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5029阅读
  • 6回复

也谈禅定的一点认识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15
铜币
123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定,不一定要在禅坐中完成.现实生活中六根对六尘不染,不执着,时时保持正念,,对身边时刻发生的事情如实了知,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爱,不着,如如不动,我认为这也是定.同样都有心念感知,不同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定有身体的参与,而禅坐中的定没有身体行为的参与.以禅定为基础去观察法的实相是对的,但不是唯一,现实生活中保持正念,去习气才是关键,不染着的同时去掉习气,去掉一分,得到一分,当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会有一个飞跃,会有一个新的平衡点,所有相续的条件都会改变,这就是不再有后有,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的定是禅坐的定的延续.是解脱的必经之路.     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请各位师兄包函.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5-29
《杂阿含》卷三十一(八八三)记述,有十四种“四种禅”的显相变化,通外道所修,即共有五十六种不同的禅定现象变化。如经文说,有十四种禅:

①有禅三昧善(初入正定),非正受善(但不能持续正受定中)。有禅正受善(一类行者),正在进入内在禅观觉受之中,即在欲界定间行进中,非三昧善(尚未证入正定),有禅三昧善,亦正受善(圣弟子所入禅定),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即虽入禅定,但非以“纯善心、正直心、正见心、正智心、正思惟,所入禅定”,故说“非三昧善、非正受善”,是外道者所入。)(按禅有外道禅法及佛弟子依方便禅思所入禅定。三昧亦有外道定境及佛弟子依正见心、离欲心、纯善心所入正定。)正受,即修禅间及禅思中所觉受五蕴等身心潜能变化的内涵等,亦即如一类修行者在“禅受间”微细的对五蕴觉受、思惟、体证其苦、空、无常、无我之理,又如观照身心(见相)生灭、止息、解脱心现前等现象变化,唯佛弟子所修。正受,又有多重意义。如一心正受法义,亦名正受义(《杂阿含》卷三十七)。又如在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中正受住,亦名正受义(《杂阿含》卷十七(四七四))。又如入涅槃界者,于有身灭而正受,亦名正受义。又如证四空定者,于此诸界于自行正受而得……,亦名正受义(《杂阿含》卷十七)。又如比丘入灭“住灭”正受者,作于二法,止以观,亦名正受义(《杂阿含》卷二十一“五六八”)。

②复次四种禅,有禅住三昧善(一类行者已入深定,安住三昧中),非住正受善,有禅住正受善,非住三昧善,有禅住三昧善,亦住正受善,有禅非住三昧善,亦非住正受善。(以下皆类同,不录。)

③复有四种禅,有禅三昧起善(一类行者,从三昧起,仍然保持(定心、纯善之心不失)),非正受起善……。

④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时善(在三昧中时,其善性之“定境”持续没有间断),非正受时善……。

⑤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处善(一类行者,不论在任何处所修禅,皆能保持“定善”不失。)

⑥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迎善(一类行者,在三昧中仍然有“迎喜禅乐之念”)。

⑦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念善(一类行者,在三昧中要动觉念之心,即时时起观照,才能保持“善定不失”。)非正受念善……。

⑧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念不念善(一类行者已经到达在三昧中不论起不起念,皆保持“善定不失”。)非正受念不念善……。

⑨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来善(来有未来面临之意),非正受来善……。

⑩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恶善(外道所入邪定,虽入三昧,恶念心体不失,非正受恶善……。)

?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方便善(一类行者,非真入三昧,而是入相似定境,故名“方便善性之定境”),非正受方便善……。

?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止善(一类行者在三昧中已经“止念”,但仍保持“善定不失”。)

