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6061阅读
  • 4回复

两个帖子 大家比较一下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55
铜币
61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五受阴》

     佛说: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杂阿含十三》。
两千五百年前,觉者佛陀为我们后世修学者作证,了解五受阴,证悟五受阴真相,了解其味、患、离,即可熄止轮回。由亲证的正知见永不颠倒,由此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的觉悟!人类世间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受别离苦、怨嗔恚苦,如是一切诸苦皆由五受阴所生。由见到五受阴生起觉醒,那是“未曾有的觉醒”。这种觉醒是惊世骇俗的,超生离死的。于觉醒定中随法知见,随法慧解,如法出离,便可亲证涅磐,永无轮回。
五受阴也称五受“蕴”或五取蕴。定中所见的“五受阴”是在无明中“苦的笼罩”,无量过去的无明蒙蔽。在无明中迁流、延续、运动。是不由自主的,它毫无休息的能力。人类生命为五受阴奴役,无法做自己的主人,而是受五取蕴支配。人类文明不认识它,也不注视它,从来没有从中苏醒过。所以,虽然五受阴字面上解释与五取蕴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五取蕴的“取”是在造作,在六根运行中集苦;五受阴是积聚、弥盖。整个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浸泡在苦里,无明、黑暗的笼罩之中。在盲目中碰到什么样的六尘就集起本性的受受阴,在受受阴中生识,在识驱使下进入想,行的造作,在造作的过程中取蕴于地,水,火,风,以无明不断延续着“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三界世间一切生命依五受阴造作着轮回,生死流转。欲出轮回,必须亲身证悟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 《杂阿含、一三经》。
人们由于对五受阴的无知故有我慢、我欲、我使”“于五受阴作常想、安隐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生一切颠倒行。《杂阿含一0四经》“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杂阿含二五九经》。
佛法流传至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寻求伟大觉者解脱道迹的人们,唯有依照最早结集的《杂阿含经》典 。唯有回皈佛陀的原始教义,依四真谛、修四念处、行灭苦道。亲身经历、亲证探察“眼、识、智、悟、光” 《相应部、转法轮经》。。才有可能入法、见法、度诸狐疑。然而,必须要说明的是佛所有法不是世间学问,不是世间的哲学思辨,逻辑推理。依靠理解、想象、臆测所能明白的。凡夫的六根知见是永远无法契入佛法理境的,以至有人阅读经典数十年,乃至虔诚、恭敬礼拜仍然不明其义而大惑不解。佛与圣弟子所说法是无为明境中事,由守持戒律、修习诸定而来。在三摩地觉醒正定中通过寻伺、观察,发现苦、集、灭、道的智能见。佛所说、或四双八辈贤圣僧(苦灭解脱的实践者)所说语言是无为解脱境地涌出的信息符号,所以世人不能明白。欲知其真实义,非得通过闻、思、修、慧。听闻五取蕴集起世间诸苦的法义,听闻苦因、缘起的义理,听闻苦熄灭的方法,理解灭苦道迹的“八正道”不可。并经过“思”(正思惟)-----符合苦、集、灭、道的思惟是佛教的正思惟,对所闻法义进行反复的定中思考,时刻检验自己是否思在正处,有没有偏离苦,集,灭,道,以此真实获得觉醒。将常、乐、我、净的世间思惟转化为正思惟,由此获得义明理通的觉醒。“修”是实践苦灭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无明诸行,念念分明,守护六根,修习诸定。到安般念(观呼吸)的正定中依次修习,降伏身心造作,进入安止状态。“慧”是在觉醒的安止定中精进不懈,觉智有明,醒察五受阴,慧解四谛。以“正修实证”而获苦灭圣果。在戒、定、慧的证悟中超越六根知见,超越“四颠倒”,成就“四谛智能见”是名正见。以此正见能透过佛教经典的表面文字去捕捉经典文字的“三明”(除去无明、排除假明、生起慧明)。
