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3769阅读
  • 1回复

南传经典说。。。。。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南传大般涅盘经》:薄伽梵说: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语: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从佛亲口闻受。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
   南传经典里写道:“乔达弥,你了解的素质(dhammas)中,‘这些素质趋向欲求、非趋无欲;趋向束缚、非趋解缚;趋向堆积、非趋褪脱;趋向自大、非趋谦虚;趋向不满、非趋满足;趋向纠缠、非趋退隐;趋向懒惰、非趋勤奋;趋向沉赘、非趋轻松’: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Dhamma),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无欲、非趋欲求;趋向解脱束缚、非趋束缚;趋向褪脱、非趋堆积;趋向谦虚、非趋自大;趋向满足、非趋不满;趋向退隐、非趋纠缠;趋向勤奋、非趋懒惰;趋向轻松、非趋累赘’: 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优波离,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不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也不趋向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根据材料,阿姜查赞叹过六祖的敏锐,佛使比丘甚至翻译过《六祖坛经》,向智长老在《正念之道》专门摘录了《入菩萨行论》的部分章节,葛印卡老师甚至赞叹耶稣的博爱精神,他们赞叹他们看到的一切导向解脱的道理。这些尊者大德的言传身教是否可以给南传行者一些启示呢?
 
    我们往往学习了一些佛法,我们就认为自己拥有了正见,我们就敢于对事物发出评判。其实正见从应证到已证,是有一个不断开发的过程的。事实上,只有圣者,才可能有圆满的正见。作为凡夫,所谓的正见,也只是模糊的一个认识而已。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够渐渐圆满自己的正见。“何謂正見? 苦之智、苦因之智、苦的止息之智、苦的止息道之智。此謂正見。” ——长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迦旃延:“世尊,人们说,‘正见、正见,’ 到什么地步,才有正见?”
   佛陀: “迦旃延,一般来说,这个世界是由极性(作为客体—— 原英译注)维持着的,也就是存在与不存在。但是当一个人以正明辨如实看见世界的缘起,就不会认为这个世界‘不存在’ 。当他以正明辨如实看见世界的止息,就不会认为这个世界‘存在’ 。 “迦旃延,一般来说,这个世界受粘着、执取[维持——英译注]与偏见的束缚。但是这样一个人,是不会涉入、抓住这些粘取、执取、成见、偏见、偏执的,他也不会坚持‘我是’ 。 他对此绝无不定、绝无疑惑,即: 有升起时,只有苦的升起; 有消逝时,只有苦的消逝。在这方面,他的知识不依赖他人。迦旃延,到了这个地步,就有了正见。” ——(相应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因此,对于凡夫,比较诚实的方法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有如实的认识,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说不知道,对于自己能力之外的判断保持审慎。
   对于如何护卫真理,佛陀说道:佛陀:“有五件做法,实时即地会产生两种果报。哪五件?信念、好感、不破坏传统、模拟推理、藉思考达成同感。正是这五件做法,实时即地会产生两种果报。不过有些事虽然人们坚信,却是空洞、空虚、虚假的。有些事虽然人们并不坚信,却是真实、事实、无误的。有些事虽然人们极有好感……有些事确非破坏传统……有些事人们虽多方推理……有些事人们虽多方思索,却是空洞、空虚、虚假的。有些事人们并不反复思索,却是真实、事实、无误的。一位护卫真理的有识之士,不适于得出这样绝对的结论: ‘只有这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伽巴提迦-跋罗陀瓦伽:]“但是,乔达摩大师,到什么地步,一个人才能护卫真理?我们请教乔达摩大师关于真理的护卫。”[佛陀:]“如果一个人有信念,他说‘这是我的信念’这话就护卫了真理。但是他不至于得出 ‘只有这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 这样的绝对结论。跋罗陀瓦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对真理的护卫。到了这个地步,他就护卫了真理。我把它称为对真理的护卫。但这还不是对真理的觉醒。”——(中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在南传经典的教法里,佛陀并不赞叹争论。婆罗门阿罗摩南达走近大迦旃延尊者, 与他互致友好问候, 接着问他: “迦旃延大师, 为什么剎帝利[贵族武士]与剎帝利相争、婆罗门与婆罗门相争、家主与家主相争? ”“婆罗门, 是因为粘着于感官欲乐、流连于感官欲乐、执取于感官欲乐、沈溺于感官欲乐、迷恋于感官欲乐、紧抓住感官欲乐, 致使剎帝利与剎帝利相争、婆罗门与婆罗门相争、家主与家主相争。”  
  “迦旃延大师, 为什么沙门与沙门相争?”“婆罗门,是因为粘着于观念见、流连于观念、执取于观念、沈溺于观念、迷恋于观念、紧抓住观念, 致使沙门与沙门相争。” ——(增支部, 菩提尊者英译)
   再看《经集》至高八颂经:在这世上,一个执着观点的人总把自己的观点说成至高无上,而把别人的观点说成低劣的。因此,他不能摆脱争论。他在所见、所闻、德行、戒行和所想中,看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他执着其中,把其他一切视为低劣。智者说:这是一种束缚,由于这种束缚而把其他一切视为低劣。因此,比丘不执着所见、所闻、所想和德行戒行。在这世上,不要用知识或德行戒行制造观点,不要把自己与别人等同,也不要认为自己低于别人或高于别人。
   抛弃所得,无所执着,甚至也不依赖知识;不追随宗派团体,甚至不采纳任何观点。不渴求两极,不渴求今世或彼世的种种存在,在考察万物后,毫无执着。对于世上所见、所闻、所想毫无人为的名想;这世上,有谁能改变这样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婆罗门?不制造任何观点,不推崇任何观点,不接受万物,不依赖德行戒行,这样的婆罗门走向彼岸,不再返回。佛陀认为要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应该先帮助自己解脱烦恼。“純陀,一位自身尚陷泥沼者,把他人拉出泥沼是不可能的。然而,純陀,一位自身未陷泥沼者,把他人拉出泥沼,是可能的。“純陀,一位不能自制、不能自律、未曾滅盡貪欲者,使他人自制、自律,令其滅盡貪欲,是不可能的。然而,純陀,一位自制、自律、滅盡[貪欲]者,使他人自制、自律,令其滅盡貪欲,是可能的。” ——(中部,向智尊者英譯)
   佛陀认为,我们只有先尽量把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所以,行者要护卫自己所认为的真理,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戒定慧三学增上,遵从自己的传承尽量先将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尽量先将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心开发出来。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26
铜币
133
威望
3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