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987阅读
  • 1回复

南传禅法与六祖禅法对照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说起南传禅法与六祖禅法的对照,两边的一些学子都会不乐意。学习六祖禅法的学子或许会说:“我们是更高的禅法。”学习南传禅的人或许会说:“我们是更接近源流的佛法。”但现在,不妨让我们暂时撇开宗派的门墙,以双方可以共同认同的佛教经典如南传相应部等经典(或汉译杂阿含经等)为标准,来对这两者进行对照。
这种态度是佛陀鼓励的。《南传大般涅盘经》写道:
薄伽梵说:「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语:『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从佛亲口闻受。』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该比丘善了解之。』

1、双方的接纳

六祖对于大小乘的观点:

(《坛经》)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未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凡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坛经》)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阿姜查与佛使比丘对于六祖禅法的赞赏:

曾有人问阿姜查:“你看过六祖惠能《坛经》吗?”阿姜查答道:“惠能的智能是很敏锐的,初学者不容易体会得到。不过你若遵照我们这里的方法耐心修习,练习不执着,终究会了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里用功。当时适逢雨季,而且雨下得特别多,某日刮起一阵强风,吹掉半边的屋顶,他也不理不睬,让雨水打进来。过了几天,我经过他的住处,看到开了天窗的屋顶,就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说是在修习不执着。这是没有智能的不执着,其安静的程度就像水牛一般。你若遵守戒律,生活简朴,不自私自利,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能。”

1947年,佛使比丘翻译《六祖坛经》。

心得:六祖将大乘小乘的名相不同,解释为心行上的不同。从实践来比较,而不是在名相上争执。另外,六祖强调先解脱自己的烦恼,才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他人解脱烦恼。

2、关于“本心”的对照

“比丘们啊!什么是绝对(无为)?它就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这个,比丘们啊!就叫做绝对。”
(见《杂部经》第四集第三五九页)
“比丘们啊!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如果没有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即无从得解脱。因为有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故,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能得到解脱。”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小部经》感兴语(嗢陀南)第一二九页。)

(《坛经》)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

关于本心,阿姜查的回答。

问:你所说的这颗心就是「本心」吗?

答:你是什么意思?

问:你似乎是说在世俗的身心(五蕴)之外还有个东西。有这样的东西吗?你怎么称呼它?

答: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我们不称它为 「任何东西」——它就是那样存在!一切都放下。甚至连觉性也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因此连它也要放下!意识不是独立的个体、众生、自我或他人,因此,放下它——放下一切!没有任何值得渴爱的事!一切都只是麻烦的包袱。当你如此清楚看见时,就能放下一切。

问:我们不能称它为「本心」吗?

答:若你坚持的话,仍可以如此称呼它。你可以称呼它为任何你喜欢的名字,因为那只是世俗谛。但必须正确了解这点,这非常重要。若我们不利用世俗谛,就没有任何文字或概念可以来思考真谛——法。了解这点非常重要。

心得:有人说:“佛性真常是外道”。这样的结论未免笼统,因为何谓“佛性”,何谓“真常”都还依赖对这些语词的解释。在不同的人用来,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如果要绝对地说“佛性”,“真常”这些词不能用,那么“我”、“你”、“他”、乃至我们的姓名,更是外道之说不能用了。然而,佛陀在经典里也经常称呼弟子的名字。如果不执着于“我”、“你”、“他”实有自性,为何就不能用这些名言用于交流呢?

3、关于“无常”的对照

【契经 五阴诵】  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
  
  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坛经》)弟子常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之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盘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盘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心得:“无常”与“常”只是语词而已,不同人用来有不同意思。在六祖用来,“常”可以用来揭示“真无常”,“无常”可以用来揭示“真常”。
  如果说还有主体在无常生灭的话,那么还不是真正的无常,因为还有主体。如果洞察了主体为空,就能更进一步地“无常”下去。就像对于物质,我们一层一层地往里剥,分子没有自性,原子没有自性,直至极微,极微也是刹那即灭的。

4、生活中的缘起:

《坛经》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原始巴利经文说,每当我们心中产生烦恼,十一种状况即相依相续地产生缘起的运行。因此它不必被解说为包含三世,甚至一世、一年、一个月或一天的时间。在一眨眼间,一次完整轮转的缘起以及随之而起的苦,可能就已发生并结束了。

