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0294阅读
  • 20回复

四分律開宗記(10卷)懷素 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五末
 
[0454c06] 次摩觸戒 女姓愛多。不能自制。身受摩觸。必為重事。又以人輕易陵。義難自固。恐壞梵行。故須重遮。次[1]其緣有十。一人男。二人男想。三二俱無衣。四作無衣想。五前境有染。六知前有染。七自有染心。八興方便九掖已[2]上膝已上。腕已後身分。甄去輕境。染微不重或尼以輕。觸男重境。或男以輕。觸尼重境。皆成夷罪。不必二俱重境。十覺觸便犯。次下釋文犯相等可知。戒本八句。一人。二明尼有染心。三所觸境亦有染心。四從掖下出身分齊。五若[3]提下明其摩業。六是比丘尼下違教結罪。七不共住擯治。八是身相觸者制名。對僧摩觸。有四不同。一比丘觸女。不懼陵逼。不問前女死活俱犯。尼取陵逼。簡死取治。二比丘觸女。不懼陵逼。無問大小。觸著便犯。尼觸不然。要大非小。三比丘觸女。俱須自染。尼懼陵逼。亦假前染。四比丘觸女不問境之重輕。是以文言。若捉手若捉髮。尼懼陵逼要須重境。若是輕境。落八事中。次明辯相。略不釋七八二句。餘者具解。下三戒類然。問定身分齊。捉掖已下夷。明知已上即蘭。何故八事中捉手乃至腕蘭。解前就身中明分齊。故須掖下膝上。捉手據枝分齊。是以腕前蘭腕後夷。五分十一云。髮際已下膝已上肘已後。其文顯矣。釋摩業中。先列章。次解釋。男子下解結罪句。於中文三。初二俱無衣夷。二若男作男想下。互則情微。得偷蘭罪。三男作男想下俱則轉微。但獲吉羅。其間是非癈五多少。一同比丘。准前可解。次輕重文五。一約當起。二明異趣。三若與女人下形報以辯。四若男子下境心有無。五境想五句。
 
[0455a08] 次八事成重戒 前戒得其重境。生染不輕。深防中制。一觸成重。此戒雖亦染心所為。但以境輕。生患不重。要假八事資過尤甚。染情轉深。故得夷罪。別緣具[1]十。一人男子。二男子想。三前境有染。四知前有染。五自有染心。六犯前七事未懺。七作至第八便犯。或一男犯八。或八男犯八。或一時犯八。或八年犯八。但使滿八。皆覽成夷。若八度捉手。雖犯八蘭。以事一故。不犯夷罪。戒本七句。一人。二內有染心。三犯境亦染。四正作八事。五結。六擯。七制名。釋中可解。然解結罪中有三。一當趣。觀此文時。夷罪並覽蘭成。以[2]來成果。假七未懺。及得夷訖。不言更悔。二異趣。三形報。不犯中八事別開。問下文入屏處犯提。何以此開不犯。若下無所為譏嫌故提。此為福緣。故開不犯。
 
[0455a21] 次覆比丘尼重罪戒 制意同比丘。但為知他犯重。故相容隱。合犯滋劇。自壞汙僧。深防中制。故與夷罪別緣具六。一是大尼。除下二眾。二犯重罪。除去殘等。三知犯重。除去不知。四作覆藏心。除入護心不犯。故開文云。若說有命難梵行難不犯。五不發露。甄去作結。若發露者。要對未知者作。若彼已知。俱有情過。如有犯者。不合對懺。凡發露者。須得犯人名字。及罪名種。若不爾者。不成發露。既發露不成。亦不成覆。若受發露者。不須更發露。便有無窮之過。如尼違諫。大眾咸知。若作隱心。並成覆藏。若無隱心。覆不成覆。若彼犯人已發露竟。餘覆不成。以無本故。六明相出犯。滿戒七句。一人。二知他犯重。三不發露。不自發露者。不對一人。不語眾人者。謂二三人。不自大眾者。謂不向僧發露。四若於異時下自言引[雨/復]。五結。六擯。七制名。釋中初句可知。知者下解第二句。僧者下解第三句。然僧名是不滿戒本中文。大眾者是解滿足戒本中文。休道者下解第四句。此中五句。[3]平牒前二戒本解釋。尋之可知。彼比丘尼下解結罪句。文中有三。一覆他罪。他罪有重輕。故文階二。二自覆。僧尼自覆罪有。重輕者。為深防限分不同。故所以爾。三餘眾。略無境想。
 
[0455b18] 次隨須被舉比丘違尼僧三諫戒 制意有二。一不聽隨順者。比丘見壞。不堪在道。大僧作法舉弃眾外。僧既舉已。尼須絕敬。而輙隨順。惱眾不輕。又若許隨。長。彼邪見。永不改愆懺悔從善。此則自壞損他。制之不許。二須諫意者。此比丘尼倚傍親教。是以文言。此是我兄。今不供養。更待何時。又以佛遣恭敬大僧。有斯濫相。須僧設諫。諫言佛開親及許敬者。謂是正見清淨比丘。有法益尼。故須虔奉。而此比丘耶心成就。雖復是親。不堪恭敬。今僧令彼識是知非。故須設諫開曉如此。問僧尼[*]平隨。何以乃有諫不諫別。答為約倚傍有無。故有諫不別。又問何以尼隨二眾。罪有提吉。答尼是[4]問類。結罪同僧。第三得捉。前二犯吉。比丘與尼非是同類。故隨三舉並得吉羅。三結罪意如前。別緣具六。一是被舉比丘。二知是被舉僧未為解。三隨順。四尼僧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文相如前。戒本八句。一諫所為人。二諫所為事。此中准廣釋。文有五句。一僧舉如法。二不順從。三不懺悔。四僧未為解。五而順從者。正是隨順諫所為事。三屏諫。四拒諫。五僧諫。六違僧結罪。七不共住。八制名。釋相可解。
 
[0455c13] ●次明十七僧殘。
 
[0455c13] 先總料簡。七門分別。一身語。二自作教人。三遮性。四持犯。五諫不諫別。六二部同異。七下眾任運。
 
[0455c15] 初門身語位三。一獨受二戒。唯身業。犯。二者九戒。一向語業。於中勸受一戒。語作結違。八諫要藉語止成犯。三有六戒。通該二業。於中位四。度賊一戒。自身假他語犯。謂秉法竟。和上始殘。次解舉一戒。若秉法者其唯語犯。自餘眾僧同度賊女。次二謗戒。語正身兼。次言媒二戒。身語正犯。
 
[0455c20] 次自作教人。位約為四。勸受一戒唯教人業。次二謗戒彼此同犯。次言媒二戒自作正犯。教人有同不同。次餘十二。[5]日重教輕。
 
[0455c23] 次遮性者。唯媒是遮。餘並是性。
 
[0455c23] 次持犯者。度賊女解舉。具二持犯。謂不[6]皇臣是止犯。度與受戒是作犯。體一名別。度若白王大臣是作持。與受戒時。無其作犯。翻却作犯。豈非止持此亦體一名別。論其別體二持者。一向不度是止持。度即白王大臣是作持。解舉類知。餘十五戒。唯止持作犯。亦可此之二戒。據別體邊。是則作犯止持。通十七戒。
 
[0456a05] 次諫不者。前九無濫。下八有濫。為此故有諫不諫別。此之設諫。即是違僧制罪。餘不諫者。是違佛制。
 
[0456a07] 次同異者。於中同犯有七。謂媒嫁二[1]謗。前四違諫。然前三戒一切皆等。四違諫戒。能秉人異。謂各自違當眾諫故。自餘十戒並是有無不同。或可輕重不同。如自習近住戒云。比丘隨所犯。謂犯覆罪。自餘九戒比丘並吉。良以為之義稀。又復譏過不重故爾。
 
[0456a12] 次任運者。即上教人五中。除勸受一。餘之四戒。得有教人為己作義。故有任運。勸受一戒。唯約自作。言了成罪。故無任運。
 
[0456a15] 次隨文解。九初犯中。前三同戒略出戒本。後六不同。一一別釋。
 
[0456a17] 言人戒 所以制者。一以出家之人。恒須濟物。今輙告他。深違道法。二以女性闇訥。不閑進不。外涉言人。醜累佛法。別緣具四。一詣斷事官所。二言白衣居士。三指陳曲直。四處斷決了。戒本文三。隨開中五。一為他言佛開對事。二時彼尼下妄陳其事。三諸斷事官下斷人錯判。四爾時諸比丘下聖決是非。前施與尼。事已決定。後取前施定屬之物。轉更與人。即是非施。五爾時下王奉佛制。治斷事官。以女闇訥。敗損如此。滿戒五句。一人。二詣官言。三居士下所言境界。四若盡下出言時節。五是比丘尼下結罪。以女少智。須別條示。故言犯初法應捨。釋中前三別解。後二合明。五分十一云。若比丘尼為人輕陵。應語其父母。若無父母應語其親族。若無親族。應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比丘比丘尼有勢力。不受護者。吉羅。語時應。云。彼輕陵我。為我呵諫。不應言之。若詣官言人。一往返一僧殘。
 
[0456b09] 次度賊女戒 凡勝福田。理宜清顯。生他信心。表敬之甚。而此女人行盜至死。輙度出家。汙辱尼眾。別緣具六。一是賊女罪應死者。二知是。三不問王及大臣。四度與受具。五作和上。六羯磨竟。滿戒五句。一人。二知是賊女。三多人所知。四不問王臣。五結罪。釋中具明。和上主故殘。餘非主故蘭。文言三羯磨竟。謂是比丘羯磨。非是本法。諸度人戒。咸准此釋。比丘度稀故吉。或可即此度女故吉。
 
[0456b17] 次界外解舉戒 彼尼壞見。不堪居眾。若不治舉。無以息耶。今既舉已未肯從順。不蒙僧命。私心輙解。此則黨援惡人。輕篾僧眾。過狀不輕。故制殘罪。故五分云。彼比丘尼既得解擯。倍更憍慢。不敬眾僧。別緣具六。一前尼為僧作三舉治。二不順從未懺悔。三不白僧。四無因緣。緣如開說。五輙為解。六三羯磨竟。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為僧所舉尼。此中有四。一僧舉如法。二不順從。三未懺悔。四未為解。三為受故下不白僧。四出界解。五結罪。釋中具明。此中但預羯磨者皆殘。以不牒名。無有簡別。不同度賊女有牒名別罪便階降。
 
[0456c04] 次四獨戒 女人志弱。恐成陵逼。要假伴援。方能離過。是故宿處村內水中及以道路。皆不得獨。獨度河水。別緣具四。一是河水。二獨度。若前尼疾疾入水。不待後伴偷蘭。出彼雙脚上岸僧殘。後尼獨入偷蘭。上彼岸時。前尼為伴。不犯僧殘。若俱入俱出。乘車畜等無度水威儀者不犯。三無因緣。若為命梵二難。及伴命終。為賊將去等不犯。四出彼岸獨入村。別緣亦四。一是俗人村。不問界內及伽藍中。獨入皆犯。二獨入三無因緣。除二難等如前。四越界便犯。若至村入村門。不待後伴。雙脚入村犯。若村中先有尼者不犯。以前尼為伴故。若入城門亦爾。若直[2]遇者越界結犯。無村十里獨宿三緣。一須申手外。若村內寺中無門。同林別牀。要申手內不犯。出即犯。若本相近。因眠遠者不犯。二無因緣。謂二難事。及伴大小便。樂靜作業等不犯。三隨脇轉側。一一僧殘。獨行三緣。一在道行。二無因緣。二難等如前。三離伴見聞處犯。戒本三。一犯。二列四獨。三結罪。釋中初句可知。次下兩句合解。既釋四獨。文還為四。獨度水中。先教不犯法。文中水者河水。獨不能度。不論闊狹深淺。界內村中但使脫脚褰衣。異陸行儀則。皆是其犯。不同五分水要廣十肘。深半體僧殘。次明犯法。先明犯殘。文中入水令伴不及殘者。謂不待伴乘便直過。若論入者。是蘭非殘。次。明偷蘭。蘭有此岸彼岸犯不犯法。如文可知。以非全度。故結偷蘭。次獨入村。先教不犯。次明其犯。犯中文三。謂殘蘭吉。文各二句可知。然一鼓聲者。如上同行無村道處十里。多論第五云。凡言鼓聲所及處。是一拘屢舍。律師云。此是定義。次獨宿先藍中不犯犯。次村中不犯犯。次獨行不犯犯。亦可知。不犯中具開四獨。然文有五。上二可知。三若二尼共宿下。開藍內宿。四與二尼下開獨行。五若一尼下開村中宿。
 
[0457a10] 次受漏心男子食戒 女性多染。恒須離緣。今不離緣。縱情故受。因受被陵。事難自固。損敗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六。一是人男子。二男子想。三染心與衣食。四知染心與。五自亦生染。六領受入手犯。滿戒五句。一人。二尼有染。三前境有染。四從彼下所受食等。五結罪。釋中具解。若比丘尼下解第五句。於中文四。一當趣重輕。二天子下異趣。三染心女下形報。四明境想四句。
 
[0457a18] 次勸受染心男子衣食戒 制意有三。初不聽勸者。前已患深。世尊制斷。今故相擊。勸受染食。此則令他得罪。自亦招愆。人我俱損。故所以制。二同犯意者。知他染惡心故勸。又以言中謗佛不遵聖教。情過不輕。故使同犯。三離二戒意。前是身犯。此是語業。又前得衣食。此令不得。又謗佛不謗殊。故分兩戒。別緣具五。一人男子。二染心與衣食。三知彼染與。四發言勸受。五言彰了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勸他。三結罪。釋中初一別解。下二合明。
 
[0457b03] [1]次八諫戒 前四同前。直列戒本。餘不同者。一一別解。
 
[0457b05] 先明習近住違僧三諫戒 制意有三。一不聽習近住者。佛為女人。志難自固。制有伴援。令得防愆。今乃曲搆私情。染心共住。互相覆藏。心不改悔。是則醜累。佛法生患不輕。故須禁防。使行成立。二須諫意者。倚傍聖教。制二為伴。何得眾僧遣我別住。即是違於教。不了制意。須僧設諫開示是非。三結罪意如前。別緣具六。一是染心習近住。二尼眾勸使別住。三倚傍不肯。四僧如法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文相如前。戒本六句亦爾。然所為事中文有四句。釋中具明。
 
[0457b14] 次謗僧勸習近住違僧三諫戒 制意有四。一不聽勸者。彼以染心共住。互相覆罪。僧見無益。諫令別住。令此穢尼謗僧勸彼。情過不輕。故須聖制。次須諫意者。凡事交雜。相則難分。迹涉愛憎。致招言謗。故須眾僧如法設諫。彰己內無恚心。意欲令彼離罪。次結罪意。有三種過。一勸他為惡。二非理謗僧。三固執拒勸。以此過深。故制同犯。次離二戒意者。前戒諫自習近住。此戒諫謗僧勸習近住。又以諫辭不同。故為二戒。別緣具六。一前尼習近住。二尼僧諫使別住。三謗僧勸習近住。四尼僧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餘相可解。不能具言。
 
[0457c01] 次嗔心捨三寶違諫戒 制意有三。初不聽捨者。本歸三寶。所以出家。今以嗔心。輙便棄捨。此捨真宗。投於耶法。自墜義深。所以弗許。次須諫意者。但以女人見近。不能及遠。聞出家名同。謂梵行亦等。迷心歸趣。可愍之甚。須僧設諫。令識正耶。次結罪竟如上。別緣具六。一因事生嗔。二發言棄捨。三背此向彼。四尼僧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文相可解。
 
[0457c08] 次發起四諍謗僧違諫戒 制意亦三。一不聽發起諫謗僧者。凡諍乖理。令眾不和。僧已決斷。如法除滅。而此女人見不及遠。妄引比類。發起謗僧。此則過損不輕。故所以制。次須諫意者。彼自不能條持諍事。還謂眾僧違法決斷。相則交雜。似有愛憎。故須眾僧自理諫彼。次結罪意如前。別緣有六。一已起諍事。二僧如法滅。三謗僧發起。四尼僧如法設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竟。餘相可解。
 
[0457c16] ●次明卅捨墮。
 
[0457c16] 准上僧中。亦須先總四門分別。但以前之二門明義不異。故今直對單提門答。今者且約顯相言之。有三十八戒。濫故須定。此中內外分二。內資有十一。同戒有十。謂一背過別非殘不受藥須蟲水。不同有一。食[卄/秝]。此等假食成犯。食已則無可捨。故在單提。不入捨內。次外財有二十七。同戒有七。謂脫脚看覆真實淨施白色三衣高牀兜羅浴衣。不同有二十。水扇生穀同牀同被作衣過五日過五日不著僧伽梨著他衣紡績取衣不為受貯跨衣(十)畜女嚴具持不著祇支及七塗身(二十)此等造作招譏。故並有罪。然無用愆。不入捨墮。
 
[0458a03] 次正辯三十。總作十門。第一定能犯人。第二配屬身語。第三自作教他。第四遮性差別。第五持犯方軌。第六二問之意。第七重犯不重。第八捨懺儀則。第九二部同異。第十下眾任運。
 
[0458a06] 初門人位有三。謂一人眾多及僧。若論一人。遍違不惑。其眾多者。謂是多人同心共作。若據此為眾多。一切同犯。若望由我作故。令彼成犯。為眾多者。唯取同活。於中七戒不共犯。謂離衣過受乞鉢二奪七日藥病衣。餘悉同犯。僧位之中。四方僧[1]令是不犯。其現前僧。若據四人已上同共作者。是則諸戒一切同犯。所以如上明。或可但除病衣。以是別物。
 
[0458a13] 次身語位二。謂四互用及病衣。此五身犯。餘通身語。於中分三。初有一戒。謂離衣宿。身語止作業共身犯。第二七戒。謂六通時攝非時物。語止共身犯。第三餘十八戒。語作共身犯。謂急施衣離為二戒。故有十八。於中復三。初乞縷一戒。一向假他身犯。第二受寶二奪。若論自作。是身業犯。若也使人自語。假他身犯。第三十四領受戒。不同有三。互乞蘇油重衣輕衣。同有十一。謂非親乞衣過知足受衣居士一二居士王臣送寶貨寶販賣乞鉢勸織過前受急施衣迴僧物。並悉自身語作業。假他身業犯。
 
[0458a22] 次自作教人者。若泛教人不為己者。於己無潤。並得吉羅。若也教他為己作者。有四戒得同犯。謂同戒有三。謂受寶奪衣乞縷使織師織衣。不同有一。謂貿衣已還奪。餘者即無。然約位判乞縷一戒。專使人犯。受寶二奪。事通兩位。餘悉自作犯捨。
 
[0458b03] 次遮性者。四互迴僧五戒性惡。餘悉是遮。
 
[0458b04] 次持犯者。此中有七戒。具二持犯。謂六過及離衣。其六過戒。若不說淨。名為止犯。而畜過限。即是作犯。此之二犯。體一名別。而不得有名體各別。其二持者具含兩義。若其畜則說淨。名為作持。以作此法。過限不犯。反却作犯。豈非止持。此亦同犯。體一名別。若其一向不畜。得名止持。畜則說淨。是名作持。此之二持。名體各別。離衣義同。不能繁述。自餘諸戒並止持作犯。亦可此之七戒據別體邊。是則作犯止持。通三十一戒。
 
[0458b12] 次二問之意。如上已明。
 
[0458b13] 次重犯者。此諸戒中。全無重犯。一有四箇一。謂一離。一作乞縷。一違開時攝非時物。一違要病衣是。二奪無重奪。四互無重互。六過無重過。十五領受無重領受。前十四中。更如受寶。此中三戒異。餘者並同。
 
[0458b16] 次捨懺者。既無綿蓐捨咸對境及令無壞。餘義大同。不能具述。
 
[0458b18] 次同異者。有十八戒。二眾同犯。餘十二戒束成三位。病衣一戒有無不同。長鉢犯同緣異。自餘十戒尼重僧輕。
 
[0458b20] 次任運者。六過中除藥。餘五及四教人。合有九戒。容有任運犯義。餘戒皆無。
 
[0458b22] 次下別解十八同戒。直[2]別戒本。餘不同者。一一別明。
 
[0458b23] 先辯互乞蘇油戒 凡物資身。索須限定。得已棄。更求異物。令人志性無恒。長貪惱境。招譏不輕。故結其罪。別緣具六。一是非親里居士。二為己故索。三已索得蘇。四不用還主。五更求異物。六得物入手犯。戒本三句。解釋可知。
 
[0458c04] 次互用說戒堂直戒 自下有四互戒。釋義皆同。施主捨物。情期已定。理隨施心。不得差互。今依餘用。乖本施心。招譏長貪。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施現前僧說戒堂直。除四方僧堂直。二知是堂直。三受得屬己。四轉作餘用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知檀越施異。三迴用結罪。釋中初句可知。二三合解。合中文三。一明互相。元作堂直。迴作衣用入捨。若其本施作衣。迴作堂者。不合入捨。文舉互義。故須並列。次釋僧物。僧物三句。此是第三定屬現前僧物。不同前迴僧物入己。取不定屬僧者。亦可三物迴並入捨。次結罪可知。
 
[0458c14] [3]次食元乞雖標安隱。然得還擬供眾。或檀越本心施。迴皆入捨。
 
[0458c16] 次別人房 次眾僧房 舊云堂者不然。觀文無有堂字。但言乞欲造屋亦可堂之與屋。名別義同。
 
[0458c18] 次長鉢戒 制意同前。別緣具五。一先有受持鉢。二更得鉢如法。三不說淨。四無因緣。五過一宿犯。問所以尼畜長鉢。不同比丘開十日者。答古舊釋云。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鉢。宜即受持。及以說淨。何須開十。布施人須二。既是有伴。即作淨法。何須開日。覓人作法。大僧多利。開於十日。欲使籌量布施人須二。復不制有伴。憙獨修道。不故開十日覓人說淨。是以不同。若爾尼有二義不開十日者。尼畜長衣。亦有二義。何故與僧同開十日。答是鉢一用。理無多畜。未成無過。成雖制犯。然為有伴。得即說淨。故不開十。比丘無伴。故開十日。論其長衣。資具用處。實未成已來。亦有長過撩理簪縫。不可即成。以斯義故。同開十日。問即說淨竟。然始作衣。義亦無妨。何以要須同開十日。答初緣開時。對一不說淨尼。故開十日得待成須。一開已後蓋通三品。故齊十日。又更一義。尼多共活。長衣同生。不得說淨。以共用故。為須覓人。齊開十日。鉢雖同生。亦得說淨。即是有伴。故唯當日。以無共受用故。今解不然。未必以同生得向說淨。即令當日成犯。但以女人於器多貪。憙為貯畜。為欲伏彼貪心。故不開十。又解。開不重開。以開十六枚器。不許更畜多鉢。若其畜之。經宿即犯。僧既不開十六枚器。若限一宿。教急難恒。又解。長鉢尼眾先犯。不得因尼。制僧比丘。後寄緣興開。亦不至尼戒。爾者長衣何以同開十日。答長衣緣同。開禁齊一。鉢為緣異。許制不同。戒本三句。及釋可知。五分聽畜七種麤鉢。一以盛餘飲。二以盛香。三以盛藥。四以盛殘食。五以除唾。六以除糞掃。七以除小便。
 
[0459a21] 次過畜十六枚器。女人志劣。修道事難。若不緣充。無由起行。故於應供器外。更復開聽。法餘雜事。一十六枚。計緣已充。應須進業。而更多畜。妨道故制。別緣具四。一先有十六枚器。二更得器。三不說淨。四經宿犯。戒本三句。釋相可知。十六枚者。二釜謂大及小。二瓶謂水瓶洗瓶。四蓋謂二釜二瓶各有其蓋。四瓫二大二小。四杓亦二大二小。此等開聽。餘者淨施。五分云。器物者資生器物。唯聽畜盛蘇油蜜香藥醬酢各一瓶。又聽畜釜鎗[1]拘各一。及一小瓫。盛米食。過是者尼薩耆。
 
[0459b07] 次先許病衣後違戒 凡身多穢。女更倍增。每月[泳-永+(盈-又+ㄆ)]流。身衣被汙。若不遮障。無已進修。先許與他。理應相濟。今乃爽言。令他致惱。既乖法[2]或式。立制防之。別緣具五。一是病衣簡餘用物。二先許他。三前來取。四無因緣。謂破戒等被舉二難緣。五不與他犯。戒本三句。釋中並餘衣輕重。合明可知。
 
[0459b13] 次時攝非時施戒 凡施雖多。且約為二。物既局限。分須合儀。苟有可貪。不遵聖教。將非時物。作時法受。此則長惡不輕。故須聖制。此施元本是時。時分已過。至非時分。合作非時法攝。而於非時分中。作時法攝。故得此物。合入捨墮。若不爾者。損非時僧。計合成重。豈得逸提。五分十二云。諸比丘尼非時衣作時衣受。諸客比丘尼。便不能得衣。十誦分為兩戒。非時衣受作時衣。主尼過時衣受作非時衣。客尼犯。別緣具四。一是安居施物。二入非時分。三作時法分。四作法分竟犯。戒本三句。及釋可知。
 
[0459b23] 次貿衣已後強奪戒 凡物貿易。事已決判。懷嗔強奪。不應道儀。此則[3]公相觸惱。增長鬪諍。情過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六。一共相貿易。二決價已定。三嗔心強奪。四自作教人。五無因緣。謂無借著及舉等緣。六得入手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共易說。三後嗔恚下奪之結罪。解釋。開貿易者。為同法人無譏。得離馳求之惱。奪有現不現故。文中結罪。兩句差別。餘相可解。
 
[0459c06] 次乞重衣戒 出家理應標心累外。至於取受。須合軌儀。何期不能守道。廣縱貪情。輙索重衣。親非並損。由斯過故。立制防之。問此與前非親里乞衣戒何別。答三義不同。一前戒直乞犯。自恣請不犯。此就自恣請中過分索犯。二前戒乞得一條犯。此十六條已上犯。三前戒除親。此戒親非親犯。有斯三異。故分兩戒。別緣具五。一居士自恣請。二乞重衣。三過分索十六條已上。四為己。五得入手犯。起犯文二。一非親。二親里。各自恣請。過分索犯。戒本三句。釋中云。十六條者。謂四疊張別四條成。故云十六也。餘相可知。
 
[0459c16] 次乞輕衣戒 制意具緣並同前戒。唯以輕衣為異。不能繁述。
 
[0459c18] ●次明一百七十八單波逸提。先總料簡。五門分別。第一自作教他。第二遮性差別。第三持犯方軌。第四二部同異。第五下眾任運。
 
[0459c20] 初門自作教人。位分為四。第一有二戒。唯教人業。[4]謂教謂呪術及以世俗伎術捉白衣。第二有十一戒。自作教人。彼此同犯。謂掘壞牽二蟲恐大藏煞謗捉寶第十一。第三有十一戒。自作正犯。謂同戒有五。屏露二敷臥具高脚牀兜羅綿過量浴衣。不同有六。謂五塗身戒及安居中牽他出房。戒若教人於己有潤。是則同犯。與自作無殊。若泛教人於己無潤。但獲吉羅。則不同犯。是則兩位合有二十二戒。有同犯義。第四位餘一百五十四。自作犯提。教人但吉。
 
[0460a05] 次遮性者。有三十六戒性惡。如僧有三十戒是性。妄毀兩麤異嫌強牽用譏。駈諫恐煞領疑露起說隨。擯拒毀同欲悔聽打博謗。此中除吉譏教授師戒。餘二十九。不同有七。謂洗淨過分。胡膠。相拍。夏中牽他出房。習[1]延居士子。違僧三諫。罵比丘罵尼眾。諸餘等戒。並是遮收。
 
[0460a10] 次持犯者。位可為三。第一有二十三戒。具二持犯。於中同戒有十。謂說麤別背殘宿不受食前食後輙取淨衣露藏麤罪僧事與欲非時入村。不同有[2]十二。取輙有十一。束為五對一隻。如俗家輙坐及[3]吉一對。二輙宿及去一對。三日暮日沒開藍門一對。四著他衣及破癰一對。五突入僧寺及問義一對。一隻者。夜入聚落。又三時遊行少分取夏中及畜眾。此二十三戒。並悉止法不作。名為止犯。作事有違。名為作犯。此體一名別。論其二持。具含兩義。所以可解。第二有十九戒。唯作持止犯。一是同戒。謂不攝耳。餘十八是不同戒。約受有五。謂取衣不與受具一。不與二歲學戒二。不說六法名字三。式叉學戒已不與受四。作本法已經宿往大僧中五。違八不可過法。有五。謂不請。不聽。不恣。不依安居不禮。又對餘事有八。不二歲隨和上。不與他滅[4]淨。不結安居。被擯不去。不以二法攝受弟子。不看同活尼病。安居竟不去。不送婬女過五六由旬外。此等作則是持。止便犯故。第三餘一百三十六戒。止則是持。作則是犯。
 
[0460b04] 次同異者。亦分三位。一有三戒。有無不同。謂洗淨過分。胡膠。經宿往大僧中受戒。二有四戒。犯同緣異。謂外道食戒。俗衣。背請。減年童女受戒。自餘諸戒尼重僧輕。此且位言。如剃毛事雖是同。而罪名異。又如覆藏寬狹毀呰兩舌。及與男子同宿獨露處坐。境界翻倒。如斯等類。思而可知。
 
[0460b09] 次任運者。謂於前二十四戒教人犯中。局取掘壞等一十一戒一向同犯者。及高牀。兜羅綿。過量浴衣。安居中牽他出房。合十五戒。有任運義。除二呪術屏露二敷及五塗身合九。雖復教人。得有犯義。然無任運。以即對故。
 
[0460b14] 次下解有六十九同戒。直列戒本。餘不同者。次第解釋。
 
[0460b16] [5]先明第七十食[卄/秝]戒 [卄/秝]非香潔。食穢道門。進修之人。理宜永斷。今貪美味。食此熏辛。損道招譏。故須聖制。別緣具三。一者[卄/秝]甄去餘辛。二無病緣。三食結罪。犯緣可知。戒本三句。釋中生熟雜等並提。僧祇三十八云。[卄/秝]者種[卄/秝]山[卄/秝]。如是比一切[卄/秝]不聽食。熟生重者燒作灰並不聽。若身有瘡聽塗。塗已當在屏處。瘡差淨洗已聽入眾。五分十二。諸比丘尼。中前中後噉生熟[卄/秝]。若空噉若合食噉。房舍臰處。諸居士譏嫌。即立制之。生[卄/秝]提。熟[卄/秝]吉。
 
[0460c01] 次剃三處毛。次下四戒。過損並同。咸長欲原。齊違聖道。但以背俗之人。情希出離。理應斷於欲想。永絕愛心。且三處毛。別緣具三。一是三處毛。二除病及勢力執。三隨[6]力結罪。文相可解。比丘直據妨道。以結偷蘭。
 
[0460c05] 次洗淨過分戒 具緣有四。一以水淨。二有染心。謂因作此。以暢欲事。三無因緣。謂有病去蟲不犯。四過限犯。僧祇第四十云。洗法者得齊一指節。不得令過。若過洗以歇欲心者。偷蘭遮。是名洗法。伽論第六云。若比丘不[7]說大小便。不得禮拜。不得坐臥僧臥具上。除無水處。若為非人呵嗔。水神所嗔。或服藥。
 
[0460c11] 次用胡膠作男形戒 別緣具四。一是胡膠臈及餘飯麨等。二作男形。三除病。四內便犯。僧祇第四十云。胡膠形者。各胡膠作。各銅鉛錫白臈。各互各臈蜜。如是比作身生。以歇欲心者。偷蘭遮。是名胡膠形。五分。比丘尼作男根內女根中。波逸提。若內內波逸提。出不淨偷羅遮。
 
[0460c17] 次相拍戒 五分。若以手拍。[8]手拍波逸提。出不淨偷羅遮。
 
[0460c19] 次供給無病比丘水扇戒 墨服雖同。僧尼形別。來往容儀。須離譏過。今忽供給大僧水扇。醜累不輕。故須聖制。僧祇三十八。若比丘尼持水瓶。不持扇者越。持扇不持瓶。亦越。二俱持者提。二不持者無罪。是罪一比丘一比丘尼。若眾多比丘無罪。若眾中有父母者。扇扇無罪。
 
[0461a01] 次乞生穀等戒 出家但應善修乞食。今乃乞生穀等。相招譏醜。紛動妨修。故須聖制。或從親里乞。或從出家人乞。或為他。他為己。或不乞而得。不犯。別緣具四。一非親里家。二生穀麥等。三為己。四隨乞結犯。
 
[0461a05] 次好生草上大小便 一切草木。人及非人俱以為依。共同受用。今乃於上大小便利。招譏處深。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是好生草。二眾人聚處。三無病等緣。四在上活之便犯。問眾學戒中已有此制。未知此制與彼何殊。昔解云。眾學戒中。應須除此一戒。今解不然。此中謂是生茄蔞草。須是多人聚處。故獲提罪。眾學類翻前。但結吉也。
 
[0461a12] 次不看墻外棄不淨戒 凡所為作皆須審諦。[1]說棄便利。而不看人。由輙云穢。損污他人。情過不輕。故須聖制。三緣成犯。一是便利。二不外看。三棄即犯。
 
[0461a15] 次觀看伎樂戒 出家之人。應須靜念救。繫心守道。方合軌儀。今觀伎樂。妨癈正修。招譏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種種戲笑。二方便往觀。三無諸難緣。四往見便犯。見論十六。下至獼猴孔雀共戲。往看得波夜提。若寺中作伎。往看不犯。餘相可知。
 
[0461a20] 次共男子入屏處共語戒第八十 男女既殊。理無參涉。輙入屏處。容生染穢。餘義如上。別緣具五。一人男子。義通道俗。五分。入屏處戒。入露處戒。遣伴耳語戒。對比丘立三。復對白衣外道立三。部成六戒。以此故知。通道及俗。餘屏等戒皆同此釋。二離見聞屏處。三無第三人。四無因緣。病及力勢二難等不犯。五立語便犯。此無染心立語故提。若有染心。落前八事。若直立不語者吉。比丘吉者。直為招譏。下有比丘犯者。釋皆同此。
 
[0461b05] 次共男子入屏障處戒 問此與前戒有差別。答前戒離見聞屏。假語方犯。此覆障屏。不假語犯。有此不同。故分二戒。五緣成犯。一人男子。二覆障處。三無第三人。四無重病二難緣等。五入便犯。立位吉者。以不行故。若坐即犯。共坐逸提。
 
[0461b10] 次遣伴遠[2]者與男子屏處立耳語戒 此亦離見聞屏。唯以遣伴遠[3]吉耳語為異。五緣成犯。一人男子。二離見聞屏。三遣伴遠去。謂離伴見聞處。四無難等緣。及伴舉擯等。五立耳語便犯。
 
[0461b14] 次入白衣家坐已不辭主人去戒 出家乃是方外之賓。來往經過。事須應法。今坐他家。去不辭別。迹同賊儀。豈成客禮。由此損失主人牀座。事惱弗輕。故須聖制。五緣成犯。一白衣舍。二語主人在好牀上坐。三去不辭別。四無因緣。五出門便犯。
 
[0461b19] 次輙坐他牀戒 牀既有主。坐須諮問。不問輙坐。殊所不應。具緣有五。一是白衣舍。二是好牀。三語主。四無因緣。五坐便犯。
 
[0461b22] 次白衣家輙宿戒 不問主人輙宿他舍。迹同賊相。所以不許。五緣成犯。一白衣舍。二不語主。三敷臥具四無因緣。五隨轉犯。
 
[0461c01] 次共男子入闇室戒 前屏是覆障處。有光明故。無第三人犯。有則不犯。此是闇室。絕無光明。雖是晝日。生患處深。縱有多人。亦是其犯。餘相是同。以此為別。四緣成犯。一人男子。二闇室無窓牖光明。三無因緣。四入即犯。
 
[0461c06] [4]次不審諦受師語戒 凡受師言。必須審諦。明憶記持。依言奉命。如何謬承師語。輕心錯傳。過是難容。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師如法教。二受不審諦。三傳言遣偷。四言詞了了。
 
[0461c10] 次嗔心呪咀戒 出家之人。宜發善願。自度度人。彼我俱益。今乃呪墮三惡。令捨佛法。垢障處深。故所以制。三緣成犯。一有嗔心。二呪咀。三言耳犯。釋中教稱南無佛者。引佛為證。佛大慈悲。知他心智。我若欺汝。便同誑佛。事若不虗。願知我意。
 
[0461c15] 次因事嗔心椎胸啼哭。出家理應虗心進道。縱逢惱境。須以法裁。今不忍事。啼哭椎胸。此乖道儀。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因有諍事不善修持。二嗔心。三無因緣。四隨椎淚墮。多論第四。五眾盡不得啼哭。乃至父母喪[5]正亡。一切不聽。四眾吉羅。尼得提罪。
 
[0461c20] 次無衣同牀臥戒第九十 二人同牀。容生染習。自壞心行。妨廢修道。四緣成犯。一同牀。二露身。三無因緣。除病及難。四隨臥犯。
 
[0461c23] 次同被蓐戒 共同被蓐。染習更增。損道招譏。故復須制。
 
[0462a01] 次語業惱他戒 出家理應猶如水乳。和合相得。不爽物情。今不和穆。公相觸惱。彼此廢修。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知比丘尼先住後至。二作故惱意。三在前誦經問義。四言詞了了。
 
[0462a05] 次不看同活尼病戒 病人共惱。事須瞻視。若不供承。令病增劇。又同活義重。尚寡悲心。[1]呪復餘人能生慈愍。三緣成犯。一是同活尼。二無因緣。謂自病二難等。三不看便犯。
 
[0462a09] 次安居中牽他出房戒 先許在房安居已定。又是夏中。不合移動。此比丘尼輕人慢法。縱嗔[2]駈。惱重故制。別緣具五。一是僧房分得屬己。二先許彼住。三嗔心牽出。四無因緣。謂破戒及舉擯等。五出戶便犯。問大僧前戒駈獲提愆。所以此中但得吉羅。答前春冬房。有共用義。駈出惱重。僧尼並提。此房屬己。彼便無分。惱微故吉。與尼不同。爾者亦尼義同。何以偏重。舊解云。僧有二義。一無房分。二不犯獨。惱徵故輕。尼則有獨可犯。致惱還俗。故得提罪。今解不然。不以居有獨故駈出即重。呵中但云惱彼還俗。不言駈出。為犯獨罪。但以夏中比丘知法。駈出義稀。但獲吉罪。尼多迷法。憙生嫉妬。駈出義數。故得提愆。
 
[0462a21] 次三時無事遊行戒 進道之人。理息緣務。無事遊散。妨癈正修。又斷生命。自喪資緣。招譏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三。一春夏冬三時遊行。二無因緣。除為三寶病尼受日難等不犯。三隨越[3]界。
 
[0462b01] 次受請安居[4]意竟不去戒 本請供養。期在夏中。今以限過久近不去。非直增長貪求。亦乃無慚太甚。惱物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受請安居。二隨前後安居日滿。三無因緣。謂病無伴二難等。四不去經宿。理[5]聖明相為分齊。文中略無。
 
[0462b06] 次邊境怖處遊行戒 邊方迴嶮。盜賊所依。尼輙遊行。恐成汙損。是故斯處。制絕遊行。今者故違。結以提罪。別緣具三。一邊界恐畏難處。二無請等緣。三行越界犯。
 
[0462b10] 境內恐怖受遊行戒 制具同前。
 
[0462b11] 次習近居士子違僧三諫戒 制意有三。初不聽習近者。男女形殊。理無參涉。共相習近。恐成大損。次須諫意者。以佛開畜。淨施檀越。若見俗人。善言慰喻。由執此故。不肯別住。慮恐因斯便生愛染。須僧設諫。開示是非。欲使識是遵修。知非棄捨。次結罪意可知。問前與女人習近。違諫罪重。此與男子習近。何以翻輕。答前為有染同類為如。此為無染異類故稀。作有稀如不同。罪亦輕重不等。別緣具六。一與居士子習近住。二如法比丘尼諫令別住。三倚傍不捨。四如法僧諫。五拒而不從。六三羯磨[6]意竟。釋文如上可知。
 
[0462b21] 次觀王宮園林浴池戒第一百 王宮綺麗。事等諸天。今輙往觀。廢修正業。又恐染著俗事。自壞心行。損道招譏。制之不許。別緣具四。一王宮浴池。二作觀意往。三無因緣。四見即犯。
 
[0462c01] 次渠河水中露身浴戒 女人形鄙。事須遮障。今故露身。招譏損道。四緣成犯。一渠河水。二露身洗浴。三無因緣。四洗身遍犯。
 
[0462c04] 次過量浴衣戒 釋同其前。唯名浴衣為異。又用無限。
 
[0462c06] 次時中縫僧伽梨過五日戒 為他作衣。理應早了。情貪利養。久近不成。又損衣財。令彼致惱。情過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與他作衣。二是時中。三僧伽梨。四無因緣。五過五日。理取明相。為結分齊。文中求僧伽梨者。是衣主尼。六難事起者。是作衣尼。六難者。母云。一父母。二兄弟姉妹。三六親。四國王大臣。五盜賊。六惡獸。
 
[0462c13] 次過五日不看僧伽梨戒 三衣雖可俱為道服。然大衣價高。營求頗辦。久不看撿。事容損壞。闕資身用。故須聖制。三緣成犯。一是大衣。除去餘者。二舉處不堅窂。三過五日不看。理結分齊。亦取明相。十律。五夜不看五衣提。
 
[0462c18] 與僧衣作留難戒 修道立行。理須益[7]損物。見他施時宜應助讚。今反慳惜他物。令不施僧。彼此俱損。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施主許施。二知他許施。三勸不聽施。四依言受勸息心便犯。
 
[0462c22] [8]次輙著他衣戒 輙著他衣。迹同賊相。被他誹謗。清白不分。又令前人謂失生惱。情過是重。故須聖制。別緣具三。一是他衣。二不問主。三著便犯。
 
[0463a01] 次與白衣外道衣戒 制意同前。僧祇三十八云。自手與俗人外道沙門衣。波夜提。別緣具四。一是非親白衣外道。二是沙門衣。三持授與彼。四彼領即犯。問所以不開置地與者。以沙門衣異。縱開置地遣人。亦招譏損。是以不開。不同其食以相無異。是以開聽使人置地。
 
[0463a07] 次眾僧如法分衣遮令不分戒 眾僧和合。欲分施衣。理應詳遵。許無乖別。今為弟子。遮僧分衣。惱眾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僧得施物。二[1]返欲分攝。三眾集和合。四恐弟子不得。遮不聽分。五不分便犯。開文中非時分者。謂尼眾未集時。有沙彌尼時。
 
[0463a12] 次遮僧不得出功德衣戒 眾僧和合。出功德衣。理應詳遵。共同作法。今貪五利。遮令不出。惱眾情深。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先受德衣。二時中作法。三為利故遮。四不出便犯。開言非時者。謂過五月。計出衣單白。但有三非。今言五者。文中乘列。亦可非出妄情。縱五非妨。
 
[0463a18] 次遮僧欲出功德衣戒第一百一十 釋義同前。但前戒現遮故起犯。文言。眾僧如法出衣。又結罪中望法不成結。或僧不出犯。此戒是當遮故起犯。文言。時諸比丘尼僧。欲出迦絺那衣。及結罪中。取言了為分齊。然有釋言。此語業遮。故了了犯。若是當遮者。何有五非。前戒身遮。謂身在申手外故。不言了了。此解不然。若以當遮無五非故。即言是語業者。前戒是身業遮。身在申手外。如何有五非。進退既然。前解為正。
 
[0463b02] 次不與他滅諍戒 自有解慧。堪能殄諍。彼復來求意。竟不為滅。令諍增熾。般惱還俗。敗損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四諍事。二諍人求請除滅。三有德堪殄。四無因緣。謂前人有舉擯及二難等不犯。五不為滅。開文若言不行者。不行我言教。
 
[0463b07] 次與白衣外道食戒 釋同大僧。此是犯同緣異戒。為與白衣上。亦犯提罪。
 
[0463b09] 次與白衣作使戒 出家理應栖心物外。今與白衣作使。特乖修道之義。又令白衣輕慢僧眾。過損不輕。是以聖制。別緣具四。一是白衣。二非法作使。三無因緣。謂父母及信樂人病勢力持等。[2]非作犯。
 
[0463b13] 次自紡績戒 紡績勞務。下人所為。出家作之。特虧道望。別緣具四。一是十種衣縷等。二自紡績。三無因緣。謂須索綖強力所執。四隨引手犯。
 
[0463b16] 次著俗人衣輙坐臥他牀戒 進修之人。每應清潔。愛染之所。恒須絕心。輙著婦人嚴具。臥在常居之所。生過不輕。是以聖制。五緣成犯。一是白衣舍。二著婦人嚴具。三是夫妻常居止牀。四無因緣。除病二難。五隨坐臥。
 
[0463b21] 次經宿不辭主人輙去戒 前晝日不辭。此經宿去不辭。釋義同前。
 
[0463b23] 次自誦呪術戒 進道之人。宜守正法。今輙捨棄。[3]謂雜呪術。此則增長生死。患累道門。過損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三。一世間呪術。二無因緣。三言章了。
 
[0463c02] 次教人誦戒 釋義同前。但為自他業殊。故分兩戒又復前自誦中四事不犯。一治病。二學書。三折伏外道。四護身。教人誦中全無是開。
 
[0463c05] 次度任身婦女戒 出家尼眾理應清顯。永絕譏嫌。生長信敬。今知任身度令受具。後產醜累。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任身。二知。三為受具。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餘非根本。但獲輕愆。
 
[0463c09] 次度乳兒婦女戒第一百二十 餘義同前。唯以乳兒為異。五分二十九。有一比丘尼。產一男兒。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聽白二差一尼伴之。時二尼捉兒生疑。佛言無犯。二尼共兒眠亦無犯。若離懷抱。應與比丘令出家。若不欲令出家。應與親養令成長。
 
[0463c14] 次度減年童女戒 釋義同大僧。唯以童女有二歲學戒為異。緣文有三。一起過。二呵責。三告諸比丘下明受戒法。於中復三。初度沙彌尼法。二自今已去下與式叉學戒法。三彼二歲下年滿受具。戒本及釋。文相可解。僧祇應問。汝何時生。若不知者。應看生板。若無者當問父母親里。若復不知。當問何王時大豐時大儉時。若復不知者。不可相形。若樂人家女。年小而形大。當相其手足骨節。
 
[0463c22] 次不與二歲學戒羯磨戒 不與學戒。既迷戒相。廣興諸過。行無由立。既虧匠訓之功。不成相利之道。違教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六。一是十八已上童女。二不與學戒羯磨。三年滿二十四為受具。五作和上。六三羯磨竟。文言彼非十八者。謂不滿十八。及已上者不與學戒。便即受具。為淨身故。制二歲學戒。故智論十六。問比丘尼法中。何以有二歲學戒。答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學懷任。出家受戒。至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因此制有二歲學戒。
 
[0464a07] 次不說六法名字戒 現不示名。猶不識相。壞行違教。如前無異。別緣具七。一是十八童女。二與學戒羯磨。三不說六法。四年滿二十。五為受具。六作和上。七三羯磨竟。戒本三句。一人。二不與六法。三年滿下結犯。釋第二句中。此六法者。謂前四方便。後二根本。是所學法。前四根本犯須滅擯。非所學法。又此六法學須盡形。臨逼受具。下須二歲。二歲未滿。犯此六事。缺其學法。更與二歲。若其六外犯者。但是缺行。不闕學法。不須更與。縱滿二歲。未得受戒。有缺學者。亦須更與二年以犯缺學。不合受戒。若爾行覆藏竟。犯應壞法。答覆隨日治。不是盡形。故曰滿不壞前法。論其學法。是其盡形。犯即壞法。故須更與。
 
[0464a19] 次度諸遮童女戒 僧眾要須勝人崇集。先顯佛法利益世間。今此女人諸根不具。輙度出家。汙辱尼眾醜累不輕。故所以制。別緣具五。一諸根不具。二知不具。三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起。文三。一起過。二呵責。三告諸下廣明受法。於中復三。初受戒方法。二族姓女下說相法。三汝已受具足下總結勸持。初文有三。明尼中本法儀軌。二時諸比丘尼下諸大僧中受具方法。廣釋其相。具在下文。
 
[0464b03] 次度少年曾嫁婦女戒 十二曾嫁。已經事人。斯堪能持戒。故佛聽許。年不滿者。志未成立。既不離過。制不聽度。別緣具五。一年減十二婦女。二知減十二。三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餘相同前。然母經第八云。若女人十歲。已有夫主者。度令出家。受沙彌尼戒滿二年。後得與受式叉摩尼戒。須滿二歲。後得受具足戒。是名二歲相應法。
 
[0464b10] [1]次度曾嫁百遮婦女戒 釋制意等同前。此中亦應具明。四戒且略。出初後中二義同。亦可前制二十減年不得。今為曾嫁。開減年受竟。謂餘遮亦同曾嫁。為此故有初後兩戒。中間兩戒起過。由能授人。非關所為。故不得有乘因起過。豈得言道。已曾嫁故。不須學戒。不示六法名字。
 
[0464b16] 次度婬女戒 躭欲女人雖非正障。度受具已。為人嗤哭。此還醜累不輕。要須深藏遠送。故違招譏。聖制提罪。別緣具五。一是婬女。二知是。三為受具戒竟。四是和上。五不深藏遠送。
 
[0464b20] 次不以二法攝受弟子戒 凡具二法相攝養者。始成師訓。相利之道。其二法者。濟給衣食。免其形苦。誨以教法。開曉心神。今虧二法。形心不安。致令弟子不能進行。此則患累事深。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是清淨尼甄。去破戒舉擯等不犯。二恒隨和上除離去不犯。三和上有法及衣食。四無因緣。或以此故。致有二難。五不以二法攝受。即便是犯。
 
[0464c03] 次不二歲隨和上戒 新受戒人未有閑曉。每應諮稟。以成己益。輙離師去不蒙訓導。闕於進修。故須聖制。別緣具六。一是和上。二清淨有德堪能攝受。三師不聽去。四未滿六夏依。五分理須如是。今言二歲者。文誤故爾。五無因緣。謂由此住有二難生。六離去便犯。
 
[0464c09] 次不乞畜眾度人戒第一百三十 人不自知。非分自處。須僧籌量有德無德。今僧不聽。輙度起過。事多輕損。故制提罪。別緣具四。一增不聽。二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自下三戒不約羯磨竟。結罪者略也。緣中文三。一無德度人不知教授起過。二時諸下呵三告諸比丘尼下制乞畜。眾遣僧籌量有德者聽。無德者制。問無德乞者。謂羯磨成不。古舊釋云。無德度人。別可有罪。作法成就。若爾無德教授亦應成就。解云。教師無德。全無教授尼義。故不成差。無德和上令前得戒。故所以成。此解不然。定法成不。如上明說。
 
[0464c19] 次未滿十二夏度人戒 年夏小者。行德未圓。志既不立。豈成師訓。要須年夏滿足。解行具備。堪能攝受。故所以聽。別緣具四。一夏未滿。二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男女受戒。學無學異。兩眾和上亦有差別故。十誦。諸尼欲共諸比丘等。便言汝等五歲。不依止他十歲畜弟子。我等亦爾。有何差別。諸比丘白佛。佛言。從今已去。尼滿六歲不依止他。滿十二歲。得畜眾。
 
[0465a02] 次無德度人戒 自行不立。何能濟人。彼我俱損。故所以制。別緣具四。一無德。二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此戒即是簡愚取智。次前戒簡小取大。不以二事攝受。簡無行取有行。尼為過損多。故並獲提愆。僧即損徵但犯小罪。
 
[0465a07] 次不聽度人謗僧戒 不量無德。非理謗僧。惱眾自傷。故所以制。別緣具四。一實無德。二僧不聽。三非理謗。四言了犯。問所以不諫者。答自知無德。非分謗僧。無有傍倚。故不須諫。
 
[0465a11] 次父母夫主不聽輙度人戒 既有所屬。不合出家輙與受具。為他牽捉。此則醜累僧徒。不得清顯。情過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四。一有所屬。二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
 
[0465a15] 次度與童相敬愛憙嗔戒 直爾躭欲。尚穢道門。況與男子相愛。而能進業。又以憙瞋自惱惱彼。過損不輕。故須合制。別緣具五。一是躭欲憙嗔者。二知是。三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0465a19] 次不與學戒 尼受具足戒學戒滿足。專心希具。及貪供養。不為時受。此則不成師訓攝受之方。過狀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學戒清淨滿二歲。二僧衣緣具。三是和上。四無因緣。五不為受。
 
[0465a23] 次取他衣不為受具戒 前制和上。此是依止師。先取他衣。許為受具。今不為受違要故提。別緣具五。一學戒清淨滿二年。二取衣許為和上。三僧衣緣備。四無因緣須不為受。
 
[0465b03] 次多度弟子戒 凡度弟子。須知教授之方。既不教授。隨緣壞行故作限約年度。一人縱貪。故違聖制提罪。別緣具五。一曾前度人。二未滿十二月。三更度人。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文中不約羯磨竟結罪者略無也。
 
[0465b08] 次作本法竟經宿往大僧中受具足戒 即日往者善心相續。經宿方詣。事多留難。故制不聽。經宿詣僧。違即惱彼。聖制提罪。別緣具四。一曾作本法竟。二不即日往。三無因緣。四不往經宿獲提。理約明相。文無者略。五分。明相出和上提。餘師吉。母經第七云。若比丘尼比丘尼。僧中受具足竟。即晝日大僧中受具足。不應夜來。
 
[0465b15] 次教授日不往聽戒第一百三十 備德之人慈心誨導。理應聽受。諮稟未聞。今乃慢法。輕人不聽教誡。自失法益。故制提罪。別緣具四。一僧所差。二正教授三無因緣。四不往聽。
 
[0465b19] 次不半月請教授戒 尼須教授意如前。今以慢法輕人。不遵敬教既違元受之心。故制提罪。別緣具四一二部僧滿下至五人。二請教授時。謂十四十五十六。僧說戒時。三無因緣。四不差往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若不下違教結罪。其釋相中。此及自恣不解結罪句。但解前二。釋初可知。解第二立法句中。文分為二。第一滿和無病廣教授法。第二若比丘僧病已下減別多病。問訊法前文有四。第一尼眾差往。第二彼當法大僧中下請教授法。第三彼既屬授下問取不尅期往法。第四若比丘尼聞下迎送供養法。初文有三。一舉聖制。故言世尊有如是教等。第二而彼下制差之緣。第三佛言下正制作法。差往此中復二。初爾差法。次明正差。正差復二。一羯磨差使。二口為差伴。次第二請教授法。文中亦三。一別請詞。次聞屬授。三簡所屬之人。餘文可知。母經第七云。若十五日比丘尼。就大僧中。受戒僧集時。即乞教誡。更不須後時來乞。
 
[0465c12] 次不詣大僧自恣戒 制意如前。又以受戒。既由比丘。懺悔除愆。亦須仰藉。故仗大僧垂慈誨示。令行無違。業累消滅。別緣具四。一安居竟。二兩眾俱滿和合無病。三無因緣。四不差往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結罪。釋中初句可知。第二法文二。初廣自恣法。二滅減別多病。問訊法前中文三。初明差法。文中復三。如前戒說。第二往至下對。僧自恣法。大僧總須盡集不容乖別。初列威儀。二正自恣。止恣五句。一舉尼眾安居竟。正是自恣時。第二又舉大僧安竟。所以須舉二部僧者。以尼要對二部恣故。三比丘尼僧下正明縱宣己過請舉見聞疑罪。四大德下仰求尊眾垂慈誨示。第五我若見下彰己識過誨除以成晈潔之行第三彼即下辨尼當部自恣時節。若不疲倦。同日無過。自恣之法。一同大僧。法式儀軌。具在下文。其恣五德。還須差向往大僧中者。以此或承僧命。舉尼罪故。問教授何以開屬一人自恣要須對眾自說解教誡。真欲請說。法師不假。對眾開聽。屬授自恣。同此舉罪。不備自非。對眾陳修。見聞無由得具。次問訊可知。若僧不滿。及多病者。尼僧須作一部恣法。
 
[0466a07] 次不依大僧安居戒 制意如前。又以安居。正時須依明德。隨有疑滯。諮決造修。今乃不依大僧。失於法利。抱暗自俱。故制提罪。別緣具四。一在無比丘處。二作不依意。三無因緣。四結安竟犯。五分十二。雖依比丘眾。而無教誡者吉羅。若安居中比丘眾移去死亡罷道。若為強力所制。為若病皆不犯。
 
[0466a13] 次突入大僧寺戒 僧寺尊居。不可輕爾。往來入出。須有諮量。不白入者。容生染患。憙相觸惱。故所以制。別緣具四。一有比丘伽藍。二不白。三無因緣。四入門犯。
 
[0466a17] 次罵比丘戒 大僧上尊。是其師位。理應祇奉。不失敬儀。如何反以惡言呵罵。慢法輕人。違敬故制。別緣具四。一大比丘。二以惡言呵罵。三在間內。四言詞了。上尊罵下惱徵故輕。
 
[0466a21] [1]次罵尼眾戒 夫眾僧者。尊貴可重。先顯佛法。利益無邊。今乃因諍起嗔。輕罵大眾。自壞惱僧。故制提罪。別緣具五。一是尼眾除別人不犯此戒。二因諍嗔忿。三惡言敬罵。四在聞內。五言了犯然。尼罵別尼。及眾俱犯提罪。若其罵僧。別人失敬師儀提罪。若罵僧眾異眾義稀。獲輕。若爾大僧同眾。應結重愆。何以罵眾。亦得告罵罪。答大僧敬眾稀故吉羅。女人少智罵數故重。
 
[0466b05] 次不白眾僧使男子破癕戒 男女形殊。恒須遠離。輙破身癰。恐生染習。此則敗損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身有瘡癰。二使男子。三無染心。若有染心不犯此戒。四不白大眾及餘人。五隨下手刀一一提罪。
 
[0466b09] 次背請戒 制意具緣。同大僧說。然古舊釋云。尼背請足食。合制一戒。大僧離制此。謂離合不同大僧。異多同少者。少者咸有病開。異多有三。一背請有施衣開之食即無。二背請無餘法開足食即有。三背請要背正請受正請犯。非正不犯。足食足竟。正非正俱犯。有斯別狀。故分二戒。尼同多異少。異少者。背請有施衣開足。食便無據。是應離。同多有三。一並有病緣開。二俱無餘法開。三俱食正方犯。同多故合。問罪以尼無餘法。解女人不食九日。命終堪耐。飢苦故無餘開。丈夫不食。七日命盡。不堪飢苦。故開餘法。今解不然。尼以開不重開。故無法餘。如比丘足已更食。正非正俱犯。若不開作餘法。教急難恒。論尼足竟。更食五正始犯。不正不犯。已開食不正說。何須更開餘法。作此解者。非關七日不死不開。又解尼有餘法。如見大僧不起云。大德。我不作餘食。法食既不作法。開使不起不犯。故知作者須起。不起即犯。又五分。足食勸足。並是同戒。王至尼法中直列。戒本以此。故知其義即通。文對大僧。設法儀軌。論其義旨。亦須該尼。不得見戒不同。即言餘法亦隔。又尼二戒合者。直為俱貪。正犯不勞。更以餘義解釋。戒本三句。一人。二舉緣。先受請者。背請緣。次若足食已犯足緣三後食下雙結兩罪。又戒本廣釋。並論兩罪。緣起之中。直論背請。亦可緣中受節食者。背請方詣。居士家食。即是足食。不犯中有。五句。初三五句開背。二四兩句開足。
 
[0466c09] 次家慳生嫉妬戒 師得供養。彌應助喜。友以如心。輕言於汝。此則堅惜他心。
 
[0466c11] 次家慳生嫉妬戒 物輕慢於師。垢障處深。故制提罪。別緣具四。一施主好心供養於師。二內生嫉妬。三發言汝。四言彰了了。
 
[0466c14] 次以香塗身戒第一百五十 出家理應棄捨。飾好觀身。不淨是其所應。反以香塗。令身光潔。躭著放逸。患深故制。別緣具三。一是香澤。二無病。三隨塗結犯。
 
[0466c17] 次胡麻澤塗身 如前。
 
[0466c18] 次使比丘尼塗身戒 次下教人。總有五戒。一戒落後。次第有四。若就教人業同。應云一戒。戒云。若比丘尼使女人塗身。波逸提。或就自作戒中。合制亦得。戒云。若比丘尼以香塗身。自塗教女人塗提。或就所用物殊。應立二戒。一香塗身。二澤塗。並通自作教人。如掘地壞生。義亦同足。今隨境別。乃立多戒。
 
[0466c24] 次使式叉塗身 次使沙彌尼塗身 次使白衣女塗身 次著貯跨衣出家威儀。眾生物善。以衣貯跨。反增惡習。既非道儀。故制提罪。
 
[0467a03] 次畜著婦女嚴身。具畜俗嚴。具多生染習障道之源。故須聖制。
 
[0467a05] 次著草屣擎蓋戒 出家入道謙己為懷捨。俗趣求須除慠逸。今著革屣持蓋而行。長慢招譏。制之不許。別緣具四。一著革屣持蓋。二在道行除寺內。三無因緣除病強力二難不犯。四隨越界犯。
 
[0467a09] 次乘乘戒 出家理應。修慈濟物。今輙乘乘苦惱。前境動越威儀招譏損道。由斯過故制。與提愆。僧祇第三十九云。若者老羸病。若樂人不能行。得載牸牛車。及雌馬雌馳。若病不覺雌雄。無罪。比丘反說。得越毗尼罪。
 
[0467a14] [1]次不著僧祇支戒一百六十 女身不覆醜相外彰。又生他染。招致譏過。四緣成犯。一有僧祇支。二不著。三無因緣。四入村犯。
 
[0467a17] 次夜入出白衣家不白主人戒 夜暮入出。多有姧非。迹同賊師。清濁難了。此二戒合制。緣中。彰入而還出。戒本制入。廣解及開雙明。入出入出具五緣。一夜分。二白衣舍。三無三寶請喚等緣。四不語主人。五入門犯。問此與非時戒有何差別。答以縱屬來不犯。非時為不語。主人即犯。夜入若不屬來犯。非時罪語舍主。故不犯。夜入若屬授來及語舍主。二過俱無。若不屬來。復不語舍主。並犯兩罪。以此故知。二罪緣別。出具五緣。一夜分。二先在白衣家。三無三寶二難等緣。四不語主人。五出門便犯。
 
[0467b03] 次向暮開僧伽藍門戒 暮輙開門。憙增姧盜。入出無節。豈護眾儀。別緣具五。一向暮。二藍門已開。三不屬授。四無因緣。五開出便犯。
 
[0467b06] 次日沒開僧伽藍門戒 前戒日猶未沒。故稱向暮。此戒要日沒後開。有此差別。釋義同前。唯以日沒為異。
 
[0467b09] 次不安居戒 聖制安居。為防囂動。今還遊散。豈得無事。又是正時。妨修道業。招致譏醜。故制提愆。別緣具三。一是後安居日。二不結。三過後安日。問居結安居有其前後。所以違前。獲吉過後犯提。答雖不結前。猶可結後。以有後結。但犯吉羅。若不結後。更無結法。情過是重。故得逸提。爾者破前猶得結後。可獲吉羅。破後更無結法。應得提罪。如何兩破並獲吉羅。前後不安。罪有輕重。解結有時。限違有重輕。破無分齊。一種吉罪。
 
[0467b18] 次度大小。便常漏人戒法 眾理應清潔。先顯帶病入道。不應僧儀。別緣具五。一病。二知。三為受具。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自下度人戒緣皆同此。
 
[0467b21] 次度二形人戒 身有兩形。不堪進道。既不得戒。制以提愆。
 
[0467b23] 次度二道合人戒 次度負債病人比。此亦招譏不輕。二戒合制。
 
[0467c01] 次誦呪為活命戒 前戒為棄捨正典。不為活命。此為活命。以此為異。別緣具四。一世俗呪術。二誦習為活命。三無因緣。四言詞了。
 
[0467c04] 次以世俗伎術教授自衣戒一百七十 前戒誦習呪術。為自活命。此以陰陽吉凶教授白衣。又前自誦戒。亦為活病等四種事。開此教授。白衣全無此開。別緣具三。一陰陽吉凶等事。二教授白衣。三言詞了了。緣中先教。不應謂向日月等。次又言已下教其所應。戒本三句。一人。二教授白衣。三結罪。釋中初句可知。第二句中文分為四。初舉緣中教不應作文。故日伎術者如上說。二若欲說下列如來塔等。不應向之。舉是顯反。非前第一三。又言今日下舉前教授中應作之文。四應語言下舉是顯非。反前所應。次彼比丘尼下解結罪句。
 
[0467c15] 次被擯不去戒 行不自立。損及自他。既被擯治。理祗僧命。而故不去違法。惱僧情過不輕。制以提罪。餘六羯磨。治人在寺。不遣離處。故無不去之罪。唯此擯法。遣出本處。故違不去。制與提罪。別緣具四。一被擯活。二不下意求解。三無因緣。四作意不去。或可須經明相。文無者略。
 
[0467c21] 次輙問大僧義戒 僧是上尊。理難輕觸。凡有問決。要先諮白。不啟輙問。慢法輕人。又失敬儀。制以提罪別緣具五。一是大僧。二先不求聽。三非常聽問之次或親友或彼從此受等。四問義除戲笑等。五言彰了了。不犯中。若彼從此受者。謂此常從比丘受法。若二人俱從受法以是同習故。若彼問此答者。謂同習人彼此問答。若六誦者。謂同誦部卷。此等並輙罪。
 
[0468a04] 次身業惱戒 釋義同前。口惱唯以身為別。
 
[0468a05] 次在僧寺造塔戒 僧尼位別。居止亦殊。交雜往來手相觸惱。又令容僧不知。致敬乖禮。以此情過。故制提愆。別緣具四。一有比丘伽藍。二知有。三造尼塔。四隨用博等一一提愆。遮義永故。不待竟犯。
 
[0468a09] 次百歲尼不禮新受戒 比丘戒僧是上尊由敬得戒。今不設禮特[虛*予]受心。別緣具四。一是比丘。二知是。三無病。四不起迎禮。祇云。尼入僧寺。應頭面著地。一一禮。一切比丘足。若老病不堪者。應隨力多少禮。不遍者得總禮。應言我尼某甲。頭面禮一切僧足僧至尼寺。尼敬亦然。五分。尼見比丘。不起不禮不請。坐者皆提。
 
[0468a16] 次搖身趍行戒 威儀容止。事須合法。內自肅清。外生物善。今乃搖身趍行。相同鄙染。損壞不輕。故須聖制。
 
[0468a19] 次作婦女莊嚴香塗身戒 出家進行。須絕耶心。忽作婦女莊嚴。香塗身者。此失宗敬之心。招譏損道。汙辱不經。故制提罪。
 
[0468a22] 次使外道女塗摩身戒 釋義如前。
 
[0468a23] 次八提舍尼。
 
[0468a23] 初戒乞蘇者。離俗進修。須異凡品。蘇是上味。乞增貪求。內闕貞廉。外[虛*予]信意。為過不輕。故須聖制。別緣具五。一從他乞蘇。二自為己。三者無病。四受得。五咽咽成犯。下七義同。事別為異。戒本四句。一人。二除病。三乞蘇而食。四結罪。釋相可解。
 
[0468b03] 上四比丘吉者。蘇等資微。稀故吉罪。下四提者。丈夫憙乞。故獲提愆。若望尼說。前數後諱。並得可呵。
 
[0468b06] ●次眾學戒法。
 
[0468b06] 與僧同。為離繁文。不能重舉。尼七滅諍。攝在提中。不合重明。故亦不舉。上來尼眾止持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五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六(從犍度初至釋三歸文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468b15] [1]●自下作持二十犍度 先總料簡。後隨別釋。總中三門分別。第一先後。第二釋名。第三次第。
 
[0468b17] 先解初門。然佛立制。本無先後。今明戒本居前。犍度次者。但以前是止持。今辨作持。先止後作。義次第故問准何義知先止後作。答止持自行。法須前明。作持化他。故次後說。所以爾者。自行不立。無以利他。自行既成。義須兼濟。故佛修行滿已。方始化物度人。問戒本匪唯明止。亦有作相。犍度不純是作。亦有止義。如何判云前止後作。答據起行義。止作互有。論成行邊。止作恒別。亦可前略辨二持。後廣明二持。前略後廣義之次第。又解。戒本宗明作犯。作犯過麤。犍度宗明止犯。止犯[2]四細。欲使犯相昞然。觀過興厭。先識於麤。後知其細。護行始終。持法堅固。亦可前略明二犯。後廣明二犯。又解。戒本明隨。不說其受。顯理未周。稱之為略。犍度已下受隨雙明。攝二持義盡。名之為廣。先略後廣。義次第故。問如尼戒中。已明受法。即是前亦明受。非局是隨。如何釋言。但明隨相。顯理未周。稱之為略。答尼律明受。顯罪有無。舉罪立戒。還是隨相。又問。若言犍度受隨雙明。攝二持義盡。稱為廣者。且如戒本。隨相極多。犍度辨隨。望前由少。應言隨相。前廣後略。論其受法。前略後廣。如何立義。反覆乖文。釋准行多少。義雖可然。今廣略言。不依此說。謂前未盡。後始周圓。望說盡處。稱之為廣。問行法次第。先受後隨。何故今文先隨後受。答若據次第。先受後隨。今就化宜。先隨後受。所以爾者。以其隨相。廣彰損益。欣厭易成。人道中要。以顯要義。是故先明。受中不顯損益深趣。識相護持。欣厭未要。以未要故。迴之後說。亦可前略明受隨。後廣辨受隨。先略後廣。義之次第。
 
[0468c19] 次釋名者。梵云犍度。此譯為聚。所謂受等當分諸法。集在一處。稱之為聚。即舉受等。以標其聚。乃至於雜。故曰受戒等犍度(又可梵云塞建陀。此譯為薀)。
 
[0468c22] 次辨次第者。雖據本制。事亂無准。今明結集次第意者。犍度二十。位以為三。初一犍度明其受法。次十五聚辨其隨行。次有四聚明二之餘。所以先明受者。受是根本。開生萬行。以是本故。建首而明。問受據次第。應在律初。何故今者置之於此。答夫欲化物度人。必先自行成立。為此須在自行之下。爾者據行成立。止作俱然。是則應在律末而說。答據行成立。理實應然。作義是通本故初說。欲使上収自行。下攝化他。義勢得中。故置於此。由如不定。又解。受是根本。開生下諸作行。作行處同本故前說。計受開生。一法即足。若不對受明修。行則難立。故於受後。以辨其隨。隨中位二。初七犍度明別行法。以皆資成別人行法。次具睒彌下八犍度彰其眾法。以皆資成眾行之執。所以爾者。別行不成。誰秉眾法。是故[1]光明別人行法。別行既成。綱網事立。是故次明眾法之行。此二之中。前有眾法。為成別行。後有別法。為成眾行。舉宗往攝。眾別恒殊。就前位中。開之為二。初三揵度明隨行體。次四揵度彰行資緣。為成其行。須有資緣。前行體中。復分為二。所以先明說戒法者。夫欲起修。必資解行。說戒生解。故在前明。安恣起行。故次居後。然起行中。莫過有二。一專精行。即安居是。二悔犯行。如自恣是。亦可行為除過。過有已未。未即安居。已乃自恣。次下資緣。資緣四中。前三正資。後一辨開。正資之中。有其內外。外則無時不須。內則制有期限。外中革屣下用。是故先明。衣是上資。故次後說。雖得外資。闕內不可。故次明[2]樂應不應義。然此正資。事須經理。經理或虧。恐違其教。是故大聖開受德衣。令無過愆。行得成立。又解。自恣既竟。遊行化物。履屣資要。是故次明。雖得行具。衣須蔽形。又是受畜時節。故次明衣。衣雖外禦。復藉內資。闕即癈修。故次明藥。或於衣食。取濟乖方。便生道愆。事須通許。是故次明功德衣法。開上衣食。資道兩緣。次明眾法。眾法分三。初一能料理德。次一所秉之法。後六料理事人。若無德。不能護法。是故先明護法德行。既有能秉之人。必須所秉之法。法之要也。其唯羯磨。是故次明瞻波犍度。廣彰羯磨如非之相。人法既興。事須施化。故次六法正行僧事。眾中若有七種惡人。心志難調。不遵僧命。若不料理。豈成[3]迬護。是以先明呵責犍度。呵等七法。折伏情過。形心雖調。罪由未滅。故次人法悔除往愆。人既得法。事須順行。若不順行。業累難遣。是故次明行[雨/復]之法。行若依法。足遣往愆。仍覆不發。事須遮舉。是以次明舉罪儀式。或無具德。舉不知時。乖競相明。事成破壞。是故次明破僧犍度。眾既乖違。不成和合。若不除滅。何名為僧。是以次明滅諍儀軌。次二餘者。僧尼同行。已如前說。尼之異法。事須別舉。是故次明尼別行法。二部正法。已具顯宣。客等食請。復須備舉。為是次明法之儀軌。式雖周資。緣須有資之中。由少房舍。是以次明房舍犍度。但此房舍資緣強勝。事最麤者。故獨標名。餘資非一。不可別件。是故統收。以之為雜。是以末後明雜犍度。
 
[0469b23] 自下別釋。初受戒犍度。
 
[0469b23] 言受戒者。創發要期。斷惡修善。建志成就。納法在心。目之為受。受有懸防。稱之為戒。戒有多緣。集在一處。名為犍度。就此文中。大開為兩。第一為明度人受戒。由佛故有。事歸教主。是以先明後身菩薩。厭俗出家。修行成佛。既成佛已。化物為心。欲使眾生同霑己益。是以第二爾時已下。正明如來度人受戒。初文復二。第一寄託俗榮。色身具足。將成佛器。必須殊勝。第二爾時菩薩漸漸已下。頓絕愛網。捨榮出家。筞勵進修。成無上道。前文有三。第一先明託相勝苗。第二適生已下記相所表。第三時摩竭王下間相欽奉。前文復三。一明菩薩胄族高遠。二懿師摩下別舉日種。三北方國界下舉能仁種。前文復三。一列粟散三十三王。經列波離曾[4]間。古往諸仙所說劫初等王。故曰我曾間等。既云有作如是說。明知不從佛聞。大人眾所舉者。如上文云。古昔之常法。俱舍十二云。往者劫初眾人隨取香稻為食。無有貯積。後時有人。稟性嬾惰。長取香稻。貯擬後食。餘人隨學。漸多停貯。由此於稻生我所心。各縱貪情。多收無厭。故隨收處。無復再生。遂共分田。慮防遠盡。於己田分。生[希-巾+ㄙ]護心。於他田分。有懷侵奪。劫盜過起。始於此時。為欲遮防。共聚詳議。銓量眾內一有德人。各以所收六分之一。雇令防護。封為田主。因斯故立剎帝利名。大眾欽承。恩流率土。故復名大三末多王(此云眾許)。自後諸王。此王為首。佛本行大同。不能具錄。
 
[0469c23] 二從真闍下列十輪。三從伽[少/兔]支下輪散次第。王數總計。合有八萬四千二百五十三。次舉日種。文中除菩薩羅云。次第七王者。舊人皆云同俗七葉。此善生王。即是懿師摩後第九十四孫。故今正解。義未必然。但欲取其日種。或苷蔗種。舉得彼種。自從是後。始曰喬答摩(舊云瞿曇者。訛略也)。西方傳說。曾聞往時。剎帝利種。被賊篡位。父死子逃。有仙仁慈。收其子養。意欲令其後嗣不絕。後漸長大。有瞻星者。白怨王云。剎帝利種還有星王。怨王出賞。令人捕捉。其仙行後。遂被捉獲。將送怨王。怨王遂令在於尖標鏘身令[1]眾。仙還所止。不見小兒。觀知所在。來至其邊。勸喻小兒。令起情欲。寄留遺體。後嗣相承。小兒苦楚。有志不從。仙化密雲。為其掩障。細雨霑潤。蹔息苦飢。現一女人。以動其想。小兒緣此。[2]汝精於地。仙以牛糞承裹而歸。置甘蔗園。因日光觸。糞團開發。生一男子。形容殊妙。後長為王。因此相傳為牛糞種。或曰地種。或名日種。又本行集第五云。彼一百八。最在後王。名大茅草。其王無子。捨位出家。乃至血墮地處。生二甘蔗。一出童子。相師立字。以日炙熟甘蔗生。名曰善生。又以從甘蔗生。名為甘蔗生。又以日炙生故。亦名日種。後長為王。一出童女因緣如上。名為善賢。復名水波。後匹為妃。以此證知。善生王者。即苷蔗種也。謂是懿師摩次第百王。後第一百一孫。既云懿師摩後有王名大善生。明知善生等七王。即是一百數外。若此七王是百數外。是則足前。合有八萬四千二百六十。悅頭檀者。此云淨飯王。菩薩者如前解。次能仁種。文有其三。一立釋迦所由。故曰豪族等。五分十五云。王舍城王。名曰鬱摩王。有四子。一名照目。二名聰目。三名調伏象。四名尼患。聰明神武。有大威德。別妃有子。名曰長生。頑薄醜陋。眾人所賤。妃言我子雖長。才不及物。而彼四子並有威德。國祚所歸。必鍾此等。當設何計。固子基業。即作方便。令王擯斥。四子被擯。從者如雲。謂己親眷及諸士庶。到雪山北。東西遐逈。南北廣大。地平如砥。四望清淨。多諸名菓異類眾鳥。四子見之。即便頓止。數年之中。歸者如市。遂大熾盛。鬱為[3]奇國。父王思問。傍臣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築城營邑。眾人熾盛。地沃豐野。衣食無乏。王聞三歎。我子有能。從此遂號為釋迦種。以此證立能仁所由。二父母真正者。簡餘外種。謂以自族為妻。恐種雜亂。又以餘姓卑劣。不堪為婚。[4]之是以故云父母真正。三眾相具足者。內報殊勝。三十二備。故云具足。問所以佛相但三十二。答婆沙一百七十七云。三十二者世間共許。是吉祥數。故三十二不減不增。又解。若三十二。莊嚴佛身。則於世間。最勝無比。若當減者。便有闕少。若更增者。則亦雜亂。皆非殊勝。但唯示所。如佛說法。不可增減。佛相亦然。無增無減。
 
[0470b21] 次明記相所表。文中有二。一總。二別。總中適者始也。謂始生已問。未知此生。何生所攝。答胎生所收。問於四生內。何生最勝。釋化生最勝。爾者後身菩薩得生自在。應當受化。何以胎生。俱舍第八解云。見受胎生有大利益。謂為引導諸大釋種。親屬相因。令入正法。又引餘類。令知菩薩是輪王種。生敬慕心。因發正勤。專修正法。又若不爾。族姓難知。恐疑幻化。為天為鬼。如外道論。矯設謗言。過百劫後。當有大幻。出現於世。食噉世間。故受胎生。息諸疑謗。相師所謂阿私陀仙。問佛身之中相有有好。如何相師言相非好。解相為麤顯。占者易知。好為微隱。覩而不委。二道者謂輪王與佛。次下別歎。先表輪王。後顯佛道。輪王文四。一位極輪王。內報殊勝。二七寶下依報具足。三有千子眷屬威雄。四從海內下正化遐被。此輪王者。謂是金輪。以文中云主四天下。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俱舍十二云。若金輪者。諸小國王。各自來迎。作如是請。我等國土寬廣豐饒。安隱富樂。多諸人眾。唯願天尊。親垂教勑。我等皆是天尊翼從。若銀輪王。自往彼土。威嚴近至。彼方臣伏。若銅輪王。至彼國已。宣威競德。彼方推勝。若鐵輪王。亦至彼國。現威列陣。刻勝便止。一切輪王皆無傷害。令伏得勝。各安所居。勸化令修十善業道。故輪王死。定得生天。次七寶者。皆為王重。稱之為寶。華嚴第五十七云。輪名勝自在。象名青山。馬名勇疾風。珠名光藏雲。玉女名淨妙德主。藏臣名大財。典兵名離垢眼。餘文可解。次顯佛道。十號三輪。文如上解。
 
[0470c23] 次聞相欽奉。於中文四。一邊境衛邏。二邏人[5]間說。所謂間上二表之事。言中是[6]到。故言王聞。三請王除去。恐後侵吞。故曰將由此起。四不從請意。初[*]間名高伏。一往即拒。次若彼下申其拒意。我當臣屬。應上輪王。當為弟子。應前佛道。此在宮中。聞名息慢。上來依器殊勝竟。
 
