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890阅读
  • 9回复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1-10(60卷)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0001a07]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4]司南。[*]司南既准。則群迷革正。指歸既宣。則邪[5]輪輟駕。自釋迦遷暉。六百餘載。時北天竺有五百應真。以為靈燭久潛。神炬落耀。含生昏喪。重[6]夢方始。雖前勝迦栴延撰阿毘曇以拯頹運。而後進之賢尋其宗致。儒[7]墨競構。是非紛[8]拏。故乃澄神玄觀。搜簡法相。造毘婆沙。抑止眾說。或即其殊辯。或標之銓評。理致淵曠。文[9]蹄豔博。西域勝達之士。莫不資之以鏡心。[10]監之以朗識。而冥瀾潛灑。將洽殊方。然理不虛運。弘之由人。大沮渠河西王。天懷遐廓。摽誠冲寄。雖跡纏紛務。而神栖玄境。冉能丘壑。廊[11]舘林野。是使淵叟投竿。巖逸來庭。息心昇堂。玄[12]客入室。誠詣既著。理感不期。有沙門道泰。才敏自天。冲氣疏朗。關博奇趣。遠參異言。往以漢土。方等既備。幽宗粗暢。其所未練[13]唯三藏九部。故杖策冒嶮。爰至蔥西。綜[14]攬梵文。義承高旨。并獲[15]胡本十萬餘偈。既達涼境。王即欲令宣譯。然懼環中之固。將或未盡。所以側席虛衿。企[16]囑明勝。天竺沙門浮[17]陀摩。周流敷化。會至涼境。其人開悟淵博。神懷深邃。研味鑽仰。[18]俞不可測。以乙丑歲四月中旬。於涼城內苑閑豫宮寺。請令傳譯理味。沙門智嵩道朗等三百餘人。考文[19]評義。務在本旨。除煩即實。質而不野。王屢迴駕。陶其幽趣。使文當理詣。片言有寄。至丁卯歲七月都訖。合一百卷。會涼[20]域覆沒。淪湮遐境。所出經本。零落殆盡。今涼王信向發中。探練幽趣。故每至新異。悕仰奇聞。更寫已出本六十卷。送至宋臺宣布未聞。庶令日新之美。敞於當時。福祚之興。垂於來葉。挻以微緣。豫參聽末。欣遇之誠。竊不自默。粗[21]例時事。以貽來哲。
 
[0001b11] [22]如來滅後法勝比丘造阿毘曇心四卷。又迦旃延子造阿毘曇。有八犍度凡四十四品。後五百應真造毘婆沙重釋八犍度。當且[23]翻時大卷一百。太武破沮渠已後。零落收拾得六十卷。後人分之作一百一十卷。唯[24]釋三犍度在。五犍度[25]失[26]盡。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一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0001b24] 云何世第一法。何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章及解章義。是中應廣說。優波提舍問曰。誰造此經。答曰。佛世尊。所以然者。諸法性相甚深微妙。[31]唯一切智乃能究盡。問曰。誰問誰答。答曰。或有說者。尊者舍利弗問佛答。復有說者。五百阿羅漢問佛答。復有說者。諸天問佛答。復有說者。化人問佛答。所以者何。諸法性相應當廣說。然無問者。爾時世尊。[32]作化比丘。剃除鬚髮。著僧伽梨。形容端政。彼問佛答。如問眾義經因緣問曰。若然者。何故復言迦旃延子造耶。答曰。彼尊者常好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廣令流布。名稱歸彼故言其造。復有說者。即彼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問曰。向言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能究[33]竟。尊者迦旃延子云何能造。答曰。彼尊者迦旃延子。亦有猛利甚深智慧。善知總相別相。又知文義及前後際。通達三藏。三明六通具八解脫。離三界欲獲得願智。於五百佛所修行立願。願使我於未來世釋迦牟尼佛遺法之中。造阿毘曇經。問曰。若然者。佛阿毘曇何者是耶。答曰。世尊於處處方邑。為化眾生作種種說。彼尊者迦旃延子。於種種說中。立章[34]門造偈頌。制品名作[35]犍度。若說種種不相似義立雜犍度。若說使相立使[36]揵度。若說智相立智犍度。若說業相立業犍度。若說四大相立四大犍度。若說根相立根犍度。若說定相立定犍度。若說見相立見犍度。如法句經。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眾生故種種演說。尊者達摩多羅。於佛滅後種種說中。無常義者立無常品。乃至梵志義者立梵志品。此迦旃延子亦復如是。又諸佛出世盡說三藏。所謂修多羅毘尼阿毘曇。
 
[0001c27] 問曰。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從一智海佛河出故。因大慈心說故。復有說者亦有差別。云何差別。名即差別。所謂此修多羅此毘尼此阿毘曇。復次為分別心名修多羅。為分別戒名為毘尼。為分別慧名阿毘曇。問曰。若然者。修多羅中亦分別戒亦分別慧。毘尼中亦分別心。亦分別慧。阿毘曇中亦分別心。亦分別戒。如是三藏。有何差別。答曰。從多分故。修多羅中多說心法。毘尼中多說戒法。阿毘曇中多說慧法。復次修多羅中。若分別心名修多羅。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慧名阿毘曇。阿毘曇中。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心名修多羅。若分別慧名阿毘曇。毘尼中。若分別慧名阿毘曇。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心名修多羅。如是三藏。是名差別。復次修多羅中應次第求。以何等故。世尊說此。次復說此(如說信佛次應信法是次第求義)。毘尼中。應因緣求。如說此戒緣何事制。阿毘曇中。應以相求。不以次第。復次修多羅依力故說。毘尼依大慈故說。阿毘曇依無畏故說。復次種種雜說名修多羅。廣說戒律名曰毘尼。說總相別相名阿毘曇。復次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名修多羅。已種善根欲令成熟名曰毘尼。善根已熟得正解脫名阿毘曇。復次為初入法名修多羅。已入法中為受持戒名曰毘尼。已受戒者為令正解名阿毘曇。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是名差別。
 
[0002a25] 問曰。彼尊者以何因緣造作此經。答曰。為饒益他故。若有受持讀誦通利說正憶念。無量煩惱及諸惡行不現在前。以此懃修能入法相。譬如有人。欲饒益他於黑闇中。然大燈明。為有目者見種種色。彼尊者亦復如是。為饒益他造作此經。佛亦如是為饒益他說十二部經。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婆伽羅那。四伽[1]他。五優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2]目多伽。九闍陀伽。十毘佛略。十一阿浮陀達[3]摩。十二優[4]婆提舍。所以者何。若有眾生。雖有內因無外緣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若遇外緣則能修行。譬如鉢頭摩分陀利拘物頭優鉢羅華在池水中。日光不照不開不敷不香。日光若照則開敷出香。如闇室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有燈則見。眾生亦然。雖有內因若無外緣。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若遇外緣。則能修習勝進之行。以是緣故。佛說偈言。
 
 譬如闇室中  雖有種種物
 若無燈明照  有目不能見
 若人雖有智  不從他聞法
 是人終不能  分別善惡義
 譬如有目人  因燈見眾色
 有智依多聞  能別善惡義
 多聞能知法  多聞能遠惡
 多聞離無義  多聞得涅槃
 
[0002b22] 佛經亦說。有二因二緣發於正見。一從他聞法。二內正思惟。又說。人有四法甚為希有。一親近善知識。二從他聞法。三內正思惟。四如法修行。又說。若我弟子。一心聽法能斷五蓋。具足修行七覺分法。如佛世尊為饒益他故說十二部經。彼尊者亦復如是。復次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作明。阿毘曇者亦復如是。破無明闇與智慧明。復次欲令無我像得分明故。譬如明鏡照諸色像。若人能以阿毘曇慧。善分別總相別相。無我人像自然顯現。復次為度生死河故。譬如百千那由他眾生。依堅牢船而無所畏。能從此岸到於彼岸。如是百千那由他諸佛世尊。及諸眷屬亦復如是。依阿毘曇船而無所畏。能從此岸到於彼岸。復次為諸修多羅經作燈明故。如人執炬於諸闇中終無所畏。如是行者執阿毘曇炬。於諸修多羅義中而無所畏。復次為觀察善不善無記法故。如善識寶人善別金剛等寶。如是[5]知者。以阿毘曇慧。分別善不善無記法。復次為現阿毘曇人須彌山不傾動故。如須彌山王安住金輪地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如是智者。以阿毘曇慧須彌山。安置於戒金輪地上。四倒邪風不能傾動。復次以三因緣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斷我人故。增益智者。於內外法中一切經論莫若阿毘曇。開覺意者。眾生常眠無有覺時。不知何者是一切遍使何者不遍使。何者自界緣遍使。何者他界緣遍使。何者有漏緣。何者無漏緣。何者有為緣。何者無為緣。云何為攝。云何相應。云何因。云何緣。誰成就。誰不成就。能了知如是等遠近法者。是阿毘曇力。斷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未曾說有我人。於一切處常說無我無人。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問曰。阿毘曇體為何者是耶。答曰。無漏慧根。自體攝一界一入一陰。一界者法界。一入者法入。一陰者行陰若取相應共[6]有攝三界二入五陰。三界者意界[1]識界法界。二入者。意入法入。五陰者色受想行識。又修多羅說。此帝釋長夜其心質直無有諂曲。諸有所問。為了知故不為嬈亂。我當以甚深阿毘曇。恣汝所問。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無漏慧根。又如經說。有梵志姓犢子。其性質直無有諂曲。諸有所問。為了知故不為嬈亂。我當以甚深阿毘曇。恣汝所問。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無漏慧根。復有梵摩瑜婆羅[2]門須跋梵志。亦如上說。如佛告先尼梵志。我法甚深。難解難了難知難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微妙決定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空即無我。而汝計我。汝常長夜有異見異欲異心。以是之故。非汝淺智之所及也。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空三昧也。如說愚人無眼。而與上座智慧比丘論甚深義。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退法是也。如佛告阿難。此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難了難知難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微妙決定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因緣是也。如說此處甚深。所謂緣起。此法離欲寂滅涅槃。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因緣寂[3]靜滅性也。如說諸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此中何者是甚深。一切諸法體性甚深是也。問曰。阿毘曇體。何者是耶。答曰。無漏慧根。以無漏慧根力故。令生處得慧。能受持十二部經。讀誦通利。亦名阿毘曇也。又以無漏慧根力故。能令聞慧知總相別相。又令聞慧建立總相別相。又令聞慧斷自性愚及緣中愚。於法不謬。又以無漏慧根力故。能令思慧。不淨安般念處等。亦名阿毘曇。又以無漏慧根力故。能令修慧。煗頂忍世第一法。亦名阿毘曇。又以如是等慧。令無漏慧根。轉得明淨。名阿毘曇。
 
[0003b06] 問曰。若無漏慧根。是阿毘曇體者。何故此經復名阿毘曇。答曰。阿毘曇具故亦名阿毘曇。如處處經中說。因種種具立種種名。以漏具故說漏。如說七漏。是煩惱。是熾然。是苦惱。實漏有三。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垢具故說垢。如偈說。
 
 女垢梵行  女縛眾生  苦行梵行
 不因水淨
 
[0003b14] 女實非垢。實垢有三。所謂貪瞋癡垢。樂具故說樂。如偈說。
 
 飲食時樂  著衣亦樂  經行山窟
 斯亦復樂
 
[0003b18] 飲食等非樂。實樂者是樂受。使具故說使。如說比丘為色所使為色所繫。色非是使。實使有七。味具說味。如說比丘眼味於色。色是魔鉤。眼非是味。實味是愛。欲具說欲。如說五欲美[4]好能令愛心增長染著。色等非欲。實欲是愛。退具說退。如說時解脫阿羅漢有五因緣退。一者營事勤勞。二者多誦經。三者諍訟。四者遠行。五者長病。非營事等是退。實退是不善隱沒無記法。業具說業。如說比丘有三種意不善業生苦果報。所謂貪恚邪見。貪恚邪見。體非是業。實業有三。謂身口意。報具故說報。如尊者阿泥盧頭說。我以一食施報。七生三十三天。七生波羅柰國。食非生報。生報者是不善。善有漏法。如是等處處經中說。因種種具說種種名。此亦如是。阿毘曇具故說阿毘曇問曰。以何義故名阿毘曇。答曰。尊者和須蜜說。能決定分別十二部經名阿毘曇。復說能覺了十二因緣名阿毘曇復次於四聖諦。能次第得正決定名阿毘曇。復說能解說修習八聖道法。名阿毘曇復說能證涅槃名阿毘曇。尊者婆檀陀說曰。煩惱出要。繫縛解脫。生死涅槃。如是等法。以名味句身。次第撰集。分別解說。名阿毘曇。尊者瞿沙說曰。求解脫者諸所施行。未分別者皆分別之。所謂是苦是苦因。是道是道果。是方便道。是無礙道。是解脫道。是勝進道。是向[5]果道。是得果。名阿毘曇。尊者波奢說曰此智是究竟智。此智是第一智。此智是不謬智。名阿毘曇。阿毘曇人說曰。能種種選擇覺了。證知一切諸法。名阿毘曇。復說法性甚深。能盡其原底。名阿毘曇。復說能淨法眼名阿毘曇。復說顯發幽隱甚深智慧。名阿毘曇。復說若人以阿毘曇慧。分別總相別相。無有人能如法說其過者。名阿毘曇。彌沙塞部說曰。如燈能照名阿毘曇。如說一切照中慧照最上曇摩掘部說曰。此法增上名阿毘曇。如說一切諸法慧為最上。譬喻者說曰。種種諸法涅槃為上。此法次故名阿毘曇。聲論者說曰。阿毘言除棄亦言選擇。除棄者所謂結縛使纏煩惱。選擇者所謂陰入界緣起道品等諸法。復次阿毘言增上慢。如說名增上慢。如說上者名增上者。如說上逸名增上逸。此經增上名阿毘曇。復次阿毘言現前。一切諸善道品等法皆現在前。名阿毘曇。復次阿毘言恭敬。此法尊重可敬。名阿毘曇。此經名智慧基本。問曰。何故名智慧基本。答曰。諸究竟智皆出此經。故名基本。復次此經名安智足處。諸究竟智皆因此經而得成立。是故名安智足處。問曰。此經有何利益。答曰。隨順解脫。隨順無我。斷計我人。顯明無我。發人覺意。出生智慧。除愚癡。斷疑網。得決定。背熾然。向出要。得相續。樂寂靜。止生死輪。隨順空法。到涅槃岸。能斷一切外道異見。於佛法中。能生一切欣樂之心。此經有如是等利。名阿毘曇。
 
[1]阿毘曇毘婆沙雜犍度世第一法品第[2]一
 
[0004a15] 云何世第一法。問曰。何故此經先說世第一法。為順次說為逆次說耶。若順次說者。應先說不淨。[3]次說安般。次說念處。次說七處。善三種觀義煗頂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若逆次說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阿那含果。次說斯陀含果。次說須陀洹果。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又問。為以初入法故說。為以達分善根故說。為以最勝功德故說。若以初入法說者。應說不淨若說安般。若以達分善根說者。應先說煗法。以煗法最在初故。如尊者瞿沙論中先說煗法。若以最勝功德說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有如是等事。如佛在世。尊者大迦旃延有正觀智慧。成就無量功德無礙精進。入阿毘曇海。心無增減。覺意無邊。言論難勝。一切義論無能當者。第二迦[4]栴延子亦有如是智慧功德。何故造作此經。先說世第一法。答曰。諸論師說世第一法種種不同。或有說者不以順次故說。亦不以逆次故說。但彼作經者意爾。隨彼意故造作此經。不違法相。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或有說者。阿毘曇應以相求。不求次第。修多羅經應求次第。毘尼應求因緣。阿毘曇經若求次第於文煩亂。是故不應求其次第。或有說者。世尊經說。若人不能正觀諸行性相。能起世第一法者。無有是處。若能正觀諸行性相。能起世第一法者。斯有是處。如世尊經中先說世第一法。彼作經者。因經造論。故亦應先說世第一法。問曰。置作經者。世尊何故先說世第一法。答曰。世尊為化眾生次第說法。諸受化者已得下忍中忍。未得上忍及世第一法。欲令得故。世尊說正觀思惟諸行性相。當知即是上忍。次得此世第一法。是故先說。或有說者。為止諸誹謗故。世第一法多諸誹謗。所謂名受誹謗。體受誹謗。界受誹謗。現前受誹謗。退受誹謗。名受誹謗者。或言是性地法非世第一法。體受誹謗者。或言是五根性。界受誹謗者。或言是欲界繫。或是[5]色[6]無色界繫。或是三界繫。或是不繫。現前受誹[7]謗。或是多心相續非是一心。退受誹謗者。或言世第一法退。為止如是等諸誹謗故。先說世第一法。復次一切生死非牢固法。如糞掃污泥。此中誰最勝誰牢固誰如醍醐所謂世第一法。是故先說。復次以隨順無我故。此經常說無我。非如外典說我說欲法說有法說財。此經唯說無我解脫涅槃。此世第一法。亦觀無我。隨順此經故。是以先說。復次此經於一切論中最勝。世第一法於一切世俗善法中最勝。以此經勝故應先說勝法。復次若住世第一法時。名真佛出世。能得自在受用聖法。佛出世間。眾生入法凡有二種。一假名。二真實。假名者。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正信出家。真實者。起世第一法。次第能入苦法忍。是假名沙門有二過患。一者破戒。二者捨戒。入正法者無如是過。真實沙門。受用聖法能得自在。隨其性分終無退失。復次住世第一法時。無始生死已來。聖道門閉今始能開。未曾能捨凡夫之性今始能捨。未曾能得無漏聖道今始能得。是故先說世第一法。復次住世第一法時。捨名得名。捨數得數。捨界得界。捨性得性。捨名得名者。捨凡夫名得聖人名。數界性亦如是。復次住世第一法時。得心不得心因。得明不得明因。得受不得受因。復次住彼法時。捨舊緣得新緣。捨共得不共。捨世間得出世間。復次為斷疑故。眾生謂凡夫性。無始亦謂無終。今說世第一法即示其終。復次住彼法時。凡夫退患。凡夫變異。凡夫剛強。悉不復起。煗頂忍法或有起。復次住彼法時。無有不得聖法而命終者。煗頂忍不爾。住彼法時。無有不得聖道而命終者。不得正決定。而得正決定。不得果得果。出不定聚入正定聚。無聖道有聖道。無不壞淨有不壞淨亦如是。復次住此善根。無有止滯。煗頂忍法而有止滯。復次住彼法時。凡夫人所修念處究竟滿足。餘則不爾。復次住彼法時。漏無漏心。有斷有續。斷者有漏心。續者無漏心。餘則不爾。復次如須彌山王安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住此法時。四倒邪風不能傾動。復次住彼法時。示始終故猶如明相。是夜末晝初。彼亦如是。世俗之末聖道之初。如示始終。度已度入出方便究竟亦如是。復次欲示相似法有異相故。世第一法。苦諦所攝。能生滅苦道。[1]以苦攝。世俗攝。生死攝。諸有攝。身見所使攝[2]法。生滅苦道。餘則不爾。復次世第一法體。是世俗緣。能生出世緣。是故先說。如是有垢無垢。有過無過。有毒無毒。有濁無濁。有身見聚無身見聚。有顛倒聚無顛倒聚。有愛聚無愛聚。有使聚無使聚。亦如是。復次以世第一法有勢有力。能有所作猶如健夫。住此法中得正決定故。復次以三事故。一以經義故。二止誹謗故。三即此剎那得果故。經義止[3]謗如上說。即此剎那得果者。世第一法。次第能生苦法忍。名功用果。以是[4]次第諸因緣故。先說世第一法。復次欲逆次說凡夫所得法故。如說世第一法。乃至煗法。是名凡夫所得出要法。如說二十身見等。是名凡夫煩惱法。此二種法。誰能知者。唯無我智。是故第二品中。作如是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乃至廣說。此無我智。何由而生。由覺緣起。是故第三品中。作如是說。一人此生十二種緣。乃至廣說。所以能覺緣起。由於愛敬。是故第四品中。作如是說。云何為愛。云何為敬。乃至廣說。此愛敬何因而起。由有慚愧。是故第五品中。作如是說。云何慚云何愧。乃至廣說。誰能慚愧。由解法相。是故第六品中。作如是說。色中生住老無常。當言色也非色也。乃至廣說。何由能解法相。由斷無義修習有義。是故第七品中。作如是說。諸他修苦行。當知無義俱。乃至廣說。何由斷無義修有義。由正思憶。是故第八品中。作如是說。云何為思云何為憶。乃至廣說。以是眾因緣事。欲逆次說凡夫所得法。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0005b09] 云何世第一法。答曰。於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問曰。已能得正決定。當能得正決定。復是世第一法不。答曰。亦是。若說現在當知則說過去未來。問曰。世第一法。[5]得正決定。為住時得為滅已得。若住時得者。亦是凡夫亦是聖人。若滅已得者。何故不言已得正決定而言今得。答曰。應說已得。所以經文不說已得。自有已得說言今得。如說大王從何處來。此名已來而說今來。已覺諸受。已斷漏。已得解脫亦如是。或有說者。應作是說。無間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評曰。無間得正決定。次第得正決定。有何差別。復有說者。苦法忍雖未生。此第一法決定為次第緣。是故言今得正決定。或有說者。於諸五根。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問曰。誰作此說答曰。舊阿毘曇人說。問曰。彼何故說五根。是世第一法。答曰。彼不必欲令五根是世第一法。為斷異論故。異論者毘婆闍婆提說。信等五根一向無漏故。一切凡夫悉不成就。問曰。彼以何故作如是說。答曰。彼依佛經。佛經說言。五根猛利。通達滿足。向阿羅漢。若無五根墮凡夫數。彼以經作如是說故。言信等五根悉是無漏。為斷彼人如是論故。說信等五根是世第一法。若信等五根是無漏者。無[6]始已來未曾能起一念無漏。而得世第一法。是故當知五根非純無漏。復次若五根是無漏者。違佛正經。如說若我於信等五根。不能如實觀是集是滅是味是患是捨者。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廣說。不應以如是相觀無漏法。毘婆闍婆提曰。應以如是相觀無漏法。云何應觀如經說。不能如實觀信等五根者。是別相觀信等五根。何由而得。由親近善知識積集而得。是名觀集。云何觀滅。未知欲知根滅。已知根生。是名觀滅。云何觀味。此無漏法。亦為[7]愛緣。是名觀味。問曰。無漏法亦為愛所繫耶。答曰不也。如汝法中有無漏緣使緣而不縛。我亦如是。云何觀患。諸無漏法。是無愛故。是名觀患。云何觀捨。一切有為涅槃時捨。是名觀捨。為斷如是種種諸論故作是說。於諸五根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復次若當五根一向無漏。復違佛經。如說我以佛眼。觀眾生根有上中下。毘婆闍婆提說曰。佛經說上根者阿羅漢。中根者阿那含。下根者斯陀含須陀洹。育多婆提說曰。若爾者。世尊不轉法輪名轉法輪。一切聖人已滿世間。佛亦不須復轉法輪。毘婆闍婆提說曰。世尊所以說諸眾生上中下根者。說根所依處。不說根體。育多婆提說曰。若然者復違此經。如說闍提輸那婆羅門。往至佛所白佛言。沙門瞿曇說有幾根。佛答言。有二十二根。此亦說根所依處。然俱同說是根。一是根所依。一是根體無有是處。是故信等五根。應有漏無漏。問曰。毘婆闍婆提所引佛經。當云何通。答曰。信等五根有二種。有漏無漏。彼經唯說無漏。所以者何。因諸根故說。聖人差別。復次五根有漏無漏。彼經唯說無漏。所以者何。以聖為對治法故。聖人差別。問曰。上言若無五根墮凡夫數。此云何通。答曰。彼言墮凡夫數者。謂斷善根凡夫。或有說者。犢子部說。五根。是世第一法。何以故五根是善性。以五根善故餘數法亦善。亦以根故。聖人差別。如說五根猛利通達滿足。得阿羅漢。廣說如上。問曰。以何事故。尊者迦旃延子引犢子部所立義耶。答曰。彼犢子部所說而與此經少有相違。所謂五根是世第一法凡夫性一向染污。彼以欲界苦諦所斷十使。是凡夫性。涅槃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阿須羅是第六道。說有我人。為如是等。若五若六。與此經相違。莫謂彼部所說盡與此經同。彼作經者。為斷如是意故。次作是說。如我義。於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問曰。如汝所說。五根性善。餘心心數法性非是善者。應是不善無記。若以五根性善不善無記親近五根。亦名善者。今五根亦親近不善無記。應是不善無記。此則不然。何以故根與心心數法。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同一果。同一依。同一報。共成一事。而云其性善是親近善者。是妄想[1]耳。或有說者。誦持修多羅者。說言[2]五根是世第一法。尊者達[3]摩多羅說曰。世第一法。體性是思名差別耳。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世第一法。體性是心。名差別耳。所以者何信心異。乃至慧心異。若有眾生。能於一時以五種心。次第得正決定。無有是處。若一一次第得正決定。斯有是處。問曰。若然者。以不相應法得正決定耶。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汝法心不與心相應。有為所緣。有為所緣故。能次第得正決定。我信亦爾。不與信相應。能有所緣。有所緣故。次第得正決定。乃至慧亦如是。問曰。若然者則有大過。所以者何。若但信心得正決定。不以精進念定慧等得正決定者。懈怠失念亂意惡慧。亦應次第得正決定。乃至慧亦如是。為斷彼人如是意故故作是說。如我義於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世第一法。如我義者謂不顛倒如法性順。經文同我等意。而作是說。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彼迦旃延子。欲顯正義故。言世第一法。亦是根亦非根。問曰。如世第一法。現在前未來世中心心數法。亦修彼為是第一法不耶。答曰。或有說者。依如經本非世第一法。何以故經本說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世第一法。彼未來者。不能作次第。是故非世第一法。復次若當是者復違經本。如說世第一法。當言一心非眾多心。評曰。應作是說。彼未來者。亦是世第一法。問曰。彼未來者不能作次第緣。云何是世第一法耶。答曰。彼未來者雖不能作次第。而能隨順作次第法。譬如比丘布薩時。不在僧中。而與僧欲[4]名得布薩。僧事亦成。如是彼在未來世中。為現在得如與欲者。若未來世中。無現在得不與欲者。今現在者。亦不能作次第。若作次第。當知皆是未來者力。何以故彼未來者。不與聖道作障礙故。復次若彼未來非世第一法者。與智犍度經文相違。所以者何。如未曾得道。今現在前。彼未來世中。相似種修。若彼未來不作世第一法者。云何名彼種相似修。以是事故。彼未來者亦是世第一法。問曰。若未來是世第一法者。經文何故不說耶。答曰。若能與次第緣者經文則說。彼不能與次第緣。是故不說。復次若流轉三世者則說。未來不爾。或有說者。從因而生。成就此法。住在身中。是故說之。彼未來者。雖從因生成就此法。不住身中。是故不說。問曰。若然者。云何非是眾多心耶。答曰。此中唯說現在剎那能成事者。故非眾多心。或有說者。若能令未來世中修者則說。未來不爾。或有說者。若心彼因彼心此果。是以故說。未來不爾。或有說者。能與因能取果住身中。能有所緣。是以故說。未來不爾。或有說者。有二修義。是以故說。彼未來者。唯有得修無有行修。是故不說。問曰。彼世第一法。俱生色心不相應行。為是世第一法不耶。答曰。或有說者。如經本說。彼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彼不能與次第緣故。評曰。應作是說。彼亦是世第一法。問曰。彼不能與次第緣。云何名世第一法耶。答曰。彼雖不能與次第緣。而能隨順次第緣義。所以者何。彼與世第一法。俱生住滅。同一果一依一報。是以故說。問曰。彼若是世第一法者。經本何故不說耶。答曰。彼不能與次第緣故。是以不說。或有說者。若從因生成就此法。能有所緣是以說之。彼雖從因生成就此法。不能有所緣。是故不說。或有說者。若是相應。有依有勢。有行有緣。是以故說。彼非相應。無依無勢。無行無緣。是故不說。問曰彼世第一法。得為是世第一法不耶。答曰。彼非世第一法。問曰。以何等故。生住無常。是世第一法。而得非耶。答曰。生等一事。世第一法。同一果。共行不相離。常相隨無前後。得則不爾。不同一果。不共行相離。不相隨有前後。或離所得法。如樹皮離樹。以是義故非世第一法。問曰。以何義故。沙門果得即沙門果。而此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答曰。以成就得故。名沙門果。是以得即沙門果。能與次第緣。亦能隨順次第緣義。名世第一法。得則不爾。是故非世第一法。如是餘達分善根。得非達分善根。何以故若得即是達分善根者。已得聖果。應重起達分善根現在前。以成就得故而實不爾。是故得非達分善根。或有說者。若共起世第一法。俱生者名世第一法。後生者非。餘達分善根亦如是。或有說者。得即是世第一法。其餘達分善根得。即是達分善根。問曰。若然者已得聖果。應重起達分善根現在前。答曰。或現前。或不現在前。何者現前所謂得也。何者不現在前所謂諸相應法也。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如先所說者好。
 
[1]
[0007a28] [2]問曰。世第一法為幾念處。答曰。現在一壞緣法念處。未來四。問曰。世第一法為幾緣。答曰。為四緣。因緣者相應共有因。次第緣者。與苦法忍作次第緣。境界緣者忍智所緣。威勢緣者除其自體。餘一切法是彼緣生法。於世第一法亦有四緣。因緣者相應共有法。次第緣者苦忍是。境界緣者欲界五陰是。威勢緣者除其自體。餘一切法是復有義說者。云何名出世第一法。答曰。苦法忍是。所以者何。是聖道種子故。復有說者。金剛喻定是。所以者何。能盡諸結得究竟果故。復有說者。盡智是。所以者何。以初得盡智。餘無漏法時淨修故。復有說者。正三昧是。所以者何。得一切有為法中正定最勝故。復有說者。涅槃是。所以者何。一切法中最妙勝故。復有說者。阿羅漢最後心是。所以者何。凡夫人最後心。名世第一法。阿羅漢最後心。名出世第一法。評曰。不應作是說。彼阿羅漢最後心。非出世法故。如先說者好。問曰。頗有世第一法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耶。答曰。有。世間第一法。色心不相應法則是。問曰。頗有相應法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耶。答曰。有。未來修者是也。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若以信心。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與苦法忍作次第緣。餘精進念定慧心。是名世第一法。而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說相似法[3]沙門說曰。受與受作次第。不與想等。餘數法亦如是。心法生時。遇緣便生。若愛前緣生樂受。欲有所想生想。欲有所作生思。問曰。若然者無相似次第義。答曰。有。但非一一次第耳。如汝法中。無想眾生。生時心滅。死時心生。[4]想去雖遠得作次第。我法亦爾。如受滅想等生。復還生受。相去雖遠得作次第。評曰。不應作是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心心數法。一一次第生。作次第緣。若作是說與經文相違。如說云何心次第法。答曰。心心數法是也。若然者復更有過。如依有覺有觀三昧入無覺無觀三昧。有覺有觀三昧。不應與無覺無觀三昧作次第緣。不相似故。無覺無觀三昧。則不從次第緣生。若依無覺無觀三昧入有覺有觀三昧亦如是。若然者無解脫。何以故。欲相應心唯次第生。欲相應心不淨觀等及諸善心。無由得生。若善心不生則無解脫。有如是等過。如先說者好。
 
[0007c13] 以何等故名世第一法。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前雖說世第一法體性。未說所以名世第一法。今欲說故。猶如有人世稱言勝。未知為以族姓財力眷屬言為勝耶。彼亦如是。今欲說其所以名世第一。名第一者。此心心法於餘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以如是[5]等義故名為第一。問曰。言第一者。於世法中為都勝為分勝耶。若都勝者。彼則不勝見諦邊等智何以故。彼等智[6]見道眷屬不相離。慧力勝故。一切見道慧力偏多。復次彼亦不勝淨修[7]勳禪。何以故修勳禪者。不與凡夫同生一處。復次彼亦不勝得盡智時一切善根。何以故。得盡智時。所修善根。永離一切諸垢障故。復次彼亦不勝空空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無相無相三昧。何以故。空空三昧等。乃至惡賤無漏。何況有漏。若分勝者。彼煗頂忍法。亦應言第一。答曰。或有說者應言分勝。何以故。唯勝煗頂忍法等故。復有說言。第一者。彼則勝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除入一切入乃至第一。有中思故。或有說者。彼則都勝。言都勝者。非謂一切事業中勝。但以能開聖道門故。勝彼見道邊等智。雖是見道眷屬不相離慧力勝。而不能開聖道門。如等智淨修勳禪盡智。俱生善根。空空三昧等。不能開聖道門亦復如是。或有說者。一切都勝。以能開聖道門故。見道邊等智。雖是聖道眷屬。乃至慧性偏多。若當世第一法。不開聖道門者。彼則不修。若得修者。皆是彼世第一法功用之力。餘淨修勳禪盡智俱生善根空空三昧等。亦復如是。問曰。第一有何義。答曰。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義是第一義。能入勝分破有頂義是第一義。最後心義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問曰。上言最勝等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此言皆是歎說上妙之義。或有說者。以善根故。而有差別。於不淨安般名為最。於聞慧名為勝。於思慧名為長。於煗法名為尊。於頂法名為上。於忍法名為妙。或有說者。以地故而有差別。若依未至名為最。若依初禪名為勝。若依中間名為長。若依二禪名為尊。若依三禪名為上。若依四禪名為妙。或有說者。邊頂義名為最。上義名為勝。增善義名為長。昇進義名為尊。堅牢義名為上。滿足義名為妙。復有說者。能與苦法忍作次第故名為最。勝諸凡夫善根故名為勝。[1]逮勝進故名為長。勝世俗善根故名為尊。無二故名為上。與無漏相應故名為妙。復有說者。以最故名勝。以勝故名長。以長故名尊。以尊故名上。以上故名妙。復有說者。是凡夫最後心故名為最。猶如樹端。能開聖道門故名為勝。根猛利故名為長。於達分善根中勝故名為尊。折伏煩惱名為上。得[2]好果故名為妙復次此心心法。捨凡夫性者。問曰。捨凡夫性為世第一法。為苦法忍耶。若世第一法捨凡夫性者。云何於一剎那。以凡夫法捨凡夫性。若以苦法忍捨凡夫性者。為以生時捨。為以滅時捨。若以生時捨者。云何未起法。能有所作。若以滅時捨者。彼已滅已復何所捨。答曰。或有說者。即彼世第一法時捨。問曰。若然者云何於一剎那。以凡夫法捨凡夫性。答曰。凡夫性。世第一法相妨礙。是故住世第一法時捨。猶如象師乘象策象。馬師船師勝怨之人亦復如是。復有說者。苦法忍生時捨。凡夫性滅時。斷見苦所斷十使。如燈生時破闇。已生燋炷盡油。問曰。若爾者云何未起法。能有所作。又一法不應能作二事。答曰。若然者有何過。一切內法有二種。於未來中。能有所作相應者苦法忍是也。不相應者生相是也。一切外法。於未來世。能有所作。唯燈是也。或有說者。世第一法。苦法忍[3]共捨凡夫性。世第一法如無礙道。苦法忍如解脫道。世第一法與凡夫性。成就得俱滅。苦法忍與不成就得俱生。世第一法。依苦法忍。苦法忍助其勢力。能捨凡夫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能伏怨家。彼亦如是。得聖法者苦法忍是也。捨邪性者世第一法是也。問曰。邪性有三種。一趣邪性。二業邪性。三見邪性。趣邪性者。三惡趣是也。業邪性者。五無間業是也。見邪性者。五見是也。於此三種邪性為捨何等。若捨趣業邪性者。爾時則不成就。若捨見邪性者。道比智現在前。爾時乃捨。答曰。三種俱捨。問曰。云何俱捨。答曰。不趣不作不行名為捨。不趣者捨趣邪性。不作者捨業邪性。不行者捨見邪性。問曰。若然者住[4]上忍時已捨。何故乃言住世第一法捨耶。答曰。破其所依故。諸煩惱以凡夫性為所依。能起生死過患。猶如師子依於窟穴能害諸[5]狩。彼亦如是。是故說住世第一法時捨。或有說者。苦法忍是邪性對治。問曰。趣邪性業邪性是修道所斷。何以乃言苦法忍是其對治耶。答曰。對治有眾多。有捨對治有斷對治。有持對治。有不作對治。有不趣對治。苦法忍是凡夫性捨對治。斷見苦十使是斷對治。諸無漏道是[6]持對治。不作無間業及餘不善業是不作對治。不趣惡道是不趣對治。如是等名捨邪性。得正性者苦法忍是也。得正決定者見道是也。問曰。一切聖道是正決定。何故獨稱見道是也。答曰。或有說者。諸煩惱令眾生善根不熟。愛潤增長染著不離。彼見諦道能令眾生善根成熟。乾竭愛水離諸染著。不作覆障。不為所壞。不雜餘心。是故見道名正決定。或有說者。眾生根熟入於聖道。是故見道名正決定。復有說者。拔煩惱根入於聖道。是故見道名正決定。復有說者。捨五人種入八人性。是故見道名正決定。或有說者。扶[7]持長養名正決定。猶如牛馬因於水草長養性命。一切聖人。因於見道長養慧命。是故見道名正決定。或有說者。此法解縛永更不繫。是故見道名正決定。或有說者。正必定義是決定義。自有決定而非正所謂邪定是故必定名正決定。或有說者。相應如法義是決定義。見道相應如法故名正決定。問曰。諸正是正性耶。答曰。諸正性彼正也。頗正非正性耶。答曰。有。世第一法是也。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是正而非正性耶。答曰。或有說者。眾生無始已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惱亂此心。住世第一法而能制伏。是故名正體。是有漏為使所使不名正性。復有說者。等義是正義。猶如稱懸在中物偏則低。如是世第一法。等住凡夫性。見道中間。若苦法忍。生聖道偏多。是故等義是正義也。復有說者。等義是正義。佛辟支佛阿羅漢等住上上法故。是故等義是正義也。復有說者。等現前行義是正義。一切行人皆同住一剎那故。復有說者。彼世第一法與苦法忍四事同等。所謂地根行緣地者。如苦法忍。依何地與何根相應。行何行緣何法。彼亦如是。與苦法忍四事同故。名為正體。是有漏為使所使。不名正性[1]。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一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世第一法品之二
 
