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1164阅读
  • 32回复

俱舍論記(30卷)    沙門釋光述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俱舍論記卷第一
沙門釋光述
分別界品第一之一
[0001a07] 將釋論文。三門分別。一明論緣起。二釋論題目三隨文別解 蓋俱舍論者。筏蘇槃豆之所作也(筏蘇名世。槃豆名親。印度有天俗號世親。世人親近供養。故以名焉。菩薩父母 從所乞處為名也。舊譯為天。此翻謬矣。若言天。應號提婆也) 菩薩。學通內外。博達古今。名振五天。聲流四主。故能潛名數載討廣說之教源。製論一時播芳名於萬古。密申傳說有部懷疑。請釋頌本文方袪宿滯 斯論。乃文同鉤結引萬端。義等連環始終無絕。採六足之綱要備盡無遺。顯八蘊之妙門如觀掌內 雖述一切有義。時以經部正之。論師據理為宗。非存朋執 遂使九十六道。同翫斯文。十八異部。俱欣祕典。自解開異見部製群分。各謂連城。齊稱照乘 唯此一論。卓乎秀。猶妙高之據宏海。等赫日之[4]瞙眾星 故印度學徒。號為聰明論也 往有三藏真諦法師。已於嶺表譯茲論訖。但為方言未融。時有舛錯。至如現法非得先哲[5]同疑。常非果因前賢莫辨。如斯等類難可備詳。略舉二.三以彰[6]今譯 和上三藏法師。志存弘傳誓遊西域。搜[7]揭奧典盡鷲嶺之遺言。[8]斫檄法門窮上賢之餘說。既而遍觀其聖跡。問道復周。旋軔上京奉詔翻譯。
[0001b01] 此論。以永徽年中於大慈恩寺譯。文義周備。妙理無虧。傳彼梵言務存其本。庶使懷疑之侶[9]渙若消。佇決之徒實[10]忘寢。此即第一明論緣起。
[0001b05] 言釋題目者阿毘達磨。形二藏以立名。俱舍。標一部之別稱 阿毘。言對。能所對故 達磨。名法。持生解故 俱舍。名藏。攝依彼故 論。謂言論。教誡學徒 此卷在初故稱第一。
[0001b10] 分別界品第一者。此下第三隨文別解。就中有三。一明依經造論。二別釋品名。三依文正解 一明依經造論者。西方造論皆釋佛經。經教雖多。略有三種。謂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此印諸法故名法印。若順此印即是佛經。若違此印即非佛說。故後作論者皆釋法印 於中意樂廣略不同。或有偏釋一法印。或有舉一以明三。如五蘊論等唯解諸行無常。如涅槃論等唯釋涅槃寂靜。此即偏釋一法印。如俱舍論等解諸法無我。此即是舉一以明三 所以就此釋者。諸行無常唯明有為。涅槃寂靜唯明無為。諸法無我通明有為無為。欲彰此論無事不攝故。就廣以明 二別釋品名者。就中有二。一正釋品名。二明品之前後 言正釋品名者。族義。持義。性義。名界 品謂品類。即界名品。故名界品。此品廣明故名分別 此論始終總有九品。此品居初故[11]言第一。或言。第一帶數釋也 問此品之中亦明蘊.處。何故以界標名。解云。界者性也。性之言體。此品明諸法體。以界標名。蘊.處非體故不別說 又解。蘊.處.界三中。界名義廣。故偏說之。處雖義廣。名狹不說。蘊名與義俱狹不說 又解。有情根性有上.中.下。上根樂略說蘊便解。中根稍遲辨處方了。下根好廣談界乃悟。上能兼下界益三根。下不及上。處二。蘊一。益廣為勝故以界標名 又解。此品廣以諸門分別十八界義。故以界標名。蘊.處不爾 二明品之前後者。此論一部總有九品。釋佛經中諸法無我。前八品明諸法事。雖亦明理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後一品釋無我理雖亦明事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事先說。理細後明 又解。事是所依所以先說。理是能依所以後說 就前八品中。初二品總明有漏.無漏。後六品別明有漏.無漏。總是其本所以先明。依總釋別所以後說。即如諸論先舉總章後方別釋 就總明中。界品明諸法體。雖亦明用。從多分說。或非正明。根品明諸法用。雖亦明體。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體是其本故先明界。依體起用故次明根 就別明六品中。前三品明有漏法。於中雖亦明無漏法。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後三品明無漏法。於中雖亦明有漏法。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有漏法。所以先說。無漏法細。所以後明。如四諦中先明苦集後明滅.道 又解。有漏可厭。所以先明。厭已令欣。所以無漏後說 又解。有漏無始來起。是故先明。無漏新生。是故後說 就別明有漏中有其三品。謂世.業.隨眠。約果.因.緣三以明前後。世品明有漏果。相易厭。所以先明。於中雖亦明因及緣。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業品明感果之因。果必由因而起。必其力勝。所以次說。於中雖亦明果及緣。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隨眠品明業之緣。業自不能感果。必藉其緣。隨眠生果稍劣。所以後辨。於中雖亦明果及因。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就別明無漏法中。有其三品。謂賢聖.智.定。亦約果.因.緣三以辨前後。賢聖品明無漏果。相顯易欣故。所以先說。於中雖亦明因及緣。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智品明證果因。果必藉因。又證果強。所以次說。於中雖亦明果及緣。從多分說。成非正明 定品明智之緣。智獨不能證果。必依定緣。定望彼果其力稍劣。所以後說。於中雖亦明果及因。從多分說。或非正明。
[0002a20] 諸一切種至我當說者。此下第三依文正解。此論一部大文有三。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聖人造論。必有由致故初明序分。序分既彰。必有所說故次明正宗。正宗既終。勸學流通故後明流通 釋斯三分三解不同。第一解日。初三行頌名序分。何法名為已下。至破我品。名正宗。破我品末已善說此[1]已下。名流通分。此論一部。總釋經中諸法無我。故破我品亦正宗攝。雖定品末。傷歎勸學。為在正宗前故亦名正宗。第二解云。序分同前。[2]何法名為已下。至定品名正宗。從定品末。前來分別以下。總名流通。所以破我品亦名流通者以乘流通分起問。剩明破我品為在流通後故。亦名流通 第三解曰。此論釋經諸法無我。前八品明諸法有體。除損減執。即有三分。序分.正宗同第二師。從前[3]未分別已下。至定品末名流通分 後一品明無我除增益執。亦有三分。初兩句。越此依餘豈無解[4]說。名序分。理[5]定無有已下名正宗已善說此已下名流通。以釋[6]經中二義。所以各別有三分不同 [ィ【原】,雖【甲】" mod="隨=雖ィ【原】,=雖【甲】">7]隨明諸論正宗定有。序分.流通有無不定 或有序分而無流通。如毘婆沙論。或有流通而無序分。如二十唯識。或二分俱有。如此論說 或二分俱無。如發智論 隨作論者意各異故 就序分中。一正明序分。二隨難別解。此初一頌正明序分。就中。前三句明歸敬序。第四句明發起序 歸敬謂歸敬世尊。發起謂發起正宗。故先歸敬。後明發起 問何故。論初讚德歸敬。解云。恐有魔事造論不終。讚德歸敬請加備故。故顯宗云。以讚禮言滅諸惡障。標嘉瑞故 又解。為知世尊有勝功德。於佛說法生信尊重 又解。猶如孝子。凡有所作皆啟父母。論主亦爾。今欲造論先啟世尊 [8]泛明諸論。歸敬.發起有無不定。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阿毘曇心論 或有發起而無歸敬。如雜心論。或二序俱有。如俱舍論 或二序俱無。如發智論 亦隨作論者意各異故 就歸敬序中。初兩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歸敬。就前兩句中。初之諸字。明德所成人。一切已下。明人所成德。依人辨德。故人先。德後。初說諸言顯無朋黨。以德召人。諸有三德我即歸敬。以諸外道各謂自師是一切智。若偏歸敬釋迦牟尼。恐彼生謗。故置諸言息其異論 或恐佛化根淺有情。權作彼師引人正法。故置諸言。此之諸字。起自西方母兒論師。凡欲歸敬皆置諸言。論主。將為當理。故亦言諸 就人所成德中。上句六字明自利德。下一句明利他德。所以先明自利後明利他者。若不自利何能利他。經言菩薩為利他者。據意樂說 一切種諸冥滅者。此明自利德。冥有二種。一染污無知。二不染無知。滅亦有二。一者擇滅。二非擇滅 一切種冥滅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此顯智德 諸冥滅斷染污無知。得擇滅。此顯斷德 冥滅二字通於兩處 不染無知。種類[9]眾多故言一切。染污無知。種類非多故但言諸 或一切與諸眼目異名。或一切與諸雖眼目異名。此中且以一切為寬。諸言是狹 所以染污不言種者。種謂種類。不染無知種類無邊。是故言種 染污無知種類非多。故不言種 或應言種。略而不論 或可影顯 或此種言通於兩處 自利德中。所以先明智德後明斷德者。智德唯佛是故先說。斷德亦通二乘是故後明 又解。智德有為是故先說。斷德無為是故後明 又解。智因先說斷果後明 拔眾生出生死泥者。此明利他德。謂拔眾生出生死泥。此顯恩德 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是故不言眾死 或舉初顯後。設有餘文言眾死者。舉後顯初 生死無邊深廣難出故以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者 指德歸敬。如是之言指上三德 問何故。長行云。如理師言顯利他德。解云但說利他即顯自利。夫利他者必自利故 又解。敬禮如是三德。敬禮如理師。如是。總指三德。如理師言。別顯利他德 問何故。此論但敬三德不言三寶。解曰。三德.三寶其義不同。隨造論者意樂說故[*] 泛明諸論。三德.三寶。有無不定。或說三德不言三寶。如此論說 或說三寶不言三德。如阿毘曇心論 或二種俱說。亦應有文。然未撿得 或二俱不說。如發智論 又解。此論亦敬佛寶。於智德中兼顯佛故 又解。此論亦敬法寶。涅槃果法。即斷德故 不言僧者。略而不論 或四向.四果說之為僧。世親菩薩。一阿僧祇耶向滿。智慧勝彼。故不歸敬。
[0003a24] 問何故。論主造攝論中亦敬僧耶。解曰。僧者謂眾。大乘菩薩容有眾多。同時入聖。名僧歸敬。此宗菩薩。唯一。得入三十四心。不名為僧。故不歸敬 又解。此論亦敬僧寶。於恩德中兼顯僧故。[1]故下論云正法教手拔濟令[2]出。[3]泥拔眾生令出三界。即顯僧寶。真諦三藏[4]亦作此解對法藏論我當說者。此明發起序。對法藏論。下文自釋 我當說者。五蘊假者目之為我。當說之言。簡已.正說。歸世尊既終。許發論端言我當說。次欲造論故先發起。
[0003b05] 論曰至方申敬禮者。就長行中。一總標頌意。二別釋頌文。此即總標 論主。今欲造俱舍論。雖復以德召人.本意為顯釋迦自師。德體尊高。超諸二乘.菩薩聖眾。故先讚德方申敬禮 或聖眾者。諸外道等自謂聖眾 諸言所表謂佛世尊者。此下別釋。以德召人餘人無德。諸言雖總還表世尊。
[0003b12] 此[5]能破闇故稱冥滅者。此通伏難。伏難意云。諸言是總。如何表佛。故今通言。此佛世尊智慧能破二種闇冥。故稱世尊。二冥俱滅。由佛世尊二冥滅故。諸言雖總還表世尊 又解。此文別顯能破闇人。此佛力能永破諸闇故稱世尊冥滅。
[0003b18] 言一切種至一切品冥者。謂滅諸境冥。斷染污無知。諸境即是四諦.修道。迷此境故說之為冥。此釋諸冥滅。故正理云。諸境界冥亦永滅故。斷德圓滿。謂滅一切品冥斷不染無知。一切品即一切法品類。迷此品故說之為冥。此釋一切種冥滅。故正理云。一切種冥皆永滅故。智德圓滿 問何故頌文先說一切。長行後明。解云。頌本義次。長行言便 或阿毘達磨。性相以求。言便即說。前後何定 問智德.斷德以何為體。解云。智德以佛身中智慧為體。若并隨行五蘊為體 斷德以擇滅為體。
[0003c01] 問若言斷德擇滅為體。何故俱舍二十七云。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并習斷。准彼論文。若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若不染無知定障斷得非擇滅。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通得擇滅及非擇滅。此簡異鈍根。如來不但斷彼煩惱。并彼煩惱習氣亦斷得非擇滅。生簡利根二乘 又解。并習斷者。不但斷煩惱障.定障。并二障習氣亦斷。准彼斷德通非擇滅。何故唯說擇滅為體。解云。斷德從強擇滅為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故不相違 又解。斷德唯以擇滅為體。然有定障等擇滅不顯。定障等若無擇滅即顯。能顯斷故名斷圓德 又解。彼文四斷皆是擇滅。若煩惱斷是自性斷。緣縛斷。若定障斷.并習斷是緣縛斷。若畢竟斷通自性斷.緣縛斷。
[0003c17] 以諸無知至故說為冥者。此釋冥義。染與不染。無知非一。名諸無知。若染無知能覆理.事二種實義。不染無知能障理.事二種真見 又解。能覆實義是不染無知。能障真見是染無知 又解。能覆實義謂覆外境。能障真見謂障內心。能覆.能障皆是冥義通二無知 問染污無知何[6]以為體。解云。以無明為體.所以不言餘煩惱者。無明通與諸惑相應。若說無明亦顯餘惑。問不染無知其義云何。解云。將釋此義。略以三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諸門分別。就出體中一敘異說。二出過非。三述正義 言敘異說者。人及論說。總有十一師 第一師言。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異熟無記心心所法為體 第二師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四無記心.心所法為體 第三西方德光論師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自性無記心.心所法為體。而非四無記攝。通於三界恒成過未 第四師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眾同分為體。依此同分所起慧等。觀境不明 第五師云。不染無知。以不自在為體故正理七十[1]出解脫障體中云。有餘師說。此解脫障。即以於諸定不自在為體 第六師云。不染無知。以非得為體。故正理七十云。有餘師說。此解脫障。即以諸定不得為體 第七師云。不染無知。以不懃求等為體。故正理七十云。有餘師說。於彼加行不懃求故。不聽聞故。不數習故。解脫不生。即此名為解脫障體 第八師云。不染無知。以智無為體。故正理二十八[2]云解二無知差別中云。有作是說。若能障智是染無知.不染無知唯智非有 解云。此無明體能障智明。能障之體是染無知。智無之處說為不染 又解。是經部師義 第九師云。不染無知。以心心所法總習氣為體。故正理二十八云。心及[3]所總名習氣 解云。正理雖無別計。准古師破知有此說。此說心.心所法所有習氣總名無知。無知習氣無有寬.狹 第十師云。不染無知。即名習氣。心所法中別有體性。故正理二十八云。有古師說習氣相言。有不染污心所差別。染.不染法。數習所引。非一切智相續。現行。令心.心所不自在轉。是名習氣。解云。古師。是說一切有部古師。此古師說。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為習氣。是不染無知。習氣無知體無寬狹。如染無知別有無明。通由一切染不染法數習所引。未成佛來。一切心品恒相續生。令所俱心。不自在轉。雖復遍與三性相應。然其體是無覆無記 第十一師云。不染無知。以習氣為體。故正理云。大德[[邏-糸]=邏*【甲】">4][邏-糸]" ver="150 a10 ">[邏-糸]摩作如是說。有不染法名為習氣。如不善因所招異熟。世尊昔在菩薩位中。三無數劫修諸加行。雖有煩惱。而能漸除煩惱所引不染習氣。白法習氣漸令增長。[5]彼於永斷諸漏得時。前諸習氣有滅不滅。以於長時修加行故。證得無上諸漏永盡。然佛猶有白法習氣。言習氣有滅不滅故 解云。此師執。有別法是不染污[6]而能障慧。如不善因招異熟果。別有體故。然此無知即是一切煩惱習氣。餘文可知。[*][邏-糸]摩此云喜樂 二出過非者。破第一師云。若不染無知。異熟無記心心所法為體性者。二乘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非成就故。應名為佛。若言以必起故不名佛者。後起成時可不名佛。未起不成應名為佛。若言有習氣故不名佛者。是即由彼不名為佛。何關異熟心心所法。故說非理 破第二師云。若不染無知。以四無記心等為體者。欲色二界無[7]覆無記不現在前。容成過.未。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非成過.未。應名為佛。故亦非理。若言以必起故。有習氣故。不名為佛者。准前徵破。故亦非理 破第三師云。若不染無知以自性無記心等為體。通三界中恒成過.未者。雖無不成之過。然與識身足論十四相違。彼論解十二心中。生無色界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無覆無記心。既違此說。故亦非理 破第四師云。若不染無知。以眾同分為體者。別作一途或容此說。撿尋諸論全無此文。故亦非理 破第五師云。若以不自在為障體者。正理七十破云。必有少法力[8]為能障。令彼於定不自在轉。若不爾者。彼有何緣。於諸定中不得自在 解云。必有少不染無知法 破第六師云。若以不得為障體者。正理七十破云。不得定者。必有所因。不可說言即因不得。自體不應還因自故。或煩惱障。亦應可說即以應果不得為性。彼既不然。此云何爾 破第七師云。若以不懃求等為障體者。正理七十破云。阿羅漢果。亦由於加行不懃求等故。體不得生。豈便無別煩惱障體 破第八師云。若不染無知。以智無為體者。正理二十八云。古師破云。非唯智無。無法無容能為[9]因 破第九師云。若不染無知。以心心所總名習氣為體性者。正理二十八。古師破云亦不應說有如是類心及心所。總名習氣。不染無知前已說故。謂此無知。為自性住心等為體。為有差別。若自性住心等為體。佛亦應有不染無知。若有差別。能差別者。可是無知。非所差別。現見善等品類差別心.心所中。必有別法為能差別。非即一切。如善品中必有信等。不善品中有無漸等。染污品中有放逸等。如是等類。心.心所中[1]必有別法為能差別。故知。此中亦有別法能為差別者。是不染無(解云准此破文故知有總計家) 破第十古師云。若不染無知。於心所中別有一體者。正理二十八云。正義家破云。今詳。彼言有太過失。諸異生等。心心所法。皆不如實覺味.勢.熟等相。然不見生餘心心所故 又一一念。彼心心所差別而生。應念念中各有別別無知法起 若謂有異相令無知差別。即此是能差別心品。何須別計不染無知 解云。若未知位此法恒行。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皆不了知故。應有無知。而實不見生餘心品。但有善等諸心所生 若謂此法不違一切。於念念中常相應者。所相應品有差別故應有差別。由彼差別令相應品。別異而生 若謂異相是差別者。即彼異相。能令心品。別別無知。何勞別法 破第十一[*][邏-糸]摩云。若不染無知。以習氣為體者。正理二十八破云。如是所說理亦可然。而彼不能顯其體性。不染習氣其體是何。非但虛言令生實解(解云。總言習氣。理[2]亦無違不能顯體。終成謬說也) 三述正義者。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所有一切有漏無染劣慧為體。故正理二十八云。是故即於味.勢.熟等。不懃求解。慧。與異相法俱。為因。引生[]彼同類慧。此慧。於解又不懃求。復為因引生不懃求解慧。如是[3]展轉無始時來。因果相仍習以成性。故。即於彼味等境中。數習於解無堪能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無知 即此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理定應然 或諸有情有煩惱位。所有無染心。及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故諸無染心。及眷屬。似彼行相差別而生。由數習力相繼而起故。離過身中。仍名有習氣。一切智者。永斷不行 然於已斷見所斷位。通染.不染心。相續中。有餘順生煩惱習性。是見所斷煩惱氣分。於中。染者。說名類性。金剛道斷皆不現行。若不染者。名見所斷煩惱習氣。亦彼道斷。由根差別有行.不行 若於已斷修所斷位。唯於不染心。相續中。有餘順生煩惱習性。是修所斷煩惱氣分。名修所斷煩惱習氣。是有漏故。無學已斷。隨根勝.劣有行.不行。世尊已得法自在故。彼如[4]是煩惱畢竟不行。故佛獨稱善淨相續。即由此故。行無誤失。得不共法.三念住等。又由此故。密意說言。唯佛獨名得無學果 解云。正理意說。不染無知。劣慧為體。無知狹。習氣寬。然解習氣二解不同。一解。劣慧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一解。習氣不但通心.心所法。亦通相續身 又婆沙一百五十三[]出解脫障體中云。解脫障。有說。以下無知為體 有說。於定不自在為體 有說。諸定不得為體。婆沙雖無評家。准正理論。以初師為正。故正理七十於解脫障體總有四師 初師云。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 第二師以不自在為體 第三師以不得為體 第四師以不懃求等為體 又云。初說應理故。彼三師說具如前說。以此文證故知。不染無知劣慧為體 又元瑜法師。解順正理或諸有情已下云。以諸無染心。及相續身中。有諸煩惱熏成氣分。是無明多者。善心現行。亦多闇昧隨順無明。餘例亦爾。以此習氣。名此無知。此體是何。以未成佛來。一切有漏善。無記法。順無明故。違遍知故。皆名無知。如是氣分染品。亦有漏。於染攝。故此不論。故於已斷見所斷位。謂從預流乃至無學。染.不染品皆有見所斷煩惱習性。唯除無漏。染名類性煩惱類故。不染名習氣習煩惱成故。此意總以無染有漏若心。若身順煩惱者似煩惱故。名為習氣。不染無知。習氣無知。無有寬狹。佛身畢竟不順煩惱。斷習氣故。名淨相續。更不學慧方名無學。餘文可知。第二釋名者。體非染故名為不染。於境不悟名曰無知。無知即不染。名不染無知。持業釋也 或名習氣。故正理云。此不染無知。即說名習氣。言習氣者。習謂數習。氣謂氣分。有諸煩惱及劣智等數習氣分。故名習氣。習之氣故。名為習氣。依主釋也 又解。即習名氣。有諸煩惱等[5]所習氣分。持業釋也 或名不懃求解慧。或名無堪能智。或名劣[6]智。或名劣無知。如正理說 或名下無[7]智。或名邪智。如婆沙說 此等諸名名異體同。思之可解 三諸門分別者。一對染辨差別。二對習明寬.狹。三三性分別。四明斷分位。
[0006a03] 一對染辨差別者。正理論總有三解。第一解云。今詳。二種無知相別。謂由此故立愚.智殊。如是名為染無知相。若由此故。或有境中智不及愚是第二相 解曰。愚謂異生。智謂聖者。此二差別由染無知。斷名聖者。不斷名凡。若由此不染無知有輕.重故。諸境中。或有阿羅漢不識赤鹽。然有異生善通三藏。是名於境智不及愚 第二解云。又若斷已。佛.二乘皆無差別。是第一相。若有斷已。佛與二乘有行.不行。是第二相解云。染污無知。三乘同斷齊不現行。名無差別。或同證擇滅名無差別。不染無知雖復三乘同斷緣縛。二乘現行。佛不現行。
[0006a16] 第三解曰。又若於事自.共相愚。是名第一染無知相。若於諸法味.勢.熟.德.數.量.處.時.同.異等相。不能如實覺。是[1]名不染無知 解云。若於諸事迷自性迷共相是染無知。若於諸法微細差別。味(諸法滋味。或苦等味)(諸法勢力引後自果。或有損益等勢力)(諸法正起力能引自果名熟[2]或成就名就)(諸法[3]德用)(一.二等數)(大.小等量)(近.遠等處)(近.遠等時)(諸法相似)(諸法差別等相)不能如實覺。是不染無知。第二對習明寬.狹者。無知狹習氣寬。不染無知必是習氣 有是習氣而非無知。謂無知俱生心心所法。或相續身[4]所有習氣 第三三性分別者。不染無知通善.無覆無記。既言不染。明非不善.有覆無記。若[5]通於善。無色無學恒成就故。可不名佛。若唯無記。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故應名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 問若通善者。何故婆沙第九云。問此邪智是何。答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如於杌起人想。及於人起杌想。於非道起道想。於道起非道想。如是等 又正理七十云。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又云。諸大論師咸言。練根皆為遮遣見.修斷惑力所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 准彼兩論。但言無記。解云。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實知故名之為邪。故言無記。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今者總[]出一切不染無知體性。故亦通[6]善。或無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無記障法力勝。婆沙。正理據勝而說。故言無記。今言通[7]善亦據劣明 又解。諸論皆云不染無知無覆無記。明知不通於善。雖亦有時不成無覆心.心所法以必起故。有習氣故。不名為佛。雖有兩解意謂前勝。若難後家准前應說 第四明斷分位者。此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8]過。若二乘等雖[9]有分斷。而非斷過。應知此中[]所言斷者畢竟不生得非擇滅。名之為斷。非據擇滅。若據擇滅。三乘同斷即無差別 問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於何位得。解云。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得非擇滅 問見道所斷染污無知。增上忍時定不行。故得非擇滅。不染無知三十四念亦定不行。何故不於見道初位得非擇滅 解云。得非擇滅但據闕緣。勝緣闕時方得彼滅。至金剛喻三摩地時。不染無知勝緣方闕。故於此位得非擇滅。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復體性畢竟不生。於前位中亦不出觀。然至三諦現觀[10]後邊。勝緣闕故得非擇滅。故正理論解三現觀邊世俗智云。謂於爾時起得自在。餘緣障故體不現前(已上論文) 不染無知例亦可爾。見染無[11]知增上忍位。亦勝緣闕得非擇滅。故不成例 若據西方師說。三十四念亦容出觀。即不成難 應知此論。據證不生名之為斷。且說未來。若據不成名之為斷。亦通過去。
[0006c13] 唯佛世尊至故稱為滅者。此[12]釋滅義 唯簡二乘 成就名為得 不退名永對治。對治有二.一者聖道。二如實覺 一切境。謂四諦及修道。一切種。謂一切種類 冥有二種。謂染不染 不生亦二。一者擇滅。二者非擇滅。無為體常故言不生。唯佛世尊。得永對治聖道故。於一切理.事境染污冥。證擇滅不生法。故稱為滅 得永對治如實覺故。於一切種類不染污冥。證非擇滅不生法。故稱為滅。
[0006c22] 聲聞獨覺至非一切種者。舉劣顯勝。二乘雖滅諸冥與世尊等。以染無知畢竟斷故。名為二乘。非斷一切種不染無知故。不名為佛。
[0006c25] 所以者何者。問[13]何以得知二乘非斷一切種冥。
[0006c27] 由於佛法至猶未斷故者。答 佛法。謂佛身中十力等法 又解。佛所知法。即極遠等 極遠時。謂八萬劫外時 極遠處。謂三千大千世界外處 諸義類。謂一切法種種義類無邊差別。
[0007a02] 聲聞.獨覺。不染無知猶未斷故。於極遠等所以不知。由不知故。顯彼非能斷一切種。然諸論說二乘能斷不染無知者。據緣縛斷說。
[0007a05] 已讚世尊至利他德圓者。此結引也。
[0007a06] 拔眾生出至所以譬泥者。牒頌別釋生死泥也。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處溺處。難可出故 或深故名沈處。黏故名溺處 [澗-日+活]故難出 所以譬泥。謂業.異熟為土。煩惱為水。更相間雜名生死泥。即生死名泥。持業釋也 又解。生死泥。以一切有漏法為體。由彼受於多生死故。學人漸出。若無學人。盡此一生更不受故。得名為出 又解。生死之[1]泥名生死泥。生死即異熟果。泥即惡業煩惱。若學人分出生死之泥。若無學人出生死之泥總盡又解。未來生死名之為泥。若學人更受。未名為出。無學不受。得名為出。故十二緣起中。未來名生老死 眾生於中至拔濟令出者。此釋拔濟義。眾生於生死泥中。沈淪沒溺無能救者故。世尊哀憐愍念投機說法。隨授所應三乘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故正理云。授正法教手拔眾生出生死泥。故恩德圓滿 問恩德以何為體。解云。以大悲為體。若據隨行五蘊為體。故顯宗云。諸有成就巧智大悲授如應言拔濟令出 彼論巧智即是大悲 或可。恩德以善巧智及大悲為體。
[0007a28] 已讚佛德次申敬禮者。此結引也。
[0007a29] 敬禮如是至名如理師者。稽之言至。首之言頭。以己之尊接佛之卑。故稱敬禮 總指三德故云如是 如實無倒教授眾生。令行善法。誡勗眾生令不造惡。名如理師。故婆沙十六云。遮無利益故名教誡。與有利益故名教授。如彼廣說。
[0007b06] 如理師言至與願神通者。上雖具陳三德。今復偏敬利他。此頌應言敬禮如是自他利德 敬禮如理師。利他德。此利他德益物為勝[2]故重歸敬。但由正教拔濟有情令出生死。不由輪王等威力。不由天神等與願。不由示現神通。令[3]出生死。此三但能暫時拔濟。非能究竟令出生死。
[0007b13] 禮如理師欲何所作者。問歸敬意。
[0007b14] 對法藏論至故稱為論者。舉頌答。教誡學徒行善斷惡。故名為論。
[0007b15] 其論者何者。問 謂對法藏者。答。
[0007b17] 何謂對法者。此下第二隨難別解。就中。一出對法體。二釋藏名。三明說意.說人。此即出對法體。頌前問起。
[0007b19] 頌曰至諸慧論者。頌答。淨慧隨行名為對法。及能得此無漏淨慧諸慧諸論。亦名對法 梵云伽陀。此[4]翻名頌。舊云偈訛也。
[0007b22] 論曰至阿毘達磨者。就長行中。一出體。二釋名。此下出體。釋頌上句 慧謂簡擇四聖諦法 淨謂無漏。離二縛故。故名淨慧 問何故相應俱有等中偏說慧耶。解云。唯慧一種具三現觀。推求名見.慮境名緣。成辨名事。故獨標名。餘心.心所有緣.事二無見現觀。餘俱有法唯[5]事現觀無見緣二。故不標名 或慧斷惑強故獨標名 問何故不言淨忍智見。而言淨慧。解云。有忍非智如八忍。有智非見如盡.無生。慧具攝三。以名寬故獨立淨慧 眷屬即慧相應.俱有及得。名曰隨行 問相應.俱有。俱有因故可名隨行。得非俱有因。如何說隨行。解曰。隨順名隨非要成因 問法俱。法後可說名隨。得在法前如何隨行。解曰。性相隨順說名為隨.非要俱.後方名為隨 問若得是隨行者。何故諸論解俱有因中。得非隨轉。又婆沙第三解得非世[6]等第一法中云。得與彼法不相隨行。准彼諸論得非隨行。解云。隨轉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隨轉。二相隨順故名隨轉。隨行亦有二.一俱有因名隨行。二相隨順故名隨行 若諸論中說得名隨行.隨轉。據相隨順說。若諸論中說得非隨轉.隨行。據非俱有因說 又解。准彼引文得非隨行 問隨行為攝慧不。解云。亦攝於慧。淨慧及眷屬皆名隨行。彼此展轉互隨行故。故婆沙八十一。出喜無量體云。喜者以喜根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又正理顯宗三念[7]住中。解[ヵ【原】*">8]相雜念住。皆言攝慧。以三念住中。唯[*]相雜念住能斷惑故。至念住中當具引釋 又解。隨行不攝於慧。隨慧行故名曰隨行。婆沙據互相隨轉。正理.顯宗據更相交雜。各據一義。不相違 雖有兩解先解為勝。
[0007c28] 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此即勝義阿毘達磨。是無漏故名勝。有義用故名義。勝即名義。即勝義名阿毘達磨。持業釋也。
[0008a02] 若說世俗至阿毘達磨者。釋頌下句。言世俗者有漏之法。隱障真理名世。事相顯現隨順俗情名俗 又解。有漏之法可毀壞故。有對治故。名為世俗 即世名俗。即世俗名阿毘達磨。持業釋也。即能得此淨慧對法諸慧諸論。慧謂得此淨慧對法有漏諸慧。修慧謂。等四善根。思慧謂總別念住。聞慧謂五停心觀。生得慧謂能受持三藏教法。但依一相明四種慧。漸入觀位前後次第未是盡理 若據盡理共相別相。及五[1]停位。皆通修慧思慧聞慧。下文當辨。有漏四慧。依漸次第應順次說四。今望聖道親.近.遠.故逆說四 有古德說。聞慧緣名亦能受持讀誦者 此解不然。當毘婆沙不正義故。婆沙四十二云。評曰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讀誦究竟流布是生得慧 問何故不許聞慧。受持讀誦。解云。若正聞[2]者唯生得慧。由聞所成名聞慧。故。有漏四慧自性皆慧。若[3]辨隨行皆通五蘊。思聞生得皆能發業。同一性故性相隨順。亦名隨行。故通色蘊 問如何得知聞.思二慧能發業耶。解云。正理四十二曰。諸律儀果。有從加行善。所生。有從生得善心所生。若從加行善心生。律儀先捨後斷善根。又婆沙云。問[*]相異熟業以何為自性。為身業。為語業。為意業耶。答三業為自性 又婆沙曰。問相異熟業。為聞所成思所成.修所成耶。答唯思所成。非聞.非修。所以者何。此業勝故非聞所成。欲界繫故非修所成 有說此業通聞.思所成。但非修所成 以此文證。故知聞.思能發身。語 問若言聞.思能發身.語。既能發語。即能受持三藏教法。何故但言生得慧耶。解云。聞.思能發勝身.語業。彼業非勝。故唯生得 然古德說。加行善心不能發身.語業。引婆沙[4]四十七證云。問色界善心一切皆有隨轉戒不。答非一切有。謂初靜慮有六[5]善心。無隨轉戒。一善眼議。二善耳識。三善身識。四死時[6]善心。五起表[7]善心。六聞所成慧相應。善心 古德意言。婆沙既聞慧外別說發表心。故知聞慧不能發業。難云。命終是生得。別說生得能發業。何妨聞慧外別說聞慧能發業。若言命終心劣不能發業。[]所以別說生得發業心。何妨聞慧不發業者。說聞慧心能發業者亦發業心攝。故非定證。況有明文。以此故知。古德說非理 又解。有漏四慧相應俱有。是俱有因者。方名隨行 論謂展轉傳生無漏慧[8]者。論望聖道[9]最遠故在慧[]後說。此諸慧論。雖望聖道前加行位中遠近不同。皆是聖道勝資糧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言諸論者謂六足發智。但言本論可以收末 或可。諸論亦攝末論 言六足者。舍利子。造集異門足論。一萬[10]二千頌。略本八千頌(舍利此云百舌鳥也。子是唐言) 大目乾連造法蘊足論。六千頌(目乾連。此云採菽氏。大是唐言。故法蘊足論云大採菽氏) 大迦多衍那。造施設足論。一萬八千(迦多此云剪剃。衍此云種。那是男聲。婆羅門中一姓也) 已上三論。佛在世時造。佛涅槃後一百年中。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七千頌(此云天寂) 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即是舊眾事分阿毘曇也) 又造界身足論。廣本六千頌。略本七百頌(筏蘇密多羅此云世友。[11]非婆沙會世友。同名異體) 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二萬五千頌。後代誦者廣略不同。一本一萬八千頌。一本一萬六千頌此本即是和上所翻 前之六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故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 此上七論。是說一切有部根本論也。和上。唯施設足論未翻。餘之六論皆悉翻訖。
[0008c13] 論釋此名者至故稱對法者。此釋對法名。一釋[12]法。二釋對 [ィ【原】,法【甲】" mod="位=泛【原】,=法ィ【原】,=法【甲】">13]位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勝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解 此文且據能持以釋。軌生勝解略而不存。義亦應有 或可影顯 相之言性能持自性故名為法 又解。於一體上性相義分。望自名性。望他緣邊名相。義說性能持相。若諸論說能持自性。即相能持性其[14]法不同略有二種。一勝義法。二法相法 若勝義法唯涅槃果。是善.常故名勝。有實體故名義。即勝名義。即勝義名法。持業釋也。涅槃此云圓寂 若法相法通四諦境。即法相名法。持業釋也 若據法相法。持自性故名之為法。亦通虛空及非擇滅。以此二種非諦攝故。非果攝故。非與無漏慧為境故。此中不說 此能對向涅槃果法故名對向。以因對果。趣向名因所欣名果 或約性因性果以說 謂無漏慧是真對向。餘修慧等生真對向故名對向。解脫勝進雖望當品不名對向。望後所證亦[1]對向或望無餘涅槃。四道皆名對向 又解。有漏修慧能分斷惑亦名對向餘思慧等能生對向故名對向 又解。思慧散位勝故亦名對向。餘聞慧等能生對向故名對向 又解。聞慧加行[]善時。亦名對向。餘生得等能生對向故名對向 又解。生得慧。以能分別趣涅槃故亦名對向。論[ィ【原】,教【甲】" mod="者=教ィ【原】,=教【甲】">2]者能生對向故名對向 又解。所有無漏有漏慧等。及諸論。皆有力能對向涅槃.[3]勝義果法皆名對向 或能對觀四聖諦境故名對觀。以心對境。謂無漏慧是真對觀。餘修慧等生真對觀。故名對觀。或是對向而非對觀 又解。修慧能觀諦故亦名對觀。餘思慧等能生對觀故亦名對觀。或是對向而非對觀 又解。思慧散位學觀諦勝亦名[4]諦觀。餘聞慧等能生對觀故名對觀 或是對向而非對觀 又解。聞慧加行善攝學觀諦勝亦名對觀。餘生得等能生對觀故名對觀。或是對向而非對觀 又解。生得慧以能分別學觀諦故亦名對觀 論教能生對觀故名對觀。或是對向而非對觀 又解。所有無漏有漏慧等。及與諸論。皆有力能對觀諦故皆名對觀 故稱對法。此[5]即結也。應知。此中能對。對勝。且與對名。以實而言亦名為法持自性故。所對。法勝。且與法名。以實而言亦名為對是所[6]對故或各舉一邊影略互顯 或據依主。謂法之對故能對名對。所對名法。若據有財.持業。能.所俱名對法。以此准知。四諦名理對法。涅槃名果對法。頌本偏舉能對。所以不說理果。長行通舉能.所。所以亦言理果。或可影顯 問何故言對法不言對有法。若依梵音。何故言阿毘達磨不言阿毘達磨寐。解云法是諸法共相。[7]汎生勝解。有法是諸法自相。凡聖常緣。不生勝解。故言對法不言對有法。然論且約能持釋法。
[0009b12] 此法有法。如因明中廣釋 因茲義便略明對法開合不同者。就中有二。一正明開合。二略釋名。就正明開合中。復有二種。一明隨數增。二明漸加增。就隨數增中復有四種。謂一種一.二種二.三種三.四種四 言一種一者。所謂對法以一切法為體[8]諸論不說虛空.非擇滅者。以此二種非[9]諦攝故。非果攝故。非與無漏慧為境故 言二種二者。第一二云。一勝義對法。謂無漏五蘊。二世俗對法。謂有漏五蘊。此二俱是能對法故名為對法。如此論說 第二二者。一境對法。境謂四諦境。二果對法。果謂涅槃。此二俱是所對法。名為對法。亦如此論 言三種三者。第一三云。一自性對法。謂無漏慧。二隨行對法。謂慧相應俱有諸法。三資糧對法。謂有漏四慧及慧隨行。[10]諸論為體。如此論說 第二三云。一勝義對法。二世俗對法。三所對對法。皆如前說。
[0009c01] 第三三云。一境對法.二果對法.三能對對法。亦如前說 言四種四者 第一四云。一教對法。教謂論教。故此論云。論謂傳生無漏慧教。以聲為體。如下別明 二理對法。理謂諦理。如此論說。又婆沙云。此中何者是甚深阿毘達磨。謂空無我及如實覺 又解。諸法甚深道理皆名為理。故婆沙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覺等。如彼廣說 三行對法。行謂無漏慧及有漏慧并慧隨行。如此論說 四果對法。[11]果謂涅槃。如此論說。又婆沙云。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依皆永捨離。愛盡離染。寂滅涅槃 又解。果有二種。若證得名為果涅槃名為果。若從因生故名為果亦通餘有為 應知四種先後次第者。[12]教能顯理。依理起行。依行證果。且約一相以明次第。若據依教起行。行證理果亦無妨矣 第二四云。一教對法。二行對法。三境對法。四果對法。初二後一如次前說。第三境者若理若事。但是所緣皆名為境 第三四云。一世俗對法。二勝義對法。三境[13]界對法。四果對法。如前兩種對法中說 第四四云。正理意說。一自性對法。謂無漏慧。二隨行對法。謂慧相應俱有諸法。婆沙云。隨轉名異體同。三方便對法。謂有漏四慧等。婆沙云資糧。名異體同。四資糧對法。謂教為體。婆沙云具。名異體同。若依俱舍。四慧及論總名資糧。開合為異。此即第一明隨數增 言漸加增者。或立一種所謂自性。或立二種又加隨行。或立三種又加方便。或立四種又加資糧。或立五種又加境界。或立六種又加於果 自古諸師但立前五不立果者。未委所由。若言果是滅諦所攝。五中境界收。不別立者。自性隨行道諦攝。方便資糧苦集收。亦應不別立。良由境名對法約心境以論。果名對法據因果以辨。由斯道理故別立果 又解。或立一種。所謂自性。或立二種又加隨行。或立三種又加修慧。或立四種加修[1]惠隨行。或立五種又加思慧。或立六種加思隨行。或立七種又加聞慧。或立八種加聞隨行。或立九種又加生得。或立十種加生隨行。或立十一又加論教。或立十二又加諦境。或立十三加非諦境。或立十四加涅槃果。或立十五加非涅槃果 二略釋名者。前明對法雖有多種。且依四種對法之中。初四對法教.理.行.果以釋其名 西方釋名。多依六釋。言六釋者。一依主釋。謂此依彼。或云依士。名異義同 二有財釋。如人有財。亦名多財如有多財。名異義同 三持業釋。謂一法體雙持兩業。業謂業用。或云同依。兩用同依一體。名異義同 四相違釋。謂二法體彼此各別據。互不相屬 五近釋。體非是彼近彼得名。
[0010a25] 六帶數釋。謂法帶數。如言五蘊 四對法中。若將教望理依釋。六中有其三釋。若言法之對故名為對法依主釋。即理名法教名為對。若即對名法持業釋。即此論教是對亦法。若用法為對有財釋。即所顯理名為對法。此教用彼理法為對故名對法 若將理望行。以行望果。各有三釋。準前應知。此即順釋 若將果望行亦有三釋。若言法之對故依主釋。果是所對故名為對。行名為法。若即對名法持業釋。即所證果是對亦法。若用法為對有財釋。即能[2]證行名為對法。此所證果用彼行法為對法故 若將行望理。以理望教。各有三釋。准前應知。此即逆解 若將教望行。行證理果順逆三釋。及釋餘對法皆准前思。
[0010b11] 已釋對法至名對法藏者。此下第二釋藏名。結前問起。
[0010b12] 頌曰至俱舍名者。頌答。攝彼勝義故。依彼故。此立對法俱舍名。
[0010b14] 論曰至此得藏名者。釋攝彼勝義故。[3]苞含名藏。由彼根本對法論中所有勝義。入此論攝。此論得藏名。對法之藏[4]名對法藏。依主釋也 又解。藏謂堅實。此論是彼根本對法之堅實義。故正理云。藏謂堅實。猶如樹藏 [5]解云。樹藏謂樹心。樹之堅實莫過樹心。即以樹之堅實名為樹藏。[6]此藏屬樹。樹家[7]之藏名為樹藏。況法可知。
[0010b21] 或此依彼至故亦名藏者。釋依彼故。所依名藏。或此論依彼對法。從彼對法論中引生。是彼對法所藏。而名藏者。以對法為藏名對法藏。有財釋也。故正理論云。藏或所依。猶如刀藏 解云刀藏謂刀鞘。是刀所依。以刀從彼藏中出故。此刀以鞘為藏。故名刀藏。況法可知 釋藏名中。理亦應有持業釋。論主不欲自取。推功歸本。
[0010b29] 是故此論名對法藏者。結釋下句。
[0010c02] 何因說彼至恭敬解釋者。此下第三明說意.說人。雙舉兩問徵起頌文。
[0010c03] 頌曰至說對法者。前三句。及因此說對法。明說意。答初問 傳佛說對法。明說人答後問 說對法言。通於兩[8]段 世間。謂有情世間 有海。謂三有海 餘文可知。
[0010c07] 論曰至說彼對法者。總釋頌文。
[0010c08] 欲令世間至如理簡擇者。別明說意 欲令世間諸有情類得擇法故。所以說此對法 伏難云。說餘二藏足能利物。何須別說此對法耶 今通言。若離對法。弟子。不能於諸法相如理簡擇。經正詮定。律正詮戒。定.戒二種。於斷惑中但助非正。
[0010c14] 然佛世尊至鄔柁南頌。別明說人。亦通伏難。伏難意云。若是佛說。何故乃言迦多衍尼子等造。通意可知 迦多衍尼子。是造發智論師 等。謂等取舍利子等造六足論師 迦多衍尼子者。迦多名剪剃。衍名為種。尼是女聲。此人是剪剃種女生。從母姓為名。故名迦多衍尼子。是婆羅門十姓中一姓也。此剪剃種。西方貴族。所以名剪剃種者。[9]依婆羅門法七歲已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受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10]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婦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 昔劫初時。有婆羅門。生二子已入山修道。二子覲問見父鬢髮蓬亂遂為剃除。形容端[11]正。諸仙見已皆欲剃除。弟性慈愍來即為剃。兄心傲慢非我父者我不能剃。諸仙嗔怒願弟言。乃至劫末是汝種族常大富貴。願兄言。乃至劫末是汝種族常大貧窮剪剃自活。故今印度見有二類。其弟種族名剪剃種。從本為名。極大富貴而不作剪剃事。其兄種族名非父種。極大貧窮剪剃自活。仙人力使之然也。若言迦多衍那。迦多衍如前釋。那是男聲。從父為名也 法救。梵名達磨多羅。佛涅槃後。三百年出世 等者。等取空.無我等 鄔陀南。此云自說。即十二部經中第五自說經也。無人問佛佛自說故。大德法救。佛說無常頌者集為無常品。佛說空.無我頌者立空.無我品。乃至[1]說梵志頌立梵志品。印度現有梵本流行。
[0011a14] 若言[2]鄔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說故。或言集施集所說義施有情故。
[0011a15] 毘婆沙師傳說如此者。毘名為廣。或名為勝。或名為異。婆沙名說。謂彼論中分別義廣故名廣說。說義勝故名為勝說。五百阿羅漢。各以異義解釋發智。名為異說。具此三義故存梵音 世親論主。健馱羅國人也。本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因即受持彼部三藏。後學經部情謂為真。於本所學時懷取捨。然更欲往迦濕彌羅國研[3]覈有部考定是非。恐彼諸師情懷忌憚。遂改本名潛往尋究。時經四載。數以經部異義難破說一切有部宗。時有阿羅漢名塞建地羅。唐言悟入。[4]即眾賢師主。怪其神異遂入定觀知是世親。乃[5]私告曰。可急歸本國。長老[6]此來。數以自義難破他宗。眾中[7]必有未離欲者知是世親。恐當相害。因此遂歸本國。至而未久。造俱舍論六百行頌。遣門人寄往迦濕彌羅。時彼國王及諸僧眾。聞皆欣悅。嚴飾幢幡華香伎樂。出境來迎標頌香象。前後引從至國。尋[8]讀。咸謂弘我宗義無不歡慶。時彼悟入。告眾人曰。此非專弘汝義。何事須歡。頌有傳說之言。似相調耳。如其不信請釋即知。於是。國王及諸僧眾。發使往請。并奉珠珍。論主受請為釋本文。凡八千頌。還遣寄往。果如悟入所言也 論主意朋經部。於本處學心生疑惑。所以。於此俱舍論頌文。往往置斯傳說之語。顯非親聞也。
[0011b14] 何法名為至說對法耶者。此下大文第二明正宗。前解正宗。雖有三說。今依初說 就正宗中。一明前八品。二明後一品。就前八品中。一總標章。二別解釋。此下總標 問何法名為彼無漏慧[9]所以間擇法。因此傳佛說能簡擇對法耶。舉能簡擇問所簡擇。虛空非擇滅。雖非是彼無漏慧緣。答文義便兼明彼二 又解。彼者。有漏。無漏慧。以頌答中亦說虛空.非擇滅[]故。
[0011b22] 頌曰至別得非擇滅者。此即頌答。此三行頌。標前八品名總標綱要分初一句。總明有漏.無漏法。標界.根二品。次三句。別明有漏法。標世.業.隨眠三。後兩行頌。別明無漏法。標賢聖.智.定三品。前之序分及此總標。以文少故。寄在界品中明 又解。此頌但標界.根二品。以此三頌通明有漏.無漏法故。又解。此頌唯標界品。於界品中初標顯故。
[0011c02] 論曰至謂有漏無漏者。此釋初句。
[0011c02] 有漏法云何者。此下別明有漏。此即問也。
[0011c04] 謂除道諦餘有為法者答。四諦之中苦.集.道諦。是有為法。於中除道諦。餘苦.集有為法名有漏。
[0011c06] 所以者何。徵。
[0011c06] 諸漏於中至自當顯說者。釋也 漏謂漏泄。即諸煩惱。諸漏。於彼苦.集二諦相應法中。所緣境中。互相隨順。互相增長。相望力齊。故名為等 又解。諸漏。於彼相應法中。所緣境中等皆隨順增長義均名等。
[0011c11] 緣滅道下。顯非有漏。指同下解 佛涅槃後五百年中[10]土火羅縛蠋國法勝論師。造阿毘曇心論中。隨生解有漏。至六百年。達磨多羅(此云法救) 以生義有過。如滅.道諦諸漏雖生。而非有漏。改為隨增。即無有過。故今論主亦同彼釋 又解。緣滅道下。通伏難。伏難意云。苦.集生諸漏即名為有漏。滅.道亦生漏。應亦名有漏。通斯伏難故有此文 又解。此文牒破法勝論師。
[0011c20] 已辨有漏無漏云何者。此下別明無漏結問。
[0011c21] 謂道聖諦及三無為者。總答。
[0011c22] 何等為三者。問數。
[0011c23] 虛[11]空二滅者何者。問數。
[0011c23] [12]擇非擇滅者。答。
[0011c24] 此虛空等至名無漏法者。結無漏法。
[0011c25] 所以者何者。徵。
[0011c25] 諸漏於中不隨增故者。答。諸漏。於彼無漏法中不隨增故。謂無漏法。性違於漏。必非相應可為漏境。然性相違互不隨增。不可對漏說名有漏。若滅道諦。緣不隨增。若於虛空非擇滅。非緣非隨增。
[0012a01] 於略所說至色於中行者。此中亦應明道聖諦。後文廣解故今不釋 無為體性。若隨事別體乃眾多。今總標三。故言略說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容受一切諸有為法故。正理論云。虛空容受色等有為(已上論文)雖言容受而不可說虛空體性在此在彼。無方所故。如眼識等 問若不礙故說名虛空。空界色性。亦不礙他。應名虛空。解云。空界色。性雖非能礙。而是所礙。被餘色障而開避故。其體不生。世言虛空者。於空界色說虛空聲 若爾。無表非能.所礙應名虛空。解云。以從礙生故亦非例 若爾心.心所法。二無為等。非能.所礙。又非礙生。應名虛空。解云。據此義邊亦同虛空。從別立名。虛空但以無礙為性。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由此虛空無障礙故。能所造色。於中行動。以實住等亦據虛空。據顯說行 或行謂生。色於中生 又解。虛空既無方所。不可得言色於中行。而言行者。於空界色中行。空界復由虛空得有。此中解虛空。而言空界色者以顯細 問虛空體亦不礙無色。何故但言色於中[1]行。解云。虛空。理亦不礙無色。以色相顯故偏說之 問無色之法。亦無礙性。如何虛空言不礙無色。解云。無色有為。能起作用。虛空不障名為無礙。
[0012a27] 擇滅即以至名為擇滅者。出擇滅體。擇滅即以離繫為性 云何離繫。諸有漏法。遠離相應.所緣二縛。而能證得解脫涅槃。然彼滅體。離繫所顯故名擇滅 問若離繫縛證得擇滅 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猶為集下遍行惑繫。如何證滅 修道九品。隨斷一品乃至前八品。猶後品繫。如何證滅。解云。雖斷能縛。所縛解脫。證得擇滅。然能縛惑有強有弱 一相應縛。謂諸煩惱縛彼同時心.心所法。令於所緣不得自在 二所緣縛。謂惑緣境有毒勢力。縛此所緣令不自在。就緣縛中復有其四。一同部同品。二同部異品。三異部同品。四異部異品。并前相應總有五縛。就五縛中斷強證滅。斷弱非證 言強弱者。一相應縛其力最強。二同部同品縛其力次強。三同部異品縛其力次強。四異部同品縛其力稍弱。五異部異品縛其力最弱 於五縛中。前三是強。後二是弱。若斷前三隨其所應證得擇滅。後之二種能縛力微。非由斷彼而證得擇滅 如見苦所斷法總有二種。相應法為一類。得.四相為一類。相應法具五縛。得與四相除相應縛有餘四縛 若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相應法。由斷相應縛。同部同品縛。同部異品縛故。證得擇滅以斷強故。得與四相。由斷同部同品。同部異品縛故。證得擇滅。以斷強故 此相應法。得及四相。爾時雖為集下異部同品異品遍行惑縛。以微劣故而證得擇滅。又設爾時雖斷後四部。見苦所斷異部同品異品縛。而不能證[]後四部無為。未斷強故 見所斷惑九品[2]一品[3]總斷。約所斷惑有九品故。所以得說同品異品 如見苦所斷。見集。見[4]滅見[5]道所斷各有二類。准釋可知 修道所斷總有三類。染相應法為一類。染相應法上得四相為一類。餘有漏法為一類。即是染污色。并此色上得及四相。及不染五蘊 初類具五縛。後二類各有四縛。除相應縛非惑相應故 若斷初品染相應法。由斷相應縛。同部同品縛。證得無為以斷強故。爾時雖為同部異品餘八品縛。以劣弱故亦證無為。不同見道。見道九品一品斷故。所以同部同品異品俱可說強。修道九品別斷。所以同部異品說名為弱 或可。見道同部異品亦名為弱。如諸異生五部雜斷。隨斷前品。猶為未斷見惑之所繫縛。以劣弱故亦證擇滅以此而言。故知是弱。若異部同品異品遍行惑先已斷故。設不斷彼亦證無為。以縛劣故 初品染得四相。斷初品時。由斷同部同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同部異品。異部同品異品皆准前釋。如斷初品斷餘八品准釋可知 諸餘有漏法亦有九品。擬儀相當故。說同品異品。斷餘有漏法時由斷同部同品異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異部同品異品先已斷故。設不斷彼亦證擇滅。以縛劣故[6]又此餘有漏法是緣縛斷。要斷能緣九品惑盡。所緣之法方名為斷 問得與四相亦是緣縛。何故隨斷何品煩惱。彼得四相同證擇滅。九品煩惱亦能發得九品色業。何故所發色業。不隨彼惑同斷證滅。解曰。得與四相雖是緣縛。四相望惑為俱有因。以是親故。同斷同證。得雖非俱有因望惑亦親。以有此品惑必有得故。無有有惑而無得時所發色業。有無不定。雖有色業時亦有能發惑。自有此品惑而無彼色業。如已捨者。以望惑。要斷九品方證得滅 問如斷善.捨戒。隨彼善心發得此戒。彼心若斷此戒便捨。惑發色業。隨斷彼惑時。何故色業非與惑同斷。解云。斷.捨義別。不可為例。自有斷而非捨。如斷有漏善等。自有捨而非斷。如捨別解脫戒等。
[0013a12] 擇謂簡擇至故作是說者。釋擇滅名 謂無漏慧異有漏慧名慧差別 或無染異染名慧差別 此差別慧各別簡擇四聖諦故 滅體先有。但不成就。由擇力所得名為擇滅 略力所得但言擇滅。擇之滅故。名為擇滅。依主釋也。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所駕中言。故作是說。擇滅亦爾。
[0013a19] 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耶者。問。
[0013a20] 不爾者。答。
[0013a20] 云何者。徵。
[0013a20] 隨繫事別至則為無用者。釋 謂隨所繫諸有漏法事量多少。離繫事量多少亦爾 若不爾者。而言諸有漏法同一擇滅。於證見苦所斷煩惱滅時。應證一切五部所斷諸煩惱滅。若如是證者。修餘四部所斷能對治道。則為無用。前已證故。若言初證少分非全。即一滅體應有多分。一體多分與理相違。故滅隨[1]下。體別眾多。然諸有情證彼滅時。雖起得別而皆同證。
[0013a29] 依何義說滅無同類者。難 滅體既多應有同類。經依何義說滅無同類耶。
[0013b02] 依滅自無至非無同類者。通 依滅自體相望。定無同類因義。亦不與他為同類因。此簡苦忍。故彼經中作如是說。非滅自無多體同類 已說擇滅者。結 永礙當生至得非擇滅者。此釋非擇滅 謂有法體 而能永礙未來法生。此法本欲礙生法不生。若法不生便起得送與行者。故名得滅 前滅是善。後滅無記。故云異前 名非擇滅。此結體也 由擇故得名為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名非擇滅。此釋名也 又解。擇滅由擇故得。非擇滅由闕緣得。故言得滅異前 如眼與意識前後相續專一色時。言眼已攝眼識。以見色時必有識故 或言意者。所謂眼識。十二處中亦名意故 或言意者。所謂意處。以七心界皆名意故。若作此解具攝意識及眼識故。眼識同時。意識前後 餘色.聲.香.味.觸等境落謝過去。應緣彼境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五識等不能緣彼過去境界。緣不具故得非擇滅 觸等等取法界等中。有與能緣同時為境。如他心智所緣境等 五識身等。等取意識等。以亦有緣同時境故。如他心智等 問法不生時。但由闕緣。何關此滅。答顯宗論云。非唯緣闕便永不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謂若先緣闕。彼法可不生。後遇同類緣何障令不起(解云。彼論意說。非唯緣闕令法不生。此法不生亦由滅故) 應知。此滅約得偏說不生。據體實通三世.有為。故婆沙三十二評家云。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 彼論既言如有為量。過去.現在及當生法既有為攝。准知。彼法有非擇滅。若言無者。此體不生應無此滅。若言不生方有此滅。此滅含有。應是無常。若言生.不生法其性各定。生法即無。不生即有。故言常者。論不應說闕緣之言。又若爾者。修道無用。由斯理證。故通有為。更有多文不能廣引 問此非擇滅。諸有情類為皆共得。[2]不共得耶。解云。若外非情共有法上非擇滅。即共得。以諸有情共業感故。若內有情不共法上非擇滅。即各別得。以諸有情別業感故。故婆沙三十二云。此不快定。於共有法非擇滅即共得。於不共法上非擇滅即各別得 又解。外非情法及他身中色.香.味.觸。相顯皆可共受用故。此若闕緣即共起得。五根及心心.所法等。相隱別用。此若闕緣即各別得 又解。諸內外法。隨若干有情應令共受用。此各不生。隨若干有情應令共受用者。即起得得。此名共得。若唯[ィ【原】">3]令自受用者。此法不生。但自起得。名各別得。
[0013c23] 於法得滅至過現生法者。明得二滅四句差別 虛空無得故不對辨。無得所以如下別明。謂過.現.生法。及不生法。此[ィ【原】,略【甲】,四各?" mod="曰各=略ィ【原】,=略【甲】,四各?">4]曰各有有漏.無漏。[5]二四成八 第一句有三法。謂諸有漏過.現.生法。以有漏故得擇滅。以過.現.生法 故不得非擇滅 第二句有一法。謂不生法無漏有為。以不生故得非擇滅。以無漏故不得擇滅。以無漏簡有漏。有為簡無為 第三句有一法。謂彼不生諸有漏法。以有漏故得擇滅。以不生故得非擇滅 第四句有三法。謂諸無漏過.現.生法。以無漏故不得擇滅。以過.現.生法故不得非擇滅也。
[0014a07] 如是已說至何謂有為者。此下第二別解釋。就中。初二品總明。後六品別解。就總明中。初界品明體。後根品明用。就明體中。一辨異名。二正辨體。就辨異名中。一明有為。二明有漏。此下第[ィ【原】">1]二明有為異名。結牒問起。
[0014a12] 頌曰至有離有事等者。就頌答中。上兩句出體。下兩句顯異名 等者。等取有果等。
[0014a14] 論曰至如乳如薪者。為別戒等無漏五蘊故言色等以色等五具攝有為。故。此偏說 緣謂四緣。隨其所應眾緣聚[2]集共所作故。名曰有為。必無有少法一緣所生 伏難意曰。過.現眾緣[3]造可得名有為。未來既未造。如何名有為。故今通言。是彼過.現有為類故。亦名有為。未來無妨。如兒飲名乳。在乳房中亦名乳者。飲流類故。正燒名薪。未燒名薪。燒流類故。
[0014a22] 此有為法至所吞食故者。此有為法亦名世路。謂有為法於[4]此世中行。過去法是已行性。現在法是正行性。未來法是當行性。諸不生法是彼類故。立名無失。以世為路故名世路。有財釋也。故正理云。色等五蘊生滅法故。未來.現在.過去路中而流轉故 又解。世無別體。依法而立。法是世所依名之為路。謂過去法是世已行性。現在法是世正行性。未來法是世當行性。世之路故名為世路。依主釋也 無常四相是能吞食。諸有為法是所吞食。此所吞食法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業釋也。故真諦師云。路為行所食。如萬里之路。行行不已。終路則盡極。五蘊亦爾。為無常所行故終即滅盡。
[0014b08] 或名言依至十八界攝者。此有為法亦名言依 言謂語言。以聲為體。此言所依。即名及義。以言依名及義轉故 名俱義者。謂名及與義。俱行三世義。於三世中或名前義後。或名後義前。或名義同時。能詮所詮雖同或異。同墮世攝皆可說俱。此名與[5]義望能說言。復同墮世有用親故。故是言依由此。無為是離世法。望能說言無用遠。雖亦是義。言亦能說而非言依 又解。名如前說。言俱義者。謂義與言俱同墮世故 又解。俱者通名及義。謂名俱。義俱。此名及義。與言俱也。若義若名。可俱說故。同墮世故。名之為俱。名.義望言三世同異。如應說俱。故婆沙十五云。尊者言。有為諸法。與言可有俱時轉義。故立言依。無為不然。是故不說(已上論文)如是言依具攝一切有為諸法。若不爾者。而但執名為言依體。相違品類足論。彼說言依十八界攝。
[0014b26] 問如正理論引品類足論云。由此善通品類足論。彼說言依五蘊所攝。何故兩論引文不同。解云。此論正理各引少分。婆沙十五具說。故。彼論云。問言依以何為自性。答品類足論說。言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 又解。此論為遮唯執言依名為體者故。偏引彼十八界文。正理為破言依亦通無為者執故。偏引五蘊文也。各引一邊無違害 問婆沙一說。名是言依。義。是言展轉依。一說名義俱是言依。既有二師。此論言依。為同何者。解云。或同前師。或同後師。皆無有妨。問何故說名不說句文。解云。言名影顯。或舉初顯後。
[0014c09] 或名有離至有彼離故者。此有為法亦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以此涅槃永能捨離一切有為。一切有為有彼離故。如有財者名為有財。是故聖道猶如船筏。亦應捨離。如契經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0014c14] 或名有事至傳說如此者。此有為法亦名有事。事是因義。有為諸法從因生故。名為有事 經部釋。事是體。有為有體。無為無體 論主意朋經部。不信事因。故云傳說如此 如是等類至差別眾名者。結。
[0014c20] 於此所說至見處三有等者。此下第二明有漏眾名。牒前舉頌 等謂等取有染等四。
[0014c22] 論曰此何所立者。問 於此有漏復何所立。
[0014c23] 謂立取蘊至如華果樹者。答 於此有漏謂立取蘊。此取蘊不但名取蘊。亦名為蘊 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蘊名通故 火從草糠生名草糠火。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為名。煩惱名取能執取故。依主釋也。臣屬於王名帝王臣。蘊屬於取故名取蘊。從屬為名 樹生華果名華果樹。蘊能生取故名取蘊。從果為名。
[0015a02] 此有漏法至猶如有漏者。煩惱乖違故立諍名 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此釋諍名。
[0015a04] 諍隨增故名為有諍。猶如前說漏隨增故名為有漏。此釋有諍。
[0015a05] 亦名為苦違聖心故者。此有漏法亦名為苦。有漏苦果流轉無常。凡夫不覺。聖者厭之。是故但說違於聖心。
[0015a08] 亦名為集能招苦故者。此有漏法亦名為集。招苦果故。
[0015a09] 亦名世間至有對治故者。此有漏法亦名世間 可毀壞故。簡異無為 有對治故。簡異道諦。
[0015a11] 亦名見處至隨增眠故者。此有漏法亦名見處。見謂五見。見住有漏法中隨順增長眠行相故。行相微細說之為眠 問漏取諍中亦攝於見。貪等諸惑亦皆隨增。何故此中偏標五見。解云。依正理論四門廢立。一一切種。二一切時。三無差別。四堅執不動。解云。彼[1]論云。遍緣五部名一切種。或遍緣六境名一切種 任運而起名一切時。或可意.不可意中平等皆起名一切時 體無異相名無差別 執境堅固名堅執不動 貪.嗔.慢三。雖緣五部或緣六境名一切種。非一切時。遇緣起故。或貪.慢於可意時起。嗔於不可意時起。皆不遍故非一切時。
[0015a25] 無明雖一切時非無差別。以有獨頭.相應差別故。言非無差別 疑雖無差別。而非堅執不動 唯此五見具有四義。從強別標。
[0015a28] 亦名三有至三有攝故者。此有漏法亦名三有。三有即是欲有色有及無色有。與三有為因。因即集諦。與三有為依。依即苦諦。復是三有攝故。具斯三義故名三有 如是等類至隨義別名者。結。
[0015b04] 如上所言至色蘊者何者。此下第二正辨體。就中。一總辨體性。二別釋名義。三諸門分別。就總辨體中。一正出體。二明總攝。三數開合。就第一正出體中。一明色蘊。二明三蘊。三明識蘊。就第一明色蘊中。一正立蘊。二立處.界。就立蘊中。一開章.二明別釋。此即開章牒前問起。
[0015b10] 頌曰至立色蘊名者。此即答也 若如經部不立無表也。覺天不立所造色。大乘於法處中更立多色。此宗唯依十一色量立色蘊名 簡異心所中觸故言所觸。
[0015b15] 此中先應說五根相者。此下第二別釋就中。一釋五根。二釋五境。三釋無表。此即第一釋五根。結前問起。
[0015b17] 頌曰至名眼等五根者。頌答 言彼識依淨色者。五理意云。前彼識依。簡耳等四根。[2]後淨色言。簡無間滅意 又正理云。前言顯同分.眼。後言顯彼同分.眼 又解。色通十一處。依言簡境。依通六根。淨言簡意。淨通五根及信。色言簡信 又解。若具彼識依淨色方名眼等。隨有所闕不名眼等。若唯言彼識依。不言淨色。即濫等無間依。五識亦以意為依故。故五事論第一云。唯說識依濫無間意。但言淨色五體應同。故淨色言簡無間意。與眼等識為所依[3]彼言。顯眼等根差別有(已上論文)若唯言彼識淨不言依色。信亦是淨。應名眼等 若唯言彼識色不言依淨。十一種色通名色故。皆應名眼等 若但言彼識依淨不言色。信是其淨。體非是依。用識為依容有財釋。為遮此釋故置色言。顯屬主釋。故正理云。如是釋者。為遣疑難。須置色言。若識依言。就有財釋則應淨信是眼等根。故置色言。為簡此釋。無有一法以識為依色而是淨可為此釋。是故色言甚為有用(已上論文)若但言彼識依色不言淨。扶根四境。亦[4]名能為依。復通名色。應名眼等 若但言彼識淨色。不言依。清池明鏡。亦是淨色應名眼等。若具足說依淨色三方無有失 若但言依淨色不言彼識。五體應同。顯眼等根差別有五故言彼識 若但言彼識不言依淨色。眼等五識應名眼等 或可。此中應言彼識所依淨色。若不言所但言依者。即濫身根。身望四識。亦是依淨色。而非所依。故頌依言顯所依也。
[0015c19] 論曰至如是廣說者。頌中彼字。文有兩釋。此即初釋。此言彼者。彼色等境。謂五識身緣彼五境。故言彼識。彼識所依淨色名根。引經意證根是淨色。
[0015c22] 或復彼者至如是廣說者。第二釋彼言。彼即彼根。彼識所依名為眼等。論言眼識等。明知彼根非境。
[0015c26] 已說五根次說五境者。此下第二釋五境結前問起。
[0015c27] 頌曰至觸十一為性者。頌答 印度造頌皆依聲明。若先香後味即犯聲。若先味後香即不犯聲。今依本翻故味先香後 又正理云。越次說者。顯彼[1]境識生無定故。謂彼五識起時不定次第。
[0016a02] 論曰至不正為後者。就長行中。一解五境。二明生識總別。此下解五境。文即為五 所見名色。就解色境中。一出色體。二辨四句 就出色體中總有三說。此即初解釋頌色二 一顯。二形 顯色有四。青黃赤白。是本顯色 餘光.影.明.闇.雲..塵.霧八種顯色[]是此四色差別建立 光是黃攝。日初出時見赤色者餘物映故。或光是赤攝。或光是黃.赤色攝 影.闇青色攝 明通青.黃.赤.白色攝。[2]烟.塵.霧皆通青.黃.赤.白色攝" ver="150 a10 ">皆有明故 雲..塵.霧皆通青.黃.赤.白色攝 問光等八色是四差別。寧非是假。解云論其本色但是青.黃.赤.白四種。於此四中隨義差別立餘八名。各有實體而非是假 問雲..塵.霧若顯色收。如何四句之中是俱句攝 一解云.雲..塵.霧是顯非形。相狀顯彰名之為顯。質著因觸可憶知。長.短等說之為形。雲..塵.霧無此礙用。故顯非形。此即理證。又諸論中。形.顯二種說雲等四皆顯色攝。若亦通形何故不說。此即文證。然諸論說雲等四種俱句攝者。謂此四色實非長等。似長等現。意識緣彼勝解力故起長等解。如不淨觀。雖緣實色。勝解力故作青瘀等解。以[3]此四色。顯中稍生長等解。故俱句攝。影.光.明.闇。在於空中自體散。託質方現。以微細故不同雲等 第二解云。雲.塵.霧通顯及形。諸論皆說俱句攝故。然諸論中說雲等四顯色攝者。生顯智強故俱偏顯攝 問若據生顯智強即顯攝者。四句分別應初句收。如何乃是俱句所攝。解云。四句之中前兩單句。雖據生智強說。若於此聚有別新生形.顯色者。立兩單句。雲等四色雖顯強形。無別新生顯.形俱故。生智非過希奇。所以非初句攝 第三解云。雲..塵.霧。是顯色攝。同第一解。然說俱句者。是餘師義 第四解云。雲..塵.霧。通顯及形。同第二解。然說顯者是餘師義也。
[0016b11] 或二十者至影光明闇者。第二解色或二十。此與前說開合為異。亦無有妨。
[0016b13] 青黃赤白。現見可知 言長短者。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形長見短。形短見長 問若長.短等別有極微。何故婆沙一百三十六云。應知極微是最細色。非長.短.方.圓等。解云。婆沙據別一微。是最細分更不可折。非眼所見言非長等。此論據見已去。有實體類故。成長等故。故名長等。若泛明長.短亦通假.實。若二十種色中長.短相對。以實對實。若通約諸假聚相對辨長.短。即以假對假。故婆沙第九解諸有中。第三師云。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又解。可量已去名長。不可量者名短。世間形長說為短者。於彼長中假說為短。如於重中假說為輕 問此短極微既有眾多。如何說彼而不可量。[4]解雖有多體。而不可量。如輕極微雖有多體。而不可秤。短極微雖多。而不可量。若言眼見[5]寧不可量。顯亦眼見。應當可量。若言同聚應可量者。香等同聚[6]應亦可量。此既雜住而不可量。短與長雜亦不可量 方謂界方 圓謂團圓中凸名高 中凹名下 問長與高何別。短與下何殊。解云。長.短據四邊。高.下據處中。然世人言此物高.下。於長.短中說高.下故 又解。長.短據橫。高.下約。世間名長.短者。於高.下中說長.短故 龍氣名雲。火氣名 風吹細土。名塵 餘色如文自釋 問像色二十種色中。何色所收。解云。顯攝非形。夫是形色。必依極礙能表有形。鏡等中像。觸不能了。猶如影等。故非是形。言見形者。似形非實。如鏡中火似火非真。於顯色中如其所應。青.黃.赤.白四色所攝。說像是顯非是形色。廣如正理三十四說。所以得知非餘顯者。有光之處必無有影。光中像現。故像非影。說像非影廣如正理 像非餘顯雖未見文。准影可知。既光中像現。表像非影。准知光中像現。表像非闇。既光中像現。像非影闇。准知影中像現。像非光明 若言光中像現即是光攝。影中像現即是影攝 此亦非理。日焰名光。非日焰故。障光明生名影。非障起故 雲..塵.霧。亦顯亦形。理非像色。像色非形故。有說。雲等是顯色者。此非定證 又在空中理非像故。
[7] [0016c27] [8]有餘師說至第二十一者。第三敘異說。
[0016c28] 謂妙高山四邊空中。各一顯色。名空一顯色。故正理三十四云。空一顯色。謂見空中蘇迷廬山所現純色 問空一顯色以何為體。解云。以空界色為體。故正理論第一云。有說色有二十一種。空一顯色第二十一。是即空界色差別 問若以空界色為體者。何故識身論第十一云。空一顯色此即如彼青.黃.赤.白。准彼論文。即以青.黃.赤.白為體。解云。彼論言如彼青.黃赤白者。謂妙高山四邊空中。各現一色。名空界色。如之言似。此空一顯色。似彼青.黃.赤.白非即是也。
[0017a10] 或可。如之言是。此空一顯色。即是彼青.黃.赤.白 問准諸論文。此空界色。以影.光.明.闇為體。如何乃說青.黃.赤.白。解云。青.黃.赤.白有其二類。若即質青等。非空界色。若妙高四邊離質青等。亦是空界色 又解。此空界色雖以光.影.明.闇為體。然彼光.影.明.闇。若據正顯。隨其所應亦是青.黃.赤.白所攝。故正理云。青等四種。是正顯色。雲等八種。是此差別(已上論文)若言青等據本以說。若言光等據末以論。各據一義相違 問空一顯色。即是空界色。空界色是光.影.明.闇。未知。空一顯色。於影.光.明.闇中以何為體。解云。若據一切空界色。即以光.影.明.闇為體。若據別相。即四色不定。此中言空一顯色是空界色者。此空界色以明為體。妙高山體四寶所成。寶現空中。即是明色。故諸論說。寶[1]焰名明。以此故知。非光.影.闇。日焰名光。彼非日焰故非是光。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翻此為闇。非由障生故非是影。於中見色故非是闇。由[2]斯理證定知是明。故此明色即是青.黃.赤.白差別。若作此釋。空一顯色。餘師所說正義無違。然別說者為顯差別。
[ 此帖被huiqian在2009-10-13 14:47重新编辑 ]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三十
沙門釋光述
破執我品第九之
[0444a23] [8]若唯五取蘊至荷重擔者。犢子部師又引經難。論主若言唯五取蘊假名我者。何故佛說吾今為汝說諸五取蘊重擔。取後重擔。捨前重擔。現荷重擔者。若無有我。於此經中。世尊不應作如是說荷重擔等。
[0444a28] 何緣於此佛不應說者。論主徵。何緣於此佛不應說。
[0444a29] [9]荷重擔至曾未見故者。犢子部答。不應重擔五取蘊體。即名能荷。[10]所以者何。謂曾未見於此重擔即名能荷。故知有我名為能荷。蘊是[11]所。取捨二種。略而不論。
[0444b04] 不可說事至補特伽羅者。論主為釋。就釋中先難。後釋 難云。汝宗所立第五不可說法藏事。亦不應說。所以者何。亦曾未見故 又難。例釋。難云能取重擔應非蘊攝。重擔自取曾未見故。此中難意。我是能荷即非蘊攝。取是能取。應非蘊攝 例釋云。然經說愛因名取果重擔者。愛是能取。既即[12]蘊攝 能荷蘊者亦應蘊攝。即於諸蘊上假立數取趣 然佛恐彼犢子部經。謂此我體是第五不可說法藏常住實有。故此經後佛自釋言。但隨世俗說此具壽有如是名。乃至廣說 眾多名字如上所引人經文句。為令了此五蘊假我。可說無常非實有性 即五取蘊自相逼害得[13]擔害名。前前剎那引後後故。故名為荷者。此即前因能荷後果。故非實有補特伽羅。
[0444b20] 補特伽羅至邪見攝故者。犢子部又引經難。顯我實有 我定實有。經說撥無化生有情邪見攝故。化生有情即是實我。撥無邪見。明有實我。
[0444b23] 誰言無有至修所斷故者。論主通難。誰言無有化生有情。如佛所言。化生中有我說有故。謂蘊相續能往後世。不由胎.卵.濕名化生有情。撥此中有無故邪見攝。化生五蘊理實有故 義便復徵。又許此邪見謗補特伽羅 是何所斷。見.修所斷。理並不然。汝執實我非四諦攝故非見諦斷。又此邪見不應說言修所斷故。
[0444c02] [14]若謂經說有至生世間故者。論主又牒計破。若謂經說有一補特伽羅生在世間我一.蘊[15]蘊者。破云。亦不應理。經言一我。此於總蘊中假說一我故。如世間說眾多極微。名為一麻.一米。多穀麥等名為一聚。多念音聲名為一言 或汝立我應許有為攝。以契經說生世間故。然宗不許是有為攝。
[0444c09] 非此言生如蘊[16]斷起者。犢子部救。非此我生如蘊新起。
[0444c10] 依何義說生在世間者。論主徵問。
[0444c11] 依此今時至取別位故者。犢子部答。
[0444c12] 言我生者。依我今時捨前別蘊[17]聚後別蘊。非新我生。如世間說習學祠祭得成就者。名能祠者生。毘伽羅論名為記論。即是聲明論。習學記論得成就者。名記論者生。
[0444c16] 以此二種取明論故名生。彼所習論名為[18]明論 又如世說初出家時名苾芻生。初入外道名外道生。以此二種取自威儀.自法式故名生。或如世說髮白[19]面皺名老者生。四大乖違名病者生。以此二種取別位故名生 上所言生據別得法。非初生也。我生亦爾。據取別蘊非我雜[20]新生。
[0444c23] 佛已遮故至故佛已遮者。此下論主破。此即引經破。經說有業有異熟。真實作者不可得故。謂能捨此前蘊。及能續餘後蘊。唯除五蘊相續法假說名為我。故佛已遮蘊外實我。
[0444c27] 頗勒具那至取捨諸蘊者。論主又引經破。不說有實能取者。故無實我能取捨蘊。
[0444c29] 又汝所引至亦如心[1]等者。論主又約喻破。又汝所引祠者等生。其體是何。[2]而能喻我 汝若執祠者是我。喻不極成。我不許有實我體故 若執祠者是心.心所。彼念念滅。[3]新生故。取捨不成 若許祠者即是色身。亦如心等。彼念念滅。新新生故。取捨不成。
[0445a07] 又如明等至為喻不成者。論主又約喻破。又如明論等與祠者等身異。蘊亦應異我。如何言不異。老身.病身各與前位身有別異。亦應蘊與補特伽羅異 若言少身好身轉作[4]身。便同數論[5]變義宗。數論轉變如前已[6]遣。故彼所引祠者生等為喻不成。
[0445a13] 又許蘊生至與蘊有異者。論主又破。許蘊新生非數取趣。則定許我異蘊及常。如何汝宗言不異蘊及非常耶 又我唯一。蘊體有五。寧不說我與蘊有異。
[0445a16] 大種有四至不異大種者。犢子部反責。論主我一。蘊五。[7]命我異蘊 大種有四。造色唯一。寧言造色不異大種。
[0445a19] 是彼宗過者。論主答。是彼宗過。非關我事。
[0445a20] 何謂彼宗者。犢子[8]新問。
[0445a21] 諸計造色至補特伽羅者。論主答。諸覺天等計諸造色即大種論 設如彼見應作是質。如諸造色即四大種 亦應即五蘊立補特伽羅。如何言我不即蘊耶。
[0445a25] 若補特伽羅至命者即身者。犢子部難。
[0445a26] 觀能問者至與身一異者。論主答。觀能問者[9]阿邪世故。問者執一內我實體名為命者。依此問佛與身一.異。我都無故。一.異不成。如何與身可記一.異。如不可言龜毛[鞕?">10]勒軟。龜毛本無何論軟 古昔諸師已解釋斯蟠結難義 昔有已下。指事可知 菴羅樹。在西方城外生。非王宮有。
[0445b04] 佛何不說命者都無者。犢子部問。
[0445b04] 亦觀問者至佛不答有無者。論主答。亦觀問者阿世[11]邪故。問者或於諸蘊相續。假謂命者。依之發問。佛若答無。彼[12]墮邪見。故佛不說 何不為說假名命者。彼未能了緣起甚深諸法理故。非是能受正法器故。佛不為說假有命者 理必應爾。世尊說故 筏蹉此云犢子。筏蹉外道請問世尊。我於世間為有非有。佛不為記。若記為有違法真理。若說為無增彼愚惑。彼便謂我先有今斷。便起斷見。以彼斷見對執有愚。此愚更甚以愚重故。謂執有我則墮常邊。若執無我便墮斷邊。執有過輕。執無過重。如經廣說。寧起我見如須彌。不起斷見如芥子。以起我見能修諸善故過是輕。以起斷見能造眾惡故過是重。故佛不為說無我也 依如是不可說義故。經部中鳩摩邏多有是頌言。初頌總說。後頌別釋 觀為見所傷。不為說有 及壞諸善業。不為說無 故佛說正法。不急不緩 猶如[13]牡虎銜子相似。緩急得所。太急即傷。太緩即墮 佛若說有我。彼執真我有 則為見所傷。見如[14]牙利能傷人故。此釋初句 佛若說無我。彼撥俗我為無 便壞[15]業子。善業如子名善業子。釋第二句 依如是理故今論主復說頌言重攝前義。就四頌中。初兩句頌前命者與身不一不異。次六句頌前佛何不說命者都無。乃至彼墮邪見故佛不說[16]者。就六句中。前兩句總頌。後四句別釋 恐彼問者撥無假我。佛亦不說命者都無。謂諸五蘊相續道中。有業有果假名命者。佛若為說無有命者。恐彼問者撥假命者。亦為無故。不說都無 第三行頌前彼未能了緣起理故非受正法器。不為說假有。世尊不說諸蘊之中有假命者。由觀問者無有力能悟解緣起真空理故。故不為說 第四行頌前筏蹉經佛觀筏蹉意樂差別。彼問世尊有我.無我。佛不答彼有我.無我。
[0445c13] 何緣不記世間常等者。犢子部問。何緣世尊不記世間常等四句。
[0445c14] 亦觀問者至不為定記者。論主亦觀問者阿世邪故。問者若執我為世間。而問世尊。世間常耶.無常耶。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耶 以彼問者實我世間。我體都無故。四答皆非理。故佛不答 若復執言生死五蘊皆名世間。佛四[17]經答亦皆非理。故亦不答 謂若世間常者則不可斷。無得涅槃。若是非常便自斷滅。不由功力勤勞修道[18]感得涅槃 若答為常亦非常者。於生死中定應一分有情無得涅槃。一分有情自證圓寂 若答非常非非常者。此世間亦應非得涅槃。非不得涅槃 又解非是非常故則應非得涅槃。非是常故則應非不得涅槃 非常非非常決定相違。便成戲論。何成答問 然依聖道可般涅槃。故四定記皆不應理 如外道離繫子以手執雀問佛死.生。佛知彼心不為[1]定。若答言死。彼便放活。若答言生。彼便捨殺。故佛不答。此亦如是。
[0446a04] 有邊等四至皆有失故者。論主例釋。若問世間有邊等四句。佛亦不記者。以同常等皆有失故。
[0446a06] 寧知此四義同常等者。犢子部問。
[0446a07] 以有外道至義與前同者。論主答。以有外道名嗢底迦。此云能說。先問世間有邊等四。世尊不答。[2]後設方便矯問世尊。為諸世間常等皆由聖道能得出離。為但一分出離。一分不出離耶 尊者阿難在於佛側。因告彼曰汝以此事已問世尊。世間有邊.無邊等四 今復何緣改邊.無邊等四。名為常.非常等四。重問世尊 有邊是非常 無邊是常 亦有邊.亦無邊是亦常.亦非常 非有邊非無邊。是非常非非常 故知後四義與前同。