[0471a05] 次下捨榮出家。就中文二。第一不顧尊位捨榮出家。第二時有人下筞勵進修成無上道。前文復二。一捨榮出家。二時摩竭下對面息慢。前出家文四。一明菩薩厭苦難盡。思盡苦源。第二時菩薩下父母愁念。恐捨俗榮。第三時菩薩下強違父母。棄而出家。第四爾時下既出家已。修乞知足。初文漸長大者。五分。年十四。因果年十九。故云長大。既大長已。觀見生死。循環不絕。故云以此身故不盡苦際。菩薩唯求斷苦方便。覩其苦因不除。苦果相續。故曰如是苦身何可得盡。此文自觀生厭。略無現相。五分十五。覩相生厭。現厭有三。彰欣唯一。菩薩少小。有出家志。父王常以五欲娛樂。至年十四。城東遊觀。出東門已。見一老人。頭白背僂。柱杖羸步。問御者言。此是何人。御者答云。年耆根熟。形變色衰。坐起苦極。餘命無幾。故謂之老。問御者言。吾身免不。答言不免。迴駕[1]宮自念。未離老法。愁憂不樂。父王聞已。更增欲具。又於異日。城南遊觀。遂見病人。形體羸瘦。倚門喘息。御者答云。四大增損。飲食不能。氣息羸微。命在刻漏。又於異日。城西見死。轝尸在前。室家男女。哀號隨後。御者答云。氣絕神遊。無所復知。棄之空野。長離親戚。迴車還次。逢見一人。剃除鬚髮。法服擎鉢。視地而行。問是何人。答曰出家。又問何謂出家。答曰善自調伏。具諸威儀。常行忍辱。憐愍眾生。故謂出家。菩薩[2]間見。三稱善哉。唯是為快。至便下車。恭敬而問。何故形服與世絕異。答與三歎。並悉如前。有一女人。見菩薩便生愛心。即說偈言。母有此子樂。其父亦甚歡。女人有此聟。樂過於泥洹。菩薩說泥洹[3]聞聲。歡喜踴躍。自念。我何當得此無上泥洹。還宮思惟。未離生老病死之法。王問御者。今出樂不答言始出不悅。還時甚樂。具陳所見。王復念曰。相師言實。出家必矣。復增五欲。晝夜娛樂。次觀樂具宮殿等。作惡相已。三稱禍哉。捨而出家。因果經中大同。不能繁具。第二年雖盛壯。厭惡情深。故曰心不樂欲。父王貪國重位。心希紹繼。故曰愁憂等。第三絕愛出家聽許。故曰強違。恐損他人。故自剃髮。著袈裟者。智度論第一云。持上妙寶衣。貿麤布僧伽梨。又本行集第十云。時淨居天。應時化作獦師之形。身著袈裟染色之衣。太子與身上迦尸迦衣。價直百千億金。易之而著。既嚴整訖。口發如是大弘誓言。我今始名真出家也。此文雖有袈裟。不顯所以。在家迫迮。猶如牢獄。羈繫行人。名之為家。於此厭背。稱之為捨。出家寬廓。事等虗空。不溺行人。名曰非家。發意歸趣。名之為入。第四乞食。此則棄國出家。遊於羅閱千途之行。不可具陳。但為報藉資須。且行乞食。須令施者得福。現未獲安。文雖持鉢。不顯得由。既無得由。不可斟的。雖行乞食。具諸威儀。庠序可觀。
 
[0471c02] 王見息慢。其文有四。第一經家牒王所見。第二見已已下一行半偈。發言讚歎。第三王即遣下五偈半。勑使尋逐。第四王[*]間彼使言下親謁驗實。初文可知。第二歎中五句。初句一往勸觀異賓。第二別歎內行殊勝。第三顯其色相豐美。第四讚述種族高貴。第五兩句威儀可則。勝相殊妙。此[4]士無。王勸同觀異國之士。故云觀彼客。亦可儀則庠序。嚴整可觀。勸諸群臣。同瞻異相。故曰觀彼客。聖行雖多。此最超物。由行此行。道立人尊。故曰為最勝。相謂三十二相。好謂八十種好。相好昞著。故曰甚嚴好。相好既備。明非庶品。必是剎利勝族苗裔。故非下賤。湛然若大海。安住如須彌。徐行喻師子。[(厂@((既-旡)-日+口))*頁]視等牛王。故曰諦視等。次知處文三。初有半偈。王勑使人尋知處所。次有三偈。使奉王勑尋知處所。後有兩偈。既知處已還來啟王。初文可知。次文復三。初偈奉命尋問。次偈見其所作平等利人。攝根無染。福人感物。譽毀不移。後偈尋逐知處。第三文二。初偈白王之法。次偈啟奏王知。第四禮謁文三。初一偈半致敬問訊。第二共相問訊下共申問答。第三來意既周。致敬辭退。初文須問暄凉。起居輕等。第二欲申問答。先結前生後。前雖遙歎。未決心疑。今既親承。須申問答。故名為復。亦可問訊既竟。更決心疑。故名為復。就問答中文分為二。初盡偈末。問得族姓心中所祈。次長行下。雖知族祈。未識真[5]為。故須捨位。驗其虗實。就前之中。初問後答。對面申前。遙相讚意。問中有二。初偈問心中所祈。我觀仁者。壯年勝行。理應紹位稱王。恩流率土。而今剃染修乞。祈意如何。此問出家修乞之意。次偈問種族生處。今觀仁者。顏貌端正。必是剎利勝族苗裔。我既共汝相對問答。願說本之族姓生處。次答三偈。文中不次。初偈先答後問。初之兩句答前生處。故曰有國等。次有二句答前種姓名。父姓名為日。是前大善生等日種。生處名釋迦。舉前北方下能仁姓。次有兩偈。却答初問。初偈捨緣入道。次偈祈斷苦源。初捨緣者。生死循環。皆由緣伴。欲絕苦因。必須棄捨。故云捨彼行等。次偈斷苦者。觀欲多過。是前輪王。苦集相仍。不得解脫。此釋初句。出離安隱。是前佛果。既顯滅道。勵意進求。釋第二句。息苦會真。本心所趣。故曰要求等。釋三四句。此中觀欲是集諦。多眾惱是苦諦。出離道諦。安穩滅諦。次驗虗實。其文有二。一驗知實。應上輪王。二求先度。顯前佛道。驗知實中半[1]令為二。捨全之中。有法喻合。既驗知實。方求先度。五分。王欲[2]誠菩薩語言。比丘族姓尊位。世為王胄。聖德自然應居四海顒。四海顒莫不企仰。若能降志。亦當稱番。[3]比面相事。菩薩答言。世間貴位莫尊輪王。吾已棄之。況四海乎。所以出家求道。欲度一切生死大苦。何不請我。道成先度。乃反區區以此相要。王言善哉。斯言甚快。道成之日。願先度我及此國人。菩薩許之。王大歡喜。禮拜辭退。第三還退可知次明修成等覺。其文有二。一同耶修不悟真果。第二爾時菩薩下。念昔正因。依修作佛。前文復二。一者同耶習定。二者同耶苦行。習定復二。謂不用及非想。然餘文中具習諸定。此且舉二。餘亦應修。就不用中。文分為二。初明同耶習定。第二時菩薩下非奪而去。前文有十。一舉耶師習定教授。二時菩薩下往問學法。第三報言下答所學法。第四時菩薩下校量有無。第五我今已下修令得證。第六時菩薩下更問學法。第七報言已下答無有餘。第八菩薩報言下略以非之。第九阿藍下勸共同事。第十時阿藍下敬之為正。次非奪文二。一校量非奪。二知非棄捨。前中復二。初有四句。不能除過。次有四句。不能成德。過即生死過患。德謂涅槃有德。前文有業不絕。名非息滅。有因不除故非去。欲有果相。仍名非滅盡。以此循環。故非休息。後文非成等覺。舉其覺果。非沙門沙門果。此二有餘涅槃。下之二句無餘涅槃。初句談體。次句歎德。亦可連聲云。非得涅槃永寂之處。同為一句。舊人配文解釋。極成違理。既不順宗。豈繁述破。次捨可知。第二同習非想。但少非成等正覺一句。餘文同上。更求勝法者。舊解云。謂執自餓是道。以見事中儉節。將為畢竟離欲。曰無上休息法也。今解不爾。但以欲求勝法。中路遇緣。遂經六年。不獲聖法。故曰雖爾猶不證增上聖智勝法。其休息法。即後成佛文是。共行是耶。非休息法。又捨耶定之時。未見苦行之事。南遊象山。覩處起念如何懸。即指此為休息法。次同苦行者。為欲化耶令歸正法。依大乘方便經中卷云。昔迦葉佛時。菩薩作如是言。我不欲見此禿頭道人。何有禿人能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難得。乃至廣說。復次菩薩為教化五人。及自示業報。以業障故。六年苦行。其五人者。父王簡得五豪族子。令使侍衛。四女者。當時緣有。亦可為彰菩薩無染行。亦可遠表當來僧尼二眾。是故今舉四女五男。雖復六年苦行。良由所習非真。但增疲弊。故曰雖爾等。
 
[0472c10] 次下依修作佛。就中文二。初默念思惟挍量得失。第二爾時菩薩下。食食修禪。斷惑成佛。然挍量中。文有九句。初有四句。挍量舊道。次有三句。思惟欲依。後有二句。悟正因法。前四句中。一舉父王田上所得之智。第二審察此道。能盡苦不。第三知有堪能。第四依之得盡。次三句中。第一舉欲為依。欲者惑因。不善法者是業。以此惑業相資。輪迴諸趣。既云頗因欲不善法得樂法不。明知不由不善之因。以感樂果。第二知其無力。第三習無欲捨。不善得樂法耶。計理更有一句。言捨即得無者略也。後之二句。悟正獲資。如上所思耶依無力。欲盡苦源。豈由自餓。故曰然我不由等。然則行藉資成。緣虧喪道。若不受食。何以超昇。故曰我今等。
 
[0472c23] 次下修禪成佛。文中有二。初食食修禪。二斷惑成佛。前中復二。初食食。次修禪。食食文三。一明食食。反前自餓。言異時者。非思量時。此食飯麨。餘文乳糜。問所以不同者。菩薩先食飯麨。氣力漸增。後食乳糜。方成正覺。所以知者。斷食六年。一頓無益。自非長時。無由受潤。故婆沙一百八十二云。菩薩捨苦行已。而食美飯蘇乳。以油塗身。習處中行。五人謂犯失志。遂便捨去。於時遂有難陀難陀跋羅二女。俱時給侍。菩薩爾時便作是念。若彼五人。不捨我者。豈令女人來相親近。菩薩受十六德乳糜食已。身力轉增。從吉祥人邊受草等。乃至成佛。問菩薩氣力。豈由食耶。答菩薩雖有那羅延力。若不食者。謂自餓得道。為破耶見故食乳糜。因果第三云。今我若復以此羸身而取道者。彼諸外道當言。自餓是涅槃因。我雖節節有那羅[這-言+(衣-〦)]力。亦不以此而取道果。我當受食。然後成道。第二五人不了正耶。固情捨去。第三食已得充氣力。次下修禪先明方便。方便文三。一洗身垢。將欲淨心。先去身垢。次欲往其道樹。以未成佛。不可即在道樹下。[1]故坐乞草已往吉祥樹下修禪。所以草座者。一為表己少欲之行。二令弟子放以成規。其草作青綠色。如孔雀王項。柔[2]血細滑。因果經觀知過去。以草為座。帝釋化人。執淨耎草。問名何等。答曰吉祥。菩薩聞之心大歡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此人亦請先度。次明坐法。身端故直。繫心不耶。故曰正意。專注一境。名曰繫念在前。不顯加趺坐者略也。菩薩理應結加趺坐。婆沙三十九。問諸威儀中。皆得修善。何故[3]涅說[4]結趺坐。答此是賢聖常威儀故。謂過去未來過殑伽沙數量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儀而入定故。復次如是威儀。順善[5]善品故。謂若行住。身速疲勞。若倚臥時。便增惛睡。唯結加坐無斯過失。故能修習殊勝善品。問結加趺坐。義何謂耶。答是相周圓而安坐義。聲論者曰。以兩足趺。加致兩髀。如龍盤結。端坐思惟。又解。重疊兩足。左右交盤。正觀境界。名結加坐。唯此威儀。順修定故。又僧祇三十五云。六群比丘。在禪房中。作駱[馬*色]坐。諸比丘白佛。佛言。從今日後。不得作駱[馬*色]坐。應加趺坐。
 
[0473b10] 次正修禪。新名靜慮。靜慮不同。有其四種。釋四靜慮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
 
[0473b11] 言釋名者。梵曰馱南。此云靜慮。俱舍二十八云。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答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寂靜是定。審慮是慧。爾者諸無色定應名靜慮。以皆寂靜能審慮故。答就勝立名。非餘定等。如世間說。發光名日。非螢燭等亦得日名。問靜慮如何獨名為日。答諸等持內。唯此攝支。止觀均行。極能審慮。是故唯此獨得勝名。
 
[0473b18] 次出體。此四靜慮。一一有二。謂生及定。生者非定。是居止處。定靜慮體。唯是善性。以三摩地。能令心王專一。專一所緣。故名為定。以大地中善等持為體。若兼助伴。五薀為性。以隨轉色為色薀故。問若一一境性是靜慮者。依何義立四靜慮耶。答此由具支。有其多少。故一境性分為四種。
 
[0473b23] 次諸門有四。第一何定攝支。第二定支多少。第三立支所以。第四諸地通局。初門靜慮有三。一者味定。謂愛相應受著淨定。二者淨定。與無貪等諸白淨法。相應起故。三無漏定。愛不緣故。三中後二攝支。非初味定。第二門定支總有十八。初定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等持。等持是定別名。二定四支。一內淨。二喜。三樂。四等持。三定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慧。四受樂。五等持。四定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三非苦樂。四等持。然支數雖十八。實事但有十一。謂初定五支。第二定中。唯有內淨。餘三如前。足前為六。第三定中。等持如前。餘四體別。足前為十。第四定內。增非苦樂。餘三如前。故成十一。然此十一。喜樂捨三別說故爾。若據種類。但唯有九。以喜樂捨。同是受故。又此九中。念定慧受。是大地法。信輕安行捨。大善地法。尋伺大地外數。問何名靜慮支。婆沙八十解云。隨順此靜慮。故名靜慮支。第三門。問靜雖四。支應數同。何以初三等五。二上齊四。解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四靜慮。各有爾所能隨順法。不增不減。復次欲界諸惡。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初靜慮。建立五支。為牢強對治。第二靜慮重地極喜。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第三定。建立五支。為牢強對治。初及第三。俱無如是難斷等法。故二四定各立四支。復次為欲對除欲界增上五欲境貪。故初立五。為治二地。五部重地喜受。故第三定亦立五支。初及第三俱無是事。故二四定各立四支。問若初定支。亦第二定耶。答應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二。謂尋伺。有是第二非初。謂內等淨。有通初二。謂喜樂定。有非初二。謂除前相。又問若是初支。亦第三耶。答應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三。謂尋伺喜樂。有是第三非初。謂捨念慧樂。有是初支亦是第三。謂心一境性。有非初三。謂除前相。又問若是初支。亦第四定耶。答應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四。謂尋伺喜樂。有是第四非初。謂中受捨念。有是初支亦是第四。謂心一境性。有非初四。謂除前相。第二定等。相望四句。准釋應知。第四門四靜慮支。總有十八。此中四等持體。與諸地為依。故通諸地。不勞問答。次有六種。謂初定尋伺喜。二定喜。三定樂。四定中受。此之六種。地法應有。故在諸地。無勞問答。次有八種。謂初定樂。二定內淨樂。三定捨念慧。四定捨念別緣建立。須釋所以。問輕安行捨。一切地有。何故初二立輕安非行捨。三四立行捨非輕安。解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輕安順初二行。捨順三四。復次為除欲界五識身。及所引身麤重。為除初定三識身。及所引身麤重。故初二定立輕安支。二三定中。無麤識身。及所引身麤重可對治故。故三四定不立輕安。既無輕安。故立行捨。又三定捨極喜。四定捨極樂。為棄喜樂故立行捨。初二不棄喜樂。不立行捨。既無行捨。故立輕安。問信通諸地。理應遍有。何故唯於二定中立。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1]義信唯順二。故立為支。復次初定尋伺如火。身識加泥。令心相續熱惱濁亂。信不明淨。不立信支。如熱泥中面像不現。二定之中無火泥故。信相明淨。立信為支。如清冷水面像得現。第三靜慮。有極悅受。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心相續。信相不現。故彼不立內等淨支。問慧通諸地。亦應遍有。何故唯於第三定立。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慧唯順三。故立為支。復次初定有麤尋伺。覆障正慧。二定極喜覆障正慧。四定勝捨覆障正慧。以勝捨受是無明分。正慧是明。明無明分。互相違害。故皆不立正慧為支。第三無彼覆法。故立為支。問念通諸地。亦應遍有。何故唯於三四定立。答既云隨順是支義故。念順三四。故立為支。復次初定有麤尋伺。猶如暴風。二定喜躍。如水濤波。覆障正念。故俱立後二。由無斯過。立念為支。次下釋文。四定文四。先解初定。初定復四。一除定障。二辨得定。三結顯得。四釋得由。一定既爾。餘定亦然。初文除欲愛等者。解釋如前。又婆沙八十解云。欲者五欲。惡不善法者五蓋。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欲界諸餘煩惱。既除惑本。所以得定。覺觀者對除支。麤心名覺。細心名觀。即是尋伺別名。喜樂者利益支。心悅名喜。身悅名樂。樂是輕安。一心者是等。是等持彼二所依。餘文可知。次明二禪。文四如前。先明除障。覺觀嬈亂二禪。故須除去。譬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次得定者。內信是對除支。信者淨相。謂名內等淨。離外鼓動。定內等流。故名內等淨。喜樂是利益支。釋同前位。一心者彼二所依。餘文可知。次三禪四者。喜者是障。觀喜多過。故須除去。譬如貧人得寶雖喜。一且失之。其憂更甚。由絕喜憂。即便快樂。次得定者。聖智所見是正慧。護者行捨。念者正念。念知喜過。慧正分別。捨者離過。此三是對除支。由離喜故。念慧為正。樂是樂受。是利益支。略無一心。餘文可解。次四禪四者。三定得樂。雖是利益。若望四禪。極為妨害。[2]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故須除去。若爾但應捨樂。云何復言捨苦。答理實苦根。初禪已斷。今獲第四。始云斷者。此已斷故說名為斷。謂於遠事而說近聲。又解。依雙法盡。俱說斷聲。言雙法者。謂苦與樂。得初禪時。雖已離苦。而樂未盡。今離第三靜慮染已。苦樂俱盡。俱說斷聲。問所以復言先已去憂喜。答樂未斷時。憂喜已離。故言先已。亦可初禪滅憂根。三禪滅喜根。二禪滅苦根。四禪滅樂根。欲明四禪絕去四受。并前總舉。故言捨苦樂等。次明得定。無苦無樂。是利益支。護者是捨。謂行捨清淨。念者是念清淨。此二是對除支。略無一心。由離八灾。謂苦樂憂喜。入息出息[3]等伺。是故捨念。名為清淨。餘文可解。問菩薩前修非想定時。下八地染已得離貪。如何將趣菩提。却念田中初定。重更思惟斷除下染。答前習非想。實斷下染。以稟耶師不悟真理。今將成佛。尋本正因。但欲依蹤遊履。不是為斷下惑。文中說言離惡等者。於已離處。說今離聲。如王已來。說名今來。
 
[0474c23] 次往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成等正覺。以佛身有殊妙功德。隨依地山皆悉傾動。唯此樹下。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上。起金剛喻定。以無餘依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故。婆沙一百三云。曾聞菩薩知修苦行非真道已。遂受難陀難陀跋羅姉妹所奉。具十六德香蜜乳糜。食已身心安穩有力。從吉祥人邊受吉祥草。詣菩提樹下。手自敷設。如婆蘇吉龍王盤身。結加趺坐。坐已便發堅固誓言。我若於此不盡諸漏。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誓當不起。爾時大地諸山。六種震動。如海輕船逐浪高下。乃至他化自在天宮。皆悉震動。猶如猛風吹芭蕉葉。魔王驚懾觀動所因。遂見菩薩坐菩提樹。端身不動。誓取菩提。遠自出宮。往菩薩所。勸受輪王位等。如彼廣說。然佛坐於菩提樹下。諸功德門。雖復無量。且應化故。略辨三明。釋此三明。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
 
[0475a14] 言釋名者。一宿住智證明。由知往昔前際中事。稱為宿住。此知由智。故云智證。二死生智證明。逆知未起後際果因。故曰死生。釋智同前。三漏盡智證明。謂稽留有情。久住生死。稱之為漏。漏亡之處。名之為盡。盡由智故。故名智證。通名明者。通達了故。婆沙一百二云。如是三明。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故名為明。
 
[0475a21] 次出體者。如是三明。慧為自性。然約智者。前二俗智。以作事觀。觀知過未前後際事。其死生智明。若望根本。即用天眼通為體。但緣現在。若據通家所引眷屬。即用意識相應慧為體。以能通緣未來事故。非天眼通能知此事。以諸有情有三業行。隨業所感善惡趣生。天眼只可知色。不知語意。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具足知。此眷屬智。亦名死生智此死生智。由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所以由彼引者。謂天眼通。能知死此生彼。彼死生智。亦知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能引生。其天眼通。但緣現在色。死生智證。通緣現在未來五薀為境。其漏盡明。若緣漏盡為境。但六智性。以漏盡是無為。六智緣著。除去他心苦集道四。以苦集智唯緣有漏。道智緣有為。他通緣漏無漏法。此並不能緣無為。故須除去。若謂漏盡身中所起。即十智性。
 
[0475b11] 次諸門有三。一三性不同。二照境有異。三對通問答。言三性者。此三皆善。其死生智。若以流類相似。是天眼通攝者。即是無記眼識相應慧。若取有別勝智。是彼眷屬。據眷屬論。即唯是善。次照境者。婆沙云。復次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皆說為明。復次初明知諸有情前際之中。由如是業。死此生彼。因果相續。次明知諸有情後際之中。由如是業。死此生彼。因果相續。後明知諸有情。由如是道。能盡諸漏。隔斷因果。唯此一種。是勝義明。前之二種。是世俗明。問此既世俗。如何是明。答由此能引勝義明故。假立為明。非真勝義。
 
[0475b23] 次問答者。問何故六通中。立此三通為明。答由此三種。有勝用故。謂宿住智證。見前際事。深生厭離。死生智證。見後際事。深生厭離。漏盡智證。既厭離已。欣樂涅槃。復次初明。見前際中自衰損事。深生厭離。次明見後際中他衰損事。深生厭離。後既厭離。已欣涅槃。餘三無此勝用。是故不立。俱舍云。由此對[1]際三際愚惑。故此三種。獨立為明。
 
[0475c06] 次下釋文。三明文三。先釋初明。初明復三。一舉智明。二得時節。三釋所以。初中復三。第一結行彰智。第二舉所照境。第三識無數下總結。初文。禪獲第四。故云得此定意。離過行成。故云諸結除等。絕去三灾四受。故云住堅固處。正舉明體。故曰證宿命智。第二照境文四。一約生數彰智。二劫成下約時彰智。第三我曾生等約報彰智。第四從彼終下約處彰智。餘文可解。然無明盡明生者無間道。闇盡光生者解脫道。亦可前斷染汙無知。次斷不染無知。次第二明。定文如上。第二照境文二。初總次別。總中先果後因。別中先因後果。次第三明。文三如上。初文但二。闕無結文。第二照境文四。第一如實緣諦。第二已得下緣諦斷漏。由前知諦。今得斷漏。故云已得等。如實如漏。是其漏體。知漏集。謂知漏因。漏盡向道。謂斷漏道。亦可如實知漏是苦諦。知漏集是集諦。漏盡是滅諦。向道是道諦。即是緣諦斷漏。第三彼作如是下。斷漏故解脫。彼作如是知。牒前斷漏。如是觀下得解脫。言三漏者。謂欲界中根本煩惱。除癡三十一物并十纏。為欲漏。有者色無色界。根本煩惱。除癡合有五十二物。為有漏。問何故上二不取纏耶。答彼界纏少。不自在故。又問何故上二界惑。合為有漏。答同無記故。於內門轉依定地故。具斯三義。故合為一。三界合有十五無明。為無明漏。問何緣唯此別立為漏。答無明能為諸有本故。以無明有故。行等得有。為此無明別立為漏。問漏是何義。答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為漏。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又禁持義是漏義。如人為他所禁持故。不得隨意遊。持義是漏義。如人為他所禁持故。不得隨意遊適四方。如是有情。諸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故。第四已解脫[1]不四智究竟。已解脫。牒前解脫。得解脫智。謂無漏智。在解脫人身中所起。故曰解脫智。言我生等者。謂由無漏觀內盡無生力。於出觀後。後得在俗智中。作如是語。故云我生等。問此我生等。其相云何。婆沙一百二解云。應作是說。盡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薀。諸觀行者。總觀非想非非想處三世四薀。離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故云我生已盡。又解。唯盡未來世生。謂修行者受持禁戒。勤修梵行。皆為遮止未來世生。以過現生。不可遮止。諸未來生是可遮止。故修行者而遮止之。令永不生。故說為盡。梵行已立者。謂無漏行。此是學梵行。非無學梵行。以無學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辦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不受後有者。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又解。若諸煩惱未斷。未遍知者。皆不說為我生已盡等。若諸煩惱已斷已遍知者。皆總說為我生已盡等。又此為智別者。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遍知集。梵行已立是遍知道。所作已辦是遍知滅。不受後有是遍知苦。餘文可知。至此漏盡惑亡。知窮道滿。故曰如來等。上來化主成道訖。
 
[0476b09] 自下化物度人。將欲釋文。先以四位料簡。一明不說時節。二明不說之意。三明所遊法門。第四隨文解釋。初時節者。因果法華三七日。此律六七。興起出曜七七日。五分八七日。智論五十七日。為對見聞不同。故有斯別。
 
[0476b13] 次不說意者。多論第二。問云佛三僧祇劫。習菩薩行。為成佛道。度諸眾生。何故四十九日。遊諸法門而不[2]庶耶。答佛先安身。然後度彼。是故遊諸法門。以自娛樂。令身心調適。後度眾生。又為憍陳如五人。根未熟故。又為佛法尊重。詳而後說。又滿梵王本願故。梵王願佛成道。要先請佛轉於法輪。是故待梵王請。而後說法。
 
[0476b19] 次明所遊法門。多論云。佛初得道。於七七日中。遊諸法門。及觀眾生。初七日入喜法門。第二七日入樂法門。第三七日入諸解脫。第四七日遊入大捨。第五七日。入逆順觀十二因緣。第六七日。重復遊歷前諸法門。第七七日。觀諸眾生應受化者。此律直言受解脫樂。不分喜捨等別。以理言之。佛所證法。無不出障離相。故言解脫。
 
[0476c02] 次釋文相。於中分二。初明遊諸法門。受解脫樂。以二歸法。度外眷屬。第二爾時世尊遊文驎下。以善來等。度內眷屬。前文約化不同。分之為六。一賈人。二樹神。三婆羅門。四婆羅門婦。五婆羅門男女。六文驎龍王。然此六文。初三七日菩提樹下。次二七日離波多樹下。後一七日文驎龍王處。化境雖六。趣唯有四。初會人天。第二非人。次三局人。第六畜生。即人天龍鬼四輩檀越。初文有二。第一受解脫樂。第二爾時世尊下。二歸化度。此中文五。一樹神生信。勸興供養。第二爾時兄弟下。受勸獻奉。第三時世尊復作是念下。悲心納受。第四受彼麨蜜下。說法化度。第五爾時賈人下。事訖請還。第三受施。文言當以何器受食者。以前凡夫時鉢。即成佛時。度尼連禪河。沒在水中。海龍王[3]將供養。自成佛來。無人施器。故言當以何器受之。然亦念知一切諸佛法畜石鉢。故言不以手受。然四天王知佛心念。遂各持鉢。以奉世尊。佛若總受。鉢無多用。若但受一。利益不普。為明等利眾生。及表鉢無多用。故總受四。合成一器。五分云。佛復惟念。若取一王鉢。不可餘王意。便悉受四鉢。[4]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器。佛創成道。即受天鉢。食人中食。為表二趣受道最勝。[5]佛益亦多。故曰天人師。第四說法化度。文中有八。一者呪願。即是說法。第二汝等已下勸受二歸。以無僧故。不言歸僧。因果云。一歸依佛。二歸依法。三歸依將來僧。第三時二賈人下。請祈作福。第四時世尊知彼下。授與髮爪。令修供養。第五時賈人下。雖得髮爪。不能至心。以是人間所棄。不生慇重。第六時世尊知賈人下。勸勿生輕。若能至誠供養。獲大功德。第七賈人白佛下。雖聞福多。未能懸信。言必不虗。何驗知實。第八佛告賈人下。廣引證驗。然我往昔為摩納時。雖得記言未斷諸漏。以記歡喜踊身虗空。髮猶布施。眾人供養。我今成佛。以道眼觀。悉入無餘。其驗如此。況我今日惑盡果圓。諸妙功德所[1]重髮爪。若能供養。[2]豐無報應。是故我今勸汝慇重。下之五會。文二如前。
 
[0477a11] 次下度內眷屬。其文有三。初明如來思惟不說。第二時梵天下知念請說。第三時世尊下逐緣赴說。初文復三。第一思惟不說。慮之在心。第二爾時世尊下。顯不說意。陳彰在口。第三爾時世尊下。說既唐勞。不如息化。前文復三。第一思己所證。深妙難知。第二眾生異見已下。以難知故不能趣會。第三我今欲說下。以不會故說則唐勞。前文復三。第一總舉所證。第二甚深已下。[3]難證精妙。第三智者已下。顯修是智。寔以舊釋詞繁。不能契會。今進別途。用將允愜。初文涅槃無為。惑盡故顯。諸妙功德積行方圓。此之顯圓。皆由功力。故云我今已獲此法。次歎此法。七句眾名。真性窮極。故曰甚深。理非慮知。名為難解。體非心測。稱曰難知。紛蕩不侵。名為永寂。生死長隔。故曰休息。精勝獨絕。目為微妙。妙中之微。稱云最上。次智能知。理既難會。會者是智。故曰智者能知。不會非智。故非愚習。即下餘人不知是也。次不能趣會。其文復三。第一生死因長。窟宅恒安。第二眾生已下。以宅恒安。不了緣起。第三愛盡已下。以不了緣。涅槃難見。初文見忍非真。心希異道。耶求起證。故[4]因異見等。猶依此因。苦果不息。常輪三界不得解脫。故曰依於等。巢窟如上解。次不了緣者。眾生樂居三界。常造有因。於緣起法不能解悟。緣起法者。謂十二緣。故智論第六云。佛告阿難。是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難知。五分復云。眾生樂著三界窟宅。集此諸業。何緣能悟十二因緣。甚深微妙難見之法。然因緣有二。初則不解順流緣起。故五分十五云。緣是故有。是謂無明。有故行等得有。次復有下。不了逆流緣起。故五分云。緣滅則是滅。謂無明滅故行等得滅。次涅槃難見。既不了緣。涅槃不顯。故云愛盡涅槃。是處亦難見。故五分云。無餘泥洹益復甚深。若我說者徒自疲勞。次結唐勞。我今欲說甚深緣起。唯智能知。非愚所習。故曰餘人不知。於我疲苦。次明陳彰。將欲說偈。先拂疑情。非先所聞者。謂不從益等受。亦未曾說。謂證來未說。舊來諸師。取[5]慈二偈。一一配合長行文句。今者尋思。理謂不爾。何必屬文相配。始成祇夜。既不依舊。別科解釋。初偈。由我說法。在於巢窟。愚癡者不入。次偈。以我所說法。體精微著。欲者不見。次結者。眾生患重。聞即增迷。故我默然不為說法。故曰作是思惟等。又此默然便是說法嘉瑞。所以爾者。以默故請。請故便說。其猶鳥伏方飛。獸躑便縮。如來亦然。欲說故默。問如來智周三界。道洽四生。理應遇感便宣。何以見默要請。答洪鍾不擊。無以流音。諸佛雖悲。法須待請。不請而說。人增慢法之殃。待請方酬。生敬道之益。
 
[0477c06] 次明請說。其文有三。第一如念請說。第二爾時下受請觀根。第三爾時下逐請還退。前文有四。第一遙知佛心。以入俗心。故得知也。多論。佛即告念。令梵王知。第二念相敗壞。以不聞法。永劫沉淪。既不超昇。稱大敗壞。第三乘念進詣。梵王覩眾生失法之利。覿度品沈沒之憂。遂即如念屈身。躬臨請說。問上界色細。下界色麤。梵王請佛轉法。身依何住不沒。答下色麤疎。理難依住。別化色地為依。是以身不陷沒。第四正明請說。其文有三。第一[6]真請。第二不受。第三催請。初文唯願表意慇慇。十號之中。且標其二。以有堪聞佛機。是故啟請。堪聞者何。謂垢薄等。結使輕微。稱云垢薄。照理分明。名為智慧。一聞解悟。故曰聰明。會證不難。稱云易度。能滅不善法。生死因亡。成就善法。出離行滿。亦可能滅成就。通上諸位。謂垢薄智慧聰明易度者。並皆能滅不善法。成就善法也。次拒不受。初印如文。請既有理。何不宣唱。故我向者下申不說意。次明催請。先序後頌。序中復舉根器有受道之益。聞法獲利無邊。不聞成大敗壞。如前。又大敗壞者。謂喪菩提涅槃。佛本為生修道獲果。今既證已應須濟度。既不為說。永絕超昇。長沒愛河。是大敗壞。唯願世尊。不違先志。[1]扶濟群生。時演正法。庶使無上佛種。藉此敷榮。稠林之因。由茲殄滅。亦可眾生聞法。便能離惡修善。佛若不說。大有所失。故言大敗壞。如言大異事是也。次釋頌本。序文既云亦有垢薄等機。明知更有垢不薄等。此不薄等。在於薄中。故稱雜垢穢。然此眾生雖非純淨。是佛依願成道之處。故云從中生。既在此生。請依昔願不弃先悲。濟度群品。願者專注之辭。開者因言悟理。理益照怡。稱云甘露。由通神解。況之為門。故曰願開等。次觀根文二。初默受觀根。次發言許說。前文有三。謂法喻合。法中先結默許。後觀所化。然所化中。品類非一。不可並言。且標二類。謂生及長。生小長大。亦可剛強為生。調柔為長。又長生中。惑有輕重。故曰少垢多垢。亦就惑中受法有難易。故曰利根鈍根。又利鈍中。悟道有遲速。故曰易度難度。已前諸位。上下相對。畏後世等。直舉一邊。文中略無不畏等者。理少不足。學者應知。又可世間生長是物。於生長中。有少垢多垢等。畏後世等文。偏舉少垢等一邊人。非是多垢等。以多垢等不能畏罪滅惡。然此為顯所化有情。生長不同。品類差別。不是為明三乘九姓。若以世間生鈍根。畏後世罪。為聲聞上中下。少垢多垢難度。為緣覺上中下。長利根易度。為菩薩上中下者。不知依何理教。作此判文。若無理教可憑。定是傳者胸臆。又佛總觀所不簡乘與非乘。如何配文局約乘說。故知舊釋不合旨歸。冀諸智人。思文取悟。次明喻文。池河生華品類差別。有目男子。見此不同。非即將此池中三華。等三乘根有上中下。問所以得知顯類非一。不定三乘上中下姓。答如五分中華有四品。明知不定三乘九姓。文云萌芽在泥。出水未出水不染汙者。又法說觀根中。但云根有利鈍。有畏後世三惡道者。又能受法如大海者。以此故知。不定乘根姓別。次合既有如來。喻中略無觀者。次發言文二。初一偈發言許說。次半偈釋去疑情。言對請主許陳微妙。稟受亦多。皆為利益。故曰梵天等。又可如下云以法將去者。汝等何憂懼。故知但為法說明。則不為嬈生。次釋疑者。佛前思惟甚深不說。今請方陳。恐非前得。故曰梵天微妙法。即是牟尼所得法。次辭退可知。
 
[0478b14] 次下赴說。多論云。譬如大龍從大海出。令密雲彌布。欲注大雨。觀閻浮提何處國士應可雨者。佛亦如是。從四無量大法海出。布慈悲雲無所不遍。欲雨法雨。觀諸眾生誰可度者。其文有六。第一念所為人。第二時世尊下觀知處所。第三見已即往下逐緣赴說。第四爾時世尊下聞法悟道。第五時地神下告徹請主。第六爾時尊者下出家受戒。前文有二。初念二耶師不聞勝法。多論問曰。若彼諸人必應入道。不應命終。而得聞法。若不應聞不入道者。佛何故生念欲度彼人。答欲令眾生不忘恩德。此人先有小恩。佛尚憶度。況大恩者而可忘乎。又此異道諸師。時人所宗。咸謂得道。欲滅一切耶憶想故。明九十六種無出要法。痛彼長衰生死不息。次念五人有機感。五分云。甘露當開誰應次聞。父王昔遣五人。隨侍勞苦。此功應報。
 
[0478c04] 第二知處如文。所以在此處者。以順古昔諸佛法故。故因果云。又自思惟。古昔諸佛轉法輪處。皆悉在於波羅奈國鹿野菀中仙人住處。又此五人所止住處。亦在於彼。我今應往至其住處。
 
[0478c08] 第三赴說。其文有二。第一勸所為人令生信樂。二比丘夫出家者下。既有信樂。堪授法藥。前文復二。初則立志拒勸。二佛告下生信不拒。前文四對八句。一往而立制。二時世尊下到已破制。三我今坐已下汝佛。四時佛告下。勸勿汝佛。拒而不從。初對往中路逢梵志者。顯此外道機根未熟。法性幽玄。不能測度。具見世尊。神和色悅。心有異疑。發其三問。一問出家師。二問受學師。三問所學法。文明問雖有一二五別。皆是當處。文意不同。今依本文直釋三問。次下佛說四偈以答。初偈答第二問。次二偈却答初問。後一偈答第三問。諸無漏智。起在佛身。皆勝餘乘。名之為上。智起惑亡。是欲皆盡。不為羈縛。稱云愛解。斯咸自悟。不假師資。故曰自然等。次答初問。我今道立清昇。不由師訓。前無受學師。今虧出家近。故曰亦無有師。非直無師。亦無等侶。等侶尚無。況有師者。將無等侶。釋成無師。所以無等侶者。以一界中唯有一佛。證法清涼。或熱永盡。故曰世間唯一等。次偈釋一佛所由。或業不除。常輪三界生死繫縛。名為有着。今袪有本。永絕漏源。因果患亡。稱云無着。既無有着。世間中尊。一切人天皆無邊等。故曰我為等。次答後問。准答及五分文。不應問所學法。應問行何道法。我今道滿行圓。更不學法。但為轉法開生故。往波羅奈國。此初一句示化處所。以法授彼。彼便悟解。稱之為轉。所轉法輪。甚深微妙。名為無上。輪者但是摧輾之義。猶轉法時輾諸惑業。四諦法輪唯在見道。以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故婆沙一百八十二妙音說云。學八支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然雖聞法入見道者多。彼非一切皆是法輪。但取最初最後得正解者。說為法輪。初謂憍陳那等。後謂蘇跋達羅。世間眾生惑業尤重。不見真理。名為盲冥。將欲為彼敷說至真。故名為當。擊者扣也。因言扣理。法灑群心。永無惑熱。等於甘露。教旨相擊。理顯於外。義同於皷。梵志不[1]聞無着之義。故更請說。眾結皆離。稱云我脫。顯因患盡。得盡於諸漏。顯果患亡。二患既除。人天獨拔。不為惡嬈。故曰我勝等。但以法輪精勝。不被無緣。外道雖聞。不能領悟。故曰默然等。五分。梵志不受。拍髀而去。然彼梵志宿有善根。即於空中為說偈曰。佛始出世間。天上天下尊。如何汝遇之。而返棄捨去。梵志雖聞。不[(厂@((既-旡)-日+口))*頁]而去。初往可知。第二不堪佛威到已破制。第三汝佛不信。問五人既不信佛得真實道。何故乃言汝如來耶。答若望內心。全不信佛。以隨他語。故噵如來。亦可望後拒中全不信佛。但可有汝。不曰如來。後集法人。故加此稱。其汝是誰。謂如來也。第四拒者。執昔疑今。往修苦行。猶不得道。況今行耶。有所尅獲。故曰如本所造。乃至迷荒失志。
 
[0479b04] 次明生信。文中有三。第一舉昔不虗。驗今是實。第二佛言下。言既不虗。汝等信受。第三所以下。汝若生信。知我果圓。必能受行。定同我得。五人至此始是根欲具足。
 
[0479b08] 次授以法。其文有三。第一勸捨二邊。第二令立中道。第三授以諦法。前文有四。一舉二邊數。二別列二邊。名。昔解。樂習愛欲。即不用非想。謂是法邊。或自苦行謂苦行邊。此釋不然。故今正解。眾生有二。一者斷見。樂習愛欲。二者常見。或自苦行。亦可樂習愛欲。在家多貪。或自苦行。外道少欲。此着苦樂。乖中故邊。故五分云。世有二邊。不應親近。一者貪着愛欲說欲無過。二[2]老耶見苦形無有道迹。問五人現修苦行。應勸捨苦。既不習樂。如何勸捨。答獨勸捨苦。恐成着樂。故舉二邊並令修捨。三彰二邊過。樂故奢誕。非賢聖法。苦無道迹。勞疲形神。四結二邊損。凡欲修進。須捨二邊。此着苦樂。皆不成辦。
 
[0479b20] 次中道文三。一舉二釋三結。初文除此已者簡非。謂除苦樂二邊。更有等者舉是。謂即眼明等。是中道果。證果由因。勸修八正。修此道諦。翻前自餓。其眼明者。天眼謂是死生智證明。智明者宿住智證明。永寂休息者。漏盡智證明。此是三明。成神通者。謂成天耳他心神境三通。以餘三通。入明數內。得等覺者。是盡智無生智。此是有為。解脫般涅槃無為。為沙門證得。故曰成沙門涅槃行。此是無為解脫。次釋先問後答。答中八正顯中道體。以自餓成邊不可修習。八正道中。三學別者。語業命三是戒學。正念正定二是定學。正見正行正方便三。是慧學。戒學三者。問離身語業。無別正命。如何此中建立三種。答婆沙三十三云。七不善業道中。嗔癡所起身業。名耶身業。嗔癡所起語業。名耶語。貪所起身語。業名耶命。耶活命故。遠離此三。名正業等。次定學二者。念者令心不散。定者守境不移。次慧學三者。謂無漏慧鑒法非耶。名為正見。正行者是正思惟。謂是緣心籌慮。正方便者策心善知巧。謂是正勤。勤修不墮。八皆無漏見道中起。次結可。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六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六末
 
[0479c20] 次明授以諦法。先解其義。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
 
[0479c22] 言釋名者。逼迫為苦。聚積為集。凝寂為滅。赴證稱道。故婆沙七十七問云。苦集滅道。各有何相。脇尊者云。逼迫是苦相。生長是集相。寂靜是滅相。出離是道相。名謂五取蘊。如從爐出極熱鐵團。三海雜苦而住。猶如鐵團與火合故。火勢隨逐。極復如是。與苦合故。是苦諦相。如是苦蘊從煩惱生。由業故能生轉。是集諦相。此煩惱業究竟雜苦。於諸趣生不流轉。是滅諦相。修淨戒定正觀生滅。能斷有因。能證[1]有。問諦是何義。答實義。真義。如義。不顛倒義。無虗誑義。是諦義。
 
[0480a07] 第二出體者。依一切有宗。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說二。謂一切有漏法。為果義邊是苦諦。為因義邊是集諦。擇滅是滅諦。八支聖道是道諦。故婆沙云。阿毗達磨諸論師。五取蘊是苦諦。有漏因是集諦。彼擇滅滅諦。學法是道諦。
 
[0480a12] 次辨諸門。總有其四。第一建立四諦。第二四諦次第。第三四諦行相。第四說諦利益。
 
[0480a14] 初門。問此之四諦。如何建立。為依實事。為依因果。為依現觀。答設爾何失。若爾三皆有過。若依實事。諦應有三。謂苦集諦。實體一故。若依因果。諦便有五。謂苦集諦是有漏因果。道諦是無漏因果。及以滅諦即成五諦。若依現觀。諦便有八。[2]諦上下諦各別觀故。答應作是說。此四聖諦。依因果立。若爾應成五諦。答聖道因果。總合立一。故立諦門唯四非五。若爾有漏亦合總成三諦。答以其行相有總有別。故建立諦。有離有合。謂有漏果有四行相。於其因性亦四行相。然無漏因果。總四行相。以此立諦。唯四非三。
 
[0480a24] 第二門。問何緣行者。入現觀時。要先觀苦。後觀其道。答苦集滓穢。廣彰其過。欲使生厭。是故先明。滅道清昇淨妙無累。欲使生欣。故次後辨。以有厭欣。便生取捨。又以苦集。無始來俱。是以先說滅道會聖方尅。故次後辨。又欣厭中。何以果先因後。答若據因果次第。理合因先果後。今據觀行次第。是故先果後因。所以觀人次第爾者。以因果性麤細不同。是故觀人先麤後細。故婆沙七十八云。依麤細故。觀有前後。謂苦諦最麤。故先現觀。乃至道諦最細。故後現觀。如學射人。先射麤物。漸次乃至能射毛端。俱舍二十二云。今說四諦。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問可緣現觀次第必然。答由加行中。作是觀故。謂若有法是愛着處。能作逼惱。為求脫因。此法理應最初觀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即苦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苦因。因即集諦。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苦滅。滅即滅諦。復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滅道。道即道諦。如是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愈。後求良藥。契經亦說諦次第喻。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病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故加行位。如是次[3]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由加行力所引發故。如己觀地縱馬奔馳。
 
[0480b22] 第三門。緣諦行相。四諦各四。[4]四十六。苦諦四者。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集諦四者。一因。二集。三生。四緣。滅諦四者。一滅。二靜。三妙。四離。道諦四者。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之十六實體亦爾。應知行相慧為自性。問何等名為苦等行相。答婆沙七十九云。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害聖心。故名為苦。由二緣故說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屬緣。由所作者。諸有為法。一剎那頃能有所作。第二剎那不復能作。由屬緣有。諸有為法。繫屬眾緣。方有所作。違我所見。故名為空。為違於我見。故名非我。如種子法。故名為因。能等出現。故名為集。合有續起。故名為生。能有成辦。故名為緣。所蘊永盡。故名為滅。有為相息。故名為靜。是善是常。故名為妙。最極安穩。故名為離。是離自體。非有離故。違害耶道。故名為道。違害非理。故名為如。趣涅槃[5]害。故名為行。能永超度。故名為出。是能出性。非沒性故。
 
[0480c13] 第四門。問何故世尊。為諸有情。宣說如是四聖諦法。答為拔有情令出生死。是故世尊宣說四諦。問未知拔濟是何義耶。答諸有情類沒在泥中。世尊哀憐授正法手。拔彼令出煩惱淤泥。安在聖道及道果中。故婆沙云。從嶮難所。引諸有情。置平坦處。故名拔濟。嶮難處者。謂異生性。如山巖等諸可畏處。平坦處者。謂諸聖性如大王路。無怖畏處。由佛宣說四聖諦法。從異生性極嶮難處。引諸有情。置諸聖性極平坦處。令得道果。故名拔濟。復次從大苦處。引諸有情。置大樂處。故名拔濟。大苦處者。謂是生死。大樂處者。謂是涅槃。由佛宣說四聖諦法。引諸有情。令出生死。得大涅槃故。名拔濟。
 
[0481a01] 以下釋文。於中有二。第一約諦別轉。第二若我不修下更為總轉。前別轉文四。第一舉數。第二何謂下徵列。第三何等下辨釋。第四是謂下結。問苦等四諦。何故並以聖名來。答說聖者成就。故名聖諦。故婆沙七十八云。得聖法印。印相續者。得聖者名。彼所有諦名為聖諦。復次已得聖財。名為聖者。彼所有諦。名為聖諦。第三辨釋。文二。初明三轉十二行輪。第二此苦聖諦下。舉上轉中。皆生六德。前中四諦。即為四文。初諦文二。一明三轉。第二當修下勸修八正。諸諦咸然。唯道諦中。闕無勸修。以諦即是八正體故。言三轉者。第一示相。第二勸修。第三引證。此諦既爾。餘諦亦然。諦別有三。成十二轉。先解初轉。初轉文三。謂舉釋結。餘諦亦爾。今言苦諦者。謂是八苦。以生等時有苦。故名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者。緣交染境。稱之為愛。本合今分。名曰別離。惱由愛別離生。故名愛別離苦。結。恨不捨名怨。違緣侵惱為憎。緣交事合稱會。惱由[1]死憎會生。故曰怨憎會苦。求不得者。情希名之為求。差本所求稱云不得。苦由求不得生。故曰求不得苦。謂是善法未得苦。情背惡法。亦名為求。求不免離。云不得苦。由求不得生。故曰求不得苦。謂是惡法未離。七苦並集。諸苦熾盛。故曰五盛陰苦。說八苦相。令生厭離。故曰示相轉。餘二可解。既識苦相。欲除其苦。要修道諦。翻前二邊。次明集諦。示苦煩惱相。名示相轉。諸惑起時。愛能為導。發業之本。煩惱為根。以[2]此舍云。如草根未拔苗。剪剪還生。未拔煩惱根趣。滅滅還[3]業起。惑起皆由愛生。故曰緣愛本所生。染着前境。稱本業思。故曰與欲相應。與思相應。妄以為適。故曰受樂。餘文可知。次明滅諦。三諦盡處。稱之為滅。示此滅相。名示相轉。彼愛永盡者。還是惑業起皆由愛。對其惑業稱愛。為彼無欲滅者。餘惑亦亡。此是集諦盡。捨出要解脫道諦盡。永等者苦諦盡。餘文可解。次明道諦。示八正體。名示相轉。餘文如上。次明一一轉中皆生六益。既有斯益。如何不修。先明苦諦示相六益。舊來以六通配釋云。智生者宿命。眼生者天眼。明生者漏盡。覺生者他心。通生者身通。慧生者天耳。皆云舉益勸修。未實得益。今釋不然。此是見道位中。何以舉通來勸。斯利實生。非是末得。如婆沙云。一一轉時。各別發生眼智明覺。眼是觀見義。智是决斷義[4]明覺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此中更加通生慧生。通是除障義。慧是簡擇義。以此解文。不違正理。冀諸學者詳而鏡之。次復次下觀修六。復次下引證六。此於苦諦有十八益。餘諦類然。合七十二。文中苦集有結。滅道闕無。
 
[0481b20] 次明總轉。以別不悟。更勸知。文有其四。第一明已修諦成道無疑。第二如來下彰此眾中有機應悟。第三沙門下顯法深勝。轉唯是佛。第四是故下。舉前三益。勸令修學。第一是故是我下修四真諦理。如實知者。不得成道。由我修諦。如實知故。是故得成無上等覺。既成等覺而無疑滯。汝應思推。同我所得。第二是故是此眾中。無覺悟者。如來終不虗轉法輪。由此眾中有覺悟者。是故我今為汝轉法。第三是故是此法輪餘人能轉。如來亦不轉於法輪。由此法輪唯佛轉故。是故我今勸汝修學。
 
[0481c06] 次聞法悟道。見垢斯盡。稱曰諸塵。照理分明。名法眼淨。佛轉法輪。憍陳悟道。五中先證。故佛讚言阿若憍陳如已知。阿之言無。若之言如。五中獨拔。故曰無如。然依婆沙一百八十二。釋即異此。彼云阿若多憍陳那。阿若(此云解)多(此云已)憍陳那(是姓)。佛問彼云。汝解諦未。答言解已。如是教化。經於四月。令彼五人善根熟已。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來為彼轉正法輪。時憍陳那。最初見法。佛便三問。汝已解耶。此意問言。汝今觀我。是懈慢多求。亦亂失志。不證菩提涅槃。而誑汝耶。故三問解不。彼還三反答言已解。此意答言。我今觀佛。實非懈慢多求。亦非狂亂失志。又實證得菩提涅槃。而非誑我。我今為佛證人。故三答已解。是。故為止誹謗。佛三問之。有說。世尊令餘四人。聞法勇勵。速入見道。故三問之。
 
[0481c20] 次告徹請主。世尊轉法通益。神祇獲度。非常發[5]發聲相告。本轉法輪。功由大梵。令聲上問唯至請主。故曰須臾聞徹梵天等。然依此文。佛讚陳如。地神聞聲。展轉相告。婆沙四十一。問地神藥叉舉聲遍告。世等今在波羅痆斯國。仙人鹿苑。三轉法輪。具十二相等。時為彼地神。有正智知佛輪轉法。苾蒭見法耶。答無。此事甚深。非彼境故。爾者彼云何知。答或佛告他。我轉法輪。苾蒭見法。故彼得聞。問世尊何故告他令知。答世尊欲顯善說法中所言誠諦。一見一樂眾生告同許。故告他知。復次三無數劫。修多苦行。為益有情。今初得果。深生歡喜。故告他知。復次世尊自顯於九十六諸外道法中。最尊最勝。無能及者。故告他知。復次佛欲顯示憍陳那等真實功德。亦示世間良福田故。告他令知。問會中亦有餘天神等相告。何緣但說地神唱耶。婆沙一百八十三云。由彼地神先發聲故。問地神何以先發聲耶。答彼恒隨佛而作衛故。謂從菩薩處胎初生。踰城出家及修苦行。乃至成佛轉法輪時。恒隨衛護。令無留難。今見如來轉法輪已。歡喜踊躍。自慶先來所施功勞。今得果滿。故先唱告。復次為彼地神。性輕躁故。是以先唱。如今眾中性輕躁者。多喜高聲。彼亦如是。復次此是近遠次第法故。地神先唱。次虗空神。次四大王眾天。如是展轉經須臾頃。聲至梵世。聲雖念念滅。依展轉義說。上來諸文請說。雖對陳如。即是世尊轉法。一代緣起。
 
[0482a20] 次出家受戒。文有其三。第一善來度受。第二爾時世尊下三歸受戒。第三爾時尊者下羯磨受法。所以三文次第爾者。解有二義。一以能秉人驗。上來世尊自行成道。既成道已。理須化度。是以先明善來受戒。善來受者。咸契無着。既證果已。亦須化人。是故次明三歸受戒。上二受者。自行既成。須行眾儀。攝利群品。故次羯磨。二約所化。以彰次第。善來機感[宋-木+取]強淳熟先度。三歸稍劣。故次第二。羯磨[宋-木+取]微。是以居後。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及平地。後霑幽谷。次第之儀。亦復如是。先解初文。善來文六。第一憍陳等五。第二爾時四尊下度耶輸伽。第三爾時下耶輸伽同友四人。第四爾時下耶輸伽同友五十人。第五爾時下度長者五十人。第六時世尊遊波羅奈下度那羅陀梵志。初文有二。第一五人出家受戒。第二世尊與三人下說法增解。修成無着。前文有三。初度陳如。次阿濕畢摩訶男。次婆提婆敷。
 
[0482b12] 陳如文三。一請出家。二佛言下。正為受戒。三時尊者下請修知足。凡預善來。須證初果。所以先牒已證。後求出家。文言見法者。見於諦法。得法者。得無漏法。謂得無漏。了諦分明。故曰見法得法。成辦諸法者。諦理眾多。備皆修獲。故曰成辦諸法。亦可已害薩迦耶見斷惡趣因。無邊生死今得有邊。無際輪迴今得有際。已見聖諦。入正定聚。故曰成辦諸法。得果不虗。故曰已獲果實。亦可果體堅牢。非緣壞沒。故曰已獲果實。往修苦行。不了正耶。今遊諦門。始知得法。得法了真方求出離。故須白佛請度進修。
 
[0482b22] 次正受戒。一往秤彼來情。示其行體軌則。故曰來比丘等。盡苦源者。彰戒功德也。五分。唱善來竟時。鬚髮自墮。袈裟着身。鉢盂在手。是為憍陳如已得出家受具足戒。得戒[宋-木+取]初。結名為首。對此須明能發戒緣。所發戒體。先解其緣。總作一十二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定緣癈立。第三諸受具緣。第四緣境立心。第五諸緣次第。第六說結多少。第七挍量優劣。第八明受漸頓。第九諸受通局。第十所被聖凡。第十一能秉差殊。第十二諸部同異。
 
[0482c07] 初門列數者。案此宗文。但有四受。謂善來三歸八不可過法及以羯磨。言善來者。善是眾生心。來是如來教。眾生蒙以諦理。開心布欲。厭俗求真。出家修寂。此稱如來本導之意。引令入法。能所雙彰。故曰善來。良以夙樹妙因。早崇勝業。聞法解悟。知生有邊。遂厭無始之轉廻。乃求有終之寂滅。故曰來比丘於我法中快自娛樂等。母經第一云。如來言已身上所着婆羅門服。乃至鬚髮。即皆隨落。沙門法服自[1]體在身。威儀庠序。手執應器。如二十年學法者也。三歸者。歸是求向之心。三即所歸之境。夫欲絕妄尋真。栖心累外者。必須憑杖三寶。以作津梁。越度四流。超昇彼岸。是知欲本難除。愛源叵息。自非尅誠竭志。無以空喪或銷樊。此人行不夙成。未蒙早悟。緣在羅漢。不遇如來。亦深厭生死。希求出家。三說歸依即發戒品。母經第一云。佛告憍陳如。此諸人等。三語受戒。具足成就。善得其戒。何以故。過去諸佛。亦曾與此三語受戒。未來諸佛亦當與此三語受戒。我今現在亦同彼也。是故得有三語受戒。八不可過者。八是所行之法。不可過是勸敬禁勒之言。尼眾厭俗牢獄。希求出家。佛覩過愆。抑而弗許。生主(梵云鉢羅闍鉢底。舊云波闍波提者。訛也)倍增悽泣。抱厭還宮。遂自落髮被衣。倚於門外。更欲申請。耻改形儀。但知倚望俳徊。悲誠哽咽。阿難身居學地。魔或其情。不忍服異心悲為彼求請。因請雖許。而以敬法往要。若能[1]導行。即是出家受戒。阿難奉教傳授生主。生主聞即奉持。遂發戒品。故曰此法應尊重等。羯磨受者。隱其所為。從法為名。謂名所作辦事等。此人雖植妙因。行非淳厚。但承教法。不遇如來。又以信意難生。善心頗着。假僧勝境[2]快彼弱因。方稱所祈發於具足。緣僧秉此羯磨教得。故曰羯磨。此是聰名。對人分二。約處中邊。便有其四。隨事別彰。乃開為六。六通開制。制唯有二。謂十人二十。開便有四。謂僧尼邊地遣信曾嫁。又此六中。僧二尼四。言僧二者。一是十眾。以其中國僧多。求之易得。要假十人。方能發戒。二是五眾。以其邊地僧少。求之稍難。若不曲開。無由濟拔。因此除半故云五眾。十誦五十四。波離問。如佛說邊地人。持律第五得受具戒。頗有十人但取五人。得名為受戒不答得名受具與受者。得罪。伽論言。犯可呵。准此即是約處定開。計理亦應更問白木。調內假使便少。不開成受。以是中國約處定制。文無者略。問邊地僧少反。云持律此則增制。如何是開。答古人解云。中國十者四人解法。六人足數。由僧多故。不言持律。邊地僧少。秉法難成為遣此疑。須標持律。今解不爾。愚癡義通邊有持律。中亦須然。又解。五中下至一人持律。故俱舍云。持律為第五人。於邊地得十誦。亦爾又母經第八云。邊方通律師得五人受戒。次尼四者。一是二十眾女人。惑重垢深。信心難發。若不覩其勝境。無由納法。是以要假僧尼二十清眾。方生信心。發於具足。問所以尼受。須二部僧。益有四義故。一因心難發。二令行堅固。三不違敬文。四表成師義。爾者即應本眾非師。答本眾正攝受作法故。成師尼行狀大僧故。須經二部。二者遣信。此女恣顏挺異。形貌殊常。出寺詣僧。恐成陵壞。聖遣尼中作本法竟。開使往僧。為彼受戒。僧為秉法。一如常則。因此得戒故。曰遣信受戒。問對此難緣。應開使懺。答已起之惡難除。未生之善易就。所以知者。十人二十。足為良驗。又解受須往僧。故開使受懺得請來。故不開也。爾者所以受戒。不許請來。答為尼慢法。制往僧中。若許請來。便違敬教。又解。僧尼二眾。尊卑不同。寧可將卑就尊。不可屈上從下。懺異於受。故許請來。三者十二。曾嫁。曾嫁女人。年始十歲。學法滿足。即聽受具以經事人。志得成立堪耐惱緣。亦能持戒以此開減。八年受戒。四者邊尼義立十眾。邊方既有尼眾。亦得唯僧同開。若以文對僧開尼不立者。如結界等法。起不對尼。是則僧行尼應不秉然既二眾通備。邊尼何以不聽。若云以尼佛制不許。邊方恐怖處行。故不開者。此無義言。不能繁破。上來從緣離為六受。合則唯一。謂名羯磨。然此離六。并餘三受。開即為九。合唯有四。
 
[0483c02] 第二癈立者。問受緣唯文更有四種。所謂上法破結。自誓自然。言上法者。道證無學。自然獲戒。故文云。若人修道成羅漢。即名出家受具足。言破結者。修道進德。惑盡解滿。契證無學。自然感戒。即八比丘中。破結使者是(或准此文立作上法)。言自誓者。謂八比丘中。自稱比丘。是言自然者。謂佛。答憂陀耶難云。自然得解悟。云何從人學。此並依文。何以不立解。夫論立義須依本宗正文。不可取不正文。依他部立何者。且如上法。非本受緣。無替減年。開令得戒。故下文云。年不滿者。受已生疑。聽數胎等。若復不滿始言修道成羅漢。即名出家受具足。若以開文有成道等言。即宜為緣者如胎等。開亦應別立胎等。既非成道焉。得又以義推。此即名等。言通前諸位。非[戶@句]成道。應言胎年滿閏年滿。說戒日滿。即名出家。受具足戒。問若羅漢是開非上法者。何以減年戒未開通。文無。答無者略也。亦可緣在下文。減年非有。爾者十誦沓婆。十六成道。何不開受。而要年滿。答此就開緣羯磨。後事彼據常行。不可逆用。其猶胎等。開緣亦不逆教。諸餘羅漢沙彌准例並爾若立。立上法不應。有羅漢沙彌。若言為無。求心不得戒者。准何教文知有此事。然諸教中不見說。有百祈戒心果戒。俱得無祈戒。心得果不得戒。如斯之義。應熟思。尋又准母經第一。亦是羯磨。一緣故。文云如有一人。盡一切漏。未滿二十受已。生疑開數。胎閏不滿。問得羅漢。佛言此是上受具也。次文即除羅漢開緣。故文云。後受戒者。聽數胎中年。准此即是為無。後得者以所開通。文無以是羯磨開緣。下文中有。又第二云。上受具中。除尊者摩訶迦葉。蘇陀婆。其餘一切不得建立善法。上受其立者。不能熟詳文義。既無的據。難可依憑。又破結者。通於初果。又亦該隨不專。是受文中。亦有乞求。割截應成受緣。乞割既非破結。焉。是又自稱比丘非開。自誓及自然受破。可准知。咸是刀刀。無勞廣述。
 
[0484a10] 第三具緣者。善來具四。一得初果。文言見法得法。二有求心。文言欲於如來法中。出家修梵行。三須對佛文言前白佛言。四假佛教謂命來等。三語亦四。一出家相。具文言剃髮被着袈裟。二對諸羅漢。三授教應法。四領歸具足。八不可過亦四。一假佛聽許。二親對阿難。三具宣敬教。四頂受遵行。羯磨受戒。昔來所辨。具於四緣。如釋八比丘中羯磨。比丘文。文云若受大戒者。僧數滿足緣。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教法成就緣。得處所者。結界成就。界內不別眾緣。住比丘法中者。年歲滿足。身無遮難。緣若具此四。是大比丘。得成戒本。犯戒之人。四中若闕。非大比丘。故須此四。方成受法。即是滅諍。五現前中。除滅所為。具餘四現。一能秉僧。二所秉法。三秉法處。即界現前。四所為事。謂人現前。今此受戒。即別所為。故具此四。即能發戒。若成所戒。便由具緣。故取此文。解比丘義。今解不然。詳其文意。此但料簡成犯。戒人不是為解具緣之義。文言若受大戒者。簡非具戒。謂沙門等。外道俗人。白四羯磨者。簡白二等(此為一句)。如法成就。得處所者。總是法成。處所非是地界之處。如下多文。皆言非法。別眾羯磨。不得處所。法和合羯磨。得處所皆悉不約地。界處說。住比丘法中者。簡顛狂等人。不住自性。亦可若受大戒等。四句總簡。善來等餘受。非犯廣人。住比丘法中。一句簡顛狂等。以此今解具十三緣。一身無遮難。二結界成就。三盡集和合。四體如數滿。五教請和上。六問答緣具。七差教授師。八教授撿問。九問已白僧。十教從僧乞。十一戒師作白。十二對眾撿問。十三白四滿足。此之具緣。不違道理。冀諸學人思而取悟。
 
[0484b13] 第四境心者。如前釋戒起由二緣。一者因緣。二增上緣。言因緣者。於中且論立心緣境。然心及境。總開為七。第一愍重。第二斷惡。第三修善。第四度生。第五趣求。第六護法。第七承受。初心所以須愍重者。故多論第一云。凡欲受戒。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今於一切眾生。起慈愍心。既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此增上心者。是其總言。若別分者。便有九品。沙必須起。上上品心者。謂於此戒想難遭遇。如病得醫。如飢思食等。本猶無戒。永劫沉淪。今欲進受超昇。心須增上。多論又云。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數若輕浮心。但有作業。無無作業。次斷惡者。以未受前。不斷諸惡。遍一切境皆是罪緣。今既受戒。立心猒惡。翻前罪處。律儀備生。然境雖多。總為二類。謂情非情。言情境者。多論第一云。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非想處。及三千界乃至。如來有命之類。盡得此戒。以初受時一切不煞等。無有限齊。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上無不得戒。又俱舍十五云。無有不遍於諸有情。得律儀者。以於一切諸有情。所住善意樂方。得律儀異則不然。以惡意樂不全息故。又云。若人不作五種定限。方可受得別解律儀。言五定者。論謂有情支處時緣定。言非情者。上極妙高。下窮水際草木生種。大地萌牙。隨損一塵。一花一葉。分分壞處。皆結其罪。故多論云。三千世界。下至金剛地際。一一微塵。上得一戒。色是以故。言眾生無邊戒。亦無邊大地等。無邊戒亦無邊。出家僧尼。佛聖弟子。位尊人天。寔由於此。次修善者。謂筞三業勤修。一切菩提資粮。令使圓滿。菩薩纓絡本業經云。攝善法戒者。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次度生者。以四無量心。誓救群品。無問怨親平等並濟。故本業經云。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穩。次趣求者。戒是趣向三乘正因。我今誓二乘菩提趣求。無上等覺。故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等。次護法者。以我受已。復授餘人。如是展轉。佛法不絕。即是然無盡燈義。故遺教經云。自今以後等。次承受者。眾緣既備。作並受心。當須專想。專思不得。餘想餘思。如是心心相次。念念相續。一心承受。諸妙功德。若其無心戒。則不得由此。諸道之中。唯人得受。又於人中諸根須具。就根具中。須無遮難。遮難既無。身器清淨。眾緣備具。方始發生。以此授人。持須明了。開道應法。律儀始生。若有[虛*予]違。[1]從勞設法。空施軌則。過在戒師。所以然者。以此戒是諸行之元。凡修萬行。以此為始。故遺教經云。依因此戒等。次增上緣有。二。如上既知。如此我今為汝。對眾秉法。此之羯磨。有大神驗。能令恒沙善法。汝身中現成。比丘當得道果。
 
[0485a07] 第五起次第者。善來[宋-木+取]初陳如為首。三歸第二以一百一十。阿羅漢遊行。化度化得。人已將至佛所。道路疲極。失本信心。因聽羅漢。先與剃髮。着袈裟已。三語受戒羯磨。第三以息三歸與白四。故八不可過。最後以多論云。八年與羯磨。至十四年八敬虔。女以此故知。居在第四。
 
[0485a13] 第六說結者。諸師釋云。善來緣強八敬情重。故一遍得不須結。勸三歸心慢。故須三說別人。所為復加三。結羯磨。和難故須四遍。眾心齊忍。一結即成。今解餘受無結。唯羯磨有。所以爾者。羯磨對眾表。和須結餘不對眾悉。無有結文。三歸前三。能發戒可使後三說。名結。假後戒始生如何說。名結若此戒。生名為結者。羯磨第三。亦應名結。又復羯磨結文。不誦前法。體三歸後。是結應不誦法體。以此故知定非是結。言有結者。太成滯理。然諸受中。善來八敬。各一可解。三歸心劣。兼別人為。口口別授。丁寧至三。前後六遍。方能發戒。羯磨對眾。先白表宣。白已眾知。方陳所作。故所作體。但三非四。是則眾秉者三。別秉者六。以此足知。說結差別。
 
[0485b02] 第七挍量者。諸受緣中。善來[宋-木+取]勝。以得初果。佛為增上。八不可過居次。遠承佛教。親對學人。次復三歸。以對無學。羯磨[宋-木+取]劣。秉通凡故。又准多論。羯磨受戒。福德淺薄。感得此戒。到使不能窂固。有諸灾患。一戒羸。二捨戒。三根變。四斷善。對損翻益。一勝三劣。謂善來極。至蘇跋陀羅。三歸八年即止。八敬一得無重。白四羯磨。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時得。佛法始終以白四羯磨戒為宗本。能紹繼三寶。作無邊利益。莫上於白四。是故最勝最妙最為尊重。
 
[0485b11] 第八漸頓者。尋諸受戒。並依教生教。有減增體。咸不發故。約體明皆無漸頓。不得以五十二戒望。具為漸頓。又若具體。要假五等。方名具者。可得名漸。具無不假。餘如何得。稱漸又受具時。再三秉法前則再納二百。後得更加五十。如是增成。方名為漸。既無斯義。漸相如何。豈得虗立。漸頓之名。而實無漸頓之義。然約位明。不就體說。次第別受。為漸頓者。即是羯磨。一受亦漸。亦頓。餘之三受頓而非漸。問如何羯磨。亦漸亦頓。答先受十戒。次受具戒。是名為漸。不受十戒。直受具戒。說名為頓。問受既頓。得何用漸為。多論第一云。雖一時受得三種戒。染習佛法必須次第。先受五戒以自調伏。信樂漸增。次受十戒。既受十戒。善心轉深。次受具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樂堅固。難可退敗。如遊大海。漸漸深入。入佛法海。亦復如是。若其一時。受具戒者。既失次第。又破威儀。又以眾生得道時異。故須次第。三時漸受。又解。若論犯不犯。羯磨制漸頓犯。漸不犯故。下文云。不與沙彌戒。佛言得戒眾僧。有罪餘三。不制頓而。非漸。問善來等。三並許頓。受如何羯磨制。令漸為。答善來等。三不限年歲。緣具即行。不須漸受。羯磨受戒。制滿二十。年既未滿。不令受具。且與十戒。令使進修。若全無戒。何所冀心。
 
[0485c08] 第九通局者。謂約時處。及報以辨。言約時者。善來三歸八不可過。局佛在時不通末代。羯磨一法。通被二時。問善來既唯佛秉不通末代。所以付法傳中。阿難亦秉善來度諸仙眾。答彼中具據別緣。異說既非。本文不繫。會釋第二。教迹差殊難為。一准但是。見聞不同。有斯別狀。第三欲顯阿難是法藏主替佛處。故得秉善來。第四一時化宜不同常例。第五仙人根熟。寄此為緣。第六阿難雖度。但不比佛。言約處者。亦前三受。局此洲中。故多論第二云。白四羯磨。通三天下。餘受但在閻浮。或以義准。三歸得通。以文不遮。餘聖往故。義文應知。言約報者。善來羯磨。此二說通故。八比丘尼中有善來羯磨。母經明了。各有顯文。羯磨法雖是通不同善來。善來能秉是一羯磨使異。故一部不得互行。十人二十亦不齊用。又所為別思。而可知歸敬二局。諸文大同。問所以女人無三歸受。答三歸先止尼眾。後來是以。女人闕無此受。所以知者。女人出家。阿難啟請。阿難身是。羯磨受戒。明知所為女人不及歸教。又准多論。足彰不及。引文可知。此約具戒。故唯局僧。若五十八。恒通女眾。然僧無有不可過者。尊位不可敬。尼下眾又以女性。過多不聽入道。因請聽許。須以敬要。丈夫不然。故無此受。上來直據羯磨。總相故四。受法二局。二通若約羯磨。離為六有總則為九。一通八局。
 
[0486a07] 第十所被者。善來受戒。局是聖位。以得初果。方應善來。降斯已還。不證真理。未能感佛。命唱善來。三歸所為。不同舊釋。且如多論。八年已後。止三歸興白四未止。已前局內。凡者於此。八年中間。豈無外凡入道。故知此義擁而未通。又於六年。制煞人戒煞戒。緣中習不淨觀。若三歸受是內凡者。如何此中劫修不淨。故以此知通。是凡位又律文中。不定位。次既無別定明。義是通又云。失本信心明知志道。非遠通是凡位。於理無違。又多論通。言六種受戒。眾生福德深厚。致得此戒始終堅固。無灾患也。而不別言三歸。是聖八不可過者。受通一人。定是初果。故下文云。乃至七生人天。便盡苦際。未知五百位。在何許答。厭俗心猛同請出家。總是聖人義理無爽。是以王宮諸釋並是聖人。故瑠璃王受害學報。又解雖同。一席豈得齊聖何妨釋種通有凡夫。羯磨受者。通及聖凡。利益寬多。無過此法。
 
[0486a23] 第十一秉人者。若以義言。戒由佛有佛。若不出即無此法。今以親發為論。便即師弟不同。善來佛秉餘三弟子。問所以教通。弟子秉者。答為彰所化。藉緣不同。又解為通末代。若唯佛秉滅後云何。問所以善來獨唯佛秉。答具二義故。唯佛秉一。或盡知圓威德力大能令眾生愛俗成道。故母經云。乃至如二十年學法者。二善識根性應機授藥。謂於此身必證無學。故十誦五十八云。佛法王自與受戒。無有在學地命終。故諸弟子等。闕此二義。一為威德力劣。如僧祗中比丘。亦秉善來。鬚髮不盡威儀不淨。佛言汝不可得。如佛無畏口也。二為不善識根性。如涅槃云。舍利弗令弟子。教不淨觀。浣衣教數息等。以斯義故。弟子不秉。爾者如來所以不秉餘受。答緣在佛者。善來教度既與無緣。餘亦不秉。又以三歸所為。機劣不能感。佛具如文明。又准母經。第一。眾生有二類。一有障道業故。不得善來復有現身。無無學因緣故。不得善來八不可過者。佛抑女人不聽入道。阿難為請。因宣敬法。阿難言下即發具足。是故如來不秉此教。羯磨受戒。多論十義。故佛不秉。一為平等與此作師。不與彼作違平。等故。二止鬪諍。故為有親疎。便生鬪諍。三止誹謗故。外道當言沙門瞿曇。自言慈等。一作和上。一不與作凡人無異。四為成三歸故。若秉羯磨。即隨僧數無有佛寶。五成四不壞信。六成六念。七若秉羯磨。弟子有病。應當着視。供給所須。豈是自在。法王所應為耶。八不滅前人功德。謂弟子有病難事。供給所乏。則滅前人所有功德。如一愸富羅輪王業謝。九不惱眾生。不問近遠。成就佛故。十者為通末代。佛若自秉滅後為誰又實論第三云。佛不入僧羯磨中。亦不同諸餘僧事。又以三寶差別。故佛不在僧中。
 
[0486c04] 第十二同異者。先明律。十誦五十八。受戒有十。一自然謂佛世尊。自然無師得具足戒。二五比丘得道即得。三摩訶迦葉自誓得。四蘇陀隨順苓佛論。故聽受具足戒。五邊地。持律第五得。六波闍八重法得。七半迦尸尼遣使得。八佛命善來得。九歸依三寶得。十白四羯磨得言自然者。悟理道圓。本無師訓。律儀具足。不假眾緣。故曰自然。多論。問佛與辟支云何得戒。答無師得戒。又問從教得不。答不從教得。有言從教得佛在樹下。結加趺坐。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盡。即身口教成就。後得漏盡戒。亦俱得言。見諦者。聞法思惟。四真諦理。既見諦理。戒品得生。故曰見諦。言自誓者。謂大迦葉宿種善根。蒙佛略言。要心立誓。發誓既竟。精勤苦修。得盡智時。律儀具足。故曰自誓。體此從緣。名有多種。善見從初。名為教授。故論文云。佛告迦葉。汝當發慙媿心。微於骨髓。應如是學。因此教授立誓要期。名為自誓。或名受師。以心信受。佛為大師。故多論云。迦葉來詣。佛所言。佛是我師。我是弟子。修伽陀是我師。我是弟子。母經據後名。為建立善法上受具。問准此眾名自誓等。師皆未得戒。如何付法傳云。作誓言已。所有諸戒。悉皆具足。答彼約緣說。故言自誓時得。諸論中名受師。亦爾此約理明。故盡智時得此言摩訶迦葉。約姓說大悲。是兄弟三人中。大者以彼善來。非自誓得。又以性少煩惱。名為無欲。故智論五十四云。摩訶迦葉。娶金色女為妻。不生愛樂。弃捨出家。或以身作金色。名金色迦葉。言論義者。此沙彌識性照明。善通物理。年始七歲。能答佛問。詞理無滯。稱愜聖心。因此聽與羯磨受戒。從初立名。故云論義若從餘部。名多不同。母云勑聽伽論。問答見言。答問雜心。問樂此等名殊與論義。無別餘六。大同四分。義可准知。又羯磨緣中。僧得一眾。名尼受戒。故第四十波離。問佛波闍。受八重法。即是出家。受具成比丘尼餘尼云何。以言現前。白四羯磨。
 
[0487a12] 次辨諸論。母經第一。二眾各五。即為十受。比丘五者善來建立善法上受具勑聽三語羯磨。彼文問曰何故名為上受具足。答佛在世時。不受戒直在佛邊。聽法得阿羅漢。名上受具尼。五受者善來建立善法上受具師法遣信羯磨。此之十受。義攝唯七。謂善來上受羯磨。此三通被二眾。餘四便局。局中三歸勑聽唯比丘。眾師法遣信專比丘尼。三歸師法局。已上明勑聽遣信。今須解釋。勑聽局比丘者。有其二義。一以丈夫智慧。增強。答難稱愜勑聽受戒。二以沙彌與佛形。同進止俱遊得有問答。女人翻前。故闕斯受。遣信局尼者。許其二眾。梵行難齊。理亦俱聽。遣信受戒。但以沙彌受戒。當眾進求下遠之造。故無此開。尼經兩眾。進詣僧徒。路有難緣。故開使受。
 
[0487b01] 次明了論三乘人得戒。合有九種圓德。言圓德者。謂有四萬二千功德。一時並起。無不具滿。故稱圓德。偈曰。於七依他得圓德。釋二圓德了別相。聲聞人有七圓德。比丘有四善來。三歸略羯磨(謂初緣時聞白即得)。廣羯磨尼三受者。善來遣信(謂瞿婁達磨此曰八尊法)廣羯磨上。七聲聞得戒。第八獨覺有量功德。至得第九。佛無量功德。至得上來緣竟。
 
[0487b08] 次明受體。夫戒體者。性相幽玄義理微隱。自非學窮三藏。識洞五明。無以測其旨。源知其詮際。是以往古俊傑。當今彥英。於此一門。不通悟者。寔以律無正錄。論有明文。既不自照。宗由每憑。他决雖復假資成立。理昧調疎。余遂發憤於壞。累年尋考。搜經括論。探二凡之宏摸。覈舊研新。捃三四之洪範。是以摘扶宗之妙旨。擲違理之繁文。述此義章。用傳同業。冀諸學侶。不再沈研。庶望一覽。洞開無勞。三復者矣。然章准其立破。旨歸亦得。稱云詮戒體論。然論剖析。總作三門。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
 
[0487b18] 言釋名者大論戒數位。總有三。三位之中。辨律儀相。律儀三中又除。定道別解。防過唯禁語。身至於心愆聖開不犯。語身戒者。對患稱名患境無壃。戒烏有限情非情數。遍周法界戒。隨境發還。乃無窮數。雖無窮位。束為兩。一曰表戒。二無表戒。先釋別名表與無表。次釋通名所目之戒。所言表者身語造作。有所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為表。言無表者。因表發生。無見無對。不可表示。名為無表體。得在身相續。隨轉縱入。餘心不名。失戒次釋通名所目戒者。此表無表俱有懸防。咸稱為戒。依俱舍十四。通有六名。論云別解脫律儀。名差別者。一曰尸羅訓釋。尸羅詞者。謂清涼也。故伽他言。受持戒樂。身無熱惱。故名尸羅。二者妙行。三乘聖人稱為智者。彼眾稱歎名為妙行。三者名業身語皆是所作。自體名之為業。四者律儀能使。身語。調柔合法。故曰律儀(此之四名通初及後)。五者別解脫。以初剎那別。別弃捨一切惡故。故名別解。六者業道於初剎那。作事究竟。暢思義成。故名業道(此之二名唯局初位)。又可初位。名別解脫。亦名別解脫。律儀後位。但名別解脫。律儀不名別解脫。論云從第二念。乃至未捨不名別解脫。名別解律儀(唯此眾名則有其七)。又可。第二念已去。唯名後起。不名業道。論云。從第二念。乃至未捨不名業道。名為後起(若加後起名便有八)。或可後起。是前第三業。攝此對根本等。言不得為眾名。數限既除後起。名七如前。
 
