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0240阅读
  • 20回复

四分律開宗記(10卷)懷素 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十末
 
[0588c15] ●次七百結集。
 
[0588c15] 文中分三。第一跋闍擅行十非。言是清淨。第二時有耶舍伽那下欲定其非反被毀罸生諍。第三伽那子下簡集智人殄非滅諍。初文可知第二文二。初作遮不至已[2]後差八德送懺白衣。至彼廣引世尊所說沙門不合受錢寶。及為具陳過喻等事。令彼眾人歡喜生信。為此次與不見舉治。
 
[0588c21] 次下正明殄諍。文中有二。第一廣求德人善伴滅諍。第二一切去下正殄諍事。前文釋所立非倚傍之相。然立十非。並悉倚傍聖教。說相似語。言佛聽可。一二指者。若其食已不節貪心恣意多食可使犯足。我雖重食但二指抄。是其少欲故不犯足。今判犯者。以曾經足。若更食者。不問少多不作餘法同是犯限。故指上戒舍衛中制。二村間者。本制僧食及聚落食作餘食法不制村間食。我足食已。食此村間食不犯。今亦制犯同前。但使重食。不問村非村間。一切是犯。三寺內者。如滅言諍現前駈出三人。彼在寺內法事得成。我今亦別眾作法。何以不成。今制不成。如布薩犍度中制者。彼文眾僧說戒。有比丘在房眠。因制作白攝眾。四後聽可者。如文先聽與欲。後作羯磨得成。今我先作羯磨。後求和合。亦得成就。後先雖殊。和合不異。故曰後聽可。今制前與欲者秉法時和是以成就。今後聽可秉時不和。以是不成。如布薩中言。信告比丘寂靜。今僧有事。有異比丘白佛言。有病比丘不來。佛言應與欲。以制先與。故如彼制。五常法者。謂得修習本俗時事。如先習慈空定等。不違背法律。是以得作。若作婬盜飲酒等。違背法律。是不應作。五分云。習白衣時所作。釋云。或有可習。或不可習。六得和不者。蘇從酪出。許不作殘食法食。我今以蘇和酪食不犯其足。今以酪是時食。和食成犯。故指上制明上亦和。七得與鹽共宿不者。謂執藥犍度中盡形壽藥。佛許共宿。今鹽亦然。故得共宿。今制鹽不加法不同其藥。上文六群比丘以共宿鹽合食食。佛言不應爾。故如藥犍度中制。八得飲闍樓羅酒不者。五分名未熟酒。此雖未熟。以是酒故不應飲。上文但使是酒。縱非酒色香味。亦不應飲。故言在拘睒彌制。九得畜不割截座具不者。本以小爪故。更聽半搩。今後嫌小。欲得更大。過此不截。亦得為淨。制言以佛[1]撰手制還已定。過則應截。不截是犯。故言因六群比丘制。十得受金銀不者。元自受付與淨主。淨主將來聽為彼受。我今一法即作彼物意受。既作彼物不殊。何以是犯。制云淨主本擬貿淨衣鉢。至淨主邊即是入淨。若其一法自受。寶在我邊。即名為畜。故言因跋難陀釋子制。
 
[0589b09] 次正殄文三。第一僧簡智人諸上座皆集。第二時一切去下明在屏處料理滅法。此用多人語。五法現前滅。第三彼長老下對眾唱滅。欲令眾人皆知。釋相可解。上來七百集法竟。
 
[0589b13] ●[2]次明現在流通。
 
[0589b13] 於中文二。初[3]修部者。正明波離問[4]若疑滯以辨流通。第二增一下約其數法次第宗序。以辨流通。言修部者。條錄別事。一一諮問。欲使識相侍持。後無疑滯。問諸經皆有問名流通。何以律中不問其名。答經為詮理。隨緣化生。立名不同。故須諮問。律是行教毗尼藏收。更無別名無濫不問。次問之中。廣問初犯四戒。第二問六。餘並[5]毗無。問若初戒文相可解。次盜戒。盜損約本取物處結。本處不滿蘭。約處既爾。貴賤時亦然。多人分物。雖不滿五。通作一分。教人業滿盜經如上釋。先然可彼吉者。謂且直結然可不應。不是即明盜方便罪。若是盜方便罪。即應如前文云。方便求五錢。未離本處攝。并得己衣蘭者。於己衣上實無有罪。但為替他衣處故。是境差偷蘭。奪盜者物。分別如上。次盜心。[6]例易他分物籌者。據隨籌分物[*]例易迴換。次句盜他分物籌。此見付受以籌論數。盜隱此籌故得成重。次句轉[*]例他籌者。見初句墮籌分攝。但為轉[*]例故蘭。亦可三句並據墮籌。初句據換易。次句直盜取籌。後句是前二方便。次再盜不滿五。佛言前後滿五犯夷。此謂主一。前後心不斷。若其異主。或中間心斷。但合得蘭。不犯夷罪。次守視人及賊皆已盜成屬己。故佛言。此天是檀越食。聽洗手受食之。然守視人非正物主。不合從乞。從乞即是教他盜故。解放牛等。慈心不犯。不同慈煞。彼有煞心故犯無根取他食者。如師不遣取。詐傳師語。故是無根。損他施主物。所以犯重。次煞戒可知。妄語戒中。時比丘有檀越下次第十句。前之四句。謂常為汝說法者。次數至汝家。次數坐汝牀。次數受汝食。皆為檀越重問不語。令彼不了故蘭。下之六句。檀越語供養比丘言。若大德是阿羅漢者。脫僧伽梨。次著及坐起上下。為現相不了。前人生疑。為當比丘為我故現相。為當不爾。以是故蘭。次有十句。一同其前。但言是佛弟子聲聞為異。餘相可知。問嚴好比丘言。憶五百劫事。如何世尊言嚴好比丘憶一生事無犯。答彼從無想天歿來生此間。彼壽五百劫而名為一生。次第二犯[7]欲身中四句。如上麤語中者。第一句比丘言。汝但不能一切與我。女人若言大德[8]不能何等一切與。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偷蘭。次句知心。若言一切能與。此亦能與僧殘。第三句比丘言汝不應一切與。彼問大德何等不應一切與。比丘默然疑。佛言。不了了蘭。次句意解。重問何等不一切與僧殘。餘文可解。上來調部竟。
 
[0590a06] ●次毗尼增一。
 
[0590a06] 言毗尼者。舉一部之都名。為欲總收大教。故舉斯稱。言增一者。以一為本。一上加一。故云增一。乃至增二十二。類亦同爾。此中一攝一[1]增一。乃至二十二類爾。又此數中毗無十四十五十六。及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七門。但有十五。既是增數法門。理應隨次解釋。
 
[0590a12] 先解增一。就增一中。文分為二。第一明序證說不虗。第二時世尊下明所說法。初文序分應有六句。闕無徒眾。但有其五。一者信成。二者聞成。三者時成。四者主成。五者處成。解釋此文。可為四句料簡。第一明有之由。第二須有之意。第三置之處所。第四解釋文相。
 
[0590a17] 初有由者。此序分文。為佛教故。所以集法眾聖。依言置立。佛何故教。為阿難請。阿難何緣故請。由阿泥盧豆教故。彼何緣教。以見阿難心沒憂海。阿難何故心沒憂海。為見如來入般。親愛未除。故智度論第二云。如佛般涅槃時。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林中。北首而臥。一心欲入涅槃。爾時阿難。親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言。汝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海。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種種未來事應問佛。阿難聞是事已。悶心小醒。得念道力。[2]助於佛末後臥牀邊。以此事問佛。佛告阿難。若今現在。若我過去後。自依[3]正法。莫依止餘從今解脫戒經即是大師。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天法應當治。若心耎後應教迦旃延經。即可得道。後次是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樹林中。何以故。過去諸佛。經法初頭。皆稱是語。未來諸佛亦稱是語。現在諸佛。末後涅槃時。亦教稱是語。今我[4]解涅槃後。經初亦稱是語。以是當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聞。此律雖非[5]度喜誦出。義准近取。軌則亦然。
 
[0590b15] 次須有者。凡入佛法須有信心。信是道元功德母。故須起信。是以智論云。如[6]住所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攝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門果。不空剃頭染袈裟。若無有信。是人不能入我大法海中。如枯樹不生花實。不得沙門果。雖剃頭染衣讀種種經能難[7]若。於佛法中。空無所得。又此信者。是聖財之初。故入法者。觀令生信。又此勸信。謂勸信正之人。以信正人。受行佛教。若是傳者之言。則不遵奉故。以如是等言。勸令生信。若是耶見之人。不修正法。以是等勸。則不足。要須廣現神通。為說因果道理。方生信心。受行佛教。
 
