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6814阅读
  • 4回复

根本佛法──阿含经的特色

级别: 学士
发帖
655
铜币
755
威望
286
贡献值
4
银元
0
好评度
0
— 本帖被 会舵悟道 执行合并操作(2011-06-22) —

根本佛法──阿含经的特色
──访杨郁文老师(上)

/张慈田 访问

 

   〔杨老师,台湾人,一九六一年毕业于高雄医学院,七年从印顺导师受三皈依及菩萨戒;现开业如意妇产科,并执教于中华佛学研究所﹑圆光佛学研究所,经常在大专佛学社团演讲。〕

 

   请介绍您的学佛因缘。

   我的父母是一般的民间信仰,我父亲是医生,也是受过教育的人,怎么会对这些事那么着迷,我心里有这个疑问。鸾堂里也用佛教的经典,像《金刚经》﹑《阿弥陀经》,于是我就开始看《金刚经》,不过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有一次,大约二十年前,看到一本一贯道的善书,济公活佛解释金刚经,才知道金刚经原来在说这些道理,才开始有兴趣去买佛书来看,看了就有疑惑产生,像说同样一件事情,有两个极端的说法,这位是大德,那位也是大德,非常困难解决。后来看到印顺法师的《学佛三要》之类的书(当时还没有《妙云集》),不久有更多印老的书发行,我都买来看,从头看到尾。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不但有道理而且能把我的疑惑消除掉。当时《印度之佛教》虽然绝版,同修影印送我一本,使我明白印度佛教之法流及其几个系统,以后对学派的争执就看淡,并想追求佛法源头(四阿含)。印老的书有很多地方引用阿含,我在斗南执医,附近的寺庙送我十二册的《杂阿含经》(台湾印经处出版),开始对阿含亲近。后来印老的著作也引用日文版南传大藏经,我也想看,刚好蓝吉富老师来推销南传藏,就买下来,那时我已经来台北了。南传的能补充﹑校对﹑啣接北传的,但南传的看看又有问题,同一经句,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于是我就想看看巴利文版,有一次我去佛光山,遇到慈惠法师,跟她提起这事,她很乐意帮我从日本买回巴利语文法﹑巴利语读本,就这样对巴利文摸久了就熟了,直接看巴利文可排除日文版缺漏不圆满的地方。我研读巴利文五年多之后,给佛光山一个反馈,帮《佛光大藏经》写了四阿含题解。

 

   阿含的教学有那些特色﹖

   在阿含里,佛陀教化众生有一定的「原则」:「为人说法者,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般若)﹑正觉,向于涅槃」(《杂阿含》四四经)。佛陀说法的「方式」为法说﹑义说﹑法次法说;先说「端正法」,如说戒﹑说施﹑说天,次说「正法要」,即四圣谛法门,之后才说无常﹑苦﹑无我等「增上法」。

 

   阿含强调「学」的「原则」:是要让弟子产生「厌﹑离欲﹑灭尽向」(《杂阿含》三四五经);而学习的「方式」同样要闻﹑思﹑修﹑证「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见《杂阿含》二六至二八经)。假使说法的人不能使听法的人对五蕴﹑六入等产生「厌﹑离欲﹑灭尽」,就不算有听到佛法。「厌﹑离欲﹑灭尽」不是消极的,而是很积极的把贪瞋痴排除干净。《阿含》说的「多闻」,是要闻到那些法而产生「厌﹑离欲﹑灭尽向」,行「道」也是一样要向「厌﹑离欲﹑灭尽」,才是法次法向,否则说「修行」「修行」,对贪瞋痴﹑烦恼没有一点排除,就不算在修行。而且它强调「现(或见)法涅槃(ditthedhammanibbana),即在今生就可以做的,今世就可以体验的。我们要把握阿含学的「学」很重要,要学习到「厌﹑离欲﹑灭尽」。

 

   「法次法」的意思是什么﹖

   修道有一完整的次第,一个法接一个法,次序不能颠倒,整个阿含学可以整理成一个「道」的次第,从分别善恶,产生惭愧心,不放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一直到解脱涅槃,这有一定的次第,以道迹来说,一个足迹接一个足迹,临近两个足迹,就是「法次法(dhammanudhamma)」。

 