[0009b08] [2]世第一法。當言欲界繫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及說所以名世第一法。未說在何界繫。如人言勝。已說勝事。未知住處。今欲說故。故作此論。或有說者。為止[3]並義者意故。如摩訶僧祇部說。世第一法是欲界繫。如犢子部說。是色無色界繫。何以故。若地有聖道處。亦有世第一法。如曇摩掘部說。或言三界繫。或言不繫。或言非不繫法。為止如是等[*]並義意故而作此論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欲界繫。應說其所以。不可但以言故。此義便立。答曰。不以欲界道得斷諸蓋。亦不能制伏纏。亦不能令現前不行。所言斷制不行者。謂究竟斷制不行。何以故。以欲界中無道能令蓋纏究竟斷制不行故。問曰。以何等故。欲界中無道能究竟斷蓋制伏纏耶。答曰。或有說者。欲界中不善根強善根弱。是故無道能斷蓋制纏。色界善根強。無不善根。是故有道能斷蓋制纏復有說者。欲界不善根如舊住。善根如客。舊住有勢。客則無力。是故無道。色界善根如舊住。無不善。是故有道。復有說者。欲界善不[4]善同一繫縛。是故無道。色界善根。欲界不善根。不同繫縛。是以色界道。能斷欲界蓋制[5]纏。復有說者。欲界威儀。無有忌難猶如夫妻。色界威儀。共相敬難猶如母子。復有說者。欲界是破慚愧法。如居士子與旃陀羅子交。色界有慚愧。如王不與旃陀羅交。復有說者。欲界愛結。愛欲界善根。以愛善根故。不能生厭離想。欲界愛不能愛色界善根。以不愛故。能生厭離想。以如是等因緣故。欲界中無道能斷蓋制纏。色界有道能斷蓋制纏。或有說者。言斷蓋者。是究竟斷。制伏諸纏不現前行者。是須臾斷。如究竟須臾斷如是。有縛無縛有影無影有片無片亦如是。復有說者。言斷蓋者害其根本。言制伏不現前行者。是制伏諸纏。復有說者。言斷蓋者。拔諸煩惱。制伏不現前行者。是制伏諸纏。問曰。欲界中雖無究竟斷蓋制纏道。可無須臾斷蓋制纏道耶。答曰。有。但不可信。何以故。不堅牢。不久住。不相續。不相著。不久住心中不能久伏煩惱得正決定。猶如水上浮萍以小石投之。雖散隨合。蝦蟆入中。數散數合。有如是等緣故。欲界雖有須臾斷道。而不可信。色界斷道可信。何以故。牢固久住相續相著。久住心中能制伏煩惱。得正決定。猶如大石投浮萍中散而不合。龍象入中亦散不合。有如是等緣。是故色界道。能拔諸蓋制纏害。諸煩惱制伏不行。問曰。若然者如汝所說。世第一法應[6]唯在未至禪。所以者何。斷欲界蓋制纏對治道。唯在未至禪。餘上地則不應有。答曰。對治有二種。一斷對治。二過患對治。若依未至禪。斷欲界欲。有二種對治道。餘上地雖無斷對治。有過患對治。尊者瞿沙說曰。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道。所謂斷對治。過患對治。何以故依未至禪。斷欲界欲。其餘諸地而不斷者。先已斷故。猶如日光於一切時與闇相妨。日初出時已破夜闇。其餘日分。雖與闇相違。而不破者。先已破故。亦如六人同一怨家而共議言。隨於何處獲便害之。猶如有人次持六燈入於闇室。初燈破闇。其餘諸燈。雖與闇相違。而不破者。先已破故。如是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道。乃至廣說。復次云何知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耶。若當六地中無斷欲界欲二種對治者。行者依上地。得正決定。不應分別欲界。亦不作證。然能分別作證。以是緣故。知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若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亦能除欲界結。乃至廣說。問曰。世第一法。不能斷結。何以言若當以欲界道得斷蓋制纏。乃至廣說。答曰。世第一法。雖不能斷結。而此善根妙勝第一。在深遠處。宜應與彼地離欲界道同在一處。是故以道證之。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能斷結耶。答曰。彼善根微小法身未長。雖爾有大威勢。以善根微小法身未長。不能斷結。有大威勢故。不為諸結之所毀壞。如師子子身小未長。不能害[1]狩。有大威勢。一切諸[*]狩不能侵害。或有說者。世第一法。是一剎那故不能斷結。問曰。苦法忍亦一剎那。何以能斷結耶。答曰。彼雖一剎那。後有同性相續故。是以能斷。或有說者。彼是方便道。不以方便道能斷煩惱。但不以欲界道得斷蓋制纏。亦不能除欲界結。乃以色界道。得斷蓋制纏。乃至廣說。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欲界繫耶。或有說者。欲界卑賤。彼善根尊勝。復有說者。欲界薄淡。彼善根美妙。復有說者。欲界散亂。彼善根寂定。復有說者。欲界非修。彼善根修。復有說者。欲界非離欲法。彼善根隨順離欲法。復有說者。[2]若世第一法是欲界繫者。有自緣過。云何名自緣過。如苦法忍緣欲界五陰。[*]若世第一法是欲界繫者。亦應緣欲界繫五陰。若緣欲界繫五陰。彼應自緣。若不緣者復違經文如說如苦法忍所緣。彼世第一法亦緣。便有如是自緣之過。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是色界繫。答曰。色界法能與三種道作次第緣。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餘界不能與三道作次第緣。[*]若欲界能與三道作次第緣者。則有世第一法。如三道三地三根。初生法智分。次生[3]比智分。如是等色界種種諸功德。應當廣說。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答曰。得正決定。先見欲界苦諦苦行。後色無色界俱。問曰。苦諦有四行。何以此中說見苦時。但說苦行。不說無常空無我行耶。答曰。此文應作如是說。得正決定時。先見欲界苦諦。不應言苦行。然不爾者。彼作經者。有何等意。答曰。為現初始次第方便法故。如說苦行。無常空無我行。亦應如苦行說。復有說者。以苦行唯在苦諦中。無常行在三諦中。空無我行在一切[4]法。復有說者。此苦與一切有法相違。能棄生死。猶如小兒。雖有種種美食在前。有人語言。此食是苦。即便捨之。復有說者。一切眾生老少愚智。內道外道皆信是苦。復有說者。此苦麁現易以智知。所以者何。佛說苦智。為緣何法。即緣苦法。如智所知覺所覺行所行。根根義緣所緣。應如智說。復有說者。說苦文句。久遠所傳。古昔諸佛皆說苦行。是以行者先見於苦。問曰。以何等故先見欲界苦。後色無色界俱。答曰。或有說者。欲界苦麁現。[5]在了了易見。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細不現。不了了難見。是以後見。問曰。若然者色界苦麁。無色界苦細。何以俱見耶。答曰。以定不定故。欲界不定是以先見。色界苦雖麁。與無色界俱同定故。是以俱見。如是定不定。住離欲地住不離欲地。住修地不住修地。說亦如是。復有說者。欲界苦。是行者身生病苦痛。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非行者身不生苦痛。是以後見。復有說者。欲界苦近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遠是以後見。如近遠。現見不現見俱不俱此身他身亦如是。復有說者。行者成就欲界凡夫性故。是以先見。不成就色無色界凡夫性故。是以後見。復有說者。行者於欲界苦現見故。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不現見故。是以後見。問曰。若色無色界苦不現見者。行者云何見耶。答曰。現見有二種。一離欲現見。二自身現見。行者於欲界苦。有二種現見。一離欲現見。二自身現見。於色無色界苦。有一種現見。所謂離欲現見。猶如商人有財兩擔。一自負之。二使人擔。於自所負有二種現見。一知物現見。二知輕重現見。於他所擔有一種現見。所謂知物現見。復有說者。欲界苦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有二種。善無記。是以後見。復有說者。見欲界苦時。斷二種結。不善無記。見色無色界苦時。唯斷無記。如不善無記。有報無報生一果生二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當知亦如是。復有說者。謗言無苦。先從欲界。後色無色界。若信有苦。亦應先從欲界後色無色界。如誹謗生信。無智有智疑決定邪見正見。當知亦如是。若聖道起。先[1]辯欲界事。後色無色界俱。問曰。見道辦事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或有說者。亦有差別。[2]知聚是見道。斷結是辦事。復有說者。知智是見道。斷智名辦事。如是智作證[3]明得作證明解脫道道果。當知亦如是。復有說者。能見緣境界是見道。所作是辦事。復有說者。一剎那是見道。後相續者名辦事。如一剎那後相續。入數數入。當知亦如是。復有說者。無礙道所作名見道。解脫道所作名辦事。如無礙道所作解脫道所作。遠惡修善。捨無義得有義。出下賤入勝處。棄愛熾然。離愛安樂。當知亦如是。若得正決定時。先見無色界苦諦苦行。如是世第一法。當言無色界繫。乃至廣說。問曰。得正決定時。不先見色界苦。不妨世第一法得名色界繫。如是得正決定時。不先見無色界苦諦苦行。世第一法。是無色界繫有何過耶。答曰。色界中有遍緣知智能緣下地。是故得有世第一法。無色界中無遍緣知智能緣下地。是故無有世第一法。但聖道起先辦欲界事。乃至廣說。不應言世第一法是無色界繫。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或有說者。彼無色界。非[4]因非地非器。以非器等故。是以無世第一法。復有說者。若彼處有觀諦善根如煗頂忍者。是處應有世第一法。彼無色中無故無世第一法。復有說者。若有見道處。則有世第一法。無色中無見道故。無世第一法。復有說者。若地有智遍緣一切法。亦有斷結對治道。則有世第一法。欲界中。雖有智能緣一切地。而無斷結對治道。無色界中。雖有斷結對治道。而無智能緣一切地。是故欲界無色界。無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欲界善根不寂靜故。無世第一法。無色界道極寂靜故。無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欲界善根羸弱故。無世第一法。無色中非其境界故。無世第一法。復次或有說者。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問曰。不應言。復次或有說者。若言。復次或有說者。義則不定。應作是說。入無色定[5]除去色想。乃至廣說。所以者何。同明一義故。不應如先說無色界苦諦苦行等。應作是說。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何以故。此是根本義故。應作是說。而不爾者彼有何義。答曰。言語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根本。先所說者是方便語。後所說者是根本語。復有說者。先所說者明苦法忍緣欲界法。後所說者明世第一法與苦法忍同[6]一緣。當知無色界不能緣欲界。問曰。除去色想。體性是何。答曰。七地。謂四無色定及三未至。問曰。此處言除去色想。四大[7]犍度。亦說除去色想。如波羅延說偈。
 
 除去色想  能斷欲愛  於內外法
 無不見者
 
[0011c05] 如眾義經說偈。
 
 亦不有有想  亦不無無想
 如是除色想  能斷渴愛因
 
[0011c08] 如是等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此處說除去色想者。除下地色想四大犍度。言除去色想者。除有對色。如波羅延眾義經所說偈。除去色想者。斷緣色愛。或有說者。此處言除去色想者。是四念處四大犍度。言除去色想者。是身念處。如波羅延眾義經所說。除去色想者。是法念處。復有說者。此處言除去色想者。是四無色定及三未至四大犍度。言除去色想者。是第四禪。波羅延眾義經所說偈。除去色想者。除愛緣色。復有說者。此言除去色想者。此內外道。共除色想法。餘三是不共除色想法。
 
[0011c20] 世第一法當言。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復為止彼人意言世第一法是欲界繫故。復有說者。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已說所以。已說界未說地。今欲說故。復有說者。先雖明世第一法是色界繫。色界中有三種地。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地。未說世第一法為在何地。今欲說故。所以者何。色界善根有在一地者。如淨解脫等。有在二地者如喜等。今欲說世第一法所在地故。是以作[8]論。世第一法。或有覺有觀。乃至廣說。云何有覺有觀。答曰。若依有覺有觀三昧。得世第一法。如未至禪初禪是也。問曰。上言依者有何義耶。答曰。或有說者。共俱生義。是依義。彼世第一法生時。相應定力故。持彼心品使不散亂。是依義也。何以知之。有成文說共俱生義是依義。如說。若依空三昧得正決定。是中即說俱生是依義。如苦法忍與空三昧相應。是共俱生依義。空三昧亦與世第一法相應。是名依義。復有說者。與次第緣義是依義。如增上忍相應三昧。與世第一法作次第緣。是名依義。評曰。即依彼地。是名依義。如是說者好。云何無覺有觀。答曰。若依無覺有觀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有觀。如禪中間是也。云何無覺無觀。答曰。若依無覺無觀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無觀。如二禪乃至第四禪是也。問曰。何以說世第一法在三地耶。答曰。為止併義者意故。如彌沙塞部說世第一法是有覺有觀有相有勢無定。是凡夫性緣有為有覺有觀者。能分別故。有相者能緣故。有勢者難得故。無定者。無相似心相續故。是凡夫者。凡夫身中可得故。緣有為者。緣諸行故。為止如是併義者意故。說在三地。若依未至地得正決定。彼一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初禪得正決定。彼二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禪中間得正決定。三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二禪得正決定。四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三禪得正決定。五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四禪得正決定。六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得正決定。一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初禪得正決定。二地見道修。二地世第一法修。若依禪中間得正決定。三地見道修三地。世第一法修。何以故。皆是一地法故。此中有漏法。一種使所使故。此中諸善。展轉為因故。二禪以上如先說。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何以故。若依無覺有觀三昧。得正決定。得二種世第一法。有覺有觀。無覺有觀。若然者則違經文。如說云何名無覺有觀。若依禪中間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有觀。如先說者好。
 
[1]
[0012b12] [2]問曰。以何等故。見道自地他地修。非世第一法耶。答曰。或有說者。見道展轉為因。非世第一法。復有說者。見道聖人身中修。以聖人身中修故。自地他地修。世第一法凡夫身中修。以凡夫身中修故。唯自地修。非他地修。復有說者。見道有三事故修。一從因生。二能作對治三能辦事。從因生者。六地中展轉更相為因。對治者。若對治斷一地欲。餘地亦名對治。斷辦事者。如一地事辦。餘地亦辦。世第一法。不從因生者。不展轉為因故。非對治者。不斷結故。不辦事者。非如聖道能辦事故。修道亦以此三事故。自地他地修。彼亦展轉為因。如法智斷欲界結。比智亦修。彼比智非欲界對治道。法智現前時。亦名修亦名對治。辦事者。如第四禪地苦智修。[3]如初禪地亦修。如初禪地道辦事。第四禪地道亦辦。如第四禪地道辦事。初禪地亦辦。復有說者。無漏法所作異。有漏法所作異。所以者何。世第一法。為愛所繫。無漏法者。不為愛所繫。復有說者。世第一法。有垢有過患。雜毒滓濁。是以不他[4]地自地修。見道無垢無過。不雜毒不滓濁。是以自地他地修。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在界為界所繫在地為地所繫。無漏法。在界在地。不為界地所繫。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在身有繫。無漏法在身不繫。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必生報。無漏法不生報。問曰。同是有漏。以何等故。見道邊等智。自地他地修。非世第一法耶。答曰。或有說者。見道邊等智。不用功而得。以見道力故修。如見道[5]力。能自地他地修。彼見道邊等智亦修。世第一法大功力得。是以唯自地修。非他地修。復有說者。見道邊等智。是見道眷屬。常不相離。如見道自地他地修彼亦如是。世第一法。非見道。眷屬相離。是以唯自地修。非他地修。復有說者。見道邊等智。堅信堅法。身中可得。若起上地。法現在前。下地便修。世第一法。凡夫身中可得。一切凡夫。不能修於他地。問曰。以何等故。上地見道現在前時下地修。下地見道。
 
[0012c21] 現在前時上地不修耶。答曰。或有說者。上地法勝。若現在前時。下地則修。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修上地。猶如勝人不造詣劣人。劣人則應造詣勝人。彼亦如是。復有說者。若依上地。得正決定。下地諸法。先已得故。是以故修。若依下地得正決定。上地諸法或得不得。是以不修。復有說者。上地諸法從下地因生。下地諸法不從上地因生。是以不修。復有說者。下地法不能對治上地。上地法[6]能對治下地。以不對治故是以不修。復有說者。若依上地得正決定。爾時離下地欲故。是[1]以修。若依下地得正決定。上地或離欲或不離欲。設使離欲。於上地法不得自在。設得自在。應即上地得正決定而不能得。是以知不自在。復有說者。下地法攝屬上地。是以故修。上地法不攝屬下地。是以不修。復有說者。猶如六種守護法故。三十三天。為備阿修羅故。安六種守護。一依水住龍。二杵手神。三持花鬘神。四常放逸神。
 
[0013a11] 五四天王。六三十三天。若依水住龍。能壞阿修羅者餘五無事。而[2]水住龍若不能。杵手神助。餘四無事而住。若二不勝持花鬘神助。餘三無事而住。若三不勝放逸神助。餘二無事而住。若四不勝四天王助。餘一無事而住。若五不勝三十三天助。帝釋無事而住。彼若不勝爾時帝釋躬身自出。執金剛杵雨金剛雹。時阿修羅眾即時退散。如是見道斷結對治。在六地中。若依未至得正決定。即彼地見道斷。見道所斷結。其餘五地無事而住。若依初禪得正決定。上地則無事而住。未至禪得修。亦隨順初禪。若依中間二禪三禪亦如是。若依四禪得正決定。彼四禪中見道斷。見道所斷結。下地得修。亦隨順第四禪。復有說者。猶如山陂有六重池次第而下。其在上池次流於下。下池不能逆流於上。如是[3]上地無漏流注下地。是以故修。下地無漏不能流注上地。是以不修。問曰。世第一法頗有覺非有觀耶。有觀非有覺耶。亦有覺有觀耶。非有覺非有觀耶。答曰。有。云何有覺非有觀耶。答曰。如未至禪初禪覺。相應觀是也。所以者何。觀不[4]相應故。云何有觀非有覺。答曰。覺[5]諸中間禪觀相應法。云何有覺有觀。答曰。如未至禪初禪。除其覺觀。餘相應法所謂十大地。十善大地及心。云何非有覺非有觀。答曰。謂中間禪觀。諸餘覺觀不相應法。如二禪三禪四禪相應法及色心不相應行。問曰。頗世第一法。非有覺有觀。非無覺有觀。非無覺無觀耶。答曰。有。如未至禪初禪地觀。彼非有覺有觀。所以者何。如說。云何覺觀相應法。答曰。若法與覺觀相應。彼觀唯與覺相應。不與觀相應。云何非無覺有觀。答曰。觀所以者何。如說。云何無覺有觀相應法。答曰。若法不與覺相應與觀相應法。彼觀唯與覺相應。不與觀相應。云何非無覺無觀。答曰。觀。所以者何。如說。云何無覺無觀相應法。答曰。若法不與覺觀相[6]應。[7]彼觀雖不與觀相應。與覺相應。問曰。頗世第一法。非與有覺有觀相應。非不是觀耶。答曰。有。禪中間觀。彼不與覺觀相應。非不是觀。問曰。頗世第一法。[8]有覺有觀地非覺唯觀耶。答曰。有。在未至及初禪地覺唯與觀相應非覺。問曰。頗世第一法。在無覺有觀地。非覺非觀相應耶。答曰。有。禪中間觀。問曰。頗世第一法。在有覺有觀地亦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耶。答曰。有。云何有覺有觀。如未至禪及初禪地覺觀相應法。[9]云何無覺有觀。即彼覺是也。云何無覺無觀。即彼色心不相應行是也。問曰。頗世第一法。在無覺有觀地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耶。答曰。有。云何無覺有觀。如禪中間無覺有觀相應法是。云何無覺無觀[10]耶。彼觀色心不相應[11]行。世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乃至廣說。問曰。[12]何故作此論。答曰。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所以界地。未說相應。今欲說故。復有說者。先已說世第一法在三地。未說在六地。今欲以根明六地義。分明了了。如觀掌中阿摩勒菓。云何世第一法樂根相應。答曰。若依第三禪得世第一法。何者樂根相應。何者非樂根相應。答曰。除樂根。諸餘樂根相應法。何者不相應。答曰。樂根色心不相應行。云何喜根相應。答曰。若依初禪二禪。得世第一法。此中誰與相應。誰不與相[13]應。除喜根。諸餘喜根相應法。誰不與相應。喜根色心不相應行。云何捨根相應。答曰。若依未至禪第四禪。得世第一法是也。問曰。何以不說禪中間耶。答曰。應作是說。若依未至中間禪第四禪。得世第一法。而不爾者有何義。答曰。中[14]間禪通名未至。是中誰與相應。誰不與相應。誰與相應。除捨根諸餘捨根相應法。誰不與相應。捨根色心不相應行。頗有世第一法。不與喜根樂根捨根相應耶。答曰。有。色心不相應行。頗有相應法而不與世第一法相應耶。答曰。有。即三根體是也。世第一法。當言一心為多心。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已說所以。已說界。已說地。已說根相應。未說現在前。今欲說故。或有說者。言世第一法是相續現前。為止彼人如是意。欲顯世第一法現在前一剎那故。或有說者。先說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或謂有心心數法多彼剎那亦多。為決定此義故。而作此論。復有說者。相續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或謂無二相續。唯有相似相續。如彌沙塞部所說。為止彼人意故。而作此論。世第一法。當言一心為眾多心。答曰。當言一心。不當言眾多心。問曰。如世第一法現在前。未來心心數法修。亦名世第一法。此中何以不說。答曰。彼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如有餘義。簡略義亦如是。復有說者。彼未來者屬現在。若說現世當知亦說未來。復有說者。若能與次第緣。是中說之。如是義應如先以次第說。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當言一心。應說所以。不但以言故。此義便立。答曰。此心心法。次第[1]便不起。世間有漏心唯生。無漏苦法忍相應心。若當起者無有是處。為分別故。設使起者。若小若相似若勝。若當小者。不能得正決定。所以者何。不以衰退。未成道得正決定。應以勝進勢力道得正決定。若相似者。亦不能得正決定。所以者何。先不以此道得正決定。如初剎那。後剎那亦爾。如初剎那。留難停住不得正決定。後眾多剎那。亦留難停住不得正決定。如初剎那不能取聖道。後眾多剎那亦不能取聖道。問曰。若然者修道中。若以下心。亦不能取聖道。答曰。見道異本曾得道異。若當勝者。亦不能得正決定。所以者何。前者則非世第一法。問曰。若非者為是何法。答曰。是增上忍。[2]後是世第一法。問曰。以何等故修道中若相似若小。能與無漏作次第。見道唯勝。答曰。修道是本曾得道不多用功力。而現在前。是以若相似若小。能作次第。見道是未曾得道。多用功力乃現在前。是以必用。勝者世第一法。於世第一法因威勢。因者共生因。相應因。相似因。三因者是總說義。若別說者。過去於過去。二因相應共生。過去於未來一相似因。未來於未來。二因相應共生。現在於現在二因相應共生。現在於未來一相似因。不障礙生得法。是威勢緣。
 
[0014b11] 世第一法當言退。當言不退。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前已說世第一法體性所以界地根一心。未說不退。今欲說故而作此論。或有說。世第一法是退者。為止彼人意故。又欲去他義顯自義與法相相應故。問曰。世第一法。當言退。當言不退耶。答曰。不退。問曰。云何不退。應說其所以。不可但以言故。此義便立。答曰。世第一法。隨順諦。轉近諦。垂入諦。云何隨順諦。隨順見道故。云何轉近諦。轉近見道故。云何垂入諦。垂入見道故。復有說者。隨順道諦。轉近道諦。垂入道諦。復有說者。隨順苦法忍。轉近苦法忍。垂入苦法忍。世第一法。於苦法忍有二種轉近。一隨順轉近。二垂入轉近。彼中間不起不相似有漏心。使苦法忍不現在前。問曰。世第一法是有漏心。向言不起不相似有漏心苦法忍是不相似心。何以言有漏是不相似心無漏是相似心耶。答曰。世第一法。惡賤有漏心。以惡賤故。言不相似。無漏言相似。猶如有人為自親里之所苦惱。親近他人作親里想。於自所親作他人想。彼亦如是。復有說者。世第一法。苦法忍同辦一事故。所謂捨凡夫事。得住聖法。猶如士夫[3]渡河[4]渡谷渡山渡坑。乃至廣說。渡河者。從此至彼。渡谷者。從此岸至彼岸。渡山者。從此山至彼山。渡坑者。從高至下從下至高。猶如有人從高上墮。未至地頃。便作是念。欲還本處得如意不。答曰。不得。假使彼人。若以神足。若以呪術。若以藥草。還至本處可有是事。住世第一法時。無有一法能障苦法忍使不現前。譬如閻浮提有五大河。一名恒伽。二名夜摩那。三名薩羅由。四名阿夷羅跋提。五名摩醯。流趣大海。乃至廣說。問曰。前喻後喻有何差別。答曰。無有差別。所以者何。欲因二喻以明一義令分明故。復有說者。前者以內法具為喻。後者以外法具為喻。復有說者。前喻為止內留難法。後喻為止外留難法。復有說者。前喻為止不如法事。後喻為顯如法事。彼五河流趣大海。無能制者無能遮者。無能住者無能移者。[5]彼五大河流趣大海。頗有人能遮住者不。答曰。無也。若以神足呪術藥草。使彼大河停住不流。未足為難。無有一法能障世第一法使苦法忍不現在前。造此經時在於東方。此五大河在於東方。故以為喻。復有四大河。從阿耨達池出流趣大海。一名[6][口*恒]伽。二名辛頭。三名博叉。四名私陀。彼[口*恒]伽河從金象口出。繞阿耨達池一匝流趣東海。彼辛頭河從銀牛口出。亦繞大池一匝流趣南海。彼博叉河從琉璃馬口出。繞大池一匝流趣西海。彼私陀河從頗梨師子口出。繞大池一匝流趣北海。彼[口*恒]伽河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夜摩那。二薩羅由。三阿夷羅跋提。四名摩醯。彼辛頭河亦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名毘婆奢。二名伊羅跋提。三名奢多頭。四名毘德多。彼博叉河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名婆那。二名毘多羅尼。三名[1]朋[仁-二+奢]。四名究仲婆。彼私陀河亦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名薩梨。二名毘摩。三名那提。四名毘壽波婆。此中唯說廣大有名[2]字者。然彼四河各有五百眷屬。合有二千流趣大海。頗有人能遮住者不。答曰。不能。無有是處。以分別故假使有人。以神足呪術藥草。能令彼河停住不流。未足為難。無有一法能障世第一法使苦法忍不現在前。復次世第一法。與苦法忍。作次第緣。此文是根本義第一答。所以者何。彼世第一法生時。能與苦法忍次第緣果。若此法能與彼法次第緣果者。此法無有眾生。若法若呪術藥草。若佛若辟支佛若聲聞。能作障礙。使第二剎那不現在前者。無有一法速於心者。能於爾時為作障礙。使不能得正決定。彼言無有一法速於心者。即苦法忍相應心是也。作義者說曰。以何[3]次第故。世第一法不當言退。答曰。或有說者。根本牢固故。彼行者修布施時。悉以迴向解脫持戒不淨安般念處七處善煗頂忍亦迴向解脫。是名根本牢固。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後次生見道。無有退見道者。彼亦不退。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後次生忍智。無有退忍智者。彼亦不退。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後。乃至斷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結。無有退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結者。彼亦不退。復有說者。世第一法。是勝進分善根。無有退勝進分善根者。煗法有三種。退分住分勝進分。頂亦有三種。忍有二種住分勝進分。世第一法。有一種。謂勝進分。問曰。此皆是達分善根。何以說三[4]種。答曰。名數異耳。如定[5]犍度說。此善根有三種。於此善根退者名退分。不退不進名住分。勝進者名勝進分。彼說三種。此說達分善根。名數異耳。復有說者。此善根是一剎那。無有退半剎那者。問曰。頗有二聖人同生一處。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曰。有。一依初禪得正決定。二依第二禪得正決定。彼俱命終生二禪中。彼依初禪得正決定。則不成就。所以者何。以離地故失。依二禪者。彼則成就。問曰。頗二阿羅漢俱在欲界中。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曰。有。一依初禪得正決定。二依二禪得正決定。彼俱命終。生二禪中陰中得阿羅漢果。彼依初禪得正決定者。則不成就。所以者何。以離地故失。問曰。頗有聖人不成就世第一法。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耶。答曰。有。依初禪得正決定。彼命終生二禪中。以離地故。不成就世第一法。彼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彼得以二禪所攝故。若命終生三禪以上。則不成就世第一法。問曰。頗有聖人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解脫得耶。答曰。有。依初禪得正決定。彼若命終。生第三禪以上。則不成就世第一法及解脫得。
 
[0015c01] 如經說。諸比丘。我不見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難以喻知。乃至廣說。問曰。言速疾迴轉者。為於世耶為於緣耶。若於世者。一切有為法。亦隨世速疾迴轉。不但心也。若於緣者。諸心心數法受緣。亦速疾迴轉。不但心也。答曰。此中亦說世速疾迴轉。亦說緣速疾迴轉。謂一身中非謂一剎那也。若一剎那言速疾迴轉者。則有少分速疾迴轉。少分不速疾迴轉。亦無於緣速疾迴轉。所以者何。如說若法能緣彼法。或時不緣。無有是事。是以說世之與緣速疾迴轉。謂一身中非謂一剎那。彼一身中。或生善心或時染污。或時不隱沒無記。或依眼生。乃至依意生。若緣色生乃至緣法生。問曰。若於世於緣。名速疾迴轉者。心心數法。亦於世於緣。速疾迴轉。何以獨言心耶。答曰。或有說者。此是世尊有餘之說。亦是世尊為化眾生。簡略之說。復有說者。於心法中誰為最勝。所謂心也。是以說心。猶如王來餘人亦來。以王勝故但言王來。復有說者。以因心故名為心數。是故說心。以心大故數法亦名大地。是故說心。復有說者。若修證心通法時。彼無礙道唯緣於心。是故說心。復有說者。心是遠行法。如說。
 
 獨行遠逝  不在此身  若能調伏
 是世梵志
 
[0015c26] 復有說者。心為尊導。如說。
 
 心為前導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亦言亦行  安樂自追  如影隨形
 
[0015c29] 或有說者。心猶如王。如說。
 
 第六增上王  此染彼亦染
 無染而生染  染者名愚小
 
[0016a03] 復有說者。心名城主。如說。比丘當知。言城主者即有漏識。復有說者。心是內法。遍一切處。能有所緣。內者。內入所攝。遍者。從阿毘地獄上至有頂。能有所緣者。緣一切法。復有說者。能起善不善尸羅。如說。善不善尸羅。皆因心起。復有說者。心起惡法生惡道中。心起善法生[1]天人中。如世尊言。諸比丘。都提夜子叔迦摩納婆。以向如來生惡心故。身壞命終。如擲真珠頃當墮惡道。比丘都提夜子叔迦摩納婆。以向如來起善心故。如擲真珠頃身壞命終。當生善道。復有說者。此心為主。多所統攝。如說。此五情根各行境界。心悉能行種種境界。復有說者。如心行於緣。數法皆隨。猶如雄魚。其所[2]住處雌魚皆隨。復有說者。心是數法所依之處。復有說者。心所依受身之處無不有心。數法不爾有增有減。復有說者。若心不調伏。不守護。不淨修。數法亦爾。若心調伏守護淨修。數法亦爾。復有說者。若心不伏數法不伏。以不伏故。流行色聲香味觸法。若心折伏數法亦伏。以折伏故不行色聲香味觸法。如濾水[3]筒。上開則漏上閉則止。彼亦如是。復有說者。世尊先說心速疾迴轉。當知餘有[4]緣法。亦速疾迴轉。如經說。我不見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難以喻知。問曰。如餘經說以猨猴為喻。今何故言難以喻知。答曰。或有說者。此經難以喻知。不言不以喻知。所以者何。非凡人能作。不易作。不過時作。非無慧[5]者作。非凡人作者。唯佛能作。不易作者。用功能作。不過時作者。佛日出世。爾時能作。非無慧作者。非麁心亂意之所能作。又非凡作者。能知善心起住滅相。亦知出入及知方便。如佛緣覺及諸弟子。善於總相別相。復有說者。言難以喻知者。喻若同若相似。同者。如說心速疾迴轉。其猶如受。此是心法。經先已說。若非心法。喻不相似。復次難以喻知者。不以少功而能得知。復次難以喻知者。如心速疾能有所緣。彼喻亦爾。而無有法與心等者。猶如猨猴。從一枝至一枝頃。心想迴轉。有百千剎那。尊者波奢說曰。世尊為化眾生。還以心喻心。彼猨猴輕躁[6]躁動皆心所為。問曰。彼心可以一法為定喻不。答曰。或有說者。有誰能作。唯佛能作。但無能知者。如佛化作一剎那以喻心而無知者。是故比丘應善知心。應善知心迴轉。乃至廣說。問曰。善知心善知心迴轉。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言善知心即是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有差別。若觀心總相是名善知心。觀心別相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心。是名善知心。若觀數法。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心念處。是名善知心。若觀法念處。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識陰。是名善知心若觀餘陰。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意入。是名善知心。若觀餘入。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七識界。是名善知心。若觀餘界。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心自相。是名善知心。若觀心所緣行處。是名善知心迴轉。復有說者。若觀識。是名善知心。若觀識住處。是名善知心迴轉。尊者波奢說曰。若知有欲心是名善知心。若知轉離欲心是名善知心迴轉。如有欲心轉離欲心。有瞋心轉離瞋心。有癡心轉離癡心。散亂心攝心。懈怠心精進心。有掉心無掉心。少心多心。有染心無染心定心不定心。修心不修心。解脫心不解脫心。繫心不繫心。當知亦如是。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世尊言善知心迴轉者。即是善知心異名說耳。如定犍度說。我弟子中善知心迴轉。摩訶般特迦是也。此即說心念處。名善知心迴轉。
 
[0016c13] 問曰。頗住一剎那頃。當得世第一法。不當得所依緣耶。當得所依緣不當得世第一法耶。亦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耶。亦不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耶。答曰。有。應作四句。若依未來禪。當得正決定。住增上忍一剎那頃。當得世第一法。不當得所依緣者。除未至禪所攝世第一法現在前及所依緣。謂諸餘未來世第一法也。當得所依緣。不當得世第一法者。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攝世第一法所依緣也。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者。謂未來禪所攝世第一法現在前及所依緣也。亦不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者。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攝世第一法。諸餘所依緣。問曰。頗住一剎那頃當得世第一法緣有緣法耶。當得緣無緣法耶。當得緣有緣無緣法耶。不當得緣有緣無緣法耶。答曰。有。住增上忍應作四句。初句者。謂世第一法。能緣心心數法也。第二句者。謂世第一法。能緣色心不相應行也。第三句者。謂世第一法。能緣心心數法色心不相應行也。第四句者。除上爾所事。
 
[0017a04] 彼作經者說世第一法。凡作七論。五是根本。二因論生論。五根本者。從云何世第一法。乃至根相應。二因論生論者。謂當言一心當言不退。造毘婆沙者。因此造論廣現多文。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1]第二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3]犍度世第一法品[4]之[5]三
 
[0017a17] 云何頂法云何頂法退。云何煗法乃至廣說。問曰。此中逆說凡夫所得法。說世第一法已。何以不次說忍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應說云何為忍。以何等故名忍。當云何繫乃至廣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曰。此是有餘之說簡略之義。復有說者。先已說忍而不彰顯。如先說。若後心心數法。勝者前者。則非世第一法為是何耶。答曰。增上忍是名說忍。復有說者。若佛經說此中便說。若經不說此中不說。佛經無說忍處是故不說。說曰。如增一阿含中說。若不成就六法。則不能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云何為六。一不樂聞法。二雖聞法不攝耳聽。三不為知解。四所未得法不方便勤求。五所得法不善守護。六不成就順忍。若成就六法則。能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云何為六喜樂。聞法。乃至成就順忍。問曰。彼經雖說順忍。不說是順諦忍。答曰。順忍順諦忍。有何差別。因論生論。以何等故。忍言順諦。忍煗頂不耶。或有說者。如說忍言順諦。煗頂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皆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順者言隨順。彼忍善隨順。煗頂不爾。復有說者。煗法能止緣諦增上愚。頂[6]止中愚。忍[*]止下愚。以止身中愚故。生世第一法。復有說者。煗法能生緣諦下明。頂生中明。忍生上明。以此身中有緣諦明故。能生世第一法。復有說者。煗法於陰悅適。頂法於寶悅適。忍法於諦悅適。以觀聖諦身中悅適故。能生世第一法。復有說者。忍於一切時。與見道相似。如見道一切時[7]唯法念處現在前。彼忍亦爾。煗頂不爾。所以者何。先修法念處。後增長三念處。展轉現在前。是故不相似也。忍修習法念處。唯增長法念處。以與見道相似故。名順諦忍。煗頂不爾。不名順諦。復有說者。忍法側近見道。煗頂不[8]如。復有說者。忍法亦多相續。亦一剎那現在前。[9]頂煗唯多相續現在前。復有說者。忍法唯一定意。煗頂不爾。復有說者。忍法[10]正觀不雜。煗頂有雜。或時起欲界善根。復有說者。忍法[*]正觀。不多不廣。而能隨順趣向涅槃。煗頂[*]正觀。亦多亦廣。亦能隨順趣向涅槃。此中應說轉買摩尼寶喻。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忍名順諦。煗頂不得名順諦。
 
[0017c01] 是煗頂及下中忍。行十六行。緣四真諦。增上忍。行四行。緣苦諦。復有說者。增上忍緣道諦。問曰。忍為緣何法得正決定。答曰。或有說言緣於道諦。問曰。若然者云何不緣行倒錯耶。若緣行倒錯。云何不為得正決定而作留難。答曰。假令緣行倒錯。於正決定。不作留難。所以者何。於此善根。修習[11]緣行。先有徑路。是以入聖道時。於此緣行。自在能用。如見道中。先起欲界忍智道。次生有頂忍智道。彼有頂忍智道。後復還生欲界忍智道觀苦行。後復生觀習行。乃至廣說。如此皆名緣行倒錯。不以緣行倒錯。便為見道。而作留難。何以故。以於見道修習[*]緣行先有徑路故。忍亦如是。於得正決定。不作留難。諸作是說。緣道諦增上忍。後得正決定。彼有三心。應同一緣一行。所謂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二心應同一行。不同一緣。謂苦比忍苦比智。二心同於一緣。不同一行。謂習法忍習法智。評曰。應作是說。應緣苦諦增上忍。後得正決定。彼見道是猛健善根。雖緣行倒錯。於正決定。而無留難。彼忍是世俗有漏善根。其性羸劣。若緣行[12]倒錯。則與見道。而作留難。如實義者。應觀苦增上忍。後得正決定。非先觀道忍後得正決定。增上忍行苦行緣苦。而忍方便道廣行十六行。緣四真諦。彼行者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欲界行集。色無色界行集。欲界行滅。色無色界行滅。斷欲界行道。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行者後時漸漸減損行及緣。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除觀斷色無色界行道。從是名中忍。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滅。除[1]減一切道。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界行滅。復更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集除一切滅。復更正觀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集。除色無色界行集。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除一切集。復更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界苦。復更正觀欲界苦常相續不斷不遠離。如是觀時。深生厭患。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一行。如似苦法忍苦法智。如是正觀。是名中忍。彼復以一心。觀欲界苦。是名上忍。後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譬如有人。欲從己國適於他國。多有財寶及諸生業之具。不能持去。以此財物。轉以易錢。猶嫌其多不能持去。以錢易金。猶嫌其多不能持去。以金復易多價寶珠。持此寶珠。隨其所安。往適他國。如是行者。乃至漸捨。相續不離。生於上忍。忍後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2]諸言緣苦忍後得正決定。彼四心[3]須同一行一緣。所謂增上忍。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二心同一行。不同一緣。所謂苦比忍。苦比智。二心同一緣。不同一行。所謂集法忍集法智。是故如此說者好。問曰。世第一法。為有上中下不。答曰。無也。不得一人心中有。多人心中乃有如尊者舍利弗。是上目連是中。其餘聲聞是下。性分亦有上中下。佛為上。緣覺為中。聲聞為下云何名頂。以何等故名頂。尊者瞿沙說曰。有二種達分善根。一是欲界所謂煗頂。二是色界所謂忍及世第一法。欲界中下者是名為煖。上者名頂。色界中下者名為忍。上者名世第一法。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盡是色界法。是修法住定地法。能行聖行法。如是說者好。問曰。何以言頂法耶。答曰。色界善根。有動者有不動者。有住不住。有難無難。有斷不斷。有退不退。諸彼動者。諸不住有難有斷有退者有二。下者是煖。上者是頂。諸彼不動住無難不斷不退者有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應言下頂。所以者何。在下煗法頂故。復有說者。猶如山頂。故名為頂。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諸難。必過此山。到於彼山。若遇諸難即便退還。如是行者。住頂無久住者。若無諸難。必到於忍。若有諸難。還退到煖。是以猶如山頂。故名為頂。復有說者。勝於煗法。故名為頂。云何為頂。歡喜於佛法僧。生下小信。乃至廣說。
 
[0018b19] 問曰。何以故。言此信為下小耶。答曰。如尊者瞿沙說。此煗頂二達分善根。是欲界法故言下小。復有說者。此住不久停故。故言下小。復有說者。此信當言異信。何以故。異於色界定地修地行聖行煗法故。故名為異。於佛僧。生下小信。是緣道諦信。於法生下小信。是緣滅諦信。問曰。如頂能緣四諦。此中何以唯說緣二諦信。不說緣苦集信耶。答曰。或有說者。此中說名義最勝法故。於此四諦何者最勝。所謂滅道。何以故。此二諦清淨無過故。復有說者。此二諦是妙是離。復有說者。此二諦能生信處。復有說者此二諦有二義。一可信。二可求。復有說者。為生受化者。信樂心故。若世尊說。苦集是可敬信者。則無受化者。何以故。彼受化者。當作是念。此是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何可敬信。而我等常為此苦之所逼迫。若世尊說滅道。是可敬信。彼受化者。心生欣樂。是故滅道最勝可信。復有說者。此滅道有可信敬事。一樂觀在前。二無心捨離。復有說者。信佛信僧說緣道信信法是緣三諦信。若如是者則說盡緣四諦信也。如說波羅延摩納婆等。能於佛法僧。生下小信。是[4]名頂法。彼作經者。引經為證。問曰。如住頂時。亦信陰亦信三寶亦信諦。以何等故。世尊為摩納婆等。但說信寶。不說信陰諦耶。答曰。或有說者。彼摩納婆等。非不信苦集諦。但不信三寶。以不信故。[5]佛故為說。復有說者。彼為苦所困。欲求離苦。往詣佛所。如[6]說偈。
 
 為苦所逼諸眾生  不知離苦來詣佛
 願示法要除眾患  猶如熱時入涼池
 
[0018c21] 如實能離苦者。唯有滅道。彼有二義可信。一常樂觀。二常喜求。復有說者。信佛說緣二諦信。信僧說緣道諦信。信法說緣滅諦信。復有說者。信佛說緣四諦信。信僧說緣道諦信。信法說緣三諦信。復有說者。三寶是生信敬處是以說之。復有說者。隨行者意悅適故是以說之。若於陰生悅適是名為煖。於寶生悅適是名為頂。於諦生悅適是名為忍。
 
[0018c29] 問曰。如頂體性。是五陰。何以世尊為波羅延等。以信名說。為諸新學比丘。以慧名說。答曰。或有說者。唯佛世尊決定明解法相。亦知所應作事。非餘所及應為眾生而說何法。即便說之。復有說者。以波羅延等。未住所作地。未入佛法中。未得舍摩他。未有漸次聞他天言生信。來詣佛所。爾時世尊。因彼善根欲令增長故。以信名說。彼諸新學比丘。與上相違故。即慧名說。復有說者。隨他乏少為饒益故。如波羅延等乏少於信。釋種比丘乏少於慧。是以波羅延等。說信以饒益之。釋種比丘。說慧[1]以饒益之。復有說者。為止諂曲愚癡意故。波羅延等。雖復聰明。乏少於信。無信之慧。能增長諂曲。是故為波羅延等。說信止其諂曲。新學比丘釋種出家。雖少有信而乏於慧。無慧之信增長愚心。是故為新學比丘。說慧止其愚心。復有說者。世尊說法。受化者二種。有利根。有鈍根。為利根者說信。為鈍根者說慧。以波羅延等利根故說信。新學比丘等。鈍根故說慧。如利根鈍根。內因力外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觀思惟增益外從他聞法內增益。無愚無貪[2]修不修損身見聚處不損身見聚處。當知亦如是。
 
[0019a23] 云何頂法退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說頂有退。不說煖退。答曰。或有說者如說頂退。亦應說煖退。而不說者。當知皆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行者在頂之時。多諸留難。有三時諸煩惱業。多諸留難。如從頂至忍。爾時惡道諸煩惱業。多作留難。所以者何。彼諸煩惱。而作是念。若彼行者。已到於忍。我復於誰身中當生果報。離欲界欲時。彼欲界諸煩惱業。多作留難。所以者何。諸煩惱業。而作是念。若彼行者。出於欲界。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受未來有諸煩惱業。多作留難。所以者何。諸煩惱業。而作是念。若彼行者。離[3]欲已彼更不受身。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行者於此三時。多諸留難。是故說頂有退。不說煖退。復有說者。行者爾時生大憂惱猶如有人。見珍寶藏。見已歡喜作是思惟。我今永斷貧窮根本。後欲取時忽然還滅。彼人爾時於此寶藏生大憂惱。如是行者。住頂法時。自念不久。當得於忍。永斷惡道。心生歡喜。後便還退生大憂惱。復有說者。若說頂有退。當知亦說煖有退。復有說者。以頂法不久住故是以有退。復有說者。欲得忍時大獲重利。猶如聖人不墮惡道。得忍之時亦復如是。如沙門二十[4]億九十一劫不墮惡道。與上相違名失重利。
 
