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四下之一
【律】四十八觀軍戒。
[科04]【疏】觀軍陣戒四十八。
[科05]【疏】多論三義一為佛法尊重故二為滅誹謗故三為息諸惡增長善法故有此三益故制。
四十八制意中一比丘觀軍薄濫佛法二招他譏毀三習起兇暴故制此戒反過成益。
[科06]【疏】論犯三緣一是軍陣二故往觀三見便犯。
犯緣第二故往者開非意故。
【註】佛在舍衛人民反叛王領六軍征伐六群觀陣波斯匿見不悅以一褁石蜜奉佛并持名禮拜彼至佛所具陳此緣因訶制戒也。
[科07]【疏】緣中始因看軍王使持名禮佛者制戒之本也。
戒緣匿王遣令奉蜜意欲請佛制戒六群不知往遭訶制注中六軍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天子當用六軍即一萬五千人。
【律】若比丘往觀軍陣(若戲若鬪也軍者乃至一馬一車一步也)除時因緣(若須有白若有請喚)波逸提。
【註】若不避者吉羅從下至高道至非道不見吉羅方便不見亦爾若見犯墮不犯者若有事往若被請去勢力將去若先前行軍在後至便下道避若水陸道斷惡獸賊難水大漲若為力勢所繫縛或命梵等難不下道無犯。
[科08]【疏】戒本四句一人二觀軍注中真戲俱犯三除緣如後四結罪文相可解不看即是縱下道避偷見亦犯。
戒本第二句真鬪戲陣情過同故三除緣如後即次戒也四中初指文不下示意言即是者謂順教無犯也戒本制觀偷目竊觀雖避何益。
[科09]【疏】此中五兵不起則已起必加身王者不獲已而設比丘義無輒見故刀兵之劫起在此心違順之間持犯立見。
勸持中初敘兵意五兵者即軍陣所執五種兵器周禮注曰戈(平頭戟也)殳(音殊無刃而用撞挃)戟(三刃戟也)酋矛(酋自秋反長矛也)夷矛(應是短者)步卒無夷矛而加弓失起必加身謂陵害於人身家國置之以示威用之以定亂非所樂之故云不獲已也比丘下誡往觀初示非宜故下明所感刀兵劫者準俱舍論人年十歲時人長尺五短者一尺有刀兵灾起七日七夜地多荊棘皆如鋒刃手執草木悉成劒戟但欲相殺若人曾持不殺戒免逢此劫長阿含云斯由其人常懷嗔忿害心相向無慈心故是為刀兵劫故曰起在心也違下示持犯相舉心轉眼即違成犯稟制低眸即順成持故云立見結犯注中二節初明輕重不避吉者違制教也從下至高謂登高處道至非道謂選要便處欲見不見緣缺故輕見則是重不犯中初開有緣若下次明順教若水陸等後開急難。
【律】四十九軍中過宿戒。
[科01]【疏】在軍過宿戒四十九。
[科02]【疏】論犯四緣一有請緣在軍二曾經二夜三第三宿不離見聞處四明相出便犯。
四十九及與後戒制意同前故不復出犯緣中初有請者謂知識檀越請召。
【註】佛在舍衛六群有緣至軍中宿居士言我等為愛欲故有此耳沙門復此何為比丘舉過白佛因而制戒。
【律】若比丘有因緣聽至軍中二宿三宿過者波逸提。
【註】不犯者得二宿至第三宿明相未出離聞見處若水陸道斷命梵等難不離無犯。
[科03]【疏】多論若不開者便誹謗云比丘有求不喚自來無所求時雖喚不來若往說法令悟道果故開往也。
次明開中初杜譏謗比丘有求謂求索利養若下次為利他彼論又云又長信敬故又道俗相須故注不犯中初順教若下開難緣。
【律】五十觀合戰戒。
[科04]【疏】觀軍合戰戒五十。
[科05]【疏】過不異前既有緣至應坐說法後看合戰為刃所中犯同於初。
五十制意初指過同前同觀軍故既下正敘今戒為刃所中中字去呼如戒緣起亦由見犯故曰同初無緣見陣即犯前戒有緣觀戰方犯此戒。
[科06]【疏】四緣成一先在軍中二合戰三方便看四見即犯。
犯緣第三言方便者謂作意也。
【註】佛在舍衛六群有緣在軍觀諸鬬力中有一人為箭所射伴以衣舁居士見恠比丘聞告佛因制戒。
【律】若比丘二宿三宿軍中住或時觀陣若觀遊軍象馬力勢者波逸提(餘如前戒明之)。
[科07]【疏】戒本可解。
別釋中戒本初犯人二在軍中即知此戒因前而制三觀戰四結犯。
[科08]【疏】僧祇云若在城住賊來圍城王令比丘盡出上城現多人相不故看無犯方便看見即提以此為持犯相故知合眼乃為止持耳。
次科初引文不故無犯方便犯者因而故看故是業本以下示持犯如前說。
【律】五十一飲酒戒。
[科09]【疏】飲酒戒五十一。
[科10]【疏】凡酒為毒水飲則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廣起諸過妨廢正修招致譏過生患之本寧容不禁。
五十一制意中初二句示酒體以能害人故云毒水出八師經患即過患令下四句具列四過釋上成患一志性猖狂謂不能自守有所妄為也二廣起諸過菩薩戒云酒生過失無量且據智論具列三十五失一現財物虗竭二眾病之門三鬪諍之本四裸形無耻五醜名惡聲六覆沒智慧七所應得物不得已得即失八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廢業不成十醉為愁本十一身力轉少十二身色壞十三至二十不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尊長佛法僧二十一朋黨惡人二十二疎遠賢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無慚無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縱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惡二十八親眷擯棄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棄捨善法三十一人不信用三十二遠離涅槃三十三種狂癡業三十四命終墮地獄三十五當來狂騃過惡如是今出家人尚當躭嗜覩茲聖訓豈不自慚三妨廢正修心神昏倒故四招致譏過非出家所宜故生下二句結示須制。
[科01]【疏】論犯三緣一是酒二無重病緣三飲咽便犯。
犯緣第二重病緣開如後自判三飲咽犯須論咽咽。
【註】佛在支陀國娑伽陀為佛侍者詣編髮梵志龍室宿於夜降龍明且以示拘睒彌王後遊其國值與黑酒醉臥路中佛說十過已制戒。
[科02]【疏】就緣起中以羅漢為緣起者如此聖人降龍威德尚為酒毒招譏損道況餘凡學焉可妄霑故制不以草滴口中何論椀盞也。
戒緣注中初敘降龍生過之由後遊其國正明犯制初釋前段特舉聖德以為緣起意令凡鄙知非遠離即舉聖況凡也故下釋次段草滴口中舉少況多也律云若以我為師者乃至不以草木內酒中滴口是也注中十過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嗔恚相五壞業資生六增疾病七益鬪訟八無名稱九智慧少十命終墮三惡道。
【律】若比丘飲酒者。
【註】木酒粳米酒餘米酒大麥酒若有餘法作酒者皆是。
【律】波逸提。
【註】若是酒非酒色香味若非酒而有酒色香味並不得飲若酒煑和合食飲一切墮若飲甜味酒酢味酒食麴酒糟一切吉羅想疑三句墮不犯者若有病餘藥治不差以酒為藥若以酒塗瘡一切不犯。
[科03]【疏】戒本三句一能犯人二所犯境三結罪。
