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9763阅读
  • 16回复

《杂阿含经》卷第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白话解释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三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否?”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我”有能主宰的含义。若是五蕴有“我”是“我所有的”自己就应该能主宰自己不生病不受苦,不会要求五蕴身心要如是不要如何。因为五蕴无我故有病有苦,而要求安乐不欲受苦。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否?”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三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余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于色不应病、苦生,亦不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余五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此经应该是释迦牟尼佛刚成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时说的法。内容与第33经相似。主要差别是佛说此经已,余五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证阿罗汉果。

(三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支提竹园精舍。尔时,有三正士出家未久,所谓尊者阿[少/兔]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毘罗。
尔时,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为教诫:比丘,此心、此意、此识,当思惟此,莫思惟此,断此欲、断此色,身作证具足住。“比丘,宁有色,若常、不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之法,厌、离欲、灭、寂没。如是色从本以来,一切无常、苦、变易法,如是知已,缘彼色生诸漏害、炽然、忧恼皆悉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安乐住;安乐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三正士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有尊者阿[少/兔]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毘罗三正士出家未久。世尊知道他们心中所想随他们所想而为教诫:此心、此意、此识,当思惟此,莫思惟此,断此欲、断此色,即身成就解脱而住。“比丘,宁有色,若常、不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应该为:是)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之法,厌、离欲、灭、寂没。如是色从本以来,一切无常、苦、变易法,如是知已,缘彼色生诸漏害、炽然、忧恼皆悉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安乐住;安乐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三正士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名词解释:心意识: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二页云:复有说者:心意识三、亦有差别。谓名即差别。名心、名意、名识、异故。复次世亦差别。谓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故。复次施设亦有差别。谓界中施设心,处中施设意,蕴中施设识故。复次义亦有差别。谓心是种族义,意是生门义,识是积聚义。复次业亦有差别。谓远行是心业。如有颂曰:能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伏此心者,解脱大怖畏。前行是意业。如有颂曰: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净言作,苦乐如影随。续生是识业。如契经说:入母胎时,识若无者;羯刺蓝等、不得成就。故知续生、是识业用。复次彩画是心业。如契经说:苾刍当知,诸傍生趣,由心彩画,有种种色。归趣是意业。如契经说:苾刍当知,如是五根,各别所行各别境界。意根总领受彼所行境界。意归趣彼,作诸事业。了别是识业。如契经说:苾刍当知,识能了别种种境事。复次滋长是心业。思量是意业,分别是识业。胁尊者言:滋长分割是心业,思量思惟是意业,分别解了是识业。应知此中滋长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无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无漏意。分别者:是有漏识。解了者:是无漏识。心意识三,是谓差别。
  五事毗婆沙论下十六页云:问:心意识三,有何差别?答:此无差别。如世间事,一说为多,多说一故。一说多者:如说士夫为人儒童等。多说一者:如说鸟豆等同名再生。应知此中同依一事说心意识,亦复如是。复有说者,亦有差别。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复次界施设心,处施设意,蕴施设识。复次依远行业,说名为心。依前行业,说名为意。依续生业,说名为识。复次由采集义,说名为心。由依趣义,说名为意。由了别义,说名为识。
具足住:增壹阿含经译作「自游戏;自娱乐」,杂阿含经译作「具足住」,中阿含经译作「成就游」,南传作「进入后住于」(upasampajja vihar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进入及住在」(enter and dwell in),即 「保持在……中」的意思。(相关词「第四禅具足住」)
正住:永存不变,坚固的。
炽然:猛烈燃烧。集论四卷十五页云:炽然有三。谓贪炽然,嗔炽然,痴炽然。由依止贪嗔痴故;为非法贪大火所烧,不平等贪大火所烧,及为邪法大火所烧。故名炽然。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8
铜币
10
威望
2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5-01-04
感恩师父!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4-12-30
参考书: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含辞典》庄春江编
《百度词典》
《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
《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4-12-30
(五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
尔时,世尊于晡时从禅觉,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坐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欢喜随喜!今复更问。世尊,有二阴相关耶?”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犹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于未来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是名比丘阴阴相关也。”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名阴?”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比丘,是名为阴。”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何因何缘名为色阴,何因何缘名受、想、行、识阴?”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离,云何受、想、行、识味,云何识患,云何识离?”
佛告比丘:“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生我慢?”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得无我慢?”
佛告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不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更有所问。何所知、何所见,尽得漏尽?”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
尔时,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㲉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如是所疑,先以解释彼。
云何,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否?”
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若(估计是“诸”字)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重点解释
1,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解:此五受阴,欲为生起五受阴的根,五受阴因为欲集、因欲而生、因欲触(六识的三和合触)。
2,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解:“受”在这里指欲贪,执取。既非五阴就是欲贪,也不是说五阴与欲贪完全不同。而是有欲贪的五阴就是五受阴(或者说:能对五阴生欲贪的五阴是五受阴)。
3,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犹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于未来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是名比丘阴阴相关也。”
二阴相关(阴阴相关)的概念。
4,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比丘,是名为阴。”
解:阴是集聚之意。
5,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更有所问。世尊,何因何缘名为色阴,何因何缘名受、想、行、识阴?”(五阴是什么因缘生的)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解:六根与六尘和合生六识,此三和合名为触,因此同时生受、想、行。)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解:投生时识缘名色;平时眼耳鼻舌身五种色根与色声香味触五种色尘和合生眼耳鼻舌身五识;名法意根与主要为名法的法尘和合生意识。)
6,佛告比丘:“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
味、患、离的概念。
7,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
我慢生起的原因。
8,佛告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不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
灭我慢的方法。
9,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
达到漏尽解脱的正确知见。
10,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漏就是烦恼的一个名称),心得解脱(说明证入究竟解脱)。
名词解释:
晡时: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分别为:夜半(子时23:00—1:00)、鸡鸣(丑时1:00—3:00)、平旦(寅时3:00—5:00)、日出(卯时5:00—7:00)、食时(辰时7:00—9:00)、隅中(巳时9:00—11:00)、日中(午时11:00—13:00)、日昳(未时13:00—15:00)、晡时(申时15:00—17:00)、日入(酉时17:00—19:00)、黄昏(戌时19:00—21:00)、人定(亥时21:00—23:00)。
晡时(申时15:00—17:00)是下午三点至下午五点。
阴:蕴,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
受:1.感受(vedanā),增壹阿含经译为「痛」,中阿含经译为「觉」。2.「执着;取着、取」(upādāna)的另译。3.欲贪。
厌:nibbindati,另作「厌离;厌;厌患」,介于「清醒不迷恋」与「厌恶排斥」间的心境,是向解脱修学的第一步。