[0019b19] 云何頂退。答曰。猶如有人。親近善知識。從其聞法乃至廣說。何以復作此論。答曰。前雖說頂體相未說云何得頂云何失頂。今欲說之故作此論。猶如有人。親近善知識者。說親近善友。從其聞法者。聽隨順方便法。內正觀思惟者。自身修行正行。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淨功德。是說信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是說信陰。知有苦集滅道。是說信諦。彼於餘時。不親近善知識者。親近惡友。不從他聞法者。不聽隨順方便法。不正觀思惟者。自身行邪行。失此信法。是名頂退。問曰。頂退體相為是何耶。答曰。是不成就性。不隱沒無記。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復有說者。是不信體性。所以者何。有信便得。無信便失。復有說者。以何使纏。而退頂法。即彼使纏性。如是說者。亦是染污性。復有說者。若法隨順退法即是其性。若然者一切諸法。盡是退性。何以故。一切諸法。與威勢緣故。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無所有性。是退性。強生分別。無有相對。彼善根和集名頂。善根離散名退。復有何性。猶如有人多諸財物。他人劫去。後便貧窮人問之言。汝今貧窮為是何性。彼人答言。我本有財。他人劫去今唯貧窮。當有何性。又如有人衣裂。他人問言。汝今衣裂為是何性。彼人答曰。衣本完堅今者破裂。更有何性。又如有人身本著衣。人奪其去。他人問言。汝今裸形無衣為是何性。彼人答言。我本著衣。他人奪去。今者裸形無衣當有何性。如是行者善根和集之時名之為頂。後若離散名之為退。當有何性。是故無所有性是名退性。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頂退是不成就性。不隱沒無記。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
 
[0019c22] 問曰。如說信佛菩提。是名信佛。乃至廣說。以何等故世尊。或說信寶。或說信陰。或說信諦。答曰。或有說者。佛於法明了。乃至廣說。復有說者。隨眾生愚處。佛隨其所愚而解說之。復有說者。受佛化者有三種。一多疑心。二[5]染著於我。三為見所覆。為疑者說。寶為[*]染著我者說陰。為見所覆者說諦。
 
[0019c29] 云何煗法。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煖。答曰。或有說者。智緣境界。能生於煖。燒煩惱薪。猶如火[1]攢。上下相依。生火燒薪。復有說者。以有智知有能生煖智。令有萎悴。猶如夏時聚花為[卄/積]花生煖氣。還自萎悴。復有說者。[2]智生依陰。在陰智火。還燒於陰。猶如兩竹相[3]摩生火還燒竹林。尊者瞿沙說曰。求解脫智火。彼最在初。如火以烟在初為相。無漏智火。亦以煗法在先為相。如日明相在初為相。無漏智日。亦以煖在初為相。是故名煖。云何為煖。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乃至廣說。問曰。若然者。說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盡得煖耶。答曰。不然。何以故。煖者乃是色界修地定地。能行聖行所攝。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者也。彼正法者。說緣道諦信。毘尼者。說緣滅諦信。問曰。煖能緣四諦。何以但說緣滅道諦信。答曰。或有說者。滅道於諦中最勝故。應如先頂中廣答。復有說者。滅道是可歸依處。是以故說。復有說者。正法說緣三諦信。毘尼說緣滅諦信。是亦名煖。能緣四諦。彼作經者。引經為證。如說佛告馬師滿宿比丘。我有四句法。當為汝說。為欲知不當恣汝意。[4]彼二人言。我等今者便為非器。何用知為。乃至廣說。問曰。佛深知彼人不堪受法。何故告言當恣汝意。答曰。或有說者。人謂彼人無教化者。所以造作眾惡。而自毀壞。是以如來。舉手語言。我所應作。今已作之。而汝自行邪行。以自毀壞。非我不教化之過。復有說者。為止外道誹謗故。所以告言當恣汝意。若當如來不告彼者。諸外道等。當作是謗。云何大悲。於弟子眾。有隨順者。說法教化。不隨順者。不說法教化。若當如來告彼人者。諸外道等。不生誹謗。復有說者。為止諸釋。不信心故。若當如來不告彼者。爾時諸釋生不信心。云何悉達。不為親族說法教化。心懷嫉妬。將慮彼人共己相似。若其如來告彼人者。諸釋爾時便[5]更不生不信之心。復有說者。彼人自行邪行。如來以彼。即為證人。而語之言。汝本在家。及今出家。自行邪行。非是我過。爾時如來。即以軟語。面前責數。是故告言當恣汝意。復有說者。為生彼人將來善根故。佛知彼人。而今雖復不能受化。將來必生追悔善根。所以者何。彼人作是念。彼大悲者。恣我意。而我不受。非如來過。能生如此追悔善根。以此緣故。必出惡道。復有說者。佛知彼人於此命終必生龍中受大苦痛。便作是念。我本從何來生此間。自知本在佛法出家。次作是念。無化我者。我今應往作不利益事。破壞佛塔及諸精舍。殺諸比丘。當於爾時。佛神力故。有如來像。當立其前而告之言。馬師滿宿。我有四句之法。汝欲知不當知。今[6]苦汝等過。非我咎也。我應作者。皆已作之。而汝今者。自為邪行。欲止彼龍瞋恚纏故。令守護佛法。是以告言當恣汝意。問曰。云何名四句法。答曰。或有說者。是四諦法。何以故。彼二人以不見諦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四念處是。何以故。彼二人以顛倒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四正勤是。何以故。彼二人者。多懈怠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四如意足是。何以故。彼二人者。不能積集諸善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四聖種是。何以故。彼二人者。貪著利養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四沙門果是。何以故。彼二人者。實不得沙門。而言我得四沙門果。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四善是(一善知界二善知入三善知緣起四善知處非[7]處)。何以故。彼二人者。愚於因果故。造斯惡行。復有說者。如雜阿含中說偈。
 
 賢聖法中善言最  二常愛言遠不愛
 三常實語離虛妄  四常法言遠非法
 
[0020c09] 是名為四。復有說者。如增一阿含所說。無貪無恚正念正定是名為四。彼作是言。我今何用知是法為。世尊告言。汝愚癡人遠離我法。乃至無有少許煖法。問曰。彼二人者何以作如是說。我今何用知是法為。答曰。或有說者。彼人自知非是法器趣向善道。猶為非器。況趣涅槃。當是器也。復有說者。諸邪惡行。在彼身中。數數犯禁。自知此身非是法器瓦石可令生牙。我今此身。終不能生解脫法分。復有說者。彼人已作決定業故。復有說者。彼人已近報果法故。彼人惡道報相。已現在前。乃至十指水流而出。復有說者。佛記彼人當成辟支佛菩提。彼作是念。何煩如來。為我說法。我於現世。終不能得入正決定。以是等眾因緣故。彼作是言。我今何用知是法為。世尊告言。遠離我法愚癡人。於我正法毘尼中。乃至無有少許暖法。問曰。有眾多毘尼。有時毘尼有方毘尼。有種性毘尼。有家法毘尼。有罰罪毘尼。有犯毘尼。有明毘尼。有聖毘尼。有欲瞋癡毘尼。此中為說何者毘尼耶。答曰。或有說者。此中說聖毘尼。復有說者。此中說欲瞋癡毘尼。問曰。諸不得暖法。一切皆與馬師滿宿同耶。答曰。不一切也。眾生凡有三種。一有期心。二除期心。三斷期心。有期心者。清淨持戒者是也。除期心者。所作已辦阿羅漢是也。斷期心者。犯戒者是也。以彼無有期心。無除期心。但有斷期心。是以世尊。而呵[1]嘖之。其餘眾生。斷期心者。亦與彼同。如說乃至無有少許暖法。問曰。此暖善根。最勝微妙。住寂靜地。今[2]者何以言少耶。答曰。以於達分善根中最是微小故言為少。復有說者。以是見聚善根後邊生故。故言少許(見聚善根者謂安般不淨四念處也)。此四種善根。所謂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名為達分。亦名觀諦。亦名修治。亦名善根。言達分者無漏聖道。是達此善根。隨順彼法。羽翼彼法。是彼法性分。故言達分。觀諦者。以無常等行觀諦察諦。故名觀諦。修治者。為求聖道及果修治。此身除去穢惡。欲為法器。猶如農夫為求子實修治田地除去惡草。彼亦如是。故名修治。言善根者。聖道言善。涅槃言果。此諸法等。是彼初基始立之本。故名善根。問曰。此暖等善根。有何差別。答曰。暖法能[3]止緣諦增上愚。乃至能止身中愚。故生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暖法能生緣諦下明。乃至身中有緣諦明。故生世第一法。復次暖法。能生緣諦下信。頂法生中信。忍法生上信。以身中有此信故。能生世第一法。復次煖法。於陰悅適。乃至身中悅適故。生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暖是念處所入處。頂是暖法所入處。忍是頂法所入處。世第一法。是忍所入處。如是次第無間亦如是。尊者瞿沙說曰。此善根二是欲界。所謂暖頂。二是色界。所謂忍世第一法。評曰。不應作是說。此是色界[4]故。定地修地。能行聖行所攝法。如是說者好。問曰。暖法有幾種。乃至世第一法[5]幾種。答曰。或有說者。煗法有三種。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法有三種。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種。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上。此四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中。忍世第一法是上。復有說者。煖有二種。謂下下下中。頂有三種。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種。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上。此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法是上。尊者瞿沙說曰。煖有三種。下下下中下上頂有六種。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種。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法一種。謂上上。若以三言之。煗法一種。謂是下頂有二種。謂下中。忍有三種謂下中上。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
 
[0021b19] 得煗法亦捨。捨有二種。離界地時。及退時捨。退時捨者。作無間業。能斷善根。亦墮惡道。復有何善利。已為涅槃。作決定因。如吞鉤餌法。得頂法亦捨。捨有二種。離界地時。及退時。[6]退時捨者。作無間業。亦墮惡道。復有何善利。更不斷善根。若然者。提婆達多。不得頂法耶。如偈說。
 
 無德受供養  是名為凡[7]小
 有善皆忘失  是名為頂退
 
[0021b28] 此偈當云何通。答曰。此說得退。復有說[8]者。世尊如頂。彼以惡心向佛。墮於惡道。故言頂墮。得忍亦捨。捨有一種。離界地時。捨彼善根無退。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復有何善利。不墮惡道。得世第一法亦捨。捨有一種。離界地時捨不退。所以者何。此善根性是不退。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不墮惡道。復有何善利。彼次第得正決定。復有說者。得煗法亦捨。捨有二種。離地界時。及退時。退時捨者。作無間業。亦墮惡道。復有何善利。唯不斷善根。若然者提婆達多。不得煗法。何以故。彼斷善根故。得頂法亦捨。捨有二種離地界時。及退時。退時捨者。墮惡道。復有何善利。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得忍亦捨。捨有一種。離界地時。彼善根無退。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不墮惡道。復有何善利。不染著我。問曰。若然者尸利掘多安仇利摩羅薩遮尼[9]揵子。便為不得忍。何以故。染著我故。答曰。彼不染著我。以論義故。言有我耳。問曰。彼與如來。競諍論我。云何乃言不染著我耶。答曰。彼以不斷我見暫現在前。非染著也。世第一法得亦捨。離界地時捨。餘如先說。西方人。作此論言暖善根。有何意趣。為何所依。有何因緣何法。有何果。有何依。有何報。有何善利。為行幾行。為緣名生。為緣義起。為是聞慧。為是思慧。為是修慧。為欲界繫。為色無色界繫。為有覺有觀。為無覺有觀。為無覺無觀。為樂根相應。為喜捨根相應。為一心。為眾多心。為退為不退。乃至世第一法亦如是。問曰。暖有何意趣。答曰。所有布施持戒。乃至上忍善根。盡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為何所依者。依色界定起。有何因[1]緣者。於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緣何法者。緣四真諦。有何果者。頂近於暖。是功用果。有何依者。自地相似。後生善法。是其依果。有何報者。謂色界五陰。有何善利者。或有說者。是涅槃決定因。復有說者。不斷善根。為行幾行者。行十六行。為緣名生為緣義生者。當言緣義生。為是聞思修慧者。當言是修慧。欲色無色界繫者。當言色界繫。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者。當言三行。為何根相應者。當言三隨所應說。為一心為眾多心者。當言多心。為退不退者。當言退忍。於頂近者。是功用果。頂有何善利。或有說者。不斷善根。或有說者。不作無間業。餘如暖說。世第一法。於忍近者。為功用果。忍有何善利。有此善利。不墮惡道。復有說者。不染著我亦不退。其餘如頂。世第一法。緣苦苦法忍。是功用果世第一法。有何善利次第。得正決定。行四行。當言一心不退。其餘如忍生煗法時。若苦集道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修四念處。現在行一行。未來修四行。取其同性。非不同性。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修一法念處。現在一行未來四行。增長煗法。以下增長中。以中增長上時。若緣苦集道諦。現在四念處。展轉現在前。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若緣滅諦。現在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問曰。以何等故。[2]初生煗法時。未來同性者。修非不同性。增長煖時。未來同性。不同性修。答曰。[*]初生時。以行觀諦。未曾得彼種而得。增長時。以行觀諦。已曾得彼種而得。是以具修。初生頂時。緣苦集滅道。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增長時。下增長中。中增長上。若緣苦集道諦。四念處展轉現在前。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初生忍。及增長時。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尊者瞿沙說曰。初忍時若緣苦集道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四。同性修不異性。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亦一法念處。現在一行未來四。同性修不異性。若增長時。緣苦集道諦。四念處展轉現在前。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3]。
 
[0022b15] [4]問曰。以何等故忍一切時。法念處現在前耶。答曰。如見諦道一切時法念處現在前。忍亦相似。問曰。如增長忍時。盡修十六行耶。答曰。不也。如漸除所緣行亦如是。若緣四諦。有十六行。若緣三諦有十二行。若緣二諦有八行。若緣一諦有四行。通一忍生勢則有十六。問曰。以何等故。增長忍時。或十六或十二。或八或四行修。答曰。漸除所緣。漸除所行。轉近得正決定。是以或時修十六行。乃至四行。生世第一法時。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四。問曰。如世第一法曾得彼種。以行觀諦。何以故。同性行修不異性耶。答曰。隨彼所得。即此法修。如人裸形無衣可奪。彼亦如是。復有說者。世第一法。最近見道。如見道中不修餘行。唯修同性。世第一法亦復如是。問曰。若生煖乃至忍時。為常相續。為不相續。答曰。或有說者。言常相續緣於四諦。如見道中十五心常相續現在前。彼煗法生時。常相續緣四真諦。復有說者。此義不定。或相續或不相續。或有煖緣苦而止者。或緣集滅道而止者。
 
[0022c07] 問曰。為正觀思惟。何法次能生煖耶。答曰。是色界修。地定地心。有厭離有惡賤有渴仰。有不隨順生勢不樂。有如此正思惟時。次能生煖。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得正決定。問曰。若離欲者可爾。不離欲者云何。答曰。不離欲者。彼亦可爾。有欲界思慧正觀思惟緣苦行。苦行次第生煗法。餘如上說。
 
[0022c15] 問曰。諸前身生煗法。未生頂法。彼便命終。於此生中。欲生頂法。為即生頂法。為還起煗法耶。答曰。或有說者。若從師順次聞頂法。即從頂去。若師不為說。還從根本起。問曰。若然者何以言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答曰。作如是說者。謂一身中次第生者。若前身中。曾得煗法。從根本起者也。問曰。若前身曾得煗法。於此生中。欲生頂法。作何正觀思惟。答曰。如煖正觀思惟頂亦復爾。如生頂生忍亦爾。問曰。若生煗法為離欲不。答曰。或有說者。不為離欲。所以者何。彼行者愛樂寧生頂法不起有頂中忍。復有說者。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頂者即便生頂。自知無力不能生頂。欲得離欲。所以者何。若得離欲我生處轉勝。
 
[0023a01] 問曰。若依根本地。生達分善根。為有退不。答曰。或有說者。煗頂有退。忍則不退。何以故。此善根是不退法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何以故。若依根本地生達分善根者。即於現身。得正決定。何以故。此諸善根。盡為生聖道故。若依未至。此則不定。
 
[0023a07] 問曰。若依未至禪。生煗法。亦生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耶。答曰。或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煗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初禪乃至第四禪亦如是。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煗法。次生初禪。煗頂[1]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禪中間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於煗頂。次生初禪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禪中間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煗頂忍。次生初禪忍。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乃至第四禪亦如是。此則說聲聞次第法。問曰。菩薩云何。答曰。菩薩依第四禪生煗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復有說者。菩薩依初禪。生煗法頂法忍法。二禪三禪亦如是。第四禪中。生煗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問曰。如達分善根中。不應次生下上。不應次生中下。云何菩薩而能生耶。答曰。自地不能。他地則能。復有說者。欲離如是過。當作是說。若依初禪。生煗法。乃至第四禪。若依初禪生頂法。乃至第四禪。若依初禪生忍法。乃至第四禪。次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所以者何一切菩薩盡依第四禪生煗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故。問曰。辟支佛復云何。答曰。辟支佛獨出世者。當知如佛。若眾多出世者。此則不定。與聲聞同。如渴伽[2]狩。獨生一角彼亦如是。獨出世者。當知如佛。
 
[0023b04] 問曰。菩薩前身為曾生達分善根不耶。答曰。或有說者。曾生為障惡道故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道者。是達分善根之力。此是他性達分善根。非是己性。評曰。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菩薩不曾生達分善根。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所有善根。不經歷世菩提樹下。一結[3]加趺坐。生不淨觀。乃至盡智。問曰。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道。此豈非忍力耶。答曰。不必以達分善根能障惡道。或以施力。或以戒力。或以不淨。或以安般。或以聞慧或以思慧。或以煗頂後乃以忍。尊者佛陀提婆說曰。障於惡道。非不因知緣起法。其義云何彼作是說。覺知緣起法。即是無漏道。非無漏道力不能障惡道。[4]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先說者好。所以者何。菩薩若行布施。亦以戒以慧。若行戒時。亦以施以慧。若行慧時。亦以施以戒。以是因緣。能障那由他惡道。況十處惡道耶。聲聞辟支佛。所有煗頂。菩薩盡能起。以障惡道。唯不起忍。所以者何。忍與惡道相妨。菩薩於三阿僧祇劫。在生死中。以願力故。生惡道中。[5]此中應說魚因緣喻。復有說者。起聲聞辟支佛忍。以障惡道。不起菩薩忍。所以者何。於得道身大玄遠故。求辟支佛人。以生辟支佛忍。不能生佛種忍。以近辟支佛道故。復有說者。求辟支佛人。能起佛種忍。評曰。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求辟支佛人。不能起佛種忍。問曰。得忍凡夫命終時。為捨忍不。若捨者何故不生惡道。若捨者何故凡夫捨聖人不捨。若不捨者。行[6]揵度四大[7]犍度何故不說耶。如說。若成就身。彼成就身業。乃至廣說。答曰。或有說者捨。問曰。若捨者。何以不生惡道。答曰。或有說者。彼善根勢力能爾。雖捨不墮惡道。自有善根雖成就。不障惡道。況不成就。所謂生處得善。自有善根。雖不成就。能障惡道。況復成就所謂忍也。是故彼善根勢力能障惡道。復有說者。彼善根勢力。能令身中墮惡道。煩惱業極令遠離於此身中。更不復行。若其不行。何由得墮惡道耶。如人秋時服於下藥。藥亦不住彼人身中。或有與病俱出。或身中自消。而能除去病患。永使不起。如是彼善根勢力。令墮惡道。諸煩惱業。永更不起。復有說者。此善根曾在彼身中。如師子住處在彼身中。雖不成就。[8]勳著之力。能令惡道諸煩惱業。更不復行。況墮惡道。猶如師子所住之處。師子若行不在其餘小[*]狩。無能到者。何況在時。復有說者。彼善根住此身中。猶如舊住。諸惡道煩惱業。住此身中。其猶如客。舊住力強。客則不如。復有說者。行者有二種期心。一者期心遠離諸惡。二者期心[9]深著善法。以有此二期心故。不墮惡道。是故尊者瞿沙說。彼行者有如是期心。有如是欲如是忍如是可如是意如是敬如是愛如是樂復有說者。彼惡道已得非數緣滅。諸法已得非數緣滅。終不現前。復有說者。彼行者墮法雨駛流河中。不容作餘惡道之業。是以不墮惡道。復有說者。依倚聖道故。彼行者依倚聖道。使此身中惡道煩惱業。不現在前況墮惡道。猶如有人畏於怨家。依倚於王。而彼怨家。猶尚不能正面視之。何況加害。復有說者。彼行者以此善根。於自身中。以守護聖道所住處故。猶如王人先守護王所住之地。一切人民不敢復住。復有說者。彼善根決定作人天處故。若作決定處業。必生彼處。猶如貴勝之座處所[1]以定。不應復更坐於餘坐。如是彼善根所住處。定亦復如是。復有說者。彼行者以正方便。令彼惡道諸煩惱業更不復行。何況生於惡道。復有說者。彼行者見惡行過患。見善行利益。是故不作惡行墮惡道中。復有說者。有善好期心。在此身中。不作惡行墮惡道中。復有說者。以心柔軟故。隨順趣涅槃故。以信根深牢固故。是以不作惡行墮於惡道問曰。若捨者。何以凡夫捨。聖人不捨耶。答曰。彼凡夫人。無聖道對治力以自持御。雖有對治道以自持御。此道羸劣。不堅固久住是以命終時捨。聖人身中。有無漏對治道以自持御。彼以無漏定力牢固久住。是以命終時不捨。此中應說合眾[2]釆喻。復有說者不捨。問曰。若不捨者。業犍度四大犍度。何以不說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中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彼業犍度中。亦說在第三句中。說聖人在胎是也。聖人有二種。有名數聖人。實義聖人。得達分善根者。謂名數聖人。得正決定者。謂實義聖人。是故彼亦說之。若人有一出家之心。猶得名為聖弟子。何況得達分善根者也。復有說者。或有捨者。有不捨者。誰不捨耶。於此善根。常懃方便故。作方便一切時作方便。善受持善修習者不捨。與上相違捨。[3]如所聞。若於善根。常懃方便。乃至善修習者。雖經生死。而常不捨。如彌多羅達子初生之時。便作是言。結有二種。乃至廣說。如先所聞。若於善根。不懃方便。乃至不善修習。於此身中。雖得速捨。如是當知有捨不捨。評曰。如實義者。凡夫人依彼地。生達分善根猶有捨者。何況生於他地。
 
[0024b11] 問曰。達分善根言得報。所謂色界五陰。為作彼身初業不。答曰。或有說者。不作初業。所以者何。彼似無漏道。憎惡受生故。餘業作初業。彼達分善根。唯作滿業。然後受報。復有說者。亦作初業。得身報妙好。隨順行道。
 
[0024b16] 此煖等善根。有七十三種。其事云何。欲界有十種。所謂一具縛凡夫。二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盡者。初禪有九。或有除一品結。乃至九品初禪無具縛人。即欲界說故。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有九種頂忍世第一法亦如是。問曰。具縛凡夫。所得煗法。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為一種耶。答曰不也。具縛凡夫異。除一品結異。乃至九品異。
 
[0024b24] 問曰。若退煗法。還生煗法。為本得得不。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彼不數數得用功而得。不前後相似故。如捨波羅提木叉戒後更受。非本得得彼亦如是。如煗頂亦爾。問曰。增長煖時。煖增長已。還起初者不。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得勝進善根。前所得者。無可欣尚。頂忍亦如是。
 
[0024c02] 問曰。為於何處生此善根耶。答曰。欲界人中。謂三天下。非欝單越。問曰。欲界六天不能生耶。答曰不能。初生已曾生者。能起現在前。所以者何。若有好身。亦有隨順厭患。正觀彼處。則能生煖。此三天下。具有此二。問曰若有好身。則諸天勝人。若取隨順厭患正觀。則惡道勝。答曰。如先說俱有者。能天與惡道不俱有故。是以不能。問曰。煗法亦依男身。亦依女身。若依女身得於煗法。復得自身中男子所依煗法耶。答曰。得如是當知。頂忍亦爾。問曰。若依男身。得於煗法。復得自身中女人所依煗法耶。答曰。不得頂忍亦如是。黃門般吒[4](有男形不能男有女形不能[5]女)無形二形。不能生煗等四善方便法。
 
[0024c16] 慧有三種。聞慧思慧修慧。答曰。或有師略說十八界十二入五陰。復有善誦修多羅毘尼阿毘曇生厭惱心。彼作是說。三藏所說要者。唯是十八界十二入五陰。彼即觀察界觀察界已。復作三種。所謂名體性總相。名者謂眼界乃至法界。體性者謂別相。總相者謂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修習此智。轉得定意。於此界中。生厭惱想。復[6]略觀十二入。眼界即是眼入。乃至觸界即是觸入。七識界即是意入。法界即是法入。又略入觀陰。彼觀十色入及法入中造色。即是色陰。意入即是識陰。法入即是三陰。又略陰即是四念處色陰即是身念處。受陰即是受念處。識陰即是心念處。想陰行陰。即是法念處。又略陰觀諦諸五陰果是苦諦。諸五陰因是集諦。五陰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彼諦復作三種名體性總相。名者謂是苦。乃至道。體性者謂別相。別相者。逼迫行義是苦義。乃至出要。行義是道義。總相者苦有四行。無常苦空無我。集有四行因集有緣。滅有四行滅止妙離。道有四行道如迹乘。[1]修習此智。轉得定意時。如見彼諦時。彼亦次第觀別。欲界苦作異相別。色無色界苦乃至別斷。欲界行道亦別。乃至色無色界行道。當於爾時觀諦。猶如觀[2]疊外物。作如是觀時。是名聞慧滿足。如是展轉修習。次生思慧。轉進修習。次生修慧。能行聖行。如是觀時。是名煗法。如是展轉增長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次生苦法忍。斷見苦所斷十使。次第生苦法智。如是次第生道比智。得須陀洹果。次第乃[3]至盡智。是名諸善根生次第生法。
 
[0025a18] 善根有三種。一福分善根。二解脫分善根。三達分善根。福分善根者。謂能作生天種子。若在人中生豪貴家。有大威勢。多饒財寶。眷屬成就。顏貌端嚴。能作轉輪聖王帝釋魔王梵王種子。解脫分善根者謂能作解脫種子。決定不退因。必至涅槃。達分善根者謂煗法。乃至世第一法。問曰。解脫分善根。於何處種耶。答曰。於欲界中。非色界。欲界中人道。非餘道。人道中在三天下。非欝單越。佛出世時非無佛時。復有說者。若無佛時。遇辟支佛。亦種解脫分善根。體性是何。答曰。若身業口業意業。但意業偏多為是五識身。為是意地。答曰。是意地非五識身。為是方便善。為是生得善。答曰。亦是方便善。亦是生得善。為是聞慧。為是思慧。為是修慧。答曰。是聞慧思慧。非修慧。為以何事種此善根。答曰。或以布施。或以持戒。或以多聞。而不必定。所以者何。有人以一揣食施。能種解脫分善根。自有能作長齋般遮于瑟。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或有持一日齋。能種解脫分善根。自有終身持戒。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或有誦持一偈。能種解脫分善根。自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是。故不定。何以故。或有種者。有不種者。若以此事。迴向解脫涅槃。欲永離生死。有如是勇猛心者是則能種。若不為迴向解脫涅槃永離生死。雖多布施終身持戒廣學多聞。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有近有遠。近者前身中種。此身成熟來身解脫。遠者曾種解脫分善根。經那由他世受身。而不能生達分善根。聲聞所得解脫分善根。可迴向趣辟支佛。辟支佛所得解脫分善根。亦可迴向趣佛。佛所種解脫分善根。不可迴轉。
 
[0025b21] 問曰。有生滅觀彼以何為方便耶。答曰。彼行者見春時草木青色。如紺琉璃。見河駛流浮沫著岸。見已作是思惟。此諸外法。今已復生。若入城邑聚落。見諸男女歌舞戲笑。而問之言何以故爾。答言。此中生男生女。彼復思惟如此內法。今已復生。彼行者。於後秋時。見諸草木。為秋日所曝冷風所吹。被諸霜露。枝葉零落。河水枯涸。彼復思惟如此外法。今已復滅。若入城邑聚落。見諸男女亂髮舉手[4][口*睪]咷啼哭。而問之言。何以故爾答言。此中男女死喪。彼復思惟此中內法。今已復滅。彼行者深見如此相已。還所住處。自觀己身。有少壯老無常之相。次第觀於歲月日時晝夜。相續是名方便。於此諸時展轉除[5]減。乃至觀陰二剎那一生一滅。是名生滅觀滿足。問曰。此生滅觀。為虛想觀為實觀耶。若是虛想觀者。此偈云何通如說。
 
 若有知見能盡漏  若無知見云何盡
 若能觀陰生滅者  是則解脫煩惱心
 
[0025c11] 非以虛想觀能斷煩惱。若當非實觀者。應[6]不見諸行有來去相。而諸行實無來去。或有作論者。說是虛想觀問曰。若爾者此偈云何通。答曰。有轉轉因故。是以說彼轉轉相生。猶子孫法。其事云何虛想觀能生實想觀。實想觀能斷煩惱。是故說轉轉因。如子孫法。復有說者。是實想觀。問曰。若然者諸行無來去。然彼行者。見於來去。答曰。若生滅觀。未滿足時。便見諸行有來去相。若其滿足。見諸行無來去相。猶如小兒弄於獨樂。旋速則見如住。旋遲則見來去。陶家輪喻亦復如是。
 
[0025c22] 問曰。為以一心見生滅。為二心一見生一見滅耶。若以一心見生滅者。云何一心而有二慮。若有二慮破一心義。復云何見為以見生生時復見滅耶。見滅滅時。復見生耶。若見生生時。唯見生者。是則為正。若見生生時。復見滅者。是則為邪。若見滅滅時。唯見滅者。是則為正。若見滅滅時。復見生者。是則為邪。若當一心見生一心見滅者。則無生滅觀。答曰。應作是說。一心見生。一心見滅。問曰。若然者則無生滅觀。答曰。此說通一生中相續生滅觀耳。非謂一剎那也[1]。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四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世第一品之四
 
[0026a13] [2]此二十種身見。幾是我見。幾是我所見。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世尊經中。處處說二十種身見而不廣分別。[3]唯尊者舍利弗經中一處分別。彼雖分別而不說此二十種身見。幾是我見幾是我所見。因彼諸經不分別故。今欲分別故作此論。復次毘婆闍婆提作是說。身見無所緣。如身見緣我。實義中無我。彼何所緣。如人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為止彼人如是意故。亦欲顯身見有所緣故。身見緣五陰。但所見事異。非無所緣。如彼人喻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此亦所見事異。非無所緣。是故[4]止異人意欲顯己義。亦欲示決定法相故。而作此論。問曰。此二十種身見。幾是我見。幾是我所見。答曰。五種是我見。十五種是我所見。問曰。若我見有五。我所見亦應有五。何故說十五我所見耶。答曰。緣行故說五我見。具故說十五我所見。所以者何。此十五我所見。以具故生。應說一我見。所謂五見中我見應說二如我見。我所見應說三謂欲界色無色界。我見應說六。如欲界中有我見我所見。色無色界亦爾應說九。如欲界地我見。乃至非想非非想地我見。應說十八。如欲界地我見我所見。乃至非想非非想地我見我所見。如分別行緣陰。應說二十不分別所起處。見色是我色異我。色屬我我在色中。如色四種。受想行識亦如是。如是五四。則有二十。以行緣分別十二入。則有四十八。不分別所起處。如見眼入是我。眼入異我。眼入屬我。我在眼入中。如眼入有四。乃至法入亦有四。如是十二四。則有四十八。以行緣分別界。則有七十二。不分別所起處。如眼界是我。眼界異我。眼界屬我。我在眼界中。如眼界有四。乃至法界亦有四。如是十八四。則有七十二。若分別緣陰。分別所起處。則有六十五。如說色是我。受是我瓔珞。受是我僮僕。受是我器。如受有三。想行識亦三。如是四三有十二。及色有十三。如是五種十三。則有六十五。若分別緣入。分別所起處。則有四百八眼入是我色入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眼入有三十四。乃至法入亦有三十四。十二種三十四。則有四百八。若分別緣界。分別所起處。則有九百三十六。眼界是我色界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眼界有五十二。乃至法界有五十二十八種五十二。則有九百三十六。如是種種身。諸剎那相續。則有無量我見我所見。此處分別行緣陰。不分別所起處。則有二十。問曰。以何等故此身見言種答曰此二十種身見。各有差別故言種。
 
[0026c03] 問曰。以何等故。因陰說二十我見。非因界入。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有如是意如是欲如是可隨。彼意作經不違法相。復有說者。為現初起初方便入法。如因陰說。見因界入。亦應如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此陰說見者。正佛經所說。佛經因陰說二十種我見。彼作經者。亦依佛經作論。說二十種我見。問曰。置作經者。以何等故。世尊。因陰說二十種我見。答曰。為化眾生故。佛因陰說二十種我見。若受化者。應聞界入。而得度者。世尊亦因界入。說於我見。以不應聞是故不說。復有說者。諸見生時。多依於陰。少依界入。是故世尊因陰說見。不因界入。
 
[0026c16] 色是我者。云何為色諸所有色盡四大。四大所造定諸所有有二種。有盡諸所有。有不盡諸所有。言不盡者。如求糟糠等少物有亦名諸所有。言盡者。如求一切物及糟糠等亦諸所有。此中唯說盡諸所有色。問曰。如我見是自界緣非他界緣。彼云何能見一切色是我。答曰。諸是彼所行。是彼境界者。計以為我。非一切色也。色異我者。云何色異我。於此四陰。展轉計異於我。彼作是念。此色是我。有如人有財。名為有財。色屬我者。云何色屬我。於此四陰。展轉計屬我。如人有僮僕。言僮僕屬我。色中我者。云何色中我。於此四陰。展轉計是色中我。彼作是念。色是我器。如油在麻中。膩在揣中。如[5]蘇在酪中如刀在鞘中。蛇在篋中。如血在身中。問曰。如受是我。色是具可爾。色麁受細故。如說色是我受是具。云何見麁色。入細受中。尊者波奢說曰。不應責盲人墮坑。亦不應問無明者愚。復有說者。彼見色是我受是具者。彼人見受麁色細。是以見色住於受中。尊者和須蜜說曰。此四大身中。盡能覺觸。有所觸處。則能生受。以受處處生故。言色裹在受中。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彼見受遍在身中。從足至頭。無不有受處。然計色是我。不遍在身。是故彼見色住在受中。
 
[0027a11] 問曰。以何等故。我見說二十種。其餘諸見不說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此為現。初起初方便初入法。如說身見有二十種。戒取應有四十種。邪見見取應各有八十種。應說而不說者。此義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為對治我見故。佛說十種空。十種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第一義空。無所行空。無始空。性空。空空。此十種空。與何法相對。與我見相對。以空與我見相對故。有二十種我見。餘見不爾是故不說。
 
[0027a22] 問曰。頗於一陰。起我見我所見耶。答曰。起如於眼入起我見。其餘諸色。起我所見。餘四陰亦如是。問曰。頗有我見者。一時於五陰。盡計我不耶。若有者。朔迦書云何通如說。唯有一我見。無有五我見。無五我見者。無計五陰是我者是也。所以者何。計我見。唯計一法。五陰是別異法。計我見家。說一我一人無分不壞不變是常。若無者。薩遮尼乾子經云何通。如說瞿曇沙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答曰。無有一時計五陰是我者。問曰。若然者薩遮尼乾子經。云何通耶。答曰。彼自大心重故。作如是說復有說者。彼不信佛。內有知見。欲試如來彼為知不。故作不順理說。次見如來諸論議相。[1]領如師子。鉤牙銛利。口四十齒。出梵音聲。彼人聞已。心懷怖懅。作不順理說。復有說者。彼人見如來威德。勝於梵釋難近難親。有如是威德故。作不順理說。復有說者。天神威逼故。令彼人作不順理說。復有信佛天神。作如是念。此弊惡人。何以久惱如來故。以威逼能令彼人作不順理說。復有說者。或有一時計五陰為我。問曰。若然者。朔迦書所說云何通。答曰。彼人於此五陰。盡作一具聚相。問曰。若然者復以何為具。答曰。若計內入為我。則以外入為具。若計外入為我。則以內入為具。問曰。為有見微塵計以為我不。若有者。是則無我見。非是我見。若無者。朔迦書復云何通。如說五大微塵雖各異相。是我是常。若言無常是則無理。問曰。彼書云何通我見見微塵。答曰。此書說邊見緣微塵。此義已立。當知我見緣微塵。此義亦立。答曰。無有見微塵計以為我。問曰。若然者。朔迦書復云何通。答曰。此書所說不順正[2]法理。復有說者。有見微塵計以為我。有推理見義無實見生時義。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0027b27] 問曰。五陰之外。為有起我見者不。若有者此經云何通。如說若有沙門婆羅門。起於我見。盡見五受陰。若無者。說第六我見。復云何有。答曰。無有五陰之外起於我見。問曰。若然者。第六我見云何而有。答曰。思是行陰。於思起我。見其餘行陰起於我所見。即是第六我見。佛經說身見。是六十二見根本。餘經復說。若有沙門婆羅門。所起諸見。盡依二邊。若斷若常。此二經有何差別。答曰。[3]云何能生諸見故。說身見為[4]本。守護長養諸見故。是說邊見。復有說者。能生諸見。是說身見為根本。使諸見轉行是說邊見。
 
[5]
[0027c10] [6]復有經說。若入地一切處定行者。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不離不異。餘一切處亦如是。問曰。諸得一切處定。必離第三禪欲。彼若見地是我。當知是第四禪地身見。見第四禪中地為我。一切處定法緣欲界。彼云何不相違耶。答曰。此中不定說定。如非沙門說名沙門。復有說者。以本名說故。如王失位猶名為王。行者本曾得此定。後雖失時猶稱得定。復有說者。行者於定速疾故失。於彼定起欲界身見。捨於身見還得彼定。如提婆達多。於定速疾。以神足力。自化己身。作太子像。於阿闍世王抱上。迴轉遊戲復現相貌。令阿闍世王知是尊者提婆達多當作太子像時。阿闍世王抱弄嗚之唾其口中。貪利養故即便咽之。是以世尊而語之言。汝是死尸食唾之人。若[7]咽唾時彼非離欲。若作太子。為阿闍世王所抱弄時爾時離欲。復有說者。身見見第四禪中地是我。一切處定。亦緣第四禪中地。問曰。若然者一切處定。不緣欲界耶。答曰。一切處定。亦緣欲界。亦緣第四[8]禪。問曰。如色界諸天一切悉白。彼復云何見青黃赤等差別。答曰。彼眾生數者。其色悉白。非眾生數有青黃赤色。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我見與一切處定。是相應共有法者。應有是過。云何是一切相應共有法。少緣欲界。少緣色界。身見與一切處定。雖非相應共有法。而一人亦得二名。以計我故名為身見。以得定故名得定人。身見緣第四禪中地。一切處定。緣於欲界。不同一時。是故此論為已善通。
 
[0028a10] 無常見常。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此諸邪見於生死中。為諸眾生作大繫縛。作大衰患作大藏伏。猶如世間繫縛衰患藏伏人。若不見不能遠避人。若見時則能遠避此諸邪見。乃至廣說。亦復如是。此中應以二事推求邪見。一以體性。二以對治。如智[1]犍度見犍度。如增益智論。彼中亦以二事。推求邪見。一體性。二對治。如增益智論中說。沙門瞿曇汝是幻。世尊之道已過於幻。此邪見謗道是其體性。見道斷是其對治。復作是說。此是阿羅漢。汝何故慳惜阿羅漢名也。世尊之道已過於慳。此邪見謗道是其體性。見道斷是其對治。如偈問論如梵網經說。應以起處推求邪見。便有三事所謂起處體性對治。復有說者。不應推求邪見三事。所謂起處體性對治若推求邪見。如責無明。汝何以愚。復有說者。應以三事推求邪見。所謂起處體性對治若能以三事。推求邪見。雖是具縛凡夫。邪見過患不現在前。猶如聖人以無漏道斷諸邪見永不復起。如陀婆法師昔在罽賓。與眾多修行比丘。共會一處。論說諸見。有作是言者。諸大德。聖人能斷多諸過患。邪見惡行永不現前。甚為希有。爾時陀婆法師在此會中。而作是言。聖人以無漏道。斷諸邪見。永不現前。有何奇事。如我今者住凡夫地。以此二事。推求邪見。若久住生死者。無有是處。設久住生死。更不現前。以是緣故。應以三事推求邪見。無常有常見者。云何無常。答曰。一切有為法。問曰。彼諸外道為以何事言常耶。答曰。見色相似相續。諸心法憶本所作。能誦持[2]諸論。云何見色相似相續。如昨日所見色今日相似。彼作是念。童幼時色。即老時色。云何心法憶本所作。如昨日所作今日故憶。如是諸先所作。後時皆憶。能誦持經論者。如少所讀至老能誦。彼作是念。今日誦心。即往日讀心。彼以是故計常。無常計常是邊見。邊見有二種。有斷有常。是則說邊見。體性見苦斷。是其對治。此見緣苦而生。故見苦斷。如草上露日照則乾。彼亦如是。若見苦時。彼見則斷。復有說者。苦法忍苦法智。是其對治。[3]苦法忍苦法智生時。斷此虛妄分別顛倒嶮惡斷見。問曰。如善說法中。亦說諸法。有自體性相常住。而不是邪見。何故惡說法中。若說此相。便是邪見。答曰。或有說者。善說法雖說有自體性相常[4]住無所作。惡說法中。於一切時。常有所作。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法性。不數數作。惡說法中。說於法性。則數數作。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於法性。為生所生。為老所老。為無常所壞。惡說法中。不為生所生。乃至廣說。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法性屬諸因緣。彼所說法。不屬因緣。復有說者。善說法。所說則與生滅相應。彼則不爾。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法。則從因生。能有所作。屬於眾緣。以是諸因緣故。善說法。雖說體性常住。不墮邪見。惡說法者。墮於邪見。問曰。邊見是何義。答曰。取於斷邊。取於常邊。是邊見義。如經說。佛告迦旃延。若以正智。觀世是集。言無所有。則更不行。無所有者。即斷見也。見此有滅未來身生。而作是念。是眾生死此生彼。非是斷[5]耶。又迦旃延。若以正智。觀世是滅。言世有所有。則更不行。言世有所有者。則是常見。知此陰界諸入展轉相續。彼作是念。此諸法等。有生有滅。非是常也。復次起我見者。猶是邊僻下賤。世所呵責。況復於我。計有斷常。復有說者。此見行邊處。故有二種義。名行邊處。一行常邊。二行斷邊。以是等義。故名邊見。問曰。實義常者。是滅盡涅槃。云何無常見常。不名邪見。答曰。諸言無所有。是名邪見。此則不言無所有。更增益所有。是故非邪見。
 
