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七末
[0509b06] 次下釋文。犍椎者。梵音不正。正曰臂吒。犍椎臂吒。此云打犍椎。所打之木。打法如常。五分十八。應唱時至。若打犍椎。若皷打。若吹螺。不知誰應打。佛言。應使沙彌守園人打。彼便多打。佛言。應打三通。若無沙彌比丘亦得打。問所以結界制令盡集。不聽與欲。解有三義。一自然無界弱故。不攝餘法。憑界強故。能攝二結界。是眾同之本。理宜急制。故無欲法。自餘羯磨。非眾同本。不從急制。故聽與欲。三令識界相。不礙僧事。餘法反此。故聽與欲。次差唱相人。所以須舊住者為取。委知界之分齊。設非先住識者亦成。次所唱之相。文中具列十二。如指山者。必須言某山某邊。若不別指直言山者。理即不成。其山既爾。餘相類然。見論十七。界相有八。謂山石林樹路封江水。山相者。大如須彌。小如象大。石相者。大者如牛。小者三十稱。若漫石不得。別安者得。林相者。若草林竹林。不得作界相。以體空不實。林大者乃至百由旬。小者下至四樹連接。亦名為林。樹相者。不得以枯樹為相。大如閻浮樹。小高八寸。形如針大。若無自生。種者亦得。路者。除向田取水等。窮路不得。大路或車步。短者乃至經三四村。得蟻封者。大者如山。小者高八寸。江者。若好王化。五日一雨。此雨江水不得作相。若四月不雨。常流不斷。水深二尺。得作界相。水相者。自然池水。得作界相。若通水入田。或甄盛水。不得作相。既知相已。若無戒場。但安一重標相。唱法如常。若有戒場。須竪三重標相。先唱戒場相結已。次結大界。先唱大界外相一周云。此是大界外相。次唱內相一周云。此是大界內相。次總合云。此為內相。彼為外相。此是大界內外相一周訖。如是至三。其相若不現顯。及不唱者。總不成結。故五分十八。佛言。若不唱界相。不成結界。犯突吉羅。諸比丘以眾生。及烟火作界相。或並界或兩界相入。佛言。皆不成結。犯突吉羅。此及諸部唱相。皆不言三。計其道理。一說成就。但以行事已然。共存三唱。次眾中下差秉法。人唱相人不合秉法。秉法人不合唱相。以此義故。文各別舉。五分十六。應一比丘唱四方界相。又唱除內地。更一比丘白大德僧聽等。次正秉法十五。二律牒唱相人名此。既無名不得輙依他部。言同一住處者。是處所同對二住處。本別今同者。以彼不得言同一住處。此為本同。今同故言。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謂是法同。
[0509c21] 次明戒場。先解其義。四門分別。第一明其開意。第二釋別場名。第三安置處所。第四辨結先後。言開意者。大界僧居處所寬遠。數有別事。盡集稍難。故開。大界之中。別立戒場。隨作受等。事時不惱大眾。即如文中四人等事起。開聽別立。即是利益比丘。
[0510a01] 次釋名者。所以名戒場。本為別人。滅惡生善。簡穢取淨。故名為場。如似俗場。從喻受稱。問餘界亦有此義如何。不與場名。答大界本為眾僧所居。不專滅惡生善。不與場名。諸餘小界。雖亦滅惡生善。為難別開。非久作法。又無標相。不與場名。
[0510a06] 次安處所者。論其戒場。須在界內。為以界眾大難集。開結戒場。故知在內。又羯磨文言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若在外者如何。言此住處戒場無結。雖不為住。良由在他住處內故。又在外者如何。下戒場大界互有見聞。佛制令喚。母經第一云。外更不結大界。直結小界。亦不得受具。
[0510a11] 次先後者。諸傳法者言。此無正文。應先大後小。以是大界內安戒場故。今解不然。戒場既在大界內安。據理戒場應須先結。故五分十六云。應先白二捨僧坊界。解已然後結戒場。結戒場。已更結僧坊界。母經第二云。解界先解大界。後解小界。結界先結小界。後結大界。善見大同。不能具錄。
[0510a18] 次下釋文。文中分二。初舉緣開結。第二當如是下正明結法。結法分齊等如上應知。問如何不言同一住處。答戒場無興。不為住故。既不為住。不言同一住處。爾者所以不言同一說戒。答戒場無不為說戒。說戒制作豈恐大眾疲勞。聽往戒場說戒。爾者戒場無興。為別羯磨。是則應言同一羯磨。解大界言同說戒。則有本界異界同戒場。若言同羯磨。恐同大界。亦須本界異界同。是以不言同一羯磨。又解大界。無為僧住。復欲攝人同法。是以須言同一住說。戒場無不為住。不欲攝人同法。是以不言同一住處。同一羯磨。
[0510b04] 次明解界。昔云。此之一解通解戒場及與大界。今謂不然。但解大界。不解戒場。以其結解文不類故。唯此一結對之辨解。餘三及戒場。並無解文。以義而言。欲解戒場者。但應翻結作解。翻云。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戒場。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戒場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戒場。僧今於此解戒場。誰諸長老忍僧。於此解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於此解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如解大界。翻亦同爾。釋文分。先辨解緣。母經第六。解界有二緣。一者水漂標相壞不知處所。二為賊難故。諸比丘皆出界外。次明解法。結時為識相。故須立標相解。為捨界相。直解不須牒。
[0510b16] 次明不失衣界。自然衣界。如上已明。今辨作法。先解其義。二門分別。第一正明衣界。第二舉衣。對僧辨其同異。先明衣界。三門分別。第一開結之意。第二釋衣界名。第三除村不除。初門。三衣制畜。理應隨身。今若遠之。豈成持護。又以比丘經禪靡替。界寬藍狹。隔礙便生。故聖開聽。於僧界上。結攝衣界。遍界共同。故僧祇第八云。舍利弗於那羅聚落安居。日日詣竹林。禮世尊足。值天七日連雨。念言我今體羸。是僧伽梨重。正欲持去。被雨遂重。若不持去。脫不得還。便應捨墮。且住[1]持晴。往詣世尊。道逢外道共論。佛問何以多日不現。具說上事。告諸比丘。從今日後。王舍城。竹園精舍。那羅聚落。作木離衣宿界。今諸比丘得安樂住。羯磨法可知。作不失衣法已。此王舍城。趣那羅聚落。道兩邊各二十五肘。名為界。若衣在道中。得道左右。各二十五肘。置衣王舍。得至那羅聚落。無罪。置衣那羅聚落亦如是。又祇洹精舍有一比丘。食後欲詣開眼林坐禪。便作是念。我或於彼宿。便失伽梨。即持三衣。遇見世尊。問佛知已告言。從今日後。從祇洹林。至開眼林。東坊精舍。西坊精舍。東林精舍。西林精舍。王園精舍。受籌塔婆羅林精舍。盡同作不失衣法。今諸比丘得安樂住。羯磨如文。然不應練若。通結聚落。應阿練若處。通結阿練若處聚落處。通結聚落處。唯此界寬。藍狹。得結攝衣界。欲使可於僧界。同一衣界。或若藍望僧界。或等或寬。此二衣界。即不須結。對此若結。反成局礙。非謂衣界一切須結。