[0446a17] 復以何緣至有等四邪者。犢子部問。復以何緣世尊不記如來死後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等四句耶。
[0446a20] 亦觀問者至而[3]發故者。論主答。亦觀問者阿世[*]邪故。問者妄計已解脫我名為如來。而發問故。以無實我故佛不答。
[0446a23] 今應詰問至死後亦有者。論主反詰。今應詰問犢子部師。計有我者。佛何緣記有現[4]在我。不記如來死後亦有我耶。
[0446a26] 彼言恐有墮常失故者。犢子部答。恐墮常失故佛不記。
[0446a27] 若爾何緣至非一切智者。論主難。若爾何緣佛記慈氏菩薩。及記[5]弟子未來世事。此豈非有墮常過失。
[0446b01] 亦汝若言佛先見我。彼[6]般涅槃已便不復見我。以不知故不記有者 破云則撥大師具一切智。以不能知解脫我故 汝或應許不記由我體都無故 汝若謂佛見解脫我。而不[7]說者 破云則有離蘊過。計入涅槃蘊滅。我不滅故。及常住過。何得說言我與五蘊不異非常 汝若言已解脫我。佛見非見我俱不可說 破云則應徵言。不可說佛是一切智。不可說佛非一切智 或應徵言。不可說佛是一切智。以不見我故。不可說佛非一切智。以見我故。
[0446b12] 若謂實有至分明說故者。論主又牒計證破。汝若謂有我以契經言審諦而住。定執無我者。墮惡見處故者 破云。此不成證。彼經亦說定執有我者。墮惡見處故。不應計我 對法師言。執我有無俱邊見攝。若執我有即墮常邊。若執我無即墮斷邊 論主[8]許云。彼師所說深為應理。以執有.無墮常.斷邊。前筏蹉經分明說故。引說證成。
[0446b20] 若定無有至補特伽羅者。犢子部難。引證成。若定無我。為可說誰流轉生死。不應自流轉故。經說有情無明所覆。貪愛所繫。馳流生死故定有我。
[0446b23] 此復如何流轉生死者。論主問。此我復如何流轉生死。
[0446b25] 由捨前蘊取後蘊故者。犢子部答。由我捨前蘊能取後蘊故。說我流轉生死。
[0446b27] 如是義宗至流轉生死者。論主指同前破。復述正義。如燎原火雖剎那滅。而由前後相續不斷。說有流轉從此至彼。如是蘊聚上假說為有情。愛.取為緣。異熟果起相續不斷。名流轉生死。
[0446c02] 若唯有蘊至名為妙眼者。犢子部難。若唯有蘊而無我者。何故佛說今我於昔為世導師。既說今我昔為師言。明知有我。
[0446c05] 此說何咎者。論主反責。
[0446c06] 蘊各異故者。犢子部答。今蘊.昔蘊。前後各異。若無我者。何得說言今我於昔為世導師。
[0446c08] 若爾是何物者。論主問。若爾今我於昔為世導師。此是何物。
[0446c10] 謂補特伽羅者。犢子部答。
[0446c10] 昔我即今至曾燒彼事者。論主難。若昔我即今我。體應常住。如何說我非是常耶。難訖通經。故說今我昔為師言。顯昔與今是一相續假者 如言此火曾燒彼事。亦顯昔火與今時火同一相續火。故言此火曾燒彼事。
[0446c15] 若謂決定至去解脫遠者。論主又牒計破。敘計正破。引說證成。若如是者。則為謗佛。為煩惱縛。去解脫遠。
[0446c18] 若謂於我至此言無義者。論主又牒救破。汝若謂於我不起我愛[9]俱起我見無愛縛者。破云。此言無義。
[0446c21] 所以者何者。犢子部徵。
[0446c21] 於非我中至起見瘡皰者。論主答。汝若計言於非我中橫計為我。容起我愛非實我中者 破云。如是所言無理為證。故彼犢子。於佛教中無有因緣。然橫起我見瘡皰。
[0446c26] 如是一類至無解脫過者。論主結破犢子。義便兼顯餘非。如是一類犢子部。執有不可說補特伽羅。復有一類空見[10]外道。總撥一切法體皆非有。數.勝論等外道執有別真我性。此等一切見不如理。皆不能免無解脫過。
[0447a02] 若一切類至何能憶知者。犢子部問。若一切種類我體都無。剎那滅心。於曾所受及遠相似境。何能憶念。何能記知。昔境似今名相似境。
[0447a05] 如是憶知至心差別生者。論主答。如是憶念。如是記知。從自相續內。有念境想熏成種子名念境[1]相類。此種在心功能差別名心差別。後之憶知從此念境想類種子。心中差別功能而生。經部念知無別有體。故想種生 又解如是憶知。從相續身內念境類種想境類種。境通兩處。此文但應言念類種。而言想者。想強別標。所以不言知境類者。知由念引故不別言。故下論云。由此憶念力有後記知生 又解憶念從念境類生。記知從想境類生。以經部知無別體故。此念想種熏在心中。差別功能名心差別。現行憶念。[2]從及與記知從彼種生。
[0447a18] 且初憶念至無間生者。犢子部問憶念.記知二種之中。且初憶念。為從何等心差別種子。前念無間滅。後念無間生。經部因果前後別時。故從前念種子生後憶念故作此問。
[0447a22] 從有緣彼至有功能故者。論主答。初憶念生。一由緣生。二由因生。一由緣生者。從有緣彼過去境界。作意力故為緣生念。過去境界與念境等名為相似。由彼相似境界力故為緣生念。或見今境與昔相似。便能引起緣昔境念故言相似。或前念似後念故為緣引起。言[3]念相屬者。謂屬自身作意等緣。簡異他身。或因果相屬為緣起念。言想等者。等取[4]愛等。從有緣彼作意等緣力故初憶念起 二由因生者。從所依止身不為差別.愁憂.散亂等緣。損壞功能。心差別因力故初憶念起。憶念起雖有如是作意等緣。若無彼類心差別因。則無堪能修此憶念。雖有彼類心差別因。若無如是作意等緣。亦無能修憶念之理。要具因.緣二種勢力。方可能修。諸憶念生。但由於此因.緣力生。不見離此二種因.緣。有別真實我功能憶念故。
[0447b10] 如何異心見至有憶念理者。犢子部難。若無有我。如何前時異心見境。後時異心能憶彼境。非天授心曾所見境。後祠授心有憶念理。天授梵云提婆達多。天處乞[5]從謂天授與。從所乞處為名。故言天授。祠授梵云延若達多。因祭祠天而乞得子。故言祠授。印度人名。天授.祠授。其類寔多。故偏舉也。
[0447b18] 此難非理至有後記知生者。論主答。此難非理。不相屬故。謂彼天授.祠授二心展轉相望無因果性。互不相屬故。天授心曾所見境。後祠授心不能憶念。非如一人相續身中有因果性。前後相屬故。前心曾見。後心能憶。我等不言異心見境異心能憶。前後相續是一類故。前同類心能憶。然[6]後過去緣彼境心。熏成種子。從此種子引起今時能憶念識。謂如前說。一相續。二轉變。三差別力故。生念何失。由此前憶念種子力故。有其後念記憶知生。
[0447b28] 我體既無[7]孰為能憶者。犢子部問。我體既無。誰為能憶。
[0447b29] 能憶是何義者。論主反問。
[0447c01] 由念能取境者。犢子部答。
[0447c02] 此取境豈異念者。論主又責。
[0447c03] 雖不異念但由作者者。犢子部答。取彼境時雖不異念。但由[8]我經者念方能取境。
[0447c05] 作者即是至說彼能憶者。論主述宗通釋。作者即是前說念因。非是實我。謂彼念類心差別種。能令後果念取境故。說前念因名為作者。然世間所言。制怛羅能憶。此制怛羅。非是實我。此於蘊相續假我立制怛羅名。從先見心熏種為因。後憶念果起。[9]於憶念果起。於憶念果上立制怛羅名。故言依如是理說彼能憶 制怛羅。是星名。正月出現。正月從此星為名。於此月生故。以此星為名。若執我者於此月生。即說實我名制怛羅。故今通釋。
[0447c15] 我體若無是誰之念者。犢子部問。若有我體。可念屬是我。第六轉成。我體若無。是誰之念。
[0447c18] 為依何義說第六聲者。論主反問。
[0447c18] 此第六聲依屬主義者。犢子部答。
[0447c19] 如何物屬何主者。論主復徵。
[0447c20] 此如牛等屬制怛羅者。犢子部答。此如牛等物屬制怛羅人主。
[0447c22] 彼如何為牛主者。論主又問。
[0447c22] 謂依彼至得自在者。犢子部答。謂依彼彼所乘.搆[10]乳.役使等中彼制怛羅得自在故名為牛主。
[0447c25] 欲於何所至尋求念主者。論主復問。欲於何處驅役於念。而勤方便尋求念主我邪。
[0447c27] 於所念境驅使於念者。犢子部答。
[0447c28] 役念為何者。論主復問。
[0447c28] 為令念起者。犢子部答。
[0447c29] 奇哉自在至為令念行者。論主又徵責。奇哉自在起無理言。寧為此我生而驅役此念 又解寧為此念。復作兩關徵定。又我於念如何驅役。為令念起。為令念行。
[0448a04] 念無行故但應令起者。犢子部答。
[0448a05] 則因名主至亦不離因者。論主示正義。若令念起名念主者。則念因名主是其所屬。念果名能屬。由念因增上力。令念果得生。故因名主。果於生時是因所有故名能屬。即生念因足為念主。何勞立我為念主邪 即諸行五蘊聚。是緣成假。前後一類相續。是相屬假。世間共施設是制怛羅牛。立制怛羅名為牛主。即此牛主是牛相續。從此至彼於異方生。變異生因故名牛主。此中無一實我制怛羅牛主。亦無實我是牛。但假施設。故言牛主亦不離因。牛是所驅役名果。牛主能驅役名因。同前念主不離念因。
[0448a17] 憶念既[1]念至如應當知者。此即例釋。明初憶念。其義既爾。釋後記知其義亦然。皆准憶念及與記知。孰為能了。誰之識等亦應例釋。類大同非無差別 且識因緣與前別者。謂六根.六境等。如應當知 或識種名因。根等名緣。憶念.記知唯在意地。故與識別。
[0448a24] 有作是言至能了等者者。此下就別破中。大文第二破數論師。就中。一敘宗。二正破。三通難 此即第一敘宗。數論者言。決定有我。事用必待事用者故。謂諸事用。待事用者。如天授行事用。必待天授我。行是事用。天授我名者。如是識等所有了別等事用。必待所依真實我體能了等者。
[0448b02] 今應詰彼至識能了亦爾者。此即第二正破。論主破云。今應詰彼。天授謂何。若是實我此如先破。若假士[2]夫五蘊上立體非一物。於諸行相續假立此天授名故。如假天授說為能行。識了別應知亦爾。但於假我說能了者名。非別實我。
[0448b08] 依何理說天授能行者。此下第三通難。數論難。若無實我。依何理說天授能行。
[0448b09] 謂於剎那至亦作是說者。論主答。謂於剎那生滅。諸行是緣成假。不異相續。是相續假。於二假上立天授名。愚夫於中執為一實我體。此之假我為自相續身異方生因。後念異處生名行。前念因即名行者。依此理說天授能行。如執燈焰行。及傳聲喚人。從此至彼異處相續。世依此說焰.聲能行 如是天授前念身能為[3]彼念識因故。世間亦謂天授能了 然諸聖者為順世間言說理故。亦作是說。天授能了。
[0448b19] 經說諸識至為何所作者。數論問言。經說諸識能了所緣。識於所緣為何所作。
[0448b21] 都無[4]所至說名了境者。論主答。識於所緣都無所作。但似境生說能了境。如麥果等酬麥因等。雖無所作。而似因起說名酬因。如是識生雖無所作。而似境故說名了境。
[0448b25] 如何似境者。數論問。
[0448b26] 謂帶彼相至識能了亦爾者。論主答。謂能緣識上帶彼所緣境界行相。如緣青色能緣識上。帶青相現。識似境說識能緣。如鏡對質帶質像生。名[5]似本質能照。是故諸識雖亦託根生。識無根相不似根故。不名了根。但名了境 或識於境相續生時。前識為因別後識起。說前因識名為能了。亦無有失。世間於因說作者故。如世間說鐘.鼓能鳴。能生鳴果故於因立能鳴。或如燈能行無別能行者。識能了亦爾。無別能了者。
[0448c07] 為依何理說[6]燈數論問。
[0448c08] 焰[7]續中至理亦應然者。論主答。火相續中假立燈號。燈於異處。從此至彼相續生時。說為燈行。無別行者。如是心相續上假立識名。於青.黃等異境生時。說名能了。如成實論一念實識無能了故。要識相續。別於後念境上生時。相續假識名能了。或如色有體色生次色住。此中無別有[8]者住者。說識能了理亦應然。無別了者。
[0448c15] 若後識生至如[9]芽莖葉等者。數論難。此中難意。由有我故。我是自在義。欲得此法[10]前生此法[11]生。此法後生。所以後不恒相似。不定次第 若後識生。從前識生非從我有。略為二難。一何緣後識不恒似前善.染識等。二既從識生。何緣不[12]先定次第生如先芽.次莖.次葉等次第而生。
[0448c22] 有為皆有至身外緣差別者。論主答 言住異者。謂住之異。約住明異。即異別名。有為之法皆有異相。後必異前故不相似。若異此者應無出[13]定。又諸心相續亦有定次。若此心次後彼心應生。於此心後彼心必生。如二十心相生中說。又諸心相續。亦有少分行相等前後相似方能相生。不生餘心種姓別故。如女心無間。或起莊嚴身心。或起染污心。或起彼夫心。或起彼子等時。從此諸心。相續.轉變.差別熏成種。後還生女心。如是女心。於後所起嚴.污心等。有生功能。異此餘無生功能。種姓別故。女心無間容起多心。[1]然多心中。或先數起者。或明了近起者。先起非餘 又解或先數起者。或先明了者。或先近起者。先起非餘 有解若先數起者。就數起中起明了者。就明了中起近起者。由此義故先起非餘 由如是心修力強故。唯除將起位時身。被外緣損壞。差別即不得起 又解唯除將起位身。遇外緣善.惡差別。逢此勝緣起即不定。
[0449a13] 諸有修力至生於自果者。數論難。諸有修力最強盛者。寧不恒時生自強果。有生劣邪。
[0449a15] 由此心有至最隨順故者。論主答。由此心有住異相故。後漸劣前。此住異相。於上中下別修果類相續生中。最隨順故。所以不恒生自勝果。有生劣果。
[0449a19] 諸心品類至可易了知者。論主謙讓仰推世尊。依如是義。於經部中故有頌言 於一孔雀輪青.黃.赤.白等 有一切種因相。如是如是果。從如是如是因生 知此等相非餘[2]智境界 唯一切智知 舉易況難。一孔雀輪色差別因尚為難了。況心.心所諸無色法因緣差別可易了知。
[0449a26] 一類外道至皆從於我者。此下就別破中。大文第三破勝論師。就中。一敘宗。二正破。三通難。此即第一敘宗。有一類勝論外道作如是執。諸心生時。皆從於我。以彼心是我家德故。
[0449b02] 前之二難至如芽.莖.葉等者。此下第二正破。論主以前數論二難。難彼勝論。前之數論所說二難。於彼勝論為難最切 若諸心生皆從於我者。我一自在。何緣後識不恒似前。及不定次第生如芽莖葉等。
[0449b06] 若謂由待至別住失故者。牒計別破。汝若謂我由待實句義色意合差別。方有異識生。及不定次第。破云。理定不然。我與色意合非極成故。以佛法宗不許有我.色意合故 又以理破。夫二物合必有分限。非無分故。謂彼勝論外道自類釋合相言。非至為先彼後至名合 破云。若我.意合。意有分限故我應有分限。勝論計我周遍法界無分限故。又我.意合。意移轉故我應移轉。或我與意相就和合。我應與意俱有壞滅。然彼宗計我.意俱常 又汝若謂我體遍滿。不可遍合。色意[*]俱與一分我合者 破云。理定不然。我體是一。於一我體中無別分故。何得說言與一分合。不與餘分合。假設許有合。我體既常。意無別異。還是一常。合寧有異生別識耶 [3]又汝若救言我待德句義中別覺慧故方生異識 破云。為難亦與待意義同。我既遍滿無有差別。謂覺因何得有差別。生異識耶 又汝若言待德句中行別。我方意合生異識者 破云。則應但心待行差別能生異識。何用我為。又總非。我於識生都無有用。[4]而勝論言識皆我生。如藥事成能除痼疾已。誑醫矯說普莎訶言 普莎訶。此云吉祥 今此痼疾由我[呪?">5]故除。此中亦爾。行足生心。何須此我 又汝若謂此心.行二由我故有 破云。此但有言。無理為證由我故有 又汝若謂此心.行二。我為所依。徵云。如誰與誰為所依義。非心與行如畫.如果。我為能持如壁持畫。如器持果。若如彼喻。如是便有我與心行更相礙失。同色法故。若如彼喻。及有或時別住失故。以畫色果與彼壁.器有時別故。然計我體無有障礙。望彼心.行無障礙失。我遍法界。望彼心.行無別住失。
[0449c12] 非如壁器我為彼依者。勝論救。非如壁.器我為彼心.行依。
[0449c13] 若爾如何者。論主徵問。
[0449c14] 此但如地至所依者。勝論答。此我但如地能為香等四物所依。雖彼宗計香是地家德。彼說眼見大地為香等所依。
[0449c17] 彼如是言至假立我名者。論主破。世間假地無有別體。不離香等假立地名。我亦如是。無有別體。不離心.行假立我名 若依經部假地攬色.香.味.觸成此假地。地是緣成假。論主述經部義。故說此地攬四物成無別有體。若依勝論。離香等外別有地。故喻離心.行。外別有實我。
[0449c24] 若離香等至地有香等者。勝論難。若離香等四物無別有地。如何可言地有香等。
[0449c26] 為顯地體至木像身等者。論主答。地是假名。香等為體。為顯假地體有香等別。故即假地說有香等。令他了達是此香等非是餘物。如[6]木像身。身即是木。離木之外無別像身。地即是香等。離香等外無別有地。
[0450a02] 又若有我至生一切智者。論主又牒計徵。又若有我待行差別。行既眾多。何不俱時生一切智。
[0450a05] 若時此行至令不生果者。勝論答。行有強弱。強者先起遮劣不生。故不俱時生一切智。
[0450a07] 寧從強者果不恒生者。論主復徵。強既先生。寧從強者果不恒生。有時生劣。
[0450a09] 答此如前至漸變異故者。勝論答。以內例外。答此妨難。如前論主論修力道理。我許行非常。漸變異故。所以從強者。果不恒生。
[0450a12] 若爾計我至體無異故者。論主難。若行[1]生生心。我即唐捐。彼勝論行。此佛法修。體無異故。
[0450a14] 必定應信至理不成故者。勝論標宗勸論主信。必定應信我體實有。以有念等德句義故。[2]失德必依實句義故。我是實句。為彼念等德句所依。明知有體。我實若無。何成依止實句。九中念等依我。念等依餘地等八實。理不成故。
[0450a19] 此證非理至但有虛言者。論主破。此證非理。夫引為證彼此極成。汝所引證。皆不極成。謂說念等德句義攝。是實家德體皆非實。[3]義不極成。我許念等有別體故。皆名為實非無體故。經說六實物。名沙門果故。六物謂無漏五蘊.及與擇滅。於五蘊中念等心.心所法既名實物。[4]明知皆有實體 又彼念等依止實我。理亦不成。依義如前心行依我中已遮遣故。由此所立但有虛言。
[0450a29] 若我實無為何造業者。此下第三通外難。此即勝論師難也。
[0450b01] 為我[5]為當受苦樂[6]為我果故者。論主答。
[0450b02] 我體是何者。勝論問。
[0450b03] 謂我執境者。論主答。謂我[7]何執境。
[0450b04] 何名我執境者。勝論問。
[0450b04] 謂諸蘊相續者。論主答。
[0450b05] 云何知然者。勝論問。
[0450b05] 貪愛彼故至但緣諸蘊者。論主答。一貪愛彼五蘊故。二我執與白等覺同處起故。謂世有言我白.黑。現見世間緣白等覺。與計我執同處而生。非汝所許橫計我體有白等別。故知我執但緣諸蘊。
[0450b10] 以身於我至即是我身者。勝論通釋。以身於我有防護恩故。亦於身假說為我。我白.黑等。如言臣等。如言臣等能防護王。王言臣等即是我身。
[0450b14] 於有恩中至所取不然者。論主難。於有恩中實假說我。而諸我執所取不然。但緣身等言我白等。非緣別我。
[0450b16] 若許緣身至緣他身起。勝論難意可知。
[0450b17] 他與我執至如是習故者。論主答。他五蘊身與自我執相。不相屬故。謂若自身.及與自心。與我執相屬。此我執起緣彼自蘊。非餘他蘊。無始時來如是習故。緣自計我。非緣他計。
[0450b22] 相屬謂何者。勝論問。
[0450b22] 謂因果性者。論主答。於自身中有因果相繫屬。故名為相屬。望他身中無因果性。不名相屬。
[0450b25] 若無我體誰之我執者。勝論問。
[0450b25] 此前已釋至為果所屬者。論主答。指同前釋。
[0450b27] 若爾我執以何為因者。勝論問。
[0450b27] 謂無始來至有垢染心者。論主答。謂無始來我執熏習種子。緣自相續有垢染心。為我執因生此執。
[0450c01] 我體若無誰有苦樂者。勝論問。
[0450c02] 若依於至及樹有花者。論主答。若依於此身有苦.樂生。即說名為此身有苦.樂。如林有果及樹有花。
[0450c04] 苦樂依何者。勝論問。
[0450c05] 謂內六處至說為後依者。論主答。謂內六處隨其所起。苦.樂二種。說內六處。為彼苦.樂所依。
[0450c07] 若我實無至誰能受果者。勝論問。
[0450c08] 作受何義者。論主反責。
[0450c08] 作謂能作受謂受者者。勝論答。
[0450c09] 此但易名未顯其義者。論主復責。前問作.受是何義耶。今答作謂能作。受謂受者。此但易名未顯其義。
[0450c12] 辨法相者至名[8]浴等者者。即勝論師名辨法相者。釋此作者.受者相言。別釋引證如文 又解勝論引[9]引毘伽羅論中辨法相者釋此作者相言。
[0450c15] 此中汝等至名為作者者。論主破。此中汝等說何天授。若說實我喻不極成。說蘊便非自在作者 業有已下。約三種業顯非自在。乃至於中無一自在[10]起。一切有為屬因緣故。汝所執我其體是常。不待因緣。亦無所作。故非自在。由此道理。彼勝論說能自在為名作者相。上來徵責求不可得。論主復[11]中正義云。然於諸法生因緣中。若有勝用假名作者。非執常我於因緣中見有少用。故定不應名為作者。
[0450c25] 能生身業勝因者何者。勝論師問。
[0450c26] 謂從憶念至類此應思者。論主答。始從憶念展轉乃至風起身業。汝所執我此中[12]何用。故於身業我非作者。語.意業起。類身應思。
[0450c29] 我復云何至已遮遣故者。論主上來破我是作者。今破我是受者 我復云何能領業果得受者名。汝若謂於果我能了別 破云[1]何此定不然。我於了別都無有用。指同前破。
[0451a04] 若實無我至罪福生長者。勝論難。
[0451a05] 彼非受等至如前已說者。論主答。彼外非情非受.想等所依止故。唯內[2]六是彼受等所依止故。我非彼受等之所依止。如前已說。
[0451a08] 若實無我至生未來果者。勝論難。若有我體。可造業已能生後果。若實無我。業已滅壞。復云何能生未來果。
[0451a11] 設有實我至[3]未來果者。論主反責。
[0451a12] 從依止我法.非法生者。勝論答。彼計德句義中法.非法二。能生諸法依止實句義中我。從依止我法.非法二。能生諸法。此法.非法能生諸法如前已說。
[0451a15] 如誰依誰至未來果生者。論主破。此法.非法依止於我。如誰依誰。此法非如畫.如果。我為能持。如壁如器等。此前已破。法.非法不應依我 然聖已下。亦正義。
[0451a19] 若爾從何者。勝論師問。
[0451a20] [4]說業相續至無間即生者。論主答。此後果起。從業所熏相續轉變差別種生。如種生果。謂如世間說果從種生。然果不從已壞種起。亦非從種無間即生。要經多時轉生果。
[0451a24] 若爾從何者。勝論師問。
[0451a25] [5]從種相續至方引生果者。論主答。此後果起。從種展轉付囑功能相續.轉變.差別果方得生。謂種次生芽.莖.葉等。華為最後。展轉付囑功能至後方引果生。此種功能中間不斷名相續。前後不同名轉變。無間生果名差別。
[0451b01] 若爾何言從種生果者。勝論師問。
[0451b02] 由種展轉至轉變差別生者。論主答。由初種子所有功能。展轉付囑。引起華中生果功能。從初為名故作是說。種能生果。若此華內生果功能。非種為先所引起者。所生果相應與種別。不應[6]遠麥等似前麥因等。舉法同喻云。如是雖言從業生果。而非從彼已壞業生。亦非從業無間生。果但從前業相續.轉變.差別種生 何名相續轉變差別者。勝論師問。
[0451b10] 謂業為先至故名差別者。論主答。謂現起業最初為先。後熏成種在色.心中。起此色.心中種。中無間斷名為相續。即相續種。後後剎那。異前前種名為轉變。即轉變種。於最後位一剎那時。有勝功能無間生果。勝前轉變故名差別。
[0451b16] 如有取識至輪轉於生死者。因解差別顯業先受。如有取識正命終時。雖色心中帶彼眾多感後有業。所引熏習功能種子。一重業者今先受果。譬如負債強者先牽。二近起者今先受果。如將命終遇善.惡友生善.惡趣。三數習者今先受果 如一生來偏習此業。三所引由明了故先起。非餘轉等業也。如經部中有是頌言。一業極重。二業近起 三種業習數。即先所作 如其次第配釋三前。謂重業前熟。近起前熟。數習前熟。餘輕等業後熟 由斯業故轉生死。
[0451b27] 於此義中至爾時永滅故者。因解感異熟業。以異熟因對同類因。引果差別。如文可知。
[0451b29] 何緣異熟果至有別果生者。勝論師問。何緣異熟果不能招異熟。如從麥種果有別麥果生。
[0451c02] 且非譬喻至無別果生者。論主答。且非譬喻是法皆一等。然從種果無別果生。顯喻同法。
[0451c04] 若爾從何。勝論師問。
[0451c05] 生於後果至故喻同法者。論主答。彼後果起。從後熟變差別.功能種子所生。謂於後時有前種果。遇水.土等諸熟變緣。便能引生熟變差別功能。正生芽位方得種名。未熟變時亦名種者。從當名說。未熟變時。或似種故。世說為種。舉法同喻。此異熟亦復如是。即前異熟果。遇聞正邪等諸起善惡緣。於異熟身中。便能引生諸善有漏.及諸不善有異熟心。起現在前。從此有異熟心引生所熏種子。相續.轉變。[7]展轉能引最後剎那轉變之差別。從此最後差別功能。後異熟果生。非從餘異熟果生。故喻同法。
[0451c17] 或由別法至餘異熟生者。論主又引喻顯。或由別法類此異熟果可知。如[8]拘櫞華塗紫礦汁其汁色赤。在彼花中展轉付囑赤色功能。相續.轉變.差別為因。後果生時。瓤便色赤色。從此赤色。更不生餘。舉法同喻。如是應知從業異熟。更不能引餘異熟生。如瓤色赤[9]便不生餘。其[]拘櫞子色黃。印度國人欲令子赤以致[10]皆國王。故塗[11]下其花令子赤也。
[0451c26] 前來且隨至離佛無能知者。論主謙讓仰推世尊。前來且隨自己覺慧所知境界。於諸業.諸果略顯相。其間異[12]類差別功能。諸業所熏相續.轉變種子。隨其所應。至彼彼位彼彼果應生。唯佛所知。非餘二乘[1]見凡夫境界 依如是義。於經部中故有頌言 此善.惡業此熏習種 至此時中應合與果 此一切種因果定理 離佛世尊無能知者。
[0452a06] 已善說此至求慧眼者。此下一部之中大文第三名流通分。依前一解。一就破我品中名流通分 就三頌。初一頌讚道勸捨。第二頌讚道不。第三頌顯[2]毘勸學 此即第一讚道勸捨 我於上來已善說此清淨涅槃無漏因。道即因名道 或因是能證因。道是所遊無量道 謂佛世尊至理言說。真無漏法性。此即是前無漏因道 或真法性。是所遊道。真實無我諸法性也。此顯道體 不照真理名闇。無慧眼故名盲。應捨闇.盲諸外道等所起邪執 邪執但由惡見所為。應求慧眼除斯僻執照無我理。
[0452a18] 此涅槃宮至不能[覩=都【甲】">3]覩" ver="150 a10 ">者。此即第二讚道不 大涅槃眾聖所居。名涅槃宮。無我大路趣涅槃宮。名一廣道 此一廣道。千聖所遊。即無我性。此無我道 諸佛如日。其言似光。所照。無我大道 顯諸外等由無勝慧。雖開昧眼。而不能 或無我道。諸佛日言光明所照。雖[4]後復開僻見昧眼。而不能
[0452a25] 於此方隅至成勝業者。此即第三顯略勸學 方謂四方。隅謂四隅。於此無我理教方隅。我已略說 為開[]智者慧毒利門。如身少破著少毒藥。須臾毒氣遍一身中[5]為毒門。今造此論亦復如是。開少慧門諸有智者能深悟入。如似毒門名慧毒門。從喻為名 庶各隨己自力堪能。修三乘行 遍悟所知四諦深理。成諸勝業。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九
沙門釋光述
分別定品第八之二
[0432c27] 如是已說至所起功德者。此下大文第二明能依功德。就中。一明四無量。二明八解脫。三明八勝處。四明十遍處。五明得依身。六明起定緣此[1]下即第一明四無量。就頌前中。一總結生下。二別起頌文 此即總結生下。
[0433a03] 諸功德中先辨無量者。此即別起頌文。
[0433a04] 頌曰至人起定成三者。就此頌中。初句標名舉數。次一句顯唯有四。次兩句出體。次三句明行相。次一句明所緣。次兩句明所依。次一句明不斷惑。後一句明處及成。
[0433a08] 論曰至感無量果故者。釋初句。標名舉數。及與列名釋名 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從境為名 引無量福故。從等流果為名 感無量果故。從異熟果為名。
[0433a12] 此何緣故唯有四種者。釋第二句。此即問也。
[0433a13] 對治四種多行障故者。答。由治四障故唯四種。
[0433a14] 何謂四障者。問。
[0433a15] 謂諸瞋害至建立慈等者。答。不欣慰以嫉為體。正理云。如契經說。慈能斷瞋。悲能斷害。喜斷不欣慰。捨斷欲.貪.瞋。
[0433a18] 不淨與捨至斯有何別者。問。
[0433a18] 毘婆沙說至捨能對治者。答。毘婆沙說。欲貪有二。一色。[2]色謂顯.形。二婬。[3]婬謂婬欲。若不淨觀能治色貪。由觀不淨色貪不起。若捨無量能治婬貪由觀平等婬貪不起 論主解云。理實不淨觀能治婬貪。[4]由觀不淨婬貪不起餘親友貪捨能對治。由觀平等[5]怨親。貪不起。
[0433a25] 四中初.二至悲是不害者。釋第三句。四中慈.悲體是無瞋。正理云。性雖無別。然慈能治殺有情瞋。歡行相轉。悲能對治惱有情瞋。[6]慼行相轉。是謂差別 問若悲無瞋為體能治瞋者。何故前說悲能治害。
[0433b01] 解云以實而言悲正[7]除瞋。害是瞋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 或悲治害。述論主義。論主解云。理實應言悲是不害 問雖順長行悲能治害。如何頌說悲是無瞋 解云不害似無瞋以無瞋名說。故正理云。有作是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實如是。但害似瞋以瞋名說。悲之行相亦似無瞋。立無瞋名實是不害(已上論文) 又解頌文是前師義。
[0433b08] 喜即喜受。釋第四句中喜[8]喜。此論喜無量以喜受為體 又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喜謂慶慰作意相應喜根為性。有餘師說。以善心所中欣為自性(然無評家) 若依正理七十九。出喜體性三說不同。一以喜受為體二以欣為體。三以無貪為體。然彼論意。破初說存後兩家。故彼論云。諸古師說喜即喜受。何緣觀行者爾時喜受生。若緣與樂與慈無異。若緣拔苦應與悲同。又契經[9]言欣故生喜。喜即喜受。如先已[10]說。此喜行相與彼欣同。喜故生喜義有何異。若言下.上義有異者。輕安與樂義亦應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又違本論云何名喜。謂喜喜相應受.想.行.識等。此中意顯喜俱品法喜增上故。總立喜名。非受受俱其理決定。若喜即喜受。何言與受俱。若言對法以理為量應[11]知無過誦本論文。此亦不然。理為量論。要有經證方可定文。若與經違理必可壞。不應隨意輒改論文。是故此喜定非喜受 以欣為體 或即無貪。謂別有貪是惡心所。於有情類作是思惟。云何當令諸所有樂。彼不能得皆屬於我。喜能治彼故是無貪。此與喜根必俱行故。三地可得。如悔憂俱。喜亦無貪。分明相者。於他盛事心不貪著。於他獲得深生欣慰。心熱對治說名為喜。故知此喜亦無貪性([12]以上論文) 問諸論不同。何者為正 解云正理既有立破。即以彼為正 又解俱舍為正。無異說故。又當婆沙初師說故。說喜為欣乃當婆沙餘師義故。與樂拔苦俱是無瞋。喜是喜受。體性各別。如何此中舉以為難又喜與欣名義俱別。寧言喜[13]行與彼欣同。說喜喜受。名.義.行相皆順契經。本論非經。無勞會釋。若必須釋。自有明文[14]故婆沙八十一通品類足云。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應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量自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15]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已上論文) 若言前解改論文故我已破者。此乃自破毘婆沙義。雖欲意違俱舍。何故返害自師婆沙。後釋不改論文[16]足通品[17]類。何故隱而將不通釋。又言無貪為喜無量。此亦非理。一即無文可證。二即名義全殊曲解順情將為未可。如悔憂俱。二唯欲界。無貪.喜俱三地可得。此無貪性應不通上。喜唯三地本由喜根。非喜為性。言無貪者有何意趣。良恐臆度無真理教。
[0433c27] 捨即無貪至五蘊為體者。釋捨無貪。上來剋性出體。若并眷屬五蘊為體。
[0433c28] 若捨無貪性如何能治瞋者。問。若捨無量無貪為性。但應治貪。如何前說亦能治瞋。
[0434a01] 此所治瞋貪所引故者。答。此捨無量所治瞋恚。貪所引故。貪是其本。瞋是其末。若貪不起瞋亦不生。故捨無貪性亦能兼治瞋。謂於親友起三品貪。次緣怨家恐害親友起三品瞋。此瞋由貪引起。此捨無量最初修時。於處中起不貪.瞋故。欲令怨.親與處中等。是故最初於處中起。應知。初捨怨三品。瞋末易捨故。次捨親三品。貪本難捨故。由如是理。捨雖無貪亦能治瞋 問若捨亦能治瞋。如何頌本言捨無貪 解云正能治貪。故前頌文無貪為體。兼能治瞋。故後長行亦言治瞋。又正理云。若捨無量亦能治瞋。寧唯無貪。與慈何異。且捨與慈有差別者。慈能對治瞋所引瞋。無瞋為體。捨能對治貪所引瞋。無貪為體。豈不如捨無貪為性。亦能對治貪所引瞋。如是許慈無瞋為性亦應能[1]治瞋所引貪。此難不然。行相違故。謂捨行相雙違貪.瞋。捨親.非[2]親差別相故。[3]從此愛.恚俱不生故。即由此故。捨唯無貪正能治貪。兼治瞋故。慈之行相違瞋非貪。於諸有情與樂轉故。由此慈捨雖俱違瞋。而慈順貪。捨能違害。是故此二極有差別。或修捨者治非處瞋。慈治處瞋。故有差別。
[0434a25] 理實應用二法為體者。論主意解。此捨無量能治貪.瞋。理實應用無貪.無瞋二法為體 問若捨無量二法為體。如何頌文不言無瞋 解云理實此捨二法為體。頌言無貪。且從強說。或頌無貪是前師義。
[0434b01] 此四無量至入捨等至者。釋第五.第六.第七句。明四行相。慈謂與樂。悲謂拔苦。喜謂喜慰。捨謂平等。
[0434b03] 此四無量至寧非顛倒者。問。
[0434b04] 願欲令彼至治瞋等故者。答。雖實未得。願欲令彼得樂等故。非是顛倒 阿世耶。此云意樂。雖實未得。由善意樂無顛倒故。雖實未得。與勝解想相應起故。非執真實故非顛倒 設是顛倒復有何[4]失抑外道出過。若言顛倒應非善者。理則不然。此與善根相應起故。若言顛倒應引惡者。理亦不然。由此力能治瞋等故。
[0434b12] 此緣欲界至以顯器[5]中者。釋第八句。此緣欲界一切有情。不緣上界。能治緣彼瞋等障故。故正理云。皆緣欲界有情為境。能治緣彼瞋等障故。謂於欲界有怨.親.中三聚有情能生瞋等。於中有捨怨.親等相。便能伏除瞋等煩惱。是故此境唯欲有情。必不能緣色.[6]無色界。大悲體是無癡善根。由此力能通緣三界(已上論文) 又通經云。然契經說。修習慈等思惟一方一切世界 此經舉器以顯器中一切有情。故無有失。
[0434b22] 第三但依至皆無量攝者。釋第九.第十句。依地分別。第三喜無量但依初.二靜慮喜受攝故。餘定地中無此喜故。所餘慈.悲.捨三無量。通依六地。此師唯約定地以說。或有欲令唯依五地。謂除未至。是容[7]豫功德。已離欲者方能起故。未至定是未離欲道。設已離欲亦不能起。此師但約容[]豫[8]位明。或有欲令此四無量隨其所應。喜在三地謂欲.初.二。三通十地。謂欲.四根本.四近分.中間。總而言之。通依十地。此意欲令定不定地根本加行皆無量攝。又正理云。若悲亦依下三靜慮。如何得與喜.樂相應。悲緣苦有情。[9]慼行相轉故。此如無漏厭作意生。是故通依下三靜慮。彼真實作意能順生欣。喜.樂相應可無有過。此勝解作意不順生欣。如何可言與彼相似。疑是[]慼性不順生欣。如何許疑.喜.樂俱起勝解作意應與彼同。然此於欣極相隨順。力能引生真實作意故。疑則不爾極違真故。彼尚相應。此寧不許。此勝解作意理應違欣。有歡.[]慼處中行相別故。悲既[]慼行相轉。應非喜.樂相應。勿二行相俱時轉故。若爾應不許與捨受相應。捨受處中行相轉故。既非不許捨受相應。與喜.樂俱。理定應許。勿全不與受相應故(已上論文) 前雖說此至有情境故者。釋第十一句。明非斷惑。前雖說此能治四障。而不能令諸惑得斷。有漏根本靜慮攝故。雖復亦有近分攝者。且簡根本。以得根本下惑必斷。有漏根本尚不斷惑。中間不斷理在絕言。故不別簡。或影顯彼中間不斷 勝解作意相應起故。真實作意方能斷惑 過緣一切有情境故。緣法作意方能斷惑。
[0434c25] 此加行位至能治四障者。會釋前文開二章門。一此加行位制伏瞋等。二或此能令已斷更遠。由此二義故前說此能治四障 [10]或通伏難。伏難意云若非斷惑如何前說能治四障。
[0434c29] 謂欲未至至能[1]治諸惑者。釋初章。謂欲未至加行位中。亦有慈等。似所修成根本靜慮四種無量。由此加行位中制伏瞋等障已。能引未至斷治道生。能斷諸惑。約伏及引說能治障。
[0435a05] 諸惑斷已至之所蔽伏者。釋第二章。由未至定。九無間道諸惑斷已。離染位中方得根本四種無量。於此離染後位之中。雖遇起惑強緣。而非瞋等之所蔽伏。以此能令已斷更遠。說能治障。應知無量。若據加行似修。在欲.未至。若據根本修成。在四[2]本定。
[0435a11] 初習業位云何修慈者。因治障便問初修。
[0435a12] 謂先思惟至現可見故者。答。若惑非增盛。但起與樂。若惑增盛。作七品修。乃至修習慈無量成。若於有情樂求德者。能修慈定令速疾成。以於斷善者有德可錄。先福業果貌端正等。現可見故。非於有情樂求失者。以於麟喻獨覺有失可取。先罪業果貌黑疲等現可見故 若依正理。修四無量各分九品。中復開三。故彼論云。初[3]欲引起四無量時。先於有情分為三品。所謂親友.處中.怨。三各分三。謂上.中.下。上親友者。謂生法身賴彼重恩。捨便難住。中親友者。謂財.法交極相親愛。下親友者。謂唯財交亦相親愛。上處中者。謂於自昔曾不見聞。中處中者。謂雖見聞而不交往。下處中者。謂雖交往而離恩.怨。上怨者。謂奪名譽.命及親友。中怨者。謂奪己身命緣資具。下怨者。謂奪親友命緣資具[4](已上論文)" ver="150 a11 ">(已上論文) 或可。俱舍中亦有三。以處中故。且合為一。
[0435b01] 修悲喜法至實為樂哉者。類釋悲.喜。皆准前慈。復略釋悲。謂觀有情沒眾苦海。便願令彼皆得解脫。復略釋喜。謂想有情得樂離苦。便深欣慰實為樂哉。
[0435b05] 修捨最初至與處中等者。此別釋捨。修[5]捨最初從處中起。處中非怨.親不起瞋.貪。易捨初起。次捨下.中.上怨。次捨下.中.上親。起平等心與處中等。怨瞋易捨故先捨怨。親愛難除故後[6]捨親。故正理云。初修捨者先捨處中。非先捨怨.親。恚.愛難捨故。又處中品順捨力增。於中如前先捨上品。次捨中.下及與怨.親。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先捨怨者。以親難捨故。如契經說。貪難斷非瞋。如是漸次修習於捨至上親友等上處中。普於有情捨差別相。齊此名曰修捨成滿(唯處中開三。[7]與俱舍不同。或可俱舍處中亦三。[8]以處中故合為一)此四無量至唯不成喜故者。釋第十二句。此四無量人中現起非於餘處。此即現起分別。隨得一時。必成慈.悲.及捨三種 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故。此即成就分別。[9](此四無量廣如婆沙八十一八十二解)" ver="150 a10 a11 " va11="此四無量廣如婆沙八十一八十二解">(此四無量廣如婆沙八十一八十二解)
[0435b22] 已辨無量至非擇滅虛空者。此即第二明八解脫。結前生起及與頌釋。就中。初句總標。次兩句別明前三解脫。第四句別明次四解脫。第二頌別明第八解脫。後一頌總明所緣。
[0435b26] 論曰至為第八解脫者。釋初句。一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為除想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而方內身令貪不起。名初解脫 二於內色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為堅牢故。觀於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第二解脫 三觀[10]淨色令貪不起名淨解脫。顯觀轉勝。此淨解脫。彼觀行者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住此定名具足住 空無邊等四無色定。各能解脫下地貪故為次四解脫 滅受想定棄背受等名第八解脫。故婆沙八十四云。棄背義是解脫義。問若棄背故名解脫者。何等解脫棄背何心。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處解脫各自棄背次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11]所緣心。故棄背義是解[12]脫義(廣如婆沙)
[0435c12] 八中前三至皆五蘊性者。釋第二句。八解脫中前三解脫。無貪為性近治貪故。然契經中言。想觀者。於貪聚中想增言想。於無貪聚中觀增言觀。故言想觀。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脫清淨相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俱治於貪故以無貪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 問何故婆沙云。欲界者以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以五蘊為自性 解云此論據勝。婆沙兼據似說 問婆沙明依界.依地中。何故不言依欲界地 解云出體強.弱兼[13]論。故言四蘊。界.地唯約勝說。不言欲界。
[0435c24] 初二解脫至非增上故者。釋第三句。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初.二亦攝近分.中間。能治欲界眼識所引顯色貪故。能治初定眼識所引顯色貪故。故初.二解脫[14]但依初.二定。此釋二.二定。又正理云。何緣此中厭逆色想。可得說與喜受相應。地力使然。如苦.集智(已上論文) 第三解脫唯觀淨色令貪不起。此極為難。要依勝定方可得成。故依第四。以第四定離八災患心澄淨故。此釋一一定。餘三.四定。及欲界地。亦有初.二相似解脫。餘初.二.三定。及欲界地。亦有第三相似解脫。而不建立。非增上故。故正理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初.二通攝近分中間。五地皆能起初.二故。欲及初定有顯色貪。由眼識身所引起故。為解脫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淨解脫。二.三定中眼識無故。亦無所引緣顯色貪。[1]復三.四定中無不淨解脫。初.二解脫相似善根。雖欲界中亦容得有。而為欲界貪所凌雜。故不建立二解脫名。三.四定中雖亦得有。去所治遠。勢力[2]微劣。又樂淨伏故。不得名第三解脫。依後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第四并近分。立後靜慮名。相似善根下地雖有。非增上故不名解脫。欲界欲貪所凌雜故。初.二定中不淨伏故。第三定中樂所迷故。又並八災所擾亂故(已上論文) 次四解脫至非全分故者。釋第四句。次四解脫如其次第。以四無色定善為性。非無記.染非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彼無色界有散善者。如命終善心。有說不但命終有善。餘時亦有生得散善。但無聞.思。無色近分諸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無間道不然以緣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脫故。然於餘處多分唯說彼根本地名解脫者。以近分中非全分是解脫故。所以但說根本地也。正理兩說。一說同此論。又一說云。諸近分地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亦非解脫不背下地故。緣下道雜故。又未[3]令全[4]脫下地染。故契經說彼超過下故(已上論文) 第八解脫至無漏心出者。釋第二頌。第八解脫即滅盡定。彼自性等如先根品不相應中已具說故。厭背受.想起此定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或總厭背諸有所緣心.心所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有說由此滅定解脫不染無知定障故名解脫。於滅定前有三種心。一想心。二微細心。三微微心。從此第三微微心後。此滅盡定方現在前。第二心對前第一想心已名微細。此第三心轉更微細故名微微。次如是微微心後入滅盡定。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反緣滅定故通二種。
[0436b17] 八中前三至為所緣境者。釋第三頌。明解脫緣境。八中前三。唯以欲界色處為境。有差別者。二境可憎緣不淨故。一境可愛緣淨色故 問色界色淨觀欲不淨。如何能離色界色貪 解云此非正能斷。令暫遠離故。次四無色解脫。各以自.上苦.集.滅諦。及一切地類智品道。彼自.上地苦.集非擇滅。及彼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及與虛空。為所緣境。又婆沙八十四云。所緣者。初三解脫緣欲界色處。第四解脫緣四無色。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若四無色。及類智[5]品。非擇滅。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第五.第六解脫。准釋可知)第七解脫緣非想非非想處。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若非想非非想處。及類智品非擇滅。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想受滅解脫無所緣。有作是說。空無邊處解脫亦緣第四靜慮非擇滅。餘所緣如前所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亦緣無所有處非擇滅。餘所緣如前說(准彼婆沙兩說。皆許緣下非擇滅)
[0436c07] 第三靜慮寧無解脫者。明第三定無解脫所以。此即問也。
[0436c09] 第二定中至所動亂故者。答。第[6]二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故第三靜慮不立解脫。又自地妙樂所動亂故。
[0436c11] 行者何緣修淨解脫者。明修淨解脫。此即問也。
[0436c13] 為欲令心至彼方成故者。答。一為策心令欣。二為審知成滿。
[0436c14] 由二緣故至種種作用者。此明修意。等謂等取勝處.遍處。餘文可知。
[0436c16] 何故經中至非餘六耶者。舉妨別問。
[0436c17] 以於八中至各在邊故者。答。一以勝故。二在邊故。偏名身證。又婆沙一百五十二云。有說淨解脫。雖取淨相。而不起煩惱。以殊勝故。世尊安立身作證名。想受滅解脫。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說為身證(廣如彼說)又正理云。唯第三.八說身證者。舉二邊際類顯所餘。色解脫中淨為邊際。於諸無色滅定為邊。有說第三初於身色以勝解力取清淨相。後漸[7]遣除解脫成滿。緣身解脫此為究竟。故偏於此立身證名。滅定無心唯依身住故。亦於彼立身證名就勝故然。理實皆爾依通有理。有契經言。何名身證。謂八解脫。[1](此八解脫諸門分別。廣如婆沙八十四解)" ver="150 a10 a11 " va11="此八解脫諸門分別廣如婆沙八十四解">(此八解脫諸門分別。廣如婆沙八十四解)
[0437a02] 已辨解脫至後四如第三者。此即第三明八勝處。初句標名舉數。下三句指同解脫。
[0437a04] 論曰至足前成八者。釋初句。勝處有八。一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為對[2]治彼。觀外少色作青瘀等。二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為對除彼。觀外多色作青瘀等。三於內色身無色想貪。但為堅牢。觀外少色作青瘀等。令貪不起。四於內色身無色想貪。但為堅牢。觀外多色作青瘀等。令貪不起。又於內身無色想貪。但為策心或[3]試煩惱。觀外[4]青.黃.赤.白四色。令貪不起。此四足前總成八種。
[0437a13] 八中初.二至如第三解脫者。釋下三句。八勝處中初二勝處自性地等。如初解脫。是初解脫果故。次二勝處自性地等。如第二解脫。是第二解脫果故。後四勝處自性地等。如第三解脫。是第三解脫果故。
[0437a18] 若爾八勝處何殊三解脫者。問。
[0437a19] 前修解脫至[5]惑終不起者。答。前修解脫。唯能棄背彼貪不起。不能制境。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 或勝煩惱故名勝處 或此善根即名為處。處能勝故立勝處名 此八勝處諸門分別。廣如婆沙八十五解。
[0437a26] 已辨勝處至緣自地四蘊者。此即第四明十遍處。結前生起頌答。
[0437a27] 論曰至故名遍處者。此釋初句。如文可知。
[0437a28] 十中前八至欲可見色者。釋第二句。實緣色處假想地等。故正理云。如何地等亦名色處。地地界等有差別故。顯.形名地等。如先已說故。說地等遍處。不言地界等。故前八種但緣色處。風與風界既無差別。如何可言亦緣色處。此難非理。以諸世間亦說黑風.團風等故。由此前八緣色理成(已上論文) 有餘師說至風界為境者。敘異說。唯風遍處緣所觸中實風界為境。風即風界。餘七同前。
[0437b08] 後二遍處至四蘊為境者。釋下兩句。後二遍處。如次空.識二淨無色為其自性。前八正治於貪。故自性以無貪為體。後二但觀空.識。故以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假想思惟作無邊空解。作無邊識解。又正理云。何故唯十得遍處名。此上更無遍行相故。唯第四定.空.識無邊。可得說有無邊行相。
[0437b16] 應知此中至勝前前故者。對簡差別。由前引後故後勝前。故婆沙八十五云。此中解脫唯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遍處非唯分別青.黃.赤.白。而亦能作無邊行相。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後。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次觀地等一一無邊。復思此所覺色由何廣大。知由虛空故。次起空無邊處。復思此能覺誰為所依[6]起。知依廣識故。次復起識無邊處。此所依識無別所依。故更不立上為遍處。此十遍處諸門分別。廣如婆沙八十[7]五[8]解。
[0437b29] 此解脫等至餘唯人趣起者。此即第五明得.依身。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後問。
[0437c02] 論曰至未曾習故者。釋初兩句。第八解脫如先根品已辨。以即是前滅盡定故。佛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唯依欲.色二界身起。唯聖者起。餘七解脫.八勝處.十遍處。通由二得。若曾習者。由離染得。未曾習者。由加行得。
[0437c07] 四無色解脫至皆能現起者。釋下兩句。四無色解脫二無色遍處。非由教力。一一通依三界身起。餘前三解脫。及八勝處。前八遍處。唯人三洲能起。由教力故不通餘處此七解脫.八勝處.十遍處 異生及聖皆能現起滅[9]盡定指前故不別說。
[0437c13] 諸有生在至亦由法爾力者。此即第六明起定緣。問。生上二界起上二定。既不由[10]教由何等緣。頌答可知。
[0437c15] 論曰至皆增盛故者。此即總釋。生上二界總由三緣起二界定。一由因力。謂於先時。隨在何界。前生近起。及數修習。為今現起同類因故。二由業力。謂先曾造感上地生順後受業。業果將現前。勢力令起定。以必離下方生上故。三法爾力。世界將壞。法爾能得上界定故。
[0437c22] 諸有生在至之所壞故者。別明生上二界由因.業力。起無色定非法爾力災不壞故。
[0437c24] 生在色界至及法爾力者。別明生色界具由三緣起色界定。
[0437c25] 若生欲界至加由教力者。義便兼明若生欲界起上定時。不但由上三緣。一一應知加由教力。正理云。由教力者。謂人三州。天亦聞教。微故不說。
[0438a01] 前來分別至當住幾時者。此下當品大文第[1]二明正法住世時。標前說意以為二問。若.序.正.流通三分依前一解。從此已下至破我品末一部之中。大文第三名流通分 又依前一解。從此已下至定品末。就前八品之中。大文第三名流通分。
[0438a06] 頌曰至此便住世間者。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後問。
[0438a08] 論曰至菩提分法者。釋上兩句。世尊正法體有二種。一者教法。二者證法。教法者。謂三藏法。一素呾]">纜藏。此云契經。二毘奈耶藏。此云謂伏。身.語律儀調伏行者。教詮調伏。從所詮為名。三阿毘達[2]磨藏。此云對法。廣如前釋 證法者。謂聲聞.獨覺.如來三乘菩提分法。
[0438a14] 有能受持至唯住千載者。釋下兩句 有能受持。謂能誦持三藏教法。即誦教者。此釋有持者 及正說者。謂能正說三藏教法。即說法師。此釋有說者。由此二人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有能依教正能修行三乘菩提分法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故隨三人住世時量。應知正法住爾所時。聖教總言唯住千載。
[0438a21] 有釋證法至復過於此者。敘異說。有釋證法唯住千年。過千年已不得入聖。教法住時復過於此。千年已後雖無得聖。亦有受持.及說法者。
[0438a25] 此論依攝至釋對法耶者。此即第三明造論宗旨。牒前問起。前界品中說。此藏論依阿毘達磨。攝阿毘達磨。論主造論。諸部之中。為依何理釋對法耶。
[0438a28] 頌曰至在牟尼者。初兩句正答。後兩句謙讓。
[0438a29] 論曰至大聖弟子者。就長行中。一正釋頌本。二傷歎勸學。此即正釋頌本。迦濕彌羅國。五百大阿羅漢毘婆沙師。相共[3]相議論阿毘達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釋對法宗。於中時以經部義宗。少有貶量為我過失。然亦未敢即為指南。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諸如來大聖弟子舍利子等。
[0438b08] 大師世眼久已閉堪為證者多散滅者。此下第二傷歎勸學。就[4]中。一傷歎人。二勸學法 就傷歎人中。一正傷歎人。二重釋傷歎 就正傷歎人中。一傷歎有德。二傷歎起失 此即第一傷歎有德。上句傷歎如來。下句傷歎弟子。三界大師為世眼目 入[5]寂多時。名久已閉 諸聖弟子舍利子等。堪為證得佛正法者。亦入涅槃。多分散滅。
[0438b16] 不見真理無制人由鄙尋思亂聖教者。此即第二傷歎起失 凡夫愚癡無有慧眼。不能觀見四真諦理 起惑任情無法自制。名無制人 由起鄙惡尋思。[6]獨途橫計惑亂聖教。
[0438b20] 自覺已歸勝寂靜持彼教者多隨滅者。此下第[7]二重釋傷歎。就中。一重釋有德。二重釋起失。此即第一重釋有德 無師自悟名為自覺。簡異二乘。有此覺者名曰大師 于今已歸最勝寂靜常樂涅槃。釋前世眼久已閉 持彼教者。諸大[8]聲聞舍利子等多分隨滅。釋前堪為證者多散滅。
[0438b27] 世無依怙喪眾德無釣制惑隨意轉者。此即第二重釋起失 世間有情由喪如來及諸弟子眾德故。無所歸依。無所[9]恃怙。所以不見真理名無制人。[10]此即釋前不見真理無制人 無有正法之鉤制諸惑象。隨意起執。釋由鄙尋思亂聖教 又解世無依怙喪眾德。雙結釋前傷歎有德兩句。由佛及弟子滅故名喪眾德。一切世間無依。無怙 無鉤制惑隨意轉。釋前傷歎起失兩句。無鉤制惑釋不見真理無制人。隨意轉。釋由鄙尋思亂聖教 後解似勝。
[0438c09] 既知如來正法壽至應求解脫勿放逸者。此即第二勸學法。既知如來正法壽命漸次淪亡。如人欲終氣臨至喉即便斷滅。於此時中。是諸煩惱[11]勢力增盛。應速欣求解脫涅槃。而勿放逸起諸煩惱。
[12][13] 破執我品第九[14]之一
[0438c16] 破執我品者[15]我體實無。諸有橫執。此品廣破[16]執我。所以次明破我品者。此論一部。釋佛契經三法印中諸法無我。前八品明諸法事。後一品明無我理。事先辨。理細後明。[]或事是所依。是故前說。理是能依。故後明也。
[0438c21] 越此依餘豈無解脫者。就此品中大文有二。一廣破異執。二勸學流通 就廣破中。一總破。二別破 此下第一總破[17]中。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責。六破。此即問也 問越此佛法。依餘法中。豈無解脫。何故前言應求解脫。此即乘前[18]起問。依前一解判釋三分。就破我品中。此初兩句名為序[19]分。
[0438c28] 理必[20]無有者。此即答也。以理推尋。必定無有。應知。破我品中所有立破。論主多敘經部宗也。若依前一解三分。就破我品中。此下名曰正宗。
[0439a02] 所以者何者。此即徵也。
[0439a03] 虛妄我執至無容解脫者。此即釋也。虛妄我執所迷亂故。謂此佛法外勝論師等[1]所執我。非即於五蘊相續法上假立為我。別[2]執有真實離蘊我故。由此橫計我執勢力。為根本故諸煩惱生。由[3]煩惱生。感異熟果。於三有中輪迴不息。故依外法無容解脫。
[0439a09] 以何為證至非別[4]目我體者。此即[5]嘖也。以何為證。知彼諸我能詮之名。唯[6]名五蘊相續法。非離蘊外別[7]目我體。
[0439a12] 於彼所計至無真我體者。此即破也。於彼外道諸有所計離蘊我中。無有真實現比量故。於三量中。所以不約聖言量證者。內外二道各謂自師所說聖教。以聖教證。[8]互不稟承。故三量中但約現量比量以破。謂若我體離五蘊外別有實物。如餘有體法。若無障[9]礙因緣。應現量得十二處中如六境意。謂色等五境。眼等五識現量證得。[10]於法境中。諸心.心所法。及與意處。為他心智現量證得 謂若我[11]體離五蘊外別有實物。如餘有體法。若無障[*]礙因緣。應比量得如五色根 言五色根比量[12]得者。如世間現見。雖有水土人功眾緣。由闕種子別緣。芽果即[13]便非有。不闕種子別緣。芽果便有。如種生芽。見芽比知有種。此舉外喻如是亦見。雖有色等現境作意等緣。等取明空。若眼識。由色.作意.明.空四緣。若耳識。由聲.作意.空三緣。若鼻.舌.身三識。由作意及香.味.觸二緣。而諸盲.聾等識不起。以闕眼等別緣故。不盲.聾等識起。以有眼等別緣。定知別緣有闕之時。識不得起。不闕之時。識便得起。此別緣者。即眼等根。作意等是共緣。眼等是別緣。五識是果。由能發識。比知有根。如是名為色根比量。於離蘊我二量都無。非如六境意根現量得故。非如眼等五根比量得故。由此證知。無真我體。此約現.比總破諸我。文中既不別標。明知總破。
[0439b11] 然犢子部執至不一不異者。此下第二別破。就別中一破犢子部。二破數論師。三破勝論師 此下第一破犢子部。就中。一敘宗。二正破。三通難 此即第一敘宗。言犢子部者。十八部中之一稱也。佛在世時有犢子外道計有實我。計同外道故以標名。如來弟子不應執我。而橫計我故先破也。犢子部執。有補[14]特伽羅。此云數取趣。我之異名。數取五趣其體實有。與彼五蘊不一不異。彼計我體非斷非常。若與蘊一。蘊滅我滅我等應斷。不可言一。若與蘊異。蘊滅我不滅我應是常。不可言異。
[0439b23] 此應思擇為實為假者。此下第二正破。就中。一以理破。二以教破 就以理破中。一約假實破。二約依徵破。三約五法藏[15]破。四約所託破。五約[16]所識破 此下第一約假實破。論主勸思此應思擇。汝所執我為實為假。
[0439b28] 實有假有相別云何者犢子部問。實有假有相別云何。勸我思擇。
[0439b29] 別有事物至如乳酪等者。論主答。如色聲等是實有相。如乳.酪等。是假有相多法成故。
[0439c03] [*]許實[*]許假各有何失者。犢子又問。[17]許我實假各有何失。
[0439c04] 體若是實至便同我說者。論主出過。我體若是實。破云。汝所執我應與蘊異。有別性故。如色異受等。若與蘊異。便違汝宗我蘊不異。又所執我必應有因。有實體故。猶如色等。若從因生即是無常。然彼計我非是無常。[18]若是無常即三世攝。彼宗說我必非是三世法藏所收。若言不從因生。汝所執我應是無為。非因生故。猶如虛空。若[19]是無為便同外道見。又違自宗。五法藏中我非無為。復言我體非是常故。又若是無為應無有用。既無有用。徒執實有竟何所為。我體若是假。如乳.酪等。便同我說。違汝[20]本宗。
[0439c16] 非我所立至[21]立補[]特伽羅者。此下第二約依徵破。先述犢子部宗。非我所立補[]特伽羅。如仁所徵實有假有 但可。依內。簡外山等 現在。簡過.未 有執受。簡內身[22]中不淨等物無執[23]受者。依此諸蘊立補[]特伽羅。
[0439c22] 如是謬言至亦同此失者。論主正破。如是謬言[24]於義未顯。我猶未[25]了。如何名依。若攬諸蘊是此我依義。既攬諸蘊成補[]特伽羅。則補特伽羅應成假有。如乳酪等攬色等成體是假故。若言不攬諸蘊。但因諸蘊。是此我依義。既因諸蘊立補特伽羅。蘊從因生。我復因蘊而有。則補特伽羅亦同諸蘊從因而生。若我因生。此我成失。以汝執我非因生故 又[1]解既因諸蘊聚集立補特伽羅。則補特伽羅。亦同諸蘊體是假有。[2]以經部家許蘊假故。若我是假。此我[3]成失[]以汝執我體實有故。
[0440a04] 不如是立者。犢子部云不如是立。
[0440a05] 所立云何者。論主徵。
[0440a06] 此如世間依薪立火者。犢子部答。
[0440a07] 如何立火可[4]說依薪者。論主復[5]問。
[0440a08] 謂非離薪至體應成斷者。犢子部答。謂非離薪可立有火。而薪與火非異非一。自設難云。若火異薪。薪應不熱。既薪有熱。不得言異。若火與薪一。應所燒即能燒。既能.所別不得言一。舉法同喻云。如是不離蘊立補特伽羅[6]然補特伽羅與蘊非異.一。若與蘊異。體應是常。不可言異。若與蘊一。體應成斷。不可言一。以彼[*]計我[7]非斷非常。
[0440a16] 仁今於此至火依薪義者。論主復[8]責。
[0440a17] 何[9]所應說至能燒是火[10]者。犢子部答。
[0440a18] 此復應說至名薪名火者。論主復問。此復應說。何者所燒名薪。何者能燒名火。
[0440a20] 且世共[11]了至依薪有火者。犢子復答。且[12]世共了。諸不炎熾所[13]然之物名所燒薪。諸有光明極熱炎熾名能燒火。此能燒[]然彼物相續。令其後後色變體[14]微異前前故。此火彼薪。雖俱四大.色.香.味.觸八事為體。而緣前薪故後火方得生。如緣前乳生於後酪。如緣前酒生後酢。乳.酒.酪.酢雖俱八事。而緣乳.酒生於酪.酢。由[15]此理故。故世共說依薪有火。
[0440a28] 若依此理[16]至理不成立[17]者。論主破。若依此理。火則異薪。後火前薪。時各別故 又汝計我如火依薪。依諸蘊者。則定應說緣蘊我生。體異諸蘊。成無常性。如何汝言我非異蘊。而非無常 又牒轉計破。汝若謂即於炎熾木等八事之中。煖觸名火。餘七事名薪。破云。則是火.薪俱時而起。應成異體。相有異故 又破云。應說依義。此既俱生如牛兩角。如何可言依薪立火。謂非此火用薪為因。所以者何。火之與薪。各從過去自同類因俱時生故。亦非此火名因薪立。[18]以立火名因觸故。非依[19]彼薪。又牒轉計破。汝若謂所說火依薪言。為顯俱生。或依止義者。破云。是則應許補特伽羅與蘊俱生。或依止蘊。已分明[20]許體與蘊異。此即約喻難法 又理則應許若諸蘊無。我亦非有。如薪非有。火體亦無。而不許然。彼部不許蘊無。我無。以入無餘蘊無。我有。彼宗所[*]計。我在生死。與蘊不一不異。若入無餘。與涅槃不一不異。既違己宗。故釋非理 然彼犢子。於此不異。前文之中自設難言。若[21]火異薪。薪應不熱。明知不異 論主徵云。彼應定說。熱體謂何 若彼釋[22]云熱謂觸。餘七名薪 破云則[23]薪非熱體相異故。何得設難薪應不熱 若復釋言薪名[24]熱。與合故薪名熱。破云。則應七事異於體亦得熱名。以實道理。火名唯[]目觸。餘七事與合皆得熱名。是則分明許七事薪亦名為熱。雖薪.火異。而過不成。如何此中舉以為難。若火異薪。薪應不熱。然薪異火薪亦名熱 又汝轉計。若謂水等遍炎熾時。說名為薪亦名為火。一體義說 破云。既薪火一是則應說。依義謂何。我與色等蘊定應是一。無理能遮。故彼所言如依薪立火。如是依蘊立補特伽羅。進退推徵理不成立。
[0440c06] 又彼若許至[25]非第五故者。此即第三約五法藏破 爾焰。此云所知。舊云知母不然 彼犢子部立所知法藏。總有五種。謂三世為三。無為第四。不可說第五。即補特伽羅是不可說攝。彼宗立我。若在生死[26]中。與三世五蘊不可定說一.異。若捨生死入無餘涅槃。又與無為不可定說一.異。故說此我為其第五不可說法藏。故牒破云。又彼若[]許我與五蘊若一若異俱不可說。則彼所許五種所知。亦應不可說具有五種。以我與前四法藏不可說為異故。不可說為第五法藏。以與前四法藏不可說為一故。不可說為非第五 非第五者。即是前四法藏。既第五.非第五。俱不可說。[27]但應建立前四法藏。不應別立第五法藏 又真諦師云。神我若異前四。則是可言。不應立第五為不可言。[28]若不異前四。則[29]唯有四。無[30]第五不可言 故不可說第五及非第五。
[0440c25] 又彼施設至應言依眼等者。此即第四約所託破。[31]又施設我應更確陳。為何所託。[32]汝若言[33]託蘊。破云。假義已成。以施設我不託我故 汝若言此[34]我託我。破云。如何上言依諸蘊立。理則但應說依補特伽羅。既汝不許我依於我。故唯託蘊 汝若謂有蘊。此我則可知故。我上言此依蘊立者。破云。是則諸色[1]境有眼等緣。方可了知彼色等故。應言色等依眼等立。然五[2]色境雖由根知。不[3]說依根。我亦應爾。雖依蘊知。不應依蘊。
[0441a06] 又且應說至何識[4]所識者。此下第五約所識破。此即問也。
[0441a08] 六識所識者。犢子部答。
[0441a08] 所以者何者。論主徵。
[0441a09] 若於一時至與法一.異者。犢子部答。若於一時眼識識色。因茲知有我。言是某甲。說此名為眼識所識。而不可說與色一.異。乃至意識知法等。准[]此可知。
[0441a13] 若爾所計至是假非實者。論主例破。若爾[*]計我。應同乳等唯假施設。攬四境成無有別體。謂如眼識識諸色時。因此若能知有乳等。便說乳等眼識所識。以假不離實[5]色之時。亦言識乳等。而不可說乳等與色一.異。乃至身識識諸觸時。因此若[6]能知有乳等。便說乳等身識所識。而不可說乳等與觸一.異。乳等若與色等一者。勿乳等成四。乳等若與色等異者。勿乳等非四所成。故說乳等與彼色等。不可說言[7]定一定異。由此應成總依諸蘊。假施設有補特伽羅。猶如世間總依色等。施設乳等是假非實 若依成實論。總有四假。一相續假。如身.語業以色.聲成。一念色.聲不成身.語業。要色.聲相續方成身.語業。二相待假。[8]如長.短等相待故立。三緣成假。如攬五蘊成人。攬四境成乳等。四因生假。一切有為法從因所生。皆無[9]自性 今此文中以緣成假例破緣成假。
[0441b03] 又彼所說至徵[10]難亦然者。論主又牒徵破 又彼所說若於一時眼識識色。因茲知我此言何義。兩關徵定。若說諸色是了此我因。然不可言此我異色者。牒[11]先初關。破云。是則諸色。以眼.及明.作意等緣為了色因。故應不可說色異眼等 若了色時此我亦可了者。牒後關。又作兩關徵定。為色能了識即了此我耶。為於此中別有能了識 若言色能了即能了此我者。破云。則應許此我體即是色。以了色時亦了我故。或唯於色假立此我。以無別有能了別故。或不應有如是分別如是類是色。如是類是此我。無別體故。若無如是色.我分別。如何可立有色有我。有性必由分別立故 若於此中別有能了了此我者。破云色.我二了既不並生。了時別故。此我應異色。如黃異青。別有能了體[12]各不同 前異後等能了亦別。體亦不同。如色即爾乃至。於法徵難亦然。
[0441b21] 若彼救言至便壞自宗者。又牒救[13]破。若彼救云。如此我與色不可定說是一[]是異。二種能了相[14]望亦然。色之能了[15]我之能了。亦不可說定一定異。以所了不定一.異。能了亦非一.異。何得責言為一為異 論主破云。如我與色不可定說是一是異。此我即非是有為攝。是第五不可說法藏收。我之能了與色能了。亦不可說是一.[]是異。能了不應是有為攝。應是第五不可說法藏收。若許爾者。便壞自宗。自宗能了是三世法藏有為攝故 又若實有至皆無有我者。此下就正破中。第二以教破犢子。經言無我。汝言有我豈不相違。此引初經牒破。
[0441c05] 又彼既許至由二緣故者。論主又引第二經牒計徵破。又既許我眼識所得。如是眼識。於色境。於此我。於色.我.俱。此三中為緣何起。若緣色起。則不應說眼識了我。此我非眼識緣。如聲處等故。汝所執我非眼識緣。非色處故。如聲處等 謂若救云。有一類識。泛緣此青等境起。即用此青等境為所緣緣。破云。補特伽羅非眼識緣者。如何前說我為眼識所緣。由此定非眼識所了 或者已上總是牒救。若眼識起。唯緣此[16]我。或緣色.我.俱。便違經說識二緣生。若唯緣我便闕色緣。若緣色.我應由三緣。以經唯說二緣生故。
[0441c18] 又契經說至[17]眼色故者。論主又引第三經。證識二緣生。非由我起。
[0441c19] 又若爾者至便壞自宗者。論主又引第四[18]經破。又若此我是眼識緣。能生眼識。我應無常。經說因緣能生識者皆無常故。犢子不許我是無常 若彼轉救我非識緣。破云。應非所識。若非所識應非所知。[19]若非所知如何立有我。若不立有我便壞自宗。自宗立我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攝。
[0441c26] 又若許為至有違宗過者。論主又引第五經破。將顯違經。先立量言。我異六境。又若許我六識所識。汝所執我應異聲。眼識識故。猶如色。汝所執我應異色等。耳識識故。譬如聲。餘識所識一一比量為難准此。此即難令我異六境。如何乃言我與六境非定一.異。定[1]訖顯違。又立此我六識所識。便違經說。經言梵志。五根行處各別境界各別。各唯受用自所行處。及自境界。或前約處明。後約界[2]辨。非有異色.根。亦能受用異根行處.及異境界。意兼受用五根行處。及彼境界。以彼五識亦依[3]意故。所以意根正能受用十三界。兼能受用五根行處。及彼境界 又解以彼意識依意根故。所以意根與能依識同緣諸法。正緣十三。兼緣五根行處。五根境界。前解為勝 汝意一我六識同取。是則五根亦能兼取異根行處。異根境界。此經復言五根行處.境界各別。豈不違經。[4]既違經過 或不應執我是五根境。若非五根境。如是便非五識所識。若非五識所識。雖不違經。[5]又違宗過。以汝宗說我五識所識故。
[0442a19] 若爾意根至及自境界者。犢子部難。[6]言若五根取別境不許取於我。第六意根境亦應別。[7]六生喻契經中言。如是六根行處.境界各有差別。乃至自[8]境界。此中意說。六生喻經六根行處.境界各別。理實意根兼能受用五根行處。及彼境界。何妨前經五根行處.境界各別。而能兼取異根我境。經言五根取各別境。未是盡理之言。言六生喻經者。彼經說以繩繫鳥.蛇..鼉.野干.彌猴。[9]令不得隨意。鳥飛空中喻眼根遠見。蛇多住穴喻耳根在深孔內。受糞穢臭物。喻鼻著香。鼉樂水中喻舌著味。味必因津液通之舌方得味。野干樂住山林草庵喻身[10]著觸。彌猴性[跳-兆+參]動不停喻意多緣慮。以六眾生喻彼六根。名六生喻經。
[0442b05] 非此中說至無違前失者。論主為彼通六生經。非此中說眼等六[11]根。此經意說第六意識。所以者何。眼等五根及所生五識。無有勢力樂見等故。經言樂求。故知不約彼說。但說眼等五根增上勢力。所引意識緣色等境。從因為名名眼等根。獨行意根增上勢力。所引意識緣十三界。亦從因為名名為意根。[12]彼眼等既不因所引。不能樂求眼等五根所引境界。故此六生喻經義。無違前說梵志經失。前梵志經據六根體。故說眼等五根境界各別。意根若由眼等引者。亦兼能緣五根行處及彼境界。六生喻經但據六根增上勢力。所引意識名為六根。隨六根引各別緣境。以彼意識隨根說六。故說六根名樂求也。前後兩經明義各別。故此後經無違前失。
[0442b20] 又世尊說至境必同故者。論主又引第六經破 所達謂無間道 所知謂解脫道 或所達謂慧所達。所知謂智所知 皆是智慧所達知法。眼目異名。此經既說所達.[13]知法。唯有爾所。無有我體。故知我體亦非所識。雖達與智是慧非識。以慧與識境必同故。我非所識。
[0442b27] 諸謂眼見至不應異釋者。論主又引第七經破。先敘妄計。後引經非。諸犢子部謂眼見我。破云。應知眼根見所有色。於見非我妄謂見我。故彼便顛墜惡見深[14]坑。故佛經中自決此義。謂唯於蘊假說為我。如人經說。眼.及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15]俱起受.想.思。於中後四所謂眼識.及受.想.思。是無色蘊。觸攬三成無別體故。故不別數。論主以經部義破。不同說一切有宗觸有別體。初眼及色名為色蘊。唯由五蘊量。假說名為人。契經即於此假名人中。隨義差別假立名[16]相。或謂有情。有情識故。或名不悅。劫初時人見地味等沒心不悅故。從此為名。或名意生。從意受生故。或名儒童善[17]童子故。或名能養者。或名所養者。或名有命者。或名生者。是生數故。或是能生者。或是所生者。或名補特伽羅。謂數取諸趣故。亦自稱言我眼見色。復隨世俗說此具壽。謂具足壽命故。有如是天授等名。有如是婆羅門等種族。有如是迦葉波等姓類。乃至世尊恒依了義經。此經了義。不應異釋。
[0442c19] 又薄伽梵至是不可說者。論主又引第八經破。又薄伽梵告梵志言。我說一切有唯是十二處攝法皆盡。十二處外更無有法。若數取趣非是處攝。無體理成。若是處攝。汝不應言是不可說第五法藏以十二處是可說故。
[0442c24] 彼部所誦至此有實體者。論主又引第九經破。彼犢子部所誦契經亦言。諸所有眼。諸所有色。廣說乃至。諸所有意。諸所有法。廣說乃至。如來齊此施設一切。建立一切有自體法。此中無我。如何可說我有實體。
[0442c29] 頻毘[18]娑羅至乃至廣說者。論主又引第[1]十經證無有我體。如文可知 頻毘。此云圓。[2]娑羅。此云貞實。
[0443a03] 有阿羅漢至應知攬諸蘊者。論主第十[3]一引羅漢說證無有我。如文可知 世羅。此云小山。
[0443a05] 世尊於雜至亦都不可得者。論主又引第十二經證無有我 婆梨。是西方小[4]棗名。父母憐子以此標名 就十六句中。初兩句[5]先聽欲說。後十四句正為解釋 就正釋中。前兩句標章。後十二句別釋 就別釋中。前兩句釋依心染。後十句釋依心淨 就後十句中。前兩句總標。後八句別釋 結。謂蟠結難義 從因生法名有因法。餘文可知 頌言無我。明無我體。
[0443a14] 經說執我至不能清淨者。論主又引第十三經顯[6]我無有。經說。執我有五種失。一謂起我見。二有情見。三墮惡見趣。四同諸外道。五越路而行 於空性中心不悟入。釋起我見 不能淨信。釋有情見 不能安住。釋墮惡見趣 不得解脫。釋同諸外道 聖法於彼不能清淨。釋越路而行 又解言五失者。一謂起我見及有情見墮[7]惡趣。二同諸外道執我。三越正路而行。四於空性中心不悟入。不能淨信三寶。不能安住四諦。不得解脫涅槃。五聖法於彼執我身中由惑覆障不能清淨。
[0443a26] 此皆非量者。犢子部非。
[0443a26] 所以者何者。論主徵。
[0443a27] 於我部中曾不誦故者。犢子部答。
[0443a28] 汝宗許[8]是至如何非量者。論主兩關徵責。
[0443a29] 彼謂此說皆非真佛言者。犢子部答。
[0443b01] 所以者何。論主復徵。
[0443b01] 我部不誦故者。犢子部答。
[0443b02] 此極非理者。論主非。
[0443b03] 非理者何者。犢子部問。
[0443b03] 如是經文至故極非理者。論主答。顯彼非理。
[0443b05] 又於彼部至經決判故者。論主復徵。又於彼部豈無此經謂一切法皆非我性。若彼犢子意。謂此我與所依法不一不異故。說一切所依五蘊法皆非我。破云。既爾應非意識所識。二緣生識經決判故。若我生意識。應從三緣生。
[0443b10] 又於餘經至想心見倒者。論主舉經徵責犢子。
[0443b11] 計我成倒至何煩會釋者。犢子部答。計我成倒。說於[9]非我橫計為我不言於我計我。何煩會釋。
[0443b14] 非我者何。論主問。
[0443b14] 謂蘊處界者。犢子部答。
[0443b15] 便違前說至不一不異者。論主出過。便違前說我與色等蘊不一不異。若言蘊.處.界體非我者。如何言我不異蘊耶。
[0443b18] 又餘經說至妄分別為我者。論主又出過。經言計我於取蘊起。不言於我。[10]故無依我起於我見。但[11]非我法妄分別為我。何得說言不言於我。
[0443b21] 又餘經言至補特伽羅者。論主又出過。經言唯於五取蘊起。不言於我起。故定無我。
[0443b24] 若爾何緣至有如是色等者。此下大文第三通難。犢子難云。若言無我。何緣此經復作是說。我於過去世。有如是色等。
[0443b26] 此經為顯至如聚如流者。論主通難。此經為顯能憶宿生一相續身中假說[12]於我有種種事。若見實我於過去生能有色等。如何非墮起有身見失。然聖知過去非是有身見 作斯徵責。汝或應非撥言無此經。是故此經依總五蘊相續假我。言有色等 如聚。緣成假 如流。相續假。無有別體。假立其名。
[0443c05] 若爾世尊至可能遍知者。犢子部難。若無我者。世尊應非是一切智。無心.心所能知一切法。乃至。無我觀亦不知自性.相應.俱有法。剎那.剎那前後不同異生滅故。若許有我不剎那滅。多時經停可能遍知。
[0443c10] 補特伽羅至非由頓遍知者。論主通難。[13]將通彼難。先破云。我應常住。許心滅時我不滅故。我若不滅。如是便越汝所許宗我非常故。[14]復正通云。我等不言佛於一切。一剎那中能頓遍知故。名一切智者。但約前後相續多時有堪能故。謂得佛名。諸蘊相續成就如是殊勝堪能一切智德。纔作意時。於所欲知境。無倒智起。名一切智。非於一念能頓遍[15]知名一切智。故於相續中有如是頌 [16]由約前後相續有能 如火漸能[17]燒諸物非一剎那 如是一切智相續遍[]知 非由剎那頓遍知也 若依宗輪論。大眾部等。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
[0443c23] 如何得知至非我遍知者。犢子部問。如何得知約相續智說知一切法。非我遍知。
[0443c25] 說佛世尊有三世故者。論主答。說佛世尊有三世故。明知約相續說知一切法。非我遍知 彼計世尊以我為體。是第五不可說法藏攝。非三世法[18]藏。[19]故論主答。說佛世尊是三世法藏。約智相續遍[1]知一切。非我遍知。
[0444a01] 於何處說者。犢子部問。於何處說佛世尊有三世耶。
[0444a03] 如有頌言至故定應爾者。[2]許論主答。如經頌言。三世諸佛滅眾生憂 故約相續名佛遍知。汝宗唯許蘊有三世非數取趣。以數取趣是第五不可說法藏收故 故定應爾。謂定應說約三世法。許約相續說。三世諸佛。約智相續遍知一切。非數取趣。若數取趣。是世尊體。遍知一切。不應說佛有其三世。
[3] [*][4]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九
[5] [0444a12] 交了
[0444a13] 保延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0444a14] 京都宿處故入道大相國舊居點了
[0444a15] 破我品頗有文字不審。
[0444a16] 權少僧都覺樹記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八
沙門釋光述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0417a24] 分別定品者。專注一緣名之為定。此品廣明故名分別。所以次明定品者。賢聖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緣。緣望果故次明定[8]也 又解依定發智故次明定。
[0417a28] 已說諸智至今次當辨者。就此品中。一明諸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論宗旨。
[0417b01] 就第一明諸定功德中。一明所依諸定。二明能依功德 就第一明所依諸定中。一明四靜慮。二明四無色。三明八等至。四明諸等持 此下第一明四靜慮。將明生起 就生起中。一總結生起。二別生起定。三問起頌文 此即第一總結生起。於先所辨共功德中。已說諸智所成無諍等功德。餘靜慮等功德今次當辨。
[0417b08] 於中先辨所依止定者。此即第二別生起定。
[0417b09] 且諸定內靜慮云何者。此即第三問起頌文。
[0417b10] 頌曰至後漸離前支者。就頌答中。初頌出體。後半頌顯差別。此中言樂。樂有二種。若初.二定樂輕安名樂。若第三定樂樂受名樂。以樂名同。頌總言樂。若不爾者。寧得通前三靜慮耶。餘如長行釋。
[0417b15] 論曰至靜慮差別者。明先說意。
[0417b16] 此總有四至五蘊為性者。釋初頌。此四靜慮各有二種。謂定及生。生即如前世品已說。定靜慮體。總而言之是善性攝。能令心王住一境性。剋性出體。以善等持為自性故。若并助伴相應.俱有。五蘊為性。
[0417b21] 何名一境性者。問。
[0417b21] 謂專一所緣者。答。專一所緣名之為定。
[0417b22] 若爾即心至餘心所法者。經部難。若專一緣即此心王。專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說名等持。經部依心假立定故。
[0417b26] 別法令心至非體即心者。說一切有部釋。別有心所令彼心王於一境轉。名三摩地。非體即心。
[0417b28] 豈不諸心至皆一境轉者。經部復難。豈不諸心剎那.剎那前後滅故皆一境轉。心王之外何用等持。汝若謂等持令彼心王於第二念不散亂故須有等持。即於剎那相應心王等持無用。經部復難。汝立餘心.心所。由三摩地故於一境轉。此三摩地復由誰故於一境轉。汝即解[9]云還即由此餘心.心所令三摩地於一境轉故 牒破云。又由此餘心.心所故三摩地成。寧不即由[10]此餘心.心所法故。心於一境轉。何用等持令心一境。此文稍隱。應善思之。又三摩地是大地法。遍與一切三性相應。應一切心皆一境轉。皆應名定。
[0417c12] 不爾餘品等持劣故者。說一切有部救[11]云。不爾。餘散品心性雖有等持。體性劣故不名為定。
[0417c14] 有餘師說至即四靜慮故者。有餘經部師說。即心一境前後相續轉時名三摩地。離心之外無別有體 契經說此定為增上心學故。顯定即心。
[0417c17] 心清淨最勝即四靜慮故。顯心即定。故知離心無別定體。依何義故立靜慮名者。問名。