戒本第二句注中木酒謂草木釀者有餘法者通收一切也。
[科04]【疏】就解酒相無問藥食相和成者但飲便結故鈔中所引網目極多疎而不漏皆陷刑犯。
次科初釋酒相中初通示故下指廣彼云四分中但使是酒乃至草木作者皆犯又引十誦若飲似酒醋酒甜酒糟醫若麴能醉人者咽咽墮故云皆陷刑犯也疎而不漏出老子如前已引。
[科05]【疏】境想三句皆重諸師云約心從境制余意不同聖制有以文少不了豈有智人由來不嗅須漿悞飲可結提邪此謂重者先有方便欲飲此酒及舉向口乃生非酒想疑約後心邊止吉羅耳成前方便非重如何十誦律中有此誠致。
次科境想中初牒律有五句一酒作酒想二非酒想三非酒疑三句並提不開迷忘故想疑並重四非酒酒想五非酒酒疑二句吉諸下古今兩判初示古判彼據律文約心從境同婬不開余下出今解又三初句明聖制本通次句點結集之缺豈下舉事酌情不可如律由從也此下釋通律意下云十誦有誠致者彼云為恐冷發和酒與之不看即飲故制(心境相當)若看知非而是者開之(境定心差)準此開迷頗符今判誠即實也致謂理趣。
[科06]【疏】開中餘藥不治酒為藥者非謂有病即得飲也故須徧以餘藥治之不差方始服之廣如鈔解。
三中恐謂病開而輒爾妄飲故示文意不容倚濫廣如鈔者彼引五百問云若醫言必差得和藥服不得空服等。
【律】五十二水中戲戒。
[科07]【疏】水中戲戒五十二。
[科08]【疏】多論四意一佛法尊重理宜敬奉今入水遊戲損壞不輕二理應威儀庠序外長信敬入水遊戲動越威容招世譏過三比丘懷意息緣修道入水游戲妨廢正業四宜修正念入水遊戲令心散亂失正念故光師云水性漂蕩不可常淺在中戲笑上流忽增容損身命故。
五十二制意中多論四義初損辱佛法二乖越威儀三違道廢業四掉散失念下引光師加損命義通前為五。
[科09]【疏】論犯三緣一是水不論深淺如弄鉢中可是水內二無因緣三戲便犯。
犯緣第一但體是水不論在處二無緣者下開度水等緣則不犯故。
【註】佛在舍衛十七群在阿耆羅婆提河中嬉戲澆灒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在樓上見王言看汝所事者夫人言是始出家或癡無知也即以石蜜奉佛便訶責制戒。
[科01]【疏】戒緣中如餘三律云十七群並得無學水中戲笑生世譏過何論下凡故舉上聖以約凡下也。
戒緣中三律即五十祇也注中初明起過年少新學十七人共為群黨事同六群比上可解匿王已下次明制戒之由王見譏嫌夫人對王恐生輕易又令奉蜜請佛立制大權護法發起斯教非凡所擬也。
【律】若比丘水中嬉戲。
【註】放意自恣從此至彼逆流順流此沒彼出手畫水相灒乃至以鉢盛水戲者。
【律】波逸提。
【註】除水已若酪漿苦酒麥汁器中弄一切吉羅不犯者若道行渡水或從此岸至彼岸或水牽竹木箄順流上下若取石沙若失物沈入水底此沒彼出或學知浮法而擢臂畫水灒水者無犯。
[科02]【疏】戒本三句文相易耳入中為洗不戲難哉。
戒本三句大同前戒入下誡慎此土南方入水者稀然水性清冷人多喜弄準上鉢中弄者皆犯注不犯中箄音牌擢合作掉音調振也。
【律】五十三擊攊他戒。
[科03]【疏】擊攊戒五十三。
[科04]【疏】事雖是輕過容至重小人無志多喜為之極是鄙薄大虧形望損道傷風勿過此失故制。
五十三擊攊謂以手捵弄腋下令懼痒也制意中初二句標過重次二句明喜為極下出過相鄙即鄙惡薄謂薄賤大戲形望者乖出家之勝儀損尊高之令望損道謂辱於佛法傷風即壞於化導事輕過重故可見矣。
[科05]【疏】論犯四緣一是大比丘二作輕弄想三手脚十指四著便結犯。
犯緣第一簡下眾應吉第二簡非意不犯第三簡餘物得輕。
【註】佛在舍衛六群中一人擊十七群中一人幾令命終比丘以過白佛因制此戒。
[科06]【疏】緣起中相狀可委。
緣起中注云幾命終者幾亦近也。
【律】若比丘以指(手脚十指)相擊攊者波逸提。
【註】除手脚已若杖若拂柄戶鑰餘物擊攊吉羅不犯者若不故作若眠觸令覺若出入行來若掃地誤以杖頭觸他者無犯。
[科07]【疏】戒本辨相亦可隨知。
戒本初科文亦三句辨相易解故略示之。
[科08]【疏】所以餘物但犯吉者為分情道心重故墮餘非情故心當亦輕未必至終也。
次科注中拂柄戶鑰但犯吉罪故須明之情道即有情心當亦輕當猶受也。
【律】五十四不受諫戒。
[科09]【疏】不受諫戒五十四。
[科10]【疏】凡出家離惡本是學宗要由善友迭相諫喻然以情迷將欲作罪他以理諫復不從順苟且為非違損不輕故制。
五十四制意中初敘為道假友琢磨迭互也然下次明執愚故違造過知非故為故云苟且。
[科11]【疏】五緣成一將欲作罪二他如法諫三知己所作非前人諫者是四拒諫不受五隨作犯根本違諫故結提。
犯緣第五初違但吉待作方提。
【註】佛在拘睒毗闡陀欲犯戒比丘諫言莫作此意不應爾不從他諫即犯諸罪比丘以過白佛因訶制戒。
戒緣同前僧殘但前是在眾拒僧此是屏拒別人耳。
【律】若比丘不受諫者波逸提。
【註】若他遮言莫作是不應爾然故作犯根本以不從語故突吉羅若自知我所作非然故作犯根本不從語者波逸提不犯者若無智人來諫報言可問汝師和尚更學問誦經知諫法若諫當用若戲笑獨語夢中語欲說此乃說彼者不犯。
[科01]【疏】戒本三句。
戒本三句同前。
[科02]【疏】就辨相中二句初犯輕者迷心為己是前諫己為非情微故犯吉不妨隨有作事隨犯輕重後犯重者謂知已犯非前諫者是違情過重所以非輕。
辨相中初科二句即注犯中輕重二段初釋犯輕不妨隨作輕重者謂彼所作通七聚故後下次釋犯重。
[科03]【疏】問文中列所作明知諫作犯若有止犯者於何而設諫答若拒勸學戒諫違名止犯諸戒制非皆己作者此之一戒制欲犯者但以業非不一不可集僧一一而諫故令一人處處行諫知將欲犯必須止約有違結墮故知要急勿過此制。
問答中初問五言為句欲示後戒故發此問答中初舉後戒正答拒勸學即下第七十一戒諸下對餘戒顯要又三初明制別但下示立意僧諫難成別諫易遂故下結歎。
[科04]【疏】問違僧諫中諫竟即犯不待事成此諫未犯要待事成違諫犯者答僧中諫者眾命是重違情過深隨諫結犯此一人諫反上可知要待成結若不作事便成受勸故不同彼。
次問中對前僧諫結犯兩異故問通之答中初示僧諫即犯此下二明別諫待成。
[科05]【疏】若爾下勸學中亦是一人無僧法違何為諫竟即犯者答彼諫止犯先是不學之人發言拒諫道已不學即是止犯違諫義成此諫作犯雖發言拒諫未是作犯違諫未成要待作事違諫義足故不相並也。
轉難中由下勸學同是別人諫竟即犯則違上義答中諫止則因止故勸故止在先諫作則欲作便可故作在後是以諫止即結諫作待成。
[科06]【疏】餘相可知。
指略中餘相即不犯文同上殘中不復更釋。
【律】五十五怖比丘戒。
[科07]【疏】恐怖戒五十五。
[科08]【疏】出家之士理宜迭相將護許無觸惱今以六塵等相恐怖前人令生惶悸廢修正業惱深過重故制。
五十五制意中初敘所宜今下顯過狀六塵如下釋惶懼也悸其季反心驚動貌。
【註】佛在波羅犁毗國那迦波羅侍佛左右諸佛常法若經行時供養人在經行道頭立彼初中後夜白佛令還便反披拘執怖佛明旦集僧因制此戒。
[科09]【疏】戒緣怖佛者欲明輕怖極聖尚遭況餘下例義須滅迹又顯佛無怖心怖在能怖約同人相無論怖與不怖皆結重提。