[0028c21] 常見無常者。云何為常。答曰。滅盡涅槃。問曰。彼諸外道為以何事言涅槃無常。答曰。彼以四無色定。為解脫涅槃。一名無身。二名無邊意。三名淨聚。四名世塔。無身者是空處定。無邊意是識處定。淨聚是無所有處定。世塔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彼作是說。如此涅槃。雖久當還。當知釋種所說涅槃。亦當復還。是以故言涅槃無常。彼常見無常者。此是邪見。是其自性。見滅所斷。是其對治。此見因滅生故。故見滅斷。如草上露。乃至廣說。問曰。為有邪見。能觀是無常行不。若有者波伽羅那經云何通。如說云何邪見使使。答曰。諸謗無因無作。是名邪見使。此中何以不說。若無者此文復云何通。如說常見無常。此是邪見。見滅所斷。答曰。有此邪見常見無常。問曰。若然者波伽羅那經何以不說耶。答曰。彼說邪見。行相不盡。自有諸結行相。彼中不盡說。復有說者雖有此見。悉入彼所說中。如謗言無因。當知謗集。如謗言無作。當知謗於三諦。復有說者。謗言無因。是說謗於三諦。謗言無作。是說謗於滅諦。復有說者。無有邪見。能謗常言無常。問曰。若然者此文復云何通。答曰。涅槃有常相。若言無涅槃。亦謗常相。猶如有人。謗人無指。亦謗指所依色香味觸彼亦如是。復有說者。彼外道言。五陰是常。釋種言涅槃是常非陰。彼作是說。除陰之外。更無有常。以是義故。豈非謗涅槃耶。
 
[0029a19] 苦作樂見者。乃至廣說。云何為苦。五[1]受陰是實苦。彼諸外道。以何等故。言苦是樂。答曰。以少時樂故言樂。如人極時止息為樂。熱時涼為樂。寒時煖為樂。飢渴時得飲食為樂。以是事故。言陰是樂。如說以下法為最。名曰見取。是其自性見苦斷。是其對治。問曰。苦有樂見。名曰見取。以何等故無常見常。不名見取。答曰。彼無常[2]常見者。勝不勝法。同為一體。自有法雖言常不勝。如計虛空非數緣滅。苦有樂見。以下法為最。名為見取。無常見常。不名見取。復有說者。陰中有大苦故。以小苦為樂。以此小樂同於涅槃。故名見取。無常見常。陰中無有少常同於常者。所以者何。一剎那頃。更無停住。是散滅法。如說云何滅時法。答曰。現在法。以是事故。無常見常。是名邊見。不名見取。
 
[0029b06] 樂有苦見者。乃至廣說。云何為樂實義。樂者滅盡涅槃。彼諸外道以何等故。以涅槃為苦。答曰。如人壞一根時便以為苦。彼作是念。若壞一根猶以為苦。況眾多根。以是事故以樂法為苦。尊者和須蜜說曰。若一根在。猶為苦因。況多根在。不為苦因。若諸根滅。則為解脫。涅槃樂有苦見[3]邪見。是其體性見滅斷。是其對治。此見依滅生還見滅斷。如草上露。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見涅槃是苦。名為邪見。非見道諦耶。如說道諦亦是樂。能至樂故。答曰。道有二分。苦分樂分。以道能至樂處。故名為樂分。無常故苦。名為苦分。涅槃無二分純樂。謗者即是邪見道諦不爾。復有說者。如見犍度所說。有二種樂。一名數樂。二實義樂。上言能至樂處者。是名數樂。非實義樂。復次以涅槃樂故。道得稱樂。問曰。為有邪見能緣涅槃。是苦不耶。若有者波伽羅那經云何通。如說云何邪見使使。答曰。諸謗無因無作。乃至廣說。應如上常計無常句中說。
 
[0029b25] 不淨見淨者。云何不淨。答曰。一切有漏法有二事故不淨。一以煩惱。二以境界。彼諸外道。以何事故不淨見淨。答曰。愚於所行。以少時淨故。如治爪齒髮膚形容摩身洗浴等。以是事故彼見是淨。若此法中。有少淨性者。彼計則非邪見。以顛倒想故。計屎尿腸胃等是淨。故名為見取。復應以二事知有漏行是不淨法。一從煩惱生。二從婬欲生。如說以下法為最。此名見取。是其自性。見苦所斷是其對治。乃至廣說。問曰。現見屎尿[4]涕唾流出。彼云何言淨。答曰。彼作是說。所流出者雖是不淨。彼流出處是淨。猶如緊首迦樹花。其色似肉花盛之時。野干見之便作是念。如我今者定當食肉。久住樹下。或時樹花有墮地者。即便嗅之乃知非肉。復作是念。墮者雖非是肉。樹上餘者必應是肉。彼諸外道亦復如是。所流出者。雖非是淨。所流出處必應是淨。問曰。如善說法中。亦說有漏善行是淨。而非邪見。彼說即是邪見。答曰。有少淨相。便見少淨。問曰。何等是淨相。答曰。不[5]雜煩惱。復與煩惱相違。是故非是邪見。彼惡說法中。以不淨法。同於實義清淨之法。是名邪見。復有說者。如善說法中以善行為淨。故非邪見。彼以善不善行不善根煩惱顛倒邪見是淨。故名邪見。問曰。如有漏法。雜煩惱故。當知不淨。云何說言三淨。答曰。如實義。一切有漏法盡是不淨。以假名故說淨。云何假名。從無貪無恚無癡善根生故。亦能對治貪欲等法。故名假名。
 
[0029c24] 淨見不淨者。此見有二種。乃至廣說。云何為淨。答曰。道道果。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言滅道不淨。答曰。彼作是說。如實義諸煩惱。是不淨法。道能斷之。以道能斷諸煩惱。故道亦不淨。以涅槃從不淨道生故。亦是不淨。猶如以刀割不淨物刀則不淨。以不淨刀更割餘物。能令餘物不淨。又如水洗不淨物水則不淨。若以此水更洗餘物物則不淨。如是以道斷諸煩惱。道則不淨。若以此道。生於涅槃亦是不淨。言道是不淨此見名邪見是其自性。見道斷。是其對治。若言滅是不淨。此見名邪見。是其自性。見滅斷。是其對治。見道斷邪見。緣道生故。若道智道忍生時。斷見滅斷邪見亦如是。無我見我者。乃至廣說。云何無我。答曰。一切諸法無我。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見我。答曰。愚於來去威儀法故。彼作是說。若無我者誰來誰去。誰住誰坐。誰屈誰申耶。以有我故。能來去住坐屈申。復次若無我者。則無見聞嗅香知味覺觸憶念。以有此事必知有我。彼無我見我。此名身見。是其自性。見苦所斷。是其對治。此見緣苦生。乃至廣說。我有二種。一假名我。二計人我。若計假名我。則非邪見。若計人我此則邪見。問曰。此中但說我見。何以不說我所見。答曰。我見是顛倒性。我所見非顛倒性。復有說者。我見是根本。若說我見。當知亦說我所見。復有說者。以有我見得有我所見。若說我見當知亦說我所見。己見己所見亦如是。問曰。以何等故。不說我見無我。名為邪見。答曰。以無我故。復有說者。若我見無我。是則正見。不名邪見。
 
[0030a25] 非因見因。乃至廣說。問曰。彼云何非因見因。答曰。謬見因故。如農夫種[1]殖秋大[2]獲實。彼作是言。此皆尸利夜天思陀夜天舍摩夜天恩之所與。若生男女彼作是言。此皆難陀天難陀婆羅天之所與。若富貴者生男女。彼作是言。此皆是毘紐天摩醯首羅天之所與。彼作如是謬見。於因非因計因。此名戒取。是其自性。見苦所斷。是其對治。此戒取緣苦生。故還見苦斷。問曰。無因見因。是亦名謗因。云何非邪見。答曰。尊者和須蜜說。若謗無因。是名邪見。彼不言無因非因計因。故非邪見。
 
[0030b07] 有因無因見。乃至廣說。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言無因耶。答曰。見內外所有諸物有種種相故。彼作是言誰鑿河誰積山。誰纖刺誰[3]釆畫禽獸。故說是偈。
 
 誰能[4]造刺纖  [*]釆畫諸禽獸
 此皆無因作  世無自在者
 
[0030b13] 彼有因無因見。此名邪見。是其自性。見集所斷。是其對治。此見緣集生。還見集斷。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此中說謗因邪見見集所斷。見犍度中說謗因邪見。當言見集見道斷。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此中不說一切因義。彼說一切因義。復有說者。此中謗生果因。彼中說者。謗生果不生果因。若說涅槃無因。此豈非正見耶復有說者。此中說謗苦因。彼中說謗苦不苦因。復有說者。此中無謗道因義。是故不說。是謗道邪見。唯有謗集因義。是以說是謗集邪見。有作無見。乃至廣說。云何為有。答曰。四諦是也。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言無諦耶。答曰。以有我見。故言無諦。彼作是說。我無有苦。是則謗苦。我無有因。是則謗集。我若無滅。是則謗滅。若無有滅。則無對治。如善法中。作如是言。此陰是苦。無我生信。苦心言有苦諦。此苦有因生信。集心言有集諦。若苦有滅生信。滅心言有滅諦。[5]滅若有對治生信。道心言有道諦。彼有作無見。此名邪見。是其自性。見苦集滅道所斷。是其對治。此見緣四諦生。還見四諦斷。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邪見不緣虛空非數緣滅。答曰。或有說者。若法是陰。是陰因。是陰滅。是陰對治。邪見則緣虛空非數緣滅。非陰因滅對治。是以邪見不緣。復有說者。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滅。是苦對治。邪見則緣虛空非數緣滅。與上相違。是故邪見不緣。復有說者。若法是煩惱。是出要。邪見則緣虛空非數緣滅。與上相違。是故不緣。復有說者。若法為無漏正見所緣。亦為邪見所緣虛空非數緣滅。不為正見所緣。邪見亦不緣。如邪見正見。明非明。智非智。決定疑信誹謗。當知亦如是。問曰。若言無虛空非數緣滅。此心為何所緣。答曰。即緣虛空非數緣滅名。所以者何。此無深重心。如謗煩惱出要法。問曰。為是何智。答曰。此是思惟所斷。不隱沒無記邪智。有作無見者。有有三種。一相待有。二處所有。三實有。相待有者。因有故有無。因無故有有。處所有者如此處有彼處無。實有者。此實有此實無(如苦實有我實[6]無)。復有說者。有有二種。一物體有。二施設有。物體有者。謂五陰。施設有者謂男女等。謗苦有二種。一謗物體。二謗果。若謗集者謗物體。謗因。若謗滅者謗物體。不謗果。若謗道者謗物體。不謗因。或有說者。亦謗因。
 
[0030c29] 無作有見。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或有說者。應作是說。若無作有見。當言是身見。見苦所斷。復有說者應作是說。無作有慧。所以者何。此非見性。復有說者。應作是說。此非是見。所以者何。五見不說故。而不說者。彼有何意。答曰。欲作問答故。如說無作有見。此是何見。是名為問。答曰。此非是見。是名為答。自有雖無是事。而有問答。如十[1]門中。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無漏無為法亦問。幾使所使。此亦是問。答曰。不為使所使。此亦是答。如彼雖無是事。而有問答。此亦如是。無有是事。而作問答。無作有見。此是何見。答曰。此非是見。是邪智。問曰。云何邪智。答曰。或有說者。是思惟所斷。不隱沒無記法。如行正路作非路想。如行非路作正路想。如男作女想。[2]女作男想。如是等想是也。復有說者。此智亦有隱沒無記。所謂與慢相應者。如彼梵天作如是說。我是大梵。諸梵中尊。我能造化。此是邪智。所以者何。無有住見諦所斷心。能作是言者。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是思惟所斷。不隱沒無記法。問曰。若然者。違智[3]揵度如說。云何邪智。謂染污慧。答曰。不與彼相違。所以者何。無知有二種。所謂實義假名。實義者。與無明使相應。是諸阿羅漢已斷盡。假名者如見杌謂是人等者。阿羅漢辟支佛亦有唯有如來等正覺二事俱盡。
 
[0031a26] 有四倒所謂常樂淨我。為相似法所覆故。不知無常。為適意威儀法[4]所覆故。不知苦。為皮膚所覆故。不知不淨。為所作事覆故。不知無我。問曰。此四倒性是何。答曰。是慧性。問曰。若是慧者。此五見。幾是倒幾非倒。答曰。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倒。二見半是倒者。身見見取。及邊見所攝常見。二見半非倒者。邪見戒取。及邊見所攝斷見。問曰。以何等故。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耶。答曰。以三事故名倒。一轉行。二增益。三性倒。邪見斷見。雖轉行性倒。而非增益。所以者何。是壞物性故。戒取雖轉行。雖增益性。非是倒。所以者何。有少相似法故。亦說有色界道。能離欲界欲。有無色界道。能離色界欲。此是倒自體。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已說自體所以。今當說以何等故名為倒。答曰。倒有所增故名倒。此四倒。唯見苦斷。所以者何。緣苦生故。還見苦斷。復次此倒緣果生。還以見果慧斷。復次身見見苦所斷性是倒。若身見斷亦斷。復次苦麁。若於麁苦。有錯謬者。賢聖所呵。如人晝日錯謬。人之所呵。三諦微細。若於微細有錯謬者。不深呵責。如於夜中有脫失者。則世人不深呵責。復次行者已見苦。永無倒心。若當行者見苦已不見集者。無有是處。為分別故。設見苦已。更不見餘諦。若問彼言。此陰為是常。為是無常。彼定。答[5]言。是無常乃至無一剎那停住者。若問為是苦為是樂。彼定答[*]言。是苦猶熱鐵丸。若問為淨為不淨。彼定答言。是不淨猶如糞聚。若問為有我無我耶。彼定答言無我。以無作者。無彼作者。無受者故。如草木糞掃等。
 
[6]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四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五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智品第二
 
[0031c08] 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如此章及解章義。是中應廣說。優[10]波提舍。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為止他義故。如摩訶僧祇部作如是說。自體能知自體。如燈是照性。能自照亦能照他。彼智亦爾。是智性。能自知亦能知他。曇摩掘部。作是說。智能知相應法。彌沙塞部。作是說。智能知共有法。彼作是說。智有二種。一時共生。一與心相應。一不與心相應。心相應智。知心不相應法。心不相應智。知心相應法。犢子部。作是說。人能知非智。為止如是諸異義故。而作此論。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曰。無也。若復有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耶。答曰。不知自體。是為便止摩訶僧祇意。不知相應。便止曇摩掘部意。不知共有。便止彌沙塞部意。以智知不以人知。便止犢子部意。此中作問作答。作難作通。如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此則是問。答曰。無也。此則是答。若復有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11]智何所不知。此則是難。答曰。不知自體不知相應不知共有。此則是通。問曰。誰作此問。誰作此答。或有說者。毘婆闍婆提問。育多婆提答。如毘婆闍婆提問。育多婆提言。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育多婆提答無也。毘婆闍婆提復難。若此智生一切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育多婆提。作如是通。不知自體不知相應不知共有。復有說者。弟子問師答。復有說者。無有問者。無有答者。但作經者。有如是意。若有人問。頗有一智知一切[1]法。我當答無也。彼復作此難。[2]若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我當答言不知自體不知相應不知共有。此中說一智者。是一剎那智。是故說不知自體。乃至廣說。若作是說。此十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可作是答有。謂等智是也。如是九八七六五四三亦如是。若作是說。此二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3]也。答曰有。謂等智也。頗即彼等智。能知一切法不。答曰知。若一剎那頃。等智除自體相應共有。能知餘一切法次第二剎那生。能知前剎那等智及相應共有。是故等智二剎那頃。一智能知一切法。上言一智不知者。言一剎那一智。問曰。以何等故。自體不知自體。答曰。或有說者。諸法除自體。於他有緣生義。自體於自體。無長無損。無害無利。無育養無壞。無增無減無因無緣。無次第。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與世間現喻相違。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如眼瞳黑不自見黑。如刀不自割。是故自體不知自體。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二處法。如世尊說。眼緣色生眼識。乃至意緣法生意識。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三等觸。如世尊說。眼緣色生眼識。是三等觸。然有此觸生。是以無有自體能知自體。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邪見。若邪見能自知我是邪見。此則正見。不名邪見。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此智畢竟性能自知。不能知他。然能知他。是故不知自體。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取所取。如取所取。智所知亦如是。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云何知耶。為知自體是自體。為知他體亦如知自體耶。為知他體是他體。為知自體亦如知他體耶。若知自體是自[4]體。若知他體是他體。是則為正。若知自體如知他體。是則為邪。若此智生。能知自體。亦知他體者。一智則有二作相。有二作相則有二智。有二智則有眾多自體。問曰。若自體不知自體者。摩訶僧祇喻云何通。答曰。此喻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喻非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中說。不可以世俗現喻難賢聖法。賢聖所作法異世俗所作法[5]異若必欲通者。當云何通。答曰。應說其喻過。若喻有過。所喻法亦有過。云何喻有過。答曰。燈無根無心。非眾生數。彼智亦非根非心。非眾生數耶。復次燈眾微塵所成。彼智亦眾微塵所成耶。若不爾者。則不相似。復次如燈體性是照。不若是照性。復何所照。若體性非照。應當是闇。則無明性。為破闇故取燈。若燈體性是闇。則有大不相似過。以何等故。不知相應。答曰。同緣一法生故。是諸心心數法。同緣一法生。以同緣一法故。不能展轉相緣。如眾多人仰視虛空。不能展轉自相見面彼亦如是。復次若慧緣自相應受。彼受為自緣為緣他。若自緣者。有上自緣之過。若緣他者則不與慧共同一緣。以何等故。不知共有法。答曰。以逼近故。如以銅籌盛安闍那藥著於眼中。以逼近故。眼不得見。問曰。云何名共有法。答曰。彼迴轉身口業生住無常是也。西方沙門作如是說云何共有法。慧生時所依陰身。是共有法。問曰。如汝所說。慧生時所依身。是共有法。若然者。眼識[6]生則不自見身眾色差別。如眼識餘識亦爾。彼作是說。五識生時。能各自緣所依。意識不能。問曰。意能緣一切法。汝先言不能。是則不然。復次若慧生時所依身。是名共有法者。則有大過。何以知之。如苦忍生時。便於自身不得決定。是名於苦得少決定。彼作是言。若苦法忍。不盡決定。苦法智生。盡得決定。如道法忍不盡決定。道法智生盡得決定。彼亦如是者。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於道得決定時異。於苦得決定時異。問曰。其事云何。答曰。如道諦所斷邪見。總謗一切道。欲令於道少分決定無有是處。為分別故。設使於道少分決定。便能斷謗道邪見。何況盡決定。唯[7]除一剎那相應共有法。如身見或計色是我乃至計識是我。若苦法忍生時。於所依身。不得正決定者。所緣身我見則不應斷。所以者何。以苦忍不見我見所緣身故。如身見於苦諦所斷煩惱為首。若其不斷則餘結不斷。餘結不斷則無於苦究竟得正決定。若於苦不得究竟正決定。於集滅道亦不得究竟正決定。以是事故苦法忍現在前。於所依身。亦見是苦得正決定。何以知之。如說苦法忍所緣。世第一法亦緣。彼世第一法。緣欲界五陰盡無有餘。[8][1]頗有一識識一切法。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智後次說識。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此是經論舊法。如經說。長老摩訶拘[2]郗羅。往長老舍利弗所問言。長老舍利弗。所言智者云何為智。次作是問。所言識者云何為識。乃至廣說。如波伽羅那論中說。云何[3]知法。次問云何識法。如此[4]義等。先說智次說識。如尊者曇摩難提說。若以智以識。有所觀察。此事必定。彼作經者。亦隨順舊法。是以先說智次說識。復有說者。識即智。智即識唯長一字。何者闍那秦言智。毘闍那秦言識。長一字者所謂毘也。為斷如是意欲說差別義故。先說智次說識。復有說者。以此俱是根本法故。增長法中識為根本。寂滅法中智為根本。復有說者。俱是元首法故。如說道品法中誰為元首。所謂智也。生死法中誰為元首。所謂識也。復有說者。此俱是依法故。如說依智不依識。亦說如行五根識。盡依意識。復有說者。若說智則說數法。所未說者唯是心。是故先說智次說心。復有說者。十二入中。二入能緣。所謂意入法入。若說智即說法入。若說識即說意入。復有說者。此六識各別行境界。如眼識識色。耳識識聲。鼻識識香。舌識識味。身識識觸。意識唯識法。為止如是意欲說意識能緣一切法故。次智說識。復有說者。智能緣一切法故。次智說識。復有說者。智能緣總相別相。識唯緣別相。為止彼人意欲說識能緣總相別相故。次智說識。復有說者。智行相似不相似境界。識唯行相似境界。為止彼人意欲說識行相似不相似境界故。次智說識。復有說者。欲止犢子部意故。彼說智是道支。識是有[5]枝。彼依佛經。作如是說。識緣名色故。知是有[*]枝。云何聖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故說智是道支。為止如是意欲說智識俱是有[*]枝俱是道支故。次智說識。復有說者。止譬喻者意。譬喻者說。智之與識。是次第生法。不一時生。為止彼人意故。作如是說。若此智生一切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此智必有相應識。便止彼人識智次第生意故。如智能緣一切法無我。識亦如是餘文如上說。頗有一識識一切法。此中亦有問有答。有難有通。應如智文說。如說有緣一切法無我行。問曰。此何處經中說。答曰。如偈說。
 
 若能以智觀  一切行無我
 能生厭苦心  是道[6]得清淨
 
[0033b17] 此偈當知說諸行無我。問曰。如說能生厭苦心。此云何能緣一切法。答曰。有說者初半偈說一切法無我行。後半偈說緣苦諦行。復有說者。初半偈是觀行時。後半偈說[7]是[8]見苦時。復有說者。此偈舉說緣苦時無我行。所以者何。無漏法非是可厭法。問曰。若然者云何是緣一切法無我行。答曰。一切有二種。有少分一切。有一切一切。此中說少分一切。非一切一切。餘經亦說。一切皆熾然。無漏法不熾然。當知說少分一切。彼亦如是說少分一切。復有說者餘經亦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寂靜。此經即說一切法無我行。評曰。且置佛經說與不說。如是說者好。應有緣一切[9]無我法行。所以者何。行者在初行地。必有如是觀現在前。是以說之。問曰。如空行亦能緣一切法。此中何以不說。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如空行有所以空。有所以不空。有所以空者。如自中無他。有所以不空者。以自故不空無我行無。如此分別。是以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我不說一切諸法悉空。問曰。以何等故。有漏無我行。能緣一切法。無漏無我行。唯緣於苦。答曰。或有說者。有漏無我行。於觀行中勢用勝。無漏無我行。得正決定時。自分中勝。如初觀行時。行者必觀一切法是無我。是以有漏無我行勢用勝。能緣一切法。無漏無我行。於自分中明了故勝。是以不緣一切法。復有說者。無漏無我行。能對治四倒。如四倒所緣。彼無漏無我行亦緣有漏無我行。不能對治四倒。是以能緣一切法。復有說者。無漏觀諦有分齊。有漏觀諦無分齊。復有說者。無漏者。對治煩惱。非一切法是煩惱性。有漏者。不對治煩惱。是以能緣一切法。問曰。如有漏無我行不能盡緣一切法。彼作是念。一切諸法無我。云何非是邪也。答曰。或有說者。彼緣多分。不緣少分。緣多分者。如大海水。少分不緣者。如海水一[10]渧。復有說者。隨其所行。隨其境界。盡緣自體。相應共有。非其所行。非其境界。是以不緣。問曰。緣一切法無我行。體性是何。答曰。慧是體是性。乃至廣說。已說體性。今當說所以名無我行。答曰。此行無我法故。名無我行。
 
[0034a02] 界者。在欲色界無色界中。亦有緣一切法無我行。而不能普緣一切法。地者。在七地。謂欲界未至禪中間。根本四禪空處亦有。而不能緣一切法。問曰。為能緣幾所法。答曰。緣四無色陰。諸彼因。諸彼滅。諸彼比智分。諸比智分非數緣滅。諸無色非數緣滅及虛空。虛空與眾生。若言是一。若言是異。彼空處無我行盡能緣。識處亦有無我行。而不能緣一切法。問曰。能緣幾所法。答曰。緣三無色陰。諸彼因。諸彼滅。諸彼比智分。諸比智分非數緣滅。三無色非數緣滅。除一切虛空。彼識處無我行盡能緣。不用處。緣二地。非想非非想處緣一地。餘如上說。復有說者。空處無我行能緣。如上所說法。復緣五地。非數緣滅四無色第四禪如是識處緣四地。不用處緣三地。非想非非想處緣二地非數緣滅。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如前說者好。所依身者。依欲色界身初生依欲界身後依色界。所以者何。初生依欲界身。命終生色界。依色界身。重起現在前。行者唯行無我行。緣者。緣一切法。念處者[1]壞緣法念處。智者等智。三昧相應者不與三昧相應。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喜樂捨。第三禪與樂根相應。初禪二禪喜根相應。未至中間禪。及第四禪。捨根相應。欲界二根相應。謂喜捨。問曰。如[2]善憂根相應能緣一切法。此中何以不說與相應。答曰。體性相違。無我行體性欣尚。憂[3]根體性愁悴。是以不與相應。世者。當言在過去未來現在。緣世者緣過去未來現在及非世法。善不善無記者當言善。緣善不善無記者。當言三種緣。欲色無色界繫者。當言欲色界繫亦無色界繫。緣欲色無色界繫法者。當言緣欲色無[4]色繫法亦緣非繫法。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當言非學非無學。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當言三種緣。見諦斷修道斷不斷者。當言修道斷。緣見道斷法修道斷法不斷法者。當言三種緣。緣名緣義者。當言二俱緣。緣己身緣他身者。當言緣己身他身亦緣非己非他。聞慧思慧修慧者。當言是三種慧。欲界是聞慧思慧。色界是聞修慧。無色界是修慧。方便得生得者。當言是方便得是生得。如色界聞慧。可言是方[5]便亦可言是生得。云何言方便得。答曰如於此間修總相別相生彼則得。若不修習。雖生彼不得云何亦可言生得。答曰。此雖修習。不生彼間。不名生得。欲界命終生二禪中。二禪命終生初禪中。彼為得不。答曰。或有說者。不得。所以者何。以遠故。若即二禪得修習。生初禪中。則得。初禪命終。生二禪中。初禪地法盡捨。二禪命終。還生二禪。彼為得不。答曰。得欲界命終。生無色界中。無色界命終。還生無色界中。彼為得不。答曰。或有說者。不得以遠故。復有說者。若即無色修習。還生無色界則得。問曰。為是聖人能生此法。為凡夫人能生此法。答曰。聖人亦能凡夫亦能。凡夫有二種。有內道凡夫有外道凡夫。何道凡夫能生此法。答曰。內道亦能外道亦能。內道凡夫。亦方便得。亦生處得。外道凡夫。唯生處得。復有說者。外道凡夫。唯生處得。不起現在前。所以者何。以計我故。
 
[0034c02] 問曰。云何起緣一切法。無我行現在前。答曰。生欲界中。起現在前時。緣一切法。生欲界中。起色界者現在前。亦緣一切法。若生初禪。不入定現在前時。亦緣一切法。若入定現在前時。緣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生初禪起二禪三禪四禪者現在前。亦緣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若生二禪不入定現在前時。能緣一切法。若入定現在前時。緣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若生二禪起三禪四禪者現在前亦緣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生三禪四禪亦如是。無色中緣一切法無我行。若生欲界。若生色界。若生無色界現在前。緣一切法。如上說。問曰。欲界者緣法多。色界者緣法多。答曰。色界者若不入定。所緣與欲界等。若入定欲界者多非。色界者。所以者何。不自緣定共色故。應作是說。不入定時。無有不緣一切色身念處。無有緣一切受受念處。無有緣一切心心念處。無有緣一切法法念處。
 
[0034c20] 問曰。一切法無我行。為是欣尚行。為是厭離行。若是欣尚行者。云何緣苦集。若是厭離行者。云何緣可欣尚法。答曰。應作是說。是欣[6]尚非厭離行。問曰。若是欣尚行者。云何能緣苦集。答曰。雖緣苦集。故是欣尚行。所以者何。設使彼多緣有漏法。少緣無漏法。而於無漏法故是欣尚行。如銅錢[卄/積]上置一金錢。銅錢雖多。得一金錢。猶生欣尚。彼亦如是。問曰。此行為斷結不[7]耶。答曰。不斷。問曰。若不斷結。何用起現在前。答曰。欲令心猛利故。心若猛利。能入聖道。
 
[0035a02] 問曰。空行無我行。有何差別。答曰。對治我是無我行。對治我所是空行。復次對治五我見是無我行。對治十五我所見。是空行。復次對治己見。是無我行。對治己所見。是空行。我愛我所愛亦如是。復次陰非是我。是無我行。我不入陰中。是空行。復次見眼無我生悅適。是無我行。見我不入眼中生悅適。是空行。乃至意入亦如是。復次性空義。是無我行。行空義是空行。
 
[0035a11] 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為止外道意故。外道作如是說。後心是前心因。所以者何。如水流時。後水能逼前水[1]駛流。如是法生。未來世法逼[*]駛現在。現在逼[*]駛過去。如是未來法是現在因。現在法是過[2]去因。為斷如是意故。明後心非前心因。若當後是前因者。則違內外因緣生法。如世尊說。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後是前因。應當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如說眼緣色生眼識。若後為前因。應當緣眼識生色。如父母是兒因。若然者應兒是父母因。違如是等內緣生法。云何與外緣生法相違。如種子為[3]牙因。乃至花為果因。若然者應[*]牙為種子因。乃至果為花因。若後為前因。復有大過。何以故。不作業而受果。已作業而無果故。云何不作業而受果。答曰。如先受善不善果。然後作善不善業。先受律儀不律儀戒果。然後受律儀戒。先受阿毘地獄果。然後作五逆業。先受轉輪聖王果。然後修轉輪聖王業。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行諸波羅蜜。若爾不作業而受果。已作業應無果。作業而無果。則無解脫出要之道。若後是前因。則有如是大過。復次所以作此論者。如摩訶僧祇部說二心俱生。為止如是意故作此論。復次或有說者。言因緣無體性。今欲分明因緣體性故作此論。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答曰。無[4]耶。所以者何。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復有說者。言前者諸過去心無二俱生者。言後者諸未來心無二俱生者。是故答言。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復有說者。言前者除過去世。言後者除未來世。不俱者欲明現在一剎那無二心俱生。若作是說。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此則止二心俱生者意。次作是說。非未來心與前心因。此則止後與前作因者意。復有說者。若作是說。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此則止相應共有因義。次作是說。非未來心與前心因。此則止相似因一切遍因報因義。此中依五因作論故。答曰。無若依六因作論者。應答言有。以有所作因故。如二心二受二想二思二觸二作意二解脫二念二定二眼乃至二身二命根二身種類。如是等則無展轉因義。
 
[0035b23] 頗有二心展轉相緣。乃至廣說。問曰。不應先作是論。應先作此論。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然後應次作此問。頗有二心。前後展轉相緣。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論有二種。一是根本。二是傍生。諸作是問。頗有二心展轉相因。頗有二心展轉相緣。此是根本論。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是傍生論。是以先論根本。次問傍生。復有說者。阿毘曇應以相求不以次第。若前若後。俱無有過。但莫違其相。不應責次第。頗有二心展轉相緣。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前說無有二心展轉相因。亦謂二心無展轉相緣義。欲斷如是疑故。而作是論。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復有說者。或有言境界緣無體性。為止彼人如是意欲分明境界緣有實體性故作此論。問曰。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答曰。有。問曰。若答言有。此言便足。所以者何。如說若法是彼境界緣。或時不作境界。無有是事。以何等故復作是說。若生無當來心耶。答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說者。欲饒益弟子令受義時分明了了故。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答曰。有。若發意思惟無有未來。問曰。其事云何。答曰。邪見生言無未來。次後復生邪見。言無過去邪見。亦言無過去諸法。是名二心展轉相緣邪見。次生身見。身見復計過去邪見為我。如身見。邊見計斷常亦如是。見取計過去勝第一。戒取計淨能至解脫計是乘疑猶豫計二[5]里。想[6]受計好妙適意。恚計不好[7]妙不適意。慢計自高自舉。無明於彼。愚冥不知。如是等名染污心展轉相緣。善心云何。答曰。如正見計過去。是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是有是性分。是有因是有緣。如是等名善心邪見展轉相緣。不隱沒無記心云何。答曰。非是巧便。非是不巧便。是名無記心邪見展轉相緣。若發意思惟有未來。其事云何。答曰。如正見生言有未來。次後生正見。言有過去。亦言有過去諸法。是名二心展轉相緣。身見計過去正見為我。乃至不隱沒無記緣過去正見亦如是。若發意思惟無未來道。問曰。何以復作此論。答曰。先說有漏心相緣。今欲說無漏心相緣。問曰。其事云何。答曰。若發意思惟無未來道。此心與邪見相應。緣無未來道。後得正決定。緣過去法。作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此中言後時者。遮一念。遮相續。不限時不限身。不限無始已來。以何等故不限時。答曰。或有初夜謗道中夜得正決定。中夜謗道後夜得正決定。或有後夜謗道晝得正決定。有晝謗道夜得正決定。或有一日一夜謗道。一日一夜得正決定。如是半月一月。一時一歲。乃至一身。當知亦如是。若發意思惟有未來道。此心與正見相應。緣有未來道。次後生無漏道。緣過去正見。是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如是正見。緣未來道。未來道生。還緣正見。是名展轉相緣。後時者如說。總相觀後。能入聖道者。遮一剎那頃。不限相續。不限時不限身。乃至不限無始生死已來。如說三種正觀。後能入聖道。不限一剎那頃。乃至不限無始生死已來。如二知他心智。亦展轉相緣。問曰。何以復作此論。答曰。前說己身相緣法。今欲說他身相緣法故。如二知他心展轉相緣。問曰。此中為說何等二知他心。答曰。此中說根同。同利根。同中根。同下根。同是初禪地他心智。乃至第四禪地他心智。同有漏。同無漏。同是法智分。同是[1]比智分。問曰。彼云何相緣。答曰。俱緣彼心。不緣彼心所緣。若緣心所緣。是則自緣心。不名緣他心。問曰。此中為說何等知他心智。答曰。此中說得證他心智通者。問曰。亦更有餘能知他心智。此中何以不說。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此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此中說名義俱好者。復有說者。若體性是通。若體性是修。若是離欲得。若是四支五支禪果。此中說之。復有說者。若智知他心。如實無謬是中說之。因此事故。擾動智海。如二心展轉相緣。諸數法亦如是。亦應分別五識種界善染污不隱沒無記威儀工巧。彼五識不能展轉相緣。各行境界故。意識能展轉相緣。緣一切法故。苦諦所斷心。與集諦所斷心。能展轉相緣。苦諦所斷心。與修道所斷心。展轉相緣。集諦所斷心。與修道[2]斷心。展轉相緣。滅諦所斷。有漏緣使展轉相緣。亦能緣無漏緣使。無漏緣使不能緣有漏緣使。道諦所斷有漏緣使。展轉相緣。亦能緣無漏緣使。無漏緣使不能緣有漏緣使。無漏緣使於道展轉相緣。修道所斷善不善隱沒無記。能緣五行所斷心。其餘修道所斷。展轉相緣不斷心。如苦忍苦智。集忍集智。能緣五行所斷心道緣道。隨其所應展轉相緣。界者欲界色界。展轉相緣。欲界不繫法展轉相緣。欲界無色界無展轉相緣。色界無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善者能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染污能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善報無記心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不善報無記無展轉緣。所以者何。意地無不善報無記。如說頗業身受受報非心耶。答曰。有諸不善業威儀無記心展轉相緣。其事云何。答曰。威儀有二種。一是威儀。二是威儀心。威儀者謂色香味觸。威儀心者能起威儀心是也。四識是威儀方便。非起威儀心。意識是威儀方便。亦是起威儀心。彼四識能緣威儀。不能緣起威儀心。意識能緣威儀亦能緣起威儀心。復有說者。因威儀心更生意識。能緣十二入。是能展轉相緣。工巧無記心展轉相緣。其事云何。答曰。工巧有二種。一是工巧。二是工巧心。工巧謂色聲香味觸。工巧心者能起工巧心者[3]是。五識是工巧方便。非起工巧心。意識是工巧方便。亦是起工巧心。五識能緣工巧。不能緣起工巧心。意識能緣工巧。亦能緣起工巧心。復有說者。因工巧心更生意識。能緣十二入。是能展轉相緣邪見。或以因謗果。或以果謗因。或不以果謗因。或不以因謗果。云何以因謗果。如說此善惡業無果報。云何以果謗因。如說是人諸所受報無因無緣。云何不以果謗因。眾生煩惱無因無緣。云何不以因謗果。如說無過去未來現在。是名不以因謗果。此邪見苦諦所斷。先說二心展轉相因。展轉相緣者此中說二緣義所謂因緣境界緣。問曰。以何等故。此中不說次第緣威勢緣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此義[4]以入彼所說中。其事云何。若說因緣當知已說次第緣。所以者何。如說二心無展轉相因。當知二心亦無次第緣。若說境界緣。當知亦說威勢緣。所以者何。如說二心展轉相緣。當知二心亦展轉威勢緣。是名已入彼所說中。
 
[1]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五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六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智品之二
 
[0037a14] [2]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此是傍生論。所以者何。前說二心不得展轉相因。何以故。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故。雖有是說未說所以。今欲說之。故作此論。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者。[3]答無第二次第緣。此說心心數法。依次第緣生未來世法。依現在世法和合則生。不和合則不生現在。若與未來次第則生。不與次第則不生。復有說者。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乃至廣說。答曰。眾生法爾。一一心次第生。不得有二。所以者何。無第二次第緣故。復有說者。此說前如兩鞅相繫。以何等故無第二次第緣。答曰。眾生一一心次第生。不得有二。以何等故。眾生一一心次第生不得有二。答曰。無第二次第緣。是名展轉更相答義。如現在有一次第緣。未來生一心。是中應說。如[4]園中閉眾多羊門[5]俠少。[6]喻如羊[*]園[*]俠小門中一一羊出。彼心心法生亦復如是。現在一剎那與未來[7]剎那開次。設現在世有眾多剎那者。則與未來眾多剎那開次。以無故現在一剎那與未來一剎那開次。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二心不俱生。答曰。或有說者。如命根是一剎那。依命根心亦一剎那。是故不俱。復有說者。如身根是一剎那。依身根心亦一剎那。是故不俱。復有說者。若二心俱生。則心不可調伏。如今一心猶剛強難伏。何況二心。復有說者。若二心俱生者。則一時有煩惱出要一心煩惱一心出要。若爾者則無解無離無乘。如是等過。復有說者。若二心俱生何妨有三。若有三者則三界身可一時受。若三界一時受身則破界。若界破一人亦是欲界亦是色界無色界。若然則無解脫。乃至廣說。若三心俱生何妨有四。若有四心則可一時受四生身。若然者則壞四生。一身亦是胎生亦是卵生亦是濕生亦是化生。則無解脫。乃至廣說。復有說者。若四俱生何妨有五。若有五者則可一時受五道身。若然者則五道壞。若五道壞地獄身乃至即是天身。乃至廣說。若五俱生何妨有六。若有者則可一時緣六根義。乃至廣說。若不妨六乃至百千未來世中一時俱生。一剎那生一剎那滅。若然則無未來。以有未來則有現在。以有現在則有過去。若無未來則無現在。若無現在則無過去。若無過去則無有為。若無有為則無無為。若無有為無為則無一切諸法。有如是等過。不得二心一時俱生。問曰。如眾多數法一時生。無如上等諸過。若當二心如數法一時生者。復有何過。答曰。如一次第緣。與未來一心和合。以一心和合故。眾生一一心生。復有說者。如作觀。與未來一心和合。以一心和合故眾生一一心生。若有二心俱生。應有二受俱生。若有二受則破眾生身法。若破眾生身法則有二種身。若有二身則有十陰。以有如是過故。二心不得俱生[8]。
 