?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举善(举有提起来或举止或觉照之意),非正受举善……。

?复次有四种禅,有禅三昧舍善(有一类行者在正定中苦乐之心俱舍,舍心现前,任运自如自然不著所入定乐之境。)非正受舍善……。

  以上所略举十四种四种禅,即①禅三昧善(初修三昧,不能久持);②禅住三昧善,已入深定,经常安住三昧之中;③禅三昧起善;④禅三昧时善;⑤禅三昧处善;⑥禅三昧迎善;⑦禅三昧念善;⑧禅三昧念不念善;⑨禅三昧来善;⑩禅三昧恶善;?禅三昧方便善;?禅三昧止善;?禅三昧举善;?禅三昧舍善,乃是通正道、外道所修,极其甚深、复杂难解。尤其佛弟子所入禅定,牵涉前述经文所说“方便禅思”的内涵,以至区分出“世间定”(包括正道、外道、邪道所修。)与“出世间定”的差别。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6-03
    昨天晚上我又试了一次禅修,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制心一处,把意念固定在一个地方,确实发现可以升起禅定,这种禅受确实是离生喜乐,出现光明境界,但是,这种禅受非常狭隘,跟以前我只是自在自然自发地触发禅定相比较是两种禅受,这种制心一处的禅修方法起不了观照。没有办法天上地下,身心世界,好丑粗细地观。大概跟一开始就约束自己身心有关。但这种制心一处的定出定后确实可以增强专注力,但不能在禅定中观,也不能在禅定中随自己的心意转换与契入境界,调整身心。
    禅定方式的不同大概是四禅八定与空三昧,上座禅,无相三昧,四无量心等等的差别不同。定叫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本身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专制在一点,这种方式是狭隘的,另一种是心与境合一于身心世界只有了知与觉照,这种心一境性就是宽泛的了。。。。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6-03 06:22重新编辑 ]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15
铜币
123
威望
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03
如兄所言,定有两种,一种是心专制一点,如假想观,或佛号,或某一所缘竟,意为修止,以此修定,我认为有缘分的话,可开发天眼功能.你说的另一种是心与境合一于身心世界只有了知与觉照,我认为这才是佛陀所提倡的修定方式,我个人认为这种定有助与开发内视功能,对观察五蕴实象有帮助.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观点不一定正确.也希望在这里得到善知识的指点.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6-03
回 2楼(古莲子) 的帖子
师兄你好:
什么是不二法门?如何理解?谢谢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03
一切本来是一不是二,只因妄想颠倒执着不能证得,所以,诸佛佛法唯说执着颠倒过患。不走极端,不落两边,中道觉悟的法门,有无是两边,有无俱遣,戏论消失,平等现前,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法门是为不二法门。 世尊说法一乘,也就是世间有不说无,世间无常不说有,无常不应执着,中道觉悟涅盘的法门。所以,一切法门都是不二法门。法无二乘,人心自有差别。 着有落空就是二乘,不着有不落空的原始佛法解脱者也就是大乘。三明六通,俱解脱者是大乘,觉行圆满,佛是最上乘。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6-03 19:16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6-03
  卧轮禅师见慧能,说了自己的功夫境界,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慧能答说:慧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一个,一个是时时拂拭,不起念头,而慧能不是这样,他心数起,但是,也不能认为心起执着,重点在于一个对境,慧能是对境心数起,也就是了知与觉照,狂心歇了,对境起心,心就是心,心不起了以为就是菩提了,这个错了,菩提不是心念,所以,在心念在境上,哪有个菩提,菩提作么长。古大德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怎么讲,一个是妄念,一个是妄心,妄念是执着颠倒,妄心是什么,是无常心念,是心法,是妄心,两者都是假的,无常,菩提不在这里,菩提没有一个相,都是无常的,作么长?非要见一个菩提的相,那一切相就是菩提的相,相是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菩提的相就是事相,真正的菩提涅盘无相。要见一个菩提相,那就是虚妄相,真正的菩提是觉者是谁,觉者非觉,不是一物,就是菩提涅盘,不是一物怎么说,但若体认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是妄的,起念执着是颠倒的,但妄心熄灭了,就起不了功用,做不到俱解脱,妄念执着不起,妄心不熄灭,心生种种法生,那就能万法俱在,万法尽通,万行俱备,还能离诸法相,做到不作得想,一无所得,就是能善通达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大乘,明心见性后,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明行足,世间解,而无所执着就是最上乘佛乘。 卧轮禅师也很了不起,做到心不起妄念了,但是,他熄灭了妄心,所以,人心对法义理解的差别,他不能做到如慧能大师一样的俱解脱大阿罗汉。 这种不起妄念,不熄妄心的法门,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是最上,独一无二的意思。其实佛一开始也是立足不二法门而说法的,所以,佛说法初善,中善,竟亦善,纯一圆满。只是人心自有差别。 这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而无所住的法门,就是不二法门。心能转物,而还不做得想,能善通达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那一切身心世界,与觉悟涅盘,就不是相对立的了,这就是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更多地被在菩萨乘,大菩提乘中提到,因为菩萨就是觉有情义,自觉觉他,觉有情义不是讲觉悟了还有情,是讲觉悟了有与情都是假的,无常的,义是意思,就是说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悟了有与情。菩萨要觉他,佛法难起,要做到圆满,成就佛的功德,就需要了解更多的解脱的法门(自性法门),就需要有更多的智慧方便,不二法门就更重要。单纯就解脱道而言,只要立足中道,不能有太多的智慧方便也是觉悟,一样的觉悟,觉悟没有差别。觉悟叫悟无生,觉悟了,能于境相诸法不执着叫得无生法忍。 不一定非要成佛,不成佛,阿罗汉直接涅盘,不看有,有人把阿罗汉叫苛担汉,就是诸法我不管它,我也不想做佛,我自己涅盘,成佛有这么殊胜的能力,一样的,不可得,确实这样,阿罗汉也有这个能力,就是出离三界,不受后有了。这个,也应当明确。不能贬低阿罗汉。贬低阿罗汉那说明还是贪着有,是学人贪着有,贪着功夫的表现。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6-03 20: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