[0417c20] 由此寂靜至以慧為體者。說一切有部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從用及果為名故名靜慮。如契經說心若在定能如實了知 印度造字聲明論中有字界.字緣審慮梵云振多。是字緣。於振多義中置地界故。地是梵音。復以餘聲明法助此振[12]多地界。變成馱南。馱南此云靜慮。舊云禪。或云禪那。或云持[ィ【原】【甲】【乙】">13]阿那。皆訛也。有餘部計審慮是思。為簡彼說故[14]言此宗審慮以慧為體。又婆沙八十[ィ【原】">15]三云。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0418a01] 若爾諸等持皆應名靜慮者難。若寂靜審慮名靜慮者。諸八地等持皆應名靜慮。
[0418a03] 不爾唯勝至亦得日名者。答。不爾。唯勝方立此名。如世間言發光名日。非螢.燭等發於劣光亦得日名。
[0418a06] 靜慮如何獨名為勝者。問。
[0418a07] 諸等持內至獨名靜慮者。答。八等持內唯此四種。一攝受靜慮支。二止.觀均行最能審慮。三得現法樂住。四得樂通行名。故四等持獨名靜慮。餘定不爾。
[0418a10] 若爾染污寧得此名者 問。
[0418a11] 由彼亦能邪審慮故者。答。由彼染定發得邪慧能邪審慮亦名靜慮。
[0418a13] 是[1]則應有太過之失者。難。若能令慧邪審慮故名靜慮者。是即應有太過之失。一切三界諸惑相應慧。[2]皆能邪審慮[3]與彼相應定亦應名靜慮。
[0418a16] 無太過失至有惡靜慮者。答。無太過失。要與善靜慮相似義中方名染靜慮。餘非相似不名靜慮。生芽名種。敗種名種。似生種故立以種名。等謂等取涸池.死人等。此即引喻。世尊亦說有惡靜慮。即味靜慮。此即引證。
[0418a22] 若一境性至初二.三.四者。釋第五.第六句。問。若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差別不同。
[0418a24] 具伺喜.樂至分為四種者。答。具伺.喜.樂建立為初。由此已明亦具尋義。以此三法必與尋俱。如[煗【乙】">4]煗">煙與火必定俱行。非伺有喜.樂而不與尋俱。影顯可知。頌不別說。定通四定不約彼明。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但有喜.樂二種立第二定。離伺.喜二但有樂一立第三定。具離伺.喜.樂三種立第四定。如次配釋。但言離伺。亦定離尋不別說也。故一境性分為四種。
[0418b05] 已辨靜慮無色云何者。此下第二明四無色。結前問起。
[0418b06] 頌曰至昧劣故立名者。就頌答中初句及四蘊明體性。離下地約生分四。次兩句[5]顯除色想。次一句釋總名。次一句釋妨。後四句釋別名。
[0418b09] 論曰至隨轉色故者。釋初句及四蘊。此四無色與四靜慮。數同。自性同。謂數有四。自性各二。生如前說。即世品說由生有四種。定無色體總而言之。亦善性攝心一境性。依此數.性.同故。頌中說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蘊有餘四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
[0418b15] 雖一境性至非非想處者。釋離下地。約生不同分四。雖一境性四無色定體相無差別。離下地染生彼上地。約生不同故分四種。謂若已離第四靜慮染生上地時。立空無邊處。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生上地時。立非想非非想處。
[0418b21] 離名何義者。問。
[0418b21] 謂由此道至離下染義者。答。謂隨由何道解脫下地惑。是離下染義。
[0418b23] 即此四根本至起色想故者。釋第三.第四句。因解無色明除色想 緣下地色。謂第四定色。餘文可知 無色雖亦緣下六地類智品道俱生戒色。今據有漏言除色想。
[0418b27] 皆無色故立無色名者。釋第五句。空等四處皆無色故立無色名。
[0418b29] 此因不成許有色故者。大眾部.化地部等出過。皆無色故立無色名。此因不成。我許彼界亦有色故。
[0418c02] 若爾何故立無色名者。問。
[0418c03] 由彼色微至亦名無黃者。大眾部等答。由彼色微故名無色。引喻可知。
[0418c05] 許彼界中至亦遮有故者。說一切有部責破大眾部等 許彼界中色有何相。此即總責。下牒計破。若言彼界雖無餘色。唯有身.語律儀。破云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夫有律儀。謂於彼地容起身.語。於無色界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大種何有造色。夫所造色由大種造。彼無色界既無大種。何有造色身.語律儀 若謂如有無漏律儀。雖無無漏身.語大種。而有無漏律儀。隨身大造。彼界雖無身.語大種。何妨得有身.語律儀。隨身大造。破云。不爾。無漏律儀是不繫故。雖無無漏身.語大種。而有無漏律儀。隨所依身。有漏大造。無色律儀體是有漏。是[6]界繫故。不可說言彼界雖無身.語大種。而有律儀隨身大造。又彼定中不但遮彼無漏律儀。亦遮有彼有漏律儀 又解謂彼定中不但遮彼身.語大種。亦遮有彼身.語律儀。言無色故。律儀寧有。
[0418c22] 若許於彼至此有何理者。又縱許牒破 若許於彼無色界中有色根身。破云。如何可言彼色微[7]少 若謂於彼身量小故名無色者。破云。水細虫極微。亦應名無色。小不可見故 若謂身極清妙故名無色者。破云。中有.色界應名無色。亦清妙故 若謂彼身清妙中極故名無色。中有.色界。清妙非極不名無色。破云。應唯有頂得無色名。清妙中極故。如定有勝.劣上.下不同。生身亦有勝.劣上.下不等。故有頂最勝 若言彼色非下地眼見故名無色。破云。又生四靜慮所有色身。非下地眼所能取故。與彼無色何異不名無色。此即以下同上 若謂欲.色隨義立名。實有欲.色名欲.色界。無色不然。非隨義立。雖實有色。而名無色。此有何理。
[0419a09] 若謂經說至有色理成者。牒大眾部等所引四經證無色界有色。一若謂經說壽.煖和合。彼既有壽。明知有煖。煖即色故。二又經說名色與識相依。如二蘆束相依住故。既許彼界識體非無。是[]則亦應許有名色。三又經說名色識為緣故。彼界既有識。明知[1]有名色。四又經說。遮離色.受.想.行四。識有來.[2]去。故彼界既有識。明知亦具有色.受.想.行。故婆沙云。復說離色.受.想.行。不應說識有去.來。住有死有生。無色界中既得有識。亦應具足有四識住(已上論文)。故總結言。由此無色有色理成。
[0419a21] 此證不成至為遮離一切者。說一切有部。總非勸思。通前引教。且初經言壽.煖合者。為約三界說如汝異執。為約欲界說如我所宗。理應約欲說。若通上二界不應言煖。據煖顯相。且言約欲不言色界。若隱顯合論。煖亦通色界 通第二經[3]云.名色與識相依住者。為約三界說如汝異執。為約欲.色說如我所宗。理應但約欲.色說也。若通無色不應言色 通第三經云。所說名色識為緣者。為說一切識皆為名色緣如汝異執。為說名色生無不緣於識如我所宗。理實亦有識唯生名不能生色 通第四經云。遮離色乃至行。識有來.去者。於四蘊中。為遮隨離一識有來.去如汝異執。於四蘊中為遮離一切識有來.去如我所宗。理實無色亦有離色有餘三蘊。識有[4]來.去。言無去.來。遮離一切。
[0419b09] 若謂契經至應有段食者。說一切有部牒救破。若謂契經言無簡別。不應於此更致審思。此說不然。太過失故 破第一云。若經無簡別。無色有壽亦有煖者。經無簡別。謂應外煖亦與壽合 破第二云。若經無簡別。無色有識亦有名色。相依住者。經無簡別。又應外名色與識相依 破第三云。若經無簡別無色有識與名色為緣者。經無簡別。又應外名色以識為緣。此文雙破第二.第三 破第四云。若經無簡別。[5]言四識住能持於識。無色有識亦有色識住。經無簡別。說四食能持有情。色.無色界既有有情。應有段食。故說四食如四識住。言四識住。即是彼引第四經文。遮離色乃至行識。四識住經。
[0419b23] 若謂經說至超色想等者。牒救徵破。汝若謂經說有一類天超段食故。又說彼天喜為食故。說段食上界非有。無斯過者。[]則無色界不應有色。汝引二經證上二界無有段食。我引三經證無色界而無有色 契經說彼無色界中出離色故。若彼界中猶有色者。何名出離 又契經[]云四無色解脫。最為寂靜超諸色故。既云超諸色。明知彼無色 又契經說無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斷緣色貪名超色想。或據四根本及上三邊既超色想。明非有色 若無色界如汝所執實有色者。定應彼色自相可知。如何可言超色想 等。等取前二經。
[0419c07] 若謂觀下至彼界無色者。又牒救破。若謂無色觀下欲.色界色故。說超色想等。則於段食亦應許然。應超下段食有細段食 又四靜慮超下色。亦應可說出離色言。是則四靜慮亦應名無色 又亦應說無色界中出離受等。彼亦超下受等故。經既不說無色界中超受等言。知無色中遍超色類非超受等。由此定知。彼界無色。
[0419c15] 然契經中至非永出故者。說一切有部通大眾等伏難。伏難意云。經中既言有不出有。明知無色有不能出色有。若能出者應言有出有。為通此伏難故釋斯經 然契經中說三有不能出三有者。為自地惑之所縛故。故言於自地有不能出故。但離八地非離有頂故。故言非遍出故。凡夫斷惑後還退故。故言非永出故。是故經言有不出有。不言無色有不能出色有。
[0419c24] 又薄伽梵至無不成過者。復引經證無色界無色。如文可知。破訖結言。故所立因皆無色。故立無色名。無不成過。
[0419c27] 在彼多劫至色從何生者。釋第六句。問。在彼無色經[6]於多劫色相續斷。後沒生下欲.色界時。色從何生。
[0420a01] 此從心生至從彼心生者。論主以經部義答。正釋頌文後色起從心此色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感色果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時欲.色界色。從彼無色界心中色種生。
[0420a05] 彼無色身心依何轉者。大眾部等問。
[0420a06] 離身何不轉者。說一切有部反責。
[0420a07] 下曾不見故者。大眾部等答。下欲.色界。曾不見有離於色身。心得轉故。
[0420a09] 色界無段食至心轉所依者。說一切有部反責。色界無段食。身復依何轉。下欲界中。亦不見色身離段食轉故。又先世品。說彼無色心轉所依。謂依命根眾同分轉。
[0420a13] 已釋總名至得別名耶者。釋後四句。結前問起。
[0420a14] 不爾者。答。
[0420a14] 云何者。徵。
[0420a15] 下三無色至建立三名者。釋前三無色從加行立名。故正理七十七云。若由勝解思惟無邊空。加行所成名空無邊處。謂若有法雖與色俱。而其自體不依屬色諸有於色求出離者。必應最初思惟彼法。謂虛空體雖與色俱。而待色無方得顯了。外法所攝其相無邊。思惟彼時易能離色。故加行位思惟虛空成時。隨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建立此名。若由勝解思惟無邊識。加行所成名識無邊處。謂於純淨六種識身能了別中。善取相已安住勝解。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由此加行為先所成。隨其所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建立此名。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見無邊行相動為欲厭捨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無邊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住故(已上論文) 立第四名至是立名正因者。釋後無色。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謂無下七地明勝想故。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不同二無[1]心名非非想。雖加行時亦作是念。前七定諸想如病.如箭.如癰 或初二定喜想如病。三定樂想如箭。四.五.六.七地捨想如癰 若想全無如二無心。便同愚癡黑闇。相似無所覺知。唯有非想非非想中與上相違寂靜美妙。於加行中厭想厭無想。應名非想非非想 而不就此加行立名。以若詰言何緣加行作如是念。必應答言以於彼有頂根本處想昧劣故。所以加行隨彼根本作如是念。由此根本想昧劣故。是立非想非非想名正因。故從根本立名。不從加行立名。又正理云。此四無色皆言處者。以是諸[2]有生長處故。
[0420b19] 已辨無色至無漏謂出世者。此下第三明八等至 就中。一總明八等至。二別明八等至 此即總明八等至。結問頌答。
[0420b21] 論曰至無無漏故者。釋初頌。可知。
[0420b22] 初味等至至此得味名者。釋第五句。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淨定故名為味。等至與彼相應故。此等至得味名。又婆[3]沙云。問何故但說與愛相應。非餘煩惱。有說此中說相似者。謂愛與定相似。非餘煩惱。所以者何。定於所緣流注相續。愛亦如是。廣如彼說。
[0420c01] 淨等至名至得名為入者。釋第六.第七句。淨等至名。目諸世間有漏善定。與無貪等自性善諸白淨法相應起故。此等至得淨名。即是第一味相應所味著境。此淨定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定深生味著。不緣現在。以必不觀自性等故。不緣未來。未曾領故。過去曾領故偏說過去。爾時雖名出所味定。於能味定得名為入。
[0420c09] 無漏定者至非所味著者。釋後一句。如文可知。應知味.淨.無漏三種名入.出者。於五入.出中是異類心入.出。故婆沙一百六十一云。此中入出者。入出有五種。一地。二行相。三所緣。四異類心。五剎那。地入出者。謂初靜慮等無間。第二靜慮現在前時。名入第二靜慮出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等。無間。非想非非想處現在前時。名入非想非非想處出無所有處。如順次入出。如是逆次入出。及順逆超入出亦爾。行相入出者。謂無常行[4]相無間。苦行相現在前時。名入苦行相出無常行相。餘行相亦爾。所緣入出者。謂緣色定等無間。緣受定現在前時。名入緣受定出緣色定。緣餘定亦爾。異類心入出者。謂欲界心等無間。色界或不繫心現在前時。名入色界或不繫心出欲界心。色界心等說亦爾。如欲界等心。學等心亦如是。餘善等心隨應亦爾。剎那入出者。謂初剎那等無間。第二剎那現在前時。名入第二剎那出初剎那。餘剎那亦爾。
[0420c29] 如是所說至非諸無色者。此下第二別明八等至 就中。一別明靜慮。二明三等至 就第一別明靜慮中。一明靜慮支。二明[1]靜慮支體性。三明染無支。四明名不動。五明生受異。六明起下心。此即第一明靜慮支。故先標宗 如是所說八等至中靜慮攝支止.觀等故。非諸無色止增.觀減。由此未至及中間定。亦不立支。觀增.止減。
[0421a08] 於四靜慮各有幾支者。問。
[0421a08] 頌曰至捨念中受定者。頌答。就此頌中。略作二門分別。一明諸地通局。二明支數不等 言諸地通局者。四靜慮支總有十八。大例有三。一是所依定。此有四種。即四定體。此與諸支為所依故。故通諸地無勞問答 二地法應有。此有六種。謂初定尋.伺.喜。二定喜。三定樂。四定中受。此之六種地法應有。故於諸地或有。或無。無勞問答 三別緣建立。此有八種。謂初定樂。二定內淨樂。三定捨.念.慧。四定捨.念 略依第三問答分別。婆沙八十意解云。問輕安.行捨一切地有。何故初.二立輕安非行捨。三.四立行捨非輕安。復次初.二輕安用勝。[2]性舉治惛沈。三.四行捨用勝。沈靜治掉舉。復次為治五識及所引身重故。初定立輕安。為治初定三識及所引身重故。第二定立輕安。二.三定中無識身及所引身重可對治故。三.四不立輕安為支。既無輕安故立行捨。復次三定捨極喜四定捨極樂。故立行捨。初.二定不立行捨。故立輕安 問信通諸地何故唯於二定立支 婆沙意云。復次初定尋.伺如火。身識如泥。令心相續熱惱濁亂。信不明淨。如熱泥中面像不現。二定無如是事。信相明淨。如清冷水面像得現。第三靜慮有極[3]悅受。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心相續信相不現。復次諸瑜伽師。得第二定初生勝信。既於界.地俱能分離。乃至有頂後必當離。初定未生定信。後二而非是初起。復次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堅固。第二靜慮有[4]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淨支 問慧通諸地。何故唯於第三定立 婆沙意云。順三定故。復次第三定有極適悅受。為耽此樂。不欣上地勝法。能為自地留難。對治此故立正慧支。故世尊說。應以正慧覺了此樂。上.下地中無有自地極樂留難如此地者。復次初定有尋.伺。二定有極喜躍。四定有勝捨受。以勝。捨受是無[5]明。正慧是明。明.無明分互相違害。由尋.伺等覆障正慧。不於彼立。第三定中無有如彼覆正慧法 問念通諸地。何故唯於三.四立支 婆沙意云。念順後二。復次第三定為第二定勝喜所漂溺。第四定為第三定勝樂留礙。由為下地所留難故。於自地染不能出離。是故世尊勸住正念。復次初定有尋伺。猶如暴風。二定有極喜躍。如水濤波。覆障正念。後二即無此過 二明支數不等者 問何故初.三等五。二.四齊四 婆沙解云。復次欲界諸惡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初靜慮建立五支。為牢強對治。第二靜慮重地極喜。難斷難破難可越度。第三靜慮建立五支。為牢強對治。初及第三俱無[6]是事故。二.四唯四。復次為對治欲界增上五欲境貪。故初立五為治。二定五部重地喜受故三定五。初及第三俱無是事故。二.四各四。復次為欲隨順超定法故。謂從五支定超入五支定。復從四支定超入四支定。以支等者易可超故 問若從第三靜慮超入空無邊處。復從第四靜慮超入識無邊處。彼俱無支云何隨順 答諸外.內事初作時難。後成辨時不假隨順。且外事者。如遮諾迦與[7]臣壞月。十二年中學造金法初成一粒如[[麥*廣]【甲】【乙】">8][麥*廣]" v150="擴" ver="150 a10 a11 " va11="[麥*廣]">擴麥量。便師子吼。我等今者能造金山。言內事者。如瑜伽師修神境通。初學離地如半[蕂【甲】【乙】*">9]蕂" v150="巨勝" ver="150 a10 a11 " va11="苣蕂">巨勝。[10]後離地如一[蕂【甲】【乙】*">]蕂" v150="巨勝" ver="150 a10 a11 " va11="苣蕂">巨勝。如是漸漸半麥一麥乃至一[11]尋彼後成時。隨心欲往色究竟天。自在能往。超定亦爾。初時難故假支齊等。後時易故設不立支。亦能超入(已上論文) 論曰至義如前釋者。釋初兩句。此中等持頌說為定。等持與定名異體同。故契經說。心定及平等定名正等持。經既以定釋正等持。明知等持與定名異體同。此等持亦名心一境性。義如前釋。
[0421c23] 傳說唯定至非靜慮者。毘婆沙師傳說。唯定是靜慮亦靜慮支。餘四支是靜慮支非靜慮。
[0421c25] 如實義者如四支軍者。論主述經部義。如實義者象.馬.車.步名四支軍。別即是支。總即是軍。攬別成總。軍即是假。靜慮五支。應知亦爾.別即是支。靜慮是總。以別成總。靜慮是假。
[0421c29] 餘靜慮支應知亦爾者。餘三靜慮各作兩釋。應知亦爾。
[0422a02] 第二靜慮至四等持者。釋後六句。如文可知。又婆沙八十一云。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答第四靜慮捨.念俱離八擾亂事。故名清淨。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為八擾亂事。此中皆無獨名清淨。廣如彼說。
[0422a08] 靜慮支名至總有幾種者。此即第二明支體性。牒前問起。
[0422a09] 頌曰至喜即是喜受者。就頌答中。初句總顯體數。下三句顯異外宗。
[0422a11] 論曰至足前為十一者。釋初句。此支實事唯有十一。謂初五支尋.伺.喜.樂.定。即五實事。第二靜慮喜.樂.等持三支。如前增內淨支。足前為六。第三靜慮等持。如前增餘捨.念.慧.樂四支。足前為十。第四靜慮捨.念定三支如前增非苦樂支。足前為十一。此中別說喜.樂.捨三。故言十一。若據種類。唯有九種。喜.樂.捨三同是受故。所言九者。謂念.定.慧.受.信.輕安.行捨.尋.伺 今於此中略作二門分別。一廢立。二問答 言廢立者 問七十五法中何故唯九立靜慮支。餘不立耶 解云若順淨偏勝與定同緣立靜慮支。不爾不立。第一色法十一不立支者。非與定同緣故不立支。無表雖定俱有。非定同緣故不立支。故正理云。何緣無表非靜慮支。諸靜慮支助定住境。彼不緣境故不立支。第二心法不立支者。婆沙八十云。心順流轉。定順還滅。故心不立為靜慮支。復次心勝如王。諸心所法皆如臣佐。定是心所故[1]不立為靜慮支。如諸國王不事臣佐。第三四十六心所法中。唯九立支餘不立者。大不善地法二。大煩惱地法六。小煩惱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貪.嗔.慢.疑。體皆是染非順定故并不立支。大地法十中雖并通善。唯四立支餘不立者。念.定.慧三。順淨偏勝故立為支。受於雜染.清淨分中。勢用俱勝是故俱立。由此流轉緣起分中立為受支。及於還滅清淨分中立為受支。據順淨[2]邊立為支也。又正理七十一云。有餘師說。受於雜染雖是增上。而為淨品作饒益事亦有功能。如旃荼羅性雖[3]卑劣。能與豪族作饒益事。故於靜慮為饒益事。菩提分中立覺支號 問何故五受唯三非二 解云與定同緣立靜慮支。憂.苦唯欲故三非二。想.思.觸.欲.作意.勝解不立支者。婆沙云。想.思.觸.欲皆順流轉作用偏勝。定順還滅故[4]不立為靜慮支。作意唯在欲界散地對境用勝。非諸定地故亦不立為靜慮支。勝解唯於無學位勝。靜慮遍於一切位勝。故彼不立為靜慮支。大善地法十雖并是善。唯三立支。餘不立者。信.捨.輕安順淨偏勝故立為支。信是一切眾行初基。或如[5]清水珠。置心品中令心澄淨故立為支。無始時來.掉亂心不能得定。輕安治惛沈。行捨治掉舉。由此得定。或掉舉定障。行捨能治。惛沈是慧障。輕安能治。此二能治定.慧重障。是故別立。餘七雖善順淨非偏勝。婆沙云。問何故精進非靜慮支。答諸靜慮支順自地勝。精進於順他地為勝。謂初靜慮精進。順第二靜慮為勝。乃至無所有處精進。順悲想非非想處為勝。故彼不立為靜慮支。復次精進損害三摩地因。三摩地因即是勝樂。如契經說樂故心定。勤精進者。身心多苦。修三摩[6]地身.心多樂。是故精進非靜慮支 又云。問何故慚.愧.無貪.無嗔.不放逸.不害等。非靜慮支耶。答非極隨順諸靜慮故。此諸善法。多於欲界散地惡法為近對治。勢力增強。非於定地。是故不立為靜慮支 問何故欣.厭不別立耶 解云精進等七。恒與心俱尚不別立。何況欣.厭定不俱起而立為支。不定地法中尋.伺.惡作.睡眠。雖并通善。二立。二不立者。尋.伺二法順淨偏強。能助等持制策於心。令離.細。對治欲惡故并立支。惡作.睡眠不立支者。支唯加行唯在定地。此二生得唯在欲界。是故不立 第四十四不相應行非靜慮支者。助定同緣立靜慮支。此非相應故不立支 第五三無為不立靜慮支者。夫立靜慮支要須起用與定同緣。此非起用故不立支 言問答者。婆沙云。問何故伺.樂受.捨受。不立菩提分法耶。答被覆損故。謂伺被正思惟之所覆損。樂受被輕安樂之所覆損。捨受被行捨之所覆損故不立為菩提分法。問若爾何故立靜慮支。答菩提分中為策正見。立正思惟為菩提分。伺行相細。策正見中為尋覆損。立靜慮支。為遮下地惡不善法不相覆損。菩提分中輕安.樂受。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地別建立無覆損義。菩提分中行捨.捨受。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對治.利益支用各別不相覆損 精進非靜慮支。問答如前 問何故正語.正業.正命非靜慮支 答靜慮支者。謂與靜慮相應住境。必有所依.所緣行相。及有警覺乃名相應。正語.業.命無如是義。是故不立為靜慮支。由此四相.及諸得等不相應法。皆不應立為靜慮支。非助等持往一境故(已上論文) 問何故精進等四是菩提分 解云菩提是慧其性勤勇。精進亦勤勇性相隨順策精進馬而趣菩提。正語.業.命以戒為體。為成八正法輪轂故。此四皆順菩提強勝。故皆立為菩提分法。
[0423a14] 由此故說至如理應思者。初對第二。四句可知。以初對三.四。以二對三.四。以三對四。思之可知。故言餘支相對如理應思。
[0423a17] 何故第三說增樂受者。釋第二句。此即問也。
[0423a19] 由初二樂輕安攝故者。說一切有部答。由初.二定樂輕安攝故。所以第三說增樂受。
[0423a21] 何理為證知是輕安者。問。
[0423a21] 初二定中至及四支故者。說一切有部答。雖初定有三識樂。正在定中無樂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樂。正在定中無五識故。亦無心受樂。以說有喜故。喜即喜受。無一心中喜.樂二受俱行故無樂受。不可喜.樂受更互現前。說初靜慮具五支故。第二靜慮具四支故。
[0423a28] 有說無有至所攝樂根者。述經部解。有說無有心受樂根。前三靜慮中說樂支者。皆是身受所攝樂根。此即標宗。
[0423b01] 若爾何故至身心樂受者。說一切有部難。經既說心。明知亦有心受樂根。
[0423b03] 有餘於此至為有何德者。經部師通。有餘說一切有部師。於此經中增益心言。諸部經中唯說身故。又第三定所立樂支。契經自說為身所受樂故。汝說一切有部師。若謂於此經中說意為身。說意名身。為有何功德。
[0423b08] 又第四定至勝前二故者。經部[1]復難。又第四定輕安倍增初.二靜慮。而不說彼有樂支故。汝若謂初.二定中輕安。要順樂受方名為樂。約三受說言初.二喜名樂受也。破云第三靜慮輕安既順樂受。應是樂支。汝若謂彼三.四輕安。或彼三定輕安。為行捨所損故立行捨不立輕安。破云不爾。行捨同是善法增輕安故。非損輕安。又彼三.四[2]輕安。或彼三定輕安。勝前初.二定輕安故何不立支。
[0423b18] 又契經說至非即輕安者。經部又引經證初二樂非是輕安。又契經說。若於爾時諸聖弟子。於離欲染生喜身中。證得此定具足成就安住彼定。彼於爾時已斷五順下分法。或已斷五蓋法。修習五法。皆得圓滿究竟。廣說乃至問答可知。此經輕安與樂別說故。初.二定樂非即是輕安。
[0423b25] 若言定中至許生無過者。經部又牒說一切有部難破。汝若言定中寧有身識起身受樂者。破云有亦無失。我經部宗許在定中有輕安風觸。從勝定所起。順生身識相應樂受。遍觸身根故。汝若謂起身識是外。散故應失壞定者。破云無如是失。此輕安風觸從勝定生。引內身識相應樂受。還能順起意識相應三摩地故。不失壞定。汝若謂起身識應名出定者。破云此難不然。由前因故。前因即是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不名出定。或可。因是所[3]以由前相順所以不名出定汝若謂依止欲界身根。不應得生色界觸.色界識。以彼身.觸即自地故。破云若從散心依欲身根。不發身識緣色界觸。若在定內順起輕安。許依欲身。生彼定內緣輕安身識。故無有過。
[0423c12] 若爾正在至成違理失者。說一切有部難。若爾正在無漏定中。輕安風觸.及與身識。應成無漏。勿所立輕安支少分輕安風觸是有漏。少分意識相應輕安心所是無漏。成違理失。或勿所立支輕安風觸[4]少分是有漏。意識相應小分是無漏。成違理失。或勿所立支輕安風觸.及身識樂[]少分是有漏。意識相應[]少分是無漏。成違理失。
[0423c20] 無違理失者。經部答。
[0423c20] 所以者何者。說一切有部徵。
[0423c21] 許說身輕安至[5]蜜意說故者。經部答言。汝說一切有部亦同許經說身輕安是覺支攝故。何須難我。雖復意說身識相應輕安心所。然身輕安名同經故。汝若謂身輕安實非覺支。順彼覺支名覺支。無漏亦應許如是說觸及身識順無漏故名為無漏。無少分有漏少分無漏失 又解經部師[]云。我宗許說身輕安觸是覺支攝故。汝若謂身輕安實非覺支。順彼覺支故說覺支。無漏亦應許如是說實非無漏。順無漏故名為無漏。有何違理。汝若謂許說觸及身識是無漏者。便違契經。此經意說十五界全皆有漏故。通云無違經過。此經意約餘散位觸。及餘散位身識[]蜜意。說彼十五界全皆是有漏。不約定位。非盡理說故言[]蜜意。
[0424a07] 如何無漏至[]少支無漏者。說一切有部難。如何無漏靜慮現前。觸.及身識樂[]少支有漏。意識相應[]少支無漏。此約體難。
[0424a10] 起不俱時至不能說過故者。經部答。於前.後位起不俱時或說有漏。或說無漏。斯有何失。汝若謂意喜.及身識樂不俱起故。初定應無五支理。二定應無四支理者。此亦無過。一地前後約[1]容有說有喜.樂支。如有尋.伺雖一地有二不俱起。汝若謂尋.伺亦許俱起。於彼喜.樂不俱起法。為喻不成。經部救云。此非不成。心之細互相違故。不應俱起。又於尋.伺不俱起法。汝說一切有部不能說過故。既不能出過。為喻還成。
[0424a20] 由此可說至不說想等者。經部依宗自釋。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減尋.伺二立第二定。減尋.伺.喜三立第三定。減尋.伺.喜.樂四立第四定。即由此道理初定說五支。擬漸離前支建立後定故。無漸減故。所以不說想等為支。
[0424a26] 或應說何故至勝尋.伺故者。經部又難。或應說何故初唯立五支。汝若謂此五資初定勝立為支者。此不應理。念.慧能資初定勝尋.伺故。應立念.慧為支。
[0424b01] 雖有一類至共施設故者。經部師言。雖有一類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初定等支。然[2]非古昔經部諸軌範師共施設故 又解說一切有部師言。雖有一類經[3]部作如是說初定等支。然非古昔說一切有部諸軌範師共施設故。
[0424b06] 應審思擇至名內等淨者。釋第三句。此即問也。
[0424b07] 此定遠離至如[4]河有浪者。經部師答。此第二定能遠離彼尋.伺鼓動。定體相續清淨寂靜轉。名為內等淨。若有尋.伺鼓動。此定相續不清淨。不寂靜轉如[]河有浪。不名內等淨。
[0424b11] 若爾此應至內等淨名者。說一切有部以已宗難。若此定體遠離尋.伺即名內等淨者。此內等淨應無別體。如何許有十一實事。難訖述宗。是故應說此內等淨即是信根。謂若證得第二靜慮。於定地染亦可離中。有深信生名內等淨。得初定時。離散地染復雖生信。離定地染猶未生信。故於初定不立信支。[]後離初定染[5]復於定地信。故於二定立以信支。信是淨相故立淨名。離外鼓動定內等流故名內等。淨而內。等故立內等淨名。
[0424b22] 有餘師言至皆無別體者。有餘經部師言。此內等淨.等持.尋.伺皆無別體。
[0424b24] 若無別體心所應不成者。說一切有部難。
[0424b25] 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者。經部答。於心分位殊假建立。故亦得名心所。
[0424b26] 雖有此理非我所宗者。說一切有部言。汝經部師雖有此理。非我所宗。
[0424b28] 如上所言至知決定然者。釋第四句。外人徵問。如上[6]頌言喜即喜受。以何為證知決定然。
[0424c01] 汝等豈言喜非喜受者說一切有部反責。
[0424c02] 如餘部許[7]我亦許然者。外人答。
[0424c03] 餘部云何許非喜受者。說一切有部徵。
[0424c04] 謂別有喜至其體[8]各異者。外人引餘部答 或餘部言顯上[9]坐部。謂別有喜。是心所法非是喜受。前三定樂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體各異。
[0424c07] 非三定樂至是喜非樂者。說一切有部破。非前三定樂皆可名喜受。二阿笈摩分明證故 阿笈摩。此云傳。謂三世諸佛所傳說故。舊云阿含訛也 第一經云。漸無餘滅憂等五根。於初定中無餘滅憂。第二定中無餘滅苦。第三定中無餘滅喜。於第四定中無餘滅樂。既喜.樂別滅。明知第三定樂非是喜受。婆沙八十一釋云。如契經說初靜慮憂根滅。第二靜慮苦根滅。問離欲染時斷憂及苦。契經何故作是說耶。答依過對治故作是說。謂離欲染位雖斷苦根。而未名為過苦對治。於初靜慮得離染時。過苦對治故說苦滅。苦對治者謂初靜慮 復次依過族姓及苦所依故作是說。謂離欲染位雖斷苦根。而未過苦所依.族姓於初靜慮得離染時。過苦所依及苦族姓故說苦滅。所依.族姓。謂諸識身。問離欲染位雖斷憂根。而未過彼對治.所依.及彼族姓。不應說憂初靜慮滅。答憂根對治.所依.族姓皆在意識。既與憂根同在意識。故正斷時即說彼滅。苦根所依.及苦族姓。不與對治同在一識。故過對治.所依.族姓方說苦滅。有作是說。第二靜慮苦根滅者。謂尋.伺滅。以諸賢聖於尋.伺中發生[1]苦想。過諸異生厭地獄苦能生苦想。故名苦根(已上論文) 第二經云。第四靜慮斷樂斷苦。先離第二靜慮染時喜沒。先離欲染時憂沒。此經既說樂後斷喜先沒。故知第三靜慮必無喜根。但是其樂。由此二經證知。喜受是喜非樂。婆沙八十一釋第二經云。斷樂者。問得第四靜慮時。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何故但說斷樂耶。答以樂為上首。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故偏說樂。復次以樂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偏說之。復次以樂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復次以樂離第三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繫縛留難如暴獄卒。故偏說之。復次諸瑜伽師。專為對治樂故修第四靜慮。是故偏說。復次諸瑜伽師。憎厭樂故總離第三靜慮。故偏說之。復次樂上地無。餘法容有故偏說樂。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說斷樂 斷苦者。問離欲染時修觀行者已斷苦根。何故今離第三靜慮染時乃說斷苦。答此於已斷說名為斷。謂於遠事而說近聲。如已來者亦說今來。如說大王從何處來。復次依雙法盡俱說斷聲 言雙法者。謂苦與樂。離欲染時雖苦已盡而樂未盡。今離第三靜慮[2]染。已苦.樂俱盡俱說斷聲。復次斷樂者。謂斷第三靜慮樂根。斷苦者。謂斷彼相應心.心所法。復次斷樂者。謂斷第三靜慮樂根。斷苦者。謂斷第三靜慮入.出息。[3]謂賢聖者於入.出息生於苦想。過諸異生於無間獄所起苦想。復次斷樂者。謂斷第三靜慮樂根。斷苦者。謂即斷彼樂根。如說無常故苦。先喜憂沒者。離欲染時憂根已沒。離第二靜慮染時喜根已沒。是故說今先喜憂沒。
[0425b06] 如是所說至為皆有不者。此下第三明染無支。牒前問起。如是所說諸淨.無漏靜慮十八種支。染靜慮中為皆有不。
[0425b08] 不爾者。答。
[0425b09] 云何者。徵。
[0425b09] 頌曰至餘說無安捨者。頌答。
[0425b10] 論曰至非皆具有者。此即總標。如上所說諸淨.無漏靜慮支。染靜慮中非皆具有。
[0425b12] 且有一類至而得生故者。有二師釋。此下初師解。此明初染無喜.樂支有尋.伺.定支。故正理七十八云。且有一類隨相說言。初染中無離生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故。雖染污定亦喜相應。非因離生故非支攝。此不唯說離欲生喜。亦說因離自地染生。以契經中先作是說。離諸欲惡不善法已。復作是言離生喜.樂。此中重說離生言者。為顯亦有喜離自地惑生。為顯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與樂合說。輕安相應必是善性故。由此染定必無喜支。故初染支唯有三種(已上論文)
[0425b23] 第二染中至所擾濁故者。此明二定染無內等淨。樂同初定故不[4]別簡。有喜.定二。故正理云。第二染中無內等淨。彼為煩惱所擾濁故。雖諸世間說有染信。而不信攝故不立支。樂是輕安唯善性攝。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第二染定許有喜支。初染中無。以何為證。以初定喜說從離生。第二中無離生言故。
[0425c02] 第三染中至所迷亂故者。此明三定染無念.慧二。行捨理無。同第四簡故不別說。但有樂.定。故正理云。第三染中無正念[5]慧。彼為染樂所迷亂故染污定中雖有念.慧。而得失念.不正慧名。故此二支染中非有。行捨唯是大善法攝。例同第四故此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
[0425c08] 第四染中至所染污故者。此明第 染定無捨.念二。有中受.定。故正理云。第四染中無捨.念淨。彼為煩惱所染污故。由此第四染唯二支。有餘師說至大善攝故者。此是第二師解。有餘師說。初二染中但無輕安。初染有四支。第二染有三支。後二染中但無行捨。第三染有四支。第四染有三支。以輕安.行捨大善地攝故。內等淨是信。信通染.不染。故第二染說有三支。正理云。有餘師說。初二染定但無輕安。後二染中但無行捨。大善攝故。彼說染中喜.信.念.慧皆是支攝皆通染故。婆沙一百六十亦有此論兩解。又云。此中有作是說。諸染靜慮皆不立支。而唯說無喜.樂等者。隨明了義說。謂初靜慮離生喜樂。有離生言故。第二靜慮內等淨。有淨言故。第三靜慮正念.正知。有正言故。第四靜慮捨念清淨。有清淨言故。此皆於染明了相違故偏說無。而實染中一切支皆非有。有說隨勝者說。謂初靜慮出欲界重苦。利益支勝。上三靜慮於勝妙離染。對治支勝。是故於染靜.慮隨勝者說無。然其餘支於染靜慮亦不建立(已上論文) 問何故名離生喜.樂等 解云離欲惡不善法。生喜.樂故名離生喜樂。離尋.伺故信名為淨。由離喜故念.慧名正。離八災故捨.念名清淨。故隨四地相顯別標。
[0426a06] 契經中說至四受入出息者。此即第四釋經不動。依經問答。
[0426a07] 論曰至災患有八者。釋上兩句。
[0426a08] 其八者何者。釋下兩句。此即問也。
[0426a09] 尋.伺四受至說為不動者。答可知。
[0426a10] 然契經說至喜.樂所動者。此依經釋。然契經中[]蜜作是說。第四靜慮不為尋.伺.喜.樂所動。但約支說不言非支 又解經非盡理。論盡理說。故正理云。然經唯說第四靜慮。不為尋.伺.喜.樂動者。經[]蜜意說。論依法相。以薄伽梵。有處說言斷樂斷苦。先喜.憂沒。具足安住第四靜慮。又說彼定身行俱滅。入息.出息名為身行。故知此定非唯獨免尋.伺.喜.樂四動災患。
[0426a18] 有餘師說至照而無動者。有餘師說。第四靜慮如[]蜜室燈照而無動故名不動。喻經說故。
[0426a21] 如[1]定靜慮至生亦[2]爾不者。此即第五明生受異。問。如定靜慮所有諸受。初.二有喜。第三有樂。第四有捨。生靜慮亦爾不。
[0426a23] 不爾者。答。
[0426a24] 云何者。徵。
[0426a24] 頌曰至受有差別者。釋第二靜慮無有樂受。無餘三識故。心悅故。但名為喜不名為樂。餘文可知。
[0426a28] 上三靜慮至及起表業者。此即第六明起下心。問。生上三定無三識身及無尋.伺。如何生彼能見.聞.觸。及起表業。
[0426b01] 非生彼地至但非彼繫者。答。非生彼地無有三識及與尋.伺。但非彼繫。
[0426b03] 所以者何者。徵。
[0426b04] 頌曰至以下劣故者。釋。生上三地起下三識。及發表心。皆初定繫。生上起下。如起下地化心。故能見.聞.觸。及發表。此四皆是無覆無記。不起下染已離染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無記雖劣非是正厭。中庸故起 問生上起下無覆無記。四無記中是何無記 泰法師解。云然眼.耳.身識雖非化心無記。是化心類。定他繫故。總名禪果心。故雜心定品云。不起欲界非禪果故。然變化心亦名禪果。故雜心擇品廣心中。解無色界有四心。無變化心無威儀心云。離禪果.威儀餘四在無色 以此文證。起三識身。是化心種類故禪果無記攝。若起語業唯變化心。故前論云。若化若所化人。在三定上則以初定心語。色界無工巧心。不可以工巧心語。以聲無行.住.坐.臥相。不可以威儀心語。以前論云四識緣威儀故。以此理推。身生三定但以化心語。若起身表業通威儀.變化 問何[3]故得知。化心起身.語表 答如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生初靜慮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4]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 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耳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唯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發業心。若泛爾發身.語業者是威儀心。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 又空法師章解威儀五蘊中云。色聚有五謂五塵。問若說威儀具有五塵。何故婆沙.俱舍。并說唯有四塵除聲。解云行.住.坐.臥名威儀。聲非威儀正體。所以二論說無。今據威儀心發聲義所以說有(已上[5]空[6]解)。若上地化人發非身.語業。即起下通果心發。非變化心。泰法師。若將修得天眼.天耳二識是化心類同名通果容有此理。若將泛爾起眼.耳.身.識名通果心。良[7]謂不然。准諸論。二十心中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豈有泛爾起下三識皆入定耶。雜心云。不起欲界非禪果故者。今更委檢雜心定品。身生上地起初定三識不起欲界中。云非欲界非修果故。不言禪果。此即誤引[8]證。言修果者。定地繫故。總名修果。若言修果即禪果者。定地繫故總名禪果。不同化心名為禪果通果心攝。又引婆沙證化心發身.語業者。還是未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皆是化心。處處文中作斯異解。於[9]先已破。義便復來 又空法師云。生上三定起初定威[1]儀三識。及威儀發業心者。亦非盡理。若據泛爾起者。無有妨。若據二通及化人發業皆名威儀。此即不然。准前應破。
[0427a05] 如是別釋至初得云何者。此[2]下第二明三等至。就中。一明初得等至。二明等至相生。三明順.四分定。四明修超等至。五明等至依身。六明等至緣境。七明等至斷惑。八明近分差別。九明中定不同 此即第一明初得等至。結前問起。
[0427a10] 頌曰至染由生及退者。頌答。
[0427a11] 論曰至無由生故者。釋上兩句。八本等至隨其所應。若全不成而獲得者。諸淨等至由二因緣。一由離染。二由受生 言離染者。謂在下地離下地染得上地淨 言受生者。謂從上地生自地時得自地淨。八等至中下七皆然。有頂不爾。唯由離染有離染得。由無從上生下地故。無受生得。正理論云。此中但說本等至者。以諸近分未離染時。有全不成由加行得。
[0427a20] 遮何故說全不成言者。問。
[0427a20] 為遮已成至應如理思者。答。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順決擇分等 等。謂等取順勝進分。所以不等[3]住.退分者。以先得故。謂先得退分.住分。後由加行得勝進分。或得決擇分。此不名得。以此四分同淨定故。及由退離自染時得退分。以先得住分.勝進分。或決擇分。今雖更得退分。不名為得。以此四分同淨定故。即依此義毘婆沙論作是問言。頗有淨定由離染得。由離染捨。由退得。由退捨。由生得。由生捨。為問亦爾。答曰有謂順退分。且初靜慮順退分攝。離欲界染時得。離自地染時捨。退離自地染時得。退離欲界染時捨。從上生自初定時得。從自生下欲界時捨。餘地所攝應如理思。
[0427b06] 無漏但由至如理應思者。釋第三句。無漏但由離染故得。謂聖離下地染得上地無漏。此亦但據根本靜慮。全不成者今時創得。若先已成。餘時亦得。謂盡智位更得無學道。於練根時更得學.無學道。或由加行修得當地勝無漏法。或由有退得當地無漏法。皆如理應思。如是等法。皆悉非是先時不成今時創得。是故不說。以此中約根本地。說先全不成今時創成方名為得。先成少分今[4]雖更得。皆不名得。
[0427b16] 豈不由入至無漏等至者。問。豈不由入正性離生。亦名初得無漏等至。何故但言無漏由離染得。不言入正性離生時得。
[0427b19] 此非決定至決定得者者。答。入見道得此非決定。雖超越人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亦得根本無漏等至。以次第者入見道時。爾時未得根本定故即非決定。此中但論決定得者。故正理云。聖離下染必定獲得上地根本無漏定故。
[0427b24] 染由受生至得此地染者。釋第四句。染由受生.及退故得。謂上地沒生下地時得下地染。及於此地離染退時。得此地染。必非離染及加行得。故正理云。無由離染及加行得。如是二時能捨染故。
[0427c01] 何等至[]後至染生自下染者。此即第二明等至相生。問及頌答。
[0427c02] 論曰至并自地二者。釋上兩句。無漏等至次第生自地.上地。下地善。善言具攝淨及無漏。極相違故。必不生染。然於上.下各至第三。遠故無能超至第四。故於無漏四靜慮。三無色.七等至中。從初靜慮無間生六。謂自地.二地.三地。各淨.無漏。無所有處無間生七。謂自地二。下地四合有六。上地唯淨總有七種。第二靜慮無間生八。謂自地二。上地四合有六。并下地二總有[5]八。識無邊處無間生九。謂自地二。下地四合有六。并上地三。謂無所有二。非想一總有九。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各無間生十。謂上地四。下地四合有八。并自地二。總有十。
[0427c15] 類智無間至依緣下故者。簡差別。於靜慮中類智無間能生無色。法智不然。依[6]下欲界身故。緣下欲境故。超有二種。一者超定。二者超緣。此二種超俱至第三。不至第四。以法智緣欲界境。無色等至緣無色境。不可頓超色界四地故。法智無間不生無色。故婆沙一百六十五云。問云何觀行者於所緣超答彼由不念作意以初靜慮於九[7]地一一別緣。於中唯能超緣[8]一地。謂緣欲[9]界無間。能上緣初靜慮。或第二靜慮非餘。緣初靜慮無間。能下緣欲[10]界。上緣第二靜慮。或第三靜慮非餘。緣第二靜慮無間。能下緣欲界或初靜慮。上緣[11]第三靜慮或第四靜慮非餘。緣第三靜慮無間。能下緣初靜慮。或第二靜慮。上緣第四靜慮。或空無邊處非餘。如是乃至緣非想非非想處無間。能下緣識無邊處。或無所有處非餘。如依初定。如是依餘定。隨其所應於所緣緣皆應廣說。如不能越二地所緣。超定亦[1]爾。故不入第四。問若爾何故說淨解脫次起五心。淨解脫心緣於欲界。第四靜慮遍行隨眠。能緣自.上乃至有頂。豈非能越二地所緣。答說不染心不能超二。彼心是染故不相違。問如苦法智緣欲界無間[2]起苦類忍。乃至緣有頂。云何說不染污心不能超二。答彼但是總緣不名為超。亦俱緣餘地故是故非難 解云五心謂五部心。
[0428a13] 從淨等至至餘生十一者。釋第三.第四句。從淨等至所生亦[3]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以淨等至上參無漏。下接染污故。有頂淨無間生六。謂自淨.染二.下無所有處.識處.淨.無漏四。從初靜慮無間生七。謂自地三.上地四.無所有處八。謂自地三.上地一.下地四。第二定九。謂自地三.上地四.下地二。識處生十。謂自地三.上地三.下地四。餘第三定.第四定.空處。皆生十一。謂自地三.上地.下地各有四種。
[0428a23] 從染等至至生次下淨者。釋第五.第六句。如文可知。正理[4]論云。極相違故不生無漏。
[0428a25] 若於染淨至從染生淨者。問意可知。
[0428a26] 先願力故至便能覺悟者。答亦可知。
[0428a27] 無漏與染至故三有別者。簡差別。無漏與染必不相生極相違故。淨俱相生。在中間故故三有別。
[0428a29] 如是所說至未離下故者。釋後兩句。如上所說。淨.染生染。但約在定淨.及染說。生彼地得名生淨.生染。生淨謂生得善。生染謂彼地散惑。若生淨.生染能生染者。其理不然。謂命終時從生得善淨。一一無間。生自.上.下一切地染。若從生染一一無間。能生自地.一切下地染。不生上者未離下故。
[0428b08] 所言從淨至皆能生耶者。此即第三明順四分定。牒前問起。
[0428b09] 不爾者。答。
[0428b09] 云何者。徵。
[0428b10] 頌曰至生二三三一者。頌答。
[0428b11] 論曰至順勝進分攝者。釋初頌。舉數列名。於前七地各有四分。有頂唯三。除勝進分無上地故。婆沙十一同此論說。有頂地但有三分。除勝進分 問若爾何故。婆沙業蘊說有頂地有四分耶 解云此論及婆沙十一。據有頂地更無上地可欣趣故。故說彼地無勝進分。婆沙業蘊。據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言有勝進。故正理七十八云。[5]就勝進分總有二種。一者自地殊勝功德。二者上地殊勝功德。若能牽引彼名順勝進分(已上論文) 故說有頂或有或無。各據一義。
[0428b22] 於此四中至唯從此生者。釋第五.第六句。如文可知。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淨生無漏中云。此但從順決擇分。有說亦從順勝進分。雖無評家以前解為正。故正理七十八云。應知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異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決擇分(已上論文) 又諸論皆言順決擇分能生聖道 問無漏復能生幾分耶 解云生後二分。故正理七十八云。無漏無間何分現前。有說通三除順退分。理實唯二謂後二種。又婆沙一百六十五無漏生淨中云。如是說者。漸次入時亦與勝進分為等無間。超越入時唯與順決擇分為等無間。問何故超越入時。唯順決擇分與無漏道互為等無間緣。餘時不爾。答於超越時唯有猛盛堅固善根。能相引發順決擇分猛盛堅固。餘分不爾 問若順退分能順煩惱。如已離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捨從何生惑 解云從住分生。故正理七十八云。若順煩惱名順退分。諸阿羅漢寧有退理。非彼猶有順退分定可令現行。離染捨故。雖有此難。而實無違。謂順住中有順退者亦得建立順退分名。從彼有退。如[6]前已說 又婆沙一百六十五云淨定等。無間煩惱現在前者。當知此從順退分.或順住分起。由已離未離自地染者。起自地煩惱有差別故 以此文證故知。有從住分亦生煩惱。
[0428c20] 此四相望至謂自非餘者。釋後兩句。此四相望互相生者。初能生二。謂順退分及順住分。不生後二以隔遠故。諸論皆同。第二生三除順決擇。亦隔遠故。諸論皆同。第三生三除順退分。以隔遠故。婆沙十一.正理.顯宗皆同此論。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即有異說。故彼論云。順勝進分與順退分。有說。但為所緣.增上。順勝進分無間順退分不現前故。如是說者。亦現在前。是故與順退分為三緣。除因緣以彼劣故。與順住分亦爾。婆沙兩說後說評家俱[1]舍等前師不正義。但生三種。評家生四種。既有評文。即以後師為正 或論意各別。俱舍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夫淨相生理應次。何容超越。第四生一謂自非餘。以欣無漏不生餘故。
[0429a07] 問順住.勝進能次生前。何故決擇非生勝進 解云決擇欣無漏不生次前。住與勝進非欣無漏容次生前。或勝進相欣求上法。性非止息故。決擇分不生勝進。住.退二分性有止息。可從勝進生住住生退分。正理.顯宗皆有兩說。一說同此論。又一說云。有說亦生順勝進分。然無評家。後家意說。如住.勝進能生前一。順決擇分亦生前一。若依婆沙十一。同正理後師。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云。順決擇分與順住分。有說。但為所緣.增上。以順決擇分無間 順住分不現前故。如是說者。亦現在前。是故與彼為三緣除因緣。與順勝進分亦爾。前說同正理後師。能生二分。後正義家能生三分。
[0429a21] 問何故婆沙後唯生一。前有超一 解云起勝生難故唯生一。起劣生易有能超一 問諸論不同何者為正 解云婆沙既有評家。生三為正。餘論并是述異師義 或論意[2]別。俱舍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 問味定生淨定四分之中生何分耶 解云若味生自淨。婆沙云。有說。味相應等至無間。唯起順退分現在前。有說。亦起順住分。[3](然無評家)">然無評家。若味生下淨。婆沙云。有說。起順住分以易起故。有說。起[4]順勝進分。防護上地故(然無評家)
[0429b03] 如上所言至三洲利無學者。此即第四明修超等至。牒問頌答。
[0429b04] 論曰至越一名超者。釋初兩句可知。
[0429b05] 謂觀行者至超入第四者。釋第三句。總有六種。前五加行。後一超成。如文可了。
[0429b07] 修超等至至修超等至者。釋第四句。正理云。修超等至唯欲三洲。除北俱盧。然通男.女。不時解脫諸阿羅漢要得無諍妙願智等邊際定者。能超非餘。定自在故。無煩惱故 又云勝解作意。不能無間修超等至。勢力劣故。
[0429b13] 此諸等至至起下盡餘惑者。此即第五明等至依身。牒問頌答。
[0429b14] 論曰至可厭毀故者。釋上兩句。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無容起下。一上地起下無所用故。二上地自有勝定故。三下地勢力劣故。此上三種通淨.無漏等至。四已棄捨故。五可厭毀故。後二唯淨等至。以無漏定非是棄捨可厭毀故。
[0429b20] 總相雖然至盡餘煩惱者。釋下兩句。此簡差別總相雖然。若委細說。聖生有頂從自淨定。必起無漏無所有處。為盡自地所餘煩惱。自地無聖道欣樂起下故。就起下中唯無所[5]有最近故。起彼現前盡餘煩惱。故正理云。離無漏道。必無有能斷彼餘惑成阿羅漢。是故有頂。無漏無所有處依九地身。有漏無所有處依八地身。有漏[6]無漏識無邊處依七地身。空無邊處依六地身。乃至初定依二地身謂自及欲。
[0429c01] 此諸等至至不緣下有漏者。此即第六明等至緣境。牒問頌答。
[0429c02] 論曰至應成善故者。釋初句。味定緣自。不緣下.上.及無漏法。
[0429c04] 淨[7]及無漏至非無漏境者。釋第二句。無記無為非無漏境。非諦攝故。餘文可知。
[0429c06] 根本地攝至必緣下故者。釋下兩句。根本地攝善無色定。不緣下地諸有漏法。已厭離故。定狹劣故。准義應知。隨其所應。緣下無漏.自及上地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無不能緣。雖亦能緣下地無漏。緣類智品道。不緣法智品。故正理云。以但能緣自全治故。法非全治如先已說。又法[8]品道於無色界雖能對治。是客非主既不能緣下地有漏。亦不能緣下地有漏法上擇滅.非擇滅 問既緣下地類智品道。亦緣彼道非擇滅耶 解云亦緣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故婆沙第十解非我行相中云。四無色地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緣一切法。謂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緣四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四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如是乃至非[9]想非非想處非我行相。緣非想非非想處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非想非非想處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此當婆沙評家義。以此准知。四無色定亦緣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也。無色近分亦緣下地。彼無間道必緣下故。
[0430a01] 味淨無漏至斷諸煩惱者。此即第七明等至斷惑。此即問也。
[0430a02] 頌曰至亦不能斷者。諸無漏定皆能斷惑 本淨尚無能況諸染能斷。以勝況劣。謂本淨定不能斷下地。已離染故。不能斷自地惑。以自地惑所縛故。不能斷上地。以勝己故。若淨近分亦能斷惑。以皆能斷次下地故。又婆沙一百六十二云。問何故有漏道不能斷自地。及上地。無漏道則能斷耶。答以無漏道是不繫法。於有漏法無非是勝。是故能斷。又有漏道作六行相。厭下地欣自地故唯斷下。無漏道作十六行相。厭背一切地故能遍斷。問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斷。答彼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害獸(已上論文) 若中間攝淨亦不能斷。如根本說。
[0430a17] 近分有幾至初亦聖或三者。此即第八明近分差別。一問近分有幾。二問何受相應。三問於味等三為皆具不。頌答可知。
[0430a19] 論曰至為入門故者。釋近分八。可知。
[0430a20] 一切唯一至未離下怖故者。釋捨。一切近分唯一捨受相應。此近分定起時。艱辛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染情懷怖故。非喜.樂相應。
[0430a24] 此八近分至具有三種者。釋淨及下[1]句。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未離欲者依近分定起聖道故。故正理云。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通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近多災患界故(已上論文) 皆無有味是離染道故。起艱辛故。不生貪愛。以彼味定非離染道生故。是容預道生故。近分地中雖亦有道非正離染。助離染故。離染類故。非容預故。不生貪愛。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近分無味。唯在根本。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以未起根本亦貪此定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於彼近分不生貪愛。故不說有。此即敘異說也。
[0430b11] 中間靜慮至為[2]亦有殊者。此下第九明中定不同。此即問也。
[0430b12] 義亦有殊至具三唯捨受者。答。義亦有殊。謂諸近分為離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非離下染非入初因。是初果故。復有別義。
[0430b15] 論曰至無如此故者。釋初句。初定根本及初定近分。尋.伺相應。上七定中。根本.近分皆無尋.伺。唯中間靜慮有伺無尋.故與近分差別不同。由無尋故勝初靜慮。由有伺故未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由此上地無中間靜慮。一地昇降無如此故。
[0430b21] 此定具有至可愛味故者。釋具三。此中間定具有味等三種相應。以有大梵殊勝功德可愛味故。有味相應。
[0430b24] 同諸近分至苦通行攝者。釋捨受。此中間定同諸近分。唯捨相應非喜相應。由自勉勵功用轉故。由此說是苦通行攝。亦無有樂.無三識故。故正理云。無三識身故無樂受 准正理文。中定無三識。
[0430b29] 問何故無耶。解云五識定與尋.伺相應。彼無尋故。
[0430c01] 此定能招至為大梵故者。別顯中定能招勝果。若多修習為大梵王。不多修習便為梵輔。同一處故。
[0430c04] 已說等至云何等持者。此下第四明諸等持。就中。一明尋.伺等三。二明單空等三。三明重空等三。四明修四等持 此下第一明尋.伺等三。就頌前中。一總。二別。此即總結前問起。
[0430c08] 經說等持至其相云何者。此即別依經問起。
[0430c09] 頌曰至非非想攝者。答文可知。平等持心至境故名等持。
[0430c11] 契經復說至無漏三脫門者。此即第二明單空等三。依經起問。及與頌答。
[0430c12] 論曰至相應等持者。釋初句。此空對治有身見故。故婆沙一百四云。對治故者。謂空三摩地是有身見近對治故。問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有身見有我.我所二行相。此中以何等行相。對治何等行相耶。答以非我行相對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對治我所行相(廣如彼釋) 無相三摩地至三有為相者。釋第二句。住濫無為故不說住。餘文可知。
[0430c20] 無願三摩地至相相似故者釋第三.第四句。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苦.集.道諦十種行相相應等持。十行即是非常.及苦。因.集.生.緣。道.如.行.出。非常及苦此是苦諦。苦中四行二是二非。是故別標。因顯集諦。即是因.集.生.緣。或舉初顯後。苦.集二諦皆是有漏可厭患故。道雖無漏。加行位中並作是念。道如船筏必應捨故。能緣彼定得無願名。皆為[3]超過現前所對。苦.集.道境可厭捨故。空.非我[1]相非是所厭。非是所捨。以與涅[2]槃相似故。故此二行相不得無願名。由前期心不願此故立無願名。故婆沙云。期心故者。謂無願三摩地諸修行者。期心不願三有法故 問彼於聖道亦不願耶。答雖於聖道非全不願。而彼期心不願三有。聖道依有故亦不願。問若爾何故修聖道耶。答為趣涅槃故修聖道。謂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3]趣證。思已定知必由聖道。故雖不願而要修之。如越暴流要憑船筏(廣如彼[4]說)
[0431a11] 此三各二種至為入門故者。釋後兩句。正理論云。世間攝者通十一地。出世攝者唯通九地。上七定邊無勝德故。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非諸有漏法是真解脫門。性住世間違解脫故。三三摩地緣境別者。若有漏空緣一切法。若無漏空唯緣苦諦。無願能緣苦.集.道諦。無相唯緣滅諦為境。
[0431a19] 契經復說至離上七近分者。此即第三明重空等三。依經起問。及與頌答 重謂二也。
[0431a21] 論曰至[5]空空等名者。釋名。
[0431a21] 空空等持至勝非我故者。明空空等持。又顯宗三十九云。空空等持緣前無學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順厭勝非我故。謂彼先起無學等持。於五取蘊思惟空相。從此後起殊勝善根相應等持。緣前無學空三摩地思惟空相。於空取空故名空空。如燒死屍以杖迴轉。屍既盡已杖亦應燒。如是由空燒煩惱已。復起空定厭捨前空。重空等持空行相後起。即復還與空行相相應。唯此最能順厭捨故。非我行相則不如是。見非我者。於諸有為法起厭背心。不如[6]見空故。諸有已見諸法非我。而於諸有猶生樂。以於諸行中不審見空故。由此空定雖二行相俱。而但名空不說為非我。空於厭捨極隨順故 又婆沙一百五云。如人在道獨行遇逢一伴。雖知非屬於己而不太愁。後若別時便極愁惱。故空行相於厭生死勝於非我。由是此定不作非我行相。
[0431b11] 無願無願至為厭捨故者。明無願無願等持。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集.生.緣非無漏相故。聖道非苦不取苦相。聖道不能招三有故。不取因.集.生.緣四相。不取道.如.行.出。為厭捨故。以彼道等是欣觀故。若緣道等應欣聖道。不應厭背故十相中但取非常 又顯宗云。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謂彼先起無學等持。於五取蘊中思惟非常相。從此後起殊勝善根相應等持。緣前無學無願三摩地思惟非常相。於無願不願名無願無願。舉喻顯示如前應知。重無願等持。非常行相後起。即復還與非常行相相應[7]唯此可能緣厭道故。非苦行相能緣聖道。聖道非苦趣苦滅故。苦法不能趣苦寂滅。亦非因等四能緣聖道。以聖道不能令苦[8]續故。非道等四者此厭捨道故。非欣行相能為厭捨 豈不如無願不願聖道。而作道等四。此亦應然 此例不然。無願正厭有。兼於聖道起不願心故。謂前無願正厭於有。聖道依有故兼不願。雖望意樂說不願道。而於聖道非正憎厭。故亦能作道等四種。無願無願正憎厭道。故以非常觀道過失。道等行相無容厭道。是故於此不作彼四。
[0431c06] 無相無相至非離繫果故者。明無相無相三摩地。無相無相即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所以不即緣前無學無相三摩地者。言無相者。無十種相。彼三摩地。雖無色等五相.及男.女二相。是有為故有三有為相。是故不緣。以無漏法無擇滅故。唯觀非擇滅不緣擇滅。於非擇滅但取靜相。非[9]滅.妙.離恐濫非常滅故不作滅行相。故婆沙一百五云。[10]問何故此定不作滅行相耶。答滅有二種。一非擇滅。二無常滅。若作滅行相則不知緣何滅 問若爾亦應非靜行相。謂靜亦有二種。一非擇滅。二擇滅。若作靜行相。則亦不知緣何靜。答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不應例。復次滅義濫多。靜義濫少。謂滅有三。靜唯二故。若復不作靜行相者。此更作何行相(已上婆沙) 問緣擇滅時。亦應不作彼滅行相。濫無常滅故 解云擇滅諦收聖心現證。雖作滅行。而無有濫。不同非擇滅是無記性故。不作妙行相。非離繫果故。不作離行相。又顯宗云。無相無相。即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以無漏法無擇滅故。但取靜相非滅.妙.離。謂彼先起無學等持。[11]於擇滅中思惟靜相。從此後起殊勝善根相應等持。即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思惟靜相。於無[1]相滅復觀為無相。名無相無相。舉喻[2]亦如前應知。重無相等持。靜行相後起。即復還與靜行相相應。唯此能觀非擇滅故非妙行相。境無記故非離行相。以雖證得彼非擇滅。猶縛隨故。非滅行相。以[3]非擇非永解脫一切苦故。又若觀滅濫非常故。所言靜者。唯顯止息故非擇滅得有靜相。以修聖道經久劬勞。於彼息中便生樂[4]相。故重無相取靜非餘。
[0432a11] 此三等持至無漏不然者。釋有漏此[5]三摩地唯是有漏.厭聖道故。無漏不然。若緣聖道是欣非厭。又顯宗云。重三等持唯是有漏。以於聖道生厭捨故。非無漏定厭捨聖道。亦緣聖道。取空。非常理可名為厭捨聖道。無相無相。但緣無為作靜行相。何名厭道 此欣無學無相等持不轉之因故名厭道。謂彼定起而作是言。無相等持不生為善。此既欣讚聖道不生。如何不名厭捨聖道 前無相定非此所緣。如何此名無相無相。或應許此定不緣非擇滅。但緣無學無相不生 此亦不然。准前釋故。謂緣無相之非擇滅。此非擇滅亦離諸相。緣無相無相故得無相無相名。緣無相境作靜行相。是故此定從境立名。
[0432a26] 唯三洲人至重三摩地者。釋人不時。顯宗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6]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壽故。唯無學位。以有學者但欣聖道未能厭故。此亦非一切。唯不時解脫。以時解脫愛聖道故 又婆沙一百五云。答聖者能起非異生。無學能起非有學。不時解脫起非時解脫。所以者何。若於定得自在及無煩惱身。方能起此三摩地故。一切異生及信勝解二事俱無。見至雖於定得自在。而身中猶[7]有煩惱。時解脫雖身中無煩惱。而於定不得自在。故皆不能起此定。唯有不時解脫具二事故。能起此定(已上論文) 依十一地至[8]中間者。釋後句。顯宗云。依十一地除上七邊。以上七邊無勝德故。若在欲界。從未至攝聖道後起。若在有頂。無所有攝聖道後[9]生。餘皆自地聖道後起。就總類說。此從法.類.苦.滅四智無間而生。若就別說。欲界攝者非類後生。上界攝者非法後起。前二非滅後起。第三非苦後生。餘行相後起此定故。應得此者。皆盡智時由離染得。後由加行方起現前。唯我世尊。不由加行。順趣解脫起此現前。於道尚厭。豈欣諸有。此後亦起聖道現前。然厭道故非無間起。欲界攝者是思所成。餘修所成依定起故(已上論文)
[0432b22] 契經復說至修金剛喻定者。此即第四明修四等持。依經問起及與頌答。
[0432b23] 論曰至乃至廣說者。此即引經。顯宗釋云。此經所說。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義差別者。為欲顯示習修.得修.所治更遠如其次第。
[0432b26] 善言通攝至便不住故者。釋初兩句。住現前法樂名住現法樂。經但說初。舉初顯後。理實通餘上三靜慮。餘文可知。
[0432b29] 若依諸定至殊勝知見者。釋第三.第四句。若依諸定。修天眼通便能獲得殊勝知見。知見即是清淨眼識相應勝慧故法蘊足論第八解四修中云。清淨眼識相應勝慧說名為[10]智。亦名為見。謂天眼識相應勝慧。領受觀察彼彼諸色。是名此中殊勝[]智見。彼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殊勝[]智見。
[0432c07] 若修三界至得分別慧者。釋第五.第六句 此亦可知。
[0432c09] 若修金剛至依自說故者。釋後兩句。若修金剛喻定便得諸漏永盡。理實修此金剛喻定通依諸地。而經但說第四靜慮得漏盡者。毘婆沙師傳說。世尊依自說故。以佛世尊但依第四得漏盡故於六通中但說二者。天眼通能觀生死。漏盡通能得涅[11]槃經偏[12]說。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八
[13] [0432c17] 保延元年七月十九日於田原里大道寺點了
[0432c19] 覺樹
[0432c20] 一挍了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沙門釋光述
分別智品第七之
[0403b07] 如是已辨至今當顯示者。此下當品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就中。一結前生起。二別明 此即結前生起。
[0403b09] 於中先辨至有十八種者。此下第二別明。就中。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 就明不共法中。一舉[13]數標名。二依名別解 此下第一舉數標名。就中。一生起。二問。三釋。此即生起。
[0403b13] 何謂十八者。此即問也。
[0403b14] 頌曰至故名不共者。此即釋也。
[0403b16] 且佛十力相別云何者。此下第二依名別解。就中。一明佛十力。二明四無畏。三明三念住。四明佛大悲。五明佛同.異 就明佛十力中。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 此下第一明佛心力。此即問也。頌曰至於境無礙故者。就頌答中。初六句出體。次兩句依地。次一句依處.依身。後一句釋力義。
[0403b22] 論曰至十智為[14]性者。釋初句。處謂是處。稱合道理相容受義名為是處。如說善因感愛果等。定有是處。非[ィ+合【甲】">15]合道理不相容受義名為非處。如說善因感非愛果等。必無是處。[16]此處.非處通一切法。以一切法皆有是處.非處義故。智能知此處.非處故名處.非處智力。具以如來十智為性。以佛十智隨應皆知處.非處故。故顯宗三十六云。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是有。名為處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處智。此智通緣情.非情境。與一切智皆不相違。恐於略說少功難悟。故復此中折出餘九。
[0403c05] 二業異熟至謂除滅道者。釋第二句。知是類業感是異熟。名業異熟智力。頌但言業。影顯異熟。此業異熟。若遠相望說業為因。異熟是果。若細分別。剎那前後自類相望。皆有因果。通苦.集。故十智中八智為性。除滅.道智。不緣苦.集業異熟故。故顯宗云。謂善分別如是類業感如是類諸異熟果。無罣礙智名業異熟智力。或說名為自業智力。謂善分別如是類果。是自所造業力所招。非妻子等所能與奪。如是類業必招自果。不可貿易。無罣礙智名自業智力。婆沙三十名業法集智力。業是因。法是果。集通因.果。業是能集。法是所集。與此俱舍名異義同。
[0403c19] 三靜慮至等至智力者。此下釋第三句 靜慮。謂四靜慮 解脫。謂八解脫 等持。謂三三摩地 等至。謂八等至 此等是定之異名。智能如實知靜慮等。名靜慮等智力。
[0403c23] 四根上下智力者。知信根等上下差別。名根上下智力。故顯宗云。若如實知諸有情類能[ィ【原】,建【甲】【乙】" mod="逮=達ィ【原】,=建【甲】【乙】">17]逮勝[18]德根品差別。無罣礙智名根上下智力。雖有中根。而待勝劣是劣勝攝故[19]不別顯。此中根名為目何法。謂目信等。斷善根者總相續中亦有去來信等善法。或目意等。
[0403c29] 五種種勝解智力者。知有情類種種勝解[1]意樂差別。名種種勝解智力。勝解即是心所法也。故顯宗云。若如實知諸有情類[]意樂差別無罣礙智。名種種勝解智力。[]意樂勝解名差別故。
[0404a04] 六種種界智力者。知有情類種種界性名種種界智力。故顯宗云。若如實知諸有情類前際無始數習所成志性。隨眠.及諸法[2]姓種種差別。無罣礙智名種種界智力。應知此中界。與志性.隨眠.法[]姓名之差別。
[0404a09] 如是四力至謂除滅智者。如上所明四力所緣定.根.解.界皆通苦.集.道諦所攝。故此四力皆九智性。不緣無為故除滅智。
[0404a12] 七遍趣行智力至十智為性者。釋第四句。一切諸行隨其所應。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於一切遍趣行中。皆如實知名遍趣行智力。前解九智除滅。准此所趣果唯是滅。後解十智通知因果。故顯宗云。謂如實知生死因果。及知盡道無罣礙智。名遍趣行智力。
[0404a18] 八宿住至皆俗智性者。釋第五句。知昔過去宿住曾事。故名宿住隨念智力。以念強故此中別標。隨[3]更事念故名隨念。於未來世死此生彼名為死生。智如實知名死生智如是二力並是事觀。皆俗智性。故顯宗云。謂如實知自他過去宿住差別。無罣礙智名第八力。若如實知諸有情類於未來世諸有續生。無罣礙智名第九力(已上論文) 其死生智若據根本。是天眼通唯緣現在。言緣未來。據通所引眷屬說也。如下六通當更別釋。
[0404a28] 十漏盡智力至十智為性者。釋第六句。漏盡是滅。餘文可知。又顯宗云。此後三力即是三通。以六通中此三殊勝。在無學位立為三明。在如來身亦名為力。神境.天耳設在佛身。亦無大用故不名力。且如天眼能見有情善惡趣中異熟差別。由此能引殊勝智生。亦正了知能感彼業。由此建立死生智名。神境.天耳無此大用。是故彼[4]亦不立為力。然不別說他心力者。義已攝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故。
[0404b09] 已辨自性至男子佛身者。釋第七.第八.第九句。第八宿住隨念智力。第九死生智力。五通性故。依四本定。餘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寬故。依身可知 又約念住分別者。如婆沙[5]三十四云。念住者種種勝解智力。宿住隨念智力。唯法念住。死生智力。唯身念住。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身故則四念住。餘力皆四念住 解云勝解智力。別緣心所勝解法故唯法念住。宿住隨念智力。通緣過去五蘊為境。亦唯法念住。死生智力。緣色法故唯身念住。漏盡智力。兩說如文 餘六種力皆四念住。於六種中處非處.業異熟.遍趣行智力。此三通四。相顯可知 定力通四者。定言總攝相應.俱有。若知隨轉色。是身念住。若知受心。是受.心念住。若知餘法。名法念住 根力通四者。根謂信等善根。或意根等故通四念住 界力通四者。界者即是志性隨眠。及諸法[]姓故亦通四。
[0404b28] 已辨依身何故名力者。釋後一句。此即問也。
[0404b29] 以於一切至生多少等者答。以於一切所知境中。智無礙轉故名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所以者何。唯佛已除諸惑習氣。於一切境。隨欲能知。餘二乘等與此相違。雖亦有智於境有礙。故不名力。如舍利子捨求度人。昔佛在世時有一人。誓多門首求度出家。舍利子等觀知此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以無出家因緣故捨而不度。其人歎恨求度不捨。後佛來見。度令出家。說法獲果。舍利子等怪而請問。佛告彼曰。我昔過去於那伽羅喝國。共此國人。掃灑街衢。嚴諸供具。欲請定光如來供養。時求度人入城賣柴。因知此事遂即發願我更取柴得錢供養。至彼山中遂被虫食。臨欲命終。欲稱彼佛名號。忘[6]而不憶。乃云南無城中欲所迎者。即名[7]種順解脫分善。雖昔起善。由時遠故。舍利子等而不能知 問聲聞極疾三生。極遲六十劫。如何八萬不入聖耶 解云三生.六十據相續修。若有間斷無妨多劫 問昔未曾起順決擇分。今生如何能入聖耶 解云彼昔亦曾起順決擇分善。故於今生入聖獲果 又如舍利子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如大智度論云。佛在祇洹住。晡時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8]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9]隱。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子影到鴿。便作聲戰怖如初。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復怖畏。我影覆上鴿便作聲戰怖如初。佛言。[10]汝三毒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之怖畏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復能見 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已前不能復知。佛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不審。此鴿何時當脫。佛告舍利弗。此鴿非諸聲聞.獨覺所知齊限。後於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讚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行六波羅[1]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已入無餘涅槃。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鴿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亦由時遠而不知也)
[0405a25] 如是諸佛至此觸處為性者。此即第二明佛身力。
[0405a26] 論曰至那羅延者。此釋初句 那羅延。此是神名。此云人[2]種。
[0405a27] 有餘師言至無邊心力者。釋第二句。敘異說。
[0405a29] 大覺獨覺至力有勝劣者。復對三人支節相連對願差別。大覺支節相連似龍蟠結。獨覺支節相連似連鎖。輪王支節相連似相鉤。故三相望力有勝劣。准婆沙三十。支節相鉤是銅輪王。若據金輪骨節連鎖。
[0405b04] 那羅延力其量云何者。釋第三句。此即問也。
[0405b05] 十十倍增至成那羅延者。答。於凡象等十十倍增故。說後後力增前前十倍。一凡象。謂西國凡受用象。二香象。西國別有一類好象名為香象。擬戰時用。三摩訶諾健那(此神名。此云大露形)。四羅塞建提(亦是神名。羅此云勝。塞建提此云蘊)。五伐浪伽(亦是神名。此云妙支)。六遮努羅(亦是神名。此云執持)。七那羅延(如前說)。有說可知。
[0405b12] 於所說中唯多應理者。上來總有三說。如來身力。論主評取法救所說。故言於三說中唯多應理。正理.顯宗亦同此說。
[0405b15] 如是身力至離七外別有者。釋第四句。此中兩說。一說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若大種勝即名為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有說[3]力是所造觸。離七外別有力觸。此非正義。又婆沙三十辨身力身劣中總有五說。一說四大無偏增。強勝名身力羸弱名身劣。第二說地增名身力。水增名身劣。此說大種增。第三說重增名身力。輕增名身劣。第四說離七所造觸。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第五評曰應作是說。即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身劣自性。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正理意同婆沙。俱舍初說當婆沙初說。第二說當婆沙第四說。俱舍既無評家。即以婆沙第五評家為正 又解俱舍非以婆沙評家為量。若作此解以初師為正 又解俱舍言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者。是經部義。彼宗觸中大種是實。餘皆是假。依大種立故。今說力是大種差別。論主意[4]朋經部。故敘彼宗此解似勝。
