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搜索
银行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记住
找回密码
认证码
点此显示验证码
登录
注册
我的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首页
论坛
三藏经典阅读
订阅文章更新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热搜:
书签
≡行善积德≡
≡经藏≡
≡史传部≡
〖杂阿含经 相应部〗
三藏经论
〖阿毘達摩集異門足論学习讨论〗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切换到宽版]
最新帖子
精华区
书签
佛法实践网
>
≡法师答疑卍修行指导≡
>
受念处 观感受(大悲禅寺第1期禅 ..
发帖
回复
«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帖
4229
阅读
0
回复
受念处 观感受(大悲禅寺第1期禅修营-2018.4)
会敬
UID:14
注册时间
2009-08-25
最后登录
2019-04-16
发帖
354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铜币
356
威望
301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354
铜币
356
威望
301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楼主
更多操作
倒序阅读
复制链接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6
感恩天青师兄发心整理法师开示录音文字版
修止、修定的方法我们学过观呼吸、慈心定,修慧的方法呢?修慧也叫修观,有的把慧翻译成观,有的把修观叫修智慧,修智慧的方法分为四类: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就是分别观察身体、观察感受、观察心和观察法。
关于身念处,我们学过,我们行禅的时候,基本教的都是身念处的方法在观,我们观我们走动的动作,还有我们各种行为的动作,这就属于身念处,还有象白骨观啊、观呼吸啊,也属于身念处的修法。
我们今天做一次受念处的修行,大家都坐好,把身体坐端正了,然后放松我们的身体,坐好了,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然后检查我们的身体,随我怎么说大家怎么做,大家检查自己的身体,我们从头皮开始,我们从头顶上开始检查我们的头皮,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假如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发皱啊、疼痛啊、麻木啊,那些不舒服的感觉,都叫苦受,苦的感受,不舒服的感受都叫苦的感受,比如像冷啊、燥热啊,这些都属于苦的感受,凡是不舒服的感受,都是苦的感受;而有舒服的感受呢,都叫乐的感受,假如感觉很舒服,就叫乐,乐的感受;假如既不是苦也不是乐的呢?那就叫舍受;假如是感觉完全没感觉,那就有点愚痴了,原因是我们精神太麻痹了或我们身体的病苦太严重了,那个部位都没感觉了;实际上我们活着都有感觉,你仔细观察能观察出来,观察的同时呢,发现不舒服,你就默念是苦受,
苦受,
苦受,这种观察感受的时候呢,我们叫受念处。
同时呢,我们注意我们心对他有什么反应。假如你发现苦受了,你心在烦他,这个时候就生起了嗔心,你要知道“我起了嗔心”,知道这种心情叫嗔心,或者你想要苦受赶紧消失,这种心情呢,也是嗔心,你不要去造作他,你只是观察他,你要想让苦受赶紧消失,你就犯错误了,你要是讨厌这种苦受,你也是犯了错误,生了烦恼了,生了烦恼反而会助长苦,反而会更苦,你只是个观察者,不要对他生烦恼,我们轮回痛苦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些境界生烦恼。
假如你有了舒服的感受,你喜欢了,想享受那种舒服的感受的时候,这时候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叫做贪心,我们生了贪心了,或者我期盼着我得到很舒服的感受,或者我期盼着我马上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很有能力的人,那么这些呢都属于贪心,那么这类心生起呢,也是犯了错误了。
大家注意,让大家观头皮感受的时候呢,有没有人观到苦受时,同时胸腔中就开始发紧有点烦,是不是啊?那个就是你的嗔心,你在犯错误,知道自己有嗔心,了知这种心情叫嗔心,知道嗔心知道是错误的,就不要再助长他,一般呢很快就消失了。
假如是不贪不嗔的心,就叫做舍心,既不是贪也不是嗔的,并不是舍去心啊,他是既不贪也不嗔的叫舍心,既不苦也不乐的叫舍受,这都不是舍去的意思。
观这种贪、嗔、舍的这种观呢,就属于心念处。
我们就这样观察下去,先观察头皮的感受,有苦的感受呢,比如头皮发皱、疼痛啊,苦受,注意自己有没有嗔心;舒服呢,是乐受,
注意自己有没有贪心。
我们可以一片一片地观察,有人发现不舒服,他就想让不舒服消除,那就是嗔心,也伴随有贪心,他想得到舒服是贪心,想让不舒服消除是嗔心,观察自己的心,你起没起贪嗔?你起了贪嗔就是犯了错误了,这就是受苦的原因,是我们轮回的原因。
可以整片整片地观察,比如整片头皮你都可以观察,知道是苦受、乐受,也可以一寸一寸地观察,一寸一寸地观察有没有感受,逐渐我们越练观察能力越强。
再观察额头的感受,额头要是不舒服啊,有些胀啊、痛啊,不舒服的都是苦受,舒服的叫乐受;深处的也可以观察,如脑子里头啊,假如有不舒服
那也是苦受。
然后观察眉的感受,眉间的感受
......