[0487c17] 次出體者。然今案佛滅後二十部宗。此文即當二戒。並以法密部。攝古來傳律。諸人不尋分部。所以言依成實宗者。理不然也。但以法密宗義。弘在西方。此出先來盛傳說一切有部。故今解釋並依說。一切有部。明今此色法為體。所以知者。以俱舍第十三云。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語表。業體謂即言聲聞。表與無表。既但是色。未知色是何義。為二性耶答俱舍第一云。色是礙變性。爾者即應極微。非色極微。即體非變礙。故答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五識必須依積集緣。積集若爾即應過未。非色以無積集不同。現在解此約。曾當變礙義說。爾者主法可然。有曾當義。未來不生。如何當礙解是當礙。如所燒薪雖現不燒。亦名薪也。爾者表色。可然無表。不爾由無曾當及彼類。故今有二解。第一雜心論主云。由表變礙。故隨表得。名色如樹。動時影必隨動。次俱舍論主。法喻俱破。先破法云。若由表色。是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名色者。此無表體。體非是色。由表是色。隨表受名。無表非是。色從表名。為色無表。非是礙隨。表亦名礙。礙既不同。色寧齊等。次破喻云。譬如樹動影必隨。動由表是色無表。亦名色者。表色滅時。無表應滅。如樹滅時影隨滅。故影生依於樹。樹滅影亦滅。無表依表生。表謝無表滅。滅既不同色。亦不等正理第二破云。此不應理。隨心轉色。不從表生。應非色故。第二一切。有師解云。由所依大種是變礙。故無表依。彼亦名為色。論主難云。由所依變礙。故無表得名色者。五識依五根。應當亦名色。五識依五根。不隨根。以名色無表。依四大如何。隨大以名色。此師解云。無表起時。定依大種。如影依樹。光依珠寶。五識依五根。即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論主破云。影光理應。別依大種。如何影光造色。而依樹寶。四大(破已解云)以五識。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根。或無變礙。謂無間意。無表所依。即不如是。定依變礙。故名為色。次下兼明。成實論宗。然依成實。先明無作。其無作體。定用非色非心。故論第七問曰。已知有無作法非心。今為是色。為是心。不相應行。答曰是行陰所攝。又問若無作是色相。有何過。答色聲香味觸。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為無作又佛說。色是惱壞相。是無作中惱壞相。不可得故。非色性。次明作戒。可為四門。第一敘異說一師以色心為體。故論云。口業者。非直音聲。要以心力助成。故知身業。亦以心力助成。明知二業色心為體。第二師以心為體。心是慮知得為戒。體色頑無知。故非戒體。故論云。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故知。二業用心為體。第二辨過非。初師以色心為體者。不善論意論。第七問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然是故非身所作。答曰隨心力故。身餘處生時能集業。是故集名善不善。非真是身業口業。亦爾非直音聲語言。以心力隨音聲。語言所集善惡是名口業。然論說心能引導業。不即以心為作業體。又復色是色法。色頑無知。心是心法。心是慮知。二合為體。不應正理。第二師以心為體者。是則亦應防心。既許以心為體。何不防心。若防心者何。故論第十云。毗尼中無意犯罪。又云但發惡心。不得無罪。但不結戒。以難持故。麤罪持戒。能遮。細罪定等能除。又若以心為體。戒應慮知。既不慮知。豈應正理。第三立正義者。色為業體。故論第二云。無色法者。心及無作法也。既云此二非色明知作戒是色。又論第七云。身業者。身所作名身業。問曰不應有身業。所以者何。身所動作。名為身業。有為法念念滅。故不應有動。答所謂法於餘處。生時損。答他是名身業。其口業者。四大相擊。於中出聲。聲成音曲。有所表彰。以為名字。句用此名。字句即於聲上。建立為口作業。業無別體。用聲為體。第四釋妨難者。問若以色為體者何。故論云。口業者。要以心力助成。此之業體。定是聲性。心是發業之因。非是業體。問論言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是則心為思體。明知二業。亦不離心。以心為體。解此破外宗。故作是說以一切。有宗心王之外。別有思數。而思與心。同時別體。故論云。離心無思。然心未必思。思必是心。又以外道立義。身口之業。不由心助。故論破云離心無身口業。
 
[0488c13] 次諸門分別。總作一十六門。第一為無為分別。第二就有為中漏無漏分別。第三就有漏中三聚分別。第四就色聚中三色別。第五就三色中依類分別。第六就等流中三性分別。第七就善性中生得加行分別。第八就通二中約處分別。第九就其處中依大分別。第十就依大中。始終分別。第十一就於終中得時分別。第十二就得時中先後分別。第十三就俱生中證成分別。第十四就證成中重不重分別。第十五就不重中顯數分別。第十六就頭數中同異分別。
 
[0488c22] 初門。二戒俱是有為法聚。非三無為。無為是常戒從緣發。故此二戒並有為収。
 
[0488c24] 第二門此有為戒。是有漏攝。諸漏於中等隨增故。謂愛緣時。攝為有已。如衣潤濕埃塵。隨住無漏。上法非愛。能攝如於炎石。足不隨住。
 
[0489a03] 第三門。此有漏戒。俱是色法心。及心所不相應行。是其戒因非正戒體。所以然者。以其聲聞力劣。但防身語故。今發戒還從身語獲無表色。以護七支。
 
[0489a06] 第四門身語色中。總有三種。一者有色有見有對。謂是色界。二者有色無見有對。謂五根四境。三者有色無見無對。謂法界中無表色。若表戒者。前二色收其無表者。第三色攝。故雜心第三云。彼身作可見有對口作。不可見有對無作俱。不可見無對。俱舍三十云。除無表色。何法名為無見無對。非三有對。故名無對。
 
[0489a12] 第五門別解律儀體既是色有漏色中。自有三類。一異熟。二長養。三等流。然此二戒等流。色攝以從。同類因所生。故等謂齊等流。謂流類所以。唯等流者。以餘二類。唯無記故。
 
[0489a16] 第六門。身語色聲。是善非餘。二故俱舍云。謂在即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復云起慇淨心。發誠諦語然色差別總有二十。於中形八。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此通三。性局取善。邊為身表。業餘十二。顯色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一向無記。故非戒體語表。是聲聲有八種。一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聲可意。二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聲不不意。三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四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無執受大種。為因亦有四句。准此應知。此八聲中。初二通三性局取善邊為語表。業餘六唯無記。故非戒體。汎論身語。無表通於二性。今明善戒。局是善性。故俱舍十三云。無表唯通善不善。性無有無記。所以爾者。以無記心。勢力微劣。不能引發。強業令生。可因滅時。果仍續起。
 
[0489b06] 第七善有二種。一生得。二加行。此二善心。皆能發戒。所以爾者。若其趣入聞慧。已去者即是加行。心得亦通生得善心。中得若其未得聞。慧者一向生得善。心中得故。正理論四十二云。諸律儀果有從加行。有從生得。善心所生。若從加行。善心生者律儀。先者捨從斷善根。然斷善根。加行根本。皆名斷善。依此故說斷善根。位捨諸律儀。若從生得善。心生者。隨何品心。能生善根。所生律儀。爾時便捨。捨能等起彼隨捨故。以此證知通二心得。
 
[0489b15] 第八門。別解律儀。得唯現處加行根本。後起情與非情。性罪遮罪。故俱舍十五云。從一切二現得。欲界律儀。言一切者。謂加行根本後起。二者情與非情。及性罪遮罪。現謂現在。薀處界得。不從去來。薀處界得。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從根本恒。時得根本者。除加行後。起及遮罪。非情恒時者。謂遍於三際。蘊處界得。問別解律儀。得唯現在。何故定道通於過未。答定道律儀。是心俱有心緣。三際戒亦隨轉。別解脫者。為是有情。依止去來。不然。故不得也。又解定道律儀。非直防。非亦能斷惑。故俱舍云。靜慮無漏。二種律儀。亦名斷律儀以惑通三戒。亦隨轉別解不然。故不同法久解定道律儀。心成隨心。轉戒既與心俱。故防三世。別解不然。故不同法。若爾如何不從加行。後起遮罪。非情處得。解定道不起即已。起即根本。故得不從加行後起。又解。身語業道。皆有加行後起。意業道三。起即根本。定道既與心俱故無。加行後起不息嫌疑。不於遮罪非情處得。正理論云。若得靜慮。無漏律儀。應知但從根本業道。以於定中唯有根本業道。在不定位。無此律儀。故從有情數。所發遮罪。尚不得此二種律儀。況從非情所發遮罪。由此差別。論作四句。有薀處界。從彼唯得別解律儀。非餘二等。第一句者。謂從現在。加行後起。及諸遮罪。第二句者。謂從去來。根本業道。第三句者。謂從現在根本業道。第四句者。謂從去來加行後起。
 
[0489c15] 第九門問。未知表與無表。所依大種。為有差別。為無差別。答所依各異。若從一具。和合有細麤兩果。不應正理。所生既細麤不同。能生亦差別不等。問細麤雖異七支如何。答七支既殊。能造亦異。爾者七支能所。既各不同。然一期身所生無表。為當與作俱時一時。懸造為待。後後起時。念念別造。答作俱四大一時懸造。故俱舍十三云。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依過大生。此為所依。無表得起。現身大種。但能為依。為轉隨轉。因隨其次第如輪行。於地手地為依爾者。此之未來多念無表。既依過去。大種而生。為當一具。四大能造。多念無表。為復多念。無表各別。大造西方。自有三解。第一云。但有一具。四大能造。初念不煞。無表復能懸造一期。身中眾多無表。第二解云。一具四大唯造初念。不煞無表。復更別起。一具四大。懸造未來。一期身中。眾多無表。所以然者。以彼未來。未起無表。種類同故。一具能造。第三解云。起一具大種造初念不煞。無表復更別起眾多大種。懸造未來。無窮無表。此多無表。念念別造。
 
[0490a09] 第十門昔解此善作等。通於始終。故知表業。始終通取。若局第三。為表業者。前二落非亦應發戒。又身語業皆色為體。第三羯磨剎那竟時。身止之色。為眼所得。可使說有身表業。體語止之。業非耳所。得當時無聲可無語表。既許語表。通生不局。第三為正。故今正解。局取第三。若其未至。第三秉未究竟。要期不滿。善而非戒。要至第三。要期心滿。秉法圓具。善而是戒。故俱舍第十六云。且如勤筞受具戒。時來入戒。壇禮苾蒭。眾至成發語。請親教師。乃至一白二羯磨等。皆名為善業道。加行第三羯磨。一剎那中。表與無表。名根本業道。從此已後至說四依。及餘依前。相續隨轉。表無表業。皆名後起。問發局第三不兼前者。是則應無語表業體。答許無語表有何過耶。爾者語表既。無應無無表。答雖可當時無語表業無表得。從加行發。故又由互發。由身表業。發語無表。或可加行語表。亦發身表。如乞戒云。受具足戒。因此須述古舊諸師。報方便義然。色通二報及方便身作。是方便非報。故心論云。作者身動身方便。口作唯方便。以聲非報法。故身口無作非報。非方便。故涅槃云。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一師。解云非異色。因謂非報色。報色是方便也。因報非方便。故言為異非異色果。謂非方便。方便是報色果。方便非報。故稱為異。故知無作非報。非方便。復有釋云。作既方便。非報無作。異前明知。非是報色。及方便色。又舊釋云。然彼經文未必證成。非報非方便。義菩提王子意。疑比丘餘二性中。所以不名失戒。佛即答。言非異色。因非異色。因異其心。雖在惡無記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言非異色。因謂非受中之作。以彼作者。但一念。故不作異色因果者。謂非隨行之中。及以處中。作無作。以彼作無作短。故既非此二。仍是比丘明知。有彼受中。無作形俱長。故縱入餘心不名失戒。今詳諸解。未順經文。雖復各逞異端。終乖聖旨。失方便業。須對根本論之。報色自共長養等。流辨其同異。如何乃將方便對報。分別又舊。引經深成謬亂。夫取文者須依倫次。如何不識旨歸雜亂。抄引然涅槃經三十四。菩提王子問。若有比丘。護持禁戒。若發惡心。當知是時。失比丘戒。佛言戒有七種。從於身口。有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不名失戒。猶名持戒。以何因緣。名無作色。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經文。理實次第如是。舊人不尋問。意兩。答倒寫連抄。共作一通。深違理教。故今依文聊申正解。夫身語業。由心故起言。非異色因者。謂無受戒善心。色因非彼惡無記因。故言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者謂但感得。自類善果必不能招惡。無記果既。於自類因果。性成一得在身。相續隨隨。轉轉不絕。是無作色。故言不作。異色因果。以此解經。異無違失。依前重寫。恐誤後人。又解此是身語業色。因果心異業色。故非異等。問舊解既非。何繁序引。答若不剖折。熟知是非。指事再明。息諸野論。
 
[0490c09] 第十一門。善來受戒。唱善來竟。至盡苦源時得。三歸受戒。後三法滿得。故俱舍十四云。起慇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爾時即得五戒律儀。為令了知。所應學處。故復為說離煞生等。由如苾蒭。受已說相。此釋五戒。具戒類同。若爾如何。尼律與三歸。竟始云。次與汝受戒解。次授隨戒。故云受戒非是受體。體已先發。八不可過法說訖。即得以其受者。作頂受之意授者。復云若能行者。即是出家受戒。羯磨受戒。緣雖眾多。莫不咸以。第三竟得問。羯磨受戒。得既竟時。未知遣信。為同此不。答今古諸師。皆存報得。以下文云。己與汝受戒竟。今解羯磨。竟得以報。文云已與汝受戒。竟報有已言。明知得在大僧言下。故見論第七。遣使八語。得具足戒。從比丘尼。得白四羯磨。比丘僧復白四羯磨。是名八語得具足戒。又復發戒緣在羯磨。何因緣加不得使報方生。若待報生。便有三過。一戒非羯磨緣生過。二別人言下發戒過。三違下正文已言過。爾者既不待報。何因餘文重令尼眾秉羯磨法。答具三義故。更須秉法。一佛去疑情。二為在生善。三傳使須。具若以尼眾秉。大僧法令。使戒生法便雜亂。故此戒生便有三過。一有秉法雜亂過。二尼有一部發戒過。三違見論八語過。
 
[0491a06] 第十二門。今此二戒。並同時發。故俱舍十六云。第三羯磨。一剎那中。表與無表。名根本業道。以此故知無前後得。然表有三。一是因時非是戒體。二是果時。三是果後。第二念等。此後二種。正是戒體。
 
[0491a10] 第十三門。俱舍十四云。唯初剎那。表反無表。得別解脫。及業道名。又十六云。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表無表。以斯文證明有二戒。所以要須此二戒者。若無其表無表。無所從生。以有表故。無表得生。若無無表。不可一形。防非以有無表。故得盡形防護。
 
[0491a15] 第十四門。諸受相望。當位不重。咸各自能辨戒體。故若約五等。異類相望。體各不同。故得重發。所以知者。俱舍十四問云。若從近事。受勤筞戒。復從勤筞。受苾蒭戒。此三律儀。為由增足。遠離方便。立別別名。為體各別具足頓生。答三種律儀。體不相雜。其相各別。具足頓生。三律儀中。具三離煞。乃至具足。三離飲酒。餘數多少隨其所應。爾者同類何別。答以諸遠離。依因緣發。故因緣別遠離有異。若無此事捨苾蒭戒。爾時即應三戒。皆捨前二。攝在後一中故。既不許然。故三各別。爾者若諸戒中。當分不重者。如何式叉學戒。缺已更與又末利私呵。二三重受。答式叉學中。元無戒體。體既非有。何論缺與。又末利私呵。得法歡喜。善心增著。二三歸依。據實而論戒不重發。若立重者。皆無證文。
 
[0491b05] 第十五門。論其戒數。理實無邊。以緣一切普境生。故門律儀要。緣普境生者。且如異趣方域煞等。不成於彼。如何律儀能發。答由性類。同境有轉。易是。故從彼亦得律儀。故俱舍十五問云。於非所能境。如何得律儀。解由普於有情。發起增上。不損命意樂故。得律儀若爾前佛及所度生。已涅槃者。後佛於彼既不發得。別解律儀。如何尸羅無滅前過。答以一切佛別解律儀。皆從一切有情處得。設彼有情。今猶在者後佛從彼。亦得律儀。故後尸羅無滅前過。問律儀若從非情境。發境有滅。生戒應增減。且如春受應多。冬便漸減。冬受戒少。春則續生。如是便有別解律儀。離得捨緣。有得捨過。婆沙一百二十解云。無有增減。以總得故。謂此律儀。總於一切生草等。上得一無表。而實無有無生等時。總於一切蒲桃等酒。則不壞時。得一無表而實無有無諸酒時。是故律儀無有增減。餘亦如是。又准明了論戒。有數量謂。四萬二千福。河由此福。河恒能洗浣垢汙。言四萬二千者。根本戒。有四百二十。所以爾者。如婆藪斗律戒。有二百多明輕戒。憂婆提舍。戒有一百二十一。多明重戒。比丘尼別戒有九十九。合成四百二十。是一一戒有攝。所於僧等。十利功德一一功德。能生十種。正行謂信等。五根無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護一。戒即百戒。有四百二十。豈非四萬二千。然言無願毗尼者。由得此也。問僧尼二眾戒數。各別所以。無願毗尼。齊皆不異解。此據二眾。總說理實。各隨本戒。又解二眾。俱有四萬二千。以轉根時。即成所戒。
 
[0491c07] 第十六門。昔解受隨義。一譬如一。楯能捭眾。敵為破斯義。故立此門。受隨二法。具表無表。且論無表。有其八種。謂形作俱。俱心俱願。俱事在從。用助緣異緣。此八位三形。俱定受心。俱事在從。用局隨餘。四義通受。隨助緣異緣。通受者。如遣使。受形及身語。互造者。是次。明同異。受隨無表。同義有三。謂名體義異。便有六。第一總別。第二根條。第三懸對。第四長短。第五三性。第六一品多品。前四可解。後二須釋。言三性者。受中無表。體善隨行。亦不通餘此。就列性受隨俱狹。今約通不通說者。受是形俱。通餘二性。說之為寬。隨是作俱。唯局善性。說之為狹。此就一心。自作為語。若取先後。心及教人。說餘二性中隨。亦通有准。此便是受隨。俱寬作此解者。約為三位。局體俱狹。受隨同善。若約隨中教人。義說便即俱寬。通餘二性。若以自作隨行對受。分別方有寬狹。即是受寬隨狹。言一品多品者。受中無表。義均一品。以本上上心受所發。無表心增上。故戒亦上上。或容犯戒。終至羅漢。酬本一品。心因故無優劣。上中等。心受亦同此。隨中無表。乃有多品。以所防非。五犯非一。故能防行。亦五義殊。又對諸犯。一一戒中。心有增微。事亦不等。故隨無表。有此不同。次解二表。同義有五。謂名體義寬狹長短不同。有四總別。根條懸對。一品多品。皆准前說。既有如此。差別不同。豈同昔解。受隨義一。上來體竟。
 
[0492a06] 次修乞食。翻前自餓。次度餘人。文三如上。然為餘人轉名說法。所以爾者。依前轉者。切力尤多。又於深法。離趣入故。初以近報。接使修行言。布施者舉善。令修言持戒者。舉惡令斷。既能修善。離惡必有勝報來酬。故曰生天之法。次授諦法。令使修證。呵欲不淨。是集諦有漏繫縛。是苦諦讚歎。出離是道諦。為樂是滅諦。至此度五人已。始是三寶具足。次說法增解。文有其二。初食前說。合心歡喜。次食後說。令進道門。然食前中。為三人說法。二人乞食。為二人說。三人乞者。欲明聽法。不空乞食。得辨故使三二。去住不同。
 
[0492a16] 次食後說法。文有其五。第一釋薀無我。第二云何下審比丘解。第三是故下重為廣破。第四如是下觀成獲果。第五爾時下結數顯德。初文有二。第一釋色無我。第二舉餘類易。初文破色有三。一舉宗。立無我然。五比丘雖斷我執。恐於境中。計有我性。故告比丘云。色無我第二。若色是我。下開成兩章。一受苦章。若色是我者。不應增益。以不增益。我不受苦。文無不言。是其錯耳。亦可以色增益。而我受苦如何。是我二不自在章。若色是我者。應隨情欲。欲得者得不欲者。不得第三。以色無我。下依章解釋。初釋受苦。以色增益。我受諸苦。故知非我。次釋不自在。欲得者便得。謂少年盛色不申者。不得謂老年衰色。既不隨情。明知非我。餘陰類然。故亦如是。次審比丘。解先約色審。一問常無常。二問苦非苦。三問色既無常苦者。是變易法。汝等意解。云何為常。是我是彼是我所不。言是我者。是自身我。是彼者。他是身我。是我所不者。是諸境中所計我不。五人以已解心對佛。故曰非也。餘陰問解。類准於前。次明廣說。於中文二。初總舉一切色然。一切中有五對。十一問。過去者已滅。未來者未至。現在者已生。未謝內者。自身為內外者。他身及非情。為外有對。名麤無對。名細好者。不染汙色醜者。染汙色遠者。去來近者。現在次明正破。還舉一切色非我非彼等者。前二非我見。後二非所見。作此觀智。是實非耶。故云如實正觀餘陰廣釋。皆類於前。次辨列獲。先觀色陰。觀見色過。便生厭離。以嚴不著。故得解脫。智在解脫。人身中所起。故曰解脫智我生等者。如前釋色陰。既爾餘陰亦然。若論觀法。先觀後證。然此文中。據說次第。觀色證已。方明餘四。次[1]然數者。舉五比丘。咸具二解。皆成羅漢。總合六人。
 
[0492b21] 次度耶輸伽文五。一度耶輸伽。二耶輸伽文。三耶輸伽道契。無著五分。至此始命善來。四明二請之法。五度耶輸伽[2]母。及本二。次三文可解。次第六文。龍王曾於過去佛邊。受法將驗。來尊虗實。遂自出宮。兼持實粟。誦先偈句慕佛求解。梵志初聞。欲為解釋。但以教義幽深作難。准擬展轉。尋訪得見。如來因此發心出家受戒。於中文六。第一龍誦八問。來人解釋。第二梵志領問。訪得佛解。第三將解重為。龍王宣說。第四見解生疑。問知佛出。第五尋更詣佛。出家受戒。第六佛問悲喜。
 
[0492c07] 龍王具答為龍解中文。有三偈。初一偈半。次第答前六問。次有一偈答第七問。下有半偈釋第八問。六識開導。同名為王。第六最強稱之為上。此答初句。染者與染等。牒文即解。染是能染煩惱者。是所染行人。行人為戒。羈纏名為染者。者既被染。與染無殊。故曰與染等。五分問云。染與非染等。佛答染者與染等。此答第二句。心離煩惱。名為不染。既無煩惱。即是無垢。此答第三句。既為或羈。名為染者。不能除染。故謂之愚。此答第四句。此愚垣徼。諸界趣生。此答第五句。喪此瀑流。功由慧解。此答第六句。四流非一。稱云一切能斷此流。名為捨也。此明因盡。天及於世間果。流永泯。逆流證滅。不與相應。生死長隔。不為死或。此答第七句。念者是定。因定發慧。慧起流亡。不為漂溺。故曰能以等此。答第八句。餘文可知。
 
[0492c21] 次明三歸受戒。大分為二。初明三歸。第二爾時世尊下還明善來。名從初立。故曰三歸。前文有四。第一歎田滿足。第二佛告下遣眾分化。第三諸比丘下三歸受緣。第四佛言下三歸正受。前文六偈分三。初一歎田滿足。次四告魔問答。後一舉宗重。告初偈上半彰。己德滿初句。因患盡次句果患。已下之半偈。釋同其前。唯難弟子堪化為異。次明魔王心壞。嫉妬難佛。及僧福田。不滿上半。難佛初句。因患未盡。三縛非一。稱之為諸。不得自在名為縛也。諸縛是能縛。次縛。是所縛。次句果患未亡。第三句難弟子未脫。二縛第四句。總結次佛答。難初句三縛。不羈因患。盡次句果患。亡次句彰。弟子二患盡後句。總以結勝。魔王不分。復更難云。汝內有結縛。明有三縛九結。心在於中。行謂在結總網中。以是隨逐。因患未盡。沙門不脫果患不亡。次佛答意。凡夫具縛。不斷貪等。而彼五欲。尚不染意。況我惑習俱盡。緣塵起染。二患既除。超魔境界。是故我今得勝於汝。佛辨過於劫火耶難。狀若纖毫不可擬議。隱形而去。次重告可知。餘三如文。
 
[0493a15] 釋三歸法。五門分別。第一歸意。第二歸體。第三歸境。第四歸則。第五歸趣。
 
[0493a17] 初門諸佛積劫大悲。久弘誓願。今既道登。正覺廣濟。群黎眾生。若以慇重。淨心至誠。歸依必難眾苦。多論第一云。譬如有人。有罪畏故。投向異國。以來救護。彼王語言。汝求無畏。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相救護。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患。歸向三寶。以求救護。若能誠心。更無異向。於魔耶惡無如之何。如昔一鴿為鷹所追。入舍利弗影。戰懼不安。移入佛影。泰然不怖。大海可移。此鴿不動。所以爾者。佛大慈悲。舍利弗無得習氣。盡舍利未盡。佛三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舍利六十劫中。修習苦行。以是因緣。鴿有怖不怖。別問佛與二乘。俱能斷。或云何習氣有行不行。答聲聞獨覺。慧不獨利。雖斷煩惱。而有餘習。如世常大。雖有所燒。而餘炎燼。佛慧猛利。斷諸煩惱。而無餘習。如劫盡火。隨有燒物。不餘炎燼。
 
[0493b07] 第二門。歸依佛體。謂無學等。如前以色等。身前後等。故爾者如何。經說何名。佛謂有釋子。剃除髮鬚。披服袈裟。正信出家。具一切智。是名為佛。答以所依身。顯能依法。故作是說。於理無違。然經部說。亦攝依身。若其歸佛。不攝依身。佛住俗心。即應非佛。言歸法者。唯是擇滅。問一種是無為如何。非餘二。答三無為中。唯擇滅法。是善是常。餘二無為。常而非善。諸餘善法。善而非常。故諸法中。此法最勝。由最勝故。偏以標名言歸僧者。謂歸能成覺。無覺法。由得彼故。聖眾成八。然經部說。若唯歸依。學無學法僧住俗心。即應非僧。以此故知。亦攝依身。問佛依法生法勝於佛。何故先說歸依佛耶。婆沙解云。佛為教主。若佛不說法不顯現。故先歸依。復次如有病者。先訪良醫。次求妙藥。復覓看者。佛如良醫。如法妙藥。僧如善巧。看服藥人。故三歸依次第如是。
 
[0493b22] 第三門言歸佛者。理通一切。非局釋迦。故俱舍十四云。為歸一佛。一切佛耶。答理實應言。歸一切佛。以諸佛道相無異故。爾者如何但言歸佛。不言一切。過殑伽沙數量諸佛。答理實應說。過數量言。但以佛言。總收一切。以種類同。一言攝故。爾者所以復言。我是勝觀弟子。或是頂鬚。或能寂耶。答隨依彼佛。出家見諦。即說我為彼佛弟子。此論依止。不說歸依。言歸法者。理通一切。擇滅涅槃。謂自他身煩惱盡處。及於非情所證擇滅。故婆沙三十四云。應作是說。歸依自他相續及非情數。一切薀滅。問答如前。次歸僧者。理實歸依。一切佛僧。以諸僧。道相無異故。問答如前。爾者如迦葉波有聖弟子。在山林間。入滅心定。及餘過現聖弟子無邊。如何賈人。但歸佛法。又答婆沙三十四云。過現雖亦有餘弟子。而非現見當來解憍陳那等。現可見故。是故偏說。又復僧有二種。謂真與俗。第一義僧。雖復常在。以此依俗。俗僧未有。為重俗僧。故且歸二。又解為欲除謗生信。若也唯歸聖眾。時人當言。我歸聖眾。非汝僧以不歸依。心生輕賤。以輕賤故。不修供養。以此不供養便喪善利。以喪善利。更獲重愆。
 
[0493c17] 第四門。二歸總有六種。一授不與律儀。俱五與律儀。俱此等者。須知詞司。若語雜亂。不得律儀。俱成律儀。相似妙行。又須開導。令起祈心。及緣境等。如受緣說。問若不受。三歸得成。受不。答不得俱舍十四云。是故歸依普於一切。受律儀處。為方便門。異此則無除。不知者。婆沙三十四有二說。初云不得以受律儀者。必依三寶。以三寶為門。得律儀故。又解亦得。謂若不知。三歸律儀受之先後。或復忘誤。不受三歸者。受得律儀。而授者得罪。若有憍慢。不受三歸。但受律儀。彼必不得受者。師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恭敬而受。若不恭敬。不發律儀。必須從師。無容自受。以後若遇。諸犯戒緣。由媿戒師。不造眾惡。受此戒人。應隨師教。受者後說。勿前勿俱。如是方成從師教。受異此授受。二俱不成。或稱佛而越法。或後佛而先僧。有所闕少。不成三歸。依此律文。賈人歸依。亦由歸少。未有律儀。若故倒說。獲罪不成。若無曉知。三數不闕。說不次者。無罪成就。若師言佛弟子。言弗或。師言弗弟子。言佛此開成就。俱弗不成。或師言歸依。弟子言爾。或語不出。言不具足。或華夷未融。滄吳音隔。如斯等例。總不成歸。說義表兆。翻邪得成。
 
[0494a13] 第五門。翻耶三歸。理通五道。除重地獄苦。適故無已外山。問海邊空林。曠野輕繫之類。皆成歸依。餘之五種。唯局人中。故婆沙三十四云。歸依有二。一與律儀俱。二不與律儀俱。與律儀俱者。唯在人。趣三洲非餘不。與律儀俱者。通餘趣處。又人中八眾。戒體俱四。一苾蒭。二勤筞。三近事。四近住。故俱舍十四云。離苾蒭律儀。無別苾蒭尼律儀。離勤筞律儀。無別正覺勤筞。女律儀離近事。律儀無別。近事女律儀。所以知然由形改。轉體無捨得。而名有異。但由形轉。令諸律儀。名為苾蒭。苾蒭尼等。
 
[0494a23] 次善來文二。初善來化度。第二爾時下拂去譏嫌。前文有三。第一先度同友。五十。第二鬱鞞羅兄弟千人。第三舍利等二百五十。初文可知。第二文二。初度千人。受具足戒。第二時。世尊下三事教化。前文復二。初度大兄師弟五百。次度二弟師徒五百。前文復二。初廣現通。併非二計次。迦葉念下生信出家。前文廣現神變。有十八事。迦葉自謂羅漢無能及者。沙門雖得羅漢。國人不識。既無名聞。不如我得。又解在於事中。雖復速疾理中不及故。不如我創矚神光。即合歸伏事。存我執不肯受行。今不獲已。放果執因。佛知將伏。併非二計。非阿羅漢者。果非非向阿羅漢道者。因非此觀。作事越我心期今蒙示非。故須弃捨弃捨出家。如文可解。二弟因此生信。亦具如文。
 
[0494b12] 次教化文三。第一就處總舉三事。第二別列三事化儀。第三所化道契無著初文。千人漏盡。要須待時處伴。此云三事。論言三示導。一神變。二記心。三教誡。釋三示導二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言釋名者。示謂示現。現希有事。導謂導引。引入正法。故名示導。此之示導。若為示現。神境智通。變一為多。變多為一。乃至梵世。神力自在。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導。若為示現。他心智通。記說彼心。思念差別。如所記說。皆實非虗。令多等如前。若為示現。漏盡智通。隨其所宜。教誡教授。速令見諦。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展轉乃至。諸漏永盡。令多等如前。次出體者。即亦通中一四六性。以慧為體。約智說者。初是俗智。次是五智。謂法類道。世俗他心。後者或六或十。如明中說。次列化儀。前二可解。第三說法者。令詳文意。可分為三。謂三徵釋。釋中文二。初對眼根廣釋。二約餘根類易。初文復二。一出熾然體。二釋熾然。名出體。復三。約根境識三。生觸出體。三從觸生。三受出體。次釋名亦二。一約三火。二約八苦。我說此苦。生處者。謂從熾然。以生於苦。又解文分為四。一約生觸解。以觸必從三。因生故。三因既爾。果亦同然。第二從觸。以生。三受。第三從受生三煩惱。第四從三煩惱生於八苦。我說此苦生處者。謂此八苦。從三大生。餘根同前。故亦如是。次漏盡可解。次度舍利弗等。文二。初受請施園為度之處。第二爾時世尊下。正明化度。前文有三。第一除國人疑。第二爾時下聞法悟道。第三瓶沙王下願果施園。前文佛赴王請。與眾同行國人情疑。不識師弟。故須說偈。問答顯有尊卑。初偈。問云汝見事火。何變忽捨。吾今問汝。捨火所由。次得答云。愛等起時。名之為垢。此增苦集。故復捨耳。次偈又問。汝見諸垢。心不躭求。今情所欣。欲樂何處。次答情樂生死循環。名之為迹。此迹滅故。稱云休息。集因無故。苦果亦亡。故曰三界無所礙。苦集既無。即是滅諦。滅無殊狀。故云不異心見。亦然名不可異。亦可見無別趣。名為不異證。與見同故。不可異我見滅。然不樂事火說。偈問答。鈍根猶疑。故就事中。以顯師弟。餘文可知。然受請入城。天主化為人像。引導讚歎。以顯三寶。威神國人。見此異相。說偈以問。上三句。問能敬者。下一句問所敬者。次天主說五偈。次答各上三句。答前下問所敬者。是如來各第四句。答前初問。能敬者是我。
 
[0495a03] 次度舍利等文三。一舍利於阿濕卑所悟道。二舍利轉授目連。目連復於舍利所證果。第三二人俱詣佛所。出家受戒。前文復二。初二問答。問知宗承。所說之法。次聞法悟道。初問有三。答亦含三。次問所說法。答是四諦。文言如來說因緣。生法是苦諦。亦說因緣。滅法是滅諦。若法所因生。如來說是因。謂說諸法生因。即是集諦。若法所因滅。謂說諸法滅。因即是道諦。大沙門亦說等指法。同師不異佛說。又解前之二句。是逆順緣起。故五分十六云。法從緣生。亦緣滅次之三句。即是三諦四中。除道即同。智度論中。聞三諦悟道。故論十三云。諸法因緣主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此是我師所說之義。餘文可解。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六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七(從羯磨受戒。至安居揵度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495a22] 次明羯磨受戒。文分為三。第一彰無師弟過失。第二比丘以緣白佛。第三制立師弟攝養。初文二過。一為無師教授隨緣起非。著衣不齊者。謂作象鼻等。乞食不如法者。謂乖乞儀。受不淨食者。謂見聞殘等。不淨鉢者。不以澡豆等洗。二無弟子瞻養。師僧命終。第二白佛如文。
 
[0495b04] 第三立制。文分為四。第一制立師弟。第二時諸比丘下師弟德行。第三爾時佛在下簡所被人。第四世尊有如是教下教僧授法。初文復四。第一立有師弟。第二展轉下明立利益。第三當如是下對益加請。第四。佛言下興教正攝。初文。和上者梵音。或云和闍(此曰力生。此之翻對。不詳所以)。或云優婆陀訶。及脩郁波第耶。此等聲雖相近。皆非正目。正曰鄔波提耶(唐云依學)。或云親教。言依學者。有其二義。一以學處依彼生故。二以解行依彼脩故。言親教者。以恒教授顯異餘師。善見十七云。和上者外國語。漢言知有罪知無罪。是名和上。言弟子者。得戒及脩在我後。故名弟。即此戒等從我生。故名子。次利益者。五分十六云。從今以十利故。聽諸比丘有和上。和上自然生心。愛念弟子如兒。弟子自然生心。敬重和上如父。勤相教誡。更相敬難。則能增廣佛。法。使得久住。是則以教誡故不。壞法身。相瞻養故。不損道器。故曰久住增益廣大。次請文二。一請師法。二攝受法。所以請法在僧中者。今古釋云。為彰見聞具故。復有釋云。欲使大眾墮其見聞簡擇沙彌。非為量師。以和上須乞度人羯磨。今者思文撿義。未必須在僧中。以作此法。攝成師弟。成法元不由僧。豈勞眾中加請。又以加請法後。始云自今已去等。又下正授戒法中。及尼受中並無請文。雖下尼揵度式叉本法中。有應求和上言。然亦不言僧中加請。又彼求和上已。次始云。式叉學戒已。若年滿應與受大戒白四。五分十六。制立師弟共別行記。比丘一二三歸。及善來受。佛言不應爾。時諸比丘作是念。但佛與比丘受戒。我等亦得。若得者應云何授。以是白佛。佛言。今聽汝等。與比丘受戒。應作白四。即教從僧乞。乞已作白四。亦無請文。准斯文義。決定應然。理雖如是。然准僧祇。僧中加請行法亦好。彼文第二十三云。欲受具足人。初入僧中。一一頭面禮僧足已。先求和上。偏袒等三請。俱舍亦云。來入戒壇。禮苾芻眾。至誠發語。請親教師。十誦云。欲受具人初來。應教次第頭面。一一執足禮僧。禮已教受衣鉢。受已應求和上。既有請法。理須許可。若不印順。請法不成。次捨三語立白四法。所以爾者。以三語中未相攝受。既無師弟。彼此有失。故立白四制相攝受。欲使離過行成。尅隆道法。又母經第一。有一病比丘。無供養者。病困篤已。即便命終。諸比丘等見此比丘。困篤命終。一無看病者。二無弟子。二俱無故。苦惱如是。往白世尊。佛即集諸比丘僧。從今已去。斷三語羯磨。於十僧中白四羯磨。聽使受具。於中文三。初制立白四。次對眾陳乞。後正明與法。秉法者既有差言。計理不勞加請。問若不加請。豈成師耶。答以差秉法。即成闍梨。或准餘文。請亦非妨。然行事者。須知部別。此初制立。未有檢問說相等緣。非謂略無。
 
[0496a01] 次解師弟德行。於中文二。第一從初至五事失依止二師隨事攝受儀軌。第二有五法下重明二師攝受之德。前文有三。第一至文同故不出。相攝受法。第二時諸弟子下呵責行法。第三時有新受戒下依止失不。前文有二。初和上行。次闍梨行。和上行中復二。初至如法治。和上攝法。第二和上於弟子所下弟子行法。前文有三。初簡小取大。次簡愚取智。後簡無行取有行。此三文中。各有其三。謂起過呵責立制。就後第三立制文中。復分為三。初對和上制法。第二若弟子下列八行法。第三自今下不行結罪。其八行法。第一弟子有過。僧欲治罸。當應求僧。莫作若作勸令如法。第二若僧已作法竟。當須料理。令僧疾解。第三懺殘。除其業累。且舉悔中。重者為法。非謂餘愆不須料理。第四看病除其情惱。第五移處以安其形。第六除疑悔以法律。第七捨耶近以真教。第八將護當須二事。詳其文意。應為此八。若合初二為七者非。申意離合。准義應知。次明弟子行法。於中文三。謂起過呵責立制。立制文二。初對人制法。次列共別兩行。先明共行。共行復二。初列共行。八法如上。次不行者。違而結犯。次別行法亦二如前。前列行中。文分為三。初明白事方法。年少比丘不了行相。隨所為作。皆須白師。故十誦五十八云。一切所作皆應白。除大小便嚙齒木禮佛法僧。五分十六云。凡有所作。乃至剃頭。若為人剃。皆應白。唯除大小便及用楊枝。僧祇二十五。隨所作事。乃至浣染剃髮。皆應白師。問齊幾許得不白取與。半條綖半食。是名不白取與。若出僧伽藍門。過二十五肘。應白而去。若經行若坐禪。應白令知處所。伽論第六。佛言應親近和上。承事問訊隨逐行。作事時應白和上。和上所作事應代作。除四種。謂大小行嚼楊枝。界內禮支提。凡欲出行。先須白師。白之法式。如常威儀。師既受白。籌量事伴八句如非。前七有過。遮不聽去。第八無愆。方依所請。得許可已。始宜束帶。不得預嚴行相。後來白師。若遠行者。五分十七。有諸弟子。臨行時。辭和上闍梨。佛言不聽臨行時辭。要先二三日白師。師應籌量。所往處有可依止人。乃至聽去。僧祇亦云。不得臨行乃白。應先前一月半月預白。弟子欲至其方國土。師問去由。籌量可不。第二彼當清旦下。請法訓誨。以資神解。祇律三十四云。日[1]三教晨起日中向[穴/具]教法者。若九部經波羅提木叉略廣。若不能者。應教知罪輕重。知綖經義。知毗尼義。知陰界入義。知因緣義。教威儀。非威儀應遮。受經時。共誦時。坐禪時。即名教。若不受經共誦坐禪者。下至應教莫放逸。不如是教者。越威儀。此三教誡。隨時量宜。不得常誦。不放逸言。第三當除去下報恩供養。廣如文說。見論十六。若和上將去。著衣持鉢。隨和上後。不得近不得遠。去和上七尺而行。又云。若和上多有弟子。一人供給。餘者隨意讀誦。問所以須明弟子行[2]行法者。答欲明師有訓導功也。
 
[0496c01] 次辨闍梨行。於中文三第一無師起過。第二比丘白佛。第三制立師弟。於中文二。初制立依止闍梨及弟子。第二時諸比丘聞下明攝受法。前文有三。第一制立師弟。第二明立利益。第三對益加請。先解依止義。四門分別。一定能依止人。二定所依止人。三明共別行法。四辨依止失不。初門凡新受戒人。觸途不了。猶若嬰兒。莫知前趣。若不教授乳養心神。行既不成。豈能離過。故言新受戒比丘無人教授等。無人教授者。略有五義。一和上命終。二和上休道。三和上決意出界。四和上捨於畜眾。五謂自身更求勝法。以此闕無教授。制須依止。然有五人聽無依止而住。一樂靜比丘。二守護住處。三是病人。四瞻病人。此四五歲已下。五是五歲已上。有智慧者。然須依止。有其二人。一未滿五歲。二愚癡比丘盡形壽依止。此愚癡人數犯眾戒。行不自立。觸惱僧者。此則須僧治罸。落在七羯磨中。若其過損不預大眾。直犯眾戒。行不立者。此求別人依止而住。次所依止人。闍梨有五。唯依止師得攝弟子。替和上處。餘四闍梨不合攝授。要加請法。方成依止。論依止師行位有三。一十歲已上。二須有解慧。三能以八法攝受弟子。餘諸行德。廣如增五。次共別行有二。一共別行法順而攝受。二呵責治法違而攝受。此等廣隨文解。不可懸言。次依止失不者。凡論依止有其三法。一請成師法。二相依住法。二白事行法。今言失者。但失下二。以初請法。必然不失。如和上出界外。亦言失依止。還是失下二法名失。不是失却請和上法。和上既然。闍梨亦爾。請成師法既也不失。後若還來。不須更請。但更起心作依住意。下之二法。還即續生。餘雜失不。對文廣明。次下釋文。梵音阿闍梨。或阿祇梨。阿祇利此云正行。或云應可行。或云應供養。正曰阿遮梨耶。此云軌範。或云教授。言軌範者。謂即是戒。此戒得由闍梨秉法。故能秉者。稱云軌範。或軌範者。謂教弟子軌則儀範。故云軌範。其教授者。見論云。共於善法中教授令知。是我闍梨。准依僧祇二。十八云。欲請依止時。不得趣請。有五法成就。然後得請。何等五。一愛念。二恭敬。三慚。四媿。五樂住。是名五法應請依止。以有五法。故看闍梨猶如其父。次利益者。前立和上。已有兩益。今制闍梨。還無二損。此則益利重重。故曰倍增流布。次請文二。先明請法威儀可知。正請五句。初句言對正行。第二自斥己名。第三正求攝受。第四願垂攝受。第五自顯求心。表己慇懃。故須三說。次許可知。五分。若如法乞竟。彼不語言汝莫放逸。是亦不成與依止。類餘亦爾。
 
[0497a18] 次明攝受法。於中文二。一明攝法。文三如上。二師弟行法。各指同前。
 
[0497a20] 次呵責行法。文中有三。初不承事起過。次比丘白佛。後佛遣呵責。呵中復三。第一能呵之藥。第二世尊既聽下出所呵過。第三世尊既聽下明呵違失。前文有二。初和上。次闍梨。凡呵責法。須具三種現前。一弟子二出過。三呵詞。三中隨闕。是名非法。為此文言。不應不現前。及不出過呵責。又欲呵者。必須內懷慈愍。外現威肅。准過重輕。以設呵藥。或有過重輕呵。過輕呵重。此則反增垢累。不成相利。然此五呵。不可定其輕。重。但量前機。應設何藥。汝去者。一往逐之。莫入我房者。不許入屋。於外作使。容可得作。莫為我作使者。容許入房。一切執使。皆不得作。莫至我所者。不得至邊。外事亦容得作。不與汝語者。言誨斯絕。雖絕誨言。事容營理。次依止師呵。大同和上。唯換第四句云。汝莫依止我住。此等並是別人行罸。僧法折伏。非此所明。次所呵過有三。謂舉列結。列中增數。合有八五。究其不同。唯有十四。若離沙彌尼精舍。便有十五。作惡不耻。名曰無慚。於善不修。稱云無媿。不祗師訓。名不受教。犯下聚。故曰作非威儀。懈怠自居。名不恭敬。若作斯五情無媿。雖犯小愆。亦合呵責。若其情恒謹攝。錯誤而為。但應方便開曉。令懺往愆。次五難與語者。聞教觝拒。前不受教。聞言不行。惡緣壞行。不可交通。故曰與惡人為友。數近染緣。梵行難立。故曰往婬女家。次六箇五。皆易第五句。一婦女家。二大童女家。三黃門家。四比丘尼精舍。五式叉及沙彌尼精舍。六看龜鼈。此等皆生譏染。妨癈正修。隨一即呵。不待滿五。若對尼呵。應反說云。大童男家比丘精舍等。優婆塞經第三云。寧受惡戒。一日之中。斷無量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不能調伏。何以故。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謗無量善妙之法。壞和合僧。令多眾生作五無間。是故劇於惡律儀罪。次師弟違失。隨相可解。
 
[0497c03] 次明依止失不。於中文二。第一離明失不。第二世尊遊羅閱下正明失法。前文有八。第一樂靜等二人以自行立聽無依止住而住。第二有兩對四句。約心暫永明失不失。初之兩句。作心永去。雖即日還。出界已失。後之兩句。為作暫心。故出界時。依止不失。第三有四句。正明不了。教人合須依止。一眾集不起。二不誦羯磨。三誦之不通。四所為多少。如餘三律。不問有難無難。皆得一時為二三人秉法。此律有難時開。無難不得。見論十七云。一時為三人受戒。一時戒臘同無大小。第四兩句。師徒違失。第五兩句。雖無永去之心而作經宿之意。故出界時依止亦失。此失分齊。同前決意。以其依止。兩情相捨。心隔即失。不待事隔。若無蹔去。忽經宿者。有難不失。無難即失。因此料簡依止時節。此律但開飲水洗足。小停息已。即受依止。五分十七。若一宿不受依止。乃至不聽飲僧坊內水。若飲突吉羅。後有緣故。佛言。今聽不受依止。乃至六宿。伽論第六云。佛言。聽諸比丘。脫衣鉢拭足塵洗足已。二三日。然後求依止。第六兩句。互相簡擇。五分。作依正比丘應問。汝和上闍梨是誰。先住何處。誦何經。答若如法。應與作依止。若不如法。應語言。汝不識我。我不識汝。汝可往識汝處求依止。若疑應語小住。乃至六宿觀之。合意者。應與依止。若不合意。應語如上。第七兩句。病及瞻病。聽無依止。第八兩對四句。被治失不。初之二句。師弟互得。七羯磨法。師若得法。雖言不失。而無白事教誡之法。以師有過。弟子清淨。若受白事教誡。師則有罪。弟子被治。三俱不失。師須誡約。令順僧儀。次之兩句。明得擯法。理實犯重。不擯亦失。此中但舉得擯法者。對前得法為言。非謂未擯不失。又解得擯法者。事已彰露。無相依義。文中言失雖可犯重。未得擯法。事不彰露。亦成依住。
 
[0498a08] 次正明失。文中分二。初舉緣白佛。第二世尊爾時下明失分齊。欲明失依止。先舉須依止。人有兩位。一五歲比丘者。謂始入五夏。應依十歲智慧人住。二若愚癡者。應盡形壽。十誦二十一云。從今聽比丘五法成就。滿五歲。不受依止。何等五。一知犯。二不知犯。三知輕。四知重。五誦波羅提木叉[1]利。廣說。雖復受戒歲多。不知五法。應盡壽依止他住。僧祇二十九云。若比丘不善知法。善知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如是比丘盡壽應依止住。母經第一。告諸比丘。從今已後。有出家者。至五臈要誦戒使利。若根鈍者乃至百臈。亦應誦之。若故不誦。若先誦後時癈忘。若復鈍根不能得者。此等三人有四種過。一不得畜弟子。二不得離依止。三不得作和上。四不得作闍梨。是名不誦戒者罪。若准此律。但闕師德者。即合盡形依止。次舉失依止。文中增數有其八。五。據取不同。唯有其八。一師呵責。二去。三休道。四入戒場。五死。六五歲已上。七見本和上。八和上目下住。於初五中。除去第四。以不與依止。同第一故。次五有二。謂死五歲。三八五中。各有其一。中間四五。全無有異。此八之中。去休道死。師弟俱有。餘之五種。一向是弟子。戒場失者。戒場為是別行法處。年小無知。恐為他誤。但入即失。不待經宿。爾者蹔至他界。亦是別行法處。何以不言入他界。失解他界。為是眾僧住處。不慮壞行。開入不失。戒場非是眾僧住處。入恐壞行。故入即失。見本和上者。本立闍梨。為替和上。既見根本無空可補。是以見時。即失依止。和上目下住者。若離和上。理須依止。今住目下。故言失也。又可和上先捨畜眾。見而不失。今若作心攝受。在目下失。亦可見本和上師從界外行還目下住者。弟子行還。初作蹔心。入界不失。後興永意。在目下失。此八兼前被擯。不同合九。
 
[0498b15] 次明其德。增數八五。初十唯聖。下通聖凡。窮其不同。但三十九。以減十歲。重明故爾。
 
[0498b17] 次明教所被者。於中文二。第一略明遮難。第二爾時眾多下廣明遮難。初文有十七事。第一第七是難。餘通是遮。先解十三難義。四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明其體狀。第三收難盡不。第四趣等通塞。
 
[0498b21] 初門。難義隨緣乃有無量。今從重說。標此十三。言邊罪者。戒是眾行之初。喻王為上。庶德之本。譬佛為尊。既上既尊。特須持護。今違重法。內教不收。甄在分外。名之為邊。此邊罪人捨已更受。雖被眾緣。唐勞無益。障不發戒。名之為難。難由邊生。故曰邊罪難。問犯尼等難。受亦不得。既甄分外。何不名邊。答此初一難。假先犯重。甄在分外。名之為邊。此甄分外。但名為邊。此邊即是十三別事。後受不得。始名為難。此難即是十三。通稱不可。以別名之邊。類他通名之難。如犯尼等。自是業重成難。本不由戒。豈得名邊。如六度等。一切諸法立名。亦有通別不同。豈以波羅蜜通。亦令檀那義遍。故知別名即異。通名即同。然此邊罪。舊解取出。家已去。受十戒者。凡言邊者。對內為名。以五八戒。元非內故。今解不爾。凡言邊者。謂受佛戒。毀犯重者。名之為邊。故多論第一云。若破五戒中重戒已。欲捨五戒。更受戒者。無有是處。若捨戒已。更受五戒。若受八戒。十戒具戒并禪無漏戒。一切不得。若毀餘戒。如五戒說。准此即是但犯重者。悉名為邊。不唯簡十。又母論第一云。若在家受優婆塞戒。若毀破一。有受八齊毀一。若受沙彌十戒毀一。如此人者。後出家亦不得戒。亦不得作和上。十誦。名為先犯戒人。次壞尼難者。淨具之境。生善福田。理應竭誠[2]處心供養。今反輕陵。毀壞梵行。業重障戒。名之為難。難由壞尼而生。故曰犯尼難。舊解。壞尼淨穢俱成。以文但言與著袈裟者行婬。不論淨行。今解。局淨成難。穢者不成。縱使陵穢。業不至重。文著袈裟據行全者。不以此文證穢成難。故見論十七。壞比丘尼淨行。永擯不得出家。五分十七。佛問汝破比丘尼梵行耶。答言如是。祇律。必須淨尼成難。又須是婬甄去觸等。十誦五十三。若一人事以八汙尼。尼得名汙。是人非汙。得與受戒。問此既唯淨得成難者。如何謗中不簡淨穢。答謗據無根通其淨穢。此約壞體。故局淨尼。次賊心者。未受具人。身非所應。盜竊法財。稱為賊也。辨相如文。次破內外道。先是外道。歸心佛法。捨耶從正。出家受戒。但為教法初霑。信未堅固。復捨真宗。還受耶法。受耶法已。更復重來。簡餘外道。歸正非難。故曰汝非破內之外道。次黃門者。戒是入聖之基。超生之本。有勝因者。方可受行。黃門雖預人倫。性多煩惱。與道相違。不能昇進。障不得戒。名之為難。次五逆。如煞戒破僧明。僧祇二十三云。作無間罪。腐敗爛壞。於正法中。不能生道根裁。正使七佛一時出世。為其說法。於正法中。終不生善。次非人畜生者。惡趣所收。報非道器。既闕進修。不堪入法。故名為難。次二形難。凡道器者。必須男女相別。今既身有二形。心懷兩欲。先受今生。尚應滅擯。況始發心。寧容得戒。故稱難。
 
[0499a18] 第二門出體者。若約三聚明者。位分為二。非畜二形黃門。總用三聚為體。餘九唯色。具表無表。於中身語別者。破僧語業。壞尼破內。此二是身。餘通身語。縱比丘犯逆。亦以逆為難體。以違理極故。不取夷蘭。以夷與蘭。皆違教故。又以夷蘭非定滅擯。若隨事明者。此十三難。還用邊等十三事為體。辨折如文。
 
[0499a24] 第三門收難盡不者。此之十三收難得盡。是中難者。要須身相具足。有心乞受。僧為作法。戒不生者。是此難收。餘非所攝。如八難自障聖道。非開戒事。然若有者。亦不得戒。唯非畜少分。入此障中。地獄等六。無乞受義。既無此義。不說為難。爾者收難既盡。所以祇律二十九。四人捨鬪欲出家。共入毗舍離城。門中見本讎。時守門人有弓杖。一人即捉弓。一人張弓。一人射而不死。一人射斷命根。是中後二人不應度出家。已出家者應駈出。前二人不應度。已度者置。若後作惡時應駈出。答此為輕躁志性無恒。故有駈不。非是難攝。及明了論。舉難重遮。通說二十人不得戒者。亦非局簡成難之人。
 
[0499b12] 第四門通塞者。於中分三。第一約趣。第二就處。第三約時。言約趣者。非畜各一人有十一。此彼通收。合十三也。然以人堪受戒。不合受者別說。故須除去。九種重業。及黃門二形根不具者。其非人畜生。即體為障。不假須除重業及根不具者。又就人中。七眾說者。比丘約事但十。謂除賊心。名但有九。以若犯尼。即邊罪攝。尼若約事但九。無賊心同前。又兼除破。名唯有八。以犯比丘還成邊罪。式叉等五。事亦有九。謂有賊心除去二破。名還有八。謂汙具人亦邊攝故。若元不受戒人。除邊二破。即是事八。名亦有八。以是義故。於十三中。位束為六。賊心唯是下五。及不受戒人。不通上二。破內上二不及下五。及不受戒人。犯尼唯是不受戒人。邊唯受者。破僧局是比丘。非餘四。煞二形黃門。通其七眾及不受戒人。次何處有者。四天下中除去。北方難地。餘三方中。此方具足十三。東西二洲但有十一。除出血破僧。次何時有者。時有現未。假就此方。佛現在時。具足十三。若涅槃後亦唯十一。除二如前。義准可解。問瞻部滅後。東西二洲及於女人。如何具問。答秉法該通不可。無者除却。又解。得起加行。故令具問。亦可元不問有。遍詰何違。又解。無者應除去。問者依舊制。
 
[0499c09] 次下釋文。先明破內外道。於中文三。第一明作破內之業。第二佛言下教僧度法。第三時倮形下重來遣殯。前文有四。第一論義心伏。第一時彼倮形下生信出家。第三後於異時下作破內之業。第四時諸下舉以白佛。初文四辨者。所謂通達解了。俱舍名為四無礙解。一法。二義。三詞。四辨。釋此三門。一釋名。二出體。三所緣境。初門。問何故名無礙解。答論云。於所知境通達無滯。有說於所知境。現見而知。名無礙解。如世於一現見事中。云我於此解知無礙。言出體者。以慧為體。皆以無退轉智為性。智即慧故。所緣境者。法無礙解。緣名句文身。義無礙解。或有欲令唯緣滅諦。或有欲令緣一切法。詞無礙解。緣方言詞。辨無礙解。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即此了了辨。是論師成此四辨。外難不通。文義盡者。無此道理。故曰無有是處。五百迫難者。彰理急切也。餘文可解。
 
[0499c24] 次度法。文二。初與四月共住法。欲彰外道著耶來久。信既未堅。故須調試。此言共住者。為在界內住。故餘文言別住者。謂不得與比丘同一覆故。先與沙彌戒者。欲使心有所冀。憑之入道。慮恐退之成難。是故不與具戒。若准長阿含經第四。不須四月試。文云。佛告阿難。我般涅槃後。諸釋種來。求為道者。當聽出家。授具足戒。勿使留難。諸異學梵志。來求為道。亦聽出家受具足戒。勿試四月。所以者何。彼有異論。若小稽留。則生本見。然大般涅槃下卷。論涅槃時。還令試驗。又婆沙一百九十一云。佛告苾蒭。從今已往。及我滅後。不應輙度。外道出家與受具戒。唯除釋種。及事火多髮外道。若有釋種。作外道服。來求出家。汝等即應度令出家。與受具戒。所以者何。我之眷屬應開許故。見論十六。若結髮外道。事火外道。不須波利婆沙。何以故。此二外道有業信因果。
 
[0500a14] 第二驗知好惡。於中復二。初經四月[1]於驗。第二爾時下不經四月聽度。決定心者。初文。僧祇二十四。作羯磨已。若能如沙彌。隨僧作務者。在沙彌下。次第取食。若不能者。應語汝自求食。應日日在前毀呰。不信耶見犯戒無慚。如是種種毀呰。若言長老莫作是語。彼間亦有賢善。亦有持戒。一切盡有須陀洹等。應語言汝還去彼間。求阿羅漢。若言實如長老所說。外道耶見。乃至作泥黎行。長老願拔濟我。若試滿四月。心不動移者。應與出家。若中間得聖法者。即名試竟。若捨外道標[2]試。著俗人服來者。應與出家。見論十六。若波利婆沙。垂滿四月。聞毀佛法。生歡喜心。聞毀外道嗔恚。應更與四月。次不經可知。
 
[0500b03] 次遣擯如文。又母論第一云。若有外道。於佛法中出家。後時厭道。不捨戒而去。從外道中還來不得。准此即合捨戒去者不障。
 
[0500b05] 第二度奴。見論十六。奴有四種。一家生。二買得。三破得。四自來奴。自來奴者。為衣食故。自求為奴。是名自來奴。若奴主放奴出家。語諸比丘言。若奴有道心者放。若無道心。還復為奴。若如是語者。不得度出家。
 
[0500b09] 第三度賊。五分十七。復有諸賊。厭作惡業。求出家受戒。諸比丘白佛。佛言聽。將至人不識處。與出家受戒。
 
[0500b11] 第四負債人。第五減年。僧祇二十三。太小者。若减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若滿七歲。解知好惡。應與出家。若小兒先已出家。不應駈出。度者越毗尼。太老者。過七十。若減七十。不堪造事。臥起須[3]又。是人不聽。若過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聽。年滿七十。康健能脩習諸業。聽與出家。若太老。不應與出家。若已出家者。不應駈出。度者越毗尼。
 
[0500b18] 第六五種病。多論第六。有先出家。而後癩者一切僧事故得共作。若食時莫令坐眾中。
 
[0500b19] 第七邊罪。文分為四。第一犯夷不覆。文中雖言從四禪起。而此比丘實未得禪。若得四禪。欲貪已斷。如何得有犯不淨行人。又文不言從四禪退。應知雖坐四禪。但得欲界世俗心定。是以犯也。第二與學悔法。母經第三云。比丘犯已即悔。脫三衣著肩上露身而走。唱言賊賊。邊人問之。有何等賊。答云。為煩惱賊所劫。盡向諸檀越及眾僧發露。無覆藏心。僧中智者語言。有尊者波奢。善持毗尼。能除汝罪。此比丘即到波奢所。如其所犯。向波奢說。波奢答言。汝欲除罪。能用我語不。答曰無違。波奢遣人作大火坑。滿中炎火。語言汝欲除罪者。可投此坑中。波奢先共餘比丘論。若直入坑者。汝等[4]投之。此比丘直入坑。邊人捉之。知此比丘心實。即為作白四除。從今得羯磨已。名為清淨持戒者。但此一身不得超生離死。證於四果。亦不得無漏功德。然障不入地獄。喻如樹葉落已還生樹上。無有是處。犯夷得證四果。獲無漏功德。亦無是處。此人雖與僧同在一處。但僧與其方途隔也。第三奪其七五。第四問答疑滯。
 
[0500c13] 第八父母不聽者。不得輙度。祇律二十四。兒有三種。親兒。養兒。自來兒。是中親兒。此國及餘國並不聽。養兒自來兒。此國不聽。餘國聽。
 
[0500c15] 第九度沙彌法。於中文二。初明度沙彌法。第二時有下。安處之法。前文復二。初明剃髮形同單白。第二若欲下度令出家。法同單白。前文復二。初明作法緣起。次正與法。眾和總白。不者別報。欲令眾知。問答無失。息去譏嫌。制作斯法。若依僧祇三十二。白者非白羯磨。直令遍告。故文言。從今日後。不聽不白僧度人出家。應白一切僧。下至上坐八人。五分十七。若度人時。應先問汝為何等出家。若言為飲食故。不應度。若言為求善法。厭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者應度。又云。從今若度人。應房房禮僧。自稱名字。令僧盡識。古舊諸德。依清淨居士子度人經。廣設儀軌。或云清淨士經。但為此經正錄不載。未敢輙依。學者思審。白已然後與剃髮。善見十六。闍梨剃時。當頂留五三髮置。以香湯洗浴。除白衣氣。來至和上前胡跪。和上問言。今為汝去頂髮許不。答[1]和上言爾。和上自為剃去頂髮。剃頂髮已。在和上前胡跪。和上授與袈裟。得已頂戴受。受已還和上。第二第三頂戴受已。和上為著。不得自取自著袈裟。須和上授。次第禮諸比丘。往阿闍梨所。禮足胡跪等。智論十六。著袈裟。剃除鬚髮。應兩手捉和上兩足。何以捉足。天竺法以捉足。為第一恭敬供養。又云。和上如父。闍梨如母。以棄本生父母。當求出家父母。次明法同。以此行法。紹隆聖種。故曰法同。於中文二。初作白如文。次作如是下授十戒法。於中復二。初正授戒。將欲授時。應須開導。立心軌則。如上緣明。三歸三竟。六遍成法。遍別文五。一自厈己名。第二顯歸境界。第三彰其歸意。背俗之始。故作出家之名。第四出教授主。總化雖霑。事須別主。第五結歸教主。顯異耶師。次明戒相。初列次結。戒別有五。一舉時分。二顯所防。三結屬人。四審能不。文中略無。五彰持意。次結文四。一舉戒數結法屬人。二彰時分。三正禁防。四明持護。古師云。應法沙彌。教誦五德十數。然十數者。是沙彌法。故僧祇二十三云。沙彌應數有幾五德。准經正是僧法。兼及沙彌。不得專是沙彌行。故諸德福田經云。佛告天帝。眾僧有五淨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進可成佛。何謂為五。乃至廣說。次安處如文。
 
[0501b02] 第十因制十二。遂開駈烏。此文直云。能駈烏能持戒不。不限年[2]幾。十誦二十一。正制不滿十五。不應作沙彌。後開能駈烏作沙彌。最下七歲。五分。亦七歲。
 
[0501b05] 十一不得畜二沙彌。後開度二。制者防過。開者為益。
 
[0501b06] 十二受戒後疑。聽數胎等。此胎閏等四。同是羯磨後開。今若別析。羅漢為上法緣者。不應正理。廣如上明。
 
[0501b08] 十三難結小界受戒。此中集僧。理須依常。有難無難。二種分齊。界體大小。隨數人等應知。
 
[0501b10] 十四無和上。或二三等。不成受戒。僧祇二十三。若二三多和上。及二三人共一羯磨。別和上共一眾並受。不名受具。
 
[0501b12] 十五說四依前後。五分十六。婆羅門言。此四依世所薄賤。我等不能依此。復言。若大德。先與我受具足戒。然後說者。我不獲已。或能行之。於是還歸。諸比丘念言。佛若聽我等。受具足已。後說四依者。不使此人於佛法退。以是白佛。佛言。聽授具已。後說四依。
 
[0501b17] 十六度官人。見論十六。王問臣言。度官人者。其罪云何。臣答王言。若和上應斫頭。羯磨師應截舌。餘臨壇人應打肋折。下至食王俸祿者。皆是王人。若父食王祿。兒得。出家。若食祿有限。祿盡者得。若必欲出家。轉祿與兄弟兒子。後得出家。若食祿白王。王聽亦得。
 
[0501b22] 十七無衣鉢。及借衣鉢。若無不得受戒。以緣不稱羯磨文故。若借衣鉢。義容得戒。以作得戒心故。若知不應借。復作不得戒心者。理不成受。准和上四句。故有得不得。五分十七。應問衣鉢具未。若言未具。應語先為具衣鉢。若言已具。應問自有從人借。若言從人借。應語可令主捨之。
 
[0501c05] 次下廣明遮難。於中文二。第一專明其難。第二爾時將欲受戒下局辨諸遮。然非人一難落在遮中。[3]光明壞尼難。義如上辨。次明賊心。文分為二。初舉緣啟佛總制滅擯。第二是中下料簡應不。此中復二。初列二重四輕。以為章門。次是中下料簡輕重。先解四輕。却解二重。釋文可解。此之六句。昔解前四不成賊住。以盜對首法故。後二成賊住。以盜眾法故。文至一二三比丘所不共羯磨者。謂不共下三非。不共一人作法。佛既制聽。明不成賊。又以眾法如五錢。別法似方便。故偷別法不成賊住。十誦五十復云。若再三聽布薩。是人未受者不應受。已受者應滅擯。若一布薩。未受應受。已受不應擯。僧祇二十三。若沙彌聰明。覺初中後語者。後不得受具。若闇鈍若眠若餘緣念。不記初中後者得受具。又解。若盜眾法對首。如說戒自恣二種分衣者。成賊住。盜餘對首不成賊住。今解俱非。下眾身既非應法。便非分故。初四句皆云。不共羯磨說戒。不成賊住。以偷形故。未出家者不得。若已出家者聽。即名出家。下之兩句。以共羯磨說戒。故言不應。若如昔解。往一二人處。盜對首法。可不成賊住。若至三四人處。通己並四人已上。即偷眾法。何以聽受。故知文言不共羯磨等者。謂不共所[1]住處人作法。故言不共。又如昔解。前三句對後一明不共。第四句已至僧中對。何以明不共。誦祇二文。非證妄引。
 
[0502a03] 次黃門者。古今共作二釋。初云由根壞故。遂令面色萎黃。又解為壞根故。守黃家門。從守處為名。故曰黃門。爾者黃字全非解。以五帝中黃帝最尊。由從尊故。作此黃字案其典據。二釋俱非。今正解云。以次閤門。皆以雌黃塗之。以守此門。故曰黃門。又古時五品已上貴人。並以雌黃塗門。後為反逆。遂壞根門。於宮中駈使。本是黃門家子弟。故曰黃門。
 
[0502a10] 次龍者。是畜生難。五分。因度龍故。從今受戒。不相識者。應七日試看。
 
[0502a11] 次五逆者。義如煞戒及破僧明。然如調達比者。還是惡心出血。及破法輪。主者。五分。直問調達。不言比也。
 
[0502a14] 次明二形。因辨轉根無根。義相涉故。先解轉根。五分十七云。有一比丘。男根滅女根生。比丘白佛。佛言。應即以此受戒。即以此請師。即以此年歲。往比丘尼住處。依尼法住。比丘尼根變亦爾。釋轉根義。六門分別。第一能防之行生不生。第二已起之罪滅不滅。第三順行懺法作不作。第四違情罸法解不解。第五衣藥淨等失不失。第六受戒結界成不成。
 
[0502a20] 初門有二。一約受體以說。二約隨行以明。言約體者。眾生定業不定。有轉變者可爾。所以僧轉成尼。尼轉成僧。古師不善發戒所由立有多。無表轉時。戒有生滅。如比丘轉為尼者。本得受輙教誡尼等戒。以所防無故。能防戒謝。又以所防獨行等事生。能防戒起。尼轉為僧。洗淨過分等滅。輙教等生。亦如是。何以故。以本受時。總斷一切惡。有善皆修。此即是因。今轉為緣。因緣具足。是以還生。今釋不爾。若當轉根不同戒生者。是則轉根。應能發戒。又應受戒緣中。加此轉根受緣。又有不受而得過。又有漸受之過。以斯推驗。明知不生。又若不同戒謝者。是則轉根應成捨戒。又應捨戒緣中。加此轉根捨緣。又有不捨而捨過。又有漸捨之過。以斯推驗。明知不失。故知受體無生無滅。雖可僧尼互有轉變。不得以本惡境無故。即使能防隨捨。又不可以所防惡趣故。復使能防續生。所以爾者。本要期有惡當斷。是故戒體一時總發。祗可過境。自有興癈。其能防行不生不滅。故俱舍十四云。非轉根位。有捨先得。得先未得。是以僧變成尼。尼變成僧。又如受惡戒時。惡心煞羊。猶於一切生邊。皆悉發得惡律儀戒。況今總斷諸惡。寧不戒行具生。問若即得尼不同戒者。何不名尼。答雖可戒體無殊。隨形有異。現是男報。豈得名尼。次約隨者。如諸同戒。所防不殊。故能防行。亦不興癈。如不同戒。即有無癈。如尼轉為僧者。洗淨過分等。所防既無。能防用謝。如比丘身上有輙教等。既有過境。能防用生。或有所禁事同。罪名輕重者。此輕重行。有興有癈。然此隨行既有興癈。能詮彼教。興癈亦爾。如煞盜等。緣犯俱同。此教仍行。不得有癈。或復緣異。但今犯同。如長鉢浴衣等。自有犯同。而事中相反。如諸諫戒二宿兩舌嫌罵打搏等。亦是同行。教亦不癈。或所禁事同。而輕重罪別。如漏失摩觸索美七滅等。此諸教中有興有癈。有無不同。一向全癈。
 
[0502c03] 第二門罪滅不者。但犯同戒轉變不滅。以報雖異。過境恒存。有續犯義。是以不滅。若犯同緣異。輕重不同。有無等戒。犯者皆滅。非直報異。過境復亡。既不相續。是以即滅。故伽論第一。問頗有比丘。犯四篇戒。不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耶。答有若比丘犯不共四篇戒。彼轉根作比丘尼。即得清淨。又問頗有比丘尼。犯五篇戒。不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耶。答有。若比丘尼。犯不共五篇戒。彼轉根作比丘。即得清淨。十誦亦爾又十誦五十一。問云頗非比丘作罪。比丘得脫耶。答有。若比丘尼得。不共比丘僧殘。是比丘尼轉根作比丘。即時得脫。又問頗比丘作罪。非比丘得脫耶。答有。若比丘得不共比丘尼僧殘。是比丘轉根作比丘尼。即時得脫。伽論亦爾。又五分云。若先犯共比丘尼戒。應於比丘尼中。悔。若先犯不共戒不復悔。比丘尼根變亦如是。伽論第一。又問云。頗有犯邊罪。得與出家受戒耶。答有。若比丘尼。犯不共波羅夷罪。彼捨戒轉根成男子。得與出家受戒。問若以不共戒。無續犯義故滅者。是則命終休道。亦應得滅。以無續作同彼不共故。答為具三義異。命終等一業轉。非自心。不同休道自心背故。二過境不續異。於同罪得續犯故。三轉變皆具戒異。於命終身無戒故。
 
[0502c24] 第三門作法不者。同罪順行。謂約懺殘行中以說。但犯不同戒。正行懺時轉者。無問行法滿與不滿。如其互變。皆成清淨。以根本除。不須續作故。多論第三云。若比丘故出精。即變為尼。即清淨住。若作六夜未竟變。及別住未竟變為尼。亦清淨住。若尼變為比丘亦爾。次犯共戒。若比丘犯僧殘一念變為尼。乃至十年五年[雨/復]藏然後變為尼。一種十五日除罪。若尼犯殘一念不[雨/復]。乃至發露行十五日。法。中一日二日變為比丘。但作六夜。然後出罪。義准行經六夜變者。理亦不須。更與六夜。問若尼犯殘有[雨/復]變者。未知更須治[雨/復]以不。答以本尼位不治[雨/復]藏。今雖轉變。亦不治[雨/復]。故見論第八云。比丘尼時。行媒嫁法。覆藏不出。轉根為比丘。不須覆藏。不同多論云。若先犯罪有覆藏日。即變為比丘。隨本覆日行別住。
 
[0503a14] 第四門違情罸法。謂約七羯磨論之。古舊釋云。若於不同罪中有七情過。便互變者。未治不須治。若已治者。不問調與不調。咸不須解。以根本罪謝治法隨亡。又云。若以義說。須除遮不至。此一罪事雖滅。猶須懺謝白衣。非可直爾得了。治法不謝。今解不然。縱令罪事俱亡。治法猶在。所以爾者。以七羯磨是治人法。元不治罪。罪謝法存。諸師釋七羯磨云。前四先懺後解。既許懺已治法不亡。如何此釋乃云隨謝。又三舉治。亦許罪滅法在。故增三中先懺後解。又此何以許餘治法隨罪事謝。偏言遮不至一。罪事雖滅。猶須懺謝白衣非可直爾得了。治法不謝。然此為懺白衣。許法不謝。餘者為調伏人。法在何失。爾者罪既許滅。如何治法獨存。解此罪事滅。非是失法之緣。如難妨生不壞處分之法。其同罪者。理應未治須治。若已治者。尼中順行。若調伏已。尼眾為解。尼變亦爾。
 
[0503b04] 第五門淨法失不者。見論第八。比丘時三衣鉢失受持法。至比丘尼所。應更受五衣。先有長衣鉢者。依比丘尼法。應更說淨。所受七日藥失受。法應更受。先時施主於今不失。即為施主。論雖如此。義釋不然。如先安居轉時不失。得依本臘在尼眾中。又先施主。今亦不失。如何衣等獨言失法。然此轉變。非是離衣等緣。豈轉變時。抑令作法。由斯義故。轉變之時法先成者。一切不失。
 
[0503b12] 第六門有二。一約受戒。二約結界。言受戒者。十誦五十六云。沙彌受具足戒。僧忽變為尼者。去竟勢分。遠不得戒。尼無與男子受戒義故。又法不滿故。若臨竟變為尼者。沙彌得比丘戒。若弟子變者。如比丘為他受戒。此沙彌變為女者不得戒。以少本法故。又法不滿故。若臨竟變者。得尼戒。若十比丘與本法尼受戒。師徒互變。類亦應然。又有十尼與式叉作本法。若論師變成不同上。若弟子變者。一向不成。以丈夫身不假本法故。次明結界。十誦。次文問。若一切比丘結界羯磨。僧都轉成女。是界名比丘界。名比丘尼界耶。佛言。名比丘尼界。次問答一切尼結界如上。此名比丘界。又問若比丘結界羯磨時。或轉者或不轉者。是界名比丘界。名比丘尼界耶。佛言。若說羯磨人是男。界屬比丘。成女界屬比丘尼。次尼結界問答同前。此等成者。皆謂與竟。相應者。若其去竟遠者。並皆不成。
 
[0503c03] 次二形者。見論三種。一者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二者自受胎不能令他胎。
 
[0503c04] 三者不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此三種人悉不得出家受戒。若已受應滅擯。
 
[0503c05] 次辨無根五句。前四無道不擯。第五有道故擯。五分。若為惡獸嚙。若怨所害。及自爛壞。不復能男。皆應滅擯。
 
[0503c08] 次下廣遮。文分為十。第一三句由全不語。第二三由服非法。第三三由心不領。第四三無衣及心。第五如是截手等者。由相醜故。修羅乾闥婆。是非人難攝。第六三種空在有界外。或客在見聞內。但以界異不成。第七三種由不現故。客在聞內。第八三種離見聞故。第九三種在界外故。第十不與沙彌戒者。以失入法次第。此十文中。第五有得不得。第十得戒。餘並不得。
 
[0503c15] 次明授戒方軌。文分為二。初授戒法。第二眾中下拂疑。前文有二。初以奉教脫看。稽留受事。因聽撿問。即是問難緣起。第二佛言下正明授法。授法文二。初舉法標宗。第二爾時下正辨授法。授法文三。第一授戒方軌。第二時有比丘下說相令知。第三汝已受具竟下結勸受持。前受方軌。總有九法。第一先明請和上法。無文義加。雖伽論第三云。不乞和上為得戒不。答得戒。眾僧吉羅。要必須請。請之應不。如上明訖。第二安受戒人處所。為令覩相生善。安在見處。恐聞法成難。須離聞處。第三時戒師下差教授師。問戒師不差。獨差教授。答戒師在眾。故不須差。教授出眾問難。慮恐專輙須差。又解戒師正合秉法。故不須差。教授非秉法人。故須差遣。教授既被差遣。不須白眾。又在眾外問難。無眾可白。戒師反前。故須作白。又可戒師既不被差。亦恐專輙。故須作白。第四時教授師下奉命撿問。若在眾問。慮恐惶怖。故在屏處。令心審定。問中初問衣鉢外緣。次應語言下撿其內難。撿難文三。初教如實答。二汝今字誰下正明撿問。略無十三難。問者須知。以不問難。不成受戒。十誦。廣問諸遮。唯問不曾作比丘不。答言作。清淨持戒不。捨時一心如法還戒不。餘難盡不問。尼受唯問諸遮。不問諸難。第三若言無下示知答僧方軌。第五教授問已作白喚來。第六彼喚言下喚來入眾。教授師代捉衣鉢。教禮僧已。於戒師前。胡跪合掌。教使至誠。從僧乞受。表己殷懃。故須三說。第七戒師作白對眾撿問。不可專輙。諮僧可不。第八眾既和[1]可。正明撿問。僧祇二十三。將撿問時。教受衣鉢勅如實答。云於諸天世間天魔諸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阿脩羅。若不實者。便於中欺誑。亦復於如來應供正遍知。聲聞眾中欺誑。此是大罪。理應具問。而無十三難者。文中還略。准文必定須問。無有不問得成受事。雖伽論第三云。受具戒時。不問遮道法。便與受戒。為得戒不。答得戒。諸比丘犯吉。不可依用。第九正為秉法。將作法時。先教緣境立心。說法開導。然後與法。法中白及羯磨總收方便。牒入法中。尋推可解。受既事重。要須稱教。秉或落非。受法不就。師及大眾咸達如非。專心側聽。方得成辦。十誦二十一。分亡比丘物。有一沙彌受戒。眾中有六群。六群言。新受戒比丘不應與大比丘分。應與沙彌分。師言。何以故。答言。受戒羯磨不滿。師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應問在羯磨中比丘。是羯磨滿不。即問諸比丘。諸比丘言。我雖在羯磨中。不憶不知。以是事白佛。佛言。從今聽羯磨時當一心聽。莫餘思。莫餘覺。莫餘思惟。當專心。當勤。當敬重。當思惟。心心等同憶念。應如是聽羯磨。作羯磨者。應分別言。是第一第二第三。不分別說。突吉羅。祇云。此是第一成就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見論十七。受戒已應步影。步影者。正立取住脚為初等。記言某持日月等。五分十七。佛言應教令知。語言。汝今受戒時。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汝應盡形憶是事。十誦大同。
 
[0504b16] 次辨說相。於中文二。第一對過制說。不可具陳五犯。且彰初四。第二善男子下正說。於中復二。初明四重止持行相。第二四依作持行相。前文復二。初總標舉。文四可知。次汝一切下別列四重。初戒文五。初一切不得彰[2]甚止持。第二若比丘下明其作犯。於中有法喻合。第三是中下舉持時分。第四能持不。審其內心。第五答者自言立要。下三例同。事別為異。次四依文二。初總標舉。亦四可解。對此釋四依義。四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立意。第四次第。初釋名者。凡修解脫。必藉資粮。趣詣聖門。事須由起。故此四種是生聖緣。為此俱舍稱云聖種。又婆沙一百八十一。問何故聖種。有說。亦聖亦種。故名聖種。謂善故名聖。無漏故名聖。即此能生諸功德法。相續不斷。故名為種。又曰四依。依者憑也。杖也。行人託此。資成己行。故曰四依。次出體者。此四皆以無貪為性。但此無貪有其二種。一者喜足。二者少欲。今無貪體。唯取喜足。以少欲性。劣於喜足。所以然者。謂於衣食臥具醫藥。隨所得中。皆生喜足。少欲謂於未得物處。無心希求。名為少欲。是故喜足。勝於少欲。故婆沙一百八十一。問少欲喜足。俱對治貪。無貪為性。何故喜足立聖種名。非少欲耶。答少欲之名。有過失。有增益。喜足不爾。有過失者。但言少欲。不言無欲故。有增益者。於實無欲。而名少欲故。於喜之中。無如是事。故立聖種。言立意者。行藉資成。事須將補。資緣雖眾。要唯內外。事各有兩。便成四依。食藥是內。對報病不。衣處是外。服飾進修。故此四依通內外立。又俱舍二十二。問云。為顯何義立四聖種。以諸弟子捨俗生具。及俗事業。為求解脫。歸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二者事業。前三即是助道生具。最後即是助道事業。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業。解脫非久。何故安立如是二事。為欲對除四種愛生。為治此四。說四聖種。言次第者。衣禦外寒。食須內濟。外要先明。內次後說。內外緣備。理須修道。修道託靜。須在樹下。此等資道。無時不須。藥待病緣。稀故在後。問未知此藥。體事是何。答古來解是。內身之穢。如上文云。誰能自觸己物。及未至地。開不受食。今釋不然。此由聖教初興。傳人不尋本意。卛爾施化。遂久流行。然西方梵僧並皆清潔。若有食茲穢汙。眾所不容。又若外道等聞。極生笑謗。故今正解。謂是殘弃藥。梵云布儞阿喝(此云腐爛食藥)。即是所棄之物。故五分第十六云。殘棄藥。又施主以四事供僧。豈可將斯穢物。以奉大眾。又藥法云。腐爛藥盡形壽服。此豈須停加法而服。准此定知。非是糞穢。釋引文妨可解。次別列四。初依文二。初制上行。次開中下。制中文五。一舉所憑糞掃衣體。第二依此得出家下顯其依益。第三舉其時分。第四審其內心。第五發言領受。次開准其力分。不須問持。下三亦同。事別為異。五分同此說十二法。十誦。羯磨竟說四依。次四重。次十三僧殘。一一問答如上。
 