要想看懂佛经,了解如来真实义,必须要透过一切色界的表层观察到无色界造作的内色蕴(地、水、火、风),还得观察出无色界与色界、欲界的关联处。轮回的觉醒与解脱从这里开始。
一、色受阴:
色受阴起源于身见,以此身是我,是我之身,(或身在我中、我在身中),以此生起“我,净”的颠倒见。执取六尘为我所,生起“常、乐” 的颠倒见。在“我见”中形成了色受阴。色身由地、水、火、风四界因缘和合而成 ,由五取蕴转生。在内地界牢不可破的我见中生起颠倒的“坚固信”;在内水界中滋生着流动的本性,在流动中去粘着六尘,在粘着中生起苦乐的感受,在乐受中生起爱、取、有的十二因缘法;在内火界中对常乐我净的错觉造作着爱与恨;在内风界随境变异的动性中促使离不开地水火风不净的色受阴。这四种内元素是一定要灭除的“色蕴之根”,是长劫轮回中的根本动力,造苦的种子。
色蕴地界是毛、发,爪、齿、皮、肉、筋、骨、肾、肋膜、脾、大小肠、肠膜、心、肝、肺、胃、屎组成的“坚性”,它们是不净的。
水界是尿、涕、唾、脓、血、汗、泪,体内的水分子组成的“湿性”,它们是不净的。
火界是人体的暖性。
风界是下行风与上行风(呼吸)。
然而灭苦解脱灭的不是身体物质成份的四大,而是要灭除色受阴中精神属性的、无形的内色蕴(四大)!对身体的损害不是佛教的修行,无益于觉醒解脱。古印度外道肉体的自我折磨,包括近代燃指、燃顶、烧香疤、脱掉衣服喂蚊子的所谓“慈悲布施”,“此为痛苦,荒唐无益 《轮法轮经》。种种苦行一者削弱智能,二者降低体力,三者增进愚痴。相反,为了觉悟解脱,修灭五受阴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六根)!这是佛弟子不可或缺的正知见。
1,内色蕴中造就轮回的首要因素是内地界。地是坚性,是对色身之色与一切色生灭、变易性的无知。对六尘生灭、变易性的无知而生起“实有感”的执取,形成了我与我所的“坚固信”地界。也就是对色身衷爱,此身是我、是我所、属于我所有的坚固信,对受、想、行、识是我,是我所的坚固信!。在颠倒见中产生无明缘起。行者应对此精神属性的内地界如实观察,了解此内地界是一切轮回苦生的始发地,“无明缘行”的缘起点,一切生死流转的祸藏地。
要想了解轮回,熄止轮回,就在此处如实观察自己“色身”的不净,观察一切色的不长久、变易法。“不顾过去色,不系着未来色,于现在色生厌、离欲、正向、灭尽”《杂阿含、八》。观察六尘中生起的种种“受、想、行、识”的坚固信中没有我,是苦。由于无我、是苦所以厌离,在厌离中生起“明”(觉醒),因觉醒生无着,去超越内地界。无形的内地界灭则轮回灭。
2,内色蕴中的第二种因素是内水界。水是湿性,在地界承载中,在内地界坚固信的“我”中生起凝聚、流动、粘着的执取。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生起触、受、爱、取、有的缘起法,染着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在六尘中生起自由自在的受、想、行、识。当你去观察时就会发现内水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泛滥是无有边际的。它遍布在苦受中、乐受中、麻木非觉醒的不苦不乐的感受中;遍及在心意、种种想中;充溢在身、口、意诸行中;渗透在六根所识中。以受想行识的内水界滋养着五取蕴,以五取蕴轮回、相续于六道中。