[0510c16] 次釋名者。由加此法。攝衣屬人。今無離罪。故曰不失衣界。或可加法。結後去之雖遠。但不離界。衣猶屬人。故曰攝衣界。
[0510c18] 次除村不者。問作羯磨法。時為有村。故須言除村。為[2]得無村。亦言除村。舊解村界。若有若無。一切須除。今釋不爾。若現有村可須言除。若現無村即不須除。若當無村結言除者。此即事不稱法。豈得成就。如瞻波中無病浪治。及被客呵。無覆與覆。此等不成。其例非一。問衣界所以除村者。答村是俗人所居。衣隨比丘。分齊體性相違。故須除去。多論具五義。須除一聚落。散亂不定。衣界是定。二為除誹謗故。三為除鬪諍故。四為護梵行故。五為除疑嫌故。又問僧衣二結。所以有除不除。舊解云。俱是禁緩從急。有除不除衣。以別為過故須除村。別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為愆。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解僧界開不重開。所以不除衣界。亦是開不重開。是故須除。今解僧衣二界既殊。所以除不除別。又解衣與村界一向相違。雖復開依處結。亦須除去。然與僧界。性不相違。以不相違。故不除也。
[0511a10] 次明同異。三門分別。第一寬狹多少。第二相可不可第三勢分有無。言多少者。僧衣對辨。可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對僧。作法亦五差別。三以二作相對三句。辨異初五者。第一僧寬衣狹。謂在蘭若攝僧。二拘盧舍攝衣八樹間。第二衣寬僧狹。如依伽藍集僧衣。界外有勢分。第三僧衣俱等。如藍勢分與七樹齊。第四僧一衣多。如七樹內有眾多家。第五衣一僧多。如空地大樹百由旬。比丘精異衣許通護。僧有多限。有人云。藍相寬故衣一。此有眾多。六十三步故僧多。此不應理。若此藍內。是可分別。六十三步。不得有多。若以不可分別。僧多衣豈為一。次位五者。一僧寬衣狹。如界大藍小。是二衣寬僧狹。如藍大界小。是三俱等。如可藍勢分。結僧界者。是四僧三衣。一有戒場故五。僧一衣多。無戒場故僧一。藍有若干界故衣多。次位三者。一僧寬衣狹。謂除村村外界。以被除處無衣界故。二僧界三衣界。一有戒場故。僧三以結攝。衣界無村故且言衣一。三者俱等。謂無戒場故。此中不得有衣寬僧狹。以衣作法。依僧界故。復以衣界。假僧界生。亦不得將衣作法。對僧自然辨。
[0511b05] 次相可不者。二種自然具三義。故不得相可。一衣制隨人。僧則隨處。僧衣既殊。豈得相可。二各不相假。三勢分有無。次二作法翻上三義。故得相可。一衣以隨人急故。開急就緩。可大界上結。為是相可。二衣必假僧。三俱無勢分。自然作法。既是法無法異。亦不得相對。明可與不可。
[0511b10] 次勢分有無者。僧界約處分齊。垣定不問。自然作法。俱無勢分。衣界翻此。理應俱有勢分。但為自然。攝衣隨人。不定以不定。故開。有勢分作法。衣界開依處結。處則是定。故無勢分。亦可作法衣界。假僧界生。所依既無。能依豈有。
[0511b15] 次下釋文。文中分三。初無村結法。次有村結法。後料簡進不。無村文二。一舉緣。二作法。母經第二云。先結大界。後結不失衣界。先捨不失衣界。後捨大界。次有村結法。初亦舉緣。次明結法。問所以界內有村。答多論第四云。以界威力故。惡不得便。又在界內。善神所護。是以為檀越故。通聚落結。次料簡。有四句。唯釋可知。
[0511b22] 次下第三開結大小界法。文中分四。第一結解大界。第二爾時有二住處下對食料簡。第三爾時布薩日下結解小界。第四時天瀑雨下對法料簡。初文有四。第一明法食。二同界文分為五。第一舉前昔別。第二諸比丘下顯欲。今同為法食互[虛*予]。遞相假故。第三諸比丘下以緣啟請。第四佛言下解前昔別。第五應盡集下開結。今同結法分齊細解如上。第二法同食別界。食雖自豐。法便有闕。釋文准上。第三食同法別界。良以食儉法豐。須作斯制。食是常住。不可輙通。自非作法。無由得共。猶如僧得施物。亦通十方。作法竟時得攝屬己。物既爾。食亦然。此無別界。不須解言。但欲同食。作斯羯磨。釋文准前。第四舉初二合。解為兩別下二唯亦應然。文無者略。
[0511c10] 次料簡食者。若隨得食。便各食之。此則乖本結心。豈成同食。若來往送。復恐時過。但作口和。彼此無犯。雖作斯法。據其少食。食若多者。即不得通。
[0511c13] 次數人小界。先結後解。解此小界。人處相應。既此人結。還此人解。以蹔作法無。第二為後人如何。輙解此界。不同戒場。永久作法。兼有標相後人牒解。
[0511c16] 次對法料簡。一約河水。二就道遠。
[0511c17] 次明說戒法體。將欲釋文先義。四門分別。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約人。第四約法。初時有四。謂年月日時。年者。一年二十三大小可解。月者。謂黑白月。日者十四十五十六。隨其住處。自為恒式。時者。通晝及夜此文多就夜說。如文。然燈火故。又以夜多寂靜赴。說者集故。此文雖知是夜晝亦無失。故十誦云。從今聽二布薩。一食前。二食後。一晝一夜。
[0511c23] 次說處者。以人通於僧別故。處該於作法自然。然於作法之中。復有大小。大界理遍。小局數人。
[0512a01] 次明人者。除下三眾。以非所秉。具戒位三。三皆說戒。僧有四別。四人僧收。又於僧中。義分廣略。三人已下但是略法。若論減却非時。並據僧說。復應有誦戒人。其誦戒上座應誦。五分十九云。有一住處布薩。跋難陀為上座。眾僧請說戒。答曰誦忘。諸比丘言。若忘。何以坐上座處。以是白佛佛言。應上座說戒。若不說吉羅。比丘不知齊。幾為上座。佛言。在上無人。皆名上座。又若上座不能說者。僧祇三十四云。僧上座應誦戒。若不能者。次第二上座誦。若復不能。乃至能者應誦。又五分十九云。諸比丘先不請。誦戒人以此稽留說戒。白佛。佛言。應先請說戒人。增一經四十四云。今聽上座。使說禁戒。若僧上座不堪說者。聽持律說。若無持者。其能誦戒通利者。當唱之使說戒。
[0512a14] 次明法者。法位通三。謂心念三語羯磨。羯磨之中。復有三位。此制常行。故但單白。
[0512a16] 次下釋文。文分為三。第一單白攝眾。第二爾時說戒日下正辨說戒法體。第三若有三人下明是非相初白可知。若更有餘法事。並須未白前作故。五分十九云。時諸比丘先說戒。後作諸羯磨。六羣比丘說戒竟便去。不與僧和合。以是白佛。佛言。應先作諸羯磨。然後說戒。以是攝僧。今不得去。
[0512a21] 次明法體有三。眾法對首心念。略辨僧說。料理前事。鳴槌集眾。不局大僧。沙彌亦集。眾既集已。當相撿校。若有見聞。復應喚覓法事。次第癈立可知。應辨淨水香汁。然燈舍羅。舍羅者是籌。五分十八。諸比丘便作金銀籌。以是白佛。佛言。應用銅鐵牙角竹木。除染毒樹。諸比丘有短作有長作。佛言。短應並五指。長應拳手一肘。麁不過小指。細不減[木*著]。應染以同盛。懸著布薩堂上。僧祗二十七云。若欲誦時。應先淨洗。互已捉籌。若有者應作香汁浴籌。餘人欲捉籌者亦爾。復云香汁灑地散華然燈。三十四云。應一人行。一人收。不得覆頭覆肩行籌。應脫革屣。偏袒右肩。受籌人亦如是。先行具足人。籌。然後行沙彌籌行已。白爾許受具足人。爾許沙彌合。有爾許人。次對首者。以非眾故。不得互問。清淨表同僧法。故須自言清淨。次一人心念言者。以不對境稱云心念為欲。表淨同僧。故須言也。