戒緣中二初約舉況釋例猶類也滅迹謂須制斷也又下次約判犯釋謂此戒中舉佛為緣欲明此犯不論所怖以佛無怖故。
[科10]【疏】若爾亦可殺佛為緣死與不死俱得重罪答不爾殺凡人戒以凡為緣因明破僧遂明殺佛不即以此而為戒緣也。
釋難中以怖例殺不應別故釋中緣起不同故不可例注中那迦波即比丘名供養人亦即侍者白佛令還謂請佛還臥室也拘執即獸皮。
【律】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註】若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人彼怖以不怖皆一一墮彼不知吉羅若說色聲等六塵恐怖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羅不犯者或闇無火或大小便處謂是惡獸便怖乃至行聲咳聲觸聲而恐怖若以色等示人不作恐意若實有是相或夢見當死罷道失物和尚父母重病若死語彼令知若戲若誤一切無犯。
[科11]【疏】戒本三句。
[科12]【疏】就犯相中初以六塵示人結輕重後說六塵語人約聞知中結罪輕重。
戒本辨相犯中分二初六塵示人者律云色怖者或作象馬鬼形等聲怖者或貝鼓啼聲等香怖者樹葉花果香及臭氣等味怖者醋甜苦澁令彼甞怖觸怖者熱冷重輕麤細滑澁令觸怖法怖者語云夢汝死罷道等結輕重者即知不知也次說六塵語人即上六相但說為別輕重亦同。
[科01]【疏】不犯相中具約塵境開之可解。
不犯注中初即前人自疑略舉色聲二塵若以下次明非意具示六塵故云色等或夢死等別舉法塵。
【律】五十六半月浴過戒。
[科02]【疏】減半月浴戒五十六。
五十六戒本標名云半月浴過謂未滿半月過越制限在言少暗故疏易之名相甚顯。
[科03]【疏】欲界摶食身多不淨事須澡浴增道生善但皎潔過常身形光澤翫著色相無心壓背正違出離故須限約半月一洗減則致犯。
制意中初敘開意摶食亦名段食由食此食脂膩外流積聚塵垢故成不淨澡沐者並洗濯之異言如俗字書濯頭曰沐今取通意不局身首清身去患故能增道外無垢染故能生善但下二明制意數洗有二過一翫著色相即樂世也二無心厭背即違道也。
[科04]【疏】論犯五緣一曾前浴竟二未滿半月無緣更浴五沐過半身便犯。
犯緣中三四兩緣文脫標數三即無緣如戒文中有緣開故四是更浴五過半身是犯分齊。
【註】佛在羅閱祇竹園有池瓶沙王聽比丘常在中浴六群後夜入池浴王與婇女詣池相值王竟不浴大臣嫌恚比丘白佛因訶制戒。
戒緣中竹園池者應是近王宮庭之處。
【律】若比丘半月洗浴無病比丘應受不得過(謂在半月內浴名過)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熱時(春後四十五日夏初一月)病時(下至身體臭穢)作時(下至掃屋前地)風雨時(下至一旋風一渧雨著身)道行時(下至半由旬若來若往者)此是時。
【註】彼若過洗徧身半身皆墮方便還悔吉羅不犯者如上開緣數洗若力勢強令洗者。
[科05]【疏】戒本四句一人二半月一洗不得過若著文相出半月外是犯今據減犯何意言過以佛制戒半月一浴今減數受過於聖制故云過過是違越教相之言也三結罪四開緣。
戒本初科第二句中過字語濫故委釋之。
[科06]【疏】餘如鈔中具廣披取。
次科指廣如鈔即開緣等文中六緣熱時注云春後四十五日即三月一日至四月十五夏初一月即四月十六至五月十五共七十五日餘五并犯不犯文如注易解。
【律】五十七露地然火戒。
[科07]【疏】露地然火戒五十七。
[科08]【疏】凡火性焚熾事變無恒容有延燒不可不禁又然火相聚多著世話廢業自輕何得不制。
五十七制意有二初為防失延燒謂旁延他處又下次恐廢業。
[科09]【疏】論犯四緣一無緣二露地三草木有燄四然即犯。
犯緣第二局在露地屋中非犯三須有焰無焰則輕若在生地或生草木則有掘壞二罪生焉。
【註】佛在曠野城六群相謂我等在上座前不得隨意語言即出露地拾諸柴草然火向之株內毒蛇火氣逼出遂驚擲火燒佛講堂比丘舉過佛因訶制。
[科10]【疏】緣起中由不得隨意語故出外聚向遂燒講堂輕致重害不可不慎故世中所壞多為火損不爾久存世界亦爾火為凡貪不可觸也此是觀行如何著之。
戒緣中初牒文誡慎故下示過勸離初指現事故云世中等次舉灾劫故云世界亦爾如大三灾起時火灾壞至初禪天三明性烈寒月雖貪觸則爛體是觀行者謂觀火能變壞了世無常而生猒捨或可經論多舉為喻或以三界喻火宅或以世間喻無常或令遠惡如避火坑或云瞋心甚於猛火斯等甚眾略舉一二耳。
【律】若比丘無病(病若者須火便身是)自為炙故在露地然火若教人除時同緣波逸提。
【註】彼於露地若草木枝葉紵麻芻摩若牛屎糠糞[麩-夫+弋]中一切然者波逸提若火置草木乃至[麩-夫+弋]中亦墮若被燒半焦擲著火中及然炭者突吉羅若不語前人知是看是亦吉羅不犯者語言知是看是若病人自然教人然有時因緣看病人煑糜粥羮飯若在厨屋中浴室中熏鉢煑染然燈燒香一切無犯。
[科01]【疏】戒本辨相極分明大可解耳。
戒本中略指而已辨相注中分二犯與不犯也犯中又二重與輕也重中初以物然火二以火投物初中芻摩是梵語亦即草名未知所譯米糠糞掃麥[麥*戈]音弋麥皮也次明輕中被半燒焦即上草木等曾經火者然炭輕者以無焰故不犯中糜亦粥也。
【律】五十八藏他衣物戒。
[科02]【疏】藏衣戒五十八。
[科03]【疏】出家達士德類老成隨事運為永絕塵戲今調笑喧煩觸途惱患藏他衣鉢覓不時得令彼慞惶惱深可厭又既藏他物容生盜心臨危事重可懼至甚又雖無盜致被言謗清白難分如何自拔具斯多過故須一制。
五十八制意有三初輕己惱他意塵合作童慞惶謂驚懼也厭猶惡也二深防重盜意三招謗難分意具下總結。
[科04]【疏】論犯三緣一是大比丘衣鉢二作驚動意三取藏便犯。
犯緣第一簡下眾輕。
【註】佛在舍衛國居士請僧十七群持衣鉢坐具針筒一面經行彷徉而望時六群伺背取衣物藏之諸比丘察知以過白佛因訶制戒。
戒緣中彷音傍徉音羊行步遲緩之皃。
【律】若比丘藏比丘衣鉢坐具針筒若自藏若教人藏下至戲笑者波逸提。
【註】不犯者若知彼物相體而舉若在露地風雨漂漬舉之若物主慢藏衣物狼籍為誡敕故藏之若借他衣而彼不收襵恐失故舉之或以此衣鉢諸物故有命梵等難故藏一切無犯也。
[科05]【疏】戒本三句二出所藏物言下至戲笑上至生怖失意三結罪餘如鈔中所引。
戒本初句犯人易故不列下指如鈔須者尋之注不犯中五別前四並以若字分之初相體悉二恐損壞三為驚他四恐失脫上三並他物四即己物或下第五難緣對文可見。
【律】五十九真淨施主不知輒取衣戒。
[科06]【疏】輙取淨施衣戒五十九。
[科07]【疏】凡淨施之法為遣封著事雖漸約遠同大行衣既付彼時取須問不問輒須還同不施現違聖禁未能割略又物不在主失相惱深故結。
五十九制意有二初乖於淨法前敘施意漸捨封著終成檀度故云遠同大行衣下明輒取取用自任還同屬己故云未能割略謂畜心不斷也又下二惱彼淨主由不語知彼謂失故。
[科08]【疏】論犯四緣一是己物二作真實淨三不語主四取便結犯。
犯緣第二淨施有二若物寄他邊令彼掌錄名真實淨若物在己邊但作他想名展轉淨今為實淨而興此制。
