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卷第十六
诸师列传第六之六
息菴渊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五世) 净社处廉法师
圆辩道琛法师
智涌然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五世) 觉云智连法师
泽山与咸法师 赤城中益法师
白莲智圆法师 山堂元性法师
白莲妙璘法师 白莲清悟法师
白莲子侔法师 虚堂本空法师
真教仙法师法嗣 证悟圆智法师
超果道法师法嗣 德藏从进法师
通照明法师法嗣 报慈蕴尧法师
竹菴观法师法嗣(南屏下第五世) 北峰宗印法师
智行守旻法师 神辩清一法师
牧菴朋法师法嗣 显菴法昌法师
月溪法辉法师 隐学太然法师
浮石子慧法师 永福智享法师
天王道用法师 能仁怀宝法师
祥符忻法师法嗣 悟空善荣法师
清修久法师法嗣 慈室妙云法师
雪溪睎颜首座
澄觉焕法师法嗣 觉菴简言法师
假名湛法师法嗣 车溪智钦法师
法照皎法师法嗣 则菴明哲法师
能仁道山法师 醴泉行环法师
布金觉先法师
圆照光法师法嗣 超果宗肇法师
东灵钦法主法嗣 杨尖利渊法师
息菴渊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五世)
法师道琛。温之乐清彭氏。赐号圆辩。母梦
紫气萦身而生。年十八具戒。初学律仪。未
几去从息菴于法明。微言妙旨一闻便领。后
至南湖依圆照。既归乡出主广济。十二年
迁广慈。建炎三年。车驾幸永嘉。有旨以林
灵素故居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以师应
诏。尝以僧伽梨质米于市。夜见流光煜煜。
旦即捧还山。苦无水指工凿井。得古砖有
天康字(南朝陈文帝年号)泉涌其下。乐清江岸。每以颓
倒为患。咸谓鬼物所衅。吏民请为授戒。神
附语致谢。门人清顺。梦延庆诸祖来谒。侍
者持位图于旁。而阙其第八。顺指问之。对
曰。汝师将补其处。及后居南湖。果第八世。
尝专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净土一而
已矣。良由弥陀悟我心之宝刹。我心具弥
陀之乐邦。虽远而近不逾一念。虽近而远
过十万亿。譬如青天皓月影临万水水不
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际自然照映。一日于
禅定中见一老宿坐禅榻上。顾谓师曰。吾
四明也。师惊喜作礼问曰。道琛于一家习气
法相未能通达。乞垂指教。尊者首肯之。及
觉心地豁然。自是山家言教观者。皆禀师
为正。绍兴十二年。圆照告老举师以代。寺
经虏寇焚荡之余。师诚心所感施者自归。
岁月之间栋宇悉备。因行法华三昧。感普贤
放光。慧辩愈加。郡大旱。请祷雨。师以郡政
苛猛言守感寤。出囚徒数百人。是夕大雨。
有久病者。为说法施食多愈。育王谌禅师
疾。往视之。归语众曰。大言无当终不得力。
乃于月二十三日。建净土系念会。道族至
万人。与雪窦大圆禅师为道交。尝请说六
即义。闻而叹曰。师如此说应曾悟耶。答曰。
若不因悟何敢对老师说。一日讲至六罗
汉义。学者请说。斥之曰。小乘法相说之何
益。当为说经王义。联翩三日。一语无重。绍
兴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众讽观经昼
夜不绝。众闻异香盈室。师曰。佛来接我。即
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一