 阴根阴即受  二阴共相关
 名字因二味  我慢疾漏尽
注解:此偈是帮助背诵第58经的概括。
杂阿含经卷第二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4-12-28
(五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还,持衣钵,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于西方国土人间游行。
时,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遥见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见已,进诣尊者阿难所,白阿难言:“尊者,当知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
尔时,阿难语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不应随从。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灭灭少事故。”尔时,世尊游行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于人所守护林中,住一跋陀萨罗树下。
时,有众多比丘诣阿难所,语阿难言:“今闻世尊住在何所?”
阿难答曰:“我闻世尊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所守护林中跋陀萨罗树下。”
时,诸比丘语阿难曰:“尊者知,我等不见世尊已久,若不惮劳者,可共往诣世尊,哀愍故。”阿难知时,默然而许。
尔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夜过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卧具,持衣钵,出至西方人间游行,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守护林中。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置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说法,示、教、利、喜。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行受(其中一个受字可能是爱的误写),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见者,疾得漏尽。”
佛说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佛教导众生以三十七道品观察诸阴则能很快断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因为无明触而生爱,缘爱起彼行(彼行以爱为因,因为爱集,因爱生,随爱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行受(其中一个受字可能是爱的误写),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凡夫如是观者,而见五受阴是我,非我,相在,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可以疾得漏尽。
名词解释:
示、教、利、喜:另作「示教照喜」,「示」,南传作「开示」(sandasses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教导」(instructed)。「教」,南传作「劝导」(samādapes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热心劝说」(exhorted)。「利」,另译为「照」,南传作「鼓励」(samuttejes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使鼓舞」(inspired)。「喜」,南传作「使欢喜」(sampahaṃses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使喜悦」(gladdened)。(同义词「示教、照喜」「示、教、照、喜」) 
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品道,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义,到涅槃道路之资粮,有三十七种。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也。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四意止。四类安住正念之处,四类生起正念之处。分别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就是通过专注观察身、受、心、法四个目标达到觉悟真理断除烦恼而证究竟解脱。 
四正勤: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以正策励身语意,于此最胜,谓之四正胜。意中决断而断行之,谓之四意断。三藏法数云:‘正则不邪。勤则不怠。’毗婆沙(译云广解)论云:‘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令生,如钻木出火。故名四正勤。’
  一、已生恶令永断 对已生之恶,使永除断,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盖等烦恼心,离五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断除,不令更生也。
  二、未生恶令不生 对未生之恶,使更不生,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盖等烦恼恶法,今虽未生,后若生时,能遮五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生也。
  三、已生善令增长 对已生之善使增长,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不退失也。
  四、未生善令得生 对未生之善使生,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种善根虽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得生也。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五根: 法界次第云:‘五根,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
  一、信 信根,谓信三宝四谛,又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
  二、进 精进根,又名勤根。谓修勇猛之善法,又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倍策精进,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 念根,谓忆念正法。又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
  四、定 定根,谓心止于一境,不散失。又谓摄心正道及诸助道,一心寂定,相应不散,是名定根。
  五、慧 慧根谓思惟真理也。又谓四念处之慧,为定法所摄,内性自照,不从他知,是名慧根。
五力: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也。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 信力,谓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也,又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进 进力,谓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也。又进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
  三、念 念力,谓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也。又谓念于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功德,是名念力。
  四、定 定力,谓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也。又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名定力。
  五、慧 慧力,谓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也。又谓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七觉分: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
八圣道分:又名八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
    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
    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
