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3999阅读
  • 0回复

每日五问(14)------以科学的态度践行佛法续(根据吉祥祝福法师和弟子问答整理)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28
铜币
28
威望
2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问:法师好,观想是否即所谓的如理作意?
  答:四念处四圣谛三十七道品观想,随顺行善断恶,随顺戒定慧,随顺断烦恼的思维都是如理作意。

2.问:法师好,杂阿含经1158经中“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之“法性”是否指缘起法?
  答:是的。真理常驻。自然规律常驻。

3.问:法师好,弟子反复仔细听学您的十二因缘讲法,其中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中,师父提到“行”是过去造作的业,而非当下造作的业,故“行”在不同的语境下是否有不同的表达?如是,弟子觉得在十二因缘中的“行”理解为过去的造作形成投胎前的识,而在五蕴中的“行”偏重于当下的造作,是否更合理一些。
  答:不同地方含义有别。过去不都是很久以前,前一刹那也是过去。五蕴中的“行”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行。

4.问:法师好,有人说“对于寂静的贪爱,也注定沉沦于三界之内。”弟子觉得佛阿罗汉最终解脱不就是不受后有的涅槃寂静?故前述对寂静用贪爱应该不合适吧?寂静应是一法不执的,佛、阿罗汉的解脱是在断一切贪执的基础上的,而凡夫在修证道路上若没有对正法的执着追求(善法欲)何来解脱?也许对清净的贪爱(如无色界众生)倒是最终解脱的障碍吧?
  答:“寂静”这个词也有不同层次的含义。比如不修行定慧人的“寂静”,不同深度禅定的“寂静”,不同程度智慧的“寂静”……其中大多数没有断贪。
修行的过程需要对正法解脱的执着,达到终点就没有了。佛阿罗汉的涅槃“寂静”是完全无贪的“寂静”。

5.问:法师好,关于业和行的疑惑,诚请师父解惑:
  一,行是造作,业应是一个人的身口意之作为,对应的业力是否类似于习气?
  二,没有造作就没有业,如此,业与行应是同义,只是不同角度之表述。不知对否?
  三,比如人的业不可能纯净完美,他刹那的妄念产生应是“行”吧?如随顺了,则是习气烦恼,由此招感异熟果报,如明觉了,妄念消失,但“行”依旧在,则“业”是否消失了?应该也在吧?
(附:业指有情之行为,梵语karmah,音译羯磨,为“造作”。---资料)
答:不是。“行”只是指身口意的造作或只是指识心的造作。“业”有造作的意思,在佛教内,“业”还隐含有身口意所做,在未来可能感受不同果报的含义。两者有重合之处也有区别。
“行”是当下的造作,“业”有现在,还包括过去将来。如明觉了,妄念消失,但行依旧在,则当下没有妄念不造业。
业力是业的力量。是表示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习气属于烦恼,是指除去不正见之类的烦恼之外的贪嗔我慢等等一切烦恼。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6-10-10 15:4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