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8025阅读
  • 16回复

四分律疏(10卷)法礪 撰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七本
  [1]●受戒揵度第一
[0697c12] 自下第二廣明二持。有二十揵度。先總料簡。第二次第別釋。總料簡中三門分別。一解先後。二釋名得名。三解結集次第之相。
[0697c15] 言先後者。上來二部戒本但說隨相。不明其受。顯理未周。名之為略。揵度已下受隨雙明。攝二持義盡。稱之為廣。前略後廣。義次第故爾。亦可前明止持。今辨作持。先止後作。義次第故。問行法次第先受後隨。所以今者先隨後受。答若據行法次第實也。先受後隨。今就化宜。先舉隨行。後彰受法。以其隨相。廣彰損益。能令行者忻厭易成。入道[宋-木+取]要。故先明隨。受是根本顯損益義微。而欲識相護持。忻厭不要。故迴之後說。
[0697c23] 第二釋名者。西音揵度。此方稱聚。諸法之中。當分統論。故稱為聚。而存本音。總名犍度。諸法是何。謂受說安恣等。舉受說安恣等。以標其聚。乃至於雜。故曰受戒揵度等。所言得名者。通論盡從別義作名。別義不同。略有其十。受戒一法從受法作名。第二說安恣法。此四約隨法受稱□。第三皮迦雜三。從所開事立目。第四衣藥房三。從知足行緣。以得其名。謂四依是。第五拘瞻。此二約處。第六呵責一法。治過立字。第七人尼二法。就人以標。第八覆破。此兩從過。第九遮之一法。舉罪受名。第十滅諍一法。功能作名。此等推尋。所以可知。
[0698a10] 第三門者。據本制之興。事亂無准。今弁結集。次[1]此之意。揵度二十位以為三。初八揵度。謂受說安恣皮衣藥迦等明別行法。以此等八。資成別人行故。第二拘睒彌已下。次八犍度彰其眾軌。謂皆秉法成眾。綱網治過。除罪殄諍故爾。若無自行。誰秉眾軌。故須先明別人行法。別行既成。綱網事建。故次舉法。此二之中。前有眾法。為成自行。後有別法。為成眾軌。舉宗往攝。眾別恒殊。尼下四法。二行之餘。以前未盡。故須更弁。有自行邊。前八所収。有眾法義。後八中攝。就前八中分二。初四揵度受隨行法。二皮衣下四彰行資緣。受是根本。眾行所依。建首初明。既有受體。理須護持。治要由識相。故次說戒。識戒相已。須如說行。理宜息緣。故次第三弁安居法。雖可九旬精練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見過。未若僧眾傍矚者明。理須仰馮清眾。縱宣己罪。見過悔除。方成晈潔。故次第四自恣方法。行[2]方雖明。藉緣以立。故次下四脩道資緣。自恣既竟。遊行化物。皮革履屣道行之具。資身[宋-木+取]要。故次皮革。衣須蔽形。又是受畜時節。故次第六弁衣揵度應不應義。外資已具。無食充軀。廢脩道業。故次明藥。或於衣食取濟乖方。廣生罪過。咎累其己。故次第八功德衣法。開上衣食資道兩緣。別行已竟。
[0698b07] 次弁眾法。眾法分三。初一先弁能斷理人。第二瞻波弁所秉法。第三呵責已下正明所斷理事。以行僧法。所以須如此者。拘睒一法。能秉人德行。上來別行既成。豈可獨善。必須斷理僧徒。秉法匡化。人無具德。不能護法存道。故次拘睒護法德行。既有能秉。必須所行之法。法之要者。其唯羯磨。是以次弁瞻波揵度。羯磨如非人法既興。若不施行。則虗設無補。故下六法正行僧事。若眾中有七種惡人。剛強難伏。若不斷理。何成匡護。是以次明呵責揵度。折伏情過。形心雖調。有罪須悔。故次人法懺除業累。人既得法。事須順行。是故次明行覆白法以彰發露。若行覆依教。是遣往愆。若仍覆不懺。事彰人知。理合遮舉。教令悔除。然發舉不易。宜審進否。是以須弁遮之儀式。或無具德。舉不知時。乖競相朋。事成破僧。是故次明破僧揵度。僧眾不和。彼此乖礙。若不除殄。眾法不成。是以次明滅諍方軌。此明眾法竟。上二不盡。故次明餘事。僧尼同行。已如前說。尼等異法。事須別顯。是以次明尼揵度法。二部正法已具顯宣。然客舊進止。行來食請。威儀要法。事須備彰。為是。次明法揵度。上來法式既周。資道緣中。房舍[宋-木+取]要。是以須明房舍揵度。但此房舍。資緣強勝。事最麤著。故獨標名。餘資非一。不可別件。是故統収以之為雜。為斯未下次明雜法。
[0698c05] 自下別釋。言受戒者。[3]愴發要期。建志成就。納法在心。稱之為受。受者懸防目之為戒。集多受法。錄在一處。故曰受戒揵度。就此揵度。分文有二。第一從初至解脫故已來為彰受戒度人。佛在方有。是以先明。菩薩厭世出家。脩行成佛。既成道已。化物為心。顯示群品。同結己益。是以第二。爾時世尊已下正明大聖度人受戒。初段文中。復分為二。第一從初至眾相具足。現託王宮內報殊勝。第二從適生已已下正明菩薩相之所表相之所為。前文復二。初明菩薩胄族高遠。謂是種族深厚相。第二眾相具足一句內報殊勝。謂是色身豐美相。託斯兩相。義有二表故。前文有四。初至真闇。次第有三十三粟散諸王。第二從伽[少/兔]支已下列十輪王。此非次第。通前合數四十三王。第三伽[少/兔]支次第五王已下正明[4]斷簡。前十輪王隔幾粟散輪王出世。第四北方國界已下舉前根胄。結成深厚相。於第三文中。就前九輪王中間。總數粟散諸王。有八萬四千一百九王。亦有經文。十王者。第十輪王有百粟散。菩薩羅云。不紹王位。是以但百。以此配前八萬四千二百九王。復以此配前四十三王。合八萬四千二百五十二帝。懿師摩後為取菩薩。舉百中[宋-木+取]後七王也。言菩薩者。此方名為道心眾生。依本名說。故曰菩薩。此悅頭檀王所生。第四北方國界已下舉前根胄。結成深厚相。如文可知。第二眾相具足者。色身具足。相好昞着。即下相師所列相好者是。上來現託二相竟。
[0699a06] 自下第二相所表所為中。其文復二。初寄相師口嘆相有所表。第二瓶沙王備慮已下相之所為。前文復二。初至終無差錯。相師總歎相有二表。第二若不出家已下隨別以嘆。文言適生已者。如因果經說。菩薩四月八日右脇而生。相師共占。阿私陀仙相而記言。此兒有三十二大人之相。所以但三十二者。對治眾生。止此即足。譬如富貴家子。雖復財寶無量。不得重著珠璣故爾。文言必趣二道者。一謂輪王道。二謂佛道。相有二表。定故無錯。就隨別嘆中。先表輪王道。即世間極果。第二若當出家已下次表佛道出世間果。就前輪王道中。勝報有三。第一位極輪王正[1]護殊勝。第二七寶已下依報具足。第三王有千子已下眷屬無缺。威伏遐被。第二言七寶者。輪名勝自在。蓋輪寶往處。莫不臣伏。為王所重。故稱輪寶。象名青山精。馬名[跳-兆+莮]疾風。珠名光藏雲。玉女寶名淨妙德。主藏臣寶名大財。典兵寶名離垢眼。並為王所重。齊稱曰寶。於中位二。情非情分。輪珠非情。餘五情道。情道中位三。象馬是畜。藏臣如智論是夜叉者。謂非人也。女及典兵。此二人類。如薩遮尼乾經。輪王復有七種軟寶。謂衣等可知。第二明佛道中。謂十號響班。少如來一號。次三輪化益。向來所弁。寄相師口。嘆菩薩相。有其二表。
[0699b04] 自下第二彰相之所為。即是相之功用。於中文二。初明菩薩在家時事。聞名息慢。第二菩薩漸漸長大已下捨榮出家。對面息慢。偏行佛道。然此二文我當為臣。及為弟子。兩處息慢者。即是二道之用。並應相師總別口嘆二表之言也。初在家事中文三。一邊境備慮。第二邏人白王。於中文二。初王邏人聞上二表之事。言中是到。故言王聞邏人也。二時邏人已下請王除去。恐後侵吞。故言六國失土。將由此起。第三時王已下聞名高伏。不從勸意。初一往拒諸請。次若彼已下申己拒意。我當為臣。應上輪王。當為弟子。應前佛道。
[0699b15] 第二出家中文三。第一正明不[(厂@((既-旡)-日+口))*頁]尊榮。捨而出家。第二時有人名呵藍已下同於耶脩。化以道法。反[2]耶入正。若就自行。名脩世間善法。第三自念父王田上已下捨耶脩正。[3]或盡解滿。道成號佛。前文復三。初明菩薩深觀八苦棄榮出家。第二爾時菩薩已下既出家已脩知足行。第三在高樓上已下正明瓶沙覩相生善。嘆驗真虗。對面息慢。初文復三。初明菩薩作非常之觀。厭於世間。念同沙門。悕求出世。
[0699b23] 第二時菩薩年少已下父王念戀。恐捨俗榮。第三時菩薩強違已下頓絕羇籠。捨榮出家。漸漸長大者。五分年十四。興起行經十九出家。故言長大。五分因果經現厭有三。彰欣唯一。五分。東門見老。問御者曰。此為何人。御者曰。年[4]者根熟。形變色衰。坐起苦極。餘命無幾。故謂之老。南門見病人。御者曰。四大增損。飲食不能。氣息羸微。命在漏刻。西門見死。御者答曰。氣絕魂逝。無所復知。棄之空野。長離親戚。上來三門咸問御者。吾免之乎。答[5]曰。迴車不樂。北門見沙門。問曰此為何人。衣服異世。御者曰。善自調伏。具諸威儀。常行忍辱。憐愍眾生。故謂出家。菩薩聞已。三稱善哉。唯是為快。有一女人。見菩薩。便生欲愛心。即說偈言。母有此子樂。其父亦甚歡。女人有此聟。樂過於泥洹。菩薩聞說泥洹聲。歡喜踊躍言。何當得此無上泥洹。又大集經所以現老者。為壞貪愛壽命故。所以現病者。為壞貪愛色身好。所以現死者。為壞於身貪愛欲故。所以現沙門者。為壞貪天王梵王人王身故。對前四相。欣厭心成。自忖恃己身。未免老病所侵。故曰作是念。乃至死此生彼也。輪迴生死猶若琁環。故曰。如此身故。不盡苦[6]除。菩薩思念。我今當設何方。得使生死因亡。苦果隨喪。故曰。如此苦身何可得盡。今此律文略不現相。直略舉欣厭之念。故曰。作是念今觀世間乃至何可得盡。第二父王愛戀中。年壯盛時心不樂欲者。不戀世報輪王勝位。故言心不樂。父王貪國重位。心悕嗣紹。故言愁憂不欲令學道。
[0699c24] 第三正捨榮祿者。頓絕愛網。捨而出家。如出曜經。四天王勑四神捧馬足。若因果經。二月八所諸天捧馬足門自然開。從城北門出。於是出家。又五分亦言。城門自開。既出門已。向阿[少/兔]耶林。此律不蒙聽許。故曰強違。恐損他故。須自剃髮。五分。至須摩那樹下。求除髮人剃髮也。著袈裟者。五分。見一獵師著袈裟衣。以所著衣價直百千貿而著之。智論云。以己大價衣。貿麤布僧伽梨。故曰著袈裟。在家迫迮。猶如窂獄。即前處俗老病。輪王等報。羈累行人。名之為家。於此猒背。所以稱捨。故曰捨家也。出家寬廓。事等虗空。即北門所見沙門者是。不能淪陷行人。名曰非家。發心趣求。故曰為人也。五分。剃髮已。作是念。我今已為出家。自然具戒。祇律。佛在菩提樹下。最後心廓然大悟。自覺妙證。善受具足。十誦。但言自然得戒。但知文別。得戒時節。事在難曉。
[0700a15] 第二知足中行乃無量。且修知足。於中文二。初彰菩薩棄國[1]捐王遠之羅閱。第二明日清旦已下匪直徒然修知足行。威儀庠序。不為[(厂@((既-旡)-日+口))*頁]眄。字攝諸根。與王作生信之由。所以須乞食者。且論四意。一三世諸佛。法爾乞食。二為充軀資身長道自行益故。三福利施主反報益故。四為聲聞弟子放佛成規故。其文不列得鉢之所。
[0700a22] 第三對面息慢中。其文有三。初盡一偈半。正明瓶沙覩相生信讚嘆菩薩。第二王即遣使問已下有五偈半。王命使者尋知處所。第三聞彼使言已下親往覲謁。對面息慢。前文復二。初至[(厂@((既-旡)-日+口))*頁]眄。經家牒王所見。第二見已即白已下王正讚美。初一句勸。勝相下有四句。發言讚嘆。王勸群臣同瞻異國之賓。故曰汝等觀彼客。四句嘆中。初句嘆內有勝德。次嘆外有勝相。次嘆根[2]曾深遠。次有兩句嘆威儀折旋庠序可軌。此之四嘆並舉前所見。為彰內懷聖德。人尊道高。超出世表。故言聖行為[宋-木+取]勝。相謂三十二相。好謂八十種好。相好昞著。儼儀殊特。故曰甚嚴好。即上顏貌端正事也。內外相備明非庶品。故曰非是下賤人也。君子儼然。故曰乃至而直進。
[0700b11] 第二知處所中文三。初有半偈王令使者尋知栖託。二次三偈使奉王命尋知處所。[3]未下二偈既知處已還而啟王。第二文三。初偈奉命追問。第二次一偈見菩薩所作。初句平等行施。等益無私。故曰遍乞。善攝諸根。對塵無染。故曰寂然定。福人感利。故曰速滿。違順增減不關其慮。以道資心。故曰常悅。三次一偈知處如文。第三文二。初偈白王之法。次偈啟報王知。
[0700b18] 第三親往覲謁中文三。初一偈半禮謁問訊。謂須暄涼起居輕利等。第二共相問訊已下問答捨位驗真虛。第三爾時王即起已下來意既周。致敬辭退。第[4]四二文。一盡偈末先相問答。申前遙嘆心疑。第二時王語太子已下捨位讓彼。驗知虗實。第三時王前白已下驗己知真。懸請於當。第四正明菩薩許之於後。此之四文正顯二道之用。前請為臣。應前輪王。次求先度。應於佛道。初文有二。初王致問。次有國已下菩薩偈答。就前問中。先結前生後。非但身禮。又陳問答。故名為復。亦可王前遙相讚美。今重舉勝相。生疑致問。故曰復作如是說。問中有二。初偈問出家意。次偈問本生處。所問出家意者。謂舉讚中初二汝等聖行句。我今觀汝。壯年豐親。內德晈潔。宜應匡國理民。乘於大乘。群臣侍從。是仁者相之所應。何故剃髮出家乞食。竟有何意。此問出家意非是捨位及以象乘。次問本處者。謂舉讚中三四句等以問。汝今顏貌端正。將非下賤。必是剎利勝族苗裔。我今與汝。共相對問。願說本生。居何國邑。姓諱何等。
[0700c12] 次三偈答文不次比。初一偈先答。第二問示已取居氏族名諱。次有二偈却答初問。我觀世間王位等。樂傾俄爾。增長五欲。甚可患猒。未若出家。標心至寂。是故須捨。出家脩道。答意既爾。次釋其文。答第二中。上半答處。初句總處。次別指方所。下半答所生也。三父母名。四姓。亦可俱姓是我生處故。答初問中。初偈正明菩薩不[(厂@((既-旡)-日+口))*頁]財位。如視草土。猒捨出家。是故乃至不樂處五欲。次句顯己欣猒之懷。觀欲者是集諦。多眾惱者是苦諦。深觀在家。唯增苦集。示其所猒。下有三句。顯滅道清虗。安隱快樂。示其所欣。道性清昇。不為業結所羈。故稱出離。亦無苦果逼惱。故曰永安。此明道諦涅槃無為。專心標詣。故曰要求等。此滅道二諦。是我元求。故曰心所樂。
[0701a01] 第二驗真虗中文二。先捨半不受。次捨全不受。不受中法喻合三。第三請當許後可知。
[0701a03] 第三頂敬還退。五分。王欲試菩薩。語言比丘族姓尊貴。世為王胄。聖德自然。應居四海。四海顒顒莫不爾仰。若能降志。且當稱蕃。北面相事。菩薩答曰。世間貴位。莫尊轉輪王。吾已棄之。況四海乎。所以出家求道。欲度一切生死大苦。何不請我。道成先度。及反區區。以此相要。王言善哉。斯語甚快。道成之日。願先度我。及此國人。菩薩許之。歡喜辭退。
[0701a10] 第二同耶脩中。其文有二。初法同外道。第二摩竭已下行同外道。法同有二。初學不用。二鬱頭已下同習非想。如因果經。具習諸定。今但舉二者。此二空定。微細沉隱。喜墮耶倒。藍等謬執。謂是涅槃解脫之果。故須同其所習。為彰法非直道。人非至聖。果非究竟。以道化彼。反耶入正故。就不用處中文三。初至令其得證。至耶師所。諮訪學方。答其所學之宗。第二菩薩已下次同耶脩情疑相得。正明同事之益。第三時菩薩復作是念已下非[1]集而去。脩中文六。第一校量有無。二我今已下脩令得證。三時菩薩得證已下更訪學方。四報言已下答以無餘。五菩薩報言已下略以非之。六瞿曇如我所知已下推之為返。情疑敬奉。初句有無者。據理藍無信等五根。尚證此法。況我具足。寧不得證。既從習定。不得苟云無念定二根。謂藍謬計涅槃。無心趣求。即無精進。明無信慧等根。第三非奪去中有三。初有四句法非真道。以耶法成人。人亦非正。次有二句。人非至聖。人法既非。不能除結。剋彼滅果。果非究竟。此不用處定。順於三有生死之法。不能發彼假名空解息滅之處。故曰非息滅。非去欲者非法空解。非滅盡者非無相真解。非休息者非無學果智。此四法非言。非成等正覺人。非種智。非沙門。非四聖果息惡之人。此二人非。非得涅槃。非是有餘也。非永寂之處。非無餘也。此二果非。既人法等非。何得謬計。法真人聖。果為究竟。
[0701b10] 第二同習非想定中。類前可知。但少非成等正覺。言更求勝法者。謂執自餓是道故。以見事中儉節。將為畢竟離欲。故曰無上休息法也。
[0701b13] 次苦行同中。詣大將村。與比丘六年苦行。苦行成道。同於此處。如餘經說。王勑五大臣子。令使侍衛太子。故有五人。五分。佛成道已念言。誰應先聞。謂父王昔遣五人。隨侍勞苦。此功應報也。此律不弁。文言四女隨逐者。彰菩薩無染行成。亦可當時有斯事故。乘即列之。雖可苦行。未尅究竟。故曰雖爾猶不得等也。此律同苦行者。為欲化耶歸正故爾。依興起行經。佛昔罵迦葉佛。作禿頭人。雖即悔過。今受六年苦行。若依六度集云。佛昔為國王。令其太子。禁一促飲水。人王事猥多忘之。六日憶而流淚。是以成佛六年受苦。羅云。忘道令餓六日。在胎六年。瞿夷咲之。六年懷任。准如此說。本非同耶。此善權方便。未可一准。
[0701c01] 次第三捨耶成佛中文三。初明菩薩意地嘿念校量得失。既達是非。理宜簡偽從直。是以第二爾時菩薩已下食食脩禪。但定心澄靜。有所尅獲。是以第三時菩薩得此定意已下發智斷或。道成號佛。挍量門中。言欲不善法。非是二定。謂是五欲等。意捨自餓。及欲脩禪。故須思籌。其二空定前已棄捨。故此不論。合有九句。就中分三。初有四句對正思量。第二欲不善法已下三句舉禪所離。欲惡不善。反[雨/復]斟量。知其得失。第三然我不由已下二句正明應當捨偽行真。初中四句。一舉前父王田上所得初禪之智。第二時菩薩已下審察此道盡苦原否。[2]二一復作是念已下知有堪能。四時菩薩已下欲依修習。第二三句中。初有二句舉禪所除障。一思欲惡不善能得樂不。次句知其無力。第三一句[雨/復]思欲惡。依既無力。我今捨欲惡不善。能得樂法不耶。計理應言捨而即得也。文言習無欲者除五欲。捨不善法者除五蓋也。第三二句捨偽行真者。如上所思。既除[3]彰脩正。方盡苦原。明我不應習此自餓。應當食食脩禪去來。是故文言。然我不由此自苦身。乃至得充氣力也。但須此九不勞。廣為十六。即初四脩正。次三除[*]彰。方盡苦原。故知不須習此自餓。次下二句食食脩正去來。第二行真脩正中文三。初食食行真文三。一食食反前自餓。文言異時。謂非思量之時。食少飯麨。因果等經謂。食牧牛乳糜。第二時菩薩已下正彰五人不辨偽真。同情捨去。三時菩薩氣力已充者受資之益。
[0702a02] 第二復詣已下次明脩禪。先明方便有四。一洗除疾垢。見云。入水洗時。凡夫時鉢捨置水中。在龍王宮之所供養。次詣道樹。次為草敷。表己少欲。為諸弟子。放以成規。餘經或見天衣。或金剛坐等。又此不同實行成道大寶蓮華王坐等。次直身正意者。正明脩行攝心繫念。身端故直也。表心無耶。故曰正意也。住一緣中。故稱繫念在前。第二菩薩除欲惡已[1]不。正辨脩禪。不同大乘實行。三僧祇劫。依八定等。今依小乘分齊成佛。四階前已明訖。今此是三四二階。謂最後身脩禪慧二波羅蜜。是第三階。次後三明作佛。謂第四階依禪發智。斷非想地見脩煩惱。三十四心。以成正覺。本音單那。此名思惟脩。亦名功德聚林。若依數次地別。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體有其九。隨事十一。枝有十八。言體九者。謂通大地四念定慧受是也。善大地三。信猗捨等是。大地外二。謂覺等二。故體有九。隨事十一者。覺觀喜樂一心內淨捨念慧樂不苦不樂等是。此謂以地別受故爾者。謂前九。遂成十八。於九法中。覺觀信慧四法不分。各當分為一。餘五離分。以成十四。定受各四。謂四禪一心。即是定數。初二禪喜。三禪樂。四禪不苦不樂。合是受數。故定受為八。餘三各二即六。謂猗通前二禪樂。是猗樂故。捨念通三四以六配八。故有十四。餘四不分。初三等五。二上齊四。故十八枝也。若依實論。初二禪樂是受樂。其義則別。謂覺觀在初禪。內淨唯第二。安慧局第三。不苦不樂唯第四。喜枝[言*步]初二。捨念通三四。樂枝遍前三心等諸地。今且依心論如前說。初禪文三。一除彰得禪。二遊戲已下成就自在。約數次以結。三何以故已下釋得所由。除去欲愛者五欲。色聲香味觸。惡不善者五蓋。貪瞋睡眠掉悔疑也。此之欲蓋。是初禪障。故須遠離。次下得禪覺觀者。是脩行對治。喜樂是修行利益。一心者。彼二依止三昧。謂對治利益。皆依一心故爾。五枝者。麤心名為覺。細心為觀。謂攝心在境。創察於法名覺。重審此法名觀。內悅稱喜。猗息名樂。凝然不易。故曰一心。以有覺觀。故無內淨。有喜故無捨念慧及不苦不樂。下二文可知。二禪三者。一除障得禪。除障者謂除覺觀。二得內淨已下得禪內淨者是對治。喜樂者是利益。一心者。彼二依止三昧。覺觀善心。而嬈亂二禪。譬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有內淨故。治去覺觀。餘如前說。下二文可知。三禪三者。一除鄣得禪。菩薩除喜者。離鄣觀喜多過。如貧人得[2]實故喜。一旦失之。其憂劇深。是故除喜。二身受已下彰五支體。身受快樂。先明利益。次聖智是慧護者。是捨及念。此等三是對治。念者追知喜過。慧分別喜。捨者棄喜故中平。略無一心。亦可樂是一心。下二文可知。四禪三者。一除鄣得禪。菩薩已捨樂。即四禪離三禪樂故。苦對二禪。二禪滅苦根。先已除憂喜者。謂初三。初禪滅憂根。三禪滅喜根。并初禪說。故言先已除。以第四禪絕四受故。二次得禪。無苦無樂謂利益。護念謂捨念是。對治清淨者是一心。餘二文可知。初三各五。以對二亂始故。二四各四。以對二亂終故。
[0702c04] 自下第三斷或成佛。佛坐道場。諸功德門。圓明洞朗。且辨三明。先宿命。次天眼。次漏盡。照於過去名宿命。照未來善惡名天眼。照現在事名漏盡。事謝於往名過。背今稱去。曾逕日宿。過去色心俱知命為報主。是故但云過去宿命智。從境得名。事在於當。以之為未。必趣於現。目之為來。照未來善惡苦樂。猶如天眼。約喻作名。亦可約報。就根作名。故曰天眼。相彰於今。以之為現。住於現相。稱之為在。五住煩惱[3]默汙淨心名漏。漏亡之處稱盡。故名漏盡。論其明體。其唯智性。三世境界無所不照為明。故曰三明。
[0702c14] 初明文三。第一牒前生後。第二證宿命智已下舉境彰智。第三何以故已下釋得所由。菩薩得此定意者。謂四禪。諸結除盡者。離過行成。隨心無[得-彳]。故曰柔濡。住堅固處者。免三灾絕四受故。以第四禪者。如來多住故。二舉境以彰智體。第三時菩薩已下得之時節。結成智明。第二中五。一總就生數彰智。第二劫成已下約時彰智。第三我曾生已下就別報以顯。謂知八種事。六種同行。地持說八事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限。六種同行者。俗姓名字剎利等色父母飲食善惡壽命。此應合八中壽等二。故六八種。六種者。他及自身作如是說。此是我名。我為剎利等。是我父母。我食如是食。我作如是善惡。若少年中年長年。如是六同宿命智知。今此文中但舉八事。我曾生某處。一向總舉生處。次字某已下列其八事。略無六種同行。第四彼終已下約處以說。第五如是相貌已下總結智境。第三得之時節。無明盡明生。無礙道。闇盡光生者。解脫道。亦可無明盡等除擁鄣。闇盡等除性鄣。所謂者已下結名也。第三何以故以下釋所由可知。
[0703a09] 次天眼。文三如上。牒前如文。第二知眾生等者。舉境彰知。亦三。第一能照之智。第二觀見生老死者已下舉境彰智。亦三。先總舉因果。第二即自已下別舉其境。第三如是已下總結。上二。初中善色。謂福人中[1]除細軟清淨。如明月光。故曰善色。薄福中陰身竪忽靳猶如縷褐。名不善色。善趣是樂果。惡趣是不善果。所造業行。謂善惡兩因俱能達。故曰悉知。次即自察知已下別照中。先知其因。却知其果異。於前總先果後因。先列不善因果。即是廣上死惡色惡趣賤。次復觀眾生已下知善因果。即是廣上生善色善趣貴等。如是已下結前總別。第三時節結名如文。第三釋得可知。
[0703a21] 次漏盡。亦三。第二中三。初能照之智。二次舉境以彰。於中文四。第一緣四諦。初一往緣諦。二以得已下重而審察。亦可前後諦斷非想見或。次重審察斷非想脩或。第二如實知漏已下見諦故斷漏。第三彼如是知已下斷漏故得脫。彼作如是知。牒前緣諦。如是觀舉向斷漏。於欲漏等者。欲界煩惱。除無明。名欲漏。上二界煩惱。除無明。名有漏。三界無明。無明漏。不為三漏所漏。故名解脫。此總說故言於三漏得脫。據理而言。菩薩至此三十四心中。於見諦四比忍比智及非想脩道十八心。唯斷非想一地見脩有漏無明漏。餘八地見修三漏前已斷故。第四已解脫故。四智究竟。依涅槃說。永斷三世生因緣故。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此明因亡。亦復不受五陰身故。是故自說我生已盡。此明果喪。此是苦盡智。應言不受五陰身故。而言永斷三世生因緣者。謂舉因亡。以顯果盡。所修梵行畢竟故。故言梵行已立。此明因圓。又捨學道亦名已立。此彰果滿。梵名涅槃。此是證滅智。何以須言所脩梵行已畢竟者。此舉因圓。以顯果滿。如本所求今日已得。故曰所作已辦。此明果滿。脩道得果。亦名已辦。此明因圓。謂修道智。何以須言如本所求今日已得者。此舉果滿。以顯因圓。獲得盡智無生智故。故說不受後有。此斷集智。但應言道獲得盡智。而言無生智者。謂舉果盡。以顯因亡。餘二文可知。上來至此化主成道。
[0703b21] 自下第二外化度人。就中文二。初至龍王為首六七日中。遊諸法門。受解脫樂。二歸依法。度外眷屬。
[0703b23] 第二爾時世尊文隣水已下度人受具。謂內眷屬。五分八七。一摩脩羅山神奉呵梨勒。二賈人。三文鱗龍。四斯那婆羅門女須門女須闍陀。五斯那婆羅門。六斯那婦。七斯那姉妹。八攢酪女人。今此六七日故。即為六文。一賈人。二樹神。三婆羅門。四婆羅門男女。六文鱗龍王。於此文中。五門分別。一諸經時節不同。因果法華並言三七日。此律薩婆多六七日。興起行經出曜經七七日。智論佛成道五十七日寂然。五分八七日。為對見聞。故有斯別。
[0703c07] 第二所遊法門分別。多論云。第一七日入喜法門。以自[2]誤樂。第二七日入樂法門。第三七日入解脫法門。第四七日入大捨法門。第五七日入逆順觀十二因緣法門。第六七日重復遊[3]塵前諸法門。以自[*]誤樂。此律真言受解脫樂。不分喜捨等別。道理但應佛所證法。無出鄣離相。故言解脫。
[0703c13] 第三處會分別。處則有三。謂初三七日菩提樹下。次二七日離波多樹。次一七日文鱗龍王會。便有六。始從賈人。終盡文鱗。以其處本約事。事三還三會。斷所化故。隨境有六。
[0703c16] 第四所度境界。趣分有四。初會天人。第二非人。次三偏局度人。第六是畜。此即人天龍鬼。四輩檀越。
[0703c18] 第五未說法意。多論問曰。佛本為化眾生。何故遊諸法門。不說法度人耶。答有多義。一既成道已。宜先安身。然後度人。是故遊諸法門。以自娛樂。令身心調適。後度眾生。又為憍陳如等根未熟故。又為佛法尊重。詳而後說。令眾渴仰。生愛敬心故。又為滿梵王本願故。願佛成道時。要先請佛轉於法輪。待彼梵王請。而後說故。
[0704a01] 次隨釋文。第一七日文二。初受解脫樂。第二爾時世尊過七日已下以二歸度人。文五。初樹神篤信勸興供養。於中文三。一者經家列未佛食。二賈人賷粮。於佛邊而過。三勸捨塗粮作見聞之緣。第二爾時兄弟已下受勸獻奉。第三世尊復作是念已下正明如來悲心納受。第四受彼麨蜜已下呪願說法二歸化度。第五爾時賈人已下禮獻事畢敬而請退。
[0704a08] 第三受施中未成道鉢。捨置水中。今無器受食。故言何器受食。即知三世諸佛法畜石鉢。不以手受食。四王知意。各奉石鉢。佛受天鉢。食人中食。表為人天受道緣故。作良厚福田。所以合為一者。若止受一。不可餘天之意。為彰等益無稱。又復鉢無多用。故合為一。五分。悉受四鉢。壘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鉢。普曜經。四天王於波頗那山上。得四石鉢。欲於中食。時有天子名曰照明。語四天王曰。今有佛名釋迦文。應用此鉢。非人之器。今當受食。可往奉之。故請賈人以施麨蜜。當得作佛。號曰蜜成。
[0704a18] 第四法施中文五。一呪願受施。如因果經。呪願文不同。此又復五分。先受二歸。後方呪願兩偈。二足汝安隱。四足亦安隱。去亦得安隱。還亦得安隱。如耕田有望。下種亦有望。汝今入海望。獲果亦如彼。今先呪願。第二汝等已下勸受二歸。未有僧故。第三時賈人已下請祈福之方。與髮抓敬養。第四時賈人雖得已下輕心慢棄。如來勸受。得大功德。不可勝筭。第五賈人白佛已下信心未決。請乞證驗。如來廣彰。福利不虗。我在因中。為摩納時。蒙定先佛受記。喜踴虗空。髮猶委地。無量眾生散華供養我凡夫時髮。我於爾時。因中之髮。煩或未盡。果未究竟。時人供養故。若以道眼觀之。悉入涅槃。況於今日。煩惱已盡。萬德圓備。功德勳脩。所有髮抓。若能供養我之舍利。寧無福報。既得證驗。敬心慇篤。又賈人當知已下結會古今。益信敬故。
[0704b09] 第五文可知。下之五會文二如前。一受解脫樂。二過七日已下二歸度之。
[0704b11] 自下第二度人受戒。其文有三。初至龍王為首善來度人。第二我已脫一切已下三歸受法。第三羅閱城已下羯磨受法。所以此三次第如是。有二義故。一以能秉人為次第故。上來世尊自行成道。既成道已。宜須化度。是以第一先明善來。善來受者成證無著。亦須化益故。次三歸上二受法。自行既立。須行眾軌。攝利度人故。次羯磨法。此約能秉以彰次第。次第二所化境界。以彰次第。善來所被。利根淳熟。機感緣強。理宜先度。三歸稍劣。羯磨最軟。故次第三。譬如日出。[1]光照高山。次及平地。後及幽谷。次第之儀。彼亦如是。
[0704b21] 善來文二。初至響徹梵天說法[2]他世。出家緣起雖可言對陳如。然此請說一代之首。故成緣起。第二既聞法生厭。希求出離。是以時陳如已下善來度受。前文有五。初至不說法來正明如來思已藥妙。眾生患重。說增迷倒。息化之意。令眾渴仰故。第二時梵天已下愍世故請。受而許說。第三我今先當與誰已下隨遂有緣起機說法。第四爾時世尊已下承機有人。受道獲益。第五地神已下歡喜唱告。響徹請主。初文有三。第一至疲苦正明如來思惟不說慮之於心。第二爾時世尊說此二偈已下顯己不說之意。陳彰在口。第三爾時世尊已下結成不說。
[0704c08] 前思惟中文四。一思己藥妙。二眾生異見已下眾生患重。三眾生以是樂於樔窟已下以患重故。說增迷倒。四我今欲說法已下結成唐勞。虗化無益。前文復二。初先就體弁甚深藥妙。二智者已下對人以弁甚深藥妙。欲明一乘之理。體唯自古。豈有得捨染淨之殊。寄相而論。非不生死盡在於此。涅槃顯在於彼。坐於道場。解滿或盡。故曰我今已獲此法。所證之理。乃是生死之本際。窮原之真旨。故曰甚深。理絕名相。非尋教量境界之所能曉。故曰難解。體非分別。離心所緣。故曰難知。自體無相。生死紛蕩。所不能染。故曰永寂。體證圓學。至果無為。故曰休息。窮原之旨。精勝獨絕。物莫能加。故曰微妙最上。此釋甚深。次就人辨。理雖甚深。非一切不會。有大乘器者。必能契證。故曰智者能知。非是二乘種姓境界。故曰非愚者所習。此明理深藥妙竟。
[0704c23] 第二彰患重。初因患重。次果患重。然此眾生闇或羈纏。迷於真旨。情隨[3]忘想。取相明白。即如藍等。情取不用自餓等。名為異見。於此思惟。安心忍可。謂情安不用等名為異忍。悕願不用等稱為異欲。以斯煩惱。發起成業。耶命自資。故曰異命。次果患重。依因報果。謂三界果報。言依於異見者。迷著前因。願求生死。永滯二有。故曰樂於樔窟。人天似樔。三塗如窟。謂異見等繫在三有果報故。
[0705a07] 第[1]二中文二。初至難解。舉前患重。迷一乘因。第二復有甚深已下舉前患重。迷一乘果。眾生以是樂於樔窟者。略舉果患。法性真旨起染淨之本。故曰緣起法。然此眾生執自餓等。繫在三有。於此諸緣實性。不能曉察。謂不能成淨分勳習。故曰甚深難解。前明因深。今就體顯。更明果深。故曰復有甚深難解處。離四住煩惱。故曰滅諸欲。無明永喪。故名愛盡。畢竟寂滅。稱為涅槃。於此果處。亦不能曉。以執二空即為涅槃。故曰是處亦難見故。
[0705a16] 次第四結成虗化。我今欲說者。謂說大乘因果二法。二乘近行。聞則迷悶。故曰餘人不知。對彼大根。指小根為餘。既不能解。虗化無補。故曰唐勞疲苦。
[0705a19] 自下陳之在口。言二偈者。謂下二偈非先所聞者。大莊嚴論拂去疑情。謂非昔在藍等邊聞故也。亦未曾說者。從證來未說。今始欲說。故曰亦未曾說。
[0705a21] 次明偈誦。初偈誦已。出世之本意。欲以因乘攝化眾生。惑重無益。次偈為說果乘亦不能悟。嘿然息他。過在眾生。咎非我已。顯成如來無恡法之過。此是祇夜經。我成道極難。誦前我今已獲此法乃至休息。為在樔窟說。誦前我今欲說法。貪欲愚癡者。誦前眾生異見等因果患重。不能入此法。誦前非愚者所習。於緣起法難解。及餘人不知也。逆流二句誦前後有甚深乃至涅槃。次二句誦是處亦難見故。
[0705b06] [2]第三結文者。但此眾生過無大根。現患復重。聞說迷倒。不如嘿然息其他道。故曰作是思惟已嘿然而不說法也。
[0705b09] 第二請文有三。初明梵王愍世故請。第二爾時世尊受梵天請已下觀根受請。許欲為說。第三爾時梵天已下遂請還宮。前文分二。初請之端序。第二白佛言已下正請。序中文三。初遙知佛念。以佛入世俗心故。梵王得知。次念世間已下傷失法益。以有漸成之義。故曰乃至不聞耶。次明我念躬往致敬。
[0705b15] 就正請文三。初舉根請。二爾時梵天復白已下催請。第三說是語已下說難請。亦名譏請。初請文二。第一直請。第二爾時世尊已下如來述拒。白佛請中唯願等者。略舉二號直請。次世間已下舉彼眾生有三乘根器。滅惡生善。有可化之義。故願說法。結使輕微。故曰垢薄。於理不愚。名為智慧。事中捷疾。故曰聰明。聞則能解。稱為易度。能滅不善法。謂斷功德成就善法智具足。有可化義。云何不說耶。次佛述拒中。第一述可請辭。故曰乃至如汝所言等。若請有理。所以不說者。我別有意。是以第二從初向者已下申己不說之意如文。乃至而不說法耶。如來答意。然我靜念正欲。以彼一大乘法。化諸眾生。不欲以小乘濟度。但彼眾生惑重迷倒。是故嘿然。汝今云何請我說小。理無此事。
[0705c05] 次催請中。復舉生有滅惡生善。云何不說。令世間不聞。言大敗壞者。此等眾生曾得一乘想解。久逕生死。變成小[3]惑。名小敗壞。今應聞小。能滅惡生善。若佛不為說。復失小感。永淪生死。不聞正法。是大敗壞。唯願世尊。時演正法。使始時解小。終入於大。勿使敗壞。亦可請辭懃懃。佛若不說大有所失。故言大敗壞。如世人言大是異事等。
[0705c12] 三譏請。上半立難以反要。下半皈宗而順請。若摩竭眾生無可化義。佛不應隨願在此成道。既在中生。明此眾生有可化之理。若可化者。願開甘露門。為眾生說法。請意如是。次釋其文。摩竭眾生淨穢俱有。故曰離垢穢。而佛從中生者。謂佛隨念功德。脩行成道。法身生處也。願披演正法。使理顯灼然。名聞得理。資心和神適志。義同甘露。理通神解。說之為門。故曰願開等。五分。白佛。唯願世尊。哀愍眾生。時為說法。自有眾生。能受佛教。若不聞者。便當退落。如是三反。復以此義。說偈請佛。先此摩竭界。常說雜穢法。願開甘露門。為演純淨義。自我在天宮。恒見古佛說。唯願今普眼。亦煞法堂教。眾生沒憂惱。不離生老死。然多樂善者。願說戰勝法。世尊嘿然受。
[0706a01] 第二觀根受請中文二。初至成就善法。先嘿念受請。觀彼根器。第二爾時世尊已下言彰於口。許欲為說。前文有三。謂法喻合。文言受梵天請已者。謂嘿念忍可。遂觀眾生。誰有根器。應可受化。多論云。譬如大龍從大海出。欲布密雲。注於大雨。先觀何國應可雨者。然後降雨。佛亦如是。從四無量海。出布悲雲。欲雨法雨。故先觀根器。誰堪受化。然後說法。觀彼眾生。有三乘根器。謂菩薩緣覺聲聞各有上中下。故合為九。如世間生鈍根畏後世罪。聲聞上中下。少垢多垢難度。緣覺上中下。長利根易度。菩薩上中下。又可聲聞緣覺。雖有利鈍。同受小法。合以為生。菩薩大士。說以為長。斯二觀人有其大小。所以有大小者。良由垢有厚薄。根有利鈍。受道有難易故爾。少垢利根易度。此三是大乘根器。多垢鈍根難度。此三謂小乘根。畏後世罪已下雖可利鈍難易。莫不皆悉畏惡就善。故曰乃至善法。
[0706a17] 自下喻說。不取四作喻。直取池華水為喻。池喻感機。華喻解心。水喻於教。若以四諦教水。注彼聲聞感機池中。生聲聞解心之華。聲聞根軟。假教始緣。故曰初出地未出水。此喻上生鈍根。畏後世罪。三若以因緣教水。注彼中[1]示感機池中。生緣覺解心之華。終時稱教生解。故云與水齊。此喻上少垢多垢難度。三若以六度教水。注彼大乘感機池中。能生菩薩解心之華。菩薩大士得旨捨詮。不為教相所局。故曰已出水塵水不著。此喻上長利根易度。三若如後釋。初出池華。與水齊華。同喻上生多垢鈍根難度等四聲聞緣覺根也。已出水塵水不著華。喻上長少垢利根易度四大乘根也。
[0706b05] 自下合喻。如來亦復如是者。如來觀彼三乘根器。了了分明。如似世間有目男子觀。池華三別。故言亦復如是。喻中少有目男子。合中有故。合文二說。准法可知。
[0706b09] 二次發言受請。言對請主。故曰梵天。我告汝。今敷演三乘教門。故曰今開甘露門。所觀根器。三乘非一。曰諸。咸有稟承足之益。決然秉納。故曰聞者信受。次下三句釋說小之意。若我說小。即便正在於小。不令得大究竟永安者。有恡法之過。義同嬈惱。我今說者。始時解小。終獲於大。同我所得微妙之法。故曰不為嬈故說。乃至牟尼所得法。亦可下二句釋疑。佛前思惟。藥妙患重。嘿不說法。今者請方許說。或可不是佛所得法。故須釋言。梵天我所得中方便說三。故曰梵天微妙法。即是牟尼所得法。五分云。恐徒疲勞。不說甚深義。甘露今當開。一切皆應聞。
[0706b20] 第三辭退還宮。第三既受請已。赴根說法。文二。第一從初至涅槃行來。為彰五人執耶既久。現無受道之器。是以先須勸捨二邊。令立根器。既有信器。堪受法藥。是以第二四聖諦已下正明說法。[2]沒彼信器。前文復二。初念二耶師不聞勝法拂眾情疑。第二時世尊復作是念已下勸五比丘令生信器。先解前文。多論問曰。若彼諸人必應入道。不應命終而得聞法。若不應入道。佛何以故念欲度之。答有二義故。一佛欲令眾生不忘恩德。此先小恩。佛憶欲度脫。恐大恩不報。二此異道諸師。時人宗仰。咸謂得道。佛念欲度。為滅一切耶憶想故。依十住毗婆娑。釋疑故來。彼論問曰。汝云佛是一切智人。佛念迦蘭時。已先命終。逕於七日。佛竟不知迦蘭已死。云何得名一切智也。論釋我世尊本出家時。曾從迦蘭宿止。同習不用處定。諸天人民儻有疑心。謂佛從彼受法。餘處成道。今若說者。猶是藍邊所學得法。何處更有勝法。佛知迦蘭命終七日。為斷彼疑。故作是說。迦蘭利根。我先為說。即自念知終已七日。何其苦哉。如此妙法。如何不聞。爾時人天疑心即盡。知佛更有勝法。非蘭邊得者。是故世尊是一切智。利根知佛非蘭邊得法。鈍根之徒復謂如來鬱頭邊法。今若說者。多是非想。何處別有勝法。為斷此疑。復念藍子。亦知藍子咋日命終。故作是說。先與說法。即自念言。何其苦哉。不聞妙法。是故世尊。是一切智。准此義。五比丘事亦復可知。並拂疑故。
[0706c20] 就立根器中文三。從初至說法耶念五比丘有機感故。第二世尊復作是念已下觀五比丘知其處所。第三見已已下隨逐有緣。勸捨二邊。令生信解。於中文二。第一從初至更不受有執昔疑今立志拒勸。如來引證。就果以勸。第二比丘出家者已下勸捨二邊令立根器。就因以勸。若釋須就因果。勸意可知。謂對破所執果因故爾。前文復二。初至迷荒失志立志拒勸。二佛告五人已下舉昔言無二。彰今是實。以己四智。勸令脩學。前文之中。四對八句。第一往而立制。第二時世尊漸漸已下到以破制。第三我今寧可已下坐已[1]汝佛。第四時佛告五比丘已下勸勿汝佛立志拒勸。初對往中欲往波羅柰。道逢憂陀耶者。顯其法輪被於有緣。不度無緣。前二耶師一向無緣。憂陀耶者。有見佛緣。無得道之器。下五人者。全是緣感。憂陀梵志。其性儒雅。既見如來。諸根寂定。顏色怡悅。必有好師勝法。致問有三。第一問出家師誰。二問受學師誰。三問為學何法。五分。見世尊姿容挺特。諸根[2]寂。圓光一尋。猶若金山。即便問言。本事何師。行何道法。以致斯尊。佛說偈以答。依阿含。似為四問。謂加向何處。今且依此文。但為三問。佛答之中。有其四偈。前之三偈答上三問。第四一偈拂疑故說。初偈答第二問。次偈答初問。第三偈還答第三問。
[0707a18] 先解初偈。答第二問意。汝上問我為從誰學者。然我惑盡解滿。眾德普備。有何缺少而從師學。此答無受學師意。智之所照空有。萬境非一。故曰一切鑒達。斯了名之為智。智照窮圓。更無加過。目之為上。解興惑喪。萬累斯損。故言一切欲憂解。此明惑盡。第三句不藉師諮。豁然獨達。故言自然得解悟。此明既智滿惑盡解滿不假師訓。故曰云何從人學。
[0707b01] 次解第二偈。答初問意。汝上問我。汝出家師是誰者。若我智德不圓。煩惑未盡。可假師僧諮稟法訓。然我自德圓滿。不假師誨。何用師為。此答無出家師意。次釋文。非但無學師。亦無出家師。故言我亦無有師。亦復無等侶者。此以無等侶。釋上無師義。等侶尚無。何況有師。世間唯一佛。釋無等義。一世界中一佛出世。更無第二佛出現於世。是故無等。故言世間唯一佛。眾惑斯盡。證法清涼。無鬱[3]承之惱。故曰冷而常安隱。
[0707b09] 次釋第三答意。汝上問我。為學何法者。然我智體圓滿。眾惑斯盡。空有兩泯。更無法可學。故言我是世無著。乃至無與等。將解無著。先解有著。凡夫無智。在生死而染。名為著有。二乘無大悲。故於空取證。名為著無。如來自言。有智故緣有而不染。不同凡夫著有。有大悲故於空不取證。不同二乘著無。有無兩泯。故曰無所著。既內無所著。道邁人天。獨尊第一。故言我為世間最。亦可我是世無著。喪生死因。我為世間最。離生死果。既無生死因果。人天莫過。故言諸天及世人無有與我等。顯己德滿無法可學。
[0707b19] 第四偈釋疑者。梵志聞佛自言德行滿足。即生疑念。若是德滿。應為人師。為他所皈。何故今日順路而行。似有不足馳求之意。佛知彼心。為拂此疑。故言欲於波羅柰轉無上法輪。以為人師。不自求法。初句謂隨逐有緣。施化處所。傳授己證。稱之為轉。甚深莫過。故言無上法。摧輾結惑。目之為輪。世間眾生為無明厚曀。闇於所緣。故曰皆盲冥。將欲為彼盲冥眾生。顯宣真法。稱之為當。教陳理旨。名之為擊。理顯沾神。使生死永隔。慧命長存。喻若甘露。理彰於外。有[4]有緣斯聞。義同於皷。故曰當擊甘露鼓。梵志復舉第三答。重諮其義。佛答云我勝一切結者。勝者止也。因患斯盡。得盡於諸漏者。苦無不亡。因果殄滅。故曰我勝諸惡法。亦可勝者過也。謂出過諸惡。故曰勝惡法。人天莫過。故曰我最勝。答意契宗。領玄言外。五分。梵志不受。拍髀而去。彼梵志宿世善神。即於空中。為說偈言。佛始出世間。天上天下尊。如何汝[5]過之。而返棄捨去。梵志雖聞此偈。猶去不[(厂@((既-旡)-日+口))*頁]。第四對勸。勿[*]汝佛立志拒勸者。執昔疑今。謂言如來捨於自餓知足真道。行食食。耶路無真實之道。故言汝本所造。乃至況今迷荒失。
[0707c14] 第二舉昔無二。彰今實中有三。初以昔類今。彰佛無二言。第二佛言汝等來已下我本無二言。今已證獲四智究竟。明實非虗。汝等若能稟承者。不久同得也。三所以族姓子已下正引己昔求。今獲四智。明汝稟行。必同所得。果不虗剋。由因而獲。
[0707c19] 是以自下就因以勸。於中文二。初勸捨二邊。第二比丘已下令立中道。前中四句。一舉二邊之數。
[0707c21] 二樂習已下列二邊名。昔解云。樂習愛欲者。即不用非想。謂是法邊。或自苦行。謂苦行邊。此或不爾。五人不學不用等法。何勞勸捨。故今正解。但眾生斷見者習樂。常見者苦行。今言樂習愛欲者。舉前斷見太樂邊。或自苦行者。舉常見人太苦邊。此二乖中。故稱為邊。五分亦爾。一者貪著愛欲。說欲無過。二者耶見苦形。無有道迹。故知愛欲非不用等。又復攝論解毗那耶中。為對治受用二邊故。立毗那耶。由佛遮有罪過受。立毗那耶。對治樂行邊。由佛隨喜無罪過受用。立毗那耶。對治苦行邊。離樂離苦。意脩中道。問若對五人。但須離苦。何以遣樂者。答獨言離苦。恐成著樂。故並勸捨。
[0708a09] 第三非賢聖已下彰二邊過樂。故奢誕非賢聖法。苦行疲懃。徒勞無益。故曰勞疲等。
[0708a11] 第四不能有所辨者。結前二過中道。文四。一簡非顯是彰中道體。文言除此已。乃至涅槃行行。是中道因體。第二云何已下至涅槃行假問[1]微其中道。第三此賢聖八正道已下正出中道。第四是謂已下乃至涅槃行結其中道。先解初文。除此已者簡非。謂除樂苦二邊故也。文言更有中道等者。謂涅槃等寂行行是中道。眼明者謂天眼明。智明者宿命明。永寂者謂漏盡明。成神通者謂五通。得等覺者智具足。成沙門斷具足涅槃者謂二涅槃。上來舉果以取其因。言行者是其中道。第三出中道者。文二。初則總舉此賢聖八正道。次正見已下別列其八。八中定體。謂語業命三是其色法。餘五心法。正見是慧。正行謂正思惟。是其覺數。正方便謂正精進。念是念數。定謂定數。此辨體竟。次釋其相。言正見者。謂空觀智慧心也。正業等三者。如智論云。以無漏慧所起身業是正業。起口是正語。離五耶命等是正命。如明了論。身業有四種。一離煞生。二離偷盜。三離耶婬。四離非攝。口業有四種。一離妄語。二離破語。三離惡語。四離不應語。若身四種耶業。若由無瞋無癡善根所離成八。說名正業。口四耶業。若由無瞋無癡所離成八。說名正語。身口八耶業。若由無貪善根所離身口成八。說名正命也。正行者謂正思惟。今緣境曰行行。非耶心故稱正也。學心不墮。故曰方便。方便非耶正也。念定可知。第四結文可知。
[0708b11] 自下正明三轉法輪。投彼信器。就中文二。初一一別轉勸令脩習。第二若我不脩已下正明總舉三轉十二行。勸令脩學。別轉文四。第一舉數。二何謂已下假[*]微列名。三何等為苦聖諦已下正是說相。四是謂已下結。論諦雖四。位分為二。苦集二諦世間因果。滅道二諦出世因果。苦集滓穢。廣彰過緣。欲使生厭。是故前明。滅道清昇。欲使生欣。故宜後辨。厭欣在懷。必有所尅故爾。又苦集無始有之。是故先明。滅道二諦。會聖方有。故次後說。問所以先苦次集者。因果次第。必須先集後苦。今據觀行次第。先麤後細。故苦先集後。出世因果亦果先者。因果次第。先道後滅。亦就觀行為次第。先標滅果。令物生欣。故所以爾。
[0708b23] 次釋名者。苦以逼迫為義。集謂聚積。滅謂寂泊。通物為道。名字既爾。體狀須陳。苦諦體者。謂五受陰。色非惱性。判為苦具。心是慮知。正為苦體。體具通論。以為苦諦。其集諦體者。謂業以煩惱。業為正種。煩惱緣助。緣正雖殊。能搆當果。目之為集。滅諦體者。滅無異狀。對事論三。謂滅假實空心。一聞思二慧。滅假名心。暖等脩慧滅實法心。三滅定蹔滅。泥洹永移。遣相空心。三心雖殊。論滅一揆。故以三心盡處。為滅諦正體。言道諦體者。謂戒定慧。慧為道體。我定道具。具及真道皆能通人尅滅。俱稱道諦。此之四種並審爾不謬。咸稱為諦。是故經言。苦不可令樂。乃至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不同凡夫苦妄計樂。故微塵世性自在天等。以之為因。二空為滅。烏雞等戒。計之為道。此即非諦。
[0708c13] 次釋其文。何謂為聖諦已下假徵列名。謂苦聖諦等。厭苦脩道。會諦生解名聖。故名苦聖諦。諦義不異前釋。苦由因得。所謂集諦。除集生解稱聖。復是招苦之集。故云苦集聖諦。會滅生解曰聖。此實三諦無處。從初作名。故名苦滅聖諦。滅不自有。尅必由因。其因是何。所謂道諦。八正真直道及道具。並能除擁通物。出離中勝。故曰苦出要聖諦。
[0708c20] 第三辨相。其文有二。初明三轉十二法輪。第二此苦聖諦本未聞法已下舉上下二轉。一一轉能尅六種功德。勸彼脩學。未實得益。四諦各三。合十二轉。言三者。一示相轉。二勸修轉。三引證轉。
[0708c24] 苦諦三者。初引八苦以示前人。名示相。第二復次已下勸知。第三我已知已下引己證知。就前示相。其文有三。謂舉釋結。餘三諦示相亦爾。今解苦諦。所謂八苦。兩門分別。一辨相得名。二三八相攝。八苦位三。生老病死等四苦就時彰名。愛別離苦等三苦因緣受稱。五盛陰苦。就數彰過受名。生時有苦。故曰生苦。言老苦者。髮白面皺。形衰改變稱老。老時有苦。故曰老苦。風大互增。一大不調。百一病生。病時有苦。故曰病苦。言死苦者。死者盡也。死時有苦。故曰死苦。次三因緣受名。因是內心。謂愛[1]增求等。緣是境界。所謂違順。順境有二。若已受順緣。分離生苦。愛別離苦攝。若未受順緣。求而不得。求不得收。違境亦二。若未受惡法。緣交事會。怨憎會苦。若已受惡法不能離者。求不得收。
[0709a14] 次釋名者。已受順緣。凡情樂著稱愛。本合今分。故曰別離。總由愛別離生。故曰愛別離苦。違緣損己稱怨。有心同惡名[*]增。緣交事合稱會。總由怨[*]增會生。故曰怨[*]增會苦。情希順緣稱求。差本所求。名為不得苦。苦由不得而生。此即善法未得苦。情厭惡法。心悕捨離。亦名為求。求不免離。稱為不得。苦由是生。此是惡法未離苦也。此之五陰七苦並集。眾苦熾盛。名五盛陰苦。
[0709a22] 次相攝者。生老病死怨[*]增會。此等苦苦攝。愛別離者壞苦收。論云。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愛求不得。苦有二。惡法未離者苦苦攝。善法未得壞苦收。五盛陰苦總收三苦。說八苦相。令知生厭。名示相轉。餘二可知。既知苦可厭。要脩八正。方能傾苦[雨/復]集。故諸諦下咸須勸脩中道。返前二邊故。八正之義前已釋竟。
[0709b05] 次集諦三者。初列業煩惱明集。名示相轉。十使煩惱能助業牽生。非是正種。說之為緣。略舉一貪。染著前境。能發業思。目之為愛。身口業思。牽生正種。故曰本所生業。與臨終妄愛相應。能潤業招生。故曰與欲相應。於未來受生之處。作華池等解。妄納為適。故曰受樂。此是潤業煩惱。第二復次已下勸滅。第三我已滅已下引滅。
[0709b12] 次滅諦三者。初至苦盡。聖諦正滅。三諦無處。寂泊無為。是滅諦體。舉彼滅狀。示彼生欣。名示相轉。二復次已下勸證轉。三我已作證已下引證轉。先解初轉。彼愛永盡。煩惱無處。無欲滅業無處。此集諦無處。捨出要解脫。空心無處。永盡已下苦諦無處。舉此滅收。示彼生欣。名示相轉。下二轉如文可知。
[0709b18] 次道諦三者。初至是謂苦出要聖諦。舉八正體。示彼令脩。名示相轉。第二復次當脩已下勸脩轉。第三我已脩已下引脩勸脩轉。示相即道。更無別脩道。
[0709b21] 第二舉轉益中一一轉下各彰六種功德。勸令脩學。苦諦初轉六者。若能厭苦脩道。必獲六益。如何不脩耶。言智生者謂宿命。眼生者謂天眼。言明生者謂漏盡。覺生者是他心。言通生者謂身通。言慧生者天耳通。此還是上中道。因家之果。餘類亦爾。但此文中苦集俱結。滅道闕無結文。四是謂四聖諦說已總結。上來四文別轉已竟。
[0709c04] 第二總轉文四。初至而無疑滯。引己證故。成無上道。汝何不脩同我所證。第二如來已下舉彼眾中有應教之機。勸以脩學。第三沙門已下正彰世人所不能轉。唯佛能轉。顯法深勝。勸彼脩學。第四是故已下正明舉前三益。勸脩四諦。是故者牒上三句。結成勸學。第一是故者。是我於三轉十二法輪。如實而知。成無上道故。第二是故者。是佛法輪。本不虗轉。轉必應機故。第三是故者。是法輪世人所不能轉。唯佛能轉。深勝輪故。汝等何不對上三義懃脩習故。第四獲利悟道。以其佛轉法輪。五比丘中陳如先悟。故佛讚曰。無如憍陳如。阿之言無。若猶如也。五中獨拔。故曰無憍陳如也。第五展轉唱告。響徹請王。故曰乃至梵天。上來緣起竟。
[0709c17] 自下第二善來度人。大文有六。第一度五比丘。第二波羅柰已下度耶輸伽。第三波羅柰已下度耶輸伽同友四人。第四波羅柰已下度耶輸伽同友五十人。第五波羅柰已下長者。第六波羅柰已下因龍王故度那羅陀。初文有三。初明五人受戒。第二世尊與三人說法已下正明如來說法教化。增其行解。第三世尊說此法時已下解滿惑盡。道成無著。前文復三。初度陳如。次阿濕卑摩訶男。次婆提婆敷。陳如文三。第一請祈出家。第二佛言已下正為受戒。乃至盡苦原者。戒之功力。結名最初。第三時尊者已下脩知[1]是行。及前自餓。餘人亦三。類而可知。然為餘人轉名而說。言布施者。舉善令脩。是作持。言持戒者。惡法能離。是止持。既脩善離惡。必能近剋勝報。故曰生天之法。呵欲不淨者謂集諦。有漏繫縛謂苦諦。讚歎出離為樂。謂滅道二諦也。
[0710a08] 次第二說法文中。初食前說法。為三人說法。二人乞食等。各異等侶。去住不同者。多論。一解三人是佛父親而愛多。二人是佛母親而見多。是故三二去住不同。又解欲說彰法不空。乞食得辦。故使三二去住不等。次食後說破其我執。於中文四。第一破其執我。第二云何已下審比丘所解。第三是故諸比丘已下廣類以破。第四比丘賢聖弟子已下脩無我觀。
[0710a15] 先解初文。此等五人俱證初果。須陀洹人實無身見可破。今言破者。若見心說我。理無此執。猶有慢心我。故所以言。破文中先對色陰。於中有三。初比丘色無我舉宗立無我。第二立二章門釋前無我。一受苦苦故無我。故文言。若色是我者。色應不增益。而我不受苦。而增益受苦。故知無我。二若色是我者已下不自在故無我。凡言我者。樂及自在可得是我。而今觀色。不得自在。明知無我。第三以色無我故下釋前二門。初至受苦釋初苦門。亦不得隨意已下釋第二不自在門。欲得便得者。謂少年盛壯之色。不用便不得者。謂老年衰變之色。既不隨情欲。明知無我。觀餘四陰。無我義同。作文破執。不異於前。故曰亦如是。
[0710b03] 次審比丘中色陰廣辨。一問常無常。二問苦樂。三問我執。既知無常苦變易法。問言為是我不者。自是己定性我不。是彼不者。是他人定性我不。是我所不者。是餘四陰。若色是我。受是僮僕等。三合十二句。即此中是我所是彼所。謂我所見也。五比丘並以己之解心對佛。故曰非。約餘四陰審解義同。故曰受想等亦如是。
[0710b10] 第三廣類破中。對色以辨廣。舉諸色類。皆無我故。言是故一切色等。若內者己身之色。若外者他身之色。若麤四大色五根色。若細謂無色界色及四塵色。好者淨妙色。醜者鄙惡色。若遠謂鄣外色。若近謂鄣內色。非我者如汝所解。實非定性。我非彼者。非他人定性。我非彼所者。非他餘四陰我所見。非我所者。非我餘四陰我所見也。此四句。前二非我非彼者。破即陰是我。非彼所非我所者破離陰是我見故。亦可前二非我見後兩非所見也。應作如是實正觀智慧者。謂脩無我正觀。對餘陰同爾。故曰亦如是。
[0710b20] 第四正脩無我觀。先對色辨中見執色之過。故曰厭患。色陰捨執故不著。不為我見羈繫。故稱得脫。四智究竟。得解脫智。餘四同爾。故曰亦如是。五比丘一切有漏心解脫者。心解脫。謂得滅定故。得無礙解脫智者。慧解脫。謂是俱解脫人。自下四文可知。
[0710c01] 第六因龍王曾於佛邊。聽得此偈。重法募解。梵志聞不能知。諮謗於佛方解[2]偈斯。來為龍王重更敷釋。尋詣佛所。聞法得益。善來受戒。故明斯偈。先列經本二偈。佛有三偈釋。初一偈半次第解六句。次有一偈解第七句。末下兩句釋第八句。六識開導皆以為王。第六最強。能生善惡之本。名之為上。故曰第六王為上。此答初句。染者與染等。即案文解。業與煩惱。體是垢法。名之為染。以染成者。故曰染者。者不異染。故曰與染等。此答第二句。行心無貪等煩惱。故曰不染。既無煩惱。業結不起。故曰無垢。故言不染則無垢。此答第三句。起業煩惱。垢纏行者。名為染者。為煩惱迷醉。闇於所緣。謂之為愚。故曰染者謂之愚。此答第四句。凡夫無慧。為四流所[漂*寸]。故言愚者流所[漂*寸]。此答第五句。解興惑喪。故曰能滅者為智。此答第六句。四流非一。故言一切。[漂*寸]溺故流。智解一興。四流斯喪。故曰能捨。此明因流盡。人天報亡。故言天及於世間。此明果流喪。不與流相應。舉前因流盡處。不為死所惑。舉前果流盡處。因果既無。彰斷具足。此答第七句云何流不流也。慧由定發。故曰能以念為主。三昧澄靜。能發如實觀智。智起惑亡。不為四流所羈。故曰而名為解脫。此半偈答第八句。龍王往前。輕心壞葉。長壽龍中非耶見。耶見者即墮地獄。傳言此名樹葉。龍王頭上生一樹。甚大苦惱。失彼二邊者。前佛時起。過後佛滅。後脫此身。逕於二佛。虗無所益。故曰。
[0711a01] 自下第二三皈度人文三。初三歸受戒法。第二爾時世尊已下還明善來。從初作名。故曰三歸受法。亦可從此已後三歸法起。與善來並故。第三爾時世尊已下拂去譏嫌。
[0711a05] 前文有四。一佛歎弟子堪為師導。第二佛告諸比丘已下告令遊化。第三時諸比丘已下以失信意三歸之緣。第四佛言已下正辨三歸受法。上半偈嘆己德備。下半嘆弟子德同己所證。我已脫一切因患盡。天及於世間果患亡。下半同上。唯嘆弟子為別。魔來難者耶人壞嫉難。佛及弟子福田不具。焉能外化。上半難佛福田不具。下半難弟子不備。汝為諸縛縛。因患未盡。天及於世間。果患不亡。一切眾縛縛。弟子因果二患未盡。沙門不得脫。總結二人俱不免過。我脫於諸縛。緣不能羈。因患盡。天及於世間果患亡。一切縛得脫。彰弟子因果俱亡。我今已勝汝。總以結勝。魔王不分。復更致難。外人情計。謂五塵性是能縛。內有五識。復是性縛。汝若不緣則已。緣則被羈。汝內有結縛。謂五識心性是縛體。五識之心緣於五塵。故曰心在於中行。緣則被羈。為惡業追繫。故言以是隨逐汝。此難因患未亡。既有集因。必招來苦。纏縛沙門。故言不得脫。此難果患未喪。如來答意。外人情計。但知有五識。不見第六意識。是以如來言。凡夫第六意識尚不為五塵所染。況我斷欲斯盡。內心清淨。雖緣五塵。何得有染。故言世間有五欲乃至我於中無欲。二患斯盡。超汝境界。故言我今得勝汝。辭辨難當。耶徒高伏。心懷不樂。隱形如去。耶難既遣。舉宗重告。餘三如文。多論。牛呞比丘兄弟將七萬人詣比丘。比丘盡與三語受具。
[0711b05] 次還明善來文三。先度同友五十人。次度鬱鞞羅一千人。次度舍利弗等二百五十人。就度迦葉文三。初至受具足戒善來與千人受戒。第二時佛度千梵志已下詣象頭山三事教化。第三爾時千比丘受此三事已下如說脩行。道成無著。廣現神變。教化迦葉。令故耶從正。不如我等得阿羅漢者。謬執自謂得聖果勝。心欲調伏。放果執因。謂己事[1]大。是趣泥洹正路。故云不如我道真。佛知將伏。即併非二計。非阿羅漢者。非是聖果也。非向阿羅漢道。事[*]大非是趣聖之因。既聞因果俱非。便捨事[*]大。具出家受戒。次度二弟。次往象頭山。三事教化者。彰此等比丘假時處及伴。而得漏盡故。一神足教化者。謂身通令廣生信。二億念教化者。謂以他心通。知眾生心欲。應機授藥。三說法教化者。謂以漏盡通正教起行斷漏。先對眼根廣明。於中初總舉熾然。故言一切熾燃。
[0711b20] 何等已下別列熾燃。於中文二。第一明因熾燃。復云何已下明果熾燃。因中有四。一先舉熾燃緣有三。眼熾燃者。謂增上緣以生熾燃。色熾燃者。謂緣緣中以生熾燃。眼識熾燃者。次第緣中以生熾燃。第二眼觸熾燃者。一釋謂和合以生熾燃。其唯觸數。又依實論。想是對假之初。名之為觸。因於三想。遠生三毒。故曰眼觸熾燃。第三若復已下三受報法。體是無記。非不因此三受生三煩惱。故曰亦名為熾燃。四何等已下三煩惱火。謂行心中起三種煩惱。燒人善根。是熾燃火體。
[0711c06] 次果熾燃。正明八苦焚燒樂受。故曰果熾燃。我說此苦所生處者。前因熾燃。是八苦本生之處。為令斷因。以其因亡。果自喪故。故言我說此苦所生處。若對餘五。不異眼根。相對以明因果熾燃。故曰乃至意亦如是。第[2]三文可知。
[0711c11] [3]次度舍利弗等文二。初受竹園度之處所緣中。王本請佛。若成道已。先受我請。所以淹[4]文不赴王請。度千人已。方念受請也。答有二義故。一眾生機根未熟故二徒眾未成故。今赴請者。一王舍城人道根熟故。二度千人已。徒眾既成。顯佛德尊高故。佛與迦葉。師徒相隨。大眾雲集。各懷疑念。不知誰是師首。既有此疑。師徒未分。難以訓導。故偈問答。示有尊卑。汝見事[*]大有何變恠不祥之相。而便棄之。故汝等見何變乃至捨[*]大具。次以偈對佛。依此事火。不能發智。斷彼資道。緣中貪味之過。故言飲食諸美味。亦復不能斷彼色貪。故曰愛欲女及祀。我見如是垢者。謂業煩惱垢故捨事火具也。顯己是弟子。彰佛是師。佛復問。汝既見非。捨而不樂。汝心志求。竟樂何處。故言飲食諸美味。乃至樂何處。迦葉即答。情樂之所。業與煩惱。能牽生死。三有輪轉。名之為迹。善脩八正。能除集因。令苦不續。稱為休息。故曰我見迹休息。此集諦無處。是滅諦體。集因既亡。不為三界生死果縛。故言三界無所礙。此是苦諦盡處。是滅諦體。滅理一揆。更無殊狀。故云不異。證與理冥。更無能所。故言不可異。亦可滅理無為。異緣不能差脫。故曰不可異。如此滅理是我情欣。故不樂事火祀。上品疑除。下品之流猶疑未盡。故須就事以拂疑情。疑心既除。說法獲利。受請入城。爾時天主化作一異婆羅門。引道讚嘆。以顯佛德。初一偈國人致問。上三句問能敬者誰。末下一句問所敬者。第二釋提桓因答五偈。五偈之中。各上三句先答問中第四句所敬境界。謂是如來。各下第四句却答前問中上三出能敬者。就各上三嘆所敬德。初一上三勇猛等者。顯佛精進智德無貪善根。次上三世無與等者。彰佛真勝超倫。次一上三滅欲等者。煩毒既除。斷德窮圓。次一上三猶如度溺者。化生之能濟及自他。次一上三已度四流際者。授生以法。次時世尊已下度舍利弗等。如普曜經。身子問阿濕卑言。汝師是誰。即答謂說吾師天中天一偈。又問有何道法。即說第二偈。化訓去五陰等。又請說法。阿濕卑言。我今年幼稚。學日又淺近。能宣正真如來廣大義。身子言。不問廣略。即說偈言。一切諸法本。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原。故號曰沙門。身子得道。此律三問答。亦合三正說法中。如來說因緣生法苦諦。亦說因緣滅法滅諦。若法所因生。如來說是因集諦。若法所因滅道諦。若如智論。聞三諦以入道。諸法因緣生苦諦。是法說因緣集諦。諸緣及盡滅是滅諦。大師如是說。得入無憂處者。謂解責故。今證聖解。故曰本所不見。
[0712b05] 第三拂去譏嫌易解。
[0712b06] 自下羯摩度人文三。初明起過。過有二緣。一無師教授。隨緣興犯。此是無師之過。不齊整來多羅葉等。乞食不如法謂耶命等。受不淨食者謂殘[1]尊等。及可惡宍。受不淨鉢食。不以澡豆洗等。二病比丘已下無弟子損。第二諸比丘已下舉以白世尊。第三世尊言已下立有師徒。制羯磨受戒攝養之方。於中文四。第一制立師及弟子羯磨受法。即是所秉教法。第二時諸比丘已下訖盡同上。能秉之師。德行具滿。第三布薩已下所被弟子身器穢。第四授法。為請法求解。生善行三。報恩供養。此三順攝受。四呵責治罰。違而攝受。於中有三。一有所呵之過。二有能呵之藥。三如不如義。並如文辨。廣說可知。
[0712b18] 第五門對文說。
[0712b19] 自下第二闍梨德行攝受方者文二。初至行和上法來明依止師衣補和上處受之方。二弟子於闍梨已下正明依止弟子行法。此之二法。如上更不煩說。前文有三。同前和上。
[0712b23] 自下第二呵責弟子文三。初不承事和上起過。二舉以白佛。三世尊言已下辨呵責法。於中文三。初至五事來呵責之藥。第二世尊既聽呵責已下出所應呵過。第三彼盡形壽已下二人違失之義。凡呵責之要。大法具三。一弟子現前。二出過現前。三呵法現前。得名如法。反則非法。文中先明和上呵文中三。總舉其數。次別列五名。次復總結。呵責法者。准其所犯過重輕。若過淺重呵。過深輕責。此乃隨心喜怒。特秉法式。何成師訓相利之道。宜自思省。停息此壞。當復思已。所以呵者。為利彼故。寔宜內懷慈愍。外現威肅。准法以設。不差所宜。雖加切勒。理深津益。令彼改過從善。方成師訓攝受之方。然後五法呵之。一汝去者。謂以過重駈擯永去。二莫入我房。過是次輕。得在寺住不入房。於外作使。容可得作。三莫為我作使。謂一切執使皆不得作。容得入房。四莫至我所。外事雖少得勞正。不得至師左右。五不與汝語。其過最輕。得至師所。不得以言誨。及次依止呵。大同和上。唯換第四句。言莫依止我住。餘是如前。此等並呵情過。不得准罪重輕。自有輕而須呵。或有重而不呵。落在七法故也。又此別人行罸之軌。如七羯磨。罪處所等。不禮捨教。惡[2]馬覆鉢。斯乃得法折伏。不在此收。
[0712c20] 次所呵過。二師合辨。增數八五。究其不同。但有十五作惡不耻名無慚。見善不修[3]學無愧。不祖師訓如說脩行。曰不受教。犯下三篇。名非威儀。懈怠自居。名不恭敬。若作斯五。情無耻愧。雖犯小罪。理合呵責。若情恒命終已下闍梨行法。和上中二。初至如法治。和上七法攝養之方。二和上於弟子所行和上法已下。弟子行法瞻供之軌。
[0713a03] 前和上文三。初至十歲已來簡小取大。第二諸比丘聞已下簡愚取智。第三諸比丘聞已下簡懈怠制攝受。此三文中並各有三。謂過呵制。第三中三。一起過。二呵責。第三告諸比丘已下立制。於中文三。初至應如是行對和上制法。第二若弟子已下列七行法。第三自今已去下違而結犯。列行法中。一先析伏其形有二。初明弟子作過不從師教。僧設治法勸令如法。二明勸僧疾解。第二復次犯僧殘已下除其業累。據可悔中重假僧故舉。非謂下三不須斷理。第三復次弟子得病已下瞻病人除其情惱。第四弟子若不樂已下移閙就靜。以安其形。第五弟子有疑已下誨以法律。決去疑滯。第六若惡見生已下誨以真法。反耶入正。第七以二事已下衣食攝受。免形心二苦。第三結犯可知。
[0713a17] 第二弟子行法中。分文有三。第一起過。第二諸比丘聞已下呵。第三爾時世尊已下制法。制法中二。初對人制法。第二列共別兩行。於中先明共行七法文二。初列七法。第二行結犯。此律但言如法治。五分。共別行中。盡言若不行突吉羅。第二時弟子於和上所不行弟子法已下列其別行亦二。初列別行。二不行結犯。別行中三。初至不得至他方白事方法。第二彼當清旦已下請誨稟承。以資神解。第三彼當除去已下如說修行。亦名脩敬報恩故也。初白事者。弟子年少。未有閑曉。要須諮請白師取足。白之法式。如常威儀。寄說可知。師既受白。因明師僧量宜弟子法。有八句。前七有過。故不聽為。第八無過。方依所請。又有事須白。五分。唯除大小便及用楊枝。餘皆須白。無事不須。祗。出寺門二十五肘。來不須白。已外須白。次請法者。為求解故。清旦須請。報恩供養如文可知。所以須明弟子行者。良以師有訓匠之能。為成師德故爾。
[0713b09] 次辨闍梨行法文三。初無師起過。第二諸比丘已下舉以啟佛。第三世尊言已下制[1]者闍梨依止弟子。於中文二。初明制有闍梨弟子。第二諸比丘聞已下闍梨德行攝受之方。前文有三。第一立闍梨弟子。西音闍梨此名正行。[肆-聿+頁]補和上之處。故曰如[2]文等。第二展轉已下有師徒之益。前立和上。已有兩益。今有闍梨。還無二損。此乃重重。故言倍增益廣大。第三有益須請。請之正文。一大德一心念言對正行。二我某甲自厈己名。三今求大德為依止。請祈攝受。四願與我依止。望師垂慈攝受於我。五我依止大德住。自彰依住表己懃懃。一言至三。依者馮也。止者住也。故言依止欲正行。發言許攝有三可知。
[0713b21] 辨依止。五門分別。第一定能依止人。第二定所依止人。謂師德行。第三請攝受之方。第四弟子別行之法。第五依止失不失。先解初門。所以須依止者。新受戒人闇於所緣。猶若嬰兒。若不教授乳養心神。法身難以成立。須依有德。馮人取訓。故律言。新受戒比丘無人教授故。乃至婆羅門聚會也。無人教授略有五種。一和上命終。二和上休道。三和上決意出界。四和上捨於畜眾。五謂自身更求勝緣。以闕教授。故須依止。然有六人聽無依止。一樂靜比丘。二守護住處。三病人。四瞻病比丘。此四四歲已下聽無依止。五滿五歲已去。六智無勝者。此二五夏已上辨之。此等人輩聽無依止。須依止人者。一未滿五歲。二愚癡比丘盡形壽依止。
[0713c10] 第二門闍梨有五。除依止一。餘之四種不得趣爾攝受弟子。補依止師處。補和上處。要須加其請法。方成依止。說意可知。論其德行解慧。一位須十夏。二有解慧。三能七法攝養弟子。廣如增五。若反此者。皆不合攝受弟子。
[0713c15] 第三門欲請師時。祗律。要有四心。一愛念。二恭敬。三慚愧。四樂住。具此心者。闍梨如[*]文。請文如前。次師攝弟子。亦有四心。一慈念。二矜愍。三訓誨。四匠成。具斯四心。看弟子如兒想。
[0713c19] 第四門有其四法。一白事法。謂離過行二請教。世尊有是教一切汙辱已下正舉。第二師僧秉初段法被。第三受戒行者受戒方軌。初文有四。一對上過。故立有師與弟子。[3]展轉已下有二人之益。第三當如是請已下對益故請。第四佛言自今已下止三語興羯磨受。和上西音。善見云。知弟子有罪無罪人。亦云力生。如明了論。西音優波陀呵。此正梵語。今翻為依學。謂依師主學解學行故稱依學。言弟子者。學在我後。故名弟。解從我生。或戒從我生。曰子。故稱弟子。祇律。和上有四心[1]者弟子。一慈念。二矜愍。三訓誨。四匠成。備此四心。故曰[*]者如兒想。弟子亦有四心。一親愛。二尊重。三畏難。四敬順。具四心瞻供師。故名[*]者和上如父想。
[0714a07] 第二言展轉已下有二人益。各興四心。更相供瞻。謂共行七法。以教戒故。不壞法身。相瞻待故。不損道器。故名久住增益廣大。
[0714a09] 第三有益故請者。於中文兩。一請師法。二和上報言已下攝弟子法。問沙彌受時所以不請。答人是未滿。容有轉易。故不須請。其具戒者。滿足究竟。更無移轉。故不同彼。又問所以僧中請者見聞具故。
[0714a13] 第四止三語者。以三語中無相攝法。未有和上弟子別故。文略不言捨一人秉法也。自今已去已下聽滿十人者。替前一人。白四羯磨者替前三語。所以不言止善來等者。非弟子秉故。又與三語羯磨並行故。又復此對初緣。未有教授撿挍及說相等。但舉白四。非謂略無。
[0714a19] 第二能秉人中文二。初至和上同下住二師之行。第二有五法已下明二師之德。問行德何別耶。答行謂始脩方便。德據終成滿足。要行德俱備。方聽度人。亦可德謂解慧。識達法相。未必有行。亦不聽度人。或能如說脩行。未必識達法相。亦不聽度。要具解行。故知行德有別。前文有三。初至文同不異。謂以七種行法。更相瞻養。攝弟子法。第二時諸弟子不恭敬已下正明弟子不[2]祖師命。不受訓導。教師呵責。違而攝受。第三樂師靜比丘已下正明人有合呵不合呵。前文復二。初至如法治和上行法。第二和上謹攝失脫而已。無其情過。方便開曉。教令懺除。如前七法。此初五竟。難與語者。謂師教誨一向[3]解拒前不受教。謂受師語不如說行。與惡人為友。好往婬女家。婦女家。大童女家。黃門家。尼精舍。式叉等處者。龜[敞/魚]此等恐生譏妨修正業。故隨所作。一一呵之。方能離惡行成。有進修之益。不要待滿。此十五過中。對尼反說者。應云大童男家比丘精舍沙彌精舍等合呵。餘通二眾。第三呵違失中。呵責已供給得罪者。謂本第三時故。今未施歡喜。輙為作使。反增觸惱。故下言不為和上執事得罪者。謂本作第二呵。容得作使。恨心不作。所以得罪。此弟子非次。便受供給者。和上非次。故依止弟子。非次與依止者。闍梨非當。下意隨順求方便解所犯者。謂初受師下。四呵責時。全不得自理分雪。唯得日三時懺悔。後方濡言。自雪其過。故言方便解其所犯。若懃求解犯。師當教赦過。不者得罪。
