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5339阅读
  • 9回复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1-30(30卷)尊者世親造 玄奘奉 詔譯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三
 
[0108b20] 如是已辯隨眠并纏。世尊說為漏[6]瀑流等。為唯爾所。為復有餘。頌曰。
 
 由結等差別  復說有五種
 
[0108b23] 論曰。即諸煩惱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義差別故。復說五種。且結云何。頌曰。
 
 結九物取等  立見取二結
 由二唯不善  及自在起故
 纏中唯嫉慳  建立為二結
 或二數行故  為賤貧因故
 遍顯隨惑故  惱亂二部故
 
[0108c01] 論曰。結有九種。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此中愛結謂三界貪。餘隨所應當辯其相。見結謂三見。取結謂二取。依如是理故。有說言。頗有見相應法為愛結繫非見結繫。非不有見隨眠隨增。曰有。云何。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道所斷二取相應法。彼為愛結為所緣繫非見結繫。遍行見結已永斷故。非遍見結所緣相應二俱無故。然彼有見隨眠隨增。二取見隨眠於彼隨增故。何緣三見別立見結二取別立為取結耶。三見二取物取等故。謂彼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然。故名物等。三等所取。二等能取。故名取等。所取能取有差別故立為二結。何故纏中嫉慳二種建立為結非餘纏耶。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皆不然。故唯立二。若纏唯八此釋可然。許有十纏此釋非理。以忿覆二種亦具兩義故。由此若許具有十纏。應言嫉慳過失尤重。謂此二種數現行故。又二能為賤貪因故。遍顯慼歡隨煩惱故。惱亂出家在家部故。或惱亂天阿素洛故。或惱人天二勝趣故。或惱亂他及自部故。佛於餘處依差別門。[7]即以結聲說有五種。頌曰。
 
 又五順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  攝門根故三
 或不欲發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脫  故唯說斷三
 
[0108c29] 論曰。何等為五。謂有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恚。何緣此五名順下分。此五順益下分界故。謂唯欲界得下分名。此五於彼能為順益。由後二種不能超欲界。設有能超由前三還下。如守獄卒防邏人故。有餘師說。言下分者。謂下有情即諸異生。及下界即欲界。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後二能令不超下界。故五皆得[1]順下分名。諸得預流六煩惱斷。何緣但說斷三結耶。理實應言斷六煩惱。攝門根故但說斷三。謂所斷中類有三種。唯一通二通四部故。說斷三種攝彼三門。又所斷中三隨三轉。謂邊執見隨身見轉。見取隨戒取轉。邪見隨疑轉。說斷三種攝彼三根。故說斷三已說斷六。有作是釋。凡趣異方有三種障。一不欲發。二迷正道。依邪道故。三疑正道。趣解脫者亦有如斯相似三障。謂由身見怖畏解脫不欲發趣。由戒禁取依執邪道迷失正路。由疑於道深懷猶預。佛顯預流永斷如是趣解脫障故說斷三。佛於餘經如順下分。說順上分亦有五種。頌曰。
 
 [2]順上分亦五  色無色二貪
 掉舉慢無明  令不超上故
 
[0109a23] 論曰。如是五種若未斷時。能令有情不超上界。順益上界故名順上分結。已辯結。縛云何。頌曰。
 
 縛三由三受
 
[0109a27] 論曰。縛有三種。一貪縛。謂一切貪。二瞋縛。謂一切瞋。三癡縛。謂一切癡。何緣唯說此三為縛。由隨三受說縛有三。謂於樂受貪縛隨增。所緣相應俱隨增故。於苦受瞋。於捨受癡。應知亦爾。雖於捨受亦有貪瞋非如癡故。約自相續樂等三受為縛所緣作此定說。已分別縛。隨眠云何。頌曰。
 
 隨眠前已說
 
[0109b07] 論曰。隨眠有六。或七或十或九十八。如前已說。隨眠既已說。隨煩惱云何。頌曰。
 
 隨煩惱此餘  染心所行蘊
 
[0109b10] 論曰。此諸煩惱亦名[3]隨煩惱。以皆隨心為惱亂事故。復有此餘異諸煩惱染污心所行蘊所攝。隨煩惱起故亦名隨煩惱。不名煩惱非根本故。廣列彼相如[4]雜事中。後當略論纏煩惱垢攝者。且應先辯。纏相云何。頌曰。
 
 纏八無慚愧  嫉慳并悔眠
 及掉舉惛沈  或十加忿覆
 無慚慳掉舉  皆從貪所生
 無愧眠惛沈  從無明所起
 嫉忿從瞋起  悔從疑覆諍
 
[0109b21] 論曰。根本煩惱亦名為纏。經說欲貪纏為緣故。然品類足說有八纏。毘婆沙宗說纏有十。謂於前八更加忿覆。無慚無愧如前已釋。嫉謂於他諸興盛事令心不喜。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悋著。悔即惡作。如前已辯。眠謂令心昧略為性。無有功力執持於身。悔眠二纏唯取染污。掉舉惛沈亦如前釋。除瞋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說名為忿。隱藏自罪說名為覆。於此所說十種纏中無慚慳掉舉是貪等流。無愧眠惛沈是無明等流。嫉忿是瞋等流。悔是疑等流。有說。覆是貪等流。有說。是無明等流。有說。是俱等流。有知無知如其次第。餘煩惱垢其相云何。頌曰。
 
 [5]煩惱垢六惱  害恨諂誑憍
 誑憍從貪生  害恨從瞋起
 惱從見取起  諂從諸見生
 
[0109c09] 論曰。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悔。害謂於他能為逼迫。由此能行打罵等事。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6]令解不明。誑謂惑他。[7]憍前已釋。如是六種從煩惱生。穢污相麁名煩惱垢。於此六種煩惱垢中。誑憍是貪等流。害恨是瞋等流。惱是見取等流。諂是諸見等流。如言何曲謂諸惡見。故諂定是諸見等流。此垢并纏從煩惱起。是故皆立隨煩惱名。此垢及纏為何所斷。頌曰。
 
 纏無慚愧眠  惛掉見修斷
 餘及煩惱垢  自在故唯修
 
[0109c22] 論曰。且十纏中無慚等五通見修斷。由此通與二部煩惱相應起故。隨與見此諦所斷相應。即說名為見此諦所斷。餘嫉慳悔忿覆并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斷。唯與修斷他力無明共相應故名自在起。此隨煩惱誰通何性。頌曰。
 
 欲三二餘惡  上界皆無記
 
[0109c29] 論曰。欲界所繫眠惛掉三皆通不善無記二性所餘一切皆唯不善。上二界中隨應所有一切唯是無記性攝。此隨煩惱誰何界繫。頌曰。
 
 諂誑欲初定  三三界餘欲
 
[0110a05] 論曰。諂誑唯在欲界初定。寧知梵世有諂誑[1]耶。以大梵王匿己情事。現相誑惑馬勝苾芻。此二於前雖已分別義相[2]應故今復重辯。惛掉憍三通在三界。所餘一切皆唯在欲。謂十六中五如前辯。所餘十一唯欲界繫。已辯隨眠及隨煩惱。於中有幾唯在意地。有幾通依六識地起。頌曰。
 
 見所斷慢眠  自在隨煩惱
 皆唯意地起  餘通依六識
 
[0110a14] 論曰。略說應知。諸見所斷及修所斷。一切慢眠隨煩惱中自在起者。如是一切皆依意識。依五識身無容起故。所餘一切通依六識。謂修所斷貪瞋無明及彼相應諸隨煩惱即無慚愧惛掉及餘大煩惱地法所攝隨煩惱依六識身皆容起故。如先所辯樂等五受根。今此所明煩惱隨煩惱。何煩惱等何根相應。於此先應辯諸煩惱。頌曰。
 
 欲界諸煩惱  貪喜樂相應
 瞋憂苦癡遍  邪見憂及喜
 疑憂餘五喜  一切捨相應
 上地皆隨應  遍自識諸受
 
[0110a26] 論曰。欲界所繫諸煩惱中。貪喜樂相應。以歡行轉遍六識故。瞋憂苦相應。以慼行轉遍六識故。無明遍與前四相應。歡慼行轉遍六識故。邪見通與憂喜相應。歡慼行轉唯意地故。何緣邪見歡慼行轉。如次先造罪福業故。疑憂相應。以慼行轉唯意地故。懷猶預者求決定知心愁慼故。餘四見慢與喜相應。以歡行轉唯意地故。已約別相說受相應。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皆與捨受相應。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必住捨受。欲界既爾。上地云何。皆隨所應遍與自地自識俱起諸受相應。謂若地中具有四識彼一一識所起煩惱各遍自識諸受相應。若諸地中唯有意識即彼意識所起煩惱遍與意識[3]識受相應。上諸地中識受多少如前已辯。故不別說。已辯煩惱諸受相應。今次復應辯隨煩惱。頌曰。
 
 諸隨煩惱中  嫉悔忿及惱
 害恨憂俱起  慳喜受相應
 諂誑及眠覆  通憂喜俱起
 憍喜樂皆捨  餘四遍相應
 
[0110b18] 論曰。隨煩惱中嫉等六種。一切皆與憂根相應。以慼行轉唯意地故。慳喜相應。以歡行轉唯意地故。歡行轉者。慳相與貪極相似故。諂誑眠覆憂喜相應。歡慼行轉唯意地故。歡慼行者。謂或有時以歡喜心而行諂等。或時有以憂慼心行。憍喜樂相應。歡行唯意故。在第三靜慮與樂相應。若在下諸地與喜相應。此上所說諸隨煩惱一切皆與捨受相應。相續斷時皆住捨故。有通行在唯捨地故。捨於一切相應無遮。譬如無明遍相應故。餘無慚愧惛沈掉舉四皆遍與五受相應。前二是大不善地法攝故。後二是大煩惱地法攝故。所說煩惱隨煩惱中。有依異門。佛說為蓋。今次應辯。蓋相云何。頌曰。
 
 蓋五唯在欲  食治用同故
 雖二立一蓋  障蘊故唯五
 
[0110c05] 論曰。佛於經中說蓋有五。一欲貪蓋。二瞋恚蓋。三惛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此中所說惛掉及疑。為如欲貪瞋恚眠悔唯在欲界。通三界耶。應知此三亦唯在欲。以契經說如是五種純是圓滿不[4]善聚故。色無色界無有不善。然此五種純不善故。唯在欲界非色無色。何故惛眠掉悔二蓋各有二體合立一耶。食治用同故合立一。食謂所食。亦名資糧。治謂能治。亦名非食。用謂事用。亦名功能。由此經中作如是說。惛眠雖二食非食同。何等名為惛眠蓋食。謂五種法。一[夢-夕+登]瞢。二不樂。三頻申。四食不平性。五心昧劣性。何等名為此蓋非食。謂光明想。如是二種事用亦同。謂俱能令心性沈昧。掉悔雖二食非食同。何等名為掉悔蓋食。謂四種法。一親里尋。二國土尋。三不死尋。四隨念昔種種所更戲笑歡娛承奉等事。何等名為此蓋非食。謂奢摩他。如是二種事用亦同。謂俱能令心不寂靜。由此說食治用同故惛眠掉悔二合為一。諸煩惱等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5]智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蓋。若作如是解釋經意。掉悔理應惛眠前說。以必依定方有慧生。定障亦應先慧障故。依如是理。有餘師言。此五蓋中。惛眠掉悔如次能障定蘊慧蘊。由此契經作如是說。修等持者怖畏惛眠。修擇法者怖畏掉悔。有餘別說。唯立五因。彼說云何。謂在行位。先於色等種種境中取可愛憎二種相故。後在住位由先為因。便起欲貪瞋恚二蓋。此二能障將入定心。由此後時正入定位於止及觀不能正習。由此便起惛眠掉悔如其次第障[1]奢摩他[2]毘鉢舍那[3]令不得起。由此於後出定位中思擇法時疑復為障。故建立蓋唯有此五。今應思擇。他界遍行及見滅道斷有漏緣諸惑於彼斷位不知彼所緣。知彼所緣時而彼不斷。如是諸惑斷由[4]何因。非要遍知所緣故斷。若爾斷惑總由幾因。由四種因。何等為四。頌曰。
 
 遍知所緣故  斷彼能緣故
 斷彼所緣故  對治起故斷
 
[0111a20] 論曰。且見所斷惑斷由前三因。一由遍知所緣故斷。謂見苦集斷自界緣。及見滅道斷無漏緣。二由斷彼能緣故斷。謂見苦集斷他界緣。以自界緣能緣於彼。能緣若斷彼隨斷故。三由斷彼所緣故斷。謂見滅道斷有漏緣。以無漏緣能為彼境所緣若斷彼隨斷故。若修所斷惑斷由後一因。謂但由第四對治起故斷。以若此品對治道生則此品中諸惑頓斷。何品諸惑誰為對治。謂上上品所有[5]諸惑。下下品道能為對治。至下下品所有諸惑。上上品道能為對治。如是義門後當廣辯。所言對治總有幾種。頌曰。
 
 對治有四種  謂斷持遠厭
 
[0111b04] 論曰。諸對治門總有四種。一斷對治。謂無間道。二持對治。謂此後道。由彼能持此斷得故。三遠分對治。謂解脫道[6]後所有道。由彼道能令此所斷惑得更遠故。有餘師說。亦解脫道。以解脫道如彼能令此所斷惑得更遠故四厭患對治。謂若有道見此界過失深生厭患。然此對治若欲善說。理實應為如是次第。一厭患對治。謂緣苦集起加行道。二斷對治。謂緣一切起無間道。三持對治。謂緣一切起解脫道。四遠分對治。謂緣一切起勝進道。諸惑永斷為定從何。頌曰。
 
 應知從所緣  可令諸惑斷
 
[0111b16] 論曰。應知諸惑得永斷時。不可令其離相應法。但可令彼遠離所緣。令於所緣不復生故。斷未來惑理且可然。容令於境不復生故。過去諸惑云何說斷。若謂頌說從所緣言意顯遍知所緣故斷。此亦非理。不決定故。由此應說煩惱等斷定何所從。自相續中煩惱等斷由得斷故。他相續中諸煩惱等及一切色不染法斷。由能緣彼自相續中所有諸惑究竟斷故。所言遠分遠[7]性有幾。頌曰。
 
 [8]遠[*]性有四種  謂相治處時
 如大種尸羅  異方二世等
 
[0111b28] 論曰。傳說。遠性總有四種。一相遠性。如四大種。雖復俱在一聚中生以相異故亦名為遠二治遠性。如持犯戒。雖復俱在一身中行以相治故亦名為遠。三處遠性。如東西海。雖復俱在一世界中方處隔故亦名為遠。四時遠性。如過未世。雖復俱依一法上立時分隔故亦名為遠。望何說遠。望現在世。無間已滅及正生時與現相隣。如何名遠。由世性別故得遠名。非久曾當方得名遠。若爾現在亦應得遠名。以望去來世性亦別故。若謂去來法無作用離作用故名為遠者。諸無為法作用[9]說無。云何名近。若謂由現遍得無為故名近者。去來二世例亦應然。虛空無為如何名近。若謂過未更互相望由隔現在故名為遠。現望二世俱極相隣。無為無隔故皆近者。則應去來隣現在世。相望有隔故具二名。不應一向說名為遠。若依正理應說去來離法自相故名為遠。未來未得法自相故。過去已捨法自相故。等言為明舉事未盡。前言惑斷由治道生。道勝進時所斷諸惑為再斷不。所得離繫有重得耶。頌曰。
 
 諸惑無再斷  離繫有重得
 謂治生得果  練根六時中
 
[0111c23] 論曰。諸惑若得彼能斷道。即由彼道此惑頓斷。必無後時再斷惑義。所得離繫雖無隨道漸勝進理。而道進時。容有重起。彼勝得義。所言重得總有幾時。總有六時。何等為六。謂治道起得果練根。治道起時。謂解脫道。得果時者。謂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練根時者。謂轉根時。此六時中諸惑離繫隨道勝進重起勝得。然諸離繫隨應當知。有具六時起勝得者。乃至亦有唯具二時。謂欲界繫見四諦斷及色無色見三諦斷所有離繫具六時得。色無色界見道諦斷所有離繫唯五時得。由治生時即得果故。不應於此分為二時。欲界修斷五品離繫亦五時得。除預流果。第六離繫唯四時得。謂於前五又除一時。得果治生時無異故。第七八品亦四時得。得果四中除前二故。第九離繫唯三時得。謂於前四又除一時。亦治生時即得果故。色無色界修所斷中。唯除有頂第九離繫所餘離繫亦三時得。得果四中除前三故。有頂第九唯二時得。謂前三內又除一時。亦治生時即得果故。如是且[1]說容有理說。以利根者前諸位中一一皆除練根得故。諸有超越入聖道者隨應有除預流等故。即諸離繫彼彼位中得遍知名。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智遍知者。謂無漏智。斷遍知者。謂即諸斷。此於果上立因名故。為一切斷立一遍知。不爾。云何。頌曰。
 
 斷遍知有九  欲初二斷一
 二各一合三  上界三亦爾
 餘五順下分  色一切斷三
 
[0112a24] 論曰。諸斷總立九種遍知。謂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斷立六遍知。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斷立三遍知。且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斷立六云何。謂欲界繫初二部斷立一遍知。初二部言即顯見苦見集所斷。次二部斷各立一遍知。次二部言顯見滅道斷。如是欲界見諦所斷煩惱等斷立三遍知。如欲界三上界亦爾。謂色無色二界所繫。亦初二斷一二各一合三。是見苦集見滅見道所斷法斷合立三義。如是名為三界見諦所斷法斷六種遍知。餘三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斷立三云何。謂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斷立一遍知。應知即是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并前立故。色界所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斷立一遍知。應知此即是色愛盡遍知。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斷立一遍知。即一切結永盡遍知。此亦并前合立一故。如是名為三界修道所斷法斷三種遍知。以何因緣色無色界修道所斷煩惱等斷別立遍知非見所斷。以修所斷治不同故。如是所立九種遍知。應[2]辯於中幾何道果。頌曰。
 
 於中忍果六  餘三是智果
 未至果一切  根本五或八
 無色邊果一  三根本亦爾
 俗果二聖九  法智三類二
 法智品果六  類智品果五
 
[0112b21] 論曰。於此九中且應先辯與忍智道為果差別。忍果有六。謂三界繫見斷法斷六種遍知。智果有三。謂順下分色愛一切結盡遍知。由此三遍知是修道果故。如何忍果說為遍知。諸忍皆是智眷屬故。如王眷屬假立王名。或忍與智同一果故。今次應辯與靜慮地眷屬根本為果差別。未至靜慮果具有九。謂此為依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等故。根本靜慮果五或八。所言五者。毘婆沙師說。根本地唯能永斷色無色攝煩惱等故。欲界所繫煩惱等斷彼唯許是未至果故。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說。根本地亦與欲界諸煩惱等為斷對治。諸有先離欲界染者。依根本地入見諦時。於欲界繫見斷法斷許[3]別道引無漏得故。由此亦是彼見道果。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彼唯是未至果故。無容修彼斷對治故。中間靜慮如根本說。今次應辯與無色地眷屬根本為果差別。無色邊地果唯有一。謂依空處近分地道得色愛盡遍知果故。前三根本果亦唯一。謂依無色前三根本得一切盡遍知果故。今次應辯與世俗道及諸聖道為果差別。俗道果二。謂俗道力唯能獲得順下分盡及色愛盡遍知果故。聖道果九。謂聖道力遍能永斷三界法故。今次應辯與法類智為果差別。法智果三。謂法智力能斷三界修所斷故得後三果類智果二。謂類智力但能永斷色無色界修所斷故。得後二果。今次應辯與法類智同品諸道為果差別。法智品果六。謂即是前法智法忍所得六果。類智品果五。謂即是前類智類忍所得五果。品言通攝智及忍故。何故一一斷不別立遍知。唯就如前九位建立。頌曰。
 
 得無漏斷得  及缺第一有
 滅雙因越界  故立九遍知
 
[0112c27] 論曰。有漏法斷雖多體位。而四緣故立九遍知。且由三緣立六忍果。謂得無漏離繫得故。缺有頂故。滅雙因故。諸斷要具如是三緣立遍知名。闕則不爾。如異生位有滅雙因無無漏斷得。未缺有頂故。雖亦得斷不名遍知。若聖位中從入見諦至苦類忍現行以前。雖有已得無漏斷得未缺有頂未滅雙因。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斷諸遍行因故。至後法智類智位中諸所得斷。三緣具故。於一一位建立遍知。具由四緣立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言越界者。謂此界中煩惱等法皆[1]全離故。有立離俱繫亦是一緣故。立遍知緣總有五種。離俱繫者。謂此雖斷未立遍知。要離所餘緣此境。[2]或方可建立。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雖義有異而不別說。雖諸越界位皆滅雙因而滅雙因時非皆越界故。滅雙因外別立越界緣。滅三[3]地雙因未立遍知故。誰成就幾遍知。頌曰。
 
 住見諦位無  或成一至五
 修成六一二  無學唯成一
 
[0113a20] 論曰。異生定無成遍知理。若諸聖者住見諦位。從初乃至集法忍時。於諸遍知亦未成就。至集法智集類忍時唯成就一。至集類智滅法忍時便成就二。至滅法智滅類忍時便成就三。至滅類智道法忍時便成就四。至道法智道類忍時便成就五。住修道位道類智為初。乃至未得全離欲界染及離欲退皆成就六。至全離欲色愛未盡。或先離欲[4]從道類智未起色盡勝果道前。唯成一遍知。謂順下分盡。從色愛盡及無學位起色纏退亦一如前。有色愛者從色愛永盡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未全離無色愛前成下分盡色愛盡二。從無學退起無色纏成二遍知。名如前說。住無學位唯成就一。謂一切結永盡遍知。何緣不還阿羅漢果總集諸斷立一遍知。頌曰。
 
 越界得果故  二處集遍知
 
[0113b08] 論曰。具二緣故。於一切斷總集建立為一遍知。一者越界。二者得果。唯彼兩位具足二緣。故彼遍知總集為一。誰捨誰得幾種遍知。頌曰。
 
 捨一二五六  得亦然除五
 
[0113b13] 論曰。言捨一者。謂從無學及色愛盡[5]全離欲退。言捨二者。謂諸不還從色愛盡起欲纏退。及彼獲得阿羅漢時。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入見諦道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言捨六者。謂未離欲所有聖者得離欲時。得亦然者。謂有得一得二得六。唯除得五。言得[6]一者。謂得未得。及從無學起色纏退。言得二者。謂從無學起無色界諸纏退時。言得六者。謂退不還。因辯隨眠分別斷竟。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
 
[0113c07] 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於九勝位得遍知名。然斷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云何。頌曰。
 
 已說煩惱斷  由見諦修故
 見道唯無漏  修道通二種
 
[0113c12] 論曰。前已廣說諸煩惱斷由見諦道及修道故。道唯無漏亦有漏耶。見道應知唯是無漏。修道通二。所以者何。見道速能治三界故。頓斷九品見所斷故。非世間道有此堪能。故見位中道唯無漏。修道有異故通二種。如向所言。由見諦故。此所見諦其相云何。頌曰。
 