[0590c04] 次處所者。問如諸經中時等一者。置一如是。勸則義具。答其時等則者。立多如是。以一如是勸義不足。今此律藏。禁該一代。人時處事各別不同。理應隨戒立多如是。如阿含經。何以但一。解凡如是者。證信為義。若其一戒立一如是。即有跋闍林中差別。若其隨事立多[8]也是。便謂多戒。不同一制。由此義故。不置如是。又問由斯義故。不置可爾。何故至此方始有耶。若以於此安得通大化。文省義周。勸信義具。如言。如來出世。見眾過失。故以一義。為諸聲聞等。即是以一通収一部中一。乃至二十二類亦同爾。但信增一。是佛所說。當知亦信一部中一。由有斯義故置於此。文解依如大毗尼藏。戒戒之中皆有如是。今文無者。為後分部聖人。恐文繁略。[*]吉問所以得知本藏中有。[*]若智論第二。波離誦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爾時須[泳-永+羨]那迦蘭陀長者子。初作婬欲。以是因緣故。初結大罪。又十誦結集。迦葉語阿難。從今日一切修妬路。一切[9]尼一切阿毗曇初。皆稱如是我聞一時。出曜論亦爾次解文相。如是者為約法釋。如則指法。是為定詞。如佛所說一切皆是。故言如是。又解。所聞之法契理曰如。如說者是。故云如是。又約傳持解。如者如佛之言。是者是佛之教。即是今[10]何誦法不異佛法說時。故言如是。又解。波離今持不異佛說為如。如說者[1]乞。故云如是。又約信行解。如是者即是信相。故智度論第二云。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2]石可屈折。無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隨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又解。如是者信順之詞。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即師資之道成。文無豐約。非信不傳。故言如是。次我聞者。我是諸落隨俗假者。智度第二。問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無有吾我。云何佛經初首。言如是我聞。答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譬如以金錢買銅錢。人無笑者。何以故。賣買法應爾。言我者亦如是。於無我法中而說我。隨俗故不應難。聞者。所謂耳根不壞。有可聞境。發識聽受。具緣如上。次一時者化辰也。即是爾時別名。反指[3]法。昔說聽之時。所謂說聽究竟總且時。次佛者。是其化主。義如前釋。次在舍衛等者。列其化處。梵云室羅筏悉底國(在中即度文言舍衛訛略不正)。梵云逝多林(唐言勝林舊曰祗陀者訛也)。給孤獨食。名蘇達多(唐言善施舊云須達者訛也)。但以園是善施所買。樹是勝林所施。買園施樹。如上文明。世尊居此善施園中。為諸比丘。敷陳行軌。
 
[0591a20] 次明所說耶正之法。於中文二。初文將欲說法。先須勑聽。恐有證聞之失。錯傳之過。端意專心聽。故曰諦聽。善思者。勑令籌慮。以學須思。不思則囡為使里還簡擇耶正。念之者。勅令持法。既聞正法。須落在心。為使修行奉持無[4]贊。次若比丘下辨耶正法。於中文三。第一辨所說法耶正差別。第二爾時佛告下舉制利益。第三爾時佛告下對制明捨。前文有二。第一總明。第二離辨。總中有三。第一明說耶正。第二是故下舉正勸修。第三佛說下[*]度聞修奉。前文先耶後正。願說文二。第一說耶妨正。第二此比丘下明說耶損。前文若比丘說。相似文句者。正說聽法。言同意異。如調達五法。跋闍十非。遮法[5]略尼者。正明妨正。次說耶損。損有其二。一者損人說耶。非直自損。亦損他人。以此耶法教人。令他倣習。故曰令多人不得利益。明今作者是惡道因。故曰作諸苦業。二者損法。故曰以滅正法。次明說正亦二如前。然說正法。順其道理。故曰隨順文句。以隨順故。不違法毗尼。以不違法毗尼。便有利益。益還有二。一者益人。非直自利。亦利群品。故曰利益多人。既說正法。非惡道因。故曰不言作眾苦業。二令法住。既說順理。便不墜沒。故曰正法久住。
 
[0591b15] 次明勸修。上來既辨損益差別。汝等應各稱法而說。
 
[0591b16] 次[*]度所聞。聞未曾有。得了是非。耶正既分。頂戴修奉。故曰歡喜等。然則心心領納。目之[6]為。久久不失。稱之曰持。
 
[0591b19] 次離明法非。第二爾時下毗尼非毗尼。第三佛告下制非制。分文解釋。一同總中。
 
[0591b21] 次明制利。於中文二。初總舉制利。第二爾時下對事別明。前文見家過失者。即是漏過諸戒所防。以一義者。以是增一文故。故舉其一。謂是十箇一。為諸聲聞結。戒者。顯制所由。次別之中。或可文二。前是眾法。次制四波羅夷下是別行。二可通明所制之事。總舉二百八十。不須分二。以文舉呵責為法。餘例皆同。望制一部重輕。眾行一一成招十利功德。然文[*]毗舉呵責等而不備具。言捨挍法律所制者。謂聞他說。應須具說。然後撿其法律制相是非。是者應行。非者應棄。阿菟婆陀者。梵音(此云隨問答分別)謂不得與僧問答。不得隨會集起。請眾制戒者。舉其制體。制說戒者。制[7]米月說戒。餘相可解。
 
[0591c09] 次捨戒。合有十九箇一。
 
[0591c10] ●[8]次解增二。
 
[0591c10] 大文總有十二。第一舉例四境。第二爾時佛告下舉毗尼數。第三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種人下明性不調。第四爾時佛告諸比丘有學比丘下略辨修進。第五爾時佛告諸比丘破戒墮二道下持破墮不。第六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種人謗如來下明說謗不。第七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家下是非兩眾。第八爾時佛告諸比丘比丘有二法下明法住滅。第九比丘有二法者應舉下明應舉不。第十有二法增長有漏下辨漏增不。第十一有二語下開聽捨戒。第十二如來出世下制戒之利。
 
[0591c20] 先解初。初文成耶[*]例說有四。第一明二處。第二後有二事下明二事。第三明二法。第四[*]後有二見酒見非。酒下明二見。先解初文二處。問文中但言有二種犯。一輕二重。云何乃言二處。解以此二犯。起依屏露二處。屏處犯重。露處犯輕。今言二犯者。偏彰犯名。不舉犯處。下言二處者。即舉犯處。不標犯名。文中互明。於理無失。亦可指此屏露。生輕重二行之處。故曰二處。亦可此二生有正處。故名為二處。言輕重者。論其犯相。雖後眾多。以輕重法収。収無不盡。故言一輕二重。二者[1]是夷以壞本故。輕是殘等不壞本故。或可方便。為輕。究竟為重。或可性罪為重。遮罪為輕。或可故作者重。非故者輕。若其順說此二。名為正見。例說[2]期兩。即是其有。次明二事。言輕而有餘者。以非絕分。故曰有餘。以是有餘。得應眾法。故言輕者。得作羯磨。若其以重翻輕。應言[*]後有二種。一重而無餘。二重不得作羯磨。無此類者。是文略也。次以夷等一輕一重相對為二事。以夷為頭有六句。殘有五句。乃至惡說。漸各少一。合有二十一對滅。以二二相對不殊。故言亦如是。非謂數齊名亦如是。次二法者此舉緣心。故言二見。下文約境。稱云二法。以能緣心。乖於正理。有見例說。故言不應行。還約九對十八法論。舊非舊者。還是常行非常行。次明二見。有其多對。八種漿停久。憙受成酒。飲則醉人。名之為酒。停近未變。不名為酒。今說已變者是非酒。未變者是酒。故言酒見非酒非酒見酒。飲非飲者。互說八漿。食非食者。五正為食。不正非。食。時非時者。如迦提月。聖開五事名時。過限是非時。及餘開等為時亦爾。淨不淨者。衣藥等物畜順開法不生過[3]各。名之為淨。畜不應法。名為不淨。重非重者。夷殘是重。說為非重。提等非重。說為是重。難非難者。十三障戒。名之為難。餘不障戒。[4]及說為難。無蟲見蟲者。准說可解。破見不破者。謂不見罪人其實是破。而言不破。不破見破者。謂不識罪人。其實不破。而言是破。種非種者。約五生種前人義已解說。而言未解。實未解者。言已解說。親非親者。約父母等親。怖不怖者。佛說四種犯畏。實是可怖。情樂作罪。名為不怖。佛勸持之。畏慎輕戒。重若金剛。等學諸戒。此名不怖。反生懼心。不肯修學。故言不怖見怖。道見非道。約五法八正。互說[5]可。行見非行亦爾。道性清昇。不為或繫。名為出離。說非出離。漏業繫人。不得解脫。名不出離。說為出離。若犯四夷無用名棄。說為非棄。犯餘得用。名為不棄。反說為棄。次下五對。並是外道執我之異名。但執斷常見者。必緣我為境。於中計世間常者是常見。見世間無常者是斷見。無際是常見。有際是斷見。是身命等。計一異者非見。然與斷常計為其根本。是身是命。即是斷見之本。身無常故。命亦無常。身異命異。即是常見之本。身雖謝滅而命常存。有如來滅度是斷見。無滅度是常見。有無滅度者。斷常合計。麤我雖謝。細我常存。非有無滅度者。是其空見。
 