   整个阿含我把它整理出来,假如为了学习「厌﹑离欲﹑灭尽」,可以分成六个阶段:第一是建立善根的「增上善学」,再来是确立自证不坏净的「增上信学」,其次是三无漏学即「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最后是自证厌﹑离欲﹑灭尽(贪瞋痴)﹑涅槃的「正解脱学」。「增上」是导到涅槃或转向涅槃之意。「涅槃」跟一般人所说的涅槃不太一样,《阿含》的「涅槃」定义非常清楚,是贪瞋痴永尽(见《杂阿含》四九经),一切烦恼永尽,这不是消极的,这是非常积极的,把坏的心态,阻碍我们头脑清楚的障碍去除掉,这是今生应该要做的,不是要离开人群﹑离开这世界。顺着这六个「学」,它有一定的次第,你没有善根就不会信佛法,你对佛法僧戒没有确信,没有正见,你就不会以佛教的戒律做你的生活规则,或者做团体的生活(人际关系)规则。若你持戒不清净,你就不能修增上意(心)学,不通过某种程度的精神集中,就不能得到所谓的般若慧,《阿含》里面一直在谈「般若」,所不同的只是把pabbaprajna翻译成「慧」,「增上慧学」(adhipabba-sikkha)所谈的都是「般若」。没有这种般若慧的话,没有办法排除贪瞋痴──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就不能证实自己已解脱。这六个「学」按照次第来,我把「学」与「道」配合在一起,简单列成一个表:

 

┌──────┬─────────┬────────────────┬──┐

                                            无学

├──────┴─────────┼───┬────────────┼──┤

                                           无学

├──────┬─────────┼───┼────────────┼──┤

                                  証道

├──────┼─────────┼───┼───┬──┬──┬──┼──┤

→│→→│→→│→→│→│→│→│→

                               

                               

                       

├──────┼─────────┴───┼───┼──┼──┼──┼──┤

                                      

                                      

                                      

                                     

├──────┼─────────────┼───┴──┴──┴──┴──┤

 善根具足                             

└──────┴─────────────┴───────────────┘

 

   外凡是能分别善恶﹑有惭愧﹑有不放逸的正勤,这三项目是人类精神的智﹑情﹑意。分别善恶是理智部分,惭愧是情感部分,正勤是意志部分,这三个不能偏废,这三个成分都很好的话,就是有「善根」。能分别善恶,才晓得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自己的行为是错还是对。能分别行为的好坏,若没有一种惭愧心,就不会去恶行善;有惭愧心,才能引导我们正勤去恶行善。这三个项目是推动我们向涅槃或者成佛的三个最根本要件,从初发心到成为阿罗汉或者成佛都需要,只是在成佛之道上,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名称而已。

 

   佛教所要求的「信」,不是随便听人家的话就相信,它是由增上善学为基础,你能分别善恶,又能分别好法﹑坏法,正法﹑恶法,你才能分别好人,然后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又经过自己亲身体验,实行看看,与过去的经验比较﹑校对,这样我们叫做「四预流支」。这「四预流支」圆满的话,就建立起四不坏净,这样所谓的不坏净,就是天魔或其他宗教都不能破坏我们对佛教的信心,这样的人就是已经「见道」﹑「入学」或「须陀洹(sotapanna,入流者)」;要经过四预流支,确定四不坏净,才是增上信﹑信的圆满。佛教的信是包括智情意,理智的部分就是「信忍」,即你对你所了解的,能认识它而相信它。还有,得到这样宝贵的佛法,你会非常愉快,会有「信乐」,这是情感的部分。有了这两种,你假使不皈依三宝﹑受持戒律,或者按照佛陀所教的方法来实行,求得佛陀或阿罗汉所成就的解脱,亦即没有「信求」的话,就不能圆满你的相信,所以要建立起「信」是不简单。有善根的人或智慧比较锐利的人,我认为他碰到「佛法」都会信服的,都会信忍﹑信乐﹑信求。

 

   由这种信推动我们求证涅槃,也因此我门才会持戒。戒不是戒条而已,在阿含里面谈到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每一种戒只是「波罗提木叉律仪戒」,这是生活原则而已,以生活原则为基础,再来要有根律仪,六根对六境要怎么来用心,维持我们正确的行为,包括内心的意业及语言﹑行为,这是「根律仪戒」。不只这样,生活方面要求「活命遍净戒」,我们要用正当的手段来得到民生物资,这包括在家﹑出家人,在家人用正当的职业来维持经济生活,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生活,即所谓「正命」。另外,在享用民生资具衣食住行的时候,要有「资具依止戒」,依止正确的心态,享用民生必需品而正念﹑正知,不起贪﹑瞋﹑痴。阿含所要求的增上戒学,包括波罗提木叉﹑根律仪﹑活命遍净﹑资具依止;有这样的戒学才能心安理得,才可以进一步的集中我们的精神,因为有任何不好的心态都会干扰我们修定,所以要求戒圆满,进一步才来修习增上心(定)学。定又有好多方式,因为每一个人性情不同,还有过去生活的体验不同,都影响这一生的集中精神的方法,所以有好多方法来修心。修慧也是一样有层次的,慧的基础﹑材料﹑营养﹑即是蕴法门﹑处法门﹑界法门(蕴﹑处﹑界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方面的解释)﹑根法门,还有四谛﹑缘起为基础的「慧地」,通过这些法门,做为慧的基础,再加上持戒跟禅定的修持,思维修习无常﹑苦﹑无我法门,才能构成慧的「体」。