[0505a16] 次結勸文五。第一總結受緣具足。第二汝當下勸受教法。第三應當下勸修福智。於中有二。初舉福智別勸。次汝發心下總結所修感[1]應無盡。第四餘所未知下。除此說外餘問二師。第五恐有過非制令防護。
 
[0505a20] 次拂疑文二。初拂受戒人疑。第二爾時阿難下釋和上疑。前文有四。初問被舉疑以見難提犯重。得法休道還來。是邊罪難。今此被舉。比丘亦不足數。休道還來。同難提不。佛言。難提犯重。根本行[虛*予]。是障戒難。不。合為受。今被舉人不肯見罪。治法重故。不足僧數。非壞根本。不成邊難。若言不見。是遮勿度。見即非遮。得為受戒。但為折伏惡人。舉法不謝。問被舉還俗。舉法不謝。捨戒重來。舊夏應在。答夏依戒生相與俱。失舉為治人。是以不謝。問今此比丘。本作不見舉治。何故受已。問言汝能懺不。答此言懺者。懺本不見之[保/言]。非謂懺言。是本舉懺之罪。次拂制前年不滿疑。次三語。疑。次不問難疑。次拂和上疑。事阿難既見問。弟子已因此生心。遂問和上。若和上身有十三難事。與他受戒。不知得不。答言。未制已前眾僧無罪。制後有者。僧即有罪。問既言制者。是何等制。答謂為弟子立十三。難制。從是制後。不合為受。若故為受。眾僧有罪。既言有罪生下弟子疑心。不知得戒。故有罪。不得故有罪。故作四句料簡。言不持戒者。謂是邊罪等人。前三得者。為有求心。第四不得者。都無領意。所以問和上者。以是根本餘師不然。故不舉問。上來受戒法竟。
 
[0505b16] 次明說戒。以生解故。是以先明半月辨宣五犯罪相彰於時聽。故曰說戒。廣明三種說戒方法。集在一處。稱云揵度。於中文二。初至令心不散正明修道淨人堪聞淨法。第二世尊在閑靜處下示前淨人說戒儀軌。前文有四。第一覩相問知。第二時瓶沙下請佛同作。第三時世尊下勅令集會。第四時諸比丘下自行修禪。前文有三。一覩前事。二問傍臣。三臣實答。第二諸佛文三。第一王請集會。第二默受王請。第三遂請退還。第三集會文中有二。第一正勅集會。第二時諸比丘下奉教集會。此中復二。初明比丘集會。俗行財施。即是資道之緣。十誦二十二云。未聽諸比丘。布未聽布。二十羯磨未聽說。波羅提木叉未聽會坐。爾時異道梵志問諸比丘。汝有布薩等不。答言。不作梵志。嫉妬譏嫌。責言餘沙門。婆羅門尚有布薩等。汝諸沙門釋子自稱善好有德。而不作布薩等。比丘白佛。佛言。從今聽作布薩等。如我結戒。半月半月應說波羅提木叉。第二比丘愍俗正行法施。於中文七。第一對請聽說。第二既聽下爾說法體。廣釋契經。如開宗辨。第三時請比丘下說之儀則。第四時諸比丘下明說。法聲。五分。諸比丘便合聲讚歎三寶。佛言。不應爾聽請一人。第五時諸比丘下辨說時節。五分十八。聽八日十四日說法。十五日布薩。第六若說法人下明說法人。伽論第六。諸比丘半唄佛言。不應半唄。半唄者吉羅。又兩人共唄亦吉羅。又云。眾中無能唄者。當次第差。若都無者。各誦一偈。於中有能者請說。請而不說偷蘭。五分。布薩時。諸白衣以衣布施。欲得呪願。佛言。應為呪願。諸比丘不知呪願。佛言。應使維那呪願。第七時諸比丘下明說法座。第四修禪上來說法。是賢聖語。次夜修禪是賢聖默。
 
[0505c21] 次明說戒儀軌。大文有三。第一念欲為說。第二爾時下舉念告僧。第三以是下說爾儀軌。此中大文有二。第一明說由序。第二時諸比丘欲歌咏下明說儀軌。由序文二。初列八句章本。第二波羅提下次第解釋。將欲釋文。先定默妄緣。種差別釋。此差別。五門分別。第一定問總別。第二生默境界。第三辨默因種。第四對問分別。第五覆發重不。
 
[0506a03] 初門。總別者。序問是總。下八是別。以序不列罪名。總問淨不。餘皆舉犯別問。故知是別。又下諸問各不相通。謂問夷時不問殘等。殘等類然。故亦成別。問序無名種如何成默。答序中雖無。名種為序。二百五十戒。義既序戒義。故有默愆。故言我已說戒經序竟。是中清淨不。又如多論。毀序成愆。毀尚成愆。況默無罪。又序問通總不列罪名。但憶識不疑者有默。餘不憶等即無。下之八問。既列罪名。是則通憶不憶等。俱成默妄。諸憶等罪。二處犯默。餘不憶等。但別中犯蘭。無別聚。犯唯在總。總中亦局憶等。餘不憶等無愆。又文言是中者。序是諸戒中。若餘八問是夷等罪中。二不定是屏露處造罪。為他舉來。應撿事中。
 
[0506a15] 次境界者。問如犯一罪。經三問時。為從僧眾人別結罪。為從問緣。約問結罪。昔解從人得多罪。不隨其問。發問雖是一人。良以眾情委問。今解不爾。但隨問結以默誑。問不誑眾僧。是以文云。譬如一一比丘相問答。既云一一相問。如何約僧結罪。其告淨提。對眾發言。自云清淨。告時無問。故隨人結。
 
[0506a21] 次因種者。問如犯十罪。默然在僧。默罪為從。問得為約所默結耶。舊解約問結默。不從於罪。以其默妄。僧問便有不問。即無問緣。既一何得多默。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隨覆多罪。今解問但是緣罪為正種。理隨種結。豈得隨緣。其如覆藏。亦隨罪結。此默即是覆藏。別名覆。既不隨明相。默妄寧得從。問若默定從。問生淨者。亦應有犯。淨既經問無愆。明默定從罪。結如人身有三舉。一禮獲三。況此默愆不從罪結。
 
[0506b04] 次約問者。問默經三唱。為結幾愆。舊解云。雖經三唱。默但一罪。以共成一法。故如一切三乞成一法故。今解問既有三隨問。皆隱故隨三問。以結三愆。猶如違諫白四。亦是共成一諫罪。既隨諫而生。此豈不隨於問。
 
[0506b08] 次覆發重不者。問淨雖有總別。但對序中發露。至別問中。不須更發。以經發露。義同無過。如清淨人經問無罪。爾者序問隱過。可使犯默。下八隱時不應更犯。答默本對問。但隱皆犯。不同發露。同淨無愆。一序說戒。必無再隱。更逢後座。理有默愆。如人法中。先發後覆。問前說後說。同有默愆。總問別問。齊須發露。答二說緣異法殊齊。皆犯默兩問。法等緣同。總發非別。
 
[0506b16] 次下釋文章本八者。凡欲秉說。理應和集。是以先明集在一處。僧眾既集。須顯說宗。是以第二作。如是說下顯說法體。說既被物。聽須專心。是以第三汝等諦聽下勅令諦聽。然有犯人。不合聞戒。是以第四若自知有犯下勸有犯人。悔成清淨。若行淨。人堪聞戒法。是以第五不犯者下教無犯人。默然表淨。淨穢既知。示答進不。是以第六若他問下勸如實答。有犯者發露答。無犯者默然答。若也知罪覆藏。必成大損。是以第七如是比丘下默同淨愆深障道。若能悔過。必成大利。是以第八若彼比丘下以懺淨故。便得安樂。次釋八句。初二不次。所以先釋第二者。以是所說法體。於中文四。第一舉名轉釋。第二自攝持下歎戒功能。第三我當下爾說方軌。第四是故下結說成就。初文戒與木叉。傍名轉釋。各別翻對。如前已明。五分十八云。波羅提木叉者。以此戒法。防護諸根。增長善法。於諸善法。最為初門。故名木叉。母經名最勝。亦如前明。次功能者。戒能防護。身語惡業。名為自攝。由攝離非順本受體。故名為持。對相彰戒。總曰威儀。此由離非。軌則成就。故曰自攝。持威儀然。此威儀軌則。攝在戒門。故曰住處。戒能出生一切諸行。名曰行根。又一切行戒最幖[1]熾。勝餘諸行。稱云面首集眾善法。成前行根。故遺教云。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三昧成就。成前面首。故遺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亦可集眾善法。是集散善。三昧成就。是集定善。以一切善。勿過定散。故此二善攝行斯盡。次方軌者。雖未即陳待後必唱。故曰當說。示此說方。後違有罪。故曰當結。將為比丘。宣陳五犯。故曰當發。起如戒序。是次陳五犯。令眾同聞。故曰演布開現。說五犯已。總更結立。我已說竟。等是反復分別。亦可五犯之中。一一有三。初言諸大德。是四棄等。是當發起。次陳四戒是演布。次諸大德等。是反復。亦可第三當字通下餘句。次結可知。次劫解初句。廣如下明。次勅聽者。端意釋上。善心念之。專心聽法。解前諦聽。次勸悔者。自知有愆。須行懺法。既不悔過。不合聞戒。故曰犯事未悔。次表淨者。有其兩人。一者不犯是專精人。二者犯已懺悔是悔犯人。此二淨人堪得聞戒。五分十八云。默然故。當知我及諸大德清淨如聖默然。我及諸大德亦如是。次實答者。人既淨穢不同答便默發差別。是以有犯者發露答。無犯者默然答。猶如一一相問答。是名如實答。次彰覆過。若實有犯而默答者。便獲妄愆。既顯妄是道遮答者。理須如實。此是遠資說障。而非是親。次彰懺益懺悔除愆。尸羅得淨因。此發生定慧。終階道益。故曰懺悔安樂。然懺亦未得聖還。是遠資中說。
 
[0507a12] 次明說戒儀軌。於中文二。第一和合同修時說戒法。第二爾時俱睒彌下破久不和非時說戒。計理應有却減說戒。以說戒法。大位有三。但以却減一法寄下遮法中明故。此文中但有二說。前文相望。分為十五。第一明說戒聲。第二時諸比丘下辨說時節。第三時六群比丘下制集一處。第四爾時諸比丘下爾說處所。第五時上座比丘下明應作事。第六時諸白衣問下行籌緣起。第七爾時諸比丘下結大小界。第八爾時說戒日下明說法體。第九時說戒日下開欲清淨。第十說戒日聞下略說戒法。第十一爾時世尊下除疑調伏。第十二爾時有住處下懺愆表淨。第十三客比丘十四日下客舊應不。第十四六群比丘下叛說戒法。第十五六群尼下簡餘眾法。
 
[0507b01] 初文歌詠聲者。五分。佛言。應直說之。
 
[0507b02] 次說時文三。一約日。二約月。三約時。文言聽布二十日說戒。明知布薩說戒。兩法差別。布薩者(三千云。奉言淨住義言長養)十誦五十八云。何以故。佛聽作布薩。答令諸比丘。安住善法中。捨離不善離。不善法得清淨故。是名布薩。伽論第六云。云何布薩。半月半月諸比丘各各自觀身。從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間不犯戒耶。若憶犯者。於同意比丘。所發露懺悔。若不得同意者作念。若得同意。當悔是罪。又云。捨諸惡不善法。捨煩惱有愛證。得清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布薩。
 
[0507b11] 次盡集文二。初明六群。心同形別。次爾時下大迦賓形心俱別。不聽乘神足。往者濫無神足人。不肯赴說。故令步往。
 
[0507b14] 次說戒堂者。示知說處。而非是界。
 
[0507b15] 次應作文二。初是下座應作。以是作務上座。不應作。次時六群下。上座應作。以是言談說法。下座不應作。五分十九云。有一住處跋難陀。為上座。唱言今僧十。五日。布薩說戒。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僧。今何所為。諸比丘作何事。諸比丘答言。某甲比丘。應與作呵責等羯磨。某甲應與別住等羯磨。跋難陀言。我不知羯磨。諸比丘問。若不知羯磨。何故問僧及諸比丘作何事。以是白佛。佛言。上座應說戒持律應羯磨。
 
[0507b23] 次舍羅緣起。此文應在前。明前文應在後說。所以爾者。若無緣起如何。前文已言。具舍羅既有此言。明須前說。
 
[0507c02] 次明結界。於中文二。初以自然集。難作法緣起。第二佛言下正明結界。於中有三。初結大小界法。攝人以同法。第二時有厭離下結不失衣界攝衣以屬人。第三爾時有二住處下重更開結大小界法。然依正文。界有三種。其攝食界。在下藥法中明。初文復三。初結大界法。第二時諸比丘下開結戒場。第三時諸比丘下明解界法。前結大界。文中有五。第一制集無欲。第二是中舊住下差唱相人。第三若東方下爾相令唱。第四眾中下差秉法人。第五當如是下正明結法。先解結界義。六門分別。第一開制結意。第二列數釋名。第三辨其體狀。第四有法起不。第五棄捨失不。第六處法相對。
 
[0507c13] 初門意者。羯磨說戒。正是住法之儀。既欲秉行。須得依處。然此所依。盡一化境。盡境同會。極是劬勞。大聖愍此癈修。開令境局結界。當處同遵。即成法事。一開已後。即是秉眾所依。但作法事。非此不濟。先開後制。意在於斯。故祇律第八云。不羯磨地者。不得僧作事。
 
[0507c18] 次列釋者。位且為二。謂自然作法。先明自然。自然有四。一聚落無難。二聚落有難。三蘭若無難。四蘭若有難。此等隨人。即有界分。不為物造。名曰自然。次作法者。加法限約。分齊各殊。稱之為結。既有分齊。彼此差分。名之為界。了論。梵曰四摩(此云別住)。謂此住處。與餘住處。分齊各殊。稱為別住。別住不同。有其大小。大界約位。通說有四。一別說戒。別利養。名為人法同二。界二同說戒同利養。名為合。二法食同界。三同說戒。別利養名為合。二單法同界。四別說戒同利養。名為合。二單食同界。此一無別界體。但作羯磨通食。故約位明。次小界亦四。一者戒場竪標唱相。二者難結小界受戒。三者難結小界說戒。四者難結小界自恣。然以界處。局狹名小。寬遠名大。
 
[0508a06] 次辨體者。先明自然分齊。於自然中。先定聚落。故十誦二十二。諸比丘於無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結界。爾時界應幾許。佛言。隨聚落界。是僧坊界。僧祇第八。優波離問。若有處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若欲羯磨。應齊幾許。名為善作羯磨。使令異眾僧。各各相見而得成就羯磨。不犯別眾佛答五肘弓量。七弓種一菴婆羅樹。齊七菴婆羅樹相。去爾所作羯磨者。名善作羯磨。雖異眾相見。而無別眾之罪。是名為七菴婆羅樹界。然唯七樹合有六間。間別七弓。合四十二。古尺小故。以九尺為弓。六尺為步。是則一弓有一步半。合計四十二弓。有六十三步。今尺大故。一尺[1]故一尺當尺二。是則七尺五寸為弓。五尺為步。一弓還一步半。乘步還六十三步尺。雖今古不同。計步無異。此集分齊。四面各爾。又此集者。十誦。據可分別。即是無難盡聚落界集。僧祇。據不可分別。即是有難。但取六十三步集。尼集分齊亦准此明。蘭若無難界者。五分十八。諸阿練若比丘不知己界齊幾許。以是白佛。佛言。自然界去。身面二拘盧舍。十誦。諸比丘無聚落空處。初作僧坊未結界。爾時界應幾許。佛言。方一拘盧舍。是中諸比丘不應別作布薩及僧羯磨。但拘盧舍大小不定。祇律第九。五肘弓二千弓。名一拘盧舍。計一俱盧舍。有三千步。三百步為里。即有十里。雜寶藏云。五里此二教不定。集亦太寬。今依俱舍等。定望將應理。故五百弓為一俱盧舍。弓各四肘。計五百弓。有三千尺。五尺為步。即六百步。三百步為里。即有二里。五分。二俱盧舍一向取。十誦。方俱盧舍四方取。計此二教。里數一種。既曰二俱盧舍。即以四里為限。次有難者。見論十七。阿蘭若界極小方圓七盤陀羅。一盤陀羅二十八肘。若不同意。二十八肘外得作法事。計有一百九十六肘。今尺肘別一尺五寸。合有二百九十四尺。計五尺為步。合有五十八步四尺。此與四分。衣蘭若同。既言不同意者。明知是難。然於空聚欲集僧者。必須依前分齊。內集即是。集僧遠近分齊。謂是標狹界寬。或若標寬界狹集。亦依前標將欲結。然未是界。次作法大界分齊者。五分十八云。若結界隨遠近時。諸比丘結無邊界。佛言。不成犯吉。比丘復結。十二由旬。或十由旬。說戒時往。四五日行。乃至或遇野火。或遇瀑水。遇賊劫剝。便有梵行。難衣鉢難及命難。佛言若結十二由旬。若十由旬。不成結界犯吉。今聽極遠三由旬。祇見二文亦言。極廣三由旬。母經第七。但云極遠聽。一日往還。結大界。是名盡相應法。此無定文。但言十五日說戒。十四日先往。十四日說戒。十三日先往。既經宿方至。亦與餘文相似。尼界分齊。准多論第四云。尼結大界。極大一拘盧舍。次小界者。戒場一種。結有標相。永久作法。見論十七。極小容二十一人。義准不得更遠以遠。還成妨難。祇中四五人外。更開一尋。餘三小界非是永久。一時避難。但隨僧集。數人坐處無別分齊。然界體狀。准見論。有五種。謂方圓皷形半月形三角。若相依結已。後若失相。界亦不失。若人掘地乃至水際。皆不失界。其自然分齊。理須圓取。對此因明。自然作法。異相差別。但此二界。異相有四。一作法不作法異。二多少不同。作法隨事。故多自然。不爾故一。但作空聚分齊。三寬狹異。謂自然界昔寬今狹。本該一化。故所以寬。以集難故。開境局結。若依舊集。恐不成結。故作空聚分齊。是以今狹作法對本。開結故狹。然望今集。互有寬狹。四強弱不等。若望初集。亦無強弱。對今集者。自然即弱。弱故法事極狹。但得結界。不得作餘。及無欲法。作法強故。秉法極寬。下至解界。及通欲等。
 
[0508c17] 次法有無者。問於此作法。結界處中。為有法起。為無法起。答於此處中。無別法起。以經作法。異於自然。如有情類。別有造業。發生無表。故有得。得此結界法。不屬別人。界處無情。繫屬何許。但是曾加羯磨。唱制處所。故下文云。界現前者。在內羯磨。作制限者。是類如受持衣鉢處分離等。並是曾經作法。說為無罪。既是非情。並無法起。爾者如何見論十七云。若結界已。水盪成坑。有水流處。知其處所竪柱為。問於上作法事得。答由知處所。咸是標內。無問高下淺深。並同一界。
 
[0509a02] 次棄失不者。僧若作意永捨住處。所依之界。出界便失。故十誦四十七。有諸比丘。捨僧坊去。作如是念。我不復還是處。是名捨界。不佛言捨。又五十六。舍利弗遊行中。道有空精舍。是說戒日不知。何者是界內。何處是界外。是事白佛。佛言。若有棄空精舍。是名一切界外。是中說戒隨意。爾者如何。下文治故僧伽藍。疑有淨地。佛言。解已更結解。此文古舊諸師並皆錯用。下文疑有淨處。即無故言。有故言。處不知云何。佛言更結。此當部文。尚自錯用。說他部文。而能具委。若論二眾。重結不失。見論十七。若比丘結界已。於比丘尼非界得。更結比丘尼界。比丘於尼界上結亦爾。若非法比丘惡心解界。亦不成解。類如解淨。
 
[0509a14] 次相對者。若將白等三法。對處通局者。且自然作法。白二位通。白二雖通二處。自然極狹。唯結大小界白二。以是根本得在。自然中秉。
 
[0509a16] 次就作法大小界中白等。三法俱有通局。且如受懺等。單白通於二處。捨受德衣。簡德斷諍。現前草覆。結集行鉢異惱等白。局是大界。白二位中。還衣六年離衣杖絡。通於二界。處分結淨。學家癡狂。攝衣覆鉢。用舊持新。不禮分衣。四月八德等。局唯大界。白四法中。受戒出罪。通於二界。憶念不癡。罪處所及。七羯磨等。局唯大界。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七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七末
 
[0509b06] 次下釋文。犍椎者。梵音不正。正曰臂吒。犍椎臂吒。此云打犍椎。所打之木。打法如常。五分十八。應唱時至。若打犍椎。若皷打。若吹螺。不知誰應打。佛言。應使沙彌守園人打。彼便多打。佛言。應打三通。若無沙彌比丘亦得打。問所以結界制令盡集。不聽與欲。解有三義。一自然無界弱故。不攝餘法。憑界強故。能攝二結界。是眾同之本。理宜急制。故無欲法。自餘羯磨。非眾同本。不從急制。故聽與欲。三令識界相。不礙僧事。餘法反此。故聽與欲。次差唱相人。所以須舊住者為取。委知界之分齊。設非先住識者亦成。次所唱之相。文中具列十二。如指山者。必須言某山某邊。若不別指直言山者。理即不成。其山既爾。餘相類然。見論十七。界相有八。謂山石林樹路封江水。山相者。大如須彌。小如象大。石相者。大者如牛。小者三十稱。若漫石不得。別安者得。林相者。若草林竹林。不得作界相。以體空不實。林大者乃至百由旬。小者下至四樹連接。亦名為林。樹相者。不得以枯樹為相。大如閻浮樹。小高八寸。形如針大。若無自生。種者亦得。路者。除向田取水等。窮路不得。大路或車步。短者乃至經三四村。得蟻封者。大者如山。小者高八寸。江者。若好王化。五日一雨。此雨江水不得作相。若四月不雨。常流不斷。水深二尺。得作界相。水相者。自然池水。得作界相。若通水入田。或甄盛水。不得作相。既知相已。若無戒場。但安一重標相。唱法如常。若有戒場。須竪三重標相。先唱戒場相結已。次結大界。先唱大界外相一周云。此是大界外相。次唱內相一周云。此是大界內相。次總合云。此為內相。彼為外相。此是大界內外相一周訖。如是至三。其相若不現顯。及不唱者。總不成結。故五分十八。佛言。若不唱界相。不成結界。犯突吉羅。諸比丘以眾生。及烟火作界相。或並界或兩界相入。佛言。皆不成結。犯突吉羅。此及諸部唱相。皆不言三。計其道理。一說成就。但以行事已然。共存三唱。次眾中下差秉法。人唱相人不合秉法。秉法人不合唱相。以此義故。文各別舉。五分十六。應一比丘唱四方界相。又唱除內地。更一比丘白大德僧聽等。次正秉法十五。二律牒唱相人名此。既無名不得輙依他部。言同一住處者。是處所同對二住處。本別今同者。以彼不得言同一住處。此為本同。今同故言。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謂是法同。
 
[0509c21] 次明戒場。先解其義。四門分別。第一明其開意。第二釋別場名。第三安置處所。第四辨結先後。言開意者。大界僧居處所寬遠。數有別事。盡集稍難。故開。大界之中。別立戒場。隨作受等。事時不惱大眾。即如文中四人等事起。開聽別立。即是利益比丘。
 
[0510a01] 次釋名者。所以名戒場。本為別人。滅惡生善。簡穢取淨。故名為場。如似俗場。從喻受稱。問餘界亦有此義如何。不與場名。答大界本為眾僧所居。不專滅惡生善。不與場名。諸餘小界。雖亦滅惡生善。為難別開。非久作法。又無標相。不與場名。
 
[0510a06] 次安處所者。論其戒場。須在界內。為以界眾大難集。開結戒場。故知在內。又羯磨文言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若在外者如何。言此住處戒場無結。雖不為住。良由在他住處內故。又在外者如何。下戒場大界互有見聞。佛制令喚。母經第一云。外更不結大界。直結小界。亦不得受具。
 
[0510a11] 次先後者。諸傳法者言。此無正文。應先大後小。以是大界內安戒場故。今解不然。戒場既在大界內安。據理戒場應須先結。故五分十六云。應先白二捨僧坊界。解已然後結戒場。結戒場。已更結僧坊界。母經第二云。解界先解大界。後解小界。結界先結小界。後結大界。善見大同。不能具錄。
 
[0510a18] 次下釋文。文中分二。初舉緣開結。第二當如是下正明結法。結法分齊等如上應知。問如何不言同一住處。答戒場無興。不為住故。既不為住。不言同一住處。爾者所以不言同一說戒。答戒場無不為說戒。說戒制作豈恐大眾疲勞。聽往戒場說戒。爾者戒場無興。為別羯磨。是則應言同一羯磨。解大界言同說戒。則有本界異界同戒場。若言同羯磨。恐同大界。亦須本界異界同。是以不言同一羯磨。又解大界。無為僧住。復欲攝人同法。是以須言同一住說。戒場無不為住。不欲攝人同法。是以不言同一住處。同一羯磨。
 
[0510b04] 次明解界。昔云。此之一解通解戒場及與大界。今謂不然。但解大界。不解戒場。以其結解文不類故。唯此一結對之辨解。餘三及戒場。並無解文。以義而言。欲解戒場者。但應翻結作解。翻云。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戒場。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戒場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戒場。僧今於此解戒場。誰諸長老忍僧。於此解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於此解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如解大界。翻亦同爾。釋文分。先辨解緣。母經第六。解界有二緣。一者水漂標相壞不知處所。二為賊難故。諸比丘皆出界外。次明解法。結時為識相。故須立標相解。為捨界相。直解不須牒。
 
[0510b16] 次明不失衣界。自然衣界。如上已明。今辨作法。先解其義。二門分別。第一正明衣界。第二舉衣。對僧辨其同異。先明衣界。三門分別。第一開結之意。第二釋衣界名。第三除村不除。初門。三衣制畜。理應隨身。今若遠之。豈成持護。又以比丘經禪靡替。界寬藍狹。隔礙便生。故聖開聽。於僧界上。結攝衣界。遍界共同。故僧祇第八云。舍利弗於那羅聚落安居。日日詣竹林。禮世尊足。值天七日連雨。念言我今體羸。是僧伽梨重。正欲持去。被雨遂重。若不持去。脫不得還。便應捨墮。且住[1]持晴。往詣世尊。道逢外道共論。佛問何以多日不現。具說上事。告諸比丘。從今日後。王舍城。竹園精舍。那羅聚落。作木離衣宿界。今諸比丘得安樂住。羯磨法可知。作不失衣法已。此王舍城。趣那羅聚落。道兩邊各二十五肘。名為界。若衣在道中。得道左右。各二十五肘。置衣王舍。得至那羅聚落。無罪。置衣那羅聚落亦如是。又祇洹精舍有一比丘。食後欲詣開眼林坐禪。便作是念。我或於彼宿。便失伽梨。即持三衣。遇見世尊。問佛知已告言。從今日後。從祇洹林。至開眼林。東坊精舍。西坊精舍。東林精舍。西林精舍。王園精舍。受籌塔婆羅林精舍。盡同作不失衣法。今諸比丘得安樂住。羯磨如文。然不應練若。通結聚落。應阿練若處。通結阿練若處聚落處。通結聚落處。唯此界寬。藍狹。得結攝衣界。欲使可於僧界。同一衣界。或若藍望僧界。或等或寬。此二衣界。即不須結。對此若結。反成局礙。非謂衣界一切須結。
 
[0510c16] 次釋名者。由加此法。攝衣屬人。今無離罪。故曰不失衣界。或可加法。結後去之雖遠。但不離界。衣猶屬人。故曰攝衣界。
 
[0510c18] 次除村不者。問作羯磨法。時為有村。故須言除村。為[2]得無村。亦言除村。舊解村界。若有若無。一切須除。今釋不爾。若現有村可須言除。若現無村即不須除。若當無村結言除者。此即事不稱法。豈得成就。如瞻波中無病浪治。及被客呵。無覆與覆。此等不成。其例非一。問衣界所以除村者。答村是俗人所居。衣隨比丘。分齊體性相違。故須除去。多論具五義。須除一聚落。散亂不定。衣界是定。二為除誹謗故。三為除鬪諍故。四為護梵行故。五為除疑嫌故。又問僧衣二結。所以有除不除。舊解云。俱是禁緩從急。有除不除衣。以別為過故須除村。別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為愆。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解僧界開不重開。所以不除衣界。亦是開不重開。是故須除。今解僧衣二界既殊。所以除不除別。又解衣與村界一向相違。雖復開依處結。亦須除去。然與僧界。性不相違。以不相違。故不除也。
 
[0511a10] 次明同異。三門分別。第一寬狹多少。第二相可不可第三勢分有無。言多少者。僧衣對辨。可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對僧。作法亦五差別。三以二作相對三句。辨異初五者。第一僧寬衣狹。謂在蘭若攝僧。二拘盧舍攝衣八樹間。第二衣寬僧狹。如依伽藍集僧衣。界外有勢分。第三僧衣俱等。如藍勢分與七樹齊。第四僧一衣多。如七樹內有眾多家。第五衣一僧多。如空地大樹百由旬。比丘精異衣許通護。僧有多限。有人云。藍相寬故衣一。此有眾多。六十三步故僧多。此不應理。若此藍內。是可分別。六十三步。不得有多。若以不可分別。僧多衣豈為一。次位五者。一僧寬衣狹。如界大藍小。是二衣寬僧狹。如藍大界小。是三俱等。如可藍勢分。結僧界者。是四僧三衣。一有戒場故五。僧一衣多。無戒場故僧一。藍有若干界故衣多。次位三者。一僧寬衣狹。謂除村村外界。以被除處無衣界故。二僧界三衣界。一有戒場故。僧三以結攝。衣界無村故且言衣一。三者俱等。謂無戒場故。此中不得有衣寬僧狹。以衣作法。依僧界故。復以衣界。假僧界生。亦不得將衣作法。對僧自然辨。
 
[0511b05] 次相可不者。二種自然具三義。故不得相可。一衣制隨人。僧則隨處。僧衣既殊。豈得相可。二各不相假。三勢分有無。次二作法翻上三義。故得相可。一衣以隨人急故。開急就緩。可大界上結。為是相可。二衣必假僧。三俱無勢分。自然作法。既是法無法異。亦不得相對。明可與不可。
 
[0511b10] 次勢分有無者。僧界約處分齊。垣定不問。自然作法。俱無勢分。衣界翻此。理應俱有勢分。但為自然。攝衣隨人。不定以不定。故開。有勢分作法。衣界開依處結。處則是定。故無勢分。亦可作法衣界。假僧界生。所依既無。能依豈有。
 
[0511b15] 次下釋文。文中分三。初無村結法。次有村結法。後料簡進不。無村文二。一舉緣。二作法。母經第二云。先結大界。後結不失衣界。先捨不失衣界。後捨大界。次有村結法。初亦舉緣。次明結法。問所以界內有村。答多論第四云。以界威力故。惡不得便。又在界內。善神所護。是以為檀越故。通聚落結。次料簡。有四句。唯釋可知。
 
[0511b22] 次下第三開結大小界法。文中分四。第一結解大界。第二爾時有二住處下對食料簡。第三爾時布薩日下結解小界。第四時天瀑雨下對法料簡。初文有四。第一明法食。二同界文分為五。第一舉前昔別。第二諸比丘下顯欲。今同為法食互[虛*予]。遞相假故。第三諸比丘下以緣啟請。第四佛言下解前昔別。第五應盡集下開結。今同結法分齊細解如上。第二法同食別界。食雖自豐。法便有闕。釋文准上。第三食同法別界。良以食儉法豐。須作斯制。食是常住。不可輙通。自非作法。無由得共。猶如僧得施物。亦通十方。作法竟時得攝屬己。物既爾。食亦然。此無別界。不須解言。但欲同食。作斯羯磨。釋文准前。第四舉初二合。解為兩別下二唯亦應然。文無者略。
 
[0511c10] 次料簡食者。若隨得食。便各食之。此則乖本結心。豈成同食。若來往送。復恐時過。但作口和。彼此無犯。雖作斯法。據其少食。食若多者。即不得通。
 
[0511c13] 次數人小界。先結後解。解此小界。人處相應。既此人結。還此人解。以蹔作法無。第二為後人如何。輙解此界。不同戒場。永久作法。兼有標相後人牒解。
 
[0511c16] 次對法料簡。一約河水。二就道遠。
 
[0511c17] 次明說戒法體。將欲釋文先義。四門分別。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約人。第四約法。初時有四。謂年月日時。年者。一年二十三大小可解。月者。謂黑白月。日者十四十五十六。隨其住處。自為恒式。時者。通晝及夜此文多就夜說。如文。然燈火故。又以夜多寂靜赴。說者集故。此文雖知是夜晝亦無失。故十誦云。從今聽二布薩。一食前。二食後。一晝一夜。
 
[0511c23] 次說處者。以人通於僧別故。處該於作法自然。然於作法之中。復有大小。大界理遍。小局數人。
 
[0512a01] 次明人者。除下三眾。以非所秉。具戒位三。三皆說戒。僧有四別。四人僧收。又於僧中。義分廣略。三人已下但是略法。若論減却非時。並據僧說。復應有誦戒人。其誦戒上座應誦。五分十九云。有一住處布薩。跋難陀為上座。眾僧請說戒。答曰誦忘。諸比丘言。若忘。何以坐上座處。以是白佛佛言。應上座說戒。若不說吉羅。比丘不知齊。幾為上座。佛言。在上無人。皆名上座。又若上座不能說者。僧祇三十四云。僧上座應誦戒。若不能者。次第二上座誦。若復不能。乃至能者應誦。又五分十九云。諸比丘先不請。誦戒人以此稽留說戒。白佛。佛言。應先請說戒人。增一經四十四云。今聽上座。使說禁戒。若僧上座不堪說者。聽持律說。若無持者。其能誦戒通利者。當唱之使說戒。
 
[0512a14] 次明法者。法位通三。謂心念三語羯磨。羯磨之中。復有三位。此制常行。故但單白。
 
[0512a16] 次下釋文。文分為三。第一單白攝眾。第二爾時說戒日下正辨說戒法體。第三若有三人下明是非相初白可知。若更有餘法事。並須未白前作故。五分十九云。時諸比丘先說戒。後作諸羯磨。六羣比丘說戒竟便去。不與僧和合。以是白佛。佛言。應先作諸羯磨。然後說戒。以是攝僧。今不得去。
 
[0512a21] 次明法體有三。眾法對首心念。略辨僧說。料理前事。鳴槌集眾。不局大僧。沙彌亦集。眾既集已。當相撿校。若有見聞。復應喚覓法事。次第癈立可知。應辨淨水香汁。然燈舍羅。舍羅者是籌。五分十八。諸比丘便作金銀籌。以是白佛。佛言。應用銅鐵牙角竹木。除染毒樹。諸比丘有短作有長作。佛言。短應並五指。長應拳手一肘。麁不過小指。細不減[木*著]。應染以同盛。懸著布薩堂上。僧祗二十七云。若欲誦時。應先淨洗。互已捉籌。若有者應作香汁浴籌。餘人欲捉籌者亦爾。復云香汁灑地散華然燈。三十四云。應一人行。一人收。不得覆頭覆肩行籌。應脫革屣。偏袒右肩。受籌人亦如是。先行具足人。籌。然後行沙彌籌行已。白爾許受具足人。爾許沙彌合。有爾許人。次對首者。以非眾故。不得互問。清淨表同僧法。故須自言清淨。次一人心念言者。以不對境稱云心念為欲。表淨同僧。故須言也。
 
[0512b12] 次是非。文二。第一對前三位明。第二別定是非。前文二句。初句。是非法別。眾以白說戒。應四人為。今三人作。即是非法三又非僧。不成與欲。即是別眾。次下二句。是法別眾以應三語。是法不應受欲。即是別眾。次別定文四。一六羣造非。第二比丘白佛。第三佛制不得。第四如非對顯。此中文三。初舉四數。次列三非。一如言。二非者若僧不集。一白處作。二白或三人受。第四人欲白說戒。是名非法別眾。若四人盡集重作留白。或可四人共作三語。是名非法和合。若四人不集如白法作白。或三人等受欲作法。是名法別眾。言一如者。若四人已上盡集白說。或三人等不受欲。共作三語心念。是名法和合。凡舉非者。欲使識非令棄。顯其如者。欲使達是遵。修顯成不。如文可知。然佛示此法。和合說戒。令使比丘識相同修。故言是我所教法。
 
[0512c03] 次與欲清淨法。文中有三。第一與欲應羯磨。第二爾時說戒日下與清淨應說戒。第三爾時六羣下料簡進不。前文有四。第一病輕與欲法。第二不能如是下扶將赴集法。第三若盧此下病重圍遶法。第四若病者眾多下病多出界法對。此解義七門分別。第一開意。第二釋名。第三定緣。第四約時。第五約處。第六約人。第七約法。初門者。僧若秉法。理須同遵。情有乖違。不成和合。然和合中身心兩別。身為緣遮開。單心集情既到。僧得名同事。既不犯別。開聽與欲。
 
[0512c11] 次釋名夫論欲者。乃是希須為義。故伽論第六云。何以故名欲。欲者所作事樂。隨憙共同。如法僧事。十誦五十八云。欲法者欲名發心。如法僧事中。隨僧法與欲。是名欲法。實論第七云。心有所須。是名為欲。然應與中。自有彼此相藉。如說戒自恣。制所常行。若當不為必制。有罪。或有僧須別人。別人不藉。如受戒懺悔治人等法。以若不為。聖不制罪。雖復望已。有須不須。然僧秉作。並須齊集。
 
[0512c19] 次定緣者。即此文中為病故開。然有瞻病三寶等事。於教無違者。咸在開限。如不與欲。戒云。若為僧事塔事瞻病事。及後悔戒。作衣緣。亦得。
 
[0512c22] 次約時者。謂作說戒自恣羯磨等時。時義不定。約法以辨。故下文言。作羯磨時應與欲。
 
[0512c23] 次約處者。專約作法。自然中無。故結界時不得受欲。然作法中。復有大小。小中除戒場。餘者即無欲。所以可解。
 
[0513a01] 次約人有三。第一能與欲人。謂上二具非下三眾。就二具中體須應法。第二納欲人。謂唯是僧。非下二位。故文言。一二三人。不得受欲。僧有四別。通皆攝欲。然四人少分。結界無欲。第三持欲人。隨文解釋。
 
[0513a05] 次約法者。法位有二。第一所應之法。於所應中。位有其三說戒。一法說戒。及羯磨自恣。一法自恣及羯磨。餘一切法專唯羯磨。然羯磨三位通皆攝欲。唯白二少分。結界無欲。第二與欲法。亦至文解。
 
[0513a10] 次下釋文。初文有三。第一舉僧作事。第二有異下牒不來緣。第三佛言下開與欲法。此中復三。第一與成不成。第二若受欲比丘下持成不成。第三若受欲人下說成不成。初文有二。第一舉欲成法。第二若不下反顯不成。前中復二。第一總舉應與。第二別列欲法。欲法五種。五中四略。一廣。略開重病輕者。不得廣說一種通病不病。次不成中。若不現身相。翻前第四。若不口說。翻餘四種。此等不成。應更與欲。欲法既爾。下清淨法亦然。乃至恣中亦同此說。
 
[0513a18] 次持中有三。一病人所。二至中道。三至僧中。初病人所有。二十七人不成持欲。下自恣中。有二十五。略無神足離見聞。此中位三。初有七人。謂受欲已有。次若自言下十九人通及與時。第三離見聞。一種唯局與時。所以唯局與時。以受欲已離。見聞不失。故知受時不得離見聞。餘處行者。謂出界外。故恣中言。若出界。又十誦三十九與欲者亦不得出界。故文云。佛言從今日與欲者。不得出界。犯者吉羅。及不得受界外人欲。問餘行既是出界。所以復明戒場失。答今言戒場者。實已出界竟。以是大界分內。別作法處。情或不失。故更明之。其十三難等。有過人以不知故。須有自言。若其知實不假自言。問所以無癡狂等三。答此隨一相舉之。理不備盡。文無者略。五分中有。問下一據不足數中。更有尼等。四人別住隱沒。及所為者。何以此等七人不來。答所為人者。成持故無。尼等六人理有並略。五分具有問。此中六人。謂命過餘處行罷。道入外道。眾別部眾。明相出。何以不足中無。答此取往來失欲分齊。故有命過等。及經時失。彼不足中。不據往來。唯約體說。故無此六。次中道僧中者。設離常行道見聞欲。亦不失持欲。既是使命往來。豈可離道。見聞即令欲失。以此故知。道中無離見聞。爾者道中既闕見聞。所以言亦如是。答理實見聞局。是受時中道不可。偏除此一。是故總望前位。言亦如是。次僧中亦無離見聞。以局受時故。又解此之三位皆對受明。於病人所受既爾。若中道僧中亦然。省過順文。此釋最勝。故與自恣。文云若到病人所。便命過等。准彼此則不合有已。然古師說。僧中離見聞有四。一隱沒。二到出。三隔障。四遠坐者。自論不足。非關失欲。
 
[0513b22] 次說成不。如文可知。
 
[0513b23] 次赴集等。具如文說。五分十八云。佛言。應舉眾到病人。所使說戒。比丘於中央坐說戒。令諸病比丘向說戒人。復有諸病比丘。不能向說戒人。背而坐臥。佛言。應出界外。布薩不得。在界內作。別眾布薩。
 
[0513c03] 次與清淨其位並同。
 
[0513c04] 次進不者。其文有九。第一欲清淨令法。第二不得稱事說欲。第三明欲清淨不失。第四受欲多少。第五更明說戒儀軌。第六轉欲清淨法。第七得稱和上闍梨字不。第八事說往不。第九制往及坐。初文欲清淨合者。為令不稽僧事。隨作皆成。故制。合與是則欲與清淨。合欲與自恣合。
 
[0513c09] 次聽稱事者。亦為稽留僧事。欲令眾僧秉法無礙。復除非法。不與情和。是以但言。如法僧事。與欲清淨。爾者既不許稱事。如何與欲自恣答不聽稱事者。謂稱僧中所作之事。自恣者自宣己情。縱僧舉罪。不是稱他僧所作事。
 
[0513c13] 次欲清淨失不者。但以路中有難。不得詣僧。開從外來。欲法不失。
 
[0513c15] 次受欲多少者。此文皆得不能記識姓字相貌。但言眾多等。十誦亦爾。僧祇二十七云。若取欲時應自思惟。能傳欲不。不得取眾。欲得至三人。集人多少者。祇律又云。從今已後。不聽與欲者。多及等作布薩。若與欲等多作布薩。越毗尼。五分十九。今聽多比丘。集比丘持清淨欲來。此望說戒集者須多。若論餘法。不論多少。
 
[0513c21] 次說戒儀軌者。為說戒故立。不成別眾。除此及威儀師。餘有坐立者。皆成別眾誦戒。忘誤授等可知。
 
[0513c23] 次轉欲如文。前對病人。說有廣略。轉欲非病。一切須廣。母經第八云。取欲者語一人。如是展轉。語第七人。皆得取清淨。是名七相應法。不同祇律轉與失欲。十誦。佛言。從今不得展轉與清淨。與欲與自恣。與除罪。犯者吉羅。
 
[0514a03] 次不得稱和上等字。祇云。有人問汝和上阿闍梨字何等。不得直道和上阿闍梨字。應說義因緣令知。
 
[0514a05] 次說欲事訖。須往僧中。以情先和不犯。別眾但為事訖。應須聽戒。不往違教。故如法治爾者。說欲事訖。不往不犯。別者受日。事訖不來。夏應不破。舊解云。事訖未來。不即破夏。令解不爾。受日對事。事如聽受。事謝法亡。不還破夏。說欲送情。非正由事。故說欲時。不稱事說。
 
[0514a10] 次說戒事。須往赴坐聽。兩對四句。如文可知。
 
[0514a12] 次略說文三。先明略緣。第二自今已下示秉法時。第三彼比丘下正明略說。前文重者。名難。輕者是餘緣。八難中病者。是說戒師。餘緣中病者。是餘僧眾人。難者住處有眾多白衣。妨說戒故。或有惡人。來至座上捉比丘。次爾時者。但明相未出。須作羯磨。以明相出欲即失故。次正明。略文分為二。初作七略。一直去。次復有五種。下作三位。五略前文。初句難猶未至。應可廣說。此是說盡提舍尼。名為廣說。謂是略中之廣。非全說五犯。所以知者。以其次句。說盡九十證知前句是提舍尼。問所以無有廣說。眾學七滅。言僧常聞。答若說眾學。便是五犯。已周縱餘七戒。不得名略。餘句可知。即是七略。一真去尼無不定。故有六略。一直去次錯互。前七以為三五。前根本七。從緣向急。今此三五從急向緩。初五單序作頭。至盡三十。還是略中之廣。故曰廣說。第五但以略去廣。文廣取名數。所說不殊前聞。故曰僧常聞。次二五可知。尼本六略但有二五。
 
[0514b05] 次除疑調伏。文中有五。第一立制除疑。第二爾時世尊下自言治法。第三爾時說戒日下制愚依智。第四爾時難陀下折伏弟子。第五爾時有一下瞻奉德人前文有四。第一立制除疑。為淨眾故。第二有三種下列數料簡。初人濫故須作。後二無濫不須狂病。既然餘二類爾。第三狂止為解眾僧。作法除疑。立制非關別人。故無有乞解。是別人等。僧乞解前制。既為列人所以須乞狂止。未解不犯。別眾以法不捨。須僧解故。不同母經。彼經第二。佛言。得心者可捨後還失心。更與得。本心還捨。僧祇作白三羯磨。若病差即捨。第四更發復作。
 
[0514b16] 次制自言治法。文中有五。第一佛止不說對此釋佛說戒。二門分別。第一明說法體。第二說戒時節。初門所說法者。佛在僧中為眾說者。但是略教。不說廣教所以爾者。舊解云。略教法門。言雖是略。理實包含。通於輕重。是以如來說此。總教通被五。根機利益。廣有五差。輕重不等。若為說廣。利益不普。此釋不然。佛說略教。本無五機。如何乃云。通被五根。又佛滅後百年已前。猶為一部。未有五差。如何在日。始十二年。即云廣有五差。輕重不等。故今解云。以略是其列行之法。佛說此法。教誡學徒。廣是眾法。共相攝受。佛既非僧。寧容唱此。是以戒經云。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此戒經。明知是略。又善見云。過去諸佛。但說教授波羅提木叉。不說威德波羅提木叉。問何名教威德解略無。名種稱云。教授廣有。名種怖人。故曰威德。問佛有無邊智慧。無邊辯才。何故十二年中常說一偈。多論解云。雖有無窮之辨。為眾生故。更不異說。更不多說。次明時節。諸文不定。若依僧祇。五年已後。漸漸為非。立說木叉法。見論第五云。佛從菩提樹下。二十年中皆說教授。波羅提木叉。復於一時。語諸比丘。從今已後汝輩自說威德。波羅提木叉。又云。過去諸佛不為聲聞弟子結戒。不犯非故。亦不結威德波羅提木叉。亦不半月半月說戒。乃至六年六年止說教授波羅提木叉。往昔閻浮利地有八萬四千寺。寺或有十萬二十萬比丘。亦不諠[朿-木+大]。皆寂靜而住。是時諸天人心思欲聞佛說戒。恒計年歲。應到六年。即集大眾。往佛所待佛說戒。是時諸比丘有神力者。從遠而來。無神力者。諸天來白。時至可去。即取衣鉢。承天神力。到布薩堂。到已禮足。時毗婆尸佛知眾集已。為說忍辱第一道偈。若依增一經。皆具廣略。乃至第七佛。十二年中無有瑕穢。但說一偈。以為禁戒。自今已後。令僧說廣。因此乘明。彌勒千歲之中。眾僧無有瑕穢。恒說一偈。偈云。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淵。又多論第二云。十二年中。常在眾說。十二年後有惡法出。心不說。令弟子說。十誦亦爾。問諸文明說時節。何以不定解。僧祇。制廣時節餘文。見論乃是說之時節。問所以見論。餘文說時。又別解。蓋是隨根見聞有異。或可部別不同。不可互為妨難。問五年制廣已是有事如何復云。十二年前。為無事僧說此戒經。答廣教雖興。未名有事。謂非犯廣之人。故云無事。若實犯廣。非真沙門。欲令世尊於斯穢眾。說清淨法。無有是處。約此差別。義來為三。五年已前無事。名無事。以行清淨。無有愆違。五年已後。十二年前有事。名無事覩事。雖是乖違。最初還成清淨。十二年後有事。名有事。以過重興。擯令出眾。問佛越此時如何不說。答以眾不淨。故不為說。爾者弟子亦然。還被淨者。進止合儀。方得聞戒。此則與佛無殊。如何不等。答十二年後犯結罪名。雖有悔除進止儀軌。然以過顯群心。眾非淳淨。是故如來不為穢說。不同弟子。但制見聞中淨。覩事無違。即得為說。又問佛為彼說。有何過耶。答為護眾生。故五分二十八云。佛告阿難。從今汝等自共說戒。吾不復得為比丘說。所以者何。若眾不清淨。如來為說。彼犯戒人。頭破七分。又十誦三十三云。若佛於不清淨眾中說戒者。是不清淨人頭破七分。目連從今。汝等當自說波羅提木叉。佛不復為汝等說。增一經亦爾。第二時尊者下輙行駈擯。文中犯戒。內懷腐爛者。謂犯四重。不顯其名。祇中犯盜。闍王作布薩堂。種種嚴飾。有金蓮花墮地。此惡比丘盜心取。俠掖下。第三佛語。目連下制自言治法。第四自今已去下付弟子說此。是如來最後說略。以十二年前未有犯廣。今既犯廣。故止不說。第五顯法奇特。文二。初列海水八喻。次如是目連下舉法同喻。海水八喻。文中通舉。此破戒者。淨教不収。同第六喻不宿死屍。
 
[0515b07] 次制愚依智。文二。初制五歲比丘。誦戒羯磨使利。第二制依能誦。戒人安居。
 
[0515b09] 次折伏弟子。文三。謂起過呵責。立制。立制文二。初教和上檢問方法。次明應去不應去。此中應有八句。初之一句。事處伴俱非。次有三句。二非一如。次有三句。一非二如。此之七句。有過不應去。末後一句。俱如聽去。於中四五。二句文中不次。或有文中。但有七句。一處非。餘二如句。五分十八云。和上應籌量。若道略有疑。恐怖和上。聽去吉羅。若不聽去。弟子強去。得輕師波逸提。
 
[0515b17] 次瞻奉德人供給等。如文。十誦二十二云。若聞客比丘來。清淨共住。同見知布薩。知布薩羯磨。知說波羅提木叉。知會坐舊比丘。應迎耎語。問訊代擔衣鉢等。乃至種種供給。若不供給供養舊比丘。一切得罪。何以故。無佛時。是人補佛處。
 
[0515b22] 次懺愆者。文中分二。第一別人犯罪懺滅方法。第二爾時當說戒日下僧犯進不。前文復二。初說戒前犯二罪一識一疑懺悔發露法。第二爾時說戒日下說戒時憶二罪一識一疑俱教發露。就前文識罪中文三。初舉緣啟佛。第二佛言下示其懺方。第三作如是下結我聞法。初後可知。亦懺文五。第一請懺悔主。第二修懺威儀。第三正懺詞句。第四呵今生厭。第五領受立要。此之五句。是對一人懺法。若對二三人懺。須問邊人。對僧須有單白和眾。初文以有犯人。不得受他懺悔。故言當詣清淨比丘所。五分十八。以無清淨比丘。及不同犯者可懺悔。遂命過。以是白佛。佛言。今聽同犯不同犯。皆得向懺。十誦五十六。初為急事。開不相應。罪聽懺悔。後有恐怖事。佛言。從今日若有相應罪。是比丘一心生念。口言後當向清淨比丘懺悔。聽受相應。罪懺悔。然此懺主必須加請。若不加請。無由愍接。請詞可知。次辨威儀。具如上釋。次辨懺詞。此中懺者。謂三四兩犯。及對首蘭。文中八句。一言對懺主。請令攝念。故曰大德聽。第二自庠己名。第三顯罪名種。第四今向已下。正明發露不作隱心。第五懺悔等者彰其損益。顯己將欲棄損就益。第六憶念犯下除其不憶。憶皆發露。不敢覆藏。第七願長老下請作證明。第八戒身已下戒得如本應。於淨法除愆事難。故須三說呵責治者。僧祇第八云。持律問言。汝自見罪不。答見。汝更作答言。頂戴持如是。第二第三遍問答亦爾。見論十四。作白和僧竟。先問言。汝見罪不。答言見。汝當來罪莫犯。答言善然後受懺悔。次領受可知。次疑罪者。疑有二義。一疑犯不犯。二疑重輕名種。故開發露。得聞淨法。次說戒時者。但為逼說。不容懺悔。復恐眾喧。不作對首。雖復識罪。分明開作。心念發露。表心淨故。亦得聞戒。疑亦如前。不須別說。
 
[0516a04] 次僧犯文三。第一說戒日。二罪識者懺悔。疑者發露。文中但言當差人往餘處。而無差人之法。五分。即出差人白二。第二說戒時。二罪作白。向四方僧。懺悔發問。此中疑言。發露罪。理不除識。言懺悔其罪滅不。古釋云。作白即滅。不須更懺。所以知滅。文言懺悔。不云發露。今解不爾。但作此白。表無隱心。使得聞戒。罪未得滅。文中既言。白已當懺悔。明知作白表淨。罪不得滅。又如草覆。懺中文除重罪。既簡重者。明輕得滅。此既無簡。明總不滅。又十誦二十二。單白云。若後是罪。如法懺悔。准彼後言。此當亦爾。不得苟欲。除[保/言]當是當。又臨說戒。識疑發露。皆有當言。罪亦應滅。彼許是當。此豈為當。第二說戒日。一切僧犯。不識名相。問懺方法此中不識名者。謂不知露地。然火壞生等。不識相者。不知罪體多少。此為教作。問懺儀軌。但有說戒日。無說戒時。此不識罪。對有執情生淨。故曰不得強逼懺悔。
 
[0516a20] 次客舊者。文中有四。第一說日同不同。來有少等多。明應不應。有三十六句。第二說戒日。下僧伽藍裏。互見聞疑。有四十句。第三有異住處下大界戒場互見聞疑。有二十四句。第四有異住處下界裏藍外互見聞疑。有二十四句。初文有二。第一廣明應不。第二應從不從。結惡心罪。前文有三。筒十二句。第一說日不同來有少等多。作十二句。第二說戒日同互不相知來有少等多。作十二句。第三十二正以知未來為異。初十二中有二。六句謂十四十五。作一六。次十五十六。作一六。初六有兩位。三句初三。客十四。舊十五。客有少等多少等。制客從舊。若舊須出外。次三舊十四。客十五。客有少等多少等。制客出外。若多舊須從客。次六但有。下三客十六。舊十五。略無前三。客十五。舊十六。問舊說客來等。是則制客以從舊。所以客說舊來等。而不制舊以從客。乃令客比丘出界外說。答欲明舊強客弱。故有制不制。爾者次下日。同中客與舊等。如何制舊。更與客說。答下以即座作法。不多勞擾。客舊雖等。皆為重說。又問曰。不同中所以無客。客相望舊。舊相望耶。答為辨強弱。故有客舊相望。若其客舊。客舊自相望者。是則無強弱。或可合有。文無者略。次十二句。總有四三。初三舊望客。次三客望舊。次三舊舊相望。次三客客相望。問所以外來入界不犯。別而許告清淨。答以心無別。向僧不犯。爾者餘法向僧亦應不犯。答說戒制作。一切同遵。以心向僧不犯。別眾餘法。別為非皆同遵。縱心向僧。亦在犯限。次十二者。翻前以說。初三客望舊。次三舊望客。次三客客相望。次三舊舊相望。次結罪者。通前諸位。或應出不出。應作不作。以不集故。為破壞他。惡心秉法。故結偷蘭。或懈怠故。不為破他。而作法者。但得吉羅。次第二文。四一有十句。客見舊相。二有住處下十句。舊見客相。三說戒日下十句。客聞舊聲。四有住處下十句。舊聞客聲。初文十句。分為二五。初見不疑有五。前四成不。第五成就。前中復二。初三不成有罪。第四不成無罪。以不集故不成。謂無非過不犯。前中復二。初二不成犯輕。以懈怠故。第三不成即重。以惡心故。次見疑五者。見已生疑。為大比丘。為是沙彌。作文同前。故曰亦如是。一十既爾。餘十同此。次第三文亦四位如前。唯以句少為別。初文六句。分為二三。初見不疑有三。三中前二成而有罪。以是別界。故所以成。應喚不喚。所以有罪。第三喚集作法。成而無罪。次見疑三句。作文同前。一六既爾。餘六類然。次第四文。義准前說。
 
[0516c14] ●次叛說戒法。
 
[0516c14] 六群比丘自知多過。恐僧治罸。故叛說戒。文中分二。初一九自為。次一九為他。釋文可知。
 
[0516c17] 次簡餘眾法。文中有二。初簡餘眾。尼雖具戒。形別不得。十誦。聽比丘在尼前。說比丘戒。不聽尼說。若比丘忘聽尼口授。尼說翻此。僧祇二十七。從今日後。不聽向未受具人說五篇名。得教語。汝不得作非梵行。不得盜。不得煞生。不得妄語。如是比丘得為說。第二除人開餘不犯。
 
[0516c23] 次非時說戒。除十四十五十六。餘日作者。即是非時。但以眾僧鬪諍日久。情既乖違。不成和合。今既諍滅。還同一味。自非作法。無以表和。於中文三。初諍滅作白。次問答應不。次白是非時說戒白。此白即替常說戒白。若望時說。諸文唯除客舊。餘咸具有。准同上明。上來說戒法竟。
 
[0517a05] ●[1]次二揵度。
 
[0517a05] 同明離過。安居防未。是以以先明要期此住。故曰安居。廣明四種安居之法。集在一處。稱云揵度。大文分三。初遊行起過。第二時諸下呵責。第三告諸比丘下世尊立制禁斷。遊行遣結安居。翻前行損起過可知。呵文分三。初白衣呵。於中復三。初執所作不應呵。次諸外道下舉外況內呵。次至於蟲鳥下舉下況上呵。次比丘呵佛呵如文。次釋立制。文分為六。第一結安居法。第二若安居竟下分夏房法。第三爾時舍利弗下雜安進不。第四爾時諸比丘露處下安所依處。第五爾時有檀越請下出界進不。第六爾時拘睒彌下明安居請背不背義。先解初文。文中分二。第一翻損就益。總興其教。第二白所依人下列安居法。但以安居順理故。佛言聽。聽而有違。還名為制。對此總申安居之義。釋安居義。四門分別。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就人。第四對法。
 
[0517a20] 先約時者。於中有三。一結夏非春冬。第二夏有四月結三之意。第三夏中有閏通數以不。初門。問過舉三時。應須通禁。如何結夏不制春冬。答夏中生過。重於餘時。雖復同廢正修。招譏醜累。然為雨等諸過。異於餘時。以此壞行義多。所以偏制。餘時行者壞行義少。招譏復微。故不制耳。是以文言。聽諸比丘。三月夏安居。即是夏中益多有法住。住既有法。去時為益。亦有法去。餘時益少。住無有法。住既無法。去寧得有。問夏為過重。結夏非餘時者。何故尼三時遊行。並得逸提比丘俱吉。答安居遊行。二義差別。自有不安不行。自有安而亦行。是以尼律安居遊行。各別立戒。故知非類。
 
[0517b07] 第二門。問所以夏有四月。但結三耶。釋有二義。一者為開不逮之流。若無緣者結前。有緣者結後。若當盡結四月者。唯四月十六日成就。十七日已去即不成安。教法太急。事難常行。故開一月籌量進不。是故文中舍利弗目連十七日到。佛言聽結。後安居。二為賞勞。若當定結。四月者有待之形。無日可賞。故開夏分一月。以充五利賞勞。故文言。若前安居。住前三月。又云。不受迦絺那衣一月。
 
[0517b14] 第三門。數閏以不者。本制安居。是夏時分。故使有閏。攝在夏中。故多論夏中有閏。亦得一百二十日。畜雨衣。雨衣開畜。尚聽含閏。安居制修。豈客除去。又解修道慕急。多日為善。不聽數閏足滿三月。爾者既不許數。即非安居中日閏中出界。應不破夏。答中問出宿。即非相續。在要期處。是故破夏。爾者受日逢閏。亦得通攝以不。答安居局處修道。故便攝閏受日。對事別開。故但隨日。爾者夏中有閏。閏則夏攝。五事賞勞。亦得兩月。六月不一。解五利寬。奢俱不攝。閏數滿一月五月。便捨不同安居。又解五月攝閏。以言冬四月滿。既約時辨。故知含閏一月。局閏夏餘。故不攝閏。既言安居含閏。其中若閏五月六月。定須一百二十日住。若閏四月者。結位有三。若前四月結者。一百二十日住。後四月結者。隨日不定。五月結者。定九十日。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月去。時隔一日。如似一人前四月三十日結。一人五月一日結。是名隔一月。若論去者。前人七月盡日去。後人八月一日去。是名隔一日。若閏月中三十日結者。並與五月一日同。亦得云安居隔二十九日。乃至一日去並同時。若當閏七月者。結位有兩。五月一日已前十六日。九十日住。二日已去十五日。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日。去時隔一月。如似一人五月一日安居。一人二日是名安居。隔一日。前人閏七月一日得去。後人至八月二日去。中間逢閏。不成實日。是名去時隔一月。乃至有安居。隔十五日。去時隔一月等。
 
[0517c16] 次約處門。夫安居者須依界。所以知依界者。文云。一脚入界內。又受日出界外。又背請成不成中云。界內界外布薩。又云。此彼界僧破等。又十誦五十三。問頗有一比丘。四住處安居。亦名安居不。答若牀[木*翕]材木連接四界。是中安居。得名安居。又問。是比丘何處應與安居施物。答四處一切合與一分。又問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安居得不。答得名安居。諸比丘應住何僧。坊。答隨意住。爾者如何。文言。某甲伽藍等。答此謂舉處。以取其界。然界有二。自然作法。此之兩處俱成安居。問依自然界安居。得結界不。舊解不得結。結即破夏。文言。安居竟應結界故。若爾先在自然攝衣界裏。忽結衣界。亦應失衣。答不類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雖結不失受法。安居之法無成局界。入界成安居故結。即破夏。問作法處安居得解界不。答不得解。解即破夏故。文言。安居竟應解界。若爾解不失衣界。即應失衣。解言。安居假界成。今若解者。失所依故。解而即破。受衣不假界。解不失受。又以局處故。入界園等成安居。但解即破受衣。不局界故。故使入界不成受衣。縱解衣界。不失受法。今解不然。夏中解結。並不破夏。爾者如何。文言。安居竟應解結解。若其安居未竟而解結者。但得不應之罪。夏實不破。如有百遮人。不應受戒授者。獲不應。不妨發戒。此亦如是。其類寔多。若以依界安居解即破者。如依房藍。安居房藍破時夏亦應失。若以房藍雖破。以不離處。夏不失者。今界亦然。設有解結。亦不離處。如何夏失。又祇律云。尼依比丘安居。安居中比丘若死罷道。若餘處去。尼不得去。三由延內。有僧住者。通結界半月。往問布薩。以此證知。解結俱得。又解安居之中有解結者。此之解結。並悉不成。如安居竟。四事應作。唯自恣一法。替說戒處。道其音[1]許。將竟作餘之三法。必[2]得竟為未竟。受德衣共許不成。受未竟有解結。如何成解結。雖有此釋。且依前解為正。
 
[0518a24] 次約人者。謂出家五眾。皆須安居。如尼戒中。具彰犯目。既以進修。不殊明知。譏過亦等。又十律二十四。波離問佛。誰應安居。佛言。五眾應安居。問俱同安居。齊應數歲。答數歲安居。二義差別。不得以安居同。即令齊數歲。又以具戒滿足須分。師德位殊。沙彌不然。故不數歲。
 
[0518b06] 次約法者。法有其二。謂前及後。四月十六日。一日為前。十七日已去。總名為後。此約賞罸。以定前後。若對比丘尼。結罪說者。唯五月十六日。一日為後。已上皆前。此望結罪。前吉後提。今定前後。據前義說。若約作法時分以明。若當無閏者。三十一日中結。若閏四月者。六十一日中結。所以爾許。日並成結耶。答以許日。並是結時分內。又以向後三月。悉滿足故。故下文言。後安居者。住後三月。隨前安居得。自恣不得。數歲住待日滿。不同祇律。唯四月十六日。五月十六日。結成安居。故彼文二十七云。若比丘行未到住處。安居日至。即於路側。依樹車等受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處。到後安居。日應偏袒等。三說安居。比丘行道前安居日。不受安居。一越毗尼。到所住處。後安居日不受安居。二越毗尼。又准增三文。更加一中。義束應云。四月十六日為前。十七日已去即是。其中五月十六日。一日。為後。然准結法。無有其中。餘義至文當解。
 
[0518b22] 次下釋文。文分為四。謂對首心念。忘成及界。初對首文二。一前二後。前中白所依人者。謂是所對法人。五分十九。具列威儀。此中文略。作法文五。一請攝念。二[序-予+干]己名。第三依某聚落等者。顯所依處。此謂隨事以稱。不勞並牒。如下文中依山窟樹空斫材人等。四正明作法。要期此住。前者簡別於後。三月者。除第四月。夏者甄去春冬。安居者標心擬住。五房舍等者撩理資緣。欲令四方眾僧不失受用之益。顯要殷勤。故至三也。若在聚落等中安居者。不須撩理資緣句。以非四方僧處。不合為白衣作使。十誦二十四。上座欲說。安居從座。起具威儀。對下座三。三說。說已。下座答言。莫放逸上座言。受持下座。對上座作法亦爾。唯言兩互投上座。兩足為異。又問持律等者。以夏要須。依第五律師。故行法者。准文作問。尼法亦同。後三月者。三月者。謂從十七日已去。作法同前。唯稱後三月為異。故言亦如是。次心念者。以無比丘可對作法。雖言心念。必須口言。口言之法。律無正文。准對首法。除初句即是。或在村落等中。又除資緣句。問既有心念安居。亦得心念受日不。答安是正修。結有期限。恐違期限。故聽心念。受日本為別緣。要須牒事。請他籌量。故無心念。
 
[0518c18] 次忘成者。從外投此。本為安居。無人可白。忘不心念。佛見與處相應。亦開成就。故言。若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准文。即是從外來者。先此界者。不開忘成。以義而求。通開無爽。一則忘法。是同第二。為安不出。第三文據外來者。以作開緣。一開已後。是忘皆行。又復文中。為無所依人可白忘不心念豈可要無所依。人開忘成就。若有所依人即不開忘。開忘既不問有所依無所依。明知約界。不簡此處外來。故五分十九云。有一比丘。分房臥具竟。不作是念。我今安居。口亦不言。後生疑悔。我不結安居。為成安居不以是。白佛。佛言。為安居受房舍臥具。雖不發心口言結之。亦得名安居。
 
[0519a05] 次明及界。界分二位。界是作法界。園是自然界。又解園者。非是菜菓之園。即是伽藍之體。梵曰僧伽磨囉藍者。不正。此云眾園。又如給孤獨園。亦與伽藍不別。以此故知。界園一種。又今言寺者。謂是公院。亦眾園之別名。又可寺者司也。此約園界相別。便有雙脚入二。一脚入二。是則隨事分四。初雙脚入界者。前開忘成入界。經久為有。起此之心。佛開成就。今我入界。心實不忘。直為時促。不及作法。未知安居。為成以不。佛言。雖不秉法。不同前二。憶而不忘。復異第三。然以本有起。此之心與界相應。亦開成就。次入園義。同次一脚入界者。雙入全及。判之如前。我如一入。不知成不。佛言。時轉逼促。忩迫逾前。遂本期心。亦開成就。問一脚入界。許成安居。一脚出界。應成破夏解為遂益。故成易破難。若反前說。便損其行。若爾如入淨地。亦同安居。一入是觸。一出免宿。各隨利益。不同安居。觸要雙入。一出免宿。次入園亦同。
 
[0519a21] 釋文雖爾。次以義解。解義三門。第一列法多少。第二定其前後。第三新舊分別。
 
[0519a22] 初門法者。據制但二。作法心念。約開即四。加忘成及界。亦可及界。離為四句。是則安居總有七法。
 
[0519a24] 次前後者。安居望法。但有前後。故此七種。前後俱通。然約日辨。則有通局。謂作法心念。乃至該於六十一日。忘成及界。唯局初後。兩日成就。謂已至十七。明不及前。猶有餘日。不慮失後。若望中居通局說者。初二通三。餘五唯局。前後既有位。法橫竪明者。若約四法。前後為八。中唯初二。總合為十。離成七者。前後十四。中亦初二。合有十六。都計五眾八十安居。
 
[0519b07] 次新舊者。前三安居。通新及舊。不問此界外來。皆得成就。唯及界者。是從外來。先本住人。即無此義。故言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
 
[0519b10] 次分房文三。第一舉緣。第二從今下簡德差人。第三差分房下處分儀軌。此中文四。一正處分。僧祇三十四云。遠者四月十二十三日分。近者十四十五日分。五分二十五云。時諸比丘日日分僧臥具。佛言不應。爾聽春末日分臥具。夏初日結安居。然四方僧房淨者應用。故言惡比丘來不應與。此無與沙彌文。受戒法中。能護者聽與。僧祇三十四云。不得與沙彌房。若師言但與。我當治應與。第二時諸比丘下都集等處不應分。第三時諸比丘下記分居處。第四彼比丘下移轉臥具受用儀軌。文言定臥具者。施心局處。言不定者。施心不局。彼此之別。
 
[0519b21] 次雜居文七。一開後居。二列兩安。三恣前後。第四數歲分限。功德法故。要須取終。第五應遣不應。第六受可分物。第七臥具取不。
 
[0519b24] 次居處文二。初明隨處。二爾時牧牛人下隨人雖言依人。必須取處。處還不離。作法自然。
 
[0519c02] 次出界法。文中分四。第一受日出法。第二爾時世尊下為有二難護僧故。聽移夏法。第三爾時比丘於住處下有四句文。為和僧故。聖聽直去。第四爾時有比丘受七日下日滿不還。為難不破。初文有二。一受七日對首法。二十五。一月羯磨法。
 
[0519c07] 先總解義。六門分別。第一定緣如非。第二明緣離合。第三懸受得不。第四重受應不。第五緣互成不。第六事訖還不。
 
[0519c09] 初門緣者。受日牒事作法。必須如戒。為非法等。緣秉無成。義緣雖無量。要束為五。一三寶境界緣。如文。經勞比丘。有作事須往林樹間。及不信大臣。奪佛眾僧衣。被飲食所須之物。又懷惡心。欲鑿祇洹通渠。即是佛僧緣。又文言。誦六十種經。如梵動經。為求同誦人。即是法緣。又伽論第六云。安居中無事。不得出界一宿。若有事。當受七日法。或為偷婆。或為法如。是等因緣。聽出二出家五眾。生善滅惡緣如文。受戒者。生善懺悔者。是滅惡三道。俗病患緣如文。信樂優婆塞病。若父母若有諸憂惱事。若有利益事。及伽論云。或為和上闍梨病。四俗人生福緣如文。大臣能作損益事。父母恩重。不問有信無信。皆許受日。諸餘俗人有信者聽往如文。有檀越請比丘言。我欲施等。是五自求衣鉢藥草緣如文。不應專為飲食。故受七日去為衣鉢等。聽雖為衣鉢。要如法施等應去。若為求利販易者。不應去。五分十九云。若有請若無請。復出界外一切皆聽七日往返。又云。從今若有佛法僧事。若私處於七日外。更聽白二羯磨。受十五日若一月日。
 
[0520a03] 次緣離合者。隨別緣受作法。定成縱多。如緣合亦無失。其猶悔殘三舉等類。問緣若短長等者。合加可然。或多短緣壘長得不。答文言不及七日。還應受。十五一月今由壘。故不及合。作何失。
 
[0520a06] 次懸受者。若據前緣。要須現起。若其預指未來。懸受不得。如無舉病。行覆客呵。此並不成。其類非一。若望用日。理有懸義。如雖得法。未即成行。爾者如七日藥。義亦應然。答藥以作法。得七日故。從加法日。為定受為本期出界。故以出界為限。
 
[0520a11] 次重應不者。舊解云。安居立行。專修道業。何須重受。是以十律。聽受一七夜。不得受二七夜。故知無重。又文言。先受七日去。若七日盡。應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盡。應破安居去。准此文意。故知不重。若得重受。受日去。是何因。答言。破安居去。若更引文。多緣事別立。有重受者不然之義。隨時以破。不繁廣說。今解不然。本以遊行起過。制令安居。今既結坐進修明無愆犯。但為兩利不虗。眾僧與法。既非專意。重受何妨。文中但云。佛未聽有如是事去。不言未聽重去。以此故知。有緣皆得。又復僧有要事。許受經營。事仍未終。如何即斷。又此文中。列緣不少。但言聽去。不見遮重。又五分。聽近持律。七日得往返處。安居豈可前疑。即許往問。後須決者。不遣諮陳。如斯斷義。擁而未通。盡其旨歸。實利皆得。又若不合重受。作法不成。此秉不成。何非所攝。爾者如何。十云。聽一七夜。不聽二七夜。又為滅諍受七。乃至令破安去耶解。十誦。與此部別。不同不可。以餘別文。乱此行事。若以十誦。遣破類此不重者。此文為和。不受反彼。十誦亦然。既已不類。明知部別。又解。詳彼文意。義旨似殊。前受一七。用竟更受。不應未用。重加二法。又事不了。遣破去者。但為淨事難滅。未知了期。故遣破安。不須受日。
 
[0520b08] 次緣互成不者。受日法成。本由事實。事有短長。束為三品。此三品緣不得差互。緣法差互。並悉不成。縱夏將未三二日在。若遇長緣須加。羯磨不得。見日將盡。即作對首法去。如此出行。咸皆破夏。如似七日盡形。藥未必要。須經七日盡形服。方加二法。縱有少許。亦加二法。此亦同爾。稱緣加法。又得法後。用亦不互。如為佛受。行乃營僧。一一差違。不能具載。但有之者。夏悉不成。若本多緣。共加一法。縱使偏用。夏亦不破。所以爾者。以此諸緣。咸悉有法。隨本為緣。營者皆得。
 
[0520b17] 次事訖還不者。古舊釋云。受日出界。事訖須還。訖雖不還。夏亦不破。所以爾者。以法在故。其猶七日藥叉與欲類。又如癲狂比丘得癲狂法。病止法存。從僧乞解。今解受日不開藥等。受本為事。無事不成故。今事亡法則隨謝。如僧祇事訖與此冥會。又受德衣限滿不捨。豈言不捨法得在耶。夫守夏人。恒須明察。豈得取他。誤言不護。自夏其藥。局法為正。復以手為所依。說欲送和。至僧已和。豈即成別。癲狂本除。眾疑狂止。更須乞解。問所以受日。定知約事。答如有三品。長短受緣。互秉不成。故知約事。爾者受既一向約事成者。如有二三。日緣。如何乃加七法。答受約緣成。緣難定限。故隨長短。勒為三品。但不及即日還。應受七日往不及七日等。類前亦然。
 
[0520c06] 次下釋文。緣中長離。總二十二。父母請喚。雖復重疊。但為父母二緣。餘相可解。
 
[0520c08] 次釋羯磨受法。先明作法方軌。可為六門。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就人。第四辨法。第五作法次第。第六有乞無乞。
 
[0520c10] 初門時者。要是夏分。成安者受為明。有法住有法去故。若論作法。期限諸部。不同七日。一法通諸部。用羯磨受者。五分。所明一同。四分。餘二有異。十誦三十九夜。僧祇有事訖。彼二十七云。如是事訖。應還若半月若一月若二月。乃至後自恣應還不還者。越毗尼罪。
 
[0520c15] 次依處者。十誦四十七。波離問。云何處受七日法。佛言界內受。既言界內。蓋是本來安居之處。此本居處。通於二位。七日一法。二界俱成。羯磨受者。唯是作法。然作法中局是大界。以諸小界不合安居。又就小中戒塲容得。但可獲以不應成安聽受。
 
[0520c20] 次約人者。能受之人。要上二具。下三雖安。不論受日。然有立義。尼無羯磨受法。女弱不聽。多遊入俗。外化所物。故與大僧不同。是以祇律尼無求聽。羯磨受日出界。今釋不然。尼合具行。豈以緣對僧說。即不通尼。又無遮文。如何不受。然所對境亦上二具通。於本界外來。不局當處。下眾雖不數歲行。亦須白故。十誦云。從五眾受。
 
[0521a02] 次約法者。七日無文。准白安立。雖非正文。行用無失。羯磨法者。如文可知。又十誦四十七。有心念受七日文。問心念得受。七日不。佛言。不得除五種人謂蘭若獨住遠行長病飢餓時親里邊住人。
 
[0521a06] 次受次第者。昔解要須先受七日。次十五日。次一月日。若某已受。十五不得。更受七日。以長攝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攝迦提。一月又一月夜開。便収十日。一月望十五。其義亦然。今解不爾。受日約緣。緣起不定。如何要遣。先短後長。若受不隨。三品緣者。事不稱法。夏豈得成。若爾如何。文言受過七法。答十五望七日。事過故過。羯磨形對首法過故過。是以言過。七日不以用竟名過。又問一月望十五。亦是事過。如何不言過十五法。舊解云。相望長短言過。十五日義亦無妨。且並舉此二。對七以說。故爾。今解不然。羯磨望對首。故得稱過。十五一月。日雖多少。同用白二。不得稱過。若一月用白四。可稱過耳。
 
[0521a17] 次乞有無者。此部諸文皆無有乞。有加乞者。定不成就。立之與破。先德具明。但依文得失非我。問此既增乞羯磨不成。如何杖囊加乞成就。答杖囊法體中有。緣中略無。准法前增。不名非法。此受日法。前後俱無。人輙妄增。故不成就。又問如處分離衣受戒懺悔。並皆有乞。此何獨無。答如所列者。並是自事。假僧量宜。故須有乞受日。乃為三寶等事。非專為己。所以無乞。設少為己。相從亦無。然羯磨中云。若十五若一月者。此是出法之言。不定之稱。但不及七日。或即十五一月。隨緣牒事。不得並言。
 
[0521b04] 次二難護僧。文中有三。初有五句。是淨行難。次有六句。命難。十誦二十四。有病比丘夏安居。若不得隨病食。及隨病藥。看病人有如是事難。故出去無罪。第三有四句。以見聞兩位。各對僧尼。既破由我。為護須去。此等皆由本處有難。直爾聽往。移夏彼成。既不受日。從初去時。即應勤勤覓安身處。若覓住處。未得已還。隨經宿處。不破安居。以非心慢。翻前即破。若得住處。夏法彼成。輙更出外經宿。即破於後。雖可本處難盡。亦不合來。來須受日。然准五分等文。有緣聽破無罪。故五分十九。有一比丘。安居麤食。不足白佛。佛言。聽以此因緣。破安居無罪。又善見十七云。若安居中。有因緣移去無罪。不成安居。
 
[0521b16] 次和僧四句者。聞異界僧。欲破已破。各對僧尼。故成四句。謂前二句。聞異界僧尼欲破。後之二句。聞異界僧尼已破。此等元非本處有難。為僧直去。事了須[1]通。謂若中前了。中後須還。暮了旦還。若停不還。經宿破夏。母經第五。有一比丘。獨處安居。聞一比丘欲行破僧。此比丘心生疑。若往諫恐破安居。若不往恐惡法流行。佛聞已告言。若為法事不破安居。比丘尼亦如是。復有比丘聞彼已破僧竟。生疑同前。佛告曰。若為和合破僧法者。不失安居。比丘尼亦如是。
 