葛印卡老师《四念住开示集要》

  每当佛陀使用到sati 或sato这些字时,他也同时使用sampajāno (时时彻知无常),就如在本经中的: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ātāpī意思是「精勤地」。然而唯有俱足了智慧才算圆满。这个智慧就是时时彻知无常sampajāno:在经验的层次上了知实相的特性,也就是无常anicca,生起及灭去的基本特性。由于它的无常特性,因此苦dukkha的特性也是本具的。用智慧来修习,你就会亲身领会到苦dukkha。每个愉悦的经验,每个愉悦的状况都是无常的anicca。在身体架构内的每样东西都会转变成不愉悦,因此它就只是苦而已。这就是自然的法则。然而心的癖性总是执取和贪求愉悦的经验,而当它消失时,你就觉得痛苦。这不是个哲学理论,而是要用洞见paμivedhana去体验的一项真理: 要用分离、剖析、离散、消融来使你达到bhaaga,完全消融的阶段。你体证到这个坚实的物质结构,身体,实际上只不过是生起又灭去的次原子微粒kalāpas罢了。而心和心的内涵也是一样,虽然它们呈现出非常坚实、激烈的情绪,如愤怒、恐惧或情欲等来击倒你。内观Vipassana,洞见paμivedhana,会帮助你。藉由穿透、贯穿的智慧,你分离,剖析、离散这些强烈的情绪到一个阶段时,它们就只是一些微细的波动罢了。这整个身心的结构和心的内涵只不过是微细的波动,微细的波动,anicca,anicca,无常,无常。

阿姜查《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慧》

但对世俗人而言,若受到责备或批评,就会很沮丧;若受到赞叹,便会很高兴。若知道各种心情的实相,知道执着赞叹与责骂的后果,那些执着任何一件事的危险,我们对自己的心情就会更加敏锐。

我们会知道,执着它们确实会造成痛苦。我们看到苦,并看见执着正是苦的因,我们开始了解执着好与坏的后果。我们执着过它们,看过其后果――没有真实的快乐,因此,现在寻找放下的方法。

放下的方法 即不执着任何事物

「放下的方法」在哪里?在佛教里,我们说:「不执着任何事物」!这并不表示说不能持有事物,而是我们不执着。例如这支手电筒,「这是什么?」我们质疑,所以拿起它。「哦!它是一只手电筒。」然后将它放下。我们就这样持有事物。

心得:从当下的生活来解释十二缘起,对于学子更有可实践的指导意义。当下的无明,导致了执着,执着产生了贪爱,贪爱产生了痛苦。这些缘起流转,在当下就可以体会的。对于轮回也是一样的,说到三世的轮回,我们无法经验得到。对于当下负面情绪的轮回,我们当下就可以体验到。

5、关于入定

(《念住经》)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感受。”
……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心意。”
……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坛经》)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定》)
  均衡持续地练习 正念将不间断生起
  那就如瓶中的水,当慢慢地地倒出来时,水会滴出来――滴滴……答答……。但当我们将瓶子更倾斜时,水则会持续倾斜而出。正念就像这样,若我们加速精进,以均衡而持续的方式练习,正念将像水流一样无间地流出。无论行、住、坐、卧,觉知都不会间断,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
  我们心的训练就像如此。在片刻的正念后,又会再度胡思乱想,它是不安的,而正念也无法持续。但无论它想些什么,都别在意,只管持续精进。它会像水滴一样,愈来愈频繁,终至汇聚成一条水流。届时觉知就会无所不在,无论行、住、坐、卧,不管你做什么,觉知都会照顾你。
  就从现在开始,试试看,但不要急。若你只是坐在那里等着看好戏,那么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因此要小心。若太勉强,你不会成功;但若你完全不肯尝试,也同样不会成功。

心得:有些禅师强调以坐姿来培养定力,有些禅师不强调以坐姿来培养定力。但这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殊途同归,后来都要求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定力和觉知力。


最后,以经典作为总结。

“乔达弥,你了解的素质(dhammas)中,‘这些素质趋向欲求、非趋无欲;趋向束缚、非趋解缚;趋向堆积、非趋褪脱;趋向自大、非趋谦虚;趋向不满、非趋满足;趋向纠缠、非趋退隐;趋向懒惰、非趋勤奋;趋向沉赘、非趋轻松’: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Dhamma),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无欲、非趋欲求;趋向解脱束缚、非趋束缚;趋向褪脱、非趋堆积;趋向谦虚、非趋自大;趋向满足、非趋不满;趋向退隐、非趋纠缠;趋向勤奋、非趋懒惰;趋向轻松、非趋累赘’: 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AN8.53(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优波离,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不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也不趋向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AN7.80(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级别: 学士
发帖
655
铜币
755
威望
286
贡献值
4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9-13
帖这样的文章出来让大家看看、读读、分享,很好!不要偏激,要博学多闻,要中道!自己适合修什么法门不要紧,了解哪些知识多些不要紧,哪方面的知见巩固些,哪方面的成就多些不要紧,别打击别人,打击别的法门,别捆绑别人,抵毁别人称赞自己。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