 

   关于「定」,在《杂阿含》的「觉支相应」里头有将近五十种修定的方法;在《清净道论》中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它举四十种「(止)业处(修禅定用功的处所)」

,有十遍处﹑十不净观﹑十随念﹑四无量心﹑四空定﹑食厌想﹑四界差别。另外有无常观﹑无常苦观﹑苦无我观……等「观业处」(见《杂阿含》七四一至七四七经)。

 

   十随念中有佛随念,现在很多念佛的人,都在追求「一心不乱」,是不是正确的修法﹖

   原始佛教的念佛只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十个名号;诸佛如来有十个名称,显示佛陀的德性,念这十个名号,不只是名字念一下而已,每念一个名字,「如来」,思念它的含义,「等正觉」﹑「善逝」……思念它的含义,在念佛功德的时候,能有某种程度的集中精神,但心里还是很粗糙,寻伺得很厉害,所以只能达到近分定(禅定的边缘)而已。能忆念佛的功德就能做到不悔,不悔就会喜悦,有喜悦就会身心轻安,身心轻安就会乐,乐为定的基础,不过还不算「定」,「定」的定义是「心一境性」,即每一个心念都在同一个目标。所以念佛十个名称的功德,怎么样说都没有办法进入到初禅,到近分定是可以,不过由近分定再用其他能进入初禅的方法就容易。整个念佛法门来说,原始佛教的念佛就是念佛的十个名号,念佛的功德,也等于念佛的法身一样。在佛陀般涅槃以后,因为怀念佛陀就有雕像﹑画像出现,忆念释迦牟尼佛之外,也念他方佛﹑未来佛,对信徒来说,有这种需要。因十个名号已经很难记住,每一名号的内容又要记得很清楚,又更困难,所以佛随念又简单化,像《阿弥陀经》只念一佛名字,念无量光﹑无量寿佛,念佛的别号,也有功德没错,但把念佛的功德缩到很小。持名念佛是最简单化的佛随念,「南────────────」,心念一直在变动,没有办法心一境性。可是像《观无量寿经》有十六观法,里面有观夕阳西下的圆,那就等于观红遍处(十遍处之一),观太阳有一个圆圆的红色,然后取相,所谓「取相」就是我们眼睛张开跟闭起来,都看得一模一样。眼睛闭起来看到的是心想,当心想念而明显地呈现出来就可以尝试把圆圈扩大遍一切处,进入禅定才能把圆圈扩大,扩大的力量愈强,亦就是心的集中力愈强。观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等于观水遍处,可以心一境性,进入到第四禅。

 

   修四十业处,那一个比较容易﹖

   这就很难说,要看每一个人的个性﹑脾气。这四十业处有它的不同适应,像观地﹑水﹑火﹑风遍,一切根性都可以;观青黄赤白遍,适合瞋心强的人;光明遍﹑虚空遍适合一切根性;十不净适合贪心强的人;六随念适合信心强的人,这「信」也是贪,是好的贪,一些容易信宗教的人,个性上就有信的倾向,这些人听到两三句佛法就入耳,就相信了,这些就是所谓的「信行者」;死念﹑寂止随念适合觉行者,头脑好的人,想道理想得透澈的人才用得上;身至念适合贪行者,观身体由三十二种成份组成,以破除对身体的恋着;安般念适合寻行者及痴行者,胡思乱想或头脑比较愚蠢的人,只照顾自己的出入息,这是最简单的,虽然最简单,也是最难做的。在我看来,用愈简单的方法来修行,愈难实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适合瞋心重的人;四空定是从第四禅转向四空定,一开始就修四空定是绝不可能的事;食厌想是对治食欲太强的人;四界差别适合觉行者,是观自身由地水火风组合,以认识非一﹑无我。

 

   有一种修行方法,「念休息」是什么意思﹖

   念休息是寂止随念,即念涅槃功德;涅槃里面也有「休息」的意思。涅槃是贪瞋痴一切烦恼永尽,贪瞋痴是根本惑的部份,去除这些,没有恶业就没有苦果。完全没有苦果是般涅槃以后的事情,有「余依」的话,一定有苦果,如饿了﹑生病了会难过,就是佛陀也是一样。现在所说的念休息,无生老病死,那是般涅槃以后的事,这一生,生老病死脱离不了,这生理的苦痛,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避免,虽然心理上的苦痛,如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不好的心态都没有,不过有五蕴都会苦。即使有阿罗汉生生世世都没有恼生﹑伤生﹑杀生等坏的行为,而一生都免于病苦,他也还是脱离不了生苦﹑老苦﹑死苦。念休息的时候,则没有坏的心态产生,没有坏的行为在进行,当然也不再承受不好的结果,所以惑业苦都止息了,这是最广义的涅槃。