        要想了解轮回、停止轮回,应对色蕴中的内水界“知如实,见如真”。不但在坐中观,也要在经行中,站立中,躺卧中收摄意根,修习止观。了知内水界的不净,了知内地、水、火、风四界和合造苦。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安止中的觉醒,在觉醒定中警惕内水界的缘起,行于熄除,不净的内水界灭则轮回灭。
  3,内色蕴的第三种因素是内火界。火是暖性,爱与恨所生。此火的生起是由内地界的“我”为出发点,对变易法的(六尘)生起“有”的颠倒见,在颠倒见中生起喜爱与不喜爱造作着贪,嗔,痴。在内水界随境流趟粘着的尘境中生起适意与厌恶,在适意中增长着欲望,在“欲取”中造作着激情的内火界。在厌恶与仇视中燃烧着嗔恚之苦。生命攀缘着火界,因为地需要火元素而坚固、扩张,水需要火元素而膨胀,风依附火元素而活跃。
    欲止轮回,必须熄除色受阴中的火元素,火元素在那里?它就在在情绪低落中、激动中;在遭受打击或失意的安慰中;在渴望中,愤怒中,在爱的索取与不爱的抛弃中,在世间八法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中。 “那里有令人喜悦、适意,火元素就在此处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先灭颠倒见,后灭内火界,火元素完全是受无明的欺骗、对六尘变易的无知生起“实有”的错觉形成。行者应于“六入处”生起随观智。了了分明,不触、不入、止于苦生。只有苦、不净的内火界止息,轮回中的色受阴才能止息。
    4,内色蕴中的第四种因素是内风界。风是动性,苦乐不定的情绪,身口意的随境变换,在变换中滋生出不同的感受、想法、与认识。此风界的生起源于内地界的“我”,以坚固信的我与我所为出发点,对变易法的(六尘)生起“有”的颠倒见。在不净的,变易的,坏灭的色、声、香、味、触、法中造作着没完没了的受想行识苦。由于颠倒迷惑而不见佛法真谛,以风大推动内水界,风催火动,风助火势,四大和合凝成了“苦”,构成轮回中的色受阴。
欲止轮回,须灭色蕴中的内风界。无形的内风界在那里?就在受、想、行、识中,在感受中生起苦,乐不定的内风界;在杂念中生起“心向世间去”的想;在身口意诸行运动中选择对“色”的适应性;在六根所识中摧动着认识的相续变化。内风界的发现就在对食物的挑选中、在说话声音的此起彼灭中、在念头一个接一个的变化中。内风界是造苦的,不净的。它与地、水、火和合组成一切生命轮回中的动力,要想超越轮回,必熄灭内风界,内风界灭即是苦灭。
内色蕴的无形地、水、火、风四界与色身物质的地、水、火、风四界紧密相连,时刻粘着,凝聚成一体,构成身心一如,五蕴具足的生命体。因从自身物质的地水火风分别作观,先观物质四大的不净,后观非物质四大不净。观察它们的缘起,运行、生灭、变易;观看其“苦”生成的本源。观察外界事物引生的心理现象直接导致生理的反应,在这一系列循环过程中形成色受阴,生命依色受阴而轮回不息。
肉身的四大(地、水、火、风)是不净的,它是“五受阴苦”在轮回中的再生与重聚。它是不净的,死尸是鼻不可闻的。内四大的地大是不净的,水大是不净的,火大是不净的,风大是不净的。佛弟子应一一观其真实。以此身是我的不净滋生出不净的内四大,执取于色、声、香、味(食物)、触、法的不净。直接集起身心四大的不净反应,以此不净滋养着不净,死后不净的内四大并没有熄灭,以五取蕴业流的不净再行与物质的四大受阴、入胎、名色降生。修行人应了了分明慧观其真实。以亲证的智能见摆脱以往迷信、盲信导致无意义的盲修瞎练。
佛教的“灭苦解脱”就是要对色受阴的四大种如实观察,依戒入定,定中生慧。在寻伺离染中的三摩地中如实知见内色蕴地、水、火、风造苦的本质。用上你从观呼吸(安般念)中修习而来的念住力,以念住观察所缘,在止观中一定要注重“觉醒,明”的升起,“明”的升起点即是关健处,它是入佛知见------解脱的智慧。“明“的升起自然会使你进入觉醒境地。觉醒内色蕴地、水、火、风造作轮回的真相。它们是构成色受阴轮回的根本动力,此阴不除三界轮回不可出。随着正精进使明境不断升华,有些禅修者会进入无为境地。在此无为的明境中亲历亲证,使自己如何脱离内色蕴四大,如何不受内色蕴四大的驱使,如何熄灭。从止观“内四大地界中没有我,水界中没有我,火界中没有我,风界中同样没有我”,以此“诸法无我”的智能正见体证苦的熄灭、轮回的终止!