[0714b20] 第三合呵不合呵人者文二。初雜明依止失不失。第二世尊遊羅閱城已下正明失依止法。前文有七。一樂靜等二人聽無依止。以自行立故。第二比丘決意出界已下兩對四句。約心蹔永失不失。第三將受戒者出界外已下四句明須依止人合呵責者。第四彼遣使受依止已下兩句師徒之失。第五和上出界外已下兩句雖不永去。去逕宿意故。出界亦失。并辨相簡。第六病比丘已下二句聽無依止。第七彼和上被羯磨已下五對治罸失不失。
[0714c05] 第二約心蹔永。初之兩句。決心出界。作不還意。雖即日還。出界之時。已失依止。若第五段兩句者。文言和上闍梨行不久當還。我即依止而住。便無依止而住。佛言和上闍梨出界行日。即應更依止。不受如法治。次弟子出界外遠行。念言我不久還。即以此依止和上闍梨住。佛言新受戒人須依止者。不得先飲水等。乃至先當受依止者。此之兩句雖不久還。然亦去逕宿意。同前兩句。決意出界。但是去逕宿故。出界之時亦依止。此等四句並是心隔故失。以其依止唯一。闕無攝受。兩情相捨。不待事隔。故心隔為失分齊也。若無蹔出之心。忽有逕宿事者。難緣不失。無難即失也。無有心宿俱隔失。以作永去之意者。不待逕宿故爾。若蹔出界。此亦不失。即此文中下兩句。是衣夏二事。唯俱隔失。宿隔同前依止說也。問即日還失依止。凡言失依止者失何等法耶。答依止有三。第一請依止師法。第二相依住法。第三請教授白事法。若據作法而請以成師者。前請為力生。後請為依止。若以下二法行軌相誨名依止者。則力生正行。俱名為依止。故律云。和上闍梨決意出界外。佛言失依止令立失者。失下二法。非謂失請師法也。如和上失者。豈可失和上耶。亦可言失者。以闕下二法。無作不相續起。故言失依止。後若還來不須更作法請師。但作心依住白事等。還有相依法。無作續起。若望衣夏四句之中。心宿俱隔失。不同依止直心隔及俱不隔。此二不失。
[0715a05] 第三宿隔有失不失。對難說故。問所以心隔失依止。衣不爾者何。答依止情道。彼此各作相捨。故出即失。若不作兩捨意。逕宿方失離衣。及安居正可。我有捨彼心。彼無捨我意故。要須心宿俱隔失。問依止若離失而無罪。衣夏離宿有罪者何。解依止聽離。至餘處已。佛制更請依止。順教而去。失而無罪。離衣破夏。佛教不聽。是以失破有罪。問所以衣失罪重。夏破罪輕。答三衣道服。正標資身。要急故所以重。安居雖破。容不癈修。故破罪輕。
[0715a14] 第三四句正明無師教授。不閑法相。制使依止。諮稟法事。見論。一和上三羯磨師。為三人受具。一時得戒。戒臈同無大小。祇。一和上一戒師。二人三人一時受得。不言為難。但以憂婆離有二沙彌。若先後受。恐有恨心。不知得。一和上一戒師一眾。二人一時受不。佛言得。十律亦言。憂婆離二沙彌。一陀薩。二波羅。當受戒時。陀薩言。汝先受我供汝所須。次一人亦爾。憂婆白佛。得二沙彌一時受不。佛言得。即出羯磨。此律八難。餘緣聽二三人一時作羯磨。不得過。准祇。一和上一戒師一眾者。善受戒尚得。餘類皆成。五分。憂婆問餘事亦得羯磨三人不。佛言得。不同持欲使命法。故得過三人。第四可知。
[0715b02] 第五因制依止乘。明簡釋進否。五分。若無依止。不得乃至飲僧坊內衣。得吉羅。後為諸難。佛言今聽不受依止乃至六夜。十律同爾。伽論三日第七師破七羯磨。治不失依止者。謂不失前二種法。應失請教誡法。以師有過被治。行法在己。弟子清淨。若請白事。令師得罪。下三十五中。不得受依止者。謂不得請教授。亦可被治。不得受請。作依止師。若弟子被治。三俱不失。須師教誡。順行僧法。求僧疾解。故二人相望。無隨舉過。若擯未擯。俱失依止。所以但舉已擯者。謂對治前作法者。不失人情。意謂作擯亦謂不失。為去此疑。故須偏舉作法以彰失。亦可得擯法者。事既彰露。無有相依教授義故。文中言失。雖可犯重。但使未彰。猶成相依。故使不失。
四分律疏卷第七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七末

[0715b22] 第二正明失依止者文二。從初至具白世尊舉緣。第二世尊告言已下正辨失分齊。五歲智慧者。謂始入五夏。須從十歲依止。若愚癡無智者。盡形壽依止。文中增數。有其八五。若專定不同。有九或八。一上文得擯。二死。三去。四休道。五師呵責。六入戒[1]傷。七五歲已上。八見本和上。九還在和上目下住。今此八五別相但八。謂加前得擯故九也。言八者。初五中四除第四。以不與依止。同第一故。次五有二。謂死五歲。第三五中有一。第八五中。一中間四个五。全同無異也。九中上四師徒二人有則俱失。下五唯約弟子。五師呵責者。謂五種非僧呵責也。六入戒場失。既是別行法處。年小無知。容為他所悞。入時即失。不待逕宿。不同界外非別行法處故。若爾蹔出至他大界。亦是別行法處。何以不言入他界失。一釋義同戒場。故不別論。亦可他大界者。亦是僧常住處。壞義是希。故使不失。其猶[2]或場須喚。豈可他大界內。制言須喚。故知不類。七五歲已上者。自有知故。不假訓導。是以言失。問何故文言五歲比丘。應求十歲智慧比丘為依止。答此言須依止者。謂始入五夏。非謂五滿不失。若不言此。謂入五夏。即免依止。故此據有智者。若愚癡人盡形壽依止。見本和上失者。本補和上空處。既見根本。無空可補。故所以失。和上目下住者。先捨畜眾。見而不失。今還攝受。目下住失。亦可見本和上師行還也。目下住者。弟子從他界還。初興蹔意。後至師所。乘作永心。故目下住失。十律。今飢世當死餓。何用依止。佛言若不得日日見和上。若不爾。聽五日。五日不得見者。聽至布薩時來。布薩時來不得見者。乃至二由旬半。乃至自恣時來見和上。
[0716a02] 自下第二明二師之德。是非相對。各有八五。初十唯聖。下之三十聖凡通有。窮其實體。但三十九。以第六少一故。
[0716a05] 自下第三教所被人。於中文二。初至價直。總明遮難。第二黑闇何側已下離明遮難。亦可前文略明遮難。黑闇已下廣辨難遮。以周盡故。於前文中有十七事。第一第七是難。餘通名遮。先解第一破內外道難。於中文四。一明布薩出家已後作破內之業。舉以白佛。第二佛言已下教僧度法。試驗方軌。第三時布薩已下重來白佛。第四佛言已下彰難業成就。初文復四。一論義心伏。四辨之體。其唯智慧。於世諦諸法。善達無礙。名為法辨。深契第一義諦實相之義。名為義辨。或善知世諦。名為義辨。達第一義諦。是為法辨。既識二諦必須稱機授與。深達根藥。而無滯礙。名了了辨。亦名應辨。亦名樂說辨。善於方音。言說流澤。無所滯礙。名為辭辨。具斯四辨。外難不通。無此道理。故言無有是處。五分。舍利弗共外道論義。始於一日。至於六日。論說餘事。皆使結舌。不語至第七日。舍利弗說言。世間諸欲。本皆從思想生。住世間欲本。而有染著心。外道難曰。欲若思想生而有染著者。比丘惡覺觀。便已失梵行。舍利反對曰。欲非思想生。從對而起者。汝師見眾色。云何不受樂。布薩不解。捨耶出家。此言迫難者。理逼切故。第二時彼即生念已下因信出家。第三後於異時已下作破內業。第四時諸比丘下舉已啟尊。
[0716b03] 第二因明試驗方法。於中文四。一制白二試驗。二先與沙彌或。欲使憑有所寄故。恐退反成難故。不與具戒。第三正行四月試之。欲彰外道。執耶來久。其信未著。若即受具。必不能深契玄宗。為審其信。故須調試。此云乞四月共住。為在界內故。餘之三律。母伽二論咸言別住故。祇五二律乞別住與別住。十律乞波利娑沙與彼利娑沙。謂應不得與[1]此丘同居處故爾。母論。外道應與四月別住。伽論言。云何別住。若外道欲出家受具者。應四月在和上所住。第四驗知心喜。方進受具。若全得道。不待四月滿。即為受具。不同此者。要四月相望。三四二文可知。第二度奴。祇律。奴有五種。買得抄得家生。斯三此處不聽。餘處亦不聽。他與自來。此二餘處便聽。三度賊。四度負債。五減年。六五病。七邊罪。文四。初犯夷不覆。二與學或。三奪三十五。四除疑進否。八父母不聽。九制形同二白。十度減十二者。因開度堪駈烏者。五分。駈烏沙彌八歲。祇老極七十。小至七歲。若過減此。不得與出家。七歲至十三。是駈烏沙彌。十四至十九。是應法沙彌。二十至七十是名字沙彌。伽論。七歲也。第十一不聽畜二沙彌。後開度二。第十二受已生疑。聽數胎等。以彰得戒。若得羅漢。名受具者。謂上法受。次結小界。受戒不言數人。但道眾僧集故。不知界之大小。理亦難知。次無和上。或二三多等不成故。五分。比丘以一人為和上。二三四五乃至十人為和上。佛言一人為和上。不應二人乃至十人。見論。無和上不得與受具。若與受具。僧犯吉罪。是人得戒。十多亦爾。多論。羯磨受具。和上不現前。以僧數不滿。故不得戒。若滿亦得。此律不爾。
[0716c06] 次說四依。前後[2]四度官人。五分。王立制。若復度者。當折和上肋骨。截闍梨舌。餘僧生革沙鞭。八下駈出國。祇。折和上三肋戒師挽舌出。十眾各八下鞭。斷事官作是治罸。將見頻婆王。王言。誰是王。答言王是王。王言。放去恣聽出家。不白王而輙治罪。奪官及財。言官人者。有名無祿。有名有祿。此國餘國皆不聽度。餘二者。此國不聽。餘國聽度。次借三衣受戒。義容得戒。以弟子知不應借。不知不得戒。作得戒心。是得戒。准如和上。前三句者。是五分。應同弟子衣鉢具未。若言已具。應問自有從他借。若言從人借。應語可令主捨之者。
[0716c17] 第二離明遮難文二。初至滅擯。局明其難。第二爾時將欲受戒者不自稱字已下離明諸遮。非人一難。落在下遮。中十三難義。五門料簡。第一釋名辨難義等。第二諍名癈立。第三收難盡不盡。第四與三鄣相收義。第五得戒難生。戒失不失。
[0716c22] [3]初門有五。一釋名解難義。二辨難相。三彰難體。四解得名。五釋通塞。然戒法清虗。出道良梯。法既精妙。致受之不易。論其受也。非身淨不尅。是以身為受道之器。心為得法之主。身心圓淨。得戒亡言。若內壞遮難。身器不淨。雖備眾緣。徒勞無益。一生絕分。彰不發戒。名之為難。一方化宜標十三。始從邊罪。終至二根。是其名也。言邊罪者。曾受得戒。理應進奉。但捉心不固。毀犯四禁。為業既重。理在分外。故曰邊罪。絕分鄣戒。稱之為難。故曰邊罪難。二淨具之境。生善福田。理宜虔敬。於中殖福。今反汙辱。毀其梵行。慢業成就。為鄣處深。雖受無益。名之為難。難由壞尼而生。故曰犯比丘尼難。三沙彌俗人。身非所應。法既非分。形假威儀。詐為具戒。盜竊法財。稱之為賊。業重鄣戒。故曰賊心難。四先是外道。心信佛法。捨耶從正。出家受具。雖居法式。其信未著。復捨真途。還受耶法。下至拔一髮。是名破內外道難。簡餘外道。歸正非難。故言汝非破內之外道以不。五黃門者。雖稟人類。形絕道器。性多煩惱。現不階聖。以此垢心厚重。雖受不得。故言黃門難。六七二難者。人非化生。業寄胎報。依父母之遺軀。以為己體。其恩深厚。理應敬奉。方復違恩背養。興加逆害。為業既重。設受不得。故言煞父母難。八煞羅漢者。此人雖復現報未移。其功彌進。果超三有。為世良田。理宜敬奉。諮承殖福。而[1]壞瞋喪聖軀。失利滋甚。業重鄣戒。故言煞羅漢難。九然眾和法同入道之方。今以耶法改真。分眾異軌。令正教隱暉。耶法興世。應悟乖宗。失其理解。為業甚重。鄣不發戒。故言破和合僧難。十然如來大師內[*]壞四等。導化群品。使淪溺之徒。馮之出世。此恩慈極。理宜[2]導奉。而違恩逆害。出血便犯。此業尤深。鄣不得戒。故曰惡心出佛身血難。十一十二非人畜生。報處卑微。形心俱非受道之器。身嬰報鄣。永不得戒。故曰為難。十三二形者。凡為道器。要是男女相別。今既形狹[3]而境。惱亂二眾。先受得戒。轉為二形。猶尚滅擯。況始發心。寧能得戒。故稱為難。問此十三並是受戒為難。瞻波所以第三獨名賊心受戒難。答此實不望今受作難名受戒難。故不須為並。蓋謂無是賊心。詐為受戒。此詐受者。與今為難。故獨標之。餘非此類故。問何以出血獨言惡心者。答為簡好心。不犯故爾。但是邊等。誰問心之善惡。故無所簡。
[0717b12] 第二辨相者。此有邊名。其相不顯。十律。名先犯戒人。犯戒人者。多母二論犯通五八。皆名先犯。故多論云。破五戒。不得受後三戒。破八[4]立爾。母論。若憂婆塞戒毀一。又若八戒毀一。如此等人。後若出家。亦不得戒及作和上。餘汙尼等十二亦爾。准此極急。今解取出家十戒已去。犯者成難。以名邊罪故。謂對內辨邊。以五八戒無非內故。言犯尼難者。局取具境。見論。壞尼淨行。永擯不得出家。下二眾不鄣。此律且言犯比丘尼。五分。有破尼梵行。佛言。婬比丘尼滅擯。又是婬非觸等。十律。若一人八事汙尼。尼得名汙。是人非汙得受戒。祇律。要取淨尼。今此律唯具。同於祇律見論。淨穢俱成。異於祇見。以下文中但言與著袈裟者行婬。不論淨行故也。賊心對文釋。黃門有五。五皆成難。五分。不應度黃門。先問言汝是丈夫不。准此黃門。謂不能行丈夫事。自然性多煩惱也。唯生身父母是難。非養等。如十律說言。破僧者。謂是法輪主。而非伴主。又十二句中。謂六墮者是。餘相可知。問所以邊合逆離者。答邊從逆離。濫俗有邊故。若逆從邊濫俗有破。故不一類。又問逆即分五難。黃門立一者何。答逆謂五逆。約境界事別故。黃門不對境等。故合為一。
[0717c08] 第三難體者。位可為三。第一若三聚分別。總用三聚法為體。位約為二。黃門非畜二形。總三聚為體。餘九唯色。第二若隨別出。體非畜報。鄣形非道器。心不受道故。總以報色心命根四相等為體。餘二亦爾。以就偏強說故。黃門唯貪使為難主。若據形殘。謂身根少分不具。遂使貪增上也。二形身根增乘。即非道器。自餘九難者。身口分別。破僧口業。壞尼破內。此兩局身。餘通身口。身口之中。具作無作。若定無作體。多論。俱色但是不善色聲。其無作者。法入中攝。成論。作者是色。無作非色非心。既言色業為體。故比丘四逆。但以逆為難。體非夷及蘭。以俗人作此。亦難攝故。如其破僧。容可逆蘭。通為難障。以俗無破僧難故。第三若隨法門辨者。此之十三。還用邊等十三事為體。
[0717c21] 第四得名者。直辨難總名。義用受稱。以此十三等事並能留難戒義故爾。其邊罪等十三得名者。若據前二出體。並從別義作名。別義不同有五。第一邊罪一。從義作名。以犯此罪。理在分外義故。第二犯尼等七。謂犯尼破內五逆。並境用作名。謂犯破煞等。即是用名。尼父母等是其境故。第三賊心一難。遠因受稱。第四非人一無他得名。第五黃門等三報事立因。若依第三出體。此十三事並當體受名。
[0718a05] 第五辨通塞。通塞有三。第一形報分別。第二就處分別。第二約時分別。第一就形法分別有兩。第一三趣分別。第二人中七眾分別。言三趣者。非畜各一。人有十一。此彼通收。故十三也。以人造業故有九業。餘趣無造此等九業。闕而不論。又人受道故。非道器者說之為鄣。得具有黃門二形。其非人畜生。既無受道之理。自體是鄣。縱有此二。然不由此二。能障於戒。故不說難。猶如七日藥。雖有多罪。從口法生者。但生二過。以餘不由口法生故。二約七眾說者。僧但十一除二。謂已分三趣故。尼又除破。故唯有十。下三各九。二俗唯八。此並總相說。若橫剋起者。比丘就事但十。謂除賊心故。名正有六。謂除犯尼三煞。以其此四。落邊罪中攝故。尼事唯九。賊心同前。又除破僧名五可知。式叉等三事九。謂有賊心除二破故。名五可知。在家二俗事名俱八。除邊二破。以無[1]總邊故。事名並八。出血黃門二形。此三說通七眾。餘八義局。位攝為五。邊罪通上五。不及一俗。賊心下五不通上兩。破內上二。不括下五犯尼等。四二局俗。不在上五。破僧局唯大僧。不通六眾。此等通局多少。約名說也。既定得難。約報通塞。何處得有。故須第二次就處辨。除北方無。無得戒義故。亦不須辨鄣戒之難。餘三方中。南闕[2]其有。餘二天下但有十一。除出血破僧故。時中有故。次第三約時。假就南閻。若佛現在。具十三難。佛涅槃後。亦唯十一。除二如前。此上通塞雖可就報。約處及時增減對體有無故爾。以其問難之時。雖可通塞有無。問無不問有故。聖教一制。對報男女。餘方未來等。並問十三也。
[0718b08] 第二諍名者。昔來立義問所以。初難獨受邊名。餘之十二受戒不得。亦在分外。何不名邊人作。具義以釋者。此難解俱非。不煩廣列。今解難者。乃是鄣戒通名邊罪犯尼等。便是召難之別號。何因將他別名之邊。亦令貫通十二。與難相類。一切諸法。皆有別名通名。且如陰入界六波羅蜜等。通名波羅蜜。該於其六可得。亦遣檀那。通於下五。此亦如是。故知不爾。所以初難。獨名邊者。如初一難。乃十三中別事。假先受戒。毀犯重禁。理在分外。是故名邊。此望前說邊。此邊罪人。後來鄣戒。稱之為難。難便望後。何容准他。望後之難。該通十三。即令望前人邊。亦通十三也。如犯尼難。俗人時作。本不由犯佛戒故說障。豈可得名邊也。乃至非畜二形等不對犯戒。是故但言非畜二形等難。若令盡名邊者。舉下十二。反難可知。故此諍名。本無可諍。
[0718b23] 第三門。此十三難。收鄣戒難盡。是中解難。要取有心出家。隨僧乞戒。作法加被。而不得戒者。是此中難攝。然餘八難中。唯非人畜生中少分。如龍王等。在此十三中收。餘六即非。所以然者。謂地獄長壽天世智辨聰北鬱單佛前佛後諸根不具等。皆無求乞作法之義。故非此攝。被擯沙彌。多論伽論。出家受具竟。與解擯故。亦非難故。此十三攝義周盡。問何以無煞辟支佛難者。答煞辟支。不在五逆中故。如十輪經。煞辟支佛。犯根本。非逆故。
[0718c08] 第四門。黃門一難。愛欲滋多。以其擁思。煩惱障攝。非畜二形三。是報鄣收。餘九業障並礙戒故。若望鄣聞思脩邊。唯五逆是。餘非障也。若辨寬狹。此十三中業寬報次。煩惱最狹。若汎論寬狹報鄣說。於五道說寬。煩惱次狹。業障最狹。
[0718c13] 第五門。若永變作非人畜生。或為二形。此三失戒。破內外道。以耶見故。理是失戒。若受戒已。作五黃門。亦不失戒。唯可有擯不擯異也。自餘諸事受已生者。減不失戒。問所以十三俱障失唯四失。答此謂不得一切相反。所以然者。如二形生失可得。即遣一形生得戒。餘類可知。
[0718c19] 次釋文。但言曾有白衣與著袈裟者共行婬。似不簡淨穢。不同祇律也。
[0718c21] 賊住文三。第一舉緣啟佛。總判滅擯。第二是中賊心入道者已下列二重四輕。以為章門。第三是中已下斷簡輕重。先解四輕。却釋二重。此之六句。昔言但以法從人秉。故人有一二三四及羯磨等六句。明賊階降。以眾法如五錢。別法似方便。故偷別法不成賊住。此上四句至一二三四處。非不秉法。佛判非賊。故伽論。逕二三布薩者。不得受具。逕一布薩。若不逕者得。又祇。[1]彌盜聽。聽明覺。初中後者不得受。若初中後互不記者得受。故知眾法方成賊住。今釋不爾。下眾非應。法既非分。如對手說恣等。豈可下眾。是其應秉耶。又五六二句至一比丘所二比丘所三比丘所。眾僧所至。四境所共羯磨等。佛判滅擯。以得法故。即具二偷。前四佛判成受具者。以是全不得法。但偷形故。是以上四並言不共羯磨等。又若昔解。初句不共羯磨者。謂不共下三非不共。一人作法。即言亦是得法者。如往一人二人處。偷對手法可不成賊。至三人四人處。並即四人已上應偷眾法。何以聽受。故知文言不共作法者。謂不共所至處人也。又前三句對後。以明不共。第四至眾僧所對。何以名不共。故知並不得法。明盜別法。咸成賊住。又五六二中但盜對手已去。不得判言偷心念法。以往一比丘處。通己即二。豈得共秉心念法耶。見論。三偷如常辨。此律五種並應滅擯。姤黃門者。因他以發他息還停。故曰[2]始言半月者。謂有時節故。增五云。五種黃門不應與受戒。故皆不合也。祇。六黃門。一生。二梌破。三截却。四因他。五姤。六半月。前三不得出家。後三若未出家不應。若已出家聽。十律。五種不能男。一生。二揵。三半月。四精。五病。前四不得出家。第五聽出家。五分。直言黃門。不辨少多進否。見論。龍王五相不離本形。一與同類行婬時。若與人行婬。變為人。二受生。三脫骨。四睡眠。五死時。今律但彰二也。五分。因度龍故。從今授戒。不相識者。應七日試者也。如調達比者。謂餘六墮中。一一破僧主。見論。二形有三。一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二能自受胎。不能令他受胎。三不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俱是難攝。意辨二形。
[0719b08] 因彰轉根六門分別。第一能防生不生。第二已起之罪滅不滅。第三同罪順行法重須作不。第四違情治法解作以不。第五衣藥淨法等失不失義。第六受戒結界成與不成。眾生殖業不定。故有轉變。此義可爾。所以比丘即得成尼。尼變即成比丘者。一解僧尼有無不同戒。若當轉根為女。比丘本受得。防輙教授等戒即減。洗淨過分等戒始生。所以然者。以本要期有惡當斷為因。轉根為緣具故。是以戒生。尼變亦然。問若不同戒生。即是不受而得。又有漸受之過。又轉根之業。非發戒緣。又可五受之外。更有轉根受。以斯理驗。明知不生。又若不同戒失者。一非捨時捨。是即律儀。便有增減。二有漸捨之過。二來轉根非捨緣四。若捨戒者。應有五捨。然若不爾。故知不失。今釋能防受體。不生不滅。雖僧尼互變。不得以本惡境無故。即使能防隨捨之。又不可以所防惡起故。還使能防隨生。所以爾者。以本要期。一運有惡當斷。致能防無作。還總發得。雖可過境。興廢能防。恒不隨緣生滅。既酬本要期。總斷惡意。即發得。與尼不同。無作戒善。是以大僧變根。即得是尼。能防受體。更無生滅。其猶器仗。但可有用無用。不可即無器仗故。此[3]亦如惡律儀。要心煞羊。上至非想。下至地獄。一切眾生邊。皆悉發得惡律儀。無作容有作羊理故。今善律儀類亦同爾。以業不定。容有轉變。有洗淨過分可犯之義。是以尼不同戒。並是總得。亦不生不滅。
[0719c08] 問若得尼不同戒者。何不名尼。答雖可戒體無殊。隨形有異。現是男報。故未得名。尼若約教辨戒者。緣犯俱同。或復緣異。但令犯同。如盜煞等。此教仍行。又如長鉢離衣過量浴衣亦爾。自有犯同。而事中相反者。如諸諫戒三宿兩舌嫌罵打搏牽駈俗女露屏等。亦是同行。教亦不癈。或所禁事同。輕重差別者。如漏失摩觸索美七滅等類。此諸教中。有癈有興。有無不同。一向全癈。僧變既爾。尼變亦然。
[0719c16] 第二門。但使同犯已作。雖可變根。轉而不滅。以所防境在。猶有續作義故。若犯同緣異。輕重有無等。已犯者滅。以其所防。惡境既無。相續義斷。故一向滅。以具三義故也。一業轉報異。不同休道。以彼自心背道故。二不相續。為簡同罪。不滅三僧尼。雖可報異。皆是具足脩道人。異於命終。命終亦無相續。所以不滅。故須言道器也。故十律言。頗有比丘犯四種罪。不悔。不發露。不犯耶。佛言有。謂轉根者是。頗有比丘尼。犯五種罪。不悔。不發露。不犯耶。佛言有。謂轉根者是。又言頗有非比丘犯。而比丘得脫。頗有比丘犯罪。而非比丘得脫耶。佛言有。謂轉根者是。又五分言。比丘根滅為女。佛言即以此受戒。即以此請師。即以此年歲法。往尼住處。依尼法住。若犯共尼戒。於尼中悔。先犯不共戒。不復悔。尼變根亦爾。
[0720a06] 第三門。同罪治法。順行法不同者。謂約懺殘等說。但不同犯。無問行法足以不足。滿與不滿。如其互變。皆清淨人故。不須互有續作。由根本罪已滅故。是以多論行六夜未竟變。行波利婆沙未竟變。並清淨住。尼變亦如是。若同犯者。多論云。若比丘犯僧殘。乃至十年[雨/復]藏。後變為尼一種。十五日除罪。若行六夜未竟變為尼者。更與半月法。行六夜竟變。即出罪。次辨尼變為比丘。先未曾得法變。與六夜治。若得半月法。行未過六夜變者。更與六夜。若過六日竟變者。理亦不須更與六夜。即與出罪。此據無[雨/復]者說。尼先有[雨/復]。應與[雨/復]治。故多論。若比丘尼犯僧殘。一念不[雨/復]藏。乃至發露。行十五日法中。一日二日變為比丘。但作六夜法治。若先犯罪。有[雨/復]藏日。即變為比丘。隨本[雨/復]日行波利婆沙。善見。尼雖先[雨/復]。變為比丘。亦不行[雨/復]。以冐涉義不具故。
[0720a21] 第四門。謂約七羯磨治。若於不同罪。有七情過。僧尼五變。未治不須治。若已治。不問不調不勞更作法。雖調伏竟。亦不須解。以根本事不同。於後不續起故。若以義說。遮不至一。罪事雖滅。猶須愧謝。白衣非直爾得了故。治法不謝。謂仍須解。或於同犯有七過者。未治須治。已被治者變為尼。後於尼眾中順行。若調伏者。尼眾為解。尼變亦爾。
[0720b04] 第五門。見論。比丘變為尼。三衣及藥失受法。說淨亦失。以比丘受衣。有過六夜罪。尼無此義。不同故失。比丘受藥法。與尼不通。是亦失。淨法對人說異。故失淨法。又釋此並不失。所以爾者。如先安居。亦是對人說異。何以乃言。依本年歲。往尼眾中。尼變亦爾。如先受戒。不坐不滅僧即尼成。尼成比丘。何以衣等獨言失法。以其轉根非離宿失衣緣故。亦非失淨緣故。變後之藥亦應不成遇緣。作此釋時。法先成者。互變不失。若作未成變者。容可不成。若對事勢分欲成變者。亦應成就。謂同受戒結界成就不成就說。而見論。遣令更受持說淨法者。似對作法未成變者以論。此或可爾。
[0720b16] 第六門。如十律。比丘與沙彌受戒。僧忽變為尼。去竟勢分遠此不得戒。尼無有與男子受戒義故。又法亦不滿。若臨竟變為尼者。沙彌得比丘戒。次弟子變。如比丘為他受戒。此沙彌變為女不得戒。以少本法故。又法不滿。若臨竟變者得尼戒。若十比丘與本法尼受戒。師徒互變。類前可知。又若十尼與式叉作本法。若論師變成不成同上。弟子變者。一向不成。以丈夫身全不假本法故。是以十律憂婆問。沙彌受戒羯磨。受戒竭磨時。男根變成女。為名比丘。名為尼也。佛答。是比丘。式叉受具羯磨時。女變成[1]男。曲睞眼。一臂偏長。一臂偏短。左手作。啞聾盲。[病-丙+干]痟病。癲狂。極老。無威儀。極醜。毀辱眾僧者。如是比丘不應度。若已度。得名受具足戒。如上說。此律如文可知。阿脩羅子等是非難。第六有三。[2]互在空者。或容見聞。但以空有異界故。第七有三。互不見故。容可得聞。第八有三。互離見聞故。第九有三。[3]之在界外故。第十不受沙彌戒法。得戒有罪。謂失入法次第故。在空已下四不得戒有罪。前或不定。亦可截手等中。有得不得。第十不受沙彌者。一向得戒。餘悉不得。祇。和上說羯磨。受具人說羯磨。尼說羯磨。不名受具。
[0720c12] 自下第四受戒方軌。文二。初受戒方法。第二眾中被舉已下拂去疑情。前文有三。一至如是持正受戒法。第二比丘受戒已眾僧捨去已下說持戒相。第三汝已受具竟已下結勸受持。受中文二。初世尊有如是教已下先制問十三難。第二爾時立欲受戒者已下正明受戒。亦有九法。如尼律中說。亦少請和上文。行事須請。第八戒師問難初。須知二事。一檢行者淨穢資緣。次教行者緣境立心。故多論。凡欲受戒。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於一切眾生上起慈心。既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故。次正行法白羯磨。牒前方便。収成此法。推尋可知。受既事重。要須稱教師及眾僧善識。如非專心惻聽。不爾得罪。十律。分亡比丘物。有一沙彌受戒。眾中有六群。六群言。新受戒人不應與大比丘分。應與沙彌分。師言。何以爾。彼言。受戒羯磨不滿故。師疑問佛。佛言。應問在羯磨眾中比丘滿不滿。比丘言。我雖在眾中。不憶不知。佛言。從今聽羯磨時。當一心聽。莫餘思。莫餘覺。當專心。當[1]懃。當敬重。當思惟心心。等同憶念。應如是聽羯磨。羯磨者應分別言。是第一第二第三。若不分別說。突吉羅。祇。戒師不四問。四越毗尼。眾僧不四答。四越毗尼。說止持相二。說相緣起。舉過白佛。第二世尊言已下制說四相。初總次別。別中各五。第二作犯文三。謂法喻合。此三各三可知。餘文同前。
[0721a11] 第二拂疑文二。初至不名受具足拂去弟子上疑。第二阿難已下釋和上疑事。前問弟子中文二。初諸比丘問。二身子問。被舉比丘者。以見難提犯重滅擯。休道還來。是邊罪難。不得戒。今被舉比丘。當時亦不足數。謂休道還來。亦是障戒難攝。疑不敢度。白佛佛言。難提犯重。壞根本故。是邊障戒。破舉人者。對僧治重。故不足數。然非違教重事。故不同邊。聽度無過。若言不見罪。即是遮攝。勿得度之。為折伏惡人故。雖逕還俗。舉法不謝罪。是障道。為遮惡人。要逕緣斷。故亦不滅。不同夏非治罸。又非障道之業。是故戒失夏亦隨亡。文言共住止不犯者。已逕解故。不犯隨舉。若爾前與受戒。未逕解舉。何不犯隨。解言。本是大比丘被舉。今非比丘故。得與受戒共語不犯。若爾何以受戒已。猶得問言汝能懺不。解言。前人有折伏之意。僧遣懺悔。不同彼見。更何有過。解已懺悔。此文良證。亦可不爾。如增三中先懺悔後解義俱無妨。五分。不獨問被舉。文言復有諸犯麁罪別住比丘。猒別住。便捨戒罷道。又行摩那埵本日治阿浮呵那被呵責羯磨。[2]軀出依止舉罪羯磨。下意羯磨。如是諸比丘皆猒罷道。復次出家受具。白佛。佛言。應先問。汝能還行先事。能隨順僧。求僧除滅先事不。若言不能。不應與出家受具。若能。應與出家受具。受具足已。若先別住便別住。乃至下意羯磨。還與作下意羯磨。次拂制前年歲不滿疑。次拂制前三結受戒疑。次拂制前不問十三難疑。此三舍利弗問。次阿難問和上疑事。以見身子舉十三難。問弟子得不得。即問和上舉體。是十三為得戒不。答弟子正得戒人。要須清淨。有不得戒。若無問便得戒。不問不得戒。和上是辨戒緣故。未制已前。眾僧共作。無犯。問既言制者是何等制。一解未制五篇。如須提那犯不淨行。或作五逆等。此是一一難事。未有廣教可違。體是清淨。若作和上。一向得戒。是名制前。自制後者。謂制廣教後。共十三難。和上受戒故。眾僧有罪。此義稍難。以其若已制初篇名者。制前羯磨受法全無是事。以八年興故。何須反問五年時事。又可一釋。制者謂料簡弟子十三難制故。從是制後。與十三難。和上受戒。眾僧有罪。但言有罪。是以生下弟子疑心。不知為得戒有罪。為不得戒有罪。故須四句料簡。言不持戒和上者。謂邊罪等人。前三得戒。要置十人之外。第四句不得戒。所以開和上。以是根本。恐留難故。是以佛開。餘師非根本。故不聽開。
  ●說戒犍度第二
[0721c04] 既受得戒。理須護持。持由識相。故次明之。辨宣五篇罪相輕重。彰於時聽。稱為說戒。廣明十五種說戒非一。集在一處。故曰揵度。就中文二。初至全心不散。正明脩道行淨之人。教所被者。行既清淨。堪聞淨法。是以第二世尊在閑靜處已下說戒方軌。初文有四。一至遠已而去正明王請集會因緣。第二爾時世尊已下告令集會是行財施。第三長者白言已下比丘法施。第四夜集欲禪已下自行脩禪。就初文中五。一王覩前事。二即便已下設問傍臣。三答言已下敬以實答。四時瓶沙王已下頭面致請。五時世尊嘿然已下許而請退。第二文二。初至如是世尊佛聽集會比丘奉教。第二時諸比丘已下正明集會。第三中七。一對請生疑佛開為說。二既聽已下問其所說佛為示知。三時諸比丘欲分別說義已下有五句。正辨說法是非之儀。四時二人共同聲已下讚說之聲。於中文四。一制不聽同聲合唄。伽論。半呾吉羅。五分。佛聽讚歎三寶。便合聲。佛言。應請一人作。第二說法之聲。第三去世尊不遠已下勸同上行處中之說。第四諸比丘若過差已下顯其制意。第五不知何日已下彰說時節。第六若說法人多已下辨能說人。第七坐卑已下說法之坐除疑通犯。五分。比丘以華散高座。佛言。不應爾。復有白衣。為供養法故。華散高座。比丘不聽。便[1]悉言不堪受供養。白佛。佛言。白衣散隨意。脩禪如文。
[0722a03] 第二說戒法中文分有三。第一至衣架來教諸比丘說之由序法用軌則。第二爾時諸比丘聞佛聽詣羅閱城已下至不得受欲。結大小界說戒處所。第三說戒日閇戶而眠已下訖盡於末。說戒法體如非等法。初文有二。第一至則安樂為制說戒由序。第二時比丘欲歌詠聲已下說戒儀則。前由序文。第一至波羅提木叉戒悲心靜念為結說戒方法。第二從靜處出已下陳己屏念告眾令知。第三以是故已下正明如其所念為諸比丘結說由序。
[0722a12] 就初門中三。第一先辨念所說法。故曰乃至木叉。問所以結戒要待重請。方制說戒法。不請自制。答一來結戒。為有犯人。若無舉過。輙以已知而制戒者。非大人法故。二又為別人故論其說戒。被行淨人故不待重請。又復為眾敬法重僧故。念為眾結。第二中有信心已下念所為人。言中有者。謂前大眾集會中故。第三我今寧可已下念說方法。
[0722a19] 第二告眾令知還舉屏三以申念意。
[0722a20] 第三文二。初至安樂列八章門說由序。第二波羅提者已下釋前八句。前文八者。第一集僧。第二作如是說已下所說法體。第三汝等已下勑聽。第四若自知有犯已下省己之違悔以清淨。第五不犯者已下省己無違宜嘿表淨。令眾詳知。第六若有他問已下勸如實答。有犯發露。答自知無犯。應嘿然答。是名如是答。若審知己犯。不發露答者。必有大損。是以第七如是比丘在於眾中已下正明嘿表己淨嘿妄有鄣道之失。若如實答。必有大益。為是第八若彼比丘已下發露悔過實答之益。
[0722b06] 釋八門中。初二不次。先釋第二。以是所說宗故。宜標在初。嘆有功益。勸欣習故。於中文四。一轉名顯義。二嘆木叉能生善滅惡有大功益。三我今當說已下正為比丘結說方軌。四是故已下結說有益。波羅木叉者。此稱處處解脫。而言戒者。戒非解脫。能剋解脫之果。就因彰果。故名戒為解脫。是以經言。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理不自彰。寄[得-彳]宣時聽故。能詮之教半月說者。即名木叉。故曰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
[0722b15] 嘆中初別滅惡。以此戒法。任持行者。離七支惡。名為自攝。順本所受。目之為持。對相彰戒。總稱威儀。此行由法而成。是行之所依。名為住處。故經曰。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次明生善。論其戒體集生萬行。喻若於根。故經曰。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嚴法身。故稱面首。集眾善法。釋上根義。三昧成就。出所集法體。亦可集眾善法。謂成慧行。三昧成就。謂諸定行。尸羅淨故能生定慧。是以經言。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上來並就行歎教行。詮此行教有多益。
[0722c01] 第三結說方軌。我今當說當結者。此二通括。下三。以其下三是所說所結故。云何說結。當為比丘敷陳此軌。故言當說。又此所說之軌。是佛局定。故曰當結。次辨所說所結三法。言當發起者。謂八句序分與下正說興致之由。名為發起。演布開現者。謂從四棄終盡七滅。顯宣五篇罪相輕重。披陳分昞。故曰演布開現。反復分別者。謂從我已說戒序等已下還重牒上宗。結勸修學。故曰反復分別。亦可當篇之中一一有三。初言諸大德是四棄法等總舉說處。序下別說。是當發起。二正說四戒。顯在群心。名演布開現。三言諸大德已下牒結違順。是反復分別。餘亦類然。
[0722c12] 四是故已下結說有益。共集一處者。却時初句。下當廣釋。
[0722c14] 諦聽者解第三門。端意釋上善心念之言。專心聽法者。解前諦聽。恐有謬聞之過錯傳之失。故須諦聽。有犯者已下釋。第四句[2]者己之違。無犯者已下解第五句省己之順。不犯者專精。若犯已懺悔。第二白法。若有他問者已下釋第六句勸如實答故。妄語已下解第七句不如實答有障道之損。既尸羅不淨。不能集生三昧。發智斷惑。終獲道益。故稱障道法。此就遠說障也。懺悔則安樂已下解前第八實答之益。以能見過懺除。尸羅清淨。發生定慧。終獲聖果。以自適神。故曰懺悔則安樂。此懺悔業有中之行。即未斷或。交證聖果。亦約遠資。彰其功益。
[0723a01] 第二說儀則中文有其六。第一說戒之聲。五分。作歌詠聲說戒。佛言。應直說之。第二日日已下辨其說時。於中文三。一約日。二約月。三就時。第三六群別房已下制集一處。於中文二。先明六群心同形別。第二迦賓[少/兔]者形心俱別。五分。劫賓那也。不應秉神足往者。是弟子為敬法重僧故。如來是師。僧是弟子。故神足往。亦可若聽神足往者。濫無神足。恐不肯起聽說戒故。第四比丘在仙人住處已下結說戒處所。恐疲眾故。結定其處。此非結界。第五時上座先至說戒處已下斷理布薩前後所須。於中文二。初明下坐作非上座。二六群白衣言語問訊作羯磨已下是上座應作非下坐。言語問訊等者。總舉諸事上坐所作也。五分。因跋難陀為上坐。唱言。今僧十五日布薩[1]說。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僧今何所作為。諸比丘欲作何事。諸比丘答言。某甲比丘應與作呵責等七法。某甲應與別住摩那埵本日治阿浮那呵。跋難陀言。我不[2]如知羯磨。諸比丘問。若不知羯磨。何故問僧及諸比丘作何事。以此白佛。佛言。上坐應說戒持律應羯磨。又布薩日。跋難陀為上座。眾僧請說戒。答曰忘。比丘言。若忘何以坐上坐處。白佛。佛言。應上坐說戒。不者吉羅。又不知齊幾為上坐。白佛。佛言。若上無人。皆名上座。第六白衣問有幾人已下行舍羅緣起。
[0723a23] 第二結界文二。初至如是持自然界裏。集難損業。大聖知時。開境局結界。作法緣起。第二佛言已下正明結界。於中文三。初至如是持結大小界法。攝人以同法。第二猒離比丘已下至橋梁已來結不失衣界。攝衣以屬人。第三爾時有二住處已下開結大小界法。初文復二。初至如是持正明結大界法。界寬廣盡集。又難脫有受懺。恐勞僧眾。是以第二時諸比丘有須四人眾已下開結戒場。
[0723b07] 第三時比丘意欲廣作界者已下明解界法。釋結界義。四門分別。第一開制結意釋名辨體。第二集僧遠近不得與欲。第三結之方法。第四彰法有無。
[0723b10] 初門自三。一解開制結界意。羯磨說戒任持正要。匡救綱統。法無過此。宜應同遵。理無乖隔。但以自然盡集。致眾勞疲。妨脩廢業。特是可愍。大聖知時。聽局境結界當處同法。為斯益故。是以須開。一開已後。須秉眾法。非界不成。復須制結。先開後制。事在於此。
[0723b15] 二次釋名者。作法限約。為此斯同。曰之為結。彼此分隔。各有差分。名之為界。故曰結界。明了論。西音名為四摩室。此方翻名。稱為別住。彼疏釋言。此云布薩界。或稱戒壇者。非正翻名。謂此住處與餘住處。各不相通。於此作法。不須取餘處欲。故曰別住。別住不同。有十七種。謂長圓別住。四角別住。水波別住。乃至十七癡狂別住等。言水波者。界相如水波形故。
[0723b22] 三次辨體者。不過有兩。一名大界。二名小戒場。問所以小界獨得場名者。解言。大界處所寬遠。又是僧住處。本非專為滅惡生善。故從大受稱。不與場名。結戒場意。本為別人生善滅惡。有簡穢取精。如似世場。就喻彰名。若爾餘二小界亦是生善滅惡。何以不名為場。解言。竪標結者。久固作法之處。可與場名。餘二無標。非是永久作法之所。且從數人坐處滿。以受其目。寬遠名大界。大界體有幾。如文有四。一別說戒別利養。或名人法二同界。二同說戒同利養。或名合二法食同。三同說戒別利養。亦言合二唯法同。四別說戒同利養。亦名合二單食同。此等義後當說。大界寬遠。寬遠齊幾許。五分。若結界隨遠近。比丘後結十二由旬。說戒時往。四五日行。或遭眾難。佛言。如上結等不成。犯吉羅。今聽極遠三由旬。祇。見二文並亦三由旬。十律。說戒結界極寬十拘盧舍。此律義准。計應百里。故下律言。二住處相去遠。結同一說戒者。佛言。諸比丘十五日說戒。十四日先往。十四日說戒。十三日先往。既逕宿方達。故知百里許也。局狹名小界。小界體有幾。大位有三。一標相戒場。二數人。三坐處滿。或可如受戒結小界。合有四別。小界處局狹。局狹齊幾許者。見論。戒塲極小。容二十一人。亦不得大廣。還成妨故。餘二分齊隨說可知。受戒中結小界者。但言眾集結小界竟。不知界相小大。故亦難用。是非如常辨。
[0723c21] 第二門已去竪義懸說。講約文解。文分為二。初至不聽受欲結之由序。即解第二門義。二是中舊住已下正明結法。即解三四二門。就初中。先解義。次釋文。解義有二。先集僧遠近。第二不聽受欲。初門遠近者。亦可為自然界大小也。集依自然。自然有幾。位可為三。一聚落界。二蘭若界。三水處界。第一聚落者。十律。憂波問。若比丘聚落中。初造僧坊未結界。爾時界應幾許。佛言。隨聚落。聚落界分齊。是僧坊界。祇。憂婆問。城邑聚落相。難分遠近。無僧結界成就耶。佛言七弓種一菴婆羅樹。八樹中間雖可異界。僧遙相見。得成法事。合有四十九弓。弓長九尺。四百四十一尺。成七十三步半。四面各爾。此二分齊。十律。據可分別說。祇。就不可分別而論。蘭若界者。十律。比丘無聚落空處。初作僧坊未結界。爾時應幾許。佛言。方拘盧舍。是中不得別。若別得罪。五分。練若比丘不知己界齊幾。佛言。自然界去身面二拘盧舍。伽論。練若面應一拘盧舍為界。但拘盧舍大小不定。祇律。二千弓。弓長九尺。合三千步。十律。五百弓。弓長四肘。計六百步。雜寶藏經。拘盧舍者。此言五里。見論。蘭若界者。極小方圓七槃陀羅。一槃陀羅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七个二十八肘外得作法事。計有一百九十六肘。肘各一尺八寸。合有三百五十二尺八寸。總成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此與四分衣蘭若同。水處者。五分。告諸比丘。一切江。一切湖池。一切海。皆不得結作界。若水中行。以眾中有力人水灑所及處。為自然界。見論亦不爾。得結界。水中自然界者。若擲砂已外。有比丘不妨。若欲集僧。各依前分齊。此謂標狹界寬。或標寬界狹。亦依界集以標。未是界故。
[0724b01] 第二門者。所以結界獨不聽與欲。餘法聽欲者何。解有三義故。一結界羯磨。是眾同之本。理宜急制。不聽與欲。自餘羯磨。是眾同之末。故開與欲。二未有界故。自然中作法。弱故不攝欲。餘羯磨馮界而作。強故攝欲。三為令識界分齊。不[得-彳]僧事。又無破之難。餘法反此。故聽有欲。祇律。自恣無欲。恐避舉罪故。
[0724b07] 次釋文中。言打揵槌者。如威儀經說。此云打磬。法則可知。五分。應打皷打揵槌若吹螺。不知誰打。佛言。應使沙彌守園人打。若無沙彌。比丘亦得打。彼便多打。佛言。應打三通集僧。遠近不聽受。故欲如上說。
[0724b11] 第二從是中舊住已下結法。文四。言文四者。一差唱相人。第二若東方已下辨唱相。第三眾中應差堪能已下差秉法人。第四大德僧聽已下正明結法。文雖有四。其義具七。謂初文義四。下三各一故爾。將欲解文。先加三義。一者先知安戒塲處。論其戒場。為以界內眾大難集開結。此界唯得在大界內。竪三重標相已結。終不得界外作。若結容使不成故。文言有四。比丘眾等。事起大眾疲極。開結戒塲。即是結而後開。又下二界互相見聞疑。佛制須喚。豈可制喚界外。又復結文言。此住處比丘唱小界相。若界外者何有住處。又復戒塲[1]無不為住。今言住處者。良以在住處規圓內故。又五分。若先結大界者。捨已結戒塲竟。後更結大界。應一比丘唱四方相。又唱除內地。更一比丘白大德僧聽等。又母論云。外更不結大界。直結小界。亦不得受具。以斯文義。明在界內置之。
[0724c02] 第二標相法式。此律十八十二。如文可知。見論。界相有八。一山相。大如須彌。小如象。二石相。大如牛。小者三十秤。除漫石。不得須別安石作界相。三林相。大林乃至百由旬。小下至四樹相接。除草林竹林。以體[2]靈不實故。四樹相。除枯樹。大如閻浮樹。小高八寸。形如針大。五路相。除乃至向河水路窮路等。謂是大路。或車步路。乃至逕三四村。六蟻封相。大如山。小高八寸。七江相。若四月不雨。常流不斷。水深二尺者得成相。八池水界相。若自然池水得成相。若通水入田。若[(罩-卓+止)*瓦]成水。悉不得作相。十律。八相。謂垣林樹山石道河池。似同見論。五分。以眾生及烟火作相。或並界。或相入。皆不成。結犯吉羅。既知其相。科依一文三重。如常可知。見論。界形有五。謂方圓皷形半月三角等。明[3]子論。水波別住等義。言自然界相應。是圓取七十三步等。餘自然相同爾。
[0724c17] 第三辨結先後。五分母論皆先結戒塲竟。却結大界。此無正文。然應先大後小。以是大界內安場故。
[0724c19] 第四差唱相人。依文謂舊住人為取季練界相分齊故。儻非先住人。但知界相。理亦應成。次若東方已下正明唱相。文中第二即義。
[0724c22] 第五若無戒場。直唱大界外相。從東南角起。文言。東方有山稱山等故。若有戒場者。先唱大界外相。次唱內相訖。次總結言。此是大界內外相一周。如是至三。五分。不唱四方相結界。佛言不成結得吉羅。次眾中應差者。正差秉法人。文中第三即義。
[0725a03] 第六唱相者。不合秉法。秉法人不得唱相。故各別差。次當作如是自已下正辨結法。文中第四即義。
[0725a05] 第七白中四句。第二牒因起。若十五二律牒唱相人名。為欲舉人。牒取所唱界相。五分。如某甲比丘所唱故。此律及祇皆不稱名。恐濫為別故。任依一文。義應不好。言同一住處者。是處所同。對二住處。本別今同者。彼不得言同一住處。此是本同今同。故言一住處。言同一說戒者。謂是法同。問所以不言同羯磨者。答說戒具二同故。謂同界異界制同故也。羯磨但有同。界同不制。異界喚故。為是非類。所以可知。若爾自恣亦具二界同。所以不言同一自恣耶。答一以希故。又濫常須恣故。又問稱事與欲餘事不成。今此言說戒。類似稱事。應專得說戒。答此先後不同。故使有成不成。次羯磨如常。即解第三門義竟。
[0725a17] 乘釋第四門。彰法有無者。昔依見論。似有法起。如水蕩成坑。有水流。知其處所。竪住為閣。於上作法。事得成。故知有法等。今解不爾。如行者造業。發生無作。於行者心邊有得。得故。可言有無作法。此結界法不屬別人。界處無情。此無作法。蹔在何許。故知但是唱制處所。如滅諍中。界現前者。在內羯磨。作制限者。是謂作法結。不同自然故也。如衣藥鉢處分離衣等。但是曾逕作法。說為無罪。非有法起。類皆如是。見論。山上結界。水蕩成坑。窟樹等咸謂作法標內。高下淺深。並同一界故。若論失不失者。論文不定。文殊問經。下至一五戒優婆塞宿。是名不失。界似如此。無人即失。十律。憍薩羅行有空精舍。欲說戒。不知何者是內界是外界。佛言。棄捨精舍空。是名一切界外。是中隨意說戒。又智論亦云。一宿無僧。是名棄捨僧伽藍。上來諸文並似失法。若准見論。即似不失。又此下文治故。伽藍疑有淨。佛言。解已更結。淨既不失。界類應然。
[0725b09] 次戒場文兩。初開結之緣對緣開結。二當作如是結已下正辨結法。於中義門有二。一解須結之意。即上緣是汎舉四僧事緣故。二知處所。前已解竟。若論結法。文應還四。一差唱相人。文中略無。二稱四方相已下唱相之軌。三眾中已下差作法人。四正法作法。如文可知。問何以不言同一住處者。答戒塲元興。不為無住處故結。是以不言同一住處。又問所以不言同一說戒者。答以其元不為說。說是制作。大界僧須何恐勞疲。往戒場說。但大界僧不要假羯磨。別結戒場。擬受懺等。本為羯磨。若爾何以不言同一羯磨。釋同大界。
[0725b20] 次辨解界。准文言。此解戒場。今釋解大非解戒場。以其結解。文不類故。結戒場時。不言同住處等。何以今解時牒同住處等。故知不爾。准此一結。對之辨解。牒餘三及戒場。文並略無。悉是反結辨解。解戒場時。應言。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解戒塲。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戒場白如是。如解大界。牒若僧時到。下文解之。此亦如是。羯磨准白成須解。
[0725c03] 下瞻波中說文二。先明解緣。次辨解法。不失衣界文初至如是持開結之緣。第二時諸比丘脫衣已下正辨滿足結法。第三二界相接已下料簡通塞。亦有人釋。初無村結法。次除村結。三料簡。今存初釋。講者對此。方解作法。
[0725c08] 攝衣界三門分別。第一釋名。言不失衣界者。以結界人無離衣之罪故曰也。或言攝衣界者。加法結後。去之雖遠。衣猶屬人。故曰攝衣。二須結不須結。三須除不須除。並如離衣宿戒說。多論。五義須除。一聚落散亂不定。衣界是定。二為止誹謗故。三為除鬪諍故。四為護梵行故。五為除嫌疑故。此鬪解文兩。一卷羯磨有者。反結辨解。五分。具有結解。兩白二法。
[0725c15] 第三料簡中四句。初三通對僧界。不隔駃流者。專約攝衣。亦可衣馮僧故。此四並通料簡僧衣兩界。
[0725c17] 次第三開結大小界者。於中文四。第一開結大界。第二二住處相去遠已下對食料簡。第三布薩日已下結解小界。第四天暴雨已下對法料簡。初文有四。一結法食。二同界須結意等。廣說可知。文亦有四。第一舉前昔為二別。第二諸比丘已下顯欲今同。第三佛言已下解前昔別。第四應盡集已下開結。今同結法應四。略無差唱相人。類前可知。第二同法別食界。同前以說。第三別法同食界。上文三。以無須解昔別界故。第四時二住處已下舉初二同。解為二別。次下二結。類亦應爾。文略不舉。文亦有四。
[0726a03] 第二料簡食者。對前同利養界道遠時過。恐乖本結。口唱白知少食隨食。除斯逼促。咸須通食也。
[0726a05] 三結小界者。問數人坐處滿。二種小界。如何集僧。一解若欲集僧。依自然界。又解。脫為留難。不可和同故。從數人坐處滿。即結此界。不得更依自然界集。以若依界不可結成故。此或可爾。若作此釋者。前明集僧分齊大小遠近。應位分二。謂有難無難別也。二辨標相有無。永久作法。須識界相。故須竪標。及唱相等。既數人及處滿。明無標相。所以爾者。以蹔作法。更無第二作法故。若有相者。惡比丘不可避故。恐彼得知界相外內。類如惡心觸不成髑等。三辨解結同異。此為現在蹔時作法。遮避惡人。故使結時與人處相應。還即此人解。無餘人解。解法相類。如文可知。不同竪標相等。為久作法。非專此人。故使解時。直牒前界相解。之及。餘人多少。與結不類。位雖如是。若即解者。義亦不妨。結解之文可知。
[0726a19] 四對法料簡。一約河水。二就道遠。第三說戒法中大判文二。第一從初訖餘者聽在前說戒。正明一和恒式時說戒法。第二爾時拘睒彌已下。破僧諍久。廢替法事。非時和合。說戒法計。理應有為諍。減却說戒法。以其說戒。大位有三故爾。但減却一法寄下。遮中明之。是故此文但有二說也。
[0726b01] 時說文七。第一從初至道我所教法無緣盡集說戒如非法。第二說戒日病比丘不來已下訖亦如是有病等緣開欲清淨圍遶出界法。第三說戒日聞有賊來已下八難餘緣廣略說戒法。第四那那由已下說必被淨治人滅罪應淨說戒法。第五客比丘十四日已下訖亦如是。客舊雜住恐替法事。廣辨客舊應否法。第[1]六群比丘從有比丘住處已下簡餘羯磨。制叛說戒法。第七六群比丘尼已下。為明眾別形殊不聽對說制。簡餘眾法。
[0726b10] 先解初文有三。第一制作單白攝眾成說。第二有一比丘已下正辨說戒法體。第三若三人不得受第四人欲已下是非之相解說戒。第三第一時說戒。第二減却。第三非時。先辨時說戒。於中四門分別。一約時者。如一年中二十三說。大小分別可知。第二約月。謂黑白月也。所以月盡者。喻聞戒相。為表惡法消除。止持行成。復言月半者。為彰功德漸增。作持行滿故。如文復作二數法故。第三約日。謂十四十五十六日。隨其住處。自為恒式。第四就時。謂晝夜等時。此律多就夜說。以寂靜故。又以赴說者集故。如文燃燈火等。故知夜集。既無定制。早亦無傷。十律云。中前中後。若晝若夜。說戒俱得。祇律。有比丘晨起布薩。客來。答言。我已布薩竟。白佛。佛言。從今不得早作布薩。布薩日應掃塔及僧坊內。若有香汁灑地散華燃燈。待客來作布薩。若無者心念口言布薩。若晨朝布薩者越毗尼。又以道嶮亦聽晝日作。第二就處分別者。義通二界。作法自然。作法大小。小界者。謂局數人界也。第三就人者。除下三眾非所秉故。具戒位三。三皆應作。僧中四別。四人僧攝。尼亦同然。第四約法分別者。先辨時說戒法。於中具三。謂心念三羯磨。羯磨之中以制常行。故唯單白。又僧法中義分廣略。具十五種。三人已下體是略法故。更不辨略也。自恣亦爾。若第二減却。第三非時。多據僧秉此二。不依前准。
[0726c09] [2]次釋文。五分。比丘先說戒。後作諸羯磨。六群說戒竟便去。不與僧和合作諸羯磨。白佛。佛言。應先作諸羯磨。然後說戒。以是攝僧令不得去。准此義時。未作說戒白前作諸羯磨也。作白如文。五分。大德僧聽。今十五日布薩說戒。僧一心作布薩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第二說戒法體。說戒位三。謂僧羯磨說。對手心念。對僧說戒。略辨[3]斷理前事。先辦淨水香汁燃燈舍羅。五分。籌極短應齊並五指。極長捲手一肘。麤不過小指。細不減[槎-工+目]。應打揵槌眾集。祇律。若欲說戒。應先淨水。洗手已捉籌。作香汁浴籌。餘人捉籌者亦如是。復以香汁灑地。五分。應使下坐一人行籌。別使一人收籌。行籌者。初唱白法及行收法。一一如常可知。祇。先行具足人籌。然後行沙彌籌已。應白云。爾許具足人。爾許[4]彌。合有爾許人。五分。收已應數。數已應唱白。比丘若干。沙彌若干。出家和合若干。其中法式廢立可知。三人已下對手說戒。不廣彰戒相。不得互問清淨。但自言清淨。表應他說故。一人心念。口言清淨。義同對首。祇律。行住等威儀。皆得布薩。行布薩者。若比丘行時。至布薩日。有恐怖難。不得住作布薩者。先應籌量。齊幾許誦戒竟。若山若石。若標識。申手相及。羯磨作布薩。然後作布薩。比丘水邊布薩。水漲齊口。極苦乃竟。不知得立布薩不。佛言得生。布薩者多牀。一切申手相及作。臥布薩者。老病不能久生。牀角相接。臥作布薩。十律。頗有比丘界內四處。一時說戒。不得罪耶。佛言。展轉與欲者是。是非相中文二。對前三位。略辨其非。初句對前僧說。見論。三人非僧。不成與欲。即是別眾。白說戒者。是四人行法。今三人秉故。是名非法。謂是非法別眾。次下二句是法別眾。
[0727a13] 第二六群已下廣重料簡。一六群造非。次白佛。次佛判不得。次廣說如。非有四。初舉四數。次別三非一如。前三舉非。欲使識非。次一彰如。為令解如。言三非者。母論。一白處作。二白非法毗尼說。恐不成故。即是四人已上不盡集作二白。或三人受第四人欲白說戒。此二是名非法別眾。若四人已上盡集併作二白。或四人作三語說戒。是名非法和合。或四人已上不盡集。如白法作。或三人已下受欲作對首。是名法別眾。言一如者。若四人已上盡集白說戒。或三人不受欲。各各三語。或一人心念等。是名法和合。次若彼比丘已下彰三非不成。顯一如是法。次下文言。應如是說戒者。勸捨非行。如是我所教法者。雙結如非。
[0727b01] 第三與欲清淨法。於中文四。初明與欲表和應羯磨故。第二爾時說戒日已下與清淨。表己皎潔。為成說戒故。第三爾時六群與欲已下總欲清淨。為令法事無稽礙故。第四時諸比丘受一人欲已下廣明應否。初文有四。一至如是者善。病輕與欲法。第二不能如是者已下不堪與欲收將赴集法。第三若慮此病比丘已下以病次重僧眾圍遶法。第四若病者多已下病多出界法。四中初一是欲法。下三教成無別法。下清淨法亦爾。就解初文有三。第一至今僧有事彰有事須集。第二有異比丘已下舉緣啟佛。第三佛言自今已下開其欲法。先解義門。還以為三。一所應之法。即是初文。所言欲者。[1]怖須之名。故伽論云。欲者所作事樂隨喜。然所應法。其唯百一。以下二位無欲法故。百四十四位三。通皆有欲。除結界白二。然復為三。如說戒一法。說及羯磨。如自恣一法。恣及羯磨。餘一切法專秉羯磨。[2]磨通三故。欲亦說彼此。而淨恣二局。所以可知。對應與中。自有此彼。俱須斯法。謂前二僧所秉。常行制叛罪故。亦有僧須已不須者。如十人二十人受懺等。治人違順等。法不制叛故。雖可望已須不須別。應集義齊。儻有緣事。開單心集。亦得同法。隨其前事。要有所須。為令彼此俱濟。故使有緣皆聽與欲。若對所應。有制非制。以望欲法。若須不須。並是義兼開制。
[0727b24] 第二定所為緣。即釋第二文。初緣為病。或為瞻病三寶等。於戒無違。應開與欲。如不與欲戒。若為僧事塔事瞻病事。及後悔戒說緣。同前可知。若為破戒等事。咸悉不成。如受日受戒受藥等類。非法不成等。
[0727c04] 三開欲法。即釋第三文。解義五門。一約時。二就處。三約人。四對法。五廣辨應否。一時者。謂作羯磨等時。此謂約法以辨時。時義不定。故下文言。作羯磨時。應與欲而不與欲。乃可所應有恒無恒。又常行中。如增減說恣及非時等。進退不定。但是秉法。若有緣礙。無不須欲。第二處者。專在作法。故結界中。不得受欲。於作法中。應通戒場。以其局狹。故亦無欲。餘之小界明無欲法。下之三門對文中解。文有其三。第一至更與欲與成不成。第二若受欲比丘已下至亦如是。持成不成。第三若受欲人睡已下說成不成。對與欲中即解第四門法。文中有三。初佛言至應如是與欲開與欲法。第二若言已下列其五種。四略一廣。略者唯開重病。若輕病堪言。悉不得用。但廣說者。通病不病。五中四口一身。第三若不已下辨反上不成。若不現身相反上。第四若不口說。反餘四種。此等不成。應更與欲。欲法既爾。下清淨法表己無累。應說戒與自恣法。縱宣己過。應僧舉罪。成不成義。各對互說可知。次持欲中。對此即解第三門義。人人位有三。第一能與欲人。要是上二。非下三眾。亦非二十三人。僧尼互說足不足故。但二十三。除別住等。五體應足故。於中差別者。神足戒場以異界故非體。不應餘二。乃可不得逢足。遙成與欲。別住不定。若申手外者。亦成與欲。若言界外者。亦同神足等。第二納欲人。唯僧非下二位故。文言。一二三人不得受欲。四僧階差相望。有攝不攝可知。第三持欲人文三。初對病人所失。次中道失。次至僧中失。初病人所失。一往列二十七人不成持欲。下自恣二十五。闕無神足離見聞二者。略也。二十七中位約為三。明相出。一以人望時而說失。餘處行人外道入別部戒場神足離見聞等六。以人望處說失。餘專約人。餘處行者。謂出界外。如自恣中云。若出界十三難擯舉等。若不自言不欲失。若爾不自言十三難。亦應足數。解言。與欲直通使命故。不自言得表情和故。成與欲足數。約體雖不自言。亦不足數也。離見聞者。如道遠結大界。但言不得宿受欲。故知離見聞者。非謂離與欲人見聞。亦有人言。若作送欲之意。雖離見聞處亦不失。今言失者。謂受欲已。作不送欲意。而以離見聞。為失欲分齊。若爾神足在空。亦應同彼。有心送欲。在空不失。無心方失。若但在空即失。不問心者。彼亦如是。故今正解離見聞者。謂離常所行道。見聞處行。即無事緣。入餘房及逕過諸處等是。問出界失竟。何須復有戒場失。解云。前言餘處行。是出界失。今言戒場失者。實是出界。以其戒場是大界規圓內。復是作法之處。人情或謂不失故。復須言入戒場失。問癡狂等三人成持欲不。答此等三人無受欲不成。以不自憶識是比丘故。若受已病生。然有三種。一成。二不成。為以有成濫故不論。問下足數中二十八人與此二十七同異如何。解言。有二十一人。此彼俱同。此六彼無。彼七此無。此無者。謂尼等四。別住隱沒。所為人等。但式叉等二無受欲。義不成故。無所為人者成持欲。故無此三。理無別住等二。定是略無。尼及沙彌若無持義。即是所以故無。持已捨變。或可是略。以不定故。而此不彰也。言此六者。謂餘處行人但可失欲。不可即令體非。比丘命終者。此取往來。容受已失。彼取身來在坐。[1]死無集義。故[2]鬪不論。罷道可知。入外道別部等。二往來故有。彼不據來往故無。明相出者。失欲分齊。彼取在坐。豈可逕夜。便不足數。故所以無。第三若至僧中。云何得有離見聞失。一解此謂[雨/復]鄣處作法。離僧見聞失。亦可還持欲出眾。離僧見聞故失。五分。病人不能與欲。白佛。佛言。應舉眾到病人所使說戒。比丘於中失說。令病比丘向說戒人。復有病人。不能向說戒人。背而坐臥。白佛。佛言。應出界外布薩。不得界內作別眾布薩。第二清淨。一准前說。
[0728b18] 第三總文中三。一總與欲清淨。為離稽礙僧事故。欲與清淨合。欲與自恣合。不同祇律。時集得兩與。非時集但得與羯磨欲。二不得稱事與欲者。亦恐勞眾。為治惡比丘故。若爾何故與欲自恣。解言。不聽稱事者。謂羯磨所為前事自恣者。說己心行。恣僧舉罪。本非稱事。若論說戒。即是僧家所作故。但言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三受欲清淨。命終已下牒制明開。略舉前六。為開難事。聽界外來。非餘處行失。
[0728c02] 第四廣明應否文六。一廣受欲法多少盡得。十律亦爾。祇律。極至三人。不得取舉眾欲。又集者少。說欲人多。吉羅。五分。今聽比丘持欲來。祗律。又病人言。風動與清淨欲。比丘不受。即往上坐前胡跪等。作是言。我某甲比丘清淨。僧憶持三說。心疑成不。白佛。佛言善。已如法作竟。但不受欲。吉羅。第二說戒聲小已下更明說戒之軌。聽立說戒等。說戒座高下。表無別過。第三轉與欲清淨法。前對病人強弱。與有五差。及此轉辭。受此等欲。一切廣而直說戒。祇云。轉與失故。第四料簡。說欲一切法事。得稱和上名字。第五事訖須還。以先情和到僧。不犯別眾。但本為事緣訖應聽往。若不往者慢法。故如法治。類如受日事訖未來不即破夏。第六明若僧說戒。必須往赴坐聽。兩對四句如文。
[0728c15] 第三略說戒法文三。先辨略緣。人難者。如住處有眾多白衣。礙說戒故。病難者。說戒師病故。現礙說戒。此之八種親礙說故。稱為八難。若說戒坐上。有此天雨等事。說為餘緣。餘緣中文二。初列七个餘緣。若多病者餘僧等病。第二自今已去已下偏解下四成略說緣義。第二彼比丘作是念已下量難遠近。作根本七略。初句難猶未至。可廣說戒者。此是說盡提舍尼。謂略中之廣。非全說五。以其次句說至九十事。故知初句略中之廣。所以無廣說。眾學七滅已下僧常聞耶。答戒有五篇。若說眾學。即是已說。第五篇中百戒。但有七滅。少分在。不得名略故爾。上來七略。未一直去。尼無不定。但有六略。一直去句。第三有五種已下錯互上七以為三五。前七根本。從緣向急。今之三五。從急向緩。初五單序。作頭為一。五以為難。故不得廣說。所說不殊前聞。故曰僧常聞。廣說第五者。廣說三十事竟已下僧常聞。還是略中之廣。故增五云。有五種持律。誦戒序四事十三事二不定。廣誦三十事。是初持律。次誦戒序。乃至廣說九十事。第二。次廣誦戒略尼。第三持律。不同五分五種說戒。一說序。二序及四墮法。三至二不定。乃至第五廣說戒。明了論有五布薩。一誦波羅提木叉序。二誦至四波羅夷。三誦至十三。四誦至二不定。五廣誦乃至戒盡。此等二文即以廣略俱明也。次二五可知。謂言略者。略去廣文。略取名數。如總稱言四事十三事等是。尼本六略。但有二五也。若賊來而不聽比丘說戒中休者。當誦餘經。故祇律。說戒時賊入。即應更誦餘經。若偈若句。若賊知比丘法。作是言。沙門我已知。但說先所誦者。爾時比丘應急誦。使章句不辨。令不知初中後。若更誦本。語越毗尼。王來亦然。五分同爾。上來廣略被行淨人專精不犯。
[0729a21] 自下第四為犯已能悔人。廣辨治人滅罪。應淨說戒。於中文二。初至如法治治人之法。第二爾時有住處犯罪已下懺悔罪法。前文有五。第一與癡狂比丘作法除疑。為成就說戒。第二世尊在瞻波已下制自言治法表眾清淨。第三爾時說戒日已下制諸比丘。依能誦戒人安居。誦戒明利。成說戒法。第四難陀已下禁制弟子法。第五住處有眾多癡比丘已下制令瞻奉德人。祇仰三藏。癡狂文四。第一作法者為淨眾故。第二有三種已下料簡須否。初人須作羯磨。以或人故。次二不須。以無惑濫故。計理。痛惱心亂願狂各三料簡。文無者略。第三狂止為解前僧作法。立制除疑。故不須乞。後狂止為己求解僧制。須從僧乞。類餘一切有心乞領者不解。無心者解。祇律作自三。若病差得本心。即名捨。不須羯磨解。第四釋疑重問。所以問者。類前難提故疑。佛言。不同隨病更作。
[0729b12] 第二自言文五。一阿難請說佛止不說。第二目連輙擯。第三佛語目連已下制取自言。第四自今已去下止而不說付弟子說。第五佛告已下舉八奇特為彰不宿死屍。顯不說之意。第二文犯戒不淨者。四重俱是。祇律。此比丘布薩堂。種種嚴餝。作金蓮花鍱。比丘悉入欲作布薩。有金鍱墮地。此惡比丘盜心取俠腋下。故曰駈擯。第四是名如來最後說戒最後。伽論。說略教十二年前。未有最初犯廣。故佛自說。今既犯廣。故止不說。付諸弟子。說於廣教。問弟子亦不得為有犯者說。所以付弟子者。答比丘取見聞中淨。有得說義。故付弟子。第五文兩。一列海八喻。二如是目連已下各各舉喻。以法對帖。第三文二。初制五歲誦戒羯磨使利。第二自今已去已下因制須依能誦戒人安居。第四文三。謂過呵制。制中文二。初告諸比丘詣何處制師問三句。第二若所營事非已下教師斟量弟子之法。應有八句。三非作一句。第二第三第五二非一如。第四第六二如一非。略少一句處非。餘二如第七三如句也。前六須遮。後一聽往。第五文者。如十律。若客比丘知布薩羯磨說木叉來者。應為種種供給供養。何以故。以無佛時。以是補佛處故。又云。大德高明。比丘不應使作。知僧房事。應供給衣食。不令有乏食。及房舍自恣與好者。五分。持律來不迎逆。乃至前食怛鉢那。次後食等者。突吉羅。
[0729c11] 治罪有二。第一至得聞戒別人犯罪悔滅方法。第二爾時一切僧盡犯下僧犯除罪法。前文復二。初至得聞戒說戒。前犯二罪。一識一疑懺悔發露法。第二說戒時已下說時犯二罪。心念發露法。釋初句識己有罪。不得聞戒。教悔清淨。得聽無過。故解其義。四門分別。第一解懺悔對治滅惡方法。第二解懺悔與解或對治同異之相。第三解大小乘懺悔具緣多少。第四解大乘滅重小乘不滅。
[0729c19] 初門者。凡罪業之生。皆託因從緣而有。所作事業雖謝在於往。為因成就。必招苦報。故從緣生。理從緣滅。是以於惡生猒。特加慇愧。立對治道。洗心懺悔。用此精誠。感於樂報。使惡業芸。苦果不就。還令戒淨。如本所受。即是興善[1]代惡。稱之為懺。追變往愆名為悔。故言懺悔。雖有懺義。所造惡業。要須現生。後三報業中。時定感報不定。遇緣可轉者。爾乃相除。如造重惡。定在生報中受。但是可轉。今懺悔上善之業。必感善報。亦在生時。但善業強故。奪惡不受。以時定故。同是一時。故得相排。以報不定。一差永差終不受。中下相遣。義亦如是。望報而言。名為報除。語現懺善心能滅惡因。名為行除。問所造惡業。謝在於往。既是無法。何所懺也。答若薩婆多。三世有。所作惡業雖在於往。性有成就。是故得懺。若曇無德宗。惡業雖往。不無曾有作業之時。為因成就故。今懺本曾有為因之義。
[0730a10] 第二門。懺是有中之業。遞相仰伏。要須敵對相當。方能除遣。若上品惡業。下品善心。懺非敵對。強者先牽。故不得滅。要還上善。仰伏惡因。不招來報。中對中下。對下亦然。解則不爾。下解斷上或。上解斷下或。為其麤惑鄣理淺。還以鑒淺理之知能遣。故下解除上或。微或曀理深。自非勝智。無以排斷。故上解斷下或。言懺悔者。事中相違。要須敵對相當。是故不類。若就防未起之非。類斷結道。如初犯業麤。離之則易。微下善心。能防不起。如是乃至第五過相輕微。專加護持。方能離過。故知是勝。
[0730a20] 第三門。若大乘懺者。要須深信大乘實相真旨。妙用虗通。染淨無二。但知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又罪性不在內外中間。得如是解。罪垢消除。或能決心發露。永斷相續。碎身不犯。如是心心相次。念念相續。無量罪垢從緣消殄。是以論云。此一念善。若有形色者。三千大千十方世界所不容受。以非形色故。所能容受。如十住論。五門善根得生淨國。謂禮拜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等是。即今六時禮懺。即是除罪之方也。要具四緣。一請佛菩薩為證。二誦佛菩薩法藥。如十方無量佛所知。無不盡等。或三十五二十五佛懺等是。三說罪名種。即懺文中有之。四立誓永斷。乃至菩提也。小乘懺法。要請大比丘為證。對大具五。對小闕無禮足。此直約威儀中說。亦不盡理。計有四法。下當具說。
[0730b09] 第四門。大乘滅重者。一理深藥妙。二對治行勝。三果勝故。多身脩道。非一形交證。緣於勝果。發心處妙。故所以滅。小乘理淺行劣。又一形交證。果非是妙。是以但滅輕業。
[0730b13] 次釋文二。初舉緣啟佛。第二佛言已下教其誨方。計義有四。一請懺主故。文言當詣清淨比丘。二正懺悔文二。初先辨威儀。二大德已下正懺辭句。所悔之罪三篇已下及以蘭等。咸同此法。文中八句。一言對前境。故曰大德聽。二我某甲已下斥己名字。三犯某甲罪說罪名種。四今向已下顯己無隱過之瑕。五懺悔則安樂。彰其損益。明己棄損就益。六憶念已下除不憶者。憶皆發露。七願長老已下請證。八戒身已下還淨如本。應[1]有於淨法。第三呵責治。第四自言領受。
[0730b22] 第二疑罪者。疑有二義。一疑犯不犯。或疑重輕名種。故發露心淨。次二說戒時者。既臨逼說戒。不容懺悔。恐妨亂故。雖識罪分明。但須心念發露。以表心淨。疑亦同爾。
[0730c02] 第二僧犯中文三。先說戒日。識疑懺悔發露法。差人往餘處懺者。五分。白二差。次第二說戒時。作白懺悔發露。第三說戒日。一切僧犯不識名相。問懺方法。所以但有說戒日。無說戒時者。答前於罪有疑。定知己等有罪。故須白發露。今者不識名種事等無罪。以同心淨故。不須作白。故所以無。又解若說戒時有者。亦應作白發露。文中略無也。不識名相者。如露地燃火生種。而不知何罪。或有壞地等。故云不識名。又不識罪體多少差殊。故言不識相。此對執情。恐致忿諍。故曰不得強逼令懺悔。彼據無諍自心。故曰強與波利婆沙。又可隨[雨/復]日治不順情故。故言強與不類此也。
[0730c13] 第五文中有四。初至偷蘭遮說日同不同來有少等多應不應三十六句。第二說戒日已下僧伽藍裏互見聞疑。有四十句。第三有異住處已下大界戒場互見聞疑。有二十四句。第四有異住處已下界裏藍外互見聞疑。有二十四句。初文有二。初至亦如是二十六句辨應不應。第二或言已下應從不從惡心秉法。違教結犯。初中有三个十二。初說日不同來有少等多有十二。第二從時說戒日已下說戒日同五不相知來有少等多作十二。第三有十二正以知來為異。先解初文。十四十五作一六。初三客。十四舊。十五客來少等多。若舊十四客十五。客來少等多。復作三次。十五十六作一六。但有下三。客十六主十五。略無前三。客十五舊十六也。問所以舊說客來等制客從舊。此中客說與舊等不制舊□客。解言。舊強客弱。故使舊說。制客從舊。客說不制舊從客也。若爾下日同客來與舊等。何以更為客說。答彼以即坐無多勞動故。客舊等日不同者。多勞煩故。問曰。不同中所以無客客相望。舊舊相望等也。答為辨強弱客舊。客舊相望無強弱故。無此文也。亦可五分有文此略。次十二。初三舊望客。次客望舊。次舊舊相望。次客客相望。次十二。初三客望舊。次舊望客。次客客。次舊舊。問所以比丘外來得告清淨不犯別眾者。答直來向僧。無心乖背故。祇。不聽住處一日再說戒。亦不得頻日說戒。要待隔日方聽說戒。結罪中蘭吉。總結上三。但初四个三中。具有蘭吉。謂應出。或雖不應出。以少等不從不集秉法。惡心故偷蘭。懈怠故吉羅。第三以知故有蘭吉。第二十二。不知來故。但懈怠吉羅。亦可三位之中齊有蘭吉。
[0731a17] 第二文四。一有十句。客見舊相。作法成不成。二有住處已下十句舊見客□。第三說戒日已下句客聞舊聲。第四有住處已下十句舊聞客聲。第一故有二五句。初見不疑有五。前四不成。第五句成。前四復二。初三不成有罪。第四不成無罪。不集故不成。謂無故非過。所以不犯。前三復二。初二句不成犯輕。以懈怠心故。第三不成偷蘭。以惡心故。次見疑五者。見已生疑。為大比丘為沙彌。五句同前。故曰亦如是。餘悉同此。第三有四位如前判。唯以句少為別。初客見舊。在戒場上。有六見不疑三。前二成而罪有。界別故成。應喚不喚故犯。第三喚集成而無罪。以是露現故。無第三喚不得呪咀句。第四謂無句不疑亦三。此初六竟。已下三六可知。第四文亦可知。
