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約法對人辨事即自恣篇
[0206c24] 大分為二。初牒名。二釋。初云自恣至附者。先辨來意。上篇一夏安居。九旬同住。恐有愆過。不自見知。故須自陳三業。恣僧糺舉。故安居後。有此篇來(玄記對此列緣起恐繁不緣也)。釋名者。自陳三法之詞。恣舉七聚之罪。摧黑業之宗主。成白法之樞鍵。欲使[1]知必改。省已增修。皎潔尸羅。凝清[2]海。法寶又釋。宗是宗主。要者要務。即行草差人等。是宗家之要務。篇等如常(云云)。注文來意釋名。如後具例。
[0207a08] 次依篇釋中篇希總意者。云然至故也者。然九旬修道者。然者諸記中。多訓是也。鏡水大德。作相違意解也。謂夏[3]修策勵。身口無瑕。夏滿功圓。理合騰空而去。以顯成果位也。今令且修。未許隨方。却自云恐僧治罸。豈非相違。故云然也。九旬者數也。搜玄。旬歷也。支神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神有[4]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支十二歷干神十晝。名為一旬。一夏九遍歷之。故曰九旬也。大德不許此解。若云旬歷也。合作此巡字。今文中是由旬。旬假等字也。今准法寶解云。十日為旬也。如國家立一百二十司。每司給十日為旬。九之中勾當官事。中後歸舍勾當私事。脫又入司勾當官。若列第十日。即旬假一日。停諸事務歇泊也。今佛制比丘九十日結夏。故云九旬。加行策勵。故云修道也。精練身心者。警[(木*歹*木)/木]身口是練身。即戒學也。脩定習慧是精練心。即餘二學也。人多迷己等者。法律三昧經云。世人但見佗非多迷己過。故藉糺治。方得清淨。故云理宜仰憑等也。縱宣己罪恣僧舉過等者。謂自說三根恣他陳舉。內彰無私隱者。我既縱宣。即表不隱其罪故。外顯有瑕疵者。殊有損為瑕玉有頴(盧對反)疵。文云。大德長老哀慜故語我。即顯外有愆犯也。身口詑於佗人者。謂七支之過。全托五德糺舉也。所以但云身口不言心者。謂小乘不制心犯故。
[0207b06] 不孤獨者。犯罪不除。不應僧法。棄在眾外。不入僧數名孤獨。今懺竟仍舊。名不孤獨也。又解犯罪不懺。當來入於惡趣。名孤獨。今悔除竟。免招惡道。即不孤也。若言調伏者。依法治罸名。若言依教不違。名調伏。自喜脫者。既洗條竟。七支皎潔自歡喜悅樂。知無有罪也。
[0207b12] 云所以至自恣者。將同期[款-士+止]者。說文云期[款-士+止]者。是情欲也。期謂剋定也。[款-士+止]謂[款-士+止]會也。夏初情欲剋定聖會同住九旬立要等者。共立要期。九十日中修行。趣於上果超三界也。若逆相舉者。若初結夏後便互糺舉。即無心修道。反成怨仇。諍竟之本也。各隨方詣者。方所也。詣至也。障道過深者。尸羅不淨三昧。不顯犯吉羅罪。九十千歲。墜泥梨中也。
[0207b18] 毗尼母下。證文可知。
[0207b19] 云此至行者。非謂自恣為惡也。破昔愚也。昔人云夏中即須專志撿察。不得施為作惡。今夏竟即許放縱恣情造罪也。今師云。非謂自恣為惡。此雖相顯者。此自言恣舉之相狀。雖則分明。有此一類愚人。無知監述也。
[0207b24] 云就中至行有如文云。初中分二。於前第一段中。更分二別。如下列也。
[0207c01] 云前至恣者。若依國者。國四五六月前安居。人定百二十日住。取七月十五日自恣。中後二安。則不定也。不依閏至九十日自恣者。但數滿也。若間至自恣者。非前夏則是中後人也。若五月一日已前安居者。至閏七月一日得去。若五月二日已後。至後夏結。皆越閏月。過至八月二日等已後。數滿九十日自恣。
[0207c07] 云二至中者。謂如前說戒篇。引四分外界鬪爭比丘來。佛令增減說戒。若知十四來十三說。若知十五日來十四日說。若已入界。當令入浴。比丘出界說。若不肯者。白僧言今不得說。待後十五日當說。不得過三度。應強和合說。今時自恣亦爾。唯改說戒為異。餘文並同。故指如彼也。向前日為減。待後月為增也。
[0207c13] 云三至日者。准律自恣法中。云時有住處。眾多比丘結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諸比丘作念。我曹今日自恣者。便須移往餘處。恐不得如是安樂。白佛。佛言若有住處。有如上事。應作自增益[5]因恣。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今不自恣。四月滿當自恣。白如是。謂初安居人。至八月半。是四月滿也。
[0207c20] 云然至自恣者。准自恣犍度中。但云十四十五兩日自恣。急施衣中。有十六日。次第增中。亦明十六日也。所言急施衣者。律云。有王大臣。為僧作安居賞勞衣。夏竟擬施。有緣急遠行。預將施僧。諸比丘念云。夏未竟不敢受。以此白佛。佛問。夏有幾日在。答云十日。佛言有此緣者。自今日後。開前十日受。故云急施衣也。准此即是七月六得開受。若未是七月六日。便名過前受。犯提。鈔意云。既言自恣有十日在。故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次第增者。大德云。准律有九重增文。搜玄云。十重如七月六日得衣。至十六日也。滿十日便合說淨。由迦提月。落開通中不犯。至八月十五日。方要說也。若七月七日得。越迦提。增得一日。即八月十六日方說。