【註】佛在舍衛六群真施親厚比丘衣已後不語主取著比丘以過白佛因訶制戒。
【律】若比丘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衣後不語主還取著波逸提。
【註】不犯者真實施語主取展轉施者隨意取之。
[科09]【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施與五眾三取用四結罪。
戒本可解。
[科10]【疏】問如解義中真淨施法兩部不合更互而作何以戒本通列者答為明五眾俱有犯相雖輕重異淨施義同故通列名至於淨法自從律法。
釋疑問中解義中即指廣解兩部即僧尼二眾律云真實五眾不得更互作以非同類故答中以淨施法通制五眾但罪有別故云輕重異也及至淨施各眾相對故云自從律法也注不犯中具列兩淨真實語主於教無違展轉隨意本無有犯。
【律】六十著衣戒。
[科11]【疏】新衣戒六十。
[科01]【疏】凡壞色染衣道服標式內遣著情外長信敬今不染畜著非聖道幢長貪招譏損壞故制。
六十制意中初敘色相內遣著者不貪好色故外長信敬知是解脫人故今下顯過比丘之身聖法所聚外披法服內外相應是聖道幢表相既乖故云非也。
[科02]【疏】論犯四緣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不染壞四著即犯。
犯緣第四據著方犯不著應輕。
【註】佛在舍衛六群著白色衣行居士譏嫌無有正法如王大臣比丘以過白佛因制此戒。
[科03]【疏】緣起明白色衣戒本辨相中云新衣不壞故。
戒緣中總引三處互顯其相新衣不壞即是白色。
【律】若比丘得新衣(若體是新衣若初從人得者)應作三種壞色一一色中隨意壞若青若黑若木蘭。
【註】律注云此言淨者若染作色言淨若已成色淨衣應以餘物異色趣揲一處作標識故言淨自下若衣非衣是不用物盡應點標幟淨畜言重者氍氀毾[登*毛]謂是衣中之重者。
【律】若比丘不以三種壞色若青若黑若木蘭著餘新衣者波逸提。
【註】彼不作三種色便著者墮若重輕衣不作點淨而著者吉羅若非衣鉢囊革屣囊針線囊禪帶腰帶帽韈攝熱巾褁革屣巾不作淨畜者吉羅若以未染衣寄白衣家吉羅不犯者得白衣染作三種色餘輕重乃至巾作淨畜也。
[科04]【疏】戒本分二先立法三句一比丘二得新衣三須三壞色成沙門相正戒本三句一犯人二不以三色壞三結罪。
戒本初科立法句中第二句注約二種示新衣相第三注中復引律注文為二段初釋作淨又二初即染為淨二已染揲淨自下次釋點淨亦二初輕二重俱須淨故。
[科05]【疏】成犯中初不以三色壞新故重墮若輕重衣不作點以壞色者吉羅餘小細物並須點淨非謂巾屣以三色染更成驚俗可笑至甚也。
戒本三句辨相注中分三初明正犯若重輕下二明點淨若以下三明寄俗舍由濫俗服無所辨故疏文釋上二段餘小細者即諸囊巾等非謂下遮濫今時有人聞律有言一切染作袈裟色觸衣襪履一槩染之未見此文豈知過當。
【律】六十一故殺畜生戒。
[科06]【疏】殺畜生戒六十一。
[科07]【疏】多論三義出家之士四等為懷慈濟物命今故加害違其慈道非憐愍故二自壞惱他正是生死之本障道惡業故制不殺除惡業故三為長信敬息誹謗故。
六十一制意有三初中四等即慈悲喜捨普徧生境故並云等二中殺業違慈諸業之首因茲流轉故云生死本等三如緣起因譏而制。
[科08]【疏】五緣成犯一是畜生二作畜生想三有殺心四起方便五命斷。
【註】佛在舍衛迦留陀夷不喜見烏竹弓射殺遂成大[卄/積]居士禮拜見共嫌之比丘舉過佛因制戒也。
戒緣中藉字子智反聚也。
【律】若比丘故。
【註】時諸比丘坐起行來多殺細小諸蟲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畏慎者佛言不知不犯。
【律】殺(若自手斷若教他斷)畜生(不能變化者是)命者波逸提(比丘尼同犯也開緣如殺人戒)。
[科09]【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故三殺下明業四結罪。
戒本第二句注引緣起皆謂非意故佛開之第三注中簡畜能變化蘭第四注指大殺但非故心即在開例。
【律】六十二飲蟲水戒。
[科10]【疏】飲蟲水戒六十二。
[科01]【疏】制意同前前戒是限分中制要須斷命此是深防中制為養物命但知有蟲飲用結罪不待命斷斷則屬前戒。
六十二制意初句指同前下顯異為防殺畜故制此戒。
[科02]【疏】論犯五緣一是蟲水二知三不作漉法四飲用五隨因結。
犯緣第三不作漉法漉則非犯且據漉囊所得肉眼所見者耳。
[科03]【疏】若就蟲水是同應合為一如壞生種內外合制為重物命隨用故內外兩結離意可見也。
次科對前用蟲水戒以辨離合初明應合理如壞生食用同制內即內資外即外用為下次明離意若單制用謂飲無過故須別制意在存生生種無情事輕故合。
【註】佛在舍衛六群取雜蟲水而飲用居士譏嫌比丘舉過白佛訶而制戒。
【律】若比丘知(不如有蟲不犯)水。
【註】除水已雜蟲漿苦酒清酪漿漬麥汁飲用同犯之。
【律】有蟲飲用波逸提。
【註】尼同犯不犯者先不知若無蟲想若蟲麤觸水使去若漉水飲用者無犯。
[科04]【疏】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知三水有蟲四飲用五結罪餘諸相狀可撿鈔中。
戒本分句下文指鈔須者自尋辨相不犯有四前二無心後二順教。
【律】六十三疑惱比丘戒。
[科05]【疏】疑惱戒六十三。
[科06]【疏】出家所期標心處遠盡形畢命專心崇道今以生年等六惱他懷疑廢彼正修損惱事甚何得不制。
六十三制意中初敘出家本志今下次出疑惱過狀生年等六如下自列。
[科07]【疏】論有五緣一是大比丘多論十三難顛狂比丘吉羅學悔六夜別住四羯磨僧尼互疑並是提具自性故二作疑惱意三六事隨說一相四言詞了了五前人聞知。
犯緣第一簡下三眾多論復簡本眾十三難人無受體顛狂人失正念故此二並輕學悔已下反上故重學悔即犯重人六夜別住即懺殘人四羯磨即呵責等人具自性者有戒體也顛狂雖具然由心亂而不自知是比丘故。
[科08]【疏】問聞知結罪者戒本何故云少時不樂邪答非待不樂方犯蓋就惱者之意下至欲令不樂定罪初在聞知。
問中躡上具緣判犯違戒文故答中釋通戒文決犯分齊。
【註】佛在舍衛十七群語六群言云何入初禪乃至云何得羅漢果報言汝說者便已犯波羅夷彼往餘比丘問之何呵責已佛因制戒。
戒緣但舉犯法惱他餘四並見廣解。
【律】若比丘故。
【註】時眾多比丘集一處共論法律有一比丘退去心疑諸比丘與我作疑佛言不故作者不犯。
【律】惱他比丘。
【註】疑惱者若為生年歲若受戒若為羯磨若為犯若為法也。
【律】令須臾間不樂波逸提。
【註】尼同犯不犯者其事實爾不故作彼非爾許時生恐後疑悔無故受他利養受大比丘禮敬便語言汝非爾許時生如餘人生知汝非爾許時生其事實爾彼無爾許歲恐後疑悔受他利養敬奉語言汝無爾許歲如餘比丘知汝未爾許歲其事實爾若年不滿二十界內別眾恐後疑悔受利養禮敬語令知還本處更受戒故其事實爾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別眾恐後疑悔受利養禮敬語彼令知還本處更受戒故其事實爾犯波羅夷乃至惡說恐後疑悔受人利養受持戒比丘禮敬欲令知如法懺悔故語知犯乃至惡說又為性麤踈不知言語便言汝所說者自稱上人法若錯若戲笑者無犯。