[0731b06] 第六制判說戒法文二。初明六群自審多過。恐僧治罸迯叛。說戒日為一九。下次為他一九。
[0731b08] 第七制蘭餘眾法。以治罸時。餘眾影助。故制不聽餘眾前說。十律。□比丘在尼前。說比丘戒。不聽尼說。若比丘立聽尼口授。尼說尼戒。反上可知。
[0731b11] 第二大段非時和合。言非時者。謂非十四十五十六日故。先單白和尚僧。以鬪諍滅已。為解舉已。故須非時。作法表和。故作白羯磨及說戒。或被舉人別久不同僧法。既解舉已。欲得同法。直為作白及說戒和故爾。但此意辨非時說戒。但是非時和故。並舉二白也。若作此白。非時說戒。即[肆-聿+頁]時說常行之白。若類前說。七文之中。應除客舊一文。餘皆具有。但今文中唯出。說戒法中。攝眾之白。為[肆-聿+頁]常白。故所以爾。餘法並同。不勞更舉。
四分律疏卷第七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八本
沙門 法勵 撰述

  ●安居犍度第三
[0731c04] 善事故言聽也。
[0731c05] 第二白所依人已下已列安居法。對前總文。先解義門。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就人。第四對法。
[0731c07] 先時分別。於中復四。一結夏非春冬。第二夏分四月。結三非四。第三夏分有閏數。第四結時不同。
[0731c09] 初門者。問若尼無益行三時俱提。比丘並吉。有利益事。開行無犯。所以唯結其夏不結春冬者何。答夏中遊散。壞行義多。招譏惱重。所以結夏。春冬行者壞行義少。譏惱復微故。不結春冬。是以文言聽諸比丘三月夏安居。即是夏中有法住。去時為益有法去。餘時無益。無法住有益。無法去。
[0731c15] 次第二門。問夏分四月。但結其三非。盡結第四月耶。答有二義。□□□開不逮之流。若無緣者結前。或有緣者結後。若盡結四月。唯四月十六日者。成夏。十七日後不成安居。無四月□教法太急。事難常行。開其一月。籌量進否。三十日結夏故。律言舍利弗目連。十七日到。佛言聽後安居。二為賞勞。若定結四月者。有待之形無以存濟。是以但結其三。開後分一月。迦提五利故。律文。若前安居住。前三月不受迦絺那衣一月。
[0731c24] 第三有閏數不數。解言。脩道慕急。多日為善。不聽數閏足滿三月。多論云。若閏四月。前四月十六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於其中間百二十日。亦得爾。所日畜兩衣。兩衣開畜。聽含閏者安居脩道。故宜多日。若爾既不聽數閏。便非安居中日。閏中出界。得無破夏不。解言。本結要期許不出界。今未滿出者即非相續。界內離要期處故。所以破。問如含閏受日。亦得四十五日六十日在界外不。解言。安居局處。脩道慕多。故使攝閏。受日出界有緣故開。非正脩道故。但一月十五日也。又復安居約三時辨。故使含閏。受日數日隨日不定。故但稱法。問夏攝潤者。五事賞勞。亦得兩月六日利不。今且一釋。此五利寬奢。俱不攝閏。數滿一月五月便捨。不同安居。正是脩故。既知含閏。閏五月六月百二十日。住閏四月者。結位有三。百則增減。前四月百二十日。後四月隨多少。五月定九十日。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月去時降一日。謂一人前四月三十日結。一人五月一日結。若論去日。前人七月盡。後人八月一日。若閏中三十日結。並與五月一日同。但可結日有前却。去日同是八月一日。若對閏七月。結位有三。五月一日已前十六人結。但九十日。二日已後十四人結。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降一日。去時隔一月。乃至。安居隔十四日已後十四人結。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降一日。去時隔乃一月。至安居隔十四日。去時隔一月等。可知。伽論安居有閏聽數。日滿便去。今不同彼。
[0732b01] 第四結時不同。為以夏四結三。故使結時有二三之別。若前後分別。十六日是前。十七日即後。文證可知。若三種分別。如增三說有三安居。謂前中後。前者十六日。若十七日已後。是中五月十六日一日名後。此分相說。若通辨結時者。若當無閏一月中結。若閏四月六十日結。其餘合同閏前。無閏一月結也。所以爾許時中咸得結者。以三十日六十日。並是結時分故。不同祇律。四月十六日五月十六日。此之二日成結前後。故彼文行未至住處。路側即依樹車等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處。致後安居日應三說。安居安日不受一越毗尼。又不結後二越毗尼破。亦不得衣利。又見論。五月十六日為前安居。六月十六日後安居。為以王者改法故爾。問此文何故一月六十日皆言得成結者。以其三月悉足故。下文言後安居者。住後三月。隨前安居自恣不得數歲。住侍日滿。
[0732b16] 第二約處分別者。一釋。依房藍等安居故。文言。依某聚落某藍房等。又解依界。所以知依界為護。夏分齊者。下文言。一脚入界。受日出界外。又背請成不成中界外界內布薩。又移夏言此彼界僧破等。又十律。有比丘以牀置四界內。往反不礙。後時不知何處取衣。佛言四處各取一分。又云。眾多僧房共結一界得安居。應住何僧房。答隨意住。祇律。因身子為饒益親里故。往那羅聚落安居。後不欲離世尊。因以白佛。佛言從今聽王舍竹園精舍那羅聚落。共作一布薩界。令身子安樂住。白二法結。又身子那羅聚落安居日。日往竹薗。不堪持衣。又有比丘祗桓精舍安居。食後欲詣開眼坐禪。或於彼宿。佛言從今祇桓精舍乃至婆羅門林精舍。悉同作不失衣界。竹園那羅聚落。同結不失衣界亦爾。令身子及諸比丘得安樂住。白二羯磨結。准斯等文。明知依界以為護夏限分齊。雖復名牒某甲藍等。不即局此。謂舉住處以取某界。然界有二。謂自然作法。兩處俱成。問自然安居得結界不。答不得結。文言。安居竟應結界故。若爾。先在自然攝衣界裏。忽爾結衣界。亦應失衣。答不類。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雖結不失受法。安居之法原來局界。入界成安居。故結即破。問作法處安居。得解界不。答不得解。解即破故。文言。安居竟應解界故。若爾解不失衣界。即應失衣。解言。安居假界成。今若解者失所依故。解而即破。受衣不假界解不失受。又以局處故。入界園等。成安居。但解即破。受衣不局界故。故使入界不成受衣。縱解衣界不失受法。
[0732c18] 第三人分別者。何等人安居。謂五眾故。十律優婆問何等人安居。佛言比丘乃至沙彌尼故。此律尼三時遊行不安居戒。制五眾罪。以其出家位同。咸廢脩道招譏義等故。問俱等安居具戒有數歲。下三不爾者何。答以有師徒位別。依止分齊。教戒尼等。下三無此故。不數歲故。房舍中。下三眾等。以生年為次第。又問具戒數年。不同俗年者何。答功德法故。取終不據始故。文言。聽隨前安居人一時自恣。不得數歲。
[0733a02] 第四法分別者。汎論其義。略為四門。第一列數辨釋。第二教行分別。第三約就前後。第四與處相應。文近分別。此四門中。初門約文說。凡安居法。或二或三或四。亦可四者為七。言二者。謂前後安居。四月十六日前。十七日後故。文言。安居有二種。有前安居。有後安居。此對賞罸。謂前安居人。得五事名賞。後不得稱罸。若就結罪輕重。五月十五日已上是前。十六一日是後。前吉後提。今此前後者。專約賞罸。以定前後也。言三者。謂前中後。如增三說。此等通約三十六十。以定前後者。方盡其理。四月十六日前。十七日已去。是中五月十六日後。六十日同爾。
[0733a13] 或四者。即此文是。分文為四。初對手安居。二諸比丘住處無所依人已下心念安居。三爾時諸比丘住處已下忘成安居。四時諸比丘往安居處入界已下四句。總名[1]及界安居。對手中兩。一前二後。言白所依人者。謂所對作法人。是故下文言。無所依人聽心念安居。五分具列威儀偏袒等。此中文略。作法文五。一言對前人故。言長老等。二自斥己名。三明所依處故。言依某甲聚落等隨事。以稱不勞並牒。如下依山窟空樹斫杖人等。類可知。四正明。要期作法而結前者。為簡於後。三月者甄第四月。夏者除春冬安居。正出要期離遊行之損。五房舍已下斷理資緣。令四方僧有受用之益。立要慰懃故。如是至三除。藍內安居已外聚落山窟處等。皆不須第五斷理句。五分受安居者。答言。我知十律。上座對下座。三說竟。下座言莫放逸。上座言受持。下座作法亦爾。後三月亦爾。又須依持律。夏是正脩。依第五持律。餘三時者。依於上四。僧尼同爾。後三月亦如是者。謂十七日已去作法同前。唯稱後三月為異。
[0733b07] 第二心念者。以無所對故。與心念之名。准如說恣及分衣等。要須口言。口言之法。律無正文。准對手說。上五句中除初句即是。但下四句中。或白衣等處。又除斷理句也。問心念成安居。受日亦應爾。十律問。得心念受七日不。佛言不得。除五人得。謂坐禪人。阿蘭若獨住人。遠行人。長病人。飢餓時親里邊行人等。如布薩自恣受衣受七日七日藥與一請及淨施衣。此等七事心念得成。此律文於上七中。但有說恣。餘五無者。謂須牒事籌量。故無心念。受日安居局處。不牒事量宜。故有心念。心念捨請無其實益。展轉須對真實付彼受衣藥等。受無時限。得待對人故。此諸事並無。心念安居有限。恐越時[仁-二+隻]。故開心念。
[0733b19] 次第三忘成安居。先在此界。得客作法。而忘結者。此不說忘成。今言成者。謂從外來要期求處。無人可白。而忘不心念。但令與處相應。佛亦開成。是以文言。為安故來便成。如說欲法忘說亦成。若忘不成罪者。如忘不成覆。及無長罪。似有忘成。但後隨憶要須作法。不得即當發露說淨。故不類此。如鉢衣藥受日等。尚不開心念。何處責有忘成。故不同安居。若爾如發露法。既有心念應有忘成。答安居局處與作法同。忘不發露猶是覆藏。故無忘成也。餘心念說恣等。並以不局處故。又時已過。雖不更作法。不無有罪。分衣義通局法為正。故無忘成。心念懺吉既無時限。業累須排。亦忘不成也。五分十五日為安居。受房舍敷臥具。雖不發心口言結之。亦得名安居。
[0733c08] 次第四反界成安居者。凡言入界。謂作法僧界入園。是自然僧界。此約位辨二界也。雙脚界入兩。一脚入園故。文列四者。即事別為四。今且從雙隻兩位。對疑以開成。先舉雙入二句解者。前忘成等。入界經久。事是寬容。但忘不心念。以先有求安居心。故開成安居。今我入界園等。心實不忘。直以時促未得作法。為成以不。佛以時中短促不同前二。又復不忘。異於第三。汝既本有起此要期心故。入界園等及處相應。亦成安居。次舉隻入解者。雙入成安居者。義如前判。未詳我今始一脚入未全相應。頗亦成不。佛以轉成。忩迫遂本要心。赴此亦成。如上所論四句悉成。故使文中並言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問雙入成安居。俱出是破。此義可爾。既一脚入成。一脚出界。是破以不。解言為益利故。一入開成。一出非破。若爾如入淨地。亦應一出勉宿一入是觸以不。答觸唯雙入方犯。出但一出勉宿。亦為益故。成易破難。又如受捨。亦益行者。受難捨易。上來總相辨法。或二或三四。但二三者是位。謂約時分位。有二三別也。言其四者。是安居法。約前二三時位中。開制不同故。有此四位。便隔礙橫局法者。竪通二三。斯亦位言有不通義。可以思知。自下三門懸說。
[0734a05] 次教行分別者。先就教辨。三藏之中毗尼教攝。教通制聽。聽而非制。文言。聽安居制故。若對過分別離作過故。即名為制。今安居法對除心愆。何容非制。但據位判。煞等有罪者。制今安居。本無罪者聽。聽中開制。前二是制。順教作法故。後兩開成。並以時短故爾。若正非正分別。一制三開。若作法不作法辨異者。前兩作法也。[1]一二行分別者。謂是隨行之中。其唯專精。專精有二。此是作持。持說身口。前二通兩。後二局身。身口二業具作無作。論其體狀如戒體中說。餘說恣等。准同此解。故彼不更辨三前後分別。然以義求。四中初二。通於二三。三十日六十日並用斯法。後二局初後不通二十八五十八。以是開法。恐失前安居。慮不及後故。所以開。若至十七日明不及前。猶有餘日不懼失後。其間容豫。是故要須用前二法。既有位法橫竪。須辨開合。或四或八。謂對前後故。或十。謂對三安居以辨。前四通局故。若離及界為四。即是七種。或七或十四十六等。亦約三安居故。四與處相應。久近者。前二作法。義通舊新行住二人。時中寬緩並用前二。後之二開。謂局從外來行。沒此界不獲作法者開。故言為安居故來便成。若先在此界。假有要心局此。即非為安居故來。前二中收。故無此開也。
[0734b02] 第二次分房法文三。初至上座付與已來分房舍法。第二爾時舍利弗目連已下至為未來故。受時前後安居法。受房舍人。第三露處已下明安居所依處。隨宜進否。前文分三。初至然後方受。舉分房緣。文言安居竟。此謂結竟。二從今已去下差分房人。三差分房舍人竟已下處分之軌。對差人之初義分別者。一約分時。祇律。十二十三日分。若處近十四十五日分。五分。佛言應於春末布薩日。分房舍臥具。於夏初一日結安居。又云聽春末日夏初日分臥具。第二就處。一是差人處。謂大界非餘處。二所分處。謂都集溫室等處。不應分。第三人分別。一所差人須具五德。二所為人除惡人沙彌等。房舍法中安。隔著小沙彌不能護。故不與房。受戒法中能護者與。祇律亦言。不得與沙彌房。第四約法分別。白二差之。其處分之式如文。僧處無偏。雖言共用。不應法者。不合令住。故言惡比丘來不應與。言定臥具者。施心局定此住處故。言不定臥具者。施心總與。情無局礙此彼之異。故言不定。
[0734b19] 第二前後安居文七。一者開後。二列兩安居。三自恣前後。四數歲不數歲。五應遣不應遣。六對物進否。後安未滿聽受夏衣。義同急施故。七臥具取否。
[0734b22] 第三隨所宜處文二。初明隨處。二牧牛人已下隨人。隨人有五可知。此等並謂原作逕夏住心。有緣故移。聽隨彼去。然依人等。當所依之處。依二界護夏。若本不定心許隨移動。決無此理。十律船上安居者。不得隨水上下。不得繫在柱橛等。若[2]汎石不移者得。
[0734c03] 第三有緣出界法。文四。初至盡同上受日出法。第二拘睒彌已下至此事應去命梵。二難聽移夏法。第三爾時住處見有比丘欲破僧已下眾有留難為和故。去移夏彼成。第四爾時有比丘受七日法已下界外緣盡不破安居。前文復二。初受七日法。第二爾時檀越請已下羯磨受日法對羯磨受文。解義五門。第一解受之方軌。第二釋緣如不如等。第三受有餘日。得互用不。第四重受以不。第五夏末日少受之方法。
[0734c11] 初門有四。一時分別。謂夏非餘二。雖復夏分結及開成者。須受為明有法住有法去故。又假如緣。若不成及無緣者非也。此是須受之時。若作法時。限諸部差別七日。一法應通諸部羯磨受法。五分所明一。同此律十五月餘。二少別祇有事訖十律三十九夜。所以三十九夜不增減者。以有利事聽半夏去故。二處分別者。二界可知。於作法中。應非戒場及餘小界等。以非安居處故。故十律問。何處受七日。佛言。界內受。蓋應是本安居處故。三人分別者。一能受人。二具非下。三雖可脩道義通。不數歲故。不論受日去。亦須白。若分相解者。七日通尼義在不。或尼羯磨受。如尼律說。受七日法去。亦有立義。准比丘。羯磨義容可爾。但祇律言。尼無求聽羯磨。受日出界准此。似無行事緣急任依。一文。二所對境義非下。三然十律言。何處受七日。佛言。界內從誰文受。佛言。五眾受此文。或可通說。五眾所對故爾。僧尼之中通於僧。別四人僧攝。又能受局。此界僧眾通餘界不同。處分義局當界僧也。第四法分別。七日文無准羯磨說。羯磨法者。對文以辨。
[0735a05] 第二門者。三門分別。一緣如不如。要如法緣無犯戒事等。事雖眾多。要論為五。一三寶境界緣。波斯匿王供佛及僧等。為受日者。佛僧二寶緣。伽論或為偷婆。或和上闍梨病。或為法如是等緣。聽受七日出界。二道俗病患緣。三出家五眾生。善滅惡緣。四俗人生福緣五為求衣鉢乃至藥草緣。廣說是非可知。五眾受戒等。是生善緣。懺悔等。名滅惡緣。俗人生福者。大臣父母等。不問有信無信。皆得受日去。以大臣能有損益故。父母恩重故。其餘俗人。有信方往。不同前二。誦六十種經。如梵動經者。如祇律。若於二部木叉及脩妬路。若未學欲學忘教我受學誦義聽去七夜。此等法緣。若比丘自身病重不堪。受日復須為病去者。聽直去不須受日。如病人不得隨衣食藥及看病人等說。此或可爾。要須實然。又為衣鉢藥草等緣必須。或為失。奪等事更無可榮。或現無衣鉢。交全廢闕者得。若少可方便。並不合為受。受定破夏。五分云。若有請若無請。須出界外一切皆聽七日法。佛言從今若為佛法僧事。若私事於七日外。無更聽白二受。十五若一月。第二辨離合者。事別定成。或多如緣。並牒合受得如法成。其猶悔殘等。類得牒眾多一切治覆不同。為人對難方聽。故不得多如。三舉名。同又非僧位。故有合義。第三受日懸不懸。若望用日義得懸受。如三品受法。受已各未即用亦得不妨。不同七日藥。以作法日為定。即有過生故。不從服日為准。若某前緣。要須現起。若未有緣不成受日。如年未滿。受不發戒。瞻波浪治無。三舉病而輙治舉無覆客呵等。又復假實事。虗陳餘事等。並不成受。若爾無村衣界何以言除。答為彰衣界。不攝於村。謂是除村及村外界法。故言除也。
[0735b10] 第三門有二。初互不互二事。訖來不來。初門者如為佛受日有殘夜在為法僧等。用一向不得。以法僧上。先無受緣故。若爾何故。十律有殘夜在應白已餘用。答謂同一事有殘。夜在白已得用。非謂餘事。若總有緣受者。得法僧等用。以並有法故。十律。憂婆問尼病。僧應與作憶念不癡。遣使請比丘應去不。佛言。應去中道。聞是尼命終。反戒入外道。若八難起應去不。佛言。不應去。本請憶念死不應去。故無互用。第二事訖來不來。若受日出界事訖。須還不還有罪。未即破安居。以有法故。如與欲事訖不來之類。要即須作來之方便。或有諸難。不來無過。
[0735b21] 第四門重不重。於中二門。一重不重。二先後次第。初門者。安居立行專脩道。業何得重受。以十律。聽受一七夜不得。受二七夜。故知無重。又文言。先受七日去。若七日盡應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盡應破安居去。准此文意。故知不重。若得重受受日去是何因。答言。破安居去。若更引文多緣事。別立有重受者。不然之義。隨時以破。不煩廣說。羯磨受法。如母論說。十五一月既有長短。得三品具受。不名為重。但當品不重。二先後次第者。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次一月等。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長攝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攝迦提。又一月衣開收於十日等。今解不爾。如功德衣。就時定故。又俱五利。一月衣者。取衣為准。俱開一長。更無緣故。是以此二即為定開。以長收短。今此受日約緣事。緣即長短先後不定。寧得定令先短後長。今解受日三品。遂緣長短前後所須。若有長緣先羯磨受。或先短緣先受七日三品。隨事各先各後。若爾何故。文言過七日法。答此謂前事不及七日。還者事過故。過又復羯磨法過故。過非謂已受用七日竟。名過七日也。何以不言過十五日。一解此二法對七。並具二過故。若十五一月相望。但有事過。故不言過十五日也。亦可相望長短言過十五日。法義亦無妨。且並舉此二對七以說故爾。
[0735c19] 第五門夏末日少縱無。三品日在。但有三品之緣。並加三品受法。以法爾故。如七日盡形。但須共宿者。並加二法。何必要須七日。盡形服者。方成二法亦同爾。若爾何故。十律。七日在受七日。去六五四三二一亦如是。答此言夏未極七下一俱受七日。故云亦如是。若言受六日乃至一日者。長短既殊。何成亦如是。故知不爾。次釋文。十律。五種人得心念受七日。謂蘭。若獨住坐禪。遠行病人飢餓時。親理行人。此律無。文。若蹔出界不破安居。不勞受日。不及即日還者。聽受若路近須宿亦聽受日羯磨受日諸律皆無乞辭。人者有多釋不煩廣破。今解。直依大律文誦不得。依羯磨本作定謂不成故。瞻波言白二羯磨如白。作白如羯磨。作羯磨如法如毗尼。問如處分離衣六年杖絡囊等。受戒懺悔並皆須乞此何獨無。答上所列者竝是自。為假僧量宜。故咸須乞。論某受日事非專己。三寶事緣差我出界假有別緣。緣不在我。設少為己相從無乞。又復諸律盡無乞。文更無可准。直依文作得失非我。問若牒乞而作恐成增減故。無乞者杖囊文。前亦無乞辭何以加乞。答杖囊羯磨中先含乞辭故加乞。無僧今受日中先不含乞。乞則成增故不同彼。
[0736a15] 第二有難移夏無法直去。以命梵二難無定期限。故聽移夏。初五句淨行難。於中前四約婬。第五就盜。次有鬼神同比丘已下六句命難。
[0736a18] 第三為和僧故亦無期限佛聽直去文有八句。前四句明此界僧由我故破為和故去。以見聞位別各有僧尼故合四句。此四移夏彼成故。次四句者為和他故去。以其聞異界僧欲破已。破各對僧尼合成四句。前二聞異界僧尼欲破。後二聞異界僧尼已破。此後四句。若中前了中後須來。若暮訖且還。若停不還逕宿破夏。以其本處無非有難為是不同。前四移夏彼成故。祇律。若二難并和僧。前四句者從初去日即須懃。懃覓安身處。若懃懃覔住處未得已還隨所逕宿處。不破安居以非心慢故。若反前說安居即破。若得住處夏法彼成。不得輙出界外逕宿破夏去。後雖可本處難盡。亦不得直來。設來必須受日母論同此。移夏彼成。五分有因緣。聽破安居無罪。見論。若安居中有因緣。移去無罪不成安居。
[0736b08] 第四文二。但舉作法出界法盡以明開成。文中略無。不成反說可知。又復對後諸難。儻無法出界。亦合料簡成否。文略可知。
[0736b11] 第四大文背成不成。於中文二。初明背犯。二爾時有比丘受他前安居請已下舉前移夏彰背而無罪。前文有三。初背前起過。二時王聞已已下三人呵責。三告諸比丘已下對緣立制背成不成夏破不破。於中文二。初對跋難陀。不得前歲違要得罪故。文言。告諸比丘乃至違本要得罪。第二若比丘已下廣明立法辨背非背。於中文二。初對前安。二後安居。亦如是者約後辨法。前之有二。初之六句至界外布薩已去。次有五句。界內布薩已去。界外中前四句成背。是破下二非背不破。破中初句不至請處。次三至請所欲解此文。先知一義言界外布薩者。謂四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彰背不背。故言界外布薩。言界內布薩者。謂四月十五日已至請處。彰背非背。故言界內布薩。先解初句。問此句未至請處。何以文言破前安居。一釋受請成安居故。故言破前。若爾上列法中。何故不出受請成安居。故知不爾。又解。背此就彼。即日後家結而不成。故說破前。自言以受衣為妨。又以背請受食為妨等可知。若爾下二成安居。但望前家所以不成。獨望後家以說。又後五月十日已前背者義客可爾。十六日背逕宿方成結者。無後可結對。何以辨不成。故知不爾。今解非受請成安居。非不得結即是並非。二解。今言破者。謂望前家請處應成。不成名破。故言破前安居。違本要得罪。非謂彼結不成。次下三句至而破者。悉是結竟。此三背前去者。破有二種。雖有心背。若未逕宿者。未是過限。故未說破。以違要未成。故要逕宿事隔。方破前安居。若此三人背前至後請處。但作法結。即破前安居。如受持衣。受後捨前故。今此三句並言破前安居者。即通收二義。或結即破。或經宿破也。今文直欲彰背前之過。故不須列其後成。次五六二句反前兩義。故所以成。次界內五句三破二成准說可知。後安居亦如是者。約界內外。亦有十一。成否如前。故言亦如是。問背前及後如文可爾。中安居二十八人五十八人豈無背不背義耶。解言。並有背不背義。同如文所說。但舉前後未知中間。其相云何。答文言。後安居亦如是。中攝義盡故。如約布薩辨者。謂四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十六日彰背不背。名界外有六。言界內者。謂十五日已至請處布薩十六日。辨背不背有五。後安居亦爾。若中間二十八日等如受十七日請者。皆約安居前一日未至。即是十六日未至請處。當他界外布薩辨背不背有六。十六日已至請處。當他界內布薩有五。次第相望展轉同爾。乃至五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十六日背。名界外有六。十五日已至請處名界內布薩也。通論即有三十六个十一人辨背不背文。對前安居廣彰十一十七已去。亦各十一。解背不背以望前安居總是其後。今此律文合而略捐故。曰後安居亦如是。
[0737a09] 第二非背文可知。
  ●自恣揵度第四
[0737a11] 所以須者。九旬脩道。精練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見過。理宜仰憑。清眾垂慈誨。示成晈潔之美。故次明之。是中廣明六種自恣。非一集在一處故。稱揵度。就中文二。初至不應與他惡而去。正明非法。舉罪自恣之緣。第二自今已去乃至其未廣。彰自恣如非等法。初文有二。第一至為苦已來。正明六群受行瘂法。第二作如是制安居自恣竟已下因問自言佛即呵制。於中文三。一自恣竟已禮覲世尊。文言自恣竟者。當時未有自恣之事。直是逕他自恣竟時故。經家以後名前。引證可知。第二世尊慰勞已下因問而自言。第三佛告諸比丘癡人已下正明呵制唐行。啞法不能生善滅惡故。實是苦耶。制禁勒反增嫌嫉。故實為患。次立二喻不相往復。故曰如怨。假不瞋怒。無言自雪。故如白羊。何以故者。何以如彼怨家白羊義。故謂不受行。如來正教展轉覺悟乃受啞法而有苦患故。故言何以故。同於外道等者。合前怨家白羊。若受啞法吉羅。十律犯蘭。五分亦吉。第三時六群已下因佛制故。非法舉罪文四。一非法舉佛制求聽。所以須求者。若得聽者。必有滅惡生善。無諍訟故。二時六群已下。使惡求聽佛制五德。三彼六群已下為彰求聽之人應受不受。四從他求聽已去已下制立言要也。人言從他求聽已去者。謂犯罪比丘從清淨故。求舉己罪。所以不屏處。自懺而求舉者何。為除大眾三根見聞之咎故爾。
[0737b11] 次解第二大文有九。初至隨身所安明自恣方法。第二爾時異住處已下至不得受。第二人欲心念自恣已來廣明自恣法體是非之相。第三爾時眾僧集已下至知識。亦如是與欲自恣法。第四眾僧自恣聞有賊來已下至此事去。廣略自恣法。第五爾時異住處犯僧殘已下至不應以前求聽舉他罪。正明遮自恣法。第六爾時自恣日下。客舊雜住應不應義。第七爾時六群已下制叛自恣法。第八爾時六群比丘尼已下眾別形殊制簡餘眾法。第九彼自恣竟說戒坐久已下為彰自恣說戒無並法。此九文中有三自恣。一時。二增上自恣。三減却自恣。然增上減却寄在遮法中辨故也。以其恐反生諍故。無非時自恣。不同說戒時及非時。在說戒中。明減却一種落下遮法。謂說戒中具三種說也。
[0737c01] 先解初段文四。一制自恣時不須求聽。自恣是聽故。二諸比丘已下差人之緣。三聽差授自恣人已下簡德差人。四諸比丘在坐上已下自恣方法。初文聽安居竟自恣者。如增一阿含七月十五日。佛告阿難集僧。今是受歲之日。阿難叉手說偈。
 淨眼無與等  無事而不練  知慧無染著
 何等名受歲

[0737c08] 佛以偈答。
 受歲三業淨  身口意所作  兩兩比丘對
 自陳所作短  還自稱名字  今日眾受歲
 我亦淨意受  唯願原其過

[0737c12] 阿難復問。
 過去恒沙佛  辟支及聲聞  盡是諸佛法
 獨是釋迦文

[0737c15] 佛答三偈。
 恒沙過去佛  弟子清淨心  皆是諸佛法
 非今釋迦文  辟支無此法  無歲無弟子
 獨逝無等侶  不與他說法  當來佛世尊
 恒沙不可計  彼亦受此歲  如今瞿曇法

[0737c20] 阿難集僧說二偈已。世尊坐於草坐告諸比丘。汝等盡當坐於草坐。勅諸比丘。我今欲受歲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來說此語已。比丘不對。是時三告如上說。身子即便讚佛。度未度者。等有何過咎。嘆佛已。身子復如佛自說上語。佛讚身子。身子白佛。是五百比丘盡當受歲。今言。安居竟聽自恣者。當彼受歲之事。五分。日日自恣。佛言。應夏三月最後一日自恣。若夏初恣者。逆相舉發。妨脩正業。夏未告離不制同修。理宜請悔。除鄣道之業故也。母論。六事益佛教自恣。一展轉相諫。二各各相憶念。三互相教授。四彼我相恭敬。五語皆相隨。六有依非無依。
[0738a07] 第三簡德差人差之多少。此文不論餘之三律。並二人已上故。祇。應拜五法者。作自恣人。若一若二不得過多。多中離合既不對難。一一差之祇出法言某甲某甲比丘。五分。差自恣人若二若多出法。亦言。大德僧此某甲某甲比丘能為僧作自恣人。十誦。亦言某甲某甲比丘。
[0738a13] 第四自恣於中文三。初有三句。自恣前後。第二竊語已下生之上事。於中分二。初有四句。是立制緣。即制徐了三說。二反抄衣已下彰某坐上威儀不如即制威儀。三說恣法自恣。文有五句。一大德者言對五德。不向大小咸稱大德。此是褒讚之辭。二舉十方同遵。故言眾僧今日自恣。三仰則成規依於僧法。故言我某甲比丘亦自恣。四縱宣己過請求舉罪願垂誨示。故曰若見聞疑等。既嘆彼求大德長老並稱無妨。五彰見過悔除令行晈潔。故曰我者見罪等。表己懃懃如是。至第三未下一句對病料簡。五分。好泥塗地布草於上自恣。
[0738a24] 第二文九。初制白集眾。第二六群已下自恣是非。一造三非。次白佛。次佛判不應。次四四種已下佛舉如非為令行如捨非故。第三自恣前後。祇律。人前安亦隨前也。第四時諸比丘十四日已下辨自恣時。初則約日。二次定時。第五六群別房已下制集自恣。第六諸比丘復不知何處已下[1]者出自恣處所。第七眾多比丘非時已下對難聽結小界自恣。小界之義已如前釋。第八自恣日異住處已下自恣法體。第九若有五人已下對三位以辨如非。
[0738b09] 第八正辨自恣法體。四門分別。一約時者。謂安居竟非餘時可知。位復有三。一時自恣。二增上。三減却。時中復有十四十五十六。後安居者隨日。若前後雜者隨上座。上座亦不定隨舊人。舊人復不定隨多。以三義故。並前自恣。祇。一人前者亦隨前。又約日時者可知。見論。尼十四日僧十五日與律不同。第二處者。四人已下通於二界。五人已上某唯作法。又通小界而非戒場。又說自界他界客來應不故。所以知。第三人者。非下三眾。雖安居義通。以非具脩故。具中通三。謂一人眾多僧。僧是五人攝。又所差人德具不具。差之多少離合如上辨增減却。此二自恣多約僧說。第四法者。位分眾別法有二。謂白及白。此謂前三自恣。若下三略。但兩白也。文中但舉改眾一白隨文釋。分文為三。先僧自恣法如常所辨。二三語三心念向如對僧自恣言。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而對人心念。皆言自恣清淨者何也。解言。僧自恣中舉治義具。故云懺悔對人。恣中舉雖義具論治不足。為異前故。但言清淨。謂舉夷殘及大眾小眾。蘭現無治義故。若望輕蘭提等。亦應言悔濫對僧。故但言清淨。心念恣中既無舉。又治罪不備。故言清淨。謂唯得治心念之罪。可呵已去。即無治義故也。如別行羯磨。對人心念並無清淨之言。理甚不足。違律文故。若行事時須依大本。
[0738c07] 第九如非。若五人一人受欲自恣者。論云。此非法別眾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更互自恣。是法別眾。下三亦是法別眾。
[0738c10] 第三與欲自恣法。於中文三。初與自恣法[肆-聿+頁]說戒中清淨故。欲法如前。此不更舉。二爾時有比丘受囑已下。牒制明開三受。一人已下廣明應不比前說戒中與欲。闕少可知。分文解義。一同與欲。然不成持自恣人中。但有二十五。略無神足。離見聞至僧如是事起者。前言舉者為先德三舉治人。今言如是事起者謂先有三。舉之病未得行罸因僧集。次尋為如治。故言如是事起。欲雖未說。以在此人心中。故復令舉法得成欲。雖到僧處同。然以此人得舉法故。無有傳信之義。故使自恣不成。更須取自恣。前雖未說。以此人未得法故。無失自恣分齊。故不類此。又前說戒者。被清淨人非行治法。故無如是事起。若或有者釋同於此。第三廣明應否中文五可知。但第五料簡成不文有六句三對初不坐。次不說。各為自他。故有六句。
[0738c24] 第四略自恣法文二。初舉八難。餘緣為略之緣。第二諸比丘作是念已下對緣彰其廣略之法。文有七句。初一廣自恣難由遠故。次五略恣難由遠故。次五略恣難漸逼促。故未句難。至全不得恣直爾散去。就五略中。前二略恣還對五德。不改眾儀。不須作自。但任五德再一作法。此與說戒法同。後之三略差人須改眾法。如百人作五十對。若不作白眾則不委。故須上坐。或秉法人作白令知。又應先作和眾白訖。方作改眾三略之白。此與說戒一向全異。
[0739a09] 第五遮法。問說戒遮說戒分二。揵度此自恣遮自恣所以合辨。解言。說戒防未起非遮。說戒除已起罪。已未不同。故分為二。又說戒防未起非。故無其求聽。遮說戒除已起罪。故有其求聽。兩異故分。今自恣遮自恣同除已起。又復遮法當求聽時遮成。遮餘時不成。約此同相故合而說。於中文四。初至小停明所遮之事。二六群已下至再一。亦如是遮之時節成不義。三遮自恣人身業不清淨已下至然後自恣治。能遮所遮靈實之義。四病比丘已下却遮方法。初文分二。一為罪故遮治罪。己自恣淺罪雖治客有餘犯。故。文言與覆己自恣。二異住處已下為諍故遮。於中復二。初犯波逸提提舍尼者對某輕諍治已自恣。謂約讚食指授食以興諍故。二對重諍。謂約盜四方現前可分物起諍未可即殄。故小停自恣。第二時節文二。先約人及根遮成不成。二未說三語已下正辨時節。前中一對人辨成不成。二若遮無根已下對根明成不成。此二文者。以不清淨人及犯有根應遮故。說時下正自恣時者應舉之處故名時也。約人如文。就約根中文有六句。初三五不成遮以無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初句不作故不成。但不作有兩。一不作有餘者。謂殘等二不作。無餘者。謂夷等即是初三五。第二句但言作。作有某兩。一作有餘謂殘等二作。無餘謂夷等即是二四六也。時節中再一亦如是者。下三無舉故言再一亦如是。第三治能所中文二。初至然後自恣治能遮人謗罪。二遮自恣人有知已下治所遮實罪。前文有四。初至便應自恣。撿能遮人三業淨穢。二自恣人三業清淨已下撿所遮事靈實。三復應更問已下撿三根有無。四不能答已下正治謗罪。問所治者為是五德為餘僧耶。答此多是餘僧告五德。見聞以不實故治。若所差已簡德竟。何因於此方撿淨穢耶。又若專五德者。何以病遮無病等。豈可差病五德。然雖餘人要語五德令舉故。下文五德語言待差各如法說。前所遮事中。先知即治今治。所舉謂新舉得罪。第四却中分四。初為病故却文五三句。第二爾時有異住處已下增上自恣。以貪脩道此彼相得故。以夏分為限。故但一月。第三爾時有異住處已下咸却自恣。以避破僧惡比丘。故知有早脫或減或却。亦以夏分之。未是自恣時故唯二却。若更第三却者。入冬分故。說戒對此。故亦二。却若或三者。恐濫自恣故。五分。大德僧聽。今共布薩說戒。後四月黑十五日當自恣白如是。客問何故爾。舊比丘言本不共安居不應。問我若客復住作。第二白問答如上。若不往應如法和合。又前所遮事。謂於此界先起之諍故唯有却。文言小停此對當來餘界之諍。故有前却。第四爾時自恣不識罪不不聽。以前要而舉他罪。文互三句。
[0739c06] 第六客舊。第七第八此三段文與說戒無殊。故不煩釋。第九如文。
  ●皮革犍度第五
[0739c09] 然自恣已訖將行化物。皮革履屣。是道行要用。故次明之。外膚為皮。筫[革*印]為革。是鞹之異名。熟用稱韋。此中廣明皮革等事。應不應義。故名皮革揵度。於中文六。第一從初至得畜錐初緣開著革屣。第二大迦旃延已下正開邊地畜皮臥具重革屣因明四事。第三得皮補革屣已下雜明應不應。第四六群著欽婆羅跂已下制不聽畜跂。第五六群著革屣共佛經行已下相恭敬法。第六六群著革屣入聚落已下離明應不。
[0739c18] 初文有三。初明守籠出家成道。第三守籠那得阿羅漢已下至禮已而去。自記得道。但說其義不云已得。第三從去未久已下聖所讚述開著革屣。前文復三。初至不復為道猒世出家不得方。二時佛知其心念已下為說琴喻教等諸根稱法而脩。第三爾時守籠已下聞佛略教脩行獲證。初文有四。初至不飲酒值佛得道。二爾時長者會中已下至出家受大戒重法心成猒世出家。三父母兩城已下以食奉僧自行知足。第四往溫泉水已下脩不得方心則掉動。賢愚經以過去世脫一欽婆羅衣與辟支佛拭足。以是福報。常豪貴家生。足下生毛。狀如空有色。五分文與立字名為手樓那。以有二十億錢。故時人號為二十億。亦是過去毗婆尸佛時。會六萬八千羅漢。於家供養。人各一坐。種種飲食已。與劫具二張革屣。一量是以九十一劫足下生毛。不曾躡地。其身柔濡不堪騎乘。祇律。二十億足下生毛。金色四寸。過去毗婆尸佛時。以白疊敷地。供養八十千眾。便致九十一劫足下生毛。十律。生時耳上各有一金環。平直純金一億。號為億耳沙門。先有二十億金。故言二十億。文言。應等諸根者。前以偏苦其身故致掉動。聖勸身心等筞。謂心思諦理。故曰等於諸根。
[0740a15] 自記得道中文二。初至亦如是。正明自記得道。二說是語已已下正明偈誦。初文復三。初樂六處之果。二頗有不依於信已下出六處之因。第三彼盡欲無欲已下牒前二解脫。資成六妙行。就六處果文三。謂舉辨結。隨事彰六。語體唯四。謂二解脫及兩涅槃慧性清[1]靈。能除迷遣[2]彰。不為或[羈-馬+必]。名為出離。聖情所。欣稱之為樂。故曰樂於出離。此是慧解脫。定心理靜。絕去紛動。名為寂靜。亦為物欣。名之為樂。此明定解脫。總二皆是有為解脫。三煩惱盡處。寂[3]伯無為。即二四六三句名為有餘涅槃。其因既無。苦果亦喪。所言樂盡受陰者無餘涅槃。斯二不為三相所還。是無為果。次辨三因者。謂信持戒斷利養。信為行本。是故先明依信起行。次持淨戒。戒之大妨無過利養。須斷利養。文中皆言不作是意者。以己所解。自答前言除疑倒故。次明妙行文三。謂法喻合法中眼根廣文餘根類知。就眼中初至心解脫有漏舉俱解脫人。於中初至無癡。謂三煩惱無故是慧解脫。如是比丘下是心解脫。舉斯二解脫以為能資。二眼見多色者根塵相對。三慧解脫已下釋不染義。於中分三。初至俱不染汙由有心慧。二解脫故。眼識之後。流至行心。不起煩惱。正是妙行。故曰不染汙。二識不與色雜。轉釋不染。若識取色相。次第緣生。三受可稱為雜。今雖見色不取色相。而生三受。故曰識不與色雜。三住第四禪。轉釋不雜。所以為彰此人得。第四禪絕諸受。故所不雜。眼色既爾。耳聲等亦然。故曰亦如是。次喻亦三。初至不漏喻二解脫。二東方已下喻第二根塵相對。三此山不移已下喻第三不染具二解脫。彼此相資平等無二。故曰一段等。言疾風雨者。猶若色塵得二解脫。煩惑則盡。前塵所不能傾。故曰不移等。東方風雨來。既不壞餘三方。風亦不能壞。故曰亦如是。略無餘根之喻。亦可南西北方者。即喻餘塵合。中三句。初至盡於有漏合。初喻眼見多色合上東方疾風等。慧解脫已下合上此山不動等。耳鼻舌等合上亦如是。
[0740b24] 第二偈中文三。初一偈半誦六處果。少有半偈誦前三因。言當知不起者。謂信持戒斷利養等。行成對治。不信破戒。貪利養等。三垢不起。以不起故。便尅解脫。故言從是解脫。次下三偈誦六妙行。初一偈誦二解脫。上半心解脫。下半慧解脫。以見脩俱盡果成無著。故曰已得無觀。更無有作半偈誦喻。次半偈誦前法及合中根所對塵。次半誦前二解脫俱不染汙乃至不與色雜。次半誦法合二中住第四禪也。
[0740c08] 五象王者。見論。一文象。領六母象名為象王。守籠那自言我家有五象王。尚捨出家。豈貪一重革履而獨著也。佛因開比丘十六句義。謂四諦各有四行。苦四者。謂苦無常空無我。集四者。因集有緣。滅四者。謂滅上妙離。道四者。道如迹乘。
[0740c13] [4]此律億耳三年。五分六年。祇逕七年。母論十二年。五事如文。第三雜法迦那富羅者。見論漫根革屣。鹿角者剋作鹿角形也。阿羅梨者以鳥毛安革屣邊。富那跋陀羅以成綿及諸物合皮縫作使中央起。真逝梨者謂編作之。編邊者以孔雀尾編邊也。並見論翻五闍梨如文。祇律新革屣。佛言令淨人知著五六步。若得即著吉羅。五分令著七步。十律得厚重革屣不應壞。作一重即令主著行二三步如是。得畜多論令白衣著五六七步即是淨。五分聽著富羅[革*雍]深至踝上應開前。
  ●衣揵度第六
[0740c24] 於中大文分之為二。第一至塔衣。為上品人畜糞掃衣。第二菴婆羅女已下為中下故。開受施衣。初文有二。第一初緣。五比丘請佛持何等衣。答言十種衣作袈裟色持。第二塚間衣已下明糞掃衣。謂是世人所棄。義同糞掃故曰也。亦可從取處作名故爾。論言。體是賤物離自貪著故。二不為王賊所侵故。常資道緣故。制畜著也。五分。塚間得衣即以塚間為界。雖得入手。但未出界。即共後來者文故。彼文有比丘得塚間衣。後來者索分。佛言。應共分分已各還垂欲出界。復有比丘來索分。佛言。應分出界已。不應與此律糞掃衣。無主屬先取者。
[0741a11] [1]第二大段受施衣中大文有三。第一從初至禮佛已下去。耆婆奉佛衣已因請。開聽比丘受施。第二世尊以此因緣已下佛許開受。第三爾時瓶沙王已下訖此揵度。廣明順教施受。前文又三。第一初至隨意著正明。耆婆治術得衣奉佛。致請文中兼言重掃衣者。為隨三品通行故。第二爾時世尊嘿可已下受衣許請。第三耆婆童子已下蒙佛遂可致敬而還。前文之中。博學醫道六種治病為彰。第五得貴價衣。第六治佛信敬。淳崇奉衣致請。故有斯文。
[0741a20] 大文第二告眾開受中遂前請。故言亦兩兼。但糞掃衣知足行勝利他義微。若論施衣利兼自他。是故世尊須並讚歎。
[0741a23] 第三大文分之為六。第一從初至愛護臥具非時施法。第二爾時有比丘異住處安居已下至不應得分時施之法。第三諸比丘大得可分衣物破為二部已下至應與分耶正二部。分攝方法。亦名料簡。前兩分受同異。第四爾時有居士已下總明攝施不過八種。第五冬月已下如法受用淨施之軌。第六爾時有比丘遣衣借他已下取受成否。
[0741b06] 初文有二。第一至一切外道服不應作。正明非時現前法。二爾時現前僧已下次明非時僧得法施。就現前復三。初明受施聽分。第二世尊出王舍城已下至蚊厨聽畜。正制使如法受用資益比丘福利施主。第三世尊在跋耆國菩提王子已下聖制不聽非法畜用。比丘招愆施無福善故。初文聽分者。名現前施。以人受為定。恐好惡不均。故擲籌分。
[0741b13] 第二如法用中文三。初至釣紉依方作法。第二王舍城比丘多持衣已下至更作餘衣制衣頭數。第三波羅捺有檀越送食已下制衣重數。初文有三。一明作衣法。二爾時六群反攝涅槃僧已下帶衣之法。三舍利弗已下制鈎紉法。作衣文五。初教現放世因作衣法式。問阿難等羯磨受戒豈可未有三衣。乃言教放世事作衣者何。答已前之衣聖變成放習。恐難今放世因為示易成故。二爾時阿難已下奉旨教作。三爾時世尊南方已下佛嘆阿難。舉過未同今。令僧尊重故。四力截已下割截之意示以法則。五諸比丘不知當於幾條已下條數之軌。三衣義者。前已解說。次二文易知。
[0741c01] 第二頭數文二。初制頭數。二爾時異住處四方僧得貴價僧伽梨已下雜明應不。前文有三。初見多持衣過念許制限。第二婆闍國遊毗舍離已下受菴羅園制衣處所。第三世尊在靜處思惟已下正制數限。第二處中明離車等來禮覲者。為明賓耆羊[少/兔]偈誦佛德。離車歡喜與五百領衣。彼得衣已奉佛為受彰得衣故來。
[0741c08] 偈讚文三。初至香潔一偈半。以佛出世施主獲利美響外影。第二今勸已下一行半。嘆佛相好光曜絕倫。以薄皮子等。現受天報。而於佛邊猶如聚墨。顯佛無比。故須讚嘆。於中文三。初今觀一句法說。二如日已下三句喻說。三如是已下二句合。第三一偈歎佛智德窮圓。文三。初一句法說。次一句喻。次二句舉智用以合。前嘆外相福德。次顯內有智慧。具二莊嚴。是故無比。
[0741c16] 第三正制文三。初訖靜生念。第二夜過已下陳已屏念告眾令知。三自念已去已下正禁限數。前念之中有二。初至不得畜。自憶昔時念制兩意。二時世尊初夜已下。准已禦塞許制比丘。第二雜明應不。初之一句。不得用故貿而用之。蒭摩下八句。畜應不應。前三聽畜。
[0741c22] 第三重數文兩。初辨重數。五分。衣壞聽補以復綖却刺亦得直縫。第二善現下三句畜應否應。
[0741c24] 第[2]三得非法用中文三。初菩提王子已下至覆上衣不得下用。二裹頭已下有其十事。白衣法故不同俗用。三假作編髮已下有其十事。外道法故不同用外。
[0742a03] 自下第二僧得施法文四。初至現前僧應分一部攝法。第二有二部僧多得可分衣物已下至應取二部攝法。第三爾時佛不受請已下至如法治者。病比丘賞勞之法。第四病比丘身患瘡已下雜辨應否。就前一部攝法中文二。初檀越物以辨僧得。二舍衛國多知識比丘已下亡比丘物義同僧得。初檀越物文三。第一至應與分。初緣數人墮籌分法。二比丘分衣時客比丘來已下羯磨三語等法。三爾時有比丘已下正明分受成不成。前文復三。第一受施聽分。二復不知云何已下如來教以墮籌分法。三時分物時有客比丘來已下應與不應與。文有八句。既言客來應與。故知僧物也。欲解此文。先須釋義汎明攝物。竪義分別。大位三門。第一定時非時。第二舉時非時各有現前僧得。第三分攝方軌。
[0742a17] 初時者時有二義。一佛以比丘受功德衣。五月不受。一月開諸比丘得五利時。但是得五利時。不必於此時中受者。即名時施。以受施義通故。二以安居勞說之為時。如施主請比丘夏中供養。即以此安居勞為時。如毗蘭若請者是故言為時。若為此時施。復在一月五月時中者是名時施。以此二事元為安居故開。若反上說不為夏勞者並名非時施故。下文為施塔乃至為[1]云人會者。佛言不應留。過夏安居。此是非時衣現前僧分。故知不為夏勞。名為非時施也。
[0742b02] 第二門者。時與非時各有二種。言時施二者。一時現前。謂本為夏安居故。而數人分者是。如毗蘭若以三衣奉佛比丘僧人。與兩端疊。為夏安居故。明知為夏。隨人施者。是時現前。二僧得者。施主本意。但安居等心奉獻而不局彼此。僧通一化。名時僧得。如下律文。來分夏衣便去後分。夏衣不取去者分。佛言。成分應相待。亦囑授後人受夏衣分等。三句者是。言非時二者。一謂非時現前施心限局。人物有定。隨人而取者是。如上律文受施。初緣現前僧太得可分衣物。佛言。聽分應數人多少。若十乃至百人為百分。若有好惡相參乃至墮籌分。二是非時僧得施者。謂其施主運心彌廓。時通十二月。人及一化奉施者是。即此律言有住處現前僧。大得可分衣物。比丘分衣時客來。數數分衣疲極。佛言。應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此等位二事四。理通一部二部。下當說。
[0742b17] 第三門。分攝方軌者。此四法中非時僧得。須作法分。以不定故。加法以定之。言不定者。一時不定。除時施。二處不定。異界得施。三人不定。蘭二現前四法不定異。同羯磨施。為斯不定。故作法以定。餘二現前是人定故。若時僧得以時勞定故。並數人分。亦有人釋。時僧得者。以施心通普故。亦須法定。故下文言。有一比丘安居。大得夏安居衣物。佛言。彼比丘應心念口言受。既有心念。明若有人對首羯磨。故亦須法。問若言須作法分者。所以得囑授取耶。頗有要須作法而不及法得囑取者。用此法何為。故定不爾。心雖普及施主得僧因之福。為止貪故。不聽異處受衣。以佛定判局處取故。不假作法。但須消去。一比丘心念受衣文者。非心念法。謂與念屬己可知。然解此四。或一部攝四者。隨其二眾。各有此四。即如上辨。或二部攝物四者。若二現前並數人分。二種僧得。分為二分。非時僧得。義如向辨。時僧得者。義或不爾。若欲細解此四施分攝。即為四種三門。三門者一一部分法。二二部分法。三耶正得否。其四種者。一時現前。二非時現前。三時僧得。四非時得。
[0742c12] 先解二現前。此兩種三門。或一部或二部並數人分。若耶正分別。謂請耶正二部對面行施。應問施主隨所說受。若言不知。或言俱與。並數人分。
[0742c15] 次第三時僧得三門者。第一一部攝法。如文三句。初句未分夏衣比丘去。後分不取去者。佛言。成分應囑授取。囑授取故。明不作法。次句漫囑。次句授囑人忘。咸判成分。既聽囑取。明知餘界人假及分者。不得其分。以聖定判局此界故。然有人消此言不聽異界取者。謂時現前。若時僧得。界外來人及法亦得。作此釋者不然。若不聽取是時現前者屬人。既定是人皆知。何須佛判。故知不爾。第二二部攝法分二。第一准此律說。義言分為二分故。以名二部僧施故。亦可以無作法。可得言道二眾不合共作法。故須分二分。計亦數人以取此處安居。聖判定故。第二二部互攝。如五分說。非安居時施比丘僧。無比丘。比丘尼應分。非安居時施比丘尼僧。無比丘尼。比丘僧應分。又云安居時得施皆亦如是。互屬定訖。當部數人分之。第三耶正下文六句。初三對僧以辨。謂得夏衣已破破已得物。或得已破破已得。此三並數人分。以無作法。但是約時。局處受人。為定故爾。次下三句約別人說。對物已得未得從正趣耶。並與去人分故。皆以約時局處受人為定故。此據正眾領物。以義推准更應三句。耶眾領物。背耶歸正。彼應與去者分。復應更六各望正耶互不與來者分。此等並略。
[0743a12] 第四非時僧得者義分兩位。第一檀越施物。以明僧得。第二亡比丘物。義同僧得故。此二門中先解施物。三門者。第一一部者。有其四種。一常住。二界得。三同羯磨。四僧得。此但僧施。前三處法局定。隨入三種。唯僧得一種須以法定。法位有三。謂心念對首羯磨竪義者。事須廣辨。今此寄文中說。二二部者。亦有四種。一常住。二界得。三同羯磨。四僧得。第一常住屬處定故。隨二部僧分為二分。第四僧得須法。以其二部。不共作法。亦分二分。中二謂界得同羯磨。以處法定。故數人分。亦可名二部故並分二分。義亦不妨。今且局辨僧得有二。第一本意對面施二部文有七句。其中五句分為二分。四七二句互無一眾攝。以其二眾俱不盡集。不得計現人分。復無共作法義。故分二分。各當部加法攝之。如前一部法。第二互入二部攝。五分。非安居時施比丘。無比丘比丘尼應分。非安居時施比丘尼僧。無比丘尼比丘僧應分。此文雖無。義亦應爾。上來所判五入既定。各及法者得。第三耶正差互者。如文六句。初二對僧。亦是約物得未得異。故分得三。別已破者。應分二分。破已得物。須向施主。第三一句得已破破已得同上二句。初句分為二分者。既僧物耶正俱有其分。不局現在。寧得計現人分之正耶。四方俱不盡集。須加法以定正耶。復無共作法義。故為二分。彼此各自作法分之。下二句比說可知。次有三句。僧先已破約物故三。此等別人從正趣耶。俱不為去人分。以其已分二分。一屬耶到耶部中。彼有分故。此不須與分。計理復應有三。從耶歸正應與來人分。文無者略。此之六句。謂是正眾領物。若耶眾領物。正耶相望反說六句。初有三句。如向初三說。次有三句。如後三說。
[0743b17] 第二[*]云人衣物義同非時僧得。總為二門料簡。第一依此律解。第二通收餘部不同。補此遺闕。
[0743b19] 第一門者。依此律處分義階有五。一負債攝法。二被舉攝法。三耶正攝法。四二部攝法。五和合一部死。所以須迴。此義門先後者。以其一部攝中義廣多故。對文解釋義便故。第一對負債者。依十誦。出息物等死者有七句。佛判或隨入界書處僧。或入保處。或入捉質物處。得等者廣如彼說。以理推究或不同彼。若白衣家出息物在彼人邊未得者。容准十律。或依義等債之。若物在僧住處。比丘亡後並應隨物處。所在僧得。恐不得依界等互。攝此初在容將此僧物以屬於彼。既不依其此彼。俱僧故寧。十律。若處分者須為兩門。第一先明他負亡人債之法式。故文誰負汝。若佛法別人負病者物。俱應債取。以其此物。合入僧故。若輕重相當各隨所入。互得輕重並隨其本。若常住重負即入常住。輕須債取入現前僧。現前僧若負。重輕咸須債取。以其重入常住。輕須加法故爾。
[0743c10] 第二次明償債之法。文言汝負誰。謂若病人負三寶別人重輕物者。隨有輕重。各相當還。若無相當。互還無妨。計其大理有債先還益王者故。還已有餘方如常法。是以下文若有長衣應長償。若無應賣三衣償。有餘與瞻病人。十律。有比丘屬塔物自貸私用。四方僧物自貸私用。佛言財物還計直輸塔及四方僧。餘殘現前僧應分。又有比丘賖沽酒未償便死。酒主從諸比丘債。諸比丘言此比丘在時何以不債。酒主言不償者出汝惡名聲。佛言。是比丘有衣鉢物應用償。若主無物應取僧物償。何以故。出汝諸比丘惡名聲故。然不別常住現前之異。計理應以現前者勝。第二被舉者。下文佛言。隨所共同羯磨舉僧應與。一釋謂同被舉治人。所以爾者。治舉已後財法不同。何因死後輙容攝物。故如法僧不合得取。若爾一人被舉死當入誰。又解入賞勞僧亦名功能僧。以如法僧治罸功故。但令當時預舉羯磨即有物分。故言隨所共同羯磨舉僧應與。祇律被舉比丘死。即以死衣物置床上。曳出棄野田中。若放牛羊人持此物與僧者。即作彼檀越物故受之。
[0744a05] 第三耶正明如文二句。背正向耶。物入耶部。原其本心。耶正路乖。為是衣鉢隨意所往處得亦應二句。從耶歸正物入正部。文無者略。又直據隨身如前所判。已外之物或可不定。又十律云。受法中被殯。往不受法眾中求懺悔清淨。我當作不受法。若未除罪而死。衣鉢還入受法眾。若除罪已死。衣鉢入不受法眾。若不受法眾比丘被殯。往受法眾中求懺悔等。反說可知。殯謂舉也。又受法比丘於不受法眾中死。其衣鉢物喚受法比丘還。若彼不來取者。即不受法眾中作四方僧臥具。若不受法比丘於受法比丘中死。反說可知。此律及十律。前一所明者。謂對耶正互背互背互歸說。第三一文者。據耶正互在死。既判定耶正。耶正當部還如恒法也。
[0744a18] 第四二部攝法。下文拘薩羅國無住處村到已命過。白佛。佛言。彼處若有信樂優婆塞若守園人。彼應賞錄。若出家五眾前來者得以物在俗處。恐用而獲罪。故入五眾先來者得。無問重輕悉入先來。但輕不待法即入其人。重者非屬人物故。隨先來者處分還入常住。以其先時依二部僧得施物故。身亡已後還入二部。若無先來送與近處二眾。唯取近處不簡僧尼。若道路死獨住死私莊死類如前判。若物互在僧尼二處即同此故。十律互寄死者。有住處一比丘死。是比丘衣鉢物寄尼精舍。佛言。若比丘死時。寄比丘尼衣物。現前比丘僧應分。又一住處比丘尼死。是比丘尼衣鉢物。寄比丘精舍。佛言。若比丘尼死。所寄比丘衣物。現前比丘尼僧應分。以其二眾並知法故。不同俗處。是以還依死處是同類分之。又以死處有比丘故。復異於獨住死者。互寄既爾。互債應同。
[0744b09] 第五一部者。於中位二。謂具非具別。沙彌死者。此律無文。祇入和上。五十律。同比丘法故。五分。沙彌命過。若生時已與人應與之。若不已與人者。現前僧應分。十律。憍薩羅沙彌死。所著內外衣。白二與者。病人輕物僧應分。重物不應分。唯此三眾類皆同。然行事之時。住依一部具中淨不淨。不淨有三。犯重死一。於中有三。第一若未殯。多論云同常判。第二已作法殯。入親近白衣。三學沙彌。十律。入死時現前僧。第二呵責等四罪處所等別住之類。並同清淨死判。第三被舉已如前說。次辨清淨死者。四門分別。一辨同生共治成不成義。二解囑授成不成。三定物輕重。四看病賞勞。攝方軌竪義者。此中懸解。講隨文釋。
[0744b21] 第二通收餘部不同補此遺闕者。此律分攝亡人衣物差別有五。第一負債死。第二被舉死。第三耶正二部死。第四僧尼二部死。第五一部眾和合死。餘部不同略論有四。加前合九。五分有一。若水所漂死。其衣鉢物挂著界內樹枝。諸比丘見入界內。謂應屬僧。佛言。聽行糞掃衣取。十律有二。一學沙彌死。入當死處現前僧分。二二部互寄死。各還僧尼當部。餘三律中沙彌命過皆有處分。如上已說。此四不同他律所辨。四分無故。准用無妨。自律有五部辨九異。從亡人物。義同非時施者。已來講時。並隨文中解。下次釋文。
[0744c07] 第三分衣時客來已下八句明應與不應。與前四句應與以未分竟故。後四句不應與攝物已定故。初四句中二三兩句。形前對後。故分二名也。若二人已上墮籌分。故言擲籌竟來界內。但一比丘領物。知復共誰墮籌分之。謂攝物屬己。故作歡喜受分之名。非謂初緣心念受也。以攝物定故。客來不應與。又前二可爾。第三有餘分竟不為者。若無餘可分如上二竟。若有餘竟者不與。不竟者合與。即無前二。次句亦爾。又但是僧得物下至使人亦得分故。於此四中一一不竟。即前四中收。今且出竟。故言不與。
[0744c17] 第二制以法定。於中文三。初制分法。略舉眾法白二。第二次有二句。婆輸伽衣等。佛聽畜著。略出所分物體。三有異住處已下正依法分。於中文三。初對僧羯磨分。次三語分。次心念受。就僧法中。應須具有兩白二法。一差分衣人法。故文言應差一人令分。又如房舍法中舉差分粥人等中。分衣分雨浴衣具五法。生天如前。躬如差沓婆分臥具等。何獨分衣不曾差人。故定須差。十律分衣人五德。知衣財色價頭數與未與者白二差。復有五法。謂不受等是。今此文無白二差者略。行事必須。第二付衣白二。即前文中列者是。故文言僧今與某甲比丘。彼當與僧故。問所以須付別人者。還通四方故。須付別人。所以還與僧者。若不與僧不得分故。昔解直以此法。即成分法。故羯磨中直陳此白二者不然。以少差人白二故。既付衣已隨彼處分。即是分之方軌。無別秉法。然文言持衣與一比丘。令白二羯磨分者。謂舉前應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之言如前。付分直爾處分。非謂此人更作分法也。若五人已上具此二法。或但四人不得差付。以所差所付人不滿數故。僧應直作羯磨攝局。應言大德僧聽。此住處現前僧大德可分衣物。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今現前僧分白如是。羯磨准白辭說。所以知者。母論說。四人相應法者。五人共住。一人終亡。四人作羯磨分者。是名四人相應法。不言轉施一人。又言五人相應法者。五人羯磨分亡人物。四人羯磨施一人。一人還施眾。然後共分。是名五人相應法。至此始言轉施。明知四人但得直分此僧得。物既因法定。須以四句料簡。一及施及法。二及施不及法。三及法不及施。四俱不及。四中初三得分。若全及差分二法。故宜名及。設但及分不及差者。義亦及法。亦可要是具及兩法。二四兩句不得分。以不下及法故也。沙彌使人雖不共作法。但令作法時在界內者。即當及法之限。若舉現前對顯僧得。亦為四句。一及施及分。二及施不及分。三及分不及施。四俱不及。四中前二得分。以及施為定故。下二不得。不及施故。次對手三語法。應言長老憶念。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等分。三說。或有人引餘律。此物屬我及長老受用。亦不異前。此文既不言各各三語受。故但一人作法時。言此是我等分者。是共分。不勞互作。不同說[1]恐各表行淨故。次一人心念。應言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分。三說。或若僧得施物少者。五分。有住處僧分衣。客比丘來比丘得分少。不欲分白佛。佛言。乃至得一腰繩宜應分。若少不足。應白二與一無衣比丘。大德僧聽。此僧得衣若非衣。今併與某甲比丘。白如是。羯磨准白成。問此律心念可有幾種。謂二種分衣。說[*]恐悔吉發露安居等七。所以可知。
[0745b15] 第三成不成有十二句。初六對羯磨成否。下六對三語心念成否。亦可前六約羯磨對手分成不成。次六約心念成不成。以三人二人亦有分故。於二六中。各前三不成。下三成。又於四个三中。各前二犯。第三不犯。
[0745b20] 第二亡人物。義同非時僧得。其文有二。初至一切屬僧佛判屬僧。第二諸比丘已下料簡輕重。
[0745b22] 前文略引十三。一僧伽藍。二屬僧伽藍園田菓樹。三別房。四屬別房物。五銅瓶瓫斧鑿燃臺。六諸重物。七大小褥枕。八伊利延陀氍氀等。九守伽藍人。十車轝。十一澡瀊錫杖扇。十二鐵木陶作皮竹等作器剃刀等。十三衣鉢針筒等。言多知識者。跋難陀。無知識者陳如比丘。祇律文。陳如比丘[2]祗律文陳如比丘入涅槃。持衣鉢詣王平價。價直五錢。斷言還歸比丘。佛言應屬僧。故曰多知識。無知識一切屬僧。此言屬僧。為對佛法及餘俗故。所以爾者。以出家人同遵出離。身行所為。莫不皆是僧法所攝。本依僧得。故使終後還應入僧。施佛法比丘無分。為斯亡後不入佛法。王臣親屬。並是道俗不同。得物不同彼。故不合入彼。廣如十律。
[0745c11] [3]第二料簡重輕者。亡人衣物一部攝法須為四門。一定同主是非。二囑授成否。三定輕重。四賞勞分法。第二第四二門義至下文釋。今解初門。同生等者。若師元意終弟子衣食已與竟者得。餘未與者。師亡後屬僧。實非同生。假冐稱同。計直犯罪。或師本情財物共有。若死還俗及以別活。計人等分。一分屬僧乃至別活。若不依此契者。計直犯罪。今設言同活物已分竟。餘屬亡人。次解重輕有二。第一義門分別。第二依文料簡。先義門者。位且為三。一佛制畜物。如六物之類。二不聽畜物。如田宅園林奴婢六畜等。三聽畜諸物。如長衣資物等。三物中第一。入輕。資道要故。次物入重。以妨道故。即為輕重二門。第三物中復為三別。一性輕重。二事輕重。三從用輕重。言性輕者。謂十種衣布絹細綿綖縷等是。以所成衣輕。能成絲[4]纏亦入輕限。言性重者。一切寶物。石木田宅瓫瓶釜鑊奴婢畜生車轝五行。乃至一切妨道物等。是入重。言事輕者。如一切道身衣物衫裙氈坐具等是。此應入輕。言事重者。如大氈褥大小帳步彰枕扇被等是。此應入重。言從用輕者。盛鉢函三衣箱及受用針剃刀等是。此應入輕。言從用重者。如戶簾屋帳床帷轝案几車前後[巾*卑][巾*兼]軒幕等是。此應入重。今以性事從用三輕。攝入初物。總收入[1]以輕。以性事從用三重。合入第二物。總束入重。聽畜門中。尼十六枚入重。如助身衣等入輕餘准前說可知。
[0746a11] 次依文料簡者。於前十三中初六合以為三。九與十合以為一。餘五還五。總作九門判之。第二門屬別房物者。謂房中校具遮壁[巾*兼]鄣等。若以絹布為己造房。房主死者。未變入輕。已變成重入重。以皆屬比丘故。以死時重輕為斷。不同捨物。為父母師僧塟埋等用。以別屬故。又捨入佛法類亦如是。今言不應分者。同前校具重物故。
[0746a18] 第三門瓫瓶。不同十誦以量數為限。今此無問大小牙角器等。十律。半斗已上重。已下輕。此雖無文有皆入重。種種物中。几案藥草石等染汁染具之類。並不應分。伽論四方僧共染。第八門伊梨[這-言+(衣-〦)]陀傳言步鄣。耄羅者小帳。耄耄羅者大帳。氍[2]數容堪被著者聽分。被氈類然。若應量及減入輕。若過量入重。漫單亦爾。不同五分旃判入重被判可分。若毛過三指雜色分明者入重。如繡手衣錦衣不應畜故。五分。若錦若綺若毛[旁*毛]。若[雨/復]創衣。是不可分物屬僧。第九門奴婢藍民入重。所有私物。入彼私用。死人親屬。若無親屬。僧用無咎。十二鐵作器等。謂以鐵竹皮等作器者入重。亦可造鐵作之器。如鉗錘鞴囊等入重。餘皆類知。剃刀是應法要用。從用為輕。其榼石等並隨剃刀。刀子箭刀。十律聽分。五分截甲刀戶鈎針。是可分物。此既無文。入重無妨。香鑪十律聽分。今此所論亦不定。入僧應與能供養者。所有帒屬並隨香鑪。其經書章疏隨能受持者與。不得定判。其藏道遺函篋札。帙中幞亦隨經疏。經架從經。義亦無損。十三衣者。一切非是比丘所著之服咸皆入重。謂同白衣外道等服。若鉢鍵[金*咨]錠匙箸等盡應聽分。下文聽分俱夜羅器者是。五分。銅多羅盛眼藥物可分。若過量白鉢入重。若爾過量白色衣亦應入重。解言。鉢性重用輕。今既過量白色不任受用。即非是鉢。故須入重。衣體性輕故還入輕。餘或無文。任准他律。問漉水囊云何。答理定入輕。祇律名隨物。十律賞看病人。五分是可分物現前應分。祇律聽分革履。故知靴履[革*皆]等並亦聽分。不得定其多少。
[0746b21] 次二部攝法其文有三。初至送與近處伽藍二部僧得法。第二世尊舍衛國告三月靜坐已下聽與尼非衣二部現前攝法顯前僧得。第三諸比丘念行波利婆沙已下料簡前二僧得現前。初文復二。以前一部分攝。二物。今二部中亦位有二。初檀越物對前初文。次拘薩羅已下亡比丘物對前第二文。初文七句如上義中說。次文亦如上義門中辨。既言近處。不簡僧尼。尼死無伴亦然。可知。若比丘寄物尼寺。十律應送與亡者本寺。若不知處。送與隨近大僧。不得入尼寺及以私處用。尼寄比丘亦爾。不同聚落。恐白衣損用僧物故。互眾互得。若比丘私莊上死。有沙彌淨人。守護此物。近處僧不得。以有守護故。入亡者本寺。此母論說。若無本寺復無守護。入近處大僧。尼死亦爾。
[0746c10] 第二現前中文三。初佛告靜三月比丘立制。二和先已下至問訊世尊識佛意故。禮覲讚可。三爾時諸比丘聞已下。至未為欲行。同捨衣行施得與尼衣。即是二部現前施。故不得與白衣。是中亦施佛及塔。偏對僧言之。
[0746c15] 第三料簡文中分二。初至借衣。對於七眾與應不應。第二舍利弗下明取他物應不應義。別住人等與清淨同。七羯磨人應置地與。以不自與免隨舉故。白衣有功計直酬勞聽與。此等料簡現前施。言和合沙彌等與分等者。人齊一還。次與半者。比丘得全。沙彌得全中一半。言三分與。一者比丘得三。沙彌得三中之一。此對僧得。雖順施主之心。既是僧得物。人別具不具異。若不和者階降多少不同。現前隨施主心。隨人定與。故不論差降。僧伽藍民雖可非僧。於僧有勞故亦須與。道俗差故。復異沙彌故。四分與一。或都不與。不應分。次父母恩重聽與。次舍衛國已下聽借俗人衣。對向現前不得與白衣之言。第二舍利弗已下上來正辨與他儀式。因辨取他物進否。親友者得。非者不合。親友意取波利迦羅者。謂取雜碎衣者小親友也。若取大價。或瞋小小衣不恡非至親友。故不應取。若正須此波利迦羅。亦不應取。濫非親友。故言若不足亦不應取。
[0747a08] 第三賞勞法中文三。初至易看。如來愍物制看病法。第二爾時比丘拘薩羅已下至供養我順教瞻病聖所如讚。三彼持六比丘衣鉢已下賞勞攝法。前文復二。初至捨去佛自瞻病。為立法故。祗律院已說法得道。喚比房比丘令看病人。更化作一病沙彌。汝當通看。此即福罸汝。十律。此病人即得羅漢。五分。病比丘。佛為說法得法眼淨。如法句經。佛為報前世五□行罸恩故。須[1]著病人。第二爾時世尊已下制看病法。更瞻視文三。初制看病。第二聽彼比丘和上已下辨瞻病人七眾之[*]著。第三病人者有五事已下舉難看之病彰其德成。
[0747a19] 第二看中文三。初舉聖教。二彼即便已下順教瞻病。三爾時持亡者衣鉢已下舉以白佛佛即讚可。是為供養我者。順教看病。是行供養故。又悲心看病與敬心等。故使前言。若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
[0747a23] 次第三僧行攝法文四。初訖應取病人衣物賞勞分法。二若病人臨終已下囑授成不成。三爾時舍衛負債已下負債償債法。四聽瞻病人問已下制問委旨。前文分二。初彼持亡比丘衣已下至僧應分總言僧攝。二爾時世尊告已下教僧攝法。文三。初訖子住賞勞分法。二爾時舍衛國有多三衣已下對物料簡。三時有比丘小小已下對德應否。就前文復三。第一至如是與佛聽賞勞。第二時瞻病人已下至第三說教瞻病人。對僧總捨。捨訖始可定其同生。次定囑授。次定輕重。次至賞分竪義總說。第三僧中差已已下教僧攝法。先明賞勞。次子注文者。正僧攝法。處分此物。須為五門。一須賞意。二所賞人。三物分別。四德分別。五賞分之法。初門先解須賞者。祇律看病恨我不避寒暑。求藥除穢。其實如是。誰應得衣物。而言眾僧得耶。佛言應與三衣鉢及所受殘藥。十律衣鉢僧分竟。僧問誰看病。看病者言我。僧言擔是屍去。此人言。我非旃陀羅非白癩病者。衣鉢物僧分。屍令我擔。此人活時恭敬愛念我。我已報竟。是死人誰欲得者。任意擔去。比丘白佛。佛言應先與六物。餘物僧應分。重不應分。第二門瞻病通於七眾。若比丘死二眾得。若尼死三眾得。以餘道俗及二眾。互各勞不滿故。故五分看病人多。不知幾人應得衣。佛言。若比丘命過。應與二人衣比丘沙彌。雖父母兄弟亦不應與。若尼命過。應與三人衣。尼式叉沙彌尼。以義而論。餘三眾死准前而說。有比丘分看病物。與沙彌三分之一。此比丘謂准應分物故。佛言應等分與。十律。沙彌看病應等大僧與。次二門義對文中說。第五門法者。復為四門。一分衣時。謂非屍前。十律。憍薩羅國在死。屍前分衣鉢。死比丘起言。諸大德莫分我衣鉢。白佛。佛言莫即於屍前分。若已去。若僧在異處應分。祇律。比丘無常不應。即閉其戶共行依止持。或可信者付戶釣。不可信者持與。知事已供養舍利。料理竟。然出衣物作羯磨已。應量影容來。應知在羯磨前後。或值死不值羯磨等四句。是中值羯磨。或俱值應得。餘二不得。以斯文故要殯舍利已。方作法分攝。二分攝物處。是大界非戒場故。祇律。六比丘衣物戒場上。作羯磨犯越。毗尼十律。若持僧得物出界犯吉。應與異比丘共分五分。一住處僧得可分衣物。[2]一比丘持至戒場上。獨取受持。佛言不應犯吉。現前僧應分。乃可通於自。然以對人多少故。三約人多少。謂僧眾多人。一人僧有二。別謂五人四人異也。第四約人用法不同。若五人已上具用三法。謂賞勞白二差分衣人。白二付衣攝物。白二文但有兩。其四人者。直行一法。具如僧得中說。三人已下對手。心念可知。又若四人已下隨作三法竟。然以衣賞。次釋文者。第一賞勞。白二所牒衣鉢。此出法語。隨有稱之非恒具牒。所以作法賞者。勞有滿物。有好惡。既是僧物。理無專轉故。以僧法付之。第三次義加差人。第三次付攝法。如文可知。
[0747c23] 第二文對物者。於中五門。第一定物。十律應與六物。謂衣即三鉢。坐具漉水帒也。准此六者。但言衣鉢坐具針筒盛衣[袖-由+著]器。若離三衣盛衣[袖-由+著]器。隨衣鉢故。此等是六。尼。准此說五衣八物。若合三衣盛衣[袖-由+著]器為一。亦得是六。此僧尼俱六者好。祇律。與衣鉢所受殘藥。五分賞看病人三衣鉢。第二有無分別。隨有賞之無不可賞。第三有中現不現。現者須賞。或若餘處。即屬彼僧。多論二者。三衣先寄餘寺。命過亦得索取。賞瞻病人。餘處僧不得護看病。及德不具不應取。隨物在處僧應分。第四現中持不持持。者與之。五不知持不持。量看病三品。第[1]三德者五德。一知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咀唾。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若差命終。五若為病人說法令。病者歡喜。己身善法增長。具此應取衣物。反此不應取。祇律看病人。若蹔作。若僧差。若耶命悕聖作。若樂福德。作此四人不得。看病者物要是。慈愍病者。得與賞勞物。若為病人求藥。若為塔事僧事蹔去應與。十律實為病人。故出應與。若為餘事不應與。五分諸看病人。或為病人或為稱行去後。病人命終。餘人得其衣鉢。佛言。不應趣與。一人應與究竟看病者。上言具五法者是。