一,受受阴:
无形的地、水、火、风遍布在人们六根功能中。在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受触、意系世间法尘中,在无明诸行的推动下六根与六尘产生了触,由接触生起了种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在苦受中产生了本能的厌弃,抗争与排斥;在快乐的感受中生起爱的执取,随着执取把自己捆绑在轮回的十二因缘法则中。随着六尘外境的条件去转换潜在发展的受受阴,在受受阴中制着无休止的轮回。
佛教的修行者不要把轮回的概念当作神话故事来听,似乎轮回只在经典上,只在世间典籍中的前世做鬼,今世做人,下世做猫或升天的六道轮回中。这样会使你觉得佛教的解脱永远是离你这么遥远,由此迷茫而感到无从下手,因而只好望“经”兴叹。
1,应知道轮回是具体的,可见的,也是可以解除的。轮回不在别处,就在你的眼见色中,眼见异性生起的愉悦,喜爱的适应力中;就在你看见讨厌者,使你烦恼,厌恶的怨嗔恚中。行者应在生起喜爱导致乐受适应力中去觉醒。以明觉去阻断乐受滋生的延伸,截断其中的受受阴。这是你的觉知点,解脱处!灭除遇到不适意引起烦恼(苦受)中的地、水、火、风,这是你的觉醒点,解脱处!
2,轮回就在你耳闻表扬、赞美、赞叹之声生起的乐受趋向中;在此处去受阴,在受阴中去轮回。轮回就在你听到对你攻击、遣责、诽谤、咒骂之声导致你生起的愤怒中,在此处使你陷入(地、水、火、风)的苦聚中。行者应在耳闻声时保持冷静,从中去止观,在觉知中生起观察的明点,在了了分明中阻断耳根滋生出来的缘起法,在了了分明中使触不发展成受,勤防自己在恶声中生起的诸受,从而使自己摆脱轮回习性引发的受受阴。
3,  轮回就在你鼻根与香尘的嗅觉中。对宜人芳香的生起本性的适应力,轮回的缘起,附着力就在此处造作。行者应于此处警醒,于此处修持“灭谛”。不让鼻根被香尘牵走,成为香味的奴役者。当鼻根与嗅味相遇时,要对嗅味、乃至一切味尘作平等观,在触点上摆脱厌恶的本性,平等尽苦。在念住定中守护好自己的鼻根,勤防自己鼻根对嗅味生起苦、乐而入于受阴漏。
4,轮回的觉醒与断离就在行者的舌根中。在舌根与食物滋味由触生起的感受中,在口渴肚饿时生起对可口饮食乐受生起的适应力中,随适应力形成了舌根轮回。行者应对一切饮食作平等观,视一切食物为不净,饮食只是维持色身生存之必须。为了修成苦灭,证悟涅磐,舌根又是证悟解脱的工具,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舌根。无为神足的修持就在灭除舌根对味尘的辨别中升起明觉,无论舌根遇到什么样的味尘都要处于了了分明的觉醒状态,修持“灭谛”,灭除舌根对味尘生起受,想,行,识中的地水火风四要素,以无为神足断除不净的舌根再生因缘,如是成就阿罗汉神足正果。
5,轮回就在身根(身体)与“触尘”的关联中。众有情为生存之必需,依赖着身体接触的功能在身体与冷、热、疼、痒、酸、麻、胀的身触中生起了苦受,在苦受中产生了本能的抗争与排斥。在闷热难忍时遇见凉风生起极度舒服的快感中,在急于大小便时排泄后的快感中,在快感中生起了适应力,在乐受的适应力中制造着受受阴的轮回。在身着华丽衣服生起宜人的适意中,在肌肤白净、体形健美、长相英俊、容貌秀丽生起的自豪感中。因身触生爱,因爱生取,因取缘有,因“有”使“触入根”成为轮回转生的条件。在贪嗔痴驱使下促使身根盲目地沉浸、深陷在常、乐、我、净的颠倒见中形成五受阴具足的无明“身我”。
“受如水泡”,有受必灭!要想摆脱轮回,正见佛弟子应于身所触时生起随念觉醒,要在念住中时时警醒自己的身根使感受的心意随时住在明觉的辨识智中。亲见其生灭性,了了分明身根,了了分明触尘,了了分明身根与触尘生起的苦、乐、不苦不乐的受受阴,熄除身根对触尘所生的各种感受,灭除其中的想、行、识。住于明境,以觉醒的明力熄灭感受与认识之中无形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在灭除中增强“如意神足”,以智能的“如意神足”熄灭身触所漏出来的一切受阴势力。如实在四念住中修断身根的“段食、触食、念食、识食”,从而出离欲漏,有漏,无明漏,以真实的修持熄灭“受受阴”,解脱自己。

二,想受阴:
对于一个未经戒、定、慧修持的人来讲,灭除想取蕴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人们会坚定地认为受、想、行、识本来就是人类乃至一切生命不可或缺的正常功能。可是人们却无法对付这不听人使唤的“想”。它不听你的,无法熄止的“想”会使人陷入失眠之苦,造成神经衰弱。似乎生命无法去主宰它,而生命受它主宰;一个禅修者因无法战胜杂念生诸苦恼实成为普遍现象,这便是不由自主性的“想取蕴”苦。“苦谛实苦,不可令乐”。然而,佛法是超越三界世间一切有为法的解脱,是脱离诸苦的涅磐。所以对受、想、行、识受阴的慧解与熄灭,乃至摆脱六根对想受阴的依赖成为证悟涅磐、摆脱轮回中最重要的一环!!