若八日乃至十五日衣得。越迦提月。增得九日。名次第增也。謂將後時非日。添前得衣。滿十日也。若有功德衣。過五月後。增亦如是。鈔引此者。次第既有十重增文。皆至十六日。云越迦提。數滿十日說淨。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時也。增三文中。亦有三日。則十四五六也。上廣引律諸文。有三不同。未審的定何日是自恣時耶。鈔云。律安居竟。自恣三日之中。取十六日。是安居竟日也。外難曰。既云十六日是安居竟自恣。何故律文。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耶。鈔文牒上難詞了。下遂釋通云。此謂相依問罪。故制異日。謂尼要先來僧中自恣。後還尼中自恣。若先自恣。後入僧中。便成非法。反論尼作相依問罪之法。三日通用總得。不必要須十五日也。玄又釋云。反論作自恣法。三日通得。約其咸論。即取十四日。故云通用。今尅取十六日自恣為定。故律云。夏竟應自恣。受迦絺那衣。若十五日。受衣不得。但呼為非時衣耳。故取十六日。若尼來時。且暫停住。何必要須十五日也。若有難者。如文可知。
[0208b01] 云二至足者。如文。
[0208b02] 云二明至也者。即三人者。法寶云。即三類人也。不是單三人。謂初是五人已上。直至百千萬等。是一類人也。二四人已下。是一類也。三一人心念別是類。故云三人也。
[0208b05] 云就至事者。就五人已上分四者。寶科為總標二種僧法章一也。五人是一。已上即六人。乃至百千人等分四者。即鈔列也(云云)。外難曰。鈔科云就五人已上分四者。已上是六人。乃至百千等。分四可爾。既五人自恣。差五德之法。與六人及百千人。行事秉法。條然不同。莫須除却五人。但就六人已上分四不。答法寶云。良有深致。謂五人自恣時。亦其此四門。與六人及百千人不別。但第二進不門中。差法之時。不得雙牒二人名入法。與六人等稍別。今但就五人。便分四科。前後三科並同。只有第二五德進不一科有異。向下[1]路略點出異處即得。若不作此科者。六人百千人。既分四門。其五人僧法。不可不具。雖則第二門稍異。下自明之。今但就五人已上分科。便收得兩種僧法。亦是巧用文勢。貴免周遮。略指相從。豈非鈔用。思之。
[0208b20] 云初中至明者。要五人已上得白差者。謂反顯四人雖成僧。但作展轉對首法也。處床慢相不絕者。今在席地。以表位卑。顯身在罪。大德云。如以眾人有犯着白私褁帽子在席地。或雖有床。亦是傳脚下床。亦表我身有罪也。此亦如是。不得在[2]床者。謂床坐也。證上文故。不得在地者。謂不可便於地上坐也。下引五分布草而坐。即證上不得在地故。[萩-火+(色-巴+田)]裎表敬。古順吉祥。著地表卑。合掌表心專一也。
[0208c03] 乃至沙彌亦須赴堂者。鈔云。乃至則越却中間尼等。在別處行自恣者。鈔據有別處為言。若無別處待意。還來僧中。對僧自恣也。別法明者。指沙彌篇也。
[0208c07] 云二五德至法者。初六人已上法者。齊六人已上。即百千人。五德進不。並皆不異也。後五人法者。即五德差法。與上不同故。此科出也。餘儀如下更述(云云)。
[0208c10] 云初中至式者。如文。云初中至也者。一不愛者。謂於眾僧無別親愛等。二不恚者。謂於恐不嗔吹毛覓過等。三不怖者。前比丘有王臣之力勢。既有過罪。我心不怖於佗。亦須糺舉等。四不癡。謂解了羯磨如非等。五知自恣等者。知無難廣自恣。知有難用略法。又知善兩人即自恣。十三難體壞等。不合自恣等。律文又差知時。不以非時等者。此五鈔文自釋也。意令和合無爭者。釋上知時。不以非時也。謂舉過。若不知時。反生爭本也。有罪非謬者。釋上如實不以虗妄也。謂犯有三根名。如實三根不樂。故云非謬也。欲使前懺悔乃至外難者。彰釋上[3]和益不以損減也。故能勸喻等者。釋上柔耎不以麤穬也。勸喻即是耎言。刃之便是麤穬也。愍物與樂不欲非法者。釋上慈心不以嗔恚也。反此即是嗔恚也。已上五種。鈔自解之。不勞別釋也。不同古記(云云)。
[0208c24] 四分文不了者。自恣法中。但言聽差受自恣人。不云二人。是一不了。羯磨詞中。但僧差比丘某甲。無差二人處。不着第二某甲字。是二不了也。十誦等者。十誦僧祗並云。差二人為佛。五分差二人。更差多人為法。已上三律。雖言二人及多人。儀由未了。且十誦差二人。為更互作法。祗亦同之。五分中差多人。且不言數。或差十人為五對。兩兩入法。若困互歇息。還差二人交替。如鈔注文辨也(並未了故)。三千威儀等者。鈔取此文。方為決了(云云)。
[0209a08] 人人別差[1]別者。古來行事家。見四分中。單差一人。乃秉兩番羯磨。差先一人了。又差一人。故云人人別差也。未通諸部者。通者達也。未達十誦五分僧祗。一時差二人文也。若五人自恣。即要別差。若至六人已上。何須各各差。云但一番中。牒二人名字入法故。餘文可委。
[0209a14] 云二至持者。欲詞如文。就中並須言自恣。今往往說。云清淨者非也。鈔更出文。本恐迷意。知之。此律開與不同他部者。為簡僧祗不開欲。彼云初令扶來。二恐增劇僧往彼作。若病多僧自出界作自恣也。搜玄云。[2]歡其文意。由是舉罪。必須現前。若制達心。恐叛其罪。故不開也。亦有通別如上者。若云自恣羯磨。即是通答。云差受自恣人。或云差五德羯磨。即是別答。至後五德行事。秉單白時。更須重和也。羯磨文如鈔(云云)。