[0748a20] 第二囑授文者。三門分別。第一囑授差別。一人物俱不現。二人現。三物現。此三不可交付。故准囑知。若境物俱現即有二別。其如衣鉢布絹等堪。即移轉者授而不須囑。或奴婢車轝田宅六畜之類。一以不可移轉故。又無改變。故授而須囑。即是亦囑亦授。若以第二直授不囑。驗知餘兩。並悉成就。第二善不善分別。囑授有善不善。若比丘自知生來貯積臨終慚愧。破慳種子故。囑財物隨生福之。所囑授是善。恐己此物死後。僧德即隨親近決心囑與。是名不善不囑授。有善不善所有資生。佛有成判。入僧受用益利無邊。我今自理心行念三寶功德。來生善處。是名不囑授善若從來貯積未曾興福。臨終病苦有心減。惙然前念。欲捨後心追恡。恐己還活無物資身。如是相續慳心捨命。是名不囑非善。第三成不成分別。凡淪囑授。正是捨財。相應善心無貪善根。以之為體。要須決意定無變悔。斯皆成就。祇律。若決意囑言我。若死若活。其必與。如是決意者應與。如言以爾許物。或造經像。榮齊福可速經。始令我及見。然財物未變。或未成訖。此皆成囑授。若言。此等諸物我死已後。造作經像齊福與人等。此人終後追取屬僧。故下文言。病人臨終時作如是語。我此物與佛與法與僧。若與塔與人。我終後與。若不死還我。佛言。不應如是與應現前僧分。十律。若病人語看病者言。汝能好看受念我。若我命終。所有衣物盡當與汝。佛言無有如是。死當與法。若比丘終後。現前僧應分。五分有諸比丘未命過處分衣物言。我死後以此衣物施某甲。以此衣物作如是如是用。以是白佛。佛言。犯吉羅。與不成與。用不成用。又復假就決定囑者。祇律。初囑未與者。病人語比丘言。看我當與長者衣鉢。無常後集眾欲分衣物。看病人言。是人存時言與我衣鉢白佛。佛言不應與。次句與如未說淨。還置病人邊亦不應與。次句與已即淨。佛言應與。五分。若生時已與人。而未將去者。僧應白二與之。此律不論無問將不將及淨不淨。若成一向與不同。祇律但成直付。又異五分。若解重囑等成否者。祇律。若囑與眾多人。最後人得。若授與眾多人。在前者得計。理而論並最後者得。以皆違潔屬病人故。既言死後與者不成。明作塜墓棺槨及衣衾等。咸悉不得除。師徒等貿而[雨/復]之者得。目連問經和僧得用。僧祇。支[雨/復]屍。五分。比丘命過。露其身突吉羅。應以衣[雨/復]然不知用。何衣[雨/復]之。次下三文。一受不好三衣。二送衣餘處。此二惡心囑授不成之氣分也。次多三衣者。重料簡所賞物故。
[0748c14] 第三有負債比丘已下明負者。擯債廣如義辨。
[0748c15] 第四聽瞻病人已下制問。委旨文二。初有五句制問之方。二若不已下違如結犯。
[0748c17] 第四雜明應不。雖無宗序。且分八文。初至如法治。明助身[雨/復]創衣。第二六群作悵已下至聽畜餘。助身衣物如不如義。第三時比丘不持三衣已下至五細衣聽作制量及受著用餘衣等。反著僧伽梨者。五分未入村已出村為護衣。故聽反著衣。雨時不聽到著衣。無雨隨意到著。聽兩頭安銅釰。五分在路行不少攝衣曳地。佛言。聽作囊盛極長使前至齊。後至要。第四時諸比丘犯捨已下至僧祇支聽作畜用如否。文言犯捨墮衣。謂販賣乞得迴僧等。體既有過。制不聽淨施著用。作三衣等得罪。不敢以捨墮衣與人作被者。謂犯長衣與人作被。即是斷績貪心不犯小罪。若三衣失奪取著即無長過。亦無小罪。貿易為利。是以不聽亦可前不聽著用。是未捨衣後聽著用。是已捨衣也。又言波利迦羅不現前不犯者。同五事之疑。餘文可知。第五異住處已下界得施物分之無法故。遣人未應與文。第六轉易臥具已下愛護臥具。第七有住處現前僧大得可分已下結庫藏賞物着守物人。及所斷理事。第八時比丘著僧[雨/復]身衣已下護僧[雨/復]身衣。
[0749a12] 第二時施攝法。文五義四。言文五者。初至應與食。有兩句。明客此對夏衣食分攝得否。以是異處聽取夏衣。謂食亦爾。佛言。隨施應食。此時僧得物。故言取半。若現前者。隨施主心俱取無過。第二時世尊毗蘭若已下至如法治開受夏衣。即是時現前。於中文四。謂開過呵制。此文開受夏衣應最在明。第三爾時有比丘未分夏衣已下至隨施食。明舊比丘攝夏安居衣食成否。衣中三句。初未分夏衣去。後成分者。謂時僧得施物。施主聽分。四方安居皆有其分。為止界外多貪過故。聽明得物。界內安居人得。直爾。而攝不須作法。以佛定判。異處安居不得受分故。然此比丘去後界內。盡集彼不在界。是以成分。然此處安居理合應攝。故言。亦應待還。亦得囑取。次句漫囑。次句受囑者。忘並判成分。若未攝身死。不合分與作亡人物。入僧以未定屬。又復文無判與故也。此同祇律無常者。不得安居。初釋之。若准五分。應取一分作亡人物攝。若現前利物要索分與之。或若身亡亦應計人分。一分入僧以定屬故也。上來以見留衣不與去人。佛判成故。謂留食亦得。佛言。不應留。難應隨施食。第四舍利弗已下二文舉非時僧得不得。時利反上待還囑取言也。第五爾時一比丘已下明一比丘攝安居衣。此僧得物非是心念法受。直是興念攝物屬己本意。施多以無僧故。我今得已故云心念。言此是我物也。為對界外不合受分故。言若受若不受不應得分必無作法。若法作者。如前待囑。既不及法。何以得分。若得囑取用法。何為更作多解。直是刀刀也。言義應為四者。謂合初三。客主相對攝夏安居衣食之法。
[0749b15] 第三正耶攝法亦是料簡。前兩施法。文十六句。可分為四。初六對前非時僧得正耶攝法。次有三句對上亡人正耶。差別二部攝法。次有一句。請正耶二部就家攝施。次有六句。對時僧得。此初及後兩个六句。送物至僧施二部法。言初六者。若是一和僧得已如前辨。或若正耶僧得如何分攝如文六句。是前三對僧。次約三別。次三句者一和合及清淨等死。已如前明。邪正被舉死頗得同前亡人衣物以不。答曰不同。如文說三句者。是此據一往判。屬正耶二部其當部分攝。一同恒法還亦如前。次就家行施法則如何。次正耶夏衣意。亦可曉此等。具解並如義說。講者。對此論之。
[0749c03] 第四八種施法三門解義。第一攝施盡不盡。第二列名解義。第三施八位二。初門者此之八種攝施不盡。若就捨財相應心。是無貪。善根性體唯是一。隨施具彰事。乃眾多唯明外財不論內施。施境唯僧不通佛法。且隨一方化宜。以境分心略標。八種割已惠化。名之為施。故言八施。次第二門。一者比丘僧含有四種。一時現前。二非時現前。三時僧得罪。時僧得分攝。如上沙彌攝。在其中二。比丘尼僧亦含四種。及收下二眾。三二部僧亦含四種。後二僧得分為二分。前二數人義收下三。四四方僧謂常住。四方含有二義。一部常住。二部常住。若二部常住。若二部常住應分為二分。五界內僧。見論。界有十五。一戒場施。局施戒場僧得。餘界不得。二同布薩界施。戒場不得不失。衣界得。三施不失界。大界僧得。除一聚落內僧不得。餘者可知。或一部界得。及二部界得。六與羯磨僧要預羯磨者得。餘人不得。亦有一部二部。七稱名字提。名別施。八與一人落手付與一人。第三施八位二。前六是僧施。有是僧用。有非僧用。後二別施。是別人用。前六中第四一施是僧施。是僧用。施主有二種福。一得施僧功德。二得通。三世僧受用無作。反種餘五僧施。而非僧用。以有屬己私受用故得福處狹。
[0749c24] 第五淨法。如上輙著戒說。
[0750a01] 第六受取成不成文二。初對比丘。次對白衣。前有二十四句。初十二句借人衣。初六成取不成取。初三句不成取。以作所借衣人親友意故。下三成取。以作能借衣人親友意故。次六句。上三不成受。所與人雖命過。彼非衣主故。下三即成受。能借命過是主故。後十二。遣衣乞人成不成。初六。前三不成取。次三成取。次六句。前三不成受。下三成受。二對居士者。比丘雖無受衣之心。以隨施主捨心決定。故佛聽受用。
四分律疏卷第八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1]○藥揵度第七
[0750a17] 時等四。別皆有療患之能。咸稱為藥。隱別就通。故曰藥揵度。五分。乞食依藥。依離二犍度。今此合辨。文分為二。初對上所明制。第二世尊在繩床已下次明中下。前中文二。先明乞食。即第二依。俱跋陀羅飯者。見論。[米*祭]米飯。脩步者謂青豆美吉。吉羅者是竹笋子。第二波羅捺已下服腐爛藥。即第四依。
[0750a23] 就第二開次下中。分文為四。初至眾僧亦爾。辨其四藥。第二吐下比丘已下結淨地法置藥之地。第三爾時不淨地有樹已下護淨之方。第四六群畜升斗已下雜明應否。初文復二。第一從初至佛言聽已來辨四藥體。第二畢陵伽婆得銚已下彰營藥器具。藥中文五。第一至厨屋總明四藥。第二私呵已下訖如法治。明三種淨肉聽食。第三居士旻茶已下訖隨意索取檀越淨法。第四阿牟多羅已下訖如法治。廣離明八漿。第五世尊至摩羅已下雜明應否。初文有六。初至為治明。故盡形藥法。娑梨沙婆者。見論言介子陀婆闍那。謂是烟藥。耆羅闍那赤石也。第二爾時舍利弗已下明時藥法。於中文三。第一作餘食法。於中有四。一餘藕根。二僧食。三檀越食。四無夷羅母□菓。第二有癲狂病比丘已下禁斷五不淨肉。第三耶輸伽已下搆乳法檀越請法。第三秋月風動已下訖佛言聽服已來七日藥法。黑石蜜者。甘蔗糖竪[革*卬]。如石故名石蜜也。伽尼此云蜜。烏婆陀頗尼。謂薄甘蔗糖。一脩事者。謂三種藥粥也。第四時藥已下至作盡形壽藥服。四藥相和從強而服。即是略辨非時藥法。第五比丘患創唾塗已下至角作已來明其雜法。五分。比丘為虵螫死。佛言。汝不知。八種虵名不慈心。向又不說呪為八虵螫。八虵者。提樓賴吒虵。怛車虵。伊羅漫虵。舍婆子虵。阿漫波虵。毗樓羅阿叉蛇。瞿曇虵。難陀虵也。呪曰。
 我慈諸龍王  天上及世間  以我此慈心
 得滅諸悉毒  我以智慧取  用心煞此毒
 味毒無味毒  破滅入地去

[0750c02] 第六世尊患風已下禁二內內煑內宿。略辨淨處。第四阿牟多羅已下八漿中。見論云。舍樓伽者。是優鉢羅拘物頭華等。根舂取汁。澄清名舍樓漿。婆師者。此似菴羅菓。一切木果得作非漿。第二營藥器具。如文可知。
[0750c07] 第二大文結淨地置藥處所者。其文分四。初至白佛結淨之緣。二佛言下對緣辨開。三有四種淨地已下明淨種差別。四諸比丘念已下釋遣疑情。
[0750c10] 第二對緣開中文二。初則總明聽藍內結者。指其處所。白二羯磨者。示以結法。第二應如是已下別定上二。初應唱房等。至經行處曲指規圓以局食別僧故。次眾中已下正舉結法。對第三文。先解其義。四門分別。第一先定二內處所。第二既知二內。須結淨法。第三結淨既竟。護淨方軌。第四解結淨地之意。防於二內。然宿即犯宿者煑不犯內煑。
[0750c17] 初門者。昔解大界有宿伽藍中無。以界久居生外譏故。是以文言不得界內宿界內煑。又不聽界內置食送外。後開結淨。故知界有二內。若爾何故上文僧伽藍內結作淨地。又言。邊房靜室結作淨厨。答此謂界上僧伽藍。故又釋藍中有宿大界中無。以藍有暎鄣。故如祇始時院內作食。厨[米*番]汁蕩。器惡水流出。致外護嫌。故知藍中有宿等。又此文言藍內結淨地故。若爾所以復言不聽界內宿等。答此是僧伽藍界也。今所立義並非二解。以偏執故。雙是兩釋。以俱有二過故。所以爾者。界是久居藍有蔽鄣故。單界單藍並有二內。互有尚爾。何況俱者引證可知。除自然露地。一者僧久居之處。無儲聚義。二來又無譏醜。故無二內言。然者簡別於界。言露地者。異於伽藍。問所以自然僧界不集成別。所以自然空地無二內耶。答二內解義。就文居譏過中制故。自然中無論其法。事不約譏制理。須詳導故一切成別也。
[0751a09] 第二門既知二內之所以。須結淨往防。於中五門分別。第一結淨地意等。第二解淨種差別。第三結之方軌。第四舉此四淨。對上界藍。以辨有無。第五辨其寬狹。
[0751a13] 初門。所以須辨此淨處者。寔由行者報力優劣。上根之徒報力資強受持。乞食知足修道。本不假淨地。開於儲畜。但次下等輩。報力微劣。不堪乞食。是以隨根開結淨處。離於二內資神長道。初緣開病。一聽已後三品通行。此是聖者誘恤從譏。故有斯法。准其規定局食鄣僧伽。以羯磨故名為結。既人食有殊。無其宿煑食。不生罪。稱之為淨。中二自然體無二內。此之四種從處彰名。故曰淨地。
[0751a21] 第二門者淨種有四。於中須以三門分別。第一解淨種差別。第二自他周不周。第三定處不定處。初門者。初四二種作法中淨。二三兩種自然中淨。其自然中。第二以他處故淨。四句料簡。一食已處。他即第二處。已食他如寄食等。是文言。作檀越物意受祇律。白衣寄麨餅等與比丘。即名淨。作意求者不淨。三俱他。此三是淨。四食處俱。已有淨不淨。如送食等。是第三院相不周。無譏過故淨。其猶同室宿中室相不成。則無宿過。此亦如是。所以言淨。初四作法。作法何殊。第一宿不宿別處分淨者。要未僧宿處分得成。宿已不成。以其別人口法弱故。是以此文。作僧伽藍時分處。如是言某處為僧作淨地。又祇律支尼耶梵志作處請佛僧。佛言。先令優婆離為僧。處分受食厨。勿使過初夜。若過者即名住處不得作淨。其羯磨者。隨結皆得。第二能結人差別。謂道俗不同。眾有多少僧別有異。廣說可知。第三約所秉法。謂此二淨結。解各依本法。謂處分結者。處分解羯磨。結者羯磨解。第二料簡自他周不周者。第二淨周而非自。第三而非周。初一俱是。第四不定。第三定處不定處者。一對人分別如文。比丘房等得作淨不等者。是二定。其局分淨。初四作法有此彼之別。中二。自然處而不定遍。皆是淨。以其二是他物。三無譏嫌故三定。其方所如祇律。南西二方置僧食厨。以對北東為下。故佛塔在北東二方。以對南西為上。故此通四淨也。
[0751b21] 第三對二作法結之方軌。三門分別。一明結法。二辨遙。三總別成否。初門者有二。先解諸部及此律結法同異。第二正辨結法。言諸部者。五分。非但直有結淨羯磨。又須臾結甄淨地。羯磨祇母亦然。今約此三文以說。先解五分。今聽以中房。白二羯磨作安食淨處。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今以某房作安食淨處。若僧時到僧忍。白聽如是。羯磨准白成。又云聽羯磨。一房牆內。一房齊屋。溜處房一角。或半房等作淨地。此等謂淨地法。又文言有諸比丘欲通結。僧坊內作淨地。白佛。佛言。聽應白二羯磨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共住。共布薩。共得施。僧今結作淨地。除某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羯磨准白可知。此應是其甄淨地法。又言新作住處。應先指某處作淨地。便可安淨食置中。若未羯磨。比丘不得入中。至明出此。言未羯磨者。謂未作共得施等。除淨地羯磨。非謂未作淨地羯磨。若淨結竟。亦不得宿何論未也。如此解時。淨地與除淨羯磨。各有壃界。類似戒場。又即此文復似。以羯磨甄處分也。第二次辨。祇律。若欲作新住處者。營事比丘應繩量度作分齊。爾許作僧淨屋。爾許作僧淨住處。應作如是說。爾許作僧淨屋受。若不受者至初夜過。即名不淨。准此文說。爾許作僧淨屋。即是安食處。爾許作僧淨住處者。即是甄淨法。便是處分。亦有相除。若不須除。所以文言作僧淨住處也。此謂淨住處者。若不相除。雖處分淨屋。但過初夜。即名不淨。故知羯磨處分並有相甄。次第三母論言。差人先結不淨地。次結眾僧房舍。次結大界。次結界也。當問何處作僧厨僧所可處。結作淨厨。次結布薩處。次結不失衣界。如此六種若欲解。先解不失衣界。乃至後解不淨地。又客比丘來舊比丘應語。此是不淨地。乃至不失衣等。准此文說。第四既結淨厨。第一復云結不淨地者。此應同五分。共得施等。除淨地羯磨。結此以為安僧之處故。言結不淨地。若爾何故。母論(卷二)言。比丘食在界內。無淨厨不得食。若眾僧初立寺。齊集先羯磨。作法厨處。後羯磨僧坊處。若忘不羯磨淨厨處者。後若憶還解大界。後解小界羯磨厨處結界法。先結小界後結大界。既言解界已。先結淨處方結界。何以前言結界已。第四結淨。答此言忘不羯磨。結淨厨處者應言忘不羯磨除淨厨處(此少除字)。義是應然。如五分除某處也。謂是除淨地法。以有此法宿無宿過。故名淨處。復以安僧處。故名為不淨。淨不淨名所望別。故但是一法。謂是除淨地羯磨。本非安食淨地。如此解時除淨地法。在結界。前結結淨厨。結界後結。以六重中乃至第三結界後故。亦順四分不得界內宿煑也。聽結淨地。四分法中但結淨厨。無甄淨法。不須准餘三文。若爾得免宿煑過不。答言雖同僧界。以有淨厨攝食以鄣僧。故亦無宿煑。第二結法者。若據此律無甄淨故。隨結多少及先後俱得。如餘三文。須作甄淨者。若處分淨。初作住處。僧未逕宿。先作除淨後方結淨厨。後更不得。隨時數結。其羯磨淨者。後或更結。應先解除淨。隨所作淨。更結除淨。然後結淨厨。准於母論。似當如是。問先除一處今後除者。先已僧宿如何得成。答以前時除有法處宿猶得。更立淨厨不同。本來未有除淨也。處分及結法如文可知。第二遙不遙者。但得遙結。表人食有別。故不同衣界制令同處故。在內結故結。文言。結某處作淨地。第三多少總別者。脫多淨地得合秉一法。結多淨不。答一一而結。以其各處別。故不同懺罪。罪業雖多對一行者。故總牒而悔及持欲使命。故隨能多少義不類此。
[0752b07] 第四門者。問界藍二所。俱有二內。今以淨防為通。以不令解。若是淨單藍。唯有第三不周故淨。其第二他物不似藍上故淨。初四作法故淨。明知。不是由藍故有。故局。第三若當單界唯有。第四此謂全無院相。尚有宿過。豈有不周淨也。初二不假界成故。使單界專有。第四若通辨者。或界有藍相者。具三除。第三所以如前辨。若藍無界者。有三除第四。謂初二淨地通兩處故也。
[0752b15] 第五門者。先對餘部。祇有處分。十律但第二。故彼因利昌作供。非時雲起。阿難白佛。佛開房內結淨。外道謗言禿居士。亦有庫厨與俗無別。佛即令僧坊外作食烟起。多人索食。使僧食少白佛。佛言。從今不聽作淨地羯磨。作者吉羅。又瓶沙王死。佛言。世王代處不名內宿。故知但有第二。五分。初與第四分明似有。第二他淨。如於織師屋聽置食。豈非他淨。如是通論有三淨也。此律四淨所以須有結法淨者。識知來世篤信難得。形命須存。資身長道。故宜結之。第二當就四淨。以辨寬狹。初四局限。有彼此之別故。狹中二。自然無分限成。但不得惡觸。自煑遍。無二內。明知是寬。問依界結淨不可界故。狹者依界以結攝衣。亦應不可僧界。答衣界攝衣屬人。開急就緩。與大界相順。是以相可。文稱同一住處故。淨地攝食鄣僧。界但攝僧。理則相違。為斯大小。是以文中不稱同一住處故。即是以食望僧。是攝是鄣。以僧望食非攝非障。又祇。優婆問。淨地得一[雨/復]別隔不。佛言。得如是通隔別[雨/復]。通[雨/復]通隔。別[雨/復]別隔等。佛皆言得。或一邊二邊三邊一切盡得。五分。一房半房齊衣溜處。佛言得。明知不可大界。故所以狹。此言狹者。事有簡異。食與人別。終不得淨地中。逕於明相有人別。祇律子注亦得住。言此謂得淨地宿者。大成迷亂。不達道理。彼文意言亦得住者。謂未處分前不得先住。若處分爾許住僧淨屋。爾許作僧淨住處竟時。於淨地外僧淨住處中得住。故言亦得住。非謂淨地中住下之二門。隨文以說。次文釋第三淨地。亦如是者。謂舉墻塹同前院相不周故也。第四除疑。並對羯磨淨說。除去比丘者。非謂去人方聽作淨。此是對前領解。除比丘。我以知竟。更問餘人房得不故耳。不知何處是淨。佛言。解已得不更結等者。謂羯磨法解已。更結隨結盡得故。文中治故伽藍。佛言得不論遠近。若也處分即有時節。如祇聚落停癈二年得處分。限內不得。五分十二年。空聽比丘隨意受作淨屋。未滿不得。應羯磨結。
[0752c24] 第三護淨方法。文六。第一至佛言淨護內宿有無。第二六群比丘不淨菓已下五生種制令作淨。第三時諸比丘自種菜已下至餘不犯惡觸有無。第四時諸比丘作是念已下至洗手受食。明內宿內煑。第五波羅奈已下至如法治舉其八事。儉開豐禁。第六食厨壞已下至亦如是明無內宿。科文既爾。先解其義。既結淨竟。轉易不淨等物。言說如常。五分無人行食聽比丘行。有諸木器食犯膩不淨。以瓦石楷不應爾。應以[1]佛灰洗。祇律。不受食戒中。若銅器者。當淨洗用。若是木器。膩入當棄。若膩不入。得削用。於中解義三門分別一列。罪釋名二辨體相三明通塞。
[0753a11] 初門者。若據淨地。但防二內。為彰淨不淨處。得造多過。又以罪名位等故。且舉四。一內宿。二內煑。三惡觸。四自煑。比丘與食同處逕夜。名曰內宿。故伽論言。不結淨地。食在界內宿名內宿也。在藍及界內煑食。名為內煑。若如伽論界內不結淨熟食。名曰內熟。出家人等不合勞作自為故觸。觸不聽食。此謂由觸得惡。故曰惡觸。又即不受而捉。稱為惡觸。所謂具戒躬自變生。名為自煑。祇律。病無淨人。淨人煑。聽自煑。令淨人知著米。著已比丘不復得燃火。淨人煑沸已淨人欲去。得受已自煑熟。慎勿令不受物落中。如是肉令臉菜令萎。若乞食冷得自煖無罪。
[0753a22] 第二辨體者。不辨煑觸宿等。身作業體。及以食體。以其假論定得身業及食體者。於護戒無用故。今直約人處。四藥生熟等。彰成過緣分齊之狀。故言辨體。內宿體者。長足有宿類觸故爾。若護宿過。如菓菜五穀等。須知合結不結。時節可知。餘生熟食具等俱有宿過。除長未足。運運變改者。如此類等無宿過也。內煑者。無問生熟長足未足。但在伽藍大界無淨處煑。悉成內煑。故文言重煑粥。不聽界內煑。依祇律。淨菓四句。一菓在不淨成不得食。二淨者在不淨成淨得食。二俱不不淨不得食。四俱淨淨得食。是中初三兩句。是內煑故。次惡觸者。義可為二。一者定體。二料簡成不成。體者位二。不受而捉。及以失受。若細分別有三。謂不受但一。失受有二。手口不同。口受時中失。手局非時分。故有此二。次料簡成否者。義為二門。第一對不受而捉。辨其成否。一惡心觸。二持戒悞觸。三懈怠觸。前二非觸。第三是觸。是以十律有二種不壞淨。一無著人破戒人促。二持戒人悞捉。俱淨應食。非前二人即是。第三是觸。此律准文。義亦應爾。惡人雖觸。為遮惱亂善比丘故。望他非觸故。文言觸者是不淨。不觸者淨。好人悞觸無情過故。是以下文忘不受食。便持後憶。佛言。若見淨人應置地更受。第三成觸者。以非惡心不同初人。復非謹護。有其情過。又異第二故。成觸緣因作四句分別。一惡而非觸。謂故觸望他不成者是。二觸而非惡。謂持戒悞觸。又如淨人強多著食懸置等類。三俱是。謂惡心自望。及懈怠者是。四俱非。情淨食是。第二對上二解染不染義。即是對事分別。謂二具戒濕膩物等。不得入淨厨處用。與淨物交涉。廣說可知。又對戶鈎鏁[金*盎]器非器等。廣說如常。次自煑。如自作教他。但具戒人煑。變生作熟。咸成自煑。
[0753c04] [2]第三通塞。通塞有四。謂藥時人處等。第一藥者有二。一對四藥以辨。唯時藥。始終具有四過。以資用中強一切常須故。餘三但令為病受者隨三分齊。俱無四過。故文言七日。過七日非時。過非時方犯。限內無愆故也。第二生熟分別。自煑。局生生相生生。熟生俱成自煑。餘三通熟。所以爾者。變生作熟。紛殺妨脩。故使局生犯於自煑。人食須分別。界非煑食之所。是以內宿煑。不簡生熟。俱犯宿煑。計觸造作。應同自煑。但聖不開觸。故亦通兩。以其生熟咸須受故。是中內煑義通一切。其宿觸二。不通生長未足自煑。一罪局生生盡不通於熟。第三時分別者。若望食而生過。通時非時俱成四罪。今據成過緣時。其義即異。位可為三。第一二煑說通。以其但非淨處身業自為。即便成彼兩種過。緣不別時非時也。第二宿局時中以明相約故。第三觸義不定。若不受捉觸。類同二煑通時非時。若任運手口口同於宿。唯在時中成手局非時故。且總判宿觸塞也。多論。直爾宿捉即犯吉羅。未待服犯。第三人分別。人謂具不具也。宿自局具。具中說通故殘宿戒。明相出時。一切釋子悉不清淨。他比丘煑亦成自煑。但是同類。並不合煑。望應煑之人。齊是自煑故爾。觸內通兩。內煑約處。誰簡人之具否。觸義不定。不受捉觸局。具非小相染解者。義通大小。故總判之。言解內是通。第四處分別者。於中有二。一淨不淨相望。復分為二。第一[1]真以兩處相對。二內局不淨以非宿煑處。故解自通淨不淨。造作中生故爾。第二以人對藥。就處以論。若人藥俱不淨。具成四過。若人藥俱在。二作淨中有三。無內煑言有內宿。可為四句。一俱在不淨。二俱在淨。三人在淨藥在不淨。此三成宿。四藥在淨人在不淨。此淨。所以第三亦成宿者。以淨不淨俱界淨地不攝。入食在不淨不為淨攝。故亦成宿。若辨淨地有宿無內煑。至文中釋。第二却就四淨以辨。若論自義通四淨。皆成二過。以造作中生故。不為淨防。若言二內四淨俱無。以其無防二內。所以名淨。說之為塞。然宿不定可知也。此三門義講者隨文。一一罪中各以三門分別。亦得無妨。
[0754a15] 次釋文。內宿有無。文有三對。初三更互相蔭。次二更互相墮。次二更互相入。言相蔭者。從根以判。言相隨者。長未足菓。在不淨地。運運變改。故無內宿得入淨厨。祇有比丘不淨地使人知菜竟。問佛得入淨厨不。佛言。若未逕初夜得入淨厨。故知未足非宿。問若生足犯宿者。何故文言不淨地樹菓墮淨地。佛言。無人解自墮者淨。答此人常不作與熟菓同宿取食之意。以無情過故。使自墮者淨。以其義同。從他新得。故不犯內。若作意欲食同宿。熟菓雖自墮鳥解。非淨不應食。故文言若不作意欲墮。而風雨吹打鳥解墮者淨。次句從根判淨。生熟俱淨。此二句佛俱言淨。若反前說俱成不淨。言相入者。各隨根處是淨不淨。初句據熟。故是不淨。次句熟生。故是淨。若反前說前生後熟。前淨後不淨。此即二句各含淨不淨義。文中且舉一邊。
[0754b06] 第二淨五生種淨法二五如文。淨菓四句如上說。五分。若食菓應作沙門五種淨。謂火刀鳥淨傷淨未成種。若食根五種淨。剝淨截淨破淨洗淨火淨。若食莖三淨。刀火洗等。又應總淨。但淨一即得。
[0754b10] 第三惡觸有無。於中文八。一有二文。變故無解。二小沙彌已下三句。扶佐淨人意。故無解。五分。無淨人聽御飲食船。十律亦爾。傾倒得佐正。第三蘇油瓶已下雖有所解為護僧故。五分。應用新物。[雨/復]令手近。第四六群敢不淨已下遇緣非解水洗連根菜。淨已水洗。意謂水滅火淨。佛言不失。故云此洗即是淨。第五先有嫌已下兩句故而非解。解者是不淨。五分一婆羅門。以僧不淨米一把投車中。白佛。佛言。若可別除去。若不可別趣去一把。又水漂鹿麞等死肉。無淨人。比丘自入水取。白佛。佛言至岸令淨人截去比丘手捉處。得食無犯。第六淨人強多已下為受而捉食難得故。所以非解。第七時諸居士已下他物非解。五分。一婆羅門持麨寄比丘。比丘持着非淨地。經宿明日來取。分與比丘。比丘以己著不淨地。不敢受食。佛言本是白衣麨。聽受食無犯。第八病比丘須粥已下受故非解。
[0754c02] 第四文重煑粥。不得界內煑。聽自煑煑。生犯自煑。就故不犯。既聽自煑。應在淨地中煑。問結淨本防二內。所以入宿即犯。宿煑便不犯。釋有多種。今一解言。淨人難信。若不開[2]者。檢守無以濟命。是以開看不犯內煑。應避明相。慢故犯宿。又釋煑隨處故。所以不犯。宿本隨人。不問淨地。但人食同處。即名共宿。是以文言共食宿故。煑本隨處。不問比丘有無。但不淨處。即是其煑。淨處非煑。此謂不淨處無比丘宿過也。問所以宿偏隨人成宿緣者何。解言。比丘難信。恐有譏嫌。不對造作無證明故。所以成宿。煑隨處故。對有營作有證離譏。所以淨地煑及看煑不成煑緣。即解第四門義。次錯受油等三句者。不成受故。所以有解。次忘不受食無觸情過故。此之二句重料簡解。
[0754c15] 第五八事。事八種五。謂二內。自煑。不受。四餘食法。義兼惡觸等。是名則有二。其唯提吉。所以開者。二內對外。外為持去失食。自煑不受四種。餘法並是對他損食故爾。所以不開殘宿者。內宿先淨直宿故開。殘先不淨食咽咽犯。故使不開。酒亦非法故亦不開。又可八事對外失食故開。殘本對不殘。不殘者是清淨食。清淨食名者。不是恐他持去。云何須棄淨噉殘。故非開限。既聽自煑。明有壞生。恐濫外壞。所以不說。但為內食煑。並自煑中攝。
[0754c24] 第六彰無內宿。文有四句。一木柱交入。佛言非內。五分淨地取[1]立。不淨地起屋。佛言不淨。不淨地取[*]立淨地起屋。謂為不淨。佛言淨。第二次有夜移食等三句無心非宿。墮淨不淨間者。似有甄淨地法。三次有嫌兩句。移食解淨遮惡護善故。第四客從外來行求出界。亦非情過。俱開成淨。故言欲遠行亦如是。
[0755a06] 第四雜辨應否可知。五分。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比丘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迦絺那衣犍度第八
[0755a10] 迦絺那衣者西音此名賞善罸惡衣。賞謂前安居人得五利為賞。罸謂後安居人不獲五利稱罸。又名堅實衣。多有施衣簡牢勝者稱成此衣。故曰堅實衣。亦名功德衣。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從功能彰名。故名功德衣。廣明受捨之方。稱為揵度。就中文三。第一至得作五事為五利故受衣之緣。第二從僧應如是已下至應如法受受衣方軌。第三彼六群已下捨之儀式。緣文復三。初至疲極僧伽梨重辨其受緣。文二。第一拘薩羅國比丘。二寒雪國比丘。第二時世尊已下明安居竟。四事應作。為明受衣同是夏後。乘列餘三。第三有五事已下彰此衣功能必獲五利。第二四事中。初一通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俱得。餘之三事局十六日。第三文二。初為五故受。次受功德衣已已下受已得作五事。
[0755a24] 第二受衣文二。先明衣財體色。第二若住處已下正受衣法。前文故二。初衣體如非。二六群已下衣色如非。衣體文三。第一至受衣竟衣財體如。第二云何不成受已下至不成受衣財體不如。故不成受。第三云何已下舉前體如應法。合受欲解。初文先釋其義。五門料簡。一時分別。二處分別。三人分別。四衣分別。五法分別。時者有兩。一受衣時。二得利時。初時者。此律專局十六。以十五日勞未滿故。是以言安居竟應受。若十七日者。無五月故。是以下文。聽冬四月滿應捨。設若向後取日足滿五月者。侵他春分日故。其伽見二論。後安居人不得受衣。故知受時亦同此律。若餘三律。並通一月受衣一月捨衣故。十律。若月一日得衣即日受。若二日若三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得亦如是。五分。受衣有三十日。捨衣亦三十日。若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捨。若十七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受至十一月十六日捨。乃至十二月十四日捨。若後安居八月十六日受至十二月十五日捨。第二得利時。若依四分伽見二論。位定五月。然得利時隨八捨長短不定。如餘三律位定四月。以前後人俱聽受衣。故得利之時亦隨捨長短。第二處者。唯在作法。是大非小。又局此界。若異界人不得此處受衣也。見論。餘僧得成足數不得受利。第三人分別有三。一受衣人。二持衣人。三僧別人。受衣人者。第一五眾分別。上二非下三非。具足脩道人勞不重故。又無僧伽梨可為故。見論。四比丘一沙彌安居欲竟。為沙彌受戒得足成五人受功德衣。新受戒人亦成受衣。一比丘四沙彌如是。明知沙彌無受衣法。第二上二具中安不安。不安不得受。以非安居竟故。見論。後安居破安。尚不成受故。第三安居中前後。第四前中破不成。第五成中有僧伽梨衣。又在界內。在僧前者。方成受衣人。十律行別住人不得受。不論餘羯磨人。又頗有僧受衣僧中不得者不。佛言有。謂餘處安居者是。二持衣人者。亦取同處安居如法。少遊行人。十律具五德。謂不愛等。知受不受者。差持衣。此雖無文義亦應然。第三僧別者。是僧非別四人僧攝。然須五人。見論。問幾人得受衣。下至五人。前安居人得受故。其決妨義等如四僧中說。祇律。若大眾一萬二萬和合難者。眾多人亦得別受功德衣。一切如大眾。但稱眾多為異。若一人得獨受。第四衣分別者有五。一求法得分別如文。第二上下分別。謂三衣。非餘祇支等。文言十隔故。十律。若異於比丘等五眾衣。不名受。又言不割截僧伽梨下二衣等亦不成受。反此成受。伽論。減量衣不成受德衣。第三多少分。極至三衣。見論。若人持三衣來與僧。持作德衣。作是言。若持德衣者。三衣悉屬隨施主語。悉與持衣人。餘僧不得。若多有人送衣應受一衣。餘應分。若與衣壞者。衣壞者多。與夏大者。第四成之已未分別。未成須作。此律但言羯磨差人作。無差羯磨文。五分即出白二差一二三乃至眾多。祇亦白二拜一二三人能斷理者作。十律[2]真言終四比丘能作者。令起浣染割判安紉等六心無差法也。第五如非分別。一體如可知。二作如。如文舒張等六。第三量如。第四色如。第五法分別如文。
[0756a04] 次隨文解。初文有三。一總舉應法聽受。故曰僧應如是受功德衣。如是之法在下。二若得新衣已下別彰如法之狀。三僧已受已下總以結成。第二文列七事。一辨衣財斷理。二不以耶命等顯求如法。三不逕宿時稱教故。四不捨墮衣體清淨。五即日來應法已下明時中所造衣相。六應自浣已下六事作衣方法。七辨僧前成受。初文有四。謂初得故。故曰若得新衣。新含有二。謂長利糞掃。故次列二衣。三若新若故者。於前三種各有新故。四為離着好。示納褋之方。第二謂離五耶求衣。故言不以邪命。謂非夏着重裘等。故言不以相得。謂不擊動人求。故曰不激發得。不逕宿者。領衣時非十五日受也。無過清淨可知。以特開故。即日來應法。四周已下辨衣相作時。故曰即日來等。餘可知。第三總結竟者。謂[1]斷理如法竟也。餘二可知。
[0756a18] 色如者。謂袈裟色。
[0756a19] 正受衣文四。一得功德衣已。請佛持方。故文言不知云何。舉以啟尊。二佛言已下正示受法。第三優婆離已下問去疑滯。第四對衣成否料簡。第二受中文四。初明白僧知受不受。第二如是白已下差守衣人。不簡德者。以不別有損故。依十律簡德。第三大德僧聽已下為重此依羯磨付彼。於此住處持者。為彰此人不得衣利故。第四彼比丘已下正明受。問曰自恣所以先差次白。此受衣中先白次差者何。答自恣制作先差後白。受衣是開不受無過。不知受否。故須先白後差。正受法中文三。初持衣人。以衣橫置兩臂上。隨諸比丘言得相了。三說受法。二彼諸比丘已下僧眾領受。為彰持衣合法。故曰已善受也。功德名稱屬我者。謂五利功德既無過咎。美響外彰。故曰名稱。令我獲此。故曰稱我。三答言爾者。謂持衣人發言許順。其不受利者。嘿然如是。乃至下坐。優婆以見受衣九句。當者未來。次句今是現在。已是過去。三陳此句。豈非九也。三世各三故。問何世受功德衣。佛答可知。第四料簡已未如文。略無羯磨差辭。
[0756b13] 第三捨衣文二。初至突吉羅。捨衣之緣。二有八因緣已下廣辨捨法。緣文有二。初至五月制限五月。二彼六群已下滿不出制單白捨。此二各三。一謂不捨白佛。二佛言已下判言不應。三白今已下立制。第二三中第三立制復三。初時滿制出。第二應如是出已下制其出法。第三若不出已下結罪。
[0756b19] 第二法中文二。初僧集等作法方便。人言有六。一眾集如應來來等。二和合嘿然。說有五法應和合者是。三簡眾故。未受戒者出。四不來者說欲。五問。六答。上來分六。此義不爾。謂言和合即是僧集。無別和合之體。如五法應和合者。一若如法應和合。謂法事稱理。故名如法。口勸助成。故曰和合。二嘿然任之者。謂己心同現相表和。三與欲者。形雖不往遙表情和故。四從可信人聞者。上來三種心達是非。所以成和。今雖不曉。以從可信人聞。事如稱愜。理須和合。故亦起集。五先在眾中嘿然而坐者。前所明四。集眾時和。今此第五。先在眾中嘿忍所作。然此五中。第三情和。餘四身心俱和。亦可初四二法即是應來者。第二第五此之兩嘿便成應呵者不呵。第三一法謂與欲者應與欲。此五成故。所以名如。細觀此五已豈離僧集別有斯五。妄引正文用證邪義者。盖穿鑿之說。今解方便但四法。第一僧集和合。和合故名為僧集。但成一義。如上文言。欲壞和合僧者。和合者一羯磨。僧者若四若五。謂以和合成僧用故。無別無兩法。何因此文獨為二法耶。第二簡示。以人有非類故。第三與欲。前僧集中非不攝欲。然有說欲事故。於二集之外。須言不來者說欲也。亦可僧集謂是初三。今此與欲唯心集四。問答令和知。以其共成知眾所作故。類餘作法。咸須此四也。第二正作白捨。五分白二法捨。
[0756c18] 第二廣明捨中文二。初至子注亦如是中間要心依眾和合捨。第二有二種捨已下究竟出宿捨。此二文中位有三捨前八分二。上六要心捨。次二作法捨。下二但一。謂持衣人出界宿。是以共出者同前義。總但三捨。若離而別說即十。又隨事乃多。初門有二。初至八事。根本八捨。第二復有六種已下錯互上八。有一百一十八句。前文有四。一悉舉八數。二衣竟不竟已下次列八名。三若比丘已下牒名解釋。四是為已下結八中前六。論云。要心失下二眾法和合捨。德衣開法。受時至難。失時便易。第一句要心去捨。或受時要心。或可當出界時要心。但使決意去時。即失德衣。是名去捨。二竟失者。本無去捨心故。出界不捨。謂無下二衣。求得衣財。本要心作衣竟捨。後作衣遂本要心。是名竟捨。三不竟失者。亦無去要故。出界不捨。謂此人留下三衣財。置界內出界時要心。若言我息心不作衣。亦不還衣所者。謂不來至留衣界內。衣雖不竟。我捨功德衣。後時出界。亦不作衣。亦不還衣所。無有此要故。不竟亦捨。四失者。受時要心本為作衣故受。若失二衣失無所為。我即捨衣。本無去竟要故去。及衣竟不捨有失要故。今失遂本。故曰失捨。五望斷捨亦無去要。受時要心。若至望處不得衣。若更有望續我不捨衣。前家斷後無望續。我當捨衣後生。望處更無。後家望續。遂本要心。故曰望斷捨。六聞捨者。本無去竟要故。故去竟不捨。但無受衣已要心出界外。若我聞僧捨時。我亦捨衣。後聞僧捨遂本要心。故曰聞捨。此聞通虗實。問若聞僧捨名聞要者。僧若捨竟何待要心。又若不作要聞應不失。今解聞者。謂聞僧中別人不受衣利。故名聞僧出衣。言出者。捨失之別名。上來六事。若無心要有六不失。第七受已出界僧和合捨。彼在界外寘然失衣。若不知捨受利無罪。第八受已出界作衣竟不竟。本無要心故去竟不竟。不捨還在界內。共僧和合捨。故名共出。
[0757b02] 第二文五。初有二六。第二有三个十五句。第三有兩个十二句。第四有三个九句。第五二五句。先解初文。就未得衣作二六句。初六句。除上失衣。及望斷二句。本無二要心故是。以不捨。事須除却。餘六同上釋。前四要心捨。次二依眾失。問既未得衣。何有竟捨。解言受衣時未得財。下二衣故言未得。後得作衣故有竟捨。第二六句。除去及望斷二句不失。餘六如上義准。若以竟不竟聞。配於望斷。二二除却。復有三六合五六句。餘二非要闕而不論。既望斷五六將去作頭。有於四六但得。以竟不竟失聞配去。二二除之以成四六。若以望斷配去。則不異前故也。次竟有三六。不竟二六。次聞配失故。一六合成十五个六。謂九十句也。次問對得衣。及得衣未得衣二門。亦應明此六捨以不。答義似不通。謂言已得衣中。舉望斷一對可有五六。若以去作頭。但可成四五。以其已言得衣。何有望斷。便是除三故也。餘竟不竟等及得未得門亦爾。義中權故。不須更對二門辨也。故使文中但約未得。略明二六。若言三三除之四四除之。並亦無妨。准說可知。未得衣有十五句。次已得衣有十五句。次已得未得衣。謂受時得少許。未得者。謂受時餘所未得故。亦十五句。上八事中。第七唯有界外失。不得有界內句。以其若來界內共僧出。即是第八不共僧出。別眾不成。故無界內失句。餘之七種。界外六要心。界內六要心。界內共出。謂本不出界故。若出界外還共僧出是。界外來共出句。即是十四。界外唯一。但十五也。初十二句。一家起望作三四句。初四句得所望衣。次中四句至望處不得衣。乃得非所望衣。末四句者同是望處。得一不得一。故曰得所望衣不得所望衣。各有竟不竟失望斷。故有十二。此四之中。餘三得衣。故於望斷據不得。得不得合故有此四。問所以無餘者。去聞界外共出。同不對衣故。所以無。次十二句同前。但對多家起望為異。次三九者。初得衣九未得衣九。次得衣未得九。初九者。界內聞。道路聞。至彼聞。各三如文故九。此言聞眾僧捨衣者。謂僧中別人不受衣利。故言聞眾僧。豈有聞僧欲捨方始作衣。有三要心耶。故言聞者。謂聞僧中別人不受衣利也。所以但三者。以對作衣。衣上有竟不竟失三故。其本欲出界作衣故。無去失不欲求衣。無望斷聞。是位又衣上無聞。餘二非要可知。故唯三三句。餘二類爾。次二五句者。初五至餘方。以在餘方要心。故無去捨。本不求衣。無望斷在餘方起要。故非共出。故但有五。次五以樂靜為異。准此有界外者。十二中亦應有。但彼專約求衣故無。
[0757c20] 自下第二有八揵度。明其眾法。
  ●拘睒彌揵度第九
[0757c22] 五分拘瞻呵人四法。合羯磨法。若就斷理德行。應名護法揵度。若據所斷理事。應是鬪諍揵度。今就鬪諍起處立目。故曰拘睒彌。廣集護法德行。故稱揵度。分文有三。初至隔一人坐。正明鬪諍所斷理事。第二世尊往被舉比丘已下至和合布薩。佛自斷理。諧合彼此滅諍方軌。第三佛告優婆離已下法用既興。付屬弟子。現放成規。傳通末代。初文所以舉此諍者。一義欲彰護法德行故。須先出所護之事。二來緣中。比丘雖好心善念。以無善伴反成破壞。因以廣明護法德行斷理進否。故所以爾。文中分三。初至別部羯磨。先彰鬪諍之過。第二時舉罪比丘已下舉前諍事具以啟佛。第三佛言已下如來呵勸示其過相。前文分三。初至不成。對犯治舉。即是僧與作不同住。二彼即往已下外求伴黨。即是自作不同住。三彼被舉隨舉已下能所乖分鬪諍之損。第一文四句。一比丘犯戒。犯戒者。科舉一事。論之盡得。見論。寄一律師法師。法師入廁不去洗水。律師言汝犯吉羅。遂舉治以起諍兆。今者且約不剃髮不揃抓。故言犯戒。二是中已下至非是不犯。詳評是犯。三彼即和合舉罪者。謂以不見舉治。四犯罪比丘言已下道僧無過。治人不肯伏罪。即下五德中鬪無利益故爾。此諍犯不犯事一見異。是言諍攝。反論羯磨成以不成。言事作。以佛判諍現前毗尼驗之。故知言諍中收。
[0758a21] 第三佛呵勸中文四。第一至同住處。如來呵勸。第二彼被舉已下鬪諍增熾。第三時眾多比丘已下至云何重以白佛。第四佛言已下教安置處所。初文有三。第一至亦成就不犯。通舉呵勸立兩章門。第二何以故已下。雙釋前二。言兩章門者。第一佛言此癡人破僧者。通呵能所。一謂所舉不見犯比丘。求伴別部。故言破僧。二謂能舉見犯比丘。無伴助舉。致成乖別。故言破僧。此是呵章二門。[1]第若彼如我所說已下通勸能所。和合成就。文言若彼如我所說等者。是所舉不見犯比丘。佛語被舉比丘。汝須外求善伴。順從無違。第二汝若如我所說等者。是能舉見犯比丘。佛語能舉比丘僧。先行治罸者。還為解舉。若能如是。彼此和合。羯磨說戒。俱時成就。故佛勸言。彼汝若我所說。並是成就不犯。汝等應爾。此是勸章門。何以故下釋前二門。第一何以故者。何以我向呵。汝破僧義故。有二不同住。釋初能所破僧義故。文中有五。一舉二數。二何等者。假以[2]微向。三彼比丘已下列二不同住。四云何已下解釋二門。各三可知。前是所舉。後是能舉。五是為以已下結。第二何以故者。何以我向勸汝。能所成就義故。有二同住。釋後能所成就義故。文中有四。謂少假微微言。餘比前說。五分。若僧已破。於界內別作羯磨。如法如律者。亦名羯磨成就。恐不類此文。豈可如來破後勸諸比丘。大好成就義故。第二鬪諍更增者。五分。高聲罵詈吉羅。更相行擊蘭遮。三二文可知。
[0758b21] 第二如來滅諍中文二。初至盡偈。佛勸能所。諧和彼此。趣滅方便道。二爾時世尊已下嘿[3]償捨去正明滅諍。前文中二。初明屏勸能所。二尊夜過已下集其二人。面勸能所。前文先勸不見犯被舉比丘。二時世尊已下次勸見犯能舉比丘。初文有五。一至外道勸犯罪者。見罪懺悔。若言不見。彼眾僧等咸是三藏。國之所重。實是可懼。於中文二。初令見罪求悔。二何以故下。釋勸所以。二彼犯罪比丘已下勸彼思念僧有威勢。乃必以三舉治我。三若彼比丘已下至迎逆觀。既作舉治。復奪三十五事。四若彼比丘已下別異住。既不同事。必生鬪諍。令僧別異。五若比丘重此破僧事已下汝宜息諍。詳崇無二。次勸能舉。亦五可知。
[0758c09] 對二人勸中文二。初長行勸。次以偈勸。長行文三。謂三勸三拒。初勸廣文。謂引俗重事。尚有捨而和合。況汝默服。反計輕微。次汝等出家為道已下結勸應捨。
[0758c12] 偈中分二。初十二偈。示其是非。曉喻息諍。通勸能所。第二處處已下四偈半論教能舉比丘。諧和進否去住之儀。前文復二。初有六偈舉事勸和。二次六偈舉損益之理。勸以歸和。初六初一者偈彰其諍過。必成破僧。二次一偈。誦前長生王事。次有四偈。正彰損益。勸修忍行。奄鬪諍之塵。穢響外充。故曰眾惡聲流布。忍辱上行。名尊上法。於斯勝法。無心欣習。故曰不求因。於小忿遂致破僧。故曰乃至亦不以餘事。謂不由大重事也。第三文汝曹等者。彰不忍過。更增不斷。次種種偈者。彰忍能除怨。次以怨偈者。忍行多益。次亦不偈者。益及自他。掩鬬諍[4]六塵。第二六偈三對。初有二偈。舉善惡二理。曉喻以勸。第二二偈。行有違失勸。次有二偈。服為道標。愚智二人。有稱不稱。先解初二。先非後是。凶惡不忍。正招生死。危朽之法名曰無堅。反謂勝健。故言說堅牢。忍辱柔和體是勝行名曰堅窂。反謂[儜-心+必]劣。故言說不堅。心迷非之是理不稱聖教。故曰墮耶憶念中。此舉令棄。次偈如是知非如見。故曰乃至知不堅等。稱法而談。故曰入於正念中。次二初偈。行有違失。識非須棄。上半喻說。下半法合。鬪諍比丘。秉三毒在壞。能破三善。故曰猶如人執箭。放從身口恣意忿競。義同執緩。意欲害彼。垢從心出。反自纏縛。受多苦楚。義同自傷手。沙門合上猶如人。不善良合上箭執緩。增益於地獄。合上自傷手。次偈行無違失。舉是勸修。汝等比丘。恒起三善之心。能破三毒。故曰若能善執箭。內善調伏。懃修三善。義同執急。善因既成。反資身受樂。故曰不傷手。沙門合上若能善。自良合上箭執急。便得生善道。合上不傷手。此舉是勸修。次二初偈舉服尊而德卑。宜自愧耻。德不稱服。服是忍鎧故。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行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令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是故須棄。次偈若行忍嘿。伏於怨諍。德服相稱。顯益令修。第二勸能舉中。初二偈半。教眾主比丘。於己無損住。有損應去。二次兩偈。若得善伴眾可斷理應住。無伴不可斷理應去。初偈雖無善伴。然於己無損。理宜謹意。勿與同見。次偈半。既無良伴。於己復損。事必難處宜捨去。如山頂野象。即上能舉。不得善伴。汝可捨去。莫與之諍。二次二者。初偈得伴眾可斷理。宜應處眾。故曰如偈說。次無良伴。眾難綱維。反生誹謗。宜速捨去。故曰乃至無事。如野象言教比丘作下嘿擯捨去之由兆也。
[0759b03] 第二滅諍文二。初至遂無有利養。嘿擯捨去。第二作如是念。伏罪解舉。正是滅諍。前文中二。先佛嘿一捨。因茲即作斷利養方便。二拘睒彌已下諸人嘿擯鬪諍比丘。伏罪方便也。正滅中文四。初至具白世尊。被舉比丘。恩愆伏罪。第二世尊告比丘已下以其歸伏佛為刊定。第三若彼比丘順從已下以其伏罪教僧解舉。第四佛言聽作白羯磨下乖替既久。制非時和合。此等四文。反前緣說可知。前文分三。初至舍衛國。由前斷利請佛謂滅。第二舍利弗已下請佛瞻待惡比丘之法。第三爾時被舉比丘道路已下。自驗己非。展轉告知。請求啟佛。
[0759b14] 第二請中。四眾文四。比丘請有四。一知是法非法。二請安處所。三請與利養。四請坐起。第二尼請。一請知法非法。二請教授。五分。從如法比丘求五事。半月教授。依安居請自恣。受大戒行半月法。三四俗眾。於中文各二。知法非法。二明利物非時。和合文三。初作白和合。二憂婆白佛已下。問其前後。三佛言自今已去已下或可布薩白及布薩。此之二法。科行事。
[0759b21] 第三付屬中文三。初至五種犯罪人。教護法人。所斷理事。有治不治。二長老憂婆已下請斷理人。具幾德行。佛言五德。方堪匡眾。第三憂婆已下更復重請五德已知。未審。有何勝美。佛為具答。持戒淨等。前文有三。第一舉數。二徵數。三列五人。五中分二。初之三人。雖有實罪。或眾不和。或僧數不滿。若行治法。令僧鬪諍。反成破僧。不名護法。但可慇喻語言。汝若見罪。應當懺悔。不須斷理。即成護法之德。此第一人。正當緣起。是不合治。治成破僧。欲令識知因列餘四。初一是對別人罪。謂提罪已下。二是殘罪故僧中悔。三是乞鉢故。於此僧中悔。後之二人。眾和數滿。要須治罸。方成護法。若置而不治。非[1]迬眾之德。初一惡馬治者。以其此人作過無慚。輕僧解拒。理在難容。眾並見聞。犯非虗謬。不待自言。即行治法。文中有三。謂法喻合。不應求聽等者。屏處作過。若為舉來。必須求聽。假得自言。方行治罸。此既對眾。公作非虗。義同自言及求聽。故曰不應求聽如是。此即是聽。次三舉者。屏為實犯。為他所舉。迷情謬執。故須舉治。又惡馬者。事罪俱不引故。次三舉治者。引事不引罪故。
[0759c16] 第二護法德中文五。一優婆離問。二佛言已下。總以酬答。三何等五者。假以徵舉。四欲作事已下別列。五法優婆離已下結成斷理。優婆離以見所斷理事。即有合否。未審能斷理成就幾法。堪行[*]迬救。故須設問。第二佛答五法者得。第四別列。一實不實。實謂犯。不實者清淨無過。不應作者。謂不須治。第二比丘已下事雖是實。明有利無利。利者謂因此舉。改惡從善。不利者。謂前人拒違不懺。反生情忿。三若知此事利益已下明時非時。時謂僧數滿無沙彌俗人時。事順應法故言時。非時者。謂眾咸有沙彌等。事不應法故。四若知事時作已下明僧和破。五若比丘作事已下良伴有無。無不應作。此即對前緣起中事。治罸鬪德。但有實犯。無下四法。致僧令破故。
[0760a05] 第三文中。先問下答。問中上半偈。領佛上言。嘆說利益。下半偈問也。佛為僧說所斷理事。能[*]迬眾德進否之語。故曰為僧說是語。此領前說。益潤無窮。可永為心軌。故曰義利決定故。又問此人更須者何。勝美之相。能持上法。處眾斷理。秉法窂固。難可阻伏。故言云何得知勝比丘得堅持。第二答中文二。初至若海眾不駈。明持律功德。善達持犯。堪作斷理。光道益時。第二如是人應勸已下備德之人。詳心推舉。處眾斷理。前有十偈善持律藏。
[0760a14] 第二五言偈已下深識持犯。初之一偈。戒品堅窂。次怨家一偈。善勝諸怨。三有二偈。決斷無畏。四次二偈。善能開解。五次四偈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此五之中。初一自行。次三[*]迬眾益物。末一自行眾法。二行善成秉法被時。常為網統。
[0760a19] 次釋文善修對治。離上二扁。不善業思。故曰第一等。持下三篇。威儀無有違失。故曰自端身等。持破相違。義同怨家。內心清淨。獨絕於彼。無能見過。呵所不應。故言不能如法呵。彼能結得是者。謂持律人越踰彼故。結得離彼反呵之語。故曰也。次二斷決無畏者。既無瑕舋處斷理。情無怯憚。初偈牒人立二門。彼住如是等者。牒持律人。得無畏說者。無畏門。無疑難者。決斷門。次偈上句釋無畏。次句解決斷。次二善能開解者。初偈速捷之智。故曰[1]九十答等。次偈非但速答。亦能廣解。故曰應答諸問心無異。第五初偈離慢。凡入眾中。須自卑下。故言恭敬。恭敬者。身口敬相。言長老已下。舉所敬境。母論。無夏至九夏是下坐。十夏至十九是中坐。二十至四十九夏是上坐。五十夏已下至是耆年長老。次一偈半。知善所斷理事。能說因本者。謂識四諍根原故。善分別者。後解藥病相對。殄滅之軌故。次下二句。對起諍人。以法決了。解踰於彼。故曰乃至不能得其勝等。次下三句。德堪眾主言。初句調伏者。解能伏物故。次句師教不虧者。言必施用。堪為訓導。不為緣故。次莊嚴等者。宰任玄強。悅可眾心故。次達持犯。若犯如是事。謂善識二種犯相。不犯者。謂專精不犯。得罪除者。謂能悔人。此垢牒前犯。二牒前不犯句。善識持犯。了了分明。故曰俱知。次下三句。亦是所斷事。知垢句者。謂前三人直言應悔故。次句下二人作二治罰出眾故。故曰眾所遺。次句是舉。次反顯其非。第二如是人已下。勸僧許舉。於中初五句。勸當處眾。應如是知。次能作不自高已下三句。彰能離慢。次下二句結成護法。
  [2]●瞻波揵度第十
[0760b23] 既有護人。必須所秉。是故須明。就法應言羯磨揵度。今就說處。以標其目。故曰瞻波。就中文二。初盡呵責已來。非法舉非以彰過緣。第二告諸比丘已下。廣明羯磨如非之相。
[0760c03] 過緣文二。初至施行非法治舉。情疑成否。疑念在心。理須諮決。是故第二爾時奪比丘持衣已下舉以啟佛。發覺呵責。前文復三。初止不供養。第二從客比丘已下至舉此比丘者。無事被治。第三彼比丘作是念已下情疑成否。白佛文二。第一進詣佛所。啟請上三。佛決是非。第二時彼客比丘已下對問自言。正辨呵責。第一請中文五。至住一面已來。進詣致虔。第二世尊慇勞客比丘已下至道路不疲。慇問安不。第三汝比丘從何所來已下乃至施行問其來方。即陳上三請決成否。第四佛告比丘已下至不成就。佛判是非。第五汝比丘可還去已下佛與為伴。前揵度中。對諍執情。是故不得即定是非。要待伏罪首愆。方為刊正。今此文中。據本無諍。佛即判定。主是客非。佛與之為伴。第二客比丘文五。一明禮覲。二問案否。三問言汝從何所來已下問其來方。四問言彼頗有已下。因取自言。五爾時已下。正明呵責。
[0760c19] 就第二廣明如非相中者。昔來科釋文分為兩。初則略明人法是非。第二四滿數已下廣辨人法是非。就廣明中。復分為二。謂四僧已前廣上人是非。第二六羣作非法非毗尼已下廣前法是非也。如此科釋者。良謂不然。以四僧以前重秉疊法者。即是法非。何以判言廣人是非。七非之中。及下諸文。亦有和別。第八第九。乃至解不解。駈不駈中。咸有人是非。寧得專說為法是非耶。故今解者。隨文義別。且從一相科約。以為十一段文。此十一文者。或可當分自有略廣本非。初略後廣。所辨如非。更含多種如非。不得專云人是非法是非。將欲釋文。先小第四辨定非之體狀。
[0761a06] 初門者。此中隨文有其十一。第一對緣舉其四非。以為相个二法。結應不應。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二四滿數已下就滿呵應不應。約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三時六群一人舉一人已下就體未成僧。或所為是僧。亦不應相秉治。約對白等三法。單辨其非。第四時六群重作羯磨已下寄治人罪諍。不得重秉。增加疊法。約白等三法。單辨其非。第五爾時佛告比丘四種僧已下用僧分齊。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六爾時六群作非法非毗尼已下就事法與人呵不止等。約對白二白四。以辨如非。第七優婆問下寄問疑滯。傍秉餘法。藥不當病。約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八異住處眾僧已下我曹解作。及對眾秉法。臨事難成。約對白等三法。單辨其非。第九有住處眾僧已下寄眾共諍非。約對白等三法。為彰是非微細。識否如非。第十優婆已下問答疑滯。約人法解不解。以辨如非。第十一憂波問已下對約對人法駈不駈。以辨如非。
[0761a23] 第二門者。前科文名字。即是當分之中。所明宗意。辨不異前。然此十一文中。除第三第四第八已。餘之八段具如非。謂初文中。先列四非束為二。非不應作。二如應作。第二文中滿數即如。不足者非。不應呵者呵。不成非。應呵者呵。成不止非。自外六文。如非相顯。可隨義說之。凡舉非者。識非須離。明如法者。解如遵行。故此八文。並列如非。相對而辨。以斯義故。第三第四第八。此三段中。單出非法一邊。略不舉如者。理少不足也。亦須准餘八文。雙彰非如者。是謂第三中如者。即僧治一二三應秉故如。第四中如者不重故如。第八文中。不作問者。非法稱法故如也。是即十一文中。各具如非。便成二十二个法。相對辨之。為以略故。但有十九法也。今據宗科文。非如相對故。唯十一段也。是十一中。第七第十第十一。此三寄優婆問答。以顯非如。第九眾共諍非。七見不同。佛自刊正。二是法語。五非法語。為彰七見。識否如非。餘之七文。咸因比丘。對事興非。致令大聖廣定如非。佛之在世。猶尚如然者。斯亦遠表季運眾軌。或落非法之由兆也。
[0761b17] 第三門如非多少者。上下撿勘。有十四種非也。謂第二滿呵文中。有其二非。一不滿數非。二不滿數非。人呵不止非。第三體未成僧。或所為是僧。不得亦秉治非。第四重秉壘法非。第五非法非毗尼等七非。即是十一。第十一傍秉餘法藥不當非。第十三約對人法解不解非。第十四約對人法駈不駈非也。問七非之中。已有呵不止非。何故初滿呵中。復明呵不止非也。答七中呵不止者。謂善比丘等六番。前二十八人。即此第二文中。第四俱句是个。此第二文中。第二句乃是不滿數人。成呵不止非。不同於彼故。別為第二非也。問下四僧中。亦有不足人等。所以此中復有不滿數非。答下四僧中。止取少滅不足。設明二十三人者。此中攝也。今此滿呵文中。專約二十八人。體不足者。為此文中不言少一人。故不足也。以滿對呵應不應義說故。明亦異於下文也。問來六文所列七種非。非法非毗尼等。七非中無。故知七非。且從起說。收非不盡。具論上下十四種非。今此十四然亦義中不盡。若以四法現前驗之。此十四中。但有僧人法三種現前。全無界現前處如非故。謂隔河道遠相接。錯涉戒場。上說恣分衣。或結界不成。落餘非等是。若以此一加文中十四。便成十五。謂第十五結界不成。錯涉差互非。細論如非。不越斯也。此謂收問十一段中。七段之文。以成十四種非。及加處之如非故。有十五也。以其第五段文。直明用僧分齊。若也初文第八第九。文意雖殊。論其非如體不異七。遂不更別說為如非也。如問所論十五非。各異不同。即此揵度。收羅非如。作法方軌略亦周具。秉眾法者。豈不須知。上代已來。但說七非。不曾細尋此理者。斯亦失矣。然此十五。應說一切諸法。科落一非。即所非限。所收秉法。行事甚成。難稱一切諸法。可准而知之。又此五十種非。更作一法數之亦好。是中兩个七非。第一七者。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別。三非法和。四法別眾。五似法別眾。六似法和合眾。七呵不止也。第二七者。一不滿數非。二不滿數人呵不止非。三體未成僧亦秉治非。四不得重秉增加疊法非。五傍秉餘法藥不當病非。六約對人法解不解非。七約對人法駈不駈非也。更加結界不成。錯涉差互非。便成十五非如也。第四定非體者。第一七非如下。七非中辨餘之八種。不滿數人。呵不止非者。雖能呵人。具不具別如論非。類同前七中說也。二者不滿數非。有二十八人。尼雖具戒。形報異類。身口業殊。故不滿數。比丘對尼。反說亦爾。式叉等三身口之業。[1]鬪不具足故。十三難者。即十三難體是滅應滅。以身口作止惡業為體。三舉者。耶見人。身口業。是神足等。五身之業色為狀也。所為人者。即所為人身口二業現前。是所斟量故。不得滿數。不滿數人。呵不止非。雖能呵人。具不具別非。體同七非說也。體未成僧非者。即三人等已下。身口業也。增加疊法。藥不當病。此之二非。口業聲性。名句味為體。解不解駈不駈。總以論者。用口業聲性。名句味作止業為體。謂應解不解。應駈不駈。是口止業。不應解便解。不應駈便駈。是口作業也。結界不成錯涉差互非者。以錯涉相接故。或落餘非故。故不成結。即無作法。限約分齊。假有作法。限約復差互。可應故非。
[0762a22] 自下隨文。昔來解釋。從四滿數已下至四僧已來之四段。次第生起。相因而興。或可如是今之解者。具從十一段文釋之。先解初文有三。第一舉數故。言告諸比丘四種羯磨。第二次列四名。於此四中。初一法非。下三人法相參。言非法別者。人法俱非。次非法和者。法非人如。次法別眾者。法如人非也。上來四句。合有七个法也。第三定是非。應不應者。合上五非。為人法二非。故言是中二羯磨。言非法者。收上三句中。三个非法。言別眾者。舉上二四句中。兩个別眾。故言此二不應作。言法羯磨者。舉第四中法。言和合者。舉第三中和。故言此二應作也。中辨人法二非。收非義不盡。其事非者。正當緣起。此全不明。故知略也。亦可初非。直言非法者。亦含事非。但是總略也。釋文雖爾。須以五門分別。第一先定非如之體。二約對白等三法。辨相通塞。第三對僧分別。第四約處分別。第五對事分別。
[0762b13] 初門者。所列四非。是其非體。第一非法。或容更總餘非故。直言非法。羯磨下之三非。人法互非者。以人秉法故。使互有如非。亦落非限。故斯四者。明知是其非體。相對而明。都有七个法也。下束其七中。三个法非。兩个人非。名為二非。一个法如一个人如。名為兩如者。但是結示。上四有應作不應作。此便不是非如體也。所以然者。如文中言是中二羯磨不應作。非法羯磨。別眾羯磨。豈可非法。離人之所秉。若和人所秉。即當第三非法和。若別人所秉。便是第二非法別。寧容直言非法羯磨。不應作等者。別成二非之體。為斯昔來說具非多少。皆云略二增四等言者不然。以無二非別相故爾。二非既爾。兩如應作者。義比亦然。但是合成如法也。
[0762c02] 第二對白等三法辨者。此之四非。貫通一切白等三法。謂百一或一百四十五法。咸悉具有也。言白中四者。文句增減。即是初非。一白處作。二白別眾而秉。即第二非。一白處作。二白人和秉故。即第三非如。白法別眾秉故。是第四非也。白二白四四非者。增減及事非。第一非也。為此作白。為彼事羯磨。名非法別眾秉故。第二非也。非法同前人和秉故。第三非也。如法作白作羯磨。名之為法別眾秉故。第四非也。對白等三法。四非相別。其理既然。一切諸法。准而說之。
[0762c11] 第三約僧辨者。四僧所秉。雖有寬狹。白等三法。咸有四非。明此四僧。亦通有四非也。
[0762c13] 第四處者。謂自然作法及大小等。於此位二事。四辨隨事。十一諸界等。秉法處中。咸悉得有四非之義。即是遍在諸處也。以其所秉之法。通一切白等。故使四非亦貫說諸處。乃可以法對處。自有通局。如論四非貫通諸處。
[0762c18] 第五事者。一為情道。如憶念不癡罪處所受戒七羯磨等。二為非情。如結諸界結淨地等。三情非情合。謂處分離衣六年等。斯之所為。對事舉非。並得成此四非義也。
[0762c22] 第二段文有三。第一舉數。言四滿數者。非四皆滿。從初受名。故曰四滿數也。第二次列四名。第三牒名解釋。四羯磨人。情過輕微。治法亦輕。故得滿數。以行法在己。入不呵限。文但列三。無遮不至者。略而不舉也。欲受戒人。以未有戒故。不得滿數。根本事重。是以聽呵。俱不得中二十八人。廣說可知。俱得之中有六。一善比丘反上二十二人。同一界住反上二人。同一住。謂舒手內反別住。同一界反戒場。次有三人。直相當反六乃至語傍人。反上所為人。若不自呵。或語傍人。此亦成呵。亦既成呵。明知非是所為之人。故五分云。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坐聞。是為成呵。准此文時。雖不對秉法人語。直共比坐。評論成否。亦成呵限也。文雖如是。須以六門分別。第一滿呵相對分別。第二就人多少盡否分別。第三對白等三法寬狹。通塞分別。第四對僧分別。第五就處分別。第六對事分別。
[0763a13] 初門者。滿數故如應呵故。有呵不止非。不滿數非者。然不應呵。呵不成呵非。此謂一往滿不滿相對如斯。若約此中四句者。初與第四此之兩句。並是滿數有應呵不應呵。二三兩句。俱不滿數。有應呵不應呵。又以呵應不應。對滿不滿者。謂應呵有不滿及滿。即二四兩句。是不應呵。有滿不滿者。初三兩句是。若欲辨此四句非。有無多少者。第四句唯有呵不止非。第三句單有不滿數非。第二句中。欲受戒人故。有不滿數非。佛聽呵故。有呵不止非。第一句滿故。無不滿非。不應呵故亦無呵不止非也。問此言呵應不應者。是何等呵耶。答汎論呵者。含有二義。一謂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今此呵者。但據情同。呵不止非以說之。所以知者。如第二句不滿得呵者。得成其呵不止非。豈有別眾義耶。故知餘句。並約呵不止說也。亦可雙望二呵。辨應不應。初句者。被治人故。不成呵不止。得滿數故。呵成別眾。是則應呵。文對初義。故言不應呵。第二句不滿數故。呵不成別。事重聽呵。呵成呵不止。第三俱句。不成二呵。不滿數故。呵不成別。不合呵故。不成呵不止。第四俱句。並成二呵。是滿數人。呵即成別。清淨無過。呵成不止。
[0763b09] 第二約人多少者。第三句不滿數。不得呵者二十八人。此據體不足數。及治重者。說之故爾。若以義求。謂更須取呵責等四。別住等四。并罪處所。合有九人。以其並奪三十五事故。配二十八人。都有三十七人。還對作此九事之時。即成三十七人。不得滿數。復不得呵。故覆藏犍度云。別住等四。不得五足數也。明呵責等五人。類亦數然。除斯九事。已外諸事。但有二十八人。不滿不得呵。今但據餘事。不望此九。故言二十八。以彼九人。非體不足故爾。第四句。對番二十八。故言若善比丘等。六反即是滿而合呵。若對反三十七人者。應加第七。謂非被治等九人。即反三十七人也。初句應有九人。文但列三。少遮不至。及別住等四。罪處所等六人者略也。第二句。但有欲受戒者。一人最是狹少。以義而言。理通男女二報也。
[0763b23] 第三約法辨者。第三句通白等三位。一百四十五法。並是不滿數。不得呵。然三十七人俱句者。唯對呵責等九个白四。若取二十八人。俱句除前九已。即是通餘一切白等三法也。第四俱句者。若以七反前七人者。唯九个白四。若以六句。反前二十八人。即是通餘一切白等三法。第一句除九个白四。說餘白等三法。第二句者。專局受戒法中。戒師之白。及白四法通男女。不行餘法也。
[0763c07] 第四約僧分別者。第一句通五十兩僧。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及二十人僧。已餘四人僧中。理亦通有。第二句者十人僧全五人僧中少分。餘二僧無第三句。但據文中二十八人。不滿不得呵者。即通四僧。若也立義。須加九人。為三十七人俱句者。唯二十人僧。及四人僧中。八个白四。不聖餘法。五十兩僧之中。全不說有。又若對除此之九事。局據二十八人俱句者。得通五十兩僧。及四人僧內。除八个白四。已得在其餘法中。第四俱句者。若也依文。以六反前二十八人。俱句者。通五十兩僧。及四人僧內。除八个白四。已得在其餘法中。第四俱句者。若也依文。以反前二十八人俱句者。於四僧若加義被治等九人。以七反前三十七人俱句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中。八个白四。不忓餘法。五十兩僧。全不得有。若也對除此之九事。局據二十八人。俱句得通五十兩僧。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已得在其餘法中。
[0763c23] 第五約處。局作法說。於大小不在自然中。以其不對結界事故。餘之三句處。說自然等一十一界。為其得對結界事故。
[0764a02] 第六約事者。亦通一切。准說可知。
[0764a03] 第三體未成僧。不得互秉治中文四。一六群起非。二比丘啟佛。三佛言已下道不得作。四若一人一已下佛判不成也。造過之中。十三句非。謂一二三人中。各有四句。僧中但一故爾。餘之文二。亦俱十三。除第二啟佛之中略也。須以二門分別。一者約人。二者對法。言對人者。以體未成僧。若據第十三句。雖體是僧。若所為是僧。並名人非。謂一二三不得。始舉四境。及僧舉僧等。故十三句也。略不辨如。謂得治舉一二三等是也。文寄違情治法。若也准說一切順情。及為眾秉作等。如處分離衣。六年杖囊。結諸界等。一二三人等。悉不合秉也。餘之三僧。應不攝在。僧分齊中論之也。言約法者。文寄治人似專白四准其道理。餘三僧所秉。亦通一切白等三法。若此體未成僧。一二三人等。秉如斯法。並悉成非故爾。五人等三僧。所秉應否。亦在分齊中辨也。其處通局。及所為事等。可准而知之。不更煩篌。下皆類然。
[0764a19] 第四重秉疊法非中文[1]三。初明造過。次舉白佛。次判不得略無。第四判其不成也。造非中。謂七羯磨。別住等四。七毗尼等。合有十八。謂約治人治罪彌諍等法論之。且舉應與呵責。乃作十八重法也。一義釋時根本呵責法者。得成以藥病相當故。就上重作擯等十七者。並皆不成。以其藥病不相當故。乃至如單覆地。亦各十八。合三百二十四番。重秉疊法。於中十八者。成餘三百六。咸不成就也。又復更解根本十八。並亦不成。以其本作呵責治之。何因呵責。法上增加疊法。重秉十七。豈可不是呵責治。上乘增所作。故並非法。若此成者。如一白處作。二白亦應成就。然初白稱法。不合重故。判以為非。故此亦爾。呵責既爾。餘法亦然理通一切。不唯十八也。二門分別。一先約法。第二對僧。言約法者。文寄十八法辨之。計其道理。亦通白等三法。謂一百四十五中。除三僧所秉自恣等十三个法。餘一百三十二法。科將一法。作頭重秉餘法。乘加疊法。並是增非。即是菩薩其根本。合成一百三十二个重非。餘一百三十一法。亦各具此。爾許重非。便成一百三十二个。一百三十二非。五人僧等三僧。各於當分所。秉以重非。准說可知。言對僧者。此之四僧。皆有重義。但是壘法。咸悉不成。且四人僧中。所秉多重非。亦多五人等三。所秉事狹。重非遂少。可准而說之。亦可既云重秉之非。但是重有何寬狹。四僧齊一百四十五个。一百四十五非也。
[0764b19] 第五用僧分齊。其文有四。一舉四數。二列四名。三是中已下用僧分齊。四若應四人已下足數不足數。四種僧義。四門分別。第一列數解釋。第二立四所以。第三解除妨難。第四人法相對。
[0764b23] 初門有三。第一總明釋名辨體。二須四五等所以。三用僧分齊。論僧差別。略列四種。四人五人十二十等。所言僧者。西國云僧伽。此云和合眾。但以眾名正悉於僧和。是眾家義用故。總言和合眾。和合有二種。一者理和非此所明。二是事和僧。事和有二種。謂羯磨說戒。與此和法相應。同崇莫二。目之為僧。故曰四種僧。次辨體者。若依薩婆多宗。即以四比丘五陰為體。若成實論者。合用異本。謂四人和聚。有其假用。然用無別體。還以實法五陰。為假用之體。若出和合體者。俱舍論。問僧和合有何性。答不隱沒無記行陰攝。僧破亦爾。
[0764c10] 第二門須四人等所以者。要四人已上。作法方成。有陰罪滅諍。始名為僧。且如說戒一人。秉說一人。上座一人。唱白三人。秉眾下至一人聽戒。四人和合。始可名僧。若三人已下即闕此義。亦可法爾。須四故。心論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是故須四。言五人僧者。義通受隨。隨謂自恣。舉罪治罸。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爾受日處分。離衣六年等。亦須五人。應五人收。答受日為別。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若爾功德衣為眾。應是五人僧耶。答有得利不得利。故亦非類。今自恣者。一則為僧異受日等。二五皆自恣。不同德衣故。是五人僧。問為差治故須五者。正差正治。是五以不。答差治四人僧。問何時五人僧用耶。答正自恣是。所以爾者。本為舉罪。若但四人。不成差。不成治。舉義則闕故。始終須五。方成恣舉。正取白竟。受自恣時。是五人用。以其但明三非。及遮時以說。故知專取自恣時。為五人僧用也。邊地受戒五人者。謂以中邊折半。如受日三等。羯磨對事。為三之類故爾。十人僧者。凡夫因善微淺。要假十眾。善心慇篤。方發戒品。稱彼情樂。故制十人。問邊地出罪。在十人攝不。解云。不開所以爾者。欲明大聖見俗網羈纏。生善極難。邊僧悕甚。若不開五人。永絕出路。開成得益。論懺不開者。佛法難逢。秉心宜固。反以無慚。違禁興犯。若開十人懺者。增長諸惡故。是以文中。不言十人僧者。在中國除出罪。二十人僧者。為比丘以守悉不窂。中間虧缺。為障處深。垢纏彌厚。可悔中。重救拔事難。自非強緣。無以除彌。稱彼事故。制二十人也。
