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华师兄的这种说法是牵强的,这属于极力要为退转的情况找一个次一点的解释,经文中所讲的是时意解脱身作证,那就包括了禅定也包括了四果证量,接着讲数数退转,如果我是定慧师兄,我不仅也要问虚空华师兄,依据呢,经文中明确说是禅定退失吗?如果仅是禅定退失,会至于令一位阿罗汉要因此而自杀吗?如果没有禅定就要自杀,而不是退失四果,那慧解脱阿罗汉岂不是要无地自容了。因为不能禅定就要自杀,那这样的阿罗汉是什么样的圣者?所以,这是一种牵强的解释,这种解释是不理智,不冷静,不如实的,而不如实的解释,表面上是维护阿罗汉,事实上,是智慧的不足,也并不是真正的维护佛法,实在是给阿罗汉脸上抹黑。
事实上如果不知道解脱的情况和初果二果三果的真实情况,只是一腔热忱,如果未证得初果,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那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所谓的解脱的法次法向是单向的,所谓的得果定不退,那不知道是在说什么了,是在说佛法呢,还是说有这么一个果子,这么一个标识,一定就不退了呢?而这样的说法是可笑的,热情可嘉,但智慧不足。是不如实的。
初果也有退的情况,要知道,七返人天,为什么七返,在这七返之中,初果最终行入涅盘的时间有多长,大家知道吗?这样来讲吧,我们知道弥勒菩萨,他是一生补处,天上命终后,就会在人间成佛,这个时间,就很久远了,要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可以讲,弥勒成佛的时间,相当于初果一返人天,初果入涅盘的时间,最长要达到七倍于弥勒成佛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当然,弥勒成佛后初果也可以从弥勒佛听法,世尊的时代,许多天人就对世尊说,他们在某某佛住世的时候就已经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了,在这里插一句,而重点讲,初果真实是退退进进,迂回最终行入涅盘的,初果的贪嗔痴确实是薄了,但在下一生中,初果并不是一直能保持这样的此生的情况,而有时候业缘,内因外缘的触扰,初果也会在一定时间内业障现前,呈现如同凡夫的贪嗔痴,但是,初果为什么讲是不退,这个有理由的,就是最终不退,初果退到哪里了,初果不可能完全退为凡夫,那退到哪里了呢?退到向须陀洹,四双八辈,初果也会退,会贪嗔痴在一定阶段重起来,特别是在人天七返的时候,也会有这么一种情况,会退,但是,初果已得法益,他已经得到了贪嗔痴薄的法的利益,所以,他体验到贪嗔痴的苦,所以,自然会想着自己贪嗔痴薄的自在境界,所以,初果退到向须陀洹,然后会比较快地重新证得初果,进而升进二果,就是这样在七返人天中不断地迂曲趣向涅盘,这就是世尊为什么讲不退,世尊说,如截多罗树头,但是,不是一直就是截了树头的样子,以后还会再生枝叶,来年还会抽枝发绿,但是,终不复生,所以,真意在这里。这就是退与不退。所以,初果与二果,三果,包括四果,退的情况是有的,但为什么说不退,因为终不退,最终不退。二果可能退到向斯陀含,三果可能退到向阿拿含,四果可能退到向阿罗汉,然后重得果证,直达涅盘。
四果阿罗汉确实有退的一种情况存在,退为向阿罗汉,但因为此尊者已经体认了解脱,所以,比一般的向阿罗汉尊者(一般的向阿罗汉尊者并未真实体验等至解脱)证得阿罗汉的速度要快,所以,叫数数退转,然后不久又证得,所以,退阿罗汉必然会重新证得阿罗汉,而退阿罗汉恒思自害,自杀行入涅盘,这才是不退的真正含义,终不退故!
下面的经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世尊说无学本身就有退的情况。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0616a10]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种福田人。云何为二。一者学人。二者无学人。
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学人。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谓十八学人。
居士。
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
.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
虚空华师兄引用的那个解释,实在来讲,这样的解释是证量不足,热忱有余。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5-30 20: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