依内地大颠倒的坚固信生起的“水、火、风”对六尘产生执取,在执取中产生了受、想、行、识,而受、想、行、识的共性是“取”。轮回的发现就在人们念头的生起处,念头的生起处即是想取蕴造作于世间六尘的缘起点。心意根对法尘的“入处”。想是不净的,因为想中含有不净的内地界我与我所的坚固信;内水界的流动、粘着性;内火界的爱恋与厌恶,内风界的变换与催动性。六尘是不净的,六尘中产生的识、受、行蕴是不净的,以此不净集起“五受阴”,具足轮回,相续于六道。
“想如野马”,追逐焰阳,以求饮水,终不可得。想受阴造作在眼见色中,在眼见色中集起了“识”,以识入于取舍想;在耳闻声中集起适意与不适意的、好与坏的判断想,在判断见中行于厌弃与取蕴想;在鼻根与香尘中集起想取蕴的苦随至;在舌根与食物的感受中对难以下咽的食物产生排斥想,对尝到美味时产生贪婪想在身受触的舒适与不舒适中生起取舍想;在意系世间法尘“常、乐、我、净”的颠倒见中饱受风元素变易的想受阴轮回之苦。

无常想修习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磐”<杂阿含270经>这里的“想”是正思惟,行者欲出轮回应知“想”与“觉”。若“心向世间去”,是“想”,是“想受阴”;若将“想”的念头转向四谛即是“觉”-------觉趋涅磐!所以要把“想”扭转到觉醒的正念、正思惟上来,入于持戒的三摩地,以正念行正思惟三昧中观察身、口、意的无常诸行,观察意想的受阴之苦。审察无常诸行中的地界中没有我,水界中没有我,火界中没有我,内风界中还是没有我,以此“四谛智能正见”离我慢,入无为,脱离想受阴、验证解脱!