[0405c06] 佛四無畏至初十二七力者。此即第二明四無畏。
[0405c07] 論曰至如第七力者。佛四無畏如經廣說。一我於諸法皆正等覺。若外難言非正等覺。如理為釋無怖畏故十智為性。如前第一處非處力。二我於諸漏皆得永盡。若外難言非漏永盡。如理為釋無怖畏故。或以六智為性。或以十智為性。如前第十漏盡力說。三我為弟子說能障法染必為障。若外難言染非能障。如理為釋無怖畏故八智為性。如前第二業異熟力。四我為弟子說能出道修必出苦。若外難言道非出苦。如理為釋無怖畏故。或以九智為性。或以十智為性。如前第七遍趣行力。故婆沙三十一云。一正等覺無[5]畏。如契經說。我是諸法正等[6]覺者。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二漏永盡無畏。如契經說。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如是漏未得永盡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三說障法無畏。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障法染必為障。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此障法染不為障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四說出苦道無畏。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出道。修必出苦。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修如是道不能出苦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又婆沙三十一云。如是所說十力.四無所畏。一一[1]力攝四無畏。一一[2]四無畏攝十力故。則有四十力.四十無畏。然前說初無畏即初力。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第三無畏即第二力。第四無畏即第七力者。依相顯說。理實世尊成就四十力.四十無畏。依根本說但言成就十力.四無所畏。
[0406a18] 如何於智立無畏名者。問。
[0406a19] 此無畏名至目諸智體者。答文可知。
[0406a20] 理實無畏至體即是智者。論主解。理實無畏是智所成。智即是因。無畏是果。不應說言體[3]即是智。故正理七十[4]五云。如何可說無畏即智。應言無畏是智所成。理實應然。但為顯示無畏以智為親近因。是故就智出無畏體。夫無畏者。謂不怯懼。由有智故不怯懼他。故智得為無畏因性 又解論主敘經部解。離智別有無畏體性。正理若言離智別有其體是何。
[0406a29] 佛三念住至緣順違俱境者。此即第三明三念住。問及頌答。
[0406b01] 論曰至第三念住者。釋上句三念住及下一句。初指經說。二別釋三。一緣順境不生歡喜住正念[5]知。二緣違境不生憂戚住正念[]知。三緣順.違不生歡.戚住正念[]知。正理論云。[6]如前說四今復說三。可總說言念住有七。今三攝在前四中故。謂在緣外法念住攝。又婆沙三十云。如是三種不共念住。應知亦攝在處非處智力。廣分別義如理應思。
[0406b09] 此三皆用念惠為體者。釋上一句中念惠。此即出體。
[0406b11] 諸大聲聞至不共佛法者。問。此三念住聲聞亦能具。如何唯佛名不共法。
[0406b13] 唯佛於此至得不共名者。答。唯佛於此弟子歡.戚。不但[7]惑除并習亦斷。故名不共。聲聞猶有歡戚習故 或諸一切出家弟子。皆隨屬佛有順。有違。及有順違。應甚歡.戚。佛能不起可謂希奇。非屬諸聲聞不起歡.戚非奇特故。諸聲聞等雖有弟子。但相依住非真隨屬。若真隨屬唯佛大師。故唯在佛得不共名。
[0406b21] 諸佛大悲至異悲由八因者。此即第四明佛大悲。
[0406b22] 論曰至如共有悲者。釋初句。如來大悲俗智為性。若異此俗智者。則不能緣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如共有悲無嗔為性。唯緣欲界有情作苦苦行相。
[0406b26] 此大悲名依何義立者。釋第二.第三句。此即問也。
[0406b27] 依五義故至能齊此故者。答文可知。
[0406b28] 此與悲異至哀愍異故者。釋第四句。明大悲異悲。大悲無癡為性。悲無嗔為性。大悲三苦行相。悲苦苦行相。大悲緣三界有情。悲緣欲界有情。大悲依第四靜慮。悲通依餘靜慮。大悲唯依佛身。悲通依餘身。大悲離有頂證得。悲離欲界證得。大悲事成。悲但希望。大悲於一切有情平等拔苦。悲不平等但拔欲界有情苦故 問此大悲何力攝 答處.非處智力攝。以佛世尊不共功德多分。攝在處非處智力中故。
[0406c09] 已辨佛德至諸佛有差別者。此即第五明佛同異。結問頌答。
[0406c10] 論曰至等究竟故者。釋上兩句。由三事等。一由三無數劫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等圓滿故。二由五分法身等成辨故。三由利他所化有情等究竟故。
[0406c13] 由壽種姓至機宜別故者。釋下兩句。顯佛差別。或有諸佛壽年一百。或有諸佛壽二萬等 種謂種類。此據總說。姓即種中差別姓也。應知種中各有多姓。喬答摩是剎帝利中之一姓。喬中所[8]生名喬答摩也。舊云瞿曇訛也。曾聞往昔剎帝利種被賊篡位。父死子逃。有仙人慈收其子養。意念其種不絕後嗣。後漸長大。有瞻星者白彼怨王。剎帝利種還有星[ィ【甲】,生【乙】" mod="玉=出ィ【甲】,=生【乙】">9]玉。怨王出賞[10]募[11]人令[12]捉。仙行去。後遂被捉獲。將送怨王。怨王逐令鏘身令罪。[13]仙還所止。不見小兒。觀知所在來至其所。知不可活。遙勸小兒令起世情。冀留遺體。小兒苦惱有志不從。仙化[*]蜜雲為其掩障。細雨沽灑暫息苦飢。現一女人以動其[14]想。小兒緣此泄精於地。仙以牛糞承裹而歸。[15]致甘蔗園。因日光觸糞團開割。生一男子。形容殊妙。後長為王。因以相傳為牛糞種。或名地種。或名日種 迦葉波。此云飲光。即婆羅門種中之一姓也 或有諸佛身長丈六。或有諸佛復過於此。或有諸佛般涅槃後法住千[1]年。或有諸佛般涅槃後法住七日等。餘文可知。
[0407a07] 諸有智者至深生愛敬者。此下因前義便略明佛德勸人修學標名舉數。
[0407a08] 其三者何者。問。
[0407a09] 一因圓德至三恩圓德者。答。列三德名。
[0407a10] 初因圓德至修無慢故者。此下別釋。此釋因圓德復有四種。如文可知。
[0407a12] 次果圓德至踰百千日者。釋第二果圓德亦有四種。一智。二斷。三威勢。四色身 就智圓德復有四種。一無師智。由自悟故。二一切智。知諸法體。三一切種智。知諸法用別。或一切智知諸法自相。一切種智知諸法共相。或一切智證真理。一切種智達俗事。四無功用智。不作加行任運起故 二斷圓德復有四種。一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二一切定障不染無知斷得非擇滅。三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簡異鈍根。四不但斷煩惱[2]并習氣亦斷。簡異二乘。惑之習氣無有別體。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又准此中所明。斷得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3]論故唯擇滅。
[0407a29] 第三威勢圓德亦有四種。一於外境或時先無。今化有。或時先有。變轉異本。化變[4]住持自在威勢。二於壽量或促至八十。或[却?">5]劫延三月自在威勢。三於空於障於極遠中皆[6]能速行。或偃臥空中或極障能度。或極遠速行。或小芥子.大妙高山展轉相入。自在威勢。四佛所至處能令世間華等物。種種本性法爾轉變殊勝於前。希奇威勢 又威勢圓德復有四種如文可知 第四色身圓德亦有四種。一具三十二眾相。二具八十隨好。三具大力。力如前說。第四可知。
[0407b11] 後恩圓德至善趣三乘者。於前三中後恩圓德亦有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為三。令永解脫善趣生死為一。故名為四 或能安置善趣為一。復能安置三乘為三。故名為四。
[0407b15] 總說如來至如大寶山者。總說如上。別說難窮。此則顯佛三德寶山。
[0407b17] 有諸愚夫至不能信重者。傷愚不信。
[0407b18] 諸有智者至後必得滅者。讚智獲福。依佛引生五種果故。一得不空果。以見佛時必得果故。二得可愛果。三得殊勝果。四得速疾果。五得究竟涅槃果故。引頌可知。正理.顯宗釋佛因.果.恩德三種。[7]又同此論。
[0407b23] 已說如來至今當辨者。此下大文第二明共功德。就中。一[8]總標名二別解釋 此即總標結前生起。
[0407b25] 頌曰至亦共異生者。明佛共德。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四靜慮.四無色.八等至.三三摩地 此云等至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隨其所應。謂前三門唯共二乘。通.靜慮等亦共異生。正理論云。雖佛身中一切功德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等功德有殊。然依類同說名為共。
[0407c03] 前三門中至欲界有事惑者。此下第二別[9]解。就中。一明共聖德。二明共凡德 就明共聖德中。一明無諍行。二明修願智。三明無礙解。四依[10]邊定得 此即第一明無諍行。
[0407c07] 論曰至俗智為性者。釋第一句。釋名出體。故正理云。然一切諍總有三種。蘊.言.煩惱有差別故。蘊諍謂死。言諍謂。煩惱諍謂百八煩惱。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得無諍名。
[0407c11] 第四靜慮至他身煩惱者。釋第二句。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四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不動簡前五種姓。應果簡有學。第六種姓不動應果能起。非餘五種姓及有學人能起。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
[0407c16] 此唯依止至總緣境故者。釋下兩句。此唯依止三洲人身。性猛利故非依餘處。謂緣欲界未來有事修斷煩惱。勿他煩惱緣已生故。諸見所斷無事煩惱。不可遮防。迷諦理生。內起隨應總緣境故。
[0407c22] 辨無諍已至為所緣故者。此即第二明願智。釋名可知。此願智自性是世俗智。地是第四定。種姓是不動。身是三洲人身。與無諍同。但所緣別。以能遍緣三界.三世一切法故。
[0407c26] 毘婆沙者至如田夫類者。毘婆沙者有作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觀彼將入無色因行寂靜相別。即能比知無色界果。觀彼初出無色界心。等流果別猶寂靜故。與彼無色心相似名為等流。即能比知前無色因。如田夫類見芽知種。見種知芽。此非正義。應作是說。證知無色。故婆沙一百七十九云。問云何願智知無色界。有說由觀等流及行差別。如觀行路之人知所從至。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觀因而知果。不觀果而知因。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 又婆沙云。問宿住隨念智。與緣過去願智何差別。復次宿住隨念智。知有漏五蘊。此願智知有漏.無漏諸蘊。復次宿住隨念智。知欲.色界五蘊。此願智知三界及不繫諸蘊。復次。宿住隨念智。知諸蘊共相。此願智知諸蘊自相及共相 又云。問他心智與緣現在願智何差別。復次。他心智緣一物為境。此願智緣一物或多物為境。復次。他心智緣自相境。此願智緣自.共相境。復次。他心智緣他相續。此願智緣自.他相續。復次。他心智緣心.心所法。此願智緣五蘊 又云。問云何願智能知未來。有說以過去.現在比知。如田夫下種已比知有如是果生。彼亦如是。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待觀因而能知果。是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
[0408a24] 諸有欲起至皆如實知者。此明加行。將起願智先發誠願求知彼境。順逆出入八有[1]心定。乃至後時便入邊際第四靜慮以為加行。從此定無間隨前所入邊際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2]起。此名願智。於所求境皆如實知。
[0408b02] 已辨願智至餘如無諍說者。此即第三明四無礙解。
[0408b03] 論曰至兼顯所緣者。此釋初頌。於境領悟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是利根故名無退智。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正理七十六云。趣所詮義說之為名。即是表召法自性義。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辨了法差別義。不待義聲獨能為覺生所依託說之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應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文謂不能親目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此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即三自性說之為身。自性.體.身名差別故。三與聲義極相雜。為境生覺。別相難知。故說身言顯有別體(已上論文) 除名.句.文緣所詮義。立為第二義無礙解 緣諸方域種種言詞。立為第三詞無礙解 緣應正理無滯礙說。此無滯說名之為辨。及緣自在任運現前定.慧二道。由有道故善應物機能無滯說。道是辨因亦名為辨。立為第四辨無礙解。故正理云。若無退智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即於文.義能正宣揚無滯言詞說名為辨。及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自在功能亦名為辨。此能起辨立以辨名。了辨及因智名辨無礙解。
[0408b28] 廣如彼釋。此則總說無礙解體。兼顯所緣。
[0408b29] 於中法詞至無尋伺故者。釋第五.第六句。四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非無漏智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此即出體 言依地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又婆沙一百八十云。地者法無礙解。有說在二地。謂欲界.初靜慮。有說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及四靜慮 然無評家。解云初說據名隨語繫故。說法無礙解但依二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3]上地。以緣法難要依自地[4]緣自地法。此論.正理.顯宗。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為正。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依欲界.初本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定無言詞。以緣詞難唯自地故。
[0408c15] 義無礙解至皆得起故者。釋第七.第八句。義無礙解或十智攝。或六智攝。謂若諸法皆名為義。義無礙解則十智攝。婆沙有說八智為性除盡.無生。以無礙解是見性故。若唯涅槃名為義者。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婆沙有說四智為性除盡.無生。以無礙解是見性故。辨無礙解九智所攝。謂唯除滅。以緣言說.定.慧.道故。婆沙有說七智。除盡.無生。以無礙解是見性故。此即出體 言依地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言說唯在欲初定中。辨無礙解如何通九。辨無礙解於說及道。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
[0408c28] 施設足論至四種次第者。述施設論。釋此四言。緣名.句.文無退轉智立法無礙解。緣此名等所詮諸義無退轉智立義無礙解。緣即此義一言.二言.多言.男聲言.女聲言.非男非女聲言等別。無退轉智。立詞無礙解。緣此言詞無滯礙說。及說所依定.慧二道。以有此道方能說故。無退轉智立辨無礙解。先起能詮次方取義。既取義已方乃有言[1]說無滯礙。由此先.後顯四次第。
[0409a08] 有餘師說至無滯礙者。敘異說。詞.辨同言故相對明。法.義差別故不對顯。
[0409a10] 傳說此四至無礙解故者。此明加行。毘婆沙師有傳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串習算計名.句.文身為法無礙解加行。串習佛語解諸法義為義無礙解加行。串習聲明論言詞為詞無礙解加行。串習因明論宗.因.喻等立破道理為辨無礙解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此非正義。
[0409a17] 理實一切至能為加行者。論主述正義。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以佛語中具明法.義.詞.辨四故。故婆沙一百八十評家云。如是說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如於一伽陀中應如是說彼名習如是說名。是法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解彼義習如是解義。是義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訓彼詞習如是訓詞。是詞無礙解加行。應如是無滯說。習如是無滯說。是辨無礙解加行。是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
[0409a27] 如是四種至可名為得者。釋第九句。顯得必具。以得第四邊際定時。四無礙解起自在故。名具得四。故下文言。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收。又正理云。有餘師言。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令得四。
[0409b03] 此四所緣至如無諍說者。釋第十句。此顯同.異。此四無礙所緣.自性.依地三種。與前無諍差別如是。種姓.依身如無諍說。謂不動[2]種姓依三洲人身。又婆沙一百八十云。世者皆墮三世。法.辨二無礙解緣三世。詞無礙解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者緣未來。不[3]生緣三世。有說法與詞同。有說法.詞.辨三無礙解。過去.現在緣過去。未來緣三世。義無礙解或有欲令唯緣離世。或有欲令緣三世及離世。然無評家。
[0409b14] 如是所說至佛餘加行得者。此即第四明依邊際定得。
[0409b15] 論[4]曰至邊際定得者。釋初句。此明六種依邊際得。邊際力所引發故。
[0409b17] 邊際靜慮至靜慮所收者。釋第二句邊際六。總而言之。邊際靜慮體有六種。於前六中除詞無礙。以在欲界及初定故。取五少分。以五有通非邊際故。故取少分加餘邊際。即延促等。故正理云。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餘五少分.及除此外。復更有餘加行所得上品靜慮。名邊際定。故成六種。(已上論文) 詞無礙解雖依第四邊際靜慮。起自在故說名為得。如佛盡智時說名得滅定。據起自在故。前文說四無礙解一[5]時得也。然詞無礙解欲.初定繫。得邊際時。而體非彼靜慮所收。又依婆沙一百八十云。此中願智攝願智.邊際智.無諍智.四無礙解。如願智應知。義無礙解亦爾。邊際智不攝詞。餘如願智說。無諍智攝無諍智.願智.邊際智.義無礙解。不攝法.詞.辨三無礙解。如無諍應知。法.詞.辨三無礙解亦爾。如其所應各說自攝。除無諍.詞無礙解。又不攝邊際智。此七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定力所引發故。邊際靜慮體有六種。謂七除詞。以第四靜慮最上品名邊際故 解云願智若依殊勝。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諸論中言願智依第四者。據勝及初。婆沙通據非勝.後起。故說願智攝詞無礙[6]解。又據諸法通名義故。故義無礙如願智說。又邊際智唯在第四。故不攝詞。又無諍智緣未生惑故。不攝法.詞.辨三。又法.詞.辨三所緣各異故。不緣未生惑故。不攝無諍。又詞無[7]礙唯欲.初定故。不攝邊際智。此七雖復繫地不同。皆依邊際定力引發得。
[0409c18] 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者。釋後定。
[0409c19] 此一切地至得邊際名者。釋第三句。總開三章。一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二增至究竟故。三得邊際名。
[0409c22] 云何此名至遍所隨順者。此釋初章。問答可知。
[0409c23] 云何此名至名至究竟者。釋第二章。問答亦可知。
[0409c24] 如是靜慮至及實際言者。釋第三章。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定故此定名邊。際言為顯類義。謂此定中有多種類相似義故。如說四際。謂一頌中四句分齊。或如一界四海分齊。皆是種類相似義也。或顯極義。如說金剛實際。或如說言諸法實際所謂涅槃。皆是極義。
[0410a02] 除佛所餘至自在轉故者。釋第四句。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若別修邊際定者得。若不修者不得。唯佛於此六種功德亦離染得。後隨現前不由加行 然婆沙明願智.無諍智中皆言。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後加行現在前。佛不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或上。然有願智.無[1]諍。由邊際定加行故得。加行故現在前 解云婆沙[2]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
[0410a14] 已辨前三至且應辨通者。此下第二明共凡德。即明六通。就中。一正明六通。二辨三種明。三明三示導。四別明神境。五別釋眼.耳。六明通種類 此即第一正明六通。結前起後。
[0410a18] 頌曰至餘四通唯善者。就頌中。一列名。二出體。三智。四依地。五通境。六二得。七念住。八三性。
[0410a20] 論曰至亦共異生者。釋初三句列六通名。神謂等持。境謂[3]所作。智證境時無擁名通。從定.及境.能證為名。故名神境智證通。餘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是二識相應慧。智緣二境無擁名通。從根.及能證為名。名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從加行.及能證智為名。名他心智證通。從境.及相應.并能證智為名。名宿住隨念智證通。若涅槃名漏盡。從所證.及能證智為名。名漏盡智證通。若漏盡身名漏盡。從所依.及能證智為名。名漏盡智證通。於六通中第六唯聖。前五通凡。從多據總言共異生。
[0410b04] 如是六通至顯出障義者。釋第四句。且言解脫。顯出障初。理實亦容勝進道起。故正理七十六云。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
[0410b07] 神境等四至緣一切境者。釋第五.第六句。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通。緣事境故唯俗智攝。他心通五智攝。名如文漏盡通如前漏盡智力說。若緣漏盡為境。六智攝。若依漏盡身起。十智攝。以十智攝故。由此已顯漏盡智通依一切地緣一切境。因明智攝。便明漏盡依地.所緣。
[0410b14] 前之五通依四靜慮者。釋第七句。此明依地。於六通中前之五通。依四靜慮不依無色.近分.中間。漏盡通依地.緣境。前已便明。故不重辨。
[0410b17] 何緣此五不依無色者。問。
[0410b18] 初三別緣至無如是能者。總答。初三神境.天眼.天耳。各別緣色為境界故。修他心通。必先觀色為門入故。修宿住通。漸次憶念前前色相。出胎五位.胎內五位.及中有位。十一分位差別不同方得成故。成時能緣昔在某處及種姓等。應知但約分位漸憶不約剎那。若約剎那向前漸憶。憶半生事即便命終。豈能修至加行成滿。依無色地。無如是能 諸有欲修至能如實知者。此下別明五通加行。此即明修他心通加行。如文可知。
[0410b28] 諸有欲修至自相續起者。別明修宿住通加行。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於此生中十時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4]漸憶知中有前一念前生命終心。名自身宿住加行已成。婆沙一百云。應作是說。漸審憶念至此中有前一剎那心。名加行成滿。彼是前生命終心故。能隨念知名善成滿 解云婆沙據無間道起說加行成滿。俱舍據加行落謝名已成滿 或成滿言顯已成滿。正理.顯宗文同俱舍 或可。論意各別。於已成位名無間道。總緣前生命終五蘊。如婆沙說。宿住無間道是法念住。以中.生二蘊一業感故。所以乃至。知中有位初念心來。猶此生攝。未得名為知宿住事[5]乃至知前身命終時心。方名無間道。第二念名解脫道宿住通成。如是自修加行既然。為憶念他加行亦爾。二乘.異生此通初起。唯次第知過去諸生。串習成時。亦能超憶過去諸生。諸所憶事要於過去。曾所領受方能憶念。宿住通憶淨居天者。雖不生彼。昔[6]聞說今時能憶。故婆沙一百云。問此宿住隨念智。為但憶知曾所更事。為亦憶知未曾更事。答此但憶知曾所更事。問若爾此智應不憶知五淨居事。無始時來未生彼故。答曾所更事略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餘欲.色界極遠極勝。諸難知事准此應知(已上論文) 若彼自身從無色沒來生欲.[7]色者。依自相續修加行滿。依他相續初起此通。若從所餘欲.色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
[0411a02] 修神境等至不依無色者。次明修餘三通加行。修神境等前三通時。神境思輕以為加行。天眼思光以為加行。天耳思聲以為加行。成已自在隨所應為。無色界中無斯色故。故此五通不依無色。
[0411a07] 又諸無色至由此已遮者。第二解。又諸無色觀減。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中間由此已遮。觀增。止減故。又正理云。若爾何緣有漏盡通。樂.苦.遲.速.地皆能盡漏故。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
[0411a12] 如是五通至無數世界者。釋第八.第九.第十句。一約明寬狹。境唯自.下。不通上地勢力劣故。二約傍顯作用寬狹。如文可知。
[0411a15] 如是五通至不由加行者。釋第十一第十二句。明二得。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猛利。未曾得者由加行得。若過去世已曾串習無勝勢用。及未來世是彼無勝種類。由離染得。二乘.異生。隨其所應。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佛於一切皆離染得。隨欲現前不由加行。又正理云。三乘聖者.[1]後有異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餘異生唯得曾得。
[0411a23] 六中前三至天耳緣聲者。此下釋第十三.十四句。念住分別。於六通中前三種通。唯身念住。但緣色故。
[0411a26] 若爾何緣至諸惡行等者。問。若天眼通但緣色處何緣契經。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當生惡趣。此中難意說。死生智是天眼通。既是天眼通。只可知色身。如何知語.意。
[0411b01] 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者。答。非天眼通能知語.意。以天眼通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智是天眼通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 問何故死生智。是天眼通所引眷屬 解云謂天眼[2]通於現在世。見有情類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復知有情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屬名天眼通。如變化心是神境智證通攝。彼通能作運身等用。彼變化心.能變化事。流類相似故在彼攝。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為名 問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何故婆沙七十六云。死生智觀未來事 解云彼據眷屬。對宿住說言觀未來 又問若死生智能緣未來。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解云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未來。二緣現在。此據緣[3]現 又問若死生智通緣三業。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緣色處 解云彼據根本言緣色處。若據眷屬通緣三業。或據眷屬。[4]眷屬有二。一緣色處。二緣三業。彼據緣色處說 又問若死生智是天眼通應是無記。何故婆沙三十云。十力唯善 解云彼據眷屬說。死生智力唯是善性。若據根本。天眼通說唯是無記。若據現起緣境寬狹。應知天眼通狹。唯緣現在色處。死生智寬。通緣五蘊。或緣現在。或緣未來。
[0411c01] 他心智通至一切境故者。他心通三念住攝。宿住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故。漏盡通四念住攝。通緣一切故。正理破云。宿住.漏盡。經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苦.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漏盡如力。或[5]法或四。不應定言四念住攝 俱舍師救云。我許宿住亦有別緣故通四念。言漏盡通四念住者。據十智說。六智唯法。類顯可知。故不別說 問若言宿住通四念住。即與婆沙評家相違。如婆沙一百云。念住者。唯是雜緣法念住。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通四念住。如契經說。我念過去[6]受苦.樂。既知樂.苦。即是受念住。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諸樂.苦具名受樂.苦。非但緣受故彼非證。然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生攝 解云我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雖同妙[7]音亦無有過。經分明故不應異釋。此六通中至相應慧故者。此下釋後[8]兩句。三性分別。眼.耳二通是無記性。許是二識相應慧故。言非善者。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彼二通唯定相生 問既是無記。四無記中是何無記 解云是通果無記 問既天眼.耳相應慧名通。如何名[9]果 解云即通名果故名通果。無擁故名通。從定生故名果。
[0411c29] 若爾寧說依四靜慮者。問若爾寧說依四靜慮。二識但是初定散心。不依定故。
[0412a01] 隨根說故至依四地故者。答。通所依根四靜慮攝。隨根說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隨無間道說依四言 正理破云。此[1]解不然。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 解云正理論意。六通解脫皆是意識。眼.耳二識是五識攝非解脫道。應作是說。四靜慮中從淨定起。有勝無記慧。與淨定相出入名定相應。淨定為無間道。意地勝無記慧為解脫道。即是二通自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造天眼.耳。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意[2]地勝無記慧。體非根.耳。能引天眼.天耳。從果為名故名天眼.天耳通。眼.耳二識相應慧。體非是通。而言通者通所引故。從因為名。言通果者。若天眼.耳二識相應慧是果非通。言通果者通之果故。從因為名。依主釋也。若意地勝無記慧。是通非果。或亦是果。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 俱舍師救云。本起二通為遠見聞。得遠見聞即顯無障。眼.耳二識名解脫道。何理能遮。如他心通等解脫道中知他心等。斷惑解脫可唯意識。無擁解脫何妨通五。若說意[]地勝無記慧名為通體。能見聞耶。若不見聞然名通者。起通何用。若謂引大種及引眼耳。本起二通欲遠見聞。非引[3]大等。又復自有勝善定引。何須無記劣慧引耶。又彼所言有定相應勝無記慧。何處有定是無記耶。而言相應。若謂別有勝無記慧。與定前後出入相順名定相應。應言相順。何謂相應。此即言失。又諸經.論皆言天眼.天耳二通。不言意識勝無記慧名為通體。非但與理相違。亦無文可證。由斯理.教。二識相應慧定是通體。言通果者。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 問若爾何故。婆沙三十二云。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 解云是通無間道果故。亦名為通。或是通果所依根故。亦名為通。或同正理。無勞會釋 餘之四通性皆是善者。除天眼.耳餘四皆善。
[0412b17] 若爾何故至謂善慧者。問。若眼.耳通是無記性。何故品[4]類言通是善。
[0412b18] 彼據多分或就勝說者。答。六中四善。二是無記。彼據多分言通是善。或通有二。一善。二無記。彼就勝說言通是善 又解品類足據善心達境皆名為通。若據別[5]修勝慧名通。唯六是通。或善.或無記。故不相違。故婆沙一百[6]四十一云。問品類足論當云何通。答彼所說通。與此說異。彼說善慧皆名為通。以說一切法皆是所通達故。此中所說勝慧名通。此通。或善.或無記。通與善慧得作四句。有通非善慧。謂天眼.天耳通。有善慧非通。謂除通餘善慧。有俱是。謂餘四通。有俱非。謂除前相。
[0412c02] 如契經說至學有闇非明者。此即第二辨三種明。依經起問及頌略答。
[0412c03] 論曰至為其自性者。釋第一句 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以第五通為性。二死生智證明。以第二通為性。從因出體。據本為言。三漏盡智證明。以第六通為性。
[0412c07] 六中三種至治中際愚者。釋第二句。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由智現前。令彼現在惑不起故名[7]治中際。餘三不爾故不立明。又正理云。宿住智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背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故。唯三種偏立為明。廣如彼說。
[0412c15] 此三皆名至非無學故者。釋第三句。此三皆名無學明者。俱在無學身中起故。於中最後漏盡智明。或六智性。或十智性。容真無學通無漏故。餘二假說名為無學。體唯非學非無學故。故正理云。由此最後得無學名。自性.相續皆無學故。前之二種得無學名。但由相續。不由自性。有學身中至故不名明者。釋第四句。有學身中有愚闇故。惑未除盡。於三明中雖有前二。由無後故不立為明。雖有暫時伏滅愚闇。後還被蔽故不[8]名明。愚闇永無方名明故。
[0412c27] 契經說有至引利樂果故者。此即第三明三示導。依經起問。及頌略答。
[0412c28] 論曰至餘三不爾者釋上[9]一句 三示導者。如其次第。一神變示導。以六通中第一神境通為性。二記心示導。以第四他心通為性。三教誡示導。以第六漏盡通為性。於六通中。三是示導三非示導者。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得示導名 或此能引外道憎背正法。及非內外處中[1]之者令發心故。能示現希有事故。能導引入正法故。得示導名 又唯此三。令諸有情於佛法中如其次第。神變能令歸伏。記心能令信受。教誡能令修行。故唯三種得示導名。餘三不爾。故非示導。故婆沙一百三云。謂若自說我能遠聞。我能遠見。我能遠憶諸宿住事。他皆生疑為虛為實。即不信伏故非示導。
[0413a14] 於三示導至最勝非餘者。釋下三句。校量勝劣。於三示導教誡最尊。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人.天利益果。及[2]取涅槃安樂果故。由決定故。故名最尊。謂前神變.記心二導。術亦能。不但由通故非決定。如有術名健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如神境通。健是國名。此國所出名健梨。又真諦云。有女天名健梨。翻為持地。此是健梨所說。從能說女天為名故稱健梨。復有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剎尼此云觀察。又真諦云。伊剎尼是論名。是露形外道師所造。翻為觀察。此從彼所造論為名故。稱伊剎尼 教誡示導除漏盡通。餘術等必不能為故是決定。又前神變.記心二導。有但令他暫時迴心。非引勝果。教誡示導不但令他迴心趣正。亦定令他引當來世人.天利益果。及涅槃安樂果。以能如實方便說故。由是教誡。三示導中最尊最勝。非餘神變記心二導 言教誡者。教謂教授。誡謂誡[3]勗。
[0413b06] 神境二言至謂似自他身者。此下第四別明神境。就中。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 此即正明神境。問及頌答。
[0413b08] 論曰至謂行及化者。釋初兩句。依毘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目唯勝等持。有神用故從用為名。由定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境有二。謂行及化。
[0413b12] 行復三種至猶如飛鳥者。此下釋第三.第四句。此解運身。可解。
[0413b14] 二者勝解至便能速至者。由勝解力極遠速至。又正理七十六云。本無來去何謂速行。此實不行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
[0413b18] 三者意勢至并異生者。意勢極遠。舉心即至。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又正理解意勢中云。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正理論解。一即舉[4]喻以顯。二即讚不思議。然意不許中間間斷 問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 解云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身即能至。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身微妙故非餘所見。大而不停故能速至 又解第一剎那舉心緣時。第二剎那隨方遠近現一大身。中間續起第三剎那方至彼處 又解非從此處漸行至彼。舉心緣時不離本處隨方遠近現一大身。故說此身即能至彼。如應持菩薩量佛身時。上過無量無邊世界常見佛身 問如何得知中間不斷 解云正理既言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又正理二十四解中有云。有餘復言。死.生二有雖隔而至。如意勢通。此亦不然非所許故 以此文證。故知意勢中間不斷。於三種中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并異生。又婆沙一百四十一云。有說聲聞成一謂運身。獨覺成二除意勢。唯佛世尊具成三種。有說異生成一。謂運身。二乘成二。除意勢。然聲聞運身所顯。獨覺[5]意解所顯。佛具成三。意勢所顯婆沙雖無評家。此論正理.顯宗等。皆同第二說。即以第二師為正。
[0413c18] 化復二種至無香味故者。釋第五.第六句。如文可知。
[0413c19] 此二界化至故總成八者。釋後兩句。此二界化各有二種。謂欲界中化。屬自身.他身別故。謂色界中化。屬自身.他身別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欲界自身.他身化。色界自身.他身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色界自身.他身化。欲界自身.他身化。故總成八。
[0413c25] 若生在色至成香.味失者。問。欲界八微體不相離。生上化下。如何不有成就香.味二種失耶。
[0413c27] 如衣嚴具至唯化二處者。答。身生色界化欲香.味。而不成就。無生上界成下香.味。猶如衣服及莊嚴具。雖不離身作而不成就。有說。在[1]色作欲界化。唯化色.觸二處不化香.味。欲界八微不相離者。據非化者說。又如色界眼根八微不相離。然有身生欲界得色天眼。但得眼根.及四大。不得身.色.觸。即有相離時。何妨欲界香.味亦有相離時 問於二說中何者為正 解云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問所[2]化作身幾處所攝。答若生欲界作欲界化自身.他身。皆四處攝謂色.香.味.觸。作色界化自身.他身。皆二處攝謂色.觸。若生色界作色界化自身.他身。皆二處攝。作欲界化自身.他身皆四處攝。如前說 有說。若化他身則四處攝。若化自身唯二處攝。勿彼成就香.味處故。
[0414a15] 如是說者。[3]雖化香.味無成就失。如人衣服.嚴具.華香。雖復在身而不成就 問異界化色.觸皆成就不 解云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又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4]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又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又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文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 或可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婆沙言成就者據即身化。雖有兩解前解為勝。又婆沙云。如是說者。離所化身不發化語。語者必由四大種相[5]擊起故。
[0414b08] 化作化事為即是通者。此下第二明能.所化。問。化作化事。為即是神境通能起化事。
[0414b10] 不爾者。答。
[0414b10] 云何者。徵。
[0414b10] 是通之果者。答。是神境通之果。諸能化心能起化事。
[0414b12] 此有幾種差別云何者。問。此果化心總有幾種。此果化心差別云何。
[0414b13] 頌曰至餘得通三性者。就頌答中。初兩句答初問。下十四句答第二問。
[0414b15] 論曰至一切化事者。釋初句中能化心。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若據前後通亦名化。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一說言諸所化事由神境通[ィ-【甲】">6]道化作。一說言諸所化事由化心化作。第三評家云。如是說者。諸所化事由[7]道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8]隨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能化心唯是道果。諸所化事是前道果及化心果。
[0414b25] 此有十四至亦得名勝者。釋十四及第二句。化心有十四。初定有二。二定有三。三定有四。四定有五。謂各自.下。如理應思 諸果化心。或依自地。如初定等果化心依初定等或依上地。如欲界等果化心依初定等。必無依下地起上果化心。下地定心不生上果。勢力劣故 以第二定等果下地欲界等化心 謂二定等[9]化作欲界等化。望初定等名下 對初定等果上地初定等化心 謂初定等作初定等化。望欲界等名上 彼二定等欲界等化心。由依[10]第二定[11]等勝故。及由行至第二定等勝故。亦得名勝。
[0414c08] 如得靜慮至俱時得故者。釋第三句。明定及果俱時得故。
[0414c09] 諸從靜慮至還從門出者。釋第四句。化心從二心生。謂從淨定及化心生 能[12]生二心。謂能生化心及淨定心。餘文可知。
[0414c12] 諸所化事至起餘地化故者。釋第五句。顯事及心必同地化。
[0414c14] 化所發言至起表心故者。釋第六句。若依化人所發語言通由自.下。謂若身生欲界.初定。若身生二定已上。但起欲界.初定化所發言。此言必由自地之中通果心起。有尋.伺故。若生二定已上。若生欲界.初定。但作第二定已上化人起語。由初定中通果心發。上地自無起表之心。無尋.伺故。應知通果心寬。變化心狹。離化心外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表業。化心但能變化諸事非能發表。如身在初定作欲界化發欲界語。還以欲界通果心發。故知身在二定已上。化所發言但起初定通果心發。不起下地威儀心發。如化發言。化身亦爾。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答如生初靜慮以發起表心。令化身轉作往來等用。如是生上諸靜慮。亦以初靜慮發起表心。令所化身起往來等用。如眼識等。有餘師說。諸所化身無往來等種種作用。但默然住。由化主力令彼似有往來等事。如帝網戲非有現有(前師為正) 若一化主至亦容有別者。釋第七.第八句。餘二乘.異生定非自在。而不能令一語一默。要語皆同。佛定自在。或時皆同。或復能令一語一默。准婆沙文。乃至諸佛化主。及所化能發語心。前後各別。於中迅速謂語俱時。理實前後言一心發。謂一相續心。
[0415a10] 發語心起至化如何語者。釋第九.第十句。問。發語通果心起。變化通果心既無。應無化身。化如何發語。
[0415a12] 由先願力至亦得發語者。答。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後起餘通果心發語表業故。雖變化通果心.發語通果心。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應知通果心寬。化心.發語心皆名通果。以此故知。發語心非是化心。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語業。以化心不能化聲處故 又空法師云。化心不能發業。然別有發業心。如身生欲界.初定。化[1]作欲界.初定身已。還入定。從定出已。起自地善.無記發業心。令化主語化人方語。若生上三定。雖無發業心。以初定發業心發自地語。令下欲界及上三定化人言語 此解不然。檢尋諸論未見有文以初定發業心令其欲界化人語言。故說非理 又泰法師云。自古諸師。皆依俱舍。發語心起化心既無。故知化心不能發語。又前論云。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故知化心不化聲處者。不然。依舊十四卷鞞婆沙云。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故知化心亦化聲處。又今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生初靜慮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 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2]發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 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 又依婆沙。梵王請佛轉法輪時。評家云。以欲界不隱沒無記心語。故作梵福。由此多證故知。化心亦能發語。然此論云。發語心起化心既無者。此中問意。化心.發語名發語心。化心依化身立化心名。欲明二心不起。如何身語。故化語心別立發語心名。若發語心亦立化心名者。不成問答。欲彰二心別故。此中別說發語心名。能變化心實能發語。故與前引文不相違。然論云。唯化四處除聲者。聲不常有。四相.及得.名.句.文等非是色法。故略不論。若通據聲.及非色法即化六處。如前所引 今解不然。別有通果心發語。化心不能發語。寬狹如前說。法師未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釋。檢尋婆沙.及諸論文。皆言欲界化四除聲。色界化二謂色觸。不言化聲處。亦不言化法處。又婆沙上下論文皆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但言發不言化 問舊鞞婆沙[3]云。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者。云何[4]釋通 解云未審。此論定是何部。引來為證。設是[5]當部。從多分說。如品類足言。通云何謂善慧。或相從說。或非正義。違諸論故 問若語聲非可化者。何故集異門足論第五。解三欲生中。云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6]法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 解云彼由業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為例 或可。從多分說。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或聲不離所化色.香.味.觸四種。相從說故亦名為化 復有古德云。梵王請佛轉法輪。以欲界威儀.工巧心語者 此不成釋。如二十心中色界六心。必不能生欲界威儀.工巧心。又欲界通果心。亦不能生欲界威儀.工巧心。梵王如何得起欲界威儀.工巧語。
[0415c19] 非唯[7]化主至持令久住者。釋第十一.第十二句。初解化骨瑣身令久[8]時住。既[9]言留化身。明非本身骨。第二解可知 迦葉波。此云飲光。前解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有說有留化事。有說無留化事。如是說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葉波已入涅槃。
[0415c26] 初習業者至多少化事者。釋第十三.十四句。可知。又正理云。初習業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眾多化事(解云所依謂木石等)
[0415c29] 如是十四至亦無有失者。釋第十五.十六句。十四修得。無記性攝。餘生得等能變心通三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理實無能化為根者。然所化境改轉本形。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若修得化不轉本形但化四處。以離根故不說化根。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修得化。若欲界繫四處攝。若色界繫二處攝。生得化若欲[1]界九處攝。若色界繫七處攝 問[2]由如是法[3]成化身故。化當[4]有心。無心耶 答當言無心。然化有二種。一修得此無心。二生得此有心。此中說修得化。非心依故 又有二種。一化他身此無心。二化自身此有心。此中說他身化非心依故。若變化他有情身者如自身說。
[0416a16] 天眼耳言至取障細遠等者。此即第五別明眼.耳。問及頌答。
[0416a17] 論曰至名天眼耳者。釋上兩句。
[0416a18] 如是眼.耳何故名天者。問 體即是天至及中有等者。答。生得謂生欲.色天中。餘文可知。
[0416a20] 修得眼耳至能見聞故者。釋恒同分。以天眼.耳識必俱故。恒名同分。
[0416a22] 處所必具至一切有情者。釋無缺。左右二眼處所。必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
[0416a24] 能隨所應至天眼見無遺者。釋下一句。天眼.[5]天耳依四靜慮。能隨所應取自.下地。被障隔等諸方色.聲。引證可知。
[0416a28] 前說化心至各有異耶者。此下第六明五通種類。問。前說化心修得與餘生得等異。神境等五各有異耶。
[0416b01] 亦有者。答。
[0416b01] 云何者。徵。
[0416b02] 頌曰至地獄初能知者。就頌答中。初五句明五通類。次一句三性分別。後兩句約趣通局。
[0416b04] 論曰至是業成攝者。釋初兩句。總以六義明五通異。神境智類總有五種。一修得。由修定得故。二生得。生彼處得故。三成。由力成故。四藥成。由藥力成故。五業成。由業力成故。曼馱多王.及中有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隨難別解。不由占相得飛行等故無占相 曼馱多。此云我養。如前具說。
[0416b11] 他心[6]智類至加占相成者。釋第三.第四句。他心智類總有四種。前三如上。謂修.生.。又加占相。占謂占卜。相謂[覩=觀【甲】【乙】">7]覩" ver="150 a10 a11 " va11="觀">相能知他心。夫他心智知他心上一別相用。行相微細難可知故。非藥.業成。
[0416b16] 餘三各三謂修生業者。釋第五句。謂餘天眼.天耳.宿住三類各三。謂修.生.業以難成故。非.藥.占。謂眼.耳鈍故非.藥成。占相唯意亦非眼.耳。身雖是色以相顯故。神.塗藥可以飛行。不同眼.耳。知過去難所以宿住非.藥.占 問知現在易。他心如何非由業耶。解云他心雖知現在。知一用故。行相微細。難可知故。非由業成。宿住知過去多體故。雖緣過去。對彼他心總易知故。可由業成 問他[8]心知一用[9]難如何知他心。不知過去 解云力唯及現在。故在他心。不及過去故不通宿住。
[0416b28] 除修所得至不得通名者。釋第六句。三性分別。於六類中除修所得。餘生得等皆通善等三性。.藥據心說故。非定果故。雖類相似不得通名。若據修得。三善二無記。
[0416c03] 人中都無至業所成攝者。釋第七句。此約趣通局。於前六類。人中都無生所得者。以占相智所覆損故。有他心智及願智等所映蔽故。餘五皆容有隨其所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故正理云。人由先業能憶過去 此文應言本性生念智。故婆沙一百一釋名云。問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念生智是何義耶。答生謂前生諸有漏法。智謂此生能知彼智。念謂此智俱生勝念。言本性念生者。簡別修得。即本性智由勝念力。知過去生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 復次住本性心由勝念力發起此智。知過去生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心者。謂善.染污.無覆無記。不由修得故名本性 復次本性者。謂諸法自性。即過去生諸有漏法自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 復次本性者。謂前際法性。即過去生有漏法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問此智俱生法有多種。何故但說念耶。答念力增故。如四念住等。此亦如是雖體是慧而念增故。名本性念生智 又云。唯欲界人趣中能造殊勝業。引得此智 又云。人趣中。智慧猛利勝餘趣故。
[0416c25] 於地獄趣至更無知義者。釋第八句。於地獄趣。初受生時唯以生得他[*]心知他心等。唯以生得宿住智知過去生。苦受逼已。更無知義。
[0416c29] 若生餘趣如應當[10]知者。總指餘趣。若生天.鬼.傍生趣中辨其通局如應當知 問六類對五趣通局云何 解云。修得唯人.天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餘四趣。.藥.占三唯人趣。以無生得故。三唯人 或可。.藥亦通人.天.鬼.傍生。業通五趣。以中有是業。通五趣故 又解天有修.生..藥.業無占相。或可。亦無.藥。人除生得有餘五種。鬼及傍生有生..藥.業。無修.占相。或可。亦無.藥。地獄有生.業。無修..藥.占相。雖作兩解仍更勘文。婆沙一百一說。人趣有占相。有本性念生智。無生得。又說。天.鬼.傍生.地獄。有生得他心宿住。餘不別釋。此文與前兩解亦不相違。
俱舍論記[1]卷第二十七
[0417a15] 一校畢
[0417a16] 保延元年七月七日黃昏於田原里大道寺點了
[0417a18] 羊僧覺樹
[2]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六
沙門釋光述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0383b11] 分別智品者。決斷重知故名為智。此品廣明故名分別。所以次明智品者。前品明果。此品明因。因望果親故次辨智。
[0383b14] 前品初說至智非見耶者。就此品中。大文有二。一明諸智差別。二明智所成德 就明智差別中。一明忍.智.見別。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諸門分別智 此即第一明忍.智.見別。牒前問起。前賢聖品初於見道位說諸八忍說諸八智。於彼品後八聖道中復說正見。十無學中復說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
[0383b21] 頌曰至皆智六見性者。就頌答中。上兩句及餘二。約無漏以明。有漏慧及後下一句。約有漏以辨 忍通凡.聖。聖言簡凡。此忍雖[11]慧。而非是智。泛言諸忍略有四種。若忍辱名為忍。即無嗔名為忍 若安受苦忍名為忍。即精進名為忍 若忍許名為忍。即信名為忍 若觀察法忍名為忍。即慧名為忍 此中言忍。以慧為性 泛言諸見。略有二種。一推度名見。以慧為性。二照囑名見。即[12]以眼根及十智。性皆有照[13]囑前境用故。此中言見推度名見。故盡.無生言非見也。餘如長行。
[0383c04] 論曰至推度性故者。釋初句。總而言之。慧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唯無漏慧立以聖名。以能如實正觀四諦故名為聖。有漏之慧雖亦觀諦。不分明故不名為聖。就聖慧中八忍非智性。決斷名智。疑是猶預自性相違。八忍起時與自所斷疑得正俱。爾時正斷敵對相違。未已斷故而非決斷。[14]非決斷故不名智。可見性攝推度性故。雖先離欲四法忍位自疑已斷。是疑得俱忍流類故。故亦非智。異生斷惑諸無間道。雖疑得俱非真對治。非極相違後容退故。而得[15]名智。故婆沙四十四云。復次。忍與所斷疑得俱故非智所攝。設不與俱而是彼類。有漏無間道非真對治故。雖疑得俱而亦是智(已上論文) 問疑障決斷。忍與疑得俱忍即不名智。無明障推度。忍與癡得俱忍應不名見 解云疑有相應無明。助疑得有力能違忍。獨頭無明無[16]惑助。忍與彼得俱可說名見。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 又解。重觀名智。未已斷言顯未重知。故婆沙云。問諸無漏忍何故非智。答於諸見境未重觀故。謂無始來於四聖諦。未以無漏真實慧見。今雖創見而未重觀。故不名智。要同類慧於境重觀方成智故。又婆沙一百九十六云。顯示諸忍與自所斷疑得俱生未重審決不得智名。
[0384a01] 盡與無生至不推度故者。釋第二句。於聖慧中盡與無生二種是智。決斷性故。或重知故。非是見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
[0384a04] 所餘皆通至推度性故者。釋第三句中餘二。除前八忍及盡.無生餘無漏慧一一皆通智.見二性。已斷自疑。決斷性故。或重知故名智。推度性故名見。
[0384a08] 諸有漏慧至世正見為六者。釋有漏慧.及下一句。諸有漏慧決斷性故。皆智性攝於中明六亦是見性。推度性故。謂身見等五染污見。及意識相應世俗正見為六 問忍與疑得俱忍即不名智。與疑俱生慧應亦不名智 解云與疑俱慧相順[1]同緣。於境決斷亦名為智。故婆沙一百六云。問何故名智。智是何義。答決斷義是智義。問若爾疑相應慧應不名智。於所緣境不決定故。答彼亦是智。一剎那頃於所緣境亦決定故。然此聚中疑勢用勝。令心於境多剎那中猶豫不[2]決說名疑聚。如三摩地一剎那中於境恒住。有時若與掉舉相應。令多剎那於境轉易說名為亂 又解諸有漏慧以重知故皆智性攝。見如前釋。故婆沙四十四云。無一有情於一切境。無始時來非有漏慧數數觀之。故有漏慧皆智所攝(已上論文) 問五識[3]俱慧念念別緣。既不重知。應不名智 解云五識俱慧雖非重緣。約自種類說重緣故。有漏意識於彼五境必定曾緣。五識俱慧今時復緣得名重知。故亦名智 如是所說至並慧性攝者。如是聖慧及有漏慧。皆能簡擇所緣法故慧性攝。
[0384b02] 智有幾種至苦等諦為境者。此下第二明諸智相殊。就中。一明漸增至十。二明盡.無[4]生別。三明建立為十。四明法.類兼治 就第一明漸增至十中。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 此即第一明二智.三智 智十答初問。餘答第二問 或此頌中智十。總標名數。餘文別明二智.三智。
[0384b09] 論曰至四諦為境者。此中論文[5]大分可知。又正理七十三云。前有漏智總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毀壞。顯[6]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順世間俗事轉故。從多建立世俗智名。非無取勝義順勝義事轉。然是愛境。無勝功能息內眾惑。故非無漏。或覆出世引發世間得世俗名。體即無智。智隨屬彼得彼智名。意顯此名目有漏智 廣如彼說。
[0384b18] 即於如是至初唯苦集類者。此即第二明三增至九。
[0384b19] 論曰至滅道四智者。釋上二句。於前三智。法.類境別。復分四種。正理七十三云。何緣俗智亦緣苦等作苦等行相。而非苦等智。由彼先以苦等行相觀苦等已。後時復容觀苦等境為樂等故。又得如是世俗智已。後緣諦疑容現行[7]故。
[0384b25] 如是六智至為境界故者。釋下兩[8]句。如是法.類.及與四諦。若無學攝非見性者[9]名盡.無生。此盡.無生。若在後時通緣四諦作十[10]四[11]行。然此二智最初生時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
[0384c01] 問何緣初位唯緣有頂苦.集為境 解云有頂苦.集。從無始來不能得斷。今時創斷。故先緣彼自生慶慰 問何故不作空.[12]非我行[13]相 解云[14]以此二智涉於世俗。謂出觀後作我生等解故。前觀內不作空.非我行。此即因涉於果。彼前觀內作空.非我。[15]後出觀心。亦不能作我生等解。
[0384c07] 金剛喻定境同此耶者。問。
[0384c08] 緣苦.集同緣滅道異者。答。金剛喻定。若緣非想苦.集即同。若緣九地滅.道即異。以緣三界滅.道皆能斷彼惑故。
[0384c12] 於前所說至二三念一切者。此即第三明九增至十。
[0384c13] 論曰至餘則不然者。釋上兩句。於前所說九智之中。有法.類.道.及世俗智成他心智。若知他無漏心。以法.類.道他心智知。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知。餘五不然。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故非苦.集智。滅是無為故非滅智。他心智是見性。盡.無生智非見性故非盡.無生智。
[0384c20] 此智於境至謂地根位者。釋第三.第四句。此即開章。
[0384c21] 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者。別釋。既下地智不知[16]上心。義准能知自地.下地。一切下地智不知上地心。若知自.下即有差別。故婆沙九十九云。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有十五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謂欲界及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心.心所法。曾得有漏他心智有十二。謂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他心智。此中初靜慮曾得有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中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中二[1]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上品者能知欲界。及初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曾得有漏上品他心智。能知欲界。及四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未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亦爾。無漏心.心[2]所法有十二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無漏他心智亦有十二種。謂四靜慮各有三品。此中第二靜慮無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唯下品無漏心.心所法。中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下.中二品無漏心.心所法。上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上品無漏他心智。能知四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問何故上地下.中品有漏他心智。俱能知下地三品有漏心.心所法。上地下.中品無漏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無漏心.心所法耶。答有漏.無漏心.心所法建立各異。謂有漏心.心所法依相續建立。有一身相續中成就三品有漏心.心所法。無漏心.心所法依根品建立。無一身相續中成就二品無漏心.心所法。況有成就三者。建立既別。故知有異 又正理七十三云。如何說[3]一補特伽羅成就九品道斷九品惑。此道差別非根有異。由因漸長後道轉增。如次能令多品[4]惑斷。或諸種姓各有九品。成一九品必不成餘。故前後言無相違[5]過。又婆沙云。問初靜慮他心智。於欲界四靜慮通果心.心所法能知幾種。有作是說。能知四種。所以者何。一切皆是欲界攝故。復有說者。唯能知初靜慮通果。不知餘三。所以者何。如不知因。果亦爾故。又婆沙云。問靜慮中間心.心所法。何地智能知耶。有作是說。初靜慮上品智能知。復有說者。第二靜慮下品智能知。評曰應作是說。初靜慮三品智皆能知。所以者何。一地攝故(解云且說初定。以實二定等[6]亦[7]能知)又婆沙云。如來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佛欲令他知者即知。廣如彼[8]說。根謂信解至勝位者心者。既不能知上根.上位。義准能知自根.下根。自位.下位。
[0385b14] 此智不知至為[9]所緣境者。於三世中唯知現在他心等用。去.來無用故不能知。
[0385b16] 又法.類品至為所緣故者。釋第五句。由法智以欲界全分對治為所緣故。由類智以上界全分對治為所緣故。所以法.類不互相緣。[10]雖欲滅.道法智亦能治上修惑。而非全治。苦.集法智。見道法智。不治上故。
[0385b21] 此他心智至此智所緣者。此下釋後三句。此他心智知他別相是容預修道。見道中無。總觀諦理極速轉故。雖無行.得二修。然皆容作此智所緣。或總觀諦理故無行.修。極速轉故無得[11]修。
[0385b26] 若諸有情至非知見道者。聲聞或由上加行。或由中加行。至加行滿能知見道初二念心。且據初說但言二念。後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緣 問[12]知前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念類分心等 解云法.類不同。所緣境別。故不能知。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經十三念至加行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而非見道。
[0385c05] 麟喻法分至第十五心者。獨覺能知見道[13]三念心。知初二念已更以五心修加行知第八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且據一相知此三念。餘十二念皆亦容作他心所緣 問知第八心已。何故不更以五心為加行知第十四心 解云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見道位心總有二分。一法分。二類分。知初二念是法分。知第八[14]分是類分。既具知二其心[15]委歇故不更知 又解欲知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16]復以五心為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五.六心為加行不能成也 又解前心稍劣。五心加行即能得知。後心漸勝。以五.六心為其加行不能知也 又解知初二念已。意欲知彼第三苦類忍心五心加行。至加行滿[17]乘知第八集類智心。以彼第三第八所緣。苦.集一物因果義分。知時即易。雖不能知第三。能知第八。知第八已。更欲知彼第九滅法忍心。用五心為加行。不知第十四道法智心。以彼二心所緣各別。一緣有為。一緣無為。非是一物。知時即難故不能知。設用六心為其加行。亦不能知第十五心。有說獨覺知初二念。更十二念為加行知第十五心。又正理七十[18]三。獨覺有四說。初兩說同此論。後二說[19]言有說麟喻知四剎那。[1]謂初二心.第八.十四。此言應理。所以者何。許從知初二念心已。唯隔五念知第八心。若復更修法分加行。經[2]五念頃加行應成。何不許知第十四念。有餘亦說。知四剎那。謂初二念第十一.二(正理故違此論[3]印取第三)又婆沙九十九。亦有四說同正理。然無評家。
[0386a07] 世尊欲[4]知至一切能知者。世尊欲知。不由加行具知見道十五念心。
[0386a10] 盡無生智至名無生智者。此即第二明盡.無生別。引本論文顯二智別。智謂決斷。或謂重知。見謂推求。或謂現照。明謂照明。覺謂覺[5]悟。解謂達解。慧謂簡擇。光謂慧光。觀謂觀察。智等八種慧異名。正理七十三云。何緣論說無生智中復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應說不復更知等。二行不應俱時轉故。若次第轉。前與盡智無差別故。不應重說。應知此說意為遣疑。恐有生疑。如時解脫先起盡智。後得無[6]生。如是應許不時解脫先起無[]生後得盡智。為顯一切盡智先起。故復先說已知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顯時解脫唯有盡智。後復重言我已知等。顯不時解脫[7]盡後起無生。故雖重言而無有失。無生智者。何謂無生。正理師言。謂非擇滅。有無生故此智得生。智託無生名無生智。滅雖常有而得非常。得彼滅時此智方轉。要由得起方[8]名有滅。於有滅位此智方生。或無生言目彼滅得。如涅槃得亦名涅槃。經說以涅槃置在心中故。有彼得位此智方生。智託無生名無生智。有餘於此作是難[]言。若託無生名無生智。則無生智緣非諦法。是則所說違害自宗。無漏慧生唯緣四諦。彼不審察設此難詞。我上已言於出觀後方起如是分別智故。或此託聲是有第七。非境第七。如盡智故。或許此智緣無生得。此苦諦攝。非非諦故(已上論文) 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9]知者。問。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我已知苦等解。
[0386b10] 迦濕彌[10]羅至二智差別者。答。說一切有部正義。從盡.無生二智觀出後得有漏智中。作如是知我已知苦等。非無漏觀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果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因差別。由二因引是彼士用果。此即以果別因。若無餘心隔。應盡智無間即有我已知苦等解。無生智無間即有不應更知等解。然為無學正見[11]等隔故後方起。
[0386b18] 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者。西方沙門經部等計。說有無漏智不作十六行。亦作如是知。我已知[12]苦等。
[0386b20] 然說見言至亦是見者。通本論文。以實而言。盡.無生智[13]息求非見。以本論中解其十智。一一皆言[14]智見等八。至盡.無生猶說見者。[15]乘言便故 又解盡.無生智。若據[16]息求即不名見。於諸諦理現照轉故亦名為見。由此本論亦作是言。且諸智亦是見。
[0386b26] 如是十智相攝云何者。問。
[0386b27] 謂世俗智至六[17]少分者。答。謂世俗智攝自一全。他心智一少分。法智.類智各攝自一全。苦.集.滅.道.盡.無生.他心智七少分。苦.集.滅智各攝自一全。法.類.盡.無生四少分。道智攝自一全。法.類.盡.無生.他心五少分。他心智攝自一全。法.類.道.俗四少分。盡.無生智各攝自一全。苦.集.滅.道.法.類六少分。
[0386c06] 何緣二智建立為十者。此下第三明建立十智 問。何緣有漏.無漏二智建立為十。
[0386c08] 頌曰至為因生故者。答。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體是有漏。世俗[18]法故。此世俗智非以無漏勝義智為自性故。若據前文[19]亦從境立名。故前文言。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 二對治故立法.類智。法智全能對治欲界。類智全能對治上界。滅.道法智雖亦能治上界修惑。而非全故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無別故。但由能緣行相不同。由無常等四行相故立苦智。由因.集等四行相故立集智 又解行相在境。此二智境體雖無別。約行不同分成苦.集 又解行相通在能緣及所緣境。由彼境上有無常等八種行相。能緣之上[20]似彼八行說名能緣。此二智境體雖無別。約行分二 四行相.境故立滅.道智。此二行相有差別故。一作滅等四種行相。一作道等四種行相。行相三解准前應知。此二境界有差別故。一緣無為。一緣有為。由行不同.及境差別立滅.道智。
[0386c27]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從加行立名。以心是主故初唯知心 六事辨故建立盡智。謂阿羅漢事辨身中最初生故 七因圓故立無生智。具以見.修.及[1]與無學一切聖道。為同類因生故名因圓。初盡智生雖以見.修聖道為因。未以無學聖道為因。不名因圓。後相續位。雖亦無學聖道為因應名因圓。據初說故。或彼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不名因圓。
[0387a07] 如上所言至治上[2]欲耶者。此即第四明法.類兼治。牒前問起。如上所言。法智全能對治欲法。類智全能[3]對治上法。為有少分法智治上界耶。為有少分類智治欲界耶。
[0387a11] 頌曰至無能治欲者。答。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界滅.道勝於上界苦.集法故。故緣下勝能治上劣。欲苦.集。上苦.集細。緣不能[4]治細。故苦.集法智。不治上修惑。又復已除自界怨已。能兼對治他界怨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故正理云。要於自界所作已[5]圓。方可兼為他界所作。非[6]諸類智己]">事成時。他事未成。有須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已上論文) 又婆沙一百五十八云。問若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為法智品攝。為類智[7]品攝耶。若法智品攝。此不應理。彼法及斷。類智所知故。若類智品攝。亦不應理。彼斷及得。法智所證故。有作是說。彼離繫得類智品攝。問豈不彼[8]斷及得法智所證耶。答雖法智所證。而類智所知故。有餘師說。彼無漏離繫得。法智品攝。問豈不彼法及斷。類智所知耶。答雖類智所知。而法智攝法智所證故。評曰。此中初說為善。以類智品是彼不共決定對治故 於此十智中至謂離空.非我者。此即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攝淨盡。三明實體能所 此即明十智行相。論曰至四種行相者。釋初行頌 等謂等取假想觀等。餘文可知。
[0387b06] 他心智中至不緣想等者。釋第二頌。無漏他心智雖作共相。是欣行故。而能別觀。餘文可知 問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知他有漏心何故不作苦.集八行相 解云將答此問。略作三門分別。一敘古解。二出過非。三述正義。