念不生即入初住。令讽安乐行。未终塔然
坐亡。留龛弥月。颜体如生。葬全身于崇法
祖塔之侧
智涌然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五世)
法师智连。字文秀。锡号觉云。四明鄞邑杜氏
受业栖心崇寿。年十八受具戒。古貌修干
有长松野鹤之态。明智见之曰。僧中凤雏
也。初从圆照学于南湖。晚依白莲智涌顿
悟圆旨。及归乡代讲延庆。建炎后。历住五
刹。皆兵毁之余。化瓦砾为金碧。出于指顾。
时圆辩重兴延庆。未就而逝。师适访宏智。
同登千佛阁。智曰。闻四明谈空中有相是
否。师曰然。智以手指云。太虚本无一物。师
指山川楼阁曰。此诸物象复是何物。智大
服其言。叹曰南湖之任非师而谁。即荐于
郡领事。十年讲无虚日。而众宇毕成。太师史
真隐。佚老于乡。每过从问法要。真隐曰。师
于禅律亦贯通耶。师曰。冰泮雪消固一水
耳。又问。华严般若似太支离。师曰。支离所
以为简易也(扬子何经之支离。离曰已简已易焉支离)真隐肃然服。
郡师丞相沈公屈居僧职。以老病辞。公手
札劝之曰。师行业清修力荷宗教。自宜表
正一方纪纲诸刹。幸勿固辞。自洁其志师
即领命。诸方服其清整。一日感疾。谓侍人
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华严经偈)复抚掌大
笑曰。我自幸至此。锺鸣吾逝矣。时隆兴元年
十二月十八日。火浴得舍利。葬骨于崇法祖
塔之旁。得法上首。月波则约
太师真隐居士赞曰。瞻彼连师色粹而温。
礼义是习诗书是敦。虽精止观实祖儒
门。鹤飞寥廓蝉蜕尘氛。遂令听者去缚
解纷。五住大刹藉藉有闻。晚居延庆其
道弥尊。伊惟台教垂裕后昆。前有法智
后有觉云。意此幻影与法常存(石刻在月波山)
论曰。圣贤应世之迹。非世情所能测识
也。夫觉云一代明教之师。其于亡日如
知所归出生入死。固非常人所可拟
伦。然则托形儒相之家。居相位二十七。
考中外靖安。其勋业盛大矣。而又能大护
佛法尊敬僧宝。是盖大权施化示现宰
官者之所为也。释迦本时。或为儒林之
宗。或居轮王之位。圣寺沙弥为齐文宣。
回向寺僧为唐明皇。近则五祖戒师为苏
文忠。琅邪山藏僧为张文定庸。讵知回
机转位不为佛不为祖耶。良渚谓抚掌
自笑。宜得所归而复来此土。位极人臣
以兹为疑者。其未善论事若此
法师与咸。字虚中。黄岩章氏。赐号明祖。母梦
故白莲惠师遗黄柑令食之。及寤齿颊犹
香。生七岁依香积出家。首谒智涌。涌奇之
曰。祖位再来也。学成以妙年居第一座。涌
没证悟为继。已而悟迁上竺。乃举师以代。
聚徒既多岁复大歉。及分卫吴中。施者唯恐
自后。倍委王孟公问十六观义。师曰。佛
国在十万亿刹外。而提封不越方寸。若克
循观道。则往彼非遥也。资政郑公问楞严
八还。师曰。迷心为境。八法瞀乱。达大观者。
一念自反。二公皆感悟。岁岁为遣供(瞀音茂目不明)
郡太守入山。见池中红莲。问曰。既是白莲。
因甚却开红华。师曰。山中并喜君侯至任
是无情亦改容。又指看经罗汉曰。既是无
学。如何看经。师抚罗汉背云。何不只对。师
倦于酬应。归间受业。会赤城益师亡。郡以
为请。万年一禅师来访。见床上小册记。回
买常住物。一钱不遗。叹曰。我于道无媿行
不及师。尝于法轮寺施戒。当请圣师。众
睹宝光下烛有梵僧立空表。禅宴之余常
讽空品。至本性空寂则入定数日。至生死
无际则大恸不已。其体法真切若此。隆兴
元年五月。别众端坐念佛而亡。瘗龛于寺之
东冈。干道三年夏复从荼毘。五色舍利无
算。所著菩萨戒疏注三卷。金刚辨惑一卷。复
宗二卷。法华撮要一卷。素精于易折衷诸
解。以自名本取诸咸因号泽山叟