[0521c01] 次日滿不還文中。但舉作法出界。逢難過限。開成安居。若本無法。蹔出逢難。義同前開。文無者略。
 
[0521c03] 次背請文二。初明無緣背而獲罪。第二爾時有比丘下彰有難緣。背而無罪。前文有三。謂起過呵責立制。立制文二。初舉跋難陀背安居。請不得前歲。違要得罪。二若比丘下廣明立法。於中復二。初舉前安背之儀軌。二後安居亦如是者。舉後類前。前文復二。初之六句。至界外布薩已去。次有五句。來至界內。布薩已去。但四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彰背不背。故言界外。謂十五日已至請處。彰背不背。故言界內。外中前四成背。是破下二非背不破。破中初句。不至請處。下之三句。來至請處。先解初句。問此元便去。本未成安。如何乃言破前獲罪。答若不便去。來即成安。以去不來。故名為破。即是應成不成。說名為破。不是先成。名之為破。次下三句來至請處。皆悉結竟。已成前安。今言破者。破有二義。一者要須經宿事隔。若未過限。破不究竟。二至後處。作法結竟。以後法成。前法謝故。今文直言。背前破過。不論後處。成不成義。次五六兩句。翻前並成。次界內五句。前三句破。後二句成。准釋可解。次後安同前。還須約界內外。作十一人。且如受他。十七日請。若十六日未至請處。當他界外布薩。有其六句。若十六日已至請處。當他界內布薩。有其五句。如是展轉。乃至五月十六日。作法同前。故言後安亦如是。次非背可知。上來安居法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七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從自恣萬度至瞻波竟。合有三犍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522a07] 次明自恣。
 
[0522a07] 悔除已起順教安居。恐迷己過。既不省察。道行難成。故須仰憑德人。乘慈誨示。自不諱短。恣他舉愆。故云自恣。廣明三種。自恣方法。集在一處。稱云犍度。大文分二。初明非法。舉罪為恣之緣。第二自今已去下廣明自恣如非等法。前文有六。一明六群受行瘂法。第二作如是制下因問呵制。第三時六群下非法舉罪佛制求聽。第四時六群下俠惡求聽佛制五德。第五彼六群下為彰求人應受不受。第六時六群下既許聽已。制立言要初文可知。第二有三。[1]百恣竟禮覲世尊。當時實無具法自[2]恐。但為一夏。行瘂不言。令既安竟。恣情申說。故云自恣。第二時世尊下因慰勞言撿獲得實。第三佛告下正明呵制。此中復三。一呵行瘂。謂受瘂違教。故實是苦。妄立耶制。稱實為患。無言法復。猶如怨家。忍苦自傷。白羊無別。次[3]微所以。何以是苦是患。如怨如羊義故。次釋結罪。以不受行如來正教。同於外道。妄受瘂法。十誦。犯受亞法三蘭。次求聽者。以得聽許。使無諍訟。即有生善滅惡之義。伽論第二云。比丘僧中。出比丘罪。成出罪不。答不成出罪。比丘犯突吉羅。不先語故。次制五德如文。遮中廣釋。五分十九云。成就五乃法。應問聽說罪。若有慙媿。多聞智慧。自如法實。欲使人離惡。復有五法。不隨愛恚癡。畏知時非時。反上不應問聽說罪。次二文可解。
 
[0522b06] [4]次下廣明。如非儀軌。於中長望。分為十七。第一正制自恣。第二諸比丘下蘭德差人。第三時諸比丘下自恣儀軌。第四爾時有異住處下攝眾進不。第五爾時自恣下明恣前後。第六時諸比丘下定恣時節。第七六群比丘下制集自恣。第八諸比丘下示恣處所。第九爾時有眾多下難結小界。第十爾時自恣日下明恣法體。第十一爾時自恣日下與欲恣法。第十二爾時自恣日下略自恣法。第十三爾時有異住處比丘犯僧殘下遮自恣法。第十四爾時有異住處下客舊應不。第十五時六群比丘下叛自恣法。第十六爾時群比丘尼下簡餘眾法。第十七彼自恣意下恣說不並。此諸文中。總有三恣。一時自恣。二增益。三滅劫。問所以不同說戒。有非時自恣。舊解云。恐反生諍故。無非時自恣。今解不爾。恣唯夏分安居竟。為餘時不作。故無非時說戒。垣為無差半月。為諍癡久。故有非時。
 
[0522b21] 初文聽安居竟自恣者。以恣即是聽。更不須求聽。又此竟者。是最末後日。故五分十九云。諸比丘便日日自恣。或二日三日五日一恣。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應夏三月最後日自恣。憎一阿含云。七月十五日。佛告阿難。集僧今是受歲之日。
 
[0522c02] 次第二文簡德差人。先舉其緣。次明差法。此文不顯差人多少。應須二人已上。不得過多。故五分十九云。差自恣人。若二若多。文舉合差。故云某甲某甲。[竺-二+沬]二律亦同。若准此文。即須別作。三千云。卷廣自恣要差人。所以二人者。僧自恣竟。相向出罪。不得求餘人自恣餘人。僧不差故。
 
[0522c08] 次第三儀軌文三。初舉威儀及說。不如為制之緣。第二自今已下制說儀軌。第三時有下對病進不制說之中。初舉滅儀。次明陳。陳六句。初大德者。言對五德。以其德行具足。為僧所差。裒讚之詞。非簡大小二眾僧。今日恣者。此顯即座僧。為非開十方。同作三我。某等者。顯己同僧。不乖眾法。故曰亦自[5]盜。第四申其舉事。故曰若見聞疑罪。第五從宣己情請舉我罪。故曰大德等語我。此中大德。還對五德長老。別加歎詞。猶如長老。舍利弗等。又如離彼多語一切去云。大德長老。第六我若下彰己見過。即能悔除令行無違。應於淨法。表己殷勤。故須三說。五分十九。自恣人不知己。何時當應自恣。以是白佛。佛言次第至已便應自恣。
 
[0522c20] 次第四攝眾文二。初明白法。白中但云。今日自恣。不須妄增黑白月語。次六群造非佛示應不如文可知。
 
[0522c22] 次第五明恣前後。祇律二十七云。若安居眾中有一人前安居者。至七月十五日。舉眾應同。此一人受自恣。自恣說座。至八月十五日。是處安居。是處自恣。若餘處自恣者。起毗尼罪。
 
[0523a02] 第六定恣時節。約日及時可解。
 
[0523a03] 次第七制集如文。
 
[0523a04] 次第八恣處。五分十九云。佛言應好泥治地布草於上自恣。僧祇云。應香汁灑地散華[1]能燈。
 
[0523a06] 次第九結解小界。此座處界。如上釋說。
 
[0523a07] 次第十明恣法體。文中有二。先明恣體。次辨如非。恣體有三。謂僧對首心念。釋義四門。謂時處人法。第一時者。謂安居竟時。非餘可解。此位有三。一時。二增上。三減劫。時中復三。謂十四十五十六日。後安居者。隨日不定。若前後雜者。隨上坐。上坐亦不定者。隨舊人。舊人復不定隨多。以此三義。定恣前後。又約日時。通晝及夜。第二處者四人已下通於二處。五人已上。其唯作法。作法遍大小局坐處。或可義通戒。又該自場。以違故坐人亦須恣。故他二界。如客舊。應不中說。第三人者。唯上二具非下三眾。下眾雖可安居義通。以非具修。故不自恣。具中通其三位僧是。五人所収。又所差人德具不具。差之多少。離合如上。第四法者。位分眾別。眾法有二。謂一白二廣略。各一單白。及有說恣之法。如上明訖。增上滅劫。准類應知。對僧恣中。前法儀軌。一同說戒。問對僧說中。即言見罪當悔。對人心念。乃云自恣清淨。古舊解云。僧自恣中。舉治義具。故云懺悔。對人恣中。舉雖義具論治不足。為異前故。但言情淨。謂舉夷殘。及大眾闌。現無治義。若望經蘭提等。亦應言悔。濫對僧故。但言清淨心念。恣中既無舉義。又治罪不備。故言清淨。謂唯得治心念之罪。可呵已去。即無治義。如別行羯磨。對人心念。並無清淨之言。理甚不足。違律文故。若行事時。須依大本。今解不能。對僧恣中。請舉見聞疑罪。既請他舉。故言若見當懺。對首心念。本不求舉。直欲表己無累。應他僧法。故言清淨不云懺悔。次辨如非文中五句。初句若有五人。一人受欲。次句若有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此之兩句。望人相似。但初作句。白差人自恣。是非法別眾。次句更互自恣。是法別眾。下之三句。並法別眾。
 
[0523b11] 次第十一。與欲恣法。文中有八。第一與欲恣法替前。說戒清淨。第二爾時下重明失恣。第三爾時下難開不失。第四諸比丘下受人多少。第五年少下教詔恣法。第六若比丘下轉與恣法。第七彼比丘下事訖往不。第八時六群下制往坐說。初文與法。一同說戒。成立進不。並如上明。文中至僧有如是事起者。舊解云。前言舉者。謂先得三舉治人。今言如是事起者。謂先有三舉之病。未得行罸。因僧集次。尋為加治。故言如是事起。欲雖未說。以在此人心中故。今舉法得成。欲雖到僧處。同能以人。此得舉法故。無有傳信之義。故使自恣不成。更須取自恣。前雖未說。以此人未得法故。無失自恣分齊。故不類此。又前說戒者。被清淨人。非行治法故。無如是事起。若或有者。釋同於此。今詳文意。或謂不能。文中廣列。不成持已。次云若在道中。若至僧中。有如是事起。明並屬前。此不成持。非直病人。所有至中道。僧中有者。亦不成持。故此三位。同於說戒。前說戒中云。若至中道。僧中亦如是。此無亦如是言。乃云有如是事起。次始別云。若僧為作不見等。此不見等文中。重舉如前。不成持中。已有命過等。次下更云命過休道戒場明相出。豈非是重。此重既不生疑。舉重何須苦責。餘文可解。唯第八文有二對六句。謂不往不坐不說。名為自他。故成六句。
 
[0523c09] 次第十二略恣法。此中文二。初舉八難。及事為略之緣。第二諸比丘下對緣彰法。就中文有七句。初一廣恣。以難遠故。次五略恣。以漸近故。後一難逼。直爾散去。就五略中。前之二略五德。自量不改。眾法下之三略。事須改法。若不作白。眾不委知。此改眾白。或是上座。或秉法人作。既是略法。不得差人。先作自恣。和眾白已。次作改眾。略恣之白。兩兩相對。三說自恣。若難漸逼。再一同前。
 
[0523c17] 次第十三遮恣之法。文中有七。一出所遮之罪。第二爾時下所遮之諍。第三自恣時下約人成不。第四若遮無根下對根成不。第五未說三語下辨遮時節。第六遮自恣人下治能所遮虛實之罪。第七爾時自恣日下劫遮方法。初文為罪故。遮治已自恣。殘罪雖治。客有餘化。故言與[雨/復]等。己應自恣。亦可與此人別住已。餘人自恣。次為諍文二。初對輕諍。治已自恣。謂約讚食指授食。以興其諍。次對重諍。未可即殄。故言不應。即恣應小停自恣。謂約盜取常住現前物。以興其諍。次約人如文。次約根者。文中六句。初三五不成。以無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初句不作故不成。但不作有兩。一不作有餘。謂殘等是。二不作無餘。謂是夷罪。即初三五。第二句但言作。作有其兩。一作有餘。二作無餘。即二四六。次約時中。但據不改眾儀。故言一再亦如是。改眾三略。無有遮事。次治罪文二。初治能遮謗罪。次若遮自恣人下。治所遮實罪。前文有四。初捨能遮三業淨穢。二若遮下撿事虗實。三復應下。撿根有無若遮下正治謗罪。問此治為是五德。為是餘僧。答此是餘僧舉罪。以不實故治五德。先以差訖。不應始撿淨穢。又若唯五德者。何以病遮無病等。能雖餘人。要語五德。故文語云待差。各如法說。次治實罪。如文。前治罪者。是先知犯。今所治者。舉得新罪。次劫遮文四。初為病劫文互三句。第二爾時下增益自恣。為貪修道。此彼相得恣。以夏分為限。故但一月。第三爾時下减劫自恣。為避惡比丘。恐有破僧事起。先作減日如文。次作僧上二劫。亦以夏分為限。不作三劫。說戒對此。故亦有二。第四爾時下文互三句。不聽以前要。而舉他罪。
 
[0524a21] 次第十四十五十六。並與說戒文同。不繁更釋。
 
[0524a22] 次第十七自恣。即是說戒。不應恣已更說。欲明恣說。二法不並。上來自恣法竟。
 
[0524a24] ●[1]次四揵度。
 
[0524a24] 彰行資緣。資中革履下用。是故先明有毛為皮。無毛為革。廣明皮革。應不應義。聚在一處。稱云揵度。於中文六。第一舉人開着革履。第二爾時大迦旃下開聽五事。第三爾時得被補下雜明應不。第四爾時舍衛下不聽畜跋。第五爾時世尊下制相恭敬。第六爾時佛在下又明雜行。
 
[0524b06] 初文有九。第一值佛得道。第二爾時下厭俗出家。第三爾時守籠下施食修乞。第四爾時守籠下修不列證。第五爾時世尊下說喻調筞。第六爾時守籠下依筞條證。第七時守籠下證己說義。第八去未久下大聖嘉讚。第九爾時下開着革履。初文。五分二十一云有長者子。名首樓那。其人大富。有二十億錢。時人號曰首樓那。二十億是人生便受樂。手脚梯耎。足下生毛。佛語娑竭陀。此二十億。九十一劫來。始今足蹈於地。又問何緣如。是佛言過去毗婆尸佛時(設供緣繁不能具述)於家敷六萬八千座。一比丘坐一座。各以五百釜美。而供養之。一一比丘。施劫具二張。革履一量。復為四方僧作一房。地敷臥具。皆悉妙好。從是已後。受天上。人中福等無有異。祇十。大同不能具錄。餘文可知。次第七文。但說證義。不言自得文三。初往。次說。後辭。說中文二。初序。次頌。序中文三。初舉無學所得二脫。第二世尊頗有下舉彼二脫能得之因。第三彼盡欲下。舉根對境。驗得不虗。初文復三。謂舉釋結。釋中論其所得。理實無量。且隨願情。彰此六句。此中樂於寂靜。是定解脫。餘之五句。是慧解脫。解脫絕縛。稱為出離。聖情所欣。名之為樂。樂不嗔等者。恒以三善。居心樂盡。陰者不受後有。又此六句下。諸文中。互有闕少及有不。次辨其因。信是行故。本須先明。依信起行故。次持戒。持戒行成必須斷利。利開漏源戒防制文中。皆言不應。作如是意者。以已解心。自除疑倒。次根境相對。文中有三。謂法喻合。一一廣明眼根。餘根類易。法說文三。初舉能證之人。彼盡脫欲等。是慧解脫。如是下。是心解脫。此文脫字。義似不同。准下合中。應云心解脫。盡於有漏。亦可長聲云心解脫。有漏亦得。體據實理。應云諸漏。直言有漏。義亦不周。亦可此之有言。通於三漏。即是有彼漏故。名為有漏。次根境相對。故曰眼見多色。次舉二脫之人。不為色染。二脫絕縛。稱俱不染。又不與色雜。住禪無患。次喻亦三。初喻所證果智堅牢。起諸學表。如大石山。證法冥體。故全一段二脫具足。故曰不缺。見修或盡。稱云無孔。對境絕貪。名為不漏。次東方下。喻根對境。次喻不染。此山不移。是不染不離。不可傾動。是第四禪。次合亦三可知。次頌文三。初一偈半頌。前無學所得。次有半偈頌。前得因。次有三偈頌。前根境相對。此中復三。初行頌法。次半頌喻。次一行半頌。合此頌不盡。亦不次第。雖有左右。據位如是。次讚如文。次開文言捨五象王者。見論十七云。一文象有六母象。名為象王。如是有五象王。尚捨出家。豈貪一重革履。而獨着耶。
 
[0524c24] 次請五事文二。初記得道如上。次請五事。僧祇二十三云。若語阿難。敷牀蓐者。當知與世尊同房宿。若語尊者陀驃子者。當知隨次與房。言十六句義者。謂四諦各四苦非常等。問此億耳比丘。為佛說法。佛亦受弟子法供養耶。答曰無也。所以爾者。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今生甚深。善功覺慧。爾者。所以世尊。歎彼善能說法。了了可解。婆沙三十復云。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高音聲。誦持正法。令我歎答。世尊欲令聞俱胝耳。得無畏故。如作是說。非佛作彼受法供養。彼承親教迦多衍那。來詣佛所。請求五事。世尊威重。釋梵護世。尚不能側近正觀。况彼敢申請。佛知是事。告阿難曰。汝可將彼。至我寢室。敷設臥具。而安置之。阿難如教。佛與同止。至後夜分。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應為我誦所解法。聞俱胝耳。以三契聲。誦所解法。世尊歡喜。為欲令彼得無所畏。能申所請。是故讚言善哉善哉。乃至廣說。次五事者。受戒長衣通餘方得。諸餘三事局濕婆國。此中受戒。經歷三年。五分六歲。母經十二年乃得。
 
[0525a19] 次明應不。在白衣家。聽坐高牀皮牀。及與上座同牀坐。多論第四云。與女人同牀坐吉。同席同蓐亦爾。長牀相接。但異席蓐盤令中間空絕[袖-由+(旃-方)]蓐各異得坐。伽論。地敷蓐得與。未受戒人。坐迦羅富羅革屣者。見論。是漫跟革屣。此律有刺脚緣聽着。次下文脚跟破。亦聽着鹿角革屣。刻皮作鹿角形。阿羅梨。以鳥毛安革屣邊。富羅跋陀羅者。以木綿及諸雜物。與皮合縫。使中央起。真誓梨者。以漏革作。編邊者。以孔雀尾編邊。五分二十一云。得新革屣。應令淨人。著行七步。[1]體後著之。多論第八云。若得革屣新鞾。應令白衣着行五六七步。即是作淨。又五分。聽著富羅。作[革*雍]大深。俗譏如靴。佛言。不應深作[革*雍]。聽至踝上。又作[革*雍]如靴。居士譏哥。佛言開前。又有諸比丘。得種種形色。種種皮革屣。不敢取白佛。佛言除人馬象皮。餘聽。壞本形色。若形色不可壞。於僧坊內著。不得出外。三千云。不得著白屣入眾。餘文可解。上來皮革法竟。
 
[0525b11] ●[2]次衣揵度。
 
[0525b11] 外禦寒醜。名之為衣。廣明應不。稱云揵度。大文分二。初對上品人。遣着糞掃衣。第二爾時世尊下開受施衣。
 
[0525b14] 初文復二。第一五人請持何衣。佛言。糞掃衣及十種衣。染作袈裟色持。第二爾時比丘下明糞掃衣。此衣體賤。離自貪著。又復不為王[3]賤所侵。常有資身長道之益。故十住婆沙十二云。著糞掃衣。有十種利。一不以衣故。與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現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說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憂。六得亦不喜。七賤物易得無有過患。八順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麤衣數中。十不為人所貪著。
 
[0525b22] 次明受施分法。作用如非。先總解義。三門分別。第一定時非時。第二時與非時。各有現前僧得。第三分攝儀軌。
 
[0525b24] 初定時者。謂請比丘。一夏供養。以此夏勞施者。即名為時。如毘蘭若。請者[4]是雖為安居故施。要須局在一月五月內得。乃名為時。以此元為夏勞故開。若反前說。並名非時。故下文云。為欲施塔。乃至若為亡人作會等。諸比丘留至夏安居。比丘往白佛。佛言不應留。此是非時衣。現前僧應分。問如開一月五月。亦為夏勞。如何此中得施。不名為時。答此開比丘受五利時。不是為受施故。名之為時。
 
[0525c07] 第二門。與非時各有二種。言時施二者。一時現前本為夏勞。而數人施者是。如文。爾時眾僧。得夏安居衣。僧破為二部。佛言。應數人多少分。又如毗蘭若婆羅門。以三衣奉佛。僧與兩端[疊*毛]。明知為夏數人。即是時現前攝。二者時僧得施。還為夏勞故施。名之為時。心遍僧田。不簡彼此。稱云僧得。如文。佛言若有一比丘安居。大得僧夏安居衣物。彼比丘應作心念言。此是我物。又云。爾時有比丘。未分夏衣便去。後比丘分夏衣。不取去者分。佛言成分應相待。亦應屬授等三句是。次非時二者。一非時現前。謂心標別人物有限。隨人准物等分者是。如文。初聽受施。不知云何白佛。佛言。當數人多少。若十人為十分。乃至百人為百分。分衣時好惡相參。當擲籌分。二者非時僧得。以心普及一切僧田。既無限局。名為僧得。如文。比丘分衣時。有客比丘。數數來分衣疲極。應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第三門分攝者。此之四施。二種現前。並數人分。不須作法。二種僧得。心該彼此以不定故。加法定之。又舊釋云。非時僧得。不定者。一時不定。除時施。二處不定。異界得施。三人不定。簡二現前。四法不定。異同羯磨。為期不定作法以定。時僧得者。以時勞定故。並數人分。問若言須作法分者。所以得屬授取耶。頗有要須作法。而不及法。得屬取者。用此法何為。故定不爾。心雖普及。施主得僧田之福。為止貪故。不聽異處受衣。以佛定制局處取故。不假作法。但須消去。一比丘心念受文者。非心念法。謂興念屬己可知。今解不依施主本心。通說一切。如何此處之僧。獨攝斯物。又與非時僧得何殊。不念作法。又不作法者。如文。未分夏衣。便去後分。不取去者分。此則物屬人定。如何佛制成分。既制成分。明知有法。又文云。一人得夏衣。佛言應作心念言。此是我物。既一人心念。明知二人已上。作對首等法。又五分二十云。時舍利弗目連自恣竟。於左右遊行。同安居及近住處諸比丘。多有隨從。諸白衣見人人各念。當為舍利目連。施僧安居衣。即便施之。大有所得。彼得施處諸比丘。語舍利目連言。共分此衣。答言我等不同安居。正可得食。無此衣分。以是白佛。佛言。應盡共分。問既須作法及法方得。如何身不及法。開聽屬取。答若望局法為正理。無屬授取義。但於此處。有安居勞。不同外界之人。故聽屬取。[*]體文此處安居。不應餘處受衣者。此是時現前。非是時僧得。體欲細解四施分法。一一須作三門分別。言三門者。一一部攝法。二二部攝法。三耶正攝法。四施各三。總有十二門分別。此中二現三門。並數人分。若其施主[1]清耶正僧。對面行施。應問施主。隨彼施主所說處與。若言不知俱與。亦數人分。第三時僧得施。初一部分者。如文。未分夏衣便去三句。及一比丘應作心念言文。第二二部攝者。應須分為二分。以其二眾。不合同法。各持己分。將至本處。鳴鐘集眾。作法以分。或若僧尼互有闕者。准五分文。許令互攝。互攝既定。還須作法。第三耶正攝者。如文處分非時僧得。有其六句。初三分為二分。非時既爾。時僧亦體。亦可此文通簡時非時施。第四非時僧得施。初一部攝。須作法定。法有心念對首羯磨。此三至文廣攝。第二二部攝者。亦須分為二分。還以二眾。不合同法。如文七句。其中五句分為二分。四七二句。是互攝法。又五分二十云。若有比丘住處。非安居時。得施僧物。若無比丘。比丘尼應分。若有比丘尼住處。非安居時。得施比丘尼僧衣。若無比丘尼。比丘應分。安居時得施。皆亦如是。上來互入既定。各及法者得。第三耶正者。文有六句。初三對僧。後三約別。既是僧物。分須有法。耶正兩部。不合同法。既不同法。分為二分。各至本處。作法分之。
 
[0526b20] 次下釋文。大開為十。第一非時現前施。第二爾時世尊下作衣儀軌。第三爾時有住處下非時僧得施。第四時有病比丘下雜明應不。第五爾時有比丘在異住處下時現前施。第六爾時有比丘未分下時僧得施。第七爾時諸比丘下耶正攝法。第八爾時有一居士下總明八施。第九爾時諸比丘下淨施方法。第十爾時比丘下受成不。
 
[0526c03] 初文分二。第一耆婆奉衣因請開施。第二時世尊以此下開聽受施。前文有五。一明耆婆醫道成就。第二時耆婆下六種治病。第三時耆婆童子下將衣奉佛。請聽比丘受施。第四爾時世尊下佛為納受。第五耆婆下遂請還退。
 
[0526c07] 次開受施。文中有二。初文雖聽受施。仍兼糞掃。但糞掃衣者。知是行勝。檀越施者。自他並利。次正受施。示其分法。以數人分故。是非時現前。
 
[0526c10] 次明第二作衣儀軌。衣是三衣。先解其義。六門分別。第一制意。第二釋名。第三作之如非。第四受授軌則。第五行護方法。第六補染應不。初制意者。此是三除。諸佛應法之服故。文言。過去未來佛弟子。著此三衣亦爾。又以禦寒故聽畜著。如文。世尊初夜在露地坐。著一衣。至中夜覺身寒。即著第二衣。至後夜覺身寒。著第三衣。時世尊作念。當來善男子。不忍寒者。聽畜三衣足。智論六十七。白衣求樂故。多畜種種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無恥。是故佛弟子。捨二邊處中。多論第四。五意。一以除寒故。二以除慚媿故。三入聚落故。制三衣。一衣不中入聚落。四為生前人歡喜心故。五為威儀清淨故。制三衣。一衣威儀不清淨。若比丘尼欲留二衣亦不同。所以制五衣者。為威儀故。三衣不成威儀。餘如前說。次釋名者。所以有此三名差別者。多論云。欲現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種。盡無此三名。以異外道故。作此差別。[*]體僧伽梨等梵音。此無正名相[1]及。若從義譯。僧伽是眾。梨名為伏。謂是伏眾衣。以著僧伽梨。能伏一切諸外道眾。是故令著僧伽梨。或名重衣。以重數多故。或名雜碎衣。以[2]修數多故。或若從用名入王宮聚落衣。如文。入聚落者有五事因緣。留僧伽梨。鬱多羅僧。義云上衣。次在五條上着。亦名中價衣。從用即是入眾衣。安多會。是下著衣。以著最近身故。從用即是道行作務衣。新名僧伽胝。嗢怛羅僧伽。安怛婆[前-則+(企-止+巳)]。
 
[0527a10] 次儀軌有四。一體。二作。三量。四色。三衣成受。須具四如。四如若虧。加法不就。於中先明體如。體如復四。一者體如。謂絕衣等十種衣。故上離衣戒云。衣者十種。准此即非外道等衣。如文。比丘著草衣。樹皮衣。樹葉衣。珠瓔珞衣。外道皮衣。鷲毛衣。佛言此是外道法。不應著。若著如法治。通明應法。是十種衣。體論清淨。要須氈布。以諸繒帛。皆損生命。是以佛初入道。身著麤布伽梨。二是真文。如紬絕絹布等。雖是十種衣。綺文者不得。謂綾羅錦繡。故文言不得著繡手衣錦衣。應染作袈裟色著。五分二十。不得作斑劫月衣。及不應著斑色線織衣。不應以雜色線縫著衣。上作條幅。三須密緻。雖是直文輕薄。生疎不得。謂輕薄紗絹孝布等不成。故僧祇二十八。不聽生疎。又二十一云。若作安陁會。當用緻物作。若疎者。當兩重三重作。鬱多羅僧亦爾。僧伽梨直云當用緻物作。四須清淨。衣雖密緻有過者不得。謂非犯捨販賣迴等。故下文言。尼薩耆衣若不捨。不應受用作三衣。准此求時亦須應法。謂離耶命發相等。
 
[0527b04] 次作如亦四。第一割截不截。若論下衣。俱得上二。必須割截。五分二十云。長老柯休。得一衣少。不足作割截三衣。佛言聽作割截上二衣。縵安陀會。若言帖葉。三衣俱得。故文言。世尊見有比丘。舒僧伽梨在地欲安葉。語言。汝何故舒衣在地。比丘言。欲使表裏相著。外有葉現。佛讚聽許。又云衣少。欲作帖葉衣。白佛。佛言。聽作。十誦五十九云。若比丘貧少衣。不能得割截衣。應衣上安帖。若五若七。乃至十五。若過十五。若能得。應割截作三衣。二橫竪葉者。此文不知當作幾條衣。佛言應五不應六。乃至應十九條。不應二十。若能過是條數應畜。體不論橫。祇律二十八。有比丘作衣。橫葉相當。佛言不聽。五條應一長一短。七條乃至十三條。兩長一短。十五條。三長一短。多論第四。僧伽梨。有上中下。此三中復有上中下。下中三者。九條十一十三。中中三者。十五十七十九。上中三者。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下者兩長一短。中者三長一短。上者四長一短。五分。佛言。若不足應三長一短。若復不足。聽兩長一短。若復不足。聽一長一短。若復不足。聽帖作葉。准此即有四長一短。三重數者。此文新衣。一重下二衣。二重僧伽梨。若是故衣。二重下二衣。四重僧伽梨。若糞掃衣。隨意多少重數。多論第四。若新僧伽梨。極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純新作衣。伽梨二重。尼師檀亦爾。下二衣一重。若故衣者。極多四重。僧伽梨尼師檀亦爾。二重下二衣。十誦大同。不能具述。四縫刺方法。條數雖復應法。仍須四周安緣。及帖鉤紉。如功德衣法具明。又須帖角故。與尼作衣戒云。下至舒張角頭安帖。又三千云。三衣要須帖四角。又須却刺。不得直縫。故十誦十五。制令却刺直縫。所以不得者。以是世人衣法故。却刺異俗。又葉邊速破。塵垢入內者。聽葉作鳥足縫。若編葉邊。若作馬齒縫。然文編及二縫。並葉邊作。比見梵裳。鳥足縫者乃大縫。曲刺馬齒縫者。始葉邊堅。為准文鳥足縫。不合大縫上作。又此大縫。不合像鳥足作。若像鳥足得。何故見論第九。若作袈裟。不得縫作蜈蚣脚。不得繡作文章。不得作鏁形縫。可却刺縫。若安鉤紐。五分第二十云。有諸比丘。深縵衣作條。又有縫葉著衣。或襵作衣葉。或半上向半下向作葉。佛言不應爾。並犯吉羅。阿難教比丘。左條葉左靡。右條葉右靡。中條葉兩向靡。作竟著之。極是所宜。祇律又云。有比丘作衣盡作葉。佛言不聽盡作葉。有比丘疊作葉。佛言不聽疊作葉。應割截。有比丘對頭縫。佛言。不聽對頭縫。應作葉極廣齊四指。極狹如[麩-夫+黃]麥。復有比丘。一向作葉。佛言不聽。應兩向。復有比丘。作衣縫葉。與衣相着。佛言不聽。復衣宣脫。佛言。應作馬齒縫。又文云。患風吹割截衣隨肩。佛言。聽肩頭安鉤紐。僧祇三十一。若衣無紉。著入聚落。越毗尼罪。若入家家。隨入得越。若有而不著亦越。若入尼精舍。外道精舍。若檀越唱言。隨所安者無罪。十誦三十八。爾時佛自施[革*玄]紉。前去緣四指施鉤。後八指施紉。語諸比丘。應如是作。比作衣者。前八後四。為威儀齊整。不名違教。
 
[0528a06] 次量如者。文中彼受小小衣。當三衣。佛言聽以長四肘廣二肘。廣衣作安陀會。廣三肘長五肘。作上二衣。多論。正衣量三肘五肘。若極長六肘。廣三肘半。若極下長四肘。廣二肘半。若過若减。得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其鉢。過減不成。以無截續義故。
 
[0528a11] 次色如者。謂青黑木蘭。青者銅青。黑者雜泥。木蘭者諸菓木汁。下有染法。多論第八。有五大色。黃赤青黑白。黃有鬱金根黃藍染。赤者羊草落沙染。青者或言藍黛是。或言其流非即是也。凡此五大色。若自染吉羅。若作衣不成受。若作應量不應量衣。一切不得著。若先得五大色衣。後更改作如法色。則成受持。若先作如法色。後以五大色壞者。不成受持。雖不成受。若作三點淨者得。五分二十。有一比丘白佛言。願聽我等。著純青黃赤白黑色衣。佛言。純黑色衣。產母所著。犯者逸提。餘四吉羅。又著雜色衣。佛言不應爾。犯吉。
 
[0528a21] 次受持者。出家所為。皆資以法。凡所受畜。並有軌儀。以其服著無法。便有闕衣之愆。理須順教。受持。令無罪咎。文中但有受捨之言。而無受捨詞句。此既無文。須依他部作法。十誦二十一。不分截不截異。總云若割截。若未割截是衣持。四十五分別受云。我某甲是衣僧伽梨若干條受。若干長短。割截衣持。三說。下之二衣。以條數定。文中直云兩長一短。及一長一短。若不截者。應云是僧伽梨縵衣受持三說。下二衣亦爾。尼受下二衣云。是衣覆肩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說。厥修羅衣云。是衣厥修羅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衣厥修羅衣持(三說)。捨時應制受云。是衣僧伽梨塔絛受(若干)。長(若干)短割次行護者。下文三衣鉢。如鳥二截衣持今捨(三說)。餘衣捨法同此。翼羽酬身俱。十誦二十七云。所之處與衣鉢俱。無所領戀。譬如鳥飛與毛羽俱。飛在空中。比丘亦如是。從今日不持三衣。不應入聚落俗人家。若入得突吉羅罪。又四十一云。從今不得着僧伽梨。輦石泥草泥塗壁等。掃灑僧坊塗地。不得脚躡。敷坐臥上。及儭身[1]看。看僧伽梨。如著僧伽梨法。下二衣亦爾。又下文大同。加當護衣如自[2]服。
 
[0528b17] 次補洗者。若依此文。破不失受。故一月衣戒云。有僧伽梨。故爛弊壞。但任受持。不堪著用。又多論第四。三衣若破。不問孔大小。但使緣不斷絕。故[3]戒受持。若衣破補。必須却刺。故十誦十五云。補衣皆應却刺。若直縫者。衣主命過。應摘此直縫與僧。乃以此衣與看病人。若是長財。先雖說淨。後若作衣受持。則失淨法。此衣後捨。應更說淨。若其失色。及更增色。並不失受。多論。若衣久故失色。不失受持。又云後更上色。亦不失受。
 
[0528c02] 次下釋文。文中有八。第一示阿難田。令倣成衣。此中有四。一示田令倣。二時阿難下奉命教作。三爾時下佛讚阿難。舉同過未。三際俱然。令生欽重。四從今日下聽割截作。第二諸比丘下明其條數。第三時比丘下帶衣之法。第四爾時舍利下制鉤紉法。第五爾時世尊在王舍下制衣頭數。此中復四。一見持衣過失念許制限。二爾時下受菴婆園施。五分二十。佛言。但以施僧。我在僧數。奈女受教。即以施僧。三爾時下託處生念。四夜過下告眾立制。第六爾時異住處下明雜應不。第七時世尊在波羅下制衣量數。第八爾時世尊下復明應不。此中復四。一有三句。明畜應不。二爾時下上衣不得下用。三爾時比丘下有十事白衣法不得用。四時諸比丘下有十事外道法不得用。
 
[0528c15] 次第三明非時僧得施。文中有四。第一僧得施法。第二爾時世尊在舍衛下二部現前顯前僧得。第三諸比丘作如是念下料簡有過等人應與不與。第四爾時佛在舍衛下看病賞勞問債等法。前文有二。第一一部攝法。第二爾時有異住下二部攝法。前文復二。初檀越物。以明僧得。二爾時舍衛下亡比丘物。義同僧得。前文有三。第一舉其初緣。數人擲籌分法。第二比丘分衣時下作羯磨等法分。第三爾時有住處下分受成不。前文復三。第一受施聽分。第二復不知下示擲籌法。第三時分物時下明有客來。應不八句。前四應與。以未竟故。此中二三兩句。但是形前對。復有少差別。不是全異。後四不應與。以並竟故。若有二人已上。故有擲籌之名。為有一人。故作歡喜受分之稱。非謂初緣。作心念法。若有餘更分竟來。不合與分。若不竟來。即合與分。次句亦爾。次作羯磨等法文二。初舉緣示法。婆輸等衣錯來故也。次明三法分攝儀軌。就僧法中有兩白二。一差人白二。文中直言應持等。舉付分法。略無差[1]又。准下人白二。五分十誦。具有文。差分粥人等中。亦有分衣之言。又沓婆知僧事。亦有白二差法。第二付分白二。文中言倒。故言應持等。若順應言白二持與衣一比丘令分。體是付分法。又分亡人衣注中。即前文是。文言僧今與某甲比丘者。以付別人。四方無分。彼當與云。僧中羯磨差一人分。此非正文。僧者遮入別人。還令與眾。故十誦二十八云。若是比丘得僧羯磨與衣。取不肯還。如是言。實布施善與善取法善斷事。皆出僧中。何以還索。佛言。是比丘應如是教。是布施為清淨故施。還者善。若不還。應強奪取教作吉懺。既付物已。隨彼處分。即是分法。不勞更作羯磨。體有立義云。彼所差人。復須更作分物白二。既是僧物。不合輙分。是以文言。應持衣與一比丘。令白二羯磨分。今解不體。但是舉前白二。持衣與一比丘。彼所差人直分。不勞秉法。若五人已上具此二法。或但四人不成差付。以所差付。不定僧數。眾僧直須作羯磨攝。羯磨應云。大德僧聽。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今現前僧分衣物。白如是。羯磨准白成就。所以知者。如母經第八。有四相應法。五人共住。一人終亡。四人作羯磨分之。此文不言展轉施一人。五相應法者。五人羯磨分亡比丘物。四人羯磨施一人。一人還施僧。[*]體後得共分之。既至五人。方有轉施之言。故知五人已上。作其二法。沙彌使人。身雖不預法限。但令作法之時。身在界者。即當及法。亦得其分。次對首三語法。作法應云。二長老憶念。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等分(三說)。但以別人。秉法弱故。故須各各自申攝意。如說戒自恣。申情亦體。又以文言。彼此共三語受。共分不同。舊云。此文既不言各各三語受故。但一人作法時。言此是我等分者。即是等分。不勞互作。不同說恣。各表行淨。此釋不然。母經皆有展轉相語言。又十誦二十八。有彼此作法文。不能具錄。次心念法者。應言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分三說。次成不文。有十二句。初六對。僧羯磨成不。下六約三語心念成不。亦可前六約羯磨對首。分成不成。以二三人。亦須分故。次六約心念受成不成。以獨一人。直受不分。於二六中。各前三不成。下三成就。又於四箇三中。各前二犯。第三不犯。
 
[0529b22] 次明亡比丘物。義同非時僧施。先解其義。准文上下。攝法有五。一一和眾攝。二耶正攝法。三負債死法。四被舉死法。五無住處死法。下四門義。並隨文釋。以皆有文對解義便。初門義二。有具不具。沙彌死者。此律無文。五分二十。同具處分。文言。有一沙彌命過。諸比丘不知云何處分其物。以是白佛。佛言。若生時已與人應與之。若生時不已與人。現前僧應分。十誦大同。僧祇三十一。有沙彌無常。諸比丘問佛。此衣鉢物應屬誰。佛言屬和上。准義令和上處分與僧。和上不得攝將入己。次具之中。有淨不淨。不淨有三。一犯重死。犯重有三。一未得擯。理同常制。二已得擯。入親里白衣。三學沙彌。十律二十八。當死時現前僧。應分衣鉢物。二呵責等四罪處所。及別住等。同清淨判。三被舉死。如下文說。次清淨死。應為四門。一定同生共活。二定重輕差別。三明看病賞勞。四辨屬授成不。此下三門。亦隨文釋。
 
[0529c13] 先同生者。若本心要一事已上。無問多少。悉共同者。作要已後。若死休道。應准人物。等分入僧。若違要者。計直犯罪。若非同生。假稱同者。隨其得物。亦計直犯。又師無意。給弟子物。已與者得。未與者屬僧。
 
[0529c17] 次定重輕。於中文義合三。一列十三章制入僧意。二須簡定重輕二門。三隨文別釋。合分不合初十三章。謂僧伽藍。乃至多衣鉢。尼師檀等。所以入僧者。凡預出家。行同水乳。齊筞三業。等條六和。既生所作。僧法以收。故使終亡物還入眾。縱施佛法。比丘無分。乃至王臣親屬。皆亦如是。道俗差別。分位不同。得不相由。死不入彼。故曰多知識無知識一切屬僧。次定輕重。位且為三。一佛制畜物。如三衣等類。二不聽畜物。如田宅園林奴婢等類。三聽畜物。如長衣鉢寶藥等類。此三物中。第一入輕。資道要故。第二入重。妨道深故。此即勒為輕重二門。第三物中。分為三別。一性輕重。二事輕重。三從用輕重。言性輕者。謂十種衣。及衣縷等。以所成衣。既是輕限。能成之縷。何以入重。言性重者。謂諸錢寶。食藥染具。釜鑊瓶分。凡十六枚等。言事輕者。一切隨身裙衫等類。言事重者。如大氈蓐。大帳小帳。步障机扇等。言從用輕者。如衣箱鉢函針剃刀等。言從用重者。如戶[巾*兼]牀帷幄帳案癿車轝篦[巾*兼]幔幕等。今以性事從用。三輕之物。攝入初類門以收。性事從用。三重之物。收入第二重門所攝。次第三隨文別釋。於前十三章中。束成九位。初六二二合以為三。九與十合。餘五還五。故總作此九門判之。初門入重。更無別義。第二門屬別房物者。謂房中校具[巾*兼]障等物。或著捨物。為己造房。房未及成。而主死者。其物有變未變。此皆據現輕重處分。以物及房。皆屬比丘。不同捨與佛法別人。以物別屬即入彼故。第三門瓶貧牙角器等。十誦。皆有量數。此不同彼一切入重。種種重物者。謂几案藥草。染汁木石等。第四門並重。皮革法云。錦蓐雜色臥具氍毹。若獺毛用貯蓐。佛言不應。第五門伊梨延陀。傳言步障。或應是鹿王皮。耄羅者小帳。耄耄羅大帳。或是毾[登*毛]之類。氍毾者。謂是純色。堪應法服。是以聽分。氈被亦[*]體。其有輕薄。堪襵疊披者。縱使過量。亦得入輕。不同五分氈總入重被咸可分。第六門藍人入重。所有私物。入彼私用。死入親屬。若無親屬。僧用亦得。母經第三云。若有奴婢。應放令去。若不放。應使作僧祈淨人。駝馬牛驢。與寺中常住僧運致。第七門水瓶澡罐。十誦有量數。准此一切入重。不簡多少大小。第八門鐵等五作器。應分二類。一能成器並須入重。二所成器。有可分者。謂剃刀鉢針及針筒。體既針筒應分。刀函類爾。其有刀子翦刀。母經第三言。是可分。十誦五分伽論亦爾。香鑪有處分。與能供養者不體。十誦云。鐵銅石瓦具。皆聽分。母經第三亦言。香爐可分。又伽論。輕物可分中。亦有香爐香匕香器。其文既體。理難違越。唯有定供養佛。不轉易者。此定屬佛。不合輙分。香爐既[*]體。隨物亦爾。其文又云。復有所不應分物。何者孝在時。所有經律應分處。與能讀誦者。若不及分處現前僧。應與能讀誦者。此物不可分賣。經律既爾。章疏函癿亦[*]體。經架不定。本定屬經者隨經。若屬人者。即合入重。第九門並以應法。咸總入輕。其漉水囊。資道中要。理合入輕。
 
[0530b18] 十誦。賞看病人。祇律。聽分革屣。故知鞾屣鞋等並然。鉢既可分。次鉢鍵[金*咨]匙箸等類爾。此文聽分。俱夜羅器者。即鍵[金*咨]之類。此等並舉要略。而未具委。
 
[0530b21] 次二部攝法。以前一部攝中。有檀越及亡人物。今二部中。同前亦爾。初檀越物。處分如上。次亡人物。為有信人。方能賞錄。恐失僧物故。五眾先來者與。古舊釋云。無問重輕。悉入先來。但輕不待法。即入其人。重者非屬人物故。隨先來者處分。還入常住。准依此義故。亡人物亦同檀越所。但以俗人不知施。得有二部攝法。[1]令解不然。此是無住處攝法。二眾既不等分。故非二部攝法。內法恐失僧物。遣付先來。先來得已。應須勘問。若是比丘物。知本寺者送之。不知處者。入近僧寺。尼死亦爾。但是恐失僧物。令付先來。不是先來為合得與。若是先來即合得者。重亦應入。何唯獨輕。又若取者。要須加法。既是僧物。如何輙入。若無來者。送與近處。但取最近。不簡僧尼。近處雖得。亦未即入。要須撿物。如前處分。故十誦五十七。一比丘死。是死比丘。以衣鉢物。寄比丘尼精舍。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若比丘死前。寄比丘尼衣鉢物。現前比丘僧應分。尼寄比丘物亦爾。以其二眾知法。不同俗處。是以遣還本處。同類分之。互寄既爾。互債亦體。又准五分第二十。僧尼亦有互攝法。文云。若有比丘住處。非安居時。比丘命過。無比丘。比丘尼應分。若有比丘尼住[2]虗。非安居時。比丘尼命過。無比丘尼。比丘應分。安居時得施。皆亦如是。
 
[0530c19] 次第二現前施。文三。一告靜三月。比丘立制。十誦第五。欲制諸比丘。多畜衣故。語言我欲四月燕坐。令諸比丘。不得來至我所。除送食比丘。及布薩諸比丘立制已白佛。非此二人。往者[3]提制。制亦可之。婆沙二十六。佛告苾蒭。吾欲[4]兩月宴坐。汝等不須集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時世尊。入室宴坐。問世尊何故久宴坐耶。答去來諸佛過殑伽沙。法爾皆應如是宴坐。有說欲為諸天說密法故。有說為斷慢緩苾蒭心故。有說欲為他界有情說妙法故(多解云云不能具述)。大德說曰。由二因緣。如來經於兩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樂故。二者哀愍諸有情故。第二爾時長老下。識佛意故。禮覲讚歎。第三爾時諸比丘下。為欲行同捨衣行施為文遣與比丘尼非衣。是以名作二部現前施。其中雖亦通佛及塔。僧是主故。具約僧說。
 
[0531a09] 次第三料簡應與不者。文中有二。初對七眾。與應不應。第二舍利弗下。明取應不。初文別住等人。與清淨同。次七羯磨。以過重故。不自手與。次白衣計功酬直。次沙彌。僧若和者。應等與分。次與半。次三分外與一分。故十誦二十七云。諸比丘如是思惟。佛言應與。不知與幾許。白佛。佛言。諸沙彌若立若坐若次第。諸檀越。手自布施。多少屬沙彌。若諸檀越。不分別與。作四分第四分與沙彌。若不肯者。不應分。雖是僧物。具不位別。學沙彌。十誦五十三。與大比丘等分。次僧伽藍人。雖可非僧。於僧有勞故亦須與。道俗位別。復異沙彌。故四分外與一分。不與不應分。次父母恩重故聽許。次借他衣。五分二十一。目連白佛。願佛聽我化作鐵籠。籠彼大城。佛告目連。汝雖有神力。何能改此定報因緣。佛說琉璃王却後七日。當受害學人罪。其眷屬大小亦復并命。王聞心念。佛無空言。餘苦尚可。唯畏火燒。即與眷屬。乘船入河。七日期至。水忽瀑張。於是覆沒。一時死盡。次取他衣。要具七法。是大親及七法。不足取助身衣。不嗔者。是小親友。故言不應取。
 
[0531b03] 次第四賞勞等法。文分為七。第一賞勞分法。第二爾時舍衛下示應與衣。第三佛聽與下明德具不。第四若病人下屬授成不。第五彼病比丘下重明賞物。第六爾時衛下負債死法。第七聽瞻病人下問委[1]二日法對。
 
[0531b08] 初文中。解賞勞義。五門分別。第一須賞之意。第二所賞之人。第三約德應不。第四所賞之物。第五賞分儀軌。
 
[0531b10] 初門賞意者。彼看病人。懷慈愍物。晝夜恭勤。不辭勞倦。又奉聖教。瞻視病人。既是有功。寧容不賞。故僧祇三十一。看病比丘恨言。我不避寒暑。執眾苦事。求索湯藥。乃至除大小便器。其實如是。是雜得言眾僧得耶。比丘白佛。佛言看病甚苦。應與三衣鉢。及所受殘藥。十誦二十八云。衣鉢僧分竟。問誰[2]者是病比丘。有比丘言我。僧言。擔是死人去。比丘言。大德。我非旃陀羅。非白癩病。衣鉢僧分。我何以擔死人去。是人活時。恭敬愛念我。我已報竟。是死人誰欲得者。便擔去。是諸比丘。以事白佛。佛言。應先與[*]者病比丘六物。餘輕物僧應分。
 
[0531b20] 第二門看病之人。通於七眾。若比丘死二眾得。尼死三眾得。以餘互看勞不滿故。五分第二十云。佛言。若比丘命過。應與二人衣。比丘沙彌。雖父母兄弟。亦不應與。若尼命過。應與三人衣。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有諸比丘分看病物。與沙彌三分之一。佛言應等與分。十誦五十四。白衣比丘尼看病。不應與看病人物。餘處安居人及前後安居者應與。若沙彌看病。大比丘等與。
 
[0531c03] 第三門約德者。德有其五。如文。僧祗三十一。不應得者。蹔作差作樂福德作耶命作。應得者。佛言欲饒益故。下至體一燈炷。欲令病人除差應得。若為病人求醫藥。若為塔事僧事云應與。十誦五十四。看病人出界去。病人命終。[3]言佛實為病故出應與。為餘事故出不應與。五分第二十云。有諸看病人。或為病人。或為和行去。後病人命過。餘人得其衣鉢。佛言。不應趣與一人。應與究竟看病者。
 
[0531c11] 第四門。約物五重。一定物體。十誦。應與六物。六物謂三衣鉢漉水囊尼師檀。此文但言衣鉢座具針筒盛衣貯器。亦有其六。此六通尼。五分。但云三衣鉢。僧祇。更加所受殘藥。二明有無隨有賞之。若其無者無不可賞。三就有中現與不現。現者須賞。或在餘寺。即屬彼僧。多論第四。若比丘。重縫三衣。設有因緣。擿分持行。到於異處。名不離衣宿。比丘若死。又云本界內羯磨此衣。又云應與看病人。以本是一衣同受持故。律師云。後是定義。又云得羯磨法。離衣宿。此衣應與看病人。以衣屬死比丘故。四就現中持不持。持者應與。第五不知持不持者。量三品看病。賞三品衣。
 
[0531c21] 第五門儀軌有四。一分賞時物。將欲作法。眾僧先須處分重輕。及應賞物。分處之法。如常應知。二分賞處。謂非尸前。十誦二十八。憍薩羅僧。在死比丘前。分衣鉢物。是比丘動起。語諸比丘。諸大德上座。莫分我衣鉢物。比丘白佛。佛言。莫即於死尸前分。若死尸已去。若僧在異處應分。母經第三云。先將亡者去藏已。僧還來到寺。現前僧應集已。取亡比丘物。著僧前分處分。體雖異處。謂是大界內戒場。是別行法處。不應分物。故五分二十一云。有一住處。僧得可分衣。一比丘持至戒壇上。獨取受持。佛言不應爾。犯吉。現前僧應分。若對三人已下。處通自體。三約人者。謂僧眾多一人。僧有二別。謂四人五人。四約法者。若五人已上。具行三法。謂賞勞差人。付分三箇白二。若四人者。直行一法。如前已明。對首心念。義准應知。若四人已下。隨作攝物法意。口和賞之。義不違理。次下釋文。文中有二。第一制看病法。第二爾時有比丘下。順教看病。前文有二。第一佛自看病立法。第二爾時世尊下。制看病法。前文看病。僧祇二十八。世尊案行僧房。見一病比丘。臥糞穢中。斷食七日。世尊問有和上等不。答無。唯言孤苦。欲為說衣。阿難請置。阿難為[1]院。世尊灌水。乃至安置已說法。得法眼淨。此比丘為無師。及同師同房。世尊集眾。語比丘言。汝等各各異姓異家。信家非家。捨家出家。皆同一姓。沙門釋子。不相看視。誰當看者。若比丘病。和上等乃至同房應看。不看者。越毗尼。若無僧應差看。若不差者。一切僧越。佛語汝還看本比房病比丘去。去佛不遠。佛化作一病沙彌。佛言汝通看是病沙彌。此即是福罸汝。看病進不。如文中具問。不能廣陳。略引如此。十誦。聞法得羅漢。制法文三。第一制看病法。悲心看病與立教心等。故言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第二聽彼和上下辨七眾別。第三病人有五事下明看難易。次順教看病文三。第一順教看病。第二爾時比丘下為聖嘉讚。第三彼持亡比丘下賞勞分法。其文有三。第一總舉屬僧。故言僧應分。第二爾時世尊下別示賞法。第三子註下明分攝法。初文可知。賞勞文三。初舉應與。第二捨物付僧。文據現有。故言衣鉢等。理而言之。牒須稱事。又以亡人物多。不可一一題說。准前僧得云。若衣非衣無妨。體有立義。不隨有無簡別。依文誦者。法定不成。第三僧中下作賞勞法。法中牒物。亦隨有無。次分攝可知。十誦。正羯磨中。有若衣非衣言。理有對首心念。無者略也。
 
[0532b14] 次示應與之衣。謂是常持者。
 
[0532b15] 次約德。如文及義。
 
[0532b16] 次明屬據。三門分別。第一屬據差別。第二善不善。第三成不成。初差別者。分為四句。且如人現物不現。物現人不現。人物俱不現。此三不得即授。故唯是屬。若人物俱現。如衣鉢等物堪移轉者。即是授而不須屬。又如奴婢田宅等。不可移轉者。須屬亦授。即是亦屬亦授。若非屬非授可知。次善不善者。屬與不屬俱。道善不善。且屬授中善不善者。如有比丘自知貯積。臨終慚媿。破慳布施。施三寶等。名之為善。如有比丘恐後僧得。即便決心。屬與親里。此雖屬授。名為不善。不屬之中善不善者。如念資生佛有威利。入[2]甚二僧利益最大。我今但當奉順聖教。自修行業。名之為善。若其生來。多積眾物。為病所苦。欲修功德。蹔起捨心。後還追恡。恐後患除。無物可用。如是捨命。是名不善。次成不成者。夫屬授者。作決定心。無變悔者。皆得成就。故僧祇三十一云。若決定屬。言我若死若活。其心決定與者應與。如是決意者成。如有處分言。我以爾許物造像營齊等用。可速令造。令我及見。如此決心者皆成。若言我此諸物死後造經像等。如此屬授。並不成就。故言若我終後與。若不死還我。佛言不應如是與。[3]現應前僧分。又五分二十一云。有諸比丘未命過。處分衣物言。我死後。以此衣物施某甲。以此衣物。作如是如是用。佛言不應爾。犯吉。與不成與。用不成用。十誦三十九云。有一病人。語看病人言。汝能好看我愛念我。我若命終。所有物盡當與汝。語已便終。僧集欲分。看病人具陳病人言。比丘白佛。佛言無如是死當與法。現物僧應分。既云死後不成。明知處分。作墁墓衣衾等。並不成就。
 
[0532c19] 次重明賞物三句。一受不好。二送餘處。三量品數。
 
[0532c20] 次明負債。釋處分法。可為二門。第一先明償債之法。文言汝負誰。謂若病人負三寶別人重輕物者。隨有重輕。各相當還。無相當者。互還亦得。計理有債先還。益亡者故。還已有餘。方依常法。故言持長衣償。若無賣三衣與。第二明索債法。文言誰負汝。謂若佛法別人負亡者物。俱應索取。以合入僧。若輕重相當者。各隨其本。縱互索得。亦隨其本。若常住僧負重。即隨使入輕者。須取入現前僧。故十誦五十七云。一比丘衣鉢物貸四方僧用。是比丘死白佛。佛言。四方僧物。計直還。現前僧應分。若現前僧負重輕物。減須索取。以重者入常住。輕者加羯磨。
 
[0533a07] 次問病人委[*]二日如文。
 
[0533a08] 次第四雜明應不。既是雜法。亦無次第。隨情逐要應解者解。
 
[0533a10] 次第五時現前施。文中有二。初文以是現前故。須曰多處取。若等各取半。若時僧得。即須及法。不及法者理不合得。舊解云。此時僧得物。故言取半。若現前者。隨施主心。俱取無過。此釋非理。不繁須破。食者隨施應食。次始開受夏衣。謂開過呵制。理實此開。應在前說。
 
[0533a16] 次第六時僧得施。文中有三。初且衣食一對。衣中三句。初句開屬授。次句縵屬。次句受屬者忘。並以作法分故。身不在界成分。由於此處有勞。開聽屬取。食亦隨施應食。次舍利弗。是非時現前施。不應作時法攝。次一比丘。作心念攝。明知有多。須作對首羯磨。
 
[0533a21] 次第七正耶攝法。文中有二。初有十句。是非時僧施。次有六句。是時現前施。前文有三。初有六句。檀越將物施僧。次有三句。約三人物。後有一句。[1]清僧就家布施。前文有二。初三對僧。次三約別。或可此六通簡時非時施。初三約物有得未得。及得未得。初句分為二分。次句問施主。後句同前二。所以分為二分者。以是僧物正耶。俱有其分。不可計現人分。須作羯磨。既作羯磨。耶正互不相足。故須分為二分。各至本部作法。及法者得。如常所明。次三僧先已破。約物為三。物既分為二分。到耶部中。自合得分。故不與去人分。理合更有三句。從耶歸正。應與來人分。文無者略。此之六句。據正眾領物。若耶眾領物。應更有六。初有三句。如向初三。復有三句。如向後三。次對亡人物。初有二句。物入耶部。以其本心。背正向耶故。亦應更有二句。從耶歸正。物入正部。文無者略。又此直據隨身衣物。自心歸背。判入往處。十誦二十八云。佛言有受法比丘。不受法比丘中住。是受法比丘死。遣使語衣鉢物持去。受法諸比丘。若取去善。若不取。應用治四方僧房臥具。若不受法比丘。於受法比丘眾死。反說亦爾。又有受法比丘。擯一比丘。到不受法比丘所。言諸大德除我罪作清淨。我當作不受法。若未除罪而死。受法諸比丘。應還攝衣鉢。若除罪而死。衣鉢物。屬不受法諸比丘。有不受法諸比丘。擯一比丘往受法所。[2]及說應知。次被舉死。隨所同羯磨舉僧者與。謂同被舉人。以得法後。財法不同。何因死後。輙得攝物。若爾一人被舉死。當入誰解。若一人被舉。入彼能秉法僧。但預秉法眾者。即合得分。故言隨所同羯磨舉僧應與。即是賞彼功能僧故。次對面施可知。次時現前施。初三對僧約物得未得等。並以處勞定故。數人分之。次三約別。亦以處勞定故。並與去人分。若據耶眾領物。背耶歸正。更有三句。亦與去人分。又以義推。更合有六。正耶互望。不與來人。此等並略。
 
[0533c05] 次第八總明八施。文分為三。初總舉八。且隨一方化儀。彰其外施。以境分心。略標斯八。割己惠他。名三為施。次列八施。一比丘僧。含其四種。謂二現前兩種僧得。二比丘尼僧亦四如上。三二部僧。亦[3]合四種。二現須數人兩僧各分半。四四方僧。謂常住四方。義合一部二部。若施二部。應分二分。五界內僧。隨何界中。當界內得。以處定故。數人分之。六同羯磨僧。但預羯磨者。並合得分。此亦義通一部二部。既以局法為正。並數人分。七稱名字者。題名別與。八與一人。直付者是。三釋可解。
 
[0533c15] 次第九淨施方法。義如上解。有作法者。依此文誦。
 
[0533c16] 次第十取受成不。文中有二。初對比丘。次約白衣。前文二十四句。初十二句借衣。前六物三不成取。以作所借衣人。親友意故。次三成取。以作能借衣人親友意故。次六前三不成受。以所與人非衣主故。次三成受。以能與人是衣主故。後十二句。遣衣與乞人。初六前三不成。以與乞屬彼故。次三成取。後六前三不成。下三成故。次居士物。以捨心定。故聽受用。上來衣法竟。
 
[0533c24] ●[4]次藥犍度。
 
[0533c24] 為有療患之能。名之為藥。時等四藥。集在一處[1]攝云犍度。此隱時等別名。就通名藥。大文分二。初明其制。第二爾時世尊下明開前文。
 
[0534a03] 初明乞食。即第二依。俱跋陀羅飯者。見論穄米飯。條步者青豆羮。吉羅羅者是竹箏。次明腐爛。即第四依。其腐爛藥。已如前辨。
 
[0534a06] 次開四藥。先解藥義。四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2]爾作淨法。第四相和服義。
 
[0534a08] 言釋名者。通釋藥名。已如前辨。藥義不同。有其四種。言時等者。從明相後至日午前。是應食時。名之為時。聽此時中服者。名為時藥。從過午[3]從至明相前。非應食時。名曰非時。聽在非時分服。故曰非時藥。聖限七日服者。名七日藥。許盡形服故。名盡形藥。體盡形有三。正取報形。兼明藥病。
 
[0534a14] 次出體者。時體謂是五種蒲闍尼。及五佉闍尼。又文言得甘蔗。佛言聽時食。僧祇二十八云。藥法者。時根非時根者。蕪菁根蔥根。乃至藕根等。如是等與食合者。是名時根。非時根者。婆吒根。畢鉢羅根。尼俱律根等。如是比不與食合者。是名非時根。如是莖皮葉華果。亦復如是。漿者。時漿非時漿。時漿者。一切米汁。粉汁。乳酪漿。是名時漿。非時漿者。一切豆及糓麥。須頭不卓蘇油蜜石蜜。是名非時漿。若比丘病。醫言與食便活。不與便死者。應淨洗器。七遍[4]非穀。緻囊盛繫已。器中煑令不破。[*]體後與飲。又此文八種漿。佛言聽非時飲。問果體是時藥。漿許非時飲。飯亦是時收。漿得非時飲。答果中有義。汁漿得非時飲。飯為外水。投漿亦時食攝。爾者飯為外水。投漿則時食攝。果漿亦假水。豈得非時収。此難不體。飯以水投為漿。無水即非漿也。果汁以水為淨。無水亦自成漿。又解。但是五穀漿。資強故不許。果漿非穀。引資弱故開聽。是以見論十七云。一切木果。得作非時漿。唯除七種穀不得。又解。凡食資身義微。復無識過。是則世尊開非時飲。若資身強。食招譏者。是則世尊制之不許。七日藥體。如五種奢耶尼。及五種脂。僧祇第二云。蘇等五種。及五種脂。此諸藥清淨無食氣。一時頓受。得七日服。故名七日藥。盡形藥者。文言。不任為食。即一切辛醎苦等。祇云。呵梨勒阿摩勒胡椒畢鉢薑鹽等。此諸藥無食氣頓受。病比丘終身服。是名終身藥。
 
[0534b14] 次作淨者。時藥淨法如文。非時漿者。必須[5]證清水為淨。為壞味貪。然後得飲。故十誦二十六云。若蒲桃不作火淨。若汁中不以水作淨。若蒲桃作淨。汁中不作淨。若汁作淨。蒲桃不作淨。並不應飲。若蒲桃作淨。汁亦作淨應飲。僧祇二十九云。若持漿來者。應作淨。若器底有殘水。即名作淨。若天雨墮中。即名作淨。或漿不[*]證清。淨人欲去者。當應即受。作記識言。是中淨物生我當受。有因緣不得受。復不記識停過須臾。不得受。以雜時食體故。七日藥者。亦須清淨。與時食別。水滴為淨。然後食之。故祇云。若車載石蜜。被雨者。即名為淨。若船載水羨。若淨人洗手水羨。總名為淨。若雜時者。亦須記識受持。僧祇第十云。比丘乞食時多得蘇。少知識比丘。即以細緻[疊*毛]。淨漉取蘇。得七日受。若有事緣。不得中前作。當作是言。此中淨物生我當作七日藥受。若誤忘不受。不作淨時過。是名不淨。若多得油及魚脂。如蘇中說。盡形壽藥。義准應知。僧祇第十云。若比丘食上大得苷蔗食殘苲作漿。得夜分受。若飲不盡。得[6]前作石蜜七日受。石蜜不盡。燒作灰終身受。若有事不得壓。即中前應以水作淨。當作是言。此中有淨物生我當受。
 
[0534c10] 次相和者。但四藥相和。皆從強服。以石蜜中有罽尼。佛言作法應爾。以此類餘。並皆如是。多論第六。據相助成云。若以時藥終身藥。助成七日藥。作七日藥服無過。以七日藥勢力多故。又助成七日藥故。如以蘇煑肉。此蘇丸汁得作七日藥服。或以時藥或七日藥。以成終身藥。作終身藥服無過。或以終身藥或七日藥。以成時藥。作時藥服。隨勢力多故。相助成故。若分數勢力等者。隨名取定。如石蜜丸。雖勢力等。以名定故。七日藥服。如五石散。隨石作名。作終身藥服。此文相和據體強說。若隨勢者。如以毒物和餘藥者。皆不[7]住為食。應作終身藥服。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末
 
[0535a06] 次下釋文。大分十五。第一宗明盡形壽藥。第二爾時舍利下餘法應不。第三爾時世尊下禁五種肉。第四爾時世尊在波羅奈下檀越請法。第五爾時世尊在舍衛下明七日藥。第六若時藥下相和服義。第七爾時比丘患瘡下明其雜法。第八爾時世尊患風下禁其二內。略明淨處。第九爾時世尊在毗舍下開食三淨。第十爾時世尊從毗舍下許淨人賞食。第十爾時世尊從阿牟下開八種漿。第十二爾時世尊從此住下雜明應不。第十三爾時有吐下比丘下置藥淨地。第十四爾時不淨地下護淨方法。第十五時六群畜升下還明雜法。前十二文可解。今解第十三置藥淨地。文中有二。初舉緣白佛。二佛言下開結淨法。開文有三。初對緣開結。第二有四種下列淨差別。第三諸比丘下釋疑。
 
[0535a20] 對初解義。三門分別。第一開意釋名。第二定二內處。第三結之方軌。初開意者。良由行者報力不同。故使大聖開遮有異。且如上品之徒。堪行乞食。不假貯畜。自得修道。中下力劣。事藉餘資。若不開聽。無由進業。初以病緣開結淨地。一開已後。三品通益。即是大聖。誘恤隨機。各稱根宜。故有斯法。准其類定。局食障僧。加以羯磨。名之為結。人食有殊。宿煑無過。食不生罪。稱之為淨。從處立名。故言結淨地。
 
[0535b03] 次定二內處者。舊解云。界是久居。藍有[卄/教]鄣故。單界單藍。並有二內。互有尚爾。何況俱有者。引證可知。除自體露地。一者非僧久居之處。無貯聚義。二來又無譏醜。故無二內。言自體者。簡別於界。言露地者。異於伽藍。今解異此藍有界無。所以爾者。伽藍無為僧住。文言。同一住處。大界本為法。同結云。同一說戒。藍既僧居。即非作食之處。於中作食。有譏嫌故。前文言。比丘持食飲著露地不牢藏牧牛羊人。若賊持去。比丘白佛。佛言應在邊房靜處。結作淨厨屋。以藍不得送。在露地過。若界中。應送界外。又此文言。聽在僧伽藍內。結作淨地。又前三淨。亦藍非界。又云。不得結上好房作淨處。又鬼神廟屋。何必定有大界。准此皆藍不開界事。但以藍有障。蔽覩院相。以招譏界。或狹寬矚。何分齊生謗。又僧祇三十一云。時僧院內作食。厨潘汁盪器。惡水流出巷中。為世人所嫌。云何沙門釋子。住處食厨不別。比丘白佛。佛言不應。乃至潘汁流外者越毗尼。又十誦。初聽房中。白二作淨。後因譏[1]嫌制斷。又入楞伽第九云。寺舍煙不斷。常作種種食故。為人所作。行者不應食。爾者既云藍有二內。如何上下文中。皆言不得界內宿煑解。但是僧伽藍界。非界攝僧界。故上文言。此僧伽藍界。非彼僧伽藍界。又以藍中有界。界與藍等。言界即藍。獨界無犯。又上下言是者。皆是結罪。文正開結處。並曰伽藍。問所以淨地不得宿。看煑不犯煑。答宿以人食。同處招譏故犯煑。為事不經久無譏故開。又解煑為隨處宿為隨人。以煑隨處故。看煑不犯煑。為宿隨人故。與食同處犯。又以煑隨處故。於不淨地煑。縱無比丘。亦犯內煑。以宿隨人故。於不淨地宿。若無比丘。不犯內宿。
 
[0535c07] 次結法者。理應遙作不得。在中為表人食有殊。故言僧今某處。結作淨地。此之某處。未必專依界起。或界自體。二處俱得。如結衣界。定依僧界。故結法言。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以淨地。不定依界。為此結法。不言同一住。說但云某處。又母經第二云。眾僧住處。初立寺時。眾僧齊集。廣先羯磨。作淨厨處。後羯磨眾僧房舍處。若當時忘誤不羯磨。作淨厨處者。後若憶還解大界。後解小界。先羯磨淨厨處。既先有界。尚須解劫說。今始結用界何為。又下文有淨不淨間。若唯依界。何得有間。又此結法一法結一處。以處別故。不得結多處。又解一法。結多處。亦不違理。猶如三舉懺殘。得成之類。次下解文。文中有二。初總指處法。處是伽藍。法是白二。次別明處法。別處即是藍內房等。別法即是。結淨白二。
 
[0535c21] 次淨差別。釋文可知。解義有四。第一正簡差別。第二自他周不。第三定處不定。第四明其寬狹。
 
[0535c22] 初差別者。第一第四作法中淨。第二第三自體中淨。初四雖同作法。體有三異。一能淨人異。謂道俗眾多及僧別故。二宿不宿別。其處分淨要僧未宿。若已宿竟處分不成。良為別人口約故。故僧祇三十一云。支尼耶梵志。聞世尊來。作僧房淨厨。遣人請佛。佛告波離。汝於先去。為僧處分受食厨。勿令初夜過。若過者。即名僧住處。其羯磨淨隨。結皆得三。二淨結解。各須依本。次二三兩種。雖同自體。第二以他處故。淨可為四句。一食己處他即第二淨是。二食他處已如寄食是。三俱他此三是淨。四俱已有淨不淨如送食等。第三院相不周無譏故。淨如同室。宿室相不成者聽。
 
[0536a09] 次自他周不者。第二周而非自。第三自而非周。初四俱是。亦自亦周。
 
[0536a11] 次定處者中二。自體遍皆是淨初四。作法則有分局。如祇云。應南方西方。作又波離。問得一覆別隔不。佛言得。如是復問。通隔別覆。通覆通隔。別覆別隔。一邊二邊三邊隔道。閣上閣下。佛皆答得。此文比丘房等。故知。亦有分局體。准僧祇謂是西南二方。此方僧厨。多在東者。以敬西方。亦不違理。
 
[0536a16] 次寬狹者。先明諸部。祇律。唯有處分。十誦。但有他處。故四十七言。瓶沙王死。闍王[1]伐處。不名內宿。五分。有三淨。初四分明體許軄師屋中置食。即是他處淨。引文四淨最寬體就此四。亦有寬狹。狹者初四。寬者中二。
 
[0536a21] 次釋疑者。並對羯磨。淨說比丘房。既許作淨。除去比丘房。餘人房不知得不。佛言皆得。乃至亦如是。此是領解之語。非欲遣人。次疑有應解者。不言故藍。次故伽藍。以曾云廿捨無界。是以佛言得。五分若十二年。空聽隨意。更作淨屋。祇律停廢二年。得受作處分淨。
 
[0536b02] 次第十四護淨方法。先解其義。三門分別。第一列罪釋名。第二辨其體狀。第三通塞之義。
 
[0536b04] 初門若據淨地。但防二內。今以類同。總舉其四。謂內宿內煑。惡觸自煑。內宿者。比丘與食同處經夜名宿。伽論第五云。云何內宿。食若界內。不結淨地。食在界內。是名內宿。內煑者。藍本僧住不合煑。食在中煑故。名為內煑。故伽論云。云何內熟。若比丘界內。不結淨地。界內熟食。是名內熟。惡觸者。凡應食物。皆有受法不受而捉。名為惡觸。此謂由觸得惡。故名惡觸。故十云。惡捉者。若持淨戒比丘。故自取食。大比丘不得食。是名惡捉。又有惡捉受。彼文云。若大比丘。先自取體。後從淨人受。大比丘不應食。是名惡捉受。自煑者。具戒之人。不合營造。躬自變生。名為自煑。故十誦五十八云。大比丘自作飲食不應食。若食犯吉羅。是故名自熟。
 
[0536b17] 次出體者。直約人處。四藥生熟。成過分齊。名之為體。內宿體者。要取長足。長未足者。不成宿愆。自餘生熟食等。皆有宿過。果菜糓等。須知合結時節。是中四句。一人在淨藥在不淨。二俱在淨。三俱不淨。此三成宿不應食。四藥在淨人在不淨。此一清淨非宿應食。內煑者。無問生熟長足未足。在不淨地煑。並名內煑。故文言。重煑粥。不得界內煑。縱淨果菜。亦須在淨地中。是應為四句。一果在不淨地。二淨者在不淨地。三俱不淨處。四俱淨處。是中初三兩句成淨。是內煑不得食。二四兩句。非煑應食。次惡觸者。先定其體。體有其二。謂不受而捉。及以失受體。不受唯一。失受有二。口受時中失。手局非時分。次料簡成不者。義為二門。先對故投成不。觸有其三。一惡心觸。為遮惱亂。善比丘故。故惡心觸。望他不成。故文言觸者是不淨。不觸者淨。二持戒比丘。誤觸為無情過。是以不犯。故文云。忘不受食。便持在道行後憶。佛言若見淨人。應置地更受。三懈怠心觸成觸。非惡心不同初人。非謹護又異第二。故十誦五十二。有二種觸。食食無罪。一清淨持戒比丘誤觸。二破戒比丘無慚愧觸。是二俱淨。既此二是淨。明知第三是觸。因此四句。一惡而非觸。謂惡心故。觸望他不成者是。二觸而非惡。謂持戒人誤觸有是。三俱是。謂惡止自望。及懈怠者是。四俱非清淨好食是。次對具戒染不染義。謂二具戒。濕膩等物不得入淨。厨中與淨物交涉。及以戶鑰器非器等。皆成觸染。廣說可知。故五分二十二云。諸比丘無淨人。不知誰應行僧食。佛言比丘應受已行之。有諸木器行食。肥膩不淨。以瓦石揩洗。破壞僧器。佛言不應以瓦石揩洗。應沸湯灰洗。次自煑者。但具戒人。變生作熟。皆名自煑。
 
[0536c22] 次通塞有四。謂藥時人處。第一對藥。藥有其四。時藥始終具於四過。以資用強一切須故。餘三但今為病開者隨三分齊。並無四過。故文言。非時過非時七日過七日。既云過犯。限內無愆。若論生熟。自煑局生。生有二種。謂生相生生熟生。俱成自煑。餘三通熟。其內宿煑。不簡生熟。但非宿煑之處。俱成二罪。[1]計觸造作中。制應內自煑。但以聖不開觸。故道生熟。是中內煑。義通一切。其宿觸二。不通生長未足。次約時者。若望食而生罪。通時非時食。據成過之時。其義即異。位可為三。第一二煑通時非時。以非淨地身業自為。即便成彼兩種過緣。第二內宿局是時中。以明相出。方成其犯。第三惡觸不定。若其不受而捉。通時非時。任運失受。其義即異。口是時中手非時分。次約人者。人有具不。且內宿自煑局具。具中說通。故殘宿食戒云。明相出時。一切沙門釋子悉不清淨。他比丘煑亦名自煑。以是同釋。並不合煑。內煑約處。以成誰簡具不。惡觸不定。不受捉者。局具非小。相染觸者。義通大小。次約處者。處中有兩。一淨不淨相望。二內局不淨。以非宿煑處故。自煑惡觸。通淨不淨。以造作成故。第二以人對藥。就處論者。觸自既通不須更辨。直將二內約人處明。若人藥俱在不淨地。及人在淨藥在不淨。俱成二內。若其俱在二作淨中。有宿無煑。若在二自體淨。亦無有宿。若人在不淨地。藥在淨地。宿煑俱無。
 
[0537a21] 次下釋文。文中有六。第一內宿有無。第二時六群下。制作淨法。第三爾時眾僧下。惡觸有無。第四諸比丘下。宿煑應不。第五爾時世尊下。儉開八事。第六爾時眾僧下。明無內宿。先解初文。文有二對六句。初二更互相蔭。次二更互相墮。次二更互相入。初相蔭者。從根以判。次相墮者。不淨地果。生長未足。運運變改。得入淨厨。若長足者。即名不淨。問若其長足。即犯宿者。何故文言。無人觸自墮者淨。答為不知熟無取食。心情既不緣。自墮者淨。若其心緣熟果。作意欲食。雖復自墮。鳥觸不淨。不應食故。言若不作意。欲使墮者淨。後句從根判淨。生熟俱體。次相入者。亦名隨根。初句據熟不淨。次句約生故淨。若反前說。前生後熟。是則前生是淨。後熟不淨故。此二句各含淨不淨義。文舉一邊。義須通貪。次作淨法。外道但有刀火二淨。佛因事故。說淨有小。淨法如上體二五淨法。准義前是子種。次是根種。莖種體亦五分二十六云。若食果。應作沙門法。五種淨。謂火刀鳥傷未成種。若食根。亦應作五種淨。剝截破洗火。若食莖葉。應作三淨。刀火洗。次惡觸有無文中有七。一以淨人修理。及有轉變非觸。二爾時下三句扶助無觸。三時諸下雖有所觸。護僧故開。五分二十二云。應用新物。覆勿令手近。瓶頎翻卒。無淨人可正佛。佛言應自正。但勿使器離地。四時六群不重明淨法。以菜非果事別故爾。水洗連根菜。佛判是淨。觀文無有。水減火相。古舊諸師不善淨法。故作此釋。令解為食其根。及以莖葉。是故水洗得成其淨。故諸部中。有水洗淨。五時有比丘下惡心故觸。為護善比丘故。觸不成觸。五分二十二。有一婆羅門。以僧不淨米一把。投車中。佛言可別除去。若不可別趣去一把。淨入強多與食。為受非觸。六時諸居土下他物非觸。七時病比丘下為淨人難得開聽。自煑受故非觸。次明宿煑。重煑粥聽。自煑者熟開。不犯生則有違。雖聽自煑。須在淨地。盡形壽藥。理開二內。許自煑者。還據其熟。猶如重煑。不犯之類。准此七日。非時例應如是。故五分藥法云。諸比丘服蘇苦臭。佛言聽熟煎。若自煎。若無使人煎。若無淨地聽非淨地煎。及未過限。亦無二內。因此有四句。明受成不。次儉開八事。事雖有八種。但有五。謂二內自煑不受。餘法有四僧食。村中食故。桃等菓。及水中可食物。罪名唯二。謂提與吉。咸以對他損食。是以須開。既開不受。明亦義兼惡觸。既聽自煑。亦有壞生。除外局內。為煑者開。又准五分。直食亦開文云。諸比丘欲食果無淨人使淨白佛。佛言聽先去核體後食之。但為儉開豐。則須斷不斷行者。並如法治。次無內宿。文中四句。初有一句木在不淨地。次有夜移三句。無心故淨。淨不淨間者。為不依界起者。故有壃畔。次有嫌彼二句。防惡護善。是以觸解者犯。非觸解者淨。次有客去二人。心恒求淨。以無情過。是以並開。
 
[0537c20] 次第十五雜法如文。然五分。食法未云復吉。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上來藥法竟。
 
[0537c24] ●次迦絺那衣法。
 
[0537c24] 迦絺那者。梵音。此曰賞善罸惡衣。賞謂前安居人。得五利。罸謂後安破安人不得。又曰功德衣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從功能彰名。故曰功德衣。又云堅實衣。此衣作時。為多衣所成。故曰堅實。廣明受捨儀軌。集在一處。名為犍度。文中分二。初明受衣儀軌。第二彼六群下捨衣方法。前文復三。明受衣之緣。第二眾僧應如是下受之方軌。前文分三。初以二國比丘為緣。第二爾時世尊下彰安居竟。四事應作以因受衣。乘列餘三。初一通十四十五十六三日。餘之二事。局十六日。第三有五事下明其五利。此中文二。初為五事受衣。次受衣已得作五事。
 
[0538a11] 次受方軌。先解其義。五門分別。第一受時。第二受處。第三明人。第四約衣。第五辨法。
 
[0538a12] 初時有二。一受衣時。二得利時。言受衣時者。依此律文。唯局十六日。以十五日安居未竟。勞不滿故。若十七日受時。已過向後。冬分無五月故。是以文言。聽冬四月竟。僧應出功德衣。又云自今已去。聽自恣竟。不受功德衣。一月受功德衣五月。又伽見二論。後安居人。不得受衣。故知受時。定局十六。次得利時者。定局五月。中間八捨。長短不定。
 
[0538a19] 次約處者。謂是作法界作中。是大非小。大中要此界人異。界人不得。見論十八。若作處不滿。五人得喚。餘寺眾僧。足數受衣。客比丘不得受。
 
[0538a21] 次人有三。一受衣人。二持衣人(二)。初僧別。言受人者。五眾之中。上二非下三。見論。四比丘一沙彌。安居欲竟。為沙彌受大戒。得足成五人受衣。新受戒人亦成受。一比丘四沙彌。受戒亦如是。以此故知沙彌無受衣義就具中有安不安。不安者不得。以非安居竟故。就安中局前非後。就前中取成非破。就成中有僧伽梨者。得。就有伽梨須在界內。雖在界內須在僧前。如說欲人不合受衣。二持衣人者。謂取同界安居有德行者。十律具五德者差遣。謂不受等。知受未受。此雖無文。義亦應爾。三僧別者。是僧非別。僧是四人。僧収作法要須具五。故見論。問幾人得受迦絺那衣。下至五人。
 