    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
行:身口意的行为,身口意的造作。
断见:谓众生于五阴之身,妄计今世灭已,更不再生,则成断灭,是名断见。
有见:又名常见。谓于我及世间,起常恒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是名有见。
坏有见:就是断见,断灭见。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4-12-24
(五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于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尔时,聚落主大姓婆罗门闻:“沙门释种子于释迦大姓,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成无上等正觉,于此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婆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门瞿昙如是色貌名称,真实功德,天、人赞叹,闻于八方,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诸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为世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演说妙法。善哉应见,善哉应往,善应敬事!”作是念已,即便严驾,多将翼从,执持金瓶、杖枝、伞盖,往诣佛所,恭敬奉事,到于林口,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安否,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论因,如是说因!世间多事,今请辞还。”
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
佛说此经已,诸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注解:此经说明佛法论因、说因。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世间的生起,众生的轮回),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世间的灭尽,众生的解脱)。
名词解释:
等正觉:偏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正等觉,又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三耶三佛檀,亦名正遍知也。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
无上等正觉: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号:南传如来十号。三藐三佛陀的十个称号,分别代表其十种功德,即「1.如来(tathāgata)2.应供(arahant)3.遍正觉(sammāsambuddha)4.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a)5.善逝(sugata)6.世间解(lokavidū)7.无上士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8.天人师(satthā devamanussāna)9.佛(buddha)10.世尊(bhagavant)」。
如来:tathāgata,另译为「如去」,音译为「多萨阿竭、多陀阿伽度」,1.诸佛证同一真理而成佛(来);指佛陀,如「如来、应、等正觉……」,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2.在「我见」下以生死流转中有实体来来去去;指生死流转的主体,如「如来死后有」(死后如来存在)、「异色有如来耶」。
应:应供。阿罗汉的意译。意为应受供养者。也是如来十号之一。
遍正觉:1.sammāsambuddha,为「等正觉者」之略,另译为「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等正觉者;遍正觉者」,音译为「三藐三佛陀」,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已纯然无瑕的开化者」(the Perfectly Enlightened Ones),即:完全地;圆满地解脱,指三藐三佛陀的解脱证悟。2.sammāsamboddhi,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指佛陀的「证悟」。
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a(逐字直译为「明-行(行为;德行)-已具足」),另译为「明行成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依中部53经,「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行」(行为)指:戒具足、守护根门、饮食知适量、专修清醒、具备七正法(信、惭、愧、多闻、活力、念、慧)。
善逝:sugata,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解读为「彻底的到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幸运者」(fortunate)。
世间解: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原意为「世间知者」,南传作「世间知者」(lokavidū,逐字直译为「世间-知者;世间-贤明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世界的知道者」(knower of the world)。
无上士调御丈夫:中阿含经作「无上士道法御」,南传作「被调伏人的无上调御者」(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将被驯服者的无可凌驾引导者」(unsurpassed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按:北传汉译的译法,显然解读为「无上士」(anuttaro purisa)与「调御丈夫」(dammasārathi),而将之分为二个称号,而成为十一号,似乎不妥。
天人师: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天界与人间的老师,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
佛:为音译,另音译为「佛陀」(buddha),义译为「觉者;已觉醒的」,指没有老师指导而证得解脱者,如「辟支佛」、「三藐三佛陀」,但一般都作为「三藐三佛陀」的略称,参看「三藐三佛陀」、「辟支佛」。 
世尊:音译为「婆伽婆、婆伽梵、薄伽梵」(bhagavant),另译作「众祐」,遍正觉者(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原意为最有福者(有幸者)。
汉传十号:一、如来,梵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成实论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大论谓佛如自安稳之道而来,此佛亦如是而来,故名如来。二、应供,梵曰阿罗诃Arhat,应于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三、正遍知,梵曰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四、明行足。梵曰鞞多庶罗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a%m%panna,三明之行具足,故名明行足。五、善逝,梵曰修伽陀Sugata,又曰好去好去,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名善逝。六、世间解,梵曰路伽惫Lokavid,能解世间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间解。七、无上士,梵曰阿耨多罗Anuttara,在诸法中,如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故名无上士。八、调御丈夫,梵曰富楼沙昙藐婆罗提Purus!a-damya-sa%rathi,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故名调御丈夫。九、天人师,梵曰舍多提婆魔[少/免]沙喃S/a%sta%-deav amanus!ya%na%m%,佛为人及天之导师,能教示其应作不应作,故名天人师。十、佛世尊,梵曰佛陀路迦那他Buddha-lokana%tha,佛陀译言知者或觉者,世尊者,为世尊重之义。然而此中分佛与世尊,则为十一号,惟成实论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故至世尊,正为十号。盖以具前之九号,为世尊重,故名世尊也。又大论别开此二者,至佛,正为十号,世尊别为尊号。盖具上十号之德,故称为世尊也。梵曰薄伽梵Bhagana%n者即是。
善义:意义正确。义。道理,意味也。
善味:词句正确。
有:有情生命的存在,出生力量的蓄积潜力,如「取缘有,有缘生」中的「有」。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