[0387b12] 敘古解者 [9]第一遠法師云。知他無漏心。道智為加行故作道四行。知他有漏心。不以苦.集智為加行。所以不作苦.集八行相 第二魏念法師云。若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即知他心用盡。若知他有漏心。不作苦等八行相。即知他心用不盡。知苦不知集。知集不知苦。所以不作苦.集八行相 第三彭城嵩法師云。能緣所緣理事須等。所緣無漏心既是理觀。能緣他心智還須作理觀知。故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所緣有漏心既是事觀。能緣他心智還須事觀知。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相 第二出過非者。一破遠法師云。本論既言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作等無間緣。而言道智他心加行。豈不相違 二破魏念法師云。無漏心上亦有四行。知一非餘還不知盡。應當不作道下行相 三破嵩法師云。有漏煖等既作理觀。能緣他心智。應亦作理觀。若言非真理觀是似理觀。亦應他心智作似理觀知。非事觀知 第三述正義者。一解云無漏心勝。難可知故。有漏他心智不能知彼。要起無漏方能知彼。所以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有漏心劣易可知故。有漏他心智。[10]是能知彼故。不起彼無漏他心智知。所以者何。有漏他心智。從無始來數數修習。起時即易。無漏他心智。從無始來不多修習。起時即難。有漏起易故。知他有漏心。還起有漏他心智。無漏起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11]行觀。起易足知。誰復捨易從難 問但應初定他心智。知欲界心。起時易故。二定已上他心智。應不能知欲界他心。起時難故。誰復捨易從難 解云欲知欲界心。必不[12]故起二定已上他心智知。但為餘事入二定等。因入彼定便起彼他心智。知欲界心也 難云亦可因為餘事起無漏心。便起無漏他心智知他有漏心 解云從無漏心起有漏他心智易。起無漏他心智難。起易[13]足知。故不起難 問入二定等知欲界心時。何故[14]不還起初定他心智知欲界心。而起二定等知欲心耶 解云當地起易故起當地。異地[15]起難不起初定 第二解云。欣觀容可別知。故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厭觀必欲[16]總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觀。故正理七十三云。他身無漏心.心所法細故。勝[17]故。非己有漏他心智境。其理可然。何緣己身無漏他心智。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於有漏境無漏智生。行相所緣異此智故。謂無漏智緣有漏時。必是總緣厭背行相。是故決定不能別緣他心.心所成他心智。以諸聖智緣有漏時。必於所緣深生厭背。樂總棄捨不樂別觀。緣無漏時生欣樂故。既總觀已亦樂別觀。如有見聞非所愛事。總緣便捨。不樂別緣。於所愛中則不如是。總見聞已亦樂別緣。是故於他有漏心等。必無聖智一一別觀。成緣有漏心無漏他心智。以他心智決定。於他心.心所法別別知故。豈不亦有三念住攝苦.集忍智。雖有而非但緣一法。緣多體故(已上論文)
[0388a13] 若爾何故至有貪心等者。難。若他心智心.心所法一一別緣。何故佛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准此經文。貪等與心俱時取也。
[0388a16] 非俱時取至及垢者。答。如取衣不取垢。取垢不取衣。取貪[1]等心前後別取。非俱時取也。
[0388a18] 有[2]貪心者至唯[]貪所繫者。因解經中有貪心等。總明十一對心。此下第一釋有貪心[3]離貪心。泛明有貪心者。二義有貪。一貪相應名有貪心。二貪所繫名有貪心。貪相應心具由二義。餘有漏心唯貪所繫。
[0388a23] 有說經言至應得離[]貪名者。此下諸師解他心智經有貪心等。說一切有部有一師說。此經中言有貪心者。於前二種唯說第一貪相應心。離貪心者。謂治貪心。即是有漏無漏善心。但能對治貪者名離貪心。若異我說有餘師言貪不相應[4]名離貪心者。餘瞋等。[5]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然不可說名離貪心。以染污故。
[0388b01] 若爾有心至離貪心等者。論主難。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即是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許此心非名有貪心貪不相應故。非名離貪心不治貪故。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等者等取有嗔心等。若非攝者。即有十一對攝心不盡。
[0388b07] 是故應許至名有貪心者。論主難訖復作是言。是故應許說一切有部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對治貪心名離貪心。其離貪心同第一師。故不別說。故婆沙云。如是說者好。謂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 又解後師既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明知貪對治故名離貪心。唯取無漏若作[6]此解可攝心盡。論主此文[7]權難第一師立第二師。[8]至後文中第二亦破。
[0388b16] 乃至有癡離癡亦爾者。此即類釋。第二對有嗔.離嗔。第三對有癡.離癡。應知亦爾。
[0388b18] 毘婆沙師至相應知故者。第四對聚.散心。散動即是散亂異名。體即是定。約[9]相續位數[10]散動故立散動名。問散動定能除。散動定為體。智慧遣無明。無明慧為體 解云約相續位說定散動。若約剎那定亦不散。無明不爾。相續剎那皆無[11]智故。故體非慧。餘文[12]可知。婆沙說聚心為略心。名異義同。
[0388b25] 西方諸師至說名為散者。西方諸師即是健羅國諸師也。婆沙云外國師。
[0388b27] 此不應理至道智者。毘婆沙師破。此不應理。諸染污心若與眠相應。應通聚.散故。眠故名聚。染故名散。又應違害發智本論所言。如實知聚心。具足[13]有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又婆沙一百九十云。略心如實知略心。此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14]智.道智。散心如實知散心。此一智謂世俗智 此隨所應如前。婆沙前卷釋云。問何故此中不說他心智。答他心智知他相續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自相續心.心所法。是故不說。復次他心智知現在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過去心.心所法。廣如彼釋 又云。問此中復何故不說苦.集智耶。有說此中亦應說苦.[15]集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苦.集智是厭行相智。此中如實智是欣行相智。是故不說。有說。苦.集智緣[16]所厭事。此中如實智緣[17]所欣事。廣如彼釋 又云。不說盡.無生智者。此是見蘊但說諸見性智。非彼見性智是故不說 婆沙論文不簡滅智。不知心故。此在絕言。若說睡眠名為聚心。准婆沙文。但應說一世俗智知。如何乃言四智知也。婆沙評家同此論破。
[0388c20] 沈心[18]者至相應起故者。第五對沈心.策心。婆沙云下心.舉心。名異義同。
[0388c22] 少心者至得少大名者。第六對少心.大心。少心者謂染心。少淨品人所好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多淨品人所好[19]習故。故染名少。善名為大。或由三根少.多。或由價數少.多。或由眷屬少.多。或由隨轉少.多。或由力[20]用少.多。故名[21]少.大。染心根少。若與獨頭無明俱起。即一根相應。若與貪.嗔俱起。即二根相應。以貪.嗔起必有相應無明故。故言極二相應。理實現染亦不名修。現在善法亦名為修。且望未來以明眷屬。染心隨轉少。唯受.[1]想.行三蘊故。善心隨轉多。散心雖復受.想.行三蘊隨轉。若在定心。通色.受.想.行四蘊隨轉。餘文可知。
[0389a05] 掉心者至能治彼故者。第七對掉心.不掉心。能治彼故即是定心。[]故婆沙云。不掉心者。[2]謂善心[3]奢摩他相應故。或能治彼即是行捨。故婆沙云。不掉心者。謂善心行捨相應故。
[0389a10] 不靜靜心應知亦爾者。第八對不靜心.靜心。准掉.不掉釋。又婆沙云。不靜心者。謂染污心。不寂靜相應故。一切煩惱皆不寂靜性。靜心者謂善心。寂靜相應故。一切善法皆寂靜性。
[0389a14] 不定心者至能治彼故者。第九對不定.定心。謂能治彼散動之心。即是定心。故婆沙云。不定心者。謂染污心。散亂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等持相應故。
[0389a17] 不修心者至容有二修故者。第十對不修.修心。不修心者。謂染心。得.習二修俱不攝故。修心者。謂善心。容有得.習二種修故。從[4]來未得今時創得名得修。此通法俱及法前得。體現在前即名習修。此通初.後皆名習修。於善法中。或有得修非習修。如未來善今時創修。或有習修非得修。如曾修善體現在前。或有得.修亦習修。如未來曾修善今創現前。或有非得.修非習修。除前三相。非皆具有故置容言。故婆沙云。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隨一或俱修心。
[0389a28] 不解脫心至容解脫故者。第十一[5]對不解[6]脫解脫心。不解脫心者。謂染心。體是染故。自性不解脫。於有惑身中起故。名相續不解脫。故婆沙云。不解脫心者。謂於自性解脫.相續解脫不解脫。解脫心者。謂善心。自性容解脫。相續容解脫。一切善心略有二種。一有漏。二無漏。若無漏者。名自性解脫。體離縛故。通學.無學。非諸善心法皆名解脫故置容言。善心依身略有二種。一有惑身。二無惑身。若依無惑身名相續解脫。此據出障名解脫身。非諸依身皆名解脫故置容言。謂善心中若自性解脫名解脫心。若依相續解脫身亦名解脫心。應作四句 或有善心自性解脫非相續解脫。謂學無漏心 或有善心相續解脫非自性解脫。謂無學有漏善心 或有善心自性解脫亦相續解脫。謂無學無漏心 或有善心非自性解脫亦非相續解脫。謂學有漏及異生善心 於四句中前三名解脫心。故婆沙云。解脫心者。謂於自性解脫相續解脫。隨一或俱解脫心。
[0389b19] 如是所釋至諸句別義者。經部師問。如是所釋一即不順契經。二不能辨諸句別義。
[0389b21] 如何此釋不順契經者。毘婆沙師問。如何我釋不順契經。
[0389b23] 經言此[7]心至有觀無止者。經部師答。經言此心云何內聚。謂心若[8]與惛沈俱行。睡眠俱行。或內相應有止無觀。謂無色定。或言內者。謂內心中非要在定。經部定.慧不俱起故。故言有止無觀。如是等類皆名內聚。云何外散。謂心遊涉色等五境隨散隨流。或內相應有觀無止。謂未至.中間。或言內者。謂內心中非要在定。經部定.慧不俱起故。故言有觀無止。如是等類皆名外散。
[0389c03] 豈不前說至通聚散過者。毘婆沙師責。豈不前難西方諸師染心眠俱便有一心通聚.散過。
[0389c05] 雖說非理至是散心故者。經部師釋。雖說非理。我宗不許與睡眠俱諸染污心是散心故。眠俱染心。唯聚心故。故無一心通聚.散過。
[0389c08] 豈不又說本論相違者。毘婆沙師難。豈[9]不又說本論相違聚心具足四智知耶。
[0389c10] 寧違論文勿違經說者。經部師答。
[0389c11] 如何不辨諸句別義者。毘婆沙師問。
[0389c12] 謂依此釋至八異相故者。經部師答。十一對中初之三對貪等不。分明[10]別說理且可然。不能辨了散等.聚等八對異相。謂一剎那染心。即是散等[11]八。一剎那善心即是聚等八。
[0389c16] 依我所釋至別立八名者。毘婆沙師救。依我所釋非不能辨此契經中八句別義。謂雖散等同是染心。而為顯其過失差別。故依八義別立八名。欲令有情生厭離故。及雖聚等同是善心。而為顯其功德差別。故依八義別立八名。欲令有[12]情生欣樂故。
[0389c22] 既不能通至名非時修者。經部師破。既不能通所違經說。[13]所辨八義。不依經故理亦不成。又[14]若沈相應心即掉相應心者。經不應說。若於爾時心沈。恐沈修安.定.捨三覺支者名非時修。修擇.進.喜名依時修。若於爾時心掉。恐掉修擇.進.喜名非時修。修安.定.捨名依時修。此經意說。心沈須策。心掉須[1]抑。沈心.掉心經既別說。明知沈.掉起不俱時。如何可言沈心即掉心。
[0390a02] 豈修覺支有散別理者。毘婆沙師難。七覺在定支必具有。豈[2]修覺支。有散心中別修道理。如何[3]乃言時.非時別。
[0390a05] 此據作意至故無有失者。經部師釋。此據作意將入定時欲修覺支名修。非現前修無漏覺支。故無有失。
[0390a08] 豈不我說至我說體一者。毘婆沙師釋經。若據偏增。別說沈.掉。若據恒與沈.掉相應。我說染心其體一也。隨自意語至意不如是者。經部[4]師非。
[0390a11] 前說一切至名有[]貪心者。論主前難[]權許第二師[5]解。今還徵破。前說一切貪所繫心皆名有貪心貪繫是何義 牒計徵問 若貪得隨故名貪所繫。有學無漏心應名有貪心。貪得隨故 若貪所緣故名貪所繫。無學有漏心應名有貪心。亦為他人貪所緣故。若不許彼無學有漏心為貪所緣。云何彼心可成有漏。汝若轉計。言謂無學有漏心。由為見等共相惑緣故名有漏心。不為貪等自相惑緣故。不名有貪心。不為貪緣可非有貪。既為無明共相惑緣。應名有癡。癡所緣故。復以理破。然他心智不緣貪得。亦不可說緣彼緣心之貪。既不得緣。寧知他心是有貪等。故非貪繫名有貪心。以彼釋經亦不得意。故今論主復敘徵破。
[0390a26] 若爾云何者。前第二師問。
[0390a27] 今詳經意至名離貪等者。論主第三正解。今詳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即諸善心及諸無覆。等者等取有嗔心等。准釋可知。
[0390b02] 若爾何故至不還[6]墮三有者。第二師難。若言離貪嗔癡心亦通有漏。何故經言離貪.嗔.癡心不還墮三有。既言不墮三有。明知離貪心等唯是無漏。
[0390b05] 依離得說故無有過者。論主通經。依離三界煩惱得說故。言不還墮三有受生。非唯無漏體不通彼三有所攝。彼據離得不墮三有名離貪等。我據貪不相應名離貪等。各據一義故無有失。
[0390b10] 豈不於前至不相應故者。第二師指[7]同前破。豈不於前第一師已破此說。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彼亦與貪不相應故。如何乃立所破義耶。
[0390b14] 若依此意至有癡等故者。論主救。我以理為正。豈以前破即是非耶。若依此意。餘惑相應亦名離[8]貪[9]許亦無違。然不說為離貪心者。以屬有嗔.有癡等故。准此故知。有漏.無漏善心及無覆心皆名離貪心。泛由二義心名有貪。一貪相應。二貪所繫。泛由二義心名離貪。一貪不相應。二是貪對治。上來總有三解。第一師依貪相應故名有貪心。對治貪故名離貪心。第二師依貪所繫故名有貪心。對治貪故名離貪心。第三論主依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 問准婆沙一百九十。亦有此三說。破初.後兩說取此第二為正。如何論主取婆沙不正義 解云論主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初師釋經攝心不盡。第二師說不得經意。故今論主以此為正。
[0390c01] 旦止傍論至能緣行相不者。止諍述宗。問。此所明他心智既[10]知他心。為亦能取他心所緣色等境不。及亦取他心家能緣行相不。如有餘人緣彼他心。此餘人心名他心家能緣行相。
[0390c05] 俱不能取至能自緣失者。答。俱不能取。知彼心時不觀彼心所緣。不觀彼心家能緣行相故。謂他心智但知彼心有染等心。不知彼心家所染色等。亦不知彼心家能緣行相。若知他心所緣境者。即有他心智應亦緣色等名他[11]色智過。若知他心家能緣行相者。又亦應有能自緣失。以他心智是彼他心能緣行相故。此宗不[12]許心自緣也 又解他心智起為他[13]心緣邊是他心所緣。[14]復緣他心是他心能緣行相。若他心智知他心所緣.能緣行相者。又亦應有能自緣失。非他心智。此即雙破。故婆沙九十九云。他心智但緣他心不緣他心所緣行相。若緣他心所緣行相。應緣自心[15]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緣及能緣行相故。諸德皆云。能緣行相者。即是他心上能緣行相。但知他心體。不知他心上能緣行相者。不然。婆沙論文極分明故。
[0390c23] 諸他心智至如應容有者。述己宗也 又解此文亦答前問。顯他心智不知他心所緣能緣。諸他心智有決定相。謂唯能取欲.色界繫。及非所繫 欲界等言。簡異無色。不知上故 他相續。簡自身。不知自故 現在。簡過.未。以彼過.未無作用故 同類。謂法分知法分 類分知類分 有漏知有漏 無漏。知無漏等。此即簡異類。心心所法簡色等。以不能知色等境故 一簡二等。謂但知一非二等故 實簡於假。以他心智不知假故 自相。簡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識了別[1]名自相等。無漏他心智雖作共相。別觀一法不觀多法。故亦名自相。以此等法為所緣境作道四行故。與無願三摩地相應。不作餘行相。空.無相三摩地不相應。盡.無生所不攝。他心智是見性。此是息求非見性故。苦.集.滅智如前已簡。為盡.無生亦通道諦故復重簡。不在見道。以速疾故。非容預故。不在無間道。[2]以斷障故。非容預故。餘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3]道中。如其所應容可有故。
[0391a15] 盡無生智至不受後有者。釋後兩句。盡.無生智初起唯緣有頂苦.集[4]作六行相。若在後[5]時通緣四諦。十六[6]行中除空.非我。[7]各具[8]餘十四行相。所以不作空.非我者。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此即前因涉於後果。謂由觀內盡.無生力。於出觀時後得智中[9]作如是言。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以空.非我違於我故。故婆沙二十九云。我[10]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 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 所作已辨者。是緣滅四行相 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又婆沙一百二云。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此中我生已盡者。然諸生名顯多種義。謂或有生名顯入母胎。或有生名顯出母胎。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前四種生如婆沙彼釋不[11]能具引)。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者。如此中說我生已盡。問此盡何生。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盡過去生。過去生已滅何[12]須盡。若盡未來[13]生。未來[]生未至何所盡。若盡現在生。現在生不住。何須盡。答應作是說。盡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諸瑜伽師總觀非想非非想處三世四蘊離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廣如彼釋。
[0391b13] 梵行已立者。謂無漏行已立。問為學梵行已立[14]為無學梵行已立耶。答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所以者何。無學梵行今始立故 所作已辨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15]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廣如彼釋 不受後有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廣如彼釋 又云。問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廣如彼釋。
[0391b24] 為有無漏至餘說有論故者。此即第[16]二明行攝淨盡。上句述正宗。下句敘異說。
[0391b25] 論曰至越此十六者。釋上句。正理七十三云。豈不有說[17]盡無生智必自了[18]知我生盡等。此不相違前已說故。謂前已說無漏觀後。世俗智中作此行相。非無漏智此行相轉。由盡.無生引起俗智。推功於本言彼了知。故許此智離空.非我 又云。若爾既有無漏他心智。應越十六有無漏行相。謂他心智皆以一實自相為境。道等行相皆以聚集共相為境。彼.此既殊。知離十六決定別有無漏行相。非定許故所難不然。謂我所宗。非決定許共相行相但緣聚集。許有受.心二念住故。如觀一受體是非常。此智生時以共相行相。觀一實自相為境極成。如是寧不許無漏他心智。以共相行相緣一實自相。謂知他心是真道等。即緣一實是道等相。若謂應如受心念住總緣三世所有受心。為非常等共相行相。無漏他心智亦總緣三世他無漏心等。為道等行相。便違自宗他心智起唯緣現在一實自相。此亦不然。加行異故。此智加行為欲知他現能緣心有[]貪等別。修非常等念住加行為[19]總厭背諸有漏法。由前加行勢力有殊。至成滿時現總[20]緣別。是故無有[21]應相例過。若謂非常非受自體故。應觀受為非常時。非緣一實自相為境。寧可引此喻他心智。則彼應許受非非常。不應於受起非常觀。如受與心其體各別。必定無有觀受為心。雖即觀受以為非常。而無一物有多體過。領納非常體無別故。如損.益等非離領納所餘行相。餘法亦然(已上論文)
[0391c26] 外國師說至越於十六者。此下釋下句外國師即是西方沙門。此敘異說。
[0391c28] 云何知然者。迦濕彌羅問。
[0391c29] 由本論故至故釋非理者。外國師答。由本論故。即是識身足論。如本論說。頗有無漏不繫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答曰能了別。謂非常等八種行相。及有是處。處是稱合道理相容受義。及有是事。事謂事用。此[1]十皆名如理所引了別。本論既離八行相。外別說有是處.有是事是不繫心。故知離十六行相。外別有無漏心。汝迦濕彌羅。若謂彼文不為顯示不繫心了別欲界繫法時。除前所明八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行相。但為顯示不繫之心作八行相。緣欲界繫法。斯有是處。斯有是事。前八別說。後二總結。無別體性。此釋不然。本論餘文無此說故。謂若本論依此意說。應於本論餘處文中。亦說此言。有是處。有是事。總結前文。然彼餘文但作是說。頗有見斷心[2]能了別欲界繫法耶。答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是有身見。斷故。常故。是邊執見。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是邪見。或無因故集下邪見。無作故道下邪見。損減故苦滅下邪見。或無因故謗因邪見。無作故謗果邪見。損減故謗因果邪見。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是見取。或尊故苦下見取。勝故集下見取。上故滅下見取。第一故道下見取。或尊故計勝預流。勝故計勝一來。上故計勝不還。第一故計勝應果。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是戒禁取。[3]能清淨欲界。能解脫色界。能出離無色界。或能清淨煩惱障。能解脫業障。能出離異熟障。惑故.疑故.猶豫故.是疑 又解惑是欲界。疑是色界。猶豫是無色界。又解惑佛。疑法。猶預僧。及.貪.嗔[4]慢。并癡隨眠不如理所引了別。此等亦應說有是處有是事言。見斷心後既無[5]結言。故迦濕彌羅前解非理。
[0392b05] 十六行相至所行諸有法者。此即第三明實體能所。一問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二問何謂行相。三問能行。四問所行 頌中四句如其次第答前四問。
[0392b08] 論曰至名四實一者。此下釋第一句。此敘異說是不正義。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四種行相。治四倒故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四種行相。非治倒故名雖有四實事唯一。故婆沙七十九云。問何故緣苦有四行相。名有四種實體亦四。緣餘三諦而不爾耶。答緣苦諦行相是四顛倒近對治故。如四顛倒名.體各四。緣餘三諦所起行相。非四顛倒近對治故。名雖有四實體唯一。
[0392b18] 如是說者至永超故出者。此是正義。如是說者。實亦十六。總有四番釋十六[6]相。此即初番。苦諦有四相。待眾緣生故非常。遷流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諦有四相。猶如種子生芽道理故因。能等現果理故集。令果相續理故生。能成辨果理故緣。喻況可知。滅諦有四相。諸有漏蘊斷盡故滅。貪.瞋.癡三火息故靜。體無眾患故妙。解脫眾災橫故離。道諦有四相。通眾聖[7]行義故道。契合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0392b28] 又非究竟故至有故出者。第二番釋。非是究竟涅槃常故非常。有漏行法如人荷重檐故苦。五蘊內離士夫我故空。體非自在故非我。牽引果義故因能出現果義故集。滋產果義故生。能與果為依義故緣。滅性不相續。令諸三有相續斷故滅。故婆沙云。性[8]不相續盡諸相續故名為滅。離生.異.滅三有為相故靜。[9]涅槃善.常。四種善中勝義善故妙。至此[10]涅槃得極安穩故離。治外道.邪道故道。治不如理故如。趣入涅槃宮故行。棄捨一切三有故出 問四諦各有四行[11]相。何故各一行標名 解云婆沙七十九云。復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餘故名苦諦。非常等三是餘共相。謂非常相三諦皆有。空.非我相遍一切法。故此不名非常等諦。復次集相但於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無漏故。因.生.緣相無漏亦有。聖道亦名[12]因.生.緣故。集不共故立以諦名。是故世尊但名集諦。復次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名為靜妙離諦。復次道名唯顯趣涅槃路故立諦名。如濫正理。行通有漏。出通[13]涅槃。故此不名如.行.出諦。廣如彼說。
[0392c23] 如是古釋至非我者。論主言。如是古釋既非一門故隨所樂。又[14]作後兩解。此即第三番釋。體生滅故非常。有漏之法違聖心故苦。於此蘊中無我故空如舍中無人。即蘊自體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
[0392c27] 因.集.生.緣至與論為異者。論主述經部解。集諦四行相。因.集.生.緣。如經所釋。諸五取蘊以貪欲為根。根能生長即因義也。以貪欲為集。集能集起果也。以貪欲為類。類謂種類即眾緣[1]也。以貪欲為生。生即能生果也。於此四中唯說生聲。應知在緣後說。與論為異。以論說生為第三故。因.集.生.緣皆貪欲為體。
[0393a06] 此四體相差別云何者。問。
[0393a07] 由隨位別至如華於果者。經部答。由隨分位差別不同。四貪欲異。一執現總我起總自體欲。謂諸有情於最初位。執現五蘊總計為我。起總自體貪欲。二執當總我起總後有欲。謂諸有情次於後位。執當來五蘊總計為我。起總後有貪欲。三執當別我起別後有欲。謂諸有情次於後位。執當來五蘊別計為我。起別後有貪欲。或計四天王天。或計三十三天等名當別我。四執續生我起續生時欲。謂諸有情次於後位。執彼當來中有五蘊。為續生我起續生時貪欲 又解執彼當來生有初位續生時我。起續生時貪欲 又解中.生二種俱名續生我。於當中.生起續生時貪欲。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謂諸有情執此現在造當業我。起造業時貪欲以為第四。次別配釋云 第一執現總我起欲望於苦果是初因故。說名為因。猶如種子遠望於果。即是經中以欲為根 第二執當總我起欲。望於苦果漸近等招集故。說名為集。如芽.莖等於果漸近。即是經中以欲為集 第三執當別我起欲。望於苦果為別緣故。說名為緣。猶如田等於所生果。謂由田.水.糞等[2]力故。令所生[3]果味有甘等。勢力差別。[4]熟變不同[*]德用別生。除飢.渴等名為[5]德也。即是經中以欲為類 第四執續生我起欲。或執造業我起欲。望於苦果能近生故說名為生。猶如華.近生於果。即是經中以欲為生 問何故現起貪欲[6]總非別。當來即於總.別起[7]愛 解云現體已起。即於此體但可總貪。當體未生。生不定故。或於總相起貪。或於別生起貪 又解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亦名於現別我起貪。
[0393b10] 或如契經至亦當反異有者。又解四欲。或如經說。有二種五。二種四愛行。為四種欲。執現總我有五種異。一執總我現在決定有其自性。二執總我現如是有。或是婆羅門。或是剎帝利等。三執總我現變異有。謂嬰孩童子.少年.盛年.老年變異不同。四執總我於三世中是現在世有。五執總我於現在世必滅歸無 執當總我亦有五異。准現應釋 執當別我即有四種異。一執別我於三世中是當來世別有。二執別我當來決定別有自性。三執別我當來如是別有。如婆羅門等。四執別我當來變異別有。如嬰孩等。於當總我五種之中但闕當無。餘四同前。唯迴第四為今第一。次第不同。別執堅固故不言無。總執稍寬容計無也 不但執當別我有四種異。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等者等取執造業我。釋此四種准前應知。准此中文造業時我。亦望當來說四種異 又解所言亦者。不但造業時我。於現在世有四種異。續生時我。於當來世亦有四種異 又解前一總亦。顯續生造業四數同前執當別我。後四別亦復顯續生四數同後造業時我。但當.現不同。餘皆相似。
[0393c05] 流轉斷故至永離有故出者。生死流轉法斷故滅。至此[8]涅槃眾苦息故靜。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有漏法皆悉是苦。唯有涅槃最為寂靜。涅槃最勝更無上故妙。一證永證不退轉故離。猶如世間正道路故道。如實諦理轉故如。定能趣向涅槃故行。如契經說。此無漏道至清淨[9]涅槃餘外道見必無能至清淨理也。永離三有故出。
[0393c12] 又為治常[10]樂至[11]行出行相者。此即第四番釋。為治常見故修非常行相。為治樂見故修苦行相。為治我所見故修空行相。為治我見故修非我行相。為治外道無因見故修因行相。為治梵王.自在天等一因見故修集行相。多法聚集為因生果。為治數論轉變常因等見故修生行相。彼宗體常前後轉變能生諸法。如金轉變成環玔等。為治以知為先能生因見故修緣行相。遇緣即起。何須以知為先 言知先因者。如自在天將變境時。先起欲知彼境。起[12]欲知已然後方變。大自在天以知為先。故名知先因也。或數論自性名知先因。欲變境時。[13]要我先思欲知境界。起欲知已自性方變。此之自性以知為先。方能變境故名知先因也 為治解脫是無見。修滅行相。謂諸外道起大邪見撥無解脫。為[14]對治彼修滅行相。[1]生緣滅故明知有滅 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謂諸外道作如是執。我見世間。無一眼者尚以為苦。況復[2]涅槃。諸根[3]總滅。而不苦哉。為治此見修靜行相。以[*]涅槃中。苦皆寂靜 為治外道執四靜慮及四無色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此有漏定非真妙法。唯有[*]涅槃是真妙法 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4]永見故。修離行相。謂諸外道執無想天等[5]為真解脫。後時觀見數退墮落便作是執。解脫[6]涅槃是數退墮。非永出離。為治彼見修離行相。以證[*]涅槃[7]必不退故 為治撥無聖道邪見故。修道行相。以道行相緣實道故 為治外道執苦行等邪道見故。修如行相。契正理故名之為如 為治計餘法為道是真見故。修行行相。故正理云。為治世間離染是真道故。修行行相 為治退道數見故。修出行相。[8]故正理云。為治嘗遭不永離染道所誑惑。於真聖道亦不敬故。修出行相。
[0394a20] 如是行相以慧為體者。釋第二句。此即標宗。
[0394a21] 若爾慧應至不相應故者。論主難。若此行相唯慧為體。不通餘心心所。是即慧應非有行相。若兩慧俱起。可言彼此相有。以慧與慧不相應故。不可說言慧有行相。
[0394a25] 由此應言至皆名行相者。論主難[9]殺。自為一解。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之時。有影像相類各別故皆名行相 或於境中[10]實類差別。青非黃等取境類別皆名行相。可得言有 問如婆沙七十九一說行相通心.心所。一說行相以一切法為性。評家行相以慧為性。論主何故以不正義為難 解云論主意樂即立。非以婆沙評家為量。
[0394b04] 慧及諸餘至皆是所行者。釋後兩句。心.心所法由有所緣故皆是能行於境。一切有法皆是所行境界。
[0394b07] 由此三門至唯是所行者。對辨差別。由此行相.能行.所行體有寬狹。慧是簡擇名為行相。能取境故名能行。為他緣故是所行。餘心.心所能取境故是能行。為他緣故是所行。非簡擇故不名行相。諸餘有法為他緣故名所行。不能取境故非能行。不能簡擇故非行相。若據通名行相。諸心.心所皆名行相。此據簡擇唯[11]慧非餘 又解論主前雖難[12]殺[13]今還約宗明義。
[0394b16] 已辨十智至餘八通三界者。此下第四諸門分別智。就中。一明性.地.依身。二明念住攝智。三明十智相緣。四明十智緣境。五明人成就智。六約位辨修智 此即第一明性.地.依身。結前生起 已辨十智差別行相差別 或已辨十智家行相差別 前解總結。後解別結。初句明性。次三句明依地。後一頌明依身。
[0394b23] 論曰至唯是善者。釋初句。可知。
[0394b24] 依地別者至三無色者。釋次三句。世俗智通依一切地。他心智唯依[14]四根本靜慮不依餘地。故正理七十四云。他心智唯依四根本[15]靜慮。不依近分.靜[16]慮中間。此智所緣極微細故。謂依彼地道力微劣。不能了達他相續中現在微細心心所法。亦不依無色無此加行故。又通性故。餘地非依。五通所依止.觀等故 法智依此四靜慮。及未至.中間六地。故正理云。法智通以六地為依。謂未至.中間.四根本靜慮。不依餘近分。彼唯有漏故。亦不依無色。此緣欲界故 餘七依此六地及下三無色。故正理云。所餘七智九地為依。謂下三無色。及前說六地。總說如是。然有差別。謂此所說七種智中。類智決定依九地起。苦.集.滅.道.盡。無生智。若法智攝六地為依。類智攝者通依九地。
[0394c11] 依身別者至通依三界身者。釋後一頌。正理云。謂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現前。不依無色彼[17]自無故。不起下地他心智者。此智隨轉色彼無容起故 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依上界。以緣欲界四諦境故。生上二果不起法智緣欲四諦。又婆沙二十八云。謂生上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為上首故(已上論文) 問若不欲觀者。如何生色天眼.耳等亦緣欲法 解云事觀起易得緣欲界。理觀起難故不緣欲 問身生色界得起無漏他心智緣欲心不 解云既[18]言法智不緣欲道。明知不緣。又正理云。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上二界。入出此智諸有漏心唯欲有故。又法智隨轉色所依大種。唯欲界繫故。又此能治起破戒[19]惑。破戒唯欲非上界故 除前他心及與法智。餘八智現起通依三界身。
[0395a01] 已辨性地至皆通四者。此即第二明念住攝智。思之可知。
[0395a03] 如是十智至為所[1]緣故者。此即第三明十智相緣。婆沙一百七云。法智緣下。類智緣上。故不相緣。如有二人同住一處。一人觀地一人觀空。如是不相見面。餘文可知。
[0395a07] 十智所緣至及善無為者。此下第四明十智緣境。就中。一正明智緣境。二別明俗總緣 此即第一正明智緣境。初三句答前問。後五句答後問。心.心所法名相應。色.不相應名不相應。餘文可知。
[0395a12] 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2]不者。此下第二明俗總緣。此即問也。
[0395a13] 不爾者。答。
[0395a13] 豈不非我至皆非我耶者。難。
[0395a14] 此亦不能緣一切法者。通。
[0395a15] 不緣何法至此體是何者。徵。
[0395a16] 頌曰至唯聞思所成者。上三句答初問。後句答第二問。
[0395a17] 論曰至應頓離染者。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時猶除自品。自品即是自體等法。自體謂俗智自體。相應謂俗智相應心.心所法。俱有謂俗智同時謂四相。故雜心雜品云。亦不緣共有。同一果故。或可。此論言俱有法亦攝於得。以得亦是極相近故。雜心論說同一果者。不相應中且據親說。或論意各別。
[0395a25] 問何故婆沙非我觀中云。問何等名俱有諸法。答此隨轉色。及此隨轉不相應行 准婆沙亦通色。何故但言四相 解云此論俗智散位聞思故不言色。婆沙俗智亦通修慧故兼言色。論意不同無勞會釋。又婆沙第九云。不知自性者。即止大眾部執。不知相應諸法者。即止法密部執。不知俱有諸法者。即止化地部執。言智能知。即止犢子部執(已上論文) 境是所緣[3]境。有境是能緣智。以境.有境別故不緣自體。若緣自體應無差別。同一所緣故不緣相應法。譬如眾人同觀初月不相見面。極相近[4]故不緣俱有法。如眼不見近眼根色。故剎那三法非此智所緣。此智唯是欲.色界攝。聞.思所成非修所成[5]以修所[6]成地別緣故不能總緣。若異此者。修能頓緣應頓離染。正理七十四破云。此不應理。言修所成[7]唯地別[8]緣。非極成故。謂我宗[9]許靜慮地攝修所成慧。有能總緣隨所依身自[10]上境故。厭下欣[11]上方能離染。此既總緣唯欣行相。故於離染無有功能。故彼所言皆為非理。
[0395b17] 若作俱舍師救言。修所成慧有能總緣亦非極成。我宗不許修總緣故。此乃宗別無勞會釋。若依說一切有宗。非我觀亦通修慧。故正理七十四云。此智唯是[12]欲色界攝。無色[13]界中雖有此類。而緣法少。非此所明。此通聞.思.修所成慧。皆能除自品緣一切法故。又婆沙第十解無我觀中云。聞.思.修所成者通三種。又云。地者此行相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及根本四靜慮。此則總說。若別說者。聞所成慧唯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思所成慧唯在欲界。修所成慧唯在六地。謂前說七地中除欲界。又准婆沙依地門。聞慧不通未至.中間 問若依婆沙下文解三慧中。一[14]云。聞慧唯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有說在七地。謂前六及未至。然無評家。何者為正 解云婆沙前文既無異說。依五地[15]為正 又解若據非我觀等。殊勝聞慧唯在五地。若據常徒起者。亦通未至.中間。若作此解。俱容為正 問身生下地起上聞慧不 解云不起。如婆沙第十云。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可言通三種。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16]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云何可言加行得。謂若此間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得。云何可言生得。謂雖[17]此間善修習已。若未生彼終不能得。生彼方得。彼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色界修所成非我行相。是加行得.及離染得。亦可言生得 婆沙既解色界聞慧非我行相。若加行得者生彼便得。若生得者亦言生方得。明知身在下地不得起上聞慧。若先已得。如何論[18]言生彼便得。古德皆言。身在欲界修習色界聞慧非我觀。生[19]彼即得者。不然。若言先得。何須復言生彼即得。又婆沙云。問云何起非我行相耶。答若生欲界起[20]欲.色界非我行相。俱能緣一切法。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21]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22]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23]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二靜慮起第二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起第三.第四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三.第四靜慮。如理應說。婆沙既言。身生此地起[1]此地非我觀分定.不定。若起上[2]地非我觀。唯約定心緣自.上地不言不定。以[3]此故知。身生下地不起上地聞慧非我觀。聞慧非我既不得起。所餘聞慧[4]唯皆不起。
[0396a10] 已辨所緣至定成九成十者。此即第五約人成智。總約四位以辨。
[0396a11] 論曰至謂增無生者。諸異生位及聖見道第一剎那定成俗智。第二剎那定成三智。加法智及與苦智。以重知故。第四剎那又增類智。第六剎那又增集智。第十剎那又增滅智。第十四剎那又增道智。於見道中諸未增[5]位。成[6]數多少。如前位說。故至修位中由未增故亦定成七智。如是異生及十六心位。若已離欲各增他心。於離染[]位唯除異生生無色者。不成他心。餘皆成就。故正理云。然異生位。及見道中。唯可成就俗.他心智道[7]類智時具成二種。爾時初得不還果故。兼得無漏以成果體。餘修位中皆具成二。生無色者便捨世俗(已上論文) 時解脫者定成九[8]智者。又加盡智。不時解脫定成十智。又增無生。
[0396a26] 於何位中頓修幾智者。此下第六約位辨修智。就中。一約見道辨修。二約修道辨修。三約無學辨修。四約餘位辨修。五約依地辨修。六通明四修義 此即總問。修總有四。得.習.治.遣。此下且約得.習二修以辨。又正理云。且應思擇。何謂為修。謂習善有為令圓滿自在。非染.無記者。無勝愛果故。非善無為者不在相續故。又無為無果故。
[0396b05] 且於見道至唯加行所得者。就答中。此即第一約見道辨修。將辨諸修。略依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明其十智。得修.習修者。苦.集.滅.道.法.類.世俗皆容四道得修.習修。以[9]寬通故。[10]若他心智加行道中非斷障故容得.修。非容預故無習修。無間道中以斷障故非[11]得.習修。解脫.勝進非斷障故容得.修。容預[12]道故容習修。若盡智四道之中。相繫屬故皆容得修。加行.無間是見性故非習修。解脫.勝進容息求故容習修。若無生智如盡智說。[13]差別者。解脫道中無習修無容起故。應知略依一切四道隨其所應各有二修。作此判釋。其[14]中差別如下論文。
[0396b18] 論曰至念住者。釋初兩句。見道位中隨起八忍.七智。[15]皆即彼類於未來修。忍自修忍。智自修智。然能具修自諦下四行相念住。得忍未得智。得智忍已得互不相修。所修忍智通四行相及四念住故。各具修四。
[0396b23] 何緣見道唯同類[16]修者。問。
[0396b24] 先未曾得至俱決定故者。答。先未曾得此種姓故。今時創得。勢力未廣故修同類不能傍修。又諸忍.智對治決定.所緣決定。唯修同類不能傍修。如苦忍.苦智決定對治苦下煩惱。決定以苦[17]諦為所緣境。如是乃至道忍.道智應知亦爾。故婆沙一百七云。復次以見道所緣定.對治定故。唯修同分。修道所緣不定.對治不定。故能修同分.不同分。
[0396c03] 唯苦集滅至未能兼修者。釋第三.第四句。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此世俗智。故[18]立現觀邊世俗智號。由此名故。見道餘位不能兼修。以世俗智從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現觀邊亦復知苦。斷集。證滅。同為一事。又此俗智從無始來不斷非想。今斷非想。俗智欣慶起得隨喜。
[0396c11] 道類智時何不修此者。問。道類智時亦現觀邊。何不修此世俗智耶。
[0396c13] 俗智曾於至種姓多故者。答。俗智數曾於三諦中知.斷.證故。現觀邊修俗智。曾於道無事現觀故不名修。道非為一事故道類智不修世俗。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三界苦.集.滅三。可遍知苦。可遍斷集。可遍證滅。故現觀邊能修俗智。必無於道可能遍修。故現觀邊不修俗智。雖集諦邊未斷一切集盡。而於當集位斷集已周。雖滅諦邊未能證一切滅盡。而於當滅位證滅已周。道則不然。種姓多故。異種姓道不能修故。於自根姓雖容得.修。百千分中不[19]起一故。苦現觀邊苦必遍知。故不別釋。
[0396c25] 有言此是至故不能修者。有言。此世俗智是見道眷屬。彼道類智是修道攝故不能修。
[0396c27] 理非極成不應為證者。論主難。諸部大有說第十六心亦見道攝。言非見道理非極成不應為證。
[0396c29] 此世俗智至無容[1]起故者。釋第五句中不生。故正理云。此智依身定不生故。謂隨信行.隨法行身。容有為依引此智起。在見道位此無容生。故此依身住不生法。依不生故此必不生 問何時得非擇滅 解云三現觀邊得非擇滅。故正理云。謂於爾時起得自在。餘緣障故體不現前。
[0397a07] 若爾何故說名為修者。經部問。起時自在可說名修。此既不生何名為修。
[0397a09] 先未曾得今方得故者。說一切有部答。今方得故說名為修。
[0397a10] 既不能起得義何依者。經部難。彼世俗智既不能起。得義何依。以經部宗得是假故。
[0397a12] 但由得故說名為得者。說一切有部答。但[2]由現在[]起得得故說名為得。非要現起。
[0397a14] 由得故得至理不成立者。經部復徵。我問不起得義何依。應以餘義來釋。不以[3]餘釋。而今乃言由得故[4]名得。此乃以[5]得釋得。如是所釋曾所未聞。故所辨修理不成立。
[0397a19] 如古[6]師說修義可成者。難訖述經部義。如經部古師說。修義可成。
[0397a20] 彼說云何者。說一切有部問。
[0397a21] 由聖道[7]力至不樂此義者。經部答。由此觀[8]內聖道力故。[9]熏修俗智種子增[10]勝。於出觀後有勝緣諦俗智現前勝於往日。正在觀內由聖道力。得此出觀俗智起依。依即種子故。名得此出觀俗智。此即得因說名得果。如得[11]金礦因名為得金果 或得此俗智起[12]依身。故名得[13]此世俗智果。應言種子。為毘婆沙師不信種子。故言依身。以彼種子不離身故 或得此起俗智所依聖道因。故名得此[14]後俗[15]智果。雖作是說。毘婆沙師不樂此義。
[0397b03] 隨依何地至七地俗智者。釋自.下地。俗智別緣雖是有漏[16]能修自.下。餘有漏法無別緣故。多[17]分修[18]自。又婆沙第四云。問何故六地見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19]答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則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如劣朝勝非[20]勝朝劣。此亦如是。廣如彼釋。又婆沙一百六十八云。見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無漏依上必修下地。以自在不繫故。
[0397b11] 苦.集邊修至唯法念住者。釋第六句可知。
[0397b13] 隨於何諦至此諦為境者。釋第七句。又正理云。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謂[21]若苦諦現觀邊修。即以緣苦四種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苦。色界繫者緣[22]上苦諦。若於集諦現觀邊修。即以緣集四種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集。色界繫者緣上集諦。若於滅諦現觀邊修。即以緣滅四種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滅。色界繫者緣上滅諦。
[0397b21] 見道力得故唯加行所得者。釋第八句。見道力[23]得故。唯加行所得。非是生得.[24]離染得。
[0397b23] 智增故至為其自性者。出體。於見道中以智增故立智名。若并眷屬。以欲界四蘊.色界五蘊為其自性。又正理云。欲界攝者是思所成。色界攝者是修所成非聞所成。彼微劣故。
[0397b28] 次於修道至如次修六八者。此即第二約修道辨修。
[0397b29] 論曰至有頂治故者。修道初念道類智時現修二智。謂道及類。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法.及類.苦.集.滅.道。離欲修七。謂加他心。正理云。先已離欲入聖道者。何緣見[25]道中不修他心智。以他[26]心智遊觀位攝。依容預道方有修義。見道位中為觀諦理。加行極速故不能修。無間道中義亦同此。[27]今第十六道類智時。容預道收。故修此智(已上論文) 不修世俗。以道類智有頂治。故。雖三諦邊是有頂治。修俗智者別緣故修。此無別緣故不修也。
[0397c11] 斷欲修斷至苦集滅道者。釋第三.第四句。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世俗智.四諦智.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無間道。四諦智.類智.世俗智.[28]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界加行道。有欲勝進道 有欲言。顯斷惑未盡。即前八勝進道 俗智.四諦智.法智.類智。隨應現修。解脫.加行.勝進。[29]是無間餘道。此上未來皆修七智。謂俗智.法智.類智.苦.集.滅.道智。現修不同故前[30]別舉。未來修同所以[31]合說。
[0397c20] 斷有頂地至加他心智者。釋第五.六句。現修可知。未來亦七。於前未來修中[32]然除世俗有頂治故。加他心智容預道故。
[0397c23] 斷有頂地至四諦他心者。釋第七.第八句。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所以他心不現修者。[33]初離欲染猶未容預故非現修。上地勝進是容預故。所以現修。諸加行道非容預故。亦非現修他心智也。非斷障故得.修他心。餘文可知。又正理云。四.類不能斷欲界染。苦.集二法非上對治。何緣起彼治。此智未來修。若許兼修非對治者。離有頂染等。應兼修世俗。此難非理。唯同對治。於未來修非所許故。謂亦許有相屬故修。如見道中修世俗智。或由因力相資故修。如斷欲時兼修四.類。斷上染位修苦.集法。若斷欲染不修類智。斷上不修苦.集二法。則漸次得不還果者。應無容起類智現前。阿羅漢應無起苦.集法智。先所得者皆已捨故。先未得者非所修故。由約種類。若先已得為同類因力。引等流智生[1]此智。由先彼智引故。於彼智類復能為因。故此智生因力。資彼雖非同治亦未來[2]修。
[0398a14] 次辨離染至勝進道亦然者。此即第三約無學辨修。
[0398a15] 論曰至緣有頂故者。釋初句。無學初念。謂斷有頂第九解脫苦類盡智。或集類盡智。隨應現修緣有頂故。
[0398a17] 勝進九十隨應現修者。釋第四句。第二念後諸勝進道。九智.十智隨應現修。現修與前解脫道。[3]得修數同故言亦然。
[0398a20] 未來隨應至無生智故者。釋第二。第三句。解脫勝[4]進未來隨應修九修十。
[0398a23] 次辨餘位至皆[5]如理[6]應思者。此即第四約餘位辨修。初頌約練根明修。第二頌約[7]雜.通明修。後頌約聖凡明修。
[0398a25] 論曰至不修他心者。釋初句及第二句中學六。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無間道。四法智.四.類智隨應現修。以學練根斷障根無知。正是見惑所引發故。如斷見惑。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故學練根如彼現起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似見道中[8]八忍無間道。不別標故。或似見道斷非想地四無間道。彼地見惑非俗斷故。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一無間故。以學練根如得初果一無間故 雖三解異皆不修俗。以無間道能斷障故不修他心。他心是通[9]彼正斷障故不能修。
[0398b08] 諸解脫道至謂加他心者。此下釋第三句。學位練根前五種種姓。[10]諸解脫道四法智四.類智隨應現修。釋所以如前解。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已離欲者未來修七。謂加他心。非斷障故修未來他心。斷障解脫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
[0398b14] 問如見道中[11]三現觀邊三解脫道。亦修世俗。練根解脫何故不修 解云見道解脫總有七種。三雖修俗四不能修。從多分似故不修俗。以非全似故。[12]論不言似見 又解見惑解脫總有八種。三修世俗智。五不能修。從多分似故不修俗 又解解脫不修世俗智者。如第十六[13]解脫道故。以學練根如得初果一解脫故。雖三解異皆不修俗。
[0398b22] 有餘師言至亦修世俗者。此師意說。以見道中三現觀邊解脫道修世俗智故。說練根解脫亦修世俗。此非正義。俗智不能斷有頂見惑故。
[0398b25] 諸加行道至謂加他心者。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俗智亦容為加行故故得現修。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七。已離欲八謂加他心。非斷障故得修他心。
[0398c01] 諸勝進道至未來[14]亦八者。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勝進道。如文可知。容預道故。非斷障故。容可行修得.修他心。
[0398c04] 無學練根至如治有頂故者。重釋第一[15]句及第二句中無學七。無學練根前五種姓九無間道。四.類智.滅.道二法智。隨應現修。以[16]彼無學練根所斷。障根無知。正是有頂修惑所引發故。如斷有頂修惑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故今練根如彼現起。未來修七四諦.法.類.盡。無間[17]是見道非息求故盡智非現修。種類相屬故未來[18]修盡智。不修世俗。如治有頂修道惑故不修世俗。練根亦爾。能斷障[19]故不修他心五前八解脫至未來修十者。此下釋第四句。無學練根前五種姓中各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八。四諦.法.類.他心.及盡。非[20]通解脫故。他心無現修非斷障故。他心有得.修。前八解脫未是息求。[21]猶是見故。盡非現修。種類相屬故得.修盡智。此釋應八。就前五種姓[22]中。前四種姓各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如斷有頂第九解脫。得應果時初起盡智。未來修九除無生智。此釋應九。前五種姓中第五種姓。第九最後解脫道。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十加無生智。此釋應一切。
[0398c25] 諸加行道至未來修九者。重釋應九。無學練根前[23]五種姓諸加行道。現修如學。俗.四.法.類隨應現修。加行道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未息求故盡智非現修。未來修九。謂除無生。
[0398c29] 諸勝進道至未來亦十者。重釋應一切。無學練根諸勝進道。於無學位第二念已後是勝進[1]道[2]隨其所應盡.無生智可得現修。容預道故他心亦得現修。
[0399a04] 學位雜修至未來修七者。此下釋第二頌[3]釋雜修及通此釋雜修無間學七。學位雜修諸無間道通有漏無漏。於二無間道中初無間道。四.法。四.類隨應現修。第二無間道。俗智隨應現修。未來修七。能斷障故不修他心。
[0399a09] 諸解脫道至未來皆八者。釋第三句。學位雜修諸解脫道唯無漏故。唯四法.類隨應現修。無漏故世俗智非現修。非是他心解脫道故他心非現修。若加行道於前六上增世俗智隨應現修。以世俗智能為加行故。加行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諸勝進道於前七上。又加他心隨應現修。勝進容預他心現修。此上三道未來皆修八智。皆非斷障得修他心。
[0399a17] 無學雜修至鈍八利九者。釋雜修無間應八九。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四.法.類俗。無間見性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是現修。未來所修鈍八.利九。各除他心以斷障故。
[0399a22] 諸解脫道至與練根同者。釋餘道應九或一切。無學雜修諸解脫道。唯四.法.類隨應現修。無漏故[4]現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脫道故非現修他心。此解脫道是[5]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現修。若加行道於[6]前六上又增世俗隨應現修。俗作加行故得現修。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加行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是現修。此上[7]二道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鈍者九智隨應現修。未來亦九。利者十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十。
[0399b03] 學位修通至未來修七者。此下明修通。此釋修通無間學七。學位修通五無間道。是事觀故現修俗智。他心解脫雖通無漏及三念住。無間事觀唯是有漏。唯心念住。未來修七[8]能斷障故不修他心。
[0399b08] 宿住神境至皆修八智者。釋第三句。宿住.神境二解脫道。是事觀故現修俗智。五加行道皆是事觀現修俗智。為五無間皆是俗智。不可加行有勝無漏。[9]為劣加行。故加行道唯俗現修 他心解脫通有漏無漏。若無漏者。法.類.道.他心智隨應現修。若有漏者。俗.他心智隨應現修 一切五通諸勝進道。即前法.類.道.俗.他心。并苦.集.滅隨應現修。五通勝進既容起他心。[10]准知五通勝進亦容起餘四通 此上三道未來皆修八智。除盡.無生。以未得故。
[0399b18] 無學修通至利九者。釋修通無間應八九。無學修通五無間道。現修如學唯世俗智。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能斷障故不修他心。
[0399b21] 解脫加行至餘練根同者。釋餘道應九[11]或一切。解脫.加行現修如學准前可知。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准前可知。
[0399b24] 天眼.天耳至不名為修者。簡二不修。於六通中不言漏盡者。即是前說斷惑盡故。
[0399b27] 聖起所餘至唯修俗故者。此下釋第三頌。此下[12]即釋第一句及下兩句。此明聖者起餘有漏功德。不別除障。所以不約四道以明。臨入滅定心名微微心。此心羸劣現.未唯俗。不修無漏。故婆沙一百五十五云。若起微微心時。若起聞.思.慧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非滅。非起 准[13]彼婆沙微微心及聞.思慧等不修無漏。餘文可知。
[0399c06] 若起所餘至同前有漏者。明起餘無漏功德。此亦無別除障。所以不約四道以明 問盡.無生智。此中何故不言現修 解云此明遊觀無漏功德。皆是[14]見性。盡.無生智息求非見故此不說 又解盡.無生智前已說故。今者所明。明起餘德。或四.法.類即攝盡.無生智。前二解為勝。
[0399c12] 異生離染至唯修[15]世俗者。此下釋第二句及後兩句。此後兩句通上兩處。異生離染現修世俗 問何故聖人離欲[16]染勝進容起他心。異生勝進不言現修 解云聖[17]於離欲[]染勝進位中。唯起無漏他心智。以作四行似斷道故。又順斷道於道有力。異生他心唯是有漏。與能斷道六行。不同。理.事別故。不相順故。不得現修 或異生位離[18]染勝進容起他心。此文但言世俗智者。據加行.無間.解脫。從多分說。或亦應說。而不說者略而不論。若斷欲界第九解脫。及斷色界前三定第九解脫。得上根本他心。前八未得。[19]復不修下。故不別標。及依根本四靜慮定[]起離染勝[20]進離染加行道。此等未來皆修二智謂於前俗。又加他心。除前所說所餘一切加行無間.解脫.勝進。未來皆唯修世俗智。
[0399c29] 修五通時至現未唯俗者。明異生修五通。修五通時。五加行道。宿住.神境二解脫道現修俗智。他心一解脫道。現修俗.他心。五勝進道。俗.他心二隨應現修。此上未來一切皆修俗.他心二。五無間道。現[1]在.未來唯修俗智。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
[0400a06] 依本靜慮至現未來修者。明異生修餘功德。若依根本四靜慮地修餘功德。四無量等皆現修俗。未來修二謂加他心。唯順決擇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見道近眷屬故。[2]除依本靜慮。若依餘地定修餘功德不淨觀等皆唯世俗智。現[]在.未來修。頌文窄故但說修未來。長行文寬兼說修現世。
[0400a14] 諸未來修至曾所得非修者。此即第五約地辨修。一問諸未來修[3]為修幾地。二問諸所起得皆是修耶。前七句答初問。後一句答第二問。
[0400a17] 論曰至此地有漏者。釋初兩句。此明修有漏也。諸有漏道及無漏道。修有漏法。總有二類。一依此地現起之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二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故顯宗三十六云。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謂依此地世俗聖道現在前時。未來唯修此地有漏。以有漏法繫地堅牢難修餘故。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4](正理七十四。文同顯宗)" ver="150 a11 " va11="正理七十四文同顯宗">(正理七十四。[5]文同顯宗) 問修有漏中何故不言為離此地時。修此地有漏 解云用有漏道及無漏道離染之時。修諸有漏不異依此地及得此地時。修此地有漏。依下地道漸離上染。[6]復不能修上地有漏。不同修無漏故不別說 問如無漏道依[7]此下地離下地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修上近分有漏道不。若言修者。此文何故不說。又與正理七十四相違。如彼論云。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下時未能修彼 若不修者雖順此文。依此修此[8]即與前說賢聖[9]品相違。如彼頌[10]云。聖二離八修各[11]二離繫得。長行解云。諸有學聖用有漏道。離下八地修斷染時。能具引生[]二離繫得。用無漏道離彼亦然。由二種道同所作故 解云無漏道離下[12]染時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不能修上近分有漏 問若作此解雖順[13]論文亦符正理。賢聖品文云何釋通 解云若以無漏道離下八地染。亦能引生二離繫得者[14]此據第九解脫道離下染盡。方修上地近分有漏。若別而言。前九無間.八解脫道離下染時。未修上地近分有漏。爾時唯有[15]一無漏得。故不相違 又解云。以無漏道離下染時。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亦修上地近分有漏。同治修故 問若作此解雖順賢聖品文。何故此[16]文不說依此修上。又正理論云何釋通 解云從多分說依此修此。故偏說[17]之。上地近分或修。不修。若無漏道離下染即修。若餘無漏依下地起。即不修上近分有漏。以不定故是故不說。正理[18]論說自[19]是彼計。非所[20]許故無勞會釋。顯宗亦有兩說云。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21]下時未能修彼。有說亦修彼。起彼斷得故。前解同顯宗前說。後解同顯宗後師。又顯宗三十二云。由此有學離八修斷。世出世道隨[22]一現前。各未來修世.出世道。此總相說。以無漏[23]道離上七地前八品時。不修上邊世俗道故。唯有[24]無漏一離繫得。離第九品方可[25]具二。或應許得離[26]繫道而修。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顯宗三解。前解同顯宗前師。後解同顯宗後二說 問俱[27]舍為同何說 解云或同前解。或同後解。[28]皆無妨矣 問依此地起無漏[29]皆修此地有漏法耶 解云亦有[30]不修者如婆沙百六十三。解初定淨.無漏四句中。有修[31]無漏初靜慮非淨中云。聖者依初靜[32]慮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九無間九解脫道時。及離非[33]非想處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婆沙既言。依初定離初定染。不修初定淨。明知有無漏依此地不修此地有漏。又准此文。依初定起無漏解脫道等。不修當地有漏他心智。前言修者。據無漏他心智說。
[0400c23] 聖為離此地至通二四道者。釋第三[34]第四句。此明修無漏也。修無漏中總有三類。一為離此地[35]時。能修此地及下無漏。[36]望離染地言修此地。不望依地。若望依地亦名修上。二得此地時。能修此地及下無漏。三依此地[37]中諸道現[38]起。能修此地及下無漏。故顯宗三十六云。聖為離此地及得此地時。并此地中諸道現起。皆能修此及下無漏。謂[1]隨何地有漏.無漏加行等道。正現在前為欲斷除此地煩惱。未來修此及下無漏。下於上染同能治故。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下時未能修彼。有說亦修彼。起[2]彼斷得故。隨依何地離下地染[3]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及諸下地無漏功德。隨起此地世俗.聖道現在前時。未來皆修此及下地無漏功德(正理同顯宗唯無有說) 問若言離此能修此[4]及下無漏法者。見道能離三界見惑。隨依何地但修自.下。不修上地無漏見道 答婆沙云。見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無漏依上必修[5]下地以自在不繫故 解云見道初得不自在故勢力未強。隨依何地但修自.下不能修上。已離見惑無漏見道.雖上地中有[6]同對治。下勢力劣不能修上。修道無漏非是初得。勢力增強隨依何地離上染時。[7]能修上地同對治道修道無漏 問若第三類云依[8]此地能修此地及下無漏不修上者。即與婆沙定蘊相違。如彼說云。離上地染依下地轉根。亦能修上已離染地 解云俱舍且依漸次得地言修自.下。不修上者以未得故 或可。俱舍言修自.[9]下。據決定說。修上不定故不別說 或可。俱舍言不修上據不自在。婆沙定蘊言修上者據自在說。以實而言。若於上地得自在者能修上地。若於上地不自在者不能修上。故婆沙六十七云。應作是說。若於上地已得自在。而依下地學轉根等。亦得上地無漏果道。又婆沙九十解樂根中云。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10]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樂根。答[11]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設於上地不得自[12]在。[]彼得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無漏然後命終。是故聖者生[13]第四靜慮以上。決定成就無漏樂根。
[0401b11] 唯初盡智至第九解脫道者。釋第五.第六.第七句。此[14]顯別緣修諸有漏。唯初盡智隨依何地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15]意地所攝。聞.思.修所成不淨觀等無量功德。所以者何。三界.九地能縛眾惑斷無餘故。所縛善法通暢[16]故。如能縛繩斷所縛人氣通。又彼自心殺[17]惑怨已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譬如大王登祚之日。西國風俗以水灑頂。是故經言灌頂大王。一切境土皆來朝貢隨方所尚種種珍奇。然此生上必不修下。如生初定得阿羅漢不修欲界諸有漏善。乃至生有頂得阿羅漢。不修下八地諸有漏善。以身生上定不成下有漏善故。所以生上不能修下。初盡智言。顯離有頂第九解脫道。及前五種姓練根時位第九解脫道。皆捨前道創得果故。能通修九地有漏 問三類智邊亦是別緣。能修自.下有漏俗智。何故此中唯言盡智 答如正理云。於見道位三類智邊。雖亦能修自.下俗智。先已說故此不復論。
[0401c02] 諸所言修至勢力劣故者。釋第八句。諸所言修。唯先未得現在今起此是能修。未來今得此是所修。[18]謂下別釋。一明是所修.非所修。二明是能修.非能修 問若言未得今得方是所修。曾得棄捨還得非修。何故婆沙一百五十云。問若退上果住下果時。所得下果名得.修耶。答名[19]得非修。問彼還進得所退果時。所得上果名得修不。答若過去者名得非修。若未來者名為得.修。問何故過去者名得非修。未來者名得.修耶。答若現在道與彼為因者。可說彼為得.修。現在道與過去[20]道無因義。[21]故名得非修。問諸退上果住下果時。所得未來下無漏果既有現在無漏得因。何不名修。答若現在因由勝進故得未來者[]彼可名修。退住下果時。現在無漏得雖是彼因。而非勝進故不名修。不由現在得.修彼未來故。但由退故[]彼得現前 准婆沙文。退上果得下果。下果不名修。復從下果還得上果上果名修。此既曾得。如何名修。豈不與此俱舍相違 解云未曾得有二。一從來未曾得。二得勝曾得名未曾得。如退上果後重得時。雖有昔曾得。由勝進位得勝曾得故。亦名未曾得。未曾得言含斯二義。故非此文曾得所攝 又解曾得有三。一得劣曾得。如退上果得下果時。二得等曾得。如第二念已去得自類法。三得勝曾得。如退上果後重得時。此論據前二曾得[22]從多分說。故言曾得非所修也。若據[1]少分得勝曾得亦是所修。婆沙據[2]此第三說[3]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又解論意各別。無勞會釋。餘文可知。
[0402a05] 為唯約得說名為修者。此下第六通明四修義。此即問也。
[0402a06] 不爾者。答。云何者。徵。
[0402a07] 修有四種至四除遣修者。釋。
[0402a07] 如是四修依[4]何法立者。問。
[0402a08] 頌曰至立治修遣修者。就頌答中。上兩句明得.習二修。下兩句明治.遣二修。
[0402a10] 論曰至現具二修者。釋上兩句。若現。若未創得彼法名為得修。此唯初念不通後也。但至現在體現在前名為習修。或名行修。此通初.後。故正理云。諸未曾得功德現前。及得未來所餘功德。新修得故皆名得修。曾得.未[5]曾功德現起。現修習故皆名習修(已上論文) 雜心[6]擇品云。習修者謂曾得善法相續生(已上論文) 彼說不然[7]豈有未曾得[8]法體初現前不名習修。應是譯家誤耳。此二俱依有為善立。有為簡異無為。善言簡染.無記。故婆沙一百六云。如契經說。善有為法應修非餘。所以者何。若諸智者為愛果故。精勤修習令漸增長說名為修。善有為法能得愛果。謂得世間可愛異[9]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離繫果故。諸有智者精勤修習。從下至中從中至上。令[10]速能獲得所求愛果。染.無記[11]法及善無為。無如是用故不名修(已上論文) 問色.不相應亦名修不 解云皆名為修。若生得善等[]起者是生得善攝。若加行善等[]起者是加行善攝。諸論既言諸有為善皆名為修。是修何幾。故品類足論十五千問品修.不修分別十二處云。幾應修等者[12]八[13]不應修。四應分別。謂色處或應修或不應修。云何應修。謂善色處。云何不應修。謂不善.無記色處。聲處.意處亦爾。法處或應修或不應修。云何應修。謂善有為法處。云何不應修。謂不善.無記法處。及擇滅(以此故知。色等定是[14]修)約世分別。未來唯得。起得得故有得.修。體未現前無習修。現具二修有法俱得故有得修。體現前故有習修 問聞.思二慧能[15]修未來不 解云不能修。故婆沙一百八十八云。問此三念住誰現前修幾。答聞所成現在前時。唯修聞非思.修。思所成現在前時。唯修思非聞.修。此中聞.思剎那現前時。以習修故名修。非修未來以勢劣故。[16]則以此故唯修自不修他。修所成現前時。能修三種。聞.思自力雖不能修未來。而由他力有未來修義(已上論文) 治遣二修依有漏法者。釋下兩句。明對治修.除遣修。此[17]之二修依有漏法立。此有漏法望對治道生[18]邊有能治故名對治修。對治即是四種對治。故雜心[19]擇品云。對治修者。謂修四種對治名為對治修。是有漏法敵對治[20]故(已上論文) 若望離縛義邊。除遣惑縛名除遣修。故正理七十四云。於身等法得能治故。所治身等名對治修。故於身[21]等得對治時。即說[22]名為修於身等。餘有漏法.類亦應然。緣身等境煩惱斷[23]故。說身等法名除遣修。故緣身等煩惱斷時。亦說名為修於身等。餘有漏法例亦應然。此二但依有漏法立。又婆沙一百五十五云。問眼等根云何不修。復云何修。答乃至[24]眼等諸根。對治道未生名不修根。此依對治修說。又乃至緣眼等所有煩惱。未斷.未知名不修根此依除遣修說。若眼等諸根對治道已生名為修根。此依對治修說。又緣眼等所有煩惱。已斷.已知名為修根。此依除遣修說。
[0402c08] 故有漏善至前後二修者。對辨寬狹。故有漏善具足四修。若望善義邊有得.習二修。若望有漏義邊有治.遣二修。故具四種。無漏有為具前得.習二種修也。餘有漏染及[25]無記法。具後治.遣二種修也。故婆沙一百五云。然四種修歷法分別。應作四句。有法是前二修非後二修。謂無漏有為法 有法是後二修非前二修。謂染污及無覆無記有為法 有法是前二修亦是後二修。謂[26]善有漏法 有法非前二修亦非後二修。謂無為法。
[0402c18] 外國諸師至[27]乃至廣說者。敘異說。此論名外國諸師。婆沙云西方諸師。在迦濕彌羅國外故名外國。在迦濕彌羅國西故名西方。說修有六。於前四上加防.觀二修。防護諸根名防護修。觀察身故名觀察修。婆沙名分別修。名異義同。前經證防護修。後經[28]證觀察修。
[0402c25] 迦濕彌羅國至[29]即治遣修攝者。正義通經。迦濕彌羅國諸論師[30]云。所言防護.觀察二修。應知即是前四修中。對治.除遣二修所攝。於根及身。若望能防.能護.能觀[31]察義邊名對治修。若望所防所觀遣惑義邊名除遣修 上來[1]明四修皆據正修。若據當修與前差別。故正理七十四云。有於此中約當修義分別諸法具修多少。有法具四名為當修。有法具三。有法具二。有法具一。有法全無。謂善有漏未永斷時。可得可生具足四種。此未永斷故當[2]具治.遣修。以可得故當具得修。是可生故當具習修。已得可生具三除得。可得不生具三除習。已得不生及不可得已生具二。謂治.遣修。[3]及染.無記未斷亦爾。若善有漏已永斷時。可得可生具得.習二。可得不生具一謂得。已得可生具一謂習。有為無漏應知亦爾。除前所說皆是全無。謂無漏法中已得不生等 若不生法不住身中。但由得故即名修者。應許擇滅亦名為修。無差別故 此難非理。彼同類法住身中故。謂不生法雖不住身。同類住身名修無失。又彼由得為果住故。謂未來世不生善法。由今得生表為果住。義言我等闕緣不生。非謂今時不蒙招引。擇滅異此不可為例。又未來世不生善法。亦有因力攝益現身。擇滅不然故無修義。又由擇滅唯是果故。謂修本為獲得勝果。滅非有果故不應修。又由擇滅無增.減故。謂可修法依下至中。依中至上。擇滅不爾。於修無用故。
俱舍論記[4]卷第[5]二十六
[0403a27] [6]保延元年七月十九日於大道寺點了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五
沙門釋光述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
[0371c10] 如前所說至有差別不者。此下第五明六種種姓。就中。一明六阿羅漢。二明六姓先後。三明從姓.果退。四明學.凡種姓。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時相。七明練根不同。八明無學九人 此即第一明六阿羅漢。牒前問起。
[0371c15] 亦有者。答。
[0371c15] 云何者徵。
[0371c16] 頌曰至從前見至生者。頌答。
[0371c16] 論曰至六不動法者。釋初兩句。舉數列名。又正理六十七云。然餘經說。無學有九。謂初退法。後俱解脫。彼不退法此不動攝。彼二解脫通此六攝。故阿毘達磨唯說有六種(已上論文) 於此六中至方入定故者。釋第三.第四句。於此六種姓中前之五種。從先學位鈍根種姓信解姓生。即此五種總說名為時愛心解脫。恒時愛護所證得法故名時愛及心解脫煩惱縛故名心解脫。具斯二義名時愛心解脫。有學鈍根雖恒時愛護。而心不解脫。無學利根雖心解脫。而非恒時愛護。各闕一義不名時愛心解脫也。此時愛心解脫。[19]亦說名為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方能入定。及能解脫煩惱縛故。具[1]此二義名時解脫。有學鈍根雖要待時。而非解脫。無學利根雖復解脫。非要待時。各闕一義不[2]名時解脫者。具足應言待時解脫。略初待言但說時解脫。如言[3]蘇瓶。具足應言盛[]蘇瓶。略初盛字但言蘇瓶。由此鈍根要待勝時方能入定。言勝時者謂待資具。資具有三一好衣.二好食.三好臥具。無病。處即是好處 [4]等。謂等取得好說法。及得好人。如是六種勝緣合時方能入定故[5]故婆沙一百一云。時雖有多略有六種。一得好衣時。二得好食時。三得好臥具時。四得好處所時。五得好說法時。六得好補特伽羅時(如彼廣說) 不動法[6]姓至見至姓生者。釋後兩句。六種姓中不動法[]姓說名為後。即此名為不動心解脫。不為煩惱所退動[7]故。及心解脫煩惱縛故。具[8]斯二義名不動心解脫。有學利根雖無退動。而心不解脫。無學鈍根雖心解脫。而有退動。各闕一義不名不動心解脫。亦說名為不時解脫。以不待時能入定故。及能解脫煩惱縛故。具斯二義名不時解脫。有學利根雖不待時。而非解脫。無學鈍根雖復解脫。非不待時。各闕一義。不名不時解脫 言不待時者。謂三摩地隨欲現前。不待前說六種勝緣和合時故。又更釋云。或依暫時解脫故建立時解脫名。容有退墮時故。依畢竟解.脫故建立不時解脫名。無退墮時故。此不動姓從先學位見至姓生。若依婆沙釋心解脫[9]心解脫以勝解為體。故婆沙一百一[10]云。云何時愛心解脫。答時解脫阿羅漢盡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云何不動心解脫。答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無生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此中盡.無生智.無學正見相應心者。簡別有學及有漏心。勝解者謂現在。已勝解者謂過去。當勝解者謂未來。此即簡異無為解脫。顯二解脫唯以無學無漏心相應勝解為自性。
[0372b10] 如是所明至為後方得者。此下第二明種姓先後問。無學六姓為是學位先有。為後無學方得。不定者。答。
[0372b12] 云何者徵。
[0372b12] 頌曰至有後練根得者。頌答。
[0372b13] 論曰至隨應當說者。正釋頌文。無學位中。退法種姓[11]必是學位先有。思法等五亦有至後無學方得。謂有先來學位是思法姓。後至無學亦是思法種姓。或有先學位是退法姓。後至無學位練根成思。如思既爾。乃至不動隨應當說。