[科09]【疏】戒本三句一人二明犯相三結罪。
戒本第二注釋故字引示本緣反上非犯次釋惱他注列六事一生年謂惱他云汝非爾許時生二云歲者即是夏臘如云汝無爾許夏臘三受戒者如云汝年未滿諸緣非法受戒不得四羯磨者如云汝受戒時白羯磨不成等五犯者如云汝犯七聚罪等六法者如云汝自稱上人法等。
[科01]【疏】就不犯中次等開緣生夏兩種無本處文若受戒羯磨令本處者以受戒託緣非相難識必於事法有疑還本受戒處審詳知過方可受之則於後無濫故云爾也餘可解耳。
釋不犯中初總示次第六段前五並以其事實爾為頭又為性下即第六也初云如餘人生謂非同他人生年滿也生下別示初點前二若下次點中二律文令還本處更受故須示意事法有疑事即受戒法即羯磨審詳謂窮問虗實知過謂知是非法餘下指後二種義無反問。
【律】六十四覆藏比丘罪戒。
[科02]【疏】覆罪戒六十四。
[科03]【疏】出家同法見有犯重宜即彰露表己心淨亦使前人息於後犯則彼我俱益眾法清淨道理法然今故迭相容隱無思露過致前造者罪根滋漫永不可息又自壞心行將欲造罪自他俱損敗於眾法過是不輕故制。
六十四制意中初敘三益一自二他三眾法清淨言犯重者通含夷殘兩篇道理法然謂法爾當然今下次明三損對反可知滋漫言其增廣無涯畔也。
[科04]【疏】論犯六緣一是大比丘除下三眾二犯麤罪除下三篇非壞眾故三知犯見論云但知犯者乃至百千展轉共覆皆犯提罪若露罪已彼聞便止更不須露若露如上四作覆罪心五不發露六經明相便犯餘如鈔所引。
犯緣第二覆下三篇但犯吉罪所以除之三中引論初明多人共覆同犯若下次示發露之法以字合作已若露如上者令依上法也下指如鈔彼云若犯者兇惡不露不犯若疑未了不須說等。
【註】佛在舍衛跋難陀與比丘親友數犯向說不語人知後跋難陀共鬪便言犯罪不忍便說比丘舉過白佛便訶而制。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無犯)他比丘犯麤罪(四波羅夷僧伽婆尸沙)覆藏者。
【註】若知他犯麤罪小食知食後說食後知至初夜說初夜知至中夜說一切吉羅若中夜知至後夜欲說而未說明相出波逸提除麤罪覆餘罪自覆罪除比丘尼覆餘人罪者一切吉羅。
【律】波逸提。
【註】尼同犯不犯者先不知不麤罪想若向人說無人向說若發心向說明相已出若命梵二難者無犯。
[科05]【疏】戒本三句可知下辨相歷然不分自別。
別釋中初科初示文下下點注第二句注文有四初明結犯時分二覆餘罪三自覆四覆下眾故云辨相歷然等。
[科06]【疏】所以覆他重自覆輕者覆他名重而治輕自覆名輕而治重又覆他有本重制令露以戒自淨故自覆本壞不須重制亦可覆他三損自覆唯二故輕如十三中謗戒料簡說。
次科正解中初徵覆他下釋有三初約罪治互重輕釋覆他犯提故名重但三說悔故治輕自覆得吉故名輕隨日行覆故治重又下次約戒體淨穢釋覆他有本謂本受無汙重制救之自覆本壞謂戒體已犯不在急制(有作本懷字誤)亦下三約所損多少釋覆他三損如制意中自覆無損他故但有二如下指前尋對可見。
[科07]【疏】有人言造七犯七覆七唯吉由有根本故隨七差覆隨造生故同一過。
他解但明自覆初總標造七犯七謂犯別也覆七唯吉謂犯同也由下別釋上二句釋造別下二句釋覆同。
【律】六十五度減年受具戒。
[科08]【疏】年不滿受具戒六十五。
[科09]【疏】凡年滿二十者志操成就情標及遠堪耐緣惱心安戒檢修道進位剋濟成功理宜度受用隆佛法小年不滿志性燸弱未忍諸苦偏能犯戒進道莫由違反聖教損壞不輕故制。
六十五制意中初科為二初敘年滿之益有三一立志慕遠二耐苦守戒三進道成功耐忍也安猶住也小年下二明不滿之損反上三益對文可見。
[科01]【疏】然遮難非一悉不聽受但難之一色無得戒義自餘諸遮體例不一如青白等形定難改如衣鉢等為辨成法如無十戒得戒犯罪年歲不爾未滿是遮待滿即得理容消息有何急事而輕心慢法故為非理令他虗受已得重提徒眾唱和皆吉羅也。
次科初二句總標但下別釋又二初明難定不得自下次明遮通得不初總示諸遮如青白等即律百遮中顏色太青太白皆入輕遮乃至眼耳等病皆是報法故云形定衣鉢須辦十戒須受二別明年歲反上諸遮一非形定二不須搆辦故云不爾等令他虗受是陷他和尚眾僧護罪即自陷。
[科02]【疏】論犯四緣一是未滿二十二知不滿三與受具四三羯磨竟和尚犯提。
犯緣第四和尚犯提即定此戒所犯人也。
[科03]【疏】多論限約六十已去不得受具僧祇七十已上不得律論約其神智不堪行奉戒約二十已上同云堪能然有不能者數犯數懺或全不懺反說戒過繁累人情如此之徒亦準僧祇年減七十無所堪能不應為受。
次科初引律論簡衰老戒下次據戒文簡堪能反說戒過等謂嫌棄戒律繁累猶言拘繫也下準僧祇年雖應法亦須揀退。
【註】佛在羅閱城有十七群童子大者年十七小者十一以信出家比丘即度受大戒不堪一食夜啼佛覺問知夜過集僧便立法制戒。
【律】年滿二十應受大戒。
【註】佛言若年未滿二十不堪寒熱飢渴風雨蚊虻毒蟲及以惡言若身苦痛不能堪忍又不堪持戒及以一食若滿二十堪忍如上眾苦事。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不犯也)年不滿二十受大戒者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訶癡故波逸提。
【註】其受戒人知年不滿和尚及僧亦知然眾中問汝年滿不報言或滿或不滿若疑若不知或默然或僧不問是中四種若知若疑和尚波逸提眾僧突吉羅若謂不知俱不犯若受三羯磨竟和尚犯墮若中間若白未竟若為作方便若剃髮若集僧和尚一切吉羅眾僧亦爾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先不知信受人語若傍人證若信父母語若受戒已疑者佛言當數胎中年月數閏月若數一切十四日說戒以為年數滿者開。
[科04]【疏】戒本分二初立法二正本三句一人二知三年不滿下與受結提。
[科05]【疏】初中年減二十不堪忍苦緣如文具列。
戒本釋立法中如文列者即指注中文總有十事寒熱飢渴風雨為六蚊虻等為七惡言痛苦為八持戒為九一食為十能忍此十方堪受具。
[科06]【疏】就戒本中所以訶者本受者心為欲感戒師有授法之功然知不滿強受不得故與受戒勞擾僧徒彼無得理愚癡之甚何有過者故令訶之。
正本中初文初敘能受之誡師下次明師授之過何有過者過字平呼。
[科07]【疏】就辨相中亦大明據細讀細分可知。
釋注犯中略示而已今為分之初僧二尼僧中初約問對明犯不犯若受下次約作法明輕重初中僧問彼答有四滿與不滿即約知疑與不知共為四種默然不問則非對答是下判犯二作法中初明和尚犯有重輕眾下次明餘僧一向犯輕。
[科08]【疏】就不犯中信受戒人語乃至父母者僧祇云父母不知看生年板若無者觀其形貌富樂家子形大年小當觀手足成就復不知者當問何王何歲國土豐儉旱澇時節。