[0592b20] 次舉毗尼數。言犯諍毗尼者。犯諍非毗尼。以能除犯除諍。約其所滅標名。故曰犯諍毗尼。下之三對。准釋可解。
 
[0592b23] 次明人性不同。總有[6]土對。以此等人懷其[7]離毒。自壞惱他。故言住不安樂。觸緣易忿。故曰喜嗔。結恨不捨。名為懷怨。所為[8]九十暴。名為急性。固執堅牢。稱云難捨。恡彼財法。名之為慳。忌他財德。故曰嫉妬。亦可見他得利生惱。名之名嫉。自恥內德劣他。稱之為妬。意欲害彼。語悅其情。名為欺誑。心存名利。身相親附。稱云諂曲。慠誕陵物。名為自高。數起鬪訟。稱云諍。染着衣服。名為好餝。任情縱蕩。稱云放逸。於等計勝。名之為慢。未得謂得。稱增上慢。多求無厭。名之為貪。匿怨侵人。稱之為悉。自歎己德。名曰自譽。譏人過惡。稱曰毀他。撥無諦寶葉果。稱云耶見。斷常乖中。名為邊見。識性愚鈍。故曰難教。聞[9]悔不行。名為不受訓導。
 
[0592c11] 次辨進修三學。先明戒學。戒學文三。第一示進修法。第二是故下勸令修學。第三佛說下度。聞修奉。前文復三。第一舉修二法利益。有學比丘未得無學。心希無學常修二法。即於無學果法未得能得等。此未得等。並望無學果說。不同舊云未得令得。謂得生空解也。悟達法空理解轉深。故曰未入令入。心冥無相乃至具二解脫。故曰未證令證。此釋違理。義不應然。第二何等二下出二法體。言善犯者。善[10]淺犯相輕重分明。此謂有解。解而不行。無以獲益。故次明行。即是善能除犯。除犯有二。一防未非。二除已[11]赴。離此二過。令戒清潔。故曰善能除犯。亦可善犯防其未非。善能除犯。除其已起。已未雙亡。成其晈潔。第三如是下結餘二如文。次明定學。善入定者。從麤至細。善出定者。從[12]麤至細。善修此二。得益同前。重明不異。故亦如是。次明直學。文三如前。苦集滓穢。體能障道。名可厭處。觀過棄捨。故曰生厭。已生厭故。修道證滅。解興或喪。眾累斯除。故曰已厭正憶念斷。次勸修學。先序後頌。頌中兩偈。前偈頌前可厭處生厭。次偈誦前已厭正憶念斷。前偈內有勝智。名為明者。為或未除名在厭處。情背修道。令永斷除。故曰能生厭離心。集因既無。苦果隨喪。故曰無畏不恐怖。以能斷故。得名聖者。次偈上半修道。下半證滅。
 
[0593a09] 次明持破墮不。於中有四。一明墮不墮。二明脫不脫。三明縛不縛。四明淨不淨。初文三句。一約行相對。二約處相對。三約見相對。釋相可解。次文佛聖弟子者。謂此戒法。聖者修行。得此戒法。名聖弟子。天人中尊貴。違禁起非。名之為犯。或業露心。不懼惡報。故曰不見犯。有此二法。不得解脫。翻前以說。即得解脫。餘二對可解。次縛不縛者。約因以說。因[1]黑成者。名為被縛。因累若除。便不被縛。亦有三對。如前不別。故言亦如。是。次清淨者。漏舉不墮得脫不縛。一邊而說。
 
[0593a18] 次明謗不。文有七對。一謗不謗。二不受如來善教。三違如來。四堅持與如來諍。五不奉如來。六不值如來。七於如來所麤鑛無有慈心。初文有三。一舉不信等。二法直謗如來。二例說增一中三對六明謗不謗。三例說增二中四對八明謗不謗。初文謂起耶心輕大誣大聖。故曰不信樂。憎嫉佛法幽深。凡情難惻。自解猶如豪露。[*]及謂窮理盡源。故曰信樂不解。受持此二。皆以越於情[2]童誣誷大聖。名之為謗。故告汝等令知謗餘罪輕謗如來最重。若其自識分齊解准至此。諸餘深義。聖者能知。如此反增福慧。何有過咎。次[*]例說增一中六可解。次[*]例說增二中四對八者。初二法者。是前二見中。初十八法。此約境說。名為二法。二處者。是初輕重二處。二事者。次輕及夷等。二見者。酒見非酒等。作文同前。故言亦如是。第二門違拒聖說。故曰不受善教。第三門說[3]永正理。故曰違如來。第四門執見難悟。故曰堅持與如來諍。第五門自師已見。故曰不奉如來。第六門搆耶背正。故曰不值如來。第七門縱耶慠逸。故曰於如來所麤鑛無有慈心。作文同初。並言亦如是。
 
[0593b13] 次是非二眾。文分為四。第一先列是非二眾。第二時舍利弗下能舉所舉各自觀過。諍得消殄。是名法眾。不自觀過諍轉增熾。名非法眾。第三爾時佛告下二種癡者是非法眾。二種智者是如法眾。第四爾時佛告下明斷舉應不。若能順法斷諍舉罪。是名法眾。若斷舉違教。是非法眾。前文有二。初法說是非二眾。第二爾時佛告下舉是非兩喻及合。前文有三。第一法語非法語眾類是等眾。以純如純如非故。第二如法非法眾類是不等眾。以如非不等故。第三等不等眾。初文等眾五句。一舉。二列。三何等下釋。四此二眾中不讚。五佛說下度聞修奉。第三釋二眾中。各有其三。謂舉釋結。列中先如後非。釋中先非後如。眾中不用法毗尼。不依佛教。而說犯殘等罪。不教懺悔而共住。故曰應教不教而住犯夷。不滅擯而共住。故曰應滅不滅而住。亦可云應教筞修防非之行。而不教故。故曰應教不教而住。應滅已起罪諍而住。不教滅故。故曰應滅不滅而住。次法語眾。反說應知。次不等眾。亦五如前。釋中前二句人非。次三句法非。次如法眾翻說可解。次明等不等眾。於中差別六句不同。一彼此數齊名等。力伴有無。名為不等。二俱有力故名等。數伴不齊。名為不等。三俱有伴故名等。數力不齊。名為不等。四數力俱有名等。對伴有無。名為不等。五數伴俱齊名等。對力有無。名為不等。六力伴俱齊名等。對數多少。名為不等。文相同前。故言亦如是。次喻有二。一與非法比丘強熾喻。次與如法比丘有力喻。此總喻上是非二眾。初喻五句。第一法王力弱如法比丘無力喻。第二眾賊熾[4]滅非法比丘有力喻。第三爾時法王下如法比丘為非法者惱出入不安喻。第四邊國小王下群小比丘不遵教法喻。第五國界人民下令餘下眾不得修善喻。癈修道業。故曰生業休癈。非直癈修。亦令生惱。故曰憂苦等。合中初二不次。餘者相當。配釋可解。次喻亦五。第一法王力強如法比丘有力喻。第二眾賊下非法比丘無力喻。第三時法王下如法比丘出入安樂喻。第四邊國下群小比丘遵行法教喻。第五境內下令餘下眾修善安樂喻。次合文句。相當可解。次明觀過。文有其三。第一總舉觀不。第二諸比丘下別顯觀相。第三若比丘下總結。前文有二。初明能所不觀過損。次辨能所觀過利益。次別之中。先明有罪比丘。自觀過相。彼犯罪者。應作念言。由我犯故。令他舉我。我若不犯。彼便不舉。既由我犯。令他舉我。即是愍我。應須懺洗。次明能舉。自觀過相。彼舉罪者。應作念言。由彼犯非令[1]處得見。彼若不犯。我則不見。既由彼犯。我今舉彼。應起善心令彼罪滅。次結可解。身別說此比丘修奉。次明癡智。即前脫不脫文。三對如前。次明斷舉。初制斷諍之利。應成多二。但舉一門。餘者[*]毗無。次舉罪德。能[*]何舉一。餘亦略無。
 
[0594a11] 次明法之住滅。已上是非相翻合說。今此文中。如非離辨。先明疾滅。次辨久住。初文有七。一疾滅正法。二不能生善。三自破壞。四犯罪。五智者可責。六多得眾罪。七死墮地獄。此之七門。名例說增二中。二法二處二事二犯。計隨文相。歷別應七。但為初二第七別明中。四合辨故成四位。此中二犯是上二見。犯據境明。見約心說。次明久住七門四對。[*]及說應知。
 