[0209a22] 出三至從之者。至上座前者。今時例向佛前。有人云。不得違鈔文。今亦可通之。未傷大理也。單白中羯磨文中加僧字。鈔文無僧字。不知成不。答有即是增。無即是減。有無並得。今時無識之者。見欠僧字。呵云不成。此是[*]歡事。乃同於法之輩也。不得通用後法者。意道。不得通用此和。秉於後之單白法也。直爾通和二法者。指上通答。並是自恣事。已後不要更和。此一度便通二羯磨法也。令秊少次第行之者。玄云。其草莫使五德行。應秊少行也。大德云。今多是五德自行。違文甚也。其五德和了。且在僧前。待秊少行草遍。五德始要白僧也。其秊少行草法。至上座前三人。亦須胡跪等(云云)。注云僧皆依唱從之者。謂五德既白僧就草座。僧即一一依之。大德云。初行草時。受了且安坐具上。至此時。便將草安坐具下。合掌各說偈云。吉祥童子施耎草。如來受已成正覺。我等比丘効佛故。坐草自恣淨三業(出無量壽經上卷也)。玄記。於行草時。纔受了。便令說此偈。今時總如此。蓋是未達教文本意行事。無所表彰也。
[0209b16] 云四至中者。新歲經者。玄云。別譯五紙。今且引增一經云。如來於講堂內。就草座已。告諸比丘。汝等各就草座。我欲受戒歲。無我咎犯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諸無對首者。時舍利弗。從坐而起白佛。諸比丘眾。[*]歡於如來無身口意過。所以爾者。世尊今日未度[3]者。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為盲者作眼。為迷者逕路。以此事緣。而無過咎[4]眾於人。亦無身口意犯也。次舍利弗白佛言。我向如來自陳三業。我無咎於如來及眾僧乎。佛言。汝今都無身口意犯。所以爾者。汝智慧無量。總持三昧。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成就。所作如法。未曾違理。如是五百比丘。各各受歲。亦復如是。今准此經意。[5]經佛及聲聞。聖人尚爾。豈况我輩凡夫。仿此規模。各令草坐也。
[0209c05] 云次至也者。注文云。僧祗文者。彼文云。若二人作自恣者。一人受上座自恣。一人下座前立。上座說已。下座次說。如是展轉。但為四分文不了故。取祗文一坐一立也。問莫犯別眾不。答此別對五德一人。縱宣己罪。復是法差。坐立雖乖。無別眾也(已上正義)。今有人云。鈔引僧祗差二人為法。顯四分不了之文。若行[6]時之時。並須胡跪。不得一座立。若依此坐立者。即用他文他部事。是以今師注文簡濫。故云此僧祗文。若全取彼一坐立白。即合言僧祗云。其一五德至上座前等(云云)。既子注出密意不取也。今恐不然。制表不作變通。何局於注。審而思之。穿鑿太甚也。應加[7]提足之言。羯磨疏云。十律並差二人[宋-木+取]上座者。作五德也。下座來至上座前。執足口言求聽。若是下座。不用乖儀式也。作法中。鈔加一心念字。律文及羯磨本中既無。所以加添者。鈔[8]唯僧祗。有一心念之語。意道。對五德別人。着一心念。亦有何損。其詞句文分五。一大德者。正告前人求聽說也。二眾僧今日自恣者。牒僧自恣時也。三我某甲亦自恣者。下應上法。縱陳過咎恣僧舉也。四若有見聞疑。乃至語我者。表有三根垂慈誨示也。五我若見罪。乃至牒者。成我自行念清淨也。三說者。表師囑之勤。非是濫托也。就第四句中。云大德長老者。古人云。出法之詞。不可雙牒。若大者。云大德。即除長老之言。若小者。云長老。即不用着大德。若盡牒二名。即是重也。今師不然。並須雙牒。故鈔義云。昔云召僧中大德者。為大德。小者為長老。今難之云。若爾上座呼誰為大德。[宋-木+取]下座喚誰為長老。今云皆呼五德。行解具足名大德。秊德高遠為長老。談名有異。顯德亦殊。故不重呼。若爾何不先呼長老。答若無先呼。又疑云何不在後。今隨言穩便皆得。見論之中。約大小分者。且是一期之言。未為盡理。如經云。長老舍利弗等。以為良證(上依義鈔正文)。今行事時。亦有說此偈了問成不。又有人云。說詞了。五德答云可爾者。並非也。
[0210a13] 隨身所安者。律云。時有病比丘。胡跪合掌時久。病增劇白佛。佛言。聽病人隨身所安。不必預依上座胡跪。待到坐位前說時。方要[跍*月]也。注云准此等者。唯上文。約病曲開。今或無病比丘。即須依上座胡跪。待至座前。說偈了復坐。故云訖也。有解。待一切了。總方可復坐。名為說者。此非解也。
[0210a18] 即破十誦家法者。彼云。從上坐至下座說自恣竟。二五德自相向自恣。今祗不然。各至本位。相向自恣。即與四分。一一次第。從上座自恣。義勢相[1]開。必依十誦之文。即太緩故不取也。若眾僧說已。事訖文也。依次十誦可知。
[0210a23] 云若至說者。舉得六聚者。鈔意。令先治。然後自恣。若舉四重有覆。與滅擯治。不覆與學悔治。第二篇有覆不覆。令發露竟自恣。三篇已下。皆懺了自恣。恐稽留法事。皆發露了自恣。別人舉者。已聽許治之。然後自恣也。舉根不了者。實犯夷言殘。或聞云疑。不能辨也。了即治謗罪。注云如眾網中者。彼云若明不成者。律云。若不舉不作憶念。不伏首罪。或無犯。犯不應懺。
[0210b06] 罪已悔竟。不現前非法別眾。二十七非。並非法不成也。五德舉過等者。文相易解(云云)。
[0210b07] 進不如四人中說者。彼云。若犯提已下罪。莫問自言舉來。並前懺已自恣。名之為進。若犯四人已上偷蘭乃至殘等。僧數既少。無治犯罸差。彼引十誦。白亭後待眾滿。如法治之。不得[得-彳]自恣。名之為不。指同於彼。故云四人法中訖也。