不犯中初科僧祇次第有四一問父母二看生年板西土王法凡生男女即記其生年於板薄此方古者亦爾周禮司民掌萬人之數自生齒已上皆書於板上男八月生齒女七月生齒今時須至成人方係官籍三觀形相四問時代王名歲號豐儉旱澇皆可推筭故澇亦作潦郎到反水淹浸也。
[科09]【疏】若受後疑當數胎中月下明開相也。
次釋開筭。
[科01]【疏】如昔解云受時俗年日月俱少不開胎閏本俗年滿日月不滿方開今解云但數胎月得滿二十俗年不滿開無所犯。
斥古中初科古謂俗年滿者方開增筭今師但約筭滿皆開。
[科02]【疏】又云此國用曆三年一閏以減小月成於閏故減大布薩亦所不合並非正論不入俗中勘餘曆術日餘閏餘別自推筭三十二三月方有一閏何限三年如是云云但意言耳。
二中初引古有四一謂三年一閏二謂減小成閏三減大謂取頻大四布薩法彼謂後二不合抽減並下斥非初句總斥不下別斥閏餘勘餘曆者通指諸家陰陽曆術日餘等者謂日別抽減豈唯小月三十二三月等者謂數月成閏則有五年再閏豈唯三年下文備筭方見昔非。
[科03]【疏】又云必是受後疑方開之無容先開以年小故今亦不同此開得戒非謂筭出方得此戒體業乃是壇上白四時生故知胎閏積成歲者理是滿位故說得戒今先筭出深知能持與戒無損。
三中彼謂本受不知後疑開筭若先知不滿則不開之今下斥非初明受已開筭為決前疑今下次明未受先筭據理同得。
[科04]【疏】故訪諸部廣明受相然後為依四分開法。
今解中標分云訪諸部者訪謂尋討也。
[科05]【疏】十誦中若年不滿二十自想不滿或忘不知僧問滿不答滿得戒不滿不得戒若年滿二十若知不知或疑答僧言滿得戒答不滿不得若答不知若疑皆得戒僧犯吉羅不審諦故。
初十誦初約不滿答僧有二若下次約年滿答僧有四得否可見。
[科06]【疏】問知滿二十答不滿者多論解云不欲受戒師強與受故言不滿若不知若忘縱答不滿亦得戒以從實故。
問中以自知滿豈答不滿又復實滿云何不得故引多論決前十誦。
[科07]【疏】僧祇中若不滿二十兩半謂滿無犯半謂不滿者提名受具足俱謂不滿不名受具雖滿二十兩俱謂不滿不名受具。
二僧祇二十兩者兩即數也或可彼取俗年滿二十又須僧臘滿故云兩也彼具云如冬時生冬時受(如八月十六已後生至第二十年八月十六後受者)春時生春時受(如十二月十六後生至二十年十二月十六後受)前安居生前安居受(如四月十六後生至二十年四月十六後受者)後安居生後安居受(如五月十六後生至二十年五月十六後受)此四皆未經安居竟皆名不滿若冬時生若春時生若前安居生並經前安居竟受(至七月十六後受者)後安居生後安居竟受(八月十六後受)皆名滿二十(俗年滿也)滿二十兩(僧年滿也)文中初明不滿得否半謂滿不滿者即十僧中半僧不知而受故無犯也半僧知而為受故犯提不妨得戒(準多人謂滿得戒不疑少人謂滿義應不得)俱謂不滿合眾同知則不得戒師僧有犯雖下次明滿者容有不得謂究勘不知想謂不滿情虗強受無戒得罪。
[科08]【疏】餘出五分母論同四分開三種次第也。
三中言餘者即胎閏等同四分者五分有三謂胎閏沙門果也(得羅漢果上法得戒不約年故)胎閏則同而無布薩母論三位全同本宗義鈔云雖五分師不存十四日母論別論是也。
[科09]【疏】今就文中初數胎中月次數閏月次數一切十四日為年月也。
次四分中初科點文三位次列十四日下宜加說戒字讀之。
[科10]【疏】今且約準極小沙彌臘月盡日生年滿二十正朝受具計取實年始有十八年生受二日也。
古法中初科古師須約俗年滿者方開增筭故且依彼出其筭法後假彼筭即示今義臘月盡日即生一日當一年正朝一日受即受一日當一年中間十八年即俗年二十極小之者依此起筭猶自剩五月一日況過此耶。
[科11]【疏】次計胎法受氣不定如羅云六載生死苦比丘六十年亦有五月在胎便誕育者不可依準大分道俗典文九月在胎以胎中七日一轉如五王經七七日成人如是總有三十八轉轉有七日總計二百六十六日自此已前與母同氣爾後四日將欲趣產與母別氣約準成月則九月四日也通前十八年九月六日。
次科胎法中初示不定羅云即羅睺羅佛入山時託胎成道時降生生死苦比丘即脇尊者生時髮已白大下二大約以定又三初標示以下示數五王經佛為五王說故七七成人者初七日如薄酪二七如稠酪三七如凝酥四七如軟肉團五七如堅肉團六七五皰開張七七日後六情完具如是至三十八箇七日每一七日有一風吹胎則漸變故云轉也廣如道地經中說三十轉計二百十日八轉計五十六日兼下別氣四日共二百七十日則成九箇月中有四小盡故餘四日也通下三總合上數。
[科01]【疏】次計閏法俗中計閏日別日餘一千六百數外出於閏餘積三十二月三十三月滿為一閏餘不可說盡大略為言十九為章(謂十九年為一大段)以七為閏(十九年中有七閏月)三年一閏有三五年再閏有四故有七也計前十八年九月六日少兩月二十四日不滿十九年應有六月二十七日閏通前十九年四月三日也伽論云從何處數成歲從母胎數一切閏月。
次科閏中初敘閏法言俗中者即諸家陰陽曆也日別日餘謂每一日有三十二分前後兩日常定中間二十八日以日行疾故每日餘半分則一月餘二十八半分成十四分并小盡日共合成閏千六百數外者未詳待問術士積三十二月者每一月得十四分三十二月共得四百四十八分用三百二十分為十日用一百二十八分為四日共得十四日又三十二月有一半小盡得十六日合上為三十日故得一閏或三十三月則復得半日但由小盡中時有頻大故多少不定也大略下次示筭法三年一閏有三謂初中後九年五年再閏有二即兩中間十年計前不滿一章兩月二十四日合抽得三日以日餘共得四十分得一日八分有一小盡得一日準所退不得三日而所抽六月二十七日有餘故云應有也通下總合伽下引證。
[科02]【疏】次計頻大諸律無文此間曆有計也若數出則小月逾增則年有七小如何減大布薩用以充年不存應法且順所學試略計之。
二頻大初中初示所出若下明非理年有七小但有五大下科取六大布薩有所不便且下出筭法順所學者謂師授也由此筭法並出首疏故義鈔初標首解是也。
[科03]【疏】總張前年成二百三十二月三日頻大之法四十九月為一章章有三頻大初兩十七月各有一大次十五月有一大如是周而復始則用前一百九十六月成四章章有三日總得十二日餘三十六月得兩頻大足成十四日計通前十九年四月十七日也。
次科初展年為月頻大法下正示筭法四十九月為章一章有三頻大月一章滿已還復如初展轉相接故云周而復始等計下總合。
[科04]【疏】次計通以十四日布薩為歲一年無閏半月小大準得有十八大布薩減得十八日通計十九年四月得三百四十八日用二十八日為月則三百三十六日為一年餘十二日在帖頻大閏中殘十七日則成一月一日通前數之則為二十年五月一日。
三布薩中初明取法通計下次示筭數通前抽減一月止有二十八日故今所筭出者即以二十八日計之十二日與十七日共二十九日用二十八日為一月故成一月一日通前下總合一年合上成二十年一月一日合上四月為五月一日。
[科05]【疏】計此極小滿二十年長五月一日。
[科06]【疏】今有沙彌臘月盡日生年十九至八月受戒者將五月一日接之成二十年亦得。
次今法中初科臘月盡生年十九者即年月俱不滿者將五月一日接之者謂欲八月受戒其實七月始滿故用筭長虗日相接亦同十八年二日故云成二十年約此起筭不必俗年須滿故云亦得此乃借彼虗日以為計法至下填補約實退之耳。