法师中益。早亲智涌。深境观富辩说。人以
是敬服焉。主上虞等慈迁赤城。讲贯之余
即入禅忏。旦夜以继未尝少闲。录智涌教
义。号虎溪集
法师元性。自号山堂。从智涌得教观之旨。
居白莲日。讲次至天主义有学者新至作
论破之。有取其论白师曰。此新学逆路之
见也。请摈之。师笑曰。汝但学得他作论。我
尽容得着山堂集五卷。法华文句科十卷
法师子侔。宁海卢氏。号圆净。久从智涌学
有声当世。晚主白莲学徒如市。以供给屡
乏。将隄海为田。归以告其母。母以白金一
笥与之曰。为众办事佛必鉴之。母患其
不成也。卒就役。得田千亩众赖以济
法师本空。四明奉化人。自号虚堂。父姓徐为
农。每高僧过门。必款接加礼。母夜见神
光遶室因而有娠。为儿异伦等。蔬食诵经
志在出家。年十四。依尊胜法存剃发。初从
智涌受教观。自白莲首众。出主明之永明
迁治平。淳熙初。皇子魏王牧四明。尊其道
制疏请主资教。夏中首座将开妙玄。师止
之曰。自有讲席以来。诸老立法。谓首座之
职未出世者止讲小部。若已出世。已讲小
部者。方可开发大部事存谦逊此旧章也。
若维那则点读四教仪类集耳。以次而进
无自逞也。后迁白莲大扬宗教。久之归
间受业。日以往生为正念。绍兴三年三月
三日别众就座书偈而化。东掖学徒来迎全
身。奉化缁素投牒止之。乃剪须发分塔东
山。而葬全身于尊胜。师行不回顾。坐不倚
物。盛暑不持箑。祈寒不附火。高座讲唱辨
析精微。使利钝皆有所入。人以是尊慕之
真教仙法师法嗣
法师圆智。黄岩林氏。母梦老儒寄宿而生。
幼聪敏不好弄。书史经目悉能开说。医方卜
筮无不精究。尝往邻寺闻讲观经。叹曰。
落日之处故乡在焉。今日得闻如获家信。
暨出家受戒。即依真教于白莲。学通教观。
尝问具变之义。真教指笼镫曰。如此镫者。
离性绝非本自空寂。理则具矣。六凡四圣所
见不同。变则在焉(铠菴曰。具如珠具宝。即理具三千。变如珠雨宝。即事造三千。此
旨与真教稍异)师不契。后因扫地诵法华。至知法
常无性佛种从缘起。豁然有悟。以白真教。
教曰。法华止观此为喉襟汝今有悟大事斯
毕。自是游心道妙。五日辄一睡。或邀纵步
则曰。吾之游异于是。明窗净儿舒卷函帙。
参五佛历三周。若阅止观。则十境十乘。见
祖师于尘劫之表。居东山十有四年。两刹千
众推为前列。每患学者困于名相。勉同人
曰。是真精进。便是向上机关。每半月必行布
萨。或曰。圆顿之宗何必如是。师曰。圆家事
理一念具足。所谓圆顿者。岂拨事求理耶。
吾于常时未尝不以波罗提木叉为之
师。扶律谈常正在兹日。郡请主祥符。殿撰
刘公问。教中一句如何举扬。师曰。即事而
真。公领其旨。自撰疏请主鸿佑。士夫欲其
近城。请居日山。历迁白莲赤城庆善。化道
日起。绍兴二十三年。奉诏主上竺。灾烬之余
仅存大士殿。有衰金为造门廊者。历家言。
主星不利。师曰。佛与天星同一造化。苟宝
坊轮奂吾亡何憾。未几果微恙。梦仙人饮以
天液。所患顿愈。神采加异于前。二十七年夏
旱。诏于明庆讲经。席散而雨洽。尝抵寺庄
闻用牲祭曰何可违佛禁耶。即为神说戒
易以素馔。二十八年督土木甚速。至冬众宇
咸备。十二月十二日示疾。预为书别道俗。
书偈坐亡。塔于寺东。初是普觉日。住山之
末年。梦罗汉来自天台。踞坐主位。已而师
至。住无相日。梦宾头卢来谒。授山茶一器。
人知师为五百人中焉。桐江瑛。自恃知解。
遇荆溪留意辨明处。斥为穿凿。至云妙乐
可毁。设十难问。学者莫敢与抗。师作攻瑛
集追破之。读者一快。恨二师不并世也
超果道法师法嗣
法师从进。妙年聪辩为学早成。久依超果
具得其道。出主德藏。讲训有法学者归之。
多述教义发明所得。作楞严解尤称高妙。
示寂之日。留龛月余。容色不变。及从火洛。
舌根不坏。若红莲华