[0210b13] 云三尼請出過法者。標也。外難曰。鈔文於第二進不門。首開科云。初明六人已上法。次指。後辨五人法。適來既明六人已上五德進不之法竟。依科便合辨五人法。今此却標第三尼來請罪。可不違於前科耶。答若向六人五德行事進不門。後便明五人法者。况新學致迷。前文標云。就五人已上分四。今若於其內。復出五人。恐有斯親也。若爾前來分科。何不就僧法中分二。初明六人已上法。次辨五人法。豈不便耶。何得總標就五人已上分四。如此科之。答若合下作此分科。便有繁略之失。進退不可。只如就五人法中。若但出差法及五德行事法。更不述。第一門并第三門又太略。新學之人。將謂五人自恣。不具初一後二之三門。若於五人法中。更出前後三門者。前六人中已辨訖。今後重述。又是太繁。今但於六人已上法中時。總出却四門了。然後略辨。五人之法與六人。稍似異處。若初一後二同者。一如前文辨也。是以此中。不敘五人之時。為此深旨。不須同說戒。向尼有無者。玄云。謂戒時向誰。遣比丘尼等。此制令向擬差人往教使尼眾清淨。彼此有益。今之自恣。自是尼來請僧舉過。聖不制向來與不來。故不須也。
[0210c09] 若尼來等者。此且據同光說也。量時早晚令尼還者。若日早即且待僧自恣竟。若日晚恐尼迴寺不得。即上座勅五德。且暫住待尼自恣。其二五德。且各歸本位。今時多見在僧前者非也。當命之者。請令人喚召尼入於僧中也。問召入後未說自恣前。更要和僧。今有人云不用者。不達意也。大德云。更須重和。謂前和自是為僧。今此為尼。豈不和也。僧普有舉罪義。一人不和。尚由不得。又如隔日尼來。說三事見聞疑。僧中亦須索欲問[2]聟不例解(云云)。外難。設有傳欲。欲詞中為復言自恣。為重清淨。大德云。但云清淨。此和為尼。但將清淨來。應前知為僧。即云自恣。乃至異日亦然。僧已自恣。不可重言也(思之)。此謂白日法者。即同日法也。
[0210c22] 云今至示者。餘同前示者。如前云。大眾良久等(云云)。
[0210c23] 云問至故者。問意云。躡前文不來者索欲等。此是尼說自恣。不是僧法無別眾。因何傳欲等。答文可知(云云)。故律云等。引證也。不得如廣自恣法。但禮拜等。不得說三事見聞疑。名為廣法。不同諸家釋云。僧既不滿。或不和。尼眾亦不得歸寺中。作尼自恣法。只但禮拜問訊等。此是錯解。思之。僧祇教誡中等者。祇云。明日尼來僧中。請教誡人。傳大僧中上座教勅。使尼歸本寺說。尼中有不來人。亦令傳欲。二彼俱是僧法。道理是齊。不可偏頗各別。但[1]唯此行用請。無疑請也。犯重罪者。十七殘中。獨行不許。望下篇為重。非謂波羅夷重也。
[0211a10] 云四明略說雜行者。牒名也。云言至等者。八難餘緣如戒中者。指前已辨。是略緣也(云云)。
[0211a11] [2]者若至唱等者。僧多時熱迮狹等者。此餘緣開略也。竊語者。律中因六群竊語。疾疾語自恣。佛言非法。
[0211a13] 雙頭者。二五德各對一人時說自恣。是非法也。十誦應從上座自恣等者。玄云。此是僧祇二十七卷文。鈔指十誦。是筆誤也。逆作次第者。謂記解云。從下至上顛倒為逆也。大德云。左轉作次第為逆也。如今時食堂中。東頭為上。今自恣時不然。緣自恣是出罪。與常途有別。如面南寺。門在大殿前架鋪設。即從殿中門東狹邊。為上座位。五德行事時即右遶。由如禮佛行道時。若依尋常排位。即是左轉。故云逆也。行行(胡郎反)置人如益食法者。諸記云。有人。十行人坐。一行著一五德自恣。如益食法也。大德云。此釋有二不了。既言如有十行人者。夫自恣出罪。羯磨疏。須兩向長鋪廗。眾僧面相向坐。中間一行廗。不坐人留。與五德行事。今若十行五行排坐。自是非法也。此一不了。又云一行著一五德者。且五德只有二人。何處有十人五德。且二不了。今准法寶云。行行置人者。由如食堂內坐人作十行。五行前行背後行。遽互背面坐也。如益食法者。二五德取自恣時。巡諸行內。如今時堂內。益食不殊也。超越者。不依次第。從第一人。越過取第三人等。總唱者。淮南云。如一行有三十人。行首一人說云。我比丘某甲等若干人亦自恣。餘二十九人。便不說偈也(此不成解)。今依玄記云。一切大德僧見聞疑自恣。准彼律文抄出也。等者。更等取餘非法事也。
[0211b12] 云四分至直爾去者。不可閑緩者。前來雖有緣。難由緩。則可對五德略。今難既排門是急。故不可也。各各相對三說者。如一百人。作五十對。各各人別三說。文同前法。詞句之文。與前對五德說不別。難事轉近者。等作白再說。或更急作白一說。此有三單白。一三說。二再說。三一說。成三也。此並不對五德。法寶云。須知此三約三遍論。非謂一度。因恣一時。作此三白。迷意者多。不類前略者。謂不可比類先前來對五德略也。
[0211b20] 四分六種略說者。初對五德有二。一再說。二一說。二一說鈔文。前來闕再說也。二不對五德略有四。一白僧對首三說。二白僧對首再說。三白僧對首一說。四不得說應直去。都成六略也。第六驚急直爾去者。寶云。據作自恣單白了說。但未說自恣。難便急至即入。此第六略數。若五德。未秉和僧單白前。難至。未成自恣。略法之數。但在增減中攝也。諸記中。但云難事驚急直去。便是第六略。並不約其單白前後者。莾鹵甚也。思之。
[0211c05] 云二至如上者。律云。惡比丘作留難。而且入令浴。以同師善友疾疾出界等。結小界作之事時。希少用故。鈔指略也。