[0037c10] [9]問曰次第緣體性是何。答曰。如波伽羅那說。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心。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是也。復有說者。諸過去現在心心數法。是次第緣體性。問曰。若然者阿羅漢最後心。無次第緣義。云何名次第緣耶。答曰。不以阿羅漢最後心過故。餘心不生。更有餘事故。令後心不生。若當生者。能與次第緣。問曰。次第緣者有何相耶。答曰。所言體性即是其相。所言相者。即是體性一切諸法。不可離體性別立其相。尊者和須蜜說曰。相避義是次第緣。復有說者。發跡相避義是次第緣。復有說者能生心義。是次第緣。復有說者。心相續義是次第緣。復有說者。能取義是次第緣。復有說者。心勢用義是次第緣。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次第生心相是次第緣。復有說者。未生剎那令剎那生是次第緣。阿毘曇人說曰。異相法令俱生是次第緣。復有說者。未生法似自己是次第緣。已說次第緣體相。未說所以。以何等故名次第緣。答曰。等無間義是次第緣。問曰。若然者心與心作次第。不與數法作次第耶。數法與數法作次第。不與心作次第耶。答曰。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如是說者則有過。所以者何。貪欲心還與貪欲心作次第。瞋恚還與瞋恚。愚癡還與愚癡。善還與善。不善還與不善。無記還與無記。如是說者。則無解脫涅槃。如是說者好。所謂心與心作次第。亦與數法作次第。數與數作次第。亦與心作次第。前心聚與後心聚作次第。問曰。若心與心作次第。則相隨順非數法耶。若數法與數法作次第。則相隨順非心耶。答曰。若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隨順心。數法隨順數法。評曰。不應作是說。作如是說者好。所謂心與數法作次第。數法與心作次第。前心聚與後心聚作次第。等無差別。猶如豆聚。如波伽羅那所說。若法與彼法作次第。或時不作次第耶。答曰有。若彼法未生。問曰。此說未生為前者耶。為後者耶。為如前法未生後法不名次第。若生是次第耶。復如後法未生。前法不名有次第。若生是有次第耶。如世第一法苦法忍作次第。為如世第一法未生。苦法忍不名次第。若生是次第耶。復如苦法忍未生。世第一法不名有次第。若生是有次第耶。若前法未生。後法不名次第。若生是次第者。有心時可爾。無心時云何可爾。如入無想定滅盡定。若一七若過一七。出定心與入定心名為次第。彼第二剎那心必生。所以者何。若法與彼法。能作次第緣。果無有眾生。無有法。無有呪術。無有藥草。無有佛。無有辟支佛。無有聲聞。能遮此法使第二剎那心令不生者。若然者二定則無體。若當後法未生。前法不名有次第。若生是有次第。若然者則苦法忍未生。世第一法不名有次第。何故說未生耶。或有說者。應作是說。前法未生不名次第。問曰。若然者有心時可爾。無心時云何。答曰。有心時已爾。無心時亦可爾。其事云何。如入無想定滅盡定。彼入定心。定初剎那亦取果亦與果。諸餘剎那。及出定心。但名取果。彼入定心。滅在過去。定餘剎那。及出定心。其現在者與果。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次第緣義。無有異時取果異時與果。即與果時取果。問曰。若與果時取果。有心時可爾。無心時云何。答曰。如入無想定滅盡定。彼入定心。與定初一剎那。取果與果。彼滅在過去。定餘剎那。及出定心。若現在前。取果與果。若作是說。則無異時取果異時與果。問曰。若然者過去法則有所作。答曰。雖過去有所作能取果與果。而無有[1]果。過去世見色乃至知法。無如是作事。與果取果。可有是事。復有說者。後法未生前法不名次第。後法若生則前法名次第。問曰。若然者苦法忍未生。世第一法不名次第耶。答曰。可名次第。不名次第緣。若苦法忍生。是名次第。亦名次第緣。如次第次第緣。次第有次第。相續有相續。依有依。當知亦如是。
 
[0038b26] 問曰。未來世中有次第緣不耶。若有者諸法應未來世中已次第住。修正方便。則無有用。所以者何。聖道於[2]未來世。已有次第。時到則生。修正方便。復何所為。復有大過。何以故。無有制伏貪欲生不淨觀。如是亦不能制伏一切煩惱生對治觀。若爾則無解脫涅槃。乃至廣說。若無者八分經云何通。如說是人十[3]二劫不墮惡趣。乃至二十劫。云何知三業差別是現法報。是生法報。是後法報。[4]何故一切時世第一法。但生苦法忍。何以不生乃至盡智等諸法。何故金剛喻定但生盡智不生餘法。答曰。應作是說。未來世中無次第緣。問曰。若無者則無前說諸過。此八分經云何通。答曰。世尊觀過去現在以[5]比相。亦知未來世。其事云何。答曰。世尊觀過去世。見彼眾生修如[6]是業。爾所劫中不墮惡道。見此眾生修如是業。爾所劫中當不墮惡道。見諸眾生於過去世修如是業。於現世中受如此報。見諸眾生於彼造業若受生報若受後報。見諸眾生於此造業若受現報若受生報若受後報。復有說者。眾生有相是心不相應行住眾生身中。世尊不因禪定神通能知眾生身中有此法者。爾所劫中不墮惡道。即見此相。知是眾生受現法報。次受生報復受後報。評曰。不應作是說。若作此說。明如來唯有[*]比相智無了達智。應作是說。佛世尊有了達智。能知未來。雖未來法亂無定次第。如來以明淨智。能知未來亂法無定次第。知諸眾生造如此業。經爾所劫不墮惡道。受於現報。次受生報。復受後報悉實無謬。如算數法知於穀聚明了無謬。何況如來有自然智。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次生苦法忍。不生乃至盡智等諸法。答曰。此名數定事相不定。所以者何。苦法忍[1]法。在於六地。未知為是何地。苦法忍三根相應。不知定與何根相應。行於四行。不知定行何行。如住增上忍時。地行根定。剎那不定。所以者何。有多剎那故不知生者。是何剎那。次第緣亦不定。住世第一法時。有五事定地根行次第剎那。是名數定事相不定。復有說者。若法依前法相續生。不必次第緣。猶如外物無次第緣依於前法相續而生。如牙依前種相續得生。乃至果依前花相續而生。內法亦爾。不因次第緣。依於前法相續而生。苦法忍依世第一法故相續而生。餘乃至盡智。不依世第一法故。是[2]以不生金剛喻定。亦應如是通。然未來世法屬於現在。若於現在和合則生。若不和合不生。世第一法後能生修道。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設當世第一法與修道和合。爾時則生。以不與和合故。是則不生。如是苦法忍。屬世第一法故生。餘乃至盡智不屬故不生。復有說者。未來世中。有次第緣。問曰。若未來世[3]有次第緣。諸法應次第住。答曰。未來世中有次第緣義。無次第住。未來世法應從何次第緣。生者已定。然不次第住。後若生時。從何緣生亦定。次第住亦定。猶如眾多比丘。亂住一處。臘數已定行列不定。後次第住時。臘數亦定行列亦定。如是法未生時。應屬何緣。生者已定。次第住不定。後若生時。從緣生亦定。次第住亦定。問曰。若然者修正方便。則無有用亦無解脫涅槃。答曰。一心次第略說有二種心當生。所謂善與染污。若修正方便。善心便生染污不生。若行邪方便。[4]染污便生善心不生。如一種子後二種當生。所謂牙與爛壞。若遇生牙因緣則便生牙。若遇爛壞因緣則生爛壞。一心次第生二種心亦復如是。評曰。應作是說。未來世中無次第緣。所以者何。次第緣者是次第住法。未來世中無次第住。次第緣者是不亂法[5]未來法亂。復有說者。若未來世有次第緣者。修善者常應修善。不應作惡。若修惡時。常應作惡。不應修善。今現見提婆達多。本欲修善而後作惡。央掘魔羅氣噓惡人。本欲作惡而後修善。以如是等因緣故。知未來世無次第緣。問曰。以何等故色法無次第緣。答曰。或有說者。若法定有所依。定有所行。定有所緣。故有次第緣。色法無有所依。無所行無所緣。是故無次第緣。復有說者。若法是相應。有所依有所行。有勢用有所緣。故有次第緣。色法不相應無依無行。無勢用無緣。故無次第緣。復有說者。次第緣者。是次第住法。色非次第住法。或二萬劫或四萬劫。或六萬劫或八萬劫斷絕者。復有說者。次第緣現在前時不亂。色法現在前時[6]亂。如一時中起。欲色界繫色現在前。欲界繫不繫色現在前。色界繫不繫色現在前。是故尊者和須蜜說曰。欲界增益色未滅。色界增益色生。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少色無間生多色。多色無間生少色。彼少色無間生多色者。如空中雲少便生多。如小種子生於大樹。如小迦羅羅後成大人。多色無間生少色者。如燒大草[卄/積]後生少灰。以少色無間生多色多色無間生少色故。無次第緣。問曰。如心數法少無間生多多無間生少。其事云何。答曰。如無覺無觀地次生無覺有觀。次生有覺有觀。如此名少無間生多。如有覺有觀地生無覺有觀。次生無覺無觀。如此名多無間生少。答曰。不應以地定。應以數法定。若一受次第生二受。若二受次第生一受。有如上過。以不生故無如上過。
 
[0039c08] 問曰。以何等故心不相應行。無次第緣。答曰。或有說者。若法定有所依。定有所行。定有所緣。故有次第緣。心不相應行不爾。色法[7]三界繫。心不相應行三界繫。餘如上色法說。問曰。以何等故說無想定滅盡定是心次第。不說無想天。答曰。或有說者。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若用功難得者說。不用功不難得者不說。復有說者。若是善者說。彼是無記故不說。問曰。以何等故無想定滅盡定。是心次第而非次第緣耶。答曰。或有說者。若法能生心能增益。心能取心是次第緣。彼定生時。住心礙心使心不相續。是以不作次第緣。復有說者。此定斷心遮心行處。是不相應無勢用法。是以不作次第緣。問曰。入無想定滅盡定。心出定心。是其次第。中間有爾許多相續定。云何是次第。答曰。此中更無餘心故。得名次第。猶如有人一在前行一在後來。他人問言彼後來人。與誰共來。其人答言與某甲人次後而來。彼二中間。雖有村落樹木畜生等物。更無餘人故言次第。如是彼二心中間。雖復曠遠更無餘心故。得名次第。
 
[0040a01] 問曰。諸法是心次第亦是無間耶。答曰。或有是心次第非心無間。有是心無間非心次第。有是心次第亦心無間。有非心次第非心無間。是心次第非心無間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諸餘定及出定心。是謂心次第非心無間。是心無間非心次第者。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生住無常。是謂心無間非心次第。是心次第亦心無間者。定初剎那。諸餘有心法。是謂心次第亦心無間。非心次第非心無間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生住無常。諸餘定剎那及出定心生住無常。是謂非心次第非心無間。問曰。諸是心次第。亦是定無間耶。答曰。應作四句。是心次第非定無間者。謂定初剎那。諸餘有心時。是謂心次第非定無間。是定無間非心次第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生住無常。諸餘定及出定心生住無常。是謂定無間非心次第。是心次第亦定無間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諸餘定及出定心。是謂心次第亦定無間。非心次第非定無間者。定初剎那生住無常。及餘有心生住無常。是謂非心次第非定無間。
 
[0040a22] 觀有三種。所謂別相觀。總相觀。虛相觀。別相觀者觀色是色相乃至觀識是識相。觀地是堅相。乃至觀風是動相。是名別相觀。總相觀者十六聖行觀是名總相觀。虛相觀者不淨安般無量除入解脫一切處。是名虛相觀。問曰。此三種觀。何觀次第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何觀最初現在前。答曰。或有說者。入聖道時三種能入。出聖道時三種現在前復有說者。總相觀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三種現在前。問曰。若虛[1]想觀不入聖道。此經云何通。如說不淨觀次修念覺意。答曰。此說展轉相因。如子孫法。其事云何。答曰。先以不淨觀。善調伏心。使心止息堪任質直柔軟。心得自在。然後總相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復有說者。總相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亦總相觀而現在前。問曰。若然者若依未至若依初禪。若依中間。得正決定出聖道時。欲界總相觀現在前可爾。若依二禪三禪四禪得正決定。彼無欲界總相觀。所以者何。以大遠故。復更不得總相觀除達分善根。所以者何。以聖道後不能復起現在前故。出聖道時。為起何等總相觀現在前。答曰。於[2]煖頂忍中間。修總相觀。所謂諸行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出聖道時。此觀現在前。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欲界有三種觀。所謂聞慧思慧生得慧。色界有三種。所謂聞慧修慧生得慧。無色界有二種。修慧生得慧。問曰。欲界有三種觀慧。何等慧現在前能入聖道。答曰。欲界思慧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三種觀現在前。色界修慧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二種。聞修慧觀現在前。非生得慧。無色界修慧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亦修慧觀現在前。非生得慧。問曰。以何等故。出聖道時。欲界生得慧現在前。非色無色界。答曰。欲界生得慧猛利。色無色界不猛利。若依未至禪。得阿羅漢。出聖道時。還起未至地及欲界心。若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出聖道時。還起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心。若依餘地得阿羅漢。出聖道時即起彼地心。
 
[0040c03] 初禪有三種。味淨無漏。乃至無所有處亦三種。非想非非想處二種。味淨味相應次第生。味相應及淨不生。無漏淨有三種。無漏二種淨及無漏不生味淨。初禪有四種。有退分住分勝進分達分。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有四種。退分次第生退分生住分。不生勝進分不生達分。住分次第生住分生退分生勝進分。不生達分。勝進分次第生勝進分生住分生達分。不生退分。達分次第生達分生勝進分。不生住分退分。復有說者。退分次第生三種。不生達分住分勝進分。盡生四種。達分次第生三種除退分。問曰。若[3]坐二禪三禪四禪地。欲入初禪。識現在前。幾種觀現在前。答曰。隨所住地。未離欲者。三種觀現在前。所謂善染污不隱沒無記。出時亦三種現在前。若離欲二種。有十二種心。欲界繫四種。善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色界繫三種。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無色界繫亦三種。學無學心。問曰。欲界繫善心次第生。幾心復從幾心次第生。乃至無學心次第生。幾心復從幾心生。答曰。欲界繫善心。次第生九心。欲界繫四。色界繫二善隱沒無記。無色界繫一。隱沒無記學無學。亦從八心次第生。欲界繫四。色界二。善隱沒無記。學無學不善心次第生。欲界四心亦從十心次第生。欲界繫四。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三。隱沒無記心亦如是。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次第生七心。欲界四。色界二。善隱沒無記。無色界一。隱沒無記。亦從五心次第生。欲界四。色界一。善心。色界繫善心次第生十一心。除無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餘次第能生。亦從九心生。自地三。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二。善隱沒無記。學無學心色界繫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六心。色界繫三。欲界三。除不隱沒無記心。亦從八心次第生。色界三。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三。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六心。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無色界一。隱沒無記。亦從色界三心次第生。無色界善心次第生九心。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繫二。善隱沒無記。學無學心亦從六心次第生。無色界三。色界一。善心。學無學心無色界繫隱沒無記心次第生七心。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二。善隱沒無記。亦從七心次第生。無色界三。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六心。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一。隱沒無記。亦從無色界三心次第生。學心次第生五心。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學無學心。亦從四心次第生。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學心無學心次第生四心。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無學心。亦從五心生。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學無學心。
 
 [1]九八四與十  七五當知欲
 十一九六八  六三當知色
 九六七亦七  六三知無色
 五四亦四五  當知學無學
 
[0041b01] 有二十種心。欲界有八心。方便善心。生得善心。不善心。隱沒無記心。威儀心。工巧心。報心。通果心。色界有六心。方便善心。生得善心。隱沒無記心。威儀心。報心。通果心。無色界有四心。方便善心。生得善心。隱沒無記心。報心。無漏有二心。學心無學心。問曰。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幾心。亦從幾心次第生。乃至無學心次第生幾心。亦從幾心生。答曰。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十心。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一。方便善心。學心無學心。亦從八心次第生。欲界四。方便善生得善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學無學。欲界生得善心次第生九心。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隱沒無記心。無色界隱沒無記心。亦從十一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學無學。不善心次第生欲界七心。除通果心。亦從十四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四。生得善隱沒無記威儀報。無色界三。除方便善。隱沒無記心亦如是。欲界威儀心次第生八心。欲界六。除方便善通果心。色界一。隱沒無記心。無色界一。隱沒無記心。亦從七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報心亦如是。工巧心次第生六心。除方便善通果心。亦從七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欲界通果心次第生二心。欲界通果。色界方便善心。亦從二心次第生。欲界通果。色界方便善心。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十二心。色界六。欲界三。方便善生得善通果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學無學心。亦從[2]十心次第生。色界四。除威儀心報心。欲界二。方便善通果心。無色界[3]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學無學心。色界生得善次第生八心。色界五。除通果心。欲界二。不善心隱沒無記。無色界一。隱沒無記心。亦從色界五心次第生。除通果心。色界隱沒無記心次第生九心。色界五。除通果心。欲界四。方便善生得善不善隱沒[4]無記。亦從十一心次第生。色界五。除通果心。欲界三。生得善威儀報心。無色界三。除方便善。色界威儀心次第生七心。色界四。除方便善通果心。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心。無色界一。隱沒無記心。亦從五心次第生。色界五。除通果心。報心亦如是。色界通果心次第生色界二。方便善通果心。亦從二心次第生。色界方便善通果心。無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七心。無色界四。色界一。方便善學無學心。亦從六心次第生。無色界三。除報心。色界一。方便善。學無學心。無色界生得善次第生七心。無色界四。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一。隱沒無記心。亦從無色界四心次第生。無色界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八心。無色界四。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心色界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心。亦從十心次第生。無色界四。欲界三。生得善威儀報心。色界三。生得善威儀報心。無色界報心次第生六心。無色界三。除方便善。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心。色界一。隱沒無記心。亦從無色界四心次第生。學心次第生六心。欲界二。生得善方便善。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學無學心。亦從四心次第生。欲界一。方便善心。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學心。無學心次第生五心。欲界二。方便善心生得善心。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無學心亦從五心次第生。欲界一。方便善心。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學無學心。
 
 十八次生九  十一生於七
 十四亦生八  七六及與七
 二生[1]二欲盡  十二十八五
 九十一七五  二二當知色
 七六七四八  十六四無色
 六四亦五五  當知學無學
 
[0042a12] 以何等故。如人不可得。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他人意故。或有說者。有人以有人故憶本所作。復有說者。物性相入。相入論者作如是說。一切有為法有二分。若晝若夜。夜時晝入夜中。晝時夜入晝中。所以者何。如夜中所作晝則憶之。以夜入晝中故。如晝中所作夜則憶之。以晝入夜中故。是故憶本所作。或有說者。物性變物。性變論者作如是說。迦羅羅變作阿浮陀。乃至中年變作老年。是故憶本所作。如婆吒樹葉青變為黃。彼亦如是。或有說者。物性往來。往來論者作如是說。迦羅羅來至阿浮陀中住故。乃至廣說。以是事故憶本所作。問曰。物性變論。往來論有何差別。答曰。物性變論言。迦羅羅變作阿浮陀。往來論言。迦羅羅來至阿浮陀中住。俱增長故。或有說者。覺是一性。後所知覺。即是前所作覺。或有說者。意界是常。以意界常故。憶本所作。或有說者。有根本陰。有客陰。客陰所作。根本陰能知。以是故能憶本所作。或有說者。前心往後心。語後心我作如是事。是故憶本所作。恒河沙數諸佛。及佛弟子。不作此論。言有人不言物性相入。不言物性變。不言物性往來。不言覺性是一。不言意界常。不言有根本陰客陰。不言前心往後心。然能憶本所作。如此事。微細甚深難知。為顯如此微細甚深難知法故。而作此論。問曰。以何等故。唯說如人不可得前心不[2]住後心。言我有所作而能憶本所作。答曰。應如是說。以何等故。人不可得。物性不相入。物性不變。物性不往來。覺性不一。意界不常。陰性無根本無客陰。前心不往後心。而能憶本所作。而不說者。欲現始終略其中間。令經文易故。若說如人不可得則止。有人者意前心不往後心則止。往來論者意前心後心則止。其餘諸論者意。答曰。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問曰。前言無人今何以言眾生。答曰。欲令所說與法體相順故。所以者何。若不言眾生但言法。法於義雖順於文不便。若言眾生文義俱順。以是故說於眾生。復有說者。前說實義今說假名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習智者是決定。是修習。是自在義。本所作者。隨其本事。本事者。如其性如其體。如其相如其物。復有說者。應言憶本共作。云何共作。如本所見曾所更。復有說者。應言憶本作事。云何本作事。隨本形色本所。為欲明憶本所作義故而作此論。喻如能書者。乃至廣說。如能書者不至彼能書者所。問言。汝作何字。彼亦不答。我作是字。然能書者。得如此所習智。自所作字亦知。他所作字亦知。乃至海外書來亦能讀知。如是前心不往後心。然後心能憶本所作。復欲重明此義故。更作喻。如二知他心展轉相緣。此亦不問彼汝思何事。彼亦不答我思此事。乃至百由旬外。二心而能相知。如是前心不至後心。後心而能憶本所念[3]。
 
[0042c08] [4]復次諸心心數法。於所緣定。問曰。為於何法定言定耶。為於眼入定。為於色定。為於剎那定。答曰。或有說者。於眼入定。不於色定剎那定也。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數法甚多。云何於眼入定。答曰。如眼識於色定。其餘諸識。各於自境界定。若眼與青色和合。則生青識。若與餘色和合。則生餘識。問曰。若然者便有二心。知青色心。則異知黃色等心。復違識身經文。如說過去眼識。為緣過去法。緣現在法緣未來法耶。答曰。緣過去法。不緣現在[5]未來。復有說者。於眼入定色定。於剎那不定。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數法甚多。云何於色定。答曰。若緣青色。則生青識。餘則不生。緣黃等色亦復如是。問曰。青色眾多。有青莖青枝青葉青花青果。若緣青莖識。云何不[6]耶。即是緣青枝青葉青花青果識耶。評曰。應作是說。於[7]三法定。問曰。若然者未生心心數法則多。答曰。未生法多復有何過。未來世[8]竟無住處耶。先已有住處故。問曰。若心心數法。於緣定於所依亦定耶。答曰。於所依亦定。其事云何。如未來心心數法。於所依則遠。若生現在前。與所依則俱。若滅則遠所依。復有說者。未生心心數法。於所依遠。若現在前則俱。若滅俱滅。問曰。若心心數法。於所緣所依定者。彼於何時。能有所緣。為於生時。為於滅時。若以生時。生時是未來。云何未來能有所作。若以滅時。滅是壞散衰退之法。云何壞散衰退之時能有所緣評曰。應作是說。滅時能緣非是生時。所以者何。未生法是未來。未來法不能有所作。滅時名現在。現在法能有所作。問曰。若然者云何以壞散衰退之法。能有所作。答曰。一切有法皆爾。體性羸劣。屬眾因緣不得自在。若心心數法。於依所緣和合。能有所緣未來世依及境界散亂。如未來過去亦爾。現在則眾緣和合。若當現在。不能緣境界者。則畢竟無緣境界義。問曰。若心心數法。於所緣所依定者。此中何以但說所緣。不說所依。答曰。此中說所念事故。不說所依。若有所念。必依所緣。不用所依。如一境界。則為眾多心心數法所緣。如前一心緣已後眾多心亦緣。猶如一人而有百子。若一子念父餘子亦念。彼一境界。為多心所緣。亦復如是。
 
[0043a21] 問曰。若所更事異。所念事異。云何不提婆達多所更。延若達多能憶。若延若達多所更。提婆達多能憶。答曰。提婆達多身異。延若達多身異。憶本所作者身則不異。復有說者。如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心不得展轉為因。憶本所作前為後因。復有說者。若心相續。若身相續。能憶本所作。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心不相續。身不相續。問曰。若心相續者。何以先見一牛。後見餘牛。言是本牛。答曰。曾所更事。要當相似爾乃識之。先所見牛。雖[1]復曾更。而與後牛不相似故。是以不識。若前牛與後牛相似。爾乃可識。前所更意。必當有力。後不失念。而能憶本所作。先生心聚。以意名說。後生心聚。以念名說。以前意有勢力故。令後念憶本所作。不失念者。所謂不狂心不亂。不為苦痛所逼是也。
 
[0043b08] 有二種心。一同行心。二同緣心。苦法忍苦比忍苦比智。是名同行心。不名同緣心。集法忍。集法智。是名同緣心不名同行心。苦法智亦名同行心亦名同緣心。其餘心亦不同行。亦不同緣。同行心所更事。同緣心能憶。同緣心所更事。同行心能憶。有三種心。善不善無記。若善心所更事。善不善無記心能憶。不善無記心亦如是。復有四種心。善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如善心所更事。四種心能憶。乃至不隱沒無記心所更事。四種心能憶復有四種心。從因緣生心。從次第緣生心。從境界緣生心。從威勢緣生心。若一心曾所更事。四心盡能憶。復有五種心。見苦所斷心。乃至修道所斷心。若見苦所斷心所更事。五種心能憶。見集所斷修道所斷亦如是。見滅所斷心所更事。四種心能憶。除見道所斷心。[2]道亦如是。除見滅所斷心。復有六種心。所謂六識。若六識所更事。意識能憶。復有十二種心。欲界善心。不善心。隱沒無記心。不隱沒無記心。色界三種。除不善。無色界亦如是。學心。無學心。如十二種心。有相似十二法十二念。如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念盡能憶。不善亦如是隱沒無記心所更法。有八種念能憶。欲界四。色界善不隱沒無記學無學。欲界不隱沒無記亦如是。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種念能憶。色界隱沒無記心所更法。十種念能憶。除欲界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色界不隱沒無記心所更法。十種念能憶。除無色界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無色界善心所更法。十種念能憶。除欲界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無色界隱沒無記心所更法。九種念能憶。欲界善不善。色界善隱沒無記。無色界三種學無學不隱沒無記亦如是。學心所更法。十二種念能憶。無學心亦如是。
 
[0043c13] 如經說。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諸長老。若不壞意。內入照了。外入法能生。正觀現在前。則意識生。彼云何壞意入。答曰。壞有三種。所謂須臾壞命終壞究竟壞。須臾壞者。若入無想定滅盡定。是名須臾壞。命終壞者。如斷善根壞善意。如凡夫人離欲乃至命終時壞不善意。究竟壞者。如苦比智生苦諦所斷意究竟壞。乃至道比智生見諦所斷意究竟壞。住不退法。斯陀含見諦所斷意。及欲界修道所斷六種意究竟壞。住不退法。阿那含一切見諦所斷意。欲界修道所斷染污意究竟壞。住不退法。阿羅漢一切染污意究竟壞。
 
[0043c25] 以何等故所念事忘而復憶。答曰。眾生之法心相似次第生知見者。有三種相似。所謂方便相似。境界相似。隨順相似。云何方便相似。如人讀修多羅。而後忘失。後懃方便。還復通利。毘尼阿毘曇懃方便亦如是。先修不淨觀。而後忘失。後懃方便。隨其境界。還現在前。安般觀界方便亦如是。曾聞有婆羅門子讀違陀經。而後忘失。還欲通利。盡其方便。而猶不能。往詣師所而問之言。本所讀經今悉忘失。還欲通利。雖懃方便猶故不能。今當云何。其師問言。汝本讀時云何而讀。弟子答言。初讀經時。手則索繩口誦經文。師告之言。當如先法還讀誦之。弟子如教後便通利。是名相似方便。云何境界相似。如於此處見河池山林經行住處。後至異處。若見如先事者。還復憶念本所見事。是名境界相似。云何隨順相似。如得隨順飲食方土住處說法同行之人。則能憶本所作。曾聞有一比丘讀誦阿含。而後忘失。雖懃方便。猶故不能還得通利。往詣大德阿難所。作如是言。本讀阿含而今忘失。雖懃方便。猶故不能還令通利。今當云何。阿難語言。可求多油入浴室中。以用塗身煖水洗浴。加求隨順飲食方土住處說法同行之人。彼如其言。具諸方便即還通利。是名隨順相似。云何次第。彼相續不斷是名次第。復有說者。次第者。不相續心還令相續。無能遮止。不為對治所壞。亦所更意力強。而不失念者。前生心聚。以意名說。後生心聚。以念名說。前心有力故。能令後心憶本所作不失念者。不狂不心亂。不為苦痛所逼。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三事故所念事忘而復憶。一者善取前相。二者有相似方便。三者不失念。
 
[0044a28] 以何等故。先所念事忘而不憶。答曰。眾生之法心不相似次第生心知見者。有三種不相似。所謂方便不相似。境界不相似。隨順不相似。云何方便不相似。如人讀修多羅而後忘失。復讀毘尼阿毘曇亦復忘失。先修不淨觀。後復忘失。復修安般觀界方便。亦復忘失。是名方便不相似。云何境界不相似。本曾見河池山林經行住處如是等事。後至異處。不見如是等事。於前所見更不復憶。是名境界不相似。云何隨順不相似。若不得隨順飲食方土住處同行之人。於前所作永不復憶。是名隨順不相似。不次第者。不相續斷絕。是名不次第。亦所更意力弱。而失所念者。彼前生心聚。以意名說。後生心聚。以念名說。前心弱故不能令後心憶本所作。失念者若狂心亂為[1]苦所逼。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三事故。前所念事。忘而不憶。一者不善取前相。二者無相似方便。三者失所念。
 
[0044b17] 問曰。色界修慧。亦有忘而不憶耶。答曰。亦有以身羸弱故。心亦羸弱。心羸弱故。所念事忘而不憶。誰有此忘而不憶耶。答曰。聖人凡夫俱有。聖人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亦於所念事忘而不憶。唯有如來。憶而不忘。何以知之。如經說。佛告舍利弗。假使諸比丘眾。於百年中。若以坐床臥床。輿我而行。若當如來無上智辯。而有退失。無有是處。如持四弓喻。乃至廣說。以是事故。知如來無忘。
 
[2]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六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七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揵度智品之三
 
[0044c08] [3]何故祭祀餓鬼則到。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欲解佛經故。如經說生聞婆羅門。往至佛所。問佛言。沙門瞿曇。我有親里命過。欲施其揣食。為得食不。佛告婆羅門。此事不定。所以者何。有五道生處。地獄乃至天道。婆羅門若汝親里。生地獄中。即食地獄中食。以自存活。彼云何能受汝所施揣食。生畜生人天中。亦復如是。婆羅門言。沙門瞿曇。若我親里。不生餓鬼中者。所施揣食。誰當受之。佛語婆羅門。欲令餓鬼道中無汝親里者。無有是處。彼經雖說施與餓鬼則到未說所以。今者欲說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處故而作此論。彼佛經。是此論根本因緣。諸經中未說者今盡說之。
 
[0044c22] 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到。問曰。為以此道高勝故到。為以下賤故到。若以此道是下賤者。地獄畜生是則下賤。若以此道是高勝者。人天則勝。答曰。應作是說。不以勝到。亦不以賤到。云何能到。答曰。此道自爾乃至廣說。有二事故。祭祀餓鬼則到。一者是業。二者此道自爾。先已說之。猶鴻雁孔雀鸚鵡舍利瞿翅羅共命等諸鳥。而能飛行乃至廣說。然神不勝人。勢不勝人。隨其所欲。而能飛行。於虛空中。久住遊戲。然人欲住虛空。去地四指經須臾間。猶無能者。如彼眾鳥而能飛行。生處自爾此餓鬼道。祭祀則到。生處亦爾。亦如一地獄道中。或有能自識宿命者。如經說地獄眾生作如是念。諸沙門婆羅門。恒如是說。貪欲[1]是將來過患可畏之處。是以當斷貪欲。我等以不能斷貪欲因緣故。今受極劇苦痛極惱。問曰。彼作如是念時。為初生時為中時為後時耶。答曰。初生時非中後時。所以者何。初生之時。未受[2]苦痛。若受[*]苦痛。次前滅事。尚不能憶。況復久遠。問曰。為住何心作如是念。善耶不善無記耶。答曰。住三種心。能作是念。為是意地。為五識身。答曰。意地非五識身。為是威儀為是工巧。為是報心。答曰。是威儀。非是工巧報心。所以者何。彼處無有工巧。以報心是五識地故。為念幾世耶。答曰。一世。於彼處死。來生此間。或有說者。亦能憶念多世。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先說者好。亦能知他心者。其事云何。答曰。若獄卒杻械種種殺害之器。在前而立。作如是念。彼獄卒意今欲殺我。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人亦能知。可名他心智耶。如是說者好。彼有生處得智。能[3]知此事。為初知為中知為後知耶。答曰。應如前廣說。畜生中亦有能自識宿命者。如經中說。傷佉。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昇此坐。即便昇之。復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食此粳米肉飯。即便食之。復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示我所[4]寶藏物。即便示之。問曰。作如是念時。為是初為中後耶。答曰。三時俱能。為住何心。答曰。住善不善無記心中悉能。威儀工巧報心亦能。能知幾世耶。答曰。或有說者。能知一世。死彼生此處。或有說者能知多世。何以知之。曾聞有一女人。置其嬰兒。在於一處。有因緣故。餘行不在。時有一狼檐其兒去。時人捕搊而語之言。汝今何故檐他兒去。狼答之言。此小兒母是我[5]等怨家。時人問言。有何怨耶。狼即答言。此小兒母。五百世中常食我兒。我亦五百世中常殺其子。若彼能捨舊怨之心。我亦能捨。時人語其兒母。可捨怨心。兒母答言。我今已捨。時狼觀兒母心。雖口言捨。而心不放。即便害其兒命而去。如此者能知他心。亦識宿命。何時知耶。答曰。初中後悉知。住何心知。答曰。善不善無記悉知。意地知非五識身。威儀工巧報心亦能知。彼經文雖不說。而餓鬼道亦有此智。何以知之。曾聞有一女人。為餓鬼所持。即以呪術而問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之言。此女人者。是我怨家。五百世中。而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根。若彼能捨舊怨之心。我亦能捨。爾時女人。作如是言。我今已捨怨心。鬼觀女人。雖口言捨而心不放。鬼即斷其命根。捨之而去。為何時知耶。答曰。廣說如上。諸天道亦有此生處得智。而無現事可說。為何時知耶。答曰。廣說如上。人道中無如此生得智。問曰。何以故無。答曰。非器非田故。復次人中有瞻相智。有覩言相智。彼生得智。為如此智所覆蔽故。復次人中雖無此生得智。而有勝妙者。所謂他心智願智。問曰。為知幾心。答曰。或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餓鬼還知餓鬼心。復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亦知地獄心。餓鬼還知餓鬼心。亦知地獄畜生心。天盡知五道心。問曰。若畜生不知天心者。施設世界經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伊羅拔那龍王。知帝釋心所念。猶如猛健丈夫屈伸臂頃。於自住處沒。在帝釋前立。答曰。此是比智。何以知之。諸天若欲出軍鬪戰之時。善住龍王脊背諸骨。自然出聲。彼作是念。今我脊背聲出。定知諸天必與阿修羅共戰。諸天若欲遊戲之時。伊羅拔那龍王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現。彼作是念。我今背上。有香手像現。定知諸天欲遊戲園林。餓鬼亦有生得智。能識宿命。如偈說。
 
 我本求財物  如法或非法
 他人得其樂  今我受苦惱
 
[0045c18] 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諸天亦有生得智。能自識宿命。如偈說。
 
 [6]我今[7]祇洹林  恒住諸聖眾
 法王亦在中  今我心歡喜
 
[0045c22] 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問曰。以何等故人無生得智自識宿命。答曰。非其器。廣說如上。復次為餘法所覆蔽。如性自念前生智。復次人中雖無生得智。自識宿命通。而有勝妙者。所謂宿命通願智彼亦能。雷電興風降雨者。唯畜生能非餘。畜生道中。[8]唯龍[9]能非餘。彼畜生中。能興風降雨。近者是其功用果。所住之處。遠邊外出者。是其威勢果。問曰。為一龍能作如是等事不耶。答曰能作。問曰。若然者。經何以說異耶。如說或有天能雨。或有天能風。乃至廣說。答曰。隨其所樂故。或有樂為雨者樂為風者。乃至廣說。以所樂不同。經說有異。如此等自爾。所欲便[1]果。彼餓鬼道自爾。施其揣食則到。復有說者。五道生處。各有自爾之法。如地獄報色斷便還續。生處自爾。畜生中能飛虛空。餓鬼施揣食則到。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勇健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所作。久遠所說。而能憶念梵行者。能得解脫分[2]達分善根得正決定。天中有自然隨意所須之物。如是等諸道。各有生處自爾之法。復有說者。方土亦有生處自爾之法。如罽賓土秋時牛[3]咽繫欝金花鬘。餘方貴勝。所不能得。如那伽羅國。凡[4]人飲蒲[5]桃酒。東方貴人所不能得。如東方貴勝衣絹凡人衣[疊*毛]。如北方人貴勝衣[疊*毛]凡人衣絹。如諸道諸方各有生處自爾之法。隨意能果。彼餓鬼亦爾。施其揣食。隨意能果。
 
[0046a20] 復次有人長夜有如是欲。有如是念。乃至廣說。彼人長夜有如是欲如是念。所念便果。猶如邊僻聚落中人。為富名故守護家財。多畜牛羊衣服穀米及諸生業之具。為名譽故不施與人。以不施與人故。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復有說者。有人性親愛眷屬欲饒益之。為眷屬故。如法或不如法求財。及其得時。以慳惜故。於己眷屬尚無心與。況復餘人。以無施心故。身壞命終墮餓鬼中。若在本舍邊不淨糞穢廁溷中住。諸親里等。生苦惱心。作如是念。彼積聚財物自不受用。又不能施人。以苦惱心故。欲施其食。請諸眷屬親友知識沙門婆羅門。施其飲食。爾時餓鬼親自見之。於眷屬財物生己有想。作如是念。如此財物。我所積聚。今施與人心大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即時增長捨相應思。以如此業。能得現報。是故施其揣食則到。復有說者。過去世時作如是業。施與則到。其事云何。尊者和須蜜答曰。彼諸餓鬼。以慳惜故有顛倒想有顛倒見。以有顛倒想見故。河見非河。水見非水。於好飲食。見是不淨。彼諸親里。為於此人修布施時。能生信心。則除顛倒。見河是河見水是水見食是食。復有說者。餓鬼有二種。一者樂淨。二者樂不淨。彼樂淨者。以慳惜故。於河等顛倒想。如先說。樂不淨者。見河則乾。於滿器飲食。見其中空。若諸親里。為其人故。修布施時。其鬼見已。於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歡喜心。即能增長捨相應思。以是業故。除顛倒想。樂淨者。於河見河。見水是水。器中飲食。見是淨食。樂不淨者。見水滿河。於空器中。見食滿器。以是事故。作如是說。施與餓鬼揣食則到。復有說者。彼餓鬼前世有少善行。[6]於諸飲食。不生倒想。以慳惜故。身心怯弱。以怯弱故。不能往詣諸餓鬼中有威德者所。或有因緣。往詣其所。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以自身卑賤故。彼威德餓鬼。以福德因緣。有種種飲食。此鬼身心怯弱故。不敢食之。若諸親里。為其人故。修布施時。其鬼見已。於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歡喜心。以此信樂心故。便得勝身心。以得勝身心故。而能往詣諸餓鬼中有威德者所。生喜心樂心。所得飲食。盡能食之。以是事故。施於餓鬼揣食則到。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不應他作他受。但以彼諸親里為其鬼故修行布施。其鬼若於福田財物。生信敬心。於此果報。亦有其分。以[7]是事故。施與餓鬼揣食則到。非餘道也。問曰。為餓鬼作福。為唯得飲食。亦增益其身耶。答曰。亦得飲食。亦增益身。得飲食如先所說。云何增益其身。其身臭者得香。惡色得好。麁觸得細。無威德身。得威德身。問曰。餘道中亦能得此果報不耶。答曰。若能生信心則得。不能生者則不得。問曰。若諸道中。皆得如是等事。此中何以獨說餓鬼道。不說餘道。答曰。以諸餓鬼為飢渴故。常有悕望飲食之心。以自存活。餘道不必有如是心。是故不說。復有說者。以餓鬼道中常有求心期心。是故施之則到。有五趣所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問曰。五趣體性。為是不隱沒無記為是三種。若是無記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如說趣性是一切使所使。若有三種。則壞諸趣體。云何壞趣體。答曰。地獄眾生。則應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他化自在天亦成就地獄眾生煩惱業及不善。應作此說。趣體性是不隱沒無記。問曰。若然者。波伽羅[8]那說云何通。答曰。彼應作如是說。地獄畜生餓鬼人趣體性。是欲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斷。諸使所使。天趣體性。是三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斷。諸使所使。應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曰。彼誦者錯謬故作如是說。復有說者。和合諸趣心。是五行所斷。是以一切使所使。復有說者。趣體性有三種。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壞趣體性。答曰。若[1]已成就言之則壞。若以現在行言之則不壞。云何現在行言之則不壞。答曰。如地獄畜生餓鬼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而不現前行。如他化自在天成就地獄餓鬼畜生煩惱業及不善。而不現在行。評曰。應作是說。地獄體性。是不隱沒無記。何以知之。如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諸長老。若地獄漏現在前。造作地獄苦痛身口意業。所謂身口意曲濁穢果報。生地獄中。生已受彼報。色乃至識。是名地獄趣。諸長老。除此五陰。更無有法名地獄趣。以是事故。知趣體性是不隱沒無記。然以報故五趣差別。此是趣性。今當說趣。所以者何。故名為趣。答曰。趣彼生處。趣彼生相續。是名為趣。
 
[0047a17] 已說諸趣總相。一一相今當說。云何名地獄趣。答曰。是地獄分。與地獄眾生為伴。受地獄身處。所得體性。得諸入。得生彼處。得不隱沒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以何等故。名泥[2]梨迦。[3]泥犁迦秦言無有。所以者何。彼中無有喜樂。無氣味無歡喜無利無喜無樂無喜樂。故言無有。復有說者。作增上身口意惡行。故生彼處。彼處生相續。是名地獄趣。復有說者。地獄趣者。是名施設。是想施設。不必如名悉有其義。復有說者。是趣卑下。於五道中更無卑下。如地獄趣。故名卑下。復有說者是趣墮落。如偈說。
 
 諸墮地獄者  其身盡倒懸
 坐誹謗賢聖  及諸淨行者
 諸根皆毀壞  如彼燋爛魚
 
[0047b03] 復有說者。[4]泥犁迦。[5]秦言無去處。所以者何。生彼眾生。無有去處。無有依處。無有救處。故名無去處。復以何故名阿毘至。阿毘至[6]秦言無間。亦名淳受苦痛。亦名百釘釘身。亦名六苦觸。復有說者。眾生生彼者。多無[7]處容受。故言無間。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生餘地獄者多。生阿毘至者少。何以知之。作增上身口意惡業。生阿毘至中眾生少。有作增上身口意惡業者。如眾生少。作增上善行。生有頂中。彼亦如是。復有說者。無有暫樂故名無間。問曰。若然者。餘大地獄中。有意樂為樂受[8]間耶。答曰。雖無意樂。樂受有二種。一者依二者報。一切地獄。無報樂受而有依樂受。阿毘至中。依樂受亦無。何以知餘大地獄中有依樂受。如施設世界經中說。唱活地獄中。有泠風來。吹眾生身。還生血肉。或作是唱。諸眾生活。諸眾生活。爾時眾生即便還活。以是事故。知餘地獄有依樂受。阿毘至中無如是事。故無依樂受。復有說者。生阿毘至中眾生其身雖大。受苦痛時無有間處。故名無間。問曰。地獄為在何處。答曰。或有說者。閻浮提下四萬由旬。有阿毘至地獄。問曰。其餘諸獄。為在上下耶。為在傍邊耶。答曰。或有說者。阿毘至獄。在於中央。其餘諸獄周迴四邊。如今城在其中村落圍繞問曰。此閻浮提縱廣七千由旬。下諸地獄各各廣大。如偈說。
 