[0765a12] 第三門。對文說之。第二門僧四位二。前兩法爾。後二遂情法爾。二者四為成說。防未起之非。五為成恣。除已起之罪。遂情為十二十者。言十人僧。為欲生善二十人僧。無求滅惡。位事通論。離不成四僧。又約受隨分別。五十人對受立。二邊中別故。四人二十隨中立兩。已未不同。故但四僧。以一切法。無過受隨。攝法斯盡。故約受隨。立四僧也。問懺重偷蘭境。須八人。所以不立八人僧耶。答言須八人。乃餘部所論。今此律所明大眾者。若四若過。故知若懺偷蘭之境。四人僧攝。又此文中四人僧者。但除餘三。不甄悔蘭。五人除二。故知更無八人僧也。又五分言。無量比丘僧者。彼直列名。更無別用。此雖不辨。義亦同有。是以下文況復過二十者。即是無量之一義也。第三門所以四僧。減則不成。過則成就。羯磨教法。過成減不成。答僧和詳集。許無乖別。若定制數。必有乖別。是以過成。不詳辨事。是以不成法則不爾。無乖別之過。故使過減。俱不成就。又羯磨教法。要稱聖教。佛說楷准。若過則增益凡語。若減缺於聖說。故無過減。然制僧數定。豈非聖教。但今集者。不是聖教過則彌善與法非類。若依祇律。應二十眾作羯磨。十眾作不成。乃至應五人作。四人不成應作。白二羯磨。白一不成。乃至應單白。而作求聽。羯磨不成。若應作求聽作白成就。乃至應作白一。乃作白三成就。應四眾羯磨。若五眾作。乃至應十。而二十眾作成就。是名羯磨法。是即人法一類也。
[0765b12] 第四門。所以能秉有四。所秉唯三者。解言非是一僧不得秉其三法。四僧通用三法。但以受隨情法。故立四僧。法中立三旨。就所作事。有上中下三品異故。對斯三義。立三羯磨。戒自恣僧。所常行情和。則易單白量。可即能辨事。故立單白羯磨。如受曰離衣杖囊處分。事非常行情和。次難一白表宣一羯磨。量其可否。方得辨事。故須白二羯磨。如受懺治人等。事當上品情和。最難白非。一白牒事。表宣三羯磨。量其可否。何能辨事。故須白四。若爾憶念等。三亦者為三品。俱同白四者何。答以細分有九故。於上品中。復分三品。俱白四也。
[0765b23] 次釋文。是中已下彰用僧分齊。於中須以兩門分別。第一約人。第二約[1]人。復三。一對比丘。第二對尼。第三二眾對否。初門對比丘者位三。謂一眾多僧有四。別眾多一人。局在四五。所以爾者。十人二十人者。必專僧秉無下二用。以為別人遂情故爾。四人五人。此之二僧。以通常行制令作故。法即有三。謂心念三語羯磨。對此三法。人有三用。四有兩眾多。五有三眾多。一人隨前二也。於中位二。第一望三位各局者。於中自三。第一自有局一人。如懺吉羅者。是一人法也。第二局對眾多人。如受衣鉢藥淨施懺三四篇等是。若此律大眾悔蘭。三階中。亦有三人也。除安居。此等法爾。須一人二人。第三事專局僧。如結諸界處分離衣六年癡狂。七羯磨罪處所等。第二用通三位。謂僧眾多一人。如說戒自恣。二種分衣。及以捨墮。有人對多。無便對少。而對一人捨者。謂以僧眾多一人。為懺罪境。不同說恣等。四中一人者。須秉心念法也。若論別眾。對餘得否亦可知。又復對法各作不作亦可知。雖可四五所為通別。今局明僧僧位。已上是僧秉法。眾多已下闕而不論。問如說恣等。通僧眾多一人。所為事同。有何異相。專此明僧眾多一人。簡而不攝。答異相眾故爾。一秉人多少。二法不同。三處有通局。四欲無欲異。五別眾多少。謂或三二一為斯異故。且局諸僧。問四人唯四為過得耶。餘三亦爾。答對此四僧。少非僧用。故文言四人少。一人者非法多則成就。故文言況復過二十。問相狀如何。答如雖五人十人二十百千人等。但除四事減四人僧攝。文言一切應作。除於二事。但為恣並五人收。餘二可知。此據約事取人。以明分齊。問何以不言二十。除說恣等。答在上通下。得為多用。下辨上故。有相望說。除四人用寬。餘次第漸狹。第二對尼通塞。唯比丘說。第三二眾對否。以彰分齊。受等三法。得為尼作故。教授自恣。各行僧法。片有交涉。餘法皆無。准此行法二部。四僧俱有交涉。用之分齊。十律。佛言。受戒等三比丘。得與尼作餘不得作不禮不共語不供養尼為僧作。
[0766a09] 第二就法辨分齊者。前言對說立四。乃至二十。對出罪等為四。但說戒乃至二十。唯得出罪。為此四僧。並得通秉三法。答此通秉一切。如四人尚秉。何況餘三。此總相說其別相者。唯四人僧。所秉說三。體成僧故。如說等單白。差人等白二。呵責等白四。以其所秉不過有二。謂說戒及羯磨故爾。如上立四。且對一法。非謂四人不秉三也。問若通秉三者。何以除恣受等者。答此謂除事。不是除法。此謂約事。除一單白。及三白四等。餘皆秉之。故言一切羯磨。應作五人。就通亦秉三法。約事辨用。唯有一白白四。是五人除二白四。若有秉者。而四人中。收十人唯一白四等。除一單白一四白四。若有秉三法者。亦並四人中。攝二十人者。但秉出罪。除五人十人。所秉設作諸法。餘皆四收。四人用寬。體成僧故。餘三便狹。以就僧位中。約事須立故爾。文如義說者。應四人羯磨已下。明不足數義。謂四人少一人。非法毗尼故。文言少一人不得作法。便以餘二十三人。為第四人作。是不足。不足者。尼是異眾。故下三眾等。及十三難。非具戒故。舉擯等。五不清淨故。所為人者。是所斟量故不足。若以足數反前。應有其兩。一善比丘反二十。二乃至語謗人。反所為人。此文略而不反。亦可但簡不足故爾。其不足中。十三難者。本受不得。故滅應滅者。今犯重故。問前四滿數中。二十八人。今此所以無餘五者。答此取在坐不足者。說別住等。五來即數故。所以不說。若爾身若在坐。即成呵滿。何故彼有。答欲明遙呵。不成呵故。若爾為顯不成遙足。解言。此舉四種僧等故。對少一人中。攝上不舉四僧等。對何辨少。所以爾者。此處專解不足數義。何故不足。少故不足。何處去少。謂別住神足故。少但言少一。隱餘名字故。唯列二十三人。前文通解呵滿。若言少人者。對滿可爾。呵義不順。正是少人。豈可由少。呵不成呵。如四人三人二人。亦有應呵別故。故彼不得舉少一人。攝別住等。以無可攝故。廣列二十八也。四人僧中。廣解不足。餘三類爾。故言五十人二十人。僧亦如是。
[0766b19] 第六就事法。與人呵不止等。以辨如非者。於中文四。一六群造非。二舉以啟尊。三佛判不應。四云何已下舉章廣釋。非如之相。將欲解文。先料簡義七非五門分別。第一舉所依三法。生非多少。第二列數釋名。辨其體相。第三名體有無。第四總別。第五攝非盡否。若講文者。第二第三對此文解。第一下兩義須懸說。先解初門。謂此七法總而言之。不離三法故爾。言三法者。如白羯磨。白二白四。此三須意可知。次釋具非。昔來釋云。單白一法。略二增三。次四廣五白二白。四略二增四。次五廣七也。如上解初文中。說其二非者。無別二非別體即四非者。是既有此理故。今不應更言略為二非之言。但可言道略三。次四廣五。若白二白四略四。次五廣至七非也。亦可白二白四。始從一非。終盡其七問。言略三等者。且約文說。並引文可知。今所論七。謂從白二白四兩法中來也。若欲略辨同異者。問三非中。非法別等三。與七中非法別等三。有何異耶。答白中非法。如為說戒。乃作自恣之白。餘二比說可知。亦可一白處作二白。名為非法。餘二此說亦爾。七中非法別者。為此事作白為彼羯磨。餘二比說可知。問白二白四中。略四初非。與七初中非。並言非法。此有何異。答四初非法。不攝下三白此事等。又可不攝下三。一白處作兩白。餘之非等。容可初非中收。七初便狹。以其離出下餘六非故。使七初狹於四初也。自餘非等。互相比挍。可類而說之。若舉白等三法。約十五非說者。如論單白四十三法中。二眾戒師。一个單白。始生一非極。至一十三非。以無二似非故。餘四十白。始起一非。終具十二。又除下滿數人。呵不止非故爾。若白二白四一百二法中。除二眾受具白四本法白四。此三白四。始從一非。終具十五。餘之九十九法。但可乃至一十四非。又除不滿數人。呵不止非故爾。若三法生非多少極至。如是不得。直約一个七非說者。餘爾許非。欲置何處秉法。行事可審思之。
[0767a03] 第二門三。第一舉列七非之。名非出妄情。事乃眾多。或從起說。或可約略且辨七非。謂非法非毗尼羯磨。乃至第七呵不止羯磨。羯磨通名。謂是辦事。其別名者。作無軌則名為非法。不能滅惡生善。是非毗尼。故言非法非毗尼羯磨。此實不能辨事。所以言羯磨。以其非法非毗尼。作他辨事。故言辨事。餘皆類然。第二辨體有兩。一就事法與人相對辨體。二約業性辦體。言就事等者。其唯人法。與事呵不止等。以成七非。位以為三。初一法事辨非。次五人法相參辨非未一。不止以辨非。第二人法五中。非似二別。人法俱非。非似二和法非人如法別眾。一法如人非問。若以義求法。位有五。謂非法非毗尼。一非法。二似法。三法。四呵不止。五以此五法。對人和別。應各為兩。便可為十。所以但七耶。解言。法和是如。故所以無言呵者。不呵是非。因呵以生非。既不是非。何須對呵。以分和別。又所呵通如非。即呵前六。若對和別與前異。攝非不周故。直言不止。初非一法。且對法事。故但七非。第二就業性者。不離身口二業。及以事處為體。然言非法局身口二業。二業之體。若如受隨。二種戒體作無作。唯局善色聲以說。今此七非。亦以方便身口色聲為體。而可義通三性。及非色非心名句味等是也。以皆得成非法故爾。如非法別眾。別眾者不善色聲。非法和者。是善色聲。然以非法。及似法故名非法。即此非法似法。或亦是其善色聲。而成非故。餘非亦爾。縱善心作法。但不應法。並落非限故。此非體義通善惡等性也。第三辨相對文解。第四總別者。若就體以望。各不相攝。咸是其別。非三總故。以義而論初非。或容是總以下六非。並是不能滅惡生善故。第五盡否者。且從起說攝非不盡。所以知者。凡法皆具四法現前。謂僧法處事。並有如非也。一僧如非謂和別等。言僧非者。一體非謂二十三人等。二體如別故非。三體如和合非謂僧治僧等僧如反上說。一者體如。謂善比丘等。二體如和故如。三應秉故。如謂僧秉治等。二法如非者有四。一增減差互故非。謂不如白法作白等。及七十八非等。二倒作故非。如二似等。三重秉重作。如壘法治人。四施不相當知三百六等。第三處如非者。謂隔駃流等。二界錯涉。相接戒場。在界外故。結法不成。及以秉法。對處差互。如戒場說恣。分衣處分等。此謂處非也。如反非說可知。第四事如非者。言事非者。如初緣治人無事。或無病衣輕。差人闕德。覆鉢學家。難遮受等。如是一切也。事如反上可知。以斯四義。觀驗七非。明知不盡。且從起說也。又可更說如上所辨。推文及義。理合有彼十五非如。今但論七。明從起說。文亦不論。單白中非。不盡之事。斯亦何疑。
[0767b23] 次下釋文。即為七段。先解初非。於中復兩。初至非毗尼羯磨。舉非令棄。二云何已下。明是勸修。此二並三。各舉釋結。就前釋中復二。初至不應爾法體以明非。二是中已下二十一句。無事治人。以明非法。前非中有二。第一就白二辨非。次約白四。所以不明單白非者。一以白中無七非故。二以白非說恣法中。已明竟故。就白二有兩。初有十九句。先白後羯磨。純白無羯磨。作四句。次有十五句。初一百有三。謂羯磨僧。若一白一羯磨。如故不來。次二白下有十二句。兩俱增合十九句竟。次有十九句。先羯磨後白為異。即是初四句。純羯磨無白。次有十五句。初三句羯磨一而白增一羯磨。一白落在似法。故此不明。次十二句兩俱增。次有一句。就增減以明非。都合三十九句。下白四亦三十九。類而可知。第二無事治人。有三七句。初七句者。語實無罪浪。答他不見等。尋聲行罸三單三雙一合。故成七非。第二七句。亦實無犯。答言見等為異。第三七句。實有罪。答言見等。無耶見過。治則非法。三舉既非類。餘羯磨無病。皆非略而不說。第二如法中。初就法體。明如白二白四。各有一句。反前兩个三十九。次就事辨有過合治。次以明如法。但有七句。各反三非。謂有罪等番前二。不見等番後兩。即反二十一非。問所以如少非多。乃至呵責等。七法中如非。各有九个三耶。一釋趣以一義故爾。可為三位。第一或非多如少。如此中約事。及人滅中。所明等是。謂據教體中。或法體增減。如此文中。白二白四非等。或隨位增減。如人揵度中非如等。或互列增減。如自言非如等。以其體無二故。如便一准非出妄情故。非或眾多也。第二或如多非少。謂嘿然等。約心以辨不隨境故。第三或如非等者。謂就作法儀式。互相反對。故齊九三也。又解不爾。此作法如非。九个三者。上言如非等者。今釋亦如是。非多如少也。若以如隨非。句別相反。以二十七。對二十七。若尋究竟。推審以體及體七。如反九非。以其餘非。並九中差別故。若就成法。以如反非。一如反九非。亦是一如反二十七非。所以爾者。如以具緣一揆故。總收七體。以成一如。缺一即非隨。彼九體一一缺故。便成九非。若據隨用差互。乃至得成二十七非。豈可不是如少非多。第二非法別者。文中先解別眾。以其集眾在前故。昔解但有二別。一應來不來。二應與欲不與欲。三應呵者。呵呵前二別故。今釋亦是別眾。依十律句三別一和。第一別者。所須比丘不和合一處。二可與欲者不與欲。三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二句闕初一句。是名別眾。第三句云所須比丘和合一處。二可與欲者與欲。三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四並闕上三。是名和合。又復五分。云何謂別眾羯磨。應來不來應。囑授不囑授。羯磨時。呵人不同。而強作羯磨。是名別眾羯磨。准此二文。明知第三應呵是別也。若爾與第七何異。答全大不同。此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下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也。應與欲者。如何名應。所謂網欲。人如處同。事如體如緣。合持人如等是也。應呵者。謂體如處同故。此三別中。第一別眾局申手外。和通內外。以後來人告淨成和故。第二應與欲者。別之與和。並申手外。為其在內。即是初人成和中收故。第三一種成別成和。俱申手內。問若使前二。要申手外。是別眾者。所以不定遠近。但言不來不與欲耶。答以有成和義故。不得定言。餘四非法。准說可知。第七文四。一舉章假問。二或有已下列成不成章門。三解不成□兩門之別。於中先解不成。有舉辨結。解成章門。亦舉辨結。即依此文。要是如人呵非。及如成呵不止故。文中言二十八不成呵即知非法人等。縱或是呵本。不就之以明非。以其無不合呵。何須約之以定呵非。是以列七非名中。直言呵不止也。又上止呵滿文中。第三句二十八不得呵。故知即同此也。唯除第二不滿人得呵者。此一不滿人呵呵。成呵不止。明餘非法人。本不合呵。何勞就之。以辨非也。或有就之說非者不然也。四是謂已下。結成章門。對此須解名體有無者。此呵不止。有名有體。謂前六非未呵。是前呵不止收。如似非法別。非法和用人和別。以分二非等。類而可知。及六非外呵而不止。故知第七具有名體。不同昔解有名無體也。
[0768b20] 第七藥不當病中。初憂波問。藥不當病。三百六非。二佛語已下。對辨其如為十八也。前明非中。有十八頭。先以呵責。作頭兩个十七。先舉作不相當。佛言不如法。次不應與作呵責已下。又有十七。佛判不應。餘之十七同爾。故曰展轉乃至草覆也。次辨如中唯一十八。二門分別。一者約法。二者就僧。言約法者。文中且對十八法論之。各有十七个非。藥不相當。即是十八个十七非也。以義推之。餘亦如然。謂對一百四十五法。各互為頭。頭別具有一百四十四个。藥不當病。遂成一百四十五个。法成有一百四十四个。不當病非。文且略舉三百六个非也。若對非辨如者。文中對前略辨。即言十八个如。若反後說者。謂是一个一百四十五種如法也。言對僧者。此之一百四十五法。總而論之。是四僧所秉。然四人僧中。所為事多。傍非亦多。五人等三。所為事少。傍非亦少。義准可知。
[0768c11] 第八臨事難成中。二門分別。一者約法。二者對僧。言約法者。昔來所說。還寄十八法論之。先對呵責。作互非請佛。佛判不成故。言諸如是不如法不成就。下十七頭。類亦同爾。故曰如是一切亦不成就。其中現前自言草覆。三各三非。餘之十五。各具五非故。合八十四非也。或可約七非說者。十五个七非。即成一百五。餘自言等三。各五通收十八法。有一百二十非也。若更廣辨者。法有一百四十五法。非有一十五非。若白二白四等一百二法中。除受戒。三个白四。具十五非。餘九十九法。各但十四非。即是一千四百三十一非。若四十三單白者。除二部。戒師三單白。各有十三非。除二似故。餘四十一个白。各但十二非也。又無不滿數人。呵不止非故。遂成五百一十九非。并前總有一千九百五十非。若臨事難成多。落爾許非也。對僧說者。亦是四人僧。所為事多。臨事難成。落非亦多。餘三僧等。所為事少。其非亦少。
[0769a03] 第九段文諍非之中。為比丘作非法。別眾羯磨。七人共諍。佛言非法別眾者。是法語也。如五分說。應言二人如法語。謂非法別眾。及言不成者是。餘五非法語。此亦應然。乃至已下類。諍餘四非。一人是法語。故曰乃至法相似和合是法語。於中二門分別。一約法。二對僧。言約法者。除二部。受戒三法。具十五非。起十七種諍。餘九十九法。白二白四。咸有十四非義。科舉一法。作頭寄諍一非。謂非法別眾。一个非法。即與一十六種諍論。謂彼各執十四種非及言成不成者是。佛若刊正判言。是中二人如法語。謂道非。法別。及言不成者是。餘之十四種說。並非法語。一非即爾諍。餘十三義亦同爾。一法既爾。餘九十八法等。類亦如是。單白之中。無二似故。除二部。戒師三白。有十三非。起十五種諍。餘之白等。又無不滿數人。呵不止非。故但十二。唯與十四種諍。比說可知。廣說應然。今文中略也。言對僧者。亦是四人僧中。所為事多。諍非亦多。餘之三僧。所為事少。諍非亦少也。
[0769a20] 第十疑解不解中。三門分別。一約人。二約法。三對四僧。言約人者。唯十三種人。永擯無解。解不成解。即是解而成非。餘假為人解。即成解不是永故。若不為解。是不解非也。是故文言。或成不成云何不成。佛言十三種人。不成解。除十三人已。餘人成解也。以義而言。諸順情乞領為人作等。亦不須解。解即非也。問十三人者。何等是也。言僧尼四重八重下眾滅擯是也。問若上二眾離四八為十二。下眾四重。何不加上為十六人耶。若更隨事十三難等。何但十三人也。今解言十三人者。謂十三人者。謂十三難人以問。所立十三者。並邊罪攝故。若爾十三難中。並可盡羯磨。擯耶而言。羯磨已不成解。答如文外道故煞文等。並言應滅擯故也。餘悉成解。言約法者。昔解無心乞領。並是須解。有心乞領。便不須解。今解此二。各解不解。有心領中。二同行鉢受懺僧懺。發露離衣。六年處分。差人受日。四月還衣。罸令用舊。持新杖囊。解七羯磨學悔等。並不須除。受戒一法。恐犯戒故。所以聽捨。捨功德衣。寬賖故解也。無心乞領中。不問僧別。亦解不解。如擯治者。永棄無解。闡陀兩白。雖名治罸。立制預防。亦不須解。詣諫戒等。諫勸非治故。使此等並不須解。自餘須解。謂解界等十一眾。須改作故有解法。約人十三。謂七法治人罪處所癡狂覆鉢學家不禮捨教授此俱解。所以爾者。一並無心乞領。不同離衣等。二俱無曰限失法分齊後異受日。三交相治罸。除疑立制。不同差人。闍陀二白二同四月及詩諫等。四為欲治取。又殊永擯學悔等故。使此等並須解法此須等。總有二十六法。如受戒須捨。捨功德衣。一个單白。謂解諸界及人等。十六个日白二七羯磨罪處所等。八个白四。此等諸法。聖制須解。自餘一切白等。三法並不須解今文中直言十三種人。擯棄白四。是不須解。餘者成解。如斯說者。是總言耳。第三對僧者。上來所列。理合須解。及不須解等。并四人僧。所為之事。除受戒一法也。若餘三僧。為眾遂情。咸在不須解中。
[0769c05] 第十一段文駈不駈中。亦以三門。一約人。二約法。三約僧。言約人者。局十三人。是其駈限。不駈即非。餘不合駈。駈即非故。使文言。或成駈或不成駈。若為十三種人。作羯磨已駈出成駈。除十三人。已為餘人。作羯磨後解。羯磨得解。若駈出不成駈出。言對法者。唯一个滅擯白四。是永駈之法。自餘一百四十四法。本非駈法也。言對僧者。秉法四人。僧家所為之事非。餘三僧。自餘法等。義通四僧。如用僧分齊中棄。亦可此白四。亦通四僧。所秉亦如分齊說也。謂五人等。秉此駈者。四人僧攝故。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九本
沙門 法礪 撰述

  ●呵嘖揵度第十一
[0769c23] 上品專精無過。可罸次品。自悔不勞。折伏此七種惡。人有過相續。理須調御。順行道法。方成護眾生救之益。故次明之。寺內兩舌。須呵嘖治。人之喜為。從初彰名。故曰呵嘖。七法非一。集在一處。故曰揵度。
[0770a03] 先釋其義。八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置七所以。第三輕重次第。第四離合。第五足數不足數。第六隨順有無。第七解懺先後。第八諫不諫異。
[0770a06] 初門有二。第一釋名。第二得名。言釋呵嘖名者。此人輕蔑僧眾。情存鬪亂。對僧倒說。破壞彼此。不受訓導。為過處深。須加治罸□□□。故曰呵責。作羯磨法。呵責前人。故曰呵責羯磨。五分亦爾。祇律名折伏。言擯者。此人於白衣處。倒說佛法。汙家惡行。壞彼信心。以非為是。作法加罸。遣出本處。為使折伏改悔。從善還生俗信。故曰擯羯磨。涅槃名為駈遣羯磨。十律名駈出。言依止者。此人在道雖久。自無解慧。與白衣雜住倒說四事。隨緣起過。行不自立。須僧治罸。依伏明德。請稟法訓。以成己益。故曰依止羯磨。涅槃名為置羯磨。謂置在有德人所故曰也。言遮不至白衣家者。謂於有信白衣。前倒說佛法。謗毀三寶。罵辱白衣。損壞俗信。而便捨去。名為不至。作法加罸。差八德送懺。為使申謝。還生俗信。遮其不至。要令自往。故曰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涅槃名為舉罪羯磨。彰過於外。俗人前悔。故曰舉罪十五。二律稱為下意。祇律。發喜謂發白衣歡喜。言不見舉者。不信善惡二因。得苦樂兩報。耶心在懷。彰於學路。宜加折伏。舉棄眾外。目之為舉。作斯舉法。治不見人。故曰不見舉。涅槃名為未可見羯磨。言不懺舉者。然罪無定性。既從緣而生。理有悔除。從緣而滅。今耶見在心。不信緣能感業。垢鄣尤深。進道無由。須僧折伏。令信懺滅罪。故曰不懺。釋舉同前。涅槃名為滅羯磨。治罸前人。使信懺滅罪故。惡見不捨者。見欲不鄣。耶心穴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治舉惡見之人。甄在眾外。不任僧用。故曰惡見不捨舉。涅槃名為未捨惡具舉。依明了論。合三舉為不共住羯磨。故彼偈曰。及[1]五依羯磨。所依事有五。能依羯磨亦有五。若比丘高心不敬。非他大眾。為此人作怖畏羯磨。即此可責也。若比丘未明了。律中罪非罪。阿毗達磨中滅非滅。或離依止。或受沙彌依止。及作大戒依學。於明了人所作。練磨羯磨。猶此依止也。上言罪者惡業。非罪者戒。滅者涅槃。非滅者生死。不了此者。須行練磨。若比丘於俗住處。起惡汙行。作駈出羯磨。即此擯也。若比丘於在家人邊。謗毀佛法。作拭除辭謝羯磨。言謗三寶者。言佛無一切智。法不能盡苦。僧無清淨行等。須加此罸。即此遮不至也。若比丘不見自有罪。若見不肯行對治法。或不捨耶見。作不共住羯磨。第二次辨得名。於中位二。前四從治作名。以治人名別故。後三約過立目。以治人名同故。若辨舉名。從喻受稱。
[0770b22] 第二門。三門料簡。第一應治不應治。第二攝治盡不盡。第三立七之意。初門凡行七法。謂起過犯。若對僧前。或對比丘。到說十八。二處二事等。惱亂大眾。與作呵責。若說前十八等。令他白衣。失平等善心。作擯出治。若與白衣雜住。共相親附。數作數懺。因前到說。而生過者。與依止治。或因到說前事。惱謗白衣。遮不至治。若因前事。有不見病生。與不見舉。又因生不信懺悔。與不懺舉治。因到說言。欲不鄣道。與不捨舉治。故增二文言。有二比丘。應與作呵責羯磨。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如是擯依止。遮不至舉。羯磨亦如是。二處二事二見亦如是。又增三文中。有三法僧。應與呵責羯磨。破戒破見破威儀如是。乃至舉羯磨亦如是。雖可實犯。要須有根。故增四文有四法。作羯磨等。非法非毗尼。不成不得處。所謂無根。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有根成得處。所反上是。又得作須應法。如九三說第二盡不盡者。凡治罸法多。且彰斯七。以六義故。攝治不盡。一局在治人。不論治罪。即甄覆等四法。第二秉行眾法。異於惡馬。第三為欲治取。不同滅擯。第四專是治人。不為滅諍。異罪處所。第五但為治道。亦甄覆鉢□第六僧尼二部。當眾行罸。即別於不禮等。立治之法。據此道理。豈可不是治法眾多。攝而未盡。第三門等不攝餘。所以七者。七中位二。前四壞行不壞於信。後三信行俱壞。四壞行中。行雖無量。略明二種。一內護行。謂出家人。順教脩行。眾法成立。攝法在己。千載不墜。名為內護佛法行。二外護行。謂在家俗人。敬信三寶。授護佛法。使不墜沒。名為外護。內護有二。謂眾法內護。自行內護。若壞眾法內護行者。作呵責治。若壞自行內護者。作依止治。外護亦二。謂有違順。若順情生過。不問總別。多家一家。並須擯治。即是護。令生於正信。若違情惱物。不問多一。皆不至治。便是護令無惱。以罵生惱。故隨事差。分立四治法。就後三俱壞中。行雖無量。不出二種。一者信善惡二因。感苦樂兩報。是入道之初門。二依信起行。今要而言。亦唯有兩。一是止持行。謂信罪懺滅者是。二作持行。謂見欲是鄣。脩離染清淨行是。此是三脩。反此三脩。即成三耶。對此三耶。故立三舉。又更一義言。此三法並是。不信耶見之人。見不孤起託境而生。境略藥病。不懺一種。對藥起耶。自餘二見。皆從病起。謂不善業。有於二能。一能感苦。不信此者。即初舉治。二能障道。言不障者。第三舉治。彼此合論。故有三舉。問增三云。不信舉者。何舉所收。答凡言到說十八。並是須舉。今言不信者。不信善招勝報。不信聖教是非者。不過十八。咸初舉中攝。以第三舉局故。
[0771a17] 第三門前四壞行。不壞信故。過微治淺。判之為輕。後三俱壞。鄣於進道。自非重治。無以息過。舉無僧用。名之為重。問所以五篇。先重後輕。此七先輕後重者。解言五篇犯相。次第重過。先勒故在初明。此就治人次第。先輕後重。若爾呵弟子中。何以先重。答此等亦是。說之次第。問若此輕重者。何以行法。同奪七五。答莫不皆是治人之法。俱非勝次故爾。如罪處所覆藏等法。學悔之類。豈不輕重。直以並奪勝次。治人義齊。故同七五。
[0771b02] 第四門前四唯離。後三離合俱成。所以爾者。前四治人名別。理無並牒四過合。加治罸唯離。方成三舉事。雖是別。治人名同故。得並牒三過。一時舉罸離合。並成一人三過。合在可知。假使三人各過。合亦應得一。以人不滿眾故。二治人名處同故。是以律文。三單三雙。一合事在於斯。
[0771b08] 第五門前四治輕。得足僧數。後三耶故。治罸法重。不滿僧數。
[0771b10] 第六門隨順有無者。後三有隨。以其耶見。壞人心行故爾。前四足數無隨順罪。二就有罪中。除師徒。尼伴亦無隨罪。所以爾者。師徒以其共行七法。互相勸匠。早隨順故。尼被差故。如五分憂蹉尼僧。與作不見。擯啼泣言。願為我解我愚癡。或可更犯麤罪。佛言應白二差。一尼為伴。共行止住。三就餘人有罪中。重輕分別。前二犯吉。後一得提。四多少分別亦可知。若據自違行法者。一有罪無罪者。七皆有罪。以並違行法故。二有罪中。重輕分別。七俱吉羅。以不就希數等故。三亦多少可知。
[0771b20] 第七門前四無隨順過。故得無懺。後解如遮不至。先懺白衣竟。然後方解。此七羯磨。但治其人。不治其罪。為是懺竟。治法不謝。故要須解。以治人時。不牒罪名。作法故爾。三舉過重。恐犯隨故。是以先解後懺。如受戒中。說解舉已。若懺悔者。善若不悔者。更為作舉。以斯文證。先後自明。又釋如增。三文有三種人。應為解舉應見。見應懺。懺應捨如應見。應見已為解。故知應懺。應懺己解。義亦不妨。若為懺悔除耶。乃是正見。何有隨舉。故使三舉。先後俱得。
[0771c05] 第八門前六羯磨無倚傍。無倚傍故不須設諫。後一倚傍。倚傍聖教言說相似是非難分須僧設諫開亦是非改過從善。
[0771c08] 次下釋文。七種治法。即為七文。就呵責中。分文有四。第一從初至不除滅。先明過狀。第二諸比丘已下。發覺呵責。第三告諸比丘已下。作法治罸。調伏攝取。第四若眾僧在小食上已下。隨順為解。下六分文。咸同三十四。
[0771c13] 就第三收中。分文有二。第一至應如是作。教諸比丘。作治罸之方。第二眾僧為智慧已下。奉教治罸。舉以白佛。廣辨三法五法。是非之相。作法文二。第一至如是持作。羯磨之軌。文言與智慧盧醯那。二比丘作呵[1]責者。出法之辭。理合一一別。治不合治也。下擯阿濕波等亦爾。又云。增罪治者。謂作惡馬治之。十律。隨此比丘幾時。作不清淨行。惡口不止。隨爾前時。與作苦切。羯磨七法並爾。又言增罪治者。若不調伏增其日月令行三十五事。未得為解故。十律。若不如是法行者。盡壽不得離。此苦切羯磨。第二僧為作呵責已下。教奪七五。初五奪其眷屬。二五奪其智能。三五制令隨順。四五息相續後犯。自是非人。一不應更犯此罪。餘亦不應犯。如本為殘罪。呵責者。謂提罪為餘。若為提罪呵責。以可呵為餘也。二若相似。若從此生。言相似者。與本罪種類故。若從此生者。謂從根本前方便之罪。三若復重於此者。謂提以殘為重。類說可知。四不應嫌羯磨呵法五。及羯磨人。謂呵人。五五不得受他供給。六五不得受他恭敬。七五不得舉罪。輙忤他事。第二奉教行罸中。一正作法治罸。二舉以白佛。三佛言已下。廣彰如非。如非分二。初就三法辨如非。次約五法。三中先非二十七。初有兩个三。舉列章門下有六个三。一一舉前。皆加非法。別眾以成六三。未有一三。舉不現前。對非法別。通收九三。次如二十七。九三反前而說。此是以少番多。如瞻波義中。已說五非。五如准三。而辨多少。如前治文四。至白佛已來。伺眾集時。改過求懺。二佛言已下應解教僧。以彼七五量應解否。三應如是解已下自表慇懃。求僧三乞。四眾中已下正明為解依止。治法中。以餘所稱方國土等五。皆不定故。不得稱之。俱語言應受依止。以表繫心憑法故。
[0772a19] 就遮不至中文四。初至胡麻滓。罵謗起過。第二彼質多羅已下呵責。第三告諸比丘已下治罸。第四佛言聽差使已下正彰懺解。第三治法文三。謂三稱量。先以五法稱量白衣。次以十法稱量比丘隨犯一一。第三應如是集僧已下稱量羯磨。解中文二。初至即共懺悔。先謝白衣。第二時善法比丘已下。隨順為解。前文有四。一稱量使人之德。二佛言聽僧差阿難已下明差使白二。三僧差使竟。至自往懺悔已來。教其悔謝。進否之式。四如是阿難已下正明懺謝。十律。若居士不受懺悔者。是居士。有多知識。有大力勢。有官力賊力。能自作惡事。惱亂僧眾。若令人作僧。應語是比丘言。是居士有如是損力。汝當離是住處去。若比丘強住不去。眾僧無罪。次解如常不見舉。解文略無。乞辭不懺舉可知。惡見不捨文四。如前。初文復四。一欲說不彰諫所為事。二諸比丘聞已下呵。三告諸比丘已下秉法設諫。四波阿利吒已下違僧三諫。耶心成就。正是舉家所治情過。十律。三舉人皆不共中。食怛鉢那。
  ●人揵度第十二
[0772b14] 釋此揵度。治殘方法者。前七羯磨。折伏形心。雖已調柔。猶有罪在。事須悔除。故次明之。若就行法。應名懺悔揵度。今約能懺行者。以標其目。故名為人。度明人懺。集在一處。故稱人揵度。
[0772b18] 先解義門。後隨文釋。初義門者。依明了論偈曰。及上起罪五種方。釋曰五方者。如人犯殘。求得出離。若人欲為彼作提舍那羯磨。此人定應。先憶持五種上起方。後作羯磨。一觀僧殘罪相。二為簡擇人。知藏罪不藏罪相。三觀業聚學處。為簡擇四部等眾。四觀業相應學處。為行白四等羯磨。五觀於十三。殘罪中。一日夜等藏不藏。為顯有藏無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斯之五方。僧須觀察。始可為人上起罪也。方猶法也。釋此五法。即為五門。所以名上起者。往前墮在犯罪處。故名為下罪相續。故遮隨。或無作不生。今若懺悔。約遮相續。還受持清淨。對治護故。或法續生。稱之為起。第二白法番前犯罪時下。故名為止。是以懺悔。總名上起法也。知提舍那者。此名發露。謂此懺悔是發露法。故欲行上起。須知五方。
[0772c08] 第一方者。謂須撿定是殘非殘。即知具闕之義。具緣成重。闕緣便輕。故論立。一觀僧殘罪相者。於故意出不淨罪中。根本相。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來已制此戒。若人不廢法。若人有欲心出不淨。若不淨已出等。此人則犯僧殘。於餘略說相亦如是。廣說如波羅提木叉論說。准論解律。上來即是通別二緣。謂不至癡法已前是通緣。若人有欲心已下。是別緣具便犯殘。闕或犯蘭。乃盡十三。一一別緣。以驗前犯。究竟方便。及以不犯。恐無過加罸。成非法故。又祇律。持律比丘。與他出罪時。有罪亦知。謂廣知五眾罪。無罪亦知。
[0772c18] 第二方者。論曰。覆藏相者。若人於僧殘罪中。起僧殘罪見。不欲從彼上起。由無發露心。覆一夜於此人。此罪已被藏。此謂憶識。不疑不發露故。若人不知不憶。或疑或起。非罪見故。藏此罪不被藏。准識解律。須以二門分別。第一解等就成殘惱。約位法心等。定覆非覆。第二唯就道分位中。簡覆非覆。
[0772c24] 初門者。若定不覆有五。一如四能道沙彌形老非覆。二癡狂等三重病緣差三。三舉等治法差故。四發露法者。謂作法差故。五不憶疑不識等。謂心差故。此等五者。不合治覆故。容呵文憶者。與覆藏善。不善憶者。與覆藏不善。應與摩那埵僧作突吉羅。懺覆成反前非。此五差是覆須治。又此五者。位法心合也。若細分別。前三是位。次一是法。次一心迷。言定位者。即八緣若位。非比丘故。謂初二體非。次三體。是病壞心故。落在非覆。次三治重僧數不收故。言次一法者。謂發露法。正反覆藏故也。言次一心迷者。謂不憶等。無覆殘情過故。此之五位。若具如向辨。細分說者。便十三種。非覆不須治。十律。獨住比丘。無人可向發露。雖覆不成覆。祇律覆亦知。謂知罪作覆藏心。不覆亦知。不覆者。不作覆心。未得發露。若忘若罷道。若入定。若命終。是名不覆。又言知是罪。不作覆心。作是念待時。待方待人。當如法作。是名非覆非發露。此二律儀。於此有同有異。異者或可無用可知。
[0773a17] 第二門道分位中。簡覆非覆。謂取前五中。下二離為五對。一覆不覆。二憶不憶。三疑不疑。四識。五乞不乞。所以須此等者。如發露者。即不成覆隱。即成覆故。須覆不覆來。除發露者。却就覆中。自有憶不憶。不憶非覆。却就憶中。有憶而生疑。有憶而不疑。疑者非覆。又就不疑中。有識不識。不識非覆。然就識中。有乞不乞。不乞成覆。乞不成覆。故須展轉簡取覆。憶不疑識不乞者。是覆須治故爾。問憶識不疑。但是一法。何須辨三者。答理實是一。所對有異。故須辨三。謂不識非疑。疑非不憶故也。問憶不憶等。名義如何。答凡言憶者。不妄妄故。不憶疑者。疑其輕重。謂實殘罪。向餘六疑故。不猶預故。非疑識者。謂作殘意。不識者殘。謂餘六故。問所以疑罪鄣說此不成覆。答重輕七聚俱鄣說。或雖疑輕重。非全無犯故。亦鄣說唯殘治覆。餘不治覆。故疑非覆。問所以簡覆非覆。須前五對。但便覆中是餘文。或四或三者何。答皆以當處文意不同故。其竪義者。懸舉以釋講對文辨。
[0773b10] 第三方者。論曰觀業聚學處。為簡擇四部等眾者。四部謂四僧。僧雖位四。今此懺境。前二四人僧。後一二十眾。異此則不成。若行時假境說者前一下。至有一人。此一局對僧出罪一席法。
[0773b14] 第四方者。論曰觀業相應學處。為行白四等羯磨者。以其法位雖三。此治殘法事。並上品故齊白四。就此用法位極有四。謂波利婆沙摩那埵。本日治。何得呵那等。欲解此四。須以六門分別。竪義者。此中懸解講者。對文以釋。問所以第三方名業聚。第四方名業相應。並稱學處耶。答西音羯磨。此方或稱辨事。或名所作。或名為業。業者謂羯磨也。此指瞻波法中。辨羯磨之處。明四種僧。故曰業聚。正辨如非等者。是羯磨法體。故曰業相應。然後佛制。令其誦。習不習獲罪。是故此兩。並名學處。謂舉瞻波中。辨能秉僧。及所秉法故爾。
[0773c01] 第五方者。論曰觀於十三殘罪中。一日夜等藏不藏為顯有藏無藏等。地立宿住摩[木*奈]多等。地者處所之名。謂波利婆沙等四位。於此四位中。若有藏。即行宿住地。謂別住法。要須經宿。行別住法。故曰宿住。若無藏。直行摩捺多。故言有藏無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即是有覆行三法。無覆行二法。用藥分齊。病藥相對法也。但所治之罪。藏不藏別對。病設藥位亦有兩。謂一者治覆。二治不覆。於此二中復俱有二。各不壞法。及壞法藥故成四別。謂覆有不壞壞。不覆亦有不壞壞。先辨覆中。不壞及壞法者。不壞法三壞法位五。以其別住六夜。各帶本日故。此謂新罪與本日。准異種合行重治。本日中說。若取約時。重犯法中。新舊似別。即成七法也。謂本覆法。一新犯覆法。二舊犯本日治。三次六夜亦三。次合出罪故言。或七故文言。若行覆比丘。中間犯罪。知日數覆藏。僧應隨中間犯罪。與覆藏羯磨。與覆藏羯磨竟。與本日治。行覆本日治竟。與摩那埵。與摩那埵竟。應為出罪。五分。有比丘故出不淨。犯殘不覆。從僧乞六夜。於六夜中。復犯不覆白佛。佛告比丘。今聽彼比丘。更從僧乞。行摩那埵。僧應與六夜白四。彼比丘行摩那埵竟。應復更從僧乞。行本摩那埵。僧應白四與之。作法云何。謂彼比丘。更從僧乞。言我某甲比丘。先故出不淨。犯殘不覆藏。從僧乞行摩那埵。僧與我行摩那埵。我於六夜中。更犯不覆藏。今從僧乞。行摩那埵。願更與我摩那埵。如是三乞。應一比丘。如乞辭白四與之。彼六夜行竟。復更從僧乞。行本六夜摩那埵。言我某甲比丘。先故出不淨。犯僧殘不覆藏。從僧乞行摩那埵。僧與我行摩那埵。我於六夜中。更犯不覆藏。復僧乞行六夜摩那埵。我已六夜行摩那埵竟。今從僧乞行六夜摩那埵。願僧與我。行本六夜摩那埵。如是三乞。與法如前。彼行六夜竟。應與阿[1]將呵那。若犯覆作法亦如上。准四分五分。此之二文。新舊罪別。行事須知。然覆不壞中。得法差殊。位言且四。第一一罪一得法。即建首文是。第二多罪一得覆。共行三法。如犯僧殘覆藏。一夜二夜。乃至十夜。合乞行者是。又祇律云。憶夜不憶罪者。與無量罪別住。第三多罪多得覆。共行三法。如第一七句中。前四句是。第四一罪辨得法。如犯僧殘覆藏兩月文是。亦可或二三四五六多得法也。且舉再得。亦其軌模。廣如下辨。於此四位。位各通三。謂所治之罪。有知日數不知日數。或知數不知數。以三對四。合十二頭異。今者但約得法往收。且從四位以說。第二壞覆中。位行五法。或七法。即上四位。及十二頭。具有此壞五法等。然重犯行中。義有四時。先約對行覆時重犯。辨壞治救方法。於四位三頭。即成四个。各二十七人。以彰種異。即約時重犯中。總略說者是。又此三頭頭下九人者。謂法同故言三頭。即各九人別也。或有第二重壞當位。各更倍成二十七。各加舊新。或離合法。或第三重。四五重犯亦可知。今且言第一。而說於下三時中。重犯壞者亦然。故下文言行覆竟亦如是。乃至行六夜竟亦如是。便十六个二十七人。合四百三十二人。起犯不同。即四百三十二个。頭種別法異。或二三重等。作法皆別也。問如一罪中品知數不知數。此二門可爾。既言一罪。何處得亦知不和合也。解言。得有如犯一罪。或一年覆。但百日已來。分明記憶。百日已前。數不能定。若欲治罸。雖可記憶。少時以有不知定數。義亦治長。故有此門。理亦非妨。此四得法位。各合多義。廣如文中。五門四門等分別者。是竪義。對此中說。上來十二者。對識不識。若用憶不憶門。疑不疑門。義常無別。是故治法長短中。通約憶疑識等。三門說也。豈可知不知得有本日。餘憶疑等。無其重犯。故使得法。位亦各四。約法長短門。四各有三。故並十二也。若約壞法者。於前十六二十七憶等三門。具有斯法。據此以說。法乃無窮。如羯磨本但舉三番。依此即欲明治周盡者。如大海一渧。須彌一塵也。
[0774b17] 第二治不覆中。不壞壞者。不壞位三。一一罪一得法。即略中三番是。二多罪一得法。三多罪法。此二准覆以說。但無一罪再得法者。以其六夜不隨長短故爾。於三位中。有有知不知等三。三三合九。又且得法位三。同上覆法。若約知不知作法者。牒辭異故。三各有三。而不欲分長短之別。第二壞法中。謂有二時。各有三个二十七人。起犯治救。餘准覆說。上來所以須約五方解者。以下文中。一一治法。咸須此五。謂皆知具闕。成覆不成覆。能秉僧所秉法。及用藥分齊。是故此中總解。若對下文。應須舉斯五方。約法一一作心加被之。即知成否之狀。次下分文。昔解分三。初明其藥。次所治之病。三等覆已下。藥病相對。即自釋言。前藥有病。舉病為成其藥。病中明藥。舉藥為明其病。此義不爾。此等上下。一一舉病。隨以藥治一文。即是一事。當分設治。治無不周。何有初文獨舉其藥。次專彰病。又第三文。頗有舉第二中病。乃取初文。一一設治之處。以不故知此文與滅諍。非類不得。妄准彼文。以定斯旨但列法。略廣雖可俱用白四。牒事差殊終不得。以此中法。初至識不識亦如是。為簡是覆。須治廣前初覆。第二時有互治。餘病若如所辨。皆不成故。
[0774c13] 今解此揵度。大文有二。初至如是持。略治僧殘。第二時有比丘犯眾多殘罪。或有覆藏。一夜乃至十夜已下廣治僧殘。於此二中。文各有二略。文二者。前明治覆。次治不覆藏。以其僧殘不過。但有覆異。故所以爾。廣文亦二。第一從初至識不識亦如是。為簡是覆。須治廣前初覆。第二時有比丘犯戒殘不覆藏已下訖揵度未明。本無覆治之方軌。廣後不覆此。即義二文四。所以得知諸略後。廣舉上五種方中。第五方義。驗此前後。足知初略後廣。就前略中。先解初覆。於中四法。文還為四。謂覆一本日治。二六夜。三出罪。四也先解義門。此四羯磨。六門分別。第一列名番名釋義。二所治分別。三有無長短。四先後次第。五諸部同異。六僧尼不同。
[0775a02] 初門者。謂波利婆沙等。乃至阿將呵那。言波利婆沙者。此方名為覆藏。就所治。情過受稱故爾。此律。多言覆藏故。文佛言聽僧隨覆藏。曰與覆藏羯磨。亦名別住。如祇五十等三律。及以伽論。並名別住。明了論。名宿住。就行悔行法得名。以其同聚。妨循廢業。制令別住。思愆改過。深自悔責。因行方成。有殄業之義。言摩那埵者。明了論名摩捺多。言此名悅眾意。或名發喜。由作此慶己罪累。將得除殄。內心忻躍故。稱發喜。亦名下意。由作此法。折伏貢高。卑心柔軟。故曰下意羯磨。問覆藏摩那。俱不同宿。所以彼稱別住。此名下意。解言。覆藏非僧中宿。又不日日白。彰下意不顯。故與別住之名。此摩那埵。是僧中宿。復日日白。彰下意義顯。故存具目。本日治者。復本日行罸。故曰本日治不知。西音字。何許阿浮呵那。明了論。名阿也悔。此方或名喚入眾法。以六夜前未清淨。今清淨已故名喚入。亦攝拔除罪法。此律文言。出罪以作此法人。從罪出故。或由作法罪得除滅故。此四齊名羯磨。羯磨非出罪等。以因作此羯磨故。行別住乃至。出罪故曰也。
[0775a20] 第二門者。覆藏一法。所治有二。一治覆藏。情過不治。其罪以不憶疑不識等。不治覆故。是以下文言。先懺覆藏突吉羅。然後與覆藏羯磨。二治冐涉清眾之過。若在道分。即治其覆。如罷道等。不須治故。摩那埵者。正治造殘情過。兼是治殘方便。本日治者。此治自違行法。及違僧命罸。令復本其新犯。隨覆不覆治。得本日已後行法。同前二。伽論言。本日治者。調伏故使諸比丘知是。長老如是。煩惱熾盛犯罪。慚愧更不作故。阿得呵那者。是摩那埵功德利。以下意調伏求清淨。自求出罪故。諸比丘愍。而為出罪。便得清淨。正治僧殘。又云有二本日治罸。令戒具故。
[0775b07] 第三門。有無長短。言有無者。謂有覆無覆。先對餘篇。以辨有無。問所以上一下三。不治覆。冐僧殘一罪。獨治者何。解言。初篇過重。理不可悔。何須治彼枝條之過。下之三篇。根本既輕。不假僧悔直懺覆吉。不治枝條。此篇可悔中重。假僧而滅覆冐之愆。宜加苦罸。身心折伏。因行成就故。次就四法以解有無覆。及本日不正治罪。有無不定。有則具四。或五無或三二也。謂兩个三唯。一个二言。長短者。覆隨曰治本。以經宿成覆過故。摩那定六夜。以其造殘情過。不假日成故也。本日隨前雨。
[0775b17] 第四門先後者。十律。何以行別住為六夜故。何以本曰治。為折伏心故。若還從本日行是事。令心折伏。何以出罪。為戒清淨故。比丘為作當。令此人得從罪出故。問覆治情過而吉羅。先懺次罸。情過出罪。正治僧殘。所以先治情過。却方治罪。答以其各就先輕後重故。又若懺吉。猶有殘在。若先治殘。即名清淨。何須六夜。故使不類。
[0775b24] 第五門四分五十斯之三律。若當重犯。並治本日。祇不壞本法。但隨日補之。就此三律。四分具行覆等。乃至出罪。二如法罪方得出。反此不成故。文言如法中。覆藏如法。彼比丘。行覆藏竟。與六夜。如法行六夜竟。與出罪。如法清淨。罪得出。既言行覆竟六夜竟。故知具行也。十五二律。設覆不具滿。亦容成就。故十律言。犯殘覆藏。不行別住。六夜但與出罪。佛言得名出罪。諸比丘犯吉羅。次不行六夜。行餘二法。次不行別住。行餘二法。俱名出罪。諸比丘犯吉羅。若覆具行三法。不覆二法。得名出罪。諸比丘無罪。准如是文。覆若不滿。或容成就。十律。又有六人懺悔殘者。彼言一上座比丘。二大德多知識比丘。三有比丘犯殘。行別住等。彼言我寧反戒。以羞愧故。四重病不堪胡跪。此等四人。佛言若一心生念。從今日後。更不復作。是時即得清淨。五有比丘外求滿二十眾中道自死。六此眾不清淨。外求清淨僧。遇賊煞死。此二人佛言若一心生念。如法懺悔。是清淨。不墮惡道。得生天上。彼律子注此人者。不得妄用。及有僥倖罪亦不滅。五分。諸比丘。或行別住摩那埵時。阿得呵那時。命過白佛。為是具。或命遇為破戒命過。佛言皆是具戒。祇律。不壞本法但隨犯奪夜故。彼文行別住人語比丘言我犯。問言本罪中間罪。答中間罪。問何時犯。答別住中犯。問覆不覆。答覆語長老。先行別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令覆者。應更乞別住合行。是名別乞波利共行。波利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六夜中犯覆。語言長老。先別住已如法行六夜。已如法行但六夜少一夜。令覆者。應更乞別住行已。更乞六夜。應合行。是名別乞別行別住。別乞六夜共。六夜共行出罪。次句行乃至。出罪竟言犯。問何時犯。答言別住中犯。問覆不覆。答覆應語言。先別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六夜。出罪不成。就今罪更乞覆。是名別乞別行。別住合乞。合行六夜出罪。次句行乃至出罪竟。言有犯何處。答六夜中間犯覆。乃至語言出罪不成。就准此行覆。要須日滿方成也。又祇言。或罪長非夜長如竟日犯殘。知足罪向人說者。是或夜長非罪。長者犯一殘知覆。不向人說者。是三俱長者。竟日犯殘。知罪覆半說半。應是合前二句。四俱非長者犯。知罪不覆心向人說。是中初三兩句。行別住時。當少與食。多與作務。若故不止者。當使淨人。縛手脚著牀應語言。若更犯者。僧復重治汝。是名比舍遮脚。以數量犯。不能行法滿故。
[0776a16] 第六門者。一有無分別。尼無別住。為遮罪續故。亦可相番。謂由聚而生犯。令行別住。由別而致犯者。故不行覆。二有中長短。尼行半月。以其女弱。因行難成故。三行之法。則如常所說。五分。尼犯媒佛言聽二部僧。白四與半月。即具出半月羯磨。已尼中順行。又將一伴。往比丘住處。可作者作。文日欲暮。還尼住處。此律無文。但尼中行之。問半月所以。不同受戒。作其本法。方大僧作法也。答受須和上故。須本法屬和上。尼此無斯義故。半月出罪。直大僧秉之。
[0776b01] 次隨文解釋。覆中文五。第一比丘犯殘。舉以啟佛。文言不知云何者。以見初篇。不治覆過。下三亦爾。第二篇罪未解法式。故曰不知。云何佛下。答言乞而行覆第二佛言聽僧已下。隨病施藥。第三應如是已下。對眾陳情。以明乞法。第四眾中已下。正與作法。第五應列七五行折伏等法。六夜亦爾。但今行法。總迴在下覆法中。明為離繁文故也。下諸羯磨分齊皆同。文言隨覆藏者。出法之言。若憶數須稱日數。若不憶覆日數者。乞清淨已來覆藏。十律伽論。從受大戒來。為清淨也。又復要必須言乞清淨已來。百日一年二年。乃至十年。覆藏不得。直言乞清淨已來。覆藏不稱日數者。不知竟之分齊故爾。僧與法中。亦有二法。准乞而作本日治中。但言重犯。不舉罪種。及覆不覆。並以文略不盡理故。又攝藥病不同故。餘文及治不覆等。准說可知。
[0776b16] 上來略文已竟。自下第二廣辨治殘文二。如前判。就初廣明治覆中。略為三門。第一斷判經文。第二定文宗意。第三釋文。
[0776b19] 初門者。就此治覆中。文分十段。第一至如是持多罪一得法人。短長合行法。第二時有比丘二僧殘二俱覆藏已下七句。多罪多得法人。離合共別。是非相顯法。第三時有比丘犯僧殘罪覆藏兩月已下七句。一罪多得法人。離合共別。是非相顯法。第四時有比丘二僧殘已下。至亦如是。約時緣差。重不重人。治舊新法。第五時有行覆藏。比丘中間重犯下。訖不覆藏亦如是。約時重犯。壞不壞人。治舊新法。第六爾時有比丘犯僧殘。知日數不知日數已下至如是出罪。異種合行重壞本日人。治舊新法。第七若眾僧。為彼出罪。不如法已下。訖亦如是。為明成覆。合治人眾僧。設藥如非法。第八个時有異住處已下訖是為不覆藏。以人對人。簡覆非覆法。第九時比丘犯僧殘。謂是波羅夷已下訖亦如是。通約六聚。廣釋憶寸三法覆不覆。相設藥次第法。第十異時住處已下。局簡覆藏羯磨。治有長短法。亦名料簡。有覆人治有長短法。若作如此科。
[0776c12] 釋文者。謂此揵度略廣分二。若據兩中。各有覆不覆。別即可二往分為四文。又可長通細分十三段如略中。第一謂是一罪一得法。人治舊新法。第二不覆已下根本無覆。過重壞六夜。人治舊新法。第三已下十文。名字如前所判。即成十二。第十三廣辨。無覆重犯。壞法人治救方。此十三文中。初一第三已下。十段合十一。分略廣治救有覆人。第二第十三。此之兩段。略廣治救無覆人。此中上下種類。事別犯狀。治救不過。有此十三之差。然十三中。各自含多義。不可窮言。或可分文以為十二。謂束前十三中。初兩為一。即是十二。第一根本覆不覆。一罪一得法人。重壞治救法。第二犯眾多僧殘罪已下多罪一得覆法人。長短合行法。第三時有比丘犯二僧殘罪已下多罪多得覆法人。長短合行法。第三時有比丘犯二僧殘罪。已下多罪多得覆法人。離合共別。是非相顯法。第四時有比丘犯僧殘僧罪覆藏兩月已下一罪多得覆法人。離合共別。是非相顯法。下八名字。如前所論。此十二中第一文者。略治有覆無覆人。餘下十一。廣治有覆無覆人故。今若欲通科。以為十三者。或為十二者。義亦無嫌任。從一法以釋之。皆合道理。謂令略廣為兩。或可為四。或分三。或十二等。今者且從略廣分二。以說之。
[0777a10] 第二門者。此十文中。須為門四分別。定其宗意。就十文中。第一為論簡覆不覆。二成不成分別。三壞不壞分別。四通局分別。初門者。位可為兩。第二第三四第八及九。此五段文。簡覆不覆治救之方。自餘五文。第一第五第六。直是對病設藥。總別治壞法。第七專辨如非法。第十已知是覆直是長短法。此等不論覆成不成義也。第二又約成不成說者亦兩。第七是非等及前五。簡覆不覆。令此六文。解其治罸。成不成法。如文可知。自餘四文直辨。設治之軌文中。不舉成不成也。第三壞不壞分別。四五六七此之四文。寄壞論之。為攝。多法故。上三下。三俱明不壞。第四通局分別。第七第九第十。此之三文。文相雖在。七九與十。義通餘七。以其第七。廣辨如非。一切如非並攝其中。以餘諸文。或直設治。或雖簡覆。局是事非。今此如非攝四法現前。故知通餘。第九廣解覆不覆相。即釋一切覆不覆義。以餘諸文。並皆不出識不識等相別故。今此廣彰明通釋餘也。第十長短。亦是彰前行。覆長短。以餘諸文。但總出法隨覆藏日治。不定長短。然論治覆莫長短。將知此文。通了前義。以餘七文。文局事別。各不相須。
[0777b06] 第三隨釋中。先解初文。即是多罪一得法。第一明覆文四如前。以短從長。次六夜。次出罪。合行三法。此並如文。對此須作。五門分別。第一約種約罪。第二約時長短。第三覆日等不對等。第四等不等覆日。各有離合分別。第五示秉法之方。
[0777b11] 初門者。文中但言眾多殘罪。不稱種之同異。此十罪者。或種一十罪。或種二十罪。或種三四五六。乃至種十十罪等。義實不定。為對第六。異種合行。併列十三。故說此文。以為同種同名。共行三法。理應非局。可隨前事稱之。以其文無同種故爾。次約罪者。十罪為法。或二三四五。乃至過十等。亦並隨事。不得執文。以限其心也。
[0777b18] 第二門者。文中且寄十夜作法。以理論之。始從一夜二夜。乃至一年二年多年等。皆同此法。及不憶日數。或疑或不知數等。可通隨憶不憶等。三門各有三句。一短二長。以為分齊。須准第十段文。治有長短中說。
[0777b22] 第三門。文中據覆日不等。從長十日治。又復先舉短日。却舉長日。故言或有一夜。乃至十夜。似如先短後長。理而言之。覆十夜者。最先犯殘。覆藏十夜。第二九夜。乃至第十犯者。覆藏一夜。此謂先長後短。從先長十日治。或可日有隔絕如犯一殘。一夜覆已發露。逕多日。已復犯一殘。覆二夜已發露。逕多日。已復犯一。覆三夜。乃至逕多日。已犯一覆十夜。此便先短後長。從後十日治故。祇律參差覆者。月一日犯一殘。知是罪作。覆心逕二日。向他說已復犯一。乃至十日向他說。已復犯一。知是罪作。覆心至十一日。向他說。是已十殘。如是各一夜參差覆。應作十別住等。三法亦得作一別住等三法。是即先後俱短。合為一治。明知文言一夜乃至十夜。亦得先短後長也。事既不定。可隨事以說之。又可十罪等覆。謂犯十殘。齊十夜覆。亦復共行三法。此文中無。又復此等不等。寄十夜以說。出法之辭。可隨憶不憶等。三門各有三句。一短二長。以為分齊。准第十長短中說。
[0777c15] 第四門。此第不第。各通離合。其不等者。此律合治十夜。別住便是治短。或若積日累舒。離成五十五夜。別住治覆遂長。故祇律別覆者。月一日犯一殘。知罪覆心。不向人說。二日復犯一。乃十日復犯一殘。知罪覆心。不向他說。是十罪各別。覆取最後罪一夜覆。乃至初罪。有十夜覆。應與作十別住等。三法亦得作一別住等三法。若言十別住等三法。即是一罪一得法。累日長舒以治之。若言作一別住等。三法者。即多罪一得法。斯義正當此文也。祇律復有別覆月一日犯一殘。知是罪覆心。不向人說。乃至十日犯十殘。知是罪覆心。不向人說。是五十五殘。各別覆取。最後一夜覆。如是乃至初罪。十夜覆。有五十五夜覆。應與五十五。別住等三法。亦得作一別住等三法也。亦是一罪一得法。及多罪一得法。祇此二文約罪別覆殊。以辨說治離合義。准此律十罪。覆日不等。就覆日卷舒。以彰離合。合故總為十夜。一別住等三法。或各累日。離故總作五十五夜。一別住等。三法治之。次等覆離合者。祇律。或罪合非夜。合謂犯十殘。一切十夜覆。僧合與百夜別住。比丘言長老我羸病。不堪與我。略行波利婆沙不僧應語言得。然此百夜。合作十夜別住。或夜合非罪合者。犯十殘罪。一切十夜覆。僧合與十夜別住。比丘言。長老慚愧。欲廣行別住。廣語言得。即與百夜別住。或俱合者犯十。十夜合。與十夜別住。或俱非合者。十罪各各十夜別住。以斯文證。故知覆日等不等。並有卷舒長短。然此文中。且舉不等。合為十日。一別住等三法。治餘略不說。行事准祇也。
[0778a17] 第五門者。文中出法。直言犯眾多殘。或一夜乃至十夜。若秉法行時。咸須具牒種名。隨各覆日短長。稱之不得。專執其文。還言眾多。及或一夜。乃至十夜之言。亦有人言。一罪一夜覆者。第二日已去。白者應除。初罪三日除二。以其行覆竟故也。今解不爾。以其總牒所乞十罪白故。還須具牒白之。問所以須立義門以說者。顯茲揵度文。約辭功理義苞富詮不盡。言言不窮旨故。今解者。凡諸上下。咸寄義門以通之。述詮相所不盡。申文意之屆滯。匪唯恢廓學者之心拂遣封文局伇之見。冀令思搆者。深達於此方諷習者。洞曉於文旨故也。
[0778b04] 次釋第二多罪多得法人。於中文二。初至與覆藏羯磨已來。離合共別。當分成就。所謂彰是。第二汝曹善聽已下根本非覆作法。不成舉非顯是。前文復二。初有三句。當此人成。但言中有餘。不了義說生下三非句。次有一句。作法成就。了教而說不生下非句。問所以但四無覆不覆者。解言。為欲簡是覆者。不覆非覆。何須相對。出覆不覆。若爾憶非覆。何以對來。答乞時憶不憶。並覆故來。若爾乞時覆不覆[1]示俱或覆。何以不來。答即是乞不乞故。故但四對也。初九文五。一彰犯。二殘罪二二俱覆藏者。犯已俱覆。三憶一不憶一者。臨乞時對眾惶懼故。亦可臨乞意謂一罪本來不憶。四彼比丘隨所憶已下隨憶乞得覆法。五彼比丘行覆藏時已下續憶第二犯。佛言。隨憶與覆。此是不了說生下初句。所以然者。若言乞覆藏時。憶一不憶。不即是了教不生下非。以其文中。不著乞覆藏時。直言憶一不憶一。後隨憶第二犯。佛言。聽隨憶第二犯與覆藏。由此言濫容有犯竟。憶一不憶一亦俱從僧乞故。生下非中初句。次釋下二句。不了濫相。離合共別。准說可知。釋文雜竟。且對憶不憶門。加以義說。可為五門料簡。第一定此二僧殘種。同異分別。第二憶不憶短長分別。第三約罪多少分別。第四約得法重數離合分別。第五對約前罪七時隨憶離合分別。初門者。文言犯二殘罪竟。復不辨種之同異。以理言之。或一種兩罪。或二種兩罪。乃至或容對三四多罪等種。或同異並隨種名事別而稱不得直言二殘也。第二門者。文中但言憶一不憶一。隨所憶。從僧乞行覆藏時。隨憶第二犯。佛言聽僧隨所憶罪。隨覆藏日。從僧乞覆藏羯磨。都不定二罪成。覆時之長短。總言隨覆藏日。以理而言斯之兩罪。或可等覆俱長並短。或不等覆。前長後短。前短後長。但隨憶與覆。義非一准。第三門者。文舉二罪為法。若其廣說。或三四五六。乃至多罪。謂或憶二三四五不憶一。或憶一不憶二三四五等。或憶二三四五不憶二三四五等。參差交絡相當之類。四句並辨得法。離合俱應非妨種。或同異如前所說。此咸不得。執文為楷。故祇律。初約一罪。離合共別。次約二罪一覆一不覆。次約三罪一覆。一覆一疑。以辨共別等。此謂先罪已外。或一或二或三。故知非必定二也。第四門者。如憶不憶。雖可多罪。但兩得覆法以辨離合共別頗從多罪。一一隨憶。或三四五六等重別別得覆共行三法以不答。多亦無妨。文中略舉。再得為法。若論別得。覆法合行。無問三四五六多等。應亦不簡。重數多少。但須作法。序牒周悉。各各不同也。以其第二續得既不礙前佛言許別得共行非妨。明三四重續。理復何殊故也。第五門。文言行覆藏時。隨憶第二罪。佛言。聽隨憶第二罪。覆藏日與覆藏。即是別得。覆藏共行。覆藏共得。六夜共行。六夜出罪。文以此為法。次應有行覆竟。憶亦隨與覆。即別是得。別行覆藏。共得共行。六夜行出罪。次應六夜中。憶六夜且置隨憶與覆。便是別得別行。覆藏別得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應六夜竟憶。謂別得別行覆。別得別行。六夜共行出。次出罪竟。即是別得別行覆藏。六夜出罪等。文中行覆藏時。略舉一偶以[1]爾之。故祇律言。本罪者。覆藏乞別住已。語比丘言。長老我更有僧殘。問言本罪中間罪。答本罪。復問覆不覆。答覆語言長老。先別住者。已如法行。今所論覆者。當更乞別住已。兩罪合行。是名別乞波利婆沙。共行婆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行阿得呵那。次索別住行半。更言本罪作法。別共如上。次行別住竟亦如是。次乞六夜已亦如是。次六夜行半中間語言。先波利婆沙六夜已如法行。今所覆者。更乞波利婆沙行竟。更乞六夜。二罪合行。是名別得別行。別住別乞。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以六夜竟亦如是。次行乃至出罪竟。復言有犯。乃至應語言。先波利婆沙。六夜出罪。已如法行。今覆者。更別乞別行三法等。次乞別住。已言有二罪。一覆一不覆。應語言不覆者。停覆者。別乞別住等。乃至出罪竟。次乞別住已言有三罪。一覆一不覆一疑。應語言不覆者。停疑者。當決了覆者。乞別住合行等。乃至出罪竟亦爾。此兩位七時。共別同前說。准約彼文。七時憶犯。以彰共別離合。此律文勢雖可略舉行時。理亦無殊。莫非咸是多罪多得法。離合共別行。事須知不得專執也。亦可約自律。辨如前四時。或准祇說七時。隨憶一門既爾。次二疑不疑。識不識准知。第四了教之文說一覆一者。唯有一人不得。更有第二人。以言乞覆藏時。覆藏一罪。說一罪者。隨僧乞。知明根本。二俱覆。以無根本乞故不得。有根本乞一不乞一以生下之非濫。又復以其故心隱犯。是故文言。慚愧心生上憶等。三句心迷謬故。不言慚愧。五分犯二僧殘。同覆一夜。向僧說一覆一與別住一夜。行別住竟。心生悔言。我實犯二。云何說一白。佛言。更與一夜別住。此即約竟方乞第二犯。謂是別乞別行別住。下六夜出罪。二法應共。但文略不說。此第四門亦須五門通之。准前而說也。不勞更列。次不成中。三句如文。
[0779b15] 憶中文五。第一彰犯二罪。執相似文。迷心乞法。第二僧與彼二罪已下。僧同謬執。故俱與覆。第三行覆藏時已下客三藏師因白檢問。第四舊比丘言已下答前乞法。及與行覆之狀。第五彼客比丘言已下判非結犯教僧正軌也。初犯二罪。俱覆藏者。約情說即犯日作隱心逕宿。俱無發露法。故曰二俱覆藏。言憶不憶一者。就理說謂即犯日後時。一忘不忘故。雖同逕宿。憶者成覆。不憶者非覆。故言憶一不憶一。問文中但言憶一不憶一。所以得知犯竟憶一不憶一。答二義故知。一以其二俱從僧乞。若乞時不憶一。如何得言二俱從僧乞。二以容呵不憶者。不成覆故。次彼比丘已下初執相似文。迷情乞法。問執相云何耶。答以上文中。佛言。聽與彼比丘。隨憶第二犯。與覆藏羯磨。前憶一不憶一。後乞得俱與覆藏。我今亦是憶一不憶一。隨憶第二犯不異。何為不得。是故二俱從僧乞。第二僧同謬見。故二俱與覆。第三問中有二。先問其犯。故言此比丘何所犯。此問含二。謂問犯何罪成覆不成覆。次問何故行覆藏者。謂問乞與及行。此問含三。謂言云何乞。云何與。云何行耶。第四答中。初至不憶一罪。答酬初問。二二俱從僧已下答第二問。第五判不成中四。一判言不成。二何以故已下釋其所以。謂本不憶故。問不憶者可爾。一憶者。為成以不。答二俱不成。以文句增減故。若爾所以言憶者善。答此謂設藥當病名應故。善非謂成就故。善若此成者。如一白處作二白。初句應成不名非也。故今亦爾三結犯四示僧作法也。釋文雖爾。須以五門分別。一者約種分別。二約時長短。三約罪多少。四約得法重數多[2]小五隨憶七時分別。初門者。文中聖者。假出法言。汝曹善聽。犯二殘罪。不列種之同異。以理言之。或種一兩罪。或兩種二罪。可隨種十三稱之。並得生非也。第二門文中。但言憶者。與覆藏者善。不憶不善。不知善者。憶時長短。然長短之式。不過憶不憶等三門。如治法長短中說。可隨長短。與覆者善。非覆與覆者不善。第三門者。文約兩罪。對前成中兩罪故。今辨非還。寄二罪以出非。若以理說。乃至三四五六等。論之亦得。辨非如似憶不憶二三四五六七。或憶二三四五六七不憶一。或憶二三四五六七不憶二三四五六七。並亦非法。不得執文。唯局兩罪。或若多罪。即言無文者不然。第四門文言隨憶不憶。二俱從僧乞。眾僧二俱與者。此約一得法以辨非。若乞憶者。得法已。方憶第二。後與法者。可不成非法。豈獨一時得法。佛判言非前後與法。即不成非法耶。縱二三四五等。隨憶隨與覆者。皆非此謂反前如中重得者。今非中亦爾。重以生非也。第五門者。直約乞時。隨憶文中。是共得法。或乞已別得法者。此亦成非法。若行時已下六時隨憶。續乞續與等者。並成非法。不得局文。唯言乞時隨憶也。但第四門中。依文共乞共得法者。兩俱不成。以增減故。設成覆者。作法不成。若或別乞別得法者。後不憶者。自不成就。前憶而別得法者成。乃至行時已後。隨憶隨得法者。自不得成就。前所憶者皆成。以其憶者。得法無增減故。次疑不疑。識不識。准說可知。下一罪多得法。三非之中。憶不憶門。義准此說。小小同異。思而可解。不能煩筆也。
[0780a20] 第三一罪多得法中。七句分二。初對根本成覆。逕於兩月。以明四句。二佛告已下本復一月不覆一月。以辨三非。前四句中三句成覆。有餘濫故。生下三非。第四成覆。了教無濫。先對初句。處分文相准可知。然須五門料簡。一約種分別。二約時長短分別。三憶不憶[1]五有長短。四約法重數多少。五約前憶罪七時隨憶分別。初門者。文中直言犯殘。略不舉種。理而言之。種該十三也。第二門者。文以兩月為法類。餘三四五六。乃至多月。及二年多年。及以減等。不問多小。並同此法。五分但約二日論之。第三門者。如文中說憶與不憶。各對一月為法。然互短長。或憶長不憶短。或不憶長憶短等。交絡相望。不勞一均。第四門者。文彰一罪再得覆法。共行下兩。以治情過。隨時短長故。又無相染妨故以義而言。或可三四五六七八憶。乃至多隨憶。皆同事並非妨。以後續得與前續無殊故。若三四得法。即謂不成。第二續得。何獨成耶。即是一罪多得法。離合共別也。第五門者。文舉行覆藏時。廣說乃至七時時中。隨憶隨與。覆治莫非。一罪多得覆法。離合共別。但前三時。隨別與覆行。或共別六夜。出罪定共乞共與共行等。若下四時。隨憶覆之一法。定是別得別行者。若六夜出罪。定一切共。以前六夜出罪二法竟。方憶一月者。前亦不成。以覆未竟故。要須更行。六夜出罪故。如祇律。不同多罪。離合共別。通於七時也。具辨應爾。但此文中。略舉一隅也。疑識等三。並約義門。准前以說。次舉非三句。此前不成。類而說之。又此等三皆。須先不憶疑。不識一月。後憶不疑識一月。隨行此不憶等。反憶不疑及識一月也。言憶一月不憶一月中。憶一月與覆藏者善。謂藥病相稱故。不憶者不善。謂無病浪設藥故。
[0780c01] 第四緣差重不重人文三。初雙覆雙發露。第二隻覆隻發露。第三明其二續等。初段雙中。但有四句。前後道分。作隱過之心。有冐涉之愆。成覆須治。中間還俗。無其冐涉。覆不成覆。故不須治。准下隻覆。從覆不覆。乃至乞不乞。各作四句。便有二十句。初句雖同。對下三異。得作多句。此是覆藏。前二十句如是。五時各作二十。故有百句。乃至八種緣差。各百合八百。問如何初句雖同。對下三異。答如覆不覆。乃至乞不乞。此五四句。各初句同。各下三異。謂五个初句。前後道分俱同。此是頭同謂五个。第二前同後異謂五个。第三前異後同謂五个。第四前後但異。異故成多。是即成覆一向同。非覆一向異。所以爾者。以憶不憶。從覆中來。今忘故非覆。寧得同發露。疑不疑者。憶中以辨猶豫。不成覆非忘。寧得同不憶。識不識者。不疑中辨不識。故不成覆。非猶豫何得同於疑。乞不乞者。就識以明乞是發露。無隱過故。體是其識。寧得同不以識。下三異得成二十。乃至一百。前二十句二罪。得下八十句。義須三罪。下七緣差。各百亦爾。或若執文局二罪。辨義者。對於八人。各作行。前二十句。合成一百六十句。今以文略故四句也。問何以唯言雙等。而不言三覆四五覆等。答如所責實得非妨。乃可罪數雖。多約前後。道分治法無殊。故不論之。問所以不約一罪以釋。答就二罪者。為與覆作根本故。五分似就一罪論之。第二雙覆之中。八種緣差。人各為百句。第一罷道形差。自有五位。一覆藏前。二行覆時。三行覆竟。四行六夜時。五六夜竟。位各二十句。故合有百句。先就行前後有五對。初覆不覆四句如文。隨治前後說之。但文言先發露。後成覆者。昔言心念發露。後覆成覆者。不然理准說。或坐上恐成丙眾。故開心念。若對餘時。無心念之處故也。今若正解。或有對人。或對眾。二種發露。覆還成覆。以第五四句。乞不乞文中。亦言治後不治前故。此義決爾。不勞致或也。次憶不憶門。次疑不疑門。次識不識門。次乞不乞門。各有四句。總為二十句。釋文可知。問所以不言覆一不識二三四等。或覆二三四等不覆一。或覆二三四等。不覆二三四五等耶。答皆得不妨以其難。可約罪多少差互。及以俱多苦。若對前後。道分治法。無異故。亦不須此等文也。又對此文。解其五對。簡覆方法。前義中釋訖。或講者。對此文解。義亦無嫌。釋文雖竟。須以二門料簡。第一初五同異。第二解發露覆藏。兩對八句。憶疑等三。但一四句。初門者。問第五乞覆藏時。發露一罪。覆藏一罪。與初四句。發露覆藏。有何別相。答相有二。第一時異。初四者本覆。今第五四者乞時。覆不覆。第二法體有異。若據五對是覆。同邊全不得。五分。今此五對者。乃以非覆異故。謂不覆乃至乞等。差別者是也。中三異相。義顯可知。然初五須別者。初句云發露一者。或對一人二人三人僧發露。第五乞者。謂從僧乞覆藏之法。既法體不同。明是時異。有斯二別得者。為兩个四句。問若言時異者。至下八十中。已是行時。何須更有乞覆藏時。既同是行時。並是覆一發一。但有十六。何故亦亦有二十句耶。答此據了罪相望。以辨乞不乞。不望所行故爾。若唯取前乞。至行覆中。言不須乞。更不對新罪說者。其義即局。攝法不周。但寄此五時。以彰事別。此八百句即八百人。別終不得。以所乞之罪。傍說下時說也。又昔解彼發露一者。謂隨僧乞覆法。覆藏一者。謂不隨僧乞罷道後。二俱不乞。先所乞者。後難不乞。不成覆過。從前乞已來。不須計曰治之。未乞已前。隱覆須治。今言隨後治者。謂治未乞已前情過。行覆在後故。下句類爾。此解有妨。所以爾者。如准覆不覆四句。初句先發露者。隨後覆曰治後。今乃治前第二句發露者。前後俱不治。今亦知。前第三句。先覆治前。先發治後。今俱治前第四句。一罪治前。一罪不治。今並治前。有斯別狀。即此第五四句。與前十六治法不等。何以文言亦如是故。今正解兩種發露。對人對眾。緣差已後。覆還成覆。以其文亦如是。故但今乞。要須但舉乞。覆藏時已下等言以成雙覆雙發決定得更加九字。若增九字文者。即雙覆故。既不得加文。與前了教。雙隻有殊。行不行別。明前了教本不同此何因謬稱此乞不乞。即了教文也。第四了教亦既不來。憶等之言。如徵責此無乞時憶不憶等。故知四句并異於此。不得妄稱異同。浪相比決。但知雙行覆者。前文中義別有乞一而未行覆。一不乞覆。約緣差前後論者。此文中攝明四五對。並是隻覆隻發露也。求理行者。細檢二文。其相自顯。若爾言乞一者。乞前之覆。豈不須治。而言不得加九字耶。答乞前覆者。明并須治。乃可作法之時。通計乞前覆日。長短治之。今彰乞後隻覆隻發。若即現論乞前覆者。便成雙發覆。故不須辨。是以此文。但言乞覆藏時。覆一發一者。正合道理。豈經文錯耶。若言了義。即此文是須加九字言者。反成錯說。問餘文並無覆不覆門。此獨有者何。答此不覆者。以緣差後還成覆過故。不類餘也。自下諸二十句例須以此二門通之。上來行前二十句竟。