[0211c07] 六人僧法如上者。謂六人直至百千人。總具此四門無異。亦是結文也。云次至法者。恐濫行故者。謂此五人僧法自恣。於前四門之中。前一後二即同。唯第二五德進不門差法。反行事法。與六人有異。恐人不曉。將謂六人等同。故此更辨。即前來第二門首開科云。二指後辨五人法。即是此人也。餘同前法者。第一僧集緣起。第三尼來請罪。第四雜法出諸相等。並與六人中同也。
[0211c15] 云二四人至也者。四人已下對首法者。四人未成僧法。由是對首已下。即三人二人也。若犯四人已上偷蘭等者。謂一人犯罪。餘但三人。即懺不得。此唯十誦。四人為小眾。即中品蘭已上。無治罸義。若准四分。滅爭中小眾。通二三人。即中品蘭小罪懺亦得。今云四人已上者。即上品蘭也(此依玄解)。
[0211c20] 但入偷蘭說中者。此謂犯其偷蘭罪。舉來至僧。未及治罸。因難驚起。名(去呼)入偷蘭說中。謂犯事已彰。教中說故也。乃至僧殘說中等者。謂越却夷罪。故云乃至也。以眾不足更無治義故也。不應礙自恣者。謂舉得重蘭僧殘等罪。僧數不滿。不得懺悔。且向停悔罪之事。既舉得罪了。眾人具知。類同發露。便得自恣也。四分說戒中等者。舉例[1]數通也。說戒發露竟。罪雖未悔。且得聞戒。自恣中舉罪雖未悔。亦得自恣。既俱是淨行等者。說戒防未起非。自恣妨已起罪。防過既同故。俱是淨行。又說恣俱是眾法。攝僧功齊。約界盡集。治罸功齊。有犯不得聞戒。有犯不得自恣等。已自恣准說戒用之。有何妨也。理須牒其所起等者。亦同說詞也。二人三人自恣。或舉得殘罪者。應云。二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殘。以眾不滿。未得治之。餘者清淨。此准說戒形勢也。不同說戒嘿妄隨罪結吉者。實不淨對他稱淨。是故妄語。前境有三。便結三墜。不同說戒嘿妄表淨。但得吉也。
[0212a14] 云若至前者。不應(去呼)自恣者。玄云。重吉已上無人可對。即無悔義。獨自又不得發露故。不應自恣。約義如此。餘依前者。鈔意准前心念說戒中。彼文云。或云發露。或云待人者。僧祇云。若無客來作念。若得清淨比丘。此罪如法除也。念已心念心口言三說。布薩犍度。又引五百問論。合掌向四方僧發露。然後廣誦戒本。彼此俱是淨行眾法。攝治功齊。復應牒其犯。餘者清淨。然後心念口言。三說自恣故。
[0212a22] 云三大明雜相者。數重問答。置是料簡。前文未盡之義。以決情故也(云云)。
[0212a23] 問答中。初云問至僧者。問意可知答中通有治舉義者。此約僧法自恣。舉得夷罪即擯棄。若舉得殘罪有覆。即行覆藏六夜出罪等。乃至惡作惡說。皆得治之。加法容得具足數滿二十人。並得治之。此一向得具足也。若但有六七人出殘罪。不得棄重蘭。准十誦。須足八人。此即未足。故云容有也。即不定也。故別人雖有治舉攝治未盡者。若是提吉。即得治罸。若夷殘重蘭。人少不可懺治。未能得盡故。但云清淨。
[0212b07] 二云問至也者。問意可知。答中先說戒後自恣者。彼云。若五人自恣。先誦木叉戒竟。次一人起。胡跪合掌。請為說罪主。說見聞疑罪。請他不見。見聞疑也。引即五德之異名(准此論文久說戒也)。四分自恣即說戒者。律初緣中。自恣已說戒疲極。佛言不應自恣後更說戒。自恣即說戒也。外難。說戒為知戒相。防未起非。自恣淨身口。除已起罪。對治既異。云何言自恣即戒說耶。答已未[2]殊。雖意令清淨不別。
[0212b14] 三云問至所明者。如前所明者。如上四人法中云。諸大德一心念。乃至清淨三說也。
[0212b16] 四云問至還者。離衣者。謂前安居人。約迦提五利。今夏未盡。置衣出界。未入迦提。是離衣也。餘文易知。
[0212b18] 五云問罪者。玄云。四分。此處安居受日往餘處。自恣亦得。祇中不爾。彼云。此處[3]禮安居。餘處自恣。越毗尼。若受日。若一月乃至後自恣應還。亦得越罪。若道有難畏失命者。於彼自恣無罪。
[0212b22] 六云問至也者。玄云。此是中時僧得施物。不簡安居前後彼此之界。皆施通一化僧也。若僧現前物。一向不合。以時現前物。具四義也。一時定。同是七月十六日。二處定。局此界安居人。三人定。局現前同住前安居人。四法定。不須羯磨。直爾據數分之。故知後安居人。不合得此物也。為未來受者。律文以前安居人。夏滿遊人。因自恣時。便分房舍。後安居人未滿。亦得分不。佛知聽為未來故受。望身由是坐夏。不得輙受。今時分冬房。後安人。亦得為冬。分房時受望冬。名未來也。
[0212c07] 七云問至之者。言不出唇。是私竊語。是非法不合。雖語疾合。人不解置。名非法也。阿難攝眾無法等者。此謂僧網中引意同。今但例前[4]左者。不解即是舉少。何得不教(云云)。
[0212c10] 八云問至等者。謂戒中有前後安居人。不知前人。從後人從前義。約從多為之。如律中僧自恣竟。更有客來多者。更須自恣。以少從多。此亦爾也。
[0212c13] 九云問至德者。母論等者。彼云。檀越請安居。安居竟比丘尼。為飲食故。不云檀越生厭倦。以此白佛。佛言。安居竟過一宿提僧吉。又五分尼單提中。受請安居竟不去。尼亦提。若不局夏中謾心。而請無犯。又寺中巖穴等處。一切無犯增一等。有證上安居竟。不去久住。在此心有過患。如文(已上釋自恣正篇竟)。