 諦四先已說  謂苦集滅道
 彼自體亦然  次第隨現觀
 
[0113c21] 論曰。諦有四種。名先已說。於何處說。謂初品中分別有漏無漏法處。彼如何說。謂彼頌言。無漏謂聖道。此說道諦。擇滅謂離繫。此說滅諦。及苦集世間。此說苦集諦。四諦次第如彼說耶。不爾。云何。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滅四道。四諦自體亦有異耶。不爾。云何。如先所辯。為顯體同彼故說亦然聲。四諦何緣如是次第。隨現觀位先後而說。謂現觀中先所觀者便在先說。若異此者應先說因後方說果。然或有法說次隨生。如念住等。或復有法說次隨便。如正勝等。謂此中無決定理趣起。如是欲先斷已生後遮未生。但隨言便。今說四諦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何緣現觀次第必然。加行位中如是觀故。何緣加行必如是觀。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為求脫因。此法理應最初觀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即苦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苦因。因即集諦。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苦滅。滅即滅諦。後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滅道。道即道諦。如見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愈後求良藥。契經亦說諦次第喻。何契經說。謂良醫經。如彼經言。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故加行位如是次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由加行力所引發故。如已觀地縱馬奔馳。此現觀名為目何義。應知此目現等覺義。何緣說此唯是無漏。對向涅槃正覺境故。此覺真淨故得正名。應知此中果性取蘊名為苦諦。因性取蘊名為集諦。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雖有殊非物有異。滅道二諦物亦有殊。何義經中說為聖諦。是聖者諦故得聖名。於非聖者此豈成妄。於一切是諦性無顛倒故。然唯聖者實見非餘。是故經中但名聖諦。非非聖諦顛倒見故。如有頌言。[1]聖者說是樂。非聖說為苦。聖者說為苦。非聖說是樂。
 
[0114b02] 有餘師說。二唯聖諦。餘二通是聖非聖諦。唯受一分是苦自體。所餘並非。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諦。頌曰。
 
 苦由三苦合  如所應一切
 可意非可意  餘有漏行法
 
[0114b07] 論曰。有三苦性。一苦苦性。二行苦性。三壞苦性。諸有漏行如其所應與此三種苦性合故。皆是苦諦。亦無有失。此中可意有漏行法與壞苦合故名為苦。諸非可意有漏行法與苦苦合故名為苦。除此所餘有漏行法與行苦合故名為苦。何謂為可意非可意餘。謂樂等三受如其次第由三受力令順樂受等諸有漏行得可意等名。所以者何。若諸樂受由壞成苦性。如契經言。諸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若諸苦受由體成苦性。如契經言。諸苦受生時苦住時苦。不苦不樂受由行成苦性。眾緣造故。如契經言。若非常即是苦。如受順受諸行亦然。有餘師釋。苦即苦性名苦苦性。如是乃至行即苦性名行苦性。應知此中說可意非可意為壞苦苦苦者。由不共故。理實一切行苦故苦。此唯聖者所能觀見。故有頌言。
 
 [2]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覺
 若置眼睛上  為損及不安
 愚夫如手掌  不覺行苦睫
 智者如眼[3]睛  緣極生厭怖
 
[0114b28] 以諸愚夫於無間獄受劇苦蘊生苦怖心。不如眾聖於有頂蘊。道諦亦應是行苦攝。有為性故。道諦非苦。違逆聖心是行苦相。非聖道起違逆聖心。由此能引眾苦盡故。若觀諸有為涅槃寂靜者。亦由先見彼法是苦後觀彼滅以為寂靜故。有為言唯顯有漏。若諸法中亦許有樂。何緣但說苦為聖諦。有一類釋。由樂少故。如置綠豆烏豆聚中。以少從多名烏豆聚。誰有智者瀝水澆癰有少樂生計癰為樂。有餘於此以頌釋言。
 
 [4]能為苦因故  能集眾苦故
 有苦希彼故  說樂亦名苦
 
[0114c12] 理實應言。聖者觀察諸有及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為諦非樂。如何亦觀樂受為苦。由性非常違聖心故。如以苦相觀色等時非彼苦相一如苦受。有謂。樂受是苦因故。諸聖亦觀彼為苦者。此釋非理。能為苦因是集行相。豈關於苦。又諸聖者生色無色。緣彼如何有苦想轉。非彼諸蘊為苦受因。又經復說行苦何用。若由非常觀樂為苦。非常苦觀行相何別。生滅法故觀為非常。違聖心故觀之為苦。但見非常知違聖心故非常行相能引苦行相。有餘部師作如是執。定無實樂受唯是苦。云何知然。由教理故。云何由教。如世尊言。諸所有受無非是苦。又契經言。汝應以苦觀於樂受。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為顛倒。云何由理。以諸樂因皆不定故。謂諸所有衣服飲食冷煖等事。諸有情類許為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不應樂因。於增盛位或雖平等但由非時便成苦因能生於苦。故知衣等本是苦因。苦增盛時其相方顯。威儀易脫理亦應然。又治苦時方起樂覺。及苦易脫樂覺乃生。謂若未遭飢渴寒熱疲欲等苦所逼迫時。不於樂因生於樂覺。故於對治重苦因中。愚夫妄計此能生樂。實無決定能生樂因。苦易脫中愚夫謂樂。如荷重擔暫易肩等。故受唯苦。定無實樂。對法諸師言樂實有。此言應理。云何知[1]然。且應反徵撥無樂者何名為苦。若謂逼迫既有適悅有樂應成。若謂損害既有饒益有樂應成。若謂非愛既有可愛有樂應成。若謂可愛體非成實。以諸聖者於離染時可愛復成非可愛故。不爾。可愛聖離染時。由異門觀為非愛故。謂若有受自相可愛。此受未[2]常成非可愛。然諸聖者於離染時。以餘行相厭患此受。謂觀此受是放逸處。要由廣大功力所成變壞無常故非可愛。非彼自相是非愛法。若彼自體是非可愛不應於中有起愛者。若不起愛於離染時聖者不應以餘行相觀察樂受深生厭患。故由自相有實樂受。然世尊言諸所有受無非苦者。佛[3]自釋通。如契經言。佛告慶喜。我依諸行皆是無常。及諸有為皆是變壞。密作是說。諸所有受無非是苦。故知[4]此經不依苦苦作如是說。若由自相[5]說受皆苦。何緣慶喜作是問言。佛於餘經說有三受。謂樂及苦不苦不樂。依何密意此經復言諸所有受無非是苦。慶喜但應作如是問。依何密意說有三受。世尊亦應但作是答。我依此密意故說有三受。經中既無如是問答。故由自相實有三受。世尊既言我密意說諸所有受無非是苦。即已顯示此所說經依別意說非真了義。又契經言。汝應以苦觀樂受者。應知此經意顯樂受有二種性。一有樂性。謂此樂受依自相門是可愛故。二有苦性。謂依異門亦是無常變壞法故。然觀樂時能為繫縛。諸有貪者噉此味故。若觀苦時能令解脫。如是觀者得離貪故。佛以觀苦能令解脫故。勸有情觀樂為苦。如何知此自相是樂。如有頌[6]言。
 
 [7]諸佛正遍覺  知諸行非常
 及有為變壞  故說受皆苦
 
[0115b16] 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顛倒者。此別意說。以諸世間於諸樂受妙欲諸有一分樂中一向計樂故成顛倒。謂諸樂受若依異門亦有苦性。然諸世間唯觀為樂故成顛倒。諸妙欲境樂少苦多。唯觀為樂故成顛倒。諸有亦然。故不由此能證樂受無實理成。若受自相實皆苦者。佛說三受有何勝利。若謂世尊隨俗說者。不應正理。以世尊言我密說受無非苦故。又於觀五受說如實言故。謂契經說。所有樂根所有喜根應知此二皆是樂受。乃至廣說。復作是說。若以正慧如實觀見如是五根三結永斷。乃至廣說。又佛如何於一苦受。隨順世俗分別說三。若謂世間於下上中苦。如其次第起樂等三覺。佛隨順彼說樂等三。理亦不然。樂亦三故。應於下等三苦唯起上等樂覺。又受殊勝香味觸等所生樂時。有何下苦而世於中起樂受覺。若許爾時有下苦者。如是下苦已滅未生。世應爾時有極樂覺。此位眾苦都無有故。受欲樂時徵問亦爾。又下品受現在前時。許受分明猛利可取。許中品受現在前時與此相違。如何應理。又下三定說有樂故。應有下苦。以上諸地說有捨故。應有中苦。定勝苦增。豈應正理。故不應依下等三苦如次建立樂等三受。又契經說。佛告大名。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樂所隨。乃至廣說。故知定有少分實樂。如是且辯彼所引教顯無實樂為證不成。所立理言亦不成證。且以諸樂因皆不定故者。此非正理。迷因義故。謂觀所依分位差別諸外境界方為樂因或為苦因。非唯外境。若此外境至此所依如是分位能為樂因。未嘗至此不為樂因。是故樂因非不決定。如世間火觀所煮炙分位差別為美熟因或為違因非唯彼火。若此火至此所煮炙如是分位。為美熟因。未嘗至此非美熟因故美熟因非不決定。樂因亦爾。決定理成。又三靜慮中樂因豈不定。彼因無時能生苦故。又彼所說要治苦時起樂覺者。准前已破。謂受殊勝香味觸等所生樂時。對治何苦而世於中起於樂覺。設許爾時治麁苦者。此能治苦已滅未生。爾時轉應生極樂覺。又靜慮樂治何故生。如是等破准前應說。又彼所說苦易脫中樂覺乃生如易肩者。此身分位實能生樂。乃至身如是分位未滅前必有樂生。滅則不爾。若異此者此位後時樂應轉增。苦漸微故。如是易脫身四威儀生樂解勞應知亦爾。若先無苦於最後時何為欻然生於苦覺。由身變易分位別故。如酒等後時有甘醋味起。是故樂受實有理成。由此定知。諸有漏行三苦合故如應名苦。即苦行體亦名集諦。此說必定違越契經。契經唯說愛為集故。經就勝故說愛為集。理實所餘亦是集諦。如是理趣由何證知。餘契經中亦說餘故。如薄伽梵伽他中言。
 
 [1]業愛及無明  為因招後行
 令諸有相續  名補特伽羅
 
[0116a16] 又契經說五種種子。此即別名說有取識。又彼經說置地界中。此即別名說四識住。故經所說是密意言。阿毘達磨依法相說。然經中說愛為集者。偏說起因。伽他中說業愛無明皆為因者。具說生起及彼因因。云何知爾。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經所說故。又彼經中次第顯示後行[2]業有因有緣有緒故。為別建立種子及田說有取識及四識住。故非唯愛為集諦體。何法名生。何法名起。界趣生等品類差別自體出現。說名為生。若無差別後有相續。說名為起。業與有愛如其次第為彼二因。譬如種子與穀麥等別種類[3]芽為能生因。水與一切無差別[*]芽為能起因。業及有愛為生起因。應知亦爾。愛為起因何理為證。離愛後有必不起故。謂有愛離愛二俱命終。唯見有愛者後有更起。由此理證愛為起因。起有起無定隨愛故。又由愛故相續趣後。現見若於是處有愛。則心相續數趣於彼。由此比知。以有愛故能令相續馳趣後有。又取後身。更無有法封執堅著如貪愛者。如蓽豆屑於澡浴時和水塗身至乾燥位著身難離餘無以加。如是無有餘為因法執取後身如我愛者。由此理證愛為起因。如是世尊說諦有四。餘經復說。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如是二諦。其相云何。頌曰。
 
 彼覺破便無  慧析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0116b15] 論曰。若彼物覺彼破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為碎[4]凡時瓶覺則無。衣等亦爾。又若有物以慧析[5]除彼覺便無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時水覺則無。火等亦爾。即於彼物未破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為彼。施設有故名為世俗。依世俗理說有瓶等。是實非虛名[6]世俗諦。若物異此名[7]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無及慧析餘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或以勝慧析除味等。彼覺恒有。[8]受等亦然。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諦。先軌範師作如是說。如出世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如此餘智所[9]聚諸法名世俗諦。已辯諸諦。應說云何方便勤修趣見諦道。頌曰。
 
 將趣見諦道  應住戒勤修
 聞思修所成  謂名俱義境
 
[0116c04] 論曰。諸有發心將趣見諦。應先安住清淨尸羅然後勤修聞所成等。謂先攝受順見諦聞。聞已勤求所聞法義。聞法義已無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習。行者如是住戒勤修。依聞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此三慧相差別云何。毘婆沙師謂。三慧相緣名俱義。如次有別。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所成慧緣名義境。有時由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捨文而觀義故。修所成慧唯緣義境。已能捨文唯觀義故。譬若有人浮深駛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爾。有言。若爾思慧不成。謂此既通緣名緣義。如次應是聞修所成。今詳三相無過別者。謂修行者依聞至教所生勝慧名聞所成。依思正理所生勝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勝慧名修所成。說所成言顯三勝慧是聞思等三因所成。猶如世間於命牛等如次說是食草所成。諸有欲於修精勤學者。如何淨身器令修速成。頌曰。
 
 [10]具身心遠離  無不足大欲
 謂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無
 治相[11]違界三  無漏無貪性
 四聖種亦爾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後業  為治四愛生
 我所我事欲  暫息永除故
 
[0117a02] 論曰。身器清淨略由三因。何等謂三因。一身心遠離。二喜足少欲。三住四聖種。身遠離者。離相雜住。心遠離者。離不善尋。此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言喜足者無不喜足。少欲者無大欲。所無二種差別云何。對法諸師咸作是說。於已得妙衣服等更多求名不喜足。於未得妙衣等多希求名大欲。豈不更求亦緣未得。此二差別便應不成。是故此中應作是說。於所已得不妙不多悵望不歡名不喜足。於所未得衣服等事求妙求多名為大欲。喜足少欲能治此故與此相違應知差別。喜足少欲通三界無漏。所治二種唯欲界所繫。喜足少欲體是無貪。所治二種欲貪為性。能生眾聖故名聖種。四聖種體亦是無貪。四中前三體唯喜足。謂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第四聖種謂樂斷修。如何亦用無貪為體。以能棄捨有欲貪故。為顯何義立四聖種。以諸弟子捨俗生具及俗事業。為求解脫歸佛出家。法[1]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二者事業。前三即是助道生具。最後即是助道事業。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業解脫非久。何故安立如是二事。為欲對治四種愛生故。契經言。苾芻諦聽。愛因衣服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如是愛因飲食臥具及有無有。皆如是說。為治此四說四聖種。即依此義更異門說。謂佛為欲暫息永除我所我事欲故說四聖種。我所事者謂衣服等。我事者謂自身。緣彼貪名為欲。為暫止息前三貪[2]故說前三聖種。為永滅除四種貪故說第四聖種。如是已說修所依器。由何門故能正入修。頌曰。
 
 入修要二門  不淨觀息念
 貪尋增上者  如次第應修
 
[0117b08] 論曰。正入修門要者有二。一不淨觀。二持息念。誰於何門能正入修。如次應知。貪尋增者。謂貪猛盛數現在前。如是有情名貪行者。彼觀不淨能正入修。尋多亂心名尋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有餘師言。此持息念非多緣故能止亂尋。不淨多緣顯形差別引多尋故治彼無能。有餘復言。此[3]時息念內門轉故能止亂尋。不淨多於外門轉故。猶如眼識治彼無能。此中先應辯不淨觀。如是觀相云何。頌曰。
 
 為通治四貪  且辯觀骨[4]鎖
 廣至海復略  名初習業位
 除足至頭半  名為已熟修
 繫心在眉間  名超作意位
 
[0117b22] 論曰。修不淨觀正為治貪。然貪差別略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緣青瘀等修不淨觀治第一貪。緣[5]彼食等修不淨觀治第二貪。緣蟲[6]蛆等修不淨觀治第三貪。緣屍不動修不淨觀治第四貪。若緣骨鎖修不淨觀。通能對治如是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故。應且[7]辯修骨鎖觀。此唯勝解作意攝故。少分緣故。不斷煩惱。唯能制伏令不現行。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謂觀行者。欲修如是不淨觀時。應先繫心於自身分。或於足指或額或餘。隨所樂處心得住已。依勝解力於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復觀第二。如是漸次廣至一房一寺一園一村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於其中間骨鎖充滿。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於所廣事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骨鎖。齊此漸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初習業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於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餘骨繫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惟半骨繫心而住。齊此轉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半頭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超作意位。有不淨觀由所緣小非自在小應作四句。此由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及由所緣自身至海有差別故。此不淨觀何性。幾地緣何境。何處生。何行相。緣何世。為有漏。為無漏。為離染得。為加行得。頌曰。
 
 無貪性十地  緣欲色人生
 不淨自世緣  有漏通二得
 
[0117c25] 論曰。如先所問今次第答。謂此觀以無貪為性通依十地。謂四靜慮及四近分中間欲界。唯緣欲界所見色境。所見者何。謂顯形色。緣義為境。由此已成。唯人趣生。三洲除北。尚非餘趣。況餘界生。既立不淨名。唯不淨行相。隨在何世緣自世境。若不生法通緣三世。既唯勝解作意相應。此觀理應唯是有漏。通離染得及加行得。由有曾得未曾得故。[1]說不淨觀相差別已。次應辯持息念。此差別相云何。頌曰。
 
 息念慧五地  緣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  有六謂數等
 
[0118a08] 論曰。言息念者。即契經中所說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慧由念力觀此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以慧為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所作事成。如念住故。通[2]於五地。謂初二三靜慮近分中間欲界。此念唯與捨相應故。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不俱起。喜樂二受能違專注。此念於境專注故成。由此相違故不俱起。有說。根本下三靜慮中亦有捨受。彼說依八地。上定現前息無有故。此定緣風。依欲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通離染得及加行得。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正法有情方能修習。外道無有。無說者故。自不能覺微細法故。此相圓滿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放捨身心唯念憶持入出息數。從一至十不減不增。[3]恐心於[4]現。極聚散故。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5]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若離如是三種過失名為正數。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恒隨逐。若念息出離身為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恒隨逐。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煖為損為益。觀謂觀察此息風已。[6]兼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淨謂昇進入見道等。有餘師說。念住為初金剛喻定為後名轉。盡智等方名淨。為攝六相故。說頌言。
 
 [7]持息念應知  有六種[8]異相
 謂數隨止觀  轉淨相差別
 
[0118b20] 息相差別云何應知。頌曰。
 
 入出息隨身  [9]依二差別轉
 情數非執受  等流非下緣
 
[0118b23] 論曰。隨身生地息彼地攝。以息是身一分攝故。此入出息轉依身心差別。以生無色界及[10]羯剌藍等并入無心定及第四定等。此息於彼皆不轉故。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入出息地心正現前息於爾時方得轉故。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入第四定等及後死時息最後出。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非有執受。與根相離故。是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所長養。身增長時彼損減故。非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餘異熟色無如是故。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0118c14] 如是已說入修二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復何所修。頌曰。
 
 依已修成止  為觀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觀身受心法
 自性聞等慧  餘相雜所緣
 說次第隨生  治倒故唯四
 
[0118c20] 論曰。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毘鉢舍那修四念住。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身自性者。大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三餘法。傳說。在定以極微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餘三滿相如應當知。何等名為四念住體。此四念住體各有三。自性相雜所緣別故。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相雜念住以慧所餘俱有為體。所緣念住以慧所緣諸法為體。寧知自性是慧非餘。經說。於身住循身觀名身念住。餘三亦然。諸循觀名唯[1]目慧體。非慧無有循觀用故。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毘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緣身念得住乃至廣說。世尊亦說。若有於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然有經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由何故滅。食觸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身受心法集。食觸名色作意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滅。應知彼說所緣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又念住別名隨所緣緣自他俱相續異故。一一念住各有三種。此四念住說次隨生。生復何緣次第如是。隨境麁者應先觀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心不調。心[2]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唯有四不增不減。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修。頌曰。
 
 彼居法念住  總觀四所緣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0119b01] 論曰。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修此觀已生何善根。頌曰。
 
 從此生煖法  具觀四聖諦
 修十六行相  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  皆初法後四
 次忍唯法念  下中品同頂
 上唯觀欲苦  一行一剎那
 世第一亦然  皆慧五除得
 
[0119b10] 論曰。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3]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為煖法。此法如煖立煖法名。是能燒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為煖。此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聖諦修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觀集聖諦修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觀滅聖諦修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觀道聖諦修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相差別如後當辯。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4]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亦如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如是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以何義故名初安足。謂隨何善根以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迹。後增進時具四念住。諸先所得後不現前。於彼不生欽重心故。此頂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忍法。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又此位忍無退墮故名為忍法。此忍善根安足增進皆法念住。與前有別。然此忍法有下中上。下中二品與頂法同。謂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隣接故。由此義准。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義已成立。無簡別故。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中忍位。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如是煖等四種善根。念住性故。皆慧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勿諸聖者煖等善根重現前故。此中煖法初安足時。緣三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一。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由此種性先未曾得。要同分者方能修故。後增進時緣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由此種[5]性先已曾得。不同分者亦能修故。頂初安足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後增進時緣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忍初安足及後增進。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然於增進略所緣時。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世第一法緣欲苦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無異分故。似見道故。已辯所生善根相體。今次應辯此差別義。頌曰。
 
 此順決擇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爾
 聖由失地捨  異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捨  依本必見諦
 捨已得非先  二捨性非得
 
[0120a17] 論曰。此煖頂忍世第一法。四殊勝善根名順決擇分。依何義建立順決擇分名。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謂分段。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分名。此四為緣引決擇分。順益彼故得順彼名故。此名為[1]順決擇分。如是四種皆修所成。非聞思所成。唯等引地故。四中前二是下品攝。以俱可動猶可退故。忍中品攝。勝前二故。有世第一為其上故。世第一法獨是上品。此四善根皆依六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欲界中無。闕等引故。餘上地亦無。見道眷屬故。又無色界心不緣欲界故。欲界先應遍知斷故。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或聲為顯二有異說。謂煖頂二。尊者妙音說。依前六及欲七地。此四善根依欲身起。人天九處除北俱盧。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天處亦續現前。第四善根天處亦起。此無初後一剎那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前三男女俱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依男唯得男身善根。已得女身非擇滅故。聖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時善根方捨。失地言顯遷生上地。異生於地若失不失。但失眾同分。必捨此善根。初二善根亦由退捨。由死退捨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聖非異生。忍及世第一異生亦無退。依根本地起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厭生死心極猛利故。若先捨已後重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如捨已重得別解脫律儀。以未曾熟修大功用成故。若先已得煖等善根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失退二捨非得為性。退必起過。失不必然。得此善根有何勝利。頌曰。
 
 煖必至涅槃  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趣  第一入離生
 
[0120b25] 論曰。四善根中若得煖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若爾何殊順解脫分。若無障礙去見諦近。此與見道行相同故。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斷善根。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然頌但說不墮惡趣言。義准已知不造無間業。造無間業者必墮惡趣故。忍位無退如前已辯。此位不墮諸惡趣者。已遠趣彼業煩惱故。若至忍位於少趣生處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卵濕生。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身謂扇搋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惑謂見所斷惑。此於下上位隨所應而得。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所餘不生至上忍方得。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頌雖不言離命終捨。既無間入正性離生。義准已成。無命終捨。何緣唯此能入離生。已得異生非擇滅故。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故。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聲聞等種性別故。隨何種性善根已生。彼可移轉向餘乘不。頌曰。
 