我们只是个观察者,你是个医生,在研究一个人,在研究一个病人,研究一个人,并不是在改造他,而是要研究他,研究哪苦啊、乐啊、不苦不乐啊?
还有贪嗔啊、舍啊,要了知他。
修定的时候呢,是我们把心专注于一个境界,比如就像一个盒子,我们守住这个盒子的时候呢,那个时候叫修定,我们一直保持着,专注在这个盒子上叫修定;假如你换了一个心事,你在观察这个盒子是怎么组成的?盒子里到底有什么?变成这么一个心态的时候,就是在修观了;你要专注地观察,而不是守这一个感受,而是要观察他,知道这个叫苦受,这个叫乐受,这叫不苦不乐的舍受,这个叫贪,那个叫嗔,那个叫舍,这样观察他。
然后观察眼部的感受,眼的感受,专心地观察眼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感受,面部的感受,不要想着改变他,只是观察他,让他自己改变,看他自己的变化,你不要想着改变他,假如出现了不舒服的感受,就叫苦受,你不要想着改变他,而是要观察他,他到底不舒服在哪里?到底是哪块肌肉在不舒服?甚至说,是哪个肌肉细胞在不舒服?哪个汗毛孔在不舒服?他不舒服的感觉是哪一种?是受伤的感觉啊?还是堵塞的感觉啊?紧张的感觉啊?是什么感觉?同时默念是苦受,苦受,了知他,注意不要生贪嗔,生起了贪嗔就知道自己犯错误,了知自己生贪、生嗔了,面部的感受,观察鼻子的感受,鼻部的感受,嘴部的感受。
实际这个过程大家发现没?他是一个连续地训练观察能力的一个过程,随着这种训练呢,我们的观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比如我们就好像练武术似的,一个小时反复练一个动作,那我们静坐一个小时,就反复在练同样一个心理动作,都是观察的动作,最后练得全天都在练这个观察的动作,随着这种训练,你的观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将来,智慧就会越来越增长,随着这种训练呢,我们对人生的认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能看透很多自然的事物。
继续向下观察
......
初学的呢,观感受时要给他贴个标签,要不你不能确认他,这样呢效果差,不舒服的感受你就要默念苦受,舒服的感受叫做乐受,反感的心叫嗔心,喜欢的心呢,叫贪心,那种期盼的心或喜欢的心,叫贪心,将来成熟了,就不用语言贴标签了。
继续向下观察
......
不要用手去按摩,要用心去观察,不舒服的感受是苦受,你要是讨厌他了,想他消失,叫嗔心,不要有嗔心。
继续向下观察
......
可以里外都观察,不止是皮,也观察里面的肉,里面的骨,看他有什么感受。
继续向下观察
......
特别注意不要想让苦受消失,你只是观察他,我们既不保留他,也不排斥他,只是观察他,把他观察清楚,你要有排斥苦受的心,就在犯错误,你生了嗔心犯了错误,你只是观察他,不要排斥他,你要是期盼一个好舒服的感受,也是犯错误,你生了贪心,生了烦恼了。
继续向下观察
......
烦躁也是一种苦受,他会引申苦受,他也是嗔心。
继续向下观察
......
在自己苦受比较严重的地方可以专门仔细地观察,你观察他,到底哪块肉在痛?哪块肉在苦?甚至观察哪个细胞在苦?痒也是感受,痒是苦受,尽量不要去抓它,了知这是苦受,你抓它是因为起了嗔心,你想让他消失,就犯了一次错,你了知这是苦的感受,苦受。
继续向下观察
......
只要观察他,不要反感他,你是个医生,在了知、仔细地观察苦受的位置、是怎么个苦?
继续向下观察
......
要以观察的心、一个科学家研究一个事物的心,我们要通过这个看透感受的真相。
继续向下观察
......
要在不贪不嗔的心态下观察
......
继续向下观察
......