[0781c12] 次下四時有八十句。先以二門料簡。第一二罪三罪分別。第二定覆發之罪舊新分別。初門者。上二十句人未被治罪。未得法兩罪。足今八十句。人則被治。罪有得法未得法者。要須三罪作之者好。若兩罪者。第二第四句亦好。謂且約行覆時。二十句中初四句。第二第四。以辨其妨。此是破他昔義。故作是言。其昔解者。如初覆不覆四句。若但二罪者。二四句好。初三句妨。妨者。初句覆一不覆一。後俱覆一罪治前後。明非行覆者。一罪先發後覆。亦非行覆者。以行覆者。覆不成覆。故知一罪已得法行。名行發後覆。亦非行覆者。以行覆者。覆不成覆。故知一罪。已得法行。若行覆時。覆有二罪。覆一發一。故合須三。若當兩罪。明知是妨。次第三句。妨同此說。言二四得者。第二句覆一發一。罷道後一罪。先覆後覆。治前後明。非行覆者。一罪先後俱發露。俱發露者。先後俱不治此。即是所行之罪。以無覆義同故。即以行者。為發露一配前後俱覆一。故言兩罪得。第四句得同此說也。若爾如望覆乞二門。容以彼不覆及乞者。即是所行之罪。如不憶疑不識等。皆不成覆。豈得義同所行。即以此行者替之。以者不憶一疑一不識一等。故知此義擁而不通。是以今解。非但初三妨。二四亦妨故。此八十齊須三罪也。非謂以行覆六夜。第二第四妨。若二行既妨。二竟之言。對何辨竟。故亦是妨。此定謬說。第二門者。問下四時中覆一發一者。為舊新。答此謂四時中。重更犯新。為彰此新。成覆不成覆。須治不須治故爾。問此何所疑者。以行法中。奪三十五事。應無冐涉。豈可成覆耶。答以其一有隱覆情過二來。或捨行法。非無冐涉。理亦合治。故須此文治前治後也。是故舊人。言此覆一發一者。是非根本犯。亦非本日治。直明犯新。成覆不成覆。須治不須治。若壞本法者。生下二續。作本日治也。或不犯新無壞本者。生下文中二續行也。諸下八十類。須以此二門通之。此第一緣差竟。下七類爾。第三以明續故。但約四時。以辨八人。各五義應有六。以文本日治含故。五中初與第四續行。餘三續作。謂乘接前日行。故名續行。更假作法者。稱為續作。五八四十。此等皆謂接前行作。雖有緣差。不壞前法。不須發始。為遣此疑。須明斯法。除本日治壞覆法者。須發首行之。五分八時。一新別住。二本別住。三新六夜。四本六夜。五新別住竟。六本別住竟。七新六夜竟。八本六夜竟。此約壞法。以辨緣四行四竟故。八四行是續行。四竟是續作。八人各爾。合六十四。
[0782b05] 第五重犯壞不壞。人治救方法者。既言壞法。還約四時。二行兩竟。先就行覆時。准下治根本。不覆中。位應三人。一知日數覆藏。二不知日數覆藏。三知日數覆藏。此三皆是根本。得覆法行。文中但言時有行覆藏比丘。明知義通三人。且對初人行中。重犯復有三人。一重犯覆藏。二人重犯不覆藏。三重犯覆不覆。對重犯覆藏中。位復三人。一重犯數知。作四番羯磨。一新犯與覆藏治。二與舊罪本日治。如此中律文。及以五分新舊。決須別與。然五分似亦別行。如彼文言。彼比丘六夜行竟。應復更從僧乞。本應摩那埵。據此律文。別與羯磨。應得合行。祇律無壞法。義但乞新。罪覆已與本罪合行也。三兩罪摩那埵。四兩罪出罪。此文中略辨竟。次重犯不知數覆。作四番羯磨。次重犯知數。不知數覆。作四如初。故使合有十二番也。下異種合行。及如非中出法家語。新舊罪合作一者。以治覆同故。亦可異種合行中。十三多小。並得合治。今新舊類同。合亦無妨。據此律辨。似如合離。俱得雖有斯義。今存前解。第二重犯不覆中。但作九。初重犯知數。不覆作三。次不知數。不覆作三。次知數不知數。不覆作三。第三重犯覆不覆作十二。初一知數覆不覆作四。次不知數。覆不覆作四。次知數不知數。覆不覆作此四。子罪三頭。合有三十三對。餘兩頭亦各有三十三。合成九十九番羯磨。若作舊新罪合解者。但八十一。今存前釋。總收始終。有二十七人。此據行覆中。起犯既爾。下三時中。犯新亦然。又復此四時。非但位局。罪各不通。謂出起犯之所。如但於行覆。重犯二十七人。並治舊新。各窮出罪。不於餘時中重犯。或有覆竟中。重犯亦不通。餘當分治救。亦窮出罪。餘二時亦然。故使當分。咸具覆等三法。此對一重犯說。若各第二重犯。即行覆等四位。各倍二十七人。故下文第二重犯亦如是。乃至三四五等可知。又復四時二十七人。若以得法。四頭來乘之。即是十六个二十七人。若[1]第重犯等類知。以說具辨應然。但今文中。略總舉故。直言行覆藏比丘。新犯唯有覆藏三人。餘皆不說。又犯罪不覆藏等文者。應是錯來。不煩多釋。次辨覆藏竟亦如是。第二時次行摩那埵比丘下至亦如是。第三時次行摩那埵竟下第四時等。廣說如前。此約時重犯中。總計具法多小者。且舉一罪一得法。三頭若二行中犯。二十七人。並有九十九番羯磨。若二竟中犯。並七十二番。以少二十七个本日治不壞二竟法故也。餘三得法數亦同然。
[0782c22] 第六異種合行中文四。初與覆法。二與本日治。三摩那埵。四出罪。前三廣列法。末一略舉。覆中四。如前初犯。白佛中不覆藏者。謂緣著後還成覆故。等不等覆者。曰長短故。一名者同僧殘故。多種者。謂十三之別。自性非自性者。謂十性三遮故。住別異者。謂種類有四。氣分不同。故言住別異也。次本日治中。兩番同是本日治故。合以為一。次六夜次出罪可知。但上下諸文。一事各各設藥治救即了。乃可列法。廣略為終。不得至此。方謬稱言舉第二段。病將初十文治之。名為藥病相對者。義全不然。所以爾者。如初文中病。第二文中藥。欲將何用。直言互顯者。此無義語也。對此須為五門分別。第一約種。第二重壞多少。第三約時重壞多少。第四約人多少。第五示僧作法之軌。初門者。文中出法。併列十三種別合治。以此為法。欲彰藥妙。但能立心厭惡稱教。具緣不簡多少。總別俱殄。譬如霜露見陽即晞故此亦爾。以理推之。未必要然。或五六七八等。並悉不妨。但隨前事多少稱之。問既隨多少。所以併舉者。答以前諸文。或一二多。離合共別收法周。故須總列。以彰攝治盡故。第二門者。文彰第二重犯。壞本日法治者。以前文本日未論重壞。或若本日治中。犯新重壞治救。如何佛言聽。更與本日治。謂此不同學悔。壞根本故。彼無量與。問所以不言第三重壞者。答初犯是根本壞前故。須明本日治。若不言第二重犯者。謂更重壞。不得更與本日治。故言第二重犯。若或第三第四等者。既聽重治。理亦無異故。不須更說。第三門者。文中但約覆中重壞。如下三時。第二重犯新罪。亦得重與本日治不。答計理而言二行兩竟。隨於四時。並有犯之義。於四時中。儻壞本日重治。亦得如上約四時。壞中法。及緣差中。並約四時。以彰重犯。故知第二重壞。亦通四時。以明重犯。但於二行。壞本日治。若其二竟。唯須新犯。一重本日治。以無壞於二竟法故。文據出法。且約覆時。壞以說之。不得執之局義。第四門人多少者。略為五重多少。第一據出法中。言但舉新犯。知數覆藏。一人為法。第二次准如非辨者。總舉十三。對新犯。知數不知數等三。各覆不覆等三。俱帶三非。即是九人。第三若以知數等三頭。往分此九。即應二十七人。第四又以得法四頭乘之。即成四个二十七人。第五以此四傍該。約於四時。各有重壞。即是十六个二十七人。此十六个二十七人。皆有第二重壞。第五門文中總舉異種合行。故言等覆不等覆。覆藏不覆藏。乃至住別異等。若行法者。並須具顯種。名覆等長短。短從長等。隨僧乞若干日覆法等。方得成就。反此則不成。謂乃至住別異等。已上文者。行事須除僧與。及行白等。一准於此。
[0783b18] 第七成覆合治人。眾僧設藥如非法。所以須此文者。前專約罪簡。是覆合治無覆非法。今此所明。雖可是覆設藥。若非病亦不遣。須辨如非。謂約僧界法等說也。於中文二。初至亦如是舉非合識。第二是中有比丘已下顯是勸知。就前非中。應列本罪三頭。但今還寄異種。合行為法。即合多義。為彰攝非盡故。今且依文中間。重犯三頭。一重犯知日數九。二不知數九。三知日數不知數九。初九中復有三頭。一知數覆。二知日數不覆。三知日數覆不覆。就覆藏中三句。初三法俱非。二覆如下二非。三覆如六夜。如出罪非。初言三非者。先明覆非文有三番。先列根本罪非。次彼行覆藏中間重犯已下。列一重犯覆本日治。次彼比丘行覆時中間第二重犯已下。舉第二重犯覆本日治。此雖有三。合是覆藏非。次覆如下二非。次覆如六夜。如出罪非。比說可知。問但言非法。是何等非耶。答不離前文兩个七非故。縱有時節。長短不稱。總是事非故。問非中何以無覆非。下二亦如等。答後非不癈。前如後如。必無前非。以牒前起後故。第二三句。第三三句亦如是。合是初九。第二不知數九。第三知數不知數九可知。若以三頭。即二十七句。合八十一非。第二如中有九。初知數。次不知數。於不知數。各三故九。知數三者。初子犯覆三如。次覆不覆三如。次覆不覆三如。初三如者。謂覆及六夜出罪。如文中還舉異種。合行本覆。及二本日。合是覆藏如也。次兩个三亦爾。合為九句。若以三頭往說。亦有二十七句。即二十七如也。又若句望句。一句反一句。以如反非。一如反三非。即是九句反九句。如反二十七非。若以三頭說者。二十七句反二十七句。二十七如反八十一非。但今文略也。若以得法。四頭往乘之。即成四个二十七如。反四个八十一非。文中略爾。
[0783c24] 第八以人治不治法者。上來就罪及藥。以明應否。未對人辨。今以二人辨治不治。是中四向二人。俱覆見異。比丘便覆藏者。謂見清淨比丘慚者覆。此俱成覆。然有治不治。次下三句。對人料簡。一人憶而無疑。逕夜故。是以成覆。一人當日即不憶疑。雖同無發露。以無隱心故不成覆。次疑不疑可知。次知不知者。即是識不識也。所以但三者。以對二人情有迷了故。以餘二對不約心故。是以但三。
[0784a08] 第九中以理而言憶疑。亦應辨別。略對第三知不知說。向言不知不成覆者。如何不知。故解不知。不知者。猶是迷相之異名。是中正簡僧殘有六。殘謂餘六故。除夷可知。兼辨餘五各六。六六三十六也。前言知故成覆。如何是知。故次時有犯。僧殘下解知而成覆之狀。通論故六。設藥次第者。謂先懺覆吉。後為羯磨。乃至惡說。先悔覆後念除吉。
[0784a15] 第十局簡覆羯磨長短者。以隨日故。覆本日治。亦同覆說。文中分二。初同名同種罪。辨覆長短。二彼或憶一罪已下對同名異種罪。辨覆長短。初同名種文有三句憶中。前二以不憶日數故。與清淨已來覆。是名治長。第三數日故治短。次二亦爾。祇律四句。一憶罪不憶夜。二憶夜不憶罪。三俱憶。四俱不憶。初句第四治長。第二第三治短。此律三句者略。此中已成覆竟。直彰長短故。有此三覆乞二門。唯簡罪體。不得就之。以辨長短。故闕不論。次同名異種。亦三類知。上來且明治有覆殘。廣前略中初四竟。
[0784b01] 自下第二治。先無覆殘。廣前略中後三。是中根本有三人。一知數不覆藏。二不知數不覆藏。三知數不知數不覆藏。各作六句。初根本中。重犯有三。一知數覆。二不知數覆。三知數不知數覆。各作二種羯磨。初知數覆中分二。初至與此比丘摩那埵本日治。明新舊摩那埵。二行摩那埵本日治已已下俱與出罪。初文有二。第一至更行摩那埵。明根本摩那埵。以其即得法日重犯。但壞前法。未有日可奪故。但並牒舊新與摩那埵。二若行一夜已下。以本摩那埵曾逕宿已。有本日治義。新犯摩那埵。舊罪本日治。此文即是新舊不合。第二次與出罪。合行二法。問新罪覆者。何不治覆。答此言覆者。隱不發露。以不逕宿故。不言治覆。若爾何故文言。一夜乃至六夜。答此言中間。謂六日中間起犯。故各不逕夜。若逕夜者。故宜治覆。此六夜行中。犯新成覆者。如隻覆中說第二重犯不知數覆。亦行二法。第三知數不知數覆亦二。如前合是初六。第二本犯不知數不覆亦六。第三知數[1]不數不覆亦六故。並言亦如是。若以中間覆不覆。亦各三六文略。准上覆文。應有如非亦略。
  [2]●覆藏犍度第十三
[0784b21] 前既得法。若不順行因行不成。寧能滅除往業。是以次明奪三十五事。卑心軟意。折伏[3]真高。故所以來。從後彰名。應名摩那埵揵度。今就初受稱。故曰覆藏。五分名別住法。十律順行法也。於中文三。初訖亦如是。正明四種人。不得更互作法足數。第二彼行覆藏者已下覆藏行法進否之式。第三佛言聽行摩那埵比丘已下六夜行法。
[0784c04] 初文有二。初至出罪有十六句。明四種人。自過未除。不得亦為秉法。第二彼行覆藏者已下有十六句。四種人不亦足數。秉法中分四。一自行覆。二自行本日治。三自行摩那埵。四自行出罪。各互秉四句。故成十六。次足數中亦有十六。比說可知。正以自己有縛。兼在行法。不能緣生物善。解於他縛。故制不聽。更互足數。不得別之。別則犯別。以斯義故。四僧中明不足數。以其非是壞根本故。彼文不列。
[0784c12] 覆藏行法文三。第一至不應爾。奪其七五。行折伏法。第二彼行覆藏者共清淨比丘已下至佛言得受。謂恭敬隨順法。第三彼行覆藏者不白已下。白等八事。發露悔法。三十五事。前已略解。
[0784c16] 第二恭敬中文。初制敬上。第二彼行覆藏者念言我曹已下開受同類。及餘眾等。共相致敬。執事供給。前恭敬給事中文二。初恭敬給事。已在[4]未行。第二眾僧衣物者。聽隨次第取。五分。別住比丘有三最下。最大比丘下行。與最下臥具。最下房舍。有三事隨本。次謂得施物時。自恣時。行鉢時。十誦。若僧差會。滿鉢水受。雨衣自恣。此等並隨上坐次第受。應與最下房舍。下臥具。卑下坐處等。
[0784c24] 發露文三。初制白法。第二若大眾難集。聽白停事法。若欲料簡。六門分別。一定捨緣。二捨辭句。三捨境多少。四停時長短。五重捨得否。六捨及行處。初門者。為何等緣。得停事耶。答此律云。若大眾難集。若不欲行。若行人軟弱。多有差愧。應白停之。十律云。行別住人六夜人。若有緣不及行。佛言應停。五分云。別住比丘欲遠行白佛。佛言應捨竟去。見論。若行別住人。若有人請。或與人受戒。得停行法。復還續行。准如是文。事亦不定。住隨一緣。若行事須依此律。儻依餘文。義亦不爽。第二門捨辭句者。五分。佛言應捨竟去。應作如是捨。向一如法比丘言。大德聽我。今捨別住法。復更行之。如是三說。若不捨而去。路上見比丘。應自說別住。若捨別住。到餘處應求。彼僧更行別住。彼僧應聽行。若不聽者突吉。見論云。捨行法者。當作如是言。我今捨[1]彼利婆沙。如是三說。此律云。應至清淨比丘所。白言。大德上坐。我今捨教勑不作。若欲作時。應至清淨比丘所。白言。我今隨所教勑當作。若欲行事。須依自律。設用餘文。義亦應成也。第三門捨境多少者。五分云。應向一如法比丘所。捨行法已然後行。故知一人二人三人等亦得。不必要須對僧捨之。又復見論。留一人對捨已入界。明一人捨成。第四長短者。十律。憂波問行別住人六夜人。若有緣不及行。是事應捨聽幾夜。佛言應聽二十五。應餘文不論。設若過減。乃至當日捨當日還行等。並應不越道理。第五門為但得一捨。為隨有緣。便隨捨耶。答文雖不論。若隨緣便捨。理亦不妨。別住等法。一切聽續。豈況行中數捨數行。何容不得。如見論云。將四人出界外行已。捨而入界。至明相欲出。復與四人出赴彼。逕明相已白行已留一人。少時復捨已入界。如是滿六夜竟。得出罪。准如此理。豈可不是重捨重行。第六門捨行處者。此處捨還此處行。或餘處行。或餘處捨餘處行此處行。並皆不妨。但續計日滿。故五分云。若捨別住到餘處求彼僧更行別住。彼僧應聽行。若不聽行者吉羅。故知捨已。不必要須本處行之。
[0785b10] 第三彼行覆藏者。至餘處下明失宿差別。文三。初至吉羅。先明舉過。二有八事已下正彰失宿之損。三佛聽半月半月下復重舉發露白法。凡論行法。祇律。行別住人得法竟。欲於此僧中行者。即日應白僧言。大德僧聽。乃至言。我今合行別住法。僧憶念持。三說。白言。我隨行七事。此人應憶。數滿竟。應白僧言。大德僧聽等。乃至我已行十夜別住竟。僧憶念持。三說。六夜亦爾。此律直有行時白等。無向二法。行事須知。依彼文者。善就八事。三門分別。一定其治意。第二隨事辨釋。定其廣略。第三對前七五。壞不壞殊。失不失異。言治意。六七二事。悔法須然。餘。之六事。是發露法。故舊人名為白等八事發露悔法。悔法不得同宿者。遮違治法。以違別住名故。又制別宿令思愆改過故。七言不得無比丘處者。遮其專任。令行調伏。若更無人。何所敬給。又復對誰行三最下。四次第等。又與僧殘名乖。謂受三品上中下僧等殘。房舍臥具。名為僧殘。若犯此罪。須行此殘。獨即非殘故。是以二事是其悔法。言餘六發露者。反前覆冐故。亦可前六七二反冐。餘六反覆。第二隨事解者。文三。謂舉釋結。若未白已前。無宿可失。要須白行。行後方有宿可失。既是治過不治罪。但一白便罷。不須日日白。不同六夜過犯兩。兼須日日白。一往餘寺不白。謂不白餘寺僧。失此一夜。不得入數。二客比丘來。謂來此處。若白客時。不須更集主人。以是發露白故。問先此界人。或界外客數來往者。更不須白不。答不須白。以彼已知故。不同布薩白舊僧者。須發露故。有緣出界不白者。謂不白二界中間道路上僧。是以五分。於路上見比丘。須白故也。寺內徐行者不白。寺內簡寺外。徐行簡疾行者。謂逕過此界故。病不遣信白。十律行別住人布薩時。應入僧中。三白說罪。若病應遣使到僧中白言。其別住人病不得來僧當知。第八半月時白可知。若廣略分別。三五二略。病略已說。路上略去。五分。不捨行法。於路上見比丘。廣說別住。白衣見言。此比丘有何罪而悔過。佛言路上不應廣說。但言大德。我某甲比丘。別住法已若干日。餘若干日。大德憶持也。餘四廣白。第三對七五料簡者。七五中重於此更犯本事。若相似全壞本法。餘但有罪。非正相反。不壞本法。復不失夜。今此八事輕故。不壞本法。但違懺儀故。失宿得罪。問若一日併犯八事。為併失八夜。唯失一夜耶。答初違一事。即失此一夜。後更重犯。無夜可失。但可得罪。雖犯多事。不得併奪八夜。以其同日故。若八日犯八。一一失無夜。
[0786a04] 第三六夜法。初至如上諸事。舉同如前。謂前三法。及白停事法。含在其中。二行摩那埵者已下。顯異於後過。犯兩兼故。三應如是白下。爾一不同之法。此白非八事之限。此據本無覆人。六夜白辭。若行覆竟人。六夜白者。須牒行覆等白之。見論。若行六夜。寺中多有比丘來去難白者。聽晝日捨行法。明相未出前。應將四比丘。出界自行。竟若還者。應留一比丘。明相出捨行法竟。共還入寺。如是滿六夜竟。得出罪。尼行半月法。要在二部中行之。五分。具出尼羯磨法。
  ●遮楗度第十四
[0786a14] 若內壞慚耻。隨僧乞法。順行七五。悔除愆犯者。應於淨法。不須遮舉。若情無愧者。不肯悔過。行有違失。不應淨法。事須遮舉。令悔清淨。是以須明遮之儀式。廣辨遮法如非之相。集在一處。故曰遮楗度。
[0786a18] 於中文二。初至不應爾舉前自恣緣非法。舉罪以作遮緣。第二佛言聽布薩時已下正制遮法。前文有四。一以其聖教。更相受語。便舉無罪。佛制求聽。二六群使惡求聽制須五德。三時六群已下明具五應受。四時六群已下聽立要自言。二制遮中文二。初雖可對眾還舉清淨重非法舉。佛制不應。第二汝曹已下廣辨遮之如非。為使識非令棄。曉是遵脩故。
[0786b01] 自下文二。初至便可隨時。正辨遮法如非。第二異住處布薩時已下正行遮法。前文有三。第一至是為十如法。辨遮法用如非之相。第二若比丘欲舉他內有五法已下辨呵責慰喻。是非兩人。第三遮說戒比丘至上坐前已下正能秉五法。慰喻可責之人。佛教檢問。求聽之法。
[0786b07] 如非文二。初相對合列如非。各有十門。二何等一非法已下依名次釋。釋中九非門。若作者。謂實犯若不犯。若作不作者。謂合舉二事。破戒破見破威儀。各作此三。合有九句。若無根遮此九。即如。言十非法者。一非夷。二不入夷說中。三非捨戒。四不入捨[1]或[2]四不入捨或說中。五隨如法僧要。六如法僧要不違逆。七不入違逆說中。八破戒無見聞等。九破見。十破威儀。以無三根故。此之十事。以不應遮。名十非法。如法者。一犯夷。二入夷說中。三捨[3]或。四入捨[*]或說中。五不隨如法僧要。六如法僧呵說。七入呵說法中。八九十謂破戒破見破威儀等。各有三根。此等十事。體非合遮。故言十如。如中第五及後三。少入說中者略。且以十門說之。所言入說者。謂舉至僧未及處斷。八難事起。名為入說。第八破戒。謂犯殘事。不同初句。
[0786b21] 第二慰喻呵責。七个五德分二。初之二五。立如非章門。釋十如十非。初五法具德舉他。能生善滅惡。成上十如法。言五者。謂無非具人。及眾滿故。名時實犯。有根名真實欲。令此人離罪得善名流布名利益。軟言安慰名濡軟。善心愍彼名慈心。第二五何以故下即彰不具德者。不能生善滅惡之過。釋須具德意。成上十非。不具五德反前。已說可知。下五五門[4]釋前如非二門。初有三五慰喻呵責。先釋非法。於中前之二五慰喻所舉。初彼餘比丘已下勸除瞋恨。對剛強惡人故。二若比丘被他不實舉已下勸勿愁憂。對善濡人故。第二彼不實舉他者已下呵責能舉。先彰不具五德以呵。二何以故已下釋呵所以。第二次下二五呵責讚美釋第一如法初五呵責所舉。先呵次如法治。二真實舉他者已下讚美能舉。以具德故。二何以故已下釋讚美意。第三文者。初緣求聽。但求所舉人聽。今者通令求僧聽許。以拘睒彌中。無其善伴。僧眾不和故。致成乖破。為是雖得舉人聽。若不得上中下坐聽人及善伴授護。恐成破僧。故須此求。明法周具。要依斯理。方成舉罪。
[0786c16] 第二正遮文四。初至不應此日說戒。所遮之事。不出罪諍。第二佛言聽說戒時遮已下遮法時節。第三若遮說。[*]或比丘已下治能遮所虗實之義。第四爾時異住處已下却遮方法。第二文二。初辨成不成。二若五種說戒已下遮之時節。成不成中。一就人辨。二汝曹善聽已下約犯根有無明成不成。先出法有六句。一作三不作五作不作。此三以無根即不成。二作四不作六作不作。有根故成。第二無根有餘已下有二六句。舉七聚事。對前法六句。解成不成。初六對殘下六聚。故言有餘。一作。二不作。三作不作。此三無根故不成。即前法中。初三五次。一作。二不作。三作不作。有根故成。即前法中二四六。是故文言。無根有餘。作不作亦如是。文言無餘者。或夷罪等是亦為一。六辨成不成。准前而說。故言無根無餘作不作亦如是。時節可知。第三文二。一治能遮人謗罪。於中中四。一撿三乘淨穢。二事之虗實。三三根有無。四不能答已下治謗罪。第二若遮說戒比丘能答已下治所遮實罪。第四却遮方法分二。一對病不病辨却。文亦三句。二有異住處已下為鬪諍故。減却說戒。先減作若二三布薩等。若不能已下對事進不。可為二却。更不得第三。恐濫自恣故。
四分律疏卷第九本
 依此書寫功  願於命終時  得見彌勒佛
 無邊功德身

[0787a16] 正德元辛卯年林鐘仲五日書寫終 沙彌照南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九末

  ●破僧楗度第十五
[0787a23] 若內無五德。舉不知時。致有忿諍。事成破僧。故明之。分眾異軌。別行法事。名之為破。廣彰其相。故曰僧楗度。
[0787b02] 大文分三。初至將五百比丘眾來。現在破和。第二佛告比丘舍利弗已下舉過去事。會其古今。第三爾時憂婆離已下問現在破僧方軌。破和未來二果。前文分二。初至一劫不救調達破僧。二爾時舍利弗已下現在和僧。破中文三。初至羯磨說戒正明提婆達破僧。二爾時眾多比丘已下舉以啟佛。三佛言已下呵責彰過。破文分三。初至捉籌等。王舍城中。破僧行法。十律。提婆達。對眾唱說四依非五法是。初一唱時唯四伴。捉五法籌等。復第二唱始有二百五十比丘捉五法籌。復第二唱復有三百五十比丘捉籌。故合五百。不同此文。第二爾時阿難已下六十比丘不稟。即化五百取籌。唯除阿難及一須陀洹比丘。時舍利弗目連諸大羅漢。皆不在彼布薩會中。第三時提婆達已下往伽耶山。破僧眾法。至此如是。信耶具足。破正義備。第二諸比丘還舉前三具以白佛。第三呵中癡人破僧者。是佛呵辭。二有八非正法已下彰過。分文為二。初至一劫不救。舉破僧發業之緣。二若我見已下所為業重彰無救方。前文有三。一先總舉彰過。此八之事。非出離真軌。故曰非正法。為彰調達違順緣轉。遇利譽稱樂不能不貪。逢衰毀譏苦不能不惡。情取不捨。名為纏縛。能彰未生之善。故曰[雨/復]曀。又令已起善業為因。不成稱為。消滅善心。永[1]捉三塗。故曰趣於非道。簡餘輕處。故曰在泥梨中。顯受報時。故稱一劫。彰無救方。故言不救。第二何等八已下別列八法。得養曰利。無養曰衰。故名無利。過德而談名譽。過分毀呰名無譽。餘文多名為毀譽。形心極順。悅可其意。目之曰稱。律就前境。名為恭敬。見過嫌呵。心不祈順。說之為譏。律名不恭敬。怨家違境。能生內惱名苦。此就內心。律據前。故曰惡知識。情樂惡友妄以為適名樂。一切眾生。咸不離此八。調達偏甚。第三有如是八已下結成業緣。為此緣轉。而作破僧。故曰業緣也。第二業重無救中。文三。謂法喻合。法說文二。謂逆順反覆。彰無救方。救方初先反舉。若見少善不盡不記無救。二次順說。以我但見善盡惡成故記不救。文中各三。一人。二善盡不盡。三結記。下喻合亦三。譬如前人喻初逆順中人。沒在屎中者喻第二善盡惡成。三有人欲出已下喻第三無救療之方。第三今觀已下合喻。初調達者破僧人合上譬如人。二不見已下合前沒屎中。三是故已下合前欲出無方。次現在和僧如文。依五分。三聞達多。以足指蹴調達。罵釋奴起。舍利弗目連。以餘方便。將諸比丘去矣。調達驚起罵言。是惡欲比丘有善意。如何忽生惡心。以方便將我比丘去。便大驚懼。熱血從面孔出。即以生身。墮大地獄。十律。調達見舍利弗目連來。即駈迦留羅提舍。安目連舍利弗。目連化徒眾去。調達覺已。見講堂空。作是念。我是釋種姓瞿曇。大人不可屈下從他。語四弟子言。先有外道法。隱沒不了。我今當發起明了是法。汝等當知。我今不復屬沙門瞿曇。當作是語時。即名捨戒。
[0788a03] 第二舉過去事會古今中。文三。初舉身子過去破。以對今和。二目連白佛下舉過去法像。對今法學。三諸比丘已下舉過去違恩。以會今背。
[0788a06] 初文。問說戒中。小罪鄣道。何故此中犯偷蘭而得初果。答第二故鄣初故不礙。文作偷蘭懺者。謂此五百仗成群黨。是破僧家之伴類故。是初無過。為彰軌則故。言令懺也。
[0788a10] 第二法像中。四偈文四。初一行誦前過去法像。已致苦惱。二次一行彰因不息。故曰乃至長夜氣不滅等。三次三句。以有因故。顯今學苦惱。四有五句。廣舉其類喻。自毀傷昔。以惡教破故。墮事海沒死。故曰沒海而死。今以耶方便故。墮生死之海。
[0788a15] 第三文二。初問破僧方法。二憂波問已下問破和果報。破僧義八門分別。第一列名釋名。第二辨能所體性。第三得名。第四具緣成犯。第五辨破時處。亦名方便根本相別。第六對出血。辨其先後方便究竟初。第七捨戒墮地獄時處。第八對破羯磨僧。以辨同異。
[0788a20] 第一門者。名有二種。一者破僧。二者破輪。言僧者。一界之內。別行法事。言破輪者。謂捨八正住於五法。故四分文言。我今寧可破僧輪。十律云。汝當共破沙門瞿曇和合僧。壞破法輪。又伽論。或輪壞非僧壞。捨於八正。更說餘道。是輪壞。一界之內盡集。無別非僧壞。二或有僧壞。非輪壞者。不捨八正。不說餘道。非輪壞。一界之內。各自恣羯磨不成。是僧壞。三或俱非壞。四或亦輪壞。故知有僧輪兩別。釋名者。若就僧解破。有其二義。一就本一今別故。名為破僧。謂本一和合眾。今提婆達。自稱為佛。違心背想。倒說耶法。誘惑愚癡。比丘分僧耶正。故名破僧。二約從耶以解破。唯邪部是破。故心論。答凡夫壞非聖人。若壞法輪以破者。亦有二義。一就因緣以解壞。謂以耶眾行兩法。破如來正眾行法。故此律言。提婆達。今日欲斷我四聖種。提婆達。汝莫斷我四聖種。此且約行法以彰破眾。正法者。以信受五法。故眾異軌。即破眾法二就行體所損以解壞。謂應得不得。故名壞。是以心論言。若未超昇離生。不超昇離生。亦無得果。亦無禪學。問思惟樂生。由大千世界。法輪不轉。俱舍論曰。是時佛世尊法輪已破。能鄣礙聖道生起。故名破輪。
[0788b16] 第二辨能所能者。還約前二以說。一破僧能所。二壞輪能所。若破僧根本業道妄語。以作無作色為能。若依實論。無作以非色色心為能。若通方便。亦有身意業。故善見論。此戒具三事。身口意業。若論僧壞無處能。心論俱舍。謂不和合性不隱沒無記。是不相應行。若壞法輪能者。能破因眾行二法之教。以色及非色非心名句味對為能。所破因眾行二法。及教能亦同。論其行者。以無貪善根為能。若就行法辨所損。四依法亦同前。約人彰損。令其應得不得。以非數滅為能。
[0788c02] 第三得名者。從所功能得名。僧法輪是其所。破是功能。亦可境用受名。僧法輪是境。破壞者用。
[0788c04] 第四具緣成犯。謂望逆蘭。以解具義。通緣有三。一是大比丘。以共佛競化故。又已犯逆蘭。餘眾即非。故律言。亦非比丘尼等。四眾破故。二違佛僧三諫。當他餘戒。制廣教後。以其破僧事。是最初得罪。同第二故。三無重病壞心。若解丈比丘者。丈夫見行清淨多聞辨才。謂簡餘眾受行破戒寡聞訥等。故十律。九清淨人非餘眾。心論。見行增上者。見行人壞僧。惡悕望故。愛行者。輕動故。及多聞辨才等人。方能破僧。第二別緣有十。一已結界。故心論。未結界不成破僧。故文言。若於一住處界內二部。各作布薩羯磨。方成破故。二佛在世。心論言。亦非大師般涅槃。無異師故。三非初後故。心論亦非前亦非後。以此二分中僧一味故。俱舍論亦爾。四已立第一雙故。心論亦非未立第一雙。以僧壞不逕宿。即日還和合故。五起惡欲立耶三寶。謂未起惡戒惡見息。[1]言無破故。心論息[*]言未生時。無破法輪故。六佛不在眾故。心論謂大師在眾。彼無威光故。七伴具數滿。是凡非聖故。律言。此眾一比丘。彼眾一比丘。行破僧舍羅。作羯磨。如是不能破。但令僧塵垢。二人三人亦如是。憂婆離。若此眾四人若過。彼眾四人若過。行破僧舍羅。作羯磨。憂婆離。齊是名為破僧。是為破和合僧故。又復此律。年少比丘。必當信受。又薩婆諸論。破法輪。是破俗諦。以聖人不可破故。此律亦言。上坐比丘。恐不信受。八異見異忍。說於五法。甄餘下六破僧主等。九行非法籌。諸比丘忍可捉籌。十界內別作布薩羯磨。此未下二緣。謂壞行二法。故此律言。憂婆離有二事破僧。妄語。相似語。復有二事。破僧。作羯磨。取舍羅。辨闕可知。
[0789a07] 第五門。問依此律文。王舍城說五法。五百比丘捉籌。即往伽耶山。自作羯磨說戒。僧祇亦然。此二處內。於何處時中。成根本業道。答謂在伽耶羯磨說戒竟時。究竟成破。所以爾者。調達破僧。放習如來。立二種法。一立其耶。以為行法。[肆-聿+頁]佛八正處。二立非法羯磨說戒。御眾之軌[肆-聿+頁]佛正羯磨說戒。眾法之處。是以王舍城。時五百捉籌。忍可五法。始信調達耶行法。反破如來正行法竟。但是方便。後至伽耶山中。自作羯磨說戒。五百復信耶眾法。反破如來正眾法處。始是信耶具足。破正義備故。在伽耶山。究竟成破。故上律文。若一切未諫前欲壞和合僧。方便受壞和合僧法堅持不捨。一切突吉羅。若立邪說五。即成破者。應犯逆蘭故。又復祇律。方便亦在王舍後。提婆達。遠向伽耶城。佛語阿難。汝去語提婆達來。今日僧作布薩羯磨。阿難即承教往喚。提婆達言。我不去從。今日後不共佛法僧。不共布薩羯磨。今日波羅提木叉。欲學不學從我意。阿難聞是語已。作是念。此是奇事。出是惡聲。將無壞僧耶。阿難具以白佛。佛第二語阿難往喚。乃至汝便去。廣說上事。如前將無壞僧耶。阿難還後。六群比丘。自相[1]諸言。沙門瞿曇。必當三遣使來。我等各正意共作布薩事。我等作後世名譽。佛在世時。提婆達多。六群比丘。共破僧。即布薩竟。佛復第三告阿難往喚。答言我等已作布薩竟。阿難聞已。作是念。奇哉已壞僧竟。即以白佛。佛言非法人。已作布薩竟。如法應作布薩。以斯等文證。故知破在伽耶。不在王舍。
[0789b08] 第六門對出血。辨先後方便究竟。初二分別。言先後者。四分五分。及以十律。並破僧方便在前。次出佛身血。次更起破僧。方便究竟。智論所明。先破僧輪。次出佛身血。故彼文云。提婆達多。大得供養。而徒眾尠少。自念我有三十相。減佛未幾。直以弟子未集。若大眾圍遶與何異。如是思已。心生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目連。說法教化。僧還和合。爾時提婆達。便生惡心。推山[序-予+申]佛。金剛力士。以金剛杵。而遙擲之。破石迸來。傷佛足指。蓮華色比丘尼呵之。以[捲-(夗-夕)+力]打尼。尼即時眼出而死。謂犯三逆罪。鼻捺耶亦爾。又[2]又出血偷蘭是方便。所以爾者。然調達本心。斷佛命意。今但出血。本情不暢。所規未畢。擁思之業。故是方便。又是最初。以無逆偷蘭。廣教可違故。問出佛身血。為是制煞人戒前。為後耶。答調達出佛身血去雙林九年。明知是制煞戒之後。若爾煞戒之中。已言成者夷。不成者蘭。廣教已彰。今出佛身血是第二。如何最初。答煞戒不成蘭者。與出血蘭。有二種不同。故別有初。一可懺不可懺。二逆非逆異故爾。問若煞凡人方便非逆。出血是逆。逆非逆異。別有初者。餘人對父。亦是逆非逆別。煞父之時。應別有初。答但有逆非逆異。同不可悔。故無別初。此義稍難。凡言初者。約於廣教。本無今有。方辨初二。今此逆者。佛制不制。俱有逆故。不得就之以明初二。若是蘭名。即是第二。若爾何故十律九清淨人破僧。又心論犯戒者非增上故。答言清淨者。謂不犯夷事故。又可更釋。縱是第二人。亦不妨破僧。經論不同。如智論鼻捺耶。先破僧後出血。四五十等三律。先出血後破僧。何者為定。然十律自言九清淨人。復先出血後破僧。豈不相違。故知不得以一論言。若犯餘無簡不得破文。以妨諸經也。破僧偷蘭。是究竟非方便。調達本心。規奪佛位。壞僧斷法。今既破得僧徒。歸從己見。所規事畢。思心得暢。更無進趣。故是究竟。又復過狀既彰。違教作破故。是第二人也。是故見論。破僧無最初。以違僧三諫故。又此言第二者。破僧是最初。以其未有故。得罪同第二。故言第二。非謂調達前已有破僧故。問若調達破僧。是第二者。違諫僧殘。亦應第二。答破僧是所諫。事諫時諫。破僧違諫。作破僧故。調達是第二諫時不諫。於違諫僧殘是最初。
[0789c21] 第七門捨戒等時者。十律。調達講堂空。唯有四伴。時迦留羅提舍。以右脚蹴調達令覺已。見堂空迷悶墮牀。四伴以水灑之得醒。作是念。我是釋種姓瞿曇。大人不可屈下。乃至言。我從今不復屬沙門瞿曇。作是語時。即名捨戒。無入地獄時。五分。三聞達多。以足指蹴言釋奴。乃至熱血從血孔出。即生身墮大地獄。無捨戒語。智論。初破僧。次出血又打蓮華色尼死。與惡耶富蘭耶外道等。為親厚。斷善根無愧悔。此是捨戒時。復以惡毒藥著抓中。欲中傷佛。欲去未到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生入地獄。四分。但言熱血從面孔出等。並無捨戒入地獄時。
[0790a08] 第八門。對破羯磨僧。以辨同異。多論九門。第一人不同破法輪僧。是比丘見行等。非餘眾愛行。若破羯磨。通詠二眾。以其二眾俱秉羯磨故。
[0790a10] 第二假佛不假佛。法輪僧須假一人自稱作佛。佛是法輪主故。放如來是法輪主故。其破羯磨。不假稱佛。以佛不秉羯磨故爾。
[0790a13] 第三就數多少。破羯磨僧。下至八人。一界內此彼各四。別行法事。彼此羯磨。不成僧。不得益故。下至八人。即成破僧語。破法輪下至九人。所以爾者。然調達。將欲破正三寶。先立耶三寶。調達稱佛。[肆-聿+頁]正佛寶。所說五耶。[肆-聿+頁]正法寶。三聞達多等。成耶僧寶。[肆-聿+頁]正僧寶。能破之中。要假一人為佛。四人成僧。下至五人。方成能破。減則不成。所破之中下至五人。成佛僧二寶。耶正兩分。別行法事。方成破僧。彼此通收。應是十人。但說九人者。如來化主。不在僧數。既言破僧。佛非是僧。故唯取四。彼此九人。別行法事。名之為破。此就破僧因中。耶正相望。兩眾合九。若就究竟成破。要假化得如來徒眾。下至四人。稟從耶見化。方成破僧。故言須九。若爾何故下文此眾四若過。彼眾四若過。又五分。要於界內八比丘。分作二部。別行僧事。乃名為破耶。答此等文者。癈主論伴。故但言八。
[0790b03] 第四就界內外。破羯磨僧。要一界內眾。各秉羯磨眾法。方成破僧。不通界外。破法輪僧。能破之人。須秉羯磨。要在界內。所破之人。通界內外。但受耶化。俱有破義。故心論言。調達唱五法。為是四依非時。乃至盡佛化境。但隨其聲受從耶化。如五百之徒。不得聖解故。損通內外。此二皆就所王之中。以辨其破故爾。問究竟成破。作羯磨竟。所以論言。唱五法為是。即言破僧耶。答此二相假。今論但[1]奉行法者。為彰失解邊故爾。非謂不須羯磨。
[0790b12] 第五凡聖。破羯磨僧。俗諦僧。第一義諦。二俱有破。聖人容有事或故爾。破法輪僧。唯凡非聖。以其聖人不從耶化故爾。就凡夫有二。一有感凡夫而機是定。於此時中。定聞如來法輪得益。獲聞思之解。雖以五法誘化。必不可破。以感機定故。二有感凡夫而機不定。若無耶化。即於如來法輪得益。今為調達五法誘引。令生異見。致此凡夫。應悟理解。鄣使不得。暫差此時。名之為破。
[0790b19] 第六就方寬狹。破羯磨僧。通三天下。除北方。以其三方有佛弟子。秉羯磨故。是以心論。三方羯磨壞。破法輪僧。局在閻浮。不通餘三。以佛不在餘三方成道。彼方比丘。自稱為佛。欲破僧輪。人無信受。故不得破。又共誰競化。是以心論言。閻浮提至九。是則法輪壞。
[0790b24] 第七就時。破羯磨。現在未來。俱有破義。破法輪僧。佛現在有。涅槃後無。故心論言。未結界前後。牟尼已涅槃息宍未出時。及無第一雙。於此六時中。不名破法輪。俱舍論言。初者轉法輪。言初者轉法輪未久。後者世尊般涅槃。此二時中。大眾恭敬。脩同一味。是故無破。心論但言。亦非前。亦非後。以此二分中。俱僧一味故。餘四易知。即案此文。有重破義。以餘二分中間長遠故。是以律言。若更有餘比丘。欲破和合僧者。亦當如此。白四羯磨呵諫。又言如提婆達[2]此。若未出家。不應與出家。若已出家。應滅擯故。明佛現在。亦有重破也。
[0790c10] 第八得罪輕重。於中有三。一逆異。二結逆總別。三教名輕重。初門者。破羯磨僧。但破同徒言教。又失事中之益。唯局界內。以正破正等。情過輕微。犯偷蘭遮。非逆可懺。破法輪僧。調達是其弟子。秉於五耶。破師法輪。失於理解之益。損義寬多。犯逆偷蘭。不可懺悔。第二門者。問調達破師法輪。復損前人。不得聞思之解。今結罪時。為望斷佛法輪邊得罪。為望損僧結逆。答此二相假。若無其僧。法輪不轉。若無法輪。僧不得益。調達今乃以乞食等。誘導五百。歸從己法。即斷法輪。亦失理解故。即礙法損僧。合結一逆。無別二罪。而名破僧逆也。問調達以其五耶。破於別人。不得理解之益。應就損別以得罪。而就損僧結罪者何。答據其本心。欲破僧輪。若破得三人已下。非其僧位。不稱所期。思心不遂。不成逆罪。要破四人已上。是其僧位。稱本所期。思心得暢。又復若本不破四別人。皆得聞思。攬四理解。共成僧寶。益利世間。令由破此四人。不悟理解。即無所攬。不成僧益。是故損四人別即是損僧。為斯但望損僧結罪。第三門者。問調達破僧。得逆滅擯。所以不據主故波羅夷。伴者罪輕。與偷蘭遮。而主伴同名偷蘭者何答破僧。事大。非可獨成。要假主伴。方能成破。主雖業重。伴便是輕。然破僧事一。復齊究竟。何得主伴結其異名。宜同偷蘭。以其蘭名通含輕重故爾。問若事是一。主伴同名者。如減年受戒。亦假主伴。受戒事一。何不同名。而和上結提眾僧吉羅。答斯亦不類。以作受戒羯磨時。別稱主名。即有甄簡之異。事雖是一。得結兩名。調達破僧。作法之時。不別稱主名。無甄簡之別。事復是一故。主伴同蘭。問相假破僧。伴非逆者。違諫何以俱得僧殘。答秉法假伴主故結逆。俱違僧諫。並是心虗。違諫得殘。
[0791a15] 第九得報不同。破羯磨僧。不墮阿鼻一劫受苦。破法輪僧。得無間獄。受罪一劫。
[0791a17] 次釋文。初問次答。憂婆離問有三。初云何破僧者。問於調達。行何等法。斷佛法輪。分眾異軌。弟子未委。故言云何破僧。二齊幾者。問數多少。三誰破和合僧者。問能破僧人。故曰誰破和合僧。次佛告已下答。於中初至行舍羅。先答初問。就中有三。先以五耶。破正行法。就五法中。前三相似語。後二妄語。以五耶法。誑[1]戒群心。令受耶化。故破法輪。謂斷四依行法。次作非法別眾羯磨。行耶眾法。破正眾法。如文。行斯兩法。以破眾行故。名破僧也。次憂婆離一比丘下有二釋。一解總答下。二問謂數者至八。言人者。非餘眾等。又釋唯答第二數。略不答第三問。故五分。問是中誰破僧。佛言作主者是。此不如前解。以但問人。未問主伴故。
[0791b05] 第二文中分三。第一問破僧果。第二問和僧果。第三重問一切破僧主墮不墮義。和僧偈中。初一偈彰和有益。下有半偈。以有益故。能和報重。第三問者。如五分。汎問一切破僧主墮不墮義。不問四伴及以五百也。今文中三句。一領佛前言。汎興後問。二佛語已下。佛具總答。三憂婆離已下。重更料簡有墮不墮。從法非法。乃至說[2]下說。是九對中。於非法等一邊作頭。各作十二句。若欲知僧。先以初句法。破第二句非法。改耶從正。即是和僧。不名為破。今解破僧故。就第二句非法作頭。行化於時。破初句法說以為非。使耶法興[3]頭。正法隱曀。方成破僧。此九對上。咸就第二句上。作此十二。合有一百八句。非謂法上別有十二句也。就第二非法作頭十二句者。初四句中。前三破主。墮於一劫。後一破主迷非。謂是情過輕微。不墮一劫。初句非法想破非法想說。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說。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說。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說。
[0791b20] 先解初句。其文有七。一若比丘者。謂能破主。二辨以非法破正。文言非法者。謂五法不能滅惡生善。故言非法。執耶說是。故曰言法。堅持此法者。謂行化於時。破和合僧。通壞二法。三彼自知已下。彰心知為非。言非法想破者。謂前方便心。了了知非故。法想說者。謂以五法行化時。了了知非故。四如是言下。然口說為是。執此五法能資人心軌。故言是法。又能滅惡之功。是毗尼妄指佛說。欲規他信受。故曰是佛所教。五異見已下。結彰前二心見知非口說。為是口說。乖心所見。故言異見。亦心安於非口說。言是口說。乖心所安。故曰異忍。六行破僧舍羅者。略惱損二法。並行舍羅。略不舉行眾兩法。七憂婆離已下。結墮一劫。
[0791c08] 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說中。但有六句。除第五句異見異忍。釋文如前。以其前方便心。知己五法為非。故言非法想破。至於說時。迷五法為是。故言法想說也。亦墮泥梨一劫受苦。問第二句前心知非。後心迷是。其過輕微。而犯逆罪一劫苦者。如人非人想。亦應犯重。一解言煞人者。前境是事。不可學法。又無其諫。爾語是非迷心犯輕。此法可學。又復設諫。開示是非。[4]離復轉想。猶犯正罪。又可破僧事大。雖以心不稱境。以前方便心當於境。故亦一劫。不同人作非人想者。以事輕故。從心結蘭。不從境結。如娮酒戒等。亦以境上過多。不從餘想結罪。若爾第四句。亦應犯逆。墮於一劫。解言。第四句法雖可學。亦有諫法。然始從心迷。是以不墮。不同二三方便。內心知是其非惡心故破。治心尤重。復是可學。故不相類。問所以無第五異見等者。解言。此第二句。以其口說。望前方便心。名為異見。望後說時心。名不異見。若言異見不攝異見。不異見異復不收異見。故二三兩句。闕而不論。
[0792a01] 次第三句。正以前方便心。迷己五法為是。故言法想破。後心說時知非。故言非法想說。廣出其文。如前無異。故言亦如是。
[0792a03] 第四句前後方便心。迷己五法。一向謂是口說。不乖心見。故言不異見。亦不違心所安。故不異忍。情過輕微。不墮一劫。作第二四句。非法想上置不疑。法想上安不疑。初句非法不疑說。第二句非法不疑。破法疑說為異。第三句法疑破非法不疑說。第四法疑破法疑說。消文輕重。准如前說。亦前三逆重。第四句輕。是以文言。疑不疑作四句亦如是。若作第三四句者。非法想上安疑。法想置不疑。初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說。以其俱疑。無非法想兼。是以不墮。第二句非法疑破。法不疑說為異。由非法起疑。無非法想兼。過輕不墮。第三句法不疑破。非法疑說為異。此亦不墮第四句法不疑破。法不疑說為異。是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問第二四。初句與前句同。何以別來。答不三異故。又問第三四中。第四與初第四同。亦何以來。答以上三異故。然知第二四非法。同前而異後。以不疑故。法異於上下。以法上疑故。第三四非法異前兩。以疑故。法同初而異中。以不疑故。此就初對非法上。作十二句。破初句法竟。自下各就第二句上。作十二句。破於初句。故言亦如是。又解增二文。舉十八法。法言非法。非法言法。乃至說不說。倒說成耶。又增四憂婆問。齊幾名為破僧。誰破和合僧。佛言若比丘犯說不犯。不犯說犯。輕言重。[1]重輕。齊是名為破僧。和僧反說。故知不得專取此文。若比丘非法說法。即以第二非法說以為法。方名破僧。若說佛四依。以為非法。豈不是倒說成耶是破。若作是說。於法上。亦有十二句。合論更有一百八對法。十二句者。如前三个四句。各以尾為頭。次第倒說即是。更不須廣作。然直言各以尾為頭者濫。計理應云倒說第一四。為初四者。是倒說第三四。為第二四。以法上不疑非法疑故。然說是為非。故上三墮。第四不墮到說第二四。為第三四。以法上疑非法上不疑。迷是為非故。四俱不墮。乃至第九對。各作兩个十二。合二百一十六句。
  [2]●滅諍楗度第十六
[0792b13] 凡鬪諍之興。乖理違和。惱亂僧眾。事成破僧。宜須殄滅。息彼不肖。方成護法匡眾之化。故須次明也。七種毗尼。能除殄罪諍。名之為滅。所滅是何。所謂四諍。兩情乖背。彼此紛紜。名之為諍。能所通舉。故言滅諍。廣彰其相。集在一處。目曰楗度。故言滅諍楗度。
[0792b18] 就中文三。第一至草[雨/復]地毗尼。明能治藥。既有能治之藥。必有所對。故次第二爾時拘睒彌已下訖事諍亦如是。正明四諍。是所治之病。既有藥病。若不相對。藥無能治之功。諍無可殄之義。故次第三若一比丘已下廣明藥病相對滅之方軌。
[0792b23] 第一先解七毗尼義。九門料簡。第一列數釋名。第二辨體。第三得名。第四總別通塞。第五法體出不出。第六用藥對人聖凡分別。第七次第。第八能滅人多少。第九治人滅罪殄諍分別。
[0792c03] 第一門者。始從現前。終至草覆。中間有五。此是七藥之名。先釋其名。言現前者。三法五法。體非過未。集而相對。名為現前。諍情消殄。故曰毗尼。言憶念者。清人被謗醜嚮外領。為他所舉。而致忿競。僧眾思審。知其不犯。為作羯磨。證彼清淨。故言憶念。憶念滅諍。故曰毗尼。言不癡者。此人病時實作。不癡來不為。亦被他舉。而致不知。僧知此人病時雖作。不癡不犯。為作羯磨。證其不癡。無有實犯。故名不癡。作此法時。能殄於諍。故曰毗尼。次自言者。前人隱過。雖有三根。不取伏罪。而行駈殯濫治清人。聖制安令自說名種。方行治法。既引伏罪。必無忿競。故曰自言。又橫諍他犯。以生忿競。要得前人。引過懺悔。定罪輕重。方能殄息。名曰自言毗尼。言多人語者。謂有往[雨/復]論義。諍理耶正。別人現前。而未消殄。要須盡集。詳心捉籌。表多人語。故曰多人語毗尼。罪處所者。此人實犯。為他舉覺。前引後違而致不和。僧與作法。[3]微其前言責罪之實處。故曰罪處所毗尼。草覆地者。或眾僧共犯。因評致諍。或橫評他犯。自言不滅。時已淹久。紛紜難息。若尋究善惡。恐諍事深重。故聽二眾直乞歡喜。不說名種。迭相懺謝。如草掩泥。諍情消滅。故稱草覆。母論。如似以草覆泥。令人得過。不汙其足。名為草覆毗尼。
[0792c24] 第二門定體者。若據七法。能令諍無之處。名毗尼者。毗尼名滅。謂以非數滅。以之為體。若就此七。能得前滅。為此七毗尼者。謂五法三法。為七之體狀。所言五者。謂法毗尼人僧界。言三者。謂前五中。除僧界二。餘三即是。總言五法三法。即不離五種現前。謂僧人界法毗尼。此等僧眾和聚體。如瞻波說。言人者。起諍人在現前。言義往返。身口二業。作無作為體。界者文言在內制限者是。無別行者可屬。故無別法。若據緣成。假教是聲性等為體。若就所依。規圓分局相者。是無記色法。然是生善境界。法毗尼二。執正道理。諧和刊定。亦以聲性等為體。今若隨相指事。以定七體者。先解現前。須為四門。一解五法。二解三法。三五三同異。四乘明一切具法多少。先解五法。一列數釋名。二定體及有無。三辨廣略。初門者。謂法毗尼人僧界等是。此之五法。各體非過未。對而殄諍。故曰五法現前。如下名為五種現前。次定體等。言法者。謂定諍是非道理。諧調進否者。故文言好言教語。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又言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持謂持前定諍是非道理也。言毗尼者。謂持前道理。勸受息諍者。是以下文言。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汝當受是忍是。下文。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謂持此道理。勸受息諍故。五分。云何謂毗尼現前。應以何法。以何律。以何佛教得滅。而以滅之。是毗尼現前。言人者。謂一比丘。在一比丘前者是。又文云何人現前。言義往反者是。此能所合名為人。若就別名。唯起諍行者為人。唯就所為故。或約能名人。故文言受懺者是。言僧者。能斷事秉法者是。文言。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合集一處。不來者囑授在前。應呵者不呵者是。言界者。謂攝僧分齊。作法之所者是。文言云何界現前。在內羯磨。作制限者是。此謂無結。在標內作法。結成限約故。上來所辨。說之次第。若行之次第。應言僧人界法毗尼也。次辨有無者。首解毗尼無。故無別軆。或言以法為軆。謂持此進不是非道理。令諍滅故。又言用上四法。能得於滅。謂以四法為軆。此盡不然。若此毗尼是無。斯義可爾。今此毗尼是有。謂以道理正勸受息諍。故文言。所持毗尼滅諍者是。但此五法。並是能得毗尼。是以七中第一。通名現前毗尼。然此第五者。據終得滅之處。偏名毗尼。非謂即以無法為體也。問如有法時。未有毗尼。牒有毗尼時。已是無法。如何現前。答一義以相續在現故。又可以餘四法。對起諍人。一一皆現。故言五現。實不並起故現。第三廣略者。准於三法。此五法中。亦要為三。謂僧與人。同是人法。與毗尼同是法攝。加界故三。但今法分始終。人殊能所。故廣為五法。與三法不類也。第二解。三法謂法毗尼人。解義准前。亦有釋名定軆等。第三有無同異者。別人滅中。不秉眾法。所以非僧。亦不假界。但有餘三。餘三何異。五法中人。定是所為。三法中人。能所合名為人。以不秉眾法故。五中法。通語羯磨。三中法者。定是語法。五中毗尼。通羯磨語。法判諍無處。以為毗尼。三中毗尼。亦定語法判滅。第四門僧秉具五三人。下三此亦位。言就僧秉法中。若為殄諍。具五可知。非滅諍者。或四或三或二。言二者。如結大小界等。言三者。僧常行等。言四者。道俗位分。道者。如受懺處分。離衣六年杖囊等。並須人現前。故具四法。為俗但三。如學家覆鉢。以不對作故。二眾互治。義亦同此。次憶念別相者。能舉者。執前三根。恐有謗愆。所舉者。自准己心。懼被治罸。是故乖違。能舉者。憶念執其聞根。證前犯故。所舉憶念思已清淨。僧與憶念。尋思此人是清淨故。證其不犯。僧語能舉人言。彼先被謗。為是外有聞根。我等共住。知實清淨。此彼無過。是以文言。云何憶念毗尼。謂此罪更不須作舉。作憶念者是。次不癡者。以病時作事。能舉者執三根。所舉人。准已不癡來不作。彼此乖競。僧知清淨。不癡來不作故。僧語舉者。此人我等共住。病時作事。不癡已來。實是清淨。此彼無過。是以下文。云何不癡毗尼。謂此罪更不須作舉。作憶念者是。次自言者。前人實犯。為他所舉。但使不引。即未得治。恐濫罸清人故。是以要待自言。方得治之。故下文。云何自言。謂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又目連觀察。見彼比丘去佛不遠。語言。世尊已知汝。便捉臂牽著門外。佛言不應如是。若於異時。亦不應如是。令彼伏罪。然後與罪。不應不自伏罪而與罪。自今已去。為諸比丘。結自言治滅諍。應如是說自言治。又容二人橫諍他犯。輕重未定。僧今欲滅。要取根本。犯者引過懺悔。定罪輕重。以滅於諍。犯者非諍。自言能殄。他諍者自言治。是故文言。自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次多人語者。以前別人現前。未肯伏理。僧為差白行籌以滅。籌多表語。故名多人語。是以文言。云何多人語。若用多人說持法。持毗尼。持摩夷故。見論。多覓毗尼者。處處多覓知法比丘判。故名多覓毗尼。言知摩夷者。是二部波羅提木叉。次罪處所者。為他所舉。初引後違。而生忿競。僧與作法。微責前時所引罪覆處故曰罪處所。凡言前引後違者。前言犯後言不犯。或前言重後言輕者。彼此忿諍。僧今作法微其犯處重處。是故總言罪處所也。問同自言。何以偏須責同前引。而不信後語者何。答前引同舉者之言。是故信前。後言違舉。是故不信。以其此人。若無實犯。初應相違。既前言同舉。明知[1]□違者不實。故下文言。云何罪處所。彼比丘此罪與作舉作憶念者是。次草覆。此諸比丘。皆共犯戒。或橫評他犯。現欲懺悔。執見相違。半見提舍尼。半見波逸提。正欲輕懺。見重者謂不滅。正欲重悔。見輕者復不從。即諍輕重。礙於懺悔。故聽不說罪名種。直相悔謝。如草掩泥。不簡縱橫。故稱草覆。五分。作白二羯磨。草布地悔過。彼諍比丘應盡來僧中三乞。如是三說已。皆舒手脚。伏向羯磨師。一心聽受。羯磨師唱言。大德僧聽等白二滅也。此等七法。雖通用五法三法。而有斯別狀。
[0794a24] 第三得名。若毗尼。總名當體受稱。以其體是非數滅故。若就七法。能得他滅。名為滅者。從所尅立目。亦可功能得名。若也七之別名。得名有四。現前一種。世局得名。不癡罪處所。從境立目。不癡本對於癡。本癡不在僧。約於前境。又復文言我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故也。罪處所者。罪在前境。過不在僧。為他所舉。前引後違。作法治罸。微責罪實。名當前人。故亦從境。念憶自言多人語。此三功能立目。如沓婆被謗。聞根外彰為他舉發。而致不和。僧知清淨。舉者非謬作法憶念。證彼清淨。情諍即滅。滅功由僧作憶念故。故下文言。我今不憶。從僧乞憶念。明知功能。自言者。引過懺悔。能滅諍故。多人語者。廣集智人捉籌。表多人語。定理耶正。能殄於諍故。草覆者。就喻受稱。
[0794b13] 第四總別通塞者。於此七中。名有總別。謂毗尼是總。現前等七是別。各不相收故。若其據體。體有通塞。謂現前一法體義通六。體狀有通塞。下六體狀塞而不通。問云何現前體義通六。體有通塞。答五法三法。義實該下。以名攝用。含收五十八現前故。然即於中。有別現前。專對言諍。故復體塞。問相狀如何。答現前五三二法可知。如憶念中白。及二羯磨。皆言諸長老。不須難詰問我。乃至第三羯磨。誰諸長老忍已前。此是出不犯道理諧調進不。謂是法現前。第三羯磨。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作憶念者嘿然。誰不忍者說。乃盡結竟。此是勸受息諍。即是毗尼現前。即假僧人界。豈非五法。義通於下。不癡五法。准憶念以說。自言五者。云何自言。謂說罪名說罪種懺悔。謂是法現前。云何治。自責汝心生猒離。正是諍滅之處。即是毗尼現前。亦假餘三。故五祇律。取自言者。恐未來世惡比丘。誹謗清淨。不得自言治。便駈出故。罪處所五法者。如白及二羯磨。乃至第三羯磨。誰諸長老忍已前。盡是微尋。前言責罪處所。此是法現前。誰諸長老忍已後。乃盡結竟。是諍滅之所。即是毗尼現前。餘三可知。多人語五者。文言作如是語者。捉不破舍羅。作如是語者。捉破舍羅。乃至十三種行舍羅。此是法現前。別處數籌已。若如法語比丘多者。彼應白。如法比丘多。是毗尼現前。餘三可知。草覆五法。如二眾各言。共相諮稟。乃至和眾白等。謂是諧調進。不法現前。二眾各言。長老我今已下。乃至作草覆懺悔。是毗尼現前。亦假餘三法。即是五法義通下六。下六事別。各不相通。為是僧法毗尼。及人對下六。滅非無有異。尋相似說。可以思知。
[0794c17] 第五法體。出不出者。先明出法不出法。謂憶念不癡罪處所。作法竟時。諍情消殄。即出法體。餘四毗尼。作羯磨竟時。諍事未除。但是方便。滅未究竟。故但列名。如現前中。雖作簡眾白等。本未滅諍。自言中受懺白。多人語中。差行舍羅人。白二草覆。和眾白等。謂作此法。滅未究竟。故不出法。次出體不出體。不出體者。問如現前等四。不須出法。義或可爾。此四毗尼可無諍滅之處。而並不辨滅體者何。答以定不定故。憶念等三。無三品流轉。如憶念者。不作不犯。不癡者。作而不犯。人罪處所者。亦作亦犯。人用藥揩准。即出滅體。謂即法以辨滅體故。餘四毗尼。流轉不定。如現前中。三法五法。五法三法。乃至用多人語等。若欲具彰濫於並用。若復隨分少列。又謂恒定。是故總言應用現前。自言懺中。或對一二三四。又就所引犯等。輕重亦是不定。多人語中。三種行舍羅。都辨十三。故亦無准。草覆地中。用法應定。然所諍不定。或從自言流來。或經行草覆故。亦不彰滅處之體。此言體者。謂責滅之究竟處所。
[0795a11] 第六所為人聖凡者。阿含經。要羅漢被舉。得作憶念。凡夫不得。何以故。凡夫有故犯戒。羅漢無故犯。但有誤犯故。見論。憶念毗尼者。為愛盡比丘下。至舥含人。不為凡夫。諸律不分聖凡。似得清淨者。通行自餘。或通不定。
[0795a16] 第七次第者。此七位二凡滅之來。從下至上。是以初四毗尼擬滅。四諍中。輕微諍者。作一憣列。即是對所餘。除有一竟。第二下三毗尼擬滅。上品難除之諍。作一番而列。即是對所除二竟。現前所以先者。以其現前。眾藥之本。又復言諍四中之初。先明現前。擬滅言諍。輕微易殄者。覓諍第二。是以次明憶念。不癡擬滅。覓諍易除滅者。犯諍據三故。次第四明自言毗尼。據滅輕犯之藥。事諍通用。即以此四擬滅。事諍易除之病。對上品中。多人語所以先者。對言諍故。罪處所以者。對覓諍故。草覆次者。除犯諍故。即用此三對事諍難除故。次第如此。因辨總別離合戒。以二分毗尼。如向所列二者。是對事即四也。文中隨名隨名有七。以名攝用故。又言一切滅。滅即十四毗尼。或用相假。即十三毗尼。以其下六。各帶現前故。對事即二十六。又可四十四。八十八離言諍。為三十四毗尼。謂獨現前有八十三種多人語。各帶現前故。即二十六并前八。故三十四。餘五毗尼。各帶現前。即十通前。以為四十四也。又對事八十八。又可為五十毗尼。及一百毗尼。謂離犯諍中。四種自言。及草覆假用即十。通論覓六。及言中三十四。合五十毗尼。對事諍一切滅滅。一百毗尼。此謂隨用離明。以藥殄諍。有爾許種法。今但言七者。舉名攝用盡故。如一現前。即攝五十八現前。更無不盡。餘攝可知。故總言七滅隨用一百也。
[0795b15] 第八能滅人者。現前自言。能滅之人。義通三位。餘之五滅。局僧方秉。所以可知。人通塞故。法亦寬狹。此謂具法多少說者。即上二滅人有三故。法通三法五法餘五局僧故。法唯五法。若用三法五法。相對說者。五法通七。故所以寬。三但二中不通故狹。
[0795b20] 第九治人滅罪殄諍分別者。通而言之。七俱殄諍。言滅罪者。自言草覆罪諍。俱滅罪處所。有罪而不滅。餘無罪可滅。治人不者。餘之六種。但使滅諍。而不治人。以人無過故。諍是鬪亂故。須消殄罪處所者。將治人法。以滅於諍。以人有違罪過故。亦治人亦滅諍。以治人故。作法竟時。奪三十五。具行折伏。令其引罪。已方得為解。餘非治人故。不論須解祇。與作覓罪。已是比丘。應盡壽行八事。一不得度人。二不得受具戒。三不得受依止。四不得受僧次請。五不得作僧使。六不得作僧說戒人。七不得與僧答說毗尼。八不得與僧作羯磨人。十律。作實覓羯磨。亦奪三十五。五分。本言治有二種。一可悔二不可悔。不可悔者。與作盡壽。不可悔。白四羯磨。餘六無斯過故。不是治人。
[0795c09] 次釋其文。即為七段。現前。自言。多人語。草覆。此四不出法體故。但有列緣結名。餘三定故。出法藥體。其文各三。謂列緣辨體結名。俱不癡中。略無結名也。文中自言。總言應不應。理通七聚。下是非亦然。藥病相對中。唯就可懺者。說如對僧懺。應攝殘罪。以見文如此。是以立義專言。二人橫諍。自言滅之。理引通七。但為初二。非可即了故。闕而不論。
[0795c16] 第二次解所治之病。於中文二。初至呵責已。先舉諍過白佛呵責。二告諸比丘已下廣辨四諍體相差別。初中文二。第一起過文言。比丘共比丘尼諍者。不在四諍之限。所以然者。若比丘尼論義。二眾既別。復無破僧。不在言攝。又無共用藥滅故。或比丘舉尼。尼舉比丘。亦非覓收。或比丘與尼諍二眾犯。或二比丘諍尼犯。或二諍比丘犯。皆非犯諍中攝。或比丘與尼諍二眾羯磨。亦非事收。或二比丘諍尼羯磨。成以不成。此在言攝。以得破僧共用藥故。二尼諍僧羯磨亦爾。互諍雖。非四諍之限。今文列者。彰諍過故。第二時比丘聞已下如來呵責。
[0796a03] 第二正辨諍中。文分為三。第一舉數。第二列四諍名。第三云何已下廣彰其相。廣中文四。初至是為事諍明諍境體。第二言諍以何為根已下至是為事諍根。解其四諍起之因本。第三言諍是善不善已下至事諍無記。約對三性通局差別。第四言言諍已下簡定是非。所以須此四文次第者。初舉所諍之法。即是境體。既識所諍。因何而起。故須第二。明其諍根。雖知境因。但諍是乖背。為唯不善。為說餘二。故須第三。義通三性。三性之諍無不乖競。恐成破損。理齊須滅。故並諍攝。但三性之諍。義含是非。恐濫行法藥。故須第四。舉是簡非是者。須滅非者。不須判文雖爾。先擇其義。六門分別。一列數釋名。二辨體。三得名。四所以。五次第。六辨諍根。三性是非諍有四種。謂言諍覓諍犯諍事。言諍者。理不自斑。藉言以顯。詳評是非。定理耶正。彼此諍言。遂成乖忿。名之為諍。諍由言起。故曰言諍覓諍者。內有三根。伺覓前罪。因舉詣僧。遂生其諍。諍由覓起。故曰覓諍。犯諍緣具作過。稱之為犯。評犯生評。故名犯諍。事諍者。已起百四十五羯磨。相別稱事。評事致忿。名為事。第二體者。其義有兩。一者諍體。二者所諍境體。若論諍體。謂往復評理。舉罪輕重。乃至評事。以成此諍。正以色法聲性。及非色非心名句味。以為諍體。其三性心者。助業之因。非正業體也。若舉十八所諍之法。謂境體者。對文以釋。第三得名者。諍雖有四。得名有二。言覓二諍約因受名犯事二諍。從境立目。前二約因者。謂由言覓而生此二。故曰約因。次二從境者。謂評犯事。以生後兩故。第四立四者。釋有二義。一解凡生諍之境。不出眾行二法。就行法中有二。一犯不犯行。二輕重行。若評此二行。理相是非犯。以不犯輕重等理。而生諍者。立為言諍。若三根舉覓犯。以不犯舉來。詣僧不諍理相。而生諍者。判為覓諍。若共評犯。作事不同。罪之輕重。而生諍者。名曰犯罪諍。就眾法中亦二。若未作百四十五。理相是非。立為言諍。若諍已起事。而生諍者。名為事諍。若評餘六對事已未故。俱為言諍。以斯義故。故立斯四收諍斯盡。亦可一方化相故立四諍。第五次第。但理顯由言故。聖聽論義。因評佛法。遂生其諍。是以言諍。最在初諍。評犯義希。故在第三。事從三起。故在第四。第六門中。若竪義者。四文之中。先解定體。體中四諦。即為四段。下三各四類亦同。然就初言諍有三。謂舉釋結。餘三類爾。
[0796b19] 正辨言諍體中文四。一起淨人文言。若比丘共比丘諍言。簡餘眾故。二引十八事已下。舉所諍境界。三若以如是已下往復覓理是非。四遂彼此共鬪者。因而致諍對。第二文即辨境體之義。若汎評十八理相是非。而生諍者。並是言諍攝。若諍已起十八。方生四諍。於九對中。可為三分。一謂犯不犯輕重兩對。約行法以辨。二約說不說眾法以明。三約餘六對。以說行法復二。若諍犯不犯。正生覓諍。或生言諍。若諍輕重。正生犯諍。或生言覓眾法中。諍說不說。但起事諍。其餘六對。多生言諍。先解第一諍犯不犯。若事一而見異者。即生言諍如。或為他舉或二人橫評言。不剃髮翦抓者。有犯一人言。髮抓有命。不須剃除。不犯而生諍者。謂迷聖教。要現前多人語。滅以藥來驗。故知言諍。如是一切戒。但是引所作事同而諍犯不犯理者。咸在言諍中攝云何生覓。若有三根。舉彼前犯。或復清淨言已不犯。即含前兩戒。可前已引犯引重。後還拒諱而生諍者。此是正生覓諍。謂須憶念等三滅故。方是覓攝。次諍輕重生三諍者。云何生言。若評前人。所作事同。而見有輕重者。是知如人橫諍掘地之罪。一言得提。一言犯吉。而生諍者。是言諍攝。謂須現前等滅故。云何生覓。若前人實不犯重。能舉有根。證前犯重。所舉自言。我不犯重但犯輕。重罪而生諍者。用憶念滅。或癡時犯重。不癡犯輕。即不癡滅。或前引重後言犯輕。用罪處所。除此諍輕重。覓諍中。攝云何正生犯諍。若二人橫評前犯。如見掘地一人。言某甲地。地想掘犯提。一人言前人想疑犯吉。而生諍者。用自言滅。或眾共作罪。相朋致諍。各執輕重。或可自言不能得滅。若深重不可尋究名種者。草覆懺悔。如斯執輕重者。正生犯諍。眾法成否。事諍可知。餘六對者。謂法非法。毗尼非毗尼。有餘無餘。麤惡非麤惡。制非制。常所行非常所行等。咸是事一見異故。多生言諍。若依明了論。定此十八法。與此少異。彼論言。常行非常行。說不說。此之二對。是阿毗達摩教中所明。細解其相。前破僧。違諫戒已廣說。若准斯理。全不得以說。為事諍境。又人以常行非常行制非制。為事諍境。此亦違論文。今依論解覓犯。二境如前。判事諍境者。取毗尼非毗尼。為事諍境。以眾法為毗尼故。釋義如前。其說不說。迴入作餘六中。合為言諍境覓諍。
[0797a09] 第二辨中文三。一先明起諍人。二以三舉事已下辨所覓境界。三作如是已下正明舉罪闕少第四句相違。第二境中文三。一以三舉事者。總彰所舉。二破戒已下別列所舉境。三見聞疑者。能舉人所依三根。第三正舉中。依如是相覓罪共語者。正出舉語不妄求伴勢力者。求伴助己。謂舉者。有稱己伴故。安慰其意者。以方便濡言慰喻開曉。若舉作憶念者。引證安此事者。安有根作事。不安此事者。不安無根。不作事不癡者。彰舉者。內有解慧。不脫者。為顯舉者勸辭。汝若從我懺悔。清淨得脫。若不從我舉懺。惡業所羈。故曰不脫犯諍。但有第二所評境界。闕有無餘三句之文。事諍亦但有第二。闕無餘三也。言諍中事作等一釋。謂斷言諍時。用現前多人語滅。於中有簡眾單白差人白二。即諍此二。成不成義者。是中諍言事作。即斷覓諍時。有三白四。即諍此三。是覓諍中事作。斷犯諍時。有受懺悔單白。及和眾白。即諍此二。而生諍者。是犯諍中事。作此釋者。匪直理不相當。亦是收諍不盡。又釋於百四十五已起羯磨。但使諍成不成。理而生諍者。用現前多人語滅。是謂言諍中事作。如似一白處作二白。為他所舉道。此不成所舉之人。自言初白。自成後白浪作。而生諍者。亦在言諍中事作。如瞻波作非法。別眾羯磨。七人共諍。佛判二人是法語。餘非法語等類。咸是言諍中事作攝。若有三根。舉彼非法羯磨不成有罪所舉之人。或言不作非法。被謗有根。或癡狂時作。或前引後違。而生諍者。須用憶念等。三以滅故類。諍百四十五羯磨等。並是覓諍中事作。若二人橫評他非法。別眾等羯磨。一人言彼惡心蘭。一人言懈怠犯吉。事同而見異者。亦是言諍中事作。二人橫評他作非法。別眾等羯磨。一人言此人惡心作犯蘭。一人言此懈怠心犯吉。或一人言彼作非法。和合羯磨。一人言彼作法。別眾羯磨。或作羯磨已眾共相朋。而生諍者。此是事見俱不同。須用自言。草覆滅故。類餘一切羯磨。如此起諍者。並是犯諍中事作。
[0797b18] 次辨諍根。根者生義。四諍之興。由斯起故。所以名根。言諍中。三不善心三善心為根者。謂內因為根故。評四種僧義。而生此諍。諍由僧起。故曰僧為根。此就境緣說故。諍由人起。故曰人為根。六諍所起為根者。就業說根故。如中阿含說。一[1]渾戾不語。二惡性憙鬪。三諂曲。四貪嫉。五無慚愧。六邪見。十八破僧事者。以所諍法。為根覓諍根。初貪無貪等。謂此等心中。舉而生諍也。舉僧犯故。僧為根。僧犯由界故。就生諍遠緣說根。舉人犯故。人為根。三舉事者。謂是所犯事。以其不諍。理相是非故。無十八法。此覓諍者。但是犯不犯一對故也。犯諍根。但有貪等。據犯因故。若就起諍行者。亦應有三。善心僧等。如前說。三舉事亦如前。六犯所起為根。約業具說。如僧六辨事諍從三准前以說。
[0797c07] 第三三性者。言覓事三。得通三性。犯無善犯。故唯通二。若就諍行者。應通三性。言諍三性者。若為名利。或折辱他心。勝負之情。論理諍者。是其不善。為欲顯揚佛法。情存覓理。不於利譽者。是言諍善非前二心。即是無記。覓淨文二。初總舉通三。第二別釋通。三即以為三。先解善覓。於中文三。第一總舉人善心伺覓。二以三舉事已下別彰覓事。三以如是已下正明其舉。言別彰者。以三舉事等者。廣前伺覓。第二內有五法已下廣前善心也。伺覓有三。一三舉者總彰。二列破戒等。是別列所覓事。三見聞疑見覓所依根。第二內有五法。廣前善心者有二種。一出善心。前言善心。如何是善。謂內有五法。第二以何知有此五法者。即出其相。以二義故。所以知善。一為令前人。自行清淨。文言無犯等。二欲令於眾清淨。外無見聞之譏故。文言莫令此人有惡名流布。第三正舉文義如上。次不善分三。初總舉不善心伺覓。二以三舉事已下別彰釋前。三以如是已下彰非法。舉別中文二。初釋伺覓文三。初以三舉事。總彰所舉。二破戒等。別列所舉事。三及所依根。二內無五法。釋不善心有兩。一內無五法正解不善心。二明不善心相有兩。第一欲令前人。自行不清淨故。文言欲令此人有犯垢穢不清淨罪不出。二欲令前人於眾法不清淨。外彰見聞之醜故。文言乃至流布。第三正非法舉中。不妄求伴者。亦隨妄情。非法求助。不安慰者。內無五法麤言呵責。作舉憶念者。妄引證明。安此事者。安無根不犯事。不安有根他事內無明慧故。癡不脫者。非法舉罪。俱不免羈累故。無記比說可知。犯諍文二。初總舉章門。不通善性。二別釋有兩。初不善者。凡夫人學人。學人者下三果人。或以遮過故。或凡夫人犯通略廣學人犯略也。無記犯者。謂凡人學人不故犯。及無着人犯。十律。凡夫人三性俱犯。善心犯者。如新受戒比丘。不知戒相。自手拔佛塔邊草等。又慈心煞人等。不善心。謂故犯戒。無記心犯者。非上二種者。是文中不論學人。憂婆問。羅漢三性心何心犯。佛言。所有犯者。皆是無記心。如羅漢不憶有長衣。忘不囑授。非時入聚落。是事諍隨三。准說可知。
[0798a19] 第四文簡定是非。是非者靜理之言。是其言諍。餘言餘諍。則非言諍。伺覓他罪。因生忿競。是其覓諍。餘覓餘諍。則非覓。評犯致忿。是其犯諍。餘犯餘諍。則非犯諍。共諍百四十五。羯磨之事。已起成否。是其事諍。餘事餘諍。則非事諍。是非如此。先約言諍。料簡是非。餘類可知。