[0512b12] 次是非。文二。第一對前三位明。第二別定是非。前文二句。初句。是非法別。眾以白說戒。應四人為。今三人作。即是非法三又非僧。不成與欲。即是別眾。次下二句。是法別眾以應三語。是法不應受欲。即是別眾。次別定文四。一六羣造非。第二比丘白佛。第三佛制不得。第四如非對顯。此中文三。初舉四數。次列三非。一如言。二非者若僧不集。一白處作。二白或三人受。第四人欲白說戒。是名非法別眾。若四人盡集重作留白。或可四人共作三語。是名非法和合。若四人不集如白法作白。或三人等受欲作法。是名法別眾。言一如者。若四人已上盡集白說。或三人等不受欲。共作三語心念。是名法和合。凡舉非者。欲使識非令棄。顯其如者。欲使達是遵。修顯成不。如文可知。然佛示此法。和合說戒。令使比丘識相同修。故言是我所教法。
[0512c03] 次與欲清淨法。文中有三。第一與欲應羯磨。第二爾時說戒日下與清淨應說戒。第三爾時六羣下料簡進不。前文有四。第一病輕與欲法。第二不能如是下扶將赴集法。第三若盧此下病重圍遶法。第四若病者眾多下病多出界法對。此解義七門分別。第一開意。第二釋名。第三定緣。第四約時。第五約處。第六約人。第七約法。初門者。僧若秉法。理須同遵。情有乖違。不成和合。然和合中身心兩別。身為緣遮開。單心集情既到。僧得名同事。既不犯別。開聽與欲。
[0512c11] 次釋名夫論欲者。乃是希須為義。故伽論第六云。何以故名欲。欲者所作事樂。隨憙共同。如法僧事。十誦五十八云。欲法者欲名發心。如法僧事中。隨僧法與欲。是名欲法。實論第七云。心有所須。是名為欲。然應與中。自有彼此相藉。如說戒自恣。制所常行。若當不為必制。有罪。或有僧須別人。別人不藉。如受戒懺悔治人等法。以若不為。聖不制罪。雖復望已。有須不須。然僧秉作。並須齊集。
[0512c19] 次定緣者。即此文中為病故開。然有瞻病三寶等事。於教無違者。咸在開限。如不與欲。戒云。若為僧事塔事瞻病事。及後悔戒。作衣緣。亦得。
[0512c22] 次約時者。謂作說戒自恣羯磨等時。時義不定。約法以辨。故下文言。作羯磨時應與欲。
[0512c23] 次約處者。專約作法。自然中無。故結界時不得受欲。然作法中。復有大小。小中除戒場。餘者即無欲。所以可解。
[0513a01] 次約人有三。第一能與欲人。謂上二具非下三眾。就二具中體須應法。第二納欲人。謂唯是僧。非下二位。故文言。一二三人。不得受欲。僧有四別。通皆攝欲。然四人少分。結界無欲。第三持欲人。隨文解釋。
[0513a05] 次約法者。法位有二。第一所應之法。於所應中。位有其三說戒。一法說戒。及羯磨自恣。一法自恣及羯磨。餘一切法專唯羯磨。然羯磨三位通皆攝欲。唯白二少分。結界無欲。第二與欲法。亦至文解。
[0513a10] 次下釋文。初文有三。第一舉僧作事。第二有異下牒不來緣。第三佛言下開與欲法。此中復三。第一與成不成。第二若受欲比丘下持成不成。第三若受欲人下說成不成。初文有二。第一舉欲成法。第二若不下反顯不成。前中復二。第一總舉應與。第二別列欲法。欲法五種。五中四略。一廣。略開重病輕者。不得廣說一種通病不病。次不成中。若不現身相。翻前第四。若不口說。翻餘四種。此等不成。應更與欲。欲法既爾。下清淨法亦然。乃至恣中亦同此說。
[0513a18] 次持中有三。一病人所。二至中道。三至僧中。初病人所有。二十七人不成持欲。下自恣中。有二十五。略無神足離見聞。此中位三。初有七人。謂受欲已有。次若自言下十九人通及與時。第三離見聞。一種唯局與時。所以唯局與時。以受欲已離。見聞不失。故知受時不得離見聞。餘處行者。謂出界外。故恣中言。若出界。又十誦三十九與欲者亦不得出界。故文云。佛言從今日與欲者。不得出界。犯者吉羅。及不得受界外人欲。問餘行既是出界。所以復明戒場失。答今言戒場者。實已出界竟。以是大界分內。別作法處。情或不失。故更明之。其十三難等。有過人以不知故。須有自言。若其知實不假自言。問所以無癡狂等三。答此隨一相舉之。理不備盡。文無者略。五分中有。問下一據不足數中。更有尼等。四人別住隱沒。及所為者。何以此等七人不來。答所為人者。成持故無。尼等六人理有並略。五分具有問。此中六人。謂命過餘處行罷。道入外道。眾別部眾。明相出。何以不足中無。答此取往來失欲分齊。故有命過等。及經時失。彼不足中。不據往來。唯約體說。故無此六。次中道僧中者。設離常行道見聞欲。亦不失持欲。既是使命往來。豈可離道。見聞即令欲失。以此故知。道中無離見聞。爾者道中既闕見聞。所以言亦如是。答理實見聞局。是受時中道不可。偏除此一。是故總望前位。言亦如是。次僧中亦無離見聞。以局受時故。又解此之三位皆對受明。於病人所受既爾。若中道僧中亦然。省過順文。此釋最勝。故與自恣。文云若到病人所。便命過等。准彼此則不合有已。然古師說。僧中離見聞有四。一隱沒。二到出。三隔障。四遠坐者。自論不足。非關失欲。
[0513b22] 次說成不。如文可知。
[0513b23] 次赴集等。具如文說。五分十八云。佛言。應舉眾到病人。所使說戒。比丘於中央坐說戒。令諸病比丘向說戒人。復有諸病比丘。不能向說戒人。背而坐臥。佛言。應出界外。布薩不得。在界內作。別眾布薩。
[0513c03] 次與清淨其位並同。
[0513c04] 次進不者。其文有九。第一欲清淨令法。第二不得稱事說欲。第三明欲清淨不失。第四受欲多少。第五更明說戒儀軌。第六轉欲清淨法。第七得稱和上闍梨字不。第八事說往不。第九制往及坐。初文欲清淨合者。為令不稽僧事。隨作皆成。故制。合與是則欲與清淨。合欲與自恣合。
[0513c09] 次聽稱事者。亦為稽留僧事。欲令眾僧秉法無礙。復除非法。不與情和。是以但言。如法僧事。與欲清淨。爾者既不許稱事。如何與欲自恣答不聽稱事者。謂稱僧中所作之事。自恣者自宣己情。縱僧舉罪。不是稱他僧所作事。
[0513c13] 次欲清淨失不者。但以路中有難。不得詣僧。開從外來。欲法不失。
[0513c15] 次受欲多少者。此文皆得不能記識姓字相貌。但言眾多等。十誦亦爾。僧祇二十七云。若取欲時應自思惟。能傳欲不。不得取眾。欲得至三人。集人多少者。祇律又云。從今已後。不聽與欲者。多及等作布薩。若與欲等多作布薩。越毗尼。五分十九。今聽多比丘。集比丘持清淨欲來。此望說戒集者須多。若論餘法。不論多少。
[0513c21] 次說戒儀軌者。為說戒故立。不成別眾。除此及威儀師。餘有坐立者。皆成別眾誦戒。忘誤授等可知。
[0513c23] 次轉欲如文。前對病人。說有廣略。轉欲非病。一切須廣。母經第八云。取欲者語一人。如是展轉。語第七人。皆得取清淨。是名七相應法。不同祇律轉與失欲。十誦。佛言。從今不得展轉與清淨。與欲與自恣。與除罪。犯者吉羅。