[0594a18] 次明應舉不。文有其三。第一對其可舉有過合舉。故名為應。第二[*]後有二法下對應舉人設藥當病。故言如法。第三[*]後有二法下病藥既如眾治行法。初文有六。一舉。二憶念。三自言。四遮阿菟波陀。五遮說戒。六遮自恣。初應舉者。為例說二法。次憶念等五義同。故言亦如是。次二處等亦爾。此中以四例為位。名如舉等。即是四六二十四句。次如法中。先明其舉對四耶過。次修念等五。各四如前。此中以舉等六為位。各加四過。即成六四二十四句。次眾行治法。以呵責等七法為位。各加四過。成其七四二十八句。謂若例說此四。隨其所應。作呵責等治。
 
[0594b05] 次辨漏增不增。略舉七門。一慙無慙。二淨不淨。三犯不犯。四重輕。五餘無餘。六法非法。七制非制。
 
[0594b07] 次捨戒二二為法。故成多二。
 
[0594b08] 次明戒利。於中文二。初直舉利。有九箇二。於中[*]後五。並二世漏中離明。怨者對境逼惱為言。怖者約情恐懼為目。次約眾別兩行。各有九箇二法。於中呵責廣明。餘者類易。餘下等文。成准斯說。
 
[0594b12] ●[2]次增三。
 
[0594b12] 文五。第一雜明三法。第二有三學下進修三學。第三毗尼有三[3]答下更明雜行。第四捨戒。第五制利[4]物。
 
[0594b15] 初文羯磨隨事雖一百五十七。以三法攝。攝無不周。憶念不癡非如。如上三種調法。謂治人令調舉。七中前三。三種滅法。謂滅上品四諍。故舉滅中後三。然破戒作呵責等者。謂犯殘聞非夷可解。既言應見見等。故知即是先懺後解。以違本見不結隨愆。次三中應信不信者。謂約心說。前文捨者。據見以明。次遮不至應不。稱還比丘者。本來實是好人。忽然罵謗白衣。即生慙謝者。不應治罸。若其無慙罵謗無心悔謝者須治。稱還白衣者。若信心殷重。具五法者須治。五中有闕者不須治。稱還事者。為利益罵。不合治罸。作損[5]滅意。是則應治。應作法和合羯磨。故曰稱量羯磨。犯夷不治。殘等須治。故曰稱量。犯實不實。約三根有無說。作不作者。明犯虛實。次呵責應不如上。次約諸戒明三。餘戒可解。大妄中有三。初三約所稱聖法。次有五三約業。次有七三。約或業中。身犯謂作書表已得聖。身相者。身現聖相。口相者。謂白衣言。明日至汝家者是聖人。身呪者。謂符書厭禱表己得聖。口呪者。誦呪呪物。令使受動。身非威儀者。兜身[*]例懸。服艾斷糓。口非威儀者。口誦自然經律。言從佛出。身耶命者。端坐不動詐為聖相。口耶命者。言有天龍恒供養我。次下約人以明。初有三三對單提等。次有三三約尼薩耆。三默然者。善解是非。默忍所作。名知默然。未學比丘而默然者。名不知默然。學不悟者。名癡默然。次三三住者。守戒而住。名為戒住。不壞正見。名見住。如結界攝衣。得羯磨住。名羯磨住。離下三犯。威儀違失。名威儀住。絕身語耶。正命自居。名為命住。次對諍事。有七箇三。此中前三約起諍人。下四約能滅人。然七滅中唯現前自言通三位。餘者局僧。又四[6]諦中。覓局僧滅。餘之三諍。通三位滅。餘相可解。謂作三種羯磨。治三種放逸人。故名三種放逸羯磨。
 
[0594c21] 次明三學除得。於中文三。初辨所學法體。二[7]糸時有眾多下約行以明除得。三後有三學下。釋學相別。初文有二。初有三學辨三學體。次有三學。就戒學中約行以辨初三學體。舊解云。始於外凡。專加護持。悟達生空。資成窂固。踰勝於前。故曰增戒學。四現理靜絕[1]吉紛動。定品成就之始。故曰增心學。入無相已[*]吉證真空無漏。決定明白。故曰增慧學。此解不然。正違明誥。次下文中即自分別。如斯孟浪上下非一。久無悟人流之遂遠。次戒學三者。習下三犯威儀法戒。故曰威儀學。善修初二對治之行。名淨行學。善識戒相。輕重分明。故曰波羅提木叉學。
 
[0595a08] 次第二文除得有二。初略辨三學修進除得。第二爾時佛告下廣明除得。前文有五。第一比丘請佛佛教修學。第二爾時下佛審比丘比丘答學除得。第三爾時阿難下。為好雀冠說學除得。第四爾時世尊下對迦葉比丘以明讚毀。第五爾時世尊下為跋闍子說。初文有三。一問。二答。三聞修奉。然答中復三。初若學戒。二云何下明所學體。學雖彰三。行不過二。故止行威戒門攝。三彼增戒等明其所除。調伏貪等。以惑除故。不造不善。明不起業。不近諸惡。謂離惡緣。次佛審文二。初問後答。問有其二。問云汝云何學問其學法。云何為學問學何祈。答中亦二。初[*]若學法。次[*]若所祈。謂求四果。次為孔雀冠說。文有其四。初一問答明其制意。次一問答問知無學。次一問答[2]飲知無學。次明修奉。次對迦葉讚歎。文有其四第一愚癡不[3]耳不信獲罪。第二於是下。[*]法求悔謝。第三佛告下。佛受彼懺。第四時彼下。明其讚毀。於中文二。初對比丘。明其讚毀。有兩箇三。謂上中下座。次約喻明。喻有其四。一舉喻文。二如是下合。三是故下勸學。四佛說下修奉。喻文。破戒比丘。行不依理。出言違教。故喻如驢。持戒比丘。進止合法。出言成軌。故喻如牛。如非並集。故曰共行。此破戒者。亦自稱是比丘。故曰我亦是牛。而此淨穢不同。念不相似。故曰毛不似牛等。然毛喻於戒。脚喻於定。音聲喻慧。次合等文可知。次為跋闍說如文。次下廣明除得。於中文二。初約三行重不明證差別。第二[*]後有下明行滿不修證差別。前文有三。初明所學法體。第二何等下約行修證除得差別。第三修奉行中文二。初約修證差別。第二滿足下結前差別。前文三學差別約人。修證亦三。初人純戒。文有五句。第一徵問。第二重戒。第三彼於此戒。下明修戒行。第四彼斷下五使明其所除。第五於上下彰其所得。第三修戒之中。別有三句。一犯輕戒勸令懺悔。二於重戒勸使堅持。三應親近下。勸令修學。初文輕謂殘等。既非絕分。勸令懺悔。何以故徵。此中下喻釋。次文重謂夷罪。犯即永障。猶如破石。既是絕分。勸使堅持住戒。次勸修應親近行。是修方便。不毀闕行根本行成。不染污行。後起清淨。戒戒皆然。常如是修習即捨惡業道。加行根本後起。次下五使者。謂欲貪嗔恚身見戒禁取疑。釋此五下。二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問何故此五名順下分。婆沙四十九解云。如是五結下界現前[4]不界所斷。結下界生。取下界等流異熟果。故名順下分。後次下有二種。謂界下有情下。界下者謂欲界。有情下者謂異生。由初二結。過患重故。不越欲界。由後三結過患重故。不越異生。故唯立此為五下分。次體性者。總以三十一事為體。謂貪嗔在欲界五部即十。身見三界見苦所斷為三。戒禁取三界見苦道所斷為六。疑三界見四諦斷為十二。由此下結有三十一。次所得者。於上般涅槃。不後還生欲界。次第二人重戒及定除得如上。次第三人具重三學。除[5]漏得無學。釋相可解。結中滿足行者。結第三人。不滿足者。結前二人。為彰隨因勝劣。果必不虛。故言我說等。次明滿不修證。於中文二。初明所學法體。第二修證差別。約修三學人亦有三。初人對有學三果除得有三。第一證不還果。釋相可解。約行不滿不得羅漢。次人其行更劣不得那含。故曰若不能至如是處。薄貪等三結是所除。以欲九品斷六品故。稱之為薄。得斯陀含下。是其所證。但一來人天便盡苦證。次第三人但證初果。釋相可解。問三結是何。答謂身見戒禁取疑。次[6]勅二人如上。如前初人。次第三人如上。若指此中初人云如上。但證學果。不得無學。若指前文第三人為如上。即得無學果。究其大理。後釋勝前。
 
[0595c20] 次釋三學相別。於中文二。初釋三學。次重解慧。前文復二。初總舉三學。第二何[7]第下。別釋三學。總彰戒相。故曰具足相木叉。據合法則。故曰成就威儀。懼輕若重。故曰畏慎輕等。輕重齊防故曰等學諸戒。釋餘可解。次文戒心如上。釋慧有三。一對五蓋。二對六根。三對七覺。初五盖中。先約貪釋。釋貪三對六句。一觀貪欲有無。二觀貪生不生。三對貪過修二正斷。謂勤斷二惡。下四亦然。合三十句。次對六根。先約眼根觀過。亦有六句。餘根類易。合三十六。次約七覺。先對念覺。文合六句。略無第五句。應云未生念覺。當合[得-彳]生。此對覺支。修二正斷。謂勤修二善。餘覺亦然。合四十二。次三聚是前三學別稱。
 
