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6990阅读
  • 0回复

讲经录音: 杂阿含经第41经 于五受阴五种如实知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四大,四大所造


手机用户点此蓝字进入音频网页播放


四大: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暖动也。
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
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
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
这里指真实四大。
四大所造:广五蕴论一页云:云何四大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所)触一分(触有二种:一能触,谓触心所及身根。二所触,谓大种及所造一分。为简前二大种先已言,此处故言所触一分。),无表色等。造者因义。根者: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是为根义。所言主义,与谁为主?谓即眼根与眼识为主。生眼识故。如是乃至身根与身识为主。生身识故。

杂阿含经第41经 于五受阴五种如实知


手机用户点此蓝字进入音频网页播放



杂阿含经(四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于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谓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云何想患如实知?谓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谓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谓名色集,是名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离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说彼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如实见,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五受阴、集(生起)、味(爱著)、患(过患)、离(出离)的五种如实知,需要明白并且记住。
名词解释:
触:1,五境之一,身根所触,俱舍论一曰:“触者有十一:谓四大种(坚湿暖动)、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2,心所法之一。俱舍之十大地法,唯识之五遍行摄之。彼属于五境者,为所触之色法,而此为能触之心法也。使根境识三者和合之心作用也。触者,谓根境识和合。十二支中之触支是也。3,不净为触。增韵曰:“触污也。”盖触于不净物而自为不净者,是云触秽。
这里所说触是第二种眼根与色尘和合生眼识,此三和合名为触,耳根声尘耳识,鼻根香尘鼻识,舌根味尘舌识,身根触尘身识,意根法尘意识亦复如是。此三和合同时生受想思,所以触集是受想行集。

思:显扬一卷四页云:思者:谓令心造作得、失、俱非(非得非失),意业为体。或为和合,或为别离,或为随与,或为贪爱,或为嗔恚,或为弃舍,或起寻伺,或复为起身语二业,或为染污,或为清净。行善不善非二(非善非恶)为业。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说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
  集论一卷五页云:何等为思?谓于心造作意业为体。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非功非过),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广五蕴论四页云: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非功非过),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思、谓能令心有造作。
  入阿毗达磨论上六页云: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业。亦是令心运动为义。此善不善无记异故有三种别。
  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思云何?谓心造作性。即是意业。此有三种。谓善思、不善思、无记思。
行:行蕴,造作于有为法之因缘迁流于三世,谓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识四者,其他之有为法,名行蕴。五蕴之一。蕴者积集之义,是亦有为法之通名也。俱舍论一曰:“四余为行蕴。”颂疏一曰:“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记一之余曰:“问: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何故行蕴独得行名?解云:其余四蕴虽亦名行,摄行少故,各受别名。行蕴摄行多故,故得行名。
名色:1、五蕴的总名,五蕴之受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做“色”。
  2、在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中渐渐生长,五蕴完具的时候,叫做“名色支”。
3、《杂阿含288经》将五蕴以「三芦鼎立」为譬喻,分为「识」、「名」、「色」,将「识」独立于「名」之外,而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此外,经文对「缘起支」的内容,通例亦为「识缘名色」,故「识」应不包含在「名」中比较合理。另,《相应部12相应2经》则解说「名」为「受、想、思、触、作意」,也不包含「识」。
识缘名色与名色缘识差别: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七页云:问:此经中说识缘名色;余处复说名色缘识。此二种、何差别?答:识缘名色,显识作用。名色缘识,显名色作用。复次识与名色,更互为缘;如二束芦,相依而住。如像马船、与乘御者,展转相依,得有所至;识与名色,亦复如是。识为缘故,名色续生。名色为缘,识得安住。故说此二,更互为缘。复次识缘名色,说初续生时。名色缘识,说续生后位。复次识缘名色,说续生时识,能生名色。名色缘识,说续生后识,依名色住。复次识缘名色,说所生名色。名色缘识,说能生名色。复次识缘名色,依前后说。名色缘识,依同时说。
名色集是名识集:眼根色尘和合生眼识,耳根声尘和合生耳识,鼻根香尘和合生鼻识,舌根味尘和合生舌识,身根触尘和合生身识五者是色集故识集。意根法尘和合生意识是名集故识集。
正向:没有发现权威的解释。估计是正确地趋向……之意。正向圣道,正向圣果,正向觉悟,正向解脱,正向涅槃……也可能包括四向。
四向: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流向。为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是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三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义同前。四阿罗汉向,译曰不生,新旧皆就梵名谓之阿罗汉向。为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之位。
四果:1、指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之最高果位。
  2、指阿罗汉。
入:悟了真理的意思。此处也可能指觉悟证初果须陀洹入圣流。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6-07-05 11: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