[0514a03] 次不得稱和上等字。祇云。有人問汝和上阿闍梨字何等。不得直道和上阿闍梨字。應說義因緣令知。
[0514a05] 次說欲事訖。須往僧中。以情先和不犯。別眾但為事訖。應須聽戒。不往違教。故如法治爾者。說欲事訖。不往不犯。別者受日。事訖不來。夏應不破。舊解云。事訖未來。不即破夏。令解不爾。受日對事。事如聽受。事謝法亡。不還破夏。說欲送情。非正由事。故說欲時。不稱事說。
[0514a10] 次說戒事。須往赴坐聽。兩對四句。如文可知。
[0514a12] 次略說文三。先明略緣。第二自今已下示秉法時。第三彼比丘下正明略說。前文重者。名難。輕者是餘緣。八難中病者。是說戒師。餘緣中病者。是餘僧眾人。難者住處有眾多白衣。妨說戒故。或有惡人。來至座上捉比丘。次爾時者。但明相未出。須作羯磨。以明相出欲即失故。次正明。略文分為二。初作七略。一直去。次復有五種。下作三位。五略前文。初句難猶未至。應可廣說。此是說盡提舍尼。名為廣說。謂是略中之廣。非全說五犯。所以知者。以其次句。說盡九十證知前句是提舍尼。問所以無有廣說。眾學七滅。言僧常聞。答若說眾學。便是五犯。已周縱餘七戒。不得名略。餘句可知。即是七略。一真去尼無不定。故有六略。一直去次錯互。前七以為三五。前根本七。從緣向急。今此三五從急向緩。初五單序作頭。至盡三十。還是略中之廣。故曰廣說。第五但以略去廣。文廣取名數。所說不殊前聞。故曰僧常聞。次二五可知。尼本六略但有二五。
[0514b05] 次除疑調伏。文中有五。第一立制除疑。第二爾時世尊下自言治法。第三爾時說戒日下制愚依智。第四爾時難陀下折伏弟子。第五爾時有一下瞻奉德人前文有四。第一立制除疑。為淨眾故。第二有三種下列數料簡。初人濫故須作。後二無濫不須狂病。既然餘二類爾。第三狂止為解眾僧。作法除疑。立制非關別人。故無有乞解。是別人等。僧乞解前制。既為列人所以須乞狂止。未解不犯。別眾以法不捨。須僧解故。不同母經。彼經第二。佛言。得心者可捨後還失心。更與得。本心還捨。僧祇作白三羯磨。若病差即捨。第四更發復作。
[0514b16] 次制自言治法。文中有五。第一佛止不說對此釋佛說戒。二門分別。第一明說法體。第二說戒時節。初門所說法者。佛在僧中為眾說者。但是略教。不說廣教所以爾者。舊解云。略教法門。言雖是略。理實包含。通於輕重。是以如來說此。總教通被五。根機利益。廣有五差。輕重不等。若為說廣。利益不普。此釋不然。佛說略教。本無五機。如何乃云。通被五根。又佛滅後百年已前。猶為一部。未有五差。如何在日。始十二年。即云廣有五差。輕重不等。故今解云。以略是其列行之法。佛說此法。教誡學徒。廣是眾法。共相攝受。佛既非僧。寧容唱此。是以戒經云。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此戒經。明知是略。又善見云。過去諸佛。但說教授波羅提木叉。不說威德波羅提木叉。問何名教威德解略無。名種稱云。教授廣有。名種怖人。故曰威德。問佛有無邊智慧。無邊辯才。何故十二年中常說一偈。多論解云。雖有無窮之辨。為眾生故。更不異說。更不多說。次明時節。諸文不定。若依僧祇。五年已後。漸漸為非。立說木叉法。見論第五云。佛從菩提樹下。二十年中皆說教授。波羅提木叉。復於一時。語諸比丘。從今已後汝輩自說威德。波羅提木叉。又云。過去諸佛不為聲聞弟子結戒。不犯非故。亦不結威德波羅提木叉。亦不半月半月說戒。乃至六年六年止說教授波羅提木叉。往昔閻浮利地有八萬四千寺。寺或有十萬二十萬比丘。亦不諠[朿-木+大]。皆寂靜而住。是時諸天人心思欲聞佛說戒。恒計年歲。應到六年。即集大眾。往佛所待佛說戒。是時諸比丘有神力者。從遠而來。無神力者。諸天來白。時至可去。即取衣鉢。承天神力。到布薩堂。到已禮足。時毗婆尸佛知眾集已。為說忍辱第一道偈。若依增一經。皆具廣略。乃至第七佛。十二年中無有瑕穢。但說一偈。以為禁戒。自今已後。令僧說廣。因此乘明。彌勒千歲之中。眾僧無有瑕穢。恒說一偈。偈云。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淵。又多論第二云。十二年中。常在眾說。十二年後有惡法出。心不說。令弟子說。十誦亦爾。問諸文明說時節。何以不定解。僧祇。制廣時節餘文。見論乃是說之時節。問所以見論。餘文說時。又別解。蓋是隨根見聞有異。或可部別不同。不可互為妨難。問五年制廣已是有事如何復云。十二年前。為無事僧說此戒經。答廣教雖興。未名有事。謂非犯廣之人。故云無事。若實犯廣。非真沙門。欲令世尊於斯穢眾。說清淨法。無有是處。約此差別。義來為三。五年已前無事。名無事。以行清淨。無有愆違。五年已後。十二年前有事。名無事覩事。雖是乖違。最初還成清淨。十二年後有事。名有事。以過重興。擯令出眾。問佛越此時如何不說。答以眾不淨。故不為說。爾者弟子亦然。還被淨者。進止合儀。方得聞戒。此則與佛無殊。如何不等。答十二年後犯結罪名。雖有悔除進止儀軌。然以過顯群心。眾非淳淨。是故如來不為穢說。不同弟子。但制見聞中淨。覩事無違。即得為說。又問佛為彼說。有何過耶。答為護眾生。故五分二十八云。佛告阿難。從今汝等自共說戒。吾不復得為比丘說。所以者何。若眾不清淨。如來為說。彼犯戒人。頭破七分。又十誦三十三云。若佛於不清淨眾中說戒者。是不清淨人頭破七分。目連從今。汝等當自說波羅提木叉。佛不復為汝等說。增一經亦爾。第二時尊者下輙行駈擯。文中犯戒。內懷腐爛者。謂犯四重。不顯其名。祇中犯盜。闍王作布薩堂。種種嚴飾。有金蓮花墮地。此惡比丘盜心取。俠掖下。第三佛語。目連下制自言治法。第四自今已去下付弟子說此。是如來最後說略。以十二年前未有犯廣。今既犯廣。故止不說。第五顯法奇特。文二。初列海水八喻。次如是目連下舉法同喻。海水八喻。文中通舉。此破戒者。淨教不収。同第六喻不宿死屍。
[0515b07] 次制愚依智。文二。初制五歲比丘。誦戒羯磨使利。第二制依能誦。戒人安居。
[0515b09] 次折伏弟子。文三。謂起過呵責。立制。立制文二。初教和上檢問方法。次明應去不應去。此中應有八句。初之一句。事處伴俱非。次有三句。二非一如。次有三句。一非二如。此之七句。有過不應去。末後一句。俱如聽去。於中四五。二句文中不次。或有文中。但有七句。一處非。餘二如句。五分十八云。和上應籌量。若道略有疑。恐怖和上。聽去吉羅。若不聽去。弟子強去。得輕師波逸提。
[0515b17] 次瞻奉德人供給等。如文。十誦二十二云。若聞客比丘來。清淨共住。同見知布薩。知布薩羯磨。知說波羅提木叉。知會坐舊比丘。應迎耎語。問訊代擔衣鉢等。乃至種種供給。若不供給供養舊比丘。一切得罪。何以故。無佛時。是人補佛處。