[0596a08] 次明雜行。毗尼三答。非有言詞共相問若。但為迷於律教。每恒求解。義同於問。因觀文相。忽然生解。名為見[*]若。從聞生解。名為聞[*]若。因心忍許。名為忍[*]若。三使約傳教明三子。對修行辨三病者。初人福命俱盡。[*]勅二人俱不盡。第三人福盡命不盡。此一藉緣聽與隨意食等。但以前機難識。故三病人並悉通與瞻視供養。知而作者。解脫分明。不知而作者。雖作未了。見而作者。先本無心為見他作而作。癡而作者。一[1]問愚法不取而作。或身者身同作說。口者謂口唱和與欲同事。身口者兩業並為平斷犯罪。序謂緣起。制是立戒。重制是隨結。若犯序者。謂與犯緣相應。未至根本。若犯制者。正違戒本。犯重制者。如跋闍林中死尸轉想等。隨違此三。斷言是犯。順三制意制入不犯。三種淨者。違三犯法。三種不淨。順三犯法。聽不聽亦爾。三辨者古舊釋云。謂外凡夫淨持戒行。事中無違。未有勝行可彰。就人受稱。故曰比丘辨。內凡已[*]吉。理解資成。禁守根門。離諸染着。故曰不放逸辨。得定道無作。離過絕染。名清淨行辨。今解不然。[2]許其文意。令無此義。以對前文。持波羅提木叉等。名比丘辨。善攝根門。名不放逸辨。行成離過。名清淨行辨。
 
[0596b04] 次捨戒制利。各含多三。
 
[0596b05] ●[3]次明增四。
 
[0596b05] 於中文五。第一明四大教。第二爾時佛告下辨斷諍德。第三子注此中下。雜明眾行。第四捨戒。第五制利。
 
[0596b08] 初文有五。第一標法勅聽比丘樂聞。二何等四徵。三若比丘下列四差別。四是為下結。五度聞修奉。初[4]久欲使驗知耶正。故陳四種廣說。十誦五十八。問佛何以說是四默印。若欲說真實佛法相故。來世比丘當耳耳知。是佛說。是非佛說。是故說四默印。何以故說四大印。為成就大事。不令諸比丘錯證。故說四大印。此四非廣。以聞斯說。皆須廣尋三瘡。故曰四廣說。次徵可知。次列四說。一從佛聞。二從和合僧聞。三從眾多三藏聞。四從一三藏聞。初文有四。第一親從佛聞流通傳授。第二若聞下若聞彼說。不應嫌呵。審定文句。尋究三藏。第三若聽下明尋取捨。此中文二。初文既與三藏不相應。勸捨勿行。次若聞彼下尋驗知是勸使修行。第四此是下結。次三句可解。同前無異。次結修奉如文。
 
[0596b22] 次斷諍德。文有其二。初一四句。明德優劣。次有五位四句。明失多少。五位四句者。一無慙有慙。二破戒不破。三破見不破。四破正命不破。五破威儀不破。各以諳經文不諳配。初一廣文。餘四類易。但以內無慙恥。後有情過須呵。不諳經文。非己力分。無其情過。故不須呵。
 
[0596c04] 次明雜行。前非法起事者。謂舉罪人。雖有三根。內德不具。舉不知時。因生忿競。故曰前非法作。後非法作者。眾僧見他舉得殘等及夷。不教懺滅而信。故曰後非法作。下三句准釋可解。次明四種利法。初列章。次依章解。初章分二。第一明非法求。第二有所偏為下明非法與。求不應法。廣生罪累。名非法求。非直求時。非法施時。有所偏為等。[*]後招罪咎。名非法與。與中文二。有所偏為總舉籌還人物是非。第二取是下正明非法。施就中有三。初有兩對四句。屏處簡物好惡多少。次取是來下兩對四句。索物將詣僧時簡其好惡多少。次與此下三對六句。正行施時簡擇人物。此中有二。前之四句簡物。後之兩句簡人。餘下三句。准類可知。沒受戒師德有四箇四。持律亦爾。四犯畏中文二。第一總舉。第二別釋。釋中初畏文三。第一舉犯治罸喻。第二智人見下明能畏喻。第三此是下結。初文有三。第一與犯為喻。如是男子。喻犯戒人。被髮着黑衣。喻三根外彰。持刀喻犯夷罪。為犯此罪。同於死人。故以持刀來喻。第二至大眾下自言引罪喻。至大眾中者。喻至僧中。作如是言下。正得自言。隨僧駈擯。故曰隨汝等所憙我當作之。第三時諸大眾下治罸為喻。取彼自言。堅執不捨。如似捉縛相似。齊聲唱擯。故曰打惡聲鼓。結過屬彼。故曰為現死相。彰惡同知。故曰順路唱令。順其治法。從右門出。至淨眾前。名至煞處。作法除擯。喻言煞之。次能畏喻。文中有二。第一舉喻。第二合喻。喻中智人即能畏者。見已已下舉所畏事。我今已下自勅及教人不作此惡。合中比丘比丘尼合智人。於波羅夷法下合所畏事。作如是念下合前自他不犯。結中犯者是初文。畏者是第二文。第二犯畏殘罪次死。未即傷人。如合鞘刀打之。喻覆藏等法。第三犯畏輕微如[1]林打。第四[宋-木+取]輕。如似合掌。三語布薩是對首。清淨布薩是心念。說波羅提木叉。是僧說戒。自恣布薩者。以恣懺愆心淨故爾。毗尼阿毗波羅妄語。是輕心雜碎。戲笑不實語。四損法者。智能[*]耳法。損壞愚癡。據體是一。隨用說四。忍據內心觀照忍許。親近即是進修方便。能解謂是悟解諸法。能斷便能決[*]耳諸法。四信法。一息教化合信。二餘比丘遣。第三對住處與奪怖。四對奪三十五事怖。餘相可解。
 
[0597a17] ●次明增五。
 
[0597a17] 為文分四。一明師弟應不。二有五種與欲下離明眾行。第三捨戒。第四制利。
 
[0597a19] 前文總有六十箇五法。此中位二。前三十一。約就受門。明師弟應不。次有二十九。約就隨行如非應不。前文復二。前二十六。正明和上。兼依止及教誡師。次有五五。明弟子淨穢。前中初二是聖。餘通聖凡。是中第二十一五。一不具持二百五十戒。二不多聞。三不能教弟子增戒學。四弟子有疑。不能如法解釋。五不能決斷諍事。如是增心下更有五箇五。於前五中。餘四恒定常換。第三謂以增心等五。替增戒學。廣說可知。故曰如是五五為句如上。望其增數。總有一百三十。究體不同。但四十三。次調順等總結。既備上德。心不剛強。名為調順。情不情憚故稱無畏。能有宣坐之功。故曰堪能語言。自具此德。後能教人。方堪為師。攝受二眾。
 
[0597b08] 次弟子淨穢如文。對此應解五逆義。釋義三門。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
 
[0597b10] 言釋名者。不釋文等別名。但解通標逆[2]無。所言逆者。違化故爾。雖一切惡。皆違佛化。以違恩養。損害德田。此五[宋-木+取]極。標以逆名。餘非極故。隱而不說。故婆沙一百一十五。問云如前所說。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故名為障。除此五外。後有定威諸惡趣身。第八有業。及起增上煩惱。害生亦定。不能現入聖道。如何此等不說為障。若由此五業。具五因緣。易見易知。是故偏說。何等為五。一自性故。謂此五種性是決定極重惡業。二以趣故。此五決定於地獄受不於餘趣。三以生故。此五決定順次生受。非順現受及後不定。四以果故。謂此五種定感世間極不[3]受果。五以補特伽羅故。謂能造此五種補特伽羅。又名無間者。婆沙一百一十六。問云何故名無間。若由二緣故。說名無間。一遮現後。二遮餘趣。以捨此身。次生即受定於地獄。無餘趣雜。又前卷云。以於此中。無間無隟。可令樂受繫現在前。故名無間。又云依異熟果。說名無間。以諸有情造大惡業。生彼地獄。得廣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廣大。遍彼多處。中無間隟。故名無間。如阿鼻獄。縱廣八萬四千踰繕那。還若一人。或一切人。入身皆遍滿。不相障礙。
 
