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昌戒法师
修行就是回归现实,聚焦当下,息苦灭苦。
桃子 *会敬*
刚开始总是会忘记,但练习熟练后应该会好些。就是要先练习觉照的习惯
释昌戒法师
是
桃子 *会敬*
早上起床后就忘记了,听见家人说令我烦的话就起嗔心了。想起来要观但当时嗔心大也不知道怎么观了。这会发现不觉照时都是烦恼。一想着要观,那些烦恼就都跑了
释昌戒法师
及时将状态调整回观照。只是单纯的听到每一个字。
桃子 *会敬*
知道了
Sally
昨天我跟人用语音说话,刚开始那条50多秒的语音,能跟上每个字在观,明显感到自己说话的语速是舒缓的。但后面几条就越说越激动,语速加快,肩膀发紧,胸口发紧,我就知道自己丢了觉照了。再回听自己后来的那几条语音,明显带着嗔心和贪心,就是急切迫切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别人接受的贪心。真是不观不知道 。以后我也试试当别人批评我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听这个方法。我以前一听到就火冒三丈, 我觉得单纯的听,保持只是觉照一定管用。听法师说完我就有信心了
释昌戒法师
好。
自己的见解,哪怕是正确的,也是无法主宰的。清白也无法主宰,哪怕你真的没犯错。当别人批评时,无法主宰批评。既是无法主宰,就别执为我的不可侵犯,别不让别人申述我们自己。
Sally
是的是的,对与错,清白与否都是无法主宰的,不是我能控制的,是无我的。这几天上座修无我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法师提示的对,我一会儿去好好强化一下,感恩啊感恩
Sally
要是都能这么想,身边的环境要祥和许多呢
树
关于说话这一段我也有体会,观照的时候语速语调都比较平缓,失去观照就高调快速[呲牙]
释昌戒法师
快时知道快,快时也要有观
释昌戒法师
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
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释昌戒法师
佛说:“无明”在触这里起
觉照当下所缘。又在这里不起无明。
孙忠
好像《大念住经》里有很详细的阐述
释昌戒法师
嗯,大念处经都是讲觉照。
找这段经想让大家更好理解:为何要觉照当下,看着所缘。
孙忠
《杂阿含经》45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释昌戒法师
很多师兄提到:只是知道当下,知道所缘,感到莫名其妙。
所以要知道无明即将发生在这里。
破除无明,破除执着也是在这里。
释昌戒法师
杂阿含经第535-536经
(五三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住松林精舍。时,尊者大目犍连住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时,尊者阿那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远离者,于贤圣法远离;于贤圣法远离者,于圣道远离;圣道远离者,于甘露法远离;甘露法远离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于圣法信乐;圣法信乐者,于圣道信乐;圣道信乐者,于甘露法信乐;甘露法信乐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顷,以神通力于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没,至舍卫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现,语阿那律言:“汝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众生清净,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不乐者,于贤圣法不乐;圣法不乐者,于圣道不乐;不乐圣道者,于甘露法亦不乐;不乐甘露法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乐贤圣法;乐贤圣法者,乐于圣道;乐圣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耶?”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揵连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连语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为乐四念处?”
“尊者大目犍连,若比丘身身观念处,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如是,受、心、法念处,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尊者大目犍连,是名比丘乐四念处。”
时,尊者大目犍连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从舍卫国松林精舍门,还至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五三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乃至尊者大目犍连问尊者阿那律:“云何名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言:“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
时,尊者大目犍连即入三昧,从舍卫国松林精舍入三昧神通力,如力士屈伸臂顷,还到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住处。
Nannan
顶礼@释昌戒 法师,请问第536经:起厌离想好理解,为什么还起不厌离想呢?
释昌戒法师
不厌可能是贪执的意思,不确定。
这里是说,要对厌离,不厌离,舍等想,对这些想起观。而不是令起这些想。意思是起了这些想,要正念正知。
Nannan
明白了,感恩昌戒师。我前两天突然知道我执着于有身体这件事,请问我应该怎么观?不知道是不是就叫身见。
释昌戒法师
执着什么就观什么。
Nannan
那我这样观对不对(图片1)
释昌戒法师
身“见”主要是认为见解上有我的迷惑,执着属于习气上的迷惑。
释昌戒法师
行!(指按照图片1观可以)。三十二身分。破除整体感……
Nannan
我想破我见,发现“我”主要还是贪有个身体
释昌戒法师
认为身体是我,先观这个就行。
如果还有主宰感再观因缘。
Nannan
怎么观?
释昌戒法师
一个一个器官的看
Nannan
好的!感恩您
释昌戒法师
别带着观什么结果的想法去观。
慧果
昌戒师我就是那么观的。好奇怪啊,我不懂理论,可是就那么做的。不懂是什么原因。应该是先明白道理,然后再去做,我颠倒了。理论总是记不住,但是实修了再去明白道理,就会一下记住
释昌戒法师
能自己开发更好。理论来于实际!不需要懂,佛之前没人给他讲道理。没实际体悟,无法明白道理。比如你听说过西红柿,而从来没见过。和你一上来就看见西红柿了,于是知道了。
慧果
我曾经用三十二身分观无我。观完了自己还迷迷糊糊的,观完了还在想对还是错?典型的愚痴。后来一个同修告诉我,三十身分可以观不净也可以观无我
释昌戒法师
应该也可以,可能火候问题吧
释昌戒法师
实有的人的感觉,有吗?
慧果
我修的太差了,找到一点感觉了
释昌戒法师
嗯
慧果
心静下来了,清净,正念
释昌戒法师
安静了,可以继续破除身见
慧果
感恩昌戒师
慧果
昨晚观了很久
释昌戒法师
继续吧,观透
妙相 慈光
(图片3)
释昌戒法师
能看到内部器官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