[0515b22] 次懺愆者。文中分二。第一別人犯罪懺滅方法。第二爾時當說戒日下僧犯進不。前文復二。初說戒前犯二罪一識一疑懺悔發露法。第二爾時說戒日下說戒時憶二罪一識一疑俱教發露。就前文識罪中文三。初舉緣啟佛。第二佛言下示其懺方。第三作如是下結我聞法。初後可知。亦懺文五。第一請懺悔主。第二修懺威儀。第三正懺詞句。第四呵今生厭。第五領受立要。此之五句。是對一人懺法。若對二三人懺。須問邊人。對僧須有單白和眾。初文以有犯人。不得受他懺悔。故言當詣清淨比丘所。五分十八。以無清淨比丘。及不同犯者可懺悔。遂命過。以是白佛。佛言。今聽同犯不同犯。皆得向懺。十誦五十六。初為急事。開不相應。罪聽懺悔。後有恐怖事。佛言。從今日若有相應罪。是比丘一心生念。口言後當向清淨比丘懺悔。聽受相應。罪懺悔。然此懺主必須加請。若不加請。無由愍接。請詞可知。次辨威儀。具如上釋。次辨懺詞。此中懺者。謂三四兩犯。及對首蘭。文中八句。一言對懺主。請令攝念。故曰大德聽。第二自庠己名。第三顯罪名種。第四今向已下。正明發露不作隱心。第五懺悔等者彰其損益。顯己將欲棄損就益。第六憶念犯下除其不憶。憶皆發露。不敢覆藏。第七願長老下請作證明。第八戒身已下戒得如本應。於淨法除愆事難。故須三說呵責治者。僧祇第八云。持律問言。汝自見罪不。答見。汝更作答言。頂戴持如是。第二第三遍問答亦爾。見論十四。作白和僧竟。先問言。汝見罪不。答言見。汝當來罪莫犯。答言善然後受懺悔。次領受可知。次疑罪者。疑有二義。一疑犯不犯。二疑重輕名種。故開發露。得聞淨法。次說戒時者。但為逼說。不容懺悔。復恐眾喧。不作對首。雖復識罪。分明開作。心念發露。表心淨故。亦得聞戒。疑亦如前。不須別說。
[0516a04] 次僧犯文三。第一說戒日。二罪識者懺悔。疑者發露。文中但言當差人往餘處。而無差人之法。五分。即出差人白二。第二說戒時。二罪作白。向四方僧。懺悔發問。此中疑言。發露罪。理不除識。言懺悔其罪滅不。古釋云。作白即滅。不須更懺。所以知滅。文言懺悔。不云發露。今解不爾。但作此白。表無隱心。使得聞戒。罪未得滅。文中既言。白已當懺悔。明知作白表淨。罪不得滅。又如草覆。懺中文除重罪。既簡重者。明輕得滅。此既無簡。明總不滅。又十誦二十二。單白云。若後是罪。如法懺悔。准彼後言。此當亦爾。不得苟欲。除[保/言]當是當。又臨說戒。識疑發露。皆有當言。罪亦應滅。彼許是當。此豈為當。第二說戒日。一切僧犯。不識名相。問懺方法此中不識名者。謂不知露地。然火壞生等。不識相者。不知罪體多少。此為教作。問懺儀軌。但有說戒日。無說戒時。此不識罪。對有執情生淨。故曰不得強逼懺悔。
[0516a20] 次客舊者。文中有四。第一說日同不同。來有少等多。明應不應。有三十六句。第二說戒日。下僧伽藍裏。互見聞疑。有四十句。第三有異住處下大界戒場互見聞疑。有二十四句。第四有異住處下界裏藍外互見聞疑。有二十四句。初文有二。第一廣明應不。第二應從不從。結惡心罪。前文有三。筒十二句。第一說日不同來有少等多。作十二句。第二說戒日同互不相知來有少等多。作十二句。第三十二正以知未來為異。初十二中有二。六句謂十四十五。作一六。次十五十六。作一六。初六有兩位。三句初三。客十四。舊十五。客有少等多少等。制客從舊。若舊須出外。次三舊十四。客十五。客有少等多少等。制客出外。若多舊須從客。次六但有。下三客十六。舊十五。略無前三。客十五。舊十六。問舊說客來等。是則制客以從舊。所以客說舊來等。而不制舊以從客。乃令客比丘出界外說。答欲明舊強客弱。故有制不制。爾者次下日。同中客與舊等。如何制舊。更與客說。答下以即座作法。不多勞擾。客舊雖等。皆為重說。又問曰。不同中所以無客。客相望舊。舊相望耶。答為辨強弱。故有客舊相望。若其客舊。客舊自相望者。是則無強弱。或可合有。文無者略。次十二句。總有四三。初三舊望客。次三客望舊。次三舊舊相望。次三客客相望。問所以外來入界不犯。別而許告清淨。答以心無別。向僧不犯。爾者餘法向僧亦應不犯。答說戒制作。一切同遵。以心向僧不犯。別眾餘法。別為非皆同遵。縱心向僧。亦在犯限。次十二者。翻前以說。初三客望舊。次三舊望客。次三客客相望。次三舊舊相望。次結罪者。通前諸位。或應出不出。應作不作。以不集故。為破壞他。惡心秉法。故結偷蘭。或懈怠故。不為破他。而作法者。但得吉羅。次第二文。四一有十句。客見舊相。二有住處下十句。舊見客相。三說戒日下十句。客聞舊聲。四有住處下十句。舊聞客聲。初文十句。分為二五。初見不疑有五。前四成不。第五成就。前中復二。初三不成有罪。第四不成無罪。以不集故不成。謂無非過不犯。前中復二。初二不成犯輕。以懈怠故。第三不成即重。以惡心故。次見疑五者。見已生疑。為大比丘。為是沙彌。作文同前。故曰亦如是。一十既爾。餘十同此。次第三文亦四位如前。唯以句少為別。初文六句。分為二三。初見不疑有三。三中前二成而有罪。以是別界。故所以成。應喚不喚。所以有罪。第三喚集作法。成而無罪。次見疑三句。作文同前。一六既爾。餘六類然。次第四文。義准前說。
[0516c14] ●次叛說戒法。
[0516c14] 六群比丘自知多過。恐僧治罸。故叛說戒。文中分二。初一九自為。次一九為他。釋文可知。
[0516c17] 次簡餘眾法。文中有二。初簡餘眾。尼雖具戒。形別不得。十誦。聽比丘在尼前。說比丘戒。不聽尼說。若比丘忘聽尼口授。尼說翻此。僧祇二十七。從今日後。不聽向未受具人說五篇名。得教語。汝不得作非梵行。不得盜。不得煞生。不得妄語。如是比丘得為說。第二除人開餘不犯。
[0516c23] 次非時說戒。除十四十五十六。餘日作者。即是非時。但以眾僧鬪諍日久。情既乖違。不成和合。今既諍滅。還同一味。自非作法。無以表和。於中文三。初諍滅作白。次問答應不。次白是非時說戒白。此白即替常說戒白。若望時說。諸文唯除客舊。餘咸具有。准同上明。上來說戒法竟。
[0517a05] ●[1]次二揵度。
[0517a05] 同明離過。安居防未。是以以先明要期此住。故曰安居。廣明四種安居之法。集在一處。稱云揵度。大文分三。初遊行起過。第二時諸下呵責。第三告諸比丘下世尊立制禁斷。遊行遣結安居。翻前行損起過可知。呵文分三。初白衣呵。於中復三。初執所作不應呵。次諸外道下舉外況內呵。次至於蟲鳥下舉下況上呵。次比丘呵佛呵如文。次釋立制。文分為六。第一結安居法。第二若安居竟下分夏房法。第三爾時舍利弗下雜安進不。第四爾時諸比丘露處下安所依處。第五爾時有檀越請下出界進不。第六爾時拘睒彌下明安居請背不背義。先解初文。文中分二。第一翻損就益。總興其教。第二白所依人下列安居法。但以安居順理故。佛言聽。聽而有違。還名為制。對此總申安居之義。釋安居義。四門分別。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就人。第四對法。
[0517a20] 先約時者。於中有三。一結夏非春冬。第二夏有四月結三之意。第三夏中有閏通數以不。初門。問過舉三時。應須通禁。如何結夏不制春冬。答夏中生過。重於餘時。雖復同廢正修。招譏醜累。然為雨等諸過。異於餘時。以此壞行義多。所以偏制。餘時行者壞行義少。招譏復微。故不制耳。是以文言。聽諸比丘。三月夏安居。即是夏中益多有法住。住既有法。去時為益。亦有法去。餘時益少。住無有法。住既無法。去寧得有。問夏為過重。結夏非餘時者。何故尼三時遊行。並得逸提比丘俱吉。答安居遊行。二義差別。自有不安不行。自有安而亦行。是以尼律安居遊行。各別立戒。故知非類。