[0597c06] 次明體性。俱舍十八云。此五無間中。四身一語業。三煞一妄語一煞生加行。通論業體。具表無表。如戒體明。
 
[0597c09] 次諸門有六。第一定逆輕重。第二明可懺不。第三明受生後。第四定業牽引。第五明受果處。第六定壽量時。
 
[0597c11] 初門逆中破僧家重。所以爾者。以壞眾時。極大誼[4]授。惱乱大眾。應得聖[5]得者不得。應證果者不證。應離欲者不離。應漏盡者不盡。不得誦持思惟三藏。不得靜慮思惟諸法。不得種殖三乘種子。遍三千界。法輪不轉。展轉聲至淨居諸天。令其覺惠不得安靜。明了顯現。若僧和合。翻上諸事。以損益大罪經一劫。餘逆異此。不[6]輕劫住。故俱舍十八云。由此傷毀佛法身故。障世生天解脫道故。謂僧已破。乃至未合。一切世間。入聖得果。離染盡漏。皆悉被遮。乃至習禪溫誦思惟業息。遍大千界。法輪不轉。天人龍等。身心擾乱故招無間一劫異熟。由此破僧罪為[7]家大。又於佛所。起嫉妬心。違害正法。損惱大眾。次出[8]眾煞羅漢母父。以母恩養重於父故。德田勢力。後勝恩田。
 
[0597c23] 第二明懺不者。此之逆罪。依大乘中。悉許懺悔。以理深藥妙故。或遇佛為強緣。求悔心重。如涅槃十九。阿逸多犯三逆罪。謂煞父母及羅漢已。至如來所。求哀出家。如來即聽。又如闍王入獄。等於人中七日。然准律文。咸須滅擯。以逆無初。不對略辨。由如外道煞父母已。出家受戒。佛言滅擯。又此逆上所有五罪。悉是第二而非是初破僧。事雖是初。得罪同勑二。然罪佛制。開有懺法。三夷許學悔二蘭准十說。
 
[0598a07] 第三明受生後者。問如人犯多逆罪。為當同順生受。為後亦有順後受者。答依一切有宗。同順生受。問如何多逆。同感一生。[*]若雖同一生。受苦不等。故正理四十三云。謂由多逆。感地獄中大柔耎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又婆沙一百一十九云。由一無間墮地獄者。其身狹小。苦具不多。苦受現前。非極猛利。乃至由五墮地獄者。其身廣大。苦具增多。苦受現前極為[1]極猛利。又涅槃十九。空中告大王云。作一逆者。即便具受如是一罪。若造二逆罪則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乃至王問汝是誰[2]般。答曰。吾是汝父頻婆沙羅。應隨耆婆所說。勿隨六臣之言。實論[*]勅八。問曰若人作一逆罪。則墮地獄。若作二三亦於一身盡受報不。答曰是罪多故。久受重苦。於是中死。還生是中。烋法師解云。成實論意。具五逆者。五劫受報。劫劫之中。五業俱受。若依此解。五逆俱通生後二報。然從初受名。名為生報。若依正[*]還部及經部。具五逆者。次第受五劫報。初是生報。餘是後報。
 
[0598a24] 第四明業牽引者。問如造五逆。同感一生。豈此五業。俱為一引。答隨造五逆。初者為引。餘者為滿。不可多業同感一生。故正理云。唯一能引。餘助滿故。隨彼罪增。苦[3]還增劇。又解。如造諸逆破僧家重。重者為引。餘則為滿。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如先破僧。後造餘無間業。彼後所造。皆由破僧增上力故。同招無間一劫壽果。[4]正若依量及經宗。[5]咎一劫報。此之五逆。總為引業。以五逆人。具受五劫。
 
[0598b07] 第五受果處者。破僧定於無間獄受。故俱舍十八云。此必無間大地獄中。經一中劫。受極重苦。餘逆不必生無間中。婆沙三十五云。若斷善根諸無間業。及餘破僧。定於無間地獄中受。若不斷善根。餘四無間。或於無間中受。或餘地獄中受。
 
[0598b12] 第六受時者。准破僧一劫。餘非一劫。問未知破僧報是何劫。若是一中劫。云何知耶。答婆沙一百一十六云。或有說者是成劫。後有說者是壞劫。後有說者是大劫。如是說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者。如毗奈[*]般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若爾如何經言壽量經劫。世友解云。雖減一劫。亦名一劫。如世間人。於減一日。住持所作。亦名直日。此亦如是。
 
[0598b21] 次明隨行。文有其五。初有二五。依止師攝弟子法。二有十五。依止須不。勅八五不知諍者。不識四諍體性。不知諍起者。不知諍根三性等。不知諍滅者。不知藥病相對滅法。不知向滅諍者。不知趣滅方便諧和進止。增數總有五十。體有三十五。三有六五。明失依止。四有二五。呵弟子藥。五有九五。所呵之病。
 
[0598c03] 次明雜行。和上有五法。應懺[*]吉者。是四種中二種和上。出家[6]無心。為法不[7]□衣食。師既不能訓導。應須懺謝而[*]吉。我如法不知者。不知我行成立。我不如法亦不知者。不知白事違失等法。若我犯戒捨不教呵。不解呵責儀軌。若犯亦不知。不知犯相輕重。若犯而懺悔亦不知。不知懺[8]院除罪之法。毗尼五若者。為求解故撿尋律藏。未得決了。義同於間。觀五文中。豁然生解。以釋己心。名之為答。或可對事須決。亦同於問。披文生解。稱之為答。發起大律稱序。大僧戒本名制。尼律名為重制。受等揵度。為修多羅。[*]修部已下重牒解釋。名隨順修多羅。持律人。有五箇五。望體但十一。初一五為五。次三五各下一別第五五。前三不同。此五五中。前四是秉宗律師。下之一五是諳文律師。比丘夏中。不依第五持律提。若比丘尼。不簡第五。但使夏中不依比丘安居者提。次持律五功德。五中分三。初一自行。次三迬眾。二行既成便能持法。是故末一興建正法行。持行晈然。不為緣壞。故曰戒品堅牢。惡能損善。故名為怨。內行晈然。超勝於彼。故曰善勝諸怨。行既清淨。情無怯懼。故曰決斷無畏。善識持犯。決滯分明。故有疑悔能開解。以能持法自利利人。故曰正法久住。伽論第七。以持律故。一切沙門波羅門。頂戴供養。五種賊心。縱業煩惱。損他財者。皆名為賊。隨相別彰。乃有二五。無明[雨/復]障。不了所緣。名黑闇心。貪心乖正。名曰耶心。恚心損物。名為曲戾。求財違理。稱云不善。每規他物。故曰常有盜他物心。下五可知。五種犯等如前。
 
[0599a05] 釋被舉人有五事。不應為解。一罵謗比丘。二作損減謂先利物令使損秏。三無利。謂未得者應得不得。四無住處。謂壞住處。五若在下總明在界內外。違七五行。反上應解。能舉所舉。各自觀過。如文開為義等五事毀呰。不犯提罪。
 
[0599a10] 次五種疾滅正法。前三法主過。下二受學者過。次有六五。損益相對。言比丘有五法。而自損減者。以五惡法。損減善法。一有犯。二為有智者所呵。三得罪無量。下從罪生罪。四若受彼自言下正明治不如法罪不得脫。五不知言說遠近損減。謂應見不見等。名不知言說。作法治罸。不與同法。名近損減。當來復有三塗苦報。名遠損減。翻此即名不自損減。餘二五可知。下有六經如上者。謂指此文。年少比丘。對上座懺五法者。謂是懺前威儀。應說罪名下非五數限。世賊有五長壽。惡比丘亦有五法長壽。不速為他所舉。一無寺舍住處。二有多聞智人作伴。三多有衣等貨求。四有勝人為友。五處遠難知。
 
[0599a22] 次舉他罪。德行具者不生他語。若不具德即生他語。一身不清淨。二言不清淨。三命不清淨。四寡聞不知修多羅。五不誦毗尼。翻前應舉。次有二五。令法住滅前五不敬佛法僧及戒定如文。
 
[0599b02] 次五據其說聽。然以法之興癈。寔在於人。敬法傳通。據受俱利。五中初一是師。下四弟子。說法之人。不希名利。唯存出離。即是至心。若其專求名利。不敬說者故曰不至心。二亦不至心。聽法意持。三設後堅持。不能思惟義趣。四彼不知義。不能如說修行。不能自利五既不自利。亦不利人。並翻前說。即是久住。
 
[0599b08] 次有比丘[1]清法世尊為說出離行。文中初請。次教。後證。說中先明五非彰通令弃。一知世法者。諸有漏業。稱云世法。縛在三有不能出離。二知有受者。受是三。受。從此三受。以生三縛。故曰不能超度。三知有欲。欲者躭滯於境。既恒滯境。豈得無欲。四知有結者。由躭境界。便起業結。為結嬰纏。豈得無結。五知親近生死者。恒習業結。輪迴頗休。此近生死非無親近。應知此過是非法等。
 