不修习安般念,不修四念处的人是无法灭想受阴的,缺乏“四谛智能见,如意足”是无法出离想阴的。欲知想受阴,见到想受阴,解脱想受阴的轮回,必须修习安般念,不离了了分明的了出入息念住,成就念住正定。必须修习身、受、心、法四念住。只有从“正定”三摩地中开发明觉、将正法导入其中开发觉醒的正见!才能得见三界世间一切诸色(妙色)的无常与变易,以此生“想”的集、味、患,从而在觉醒中升起厌离的解脱智能。在四明觉中安定其身,止观、观止心生心法的想取蕴,以明觉审察并灭除想蕴中的内四大(地、水、火、风)。每当六根遇见六尘生起想取蕴时要当下生起惭愧心,知我已漏出想受阴,以想受阴饱受六道轮回之苦。在正觉念住中先除粗想,再灭细想,从而以无为神足灭尽一切想(超越非想非非想处),以如实修持出离想受阴,脱离轮回

三,行受阴:
行是轮回的动力。在有为法中、苦中造作,即身、口、意对六尘的执取。起源于“此身是我,受想行识是我”坚固信与扩张性的内地界,在地界承载中生起水界的流动与粘着,在盲目中对六尘生起火界(激情,渴爱)的触、受、爱、取、有。以风界的动性滋生着随境变易的身、口、意行业。此等造作是对色、声、香、味、触、法生灭、变易的无知。在意识支配下产生世俗好恶。以识带动六根,六根生种种受,在感受中生想,以想行取蕴,执着适意的、排斥不适意的,在心生心法中产生了行受阴,以行受阴造作于轮回中的色体。在常、乐、我、净的四颠倒中形成流动中产生的十二因缘不停相续。
轮回的“行受阴”在那里?就在因无明驱使的眼见色的执取中。因眼根中地、水、火、风的摧动对色尘在行取中产生了触、受、爱。因爱生贪,因不爱生厌弃;在“耳闻声”中因耳根中地、水、火、风的摧动对声尘在行取中产生了取舍;在鼻根对香味的染着中(染着就是受阴;进、取是诸行);在舌根对食物生起的受、想、行、识中;在身根对触尘生起的失意与非失意中;在“意喜法”因意根的地、水、火、风的摧动对世间有为的法尘造作“我所”、“有”的受阴。在十二因缘相续中造作着变易的生死轮回,所以佛说:“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 《杂阿含、卷三、二二经》。“诸行无常,一切行苦” 《佛说三法印经》。。然而,“行如芭焦”去根、叶,层层剥离,无有坚实。
如何得见诸行的受阴苦生呢?行者应觉知眼、耳、鼻、舌、身、意是不净的,隐藏在其中的内色蕴地、水、火、风是不净的,在色、声、香、味、触、法中产生的受、想、行、识是不净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五受阴所生的有为法。在行受阴的运行过程中造出来的“苦”。行者应对此在正定中生起觉醒的智能见!在持戒的三摩地中入于明境,了解其真实,在“知如实、见如真”中去熄灭诸行的受阴取,觉醒自己,解脱自己。
行者须从“口行”说话的此起彼灭中觉知话音快速的生灭、变易性,于此等声尘中受阴产生的判断而沉迷在苦乐感受中又是何等的无知。梵行者应杜绝此世间语而守持正语,观自己言语,言谈诸行,除断妄语、猗语、术咒、念神得道及世间无聊之语,从八正道中开发正语!以正语催生明觉,明中生语,以明觉的“法语”时刻为迷途之人指引四圣谛,引导世人行于觉醒道,在正语中成就“明行足”。应对此身在行、住、坐、卧,举手投足间时刻保持了了分明,圆成四明觉。在四威仪中熄除无明身行、熄除眼行、耳行、鼻行、舌行。熄除意根心行无色界中的(地、水、火、风)。从而灭除一切“我行”,超越诸行的受阴处。六根诸行受阴漏尽即轮回尽。

四,识受阴;
识在地界中住着,在此身是我、受想行识是我的坚固信中;在六尘是“我所”的坚固信中生起了六根所识。色、受、想、行依赖于识,成为心识的四个住处。由眼所见之色,心意识系于外色之时,识于色中生起住着形成“色识住”;由意识领纳六尘之时,识于诸受中生喜住着形成“受识住”;想识住是思想,由意识想起六尘相貌之时,识于想中生喜住着形成“想识住”;意识起诸行时,识于身、口、意诸行中生喜住着形成“行识住”。无明众生依四识住在无边六尘中凝成坚固的识受阴,一刻不得暂离,以识受阴随业流转,饱受胎、卵、湿、化形态各异的“四生”轮回之苦。
    轮回之根的“识阴”缘起何处? 由于对色、声、香、味、触、法生灭、变易的无知而染受生识,在六尘是(存在、有)的颠倒见中生起了识取,对名色生起了认识与判断,在欲漏、有漏、无明漏中形成了识受阴。以识受阴生起受、想、行,在受、想中使六根持续不断地染着于六尘,行于“我所”的受、想,增长着无有边际的识取蕴,成为轮回的依赖之本。
     要了解识阴的轮回,行者应在觉醒的三摩地中入寻伺唯识的观察,将所学法义导入其中,在观察中生起觉醒的明点,观察中不离正思惟,思惟中不离观察,如实了解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识染的依赖。对“身我”的依赖;“我所”的依赖而生意识。因留住、扩展止观所现起的明境,在明境中以辨识智审察眼见色生识的我所,眼是我,眼识是我,所以当灭眼识。观察声、香、味、触、法不离于色(源于色生)。缘六尘世法生身,产生心(意识),所以当灭“世法识”。
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佛说:“识如幻术”!识是生灭、变易法,无明是其根。识缘颠倒见的“有”所生,无明诸行所生。若能于行、住、坐、卧中系于明境,处处慧解,超越“诸有”;熄灭诸行,无量识漏就会无根而灭。由于无明致有苦受,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尽,取尽故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所以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熄灭!。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