[科07]【疏】然此五月皆被抽減積法成月據實則虗既欲八月受戒前月未至本非所開何得輒略今還填補何以作之就五月中七大布薩減取七日又減閏餘弱得五日又減頻大弱得半日總計所減弱得十三日減前五月一日就實唯四月十八日在。
次科初敘意前月未至即前沙彌七月始滿未入八月故月既未至故云本非所開義當足滿故云何得輒略今下明填補以五月一日實從四月十八日抽出十三日今即以十三日填之還成實數初填布薩以四月有二大二小得六日十八日中得一日共還七日次還閏餘四月十八日共餘六十五分得二日一分內有兩箇小盡得二日共四日一分未成五日故弱得(古記云一月中十四分便當一日五月得五日皆是弱得者且三十二分為日尚不成半日那得作一日又五月自是虗月那云五月得五日)今云弱得者將四日一分開為一百二十九分五分破之成二十六分為一日但少一分耳三還頻大以頻大法一年半許止得一日七八月許始得半日今四月十八日未成半日故弱得也總計十三日即頻大弱半日亦當一日據實止得十一日零十餘分耳所以鈔中但還十一日至八月十日得受今約弱得多還所退則令所增出得二日筭數滿足是以依鈔起筭猶少二日如彼廣之就實四月十八者既填還已筭數已成即須退減舉要為言即是於前古師十八年二日中約實退去四月十八日約虗即是退五月一日耳。
[科01]【疏】準此年暮日生滿十九者八月十二日應得預受若却頻大十四日者則八月二十六日得受。
三中初示今定限年暮日生即一日當一年十九歲上八月受戒中間實得十七年前後合成七箇月零十三日約此實數即用胎閏等四位起算正滿二十年然生日受月不必一定但約此為法隨人計滿即堪與受不復疑矣若下次示頻大前云不存應法以非正教所開恐生疑慮故兩出之若却不用則於實年上更增十四日故至二十六方得受耳(古記云於四月十八退頻大十四日今謂頻大出前大數中那於四月十八日退耶大有紕謬避繁不舉也)。
[科02]【疏】此中剋相仍挂疑者十誦不滿足為誠例。
四中猶恐執舊俗年未滿故云仍挂疑者縱疑不滿亦有明例故指十誦文如前引。
[科03]【疏】有人依多論數實月為十九年者今準四分與俗計同如尼六法云十八童女二歲學戒年滿二十與受具足據此十八未必年盡為歲滿十八年朝即是十八依教便受六法明年十九方二歲學後年正朝豈非二十如此例之縱極小者年暮受法即此一日便當一年明年具行後年正月一日受戒豈非二十也若不爾者要滿十八至十九年初方受六法明年二十始學一年年滿學終後年二十一方與受者又無律文如此延引故知剋定以俗年為定餘文云云何由可盡。
五中初引彼妄執多論云真實不滿乃至無十九故所以不開也(謂不滿十九滿則得受)彼謂十九乃約實月則俗年二十也今下舉例難破成上俗年十九八月得受之義初二句通示準四分者即如下引與俗同者謂俗中論年齒亦取跨涉不數實月如下引例又二初舉文據下示年數初約跨涉合教以證今義若不爾下次約實月乖文以顯昔非故下準決餘下指廣。
【律】六十六發四諍戒。
[科04]【疏】發諍戒六十六。
[科05]【疏】凡四諍之興乖理違法惱亂僧眾事必請殄故須備德量情安帖僧眾始靜方修道業今輒發起更增凶熾助惡揚波轉成彌漫壞眾惱僧過中之甚故制。
六十六制意中初敘四諍已滅乖理即言諍違法即覓犯事三諍殄即是滅備德謂有德之人量情謂觀察眾心安帖謂和平令息帖合作帖訓靜也今下次明重更發起揚波喻上助惡如風波動蕩隨更鼓之彌漫謂泛廣彌合作瀰大水之貌。
[科06]【疏】論犯五緣一是四諍二僧如法滅三知如法滅四輒發起五言了結。
犯緣可解。
【註】佛在舍衛六群鬬諍如法滅已後更發起比丘舉過白佛故制此戒。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如法滅者不犯)諍事(有四種言諍覓諍犯諍事諍也)如法懺悔已(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後更發起者波逸提。
【註】說不了了突吉羅除此諍若餘鬬罵發者若發已諍除二眾若餘人諍而發起者一切吉羅尼同犯不犯者若先不知若觀作不觀想若事實爾語言不善觀等若戲若錯說者不犯。
[科01]【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是四諍簡餘鬬諍不能陷僧三如法滅四發起結。
戒本第二中餘諍不能陷僧者以四諍須僧法滅若重發舉即是陷僧四中發起是過業結即罪相。
[科02]【疏】言如法懺悔者正是相謝之言如草覆地兩朋面地相謝之例亦未必有罪言諍非罪亦可有罪之諍上品如草掩泥罪諍同滅至後為解。
釋中初科二釋初約相謝釋以草覆地兩朋相爭經年難滅德人作法兩眾相對互相伏地舉此為例自餘滅諍義必相謝此明文中懺悔之言非謂懺罪故云未必有罪以四諍中覓犯二諍則可有罪言諍教理事諍羯磨故非有罪亦可下次約懺罪釋有罪之諍即犯諍上品犯諍用草覆滅毗尼如草罪諍如泥則有懺罪之義後篇廣釋故此指之。
[科03]【疏】就不犯中若觀作不觀想者觀謂深達藥病起滅之方今發諍者不知如法滅謂非法滅所以輒發之無犯也餘希不釋。
次科注中初列輕犯發已諍者因諍助發也餘人諍謂下三眾次不犯中先不知者開迷忘也觀不觀者即想差也疏中但釋想差一句初牒文觀謂下釋義初釋上觀字即能斷之人如法滅也今下次釋不觀想者謂發諍之人想實開也餘希不釋即上下注文也。
【律】六十七與賊期行戒。
[科04]【疏】期賊行戒六十七。
[科05]【疏】斷姦禁非王者之法既知是賊義須潛避如何同行迹同難異招譏壞道重故須制。
六十七制意中初敘所應姦詐也如下次顯過相難異謂人不可辨。
[科06]【疏】六緣成犯初是賊二知是三共期四同道五不離見聞六越界犯。
犯緣五六並見經注。
【註】佛在舍衛眾多比丘至毗舍離賈客私度關不輸王稅與比丘為伴為守關人所捉將去王所罪應至死王俗譏訶比丘舉過白佛因制此戒。
緣起中賈客度關不輸王稅即同盜賊準知違戒不必強寇。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不結要者並不犯)賊伴(若作賊還若方欲去)結要共同道行(結要者共要至城若至村道者村間處處道)乃至一村間波逸提。
【註】若行至村間處處道行至一道犯無村空曠無界處共行十里者犯若共行村間半道若減十里若村內若方便共要若不去一切吉羅尼同犯不犯者若逐行安穩有所至若命梵力勢並不犯。
[科07]【疏】戒本五句一人二是賊三共要四同道五結罪辨相具解可知。
別釋中第二句注約已還欲去兩相俱犯三結要謂相約也注至城者所期處也若村道者所經之路約此結犯也辨相具解即指下注文中初明有村處一道犯者即約界分故列緣云越界犯準與尼期行戒隨分齊眾多界一一墮是也次明無村處由無界分故以十里為限餘文可知。
【律】六十八說欲不障道違僧諫戒。
[科08]【疏】說欲非障道違僧諫戒六十八。
[科09]【疏】制意有三。
[科10]【疏】初解律不許者欲之為患正是生死之本障道中源既能口說身必為之沈溺欲海永無出道障礙之深故制。
六十八制意中初意又二初示欲過生死本者因之輪轉故障道源者出離無期故既下次明須制翻彼二患一斷生死二入聖道。