 轉聲聞種性  二成佛三餘
 麟角佛無轉  一坐成覺故
 
[0120c20] 論曰。聲聞種性煖頂已生。容可轉成無上正覺。彼若得忍無成佛理。謂於惡趣已超越故。菩提薩埵利物為懷。為化有情必往惡趣。彼忍種性不可迴轉。是故定無得成佛義。聲聞種性煖頂忍三。皆有可轉成獨覺義。在佛乘外故說為餘。麟角佛言顯麟角喻及無上覺煖等善根。並無移轉向餘乘義。皆以第四靜慮為依。一坐便成自乘覺故。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最極明利三摩地故。堪為麟角喻無上覺所依。此中覺言顯盡無生智。後當辯。此是菩提性故。言一坐者。從煖善根乃至菩提不起于座。有餘師說。從不淨觀不起于座乃至菩提。有餘獨覺異麟角喻。起彼種性初二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頗有此生創修[1]此行即此生引起順決擇分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順解脫分  速三生解脫
 聞思成三業  殖在人三洲
 
[0121a09] 論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2]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3]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熟解脫三位亦爾。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為體。雖就最勝唯是意業。而此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殖順解脫分唯人三洲。餘厭離般若如應無故。遇佛出世[*]殖此善根。有餘師言。亦遇獨覺。已因便說順解脫分。入觀次第是正所論。於中已明諸加行道世第一法為其後邊。應說從斯復生何道。頌曰。
 
 世第一無間  即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緣餘界苦  生類忍類智
 緣集滅道諦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聖諦現觀
 此總有三種  謂見緣事別
 
[0121a29] 論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有無漏攝法智忍生。此忍名為苦法智忍。為顯此忍是無漏故。舉後等流以為[4]標別。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花果樹。即此名入正性離生。亦復名入正性決定。由此是初入正性離生亦是初入正性決定故。經說。正性所謂涅槃。或正性言因諸聖道。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能越故名離生。能決趣涅槃。或決了諦相故。諸聖道得決定名。至此位中說名為入。此忍生已得聖者名。此在未來捨異生性。謂許此忍未來生時有此用非餘。如燈及生相。有餘師說。世第一法捨異生性。此義不然。彼此同名世間法故。性相違故。亦無有失。如上怨[5]肩能害怨命。有餘師說。此二共捨。如無間道解脫道故。此忍無間即緣欲苦有法智生。名苦法智。應知此智亦無漏攝。前無漏言遍流後故。如緣欲界苦聖諦境有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復於法智無間總緣餘界苦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苦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苦類智。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以後隨前而證境故。如緣苦諦欲界及餘生法類忍法類智四。緣餘三諦各四亦然。謂復於前苦類智後。次緣欲界集聖諦境有法智忍生。名集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欲集有法智生。名集法智。次緣餘界集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集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集類智。次緣欲界滅聖諦境有法智忍生。名滅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欲滅有法智生。名滅法智。次緣餘界滅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滅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滅類智。次緣欲界道聖諦境有法智忍生。名道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欲道有法智生。名道法智。次緣餘界道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道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道類智。如是次第有十六心。總說名為聖諦現觀。此中餘部有作是言。於諸諦中唯頓現觀。然彼意趣應更推尋。彼[6]現觀言無差別故。詳諸現觀總有三種。謂見緣事有差別故。唯無漏慧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此無漏慧并餘相應同一所緣名緣現觀。此諸能緣并餘俱有戒生相等不相應法同一事業名事現觀。見苦諦時於苦聖諦具三現觀。於餘三諦唯事現觀。謂斷證修。若諸諦中約見現觀說頓現觀理必不然。以諸諦中行相別故。若言以一無我行相總見諸諦則不應用苦等行相見苦諦等。如是便與契經相違。如契經言。諸聖弟子以苦行相思惟於苦。以集行相思惟於集。以滅行相思惟於滅。以道行相思惟於道。無漏作意相應擇法。若言此經說修道位此亦不然。如見修故。若彼復謂見一諦時於餘諦中得自在故說頓現觀理亦無失。然於如是現觀中間有起不起。別應思擇。若彼復謂於見苦時。即能斷集證滅修道說頓現觀理亦無失。由先已說見苦諦時於餘三諦中有事現觀故。依見現觀。於契經中見有誠文。說漸現觀。如契經說。佛告長者。於四聖諦非頓現觀必漸現觀。乃至廣說。如是等有三經。一一經有別喻。若謂有經作如是說。但於苦諦無惑無疑。於佛亦無故頓現觀。此亦非證。依定不行。或必當斷。密意說故。已辯現觀具十六心。此十六心為依何地。頌曰。
 
 皆與世第一  同依於一地
 
[0122a10] 論曰。隨世第一所依諸地應知即此十六心依。彼依六地。如先已說。何緣必有如是忍智前後次第間雜而起。頌曰。
 
 忍智如次第  無間解脫道
 
[0122a14] 論曰。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1]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若謂第二唯無間道與離繫得俱時而生。則此位中於彼彼境應定不起已斷疑智。若謂見位唯忍斷惑則與本論說九結聚相違。此難不然。諸忍皆是智眷屬故。如王眷屬所作事業名王所作。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十五見道  見未曾見故
 
[0122a25] 論曰。苦法智忍為初。道類智忍為後。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見未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豈不爾時觀道類忍見道諦理未見今見。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非一剎那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此畦未刈。又道類智是果攝故。頓修八智十六行故。捨前道故。相續起故。如餘修道。非見道攝。然道類智必不退者。[2]任持見道所斷斷故。即由此故應見道攝。此難不然。太過失故。何緣七智亦見道攝。見諸諦理未究竟故。謂未周遍見諸諦理中間起故。亦見道攝。已說見修二道生異。當依此道分位差別建立眾聖補特伽羅。且依見道十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
 
 名隨信法行  由根鈍利別
 具修惑斷一  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向二  離八地向三
 
[0122b15] 論曰。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鈍利別立二名。諸鈍根名隨信行者。諸利根名隨法行者。由信隨行名隨信行。彼有隨信行名隨信行者。或由[3]串習此隨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隨信行者。彼先信他隨行義故。准此應釋隨法行者。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即二聖者。由於修惑具斷有殊立為三向。謂彼二聖若於先時未以世道斷修斷惑名為具縛。或先已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至此位中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若先已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若先已離欲界九品。或先已斷初定一品。乃至具離無所有處至此位中名第三果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謂不還果。數准前釋。次依修道道類智時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
 
 至第十六心  隨三向住果
 名信解見至  亦由鈍利別
 
[0122c07] 論曰。即前隨信隨法行者至第十六道類智心名為住果。不復名向。隨前三向今住三果。謂前預流向今住預流果。前一來向今住一來果。前不還向今住不還果。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故。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諸鈍根者先名隨信行今名信解。諸利根者先名隨法行今名見至。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4]標信解見至名別。何緣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說名為預流果等。非後果向。頌曰。
 
 諸得果位中  未得勝果道
 故未起勝道  名住果非向
 
[0122c21] 論曰。諸得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故。住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但名住果。不名後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靜慮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生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如是已依先具倍離及[5]全離欲入見諦者十六心位立眾聖別。當約修惑辯漸次生能對治道分位差別。頌曰。
 
 地地失德九  下中上各三
 
[0123a03] 論曰。失謂過失。即所治障。德謂功德。即能治道。如先已[1]辯欲修斷惑九品差別。如是上地乃至有頂例亦應爾。如所斷障一一地中各有九品。諸能治道無間解脫九品亦然。失德如何各分九品。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分下中上別。由此失德各分九品。謂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品。應知此中下下品道勢力能斷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勢力能斷下下品障。上上品等諸能治德初未有故。此德有時上上品等失已無故。如浣衣位麁垢先除於後後時漸除細垢。又如麁闇小明能滅。要以大明方滅細闇。失德相對理亦應然。白法力強黑法力劣故剎那頃劣道現行。無始時來展轉增[2]益上品諸惑能令頓斷。如經久時所集眾病服少良藥能令頓愈。又如長時所集大闇。一剎那頃小燈能滅。已辯失德差別九品。次當依彼立聖者別。且諸有學修道位中總亦名為信解見至。隨位復有多種差別。先應建立都未斷者。頌曰。
 
 未斷修斷失  住果極七返
 
[0123a24] 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斷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故。契經說[3]極七返生。是彼最多七返生義。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顯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此預流名為目何義。若初得道名為[4]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此預流名目初得果。然依遍得一切果者初所得果建立此名。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何緣此名不目第八。以要至得道類智時具得向果無漏道故。具得見修無漏道故。於現觀流遍至得故名預流者。第八不然。故預流名不目第八。彼從此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毘婆沙師所說如是。若爾何故契經中言無處無容見圓滿者更可有受第八有義。此契經意約一趣說。若如言執中有應無。若爾上流極有頂者。亦應一趣無第八生。依欲界說故無此過。此何為證為教為理。以何證彼於人天中各受七生非合受七。以契經說天七及人。[5]飲光部經分明別說於人天處各受七生。由是此中不應固執。若於人趣得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緣彼無受第八有。相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又彼有餘七結在故。謂二下分五上分結。中間雖有聖道[6]現前餘業力持不證圓寂。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有言。彼往餘道出家。云何彼名無退墮法。以不生長退墮業故。違彼生長業與果故。強盛善根鎮彼身故。加行意樂俱清淨故。諸有決定墮惡趣業尚不起忍。況得預流。故有頌言。
 
 [7]愚作罪小亦墮惡  智為罪大亦脫苦
 如團鐵小亦沈水  為鉢鐵大亦能浮
 
[0123c06] 經說預流作苦邊際。依何義立苦邊際名。依齊此生後更無苦。是令後苦不相續義。或苦邊際所謂涅槃。如何涅槃可是所作。除彼得障故說作言。如言作空。謂毀臺觀。餘位亦有極七返生。然非決定。是故不說。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三
 
[0123c20] 已辯住果未斷修惑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今次應辯斷位眾聖。且應建立一來向果。頌曰。
 
 斷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
 斷至五二向  斷六一來果
 
[0123c25] 論曰。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頌中但說初後緣者。預流果後說進斷惑。成能治彼諸無漏根。義准已成。故不具說。然復應說三二生者。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無或過此故。何緣此無斷五品者。以斷第五必斷第六。非一品惑能障得果。猶如[1]一間未越界故。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謂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天處或二或三。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洲處或二或三。即預流者。進斷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應知轉名一來果向。若斷第六成一來果。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以後更無生故。此或名曰薄貪瞋癡。唯餘下品貪瞋癡故。已辯一來向果差別。次應建立不還向果。頌曰。
 
 斷七或八品  一生名一間
 此即第三向  斷九不還果
 
[0124a17] 論曰。即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七八品故。二由成[2]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餘一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義如前釋。如何一品惑障得不還果。由彼若斷便越界故。前說三時業極為障。應知煩惱亦與業同。越彼等流異熟地故。間謂間隔。彼餘一生為間隔故。不證圓寂。或餘一品欲修所斷[3]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有一間者說名一間。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果向。先斷三四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果時乃至未修後勝果道。仍不名曰[4]家家一間。未成治彼無漏根故。若斷第九成不還果。必不還來生欲界故。此[*]惑名曰五下結斷。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依不還位。諸契經中以種種門建立差別。今次應辯彼差別相。頌曰。
 
 此中生有行  無行[5]般涅槃
 上流若雜修  能往色究竟
 超半超遍歿  餘能往有頂
 行無色有四  住此般涅槃
 
[0124b10] 論曰。此不還者總說有七。且行色界差別有五。一中般涅槃。二生般涅槃。三有行般涅槃。四無行般涅槃。五者上流。此於中間般涅槃故。說此名曰中般涅槃。如是應知。此於生已此由有行此由無行。般涅槃故名生般等。此上流故名為上流。言中般者。謂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言生般者。謂往色界生已不[6]久便般涅槃。以具勤修速進道故。此中所說般涅槃者。謂有餘依。有餘師說。亦無餘依。此不應理。彼於捨壽無自在故。有行般者。謂往色界生已長時加行不息。由有功用方般涅槃。此唯有勤修無速進道故。無行般者。謂往色界生已經久加行懈息不多功用便般涅槃。以闕勤修速進道故。有說。此二有差別者由緣有為無為聖道。如其次第得涅槃故。此說非理。太過失故。然契經中先說無行。後說有行般涅槃者。如是次第與理相應。有速進道。無速進道。無行有行而成辦故。不由功用得。由功用得故。生般涅槃得最速進最上品道。隨眠最劣故生不久便般涅槃。言上流者是上行義。以流與行其義一故。謂欲界歿往色界生。未即於中能證圓寂。要轉生上方般涅槃。即此上流差別有二。由因及果有差別故。因差別者。此於靜慮由有雜修無雜修故。果差別者。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故。謂若於靜慮有雜修者。能往色究竟方般涅槃。即此復有三種差別。全超半超遍歿異故。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遇緣退失上三靜慮。以初靜慮愛味為緣。命終上生梵眾天處。由於先世[7]串習勢力。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彼處歿生色究竟。最初處歿生最後天。頓越中間是全超義。言半超者。從彼漸次生下淨居乃至中間能越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僻見處故。一導師故。言遍歿者。從彼漸次於一切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歿。無不還者於已生處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勝進。非等劣故。即由此故不還義滿。必不還生曾生處故。尚不生本處。況有生於下。應知此謂二上流中由有雜修靜慮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餘於靜慮無雜修者。能往有頂方般涅槃。謂彼先無雜修靜慮。由於諸定愛味為緣。此歿遍生色界諸處。唯不能往五淨居天。色界命終於三無色次第生已。[8]後生有頂方般涅槃。二上流中前是觀行後是止行。樂慧樂定有差別故。二上流者於下地中得般涅槃見不違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者。由此過彼無行處故。如預流者極七返生。此五名為行色界者。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由生般[1]涅槃有差別故。此并前五成六不還。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能般涅槃名現般涅槃。并前六為七。於行色界五不還中復有異門。顯其差別。頌曰。
 
 行色界有九  謂三各分三
 業惑根有殊  故成三九別
 
[0125a12] 論曰。即行色界五種不還總立為三。各分三種故成九種。何等為三。中生上流有差別故。云何三種各分為三。且中般涅槃分為[2]三種。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由三火星喻所顯故。生般涅槃亦分三種。生有行等般涅槃故。此皆生已得般涅槃。是故並應名為生般。於上流中亦分三種。超半超等有差別故。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更互相望無雜亂失。如是三種九種不還。由業惑根有差別故。有速非速經久不同。且總成三。由造增長順起生後業差別故。如其次第下中上品煩惱現行有差別故。及上中下根差別故。此三一一如其所應亦業惑根有差別故。各有三別故成九種。謂初二三由惑根別各成三種。非由業異。後三亦由順後受業有差別故。分成三種。故說如是行色不還業惑根殊成三九別。若爾何故諸契經中。佛唯說有七善士趣。頌曰。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無別
 善惡行不[3]行  有往無還故
 
[0125b04] 論曰。中生各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且立為一。何獨依此立善士趣。不依所餘有學聖者。趣是行義。所餘有學皆行善業無差別故。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餘則不然。又唯七種行往上界不復還來。餘則不爾。故獨依此立善士趣。若爾何故契經中言。云何善士謂若成就有學正見。乃至廣說。諸餘有學若[4]就異門亦可說為有善士性。以諸有學於五種惡皆獲得畢竟不作律儀故。不善煩惱多已斷故。立善士趣不就異門約唯行善不行惡故。唯託勝因往上界故。諸在聖位曾經生者。亦有此等差別相耶。不爾。云何。頌曰。
 
 經欲界生聖  不往餘界生
 此及往上生  無練根并退
 
[0125b20] 論曰。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由彼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若於色界經生聖者。容有上生無色界義。如行色界極有頂者。然天帝釋作如是言。曾聞有天名色究竟。我後退落當生於彼。毘婆沙師作如是釋。彼由不了對法相故。為令喜故。佛亦不遮。即此已經欲界生者及已從此往上界生諸聖必無練根并退。何緣不許經欲界生及上生聖者有練根并退。以必無故。何緣必無。經生習根極成熟故。及得殊勝所依止故。何緣有學未離欲貪無中有中般涅槃者。以彼聖道未淳熟故。未易能令現在前故。所有隨眠非極劣故。[5]毘婆沙者作如是釋。諸欲界法極難越故。彼尚有餘多所作故。謂應進斷不善無記二煩惱故。及應進得若二若三沙門果故。并應總越三界法故。住中有位無如是能。[6]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往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由何等位知雜修成。復為何緣雜修靜慮。頌曰。
 
 先雜修第四  成由一念雜
 為受生現樂  及遮煩惱退
 
[0125c14] 論曰。諸欲雜修四靜慮者。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以彼等持最堪能故。諸樂行中彼最勝故。如是雜修諸靜慮者。是阿羅漢或是不還。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前。如是旋還後後漸減。乃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後唯從一念無漏引起一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一念無漏。如是有漏中間剎那前後剎那無漏雜故。名雜修定根本圓成。前二剎那似無間道。第三剎那似解脫道。如是雜修第四定已。乘此勢力隨其所應亦能雜修下三靜慮。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雜修靜慮為三種緣。一為受生。二為現樂。三為遮止起煩惱退。謂不還中諸利根者。為現法樂及生淨居。諸鈍根者。亦為遮退。彼畏退故。如是雜修令味相應等持遠故。諸阿羅漢若利根者。為現法樂。若鈍根者。亦為遮防起煩惱退。雜修靜慮為生淨居。何緣淨居處唯有五。頌曰。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淨居
 
[0126a08] 論曰。由雜熏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故。淨居唯五。何謂五品。謂下中上上勝上極品差別故。此中初品三心現前便得成滿。謂初無漏次起有漏[*]後起無漏。第二品六。第三品九。第四品十二。第五品十五。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有餘師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淨居。經說不還有名身證。依何勝德立身證名。頌曰。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0126a18] 論曰。有滅定得名得滅定。即[1]不還者若於身中有滅定得轉名身證。謂不還者由身證得似涅槃法故名身證。如何說彼但名身證。以心無故。依身生故。理實應言。彼從滅定起得先未得有識身寂靜。便作是思。此滅盡定最為寂靜極似涅槃。如是證得身之寂靜故名身證。由得及智現前證得身寂靜故。契經說有十八[2]有學。何緣於中不說身證。依因無故。何謂依因。謂諸無漏三學及果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滅定非學亦非學果。故不約成彼說有學差別。不還差別麁相如是。若細分析數成多千。其義云何。且如中般約根建立便成三種。下中上根有差別故。約地建立則成四種。往初定等有差別故。約種[3]性建立則成六種。退法種性等有差別故。約處建立成十六種。梵眾天等處差別故。約地離染成三十六。色界具縛乃至已離第四靜慮八品染故。約處種性離染根建立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云何如是。且於一處種性有六。一一種性約離染門差別成九。謂隨何地具縛為初乃至已離八品為後。如是六九成五十四。以十六處乘五十四成八百六十四。以根乘之復成三倍故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諸離下地九品染者。即說名為上地具縛。為成一一地離染數等故。如是乃至上流亦爾。總計五種積數合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已辯第三向果差別。次應建立第四向果。頌曰。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
 
[0126b22] 論曰。即不還者進斷色界及無色界修所斷惑。從斷初定一品為初。至斷有頂八品為後。應知轉名阿羅漢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4]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實有能破一切功能。諸能斷惑無間道中。此定相應最為勝故。金剛喻定說有多種。謂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生。通依九地[5]故說此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有五十二。謂苦集類智緣有頂苦集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道法智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類智緣八地滅一一各有四行相應合三十二。道類智緣八地道總有四行相應有四。以治八地類智品道同類相因必總緣故。如[6]未至攝有五十二中四靜慮應知亦爾。空處二十八。識處二十四。無所有處二十。以依無色無有法智及緣下滅滅類智故。然緣下地對治道者。以同品道互為因故。有說。此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有八十種。謂道類智緣八地道亦各別有四行相。應由此於前增二十八。如未至攝有八十種中[7]四靜慮應知亦爾。空處四十。識處三十二。無所有處二十四。復有欲令金剛喻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總有一百六十四種。謂滅類智緣八地滅有別有總各四行相。應由此於初增[8]百一十二。如未至攝百六十四中四靜慮應知亦然。空處五十二。識處三十六。無所有處二十四。若就種性根等分別。更成多種。如理應思。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9]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即此唯應作他事故。諸有染者所應供故。依此義立阿羅漢名。義准已成前來所辯四向三果皆名有學。何緣前七得有學名。為得漏盡常樂學故。學要有三。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以戒定慧為三自體。若爾異生應名有學。不爾。未如實見知諦理故。彼容後時失正學故。由此善逝再說學言。如契經中。佛告憺怕。學所應學學所應學。我唯說此名有學者。為令了知學正所學無有退失名有學者故。薄伽梵重說學言。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學意未滿故。如行者暫息。或學法得常隨逐故。學法云何。謂有學者無漏有為法。無學法云何。謂[1]無學者無漏有為法。云何涅槃不名為學。無學異生亦成就故此復何緣不名無學。有學異生亦成就故。如是有學及無學者。總成八聖補特伽羅。行向住果各有四故。謂為證得預流果向乃至所證阿羅漢果名雖有八事唯有五。謂住四果及初果向。以後三果向不離前果故。此依漸次得果者說。若倍離欲全離欲者住見道中名為一來不還果向。非前果攝。如前所說。修道二種。有漏無漏有差別故。由何等道離何地染。頌曰。
 
 有頂由無漏  餘由二離染
 
[0127a24] 論曰。唯無漏道離有頂染。非有漏道。所以者何。此上更無世俗道故。自地不能治自地故。自地煩惱所隨增故。若彼煩惱於此隨增。此必不能治彼煩惱。若此力能對治於彼。則彼於此必不隨增故。自地道不治自地。離餘八地通由二道。世出世道俱能離故。既通由二離八地染。各有幾種離繫得耶。頌曰。
 
 聖二離八修  各二離繫得
 
[0127b04] 論曰。諸有學聖用有漏道離下八地修斷染時。能具引生二離繫得。用無漏道離彼亦然。由二種道同所作故。有餘師釋。以無漏道離彼染時。何緣證知亦生有漏離繫得者。有捨無漏得煩惱不成故。謂有學聖以無漏道離彼染時。若不引生同治有漏離繫得者。則以聖道具離八地。後依靜慮得轉根時。頓捨先來諸鈍聖道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是則還應成彼煩惱。此證非理。所以者何。彼聖設無有漏斷得亦不成就上地煩惱。如分離有頂得轉根時及異生上生不成惑故。謂如分離有頂地染後依靜慮得轉根時。無漏斷得既已頓捨。彼地離繫無有漏得。而彼地惑亦不成就。又如異生生二定等。雖捨欲界等煩惱斷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煩惱。此亦應然。故不成證。既說聖者二離八修各能引生二離繫得。義准。異生用有漏道唯能引起有漏斷得。并諸聖者用無漏道離見斷惑及有頂修唯能引生無漏斷得。由何地道離何地染。頌曰。
 
 無漏未至道  能離一切地
 餘八離自上  有漏離次下
 
[0127b27] 論曰。諸無漏道若未至攝。能離欲界乃至有頂。靜慮中間及四靜慮三無色攝。隨其所應各能離自及上地染。不離下離已故。諸有漏道一切唯能離次下地。非自地等。自地煩惱所隨增故。勢劣故。已離故。諸依近分離下地染。如無間道皆近分攝諸解脫道亦近分耶。不爾。云何。頌曰。
 
 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0127c07] 論曰。諸道所依近分有八。謂四靜慮無色下邊。所離有九。謂欲八定。初三近分離下三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或入根本或即近分。上五近分各離下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必入根本非即近分。近分根本等捨根故。下三靜慮近分根本受根異故。有不能入。轉入異受少艱難故。離下染時必欣上故。若受無異必入根本。諸出世道無間解脫前既已說。緣四諦境十六行相義准自成。世道緣何作何行相。頌曰。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麁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0127c19] 論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麁苦障及靜妙離。謂諸無間道緣自次下地諸有漏法作麁苦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諸解脫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非寂靜故說名為麁。由大劬勞方能越故。非美妙故。說名為苦。由多麁重能違害故。非出離故。說名為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壁能障出離。靜妙離三翻此應釋。傍論已了。應辯本義。盡智無間有何智生。頌曰。
 