[0599b16] 次舉五如。顯是令修。一知出離者。謂無漏業破有超昇。故非世法。二是越度。無漏一興。縛因皆喪。故非受法。三是離欲。除欲不貪。故無有欲。四是無結。既無或本。業結自亡。故是無結。五不親近生死。業或既除。輪迴自息。既無過患。知是法等。次後有比丘請法世尊教離過行。文三如前。說中先非後如。五中貪嗔分二。癡獨為一。此約資具求用論之。於未得財馳求無厭故是多欲。不令少欲。於已得財過分受用。故是無厭不知足。緣外資追具求起嗔。故言難護不易[2]被緣內資具追求憤惱。故曰難養不易養。不能覺察內外資具。得未得財過失差別。故曰愚癡無智慧。此是過失行人應知。故曰汝應知等。次如釋相。翻非應知。
 
[0599c04] 次有四箇五句。明說違順。初五正說無過故聽。次五非法有過故制。第三[3]三五句。於前制法有違遮心。第四五句。於前聽法無過不遮。於中初四二五相對明。是。二三兩五相對顯非。初五為順句善字。成其教詮。說以為聽。初句總舉法體。是善無過。故曰若我所聽。次有三句。離明所聽。初句波陀舍提音不正。正曰鉢陀。此釋為跡。如見象跡。以表於象。隨義譯之。亦名為句。謂舉善法句阿[少/兔]波陀舍。隨前分前句。第二便闍那。亦梵學士曰。便繕那。此譯為文。謂舉善法字阿[少/兔]便闍那。亦隨分別字。第三惡叉羅此譯字。謂舉善法宕阿[少/兔]惡叉羅。亦隨分別。別即是文。西方俗語名惡叉。次應如是作。勸羅典語。名便繕那。然名句文中。闕無名也。名者梵云南摩。如說行總別通論。合成五句。第二五中。分文如上。初句總舉不善法體。為有過故。故言如我所不聽。次句談不善法句。及隨前分別。次句舉不善法文。及隨前分別。次句舉不善法。及隨前分別。次應呵等者。總結惡法應捨勿行。次二五准釋應知。
 
[0599c22] 次入眾五法。先修五法。後詣僧中。即能善肅物情。和合大眾。一應以慈心者。若於善眾不起慈心。麤鑛惱僧。豈能利物。二應自卑等者。心卑覽穢。如拭塵巾。顯彼無暇。方嚴大眾。三應善知等者。立身行道。諂慢須除坐起越儀。眾聖為恥。四彼至僧中等者。道眾清虗。須[1]萗法語。縱情雜說。豈應僧儀。五若見僧中等者。法徒聚會。和合為先。縱見有非。亦須忍默。凡入眾者。以此五法居心。即能匡領眾徒。紹隆真化。次有[2]亦經如上者。如前自損減中六五。以此文言。後有五法。在僧中應語。故知此五對僧而說。又言如上自損減中。明知前約自行。次明舉罪應不。初五德。一具持二百五十戒。二多聞。三善於語言。四有修持。五有智慧。次五一有慈心。二有利益。三令增長。四令懺悔。五清淨。次五取遮犍中五。復有說者云。更有四作五德。謂心不善善等四常換前。第五嗔恚不以慈心為五。不善非毗尼世間作損減不應舉。善是毗尼出世[3]宿利益應舉。今解。詳其文意。[*]真以不善善等。釋應不應。不可展轉更為四五。由斯義故。五德差別。此中有三五。及前文身清淨等五。總成四位五德。不同舊解。更取遮犍度中七位五德為十一。直見文言。如上遮揵度中說。故作此言。若其詳文審者。理不合爾。若牽說字屬下。即無疑惑。應言說有五非法舉。謂非時等。又可遮法。中五。總為一位。更加不善等四。今為七五。釋應[4]雖應又此四位五德中。前身清淨等五。及此初五。望其能舉。遠離嫌呵。然前五是本。此五即是前中差別。又時非時等五。及此有慈心等五。望其所舉損益以明。然前五是本。此慈等五。前中差別。二位相攝。准文可解。又下增十及增十七中。所列五德者。皆取此中五德。更無[5]三別。文五句語無第三者。謂但得有時非時相對。更無第三句。亦時非時句。故云無第三。餘皆類然。
 
[0600b04] 次捨戒制利。各[6]貪多五。
 
[0600b05] ●次明增六。
 
[0600b05] 文有七六。初一辨遮如非。次一教誡尼德。次一作疑惱。次一六犯者。然明了論。有八緣起所生。八中除去由心不由身語。及不由身語心。餘六者是。然須取彼餘六。以釋此文。一有犯由身起非心口者。如不閇戶共非大戒眠等。二有犯起於口不以身心。如善心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等。三有犯從身口起不以心。如善心為男女行婬使等。四有犯從身。心起非口。如故心出不淨等。五有犯起口心非身。如染汙心對女人說婬欲語等。六有犯從身口心起。如有染污心為男女行婬使等。然論文餘二者。謂有從意生。不從身口。如心地諸罪。有不從身口意生者。如先對人。說大妄語。彼人[7]不解。此人已對治三方便。後時彼人若追解其語。此人即得波羅夷罪。次諍根如上列。次二六約盜業盜心明。略無捨制二文。
 
[0600b19] ●次明增七。
 
[0600b19] 總有十四箇七。於中位五。初有四七雜明眾行。次有七七明持律德。三有一七離慢如非。次捨戒。次制利。
 
[0600b22] ●次明增八。
 
[0600b22] 總有八箇八。位分為五。初一遮法如非。次一教誡尼德。次一八不可過法。次有四八明互治如非使伴之德。次爾時下教僧撿驗罪之虗實。有八馬八人。及損益八喻。合為一八。若離便有十位增。八。
 
[0600c03] 就此驗罪之中。文分為三。一明德人依根舉罪。第二當舉下正明諱罪嗔恚。第三佛告下教僧撿驗。持破。相別。此中[8]中復三。一教眾僧驗罪虗實。第二爾時佛。告下因前惡比丘生嗔。故通舉八種惡人。八種惡馬。第三爾時世尊在拘薩羅下損益八事。前文有三。初對惡人教僧審問。第二譬如下驗罪虗實。第三度。聞修奉。初文以彼犯罪。於佛法中。無所堪任。無所增長。僧應審定問所犯相。次驗文二。初序次欲。序有三喻第一田苗喻。第二治糓喻。第三井欄喻。此以眾內持破難分。故教眾生三喻撿驗。此中各有喻合。初喻四句。第一譬如農夫與眾生為喻。第二田苗等者。與所撩理持破難分喻。此中田苗稊稗參生。謂持破[9]苦住。苗葉相類不別。謂善惡相濫。而為妨害。謂惡損善。第三乃至莠等。以過彰顯撿得實罪喻。第四既知非糓下撿得不虗作法除棄喻。此中知已即除。謂作擯罸。何以故徵。恐害等[10]等釋。次合准喻亦四可解。次喻亦四。第一農夫與眾主為喻。第二治糓當風簁揚。與所撩理淨穢難分喻。第三好糓留聚。既好留聚。明有下惡。撿得實罪喻。第四其下秕等作法除棄喻。合中略不合初。餘三准類可解。亦應合有。何以故下徵釋。無者是略。次喻亦四。第一譬如有人與眾主為喻。第二須木下與所撩理好惡難分喻。簡有德人。共援佛法。故曰須木作井欄。護法行成理深津益。故如於井。德人護法又似於城。舉心從此而起。故曰從城中出。執根決然。故如利斧。詣彼眾內。故曰法。彼林中。一一取其。[1]白言。故曰遍扣諸樹。淨者言行相覆。故曰實。中者其聲真實。穢者言行相違。故曰害中者。其聲虗[斯/瓦]。而彼空樹等者。正喻好惡難分。第三至於扣時等驗得實罪喻。第四既知等作法除棄喻。既知內空。總舉其過。即便已下正行治罸。獲得夷罪。須僧滅[2]損。故曰斬伐。若得殘罪與別住等治。故曰截落枝葉。提悔三說名。[3]者麤朴。望下二犯故此稱先。可呵一說作法中易。故曰斤剗。吉羅心悔。名曰細治。令彼愆除。稱云內淨。眾無醜累。名為外淨。既懺淨已堪護佛法。故日以作井欄。次合。闕無初句。餘可類知。次偈文二。初一偈半誦前喻合中第三段。次兩行半誦前喻合中第四段。
 
[0601a15] 次明惡馬惡人。其文有三。第一總舉二惡合聽。二何等下別列二八。第三我已說下總以結勸。第二文中分二。第一先列八種惡馬。第二舉惡人馬喻法對顯。此二文中。各有其三。一徵。二列。三結。前三可解。次解後三。列八之中。一一有三。謂法喻合。然喻中利如惡馬喻惡比丘。授勒者喻舉三根。與鞭者喻前言罪。欲令者等喻前我不修。合中。直合其人。自下諸喻。同者不須釋。異者須陳。二惡馬中倚傍犯不犯兩轅。三惡馬中。而更瘨蹷倒地。謂不肯懺。自更增惡。又惱五德故曰傷膝折轅。四惡馬中。而更却行者。喻更反呵五。德。五惡馬中。起非道者。喻惡比丘作餘語若。僧不列本罪。折軸破輪者。喻生嗔恚惱亂眾僧。此一惡人。正當緣起。以因此一。乘列餘七。六中不畏御者。喻前不畏眾僧。亦不畏鞭。喻亦不畏犯。齧銜奔等。喻不受五。德語。便捉座具置肩而去。七中而更雙脚人[4]云吐沫者。喻前左抄衣等。八中而更蹲臥者。喻前彼即捨戒。等。次彰損益。文分為二。第一列其損益八事。一一先審比丘所解。後始為辨損益差別。第二爾時下人有。利鈍進退四階。
 