保持着那种观察、研究的心态,你好像刨根问底地、仔细地观察明白一切事物,这个叫修观,也叫修智慧。
继续向下观察
......
要有贪嗔,要知道生了贪嗔心,知道心里又犯错误了,假如你生了贪嗔心,你了知犯了错误,然后你又恨了一下“我怎么又犯错误?”,那就又错上加错,你了知,哦,我生了贪心、生了嗔心就够了,你不要再错上加错,你再恨贪心、嗔心,就等于又犯了一次错,你只需要了知,只要观察这些自然的现象。
继续向下观察
......
后背的感受,很多人后背会发紧,因为烦恼啊、病苦啊,还有那个不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后背有很多发紧,观察这些苦的感受,苦受,疼痛也是苦受,不要反感他,只是观察他,观察他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紧啊
、哪个位置疼痛啊、甚至是哪个细胞在发紧、哪个细胞在疼痛啊,然后观察他,不要生贪、生嗔,那些紧张、酸痛都是苦受,烦他、烦着苦受的心叫嗔心,只是观察,不要烦恼。
继续向下观察
......
这种放炮的声音呢,也是一种感受,感觉不舒服就叫苦受,然后反感他就叫嗔心,注意有没有对他生嗔心,生嗔心就是自己犯错误,放炮、听见炮声只是个果报,他没有对错,但是我们对他生了烦恼就是犯错误,刚才那个炮声呢,也是苦的感受,但是呢,我们生没生嗔心?不要生嗔,要知道有没有生嗔。
继续向下观察
......
发现不舒服想通过按摩啊、扭动啊把他消除,这是在犯错误、在生烦恼,你只要观察他。
继续向下观察
......
遇到没有感受的地方啊、或者苦受的地方啊,都可以多观察一会,看他有什么变化,观察一阵、观察几分钟,他变化了,然后再继续向下观,然后观察几分钟,他还没有变化,也可以不管他,再继续向下观,下一圈回来再观这个地方。
继续向下观察
......
痒的感受也是苦受,我们去抓它的时候肯定有嗔心的促使我们抓它,我们都成习惯了,不能觉察到烦恼的生起。
继续向下观察
......
......
就这样,从头顶观到足趾,再从足趾观到头顶
......
注意不要导引,只是观察,我们只是在观察他,就好像在研究一个病人,我们在观察他病在哪里?是怎么个情况?具体怎么个问题?
佛经可以说是语言文字,是用来描述我们身心真相的语言文字,而四念处是教我们直接阅读我们身心的真相。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直接认识我们身心是怎么回事,观感受是其中一部分,也有观身体的,还有观心的、观法的,那么通过这样的观察,观察,随着我们不断地训练,我们观察能力会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强,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甚至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般的哲学思想不用学,拿过来就能讲,智力会很快地增长,这么观察,我们的观察力、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力会越来越强,当达到一定程度,真正看透、如实看透人生的时候,就是觉悟;然后呢,随着观察,大家注意,我们观察时呢不要助长烦恼,你要能够不助长烦恼,使贪嗔永远不生,就得解脱,最重要达到什么呢?只有了知、只有觉照,对我们身心的一切苦、乐、舍呢,你只是明明清清地了知他,而对他不犯错误,就是不生贪、不生嗔、不生愚痴,你知道他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都是无我的,对他这就是不痴
,
你对他不生贪爱,就是不贪,你不反感他,就叫不嗔,假如死的时候能保持这个状态,就可以入涅槃,所以,修慧的方法也是训练我们观察力的过程。
速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比较容易昏沉的时候,你的观察速度就快一些,要不你观察太慢,中间就睡着了,要观察速度快一些,把精神提起来,假如头脑比较清醒,就可以仔细地观察,细致地观察,不要那么着急,慢慢地观察,另外,观察、长期的观察可能使精神比较疲劳,那么要跟定呢,轮换着修行,比如修观感觉疲劳了,就修修定,一坐修观或几座修观,然后修修定,定能养精神,精神好了,定力强了,又对观有帮助,这两个将来轮换着修行。
[ 此帖被会敬在2018-05-16 18:5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发帖
回复
«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ttp://buddh.cn/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隐藏
快速跳转
佛法探讨
≡法师答疑卍修行指导≡
≡学修心得≡
≡实修方法≡
三藏经论
≡经藏≡
≡律藏≡
≡论藏≡
≡史传部≡
综合类
≡佛教文化≡
≡心情故事≡
≡行善积德≡
论坛管理
≡公告、投诉、建议 版主申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