(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彼时,毘迦多鲁迦聚落有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却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瞿昙,于意云何?”
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作如是说,言有必有,言无必无,知见非不实耶?”
婆罗门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颇有色常住百岁耶,为异生异灭耶;受、想、行、识常住百岁耶,异生异灭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不异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说彼说,何者为胜?”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说,如佛所说显现开发。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彼能救,迷方示路,暗慧明灯,世尊今日善说胜法,亦复如是显现开发。”
佛说此经已,毘迦多鲁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坐起,礼足而去。
注解:此经说明五蕴的有无都是由因缘(种)决定的,不是某个众生可以做主“言有必有,言无必无”。
五蕴不是常住不变而是无常的依照因缘随生随灭,并非某个众生可以“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的。
名词解释:
异生异灭:依一法生随即依另一法灭。
获彼能救:指被囚禁的人(获),他能救。

(五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了阴与受阴的区别。

(五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贪、恚,是名无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有漏法和无漏法的概念。“诸所有色无漏非受”之中的“受”应该是指欲贪,执取,执著。

 二信二阿难  坏法郁低迦
 婆罗及世间  除漏无漏法
注解:二信(第47、48经)二阿难(第49、50经)  坏法(第51经)郁低迦(第52经)
 婆罗及世间(第53、54、55经)  除漏无漏法(第56经)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4-12-21
(四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心善男子应作是念:我应随顺法。我当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信心善男子即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故于色得厌,于受、想、行、识得厌,厌已,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应该思维:我应该随顺正法。我应该对五蕴多修厌离。如是思维就能多修厌离五蕴故对五蕴生厌离,因此得到离欲解脱,并且自知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自念:我应随顺法,于色当多修厌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于色多修厌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住已,于色得离,于受、想、行、识得离。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与第47经类似,差别在: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名词解释:
正信,非家,出家:另译作「信家非家出家、至信舍家无家」,南传作「由于信,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AN.5.167)」(saddhā agārasmā anagāriyaṃ pabbajitā,逐字直译为「信家非家出家」),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出于信仰,从有家生活外出(出家)进入无家者」(who have gone forth from the household life into homelessness out of faith, who has gone forth out of faith from the household life into homelessness)。