竹菴观法师法嗣(南屏下第五世)
法师宗印。字元实。盐官陈氏。号北峰。师慧
力德邻。年十五具戒。首谒当湖竹菴。得教观
之旨。凡诸祖格言必诵满千遍。入南湖修
长忏。周氏延以菴居。以租量非法劝革之。
岁减五百斛。往谒象田圆悟演。反质西来
意。师答曰。有屈无叫处。演肯之。智者忌辰。
夜炷香殿鑪悲泣失声。演感其意以厚礼
送归南湖尝思寂光有相之义。闻空声云。
寂光土体如水中月。资教空虚堂。延居座
首。堂着宗极论。扶智涌事理各立一性之
旨。师设九难。宗极为之义负。通守苏玭观
不二门以文虽简而昧其说。师撮示机
要。玭即领会。白师座请居正觉。飓风飘荡
(飓音具。沿海诸郡多狂风。谓具四方之风也。东坡有飓风赋)仅存藏殿。师守死
不去。风为之止。有请为庙神授戒去血
食者。先感梦往赴他庙尸祝。神语求易祭
者十数祠。迁主隐学。未久玭亦召还。要师
偕行曰。盍西还相与弘赞。居东二十七年。至
是复反淛右。贰上竺讲止观。深砭学者支
离名相之病。围座挟策。主者以得士为忌。
去隐雷峰毛氏菴。问道者沓至。杜氏建普光
一区。具礼迎之。禅讲并行法道益盛。适德藏
来。请师曰。肄业之地。思报久矣。历迁超果
圆通北禅。道德之誉既行。土木之绩亦就。海
空英辞灵山。举以自代。诏可之。学徒五百咸
服其道。宿弊旧习为之一革。宁宗素闻师
名。召对便殿问佛法大旨。语简理明。上大
敬说锡[来/贝]甚渥。赐号慧行法师。嘉定六年。
以营观室。行化吴中。至松江弟子行一菴。
谓其徒曰。吾化缘毕此。即右胁安庠而化。
时十二月八日也。藏龛于慈云塔旁。师三衣
准律。五辛刚制。道力纯至幽明俱感。格邪
拯滞除瘵息疠。一有祈叩无不得愈。常
谓讲者须备三法。肃威仪以临大众。提
大纲以尽文义。具宗眼以示境观。备此
三者依俙驾说。所著金刚新解。释弥勒偈。
简示天亲罗什同异之意。考正此经诸本。即
则之文最为有据。述教义百余章。尤为学
者传录。嗣法有闻者。古云元粹十余人。日本
传教者。俊[卄/仍]一人。仕官儒生受道者三数人。
独佛光法照继世盛大。有光祖父之道
牧菴朋法师法嗣
法师法辉。字明叟。号月溪。台之临海徐氏。
依多福西茶院真悟谌师落发。从牧菴于能
仁学通教观。暨迁南湖即俾为内知客。平
心赞助内外以和。与印元宝登圣道月光远
为同志友。日以此道相问辨。及归能仁遂
座首。淳熙初出主浮江香积寻徙赤城。绍
熙二年迁圣水。嘉定间。赤城有去思。师为
勉徇。久之圣水复来迎。师亦不拒。嘉定己卯
秋。无疾而亡。塔于西隩。师讲唱法华深符
祖意。发明正义酷似牧菴。谢克家钱象祖
二乡相。素所尊敬。而师执心谦靖。未尝许
其进。人以是高之
祥符忻法师法嗣
法师善荣。乌程潘氏。赐号悟空。母初妊娠。
即屏荤血。临产之夕。有光二道自天下彻
其庐。已而产二男。岁余皆病亡其一。相者
谓其母曰。若不出家恐亦未保。乃舍入法
忍寺。七岁受戒。学教于清辩忻师。绍兴末
自祥符座元出主太湖之宝林。历慧通车
溪。讲道大播。淳熙癸卯。越帅李参政。请主
圆通。亲为疏云。佛菩萨本自无心。有缘即
应。士大夫何嫌异教。惟道是从。人皆喜诵
其语。一日微恙。屏人事坐榻上。问病进药
皆不答。越七日。澡身易衣。趺坐方丈寂
然而化。闍维之时求舍利者。如其愿必得
之。着大部决疑集四卷。行于世。在车溪日
入蔬圃。见菜叶小虫无数。叹曰。哀哉一餐
何多杀命。于是一夏。唯白汤下饭。嗣法紫
金法通
清修久法师法嗣
法师妙云。四明杨氏。自号慈室。遍询教席
[泳-永+(虍-七+(一/八/八/目))]发妙解从久无畏。诣玉几参大慧。益
有省悟。无畏主清修。师与逸堂诸贤旦暮
请益。及同受通相三观之旨。绍兴十九年。无
畏没众请师为继。淳熙初。迁慈溪永明。以
所得悟意。述圆觉直解。其序有云。巨儒老衲