 火焰[9]遍滿多由旬  見者恐怖身毛[10]竪
 諸惡眾生常然之  其焰熾盛不可近
 
[0047c02] 如是地獄一一廣大。云何可受。答曰。此大地形。下廣上狹。其猶[11]垜穀在地。是故經說大海漸廣轉深。復有說者。阿毘至獄最在其下。次上有[12]火炙地獄。次炙地獄。次大叫喚地獄。次叫喚地獄。次[13]押地獄。次黑繩地獄。次唱活地獄。彼阿毘至獄。縱廣高下二萬由旬。周匝八萬由旬。其餘諸獄。縱廣萬九千由旬。或有說者。其餘諸獄縱廣萬由旬。復有說者。閻浮提下四萬由旬。有阿毘至獄。阿毘至獄。縱廣高下二萬由旬。周迴八萬由旬。[*]火炙地獄。縱廣高下五千由旬。乃至唱活地獄。各各五千由旬。如是七地獄。合三萬五千由旬。餘五千由旬。千由旬青色地。千由旬黃色地。千由旬赤色地。千由旬白色[14]地。五百由旬是白墡。五百由旬是[*]泥。一一地獄。有十六眷屬。云何十六。答曰。一一地獄各有四門。一一門各有四眷屬。一名熱沙上下沒膝地獄。二名惡虫沸屎地獄。有刀道地獄。有雨刀葉地獄。有刀林地獄。如是三種。是第三眷屬。第四名熱灰河地獄。如是門門。各有四種眷屬。阿毘至獄。通己身及眷屬。合有十七。餘七地獄亦爾。都合有一百三十六。諸眷屬地獄中。以種種苦治罪人。正地獄中。以一種苦治罪人。閻浮提下。亦有正地獄。閻浮提地上。唯有邊地獄。或在山上。或在谷中。或在曠野。或在空中。弗婆提瞿陀尼。唯有邊地獄。無正地獄。[15]欝單越。無正地獄。亦[16]無邊地獄。所以者何。彼是淨果[17]報。問曰。以何等故。閻浮提下。有正地獄。餘處則無。答曰。閻浮提人。修善猛利。作不善業。亦復猛利。是故閻浮提。有正地獄。餘處則無。問曰。如餘方亦作五無間諸餘重業。為於何處受其報耶。答曰。於此閻浮提下受。問曰。諸地獄卒。為是眾生。為非眾生耶。若是眾生者。多作不善業。當於何處復受此報。若非眾生者。曇摩須菩提所說偈。復云何通。如說。
 
 剛強瞋恚人  常樂作諸惡
 見他苦生喜  死作閻羅卒
 
[0048a11] 答曰。或有說者。是眾生數。問曰。若然者。多作不善業。當於何處復受此報。答曰。即於彼處受報。所以者何。作無間業斷善根。增上邪見者。猶於如受報。況地獄卒。復有說者。非眾生數。以諸眾生罪業因緣故。實非眾生。作眾生像。而現其前。以種種事。治諸罪人。問曰。若然者。曇摩須菩提偈云何通。答曰。此造文頌不必須通。所以者何。造文頌。有增有減。有得有失。若欲通者。其事云何。答曰。諸以鐵鎖繫縛眾生。詣閻羅王所。是眾生數。餘種種治諸罪人者非眾生數。如是說者好。地獄眾生其形云何。答曰。其形如人。言語云何。答曰。初生未受苦痛時。盡作聖語。後受苦痛時。雖出苦痛聲。乃至無有一言可分別者。但有打棒壞裂之聲。
 
[0048a26] 云何名畜生趣。答曰。是畜生趣分。與畜生為伴。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畜生趣。答曰。其形傍故行亦傍。其行傍故形亦傍。故名畜生趣。復有說者。作身口意過行。生彼道中。故名畜生趣。復有說者。畜生者名施設想。施設不必如名盡有其義。復有說者。遍有故名畜生趣。此遍五道中。地獄中有無足者。如能究[1]陀。有二足者。如烏鳩羅那等。有四足者。如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餓鬼中亦有無足者。如蛇等。有二足者。如烏鳩羅那等。有四足者。有威德者。則有象馬等。無威德者。唯有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人中亦有無足者。如腹行虫等。有二足者。如鴻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天中四天王三十三[2]天。有二足者。如雁孔雀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自上有二足者。如雁孔雀鳥等。問曰。聞自上諸天。亦乘象馬。今言無者。其事云何。答曰。彼眾生福業因緣故。作非眾生數象馬形。以自娛樂。復有說者。以盲冥故。名為畜生。盲冥者。謂無明也。五道之中。無明多者。莫若畜生。問曰。畜生住處正在何所。答曰。根本住處在大海中。諸渚亦有。其形云何。答曰。其形傍側。亦有形上向者。如毘舍遮。如伊盧薩迦。如[3]闇盧破毱羅緊那羅等。言語云何。答曰。世界初成時。一切眾生。盡作聖語。後以飲食過患。時世轉惡。諂曲心多。便有種種語。乃至有不能言者。云何名餓鬼趣。答曰。是餓鬼分。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卑帝梨。[4]卑帝梨。秦言祖父。或有眾生。最初生彼道中。名為祖父。後諸眾生生彼處。生彼相續者。亦名祖父。是故此趣名為祖父。復有說者。眾生長[5]夜。修行廣布慳貪之心。生彼趣中。故名餓鬼。復有說者。此是名施設。乃至廣說。復有說者。多飢渴故。名曰餓鬼。彼諸眾生其腹如山。[*]咽如鍼孔。於百千歲不聞水聲。亦不曾見。何況得觸。復有說者。被驅使故名曰餓鬼。彼恒為諸天。處處驅使。是故此趣名曰驅使。復有說者。常於他人有悕望故。名曰餓鬼。以如是等緣故。此趣名餓鬼。問曰。此趣住在何處。答曰。或有說者。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有閻羅王住處。是根本住處。其餘諸渚亦有。住閻浮提渚者有二種。一有威德。二無威德。有威德者。住花林果林種種樹[6]下好山林中。亦有宮殿在虛空中者。無威德者。住不淨糞穢屎尿之中。弗婆提瞿陀尼。亦有二種。有威德者。無威德者。欝單越唯有威德者。所以者何。彼地清淨果報處。四天王三十三天。唯有威德者。復有說者。閻浮提西。有五百渚。兩渚中間。有五百餓鬼城。其二百五十。有威德者住。其二百五十。無威德者住。是故尼彌轉輪聖王。告御者摩多羅曰。我欲昇天。汝可從是道去。使吾見諸眾生受惡。報者受善報者。爾時摩多羅御者。即如王教。從諸城過。爾時彼王。罪福俱見。有威德者。如諸天子。頭戴天冠。身著天衣。食甘美飲食。各各遊戲。而自娛樂。無威德者。裸形無衣。以髮自覆。手執瓦器。行乞自活。其形云何。答曰。有上立者。有傍側者。或面似猪。如壁上畫像。言語云何。答曰。世界初成。一切眾生。盡作聖語。餘如先說。復有說者。隨其死處。往生彼間。如彼本形。隨彼本語。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從無色界死。來生此趣。可無形無言耶。應作是說。隨彼生處。形言亦爾。
 
[0049a02] 人趣云何。答曰。是人分。是人伴侶。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摩[少/兔]奢。[1]摩[少/兔]奢。[2]秦言意。昔有王名頂生。化四天下。告諸眾生。諸有所作意。當善思。當善籌量。當善憶念。時諸眾生即如王教。諸有所作。思量憶念。然後便自有工巧作業種種差別。以人所作先意思故。是故名人。為意如人。先未有此名時。展轉相呼多羅裳伽。亦呼阿婆[3]達荼。復有說者。以修下身口意善業。生彼趣中。故名人趣。復有說者。是名施設。廣說如上。復有說者。慢偏多故。五道之中慢心多者。莫若於人。是故此趣名為人趣。復有說者。此趣能止息意故五道之中能止息意。莫若人趣。所以者何。人能得解脫分善根達分善根。能親近善知識等四法。亦能修行親近善知識等四法。是故此趣名人。問曰。為住何處。答曰。住四天下。亦住八大渚上。所謂一名拘羅婆。二名喬羅婆。三名毘地呵。四名蘇毘地呵。五者奢吒。六名欝多羅曼提那。七名婆羅。八名遮摩羅。彼拘羅婆喬羅婆二渚。是欝單越眷屬。毘地呵蘇毘地呵二渚。是弗婆提。眷屬奢吒欝多羅曼提那二渚。是瞿陀尼眷屬。婆羅遮摩羅二渚。是閻浮提眷屬。復有說者。此二渚是閻浮提。別名三天下。二渚亦如是。復有說者。此諸渚上。盡有人住。但其形短小。此一一渚。有五百小渚以為眷屬。或有人住。或無人住。問曰。人形云何。答曰。其形上立言語云何。答曰。世界初成時。盡作聖語。餘如上說。云何天趣。答曰。天分天伴侶。得天身。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天趣。答曰。諸趣中勝故。有何等勝。所謂有勝樂勝吉善勝身勝形體勝。有如是勝故名曰天趣。復有說者。行增上身口意善業。生彼趣中故名天趣。復有說者。此名施設。廣說如上。復有說者。諸天無晝夜。常以光明自照故名天趣。復有說者。以善行因緣故。生彼天趣中。常自遊戲娛樂故名天趣。為住何處。答曰。住須彌山側。四邊水上。繞須彌山。廣萬六千由旬。有杵手天住處。次上萬由旬。遶須彌山。廣八千由旬。是持花鬘天所住之處。次上萬由旬。遶須彌山。廣四千由旬。是常放逸天所住之處。次上二萬由旬。繞須彌山。廣二千由旬。是四天王所住之處。有七種金山。四天王城天民村落悉在其中。此處諸天於下最多。次上四萬由旬。須彌山頂有善見城。縱廣萬由旬。是三十三天所住之處。須彌山頂縱廣幾何。答曰。周匝四萬由旬。離須彌山頂四萬由旬。中間如雲。有焰摩諸天。依地而住。如是次第。上至善見諸天。皆依地住。從善見天。上至阿迦[4]貳吒天。亦依地住。
 
[5]
[0049b22] [6]齊量云何。如須彌山頂量。上至他化自在天。量亦如是。如四天下齊量。初禪地齊量亦如是。如千世界齊量。第二禪地齊量亦如是。如二千世界齊量。第三禪地齊量亦如是。如三千大千世界齊量。第四禪地齊量亦如是。復有說者。如須彌山頂齊量。焰摩諸天齊量。轉大一倍。如是乃至他化自在天。轉大一倍亦爾。如千世界齊量。初禪齊量亦爾。如二千世界齊量。第二禪齊量亦爾。如三千大千世界齊量。第三禪齊量亦爾。第四禪地齊量。則無量無邊。是故於第四禪地。起我見者。是見難斷難捨。復有說者。第四禪地齊量不定。若諸天子。生彼禪中。則有爾許宮殿處所。若其命終處所便滅。是故不定。評曰。如前說者好。彼地無量無邊。問曰。彼第四禪地。三災所不及。云何非是常耶。答曰非常。墮諸剎那故。諸天其形云何。答曰。其形上立。言語云何。答曰。盡作聖語。已說諸趣種種所以。今當復說阿修羅所以。何故名阿修羅。答曰。修羅是天。彼非天故名阿修羅。復有說者。修羅言端政。彼非端政故。名阿修羅。何以知之。世界初[7]成時。諸阿修羅。先住須彌山頂。後光音諸天。命終生須彌山頂上。亦有宮殿自然而出。諸阿修羅。興大瞋恚。即便避之。如是有第二天宮。展轉乃至三十三天。悉滿其上。諸阿修羅。生大瞋恚。捨須彌山頂。退下而住。以瞋恚故。形不端政。以是事故。名不端政。問曰為住何處。答曰。或有說者。須彌山中。有空缺處。猶覆寶器。中有大城。諸阿修羅。在中而住。問曰。若然者。諸龍見阿修羅軍。著金銀琉璃頗梨鎧。手執弓箭種種器[8]杖。從阿修羅城出。此言善通。如說阿修羅言我所住大海同一醎味。此說云何通。答曰。諸阿修羅。村落人民。居在大海。阿修羅王。住須彌山中。復有說者。阿修羅居大海水。以金為地。地上有金臺。縱廣五百由旬。其上有城。諸阿修羅在中而住。問曰。若然者。此經善通。如說諸阿修羅言我住大海同一醎味。此言善通。如說諸阿修羅軍從城而出。乃至廣說。此云何通。答曰。諸天以龍在金山中。用為守邏。是以見之。阿修羅城中。有四種園觀。一名歡喜。二名喜樂。三名大喜樂。四名愛樂。亦有質多羅[1]波吒梨樹。問曰。阿修羅為天趣所攝。為餓鬼趣攝。若是天趣。何以無有得正決定者。若是餓鬼趣者。何以乃與諸天交親。何以復與諸天戰鬪。此經復云何通。如說帝釋作如是說。毘摩質多羅王。汝本是此處天。答曰。或有說者。此是天趣所攝。問曰。若然者。何以無有得正決定者。答曰。為諂曲所覆故。其事云何。答曰。彼阿修羅作如是念。佛偏為諸天。若佛為說四念處。彼作是念。為我等說四念處。必為諸天說五念處。若佛為說三十七助道法。彼作是念。佛為我等說三十七助道法。必為諸天說三十八助道法。以為如是諂曲心所覆故。不能得正決定。復有說者。是餓鬼趣所攝。問曰。若然者。何以與諸天交親。答曰。諸天貪美色故。不為族姓。如舍[2]芝阿修羅女。端政無雙。是以帝釋納之為妻。亦如頭摩緊那羅王女。名曰摩[少/兔]訶利。須陀那菩薩納之為妻。菩薩是天趣。緊那羅是畜生趣。如此皆為美色。不為族姓。以何等故。復與諸天共戰鬪耶。答曰亦有。不如與勝者共鬪。如奴僕亦與其主。而共鬪諍。狗亦與人諍。彼亦如是。此經復云何通。如說毘摩質多羅王。汝本是此處天。答曰。毘摩質多羅王。是帝釋婦公。以尊重恭敬故。作如是言。
 
[0050b01] 問曰。如拔陀那神女旃陀迦神女旃陀利迦神女伊吒地婆神摩頭建陀神等。為是天趣所攝。為餓鬼趣所攝。若是天趣所攝。何以奪人精氣。亦斷人命。受人祠祀。若是餓鬼趣所攝者。此經云何通。如偈說。
 
 欝多利莫閙  畢陵伽亦然
 若我見真諦  汝等亦當得
 
[0050b08] 答曰。或有說者。是天趣所攝。問曰。若然者。何以奪人精氣。亦斷人命。受人祠祀。答曰。彼不奪人精氣。亦不斷人命。不受人祠祀。彼所將眷屬。或有奪人精氣者斷人命者受人祠祀者。復有說者。是餓鬼趣所攝。問曰。若然者如所說偈。云何通耶。答曰。彼有信向諦心故。實不見諦。於諦中愚。何由能見。如摩頭建陀神所說云何通。答曰。此是自高之言。於諸趣中愚。何能見趣差別。但自高故作如是說。如今富者。於奴僕邊。亦自稱高。彼亦如是。是四天王給使。自言我是天生四天王天中。諸依地住神。彼盡餓鬼趣所攝。諸毘舍遮神。緊那羅神。醯樓索迦神。婆樓尼神。奢羅破仇羅神。盡畜生趣所攝。彼雖其形上立。猶有畜生相。或有耳尖。或有著甲。諸夜叉羅剎竭吒富單那鳩槃[3]茶等。盡是餓鬼趣所攝。如說是地獄分是地獄伴侶。命根等心不相應行。此說是地獄眾生。或有說者。不應作是說言。是處所得體性得諸入得。應言是地獄分地獄伴侶。復有說者。應說所以者何。說處所得者諸界得。體性得者諸陰得。諸入得者說內外入得。問曰。若說界陰入得便足。何以復作是說生。地獄眾生。得無記色乃至識。答曰。為說報果故。以報果故。五道差別。
 
[4]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七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八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智品之四
 
[0050c12] [5]當言一眼見色。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為止併義者意故。如尊者曇摩多羅說。眼不見色識見色為止如是意故。言眼見非識見。如犢子部說一眼見色。非二眼一時見。所以者何。以相遠故。以捷疾故。人謂兩眼一時見色。問曰。若以相遠。不得一時見者。身根亦相遠。如兩臂而能一時覺觸。生於身識。兩眼亦應爾。是故為止併義者意。而作此論。復次為斷人疑意故。而作此論。眾生兩眼相去。或半指一指。二三四指。半尺一尺。一肘一尋。半拘盧舍。一拘盧舍。半由旬。一由旬。二三四由旬。乃至百由旬。如大海中有眾生身。或百由旬。或百四十由旬。或二百一十由旬。如色界阿迦[6]膩吒天。身長萬六千由旬。如是等眾生。兩眼相去甚遠。有如此事。人生疑心。為二識一時生兩眼中。為一眼各有一識耶為[7]一一識眼中生已復生一眼中。為一識分為二分在兩眼中生。為如橫木通兩眼中耶。若當二識一時生兩眼中者。云何不有二心過。若當一眼中生已復生一眼中者。云何不有前後剎那過。若當一識分為二分在二眼中者。云何一識非是分法。若依身[1]法。是名身識。若依眼生。是名眼識。若當如橫木通兩眼中者。云何一識。不亦是身識亦是眼識耶。而此五識。所依各異。所[2]行識界亦異。一識二依。事不應爾。如是二識一時生兩眼中。一識生一眼中已。復生一眼中。一識分為二分。在兩眼中。如橫木通兩眼中。皆不應爾。非不依二眼生於一識。而能分別極遠微細之色。如此皆是甚深微妙難知之法。欲說甚深微妙難知之法故。而作此論。問曰。云何一識依二眼生。答曰。是識所依法故。兩眼相去雖遠能為一識。而作所依。俱是眼識所依法故。設有百眼。而為一識作依者。亦無有過。如百水精器一面往觀則有百面像現。彼亦如是。雖是二依生於一識行於境界。當言一眼見色。乃至廣說。答曰。當言兩眼見色。應說所以令世人生信。何以故。當言兩眼見色。不當言一眼見色。如合一眼。不生淨眼識。則不能廣見境界。於境界不明不了不淨。若開兩眼。則生淨眼識。則能廣見境界。於境界明了清淨。設如合一眼不生淨眼識。不廣見境界。乃至廣說。開兩眼亦不生淨識。不廣見境界。乃至廣說者。不當言兩眼見色。但一眼見色。生不淨識。不廣見境界。乃至廣說。若開兩眼。生淨眼識能廣見境界。乃至廣說。是故當言兩眼見色不當言一眼見色。合者。若以手以衣以葉。諸餘障眼具。壞者。若[3]瞟[4]瞖。若赤膜若眼雲若生白膜。覆者。為烟塵垢所覆。滅者。若爛敗。若虫噉。若墮若破。若消涸。若挑出。若自脫。如眼色。耳聲鼻香亦如是。如所依淨識則淨。所依不淨識則不淨。實義淨者。善識是淨。染污是不淨。或有眼淨識不淨。或有識淨眼不淨。或有眼識俱淨。或有眼識俱不淨。眼淨識不淨者。如眼無諸障[*]瞖生染污識。識淨眼不淨者。如眼有障[*]瞖生善識。眼識俱淨者。如眼無障[*]瞖生善識。眼識俱不淨者。如眼有障[*]瞖生染污識。問曰。何故眼耳鼻。有二處所。而舌身無兩處所耶。答曰如此諸根。以莊嚴身。若有二舌。是鄙陋事。世所嫌笑。云何此人而有二舌。如似毒蛇。若有二身。亦是鄙陋為世所笑。云何一人而有二身。如孿子併。問曰。以何等故。但有二眼二鼻二耳。而不多耶。答曰。如此諸根。以莊嚴身。若有多眼。廣說如上。復有說者。若有多眼。則無所益。所以者何。如二眼見色則淨。多亦無益。以無益故。唯有二眼。耳鼻亦應如是說。問曰何故二眼二鼻二耳處所。[5]唯說一界一入一根。答曰。行一境界一識所依。以作一事。故說一界。乃至廣說。
 
[0051b24] 問曰。為眼見色。為識見。為識相應慧見。為和合見。若眼見者。無識時亦應見。若與餘識合時。亦應見。若識見者。識即見性。亦是識性。若識相應慧見者。耳識相應慧亦應見應聞。若和合見者。未甞不和合。答曰。眼見色。而必須識。眼有二種。一報眼二長養眼。耳鼻舌身亦如是。色入有三種。有長養報依。香味觸亦如是。聲有二種。有長養有依。意入有三種。報依剎那。彼苦法忍相應心名曰剎那。法入有四種。有報依剎那物體。物體者。以有無為法故。問曰。頗有[6]唯報眼。無長養眼。頗有唯長養眼非報眼。答曰。無有。有報眼無長養眼者。如人重人。如牆重牆。報眼長養眼亦如是。頗唯有長養眼。無報眼耶。答曰。得天眼者是。或時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或時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或時長養眼報眼有勢力。或時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者。如少年時眼。或時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者。如老病時。彼長養力少。或時長養眼報眼俱有勢力者。如中年時。或有眾生。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或有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或有長養眼報眼俱有勢力。或有長養眼報眼俱無勢力。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者。如富貴人。本眼性劣。以種種所須。令眼明淨。或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者。如田作人。無種種所須之具。本眼自淨。或有長養眼報眼俱有勢力者。如富貴人。有種種所須之具。本眼明淨。或長養眼報眼俱無勢力者。如田作人。無種種所須之具。本眼不明淨。問曰。為長養眼見色多。為報眼見色多。答曰。長養眼見多。所以者何天眼是長養眼故。或時長養眼見淨好非報眼。或時報眼見淨好非長養眼。或長養眼報眼俱見淨好。或時長養眼報眼俱見非淨好。問曰。為善行報眼見淨好。為不善行報眼見淨好。答曰。總而言之。善行報眼見淨好。所以者何善。行報得人。如佛辟支佛轉輪聖王。皆是人故。不善行報是畜生。是故總而言之。善行報眼見淨好。以身言之。或有象見勝人。如人眼。雖是善行報。而有障[*]瞖。畜生眼。雖是不善行報。而無障[*]瞖。問曰。眼微塵。為次第傍布。為前後重生。若次第傍布。云何不散壞。若前後重生。云何前者不障於後。答曰。或有說者。次第傍布。於黑瞳子上。對諸境界。猶如器中盛水以糠坌上。亦如阿[1]閦花子次第傍生。眼微塵亦如是。問曰。若然者。云何不散壞耶。答曰。薄膜覆故。而不散壞。復有說者。前後重生於黑瞳子上。問曰。若然者。前者云何不障於後。答曰。造色性不相障礙。復有說者。明淨色不相障礙。猶如秋時潢水明淨不障細鍼墮底猶故可見。明淨色不相障礙。亦復如是。耳微塵住耳孔內。鼻微塵住鼻孔內。此三根遶頭。如著花鬘。舌微塵依舌。如半月像。其中間空猶如毛許。是身根分。餘者悉是舌微塵身微塵。次第而立。復有說者。眼微塵其形如銅杵頭。耳微塵在耳孔內。其形如燈器。鼻微塵在鼻孔[2]中。其形如爪甲。舌微塵其形如偃月刀。身微塵其形如大刀。男根微塵其形如指[3][打-丁+沓]。女根微塵。其形如鼓[4]框。以如是等因緣。是佛經說相似喻。眼[5]根微塵。或時是分。或時是彼分。或時是一分。或時是彼一分。耳根鼻根舌根微塵亦如是。身根微塵。或時是彼分。或時是一分。或時是彼一分。無有全是分時。問曰。若無全是分時者。如入冷池水時。如入熱鑊湯時。如地獄中十三種猛焰遶身之時。此豈非是耶。答曰。如此之時。故是彼分。所以者何。若身根微塵。盡能生身識者則散壞。色入有二十一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適不適高下。光影明闇。煙雲塵霧虛空色。問曰。為緣一色能生眼識。為緣多色能生眼識。若緣一色能生眼識者。此云何通。如說眼能緣五色。若緣多色能生眼識者。云何不有二覺意。有二覺意。則有多體。答曰。緣一種色。能生眼識。問曰。若然者。能緣五色云何通。尊者和須蜜。答曰。於緣捷疾故。佛說俱緣。如旋火輪。而實不匝。以捷疾故。而似輪像。彼亦如是。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於色不決了故言俱緣。如觀樹林葉。有種種諸色。彼亦如是。復有說者。如五色。能生一色。見一色時。名見五色。復次若諸色集聚。則見多色生一識若諸色別異。則見一色生一識。
 
[0052b17] 聲入有八種有內大因聲。有外大因聲。內大因聲有二種。有適意不適意。外大因聲亦如是。有眾生數。有非眾生數。眾生數有[6]二種。適意不適意。非眾生數亦如是。為緣一聲能生耳識。為緣多聲能生耳識。若但緣一聲能生耳識者。如今一時能聞五樂聲。亦聞多人誦聲。若緣多聲生耳識者。云何不有二心。乃至廣說。答曰。應作是說。緣一聲生耳識。問曰。若然者。不於一時聞五樂聲及多人誦聲耶。答曰。五樂聲多人誦聲。同是一聲。能生耳識。復有說者。若諸聲聚集。則緣多聲。能生一識。若聲別異。則緣一聲。而生一識。
 
[0052b29] 香入有四種。有好有惡。好有二種。有等有增減。惡香亦爾。問曰。為緣一香能生鼻識。為緣多香能生鼻識。若緣一香生鼻識者。如今一時能嗅百種和香。若緣多香生鼻識者。云何不有二心。乃至廣說。答曰。應作是說。緣一香能生鼻識。問曰。若然者。不能一時嗅百種香耶。答曰。或有說者。百種香能生一種香。生於鼻識。如是說者好。如多香聚集。則嗅多香。生於一識。若香別異。則嗅一香。能生一識。
 
[0052c09] 味入有六種。甜[7]酢醎辛苦[8]澹。問曰。為緣一味能生舌識。為緣多味能生舌識。若緣一味能生舌識者。如今一時能嘗百味歡喜丸等。若緣多味能生舌識者。云何不有二心。乃至廣說。答曰。應作是說。緣於一味。能生舌識。問曰。若然者。不能一時嘗百味歡喜丸耶。答曰。或有說者。百味歡喜丸。能生一種味。生於舌識。如是說者好。如多味聚集。則嘗多味。生於一識。若味別異。則嘗一味生於一識。
 
[0052c18] 觸入有十一種。四大澁滑輕重[9]冷飢渴。問曰。為緣一觸能生身識。為緣多觸能生身識。答曰。十一種觸。能生十一種身識。復有說者。五觸能生一身識。如四大及滑。生一身識。如是四大。乃至及渴。生一身識。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名總緣境界。答曰。同一觸入故。不名總緣境界。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0052c25] 問曰。為嗅甞覺身中香味觸。不若嗅甞覺身中香味觸者。云何檀越所施。而有果報。復云何不於一切時嗅嘗覺耶。若嗅嘗覺外香味觸。外香味觸。與內香味觸。無有因義。答曰。應作是說。能緣內香味觸。問曰。若然者。云何檀越所施。而有果報。云何不一切時嗅嘗覺耶。答曰外香味觸。能發內香味觸。以是事故。名之為食。復有說者。亦嗅嘗覺觸。內入外入。若時覺內則不知外。覺外則不知內。問曰。內香味觸。體無增減。云何嗅嘗覺觸。答曰。彼法雖無增減。亦為識所緣所知。
 
[0053a07] 法入有七種。無作假色受想行虛空數緣滅非數緣滅。問曰。為緣一法生意入。為緣多法生意入。答曰。一法亦生。二三乃至多法亦生。唯除自體相應共有。餘一切法。能生意識。曾聞菩薩六識猛利。為知幾所法名為猛利。答曰。菩薩宮邊。有阿泥盧頭[1]舍。舍中次第行列。然五百燈。菩薩爾時於自宮中。不見彼燈及與燈焰。但見其光。知然五百燈。若一燈滅時。菩薩作是言。彼五百燈中。一燈已滅。以是事故。言眼識猛利。阿泥盧頭舍中。有五百伎女。作樂歌舞。菩薩聞聲。知有五百伎女中或琴弦絕。或時睡眠不彈琴時。菩薩亦知。是名耳識猛利。菩薩宮中。常燒百種和香。菩薩嗅之。便知是百種香。彼合香者。欲試菩薩。於百種中。或增或減。若燒香時。菩薩亦知本有百種今增爾所種減爾所種。是名鼻識猛利。菩薩食時。常有百味歡喜丸。彼諸使人。於百味中。或增或減。菩薩即知。以是事故。名舌識猛利。菩薩洗浴時。侍者奉劫波育[疊*毛]。菩薩觸時。即便知彼織[疊*毛]師身有熱病。以是事故。名身識猛利。菩薩意根。於一切法。而無罣礙。以是事故。名意識猛利。
 
[0053a29] 問曰。此六根幾到境界能知。答曰。到有二種。一者取境界。二者於境界無間。若以取境界言之。六根盡到。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三不到。三到者。謂鼻舌身根。三不到者。謂眼耳意根。問曰。若三是不到。而能知者。何故聞近聲。而不見近色。尊者和須蜜答曰。[2]彼界法自爾。復有說者。眼能取遠境界。以極近故不見。問曰。耳亦是遠境界。何以聞近聲。答曰。如以銅籌[3]筋安闍那藥置黑瞳上。以近故不見。若聲到耳根微塵上。亦復不聞。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眼因明故能見近。則冥奪於明。是以不見。如是耳因空故聞聲。鼻因風故嗅香。舌因水故知味。身因地堅故覺觸。意因所觀故能知法。
 
[0053b14] 問曰。頗有一微塵作所依。一微塵為境界。能生識不。答曰。無也。所以者何。此五識身。依有對緣有對。依積聚緣積聚。依和合緣和合。復有說者。如眼識依自分緣自分彼分。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自分彼分。緣自分彼分。鼻舌身識。依自分緣自分。復有說者。眼識依自界。緣自界他界。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自界他界。緣自界他界。餘三識依自界緣自界(界者三[4]界)。復有說者。眼識依無記緣三種。耳識亦如是。意識依三種緣三種。餘三識依無記緣無記。復有說者。眼識依[5]近緣近遠。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近遠緣近遠。餘三識依近緣近。所以者何。若三塵與三依合時。三識則生。不合時則不生。復有說者。眼識或所依[6]大所緣[7]小。或所依[*]小所緣[*]大。或所依所緣等。所依大所緣小者。如見毛端。所依小所緣大者。如見大山。所依所緣等者。如見蒲[8]桃珠。耳識亦如是。意識所依。雖無大小。而所緣有大小。餘三識。所依所緣等。隨香與所依等。生鼻識。乃至舌身識亦如是。或有色雖遠而是境界。或有色雖不遠而非境界。有色亦遠亦非境界。有色亦不遠亦非不境界。云何有色雖遠而是境界。如四天[9]王所居宮遠。人眼所不見。此非不是境界。以遠故人眼不見。不遠亦非境界者。如梵天在此。人眼不見。亦遠亦非境界者。如梵天自住宮。亦不遠亦非不境界者。除上爾所事。尊者和須蜜說曰。色有四事。故不見極近極遠極細障色。迦毘羅弟子。作是說。色有八事。故不見極遠極近。根壞意不住。微細障為勝所[*]瞖同故不見。問曰。限根為有筋骨皮肉不耶。答曰。無也。是淨四大。言有骨等者。是眼根處所。筋骨皮肉是四入。謂色香味觸。
 
[0053c18] 諸過去者。盡不現耶。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優陀耶經。是此論本緣。世尊共優陀耶。東方遊行。爾時世尊。著一重衣。而自洗浴。
 
[0053c22] 時優陀耶。給事世尊。摩拭身體。優陀耶是菩薩少小親友。常為菩薩按摩調身。今見世尊。光明照耀。勝菩薩時。生於尊敬歡喜之心。白佛言。世尊。我今欲以龍喻之。偈讚歎世尊。世尊告言。隨意說之。時優陀耶便說此偈。
 
 一切結過去  於林離林來
 出欲生喜樂  猶如山頂金
 
[0053c29] 一切結過去者。過去有二種。一世過去。二巧便過去。世尊於諸結得解脫。是名結過去。於林離林來者。林名居家。離林來者。所謂出家。於[1]林來出家。故名於林離林來。出欲生喜樂者。欲有二種。一煩惱欲。二境界欲。出者。出[2]家欲煩亂。生喜樂者。身心寂靜。是名出欲生喜樂。猶如山頂金者。山者日出處山也。金者日也。如日在山頂出時其光明淨。世尊於諸煩惱使垢山頂。出時其光明淨。亦復如是。復有說者。山者黑沙山也。金者金沙山也。若除黑沙山。則金沙山。其光明淨。世尊亦爾。除去一切煩惱使垢黑沙之山。則力無畏念處大悲金沙之山。其光明淨。是故說猶如山頂金。是名過去非不現。所以者何。如來身猶現在故。或有不現非過去者。猶如有一。若以神足。若以呪術。乃至廣說。若以神足者。爾時世尊入如是三昧。於梵世中。放大光明。普令周遍。出大音聲。令梵天王及諸梵眾。普使聞知。而無見者。如尊者目連入如是三昧。能令提婆達多不見其身。問曰。此神足於誰不現。答曰。佛於一切眾生邊不現。辟支佛除佛。餘一切眾生邊不現。舍利弗除佛辟支佛。餘一切眾生邊不現。[3]目犍連除佛辟支佛舍利弗。餘一切眾生邊不現。乃至利根於鈍根邊。能令不現。呪術者諸仙人。結如是呪。有能誦者。令身不現。彼神足者。於呪術邊。令身不現。呪術不能於神足邊令身不現。問曰。呪術還於呪術。能令身不現耶。答曰。能如善呪術者。於不善呪術邊。能令身不現。藥草者有如是藥草。人若執之。令身不現。如毘舍遮鳩槃荼等呪術者。能於持藥草者邊。令身不現。持藥草者。於呪術者邊。不能令身不現。何以故。呪術力能取藥草故。生得處者。如地獄生得處。不能令身不現。若當能令身不現者。乃至須臾不住地獄中受苦。復有說者。雖於地獄卒邊不能令身不現。能於餘處令身不現。畜生餓鬼天。亦能令身不現。問曰。如是各各能於誰令身不現。答曰。或有說者。地獄還於地獄。令身不現。畜生於畜生地獄。能令身不現。餓鬼能於餓鬼畜生地獄。令身不現。天於五道。能令身不現。評曰。應作是說。地獄能於五道。令身不現。乃至天能於五道。令身不現。所謂障隔也。是謂不現非過去。云何過去亦不現耶。諸法生始生。乃至過去過去世攝。如此盡明生法。是謂過去亦不現。云何非過去非不現。答曰。除上爾所事。諸法第一第二第三句已稱已說已行已立名字者。除諸餘法未稱未說未行未作名字者。作第四句。彼已說者。是何等耶。答曰。所謂一切過[4]去現在世中。取如來身及障隔不現者。其餘現在法。一切未來世法。無為法在在者。作第四句。是謂非過去非不現。問曰。以何等故。此中不說結不現耶。答曰。處處有說結是盡是滅。無有處說結不現。如此四句。亦依世俗法。亦依佛經。亦依世諦。亦依第一義諦。
 
[0054b26] 諸過去者彼盡耶。乃至廣說。過去不盡者。如長老優陀耶所說。廣說如上。盡不過去者。如世尊言。此比丘。盡地獄趣。乃至廣說。問曰。地獄畜生餓鬼。即說地獄畜生餓鬼盡。何以復言不墮惡道惡趣耶。答曰。更無未曾有事。言不墮惡道者。即是盡地獄畜生餓鬼。但前廣說。後是略說。文雖有異義無異也。復有說者。前是廣說後是略說。前說是解後說不解。復[5]有說者。盡是地獄畜生餓鬼。如前說不墮惡道惡趣者。是黃門般吒。無形二形。所以者何。此亦是人中惡道惡趣故。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墮惡道惡趣者。是不斷善根。所以者何。若斷善根。即是惡道惡趣故。如說。身壞命終。如擲真珠[6]須。墮惡道中。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墮惡道惡趣者。說十二非律儀家。所以者何。此亦是惡趣故。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7]不墮惡道惡趣者。說惡道惡趣因。以因說果故。如世尊言。汝等比丘。若見有人作身口意惡業。當知是地獄趣。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墮者。說地獄趣。所以者何。不能[8]成就善果故。惡道者。是餓鬼趣。所以者何。於一切時。常乏少所須故。惡趣者。是畜生趣。所以者何。有眾生。生彼趣中。世界成時受身。乃至世界壞時命終。復有說者。不墮者。盡說三惡道。如畜生餓鬼中。雖有成就善果者少。惡道者。盡說三惡道。以人天言之。盡是惡道。惡趣者。亦盡說[9]三惡道。以身心生其中故。盡地獄趣。乃至廣說。問曰。如今地獄鑊湯獄卒等猶在。何以言盡。答曰。或有說者。不往不生故言盡。不往者不復往彼處。不往者不復生地獄陰界入。復有說者。彼聖人不生故言盡。彼諸陰界入。住不生法故。復有說者。得非數緣滅故言盡。問曰。彼亦盡天趣。亦盡人趣。盡天趣者。不生無想天。盡人趣者。不生欝單越。何以但言盡地獄等趣。答曰。以都盡故說盡。不都盡故說不盡。過去亦盡者。諸行始生。廣說如上。亦不過去不盡者。除上爾所事。如前廣說。已說者一切過去現世有如來身。未來世中聖人墮惡趣陰界入住。不生者餘未來現在法。無為法在在者。作第四句。此說世盡四句。今當說結盡四句。
 
[0055a10] 復次今當說結。結有過去不盡。乃至廣說。結過去不盡者。諸過去結。不斷不知不滅不吐。不斷者不以聖道斷諸結得。不知者不證解脫得。復有說者。不斷者是斷知。不知者是智知。不滅者不得數緣滅。不吐者不斷諸結得。不證無為得。復有說者。不吐者不捨棄。彼不斷等。復是何耶。答曰。具縛人。見道修道所斷結是也。聖人若住苦法忍時亦爾。苦比智生。餘有四種結。如是次第。乃至道比智生。餘有一種見諦具足。修道所斷。隨相而說。盡不過去者。[1]諸結已斷已知已滅已吐。斷者以聖道斷諸結得。已知者[2]證解脫得。復有說者。已斷者所謂斷知。乃至廣說。斷等復是何耶。答曰。阿羅漢三界結使斷。乃至廣說。斷等復是何耶。答曰。阿羅漢三界結使斷。乃至欲界凡夫結使斷。應隨相說。過去亦盡者。諸過去結已斷。乃至廣說。斷者以聖道斷。乃至廣說。不過去亦不盡者。諸未來結不斷。乃至廣說。諸過去盡滅耶。乃至廣說。作四句。過去不滅者。如長老優陀耶言。乃至廣說。是謂過去不滅。滅不過去者。當說小事。小舍言舍滅。乃至廣說。此是世所傳。如東方人小舍言舍滅。乃至小眼見色言眼滅。故作是說。頗有滅眼能見色耶。答曰。有。如此者是也。是名滅不過去。過去亦滅者。諸行生始生。廣說如上。不過去亦不滅者。除上爾所事。廣說如上。已說者是何。一切過去法。現在有佛身及小滅。餘現在法未來世及無為法在在者。作第四句。
 
[0055b09] 復次今當說結。乃至廣說。前四句明世滅。今四句明數緣滅結。或過去不滅。乃至作四句。廣說如上。問曰。以何等故。但說結不說結法。答曰。或有說者。作[3]結者意欲爾。乃至結說。復有說者。若說結當知亦說結法。所以者何。同一對治斷故。復有說者。若緣結法。皆為結故。復有說者。結一向染污故說。結法染污不染污故不說。復有說者。若與聖道相妨者說。善有漏不隱沒無記法。不與聖道相妨。所以者何。善有漏法。於道有出有入。於定亦有出有入。不隱沒無記。與聖道作所依。煩惱與聖道相妨。所以應斷。若斷煩惱。彼法亦斷以同對治斷故。譬如燈明。不與炷油器相妨。唯與闇相妨。欲壞闇故。燒炷盡油熱器。如是有漏善法。不與無漏道相妨猶如燈炷油。不隱沒無記法。不與無漏道相妨如器。是以說結不說結法。[4]如王不與自國自軍相妨。與他國他軍相妨。為壞他軍故。亦少自損國。少自壞軍。如有漏善法。不與無漏道相妨。猶如自軍。不隱沒無記法。猶如自國。如是若說斷結。當知結法亦斷。復有說者。若斷害煩惱。亦斷害生死。以是故說結不說結法。如結結法。受受法使使法垢垢法纏纏法亦如是。
 
