一四(疏中反覆用名非謹云)。義合疑問。
[0071a15] 多論四益者。此中別文。即是制義意中。通制之意。與此中所引文同。然此言四益前言三者。彼除知先作無罪。是故但三。以此一緣非通制意。不該第三。已後犯故。故彼除之(崇拾遺云。此妮假說。成失不爾)。
[0071a19] 情懼金剛者。五分第一云。諸佛常法。有五百金剛神。待衛左右。佛問三返。不以實答。頭破七分。情有所懼。不敢拒[詩-士+?]。
[0071a22] [2]且應有一何以故者。亦應有一何以故何以略教須斷欲法故言何以故[3]多過故者。謂應接此第三舉略轉釋。文後即置此何以故何以略教須斷欲法故等也。此後方言說欲如火等好。毒蛇三同七異(並多論第二文)。
[0071b02] 下二轉釋[4]單勸捨順意者。前者科文總為四節。即下二節文。為下二轉釋也。疏意向前取第三文。向後取第四文。為下二轉釋也。翻此二種轉釋。即應言何以故。何以犯毒。不墮惡道故。釋言不違略教故。又應言何以故以何不違教故。以毒非過故。如疏應知。文言亦如樹菓者。有餘共引孛經云。惡從心生。及以自鐵生怡。消毀其形。樹繁華菓。還折其枝。蚖蛇含毒。反害其軀。多論第二云是愚癡人者。佛大慈愍。兼無惡口。云何言愚癡人。答曰。佛稱實之語。非是惡口。此具縛煩惱眾。具足愚癡故。二慈悲故。呵責折伏。如[5]令和上阿[6]者利。教誡弟子故。稱言癡人。言亦非是惡口。見論第六。如來以慈悲心薄賤。佛言[7]次癡人。空無所有。(乃至)佛見須提耶已作惡法。以慈悲之心。而言癡人。譬如慈父母。子作惡。亦呵罵其子。癡人何以作如此事。婆沙十六。多復次釋。不能具敘。一釋云。有作是說。世尊所以訶責諸弟子者。欲使[8]來種善根者。能種善根。已種善根未成熟者。速能成熟。若已成熟未解脫者。速得解脫。若不可責。失此善利。故佛為此稱言癡人。問癡人是何義。為從癡生故說癡人。為現行癡故說為癡。設爾何失。若從癡人生名癡人者。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若現癡故[9]名契經不應說阿羅漢亦名癡人。如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乃至)又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有作是說。從癡生故名為癡人。若爾亦從貪等生。何故唯言癡。答遍行故(癡為一切煩惱相應。故言遍)。若佛知訶阿羅漢等以為癡人。於物有益。即亦訶彼。阿羅漢身亦癡生故。如契經說。無明所[雨/復]。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智者亦爾。阿羅漢等說為癡者。有餘師說。現行癡故名為癡人。問若爾者。契經云何通。答且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者。是誦者謬。應如是說。遠去苾蒭。勿我前住。(乃至)有餘師說。阿羅漢等。亦現行癡。不染無知猶未斷故。問諸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答前已說言癡遍行故。
[0071c11] 多種有漏處者。覺云。華嚴十地論。有二種業。一者招生。要經三趣。二者若生人中得二種報。一妻不貞良。二二相諍。今詳不然。若以招報。若有漏處。持戒清淨。亦招異熟。應亦須呵。餘律餘論多言開諸漏門。此意說言。與餘無量多煩惱者。為前導故。無量煩惱及隨煩惱因此而生。名多種有漏處。故多論第二云。開諸漏門者。須提那。於劫初來。未有男女作婬欲事。而此人於彼。最初行婬。作惡法根本。今佛法清淨。未有非法。而須提那最初為惡。作將來非法罪過之始。故言開諸漏門。祇律第一。佛言耶舍。是為大過。比丘僧中。未曾有此。汝愚癡人。最初開大罪門。未有漏患。而起漏患。天磨波旬。常求諸比丘短。而不能。汝今最初開魔逕路。汝今便為毀正法幢。建波旬幢等。又釋。無量無數尤重煩惱。住汝身中。名曰多種有漏處也。
飾宗義記卷第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