[0517b07] 第二門。問所以夏有四月。但結三耶。釋有二義。一者為開不逮之流。若無緣者結前。有緣者結後。若當盡結四月者。唯四月十六日成就。十七日已去即不成安。教法太急。事難常行。故開一月籌量進不。是故文中舍利弗目連十七日到。佛言聽結。後安居。二為賞勞。若當定結。四月者有待之形。無日可賞。故開夏分一月。以充五利賞勞。故文言。若前安居。住前三月。又云。不受迦絺那衣一月。
[0517b14] 第三門。數閏以不者。本制安居。是夏時分。故使有閏。攝在夏中。故多論夏中有閏。亦得一百二十日。畜雨衣。雨衣開畜。尚聽含閏。安居制修。豈客除去。又解修道慕急。多日為善。不聽數閏足滿三月。爾者既不許數。即非安居中日閏中出界。應不破夏。答中問出宿。即非相續。在要期處。是故破夏。爾者受日逢閏。亦得通攝以不。答安居局處修道。故便攝閏受日。對事別開。故但隨日。爾者夏中有閏。閏則夏攝。五事賞勞。亦得兩月。六月不一。解五利寬。奢俱不攝。閏數滿一月五月。便捨不同安居。又解五月攝閏。以言冬四月滿。既約時辨。故知含閏一月。局閏夏餘。故不攝閏。既言安居含閏。其中若閏五月六月。定須一百二十日住。若閏四月者。結位有三。若前四月結者。一百二十日住。後四月結者。隨日不定。五月結者。定九十日。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月去。時隔一日。如似一人前四月三十日結。一人五月一日結。是名隔一月。若論去者。前人七月盡日去。後人八月一日去。是名隔一日。若閏月中三十日結者。並與五月一日同。亦得云安居隔二十九日。乃至一日去並同時。若當閏七月者。結位有兩。五月一日已前十六日。九十日住。二日已去十五日。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日。去時隔一月。如似一人五月一日安居。一人二日是名安居。隔一日。前人閏七月一日得去。後人至八月二日去。中間逢閏。不成實日。是名去時隔一月。乃至有安居。隔十五日。去時隔一月等。
[0517c16] 次約處門。夫安居者須依界。所以知依界者。文云。一脚入界內。又受日出界外。又背請成不成中云。界內界外布薩。又云。此彼界僧破等。又十誦五十三。問頗有一比丘。四住處安居。亦名安居不。答若牀[木*翕]材木連接四界。是中安居。得名安居。又問。是比丘何處應與安居施物。答四處一切合與一分。又問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安居得不。答得名安居。諸比丘應住何僧。坊。答隨意住。爾者如何。文言。某甲伽藍等。答此謂舉處。以取其界。然界有二。自然作法。此之兩處俱成安居。問依自然界安居。得結界不。舊解不得結。結即破夏。文言。安居竟應結界故。若爾先在自然攝衣界裏。忽結衣界。亦應失衣。答不類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雖結不失受法。安居之法無成局界。入界成安居故結。即破夏。問作法處安居得解界不。答不得解。解即破夏故。文言。安居竟應解界。若爾解不失衣界。即應失衣。解言。安居假界成。今若解者。失所依故。解而即破。受衣不假界。解不失受。又以局處故。入界園等成安居。但解即破受衣。不局界故。故使入界不成受衣。縱解衣界。不失受法。今解不然。夏中解結。並不破夏。爾者如何。文言。安居竟應解結解。若其安居未竟而解結者。但得不應之罪。夏實不破。如有百遮人。不應受戒授者。獲不應。不妨發戒。此亦如是。其類寔多。若以依界安居解即破者。如依房藍。安居房藍破時夏亦應失。若以房藍雖破。以不離處。夏不失者。今界亦然。設有解結。亦不離處。如何夏失。又祇律云。尼依比丘安居。安居中比丘若死罷道。若餘處去。尼不得去。三由延內。有僧住者。通結界半月。往問布薩。以此證知。解結俱得。又解安居之中有解結者。此之解結。並悉不成。如安居竟。四事應作。唯自恣一法。替說戒處。道其音[1]許。將竟作餘之三法。必[2]得竟為未竟。受德衣共許不成。受未竟有解結。如何成解結。雖有此釋。且依前解為正。
[0518a24] 次約人者。謂出家五眾。皆須安居。如尼戒中。具彰犯目。既以進修。不殊明知。譏過亦等。又十律二十四。波離問佛。誰應安居。佛言。五眾應安居。問俱同安居。齊應數歲。答數歲安居。二義差別。不得以安居同。即令齊數歲。又以具戒滿足須分。師德位殊。沙彌不然。故不數歲。
[0518b06] 次約法者。法有其二。謂前及後。四月十六日。一日為前。十七日已去。總名為後。此約賞罸。以定前後。若對比丘尼。結罪說者。唯五月十六日。一日為後。已上皆前。此望結罪。前吉後提。今定前後。據前義說。若約作法時分以明。若當無閏者。三十一日中結。若閏四月者。六十一日中結。所以爾許。日並成結耶。答以許日。並是結時分內。又以向後三月。悉滿足故。故下文言。後安居者。住後三月。隨前安居得。自恣不得。數歲住待日滿。不同祇律。唯四月十六日。五月十六日。結成安居。故彼文二十七云。若比丘行未到住處。安居日至。即於路側。依樹車等受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處。到後安居。日應偏袒等。三說安居。比丘行道前安居日。不受安居。一越毗尼。到所住處。後安居日不受安居。二越毗尼。又准增三文。更加一中。義束應云。四月十六日為前。十七日已去即是。其中五月十六日。一日。為後。然准結法。無有其中。餘義至文當解。
[0518b22] 次下釋文。文分為四。謂對首心念。忘成及界。初對首文二。一前二後。前中白所依人者。謂是所對法人。五分十九。具列威儀。此中文略。作法文五。一請攝念。二[序-予+干]己名。第三依某聚落等者。顯所依處。此謂隨事以稱。不勞並牒。如下文中依山窟樹空斫材人等。四正明作法。要期此住。前者簡別於後。三月者。除第四月。夏者甄去春冬。安居者標心擬住。五房舍等者撩理資緣。欲令四方眾僧不失受用之益。顯要殷勤。故至三也。若在聚落等中安居者。不須撩理資緣句。以非四方僧處。不合為白衣作使。十誦二十四。上座欲說。安居從座。起具威儀。對下座三。三說。說已。下座答言。莫放逸上座言。受持下座。對上座作法亦爾。唯言兩互投上座。兩足為異。又問持律等者。以夏要須。依第五律師。故行法者。准文作問。尼法亦同。後三月者。三月者。謂從十七日已去。作法同前。唯稱後三月為異。故言亦如是。次心念者。以無比丘可對作法。雖言心念。必須口言。口言之法。律無正文。准對首法。除初句即是。或在村落等中。又除資緣句。問既有心念安居。亦得心念受日不。答安是正修。結有期限。恐違期限。故聽心念。受日本為別緣。要須牒事。請他籌量。故無心念。
