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卷一第一经学习后佛友相关问题及师父回答开示整理
2015年12月8号问题
佛友问题1:色蕴——五境——声的“可意”、“不可意”——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非有情名是什么意思呢?
师答:色蕴-五境-中的声,分“可意"(顺意的),不可意(不顺意的),及后面的有执受(有情发的声),无执受(无情发的声),有情名(有语言含义),非有情名(无语言含义)三层组合成八种1可意 ——有执受——有情名
2 非有情名
3 无执受——有情名
4 非有情名
5不可意——有执受——有情名
6 非有情名
7 无执受——有情名
8 非有情名
佛友问题2:色-无表色: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指什么?
师答:无表色是指没有形象不能表现出来,无法发现,意思是:色是物质,有些物质却没有形象能表现出来而被眼耳鼻舌身识了别。作者将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这些心法归入无表色(不能观察到的物质)可能说明作者思想属于唯物主义体系。佛友追问:如果是唯物主义,那是错?我就只学习有个“无表色”色蕴就可以了。后面举例的哪些心法就不用参考学习了?
师答:如果是唯物主义,是不完全正确的是有错的。我们就只知道色蕴可能包括有类“无表色”。后面举例的哪些心法就不用参考学习了。阿毗达摩是后人对佛法的解释,经常加入了自己的看法,或多少有误差,因此产生了很多宗派佛友问题3:昨天说到,物质,精神和虚空。虚空相对于物质而言,那么无物质无精神是什么?
师答:没有固体物质的地方(也可以说成物质可以无碍通过的地方)是虚空。你提到精神与虚空的关系时我说,虚空是与物质相对成立的,精神不是物质,虚空与精神没有必然关系(不要全用对物质的理解来分析精神)。精神无有方所,物质虚空和完全没有物质和虚空的地方都可以有精神。佛友问题4:六根之前五根是有色根,意根为无色根,意根为心所依,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须常以意根所依,那么意根即是精神又是物质,而并不是非精神非物质?
师答:六根之前五根是有色根(是物质的),意根为名法是精神不是物质,意根与意识是同一个,对于当下来说称为意识而又是生起下一个念意识的根(对于下一念时叫做意根)。六识都是心,都是精神(佛教术语称为名法)不是物质(佛教术语称物质为色法)佛友追问:意根不是物质,那么没有物质作为载体如何产生精神?
师答:唯物主义思想的人理解这个有困难佛友追问:能够产生精神是需要介质的,介质是物质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师答:佛说意根(精神)与法尘(可能是信号代码之类)和合生意识(精神),不必须物质做介质。
佛还说有无色界,是完全没有物质只有意识的状态
佛教既承认有物质现象的存在还认为有精神现象的存在,但认为都是随因缘无常变化的
这是佛教辩证法的特色佛友说:是够特色的了
师答:佛教思想是辩证的因缘观,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佛友说:嗯,唯物唯心说不通
[ 此帖被会敬在2016-03-14 15: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