 不動盡智後  必起無生智
 餘盡或正見  此應果皆有
 
[0128a02] 論曰。不動種性諸阿羅漢。盡智無間起無生智。非更有盡智無學正見生。除不動法餘阿羅漢。盡智無間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退故。前不動種性無正見生耶。有正見生而不說者。一切應果皆有此故。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此四應知是沙門果。何謂沙門性。此果體是何。果位差別總有幾種。頌曰。
 
 淨道沙門性  有為無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脫道及滅
 
[0128a13] 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經說。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乃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涅槃故非真沙門。有為無為是沙門果。契經說此差別有四。理實就位有八十九。皆解脫道擇滅為性。謂為永斷見所斷惑有八無間八解脫道。及為永斷修所斷惑有八十一無間八十一解脫道。諸無間道唯沙門性。諸解脫道亦是沙門有為果體。是彼等流士用果故。一一擇滅唯是沙門無為果體。是彼離繫士用果故。如是合成八十九種。若爾世尊何不具說。果雖有多而不說者。頌曰。
 
 五因立四果  捨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  頓修十六行
 
[0128a28] 論曰。若斷道位具足五因。佛於經中建立為果。言五因者。一捨曾道。謂捨[1]先得果向道故。二得勝道。謂得果攝殊勝道故。三總集斷。謂總一得得諸斷故。四得八智。謂得四法四類智故。五能頓修十六行相。謂能頓修無常等故。於四果位皆具五因。餘位不然。故佛不說。若唯淨道是沙門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門果攝。頌曰。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
 
[0128b10] 論曰。以世俗道得二果時。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擇滅為斷果性。兼以見道所得擇滅於中相雜總成一果。同一果道得所得故。由此契經言。云何一來果。謂斷三結薄貪瞋癡。云何不還果。謂斷五下結。又世俗道所得擇滅。無漏斷得所[2]任持故。由此力所持退不命終故。亦得名為沙門果體。此沙門性有異名耶。亦有。云何。頌曰。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3]輻等故
 
[0128b22] 論曰。即前所說真沙門性。經亦說名[4]婆羅門性。以能遣除諸煩惱故。即此亦說名為[5]梵輪。是真梵王力所轉故。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獨應名[6]梵。由契經說佛亦名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即於此中唯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見道如何與彼相似。由速行等似彼輪故。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捨取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世間輪。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寧知法輪唯是見道。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如說二法七處善等。由此三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毘婆沙師所[7]說如是。若爾三轉十二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法輪可應正理。如何三轉。三周轉故。如何具足十二行相。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應遍知。此應永斷。此應作證。此應修習。此已遍知。此已永斷。此已作證。此已修習。云何名轉。由此法門往他相續令解義故。或諸聖道皆是法輪。於所化生身中轉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何沙門果依何界得。頌曰。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
 無[8]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
 
[0128c27] 論曰。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得阿羅漢依三界身。前之二果未離欲故非依上得理且可然。第三云何非依上得。由理教故。且理云何。依上界身無見道故。非離見道已離欲者可有超證不還果義。何緣上界必無見道。且無色中無正聞故。又彼界中不緣下故。色界異生著勝定樂。又無苦受不生厭故。非無有厭能得見道。教復云何。由經說故。經言。有五補特伽羅。此處通達彼處究竟。所[1]謂中般乃至上流。此通達言唯[2]目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由此見道上界定無。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四
 
[0129a18] 如前所說。不動應果。初盡智後起無生智。諸阿羅漢如預流等有差別不。亦有。云何。頌曰。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
 
[0129a24] 論曰。於契經中說阿羅漢由種性異故有六種。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護法。四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於此六中前之五種從先學位信解性生。即此總名時愛心解脫。恒時愛護及心解脫故。亦說名為時解脫者以要待時及解脫故。略初言故。如言[3]酥瓶。由此待時方能入定。謂待資具無病處等勝緣合時方入定故。不動法性說名為後。即此名為不動心解脫。以無退動及心解脫故。亦說名為不時解脫。以不待時及解脫故。謂三摩地隨欲現前不待勝緣和合時故。或依暫時畢竟解脫。建立時解脫不時解脫名。容有退墮時無退墮時故。此從學位見至性生。如是所明六阿羅漢所有種性。為是先有。為後方得。不定。云何。頌曰。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
 
[0129b12] 論曰。退法種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後得。謂有先來是思法性。有先退法性後練根成思。乃至不動隨應當說。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恒思自害。言護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此六種性先學位中。初二闕恒時及尊重加行。由根有異故有差別。第三唯有恒時加行。第四唯有尊重加行。第五具二而是鈍根。第六利根具二加行。退法種性非必定退。乃至堪達非必能達。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羅漢通三界皆有。若執退者必定應退。乃至堪達必能達者。彼執欲界具足有六。色無色界中唯安住不動。彼無退失自害自防及修練根故唯有二。如是六種阿羅漢中。誰從何退。為性為果。頌曰。
 
 四從種性退  五從果非先
 
[0129c03] 論曰。不動種性必無退理。前之五種皆[4]有退義。於中後四有從性退。退法一種無退性理。由此種性最居下故。五種皆有從果退義。雖俱有退然並非先。謂諸無學先學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必無退理。學無學道所成堅故。若諸有學先凡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亦無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堅故。若住此位後修練根所得思等四種種性。彼從此性容有退理。二先位中住思等性必亦無退此所得果。唯先退法有退果義。又亦無退先所得果。後所得果容有退義。是故定無退預流果。由此應果退法有三。一增進根。二退住學。三住自位而般涅槃。思法有四。三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退性。餘三如次有五六七。應知後[5]後一一增故。思法等四退住學位時。還住退非餘。若異此者得勝種性故。應是進非退。何緣定無退先果者。以見所斷依無事故。謂有身見依我處轉。見所斷惑此見為根。我體既無名依無事。以無事故必無退理。若爾應說此惑緣無。非此緣無諦為境故。然於諦境不如實緣。諸煩惱中誰不如是。雖皆如是而有差別。以修斷惑各有別事。即是可意不可意等於所緣境此相非無。見所斷惑計有我等。非諸諦境有我等相。以無事故。與修斷別。謂於色等所緣境中我見妄增。作者受者自在而轉。非實我性。邊執見等隨此而生。故並說為依無事惑。若修所斷貪瞋慢癡。色等境中唯起染著增背高舉不了行轉故。並說為依有事惑。又見斷惑於諦理中執我我所斷常見等。非諦中有少我等事。見斷貪等緣此而生。是故皆名依無事惑。修所斷惑於色等中謂好醜等。然色等境非無少分好醜等別。是故可名依有事惑。又見斷惑迷諦理起名依無事。修所斷惑迷麁事生名依有事。諦理真實。揩定可依。聖慧已證必無退理。事相浮偽無定可依。斷迷彼惑。有失念退。或修斷惑非審慮生。昧鈍性故。見所斷惑由審慮生。推度性故。聖不審慮於麁事中失念或生。審慮不爾。如於繩等率爾謂蛇。故修斷惑聖有退起。非由率爾可起見惑。聖若審慮便見諦理。故聖見斷定無退義。經部師說。從阿羅漢亦無退義。彼說應理。云何知然。由教理故。[1]知何由教。經言。苾芻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又契經言。我說有學應不放逸。非阿羅漢。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2]阿羅漢而不說退阿羅漢果。但說退失現法樂住。經言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若謂有退。由經說有時愛解脫。我亦許然。但應觀察彼之所退。為應果性。為靜慮等。然彼根本靜慮等持。要待時現前故[3]名時解脫。彼為獲得現法樂住數希現前故名為愛。有說。此定是所愛味。諸阿羅漢果性解脫恒隨逐故不應名時。更不欣求故不名愛若應果性容有退者。如何世尊但說所證現法樂住有可退理。由此證知。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然由利等擾亂過失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4]去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則無退失。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無退故名退不退法。如是思等如理應思。不退安住不動何別。非練根得名為不退。練根所得名為不動。此二所起殊勝等至。設遇退緣亦無退理。安住法者。但於已住諸勝德中能無退失。不能更引餘勝德生。設復引生從彼可退。是不退等三種差別。然喬底迦昔在學位。於時解脫極噉味故。又鈍根故數數退失。深自厭責執刀自害。由於身命無所戀惜。臨命終時得阿羅漢便般涅槃。故喬底迦亦非退失阿羅漢果。又增十經作如是說。一法應起。謂時愛心解脫。一法應證。謂不動心解脫。若應果性名為時愛心解脫者。何故於此增十經中再說應果。又曾無處說阿羅漢果名為應起。但說名應證。又說鈍根所攝應果名為應起。為顯何義。若為顯彼能起現前則餘利根最應能起。若為顯彼應起現前亦餘利根最所應起。故時解脫非應果性。若爾何故說時解脫應果。謂有應果根性鈍故要待時故定方現前。若與彼相違名不時解脫。阿毘達磨亦作是言。欲貪隨眠由三處起。一欲貪隨眠未斷遍知故。二順彼[5]經法正現在前故。三於彼正起非理作意故。[6]若謂彼據具因生說。復有何法因不具生。是名由教。如何由理。若阿羅漢有令煩惱畢竟不起治道已生。是則不應退起煩惱。若阿羅漢此道未生。未能永拔煩惱種故應非漏盡。若非漏盡寧說為應。是名由理。若爾應釋炭喻契經。如說。多聞諸聖弟子若行若住有處有時失念故生惡不善覺。此經唯說阿羅漢果。由此經言彼聖弟子心於長夜隨順遠離廣說乃至臨入涅槃。餘契經中。有即說此順遠離等名應果力。又此經說。彼於一切順漏已能永吐已得清涼。由此定知。是阿羅漢。實後所說是阿羅漢。然彼乃至於行住時未善通達容有此事。謂有學者於行住時由失念故容起煩惱。後成無學則無起義。前依學位故說無失。毘婆沙師定作是說。阿羅漢果亦有退義。唯阿羅漢種性有六。為餘亦有六種性耶。設有皆能修練根不。頌曰。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0130c19] 論曰。有學異生種性亦六。六種應果彼為先故。然見道位必無練根。此位無容起加行故。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如無學位。如契經說。我說由斯所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隨一有退。所得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決定說無因緣從此退。如何不動法退[7]現法樂住。頌曰。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
 
[0130c28] 論曰。應知諸退總有三種。一已得退。謂退已得殊勝功德。二未得退。謂未能得殊勝功德。三受用退。謂諸已得殊勝功德不現在前。於此三中世尊唯有一受用退。以具眾德無容一時頓現前故。餘不動法具有受用及未得退。亦於勝己殊勝功德猶未得故。餘五種性容具有三。亦容退失已得德故。約受用退說不動法退現法樂無相違過。無退論者作如是說。諸無漏解脫皆名不動。然別立第六不動法者。如前釋通。不應為難。諸阿羅漢既許退果。為更生不。諸住果時所不作事退時作不。不爾。何緣。頌曰。
 
 一切從果退  必得不命終
 住果所不為  慚增故不作
 
[0131a14] 論曰。無從果退中間命終。退已須臾必還得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多聞諸聖弟子[1]退失正念。速復還能令所退起盡沒滅離。若謂不[2]然。修梵行果應非安隱可委信處。又住果位所不應為違果事業由慚增故於暫退時亦必不造。譬如壯士雖蹶不[3]仆。如上所言。有練根得無學有學。正練根時各幾無間幾解脫道。何性攝。何所依。頌曰。
 
 練根無學位  九無間解脫
 久習故學一  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  有學但依六
 捨果勝果道  唯得果道故
 
[0131a27] 論曰。求勝種性修練根者。無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九無間九解脫道。如得應果。所以者何。彼鈍根性由久[4]串習非少功力可能令轉。學無學道所成堅故。有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一無間一解脫道。如得初果。上相違故。彼加行道諸位各一。如是無間及解脫道一切唯是無漏性攝。聖者必無用有漏道而轉根理。非增上故。依謂身地。此所依身唯人三洲。餘無退故。此所依地無學通九。謂未至中間四定三無色。有學唯六。謂除後三。所以者何。夫轉根者。容有捨果及勝果道。所得唯果非向道故。無有學果無色地攝。故學練根但依六地。諸無學位補特伽羅。總有幾種。由何差別。頌曰。
 
 七聲聞二佛  差別由九根
 
[0131b13] 論曰。居無學位聖者有九。謂七聲聞及二覺者。退法等五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名七聲聞。獨覺大覺名二覺者。由下下等九品根異令無學聖成九差別。學無學位有七聖者。一切聖者皆此中攝。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依何立七。事別有幾。頌曰。
 
 加行根滅定  解脫故成七
 此事別唯六  三道各[5]二故
 
[0131b22] 論曰。依加行異立初二種。謂依先時隨他及法於所求義修加行故。立隨信行隨法行名。依根不同立次二種。謂依鈍利信慧根增如次名為信解見至。依得滅定立身證名。由身證得滅盡定故。依解脫異立後二種。謂依唯慧離煩惱障者立慧解脫。依兼得定離解脫障者立俱解脫。此名雖七事別唯六。謂見道中有二聖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此至修道別立二名。一信解。二見至。此至無學復立二名。謂時解脫不時解脫。應知此中一隨信行根故成三。謂下中上。性故成五。謂退法等。道故成十五。謂八忍七智。離染故成七十三。謂具縛離八地染。依身故成九。謂三洲欲天。若根性道離染依身相乘合成一億四萬七千八百二十五種。隨法行等如理應思。何等名俱及慧解脫。頌曰。
 
 俱由得滅定  餘名慧解脫
 
[0131c11] 論曰。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所餘未得滅盡定者名慧解脫。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如世尊說。五煩惱斷不可牽引未名滿學。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位中獨稱為滿。頌曰。
 
 有學名為滿  由根果定三
 無學得滿名  但由根定二
 
[0131c19] 論曰。學於學位獨得滿名。具由三因。謂根果定。有有學者但由根故亦得滿名。謂諸見至未離欲染。有有學者但由果故亦得滿名。謂信解不還未得滅盡定。有有[6]學者由根果故亦得滿名。謂見至不還未得滅盡定。有有學者由果定故亦得滿名。謂諸信解得滅盡定。有有學者具由三故獨得滿名。謂諸見至得滅盡定。無有學者但由定故及根定故亦得滿名。諸無學者於無學位由根定二獨得滿名。無學位中無非果滿故無由果亦立滿名。有但由根亦名為滿。謂不時解脫未得滅盡定。有但由定亦名為滿。謂時解脫得滅盡定。有具由二獨名為滿。謂不時解脫已得滅盡定。廣說諸道差別無量。謂世出世見修道等。略說幾道能遍攝耶。頌曰。
 
 應知一切道  略說唯有四
 謂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
 
[0132a08] 論曰。加行道者。謂從此後無間道生。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勝進道者。謂三餘道。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復道者。謂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槃果故。解脫勝進如何名道。與道類同。轉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後後故。或能趣入無餘依故。道於餘處立通行名。以能通達趣涅槃故。此有幾種。依何建立。頌曰。
 
 通行有四種  樂依[1]本靜慮
 苦依所餘地  遲速鈍利根
 
[0132a19] 論曰。經說通行總有四種。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道依根本四靜慮生名樂通行。以攝受支止觀平等任運轉故。道依無色未至中間名苦通行。以不攝支止觀不等艱辛轉故。謂無色定觀減止增。未至中間觀增止減。即此樂苦二通行中。鈍根名遲。利根名速。二行於境通達稽遲故名遲通。翻此名速。或遲鈍者所起通行名遲通行。速此相違。道亦名為菩提分法。此有幾種。名義云何。頌曰。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0132b02] 論曰。經說覺分有三十七。謂四[2]念住.四[3]正斷.四[4]神足.五[5]根.五[6]力.七等[7]覺支.[8]八聖道支。盡無生智說名為覺。隨覺者別立三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無上菩提。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及如實知已作已事不復作故。此二名覺。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此三十七體各別耶。不爾。云何。頌曰。
 
 此實事唯十  謂慧勤定信
 念喜捨輕安  及戒尋為體
 
[0132b12] 論曰。此覺分名雖三十七。實事唯十。即慧勤等。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慧為體。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以勤為體。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以定為體。信根信力以信為體。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以念為體。喜覺支以喜為體。捨覺支以行捨為體。輕安覺支以輕安為體。正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正思惟以尋為體。如是覺分實事唯十。即是信等五根力上。更加喜捨輕安戒尋。毘婆沙師說。有十一。身業語業不相雜故。戒分為二。餘九同前。念住等三[9]名無別屬。如何獨說為慧勤定。頌曰。
 
 四念住正斷  神足隨增上
 說為慧勤定  實諸加行善
 
[0132b27] 論曰。四念住等三品善法體。實遍攝諸加行善。然隨同品增上善根。如次說為慧勤及定。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實由慧令念住境。如實見者能明記故。如念住中已廣成立。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何緣於定立神足名。諸靈妙德所依[10]止故。有餘師說。神即是定。足謂欲等。彼應覺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又違經說。如契經言。吾今為汝說神足等。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何緣信等先說為根。後名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後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信等何緣次第如是。謂於因果先起信心為果修因。次起精進由精進故念住所緣。由念力持心便得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是故信等如是次第。當言何位何覺分增。頌曰。
 
 初業順決擇  及修見道位
 念住等七品  應知次第增
 
[0132c20] 論曰。初業位中能審照了身等四境。慧用勝故說念住增。煖法位中能證異品殊勝功德。用勤勝故說正斷增。頂法位中能持勝善趣無退德。定用勝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故說根增。第一位中非惑世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故說力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說覺支增。見道位中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說道支增。然契經中隨數增說先七後八。非修次第。八中正見是道亦道支。餘是道支而非道。七中擇法是覺亦覺支。餘是覺支而非覺。毘婆沙師所說如是。有餘。於此不破契經所說次第立念住等。謂修行者將修行時。於多境中其心馳散。先修念住制伏其心故。契經言。此四念住能於境界繫縛其心。及正遣除耽嗜依念。是故念住說在最初。由此勢力勤遂增長。為成四事正策持心。是故正斷說為第二。由精進故無憂悔心。[1]便有堪能修治勝定。是故神足說在第三。勝定為依便令信等與出世法為增上緣。由此五根說為第四。根義既立。能正伏除所治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第五。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聖諦故。通於二位建立道支。俱通直往涅槃城故。如契經說。於八道支修圓滿者於四念住至七覺支亦修圓滿。又契經說。苾芻當知。宣如實言者喻說四聖諦。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故知八道支通依二位說。隨增位說次第既然。理實應言。此三十七幾通有漏幾無漏耶。頌曰。
 
 七覺八道支  一向是無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於二種
 
[0133a23] 論曰。此中七覺八聖道支唯是無漏。唯於修道見道位中方建立故。世間亦有正見等法。而彼不得聖道支名。所餘皆通有漏無漏。此三十七[2]何地有幾。頌曰。
 
 初靜慮一切  未至除喜根
 二靜慮除尋  三四中除二
 前三無色地  除戒前二種
 於欲界有頂  除覺及道支
 
[0133b02] 論曰。初靜慮中具三十七。於未至地除喜覺支。近分地中勵力轉故。於下地法猶疑慮故。第二靜慮除正思惟。彼靜慮中已無尋故。由此二地各三十六。第三第四靜慮中間雙除喜尋各三十五。前三無色除戒三支并除喜尋各三十二。欲界有頂除覺道支各二十二。無無漏故。覺分轉時必得證淨。此有幾種。依何位得實體是何法有漏無漏耶。頌曰。
 
 證淨有四種  謂佛法僧戒
 見三得法戒  見道兼佛僧
 法謂三諦全  菩薩獨覺道
 信戒二為體  四皆唯無漏
 
[0133b15] 論曰。經說證淨總有四種。一於佛證淨。二於法證淨。三於僧證淨。四聖戒證淨。且見道位見三諦時。一一唯得法戒[3]證淨。見道諦位兼得佛僧。謂於爾時兼於成佛諸無學法。成聲聞僧學無學法亦得證淨。兼言為顯見道諦時亦得於法及戒證淨。然所信法略有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別唯三諦全菩薩獨覺道。故見四諦時皆得法證淨。聖所愛戒與現觀俱。故一切時無不亦得。由所信別故名有四。應知實事唯有二種。謂於佛等三種證淨以信為體。聖戒證淨以戒為體故唯有二。如是四種唯是無漏。以有漏法非證淨故。為依何義立證淨名。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4]所信三寶及妙尸羅皆名為淨。離不信垢破戒垢故。由證得淨立證淨名。如出觀時現起次第故說觀內次第如是。如何出時現起次第。謂出觀位先信世尊是正等覺。次於正法毘奈耶中信是善說。後信聖[5]位是妙行者。正信三寶猶如良醫及如良藥看病者故。[6]由心淨故發淨尸羅。是故尸羅說為第四。要具淨信此乃現前。如遇三緣病方除故。或此四種。猶如導師道路商侶及所乘乘。經言。學位成就八支。無學位中具成就十。何緣不說有學位中有正解脫及有正智。正脫正智其體是何。頌曰。
 
 學有餘縛故  無正脫智支
 解脫為無為  謂勝解惑滅
 有為無學支  即二解脫蘊
 正智如覺說  謂盡無生智
 
[0133c16] 論曰。有學位中尚有餘縛未解脫故無解脫支。非離少縛可名脫者。非無解脫體可立解脫智。無學已脫諸煩惱縛。復能起二了解脫智。由二顯了可立二支。有學不然。故唯成八。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滅。有為解脫名無學支。以立支名依有為故支攝。解脫復有二種。即餘經言心慧解脫。應知此二即解脫蘊。若爾不應契經中說。云何解脫清淨最勝。謂心從貪離染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於解脫蘊未滿為滿已滿為攝修欲勤等。故解脫蘊非唯勝解。若爾是何。有餘師說。由真智力遣貪瞋癡。即心離垢名解脫蘊。如是已說正解脫體。正智體者如前覺說。謂即前說盡無生智。心於何世正得解脫而言無學心解脫耶。頌曰。
 
 無學心生時  正從障解脫
 
[0134a04] 論曰。如本論說。初無學心未來生時從障解脫。何謂為障。謂煩惱得。由彼能遮此心生故。金剛喻定正滅位中彼得正斷。初無學心於正生位正得解脫。金剛喻定已滅位中彼得已斷。初無學心於已生位名已解脫。未生無學及世俗心當於爾時亦名解脫。然今且說決定生者。以於爾時行身世故。諸世俗心從何解脫。亦即從彼遮心生障未解脫位此豈不生。雖有已生不似今者。彼何所似。與惑得俱。此後若生無俱惑得。道於何位令生障斷。頌曰。
 
 道唯正滅位  能令彼障斷
 
[0134a16] 論曰。正滅位言顯居現在。正生言顯未來世故。道能斷障唯正滅時。餘位定無斷障用故。非如解脫通未生者。以生未生離障同故。經說三界謂斷離滅。以何為體。差別云何。頌曰。
 
 無為說三界  離界[1]唯離貪
 斷界斷餘結  滅界滅彼事
 
[0134a23] 論曰。斷等三界。即分前說無為解脫以為自體。言離界者。謂但離貪。言斷界者。謂斷餘結。言滅界者。謂滅所餘貪等隨眠所隨增事故。經說三界即無為解脫。若事能厭必能離[2]耶。不爾。云何。頌曰。
 