[0538b09] 次衣者體是三衣。還具四如方得。闕如及餘衣等。並不成受。引律五條不許縵作。論功德衣。必須割截故言五條裁作十隔。伽論減量衣。亦不成受。論多少者。下一極三。又求亦須應法。耶命等不成。如文所說。若得未成者。即須使作。文中但言羯磨差比丘令作。無羯磨文。五分二十二。即出白二差一二三。乃至眾多助之。祇律亦言。一二三人。次約法如文。
 
[0538b16] 次下釋文。文中分二。第一示作應法體色如非。第二爾時有異住處下明受衣法。前文復二。初體如非。次時六群下明色如非。前文有三。第一舉如成受。第二云何僧不成下舉非不成。第三云何成受下舉前體。如應法合受。前文有三。初總舉應受。第二別明應法。三結成應受。第二別中文三。初明衣體。次不以下明求如法。第三即日下示應受相。初體三句。初句以初得故。總名新衣。體新兩種。次別二衣。一從人得。故曰若檀越施衣。此以佛聽受施。二自拾所遺擬充法服。故曰若糞掃衣此是制衣。次第三爾作淨法。於前衣中。道新及故。此新故衣。戒以新物怗為淨。或可浣已納為淨。次求五句。求非占卜故不耶命。准次兩文。應加一不諂曲句。得如常儀故。不以相無言判動云不激發得。非十五故。不經宿體元無過。不曾捨墮作淨。次應受四句。一來應法。二爾條數。故云五條。十隔等。三教作儀故浣染等。四教受相故在僧前。次結可解。次不成中。有難者。謂是八難。無僧伽梨者。無所為故。次應法合受如文。次色可知。
 
[0538c10] 次受衣文五。初舉緣啟佛。二佛言下示以受法。三爾時優波下問答疑滯。四若得下料簡成不。五彼六群比丘下示受利時。初文得衣不解持法。希示軌摸。故須啟聖。次示法文四。初明白僧知受不受。第二如是下差守衣人。問所以自恣。先差次白。此受德衣。先白後差。答自恣制作故。先差後白衣。為是開不知受不是故要須先白後差。三大德僧聽下為重此衣羯磨付彼。於此住處持者。謂不得衣利。四彼比丘下正明受法。法文三。初持衣人以衣摸置。兩辟隨得手。及言相了處。三說受法。次彼諸下眾僧領受。為彰持受合儀。故曰已善受。此中所有功德者。謂是五利既無過損。美響外彰。故云名稱。由我獲此名為屬我。次答爾者。謂持衣人發言許順。有欲受者。應如是作。其不受者。默體任過。次波離見說九句。生疑發問。佛答為現。故。受不為去來。次衣成不及受利時。如文可知。
 
[0539a01] 次捨衣文二。初時滿制捨。次有八因緣下廣明捨法。前文有五。一不捨白佛。二佛言下彰其不應。三自今下辨捨時分。四應如是下。制其捨法。五若不下過限。結罪。第四捨法文二。初捨方便。次正作法體。前方便遍通諸法。若有闕者。作法不成。此方便為六句。一者僧集如文云。當敷座打犍椎。盡共集一處。又云應來者來對此。須知集數。多少依用分齊。少者不成。二者和合如文在現前應呵者不呵。此之僧集和合。所望有二。不得為一。謂有僧集不和合。或有和合。而僧不集。故知僧集據數。如文。僧者若四若五。和約情同如文。和合者。一羯磨一說戒。三未受大戒者出。為非類故不合同法。四不來者說欲。如文云。應與欲者與欲來。然前集中計亦攝欲。然以說欲事別故更離明。五者問其所作。故言僧今何所作為。六者答所作事。故言出功德衣。然此問答有通別可知。次白如文。五分白二法捨。
 
[0539a17] 次廣明捨。文中分三。第一直明八捨。第二復有六事。下錯互差別。第三有二種下明究竟失。此中前八後二。隨事彰十。論其捨體。位束為三。八中。前六要心捨。次二同是作法捨。後二之中。但取持衣比丘出界捨一。眾僧和合。共出者同前。前文有四。一舉。二列。三釋。四結。釋中一去有。要心永去作不還意。此要或受時作。戒欲去時作。後遂要心。故言去捨。二竟者。本要作衣竟而即捨。今作衣竟遂要故捨。三不竟者。本受衣。利為欲作衣。今至界外息心不作。又不還至留衣界。內。衣雖不竟。遂本要心。名不竟捨。四失者。本要出界。為欲作衣。衣竟若失不須衣利。今失遂要。故言失捨。五望斷者。本要受衣。有希望處。此望不得。有續不捨若其前家望斷。後無望續。既無望續。我捨德衣。後至望處。遂要故捨。六聞者。本要作衣擬聞即捨。今聞僧出遂要故捨。舊解此聞通虗實。問若聞僧捨名聞要者。僧若捨竟何待要心。又若無要聞應不失。解謂聞僧中別人不受衣利。故名聞僧出衣。今解。此聞是虗非實。僧實不捨。自有聞要。有人謬傳稱要故失。若實即當第七冥伏。豈冥伏已更假要心。又文正言。眾僧出衣。不得言是僧中別人。上來六捨由有惡心。若無要心。有六不失。第七出界者。受已出界僧作法捨。彼在界外冥伏失衣。若不知捨受利無罪。第八共出者。受已作衣。若竟不竟還本住處。共作法捨。故名共出。
 
[0539b16] 次第二文五。初有二六。第二有四十五。第三有二十四。第四有三九。第五有二五。此之五位合有一百一十八句。先解初文。此中初六對未得衣。次六對已得衣。亦應更有得不得合。文無者略。問初六既未得衣。何有竟等捨。答以初受無故。稱言未得。後得後作衣。故有竟等。此中且隨位別作其二六。依文解釋不違。大理。不須更以竟等來配。二二除之成其多六。次第二位。謂得衣。未得。及得未得。各為十五。文云錯互上八者。八中第七唯局界外。此冥伏失不通界內。以來在內和合共出。即是第八。若不和合別眾不成。餘之七種通界內外。內外各七故成十四。冥伏唯外。合十五句。次第三位。初十二句約一家起望作三位四句。初四句得所望衣。次四句不得所望衣。及得非所望衣。後四句同是望處得一不得一。故言得所望衣。不得所望衣。此之三位。各有竟不竟失望斷。故成十二。去聞出界共出同不對衣。故所以無。次十二句作法。同前。相傳但對眾多家起望為異。次第四位還約得。衣未得等。各作九句。初九者界內聞道路聞至彼聞各三如文。以對作衣。但有竟不竟失。以不求衣故。無望斷餘二類體。次第五位。初五為往餘方故無去要。元不求衣故無望斷。身在界外。故無共出。但五如文次五唯以樂靜為異。次第三位如文。本為此人守衣利及餘者。今既根本出宿。餘人並失。上來迦絺那法竟。
 
[0539c16] ●[1]次八犍度。
 
[0539c16] 明其眾法。此拘睒彌。據辨能秉德行。在護眾儀。應名護眾犍度。又就所料理事。即是鬪諍犍度。今就鬪諍起處。及說護眾行處為名。故曰拘睒彌。明廣護眾德行儀軌。集在一處。名為犍度。就中大文分之為三。第一舉諍為釋理事。第二爾時世尊下默擯捨去滅諍方法。第三爾時佛告優波離下示其護眾軌則令使受持。前文有四。一舉諍事。二時舉罪。下具以白佛。三佛言下彰其應不。四爾時世尊往被舉下對諍勸和。前文復四。一與犯罪比丘作不見。舉此犯罪者。文無定說。且寄翦剃。論其應不。二犯罪比丘下自言不犯不肯伏舉。三彼即往下求伴起諍。四彼彼舉下別部成破。次白佛佛呵可知。
 
[0540a04] 次影應不。文中分四。初彰應不。二彼被舉下鬪諍增熾。三時眾多下不知瞻法。四佛言下。示安處所。前文有二。初對能舉一往彰破。謂一界中彼此秉法。相望不成。故言破僧。次若彼下明其應不。此中文三。初舉應成。父言若彼者。以不對其所舉。故言若彼。若彼所舉。如我所說。不妄求伴。同一和合。成就不犯。汝等者。以對能舉。故云汝等。汝等能舉。如我所說。求得良伴。相助和合。亦成就不犯。次何以故微成所以。次有二下釋。釋中先舉。不同舉非合棄。文有五句。一者舉數。二者微問。三列二名。四云何下。釋二差別。此中自作不同住。謂前外求伴黨是。僧與非不同住。謂前僧與作舉者是。五是為下結。次舉其同顯是令修。文准其前。亦合有五。為闕微問。但四同上。次下三文可知。
 
[0540a17] 次勸和文二。初屏處別勸。二七爾時下對面總勸。前中先勸所舉。文有其五。一勸犯罪比丘見過懺悔。若言不見等。眾僧咸是三藏國之所重。實是可懼。當應見罪。二彼犯罪比丘下勸思。眾僧有大威力。若不見罪。必當舉我。三若彼比丘下既作舉治。必奪三十五事。四若彼比丘下既不同事起諍成破。五若比丘重此下勸自見罪和合利益。次勸能舉亦五如前。次對能所總勸文二。初序。次頌。序文有三。謂三勸三根。初一廣文。謂引俗事白衣。有此重怨。尚捨和合。汝等云何執輕不捨。世尊如是勸時。比丘不受。二三重勸廣文同前。次頌分二。初十二偈通勸能所息諍餘怨。又今實行外彰與服相稱。次四偈半。偏教能舉匡眾之儀去住諧和進不之狀。前文有九。初有一偈影過至極。舉重說輕。二有一偈誦前捨怨。以俗況道。三有一偈顯怨由諍。四有一偈彰忍除怨。五有一偈無怨自適。六有一偈忍益自他。七有兩偈勸知堅法。八有兩偈勸修勝行。九有兩偈勸行同服。初偈初句。正以諍故穢響[泳-永+(盈-又+ㄆ)]流。次句忍是上法不能修行。次二破於眾僧匪由大事。以其小忿遂至如此。次五偈釋相可解。次第七堅法。文二。前偈舉非令棄。謂是鬪諍增怨生死不絕。故曰無堅。愚夫不了及謂此勝。故曰說堅牢。忍能除怨。永絕苦報。故是堅牢。亦謂愚夫不了。將此為劣。故曰見不堅。由此心迷是非之理。不稱聖教。故曰彼不解等。次偈顯是令修。由心了達是非之理。解持有益。知破獲損。稱教修行。故曰堅窂知堅窂等。次第八勝行亦前非後如。各上半喻下半法合。鬪諍比丘三毒如箭。內無勇決對治之心。義同執緩。意欲害彼毒從心生。先自滅善。故曰自傷手。沙門合上猶如人。不善良合上等執緩。增益地獄。合上自傷手。次偈諸善比丘。恒以三善為心。不縱三毒。故曰若能善執箭。內善調伏勤修對除。義同執急。善因既成。不為毒損。故曰不傷手。沙門合上若能善。善自良合上箭執急。便得生善道。合上不傷手。次第九行同外服。亦先非後如。雖彼忍服。不除煩惑。故曰雖有等。不除怨害行與衣乖。故曰不能等。次是若能除結守戒無違怨諍自己泰體安樂。是則內行應於外衣。乃名出家入道人也。次明迬眾之儀。於中文二。前二偈半。求伴不得去住儀則。初偈雖無善伴。於己無損。理須謹意。不與愚同。次一偈半。寧既無善伴。恐為愚侵。應捨獨行。如山頂象。次之二偈。明伴有無進不之狀。前偈既得善伴。眾可料理。宜應善御。令無憂惱。次偈無伴不可料理。亦速捨去。如前野象。
 
[0540c11] 次明滅諍文中有二。先明滅諍方便。次作如是念下正明滅諍。前中文二。先佛默捨作斷利方便。次時拘睒彌下諸人共損作伏罪方便。次正滅文四。初明被舉思愆伏罪。第二世尊告諸下以心歸伏佛為刊定。第三若彼比丘比丘下教僧為解。第四佛言下非時和合。前文有三。初由斷利詣佛求滅。第二時舍利弗下四眾請瞻諍比丘法。此中四眾請故。文則為四。初比丘請復有其四。謂知法非法處所利養坐起。尼請文二。謂法非及教據處三四。二俗請中。文各為二。知法非法及以利物。第三爾時被舉比丘下自驗知非相將白佛。次刊定解舉如文。次非時和合。文三如上。
 
[0540c22] 次示儀軌。文中分二。初舉所料理事。有應治不治。第二長老下明能料理人德。有應作不作。前文有三。一舉。二徵。三列。此五人中前三雖有實犯。或眾不滿。或僧不和。不應即治。治成破僧。但慰喻言。汝若見罪。當應懺悔。後之二人。眾滿和合。要須治罸。令使調伏。若其置而不治。不成匡眾之德。第一犯罪人。正當緣起。此不合治。治成鬪諍。由此一故。因列餘四體。此初人罪是提等。二是殘罪。故言僧中悔。三犯乞鉢。故言此僧中懺。四是惡馬治法。此人犯罪。罪體不虗。眾並見聞。即須治罸。又以無輕僧解拒。既不伏罪。弃同惡馬非直此眾。餘眾亦然。故言所住之處亦當舉汝。此即義同自言及等求聽。故言不應求聽。此即是聽。文中有三。謂法喻合。五是不見舉。屏有實犯。為他所舉。不肯引伏故舉治。又惡馬治者。事罪俱不引。二舉治者。引事不引罪。
 
[0541a13] 次明應作不。文中分二。初明應作不。次爾時下問答勝美。前文有五。初波離問既見所斷理。事有合治不合治。未審能秉之人。成就幾法。堪為護法匡眾。次佛答有五。三微四欲作事下別列其五。一實不實。實謂有犯應作。無犯不應作。第二彼比丘下事雖有實。應觀有利無利。利謂因此觀過故惡從善。應作無利者。謂不觀過及生忿[(立*立)/見]。三若比丘下事雖利益。復應觀時非時。時謂數滿和合。事順應法應作。非時謂數緘不和。事不應法不應作。四彼比丘下雖知是時。復須觀僧和破。五若比丘作事下驗伴有無。此對前緣。但有實犯。闕下四法。故合僧破。五優波下結。
 
[0541a24] 次問勝美。上半領言。佛為僧說所斷理事。及說眾主匡救之行。故言為僧說此語。此領前語。益潤無窮。可令比丘。永為心軌。故言義利決定故。下半發問。初句不知。更復有何勝美。堪持上法處眾料理。故言云何得知勝。次句不知。如何識所斷理。以法決斷。堪為護法。故言比丘得堅持。次答文二。前七言偈答初問。次五言偈答後問。前文分六。初有兩偈。彰其行勝。將匡眾紹隆。行須超物。若其觸事有違。何人遵奉。故須先明持戒行勝。行雖是勝。若無其解。即無決斷之能。肅物之德。為此第二一偈明其解勝。解行既備。堪能決斷。秉眾斷理。情無疑慮。為此第三三偈明決斷勝。在眾決斷。理應謙恭。如其慢高反招譏青。故第四一偈明卑下勝。既也謙恭。能匡眾法。理須識事。由起怨言是非故。第五兩偈明調物勝。既具前五。堪任秉眾。能令正法。久住不滅。故第六一偈明持法勝。次釋其文。初句內心清淨。次句外相可觀。由此怨家。不能呵語。次偈初句。能離怨言。次句以行簡人。名之為彼。彼匡眾主行淨無無違故能得。是以得。是故他無謗也。次明解者。初句牒前行成。次句解無疑滯。次明決斷。文中有二。初之一偈。立決斷宗。屏雖無畏。未堪秉法。要須在眾心。安方能匡護。故曰在眾不怖。處眾斷理。色心如常。故曰無變異隨有決斷。皆稱正理。故曰不失等。次兩偈正明決斷。此中初一句問。餘三句答。內有捷疾之辨。故曰卒答等。復有廣見之能。故云隨時等。情無變懼。故曰應答等。次卑下可知。次調物者。辨事起因本。細解怨言。以是怨家。不得其勝。行此法時。實為摸軌。一切眾人。莫不瞻仰。故云調伏多人。次持法者。德行既然。堪為師訓。秉眾斷理。先道答時。故曰常為等。
 
[0541c05] 次答所料理事。文亦有六。初有二句。知犯不犯。二有四句。知悔不悔。三有二句。勸知悔人。四有三句。能受僧命。五有三句。能離其慢。六有二句。結成護法。初文若犯如是事。謂止作二犯。是前五種犯罪人。不犯得罪。除謂專精人。以不犯非罪得除滅。次文此垢牒前犯人。犯有止作稱二。此二皆了。故曰俱知。知垢懺除。即是悔犯之人。次二句示眾駈相。或可知垢悔者。是五種人中。前三不悔等是。後二次勸知如文。次受僧命是有信人。為有信故。能用眾言。次下二文可解。上來護眾法竟。
 
[0541c15] ●[1]次明瞻波所秉之法。若其就法為名。應云羯磨犍度。今約說處標目。故曰瞻波。廣明羯磨。如非之相。集在一處。稱云犍度。就此之中。大文分三。第一無事被治情疑成不。第二爾時此舊比丘下舉以白佛發覺呵責。第三告諸比丘下廣明羯磨。如非之相。前文復三。第一止不供養。第二彼客比丘下無事被治。第三彼比丘下情疑成不。
 
[0541c22] 次白佛文二。第一舊住比丘啟請發覺。第二時彼客比丘下對問自言以辨呵責。前文有五。第一進詣致處。第二爾時世尊下問其安不。第三汝比丘從何所來下問其來方答陳上事。第四佛告彼比丘下佛判不成。第五汝比丘可還去下佛與為伴。次文亦五。一明進詣。二問安不。三問來方。四問言彼頗有下問得自言。五爾時下辨其呵責。
 
[0542a05] 次下廣明如非。將欲釋文。四門分別。第一科判經文。第二定其宗意。第三寄緣有無。第四隨文解釋。
 
[0542a07] 初門此中隨緣事別總為十一。第一對緣略舉罪結示應不。第二有四滿數下約就滿呵以明應不。第三時六群比丘下約體未成僧及所為是僧非。第四爾時六群比丘下。不得重秉增加疊法。第五爾時佛告下明四種僧用之分齊。第六爾時六群比丘下對起七非以明應不。第七爾時優波離下問其藥不當病傍秉應不。第八爾時有異住處下秉法對眾臨事難成。第九爾時有住處眾僧下為彰非體識難眾諍不同。第十爾時波離下問得法人應解不解。第十一波離下復問此人應駈不駈。
 
[0542a17] 第二門宗意者。初文對緣。略舉四非。次則東為兩箇二法二非不應作二如應作。第二文中。滿數故如。不滿者非。不應呵者不成。呵非應呵者。成呵不止非。第三文中。六群比丘。一二三人。然非僧故。舉他一二三四。或雖是僧而復舉。即所為是僧非。此但舉非。異不明如。如者僧活一二三應秉故如。第四文中。寄其治人滅罪彌諍。不得重秉。增加壘法。此亦舉非。不辨其如。如者稱病直作不重故如。第五約其用僧。以明分齊。隨其分齊。滿如少非。餘次文中。是非相顯體。第八文中。亦但舉非。論其如者。盡集和合。不落非故。名之為如。即諸文中。如非具有相對辨者。便成二十二法。今以略故。但有十九。然諸文中。據其宗意。並須相對以顯故唯十一。
 
[0542b06] 第三門。此諸文中第二第五。無別緣起。佛直為辨。第七第十一寄波離問答。以顯如非。餘之六文。咸有緣起。並以比丘對事興故。以緣啟佛。佛為具辨。斯亦表其眾法難成之狀。
 
[0542b10] 第四釋文先解初文。文中有三。第一總舉其數。故言告諸等。第二列其四名。此中初句直言非法羯磨。正是緣起事非。或可既不別列。更含餘非。下之三句。以人秉法故。使人法相參。以明文言非法。別眾者人法俱非。非法和合者。法非人如。法別眾者。法如人非。上來四句。若其人法離明。使有其七。第三是中下。結示應不。於中折取五非。以為人法二非。文言非法者。是上三句中非法。言別眾者。是二四句中。別眾。此等皆無軌要。故言不應作。言法羯磨和合羯磨應作者。法謂第四句中法。和合是第三句中和。此有軌要。故言應作。此中非體。即是四非。下但結示應不。不是非如體狀。所以知者。文言是中二羯磨。不應作非法羯磨。別眾羯磨。豈可非法。離人所秉。若其和人所秉。即是第三別人所秉。當其第二。寧得直言非法羯磨不應作等。別成二非之體。二非既無別體。二如亦爾。釋文雖爾。須以四門分別。第一能秉僧。第二所秉法。第三秉法處。第四所為事。初約僧者。緣據治人故。是四人僧攝理實四僧。道有以四種僧。通秉白等三法。此白等三法。咸具四非。望僧秉法。雖有寬狹。論其四非。四僧通有。次約法者。緣據治人。是白四法。理實四非。遍通白等三法。且如單白當體。文句增減。及有事非。即是初攝。如一白處作。二白別人秉故。即第二非。若一白處作。二白和人秉故。是第三非。若其如白法作白。別人秉故。是第四非。白二白四。四非者。若其法體增滅。及事非者是第一非。第二非者。若為此事作白為彼事作羯磨。名為非法。別眾秉故。是非法別。第三非者。非法同前。和人秉故。是非法利。第四非者。如白法作白如羯磨法作羯磨。名之為法。別眾秉故。是法別眾。以此故知。白等三法。具有四非。次約處者。通明其處位二事四於此四處。並有四非。乃可以法望處。自有通局。論其四非。實遍諸處。次約事者。所為通明。有其三種。一者情道事。如受戒受日呵責覆等。二為非情事。如結界淨地等。三情非情合。如處分離衣等。此之三種。是所為事。對事興非。咸悉具四。
 
[0542c20] 次解第二文。文中分三。第一舉數。文言。四滿數有。謂以四句。釋滿數義。若文具足。應云有四滿不滿數。今隱不滿直明其滿。故言有四滿數。古舊解云。非四皆滿。從初受名。故曰四滿。此釋不體初句正本。但列三人。文略不舉。遮不至法體。或有者人准義加正。本既列三人。如何乃云。從初作名。第二列其四名。第三牒名解釋。初句四羯磨人。情過輕微。治不重故。得滿數體。以身有行法。不須呵限。次句身無具戒。不得滿數。以事重故。是以聽呵。此呵准文臨義。即是恐法不成故呵。若依十誦。即是心不用受。故五十七云。或有沙彌受具戒時。心悔不用受。作是言。我不用受具戒。是言成遮沙彌尼。受六法時。或又受具戒時亦爾。比丘懺僧殘。作別住等時。及差知事人時。作是言。我不用成遮。次句俱不得。廣列二十八人。次句俱得以善比丘等六。翻二十八人。一善比丘反上二十二。此約通說。若別說者。善及十八比丘及尼等四。亦可善及三舉二滅比丘。及餘十七。次同一界住。翻前二人。同一住者。謂舒手內翻前別住同一界者。翻前戒場。次有三人。直相及對六。乃至語傍人。翻前所為。作羯磨人。所為人者。不成可非。此既成呵。明相及對。五分第二十四云。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丘坐聞。成呵准此。呵時雖不對羯磨人語。直共比丘坐。評論是非。亦成呵限。
 
[0543a19] 次義應以六門分別。第一滿呵相對。第二定人多少。第三約僧。第四約法。第五約處。第六約事。
 
[0543a20] 初門。若其一往。以滿不滿相對者。若滿數者。即是即其如。以應呵故。有呵不止非。若不滿數者。即是其非。以不應呵。故不成呵。不止非體。此四句之中。初與第四。並是滿數。若望其呵。有應不應。二三兩句。俱不滿數。體望其呵。亦有應不應。又以呵應不應。對滿不滿者。謂應呵之中。有滿不滿。即二四兩句。是不應呵中。復有滿不滿。即初三兩句是。問此言應呵者。未知是何等呵。答道明呵者。有其二種。一情乖故呵。呵成別眾呵。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呵。今此呵者。但據情同呵不止非說。不約情乖別眾呵。明所以知者。如第二句不滿得呵。但成呵不止非。不成別眾。此句既爾。餘句類體。亦可雙望二呵。辨應不應者。初句被治人故。不成呵不止非。得滿數故。呵成別眾。文對初呵。故曰不應。第二句不滿數故。呵不成別。以聽呵故。呵成不止。第三句以不滿數。呵不成別。不合呵故。不成呵非。第四句俱成二呵。以滿數故。呵成別眾。以應呵故。成呵不止。
 
[0543b13] 次定人多少者。初句文列三人。或有四人者。具足合有九人。謂加別住等四。及罪處所。第二句中。但有其一。以義而言。通男女二報。第三句中。文列二十八。此須除去呵責等四。別住等四。及罪處所。若對作此九事。合有三十七人。不得滿數。復不合呵。故下文言。別住等四。不得更互秉法足數。別住等既爾。呵責等五類。體以此九人。並奪三十五事。若除此九。復除為眾秉作。要無別所為者。通望餘法。始有二十八人。以為俱句。第四句。謂除呵責等九。通望餘法。以善比丘等六。翻前二十八。即是滿而合呵。若對呵責等九。總翻三十七人者。則有七人。應加第七。非被治罸。以此一句反其九人。
 
[0543b24] 次約僧者。初句如文列。及義加者但通五十兩僧。二十人僧不得。有四人僧中。除八箇白四法已。餘法通有。第二句。唯在十人僧。全五人僧半。餘二位僧。及五人中半。全不得有。第三句。若望二十八人。以為俱句。即道四僧不滿不合呵。若以義加九人。為三十七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少分。餘五十兩僧。全不得有。第四句。若望六人。翻二十八。即通四僧。若其以七翻三十七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少分。餘五十兩僧。亦不得有。次約法者。初句須除九箇白四。若望作此九法。即是第三句攝。除此九法。已通餘白等三法。第二句唯是戒師。一單白及一白四。此通二眾受戒。合有四法。諸餘法中。全不得有。第三句若望二十八人。以為俱句。即通一切白等三法。若以義加九人。為三十七者。唯對呵責等九法。餘法中無。第四句若其以六。翻二十八。即通一切白等三法。若以七翻三十七者。唯對呵責等九。餘法中無。次約處者。初句遍該諸處。謂位二等二句。局作法界。於作法中。遍諸大界小界。通二餘二小界。及自體中無。第三句。若以二十八人。為俱句。遍諸自體作法。若以義加九人。為三十七者。即於大界。及戒場中。除去少分。第四句翻第三義。及可知。次約事者。約句於情道事中。除呵責等九法。若作此九。即第三俱句攝。除此九外。遍通餘事。第二句唯局情道。餘二全無。三四兩句。義可准知。次第三體未成僧。文中分四。一六群起非。文有十三句。謂一二三中各有四句。僧中但一故有十三。第二白佛亦應具言。為離繁文。故略標舉。第三佛言下彰其不得。具十三句。第四若一人下判成非法。亦十三句。於十三句中。前十二句。以體非僧。第十三句雖體是僧體。以所為是僧故成非法。文應舉如。無者略也。次釋其義。還為四門。先約僧者。此中文意。正約四人僧。辨以三人下非僧不應秉作。若滿四人。雖體是僧。以所為是僧。復成非法。若以義准通五人等。餘三僧者。並成非法。以應五人秉法。四人非僧。不成十人二十類准並爾。今文直以四人成僧。應秉諸法。故偏說也。
 
[0544a10] 次約法者。文寄治治人故。專白四望。並道白等三法。不得專望白四。說以為非。但知體未成僧秉者。皆成非法。
 
[0544a12] 次約處者。文據治人。似專作法。於作法中。是大非小義准亦通自體小界。以三人下。對處皆非。
 
[0544a14] 次約事者。文據治人。即是情事。若以義准。餘二並通。
 
[0544a16] 次第四重加疊法。文中有三。第一六群造非。謂呵責等七。別住等四。及七毗尼。合十八法。約治人滅罪殄諍論之。次舉白佛。次彰不應。略無第四判不成文。又無如者。亦是略也。次義還以四門分別。
 
[0544a19] 初約僧者。據文治人等。十八法是四人僧。及二十人僧攝。義准亦道。五十二僧。以重秉者。皆成非故。然四人僧中。所秉事多。重非亦多。餘五人等。三僧所秉事少。重非亦少。
 
[0544a23] 次約法者。文中約緣。且彰十八。理實義通自等三法體。白等三法。約位總舉。若其搜求上下諸文。對事設法。合有一百五十七。謂[1]白四十。白二七十一。白四四十六。若約僧尼二部。通局總明。便成二百七十八法。單白四十。形法二同白。差教授師。喚人眾。戒師問難。二部受問難(合六)。說戒白非時和合。非時說戒。增說戒二白。僧懺及發露二白(合七)。白恣白。略恣白一。却恣三白(合五)。受懺。行鉢。異語觸惱受功德衣及捨(合六)現前滅諍蘭眾白。遣出三人三白草覆白(合五)。五百結集中六白。差眾一。正集一對波離阿難問答。各有二白。七百中。有五白欲結集一。差眾一。正集一。問答各一。舊出單白有四十三。今以略恣三白。體同合一。及七百中。對眾刊法。三白體同。屏處論法三白。是以不離。既除此五。更加增說戒。二白為四十。此四十中尼受問難。白局為尼。秉結集中十一白。局比丘秉。餘二十八通二部。即五十六法。及十二局者。合六十八單白。白二七十一。二房兩法。還衣有二轉付反直離衣。六年持鉢(七)。學家癲狂覆鉢。不禮捨教捨及解(十)。結大小界八。及說戒堂攝。衣界三淨地。庫藏并解。合二十六。分僧德施二轉付。及直攝分。亡人物亦然。賞勞法二(六)四月共住受日杖絡囊請畜眾持故。房與居士修一營付德衣六切差人為一亦得。或可隨類別者。離明亦得。差身子說過差自恣人。差教誡尼人。尼差請教授人。差往僧中恣人。差人作德衣。差人守德衣。差人守庫藏。差分房臥具。差人懺白衣。差人告覆鉢家。差行等人。差人取欲。差受戒使。差撩理房人。差分衣雨衣粥等。如沓婆類為一(合十六)此中解覆鉢捨。教捨及解。解戒場二攝衣。說戒堂淨地庫藏。餘三大界。取得作德衣。賞知事人。衣分僧施。亡人二直。攝此十七法。准文合有。略無法體。舊出白二。有六十一。合加還衣。轉付無村。衣界及解。分僧得施。及立人物。各直攝法。差分房人。差懺白衣人。差守庫藏人。及捨庫藏。賞知事人衣。為七十一。此中不禮及解差。請教授人。差往僧中。恣人差受戒使合五。是尼法差教授。尼人捨教。及解合三。是比丘法。除此八法。餘六十三。通二部秉。即一百二十法。及局有八。合一百三十四白二。白四四十六。僧尼及沙彌違諫。合有十二七法。解作為十四。僧尼受戒。及六法三。別住等五。憶念等三。及解罪處四。犯重及逆人等合為一。擯學悔重犯。擯法擯沙彌及解五。尼有半月本日。出罪三法。此半月等三。及解擯沙彌。并邊等擯法。准文合有。略無法體。舊出白四有四十一。今除本法白四既本法中三白不離白四。何目別出。更加尼半月等三。以能秉異故。及解擯沙彌。又擯及本日。各加其一。為四十六。此中不同諫有六。及六法為七。局是尼法。為尼受戒。半月本四。出罪四法局為尼。秉別住等五。是比丘法。除此十六。餘三十法。通二部秉。即六十法。及十六局者。合七十六白四。今此重非隨以一法為頭。乘作餘法。並悉成非。亦可以法對僧。明應秉者五人。應秉有八。謂自恣中和眾改眾二白受戒中。有四單白二白。四十人應秉。但有受戒六體。此六法與邊受體同。約僧用中。有。別據法體邊。即同二十人僧。有二白四。餘一百三十七法。是四人所秉。隨以一法為頭。重秉餘法。便成一百四十六非。此一既爾。餘類亦然。總成一百四十七箇。一百四十六非。餘五人等三僧所秉。各各當分明重可知。問未知重秉餘法。根本成不。一解根本。呵責法成。以藥病相當故。重作擯等。十七不成。以其藥病。不相當故。故文言。不應作呵責羯磨已。復作擯羯磨。乃至如草覆地。此中計法。有三百二十四。唯根本。十八法。成餘三百六非。又解前法雖竟。事猶未終。如說恣德衣。受懺白等。若便重作。即成其非。若其法竟。事亦得終。如捨德衣。解界等類。縱使重作。前法得成。又解望心以說若其本心。憎惡前人。擬重治者。此則不成。如惡心解淨。不成之類。若其本心。直作呵責。作此法竟。恐畏不成。如是重增擯等十七。此則前法成就。重秉者非。依文十八。解釋既然。廣對一百五十七。重義亦爾。
 
[0545a17] 次約處事。准類應知。
 
[0545a18] 次第五明四種僧。先解其義。三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定其體狀。第三諸門分別。
 
[0545a20] 言列數釋名者。法雖辨事成本由僧。僧隨事用。略列四種。謂四人五人十二十。釋相翻名。如上辨。
 
[0545a22] 次明體者。正論僧體。是善五薀。僧以秉法成和。和合體者。依一切有宗。不相應行中。別有和合性。此和合性。即是僧體。以僧破時。捨此性故。或此和合性。即眾同分收。僧破不和合。是非得所攝。
 
[0545b02] 次諸門有四。一立四所以。二收僧盡不。三人法相對。四用位通局。
 
[0545b04] 初門。所以須四者。古舊解云。要須四人已上。作法方成。有除罪滅諍。始名為僧。且如說戒。一人秉說。一人上座。一人唱白。三人秉眾。下至一人聽戒。四人和合。始可名僧。若三人已下。即闕此義。今解。但以四人和難。若能和者。始名為僧。如有一人。隨心作事。二人同處。即有違拒。雖有違拒。調和不難。若也三人。遂成二部。一同二見。亦非是難。若其四人。彼此各二。共相黨[1]授。情和即難。於此能和。方成僧用。又若一人起事。二人平量。一須斷決。始成僧用。又解。法爾須四。不須論其所以。如林軍等。豈辨所以。次五人者。舊云。義道受隨。隨自恣舉罪治罸。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爾受日處分。離衣六年等。亦須五人。應五人收。答受是別為。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若爾功德衣為眾。應是五人僧耶。答有得利不得利。故亦非類。今自恣者。一則為僧異。受日等二五皆自恣。不同德衣故。是五人僧。問為差治故。須五人者。正差正治。是五以不。答差治四人僧。問何時五人僧用耶。答正自恣是。所以爾者。本為舉罪。若但四人不成差。不成治舉。義則闕故。始終須五。方成恣舉。正取白竟。受自恣時。是五人用。以其但明三非及遮時以說。故知專取自恣時。為五人僧用。今解。理實為恣。制須五人。正取作白說時。為五人用。所以爾者。以作恣時假白攝眾。復一一對五德宣情。如舊解云。若但四人不成差治者。義則不爾。以正差治四人僧攝。邊地。五人對中開半。又解。五人僧亦是法爾。以說戒自恣。制常行故。言十人者。佛知彼等因善義微。自非十眾強緣。無由發戒。為斯益故。下局十人。即以十人辦事。故曰十人僧。二十人者。為犯僧殘。可悔中重。將欲除殄。救拔事難。自非強緣。無由滅業。故制二十人除罪。名二十人僧。又此四僧。位分為二。前二法爾。後兩逐情。法爾二者。四為成說。防其未非。五為成恣。除已起罪。逐情二者。十人為受。發生眾善。二十為懺。殄滅往愆。位事通論。離成四別。
 
[0545c13] 第二門。問此既位事通論。立僧四種。未知此四。收僧盡不。答立僧既約位事通論。明知此四攝亦周盡。爾者未知懺重偷蘭。何僧所攝。答雖餘部言夷邊重蘭一切僧中懺。今依此律。但四人僧收。故文言。大眾者四人若過。又此文中。四人約用。但除三事。不甄悔蘭。明知悔蘭是四人攝。爾者。所以五分第二十四。有無量比丘僧。解彼[2]真列名。不別顯用。故知四種攝僧斯盡。此雖不言無量。義亦通有。故文言。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應作。況復過二十。此即當彼無量之義。問如四人僧為唯局四。為過亦得。餘三亦爾。答通論四位。少非僧用。故文言。四人[3]二十一人。非法非毗尼。餘三亦爾。多則成就。故文言。二十人僧。一切羯磨應作。況復過二十。問其事云何。如雖五十人。乃至百千。但除恣等。秉餘法者。皆四人收。故文言。四人僧者。除自恣。受戒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五人等准類應知。問何故不言二十人僧者。除受恣等。答在上通下。得為多用。下不辨上。相望說除。即是四人用寬。體成僧故。餘三約事。轉次漸狹。
 
[0546a07] 第三門。問所以能秉之僧。有其四別。所秉之法。唯有其三。今解。能所相對。雖可如是。論其立意。義則不[*]體。通論能秉。位總有三。謂一人眾多僧。一人秉心念。眾多秉對首。眾僧秉羯磨。羯磨三位。並是僧秉。體僧四種。本為法爾逐情中立。不望所秉。所秉三法。自對事立。事有三品。上中下異。對此三事。立三羯磨。如說戒自恣二同行鉢等。或是制所常行。或是事不繁重。和既不難。單白即能辦事。以能辦故。立名單白羯磨。如受日離衣。六年四月。事稍為重。情和次難。先須白表申一羯磨。量其可不。方得成濟。立名白二羯磨。如受戒懺殘治人設諫。事當上品。情和[宋-木+取]難。故須一白。表宣三羯磨量可。方能成辦。立名白四羯磨。爾者。如憶念等。事有三品。何故俱用白四羯磨。答約事細分。應可為九。此憶念等。俱當上品。以是齊用白四羯磨。
 
[0546a21] 第四門。且論能秉。大位有三。次即為六。以約僧中。位分有四。或可為八。以分眾多。作其三位。廣為十一。謂四有兩眾多。五有三眾多。一人隨前二。僧位有四。故成十一。[*]體一與眾多。局在四五兩僧下。所以爾者。為通常行制令作故。十人二十逐情中立。必專僧秉。無下二用。次論法者。以初能秉。大位有三。法亦有三。謂心念對首翔磨。於中相望。位有通局。且論局者。如懺吉羅就戒座中發露。此局一人秉法。第二局對眾多人秉。如受衣鉢屬授淨施懺提可呵小眾蘭等。第三句是僧秉。如結界處分離衣六年憶念不疑罪處所等。次論通者。該三位秉。如說戒自恣。二種分衣。有則對多。無便對少。一人作心念捨墮者。以三為境。無一人秉心念捨。又有安居法爾須一。眾多雖可四五所為。通僧及別。今局明僧非眾多等。問如說恣等。通三位作。有何異相。專明其僧。答異相眾多。且標其五。一秉人多少。二用法不同。三處有通局。四欲無欲異。五別眾多少。謂應來等三二一別。有斯異故。專局明僧。若論尼所秉者。准比丘說。
 
[0546b15] 次釋其文。文中有四。一告四數。二列四名。三是中下。示用分齊。四若應下。明不足義。於中文二。初約四明。次易五等。初文復二。一直明少作法不成。第二乃以尼等。二十三人。足滿四數。尼雖具戒。異類不足。下三未具。不合同法。十三難人。非是具戒。被舉三人。治法重故。滅擯應滅。體不清淨。所為之人。為他裁斷。以此等人足滿四數。同前少限法事不成。此中文略。不明足義。若以足翻。應有其二。一善比丘反二十二。二乃至語傍人。翻前所為。亦可此中直簡不足。不欲明足。故闕此文。問前四滿中。有二十八。別住等五。所以此無。舊解云。此取在座不足者。既別住等五。來即足數故。所以不說。若爾身若在座。即成呵滿。何故彼有。答欲明遙呵。不成呵故。若爾為顯不成遙足。解言此舉四種僧等。故對少一人中攝。上不舉四僧等。對何辨少。所以爾者。此處專解不足數義。何故不足。少故不足。何處去少。謂別住神足故少。但言少一。隱餘名字。故唯列二十三人。前文通解呵滿。若言少人者。對滿可爾。呵義不順。正是少人。豈可由少。呵不成呵。如四人三人二人。亦應呵別。故彼不得舉少一人。攝別住等。以無可攝。廣列二十八。今解不體。計應合有。無者是略。又解。彼以滿呵相對。故須具足而列。如第三句不滿不合呵。第四句滿而合呵。以此相反。具足而列。此明不足。無足以反。既無足反。豈類滿呵。故知滿呵與不足數。義既不同。無勞比決。
 
[0546c15] 次第六七非應不。先解其義。五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辨其非相。第三名體具不。第四明其總別。第五收非盡不。
 
[0546c18] 初門者。非出妄情。事乃無量。今隨緣起。略辨七非。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別。三非法和合。四法別眾。五法相似別眾。六法相似和合。七呵不止作無軌要。名為非法。不能滅惡生善。是非毗尼。餘名解釋。隨文可知。皆名羯磨者。以實不能濟辦前事。是故皆名非法等羯磨。次辨相者。謂約事法等辨。此七非中。以為三位。初一事法俱非。次五人法相參。後一呵不止非。第二人法五中。非似二別。人法俱非。非似二和。法非人如。法別眾一。法如人非。體以義求。位應有五。謂非法非毗尼一。非法二。似法三。法四。呵不止五。若以此五。對人和別。應各為二。便成十非。所以文中但有其七。解法和是如。故須除去。呵不止者。若未呵時。不名為非。因呵不止。始名為非。是則但名呵不止非。不可對人和別。以分二呵。初非且約事法以明。若對人分。與餘無異。由此義故。非但有七。問如三非中。非法別等三。與此非法別等三。有何異相。答如三非中非法者。或一白處作二白。或此事上。作彼事白。此中非法者。如為此事作白。乃為彼事作羯磨。別眾及餘可解。問略四初非與此初非。並言非法。有何異相。答四初唯事。無有法非。此初通有事法二非。是則此初非體。寬於四初。又解。此中初非除去下六。除六非外。始是初收。四中初非。但除下三。除三之外。則初非攝。准此四初非體。寬於此初。又此七非。准文但從白二白四兩法中來。問所以不明單白非者。答以單白中。無七非故。又以說恣法中。已明竟故。[*]體以義道。久說單白。雖說單白。無有二以。次名體具不者。此之七非。具有名體。不同昔云呵不止非。有名無體。以呵前六。更無別體。又舊解云。此呵不止有名有體。謂前六非未呵。是六呵即呵不止收。如似非法別非法和。用人和別。以分二非等。類而可知。及六非外。呵而不止。此釋雖有少異。亦未盡理。以不應言未呵。是前六呵。即不止收。若其未呵。是前六非。如何因呵。轉為不止。故今正解。但便是前六非。即前六攝。不以呵故。名呵不止。論呵不止者。羯磨實如。謂非故呵。因呵不止。名呵不止羯磨。故此體狀離其六外別有。由此七非具有名體。次總別者。此之七非體各不同。不得有總相攝之義。雖非總別。而有通局。初非是通。以下六非。並無軌要。及以生善滅惡之義。准此即是初通下局。次收非盡不者。此之七非。収非不盡。所以知者。若以四種現前來驗。但有僧法事如非。而無處如非相。即如處中有隔河道遠。二界錯涉。曾經棄捨。戒場在外。或有秉法對處差互。如於戒場恣說。處分分衣。並悉不成。如及前說。又僧法事中。隨緣更有如非之相。不能具述。以此推之。明知七非。且從起說。收非不盡。又此據文。唯是白二白四。不論單白中非。不盡何惑。
 
[0547b15] 次下釋文。文中有四。一六群起非。二比丘白佛。三佛判不應。四云何下。牒章解釋。既釋七非。文即為七。先解初文。於中有二。初則舉非令弃。二云何下。顯是勸修。此二各三。謂舉釋結。次下諸句各三類[*]體。就前釋中文分為二。初約法體以明非。二是中下。無事治人以明非。前法體中有二。初約白二。次約白四。就白二中有三。初有十九句。先白後羯磨。此中有五位。初純白無羯磨作四句。次一白為頭。增二三眾多羯磨為三。若增一羯磨。即是如故不來。次二白三白眾多白為頭。各有四句。故成十九。次十九句。先羯磨後白。此中位亦有五。初四句純羯磨無白。次有三句。一羯磨為頭。增二三眾多白。若增一白。即落似法。以除此一。故但三句。次二羯磨三羯磨眾多羯磨為頭。各有四句。復成十九。次有一句。約體增[1]滅三位。合成三十九。句。下白四中。亦三十九。類此應知。次事非有三七句。初七實無有罪。他問見不。答云不見等。尋聲行罸。有三單三雙一合。故成其七。次七亦實無罪。答言見等為異。次七實有其罪。答言見等。此雖實犯為答言見。即無耶過。治成非法。三舉既爾。類餘亦然。文不載者。是其略也。次明其如。初就法體明。如白二白。各有一句。翻前兩位。三十九句。次就事明如。但有七句。各以一句如。翻三句非。謂有罪翻前二。不見等翻後兩。問所以非多如少者。答撿尋上下諸文。非如多少。趣舉一義。亦無揩據。如此文及滅諍中自言等。即非多如少。或有如多非少。如默[*]體及與欲。或有非如等。如作呵責等。如非各有九三。及遮說捉籌等。
 
[0547c17] 第二非法別眾。非法可知。別眾者。此之三句。皆成別眾。於三句中。第一局申手外。和通內外。以後來入。告淨成和。第二與欲和別。並申手外。在內即是。初人成和中。攝第三呵者。和之與別。俱申手內。又十誦三十有四句。三別一和。第一是羯磨中。所須比丘不和合一處。二可與欲者不與欲。三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二句。闕初一句。是名別眾。第三句云所須比丘和合一處。二可與欲[2]者與欲。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四句。並闕上三。是名和合。問此呵與第七何別。答各別不同。此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下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次下四非。釋相可解。
 
[0548a04] 第七文四。一舉章徵問。二列成不成。三何者下解釋。四是為下總結。但解釋成不。文中分二。二中各三。謂舉釋結。文中列二十八人。不成呵非。明知更有餘非法人。亦本不合呵。縱有呵者。亦不成非。又前滿呵中。第三俱句。不得滿數。復不合呵。即與此文相同無別。次第七文。傍秉餘法。於中文二。初明藥不當病三百六非。二佛語下對非辨如。有一十八。非中有二。先約呵責為法。次如是展轉下舉餘類易。前文須二。先明作不相當。謂應與作呵責羯磨。於上乃作擯等十七。次不應與作下復有十七。佛判不應。次類易以餘十七為頭同前。故曰如是展轉乃至草覆羯磨。此傍非合三百六。次辨其如。但一十八。次義准上。亦作四門。初約僧者。准文十八頭傍非是四人僧。若約及二十僧人所為之事。[*]體以義准。亦通五十二僧。若約應秉論之。即是四人僧家。所為事多。傍非亦多。餘五人等三僧。所為事少。傍非亦少。或可既是傍非。並悉具起。不須約僧分齊別說。言約法者。文中且寄十八法論之。謂有十八箇十七傍非。合有三百六。准義亦須通餘一百五十七為頭辨之。始可盡理。即是具有一百五十七箇一百五十六。傍非計數。合有二萬四千四百九十二非。若其對非辨如。依文但有十八。義通總說。合一百五十七如。次約處事。准義應知。
 
[0548b02] 次第八臨事難成。文中有三。初五處僧秉法不成。二諸比丘白佛。三佛言下。判不成就。昔來所說。還寄十八法論。先約呵責作五非請佛。佛判不成。故言諸如是不如法。羯磨不成就。呵責既爾。餘十七類體。故言如是一切羯磨亦不成就。義還為四。初約僧者。准十八法。即是四人僧少分。二十人僧全。五十二僧准義通有。但是四人僧中。所為事多。臨事難成。落非亦多。餘三僧中。所為事少。臨事[1]難成難。落非亦少。次約法者。若約文中。五非寄十八法論之。合成八十四非。謂現前自言草覆三法。各帶三非。即有其九。餘十五法。各帶五非。合七十五。此及前九。總八十四。若約七非說者。十五箇七。即一百五。餘現前等各五。合十五非。如是總成一百二十非。若欲廣約一百五十七法。辨非多少者。是中單白四十。計有二百非。白四一百一十七。計有八百一十九非。如是總成一千一十九非。或約二百七十八法明者。准類應知。又約文中五非說者。亦准類知。處事准知。不能繁具。
 
[0548b19] 次第九文眾共諍非。文中有四。一明眾僧。作非法別眾羯磨。此雖不顯羯磨名字。下佛定中。言是呵責。二爾時下七人共諍。三諸比丘下。比丘白佛。四佛言下。佛定如非。此中唯言非法別眾者是法語。乃至法相似和合亦爾。以此等人。咸稱非說。故是法語。准五分二十四。應言二人語如法。謂言非法者。及言不成者。次義還四。先約僧者。亦是四人僧中。所為事多。諍非亦多。餘三僧中。所為事少。諍非亦少。言約法者。若此還寄十八論者。諍非多少。義准應知。又若准義。須通一切羯磨。據文五非。四十單白。各興五諍。除其二似。若一百一十七白二白四。並起七諍。計諍多少。准數應知。處之與事。亦可准知。
 
[0548c07] 次第十文應解不者。文中有二問答。先總次別。初文若作永擯法者。解不成解。除永擯法解。餘則成解。故文言。或成不成。次文若為十三種人作羯磨後。解不成解。除此十三種人已。為餘人作後解成解。問未知何者是十三人。昔解。僧四重尼八重為十二。加下眾滅擯為十三。爾者。既以僧尼四八。離為十二。何不亦離下眾。為其十六。又若唯此為十三者。如十三難人何位中攝。為比今解。十三人者。即是十三難攝。如向所列十三人者並邊罪收。以文如此等人。咸應滅擯。餘非滅擯。解者俱成。次義還四。無約僧者。如十三人。不須解者。並是四人僧中。所為之事。餘須解者。是四人僧中。所為之事。亦通五十二僧。二十人僧。不得說有。次約法者。准文不須解者。是永擯白四。即是白四中少分。除此已外。並似須解。[*]體更尋思文據一相。以餘諸法五亦有不解。且如白四羯磨。合有十二法須解。謂呵責等七。及罪處所。本為調人。調已聽解。又擯沙彌。亦合有解。僧尼受戒。及六法聽捨。此之捨法。即是其解。諸餘白四。即無有解。白二之中。有十八法。謂結界等十三。及學家癲狂覆鉢不禮捨教捨有解。餘悉無解。單白之中。唯有功德衣捨。又望捨戒。豈局白四。是中通尼說者。更有四箇單白。及形法二同兩白。並有捨法。諸餘單白。並無有解。昔解。無心乞領。並是須解。有心乞領。便不須解。今尋此釋。不盡旨歸。究其實義。各通解不。且如呵責等。及罪處所。為無心領。須解可體。如永擯法誰欲領之。闡陀二白。諸諫亦爾。有心領中。行鉢受三離衣六年受日杖囊別住等法。不須解者。此義可爾。如何德衣受戒。並有捨法。次約處事。准應知之。
 
[0549a11] 次第十一應駈不者。若永擯者。駈出成駈。非永擯者。駈不成駈。故文答言。或成不成。體還舉前十三種人。是合駈故。駈即成駈。除此十三。諸餘人等。不合駈故。駈不成駈。釋義四門。准而可解。上來瞻波法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八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九(從呵責揵度至滅諍了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549a22] 次明呵責犍度。
 
[0549a22] 眾內七人。性無慚媿。唯知惱僧不護眾法。既已過犯相。仍行不自立。須僧折伏。令使調順。然此犍度。總治七人。縱置餘名。皆來一難。但以呵責數犯。人之喜為。從初立名。故曰呵責。七法非一。集在一處。名為犍度。將歎釋文。先開十例。第一明應治不。第二攝治盡不。第三立七之意。[1]勑四輕重次第。第五已離合不同。第六足數不足。第七隨順有無。第八解懺先後。第九諫不諫異。第十隨文別解。
 
[0549b06] 初門者凡行七法。必須過犯。現前無過加治。並成非法。若輕眾僧。耶心[2]例說。鬪亂彼此。令眾不和。與作可責治之。若因倒說破壞俗信。令於僧田數不平等。須作擯治。若因倒說多犯眾戒。又與白衣雜住。行不立乙自。與作依止治之。若因倒說惱謗白衣俗信已而便捨去。作遮不至治。若因倒說有罪不見者。與不見舉。若因倒說不懺法愆者。與不懺[3]夅。若因倒說言欲不障者。與不捨[*]夅治。故增二文言。有二法。比丘應與作呵責羯磨。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如是擯依止遮不至[*]夅。羯磨亦如是。二處二事二見亦如是。又增三文云。有三法。僧應與作呵責羯磨。破戒破見破威儀。如是乃至[*]夅羯磨亦如是。雖可實犯。要須有根。故增四文云。有四法作羯磨。非法非毗尼。不成不得處所。謂無根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有根破戒等。翻上應知。又須應其九三。如文具明。五分二十四云。若有三法。應與作呵責羯磨。既自鬪諍。[4]後鬪亂他。前後非一。[*]後有三法。親近惡知識。與惡人為伴。自樂為惡。[*]後有三法。破增上戒。破增上見。親近隨順白衣。
 
[0549b24] 次攝治盡不。雖可惡人隨緣有七。佛為伏彼。制七治法。然以七義來證。攝治亦盡。一為治人違情行罸。不欲除罪責懺殘等。二用眾法治令調伏。責不作法惡馬治等。三為治取不同滅擯。四不[5]彌諍責罪處所。五唯當眾行罸。責不禮等互治。六滿治具除損沙彌。七唯治道除去覆鉢。
 
[0549c06] 次立七意者。古舊解云。七中位二。前四壞行不壞於信。後之三夅。信行俱壞。四壞行中。行雖無量。略明二種。一內護行。謂出家人。順教修行。眾法成立。攝法在己。千載不墜。名為內護佛法行。二外護行。謂在家俗人。數信三寶。援護佛法。使不墜沒。名為外護佛法行。內護有二。謂眾法內護。自行內護。若壞眾法內護者。作呵責治。若壞自行內護者。作依止治。外護亦二。謂有違順。若順情生過。不問多家一家。並須擯治。即是護令生於正信。若違情惱物。不問多一。皆不至治。以罵生惱。便是護令無惱。是以隨事。若分立四治法。就後三俱壞中。行雖無量。不出二種。一者信善惡二因。感苦樂兩報。是入道之初門。二依信起行。行要而言。亦唯有兩。一是止持行。謂信罪懺滅者是。二作[6]時行。謂見欲是障。修離染清淨行是。此是三修。反此三修。即成三耶。對此三耶。故立三夅。又更一義。言此三法並是不信邪見之人。不孤起。託境而生。境略藥病。不懺一種。對藥起耶。自障二見。皆從病起。謂不善業。有於二能。一能感苦不信。此者即初舉治。二能障道言不障者。第三舉治。決此合論故有三[*]夅。今解。但此七人隨緣故有。佛為伏決立七治法。必若人有增減。治法亦爾。是以但七強釋所由。前釋不然。辨非可解。
 
[0550a03] 次輕重者。治法雖七。輕重分二。前四壞行。不壞其信。治法不重。得[1]住僧用。制之為輕。後三[*]夅人。信行俱壞。治法重故。不[*]住僧用。名之為重。問此既輕重。分之為二。何以行法俱同七五。答莫不皆是治人之法。俱奪勝次。故畜七五。如罪處學悔覆藏等類。亦有輕重。並奪同此。
 
[0550a09] 次離合者。七中分二。前四唯離合為非法。後之三[*]夅。離合俱得。所以爾者。前四名別。唯離方成。理無並牒四過。合加治法。後三名同。合離無在。故得。並牒三過。合加治法。是以瞻[2]決中。有三單三雙一合。得名如法。
 
[0550a13] 次足數不者。前四壞行。不壞其信。治法輕故得足僧數。故瞻[3]使文言。呵責等四人得滿數不得呵。後三舉人。信行俱壞。治法重故。不足僧數。故瞻[*]決文言。被舉人不得滿數不得呵。
 
[0550a17] 次隨順者。前四無後三有。所以爾者。後三耶人。信行俱壞。不足僧數。隨即結罪。前四非耶。不壞其信。並得足數。無隨順罪。二就有中。須除師徒尼伴。所以爾者。師徒為有共行八法。互相勸近。故無隨罪。尼伴僧差。非己心故。故五分第二十九云。憂蹉比丘尼。數數犯罪。僧與作不見罪羯磨。便啼泣言。我愚癡僧。與我作不見罪羯磨。我或於中。更犯麤罪。願僧為我。解此羯磨。諸比丘尼白佛。佛言不應為解羯磨。應白二羯磨。若一比丘尼。伴之共語。共同行止。三就餘人中。後輕重不同。前二犯吉。勑三獲提。四就重輕之中。明多少者。隨共同事。一一皆結。若論自違行法。一有罪無罪。七皆有罪。以並自違行法故爾。二就有中輕重一等。畜犯吉羅。不同順他。三明多少。隨事獲罪。
 
[0550b06] 次解懺先後者。且一義解。前四無隨。故得先懺。後解三[*]夅過重。恐犯其隨。是以先解後懺。如受戒中文極明矣。爾者如何增三中。先懺後解云。下為始終在道。先懺後解。上為中[4]富還俗。先解後懺。亦可俱得。義並無妨。本為懺悔障耶。何有隨罪。故此七種。並為治人。雖復懺竟。治法不謝。
 
[0550b12] 次諫不諫異者。前六羯磨條結有異。無有倚傍。不須設諫。後一倚傍聖教言說相問。是非難分。須僧設諫。
 
[0550b14] 次下釋文。先解呵責。言呵責者。此人[*]例說不耳正耶。慢法輕僧。情存鬪亂。又[*]後專接屏言傳於決此。令僧破壞住止不安。今欲折伏苦言切勒。故曰呵責。作羯磨法。呵責前人。故曰呵責羯磨。祇云折伏。就呵責中。文分為四。第一先明過狀。第二諸比丘[5]六發竟呵責。第三告諸比丘六作法治罸。第四若眾僧在小食[*]六隨順為解。此一既爾。餘六同結。前二文可知。就第三文中。分之為四。第一示應作法。第二眾僧為智慧下奉教作竟。第三諸比丘白佛。第四佛言下廣辨如非。前文有二。第一示作法體。第二為作呵責竟下奪七五行。前文言增罪治者。謂是惡馬治法。又解。若不調伏。增其日月令行七色。未得為解。故十誦三十一云。幾[6]肘作不清淨行惡口不止。隨爾所[*]肘僧與作苦切羯磨。除下意。餘六法並爾。次奪七五者。初五奪其眷屬。二五奪其智能。三五制令隨順。四五令息後犯。一不應更犯此罪。餘亦不應犯者。不應更犯本罪。故曰不應更犯此罪。餘者本為殘。作呵責法。謂犯提罪為餘。若為提作。可呵為餘。二若相似。若說此生者。相是本罪種類。名若相似。因此更犯。名說此生。三若後重於此者。本為提罪。今乃犯殘。餘類亦爾。四不應慊羯磨者呵法。五及羯磨人者呵人色。色不[7]偈受他借給。六五不得受他恭敬。七五不得夅罪。輙共他[8]淨。次二文可知。
 
[0550c13] 次是非文二。初三法如非。次五法如非。三中後二。謂先非後如。此二有各三。[*]夅釋結。先非有二十七。初有兩箇三[*]夅列章門。次有六三。舉前六為本。若加非法別眾。末有一三。舉不現前非法別眾。通收諸位。合有九三。次如九三。反前而說。次色非[9]唯前可解。次解文四。一例僧集改過求懺。二佛言下僧以七色撿駈應不。三應如是下自表殷勤求僧三乞。四眾中下為作解法。次擯者。此對俗人例說佛法。汙家惡行。損壞俗信。作法加罸。遣出本處。令使折伏。改惡說善。是生俗信。故曰擯羯磨。釋文唯前。次依止者。而此比丘在道雖久。癡無[10]却慧不[11]耳是非。又與白衣雜住。共相親附。多犯眾戒。行不自並。須僧折伏。令依有德。諮稟法訓。以成己益。故曰依止羯磨。文相同前。以方國土等五皆不定故。不得稱之。但應語言。應受依止住。為表心憑法故。次遮不至白衣家者。治於有信在家人前毀謗三寶。罵辱白衣。作此壞信。而便捨去。以捨去故。名為不至。僧治令就白衣懺悔。遮其不至。要令自法。故名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文中量四。前二可知。次作法文三。謂三種量。先以五法稱量白衣。次以十法稱量比丘。次應如是化下稱量羯磨。次懺解文二。初明懺謝白衣。二時善法下隨順為解。前文有四。一稱量使德。二佛言聽僧下正明差法。三僧差使竟下懺謝緣執。四如是阿難下正受彼懺。十誦三十一。若居士不受懺者。是居士多知多識。有大勢力。有官力[1]賊力。能自作惡事。惱亂僧眾。若令人作僧。應語是比丘言。是居士多却多識。乃至生人作汝。當離是住處告。若是比丘強住者。眾僧無罪。次解如文。次不見夅者。不信善惡二因。感得苦樂兩報。邪心在懷。障於學語。宜加折伏。夅棄眾外。不住僧用。名之為舉。作斯夅法。治不見人。故曰不見夅。文相同前。解中略無有乞。次不懺舉者。罪無定性。說緣而生。理可悔除。說緣而滅。今以耶見在心。不信緣能滅。須僧折伏。令信懺除。故曰不懺夅。釋文同前。次惡見不捨[*]夅者。欲是道怨。說言不障。耶心究徵。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作法治罸惡見之人。故曰惡見不捨[*]夅。文亦如前。上來呵責法竟。
 
[0551b01] ●次人犍度。
 
[0551b01] 若據法愆消除。應名懺悔犍度。今約能懺行者。以標其目。故名為人。廣明懺儀。集在一處。稱云犍度。特欲釋文。先解其義。解義依耳。論偈曰及上起罪五種方。釋曰五方者。如人犯殘。求得出離。若人欲為彼作提舍那羯磨。此人必定。應先憶持色種。上起方法。後作羯磨。一親僧殘罪相。二為曾擇人知藏罪不藏罪相。三親業聚學處。為[2]曾擇四部等眾。四親業相應學處。為行白四等羯磨。五親於十三僧殘中。一日夜等藏不藏。為顯有藏無藏等地。立宿住摩[木*奈]多等。問所以名上起者。為前墮在犯罪處故。令戒不淨。名之為下。今若懺悔。還令戒淨。翻前下處。名為上起。是以懺悔。總名上起法也。又提舍那者。此名發覆。謂此懺悔是發覆法。此之五方。僧須親察。始可為人。作上起罪。
 
[0551b15] 第一方治須[3]捨定是殘非殘。是殘即是具緣得成。非殘即是罪緣不成。故論言。此中僧殘罪相者。於故意出不淨罪中根本相。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來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癡法。若人有無心求出不淨。若方便已離。於男根邊。若不淨已出。若惑執己息。若觸樂已生。此人則犯僧殘。於解略說相亦如此。此出具護。通別兩相。謂不癡法已前是通解。若人有欲心下是別緣。以具緣故。得成僧殘。明知罪者不成僧殘。乃盡十三撿驗亦爾。所以爾者。恐不成殘。治成非故。
 
[0551b24] 第二方知藏罪不藏罪相者。論云。若人於僧殘罪中。起僧殘罪。見不欲從彼上起。由無發覆心藏一夜。於此人此罪已被藏。若人不知不憶。或疑或起非罪見故。藏此罪不被藏。論中。總定藏不藏相。唯論解律。總有十三種人。覆不成覆。於十三人中。分之為二。前八約位。後[4]色約心。前八位者。即八護差。位非比丘。於中有三。初二罷道沙彌體非比丘。次三狂等病解差故。次三三夅治法差故。次約心中。離為色對。一覆不覆。二憶不憶。三疑不疑。四識不識。五乞不乞。所以須此五者。如發覆者。不成其覆。不發覆者。即成其覆。是以先須覆不覆來障其發覆。[*]却體覆中有憶不憶。憶者成覆。不憶者非覆。除其不憶。[*]却體憶中有憶生疑。有憶不疑。疑者非覆。不疑覆障其疑者體不疑中。有識不識。識者成覆。不識非覆。又障不識[*]却體識中有乞不乞。不乞成覆。乞不成覆。故須展轉。曾取覆憶不疑識不乞者。成覆須治。若其不覆不憶疑不識乞者。不成覆故。治即是非。故容呵云境者與覆。藏者善不。境者與覆。藏者不善。應與摩那埵。僧作突吉羅懺。此中初色。為作發覆法。故覆不成。覆中三心迷故。覆不成覆。又此五對唯隻覆中。具解文四。或三者。皆以當處。文意不同。不同之義。至文解釋。然依餘部。更有不成覆相。僧祇二十五云。持律比丘與他出罪時。有罪亦知。無罪亦知。覆亦知。不覆亦知。覆亦知者。比丘犯殘。却是罪作覆藏心。不覆亦却者。不作覆心。未得發覆。若忘若[5]羅道者。若入定若命終。是名不覆。五分二十三云。佛言一切覆藏。名為覆藏。若於和上阿闍梨所敬畏人間覆藏。不名覆藏。於餘人間覆藏。名為覆藏。若於此土。以多人識重。不欲令却覆藏。不名覆藏。於彼土覆藏。名為覆藏。十律五十四。獨住比丘。無人可間發覆。雖覆不成覆。又雖竟日共比丘住不發覆。出界至地耳時。亦不名覆。又共賊住人。擯人。別住人。狂人。散亂心人。病壞心人。啞人。聾人。啞聾人。邊地人。比丘尼等下眾。二俗共住。不名覆藏。伽論第三云。頗有犯僧殘。終身不發覆。不犯耶。若有治。若晝日有比丘處。夜在無比丘處。不成覆藏。若於聾人所。癡人所。邊地人所。人在地空中。不成覆藏。諸部曾不覆中。與此文乖者。皆成覆藏。如色分敬畏人等。餘可准却。不能繁述。
 
[0552a14] 第三方業聚學處。為曾四部等眾者。四部治四種僧。僧雖位四。今此懺境。前二四人僧收。後一二十人僧攝。若異此者。化法不成。若望行時假境說者。別住下至一人在界六夜。須在僧中。出罪一席法事。
 
[0552a18] 第四方業相應學處為行白四羯磨者。以其法位。解有其三。治殘事是上品。畜用白四。用法多少。極有其四。謂波利婆沙。摩那埵。本日治。阿浮呵那。分別此四。至文當解。
 
[0552a22] 第五方親於十三僧殘中。一日夜等藏不藏為顯有藏無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地者。即是處所之名。謂波利婆沙等四位之中。若有藏者。即行宿住地以別住法。隨宿而治。要結宿行。故曰宿住地。若無藏者。[1]真行摩捺多。故曰有藏無藏等。即是有覆行三法。無覆行二法。以所治罪藏不藏別。對病設藥。位亦有兩。一者治覆。二治不覆。於此二中。復各有兩。謂不壞及壞。故成四別。先時覆中不壞及境。不壞法[2]三壞法位色以別住六夜。若帶本日。此唯責種。合行重治。本日中新罪。與本日合。若據約時重犯文中。新舊罪別。故文言。若行覆藏比丘。中間犯罪。知日數覆藏。僧應隨中間犯罪。與覆藏羯磨。與覆藏羯磨[3]意。與本日治行覆藏。本日治竟。與摩那埵。與摩那埵竟。應為出罪。此謂本犯覆法。一新犯覆法。二舊犯本日治。三次六夜亦三。次無出罪。總成七法。准此二文。離無俱得。但秉法者。須知分[4]畜。然本覆法差別位四。第一一罪一得法。即建初文是。第二多罪一得法。如廣中第一文。爾時有一比丘。犯眾多僧殘罪。或有犯覆藏。一夜二夜乃至十夜。合乞行者是。第三多罪多得法。如廣中第二文。時有一比丘犯二僧殘罪。二僧覆藏等七句文前四句是。第四一罪多得法。如廣中第三文。時有比丘犯僧殘罪。覆藏兩月等七句文前四句是。於此四位。位別通三。謂所治罪。有知日數不知日數。或知數不知數。以三對四。合十二頭。今約得法位收。具說四說。若謂重犯壞法。於上四位及十二頭下。具有壞等五法及七法。今者且緣行覆時說。於行覆中。約一罪一得法下三頭為法。此之三頭。頭下有九。九中三三以為三位。初三。一知日數覆。二不知日數覆。三知數不知數覆。次三。一知數不覆。二不知數不覆。三知數不知數不覆。後三。一知數覆不覆。二不知數覆不覆。三知數不知數覆不覆。此是根本[5]智數。下重犯九人。一頭既爾。餘二頭下若九亦然。合成三九二十七人。於一位下三九既然。餘三位下亦若同爾。即是四位二十七人。此四二十七。據行覆中重犯。行覆中既爾。餘三時亦然。即成十六箇二十七人。合有四百三十二人。頭別法異。起犯不同。若或第二重犯。當位倍說。若加舊新。並覆出罪。諸位既殊。須知分局。若互秉者。法並不成。或若三四重犯。准義應知。上來但約識不識明。若約憶不憶門。疑不疑門。義同前說。是故治法長短中。通約憶疑識等三門說也。豈可識不識門得有本日。憶之與疑即無重犯門。如一罪中。知不知二門可爾。如何得有亦知不知合解。如犯一罪。覆已經年。但百日已來。分明記憶。百日已前。不知定數。若欲乞法。雖憶少時。以有不知定數。理亦從長以治。次治不覆。不覆之中。亦有壞不壞。然本得法差別位三。一一罪一得法。即略中三番羯磨是。二多罪一得法。三多罪多得法。此之二位。准覆以說。問所以無一罪再得法者。答以六夜位定。不隨長短。故無一罪再得法義。於三位中。若有知不知等三頭。總成三位二十七人。委細分別。同前覆明。若壞法者。但有二時。謂行六夜時。行六夜竟。於二時中。若有三位二十七人。合一百六十二人。頭別不同。治救方法。或若重犯。亦同前明。問上來可以約五方解者。若下文。一一治處。咸須此五。謂知具羅成覆。不成能秉僧所秉法。及用藥分畜。是故此中總解已說。對文咸須舉斯五方。一一作心加被。即知成不之狀。次隨文解[1]黃。唯滅諍文三科。此亦為三別。初有十番羯磨。明能治藥。既有能治妙藥。須明所治之病。是以第二時有比丘犯二僧殘下正明其病。既有藥病。若不相對。藥無能治之功。病無可滅之義。是以第三時有比丘犯僧殘下明藥病相對。懺滅方法。藥中有病。夅病成藥。病中有藥[*]夅藥明病。如是藥病兩分[*]夅宗。若異如此科制。良謂不然。斯等上下諸文。一文即是一事。當分設治。治無不周。何有初文獨舉其藥。第二文中。唯是其病。至第三文。始取初文中藥。第二文中病。名為相對。故知不爾。此與滅諍非類。不得妄引彼文。以定斯旨。但諸文中。所列法藥。對事既殊。牒法亦異。不得以此文中藥。乃治餘文中病。若如所辨。並皆不成。今解此文。大分為二。初則略治僧殘覆及不覆。第二爾時有一比丘犯眾多僧殘罪下廣治僧殘覆及不覆。此二文中。既有覆及不覆。是則為四。問所以得知初略後廣。解夅上五方中。第[*]色方義。驗此前後。足知初略後廣。
 
[0553a22] 就前略中。先明其覆。覆中四法。文亦為四。謂覆法一。本日治二。六夜三。出罪四。對此四法解義有五。第一翻名解釋。第二所治分別。第三先後次第。第四諸部同異。第五僧尼差別。初門梵曰波利婆沙。此云覆藏。約就所治情過受稱。故文言。聽僧隨覆藏日。與覆藏羯磨。亦名別住。故僧祇。五分。十誦。伽論。並云別住。以其同聚。妨修癈業。制令別住。思愆改過。梵曰摩那埵。見論十四。譯云折伏貢高。亦言下意。下意者謂下意承事眾僧。伽論第五。云何摩那埵。若比丘已別住竟。與摩那埵。作白四羯磨不動肘。於一切比丘所下意。故名摩那埵。了論。摩捺多。譯云悅眾意。或云發喜。由化此法度罪明滅。內心踊躍。故曰發喜。問覆藏摩那埵行法作同。所以前名別住。後稱下意。解覆非僧中宿。又不日日白。彰其下意不。故與別住之名。六夜要僧中宿。復日日白。鄣下義顯。故名下意。本日治者。但後本日行罸。故曰本日治。不知梵名何等。梵曰阿浮呵那。見論十四。謂云喚入。亦言拔罪。云何喚入拔罪。與同說恣法事共同。故名喚入拔罪。亦可以六夜前行未清淨。今既淨已。故名喚入。此律攝云出罪。以化此法人從罪出。故曰出罪。或由作法罪得除滅。故云出罪。然此四種畜。名羯磨者。由作羯磨。令行別住。乃至出罪。故曰別住等羯磨。
 
[0553b20] 第二所治者。但治有二。一治方便。二治根本。方便又二。一者別住治覆情過。二者六夜治殘情過。初治覆過。有其兩種。一以覆故犯覆藏突吉羅。此覆吉羅。通解六聚。二為覆故。治覆情過。此唯局殘。不通餘六。故文言。先懺覆藏吉羅。然後與覆藏羯磨。又以不憶等。[*]耳不治覆。憶等方治。故是情過。以此情過假日而成。故治覆藏。必須謂日。問所以治覆情過唯殘非餘。答夷罪滅擯。豈勞治覆。提等為輕。復無治法。唯殘可悔中重。假僧而除。若不折伏苦治。罪無由滅。以是義故。獨治僧殘。次六夜治殘情過者。以故造殘。須治情過。以情過同畜行六夜。又以行別住竟。僧與六夜摩那埵。故伽論第五云。摩那埵是別住功德利。本日治者。治其自違行法。以犯壞法。罸令後本而行。其新犯者。隨覆不覆治。得法已後。行同前二。伽論第五云。何以故本日治調伏。調伏者使諸比丘。知是長老。如是熾盛煩惱犯罪慚媿。更不作故。是名本日治調伏。次出罪治根本者。由作此法罪得除滅。故伽論云。云何阿浮呵那。於不善處。舉差善處。是名阿浮呵那。又云阿浮呵那。是摩那埵功德利。已調伏求清淨自求出罪。諸比丘言。是比丘求清淨求出罪。是賢善比丘。我等當與作阿浮呵那。是故阿浮呵那。是摩那埵功德利。對此所治。有定不定。故使設法。或有二三四五。
 
[0553c18] 第三先後者。先別住。次六夜本日。隨前二位後出罪。所以如是。十誦五十八。問何故善法中別住。答為摩那埵故。問何故本日治。答為折伏心故。問何故摩那埵。答為出罪故。問何故出罪。答為戒清淨故。問何以故別住為摩那埵。答是比丘行別住法。能令諸比丘心悅。諸比丘[2]友心思惟。無與摩那埵。問何以故本日治為折伏心。答若還從本日行是事。令心折伏。諸比丘作是念。是人結使厚重。以本日令慚愧。更不後作。爾時諸比丘。[*]友心欲與摩那埵。是故名本日治。為折伏心故。問何以故行摩那埵為出罪。答是比丘行摩那埵法時。能令諸比丘心悅。諸比丘是作念。長老一心好作善法。無出是罪。不欲違逆。我等當[1]今是人得從罪出。是故名摩那埵。為出罪故。問何以故出罪為戒清淨。答是比丘若得出罪。離諸罪故。得持清淨戒。如毗尼中說。二人清淨。一人先不作罪。一人作罪已。如法除滅。二俱清淨。是比丘以出罪羯磨故。是得清淨戒。是故名以出罪為戒清淨故。
 
[0554a11] 第四諸部同異者。此及五十三律。若當重犯。並治本日。僧祇。不壞本法。但隨日補足。故彼文二十六。先約本罪作法說。次明中間罪。言中間罪者。比丘覆藏行別住。語比丘言。長老我更有僧殘。應問本罪中間罪。答言是中間罪。問言何時犯。答言別住中犯。問言覆不覆。答言覆。應語言。長老。先別住者。已如法行。但少一夜。今覆者。應更乞別住合行。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是名別乞共行別住。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六夜中犯。問答同前。應語言長老。先別住摩那埵已如法行。但摩那埵中少一夜。今覆者應更乞別住行已。更乞摩那埵合行。共阿浮呵那。是名別乞別行別住。別乞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問乃至出罪竟。言更有罪。別住中犯。問答同前。應語言長老。先別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六夜出罪不成。今覆罪。應更乞別住合行已。更合乞六夜出罪。是名別乞共行別住。合乞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乃至出罪竟。言六夜中犯。問答同前。應語言。先別住摩那埵者。已如法行。但摩那埵中少一夜。阿浮呵那不成就。今所覆者。應更乞別住行已。更乞摩那埵合行。共阿浮呵那。是名別乞別行別住。別乞合住摩那埵。共阿浮呵那。准此行覆。要須日滿方成。又體四五十三伴中。四分五分。必須具行覆等。乃至出罪。一一如法方得罪滅。反此不成。故如法文言。覆藏如法。彼比丘行覆竟。與六夜如法。行六夜竟與出罪如法。彼比丘清淨罪得出。既言行覆六夜竟。故知具行。十律。設使行覆六夜。不具滿者。出罪亦成。眾僧有罪。
 
[0554b13] 第五門僧尼差別。於中有三。先明有無者。問所以比丘尼不行別住。答古舊解云。由名相翻故。尼本為別生過。今異遣別。正是相違。是相無覆摩那埵中非名相翻。得開二人同宿。又解。尼若犯殘。佛造二眾中障尼於大僧無冐涉過。故不行之。今解復更有義。為治覆藏。無有期限。既無分畜。不可二部中行摩那埵行。定期半月。既有分限。可得行之。又可尼眾法爾。不行別住。既是法爾。豈論所以。次體有中。明長短者。問所以比丘六夜尼經半月。答為不治覆。加至半月。亦可女人志弱。因行難成。自非半月里愆。無由清淨。次辨行之[2]執則。如常應知。若依五分。行時二部不同處得。故二十九云。時有一尼。媒嫁犯殘。佛聽二[3]却僧白四。與半月摩那埵。乃至廣說。僧與法已。應晨起掃灑比丘尼住處。乃至客尼來[4]其。亦皆應白。又應白又應物。一比丘為伴。至比丘住處。若有可作。皆應如上作之。若客比丘來。及有去者。亦皆應[5]自日是暮。異比丘尼住處。如是半月已。於二部僧。若二十人中。求出罪羯磨。如比丘法。
 
[0554c07] 次下釋文。先解覆法。覆中文四。第一比丘犯殘。夅以應佛。以見初夷及六提等。並不治覆。今犯僧殘。未閑法戒。故曰不知云何。第二佛言下隨病設藥。文言。隨覆藏日者。出法之言。若憶數者。須攝日數。若不憶日數者。須乞清淨已來覆藏。故伽論第八云。若比丘犯僧殘罪已。不知時日。何處與別住。答從初受戒日。十律亦爾。雖言初受日。必須言乞清淨已來。十日百日一年十年等覆藏。若不言日數者。則不知竟之分齊。第三應如是六教從僧乞。第四眾中下正明與法。乞與長短。亦同前說。下諸羯磨。分畜皆爾。此中應有七五行法。為離繁文。並迴在下覆法中明。六夜中行亦爾。次本日中直言重犯。不言覆不。文略不載。次六夜法。明化法時。僧祇二十六。應問行別住滿不。不空僧伽藍。行別住不。無本罪中間罪不。不共比丘同一房一障住不。客比丘來。時集非時集白不。如是撿挍如法已。復教立心作障罪意。如是已為作羯磨。次是出罪撿問。六夜如非同前作。出罪法竟。應語言。善男子聽。汝已如法出罪。一白三羯磨。眾僧和合。滿二十眾集。僧作羯磨難。汝當謹慎。莫後更犯。次不覆文。准說應知。上來略文已竟。
 
[0555a03] 次下廣辨治殘。文中分二。第一治覆方執。廣前初文覆藏。第二時有比丘犯僧殘罪不覆藏下。說未治不覆人。廣前後文不覆。前治覆中。大文為十。第一多罪一得法人短長合行法。第二時有比丘犯二僧殘罪下七句文。多罪多得法人離合是非法。第三時有比丘犯僧殘罪覆藏兩月下七句文。一罪多得法人離合是非法。第四時有比丘犯二僧殘罪下。約時緣差治舊新法。第五時有行覆藏比丘中間重犯下。約時重犯治舊新法。第六爾時有比丘犯僧殘罪知日數下。異種合行重犯治法。第七若眾僧為彼出罪不如法下。僧治覆等設藥如非。第八爾時有異住處下。以人對人簡覆非處法。第九時有比丘犯殘謂是夷下。通約六秉釋識不識相。第十時異住處下。局簡覆人治有長短法。若作如此科釋文者。謂此犍度。略廣分二。若據何治覆不。便即為四。約文長分。乃為十三。於中初一及第三十文。此十一文略廣治有覆人。第二第十三。此之二文。略廣治不覆人。今對廣中十文。須作五位料簡。第一簡覆不覆。第二明壞不壞。第三辨成不成。第四通局。第五釋文。初門位二。謂二三四及以八九。簡覆不覆。治救方法。自餘五文。不論覆不。第一五六直是設藥總別。第七專辨如非。第十論治長短。次明壞不。位亦為兩。四五六七四文。寄壞以辨。上三下三。明不壞法。次明成不。位亦為兩。二三四七八九六文。明成不成。自餘四文。直辨設法。文中不舉成不成相。次通局者。第七九十。此三雖在。七九與十義通餘七。如第七文廣辨如非。此則通攝一切如非。以餘諸文。直明設法竟。不辨其如非之狀。或雖簡覆局是事非。今此如非。具攝四現。第九文明覆不覆相。即釋一切覆不覆義。以前諸文出法。言隨覆日治覆。不定長短。今第十文。明覆長短。以其治覆。不過長短。故知此簡亦通餘文。餘咸自了。並不相須。次下釋文。先解初文。文有三法。覆中文四。同前所明。但此犯者。不同前文。為犯眾多。覆日不等。以斯異故。夅事白佛。佛今以短從長。合與十夜覆法。五分二十三。若犯一殘。乃至眾多。覆藏一夜。乃至眾多夜。僧若與別住者。但斗覆藏最久者。隨日數與別住。次六夜出罪。如文可知。
 