[0601b09] 闕無捨制二門。
 
[0601b10] ●次明增九。
 
[0601b10] 文有四九。初一白衣家如非。次一遮法如非。次一捨戒。次一制利。
 
[0601b12] ●次明增十。
 
[0601b12] 總有二十箇增十。位束為十。初有兩位。明其衣體。次有兩位。遮法如非。次有一位。教誡尼德。次有一位。明舉罪德。以身威儀不淨等不舉應。淨等應舉。總成一增十。無義可為多注言。如上五法中。說。有人解云。此中總有四箇增十。一五如文。第二五上四常定。以廣誦毗尼。替前第五。即第二五。復以堅住毗尼。替前第五為三五。復以善能滅諍。替前第五為第五。為第四五。故言如上五法中說。下復以常五德。配前四五。有四箇增十。今詳文意。全無此義。如上增五文中。總無廣誦毗尼。堅住毗尼。善能滅諍。更替句法。既無此文。不可虗設。註言如上五法者。總指上文。明應不應。此之應不。如前無異。故云如上。不是更有多五註言如上。次一投等如非。次一制。次有四箇十。雜明眾行。次有兩位受戒師德。後十中不知木叉者。不知戒相輕重。不知木叉說者。不解眾法說之儀則。不知布薩者。不知對別懺除罪法。不知布薩羯磨者。不解眾法懺滅儀軌。次有三位斷諍之德。初十。一不持戒。二不多聞。三不廣誦毗尼。四不善巧言語。令人易解。五不能問答教呵令彼歡憙。六有諍不善滅。謂不解四諍用藥進不。七不知木叉。八不知木叉說。九不知布薩。十不知布薩羯磨。次兩位十。如文可解。次有三位增十。明諍生不生。諍根非諍根。破不破。如文可解。
 
[0601c11] ●次增十一。
 
[0601c11] 但有捨戒一門。此中展轉。亦含多種。
 
[0601c12] ●次增十二。
 
[0601c12] 於中文二。第一約諍及舉作一十二。第二如是比丘和合歡喜下對除言諍復一十二。前文復二。第一正明十二。第二是故優波離下辨應不。前十二中有三。初約諍根作三句。次對滅諍有四句。後以身清淨等五德配之。即成十二。初諍根文二。先非後如。非中文三。先總舉數。二何等下辨釋。三是故下結。辨中三疾滅者。謂無貪無嗔無嫉妬。此中念出離者。即是無貪。類前三法增長。即是貪等。以此貪等於修道者為害。是故偏說。次如類非。即是無貪等增貪等疾滅。如是便得和合不諍。次滅四者。是非相對。初彼此不忍。諍則增熾。各懷忍默。諍則消殄。二若比丘下。牒前不忍起諍。應以七滅滅之。此舉七滅總明應。不。不得見有七滅之言。即云唯對事淨。又不得見有五德之語。便云唯對覔淨。三若比丘下不共上中下座平宜。四若不下不與持法者平宜。次明五德。初身不清淨及口合明。次命不清淨及[1]寬聞合明。次離辨不知毗尼。次勸知應不。此下諸文但是勸知應不。然亦十二數限。此中文三。初對波離勸知應不。第二波離下問[*]若應不。第三爾時世尊下審比丘所解。先解初文。次前為對波離。明其五德應不。便即還對波離。勸知應不。是以文有是故之言。此中有六句明其應不。一有愛恭敬。二無愛有恭敬。三無恭敬有愛。四無愛無恭敬。能令捨惡就善。五無愛恭敬。亦不能令捨惡行善。而彼眾中。有所重比丘應舉。第六總無上益。棄之如惡馬。波離聞此。歡喜受持。次問若有三。一問答所舉事。二問答所依根。三問答能舉德。次審解文二。初明審解如文。次審得解已勸令修學。此中復二。初勸修學。汝等知我慈念說法。應須修學我所證法。第二若歡喜下汝既解意修學不應舉他。於中復二。一勸察應舉之法。二若如是下還應舉不。前應舉法有七。一不令自惱。二亦不害人。三彼犯罪者。不憙嗔恚。四不結怨嫌。五不難覺悟。六自能除罪。七能捨不善住於善法。次量應不。有其三句。第一句於前七中闕一及第五。雖復闕二猶益聽舉。第二比丘作是念下闕一及三。為具餘五益物聽舉。義准。若以一法為頭。餘者相配。二二闕之。更成多句。第三比丘[*]後作是下七中闕五具二。雖有四七。以損物故不應舉。義准。為以餘二。次第二二具之。亦成多句。次明言[*]淨十二。以體佛說和合修受。於何學法中。起種種諍語。於中文三。初明評四種法起諍為四句。第二眾僧下觀過三句。第三若作如是下滅有五句。合成十二。初四句者。一評文義相應。如僧尼五犯。[2]堅義者言。文義相應。[3]治義者言。文既分二。義不相應。因此執情。遂生其諍。第二評其文異義同。堅義者言。如飲用蟲水屏露二敷。文雖少異而義是同。論義者言。文既是異。義何得同。因此執情。亦生其諍第三評其文同義異。竪義者言。如[4]滅年及受中開數胎等。自行眾法損益六經。文雖是同。而義是異。論義者言。文既是同。義何得異。因此執情。亦生其諍。第四評其文義俱異。竪義者。隨立一義。論義者。舉異此决。亦因此執。而生其諍。次觀過三者。一觀諍是留難。二後問下彰是可呵。三次問下不能得沙門果。次滅諍五句者。第一付諍請滅。第二彼比丘下受許為制。第三若彼比丘下捨諍除滅。第四比丘作下眾主謙下。第五如是下明斷合法。無可呵失。
 
[0602b19] ●次增十三。
 
[0602b19] 但有所據障戒難說。
 
[0602b20] ●次辨增十七。
 
[0602b20] 一身不清淨不應舉。身淨應舉。廣又二口不清淨。三命不清淨。四不多聞。五不誦毗尼。六不觀修多羅。七言不辨了。八於善比丘無慈。謂於善眾作破壞意。不應舉。作文同前。故言亦如是。次復次下有四。一有實犯。二取自言。三善能言說辨了。四利益。足前八為十二。次復次下。以常五德配之。故成十七。問第四不多聞。第六不觀修多羅何別。解不多聞。謂不解阿毗達磨法相是非。不觀修多羅。謂不達經中合舉不合舉事。問前位第七。與次位第三。俱言辨了。異相云何。解前位真據言音流澤。未必稱機。次位稱機授與。悅契群情。問第八慈心。與五德中慈何別。[*]若第八謂於善家有慈德中慈心。愍其所舉。又問次位初實犯。與德中實何異。答次位初實是犯實。德中實論是根實。又問次位第四利益。與德中利益何別。[*]若次位據自身無惱。德中利是所舉。
 
[0602c11] ●次增二十二。
 
[0602c11] 於中文二。初約生善受戒師德。次據滅惡斷淨人德。前文十八法即為十八。十九不知可懺罪。謂不了知殘等可悔。二十不知不可懺罪。謂不識知夷愆滅擯。二十一不知懺悔。不悟解用藥分齊。二十二不知懺悔清淨者。不知藥病相對成不。若[5]覔此不聽度人。反則為如。生善聽度。次斷諍中有二。初有十一自行善成。正是德體。次有十一遠離譏嫌。方能殄諍。初十一者。一具持二百五十戒。二多聞。三善解阿毗曇。四善解毗尼。五既是[6]家主將除他諍。不應更與他人共諍。亦復不應堅住此事。六應呵者呵。七應教者教。八應滅者滅。次不愛等四。故合十二。次十一者。一者飲食。二衣鉢等。三供給。四入村。五期要。[7]以此五事。對其二家。彼此各五。合成其十。上來都解律藏文竟。
 
 律藏甚深冠群籍  [1]威德幽微總眾行
 能斷三結制心猿  亦伏四魔調意馬
 我於往昔種善因  今依像法入僧眾
 志在無上佛菩提  故釋尸羅求解脫
 願此福業兼自他  超彼迷津登覺路
 相續利益盡無盡  流注將來窮不窮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十末(終)
 
[0603a10] 寶永六丑八月二日 照山晃拜校
 
[0603a11] 小師照洲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