[0798b01] 就言諍中。文分為三。初言言諍等者。第一先以諍言互對。總為四句。第二或有言。即是言諍已下對是簡非。開分七門。第三云何已下廣釋定是簡非之相。初文者。是中四門。一言言諍。二言諍言。三言諍。四諍言。定文雖爾。然有人說此四句中。為簡餘言。第一第三。以言即諍。為簡餘諍。第二第四以諍即言。然此四中。初二以為一對。後二復為一對。此二對中。所以前對言即言諍。言諍即言為別後故。何故後對言即單諍。單諍即言為別前故。實理相似。為別二對。故有單複莫不初與。第三同簡餘言。第二第四。同簡餘諍。此義不爾。所以然者。如第二句言諍。言假簡非者。即應文云。或有言諍非言。既云非言。若對此文。如何得稱為簡。餘諍若簡諍者。直應言道或有諍非言也。所以將言。乃至簡非。即棄言而獨簡簡諍。又復問云。前對何以言即言諍。言諍即言。如何簡非直云諍非言也。故今更解此四。前二一對。以言即言諍。以言諍即言者。謂以通言別諍。遞相即異。為簡餘言。次二一對。以言即諍。以諍即言者。謂以通言通遞相即異。為簡餘言。亦簡餘諍。云何此諍及言。通別相耶。如第一言字。通是非義故。別諍者。舉四中言諍故。第二對通言如前云。通諍者。直舉其諍。諍通於四。今不以言等別之。故名通諍。問此二對何異。異相有二。一者語異。如向所定。二對之別者。是二所簡異。此二對中。各以言對諍。同簡餘言。各以諍則對言。所簡即異故。謂第二句。以別諍對言。使簡餘言。第四以通諍對言。方簡餘諍故。問若據後對。已是具足。簡言簡諍。何勞初對。答若唯有下對。但得通言通諍。簡異餘言。餘未諍未有通別諍。專簡餘言。謂以通諍對言簡諍。以別諍對言簡言。故須兩對。方可盡理。若但一對。簡異不周故爾。本非對諍。始終難易。及云定諍多少等也。
[0798c07] 第二對是簡非。開上四章。為七門者。若據前門。當相正解。但應有四。各舉非顯。是具應成八。謂上四句。各舉一非。故人云。第二句舉非一門。同第四門舉非。文略不彰。故但有七。今解不爾。初一下二。此之三句。並有舉非顯是。即成六門。第二句者。但出其是。亦應舉非道。云或有言諍非言。非言者。非餘不生諍言。即為八門。已云言諍。復云非言。恐濫不出故。但七門所簡。既異本不同。第八若此同故。不出者初句。第二舉非義。同第三簡非。何以初句。亦同舉非文。共兒語等。二處同有。若此非妨者。第二舉非。亦何獨略。故知不爾。其七門者。第一或有言。即是言諍。即是初句。為簡餘言故。以言即諍。第二或有言非言諍。舉非顯是。舉彼妨言。非是言諍。顯前執言。是其言諍。第三有言諍即是言。即上第二句。彰其即是。應亦舉非。或有言諍非言。簡去餘言濫故不舉。或可理不得舉。第四或有言即諍者。正解第三門。或有言即上言字。即是諍者。即第三句中。下諍字。為簡餘言故。將言即諍。第五或有言非諍者。舉非顯是。還舉好言是其諍。顯向惡言。即是其諍。第六有諍即言。正解第四門有諍。即是第四句中上諍字。即是言。第四句未言字。為簡餘諍故。將諍即言。第七有諍非言者。舉非顯是。謂舉餘諍不即是言。顯示前諍。即是其言。
[0799a05] 第三廣辨。定是簡非之相。依向七門。次第辨釋。云何有言。即是言諍。牒問初問。次廣釋之。若比丘等者。舉起諍人。簡餘眾故。異類相諍。非四攝故。比丘既爾。對尼亦然。謂尼共尼諍。謂今且寄比丘以說之。云諍言者。簡餘三諍。以十八事者。總舉所諍境界。法非法等。別列所諍。以如是相共諍者。總顯諍相互相鬪。彼此不和。總彰諍過。各執己見。不從他語。彼此相非共相破毀。故曰乃至不和。是為下結。云何有言非言諍者。牒問第二。若文共見語等。舉世間善言。類比丘善。言非是言諍。是為下結。云何言諍。即是言者。牒問第三。釋結同前。云何言即諍。牒問第四。釋結亦同。云何言非諍牒問第五。釋結准前。云何諍即是言。牒釋第六。云何諍非言。牒釋第七。
[0799a18] 次解覓諍。亦應三門。一先以諍覓互對。總為四句。二對是簡非。開分七門。三廣辨釋簡非之相。今此文中。但有初總為四句。一覓覓諍。二覓諍覓。三覓諍。四諍覓。初兩一對。通覓別諍。遞相即異。為簡餘覓。次兩一對。通覓通諍。遞相即異。為簡餘覓。亦簡餘諍。所以須簡者。餘覓不生諍。理不須滅餘諍。以餘藥滅故。非此所收。若是覓是諍者。可須憶念等滅。故須簡之。次開七門。次釋比前犯事二諍類。釋理同故。言亦如上。
[0799b02] 自下第三病藥相對。殄滅方法。分文有三。第一至僧亦如是。汎明現前是非。第二阿難已下訖一切滅滅。正明藥病相對。滅諍方法。第三憂婆離已下汎問自言如非。以現前眾藥之本故。先料簡是非。非者棄捨。是者隨用。至於對諍。不復應彰。懸指上文。省而義要故爾。又下須問自言是非者。以上未料簡故。初現前中。分文有二。初至僧亦如是。汎明其非。彰過使棄。二若比丘已下正明如法識。是遵修言諍。及言諍中。事作此二由。評理是非。而生其諍。理為教顯。是以三藏法師。依教而判定理是非。諍情遂息故。觸現前。即能得滅。餘之二諍不評。理相是非。為是現前。不能獨滅。要隨配方殄。此中現前。汎明是非。未有□當今欲解者。且擬一法。以釋此文。非謂正滅言諍下品也。如一白處作二白。即坐眾僧諍。此羯磨一人言。初白自成後白浪。作此法成就。一人言。作法不成。彼此忿諍。逕人取判定其是非。非中十六句。位分為二。初十二句。三法非。次有四句。五法非。三法非。十二者。一比丘。二比丘。三比丘。作頭各四句如文。故文言。若一比丘者。謂斷諍人。次言在一比丘前者。謂起諍人能所言義往反合是一人現前。好言教語者。謂妄定道理。諧和彼此。總舉欲作。說非為是。故若繽者。略舉所諍之事。非謂已治。能斷事人非法。乃至非佛教。此出所斷事。前法理實。不成非法故也。彼作如是言已下說非為是。故曰如是言。乃至是佛所教。此是非法。法現前當受行。是妄勸忍領。此是非法非毗尼。現前如是。諍事滅已下結其非法。謂前實不成。妄判為成。不合聖教。正滅法軌。故曰非法。亦具三法。故稱相似。次有十一類亦同然。次四五法非亦比前說。
[0799c06] 次辨如中亦十六句。初十二句三法如。次四五法如。一比丘為一。比丘中文四。一舉三現前。二若作如是已下結成如故。三是中已下牒名解釋。四若比丘已下結發起人罪。初文三法現前者。若一比丘斷諍人。在一比丘前者。起諍人。以須人現前故。此能所合成人現前。二好言教語已下且約一事論之。如一人持欲忘而不說。便作羯磨。彼人言。既不說欲。別眾不成。此人言。既至眾中。雖不說成。寄諍此法。文言好言教語。先說是道理者。諧和彼此。故言如彼此。故言如法。乃至如佛教者。此舉所諍羯磨實成。故曰如法能滅惡生善故。如毗尼稱於聖教故。如佛教彼如是言已下謂斷諍者。亦印可前法為是。故曰乃至如佛所教。此是法現前。汝當受是忍可勸受持。流通是毗尼現前。次結成現前。次釋現前。如文可知。四結發起之愆。三人發起。一即坐斷事人。二後來人。三新受戒。謂是初諍者。初者新也。謂對我後來等二人我不在坐望我應同未滅之諍。故言謂是初諍佛判。但使滅竟。皆是已滅。非謂望已不滅。故說為初。俱得提罪。次十一同前可知。僧為一。比丘分為四。一五法現前。二若如是已下結名成就。三牒名解釋。四彰發起之罪。初五現前中。略無其界。三解現前者。言所持法者。持前是非道理故。持毗尼者。持此道理。勸受息諍故。義往反以辨人者。容通能所合以明之。僧現前者。謂和合者。是在內羯磨。作制限者。謂作法界。簡自然界故。發起人四謂加與欲後悔下三類爾。
[0800a07] 次釋第二滅諍方法。對殄四諍即為四。文言諍有三。初總問答。用藥多少。簡餘五藥故。次阿難已下別問別答。彰彌滅方法。三五種平黨人下斷諍人優劣。前總問答者。問意既有七藥。未知言諍。用藥多少。故曰幾滅滅。佛亦總答。此七藥中。但用二種。謂現前多人語。故言二滅滅。所以爾者。解曰言諍。由評理邪正。法相是非。各言己是不能刊定。遂生其諍。然法相道理。為教所載。是以三藏法師。依聖教道理。刊正判決。用現前多人語。定理是非。耶正既分。諍情殄息。病藥相當。故用斯兩。餘五非此對治。如覓中三毗尼。諍由人起。清濁未分。是以生諍。須用憶念。不癡定人清。罪處所定人濁。清濁既分。諍遂消殄。是彼對治。故言諍評理而生。若用憶念等三雖。可定人清濁。理相不分。猶自生諍。非此對治。故不須用。又犯諍之生。為諍前人犯之輕重。又由執犯。輙治生諍故。須自言引過。定罪輕重。若或相朋逕歷年月。自言不滅。須用草覆。言諍評理。不諍罪事。不同犯有輕重。何用自言草覆。又復理本清淨。何用自言。攬過歸己。理須顯彰。焉用草覆。今此二滅。但是滅諍。不治人滅罪。
[0800b02] 次下釋文。如昔解文三。初至僧亦如是。以單現前滅。言諍下品。第二彼諍比丘不忍第一僧已下次以現前滅。言諍中品。第三爾時舍衛國已下總用二藥滅。言諍上品也。此未必然。以其細論品數。從一次第。乃至多人語。九重流轉。此九之中若也理清當處除滅。即為九處滅。如其不定。終訖多人語。三種互有流轉義。故彼言行籌已自收。取於屏處。若數不如法籌多應更令起相遠坐人人竊語。此是法語。律語佛之所教。大德當捨。非法非律非佛教。如是語已。復更行籌故。今解者。不須約上中下三品局釋也。
[0800b12] 大文分二。初明獨現前滅。第二爾時舍衛已下用二毗尼滅。前文分二。初一問答以上雖言用。二頗得獨用。現前不用多人語。不是其別問。佛言。有即別問答。何以不更問。佛頗有言諍。用一多人。不用現前耶。解曰。阿難已知現前。是眾藥之本故問。單用其多人語。不離現前。故不須問。但多人語者。唯是能斷諍僧。有差別故。現前中僧。謂界內不盡集。唯白簡智慧者。斷多人語者。是僧皆集。不須簡別。可界盡集。唯除與欲者。已外斷理是非。與現前大同。故多人語。不得別行。二問言何者是已下次一問答。佛生滅之法體。隨能滅人。即可為八。初一比丘滅。二二比丘。三三比丘滅。四僧為比丘訖。是中現前義如上此處僧滅。五若彼諍比丘道路不得如法已下訖波逸提。如上異界僧滅。六若彼諍比丘不能中道已下訖波逸提。如上異界眾多三藏滅。七往二比丘已下至二三藏滅。八往一比丘已下異界一三藏滅。此八能滅人中。若以界分別。前四同界人。後四異界人。若約現前三五者。初三後三。用三法現前滅。四五二僧。用五法現前滅。若人多少者。初四從一至僧。後四從僧至一。今八分上下者。不約法之三五。不專約數多少。及界同異。但約三藏斷諍之人。行解勝劣。以為次第也。第一明一比[1]丘滅。亦為四文。一三寶現前滅。二是為阿難已下結名成滅。三解現前義。四應有發起之罪文略。若一比丘等。人現前。好言已下至是佛教。法現前。既欲刊定。先其出諍。為諍何等。如下增十二中。文同義異義同等四句。刊定盡得。今且寄遮性以論。如竪義者。言麤等性惡重。媒房等遮惡輕。論義者。言既同一篇。何有輕重。是非未分。而生其諍。逕於三藏。判定是非。好言教語者。謂依教判是非之語。是法是毗尼者。謂汎舉竪義者。稱理合當。能滅惡生善。故言是法是毗尼。不乖聖說。故曰是佛所教。彼作如是言等者。謂斷諍者。印可竪義法師。為是愜順佛意。故言如法如毗尼是佛教。上來法現前。受是忍是者。勸彼秉納。安心勿捨。此是毗尼現前。餘義如上。二比丘滅。三比丘滅如上。故並言亦如是。第四僧滅分二。初說僧亦如是。對僧判滅。二佛語阿難已下道路不對僧前滅。前三處滅。略無道路滅。對僧前滅中。約所為境四。有先對一人文四如上。二三僧亦爾。道路滅中文有前三。略無發起。此雖去詣餘處。今若消殄。猶是前僧力故。第五僧中文二。初訖波逸提。如上僧而滅。二彼諍比丘已下道路思量。非對僧滅。前文有三。初訖捨此諍事。付諍方法。第二此僧應語彼比丘已訖下應作如是受諍。教僧受諍儀軌。第三受已下示僧滅諍之法。付中有四。初至捨此諍事。說已諍起因本。總由來意。請求滅捨。第二若長老不能如法已下正明非法滅諍。令諍深重。[1]怖令如法滅。第三不如法下欲明匪直生諍。容成破僧。住止不樂。第四彼諍比丘已下結勸捨法。初文有三。第一從初至長老所。申己來意。於中五子句。我此諍事總舉。次說其因本。故曰如是起等。次僧作如是滅。申前僧滅。次我不忍可者。申己不受。諍未能息。次是故等者。結其來意。第二善哉長老已下請求如法滅法望反前滅。第三若長老能為我等已下彰已能捨受諍四句。第一至滅此諍事不。正明勸如實說。我當量宜。評其如法滅。於中文四。一長老諍事者。對起諍人。總舉其諍事。若如是已下責諍因本。三如彼僧滅諍者。責前僧滅法。四若能如實說已下勸依實說。量宜評滅。第二若長老諍事已下正明說不稱實。不審得意判諍。令[2]淨深重。怖令如法說。第三非法非毗尼已下為彰匪唯生諍。亦容破僧。惱眾之損。釋須實意。第四結勸受諍方法。斷諍文兩。一結前□。第二正斷文四。初至當作是滅諍。辨正滅諍。第二若作如是已下彰結名滅。第三現前義已下釋現前義如上。第四明發起人罪如上。前滅中文四。初說如佛所教安諍比丘處。二若眾僧作如是念已下訖佐助此比丘。簡能斷事人。三若彼諍事僧不如法滅已下至亦忍可此事。教僧進不。四僧即應語彼諍比丘已下正明斷滅。初安置諍人如文。第二簡人文五。一者明僧念評簡擇。二佛告阿難已下制白簡集智慧比丘。三若比丘有十法已下制具德人。五分二語眾中各須出四斷諍事比丘。皆[3]二差。此律。七百事亦同彼。祇律。當先自思量。身力。福德力。辨才力。無畏力。事知緣起。有如是等力。前心識鬪諍事可滅。四斷事比丘中已下作白駈遣三人。三人如文。五若斷事比丘坐中已下具足德人。順正義者。佐成善伴。前為白駈者。雖為簡遣。不入斷事人限。若在界內。咸須取欲。如七百中說。道路不在僧前滅中。亦四如上。第六眾多比丘滅中。廣明法式如上。七八二所滅者。准第六中說故。並云亦如是。又以六望七。七望於八。略無道路滅也。
[0801b18] 自下第二用二滅滅。文二。初至呵責已舉彰過狀。第二告諸比丘已下制用多人語。前中文三。初訖如上彰諍比丘。不忍八滅。於中初至不忍可。僧滅諍事。謂比丘不可前四能滅。次聞彼住處已下不可以四能滅。第二彼諍比丘已下。舉以白佛。三世尊已下呵。
[0801b23] 第二正教滅中文二。初舉宗制用多人語。立二章門。一應用多人語門。二差行舍羅人者。差人章門。
[0801c01] 第二有五法已下。廣辨法式。於中文二。初滅方軌。二有十不如法已下辨捉籌是非。前中文二。第一簡德差人。廣第二差人門。二有三種已下廣前用多人語門。於中文三。一舉數。二依數列其三名。三云何已下廣辨三相。即為三文。第一顯露。第二覆藏。第三耳語。初顯露中文四。初至如是諍事滅。正彰滅諍。第二是為阿難已下總結其名。第三云何已下牒名解釋。第四若作如是已下結發起之愆。滅中分二。初至諍事滅。當處眾為滅。第二若如法比丘少已下外求他眾滅。前文有四。一明行舍羅五種。二應作二種已下制作二種舍羅。為表是非二法故。十律。二種籌。一長一短。一黑一白。祇律亦爾。五分。如法籌。不如法籌。[4]不如法籌。三作舍羅已已下行籌白法。上來法現前。四行舍羅已[5]巳已下。如法唱滅。此毗尼現前。餘三現前可知。外求他滅中。作亂已便起去。任五德人相其進不。科作一種而去。下三段如文。
[0801c17] 次覆藏。次耳語。此二種中。准[6]無顯露中。第五句。以眾中非法者多。是全非故。耳語正滅中。文應有五。加一耳語行法。餘准前說。
[0801c20] 次明如非。先非以如非中。一列十門。二云何已下釋也。白二白四異。羯磨異者。謂是全非不得行籌。刊定小犯者。或念犯罪。謂第五犯戒不故作。容對手罪。或發心作。謂起心欲犯。此全非犯。若評此等。不合行籌。行即非故。又言若評小罪。或言對首懺。或云何念懺。二俱是法。若行舍羅。定一是一非。名為小犯。行舍羅如法。反非可知。
[0802a03] 第三斷事人如非文五。一舉數。二列名。三云何已下牒名解釋四句身不作口作等者。如增四四斷事人。第四俱句身現惡口語指授與同見。此言身口現惡。謂與非法人同見。或身表同。或口表同。非好斷事人。餘句俱互准而可知。四是中已下校量勝劣。令處眾斷理。五是為下結。
[0802a09] [1]第二覓諍文二。先總問答。用藥多少。簡餘三故。問所以但用此四。不須餘三者何。解所論覓諍。諍從人起。須用現前憶念不癡罪處所等。定人清濁。諍情遂息。藥病相當故。覓不評理。非此對治。何用多人語。又復不諍前犯重輕。焉須自言草覆。故但用四。二別問別答。用藥法式。隨用分三。初現前憶念。次現前處所。問所以不問。頗有獨用憶念。不用現前者。以要假現前是眾藥之本。故無此問。憶念等三不並可知。
[0802a17] 憶念中。先別問答。辨用之法式。多少分齊。二又問已下正示法體。於中文四。第一正滅。第二若如是已下總結其名。第三是中已下舉名解釋。第四結發起人罪。正滅文三。初至難詰不止。彰其諍過。第二阿難僧應與已下聽與憶念毗尼如上。第三有三非法已下辨其如非。先明三法非如。次辨五法非如。如文可知。牒名解釋此罪不作舉憶念等。亦是毗尼。現前不癡准憶念說。次現前罪處所中。亦四如上。初正滅中三亦如上。第三是非中。先就三法非如。先非後如。各有九三如文。若定如非。多少相對。如瞻波中說。次五法如非。五非中。若本不自言。即無可緣[2]微青。故須自言。若得自言。何得與罪處所也。答由前自言。好解諱故。文言不清淨。謂實犯夷前已引故。不合治取。若文清淨者好。不合治故。治是非法。以諱罪故。故言此罪更須作舉憶念者是。
[0802b08] 第三犯諍文二。初總問答。對餘諍故。辨用藥多少。但用現前自言草覆等三。所以不用餘者。此中眾共犯罪。諍其輕重。或橫評他犯緣紜長諍僧。若欲滅。要取自言引過。即非濫治清人。又知輕重。諍情息滅。若相朋難滅。須作草覆。藥病相當。故用此三。既不許理。焉用多人語。又已言評犯輕重。不諍清濁。何用憶念等三。第二阿難已下別問別答。文有其二。先問現前自言。次問現前草覆。前中文二。初一問答辨用藥多少分齊。次何者是已下彰用藥法能。於中約法分齊分二。先對三境三法。現前自言。二若欲在僧中已下五法現前自言。今對能滅人。分以為四。如文可知。先對一人文亦有四。一現前自言滅。第二若作如是已下結名二滅。第三是中已下解釋。第四發起罪。正滅中此對首懺。故但得懺。從殘輕蘭。及人皮等。蘭提。提舍尼。餘非此對。一人悔法。四如常辨。能所相對。人現前。二從始至如是三說竟。是法現前。彼應語自責汝心等二。是毗尼現前。次對二比丘。次對三比丘。定文如前。各具五法。其所懺罪但得悔從。事輕從殘。重蘭尼薩耆。破僧違方便吉羅等。餘非此除。次對僧懺。唯除夷邊重蘭。四伴及破羯磨僧等。蘭及尼薩耆。破僧逆近方便吉羅等。餘非此對。文位有四如上。但正懺中五法。一乞懺。二受懺者白。三正懺。四呵責治。五領受。闕無第二請懺主文。計理應六。於此四位。類皆未二毗尼現。餘是法現前。第二現前草覆文二。初一問答知用多少。二又問已下用之法然。文亦有四。一正滅。二結名滅。三解釋。四[3]支起罪。正懺文四。初訖不安樂。彰其神諍過。第二阿難彼一眾中已下正兩眾遞相量可求作草覆。第三阿難彼比丘已下制白羯磨和其二眾。第四阿難是一眾中已下正制二眾。各作草覆懺悔。以滅罪諍。母言。滅諍不滅罪。所懺者。即前自言中。罪自言不滅相。朋難定者是。而非一切。且約如眾共食尼讚嘆食。半見波逸提。半見指授食提舍尼。如是各執。名種不定。不得懺者。故聽不說名種。作草覆懺。第一眾首。應起作如是說。諸長老我今此諍事。謂牒前諍。己所犯罪。謂所諍罪。牒重罪。謂夷殘等。屏不可懺。又非對手滅法。遮不至白衣家。要須懺悔白衣。非謝僧得了故。草覆不滅。亦須除之。亦可重罪上諍。草覆不滅。故須除也。作草覆懺者。迭相辞謝。自此已外。並草覆除。
[0802c23] 第四事諍。以位別故。須舉總問此[4]以然從三諍原無別狀故。總答言一切滅滅。若更別問。不殊前三。隨種類所對故。不勞別問。又恐濫俱用。故言隨所犯。因辨諸部同異。五分四諍。一言諍。二教誡諍。三犯罪諍。若比丘犯夷。乃至惡說。又若鬪諍相罵。起身口意惡。是名犯罪諍。四事諍。其次列藥。現前為初。乃至本言治為第七。十律四諍。一鬪諍事。二無根事。三犯罪事。四常所行事。祇律。四諍一相言諍。二誹謗。三罪諍。四常所行諍。若辨藥病相對者。五分。言諍以二滅滅。現前多人。多人語行籌已。若如法多用。白二羯磨。正滅教誡諍。以四滅滅。現前憶念不癡本言治。本言治有二種。可悔不可悔。不可悔者。應與作盡壽不可悔。白四羯磨犯罪。三滅滅現前。自言草布地。草布地者鬪諍[1]此比丘胡跪白僧言。大德僧聽。我等共鬪諍相罵。作身口意惡業。復作是念。我等共鬪諍相罵作身口意惡業。今寧可於僧中除罪。作草覆地悔過不。今從僧乞草布地悔過。如是三說已。皆舒手脚。伏向羯磨師。一心聽受。羯磨師唱言。大德僧聽等。白二正滅。何謂草布地。彼諸比丘。不復說鬪原。僧亦不更問事根本。事諍者。僧常所行事。一切羯磨。及諸有所作。以此致諍故。用七滅隨事滅。十律。鬪諍二滅滅。現前及多覓。無根諍四滅滅。現前憶念不癡實覓。犯罪諍三滅滅。謂現前自言草布。常所行諍以一切滅滅。祇律。相言諍用三滅滅。現前多覓草布。多覓草布中。諍通道俗。共滅不諍事。唯道分滅滅。自言覓罪相。覓罪相與羯磨竟。奪八事不得作。常所行事者。若僧所作事如法如律辨。如法結集。如法捨。如法與。如世尊弟子比丘眾。所行之事。皆於七滅諍。正一一事滅。相言諍中。拘睒彌比丘。先諍水有無虫。草淨不淨人。有羞無羞等。因諍是法非法。乃至律非律。先以多人論戒不止。次以草布地。滅此諍事。若下坐有過失。應詣上坐所。頭面禮足言。長老。我所作非法。侵犯過罪。我今懺悔不復作。上坐應以手摩頭。扶起手抱。語言慧命。我亦有過於汝。當見怒。若是上坐有過。應至下坐所捉手言。我所作非法有過於汝。我懺悔不復作。下坐應起禮上坐。如上懺悔。佛告阿難。此一切諍事。如相打搏牽出房種類。兩舌無根謗。如是等。皆應如草布地滅也。此應草布滅諍。似有罪不滅也。明了論偈言。了四羯磨。及寂靜衣。釋曰。律中說羯磨依。有四種。一依諍羯磨。二依善教羯磨。三依罪失羯磨。四依所作事羯磨。此四依羯磨。由七種依寂靜所滅。一現前毗尼。二憶念毗尼。三不癡毗尼。四隨誓言毗尼。五罪惡毗尼。六隨多毗尼。七墮草毗尼。由七依寂靜。云何能滅。四依羯磨。若依諍羯磨。此以於罪不同執為相。為二依寂靜所滅。謂由現前毗尼。隨多毗尼。若依善教羯磨。此以問難為相。為四依寂靜所滅。謂由現前最惡。憶念不癡等毗尼。若依罪失羯磨起。此以牽出事次第為相。為三依寂靜所滅。謂現前隨誓言墮草等毗尼。若所作事羯磨起。此以一切所作事羯磨為相。如應道理。為七依寂靜所滅。廣說如律。應知此文初列四諍。次七藥。次以藥對病也。第三自言是非。問餘六不問。獨問自言者何。答自餘毗尼是非。俱明如草覆中。除重罪等。自言之中。但舉其是。憂波致疑。為如法故不明。其非為無非故。所以不辨。佛答非一切如法。亦有非法。於中分三。先明非法自言。二憂婆離已下明如法自言。三時有比丘已下正明憂婆識自言得失。亦可對餘比丘。即出自言不成之事。非法中分二。先對不犯非法。二憂婆離是中比丘犯已下對犯辨非法。不犯中二。初不作憶念。作四十九句。二作舉作憶念。四十九句。以對七聚。各作頭有七。故有七七。以實不犯。而自言犯故。說非對犯分二。初實犯不作舉。不作憶念。作四十二句。次實犯作舉作憶念。作四十二句。亦對七聚。雖可實犯。以各引不相當。故亦非法。各作頭有六。故成七六。如法中。有二七句。皆實犯。初七不作舉。不作憶念。反前各初四十二。次七作舉作憶念。反前各第二四十九四十二。以其各引過狀相當。故曰如法自言。對憂婆離出自言。不成之事。如文可知。
四分律疏卷第九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0-06
四分律疏卷第十本
沙門 法礪 撰述

  ●尼楗度第十七
[0804a02] 次四楗度。眾行之餘。收上示盡者。與大僧同。已如上辨。不同之法。更須別件。是故次明。若就法為名。應言受戒法。今隱法從人。故言尼楗度。於中分二。第一至受二根者戒。明受戒法。第二諸比丘尼聚在一處已下尼之雜行。
[0804a07] 受文分二。初至即是受戒。正明啟請受戒方便。二何等八已下正明受戒。前文分二。初至遶已而去。自請不許。二爾時釋翅瘦已下阿難為請。前文分三。先頭面致請。二佛言且止已下抑而弗許。三爾時摩訶已下不蒙允許。致敬而退。
[0804a12] 次阿難請中文二。初訖為往佛所求請。請之端序。於中文二。初明愛道涕泣流淚。阿難請由。二爾時阿難已下許欲為請。第二正為祈請。於中分三。初至則令佛不久。舉事直請。聖彰女人有過。抑而不許。二阿難白佛言訖入正道亦如是。舉[1]思養請。佛言報竟。三阿難白佛言已下舉因齊果等請。就第一請中分三。先明直請。二佛告阿難已下抑止不聽。三何以故已下釋不許意。有其兩喻。前喻為彰女人自行不立。故言女多其家衰微。後喻顯能壞他不輕。故如霜雹。次舉思請。先請。次答。答有四種。一因我故。知有三寶。二因我故。於三寶生信。三因我故。得受三歸五戒。四因我故。所以得道。此非世間[*]思養衣食能報。彰己報竟。次因齊果等請中。先請。次佛言已下。如來許可。以其功齊證等。理在難違。義無不許故也。
[0804b02] 第二正受文二。初至遶已而去。[2]以敬度女。二時有餘女人已下羯磨受戒。八敬文四。初至如上說。正是受戒。於中有二。先明如來說八敬及喻。以付阿難。二爾時阿難已下。傳授愛道。八敬之義。前已解竟。二摩訶言已下歡憘頂受。說喻自慶。不同五十唯愛道一人得戒。祇律。愛道五百並羯磨受。三時阿難已下傳授使了還來啟佛。四佛告已下彰度女之損。五分。愛道復白阿難。願更為我入白世尊云。我今已頂受八法。於八法中。欲乞一願。願聽比丘尼。隨大小禮比丘。如何百歲尼。禮新受戒比丘。阿難復為白佛。佛告阿難。若我聽尼隨大小禮比丘者。無有是處。女人五礙。不得作天帝釋。魔王。梵天王。轉輪聖王。三界法王。若不聽女人出家。佛之正法。住世千年。今聽出家。減五百歲。若女人不於我法中出家受具戒者。我涅槃後。諸憂婆塞。當持四供。隨比丘後。愍我故受。若出門見。當牽臂言。大德於我有恩。乞蹔過坐。使我獲安。若道路相逢。解髮比丘足。布令蹈上。今聽出家。此事殆盡。阿難悲恨。我先不聞不知。若我先知。豈當三請。佛告阿難。勿復啼哭。魔蔽汝心。是故爾也。母論。迦葉因請度女人。罸摘阿難十事。一女人不出家者。檀越器盛食。路側胡跪授與沙門。二以衣臥具求沙門受用。三儻應乘車馬。以五體投地。求沙門蹈上。四常於路中。以髮布地求。沙門蹈上。五敬心請至家供養。六脫衣布地令沙門坐。七脫體上衣。拂比丘足上塵。八常舒髮拂比丘足。九沙門威德。外道不能正觀。十不度女人。正法千年。今減五百年。
[0804c04] 羯磨受戒二文。初餘女受法。二舍夷拘梨已下顏貌端正。開遣信受。前文復二。初明受戒。[3]前文復二初明受戒。二拂去疑事。初文有三。第一至不應犯度沙彌尼法。第二聽童女十八已下。至除為比丘尼過食。受二歲六法。第三應求和上已下。進以道法。受具足戒。於中有三。第一至如是持。正辨受體。二善女人諦聽已下。為說於戒行相。第三汝已受戒竟已下。結勸受持。初文復二。初明尼中。作其本法。二詣大僧。正明受法。於本法中。亦有九文。第一先請和上。二次安離聞處中。及前二歲。並牒二女。謂十八十二。此謂出法家語。故下問遮難中。父母夫主聽汝不者。對前二女。若行事時。應局隨所問。不得一切總問。從度沙彌尼。至此受具。委細法式。如尼律中釋。若至此中具解。理亦無嫌。佛為除疑愛道及舍夷諸尼亦得戒。故通五百也。
[0804c19] 遣信文三。初遣信受。二世尊有如是教已下料簡進否。初文有三。第一至白佛。舉事啟尊。二佛言已下為避難故。開為遣使。三聽一已下正為遣使。本法中事。如恒既異。故不煩舉。直明詣大僧中。法事應有七。一量前淨穢。二眾中應差下白二差使。口為差體。三受使比丘尼下為彼三乞。四應戒師作白。文略不辨。五對眾檢校文中。但問字及和上。尼學戒等。餘亦皆略。六正為受戒文。但白四說相。下事皆略不明。七彼使已下。直報令知。不同三律。計准餘律。要須具說。大僧羯磨。方發得戒。
[0805a05] 次辨雜行等法。蘭若住處。聽與白衣貿。聚落住處者。為僧故聽。若房舍中。不聽賣買等者。非為僧故。尼以不禮羯磨治比丘者。不違八敬。以佛聽故。若過不豫尼者。義則不合。文言打罵及詭語。此詭者違也。謂違理惡語。十律。尼得與比丘作四羯磨。不禮拜。不共語。不供養。不問訊。比丘得與尼作三羯磨。受戒半月出罪也。或尼有過。為捨教授羯磨者。謂不教授故。不待更作羯磨捨之。今解不爾。又言應與作捨教授羯磨。既稱應作。明須白二立制治尼。若言不須更作直捨。而不教授名捨者。眾犯可爾。或治一二三人。豈可餘尼全。不聽教授。豈因一二三等造過。乘治他眾耶。故應作法治之。若沙彌沙彌尼等。互過惱亂二眾者。直治不改者。尊亦與二師。互治如上。十律。尼不得罵謗比丘。及出比丘罪得語言。莫近惡知識。惡伴類等。又言有比丘比丘尼。二人共戲咲言語。惱亂諸比丘。佛言僧與是二人作惱亂僧不清淨白二羯磨。與作羯磨已。是比丘有所噉食如偷盜。若是二人向僧懺悔乞解者。從僧三乞。僧與白四。解捨不清淨羯磨。所噉食莫如偷盜。五分。尼從受經。經中有麤惡語。聽書授。若不知書。聽隔鄣授。若無鄣。聽相背授。不應共比丘布薩。應半月請一比丘。令從乞教戒人。諸比丘不肯為乞。佛言聽尼為作供養鉢囊腰帶香油前後食。或未布薩為白。或已布薩乃白。佛言不應爾。應於唱說不來諸比丘欲清淨時。從起立僧前立。白言大德僧聽。[1]其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頂禮和合比丘僧足。乞教戒人。若僧已差教戒人。上坐應答。從某甲比丘受。若無所差人有能說者。應答往某甲邊受。若復無者。應答言此無教戒人。又無能說法者。汝等莫放逸。明日尼問可否。還以此言答之。又尼聚落無比丘。阿蘭若處有比丘。比丘尼。或道遠諸難不造。或彼比丘不為和合。遂不得請自恣者。佛言聽練若比丘。為比丘尼。來聚落中。和合自恣。後比丘尼請自恣也。又受戒中。為尼說八相竟。總說四喻。次說八不可越法。次說四依法。尼廁極深。捲手一肘小作口。尼沽酒偷蘭遮。尼出息蘭。押油賣蘭。尼不唱隨意食食者。口口犯提。
  ●法楗度第十八
[0805b17] 然威儀軌則。行之正要。能內攝心行。外生物善。因之為法。此中廣明七種行法非一。集在一處。故稱法楗度。通相而言。無非是法。所以此得法名。餘不稱法者解言。為彰法相差別故。餘楗度。隱其通名。隨事立稱。此中隱別就通。故名為法。就中文七。初至如法治。正明客比丘法。所以先明者。然出家之士。是三界之賓。宜閑容禮稱法而行。使內心清淨。外長信敬。行之要勝。故須先明。第二自今已去為舊比丘已下。教舊比丘。瞻客之方。第三佛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大小便利儀式。祇廁不得在東方。北方應作。而孔三孔。廣一舒手。長一肘半。第四爾時佛在舍衛已下。亦諸比丘乞食之軌。第五佛在王舍城已下。蘭若之法。第六佛在王舍城已下。受請行來。進止威儀。食上軌則。此律應唱等。得然後食。祇律。上坐不得隨食。應待遍唱等得已食五十伽論並言。行食已高聲。唱僧跋。十律又言。待得遍聞等。共聲乃食。第七佛在王舍城已下。染衣等法。
[0805c10] 自下第四分。
   [2]房舍楗度第十九
[0805c12] 前明威儀法式造趣之行。行不自成。假資以立。資道要用。勿過房舍。故次辨之。於中文二。初至畜枕已來。為上行人。說樹下露坐等法。稱彼性根。馮而修道。生聖之緣。名為聖之緣。名為聖種。第二爾時世尊在王舍城已下為次下人開畜房舍。陰覆所居。即四依中。若得長利。小房石室得受等。
[0805c18] 第二段中文分為六。第一至隨意。正明開受長利房舍之法。第二爾時世尊在王舍城已下之相。珍敬推年。長宿應受。上好房舍臥具等人。第三時有居士已下至聽畜來。雜明房等諸法。第四羅睺羅已下前施是施。後施非法。第五佛在迦尸已下四方僧物不應分等。第六佛在舍衛已下賞營事者。房分之法。
[0805c24] 初文分四。初訖禮佛而去。瓶沙王竹園。施佛及四方僧。二時諸比丘清且已下訖作種種房。佛言聽作。正明檀趣作別房施諸比丘。三時諸比丘欲作房已下至聽與水器。共安一處。廣時因房。所須諸事。四爾時世尊在王舍城舍衛須達長者已下給孤獨食。為佛營構精舍。第二文受長者房施以偈勸喻。初一偈半。房之功能。弊潔總緣。二持戒已下一行顯房。所資行者。成三學行。三有半偈。聖所嘉讚。校量彰勝。五分。諸白衣。以田宅店肆。布施比丘。不受譏呵言。此諸比丘不堪受供養。佛言聽僧受。使淨人知。第三文房中。安隔著小沙彌佛言聽。以斯文故。似如同宿多房。一戶無犯。彼共女人上船疑。佛言除直度。若坐立若臥。准此文說上同船戒。似當尼女合制。第四文所以布施之福。不向佛聽法。一步之福。十六不及一者何。答布施之業。是福分善。詣佛聽法。開曉心壞。令生第一解。斷除生死。是道分之善。理不相並。故言十六不及一分。發心將聽。猶生此福。何況聞而信解。如說修行。對須達長者。偈分三。初有二句。修道證滅。故得安眠。次有四句。斷集除苦。故得安眠。三有二句。結成安眠。以此義故。我則異於是。
[0806a20] 第二互相珍敬文四。初至白佛。舉過緣啟佛。二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已下審比丘意解。三佛告比丘已下。訖可得流布舉下況上。似如□況呵。四自今已下辨應彰不應彰文二。先舉其緣。二汝等已下明應禮不禮。於中先明不應禮有四。白衣女人道俗位別故。二後受戒者。大小異故。三犯邊罪等。淨穢殊故。四一切非法語。耶正不同故。次何等已下次明應禮文有五。頭少沙彌尼。禮人塔各六故。十二種應禮。次小沙彌尼。次少式叉應禮有八。謂人塔各四。次小比丘尼。作頭應禮有六。謂人塔各三故。少比丘應禮有四。人塔各二故。次亦應有五大者。各作頭辨應禮。皆除當作小故。所禮境狹。文略不辨。如大比丘應禮人塔有二。謂佛及佛塔。乃至大沙彌尼。應禮有十。謂人塔各五。除當類故。餘可准此知。
[0806b10] 第三雜明房事文三。初羯磨檀越房。與比丘斷理。二比丘作房。訖一切所須之。具明為房。所須一切法事。三爾時世尊從毗舍離已下。明給孤長者。以園施佛及僧。并伽藍中。諸所須資具。五分。不應溫室。講堂中剃髮。除老病。聽溫室中剃髮。
[0806b15] 第四前施是施中。初至若身汙舉緣。二世尊以此因緣已下。正辨前施是施。言非法施者。然舊信居士。割捨房舍。施僧受用。要須三業清淨。如法受畜。若三業不淨見。有可呵轉施於後。不名非法。若不見。可呵轉施於後。即是非法。是以佛不定判。要遣羅侯。間前施主。不見羅侯三業可呵。佛方始判。名為非法。是中先立非如二章門。二云何已下先釋非法文三。謂舉釋結。釋中有五章門。一一人。二眾多人。三僧。四己所同部。立異部。此五若依文一門下。各作四句。合二十句。若以義求一門之下各五句合二十五句。始施一人。後施一人。乃至第五亦爾。但文略無。次釋如法施受住門。如文亦三。釋中五句可知。
[0806c03] 第五四方僧物。不應分等者。於中三。初至具白世尊。舉過白佛。二世尊以此已下。總言僧物。廣制不應。三何等四已下舉上四分。料簡不應。第二又四。初總舉四方。僧物不應。為四種事。謂不應分不應。自入不應。置不應賣。以向但言不應。作四種事。為是誰耶故。次第二非僧乃至一人。此三種人。皆不應作四。又未知成否故。次第三此三種人。若各作此分自入等。皆不成此。謂不成分買等。故言不應以不成故。次第四者結罪謂是惡心。礙僧受。故犯偷蘭。通結三人。此但蹔分故。求則得重。若爾分。蹔爾賣買。豈蹔亦言得簡。答此等謂是惡比丘輩。假作四法。礙客受用故。此賣豈並。亦非永定成重也。第三料簡中。別舉四分。各對前四文。以料簡不成。而結犯可知。十律。畏客比丘來。以僧房臥具園林華分。作四分羯磨。與四比丘乃至與一人。佛言不成。分不成與突吉羅。
[0806c18] [1]第六文二。初至佛言聽移。正彰營事。人有勞須賞。二有五法已下約德以辨應否。若無營構之功。又無德行可嘉。不合賞勞。有比丘僧地中。造私房護不與僧。應索取地。應語言還僧地。更無有理。以僧地入己。准此於僧地中。私種所得。是非可知。祇比丘僧地中。作草屋時。上坐來次第付房。此比丘不與諸比丘。白佛言吉羅。若不爾者。應持草木業。更餘處去。又營事人甚苦。先作求聽。次白三與之。得五年住自所作房。復應次第得僧房。若上坐來。次得者。與羯磨得者。不應與。若遠行俱付僧。若還當取。足前日滿。五分。經營主言。我斷理。反不得住。佛言。應量功多少。極多聽至十二年。隨意樂住。白二與之。十律。若治壞房舍者六年住。若作新房舍十二歲。母伽二論。俱十二年住。後隨僧處分。伽乞物不作房蘭。從僧乞已不作蘭。成他房自住蘭。若作未成自煞。若自言我沙彌。黃門二根。廣說如捨戒蘭。就德中二。初至亦如是應。差不應差。文列分粥。一小食。二法闍尼。三差請會。四敷臥具。五分俗衣。六分。七可取。八可與。九差比丘使。十差沙彌使。十一既言分衣具五法應差。明須差法也。十律。分衣人具五德知衣財。一色。二價。三頭數。四與未與。五者白二。差復有五法。謂不愛等。乃至知已分未分。又祇林中。無比丘知時限唱時。打楗推。掃地灑塗。治講堂食處。既人次第相續。敷牀榆無人。教淨菓菜。無人者苦酒中虫。飲食時無人行水。眾散亂時無人。彈指白佛。佛言具五法。不愛等。應立維那白二差之。隨有大德高明比丘不應作使。第二有五法分粥入地獄已下。約德有無。以彰損益。釋前須差。具德人故。
  ●雜揵度第二十
[0807a22] 資道之緣。乃有無量。不可別彰。統名為雜。故曰雜法。就中文二。第一至藏舉已來正明雜法。應畜用。不應畜用第二爾時佛在拘時睒彌已下正明大小持戒行法。於前文中。雜無宗緒。具約為二。初至應以腰帶繫龍牙材上宗。明鉢法兼明餘物。第二世尊王舍城菴羅薗已下雜明諸事。前中文四。初至聽洗已用食。辨其鉢法。五比丘問佛聽持。迦羅鉢者黑色鉢。舍羅鉢者赤色鉢。第二時諸比丘髮長已下至彼著指印不應爾。雜明資具。言長一違應剪者。非謂齊一麥。得留此聽長一麥一剪故。如髮長極。至兩指一剃。時至兩月。第三爾時世尊王舍城外道六師已下還明鉢法。於中文二。初訖作眼藥已來。為賓頭盧。現神通力取木鉢故。如來制犯不得輙現也。木鉢非法外道儀式。現通取者。無益故制。十律佛呵嘖已。語言盡形擯。汝不應住閻浮提。乃往西瞿耶尼。又作佛事因。即制戒不畜八種鉢。金銀瑠璃摩尼銅白臈木石鉢畜者吉羅。五分。木鉢畜偷蘭遮。餘同十律。第二時諸外道聞已下田制賓頭盧故。外道請捔神力。正明如來廣示神變化度之事。以有益故。及前立制。於中文四。初至轉增一倍。明說外道執。制具念請佛捔試。二時王舍城其地廣博已下訖從坐起去。正明外道檀越。調伏受記。三爾時諸外道已下訖從一日至十五日。遍六大城。度集外道王。及廣眾。所度之境。四爾時世尊東面者已下廣現化度。正反前制。第四日據佛水一把棄之。前地即成大池。其水清冷。無諸塵穢。飲之無患者。謂現八功德水。言八者。謂輕。冷。濡。美。清淨。不臰。飲之無患。飲已調適。八中前六。是其水體。以不過四塵故。謂初三觸塵。美者是味。清淨是色。不臰謂香。七八二德水功能。文中但四。請一冷。二無塵穢。三無患者。四門餘四也。第十一日神足教化。十二日心念說法是應念等。十三日教授說法一切熾燃等。即是三輪第四世尊王舍城瓶沙王聽比丘入宮已下還辨鉢如非尼揵始蔽惡罵梨奢被石打煞。佛言有五法攝言。得自申理。不被若責。一善說。二法說。三愛言。四實言。五利益。言說偈有五。初一偈總誦五法。次下四行釋上總門。初行釋善言。次行釋憂言。次行釋實言。次半說言。次半利益言。
[0807c11] 第二自下雜明應不。不應無漉水囊。行半由旬。若無以僧伽[1]冠角漉水。應如句形。若三角。若作客墎。若作漉瓶。若患細虫。應安沙囊中。彼以雜虫水棄陸地。佛言聽還著水中。祇燃[虫*然]不得九十燃。持入當唱言。諸大德燈。欲入唱已。燃唱已入。滅燈亦如是。若滅者不得口吹。當以手扇衣扇。其佛前燈者。如目連五百問中說。五分不聽。以佛語作外書語犯蘭。十律。作盡聲誦經犯吉羅。母論。比丘白佛。比丘種種姓。種種國土。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佛聽我。用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朴質不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十律。六群貸白衣債時。要索倍者突吉羅。若生物令投最。若自投竄吉羅。尼僧不聽債僧房若尼債私房舍吉羅。尼自作酒吉羅。供養舍利目連塔食。不知誰應食。佛言。比丘若沙彌若優婆塞若經營者應食。次佛塔食。佛言。塔作者應食覆鉢治。
[0808a03] 白衣文四。初如上說已受教行謗。二時沓婆已下如來呵責。第三佛告諸比丘已下作法治俗。於中有[1]二。初明作法治罸。有三稱量。一有五法者。稱量白衣。次有十法已下稱量犯事。第三如是作已下稱量羯磨第二差使告知。第四彼即言大得阿難如是。便為煞我已下隨順為解。十律。治時覆鉢白二解時。名乞仰鉢白四羯磨。伽論。覆仰俱單白法。母論白四。祇律法豫。優婆塞。以解法故。數共比丘論義得勝。輕咲諸比丘。佛言。與作覆鉢白四羯磨。佛遣問一比丘鹽義。不解輕咲。此是羅漢。更問一比丘。甚解名義。而是凡夫。佛言。是故不解義者。不得輕咲。法豫懺悔。佛言。與白四羯磨。解杖囊羯磨。三律並有乞訶所詞。所以須此嘿然者。凡論眾法任持之本。僧法既行和合為先。若僧作非。或如僧非等。理宜呵詰。但能呵者。亦須進否。若言不鑒物。或無善伴雖。見其非義。應寢嘿。是以文言。舍利見眾僧。非法羯磨。無同意者。欲嘿然任之。佛言。聽何以故。恐僧別異故。又有應呵。以言鑒物。又有善伴。理必須呵。故下文言。阿泥樓馱。弟子眾中斷事捨不教呵。佛言。阿泥樓駄。何能教呵。豈非汝等舍利弗目連事耶。今此三五。前十嘿然。次五和合。所以然者。心見是非。寢不彰口。故曰嘿然。境心相稱。可之崇忍。故稱和合。母論。諸比丘。集作法事。不如法眾中。有見眾僧。作法不成。此人若有二三伴。可得諫之。若獨不須諫。何以故。大眾力大。或能擯出。於法無益。自得苦惱。以是義嘿。
[0808b04] 次隨文釋者。若嘿非嘿別。前十嘿然。下五和合。若如非簡異。初五非法。下二五如法。此明非法。就心以辨。不約於境。所以知者。以其初五作法成就中。三非法境有是非。而名為五非。故知就心也。初句見他如法。宜嘿情和。而心不同。自己得罪。名為非法。次句是他非法。有同意伴。宜呵改非。嘿任為非。第三句偷蘭小罪。不合羯磨懺。除嘿任不呵。故說為非。第四句人不盡集。隱嘿不呵故非。第五句說戒自恣。戒塲不集。獨知不告。成而說非。次五境有是非。而心如故。初句客有善伴。但言不鑒物。呵成乖破為和故嘿。是以心如。次句言堪鑒物。但無良伴。呵亦無益故。亦聽嘿下三。准說如故可知。次五和合。初句如法應和合者。法事稱理。故曰如法。口勸助成。故曰和合。二嘿然住之者。謂己心同。現相表和。三與欲者。形雖不往。遙表請和故。四若從可信人聞者。上來三種。心達是非。所以成和合。此第四心雖不曉。以從可信人聞。事如稱愜。理須和合。故亦趣集。第五先無在眾中。嘿然而坐者。前所明四。集眾時和合。此第五。先在眾嘿忍僧所作故爾。然此五中。第三情和。餘四身心俱和。亦可初曰即是應來者來。二五兩嘿。便成應呵不呵。第三應與欲者。與欲此五成。故所以名。如第二五者心和故。如前境有成不成。檢此和合。正是僧集。更無別狀。不得妄引正文。以證耶義。增三中。三種嘿然。一如而嘿然。二不知而嘿然。三癡而嘿然。對此寬狹者。此之三十五。並三中初攝。故知彼寬此狹。廣說可知。
[0808c05] 自下第二人解不同。又說上來僧尼二部戒本明止持行。受戒已下至此明作持行。止作行成。必咸其果。是以自下明大小二果。謂尅三明五種勝法等。今解不然。此中不欲明果報為宗。以文不言果報揵度。正明大小持戒為旨。是以文中為諸比丘。說大小持戒楗度故爾。上二部戒本。舉十利果報。勸修止持。此中雖明其果。亦舉以勸。修作持戒也。分文有二。初至諸比丘白佛已來先明不受八不淨財。展轉白佛。彰少欲行。成持戒緣起。第二佛爾時以此因緣已下因前乘說大小持戒行法。緣中文五。初失王位因緣。就中有二。第一至沙門語虗王。受比丘迎。逆失位之因。第二便與諸婇女已下至往前取象失位之緣。第二時守象人已下失王位已。至拘睒彌難中析願。第三即至夫人已下申者願情。籌量許請。第四時優陀王已下正明請而許受。然不受八物。第五還至寺內已下舉以啟佛。第二文二。初先制名為大小持戒。二如來出世已下正明大小行法。言制名者。受無優劣。持有增微。說為大小也。亦可位別聖凡具不具異。故言大小。若就相無相分。相心持戒。解未圓滿。行未究竟清淨。名之為小。無相已去。得真空無漏。理解資成。戒品窂固。名之為大。若就內外二凡。外凡未有理解資成。行體未固。稱之為小。內凡已去。片有理解資成。戒品次勝。名之為大。若約人辨具不具。別沙彌愴入佛法。受體未圓。行未滿足者。名小比丘。受體既圓。持行亦滿。故稱為大。故曰大小持戒揵度。
[0809a06] 自下廣辨。於中文三。初至行大曠野正明大小持戒法。行尸羅既淨。集生三昧。是以第二自見未斷已下正明修禪。第三彼得定意已下正明定有作用三明五通。前文復二。初至妨道法來先明凡夫小持戒法。第二彼於此事中已下聖人大持戒法。前文又二。初至諸不善事沙彌小持戒法。第二行則知時已下明大比丘大持戒法。
[0809a13] 沙彌中三。初訖開現淨行先明教主德備十號三輪生信之境。二若居士居士子聞已下訖入非家道。明得信之士念欲出家。三彼於異時已下如前所念行出家之事。第二念中其文有四。第一先舉人生信。敬因而起念。二我令在居家已下念彼所厭。三我今寧可已下顯念所忻。四以信已下總結前三。若居士居士子等者。謂汎舉能信之人。欲明此等諸人。聞佛說法。崇心欽重。渴法情愍。故曰彼聞正法。而生信樂。體佛說意。深知在家迫迮。猶如窂獄。出家寬廓。事等虗空。故曰以信樂心。而作是念。念雖如是。次彰其事故。我今在家等者。謂前所猒。又言我今寧可已下等者。出前所忻。下結中以信結前初句。捨家結前猒文。入非家結前欣文。
[0809b02] 次行出家事中文二。初至入非家道。與出家人。同除捨錺。好形同出家。二與諸比丘同戒已下法同出家。就前文中。謂非生念時故。故曰彼於異時。其文分三。初至皆亦捨離舉念中。第二所猒以捨。捨有二種。一捨珍賂。無常散境。三毒因之。以生擔累。行人理宜輕棄。二眷屬已下。捨其眷屬。非良伴故。羈繫行者。故須捨割。第二剃除已下舉念中。第三所忻。謂剃鬚毀其形好。應法眼故。以彰形同如文。第三捨家已下結。結中三句。言捨家結前行猒。言入非家道。結前行故。欣言與出家同已下。總結上兩。自下法同略不顯受法直列隨行。其文有二。初列十戒。明不得作。謂止持之行。第二不取妻妾已下遠離嫌不聽。畜貯諸物。十中前種姓惡。後六遮愆。初戒文中。一往舉制。故曰不煞生。此不煞者。要離煞因。故曰放捨刀杖。謂離受畜田。又起對治離。故曰常有慈心等。言慈念者。嗔善根。言蹔愧者。無瞋相應數。故由此不煞。故曰不煞生。略無果行。離盜中。初不與不取等。果行離其心清淨已下對治離婬中。捨婬不淨。行果行離。修梵行已下對治。離。此二三對治。皆是無貪。第四戒中有四。謂具離口四過故來。必具有七支之戒。今文列者。為成離妄語。是以人解此等十戒已下通具非具說故。口中具四或可如此。今且存初解。成離妄語故。但無七支。餘文可知。大比丘持戒者。若事順應法。不生罪累。名之為時。故曰行則知時。若事不應法多生愆各者。故曰非時不行衣之與食。是資道之緣。儉則形苦。豐則長貪。理宜節量。趣得資身。充軀長道。故曰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資道要故。外內須充。許無蹔離。稱曰隨身。若有貯積。則妨脩替業。言如餘沙門者。謂外道沙門。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廣費信施。竟何所補。為彰比丘。有法自居。心悕出離。若有為作。如前便成。無異於彼故。下十七事者。廣彰過緣。以明離行。
[0809c09] 次釋第二大持戒法。告為七文者非。今分為五。尋文可悉。言文五者。初訖善學止息守攝根門行。第二彼有如是聖戒已下訖亦復如是內資知足行。第三比丘有如是聖戒已下訖念除諸盖精進覺悟行。第四比丘有如是聖戒已下訖常爾一心脩。由念止觀行。第五比丘有如是聖戒已下斷除五蓋行。所以知為五文者。咸以牒前起後故。如文可知。又此五行當分成就。漸次未窮故。下文自見未斷諸蓋。令心染汙慧力不明。又前斷蓋。示斷方法。自見已下正明斷蓋得禪。又可斷故。次下得禪。
[0809c19] 初文分三。初總舉宗彰心之所忻。二眼雖視色已下對根別釋。三於如是已下總結對根。善學成就。止觀而行。初文四句。彼於此事中者。謂能守攝根門人。於根塵事中。二修集聖戒者。明心忻習。謂於根塵事中。方便守護。不合有染故稱修集。三彰心離染。達空無性。不取前相。故曰內無所著。四行成資適。故曰安樂。第二別對六根。先約眼說。於中分四。初眼對於色。故曰眼雖視色。釋前初句此事中。二而不取相已下釋前第三內無所著。謂念捨智等。禁守根門。雖緣塵境。不別違順。境之義惡故。稱而不取相。不為彼染故。名不為眼色所染。究竟對治。不為緣壞。故曰堅固而住。第三無所貪欲已下明行成資益。此第四安樂句。於順緣不生樂愛。故無貪欲。於違境不生苦受。故曰而無憂患煩惱。既無業身不生。故曰不漏等。第四竪持戒品已下正指護眼行體。釋前第二修集聖戒。對下五根。文列四句。釋上不異。類前略舉。故曰耳鼻等亦如是。總結對根中。分文有三。謂法喻合。法中四句。第一於如是。六觸入中。舉根塵相對。內外二法。通名為入。然內六根心心法等。託根而生。名入處亦觸入處。外六塵者。心心法等雖緣塵而起。不託彼塵。故外入處。非觸入處。今據總故。言六觸入舉此六根識。緣於六塵。名之為中。第二句。正明假名行者。謂是初文中。彼也能秉六根之識。不起染業。名為善學。第三護持調伏。正明所學止行。外防身口七支曰護。既離七非順本所受名持。復離意地三不善根。名曰調伏。雖復離惡。若不脩善。無以趣道是。第四正明止息脩禪習慧。第一明其觀行。次解喻文有四。初至象馬車。與上六觸入。根塵相對喻。二善調御者。與上善學作喻。三左執控。與上護持調伏止行為喻。四右持[1]鞕。與上止息觀行為喻。次釋文。平地交道。喻於六塵。不取四為。喻世間交道。象馬所遊之處。喻於六塵。是六根識所遊之處。如似交道。假名行者。秉於六根識等。六塵境界中。行義同駕象馬車。假名行人。能調根識。象馬如似御者。念捨智等。控制六根。不起諸惡。離馳騁餘道。破輪析軸。脩禪慧等觀行資。止能有所成。如右持[*]鞕至所趣指下合中。初至亦復如是。總以合前二。次第別合言。於六觸入中。合前初句。三个善學。合前第二。善調御者。護持調伏。合上第三左執控也。合得止息。合第四右持鞕也。
[0810b10] 第二行門。先牒前行。成故曰彼有如是。乃至諸根。二食知止足已下正彰行體。於中分二。初法說。次喻說。法說中二。初舉其行體。謂知足行。故曰食知止足。二亦不已下彰受資人食時。觀行方軌。於中文二。初至淨行教欲食興觀。第二。故苦消滅下釋立觀。三中下之二門。就明觀中。凡行者欲受食。先起三種觀門。第一應離觀者。於中一離貪味。二離令身充壯。三離貢高憍慢。謂意直身力強悅。陵蔑他人故。凡欲食時。先須離如是意。故曰應離觀。二正事觀者。思己所以須食。食者為除飢渴。趣得充軀。僧離太少太多。以降飢渴故不少。趣得充身故不多。第三正事功德觀者。思己食食。一為令身久住。以揣食身。無食支持散壞故。二以身存故。得脩清淨梵行。此是受資之益。次持此法科釋下文。文中還三。第一亦不貪味。至憍慢來。是初應離觀門。第二取自支身。令無苦患。謂離多少苦患。即第二觀門。第三明修淨行者。即第三觀門。觀法如上說。次故苦已下第二總攝上受資等。意舍利弗。阿毗曇。云何斷故受。不生新受。若人飢渴。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若食過度。即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若知足而食。得免舊飢。名斷故受。無過分苦。名不生新受。今此文言。故苦消滅者。是斷故受。新苦不生。謂不生新受。既不多少。故言無有增減。言有力者。謂以自支身故。言無事者。謂無增減多少苦事故。言令身安樂者。謂身不壞散。得脩清淨梵行故。第[2]三喻中分二。先與第二觀門。得自支身。合無苦患作喻。二與第三觀門得脩淨行作喻。但順此二門。即總釋初門。彰有所離。初文中。先喻四句。一男子女人。喻僧尼行者。二喻飢渴故。名身患瘡。三以食資養故。喻以藥之塗。四除飢渴故。喻瘡差。次法合可知。第二喻文。先喻四句。一喻僧尼受資行人。故曰譬如有人。二喻內資之食。故曰膏油。三喻報身。故說為車。四喻為求大果。積行方臻故。稱為財物故。從凡入聖故。言欲令轉載有所至到。法合可知。
[0810c19] 第三行門。先牒前二行如文。二初夜已下彰第三行體。初舉四時分齊。以明策進。略無晝日中二時。二若於晝日已下次第牒其四時。以釋精進。文相可知。
[0810c22] 第四行門。先牒舉前三。如文所列。次常爾一心已下正彰第四行體。於中先開二門。一明動靜常攝。故曰一心門。二修四念處觀。與法無差。故稱心無錯亂門。二云何已下。牒門解釋。先解第二四念處門。謂身受心法。此是四念處觀。觀五陰故。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遣四到故。慧為正體。從境受名。故有此四。又言念者。從伴念數受稱。故曰四念處。身念廣文。言內身者自身也。自觀此身。三十六物。九孔常流。甚可厭患。淨相不可得。故舉身念處。自非精進善修對治。無由能成。故曰精進不懈。正觀既成。離於淨倒。故曰念無錯亂。貪欲對治。故偏彰名。調伏慳貪世間憂惱。若觀己身不淨。或著他身。又須俱觀內外。皆令不淨。觀行方成。觀身既有內外等別。餘三類然。故曰亦如是。二却釋初門常[1]示一心。於中文三。先法。次譬如已下喻說。次比丘亦復如是已下合喻。
[0811a13] 第五行門。先牒舉前四如文。二樂在已下彰第五行體。於中文二。初至水堓間。先出修道處所。二彼乞食還已下託處斷蓋。其文復二。初至繫念在前斷蓋方便。二斷除已下正彰斷蓋。文有其三。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五蓋者。謂貪蓋一。瞋二。睡眠三。掉悔四。疑五。一先辨離合。貪瞋疑三是使性。故獨為蓋。餘二是纏輕微。故二二合。亦以對治同故。次辨體性。合用三十煩惱以蓋體。謂總有七煩惱。貪嗔睡眠掉。此五通五種。謂見諦脩道。即成二十五。疑唯見諦故四。悔局修道故一。此之四一。復是其五。以五并前。豈非三十。次辨所蓋。此五覆彰。故名為蓋。謂三行貪瞋鄣戒。掉悔障定。睡眠鄣慧。疑一通蓋三學行。次釋其文。對色貪故。修不淨觀。對財貪故。修少欲知足行。此行既成。不為貪蓋所縛。故曰斷除慳貪。能治之行。不與所治同體。故曰不與俱。慈悲觀成。斷除嗔恚等。餘次可知。次喻亦五。初喻貪蓋。假名行者。為貪心策伇。不得自在。義同於奴。貪能駈馳行人。有自在之義。如似大葉。厭貪修道。斷蓋斯盡。不為貪心策[仁-二+(儿/又)]。義同與姓。對治之行。由厭貪而生。如以大家與姓。安隱脫奴。彼作是念者。出觀之心塵已得度。不復從彼貪欲。第二喻瞋。瞋心劫人善財。如[2]以債主。又如有人喻假名行者。厭嗔修道。義同舉他財物。精進道。故曰而行治生。善根增長。故曰能得息利。無得道正除瞋蓋。不復劫人善財。故曰還本既畢。解脫道累外而起。故曰復有餘在。假名行者。以法自娛。故曰足以養活妻子。下出觀自慶。其文可知。第三喻者。定除掉悔。故曰從病得差。定味資神。內心怡悅。如似食飲消汜。心悅形暉。故曰身有色力。第四喻者。眠蓋所纏如窂獄。慧解一興。斷睡蓋斯盡。故曰從獄得出。第五喻疑。假名行者。修三學行善財以自資養。義同多持財寶。生死無岸。稱為曠野。慧解一興。斷疑蓋斯蓋。故曰不遭賊劫。
[0811b20] 第二修禪。初文三。一除鄣得禪有三。謂法喻合。第二此是最初已下約數次以結。第三何以故已下釋得所由。餘三應三應亦名爾。但二三兩文。少釋得所由。又第四禪中二。喻二合二別也。
[0811b24] 第三五種勝法。及以三明五勝法者。身通分三。第一從實報四大色身。化作化身四大。以定心清淨。見能所四大各異。次辨化色無化心。次廣明身通輕舉自在。次天耳。次他心。此五文中。初勝法有三。一牒前定心。依定得法文三。謂法喻合。喻中有三。鞘篋廉喻。實報身。刀虵及衣。喻於化身。第二是名已下約數次以結。第三何以故。釋得所由。次無化心文三。如前化色無別心。依於實報色心。以定心。見彼化身四大殊。依於實報心誕。了了分明。此心在此身。依身此者。謂在依於實報故。繫此身者。謂化身四大繫心誕。次下三勝法。文亦應三。略無第三釋得所由。第三勝法喻。有四重。同喻自在。次辨三明文三。如五勝法五百結集法毗尼。
[0811c13] 自下第三流通分。所以知者。如來出世隨根施化。利潤塵沙。今感盡應遷。將歸泥越。委囑迦葉。憂婆阿難。欲使採佛成言。載傳竹帛。利益末代。元付之意。為其流通。故所以知。於中文二。初五百七百。後代結集。以明流通。條部已下。佛現在時。付囑流通。所以後代之事反在前明。佛現在事。迴於後說耶。蓋是集法者意。情見不同。如五分說。此五百者。律未而明。為表末代。方有此故。十請名之為序。為表由結集故。三分之文。於茲流演。有發起義故。稱之為序本。此律置在正宗之下。佛流通上。為表結法。上收正宗。下攝流通。義勢之便。故在此說。前中先明五百。次辨七百。此二何殊。略有六異。一者意別。五百為止謗等。七百為檀行滅淨。二所集之法寬狹。五百通集三藏。七百局集毗尼。三時節有異。五百佛去世後。當年結集。論其七百佛去世後。一百年後。為跋闍子[1]彌諍方興。四處所復殊。五百在王舍城迦蘭陀竹薗。賓鉢羅窟。其七百者在。毗舍。五集人不同。數有多少。五百者。大迦葉。憂婆。阿難等。七百一[2]劫去。離波等。六重不重異。五百重集故。前後合有一千人。七百無重也。先解五百結集。法毗尼者。能集人數。集佛所結。載之竹帛。故稱結集。理行二教。俱是行之軌則。滅惡之能。是故總稱。名法毗尼。所以須此結集者。略有五義。一順舍利弗請故。二不違佛酬請故。三順佛付囑意故。四為止謗故。是以下文。句令外道以致餘言。沙門釋子法律若烟。五為遮惡比丘。以成善故。如文為跋難故可知。文中分二。初至不燒自然正明俗人殯塟闍維。崇修福業。是結集緣起。第二時大迦葉已下恐法隱沒。結集法藏。修行智業。次釋初文。諸善比丘。聞佛涅槃。傷失法益。諮參靡所。念法情慇。不覺自投於地。惡比丘輩。聞佛涅槃。轉生歡喜。慶己得脫。無人遮制。彼佛在時制御我等。是應爾。謂止持戒當修。是不應。謂止犯戒應棄。是應作。謂作持戒當脩。是不應作。謂作犯戒莫犯也。今既去世。任我所作。何斯快哉。起下結集之緣。迦葉至世尊舍利所。棺槨自開現足者。如付法藏云。迦葉說四偈。超哉三界乘。永渡生死海。寂然無相願。微妙難思議。佛日甚明淨。能除癡闇冥。積劫脩苦行。誓渡諸苦人。云何於今日。棄捨本慈悲。全身處金棺。寂然安不動。唯願天人尊。顯現金色身。普令一切眾。興起無量願。迦葉請已。方現雙足者。為今五百比丘。覩變致敬。以得道故。又今依足跡。尋求故也。女人汙足者。為表滅法之相也。佛事已訖。迦葉又說三偈。如來足踝滿。千輻相輪現。指纖長柔輭。合網縵成就。大悲濟眾生。斷世眾疑結。是故於今日。頂禮最勝足。我證四真諦。說佛功德聚。已讚嘆供養。宜還[僉*殳]足入。說如是已然始闍維。十律。舉佛舍利入拘尸城。新論義堂上。諸八國王。集兵圍遶。奪取舍利。姓烟婆羅門。語諸王言。如來大悲。何有戰鬪。諍佛舍利。因分八分與八國王。即為八塔。盛舍利金瓶。九為瓶塔。闍維之[3]炭。十為炭塔。
[0812b13] 第二文三。第一至令在數中恐法將滅。蘭集智慧。結集人數。第二諸比丘皆作是念已下料理房舍。資道之緣。第三時大迦葉已下正明結集。第三文中。跋闍子比丘說偈生阿難厭離心。上三句示所應求有三。初句所託靜緣。次句示所求滅果。次依禪獲道。第四一句譏其所作。次因生厭離。頭未至枕。證第四果。復說一偈。上半自言證果非難。為給侍佛故。寄居[4]覺地。下半絕離生死。得安隱眠。
[0812b21] 第三結集文三。第一至白如是單白和僧。第二時阿難已下刊定是非。滅諍除罪。第三時大迦葉已下正明結集。五分。大迦葉為第六上坐。
[0812b24] 第二文二。初滅諍。諍者謂諍雜碎戒。然諸比丘言各不定。迦葉秉宗之人。將欲結集。恐廢大事。理須刊正。故曰自今已後共立如是制限。佛所制者集。佛所不制者不集。如眼輙入見佛波逸提者是。問何等是雜碎戒耶。答大迦葉猶作如前立制。不曾刊正。今所請立。恐不當理。第二次除罪者。母論。若外道聞諸比丘捨雜碎戒。便謂已制微細戒相與俱捨。謗言如來弟子。悉捨微細戒。但學四重。猶如火烟忽生已滅。何名沙門。以是義故。尊者迦葉。罸阿難七突吉羅。為顯不捨微細息謗故爾。問五篇之內。不具此七。何名已制。答篇自雖無。事己有故。又問迦葉立制。佛所不制。共不應制。今者七罪豈非擅行耶。答一以事先有故。不名擅制。又可二大士共為影響。為示不捨[5]離碎而不集。在篇限故。不乖前制。大德迦葉。總據教相。威儀違失。結過遣懺。阿難實自不犯。以得果故。為是常就內心。自省無過。信於迦葉教相有違。尋即悔過。為顯不捨雜碎故爾。七事如文。祇。先結集。次罸七越毗尼。並是憂婆離罰。一請佛度女人。二不請佛住世。三脚躅佛僧伽梨。四佛索水不與。五不請微細戒。六以陰藏示比丘尼。七諸力士母啼哭淚墮佛足不遮。爾時阿難。不受二罪。一請度女人。三世諸佛皆有四眾故。二不請佛住世者。我是學人。為魔所蔽故。是中五罪長老如法作。五分。先集三藏竟。次迦葉罸阿難六吉。一不問小小戒。二脚指押佛僧伽梨。三請度女人。四不請佛住世。[6]佛索水不與。六女人先禮佛舍利。恐其日暮不得入城故。十律六吉。一不請微細戒。二不請佛住世。三足躡佛足衣。以大風卒起更無人。是故躡。四佛索水不與。五請度女人。言三世諸佛。皆有四眾。何獨今無。六以陰藏相示女人。令女人厭女身。後得男子故。大智論。迦葉言汝更有六罪。一請佛度女人。滅正法五百年。二佛索水不與。三不請佛住世。令法滅度。四足躡佛僧伽梨。阿難言。爾時大風吹來。墮我脚所。非不恭敬法故。五佛陰藏示女人。而不遮者。欲令女恥女人形。脩佛相故。而總言汝[1]自六吉罪。今當懺悔。且就四律。若據四分。七罪之中。五罪貫通四部。謂除侍者。一罪不同三律。三律無故。女人汙足。不同十五二律。五分。於五同罪上加一。聽女人先禮舍利。十亦五同。第六加一。以陰藏示女人。祇則六同。唯無侍者。加一以佛陰藏示比丘尼。故成五七。同異如是。
[0813a15] 正結集中文二。初大迦葉五百人。先對憂婆離集毗尼藏。次對阿難集餘二藏。十律。集一法竟。迦葉次第問五百比丘言爾。答言爾。文言如初分說等者。非謂佛現在等時。有是分名可指。蓋應律主。譯律之家不能繁文略指之。毗尼有五。一比丘律。二比丘尼律。三一切揵度。四條部。五毗尼僧。一故曰都。[2]曰都為毗尼藏。修多羅藏五者。謂四阿含并雜藏。合為修多羅藏。阿毗曇有五。一有難。二無難。三繫。四相應。五作處。合為五。是阿毗曇藏。
[0813a24] 第二更為富羅那等五百人重集。前後千人。七百結集。於中文三。第一至分之正明[口*犮]闍耶說十事。言是清淨。第二時有耶舍伽那子下為欲刊正是非。久招治罰。廣生諍訟。第三伽那子作是念已下簡集智慧。詳定是非。斷滅諍事。刊定律教。正是結集。使正法久住。
[0813b06] 第二被治中。初作遮不至。治差八德。送懺謝白衣。因令彼信。謂引受寶戒緣。佛說四過四喻等。若持金銀。決定知非沙門法耶。我作是說。聽為[3]行第草木故。求乞金銀。終不應。自受取金銀。此是為餘眾事。營福得求故。言我作是說等。五分。我雖常說。須車求車。須人求人。隨所須物。皆聽求之。而終不得受畜金銀珠寶。下有五偈。誦前過喻等。於中分三。初兩行三句誦沙門四過。於中分二。初兩行誦前沙門作前二過。二次三句誦耶命一過。第二次有三句。如是已下誦前日月為四事所曀喻。第三一行半舉前法中鄣過。於中分三。初三句具癡貪所[仁-二+(儿/又)]。造上四業。次有一句非但造業。亦不能進道。末下二句愆招來報。
[0813b18] 次復重被不見舉治斷諍文二。初至不得和合。佛法事重。廣集智人。刊定是非。使耶法不行。正法興顯。就此門方解十非。三門分別。一定十非倚傍之相。制成非故。此之十非。皆倚傍聖教。說相似文句。言佛聽可故。一言二指抄食者。謂己是其少欲。非是一揣食等。四種多食。言不犯之足。以其文無制二指故也。制言亦犯。所以爾者。凡食制後坐。若欲更食。開餘食法。即是餘法。本為對治再食之貪。今既再食。不加餘法。明是犯限。誰問多少。是以文言。足食已捨威儀。不作餘食法提。故言乃至不作餘食法。以是故制。二村間者。本制僧食。及以聚落。須作餘法。村間非是得食之處。文中不對村間合制。我今村間食者。應不犯足。制言亦犯。以是後坐。亦開餘法。餘法對治再食之貪。但是再食。誰問村之內外。是以文言。足食已捨威儀。不作餘食法。咽咽犯提。故曰乃至以是故制。三寺內者。以見僧破已後。耶正既分。各作法成類。如滅言諍中。駈出三人。不足斷淨人數。應同破僧。現簡數外。別此三人。應不犯別。故言寺內。答不同正耶。今此犯別。所以爾者。以闕德故。不在斷諍人數。是比丘故。別之犯別。前滅諍中略故。不言取欲。今此七百文言。應羯磨差二三比丘。取諸比丘欲。又以說欲文中。不除被簡人故。又言六群別房說戒。佛言不應。應和合一處說戒。故曰乃至如布薩中制。四後聽可者。執前與欲。後作羯磨得成。我今先作羯磨。後與欲者。為表於和。先後何殊。明知亦成。故曰後聽可制。言前和合後作法。義順無疑。前作後和者。以作法時情隔。是故不成。是以文言寂靜。眾僧有事異。比丘白佛。病比丘不來。佛言。應與欲。以彼先與欲故。故曰如布薩中制。五常法者。如儉開八事。此非常開。計以為恒。故曰常法。制言非恒。應觀脩多羅。檢校法律。知應不應。是以文言。佛告阿難。我以糓貴時。慈愍諸比丘故。聽內宿等八事。今故食耶。答言故食。佛言。不應食。若食如法治。此義如藥法中制。六得和者。以見蘇油得食不犯足。謂其酪者是蘇蘇種類。和蘇而食。應不犯足。亦可見罽尼和成石蜜。體壞不犯。謂酪和蘇。亦應不犯足。答言。如不作餘食法中制。此既指彼文。將知[1]法闍尼等。須作餘法中。油蘇等與時食雜故。即是此和也。七共宿鹽得食者。以見盡故。形壽藥於鹽。不犯宿觸故。制不得者如文。時六群以共宿鹽合食食。佛言。不應共宿塔食合食。故曰如藥揵度中制。又復文中。唯開盡形壽藥。故五分云。鹽薑合共宿。八飲闍羅酒者。五分。謂之未熱酒也。今言得飲者。以見木汁。元無不醞釀。又時[仁-二+(儿/又)]未變漿故聽飲。即說元醞時。久變成等者。還是木汁不異。何不得飲。故曰得飲闍樓酒。制言不得飲。若漿所攝。聖者聽飲食。若也元醞或得變成。是酒所攝。聖不聽飲。是以上文八中。前四假無似酒之狀。並不聽飲。故曰乃至如婆伽制。如雜揵度。得奄婆羅菓漿。佛言聽飲。若未成酒。聽非時飲。成酒不應飲。若飲如法治十律。貧住處淨我等住處。貧作酒飲。九得畜不截坐具者。准益縷之相。不截不犯。過量坐具。不截而畜。亦應無罪。若准不褋。亦得起非。制言不得畜。要須截令應量。是以文中。量者長佛二搩手。廣一搩手半。更增廣長各半搩手。以佛言制量故。故曰乃至六群比丘制。十得畜金銀執受寶已。捨而付俗。俗還付我。聽為彼故掌。我令雖受。一法即作彼人物意受。明知不犯制言。若寶在彼邊。可容不犯。一往即作彼人物意受者。寶在我邊。與跋難自受。置肆上何殊。故曰也。第二須知攝諍。謂二指等八諍犯不犯。寺內後聽可。二諍成不成。並是事同見異故。又下滅中。簡集智人。五法現前滅。故知並是言諍所攝。假許被治羯磨者。言諍中事作也。
[0814b07] 第三定其名種。是中事十種七。犯名有二。謂唯逸提吉羅。言種七者。初二及第六和。此三是足食種。三四兩事別眾種。[2]福是內宿。過量坐具。飲酒受寶。常法一事。若言常法執俗時所作者。駈教是非。不驗得吉。還是種七故。今解常法。謂令開八事種自四。謂不受惡觸。自內二煑。合前便有十也。
[0814b13] 第二正滅中分三。初訖諸上坐皆集。明作自簡人取欲。第二時一切去上坐至令眾人皆知。明在那梨林中屏處。斷理滅之方法。第三彼諸長老皆往已下對大眾及諍比丘前。五法現前滅。欲令大眾。咸知其非。[3]辨非從是故。五分。離波多問一切去上坐言。鹽薑合共宿淨。答不淨。問何處制。答王舍城。因練若比丘制。問犯何等。答犯宿食提。又問兩指抄食食淨。答不淨。乃至犯不作餘食法提。後坐食淨。越聚落食淨。亦如是。又蘇油蜜石蜜。和酪淨不。答不淨。問云何答非時飲之。答不淨。乃至犯何事。犯非時食提。又問餘闍樓羅酒淨不。上坐問云何。答言釀酒未熟者。答不淨。乃至犯飲酒提。又問作坐具隨大小淨不。答不淨。乃至言犯提。又問習先所習淨不。上坐問言云何。答習白衣時所作。上坐言。或有可習。或不可習。又問求聽淨不。上[4]坐云何。答別作羯磨。然後來求餘人聽。答不淨。乃至言犯。何隨羯磨事。又問受金銀及錢淨不。答乃至犯尼薩耆。謂下十非籌問竟。共還都集。後於大眾中。更一一如上問答。下一籌已作是。離波多唱言。我等已論毗尼竟。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違。爾時眾中一切去上坐。百三十臈。離波多第二百二十臈。三浮陀第三百一十臈。合有七百。祇律。單汙一非。謂布薩時教化。金銀寶物受已各分。耶舍共之起諍。得舉羯磨已。求眾多聖德集。結毗尼藏已。驗[5]已驗無斯理。方制受金銀。
[0814c13] 為非條部已下明佛現在時流通。於中分二。初條部者。正明憂婆是傳持之主。諮問犯等決疑却滯。第二增一已下。就數限約迭相屬著。以明流通。言條部者。條牒上部所有疑事。一一諮決。使識相傳持。故曰條部。問諸經之中。皆問名已。然後流通。此律所以不問名者何。答脩多羅化相之教。明理淺深。得名不同。乃有無量。故須問名。定其宗方。此律行教。局毗尼藏。更無諸名之濫。故不須問。於中廣問初四戒。第二篇中。但問其六。自餘悉略。不淨行戒。有烏鵄。揄完女人。索而不還。不犯者。主作捨心。成屬飛禽。復無盜人物心。是以不犯。不同鼠盜胡桃。主既不知。無捨心故。後作人桃想取。是以犯重。又解他脇子獨子等。皆無盜損之意。唯有慈愍之心。故亦不犯。後有心故。是以後犯盜戒。第二若作女想。取男物等犯者。此於男女上心差。恒有盜人物心不差。故所以犯。此女作彼女想等。此亦緣女。名想差人。心不差故。佛言。遮者偷蘭遮。謂善心息偷蘭。雖此不直五。以本損處滿五。故成重夷。至此直五者。亦以本損減五故蘭。至此分之人不滿五。通作一分者。以教他[1]葉中滿五故。又但損主滿五故。不須約人得滿不滿。如燒埋等。但成損五故。盜輕重者。義如上釋。欲盜他衣。錯得己衣蘭者。謂是境差蘭也。己衣全無罪。以非生罪境。無別損故。并得己衣蘭者。謂欲取他二衣。但得一衣犯重。并錯得己衣。由己衣故。不得他衣。亦是境差蘭也。再盜不滿五者。以前後合制犯重。謂是一主。又[2]又心續不斷。故合成重。如其異主。或可心斷。但犯輕蘭。以二業各不滿五故。時有比丘犯盜取物。而奪彼盜者物。疑。佛言波羅夷。執此文四分制義。一入賊手。並不得奪賊。此義料簡如前盜戒中說。盜心倒易他外分籌。佛言舉籌下三句須定便波羅夷。如分物共他記數。物先我邊。若盜取[3]訖數籌。欺他取物故夷。非謂墮籌分物舉。分物舉則未犯也。又言倒易者。若受犯物移已得。入未得數。若付他物移未得。入已得數坎。次盜他分物籌者。如記數多取。令使少者。是轉側他籌者。即上二事未離故蘭。守視及則與比食得受者。自盜屬己。便是己物。是故比丘取之無犯。但莫教他。無根取他食疑。佛言夷者。師不遣取。故曰無根檀越邊作盜心故犯重。亦可師不遣取。故曰無根。檀越施與師竟。於師處心取以犯重。無根取他食得提者。他不遣取。是曰無根。所稱人邊。作親友意。故不犯重。誑檀越取妄語故提。以慈心憐愍小兒意。無盜損之心。是故不犯。凡人或難高勝比丘者。為彰無盜損意故。五分。阿難逕六年。不共布薩。祇律。七年妄語戒。第四時有檀越。比丘語言。常為汝說法者。阿羅漢已下有二十句。並結蘭偷。前之十句。稱阿羅漢。後之十句。稱佛弟子。聞聞為異。前十句中。初四句比丘語檀越言。為汝說法。是羅漢。次數至汝家。次數坐汝坐。次數受汝食。不了了故。得偷蘭。次有六句。檀越語比丘是羅漢者。脫衣著衣。坐起上下等。比丘即現相不語疑偷蘭。次後十句顏亦如前。此二十中。各前四句。闕了了知解二緣。比丘疑犯不犯。佛言偷蘭。各下六句。現相不語。前人生疑。未知比丘為我故現相。為當不爾。同闕二緣。亦得偷蘭。無皮宍骨血。是女不產者。謂是化人。