 

   菩萨四力也有休息力,跟念休息是不是一样﹖

   跟「大乘佛教」名词一样,不能说就是一样。同样的念佛,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念佛方法,而有些是简单化,有些相反地,像画蛇添足一样,把不必要的又加上去。

   ■……对蕴﹑处﹑界﹑根都完全把握得很清楚,亦即如实知见名(精神)与色(

肉体),就是「见净」。对蕴﹑处﹑界﹑根的缘起无疑惑──包括杂染缘起﹑分位缘起或整个系列缘起──就是「疑盖净」。这四个法门(蕴﹑处﹑界﹑根)完全了解之后,才能了解四谛跟十二缘起,通过缘起,把握无常﹑苦﹑无我,才能分别道﹑非道。因为修行过程有任何的成就,那些成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假使不知这些是通过缘起而得到的,它终究是无常,不能主宰它,你若执着它,会带来苦,如修定而有发光或神通变化,通过无常﹑苦﹑无我一对照之下,排除坏的心态,就能维持在「道」的上面,把「非道」的事情移开。也通过缘起才能把握无常,把握无常才能实际了解苦,你对苦没有亲身体会的话,你不晓得不自在;当然利根的话,是可以直接把握无我,钝根的话,通过无常﹑苦,然后才无我。无我有好多材料,《阿含》谈我﹑无我,有它很特别的地方。通过无我以后才解脱,解脱有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对于涅槃,「大乘佛法」所说的涅槃跟原始佛教所说的涅槃不大一样,大乘说的比较高明吗﹖我认为不一定这样。以上是阿含学的简介。

 

   (按:本文系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访问,长达三个半钟头。同行有张凤群﹑刘兴棊﹑洪节惠。承张凤群整理部份录音带,张秀绸润稿,并请杨老师修润。)(1988.7.《新雨月刊》第14)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26
铜币
133
威望
3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2

好文!
级别: 学士
发帖
655
铜币
755
威望
286
贡献值
4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2
[转] 根本佛法──阿含经的特色(下)
根本佛法──阿含经的特色

──访 杨郁文 老师 (下)

/张慈田 访问

   〔杨老师,台湾人,1961年毕业于高雄医学院,70年从印顺导师受三皈依及菩萨戒;现开业如意妇产科,并执教于中华佛学研究所﹑圆光佛学研究所,经常在大专佛学社团演讲。〕

 

   《阿含经》好像很少谈到忏悔。

   惭愧心就是忏悔,这是修行中从头到尾都要有的。惭愧在阿含里头有特别的含义,「知惭──耻于己阙;知愧──羞为恶行。」(《长阿含》卷二,大正1.11下)自己该有的善念﹑正念没有,惭愧;不该有的恶念﹑邪念有,惭愧。该做的事不做,失去机会,忏悔;不该做的事做了,忏悔。七觉支里面,念觉支是正见,择法觉支是分别善恶,再来惭愧心或见贤思齐心实际上应该要啣接到里面,才有精进觉支,要把该有的正念﹑善念提起,把不该有的邪念﹑恶念排除干净,又非常精进在进行这种工作,那就有喜觉支,内心喜悦带来身心轻安,才有乐受,没有乐受作基础就不能入定。初禅就是舍五盖﹑恶不善法;第二禅舍寻伺;第三禅舍喜(piti);第四禅心的喜乐(somanassa)都舍,所谓遍净舍,没有任何干扰,内心又没有任何主观的成见,非常中立的遍净舍,以这样的心境看事情,可以得如实知见,从第四禅出定后,依平等慧(sammappabbaya)来作「现观(abhisamaya)」,如释尊在菩提树下现观十二缘起。

 