“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
“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
“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杂阿含、二五九经》
“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二七四经》。
    
解脱色、受、想、行、识的“五受阴”轮回,必须遵循、止观“苦、集、灭、道”四种佛法真谛。不见“苦、集”则不能了知轮回真相;不修持“灭谛”则不能出离五受阴包裹;不遵守“八正道”必生假明!。佛法的“灭”绝不是拿灭火器去灭火的世间思惟,而是由止观四谛生起的明觉,通过智能的正精进让有为的智能、明觉升至无为的“慧如意足”,“慧如意足”明的升起尤如昏暗中亮起的光明能照破一切愚痴所生的贪嗔枉苦,以真实的智慧(明)彻见五受阴味、患、厌离,摆脱轮回不是神话,当明升起,无明灭时,所有的世间浮燥与痛苦会刹那全部熄灭!。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55
铜币
61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01
第二个帖子
;“内四大”不能取代“爱取有”成为造成痛苦的原动力

近日在网上看过一名居士写的一篇文章《轮回与解脱》。其中,文中写道: “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 ”,“阿罗汉是我根中地火水风熄灭的人,是受想行识熄灭的人”,不一一类举。身为佛家一衲子,震惊感触之余,在此交流以求指正。
很多人都知道十二缘起、还灭的过程:“由于无明致有苦受,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尽,取尽故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所以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熄”。在这里大家会清楚的看到“苦”的真正原动力是“爱、取、有”。而该文却无端的标新立异添加了一个 “内四大”,作为缘起的过程。这个不按着还灭过程去灭“爱取有”缘起生苦的原动力,却把这四名蕴中的识蕴分成“内四大”加以灭除,实违佛法真相。
我们是不是也要在识受阴中把它归纳为“五行”或“阴阳”或“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或“原子核“或更多的分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可以这样的,不可以丢掉根本的苦因———“爱取有”,而去在识受阴内分门别类,搞出个“内四大”来。这种画蛇添足的做法严重的违背四圣谛中的“苦集圣谛”,超出苦于苦灭的范畴,属于非法、非律、非梵行。不必持。
佛陀在“相应部”中对于“爱取有”这三缘起说的非常清楚,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多此一举的添加或创新。
“诸比丘!何为爱?诸比丘!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丘!以此谓之爱”
“诸比丘!何为取?诸比丘!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丘!以此谓之取”
“诸比丘!何为有?诸比丘!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丘!以此谓之有”
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消灭的是“爱取有”这三个造成痛苦的原动力,而非他。
然而,当对名法与色法分辩不清楚的时候,也就是对名色不会辨识的时候,就会出现上面的错误说法。那什么是名法呢?什么又是色法?相应部中是这样解释的:“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是受想思触对色法四大种及四大所造色的作意才是名法。
当我们对名与色分得很清楚的时候,就不会再去“受想行识”中分个什么“内四大”了。这个低级错误,实是出在名色不分上。也就难怪此居士一直强调说“五蕴与五受蕴、五取蕴是一回事”了。
“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这样的说法就是名色不分、自造法的错误结果。它违背了四圣谛。什么是无明?佛陀说:“诸比丘!何为无明?诸比丘!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丘!以此谓之无明”。这个就是无明,因为无知于苦集。对于苦集起的缘起过程不了解,没有系统的去禅修缘起法。灭除的是这个造成痛苦的真正动力,把多余的“地火水风”这个“余法”去掉。余法必有余苦,不能正向解脱。