[0815b18] 第二篇漏失。若乳間腋下。乃至若持口中。如是一切。若道想。若疑偷蘭。若非道想。不疑僧殘。驗斯文說。亦須境想。以階輕重。此中四句如上麤語說者。第一句不能一切供養。不了了蘭。第二句女人知意云。一切能供養僧殘。第三句汝一切能供養。唯此不能供養。女人不解故蘭。第四句女人解意。答言此亦能供養。僧殘。毗尼增一。言毗尼者。謂舉一部之都名。欲該收大教。約數法連持。使法相無遺。以彰付屬。以一為本。一上加一。故云增一。如是乃至二十二。然文中越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二等七門。不能煩多。故所以略。謂以一接一切一法。二接一切二法。三法已下乃至二十二類亦同然。有人亦有科文生起者。此是數法。與一法門相當者。集在一處。豈有次第。故知此難。今就大文。約增數制。為十五段。先就增一中。分文解釋。於中文二。第一初至給孤獨薗正明其序。第二世尊告諸比丘已下指出所聞耶正之法。汝等應信。捨惡行善。此即是所信如是之法。前中文二。初如是我聞證信別序。第二一時已下發起通序。所以如是名別。一時下通。以其如是。唯望弟子稱說。但是證信經後事故。一時已下經前事故。若望當時。即有發起之義。今傳法者引來。復成證信。義有兩兼。故名通序。
[0815c16] 先解如是等言。五門分別。第一有之所由。第二須有之意。第三置之廣略。第四置之處所。第五正釋文。
[0815c18] 一有所由者。何緣得有此言。大智論云。佛是一切智人。自然而出。不隨他語。不從他聞而說法。何故言如是我聞。答曰是阿難等。諸大弟子輩說。何緣說者。以佛教故。佛何由教。阿難請故。復何緣請。由阿泥樓駄教故。彼何緣教。由見阿難心憂惱故。阿難比丘。何故憂惱。由見如來般涅槃故。佛將涅槃。在雙樹間。北首而臥。是時阿難親屬。恩愛未除。心沒憂海。不能自勝。阿泥樓駄遂開覺阿難。汝是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夫人。自沒憂海。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互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涅槃後事。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未來世事。應問於佛。聞斯語已。悶心小醒。得念道力助。於佛末後牀邊。以事問佛。佛言我過去後。自依止法。謂四念處。莫依止餘。從今已去。解脫戒經。即是汝大師。車匿比丘。如梵檀治。若心濡善。復應為說法。即可得道。我三僧祇劫。所集法藏。是法門初。云如是我聞。故今相傳將宣佛經。同有如是我聞。
[0816a11] 二須有意者。佛本何緣。教置此言。為生物信。如是等言。云何生信。阿難等。自己信順佛語。道佛語是佛語。是故令他眾生。同己生信。我聞之言云生信。阿難等。自是不足之人。若言此生。是己所說。人多不信。由言此法從佛聞故。人皆同信。生信如是。信有何義。而為生信。信者乃是入佛法初門。接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故經論中說為信手。如人有手。至寶聚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當無信空無所得。故為生信。此謂信正。恐是傳者之言故。今置如是等言。為此人說。若也信耶不信正者。以如是言。勸信不足。要須廣現神通。為說因果道理。方可生信。
[0816a23] 三廣略者。問一切經首。有一如是。以證一部。以人時處事。但是一故。或一部中。置多如是。如人時處事。各各異故。如阿含經等。今此律禁。婉於一代。復人處事別。所以不說隨戒立多如是。但有一者何。一義解言。凡言如是。證信為趣。若多如是者。謂表方不等。故但立一。若以人時處事別故立多者。即有前濫故。又可依如大毗尼藏。及以別傳。皆戒戒有如是之證。但恐文煩。後代略去。
[0816b06] 第四。問所以至此方。言如是言者。答以增一初攝法斯盡。勸信義具。文則省要。大化得通。如是故略。問所以得在增一攝義方具者。答增一中云。見眾過失者。總收一部。乃至二十戒行所防。違相斯盡。以一義故者。亦總舉一部制戒之意。元為十益。功德亦同。以此一言。該收一部。但增一是佛所說。即信一部。文省勸要。是以在此置之。
[0816b12] 次釋語辭。憂婆離云。佛語為如是指出所聞之法。說當宗方無顛倒過。曰如。如說者是。故曰如是。此約法釋。若就傳持解者。憂婆離所傳。不異佛說曰如。如說者是。故曰如是。此如是之教。親飡聖說。故曰我聞。問佛法中。一切法空無有吾我。云何而言我聞耶。答佛弟子輩。深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也。如以金錢貿易餘物。人無咄[怡-台+(肱-月)]。法應爾故。我亦如是。於無我法中。而說於我。所言聞者。從緣和合故聞。謂耳根清淨等聞。而言我聞者。由假名行者康耳根等能聞。故云我聞。
[0816b22] 自下通序有三。一時。二化主。三處所。言一時者。之爾時之別。反指往昔說聞之時。故曰爾時。次佛者化主。能說法者。亦是能付法人。佛義如前說。次列處所。故曰舍衛乃至獨園。准下文中。為諸比丘說耶正法。亦有從眾。略而不集。
[0816c03] 自下正出所聞法體。於中文二。初先勑聽審思聽。若不審心。有謬聞之失。錯傳之過。是以將說。故先約勑端意。專心聽法。故曰諦聽。言善思者。勑其意地。以其學而不思則同知。為使思量簡擇故也。言念之者。勸慍古知新。令翫習在心。使不忘失。如說修行故。第二比丘已下正辨耶之法。分文有三。第一至受持正明耶正之法。欲使識耶合棄曉是使修故。第二告諸比丘已下明佛說法。元為十益。汝等但能背耶修正。必獲十利持者之益。若不能背耶修正。唐損道法。不如捨戒還家。以禮自處。是以第三告諸比丘已下捨戒之相。初文分二。第一至受持總說耶正。勸修勸捨。第二佛言若比丘已下離明法毗尼等非之相。就總明法毗尼中。文有其四。第一至以滅正法倒說者非。彰過勸捨。第二若比丘隨順已下至正法久住順說者是。令法興顯。舉是合欣。第三是故已下舉益勸修。第四佛說如是已下聞法欣慶。頂載奉行。
[0816c19] 先釋初文四句。一舉耶說主。謂若比丘。二明說耶乖正。故曰說相似文句。謂言同意異等。如調達五法人法中。容可憶不憶等。如二三眾多和上。七非羯磨。七百中十事之類等是。三彰邪法礙正。故曰遮法毗尼。法毗尼者。義有多種。所謂修多羅理教為法。行善為毗尼。二就行善中。自行有軌名法。眾法滅惡稱為毗尼。三就眾中法所秉羯磨。不為除罪滅諍。判以為法。能除罪滅諍者。字曰毗尼。今且寄第二對論之。調達五非耶法興顯。令四依正法隱曀不行。名為遮法。七非羯磨。不能滅惡生善。執以為是。令法和合不行。名遮毗尼。四此比丘已下彰耶說之損。損中有二。一者損人。謂耶說人。搆己耶心。外化群品。故曰令多人不得利益。人我俱壞。迷墜生死。故曰作諸苦業。二障滅法。謂耶法曀真。隱沒不行。故曰以滅正法。二順說者。是亦有四句如上。謂說四依為是。五耶為非。稱法如談。無顛倒過。故曰隨順文句。以順說四依。故曰同一和合。不乖眾行法相。故曰不違法毗尼。第四彰正說者益。益有二種。一者益人。以己所得益潤群品。故曰利益多人。同登出離。故曰不作苦業。二能顯正法。使正教被時。光顯於世。千載不墜。稱為久住。是故已下結勸。是其上來耶說者有損。順說者有益。故汝等[1]冥各稱法如非。勿令增減。舉益勸修。就第二離明耶正中有三。第一至受持離明法非法耶正。第二佛告已下離明毗尼非毗尼如非。第三佛告已下離明制非制。於此三中。各四如前類而說之。不煩更辨。
[0817a20] 就第二大段中文二。第一先舉制戒之意。一一舉未即是十个一。第二爾時佛告已下將斯制意。約戒別以辨。次將其父出家。僧尼起業。自纏流轉生死。故稱過去。上違略作罪者。是自類制戒之意。故曰以一義故制戒。戒者如下所辨。即是上文。然後為諸比丘結戒。欲令斷彼有漏法故。次約戒曆明事實無量。如一部重輕。眾行之法。咸招十利。今且略舉。事未必盡。謂呵責羯磨已下至出罪有三十。雜明眾行。二次四波羅夷已下即是大僧戒本。并前合彰二百八十戒。舉前十利。一一各有十个一法。然呵責一法。廣說其相。故曰乃至受持。第二乃至已下並是略舉。亦上如己言。撿挍法律所制者。謂聞他說己。尋撿三藏教法。驗其是非故也。言制梵罸者。謂梵檀治人嘿擯也。言制戒者。謂一卷戒制。說戒者。謂是眾法說之識則。布薩者。謂二三人說也。制布薩羯磨者。謂僧說戒也。自恣亦爾。制白白羯磨者。謂單白法也。所以重言白白者。為簡白而非羯磨。今此單白。即表宣邊。稱之為白。能有成辦之功。復名羯磨。故曰白白羯磨也。
[0817b14] 次辨捨戒。有十九个一法也。亦可十九事中。各有十个一法。謂由教比丘捨戒之方。得使去來有益。亦招十利故。文無者略。增一之中。大文有九。第一至受持耶正之解。第二佛告比丘破戒墮二道已下耶正果報。第三告諸比丘有二種謗如來已下明謗非謗。第四有二眾已下是非二眾。第五有二法疾滅正法已下明正法住滅。第六比丘有二法舉已下明上來耶解之人。作法舉治。第七有二法增長有漏已下辨有增不增。第八有二語已下捨戒之相。第九如來出世見眾已下正明制戒持戒等益。
[0817b24] 初文有六。第一至得作羯磨。總明邪正之境。即是二處。第二復有二事已下離明邪正之境。謂是二事。第三佛告比丘有二見已下正明倒說上二。以成其邪。起於罪諍。第四有二毗尼已下滅上罪諍對治之藥。第五告諸比丘有二種人已下雜煩惱人。彼此想惱。第六有學比丘已下正明三學進修之方。先釋初文。犯有眾多。以輕重往攝。無不統故。舉一輕二重。謂夷罪為重。殘等為輕。或究竟是重。方便為輕。或約性遮。若順說此二。名為正見。倒說斯兩。即成其邪。以其緣生邪正之解。故說為境也。下言二處者。謂指此文。舉其輕重。為彰屏露二處。其輕重不出屏露。屏多生重。露多生輕。但舉二處之是重輕故爾。亦可指此輕重二法。生輕重二行之所。故曰二處也。輕而有餘者。謂自行中。非一生永[2]彰故。其中有二。一得善果有餘。二離惡果有餘。由非彰故。復應眾法。故言輕者。得作羯磨。相對應言。復有二事。一重而無餘。二重者不得作羯磨。但文略。次二事中。夷二事相對有六句。殘有五句。次下各漸少一汁。有二十一對二也。既多少不約。何故言亦如是者。解言。非謂數齊。蓋是二二相對不殊。故言亦如是。次二見者。[3]到說上二。以成耶見。見心乖理。障道之重。故言有二見不應行也。可為三分。初約十八法以起見。釋不異上。舊法非舊法者。猶是常行非常行也。次酒見非酒已下十七對。以起二見。八漿停留逕久。飲則醉人名酒。未變是非酒。今說已變為非酒。說初未變以為酒。故曰酒見非。非見酒漿。未變時非時。受用得飲。說為非飲。已變故不得。非得受用。是非飲說為得飲。食者。飯等五正佉闍尼等。是非正之說可知。聖教開聽。雖作無罪。故名為時。如功德衣。儉開八事等。是聖教不聽。作則有罪名非時。如過五月及豐時等。是即說可知。衣藥等物應法受畜。不生罪過。名之為淨見。作非淨畜。不應法理。是不淨見。以為淨亡人物。重輕之說故。難見非難者。八難事起。能損身害命。於道有礙。名之為難。無因緣故。名為非難。有說可知。破見不破者。謂不見罪人。不破見破者。謂不識罪人種。見非種五生種等。有說。故已解義。見未解等者。此明前人實未解義。而言以解。前人未解。言已解竟。親非親者。七世是親理。今說七世為非親。非七世以為親也。世間五欲。能羈纏行人。永淪生死。實是可怖。反生欣樂。不以為怖故。怖見不怖。精進修道。有出世之益。名不可怖。反生畏[1]忘。故言不怖見怖。八正是道。五邪非道。互說可知。行不行。亦對道非道互說。道慧性情昇有資成之益。名為出離。煩惱沈[2]弱。是非出離。亦互說之。難彰處深。實是可棄。遮容得戒。實不可棄。互說可知。次約斷常以辨。見世間[3]光者。是離陰計我陰我存。是名常見也。即陰計我陰滅我[4]云。故曰世間無有是斷見。此據現在世。見世界有際是斷見。無際是常見。此二據未來。是身是命。名斷見。身異命異名光見。此二是斷常之本。有如來滅度是斷見。無如來滅度是常見。此就過去為言。有無如來滅度者。斷常[5]今計。麤我自滅。細我常存。非有無如來滅度。是其空見。次二毗尼者。犯諍等毗尼。就所滅以標其因。故曰犯毗尼諍毗尼。下之三對。約就煩惱人。毗尼等。類說可知。次雜煩惱人。有十二對。觸緣易忿。名曰喜瞋。含毒畜怒。執根在心。因曰懷怨。有斯二法。自壞惱他。人我俱損。故曰住不安樂。所為卒暴。名為急性。執見自固。名曰難捨。恡護財法。名之為慳。見他得利。心生熱惱。曰嫉。耻彼內德勝己。曰妬。意在害彼。而口悅物情。名為欺詐。心存名利。而身相附人。名[6]諍曲情慠陵物。名為自高。數起鉾楯。稱為憙[7]淨。染著色身。營以華彩。名為好飾。縱誕六情。馳蕩諸緣。故云放逸。於等計增。名慢。於勝境上。起陵越之心。曰增上慢。多欲無厭。曰貪。匿怨而發其人。名恚。過分讚己。稱曰自舉。譏他過短。名曰毀他。謗無三寶四諦。故言邪見。斷常差中。稱曰邊見。雖聞教戒。妄相[8]解捍。故曰難教。聞誨不行。稱為不受訓道。次辨三學。初明戒學二法利益。次明修定二法。後明慧學二法。戒學有三。第一至善能除犯。正彰二法利益之相。第二如是已下舉益勸修。第三佛說已下頂戴受持。有學比丘者。三果已還。乃至凡夫。未至無學者。未得第四果故。但能修習二法。令戒品清淨。發生三昧。尅理觀在心。故云未得令得。謂得生空解也。悟達法空。理解轉深。故曰未入令入。心冥無相。乃至具二解脫。故曰未證令證。此先彰二法之遠益。何等二法者。出二法體。言善犯者。善識犯相。輕重分明。方能弃非從是。如人識怨。不為怨害。此明有解。解而不行。無以尅益。故次明行。善行除犯者。是行也。一防未起之非。二除已起惡業。離此二過。令戒清淨。故曰善能除犯。次下結益等可知。如釋定學。善[9]人定者。從麤至細。善出定者。從細至麤。亦如是者。謂善修斯二。亦護三益。文不異前。故曰亦如是。以慧學一法。苦集二諦。體是滓穢。障道根本。名為可厭處。觀過興厭。故曰生厭。已厭修道。解興惑喪。故曰正念斷。偈中。前偈誦前可厭處生厭。彰人是聖。下偈誦上能會聖故。尅滅道二諦。顯法是聖法。假名行者。伯有智慧。名曰明者。在厭處者。謂在過地之時。覺過情背。故曰能生厭離心。覺已須斷。能無集因。名無畏。苦果不續。名不恐怖。既無苦集。明是聖人。故曰能斷者得聖。次一行偈。上半修道。下半證滅。
[0818c15] 第二大文果報。於中文四。一總舉善惡因果。二有二法已下法明善果得不得。三縛不縛已下明因果成不成。四二種清淨已下偏舉如人得脫。初文有三。一時破二果。二以持破對屏露。彰其二果。三邪正二果。第二文言佛聖弟子者。現得聖法。謂戒法是修行聖法故。法在己故。位尊人天。而煩或未盡。遇緣起業。犯不能見。見不懺洗。由斯羈繫。故不得脫。[10]及前以說。即便得脫。各二法如文。第三文。言縛不縛者。因累成故。名為被縛。若除因累。便不被縛。三文同前。故言縛亦如是。第四文。偏舉清淨二法者。謂舉前脫。不縛一邊。以彰清淨。略不舉不脫。被縛一邊。以解二種不淨也。
四分律疏卷第十本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
[0819a09] 大文第三謗不謗者。文有七對。一謗不謗。二不受善教。三違如來。四堅持與如來淨。五不奉如來。六不值如來。七於如來所麤鐄無慈心。謗不謗中有五。一總明謗不謗。彰謗佛罪重。二約十八法。三約二處。四約二事。五約二見。此後四對。各舉初文以說。一不信樂。謂增嫉。謂搆己耶心。專執自見。說不稱法。故名為謗。二信樂不解受持故為。曰為謗者。然佛法理深。非情所測。解若豪露自謂窮盡。情無分齊談於聖說。故名為謗。若也自識分齊。解唯及此。且依情量。隨分而說。諸餘深義。唯聖乃知。反增福慧。何有過哉。今言謗者自謂窮極故。是故告汝。謗如來得大重罪等者。為彰謗佛罪重。餘不得比。第二十八法中分二。初舉增一三對六。次舉增二中九。對十八法。合名十八法。次二處。次二事。次二見。此等若總說者。謂到說增一三對六。增二四對八。名為謗。順說增一三對六。增二四對八。名不謗。今言增二四對八者。謂法非法等即二見。初十八法者是二處。增二初輕重二是也。二事者。波羅夷等二十一對是也。二見者。酒見非酒等是。作文不異前。故曰亦如是。初文又總解二謗。下之判說。即前二謗。謂執己耶解。誣聖說故。第二門執己耶心拒違聖說。故曰不受善教。第三門見乖聖方。故曰違如來。第四門執見為是。難可曉示。故曰堅持與如來諍。第五門自師己心。不依聖教稟。故曰不奉如來。第六門耶解差脩去聖彌隔。故曰不值如來。第七門執見既成。慢瞋自恃。故曰於如來麤錯無慈心。此六門各有總別。三對六四對八等。作文廣說。不異於前故。並云亦如是。
[0819b12] 大文第四二眾文四。先列二眾。第二佛告已下能舉所舉。各自觀過。淨得消殄。是名如法眾。不自觀過。淨轉增熾。是名非法眾。第三二種癡已下。二種癡故。是名非法眾。二種智故。是名如法眾。第四佛告已下。能滅諍是如。來不滅為非。二眾中二。初就法明二眾。第二國法已下對法喻以明二眾。前二眾分三。初明等眾。次明不等眾。末明等不等眾。此言等者。純如非故也。等眾五句。第一舉數。二列兩眾名。三何等已下釋。四此二眾中已下讚歎。五奉行。第三釋二眾中。不用法毗尼者。說乖行眾二軌。故使犯下四篇。應教懺悔。不教懺悔。而便共住。若犯夷罪。應滅不滅而住。是非法眾。反說即是如法眾。不等眾中亦五。如前列名。解釋交絡。如前釋中。先非後如。非法眾中。初有兩對。彰人力不等。次有三對。舉前非法人。所行之法。興耶隱正。次釋如法眾處分亦爾。三等不等眾中。人言有六種等不等。一頭數齊名等。力伴有無名為不齊名不等。四數力俱有名等。對伴有無名不等。五數伴俱齊。對力有無。六力伴俱齊。對數多少。各對三句。法有行滅。故得別其是非二眾也。解其如非同前。故曰亦如是。喻中有二。初與非法比丘強盛喻。次如法比丘有力喻。有五子句。第一法王力弱。如法比丘無力喻。二眾賊熾盛。與非法比丘有力自在喻。三法王不得安樂出入者。與如法比丘為破戒所嬈。入出不安喻。四邊國小王不順教令者。與諸小比丘。不順如法比丘教令。如說脩行喻。五國界人民產業休廢者。與優婆塞等。不得純脩五戒十善。產業休廢喻。次合非法有力者。合上第二眾賊熾盛喻。是法比丘無力。反合初句法王力弱喻。如法比丘不得安樂者。合上第三法王不得安樂喻。若在眾中不得語。合上入。若在空處已下至是法不行。合上出。彼不懃行已下合上第四邊國小王喻。則合諸天人民已下合第五喻。第二喻中亦五。第一王力強。與如法比丘有力喻。二眾賊力弱已下乃至迯竄。非法比丘力[1]強喻。三時法王已下與如法比丘出入安樂喻。四邊國小王已下諸小比丘順從教令。如說脩行喻。五境內已下與諸俗人。得脩三歸五戒十善自恣喻。次合如法比丘有力。合上第一王力強。非法比丘已下乃至眾惡。合上第二喻。於中言非法無力者。合上合賊力弱人。前非法比丘。來隨教令者。合上皆來歸伏言。若當迯竄不作惡者。合上迯竄。爾時如法比丘已下至非法不行。合上第三法王安樂喻。懃行已下合上第四。則令諸天人已下合第五。此如非兩喻。總喻於上一切二眾。第二觀過文三。初至不得安樂兩[(立*立)/見]故損。第二若比丘共諍舉他比丘已下各觀過益。第三佛說已下歡喜受持。各觀中文三。初總能所二人各觀過益。第二諸比丘云何已下別教能所。觀過之方。被舉人自觀過者。應作是念。由我犯非故。致來他舉。若我不犯。使不見舉。彼深愍我。我應懺洗去來。能舉人自觀過者。以彼犯非。致我見舉。若瞋心舉他。過逾於彼。何能濟他。為是應起好心善意。必令罪除諍息。第三若比丘有諍已下總結觀益。第三愚智二人者。即舉脫不脫文。准前已說。第四制斷諍法文三。舉制斷諍之利。且彰一門。餘利略無。二鄣能所內須具德。亦略舉一門。
[0820a17] 第五正法住滅者。上來是非相番合說。今此文中。如非離辨。[1]光明先明疾滅。二辨正法久住。初文七門。一疾滅正法。二不能生善。三自破壞。四犯罪。五智者呵。六多得眾罪。七墮地獄如箭射。此七位分為三。初之一門。所明其疾滅正法。次有五門。彰於人有損。末下一門。以前因成愆招重根。第二人損五中。不生善法者。以到說八故。見不依理。即便未生善法。不能得生言自破壞者。已生之善不復續起。故曰破壞。言犯罪者。隨見起非故也。聖說其過。故曰智者所呵。觸緣起犯。故曰多得眾罪。此之七門。各是對說。增二中二法二處二事二犯四對八。有上七損。磨別應七。但今文中。初二第七。各各別明。餘四合辨。此云二犯。猶上二見。犯據境說。見謂解心。次辨久住亦有七門。各有四對。反說即是六。
[0820b07] 第六作法治舉是非中文三。初明合遮舉等。是謂對所舉。彰是過合舉。故名為應。二如法舉已下對事明遮舉。如法。謂對能信法人。施藥當病。故曰如法。三復有二法應與呵責已下。有病藥正行治罸。初中有六種。一舉。二憶念。三自言。四遮阿[少/兔]波陀。五遮說戒。六遮自恣。初就舉中。到說二法憶念等五義同。故曰亦如是。次以第二二處三二事四二犯。俱通前六。故曰亦如是。次如法遮舉中六門。各有四對。文中先彰其舉。有其四對。次作憶念已下餘五門各有四對也。又此二文前應舉等者。彰四到說是過合治。故以四過為位。各應須加舉等六治。即是四个六也。今如法舉中。僧秉稱法。故以舉等六治為位。各治四過。即成六个四也。次七羯磨治中。呵責四對。廣列其相。次擯已下略而亦前。謂若對眾僧前。到說此四功。然無慚鬪亂上下。與作呵責。若對俗前[*]到說此四。壞時人之信。須與擯治。若到說此四。數作不止。志無因立。與依止治。若到說此四。罵謗違惱白衣者。理須悔謝。與遮不至治。因到說此四。有罪。問言不見。或見而不懺。或說欲不鄣等患生者。與三眾治。
[0820c02] 第七漏增不增中。且約七對略明。謂慚無慚淨不淨。猶二見文。犯不犯重輕餘無餘。猶是殘無殘也。法非法制非制也。廣舉二見等文。乃至有多種。
[0820c05] 第八捨戒二二為法可知。
[0820c06] 第九戒利文二。先舉其利。有九个二。初四二可知。於二世漏中。離為五對之怨者。對境逼惱為言。下言怖者。據情懼境為因。言漏者。義通因果故。言不善法者。現在業因。言重罪者。未來惡果。第二次舉戒。謂約二百八十戒法。各九个二法。於中呵責廣文。餘皆略指也。
[0820c12] 增三已下。戒之利益。各含多三四五等。咸准斯說。增三中文五。第一至破威儀羯磨。明三羯磨除罪滅諍。調伏之法。第二有三學已下正明三學進脩功德。第三復有三聚已下離明眾行。違順之相。第四捨戒。第五持益。
[0820c17] 初文有二。第一辨羯磨如非。并明師德。第二有三事挊失已下廣約諸戒犯不犯差。前文復二。初以三羯磨者。以體攝用隨用差分百一之殊。依此律一百四十五等。三體往收。無不統攝。故言攝一切也。二廣就遂事隨用。以辨如非。如法憶念中。彼廣憶念者。謂被舉受能氣者。言廣尋自己有犯事。以不故言廣憶念也。言犯小罪。如法懺悔從僧乞。憶念名如法者。此諍輕重。生覓諍也。三種調法者。謂是治人調伏之法。三三法故。七中略舉前三治法也。三種滅法者。謂彌四諍究竟處故也。有三法作羯磨者。一喚比丘現前。二作白。三作三羯磨故也。比丘憙鬪諍。與作三羯磨。以鬪亂僧眾。故與呵責。於聚落中。鬪亂俗人。令他失信。故與擯治。即以鬪亂憙諍者。便是無知數犯過故。與依止治之。次辨受戒師德可知。言破戒作呵責者。謂犯殘罪。以此重事互相加誣。鬪亂僧眾。犯第二篇。是名破戒。合與呵責。若犯夷戒。覆藏之人。理須擯治。若不覆者。自可學悔。非此所明也。若在聚落。與女人同床坐起。說麤惡語犯殘。與擯治之。若以犯殘事故。罵謗白衣。遮不至治。以破戒故。志不自立。須與依止破戒。故言不見。或言不懺。或因犯殘故。說欲不鄣等。須以三舉治之。破見破威儀。咸須七法。治罸類說可知。有三法應為解。舉應見而見。應懺而懺。應捨而捨。既言應見。見見已為解。故知應懺。懺懺已為解。理亦非妨。以其教懺。正違本見。何有隨愆故也。文言應信不信。與舉治者。謂到說十八等故。此亦是耶。寬通諸法。然非第三舉中設。或隨此舉者。理同前二。以其不局順情數作事。故言稱量比丘者。若是好人忽爾。罵謗白衣。尋生慚愧。不應為治。若無愧恥。自不治罸。無由息過。故曰稱量比丘。稱量白衣者。若篤信隆愍。具於五法。合治比丘。若五法有鬪。不須為治。稱量事者。若為利益故呵罵此不合治。若作損減意。是則須治故。法和合應作。故言稱量羯磨。稱量犯者。若犯初篇。治則無益。即有不須治。若犯下四。即須治故。實不實。辨三根有無。作不作。謂犯之虗實。第三稱量白衣同上。
[0821b03] 次釋第二就戒相辨中三。初略就殘夷二相。第二有三種人犯已下。寄人能所如不如。第三有三種正語已下。約舉罪根境。以明如非。初中約大妄語辨不得。言得者。謂出妄語所攝。聖法境界犯不孤起。要藉身口。是以次下。有五个三句。正辨身口犯之差別。業不自成。由或而發故。次三句明三煩惱也。身欲害已下有三正明暢思成業。一身犯者。謂身業作書表已得。聖口業可解。身口犯者。兩業並為第二句。三種相者。身現者。如脫著僧伽梨等。口現相者。謂語白衣言。明日至汝家說法。是聖人也。明曰造彼為其說法。令他知解者。是身口俱易知。第三句三種呪者。一身光者。一身呪謂作符書厭禱。表己得聖。令他知解。口況者。謂口說呪辭呪。令變動。顯己得聖。身口俱者。兩業並為也。第四句三非威儀。身非威儀者。謂千針投體服氣斷穀等。表己得聖。口非威儀者。謂口誦自然。經書言。從佛出身。口非威儀者。兩業並為也。第五句三耶命者。一身耶命。謂現佛相。端坐不動。作為聖也。口耶命者。說己在嶮難處。師子虎狼。所不能害。及諸神亦恒來供養我。表己有聖也。身口俱者。二業並為也。自下約人。初有三三對單提已下明之。次有三犯者。對尼薩耆說三嘿然者。約人有愚智等故。知而嘿者。謂善解是非。嘿然忍述。不知嘿者。謂未學比丘。不達如非。嘿然忍可癡而嘿然者。謂學而不解。愚心嘿可也。語生空已去。資成戒品。不為緣壞。故曰戒住。得真空無漏。圓解明白。堅固不退。名為見住。善解諸法。稱教而作。呵不能壞。故曰羯磨住。離下三篇微細之過。名威儀住。絕去五耶正命自居。名為命住。有三種人諍已下有七个三句。位以為四。初三三句。對能諍人說。次第四一三能所相對。次有二三對能斷諍人說。末下一三舉上起諍三人。令得除殄。委細如文。四諍三人。起但覔諍。局對僧滅。餘之三諍。通三人殄。差別思知。若據秉藥七中。現前自言通三人秉。餘之五藥。局在僧用。差別可以思而准說。次下第三初一三正語。謂所覓之境。次有一三覓所依根。次有三將破戒等。對覆露如非。次有一三。若不發露自心。懺除者。正行治罸。謂作三羯磨。治三種放逸人。故名三種放逸羯磨。三法門故。且言三放逸也。
[0821c16] 大段第二三學進脩。其文有四。第一至學此三學略辨除得。第二阿難已下為三人別說三學。第三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三學已下廣明三學除得。第四復有三學已下三學體相。初文有二。第二舉三學體。謂所學法。二爾時眾多比丘已下寄興問答彰學除得。前中復二。初彰三學體。次復有三學。於戒學中。約行以辨。初就體者。始於外凡專加護持。悟達生空。資成窂固。踰勝於前。故曰增戒學四現理靜。絕去紛動。定品成就之始。故曰增心學入無相已去。證真空無漏。決定明白。故曰增慧學。次行辨者。習下三篇。對治之行。身口進止。各有法式。故曰增威儀學。善脩上二。對治行成。絕去違染。名增淨行學善識戒相。輕重分明。故曰增波羅提木叉學。第二文二。初比丘請佛。佛答比丘略彰所除。第二佛審比丘。比丘對佛。略顯所得。前比丘問中三。初比丘問佛。故言云何為學。二佛告已下佛答所學。明其所除。初至是故言學教脩三學。三學是學戒者。為彰二學不出止作。並戒門收故。二彼增戒學。增心學。彰有所初除。至愚癡盡者。謂除煩惱。次彼得貪等盡已下。不造不善。明不起業不作。謂諸惡苦果隨己。第三歡喜受持。第二佛審比丘。初為二問。一云何學者。問諸比丘學之方軌。言何為學者。問汝比丘。為求何等果報。先對初問。如世尊所說。我等如說脩行。是名為學。此答修學方法。復有三學已下對第二問。我等為祈四果。學此三學。不求世報。
[0822a16] 第二別為三人者。初明阿難。為波羅門。舉行三學。顯如來制意。二為迦葉懺人讚毀以明明三體。三為跋闍。略說三學也。第二迦葉文四。初至數恐我等愚癡不信。謗而獲罪。二於是世尊移住王舍已下求哀悔謝。第三佛告比丘言汝自懺悔已下佛受懺悔。第四時迦葉禮佛足已下對比丘讚毀。以彰損益。是中約人如非兩个三。謂各上中下坐也。次約喻以彰三學。如非對前人。說破戒比丘。比丘威儀不同。行步亦異故。喻如驢持戒比丘進止應法出言成軌喻牛也。二種眾法。俱集一所。故稱共行。自言我是比丘者。謂我是好比丘毛。喻於戒。淨穢兩殊。全不相似故。毛不似牛脚。喻於定。靜亂不同故。脚不似牛音聲喻慧。愚智有異故。聲不似牛。如是癡人。合驢隨逐。如法比丘。合上共行。自言我是比丘。合上自言。是牛無有僧戒合毛。增心合脚。增慧合聲。
[0822b07] 第三文二。初明純脩滿學除得。第二復有三學已下兼脩滿學除得。前文有三。初佛告諸比丘有三學者。舉所學法體。第一何等已下別列三人以彰除得。第三滿足行者已下結前純滿。第二別明三人者。初人純脩戒。第二人脩戒兼定。第三人具修三學。初人五句。一微問。二舉其心求。不脩餘二。以隨力故。三彼於此戒已下正明學戒。四彼斷下五使者。顯所除。五於上涅槃已下彰其所得。第三學戒。若犯輕者。謂下四篇。以非一生永鄣。故曰為輕。得有從緣除遣。故言懺悔文。喻可知。若是重戒。謂是夷罪。犯則永鄣。如破器破石。故稱為重。理合專精。故曰竪持。文言善住於戒者。凡言戒法。是起定慧之根跱。趣菩提之正路。是以論言。道品樓觀。以戒為柱。禪定心城。以戒為墎。入善人眾。要佩戒印。是以持須尊重。勿贊於心。稱法而修與五支相。可名為善持於戒。言五支者。一根本業清淨戒。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三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四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五迴向阿耨菩提戒。支者因也。別也。五中位二。前四是行。後一發心迴向。就前四中。初三是止惡。第四生善。前止中復二。初二止業惡。第三折伏煩惱。惡就前業。一離根本業道惡。如離煞生斷命惡。盜舉離處惡等。二離方便業惡。如煞生時。牽來繫縛。一打二打等。是前方便。於後彼皮剝切割等。是後方便。此二成前根本。故名餘。今持戒善業道。捨前根本有根本淨。捨前後方便。有方便淨此之業。所以得成。由無惡覺。折伏煩惱。或本既無故。不起業。云何離覺。功由正念。謂念戒體功能。及三寶生善。境界功德。以為對治。故無惡覺。上來行成。若不迴向。或招三有。是以第五迴向菩提。是以心論。根本眷屬。淨不為覺所壞。攝受於正念。隨順涅槃道。一一諸戒。咸具斯五。今此律文。略舉前二。言應親近行者。方便持戒之善。治彼業道前方便。惡不染汙行。謂善隨喜心。治彼後方便惡業。此二合是眷屬。餘清淨戒。第二不毀闕行。正捨根本業道之惡。即是善業道根本。故曰不毀闕行。餘三略無。總結學戒。故曰常修如是此。次第四斷彼下五使者。是所除。問戒但伏業。何以今言斷下五使耶。答據本說故理實不斷。言五下使者。謂身見戒取疑貪瞋是也。言下使者。三義故下一下人心中起謂。前三是三界見諦或。凡夫心中。起貪瞋二結。是欲界脩道或。故下二果心中。起二潤下生。前三閏三界凡夫生。後二閏下二果。欲界下生三鄣下果。前三鄣初果。後二鄣斯陀阿那二果。故言下使。若得那含。必須除此。故言斷下五使。五於上等者。明其所得。既斷下使。謂證那含不還欲界故。第二人如上。第三人三句。一具脩三學。二彼得漏盡是其所除。三得無漏心解脫已下明其所得。結中滿足行者。結第三人。不滿足行者。結前二人為彰行因必也感果。但隨因具否。果有勝劣。必不虗設。故曰無有虗指。
[0823a06] 上來所明純脩滿學。隨分所行。不了教說。自下兼修滿學。了教之唱。於中文二。第一先舉所學法體。故曰乃至增慧學。第二何等已下別列三人。初人中三句。即是三重。謂約三果。果說力分不堪故。以行不滿故。不得第四果也。先望那含有三。一列戒具兼脩二行。二彼斷下五使彰其所除。便於上涅槃下。辨有所得。二却望斯陀含。文亦應。三略不舉行。但彰除得。以力分劣故。故曰若不能等。謂薄三結等。是所除。得斯陀含是所得。三却望初果。能斷三結。是所除得。須陀洹是所得也。問三結是何。謂身見戒取疑等是。問須陀洹人。斷八十八結。何故但言斷三結也。答以十使為根本。十中六使。唯見道斷。三轉隨轉三三轉者。謂向三者。是三隨轉。謂身見斷邊見。隨戒取斷見取。隨疑斷[*]耶見。隨己說轉。當知已說隨轉也。即是八十八也。論云。又一種二種四種故。此三使亦攝盡也。一種者。謂身見唯在下故。二種謂戒取通苦道故。四種者。隨疑通四諦故。第二人如上者。如前兩處。各如初人。第三人如上者。如上第三人。
[0823a24] 第四文二。初明三學體。二復有三學已下偏廣慧學。前文復二。初舉三學名數。二何等已下次第廣辨。具持木叉者。正彰戒行。舉果名因。是初二篇。能治行也。成就威儀者。不犯下三故也。持輕若重。故曰乃至金剛。將輕齊重故。言等學也。定慧二學。如文可知。偏明慧學文三。初對五蓋。次對六根。次七覺意。就五蓋中。先約貪蓋。有六句三對。第一對觀貪欲有無。次對觀貪生不生。三對脩二正勤。下四同然。合成三十。故曰亦如是。次對根者。文中但舉貪恚二蓋。對根各六。一根有十二。合總作兩个三十六句。餘三蓋中。悔疑眠三。局在意地。恐濫故不舉。若以睡掉比貪。俱通六識。亦有二三十六。為與悔眼合故。所以不說也。次七覺意者。略無憙覺意。文但有六。六中初念覺意。但五句略無。第五應云未生念。當令早生也。第三大毗尼有三答者。未必有言。即相答對。但迷於律藏。恒欲求解。義同於聞。因見此文。豁然生解。除疑却滯。名為見答。從聞生解。故名聞答。靜心思量。忽爾生解。能決疑情。名為忍答。三使謂傳師化行教法。三子者。辨行優劣也。偈誦中。初半偈勸求二子。下半偈勸捨不等子。次一偈半。顯勸求二子意。初病或重垢深。若得教授。不得教授。俱墮生死。其若福命俱盡人。第二病者。積行曩久。患累輕微。教戒教授。若得不得。俱能出離。第三人事是不定。得蒙教授。便即出離。不得便墮。必須得法。方能補閏。以合前機。不可識故。此三種人並須教授。故說三病也。知而作布薩者。謂善明說戒事故。不知而作者。謂學而未善了故。見而作者。謂先自無心。見他布薩。始學他作故。通知不知也。癡而作者。一向不學人等。愚於布薩事。亦作說戒。故曰癡而作也。身作者。謂身現相表己清淨。戒說戒事故。或口者。謂口唱和。及與欲等。身口可知。評斷事者。序謂隨戒中序。制謂戒本重制。謂隨結等。凡斷事人。應撿此三處。宜善知之。若違此三制之入犯。如其不違開。令清淨三種。淨不淨者。謂行有違順。若與前三犯法相應。名三不淨。與前不犯法相應。名為三淨也。若順三善法無過者聽。故曰三聽。若順三不善法有過者制。故曰三不聽。
[0823c12] 次釋其文。或有犯序。不犯制重制。謂與尼露坐是。或有犯制重。制不犯序者。如過後畜戒是。或有犯重制。不犯前二。謂死尸上行悲也。言比丘辨者。外凡夫比丘。淨持戒行。事中無違。未有勝行。可彰就人受稱故。言不放逸者。內凡已去。理解資成。禁守根門。離諸染著。故曰不放逸。辨得道共無作。名清淨行。辨自恣知不知等。准同說戒。
[0823c19] 第四捨戒。第五持益。含有多三。准說可知。
[0823c20] 增四文五。第一明四大教驗說耶正。第二眾僧四種斷事人已下明斷事人德。優劣差殊。第三此中羈連有四比丘已下雜明眾行。即所斷事。第四四語已下捨戒。第五以四義已下明制戒持戒等益。然初文有五。一舉數勅聽比丘樂聞。二何等為四者假間微數第三若比丘已下列四說之別。四是為下結。五歡喜受持。先解初文。此四廣者。為彰驗人耶正。和法是非故。十律。問何故佛說是四嘿印。答欲說真實佛法故。未來比丘當了。了知是佛說。是非佛說。是故說四嘿印。何故說四大印。為成就大事。不令諸比丘錯謬故。母論。四大廣說者。所說事多故。若廣說。我今教授大法。故名大也。我今說大法大毗尼。故名大廣說。亦言大人所說。名之為大。言大人者。謂佛世尊。次釋此文中者。教亦無二。隨人分四。一是其師。三是弟子。此四人所說。成其教詮故。言四種廣說也。然理不自斑。藉教以顯。教詮理本。是契方之要文。持須善達詮。方明閑取捨雖。聞此說。皆須廣尋三藏。驗人所說。若不與三藏相應。不成教詮。速捨勿行。過愚之甚。若與三藏相應。方成教詮。宜嘆所說。受持忽忘也。然此四非廣以聞。斯四廣尋三藏。故曰四廣說。第二次明微數故。言何等四三。若比丘已下隨人分教。即以為四。謂初從佛聞。次從和合僧聞。次從眾多大德聞。次從一三藏聞。從佛聞中分四。初親從佛聞流通傳授。二若聞比丘說已下具須稟領。三應尋究下正是廣說。驗知耶。正是非。四是為下結。尋究中二。初總彰所准三藏應驗。二若聽彼比丘說已下推究知其是非。於中分二。第一驗己知非勸捨勿行有五。初推尋究驗。二若不已下驗己知非。三語彼比丘言已下告彼彰過。四何以故下。釋說過所以。五長老不須以下勸須自捨。亦勿行化。自他有損故。次若彼比丘說已下驗己知是勸使同脩。亦有五句。一推尋究驗。二若與已下驗己知是。三語彼比丘已下告彼顯是。四何以故下。釋顯是所以。五勸令自行化物。第四數次結者可知。次三准說下結。及受持。如文可知。
[0824b06] 第二斷事人。其位有五。但初位有兩四句。初四句。辨德優劣。次四句。為彰失之多少。內無慚耻情過須呵。不闍經文。非己力分。無其情過。故不言可。次以破戒不破戒。配闇經文。不闇經文。四句類前。下三同爾故。有五个四也。
[0824b11] 第三雜明眾行文四。一雜明眾行。二有四四受戒師德。三次四四持律諍已下。還是雜明。先解初文。前非法起事者。謂舉罪雖有三根。內不備德。舉不知時。生忿諍。故曰前非法起事。後非法作者。謂眾僧見他舉得犯。下四篇不教呵懺悔而共住。或舉夷罪。不擯而住。故曰後非法作下三准說四種利法。先列四章。次依章釋。初章門中分二。初至利養明非法求。二有所偏為已下。明非法與求不應軌。廣生罪累。故言非法求。匪直求時。乖法施時。復生愆咎。是故次明非法。而就中分二。初有所偏為者。總明施主屏處。情逐意量籌人物。三取是已下別明非法。與初至莫與爾許。簡好惡多少。二彼可與已下一句量人。好惡合不合義。前中有三對六句。初至莫取爾許。一對兩句。屏簡好惡多少。二取是來已下一對兩句正明索將詣僧時。簡好惡多少。三與此已下一對兩句。正行施時。簡物好惡多少。餘句類說可知。次第二有四个四受。戒師德可知。次第三四四持律如文。自下雜辨四犯畏中分四。初犯畏中文三。初明犯。二智人已下。喻能畏人。三此是下結。犯中文三。初玉持力與犯作喻。二玉大眾中等者。自言引羅為喻。三時諸大眾已下。治罸為喻。犯中言男子。喻犯戒人。被拔著黑衣者。喻三根。外彰眾法中。不淨故也。持刀者。喻犯夷罪。能喪法身。絕於慧命。故喻如刀也。至大眾中。喻至眾僧中也。正明白言。故曰乃至斷顯罪。受僧殯默。故曰隨汝所喜。我當作。正治罸中。取彼自言。堅執不捨。如似提縛詳聲唱殯故。喻打惡聲鼓也。結過屬彼。故曰為現死相。穢嚮盈流。咸知其惡故。喻順路唱令將指治罸門。故曰從右出。右者是陰。陰其煞。故曰右門。至秉法淨眾人。喻至煞處。正與擯法故。喻煞之喻。能畏中分二。初喻說彰畏。二如是比丘下合也。喻中分三。先明智人有能畏者。二見已下舉前犯是所畏事。我今已下正喻畏自禁勸人終已下不犯法。合中三。初比丘比丘尼者。合別知人。二前波羅夷法者。合前所畏。生大已下合前畏。一專精不作。二犯無覆心。次結中是名第一犯畏。言犯者結初段。言畏者結第二段。下三犯畏。准斯以釋。但第二次死。即未傷人。如合鞘刀打。喻覆藏罸。第三輕微。如杖打人。第四物一柱。如似合掌也。清淨布薩者。心念說戒波羅提木者。謂僧廣說。自恣之法。亦顯心淨故。贊布薩阿毗波羅妄語者。謂是輕心雜碎戲咲。不實語也。四損法者。由內有明慧。能分別是非。名之為智能。唯是一。隨位分四。忍是聞慧。親者思慧。能解者脩慧。能斷者。無相無漏慧。以此法能除煩果。故曰四損。言四信者。初至令信。正明息教他令信。二彼比丘語言已下一比丘勸令教他生信。三汝若不能隨順已下眾多人勸令教他生信。若復不能已下僧勸教他生信。亦可又釋前。二如向能。三汝若不能已下對住處與奪怖。令教他生信。四對三十五事。與奪怖。令教化生信。下之二種。同是僧勸。第四捨戒。第五利益。
[0825a12] 增五文四。初明三師德行。弟子淨穢。隨行如非。第二五種與欲已下雜明眾行違順之相。第三有五語已下辨捨戒法。第四如來出世已下彰其利益。就初文中。有五十九个五法。位以為二。第三十一个五。對師弟子。約受門以說。第二有五法與人依止已下有二十八个五。約就隨行如非以辨。前文復二。初有二十六五正明和上。兼餘二師。謂依止教誡尼人也。是中第二十一五。一不持戒。二不多聞。三不能教弟子增戒學。四弟子有疑不能解釋。五不能決定諍事。如是增心已下更有五个五。於前五中。餘四恒定。常援第三。謂以增心等五。頓增戒學。廣說可知。故曰如是五。五為句如上。是中不教僧戒學者。對增心增惠。總言增戒學。又可通學漏無漏戒。不增威儀者。不教習下三篇行也。不增淨行者。謂不教脩上二。對治行也。不增木叉者。謂不識輕重等相也。上來所辨增數。故有一百三十。究其正體人。言三十二依者。不然細檢比校。應有五十七也。又且十四十七十八十九。及與未下增心等五。略合九个五全同。餘尋可知。備上眾德。其心柔輭故調順也。情無怯憚。故無畏也。能有宣吐。故曰堪能語言也。自有此事者。謂內具斯德也。復能誘導故。得攝受二眾也。第二有五種人不得受戒下五个弟子淨穢。如文可知。
[0825b10] 第二隨行中二。初有十八个五依止如非。第二有十个五二師對過呵責之方。初依止中三。初有二五。攝受弟子法也。次有五法。不得無依止而住。下有十个五。明依止須不須。增數五十。體有二十七。尋文可知。毗尼阿毗曇。恒為二法也。第八文少。一法謂少。一不知諍者。謂不識四諍體相。簡定是非等。二不知諍起者。謂不了知。諍根三性等由。三不知諍滅者。謂不善知藥病相對。正滅之方。如七藥中。毗尼現前是。四不知向滅諍道。謂不知趣滅方便。如諧和進否等法是。五不滿五歲三有。六五失依止義。於前受戒法。八五中除弟子命終。休道二五故但六五。第三二師呵責攝受中二。初有二五能呵之藥。次有八五所呵之病。體數可知。
[0825b23] 第二雜染法。五法失欲中。乘別六法。為彰更有多五故。四種和上中。二種和上。應以五法懺謝而去。所以爾者。凡出家人無心為法。不悕衣食師。既無德不能悔。以道法乳養心神。令生解行。虗明攝受。闕於匠益。故須辭謝。已去受學。請有德諮稟流訓故也。如法不知者。謂請教白事等法。不解悔鄉。師弟子之方。不如法不知者。謂不行上法。不知以時教示。三若我犯戒捨不教呵。謂任行非法。四若犯亦不知者。謂不識犯相重輕。亦不知除罪之法故也。毗尼有五答者。或先自恒有求解之心。未得決了。義同於問。尋斯五處。豁然生解。以釋己心故。名為答。或對事須決義亦同問。亦准此五處。稱彼決了。亦名為答。何等是五。如如發起大律名序。大僧戒本。禁止違緣名制。比丘尼伴。名為重制。受戒已下盡七百來受隨二行。是戒之宗本。名脩多羅。條部已下解釋。脩多羅中。犯相輕重。名隨順脩多羅。若就一戒亦有五答。謂須提那犯戒緣起。是制戒由致。名之為序。結戒禁防。稱之為制。前制未圓。防過不用。故須隨結。是以跋闍下文。是其重制。滿足[1]我本。名攝多羅。廣分別者。隨順修多羅。謂尋此五決了疑情。故曰毗尼五答也。有五法名為持律。有五个五。合二十五體。但十一。謂上一有五。次三各一。下五上三。故十一也。是五五中。前對四者。康宗律師。下之一五格文。律師觀此文時。廣誦三十事者。即似略中之廣。大僧春秋冬。不依文中上四持律吉羅。夏不依第五犯提。若論尼者。不簡前五。但使憂中。不依比丘。皆無犯提罪。持律。五功德數離有五。義分為三。初一自行。次三匡眾之行。二行善成便能秉法被時。千載不墮。是故未一是興建正法行也。念捨智等。令戒清淨不為緣壞。故曰堅牢破戒之人。與持者相違。義同於怨。內心清淨。超勝於彼。故曰善勝諸怨。既無瑕舋。處眾斷理。情無懼憚。故曰決斷無畏。曉了持犯。能決人疑滯故。稱善能開能。第五可知。業煩惱等。能劫人善財。害法身慧命。名之為賊。隨緣彰五。故曰五種賊心。前三煩惱賊。後二業滅無明迷理。愚於所緣。故曰黑闇心。貪心違理。隨塵妾。名為耶心。[1]志火燒心。能喪慈善。名曲戾心。從此三根。發生思業。名為不善心。思心籌慮。復暢身口。假斯他物。故曰常有盜他物心。言五犯者。緣具違教壞行行受。名之為犯重輕之差。故言五犯。一犯合多種類。皆稱名五犯。聚禁勤離犯。名五種制舉人。對前緣而不了。故曰愚癡五犯等。次以愚於前三。因興七患。理須治罰。略舉呵責也。
[0826a16] 自下對藥以辨。或有犯心念懺者。謂第五篇。或有犯小罪。從犯懺者。謂第四篇也。具有犯中。罪亦從他懺者。謂第三有犯重罪。從他懺者。謂第二有犯。不可悔者。謂初篇有五法。作七羯磨者。謂以重有相誣謗。鬪亂眾僧。犯於僧殘。故曰破戒與呵責。若在聚落。麤語。摩觸。破戒與領。若數作不止作依止治。因斯罵謗。惱亂白衣。遮不至治。若以破戒不見不肯懺悔說欲不彰三舉治之下破見等四類亦同爾。被舉人有五法。不應為解一。罵謗比丘。二千比丘作損減者。謂先有之利。合損秏故。三無別者。謂未得之閏。應得不得故。又可於比丘作惡名聞故。四無住處者。破壞處所故。五若在界外已下總名界外。違於七五中。事故有五。應解反上說被舉人。五法自觀者。一不共說戒自恣。明法事不同。三不一房宿。三不同牀坐起。四不隨大小。次第五不得禮拜。亦可一不羯磨二不說戒。此三不自恣。四門一房已下合名不同事。五不執手迎逆已下明不共言語也。事通三舉。舉他比丘以此五。觀察可知。初一五者。稱量白衣。次有四个五句。並是稱量比丘犯戒人有五事損。一未得物不得。二已得不能護。三若隨所在眾已下於諸眾中慚者。四無數由句稱說其惡。五犯死隨惡道。五事留僧伽梨。一恐怖。二兩。三作未成。四說染。五深藏舉也。五事留兩衣。一受界外清渡水。二若病飽食。三未成。四院染。五深藏也。五法差教授尼。於十中。初二來三也。五種滅法分二。上三法主有過。下二受學者不是。法主三者。一不諦受忘語教人不具。謂粗略學問人學不師受等故。二雖可文義具足放捨戒行。三恡己所得故。受學過者。一不受學善言。二喜鬬諍亦求長短故。
[0826b20] 自下有六五損益相對。言損滅者。有五惡法。能損滅善法故。一有犯者。惡業起時。燒人善根。使不現起。名為損減。二為聖呵責。彰無益之失。三門得罪無量已下從罪生罪。染汙於人。不作無犯。四受彼自言已下正明不如。自言法治。故罪不得。脫善互不生。五不知言說。遠近損減。謂應見不見等。名不知言說也。作法治罸。折勤形心。名近損減。未復有三塗之惱。名遠損減。下二五可知。下言六經。如上說。謂損此文。但此對自行。下約眾法。以此為別也。下坐對上坐。懺具五法。初列五法可知。謂悔前方便法。次應說罪名種已下正是懺法。非五法之理也。禮上坐有五法如文。五分。佛塔前禮比丘犯墮。世賊有五長。一壽住無定處。二有好伴黨。三若大富已下行貨求故。四若有大人已下勝人為友。五遠處作賊。惡比丘亦五長壽。一無寺舍難可治罸。二有伴已下有好伴黨多聞有智。三若能得已下多以衣物貨賄智人。四若有大人已下勝人為友。五若在空處已下明處遠難知故也。內有五法。得舉他者。一身不清淨。不得舉他。要身淨聽舉。生他善故。二言不清淨。三命不清淨。此二句若作經文。如身口無異故。言亦如是。四不知脩多羅。不得舉解。脩多羅應舉。五不知毗尼不應舉。善解毗尼應舉有五。滅法分二。初一是滅下四弟子滅也。然法之興癈。寔在於人。是以弘法之士。特須敦崇。善住威儀。敬法傳通。情存為法。勿怖名利。即是行紹聖蹤。有嗣隆之益。是名至心說法也。若輕心薄法。專祈名利。不敬而說者。故曰不能心說法。法不在心。名之為滅也。且彰其一善生經十六者。如彼文具說。二經者亦爾。三設後豎持已下明不能內心思量。簡擇是非。迷於耶正故也。四不能如說脩行已下既不知義。何能如說脩行。謂無自利行也。第五以前行不立。焉能化物。故曰亦不利人。明無利他行也。受學之人。有斯四損。名為咸法。此且彰四也。善生經弟子聽法。亦有十六事。謂時聽等。如彼具說也。時有異比丘已下請知是非教誡。脩捨分二。初明出離行。對業名為。次明離過行。對三根煩惱名為。初言出離行。謂善脩對治離於財色。斷除三受。就中有三。初至不放逸。正明清法。二佛告已下正說五種法相是非。三時彼比丘已下如說脩行獲其果證。
[0827a10] 王說文中。先明五非彰過令棄。次明五如顯是令脩。五非者。一汝知世法不能出離者。謂世財色。能羈礙行人。縛在三有。故曰非出離。此就境緣說過。二汝知有受不能越度者。謂趣於識想取。第三心緣於財色。起於三想。因於三想而生三受。妄納違順。繫在三有。故曰非越度。三從樂受。後起於重貪。纏累行人。故曰有欲非無欲也。四因餘二受起瞋癡。二使拘繫行者。故曰是有結非無結。此二因於財色。起煩惱染也。五正明因前三根。發生思業。業是牽生正種。故曰是親近生死。不得無親近。若行此之五非。不合出世真軌。故曰非法亦不能滅惡生善。名非毗尼。不稱聖說。故非佛教。五如者。一道性清昇。不為五塵所羈。故曰是出離非世法。二離於三受。忘納違順。超昇彼岸。故曰是越度非受法。三真慧既興貪結斯亡。故曰是離欲非有欲。四解喪嗔癡。逍然無礙。故曰是無結非有結。五患或既己業種。自然不能牽起來報。故曰不近生死非親近。次令出離真執名法。能滅惡生善名毗尼。稱聖說故。名如佛教。次離過行文三。如上第二教授中。先非後如也。五非者。欲明因於財色。起三相煩惱。以為過也。貪中分二。瞋亦分二。癡一故致為五。一於未得之財。廣生馳之心。故言多欲。言多欲非少欲。二於已得之財。受用無能。故曰令無厭不知足。又云於外資生貪名多欲。於內資多求。名不知足也。於眾生起瞋名難護。於非眾生起瞋名難養。又可緣於外資。違境行心。起瞋燒人善。心使不現起。名難護不易。護於內資。違境行心。起瞋喪人善財。無資身義。故曰令難養。五從第三受。復起無明八使。闇於所緣。故曰愚癡無智慧也。五如法者。於未得之財。不生馳求。故曰是少欲於已得物節量自濟。故曰是知足非無欲。反第二解可知。三於眾生處所。違瞋不瞋。故曰易護於非眾生。不起不忍。故曰易養。反第二解可知。五種觀分明。絕於闇障。故曰是智慧非愚癡。次有四个五句。正明說法教相。是非違順之義。第一五句。正說無過者聽。第二五句。正明有過者制。第三五句。於上制法有違。事須遮止。第四五句。於上聽法慎而行之。無過不遮。初四相對明是。二三相對顯非也。初五順善法。得句字說。成其教詮。此是善法。汝等應行說。以為體聽。第一句總舉法體。是善無過。故曰是我所聽。次有三句。離明所聽。第二句波陀舍者。此是偈也。謂談善法偈。何[少/兔]波陀舍者。順善法偈說也。第三便闇那者。謂談善法句也。阿[少/兔]便闍那者。謂順善法句說也。第四句惡叉羅者。謂談善法字阿[少/兔]。惡叉羅者。謂惧善法字說。五應如是作者。勸如說行也。第二五初句。總舉不善法。此是惡法。有過須制。故曰如我所不聽下三離明。第二波陀舍者。謂談不善法偈。阿[少/兔]波陀舍者。順不善法偈說。第三便闍那。謂談不善法句。阿[少/兔]便闍那者。謂順不善法句說。第四惡叉羅者。談不法字。阿[少/兔]等者。謂慎不善法字說。五應呵已下勸惡法應。故曰應可不應隨順。次下二五。准說可知。
[0827c11] 入眾五法者。凡欲入眾之法。要備五法者。善調心志動成物軌。和合相得。猶若水乳。出離之要。勿過於此。一脩慈愍物。離於瞋垢故。二卑下意。折伏貢高故。三善知坐起。離於諂慢故。四說於法言。離無義語。五見過脩嘿息諍訟。次釋文。凡欲入眾。先脩慈愍物與樂。故曰應以慈心也。然拭塵巾體攬穢。歸己顯物。令淨入眾之心。亦宜収過。向己推直於人。故曰如拭塵巾也。見上坐不應安坐。謂離慢也。見下坐不應起立。謂離諂也。然眾法事。重持宜謹意。何得雜說世言。自壞惱眾。宜法宣言。以曉群心。故曰不得雜說世言。乃至為人說法也。然眾無容穢。見過須呵。所以嘿者。或是非時。或言不鑒物。若當斷理。必成敗損。宜須忍嘿。以息諍訟。故曰應作嘿。然此中有六種。如上自損滅中說。謂損增五中。文不異前。故言如上。以此文言五法。在僧中應語。故知此中對僧中明也。文言如上自損減說。明知上文對自行。辨有斯別狀故。此復明初五。一有犯。二智者呵責。三得罪無量。乃至不作無犯。四取彼自言。不如自言法治。五不知言說。遠近有損減。此五僧中。不應語。反上應語。是非相反二經竟。第一不解所此可言。二不善識彼語。三應難不難。四有難不能解。五不持木叉。有此五非。不應反上。是如應語四經竟。一喜瞋恚。二不放捨。三增益他語。四受不善語。五離善語。有此五非。不應語反上。應語六經竟。
[0828a10] 應舉德中。初有二五。一具持二百五十。二多聞。三善於言語。四有憶念。五有智慧。第二五者。一有意愍心。二有欲利益。三令增長。四懺悔。五清淨。次欲舉他罪已下指遮中七種五法。慰喻呵責。次有五法。非法舉已下有五德五。德舉非彰過。不應舉是則應舉。初五廣辨。次不善善等四常換。第五以不善顯前第五。瞋恚不以慈心。為五不應舉。以善[肆-聿+頁]前慈心。不以瞋恚為五應舉。
[0828a18] 自下非毗尼是毗尼。乃至損減利益。恒次第展轉。顯第五句。是非相反。以為五對。類說可知。第三損減。據前所舉人。此第五損減。對能舉人說也。若作此解。合十四个五。文釋爾。謂不善善等。釋前五德損益。若使不具德。而舉他者。違理損物。名不善。具德舉者。順理益物。名之為善。不具德舉者。不能滅惡生善。名非毗尼。具德舉他。能滅惡生善。稱為毗尼。次以世間損減。釋不具德。以出世間利益。釋前具德。類亦同爾。故曰亦如是。若如此者。但有十个五法也。問舉罪之德。通論上下。或有十一个五。及下增十及十七。有何異狀耶。解言。位為三。一上文身清淨五。及此初五二五。專望能舉。遠離嫌呵。須此二五。於中身清淨。一五是本。此中初五。謂前五中差別。如初五持戒即身淨。善言即口淨。多聞即知二藏智慧。知毗曇藏多聞之類。憶念者。謂慧之伴數也。第二有慈悲心下有其九五。並望所舉損益。故須此等。但時非時。一五是本。餘盡是時非時。五中差別。初一五者。一慈悲心即五中慈心。下之四法。總是利益。不以損減中收故也。第三增十。及七十二門。通望僧別。能所以離故也。時與非時。此句無第三者。謂無利益。不以損減。則不應舉。實不實。無第三者。謂無柔濡。不以麤鑛。下三作頭。展轉除三。皆不冷舉。且言無第三。若約二四五等除之類。亦俱得作此解者。單釋闕德不成舉也。又可更釋時與非時。無第三者。謂但得有時非時相對。更無第三亦時亦非時句。故云無第三。下皆類然。此義合理。斯謂釋如。非謂時等一邊。具德應舉。非時一邊。闕不應舉。更無亦應不應。是故須稱無第三句言等以簡之。
[0828b21] 第三捨戒。第四持益。此三四中。義合多五。准前以說。
[0828b22] 增六之中。文有七六。分文為三。初有一六。辨遮如非。次有一六。教誡尼德。下有五六約業具境緣所稱法等六。犯所起者。如明了論。八緣所生諸罪。令具約彼。以定此文。一由身非心口者。如不明戶臥及共非大戒眠等。二起口不以身心。如善心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三從身口不以心者。如善心為男女行媒便等。四從身心非口者。如故心出不淨等。五口心非身者。如染汙心。對女人說。顯示婬欲語等。六從身口心。如有染汙心。為男女行媒使等。盜業一六。次盜心一六須准此文。以釋盜戒者。善略無捨戒持益二門。
[0828c08] 增七合有十四个七。於中分五。初有四七雜明眾行。二有七持律秉宗之德。十律。有七大律師。謂七佛是。三有一七離慢如非行。四有一位捨戒。五有一位持益。四五二門。義合多七也。
[0828c12] 增八之中。有其八个八。位分為五。初有一八辨遮如非。次有一八教誡尼德。次有一八尼之受緣。次有四八互治如非使伴之德。次瞻波城已下教僧撿校罪實。有八馬八人。及損益八喻。若離此總。合有十个八也。就撿罪實中分三。初至信樂受持。制舉罪返增瞋恚。第二爾時佛告比丘已下因前瞋故。遂舉八種惡人。如八惡馬。第三爾時世尊在拘薩羅已下對前惡人。彰其損益。勸棄損就益。前文有三。一明[1]其德人依根舉罪。二當舉罪時彼比丘已下諱犯瞋恚。三佛告已下教僧觀察。於中有二。初即對此人。以彰撿審。故言應審定問此人無狂也。二譬如已下教以四親近行。久時觀察。於中分二。初長行喻三。即為三文。初農夫。與共住久處二行作喻。次當鳳竹從揚。與智慧作喻。第三井蘭。與深觀察作喻。初喻文二。先喻後合。喻中有四。一譬如農夫者。與眾主比丘能斷理人作喻。二田苗已下至而為妨害。與所斷理眾持破相似不可別喻。三乃至秀實已下正明共住久處。驗得罪實過彰露喻。過既彰顯宜治罸。是以第四既知非[聲-耳+米]已下滅擯除棄喻。第二難分中。言田苗稊稗參生者。謂持破共住。苗葉相類。不別者。善惡相濫也。而為妨害者。彰惡能損善故。次合中比丘亦復如是。合上農夫。有惡比丘已下乃至不出罪時。合上第二相似難分喻。既出其罪已下合上第三方知非[聲-耳+米]喻。四既知其異[1]一為作滅擯已下。合上既知非[聲-耳+米]芸除根本喻。第二喻四。一農夫喻眾主。二治[聲-耳+米]喻所斷理僧眾。淨穢相濫。猶若[聲-耳+米]粃難分喻。二當風一從揚。正明與智慧風。驗其罪實。善惡兩分喻。四好[聲-耳+米]已下滅擯除棄喻。下合中略不合初喻。餘三比說。第三喻亦四。譬如有人。與眾主作喻。二從須木已下至如貞實者不異。正明雖須好木。而淨穢相似難分喻。三至於叩時已下明深觀察。驗得罪實喻。四既知內空已下與治罸為喻。第二喻中清淨眾。有[2]律潤之義。如似於井。治罸簡取。共授佛法。故曰須木作井蘭。戒法防非。如似於城。舉罪善心。從律內而起。義同從城中出。秉明慧在心。名手執利斧。往彼林中。喻入僧眾。井中遍叩諸樹者。喻與智慧深觀察之人。人各取自言。若是實中者。喻持戒比丘。言行相覆。空中虗犀者。喻破戒比丘。言行相反。而彼空樹乃至不異者。明惡人[3]監善。難可分別。第三喻中。至於叩時方知內空者。因撿自言。虗實殊分也。第四喻中。既知內空。總舉其過。即便已下正明行治。若獲夷罪。理合滅擯。故曰斫伐。如大虗犀。不任用故。僧殘可救。與波利阿浮呵那。故曰截落枝[4]落枝葉。第三次輕三說而遣。故曰先去麤朴。提舍尼罪一說懺洗。義同釿剗麤重。既無吉罪。心悔稱細治。自離罪垢。名為內淨。除見聞之醜。字為外淨。既是第二白法。堪為僧用。共護佛法。故曰以作井蘭。下合中略不合初句。餘可准知。
[0829b11] 就偈中有三。初有一偈半。總誦上合喻中第三段。以四親近行。驗得罪實文二。次有半偈。總誦上喻說中第四段治罸文。第三有二偈。總誦上合中第四段治罸經文。就初段中。初一偈誦共住久處二親近行。驗得罪實文。次半偈。誦上智慧觀察。驗得罪實義也。
[0829b16] 第二惡馬文三。初先總舉二惡八數舉汝曹諦聽。二何等八已下[5]別別列八馬八人。三我已說八種已下總以結勸。第二文二。第一先列八種惡馬。第二法喻相對。明惡人惡馬也。兩文之中。各有其三。一者假徵。故曰何等八。二各別列八相。三是為下結。列中惡馬者。喻惡比丘。難可禁制故也。此是因前被舉增瞋恚故果別。餘七併合有八。謂第五惡馬者。乃是初緣被舉解[6]推增瞋恚人故也。以[革*必]切勒。控制惡馬。不得動轉。喻以三根。證彼前犯。不得違返。義同授勒也。言與鞭者。喻與彼罪遠情□總。義言與鞭也。欲令其去者。謂怖令懺悔。有長道之益故也。觝躓不去者。喻惡比丘。不肯引過懺悔滅也。下列八人中。一一有三。初舉法說。二猶如已下以喻況顯。三我說此人者。合就初法中。言或有惡比丘者。似惡馬也。見聞疑者。如控勒也。罪者如與鞭令去也。而彼言我不憶者。狀似觝躓不知去也。次猶如已下喻言惡馬者。喻惡比丘。授勒者。喻舉三根。言與鞭者。喻前言罪。言欲令去者。喻令懺清淨。言而更等者。喻合不須也。我說此人亦如是者。亦如惡馬也。自下同者不須釋隨。異者須解也。二惡馬中倚傍。犯不犯兩轅。三惡中顛[7]厥足者。喻自壞。及折轅軸。喻惱他。四惡中而更却行者。喻惡比丘反呵五德。不受教訓。長老亦自癡者。合却行也。五惡中趣非道者。喻惡比丘作餘語答僧。不引本罪也。折軸者。喻惡比丘。反生嗔恚。惱亂眾僧。合喻可知。六中不畏御者。喻惡比丘不畏眾僧也。亦不畏鞭。喻不畏所犯罪也。嚙銜不可制者。喻不受五德語。以座具肩上而去。七惡中。雙脚人立[8]坐吐沫者。喻惡比丘反抄衣。舉手大語不可制也。八惡中。蹲臥者。喻惡比丘得他舉故。反捨戒休道也。
[0829c21] 第三彰損益中文二。初審諸比丘彰其損益。二世尊說時已下人有利鈍。獲益不同。進退四階也。前文損益。事雖有八。義約為三。初[9]一火聚。舉違順二憶。以彰損益。勸捨順行違。第二次有二文。熱戟及斧。破戒人受人恭敬。以明違順。舉益勸持。第三以鐵衣已下五事對衣食粥房牀。受人供給。以辨損益。勸持亦略。無捨戒持益多八之文。
[0830a04] 增九四位。初一九法。對白衣家信有淳微。次一九法。辨遮如非。次捨戒。次位持益下二得有多九。[1]謂十。
[0830a06] [2]十中。有二十个十法。位分為三。初有十二个十。就資緣眾行。雜明應不應。第二有十法不應授大戒已下五个十。就受戒師德。斷諍應否。第三阿難從座起已下有三个十。生諍不生諍。諍根非諍根。破不破義。初文十二中。分之為七。初有兩个十。衣物資緣。次有兩个十。辨遮如非。次有一十。教戒尼德。次一舉德。次捉籌如非。次一戒宗之利。次不應犯已下四个十法雜明。就第四舉德中。如上五五法中說者。解有二種。一釋。此中更有三个增十。今依文者。一身清淨。二口清淨。三命清淨。四不多聞不應舉。多聞應舉。五不誦二部毗尼不應舉。誦應舉。此一五竟。又第二五十。一四常定。以廣誦毗尼顯前第五。有第二五。復以堅住毗尼。顯前第五。為第三五。復以善能滅諍。顯前第五。為第四五。故言如上五五法中說。下復以常五德。配前四五。有四个增十。又解不爾。上增五中。但有初五。餘者悉無。何容謬指。下三五如上。今言此中總指料簡五德。應舉不應義。如前增五無異。故言如上五五法中說也。非別更有三五下。以常五德配故。但成一个十也。准此文時。凡言舉罪。自須遠離嫌呵復利益所舉。言具十應舉也。第二師德等中。初有兩个十。受戒師德。第二十法。一不持戒。二不多聞。三不教毗曇。四不教毗尼。五不能教捨惡見。六不知木叉者。謂不能戒相輕重持犯等相。七不知木叉說者。謂不能眾法說之儀則。不知布薩者。不知自行除罪。不知布薩羯磨者。不識眾法除罪也。十不滿十歲。次三斷諍之德。有十法不應斷事者。一不持戒。二不多聞。三不廣誦毗尼。四不善巧言語令人易解。五不能問答教呵。令彼歡喜。六有諍不善滅者。謂不解四諍。用藥多少進否之儀。七不知木叉。八不知木叉說。九不知布薩。十不知布薩羯磨。又作第二十時。前六常定。更以四句配之。一不解斷了鬪諍事。二不知諍起。三不知諍滅。四不知趣滅諍道。是為十。又以不愛等四顯前四。即第三十。第三生諍不生諍等如文。
[0830b15] 增十一。但有捨戒。如文。
[0830b16] 增十二。有二。初就覓諍有兩增十二。或可有三。下就言諍。有一个十二。覓諍中。初十二者。初諍根有三。滅中有四。以身清淨等。五德配之。是為十二。初諍根非諍根中。先總舉列數。二何等已下依數辨相。三是故已下結辨中。先非後如。言三法疾滅者。謂三善根疾滅也。言三法增長者。謂三不善根增長也。三疾滅中。念出離者。無貪善根。清淨無染。故曰念出離也。念無嫉姤者。是無癡善根也。三法增長。反前可知。總結中二。初是已下者。謂舉諍過以結損。第二是故已下者。總結應知。三法疾滅。三法增長。損益義也。次若比丘已下以如反非。三不善根滅。三善根增。即是和合。次滅諍四者。一一是非。合說四對。初彼此不忍。諍唯增熾。各懷忍嘿。諍則消殄。二不以七滅。一一而滅故。增用則除滅。三三不共上中下坐。評宜不可除殄。共評則滅。四不與持法摩夷。共評為異。下以五德配之。一身不清淨。二口不清淨。此合明。三命不清淨。四寡聞。此二合辨。五不知毗尼言不辨了。此五不應舉。反前應舉。此五足前七法。合有十二。又有說者。上來事諍。以其文言。以七滅諍一一滅之故知也。若爾以用七故。是事諍者。理即謗三。不專覓中事作。何須五德身清淨等。今言以七滅滅者。此謂總舉七藥。若當滅者。十滅之中。隨滅滅之。意取憶念等也。
[0830c14] 次第二十二。第一若此比丘有愛恭敬已下至信樂受持。有六句。量宜應舉不應舉。合以為一。第一有愛恭敬。二無愛有恭敬。三有恭敬無愛。此句文錯。應言無恭敬有愛。乃言有恭敬無愛。此是到言也。四無愛無恭敬。能令捨惡行善應舉。五若無愛恭敬然常中。有所重比丘應舉。第六全闕無益。正明捨棄惡馬治之。次憂波問已下有三。謂初一問答。破戒見破威儀。是所舉事。復一問答有三。謂舉所依根。次一問答。謂以利益。所舉五德。合成十二也。此二中五德前配遠離嫌呵五。此配滅成善五也。次下文者。有說但是量宜應舉是非。不是增十二數。或若作勸學我法者。莫數數舉他。以明十二。義亦不妨。次定文者。從跋闍已下至而為說法。審撿比丘。使體解說意。即是一句。二佛言汝等已下至和合脩學。既詳說意。於我所說。勸應脩學。有第二句。三若歡喜和合已下乃至住於善法。勸莫數舉。或若舉者制汝。能舉罪人。觀察應不。有其七句。一不合自惱。二亦不害他。三彼犯罪者。不善瞋恚。四不結怨嫌。五不難覺悟。六自能除罪。七能捨不善。住於善法。并前成九。次若作如是已下對前七種。觀察具者大善。儻或不具。量宜應不。有其三句。第一從初至則應舉罪。對前七。闕第一第五。具餘五故。益物應舉。於中文二。初對制法。以明闕兩。第一彼比丘應作是念已下量應否。第二比丘作是念已下至餘如上說。闕第一第三。然具餘五益物聽舉。第三比丘復念已下闕一二三及以五六。雖有餘二。謂是四七。以損物故。故不應舉。故使言於我得惱害彼喜。瞋恚難可解悟。不疾捨罪。若我舉者。多生瞋恚。不須復舉。以三足九。豈非十二也。前應舉中。具作兩句。若更以一法作頭。以餘相配。二二闕之。便成多句。為成十二。文不綺該也。次如是比丘和合歡喜已下明言諍十二句也。此文意勢還是傳從前佛說意來。謂汝比丘。若和合學我所說。前勸莫舉。今勸評理。莫生鉾盾。故文言如是比丘和合歡喜。於阿毗曇中。種種諍語。若作是說於[1]僧十二中。分文又為二。初兩个十二。直就舉罪。第二跋闍已下勸學以明兩个增十二。一勸勿疾舉。次前文十二者。是二勿生諍。此文是也。
[0831b02] 次解文。初說若作如是和合。評四種法。而生其諍。第二眾僧有僧事起已下明觀過三句。第三若作如是諍事滅已下明滅諍五句。合成十二。初四句者。一初至如是語評。文義相應法。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竪義者言。文義相應。論義言者。既分二說。文義俱不相應。而生言諍也。第二句復作是言已下至如是言。其竪義者言。文雖少異。而義是同。如用飲虫水二敷臥具打摶等類。論義者言。文既是異。何得義同。而生諍也。第三復作如是言。竪義者。文同義異。如前胎潤等月。及人法了不了中。憶一不憶一等。如增十七利益損減等。論義者言。文既是同。何得義異。而生諍也。第四其竪義者言。文義俱異。至論義者。料以一文。漫相比決。而生諍也。次觀過三者。初至留難。觀諍是留難。二復問言已下彰是可呵。三復問已下明不能進善。次滅諍五者。初至滅此諍事。付諍祈滅。二彼比丘應答言已下受諍為判。三若彼比丘聞已下明捨諍消滅。四比丘作如是說已下眾主比丘謙卑下意。離於慢高。五如是餘比丘已下正明斷理應法。無可呵之失。
[0831b21] 增十三文易知。十四五六法門。此三闕。次略而不舉增十七者。一身不清淨。文中廣辨。二口不清淨。三命不清淨。四不多聞。五不誦毗尼。六不觀脩多羅。七言不辨了。八於善比丘。無慈心作破壞意。不應舉。反非乃應舉。廣文同前。故言亦如是。九復次已下明有實犯應舉。十取彼自言如自言治。十一善能言[2]泥辨了。十二有利益。復以常者五德配之。便成十七也。問第四不多聞。與第六不觀脩多羅。何異耶。答第四不多聞者。謂不解二藏法相。因果耶正。不應舉。反前應舉。不觀脩多羅者。謂不能觀經中。合舉不合舉。如各自觀身行等。即不合舉。多聞有智。慈心愍物。發言有益。有是合舉。問第七與十一俱言辨了。此有何異。答第七辨了。謂直言詞流澤。音聲清妙。但可悅可。未必當機。十一者。善巧方便。稱機授與。契快群心。故曰辨了。又問第八慈心。與五德中慈。復有何別。前八慈心於善眾有慈。德中慈心。愍所舉人故。又問第九實不實。與德中真實。竟復何殊。前實望犯罪虗實。德中實者。謂三根有無。又問十二利益。德中利益。如何取別。望自身於己無惱。德中利益於所舉無惱故也。
[0831c16] 增十八九二十二十一。此門亦略。
[0831c17] 增二十二中。初是師德生善以說。後是斷事人德滅惡以明。師德中。初十八法。有成十八。十九不知可懺者。謂不識下四篇。是可悔法。二十不知不可懺者。謂不識夷等罪。是不可懺故。[3]十一不知懺悔者。謂不識能治之藥。成不之義。二十二不知懺悔清淨者。不識藥病相對。滅惡生善也。若不具此。師訓不成。焉能攝受。制不聽度人。反則為如。生善滅惡。故聽度人。滅諍德中有二。初有十一自行善成。是其德能。下有十一違離嫌涉。初十一者。一持戒。二多聞。三知阿毗曇因果耶正。四知毗尼善解行教相差殊。五既是眾[1]生為前滅諍。何有反生他忿。故曰不與人諍。亦不堅住此事者。謂不受偏辭。執以為是。六犯下四篇。應教呵。然後共住。七若犯夷等。應滅便滅。次不愛等四。故有十一。遠嫌十一者。一飲食。二衣鉢。三供養。四入村。五期要。以此五事。對此彼二眾說。即成其十。并後來以坐。故復十一。合二十二也。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