(四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信心长者、长者子来问汝言:‘于何等法知其生灭?’汝当云何答乎?”
阿难白佛:“世尊,若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者,我当答言:‘知色是生灭法,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世尊,若长者、长者子如是问者,我当如是答。”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要知道五蕴是生灭无常的。

(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有诸外道出家来问汝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如是问者,云何答乎?”
阿难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来问我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者,我当答言: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诸梵行;为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世尊,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问者,我当作如是答。”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我实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佛教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使众生于五蕴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

(五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坏、不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色灭涅槃是不坏法;受、想、行、识是坏法,彼识灭涅槃是不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五蕴是坏法,五蕴灭尽涅槃是不坏法。

(五二)郁低迦修多罗,如增一阿含经四法中说。
注解:此经名为《郁低迦经》内容与增一阿含经四法中所说相同。
名词解释:
修多罗:1.线;引申为如线的贯串,义译为「经」。2.文体的一种,为简洁的散文体。3.经的九种分类(九分教)之第一类,为佛法最先集出者,另译为「正经、贯经、契经」,成立于第一结集时。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4-12-20
(四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想、行、识受阴。若沙门、婆罗门以宿命智自识种种宿命,已识、当识、今识,皆于此五受阴,已识、当识、今识:‘我过去所经,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
若可阂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复以此色受阴无常、苦、变易。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复以此想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为作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复以此行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复以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诸比丘,彼多闻圣弟子于此色受阴作如是学:我今为现在色所食,过去世已曾为彼色所食,如今现在。复作是念:我今为现在色所食。我若复乐著未来色者,当复为彼色所食,如今现在。作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色,不乐著未来色,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患、向灭。多闻圣弟子于此受、想、行、识受阴学:我今现在为现在识所食,于过去世已曾为识所食,如今现在。我今已为现在识所食,若复乐著未来识者,亦当复为彼识所食,如今现在。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识,不乐未来识,于现在识生厌、离欲、灭患、向灭,灭而不增,退而不进,灭而不起,舍而不取。于何灭而不增?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于何退而不进?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于何灭而不起?色灭而不起,受、想、行、识灭而不起。于何舍而不取?色舍而不取,受、想、行、识舍而不取。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不系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中佛说:在家和出家的修行人以宿命智自己已经知道,将来应当知道,现在知道的一起宿命都离不开这个五受阴,知道:我过去所经受过的如是色受想行识。
讲解了五受阴的概念。
多闻圣弟子于此色受阴作如是学(如是思维):我今为现在色所吞食,过去世已曾为彼色所吞食,如今现在。复作是念:我今为现在色所吞食。我若复乐著未来色者,当复为彼色所吞食,如今现在。作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色,不乐著未来色,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患、向灭。多闻圣弟子于此受、想、行、识受阴学:我今现在为现在识所吞食,于过去世已曾为识所吞食,如今现在。我今已为现在识所吞食,若复乐著未来识者,亦当复为彼识所吞食,如今现在。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识,不乐未来识,于现在识生厌、离欲、灭患、向灭,灭而不增,退而不进,灭而不起,舍而不取。于何灭而不增?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于何退而不进?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于何灭而不起?色灭而不起,受、想、行、识灭而不起。于何舍而不取?色舍而不取,受、想、行、识舍而不取。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不系著已,就能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断尽烦恼),心得解脱现证阿罗汉果。
名词解释:
宿命:宿指宿世、过去世;命指生命。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地狱,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够了解宿命情况的,谓之“宿命通”,属于“六通”之一。
宿命智:知宿命之智也。又名宿命智通,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
阂:阻隔不通,妨碍,限制。
为作:造作,做作,行为。
色受阴:若可阂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复以此色受阴无常、苦、变易。
受受阴: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
想受阴: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复以此想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行受阴:为作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复以此行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识受阴: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复以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我卑下种子  封滞五转七
 二系著及觉  三世阴世食
注解:我(第37经)卑下(第38经)种子(第39经)  封滞(第40经)五(第41经)转七(第42经)
 二系著(第43,44经)及觉(第45经)  三世阴世食(第46经)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12-18
(四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生则系著,不生则不系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若生则系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随变异;心随变异故,则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顾念,以生系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生系著。云何不生不系著?多闻圣弟子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爱喜、赞叹、取著,不系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变异;心不随变异故,心不系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顾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不生不系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若于五蕴“生”爱喜、赞叹、取著诸烦恼则系著,若于五蕴“不生”爱喜、赞叹、取著诸烦恼则不系著。(其余同第43经)
名词解释:
生:本无今有,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生云何?谓令诸蕴起。
    法蕴足论五卷七页云:生、谓彼诸有情类,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总名为生。