[0555b16] 對此須化。四門分別。第一定罪及種。第二明覆等不。第三等不離合。第四設法儀則。
 
[0555b17] 初門者。文中但言眾多殘罪。竟不定此種之同異。理實此之十罪。或可種二三四。乃至其十。隨事稱之。以文不定種同異。故罪中亦約十罪為法。雖可以此十罪為法。遇緣有遇咸者。亦隨事稱。不得執文限心作法。
 
[0555b21] 第二門者。文據覆日不等。從長十日治之。又後先夅短日。却夅長日。故言或有犯。覆藏一夜。乃至十夜。理而言之。覆十夜者。以[宋-木+取]先犯。故經十夜。第二九夜。乃至第十犯者。覆藏一夜。是則先長後短。說先長治。或約犯日隔絕。亦得如犯一殘一夜覆。發露經多日已。後犯一殘二夜。覆後發露。經多日已。更犯一殘三夜覆。乃至經多日已。更犯一殘十夜覆。此便先短後長說。後長十夜治。事既不定。隨事稱之。或可十罪等覆十夜。
 
[0555c05] 第三門者。此等不等。若有離合。其不等者。此文合作十夜別住。便是治短。或若積日累舒亦得離。成五十五夜別住。便是治長。故僧祇二十五云。別覆者。月一日犯一殘。知是罪。他覆藏心。不問他說。二日後犯。知是罪犯。覆藏心不向化說。乃至十日後犯。知是罪化覆藏心。不向他說是十罪。若別覆最後罪一夜覆。如是二夜三夜。乃至初罪有十夜覆。應與化十別住等三法。亦得化一別住等三法。若言十別住等三法。即是一罪一得法。累日長治。若言一別住等三法。即是多罪一得法。合日短治。斯之後義。正當此文。次等覆中。亦有離合。彼文有四句。或有罪合非夜合。或有夜合非罪合。或有罪合夜亦合。或有非罪合亦非夜合。言罪合非夜合者。比丘犯十殘。一切十夜覆。僧合與百夜別住。比丘言長老我羸病。不堪得與。我略行波利婆沙。不應語言。得百夜羯磨。合化十夜別住。或夜合非罪合者。比丘犯十殘罪。一切十夜覆。僧合與十夜別住。比丘言長老我慙媿。我欲廣行波利婆沙。應語言得。或俱合者。比丘犯十僧殘。十夜覆藏。僧合與作十夜別住。或倫非合者。各各別作波利婆沙羯磨。唯此等不俱有離合。此文且據不等。行者准知。
 
[0556a01] 第四門者。文中出法真言犯眾多殘或覆一應二夜。乃至十夜。若秉法者。必須具牒種名同異。若隨覆日短長攝之。若其守文誦者。法定不成。又若白時還須具牒。隨意停者。理則不然。
 
[0556a06] 次第二文多罪多得法。文中七句。七中分二。初有四句。與法成體。所謂彰是。第二佛言汝曹下三句。與法不成舉非顯是。前文復二。初有三句。法雖成就。言濫不耳生。下三飛九句。次有一句非真法成。後耳教說。不生下非句。前三之中。先解初句。初句文五。一彰犯。二殘罪二二俱覆藏。所謂犯已。俱不發露。三憶一不憶一者。復欲行法說僧乞覆。對眾惶懼。遂不憶一。亦可臨乞意謂一罪。四彼比丘隨所憶下隨所憶者。乞得覆法。五彼比丘行覆藏時下行時方憶。第二佛言隨憶與覆此言不耳下生下初飛。所以然者。若言乞時憶一不憶一。即是耳教。而說不生不飛。以文不言乞時。直言憶一不憶一後隨憶。第二佛言隨憶與覆。由此濫故。客有犯意。憶一不憶一。亦俱乞覆。故得生不。初飛文雖如是。釋義五門。第一定種同異。第二憶不長短。第三憶不多少。第四得法重數。第五約時明憶。初門者。文中直言犯二殘罪。竟不定二種之同異。以理而言。或一種二罪。或二種二罪。或可罪有眾多種亦同爾。並隨前事種名稱之。不得執文。局限二罪。第二門者。文中但言憶一不憶一隨所憶者。說僧乞覆。彼行覆時續憶。第二佛聽隨覆藏日。與覆藏羯磨。都不定覆時節長短。理而言之。斯之兩罪。或可等覆。俱長並短。或不等覆前短後長。前長後短。但須隨憶與覆。不可一准。第三門者。文中且夅二罪為法。若其廣說三四五等無妨。謂或憶二三四等不憶一。或憶一不憶二三四等。或憶二三四等。不憶二三四等。參差[1]友絡。相當並得。但化法時。牒須周盡。不得執文。局二為法。第四門者。如憶不憶。雖通多罪。文中但據兩得為法。或隨多罪三四五等。重重與法。實如以答文。舉兩得為法。多理非妨。但作法時。亦須牒盡。以其第二續得。既不礙前三四等得。何殊不許。第五門者。文約行覆藏時憶。第二犯佛聽隨憶。與覆藏羯磨。即是別得覆藏。共行覆藏。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夜後有行覆竟憶。亦聽隨憶。與覆羯磨。即是別得別行覆藏[2]叔得。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後應有六夜中憶。語言六夜。且置隨憶與覆。便是別得別行覆藏。別得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六夜竟憶。准上應知。次出罪竟憶。即是覆藏。乃至出罪。一切皆別。文中行覆藏時者。略舉一時以示法。僧祇二十六。本罪者。比丘覆藏乞別住已。後言長老我更有僧殘罪。問言是本罪中間罪。答言是本罪。後問覆不覆。答言覆。語言長老先別住者。已如法行。今所說覆者。當更乞別住。已是兩罪合行波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是名別乞共行波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行至半。後言更有半本罪。覆藏作法。共別如上。次句行別住竟。後言有本罪。問答同前。應語先別住者。已如法行。今何覆者。應更乞行。是名別乞別行波利婆沙。叔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乞六夜已。後言有罪問答同前。是名別得別行別住。別乞合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行六夜至半已。故言有犯問答。與法共別如前。次句行六夜竟。問答與法亦如前明。次句乃至出罪竟。後言有犯。應語言先波利婆沙摩那埵。阿浮呵那。已如法行。今何覆者。應更乞行。是名別乞別行波利婆沙摩那埵阿浮呵那。次乞別住已言有二罪。一覆一不覆。應語言不覆者。倚覆者。更乞別住行。或共別等。乃至出罪同前。次乞別住。已言有三罪。一覆一不覆一疑。應語言不覆者。倚疑者。當決了覆者。更乞別住行。或共別等。乃至出罪同別。彼約七時。以彰離合共別。今文總有五時。用彼七時無失。上來隨憶。一門既爾。疑識類同。不[3]叔繁具。次明了教文中。既言乞覆藏。時說一罪。覆藏一罪。明知。唯有一人。不得事有。第二既說一罪。從僧乞覆。明知。根本二俱覆藏此文。為有乞覆藏言。即是耳說不生下非。又以故心隱罪。文言。慙媿心生上憶等。心迷不言慙媿。對此亦須五門分別。釋不異前。不能繁述。此中五對。[言*斗]悉具足。並為約覆說故。明中有四。
 
[0556c23] 次解不成三句。先明憶不憶。文有其五。第一彰犯二殘迷心乞法。第二僧與彼犯下。僧同謬見俱與覆藏。第三彼行覆藏時下。客三藏來因白撿問。第四舊比丘答言下。答行覆藏儀軌之狀。第五彼客比丘言下。制非結犯示僧正法。初文二罪俱覆。約情以說。以即犯日。作隱過心。故曰二俱覆藏。言憶一不憶一者。約理以說。謂亦犯竟。即有忘不忘。雖不發露。同皆經宿。然憶者成覆。不憶者非覆。故言憶一罪不憶一罪。彼比丘執相。似文憶與不憶。俱從僧乞。問執相云何。答以見前文佛聽與彼隨憶第二。犯覆藏羯磨。前文憶一不憶一後憶第二。佛聽隨與覆藏羯磨。我今亦是憶一不憶一。後憶與前不殊。何為不得俱乞。以是謬執。俱說僧乞。次僧同謬見。俱與覆法。次問有二。先問其犯。故言此比丘何所犯。此問含二。謂犯何罪成覆不成。次問其行。故言何故行覆藏。此問含三。謂問乞與及行。亦可據文。二問亦得。次答先酬初問。次二俱說僧乞下。答第二問。次制不成。文有其三。初制不成。次何以故徵。次彼比丘下釋。釋中復三。第一制定是非。以憶成覆不憶非覆。以非覆故。與法不成。次結僧犯。次示正法。釋文雖爾。義還為五。第一定種同異。第二憶不長短。第三憶不多少。第四得法重數。第五約時明憶。初門者。聖言二罪。假出法言。而不定二種之同異。然據實理。或種一兩罪。或種二兩罪。可隨十三事別稱之。不得執文。局限二罪。第二門文中。但言憶者。與覆藏善。不憶者與覆藏不善。竟不定此憶不長短。然據實理。各通長短。隨與覆者。並成非法。第三門初約兩罪。對前成[1]就。以理言之。通三四五等。如似憶一不憶二三四等。或憶二三四等不憶一。或憶二三四等不憶二三四等。並悉成非。不得執文局二為法。第四門文中。隨憶不憶。俱說僧乞。此約一重得法。以辨其非。若得法已方憶第二。後與法者。亦成其非。豈可一時得法。佛制是非。前後與者。即不成非。但使二三四等。隨與皆非此謂反前如中重重生非。第五門者。文中乞時隨憶。是共得法。或可乞已別得法者。亦成其非。乞時生非既爾。下六時亦然。但使依文。共乞共得者。兩俱不成。以法增減覆者亦非。若後隨憶。別乞別得者。後不憶者自不成。前憶者自成。次疑不疑門。識不識門。准前應知。不能繁述。
 
[0557b13] 次第三文一罪多得法。文中七句。七中文二。初有四句。根本成覆。經於兩月。所謂彰是。第二佛告已下。本覆一月。不覆一月。所謂顯非。前文有二。初三言監生下三非。第四耳教不生下。非對初文相。准前應知。文中且約兩月為法。若其三等及年類安無別。此中釋義。還須五門。法戒翻前。不能繁述。但是一罪多得。離合為別。次疑識二門。亦同前位。又此等三。皆須先不憶疑不識。一月後憶不疑識。一月隨行憶等。方始憶前不憶等。次耳疑准知。次舉三非。亦准前位。不成以說。亦應五門通釋。義不異前。
 
[0557b23] 次第四文約時解差。文中有三。初雙覆雙發覆。第二隻覆隻發覆。第三明其二續。
 
[0557b24] 初雙覆中。但有四句。前後道分。體是比丘隱不發覆成覆。須治中富。罷送既非比丘無發。覆法非覆不治。釋文可知。問此中為唯四句。為後更得成多。答依文但四。餘者不明。又可准下隻中合有五對。五對各四。成二十句。然此五對四句。各初句同。各下三異。謂五箇初句。前後道分。俱同五箇。第二前同後異五箇。第三前異後同五箇。第四前後俱異。以有異故。得成多句。是則成覆一向同。非覆一向異。所以爾者。如憶不憶。說覆中來。今忘非覆。寧同發露。疑不疑者。憶中以辨。以猶豫故。不成其覆。便非是忘。寧同不憶。識不識者。不疑中辨。以不識故。不成其覆。非是猶豫。何得同疑。乞不乞者。識中以明由從僧乞。不成其覆。既非迷謬。寧同不識。此二十句是行覆前對下四時。例皆如是。於中前二十句二罪化得下八十句。義須三罪一緣作法。既有百句。下七緣差各百亦爾。問所以唯言二罪不言三四覆等。答且以二罪為法。多亦非妨。但以約治不殊。更不別舉。
 
[0557c17] 次明隻覆隻發露。約八解差各為百句。第一羅道形差自有五位。一覆藏前。二行覆時。三行覆竟。四行六夜時。五六夜竟。各有二十成其一百。先[2]齊行前二十明者。於二十中。分為五對。初約覆不覆。作其四句。隨治前後釋相可知。問先既發覆。後所成覆。答以緣差故。更須發露。為隱不發。故成覆藏。無問對首。對僧後覆成覆。如前說戒罪雖發覆。至後說時。更須發覆。隱不發覆。還得默愆。文中且約覆一不覆一為法。或若覆一不覆二。三等化法無殊。更不別夅。次下憶不憶門。疑不疑門。識不識門。乞不乞門。若四同前文不具舉。對此釋義。須作二門。第一定對離合。第二五初不同。初門。問何故發覆露藏。作兩對四句。謂是根本及以乞時憶疑識三但一四句。唯有根本憶不憶等。而無乞時憶不憶等。答覆等四對並就根本以說乞覆時者。自約行法以明若其時。此四對總入行法。是則四對各八。成三十二句。今以發露覆藏。對於作法。為對作法。作法不同故。約根本乞時。以分二對憶等。餘三不對作法。既不對法。無有異相。真有根本。無有乞時。所以爾者。如亦犯竟。即有覆藏。發覆者。此是根本覆不覆。從僧乞時。後有覆藏發露者。即是乞時覆不覆。為有此義。得分兩對憶等。餘三無斯義。故但有根本無有乞時。又解從先犯來。未曾經覆。今從僧乞有隱不隱。是故此名乞時覆不。若先覆藏。今乞還隱。此隱仍是[1]乞時覆者。由心耳知得分兩對。憶等卜三心迷。故不分二。第二門初五不同者。問第五乞覆藏時覆藏發覆。與初四句發露[2]霜藏。有何異相。分為兩對。釋有二義。一以時異故分二對。如初四句本覆不覆。第五四句乞時覆不覆。爾者若以時異分兩對者。乞時可爾。行時云何如至行中不得有乞。既無有乞。唯是覆一發一。是則但應十六。何以亦二十有。答至行等時。明乞不乞者。更約新犯。以說不齊。舊罪而論。若唯取舊。不約新明。其義即局。攝法不周。為寄五時。以彰事別。故行等時。亦有乞不。二以非覆法體不同。初發露者。謂對三境發露。第五乞時局。是從僧乞法。以斯異故。分為兩對。又解初之四句。曾先經覆。假使乞時。有覆不覆。然與初同不得分二。合第五四。不曾經覆。犯已即乞。乞時有覆不覆。此與初異故。第五收既知初五相異不同。不假僧文浪相比決。自下諸位。咸須二門通釋。釋義既同。不繁再述。上來行前二十句竟。
 
[0558b08] 次下四時有八十句。對此後作二門分別。第一二三分別。第二舊新分別。初門前二十句人未被。謂罪未得法兩罪作足。今以十句人已被。治罪有得法。來得法要須三罪作之。若兩罪作四句皆妨如覆不覆四句中初句覆一不覆一。罷道後來二俱覆藏一罪。前後俱治。明非行覆藏者。一罪治後不治前。亦非行覆者。明知一罪已得法行。名為行覆藏者。後須更有兩罪。一覆一發露。故須三罪。兩罪即妨。此句既爾。餘句同然。然古師云。若二罪作初三句。妨二四句。得第二句覆一發一。罷道後來一罪。先覆後亦覆。前後俱治。明非行覆者。一罪先發後亦發。先後俱不治。即是所行之罪。以無覆義。同即以行者為發。覆一配前。先後俱覆一。故言兩罪。作得第四句。得同此說。此釋不然。如望覆乞二門。客以不覆及乞。即是所行之罪。如不憶疑不識。皆不成覆。豈得時不憶疑不識即是所行之罪故知此義權而未通諸六八十畜須三罪若其二行。既妨二竟之言。對何辨竟故皆是妨。第二門舊新者。此下四時。重更犯者。並約新罪。不據舊論。為明新罪。成覆不成覆。須治不須治故。行法中。犯新成覆。所以然者。雖行法中奪三十五事為有隱心不殊。覆還成覆。此第一緣差竟。下七類爾。
 
[0558c04] 次明二續文約四時。作其五句。應合有六。以本日含故。五中初與第四續行。餘三續作。謂罷道已覆來。更假作法者。名為續作。不假作法續前行。次行者。名為續行。八緣各五。合四十句。
 
[0558c09] 次第五文約時重犯。文約行法四時以明。先對一罪一得法人。行覆中辨。然行覆比丘准六治。不覆中。位有三人。一智數覆藏。二不知日數覆藏。三知日數不知日數覆藏。此三根本得法行覆文言。時有行覆藏。比丘明知。義通三人。此三頭下。一一各九。於初九中有三三位。初三位者。一重犯知日數覆藏作四番羯磨。一新罪與覆法。二舊罪與本日。三合與六夜。四合與出罪。二重犯不知日數覆。三重犯知日數不知日數覆各四如上。此初三人十二番法。文中具列。餘者略無。次三位重犯不覆。有九番羯磨。一知數不覆。作三番羯磨。謂新犯不覆。直與本日治。次六夜及出罪。二不知數不覆。三知數不知數。不覆各三如上。次三位重犯覆不覆。有十二番法。如初三說。此三十三番羯磨。據初九為法。餘二九下准類應知。此二十七人。合九十九番羯磨。若舊新罪。合與法者。但八十一。謂除新犯十八箇覆法。上來且據一罪一得法。若以餘三得法。位乘便成四位二十七人。此行覆中。起犯既爾。下三時中。犯新亦然。文中覆竟同前。次第三時。直取行摩那埵時。應言亦如是。為其摩那埵行中。重犯故舉犯罪。不覆藏言。次第四時出起犯處。非直位局。罪各不通。以一一位重犯二十七。具有覆等治法。不開餘時。然此四時。計舊新法。別與於二行中。各具九十九番羯磨。總計八位。合有七百九十二番法。於二竟中。既不壞法。俱除二十七箇。本日治法。各有七十二番羯磨。總計八位。合有五百七十六番法。都計四百三十二人。合有一千三百六十八番羯磨。然此且據一重重犯。若其第二三等。類應倍明。故下文云。行覆藏時中間第二重犯亦如是。上來重犯。約覆以明。若對議等。餘三辨亦同上。此約根本以明。故無有乞。
 
[0559a14] 次第六文異種合行。文中四法。謂覆藏本日治那埵出罪。前三廣明。後一略舉。初覆藏法文四如前。言覆藏者。作隱過心。不覆藏者。作發露法。等不等覆者。約其覆日長短論之。一名者同名僧殘。多種者。十三差別。自性非自性。舊云。性十遮三者不然。正是懺殘。豈論遮性。今解。若以初方義驗。相即是性。若其作過緣。具成殘罪性。解若罪者。不成殘性。住別異者。舊云。種類有四。氣分不同。故言住別異。此亦不然。豈有時懺。僧殘始定。初犯種類。今解若以第五方驗若有覆者。行宿住地。無覆者。行摩捺多。故言住別異。問若以性非自性曾具。及罪住別異。是行不同者。如何時罪及行說僧乞法。答此之二句。是曾差別不合將此從僧乞法。如言覆不覆。不覆亦不合從僧乞覆。如何文舉不覆。以此故知。文中假出法言。故須備列。若其作法。必須隨事而牒。然此為彰厭惡心猛。總列十三。咸得消殄。若以理言。未必要具。隨有多少。皆得懺除。次佛總示其法。故言隨覆藏日。次從僧乞不得依文而誦。並須具名之。與種覆日短長。從僧乞法。次與亦然。次兩重本日。同故合一。次六夜出罪可解。對此重壞三門料簡。第一重壞多少。第二約時以明。第三對人以辨。初門此明重犯本日治法。以前諸文未明此事。今若重壞本日治救如何。佛言若更重壞復與本日。不同學悔重犯滅擯。問所以不言第三重壞。答初一重犯聽與本日。第二更壞恐不合與。是以今明第二重壞。第二既與三等例然。以其重壞不殊文不備舉。第二約時明者。且約覆中重壞。覆中既爾。下三時亦然。已前壞法。並約四時以明。今第二重壞義應亦爾。又若准文。若於二行中第二壞者。有二本日治法。若於二竟中。第二壞者。但有新犯治救方法。即無舊罪本日治法。以不壞於二竟法故。第三門約人辨者。文中出法但據犯新知日數覆藏一人為法。若准如非易中。復應更有知數不覆知數覆不覆為三。及有不知數為三。及有不知數為頭三。知數不知數為頭三。合成九人。舊釋復以根本三頭。乘此九人成二十七。復以得法四位。乘成四位二十七。此皆不然。既是異種合行。豈得更以三頭四位次第相乘。但應時此九人。約四時辨。是則四九成三十六。問何以此中准如非文。乘人成九。不得更多。答以六如非牒此文起六既有九。此豈成多。又以此九本是異種合行。橫數一九。即書無餘。
 
[0559c06] 次第七文設藥如非。其文還舉異種合行。於中有二。初舉非令弃。第二是中下。顯是令脩。前文重犯不過有知日不知日等。及有覆藏不覆藏等故。今以知數等。互歷覆等。有其九人。初三以知日數為頭歷其覆等。初人有三句非。一三法俱非。覆中有三番。謂根本覆。及第一重犯。第二重犯。雖有其三。合是覆非。二覆如下二非。三覆及六夜。如出罪非。問但言非法。不知是何等非。答非還不離四種現前。以此四種攝法寬故。問非中所以無覆非下二互如。答後非不癈前如。後如必無前非。以皆牒前起後故爾。問所以出罪須牒前者。答為此三法共成一治。前二是方便。出罪是根本。第二第三人各三非亦爾。此是初位三人九句非竟。次不知數為頭三人九非。次知數不知數為頭三人九非並悉如上。次如之中翻非以說。若其以句望句。一句反一句。乃至二十七句反二十七句。若其以如翻非。一如翻三非。以其覆藏六夜出罪。合成一如法故。即是九如。翻二十七非。
 
[0559c23] 次第八文對人簡覆。以上諸文。未對人辨。是中四句。初舉二人俱成覆過。見異比丘便覆藏者。謂見清淨比丘羞恥故隱。此之初句二俱成覆。下之三句一成一不成。然憶不憶。就覆中。明一人記憶經宿成覆。一人當日即忘。雖不發露。以無隱心故不成覆。次就憶中。辨疑不疑。次就不疑中。明知不知。此知不知。即是識不識。為簡根本覆不故無乞時。
 
[0560a06] 次第九文通曾識不。理亦應對憶疑以明。為文略故。偏曾識不。前言不知不成覆者。不知如何是不知相。故出不知。迷想即是不識異名。此中犯殘迷。謂餘六正望僧殘。但應有六。為犯下五象類是同。是以通舉成六。六句夷壞。根本不得犯夷除去。初夷且三十六。問犯此。謂彼心不當境。既不治覆。何以獲者。答以不當境。無情過不治。為有隱心。皆獲吉羅。前言知者。覆則成覆。不知如何是其知相。故次明其知成覆相。亦通下說。故成六句。設藥次第。先除方便。乃至惡說。類亦同然。
 
[0560a16] 次第十文明覆長短。以覆隨日。須明長短。文中分二。初約同名同種罪。明覆長短。次約同名異種罪。以明長短。前文三句。初二並皆不憶日數。故與清淨已來。覆藏羯磨。後之一句。經可不憶犯數。為憶日數故。須數日與覆。次疑識門亦同。此說次同名異種三門類前。祇律二十五。有無量覆作其四句。一憶罪不憶夜。二憶夜不憶罪。三罪夜俱憶。四俱不憶。初四兩句治長。二三兩句治短。此文略故但有其三。此為約心迷耳。辨其長短。覆乞曾體。故此不明。
 
[0560b01] 次下第二廣治不覆是中許摩那埵比丘根本有三人。一知數不覆。二不知數不覆。三知數不知數不覆。此之三人。各作九句。初人重犯有三。一知數覆。二不知數覆。三知數不知數覆。此重犯三人。各作三種羯磨。是則為九。初人三者。一摩那埵法。若於其日犯者。舊新合乞更行。若於六夜中犯者別與新罪摩那埵。問新罪覆者。何不治覆。答此已隱故。名之為覆。皆不經宿。是以不治。二與摩那埵本日治。此文即是新舊不合。三與出罪。此是初人三法。第二第三人。若三類然。此九合是根本知數不覆。下次不知數不覆。及知數不知數不覆。若九同前。故言亦如是。又後此中文略。但有重犯三人九法。若以義准更應有六。謂知數不覆。不知數不覆。知數不知數不覆。為第二三。後以知數覆不覆。不知數覆不覆。知數不知數覆不覆。為第三三。此之九人是根本知數不覆下。若以不知數不覆。及知數不知數不覆。乘之便成三九二十七人。以得法三位。行中二時。乘之更多。廣如上辨。上來懺殘法竟。
 
[0560b19] ●[1]次明覆藏行法。
 
[0560b19] 以先犯罪隱不發覆。今欲懺除。須治情過。從其所治情過立稱。故曰覆藏。廣明覆藏行法儀軌。集在一處。稱云揵度。又若從後彰名。應云摩那埵犍度。今為從初受稱。故曰覆藏。於中文三。初明四種人不得更互作法足數。第二彼行覆藏者下行覆行法。第三佛言聽行摩那埵下六夜行法。初文有兩箇十六句。初十六句。明四種人不得更互秉法。次有十六句。明四種人不得更互足數。前中四人。一自行覆藏。二自行本日。三自行六夜。四自行出罪。此四互歷成十六句。次足數亦然。十誦。更加別住竟人六夜竟人亦不得秉法足數。
 
[0560c06] 次行覆行法。文中有三。初明三十五事制不聽作。第二彼行覆藏者下[2]俶給淨眾制令使作。第三彼行覆藏者下白等行法。初奪七五。令使調柔。其七五行。如前已明。
 
[0560c10] 第二供給文中復三。第一制使敬上已在末坐。次行覆藏比丘下。眾僧衣物聽隨。次取五分二十八云。別住比丘有三最下。[宋-木+取]在大比丘下行。與[宋-木+取]下臥具。[宋-木+取]下房舍。有三事隨本。次僧得施物時。自恣時。行鉢時。十誦三十三云。若僧次第差會滿鉢水雨浴衣自恣。應隨上座次第受。應與[宋-木+取]下房舍。[宋-木+取]下臥具。卑下座處所。謂行三[宋-木+取]下。及四次第。次彼行覆藏比丘下開受同類。及餘眾恭敬執事。
 
[0560c18] 次第三白等行法。文中復三。第一[3]第作白法。第二若大眾難集下白倚事法。第三彼行覆藏者至餘覆下失宿差別。初文但是布薩日白。依僧祇律。更有二白。謂欲行及行竟。
 
[0560c22] 次白倚事法。若欲釋義。六門分別。第一定其捨緣。第二明捨調句。第三捨境多少。第四倚時短長。第五重捨得不。第六捨及行覆。初門捨緣。此文云。若大眾難集。若不欲行。若彼人軟弱。多有羞媿。聽白倚之。五分二十八云。別住比丘。欲遠行白佛。佛言應捨竟去。見論十八云。若有人請戒。與人受戒。得停行法事羅還續行。十誦[1]真云。若有因解不及行。是事應停。次捨調句。此文云。應至清淨比丘所。白言大德。上座我今日捨教勅不作。若欲作時。應至清淨比丘所。白言我今日隨所教勅當作。又五分云。問一如汝比丘。言大德聽我今捨別住法。後更行之。如是三說。見論但言。我今捨波利婆沙三說。次明捨境。文言。大德上座明知對一人。五分云。向一如法比丘。以此故知。一人成捨。若對眾多僧捨義亦不妨。次捨長短者。文無限期。但隨其解。不可定局。然十誦三十三。波離問佛行別住人。摩那埵人。若有因解不及行。是事應聽幾夜。佛言應聽二十五夜。餘文不論。准此亦得。次重捨得不者。文中不定。重與不重。計其道理。有解皆得。如別住等法。尚聽續行。況數捨行。抑而不許。故見論十八云。若寺中多有比丘來去。難白晝日得捨行法。明相未出。應將四五比丘。出界白行。若欲還者。應留一人。待明相出。為捨行法。共還入寺。如前法滿六夜。已得出罪。次捨行處者。若此處捨。還此處行。或餘處行。或餘處捨。還餘處行。或此處行。並皆不妨。但須續計日滿。故五分云。彼比丘捨別住。到餘處應求。彼僧更行別住。彼僧應聽。若不聽突吉羅。
 
[0561a24] 次失宿差別。文中有三。第一夅緣。第二有八事下。正明失夜。三佛聽下。半月白法。解文可解。失夜有三。謂舉釋結。一法餘。寺不白者。謂不白餘寺僧。失此一夜不得入數。若其未白行。前無宿可失要白行。後有宿。方失不可為。先有違後都折宿。此但一白。不須再為。釋下失等。例此應知。二有客比丘來不白者。謂客比丘來至此界。或當界人。或界外。客數來法者。不須更白。彼以知故。不同布薩。須白舊僧。三有解出界不白者。謂不白二界中間。道諾上僧。四寺內徐行者。不白寺內曾寺外。徐行簡度行。謂外比丘。經過此界。十云。有客比丘去便走遂。佛言如常行法不應走遂時出界。佛言不應出界。前人出界。白畜界住。五病不建信白僧說戒時。須自法白。若病不得法。應建使白。故十云。行別住人布薩時。應入僧中三自說罪。若病應建使到僧中。白言某別住人。病不得來僧。當知。六二三人同一屋宿者。以違別住名故。又制別住。今使恩愆改過。今若同宿過情相續。七在無比丘處住者。本今俶給伊眾。折伏貢高。今若無人。何所敬給。又後對誰行三最下及四次第然。既論十八云。若別住摩那埵。當行法時。比丘去都無人。但作意言。若比丘來家。當白六日中。都無比丘。可白亦得出罪。准此不成。八不半月半月說戒時。白白眾發露。正翻覆藏。解白亦翻。非正眾法。白法如下。然此八事。一日併犯。但失一夜。不併失八。以初一事。即失此夜。後更違者。無夜可失。不可以事多故。併奪八夜。雖無夜失。亦得吉羅。若其八日犯八。一一失夜。又此八中。六七二事。悔法須然。餘之六事。是發露法。故有人云。白等八事。發露悔法。又發露白亦有廣略。三五二略。病略如前。道路略者。五分云。諸別住比丘。於諾上廣說別住白衣。見言。此比丘有何罪而悔過。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諾上不應廣說。但言大德。我某甲比丘行別住法。已若干日。餘若干日。大德憶持。餘之四白。即是廣法。又此八事輕故不壞本法。為乖懺儀。得罪失夜。七五行中。若重於此。若犯此罪。若相似生。此三不犯即已犯即壞法。餘者雖犯。不壞本法。次白法如文。白餘寺僧等。亦准此作。
 
[0561c12] 次六夜法。文中有二。第一夅行同前。第二行摩那埵下。於異於後異者有二。一假境不同。謂常僧中宿界內六至四人。二者日日白。此白據本不覆人。六夜白調。然非八事之限。以非說戒眾故。若有覆人行覆竟者。六夜白中。須牒前覆見餘寺僧等。白亦准此。然依僧祇。更有欲行。及行竟二白。上來覆藏法竟。
 
[0561c18] ●次明遮揵度。
 
[0561c18] 以行乖違。不肯行懺。勿令應淨舉建悔除。故名為遮。廣集遮法聚其一處。稱云揵度。於中文二。第一舉遮罪緣還同恣中。第二佛言汝曹下正制遮法。前文有五。一舉世尊相受語教便夅淨人佛制求聽。二六群下使惡求聽佛制五德。三時六群下明具德人夅者應受。四時六群下許他聽已制立言要。五佛言下聽遮說戒。以佛聽遮說戒。六群還舉清淨比丘。以之為緣。
 
[0562a02] 次辨遮法。就中文十。第一正辨遮法如非。第二若比丘欲夅他者下明具五德呵慰是非。第三遮說戒比丘至上座前下佛教撿問求聽退不。第四爾時有異住處下明所遮罪。第五爾時有異住處下所遮之淨。第六佛言下約人成不。第七遮無根下對根成不。第八若五種說戒下辨遮時節。第九若遮說戒下治能何遮覆實之罪。第十爾時異住處下却遮方法。十中下之七文。大同自恣。初文有二。第一對列如非。各有十門。第二依門解釋。釋中前之八文可解。九中若作者。謂實犯若不作者。謂實不犯。若作不作者。謂有二事。一作一不作。對破戒等。若三合九。無根故非。有根即如。十中十非可解。十如先列章本。後次牒解。十者一。犯夷。二入犯夷說中。三捨戒。四入捨戒說中。五如法僧要違犯。六如法僧要呵說。七入如法僧要呵說中。八破戒。九破見。十破威儀。各須有根。此十體非合遮故如。又此十中。第五及後三少入說中。餘六三是正事。三入說中。所言入說中者。謂舉至僧。八難事起。未及處斷者。名入說中。釋相可知。次呵慰是非文中有三。第一制具五德。第二何以故者徵。第三我見下釋。初文五德者。眾滿和合伴助無違。故名為時。所作犯事。有根不虗。稱云真實。令彼行淨。善若流布。名為利登。和言曉喻。不令彼惱。故云柔耎。愍彼行違。令無愆犯。名曰慈心。反說即名不具五德。次徵可解。次釋文二。初有四文釋不具損成前十非。第二被真實。舉下二文。釋具利益成前十如。前中文二。初一彰舉無德。次三慰呵能所。於此慰呵。復有兩位。初之二文。舉其無以慰所夅前文對剛強人勸勿嗔恨後文對善耎人勸勿愁憂。次有一文。舉其無德。以呵能舉。此中文三。初舉無德以呵。次何以故下。徵釋呵意治謗。次以真實舉他。亦有其二。初彰具德。以呵所舉。以具德故。治其實罪。次以具德。讚美能舉。後釋讚美之意。次撿問求聽。撿問者。撿其五德有無。求聽者。前解求聽。唯是所舉。此中求聽通求僧聽。以若不得上中下座和合聽許。遂成破鬪。無伴援。如拘睒彌。次三文可知。次約根文二。初有一六。約法總明。謂初三五不成以無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次有二六。對事別明。謂餘無餘可知。次時節可解。次治能遮所遮覆實之罪。於中文二。先治能遮謗罪。其文有四。初撿能遮三業淨穢。第二遮說戒比丘下。撿事覆實。第三應問下。撿根有無。第四遮說戒比丘六。正治謗罪。次若遮說戒六。治所遮實罪。次却遮方法文有其二。第一為病故却文有三句。第二時有異處下。咸却說戒。此中文二。初為避惡比丘。恐有破事。故作咸日說戒如文。次若不能下。作其二却。為同自恣。無有三却。上來遮法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九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九末
 
[0562c06] ●次明破僧揵度。
 
[0562c06] 行六和敬。秉法無違。蠲事共同。是其僧義。今以耶法改真。分眾異軌。別行法事。不成和合。故曰破僧。廣彰破相集在一處。稱云揵度。大文分三。第一明破分僧異部。第二爾時舍利弗下二土和僧。第三爾時[1]彼離下彼離因此問破儀軌。前文有三。初明調達破僧。二爾時眾多下舉事白佛。三佛言下呵責彰過。前文有二。一破行法。二破眾法。前破行法亦二。初無智捉籌。此文一唱更有五百十練第三十七經眾三唱。初一唱時唯四伴捉籌。後第二唱有二百五十捉籌。後第三唱更有二百五十捉籌。前後三唱。合有五百。次爾時阿難等。智人不受有化。阿難覩事不忍。故稅袈裟。六十見同。咸作斯法。
 
[0562c18] 次破眾法。於此伽有秉行眾法。如是信耶具足。破正義備。對此釋破僧義。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初釋名如前。
 
[0562c21] 次出體者。破有能所。若能破體以覆誑語為性。謂彼俱生表及無表。故五蘊中色蘊。以攝處界之內聲法二故。問破僧亦有身業法來。加行思惟。及餘語業。何故但說覆誑語性。答此覆誑語。加行究竟一切時。有能令僧壞。餘業不然。是故不說。若所破體。俱舍十八云。僧破體是不和合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於五蘊中行蘊。何攝處界之內法處界。問此不和合性。以何為體。答非得為體。爾者僧破有二。謂法輪羯磨。未知此二為同。以不解此之二破。俱以非得為體。然此非得。所望不同。若法輪僧。取理和上非得。若羯磨僧。取事和上非得。雖僧非得。所望如此。
 
[0563a08] 次諸門有八。第一定破境界。第二釋破具解。第三明破同異。第四定破之處。第五解其初二。第六究竟方便。第七對出血明先後。第八捨戒入獄時處。
 
[0563a11] 初門破境。境有其二。一者破僧。二者破輪。言破僧者。要一界中。分僧二部。一時秉法相望不成。言破輪者。輙以五法。誘誑新學愚夫。妄受新佛四依。故上文云。我今以此五法。教諸比丘。足令信樂。文云。告諸比丘提婆達。今日欲新四聖種。又伽論第六云。云何僧壞非輪壞。於一界內。各作布薩。云何輪壞非僧壞。八聖道名輪捨。八聖道說餘道。是名輪壞。非僧壞論中。分別此之二句。餘二句。准應知之。以此故有僧輪二別。
 
[0563a20] 次明具解。約壞行輪以解。通解有三。一是大比丘非解異眾。故俱舍云。能破僧者。要大苾蒭。必非在家苾蒭尼等。唯見行者。非愛行人。住淨戒人。非犯戒者。所以要大苾蒭。以與佛對。自稱為佛。非在家等者。以彼依身無威德故。准見行者。以惡意樂極堅深故。非愛行者。於深淨品。俱操動故。住淨戒者。以淨戒人。言能肅物。非犯戒者。以犯戒人。言無威故。二者違僧三諫。當他餘戒。制廣教後望事。是[宋-木+取]初得。罪同第二。故見論十二云。以其僧三諫不捨故。犯三無重病壞心。謂[1]顛狂等。次別緣有十四。第一須起破念。故上文中。因制不聽別眾食遂起心云。未曾別沙門瞿曇乃新人口食。我今寧可破彼僧輪因。後更起求名之心。故言我身滅後。可得名稱。第二非[皮*(刀/巴)]未故起舍云。於正戒見[皮*(刀/巴)]未起時要二[皮*(刀/巴)]生。方可破故。言二[皮*(刀/巴)]者。謂有戒耶見。有戒者說五法是。道有見者。撥八正非道。第三非初及後。故論云。初謂世尊轉法輪。未久後。謂善逝將般涅槃時。此二時中僧一味故。第四非佛滅後。故論云。無真大師。為敵對故。第五要此洲中。故論云。唯瞻部洲人少至九。或後過此。能破法輪。非於餘洲。以無佛故。有世尊處。方有異師。第六此洲異處。故論云。要異處破。非對大攝。以諸如來不可輕逼。言調威肅對必無能。然異處者。謂伽相成破。第七已立第一雙賢弟子。故論云。未立止觀第一雙時法爾。由彼速還合故。第八非未結界。故論云。未結界時無一界中分二部故。第九伴數須滿。故論云。要八苾蒭分為二眾。以為何破能破。第九故眾極少利須九人。此下文言。此彼眾各四人。若過行破僧。舍羅作羯磨。優波離畜。是名為破僧者。此謂癈主論。伴故各四人。若並主論。還須有九。第十破是異生故。謂云准破。異生非破聖者。以諸聖者證法性故。有說得忍亦不可破。上文上座比丘。恐不信受。十一異見異忍。故論云。要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有餘聖道。能障聖道輪。壞僧和合故。十二已制眾行二法。眾法者。謂羯磨說戒。行法者。謂四依八正。十三行非法籌。愚夫忍可。十四秉行眾法別作說戒。此下二緣是壞。行眾二法。始終通別。具此成破。論云。非破法論。諸佛皆有必依。宿業有此事故。於諸解中。隨有罪者。並不成破。闕相可知。對此因明。破羯磨僧。具解之相。通解還三。大同隨戒。別緣有五。一須有心要作破心。壞僧和合。若懈怠心及無記心不犯。二在界內非羯磨地。不得秉法。三眾數滿彼此二眾。各須四人。於一界中。別部秉法。四在佛法時中。若法住時。即有壞義。法沒之後。破則不成。五彼此二眾。一時秉羯磨。俱不成者。名為破僧。若唯一處化法。直是別眾。故雜心第三云。若於一住處界內二部僧。各別作布薩羯磨。當知是僧壞。爾者既俱秉法。方名破者。何故上文言。見相聞疑求。方喚不得。便作是言。失去滅去欲使他破壞作羯磨者。不成犯偷蘭。遮解此是惡心罪。非破僧愆。
 
[0563c20] 次同異者。釋此差別不同有十。一者約時破法輪僧。局佛在時。以涅槃後。無此事故。破羯磨僧。現未俱有。以不假佛通一切時。二者約處破輪。唯局瞻部。不通餘方。以佛不法餘方化故。佛既不法。共誰競化。為須忍師異佛。忍異佛說。又欲破僧。自稱為佛。彼無大師。無人信處。破羯磨僧。通三天下。除去北方。是難地故。三者約人破輪。局是比丘。及見行等。非比丘尼。及愛行等。破羯磨僧。通比丘尼。及愛行等。仍非餘類。四約凡聖破法輪。僧唯凡非聖。以證法人。無破事故。破羯磨僧。通凡及聖。以事中迷聖容破故。五約眾數破輪。六至九人成破。以是破正亦相三寶。一人為佛。四人成僧。下至五人方成能破。所破之中。亦須五人。一人是佛。四人成僧。既言破僧。故須解佛。破羯磨僧。但八成就。謂彼此四別行法事。六者約主破輪。要須一人作佛。以徵如來。是法輪主。破羯磨僧。同類相破。不須假佛。為法輪主。七者約行破輪。要須五種行法。先唱五法。是道後始秉。行羯磨破羯磨者。不假行法真爾。二眾秉法成破。八者約界破輪。能破須在界內。以秉羯磨界外。不成所破之人。通界內外。遍大千法輪不持。破羯磨僧。要須兩眾。同界一時。秉羯磨法。九者約罪破輪。違理以種破正損義寬多。犯蘭得逆。破羯磨僧。事中相違。以正破正輕蘭非逆。十者約報破輪。業重無間一劫。羯磨釋輕。餘獄非劫。
 
[0564a19] 次約處者。依此文中。王城雖後化得五百。但是方便。後持所化至伽種山。自秉羯磨。方成究竟。僧祇亦爾。上文復言。一切未諫前欲壞等。乃至堅持不捨一切吉罪。又伽種名文中。錯舉應言。揭闍尸利沙山(此云象頭以山頂如象頭故)。此山在鷲峯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內。天授不對。大師住彼。而破文言伽種者。梵音相近也。但以譯人謬錯故耳。然彼實有伽有山。此山其鷲峯山。東北。可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豈得破僧。又僧祇云。調達正欲破時。佛[1]建阿難。於一日中。三度[2]法喚。計三四里。一返七里。三迴合有二十一里。若一百五十餘里。一返即三百三迴合有九百餘里。阿難不得神通。理須步法。不經半日。豈得三迴。准此即是。揭闍非伽種也。
 
[0564b08] 次初二者。若論逆罪。並無[宋-木+取]初。以逆違理。罪違教故。如上文中。有一外道。故煞父母。來求出家。佛言煞父母者。於我法中。無何長益。乃至應滅擯。若論違教偷蘭。合有[宋-木+取]初。已從前來。未有犯故。雖後事。是[宋-木+取]初得罪。同於第二。所以爾者。已先諫故。今既違諫故破。故是第二。非謂此前已有破事。問調達破僧。既是第二違諫。僧殘亦應第二答破僧是諫所為之事。今以違諫作破故。破第二諫時。諫破僧。不諫於違諫。是以違諫。僧殘合有[宋-木+取]初。
 
[0564b17] 次方便究竟者。今此破僧偷蘭。是究竟非方便。以提婆達多。本希名利。規奪佛位。壞僧斷法。今既破得僧徒。歸說己見。即是所規事成。思心得暢。更無進趣。故是究竟。問破僧既是究竟。何以不與夷名。古師解云。若體無餘義通。理亦應然。但以破僧事一。為欲詠結。三人若置夷名者。即名甄。彼此謂非一事故。不與夷名。今制蘭者。名含輕重。通結三人義便故。如以正主故。犯逆餘非主故。但得偷蘭。四伴大眾蘭。五百對首蘭。今解不然。但為所作事成。故獲究竟。而非違教極。是以不結夷。又以違教極者。立四重法。破僧非四所取。故獲蘭罪。爾者所以破僧違教非極。若以事輕。不應犯逆。既已犯逆。即是事重。事既是重。應與夷名。如餘三煞。理教俱極。解破僧獲逆愆。自為違理極。對事損非重。是以無夷名。問五百既為他破。何以得蘭。答望為他破。不應犯蘭。以忍異佛信受耶教。故正理四十三云。要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有餘聖道。
 
[0564c09] 次對出血先後。若依此律。及五分。十誦。並悉先起破僧方便。次出身血。次後更起方便。乃至究竟。爾者既先出血。後破僧者。如何十云。九清淨人能破又雜心第三云。餘無間業後不能壞僧。解餘部雖有淨言此文不障。不可以餘部文妨此解義。又解。十誦。以不犯夷。名為清淨。所以知者。文自言九清淨。後先出血。後破僧。明知據不犯夷。名為清淨。又解。十誦。問答破儀軌中。始云九清淨。同見比丘。本不定其先後。故無有失。若不爾者。便即自文相違。又婆沙一百一十九云。若先造餘無間業。彼後不能破僧。若先破僧。後便能造餘無間業。彼後所造。皆由破僧增上力故。同招無間地獄中果。雜心。據此為論。故言餘無間等。又此亦不定其先後。直簡壞僧人。要族姓端政或聞才辯。以彼自立為大師犯戒者。非增上。若依知論。及鼻奈種。先破僧後出血。是則於義無違。故知論第十七云。舍利目連說法教化。僧還和合。爾時提婆達。便生要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以金剛杵血遙擲之。破石迸來。傷佛足指。蓮華色比丘尼呵之。以拳打尼。尼即眼出血死。作三逆罪。鼻奈種亦爾。不能繁錄。
 
[0565a04] 次捨戒入獄時。此文但言。彼即驚怖而起。極血從面孔出。竟亦不論捨戒入獄事。五分二十五云。時三聞達多。以足指蹴調達。罵言釋如起。舍利目連。以餘方便請諸比丘去矣調達驚起罵言。是惡欲比丘。始有善意。如何忽生惡心。以方便將我比丘去。便大怖懼。極血從鼻孔出。即以生身墮大地獄。此明入獄。不論捨戒。十誦三十七。明捨戒時。不論入獄。故彼文言。時舍利目連。化五百比丘。將詣佛所。時調達講堂空無大眾。唯有四伴。爾時迦留羅提舍。以各脚蹴調達令覺。語言樂眾調達舍利目連奪汝眾去。調達覺已。見講堂空。迷悶墮牀。時四伴以冷水灑。還得醒悟。作是念。我是釋種姓瞿曇。大人不可屈下。從他語諸比丘。先有調達外道法。隱沒不了。我今當發起。明耳住是法中。汝等當知。我從今不後屬沙門瞿曇。作是語時。即名捨戒。智度具明。乃至打蓮花色尼死。與惡有富蘭那外道等。為親厚。斷諸善根心。無慙悔(此是捨戒時)。後以惡毒着指爪中。欲因禮佛。以中傷佛。欲去未達於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生入地獄。
 
[0565a22] 次下釋文白佛具舉前事。
 
[0565a23] 次呵文二。初對前事呵其所作。故言癡人破僧。第二有八非下彰其業重難救。就中有二。第一明緣支業擇重難救。第二我若見下釋其不救所以。前文有三。謂舉列及結。先明總舉。此八非是出離真軌。故非正法。情[身*既]八法。名為纏縛。為八惛溉。[1]攝云覆翳。又能除殄起修之因。故曰消滅善心。調達今造惡業滿足。故云趣於非道。彰受報處。故在泥犁。以一劫言。明知處重。顯受擇時。稱云一劫。彰無[2]滀方。名為不救。次列八者。十誦[3]反餘文。名利衰毀譽攝譏苦樂。此中名字。雖有少殊。義終不異。利無利約施。以明過分讚德。名之曰譽。非分毀呰。名曰無譽。刑心祇奉。名為恭敬。懈怠慊呵。名不恭敬。此是稱譏。對違緣逼惱。名惡知識。欣惡適心。名樂惡友。此是苦樂對。次結可知。次釋所以文三。謂法喻合。法中逆順彰其善盡惡成。故墮泥犁一劫不救。次喻合可知。
 
[0565b14] 次和僧文二。初正明和。第二彼比丘見下舉事顯昔。會古同今。前文分四。第一法彼而坐妄安如文。十誦。調達見舍利目連來。即駈迦留羅提舍。安目連舍利弗。第二爾時提婆下法像如來。第三時舍利弗下化眾歸正。第四舍利弗下失眾焦惱。文相可知。次舉事顯昔文三。初舉身子過去破事。以對今破。因即便明五百不失先戒。但作偷蘭懺悔。非正障故得獲果。第二目連白化下。舉過去法像。對今法像。第三時諸比丘[4]六舉過去背恩。以對今背。昔以惡教破。對今有破是第二。
 
[0565b24] 次明破僧儀軌文二。第一明破儀軌。第二破和果報。初文復二。先問後答。問中有三。一問調達行何等法。斷佛法輪。分僧二部。故言云何破僧。二問秉法壞和合時數至幾人得成破事。故言[5]畜幾名為破僧。三問究竟能壞輪者。不知是誰能成此事。故言誰破和合僧。次答但二。初問別釋。下二共答。前中復二。先以五有破正行法。五中。前三相似語。後二妄語。解釋如上。次作非法羯磨。謂於正中。增加迴換作有羯磨。破正眾法。所以爾者。佛為比丘說二種行。一者別行。謂四依八正。學之所行。生行之軌。二者眾行。謂羯磨說戒。住法之儀。成眾利益。今提婆達多破僧和合。亦徵如來立二種法。一者立有五法。破佛四依八正。二者非法羯磨。破正眾法。若比丘信受修行。是名破正具足。僧祇第七云。於戒序四波羅夷。乃至七滅諍法隨順法。不制者制。已制者便開。乃至其家出家共行法。所謂九部經。於此九部經中。更化異句異字異味異義。各各異文乱說。自誦持上教他謂持。次答下之二問。數者謂至八人。人者謂比丘非尼。或可四人是能破者。文中分二。初明數減不成。文言一比丘不能破。意謂一尼等能破。故復須言。亦非尼等。既非尼等。意謂彼此各一能破。故復須言。彼此各一亦不成破。非直一人不成。乃至二三亦爾。次指破數。彼此兩眾。各須四人。癈主論伴。故下至八。
 
[0565c23] 次問報果。文中分三。第一問答破僧果報。第二問答和僧果報。此二如文。第三優波離六。重更料簡一切破主墮不墮義。於中先問後答。問中為一切破僧。皆墮一劫。為當亦有不經劫者。次答有二。初總酬答不盡一劫。次別料簡經劫不[1]輕。此中約法非法等。合有九對。於九對中。各體非法等一遍作十二句。破其法等一遍令使斷滅。九對各十二。合為一百八句。此以與有滅正。故體非法上作。然於法等一遍不得。更有十二。若體法等一遍。作破非法等。即是和僧。故今不說。又若倒說初句法等。得成其有。應作十三。故上文云。住破僧事者。住十八法。又[2]不增二文。舉十八法倒說成有。增四佛[3]後言犯說不犯。不犯說犯。輕言重。重言輕。畜是名為破僧和合。准此合作。不繁致或。又可雖有此文。不得更作。此等直據倒說成有。論成破僧。義則不爾。夫破僧者。必須以有破正。有法為能破。正法為[4]何破。倒說四依成有可爾。不知以何為能破法。既無能破。不繁更為。又此文中。現約非法上作。故今還約非法等一遍解釋。
 
[0566a17] 於結對中。先明初對。初對三位四句。初四句中。前三句主墮於一劫。後一句主不隨一劫。初句非法想破非法想說。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說。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說。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說。先解初句。文有其七。一若比丘者舉能破主。二興有滅正。文言非法者。謂五有法。執此有法即是出離真軌。故云言法堅持。此法者。謂行化於時。破和合僧者。明輪被破。三心[5]耳知非。文言非法想破者。謂加行中。耳知非法。言非法想說者。正行化時。亦知是非。四妄安有法。執五有法能契真理。故言是法。又執有法。能有滅惡之功。言是毗尼。欲規他信。妄指佛說。言是佛教。五心口相違。心見知非。口說為是。口說乖心所見。故言異見。心忍是非。口說為是。口說乖心所忍。故曰異忍。六秉行破事。以破眾及行沙行舍羅。亦可直明秉眾取究竟處。此中[6]毗無作羯磨言。六句中有。七結墮一劫。
 
[0566b07] 次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說。前加行心。知是有法。故言非法想破。至於說時悉非為是。故言法想說。此中但有六句罪。無異見異忍。望前方便心。應言異見。望後說時心。名為不異見。若言異見。不攝不異見。若言不異見。後不攝異見。以是前後心異。文中罪無。釋文可知。
 
[0566b13] 次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說。正以前心迷有為是。故言法想破。後心說時。知是有法。故言非法想說。文不異前。故言亦如是。問此二三兩句。心互不耳。應同時想獲輕。何以亦墮一劫。答計心互迷應同時想。但望所損過多。不從心降。如婬[7]須戒。時想亦重。爾者。若以過多說境制者。第四亦應得一劫報。答以第四句始終心悉。不互解非。不墮一劫。准此婬須。始終迷者。互無了心。亦非究竟。
 
[0566b20] 次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說。正以前心迷有為是。故言法想破。後心說時亦迷為是。故言法想說。文有七句。釋相同前。但為口說。不乖心見。名為不異見。亦不違心所安。故言不異忍。情過輕漸。不墮一劫。
 
[0566c01] 次作第二四句。文言疑不疑四句亦如是者。理應非法想上安不疑。法想上置疑。初句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說。第二句非法不疑破法疑說。第三句法疑破非法不疑說。第四句法疑破法疑說。作文釋相與前無異。亦前三句墮。第四句不墮。
 
[0566c06] 次作第三四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古舊師解云。非法想上安疑。法想上置不疑。初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說。以其俱疑無非法想兼。是以不墮一劫。第二句非法疑破法不疑說為異。由於非法起疑。無非法想兼。情過輕漸。不墮一劫。第三法不疑破非法疑說為異。此亦不墮一劫。第四句法不疑破法不疑說為異。是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問此第三四句。總不墮一劫。與前兩位四句不同。何故文言亦如是。理應同前兩位。有墮不墮。始順文中亦如是語。以不順文。故須更解。以疑通於二處。非局一邊。前第二四句法上安疑。今第三四句即須非法上安。初句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說。第二句非法不疑破。非法疑說。第三句非法疑破。非法不疑說。第四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說。故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謂非法想非法疑。相對為四句。此不疑者。即是想也。若作此解。還前三句[8]隨。第四句不墮。故言亦如是。此三位四句。相對明者。各初句同。各下三異。然下三中。前二下三。心緣非法。一向是同。以想不疑名異體一。即此下三緣法皆異。前是法想。後是法疑。後位下三境唯非法。一邊同前二位。以不疑故。一邊全異諸位。以起疑故。此是初對十二句竟。下之八對同上應知。上來破僧法竟。
 
[0567a04] ●[1]次滅諍法。兩情乖背。彼此紛紜。名之為諍。論諍不同。有其四種。此四皆為七藥殄除。稱為滅諍。廣彰滅法。集其一處。故言犍度。文中分三。第一七毗尼能除之藥。第二爾時世尊下明其四諍所除之病。既有藥病。若不相對明者。是則藥無能殄之功。病無可建之義。故次第三若一比丘下廣明藥病相對儀軌。三中先明能除之藥。對此解義。三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
 
[0567a12] 言釋名者。先釋現等七種別名。次解通言毗尼之種。然釋別名現前中。有五種三種。言五種者。謂法毗尼人僧界。三種者。謂法毗尼人。若欲釋此五三總名。應云三五殄諍。體皆是現。並非過未。總曰現前。若別釋者。滅有軌則。稱之為法。能息於諍。故曰毗尼。起諍者名人。秉法者為僧。僧依集處攝界。三即五攝。不須別明。次憶念者。清[2]法人被謗。穢響外彰。為他所舉。而復紛[(立*立)/見]。眾知此人實是清淨。為作羯磨。證成不犯。由記知淨。故言憶念。次不癡者。[3]法病雖犯。今差不為。忽舉前愆。以生紛[(立*立)/見]。僧知此人差來不犯。為作羯磨。證成清淨。為不癡來不犯。故曰不癡。次自言者。諍起本由執犯輕重。不了罪相。轉更紛紜。今得自言。識知罪實。既了根本。諍得消除。故曰自言。次多人語者。本因論義。諍理正有。別人現前。殄不得滅。制令盡集。詳心捉籌。以籌殄非。籌多表語。故曰多人語。次罪處所者。此人犯罪。為他舉來。前引後違。以生紛[(立*立)/見]。眾僧作法。[4]微尋前言。責其犯處。重處而治。故曰罪處所。次草覆地者。僧舛評犯。執諍紛紜。人既相明。事難尋究。故聖開聽。不說名種。直爾懺謝。如草掩泥。故曰草覆地。此之七種。攝教殄非。諍無之處。名曰毗尼。
 
[0567b08] 次辨體者。現前須約五種出體。釋五種體。二門不同。一正辨體。二明有無。初門法者。謂依聖教。出其定諍。是非道理諧和進不。是故文言。好言教語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又言。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謂持能滅諍事之法。言毗尼者。謂依聖教出其滅理。勸受息忍。令諍得除。是故文言。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汝當受是忍是。又言。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謂[5]村能滅息忍之理。言人者。謂起諍人及能滅者。現前問答。是名為人。是故文言。若一比丘在一比丘前。又言云何人現前。言義法反者是。此謂能所[6]含名為人。若就所為名人。謂唯起諍者是。或可約能名人。文言受懺者是。言僧者。謂斷諍時。盡集和合秉行法事。決斷是非。是故文言。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合集一處不來者前授其現前應呵者不呵者是。言界者。謂僧界和集分畜。即是僧秉所依之處。是故文言。云何界現前。其界內羯磨作制限者是。上來所辨約說次第。若據行之次第。應言僧人界法毗尼。此約五種出其體意。論其三體。不離此五。但知三中無羯磨法。所以非僧。又不假界。然餘三中。法准語法。毗尼亦爾。人通能所故異五。然五中人唯所為。法通語法及羯磨。毗尼亦爾。
 
[0567c04] 次明有無者。還辨此五體性有無。古師多解。一釋云。餘四有體。毗尼無體。毗尼是滅。滅既是無。如何有體。又解。名雖有五。體但有四。謂人僧界三。別有名體。法與毗尼。更無別體。但據有軌用遍名作法。滅諍遍名作毗尼。又解。毗尼無別體。用上四法為體。此等釋者。並不應理。若此毗尼。實無有體。斯義可爾。今此毗尼。實別有體。故知不然。謂以法等勸受息諍。即是有體。故文言。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又五分第二十三云。何謂毗尼現前。應以何法以何律以何佛教得滅而以滅之。是名毗尼現前。問如有法時未有毗尼。有毗尼時已是無法。既不並集。如何言五[7]現前。答並以相續在現。故言五現。又解。為對起諍人。一一皆現。故言五現。問五現所為。亦通有僧。如何僧名說能非何。答能為秉法。何為他裁。以此不同。立名亦異。問三中所為亦通有僧。如何名[8]亦說人。不約僧設。答若就數分。應立僧稱。為不秉法。合是人收。又與僧名。恐濫秉法。是以癡僧說人受稱。
 
[0567c21] 次憶念者。沓婆實淨。為所他謗。因謗有根。執根舉罪。能舉執根。恐謂謗罪。可舉恃淨。畏僧濫治。因此執情。遂生其諍。今憶念者。能所申情。能舉憶念。聞根不虗。所舉憶念。實是清淨。又僧憶念彼此無違。憶念能舉。執根不虗。憶念所舉。實是清淨。又可憶念者。謂所舉人自不憶犯。從僧乞憶念。憶念證不犯。是以文言。我今不憶念。從僧乞憶念毗尼。是故眾僧與作憶念。憶念是淨。實不犯戒。故僧語彼能舉者言。此人法為他謗。外有聞根。我等共住。實知清淨。是以文言。云何憶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
 
[0568a07] 次不癡相。類前大同。但僧與法。證知此人不癡來不為。彼此無過。是以文言。云何不癡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1]惟憶念者是。
 
[0568a09] 次自言相。前人犯戒。雖為他舉。但使不引。未得即謂。若即謂者。恐濫無辜。又恐執情以生諍訟。是以文言。目連親察知已。法彼比丘所語言。汝今可起。世尊知汝見汝。出去滅去。汝不應此中住。捉臂牽著門外。佛告目連。不應如是。若於異時。亦不應如是。目連重彼伏罪。然後與罪。不應不自伏罪而與罪。又容橫評他犯。以生其諍。滅時須得犯者自言。彼犯罪人。雖非是諍。由彼自言。能[2]彌他諍。是以文言。云何自言。說罪名說罪種懺悔者是。云何治。自責汝心生厭離者是。
 
[0568a18] 次多人語。以現前中。簡人別斷。眾不盡集。不肯伏理。今僧總會行籌彌諍。諍滅由籌。以籌表語。是以文言。云何用多人語。若用多人說。持法。持毗尼。持摩夷。
 
[0568a21] 次罪處所。罪為他舉。恐僧治罸。前引後違。以生其諍。然此比丘。若實無犯。前言即應違其舉者。今既前言與舉者同。明知後言懼治拒諱。以前言犯。後言不犯。前言重後言輕。今僧作法。微取前言。責其犯處重處而治。故文言。云何罪[3]覆所。彼比丘此罪與作舉作憶念者是。
 
[0568b02] 次草覆地。此諸比丘皆共犯戒。迷情不了。執諍紛紜。或復[4]困評他罪輕重。執見紛紜相朋滅。如有食尼指授食時。半見提舍尼。半見波逸提。正欲輕懺。見重者言不滅。正欲懺重。見輕者言不除。若更尋究問答根元。令諍諫重。不可除滅。故聖開聽。不說名種。直爾二眾遞相懺謝。如草掩泥。不令相現。不汙其足。令人得過。是故文言。云何草覆地。不稱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
 
[0568b10] 次諸門有七。第一定滅次第。第二法體出不。第三名體通塞。第四能秉不同。第五所為凡聖。第六辨治差別。第七緣差失不。
 
[0568b13] 初次第者。藥體所除。難易差別。從下向上。具分為二。初四毗尼擬彌諍中。輕漸四諍易除彌者。作一番而列。次三毗尼擬彌諍中。尤重四諍難除彌者。後作一番而列。前位之中。所以先舉現前毗尼者。答現前以是眾藥本故。是以先明。又後四諍之中。言諍居首。為殄言諍。先舉現前。覓諍第二。次明憶念不癡犯諍。第三次列自言事諍。以一切滅滅。通用其四。此即除其輕微四諍。次除上品四諍。多人語除其言諍。是以先明。罪處除其覓諍。故居其次。草覆除犯。最[5]立其後。事諍還以一切通用此三。此即除其上品四諍。毗尼次第。雖復如此。困辨分離。[6]以藥多少。如向所列。難易分二。對除事諍。即離為四。若其以名攝用。隨名有七。對除事諍。即有十四。或約秉用相假。合有十三。以下六滅。並帶現前。然對言諍有別現體。若對事諍。即二十六。或以言等滅有差別。約此離分。數更多也。謂彌言諍獨。現前有八。多人中。十三種行舍羅。各帶現前。即二十六。并及前八合三十四。對除覓諍。通論有六。犯諍對境自言有四。及草覆為五。各帶現前。即十三位。總合五十毗尼。對除事諍。即為一百。此謂隨用離分。以藥彌諍。有爾許種差別不同。今言七者。名攝用盡。如一現前。總取五十八。餘攝亦然。故無不盡。
 
[0568c10] 次法體出不者。謂憶念不癡罪處。並出法體。餘四毗尼。便不出法。所以爾者。以憶念等三。對除覓諍。齊用白四。樂法楷定。以楷定故。便出法體。餘四不然。故不出法。問所以憶念等殄覓楷定。餘殄餘諍即不楷定。答以憶念等。作竟諍除。更無流轉。是以揩定。如憶念者。不作不犯人。不癡者作而不犯人。罪處。何者亦作亦犯人。餘四毗尼流轉不定。如殄言[7]淨。現前有八。及多人語。若其具彰不合並用。隨分少列。便謂恒定。為此總言應與現前。而不廣略出其藥法。如殄犯諍。自言有四。及草覆地釋不出意。如前所明。問現前等三不定可爾。草覆更無流轉。定故應出。答草覆若能獨除犯諍。可使定故。得出法體。為殄犯諍。亦有自言。自言既不出法。草覆相從亦無。又解。草覆有二。亦是不定。一從自言流來。二即直行草覆。或此草覆已曾經行。為諍不除。故復更殄。又解。憶念等三。彰滅究竟。以滅究竟。故出法體。現前等四。雜有白等。滅未究竟。故不出法。問現前中。三藏諧和。自言中。正懺責心。多人語中。數籌白斷。草覆地中。遞相懺謝。此等並是懺法。文何不載。答許合此明。文中不便。並迴在下相對中辨。如汙家七五等。舊解云。法之與體。差別不同。先明出法不出。次明出體不出體。仍云。即此法以辨滅體。此解不然。若既即法。以辨滅體。如何不許古師法與毗尼體一。又既即法。以辨滅體。如何法體。分位別說。
 
[0569a09] 次通塞者。古舊名為總別通塞。凡言總者。以釋攝為義。別者以軀分為稱。通者以體遍諸處。塞者唯局自分。然此中名有總別。體殊通塞。毗尼之名是總。以有釋攝義故。現前名等是別。以名各不相[1]擇故。現前是總者。體通用通故名總。餘六不獨行。要假現前。即是體通。要假現前。方得滅諍。即是用通。若下六六自相。望六六恒別。憶念現前。非是不癡現前。故知是別。若以餘六望現前。現前恒是總。若以現前望下六。即是其別。如似羯磨望受日結界。受日結界是其別。若以結界受日望羯磨。羯磨即是總。今解。但為通塞。不得為總別。夫論總者。束別成總。離出別體。即失總名。現前雖通下六。仍有別體。故知但是通局。不得為總別。又毗尼通名。望現等七。亦是通局。而非總別。以不束別。以成總故。問如仍現前通下後別。以下六滅不離現前。故知現前即是通義。仍於其中。有別現前。專對言諍即是塞義。問現前通下其狀如何。答如憶念中。乃至第三羯磨。誰諸長老忍已前。調和進不。是法現前。僧已與下。乃至誰不忍者說。是毗尼現前。作此法時假僧人界。即是五種通下不癡五種。准此應知。自言通者。自懺名種。謂和進不。是法現前。責心生厭。諍事得滅。是毗尼現前。後假餘三故五通。而多人語者。文言作如是語者。捉不破舍羅。作如是語者。捉破舍羅。乃至十三種行已。[2]釋籌別數。是法現前。數已如法比丘語多。白僧斷滅。是毗尼現前。後餘三五。亦通有罪處五種。准同憶念。草覆地者。二眾求作草覆懺法。乃至和眾白竟。是法現前。二眾各言。長老乃至作草覆懺悔。是毗尼現前。後假餘三。是五通義。是知五種通六六用。下六事別。各不相通。即是現前。亦通亦塞餘之六體。塞而非通。又五種通六。大位是同。其中僧法毗尼及人。非無少異。尋相可解。
 
[0569b15] 次能秉不同者。此中現前自言滅人通三。餘之五滅。局僧方秉。能秉人有差別故。類餘四種。不同亦然。即是五滅僧秉。一向具五。二滅通三。現或三五。若以五三相對。明寬狹者。五種遍七。說之為寬。三但局二。不遍故狹。
 
[0569b20] 次所為凡聖者。准阿含經。要羅漢被舉得作憶念。餘者不得。所以然者。以無著人不故犯戒。凡夫及學人。有故犯故。又見論十八亦云。憶念毗尼。為愛盡比丘。下至阿那含人。不為凡夫。此及餘律。不分聖凡。淨者皆得。多論云。得憶念已。若反戒為沙彌。及根[3]處作比丘尼。即先憶念。若唯聖人。何有反戒根處事。准此豈非被凡淨者。又以義准。罪處准凡。無有聖人作妄。前引後違。自餘六滅。聖凡通為。不可約人。限成彼此。
 
[0569c04] 次辨[4]謂差別者。此七通言俱殄其諍。然於其中。自言草覆。兼滅其罪。以滅罪竟。諍方得除。罪處所中。有罪不滅。餘直滅諍。並無有罪。治人不者。餘之六種。但是滅諍。以人無過。故不治人。諍是鬪亂。故須除殄。罪處所一。兼治其人。以人諱過。故須加罸。即是持治人法。以滅其諍。以治人故。作竟奪三十五事具行折伏調已為解。餘非治人。故無有解。
 
[0569c11] 次緣差者。多論第九。若比丘得憶念已。若反戒作沙彌。即先憶念。若反戒還俗。後更出家。若作沙彌。若受具戒。即先憶念。若根變作比丘尼。即[5]先憶念。若沙彌得憶念已。若受具戒。即先憶念。若反還戒僧。後更出家。若作沙彌。若受具戒。即先憶念。若根變作沙彌尼。亦即[*]先憶念。若比丘尼式叉摩尼。得憶念已。展轉次第。如比丘沙彌法。不癡一同憶念。不能具載。論既分別憶念不癡。餘輕不說。義准罪處亦同。如被舉及別住等中[6]富緣差。不壞前法。准此罪處及呵責等亦然。以皆同是治人法故。
 
[0569c21] 次下釋文。文亦為七。但現前自言多人語義覆地。不出法體。但有列解結名。餘三毗尼。並出法體。其文[7]若三。謂列緣辨體結名。但不癡中。略無結名。自言緣中。是其重罪至於藥病相對中。但舉對首懺者。以初二犯。非可即滅。故行懺中。罪而不論。准此二文合明。即通七聚長。自言是非中。具舉其七。
 
[0570a03] 次解第二所除之病。文有其三。第一起過。第二呵。第三責。告諸下廣辨四諍起過。文言比丘與比丘尼諍者。不在四諍之限。所以然者。以僧與尼。形類差別。不成破僧。不在言攝。又無一藥。通被二人。或比丘舉尼尼舉比丘。亦非覓攝。或比丘與尼諍二眾犯。或二比丘諍尼犯。或二尼諍比丘犯。皆非犯諍。或比丘與尼諍二眾羯磨。亦非事攝。或二比丘諍尼羯磨成以不成。此是言諍。所以爾者。以得成破。及共用藥。若二尼諍比丘羯磨亦爾。互諍輕非四諍之限。為諍通故。文中總列。
 
[0570a12] 次呵可知。
 
[0570a13] 次廣文三。第一總舉。第二列名。第三廣釋。對此廣文。先解其義。七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辨體。第三次第。第四諍境。第五諍根。第六三性。第七是非。
 
[0570a16] 初門釋名者。諍有其四。謂言覓犯事。言諍者。理不自顯。寄言以宣。因此諍言。遂成其鬪。鬪由言起。名為言諍。覓諍者。因有三根。互相伺覓。遂致不和。以生其諍。諍由覓起。稱云覓諍。犯諍者。因舉七犯。以生其諍。或評他人犯之輕重。諍由犯起。名為犯諍。事諍者。羯磨本為成辦其事。以有所辦。名之為事。評事生念。稱云事諍。故文言。言諍中事作等。又云是事如是持。五分。十誦。亦指羯磨為事。
 
[0570a24] 次出體者。論諍本起。由言等四。成鬪之體。並悉是言。此之語業。具表無表。廣如戒體所明。
 
[0570b02] 次次第者。但為理顯由言。聖德論義。因評佛法。遂生其諍。是以言諍。最在初明。因此論義。前後相違。遞相伺覓。次生覓諍。因茲伺覓。違教過生。是以犯諍。次居第三。事說三起。故在第四。次下四門。並隨文釋。若堅義者。應取此明。
 
[0570b06] 次下釋文。文分為四。第一明其諍境。第二言諍以何為根下。明其諍根。第三言諍是善不善下。三性通不。第四言言諍下。簡定是非。所以四文次第爾者。諍不自起。託境而生。是以初明四諍之境。既識其境。須知起由。故次第二明其諍根。雖識諍根。不知為善不善。是以第三明通三性以不。三性之諍。義含是非。若不簡定。恐濫行藥。故須第四簡定是非。是者須用七藥。非者不須。既知如此。先解初文。初文四諍。文即為四。初文既爾。下三亦然。就初言諍。文有其三。謂舉釋結。餘三亦爾。就前釋中。文有其四。一舉起諍人。二引十八下。舉諍境界。三若以如是[*]六法後評理。四遂彼此等[1]明成其諍。初文人者。謂是比丘。既比丘與比丘諍。明知已簡餘眾訖。對尼反說。義亦如是。第二所諍境界。謂十八事。舊解云。若淀論十八理相是非者。是言諍攝。若諍已起十八方生四諍。於九對中。可為三分。一謂犯不犯輕重兩對。約行法以辨。二約說不說眾法以明。三約餘六對以說。行法復二。若諍犯不犯。正生覓諍。或生言諍。若諍輕重。正生犯諍。或生言覓。眾法中諍說不說。但起事諍。其餘六對。多生言諍。此釋不然。但十八事。若起未起諍其理相是非者。是言諍境。如僧十二中。文義相應等四句。准此豈唯事一見異。又不應執已起方生四諍。下二文可知。
 
[0570c05] 次覓諍釋中文三。一明起諍人。二以三舉六三句。彰覓境界。三舉者。彰何舉事。破戒等者。列何犯行。見聞疑者。舉所依根。三化如是者下。正明舉罪。化如是相覓罪共語者。正出舉語不妄。求伴勢力者。覓得好伴相助。安慰其意者。耎言曉喻。若舉作憶念者。引事證犯。若安此事者。安有根作事。若不安此事者。不安無根。不作事不癡者。彰舉者。解慧不說者。舉者親詞。汝若不從我舉。懺悔清淨。必為惡業羈纏。故曰不[2]說。亦可言。我以癡不了心舉汝。汝可容有得脫之義。我今以解心舉汝。汝必無有得脫之義。故云不癡不說。闕無第四共闕成諍句。次犯諍釋中。但有評犯境界。更無解句。次事諍中。亦但有境界。言諍中事作等者。但諍一切已起羯磨成不成理。而生諍者。應用現前多人語滅。即是言諍中事作。所以爾者。以此羯磨事同用言諍毗尼滅。故云言諍中事作。如瞻波中作一非法別眾羯磨。乃有七人共諍。如斯等類。咸是言諍中事作。覓諍中事作者。如作羯磨被謗有根。或瘨狂時作非法羯磨。或作非法羯磨。為他所舉。前引後違而生其諍。如斯之類。並是覓諍中事作。犯諍中事作者。如似二人橫評非法別眾等羯磨。一人言此惡心秉得蘭。一人言懈怠心犯吉。或因此故。眾共相用。此是事見俱異。須用自言草覆滅故。是犯諍中事作。
 
[0571a03] 次明諍根。根者生義。四諍之興。莫不由此。先明言諍根。言諍根中。位有其四。一貪無貪等者。約內心為根。二僧界人。三約事說根。評四種僧。以生其諍。諍由[1]僧。名僧為根。界人亦爾。三六諍為根者。約因說根。六諍者。中阿含五[2]一二云。一瞋惱。二不語。三憎疾。四諂誑。五無媿。六惡慾耶見惡性。故下文言。鬪諍有六根本。如中阿含說。四十八破事者。約法為根。
 
[0571a09] 次覓諍根。初貪無貪等還是內心。次約事者。舉僧犯故。以僧為根。因界生諍。故界為根。犯由人起。以人為根。三舉事者。即是所舉之事。此不諍理有正故無十八破事。事次犯諍根者。餘如前釋。言六犯所起為根者。約業說根。如增六文云。或有犯由身起非心口等六句。但八業中除心及不由身口心犯二句。解六句是。次事諍者。事從三起。解釋如前。
 
[0571a17] 次解三性言覔事三。皆通三性犯。無善犯。故但通二。先明言諍通三。文有其二。先總問答。若為顯理不求[3]明名利。如此諍者。是名為善。若為名利情存勝負。如此諍者。是其不善。非前二心。[4]從爾論理。如此諍者。是名無記。次別問答通三所以。一一有三。謂舉釋結。通六諸諍。各三亦然。文相可解。次覓諍總別如前。然就別中。先解善見。善見釋中。文有其三。一明舉人善心伺覓。二以三舉下彰覓境界。三以如是相下出其舉語。初文是中比丘者。出其舉人善心共相伺覓者。出善心相。次釋覓境。文有其二。初有三句。舉覓境界。解釋如前。次內有五法下明其善相。前言善心。不知如何是善心。今以內具五法故是善心。次出善相。如何知善具二義故一[5]今前人自行清淨。故言令此人無犯等。二令僧眾無外見聞之譏。故言莫令此人有意名等。次出舉語。釋文如上次明不善。文亦有三。初明舉人不善心覓。二以三舉等者。釋覓境界。科解同前。[6]真翻前善。即是不善。三以如是相下出非法舉。言莫求非法伴黨相助。故曰不妄求等。內無五德麤言呵詰。故曰不安慰其心化。舉憶念者。妄引證明。安此事者。安無根不犯事。不安此事者。不安有根犯事。內無解慧。故名為癡。非法舉罪。彼此獲愆。故曰不說。次無記同前。次明犯諍。初總問通三以不。次總答但二無其善犯。次別釋二。不善犯者。謂凡夫及學人故犯戒。文言。學人故犯者。通相總舉。理實但是前二果人。以不還人欲界惑盡。所有犯者。亦是無記。或可雖無不善。有故違心。即是說故違心。名為不善。次無記犯者。謂凡夫及學人。不故犯戒。及無差人。又准十誦第五十。無學人犯者。亦唯無記。故長老波離問。羅漢為善心犯不善心無記心。佛言。羅漢有所犯者。皆無記心。若阿羅漢心不憶有長衣。數數食別眾食。不白入聚落。不著僧伽梨等。又准十誦。亦有善心犯戒。彼文第五十。波離問佛。為善心犯。為不善心犯。為無記心犯。佛言。有善心犯。不善心犯。無記心犯。善心犯者。若新受戒比丘不知戒相。手自拔塔前草。自治經行處草。自採華。是名善心犯。不善心犯者。故犯佛結戒。無記心犯者。不故犯戒。次事從三起。亦通三性。釋文可解。
 
[0571c05] 次簡定是非。是非者諍理之言。是其言諍。餘言餘諍。則非言諍。伺罪之覓。是其覓諍。餘覓餘諍。則非覓諍。評犯之諍。是其犯諍。餘犯餘諍。則非犯諍。諍羯磨事。是其事諍。餘事餘諍。則非事諍。總定雖然。次須別解。別中。先定言諍。餘諍類知。就言諍中。文分為三。第一以言對諍總為四句。第二或有言[*]六是非互顯。開為七門。第三云何言下。依事解釋是非之相。初學本文多少不定。為末下諍字或有或無。有者即五句。無者但四句。為此至見諍子注中。或云五句如上。或云四句如上。今者且存四句分別。一言言諍。二言諍言。三言諍。四諍言。定文雖然。義須解釋。有古師云。此四句中。為簡餘言。第一第三。以言[7]石諍。為簡餘諍。第二第四以諍[8]云言。然此四中。初二以為一對。後二後為一對。此二對中。所以前對言即言諍。言諍即言。為別後故。何故後對言即單即。單即為別前故。實理相似。為別二對。故有單複。莫不初與第三同簡餘言。第二第四同簡解諍。古釋眾多。且陳此一。餘並繁詞不能具述。又此四句並是散文。句別義殊。豈得總束為對。束為對者。理則不爾。為言醫宗。故今別解。欲得理教分明無過。直釋。初舉四句章本。次開七門。後隨解釋。如此順文於義何失。又若要須釋章本者。此四句中。前之三句。將言對諍簡言是非。第四一句將諍對言簡諍是非。然前三中。初之二句。舉言諍體簡言是非。第三一句。簡生諍因。又前二中欲舉諍體。以言通有是非。故須初句簡言是非。故文云。云何有言即是言諍。云何有言非言諍。次句言既簡已直舉其體。故文云。云何言諍石是言。此直舉體不簡其非。此雖識體。未辨其因。故第三句簡定其因。自有因諍十八法言即是言諍。諍餘言者不是言諍。故文云。云何言即是諍。云何言不諍。問觀其初三簡無別相。如何乃言體因有異。答初句既云言諍。明知諍用言成。成諍既以由言。明知無是諍體。第三單舉其諍。諍即未定。言成成諍。若定由言因。亦須簡別。第四句將諍對言。簡餘諍者。以上三句但簡其言故此一句直簡其諍。故文云。云何諍即是言。云何諍而非言。觀其簡文相應如是。直以旨趣幽深意促難見。磨古群德並竭智謀。釋者[1]隆多契者甚少。余每稱校之次。詹此生慚。聊申此解。異諸學人詳文察義。希望永決迷津。長開法眼。次開七門。望第二句。直舉諍體無舉非句。自餘三句是非相對顯。故成其七。次依牽解。一一有三。謂舉釋結。初牽釋中。比丘共比丘者。舉起諍人簡異餘眾不成言諍。尼共尼諍亦爾。十八法者。舉何諍法。以如是相等。顯其諍相。第二牽中舉父兒等善言不成言諍。類比丘善言亦非言諍。餘牽類知。次覓諍但有四句章本。餘二略無。次犯事二諍。總類用前。
 