[0372b19] 言退法者至彼必無退者。別釋六姓差別不同 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遇少緣退 言思法者謂懼退[12]失所獲功德。以刀扣頭恒思自害。
[0372b23] 言護法者。謂於所得恐退失故喜自防護 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13]多住自位故名安住 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 不動法者。不退動故彼必無退。
[0372b28] 此六種姓至具二加行者。又釋六姓差別不同 恒時。謂長時修 尊重。謂起時猛利尊勝慇重。初二闕二。後二具二。由根異故。餘文可知。
[0372c02] 退法種姓至通三界皆有者。別釋立名。六種姓中前之五種。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羅漢通三界皆有。
[0372c05] 若執退者至故唯有[14]二者。敘異執破。若執前五必退等者。於欲界中可具六種。於上二界應唯有二安住.不動無餘四種。彼無退失故無退種姓。彼無自害故無思種姓。彼無自防故無護種姓。彼無練根故無堪達種姓。故唯有二。
[0372c11] 如是六種至五從果非先者。此即第三明從姓.果退。問。如是六種阿羅漢中。誰從何退。為從姓退為從果退。問及頌答。
[0372c13] 論曰至然並非先者。總標釋頌。六種姓中不動種姓。必無退姓及退果理。前之五種皆有退義。於前五中後思等四。皆有可從種姓退義。如從堪達等退至安住等。退法一種無退姓理。由此種姓最居下故更無退處。五種皆有從果退義。雖思等四俱有退姓及退果義。然並非先。所以不言先退法者。以先退法有退果義故。此文中[15]云並非先。不攝退法 或可。此文言並非先從多分說。理實退法先亦退果。
[0372c23] 謂諸無學至容有退理者。此即別明姓退.不退。謂諸無學先學位中所住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必無退理。以學.無學二道所成極堅牢故。若諸有學先凡位中所住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亦無退理。以世.出世二道所成極堅牢故。文中正明無學。有學義便兼明。若住無學及住學位。從退種姓後修練根。所得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容有退理。以此種姓非二道成不堅牢故。
[0373a03] 二先位中至有退果義者。此即別明果退.不退。
[0373a05] 言二先者。一學位先。二凡位先。謂諸無學先學位中。住思等四必亦無退此無學果。此姓二道所成堅故。若諸有學先凡位中住思等四。必亦無退此有學果。此姓二道所成堅故。唯先學位退法種姓。至無學位有退果義。唯先凡位退法種姓至後學位有退果義。於無學位及學位中。或有住退姓有退果義。退雖先得亦二道成。姓最劣故。是退法故。容有退果。或至無學及學位中。從退種姓後能修練根。得思等四亦容退果。以此種姓非二道成不堅牢故。雖於無學及學退果五姓不同。皆可說言唯先退法有退果義。准上退姓及退果義。應知定有二。先位中住思等姓。至後無學及學位中。從思[1]等三修練根行得護等三皆容退姓。所轉護等進得學果亦有退果。故正理六十八云。彼從思等修練根行。[2]轉得護等唯可退姓。轉所得姓進得學果亦有退義。由此種姓非二道成不堅牢故。
[0373a23] 又亦無退至應是進非退者。就四果中明退果義。雖五種姓皆可退果。又亦無退先所得果。四果之中但先得者必定不退。若預流果得必先得。一來.不還超越證者亦是先得。後所得果容有退義。若以第一果為先。即以二.三.四果為後。若以第二果為先。[3]即以三.四果為後。若以第三果為先。即以第四果為後。是故定無退預流果。以預流果必先得故。此中偏說。一來.不還以不定故。故不別舉。應知預流唯先非後。羅漢唯後非先。一來.不還俱通先.後。由此無退先得果義。[4]退後果義。所以應果退法有三。一增進根。二退住學。三住自位而般涅槃。但言退住學位。不言退住異生。以此明知。非退初果。思法有四。三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退姓。餘三如次。護法有五。四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思[5]姓。安住法有六。五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護法姓。堪達法有七。六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安住姓。思法等四退住學位時。還住[6]先退姓非餘思等四。若異此者。先時學位是退種姓。今退住學思等四姓。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
[0373b17] 何緣定無退先果者者。此下明諸部諍論四果[7]退不退。若依說一切有部。初果不退。後三果容退。如前具說。問何緣定無退[8]先果者。
[0373b20] 以見所斷至必無退理者。說一切有部答。以見所斷依無事故必無退理。
[0373b22] 若爾應說此惑緣無者。難。既無我事應說緣無。
[0373b23] 非此緣無至不如實緣者。通。非此我見緣於無法。諦為境故。然於諦境不如實緣。
[0373b25] 諸煩惱中誰不如是者。徵。
[0373b26] 雖皆如是至依有事惑者。釋有事無事差別不同 作者。謂能造作世間 受者。謂能受用世間。於此造作.受用之中得自在故。於可愛境起貪染。於不可愛[9]境起瞋憎背。於劣.等.勝境起慢高舉。於事不了故起無明。餘文可了。
[0373c02] 又見斷惑至依有事惑者。又解有無事差別不同。又見斷惑於諦理中。身見執我.我所。邊見執斷[10]執常。邪見執無。等者等見取.戒禁取.無明.疑。此七皆迷諦理而起。非諦中有少我等事。見所斷中貪.瞋.慢三[11]緣七而生。是故皆名依無事惑。相應無明如貪等說。修所斷惑於色等中謂好.醜等。非無少分好.醜等別。是故可名依有事惑。
[0373c10] 又見斷惑至有失念退者。又解斷迷理惑所以不退。斷迷事惑所以容退。
[0373c12] 或修斷惑至定無退義者。又解修惑非審慮生聖容退起。見惑由審慮生故聖不退 上來說一切有部明初得果不退義也。
[0373c15] 經部師說至彼說應理者。此下經部明四果退.不退。論主意朋經部故言彼說應理。經部[12]意說。預流.阿羅漢唯聖慧斷必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亦容有退。無漏道斷亦不退也。故正理六十八云。然經主意作如是言。阿羅漢果亦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容有退義。引經證言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初.後二果但由聖慧。斷惑而證故無退理。
[0373c23] 云何知然者。問。
[0373c24] 由[13]教理故者。經部答。
[0373c24] 如何由教者。徵問。
[0373c25] 經言苾芻至非阿羅漢者。答。經[]云無漏聖慧斷惑名為實斷。阿羅漢果唯聖慧斷。既言實斷。明知不退。經[ヵ【甲】">14]誡有學應不放逸。恐學退故。非說阿羅漢應不放逸。明知不退。
[0373c29] 雖有經言至現法樂住者。經部會釋經文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阿羅漢。雖有此言。而不說退阿羅漢果無漏諸法。但說退失現法樂住有漏諸定。
[0374a04] 經言不動至從此退故者。經部引證。又經說言不為惑動。心解脫惑身中證得[1]滅。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不動即是阿羅漢果。故知不退。
[0374a07] 若謂有退至故不名愛者。經部牒救通釋。若謂有退由經說有時愛解脫我許亦退。但應觀察彼之所退。為是應果無漏性耶。為是有漏靜慮等耶。我宗言退退有漏定。此時解脫據有漏定說。復釋名云。然彼根本四種靜慮.無色等持。鈍根之人要持勝時方現前故。解脫定障名時解脫。彼為獲得現法樂住。有善法欲數希現前故名為愛。有作是說。此有漏定。是彼貪愛所愛味處故名為愛。釋時解脫如前應知。諸阿羅漢無漏果[2]性解脫煩惱。於一切時恒隨逐故不應名時。既恒隨逐是即滿足。更不欣求故不名愛。
[0374a20] 若應果[]性至如理應思者。經部反難。若言無漏應果體性。鈍根亦容有退失者。如何世尊但說所證有漏諸定現法樂住。有可退理。不說無漏。由此證知羅漢果性必是不動。不動決定不退動也。然由利養等擾亂過失故。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不成就故。此退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於現法樂則無退失。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故名第一退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如是思等四種種姓如理應思。有退故名思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如是乃至有退故名堪達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第六亦名不動。經部但約有漏定邊明六種姓差別不同。若據無漏果性義邊。唯是不動無六差別。亦無有[3]退 又解有退名第一退法。無退名第六不退法。思等四種如理應思。[4]然皆容退現法樂住。有思名第二思法。無思名不思法即是第六。如是乃至有堪達名第五堪達法。無堪達名不堪達即是第六。
[0374b10] 不退安住不動何別者。問。第六不退亦名不動第四安住[5]三義相似何差別耶。
[0374b12] 非練根得至三種差別者。經部答。不退是本性得。非由練根。若練根得名為不動。此二所起有漏功德殊勝等至遇緣不退。安住但於已住有漏諸勝德中能無退失。不能更引餘勝有漏諸功德生。[6]後設復引生從彼可退。是三差別。
[0374b17] 然喬底迦至阿羅漢果者。經部又復通經。所以須通此經文者。說一切有部意。有阿羅漢名喬底迦。由鈍根故六[7]返退失阿羅漢已。第七[]返還得阿羅漢果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故今通言。然喬底迦六[]返退者。昔在學位於時解脫有漏定中極噉味故。又鈍根故。六反退失。深自厭責執刀自害。由於身命無所戀惜。至第七[]返臨命終時。得阿羅漢便般涅槃。故喬底迦。但於學位退有漏定。亦非退失阿羅漢果 喬底迦是牧牛種。又真諦云。喬底迦此云瓦器。本是外道。恒執瓦器自隨。仍本為名。
[0374b29] 又增十經至非應果性者。經部引經證應果[8]體性非是時解脫 言增十者。從一法門增至十種名增十經。又阿笈摩中增十經作如是說。一法應起。謂有漏定時愛心解脫。一法應證謂[9]諸無漏不動心解脫。依經呵[10]嘖。如文可知。故時解脫唯是有漏非應果性。或名時解脫。或名時愛解脫。或名時愛心解脫。廣略異耳義皆相似。待時數希心[11]脫定障名時愛心解脫。不時解脫准此應知。若言不動心解脫。無漏應果無有退動心解脫惑。
[0374c10] 若爾何故說時解脫應果者。說一切有部難。若時解脫非應果體。何故說時解脫應果。
[0374c12] 謂有應果至名不時解脫者。經部答。謂有應果根性鈍故要待時故。諸有漏定方現在前名時解脫。非[12]言時解脫是應果性。若與彼相違名為不時解脫應果。准釋可知。
[0374c16] 阿毘達[13]磨至是名由教者。經部復引論教。證無學人不退果也。論具三因[14]惑方得起。應果起惑不具三因。明知不退。若謂彼據具足三因生煩惱說。復有何惑法因不具足生。若謂無學退起煩惱因不具生[]惑既已斷。如何得起。此即以理徵責。必須具因 又解若謂彼據具三因生說。復更有何法因不具足生。如染心.心所法必具五因生無不具五而得生者。三因起惑應知亦爾。此即責例。是名由教。
[0374c26] 如何由理者。問。
[0374c27] 若阿羅漢至是名由理者。經部答。若阿羅漢有令煩惱畢竟不起。無漏治道已生實斷。是則不應退起煩惱。若阿羅漢治道未生。未能永拔煩惱種子。應非漏盡。若非漏盡寧說為應果。進退徵責。阿羅漢人必無有退。是名由理。
[0375a03] 若爾應釋至是阿羅漢者。說一切有部復引經難。若說應果定不退者。應釋炭喻契經中文。此經既言諸聖弟子有時失念生不善覺。明知應果亦容有退。如何得知彼是應果。此經唯說阿羅漢故。復以何文證知應果。由此炭喻契經中。言彼聖弟子。心於長夜隨順遠離等。既言隨順遠離。明知即是阿羅漢果。復如何知。隨順遠離是阿羅漢。餘契經中有即說此[1]順遠離等名應果力。又此炭喻經說彼聖弟子。於一切順漏已能永吐。顯能永斷一切有漏。已得清涼。顯彼已得清涼[2]涅槃。由此定知。炭喻經說是阿羅漢。
[0375a15] 實後所說至故說無失者。經部通經。實後所說或炭喻經中後文所說。已能永吐已得清涼是阿羅漢。然彼所引炭喻前文諸聖弟子。於行.住時未善通達四聖諦理。有時失念生不善覺容有此事。謂有學者一來.不還。以世俗道得彼二果。於行住時由失念故容起煩惱。後以聖慧斷餘修惑成無學果。善達諦理則無起義。前引經文依有學位說退無失。或炭喻經中前文所說。
[0375a24] 毘婆沙師至亦有退義者。廣諍既訖。結歸本宗。若依宗輪論。大眾部等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
[0375a28] 唯阿羅漢至修練根不者。此即第四明學.凡種姓。問。唯阿羅漢[3]種姓有六。為餘有學異生亦有六種姓耶。設有皆能修練根不。
[0375b02] 頌曰至如無學位者。答。由先凡位有六種故有學有六。由[*]前有學有六種故。應果有六。見道速疾無起加行。餘位得起能修練根。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如無學位。婆沙第七云。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姓乃至不動種姓。轉退法種姓順解脫分。起思法種姓順解脫分。乃至轉堪[4]達起不動[5]法。轉聲聞起獨覺及佛。轉獨覺起聲聞.及佛。若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已。即不可轉。極猛利故。又說順決擇分[6]亦有六性 問若言凡位順解脫分亦有六種[7]姓。何故婆沙六十[8]八但說決擇分有六種姓不說前位。故彼論云。如見道位有六種性。相應行地亦有此六種姓。謂相應行退法種姓。乃至相應行不動法種姓。此地中有六種姓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是聖道近加行故。緣諦行相似聖道故。依身.及定同見道故。前位不爾故不立六種姓 解云後文且據一相。前文具說學位。轉根加行道等如後當說。
[0375b22] 如契經說至退現法樂住者。此即第五明三退不同。依經起問。如契經說。我說由[9]斯所證四種根本靜慮增上心所。住現前法樂隨一現行。餘名有退。所得不動而言無退。如何不動法退現法樂住。心所謂定。或勝解心所。故婆沙八十一云。如契經說。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問何故名為增上心所。答此心所即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故。此獨名增上心所。復次四靜慮[10]四。有無量種增上心所殊勝功德。如無量等。廣如彼釋。
[0375c04] 頌曰至利中[11]後鈍三者。上二句舉三退。下二句約人明。
[0375c05] 論曰至不現在前者。釋上二句。如文可知。正理論云。三中前二非得為體。第三唯彼不現在前。
[0375c07] 於此三中至已得德故者。釋下兩句。於三退中。世尊唯[12]有最後一種受用退也。以具眾德無容一時頓現前故。隨一現前餘不現前名受用退。餘利不動阿羅漢.獨覺。於三退內有後受用。中未得退。亦於勝己不共佛法殊勝功德猶未得故。釋利中後。已得功德必不退故無已得退。餘五種姓容具有三以鈍根故。亦容退失已得[13]德故釋鈍三。
[0375c16] 約受用退至無相違過者。正通前難。經言退者。於三退中約受用退。說不動法[14]皆退現法樂[15]住。無相違過。
[0375c18] 無退論者至不應為難者。述經部宗。無退論者作如是說。無學身中諸無漏解脫皆名不動。無退動故。伏難[16]云。若無學身中諸無漏法皆無退動。應六種姓皆名不動。如何別建立第六不動法。為通此伏難故作如是言。然六姓中別立第六不動法者。約有漏定現法樂住明六種姓。前五有退。第六不退名為不動。不據無漏如前通釋。不應為難。
[0375c28] 諸阿羅漢至退時作不者。此下第六明退果時相。前問起。
[0375c29] 不爾者。答。
[0375c29] 何緣者。徵。頌曰至慚增故不作者。頌答。
[0376a01] 論曰至可委信處者。釋上兩句。此明退果必不命終。如文可知 問退果不命終。何故退向即有命終 答如婆沙六十一云。復次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廣如彼[1]釋。
[0376a09] 又住果位至雖蹶不[2]仆者。釋下兩句。如文可知。又正理七[3]十云。又誰有退。誰無退耶。修不淨觀入聖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聖道者必無退失。尊重止.觀無貪.癡增。如次應知有退。無退。
[0376a15] 如上所言至唯得果道故者。此即第七明練根不同。初三句答初問。無漏答第二問 依人三下答第三問。
[0376a17] 論曰至諸位各一者。釋初三句。無學練根轉一一姓。各九無間.九解脫道。如得應果以九無間.九解脫道斷有頂惑。鈍根久習學.無學道所成堅故。有學練根轉一一姓。各一無間.一解脫道。如得初預流果以一無間。一解脫道斷上界見惑。非久串習易可轉故。故正理云。然無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有頂。若有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上界見道所斷。由彼但與得果時道相似故(已上論文) 彼加行道學.無學位。轉一一姓各一加行。若無學位。一加行.九無間.九解脫。若學位一加行.一無間.一解脫 問無學鈍根學.無學道所成堅故。用九無間.九解脫道。有學鈍根世.出世道[4]亦成堅故應還用九 解云無學練根皆於應果。有學練根皆於初果。又於無學二聖所成。學乃一凡不可為例 問二道所成俱可昇進。亦二道所成皆可退耶 解云求勝心猛二持亦轉。趣劣心漫[ィ【甲】">5]二成不退 問凡位練根加行.無間.解脫如何 答如婆沙六十八云。評曰相應行地諸轉根者。雖不捨劣得勝品根。而得勝時劣品種姓不現行故亦名為捨。故轉退法種姓等起思法種姓等時。用多加行引一無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亦不違理。修習煖等非久遠故。有漏加行難成辨故。若轉趣餘乘無無間.解脫。時經久遠乃成辨故(解云相應地謂煖等四善根) 又正理七十云。我所承稟諸大論師咸[]云。練根皆為遮遣見.修斷惑力所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無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如[6]如斷彼能發惑時。所起無間.解脫多少。如是如是斷彼所發無知現行道數亦爾。是故無學修練根時。用九無間.九解脫道。學位練根二道各一。然見.修惑所發無知。隨所障殊有多品類。故轉退等成思等時。諸道現前各有所遣。由此無有超得勝姓(已上論文)解云學位練根雖亦能遣修惑所發。正為遮遣見惑所發。故一無間.一解脫道。無學練根雖亦能遣見惑所發。正為遮遣修惑所發。故九無間九解脫道。
[0376b29] 如是無間至非增上故者。釋頌無漏。此據無間及解脫道言唯無漏。若[7]依加行通有漏無漏。故婆沙六十八云。彼加行道或有漏。或無漏 正理亦云。一切加行皆通二種。
[0376c04] 依謂身地至但依六地者。釋依人三及後一頌。唯於三洲怖畏退故。故修練根。[8]北洲.惡趣無聖道故。餘天趣中雖有聖道。而無退故不修練根。無學依九。有學依六。若住果轉根。即捨果得果。若住勝果道[9]轉根。捨果.及向。所得唯果。由[10]此不定故說容言。心唯欣果。所以所得唯果。意總棄劣。所以捨通果.向。又正理七十云。又諸聖位修練根時。與本得果地或同或異。謂初.二果依地必同。彼此俱依未至地故。不還.應果依地不定。或依本地。或上或下。有差別者。若諸不還依下練根不得上果。阿羅漢不爾。如本得果故 問正理若言諸不還果依下練[11]根不得上果者何故婆沙六十七評家云。應作是說。若於上地已得自在。而依下地學轉根等。亦得上地無漏果道。然轉根時不得無色。彼定無有不還果故 解云正理但據於上地中不自在者。婆沙通據於上地中得自在者。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問諸依上地得不[12]還果。後依下地修[13]轉根者。於彼上地皆應自在。如何乃言正理論中據不自在言不[14]修上 解云非依上地而得果者。於彼上地皆得自在。為欲得果勵力抑起而非自在故。有依下地而轉根者有不得上。
[0377a01] 諸無學位至成九差別者。此即第八明九無學。不動有二。後練根得。先來本得。餘文可知。
[0377a04] 學無學位至三道各二故者。此下大文第二明七種聖人。就中。一明建立七人。二明慧.俱解脫 此即第一明建立七人。依彼七名而為二問。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後問。
[0377a08] 論曰至立俱解脫者。釋上兩句。滅盡定名解脫。八解脫中第八解脫。據不染無知是障體性障他解脫故名[1]解脫障。得滅定時能離解脫障故名離解脫障。故言依兼得[2]滅定離解脫障者立俱解脫。餘文可知。
[0377a13] 此名雖七至如理應思者。釋下兩句。七中身證即是六中信解.見至二種所攝有名無事。七中慧.俱。皆通六中時.不時攝。具縛為一離八地染八九七十二。總成七十三 欲天。謂六欲天 隨法行等。等餘四人。餘文可知。
[0377a19] 何等名俱至得解脫故者。此即第二明慧.俱解脫。前來未釋故更別明。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謂由慧力解脫煩惱障故。由滅定力解脫彼解脫障故名[3]解脫障。所餘阿羅漢未得滅定者名慧解脫。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即此煩惱能障慧生名煩惱障。又正理七十云。何等名為解脫障體。諸阿羅漢心已解脫。而更求解脫。為解脫彼障。謂於所障諸解脫中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於彼彼界得離染時。雖已無餘斷而起解脫彼不行時方名解脫。[4]復有餘師說。此解脫障即以於諸定不自在為體。有餘師說。此解脫障即以諸定不得為體。有餘師說。[5]於彼加行不勤求故。不聽聞故。不數習故。解脫不生。即此名為解脫障體。初說應理。所以者何。必有[6]少法力能為障。令彼於定不自在轉。若不爾者。彼有何緣於諸定中不得自在。不得定者必有所因。不可說言即因不得。自體不應還因自故。或煩惱障亦應可說即以應果不得為性。彼既不然。此云何爾。阿羅漢果亦由於加行不勤求等故。體不得生豈便無別煩惱障體。故後三說皆不應理(解云四說之中初說應理。所以者何。必有不染無知劣法力能為障令彼於定不自在轉。若不爾者彼有何緣於諸定中不得自在 此破第二師。不得定者至此云何爾此破第三師。阿羅漢果下破第四師。故後三說皆不應理也)
[0377b16] 如世尊說至獨稱為滿者。此下大文第三明學.無學滿。問。如世尊說。五下分煩惱永斷是不還果。不可更為欲界惑業之所牽引。於欲界受生雖根果滿。由彼未得滅盡定故未名滿學。依經起問。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是學位等是無學位中獨稱為滿。
[0377b22] 頌曰至但由根定二者。就[7]答中。上兩句明[8]學滿。下兩句明無學滿。
[0377b23] 論曰至亦得滿名者。釋上兩句。明有學滿。根謂利根。勝鈍根故。果謂不還。勝前二故。定謂滅定。極寂靜故。或八解脫中勝前七故。於有學位若具三因獨得滿名若於三中隨有所闕。雖名分滿不名為獨。正理論意。要具三因方稱為滿。隨有所闕皆不名滿。破俱舍云。此不可依。如何有學於諸有學勝功德中。猶未具證而許名滿 俱舍師救云。滿有二種。一者具滿。謂具三因獨稱為滿。二者分滿謂於三因得二或一約分名滿。於義無違。正理不說翻成[9]義減。
[0377c06] 諸無學者至已得滅盡定者。釋下兩句。明無學滿。於無學位若具根.定獨得滿名。若於二中隨有所闕。雖名分.滿不名為獨。於有學位有三果故得言果滿。無學唯一不約果論。正理論意。要具二因方稱為滿。隨有所闕皆不名滿。正理破意准前應說。俱舍救意亦准前說。
[0377c13] 廣說諸道至謂三餘道者。此下大文第三明諸道差別 就中。一明四道差別。二明四種通行。三明菩提分法。四明四種證淨。五明正智解脫。六明厭離通局 此即第一明四道差別。舉廣問略及釋可知。
[0377c17] 道義云何者。問。
[0377c18] 謂涅槃路至涅槃果故者。答。謂涅槃路。三乘聖眾乘此能往涅槃城故[10]故名為道 或復道者。是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槃果故。故名為道。
[0377c21] 解脫.勝進如何名道者。問。加行.無間趣求涅槃可名為道。解脫.勝進既非趣求。如何名道。
[0377c23] 與道類同至無餘依故者答。解脫勝進與加行.無間。道類同故名道 又解解脫.勝進漸漸轉向後上品故。與後為道故名道 又解解脫道與加行.無間道同類故名道。若勝進道轉上品故名道。或由前前解脫.勝進力隨其所應能至後後諸道位中故名為道。或此二種俱能趣入無餘依故亦名為道。
[0378a03] 道於餘處至依何建立者。此下第二明四通行問。道於餘處立通行名 通謂通達 行謂行[迹=遠【甲】【乙】">1]迹" ver="150 a10 a11 " va11="遠">。能正通達名通。趣向涅槃名行 此有幾種。依何建立。
[0378a06] 頌曰至遲速鈍利根者。上句答初問。下三句答第二問。
[0378a08] 論曰至速此相違者。依[2]地明苦.樂。依根或人明遲速。依本靜慮止.觀均平。所有聖道起時。任運名樂通行。非是樂受。若依餘地止.觀不等。所有聖道起時。艱辛名苦通行。非是苦受 支謂靜慮支 餘文可知。又正理七十一云。此行五蘊.四蘊為性。由依色定.無色定別。而名通者。顯慧勝故。如見道位雖具五蘊。以慧勝故偏立見名。
[0378a16] 道亦名為至菩提分法者。此即第三明菩提分法。就中。一舉數總釋。二正出體性。三明念等三。四明覺分增。五明漏.無漏。六約地分別 此即第一舉數總釋。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及如實知四聖諦境 已作已事。是盡智 不復作故。是無生智。此二名覺 梵謂菩提。此云覺也。餘文可知。
[0378a23] 此三十七至餘九同前者。此即第二正出體性。名雖三十七。實體唯有十。毘婆沙師說有十一。身.語二業不相雜故。[3]戒分為二。正命即是正語.業故不別說也。餘九同前。婆沙九十五有三說。兩說同此論。復有一說。正語.業外有正命故。若說有三即有十二。然無評家。雖復開合不同並戒為體。總而言之。名雖三十七實體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 問何故七十五法中。立此十法為覺分。餘不立耶。
[0378b04] 解云若順淨偏強立為覺分。餘非順淨故皆[4]非立。[5]如婆沙[6]云。問何故一切色等法中。唯無表色有立覺分。非餘法耶。答正語.業命隨順聖道。勢用偏增故立覺分。餘皆不爾是故不立 又解戒能為轂。餘色不爾。又正理云。何故表業不立覺分。覺分唯是順定善法。心俱無表有勝順能。表業不然。是故不立。婆沙九十六云。問[7]何不立心為菩提分法。答心無菩提分法相故。復次心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均等。菩提分法於清淨品勢用偏增。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輔佐菩提。心王不應輔佐於覺。如王無有輔佐臣義。[8](廣如彼釋)" v150="廣如彼釋" ver="150 a10 a11 " va11="(廣如彼釋)">廣如彼釋 問於四十六心所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信.勤.捨.輕安.尋。不立餘法 答如婆沙云。問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為菩提分法。答念.定.慧三順清淨品[ィ-【甲】">9]中勢用增上。菩提分法亦復如是。故攝此三。受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俱勝。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有餘師說。受於雜染勢用雖勝。而於淨品作饒益事。如旃荼羅姓雖鄙劣。而與豪族作饒益事。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想.思.觸欲。於雜染品勢用偏增。故不立為菩提分法。於假想觀勝解偏增。菩提分法順真實觀。是故勝解非彼所攝。有餘師說。菩提分法學位偏增。至無學位勝解方勝。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作意於境令心發覺易脫不定。菩提分法令心住境。義不相應故亦不立有餘師說。初取境時作意力勝。至境相續彼力漸微。菩提分法要取境已多時方有。義不相應故亦不立。問何故三受[ィ【甲】">10]皆通無漏唯立喜為菩提分法。答樂.捨二受無彼相故。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樂.捨遲鈍故俱不[11]立。復次無漏樂受為輕安樂所覆損故。捨為行捨所覆損故。相不明了。故不立為菩提分法。問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進.輕安.捨四種為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種順菩提勝。故偏立為菩提分法。謂趣菩提信為上首。將起眾行信為初基。故立信為菩提分法。精進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立為菩提分法。輕安調適對治惛沈助觀品勝。行捨平等對治掉舉助止品勝。菩提分中止.觀為主。故俱立為菩提分法。慚.愧等六散善品中勢用雖勝。而於定善勢用微劣。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以菩提[12]分定善攝故。有餘師說。大[13]善法中。若所治強.自性勝者立為覺分。餘則不爾。所治強者謂與一切染心相應。自性勝者謂眾行本。策發眾行助止.觀勝。信.精進.輕安.捨皆具二義。慚.愧等六無具二者。謂慚等五二義並無。不放逸一種唯闕自性勝。故不立為菩提分法。問何故欣.厭亦體是善。而不立為菩提分法。答欣.厭二法不能遍緣一心品中無容俱起。助覺非勝是故不立。問何故尋.伺俱通無漏。唯立尋為菩提分法。答伺無彼相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為尋所覆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已上婆沙文。正理意亦同婆沙)餘大不善地法二。大煩惱地法六。[]少煩惱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貪.瞋.慢.疑。並順雜染故皆不立。睡眠.惡作雖亦通善唯是生得。菩提分法是加行善。又正理七十一云。何緣不立不相應行以為覺分。彼於助覺無別勝能。不相應故。非如無表雖不相應。而於道輪有為轂用。故於覺分不[1]別建立。有餘師說二無心定能滅心故與覺相違。四相及得於所相.成有遷.成用。此於染.淨起用平等。菩提分法順[2]淨用增故不別立(解云餘七是無記理在絕言。故彼餘師不別釋也) 問三無為何故不立 解云夫順菩提必須起用。無為無用是故不立。由斯廢立故唯十種是菩提分法。餘[3]皆不立。又正理云。何緣不立信為覺.及道支。初發趣時信用增上。已入聖位立覺.道支。信於爾時勢用微劣。故不立在覺.道支中。何緣於[4]覺支立喜.輕安.捨。非亦立彼在道支中。彼偏順覺不順道故。云何順覺。且修道中地地各修九品勝覺[5]如[]如於諦數數覺悟。如是如是發生勝喜。由生勝喜復樂觀諦。如人掘地獲寶生喜。由生喜故復樂更掘。故喜於覺隨順力增。要由輕安息諸事務。及由捨力令心平等。方能於境審諦觀察故立安.捨在覺支中。云何此三不順於道。速疾運轉是聖道義。此於速運少有相違。並能令心安隱住故。何緣於道立尋.戒支。於覺支中非亦立彼。彼偏順道不順覺故。云何順道。且見道中尋策正見。令於上下八諦境中速疾觀察。[6]戒能為轂成見道輪。令於諦中速疾迴轉。故尋.及戒俱立道支。此復云何不順於覺。且尋於諦不寂靜轉。於聖諦理尋求相故。覺已見諦安靜而轉。故尋於覺少有相違。覺是相應有所緣境所依行相。戒此相違。故於覺支不建立彼。[7]通運名道不可為例。
[0379b11] 念住等三至為慧勤定者。此下第三明念住等三問。念住.神足.正斷三種名中更無別有屬當。如何念住獨說為慧。如何正斷獨說為勤。如何神足獨說為定。
[0379b14] 頌曰至及定者。答。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三品善根。若據相應及俱有法以出體性。體實遍攝諸加行善。然隨同品增上善根以出體性。如次應說。念住為慧。正斷為勤。神足為定。
[0379b19] 何緣於慧立念住名者。問。
[0379b19] 毘婆沙師至持令住故者。答。慧名念住。從因為名。
[0379b21] 理實由慧至已廣成立者。論主正解。慧名念住從果為名。指同前[8]意。
[0379b22] 何故說勤名為正斷者。問。
[0379b23] 於正修習至此最勝故者。答。於正修習勤斷二惡勤修二善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是故四種通名正斷 言四種者。一已生惡法方便令斷。二未生惡法遮令不生。三未生善法方便令生。四已生善法修令增廣。故婆沙云。一正勤體有四作用。如燈一時有四作用.又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四正斷者。一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發勤攝心持心。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故。餘如前說。三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餘說如前。四於已生善法為令安住不[9]忘倍修增廣故。餘說如前 問此[10]四何緣說為正斷。答由此四種能正斷故 問前二可爾。後二云何。答以初為名。故無有失。或此四種皆有斷義。謂前二斷煩惱障。後二斷所知障。修善法時斷無知故。暫斷.永斷俱名斷故 又雜心第八云。阿羅漢雖無不善法.及斷對治。而有[11]壞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故亦說四正斷。色.無色界亦如是(已上論文) 或名已下。敘異名釋。如文可知。
[0379c14] 何緣於定立神足名者。問。
[0379c15] 諸靈妙德所依止故者。答。謂諸神靈勝妙功德故名為神。[12]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為足。神之足故名為神足。
[0379c18] 有餘師說至足謂欲等者。敘餘師說。神即是定。有神用故。足謂欲.勤.心.觀四種。彼應覺分至等持名足者。論主破餘師。若言足謂欲等。彼應覺分事有十三。於前毘婆沙師十一事上。增欲.心二故有十三。以勤.觀二種。十一已有故。不[13]言增。欲.心非有故別言增。古來諸德言。心[14]是定。此義不然。若心是定。應但增欲。定先有故。今增欲.心。知心非定。若神即定。又違經說。契經既[15]言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等。故知神者神靈妙德。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故知是神所依止定名之為足。論主釋經。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四因所生等持名之為足。故知此神非即是定。以實而論定為體性。而言四神足者。從因說四。就果。名神。就用稱足。故婆沙云。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 問從四因生。為據同時為據前後 解云此據同時立名。與定同時雖有多法。此四資益等持勝故。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故從同時四因為名。故婆沙云。謂於俱有.相應法中。資益等持此四勝故(已上論文) 又解。此據加行立名。欲者欲起此定。謂加行位由欲力故引發定起。勤者勤修此定。謂加行位由勤力故引發定起。心者心所所依。謂加行位由心力故引發定起。觀者慧觀察境。謂加行位由觀力故引發定起。加行位中雖有多法。此四[1]資勝從四為名。故婆沙[2]云。謂加行位或由欲力引發等持令其現起。廣說乃至。或由觀力引令現起(已上論文)所言四者。一欲神足。二勤神足。三心神足。四觀神足。
[0380a20] 何緣信等至後名為力者。問。何緣信等五法體俱根力。先說為根。後說為力。
[0380a22] 由此五法至不可屈伏故者。答。由此五法依下品先說根。依上品後說力。又依可屈伏名根。不可屈伏名力。
[0380a25] 信等何緣次第如是者。問。
[0380a25] 謂於因果至如是次第者。答。如文可知。
[0380a27] 當言何位至應知次第增者。此即第四明覺分增。問及頌答。
[0380a28] 論曰至所說如是者。初業位中。能審照了身等四境自相.共相。慧用勝故說念住增。法位中。能證異品決擇分善殊勝功德說正斷增。頂法位中[3]能持勝善趣忍無退位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必不墮[4]惡善根堅固得增上義故說根增。第一位中。非諸惑法.及餘世法所能屈伏故說力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說覺支增。見道位中。十五剎那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說道支增。然契經中隨數增說先七.後八。非修次第若據修次第。先八.後七 八中已下[5]義便兼明。毘婆沙師所說如是。
[0380b11] 有餘於此至說為第五者。敘餘師說 言四事者勤斷二惡。勤修二善。列名如前。力是不可屈伏義。[6]能正伏除所治煩惱。令不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第五。餘文可知。
[0380b15] 於見道位至四聖諦故者。於見道位建立七覺支。如實[7]覺知四聖諦故。
[0380b17] 通於二位至涅槃城故者。通於見.修二位建立八聖道支。俱通直往無餘涅槃城故。或此涅槃亦通有餘。
[0380b19] 如契經說至亦修圓滿者。餘師引經證八聖道支亦通修位。經文既言於八道支修圓滿者。乃至七覺亦修圓滿。故知八道亦通修道。若言七[8]覺修道。八在見道。寧修八時七亦圓滿。以此明知。據修道位修八滿時名修圓滿。
[0380b25] 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者。復引經證八道通修 宣如實言者。喻佛世尊說四聖諦。此顯見道。以四聖諦皆如實故 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此顯修道。以八道支皆是過去佛本遊路故。如契經中說有商侶乘船入海至一海[ヵ【原】,邊【甲】【乙】" mod="誕=渚ヵ【原】,=邊【甲】【乙】">9]誕。有羅剎女現可愛形誘諸商侶。漸入己城各配一女。時經多日。空中天神告商侶曰。今此城內非是人類。皆是羅剎幻惑故爾不久之間皆[10]被食噉。即為宣說如實之言。於[11]是城中皆悉受苦。此喻苦諦。汝勿貪染。此喻集諦。求出城。此喻滅諦。急[12]覓出道。此喻道諦。故宣如實言者。此喻四[13]聖諦。顯見道也。空中天神復告商侶。可依本路速行出去。即此本路。喻令修習八聖道支[]是顯修道。過去諸佛皆悉依此修道本路而出生死。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之。求速出者當勤修習八聖道支。以此故知。亦通修道 又解。本路之言通喻見修。若作此解即證八道通見.修二。
[0380c16] 故知八道支通依二位說者。引二證[14]訖。餘師總結。
[0380c18] 隨[15]增位說至有漏無漏者。此即第五明有漏.無漏。如文可知。又正理云。謂修道位七覺支增近菩提。謂治有頂故覺支體一向無漏。一切覺分皆助菩提。唯此獨標覺支名者。以最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證七覺支。應知但依治有頂說。此為上首類治下地。唯於無漏立覺支名。若不許然。寧不通二。或於一切菩提分中。依近菩提立覺支號。道中修道位近菩提性近菩提唯是無漏。故無漏修道方立覺支名。見道位中八道支勝。故此一向無漏性攝。
[0380c29] 此三十七至無無漏故者。此即第六約地分別。勵力轉故。猶疑慮故。所以無喜。餘文可知此文但約諸地總說。若約現行四念住中唯取一種。餘容並起。故婆沙九十六云。問何地有幾菩提分法俱時現前。答未至定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緣各別。尚無有二俱時理前。況有三.四。初靜慮中有三十七。唯二十四俱時現前。除三念住。靜慮中間及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十五。唯三十二俱時現前。除三念住。第二靜慮有三十六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前三無色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欲界.有頂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餘隨義說。非要別體。
[0381a15] 覺分轉時至四皆唯無漏者。此即大文第四明四種證淨。總有四問。初兩句答初問。次四句答第二問。第七句答第三問。第八句答第四問。
[0381a18] 論曰至戒證淨者。釋初兩句。由證諦理於佛起信名佛證淨。法.僧准釋。聖人所愛慕戒故名聖戒。其戒體淨。依證起故亦名證淨。前三信所緣故置於言。第四依證故無於字。故婆沙一百三云。此中佛者謂佛身中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佛證淨。此中法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等諸學。及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此中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僧證淨。諸無漏戒名戒證淨。自性淨故。依證起故。亦名證淨。且見道位至無不亦得者。釋次四句。且見道位見前三諦時。一一唯得法.戒證淨。所證三諦是理法寶。緣彼信故名法證淨。道起之時必有俱戒名戒證淨。見道諦位不但得法.戒二。兼得佛.僧。以佛.僧體有為無漏道諦攝故。不通餘三。謂於爾時兼於成佛諸無學法。成聲聞僧學.無學法亦得證淨。行修雖是法證淨。得修別緣三寶故。更別得佛.僧二證淨。兼言為顯見道諦時亦得於法及戒證淨。然所信法略有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皆是法故。別唯苦.集.滅三諦全。道諦[]少分。謂菩薩道即菩薩身中學法。及獨覺道即獨覺身中學.無學法。皆是法攝。夫言僧者。四人已上和合名僧。菩薩.獨覺各獨出世故不名僧。菩薩據三十四念也。獨覺據麟角喻 問菩薩.獨覺獨一出世不成僧眾。身中無漏法中所攝。天中聖人。在[1]家聖等。不成僧眾。何寶所攝 有古德[2]解。法寶所攝 此解不然。論不簡故 今解云。僧有二種。一者事和。二者理和。聖人據理故皆名僧。[3]又解通四諦法皆是理法。證諦理故。或滅諦[4]亦理法。證理法故。或苦.集亦有教法.行法。道諦中菩薩.獨覺道亦是行法。證行法故。故見四諦時皆得法證淨。聖所愛戒與現觀俱故。一[5]切時無不亦得。於四諦中。行修雖但法.戒證淨。得修別緣故具四種。故正理七十二云。若無漏信緣別法生。名不雜緣於法證淨。若無漏信兼緣佛.僧。名為雜緣於法證淨。故見三諦唯得二種。見道諦時具足得四。見道諦位為於現前得佛.法.僧三證淨不。非皆現得。見道諦時現行總緣諸道諦故。應知現在唯有雜緣一法證淨。乘此勢力修[6]得未來多剎那信。於中有別緣佛.法.僧。或有總緣二.三寶者。諸別緣者名三證淨。諸總緣者法證淨攝。道類智時修八智故。亦得三諦法[7]戒二種。道法忍等三剎那中。未來唯修道諦四種 婆沙一百三評家意同正理。
[0381c09] 由所信別至非證淨故者。釋後兩句。所信不同故。名有四實事唯二。信.戒為體四唯無漏。以有漏法非證淨故。
[0381c12] 為依何義立證淨名者。問。
[0381c12] 如實覺知至立證淨名者。答。謂無漏慧。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正信三寶.及妙尸羅。皆名為淨。離不信垢故信名為淨。離破戒垢故戒名為淨。由證四諦得信.戒淨。立證淨名。
[0381c17] 如出觀時至次第如是者。明四次第。
[0381c18] 如何出時現起次第者。問。
[0381c19] 謂出觀位至及所乘乘者。答。此中兩解。前解可知。後解云。或此四種。佛如導師。法如道路。僧如商侶。戒如所乘乘。
[0381c22] 經言學位至其體是何者。此下第五明正智.解脫。就中。一正明二支。二明解脫時。三明斷障時。四明滅.離.斷 此即第一正明二支。依經兩問。
[0381c25] 頌曰至謂盡無生智者。初兩句答初問。後六句答第二問。
[0381c26] 論曰至故唯成八者。釋上兩句。有學位中。尚有所餘煩惱繫縛。未解脫故無解脫支。非離[]少縛可名脫者。非無解脫體可立有彼了解脫智。故有學位不立二支。無學已脫諸煩惱縛。立解脫支。[1]復能起彼盡.無生二了解脫智。立正智支。由無學位正脫.正智二顯了故可立二支。有學不然。故唯成八。
[0382a05] 解脫體有二至即解脫蘊者。釋次四句。總明解脫有其二種。如文可知。於二解脫中有為解脫名無學支。以立支名依有為故。無為解脫無支用故不依彼立。[2]就有為中支攝解脫復有二種。即餘經言。一心解脫。二慧解脫。即是心.慧相應勝解。應知此二五分法身中即解脫蘊攝。
[0382a11] 若爾不應至非唯勝解者。經部難。若解脫蘊體唯勝解。不應經說云何解脫清淨最勝。答謂心從貪離染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若有學人於解脫蘊未滿。為滿修欲.勤等勝行令滿。若無學人於解脫蘊已滿。為攝令不退失修欲.勤等勝行功德。經中既言心從貪等離染解脫。故知解脫蘊非唯是勝解。言欲.勤等者。等取信.安.念.智.思.捨。故正理第二云。又如經說。彼有如是信.欲.勤.安.念.智.思.捨名為勝行。舊云[3]八滅。
[0382a22] 若爾是何者。問 有餘師說至名解脫蘊者。經部答。有餘經部師說。由真智力遣貪.瞋.癡。即心遠離煩惱垢義名解脫蘊。
[0382a25] 如是已說至盡無生智者。釋第七.第八句。結前如是已說正解脫體 正智體者。如前三十七覺分中說。謂即前說盡智.無生智名為正智。即是五分法身中解脫知見蘊。
[0382a29] 心於何世至心解脫耶者。此下第二明正解脫。問。三世之中心於何世正得解脫。而言無學心解脫耶。
[0382b02] 頌曰至從障解脫者。答。如本論說 初言。簡後 無學。簡有學等 心言亦攝心所等。以心所等必定隨心故 未來。簡過.現生時。簡餘未來。正在生時從障解脫。
[0382b06] 何謂為障者。問。
[0382b06] 謂煩惱得至行身世故者。答。謂煩惱得。由彼惑得能遮無學初心生[4]故。說名為障。金剛喻定於現在世正滅位中。彼煩惱得不至生相[5]者名為正斷。由正斷故不能為障。初無學心復至生相。於正生位正得解脫。非惑得俱名正解脫。金剛喻定流至過去已滅位中。彼煩惱得名為已斷。初無學心流至現在已生位中名已解脫。未生無學心.及世俗心。當於無學初心生相時亦名解脫。然今且說決定生者。以於爾時無學初心定行現身及現世故。餘心或生.不生以不定故不說。
[0382b18] 諸世俗心從何解脫者。問。諸無學未來世俗心從何障得解脫。
[0382b19] 亦即從彼遮心生障者。答。亦即從彼諸煩惱得遮心生障。
[0382b21] 未解脫位此豈不生者。問。未解脫位此俗善心豈不生耶。
[0382b22] 雖有已生不似今者者。答。未解脫位雖有已生世俗善心。不似今者無學身中世俗善心。
[0382b24] 彼何所似者。問。
[0382b25] 與惑得俱至無俱惑得者。答。未解脫位俗善心生與惑得俱。此初心後俗善心若生。無俱惑得故名解脫。
[0382b28] 道於何位至離障同故者。此即第三明道斷障。正滅位言。顯居現在與滅相俱。正生言。顯未來世故與生相俱。正滅.正生同時別世。此明正滅兼顯正生以同時故。道能斷障唯居現在正滅相時。衰現惑得令無勢力引後惑得至其生相。爾時名斷。餘位定無斷障用故。非如解脫通未生者。以生相時未至生相時。離障同故。通於兩位俱名解脫。斷障不爾。
[0382c08] 經說三界至滅界滅彼事者。此即第四明斷.離.滅。依經起二問。上一句答初問。後三句答後問。
[0382c10] 論曰至即無為解脫者。斷等三界即分前說無為解脫以為自體。言離界者。謂但離貪。言斷界者。謂斷餘八結。言滅界者。謂滅所餘貪等隨眠所隨增事。[6]即是所餘諸有漏法。三界皆以擇滅為體。故經說三界。即無為解脫。且據世俗說三界異。若約實義體無差別。一一擇滅皆悉名為斷.離.滅故。[7]故正理云。然三界體約假有異。若就實事則無差別。
[0382c19] 若事能厭必能離耶者。此下大文第六明厭離通局。此即問也。
[0382c20] 不爾者。答。
[0382c20] 云何者。徵。
[0382c21] 頌曰至故成四句者。但緣苦.集皆名為厭緣厭境故但緣四諦能斷惑者皆名為離。能離染故。寬狹不同便成四句。
[0382c24] 有厭非離至非離染故者。第一句。有厭非離。謂緣苦.集不令惑斷所有忍智。緣厭境故有厭。非離染故非離。正理七十二釋云。應知此中先離欲染後見諦者苦.集法忍。及見道中苦智.集智但名為厭緣厭境故。忍不名離惑先斷故。智不名離非斷治故。并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苦智.集智但名為厭緣厭境故。不名為離非斷治故。
[0383a03] 有離非厭至能離染故者。第二句。有離非厭。謂緣滅.道能令惑斷所有忍智。緣欣境故非厭。能離染故有離。正理釋云。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滅.道法忍。及諸所有滅道類忍。并修道中無間道攝滅智.道智但名為離。是斷治故。不名為厭緣欣境故。
[0383a09] 有厭亦離至所有忍智智。第三句。有厭亦離。謂緣苦.集能令惑斷所有忍智。緣厭境故有厭。能離染故有離。正理釋云。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苦.集法忍。及諸所有苦.集類忍。并修道中無間道攝苦.集智。
[0383a14] 有非厭離至所有忍智者。第四句。有非厭離。謂緣滅.道不令惑斷所有忍智。緣欣境故非厭。非離染故非離正理釋云。應知此中先離欲染後[1]見諦者滅.道法忍。及見道中滅智.道智。并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滅智.道智。
[0383a20] 應知此中至非斷治故者。[2]重釋前文。應知[3]此四句中。若先離欲染後入見諦者所有法忍。若[4]緣苦.集者有厭非離。緣厭境故。惑已斷故。第一句攝。若緣滅.道非厭非離。緣欣境故。惑已斷故。第四句攝。及諸智中若見道位解脫道攝。若修道位加行.解脫.勝進道攝。若緣苦.集有厭非離。緣厭境故。非斷治故。第一句攝。若緣滅.道非厭非離。緣欣境故。非斷治故。第四句攝。
俱舍論記卷第[5]二十五
[6] [0383b01] 長承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於田原里大道寺指點了
[0383b03] 病後暗眼為之如何。
[0383b04] 覺樹記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四
沙門釋光述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
[0357a18] 已辨住果至一來向果者。此下第二明一來向.果。就此文中。一結前。二總生下。三別[12]起頌。
[0357a20] 頌曰至斷六一來果者。[13]頌答。就中。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 就向中。上兩句明家家。第三句正明向。
[0357a22] 論曰至轉名家家者。此下釋上兩句此即總標。若三緣具轉名家家。隨有所闕不名家家。
[0357a24] 一由斷惑至三四品故者。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三.四品故。謂或於先異生位斷。或今預流進修位斷。三.四品簡斷一品.二品.五品。雖有斷一品.二品.五品。或有出觀者。或有退者。必無中間經死生者。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14]者。所以得知無死生者。故婆沙五十三云。復次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一.二品結。無死生義故不說之。如斷五品。謂瑜伽師得初果已。為斷欲界修所斷結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有死生故。如斷五品。必無未斷第六品結有死生義。家家等三有死生故。此中偏說。准彼論文故知斷一.二.五品必無中間有死生義 問准婆沙文不言出觀亦不言退。如何得知出觀.及退 答如婆沙三十二云。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六無間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一來者趣不還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婆沙既不[15]言第五無間道得欲六生非擇滅。又不[]言初無間道得二生非擇滅。第二無間道得三生非擇滅。明[16]知品品皆可出觀。皆可退也。論言以斷第五必斷第六者。據不退者說。無中間有死生故。必於現身斷第六也。
[0357b22] 二由成根至無滅根故者。第二緣。謂由成根得能治彼三品.四品無漏諸根。先凡位中斷三.四品。後住初果未起勝果道。雖有初[17]後緣猶未成彼無漏根故。
[0357b25] 三由受生至三.二生故者。第三緣。謂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若斷三品更受三生。若斷四品更受二生。無斷一品.二品.五品中間死生。故無五生.四生.一生.[18]半生家家。
[0357c01] 問聖人造牽引業不 解云若依正理六十四云。此三.二生。由異生位造作及增長。感三.二生業。非諸聖者於聖位中。更能新作牽後有業。以背生死向涅槃故。由此契經說。諸聖者唯受故業更不受新。又婆沙五十三解家家.一間中云。問聖者為造欲界引眾同分業[19]不。有說不造。所以者[20]何。欲界多諸過患。多諸災橫。是故聖者不造欲界引眾同分業。但造欲界滿眾同分業。有說[21]聖者亦造欲界引眾同分業。雖有兩說然無評[22]文。又正理同前說 問若言聖人不造引業。寧得生彼五淨居天 解云言不造者據欲界說。唯受故業應知亦爾 問順決擇分善根尚不造引業。今何至聖位造引業耶 解云順決擇分善根憎背有故。趣見道故。順見道故。所以但造滿業不造引業。聖位不爾。容造引業。又婆沙六十四云。問何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異生不爾。答以諸聖者有無漏定。任持相續令極堅固。異生但有世俗諸定。任持相續非極堅固。廣如彼釋。
[0357c21] 頌中但說至故不具說者。此釋頌中不說第二緣所以。三緣之內頌中但說初後緣者。預流果後說更進斷三.四品惑。成能治彼諸無漏根義准已成故不具說。
[0357c25] 然復應說至或過此故者。此釋伏難。伏難意云。頌中亦應不說後緣。斷三.四品義准亦知受三.二生。為通此伏難故作是言。然復應說三.二生者。以有增進。斷惑時於所受生。或少三.二生。或無三.二生。或過此三.二生。如受一生或受半生名為或少。如於欲界現般涅槃名為或無。如上流受四生已上名或過此。所以頌文別說受生。不同第二成無漏根。
[0358a05] 何緣此無斷五品者者。問。
[0358a05] 以斷第五至未越界故者。答。以斷第[1]五若不退於此生中必斷第六。無有中間命終受生。若不退必斷第六。非第六一品[2]惑。能障得一來果。猶如一間。斷第八品未斷第九受一種子。以斷第九越欲界故。彼第九品極為障礙。雖斷第八品住第九受生。斷第五品[3]欲斷第六。未越界故。此第六品非極為障。故斷第五不得經生。必斷第六得一來果 有古德言。若斷第五更不出觀[4]剩斷第六 此釋不然。違毘婆沙。如前具引。
[0358a16] 應知總有至或二或三者。別釋家家。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謂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於一天處[5]受三.二生。或於二天處受三.二生。或於三天處而受[6]三生 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於一洲處受三.二生。或於二洲處受三.二生。或於三洲處而受三生 今案此論。許一天處.或一洲處受三.二生。又准婆沙五十三。亦許一天家。一人家受三.二生。故彼論云。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7]二.三[8]生 又云。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 問三生.二生家家。人.天各受三.二生不 解云若天三生家家。天三.人二。若天二生家家。天二.人一。若人家家翻此應知。故正理六十四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9]二天上受[10]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 問何故住果人.天往返各有具受[11]七。家家不受一[12]小生耶 解云住果容預各具受七。向中[忩=急【甲】【乙】">13]忩" ver="150 a10 a11 " va11="急">迫二.三數滿即般涅槃。故不受後一[]小生也 又解家家具緣。若天家家天三.人二。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三生.二生緣滿即休。故不受後一[]小生也。應知天家家者人中得道。人家家者天中得道 又解天家家天中得道。還於天中入般涅槃。謂於天中初得道已。從彼處沒還生天中。以樂生天故。初受生還生天處。初得道身非是家家二.三生攝。故生天趣不名重生。後方人.天往還間生。人家家例此應釋。雖有兩解前解為勝 問俱舍.婆沙同正理不 解云俱舍.婆沙既無明文與正理同。或正理據極少家家說。此論.婆沙據極多家家說。或論意各別。若作此解。俱舍.婆沙人.天各受二生.三生。又正理云。若有七[14]生不必滿七。非家家位中間[15]涅槃。何類所攝攝屬七生。七中極聲顯極多故。由此已顯生未滿前得般涅槃。亦是彼攝。根最鈍者具經七生。非諸利根生定滿七 問未滿七生得般涅槃即七生攝。未滿二.三生得般涅槃家家攝不 解云七生不具緣。雖不滿七是彼攝。家家約具緣。要須生滿方彼攝 問不滿二.三便般涅槃。既非家家。是何攝耶 解云一來向攝。以向寬故。家家義狹。故非彼攝。
[0358c01] 即預流者至貪瞋癡故者。釋下兩句。即預流者。進斷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應知轉名一來果.向。第六無間亦應是向。頌不說者以[16]第六品非全向故。半是果攝。若斷第六品解脫道現前成一來果。除得道身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以後更無生故。若來必往故言一來。有往無來不言一往。此文且據人中得道。故言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若據天中得道。亦可應言彼往人中一來天上。此一來果。或亦名曰薄貪嗔癡。於九品中已斷上.中六品厚重。唯餘下三品薄貪.嗔癡。應知欲界經生聖者。若起聖道能進斷惑。必於此生得無學果。但為斷道起時艱辛勵力起得。誰肯更生。以曾受生極厭苦故。若七生位經生聖者。能進斷惑。必不更作家家等人。若家家位經生聖者。能進斷惑。必不更為一來等人。若一來位經生聖者。能進斷惑。必更不為一間等人 今因家家.一來義便略明欲界九品煩惱增生.損生。依諸經論說七生不同。或說七生人.天總論。中.生合說。或說十四生人.天別論中.生合說。或說二十八生人.天別論中.生別說。開合為異。隨應增損。且約七生以明增損。總而言之。欲九品惑增損七生。未斷名增已斷名損。若別分別上三品惑增損四生。中三品惑增損二生。下三品惑增損一生。強弱不同展轉相望各增一倍 問如何得知 解云於九品中若斷三品餘有三生。明知上三品惑增損四生。復斷中三品惑餘有一生。明知中三品惑增損二生。下三品惑增損一生。若更細分九品煩惱增損七[]生者。上三品惑上上品惑增損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增損一生。若中三品惑中上品惑增損一生。中[1]中.中下品惑各增損半生。若下三品惑。下上品惑增損半生。下中.下下[2]品惑共增損半生 問三三品惑。如何得知各別增損 解云中三品惑下三品惑說別增損。論文可知。上三品惑雖無論文別釋。准中三[3]品准下三[]品增損可知。如中三品別增損者。於九品中若斷三品餘有三生。若斷四品餘有二生。故知中上品增損一生。若斷第四餘有二生。若斷第六餘有一生。故知中中.中下共增損一生。若更別說中中.中下各增損半生。雖無別文配釋以理應然。若不爾者。太增[4]減過。若中中品獨增損一。中下品惑便無增損。若言中中增損半生.及中有中下但能增損生有。便有中下不如下上。又中有.生有名為半生。引業必同不可分也。故知中中.中下各增損半。如中三品總增損二生。別說中上增損一生。中中.中下各增損半生。[5]上三品惑應知亦[6]爾。總說增損四生。別說上上增損二生。上中.上下共增損[7]二。若更別說。上中.上下各增損一。若上中品獨增損二。上下品惑便無增損。若言上中增損一生半。上下增損半生者。便有上下不如中上皆成過也。如前應知。又如下三品惑。若斷六品餘有一生。若斷七品餘有半生。故知下.上品增損半生。下中.下下增損半生 問如何得知共增損一。故婆沙云。問曰餘有二種結在何以言有一種子耶。答不以二種結在名一種子。以有一有業種子故名一種子(已上論文) 問如斷第八猶受半。如何乃言兩品共增損半生 解云理實亦有第九一品增損半生。極能障故。今據未斷第八品說故。言兩品共增損半[]生。中有.生有名為半生。引業必同。不可於中別分增損。故共增損。又受中有為於生有。不可斷第八品損於中有。而唯受生。故更不[8]別增損也。如下三品總說增損一生。別說下上增損一小生。下中.下下共增損一小生。[9]上三品惑應知亦爾。總說增損四生。別說上上增損二生。上中.上下共增損二[]生。若更別說上中.上下各增損一[]生者作餘說皆成增減過。如前說 問何故九品之中第二.第三.第四品惑各增損一生。第五.第六.第七品惑各增損半生。氣力相似 解云九品。七生相對增損。上三增損四。中三增損二。下三增損一。[10]似相形說。於三品內復自相形。前等[11]後二故。更不可以第四品類前第三第二品。以第七品類前第六.第五品。又若於中更辨多少。便有太多太少過也 又解上上增損二生。上中.上下共增損二生。中上增損一生。中中.中下共增損一生。下上增損半生。下中.下下共增損半生。然第八品。有時雖斷。第九品惑獨能增損半生。極能障故別緣[12]力也。不可以彼第六第三品例。無別緣故 又解。上上一品增損二生。上下一品增損二生。上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損。以在中間性不定故。猶如黃門。如第八品若斷.不斷。第九一品增損半生。與第七品等。各增損半生。以此准知。上下一品與上上品等。若中三品。中上一品增損一生。中下一品增損一生。中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損。如前通釋。若下三品。下上一品增損半生。下下一品增損半生。下.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損。亦如前釋。若前家難我如何第一.第三力等。第四.第六力等。第七.第九力等者。我亦難汝。云何第二與第四力等。第五與第七力等 又解。九品未斷。皆能增損七生。然於其中強弱不等。猶如九人大小不同力有強弱。共舉七石。若斷一品餘八品惑增損五生。猶如八人共舉五石。餘例應知。上來且約七生以釋。若十四生。二十八生。准釋可知。
[0359c21] 已辨一來至斷九不還果者。此即第三明不還向果。就中。一明不還向.果。二明不還差別。此即第一明不還向.果。結前生起。就頌答中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就向中上兩句明一間。第三句正明向。
[0359c25] 論曰至義如前釋者。此下釋上兩句。即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隨有所闕不名一間。一由斷惑。斷欲界中修斷七品.或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間.解脫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天。或人中餘一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義[1]准如前家家中釋。
[0360a03] 如何一品惑障得不還果者。問。如何第九一品惑。障得不還果。
[0360a05] 由彼若斷至異熟地故者。答。由彼若斷便越欲界。前說三時業極為障。應知煩惱亦與業同。若斷第九。越彼欲界所繫煩惱等流果地。異熟果地。故極為障。
[0360a08] 間謂間隔至說名一間者。釋一間名。前約異熟。後約煩惱釋一間名。有[2]人成就此一間者說名一間。又正理云。所言間者是隙異名。謂彼位中。由有一隙[3]得一生。故未得涅槃。
[0360a13] 即斷修惑至無漏根故者。釋第三句。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果.向。一間具緣以立。向但據斷惑。故二差別。若於凡位。先斷三.四品惑。或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時。乃至未修三.四。七.八[4]品後勝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間雖具二緣未成治彼三.四品惑[5]或七.八品惑無漏根故。自古諸師皆云。先凡夫時斷五品修惑。後一來果時得解脫證者。不然。故婆沙[6]一百五十八云。問若先離欲界五品染。後入正性離生。苦法智生時。於先所斷見苦所斷五品[7]法。及今所斷見苦所斷四品法。皆得無漏離繫得。乃至道法智生時。於先所斷見道所斷五品法。及今所斷見道所斷四品法。皆得無漏離繫得 彼先所斷修所斷五品法。無漏離繫得。何時當得 尊者僧伽筏蘇作如是說。道類[8]智時。以於爾時名預流果亦名一來向故。彼說不然。所以者何。以於爾時得預流果。於一來果.向道乃至未起一剎那現前。如何可說為一來向。有作是說。起一來果加行道時。以是一來向所攝故。有餘師說。得一來果時得。以住第六無間道時。能引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前六品法無漏離繫得令[9]起。得一來果故。如是說者。從預流果決定起勝進道。彼現前時得。以從下果起趣上果勝進道時。必修先所斷上位諸結對治道。
[0360b11] 若斷第九至總集斷故者。釋第四句。若斷第九成不還果。要不還來生欲界故名不還果。此不還果。或亦名曰五下結斷。若超越人。先斷貪.嗔二結。後斷身見.戒取.疑三結。若次第人。先斷身見.戒取.疑三結。後斷貪.嗔二結。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名五[10]下結斷。
[0360b18] 依不還位至住此般涅槃者。此下第二不還差別。就中。一明七種不還。二明九種不還。三明七善不還。四明非生上界。五明雜修靜慮。六明淨居唯[11]五。七明身證不還 此即第一明七種不還。依經生起。及舉頌辨。
[0360b24] 論曰至名為上流者。此不還者通約三界總說有七。今且就行色界差別有其五種。列名可知。五中前四。唯於此身定[12]般涅槃故。所以偏與般涅槃名。上流容有受多生[13]者方般涅槃。非諸上流皆定涅槃。以不定故。[14]所以不言般涅槃也 言釋名者。此於二趣中間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如是應知。此於初生已。此由有行道。此由無行道。般涅槃故。名生般等三人。此二生已上向上流故名為上流。
[0360c04] 言中般者至便般涅槃者。此下別解。言中般者。謂欲界沒往於色界住中有位。起應生地聖道現前。斷餘煩惱成阿羅漢。即便般無餘涅槃故名中般。故婆沙百七十四云。從彼命終起色界中有。即住彼中有得如是種類無漏道。由此道方進斷餘結。於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 准婆沙文。約無餘依釋中般也 又解云。亦通有餘涅槃。婆沙不說。以相不顯略不言。豈有斷惑已第二剎那即入無餘。故知亦通有餘 問起何地聖道 解云起應生彼根本地道。以是樂道起時易故。不起未至.中間.無色。以是苦道起艱辛故。得無學已亦不能起。如婆沙百七十五廣說。
[0360c18] 言生般者至謂有餘依者。言生般者。謂欲界沒往於色界。生已不久能起聖道。斷餘煩惱成阿羅漢。便般涅槃。以具勤修速進二道。故生不久便般涅槃。生已簡異中般。具二道故簡異有行.無行。此生般中所說般涅槃者。謂有餘依。後壽命盡方入無餘。故約有餘以釋生般不據無餘。前中般中所以不別釋涅槃者。相不顯故。下有行等准生可知。[15]故亦不釋。
[0360c27] 有餘師說亦無餘依者。有餘師說。生般不但約有餘依。亦據無餘。以斷惑[16]已即入無餘故通二種。此師意謂同於中般。以中般人斷餘惑盡般有餘已。無惑潤生不求生有即般無餘。例彼生般亦無餘依。
[0361a03] 此不應理至無自在故者。論主破。此不應理。彼色界中於捨壽命促入涅槃無自在故。於初生時斷餘惑盡名為生般。後盡彼壽方般無餘。故釋生般不約無餘。故正理云。約有餘依說為生般。非纔生已便般無餘。彼捨壽中無自在故。
[0361a08] 有行般者至無速進道故者。有行般者。謂欲界沒往於色界。生已長時加行勤修。由多功用方般有餘涅槃。此唯有勤修行故名有行無速進道故。生已簡異中般。長時簡異生般。有勤修簡異無行。
[0361a13] 無行般者至速進道故者。無行般者。謂欲界沒往於色界。生已經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便般有餘涅槃。以闕勤修.速進二道故名無行。生已簡異中般。經久簡異生般。闕勤修簡異有行。
[0361a18] 有說此二至得涅槃故者。敘異說。由緣有為聖道斷惑得涅槃者名為有行。由緣無為聖道斷惑得涅槃者名為無行。
[0361a21] 此說非理太過失故者。論主破。中.生般等亦緣有為.無為斷惑。亦應名為有行.無行。
[0361a23] 然契經中至便般涅槃者。述經部解。然契經中先說無行。後說有行般涅槃者。如是次第與理相應。論主意朋經部所以印可。無勤修行有速進道。無行之人而成辨故。無速進道有勤修行。有行之人而成辨故。或無行有行而能成辨無學果故。無行之人起速進道不由功用得般涅槃。有行之人起勤修行要由功用得般涅槃 因此義便復解生般涅槃。得最上品道隨眠最劣。故生不久便般涅槃名為生般。
[0361b03] 言上流者至方般涅槃者。謂生色界二生已去。般涅槃者總名上流。此唯上流不下流故名為上流。異生之人雖有上流。亦下流故不名上流。
[0361b07] 即此上流至為極處故者。明上流別。開章略釋。
[0361b08] 謂若於靜慮至般涅槃者者。別釋雜修上流。於中有三 一者全超。初生梵眾次生色究竟。頓[1]超中間十四天處是名全超 二者半超。於色界中十六天處。從彼梵眾漸漸次第生下淨居。或[]超十三處或十二處。乃至中間。能[]超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是起戒禁僻見處故。自謂究竟一[2]道師故。故不生彼。不生無想理在絕言故不別簡。或可影顯 此半超人於十六天極少三生。初生梵眾。次十四天中隨生一處。後生色究竟 若極多生十五。於十六天隨其所應中間越一。生餘十五 三者遍沒。從彼梵眾漸次生後十四天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沒。一切處謂十六處。無不還者於已生處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勝進所以上生。非求等故故不重生。非求劣故故不下生。即由此故不還義滿。不復還生曾生處故尚不生本處況有生下。即由此義顯欲生聖不名不還。而於一處有重生義。故婆沙一百七十四云。復次生欲界聖者不名不還。而名七[3]返有等。故生上.下亦一處重生。生上界聖者名曰不還。故唯生上亦不重生。由此義故不還義滿。以尚不生本處況有生下者(已上論文) 復總結言。應知此謂二上流中由有雜修靜慮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
[0361c06] 餘於靜慮至方般涅槃者。別釋無雜修上流。有餘上流。於諸靜慮無雜修者。能往有頂方般涅槃。謂彼先無雜修靜慮。由於諸四定愛味為生緣。此沒遍生色界十一處。唯不能往五淨居天。復從色界廣果天沒。於下三無色次第生已。後生有頂方般涅槃。應知樂定上流。於十五處。全超受二生。半超極少三生。極多十四生。遍沒十五生也。故婆沙一百七十四云。復次上流有三種。一全超。二半超。三一切處沒 全超者。謂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色究竟。或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 半超者。謂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於上一切天處或更生一處。或二.或三.或四.或五。乃至或唯超一處遍生餘處。然後生色究竟。或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 一切處沒者[4]謂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先行天。如是次第生上諸處。乃至廣果天。從此以上有二路別。一入淨居。二入無色 入淨居者廣果天沒生無煩天。次第乃至生色究竟而般涅槃 入無色者廣果天沒生空無邊處。次第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 如一切處沒有二路別。應知全超.半超亦爾 解云言梵先行天者。梵王欲出在[1]前行列。或在[]前行。又婆沙云。問如說退住初靜慮生梵眾天。作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上流。彼若退住第二靜慮生少光天。退住第三靜慮生少淨天。退住第四靜慮生無雲天等。彼亦得[2]作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上流不耶。有說不得。以生梵世於上不還所應生處[3]更無缺減故。依彼建立全超.半超.一切處沒。若退生上地處便缺減故。不依彼立全超等。有說彼亦得名半超。以超少分中間處故。有說亦得具名三種。彼說從欲界沒隨生何處。即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半超.一切處沒[4]故。問若不還者欲界沒生無色界。亦得作全超等不[5]耶。有說不得。有說彼亦得名半超。有說彼亦具名三種 此中所以皆如前釋。
[0362a16] 二上流中至行色界者者。明二上流差別不同。二上流中前觀。後止。樂慧.樂定有差別故。二上流者二生已上於下地中得般涅槃。見不違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6]處者。由此過彼無行處故。如預流者極七返生。於中亦有一.二生等。又總結言。此五名為行色界者。樂定上流雖生有頂。曾經色界生故亦名行色界。是五不還中上流攝也。
[0362a24] 行無色者至成六不還者。上來釋前六句。此釋第七句。明無色界四種不還。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從此命終。不生色界超生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由生般等有差別故。於前五內唯除中般。此四合名無色不還。此無色一。并前五種成六不還。
[0362b01] 復有不行至并前六為七者。釋第八句。此明現般。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欲界生中得不還果。既得果已。即於此生能般涅槃名現般涅槃。縱於欲界曾經七生。家家.一來.一間等人。至此位中亦名現般。此現般一。并前六種為七不還。
[0362b08] 於行色界至故成三九別者。此即第二明九不還。
[0362b09] 論曰至故成九種者。此即總標。
[0362b10] 何等為三者。問。
[0362b10] 中生上流有差別故者。答。
[0362b11] 云何三種各分為三者。復問九種。
[0362b12] 且中般涅槃至無雜亂失者。答。中般分三。一速。二非速。三經久得般涅槃。三火星喻如前應知。故正理云。初起至遠.近.當生處得般涅槃 生般亦三。一生。二有行。三無行般涅槃故 上流亦三。一全超。二半超。三遍沒有差別故 三三非一名諸三種。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分為九種。更互相望無雜亂失。中三是速。生三非速。上流三經久。就此三三各分三種。一速。二非速。三經久。
[0362b21] 如是三種至經久不同者。別釋三種九種不還。此即總標。
[0362b23] 且總成三至根差別故者。此即別明三種不還。且總成三。由造作增長順起業故名為中般。中有名起。對向當生暫時起故。如前已說。由造作增長順生業故名為生般。由造作增長順後業故名為上流。如其次第配釋三種。或如其次第中般下品。生般中品。上流上品。煩惱現行有差別故分為三種。及中般上根。生般中根。上流下根。有差別故分為三種。
[0362c02] 此三一一至成三九別者。此即別明九種不還。中.生.上流此三一一。如其所應亦由業.惑.根有差別故。各有三別故成九種。此三非皆由業.惑.根故。言如其所應。類大同。於中細說非無差別 謂初二.三。三三之內初二三也。即是中三.生三。但由惑.根有差別故各成三種。非由業異。中般三人同受起業。無差別故。生般三人同受生業。無差別故。後三上流不但由有惑.根不同。亦由順後[7]受業有差別故分成三種。上流得有全超.半超.遍沒業異故分三種 言順後受業者。非唯四業中順後受定業。聖人亦造不定業故。言順後受業。對中.生說 又解理實聖人亦造不定業。此文且說順後受[8]定業 問如生色界樂慧上流具生五淨居天。初應名生。第二已去名後。如何此文總名順後 解云身在欲界造五淨居引業。若不爾者如何名後 又解亦造順生。而言後者從多分說。若作此解。色界亦造淨居引業 又解亦造順生。言順後者。對中.生說名為後故 總結可知。
[0362c24] 若爾何故至有往無還故者。此即第三明七善士趣問。若行色界有九[9]種不還。何故經中佛唯說有七善士趣。問及頌答。