 厭緣苦集慧  離緣四能斷
 相對互廣[3]陿  故應成四句
 
[0134b01] 論曰。唯緣苦集所起忍智說名為厭。餘則不然。四諦境中所起忍智。能斷惑者皆得離名。廣狹有殊故成四句。有厭非離。謂緣苦集不令惑斷所有忍智。緣厭境故。非離染故。有離非厭。謂緣滅道能令惑斷所有忍智。緣欣境故。能離染故。有厭亦離。謂緣苦集能令惑斷所有忍智。有非厭離。謂緣滅道不令惑斷所有忍智。應知此中先離欲染後見諦者所有法忍及諸智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不令惑斷。惑已斷故。非斷治故。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0134b20] 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於後復說正見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頌曰。
 
 聖慧忍非智  盡無生非見
 餘二有漏慧  皆智六見性
 
[0134b24] 論曰。慧有二種。有漏無漏。唯無漏慧立以聖名。此聖慧中八忍非智性。自所斷疑未已斷故。可見性攝。推度性故。盡與無生二智。非見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所餘皆通智見二性。已斷自疑推度性故。諸有漏慧皆智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五染污見世正見為六。如是所說聖有漏慧皆擇法故並慧性攝。智有幾種。相別云何。頌曰。
 
 智十總有二  有漏無漏別
 有漏稱世俗  無漏名法類
 世俗遍為境  法智及類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諦為境
 
[0134c07] 論曰。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智總唯二種。有漏無漏性差別故。如是二智相別有三。謂世俗智法智類智。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後無漏智分法類別。三中世俗遍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所緣境。法類二種如其次第以欲上界四諦為境。即於如是[4]二種智中。頌曰。
 
 法類由境別  立苦等四名
 皆通盡無生  初唯苦集類
 
[0134c18] 論曰。法智類智由境差別分為苦集滅道四智。如是六智若無學攝。非[5]見性者名盡無生。此二初生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金剛喻定境同此耶。緣苦集[6]因。緣滅道異。於前所說九種智中頌曰。
 
 法類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  去來世不知
 法類不相知  聲聞麟喻佛
 如次知見道  二三念一切
 
[0134c28] 論曰。有法類道及世俗智成他心智。餘則不然。此智於境有決定相。謂不知勝及去來心。勝心有三。謂地根位。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根謂信解時解脫根智不知見至不時解脫心。位謂不還聲聞應果獨覺大覺。前前位智不知後後勝位者心。此智不知去來心者。唯以現在他相續中能緣心等為境界故。又法類品不互相知。謂法智攝諸他心智不知類品。類智所攝諸他心智不知法品。由法類智以欲上界全分對治為所緣故。此他心智見道中無。總觀諦理極速轉故。然皆容作此智所緣。若諸有情將入見道。聲聞獨覺預修加行。為欲知彼見道位心。彼諸有情入見道位。聲聞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非知見道。麟喻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於彼見道一切能知。盡無生智二相何別。頌曰。
 
 智於四聖諦  知我已知等
 不應更知等  如次盡無生
 
[0135a23] 論曰。如本論說。云何盡智。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云何無生智。謂正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由此所有廣說乃至。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現照轉故。由此本論亦作是言。且諸智亦[1]是見。如是十智相攝云何。謂世俗智攝一全一少分。法類智各攝一全七少分。苦集滅智各攝一全四少分。道智攝一全五少分。他心智攝一全四少分。盡無生智各攝一全六少分。何緣二智建立為十。頌曰。
 
 由自性對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2]辦因圓  故建立十智
 
[0135b13] 論曰。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非勝義智為自性故。二對治故立法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故。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無別故。四行相境故立滅道智。此二行相境俱有別故。五加行故立他心智。非此不知他心所法。本修加行為知他心。雖成滿時亦知心所。而約加行故立他心智名。六事辦故建立盡智。事辦身中最初生故。七[3]因圓故立無生智。一切聖道為因生故。如上所言。法智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法。為有少分治上欲[4]耶。頌曰。
 
 緣滅道法智  於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斷  類無能治欲
 
[0135b26] 論曰。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之滅道勝上界故。已除自怨能兼他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頌曰。
 
 法智及類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餘  四諦智各四
 他心智無漏  唯四謂緣道
 有漏自相緣  俱但緣一事
 盡無生十四  謂離空非我
 
[0135c06] 論曰。法智類智。一一具有非常苦等十六行相。十六行相後當廣釋。世智有此及更有餘能緣一切法自共相等故。苦等四智。一一各有緣自諦境四種行相。他心智中。若無漏者唯有緣道四種行相。由此即是道智攝故。若有漏者取自所緣心心所法自相境故。如境自相行相亦爾。故此非前十六所攝。如是二種於一切時一念但緣一事為境。謂緣心時不緣心所。緣受等時不緣想等。若爾何故薄伽梵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非俱時取貪等及心。如不俱時取衣及垢。有貪心者。二義有貪。一貪相應。二貪所繫。貪相應心具由二義。餘有漏心唯貪所繫。有說。經言有貪心者。唯說第一貪相應心。離貪心者。謂治貪心。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心等。是故應許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乃至有癡離癡亦爾。毘婆沙師作如是說。聚心者謂善心。此於所緣不馳散故。散心者謂染心。此與散動相應起故。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眠相應者名為聚心。餘染污心說名為散。此不應理。諸染污心若與眠相應。應通聚散故。又應違害本論所言。如實知聚心。具足有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沈心者謂染心。此與懈怠相應起故。策心者謂善心。此與正勤相應起故。小心者謂染心。少淨品者所好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多淨品者所好習故。或由根價眷屬隨轉力用少多故名小大。染心根少。極二相應故。善心根多。恒三相應故。染心價少。非功用成故。善心價多。大資糧成故。染心眷屬少。無未來修故。善心眷屬多。有未來修故。染心隨轉少。唯三蘊故。善心隨轉多。通[1]四蘊故。染心力用少。所斷善根必還續故。善心力用多。忍必永斷諸隨眠故。由此染善得小大名。掉心者謂染心。掉舉相應故。不掉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不靜靜心應知亦爾。不定心者謂染心。散動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不修心者謂染心。得修習修俱不攝故。修心者謂善心。容有二修故。不解脫心者謂染心。自性相續不解脫故。解脫心者謂善心。自性相續容解脫故。如是所釋不順契經。亦不能辯諸句別義。如何此釋不順契[2]經。經言。此心云何內聚。謂心若與惛眠俱行。或內相應有止無觀。云何外散。謂心遊涉五妙欲境隨散隨流。或內相應有觀無止。豈不前說。染心眠俱便有一心通聚散過。雖說非理。不許眠俱諸染污心是散心故。豈不又說本論相違。寧違論文勿違經說。如何不辯諸句別義。謂依此釋不能辯了散等聚等八異相故。依我所釋非不能辯此契經中八句別義。謂雖散等同是染心。而為顯其過失差別。及雖聚等同是善心。而為顯其功德差別。故依八義別立八名。既不能通所違經說。所辯句義理亦不成。又若沈心即掉心者。經不應說若於爾時心沈。恐沈修安定捨三覺支者名非時修。若於爾時心掉。恐掉修擇進喜名非時修。豈修覺支有散別理。此據作意欲修名修。非[3]現前修故無有失。豈不我說亦不違經。雖諸染心皆名沈掉懈怠增者經說沈心。掉舉增者經說掉心。據恒相應我說體一。隨自意語誰復能遮。然實此經意不如是。前說。一切貪所繫心。皆名有貪心。貪繫是何義。若貪得隨故。有學無漏心應名有貪。貪得隨故。若貪所緣故。無學有漏心應名有貪。貪所緣故。若不許彼為貪所緣。云何彼心可成有漏。若謂由為共相惑緣應名有癡。癡所緣故。然他心智不緣貪得。亦不可說緣緣心貪。寧知他心是有貪等。故非貪繫名有貪心。若爾云何。今詳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等。若爾何故餘契經言。離貪瞋癡心不還墮三有。依離得說故無有過。豈不於前已破此說。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彼亦與貪不相應故。若依此意。許亦無違。然不說為離貪心者。彼屬有瞋有癡等故。且止傍論應述本宗。此所明他心智。為亦能取他心所緣。及亦取他心能緣行相不。俱不能取。知彼心時。不觀彼所緣能緣行相故。謂但知彼有染等心。不知彼心所染色等。亦不知彼能緣行相。不爾他心智應亦緣色等。又亦應有能自緣失。諸他心智有決定相。謂唯能取欲色界繫及非所繫。他相續中現在同類心心所法。一實自相為所緣境。空無相不相應。盡無生所不攝。不在見道無間道中。餘所不遮如應容有。盡無生智除空非我。各具有餘十四行相。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4]欲離空非我。謂由彼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為有無漏越此十六更是所餘行相攝不。頌曰。
 
 淨無越十六  餘說有論故
 
[0136c14] 論曰。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無無漏行相越此十六。外國師說。更有所餘無漏行相越於十六。云何知然。由本論故。如本論說。頗有不繫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謂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有是處有是事。如理所引了別。若謂彼文不為顯示不繫心了別欲界繫法時。除前所明八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行相。但為顯示作八行相。斯有是處斯有是事。此釋不然。餘不說故。謂若彼論依此意說。應於餘處亦說此言。然彼餘文但作是說。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斷故常故。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5]惑故疑故猶豫故。貪故瞋故慢故癡故。不如理所引了別。此等亦應說有是處等言。既無此言故釋非理。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何謂行相。能行所行。頌曰。
 
 行相實十六  此體唯是慧
 能行有所緣  所行諸有法
 
[0137a06] 論曰。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1]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又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義善故妙。極安隱故離。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趣入涅槃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如是古釋既非一門故隨所樂更為別釋。生滅故非常。違聖心故苦。於此無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因集生緣如經所釋。謂五取蘊以欲為根。以欲為集。以欲為類。以欲為生。唯此生聲應在後說。與論為異。此四體相差別云何。由隨位別四欲有異。一執現總我起總自體欲。二執當總我起總後有欲。三執當別我起別後有欲。四執續生我起續生時欲。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第一於苦是初因故說名為因。如種子於果第二於苦等招集故說名為集。如[2]芽等於果。第三於苦為別緣故說名為緣。如田等於果。謂由田水糞等力故令果味勢熟德別生。第四於苦能近生故說名為生。如華蘂於果。或如契經說。有二五二四愛行為四種欲。執現總我有五種異。一執我現決定有。二執我現如是有。三執我現變異有。四執我現有。五執我現無。執當總我亦有五異。一執我當決定有。二執我當如是有。三執我當變異有。四執我當有。五執我當無。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一執我當別有。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四執我當變異別有。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流轉斷故滅。眾苦息故靜。如說苾芻諸行皆苦。唯有涅槃最為寂靜。更無上故妙。不退轉故離。如正道故道。如實轉故如。定能趣故行。如說此道能至清淨餘見必無至清淨理。永離有故出。又為治常樂我所我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見故修因集生緣行相。為治解脫是無見故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永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餘道退道見故修道如行出行相。如是行相以慧為體。若爾慧應非有行相。以慧與慧不相應故。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慧及諸餘心心所法有所緣故皆是能行。一切有法皆是所行。由此三門體有寬[3]陿慧通行相能行所行。餘心心所唯能所行。諸餘有法唯是所行。已[4]辨十智行相差別。當[*]辨性攝依[5]他依身。頌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餘[6]十九
 現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餘八通三界
 
[0137c14] 論曰。如是十智三性攝者。謂世俗通三性。餘九智唯是善。依地別者。謂世俗智通依欲界乃至有頂。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靜慮。法智依此四及未至中間。餘依此六地及下三無色。依身別者。謂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現前。法智但依欲界現起。餘八智現起通依三界身。已辯性地身。當辯念住攝。頌曰。
 
 諸智念住攝  滅智唯最後
 他心智後三  餘八智通四
 
[0137c24] 論曰。滅智攝在法念住中。他心智後三攝。所餘八皆通四。如是十智展轉相望。一一當言幾智為境。頌曰。
 
 諸智互相緣  法類道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滅非
 
[0137c29] 論曰。法智能緣九智為境。除類智。類智能緣九智為境。除法智。道智能緣九智為境。除世俗智。非道攝故。苦集二智一一能緣二智為境。謂俗他心。世俗他心盡無生智皆緣十智[1]為境。滅智不緣[2]諸智為境。唯以擇滅為所緣故。十智所緣總有幾法。何智幾法為所緣境。頌曰。
 
 所緣總有十  謂三界無漏
 無為各有二  俗緣十法五
 類七苦集六  滅緣一道二
 他心智緣三  盡無生各九
 
[0138a11] 論曰。十智所緣總有十法。謂有為法分為八種。三界所繫無漏有為。各有相應不相應故。無為分二種。善無記別故。俗智總緣十法為境。法智緣五。謂欲界二無漏道二及善無為。類智緣七。謂色無色無漏道六及善無為。苦集智各緣三界所繫六。滅智緣一。謂善無為道智緣二。謂無漏道。他心智緣欲色無漏三相應法。盡無生智緣有為八及善無為。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不。不爾。豈不非我觀智知一切法皆非我[*]耶。此亦不能緣一切法。不緣何法。此體是何。頌曰。
 
 俗智除自品  總緣一切法
 為非我行相  唯聞思所成
 
[0138a24] 論曰。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時猶除自品。自品謂自體相應俱有法。境有境別故。同一所緣[3]故。相隣近故。非此智所緣。此智唯是欲色界攝。聞思所成非修所成。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已辯所緣。復應思擇。誰成就幾智[*]耶。頌曰。
 
 異生聖見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後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離欲增他心
 無學鈍利根  定成九成十
 
[0138b05] 論曰。諸異生位及聖見道第一剎那定成一智。謂世俗智。第二剎那定成三智。謂加法苦。第四六十十四剎那。如次後後增類集滅道智。諸未增位成數如前。故修位中亦定成七。如是諸位。若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唯除異生生無色者。時解脫者定成九智。謂加盡智。不時解脫定成就十。謂增無生。於何位中頓修幾智。且於見道十五心中。頌曰。
 
 見道忍智起  即彼未來修
 三類智兼修  現觀邊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滅後
 自諦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0138b18] 論曰。見道位中隨起忍智。皆即彼類於未來修。然具修自諦諸行相念住。何緣見道唯同類修。先未曾得此種[4]性故。對治所緣俱決定故。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由此餘位未能兼修。道類智時何不修此。俗智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遍知斷證。必無於道可能遍修。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5]周。道則不然。種[*]性多故。有言。此是見道眷屬。彼修道攝。故不能修。理非極成。不應為證。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若爾何故說名為修。先未曾得今方得故。既不能起得義何依。但由得故說名為得。由得故得曾所未聞。故所辯修理不成立。如古師說。修義可成。彼說云何。由聖道力修世俗智。於出觀後有勝緣諦俗智現前。得此起依故名得此。如得金礦名為得金。毘婆沙師不樂此義。隨依何地見道現前能修未來自地下地。謂依未至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一地見道二地俗智。至依第四見道現前能修未來六地見道七地俗智。苦集邊修四念住攝。滅邊修者唯法念住。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見道力得故。唯加行所得。智增故立智名。若并眷屬以欲四蘊色界五蘊為其自性。次於修道離染位中。頌曰。
 
 修道初剎那  修六或七智
 斷八地無間  及有欲餘道
 有頂八解脫  各修於七智
 上無間餘道  如次修六八
 
[0138c21] 論曰。修道初念。謂第十六道類智時現修二智。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法及類苦集滅道。離欲修七。謂加他心不修世俗。有頂治故。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無間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加行有欲勝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七智。謂俗法類苦集滅道。斷有頂地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此於未來亦唯修七。然除世俗加他心智。斷有頂地九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法類苦集滅道六。斷欲修斷第九解脫。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謂俗法類四諦他心。次辯離染得無學位。頌曰。
 
 無學初剎那  修九或修十
 鈍利根別故  勝進道亦然
 
[0139a12] 論曰無學初念。謂斷有頂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緣有頂故。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謂鈍根者唯除無生。利根亦修無生智故。次[1]辯餘位修智多少。頌曰。
 
 練根無間道  學六無學七
 餘學六七八  應八九一切
 雜修通無間  學七應八九
 餘道學修八  應九或一切
 聖起餘功德  及異生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應思
 
[0139a23] 論曰。學位練根諸無間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似見道故不修世俗。能斷障故不修他心。諸解脫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六。四諦法類。已離欲者未來修七謂加他心。有餘師言。解脫道位亦修世俗。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七。已離欲八。謂加他心。諸勝進道若未離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未來亦七。若已離欲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八。無學練根諸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七。四諦法類盡。不修世俗如治有頂故。五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八。四諦法類他心及盡。四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九。最後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十。諸加行道現修如學。未來修九。諸勝進道鈍者九智隨應現修。未來亦九。利者十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十。學位雜修諸無間道。四法類俗隨應現修。未來修七。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學位修通五無間道現修俗智。未來修七。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現修俗智。他心解脫法類道俗及他心智。一切勝進并苦集滅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無學修通五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解脫加行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聖起所餘四無量等修所成攝有漏德時。現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學未來未離欲七。已離欲八。無學未來鈍九利十。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若起所餘無漏功德靜慮攝者四法類智隨應現修。無色攝者唯四類智隨應現修。未來所修同前有漏。異生離染現修世俗斷欲三定。第九解脫及依根本四靜慮定起勝進道離染加行未來修二。謂加他心。所餘未來唯修世俗。修五通時諸加行道二解脫道現修俗智。一解脫道現俗他心。諸勝進道二隨應現。未來一切皆修二種。五無間道現未唯俗。依本靜慮修餘功德皆現修俗。未來修二。唯順決擇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見道近眷屬故。依餘地定修餘功德。皆唯世俗現未來修。諸未來修為修幾地。諸所起得皆是修[*]耶。頌曰。
 
 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為離得起此  修此下無漏
 唯初盡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0139c17] 論曰。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聖為離此地及得此地時。并此地中諸道現起。皆能修此及下無漏為離此言通二四道。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淨觀等無量功德。能縛眾惑斷無餘故。如能縛斷所縛氣通。又彼自心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譬如大王登祚[2]灑頂一切境土皆來朝貢。然此生上必不修下。初盡智言顯離有頂及五練根位第九解脫道。諸所言修唯先未得[3]令起今得是能所修。謂若先時未得今得用功得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時僧得棄捨。今雖還得而非所修。非設劬勞而證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現前能修未來。勢力勝故。曾得而起不修未來。非多功起勢力劣故。為唯約得說名為修。不爾。云何。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修依何法立。頌曰。
 
 立得修習修  依善有為法
 依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0140a08] 論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未來唯得。現具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無漏有為餘有漏法。如次[1]是具前後二修。外國諸師說修有六。於前四上加防觀修。防護諸根觀察身故。如契經說。云何修根謂於六根善防善護乃至廣說。又契經說。云何修身。謂於自身觀髮毛爪。乃至廣說。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防觀二修即治遣修攝。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智品第七之二
 
[0140a25] 如是已辯諸智差別。智所成[2]德今當顯示。於中先辯佛不共德。且初成佛盡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種。何謂十八。頌曰。
 
 十八不共法  謂佛十力等
 
[0140a29] 論曰。佛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及[3]大悲。如是合名為十八不共法。唯於諸佛盡智時修。餘聖所無故名不共。且佛[4]十力相別云何。頌曰。
 
 力處非處十  業八除滅道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盡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靜慮餘通
 [5]贍部男佛身  於境無礙故
 
[0140b09] 論曰。佛十力者。一處非處智力。具以如來十智為性。二業異熟智力。八智為性。謂除滅道。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如是四力皆九智性。謂除滅智。七遍趣行智力。或聲顯此義有二途。若謂但緣能趣為境九智除滅。若謂亦緣所趣為境十智為性。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如是二力皆俗智性。十漏盡智力。或聲亦顯義有二途。若謂但緣漏盡為境六智。除道苦集他心。若謂漏盡身中所得十智為性。已辯自性。依地別者。第八第九依四靜慮。餘八通依十一地起。欲四靜慮未至中間。并四無色名十一地。已辯依地。依身別者。皆依[*]贍部男子佛身。已辯依身。何故名力。以於一切所知境中智無礙轉故名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唯佛已除諸惑習氣於一切境隨欲能知。餘此相違故不名力。如舍利子捨求度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如是諸佛遍於所知心力無邊。云何身力。頌曰。
 
 身[6]那羅延力  或節節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觸處為性
 
[0140c03] 論曰。佛生身力等那羅延。有餘師言。佛身[7]支節一一皆具那羅延力。大德法救說。諸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若異此者則諸佛身應不能持無邊心力。大覺獨覺及轉輪王支節相連如其次第似龍蟠結連鎖相鈎。故三相望力有勝劣。那羅延力其量云何。十十倍增象等七力。謂凡象。香象。[8]摩訶諾健那。鉢羅塞建提。伐浪伽。[9]遮怒羅。那羅延。後後力增前前十倍。有說。前六十十倍增敵那羅延半身之力。此力一倍成那羅延。於所說中唯多應理。如是身力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有說。是造觸離七外別有佛四無畏相別云何。頌曰。
 
 四無畏如次  初十二七力
 
[0140c17] 論曰。佛四無畏如經廣說。一正等覺無畏。十智為性。猶如初力。二漏永盡無畏。六十智性。如第十力。三說障法無畏。八智為性。如第二力。四說出道無畏。九十智性。如第七力。如何於智立無畏名。此[10]無畏名目無怯懼。由有智故不怯懼他。故無畏名目諸智體。理實無畏是智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佛三念住相別云何。頌曰。
 
 三念住念慧  緣順違俱境
 
[0140c26] 論曰。佛三念住如經廣說。諸弟子眾一向恭敬能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一念住。諸弟子眾唯不恭敬不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憂慼。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二念住。諸弟子眾一類恭敬能正受行。一類不敬不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歡慼。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三念住。此三皆用念慧為體。諸大聲聞亦於弟子順違俱境離歡慼俱。此何名為不共佛法。唯佛於此并習斷故。或諸弟子隨屬如來有順違俱。應甚歡慼。佛能不起可謂希奇。非屬諸聲聞不起非奇特故。唯在佛得不共名。諸佛大悲云何相別。頌曰。
 
 大悲唯俗智  資糧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異悲由八因
 
[0141a13] 論曰。如來大悲俗智為性。若異此者則不能緣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如共有悲。此大悲名依何義立。依五義故此立大名。一由資糧故大。謂大福德智慧資糧所成辦故。二由行相故大。謂此力能於三苦境作行相故。三由所緣故大。謂此總以三界有情為所緣故。四由平等故大。謂此等於一切有情作利樂故。五由上品故大。謂最上品更無餘悲能齊此故。此與悲異由八種因。一由自性。無癡無瞋自性異故。二由行相。三苦一苦行相異故。三由所緣。三界一界所緣異故。四由依地。第四靜慮通餘異故。五由依身。唯佛通餘身有異故。六由證得。離有頂欲證得異故。七由救濟。事成希望救濟異故。八由哀愍。平等不等哀愍異故。已[1]辯佛德異餘有情。諸佛相望法皆等不。頌曰。
 