应把文章中:“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改为“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爱、取、有’”。
应把文章中:“阿罗汉是我根中地火水风熄灭的人,是受想行识熄灭的人”改为“阿罗汉是熄灭对地、火、水、风贪爱的人,对受想行识贪爱的人”。
这使我突然想到了今年5月份国家取消面粉添加剂,理由是有害的,没有必要的。如果不是经常熏习缘起法的人,还真的很难看出这篇文章的知见,存在着较大的原则问题。作为文章,写出来了就要公布于世人,就要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负责。作为对佛法的诠释更应该严谨,既为自己负责,更要为他人负责。
要解脱灭苦,行者直接依四谛和缘起法,从五蕴、六处、六界入手, 径直熄灭“欲取”就可。佛陀正法就这样简洁、干脆、利落。何需来个“头上安头”、“画蛇添足”的“灭六入处生起的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的“毒素添加剂”---—“内四大”。这样违背缘起的自创法,这个祸害的毒瘤想混入佛法,让后人无法辨认识别,冲击、毁坏佛陀之正法。我岂可爱惜清静不予理。
综上所说,这个“内四大”是多余的“余法”,也是自造法。它违背苦集圣谛中的十二缘起的法,十二缘起中没有此缘起过程。“内四大”更不能取代“爱取有”成为造成痛苦的原动力。
寄希望这位居士,所有的经验之谈都能与佛陀的圣典保持一致,若想开辟与佛陀的法不一样的“异宗教”也可以,但想打着学佛的名义来教导众生则不可以。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最后都被佛教历史所淘汰!

                         ----如实之见于7月29日随笔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01
争议意义不大,所以我没有看完全部内容
1,“要想看懂佛经,了解如来真实义,必须要透过一切色界的表层观察到无色界造作的内色蕴(地、水、火、风),还得观察出无色界与色界、欲界的关联处。轮回的觉醒与解脱从这里开始。”
无色界本来意思是没有物质(色法)只有精神(识)的世界,但是有的部派认为完全没有物质(色)只有精神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无色界也有微细的物质(这种思想为大多数部派所不接受)。这段话是本着认为无色界也有色(物质,四大)的见解所说的。若对于认为无色界完全无色的宗派来说这句话就完全不合理了。

2,“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 ”此段文章中找到这句话“欲出轮回,当灭六入处生起识受阴中的地、水、火、风。佛说:“识如幻术”!识是生灭、变易法,无明是其根。识缘颠倒见的“有”所生,无明诸行所生。若能于行、住、坐、卧中系于明境,处处慧解,超越“诸有”;熄灭诸行,无量识漏就会无根而灭。由于无明致有苦受,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尽,取尽故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所以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熄灭!。”
若是入无余依涅槃不仅仅要灭“地、水、火、风”而是全部五蕴。若还没有入无余依涅槃只可能在心理境界上灭“地、水、火、风”而实际上没有灭。识受阴并非完全都是因缘“地、水、火、风”而升起的,有些是与法尘和合所生。
3,“阿罗汉是我根中地火水风熄灭的人,是受想行识熄灭的人”这句话在此文中没有找到。若是相对有余依涅槃期间所说的话,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若是对无余依涅槃时就不能再称为是“人”了。


佛法有很深奥慎密博大的哲学思想,人们理解常有不到之处和偏执,所以争论不休,意义不大。若非生活所需,没有达到一定水平轻易不要写作发表,以免贻害后人。若与己无关只做旁观者最好免生烦恼。若有兴趣于此的话,待我将来有时间再共同学习。
我常说实修第一。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1-08-01 15:41重新编辑 ]
级别: 学士
发帖
655
铜币
755
威望
286
贡献值
4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02
“我常说实修第一。”我很赞同师父的话!
学习佛法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实践为重点,哪怕得一丝一豪的受用,都是真实受用,都是好的;理论本身本来很重要,理论与实践就象是人的双眼和双脚缺一不可,同样重要,然而佛法流变二千多年,很多地方变味,是因为一些后人诠释的越描越黑。多闻本来是好的,如果闻的跟佛陀原汁原味相差甚远的论述,反过来对我们的修行是个障碍。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258
铜币
279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02
  
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