[0055c03] 若苦生疑。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5]經。如經說。有事論婆羅門。往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甚為希有。是疑難度。非是易度。佛語婆羅門。如是。如是甚為希有。是疑難度。非是易度。婆羅門於意云何。古昔諸婆羅門。作韋陀者。造呪術者。一名阿吒駒。二名傍摩駒。[6]三名傍摩提婆。四名毘婆蜜哆。五名[7]闍婆阿尼。六名阿祈羅。七名婆羅池殊。八名婆私吒。九名迦葉。十名毘浮。如是等皆不斷疑心。而便命終。婆羅門以是因緣故。當知疑心難斷難度。佛經說疑。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根本因緣。彼中未說者。今當盡說。故作此論。若苦生疑。乃至廣說。此是甚深微細。難可顯現。若緣此苦如是之間。多心已過。以是事故。尊者迦旃延子。說苦法忍生。乃至道比智生。於其中間。有六十剎那現。其性速疾有苦[8]邪。是一意無苦[*]邪。是二意彼[*]邪字者。以成疑義。所以者何。若無[*]邪字者。有苦是正見。無苦是邪見。如是以[*]邪字成。於苦疑亦應以[*]邪字。乃至成於道疑。如此八心。是最少者。若緣諦生疑。亦有多心。頗有一意。是疑非疑。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為以自體。為以境界。若以自體者。疑心相應法。猶豫是疑。慧是非疑。若以境界者。一切凡夫。於如來身疑。一切聖於如來身不疑。若作是說。頗有一意。是疑非疑。何以答言無。[9]答曰。所問者。頗有一意。是疑非疑。是疑者。一意猶豫。亦是決定[*]邪。非疑者。一意決定。亦是猶豫[*]邪。是故答曰[1]無邪。是苦[*]邪此心是疑是苦。此心非疑。是正見無苦邪。此心是疑無苦此心非疑是邪見。如是有四正見。有四邪見。有八疑。問曰。此八疑心。幾能生正決定。幾能生邪決定。答曰。四能生正決定。四能生邪決定。問曰。何等人疑。能生正決定。何等人疑。能生邪決定。答曰。有人憙親近善知識。樂聽聞法。有人不憙親近善知識。不樂聞法。若人憙親近善知識。樂聽聞法者。如此人疑。能生正決定。有人不憙親近善知識不樂聞法者。如此人疑。能生邪決定。復有說者。有人多與內道人共住。有人多與外道人共住。若多與內道人共住者。如此人疑能生正決定。若多與外道人共住者。如此人疑。能生邪決定。復有說者。有人多好習內道經。有人多好習外書。若好習內道經者。如是人疑。能生正決定若好習外書者。如[2]此人疑。能生邪決定。
 
[0056a20] 有三種冥身。所謂於過去世疑猶豫。現在未來亦如是。問曰。如疑性。非是無明。何以說是冥身。答曰。與無明相似故。無有法非無明而與無明相似如疑者。是故說疑是冥身。復有說者。冥是無明。彼疑是其處所。是其舍宅。復有說者。疑是住處故。所以者何。若身中有疑。必有無明。如世人言。以親他故言。汝即是我身。復有說者。同是一法。所以者何。俱是不決定故。[3]問曰。以何等故。世尊說緣世生疑是冥身。不說緣無為是冥身耶。答曰。或有說者。世是麁法。現可了知。若於世脫失諸聖說是冥身。無為法微細。不可現得了知。是故諸聖不說是冥身。如人晝行脫失。為世人所呵笑。如人夜行脫失。則不為[4]世所呵笑。彼亦如是。復有說者。為諸外道故。緣世生疑。說是冥身。諸外道偏愚於世。我曾在過去世不。乃至廣說。是故說疑世是冥身。復有說者。疑心多緣世生少緣無為生。復有說者。世乃至小兒。猶於中愚。所謂去來今事。以如是等現事故。世尊說疑世心是冥身。涅槃是非根法。甚深微細覺性。乃能了知。是故疑此法者。不說冥身。如經說。佛告比丘。以五事故令心弊惡。云何為五。所謂有人。於如來所。而生疑心。不解不觀不信。是名於如來所不斷心弊惡。於法於戒於教亦如是。佛所讚歎。智人所識。修梵行者。常以麁言。譏刺毀訾觸惱。無恭敬心。是名於梵行者不斷心弊惡。問曰。此心弊惡體性是何。答曰。此心弊惡有二分。所謂疑與瞋恚。四是疑分一是瞋恚。問曰。瞋恚是弊惡。是事可爾。所以者何。如說云何瞋恚結。答曰。若心生害。心生弊惡。心生瞋恚。是名瞋恚結。如疑心性非瞋恚。何以說是弊惡。答曰。或有說者。無有法性非瞋恚。而與瞋恚相似如疑心者。如所說疑隱弊心。令心堅[5][革*卬]弊惡。猶如良田不種植時堅[*][革*卬]弊惡。彼亦如是。復有說者。疑隱弊心時。尚不能生邪決定。況正決定。如田弊惡。猶不生草。何況苗稼。復有說[6]者。瞋恚令自身弊惡。疑心能令自身弊惡。亦復如是。如田弊惡人所棄捨。所生稗[禾*秀]。猶不任用。何況[7]粳糧。如是疑結。令眾生生心弊惡。猶不能生於邪決定。況正決定。復有說者。同行相對故。同行者俱行愁慼。行相對者。同與欣踊行相對。問曰。以何等故。於佛生疑。說是弊惡。於僧非[*]邪。答曰。佛無過失之行。若於佛生疑。此疑無過而起。僧少有過失之行可見。若於僧生疑。此疑因過而起。以是事故。因佛生疑名為弊惡。因僧生疑不名弊惡。復有說者。一向無過故。佛世尊乃至無有少過。若於佛生疑。此疑無過而起。眾[8]僧少不隨順事可見故。若於僧生疑。因過而起。以是事故。因佛生疑名為弊惡。因僧生疑不名弊惡。如佛生疑。法戒教亦如是。問曰。以何等故。於僧生恚名為弊惡。於佛非耶。答曰。若佛生恚。此心偏重。以偏重故。更立重名。名為橫惡。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9]第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九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智品之五
 
[0056c25] 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乃至廣說。問曰。何以故作此論。答曰。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彼尊者迦旃延子。於此經中。現種種事。善於義相。或有人疑。彼但善於義不善於文。為斷如是等疑。欲現於文義中俱得自在。故作此論。復有說者。如聲論家。欲令字是色法字體是聲聲是色陰所攝。為斷如是意故。作如是說。字是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復有說者。此名身句身味身。能照煩惱出要法。所以者何。若稱煩惱名。當知此法是煩惱。若稱出要名。當知此法是出要。以名身句身味身能顯照煩惱出要法故。而作此論。復有說者。以覺知名句味等法故。有三種菩提差別。其事云何。答曰。若增上慧。覺知名等法。是名為佛。若以中慧。名辟支佛。若以下慧。名曰聲聞。復有說者。以覺知名等法故。名佛一人。為無量說法者。復有說者。若不能觀察名句味身。生大過患。若能觀察。生大善利。其事云何。若不能觀察名句味身。則煩惱惡行之河。常流不絕。如罵琉璃太子言婢子。何以昇釋種堂。彼以不能觀察四五字故。與百千眾生。墮惡道中。彼若能觀察四五字者。如山等惡行。亦能堪忍。以不觀察故。有如是[1]折減。問曰。行者得他罵時。云何觀察名身等。令恚心不生。答曰。或有說者。阿拘盧奢。秦言是。罵拘盧奢。秦言喚聲。行者作如是念。我今不應念是阿字。所以者何。若有阿字。是名為罵。若無阿字。名曰喚聲。若我不念是阿字者。使他人終日竟夜常作喚聲。於我何為生瞋恚心。復有說者。行者作如是念。[2]若以如是等字罵我。於此方是卑陋語。於他方是嘆美語。我若於此方卑陋語中。生於憂苦。於異方語。生喜樂者。我則常憂常苦。常喜常樂。誰有苦人與我等者。以是事故。不生恚心。復有說者。罵我者以是等字。行者作是念。讚嘆我者。為以是字更有異字。諦觀察之更無異字。但此諸字。次第顛倒。言是罵是讚。我今何為於是字中而生瞋恚。復有說者。行者作如是念。若人罵我。以一界少入。一入少入。一陰少入。餘不罵我者。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如是不罵我者多。罵我者少。而我何為生瞋恚心。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此罵名誰所成就。為是罵者。為是受罵者。推之應是罵者成就。若然者便是自罵。於我何為而生瞋恚。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若以一字則不成罵。二字則成。無有能一時稱二字者。若稱後字時。前字已滅不至後字。如是但以意分別故。言是罵者。是受罵者。以是事故。不生[3]瞋心。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罵者及我。一時同一剎那滅。後生諸陰。亦無罵者及受罵者。罵法不可得故。是以不生恚心。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罵者受罵者。皆悉是空。所以者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作無作者。無受無受者。但有諸陰空聚。是故不生瞋心。行者應以如是等法觀名身句身味身。問曰。何以復依名句味身作論耶。答曰。欲現此經文義具足故。而作此論。復有說者。以依此文能顯明陰界入中眾多之義。亦能讚嘆佛法僧寶。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0057b26] 云何名身(名身[4]胡音有三種一語名名二語名名身三語以上名多名身一語名名者一法一名二語[5]名身者二法二名三語以上名多名身者三法三名以上名多名身句身味身亦如是此所問名身者問多語名身[6]也)。
 
[0057b29] 問曰。何以問多語名身。不問名。不問名身耶。答曰。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應問而不問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有說者。多與名身。悉入多語名身中。是故問多語名身。不問名與名身。答曰。名者。稱語種種語增語。想數施設世所傳說是謂名。如是等語。盡說是名。問曰。何故問多名身。而答名耶。答曰。以名成滿多名身故。多名身還成滿多名身。復次名能生多名身。多名身還生多名身。是故問多名身答名。問曰。名多名身體性是何。答曰。是心不相應行。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何故名名。答曰。名者。亦名隨。亦名求。亦名合(天竺名音中含此三[7]義)。隨者。隨其所作。有如是名求者。以是名求有此物應。復次求者。四陰名求。以四陰。能取諸界。能取諸趣。能取諸生。是故名求。合者。於義於造相應故名合。問曰。何故名多名身。答曰。眾多名合聚故。名多名身。如一鳥不名多鳥身。眾多鳥名多鳥身。馬等亦如是。如是一名不名多名身。眾多名合集名多名身。句身味身當知亦如是。如是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名者有一字名二字名多字名。一字名者名曰名。二字名者名曰名身。多字[8]名者或說三字。或說四字。名多名身。二字名者亦名名。四字名名身。或六字或八字。名多名身。三字名者亦名名。六字名名身。或九字或十二字。名多名身。四字名者亦名名。八字名名身。或十二字或十六字。名多名身。如是乃至多字立門亦爾。如名身。味身當知亦如是。
 
[0057c29] 云何句身(此問多句[9]身)。答曰。隨句義滿。現如是事。是名句身。所以引偈者。為作證故。如說。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0058a03] 彼諸惡莫作。是初句。乃至廣說隨句義滿者。滿偈義也。現如是事者。顯明如是事也。是名句身。此偈有說有解。如說諸惡是說。莫作是解。下諸句亦如是說。如說諸惡於說是足。於解不足。於句[1]不足。於偈不足。莫作於說於解於句足。於偈不足。乃至是諸。於[2]說於解於句足。於偈不足。佛教於說於解於句於偈足。此[3]是偈中。不長不短。八字為一句。三十二字為一偈。此結偈法。名阿[少/兔]吒闡提。是經論數法。亦是計書寫數法。六字為句者。名初偈。二十六字為句者。是後偈。或有減。六字為句者。此偈名周利[4]荼。若過二十六字為句者。此偈名摩羅。
 
[0058a16] 云何味身。答曰。字說是味身。所以引偈者。為作證故。如說。
 
 欲是偈本  字即是味  偈依於名
 造是偈體
 
[0058a20] 欲是偈本者。云何為欲。答曰。欲者欲造偈。欲作偈。是名為欲。本者是所起是所因。是名為本。字即是味者。諸字即是味。偈依於名者。偈依名有。造是偈體者。造者是作偈者。偈從作偈者生。如泉出水。如乳房出乳。偈從造者生。故以為體。
 
[0058a26] 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句有句身有多句身。有味有味身有多味身。彼一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不名味身不名多味身。二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彼二字名。一字為名者名曰名。二字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四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彼四字名。一字為名者。名曰名。二字名名身。餘二字。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以二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八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是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彼八字名。以一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以二字為名亦如是。四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十六字為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彼十六字。一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二字四字為名亦如是。八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三十二字為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彼三十二字。一字為名者。二字為名者。四字為名者。八字為名者。如前說。十六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一字一名。如上廣說。一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一字四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一字八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一字十六名者是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餘如上說。一字三十二名者。說皆具足。二字一名如前說。二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二字二名。一字為名者。如前說。四字一名者。如前說。四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彼四字二名。一字二字為名者。如前說。八字一名者。如前說。八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彼八字二名。一字二字四字為[5]名。如前說。十六字為一名者。如前說。十六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彼十六字[6]一名。一字二字四字八字為名者。如前說。
 
[0058c28] 問曰。名為隨身處所。為隨語處所。答曰。或有說者。名隨語處所。諸作是說。名隨語處所者。生欲界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欲界。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生欲界。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地。名是初禪地。人是欲界。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生初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地。名是初禪地。人是初禪地。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生初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初禪。所說義。如前說。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名是初禪。人是二禪三禪四禪。所說義。如前說。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二禪三禪四禪。所說義。如前說。問曰。諸作是說。名隨語處所者。名是欲界初禪。餘三禪地。為有名不。答曰。或有說者無。復有說者有。而不可說。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復有說者。名隨人處。若作是說。名隨人處者。生欲界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欲界。所說義。如前說。生欲界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地。名是欲界。人是欲界。所說義。如前說。生初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名是初禪。人是初禪所說義。如前說。生初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初禪。人是初禪所說義。如前說。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名之與人。即是彼地所說義。如前說。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之與人。即是彼地所說義。如前說。問曰若作是說。名隨人處者。二禪三禪四禪地有名。無色界為有名不。答曰或有說者無。復有說者有。而不可說。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問曰名為是眾生數。為非眾生數耶。答曰。名是眾生數。問曰。名者為是長養。為是報。為是依。答曰。一切名是依。非長養。非報。問曰若名非報者此經云何通。如佛告阿難。我亦說名從業生。答曰此中說業威勢果。言從業生。如作[1]好業亦生好名。問曰名當言善不善無記耶。答曰名當言無記。問曰誰成就此名。為是說者。為是所說法耶。若是說者。斷善根人。亦說善法。可成就善耶。離欲人亦說不善。可成就不善耶。若是所說法者。非眾生數法。及無為法。亦是所說法。可成就名耶。答曰應作是說。名是說者成就。問曰若然者。斷善根人亦說善法。離欲人亦說不善法。可成就善不善耶。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彼雖成就善不善法名。然名體是無記法。
 
[0059b16] 聲聞一心。能起一語。一語不能說一字。問曰如說[2]阿此非一字耶。答曰爾所時已經多剎那。世尊一心起一語。一語說一字。[3]唯佛世尊其言輕疾言聲無過。辭辯第一。
 
[0059b20] 問曰諸法過去。有過去現在未來名耶。答曰有過去法有過去名者。如毘婆尸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過去法有未來名者。如彌勒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過去法有現在名者。如今現在。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頗未來法。有未來現在過去名耶。答曰有未來法有未來名者。如彌勒佛。以如是名。說未來法。未來法有過去名者。如毘婆尸佛。以如是名。說未來法。未來法有現在名者。如今現在。以如是名。說未來法。頗現在法。有現在過去未來名耶。答曰有現在法有現在名者。如今[4]以如是名。說現在法。現在法有過去名者。如毘婆尸佛。以如是名。說現在法。現在法有未來名者。如彌勒佛。以[5]如是名。說現在法。
 
[0059c05] 如語能說名名能顯義。問曰一切名盡能顯義不耶。答曰一切名盡能顯義。問曰若然者。以如是名。顯斷常見。第二頭。第三手。第六陰。第十三入。第十九界。如是等名。為顯何義。答曰顯眾生常想斷想。第二頭想。第三手想。第六陰想。第十三入想。第十九界想。顯如是等義。問曰若以名顯一切法無我。此何所不顯。答曰或有說者。不顯自體相應共有。餘法悉顯。復有說者。唯除自體。餘法悉顯。復有說者。唯除四字。所謂諸法無我。餘法悉顯。復有說者。一切法悉顯。所以者何如婆字顯婆字娑字顯娑字。
 
[0059c17] 問曰為名多耶為義多耶。答曰或有說者義多。何以故義攝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名攝一界一入一陰少入。復有說者。名多非義多。何以故一義有多名故。如尼[6]犍荼書分別諸名。一義有千名。評曰如是說者好。義多非名多。所以者何。不須更以餘事。但以攝界等多故。義攝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名攝一界一入一陰少入。彼名亦是義。若然者。應全攝陰界入。復有說者。若以說法故。則名多於義。所以者何世尊說法。一義以多名說故。若以陰界入。則義多於名。
 
[0059c29] 問曰義為可說不耶。若可說者。說火則應燒舌。說刀則割舌。說不淨則污舌。若不可說。云何[1]有顛倒耶。如索象則馬來。如索馬則象來。此經復云何通。如佛告比丘。我所說法。文亦善義亦善。答曰應作是論。義不可說。問曰若然者云何所索非顛倒耶。答曰古時人立於象名。有如是想。索象則象來非馬。索馬則馬來非象。復有說者。語能生名。名能顯義。如是語生象名。象名能顯象義。馬等亦如是。此經云何通者。尊者和須蜜答曰。說顯義文故言說義。復有說者。為破外道所說法故。外道所說。或無義。或有少義。世尊所說。有義有多義。是故言說義。復有說者。外道所說。文與義相違。義與文相違。世尊說法。文不違義義不違文。問曰文義有何差別。答曰文者味義者所味。問曰彼味亦為餘味所味。彼味亦是所味耶。答曰彼味亦是所味。問曰若然者味與所味有何差別。答曰所味是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所攝。味是一界一入一陰少入所攝。復有說者。義是色非色。文是非色。如色非色。相應不相應。有依無依。有勢用無勢用。有行無行。有緣無緣。文是不相應。乃至是無緣。復有說者。義是可見不可見。文是不可見。義是有對無對。文是無對。義是有漏無漏。文是有漏。義是有為無為。文是有為。義是善不善無記。文是無記。義是墮世不墮世。文是墮世。義是三界繫不繫。文是欲色界繫。義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文是非學非無學。義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文是修道斷。義是染污不染污。文是不染污。如染污不染污。有過無過。黑白隱沒不隱沒。退不退。有報無報。文是不染污。乃至是無報。文義是謂差別。
 
[0060b04] 如經說。云何為名。四陰為名。問曰如名是心不相應行陰所攝。以何等故。世尊說四陰非色陰為名耶。答曰。佛說色法。非色法為二分。諸色法為色陰。諸非色法為四陰。諸顯義名。是心不相應行。陰所攝。
 
[0060b09] 名有六種。所謂功德生處時隨欲作事相。功德為名者。如誦修多羅故名修多羅者。誦毘尼故名持律者。誦阿毘曇故名阿毘曇者。以得須陀洹果故名須陀洹。乃至得阿羅漢果者名阿羅漢。生處為名者。城中生者名城中人。如是隨何國生。名彼國人。時為名者。如小兒時名為小兒。如老時名為老人。隨欲名者。如生時父母為作名。亦沙門婆羅門為作名[2](作事名者如能)。畫[3]故名為畫師。能銅鐵作故名銅鐵師。相為名者。如[4]棷杖執蓋故名為[*]棷杖執蓋者。復有說者。有四種名。所謂一想。二枳[5]互。三呾地多。四三摩娑。想為名者。如世貴人以奴為名。如貧賤人以貴為名。枳[*]互為名者。能腹行故名復行虫。呾地多為名者。如事毘紐天名事毘紐天者。如從婆修提婆天生名婆修提婆子。三摩[6]沙為名者。如牛駮色名為駮牛。如人屬王名為王人。復有說者。名有二種。所謂生作。生為名者。如婆羅門剎利毘舍首陀。作為名者。如生時父母為作名。若沙門婆羅門為作名。復有說者。生為名者。如生時父母為作名。亦沙門婆羅門為作名。作為名者。後時親友知識。更為作名。名第二名。復有說者。有二種名。所謂有相無相。有相為名者。如無常苦空無我陰入等名。無相為名者。如眾生人那羅禪頭等名。若佛出世作有相名。若佛不出世。唯無相名。復有說者。有二種名。所謂共不共。不共為名者。如三寶等名。共為名者。諸餘名。復有說者。一切名。盡是共。無不共名。所以者何一義可立一切名。一切義可立一名。復有說者。有二種名。所謂決定不決定。決定為名者。如須彌山四天下大海。此世界始成時。是決定名。不決定為名者。諸餘等名。復有說者。無決定名。所以者何。[7]諸餘邊方。亦為須彌山等。更作餘名。評曰如是說者好。世界初成時。名須彌山四天下大海名亦如是。問曰如劫盡時。一切散壞。誰復作此名。答曰或有說者。是仙人入定力。復傳此名。復有說者。眾生有因力。能說此名。問曰諸名為先有共傳。為更有新作者。答曰世界初成。須彌山等諸名。先有共傳。餘名不定。復有說者。名有二種。所謂物作。物為名者。如提婆達多延若達多[8]名。作為名者。如作者刈者[9]煮者讀者等名。問曰為有知名邊際者不。答曰有唯佛能餘無知者。所以者何以佛能知一切名邊際故。名一切智。
 
[0060c25] 如經說如來出世。便有名身等出現世間。問曰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有名身等現於世間。何以言如來出世便有名身等出現世間。答曰言名身等出世者。所謂陰界入名。隨順無我。隨順解脫。隨順空。斷人見。生覺意。背煩惱。向出要。止愚癡。生智慧。斷猶豫。生決定。厭生死。樂寂靜。斷外道意。歎內道意。為說如是等名身言出現世間。
 
[0061a04] 問曰如火名火。此名為是有相名。為是無相名耶。答曰是有相名。如向所說一切顯義名此名是有相。問曰若然者。火有何相。答曰凡義有二種。有相無相。如火外無火相。言是無相。如焰是火相言有火相。
 
[0061a09] 佛經有三種名說法。謂去來今。問曰此三種名說法。體性是何。答曰如波伽羅那說。三種名說法體性。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問曰如波伽羅那說三種說法體性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所說是語所顯。是名應是一界一入一陰少入。云何說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答曰或有說者。取三種名說法及眷屬故。其事云何。答曰語能生名。名能顯義。故說及其眷屬。復有說者。為三義說法故。言三名說法。所以者何。說者聽者。皆為於義。以是事故。盡攝陰界入。問曰何故有為法說是三名說法。不說無為法耶。尊者和須蜜答曰此經為說有為法。有為法不得作第四第[1]五說法。復有說者。此經為說一切法無為法墮現在世中。所以者何。以現在法能證得無為法故。以是故。無為法亦在三種名說法中。復有說者。若有三性者。說是三名說法。三性者所謂語名義。無為法。雖[2]語有義。無語無名。是故說不在三名說法中。問曰何故世尊說世是三名說法。答曰或有說者。為止外道意[3]故。外道於世中愚故。復有說者。為壞未來世中說無過去未來者意故。是故說世是三種名說法。復有說者。外道作如是說若無我者。是人說法。終無所為。為壞如是意。而作是說雖無有我。為世故說。問曰若為過去說法。解未來現在事。若為未來說法。解過去現在事。若為現在說法。解未來過去事。於三種名說法中。為是何名說法。答曰或有說者。如是說者。於三種名說法中。是異說。復有說者。若為過去說法。解未來現在事者。為過去。即過去世。解未來現在事。即未來現在世攝。乃至為現在說。過去未來亦如是。復有說者。若作是說。是說三世義。若為過去。是說過去義。解未來現在。是說未來現在義。未來現在亦如是。
 
[0061b14] 如經說。有三種名說法。無第四第五。問曰若說三種名說法。有說有解。於義已足。何以復言無第四第五。答曰無第四者遮有第四世。無第五者決定此義無第五世。復有說者。無第四者遮第四世。無第五者遮無為法。復有說者。應說四種名說法。所謂四聖諦。無第五者無第五諦。無第六者遮虛空非數滅。復有說者。應有五種名說法。所謂五陰。無第六者無第六陰。無第七者遮無為法。此為三世名說法故。無第四第五。應有一種名說法。所謂作觀。無第二第三。無第二者無第二作觀。無第三者遮作觀所不攝法。復有說者。應有二種名說法。所謂定慧。無第三者無第二定若第二慧。無第四者遮定慧所不攝法。此說三世名說法故。無第四第五。無第四者遮第四世。無第五者遮三世所不攝法。以如是數法。應說三解脫門。說四諦五陰六聖明分想。七覺分。八道分。九次第定。十種無學法。如來十力。應有十種名說法。無第十一第十二。無第十一者無第十一力。無第十二者遮十力所不攝法[4]。
 
[0061c06] [5]即彼經說。應以四事察人是長老。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不住是處非處。二不住智論。三不住分別。四不住道迹。問曰如此四事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如實知是處非處。不住智論者。不如實知智與[6]不智。不住分別者。不如實知世諦第一義諦。不住道迹者。不如實知此身集道迹。不如實知此身滅道迹。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如眼色能生眼識。乃至意法能生意識。名為是處。不如實知者名為不住。不住智論者。不如實知十智。不住分別者。不如實知了義不了義經。不住道迹者。不如實知四種道迹。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能自定所說是處非處。不住智論者。不能堪忍分別前後問答。不住分別者。不如實知詭誑真實。不住道迹者。他如法問心不悅可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別有無。不住智論者。不解智人論。不住分別者。不知假設無有是處之言。不住道迹者無有隨應覺意。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於所言論不別自義他義。不住智論者。於先所聞。執著不捨。後所聞義不能觀察。不住分別者。他說正義。心生疑慮。如人見蘇謂是米飯。不住道迹者。不識他人所說次第。以前為中。以中為後。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知現前可了不可了事。不住智論者。不能以比想籌量所論。不住分別者。不知前後所說次第。不住道迹者。不解他人所問意。尊者婆摩勒說曰。不住是處非處者。不能定所說。不住智論者。不知詭誑及與真實。不住分別者。不堪忍分別前後問答。不住道迹者。他人如法論。心不悅可。尊者僧伽婆秀說曰。不住是處非處者。不知多界經所說。是處非處義。不住智論者。不知四十四智七十七智體分。不住分別者。不知煩惱出要。不住道迹者。不如實知色滅道法。復應以四事察人是長老。應以決定答論作決定答。是可與語乃至廣說。云何決定答論。如問佛是等正覺耶。應決定答言是此佛法是善好耶。應決定答言。是此聲聞。是善隨順眾耶。應決定答言。是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是寂靜耶。應決定答言是。是名決定答論。問曰何故如是問者。作決定答。答曰此問於義利益。能增長善。亦進梵行。通達覺意。能得涅槃。是故如是問者。作決定答論。云何分別答論。答曰若作是問。為我說法。彼應作是答。法亦眾多。過去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道斷修道斷無斷。如是等法。為說何法。如是隨所問。應分別答。是名分別答論。云何反問答論。答曰如說為我說法。應作是答。法亦眾多。有過去乃至無斷法。於此法中。為說何法。是名反問答論。問曰分別答反問答。有何差別。答曰若以答而言。無有差別若以所問。應有差別。所以者何。問有二種。有欲知義故問。為觸惱故問。若為知義故問。為我說法者。應作是答。法亦眾多。有法過去乃至不斷。於此法中。為說何法。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作是答。過去法亦眾多。有善不善無記。若作是言。為我說善法。應作是答。善法亦眾多。有色乃至識。若作是言。為我說色法。應作是答。色亦眾多。有不殺生乃至不綺語。若作是言。為我說不殺生法。應作是答。不殺有三種。從不貪不恚不癡生。為說何等。若作是言。為我說從不貪生者。應作是答從不貪生有二種作無作。若為知義故問。應次第分別顯說。若為觸惱故問者。應答言法亦眾多。為說何法。不應語言。有過去未來乃至不斷。若作是言。為我說過去法。應作是答。過去法亦眾多。不應說善不善無記。若作是言。為我說善法。應作是答。善法亦眾多。不應說色乃至識。若作是言。為我說色。應作是答。色亦眾多。不應說不殺生乃至不綺語若作是言。為我說不殺生應作是答。不殺生亦眾多。不應說從無貪無恚無癡生。若作是言。為我說從不貪生者。應作是答。從無貪生亦眾多。不應說作無作。如是為觸惱問者。應作如是。答乃至問盡。或時自答。如是有求善義故問。有試他覺意深淺故問。或有求義故問。或有輕他故問。或有質直故問。或有諂曲故問。或有情性軟弱故問。或有自恃智故問。如軟弱問者。應分別答。若自恃智問者。應反問答。乃至問盡。或時自答。云何置答論。答曰。如諸外道。詣世尊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世界是常無常。佛言是不應答。問曰何故問世界常無常佛不答耶。答曰諸外道以人是常。往詣佛所。作如是問。人為是常是無常耶。佛作是念。畢竟無人。若答言無人。彼[1]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答言斷常。畢竟無人。有何斷常。如人問他言。善男子石女兒。為恭敬孝順不。彼作是念石女無兒。若我答言石女無兒彼當作是語。我不問有無。若當答言恭敬孝順者。石女無兒。有何恭敬孝順。彼亦如是。此問論非是真實。以是非有非實故。佛不答。如是有常無常。亦常無常。非有常非無常。世界有邊無邊。亦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當知亦如是。復作是問。沙門瞿曇。神即身耶。佛言是不應答。問曰何故佛不答[2]此問。答曰諸外道以身是神。往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是身即神。乃至廣說。佛作是念。有身無神若我答言有身無神。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當答言神異於身。畢[3]竟無神。云何是身是異。如人問他言。善男子兔角牛角。為等相似耶。彼人作如是念。兔無角。牛有角。若我答言兔無角牛有角。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言等相似。兔無有角。云何言等相似。彼亦如是。是問論是有是無。是虛是實。以是問論是有是無是虛是實故。佛不答。身異神異。亦復如是。復作是問。沙門瞿曇。如來死後為斷為常。乃至廣作四句。佛言是不應答。問曰何故佛不答耶。答曰。諸外道以神本無今有。往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如此神本無今有已有。為是常。為是斷。佛作是念。畢竟無神。云何本無今有已有。若斷若常。是問[1]論。非有非實。以是問論非有非實故。佛不答。復作是問。沙門瞿曇自作自受耶。佛言是不應答。問曰何故佛不答耶。答曰諸外道以我作我受。世尊常說無我。復作是問。沙門瞿曇。他作他受耶。佛言是不應答。問曰何故佛不答耶。答曰諸外道作如是說。自在天作我受。世尊常說自行果報。復作是問。沙門瞿曇無作無受耶。佛言是不應答。問曰何故佛不答耶。答曰諸外道作如是說。苦樂不從因生。佛常說有因有緣。問曰如前三答與答法相應。此云何名答論。乃至不[2]論一句。答曰雖無所說。此是根本答論。所以者何與答理相應。乃至不說一句。於理善通。或有默然於理得勝。況有所說而不勝耶。曾聞。有大論師名奢提羅。至罽賓國。于時佛跡林中有阿羅漢名婆秀羅具足三明。離三界欲。通達三藏。於內外經論無不究暢。時奢提羅。聞彼林中有大論師。即詣其所。到已與尊者婆秀羅共相問訊。種種慰勞在一面坐。時奢提羅。語尊者婆秀羅言。誰當先立論門。婆秀羅答曰我是舊住。應先立論門。然汝遠來聽汝隨意先立論門。時奢提羅作如是言。一切論有報論。時婆秀羅聞是語已。默然而坐。時奢提羅諸弟子輩唱如是言沙門釋子今墮負處。從坐欲起而去。時尊者婆秀羅作如是言。善去汝師。若是奢提羅者。自知此事。從彼林中。展轉前行。其師作是思惟。沙門釋子何故作是言。汝師若是奢提羅者。自知此事。即便自憶。我作是言。一切論有報。彼沙門釋子默然不言。便為我論無報。沙門釋子已為勝我。即如所念。告諸弟子。今我當往還歸謝之。諸弟子言於大眾中今已得勝。何須復往。時師復言。我寧於智者邊負。不於愚者邊勝。即時還詣婆秀羅所作如是言。汝是勝者。我墮負處。汝今是師我是弟子。如是默然而能得勝。何況所說。
 
[0063b09] 如[3]佛世尊責諸弟子言。是癡人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佛世尊。無相似愛。無相似恚。無相似慢。無相似無明。世尊愛恚已斷離於憎愛。斷一切諍訟根本。如諸弟子。有煩惱習。如畢陵伽婆蹉。有瞋恚習。彼長老罵恒河神言。小住弊婢。長老阿難則有愛習。以憐諸釋子故。尊者舍利弗有憍慢習捨隨病藥等如是等習。佛世尊永無。所以者何已離一切。諸無巧便煩惱習故。然佛有[4]巧便相似言。愛相似言者。如說。善來比丘。快能出家。瞋恚相似言者。汝是釋種婢子諸釋是汝大家。慢相似言者。如說我成就十力四無所畏。無明相似言者。如說大王從何處來。如告阿難。園林外何以有高聲大聲。問曰如來以拔習氣根本。何以有如是相似言。答曰為守護受化田故。其事云何。此中應廣說破僧因緣所以者何即是此經根本因緣故。諸比丘為提婆達多所壞。尊者舍利弗化使還來。彼諸比丘生大慚愧。兼有疑心。我等親近提婆達多。所受禁戒將不失耶。以慚愧心往詣佛所。爾時世尊。以親愛軟語而告之言。善來比丘快能出家。說是語時彼諸比丘皆得除去慚愧及其疑心。所以罵菴婆吒言婢子者。欲破其憍慢心。以破憍慢心故。次第二身。得生天上見於聖諦。所以說我成就十力四無所畏者。不知佛功德者。欲令知故。所以言大王從何處來者。欲生談論次第法故。所以問園林外有高聲大聲者。欲令阿難生。閑靜親近心故。以如是等眾因緣故而作此論。
 
[0063c09] 何故世尊責諸弟子言是癡人。此有二義。一是呵責。二言是癡人。[5]今欲說癡人義故作是說。云何名癡人。答曰於佛法中。[6]生於愚癡。佛法者所謂道也。問曰云何於道[*]生愚癡耶。答曰不能令道愚癡。但於自身。增長愚癡。復有說者。亦能令道愚癡。所以者何。以道遠離故。道不得自在故。復有說者。佛說斷愚癡法。是人於此法。不斷愚癡。反增愚癡。故作是說。於佛法中。生於愚癡。無生分別者。令佛功用方便無有果實。其事云何。如婦人不產名無產分。如是聞佛所說。不受聖道胎者。是人於佛法中。名無產分。
 
[0063c21] 無果者。無依果解脫果。無得者。於佛法中。無所得故。無味者。不得出離味閑靜味道品味寂滅味。故言無味。無利者。無善果利故。譬如良醫。四方懃求種種[7]藥草。以與病人。為除病故。而彼病人。反以藥草。棄糞掃中。生二過患。一自病不愈。二唐捐醫功。如是諸佛世尊。作百千萬種種苦行。懃求無漏聖道之藥。為受化者。而解說之。而聞法者。不能修行。生二過患。一不能自愈諸煩惱病。二唐捐諸佛所行功報。復次生愚癡者。能令自身為非器故。名生愚癡。復有說者。斷佛期心故。名生愚癡佛期心者。欲令眾生解脫諸苦。彼不能修離苦方便。故言斷佛期心。復有說者。斷於佛法。令不相續。若彼人身修正行。亦令他人修於正行。如是轉轉。令多眾生修於正行。若自身不能修於正行。亦令他人不修正行。如是轉轉。令多眾生不修正行。如是之人。不能利益一身何況多人。復有說者。本出家所為。而不能得。名生愚癡。復次於佛法中。不如義次行。言是癡人。此中以佛語為佛法行者。應如義次行。然復不能行。故言癡人。復有說者。如所應行名。如義次行。彼於佛法中。不如所應行。名不如義次行。不隨順者。於佛法中。不如法隨順。不次第行者。於佛法中。不作相續行。犯眾過惡者。犯於佛法。不如法行者。不行次法。謂聖道也。復有說者。不如義語次行者。不於一切時能行。如婆他利比丘。於三月後。乃受不非時食法。復有說者。不如義次行者。此答前說。於佛法中。生於愚癡。云何生愚癡。答曰於佛教戒。不如義次行。乃至不如法修行次法亦如是。以何等故。佛責諸弟子。此答先所說義。答曰[1]諸佛世尊。常訓誨語。如今[2]和上阿闍梨。向諸弟子。以憐愍意。言是癡人。佛亦如是。以憐愍饒益故。言是癡人。諸佛世尊。常以四事教化。一以歎美。二以呵責。三以因他。四以放捨。歎美者。如歎美億耳等。善哉善哉。比丘能以清妙之音聲唄[3]頌經法。呵責者。如呵責優陀耶等。因他者。如轉法輪時。為五比丘說法。令八萬諸天得道。如頻婆娑羅王迎佛。令八萬人天得道。如帝釋問佛。亦有八萬諸天得道。放捨者。如犢子性梵志等。諸應以呵責教化者。若不呵責。則不受化。以是故。佛世尊。呵責弟子。如阿闍梨向近住弟子。和上向同住弟子。以苦切語。而呵責之。而彼和上阿闍梨。非是惡心。但以不順法故。而呵責之。如父母見子為非法事。欲擁護故。以苦切言。而呵責之。而彼父母。無有惡心。若當諸子為非法事。而彼父母生苦惱心。欲制諸子為非法事。以苦切語。而呵責之。佛亦如是不以惡心。若當應以呵責受化。而不呵責。彼人畢竟無有調伏。是故世尊。而呵責之。復有說者。佛大悲心。重於一切時。常作是念。以何方便。[4]能饒益眾生。若如來不呵責提婆達多者。諸餘比丘。隨從者眾。復當數數觸嬈世尊。若當向無比女。不言如是盛屎尿器。[5]彼女欲心。無由得息。若當不罵菴婆羅吒言是婢子者。彼人無由能破憍慢。若不罵其師弗迦羅婆羅者。亦無由能破憍慢。如是等為增益功德故。亦呵責餘人。復次以二事故。呵責餘人。一善根不熟者。以呵責故。令善根熟。二善根雖熟。不作方便。以呵責故。令生方便。得於道果。問曰以何義故言癡人耶。為以從癡生故。言是癡人。為以現行癡故。言是癡人。若從癡生者。阿羅漢亦是癡人。何以故阿羅漢身。從癡生故。若以現行故。言癡人者。唯阿羅漢得言不癡。所以者何。阿羅漢不現行癡故。若然者。此經云何通。如說。癡人遠去。莫我前住。評曰應作是論。現前行癡。名曰癡人。問曰若然者。唯阿羅漢。是不癡人。此經云何通。乃至廣說。答曰此經應如是說。[6]速去比丘。莫我前住。曾聞。佛般涅槃時。長壽諸天。嫌如是事。此[7]天德神力比丘。今者何以在我前立。障我等前。使不得見世尊身。此是我等最後見世尊身。所以者何世尊不久當般涅槃。爾時世尊知諸天心所念。告比丘言。遠去莫我前住。復有說者。先說應以呵責得度者。而呵責之。若呵責阿羅漢。得勝進者。佛亦呵責言是癡人。問曰人有愛有恚有慢有見有癡。何以言是癡人。不言是愛等人耶。答曰。以癡遍一切處故。若行彼地癡。即是彼地癡人。
 
[8]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九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9-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犍度智品之六
 
[0064c23] [9]有六因乃至廣說。[10]論曰此六因非佛經說。四緣是佛經說。今欲以因解緣。其事云何。相應因乃至報因是因緣。所作因者是次第緣境界緣威勢緣。問曰因攝緣緣攝因。答曰隨體性相攝。或有說者。應有差別。云何差別。如相應因。乃至報因是因緣。所作因是威勢緣。次第緣境界緣是緣非因。為因攝緣。為緣攝因。緣攝因。非因攝緣。不攝何等次第緣境界緣。復有說者。六因亦是佛經說。如增一阿含六法中說。經久遠故。而有亡失。彼尊者迦旃延子。以願智力。觀佛經中說六因處。於此阿毘曇中。依六因而作論。曾聞增一阿含。從一法增乃至百法。今[1]唯有一法增乃至十法在餘悉亡失。又於一法中。亡失者多。乃至十法。亡失亦多。曾聞有大德阿羅漢名奢那婆[2]數。是尊者耆婆迦[3]和上。彼尊者般涅槃時。即日有七萬七千本生因緣。有一萬阿毘曇論。滅不復現。從是以後。更不復行。一論師滅。有爾所經論。更不復行。何況若百若千諸論師滅。復有說者。雖無有經一處全說六因。處處經中。別說六因中一一因問曰若然者。何經中說相應因。答曰如說是名見道根本信名不壞智相應。此經說相應因。何處說共生因者。如說眼緣色生眼識。亦生共生受想等。此經說共生因何處說相似因者。如說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此人不善法滅。善法更生。此經說相似因。何處說遍因者。如說比丘若有所思。有所分別。是名起使。何處說報因者。如說修行廣布殺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受不善報。此經說報因。何處說所作因者。如說以二因二緣。生於正見。乃至廣說。此經說所作因。如是等經。皆說六因。此[4]犍度分別因不分別緣。見犍度。分別緣不分別因。問曰何故彼尊者依六因作論。答曰以此六因。斷無因惡因者意故。復有說者。彼尊者所以依六因作論者。欲顯現四種果。如觀掌中阿摩勒故。若說相應共生因。即顯現功用果。若說相似因遍因即顯現依果。若說報因。即顯現報果。若說所作因。即顯現威勢果。以是事故。依六因作論。
 