 由資糧法身  利他佛相似
 壽種姓量等  諸佛有差別
 
[0141b03]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2]剎帝利[3]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4]喬答摩[5]迦葉波等。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如是有異由出世時所化有情機宜別故。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初因圓德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精勤勇猛剎那剎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次果圓德亦有四種。一智圓德。二斷圓德。三威勢圓德。四色身圓德。智圓德有四種。一無師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四無功用智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并習斷。威勢圓德有四種。一於外境化變住持自在威勢。二於壽量若促若延自在威勢。三於空障極遠速行小大相入自在威勢。四令世[6]間種種本性法爾轉勝希奇威勢。威勢圓德復有四種。一難化必能化。二答難必決疑。三立教必出離。四惡黨必能伏。色身圓德有四種。一具眾相。二具隨好。三具[7]大力。四內身骨堅越金剛。外發神光踰百千日。後恩圓德亦有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或能安置善趣三乘。總說如來圓德如是。若別分析則有無邊。唯佛世尊能知能說。要留命行經多大[8]劫阿僧企[*]耶說乃可盡。如是則顯佛世尊身具有無邊殊勝奇特因果恩德如大寶山。有諸愚夫自乏眾德。雖聞如是佛功德山及所說法不能信重。諸有智者聞說如斯生信重心徹於骨髓。彼由一念極信重心轉滅無邊不定惡業。攝受殊勝人天涅槃。故說如來出現於世為諸智者無上福田。依之引生不空可愛殊勝速疾究竟果故。如薄伽梵自說頌[9]言。
 
 若於佛福田  能[10]殖少分善
 初獲勝善趣  後必得涅槃
 
[0141c15] 已說如來不共功德。共功德今當[*]辯。頌曰。
 
 復有餘佛法  共餘聖異生
 謂無諍願智  無礙解等德
 
[0141c18] 論曰。世尊復有無量功德。與餘聖者及異生共。謂無諍願智無礙解通靜慮無色等至等持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隨其所應。謂前三門唯共餘聖。通靜慮等亦共異生。前三門中且辯無諍。頌曰。
 
 無諍世俗智  後靜慮不動
 三洲緣未生  欲界有事惑
 
[0141c25] 論曰。言無諍者。謂阿羅漢觀有情[11]苦由煩惱生。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此行能息諸有情類煩惱諍故得無諍名。此行但以俗智為性。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不動應果能起非餘。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此唯依止三洲人身。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緣己生故。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辯無諍已。次辯願智。頌曰。
 
 願智能遍緣  餘如無諍說
 
[0142a08] 論曰。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此智自性地種[1]性身與無諍同。但所緣別。以一切法為所緣故。毘婆沙者作如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觀彼因行及彼等流差別。故知如田夫類。諸有欲起此願智時。先發誠願求知彼境。便入邊際第四靜慮以為加行。從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實知。已辯願智。無礙解者。頌曰。
 
 無礙解有四  謂法義詞辯
 名義言說道  無退智為性
 法詞唯俗智  五二地為依
 義十六辯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餘如無諍說
 
[0142a22] 論曰。諸無礙解總說有四。一[2]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總說如其次第以緣名義言及說道不可退轉智為自性。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緣所詮義立為第二。緣方言詞立為第三。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此則總說無礙解體兼顯所緣。於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義無礙解十六智攝。謂若諸法皆名為義。義無礙解則十智攝。若唯涅槃名為義者。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辯無礙解九智所攝。謂唯除滅。緣說道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辯無礙解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施設足論釋此四言。緣名句文此所詮義即此一二多男女等言別此無滯說及所依道無退轉智。如次建立法義詞辯無礙解名。由此顯成四種次第。有餘師說。詞謂一切訓釋言詞。如有說言有變礙故名為色等。辯謂展轉言無滯礙。傳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3]串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為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如是四種無礙解中。隨得一時必具得四。非不具四可名為得。此四所緣自性依地與前無諍差別如是。種[*]性依身如無諍說。如是所說無諍行等。頌曰。
 
 六依邊際得  邊際六後定
 遍順至究竟  佛餘加行得
 
[0142b25] 論曰。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加餘邊際。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收。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云何此名遍所隨順。謂正修學此靜慮時。從欲界心入初靜慮。次第順入乃至有頂。復從有頂入無所有。次第逆入乃至欲界。復從欲界次第順入。展轉乃至第四靜慮。名一切地遍所隨順。云何此名增至究竟。謂專修習第四靜慮。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如是三品復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名為邊。際言為顯類義極義。如說四際及實際言。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唯佛於此亦離染得。諸佛功德初盡智時由離染故一切頓得。後時隨欲能引現前。不由加行。以佛世尊於一切法自在轉故。已辯前三唯共餘聖德。於亦共凡德。且應辯通。頌曰。
 
 通六謂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盡通  解脫道慧攝
 四俗他心五  漏盡通如力
 五依四靜慮  自下地為境
 聲聞麟喻佛  二三千無數
 未曾由加行  曾修離染得
 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餘四
 天眼耳無記  餘四通唯善
 
[0142c24] 論曰。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4]通。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說亦共異生。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神境等四唯俗智攝。他心通五智攝。謂法類道世俗他心。漏盡通如力說。謂或六或十智。由此已顯漏盡智通依一切地緣一切境。前之五通依四靜慮。何緣此五不依無色。初三別緣色為境故。修他心通色為門故。修宿住通漸次憶念分位差別方得成故。成時能緣處[1]性等故。依無色地無如是能。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審觀己身心二相前後變異展轉相隨。後復審觀他身心相。由此加行漸次得成。成已不觀自心諸色。於他心等能如實知。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此通初起唯次第知。[*]串習成時亦能超憶。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從無色歿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修神境等前三通時。思輕[2]光聲以為加行。成已自在隨所應為。故此五通不依無色。又諸無色觀減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由此已遮。如是五通境唯自下。且如神境隨依何地。於自下地行化自在。於上不然。勢力劣故。餘四亦爾。隨其所應。是故無能取無色界他心宿住為二[3]通境。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4]陜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猛利從無始來曾未得者由加行得。若曾[*]串習無勝勢用及彼種類由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佛於一切皆離染得。隨欲現前不由加行。六中前三唯身念住。但緣色故。謂神境通緣四外處色香味觸。天眼緣色。天耳緣聲。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他心智通三念住攝。謂受心法。緣心等故。宿住漏盡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此六通中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若爾寧說依四靜慮。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即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餘之四通性皆是善。若爾何故品類足言通云何謂善慧。彼據多分。或就勝說。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際愚故
 後真二假說  學有闇非[5]明
 
[0143b23] 論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如其次第以無學位攝第五二六通為其自性。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如次對治三際愚故。謂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此三皆名無學[6]明者。俱在無學身中起故。於中最後容有是真。通無漏故。餘二假說。體唯非學非無學故。有學身中有愚闇故。雖有前二不立為明。雖有暫時伏滅愚闇。後還被蔽故不名明。契經說有三種示導。彼於六通以何為體。頌曰。
 
 第一四六導  教誡導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樂果故
 
[0143c07] 論曰。三[7]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如其次第以六通中第一四六為其自性。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處中者令發心故。能示能導得示導名。又唯此三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餘三不爾。於[8]二示導教誡最尊。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利樂果故。謂前二導呪術亦能。不但由通故非決定。如有呪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復有呪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教誡示導除漏盡通餘不能為。故是決定。又前二導有但令他暫時迴心。非引勝果。教誡示導亦定令他引當利益及安樂果。以能如實方便說故。由是教誡最勝非餘。神境二言為[9]目何義。頌曰。
 
 神體謂等持  境二謂行化
 行三意勢佛  運身勝解通
 化二謂欲色  四二外處性
 此各有二種  謂似自他身
 
[0143c27] 論曰。依毘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有二種。謂行及化。行復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即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說。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并異生。化復二種。謂欲色界。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二界化各有[1]二種。謂屬自身他身別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在色亦然。故總成八。若生在色作欲界化。如何不有成香味失。如衣嚴具作而不成。有說。在色唯化二處。化作化事為即是通[2]不。不爾。云何。是通之果。此有幾種。差別云何。頌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從淨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語通由自下
 化身與化[3]主  語必俱非佛
 先立願留身  後起餘心語
 有死留堅體  餘說無留義
 初多[4]一心化  成滿此相違
 修得無記攝  餘得通三性
 
[0144a24] 論曰。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謂依根本四靜慮生有差別故。依初靜慮有二化心。一欲界攝。二初靜慮。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二靜慮。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謂各自下。如理應思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無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勢力劣故。第二定等果下地化心對初定等果上地化心由依及行亦得名勝。如得靜慮化心亦然。果與所依俱時得故。諸從靜慮起果化心。此心必無直出觀義。謂從[5]淨定起初化心。此[6]後後心從自類起。此前前念生自類心。最後化心還生淨定。故此從二能生二心。非定果心無記性攝。不還入定有直出義。如從門入還從門出。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謂欲初定化所發言。此言必由自地心起。上化起語由初定心。上地自無起表心故。若一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語時諸化身方語。言音詮表一切皆同故。有伽他作如是說。
 
 一化主語時  諸所化皆語
 一化主若默  諸所化亦然
 
[0144b17] 此但說餘佛則不爾。佛諸定力最自在故。與所化語容不俱時。言音所詮亦容有別。發語心起化心既無。應無化身。化如何語。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後起餘心發語表業。故雖化語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非唯化主命現在時能留化身令久時住。亦有令住至命終後。即如尊者大迦葉波留骨[7]瑣身至慈尊世。唯堅實體可得久留。故迦葉波不留肉等。有餘師說。願力留身必無有能令至死後。飲光尊者留骨[*]瑣身。由諸天神持令久住。初習業者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隨欲化生多少化事。如是十四能變化心皆是修得。無記性攝。即是通果無記攝義。餘生得等能變化心通善不善無記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理實無能化為根者。然所化境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天眼耳言為[8]目何義。頌曰。
 
 天眼耳謂根  即定地淨色
 恒同分無缺  取障細遠等
 
[0144c09] 論曰。此言唯[*]目天眼耳根。即四靜慮所生淨色。謂緣光聲修加行故。依四靜慮於眼耳邊引起彼地微妙大種所造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即是天。定地攝故。然天眼耳種類有三。一修得天。即如前說。二者生得。謂生天中。三者似天。謂生餘趣由勝業等之所引生能遠見聞似天眼耳。如藏臣寶菩薩輪王諸龍鬼神及中有等。修得眼耳過現當生恒是同分。以至現在必與識俱能見聞故。處所必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能隨所應取被障隔極細遠等諸方色聲。故於此中有如是[9]頌。
 
 肉眼於諸方  被障細遠色
 無能見功用  天眼見無遺
 
[0144c24] 前說化心修餘得異。神境等五各有異[*]耶亦有。云何。頌曰。
 
 神境五修生  呪藥業成故
 他心修生呪  又加占相成
 三修生業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無生得  地獄初能知
 
[0145a01] 論曰。神境智類總有五種。一修得。二生得。三[1]呪成。四藥成。五業成。[2]曼馱多王及中有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他心智類總有四種前三如上。加占相成。餘三各三。謂修生業。除修所得皆通善等。非定果故不得通名。人中都無生所得者。餘皆容有。隨其所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於地獄趣初受生時。唯以生得他心宿住知他心等及過去生。苦受逼已更無知義。若生餘趣如應當知。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0145a19] 已說諸智所成功德。餘性功德今次當辯。於中先辯所依止定。且諸定內靜慮云何。頌曰。
 
 靜慮四各二  於中生已說
 定謂善一境  并伴五蘊性
 初具伺喜樂  後漸離前支
 
[0145a25] 論曰。一切功德多依靜慮。故應先辯靜慮差別。此總有四種。謂初二三四。四各有二。謂定及生。生靜慮體世品已說。謂第四八。前三各三。定靜慮體總而言之是善性攝心一境性。以善等持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蘊為性。何名一境性。謂專一所緣。若爾即心專一境位。依之建立[3]三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別法令心於一境轉名三摩地非體即心。豈不諸心剎那滅故皆一境轉。何用等持。若謂令心於第二念不散亂故須有等持。則於相應等持無用。又由此故三摩地成。寧不即由斯心於一境轉。又三摩地是大地法。應一切心皆一境轉。不爾。餘品等持劣故。有餘師說。即心一境相續轉時名三摩地。契經說此為增上心學故。心清淨最勝即四靜慮故。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審慮義中置地界故。此宗審慮以慧為體。若爾諸等持皆應名靜慮。不爾。唯勝方立此名。如世間言發光名日非螢燭等亦得日名。靜慮如何獨名為勝。諸等持內唯此攝支。止觀均行最能審慮。得現法樂住及樂通行名。故此等持獨名靜慮若爾染污寧得此名。由彼亦能邪審慮故。是則應有太過之失。無太過失。要相似中方立名故。如敗種等。世尊亦說有惡靜慮。若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樂建立為初。由此已明亦具尋義。必俱行故。如煙與火。非伺有喜樂而不與尋[4]俱。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二。離二有樂。具離三種。如其次第。故一境性分為四種。已辯靜慮。無色云何。頌曰。
 
 無色亦如是  四蘊離下地
 并上三近分  總名除色想
 無色謂無色  後色起從心
 空無邊等三  名從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0145c05] 論曰。此與靜慮數自性同。謂四各二。生如前說。即世品說由生有四。定無色體總而言之。亦善性攝心一境性。依此故說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雖一境性體相無差。離下地生故分四種。謂若已離第四靜慮生立空無邊處。乃至已離無所有[5]處生。立非想非非想處。離名何義。謂由此道解脫下地惑。是離下染義。即此四根本并上三近分。總說名為除去色想。空處近分未得此名。緣下地色起色想故。皆無色故立無色名。此因不成。許有色故。若爾何故立無色名。由彼色微故名無色。如微黃物亦名無黃。許彼界中色有何相若彼唯有身語律儀。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大種何有造色。若謂如有無漏律儀不爾。無漏依有漏大種故。又彼定中亦遮有故。若許於彼有色根身如何可言彼色微少。若謂於彼身量小故水細蟲極微亦應名無色。亦身量小不可見故。若謂彼身極清妙故中有色界應名無色。若謂彼身清妙中極應唯有頂得無色名。如定生身有勝劣故。又生靜慮所有色身非下地根所能取故。與彼何異不名無色。若謂欲色隨義立名無色不然。此有何理。若謂經說壽煖合故。又說名色與識相依如二蘆束相依住故。又說名色識為緣故。又遮離色乃至離行識有來有去故。由此無色有色理成。此證不成。應審思故。謂所引教應共審思且契經言壽煖合者。為約一切界。為約欲界說。名色與識相依住者。為約一切界。為約欲色說。所說名色識為緣者。為說一切識皆為名色緣。為說名色生無不緣於識。遮離色至行識有來去者。為遮隨離一。為遮離一切。若謂契經言無簡別不應於此更致審思。此說不然。太過失故。謂應外煖亦與壽合。又應外名色依識識為緣。又說四食如四識住。色無色界應有段食。若謂經說有一類天超段食故。又說彼天喜為食故。無斯過者。則無色界不應有色。契經說彼出離色故。又契經言。無色解脫最為寂靜。超諸色故。又契經說。無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若無色界實有色者。定應彼色自相可知。如何可言超色想等。若謂觀下麁色故說。則於段食亦應許然。又諸靜慮超下麁色。亦應可說出離色言。是則亦應名無色界。又亦應說出離[1]受等。彼亦超下麁受等故。經既不說。知無色中遍超色類非超受等。由此定知。彼界無色。然契經中說有不出有者。於自地有不能出故。非遍出故。非永出故。又薄伽梵於靜慮中說有色類乃至識類。於無色中說有受類乃至識類。不說有色。若無色中實有色者。何不如靜慮說有色類言。故所立因無不成過。在彼多劫色相續斷。後歿生下色從何生。此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色異熟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從彼心生。彼無色身心依何轉。離身何不轉。下曾不見故。色界無段食身復依何轉。下亦不見身離段食轉故。又先說彼心轉所依。已釋總名。空無邊等從緣空等得別名[*]耶。不爾。云何。下三無色如其次第修加行時思無邊空及無邊識無所有故建立三名。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謂無明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名非非想。雖加行時亦作是念諸想如病如箭如癰。若想全無便[2]同癡闇。唯有非想非非想中與上相違寂靜美妙。而不就此加行立名。以若詰言何緣加行作如是念。必應答言以於彼處想昧劣故。由此昧劣故。是立名正因。已辯無色。云何[3]等至。頌曰。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謂味淨無漏  後味淨二種
 味謂愛相應  淨謂世間善
 此即所味著  無漏謂出世
 
[0146b22] 論曰。此上所[4]辨靜慮無色。根本等至總有八種。於中前七各具有三。有頂等至唯有二種。此地昧劣無無漏故。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故名為味。彼相應故此得味名。淨等至名[5]目世善定。與無貪等諸白淨法相應起故。此得淨名。即味相應所味著境。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6]深生味著。爾時雖名出所味定。於能味定得名為入。無漏定者。謂出世定。愛不緣故非所味著。如是所說八等至中靜慮攝支。非諸無色。於四靜慮各有幾支。頌曰。
 
 靜慮初五支  尋伺喜樂定
 第二有四支  內淨喜樂定
 第三具五支  捨念慧樂定
 第四有四支  捨念中受定
 
[0146c08] 論曰。唯淨無漏四靜慮中初具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等持。此中等持頌說為定。等持與定名異體同。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為心一境性。義如前釋。傳說。唯定是靜慮亦靜慮支。餘四支是靜慮支非靜慮。如實義者如四支軍。餘靜慮支應知亦爾。第二靜慮唯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等持。第三靜慮具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7]三正慧四受樂五等持。第四靜慮唯有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三非苦樂受四等持。靜慮支名既有十八。於中實事總有幾種。頌曰。
 
 此實事十一  初二樂輕安
 內淨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0146c22] 論曰。此支實事唯有十一。謂初五支即五實事。第二靜慮三支如前。增內淨支足前為六。第三靜慮等持如前。增餘四支足前為十。第四靜慮三支如前。增非苦樂支足前為十一。由此故說。有是初支非第二支。應作四句。第一句謂尋伺。第二句謂內淨。第三句謂喜樂等持。第四句。謂除前餘法。餘支相對如理應思。何故第三說增樂受。由初二樂輕安攝故。何理為證知是輕安。初二定中無樂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樂。正在定中無五識故。亦無心受樂。以說有喜故。喜即喜受。無一心中二受俱行故。無樂受不可喜樂更互現前說具五支及四支故。有說。無有心受樂根。三靜慮中說樂支者。皆是身受所攝樂根。若爾何故有契經說云何樂根謂順樂觸力所引生身心樂受。有餘於此增益心言。諸部經中唯說身故。又第三定所立樂支。契經自說為身所受樂故。若謂於此說意為身此說身名為有何德。又第四定輕安倍增而不說彼[1]有樂支故。若謂輕安要順樂受方名為樂。第三靜慮輕安順樂應是樂支。若謂彼輕安為行捨所損。不爾。行捨增輕安故。又彼輕安勝前二故。又契經說。若於爾時諸聖弟子於離生喜身作證具足住。彼於爾時已斷五法修習五法皆得圓滿。廣說乃至。何等名為所修五法。一歡二喜三輕安四樂五三摩地此[2]經輕安與樂別說故初[3]二樂非即輕安。若言定中寧有身識有亦無失。許在定中有輕安風勝定所起順生樂受遍觸身故。若謂外散故應失壞定者。無如是失。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若謂起身識應名出定者。此難不然。由前因故。若謂依止欲界身根不應得生色界觸識緣輕安識許生無過。若爾正在無漏定中觸及身識應成無漏。勿所立支少分有漏少分無漏成違理失。無違理失。所以者何。許說身輕安是覺支攝故。若謂順彼故說覺支無漏亦應許如是說。若謂許說便違契經。如契經言。諸所有眼乃至廣說。此經中說十五界全皆有漏故。無違經過。此約餘觸及餘身識密意說故。如何無漏靜慮現前。少支有漏少支無漏。起不俱時斯有何失。若謂喜樂不俱起故應無五支及四支理。此亦無過。約容有說有喜樂支。如有尋伺。若謂尋伺亦許俱起於不俱起為喻不成。此非不成。心之麁細互相違故不應俱起。又於不俱起不能說過故。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減二三四立第二等。即由此理初說五支。擬漸離前建立後故。無漸減故不說想等。或應說何故初唯立五支。若謂此五資初定勝故立為支。此不應理。念慧能資勝尋伺故。雖有一類作如是說。然非古昔諸軌範師共施設故。應審思擇。應說何法名內等淨。此定遠離尋伺鼓動相續清淨轉名為內等淨。若有尋伺鼓動相續不清淨轉如[4]河有浪。若爾此應無有別體。如何許有十一實事。是故應說。此即信根。謂若證得第二靜慮則於定地亦可離中有深信生名內等淨。[5]信是淨相故立淨名。離外均流故名內等。淨而內等故立內等淨名。有餘師言。此內等淨等持尋伺皆無別體。若無別體心所應不成。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雖有此理非我所宗。如上所言。喜即喜受。以何為證知決定然。汝等豈言喜非喜受。如餘部許。我亦許然。餘部云何許非喜受。謂別有喜是心所法。三定中樂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體各異。非三定樂可名喜受。二阿笈摩分明證故。如辯顛倒契經中說。[6]漸無餘滅憂等五根。第三定中無餘滅喜。於第四定無餘滅樂。又餘經說第四靜慮斷樂斷苦先喜憂沒。故第三定必無喜根由此喜受是喜非樂。如是所說諸靜慮支。染靜慮中為皆有不。不爾。[7]云何。頌曰。
 
 染如次從初  無喜樂內淨
 正念慧捨念  餘說無安捨
 
[0147c12] 論曰。如上所說諸靜慮支。染靜慮中非皆具有。且有一類隨相說言。初染中無離生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故。第二染中無內等淨。彼為煩惱所擾濁故。第三染中無正念慧。彼為染樂所迷亂故。第四染中無捨念淨。彼為煩惱所染污故。有餘師說。初二染中但無輕安。後二染中但無行捨。大善攝故。契經中說三定有動第四不動。依何義說。頌曰。
 
 第四名不動  離八災患故
 八者謂尋伺  四受入出息
 
[0147c23] 論曰。下三靜慮名有動者。有災患故。第四靜慮名不動者。無災患故。災患有八。其八者何。尋伺四受入息出息。此八災患第四都無。故佛世尊說為不動。然契經說第四靜慮不為尋伺喜樂所動。有餘師說。第四靜慮如密室燈照而無動。如定靜慮所有諸受生亦爾不。不爾。云何。頌曰。
 
 生靜慮從初  有喜樂捨受
 及喜捨樂捨  唯捨受如次
 
[0148a03] 論曰。生靜慮中初有三受。一喜受。意識相應二樂受。三識相應。三捨受。四識相應。第二有二。謂喜與捨。意識相應。無有樂受。無餘識故。心悅麁故。第三有二。謂樂與捨。意識相應。第四有一。謂唯捨受。意識相應。是謂定生受有差別。上三靜慮無三識身及無尋伺。如何生彼能見聞觸及起表業。非生彼地無眼識等。但非彼繫。所以者何。頌曰。
 
 生上三靜慮  起三識表心
 皆初靜慮攝  唯無覆無記
 
[0148a14] 論曰。生上三地起三識身及發表心皆初定繫。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見聞觸及發表。此四唯是無覆無記。不起下染已離染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如是別釋靜慮事[1]已。淨等等至初得云何。頌曰。
 