[0518c18] 次忘成者。從外投此。本為安居。無人可白。忘不心念。佛見與處相應。亦開成就。故言。若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准文。即是從外來者。先此界者。不開忘成。以義而求。通開無爽。一則忘法。是同第二。為安不出。第三文據外來者。以作開緣。一開已後。是忘皆行。又復文中。為無所依人可白忘不心念豈可要無所依。人開忘成就。若有所依人即不開忘。開忘既不問有所依無所依。明知約界。不簡此處外來。故五分十九云。有一比丘。分房臥具竟。不作是念。我今安居。口亦不言。後生疑悔。我不結安居。為成安居不以是。白佛。佛言。為安居受房舍臥具。雖不發心口言結之。亦得名安居。
[0519a05] 次明及界。界分二位。界是作法界。園是自然界。又解園者。非是菜菓之園。即是伽藍之體。梵曰僧伽磨囉藍者。不正。此云眾園。又如給孤獨園。亦與伽藍不別。以此故知。界園一種。又今言寺者。謂是公院。亦眾園之別名。又可寺者司也。此約園界相別。便有雙脚入二。一脚入二。是則隨事分四。初雙脚入界者。前開忘成入界。經久為有。起此之心。佛開成就。今我入界。心實不忘。直為時促。不及作法。未知安居。為成以不。佛言。雖不秉法。不同前二。憶而不忘。復異第三。然以本有起。此之心與界相應。亦開成就。次入園義。同次一脚入界者。雙入全及。判之如前。我如一入。不知成不。佛言。時轉逼促。忩迫逾前。遂本期心。亦開成就。問一脚入界。許成安居。一脚出界。應成破夏解為遂益。故成易破難。若反前說。便損其行。若爾如入淨地。亦同安居。一入是觸。一出免宿。各隨利益。不同安居。觸要雙入。一出免宿。次入園亦同。
[0519a21] 釋文雖爾。次以義解。解義三門。第一列法多少。第二定其前後。第三新舊分別。
[0519a22] 初門法者。據制但二。作法心念。約開即四。加忘成及界。亦可及界。離為四句。是則安居總有七法。
[0519a24] 次前後者。安居望法。但有前後。故此七種。前後俱通。然約日辨。則有通局。謂作法心念。乃至該於六十一日。忘成及界。唯局初後。兩日成就。謂已至十七。明不及前。猶有餘日。不慮失後。若望中居通局說者。初二通三。餘五唯局。前後既有位。法橫竪明者。若約四法。前後為八。中唯初二。總合為十。離成七者。前後十四。中亦初二。合有十六。都計五眾八十安居。
[0519b07] 次新舊者。前三安居。通新及舊。不問此界外來。皆得成就。唯及界者。是從外來。先本住人。即無此義。故言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
[0519b10] 次分房文三。第一舉緣。第二從今下簡德差人。第三差分房下處分儀軌。此中文四。一正處分。僧祇三十四云。遠者四月十二十三日分。近者十四十五日分。五分二十五云。時諸比丘日日分僧臥具。佛言不應。爾聽春末日分臥具。夏初日結安居。然四方僧房淨者應用。故言惡比丘來不應與。此無與沙彌文。受戒法中。能護者聽與。僧祇三十四云。不得與沙彌房。若師言但與。我當治應與。第二時諸比丘下都集等處不應分。第三時諸比丘下記分居處。第四彼比丘下移轉臥具受用儀軌。文言定臥具者。施心局處。言不定者。施心不局。彼此之別。
[0519b21] 次雜居文七。一開後居。二列兩安。三恣前後。第四數歲分限。功德法故。要須取終。第五應遣不應。第六受可分物。第七臥具取不。
[0519b24] 次居處文二。初明隨處。二爾時牧牛人下隨人雖言依人。必須取處。處還不離。作法自然。
[0519c02] 次出界法。文中分四。第一受日出法。第二爾時世尊下為有二難護僧故。聽移夏法。第三爾時比丘於住處下有四句文。為和僧故。聖聽直去。第四爾時有比丘受七日下日滿不還。為難不破。初文有二。一受七日對首法。二十五。一月羯磨法。
[0519c07] 先總解義。六門分別。第一定緣如非。第二明緣離合。第三懸受得不。第四重受應不。第五緣互成不。第六事訖還不。
[0519c09] 初門緣者。受日牒事作法。必須如戒。為非法等。緣秉無成。義緣雖無量。要束為五。一三寶境界緣。如文。經勞比丘。有作事須往林樹間。及不信大臣。奪佛眾僧衣。被飲食所須之物。又懷惡心。欲鑿祇洹通渠。即是佛僧緣。又文言。誦六十種經。如梵動經。為求同誦人。即是法緣。又伽論第六云。安居中無事。不得出界一宿。若有事。當受七日法。或為偷婆。或為法如。是等因緣。聽出二出家五眾。生善滅惡緣如文。受戒者。生善懺悔者。是滅惡三道。俗病患緣如文。信樂優婆塞病。若父母若有諸憂惱事。若有利益事。及伽論云。或為和上闍梨病。四俗人生福緣如文。大臣能作損益事。父母恩重。不問有信無信。皆許受日。諸餘俗人有信者聽往如文。有檀越請比丘言。我欲施等。是五自求衣鉢藥草緣如文。不應專為飲食。故受七日去為衣鉢等。聽雖為衣鉢。要如法施等應去。若為求利販易者。不應去。五分十九云。若有請若無請。復出界外一切皆聽七日往返。又云。從今若有佛法僧事。若私處於七日外。更聽白二羯磨。受十五日若一月日。
[0520a03] 次緣離合者。隨別緣受作法。定成縱多。如緣合亦無失。其猶悔殘三舉等類。問緣若短長等者。合加可然。或多短緣壘長得不。答文言不及七日。還應受。十五一月今由壘。故不及合。作何失。
[0520a06] 次懸受者。若據前緣。要須現起。若其預指未來。懸受不得。如無舉病。行覆客呵。此並不成。其類非一。若望用日。理有懸義。如雖得法。未即成行。爾者如七日藥。義亦應然。答藥以作法。得七日故。從加法日。為定受為本期出界。故以出界為限。
[0520a11] 次重應不者。舊解云。安居立行。專修道業。何須重受。是以十律。聽受一七夜。不得受二七夜。故知無重。又文言。先受七日去。若七日盡。應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盡。應破安居去。准此文意。故知不重。若得重受。受日去。是何因。答言。破安居去。若更引文。多緣事別立。有重受者不然之義。隨時以破。不繁廣說。今解不然。本以遊行起過。制令安居。今既結坐進修明無愆犯。但為兩利不虗。眾僧與法。既非專意。重受何妨。文中但云。佛未聽有如是事去。不言未聽重去。以此故知。有緣皆得。又復僧有要事。許受經營。事仍未終。如何即斷。又此文中。列緣不少。但言聽去。不見遮重。又五分。聽近持律。七日得往返處。安居豈可前疑。即許往問。後須決者。不遣諮陳。如斯斷義。擁而未通。盡其旨歸。實利皆得。又若不合重受。作法不成。此秉不成。何非所攝。爾者如何。十云。聽一七夜。不聽二七夜。又為滅諍受七。乃至令破安去耶解。十誦。與此部別。不同不可。以餘別文。乱此行事。若以十誦。遣破類此不重者。此文為和。不受反彼。十誦亦然。既已不類。明知部別。又解。詳彼文意。義旨似殊。前受一七。用竟更受。不應未用。重加二法。又事不了。遣破去者。但為淨事難滅。未知了期。故遣破安。不須受日。