[0212c19] 次明功德衣法附中。云迦絺那衣法。先辨來意。由前安居進業夏坐有功自恣無愆美嚮遐有表裏清潔。感動物心。對此時中。分招福施聖開五利賞德。資功儒盡。亦云有功賞。故次辨也。次注文番名釋義。梵云迦絺那下。引了論番為堅實也。次釋堅實之義。能感多衣。衣無敗壞道。若受此衣。[5]便五利感其眾多。長衣不說淨。不犯罪。名無敗壞。若不受此衣畜。長過衣時。即犯捨故。名為敗壞也。難活者。論疏云。貧人資生短闕。取活為難故。能抽割少。物入此衣。功德甚勝也。如次須彌大衣聚施者。謂釋上難之處以。若富有之者。減少許施何難。但為貧人。雖減少財極難。以須彌之大施也。佛令作此衣時。偏就貧人乞求。此從所勸施物處彰名也。堅固者。不破義也。若爾與前堅實何別。答前云堅實。[1]唯能感多衣。衣無敗壞。則約衣無犯。今云堅固者。約戒無犯。以因衣受利而不犯五種之戒。故祇云。以因受衣。不破五戒。名堅固也。蔭覆者。以受此衣。能覆蔭於五利故。十誦中。詺此為蔭覆衣也。賞善罸惡者。鈔自解也。功德衣者。亦如前文釋(云云)。
[0213a13] 云就至相者。如文云。初至攝閏者。四分安居竟。夏功德衣者。律緣中十五自恣竟。十六日。持糞掃衣。及持新衣。往見佛。道逢天雨疲極。以此白佛。佛因集僧告云。安居竟四事應作。謂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也。
[0213a17] 前安居人。七月十六受者。簡濫也。文云。安居竟受衣。亦安居前後故。所以簡也。齊冬四月捨者。佛言不受衣。則一月受衣。既云齊冬四月。即十二月十五日也。如是乃至八月十五日日亦得受衣者。引為破古非也。古云。唯局七月十六日。已外不許。何以得知。故律云。即日來不經宿。謂七月十六日。即日得衣來便受。尚猶不許隔宿。豈得更開七日去已耶。今師云不然。從七月十六日已去。直至八月十五日已來。於此一月之中。日日開受也。法寶云。此言日日得受者。謂約容有而說。雖開一月。是受衣時。其衣只得一度受。非謂三十日。三十日得受也。古人却反難云。若言一月之內。開其受衣爭。奈律云。即日來不經宿耶。鈔文却牒他所執之文。故文云。即日來不經宿者。下句為古釋云。即謂得衣日即受。不得經宿。今師云。謂律約一月之中。隨於何日得衣來便受。不許經宿。非局七月十六[2]日。為即日也。古來不達文旨。致斯濫述。問何故律制。不許經宿耶。答玄記云。況成染觸。作法不成。由如淨地經宿。不得作處分法等。此亦約施僧了說。若未施經宿。不犯同他物淨也。此釋全非。不可將衣以例於食。食有觸染衣即不然。時人相承。多依此說。今依蜀云。具三義也。一恐有慢衣之過。二損比丘五利。三損施主五功德。是以隨日來時。便令受也。思之。
[0213b15] 故十誦若月一日者。鈔文自注解云。猶是七月十六日也。此即黑月一日故。得衣即受。約當日說也。二日三日者。謂十七十八也。乃至八月十五日亦爾者。越却中間諸日。故云乃至。隨得衣日便受。故云亦然。此引文者。轉證前來三十日開衣也。
[0213b19] 五分受有三十日捨亦三十日者。從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豈非受三十日。前安居人。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捨。若七月十七日受。至十一月十六捨。乃至八月十五日受。十二月十五日受。捨。問七月十六受本合。至十二月十五捨。何得云十一月十五日捨。鈔文答云。彼但得四月利。不同四分五月利。若依四分五月利。則至十二月半楷定。謂五分四月利。是以捨通後一月故。又五分。後安人亦得五利。四分不得。今此中但取他受有三十日。為破古人。不取他捨三十日。但因便引也。
[0213c05] 毗尼母等者。亦證上文也。過是不得者。謂八月十五日去。即不合受已。落冬分故。捨中亦齊五月者。十二月十五日也。十六已去。任運自捨。中間轉降可以比者。謂極多是一百四十九日。極少一百二十日。中間降下即不定。或一百四十八七六五。共可以比類知也。不得攝閏者。謂開不重開也。
[0213c11] 云二至成受者。衣體者。即此功德之體也。糞掃衣中。有二種。案律文。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故衣以新物揲作淨。[3]院以納作淨也。邪命者。四邪五邪等。是謟曲者。心貪財利。謟詐少欲。曲順人情等。是不以相得者。冬披暑服。夏著冬衣。悕望人得物之類。共激發者。於張人前說五人得物意圖張人亦得他。不捨墮者。己長物也。淨者應法者。簡上諸類已外。如法之名。淨乃應此衣體也。若過是條故者。玄云。此明衣相。前云五條十隔。且約下者為言。准得中二衣。七條大衣。皆得受作榐者(尼展反)。亦有展音也。五大色者。律文因六群。作五大色衣。佛言聽用袈裟色。即青黃亦白黑。名大色。青黑木蘭。名袈裟色。此云不正色也。若不割截者。是攝葉不許也。故爛壞者。大德但據尋常。多舉爛壞。破衣是也。覆死人衣者。鈔自釋云。到塚取來者。大德據西土說。彼云人死並無。材襯。但和床移往尸陀林中。或與鵶鳥。或土埋等。去時所將衣服。蓋覆屍上。纔到塚所。不除却迴來。即施與比丘。俗家忌諱。不更收也。已上正解竟。若依搜玄。將故爛壞及覆死人衣。却作一收解。謂此衣覆死人。多時爛壞故。到塚取者。約改葬換尸上衣。取來施比丘。引非解也。必若爛壞。約改卜之衣。亦不堪施比丘也。又此十誦。但據西天以論。彼方亦無改葬之事。思之。外難曰。既云覆死人衣不得作者。何故前文糞掃衣。許得為如法衣體。可引注文。通云。四分糞掃衣等(云云)。前四分糞掃。約道途中。人棄不用之者。比丘收得後。十誦。據[1]勇蓋尸者。即不可也。是以注文。為簡斯濫故。及[*]勇受作迦絺那者。謂去舉曾作了。今更重作不得。若揲葉衣得成者。釋疑故來也。前文云[2]不割截不得。恐人疑云。揲葉衣亦不得。故簡出也。此衣連條。但揲葉作隔也。