[0572b02] 次明第三藥病相對。然中文三。第一總明現前是非。第二爾時阿難下藥病相對殄滅方軌。第三爾時長老優波離六問答自言是非之相。初文以現前是眾藥之本。故須先簡是非。欲令非者棄捨是者隨用。至於對諍。不後重彰。懸指上文。省而義要。然中分二。初先明非。第二若一比丘下明其如法。此中泛明是非。未有主當。今者且擬一法。以釋此文。如人持欲至僧忘而不說一人云欲既不說。別眾不成一人云隆後不說法事得成。因此紛紜經人取斷。非中。四四成十六句。謂一比丘為頭有其四句。餘之三頭。各四亦爾。然十六中。位分為二。初十二句三種非。次有四句五種非。前十二中。有三位四句。先解初句。文分為二。初明現前三非。次如是下勝成非法。文若一比丘在一比丘前者。謂斷諍人在起諍人前。合是人現前。次好言教語若擯者。妄定諧和。輙有取捨。然此不應真軌。故曰非法等。此是非法法現前。次彼作下。印非為如。勸受息忍。[2]無是非法毗尼現前。次結非法亦具三種。故稱相似。釋初一句既爾。餘十一句類知。次五種非四句。准同前說。次釋如法亦十六句。前十二句三種如。次有四句五種如。前文十二亦三頭各四。先解初四。於初四初句中。文分為四。一舉三種現前。二若作如是下。結成如法。三是中下。牒名解釋。四若比丘六結發起罪。初文三種現前。一人。二法。三毗尼。人者謂斷諍比丘。在起諍比丘前。能所合是人現前攝。次法現前好言教語者。定前所諍之事。謂欲至僧表情無二。雖妄不說法事得成。出此道理。諧和彼此。故曰好言教語。此之斷決。契合真軌。後有滅惡生善之能。亦稱聖教。故曰如法等。此謂是前作事如法無是。如法法現前。次彼作下毗尼現前。此謂印如為是。勸受息忍。即是如法毗尼現前。次結成如法。次牒名解釋。如文可知。次發起罪有三人。一即座斷諍人。二後來比丘。三新受戒人。然下兩人[3]物是初諍。初者新也。我等先來未斷此事。望我即同未滅之諍。故言謂是初諍。佛言但使滅竟。皆是已滅之諍。非謂望已不滅。即名為初。是故發起皆獲提罪。次三句同前。又二三為頭亦四應爾。次明五種現前。先明僧為。一比丘文亦分四。一五種現前。二若如是下結成如法。三牒名解釋。四結發起罪。初五現中。略無其界。亦可僧所依處。必須有界。餘相可解。但發起中。加與欲為四。下三類知。
 
[0572c17] 次明藥病相對殄滅。殄滅四諍。即為四文。先明言諍。言諍文二。先總問答知用多少。次阿難下別問相對。殄滅方軌。初文問意。藥有其七。諍但有四。不知欲除言諍當[4]困幾藥。故曰以幾滅滅。佛前七中。但用其二。簡餘五藥。故言現前多人語。所以爾者。言諍起由諍理解正。解正道理聖教所明。是以三藏法師。依教刊定。願正理分。諍情消殄。故現前多人語是相對除。餘之五藥。用不相應。如似覓諍起本由人。以人清濁未分。是以生諍。故以憶念等三。定人清濁。清濁既分。諍情消殄。言諍評理而生。本不謂人清濁。豈得輙用憶念等三。如似犯諍本由輙治。求後評他罪之輕重。今欲滅者。要得前人[1]白言引過。定罪重輕。或可相朋經歷年歲。自言不滅。須用草覆。言諍評理。不用[*]白言引過。理須[2]彰何用學[3]霞。
 
[0573a07] 次別問答。文分為二。初明臈現前滅言諍下品易除殄者。第二爾時舍衛下用二毗尼滅言諍上品預除殄者。凡滅之來。從下向上。要須先輕後重。前文復二。初一問答阿難聞說。用二毗尼滅於言諍。後更知生不用多人語。獨用現前。頗得滅不。即是別問。佛答言有。即是別答。問阿難何不更問獨用多人語。不用現前得滅言諍不。答阿難已知現前。是眾藥本。縱單多人語。亦不離現前。是故不得更興此問。第二問一滅方。故言何者是。佛言下示其滅法。滅隆能滅人異。即可為八。初一比丘滅。二二比丘滅。三三比丘滅。四僧滅。五若彼諍比丘在道諾下異界僧滅。六若彼諍比丘不能中道下眾多三藏滅。七[4]性二比丘下二三藏滅。八性一比丘下一三[5]發滅。此八能滅之中。若以界分。前四同界。後四異界。若約現前三五多少。初三後三。是三種現前。中間四五僧滅。是五種現前。若約人之多少別者前四從一至僧。後四從僧至一。今分八者。不約現前三五。又後不約界數不同。但約三藏能斷諍人德行勝劣。以分次第。既知次意。
 
[0573a24] 先解初文。一人滅中。分之為四。初明三種現前。第二如是下續名成滅。第三牒名解釋。第四應明發起。文無者略。既欲刊定。不知所定是何。故須先出所諍之事。如下增十二中。文同義異。文異義同。四句所諍是刊定事。既知如此隨起皆得。今且寄一遮性以明。如有豎義者言。麤語戒等性惡故重。媒嫁戒等遮惡故輕。治義者言。同一犯聚。何有輕重。執此輕重生諍。經三藏斷決。能滅之人。為所滅者。故云若一比丘為一比丘。合是人現前。次好言等。是法現前。三藏法師。依教決斷言。豎義者是。治義者非。故曰好言教語。如此斷時。契合真軌等。故曰如法等。次彼作下[6]即如為是勸受息忍。即是毗尼現前。餘之文相。同上應知。為一既爾。為二三僧亦然。
 
[0573b13] 次二比丘滅三比丘滅軌則別異。並言亦如是。
 
[0573b14] 次第四僧滅。文分為二。初對僧滅。二佛語阿難下。道諾不對僧滅。前三同界無道諾滅。此趣異界。故有道諾。僧為一人。四文如上。為二三僧。文亦不異。並悉略無發起之罪。次道諾滅者。彼諍比丘。不忍僧滅。欲往異處。更求人斷。但在道諾思量。忍可此滅。若能如此滅者。是前僧之力。文計有四。略無發起。
 
[0573b20] 次第五僧滅。文分為二。第一對僧前滅。第二彼諍比丘下道諾思量滅。前文有三。初明起諍比丘付諍方法。第二此僧應語下教僧受諍儀軌。第三受已應斷決下示僧滅方。就前付中。文有其六。第一說諍起由。申其來意。文言我此諍事如是起者。總申諍由。如實因是起者自彰說實僧作如是滅者申前僧滅法。我不忍可者。自除不受。是故已下結其來意。第二善哉長老下請求為滅。第三若長老下滅若如法彰己能捨。第四若長老不能下若其滅不如法。諍更深重。以此悕令如法滅諍。第五不如法下滅若非法非直諍增亦令比丘住不安樂第六彼諍比丘六勝成捨諍。次教僧受。文有其四。第一勅如實說許量為滅。文言長老諍事若如是起者。責起所由。如實如所因起者。責說如實。如彼眾僧滅諍者。責前滅法。此之三事說若如實。我等當共量宜。不知能滅以不。第二若長老下若說不實我不得意。違理斷諍。令更深重。此則悕令說諍如實。第三非法下說不如實。非直諍增。亦令比丘住不安樂。第四彼僧應下結成受諍。次示滅法。先結前生後。次若彼下正教滅法。滅法文四。如前說。初滅中。文分為七。初教安諍比丘進不如文。第二眾僧下念欲簡德。第三佛告下許簡智人。制具十法。五分二十三。彼諍比丘。具說本末。若僧作二種語。或言應爾。或言不應爾。不可定者。僧應語言。隨汝所取。二種語中各四人作斷事僧白二差之。下七百結集中亦爾。第四斷爭比丘中下長出三人。三人如文。此雖不足斷諍數中。若在界內。咸須取長。如七百中羯磨差人取。第五若許斷事下具德之人。僧應佐助。第六若此語事下教量前僧滅之儀軌。第七僧無應語下正明斷滅。餘文可知。道諾滅中亦四如上。
 
[0573c24] 第六法眾多三藏所。文相同前。釋亦如上。
 
[0574a01] 第七法三三藏所。
 
[0574a02] 第八法一三藏所。文並同前。不更繁載。又六三文。略無道諾滅法。
 
[0574a04] 次明二毗尼滅。於中文四。初彰鬪諍比丘不忍八滅。此中初至滅諍爭不忍。前四能滅。次聞彼住處六不忍後四能滅。第二彼諍比丘下舉白世專。第三世尊無集六呵責。第四告諸比丘下制用多人語。於中文二。初立章門制用多人語。第二依章解釋。解釋文二。既欲以籌表語。先須簡德。差行籌人。第二有三種下行籌彌諍。此中復二。先明多人滅諍儀軌。第二有十不如法下辨是非優劣。前文有三。第一舉數。第二列名。第三云何下解釋。解釋三相。文則為三。第一顯露。第二覆藏。第三耳語。初顯露中。文四。第一正明滅諍。第二若化如是下結名成滅。第三是中下牒名解釋。第四若如法下結反起罪。初文有二。第一當處僧滅。第二若如法語比丘少下外求他界僧滅。前文有四。第一明行舍羅五種差別。此五句中。初二句眾中非法者多。然師及智人如法。次二句不知眾中如非多少。亦師及智人如法。次一句一切如法者多。第二應作二種下制作法式。為表是非二語。故使完破不同。五分二十三云。僧應作二種籌。一名不如法。第三作舍羅已行籌白法。五分唱言。若言如法捉如法籌。若言不如法捉不如法籌。第四行舍羅已應別處下白令諍滅。四文之中。前三是法現前。第四是毗尼現前。餘三現前。理有可解。次他界僧滅。作亂起者。任五德量宜。隨作一法。令眾得散。五分二十八云。自收籌取於屏處數。若不如法籌多。應更令起相去遠坐人人前竊語言。此是法語律語佛之所教。大德當捨非律非佛所教。如是語已。後更行籌。若不如法人猶多。應後唱云。僧今未斷是事。可隨意散。後當更斷。若如法人多。應白二羯磨滅之。下三文可知。次覆藏。次耳語。此二之中。唯無狂露中第五句。以人非法者多。恐相倣習。故覆藏耳語行。不得發露。釋相可解。次辨是非優劣。文中分二。初明捉籌如非。次辨德之優劣。前如非中。先非後如。非中有三。謂舉釋結。釋中有二。初列章本。次牒解釋。釋中白異羯磨異者。軌異倫是中無一非行籌刊定。是名非法。此念罪此不故犯。或發心化者。舊解云。若評小罪。此言對首。懺此云心念。二於是法。若行舍羅。定一是一非。名為小犯行舍羅。此釋不然。今解。或念犯者。起心未作。如起不正思惟。名為非護。或不故犯者。以無故違心。無非威儀罪。或發心作者。物欲發動身語。合得吉罪。此等軌者俱是不應行籌定之。是名非法亦可此雖是犯。未動身語。行籌定者是名非法。異見異忍者。心見其非忍非捉籌。如法反前可解次明斷諍比丘德之優劣。文有五句。一舉。二列三云何下釋前四句四是中下。校量勝劣。五是為下結。
 
[0574b24] 次殄覔諍。文分為二初總問答[*]困藥多少。次阿難下別問相對殄滅之方。初文問意。已知言[*]淨用二藥除。未審覓淨。當用幾藥。故佛答言。以四滅滅。所以然者。以淨根本淨人犯不。故用憶念等三。定人清濁。人定淨消。是相對治。覓不評現。不用多人語。又不治罪諍犯。不用自言草覆。次別問答。隨用分三。初現前與憶念合。二現前與不癡合。三現前與罪處合。就初別中。文分為二。初文阿難既見用其四藥。不知直用現前憶念。不用不癡罪處。頗得滅不。即是別問。佛答言有即是別答。又憶念等三。所定各異。是故此三。無並用法。次又問下別問滅方。佛示滅法。於中文四。第一正明殄諍。第二若[1]若如是下結名成滅。第三是中六牒名解釋。第四若比丘六結發起罪。初文有三。第一明其諍過。第二阿難下教與憶念毗尼白四如上。第三有三非下辨如非法。此中先三法非如。次五法非如並具如文。次現前不癡。准憶念說。次現前罪處。文並同上。准是非文。言不作白。言是非法者稱異。問文中若不自言是非。翻則自言是如。既得自言。何故與罪處法。答若其此人本不自言。無可微責。治成非法。今為此人。先已引罪。後懼僧治輙便拒諱。故僧化法尋取前言。所引罪處。以加治法。今文言不作自言者。治本來無自言也。又文言清淨者非法。謂本無犯。若與罪處。是名非法。若不清淨者如法。謂犯殘等。名為不淨。治則如法。若犯夷者。應須滅擯。若作罪處。是名非法。
 
[0575a01] 次明犯諍。先總問知用藥多少。次阿難下別問相對。初文問意。雖知言覓。不知犯諍後用幾滅。佛言用三。所以非餘者。答此已執犯重輕。以生其諍。僧若滅時。要須得彼白言引過。諍方除滅。或不能定。紛紜難息。即須依教[1]化草覆地。此不評理不用多人語。又不諍人清濁。不用憶念等。
 
[0575a07] 次別問答。隨用分二。初現前與白言合。次現前與草覆合。前文分二。初文阿難既見用其三藥。不知直用現前自言不用學覆為得以不。佛答言得。次問言下別問佛示滅法。於中約法分[2]寂。應分為二。先對三境三種現前自言。次若長下五種現前自言。今據然滅人以分次第以人有四故文亦四。先對一人懺中文分為四第一正滅。第二結名。第三解釋。第四發起。此對一人懺者。治三四犯及殘下輕蘭。人皮石鉢剃裸生等。餘者則非對此釋懺儀軌。四門分別。第一明懺悔意。第二釋懺悔名。第三懺滅方法。第四懺解同異初門意者。凡論罪業。皆無定性。既從解生。理從解滅。然此先作惡業。雖謝於往為因成就。必招苦果。故今於惡生厭。立對除道。用此精誠。能滅先惡。既滅苦因。戒如本淨。不受來報。名為懺悔。次釋名者懺是梵言具足應云懺摩。悔是唐語。如呵梨陀薑。故言懺悔。義言興善伐惡。稱之為懺。姄往修來。目之為悔。次滅法者。懺悔必須至誠殷姄。慚謝往愆。方能滅惡。然所造惡治。須感報不定。以報不定遇□□□□□可轉。然此懺心。能除被[3]報。以除不受。名之為滅。問所造惡業謝在於往。謝性既無。無何可懺。答造業雖謝。業性已成。成則是有。故得懺悔。問罪有違理及違教。未知知懺滅何者。解以牒名種。依教懺故。但違教。不除違理。其違理罪。攝在化教中明。又解。俱懺違教違理。所望雖攝。論所厭愆。體無有異。若使違教違理體有異。可懺違教違理在。今此二違體是同。如何體滅違理在。次同異者。凡論惑者。從[4]虗至細。以其[*]虗惑障理淺。微惑翳理深。其觀智者。從微至著。初起者劣。後生者勝。初起雖劣。能除上惑。故九品中先斷上上。後起漸勝。能除下惑。故九品中下下後斷。論其懺悔。對除義則異。此以所造業。有其三品。懺洗之心。亦上中下。悔是事中遞相抑伏。要須敵對。相當方能除連其所造惡。若是上品中下心懺。必無滅義。通須起彼上品善心。伏彼惡因。方遮苦果。中下相對。其義亦然。凡懺悔者。既不能定。先所造業。上中下別。但應總起上品心。除以上品心。能斷一切。是則上品善心。尚除上惡中下惡。而不消亡。若取防未起非。即類斷結道。如初犯過虗。離之則易。如是展轉。乃至第五自非專心護持無由行立。以此故知。初劣後勝。釋文等法。並如上明。然三說已前。是法現前。自責心等。是毗尼現前。餘文可解。次對二比丘懺加一問通人。此中懺者。捨墮通三位。[口*巠]此應作。餘非此限。但小眾者。須對三人。次三比丘文。亦不異。此中懺罪者。限是夷遞輕蘭。殘邊重蘭。及壞羯磨僧。并破法輪伴。餘非此限。次對僧懺。餘法如上。所懺罪者。是夷邊重蘭。及二逆蘭。并餘破主捨墮。該三位不須別互。餘者則非計。對僧懺應攝僧殘。化法不同。故且除去。
 
[0575c05] 次現前草覆。文中有二。初一問答知用分寂。次又問下而答滅法。文四如前。前正滅中文亦為四。第一彰其諍過。第二阿難下。兩眾量可求化草覆。第三阿難下制作單白和其二眾。第四阿難下正制二眾各作草覆。懺悔文中。已除重罪。輕者並滅。而何者為重罪。答如憶念不癡中。以夷殘偷蘭為重罪。此准於彼。理亦須然。故多論第九云。我等所化罪。除偷蘭遮。除白衣相應罪。今白為及為彼。故當現前發露。悔過不覆。不同僧懺文中。不簡被為聞戒化法故。罪不除其遮。不至白衣家。法事須懺謝白衣非直謝僧能了。故須除去。除此已外。並作草覆。此中罪者。無前白言中。相用不滅難定者。是謂如讚欲食。及指校食。各執不同不得懺悔。故聽不說名種作草覆懺眾中。第一堪秉法者。應起白眾。求滅如文。第二眾亦爾。次問事諍。以位別故。須別而答。然以體同三諍故言一切滅。滅若更問答。不勝前三。恐濫俱用。又言墮所犯。
 
[0575c21] 次明自言如非。前文餘六。並明是非。唯有自言未辨為此波離舉問就中文二。先總明自言非一切如法。次是中下。別出如非相。就中文三。初明非法自言。次優波離下。明如法自言。次時有比丘下。辨淺自言。得失之事。亦可對。餘比丘。無出自言不成之事。先解初文。非法位二。初有兩位四十九句。據不犯成非。次有兩位四十二句。據有犯成非。前四十九。實不犯罪。不化舉不作憶念。便自言犯。對其七聚為頭。互勿成四十九。次四十九不犯是同然作舉化憶為異。次四十二中。並隆實犯。各以引不相當。故成非法。此中前四十二。據不作舉不作憶念。為實犯夷。若言犯夷無是如法為言殘等六句七頭各六。合四十二。次四十二俱作舉憶念為異。次如法中。但二七句。皆據實犯。前七實犯不作舉不作憶念。反兩位非中。各初四十九四十二。後七實犯作舉作憶念。反兩位非中。各後四十九四十二。以各引過相當。故是如法。次不成如文。上來滅諍法竟。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九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10-07
四分律開宗記卷第十(從尼犍度至律藏竟。合有三萬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門 懷素 撰
 
[0576a21] 次明尼犍度。
 
[0576a21] 今此犍度。廣明比丘尼別行之法。隱所行法。從人受稱。故曰尼犍度。就中文二。第一明授戒法。第二諸比丘尼聚一處下對受起修明雜行法。前文復二。初明啟請為入道之由。第二爾時阿難下正授戒法作起修之本。前文復二。初明波闍自請不得。第二爾時下阿難為請佛便許之。前文有三。初明致敬請求出家。第二佛言下為難正法。抑而弗許。文對請詞一法遮止。何以故者徵。瞿曇彌下釋。第三既不遂意致敬退還。然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同是梵音。文隨言。次遂便舉之。
 
[0576b07] 次阿難請文中有二。初明請之端序。第二爾時下正為陳請。前文復二。初明波闍作求道相阿難見異。為請之由。第二爾時下問知心祈許。為求請問。波闍先請世尊不許。理應守教在宮。何忽剃染。如此若此文不顯所由。欲似專報。然五分中。世尊教爾。故二十九云。瞿曇白佛言。願聽女人於佛正法出家受具足戒。佛言止止莫作是語。所以者何。法古諸佛。皆不聽女人出家。諸女人輩自依於佛。在家剃頭。著袈裟衣。勤行精進。得獲道果。未來諸佛亦復如是。我今聽汝以此為法。
 
[0576b17] 次正陳請。文有其三。第一舉事直請。第二阿難下舉恩養請。第三阿難下舉得道請。前文初請次答。答中文二。謂法及喻。法中初直不許。次何以故徵。次若女人下釋。次喻有二。前喻為彰女人自行不立。次喻欲明女人壞他不輕一一如是下隨喻便合。次恩養請。先請後答。答中文三。一因我故知三寶名。二因我故於三寶生信。三因我故受持歸戒。乃盡苦際。此等大恩。非衣等能報。彰彼小恩。我已報竟。次得道請。請中先審證得道果。便則陳詞請令入法。次答聽許文有其三。謂法喻合。法說復三。有舉列結。初聽出家。制行八法。佛見阿難。以證道請。此事難速。是故聽許。僧祇。十誦。阿難請云。三世諸佛皆有四部眾。今佛何故。獨無對此釋八。不可過義。四門分別。第一制意。第二釋名。第三次第。第四違罪輕重。言制意者。女人志劣護持行微。王於傳揚事歸僧眾。又以愚闇行不自成。要假比丘諮稟法訓為法故。理須敬人。敬人之來庶事等爾。但為此八。資行中要。又如橋梁不墜正法。是以如來未即許度。能行此八。方聽入道。次釋名者。此之八事。尼須遵奉。依教修行。不得過越。故曰八不可過法。餘文名異。及事別者。部既不同。不須會釋。亦可此文中名得。總收餘稱。掎相可解。次明次第者。此八之中。位分為三。初三敬人。次二敬法。後三諮承。所以然者。法由人弘。人能通法。是以最初明其敬人。人若無法。行則不成。是以次明處奉正法。既有人法。事須諮承。欲使生解起行。故次明也。初敬人三中。身業麤顯故。在前明諮。敬相微故。次後說於語敬中。罵謗惱重。是以前明遮。舉損微故次後說。亦可罵謗不須具德數故前明舉。須具德稀故後說。次敬法中。受是根本。是以前明懺。是枝修故。次後列諮承三中。教誡生解。故在前明。安恣起行。是以後說。然安居時長九旬苦住。又防未非。是以前說。自恣作法。欲表清美。又除已起。是以後明。次結罪輕重者。初一後三。戒本結提。餘二三四五不定。第二罵者得提。是罵戒掎。若其謗者。或得殘提吉三。第三可及遮舉。並獲吉羅。又若呵中。說過惡者。還前罵攝。戒毀呰[1]牧。第四全不與受獲吉。經宿法者得提。或可並提。第五得吉。或全無犯。問所以敬之得戒義等。違之結罪。乃有輕重。若以敬不殊故齊得戒。違義不等。罪有重輕。又問此及善來等。俱是受法。何以違此獲罪。餘不結事。若此制盡形遵行故違結罪。善來等不然。是以無犯。是則八不可過受。亦受亦隨。餘善來等。唯受非隨。次列八數。何等八者微。於八法中。一一有三。初百歲者。舉能敬人。此謂尊中之極。舉尊以況卑。見新受等者。對境修敬。此謂卑中之極。舉卑以況尊。如此法等禁令遵奉。一文既爾。餘七類然。結文可知。喻文如[揇-(幸-土)+口]不墜正法。合文可解。
 
[0577a14] 次下受戒文二。初明八不可過法受。第二時有餘女人下羯磨受。前文有三。第一阿難宣此八法授與愛道。第二摩訶下遵修頂受。說喻自慶。第三時阿難下事訖重白。此中復三。第一百上愛道遵奉。第二如是下結成得戒。第三佛告下彰度女過。此文正法直減。五百經亦爾。彼文第三迦葉因請度女。罸阿難十事。一女人不出家者。諸檀越等常應各各器盛食。在道側胡跪。授與沙門。二者諸檀越等常夜與衣服臥具。逆於道中。求沙門受用。三者常夜乘象馬車乘。在於道側。以五體投地。求沙門蹈過。四者諸檀越輩。常應在於路中。以髮布地。求沙門蹈過。五者諸檀越輩。常夜恭心。請諸沙門至舍供養。六者諸檀越輩。見諸沙門。常夜恭心。淨掃其地。脫體上衣布地。合沙門坐。七者諸檀越輩。常應腕體上衣。拂比丘足上塵。八者諸檀越輩。常夜舒髮。拂比丘足上塵。九者沙門威德。過於日月。況諸外道。豈能正視於沙門乎。十者若女人不出家者。佛之正法。應住千年。今減五百年。一百年中。得堅固解脫。一百年中。得堅固定。一百年中。得堅固持戒。一百年中。得堅固多聞。一百年中。得堅固布施。善見十五云。何以不聽女人出家。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得五百歲住。[2]猶世尊制八敬法。還得千年。彼文法師曰千年。已佛法為都滅也。若曰不都滅盡。於千年中。得三達智。後千年中。得受盡。羅漢無三達智。後千年中。得阿那含。後千年中得斯陀含。後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後得五千歲。於萬歲後。經書文字滅盡。但現剃頭袈裟服法而已。
 
[0577b16] 次明羯磨受戒。於中文三。第一舉緣啟佛。第二佛言下對緣開受。第三應如是下正教受法。於中復三。第一度沙彌尼法。第二聽童女十八下度二歲法。第三應求和上下受大戒法。此中文二。第一尼中作本法。第二彼受戒者下諸大僧中受大戒法。前文有九。此有諸和上。廣釋其相。如前已明。次詣僧受文分為二。第一無難自受。第二時舍夷物梨下有難開使受。前文有二。第一正授。第二拂疑。前文有三。第一正授戒體。第二善女人下。授以隨相。第三汝已受戒竟下。結勸受持釋並如上。次拂疑可解。次遣使文二。第一授戒法。第二世尊有如是教下。料簡進不。前文有三。第一舉緣啟佛。第二佛開使受。為避難故。第三聽一已下。差使法受。對此明具緣者。約文及義。合十三緣。一本法成就。二量使淨穢。三差使及伴。四界處如法。五盡集和合。六體如數滿。七須請戒師。八問答緣具。九使尼為乞。十戒師白。十一對眾撿問。十二白四應教(具此戒生使法須報)。十三還報。此十三緣文中有六。第一量使是第二緣。第二差使是第三緣。第三乞戒是第九緣。第四撿問是弟十一緣。第五作法是第十二緣。第六使報是此文直報令知。不同餘文。秉法報有已言。明第十三緣。戒先發。次明料簡。古師云。遣使受戒後無得者不然。此文既云小小顏貌不應。遣使受明如還。如前者。亦開使得。又母經第二云。此女顏容挺特世所無比丘。若往者恐惡人抄掠。是故佛聽。今時若有如是比者。可得遣使受具。其餘一切要現前得具。不現不得。又十誦五十八。云若有欲出家。道路障礙相似亦得是使人。四十一云。若有如是比者。亦聽遣使受戒。餘文可解。
 
[0577c20] 次明雜行。既稱為雜。不可科別。但隨文相應釋者。釋五分。聽比丘尼從比丘受經。若經中。有麤惡語。聽書授。若不知書。聽隔障授。各無障隔。聽相背授。又尼既嗔恚不成捨戒。類比丘爾。次得教比丘持[3]憎上戒等。不各呵罵。十誦四十。不得出比丘見聞疑罪除語言。莫近惡知識惡伴黨。次沽酒。但言不應。五分二十九。尼作酒沽犯偷蘭。次聽貿易住處者。謂為僧故得。下房舍中。為己不得。亦可此是別人住處。許聽貿易王園中蘭若處牢固聽。次比丘有過於尼。聽作不禮羯磨。以佛遣然。不遣敬教。十誦第四十。尼得與比丘作三種羯磨。不禮拜。不共語。不供養。五十三更加不問訊為四。次有式叉等互惱二眾者。真治不改。亦與二師。作羯磨。若尼有過於比丘。得與作捨教授羯磨。謂作羯磨治有過。尼不得約別人有過。總捨尼眾。次大小便。須有處所。五分。諸比丘尼於住處住處。大小便臭穢。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應作廁不應深作廁坑極深。聽拳手一肘小作口。上來尼揵度竟。
 
[0578a13] ●次明法揵度。
 
[0578a13] 起行有軌。稱之為法。明七行法藥在一處。稱云揵度。然就通相無非是法。此立總名。餘標別稱。此中大文有七。第一先明客比丘法。第二自今已去下舊比丘法。第三爾時世尊下大小便法。第四爾時世尊在舍衛下乞食比丘法。第五爾時世尊在王舍下蘭若之法。第六爾時世尊在舍衛下食請進不。第七爾時世尊下浣染衣法。然食請進不者。此文應唱等得然後食。五分云。有比丘下食。未遍便食。白衣呵言不待等。得食便食。甚於小兒。佛言不應爾要須等得然後聽食。有處僧多上坐不知等得食時。佛言應高聲唱僧然。伽論亦爾。十誦五十七云。從今日應行上座法。云何應行。若聞楗槌聲。若時到聲應。疾往坐處。坐觀中坐比丘。下坐比丘。或有坐不應法者應示。若不覺應彈指。彈指不覺。應語比坐。安詳語食。時不應先。令待得遍聞等供聲。乃至一切僧。應隨上坐法行。次文云。未唱等供不得食。若食吉罪。又五十九云。若飲食時上坐應教一切等與應待唱僧。跋一切眾僧。應隨順上座。是名僧上坐法。僧祇三十四云。若有人請明日飲僧。僧上坐不得。即受應知前。請人姓名。容舊巷陌處所。恐有人試弄。比丘不應即受。若有人識彼請人得受。受已不得便隨去。至明且應遣直月園民。若沙彌往者之。或遭縣官水火盜賊死亡。不能得辨。戒請主誑僧。乃至檀越行食時。多與上坐。上坐者應問一切僧盡得爾許不。答言正上坐得耳。應語言一切平等與。若言盡得者。應受乃至不得。隨下便食應待行遍唱等。得已然後食上坐法。當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者合年少。狼狽食不飽。應相望看。不得食竟。便在前出去。應待行水隨順呪領已。然後乃出。上來法揵度竟。
 
[0578b18] ●[1]次明房舍揵度。
 
[0578b18] 蔭覆所居。是房舍義。廣彰其相。名為揵度。就中文二。初五比丘問住何房。佛遣蘭若等住。此對上行者說。第二爾時世尊下廣明開畜房舍應不。就中大文分之為八。第一聽受檀越施園及房。第二時諸比丘欲作房下聽比丘自造房及開隨房所須。第三爾時世尊在王舍下明給孤獨食。設供請佛。並造精舍。第四爾時世尊從王舍下制相恭敬。第五爾時有居士下雜明受畜房物進不。第六時羅睺羅下明施前後如非。第七爾時世尊在迦尸國下明僧物不應分等。第八爾時世尊在舍衛下明營事比丘房德應不。
 
[0578c05] 初文隨施主所造施者。聽受。
 
[0578c06] 次第二文比丘自造房。及作房所。須亦聽應不。眾多具如文列。時有小沙彌聽房中。安隔上同室宿。安隔同此共女人上船疑。佛言聽直渡。准此證知。上戒本中。尼女合制。
 
[0578c10] 次第三文。文中有三。一明長者詣佛徵非。問施物極多。何以不如詣佛一步之福十六分之一。答施是福分。不生慧解。今以詣佛聽法。開生慧解。剪除生死。故不相類。發心將聽。尚自如然。何況聞而生信。信已修行。第二時給孤獨下。見佛歡喜請設供養。第三時給孤獨食。買祇陀園。造立精舍。祇陀言。此以金錢側布滿地。令無間者。我亦不與。長者檢舊制。證知是決價。五分二十五云。若能以金錢布地令無空缺。然後相與。須達便以金錢布地。祇陀言。我說此譬。不欲相與。須達後言。說此為價。豈得中悔共諍紛紜。遂便徹官。官即依法。斷與須達。
 
[0578c21] 第四相恭敬法。於中文四。一舉緣啟佛。二爾時下審比丘解。三佛告下舉下況上。四自今下明應禮不。初文可知。
 
[0578c24] 第二文比丘或言。大姓等人應受者。皆不可佛意。亦不以頭陀行高。應受對此釋頭陀義。三門料簡。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諸門分別。
 
[0579a03] 初門。舊曰頭陀。新云杜多。此梵音相近。杜多(此云洗除或曰洗浣)。頭陀(此云斗撤)。猶如抖擻衣物。振吉塵垢。行者如是。皆行頭陀。振吉一切貪等塵垢。故聖善住意經下卷云。若比丘斗擻。貪欲嗔恚愚癡。斗擻三界內外。六入。我說。說彼人。能說斗擻。如是斗擻。若不取不捨。不修不著。非是不著。我說彼人。能說頭陀。新阿含經第四十一。佛勸迦葉受居士。壞色衣及讚頭陀行。於大眾中。分半座與迦葉。所以爾者。良由此行達受施之不貪蠲除患本悟杜多之無欲。得絕累纏。是以苦節逾明淨尸罪之晈鏡。貞操彌固。楊定慧之端嚴。上文唱制靜坐。唯除一供養人時。有六十頭陀比丘。以行同故。直入見佛。佛亦讚歎揚勵。餘慢眾。
 
[0579a15] 次出體者。以無貪無癡二善根為體。故解脫道論第二云。以此不貪於十三處。能除貪欲。不以此癡。於十三處。能除無明。問所以不用無嗔為體。答以嗔於所除無用。故論言。嗔人受苦。更成其惡。如淡病人。若服熱湯。轉增其惡。是故真人不當修行。
 
[0579a20] 次諸門有五。第一辨相。第二對除。第三修意。第四問答。第五諸部同異。
 
[0579a21] 初辨相者。文中雜亂。不定次第。今以義收束成三位。謂衣食處。所以爾者。衣服所資。濟身家要。若也無衣。便癈修道。故先辨衣。外禦寒醜。令得身安。筞修進業。雖後得衣。外禦寒醜。若無內資。道亦難立。故須對食。以辨節童趣令身安。長道而已。既得衣食。內外緣宛。理須進修。以消物利。凡欲修進。必須庇彰閑林處。若喧繁無由進道故。次後明修道之處。初衣有二謂。三衣糞掃。三衣者。道服正標。資身受用。既離二邊。處中應法。糞掃者。隨拾所棄納以成衣。事絕內貪。後杜外奪。次食有四。謂常乞食。不作餘法。一坐一團為離惱緣。修常乞食。既無異望。堪能進道。其餘三食。皆就初中離明。不同舊釋。通是二種食人。為食僧常檀越食者便成中。豈名頭陀。但以數食增貪行。非知足為此故。須不作餘法。餘法雖絕。慮有再貪。為離此貪。但修一坐。若其一坐恣足利。恐不絕貪心故。更節重一團而已。恒修一坐一團。餘法已絕。對行不同。故更別舉。次處有六。練若。冢間。樹下。露坐。隨座。常坐。梵音正曰阿練若(此曰無聲處)。但以聚落之中。境緣諠雜。為離聲色。捨就閑。尼雖尼練若。恐觀難成。故觀冢尸。息其淨想。久在冢間。哀聲亂道。捨就樹下。專意思惟。在樹眾鳥。[1]雨亂禪儀。後捨演林。更居空靜。但為進道思惟。不簡敷設。隨得座等。起令身安。謂於坐臥所敷設中。隨得即坐。名為隨座。舊解云。隨坐家勝於餘所行。咸能同彼。故稱隨坐。餘十一偏能未必通行。此解不然。若以隨坐通行餘者。衣食既非是坐。如何得稱是坐。又昔解云。於坐四中。恐生貪著。故立隨坐。此亦不然。於坐既爾。若貪衣食應知亦然。斯並不識文意。故作茲釋。此是隨座敷具。不名為坐。故瑜伽。名為處如常座。問云何名為處如常座。謂所坐臥。或諸草座。或諸葉座。如舊敷設草座葉座而常坐。臥一敷設。後終不數數翻。舉修理如是。名為處如常座。小品般若第七。名為若隨敷座。母經。名為隨得敷具。解脫道論。名為遇得處坐。上來託處。皆易威儀。志節無恒。恐難進道。故須常坐。繫想思惟。克念專精。作聖由起進道之人。託緣起行。三位之行。各後勝前。
 
[0579c07] 次對除者。於衣服中。有多衣貪。上妙貪能障修善。為欲斷除多衣貪故。但持三衣。為欲斷除上妙貪故。持糞掃衣。於飲食中。有美食貪。多食貪能障修善。為欲斷除美食貪故。修常乞食。為欲斷除多食貪故。修餘三食。此三所離類同對除合辨。於處之中。瑜伽。有四貪能障修善。一諠雜貪。二屋宇貪。三倚樂臥樂貪。四敷具貪。為欲斷除誼雜貪故。住阿練若。為欲斷除屋宇貪故。常居樹下[2]迴露冢間。又為斷除婬佚貪故。常住冢間。為除倚樂臥樂貪故。常期端坐。又欲斷除敷具貪故。處如常座。是名成就杜多功德。
 
[0579c17] 次修意者。瑜伽二十五。問云何故名為杜多功德。若譬如世間或毛或[疊*毛]。未鞭未彈。未紛未擘。爾時於著不耎不輕不但造作縷綫氎蓐。若鞭若彈。若紛若擘。爾時分散柔耎輕妙。堪住造作縷綫[疊*毛]蓐。如是行者。由飲食貪。於諸飲食。令心染著。由衣服貪。於諸衣服。令心染著。由敷具貪。於諸敷具。令心染著。彼由如是杜多功德。能淨修治。令其純直柔耎輕妙。有所堪住。隨順依止。能修梵行。是故名為杜多功德。
 
[0580a01] 次問答者。問此文中云糞掃衣。上文言納衣。未知此二差若如何。答此二名異體同。謂捨糞掃納以成衣。糞掃。謂從取處為名。納衣便是補縫之稱。又解。或有糞掃不納成衣。以不納成。但名糞掃。或有糞掃納以成衣。以納成故。名為納衣。爾者若無糞掃。納體是何。若納衣要須體是糞掃。如無糞掃。納體亦無。以受施人即是中下。既曰頭陀。下合受利。又解。縱無糞掃納。亦通許施衣。爾者受施即中下。豈得成頭陀。答若以受施解頭陀。但是頭陀不受施。不以受施解頭陀。何妨頭陀。得受施故知。受施頭陀行別。又問納衣是糞掃。三衣體是何。若此三衣體。亦是糞掃。如無糞掃開受施衣。但為三受。不名中下。又問身著納衣三衣具不具若。爾者。持三與納何別。答三衣若不納得受。三衣名此衣。若納成若加納衣稱。又解。若納不納唯三衣。即加三衣稱。縱納三外有餘衣。此名納衣者。餘約食處問答。可以類知。
 
[0580a16] 次同異者。母經第一十二中。無不作餘法加一。若有嗔心不止不食。滅已乃食。智論。還無不作。餘法及隨座。加次第乞食。及食後不飲漿。解脫道論。正有十三還無不作。餘法加次第乞食。及時後不食。瑜伽見論等。餘文皆有差別相。不能具陳。
 
[0580a22] 次舉下呪上可知。
 
[0580a23] 次明應禮不應。文有其三。一明不應禮。二何等下。明所應禮。三世尊既有下。雜明應不。初文不應禮有四一白衣女人道俗若故。二後受大戒者小大異故。三犯邊等淨穢不同。四一切非法語者。耶正善若。次文應禮者。文有五頭及佛即六。小沙彌尼應禮有十二。人塔各六。小沙彌亦爾。次小式叉應禮有八。人塔各四。次小尼應禮有六。人塔各三。次小比丘應禮有四。人塔各二。此雖應禮。禮有儀軌。失儀軌者。亦不合禮。故增一阿含二十七云。告諸比丘有五時不應向禮。若在偷婆中在大眾中。又在道諸病痛著牀若餘食時是謂五事不應向禮有五事知時而禮反上者是。五分。若人多但若禮師總禮餘人而者。次雜時應不文中。遣記受戒時者。為知歲數及斗大小。此記受戒年歲。即六念中一念。六念制法。僧祇第十六。明此律上下有多少事。以非正制。文不具足。具依彼部每日誦念。於理不違。彌增其行。若欲解釋。須作二門。第一釋名。第二作念方法。言釋名者。於此六法。繫心不忘。於六生念。名為六念。然論念體無六隨緣彰六。故曰六念。第二作念方法者。第一念念知日月。謂是一日乃至十五。及月大小黑白差。若西方本制月。有黑白。白月純大。黑有小大。此土立法。乃以三十日為月。故作念者。通知大小。即應此方立其月法。若言黑白一二日等。復順西方本制月日。第二念念知食處作施食念。文言。比丘清旦當作施食念。今日得食施與某甲。某甲於我不計我當食(唯此一念云清旦三說餘並一說)。其何施境比丘乃至沙彌尼。若依此文念則不爾隨知食處。一遍稱之。或食僧常。或常乞食。或受彼請。或自食等。若有二請意。赴後者。前請必須捨與一人。今彼代法。方得無事。若全不知有食處者。但作總念云。今日念不背請食。第三念念自受戒。時日歲數。謂其年月若干影時。隨夏多少。有無稱之。第四念念知衣鉢。緣資具不。若衣鉢有闕者。隨有稱之。餘不具者。念當時具。若其無闕。直云三衣鉢具。餘長衣藥鉢。當知。已說未說。若有者。念當時說。若無者。當言無長衣等。第五定定與眾同。故言念不若眾食。第六念念知病不。若有病者。應言有病念當療治。若無病者。應言無病。依眾行道。時人不了通誦者。非問所以勅二念三說。餘皆一說。若餘但念知一說即罷。此第二念捨食與他。自非三陳法不成遂。以此著若。一三不同。
 
[0580c14] 次第五文雜明應不。此中文三。第一羯磨房與比丘撩理。文相可知。第二時諸比丘下。明為房中。所須諸物。老病比丘。不能出聽。在房內安。大小便器進不如文。拾蝨棄法。具如文明。五分二十六。諸比丘拾蝨差房內還入衣中。佛言拾著房外。諸比丘雨時。拾著水中。佛言應拾著弊物中。慈心氣之。第三爾時世尊下。明給孤獨。以園奉施。及明諸雜應不應義。文中聽作火爐。五分二十六云。不知以何物作。佛言聽用銅鐵泥石作之。聽僧四方僧私畜。又聽因地作大爐。
 
[0580c23] 次第六文。明施如非。此中文二。第一舉緣啟佛。第二時世尊下。辨定如非。前文但為信心居士。作房施僧。受用之人。要須清淨。若其人淨。無可呵過。轉將若施。是名非法。若人不淨。有可呵過。轉更若施。不名非法。是以世尊。重遣檢問。知淨穢已。方定如非。此對如人。須撿淨穢。上尼律中。對外道一法。制是非法。次定文二。初立章門。第二依章解釋。釋中各三。謂舉釋結。非法釋中。有其五位。一一人。二眾多人。三僧。四己所同部。五異部。若依文中施一人。已轉施眾多人等。一頭之下。各有四句。總成二十句。若以義說施一人已。後施一人等。即成五句。如是互庶成二十五句。如中准□說亦爾。
 
[0581a11] 次第七明僧物應不。文中有三。初舉過白佛。第二世尊以此下。總彰僧物不應分。不應自入。不應賣買亦非僧。眾多一人所分。自入賣買。皆犯偷蘭。問此結偷蘭。為望何義。若此謂本心權作此法。礙僧受用。故結偷蘭。若其本作。盜損之意。斗直成重。不合得蘭若。執此文言。盜犯蘭者。如五分二十二。佛言不應。以僧菓餉白衣犯者。突吉羅。豈盜僧物餉人。但獲吉罪。故知亦結不應之愆。又僧祇二十七云。佛告諸比丘。從今日後。眾僧田地。不得借人。不得私受用。正使一切僧集。亦不得借人。不得賣。不得私受用。若集僧借人。賣私受用者。越毗尼罪。此亦結不應非處盜損。彼文盜僧物。正結夷罪。第三何等四下。重更料簡。應不之相。如文可知。
 
[0581a24] 次第八明營事人應不。文中分二。第一賞營事人房。第二有五法下。約德應不。前文若僧地中營造。不隨僧法。應語言還地。更無有理。以僧地入己。僧祇云。比丘僧地中。作屋時。上座來次第付房。此比丘不與諸比丘白佛。佛言吉罪。若不爾者。應持草木。更餘處吉。此文營事人住房極至三月。五分二十五。經營者[1]真恚言我經營辛苦。而反不得安住。以是白佛。佛言聽經營主隨意所樂住。諸比丘便長與之。以是白佛。佛言應還其功。夫多少極多。聽至十二年住。應白二與之。次約德文二。初明應差不應差二。有五法下。明其損益。文具五德者應差。總有十一事。一分粥。二分小食。三佉闍尼。四差會。五敷具。六分浴衣。七分衣。八可取。九可與。十差比丘使。十一差沙彌使。此具德差中。有分衣人。故上分衣中立差。依此十誦。並有羯磨慶差法。又彼文三十四云。僧坊中無比丘知時唱時。無人打揵椎掃監塗治講堂食處。無人次第於續敷牀座。無人教淨菓菜。無人者。苦酒中。雖飲食時無人行水眾散亂語時。無人彈指。以事白佛。佛言應立那維成。就五法者。作謂不隨。愛嗔怖癡。知淨不淨。白二差之。又前文云。隨有大德高明。比丘不應作使。次損益者。釋上須具德意。上來房舍法竟。
 
[0581b21] ●次明雜揵度。
 
[0581b21] 資道之緣。乃有無量。不可隨事。一一標名。是故統收。名之為雜。廣集諸緣同居一處。故云揵度。就中文二。第一廣彰諸雜應不。第二爾時世尊在拘睒彌下別明大小持戒行法。前文種法計無宗次。且隨所明事中。分之為五。第一明鉢法。第二時諸比丘下雜明資具。第三爾時世尊在王舍下還重明鉢。第四爾時世尊在王舍下辨鉢如非。第五爾時世尊下雜明諸事。
 
[0581c04] 初文迦羅鉢者。黑色鉢。舍羅鉢者。赤色鉢。
 
[0581c05] 次第二文不應剪爪。令如半月形。及以頭尖。極長如一麥應剪。非謂齊一麥聽留。比丘不知髮長幾許應剃。佛言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此是極長時。母經第三云。所以剃髮者。為除憍慢自恃心故。若髮長不得用剪刀押。應用剃刀除之。
 
[0581c09] 次第三文。文中分五。第一不許輙現神足。第二時諸外道下因佛立制請桶神力。第三時王舍城中下外道檀越生信調伏。第四爾時諸外道下廣集徒黨王及土度。第五爾時世尊東面看下廣現神變。類前立制。初文目連言我未曾白衣。前現神足者。未曾自為故現。若為利他應現即現。如汙家戒有益即現。分別功德論云。賓頭盧大懼佛教。為伏外道。六師並神通故。勉仰不已。便現神通取鉢。此不言擯。餘文即擯。不得般涅槃。住閻浮提。已如上明。次餘四文。文相可解。
 
[0581c18] 次第四文鉢法者。洗鉢時不應立洗。膩不去者。應用澡豆。若鹵土若灰若牛屎若泥。自餘護畜等法。具如文明。
 
[0581c21] 次第五文。廣明雜法。漉水囊化法如文。或句形等。若作漉瓶。若患細蟲出。聽安沙囊中。沙蟲不應棄陸地。還著水中。無水囊行。乃至半由旬。應以伽梨角漉。五分二十六。有二比丘。共道行無漉水囊。渴欲飲水。見有中有蟲。一比丘飲。一比丘不飲而死。飲水比丘法至佛所。以事白佛。佛言彼比丘有慚媿心。乃能守戒而死。從今不聽無漉水囊行。犯者突吉羅。餘同此說。伽論第六。無漉水囊。不得遠行。除江水清。除涌泉淨。除半由近。若半由近內。寺寺相接。不持漉囊不犯。
 
[0582a06] 次然燈如文。僧祇三十五。滅禪坊中燈時。不得九十滅。當言諸大德。敷蓐欲滅燈。便以手遮。唱言燈欲滅。燈欲滅不聽用口吹滅。手扇滅。及衣扇滅。當[革*(立-一+可)]折頭焦吉。然時不得九十。入然燈當唱言。諸大德燈欲入。燈欲入次不聽以外道言論。雜糅佛經。佛言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五分二十六。有婆羅門兄弟二人。誦闡陀書。後於正法出家。聞諸比丘誦經不正。譏呵言。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語。一語多語。現在過吉未來語。長短音。輕重音。乃作如此。誦讀佛經。諸比丘聞羞恥。二比丘白佛。佛言聽隨國音誦讀。但不得違失佛意。不聽以佛語作外書語。犯者偷羅遮。次諸雜行。具如文明。
 
[0582a18] 次身子目連。移涅槃許造塔。然佛雙賢弟子。以不忍見佛。入般涅槃。並在先般。故婆沙一百九十一。釋賢先云。由法爾故。謂法應爾。不可改易。不可徵諸是法爾義。此顯一切諸佛。雙賢弟子。法應先般。此理無異。有況如轉輪王欲法彼。彼未至方域。必令前軍勇將。先導而法。如是十力法。轉輪王欲法。未至無餘依界。亦令前軍勇將弟子。先導而法。五分二十六。佛言有四種人。應起塔以來。聖弟子。辟支佛。轉輪聖王。若凡夫比丘。有德望者。僧祇律中。亦許起塔。彼文二十七云。若持律。若言法師。若言營事。德望比丘。應語長老。是人持戒賢善。多供養僧。執事有勞。應與起塔。如是語已。當為起塔。作聲聞塔。不得先見塔。後見世尊。當今先見世尊。後見塔。不得在多人行處。當在屏處。不得在比丘經行處。若多人行處。起聲聞塔者。越毗尼罪。問所以聽造塔者。答有三義。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又問未知塔是何言。解。塔是梵音。傳者不正。或云塔。或云塔婆。或云鍮婆。或曰兜婆。或私鍮以欺。或藪斗波。然梵正音。名為窣堵波(此云高勝謂浮圖是)。其供養塔。食比丘等。食如文。次起佛塔。因髮故起。是現在塔。供養塔。食塔。作人應食。次明造塔福深。及開浴室。
 
[0582b14] 次作[雨/復]鉢羯磨。文中有二。先作次解。作中文四。第一教受行謗。第二時沓婆不可責。第三告比丘下正明作法。此中有三。一有五法。稱還自衣。二有十法。稱還犯事。第三應如是下正與作法。第四使告如文。僧祇三十一。法豫優婆塞。以解義故。請問諸比丘義不解者。輕慢。佛言與作覆鉢白四。佛遣問一比丘鹽義。不解輕慢。更問一比丘甚解名義。佛言此是凡夫。於我法中。未得法味。前比丘者。是羅漢而汝憍慢。不識真偽。長夜作不饒益事。於是法。豫聞佛語已。懺悔乞解。佛言與白四解。次開送燒斷火。次杖絡囊羯磨。餘律亦無乞詞。
 
[0582c01] 次解默然和合三位分別。第一明默然意。第二隨文解釋。第三定其成不。
 
[0582c02] 初明意者。凡秉眾法心須共同。遞察是非。詳鑒得失。今既見異。理須呵諸。但欲呵時。自須進不。若其言不鑒物。後無善伴。雖見有非。但應忍默。是以文言。舍利弗見眾僧。作非法羯磨。無同意者欲[1]點然任之。佛言聽[*]點然。又母經勅二云。諸比丘集作法事不如法。眾中有見眾僧。作法不成。此人若有三四五伴。可得諫之。若獨一不須諫也。何以故。大眾力大。或能擯出。於法無益。自得共惱。以是義故。應默然不言。若其受能鑒物。後有善伴。見有非法。即須呵結。故下文言。佛告阿難。阿尼樓陀。何時能滅此淨事。豈非汝舍利弗目連事耶。
 
[0582c12] 次隨文解釋。然今文三五位分為二。前十默然。次五和合。此是默非默別。若以如非相對。亦分為二。初五非法。下二五如法。今者約前義解然前兩位。初五非法。次五如法。此之非如。約心以辨。所以知者。以初五中。境有是非。以心異故。皆名非法。初句若如法羯磨。理應和合。以心不同。即名非法。第二句既得同意伴。理應呵諫。亦默不可名為非法。第三句若見小罪者。如無難略說。法雖得成眾僧犯吉。見亦須呵。以不呵故。名為非法。或可說戒本備淨人。見他犯吉與己同說。既無大事不可[2]輪呵。故曰見小罪。第四句或秉法時見有別眾。露離申手[雨/復]安隔障。亦默不呵。名為非法。第五句如說恣須時須喚戒場上在。獨知有僧。不告大眾。默然任之。名為非法。次五望境亦有是非。以心應默故是如法。初句見他非法理合呵諫。但為言不鑒物成如法。第二句言雖鑒物。以無善伴。默不呵者。亦成如法。第三句見犯重人處眾足數呵成敗損默亦是如。四五兩句類前可知。次五應和合者。初句法事稱理。名為如法。發語勸成。故曰和合。第二句若默然任之者。以事如法。心同所作。第三句形雖有礙送情表和。第四句自心雖不了達是非。以從可信人聞故亦和合。第五句前之四句集眾時和合。此第五先在眾中忍僧所作。預表情同故是和合。然此五中第三情和。餘四身心俱和。亦可初四即是應來者來。二五便是應呵者不呵。第三是應與欲者與欲。此五順教稱理故是和合。
 
[0583a13] 次成不者。初五之中。前三第五成就。以心不同為若非法。第四不成心境俱非。次五之中。前三不成。後二成就。以心應默說為如法。次雜如文。不能具述。梵云鞞鐸佶(唐言嚼楊枝)。
 
[0583a17] 次明大小持戒揵度。此舉果法勸修。還是作持掎。就中文二。第一少欲行成持戒緣起。第二佛爾時下因況大小持戒德法。前文有五。第一失位因緣。第二時守象人下正明失位。第三彼教王兒下被繫得脫舉口籌議。第四時王憂陀近下法請來起不受象金等不淨之物。第五還寺內下展轉白佛對此勅四不受象金等物。即釋一切不淨諸物。不淨有八。諸文廣呵。若欲解釋。三門分別。第一列數釋名。第二應畜不應。第三畜之得罪輕重。初門列數者。一田宅園林。二種植根機。三貯聚稻粟居鹽求利。四奴婢人民。五畜養群畜。六重銀錢寶。七象牙金銀刻鏤大牀。并綿蓐氍氀。八一切銅鐵釜鑊。除十不牧器。不在此限。若畜此八。長人貪求汙染淨心。故曰不淨。此雖上下有多少文。然非次第雜亂不足。次應不者。於初物中。田利過多別人禁斷。然於宅舍之中。分有聽義。若其廣畜園宅聖制不許。一口小房資要聽許。若望眾僧一切皆得。以供大眾別人絕貪。故五分二十六。諸比丘畜田宅店肆。諸白衣譏呵。我等有妻子累故。畜田宅店肆。諸比丘亦復如是。與我何異。比丘白佛。佛言皆不聽畜。犯者吉羅。有諸白衣。以田宅店肆布施僧。諸比丘敢受。便譏呵言。此諸比丘不堪受供養。以是白佛。佛言聽僧受使淨人知。此雖為僧。依大集經。要五人已上常住僧者得受。第二物者。亦以過多別人不許。為僧無累。是以聽之。第三物類若聖眾僧。一切皆計。於別人中。有聽不聽。其聽不相如上明說。第四第五二不淨中。若其不病一切俱遮。若老病者。開之無犯。故母經第三。尊者畢陵伽婆差。為國人所重。或用羅網施者。或與象馬駱駝車乘。及作一小寺施者。如此等施。佛皆聽受之。此文亦聽乘轝使淨人挽之。又五分第五云。從今聽諸比丘畜守園人。若治施僧。一切雖得。然發施言。須作淨語。故善見十五云。若有人布施。眾僧奴不得受。若言淨人。或言執事人得若施。施牛不得受。若言施乳酪等五味得受。餘一切畜生亦爾。第六金銀錢寶。別人無問病不皆遮。以其利重。長貪妨修癈業。然以資道中。要令作淨法說付淨[1]生自免愆[2]各。恒作轉死淨物之心。自餘應不。如前已明。若論眾僧一切。皆得七八二物。無問病。不有開不開。如綿蓐氍數。三肘五肘。得淨施畜。及十六牧。亦聽無罪。自餘不合。謂象牙金銀刻鏤大牀。及銅鐵等。大釜鑊類。若望眾僧。一切皆得。次罪輕重不七二種。雖長貪心。為資道要故。有淨施法。不淨過重。違教犯提。自餘非要不制淨法。既無違淨之愆。畜但吉罪。次明大小持戒行法。就中文二。初直制名。二如來下。正辨行法。言制名者。沙彌不滿受體未圓。稱之為小。比丘具人。受體圓滿。稱之為大。次辨行法。大文分三。第一正辨大小行法。行既成已。因戒生定故。次第二自見未斷下。明修定行。修定既成。因定背慧故。次第三彼得定心清淨。絕縛無累。證得五勝三明。前文有二。第一先明教主十號三輪。為生信境。第二若居士居士號下明得信人出家入道。初文十號三輪。如前已辨。次出家人道文二。初明沙彌小持戒法。第二行則知時下明比丘大持戒法。前文有二。一明得信人生念出家。第二彼於異時下如念修行出家之書。前文有三。第一經舉生信求出家者。第二以信樂下舉所厭事。第三我今寧可下彰其所欣。初文居士子等者。欲明此等諸人。聞佛說法。至誠奉持。心不退轉。故曰彼聞正法。便生信樂。既信樂已體知在家迫迎獄。如牢獄不得解脫。故曰我今在居家等。既有所厭。必有所欣。所欣莫過出家修道。故曰我今寧可等。舍利弗所得經云。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次行出家事。文中分分二。初明形同。二與諸比丘下法同。前文有三。一棄其所厭非生念時。故曰異時錢財親屬物繫名家。今總棄背。名為捨離。第二剃除鬚髮等。行其所欣。第三彼與下結成同法。次明法同應有三歸受法。文無者略。直辨隨行。隨行有二。初初舉十戒行體。第二不取妻妾下遠離譏嫌行。前文初戒云。與諸比丘同戒者。顯此所禁。與比丘同不煞生者。舉果行離施捨力等。是對治離。慈念是無嗔善根。慚媿是於應數是為下結。盜婬同此。妄語中無對。除離具兩離舌等三。始成不妄。非治沙彌七支戒具。次不[(厂@((既-旡)-日+口))*頁]須等。合舉餘六。次遠離行可知。
 
[0584a17] 次明大持戒法。於中文二。第一舉事禁防離過。第二彼於此事中下教令起行修善。前文復二。初舉行儀令應道法。第二如餘下異餘耶徒修不應法。前文有三。初舉行應道法。事順無累。名之為時。類此遊散。名曰非時。次禁衣食知。足衣之與食。是資道緣。於此緣中。理須知足。所謂還腹度身。勿增勿滅。滅則損形。增便致惱。故曰取足而已。次爾法來威儀進不。故曰衣鉢自隨等。次異耶徒如餘沙門者。謂是外道沙門。此等不能策勵進修。唯知飽食。虛損信施。總舉十七事。彰過令棄。
 
[0584b03] 次明起行。於中文五。第一守掎根門行。第二彼有如是聖戒下內資節還行。第三比丘有如是聖戒下精進覺悟行。第四比丘有如是聖戒下一心無錯行。第五比丘有如是聖戒下斷除諸蓋行。所以知有。此五文吉。以皆牒前起後故爾。古舊諸師制此五文。唯是聖行故。是聖人大持戒法。今釋不然。豈可世尊。說此行時。唯為聖人。不備凡眾。又後聖人證理恒自策勵。豈繁對事。爾許丁寧。又若是聖如何教修念住。又就聖中。位次是何為。唯無學為。亦通學諸位。爾者若非唯聖。如何文言。修集聖戒得聖根等。若此是勸修聖戒。非即是聖。如上轉法云。此四聖諦。豈可所為。即是聖人。
 
[0584b15] 先解初文勸護諸根即根戒。文中有二。初總泛舉聖戒。第二明雖視色下對根別明。初文彼於此事中者。謂根境事中。修集聖戒者。策進離非。名為修集。舉所修體。名為聖戒。此戒非聖。聖人所行。勸同聖行。名為聖戒。起行無染不貪勝位。故曰內無所著。離過行成。悟然取適。故曰其心安樂。次對根明文有其二。第一約根別說。第二於如是下約待總明。前文對眼四句。第一舉根對境。故言眼雖是色。此釋總中彼於此事中。第二椅根不亂。雖視色境。而不取相。謂不取其順違美惡不為色。却生貪染心。守護根門而不紛授。故曰眼根堅固寂然而住。此釋總中。修集聖戒。第三對除離惡起行離緣心無異起於順不貪於違不苦。故曰無所貪欲而無憂患。既護根本。永絕有因。故言不漏諸惡不善法。此釋總中。內無所著。第四結成行體。以能離緣行得成就。故曰堅持戒品。以行成立。名為善護眼根。此釋總中。其心安樂。對眼廣釋既爾。餘根類釋亦然。故曰耳等亦如是。次約待明。文有三位。謂法喻合。法中六待入者。謂根境識三。和合生待。於待生護。故曰六待入中。准喻合文。此中闕二善學。應言善學護持。善學調伏。善學止息。亦可以一善學通下二句。又有古師以此三句。配三學行云。護持是戒。調伏是慧。止息是定。此釋不然。自與科文為妨。今解。護持者。起對除護如念智等。調伏者。彰其行體。身語調柔。止息者。行成離過。次喻之中。平地交道是境。駕象馬等是根。善學等三句是識。與法句別相對合亦可知。
 
[0584c17] 次內資行文中。先牒前行成就。故曰彼有如是等。次明第二行體。文有其二。第一法說。第二舉兩喻兩合。前法文三。第一總舉食法。第二亦不貪味下起觀防非。第三取自支身下教食所為。初食法者。凡食皆須知其止足。故上文言。還腹而食對此應食。須修二行。第一計功還德。謂一粒米當直百功。若其身無淨戒。設有不持期。則施者果微。為施所墮。故下文言。寧吞熱鐵丸等。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欲食等。又雖戒具。若不思惟進等。亦為施墮。故母經第二云。若比丘不坐禪。不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施者。為施所墮。若有三業受施無過。若前大無三業。知無轉施與者。受施能施二。皆為施所墮。若受施已繫念思惟施者。受者得大利益。故寶梁經云。若有比丘。受衣鉢湯藥等施已。若入無還定。令彼施主得無還福德。無還福報。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窮盡。而此施主所得福報。不可得盡。第二興心椅生。寶梁經云。臨欲食時。如是思惟。今此身中有八萬戶虫。虫得此食。皆悉安樂。我今以食椅此諸虫。我得菩提時。以法椅取。又起屎尿等想。及偈誦等應知。次防非者。非有其四。故了論云。餘一切文句。從廣道應知。真諦解云。如律中明出家人受食。先觀後食。謂離四事觀。一離戲樂。謂著看味縱情取適。二離食醉。身心康健不計他人。三離顏色。謂食令身光澤鮮潔。四離嚴身。食已令身轉增色力。離此四事。故言應知。今文亦不貪味。是離戲樂過。以養其身是離食醉過。亦不之言。通及以養。而不貢高是離顏色過。憍慢是離嚴身過。而不兩眾。流至憍慢。亦可總為二對。前則不許貪味養身。次令不起貢高憍慢。又咋母經。正食之時。不應起嗔。其嗔既爾。餘戒類然。次食所為。所為有二。一令修行。二令身安。前文食者。為修戒定慧。故言得修淨行。次令身安者。此欲界身依摶食住。若其不食。即便散滅。雖為此食。勿捨二喻。二喻居心。能除二苦。一除故苦。二除新苦。故云無有增減。故舍利弗阿毗曇第十二云。云何斷故受。不生新受。若飢緣飢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何謂新受。若食過度緣過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食既增減。皆成過失。理應平等。節還而食。有力者。以能支身。無事者。無其苦患。由此身不壞散壽命相續。名曰安樂。次釋喻文。初喻令身安樂。文有四句。一男子女人喻僧尼行者。二身患瘡喻僧尼飢渴。三以藥塗喻食資養。四令瘡差喻除飢渴。合文可知。次喻得修淨行。其文亦四。一譬如人還喻僧尼。二以膏油膏車。喻受食資。三為財物故。喻所祈為。四欲令等者。喻至道果。從凡入聖。得此解脫。合喻可知。
 
[0585b12] 次明覺悟行。文亦先牒前二行成。次初夜下彰第三行體。於中分二。初則總示策修時。分中略無盡日中夜。次若在盡日下示其墮時。策修執則。如文可知。
 
[0585b15] 次心無錯亂行。文亦先牒前三行成。常爾下。舉第四行體。此中文二。初開二章。第一若動若靜常爾攝念故。是一心門。第二修念處觀與法相應故。是念無錯亂門。第二依章解釋。先解後門念無錯亂。有徵釋結。釋中先總解義。二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言釋名者。先釋通名念住有四。謂身受心法。此四何緣。名為念住。若念緣四住名四念住。又解。此四念住。慧為自性。由念力故。慧於境轉。故云念住。又解於所緣境。先念攝持。後慧觀察。而斷煩惱。譬如田夫。先以手攬取草等。後以右手執鎌刈之。此亦如是。故名念住。解別名者。以念住緣身。名念身住。乃至緣法。名法念住。次出體。此四念住體。各有三。謂自性相離所緣別。故律文直言。念處不辨差別。據其實理。各須有三。其自性念住。以慧為體。相離念住。以慧所餘俱有為體。所緣念住。以慧所緣諸法為體。次下釋文。先解身念住觀身有三。諸自與他及自他。合觀內身三十六物。九孔常流。甚可患厭。而於此中求淨不得。以不淨有五。廣如智度論明。修此觀成。由心筞勵。故曰精進不懈。正觀現前永無淨想。故曰念無錯亂。作此觀成。非直除貪。亦遣餘惑。故曰調伏等。雖後觀內不淨如此。恐染他身。故次觀他與自無別。一等不淨。又恐於境不除貪心。故次內外合觀不淨。一行既爾。餘三亦然。故曰受心法亦如是。次釋一心門。有法喻合。文相可解。
 
[0585c14] 次明斷蓋。先牒前修四行成就。次樂在下舉第五行體。文中有二。第一先示筞修之處。第二彼乞食還下託處斷蓋。於中復二。初斷蓋方便結加坐等如前釋。第二斷除已下正明斷蓋。此中有三。謂法喻合。法中五蓋二門分別。第一釋名。第二出體。初門釋名。先立五數。一貪欲。二嗔恚。三惛眠。四掉悔。五疑蓋。先釋貪等別名。躭求追逐是貪欲義。憎忿有情是嗔恚義身心[夢-夕+登]滯是惛[1]現義。令心昧略是睡眠義。身心躁動是掉舉義。令心處悔是惡作義。即此惡作。名之為悔。以惡作是心追悔性。令心利豫是其疑義。次釋通名。蓋者。治是障義覆義。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蓋。覆者。謂覆有為諸善。令不得生。故名為覆。次出體者。謂此五蓋。總用欲界三十煩惱。為其自性。謂欲貪嗔恚惛。次睡眠掉舉。各通欲界五部。五五二十五。惡作唯修斷。疑唯見道斷。此五足前合有三十。次下釋文。以對色境。修不淨觀行成。離染不為貪縛。故曰斷除慳貪能治之行。不與所治同體。故曰心不與俱。餘相可解。但惛眠蓋中。唯舉睡眠惛現應有。文無者略。調媿蓋中。調者是掉。媿者是悔。次喻亦五。初喻貪蓋行者為貪策[仁-二+(儿/又)]。不得自在。義同於奴貪。使行人有自在義。義同大家。習觀斷貪。不為彼[仁-二+(儿/又)]。義同與姓安隱。既奴彼自念。下出觀之後。慶喜之言。次第二喻嗔心却人善財。如伽債主。又如有人是修觀人。為背嗔故。故曰舉他財物。策勵修道。故曰而行治生。觀成憎長。故曰能得息利。正斷嗔善。名為還本。既畢非直斷嗔。亦得自適。故曰後有等。彼自念等。慶喜如前。次第三喻惛現睡。令人[夢-夕+登]滯眛略。故曰如人久病厭彼修道。能斷惛[睧-氏+民]。故曰從病得差定味資神內心欣悅。如食消化。食既消化。必受資答。故曰身有色力。次度可知。次第四喻。以有掉悔覆障。修觀不成。故曰如人久閑牢獄策勵精勤。能斷掉悔。故曰從獄得脫。自慶可知。次第五喻行者。勤修三學。故曰多持財寶。生死無崖。故稱曠野。斷疑斯盡。故曰不遭賊劫。於法決了。不為疑侵。故曰安隱得過。自慶如文。次合可解。
 
[0586a24] 次修定行初定文四。一除定障。二辨得定有法喻合勑。三結數顯得。第四釋得所以。餘之三禪分文亦爾。但二三兩文。少釋得所以。第四禪中。二喻及合各別。
 
[0586b03] 次下修證五勝三昧。先五勝者。身通分三。第一從實四大色身化。作化身四大。第二所化色中無有化心。第三廣辨身通。第四天耳。第五他心。諸文並皆先結前行。初勝法文三。謂法喻合。法中化作化身與實身無異。觀此能所了了分明。喻中三。喻鞘筐簾。喻實身力虵衣。喻化身。次結釋可知。
 
[0586b08] 次明化色。無心化色。依實而起。而無有心。此心在此身。依此身繫此身者。謂依實身喻中。化身如珠。依實心練定心。觀此了了分明。第三勝法喻有四重。同對自在。此下三勝法略無。釋得所由。次下三明。廣釋如上。上來雜法竟。即是正宗文耳。
 
[0586b14] ●[1]次明流通分。
 
[0586b14] 如來在日。化利無邊。今為緣盡。應遷將歸寂滅。故以正法。付大迦葉。欲使結集流通利益末代。元意為此。故是流通。於中文二。初五百七百後代結集。以辨流通。次修部下現在付屬。以辨流通。問所以後代之事及在前。明佛現時事迴之。後說解。蓋是集法者。情見不同耳。古舊解云。蓋是集法者意。情見不同。如五分說。此五百者。律未而明。為表末代。方有此故。十誦。名之為序。為表由結集故。三分之文。於茲流演。有發起義。稱之為序。此律置在正宗之下。佛流通上。為表結法。上收正宗。下攝流通。義勢之便。故在此說。斯釋不然。十誦。此序自是第九誦中序品。卷當第五十五。不得見有序言。將為彰初總序。前文有二。先明五百。次辨七百。此二何殊。分之為二。釋有多義。一集意不同。五百止外道謗。七百彌比丘淨。二所集寬狹。五百通集三藏。七百局結毗尼。三時節不等。五百佛創涅槃後。七百滅後百年餘。四處所復異。五百在王舍城賓鉢羅窟。七百在毗舍離國。五能集人殊。五百是大迦葉優波離等。七百是一切吉離波多等。六人數不等。謂五百七百數有多少。又五百據重合有千人。七重不重異。五百重集。七百不重。既知如此。先解五百。言集法毗尼者。佛本散說。結法隨緣。今標次序。載於竹具。故名為集。所集之文。有軌則故。名之為法。後有滅惡之能。稱曰毗尼。就中文二。第一佛般涅槃結集緣起。第二時大迦葉下恐法墜沒集今久住。前文有三。第一安置佛身焚燒之法。第二爾時摩訶下迦葉眾從憂喜差別。第三於是大迦葉下法見現足。供養焚燒。欲釋其文。先解其義。明佛涅槃。總為七例。第一明般所以。第二壽年分限。第三般涅槃處。第四北首臥由。第五右脇臥餘般臥意。第六辨般節。第七顯所入法。初門所以者。佛般涅槃。有其三義。一為緣畢化修。須歸寂滅。故遺教云。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二順魔請。故摩耶經云。時魔波旬。即來佛所。稽首禮足。而白佛言。我於法昔勸請世尊。入於涅槃。于時世尊。而若我言。我諸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具足故。所以未應入於涅槃。世尊今者。諸四部眾。皆悉具足。所度已畢。唯願善逝。速入涅槃。爾時世尊。即答魔言。善哉波旬。當知如來却後三月。入涅槃時。魔波旬見佛許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頂禮佛足。還歸天宮。三順諸佛當法。謂次明壽曾現當諸佛皆[1]爾限者。問世尊入滅壽年幾耶。義佛般涅槃壽年八十。然佛般泥洹經下卷。七十有九。問計佛壽壽有留捨。婆沙解云。命應合百年。所以今者捨。第五分壽為伏落魔。若從此魔。應壽百歲。為欲伏故捨故。第五分留三月者。為伏死魔。若從此魔八十應死。為伏此故。後留三月天。或二魔道樹伏論。釋相可知。問所以唯留三月不增減耶。答起此之外無所化事。減此利生不究竟故。又解以佛自言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却或一却。餘如心所期則便能住。為成此言。故今留捨。次涅槃處者。謂是拘尸那城。熈連河側。娑羅林間。入於寂滅。梵曰娑羅(此云堅固)。然則四時有改八樹無彫。故云堅固。又以林處解佛隱密。稱云堅固。又解其樹體實。名為堅固。又在娑羅林下。演堅固法。是故此林名為堅固。如成佛樹。名為道樹。亦云雙樹。樹總有八。四方各二。故曰雙樹。故佛世尊。於娑羅林。右脅而臥。首杭北方。西方一雙在如來前。東方一雙在如來腹。北方一雙在佛之首。南方一雙在佛之足。爾時如來。移[2]但槃已。其林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合為一樹。爾時二樹。乘覆如來。慘然處白。猶如白鶴。枝葉皮幹。悉皆爆烈。墮落摧折。漸漸無餘。次北首臥由者。問世尊何故令敷北首牀而臥。婆沙一百九十一解云。欲顯彼國論師法應爾故。謂彼國論師。皆敷北首牀而臥。世尊亦爾。以佛能伏諸論師故。即是無上第一論師。令隨彼敷設而臥。有流欲顯遠離世所妄。執吉祥事故。謂彼國死者。乃令牀上北首而臥。佛為破彼妄吉祥執。是故未般涅槃。即令敷設北首牀而臥。有說欲止拘尸城中。諸力士等。不淨心故。謂彼國俗。皆於北方。建立天祠。若佛北足而臥者。則諸力士。生不淨心。云何輕篾。我等所事。北足而臥。有說為欲顯佛恭敬正法故。謂佛預知般涅槃後。無上法炬。北方熾然。久久不滅故。故於牀上北首而臥云云。次脇臥意。婆沙云。爾時世尊。趣所敷牀。右脇在下。累足西面。北首而臥。住光明相。具足正知。乃至廣說。問世尊何故右脇而臥。答欲顯佛如師子王而臥故。如契經說。臥有四種。佛是無上人中師子。故右[月*(刀/(刀*刀))]而臥。問世尊何故臥般非坐。答欲令大眾於佛一切身分易了知故。有說欲顯如來離矯誑故。若佛坐涅槃者。則不信者。當作是言。此是矯狂。何有死人而能端坐。有說為止當來。於諸聖者。生誹謗故。若坐般者。則於今時羅漢臥。般涅槃者。世便謗言。非阿羅漢。若其是何乙者。不同佛坐涅槃耶。次般時者。問世尊何故般於中夜。答初霄群聲未息。後夜眾語漸喧。准中夜分離二過失。又解初霄眾齊感慟。以是故喧。半夜咸息悲號。由斯故寂。婆沙云。以此時分家寂靜故。謂彼土暑熱晝時不堪。作務多於初夜。後夜分中。作諸事業。唯中夜分。一切寂然。如來恒時受樂寂靜。讚美寂靜。故於中夜而般涅槃。有說佛欲令大眾。於生死黑闇。超大厭怖。謂佛於迦栗氏迦月白半八日中夜而般涅槃。爾時月輪。沒於山頂。如是佛正遍知。月亦隱靜慮。大涅槃山。即時二種黑闇但起。謂色性闇。及無明暗。時大大諸眾觀斯事已。便於生死。起大厭怖故。於中夜而般涅槃。次顯所入之法。依宗涅槃有其二種。一者有餘。二者無餘。世尊入今無餘依界故。此涅槃是所入注。
 
[0587c12] 次釋文可解。梵云涅疊般那(唐言焚燒舊云闍維訛略不正)。梵云馱都(此云身界或曰)設利羅(此是體義舊云舍利者訛也梵呼稻殻為舍利)佛之馱都。十誦五十五云。爾時佛[卄/積]然盡。迦葉思惟言。當云何滅火。即念應以牛乳滅之。迦葉適生此念。四邊自然有牛乳池。淨淨潔香好。是時迦葉。即取此乳以滅是火。而說偈言。千疊纏佛身。以火耶旬之。佛之神力故。常一內衣在。家外亦不燒中者皆然盡。爾時迦葉。以成治[疊*毛]。取佛舍利。與諸力士。諸力士從迦葉。取佛舍利。盛以金瓶。舉著車上。燒種種香。持諸幡蓋。作諸伎樂。入拘尸城。城中有新論義堂。掃除清淨。種種供養。置象牙牀上。乃至八國王。興兵競取。爾時眾中。有一婆羅門姓烟。在八軍中。高聲大唱。拘城尸諸力士。主聽佛無還却積善修忍。諸尹亦常聞讚忍法。今為舍利。起兵相奪。諸君當知。此非敬事。舍利現在。但當分作八分。諸力士言。敬如來議。爾時婆羅門。即分作八分。各還本國。超塔供養。爾時婆羅門。乞得盛舍利瓶。起塔供養。第九瓶塔後有。必波羅近那婆羅門。乞燒佛處炭。起塔供養。第十炭塔初般。後起此十塔。自是已後。起無還塔。
 
[0588a07] 次正明結集。故出曜論第一云。佛臨欲般泥洹時。告大迦葉。及阿那律。汝等比丘。當承受我教。敬事佛語。汝等二人。莫取滅度。先集契經戒律阿毗曇。及實雜藏。然後當取滅度。廣說乃至。供養舍利。文有其三。第一恐法墜沒簡集法人第二難時阿下撩理資緣。第三時大迦葉下正明集法。初文此真科差。無別名集。釋餘名集。如上已明。五分三十。迦葉便於僧中唱言。此中五百羅漢。應法王舍城安居餘人。一不得去。作是制已。五百羅漢。至王舍城。於夏初月補治房舍。臥具二月遊戲諸禪解脫三月。然後共集一處。集法毗尼。次文可知。次集法文復為三。第一單白和僧。第二時阿難下刊定是非。第三時大迦葉下。集正辨法。初文可知。第二文二。初明彌淨雜碎戒者。謂是心愆。不動身語。佛捨不制。若制此罪。無由得離。不稱根宜。無奉行益。非謂已制身語愆違令不持諸名之為捨。諸餘羅漢。不達此理。執已制者。言各不定。迦葉親是秉宗之人。達先制者。今不應捨。故立制云。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等。母經第三。迦葉說言。汝等所說。皆未與微細戒。合隨佛所說。當奉行之。佛不說者。此莫說也。又云。若捨微細戒者。諸外道輩。當生謗言。如來滅後微細戒。諸比丘皆已捨竟。瞿曇沙門法如火烟。焰忽生已滅。若捨微細戒者。但持四重。餘者皆捨。若持四重。何名沙門。然佛不制不應制者。如唱輙入見佛波逸提制。次明除罪者。罸其七事如文。迦葉恒據教相有違。結令懺悔。阿難常據內心。自省無過。信大德語。今當懺悔。餘文罸中。皆有少異。部既不同。不勞會釋。問迦葉立制云。佛所不制者不應制。今者七事。豈非先所不制。答迦葉見此事。非息謗故。罸以非佛。制不集入藏。又為不捨離碎戒故。次正結集。文中有二。第一大迦葉等。五百人結集。第二後為富羅等。五百人重集。前文復二。初對波離集毗奈耶藏。次第阿難集餘二藏。初文先作自問答。次問制事。僧祇三十二云。阿難波離昇座結集皆自言。諸長左。若使我集者。如法者隨喜。不如法者應遮。若不相應應遮。勿見尊重而不遮。是義非義願見告示。眾皆言。長老阿難。汝但集法藏。如法者隨喜。非法者臨時當知。文言展轉如初分說者。非於當時有是初分之類。或是律主。或類譯人。不能具文。自指如此。總二律等五集。為毗奈耶藏。次對阿難集餘二藏。長阿含等五。為素呾纜藏。有難等五。為阿毗達磨藏然假立賓主往復擊揚。名為有難。直辨真理。顯法正邪。稱為無難。義味屬著名理。互從名擊。顯宗由致。教理會符。稱曰相應。共相[1]諸問。各有旨歸。名為作處。付法傳第一云。集三藏訖。迦葉說偈云。以此尊法輪。濟諸群生類。十力尊何說。皆當勤修行。此法是明燈。能破諸黑闇。諸賢宜受持。慎勿生放逸。爾時迦葉。入願智三昧。觀所集法。無闕少耶。思惟已訖知皆具足。育王經同此。加餘五百羅漢。並皆思惟。次重結可知。上來五百集法竟。
 
卷第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