[0362c26] 論曰至且立為一者。釋上兩句。中.生二種各分為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謂上流人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雖有三種且立為一。又婆沙一百七十五云。問如生.不生各有三種。上流亦爾。謂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何故說一耶。答生.不生各是一有相續。於中分位差別難知。欲令知故各說三種。上流三種生數自辨。差別易知。是故但隨上行義勝合說一種 復次生與不生一期時促。於差別義唯有爾所易可建立。是故分三。上流時長差別多種。分齊難辨故合立一 復次生不生亦有等義。上流亦有別義。欲以二文互相顯故作如是說 復次生與不生。善士趣相現前易了。以彼速趣般涅槃故各分為三。其上流者。善士趣相微隱難知。以[1]彼尚經多生死故[2]但合說一(解云生者[3]生有。不生[4]者中有)
[0363a14] 何獨依此至無差別故者。釋下兩句問。何獨依此立善士趣。不依所餘預流.一來有學聖者立善士趣。趣是行義。所餘有學預流.一來皆行善業[5]與不還人無差別故。
[0363a18] 唯此七種至立[6]善士趣者。答。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餘預流等即不爾故。彼雖行善亦行惡故。又唯[7]七種行往上界。不復還來欲界受生。餘預流等[8]則不爾故。不[9]往上界但生欲故。故獨依[10]此立善士趣。
[0363a23] 若爾何故至乃至廣說者。難。若爾何故契經中言。云何善士。謂若成就有學正見。乃至廣說。具成八正。是[]則有學皆名善士。何故言餘非善士趣。
[0363a27] 諸餘有學至往上界故者。通。諸餘有學預流等人。若就異門成就八正。亦可說為有善士性。以諸有學由成八正。於五種惡殺.盜.邪婬.誑語.飲酒皆獲得畢竟不作律儀故。不善煩惱多已斷故。應名善士。今者所立七善士趣。不就異門。約唯行善不行惡故。唯託勝因往上界故。立善士趣。又婆沙云。問行無色界不還於行色界不還有五事勝。謂界勝.地勝.斷煩惱勝.損[11]減蘊勝.三摩底勝。何故不立為善士趣。有說若顯易了立善士趣。彼不顯了是故不說。廣如彼說 又云。問何故阿羅漢非善士趣。[12]答復次趣上生者立善士趣。阿羅漢無生。是故不立 復次趣上果者立善士趣。阿羅漢即是上果。更無上果可趣。是故不立。廣如彼說。
[0363b14] 諸在聖位至無練根并退者。此即第四明非生上界。上兩句明非生上。下兩句明無練根退。
[0363b16] 論曰至極有頂者者。欲聖經生。若能勵力起得聖道。斷諸煩惱必不生上。厭欲界生多苦惱故。恐生上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故欲[13]界經生不生上界。色界無苦厭心劣故。故於色界經生聖者。容生無色 問欲聖經生不生上界。欲聖經生亦應不更生欲 解云雖於欲界經生聖者極生厭離。惑難斷故。道未熟故。所以更受欲界多生。若經生聖能起聖道。於此身中必斷惑盡故。不往[]彼上界受生。
[0363b26] 然天帝釋至佛亦不遮者。會釋經文。然天帝釋。五衰相現來歸世尊。佛為說法得預流果。雖復得果。然作是言。曾聞有天名色究竟。願我命終後退落人中為佛弟子。若不獲得阿羅漢果當生彼天 毘婆沙師作[14]如是釋。彼天帝釋雖得預[15]流由不能了對法相故作斯謬說。若謬說者佛何不遮。為令帝釋一時喜故佛亦不遮。故正理六十五釋云。我後者。三十三天自在異熟最後邊際。言退落者謂於後時若不獲得阿羅漢果。當生彼者。謂願當生色究竟天。勿生欲界。以天帝釋緣五死相極生憂苦。來歸世尊。死相纔除。便作是說。為令喜故。又觀遮彼無多益故。佛不遮止。
[0363c10] 即此已經至并退者。釋下兩句。明經生聖無練根退。
[0363c12] 何緣不許至并退者。問。
[0363c12] 以必無故者。答。
[0363c13] 何緣必無者。徵。
[0363c13] 經生習根至所依止故者。釋。經生習根極成熟故。及得殊勝所依身故。昔是凡身未名殊勝。經生聖者唯是聖身方名殊勝。或上界身亦名殊勝。由此彼無練根.退理 又解經生習根極成熟故顯無練根。及得殊勝所依止故顯無退也。應知欲界唯人趣退。三惡趣中無聖道退。天趣雖有。彼無退具功德堅牢。設不經生亦不退也。
[0363c21] 何緣有學至般涅槃者者。問意可知。
[0363c22] 以彼聖道至無如是能者。答。一聖道未熟。二難令現起。三隨[16]眠非劣。故住彼中有無有般涅槃。又毘婆沙者作如是釋。一諸欲界法極難越故。二彼尚有餘多所作故。多所作者。謂應進斷欲界不善.上界無記二煩惱故。及應[17]進得若二沙門果。謂從一來進得不還.阿羅漢果。若三沙門果。謂從預流進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并應總越三界生死有漏法故 又解及應進得若第二一來果。若第三不還果。并應總越三界法故得阿羅漢果。住中有位無如是能。色界不爾。故住中有能般涅槃。又婆沙一百七十四云。問如欲界沒受色界中有得般涅槃。如是從色界沒受色界中有。亦般涅槃不。答不爾。所以者何。彼於欲界多苦多障多諸災橫可厭之身極生厭逆。既捨離已。起色界中有現在前時。於當所受長時異熟亦生厭患便般涅槃。色界無有如是災橫極可厭事令生厭逆。如於本有有緣礙故[1]不般涅槃。今中有亦爾。故從彼沒所起中有不般涅槃。
[0364a15] 前說上流至及遮煩惱退者。此即第五明雜修靜慮。初句答初問。第二句答[2]第二問。下兩句答第三問。
[0364a17] 論曰至彼最勝故者。釋初句。等持堪能樂行最勝故。先雜修第四靜慮。後方[3]雜修下三靜慮。
[0364a19] 如是雜修至雜修靜慮者。釋第二句。不還無學方能雜修。起多念心是遠加行。至二念心加行成滿 次後唯從一念無漏如無間道。即入有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 引起一念有漏現前亦如無間道[]則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望前應是解脫道。與從無漏入有漏不染無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今但望後從有漏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故。如無間道 第三剎那無漏心起。與從有漏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如解脫道 如是有漏中間剎那。前後剎那無漏雜故。名雜修定根本圓成。前二剎那似斷惑無間道。與不染無知成就得俱滅。第三剎那似解脫道。與不染無知不成就得俱生。如是雜修第四定已。乘此勢力隨其所應亦能雜修下三靜慮。又顯宗三十一云。雜修靜慮五蘊為體。然於此中諸世俗智是四法.四類八智所雜修(已上論文)此雜修定[4]說力起故。先於欲界人趣三洲。雜修定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欲界雜修靜慮。三洲厭強。又慧勝故能初雜修。不通餘[5]處。故顯宗三十一云。誰於靜慮能雜熏修。唯諸聖者通學.無學。學位唯通信解.見至。於無學位通時.非時。必先[6]三洲雜修靜慮。退生色界。亦能雜修。退已練根成見至姓。從欲界沒生色界中。乘前復能雜修靜慮。故六種姓皆有上流。
[0364b18] 雜修靜慮至起煩惱退者。釋下兩句。如文可知。
[0364b20] 雜修靜慮至生有五淨居者。此即第六明淨居唯五。
[0364b21] 論曰至淨居唯五者。略釋可知。
[0364b22] 何謂五品者。問。
[0364b22] 謂下中上至令感淨居者。答。一下.二中.三上.四上勝.五上極品差別故。此中初品據成滿時三心現前便得成滿。第二品成滿更有三心加前為六。第三品成滿更有三心加前為九。第四品成滿更有三心加前為十二。第五品成滿更有三心加前為十五。故婆沙一百七十五云。此一一品。於成滿位皆有三心。一心有漏。[7]二心無漏。如是總有十五心。五心有漏。十心無漏(已上論文) 又解初品最劣修至三心即得成滿。第二品漸勝至起三心猶為加行。更起三心方始成滿。并說近加行。故言第二有六心也。後三品心准釋可知。故正理六十五云。此中初品三心現前便得成滿。謂初無漏次起有漏後起無漏。第二中品六心現前方得成滿。謂二有漏為四無漏之所雜修。如是所餘隨其次第有九.十二.十五念心如應現前方得成滿(已上論文)雖有兩解前解為勝。真諦亦同前解。又正理云。如是十五有漏無漏心。皆是先來未曾得今得 有餘師說。初五無漏是從先來[8]未得今得。餘十皆是曾所得心。前五現前時已未來修故。正理所說皆非正義。故婆沙一百七十五。有說五是未曾得十是曾得。謂前五現在前時。餘十未來修故 有說十是未曾得五是曾得。謂前十現在前時。後五未來修故。
[0364c19] 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十五皆未曾得。或有十五皆是曾得。或有少分曾得。少分未曾得 又云。如是說者。此即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續而轉。或復起定。於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於彼五品中間。或起.不起雜修成滿 又婆沙云。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已上論文)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前後無漏勢力。熏修中間有漏令感[1]淨居。非無漏感。棄背有故。以因有五品故淨居唯五。故婆沙一百七十五云。有說雜修靜慮有五品故。所感淨居亦唯有五。問[]則雜修靜慮何故唯五不增不減。答雜修勢力唯爾所故。如見道十五心勢力。唯爾所不增不減。如是雜修靜慮勢力。亦十五心而無增減 廣如彼說。
[0365a08] 有餘師言至感五淨居者。有餘師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淨居。謂或有時信根增上雜修靜慮。或有乃至慧根增上雜修靜慮。隨此差別感五淨居故唯有五。又婆沙云。問雜修下三靜慮有幾品。有說但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地無有五淨居[2]果故。如是說者。亦有五品。問彼無五果何故有五品因。答雖無五果。而其彼定法有五品。復次下地雖無。五淨居果。而有五品根故 問因論生論下三靜慮既有五品雜修。何緣無有五淨居果 答如非其[3]因非其器。乃至廣說。復次聖者厭患異生共生處故求生淨居。若下地有淨居者。便於異生共生處所不能厭離。於上處所未離染故。復次聖者厭災患處故求生淨居。下三地中皆有災患故無淨居(廣如彼說)問[4]聖生淨居造引業不。解云此論既云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明知聖人造牽引業。又婆沙異熟因雜修靜慮業引五淨居眾同分。
[0365a28] 經說不還至轉名為身證者。此即第七明身證不還。
[0365a29] 論曰至故名身證者。有滅定得起名得滅定。即不還者。若於身中有滅定得。轉名身證。謂不還者。由此色身而能證得滅盡定似涅槃法故名身證。
[0365b03] 如何[5]說彼但名身證者。問。
[0365b04] 以心無故依身生故者。答。入滅盡定以心無故。依身生故名身證。後出定已猶名得彼。得依身生故亦名為身證。
[0365b07] 理實應言至身寂靜故者。論主述經部解。理實應[6]言非正入彼滅盡定時名為身證。彼從[7]滅定起。得先未得有識身寂靜。色身有識名有識身。簡無識位。初從定出此身寂靜。返緣前定便作是思。此滅盡定最為寂靜極似涅槃。如是證得出定位中身之寂靜故名身證。由滅定得及出定後。緣滅定[8]智現前。證得身之寂靜 又解由得身寂靜。及出定智現前。證得身之寂靜。
[0365b16] 契經說有至不說身證者。依經起問 言十八者。於二十七賢聖中除九無學。故正理六十五云。何緣佛說有學福田。身證不還不預其數。謂世尊告給孤獨言。長者當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學。二者無學。有學十八。無學唯九。何等名為十八有學。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家家。一間。[9]中。[10]生。有行。無行。上流。是名十八。何等名為九種無學。謂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不退法。慧解脫。俱解脫。是名為九[11]種(解云。俱舍二十五云。非練根得名為不退。練根所得名為不動) 依因無故者。答。
[0365b28] 何謂依因者。徵。
[0365b29] 謂諸無漏至說有學差別者釋。謂諸無漏戒.定.慧三學。及擇滅果法。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故名依因。因彼立故故名為因。此滅盡定非是三學以有漏故。亦非學果以有為故。故不約成彼說有學差別。
[0365c04] 不還差別至數成多千者。結前生後。
[0365c05] 其義云何者。問。
[0365c06] 且如中般至[12]九十二者。答。且如中般約根成三。約地成四。約姓成六。約處成十六。約地離染成三十六。色界具縛乃至已離第四靜慮八品染故。離第九品即是空處具縛故不說之。若約處.種姓.離染.根建立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
[0365c12] 云何如是者。問。
[0365c12] 且於一處至九百六十者。答。諸離下地九品染者。即說名為上地具縛。為成四靜慮。一一地離染九數皆等故。以斷下地第九品染不生下故。故斷第九為上具縛。斷下地第九并上地前八品即成九品。故名離染九數等也。餘文例釋。總結可知。
[0365c19] 已辨第三至成無學應果者。此下第四明阿羅漢向.果。就中。一明向.果差別。二因論明治道。三明盡智.後智。四便通明道果。五明六種種姓。此即第一明向.果差別。一結前。二生下。三頌釋。就頌中前一頌半明向。後兩句明果。又婆沙六十五云。問何故離欲界染立二沙門果。謂一來.不還果。離色[]界.無色界染立[13]一沙門果謂阿羅漢果。復次以欲界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14]果。色[]界.無色界易斷易破易可越度故離彼染唯立一[]果[15](廣如彼釋)" ver="150 a11 " va11="廣如彼釋">(廣如彼釋) 又云。問何故離見所斷染立一沙門果。離修所斷染立後三沙門果耶。答見所斷染易可遠離故。離彼時立初一沙門果。修所斷染難可遠離故。離彼時立後三沙門果。
[0366a05] 論曰至阿羅漢向者。釋初行頌。如文可知。
[0366a06] 即此所說至最為勝故者。釋第五.第六.句。此定從喻為名故名金剛喻定。如世金剛能破一切。此定亦爾。能破一切惑。故正理云。此定堅銳喻若金剛。
[0366a09] 金剛喻定至互為因故者。總有三說。此即初師。金剛喻定說有多種。謂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生。通依九地。故說此定約諸智別。約行相別。約所緣諦別。未至定攝有五十二。如文可知。如未至定攝有五十二。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應知亦爾 空處二十八。謂於前五十二內。除緣滅.道二法智。及除緣下四靜慮滅類智。總除六智各四行相四六二十四。餘有二十八 識處二十四。於前二十八。又除緣空處滅類智四行 無所有處二十。於前二十四。又除緣識處滅類智四行。以依無色無有法智及緣下滅滅類智故。所以除法智及緣下滅類智。然緣下地對治道者。以同品道互相因故。故三無色道類智能緣九地道。
[0366a24] 有說此定至二十四者。第二師解。有說此定約智約行約緣別故。未至定攝有八十種。謂道類智緣八地道。亦各別有四行相應四八三十二。於中除四已入前五十二中故。由此於前五十二上。增二十八成八十種。如未至定攝有八十種。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應知亦爾 空處四十。除緣滅.道法智。及緣四靜慮。四滅類智.四道類智。總除十智各[1]別有四行。總除四十。故八十中唯有四十 識處三十二。於前四十。又除緣空處滅.道類智八行但有三十二 無所有處二十四。於前三十二。又除緣識處滅.道類智八行。但有二十四。
[0366b07] 復有欲令至二十四者。第三師解。復有欲令金剛喻定。約智約行約緣別故。未至地攝總有一百六十四種。謂滅類智緣八地滅。有別有總。各四行相應八地別緣有八。如初師說 言總緣者。以二合緣有七。以三合緣有六。足前成十三。以四合緣有五。足前成十八。以五合緣有四。足前成二十二。以六合緣有三。足前成二十五。以七合緣有二。足前成二十七。以八合緣有一。足前成二十八。凡此合緣次合緣。不得超間而緣。以四行相乘二十八智各有四行。成一百一十二。故言由此於初師五十二上。增一百一十二。總成一百六十四種。如未至定攝百六十四。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應知亦爾 空處五十二。但加合緣滅。餘皆如初師。言合緣者。以二合緣有三。以三合緣有二。足前成五。以四合緣有一。足前成六。以四行乘[2]前六智四六二十四。於初師二十八上增二十四。故成五十二 識處三十六。但加合緣滅。餘皆如初師。言合緣者以二合緣有二。以三合緣有一。足前成三。以四行乘三智三四十二。於初師二十四上。加十二。即成三十六也 無所有處二十四。但加合緣滅。餘皆如初師。以二合緣唯有一種。以四行乘一智成四。於初師二十上加四。成二十四也。於三說中第三為正。故婆沙二十八評家云。如是說者。依未至定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0366c06] 若就種姓至如理應思者。此金剛喻定若就六種種姓三根等分別。更成多種。如理應思。
[0366c09] 此定既能至皆名有學者。釋後兩句。此定既能斷有頂[3]地第九品惑。能引此第九品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至生相中 又解能引此惑盡得令起。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金剛喻定是最後無間道。盡智.是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從俱生得為名故名盡智。餘無生等雖盡得俱而非初故。又正理云。或此盡言顯一切盡。謂第九品及所餘惑。皆得擇滅故名為盡。金剛喻定能引諸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此與一切煩惱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 有餘師說。惑盡身中[4]此最初生故名盡智(已上論文)如是盡智至現已生。便成無學阿羅漢果。阿羅漢此云應。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即此無學唯應作他利益事故。諸有染者所應供故。依應義立阿羅漢名。又婆沙九十四釋云。復次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用利慧力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復次羅漢名生。阿是無義。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復次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是遠離義。遠離諸惡不善法故名阿羅漢(已上論文)義准已成四向.三果皆名有學。
[0367a04] 何緣前七得有學名者。問。
[0367a04] 為得漏盡至為三自體者。答。為得漏盡常樂學故。學體有三。謂戒.定.慧。言定是心。從所依為名。
[0367a07] 若爾異生應名有學者。難。若爾異生應名有學。亦為得漏盡常樂學彼戒.定.慧故。
[0367a09] 不爾未如實至重說學言者。釋。不爾。異生雖學戒等。未得無漏慧如實見知四諦理故。彼容後時退失正學。入諸外道作邪學故。故不於彼立有學名。諸有學已能如實見諦。正學無退得有學名。由此善逝為顯[ィ【甲】【乙】">1]定義。於有學者再說學言。如契經中佛告憺怕。學所應學無漏正法。學所應學無漏正法。我唯說此名有學者。論主釋經為令了知學正所學無漏戒等。無有退失名有學者。故薄伽梵重說學言。聖雖有退。必無退盡作邪學理。故名不退。
[0367a20] 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者。問。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 言住本性。或不退轉。或不進修。故婆沙一百七十六云。謂學住本性有二因緣名住本性。一守賢善性而無退轉。二守自分位而不進修。廣如彼釋。
[0367a25] 學意未滿至常隨[2]逐故者。答。雖住本性學意未滿。如路行者暫止息時行意不息亦名為行 又解云。雖住本性或學法得常隨[]逐故亦名為學。
[0367a28] 學法云何至無漏有為法者。問答明學無學.法。可知。
[0367b01] 云何涅槃至亦成就故者。此明涅槃非學[3]無學。如文可知。
[0367b02] 如是有學至非前果攝者。此總結也。如是有學及無學者四向四果。總成八聖補特伽羅。名雖有八事唯有五。謂住四果及初果向。以後三果向不離前三果故。以帶前果行後向故。初向以無前果可攝故別立一。此依漸次得果者說 若倍離欲前六品染。及全離欲九品染者。住見道中名為一來.不還果.向。復名[4]二事。非前預流.一來果攝 或非前果攝以前無果故。
[0367b12] 如前所說至餘由二離染者。此下第二因論明治道。就中。一地由道離染。二道引離繫得。三道離地通局。四近分攝道別。五世俗道緣行 此即第一地由道離染。
[0367b15] 論曰至俱能離故者。唯無漏道離有頂染。此於無漏勢力增強。自.上地等[5]皆能治故。非有漏道。所以者何。唯於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此有頂上更無世俗近分道故非上斷下。雖有自地有漏治道。自地不能治自地故。所以者何。自地治道。自地煩惱所隨增故。如人被縛不能自解。復正理云。若彼煩惱於此道隨增。此道必不能治彼煩惱。若此道力能對治[6]彼。則彼惑於此道必不隨增。故自地道不治自地。雖下地道非上地惑之所隨增。勢力劣故下非斷上 釋下一句。如文可知。
[0367b28] 既通由二至同所作故者。此即第二道引離繫得。如文可知。又顯宗三十二云。由此有學離八修斷。世.出世道隨一現前。各未來修世.出世道。此總[7]相說。以無漏道離上七地前八品時。不修上邊世俗道故。唯有無[8]漏一離繫得。離第九品方可具二。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
[0367c06] 有餘師釋至成彼煩惱者。述異釋。此師意[9]證以無漏道離染。必能引起有漏離繫得。有捨無漏得煩惱不成故。謂有學聖以無漏道離彼地染時。若不引生同治有漏離繫得者。則以聖道具離八地染得九地勝果道。後依靜慮得轉根時。頓捨先來九地所有果.向諸鈍聖道。唯得靜慮利果聖道。於八地中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以無漏得隨鈍道。捨於彼離繫得既不成。是則還應成彼煩惱。
[0367c16] 此證非理至故不成證者。論主破。此證非理。所以者何。彼聖設無有漏斷得。亦不成就上地煩惱。如聖分離有頂一品乃至八品得轉根時。及異生生上不成惑故。謂如聖者分離有頂一品乃至八品染已。後依靜慮得轉根時。無漏斷得既已頓捨。彼地離繫無有漏得。而[10]彼地惑亦不成就。又如異生生二定等。雖捨欲界[11]等煩惱斷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煩惱。故正理云。以欲界等有漏離繫得初定等攝。唯彼能治故。若生上地此得必捨。生上地必捨[12]下有漏善故 問此二離繫既無有得。惑寧不成 答如正理云。此二雖無煩惱斷得。而勝進故遮惑得生(已上論文)此亦應然。故不成證。
[0368a01] 既說聖者至無漏斷得者。此即類釋。義准異生用有漏道離下八地。唯能引起有漏斷得不修無漏。未入聖故。[1]并諸聖者用無漏道。離見斷惑及有頂修。唯能引生無漏斷得不修世[2]俗。與世俗道不同事故。雖世俗道亦能斷下八地見惑。見道不能斷彼修惑。故言不同。
[0368a08] 由何地道至已離故者。此即第三道離地通局。諸無漏道通依九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及三無色。若未至攝能離九地。餘八地攝隨其所應各能離自及上[3]地染。初定中間能離自地及上七地。乃至無所有處能離自地及上有頂。不能離下。上道現前下已離故。諸有漏道一切唯能離次下地。非自地。非上地。非更下地。如依第二靜慮近分起世俗道。唯能離次下初靜慮染。自地煩惱所隨增故。不能離自地。勢力劣故不能離上。欲已離故不能離下。
[0368a19] 諸依近分至必入根本者。此即第四近分攝道別。近分但能離下八地。此文應言所離有八。謂除非想而言九者。此通舉也 又解初定近分是無漏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4]云九也。以實而言。初定近分亦能離上。前句中言近分離下。從多分說。初定.二定根本喜受。第三靜慮根本樂受。近分皆捨故言受異。上五近分根本皆是捨受。餘文可知。
[0368a28] 諸出世道至及靜妙離三者。此即第五世俗道緣行。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後問。
[0368b01] 論曰至翻此應釋者。謂諸無間道緣自次下地諸有漏法。作.[5]苦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諸解脫道緣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故正理云。約容有說二道各三。非諸有情於離染位無間.解脫皆各具三(已上論文)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寂靜故說名為。由大劬勞方能越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美妙故說名為苦。下地有漏法。由多煩惱重不調柔性能違害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出離故說名為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壁能障出離。解脫道中靜.妙.離三。如其次第。翻此無間.苦.障三應知准釋 問何無間後起何解脫 解云隨一一後皆容起三。故婆沙六十四云。評曰此事不定。從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靜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從苦行相無間道。後容起妙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從障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離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以此六種有漏行相隨離染者所樂起故 問世俗無間緣次下地。世俗解脫緣次上地。為約行修為約得修 解云但據行修。若據得修及與所緣此即不定。故正理六十六云。此中異生離欲[]界染。九無間道。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等三行。八解脫道。靜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等六行。後解脫道現在。未來所修如前八解脫道。與前別者。復修未來初靜慮攝無邊行相 如是乃至離無所有染無間.解脫道所修應知 若諸聖者。以世俗道離欲界染九無間[6]道。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於未來修十九行。謂等三.有漏.無漏十六聖行。八解脫道。靜等三行相隨一現前。[7]各未來修二十二行。謂前十九加靜等三。後解脫道現在。未來所修如前八解脫道。與前別者。復修未來初靜慮攝無邊行相 離初定染九無間道。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於未來修十九行。謂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此十六行是下地攝。以上地邊無聖行故。[8]後修聖行准此應知。八解脫道。靜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二十二行。謂前十九加靜等三。後解脫道現在.未來所修如前八解脫道與前別者。復修未來二靜慮攝無邊行相 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染無間.解脫道所修應知 有餘師言。異生.聖者。離欲無間.解脫道中。亦修不淨.息念.慈等。離餘上地所修如前。初靜慮邊善根廣故修如是行。上諸定邊善根少故所修如前。又欲界中有多煩惱。為欲斷彼修多對治。上地不然。故修治少 離欲界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等三行唯緣欲界。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通緣欲界及初靜慮。靜等三行緣初靜慮。後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通緣三界。靜等三行緣初靜慮乃至有頂 離初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等三行緣初靜慮。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緣初.二定。靜等三行緣第二定。後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通緣三界。靜等三行緣第[9]二定乃至有頂 離二靜慮.三靜慮染隨其所應皆准前說 離四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等三行。緣第四定。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緣第四定及緣空處。然非一念以界別故。靜等三行唯緣空處。後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靜等三行。皆緣空處乃至有頂 離空處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等三行唯緣空處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緣空處.識處。靜等三行。唯緣識處。後解脫道。未來所修等三行.靜等三行。俱緣識處乃至有頂。離識處染無所有染。隨其所應皆准前說。何緣最後解脫道中。未來所修等三行靜慮攝者通緣三界。無色攝者唯自.上緣。諸靜慮中有遍緣智。無色根本必不下緣。故二所修所緣有別。
[0369a15] 傍論已了至此應果皆有者。此即第三明盡智.後智。結問頌答。
[0369a16] 論曰至後容退故者。不動種姓諸羅漢盡智無間後必起無生智。非盡智.後。更有盡智.無學正見無間而生。除不動法餘五阿羅漢。盡智.無間後。或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退故。
[0369a21] 前不動種姓無正見生耶者。問。
[0369a22] 有正見生至或無學正見者。答。有正見生。而不說者。一切應果皆有此見故。故前不動不別說之。[1]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或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生。故正理六十六云。於此位中總略義者。若不動法初起盡智唯一剎那。次無生智亦一剎那。或有相續 若時解脫初起盡智.或一剎那。或有相續。此二所起無學正見皆無決定。剎那.相續如前說。彼非正求故 問若言時解脫盡智或一剎那。不動無生智或一剎那。彼二智後但起無學正見不起世俗心[2]者何故婆沙一百二云。此中時愛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唯一剎那。盡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盡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 不動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及盡智.唯一剎那。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 一切[3]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 解云正理通據剎那。唯據無漏心。婆沙通據有漏心。唯據相續。各據一相不相違。
[0369b13] 前說四果是誰果耶者。此下第四便通明道果。就中。一沙門性.果.數。二立四果因緣。三別明中二果。四[4]明沙門果異名。五沙門果依身 此下第一[]明沙門性.果.數。[5]此問也。
[0369b17] 此四應知是沙門果者。答。
[0369b17] 何謂沙門性至總有幾種者。復為三問。
[0369b18] 頌曰至解脫道及滅者。初句答初問。第二句答第二問。下兩句答第三問。
[0369b20] 論曰至非真沙門者。釋初句。沙門此云勤息。以能勤勞息煩惱故。諸異生類雖欲斷惑。有計無想能趣涅槃。此名異趣涅槃。故言異生不能無異趣涅槃。非真沙門。設求涅槃亦非究竟。故言異生不能究竟趣涅槃。非真沙門。餘文可知。
[0369b26] 有為無為是沙門果者。釋第二句。有為無漏五蘊及擇滅無為是沙門果體。
[0369b28] 契經說此至八十九種者。釋下兩句。經依別意說。此果體差別有四。論依法相。理實就位[6]分有八十九。皆解脫道.擇滅為性謂為永斷見所斷惑。有八忍無間道。八智解脫道。及為永斷九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八十一無間道。八十一解脫道。見.修位中諸無間道。唯沙門性非沙門果。以能斷障引[7]後起故諸解脫道是沙門性。亦是沙門有為果體。是彼無間所引等流.士用果故。雖解脫道亦引無間。非遍引故。非斷障故不說無間為解脫果。一一擇滅唯是沙門無為果體。是彼無間道離繫.士用果。即[8]是正理不生士用。如是總說合成八十九種沙門果也。
[0369c13] 若爾世尊何不具說者。此即第二立四果因緣。問。有八十九世尊何故不具說耶。
[0369c15] 果雖有多至故佛不說者。答。若於斷位。若於道位。具足五因佛於經中建立為果。言五因者。一捨曾道。謂捨先曾得果道.向道故。若預流果但捨向道。若後三果捨前果道及前向道。二得勝道。謂得果位攝殊勝道故。三總集斷。謂總能起一類勝得得諸斷故。非唯一得得諸斷也。得智.得行如文可知 問何故於此四位具五因建立四果非餘位耶 解曰一切煩惱總有二類。所謂見.修。見惑易斷總立一果。修惑難斷別立三果。所以斷見煩惱最初盡故立預流果。就修位中欲惑難斷別立二果。上界易斷總立一果。就斷欲界九品之中。已斷六品三分斷二立一來果。次斷後三。雖非[9]斷強惑。不善煩惱初斷盡故。出欲界故。立不還果。後[1]復斷上界修惑總盡無記惑初故立阿羅漢。故於此四具足五因。建[2]立四果。非餘位也。又正理[3]六十七云。或有本有二。謂欲界.有頂。 二越有頂。二越欲界。故唯立四為沙門果(已上論文)
[0370a06] 若唯淨道至亦名沙門果者。此即第三別明中二果。一來.不還。問及頌答。
[0370a07] 論曰至謂斷五下[4]結者。釋上兩句。以世俗道斷六品惑得一來果。斷九品惑得不還果時。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擇滅為斷果性。兼以見道所得擇滅。於中相雜總成一果。同起一類果道勝得。得彼所得諸擇滅故。由此契經言。云何一來果。謂斷見道三結。及斷修所斷六品名薄貪嗔癡。云何不還果。謂斷五下分結。於五結中。三是見斷。二是修斷。引經意證二果相雜。故世俗道所得擇滅。與無漏道所得雜故。以少從多。名沙門果。故婆沙六十六云。應作是說從多立名。多是聖道所得果故。謂世俗道得二果時。三界一切見所斷斷。皆是聖道力所得故名沙門果。雖有欲界六品.九品修所斷斷。非聖道得。然從多分亦得建立沙門果名。一無漏得總所得故。
[0370a23] 又世俗道至沙門果體者。釋下兩句。又世俗道所得擇滅亦有現起。無漏斷得所任持故。由此無漏得力所持。退不命終還得果故。無漏斷得即所印故。亦得名為沙門果體。約得說也。
[0370a28] 此沙門性有異名耶者。此下第四沙門果異名。牒前起問。
[0370a29] 亦有者。答。
[0370a29] 云何者徵。
[0370b01] 頌曰至或具輻等故者。答。初頌辨異名。後頌明法輪。
[0370b02] 論曰至亦名清涼者。釋初頌。依世俗理。則諸沙門異婆羅門。依勝義理即前所說真沙門性。經亦說名婆羅[ィ【甲】">5]門。以能遣除諸煩惱故。與能勤勞息諸煩惱義相似故。故沙門體即婆羅門 即此婆羅門[6]則亦名為梵輪。是真梵王力所轉故。梵所轉輪故名梵輪。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獨應名梵。由契經說佛名梵等 梵此云淨。
[0370b10] 即於此中至故名法輪者。釋第五.第六.句。即於此梵輪中。唯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以法為輪故名法輪。猶如世間聖王輪故。有速等五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
[0370b14] 見道如何與彼相似者。釋第七句。此即問也。
[0370b15] 由速行等至似世間輪者。答。如正理六十七云。如聖王輪行用速疾。見道亦爾各一念故。如聖王輪取前捨後。見道亦爾。捨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即顯示見四聖諦必不俱時。如聖王輪降伏未伏鎮壓已伏。見道亦爾。能見未見能斷未斷。已見斷者無迷退故。如聖王輪上下迴轉。見道亦爾。[7]觀[8]上苦等已觀[9]下苦等故。由此見道獨名法輪。
[0370b23] 尊者妙音至故名法輪者。釋後一句。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轂.輞。八支聖道似彼名輪正見等四依戒緣境。似世間輪輻。正語等三以戒為體。戒是眾行所依處故。似[10]世輪轂。正定能攝正見等四令不散故。似[]世輪輞。故名法輪。
[0370b29] 寧知法輪唯是見道者。問。
[0370c01] 憍陳那等至正法輪故者。答。憍陳那等五苾芻眾見道生時。地空天神即傳唱言世尊既轉正法輪故。故知見道名為法輪。雖佛自身先時已轉。佛意益他。據他說故。復言佛轉。授能說手轉彼輪故。推[11]在世尊令所化者生尊重故 憍陳那是婆羅門中之一姓也。從姓為名。若云阿若多憍陳那。阿若多此云已解。憍陳那如前說。
[0370c09] 云何三轉十二行相者。因斯義便復問三轉十二行相。
[0370c10] 此苦聖諦至所[12]說如是者。答。此苦聖諦為說見道。此應遍知為說修道。此已遍知為說無學道。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於三位中各觀苦諦有四行相。三四即成十二行相 言眼智明覺者。婆沙七十九云。眼者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13]諸[14]類忍。覺者謂諸類智 復次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解云。前解約見道。後解通三道) 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應言十二轉四十八行相。然一.一諦皆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 如說二法。二謂眼.色乃至意.法應言十二。而言二者以數等故 如七處善。五蘊各七。應言三十五。而[15]言七者以數等故。三轉十二[16]行相。應知亦爾。由此三轉如其次第。初轉顯示見道。第二轉顯示修道。第三轉顯示無學道 毘婆沙師所說如是。
[0370c28] 若爾三轉至立法輪名者。經部難。或論主難。若言三轉顯示三道。是則三轉十二行相。非唯見道亦通修[1]道.無學道二。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
[0371a02] 是故唯應至可應正理者。述經部解。或論主[2]申正解。是故唯.應[]則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言[3]教。四諦法門名法輪體。可應正理。
[0371a05] 如何三轉者。問。
[0371a06] 三周轉故者。經部答。或論主答。三周轉四諦故名為三轉。
[0371a07] 如何具足十二行相者。問。
[0371a08] 三周循歷至此已修習者。經部答。或論主答。三周循歷四聖諦故三四十二 言[4]十二者。謂佛為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說見道所證四諦。憍陳那等依佛所說能入見道。是名初轉四行相也。又佛為說此苦應遍知。此集應永斷。此滅應作證。此道應修習。此說修道所證四諦。憍陳那等依佛所說進入修道。是第二轉四行相也。又佛為說此苦已遍知。此集已永斷。此滅已作證。此道已修習。憍陳那等依佛所說入無學道。是第三轉四行相也。於十二中初四示相轉。中四勸學轉。後四引證轉。
[0371a20] 云何名轉者。問。
[0371a20] 由此法門至名已轉者。經部答。或論主答。由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往他相續身中令解義故。故名為轉。約教法輪名為轉也 或諸見.修.無學聖道皆是法輪。於所化生身中轉故。故[5]名為轉。約聖道[6]法轉名為[7]輪也。於憍陳那他相續身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理實三道皆名法輪。經云見道名法[8]輪者。法輪初故從初立名不依餘二。故正理云。依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然唯見道是法輪初。故說法輪唯是見道。諸天神類即就最初言轉法輪不依二道(已上論文) 何沙門果至無厭及經故者。此即第五沙門果依身。問。何沙門果依何界身得。上句正答。下三句釋所以。
[0371b06] 論曰至依三界身者。釋第一句。於四果中。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得阿羅漢通依三界身也。
[0371b08] 前之二果至非依上得者。此下釋後三句問。前之二果預流.一來未離欲故。非依上界身得。理且可然。第三不還云何非依上界身得。已離欲者亦可得故。
[0371b12] 由理教故者。答。
[0371b12] 且理云何者。問。
[0371b12] 依上界身至不還果義者。答。依上二界身無見道故。非離見道已離欲者。可有超證不還果義。所以不還非依上得。
[0371b15] 何緣上界必無見道者。問。
[0371b16] 且無色中至能得見道者。答。且無色中無正聞故。離聞正教必定無容入見道故。此釋無聞。又身生彼無色界中不緣下故。見道先緣欲界苦故。此釋無緣下。由此無色非見道依。色界。異生著勝定樂。又無苦受不生勝厭。故非無有勝厭。能得見道。此釋無厭。故依色界身不起見道。
[0371b23] 教復云何者。問。
[0371b23] 由經說故至上界定無者。答。由經說故經言有五補特伽羅此欲界處通達四諦。彼上界處究竟漏盡。所謂中般乃至上流。此通達言唯目見道。是證涅槃初加行故。經既不言彼處通達。由此見道上界定無。
[9]俱舍論記卷第[10]二十四
[11] [0371c01] 長承四年四月十二日於大道寺切句了
[0371c03] 病中相扶畢功       覺樹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三
沙門釋光述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
[0343a06] 如是已說至治倒故唯四者。此下第三明四念住。就中。一明別相念住。二明總[7]相念住。此即明別相念住。七加行中第二加行也。結前問起 如是已說不[8]淨息念。入.修二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復何所修 就頌答中。初頌標名總舉。次兩句出體。次一句明次第。後一句明唯四種。
[0343a13] 論曰至修四念住者。釋初兩句 奢摩他。此云止 毘舍那。此云觀。
[0343a14] 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者。問。
[0343a15] 謂以自共相至除三餘法者。舉第三.第四句答。謂以自相別觀身.受.心.法。謂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 問如何得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 答如正理六十云。以自.共相於身等境一一別觀 又云。或身念住觀自相者。謂觀於身各別自性。次身念住觀共相者。謂觀身上與餘有為俱無常性。與餘有漏俱是苦性。與餘一切法俱空.無我性(受等隨應)文法蘊足[9]論第五解身念住中。以無常.苦.空.非我於身.受.心.法一一別觀 以此等論證知。共相別觀身等。除身.受.心三餘一切法名法自性。餘文可知。
[0343a27] 傳說在定至如應當知者。顯觀成相。毘婆沙師傳說。在定以一極微。以一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
[0343b01] 問無表非極微如何說成滿 解云此文且據礙色成滿 或可。此文亦通無表。雖無極微有剎那故。餘受.心.法三種滿相如應當知。皆非色故無有極微。以剎那觀。雖無為法無有剎那。且據有為從多分說 又解若有為以剎那無常別觀。若無為以空.非我別觀。故言如應當知。
[0343b07] 何等名為四念住體者。此下釋第五.第六句。此即問也。
[0343b09] 此四念住至所緣別故者。開章總答。正理云。何緣故說三種念住。為愚行相.資糧.所緣三種有情故說三種。
[0343b11] 自性念住至三種念住者。此釋初章。自性念住以聞.思.修三慧為體。即此三慧亦名三種念住言釋名者。自性是慧名念住者。慧由念住。或令念住故名自性念住。
[0343b15] 相雜念住至俱有為體者。釋第二章。相雜念住以慧及慧所餘俱有法為體 言釋名者。慧由念住 或令念住故名念住。念住相應及俱有法與念住相雜名相雜念住 問如何得知相雜念住亦攝慧耶 答如顯宗三十云。三中相雜能斷煩惱。非二能斷。太[10]減增故。然相雜言亦攝慧體。慧與俱有互相雜故 又正理六十云。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斷諸煩惱。體是慧故。然名自性謂無所待。斷煩惱時必待餘法。故斷煩惱位慧立相雜名。由此所言相雜念住能斷煩惱。理善成立。
[0343b27] 所緣念住至諸法為體者。釋第三章。所緣念住以慧所緣諸法為體。以一切法無不皆是慧所緣故 言釋名者。慧由念住 或令念住故名念住。身.受.心.法。是念住所緣名所緣念住。
[0343c02] 寧知自性是慧非餘者。問。寧知自性念住是慧非餘。
[0343c04] 經說於身至循觀用故者。引答可知。
[0343c05] 何緣於慧立念住名者。問。自性是慧應名慧住。何緣於慧立念住名。
[0343c06] 毘婆沙師至由楔力持者。答。斧由楔持能破於木。慧由念持於境得轉。此即從因為名。
[0343c09] 理實應言至便住不謬者。論主釋云。理實應[11]言慧令念住。從果為名。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念能明記。引論及經。皆由慧觀念便得住 無滅梵云阿[12]尼律陀。舊云阿那律。或云阿[]尼樓豆訛也。
[0343c13] 然有經言至各有三種者[13]會釋經文。然有經言問此四念住由何故集 由何故滅。經復答言。食集故令身集。由段食故身得增長。觸集故令受集。由觸因故受果得生。名色集故令心集。由名與心為相應.俱有等。由色與心為依.緣等心果得生 又解約四識住色蘊是色。受.想.行是名。識是能住即是所集。是故除識。作意集故令法集。由作意起故令此法中餘心所起。若食.觸.名色.作意四因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四果滅若依此經念住有四。如何乃言慧為自性。論主釋言。應知彼說三念住中。所緣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名所緣念住。又四念住別名隨所緣。於所緣中。或緣自相續身。或緣他相續身。或緣自.[14]他相續身。三種異故。俱謂緣自.他。一一念住緣自.他.俱各有三種。三四即成十二念住。故彼經說。所緣念住。四念住中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 此中且據相續以論 或從多分說。
[0344a03] 此四念住說次隨生者。釋第七句。明四次第生。
[0344a05] 生復何緣次第如是者。問。
[0344a05] 隨境者至如是次第者。答。隨境者應先觀故。於四種中色先觀。於後三中受先觀。如手等痛。於後二中心先觀。法最細故所以後觀 法中想等雖復心。法中涅槃極微細故。與極細法合施設故。據細以論。故最後說 [1]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 然貪於身由欣樂於受。[2]或由欣樂受故觀受第二 欣樂於受由心不調故第三觀心 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惑是法攝故第四觀法。
[0344a15] 此四念住至不增不減者。釋第八句。明唯有四。四念住中觀身不淨治彼淨倒。觀受是苦治彼樂倒。觀心無常治彼常倒。觀法無我治彼我倒。又正理云。或為對治[3]段.觸.識.思食。如次建立身等四念住。[4]故唯有四不增不減。
[0344a21] 四中三種至名為雜緣者。顯四所緣有雜.不雜。四中前三一一別觀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於身等四。或二合觀。或三合觀。或四總觀。二二合觀有六。三三合觀有四。[5]四合觀有一。總有十一名雜緣法通名法故。先不雜緣身.受.心.法。從不雜緣法念住後無間引起雜緣法念住。
[0344a29] 如是熟修至苦空非我者。此即第二明總相念住。七加行中第三加行也。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唯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觀諸有為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雜緣法念住總有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非[6]唯故[7]與差別 問婆沙云三義觀.七處善。此論何故不說。三義觀者。謂次第觀蘊.處.界也。七處善者。謂觀色苦。觀色集。觀色滅。觀色道。觀色愛味。觀色過患。觀色出離。前之四種觀色四諦。色愛味言重觀色集。色過患言重觀色苦。色出離言重觀色滅諦。先觀集者隨說次第。不言道者。以諸能觀多是道故。受.想.行.識各七亦[8]然。應言三十五。不過七故但言七處善 解[9]云亦應說有。而不說者略而不論 又解三義.七處聲聞[10]作。佛.及獨覺不作。此中通據三乘加行。是故不說彼二觀門 問三義觀.七處善何位起耶 解云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此二種。故正理六十一云。論曰雜緣法念住總有四種。二.三.四.五蘊為境別故。唯總緣五名此所修。彼居此中修四行相。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非常.苦.空.非我。然於修習此念住時。有餘善根能為方便。彼應次第修令現前。謂彼已熟修雜緣法念住。將欲修習此念住時。先應總緣修無我行。次觀生.滅。次觀緣起。以觀行者先觀諸行從因生滅。便於因果相屬觀門易趣入故。或有欲令先觀緣起。此後引起緣三義觀。此觀無間修七處善。於七[11]處善得善巧故。能於先來諸所見境立因果諦次第觀察。如是熟[12]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順現觀諦。謂欲.上界苦等各別。於如是八隨次第[13]觀修未曾修十六行相。彼由聞慧於八諦中。初起如斯十六行觀。如隔薄絹見眾色。齊此名為聞慧圓滿。思所成慧准此應說。次於生死深生厭患。欣樂涅槃寂靜功德。[14]此後多引厭觀現前。方便勤修漸增漸勝。引起如是能順決擇思所成攝最勝善根。即是所修總緣共相法念住 解云此顯雜緣法念住後。是總緣共相法念住前加行。一修無我行。二觀生.滅。三觀緣起。或有欲令先觀緣起。四緣三義觀。五修七處善。六聞慧學作十六行觀。七思慧學作十六行觀。八深厭生死欣樂涅槃。此是總相加行。從此便能引起如是能順決擇思所成攝最勝善根。即是所修總緣共相法念住也。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慧所攝。若已離欲。總相念住即修慧[15]所攝。故正理六十一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慧。厭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善根生。諸有先時未離欲染[16]依思所成慧引善根生故。彼不應作一向執。
[0344c25] 修此觀已至皆慧五除得者。此下第四明煖等四善根。七加行中後四加行也。就中。一明善根觀行。二諸門分別。三明善根勝利。四明三乘轉根。五明修果久近 此即明善根觀行。
[0344c29] 論曰至故名為煖者。釋初句可知。
[0345a01] 善根至如後當辨者。釋第二.第三句。亦可解。
[0345a02] 善根至十六行相者。釋第四句。此亦可知。
[0345a03] 如是頂至唯法念住者。釋第五句及第六句中皆初法。
[0345a05] 以何義故.名.初安足者。問。
[0345a06] 謂隨何善根至四聖諦者。答。
[0345a06] 後增進時至欽重心故者。釋第六句中後四。
[0345a08] 此頂善根至與前有[1]異者。釋第七句。於四諦理忍可最勝故名為忍。及此位忍無退墮故名為忍法。又正理云。世第一法雖於聖諦亦能忍可。無間必能入見道故。必無退墮。而不具觀四聖諦理。此具觀故偏得忍名。故偏說此名順諦忍。餘文可知。
[0345a14] 然此忍法至十六行相者。釋第八句。忍有三品。下.中同頂具觀四諦。修十六[2]行。此總相說。若別分別。於中品忍雖初具觀上.下八諦。行相漸略至後位中諦亦漸略。次後當說。
[0345a18] 上品有異至不相續故者。釋第九.第十句。上[3]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接故。由此上忍唯觀欲苦。由此義准。.頂及下.中忍善根。皆能具緣三界四諦義已成立。於等位無簡別故 謂瑜伽師已下。顯中上忍兩位分[4]齊 對治道等。等取餘七諦。舉後等前。於一一諦能緣行相三十二種。及所緣境上.下八諦。隨其所應漸減漸略。唯二念心思惟欲苦[]齊此已前名中忍位。後一剎那名為上忍。故正理六十一云。忍下.中.上如何分別。且下品忍具八類心。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名一類心。如是次觀色.無色。苦.集.滅.道諦。亦如是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中忍減略行相.所緣。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如是次第漸減漸略行相所緣。乃至極少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齊此名為中忍位滿。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善根起不相續故 問中忍如何減行減緣 解云行相有三十二。所緣有八諦。謂[5]欲苦上苦。欲集上集。欲滅上滅。欲道上道。各有四行。如其次第從後向前減行減緣。第一周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後以三行觀上界道。減上界道下一行相。第二周以二行觀上界道復減一行。第三周以一行觀上界道復減一行。第四周以四行相觀欲道諦不觀上道名曰減緣。減緣之時亦雖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如上道諦餘七諦亦爾。唯於緣中不除欲苦.及與一行。總而言之。上.下八諦。諦減三行。三八二十四周減行。七周減緣。唯留欲苦.及與一行 又解云二十四周唯減行。七周減行亦減緣。望能緣邊名減行。望所緣邊名減緣 問如何得知。諦諦之下先減行。後減緣 答如正理論云。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 古德解云。於八諦中減七諦名七周減緣。於欲苦諦減三行名三周減行 七周減緣此亦可然。三周減行此即不爾 問若先減行應不能修彼所減行。何故婆沙云。問增長忍一切時修十六行耶。答不爾。或時十六。或時十二。或時八。或時四 解云雖減行相未至減緣。猶緣諦故亦能修所減行。若至減緣不修彼行。夫修彼者欣慕故修。既不緣彼諦。所以亦不修彼行。故論云。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故得有時修十六。無修十五.十四.十三故。得有時修十二。無修十一.十九故。得有時修八。無修七.六.五故。得有時修四。無修[6]三.二.[7]一 問若修十六與下忍何別 解云得修雖同。[8]行修即異 問上.下八諦各四行相。既言減行先減何行 解云上.下八諦。諦各四行。總三十二。於中唯留欲苦一行擬入見道。餘三十一如名次第從後向前漸漸除之。一周減一。乃至終盡。緣既從後向前漸除。除行亦應爾 問欲苦四行留何行耶 解云將入見道有二行者 一見行者。於中有二。著我見者作非我行相。著我所見者作空行相 二愛行者。於中有二。我慢增者作無常行相。懈怠增者作苦行相。於此四.人應以此[9]行擬入見道即留此行。故婆沙一百[10]九云。問何等補特伽羅依空入正性離生。何等補特伽羅依無願入正性離生耶。答若見行者依空入正性離生。若愛行者依無願入正性離生。唯除菩薩。雖是愛行而依空入正性離生。又見行者復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離生。著我所見者依空行相入正性離生。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離生。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復次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離生。若鈍根者多依無願入正性離生(已上論文)。夫增上忍。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行相皆同故引為證 問於見道中餘三諦下各有四[]行作何[]行耶 解云隨先串習即作此行。又依西方德光論師解減行云。上.下八諦。諦各四行。如名次第擬[1]儀相當皆相繫屬 如於後時應以欲界苦諦下無常行相入見道者。於自諦下從後向前先除非我。次空。後苦 若以苦行擬入見道。先除非我。次空。後無常 若以空行擬入見道。先除非我。次苦。後無常 若以非我擬入見道。先除空。次苦。後無常。除欲苦諦四行。既爾。除上道諦四行亦然。
[0346a17] 如以欲界無常入見道。先除上界道下出。次行。次如。後道。以道屬無常故後除也。
[0346a19] 若以苦入見道者。先除出。次行。次道。後如。以如屬苦故後除也 若以空行入見道。先除出。次如。次道。後行。以行屬空故後除也 若以非我行入見道。先除行次如。次道。後出。以出屬非我故後除也。如欲苦下行相從後漸除。上界道下行相應繫屬彼欲界行相。如欲界說先後除之。如除上界道下四行。除餘六諦各四行相隨應皆爾 准此應知。於見道中所起行相。繫屬增上忍時行相者即先起彼行 又德光解云。無常.苦是愛行。空.非我是見行。如於後時減欲苦諦四種行相先後次第。減餘七諦行相前後應知亦爾。減欲苦下四行相者。如以無常擬入見道。先除空。以空除我所故先除。次除非我。以除我故後除。此二是見行故先除也。後除苦行。以此苦行與無常行同愛行故 若以苦行擬入見道除空.非我如前說。後除無常。以無常行與此苦行同愛行故 若以空行擬入見道。先除苦以懈怠增故。次除無常[2]以我慢增故。帶於我故。見行相涉。在苦後除。此二是愛行者起故先除也。後除非我。以非我行與此空行同見行故所以後除 若以非我行相擬入見道。先除苦.無常如先說。後除空行。以空行相與非我行同見行故所以後除。如欲苦下四種行相不定先後隨應而除。除餘七諦四種行相應知亦爾。除上界道四行相者。如以欲界無常入[3]見。先除道下行。以行屬空故。次除出以出屬非我故。次如除以如屬苦故。後除道以道屬無常故 若以苦入見道。先除行。次除出。次除道。後除如 若以空入見道。先除如。次除道。次除出。後除行 若以非我入見道。先除如。次除道。次除行。後除出。皆准前釋。如除上道四種行相准欲苦下四種行相。除餘六諦各四行相應知亦爾。准此應知。於見道中所起行相應合繫屬增上忍者。即先起之。德光所解於理為勝。若不爾者。諦各四行起何行耶。
[0346b28] 上品忍無間至故名最勝者。釋第十一句。於上忍後即生第一。如上品忍。緣苦諦[ィ-【甲】">4]行修一[]行。唯一剎那。有漏名世。勝故第一。能作等無間緣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0346c04] 如是等至重現前故者。釋第十二句。等善根皆慧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勿諸聖者等善根重現前故。本起等為求聖道。既得聖已。理不應起加行善根。以無用故。然得聖已有成等。若得為體即有等重現前過。由此煖等非得為體 問何故四沙門果得是[5]沙門果。煖等上得非等耶 解云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得是沙門果。煖等善根聖不重起故。得非煖等 問若得是沙門果。起後果向道前果得現行。應相雜亂 解云果得雖起。所得果法即不現行。故不相雜。故正理六十一云。又沙門果諸相續得。雖亦許為沙門果體。而無八聖位相雜失。以諸安住勝果道者果攝所得法必定不行故。安住果者勝果道攝。諸所得法亦不成故。
[0346c20] 此中煖法至亦能修故者。此下別明行修.得修念住行相。此明煖法初修.後修。初修煖[6]位由此種[7]姓先未曾得。初緣諦起勢力嬴劣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不能傍修餘諦念行。後增進時.由此種姓先已曾得已緣諦故。勢力強盛不同分者亦能修故。故能傍修餘諦念行。夫順決擇皆順見道。見道位中唯法念住。故於初位現唯法念。故婆沙云。然順決擇分善根順見道故。初起位中現在皆唯修法念住(已上論文)後稍容[8]豫於四念住隨應現修。又苦.集.道有色.受.心.及餘法故具四念住。滅唯無為但有法念。又增進位應言修十三念住。謂苦.集.道各四念住。滅諦唯法。不過四故名修四念。
[0347a04] 頂初安足至未來十六者。此明頂法初.後兩位修念住.行相。[1]初順見道現唯法念。由曾習故而能傍修餘諦念住及餘行相。後位容[]豫故四念住隨應現修。
[0347a08] 忍初安足至不修彼行相者。此明忍位初.後能修念住.行相。漸近見道似見道故。故初.後忍皆唯法念。故婆沙一百八十八云。問何故初忍及增長位。皆唯法念住現在修耶。答以忍近見道故。與見道相似。如見道中唯法念住現在修。忍亦爾(已上論文)由曾修故傍修餘諦念住.行相。然於增進略所緣時。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由心欣欲。引得令生。減略所緣心有所捨故不能修。若略所緣即不修行。未至減緣行具能修故。[2]故正理云。差別說者。略所緣時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謂具緣四。具修十六。若緣三.二.一修十二.八.四(已上論文)言增進者。重緣已去名為增進。或略緣.行已去名增進。
[0347a22] 世第一法至似見道故者。此明第一行修.得修.念住.行相。世第一法緣欲苦諦。以欲苦諦顯易觀故。觀欲苦入於見道。法念現修未來四。隨一行現修未來四。無異分[3]力故不能傍修餘諦念行。似見道故唯法念現修。唯修自諦念住行相。故婆沙一百八十八云。問世第一法亦是曾得種姓。已緣諦起行相。何故唯同分修非不同分。答世第一法。是極近見道善根。最與見道相似。如見道中唯同分修非不同分。世第一法亦爾(廣如彼說)
[0347b04] 已辨所生至二捨性非得者。此即第二諸門分別。初一句標總名。第二句修所成。第三句所依地。第四句所依身。第五.第六句二依得。第七.第八.第九句聖.凡捨。第十句得久近。第十一句非重得。第十二句捨體性。
[0347b08] 論曰至名順決擇分者。釋第一句。
[0347b09] 依何義建立順決擇分名者。問。
[0347b10] 決謂決斷至順決擇分者。答。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慧為體性。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名決。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名擇。分謂分段。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非修.無學決擇。聖道總有三種。所謂見.修.無學三分。見道唯是決擇之一分故得決擇分名。此四善根能為勝緣。引決擇分順益彼故得順彼名。順是其因。決擇分是果。從因及果為名。故此名為順決擇分。
[0347b19] 如是四種至獨是上品者。釋第二句。四皆是修非是聞.思。唯等引故 雖同修攝。四中前二是下品攝。以俱可動。猶可退故 忍中品攝。勝前煖.頂二善根故。有後[4]第一為其上故。所以名中 世第一法獨是上品。由三品不同故分四種。若論煖.頂.忍位不同皆有三品。此中且據束九為三攝四善根 若依正理。由下.中.上及上上品分為四種 又婆沙第六云。答總有三品。謂下.中.上。煖是下品。頂是中品。忍及世第一法是上品。廣如彼說。
[0347c01] 此四善根至及欲七地者。釋第三句。此四依六。謂四靜慮.未至.中間。欲界中無。闕等引故。餘上無色地中亦無。以是見道近眷屬故。又無色心不緣欲故。於欲界苦先應遍知。於欲界集先應斷故。故無色界無有見道。無見道故亦無煖.等。此四善根是有漏故。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故唯依色 頌說或聲。顯二異說。謂煖.頂二 尊者妙音說。依前六及欲七地 此非正義。故正理破云。對法諸師不許彼說。非聞.思所成順決擇分故。
[0347c12] 此四善根至一剎那故者。釋第四句。此四善根依欲界身起。人.天九處。除北俱盧。唯依欲九身。以依彼身容入見道。彼是見道近眷屬故。餘不能入故不依彼。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天處亦續現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一剎那故。又婆沙第七云。問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處無勝厭離等作意故。問惡趣中有勝厭離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耶。答惡趣中無勝依身故。若有勝厭離等作意。亦有勝依身者。則能初起。此類善根。欲天中雖有勝依身。而無勝厭離等作意。惡趣中雖有勝厭離等作意。而無勝依身。人中具二故能初起。
[0347c25] 此四善根至非擇滅故者。釋第五.第六句。此四善根唯依男.女。不依扇搋.半[5]擇.無形.二形。前三善根男.女二身俱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男.女身中二種。世第一法。可為男故。故得男身世第一法。依男唯得男身善根世第一法。增上忍時已得女身非擇滅故。此人畢竟更不為女。所以不得女身第一 問前三善根位亦有男.女身得非擇滅。依彼煖等為修。不修 解云即由此因證不修也 又解得世第一法必不為女。故不修女。前三容有成男.女義。設[1]非擇滅亦互相修。又正理六十一云。此四善根唯依男.女。前三男.女俱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二種。勿後得男身不成煖等故。依[2]男唯得男身善根。聖轉至餘生亦不為女故。煖.頂.忍位容有轉形。故二依善根展轉為因性。世第一法依女身者能為二因。女得聖已容有轉得男身理故。依男身者但與一因。已得女身非擇滅故 又婆沙第七云。問此煖.頂.忍.世第一法依何身起。答依男.女身。問依女身得女身所起煖。為亦得男身所起煖耶。答得。如得煖得頂.忍亦爾。問依男身得男身所起煖。為亦得女身所起煖耶。答得。如得煖得頂.忍亦爾。女身於女身所起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男身所起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煖.說頂.忍亦爾。男身於男身所起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女身所起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煖說頂.忍亦爾。女身所起煖與女身所起煖為因。與男身所起煖亦為因。如說煖說頃.忍亦爾。男身所起煖與男身所起煖為因。不與女身所起煖為因。所以者何。勝非劣因。彼是劣故。如說煖說頂.忍亦爾 解云俱舍前三男.女互得。第四善根依女得二。依男唯一。不說為因。正理說得文同俱舍。前三男.女展轉為因。第四女為二因。男非女因。婆沙前三男.女互得。女為男因。男非女因。不說第四為因相得。舊婆沙云。男不得女煖等善根。譯家誤耳。俱舍不說為因。婆沙不說第四善根為因相得者略而不說。准餘論解 問正理.婆沙既說不同。如何會釋 解云正理.婆沙論意各別 正理依一道義。前三善根依身雖復男.女不同。或轉男為女。或轉女為男。而煖等一約依身別分為男.女。如一戒體於轉形位。容依苾芻.及苾芻尼。由形不同說為二戒。可言苾芻.及苾芻尼俱得二戒故。前三善根應知亦爾 言為因者前三善根男.女互得為同類因。第四善根女可為男。故女得二。與二為因。男不為女故男不得女唯一為因 婆沙依多道義。謂有多類煖等依身各別 言得者前三男.女通得二種。一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行。一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行故知各別。第四善根女可成男故女得男。男不可成女故男不得女。
[0348b23] 言為因者依女身中善根劣故與二為因。依男身中善根勝故唯一為因 上來雖說一道多道。多道當婆沙評家義。一道當婆沙不正義 又解正理.婆沙俱依多道義。婆沙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所以勝非劣因正理論意男.女所依雖有勝劣。而能依道展轉為因。如依九地聖道雖有所依勝劣差別。而能依道展轉為因。俱舍或同正理。或同婆沙。皆無有妨 又解四種善根。男.女異身皆互相修皆互為因。諸論但說前三善根男.女互得者。得前三已容為男.女。所以別說。得世第[3]一必不為女故言不得。理實而言。未來女身雖得非擇滅。依彼第一亦得修也。婆沙論[]言前三善[4]根女與二為因。男唯一因。且據一相以說。以實而言。男亦與女為因。以有下.中.上品別故。若不爾者豈可男身下品煖等。非與女身上品為因。第四善根男.女互為因。釋所以者如前得說 又解正理據現轉形為男.女說。婆沙據一期身男.女異說。故有差別。
[0348c14] 聖依此地至異生亦無退者。釋第七.第八.第九句。捨諸善根總有三種。一失地捨。二命終捨。三退捨。聖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時善根方捨。失地言顯下地命終遷生上地。異生於地若失.不失。但命終時失眾同分必捨此善根。故正理云。聖身見道力所資故。此四善根無命終捨。寧知命終捨唯異生非聖。以本論說卵.胎中異生唯成就身不成身業故。豈不異生先依下地起煖法等[5]後生上地亦必定捨煖等善根。無如是失。以彼異生爾時捨善根。由捨同分故。謂住死有無聖道資捨諸善根。非由上地中有等起。若諸聖者住死有中由聖道資不捨煖等。但由上地中有等起捨下善根。捨時雖同而所由別。是故異生[6]無失地捨。聖者必無由命終捨(已上論文)初二善根不但由失地.命終捨亦由退捨。由死.退捨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聖非異生。忍及[1]第一異生亦無退。命終.失地隨應捨故。
[0349a04] 依根本地至極猛利故者。釋第十句。依四根本起煖等善必三生滿。彼於此生必定得見[2]諦。厭生死心極猛利故。若依未至.及與中間。厭非猛利或入.不入。又婆沙第[3]六云。依根本地起煖等者。現身必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彼由聖道引煖等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起煖等者。此則不定。所以者何。彼由煖等引聖道故(解云根本樂道聖道易起。能引煖等故現入[4]聖。未至.中間是其苦道聖道難起。由煖等引故。依彼地或人.不[5]入)。又正理六十一云。依根本地起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6]根利故厭有深故。依未至.中間起煖等者[7]於此生不必得入見諦。有餘師言。依根本定起煖等者。此生必定得至涅槃。厭有深故 俱舍師難云。如得煖等人有六種姓。復言煖等通依六地。又下文說。一隨信行離染故成七十三[8]人。又四通行中鈍.利二人俱通苦.樂。以此故知。鈍根之人亦依根本得入見道。正理如何言依根本以利根故必入聖耶。此言有失。設作[9]救言利根者。厭心猛利名為利根。非是不動名為利根。設作此救名相濫失。又正理云。若依越次以利根故除練根得。以此故知。正理意說依根本地是利根也。
[0349a27] 若先捨已至還從本修者。釋第十一句。煖等善根若先捨已後重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如人先捨別解脫已。後重得戒所得。必非先之所捨。以煖等[10]善從無始來未曾熟修。要由廣大功用成故。於未曾得生欽重故得先未得。於已曾得不欣樂故非得曾得。以趣聖[11]道求昇進故。若得餘定以曾熟修非由大功故後重得得先所捨。若先已得煖等善根修習圓滿經生故捨。至於後身遇了分位善說法師。得宿住智知曾過去已修煖等。為說頂等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煖等根本修故。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故婆沙云。問若餘生中即起頂者。從何作意無間起耶。答如起煖時所有作意。如說從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 問若爾何故[12]說煖無間起頂頂無間起忍耶 答依一身中相續起者作如是說。然非一切。
[0349b15] 失退二捨至失不必然者。釋後一句。失.退二捨以捨得故非得為體。退必起過。起惑退故失不必然。失謂命終。或是易地。不必起過。以命終心通三性故。故正理云。退捨必因起過而得。失捨或有由[13]位增進[14](解云。失謂越地。或但命終。聖越地時名位增進。異生不爾。故說或言)" ver="150 a11 " va11="解云失謂越地或但命終聖越地時名位增進異生不爾故說或言">(解云。失謂越地。或但命終。聖越地時名[15]位增進。異生不爾。故說或言)得此善根至第一入離生者。此即第三明善根勝利。
[0349b22] 論曰至必至涅槃故者。釋初句。四善根中若得煖法。雖有四失而有一德。如文可知。
[0349b24] 若爾何殊順解脫分者。問。
[0349b25] 若無障礙至行相同故者。答。若無障礙去見道近。或由二生。或但一生。能入見道。又與見道十六行相皆悉同故。
[0349b27] 若得頂法至不斷善根者。釋第二句。若得頂法雖復有退造無間業墮[16]惡趣。於前煖法更增畢竟不斷善根。又正理云。[17]若得頂已不斷善根。如何經說天授退頂。由彼曾起近頂善根。依未得退密作是說。
[0349c03] 若得忍時至上忍方得者。釋第三句。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有此二失。於前頂法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有此三德不墮惡趣。准知不造五無間業。言無惡果顯無惡因。忍位無退如前已辨。故前文言。又此位忍無退墮故名為忍法。若至忍位於少分趣等中得不生法故。趣謂三惡趣。生謂卵濕生。正理云。由此二生多愚癡故。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正理云。無想.大梵僻見處故。北俱盧洲無現觀故。身謂扇搋等。正理云。身謂扇搋等。多諸煩惱故。有謂欲界第八有等。正理云。有謂第八有等。聖必不受故。惑謂見所斷惑。正理云。惑謂見所[18]斷必不復起故 此之六種於下.上忍隨應而得。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餘五不生至上忍方得。於中忍位無別不生故不說也 問若至上忍於扇搋等方得不生。何故婆沙第七云。問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身不。答更可受。唯煖.頂非餘。所以者何。若得忍已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形[19]醜陋。是人中惡趣。若得忍等殊勝善根。必更不受彼類身故 准婆沙文。得忍不受扇搋等身。云何俱舍.正理乃言至上忍位。於扇搋等方得不生 解云婆沙言忍不受彼類顯增上忍。據總相說。與惡趣同於忍位中得不生故。若別分別。惡趣下忍得不生。扇搋等身至上忍位方得不生 又解論意各別。
[0350a02] 得世第一法至無命終捨者。釋第四句。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有斯一失。於前忍位加能趣入正性離生。及至此位無命終捨。
[0350a06] 何緣唯此能入離生者。問。
[0350a06] 已得異生至捨異生性者。答。增上忍時除世第一法一剎那異生性。餘一切異生性皆得非擇滅。至第一法故。言已得異生非擇滅故。世第一法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故。苦法忍如解脫道捨異生性故。世第一法住現在時。說名為入。故婆沙第二云。如是說者。世第一法住時名入。問若爾異生應即聖者。入聖道故。答無如是過。世第一法至住位時。苦法智忍在正生時。未成就故不名聖者。苦法智忍雖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無間。世第一法爾時為彼等無間緣故名為入。
[0350a18] 此四善根至一坐成覺故者。此即第四明三乘根轉。問.及頌答。
[0350a19] 論曰至故說為餘者。釋初兩句。未殖佛乘順解脫分聲聞種[]姓。可轉向餘乘獨覺非住惡趣。故於忍位可轉成。彼若轉向佛乘。經三無數.及百劫已起彼煖等。轉向麟角經百劫已。起彼煖等皆一坐故 菩提云覺 薩埵云有情。言菩[1]薩者略也。餘文可知。
[0350a25] 麟角佛言至乃至菩提者。釋下兩句。如麟一角獨出如佛。故婆沙云。樂[2]獨居故 餘文可知。自古諸師皆言。七加行中具作五停。今依此論及婆沙等。但言不淨.及持息念隨一亦得。大智度論具說五停。
[0350b01] 有餘獨覺至理無遮礙者。有餘部行獨覺異麟角喻。起彼種姓初二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如聲聞說。亦應說忍略而不論。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若麟角喻唯獨悟道。故正理云。然獨覺乘總有二種。一麟角喻。二先聲聞。若先聲聞如聲聞說世第一法。一剎那故不可言轉。故此不說。此約順決擇分。三乘轉說。若約解脫分[3]位轉者。如婆沙第七云。轉聲聞種姓順解脫分。起獨覺.及佛種姓順解脫分。轉獨覺種姓順解脫分。起聲聞.[4]及佛種姓順解脫分。若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已[5]則不可轉。極猛利故。
