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1865阅读
  • 14回复

现今佛教三大系宗派源流初探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333
铜币
411
威望
36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8-03
当今的南传佛教属于化地部。
【化地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为领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本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问经言大不可弃(是部主之名),非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言磨醯奢娑迦,亦名弥喜舍。娑迦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旧名弥沙塞,讹也。’当部虽为上座部系统,然其所说颇近大众部。即称现在有体,过未无体者,于见道主张以空无我之行相而现观一时,亦否定无有中有,许五识有杂染之力,立九无为说,立预流果有退罗汉果无退之说。所谓法无去来宗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333
铜币
411
威望
36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8-04
【化地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又作正地部、教地部、弥沙塞部、大不可弃部。据《异部宗轮论》所述,此部系于佛灭第三百年中,由上座部系之说一切有部分出。但据南方佛教所传,此部系从上座部直接分立。《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83·440上)︰
‘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土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

化地一派的的教义,其本宗同义所倡与末宗异义略有不同。其中,本宗同义提倡‘过未无体说’,属于大众一派的教系。然而大众部本宗虽提倡无过去及现在,但不许色心有为法的转变相续。至其末宗,谈心、心所虽无转变,但色根大种于一期之间暂住相续,故有转变义。而化地一派,不但认为色根大种有转变,心与心所亦有转变相续义。此种心、心所法转变的思想,即是化地部的特质所在。此外,化地末宗异义则继承说一切有部的教说,而主张‘三世实有说’。

此外,化地部之本宗主张‘无中有说’。末宗则立‘有中有说’,或‘亦有中有’,谓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就不相应法而言,化地部主张‘不相应行体无’,同时,其本宗将随眠列属不相应,末宗则说随眠自性恒居现在。

有关对本体论的见解,化地部本宗立九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九种。其中前三种及最后二种与大众部的无为思想相同。在世间观方面,认为‘有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于四圣谛,主张一时现观,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至于四圣谛的退不退,主张预流果有退,诸阿罗汉定无退。在佛陀观方面,提倡‘僧中有佛’的思想,因此认为供养现在的僧伽,比供养历史上的佛陀,其福业更大。并以为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其他,也主张异生不断欲贪嗔恚,外道不能得五通,天中无住梵行者、无出世静虑等等。

此部所持的律藏,即《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三十卷。另依《舍利弗问经》所载,可知此部僧众穿着青衣。

[参考资料]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毗尼母经》卷五;《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八部论》;《部执异论》;《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静谷正雄《小乘佛教史の研究》第七章。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待校)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333
铜币
411
威望
36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8-05
銅鍱部

又名赤铜蝶部
巴利名 TambapaN!N!i^ya。为部派佛教之一派。于印度部派佛教之分裂中,有关铜鍱部之名称与派属问题,于南传、北传论书中说法互异。据南传分别说系上座部之“大史”第五章,及北传上座系有部之“异部宗轮论”等史传所载,并未提及本部派之名。然大众部系清辨(梵 Bhavya)所造“异部宗精释”一书则将本部列属上座部中分别说部之一派。又据西藏所传清辨之“教团分裂详说”载,关于诸部之分派有三说,其中第三说指出赤衣(藏 Gos-dmar-ba)即为铜鍱部。另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铜鍱部即指上座部。
 于现代学者中,与清辨主张一致者,有我国之印顺法师,于其所著“印度之佛教”第六章与“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之序论中,皆谓本部属于上座部之分别说部,以锡兰为其根据地,主要传习七部阿毗达磨。p5945

FROM:【《佛光大辞典》(新版)
[ 此帖被三藏在2011-08-31 11:56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333
铜币
411
威望
36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8-07
师下。破第八执。文亦有二。初序外执。二有为自性下。论主对破。前中言者。谓佛去世一百年后。阿输伽王。损坏佛法时。阿输伽王弟出家。得罗汉果。当灭佛法时。身居上坐。恐佛法更立无法可得。遂打铜鍱锥。乃诸三藏送着师子国。后阿输伽王。得信部之僧。取铜鍱三藏以用流通。因以名焉。即是上座部。彼宗立间色。说名空。空有二义。一不为他碍。二不碍于他。空之色。虽不碍他。而为地碍。故名有为。《掌珍論疏
[ 此帖被三藏在2011-08-31 11:56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333
铜币
411
威望
36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8-31
因为南传佛教属于有一切有部分裂出来的化地部,我国古代译成中文的阿含经中的
《杂阿含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中阿含经》瞿曇僧伽提婆譯 道祖筆受 都属于说一切有部,应该比南传巴利语的《相应部》和《中部》经典更为原始。

《长阿含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和《增一阿含经》瞿曇僧伽提婆属于法藏部,而法藏部又是由化地部分裂出来的宗派,所以应该比南传巴利语的《长部》和《增支部》经典出现的稍微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