   「无我」的思想是不是会产生很多歧义的解释,像部派佛教对无我的了解各个不一样。

   各个部派实际上不是对「无我」了解不一样,而是对「我」的说明不一样。他们为了说明生死之间怎样完成,怎样能有记忆,怎样延续生死的系列,而有一味蕴﹑胜义蕴﹑有分识﹑补特伽罗的理论,这些是要说明由「有」而「生」,由「行」而有「识」,为了说明这些转折,看的或听的人会错意,就会产生弊病,而认为他说的是有「我」。佛陀也在说「我」,如佛陀先说古时候某某人做了些什么事情,那就是「我」,或「我」今天要跟你们说什么法。不过这个「我」是随顺世间所说的「我」,因为人际沟通要有一个分别,谁在对谁说﹑谁在做什么。不过佛陀认为atmanattan──永恒﹑独一,而且绝对自由自在的「我」是没有,但有相对的「我」,如「我」由父精母卵结合的受精卵在母体子宫里面吸取营养,逐渐成长。顺着缘起的「我」,不是独一﹑不变的,不过有相对的自由自在,如有危险时会逃开,肚子饿会接近食物。二十岁到四十岁的人,外形﹑身材好像是「常」,身壮力强,身心统一,自在应付生活,但这不是绝对的常,是相对的常,相对的自在,这样的「我」有,说「有」指缘起俗数法的「有」,相对的「有」。佛陀说「我」,但他内心没有「我」﹑「我所」见,没有独一﹑恒常﹑绝对自在的「我」,他所说的「我」是随顺缘起空相应的「我」,这「我」发心学道,终于成佛。attan有两个意义,一个与梵文atman一样,即梵我或者是外道所说的绝对﹑恒常﹑唯一﹑自在的「我」;另外这个attan作为反身代名词(reflexive pronoun),这佛陀是常说的,如说我们要爱己﹑护己﹑知己,「己」实际上是attan,这是随顺世间缘起而有每一个人自己,假使没有的话,因果系列就分不清楚,而会交错混杂,没有因果可言。另外aham就是第一人称代名词,也就是常识的「我」,是人际沟通必须要的「我」。而ahamasmi是一种「俱生我见」,是佛教所要去除的我执。所以,我们不能说atta n就是佛教反对的「我」﹑「我所」见,如「无我」是anattan,没有梵我的「我」而已。「分别我见」的attan很容易排除掉,依修行的层次来说,我们说三结断,实际所断的身见结,是二十种身见,有理智者很容易排除,「俱生我见」有理智还排除不了,这是情意方面的,要到阿罗汉断五上分结,才把我慢(asmi mana)﹑我慢使(mananusaya)排除。asmi是第一人称单数的动词做「我」,这是「我」在行动当中,下意识在操作。所以说「无我」,我们要看经文的前后文,才来分析他所说的正不正确,单靠字面很难分清楚。我有一篇论文谈这些问题,刊在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学报,有四十六页,再一个多月就登出来。

 

   题目是什么﹖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

 

   阿罗汉说「我生已尽」,用那一个「我」﹖

   原文只说「生已尽(khina jati)」而已。翻译者加上「我」,是随顺世间假

名说若原文用,一定会用aham

 

   证初果是三结断,断那一个比较困难﹖

   同时断身见﹑疑﹑戒禁取见。断身见,是断二十种身见,「色非我」,即我们的肉体不是attan,「色异我」,色不是我所,「我在色中」或者「色在我中」……经文中都用attan的主格﹑所有格﹑处格等,这是「分别我见」,我都把它说成是哲学上或者是宗教上的「分别我见」,这种「我」是经由哲学上的要求,追寻过来的,这种「我」是永远不变的﹑恒常的﹑独一的﹑绝对自由自在的,世间没有这种东西,这只是哲学家理想中的「我」而已,还有宗教家为了建立上帝或大梵创生万物,不得不给予他独一﹑永恒﹑绝对自在(绝对自在为我之根本义,由此推论出绝对自在者必定是常﹑是独一),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性质,万物﹑众生都是他所派生出来的,假如没有这种理想的「我」,我好像没有依靠。一个人假如不能去除二十种身见,他在理智上就不够,对佛法没有深入,没有办法信忍;若能信忍,由认识而能忍之,别人怎么说都不能使他这种见解丧失。断身见是要通过缘起才能把握,又通过缘起可以建立起三世的观念,二世一重或三世二重都可以,不管怎样,是要建立正确的因果观念。有许多行为可以去除烦恼,你按照这些方法充实它,结果就会获得圣人修道的方法及得到果位,假使不相信的话,就是无明,相信就是明,也就是无「疑」。我们一般所说的「疑盖」是针对修禅定的,这里是针对整个解脱道来说,对于缘起﹑三世因果没有怀疑,就是疑结断。若有正确的修道方法,就没有任何戒禁取见──不是修道的方法,却认为是最好的修道方法;这一种见解消除掉,与身见断﹑疑结断,合称三结断。须陀洹果是三结断,断除三恶趣,但还在人天,不过以阿含来说,顶多再转生七次,就可以证阿罗汉果。所以这样说来,假使从佛陀在世到现在,以六十年为一生,我们不晓得重生了几次,我们这一生是第七生的话,证明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都不是须陀洹果以上的人,若是的话,我们都成就了。

 

   七次会不会只是象征的意义而已﹖

   你说象征不是不可能,不过以经典来说,是很肯定的。你有须陀洹果的成就,必定在这七生中,成就断五下分结(身见﹑疑﹑戒禁取见﹑贪﹑瞋)及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世间有很多阿罗汉果位的人,他是不主动表示出来而已。

 