[0350b15] 頗有此生至殖在人三洲者。此即第五明修果久近。
[0350b16] 論曰至三位亦爾者。釋上三句 言順解脫分者。解脫謂涅槃。此善順彼名順解脫分。譬如種[ィ【甲】">6]田。第一下種。第二苗成。第三結實。三位不同。修道亦爾。第一生身入法性。即種順解脫分[]善。第二生成[7]就。即成[8]就順決擇分善根。第三生得解脫。即能證得解脫涅槃。故言三位亦爾。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數劫.及餘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及餘百劫修加行。此據修者。餘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沙三十一云。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餘文可知。正理六十一破云。極疾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殖順解脫分。次生成熟。第三生起[9]順決擇分即入聖道。若謂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彼言便與前說相違。謂依根本地起煖等者。彼必於此生得入見諦。或彼應許極速二生。謂第二生依根本地起煖等者。彼於理生必入聖道得解脫故 俱舍師救云。若依根本起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煖等故不與彼前文相違。亦復無有減三生失。
[0350c14] 傳說如是至順解脫分者。釋第三句。明體。毘婆沙師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非生得善以彼劣故。非修所成唯欲界故 通三業為體。雖就最勝唯是聞.思相應意業。而此聞.思慧相應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如施一食持一戒等。深厭生死深樂解脫。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願以信為體。或勝解為體。或欲為體。即思相應願也。准此論文。加行善根能發身.語。
[0350c23] 殖順解脫分至亦遇獨覺者。釋第四句。明處。殖順解脫分唯人三洲。餘三惡趣.天趣.北洲。厭離.般若如應無故。三惡趣雖有厭離以厭苦故。無勝般若以慧劣故。天趣雖有勝般若。無深厭離以苦輕故。北洲無深厭離以苦輕故。無勝般若以慧劣故。餘文可知。又正理云。有佛出[1]世。若無佛時。俱能種殖順解脫分。
[0351a02] 已因便說至謂見緣事別者。此下大文第[2]二約三道辨人。就中。一明三道建立。二明七種聖人。三明學.無學滿 就明三道建立中。一約現觀位明。二約修無學道 就約現觀位明中。一明十六心。二依位建立 就明十六心中。一正明十六心。二明十[3]六依地。三明忍智次第。四明見.修道別 此即第一正明十六心也。
[0351a09] 論曰至如果花樹者。釋初三句。舉後等流果即苦法智 樹生花果名花果樹。忍生法智名法智忍。餘文可知。
[0351a12] 即此名入至如燈.及生相者。釋忍異名。即此苦忍名入正性離生。亦復名入正性決定。此忍初入故得二名。經言正性。所謂涅槃。或目聖道。生謂煩惱。故婆沙[4]第三云。復次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諸惡趣。受諸劇苦。譬如生食久[5]在身中。能作種種極苦惱事。是故此惑說名為生。見道能滅故名離生。復次有身見等剛強難伏。如狩[6]龍戾。故說名生。見道能滅故名離生(廣如彼說)或謂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云。復次一切煩惱或諸貪愛。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諸有潤令起過皆名為生。見道起已[7]摧彼勢力。令不復為增上生過。由此見道獨名離生(廣如彼說) 能決趣涅槃。謂正性之決定 或決了諦相。謂正性即決定。故諸聖道得決定名。苦法智忍初至此位說名為入。此忍生已至現在位得聖者名。此忍在未來能捨異生性。謂許此忍。未來生時。有此能捨異生性用。非餘法能。如燈.及生相未來有用。燈有除闇用令闇不至。生相有生法用。故婆沙云。謂一切法能於未來有作用者總有三類。一者內法如苦法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內.外法如諸生相。
[0351b06] 有餘師說至捨異生性者。有餘師說。世第一法獨能捨異生性。
[0351b07] 此義不然至世間法故者。難。此義不然。彼此同名世間法故。如何世間法能捨世間法。
[0351b09] 性相違故至能害怨命者。有餘師釋。雖世第一與異生性同是世間。性相違故能捨異生性。亦無有失。如上怨肩能害怨命。二人雖復同是世間。性相違故。一能害怨。
[0351b13] 有餘師說至解脫道故者。有餘師說。二相資共捨異生性。世第一法如似無間道。苦法智忍如似解脫道。故婆沙第三云。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捨異生性。謂世第一法與異生性雖性相違。而力劣故不能獨捨。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捨異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緣。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捨異生性。是故世第一法與異生性。成就.得俱滅。苦法智忍與異生性。不成就.得俱生。俱舍.婆沙皆有三說。若說苦法智忍捨。如[8]二形生捨戒。若世第一捨如命終捨戒。若世第一法.及苦法忍捨相資共捨。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0351b27] 此忍無間至遍流後故者。釋第四句。前第三句無漏之言。遍流至後十五心故。餘文可知。
[0351b29] 如緣欲界至名苦類智忍者。釋第五.第六句。
[0351c02] 最初證知至而證境故者。釋法類智。如文可知。
[0351c03] 如緣苦諦至聖諦現觀者。釋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句。現觀之名理通見.修。見道猛利偏得其名 問上.下八諦何故先觀下苦。後合觀上苦。乃至先觀下道。後合觀上道 解云婆沙七十九一解云。欲界四諦非定地攝。故先觀。色.無色界[9]四諦俱定地攝故後合觀 [10](廣如彼說)">廣如彼說。
[0351c09] 此中餘部至唯頓現觀者。此下釋後兩句。先敘異計。此中有餘即大眾部等。有作是言。於四諦中 一剎那心唯頓現觀。
[0351c12] 然彼意趣至名事現觀者。說一切有部徵。然彼餘部所有意趣應更推尋。彼現觀言無差別故。不知定約何現觀說。詳諸現觀總有三種。謂見.緣.事。唯無漏慧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 心.心所法是能緣。境是所緣。心.心所法同一所緣名緣現觀。或心.心所取境分明與現觀同名緣現觀 事謂事業。即是遍知.永斷.作證.修習四種事業。謂諸能緣.及俱有法同一事業名事現觀。戒謂隨轉戒。生相等等住.異.滅。俱有因故。泛明現觀有斯三種。故正理云。如是應知非相應法唯一[11]現觀。除慧所餘心.心所法有二現觀。唯無漏慧具足有三。
[0351c25] 見苦諦時至謂斷證修者。顯三現觀四諦通局。見苦諦時於苦聖諦具三現觀。由見苦故有見現觀。由緣苦故有緣現觀。由知苦故有事現觀。即見苦時於餘三諦唯事現觀。謂斷.證.修。見苦之時斷煩惱故即名斷集。見苦之時得擇滅故即名證滅。證有二種。一見證。二得證。此是得證。見苦之時無漏現前即名修道。非見餘三無見現觀。非緣餘三無緣現觀 問論說一切法皆應遍知。諸有漏法皆應永斷。一切善法皆應作證。善有為法皆應修習。何故經云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解云論說盡理。經依別意。故婆沙七十九有一師云。尊者言世尊唯說應遍知苦。或謂唯苦是應遍知。故對法中說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說集應永斷。或謂唯[1]是集應永斷。故對法中說有漏法皆應永斷。世尊唯說滅應作證。或謂唯滅是應作證。故對法中依得作證[2]說諸善法皆應作證。世尊唯說道應修習。或謂唯道是[3]唯應修習。故對法中總說一切善有為法皆應修習。此則顯示經義不了。阿毘達[4]磨是了義說。
[0352a17] 若諸諦中至有事現觀故者。牒計破。若諸諦中約見現觀說頓現觀。理必不然。以四諦中十六行相各差別故。若言以一無我行相。總見四諦名頓現觀。則不應用苦等行相見苦諦等。如是便與契經相違 如契經下.舉所違經。經別[5]說[6]行觀於四諦。明行非一。思惟之言皆顯作意。舉別作意取俱擇法。此諸行相即是無漏作意相應擇法。若言此經說修道位以諸行相別觀諦者。此亦不然。如見道中次第觀諦。修道位中亦次第觀。若見道中頓[7]現觀諦者。應修道位亦有頓觀。若彼[8]復謂見一諦時。於餘諦中得自在故說頓現觀。若作此救於我道理亦無有失。然於如是見四諦時現觀中間。有說出現觀。有說不出現觀。諸部不同。如斯之義別應思擇。若彼復謂於見苦時即能斷集.證滅.修道。約事現觀說頓現觀。理亦無失。我先已說見苦諦時於餘三諦中有事現觀故。
[0352b07] 依見現觀至有別喻者。說一切有部依見現觀引經證漸 言三經者。一善授經即此所引。二慶喜經。三一苾芻經。故正理六十三云。如善授經。佛告長者。於四聖諦非頓現觀必漸現觀。廣說乃至。無處無容於苦聖諦。未現觀已能現觀集。如是乃至。無處無容於滅聖諦。未現觀已能現觀道。如是慶喜.及一苾芻二經所言意皆同此。三經一一各有別喻 解云善授梵云蘇揭多。舊云須達者訛也。然彼長者請問世尊。諦現觀時為漸為頓。世尊告曰非頓必漸。以四諦境自相別故。廣說乃至。能現觀道。慶喜梵云阿難陀。舊云阿難者訛也。慶喜問經.苾芻問經問答語端皆同善授。然所舉喻各各不同。第一善授經中作如是說。佛告長者。於四聖諦非頓現觀必漸現觀。以四諦境相各別故。猶如世間造臺觀者。必先[簗=築【乙】*">9]簗" ver="150 a11 " va11="築">基。次方壘壁。次上梁[栿=柢【甲】【乙】">10]栿" ver="150 a10 a11 " va11="柢">。後以板覆。此四前後必不俱時。無處無容未[簗=築【乙】*">]簗" ver="150 a11 " va11="築">基訖便壘於壁。乃至廣說。第二慶喜經作如是說。猶如上四[11]橫梯時。先最初方第二。無處無容不最初而第二。乃至廣說。第三一苾芻經作如是喻。猶如上四級階時。先最初方第二。無處無容不最初而第二。乃至廣說。依如是喻必漸非頓。
[0352c04] 若謂有經至蜜意說故者。又牒經通難。若謂經說但於苦諦無惑無疑。於佛亦無惑無疑。佛是道諦攝故。既於佛道亦無惑.[12]疑。以此故知頓現觀者。此亦非證。於見苦時。於餘三諦。亦無疑者。依定不現行。或必定當斷。密意說故。
[0352c10] 已辨現觀至如先已說者。此即第二明十六心依地 言六地者。謂四靜慮.未至.中間。
[0352c12] 何緣必有至無間解脫道者。此即第三明忍.智次第。
[0352c13] 論曰至無能隔礙故者。於現觀位十六心中。八忍是無間道。間謂間隔。此無間道證離繫果。所斷惑得。無有力能為隔礙故令不證果。惑得雖與無間道俱。無力能引惑得至生相故無能礙。昔時能引能為隔礙。障覆涅槃令不得證。故婆沙九十云。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令不[13]續故。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正起故。
[0352c21] 正理難云。若爾解脫道亦應名無間。約與離繫得俱亦無能隔礙故 俱舍師救云。此無間道與惑得俱。惑得無力能為隔礙令不證果故名無間。彼解脫道雖復與彼離繫得俱名為證果。非惑得俱。不可說言惑得能礙。不能礙故。為難不齊。
[0352c26] 智是解脫至驅賊閉戶者。八智是解脫道。在生相時非惑得俱名正解脫。[14]令至現在名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名解脫道。故婆沙云。諸解脫道唯名證滅。與離繫得俱現前故 無間道如驅賊。解脫道如閉戶。
[0353a03] 若謂第二至已斷疑智者。牒異計破。若謂初剎那苦法忍後第二剎那苦類忍唯無間道。與欲界見苦所斷離繫得俱時而生。[1]無解脫道。乃至道類忍應知亦爾 破云。則此現觀位中。於其彼彼四法忍境。四類忍境。應定不起已斷疑智。故正理云。苦法忍後即有苦類忍。與前忍果斷得俱生。餘位亦然。斯有何失。若爾此位緣欲苦等已斷疑智應不得生。計此不生復[2]有何過。[3]則於後修位我已知苦等。諸決定智應不得生。於苦等境中先未生智故。若於先位未有智生。後已知言便成無義。
[0353a14] 若謂見位至九結聚相違者。難。若謂見道位唯八忍斷惑。即與本論說九結聚相違。彼說九結是智斷故 言九結聚者。謂見道中上.下八諦所斷為八。及修道惑足前為九。用九智斷。即八諦智.及修道智。故正理云。若見道位唯忍能斷惑。應與本論九結聚相違。以本論中說四法.類智。及修所斷。為九結聚故。
[0353a22] 此難不然至名王所作者。通。此難不然。彼論中說忍為智故。諸忍皆是智眷屬故。忍所作者即名智所作。引喻可知。
[0353a26] 此十六心至見道攝耶者。此下第四明見修道別。此即問也。
[0353a27] 不爾者。答。
[0353a27] 云何者。徵。
[0353a28] 頌曰至見未曾見故者。頌答。
[0353a29] 論曰至故修道攝者。現觀八諦總十六心。前十五心皆見道攝。於諸諦理見未見諦故。至第十[4]六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
[0353b03] 豈不爾時至未見今見者。問。至第十六道類智時。豈不爾時觀道類智次前念忍。相應.俱有一剎那法。是道諦理未見今見。
[0353b06] 此中約諦至此畦未刈者。答。此中但約上下八諦不約剎那。非道類忍一剎那法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喻況可知。
[0353b09] 又道類智至非見道攝者。又釋 道類智非見道攝。是果攝故。如餘修果 道類智非見道攝。頓修八智.十六行故。如餘修果 道類智非見道攝。捨前道故。如餘修果 道類智非見道攝。相續起故。如餘修道。
[0353b14] 然道類智至所斷斷故者。牒外難通。外難意云。見道不退。修道有退。若道類智是修道攝亦應有退。寧道類智必不退耶 論主通云然道類智必不退者。以能任持見道所斷煩惱斷故。所以不退。以見所斷擇滅不退。故道類智亦不退也。
[0353b20] 即由此故應見道攝者。難。即由道類智任持見道所斷斷故。應見道攝。
[0353b21] 此難不然太過失故者。論主破。一來果等亦能任持見斷法斷。亦應[5]見攝。若謂後位亦能任持修斷法斷無[6]斯過者。理亦不然。既持二斷應二道攝。故不應言能持彼斷即彼道收。太過失也。正理意同[]斯解。
[0353b26] 何緣七智亦見道攝者。問何緣七智。已見今見。亦見道攝。
[0353b28] 見諸諦理至亦見道攝者。答。見諸上.下八聖諦[7]理未究竟故。謂未周遍見八諦理。而於中間起七智故亦見道攝。
[0353c02] 已說見修至離八地向三者。此下第二依位建立。就中。一依十五心立。二依第十六心立 此即第一依十五心立 就生起中。一總生起。二別生起。及頌可知。
[0353c05] 論曰至隨行義故者。釋初兩句。由信隨行名隨信行。彼人有隨信行名隨信行者。此即約成以釋。或由串習此隨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隨信行者。此約習以釋。所以見位信標名者。彼先異生位中信他隨行義故。從加行位以立其名 准此兩解應釋隨法行者。所以見位法標名者。彼於先時異生位中。由目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從加行位以立其名 等謂等取餘十一部經。或等餘二藏。
[0353c15] 即二聖者至數准前釋者。釋後四句。隨信.法行若於先時異生位中。未以世道斷修斷惑名為具縛。或先異生位中。已斷欲[8]一至五。至此見位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四沙門果中。必初得故名為初果 若先凡位已斷欲界或六.或七.或八品染。至此見位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果。若據超越亦是初得。今據次第遍得果中此第二故 若凡位已離欲界第九品染。或先已斷初定一品。乃至具離無處有所第九品染。至此見位名第三[9]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謂不還果。數准次前一來果釋。若據超越亦是初得。今據次第遍得果中此第三故 總而言之。信.法二.人各七十三。故正理[1]六十四云。如是隨信.隨法行者。由先具縛.斷惑有殊。數[2]別各成七十三種。謂於欲界具縛為初。至斷九品以為第十。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地地各九為七十[3]三。諸後具縛即前離九。故後七地無別具縛 准此論等。鈍根亦能證超越果。
[0354a07] 次依修道至亦由鈍利別者。此即第二依第十六心立。就中。一建立[4]果差別。二明[5]住果非向 此即第一建立果差別。
[0354a09] 論曰至離有頂故者。釋上兩句。即前信.法至道類智名果非向。隨前七十三人三向今住三果。謂前六人預流向今住預流果。前三人一來向今住一來果。前六十四人不還向今住不還果 阿羅漢果於四果中必無初得。所以者何。見道無容斷修惑故。昔在凡位世道無容離有頂故。所以第四必非初得。
[0354a17] 至[]住果位至見至名別者。釋下兩句。至住果位捨信.法二名得信解.見至二名 言信解者。信謂淨信。解謂勝解。由信增上勝解顯故。故名信解。故正理云。由信增上力勝解顯故 言見至者。由慧增上正見顯故故名見至。故正理論云。由慧增上力正見顯故 所言至者。由前向見。得至果見故名見至。故婆沙五十[6]三云。謂依見道所攝信。得修道所攝信勝解 又云。依向信得果信勝解 又云。以信為先心脫三結故名信勝解。謂依見道所攝見。得至修道所攝見 又云。依向道所攝見。得至果道所攝見 又云。以見為先心脫三結故名見至。
[0354b02] 何緣先斷至名住果非向者。此即第二明住果非向 五等。等取斷六品等。乃至無所有處第九品 果等。等取一來.不還果。問何緣凡位先斷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等。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說名為住前三果非後三向。此即問.及頌答。
[0354b07] 論曰至不名後向者。至道類智得三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故住三果未起勝道。但名住三果。不名後三向。故正理云。依得聖道建立八聖。如先已說。故得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以得果心於勝果道所對治惑非對治故。非非彼[7]治現在前時得彼治道。如先已說。又非得果時即有勝果道所斷煩惱離繫得生。道類忍不能斷彼繫得故。若道力能斷彼繫得。此道引彼離繫得生。可說此道能證彼滅。以得前果時未得勝果道。故住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雖前已斷彼修所斷惑欲一品等。[8]但名住果不名後向。後於何時得先所斷修惑離繫無漏得耶。於勝果道現前時得(已上論文) 然諸先斷至定成樂根者。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然後命終。必無未起而命終者。即引證言。由此凡位先離下三靜[9]慮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起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第四靜[]慮已上諸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然本論皆說聖生上地定成樂根。故知此身決定能起後勝果道。[10]勝果道者後果向道。勝[11]前果故名勝果道。或後果名勝。此道趣彼名勝果道。
[0354c03] 問起後勝果道為頓為漸 答漸起非頓。故婆沙一百七十一云。頗有無漏四靜[]慮漸得耶。答有。以聖者離下地染。及有起勝果道時漸次得故 又云。頗有無漏三無色漸得耶。答有。以離下地染。及有起勝果道時漸次得故。
[0354c09] 如是已依至下中上各三者。此下第二約修.無學道。就中。一明德失數。二歷位廣明 此即明德失數。
[0354c11] 論曰至九品亦然者。釋第一句。
[0354c12] 失德如何各分九品者。此下釋第二句。此即問也。
[0354c13] 謂根本品至小燈能滅者。答。失德各九順逆相對及喻可知。
[0354c15] 已辨失德至都未斷者者。此下第二歷位廣明。就中。一明預流七生。二明一來向.果。三明不還向.果。四明無學向.果 此即明預流七生。頌前有四。一結前。謂已辨失德差別九品。二總生下。謂次當依[12]修彼無學道立聖者別。三別生修道。謂且諸有學修道位中。總亦名為信解.見至。隨位多種。四別起頌文。謂先應建立都未斷者。
[0354c22] 頌曰至七返生義者。可知。
[0354c23] 諸無漏道至說名預流者。釋預流名。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無漏為因流趣涅槃故。預言為顯最初至得義。彼預無漏法流中故說名預流。
[0354c27] 此預流名至應名預流者。問。此預流名為[13]目何義。若初得聖道名為預流。即預流名應名第八。第八者謂預流向也。四向四果從後向前初向第八。故婆沙四十六云。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之是第八故 又解於八忍中從後向前數苦法忍為第八故。智度論說見道名八人地。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得一來果。得不還果此亦初得應名預流。
[0355a07] 此預流名至故名預流者。答。此預流名目初得果不[]目第八。然依遍得一切四果者初所得果。建立此名。一來.不還非定初得。雖超越者有初得義。若次第者即非初得。此若得時決定初得故名預流。
[0355a12] 何緣此名不目第八者。問。何緣此預流名不[]目第八。第八如前釋。
[0355a13] 以要至得至不目第八者。答。以要至得道類智時。一具得向.果無漏道故。二具得見.修無漏道故。三於現觀流四諦十六遍至得故。具斯三義名預流者。第八不然。三義不具。故預流名不目第八。
[0355a18] 彼從此後至所說如是者。此下別釋七生。彼從此身得聖果已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四七總有二十八生。應言二十[1]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 如七處善。五蘊各七。五七應言有三十五。而言七處善者。以七同故但言七也。七處善者如前說 如七葉樹。西方有樹枝枝之上皆有七葉。以實而言葉有無量。言七葉樹者以七同故 毘婆沙師所說如是 結謂結續不斷義也。或結謂煩惱。由結受七。
[0355a28] 若爾何故至第八有義者。難。或是彌沙塞部難。彼執人.天合受七生。若於人.天各受七生。何故經言。無處無容見圓滿者。更可有受第八有義。
[0355b03] 此契經意至中有應無者。說一切有部答。此契經意約一趣說作如是言不受第八。若如言執不受第八。中有應無。
[0355b05] 若爾上流至無第八生者。難。若言一趣無第八生。上流遍生乃至有頂。亦應一趣無第八生。
[0355b08] 依欲界說故無有過者。答。言無第八依欲界說故無有過。
[0355b09] 此何為證至非合受七者。徵。此何為證。為依教耶。為依理耶。於教.理中以何證彼於人.天中各受七生非合受七。
[0355b12] 以契經說至不應固執者。說一切有部答。以契經說天七及人。既說及言。明知各七。飲光部經亦各受七。由是此中不應固執人.天合七。
[0355b15] 若於人趣至還於天趣者。明滿七生處。若於人趣得預流果。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至第七生彼還人趣得般涅槃。若於天趣得預流果。七下生人七生天上。至第七生彼還天趣得[2]般涅槃。以此故知。除得道身。若取得道身便成二十九。
[0355b21] 何緣彼無受第八有者。問。何緣彼人但受七生無受第八。
[0355b23] 相續齊此至第四日瘧者。答。謂相續身齊此七生。所有聖道必成就故。此顯業力故受七生。聖道種類至第七生。法應如是能斷惑盡。此顯道力故不至八。如七步蛇。故婆沙云。復次彼業力能受七有。聖道力故不至第八。如為七步毒蛇所螫。大種力故能行七步。毒勢力故不至第八。亦如第四日瘧。諸患瘧者發時不同。或有半日不發半日發。或有一日不發一日發。或有極遲發者第一日發第二日第三日不發至第四日必發。此名第四日瘧。至第四日法爾此瘧必定發也。聖道亦爾。必不過七。至第七生法爾必定斷餘惑盡而般涅槃。此取法爾極遲分限以喻第七。非取數喻。
[0355c07] 又彼有餘至五上分結者。第二解。又彼有餘七結在故。故受七生。謂二下分結欲貪.瞋恚。五上分結謂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正理破云。此亦無能證唯七有。唯貪.瞋結引七有故。又無契經說不還者受極七有。又無經說五上分結引欲界生。故彼所言無能證力。但由法爾極受七生。於中不應強申理趣 俱舍師救云。雖上界結非引欲生。由成彼故二下分結。而有勢力引欲界生。此亦何妨 問住預流果容受幾生 泰法師解云。住預流果無受一生。乃至一來向中亦無受一生者。若有一生業不可轉。令不受餘悉可轉者。彼人先斷六品惑方受一生。若先斷六品惑已。此人即是一來人。後受一生時。即是一來果上受一生。非是向中受也。如涅槃經云。是須陀洹凡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鈍根之人人.天七返。是鈍根人復有五種。或有六.五.四.三.二.種。利根之人現身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若有一生何故不說。又成實論云。須陀洹人。若受二生乃至七生。若有一生。何故不說。又婆沙四十六云。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此依圓滿預流而說。故人.天有。等受七生。然有預流人.天生別。謂天七.人六。或人七.天六 或天六.人五。或人六.天五 或天五.人四。或人五.天四 或天四.人三。或人四.天三 或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 或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 此中且說極多生者故說預流人.天各七。婆沙極多之中即說人.天各受七生。極少中不言人一.天一。故知住預流果無受一生 更廣云云。不能具述 今解不然。住預流果有受七生。乃至有受一生。論文既說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以此故知。不遮極少亦受一生。婆沙不言人一.天一各一生者。且據乘前綺互多少不言各一。以實而言亦容各受一生。若以不說即言無者。彼亦不說天六.人六等。應無人.天各六生等。故知略而不論。或影略互顯。有何道理許天二.人一。人二.天一等。而不許彼各受一生。又引涅槃.成實以為證者。非是當部。如何為證。涅槃經說皆有佛性。成實論說有諸種子。此豈同彼。不可為證。更有云云。不能廣破。
[0356a22] 中間雖有至不證圓寂者。於彼七生中間雖有聖道現前。餘業力持不證圓寂 梵云般涅槃。般[1]云圓。涅槃云寂。
[0356a25] 至第七有至餘道出家者。明七生滿無佛法時其身形相。前師意說。逢無佛法得阿羅漢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剃髮染衣。不言得戒。十種得戒中不言得阿羅漢時而得戒故 後師意說。彼往諸餘外道出家作外道形相。於二說中前說為正。故正理六十四云。唯依佛出世有別解律儀。故彼第七有若不遇佛法。便在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苾芻威儀法爾成就。雖不會遇前佛所說。而於餘命生極厭心。不經久時便入圓寂。有言彼往餘道出家。理不應然。往餘道者由惡見力邪業轉故 又婆沙[2]四十六云。問若滿七有無佛出世。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耶。有說不得。彼要出家受餘法服得阿羅漢。有說彼[3]在家得阿羅漢已。後必出家受餘法服。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至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
[0356b16] 云何彼名無退墮法者。問。預流亦起不善修惑。云何契經說彼預流名名無退墮惡趣法耶。
[0356b18] 以不生長至亦能浮者。答。一以不生長退墮業故。二違彼生長業與果故。三強盛善根鎮彼身故。四身語加行.及與意樂俱清淨故。五諸有決定墮惡趣業尚不起忍。況得預流。以劣況勝。故有頌言。愚作罪小。亦墮惡趣。無慚愧故。智為罪大。亦能解脫惡趣苦[4]果。有慚愧故。喻況可知。引此頌意凡夫愚人名退墮法。聖者智人名無退墮。凡雖亦有不墮惡趣。以[5]少不定。故不名為無退墮法 問聖亦起惑何非墮退 解云雖起修惑無見惑助故不能感三惡趣也。故婆沙一百二十五云。由二部結縛諸有情令墮惡趣。謂見所斷.修所斷結。諸預流者雖未永斷修所斷結。而已永斷見所斷結。闕一資糧不墮惡趣。如車二輪有所運載。鳥有二翼能飛虛空。闕一不然。此亦如是。故預流者不墮惡趣。然有說者。愚者墮惡趣。智[]則不然。一切預流是智者故 廣如彼釋。
[0356c08] 經說預流至苦邊際名者。依經起問。
[0356c08] 依齊此生至所謂涅槃者。答。此中兩解。前解據苦盡處名苦邊際。後解據出苦處名苦邊際。故婆沙云。作苦邊際者是證苦邊際義。問此苦邊際為在苦中。為在苦外。若在苦中應非邊際。若在苦外世間現喻當云何通。如[6]世金籌初中後際無不是金。苦之邊際亦應是苦。有作是說苦邊際者謂在苦中。即阿羅漢最後諸蘊體雖是苦。非後苦因。不生後苦。後苦不續。名苦邊際。有餘師說苦邊際者謂在苦外。即是涅槃永出苦故名[7]苦邊際。世間現喻不必須通。非三藏攝不須釋故也。俗法.聖法理各別故。
[0356c20] 如何涅槃可是所作者。問後解也。
[0356c21] 除彼得障至謂毀臺觀者。答。除彼涅槃得之障故。此得被他惑障不生若斷惑障得彼涅槃。此得起故涅槃體顯。故說涅槃名為所作 [8]又解除彼惑得障起得涅槃。涅槃現故說所作言。如言作空。謂毀臺觀。空顯義邊空名所作。涅槃亦爾。
[0356c27] 餘位亦有至是故不說者。餘異生位。雖復亦有極七返生得般涅槃。然非決定。或有過者。是故不說。聖極唯七。是故別說。故正理六十四云。若於人趣得預流果。人中滿七天准應知。非聖亦有極七返生。相續成就得涅槃義。然非決定。是故不說。
俱舍論記[1]卷第[2]二十三
[四]'>四字-【甲】【乙】,甲本奧書曰正中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於東大寺西室僧坊大井坊書寫之畢花嚴宗覺顯十九">3] [0357a06] 長承四年二月二十日午上於山城國田原里大道寺與三弟共切句了
[0357a08] 權少僧都覺樹
[0357a09] 病逐日增老眼亦闇為之如何。
[0357a10] (別 筆)
[0357a11] 天養二年六月十七日於貝津房一見了
级别: 学士
发帖
706
铜币
734
威望
108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10-12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二
沙門釋光述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
[0332c06] 分別賢聖品者。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此品廣明賢聖故名分別賢聖品。所以次明賢聖品者。上三品別明有漏。次[14]下三品別明無漏。欲令厭已生欣故。次明無漏。就明無漏三品中。賢聖明果。智明因。定明緣。果相顯。所以先明。
[0332c12] 如是已說至修道通二種者。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總明道體性。二明道所證諦。三約聖道辨人 此即第一總明道體性。上兩句結前。下兩句正出道體。
[0332c15] 論曰至及修道故者。釋上兩句。
[0332c16] 道唯無漏至故通二種者。釋下兩句。問答可知。
[0332c18] 如向所言至次第隨現觀者。此下第二明道所證諦。就中。一明四諦。二明二諦 就明四諦中。一明四諦。二別顯苦諦 此即第一明四諦。上兩句顯名。第三句顯[15]體。下一句明次第。
[0332c22] 論曰至名先已說者。釋第一句。
[0332c23] 於何處說者。問。
[0332c23] 謂初品中至無漏法處者。答。
[0332c24] 彼如何說者。徵。
[0332c25] 謂彼頌言至此說苦集諦者。釋。引前界品頌答 問界品頌云無漏謂道諦。何故今引乃云聖道 解云聖道道諦名異義同。依義牒文。不相違也。
[0332c28] 四諦次第如彼說耶者。釋第二句問。四諦次第如彼界品先說道諦。次滅。次苦。後說集耶。
[0333a01] 不爾者。答。
[0333a02] 云何者。徵。
[0333a02] 如今所列至四道者。釋。
[0333a03] 四諦自體亦有異耶者。釋第三句。此即問也。
[0333a04] 不爾者。答。
[0333a04] 云何者。徵。
[0333a05] 如先所辨至說亦然聲者。釋文可知 問虛空.非擇滅何故非諦攝耶 答如婆沙七十七云。[1]答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盡。是苦對治者。世尊立為諦。虛空.非擇[2]滅非苦。非苦因。非苦盡。非苦對治。是故世尊不立為諦 又云復次虛空.非擇滅無漏故非苦.集諦。無記故非滅諦。無為故非道諦 又云。復次虛空.非擇滅不墮世故非三諦。無記故非滅諦。廣如彼釋。
[0333a13] 四諦何緣如是次第者。釋第四句。此即問也。
[0333a15] 隨現觀位至先後次第者。答。隨諦現觀先觀先說。若異此者應先說集.道因。後說苦.滅果。 汎明次第略有三種 一或有法說次第[3]隨生。如四念住。身念住前生前說。乃至法念住後生後說等。謂等取諸靜慮等 二或有法說次第隨便。如四正勝。謂此中無決定理趣發勤精進起如是[4]欲。第一先斷已生惡法。第二後遮未生惡法。第三先修未生善法。第四後增已生善法。但隨言便說四次第。此中文略且言惡法。或舉前顯後。故婆沙七十八云。雖四正勝俱時而有。而易說[5]故[6]先說斷惡。後說修善。於斷惡中先說斷已生惡。後說遮未生惡。於修善中先說起未生善。後說增已生善。若作是說言辭輕便(已上論文) 等。謂等取四神足等 三或有法隨現觀次第如說說四諦 於三次第中今說四諦。是其第三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
[0333b03] 何緣現觀次第必然者。問。
[0333b04] 加行位中如是觀故者。答。於決擇分加行位中如是觀故。
[0333b05] 何緣加行必如是觀者。徵。
[0333b06] 謂若有法至縱馬奔馳者。答。舉法.喻顯。引證。總結。如文可知。
[0333b08] 此現觀名為目何義者。問。
[0333b08] 應知此目現等覺義者。答。應知此目現前等覺境義。
[0333b10] 何緣說此唯是無漏者。問。
[0333b10] 對向涅槃至故得正名者。答。此無漏慧對向涅槃果。正覺諦境。故唯無漏。此覺真淨故得正名。
[0333b13] 應知此中至物亦有殊者。出四諦體。問四諦若依實體。應唯有三。苦.集一物故。若依因果應有五種。於道諦亦有因果。若依現觀應有八種。上下八諦故 答如婆沙云。復次依現觀故建立四諦 問若爾聖諦應八非四 答諦行相同故四非八廣如彼釋。
[0333b19] 何義經中說為聖諦者。問。
[0333b19] 是聖者諦故得聖名者。答。
[0333b20] 於非聖者此豈成妄者。難。
[0333b21] 於一切是諦至非聖說是樂者。釋。此四諦理於凡及聖一切皆諦。性無倒故。然唯聖者實見非凡。是故經中但名聖諦。非是非聖諦。凡雖觀諦非是決定。而容後時顛倒見故 如有頌言諸聖者說涅槃是樂。非聖者[7]說涅槃為苦。如外道云我見世間無一目者尚以為苦。況彼涅槃。諸根總滅而得有樂故計為苦 有漏之法聖說為苦。非聖於中妄說樂受。唯是其樂故成顛倒。
[0333c01] 有餘師說至聖非聖諦者。敘異說。有餘經部師說。或是上坐部師說。滅.道二種唯是聖諦唯聖成就非凡成故。凡但伏惑不能正斷。故於滅諦不能成就。餘苦.集二通是聖諦及非聖諦。以聖及凡俱成就故。此師約得以釋 又解滅.道二諦唯無漏故。唯聖觀故。故唯聖諦。苦.集二諦聖亦觀故故名聖諦。唯有漏故凡亦觀故名非聖諦。
[0333c10] 唯受一分至餘有漏行法者。此即第二別顯苦諦問。三受之中唯苦受一分是苦自體。所餘有漏非苦受。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諦。此即問及頌答。
[0333c13] 論曰至亦無有失者。釋上兩句。由三苦合名苦無失。
[0333c15] 此中可意至故名為苦者。釋下兩句。此諸有漏法中。若可意有漏行法。由與壞苦合故總名壞苦。諸非可意有漏行法。由與苦苦合故總名苦苦。除此二種餘有漏行。由與行苦合故總名行苦。
[0333c19] 何謂為可意非可意餘者。問。
[0333c20] 謂樂等三受至得可意等名者。答。謂樂等三受如其次第 由樂受力令順樂受相應.俱有等諸有漏行得可意名 由苦受力令順苦受相應.俱有等諸有漏行得不可意名 由捨受力令順捨受相應.俱有等諸有漏行得非可意非不可意名。
[0333c26] 所以者何者。徵。
[0333c26] 若諸樂受至壞時苦者。此下答。明諸有漏行各由一苦故成苦性。此顯三苦體性。若諸樂受由壞滅位成苦性故。正理五十七釋經云。樂受生時住時樂者。由彼樂受性是樂故。壞時苦者。謂諸有情未離染時心恒求樂。於樂壞位起憂愁等。故說樂受為壞苦性。樂受壞時設無苦受。似苦顯現亦名為苦(已上論文)
[0334a05] 若諸苦受至住時苦者。若諸苦受由體成苦性。經言苦受生時苦。住時苦。故名為苦。壞時樂故。正理釋經云。然薄伽梵契經中言。苦受生時。住時苦者。由彼苦受性是苦故。壞時樂者。苦受壞時設無樂受。由苦受息似樂顯現故亦名樂[1]於相續息位立以壞名。故苦受息時名苦受壞。
[0334a11] 不苦不樂受至即是苦者。不苦不樂受由生滅無常行成苦性。眾緣造故其性不安念念生滅。如契經言若非常即是苦。故正理云。不苦不樂受生時住時皆非苦非樂。性是彼故。即彼壞時苦.樂隨一容現前故可言俱有。苦.樂壞時無容有二。故佛於此作別異說。
[0334a17] 如受順受諸行亦然者。如是三受得三苦名。順受相應.俱有等行。應知亦然說為三苦。故正理云。此三苦性其體是何。應定判言三受為體。由[2]三受故順三受法。如應亦得三苦性名。
[0334a22] 有餘師釋至名行苦性者。此釋三苦名。有餘師釋苦即苦性名苦苦性。壞即苦性名壞苦性。行即苦性名行苦性。皆據持業釋也。
[0334a25] 應知此中至行苦故[3]苦者。此明三苦寬狹。應知此中說可意為壞苦。非可意[4]為苦苦者。由是別苦不共餘故從別立名。理實一切諸有漏行。行苦故苦。若依此文可意有二。謂壞苦.行苦。體非苦受不名苦苦。非可意有二。謂苦苦.行苦。壞時樂故不名壞苦。餘有漏行唯名行苦。體非苦受不名苦苦。[5]壞容生樂不名壞苦。
[0334b04] 此唯聖者至於有頂蘊者。此顯行苦微細。此行苦性唯諸聖者所能觀見。凡夫雖觀不能深悟。故經部師鳩摩羅多有是頌言。又對凡夫顯聖厭勝。
[0334b07] 道諦亦應至有為性故者。問。
[0334b08] 道諦非苦至唯顯有漏者。答。道諦非苦。違逆聖心是行苦相。非緣聖道起四行相違逆聖心。由此聖道引眾苦盡。又通經言 若觀諸有為涅槃寂靜者。釋云亦由先見彼有為法是其苦性後觀彼法上滅以為寂靜。故彼經說有為之言唯顯有漏。道諦非苦亦無涅槃故。有為之言不通道諦。
[0334b15] 若諸法中至苦為聖諦者。問。
[0334b16] 有一類釋至計癰為樂者[6]有一類。說一切有部師釋。如文可知。
[0334b17] 有餘於此至說樂亦名苦者。有餘經部鳩摩羅多。而於此中以頌釋言。以此樂受能為未來苦果因故。能集未來眾苦果故。有苦逼迫希彼樂故。[]故說樂受亦名為苦。
[0334b21] 理實應言至為諦非樂者。論主述說一切有部正[7]釋。理實應言聖者觀察諸三有.及三有中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為諦非樂。
[0334b25] 如何亦觀樂受為苦者。餘部問。
[0334b26] 由性非常至一如苦受者。論主答 由性非常。簡異滅諦 違聖心故。簡異道諦。故名為苦 如以行苦相觀色等時。非彼行苦相一如苦受。顯苦[8]受差別。
[0334b29] 有謂樂受至行苦何用者。論主牒前經部頌破。苦因是集。豈關於苦。又聖生上緣彼如何有苦[9]名轉。非彼諸蘊為苦受因。若據苦苦名苦諦者。又經復說行苦何用。以彼部計苦名苦諦。樂.捨生苦亦名苦諦。故作此徵。
[0334c06] 若由非常至行相何別者。問。
[0334c06] 生滅法故至能引苦行相者。答。生滅法故觀為非常。違聖心故觀之為苦。但見有漏非常知違聖心。故非常行相能引苦行相。
[0334c09] 有餘部師至受唯是苦者。敘異計。有餘經部大眾部等作如是執。定無實樂一切三受皆唯是苦。此中應言定無樂.捨三受唯苦。為前但問樂受故敘異宗。但言無樂不言無捨。
[0334c14] 云何知然者。問。
[0334c14] 由教理故者。異部答。
[0334c15] 云何由教者。徵。
[0334c15] 如世尊言至名為顛倒者。異部引三經答。如文可知。
[0334c17] 云何由理者。徵。
[0334c17] 以諸樂因至其相方顯者。異部以理答 [10]以諸樂因皆不定故。顯無實樂。謂諸所有衣服等事若依時用。不過量用。諸有情類許為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如夏被胡裘。冬著生葛。飽飲食已復數飲食。寒天遂冷。熱取煖等。此等皆名非時受用。衣服.飲食.冷.煖等事便能生苦。復成苦因 其衣服等雖依時用。此若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不應樂因。於增盛位過量受用。或雖平等不增不減。但由非時便成苦因。能生於苦 故知衣等本是苦因。苦微不覺。苦增盛時其相方顯乃覺苦也。
[0335a01] 威儀易脫理亦應然者。此類釋也。行.住.坐.臥威儀易脫。諸有情類[1]計為樂因。此若非時。或復過量。成苦因等。准前應釋。此顯威儀樂因不定。明無實樂。
[0335a04] 又治苦時至樂覺乃生者。又開二章顯無實樂。一治苦覺樂。二苦易覺樂。
[0335a06] 謂若未遭至能生樂因者。釋初章 疲。謂疲勞。欲。謂婬欲 或疲婬欲 食對治飢 飲對治渴 溫對治寒 涼對治熱停息坐臥對治疲欲。謂若未遭飢等苦逼。不於食等諸樂因中生於樂覺。若遭飢等苦逼迫時。方於食等諸樂因中生於樂覺。故於對治飢等重苦食等因中。愚夫妄計此[2]輕苦因能生於樂。實無決定能生樂因。
[0335a14] [3]苦易脫中至定無實樂者。釋第二章。苦易脫中於其輕苦愚夫謂樂。如荷重擔暫易肩等。於初輕苦妄謂為樂故受唯苦定無實樂。若依經部三受皆具三苦。謂三受實是苦受故皆是苦苦。三受相續斷位變壞故。皆是即壞即苦。三受念念生滅故。皆是即行即苦。
[0335a21] 對法諸師至此言應理者。論主標顯說一切有宗。於苦受外言樂實有。此言應理。
[0335a23] 云何知然者。問 且應[4]反徵至有樂應成者。略作三番徵責經部。顯有實樂。
[0335a25] 若謂可愛至非可愛故者。此即牒經部等救。既離染時聖者厭患可愛復成非愛故。明知樂受無實理成。
[0335a27] 不爾可愛至有實樂受者。說一切有部破。如文可知。
[0335a28] 然世尊言至非真了義者。此下說一切有部通經部等所引三經。此即通初經也。[5]經言諸受無非苦者。佛言我依諸行無常有為變壞。蜜說諸受無非是苦。若依無常說受是苦苦.是行苦。若依變壞說受是苦苦.是壞苦。故知此經但依行苦.壞苦二種說受是苦。不依苦苦作如是說。故正理云。故知此經依二苦說。不依苦苦說皆苦言。又解無常.變壞俱是行苦。以說諸受無非苦故。若說壞苦唯樂受故不通苦捨。正理[6]云。通壞苦者即是行苦中變壞無常行苦。非是三苦中壞苦 若由已下。顯有三受。說受皆苦依蜜意言顯有別意。非真了義說有三受。不言[7]蜜意。明知了義實有三受。
[0335b14] 又契經言至觀樂為苦者。通第二經。經言以苦觀樂受者。此苦即是無常行苦.變壞壞苦。樂受有二。一有樂性。二有苦性。觀樂過患。佛不勸觀。觀苦利益。故佛[8]勸觀。[9]非無有樂 又解無常.變壞俱是行苦。
[0335b19] 如何知此自相是樂者。經部等問。如何知此樂受自相。體性是樂性非苦受。苦苦攝耶。
[0335b21] 如有頌[10]言至故說受皆苦者。說一切有部答。頌中但依非常行苦.變壞壞苦說受皆苦。不依苦苦言受皆苦。明知別有樂受自性。若樂性苦何不亦以苦苦觀耶 又解無常.變壞俱是行苦。
[0335b25] 又契經言至故成顛倒者。通第三經。一開三章。二別牒釋。此即開章。經言於苦謂樂[11]倒者此別意說。以諸世間一於諸樂受。二於諸妙欲。三於諸三有一分樂中。一向計樂故成顛倒。非計少樂名為顛倒。
[0335c01] 謂諸樂受至故成顛倒者。此釋初章。謂諸樂受依自相門雖性是樂非是苦苦。若依異門亦有壞苦.及行苦性。世唯觀樂不觀為苦故成顛倒。
[0335c05] 諸妙欲境至故成顛倒者。此釋第二章。諸妙欲境順樂受少。順行.壞苦多。唯觀為樂不觀為苦故成顛倒。
[0335c07] 諸有亦然者。釋第三章。諸三有亦然。順樂受少。順行.壞苦多。唯觀為樂。不觀為苦。故成顛倒。
[0335c10] 故不由此至無實理成者。結。故不由此所引三經能證樂受無實理成。
[0335c11] 若受自相至有何勝利者。重責經部等。
[0335c12] 若謂世尊至無非苦故者。牒救徵破。若謂世尊於一苦受。隨順世俗說三受者不應正理。佛[]蜜說受無非苦故。若[]蜜意說受皆是苦。若顯了說受即有三種。既盡理說顯說有三。明知說三非隨世俗。
[0335c17] 又於觀五受至乃至廣說者。經觀五受說如實言。明知說三受非隨俗說。以彼三受攝五受故。五受如實三受亦實 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永斷此三得預流果 乃至廣說者。又斷薄貪.瞋.癡得一來果。又斷五下分得不還果。又斷一切結得無學果。
[0335c23] 又佛如何至上等樂覺者。復重責言。又佛如何於一苦受。隨順世俗分別說三。若謂世間於下.上.中[]苦。如其次第於下苦起樂覺。於上苦起苦覺。於中苦起捨覺。佛隨順彼說樂等三。理亦不然。何但苦三樂亦三故。應於下等三苦唯起上等樂覺。謂於下苦唯起上樂覺。於中品苦唯起中樂覺。於上品苦唯起下樂覺。不應起捨覺。此中難意苦.樂各三應無捨覺。唯苦.樂覺 又解樂亦三故。應於下等三苦。唯起上等樂覺不起苦覺.捨覺。又正理云。又樂亦有下等三故。不應言樂唯是下[1]苦。
[0336a06] 又受殊勝至都無有.故者。復約事難。又受[2]勝境所生樂時。有何下苦而起樂覺。汝許爾時有下苦者。如是下苦過去已滅未來未生[3]也。應爾時有極樂覺。此位眾苦都無有故。
[0336a10] 受欲樂時徵問亦爾者。此即類釋。受婬欲樂時徵問亦爾。准前可知。
[0336a12] 又下品受至樂等三受者。約品約地為難。下品苦受現在前時。許[ィ【甲】,九【乙】" mod="為=名ィ【甲】,=九【乙】">4]為樂受明利可取。許中苦受現在前時。名為捨受非明了取。如何應理。又於色界下三定中。說有樂故應有下苦。三受明義。喜亦名樂故通三定。第四定等以上五地。說有捨受應有中苦。定勝苦增。豈應正理。結破可知。
[0336a19] 又契經說至少分實樂者。復引經證。如婆沙六十云。問亦有是樂法器 如契經說。大名當知。[5]色若一向是苦非樂。非樂所隨。無少分樂.喜所隨逐者。應無有情為求樂故染著於色。大名當知。以色非一向苦。亦是樂。亦是樂所隨。是少分樂.喜所隨逐故。有諸有情為求樂故染著於色。乃至識蘊。廣說亦爾(解云非樂所隨順增長。無少分樂喜所隨[6]順逐者)
[0336a27] 經言樂等有情貪著故知定有少分實樂。
[0336a28] 如是且辨至亦不成證者。此下顯理證亦不成。將破彼理結前生下。
[0336a29] 且以諸樂因至決定[7]理成者。此下第一破樂因不定。夫苦.樂因。由內.及外。因緣和合前後不同。為因決定非唯外境 所依。謂所依身分位。謂前後分位 差別。謂前後不同 或為違因。謂非美熟因 餘文.及喻思之可知。
[0336b06] 又三靜慮中至能生苦故者。約上地難。顯樂因定 言三靜慮。謂下三定。餘文可知。
[0336b08] 又彼所說至准前應說者。此破第二治苦生樂 又彼所說要治苦時[8]起樂覺者。准前下苦生樂文中已破。謂受勝境所生樂時。對治何苦而起樂覺。設許爾時治苦者。此能治細苦。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爾時轉應生極樂覺。又於欲界可容治苦計細苦為樂。靜慮中樂治何苦故而得生耶。如是等破。准前下苦生樂中說。
[0336b16] 又彼所說至應知亦爾者。第三破苦易脫生樂。又苦易脫樂覺乃生如易肩者。此身分位初易肩時實能生樂。乃至此身如是分位未滅已前必有樂生。滅則不爾。若異此者。此初位後時樂應轉增。苦漸微故。然[ヵ【乙】" mod="久=文【乙】,=又ヵ【乙】">9]久易時苦雖漸微而不生樂。故知樂受非是下苦 如是易脫身四威儀。於初易位生樂解勞。應知亦爾。
[0336b23] 若先無苦至生於[10]苦覺者。經部等問。若先無苦於最後時。何為然生於苦覺。良由初位苦微不覺。後漸苦增方能覺苦。
[0336b26] 由身變易至甘酢味起者。說一切有部答。由身變易前後分位差別不同。前位樂生後時苦起。如酒等後時分位差[11]別不同。初甘味起。後酢味生。非由先有後方生也。
[0336c01] 是故樂受實有理成者。別結。是故樂受我說實有。據理亦成。
[0336c03] 由此定知至如應名苦者。總結。由此上來所釋教理。顯受非皆苦亦有少實樂。定知一切諸有漏行三苦合故。如其所應名之為苦。非唯苦受名之為苦。
[0336c06] 即苦行體亦名集諦者。此下第二明集諦。說一切有部標宗。即諸有漏苦.行體性亦名集諦能生果故。
[0336c09] 此說必定至愛為集故者。經部申難顯說違經。
[0336c10] 經就勝故至亦是集諦者。說一切有部通經。經就勝故說愛為集。理實所餘一切有漏亦是集諦 言愛勝者。潤生等勝。
[0336c13] 如是理趣由何證知者。經部問諸有漏法皆是集諦。如是理趣由何證知。
[0336c15] 餘契經中至依法相說者。說一切有部答。餘經亦說餘法為集。伽陀非唯說愛為因。[12]說業.無明為因招後行。故知集諦非唯是愛。又契經說五種種子。一根。二莖。三支。四節。五子。此即別名喻有取識 取是煩惱。識有取故名有取識。如言有漏識 又彼經中說。以五種種子置地界中。此即別名喻四識住。種子.及田。俱生[ヵ【乙】" mod="芽=可【乙】,=芽ヵ【乙】">13]芽等。是其因。識.及四識住。能生果。俱名集諦。故知集諦非唯是愛 又解五種種子即喻五趣識 置地界中。即喻四識住。俱能生果是集諦。故經所說愛為集諦。是密意言非真了義。阿毘達摩依法相說言諸有漏皆集諦。
[0336c28] 然經中說至及彼因因者。此下說一切有部會釋前經。然經[]蜜說愛為集者偏說起因。伽陀中說業.愛.無明皆為因者。具說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無明為因因。與業因為因故名因因 或與業.愛因為因故名因因。生之與起雖復俱是所得五蘊。由業體生故名生因。由愛助起故名起因。故婆沙一百七十三引經言。如契經說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生.起即是所得五蘊。
[0337a07] 云何知爾者。經部問。云何知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無明為因因。
[0337a09] 業為生因至有緒故者。說一切有部答。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經所說故所以得知。又彼大因緣法門經中。次第顯示後行支等皆悉有因。有緣。有緒。此三是無明等異名。生後行等果。以無明等能為因故。能為緣故。能為緒故。故婆沙二十三云。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緒。乃至廣說 此論引經從前等後。婆沙引經從後等前。行既有因。因即無明。故知無明名為因[1]因。或亦兼顯業為生因。愛為起因。隨其所應等中以攝。
[0337a20] 為別建立至為集諦體者。釋第二經。彼契經中為別建立種子.及田。說有取識.及四識住。明知五蘊皆能為因。故非唯愛為集諦體。
[0337a23] 何法名生何法名起者。經部問。何法名生。何法名起。而言業為生因。愛為起因。
[0337a25] 界趣生等至應知亦爾者。說一切有部答。三界.五趣.及四生等。種[2]種不同品類差別。自體出現說名為生。若無差別但後有相續皆名為起。業與有愛如其次第為彼二因。業為差別生因。業令界等身形種種差別生故。愛為無差別起因。但後有續不簡彼此愛皆能起 言有愛者。有之愛故名為有愛 譬如種子與穀.麥等別種類[3]芽[4]為能生因。業為差別生因應知亦爾 水與一切無差別[]芽為能起因。愛為無差別起因應知亦爾。
[0337b07] 愛為起因何理為證者。經部問。
[0337b07] 離愛後有至愛為起因者。說一切有部答。以三理證愛為起因。[5]一離愛後有必不起故。二由愛力故相續趣後。三執取後身我愛最強。由此三理愛為起因 有愛。謂凡夫學人 離愛。謂諸無學。餘文可解。
[0337b13] 如是世尊至異此名勝義者。此即第二明二諦。
[0337b14] 論曰至衣等亦爾者。此釋初句及第三句中如瓶世俗。[6]若彼物覺。彼物破時彼覺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指事可知。
[0337b17] 又若有物至火等亦爾者。釋第二句及第三句中如水世俗。又若有物以慧分析同[7]聚餘法。彼覺便無亦是世俗。猶如假水四境為體。被慧析餘色.香等時。水覺則無。假火.風等應知亦爾。前界品言假地.水等是顯.形色。彼文且據一顯相說。
[0337b22] 即於彼物至名世俗諦者。釋世俗諦。即於彼物瓶未破時。水未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瓶.水。假施設有故名為世俗。依世俗理說瓶等是實名世俗諦。
[0337b26] 若物異此至受等亦爾者。釋第四句。若有物體異此瓶等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物破時彼覺不[8]無。及慧析餘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 如[9]是色等物碎至極微。一一極微皆名色等。或以勝慧析[ヵ【原】,餘【甲】【乙】" mod="除=餘ヵ【原】,=餘【甲】【乙】">10]除味等。一一極微皆名味等。彼色等覺從至細恒常有故。受等亦然。無色之法雖不可碎細至極微。然可以慧析至剎那。彼受等覺恒常有故。
[0337c05] 此真實有至名勝義諦者。釋勝義諦 問此言二諦通四諦不。及非諦不 解云婆沙七十七評家意說四諦皆通世俗.勝義。苦.集諦中有瓶.衣等。佛說滅諦如園.林.等。佛說道諦如船[栰【甲】【乙】">11]栰" v150="筏" ver="150 a10 a11 " va11="栰">筏等。皆名世俗諦。佛說四諦各有四理。皆是勝義諦。又云。由說四諦皆有世俗.勝義諦故。世俗.勝義俱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虛空.非擇滅亦二諦攝故。
[0337c13] 先軌範師至名世俗諦者。經部之中先軌範師作如是說。如出世智即是無漏觀智.及此出世智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如此餘智所取諸法。名世俗諦。
[0337c18] 已辨諸諦至謂名俱義境者。此下當品大文第三約聖道辨人。就中。一明聖道加行。二約三道辨人。三明諸道差別 就明聖道加行中。一總標加行門。二廣明七加行 此即第一總標加行門。
[0337c22] 論曰至起修所成慧者。釋上三句 順見諦聞。謂聞順見諦教。餘文可知。
[0337c24] 此三慧相差別云何者。此下釋第四句。明三慧別。此即問也。
[0337c26] 毘婆沙師至三慧亦爾者。亦緣句文 唯言緣名。舉初顯後。或影顯也 俱謂緣名.及義。若據三慧成滿位時皆唯緣義。今此文言聞唯緣名思緣名.義。據加行位辨三慧別 餘文可知。
[0338a01] 有言若爾至聞修所成者。論主述諸師破毘婆沙義。有言若爾思慧不成。若緣名時應是聞慧。若緣義時應是修慧。
[0338a04] 今詳三相至食草所成者。論主述已解 聞謂耳聞 思謂思量 修謂等持 此三即是能成三因。說所成言顯三勝慧是聞.思.修三因所成。從因為名故言聞所成慧等 如言食所成命。草所成牛。食.草是能成。命.牛是所成 界分別者。聞通欲.色有耳聞故。非在無色無耳聞故 就欲.色中婆沙四十二云。地者聞所成慧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在六地。謂[1]前五.及靜慮中間。有說在七地。謂前六.及未至地(然無評家)思唯欲界是不定界。[2]若欲修時墮思中故。非色.無色。以是定界。若欲思時墮修中故。修通色.無色是定界故。非在欲界不定界故 三得分別者婆沙四十二云。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此三慧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聞.思所成離染得者。離有頂染時得故。有說三慧雖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從上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有餘師說。聞所成慧在欲界者唯加行得。在色界者可言是加行得。可言是生得。可言是加行得者。謂在欲界加行修習聞所成慧。觀察諸法自相.共相。極純熟者從欲界沒生色界時乃可得故。可言是生得者。雖在欲界加行修習聞所成慧。觀察諸法自相.共相[3]若未生[4]彼猶未能得。要生色界方得彼故。思所成慧唯加行得。修所成慧通三得。加行.離染.生時得故。
[0338b02] 諸有欲於修至暫息永除故者。此下第二廣明七加行。就中。一明身器[5]清淨 二明五停位。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 此即第一明身器[]清淨。就頌文中。初一句顯初因。次五句顯第二因。後六句顯第三因 第二因中初一句標。後四句釋。就釋中前兩句舉所治。後兩句顯能治 第三因中前兩句顯體。後四句立意。
[0338b09] 論曰至三住四聖種者。舉種列名。
[0338b10] 身遠離者至離不善尋者。釋初句。
[0338b11] 此二易可成至無大欲者。釋第二句。頌文應云無不喜足。略不言喜。
[0338b13] 所無二.種差別云何者。此下釋第三.第四句。此即問也。喜足。少欲。所無二種.差別云何。
[0338b15] 對法諸師至[6]名大欲者。答 於已得妙衣服等更多求名不喜足。釋已得多求名所無 於未得妙衣服等多希求名大欲。釋未得多求名所無。
[0338b18] 豈不更求至便應不成者。難。豈不更求名不喜足亦緣未得。便同大欲。此二差別便應不成。
[0338b21] 是故此中至名為大欲者。論主申正解。不喜足望已得。大欲望未得。
[0338b22] 喜足少欲至應知差別者。釋治相違。喜足能治不喜足。少欲能治大欲。與此所治二種相違應知差[7]別。於[8]所已得不妙不多。住知足心名為喜足。於所未得衣服等事。不求妙.多名為少欲。
[0338b27] 喜足少欲至唯欲界所繫者。釋界三.無漏。喜足少欲。俱通三界.及與無漏。所治二種唯欲界所繫。
[0338b29] 喜足少欲至欲貪為性者。釋無貪性。
[0338c01] 能生眾聖至亦是無貪者。釋第七句。此四聖種能生眾聖聖[9]之種故故名聖種。四聖種體顯同前故亦是無貪。
[0338c04] 四中前三至謂樂斷修者。釋第八句。四聖種中前三體性唯是喜足。一於衣服隨所得中喜足聖種。二於飲食隨所得中喜足聖種。三於臥具隨所得中喜足聖種。第四聖種於有.無有樂斷.樂修聖種。婆沙一百八十一釋樂斷.樂修云。問樂斷.樂修有何差別。答樂斷煩惱。樂修聖道。復次無間道名樂斷。解脫道名樂修。復次見道名樂斷。修道名樂修。復次樂斷者顯諸忍。樂修者顯諸智。樂斷.樂修是謂差別。
[0338c14] 如何亦用無貪為體者。問。第四聖種樂斷.樂修。如何亦用無貪為體。
[0338c15] 以能棄捨有欲貪故者。答。以能棄捨有.欲貪故。有貪謂上界貪。欲貪謂欲界貪。此貪即是有.無有愛故。此第四無貪為體。故正理云。由此能治有.無有貪故。此亦以無貪為性。豈不第四亦能治瞋等。則應亦以無瞋等為性。非無此義。然以前三為資糧故。前三唯是無貪性故。此亦自能對治貪故。從強偏說。又解有謂有.無有。欲貪謂即欲是貪。以能棄捨有.無有.欲貪故 問少欲.喜足俱對治貪無貪為性。何故喜足立為聖種。非少欲耶 答正理云。以少欲者容於衣等物有希求故。謂有意樂性下劣者。於未得境不敢多求。設已得多容求不歇。見喜足者少有所得。尚不更求況復多得。故唯喜足建立聖種。廣如彼釋 又婆沙一百八十一云。答少欲之名有過失。有增益。喜足不爾。有過失者。但言少欲不言無欲故。有增益者。於實無欲而名少欲 少欲於未來處未得事轉。喜足於現在處已得事轉。不取現在一迦履沙拏為難。非於未來轉輪王位以喜足難。故立為聖種。廣如彼釋(解云拏此云錢。一迦履沙當十六貝珠。八十貝珠當一拏。十六拏名迦履沙拏。雜心翻迦履沙拏為一錢者謬也) 問於四依中何故不說藥為聖種。但說前三[1]衣。舊大德等皆言。四依中陳棄藥是糞穢者。不然。陳久之藥他人棄之名陳棄藥。出家少欲取而服之 答正理云。於藥喜足何非聖種。不說於彼有愛生故。為治愛生建立聖種。經唯說有四種愛生。是故於藥不立聖種。或即攝在前三中故。謂藥有在衣服中攝。有在飲食中攝。有在臥具中攝故藥喜足不別立聖種。廣如彼釋 問體雖同前約界云何 答如婆沙一百八十一云。界者皆墮三界及不墮界。問色界無飲食。無色界無前三。云何三界皆具四種 答彼雖無食等。而有彼喜足功德。有說由下界具四種故。展轉[2]引生上界者。亦具四種。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上界雖無食等。而有彼對治。然對治有四種。謂斷對治。厭壞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色界於食等具四對治。欲界有三。除斷對治。無色界有二。謂持.及遠分。廣如彼釋 又正理云。緣衣服等所生喜足如何可說是無漏耶。誰言如是喜足是無漏。若爾聖種寧皆通無漏。由彼增上所生聖道。彼所[3]引故從彼為名。故言聖種皆通無漏。不作是言。緣衣服等所有喜足皆通無漏。少欲無漏准此應釋。謂彼增上所生聖道。彼所引故從彼為名。非聖道生緣衣等境。
[0339b05] 為顯何義立四聖種者 釋第九句。此即問也。
[0339b06] 以諸弟子至解脫非久者答。如文可知。
[0339b07] 何故安立如是二事者。釋第十句。此即問也。
[0339b09] 為欲對治至說四聖種者。答。為欲對治四種愛生。經言苾芻愛因衣服應生時生。初獲時也 應住時住。次受用時也 應執時執。後堅執時也 如是有愛或因飲[4]食。或因臥具。或因有.無有。皆如是說 有。謂有愛 無有。謂無有愛。為欲對治此四愛故說四聖種。
[0339b15] 即依此義至第四聖種者。釋後兩句。即依此中四聖種義更異門說。謂佛為欲暫息我所事欲永除我事欲故說四聖種 我所事者。謂衣服.飲食.臥具 我事者。謂自身。即有.無有。緣彼四貪名之[5]為欲 為暫止息前三貪故。說前三聖種。為永滅除四種貪故說第四聖種樂斷.樂修。
[0339b23] 如是已說至如次第應修者。此下第二明五停位。七加行中五停心觀也。就中。一總標。二別釋。此即總標。
[0339b25] 論曰至二持息念者。釋上兩句。正入修門雖有多種。要者有二。如文可知。
[0339b27] 誰於何門能正入修者。釋下兩句。此即問也。
[0339b28] 如次應知至能正入修者。答 貪增上名貪行者 尋增上名尋行者 餘文可知。
[0339c01] 有餘師言至治彼無能者。敘異說。前約緣多。後約緣外。故不淨觀非能止尋。
[0339c04] 此中先應至名超作意位者。此下第二別釋。就中。一明不淨觀。二明息念觀 就明不淨觀中。一明不淨相。二諸門分別 此即第一明不淨相。
[0339c07] 論曰至令不現行者。釋初兩句。貪略有四。緣青瘀等修不淨觀顯色壞故治顯色貪緣虫食等修不淨觀。形色壞故治形色貪 緣虫咀等修不淨觀。妙觸壞故治妙觸貪 緣屍不動修不淨觀。無威儀故治供奉貪 作此四觀各治一貪 若緣骨[鏁【乙】*">6]鏁">璅修不淨觀。通治四貪。以骨[鏁【乙】*">]鏁">璅中無四貪境。故應且辨修骨[鏁【乙】*">]鏁">璅觀。於三作意中此唯勝解作意攝故。是假相觀。不能斷惑但伏現行。夫能斷惑[7]遍緣上下。此不淨觀少分緣故。不能斷惑。但伏現行。
[0339c18] 然瑜伽師至三超作意者。釋後六句。此即開章。於三位中前二作意方現在前。第三淳熟不須作意 任運現前名超作意。
[0339c21] 謂觀行者至初習業位者。此釋初章。釋第三.第四句。
[0339c22] 為令略觀至已熟修位者。釋第二章。釋第五.第六句。
[0339c23] 為令略觀至超作意位者。釋第三章。釋後兩句。
[0339c25] 有不淨觀至有差別故者。明不淨觀。所緣自在少.大不同。相對四句自在之中即有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四位差別。所緣之中即有自身.至海二種差別 第一句所緣[8]少非自在[]少。謂作意已熟位數觀自身 第二句自在少非所緣[]少。謂作意未熟位暫觀至海不能數觀 第三句所緣少亦自在[]少。謂作意未熟位暫觀自身不能數觀 第四句非自在[]少非所緣[]少。謂作意已熟位數觀至海 問如上頌云。除足至[1]半頭名為已熟修。廣至海復略名初習業位。案此即作意已熟所緣唯少。作意未熟通緣少多。如何乃言作意已熟而緣至海 解云頌中所說據觀初成。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無有失。
[0340a11] 此不淨觀至有漏通二得者。此即第二諸門分別 無貪性。答初問 十地。答第二問 緣欲色。答第三問 人生。答第四問 不淨。答第五問 自世緣。答第六問 有漏答第七問 通二得。答第八問。
[0340a15] 論曰至無貪為性者。釋無貪性。又婆沙四十云。問不淨觀以何為自性。答以無貪善根為自性。修定者說慧為自性。如契經說眼見色已隨觀不淨。觀是慧故。有餘師說。以厭為自性。厭所緣故。評曰。此不淨觀無貪善根以為自性。非慧非厭。所以者何。對治貪故。若并眷屬四蘊.五蘊為其自性。
[0340a22] 通依十地至中間欲界者。釋十地 問何故不依無色界耶 答如婆沙云。以無色界無緣色法不淨觀故。
[0340a25] 唯緣欲界所見色境者。釋緣欲.色。
[0340a26] 所見者何[2]者。問。
[0340a27] 謂顯形色至由此已成者。答。欲界一切顯色。形色。緣義非名。由此已成。又正理五十九云。此不淨觀力能遍緣欲界所攝一切色處。若謂尊者阿泥律陀。不能觀天以為不淨。舍利子等於佛色身。亦不能觀以為不淨。如何此觀遍緣欲色。此難不然。勝無滅者。能觀天色為不淨故。佛能觀佛微妙色身為不淨故。由是此觀定能遍緣欲色為境。由此已顯緣義非名。
[0340b06] 唯人趣生至況餘界生者。釋人生。又婆沙云。問何處起此不淨觀耶。答唯人三洲能初現起。天中無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後起。有說初後皆唯人趣。六欲天中無青瘀等不淨相故都不現起 俱舍同婆沙後師。若據初起或[3]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前師。
[0340b13] 既立不淨名唯不淨行相者。釋頌不淨。又正理云。此觀行相唯不淨轉。是善性故體應是淨。[4]約行相故說為不淨。又婆沙云。行相者非十六行相。
[0340b16] 隨在何世至通緣三世者。釋自世緣。又婆沙云。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0340b19] 既唯勝解至唯是有漏者。釋頌有漏。此觀既非十六行攝。但是假想。理唯有漏。
[0340b21] 通離染得至未曾得故者。釋通二得。由有曾得故有離染得。由有未曾得故有加行得。此且據一相說。若細分別。曾得.未曾得俱通二種。曾得離染得者。謂離下地染得上地觀。曾得加行得者。謂非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未曾得.離染得者。謂離有頂染時得。未曾得加行得者。謂非由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未曾得者。又婆沙云。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有加行得有離染得。非生得離染得者。謂離染時而修得故。加行得者謂作加行現在前[5]故。佛無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加行。或上加行。異生上加行現在前。曾得未曾得者通曾得未曾得。聖者。菩薩後有異生。通曾得。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解云菩薩即是後有異生)
[0340c07] [6]說不淨觀至有六謂數等者。此下第二明息念觀。就中。一明念差別相。二明息差別相。此即第一明念差別相。上三句辨差別。第四句辨相。差別有八。一釋名。二辨體。三依地。四所緣。五依身。六二得。七假實。八內外。
[0340c12] 論曰至阿波那念者。釋息念。此即釋名 阿那。此云持來 阿波那。此云[7]遣去。應名息慧 而名念者。慧由念助力觀此息為境名持息念。念能持息名持息念。餘文可知。
[0340c16] 以慧為性至如念住故者。釋慧。此即出體。此持息念以慧為性。而說念者此品念勝故得念名。由念力記持入出息量故。慧於境分明所作事成故。如四念住以慧為體而言念住。
[0340c20] 通依五地至息無有.故者。釋五地。依地門。下三近分.中間.欲界。此念唯與捨相應故不在根本。欲界苦.樂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不俱起。三受明義。苦即攝憂。樂即攝喜。色界喜.樂能違專注出入息境。此念唯於出入息境。專注[五]'>五字-【甲】【乙】">8]故成。亦由此相違故不俱起。有說.根本下三定中亦有捨受更加三種。彼說依八地。此非正義。第四定等已上諸定現在前時。息無有.故。雖有捨受非起此觀。故但依五。或說依八。
[0341a01] 此定緣風者。釋頌緣風。所緣門也。
[0341a02] 依欲身起至除北俱盧者。釋依欲身。依身門也。又正理云。此念初唯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解云既言初唯欲身。明知色界亦通後起與俱舍不同也) 又婆沙云。所依者。唯欲界非色.無色。有餘師說。依欲.色界非無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俱舍同前師。正理同後師。
[0341a08] 通離染得及加行得者。釋頌二得。即二得門也。總而言之通二得也。正理破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未離染者定由加行現在前故。非離染得地所攝故。已說皆是近分地攝非根本故。又此念唯是勝加行引故。不應說此有離染得 俱舍師救云。滅盡定中云佛無一德非離染得。又離非想第九品染三乘之人。盡智初心修九地中有漏功德。又中間定離染地攝。此等豈非離染得耶。
[0341a17] 唯與真實作意相應者。釋頌實假實門也。此息念觀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又正理云。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此即意各別也 又解前師唯據根本故唯真實。後師亦據加行故通勝解。
[0341a22] 正法有情至微細法故者。釋頌外無。內外門。正法有情方能修習。外道無有。無說者故。非佛.獨覺雖不藉教自[ィ【原】">1]能覺悟。又彼外道自不能覺微細法故。故不能起。又正理云。此與我執極相違故。彼我執有故此念無。
[0341a28] 此相圓滿至六淨者。釋第四句。明相差別。此即開章。
[0341a29] 數謂繫心至乃至得定者。釋初章。淳熟已去不多用功。任運憶持名不作加行 放捨身心。非全放捨。若未淳熟數修加行謹卓身.心恐心聚故不減十。恐心散。故不增十。從一至十。先從入數。故婆沙云。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餘文可知。
[0341b06] 隨謂繫心至念恒隨遂者。釋第二章。如文可解。
[0341b07] 有餘師說至或吠嵐婆者。敘異說 吠嵐婆。是鐵圍山間風。又真諦云。吠嵐婆此云恒起。即是運轉日.月風也。
[0341b10] 此不應理至作意俱故者。論主破餘師。此念真實作意俱故非是假相。何能遠至風輪等耶。以此故知。真實為正 正理論云。經主於此斥彼師言。此念真實作意俱起。不應念息至風輪等。彼言息念根本雖與實作意俱。中間有餘勝解作意相應起者。為令真實作意速成故於中間起斯假想。雖爾無有出息念失。為息念加行意樂不歇故 俱舍師云。此念加行亦真實故。諸論中言通假想皆非正義。
[0341b20] 止謂繫念至[2]方名.淨者。釋後四章。及重頌結。如文可知。
[0341b22] 息相差別至等流非下緣者。此即第二明息差別相。總有六門。
[0341b23] 論曰至一分攝故者。此釋初句。身心繫門。隨身繫也。
[0341b24] 此入.出息轉至息最後出者。釋第二句依身心門。此入出息轉依身差別。依心差別。身心有多種。有依此身心不依餘身心故。名依身心差別。要具四緣息方得轉 一入出息所依身。即是謂要身中 二風道通。所謂口鼻或是九孔 三毛孔開。此上二種即是有諸孔隙。孔隙有二。一風道通。二毛孔開。或風道通是孔。毛孔開是隙 四入出息地心現前。即是入出息地心正現前。四中前三顯身差別。第四一種顯心差別。於此四緣隨有所闕息皆不轉 生無色界四事皆無故息不轉 羯剌藍等。等取頞部曇.閉尸.鍵南。於此四位雖有一事心現前。闕餘三事。息皆不轉。故婆沙云。問何故羯剌藍位息不轉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問何故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答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穀-禾+卵]及母胎中。從羯剌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准婆沙文故知羅奢佉位諸根滿.熟具四事也。又婆沙云。問於胎.卵中至何分位入出息轉。答具色根六處滿位息風方轉。又以此證故知至羅奢佉具四事也 入無心定息不轉者。身在欲界.及初.二.三地入二無心定。雖有前三。闕心故息亦不轉。故婆沙云。若入出息但依身轉不依心轉。則在無想定.滅盡定位入出息亦應轉。彼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毛孔亦開。唯無入出息地心現前。以無心故。雖有三事而闕一事故息不轉 第四定息不轉者。謂身在欲界.及初.二.三地入第四定。雖有前二而闕後二息亦不轉。故婆沙云。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靜慮。唯有息所依身及風道通。然毛孔不開。亦無息地心現前。雖有二事而闕二事故息不轉 又婆沙云。問何故在第四靜慮息不轉耶。答彼心細故。謂入出息依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廣如彼說)又正理六十云。何緣但入第四靜慮身無毛孔。非餘定耶。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由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身毛孔合 若入世俗第四靜慮。身無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蜜大種充滿身故。若入無漏第四定時。此身如何亦無毛孔。以彼但引隨所生地大種現前造無表故 彼無漏定所引大種雖生處攝。而極微蜜與彼相似故無有過 泰法師云。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戒四大。隨身大小遍滿身中。一具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小各各別造。道戒既爾定戒亦然 所言等者。等謂等取生第四定。及身在欲.初.二.三定入無色定息皆不轉 生第四定息不轉者。四事俱無。故婆沙二十[ヵ【原】">1]三云。問第四靜慮亦有風界。以四大種不相離故。何緣生彼無息轉耶。答第四靜慮雖有風界。而不名為入息.出息。以於彼身不入出故。有說生彼雖有風界。而無前說四種事故不名為息。准此婆沙。故知生彼無四事也 又解生第四定有二。闕二。言有二者。一風道通。既有口鼻能發語言。明知有風道通 又正理六十云。若生彼地身無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 非發語言要由毛孔。但由頷動亦得發聲如機關聲豈由毛孔 准彼論文不遮風道通 二入出息地心現前。以能起下威儀.通果 言闕二者。一非入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轉心微細故 二毛孔不開。縱起散心毛孔亦閉。身蜜合故 婆沙有說。無四事者非是正義 言身在欲.初.二.三定入無色定息不轉者。雖有前三事闕後一事心現前 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入第四定等及後死時息最後出。
[0342b12] 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者。釋頌情數。即第三情.非情門也。有情身分故唯有情數。故正理云。此入.出息有情數收。無覺身中息無有故。是雖從外來。而繫屬內義。
[0342b16] 非有執受與根相離故者。釋非執受。即第四執受.非執受門。由離根故非有執受。故正理云。此入出息非有執受。以息闕減執受相故。身中雖有有執受風。而此息風唯無執受。
[0342b20] 是等流性至無如是故者。釋頌等流即是第五等流門。同類因生故是等流性 非所長養。身肥大時息損減故。身瘦少時息增長故 非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餘異熟色無有斷已更相續故。故正理云。身中雖有長養異熟風。而此息風唯是等流性。
[0342b26] 唯自上地至通果心境故.者。釋非下緣。即是第六觀心緣息門。此顯息觀在自.上地不在下地。生下地時無上息故。生上地時下地餘心不成就故。雖起下地威儀.通果。而此二心非息觀攝。又泰法師解云。若生初定唯起欲界通果心。然通果心唯緣自地所變化事。息隨身繫初定攝故。非下欲界通果心境。生二.三.四地起下地通果心。類同此釋。若生二定以上起初定威儀心發上地威儀業。其威儀表業隨初定繫。息雖依初定轉。然隨身上地繫故。非下地威儀心所緣。以威儀心唯緣自地身表業故亦不緣上息 說從威儀心後展轉緣十二處者。唯緣自地不緣上地。又正理[2]六十云。唯自上地心之所觀非下地心所緣境故。謂生欲界起欲界心。彼欲界身欲界息依欲界心轉。即彼心所觀。若生欲界起初定心。彼欲界身欲界息依初定心轉。即彼心所觀起二.三定心。皆准前應說。生初靜慮起三地心。生二生三起二起自。准生欲界如理應說。若生上地起下地心。彼上地身上地息依下地心轉。非彼心所觀。如是欲界息四地心所觀。初.二.三定息如其次第為[3]三.二地自地心所觀。有息地四。無息地五。依有息地起無息地心。息必不轉。依無息地起有息地心。息亦不轉。依有息地[4]起有息地心[5]隨其所應有入出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