读此必曰。既云直解何用是曲科为。闻者
为一笑。尝闲居东湖二灵。以诗遣丐村市
云。山环湖水水环山。短艇白鸥窗几间。野
外更将供给至。饱参着得十僧闲。时人诵
为实录。郡请居南湖。日事讲贯学者如市。
居二年以疾辞。居溪口吴氏菴。一日往别
吴君。归越三日。澡身易衣。趺坐室中。谓侍
人曰。吾有瓣香藏之三十年。将临终供
佛仰报大恩。今其时。吾将有行。及香烟正
炽起白佛陈请求归安养。就座合掌而化。
师为学得旨尤善驾说。诗颂翰墨妙绝一
时。南湖祖堂以师居位日浅不立像。耆老
评之曰。昔竹菴牧菴居此皆二年。议者以
道大名重不得不立。今慈室何慊于二老
哉于是亦立位。嗣其法者。广寿正皎(九月八日忌)
首座睎颜。字圣徒。自号雪溪。四明奉化人。幼
试经得度。教黉禅府无不咨询。三教百家
无不综练。尝从久无畏亲受观法。自谓
造师藩篱。及无畏亡撰铭文以寄得法之
意。师志气刚正广众畏服。文藻高妙后进爱
慕。于是圣徒之名播天下。不惑之前所寓必
居记室。知命之后所至必踞座端。诸方屡
举出世。皆固辞不就。尝步菜畦。见粪蛆毬
聚。以杀物之多不复茹蔬。唯买海苔三百
六十斤。日取其一以供粥饭。晚岁自省。谓
文字余习无补于道。乃住桃源厉氏菴。专
志念佛。一坐十年。精进不懈。谓反人张汉
卿曰。净土之道岂有一法可得。珍台宝网
迦陵频伽。此吾佛方便诱掖之法耳。但于修
中不见一法。则寂光上品无证而证。汉卿
曰。予固已信解。愧未能勇进耳。扁所居小
轩曰忆佛。作诗以见志。有云。随波逐浪
去翩翩。弹指声中七十年。岂不向来知忆
佛。欲从老去更加鞭。临终预别亲友。沐浴
更衣西向观想。忽称佛来合掌而化。师隐居
之日。有司以免丁追慈室诮之曰。天下
岂有读万卷书为高士行。犹欲以丁钱
责之耶。主司嘉其言得不问
澄觉焕法师法嗣
法师简言。自号觉菴。依澄觉学通其旨。博
览强记独擅一时。尝讲妙玄升座高拱。暗
索本文不失科节。圆诠妙法旁敷教相。
事理权实莫不粲然。尝谓新学曰。人苦于
寡学。若深历岁月熟览典诰。自然左右逢
源了达祖意。不为一文一义之所滞惑。始
可从事于讲说之际。闻者心化
法照皎法师法嗣
法师明哲。四明之鄞邑周氏。自号则菴。得梦
吞宝珠而生。十八具戒。即游学诸方。依能
仁法照受教观。一时会中同名者有十哲
之称。而师最显著。复遍参禅林。见天童宏
智育王大慧国清愚谷。无不期以大器。尝
曰。丛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吾宗介
尔有心三千具足也。宏智闻之曰。观子妙
解宜归弘教。初主昌国超果。迁觉海隐学
永明。笃志讲训无虚日。学者不敢以假告。
郡帅范成大。请主南湖。一时听徒。皆四方英
秀。来者唯恐其后。咸相谓曰。登龙门者正
在今日。师日诵小般若经。稍涉人语便即
重诵。谓不当以凡言杂圣典也(六月十六忌)
圆照光法师法嗣
法师宗肇。四明人。初之南湖见明智。晚入
圆照室。俾之贰讲。出主兴教。迁寿圣。自罹
建炎之厄。仅存大殿。茅茨数百椽。残僧十余
辈。处之裕如。常曰。诸佛大士。遍法界建佛
事。而云溪咫尺之地。不能有为。亦缘力不
足耳。纵我能为之何足为道。只陀络孤所
施无虑亿数。而云溪咫尺之地不能有成。
亦缘力不足耳。纵我能成之何足为多。但
知服勤讲导笃志修进。以报佛恩可尔。既而
来学日臻檀施日至。栋宇为之鼎新
东灵钦法师法嗣
法师利渊。博通三藏。旁贯五经。学富道高。
世称为渊教藏。蚤传东灵之道。弘法杨尖。
聚众三百日事讲演。出入经论莫测涯涘。
由是后学多尚泛辨(此卷三十五人本纪遗失十七人)
佛祖统纪卷第十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