   证初果难不难,如果依阿含的方法﹖

   我只能这样说,若对缘起法门能把握得非常透澈,对于三世因果的观念,现在以前﹑现在一念﹑现在以后(不是三生的三世因果),属于缘起的系列范围,还有对缘起的把握,对八不缘起非常透澈的认识,通过缘起了解无常﹑苦﹑无我,而对「分别我见」非常肯定地排除掉,也不会心动于任何其他的宗教或哲学思想,那你就是初果,预入法流,可以自称入流者,应当不是一种我慢,是一种肯定。佛教的果位──四沙门果,都是自证的,不是靠别人来证实。我们心里有坏的﹑好的心态,或者了解法到什么程度,自己心里很清楚,所以四沙门果都是自证,自己证实自己,问题是对于蕴﹑处﹑界﹑根﹑谛的透澈认识之后,才把握到缘起。四谛也是缘起,只是「染﹑净事的缘起」,分为流转生死杂染的方面及解脱清净还灭的方面,只是为了说法的方便,对缘起作比较简单的说明。

 

   早期的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小品般若经》,贬低四谛﹑缘起甚至阿罗汉的地位。

   我不太喜欢说这样的事情,因为现在台湾佛教界,所谓「大乘佛教」非常盛行,若说得不清楚﹑不完整而被人误会或打击到大乘者对「大乘佛教」经典的信心,使他们失去一种依靠的东西是不妥当的。我们按照现代佛学研究,可以看出佛法在不同时代演变的法流,「大乘」经典是佛灭四﹑五百年以后才出现,这是非常肯定的。从语言学﹑考古学﹑社会学,还有种种佛法精神演变方面去考察,都可以得到这种消息。佛法是佛陀自知自觉而成等正觉,实际上是悟缘起法,通过缘起法,把握生死流转面,还有涅槃还灭面,佛陀才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法由四众弟子听的﹑看的而流传出来,由受持传诵而结集,开始是结集「相应修多罗」,修多罗部份是比较早期的,是佛法的根本部份,以后才有「祇夜」﹑「记说」等,对于修多罗再加以解说,跟着中﹑长﹑增一阿含结集流传下来。「阿毗达磨」是著作,对阿含经过消化以后,用新的方法来归纳或表达出来,而都有作者的名字,「大乘经典」是参考阿含经藏及阿毗达磨(论藏)而编集出来,虽然是新编的,还是沿用「如是我闻」的方式结集下来。对大乘经典,印顺法师说「大乘佛法」,不说「佛法」,因为「佛法」是从阿含这一系统下来,而所谓「大乘佛法」是大乘者的佛法而已,密教是「秘密大乘佛法」,那又是更后出的。所谓「小乘佛法」是「大乘者」贬斥后期阿毗达磨论者的称呼。「大乘佛法」是相当于阿毗达磨论典,是因应当时的社会﹑人民﹑时代潮流而整理出来的佛法,使那个时代的人容易接受﹑安心,得到修行的方针,这样加加减减,有好的成份呈现出来,也有不好的成份加进去,所以后来的人要非常客观,不要说「大乘」就是大,说「小乘」就是小,使外加的名词来蒙蔽我们的视力。《阿含》说:阿罗汉﹑辟支佛﹑佛陀,都是由四圣谛法门,由四念处为首的三十七道品而得「明﹑解脱」,所有的圣人同走这一条道路,一入道﹑一行道(ekayana)。

 

   印顺法师比较同情初期大乘及中观思想,从中观走到解脱道,跟从阿含走到解脱道是不是一样﹖

   你是从他的著作发现有这种倾向;实际上,除了经典的解释以外,他的根据都是以阿含为主,阿含找不到才退而求其次,从阿毗达磨或大乘初期的经典作为他的经证。他研究中观是要透过中观来看阿含,他有一个认识,中观的著作是印度的,印度人在研究印度的东西,总是比其他国家的研究方便﹑有力,在时空上比我们现代人更接近佛陀的时期,透过中观推回阿含,他的目的还是要研究阿含──根本的「佛法」,晓得法流演变次第的人,都晓得阿含的重要。我们现在离开原始佛教太远,所以不得不借助像龙树菩萨这样的人。其实,《中论》是阿含的宗经论,以阿含为宗而来解释八不缘起﹑四谛等。又如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八五八九卷「摄事分」,也在择摄《杂阿含经》的修多罗部份(包括蕴诵﹑处诵﹑因缘诵﹑道诵等)。

 