(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一切我见都是依于五受阴,于五受阴见是我,我所,相在。
愚痴无闻凡夫因为无明故认为五蕴是我,我所,相在,而说真实有我故贪执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因为意界法界无明界和合的无明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名词解释:
我:1,自己的代名词。
2,生命中恒常不变的,唯一的,自在主宰的主体。(实际上不存在)
我见:又名身见,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五蕴),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而在此非我法上,妄计为身,执之为实,强立主宰,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非神。为「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之「我;真我」的否定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宰的“自我”实体的存在。
觉观:新译为寻伺,旧译云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粗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觉与观者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
集论一卷十页云:何等为寻?谓或依思,或依慧,寻求意言,令心粗转为体。何等为伺?谓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细转为体。
俱舍论四卷十二页云:论曰: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寻?答:诸心寻求辨了显示推度构画分别性分别类,是谓寻。诸心寻求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寻自性故。云何伺?答:诸心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是谓伺。诸心伺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伺自性故。寻伺何差别?答:心粗性、名寻。心细性、名伺。是谓差别。如彼广说。
界:类别,范围。
意界:俱舍论一卷十二页云:应知识蕴、即名意处。亦名七界。谓六识界、及与意界。岂不识蕴唯六识身;异此说何复为意界?更无异法。即于此中。颂曰: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论曰:即六识身无间灭已,能生后识;故名意界。谓如此子、即名余父。又如此果、即名余种。
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法尘。为十八界之一。《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的法界,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此经中的法界是指意识所取法尘)
无明界: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无明界?谓三界无知,是名无明界。
无明:愚痴。不了知四谛三宝业因果报等是无明。
法蕴足论十卷三页云: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修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闇、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里、顽騃浑浊、障、盖、发盲、发无明、发无智、发劣慧、障碍善品、令不涅槃、无明漏、无明瀑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很、等很、极很、痴类、痴生、总名无明。
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问:何故名无明?无明是何义?答:不达,不解,不了,是无明义。问:若尔;除无明,诸余法,亦不达,不解,不了;何故不名无明?答:若不达不解不了,以愚痴为自相者;是无明。余法不尔,故非无明。
品类足论三卷二页云:无明云何?谓三界无知性。
明:般若,智慧的别名。为无明的反面。了知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就是明。
沙门:,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啰磨拏、室啰磨拏、沙迦懑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
婆罗门:天竺四种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12-16
(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异,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云何名不取不著?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异我、相在;不见我、我所而取,彼识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愚痴无知凡夫认为五蕴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与我所互相系属故生贪取;有了贪取故当五蕴变异时心就会随之而转,而心被贪取执著控制系缚,则会造成恐怖、障碍、心乱。
多闻圣弟子不认为五蕴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与我所互相系属故不生贪取;无贪取故当五蕴变异时心就不会随之而转,心不被贪取执著控制系缚,则不会生起恐怖、障碍、心乱。
名词解释:
取:集论一卷一页云:何等为取?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来染著现在欲贪名取。杂集论一卷四页云:欲者:希求相。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来自体为方便故;引取当蕴,令起现前。由贪染著现在自体为方便故;执取现蕴,令不舍离。是故此二说名为取。
  集论四卷十三页云:执取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
  俱舍论二十卷十六页云:能为依执,故名为取。又云:执欲等故,说名为取。
  入阿毗达磨论下一页云:薪义是取义。能令业火炽然相续而生长故。如有薪故,火得炽然;如是有烦恼故,有情业得生长。又猛利义是取义。或缠裹义是取义。如蚕处茧自缠而死;如是有情,四取所缠,流转生死,丧失慧命。
著: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谓之著。如爱著执著贪著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