[0065b05] 云何相應因。答曰受於受相應法相應因中因。受相應法於受相應因中因。問曰何故此法展轉為因。答有為法。性羸劣故。義言問受[5]法不用想。能所覺不受。當答言。不能如是餘法相離。不能有所作。是故心心數法。展轉相長養。展轉相增益。展轉相依。而能負重。如二葦束相依而住。眾多亦然。如以一繩不能挽大材。多繩則能。彼亦如是。問曰何故不說心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應說心心數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有說者。此文說諸因。義不盡。若盡說者。應作是說。云何相應因心心數法相應因中因。云何共生因一切有為法。云何相似因過去現在法。云何一切遍因過去現在一切遍使。及使相應共有法。云何報因不善及善有漏法。云何所作因一切諸法。應如是說諸因。若不說者。當知說諸因義不盡。復有說者。已說在先所說受相應法中。其義云何。如說受受相應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問曰若然者何以不即心名說耶。答曰等義是相應義。此心是宗主。如偈說心是第六增上王。復有說者。以心故名相應不相應法。如說是名心相應法。是名心不相應法。如是想思觸作觀欲解脫念定慧慧相應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但說十大地數法。不說餘數法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有說者。諸界諸地諸心諸種中可得者說。餘數法與上相違故不說。
 
[0065c06] 問曰云何是相應義。答曰等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等義是相應義者。此數法於心。或多或少。於善心多。於染污心少。於染污多。於不隱沒無記少。於欲界繫多。於色界繫少。於色界繫多。於無色界繫少。於有漏多。於無漏少。如是者云何等義是相應義。答曰以體等故。言等義是相應義。若當一心中有二受一想。如是不名為等。非相應義。一心[6]一受餘數法亦爾。以是故等義是相應義。復有說者。等不相離義。是相應義。復有說者。等不別異義。是相應義。復有說者。等同受義。是相應義。如車載時。諸分皆載。無不載者。如是心車受緣時。諸大地。於緣等受。無不受者。復有說者。等同受義。是相應義。非前後故。如秋時群鴿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如是心心數法。於緣一時造。一時所作。一時滅復有說者。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不相妨故共合。如是此法與彼法。不相妨故相應。復有說者。等相愛義。是相應義。如人更相隨順言是相愛。如是此法與彼法。更相隨順。言是相應。尊者婆已說曰。有四事等故。是相應義。所謂時所[7]依行境界。時者同一剎那。所依者同一所依。行者同於一行。境界者同行一境界。以是事故。是相應義。復有說者。葦束義是相應義。如葦二束多束相依而住。如是心心數法。性羸劣故。一一不能生。不能取緣。心與十大地合。能行世能取果。能知境界。能有所作。復有說者。繫材義是相應義。如一[1]斤麻不能繫材。若多合為索則能繫材。如是心大地法。廣說如上。復有說者。相牽渡河義。是相應義。相牽者展轉相牽手。如山谷中駛河。一人則不能[2]渡。若與多人。更相牽手。然後能[*]渡。如是心與大地。廣說如上。復有說者。同伴義是相應義。如曠野道。多諸盜賊惡獸。一人則不能過。若集多人。展轉相因。然後能過。如是心與大地。廣說如上。尊者和須蜜說曰。云何是相應義。相生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眼識能生意識。彼是相應耶。答曰所依異。若同所依。能相生者。是相應義。復次不別異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四大亦不別異。是相應耶。答曰四大無有所依。若有所依。不別異者是相應義。復次有所緣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五識亦有所緣。是相應耶。答曰所依各異。若同所依。同所緣。是相應義。復次同一緣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眼識意識。同於一緣是相應耶。今現見多人俱共生心。同觀初月。是相應耶。答曰所依各異。若同所依。同於一緣。是相應義。復次合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壽命[3]煖氣識。合在一處是相應耶。答曰彼二無所依。若有所依。亦有合相是相應義。復次一時生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四大一時生是相應耶。答曰四大無所依。若有所依。一時俱生是相應義。復次俱生俱住俱滅。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俱生俱住俱滅。則相應耶。答曰無有所依。若有所依。俱生俱住俱滅。是相應義。復次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是相應義。問曰何以知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是相應耶。答曰復何以知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非是相應義耶。復次同作一事義是相應義。問曰若然者忍智同作一事是相應耶。答曰彼不同時生。若同時生。同作一事是相應義。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同伴義是相應義。如識隨所緣事。為諸數名。離於俱生。是相應義。尊者瞿沙說曰。同一依同一行同一緣。是相應義。所以者何有為法性羸劣。展轉相因力生。不見有一大地獨行世者。是故說名相應。此相應因。於三世中。決定能生功用果。
 
[0066b16] 云何共生因。乃至廣說。問曰。相應因共生因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若有相應因。則有共生因。頗有共生因非相應因耶。答曰有諸不相應共生因也。問曰。此事可爾所問差別者。於一剎那中受與想有二因。所謂相應因共生因。有何差別。答曰不相離義。是相應因義。同一果義。是共生因義。復有說者。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緣。是相應因義。同一生一住一滅。是共生因義。復有說者。牽手[*]渡河義。是相應因義。自懃力[*]渡義。是共生因義。復有說者。[4]共財義。是相應因義。能起義是共生因義。復有說者。等義是相應因義。不相離義。是共生因義。
 
[0066b29] 云何共生因。答曰心與數法。是共生因中因。乃至廣說。先不說心。今則說之。心與數法。是共生因中因。數法轉還與心是共生因中因。心與心迴轉身口業。是共生因中因。身口業者。謂禪無漏戒。問曰何以不說心迴轉身口業與心是共生因中因。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有說者。前後廣說。中說則略。如所作因前後廣說中說則略。此亦復爾。復有說者。心[5]於身口業與因。不隨其事。身口業於心隨其事。不與其因。如王於其眷屬。與其飲食饒益不隨其事。眷屬於王隨其事。不與飲食饒益。如是心身口業。乃至廣說。復有說者。身口業從心起屬於心。從心生故。是共生因。身口業不能起心。心不屬業。亦不從生故。非共生因。評曰不應作是說。如是說者好。心與心迴轉身口業共生因。當知心迴轉身口業。與心共生因中因。所以者何同一果同一所作故。問曰若然者何以不說。答曰上已廣說故。心不相應行共生因中因。問曰何等是心不相應行。答曰或有說者。心自體生。生與心共生因中因。復有說者。心與自體生老住滅。共生因中因。生與心共生因中因。非老住滅。所以者何增長義是因義。彼是散壞義。復有說者。心與生等生等與心共生因中因。復有說者。心與心數法。生等共生因中因。心生等與心共生因中因。評曰不應作是說。如是說者好。心與心數法。生等共生因中因。心數法生等與心共生因中因。問曰若然者此說云何通。如說除身見生老住滅。諸餘苦諦。於身見非共生因。答曰應作是說。除身見相應法生老住滅。諸餘苦諦。於身見非共生因。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次共生四大共生因中因。諸作是說。四大勢無偏者。地大水火風大。共生因中因。三大於地大。共生因中因。諸作是說。四大勢有偏者。地大於三大。共生因中因。三大於地大。共生因中因。所以者何地大則有多體。一體與多體。是共生因。多體於一體。是共生因。乃至風大亦如是。評曰如是說者好。四大若有偏勢。若無偏勢。地大於三大。三大於地大。作共生因。所以者何地大不因地大生於造色。問曰為生已是因。為未生是因。答曰生亦是因。未生亦是因。所以者何生已未生。盡墮因義中。如波伽羅那說。云何從因生法。一切有為法。如彼所說。生與未生。悉是從因生法。此亦如是。問曰造色為有共生因不耶。答曰有。所以者何以一切有為法盡有共生因故。問曰造色與造色。有共生因不耶。答曰無。所以者何自體不與自體作共生因。復有說者。造色與造色。作共生因。其事云何。如眼根共生微塵展轉共生因。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有對造色。不得還與有對造色作共生因。
 
[0067a23] 一切心盡有俱共迴轉。所謂數法及生等。非一切心盡有心迴轉。色有十事。故名迴轉。云何為十。一共生。二共住。三共滅。四共一果。五共一依。六共一報。七善共善。八不善共不善。九無記共無記。十共墮一世中。共一果者。謂解脫果。共一依者。謂依果。共一報者。謂報果。總而言之。有十事。如世俗斷結道迴轉有八事。除不善無記。除世俗斷結道迴轉。諸餘善有漏迴轉有七事。除解脫果。不善無記無漏斷結道迴轉有七事。除報果。不善無記除無漏斷結道迴轉。諸餘無漏迴轉有六事。除解脫果報果。不善無記不善心迴轉有七事。除解脫果。善無記無記心迴轉有六事。除解脫果報果善不善。是故總而言之。有十事。心於[1]心數法迴轉有五事。一共所依。二共所行。三共所緣。四共果。五共報。數法迴轉於心。亦同有五事。心與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有二事。一果二報。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與心迴轉有二事。一果二報。問曰何者是迴轉體性。答曰是四陰五陰。如色界是五陰。欲界無色界是四陰。所以者何。欲界無色界。無心迴轉戒。此是迴轉體性。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問曰迴轉是何義。答曰隨順義。是迴轉義。取一果義。是迴轉義。同作一事義。是迴轉義。如義言。如汝等所作。我等亦作是迴轉義。
 
[2]
[0067b20] [3]問曰何故欲界戒。不與心迴轉。答曰非其田非其器非其地。以非田非器非地故。復有說者。以欲界非是定地非修地非離欲地。此中戒亦不與心迴轉。色界是定地修地離欲地。彼中戒與心迴轉。復次義言。欲界戒語欲界心。汝能為我。若破戒。若起破戒心煩惱。作擁護不。欲界心答言不能。戒言汝若不能。我何為隨順汝耶。猶如有人。怖畏怨家。語他人言。汝能為我作覆護不。我當隨順汝。他人答言不能。其人語言。汝若不能者。我何為隨順汝耶。彼亦如是。色界心能為破戒及起破戒煩惱。而作擁護。是故彼戒隨順於心。問曰一切色界善心。盡有迴轉戒色不。答曰不盡有也。初禪中。有六善心。無迴轉戒色。三善識身聞慧死時善心起作善心。二禪三禪四禪中。有二善心。無迴轉戒色。聞慧死時善心無色界無戒。問曰何故無色界無戒。答曰非其田故。乃至廣說。戒與色俱無色界。無色故無戒。復有說者。戒是四大造。無色界無四大故無戒。問曰無無漏四大。亦無無漏戒耶。答曰無漏戒。不以四大故是無漏。以心故是無漏戒。復次戒對治破戒及起破戒煩惱。無色界無破戒及起破戒煩惱。是故無戒。問曰何故無色界無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對治耶。答曰破戒及起破戒煩惱。是欲界法。無色界於欲界有四事極遠。謂所依(所依者是次第[4]緣)。所行。所緣。對治極遠。問曰若然者。二禪三禪四禪。無犯戒及起犯戒煩惱對治。彼亦無迴轉戒色耶。答曰對治有二種。一斷對治。二過患對治。二禪三禪四禪。雖無斷對治。有過患對治。如世尊說。不動法心解脫。聖弟子入三昧。斷不善法修善法。爾時彼[5]身無不善法。以過患對治故。作如是說。無色界。無過患對治。亦無斷對治。
 
[0067c25] 有二種戒。一道俱生。二定俱生。道俱生戒。是無漏。定俱生戒。是有漏。若是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若是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復有說者。道俱生戒。是無漏。定俱生戒。是有漏無漏。是故道作初句。若有道俱生戒。彼有定俱生戒耶。答曰彼若有道俱生戒。亦有定俱生戒。頗有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耶。答曰有謂有漏戒。復有說者。道俱生戒是無漏。定俱生戒是根本禪。是故應作四句。若有道俱生戒。彼亦有定俱生戒耶。若有定俱生戒彼亦有道俱生戒耶。答曰或有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乃至廣作四句。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謂未至中間禪無漏。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者。根本禪中有漏戒。道俱生戒亦定俱生戒者。根本禪中無漏。非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未至中間禪有漏戒。一切欲界戒。若得道俱生戒。彼亦得定俱生戒耶。若得定俱生戒。彼亦得道俱生戒耶。應作四句。得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未離欲得正決定。見道中十五心道比智。離欲者。依未至禪。得正決定。見道十五心聖人。離欲界欲。方便道。九無礙道。八解脫道。未離欲信解脫人。轉根作見到方便無礙解脫道。未離欲聖人。起無量心。起不淨安般念處。如是等時。得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得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者。凡夫人離欲界欲。最後解脫道。離初禪欲。即以初禪。為方便方便道。最後解脫道。若依二禪邊。為方便方便道。最後解脫[1]道。乃至第三禪亦如是。離第四禪欲。若以第四禪為方便方便道。起神通時。五無礙道。三解脫道。離欲凡夫。起無量心。起初第二第三解脫。起勝處。起八一切處。起不淨安般念處。依禪起達分善根。無色界死生色界時。色界中上地死。生下地時。如是等時。得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得道俱生戒定俱生戒者。離欲人依未至禪。得正決定。道比智依上地。得正決定。見道十五心道比智聖人。離欲界欲。最後解脫道。離初禪欲。方便道。九無礙道。九解脫道。如是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離欲信解脫人轉根。得見到方便無盡解脫道時。解脫阿羅漢轉根。得不動時。方便道。九無礙。九解脫道。勳禪時。三心起神通時。五無礙道三解脫道。離欲聖人。起無量心解脫勝處。一切處不淨安般念處。辯無諍願智半多俱提迦。[2]空無想無願空無相無願滅[3]定微細相。如是等[4]時。得道俱生戒。得定俱生戒。不得道俱生戒定俱生戒者。除上爾所事。若捨道俱生戒。亦捨定俱生戒耶。乃至應作四句。捨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得須陀洹果。得斯陀含。順次得阿那含。未離欲信解脫轉根。得見到斯陀含果。於勝進道退。須陀洹果勝進道退。是時捨道俱生戒。不捨定俱生戒。捨定俱生戒不捨道俱生戒者。凡夫人離欲色界欲退時。凡夫人聖人。欲色界命終。生無色界。色界命終。生欲界中。是時捨定俱生戒。不捨道俱生戒。捨道俱生戒亦捨定俱生戒者。依禪得阿那含果阿羅漢果。離欲信解脫轉根。得見到時。解脫轉根得不動。退阿羅漢果。阿那含勝進道退阿那含果。是時捨道俱生戒。亦捨定俱生戒。不捨道俱生戒不捨定俱生戒者。除上爾所事。若成就道俱生戒。亦成就定俱生戒耶。乃至廣作四句。成就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生欲界中。未離欲聖人。是名成就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成就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者。生欲界中。離欲凡夫人。亦生色界中。是名成就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俱成就者。生欲界中聖人。離欲界欲。亦生色界中。是名俱成就。俱不成就者。生欲界凡夫人。不離欲。生無色界凡夫人。是名俱不成就。若不成就道俱生戒。亦不成就定俱生戒耶。乃至廣說作四句。前成就初句作第二句。第二句作第一句。第三句作第四句。第四句作第三句。
 
[0068c10] 有四種戒。一逮解脫戒。二禪戒。三無漏戒。四斷戒。逮解脫戒者欲界戒。禪戒者色界戒。無漏戒者道俱生戒斷戒者禪戒無漏戒。其事云何。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是名禪戒斷戒。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是名無漏戒斷戒。問曰何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迴轉色。名斷戒耶。答曰以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迴轉色。是犯戒及起犯戒煩惱對治。以是事故。應作四句。若是禪戒。彼亦是斷戒耶。若是斷戒。亦是禪戒耶。乃至廣作四句。是禪戒非斷戒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迴轉[5]色。諸餘世俗迴轉色。是名禪戒非斷戒。是斷戒非禪戒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是名斷戒非禪戒。俱是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是名俱是。俱非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諸餘無漏道迴轉色。是名俱非。若是無漏戒。彼亦是斷戒耶。乃至廣作四句。是無漏戒非斷戒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諸餘無漏迴轉色。是名無漏非斷戒是斷戒非無漏戒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是名斷戒非無漏戒。俱是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是名俱是。俱非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諸餘世俗迴轉色。是名俱非。
 
[0069a06] 問曰。此四種戒。若成就者。成就幾種耶。答曰。或有但成就逮解脫戒。或有但成就禪戒。或有但成就無漏戒。無有但說成就斷戒者。或有成就逮解脫戒禪戒者。無有但成就逮解脫戒無漏戒者。無有但成就逮解脫戒斷戒者。或有但成就無漏戒禪戒者。或有但成就禪戒斷戒者。無有但成就無漏戒斷戒者。或有成就逮解脫戒禪戒無漏戒非成就斷戒者。或有成就逮解脫戒禪戒斷戒非成就無漏戒者。無有成就逮解脫戒無漏戒斷戒非禪戒者。或有成就禪戒無漏戒斷戒非成就逮解脫戒者。或有成就四種者。成就逮解脫戒非餘者。生欲界中受戒。不得色界善心者也。但成就禪戒非餘者。生欲界中不受戒。具縛凡夫人。得色界善心。生第二第三第四禪凡夫人也。但[1]成無漏戒非餘者。聖人生無色界者也。但成就逮解脫戒禪戒非餘者。生欲界中受戒具縛凡夫人。得色界善心者也。但成就禪戒無漏戒者。生欲界聖人不受戒。欲界修道所斷具縛聖人。生二禪三禪四禪者也。成就禪戒斷戒非餘者。生欲界中凡夫人。不受戒離欲界欲。一種乃至九種凡夫人。生初禪中者也。成就逮解脫戒禪戒無漏戒。非斷戒者。生欲界中。受戒聖人。欲界修道所斷具縛者也。成就逮解脫戒禪戒斷戒。非無漏戒者。生欲界中。凡夫人受戒。離一種欲乃至九[2]種是也。成就禪無漏斷戒。非逮解脫者。生欲界中。不受戒聖人。離一種欲乃至九種。生初禪中聖人者也。成就四種者。生欲界中。受戒聖人。離一種欲乃至九種。
 
[0069b07] 問曰此四種戒。幾與心迴轉。幾不與心迴轉。答曰三與心迴轉。所謂禪無漏斷戒。一不與心迴轉。所謂逮解脫戒。問曰何故逮解脫戒。不與心迴轉。答曰非其田乃至廣說。復次逮解脫戒麁。心迴轉戒細。復次逮解脫戒重。心迴轉戒輕。復次逮解脫戒從有作生。心迴轉戒從心生。復次逮解脫戒從他生。心迴轉戒從自生。復次逮解脫戒從眾聚和合生。心迴轉戒不爾。復次逮解脫戒假施設受得。心迴轉戒從法而得。復次逮解脫戒行不及心。心迴轉戒行則及心。復次逮解脫戒為破戒所[3]蔽。心迴轉戒不為破戒所蔽。復次逮解脫戒為惡心劫殺意所[*]蔽。心迴轉戒不為所[*]蔽。復次心迴轉戒與心俱生住滅。逮解脫戒不爾。復次心迴轉戒與心同一果一依一報。逮解脫戒與上相違。復次法應如是。心若善心。迴轉法亦善心。若不善無記心。迴轉法亦不善無記。逮解脫戒是善。若與心迴轉者。[4]唯與善。心迴轉。不善無記心應斷。復次法應如是。欲界繫心。欲界繫迴轉。色界繫心。色界繫迴轉。無色界繫心。無色界繫迴轉。不繫心。不繫迴轉。逮解脫戒。是欲界繫。若與欲界繫心迴轉。色無色界繫心。及不繫心。現在前時應斷。復次法應如是。學心學迴轉。無學心無學迴轉。非學非無學心。非學非無學迴轉。逮解脫戒。是非學非無學。若與非學非無學心迴轉。學無學心現在前時應斷。復次法應如是。見道所斷心。見道所斷迴轉。修道所斷心。修道所斷迴轉。無斷心。無斷迴轉。逮解脫戒。是修道所斷。若與修道所斷心迴轉。見道所斷心。無斷心。現在前時應斷。復次逮解脫戒。若與心迴轉者。應未來世修。若未來世修。亦無有過。應未來世成就。然無未來世成就。復次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界地還生時應得。若從色無色界命終。生欲界中。相續心時應得。有如是過。則無三種人差別。謂住戒住非戒。住非[5]戒非非戒。復次逮解脫戒。以四事故捨。一捨戒時。二變成。二形時。三死時。四斷善根時。若當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不以此四事亦應捨。復次逮解脫戒。從受以後。一切時生。謂眠狂迷悶等時。若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有心時則有。無心時應斷。復次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則受戒人。無有上下。然有上下。欲令無如是等過故。逮解脫戒。不與心迴轉。[6]煗法迴轉戒。是破戒捨對治。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修道中道比智迴轉戒。是時於破戒。作二種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離欲界欲。方便道迴轉戒。與破戒作捨對治。離欲界欲。初無礙道迴轉戒。與破戒作遠分對治持對治。與起破戒煩惱。作斷對治捨對治。七無礙道迴轉戒。與破戒作遠分對治持對治。與起破戒煩惱。作捨對治斷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第九無礙道。與破戒作斷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與起破戒煩惱。作斷對治捨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除上所說迴轉戒。諸餘迴轉戒。與破戒及起破戒煩惱。作遠分對治持對治。問曰如法智迴轉戒能捨破戒及起破戒煩惱非比智。何以言比智有迴轉戒耶。尊者和須蜜答曰彼是因故。復次屬彼故。復次與彼相續故。復次從彼生故。復次此已住對治法故。所以者何。若當法智不捨破戒及起破戒煩惱者。比智當捨。復次對治法多比智與破戒及起破戒煩惱。雖不作捨對治斷對治。而作遠分對治持對治。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若當法智有迴轉戒比智無迴轉戒者。則雖有能對治戒。然世尊說。有能對治戒。有不能對治戒。
 
[0070a16] 問曰為欲界戒多。為色界戒多。答曰或有說者。欲戒多。所以者何以根本業前業後業可得故。又以從[1]正性罪遮罪可得故。色界雖有根本業性業。非餘處可得。評曰應作是說。色界戒多。但未至禪所[2]可攝戒。與欲界戒等。餘者則多。問曰有漏戒多。無漏戒多。答曰或有說者。有漏戒多。有漏戒有二種。一種少入無漏戒。少無漏戒有一種。一種少入。評曰應作是說。無漏戒多。但苦法忍迴轉戒。則與有漏戒等。餘則是多。問曰苦法忍迴轉戒多。盡智無生智迴轉戒多。答曰或有說者。苦法智迴轉戒。於苦法忍迴轉戒一倍勝。如是次第轉倍勝。乃至盡智無生智。於施設經說善通。所謂苦法智勝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勝道比忍。離欲界欲。方便道。一無礙一解脫則勝。如是轉轉勝。乃至第九解脫。所以者何。如漸漸捨破戒及破戒煩惱。彼戒亦漸漸增益。如是次第轉轉一倍勝。乃至盡智無生智。評曰如是說者好。如苦法忍戒。乃至盡智無生智戒。等無有異。所以者何[3]同從身口七善生故。問曰若然者。施設經說云何通。答曰從因生增益故。作如是說。如苦法智從苦法忍因生而得增益。乃至盡智無生智亦如是。如是等戒。盡是七善。問曰。佛戒多聲聞戒多。答曰或有說者。聲聞戒多非佛。所以者何佛[4]唯有一界身戒。聲聞有二界身戒。評曰應作是說。佛戒多。所以者何力無畏大悲三不共念處。如是等戒。聲聞辟支佛所無。
 
[0070b15] 問曰生欲界中。得阿羅漢道。得幾地身迴轉戒。答曰如西方沙門。作如是說。得二十六地身迴轉戒。所以者何初禪地有三種。所謂梵迦夷梵富樓大梵。如罽賓沙門說曰。得二十五地身迴轉戒。所以者何初禪有二處所。所謂梵迦夷梵富樓。大梵天即梵富樓攝故。猶如村落與阿練若處。得彼地身迴轉戒。未來世中修。不得起現在前。所以者何即彼地報身。能起彼地身迴轉戒現在前。諸餘地身迴轉戒。成就不起現在前。生無色界。成就不起現在前。所以者何此戒是六地所攝。未至禪乃至第四禪。無色界自地無戒。下地所攝。不能起現在前。問曰諸生下地。盡能起現在前耶。答曰不盡起也。所以者何一切功德。不必盡起現在前故。過惡猶不盡起現在前。何況諸功德。諸功德皆從方便生。如先所說。依彼地報身。起彼地身迴轉戒。無有一時起二地報身現在前者。何況多也。是故得二十五地身迴轉戒。不盡起現在前。
 
[0070c05] 問曰何故世尊弟子。生無色界。成就道俱生戒。不成就定俱生戒。何以故無色界阿羅漢。成就道俱生戒。不成就定俱生戒。答曰或有說者。世俗戒縛是繫法。是以不成就。無漏戒不縛。不是繫法。是以成就。復有說者。世俗戒墮在界中。墮在地中。是故不成就。無漏戒。雖在地中。不墮界中。是故成就。
 
[0070c12] 問曰諸佛世尊。有百年時身戒。乃至八萬歲時身戒。若百年時。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得八萬歲時身戒不耶。若得者。云何此身得異身中戒。若不得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佛世尊。皆等應作是[5]論得。問曰若然者。云何此身得異身[6]口戒。答曰若以此身。得異身戒。復有何過。復次百年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百年時身所得戒。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異身中戒。名得不在身中。名成就不現在前。八萬歲時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八萬歲時身所[7]得戒。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於餘異身。名得不在身中。名成就不現在前。復有說者。不得。問曰若然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佛皆等。答曰即彼經說。以三事故等。過去世積行皆等。所得法身皆等。利世間皆等。過去世積行皆等者。如一佛於三阿僧祇劫。行四波羅蜜。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皆爾。所得法身皆等者。如一佛成就力無畏大悲三不共念處諸佛亦爾。利世間等者。如一佛度百千萬那由他眾生令入涅槃。諸佛亦爾。復次根等故言等。所以者何。皆住增上根故。戒亦等。皆得增上戒故。地亦等。皆依第四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0071a07] 云何相似因。乃至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為止無過去未來法現在是無為法。以如此文止無過去未來者意故。復[1]次為止[2]說相似法沙門意故。彼作是說。心唯與心作因。受唯與受作因。乃至慧唯與慧作因。為止如是意故。作如是說。心與心數法。心數法與心。作相似因。以[3]如是事故。而作此論。
 
[0071a14] 問曰以何等故作如是說。前生善根。與後生善根及善根相應法。作相似因。而不作是說。過去善根。與現在善根及善根相應法。作相似因。答曰。欲現過去。有前後義故。過去法眾多。應有前後。若作是說。過去法與現在作相似因者。則不明過去於過去有相似因。若作是說。則明過去於過去有相似因。問曰以何等故。前生善根。不說相應法。後生善根。說相應法。答曰應作是說。前生善根。善根相應法。與後生善根及善根相應法。自界中作相似因中因。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說。如先所說。此文說因處不盡。復有說者。為止說相似法沙門意故。彼作是說。善根與善根。作相似因。非善根相應法。善根相應法。與善根相應法。作相似因。非善根不善無記根亦如是。為止如是意故。作如是說。善根與善根相應法。善根相應法與善根。作相似因。自界中者。欲界還與欲界。色界還與[4]色界。無色界還與[5]無色界。如說自界。自地亦如是。初禪地還與初禪地。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還與非想非非想處。過去善根與未來現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善根。作相似因中因。問曰何以復作此論。答曰若別世說。於文不亂。乃至廣說。自界無記根亦如是。前生不善根。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此不善根中。不說自界耶。答曰以不善根唯在欲界故。復有說者。應說自種。見苦所斷種還與見苦所斷種。乃至修道所斷種還與修道所斷種。復有說者。應作是說。說善根已。不善無記根亦如是。問曰若然者不善根唯在欲界。云何言自界耶。答曰以自種故。言是自界。問曰以何等故。不作是說。前生不善根。與後無記根。前生無記根。與後生不善根。作相似[6]因耶。答曰或有說者。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有說者。若作是說則明。不善根在三界中。無記根唯在欲界。少因則有多果。多因則有少果故。
 
[0071b21] 問曰未來世有相似因不。若有者此中何以不說。如說云何相似因。答曰前生善根。與後生善根。善根相應法。自界相似因中因。如是過去與未來現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作相似因中因。而不說未來與未來作相似因中因。若有者云何不二心展轉為因。若無者此說云何通。如說若法能與彼法作因。或時而不與彼法作因耶。答曰不也。問曰此法與彼法。或時作因。或時不作因。若法生者則作因。若不生者。則不作因。何以言不[7]也。若無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如說非心因法云何。答曰得正決定人初無漏心是也。諸餘凡夫。必當得正決定者。初無漏心。問曰如未得正決定者。一切無漏心。是非心因法。何以但說初無漏心耶。若無者。復與此經。餘所說相違。如說苦諦。或以身見為因。不與身見作因。乃至廣說。身見為因。不與身見作因者。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使及使相應法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一切遍使及使相應法苦諦。除未來世身見及身見相應法。諸餘染污苦諦是。謂以身見為因。不與身見作因。問曰如未來身見不能與未來身見作因。何以故除未來身見及身見相應法。若無者識身經說云何通。如說過去染污眼識諸使所使。亦是因耶。若是因。亦使所使[8]耶。應廣作四句。是因不為使所使者。諸使在彼心前。是自界一切遍不緣。若緣已斷相應使解脫。為使所使非因者。諸使在心後。彼是自界一切遍緣而不斷。亦因亦使者。諸使在彼心前。是自界一切遍緣而不斷。相應使不解脫。非因非使者。諸使在彼心後。是自界一切遍非緣。緣者已斷他界一切遍使。如過去。未來現在亦應如是。廣作四句。問曰過去現在四句可爾。未來云何通。若無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法以四事故決定。一因。二果。三所依。四所緣。若無者云何不無因而有因。無果而有果。答曰應作是說。未來世無相似因。以無故。所以不說。亦無二心展轉相因過。問曰若然者如所說。若法能與彼法作因。或時不作因。乃至廣說。此云何通。答曰或有說者。此中以二因故作論。所謂相應因。共生因。復有說者以四因故作論。所謂相應因。共生因。報因。所作因復有說者。以五因故作論。除所作因。所以者何一切處不遮故。應作是說。以六因故而作論。問曰有法或與彼法作因。或時不作因。何故作如是說。若法能與彼法作因。或時不與彼法作因。答言不也。答曰此說最後生時。能作一切遍相似因義。從是已後生者。無不以此法為因。問曰若然者此說云何通。如說若法能與彼作次第。或時不作次第。答曰。若彼法未生。問曰次第緣最後生時。亦能作次第緣義。從是已後生者。無不以此為次第緣。何以答言未生不說最後生時耶。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次現異說異文。若以異文。莊嚴於義。義則易解。復次現二門義故。現二種略義故。現二種入法性故。現二種炬故。現二事故。現二種文影故。現俱生俱通故。如說最後生因義。亦應說最後生緣義。如說次第緣未生義。亦應說因未生義。說現二門義。乃至廣說。如波伽羅那說。非心因法。乃至廣說。云何通。答曰此說究竟非心因法。如未得正決定者。一切無漏心未生盡。是非心因法。若得正決定時。初無漏心。是非心因法。諸餘無漏心。是心因法。是故彼經說。初無漏心。是非心因法。復有說者。此中不說相似因。此說二種凡夫。所謂能得涅槃者。不能得涅槃者。此中說不能得涅槃者。言是非心因。何以知有不得涅槃者。答曰如此所說。必得正決定者。當知亦有不必得正決定者。如是則所說善通。如此波伽羅那第二所說。除未來身見及身見相應法。此云何通。答曰應作是說。除未來身見相應法。諸餘染污苦諦。如是者此亦善通。如識身經說。復云何通。答曰如過去作四句。現在亦應作四句。未來世應作三句。或有是因非使所使。或是因為使所使。或非是因非使所使。是因非使所使者。諸使與彼心相應已斷。是因為使所使者。諸使與彼心相應不斷。非是因非使所使者。如餘緣他使所使。他界一切遍使。應作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答曰欲現未來世有前後義故。如施設經說。一切有為法。有四事決定。此義云何通。答曰因者說四因。相應因共生因報因所作因。果者。說三果。功用果報果威勢果。所依者說六種。所謂眼識及相應法依眼。乃至意識意識相應法依意。緣者眼識眼識相應法緣色。乃至意識意識相應法緣法。云何不無因而有因無果而有果者。答曰如我義。亦無因而有因。無果而有果。言因者。以時故說非謂無法而有。復有說者。未來世中。有相似因。
 
[0072b24] 問曰若然者諸所難者。善通經文。何以不說。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復有說者。此說相似因不盡。此中唯說因。有力能與果取果者。未來世相似因。不能與果取果。若有者云何不二心展轉相因。答曰未來世中。有四行相隨從。以通此事。如無常行有四行相隨從。苦空無我。亦有四行相隨從。如無常行。先生為因。後生三行。不能與無常行作因。餘三行亦如是。若作是說。依第四禪。得阿羅漢。彼第四禪相隨從。有九地無漏未來世修。若出彼禪欲起無漏。初禪現在前時。則無有因。何以故。以無相隨從故。若然者過去現在無漏道。則有作相似因者。有不能作者。復違此經文。前生善法。與後生善法。乃至廣說。欲令無如是等過者。未來世中。無相似因。
 
[0072c10] 問曰色法為有相似因不。答曰譬喻者作如是說。色法無相似因。以緣力故生。其事云何。如鑿地深百肘出泥。天雨日曝風吹。而便生草。如此泥未曾生物。如屋上生草樹。此處亦未曾生物。誰與彼作相似因。問曰若然者彼文云何通。如說過去四大。與未來四大因威勢緣。彼作是答。我無如是經。欲去如是文。故作如[1]先說。以是事故。不必須通。若欲必通者。當云何通。彼威勢緣有二種。有近有遠。有在此身。有在餘身。諸近在此身者。說名為因。若遠在餘身者。說名為緣。阿毘曇人。作如是說。色法有相似因。問曰若有者。譬喻者說云何通。答[2]曰以有種子在彼法中住。但未得生[3]芽因緣故不生。若得便生。屋上生草樹者。若鳥銜種來。若風吹來然後乃生。以是事故。色法有相似因。復有說者。色法有相似因。亦與相似法作因。亦與不相似法作因。與相似法作因者。與此身相似作因。不與餘身相似作因。與此身相似作因者。如此身歌羅羅時。與歌羅羅。作相似因。作不相似因者。如歌羅羅與老作因。如此身阿浮陀時。與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時亦作因。與歌羅羅作緣。如是此身老時。與老時作因。與餘時作緣非因。若作如是說者。初歌羅羅則無因。最後[1]從色則無果。復有說者。色法有相似因。與相似法作因。不與不相似法作因。亦與此身相似法作因。亦與餘身相似法作因。餘身相似法。與此身相似法作因。此身相似法亦與餘身相似法作因。於餘時作緣非因。如是餘身老時。與此身老時作因。此身老時。復與餘身老時作因。於餘時作緣非因。復有能者。色法有相似因。與相似法作因。亦與不相似法作因。與此身作因。亦與餘身作因。如餘身歌羅羅與此身歌羅羅作因。此身歌羅羅。乃至[2]與老時作因。此身歌羅羅。與餘身歌羅羅作因。乃至與餘身老時作因。餘身阿浮陀。與此身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時作因。此身阿浮陀。與餘身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時作因。於歌羅羅時作緣非因。餘身老時。與此身老時作因。此身老時。與餘身老時作因。於餘作緣非因。評曰。應作是說。餘身十時。與此身十時作因。此身十時。與餘身十時作因。外法當知隨所應亦如是說。
 
[0073a23] 善五陰展轉為因。染污亦如是。展轉為因。不隱沒無記五陰。或有說者。展轉為因。復有說者。不隱沒無記四陰。與不隱沒無記色陰為因。色陰不能與不隱沒無記四陰作因。何以故。性羸劣故。復有說者。不隱沒無記色陰。與不隱沒無記四陰作因。不隱沒無記四陰。不與不隱沒無記色陰作因。所以者何四陰是勝法。色陰是下法。勝法不為下法作因。復有說者。不隱沒無記四陰。不與色陰作因。不隱沒無記色陰。不與四陰作因。不隱沒無記四陰。展轉為因。不隱沒無記四陰有三種。謂威儀工巧報。彼三種展轉為因不。答曰。或有說者。展轉為因。復有說者。報與報作因。亦與威儀工巧作因。威儀與威儀作因。亦與工巧作因。不與報作因。勝法不與下法作因故。工巧與工巧作因。非報非威儀。勝法不與下法作因故。復有說者。此三法展轉為因。所以者何。同在一界。同一縛故。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前所說者好。
 
[0073b13] 染污法有九種。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問曰。彼為展轉作因不。答曰。展轉為因。問曰。若然者。云何有九種。答曰。對治有九種故。此法亦有九種。其事云何。如下下修道對治上上煩惱。乃至上上修道。對治下下煩惱。以對治有九種故。此法亦有九種復有說者。以現前行有九種故。善法亦有九種。從下下乃至上上。問曰。此法為展轉為因不。答曰善法有二種。有生得善方便善。彼生得善九種相。於展轉為因。問曰。若然者。云何有九種。答曰。以報有九種故。此法有九種。如最勝善能生最勝報。乃至下下善。生下下報。復有說者。以此法現前。行有九種故。方便善亦有九種。下下乃至上上。問曰。此法展轉為因不。答曰不也。下下與下下作因。乃至與上上作因。生得善與方便善作因。以方便善勝故。方便善不與生得善作因。以生得善劣故。方便善有三種。聞慧思慧修慧。問曰。此展轉作因不。答曰不也。聞慧與聞慧作因。亦與思慧修慧作因。思慧與思慧作因。不與修慧作因。以不同界故。不與聞慧作因。以聞慧下故。修慧與修慧作因。不與聞慧思慧作因。以異界故。以下故。修慧有四種。有[*]煗頂忍世第一法。[*]煗法與[*]煗法作因。乃至與世第一法作因。頂法與頂法作因。乃至與世第一法作因。忍法與忍法作因。亦與世第一法作因。
 
[0073c11] 欲界變化心有四種。初禪果乃至第四禪果。問曰。此四種心。為展轉作因不。答曰。初禪果為初禪果作因。乃至第四禪果。為第四禪果作因。所以者何。如禪不展轉作因。彼果亦如是。復有說者。初禪果與初禪果作因。乃至與第四禪果作因。二禪果與二禪果作因。乃至與第四禪果作因。三禪果與三禪果作因。亦與第四禪果作因。第四禪果與第四禪果作因。復有說者。盡展轉為因。所以者何。俱墮一界。同一縛故。評曰。如第二說者好。問曰。如初禪地。有識身有變化心為展轉作因不。答曰。識身[3]為變化心作因。非變化心為識身作因。所以者何。勝法不為下法作因故。
 
[0073c25] 問曰。若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與果耶。答曰。若能與果。亦能取果。頗有能取果不能與果耶。答曰。有阿羅漢最後陰。如此是總說。今當分別說。善不善無記。問曰。若善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者。復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取果不與果者。斷善根時。最後捨善根得。與果不取果者。善根得最初現在前。取果與果者。如不斷善根餘時。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若不善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乃至廣作四句。能取果不能與果者。如離欲界欲最後捨不善得。能與果不取果者。離欲界欲。退不善得最初生。能取果能與果者。如不離欲者餘時。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若隱沒無記法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能取果不能與果者。如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最後捨隱沒無記得。與果不取果者。退阿羅漢果時。隱沒無記得最初生。取果與果者。不離非想非非想處欲餘時。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若不隱沒無記相似因。取果者亦能與果耶。答曰。若能與果。彼亦能取果。若不取果云何與。頗有取果不與果耶。答曰。有阿羅漢最後心。已說善不善無記相。今當說能緣相。若善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能取果不與果者。善心次第生不善無記心現在前。與果不取果者。若不善心無記心次第善心現在前。取果與果者。如善心次第善心現在前。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若不善心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與果耶。若與果者。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取果不與果者。如不善心次第。若善心無記心現在前。與果不取果者。如善心無記心次第不善心現在前。取果與果者。如不善心次第不善心現在前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若隱沒無記心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能取果不與果者。隱沒無記心次第善不善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與果不取果者。善不善不隱沒無記心次第隱沒無記心現在前。取果與果者。隱沒無記心次第隱沒無記心現在前。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若不隱沒無記心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取果不與果者。不隱沒無記心次第善不善隱沒無記心現在前。與果不取果者。善不善隱沒無記心次第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取果與果者。不隱沒無記心次第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已說相似因有緣相。相似因相續相。今當說。若相似因。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善心後相續生二十善心。取果不與果者。除第二心。餘十八心。與果不取果者。初心滅在過去。十八心若生現在前。取果與果者。第二心是也。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亦如是。頗一剎那頃。若得相似因。亦得相似因因耶。若得相似因因。亦得相似因耶。乃至廣作四句。得相似[1]因不得相似因因者。從上沙門果退。住須陀洹果勝進道。本得須陀洹初果現在前。是時不成就見道得。相似因因不得相似因者。如本住須陀洹果勝進道。能與後生沙門果。作相似因。得相似因亦得相似因因者。除須陀洹初心。諸餘須陀洹果。曾起現在前。不得相似因亦不得相似因因者除上爾所事。頗一剎那頃。知相似因。不知相似因所緣耶。知相似因所緣。不知相似因耶。乃至廣作四句。知相似因不知相似因所緣者。見道中道法智。緣前生苦集滅智分。知相似因所緣不知相似因者。緣未生法智分。知相似因亦知相似因所緣者。道法忍是也。不知相似因不知所緣者除上爾所事。
 
[0074c10] 問曰。相似因有增減不。答曰。有其事云何。或有前身煩惱作增上相似因非今身。曾聞阿難入舍衛城乞食時。摩[2]鄧伽女。見已隨逐而行。所以者何。以五百世中曾為阿難妻。今見阿難欲覺熾盛。無心[3]能離。[4]如長老彌祇迦在[5]菴羅林中坐。是時三惡覺意增上。所以者何。曾聞此長老本昔曾於此林處作王。若本五樂自娛樂處則欲覺增上心生厭患。[6]後至餘處恚覺增上。所以者何。本為王時。恒於此處。割截人民手足頭耳故。恚覺增上心生厭患。復至餘處害覺增上。所以者何。曾於此處。繫縛鞭打人民。奪其財物故。害覺增上。如是等過去身煩惱。作增上相似因非此身也。或有欲心與恚心作增上相似因。令恚心增上。或有恚心與欲心作相似因。令欲心增上。如說不善。說善無記亦如是。以是事故。當知相似因因有增減。是相似因。定在過去現在世果是依果。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7]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