   像四谛,有苦﹑集﹑灭﹑道一定流程可观察﹑修持,而中观或般若的思想却马上从无苦﹑集﹑灭﹑道下手。

   佛陀教导弟子的方式,不是每一个人来都先用幼儿园的课本,他看你的程度,针对你的问题来回答。佛陀教导学生的过程,可以用一条线连结起来,可以分几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建立因果的观念,假使你没有因果观念就教导你因果观念,包括布施﹑持戒﹑生天,等你切实认识因果,能容纳更进一步的法,佛陀就说正法要,所谓「正法要」是苦﹑集﹑灭﹑道。假使你本来就非常确信因果,没有邪因邪果﹑无因无果的邪见,就直接告诉你苦集灭道,像五比丘,有正确的因果观念,所以佛陀到鹿野苑,一开始就说要离苦﹑乐两边,行中道,所谓八正道,然后就谈苦集灭道。有了「正法要」还不够,我们用最好的例子(《杂阿含》200经),佛陀的儿子罗?罗,有一次问佛陀消除我﹑我所见﹑我慢的方法,佛陀问他有没有向人谈过五蕴,他说没有。佛陀要他去跟人说五蕴法。他自己晓得五蕴法门,那是晓得而已,要能说五蕴法门,而别人听得懂,才能说对五蕴法门有透澈的了解。之后又问有没有说六入法﹑因缘法。他说没有,又叫他去向人说。经过这样,能够说法娴熟,「心解脱智熟,堪任受增上法」,佛陀才说一切法无常,通过蕴处界根,确实把握缘起,再来看诸行无常,一切法无常;这「一切」有特别的含义,是「六六法」,六根对六境生六识﹑六触﹑六受﹑六爱等法,都是无常。通过缘起才能把握无常性﹑非一性﹑无我性﹑无生性。通过无常把握苦,再来把握无我是常态,但要把握无我还是有几种不一样的途径,如有些人本来对苦已经非常了解,就可以从无常跳过去看无我,说无常就是无我,或者说苦就是无我,因苦就是身心不自在,不自在就是无我。对另外一些人,佛陀直接教他观察一切法无我,因为前面的阶段已经踏过了,所以不同根性的人该用不同的教法。

 

   禅宗也称「开悟」,但从禅宗公案或师生对话语录,看不到他们在讲四圣谛。

   禅宗也在追求苦的根源,苦的解脱,及苦灭之道,只是没有明白地宣说出来。禅宗的开悟,有一种说法,我认为比较切实的,即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并不是一悟百悟。禅宗所谓开悟﹑见性,我认为他们所见到的,还是无常性﹑无我性或无生性,这些在阿含里只是属于「道非道知见清净」的这一部份,用这些为基础分析自己的任何行为合不合适﹑有没有错,走对了,然后才真正走上解脱道。禅宗的开悟,认识到无我,断「分别我见」,只是须陀洹,见道﹑入流而已;「见性成佛」是一种安慰的话,若是见性的须陀洹,是正趣三菩提(正觉),不是已经证三菩提了。

 

   禅宗是属于「真常唯心」的系统,若照他们的经论根据,以这样的系统可以入道吗﹖

   以学术上的研究来说是没有错的。禅宗的内容以及禅师的表现,是偏向于「真常唯心」。以整个印度佛教来说,禅宗是回归到固有的印度思想,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一概而论。假如用阿含的名词,入道就是入流,有入流的人是没有「分别我见」,不过我慢﹑我爱﹑我使,还是有,尚需一番修道的工夫去排除。一位开悟见道的人,在待人接物处事的表现,应当不同于未悟或未见道前;虽然如此,我们现在不能妄加评断某一个人,即使我们亲眼看到他的表现,也不能评断,因他内心所想的跟表现于外可能不一样,除非你有他心通。

 

   从《六祖坛经》的内容来看慧能,他是怎样的人﹖

   我认为他是有成就的,因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他可以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表现佛法的内容,而对有疑问的人,可以随心所欲使他马上解除疑问,不像以后的禅宗大德,用棒喝的,说错的打,说对的也打,不说也打。我认为假使要成就他大疑,用些手段是可以,但他若有正确的反应出来,应该要给他肯定,否则也要诱导他,使他开悟,像六祖对于有疑问的人,很亲切地说给他听,使他「啊﹗我晓得了﹗」问题就解决了。至于后代的禅宗大德,我现在不能评说,我们需要分别依个案来说。有实际修行成就的禅师指导学生,都用最恰当的方式,有时也用技俩﹑手段,但有些人学模学样,变成捣乱了。

 

   按照阿含的修学方式是否比较落实﹑有步骤﹖

   对。应当就是这样,实际上就是这样。

 