[0214a15] 及故衣不成者。下至一經身著。名故衣也。如不揲坐具戒云。下至一經身坐。即名為故。不要揲也。急施衣者。若本受時。擬後作功德衣者。即不得。今文中得者。約他受時。本無心故。後見無即將作功德衣成受也。時衣者。即夏末有人。施坐夏僧衣也。亦約初受時無心者。得有心不合。未曾受用三衣者。祇中據雖作了。未加法受持。或至此日見別無衣得作。反顯前文。死比丘三衣。是己受用了。一向不合也。若貪利養故捨者。謂約比丘見。今秊無俗人施功德衣。我便不得五利。今自捨己衣。與僧受作。據理比丘施衣。即是施主合得成受。今云不成者。約為利邊不合也。五事皆不成者。五事即五利。皆者也。俱一例不成也。反上成者。無心貪利。即許成受也。善見七眾衣成受證上文比丘施衣。便是於主不為利。總得不局白衣施主也。隨受一二者。意[3]通三衣並得受作功德衣。不必如十誦。要須是僧伽梨。下三衣不得四分編者(必綿反又步殄反)。線次第織遶邊也。鈎細即面前背上[革*玄]細條也。不著此不成也。
[0214b09] 云三至人者。簡人者。簡擇受衣人。簡選持衣人也。
[0214b10] 云四至不成者。注云與欲人者。此人既在私房。即非僧前。不合得五利也。有難者。十三難人不合受。下十誦中學沙彌。尚乃不得。例此可知也。無僧伽梨者。律緣中本為大衣重故。令受功德衣。獲五利。今既無大衣。不合下二衣。闕不妨問。既開正大衣。今將下二衣。當大衣處。得成受衣。不玄記云。律無明決然衣通正從理文合得。復有解云。從衣當正衣。受戒尚開。今亦例此也。今云。不得律開下二衣。替處且免一期闕衣。壞威儀之失。已是一重開。不可更開也。如有閏受日。但得一月。不可更含閏受。亦是開不重開。可不例解(思之)。彼在界外住者。前在界內。與欲上乃不成。況今身在界外。固宜不可。
[0214b21] 若住處有四比丘等者。外難曰。沙彌始受戒。成新戒比丘。未解羯磨是非。何得足數受衣獲五利等。法寶。約舊比丘解法人教伊。但齋久而已即得也。一比丘四沙彌者。外難曰。夏初由是沙彌。夏內方始受戒。何故得於五利。可引注文。答云。以沙彌等(云云)。若住處等者。據此五人。並不解法。得請外界人來為受。但外人不合得利也。
[0214c03] 十誦諸異界僧等者。須知此文大意。謂前來許外界僧。為此界比丘。秉法足數受衣。唯自己不合五利。以異界者不得。今未審還許異處。僧同受此利不。所以鈔引此文。亦有許之道理也。[4]唯十誦云。波離問佛。諸比丘安居竟。眾多僧坊。共諸一界受衣受已。一切比丘。名捨衣不。答隨捨者。捨不捨者。依准此約後解界時。若本要心捨者。即解界時失五利。若不要心捨者。雖解界。不出五利依利。若依法寶。約持衣人[5]數。若衣持衣人在界內。不離宿眾僧。即不失五利。故云依利。若離衣宿眾僧。犯僧殘已下等。如文。
[0214c14] 云二至不須許之者。持衣人者。五德也。守衣亦然。呼召別知。得受不得受了了分明者。破安人。不安人。後安人。無大衣人。犯殘等人。不得受。反上成受也。
[0214c16] 應受一衣者。謂約一施主衣也。[6]詞一施主或三衣來作功德。為簡取大衣。為下二衣亦得作。答十誦。唯是僧伽梨。下二不許受。令依四分。並得不局大衣也。餘同輕物者。玄云。此據功德。是時中得故。輕重兩屬也。重物入常住者。淮南記云。引約施主多[將/衣]。及價直衣。即受持錢。物入常住。如無衣總是錢。即將錢買絹帛。作衣受之。已外剩錢入常住。此是時中施故。若七月十五日。但名非時得施。不合分輕重。縱有金銀錢等。亦須易取輕物。羯磨分之。若羯磨分重物。即是跋闍妄法也。玄記。又進退數。由施主衣。若言施此界。前安居人。即名時中現前。不用羯磨。四義定故。一時。二處。三人。四法。如前已述也(云云)。若言通施一切安居人。不同前後者。即名時中僧得故。須羯磨限約。輕重兩分等。斷章同此說。相疏不作羯磨者非也。若施主言持三衣作者。寶云。謂施主作得三衣來。意中欲得總作功德衣。即合須縫著同一衣之相也。更有淮南東陽釋。非正不述也。盡與持衣人者。謂三衣盡與五德。謂施主本意。將三衣作功德。隨施人意。不可違越。今既受利曰足。此衣即與持衣人。准羯磨疏中。持衣人並不得五利。故將此賞之。淮南云。但不得離衣。餘四總得者。錯釋也。羯磨迦絺那衣與衣壞者。此約持衣人不受。即與眾僧之中。僧伽梨破壞之人。若眾中多人衣壞。即如鈔文分別(云云)。如此分明說衣處去有人不達妄釋云。鈔文不明功德衣。去處已後。但作非時僧得物分之等。
[0215a17] 初安居時欲受迦絺那者。此約持衣人。於初結夏時。自僧我情願守衣。不受五利。僧須觀察如法。即許反上為非。不許持也。
[0215a20] 云四至法者。開二章也。如文。云四至出者。
[0215a20] 不得說道德作難留者。謂不得云。彼大德。是三藏郢匠。莫喚他為作留住。不許佗去喚。故名難也。若自述道德。便是自代理。不合一萬六千等者。彼論云。法師云何以於迦絺那衣。如是慇勤。為佛處讚故。往昔有佛。名蓮華如來。有聲聞弟子。名須闍多。作迦絺那未成。蓮花如來一萬六千比丘圍繞。共作此衣故。所為所重也。
[0215b03] 云二至上者。如是五綴。恐有解散故。合四攝五綴也。玄云。若五衣六衣總受者。並須橫攝相連合五綴之。若留置不受此衣。則不生五利。不名功德。但名時中僧得。若不便分。入於非時。亦須作非時僧得。若但作現前分者。終不達教也。