[0520b08] 次緣互成不者。受日法成。本由事實。事有短長。束為三品。此三品緣不得差互。緣法差互。並悉不成。縱夏將未三二日在。若遇長緣須加。羯磨不得。見日將盡。即作對首法去。如此出行。咸皆破夏。如似七日盡形。藥未必要。須經七日盡形服。方加二法。縱有少許。亦加二法。此亦同爾。稱緣加法。又得法後。用亦不互。如為佛受。行乃營僧。一一差違。不能具載。但有之者。夏悉不成。若本多緣。共加一法。縱使偏用。夏亦不破。所以爾者。以此諸緣。咸悉有法。隨本為緣。營者皆得。
[0520b17] 次事訖還不者。古舊釋云。受日出界。事訖須還。訖雖不還。夏亦不破。所以爾者。以法在故。其猶七日藥叉與欲類。又如癲狂比丘得癲狂法。病止法存。從僧乞解。今解受日不開藥等。受本為事。無事不成故。今事亡法則隨謝。如僧祇事訖與此冥會。又受德衣限滿不捨。豈言不捨法得在耶。夫守夏人。恒須明察。豈得取他。誤言不護。自夏其藥。局法為正。復以手為所依。說欲送和。至僧已和。豈即成別。癲狂本除。眾疑狂止。更須乞解。問所以受日。定知約事。答如有三品。長短受緣。互秉不成。故知約事。爾者受既一向約事成者。如有二三。日緣。如何乃加七法。答受約緣成。緣難定限。故隨長短。勒為三品。但不及即日還。應受七日往不及七日等。類前亦然。
[0520c06] 次下釋文。緣中長離。總二十二。父母請喚。雖復重疊。但為父母二緣。餘相可解。
[0520c08] 次釋羯磨受法。先明作法方軌。可為六門。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就人。第四辨法。第五作法次第。第六有乞無乞。
[0520c10] 初門時者。要是夏分。成安者受為明。有法住有法去故。若論作法。期限諸部。不同七日。一法通諸部。用羯磨受者。五分。所明一同。四分。餘二有異。十誦三十九夜。僧祇有事訖。彼二十七云。如是事訖。應還若半月若一月若二月。乃至後自恣應還不還者。越毗尼罪。
[0520c15] 次依處者。十誦四十七。波離問。云何處受七日法。佛言界內受。既言界內。蓋是本來安居之處。此本居處。通於二位。七日一法。二界俱成。羯磨受者。唯是作法。然作法中局是大界。以諸小界不合安居。又就小中戒塲容得。但可獲以不應成安聽受。
[0520c20] 次約人者。能受之人。要上二具。下三雖安。不論受日。然有立義。尼無羯磨受法。女弱不聽。多遊入俗。外化所物。故與大僧不同。是以祇律尼無求聽。羯磨受日出界。今釋不然。尼合具行。豈以緣對僧說。即不通尼。又無遮文。如何不受。然所對境亦上二具通。於本界外來。不局當處。下眾雖不數歲行。亦須白故。十誦云。從五眾受。
[0521a02] 次約法者。七日無文。准白安立。雖非正文。行用無失。羯磨法者。如文可知。又十誦四十七。有心念受七日文。問心念得受。七日不。佛言。不得除五種人謂蘭若獨住遠行長病飢餓時親里邊住人。
[0521a06] 次受次第者。昔解要須先受七日。次十五日。次一月日。若某已受。十五不得。更受七日。以長攝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攝迦提。一月又一月夜開。便収十日。一月望十五。其義亦然。今解不爾。受日約緣。緣起不定。如何要遣。先短後長。若受不隨。三品緣者。事不稱法。夏豈得成。若爾如何。文言受過七法。答十五望七日。事過故過。羯磨形對首法過故過。是以言過。七日不以用竟名過。又問一月望十五。亦是事過。如何不言過十五法。舊解云。相望長短言過。十五日義亦無妨。且並舉此二。對七以說。故爾。今解不然。羯磨望對首。故得稱過。十五一月。日雖多少。同用白二。不得稱過。若一月用白四。可稱過耳。
[0521a17] 次乞有無者。此部諸文皆無有乞。有加乞者。定不成就。立之與破。先德具明。但依文得失非我。問此既增乞羯磨不成。如何杖囊加乞成就。答杖囊法體中有。緣中略無。准法前增。不名非法。此受日法。前後俱無。人輙妄增。故不成就。又問如處分離衣受戒懺悔。並皆有乞。此何獨無。答如所列者。並是自事。假僧量宜。故須有乞受日。乃為三寶等事。非專為己。所以無乞。設少為己。相從亦無。然羯磨中云。若十五若一月者。此是出法之言。不定之稱。但不及七日。或即十五一月。隨緣牒事。不得並言。
[0521b04] 次二難護僧。文中有三。初有五句。是淨行難。次有六句。命難。十誦二十四。有病比丘夏安居。若不得隨病食。及隨病藥。看病人有如是事難。故出去無罪。第三有四句。以見聞兩位。各對僧尼。既破由我。為護須去。此等皆由本處有難。直爾聽往。移夏彼成。既不受日。從初去時。即應勤勤覓安身處。若覓住處。未得已還。隨經宿處。不破安居。以非心慢。翻前即破。若得住處。夏法彼成。輙更出外經宿。即破於後。雖可本處難盡。亦不合來。來須受日。然准五分等文。有緣聽破無罪。故五分十九。有一比丘。安居麤食。不足白佛。佛言。聽以此因緣。破安居無罪。又善見十七云。若安居中。有因緣移去無罪。不成安居。
[0521b16] 次和僧四句者。聞異界僧。欲破已破。各對僧尼。故成四句。謂前二句。聞異界僧尼欲破。後之二句。聞異界僧尼已破。此等元非本處有難。為僧直去。事了須[1]通。謂若中前了。中後須還。暮了旦還。若停不還。經宿破夏。母經第五。有一比丘。獨處安居。聞一比丘欲行破僧。此比丘心生疑。若往諫恐破安居。若不往恐惡法流行。佛聞已告言。若為法事不破安居。比丘尼亦如是。復有比丘聞彼已破僧竟。生疑同前。佛告曰。若為和合破僧法者。不失安居。比丘尼亦如是。
[0521c01] 次日滿不還文中。但舉作法出界。逢難過限。開成安居。若本無法。蹔出逢難。義同前開。文無者略。
[0521c03] 次背請文二。初明無緣背而獲罪。第二爾時有比丘下彰有難緣。背而無罪。前文有三。謂起過呵責立制。立制文二。初舉跋難陀背安居。請不得前歲。違要得罪。二若比丘下廣明立法。於中復二。初舉前安背之儀軌。二後安居亦如是者。舉後類前。前文復二。初之六句。至界外布薩已去。次有五句。來至界內。布薩已去。但四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彰背不背。故言界外。謂十五日已至請處。彰背不背。故言界內。外中前四成背。是破下二非背不破。破中初句。不至請處。下之三句。來至請處。先解初句。問此元便去。本未成安。如何乃言破前獲罪。答若不便去。來即成安。以去不來。故名為破。即是應成不成。說名為破。不是先成。名之為破。次下三句來至請處。皆悉結竟。已成前安。今言破者。破有二義。一者要須經宿事隔。若未過限。破不究竟。二至後處。作法結竟。以後法成。前法謝故。今文直言。背前破過。不論後處。成不成義。次五六兩句。翻前並成。次界內五句。前三句破。後二句成。准釋可解。次後安同前。還須約界內外。作十一人。且如受他。十七日請。若十六日未至請處。當他界外布薩。有其六句。若十六日已至請處。當他界內布薩。有其五句。如是展轉。乃至五月十六日。作法同前。故言後安亦如是。次非背可知。上來安居法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