   您对「不可说」的看法如何﹖

   「不可说」就是无记。无记有好几种层次,如石女(没有女性性器官的女人)与黄门(没有男性性器官的男人)所生的孩子,有多高多漂亮,没有这回事情,是无记。还有有些外道以为离五蕴有我,可以依靠它,其实身心之外不能接受东西,阿含所说的「非对境」,不是六根所对的﹑看不到的东西,说「有」﹑说「没有」是没有用的,我们六根接触不到的当然不可说。再来,一种可说而不回答──置答(放置不回答),假如你所问的问题有两种的答──「有」及「没有」,但回答「有」,对你产生困扰,回答「没有」,亦使你产生困扰或更大的邪见,问题是你现在不能接受「有」跟「没有」的任一答案,这也是一种无记。还有问答双方都没有办法去寻索答案,也是无记;像空间有边﹑无边的问题,不管怎样追寻都追不到边。时间的「无始」也是同样,无始原文是anamatagga,不可思量其顶点(始点)。还有,佛般涅槃后是「有」或「没有」,是三界有情所不能知的,属于凡夫「非所对境」,我们意识不能把握那样的境界,因我们在三界内身心活动都离不开欲爱﹑色爱﹑无色爱,不能得知已经排除三毒的圣者有没有再生,这是不说的问题。古印度宗教哲学有十四种热门的话题佛教判它为十四无记,「记」是决定的回答,十四种不能决定地给予回答﹑不可回答或不能回答事实不存在的东西,都属于无记,不可说。

 

   您对神通的看法如何﹖像阿含也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之类的神通。

   佛陀的教导不离开身﹑口﹑意,上根利智的人尊重言谈合乎真理者,他是用「教诫示导」而不是用神通的显现,但对中根以下的人,因口说的他不会尊重,而必须显示他心通来教化,若还行不通的话,就只好用身体变化的神通了,「他心示导」及「神足示导」若非万不得已不用的。在阿含里是有问才有答,很少无问自说的,不像以后的大乘经典,一开头就放光﹑动地,然后才说法。以这样来评判,接受「大乘佛法」的人都是中下根的人。佛陀允许目揵连尊者显神通,主要是让大家明白:神通是不可靠,神通是敌不过业力。其实神通亦离不开缘起,它是修定的一种自然现象,至于刻意修神通者就是贪,会产生名闻利养﹑我慢,有极强烈的贪心与痴情,如对不供养的人,就用神通来惩罚对方,是相当大的痴情,起一念瞋心,造无量的业。身上出火﹑出水的神通是一种精神的感应,有神通的人使对方有这样的感觉,不是事实的,可是会使对方有明明白白的感觉,宛若真的一样,这与魔术师用道具﹑催眠的方法不一样。

 

   神通还是需要的,因为在做十二缘起观察的时候,你若没有宿命通,你自己以前的生死转接摸不透,若有宿命通的话,一生的经历,乃至前生的经历,好像用相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现观回去,这一幕一幕是现量的,不是比量的;再来,没有天眼通(生死智证通),你对外界众生的生死,看不到,看不透,不晓得这里死那里生,那里生这里死,若有天眼通,能观众生的生死,也能弄得清楚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是宿命明﹑天眼明,没有这两样神通现量做基础,你没有办法现观十二缘起,而确定得到漏尽通,把贪瞋痴排除干净,这样说来,这三明或三通是好的,不会引起我慢及深刻的贪瞋。

 

   《杂阿含》347(须深盗法经)谈到有阿罗汉没有四禅的体验及没有神通。

   有些阿罗汉不得深定而排除贪瞋痴烦恼,称为慧解脱者,慧解脱者不一定要身证心解脱(有心解脱的人不一定已排除贪瞋痴),慧解脱者前世也有某种程度的修行,这一生并不是完全没有神通。

 

   您对目前台湾佛学院的教育,有何看法﹖

   目前台湾到处都有佛学院,形成经费分散,师资分散,这样,第一是太不经济,第二是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老师不好教课。假使中国佛教会把佛学院作个统一,分析学生的程度,相同程度者集合在一起,如此可节省许多经费﹑人力,且老师也较方便教导,设计出学生能接受的课程。目前学生选择佛学院亦感困难,而教授讲得太深有的听不懂,太浅则觉得没兴趣,加上一些佛学院是在家众作财力支持,就搀杂了许多意见,院方无法照理想作业。

 

   佛学院中「中国佛教」与「大乘佛教」势力很强,您在这样的环境下教授阿含学,学生学了阿含学之后,会不会被吸过去﹖

   我认为不会。真正认识阿含的,对佛法是有正确的认识。就如印顺法师说,「佛法」是佛法,「大乘佛法」是以大乘者的立场来解释佛法。如日本接触南传佛教一百多年,他们都尽量用原始佛教做其理论基础,除非原始佛教不能涵盖的,就以什么时期谈什么佛法,假使谈论纯粹佛法而不引用阿含作理论根据,是会让人难以理解的。

 

 (按:本文系1988515日访问,长达三个半钟头。同行有张凤群﹑刘兴棊、洪节惠。承张凤群整理部份录音带,张秀绸润稿,并请杨老师修润。)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26
铜币
133
威望
3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3
好文!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46
铜币
52
威望
7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9-15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