[0215b07] 云二至上者。如文。云二至磨者。大德云。受衣之時。鋪陳坐位。與自恣時不同。若自恣即五德右遶。如殿前架。即中門東狹。作上坐位。今受衣五德行衣是左遶取殿中門西狹。鋪上座位也。所以爾者。若依右遶。則行衣不便。亦無別理。此事最要。故須委之。
[0215b12] 云上至之者。上座白言等者。單白文鈔如(云云)。
[0215b13] 注云某甲能持者。約五德也。應作羯磨等者。差人白二如文(云云)。問如自恣。先白二差五德。秉單白和僧。今此受衣。何故單白先和。後方白二差遣。答自恣是制作故。前差後白受衣是開聽。有人不受。且無過咎。今未審受衣。為後不受。是以先和後差五德也。云大至持者。付衣之法也。於此住處持者。戒疏云。為彰此人。不得衣利為重。此衣羯磨付彼也。餘如文(云云)。
[0215b21] 云彼至竟者。當受今受已受三說者。准功德衣法中。波離問佛。為以過去三句。未來三句。為現在三句。受功德衣。佛語波離。為滿足語。故說九句。以不以過去三句受。功德衣。亦不以未來三句受。但以現在三句受也。所以爾者。過去已滅。未來未至。是以為現在受。功德衣。上云當受是未來。次云今受是現在。已後云已受是過去。其受者已善受者。相疏云。此約眾僧受領。為彰持衣。故云已善受。此中功德屬我者。五利稱為功德。美嚮外彰。故曰名稱。利不在他。故云屬我。答爾者。持衣人發言許順也。受功德衣竟者。事畢端恭。告竟而退。即禮散也(云云)。
[0215c08] 云五至相者。牒章也。捨者出也。多種不同。故云雜相。
[0215c09] 云四至也者。齊冬四月竟者。十二月十五也。又廣明要心失捨者。玄云。准揵度中。有八因緣。捨功德衣。一去。二竟。三不竟。四失。五望斷。六聞。七出界。八共出。前六是要心。後二作法捨。所言要心者。據初受衣時。約人心久近。故曰要心。失此衣利。故名為捨。一去者。謂本受衣時。要心云。我若住此。即受利。若去即捨功德衣。今遂本心去時。即捨也。二竟者。謂受衣時作念。我作下二衣竟。當捨功德衣。今作下二衣既了。已遂本心故捨。三不竟者。謂此人留下二衣財置界內。後時出界要心云。我若不作衣。亦不更還所留衣處。既至界外。內心思惟。我亦不能作衣。妨修道業。既絕心不作。即不還來本處。故云不竟捨。四失者。謂彼受衣時。要心云。我為作衣故。受作功德衣。我若失下二衣。即捨功德衣。今遂本要。故名失捨。五望斷者。彼受衣時。要心云。至前家求衣。若不得。至後家求。今至前家不得。後無後家可續放失。六聞者。謂彼受衣已要心。出界外作衣。若聞眾僧。作捨衣時。我亦捨衣。後聞僧捨。遂本要心。故云聞失。七出界者。彼受衣已出界外作衣。聞僧在界內。和合出衣。彼在界外。冥然不知。亦失衣也。或有釋云。知即失。不知不失。無此理也。八作法共出者。共和合捨也。過時不捨犯吉。
[0216a06] 僧祇多種者。彼律有要心捨。乃至作法捨等。至臈月等者。明過時任運自捨。八種十種者。五分有八。十誦亦有八事捨。了論有八。大同四分。祇有十。大同小異。非急不明也。
[0216a10] 云次至說者。五利通塞者。有多通塞。若約戒辨者。五條戒開是通。餘戒不開是塞。若據此解。猶是各就一邊說也。若約時者。一解云。有衣五月是通。無衣一月是塞。大德不許此解。脫令云有衣五月得受利為通。五月已外不得為塞。無衣一月為通。已外不得是塞也。若約人辨者。大德云。受衣人得五利是通。持衣人不得為塞。有云。後安不安破安等人不得利是塞。非也。法寶又云。眾僧得五利。不得衣是通。持衣得衣不得利。玄記中。不解通塞義。亦成不了。思之是塞。准此。亦是據一邊說。今不依之。次注文釋五利者。審長財者。若尋常十日內說淨不說。至十一日。地了時犯。今受衣竟。一百五十日內。開不說也。二離衣者。但離僧伽梨。下二衣不得。約緣如此。三背請者。或背前向後。背後向前皆許。四別眾者。四人主同一處而食。別他不同。亦得無犯。五前食後食至他家者。亦開不白輙往並得。各如前隨相者。畜長離衣如三十中。餘三戒九十中辨也。其畜長十二月十五一時說淨者。此約七月十六日。及已後得衣。至十二月十五日。總須便說。不得更待明日也。不同急施衣。次第增至後二十日。[1]恣有此迷。故此明示也(相疏更近十日取急施衣例不達教也。縱依例亦但九日況不可也)。餘有時非時相攝者。謂若有功德衣。從七月半後。至冬末來。皆名時。七月十六日。向前十二日半已後。皆號非時。云相接者。時自[袖-由+未]時功德衣。接迦提月。有三義故。一同是時位。二俱得五利。三本末相因。迦提為本。功德衣是末也。相因者。因開一月不足。更添四月。共成五月。非時自攝非時。亦具五義。一同非時位。二同防長罪。三本末相因。十月是本。一月一末也。相因者。因開十日。不足更添二十日。共成一月。並以長收短。故得相攝。因便更明不相攝。迦提一月。不攝十日衣。亦有三義。一時非時別。二寬狹別。三本末相因。便十日亦具三義。如上寬狹者。迦提寬。十日唯開一長是狹。並如隨相者。指下三十捨墮急施衣中明也。或有鈔本。後引思益經文等者。大德云。此是後代留流妄加。不可解釋。若有者。請除也(已上法附竟)。已上有二不同。總是釋第四約法就人辦事自恣篇竟。上來有四等收科(云云)。
[2]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八
[0216c01] 吳越國天長寺長講律臨壇崇福普濟戒光大德賜紫志貞寫此一部焉丁巳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