 全不成而得  淨由離染生
 無漏由離染  染由生及退
 
[0148a21] 論曰。八本等至隨其所應若全不成而獲得者。淨由離染及由受生。謂在下地離下地染。及從上地生自地時。下七皆然。有頂不爾。唯由離染無由生故。遮何故說全不成言。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順決擇分等及由退得順退分定。即依此義作是問言。頗有淨定由離染得。由離染捨。由退由生。為問亦爾。曰有。謂順退分。且初靜慮順退分攝。離欲染時得。離自染時捨。退離自染得。退離欲染捨。從上生自得。從自生下捨。餘地所攝應如理思。無漏但由離染故得。謂聖離下染得上地無漏。此亦但據全不成者。若先已成餘時亦得。謂盡智位得無學道。於練根時得學無學。餘加行及退皆如理應思。豈不由入正[2]性離生亦名初[3]得無漏等至。此非決定。以次第者爾時未得根本定故。此中但論決定得者染由受生及退故得。謂上地沒生下地時得下地染。及於此地離染退時得此地染。何等至後生幾等至。頌曰。
 
 無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淨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淨染  并下一地淨
 死淨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0148b16] 論曰。無漏次生自上下善。善言具攝淨及無漏。然於上下各至第三。遠故無能超生第四。故於無漏七等至中從初靜慮無間生六。謂自二三各淨無漏。無所有處無間生七。謂自下六上地唯淨。第二靜慮無間生八。謂自上六并下地二。識無邊處無間生九。謂自下六并上地三。第三四空無間生十。謂上下八并自地二。類智無間能生無色。法智不然。依緣下故。從淨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故。有頂淨無間生六。謂自淨染下淨無漏。從初靜慮無間生七。無所有八。第二定九。識處生十。餘生十一。從染等至生自淨染并生次下一地淨定。謂為自地煩惱所逼於下淨定亦生尊重故有從染生次下淨。若於染淨能正了知可能從染轉生下淨。非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從染生淨。先願力故。謂先願言。寧得下淨不須上染。先願勢力隨相續轉。故後從染生下淨定。如先立願方趣睡眠至所期時便能覺寤。無漏與染必不相生。淨俱相生故三有別。如是所說淨染生染但約在定淨及染說。若生淨染生染不然。謂命終時從生得淨一一無間生一切染。若從生染一一無間能生自地一切下染。不生上者未離下故。所言從淨生無漏者。為一切種皆能生[*]耶。不爾。云何。頌曰。
 
 淨定有四種  謂即順退分
 順住順勝進  順決擇分攝
 如次順煩惱  自上地無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4]一
 
[0148c17] 論曰。諸淨等至總有四種。一順退分攝。二順住分攝。三順勝進分攝。四順決擇分攝。地各有四。有頂唯三。由彼更無上地可趣故。彼地無有順勝進分攝。於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無漏。所以者何。由此四種有如是相。順退分能順煩惱。順住分能順自地順勝進分能順上地。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諸無漏唯從此生。此四相望互相生者。初能生二。謂順退住。第二生三。除順決擇。第三生三。除順退分。第四生一。謂自非餘。如上所言淨及無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頌曰。
 
 二類定順逆  均間次及超
 至間超為成  三洲利無學
 
[0149a02] 論曰。本善等至分為二類。一者有漏。二者無漏。往上名順。還下名逆。同類名均異類名間。相隣名次。越一名超。謂觀行者修超定時。先於有漏八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次於無漏七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次於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現前數習。次於有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次於無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是名修習超加行滿。後於有漏無漏[1]等至順逆間超名超定成。此中超者唯能超一。遠故無能超入第四。修超等至唯人三洲。不時解脫諸阿羅漢。定自在故。無煩惱故。時解脫者雖無煩惱定不自在。諸見至者雖定自在有餘煩惱。故皆不能修超等至。此諸等至依何身[2]起。頌曰。
 
 諸定依自下  非上無用故
 唯生有頂聖  起下盡餘惑
 
[0149a18] 論曰。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無容起下。上地起下無所用故。自有勝定故。下勢力劣故。已棄捨故。可厭毀故。總相雖然若委細說。聖生有頂必起無漏無所有處。為盡自地所餘煩惱。自無聖道欣樂起故。唯無所有最隣近故。起彼現前盡餘煩惱。此諸等至緣何境生。頌曰。
 
 味定緣自繫  淨無漏遍緣
 根本善無色  不緣下有漏
 
[0149a27] 論曰。味定但緣自地有漏。必無緣下。已離染故。亦不緣上。愛地別故。不緣無漏。應成善故。淨及無漏俱能遍緣自上下地有為無為。皆為境故。有差別者。無記無為非無漏境。根本地攝善無色定不緣下地諸有漏法。自上地法無不能緣。雖亦能緣下地無漏緣類智品道不緣法智品。亦不能緣下地法滅。無色近分亦緣下地。彼無間道必緣下故。味淨無漏三等至中。何等力能斷諸煩惱。頌曰。
 
 無漏能斷惑  及諸淨近分
 
[0149b09] 論曰。諸無漏定皆能斷惑。本淨尚無能。況諸染能斷。不能斷下。已離染故。不能斷自自所縛故。不能斷上。以勝己故。若淨近分亦能斷惑。以皆能斷次下地故。中間攝淨亦不能斷。近分有幾。何受相應。於味等三為皆具不。頌曰。
 
 近分八捨淨  初亦聖[3]惑三
 
[0149b16] 論曰。諸近分定亦有八種。與八根本為入門故。一切唯一捨受相應。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怖故。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皆無有味。離染道故。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未起根本。亦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中間靜慮與諸近分。為無別義為亦有殊。義亦有殊。謂諸近分為離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復有別義頌曰。
 
 中靜慮無尋  具三唯捨受
 
[0149b26] 論曰。初本近分尋伺相應。上七定中皆無尋伺。唯中靜慮有伺無尋。故彼勝初未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由此上無中間靜慮。一地升降無如此故。此定具有味等三種。以有勝德可愛味故。同諸近分唯捨相應。非喜相應功用轉故。由此說是苦通行攝。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已說等至。云何等持。經說等持總有三種。一有尋有伺。二無尋唯伺。三無尋無伺。其相云何。頌曰。
 
 初下有尋伺  中唯伺上無
 
[0149c08] 論曰。有尋有伺三摩地者。謂與尋伺相應等持。此初靜慮及未至攝。無尋唯伺三摩地者。謂唯與伺相應等持。此即靜慮中間地攝。無尋無伺三摩地者。謂非尋伺相應等持。此從第二靜慮近分乃至非想非非想攝。契經復說三種等持。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其相云何。頌曰。
 
 空謂空非我  無相謂滅四
 無願謂餘十  諦行相相應
 此通淨無漏  無漏三脫門
 
[0149c18] 論曰。空三摩地。謂空非我二種行相相應等持。無相三摩地。謂緣滅諦四種行相相應等持。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緣彼三摩地得無相名。十相者何。謂色等五男女二種三有為相。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諦十種行相相應等持。非常苦因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故。能緣彼定得無願名。皆為超過現所對故。空非我相非所厭捨。以與涅槃相相似故。此三各二種。謂淨及無漏。世出世間等持別故。世間攝者通十一地。出世攝者唯通九地。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契經復說三重等持。一空空。二無願無願。三無相無相。其相云何。頌曰。
 
 重二緣無學  取空非常相
 後緣無相定  非擇滅為靜
 有漏人不時  離上七近分
 
[0150a05] 論曰。此三等持緣前空等取空等相故立空空等名。空空等持緣前無學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順厭勝非我故。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無漏相故不取道等為厭捨故。無相無相即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以無漏法無擇滅故。但取靜相非滅妙離。濫非常滅故。是無記性故。非離繫果故。此三等持唯是有漏。厭聖道故。無漏不然。唯三洲人不時解脫能起如是重三摩地。依十一地。除七近分。謂欲未至八本中間。契經復說四修等持。一為住現法樂。二為得勝知見。三為得分別慧。四為諸漏永盡修三摩地。其相云何。頌曰。
 
 為得現法樂  修諸善靜慮
 為得勝知見  修淨天眼通
 為得分別慧  修諸加行善
 為得諸漏盡  修金剛喻定
 
[0150a23] 論曰。如契經說。有修等持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得現樂住。乃至廣說。善言通攝淨及無漏。修諸善靜慮得住現法樂。而經但說初靜慮者。舉初顯後。理實通餘。不言為住後法樂者。以後法樂非定住故。謂或退墮或上受生或般涅槃便不住故。若依諸定修天眼通。便能獲得殊勝知見。若修三界諸加行善及無漏善得分別慧。若修金剛喻定便得諸漏永盡。[1]理實修此通依諸地而契經但說第[2]四靜慮者。傳說。世尊依自說故。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定品第八之二
 
[0150b12] 如是已說所依止定。當辯依定所起功德。諸功德中先辯無量。頌曰。
 
 無量有四種  對治瞋等故
 慈悲無瞋性  喜喜捨無貪
 此行相如次  與樂及拔苦
 欣慰有情等  緣欲界有情
 喜初二靜慮  餘六或五十
 不能斷諸惑  人起定成三
 
[0150b20] 論曰。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此何緣故唯有四種。對治四種多行障故。何謂四障。謂諸瞋害不欣慰欲貪瞋。治此如次建立慈等。不淨與捨俱治欲貪。斯有何別。毘婆沙說。欲貪有二。一色二婬。不淨與捨[3]如次能治。理實不淨能治婬貪。餘親友貪捨能對治。四中初二體是無瞋。理實應言悲是不害。喜則喜受。捨即無貪。若并眷屬五蘊為體。若捨無貪性如何能治瞋。此所治瞋貪所引故。理實應用二法為體。此四無量行相別者。云何當令諸有情類得如是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云何當令諸有情類離如是苦。如是思愴入悲等至。諸有情類得樂離苦豈不快哉。如是思惟入喜等至。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親怨。如是思惟入捨等至。此四無量不能令他實得樂等。寧非顛倒。願欲令彼得樂等故。或[4]阿世耶無顛倒故。與勝解[5]想相應起故。設是顛倒復有何失。若應非善理則不然。此與善根相應起故。若應引惡理亦不然。由此力能治瞋等故。此緣欲界一切有情。能治緣彼瞋等障故。然契經說修習慈等思惟一方一切世界。此經舉器以顯器中。第三但[6]依初二靜慮。喜受攝故。餘定地無。所餘三種通依六地。謂四靜慮未至中[7]間。或有欲令唯依五地。謂除未至。是容豫德。已離欲者方能起故。或有欲令此四無量隨其所應通依十地。謂欲四本近分中間。此意欲令定不定地根本加行皆無量攝前雖說此能治四障而不能令諸惑得斷。有漏根本靜慮攝故。勝解作意相應起故。遍緣一切有情境故。此加行位制伏瞋等。或此能令已斷更遠故。前說此能治四障。謂欲未至亦有慈等。似所修成根本無量。由此制伏瞋等障已引斷道生能斷諸惑。諸惑斷已離染位中。方得根本四種無量。於此後位雖遇強緣而非瞋等之所蔽伏。初習業位云何修慈。謂先思惟自所受樂。或聞說佛菩薩聲聞及獨覺等所受快樂。便作是念。願諸有情一切等受如是快樂。若彼本來煩惱增盛不能如是平等運心應於有情分為三品。所謂親友處中怨讐。親復分三。謂上中下。中品唯一。怨亦分三謂下中上。總成七品。分品別已。先於上親發起真誠與樂勝解。此願成已。於中下親亦漸次修如是勝解。於親三品得平等已。次於中品下中上怨亦漸次修如是勝解。由數習力能於上怨起與樂願與上親等。修此勝解既得無退。次於所緣漸修令廣。謂漸運想思惟一邑一國一方一切世界。與樂行相無不遍滿。是為修習慈無量成。若於有情樂求德者能修慈定令速疾成。非於有情樂求失者。以斷善者有德可錄。麟喻獨覺有失可取。先福罪果現可見故。修悲喜法准此應知。謂觀有情沒眾苦海。便願令彼皆得解脫。及想有情得樂離苦。便深欣慰實為樂哉。修捨最初從處中起漸次乃至能於上親起平等心與處中等。此四無量人起非餘。隨得一時必成三種。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故。已辯無量。次辯解脫。頌曰。
 
 解脫有八種  前三無貪性
 二二一一定  四無色定善
 滅受想解脫  微微無間生
 由自地淨[1]心  及下無漏出
 三境欲可見  四境類品道
 [2]自上苦集滅  非擇滅虛空
 
[0151b01] 論曰。[3]解脫有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無色定為次四解脫。滅受想定為第八解脫。八中前三無貪為性。近治貪故。然契經中說想觀者。想觀增故。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脫清淨相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三并助伴皆五蘊性。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第三解脫依後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餘地亦有相似解脫而不建立。非增上故。次四解脫如其次第以四無色定善為性。非無記染。非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彼散善者。如命終心。有說。餘時亦有散善。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無間不然。以緣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脫故。然於餘處多分唯說彼根本地名解脫者。以近分中非全分故。第八解脫即滅盡定。彼自性等如先已說。厭背受想而起此故。或總厭背有所緣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有說。由此解脫定障。微微心後此定現前。前對想心已名微細。此更微細故曰微微。次如是心入滅盡定。從滅定出或起有頂淨定心或即能起無所有處無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漏。通從有漏無漏心出。八中前三唯以欲界色處為境。有差別者。二境可憎。一境可愛。次四解脫各以自上苦集滅諦及一切地類智品道。彼非擇滅及與虛空為所緣境。第三靜慮寧無解脫。第[4]三定中無色貪故。自地妙樂所動亂故。行者何緣修淨解脫。為欲令心暫欣悅故。前不淨觀令心沈慼。今修淨觀策發令欣。或為審知自堪能故。謂前所修不淨解脫為成不成。若觀淨相煩惱不起。彼方成故。由二緣故。諸瑜伽師修解脫等。一為諸惑已斷更遠。二為於定得勝自在故能引起無諍等德及聖神通。由此便能轉變諸事起留捨等種種作用。何故經中第三第八說身作證非餘六[5]邪。以於八中此二勝故。於二界中各在邊故。已辯解脫。次辯勝處。頌曰。
 
 勝處有八種  [6]二如初解脫
 次二如第二  後四如第三
 
[0151c14] 論曰。勝處有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青黃赤白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若爾八勝處何殊三解脫。前修解脫唯能棄背。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已辯勝處。次辯遍處。頌曰。
 
 遍處有十種  八如淨解脫
 後二淨無色  緣自地四蘊
 
[0151c24] 論曰。遍處有十。謂周遍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空與識二無邊處。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故名遍處。十中前八如淨解脫。謂八自性皆是無貪。若并助伴五蘊為性。依第四靜慮緣欲可見色。有餘師說。唯風遍處緣所觸中風界為境。後二遍處如次空識。二淨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解脫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諸遍處。以後後起勝前前故。此解脫等三門功德。為由何得。依何身起。頌曰。
 
 滅定如先辯  餘皆通二得
 無色依三界  餘唯人趣起
 
[0152a08] 論曰。第八解脫如先已辯。以即是前滅盡定故。餘解脫等通由二得。謂由離染及加行得。以有曾習未曾習故。四無色解脫二無色遍處。一一通依三界身起。餘唯人起。由教力故。異生及聖皆能現起。諸有生在色無色界起靜慮無色。由何等別緣。頌曰。
 
 [1]二界由因業  能起無色定
 色界起靜慮  亦由法爾力
 
[0152a16] 論曰。生上二界總由三緣。能進引生色無色定。一由因力。謂於先時近及數修為起因故。二由業力。謂先曾造感上地生順後受業。彼業異熟將起現前。勢力能令進起彼定。以若未離下地煩惱必定無容生上地故。三法爾力。謂器世界將欲壞時。下地有情法爾能起上地靜慮。以於此位所有善法由法[2]爾力皆增盛故。諸有生在上二界中起無色定。由因業力非法爾力。無雲等天不為三災之所壞故。生在色界起靜慮時。由上二緣及法爾力。若生欲界起上定時。一一應知。[3]皆由教力。前來分別種種法門。皆為弘持世尊正法。何謂正法。當住幾時。頌曰。
 
 佛正法有二  謂教證為體
 有持說行者  此便住世間
 
[0152b03] 論曰。世尊正法體有二種。一教二證。教謂契經調伏對法。證謂[*]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說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故隨三人住世時量。應知正法住爾所時。聖教總言唯住千載。有釋證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時復過於此。此論依攝阿毘達磨。為依何理釋對法[*]耶。頌曰。
 
 [4]迦濕彌羅議理成  我多依彼釋對法
 少有貶量為我失  判法正理在[5]牟尼
 
[0152b13] 論曰。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議阿毘達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釋對法宗。少有貶量為我過失。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諸如來大聖弟子。
 
 大師世眼久已[6]閉  堪為證者多散滅
 不見真理無制人  由鄙尋思亂聖教
 自覺已歸勝寂靜  持彼教者多隨滅
 世無依怙喪眾德  無鉤制惑隨意轉
 既知如來正法壽  漸次淪亡如至喉
 是諸煩惱力增時  應求解脫勿放逸
 
破執我品第九之一
 
[0152b24] 越此依餘豈無解脫。理必無有。所以者何。虛妄我執所迷亂故。謂此法外諸所執我。非即於蘊相續假立執有真實離蘊我故。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以何為證。知諸我名唯召蘊相續非別[7]目我體。於彼所計離蘊我中無有真實現比量故。謂若我體別有實物如餘有法。若無障緣。應現量得如六境意。或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現見。雖有眾緣由闕別緣果便非有不闕便有。如種生[8]芽。如是亦見雖有現境作意等緣而諸盲聾不盲聾等識不起。[9]起定知別緣有闕不闕。此別緣者即眼等根。如是名為色根比量。於離蘊我二量都無。由此證知無真我體。然[10]犢子部執有補特伽羅其體與蘊不一不異。此應思擇為實為假。實有假有相別云何。別有事物是實有相。如色聲等。但有聚集是假有相。如乳酪等。[11]許實[*]許假各有何失。體若是實應與蘊異。有別性故。如別別蘊。又有實體必應有因。或應是無為。便同外道見。又應無用。徒執實有。體若是假便同我說。非我所立補特伽羅如仁所徵實有假有。但可依內現在世攝[12]有執受諸蘊立補特伽羅。如是謬言於義未顯。我猶不了如何名依。若攬諸蘊是此依義。既攬諸蘊成補特伽羅則補特伽羅應成假有。如乳酪等攬色等成。若因諸蘊是此依義。既因諸蘊立補特伽羅則補特伽羅亦[13]同此失。不如是立。所立云何。此如世間依薪立火。如何立火可說依薪。謂非離薪可立有火。而薪與火非異非一。若火異薪薪應不熱。若火與薪一所燒[14]即能燒。如是不離蘊立補特伽羅。然補特伽羅與蘊非異一。若與蘊異體應是常。若與蘊一體應成斷。仁今於此且應定說。何者為火。何者為薪。令我了知火依薪義。何所應說。若說應言所燒是薪能燒是火。此復應說。何者所燒。何者能燒。名薪名火。且世共了。諸不炎熾所然之物名所燒薪。諸有光明極熱炎熾能然之物名能燒火。此能燒然彼物相續令其後後異前前故。此彼雖俱八事為體而緣薪故火方得生。如緣乳酒生於酪酢。故世共說依薪有火。若依此理火則異薪。後火前薪時各別故。若汝所計補特伽羅如火依薪依諸蘊者則定應說緣蘊而生體異諸蘊成無常[1]住。若謂即於炎熾木等煖觸名火餘事名薪。是則火薪俱時而起應成異體。相有異故。應說依義。此既俱生。如何可言依薪立火。謂非此火用薪為因。各從自因俱時生故。亦[2]非此火名因薪立。以立火名因煖觸故。若謂所說火依薪言為顯俱生或依止義。是則應許補特伽羅與蘊俱生或依止蘊。已分明許體與蘊異。理則應許若[3]許蘊無。補特伽羅體亦非有。如薪非有火體亦無。而不許然故釋非理。然彼於此自設難言。若火異薪[4]薪應不熱。彼應定說熱體謂何。若彼釋言熱謂煖觸則薪非熱。體相異故。若復釋言熱謂煖合則應異體亦得熱名。以實火名唯[5]目煖觸。餘與煖合皆得熱名。是則分明許薪名熱。雖薪火異而過不成。如何此中舉以為難。若謂木等遍炎熾時說名為薪亦名為火是則應說。依義謂何。補特伽羅與色等蘊定應是一。無理能遮。故彼所言如依薪立火。如是依蘊立補特伽羅。進退推徵理不成立。又彼若[*]許補特伽羅與蘊一異俱不可說。則彼所許三世無為及不可說五種[6]爾焰亦應不可說。以補特伽羅不可說第五及非第五故。又彼施設補特伽羅應更礭陳。為何所託。若言託蘊假義已成。以施設補特伽羅不託補特伽羅故。若言此施設託補特伽羅。如何上言依諸蘊立理則但應說依補特伽羅。既不許然。故唯託蘊。若謂有蘊此則可知故我上言此依蘊立。是則諸色有眼等緣方可了知。故應言依眼等。又且應說。補特伽羅是六識中何識所識。六識所識。所以者何。若於一時眼識識色。因茲知有補特伽羅。說此名為眼識所識。而不可說與色一異。乃至一時意識識法。因茲知有補特伽羅。說此名為意識所識。而不可說與法一異。若爾所計補特伽羅應同乳等唯假施設。謂如眼識識諸色時因此若能知有乳等便說乳等眼識所識。而不可說與色一異。乃至身識[7]說諸觸時。因此若能知有乳等便說乳等身識所識。而不可說與觸一異。勿乳等成四或非四所成。由此應成總依諸蘊假施設有[8]補特伽羅。猶如世間總依色等施設乳等是假非實。又彼所說。若於一時眼識識色。因茲知有補特伽羅。此言何義。為說諸色是了補特伽羅因。為了色時補特伽羅亦可了。若說諸色是了此因然不可言此異色者。是則諸色以眼及明作意等緣為了因故。應不可說色異眼等。若了色時此亦可了為色能了即了此耶。為於此中別有能了。若色能了即能了此則應許此體即是色或唯於色假立於此。或不應有如是分別如是類是色如是類是此。若無如是二種分別如何立有色有補特伽羅。有[9]情必由分別立故。若於此中別有能了了時別故此應異色。如黃異青前異後等。乃至於法徵難亦然。若彼救言如此與色不可定說是一是異。二種能了相望亦然。能了不應是有為攝。若許爾者。便壞自宗。又若實有補特伽羅而不可說色非色者。世尊何故作如是言。色乃至識皆無有我。又彼既許補特伽羅眼識所得。如是眼識於色此俱為緣何起。若緣色起則不應說眼識能了補特伽羅。此非眼識緣。如聲處等故。謂若有識緣此境起。即用此境為所緣緣補特伽羅非眼識緣者。如何可說為眼識所緣。[10]故此定非眼識所了。若眼識起緣此或俱便違經說。以契經中定判識起由二緣故。又契經說。苾芻當知。眼因色緣能生眼識。諸所有眼識皆緣眼色故。又若爾者。補特伽羅應是無常。契經說故。謂契經說。諸因諸緣能生識者皆無常性。若彼遂謂補特伽羅非識所緣。應非所識。若非所識應非所知。若非所知如何立有。若不立有便壞自宗。又若許為六識所識。眼識識故應異聲等。猶如色。耳識識故。應異色等。譬如聲。餘識所識為難[1]准此。又立此為六識所識。便違經說。如契經言。梵志當知。五根行處境界各別。各唯受用自所行處及自境界。非有異根亦能受用異根行處及異境界。五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兼受用五根行處及彼境界。彼依意故。或不應執補特伽羅是五根境。如是便非五識所識。有違宗過。若爾意根境亦應別。如六生喻契經中言。如是六根行處境界各有差別。各別樂求自所行處及自境界。非此中說眼等六根。眼等五根及所生識無有勢力樂見等故。但說眼等增上勢力所引意識名眼等根。獨行意根增上勢力所引意識不能樂求眼等五根所行境界。故此經義無違前失。又世尊說。苾芻當知。吾今為汝具足演說一切所達所知法門。其體是何。謂諸眼色眼識眼觸。眼觸為緣內所生受。或樂或苦不苦不樂。廣說乃至。意觸為緣內所生受。或樂或苦不苦不樂。是名一切所達所知。由此經文決判一切所達知法。唯有爾所。此中無有補特伽羅。故補特伽羅亦應非所識。以慧與識境必同故。諸謂眼見補特伽羅。應知眼根見此所有於見非我謂見我故。彼便蹎墜惡見深坑。故佛經中自決此義。謂唯於諸蘊說補特伽羅。如人契經作如是說。眼及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於中後四是無色蘊。初眼及色名為色蘊。唯由此量說名為人。即於此中隨義差別假立名想。或謂有情不[2]悅意生儒童養者命者生者補特伽羅。亦自稱言我眼見色。復隨世俗說。此具壽有如是名如是種族如是姓類如是飲食如是受樂如是受苦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際。苾芻當知。此唯名想。此唯自稱。但隨世俗假施設有。如是一切無常有為從眾緣生由思所造。世尊恒勅依了義經。此經了義。不應異釋。又薄伽梵告梵志言。我說一切有唯是十二處。若數取趣非是處攝無體理成。若是處攝則不應言是不可說。彼部所誦契經亦言。諸所有眼諸所有色。廣說乃至。苾芻當知。如來齊此施設一切建立一切有自體法。此中無有補特伽羅。如何可說此有實體。頻毘[3]婆羅契經亦說。諸有愚昧無聞異生隨逐假名計為我者。此中無有我我所性。唯有一切眾苦法體將正已生。乃至廣說。有阿羅漢苾芻尼名世羅。為魔王說。
 
 汝[4]墮惡見趣  於空行聚中
 妄執有有情  智者達非有
 如即攬眾分  假想立為車
 世俗立有情  應知攬諸蘊
 
[0154b22] 世尊於雜阿笈摩中為婆羅門婆拕梨說。
 
 婆拕梨諦聽  能解諸結法
 謂依心故染  亦依心故淨
 我實無我性  顛倒故執有
 無有情無我  唯有有因法
 謂十二有支  所攝蘊處界
 審思此一切  無補特伽羅
 既觀內是空  觀外空亦爾
 能修空觀者  亦都不可得
 
[0154c02] 經說。執我有五種失。謂起我見及有情見墮惡見趣。同諸外道。越路而行。於空性中心不悟入不能淨信不能安住不得解脫。聖法於彼不能清淨。此皆非量。所以者何。於我部中曾不誦故。汝宗許是量為部為佛言。若部是量佛非汝師汝非釋子。若佛言者此皆佛言。如何非量。彼謂。此說皆非真佛言。所以者何。我部不誦故。此極非理。非理者何。如是經文諸部皆誦。不違法性及餘契經。而敢於中輒興[5]誹撥我不誦故非真佛言。唯縱兇狂故極非理。又於彼部豈無此經謂一切法皆非我性。若彼意謂補特伽羅與所依法不一不異故說一切法皆非我。既爾應非意識所識。二緣生識經決判故。又於餘經如何會釋。謂契經說。非我計我此中具有想心見倒。計我成倒說於非我。不言於我何煩會釋。非我者何。謂蘊處界。便違前說補特伽羅與色等蘊不一不異。又餘經說。苾芻當知。一切沙門婆羅門等諸[6]有執我等隨觀見。一切唯於五取蘊起。故無依我起於我見。但於非我法妄分別為我。又餘經言。諸有已憶正憶當憶種種宿住。一切唯於五取蘊起。故定無有補特伽羅。若爾何緣此經復說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色等。此經為顯能憶宿生一相續中有種種事。若見實有補特伽羅於過去生能有色等如何非墮起身見失。或應[*]誹撥言無此經。是故此經依總假我言有色等如聚如流。若爾世尊應非一切智。無心心所能知一切法剎那剎那異生滅故。若許有我可能遍知。補特伽羅則應常住。許心滅時此不滅故。如是便越汝所許宗。我等不言佛於一切能頓遍知故名一切智者。但約相續有堪能故。謂得佛名諸蘊相續成就如是殊勝堪能纔作意時於所欲知境無倒智起故名一切智。非於一念能頓遍知。故於此中有如是頌。
 
 由相續有能  如火食一切
 如是一切智  非由頓遍知
 
[0155a12] 如何得知約相續說知一切法非我遍知。說佛世尊有三世故。於何處說。如有頌言。
 
 若過去諸佛  若未來諸佛
 若現在諸佛  皆滅眾生憂
 
[0155a17] 汝宗唯許蘊有三世。非數取趣。故定應爾。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三十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破執我品第九之二
 
[0155a26] 若唯五取蘊名補特伽羅。何故世尊作如是說。吾今為汝說諸重擔取捨重擔荷重擔者。何緣於此佛不應說。不應重擔即名能荷。所以者何。曾未見故。不可說事亦不應說。所以者何。亦未見故。又取重擔應非蘊攝重擔自取曾未見故。然經說愛名取擔者。既即蘊。攝。荷者應然。即於諸蘊立數取趣。然恐謂此補特伽羅是不可說常住實有。故此經後佛自釋言。但隨世俗說此具壽有如是名。乃至廣說。如上所引人經文句。為令了此補特伽羅可說無常非實有性。即五取蘊自相逼害得重擔名。前前剎那引後後故名為荷者。故非實有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定應實有。以契經說諸有撥無化生有情邪見攝故。誰言無有化生有情如佛所言我說有故。謂蘊相續能往後世不由胎卵濕名化生有情。撥此為無故邪見攝。化生諸蘊理實有故。又許此邪見謗補特伽羅。汝等應言。是何所斷。見修所斷。理並不然。補特伽羅非諦攝故。邪見不應修所斷故。若謂經說有一補特伽羅生在世間應非蘊者。亦不應理。此於總中假說一故。如世間說一麻一米一聚一言。或補特伽羅應許有為攝。以契經說生世間故。非此言生如蘊新起。依何義說生在世間。依此今時取別蘊義。如世間說能祠者生記論者生取明論故。又如世說有苾芻生有外道生。取儀式故。或如世說有老者生有病者生。取別位故。佛已遮故此救不成。如勝義空契經中說。有業有異熟。作者不可得。謂能捨此蘊及能續餘蘊。唯除[1]法假。故佛已遮。頗勒具那契經亦說。我終不說有能取者。故定無一補特伽羅能於世間取捨諸蘊。又汝所引祠者等生。其體是何而能喻此。若執是我彼不極成。若心心所彼念念滅新新生故取捨不成。若許是身亦如心等。又如明等與身有異。蘊亦應異補特伽羅。老病二身各與前別。數論轉變如前已遣。故彼所引為喻不成。又許蘊生非數取趣則定許此異蘊及常。又此唯一。蘊體有五。寧不說此與蘊有異。大種有四造色唯一。寧言造色不異大種。是彼宗過。何謂彼宗。諸計造色即大種論。設如彼見應作是質。如諸造色即四大種亦應即五蘊立補特伽羅。若補特伽羅即諸蘊者。世尊何不記命者即身。觀能問者阿世耶故。問者執一內用士夫體實非虛名為命者。依此問佛與身一異。此都無故一異不成。如何與身可記一異。如不可[2]記龜毛[3][革*卬]軟。古昔諸師已解斯結。昔有大德名曰龍軍。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于時有一畢隣陀王。至大德所作如是說。我今來意欲請所疑。然諸沙門性好多語。尊能直答。我當請問。大德受請。王即問言。命者與身為一為異。大德答言。此不應記。王言。豈不先有要耶。今何異言不答所問。大德質曰。我欲問疑。然諸國王性好多語。王能直答。我當發問。王便受教。大德問言。大王宮中諸菴羅樹所生果味為[4]酢為甘。王言。宮中本無此樹。大德復責。先無要耶。今何異言不答所問。王言。宮內此樹既無。寧可答言果味甘[*]酢。大德誨曰。命者亦無。如何可言與身一異。佛何不說命者都無。亦觀問者阿世耶故。問者或於諸蘊相續謂為命者。依之發問。世尊若答命者都無。彼墮邪見故佛不說。彼未能了緣起理故。非受正法器。不為說假有。理必應爾。世尊說故。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有姓筏蹉出家外道。來至我所作是問言。我於世間為有非有。我不為記。所以者何。若記為有違法真理。以一切法皆無我故。若記為無增彼愚惑。彼便謂我先有今無。對執有愚此愚更甚。謂執有我則墮常邊。若執無我便墮斷邊。此二輕重如經廣說。依如是義故有頌[1]曰。
 
 觀為見所傷  及壞諸善業
 故佛說正法  如牝虎銜子
 執真我為有  則為見牙傷
 撥俗我為無  便壞善業子
 
[0156a17] 復說頌曰。
 
 由實命者無  佛不言一異
 恐撥無假我  亦不說都無
 謂蘊相續中  有業果命者
 若說無命者  彼撥此為無
 不說諸蘊中  有假名命者
 由觀發問者  無力解真空
 如是觀筏蹉  意樂差別故
 彼問有無我  佛不答有無
 
[0156a26] 何緣不記世間常等。亦觀問者阿世耶故。問者若執我為世間。我體都無故。四記皆非理。若執生死皆名世間。佛四種記亦皆非理。謂若常者無得涅槃。若是非常便自斷滅不由功力咸得涅槃。若說為常亦非常者定應一分無得涅槃。一分有情自證圓寂。若記非常非非常者則非得涅槃。非不得涅槃。決定相違便成戲論。然依聖道可般涅槃。故四定記皆不應理。如[2]離繫子問雀死生。佛知彼心不為定記。有邊等四亦不記者。以同常等皆有失故。寧知此四義同常等。以有外道名嗢底迦。先問世間有邊等四。復設方便矯問世尊。為諸世間皆由聖道能得出離為一分耶。尊者阿難因告彼曰。汝以此事已問世尊。今復何緣改名重問。故知後四義與前同。復以何緣世尊不記如來死後有等四耶。亦觀問者阿世耶故。問者妄計已解脫我名為如來而發問故。今應詰問計有我者。佛何緣記有現補特伽羅不記如來死後亦有。彼言恐有墮常失故。若爾何緣佛記慈氏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及記弟子身壞命終某甲今時已生某處。此豈非有墮常過失。若佛先見補特伽羅彼涅槃已便不復見以不知故不記有者則撥大師具一切智。或應許不記由我體都無。若謂世尊見而不說則有離蘊及常住過。若見非見俱不可說則應漸言不可說佛是一切智。非一切智。若謂實有補特伽羅。以契經言[3]諦故住故定執無我者墮惡見處故。此不成證。彼經亦說定執有我者墮惡見處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執我有無俱邊見攝。如次墮在常斷邊故。彼師所說深為應理。以執有我則墮常邊。若執無我便墮斷邊。前筏蹉經分明說故。若定無有補特伽羅[4]為說阿誰流轉生死。不應生死自流轉故。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諸有情無明所覆貪愛所繫馳流生死故應定有補特伽羅。此復如何流轉生死。由捨前蘊取後蘊故。如是義宗前已徵遣。如燎[5]原火雖剎那滅而由相續說有流轉。如是蘊聚假說有情。愛取為緣流轉生死。若唯有蘊。何故世尊作如是說。今我於昔為世導師名為妙眼。此說何咎。蘊各異故。若爾是何物。謂補特伽羅。昔我即今體應常住。故說今我昔為師言。顯昔與今是一相續。如言此火曾燒彼事。若謂決定有真實我則應唯佛能明了觀。觀已應生堅固我執。從斯我執我所執生。從此應生我我所愛。故薄伽梵作如是言。若執有我便執我所。執我所故。於諸蘊中便復發生我我所愛。薩迦耶見我愛所縛則為謗佛。去解脫遠。若謂於我不起我愛。此言無義。所以者何。於非我中橫計為我。容起我愛。非實我中。如是所言無理為證。故彼於佛真聖教中無有因緣起見瘡皰。如是一類執有不可說補特伽羅。復有一類總撥一切法體皆非有。外道執有別真我性。此等一切見不如理。皆不能免無解脫過。若一切類我體都無。剎那滅心於曾所受久相似境何能憶知。如是憶知從相續內念境想類心差別生。且初憶念為從何等心差別無間生。從有緣彼作意相似相屬想等不為依止差別愁憂散亂等緣損壞功[1]德心差別起。雖有如是作意等緣。若無彼類心差別者則無堪能修此憶念。雖有彼類心差別因若無如是緣亦無能修理。要具二種方可能修。諸憶念生但由於此。不見離此有功能故。如何異心見後異心能憶。非天授心曾所見境後祠授心有憶念理。此難非理。不相屬故。謂彼二心互不相屬。非如一相續有因果性故。我等不言異心見境異心能憶。相續一故。然從過去緣彼境心引起今時能憶念識。謂如前說。相續轉變差別力故。生念何失。由此憶念力有後記知生。我體既無孰為能憶。能憶是何義。由念能取境。此取境豈異念。雖不異念但由作者。作者即是前說念因。謂彼類心差別。然世間所言制怛羅能憶。此於蘊相續立制怛羅名。從先見心後憶念起。依如是理說彼能憶。我體若無是誰之念。為依何義說第六聲。此第六聲依屬主義。如何物屬何主。此如牛等屬制怛羅。彼如何為牛主。謂依彼彼所乘[2]所搆[*]所役等中彼得自在。欲於何所驅役於念。而勤方便尋求念主。於所念境。驅役於念。役念為何。[3]謂令念起。奇哉自在起無理言。寧為此生而驅役此。又我於念如何驅役。為令念起。為令念行。念無行故但應[4]念起。則因名主。果名能屬。由因增上令果得生。故因名主。果於生時是因所有故名能屬。即生念因足為念主。何勞立我為念主耶。即諸行聚一類相續。世共施設制怛羅牛。立制怛羅名為牛主。是牛相續於異方生變異生因故名為主。此中無一實制怛羅亦無實牛。但假施設。故言牛主。亦不離因。憶念既爾。記知亦然。如辯憶知熟為能了誰之識等亦應例釋。且識因緣與前別者。謂根境等。如應當知。有作是言。決定有我。事用必待事用者故。謂諸事用待事用者。如天授行必待天授。行是事用。天授名者。如是識等所有事用。必待所依能了等者。今應詰彼。天授謂何。若是實我此如先破。若假士夫體非一物。於諸行相續假立此名故。如天授能行識能了亦爾。依何理說天授能行。謂於剎那生滅諸行不異相續立天授名。愚夫於中執為一體。為自相續異處生因。異處生名行。因即名行者。依此理說天授能行。如焰及聲異處相續。世依此說焰聲能行。如是天授身能為識因故。世間亦謂[5]天授能了。然諸聖者為順世間言說理故。亦作是說。經說諸識能了所緣。識於所緣為何所作。都無所作但[6]以境生。如果酬因。雖無所作而似因起說名酬因。如是識生雖無所作而似境故說名了境。如何似境。謂帶彼相。是故諸識雖亦託根生不名了根。但名為了境。或識於境相續生時。前識為因引後識起說識能了亦無有失。世間於因說作者故。如世間說鍾鼓能鳴。或如燈能行識能了亦爾。為依何理說燈能行。焰相續中假立燈號。燈於異處相續生時。說為燈行。無別行者。如是心相續假立識名。於異境生時說名能了。或如色有色生色住。此中無別有生住者。說識能了理亦應然。若後識生從識非我。何緣[7]從識不恒似前。及不定次生如芽莖葉等。有為皆有住異相故。謂諸有為自性法爾微細相續後必異前。若異此者縱意入定。身心相續相似而生。後念與初無差別故。不應最後念自然從定出。諸心相續亦有定次。若此心次彼心應生。於此心後彼必生故。亦有少分行相等心方能相生。種[8]性別故。如女心無間起嚴污身心。或起彼夫彼子心等。後時從此諸心相續轉變差別還生女心。如是女心於後所起嚴污心等有生功能。異此無功能。由種[9]性別故。女心無間容起多心。然多心中若先數起。明了近起。先起非餘。由如是心修力強故。唯除將起位身外緣差別。諸有修力最強盛者。寧不恒時生於自果。由此心有住異相故。此住異相於別修果相續生中最隨順故。諸心品類次第相生因緣方隅我已略說。委悉了達唯在世尊。一切法中智自在故。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於一孔雀輪  一切種因相
 非餘智境界  唯一切智知
 
[0157c25] 色差別因尚為難了。況心心所諸無色法因緣差別可易了知。一類外道作如是執。諸心生時皆從於我。前之二難於彼最切。若諸心生皆從我者。何緣後識不恒似前。及不定次生如芽莖葉等。若謂由待意合差別有異識生理定不然。我與餘合非極成故。又二物合有分限故。謂彼自類釋合相言非至為先後至名合。我與意合應有分限。意移轉故我應移轉。或應與意俱有壞滅。若謂一分合理定不然。於一我體中無別分故。設許有合我體既常。意無別異。合寧有別。若待別[1]學為難亦同。謂覺因何得有差別。若待行別我意合者則應但心待行差別能生異識。何用我為。我於識生都無有用。而言諸識皆從我生。如藥事成能除痼疾誑醫矯說普莎訶言。若謂此二由我故有此但有言無理為證。若謂此二我為所依如誰與誰為所依義。非心與行如畫如果我為能持如[2]壁如器。如是便有更相礙失。及有或時別住失故。非如[*]壁器我為彼依。若爾如何。此但如地能為香等四物所依。彼如是言證成無我。故我於此[3]深生喜慰。如世間地不離香等。我亦應爾。非離心行。誰能了地離於香等。但於香等聚集差別。世俗流布立以地名。我亦應然。但於心等諸蘊差別。假立我名。若離香等無別有地如何說言地有香等。為顯地體有香等別。故即於地說有香等。令他了達是此非餘。如世間言木像身等。又若有我待行差別。何不俱時生一切智。若時此行功用最強。此能遮餘令不生果。寧從強者果不恒生。答此如前修力道理許行非常漸變異故。若爾計我則為唐捐。行力[4]令心差別生故。彼行此修體無異故。必定應信我體實有以有念等德句義故。德必依止實句義故。念等依餘理不成故。此證非理。不極成故。謂說念等德句義攝體皆非實義不極成。許有別體皆名實故。經說六實物名沙門果故。彼依實我理亦不成。依義如前已遮遣故。由此所立但有虛言。若我實無為何造業。為我當受苦樂果故。我體是何。謂我執境。何名我執境。謂諸蘊相續。云何知然。貪愛彼故。與白等覺同處起故。謂世有言。我白我黑。我老我少。我瘦我肥。現見世間緣白等覺與計我執同處而生。非所計我有此差別。故知我執但緣諸蘊。以身於我有防護恩。故亦於身假說為我。如言臣等即是我身。於有恩中實假說我。而諸我執所取不然。若許緣身亦起我執。寧無我執緣他身起。他與我執不相屬故。謂若身若心與我執相屬。此我執起緣彼非餘。無始時來如是習故。相屬謂何。謂因[5]起性。若無我體誰之我執。此前已釋。寧復重來。謂我於前已作是說。為依何義說第六聲。乃至[6]辨因為果所屬。若爾我執以何為因。謂無始來我執[7]熏習。緣自相續有垢染心。我體若無誰有苦樂。若依於此有苦樂生。即說名為此有苦樂。如林有果及樹有花。苦樂依何。謂內六處。隨其所起說為彼依。若我實無誰能作業誰能受果。作受何義。作謂能作。受謂受者。此但易名。未顯其義。辯法相者釋此相言。能自在為名為作者。能領業果得受者名。現見世間。於此事業若得自在名為能作。如見天授於浴食行得自在故名浴等者。此中汝等說何天授。若說實我喻不極成。說蘊便非自在作者。業有三種謂身語意。且起身業必依身心。身心各依自因緣轉。因緣展轉依自因緣。於中無一自在起者。一切有為屬因緣故。汝所執我不待因緣亦無所作。故非自在。由此彼說能自在為名作者。相求不可得。然於諸法生因緣中。若有勝用假名作者。非所執我見有少用故定不應名為作者能生身業勝因者何。謂從憶念引生樂欲。樂欲生尋伺。尋伺生勤勇。勤勇生風。風起身業。汝所執我此中何用。故於身業我非作者。語意業起類此應思。我復云何能領業果。若謂於果我能了別。此定不然。我於了別都無有用。於前分別生識因中已遮遣故。若實無我。如何不依諸非情處罪福生長。彼非[8]愛等所依止故。唯內六處是彼所依。我非彼依如前已說。若實無我業已滅壞。云何復能生未來果。設有實我業已滅壞。復云何能生未來果。從依止我法非法生。如誰依誰。此前已破。故法非法不應依我。然聖教中不作是說。從已壞業未來果生。若爾從何。從業相續轉變差別。如種生果。如世間說果從種生。然果不隨已壞種起。亦非從種無間即生。若爾從何。[9]從種相續轉變差別果方得生。謂種次生芽莖葉等。花為最後方引果生。若爾何言從種生果。由種展轉引起花中生果功能故作是說。若此花內生果功能非種為先所引起者。所生果相應與種別。如是雖言從業生果。而非從彼已壞業生。亦非從業無間生果。但從業相續轉變差別生。何名相續轉變差別。謂業為先後色心起中無間斷名為相續。即此相續後後剎那異前前生名為轉變。即此轉變於最後時有勝功能無間生果勝餘轉變故名差別。如有取識正命終時雖帶眾多感後有業所引熏習。而重近起數習所引明了非餘。如有頌言。
 
 業極重近起  數習先所作
 前前前後熟  輪轉於生死
 
[0159a14] 於此義中有差別者。異熟因所引與異熟果功能。與異熟果已即便謝滅。同類因所引與等流果功能。若染污者對治起時即便謝滅。不染污者般涅槃時方永謝滅。以色心相續爾時永滅故。何緣異熟果。不能招異熟如從種果有別果生。且非譬喻是法皆等。然從種果無別果生。若爾從何。生於後果從後熟變差別所生。謂於後時即前種果遇水土等諸熟變緣。便能引生熟變差別。正生芽位方得種名。未熟變時從當名說。或似種故世說為種。此亦如是。即前異熟遇聞正邪等諸起善惡緣便能引生諸善有漏及諸不善有異熟心。從此引生相續轉變展轉能引轉變差別。從此差別後異熟生。非從餘生。故喻同法。或由別法類此可知。如拘櫞花塗紫礦汁。相續轉變差別為因。後果生時瓤便色赤。從此赤色更不生餘。如是應知。從業異熟更不能引餘異熟生。前來且隨自覺慧境於諸業果略顯麁相。其間異類差別功能諸業所熏相續轉變至彼彼位彼彼果生。唯佛證知非餘境界。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此業此熏習  至此時與果
 一切種定理  離佛無能知
 已善說此淨因道  謂佛至言真法性
 應捨闇盲諸外執  惡見所為求慧眼
 此涅槃宮一廣道  千聖所遊無我性
 諸佛[1]日言光所照  雖開[2]殊眼不能覩
 於此方隅已略說  為開智者慧毒門
 庶各隨己力堪能  遍悟所知成勝業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