[科11]【疏】二解諫意由為俗說自妻非障邪行是防倚傍此教便謂出家行欲不障言說相似是非難分須僧設諫開曉其意便體如來設教之意冀彼改迷棄惡就善使邪正兩分是非皎異故立諫法。
次須諫意初釋有二初示倚濫接俗之教生福向善故不斷正出家為道發智斷惑理須齊斷何得一混言下次明立諫邪正兩分者彼說為邪佛說為正。
[科01]【疏】又解云欲是非法濫義安寄然聖辨障道結有強弱上品障見道下品障思惟是以道成初果猶有欲事執此教迹說言不障言同意異故須標列聖言非障者以治道品殊敵對而遣當分障除異則非此所斷故有非我障非謂不障於彼若生深解此惑思盡而今偏執通言欲性非障邪正殊途理在於此須僧設諫開示是非。
次釋中初二句徵起由是麤惡倚濫無從故云安寄然下正示又三初出濫相聖言下二明偏執所以須僧下三結示須諫初中聖辨障道者即就四果以論也結有強弱等者結即結使不出有十貪瞋癡慢疑(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五利使)此十能障見諦故名見惑麤故名強又為上品貪等四使能障思惟故名思惑細故名弱又為下品初果但破見惑愛染未亡故云有欲二果已去方斷思惑乃至四果方能離欲如僧祗中須斯二尼被汙受樂律中見諦學家猶有夫婦又有初果欲心起故捨戒還家欲飽還來等彼謂得道聖人猶作欲事顯是不障故興妄說須標列者發下文也二明所以中聖言非障躡上諸文治道殊者即斷證之智有淺深故淺斷麤惡深除細障故云敵對當分除者如初果止能除見未能斷思故云異此非所斷也有非我障謂有作欲者但能不障當分見道非不障彼未證修道故若生深解方入修道乃至無學故云惑思盡也反明染欲障道明矣而下正示倚濫通言非障者不如上簡也邪正二說因此而生故云理在此也三結示可知私釋大乘經論多有斯語如無行經云淫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此乃點妄即真意令反本世之講者謂小乘則作欲障道大乘則一切不妨文飾穢行誑誘後生誤無量人入阿鼻獄謗經毀聖永無出期惑眾罔時義當此罰。
[科02]【疏】三釋結罪意僧既設諫法相顯然固執守迷不肯從勸現違僧命宜結墮罪。
三結罪中固執違僧即是情過故須制罪。
[科03]【疏】論犯五緣一是惡見人二已屏諫三不受屏諫四僧如法羯磨五違三便結。
犯緣第一以邪見名通特以惡字標簡此過。
【註】佛在舍衛阿棃吒惡見生言我知佛說行婬欲不障道比丘諫喻而猶不捨白佛問自言已令僧白四諫之便訶而制戒。
[科04]【疏】多論利吒外道弟子聰利故遣入佛法擬倒亂之其人不久通達三藏故倒說欲盡其智辨不能令成。
戒緣中遣倒亂者欲壞正法也佛世法強雖盡智辨人不信受故不能成末世魔強反多信用毀滅正教以今追古可不哀哉。
【律】若比丘作如是語我知佛所說法行婬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語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世尊無數方便說犯婬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比丘時堅持不捨彼比丘乃至三諫捨此事故若再三諫捨者善不捨者波逸提(尼犯同僧餘如諫戒唯罪名優降)。
[科05]【疏】戒本七句如上殘中罪名為異。
戒本中七句指如殘中即三雙一隻若比丘所諫人作如是語下所諫事即第一雙也彼比丘諫言下別人屏諫違反佛語即謗世尊業重障深故是不善彼比丘諫時堅持不捨拒屏諫第二雙也彼比丘乃至下眾僧作法諫不捨者拒僧諫第三雙也結罪為一隻注文指前僧殘優降即重輕也。
【律】六十九隨舉比丘戒。
[科06]【疏】與惡見人同事戒六十九。
[科07]【疏】制意有三義須舉一然此比丘謬執聖教說欲非障違僧三諫堅執不捨邪心成就障於學路於佛法中無所長益故須舉棄二執見心成若不舉治永無改過懺悔從善須僧同舉奪三十五事苦法治罰折勒形心使思信改過有入道益三欲順人情人多信受舉棄眾外不足僧數息其化導。
六十九初三意中一令長益佛法二令改過人道三為滅邪顯正。
[科01]【疏】二明不聽順意有三過若順前人謂己見是轉增熾盛永無從道即是損化二既順前人必同其見染著欲事壞心行盡三僧舉眾外不聽共語今輒隨順違僧命故所以同犯。
次三意中一顯增惡損他化字寫誤二同染壞行夷是無餘故云壞盡三違僧障法。
[科02]【疏】三解輕重同舉義齊何為二輕一重者答說欲非障言說相似濫於理教以滅正法又自壞行障學路亦順人情多喜隨順故餘二條然是非無滅法過雖有自壞隨順者希無壞人義故結輕也。
後輕重中初標徵不見不懺隨順並吉惡見犯提故云二輕一重答中初明惡見重意有三義初濫教又下二壞己亦下三損他餘下次明餘二輕意上三義中但具次義。
[科03]【疏】論犯四緣一是惡見舉人二知是三隨順四隨同一一事結。
犯緣中初是所隨下並能隨四中隨同一事謂供給羯磨等事如文所列隨一成犯不待具也。
【註】佛在舍衛梨吒惡見生僧諫不捨佛令白四舉之六群供給所須共同羯磨比丘舉過佛因訶責故制此戒。
【律】若比丘知(若初不知後不犯也)如是語人(作如是言我聞世尊說法行婬欲者非障道法故)未作法(若被舉未為解)如是邪見(作如是見知世尊所說法非障道法)而不捨(眾僧訶諫而不捨惡見)供給所須。
【註】有二種若法若財法者教修習增上戒意智學問誦經財者供給衣服飲食牀褥醫藥。
【律】共同羯磨(同說戒等)止宿。
【註】屋有四壁一切覆障或一切覆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或不盡覆不盡障。
【律】言語者。
【註】若比丘先入屋彼人後入若彼人先來若俱入隨脇著地一一墮。
【律】波逸提。
【註】尼同犯不犯者若不知若屋一切覆無四障或半障或少障或一切障無覆半覆少覆或半覆障少覆障露地若病被繫者命梵難無犯。
[科04]【疏】戒本十句一人二知三如法語人四未作法五如是邪見六不捨七供給八同法九止宿十結罪。
戒本初科第三句如法字誤合云如是七供給中注文初總示法下別釋意智即心慧也八同法中注云說戒等者等餘一切羯磨眾法九止宿中注列四室一障覆俱徧二覆徧障不徧三障徧覆不徧四障覆俱不徧如三邊墻壁上開明處此言不一切不盡等障則唯缺一邊覆則唯開少許室相成就故有犯也後不犯中但據一半已下為言兩處列相顯然自別但此中語少不明故下點云與開何別耳(古記云前約知故犯後約不知開謬矣)經中言語下注顯前後入室宿相必有彼此往返言論。
[科05]【疏】辨相隨文事希故不廣引就止宿顯相亦非善翻與開何別。
次科總示略意就下略點第九譯者之失如上所明注不犯中有三初不知者開非意也二若屋下室相不成也初至少障反前初二也或一切障下至少覆反上第三也或半覆下至露地反上第四也三若病等並難緣也。
【律】七十隨[按-女+(眉-目+貝)]沙彌戒。
[科06]【疏】隨擯沙彌戒七十。
[科07]【疏】制意有三。
七十制意有三亦同前戒但初意異耳。
[科08]【疏】入道已來要由有信然此沙彌既未具戒說欲非障違僧三諫邪見心成於後受戒事容難剋故加重法作彼[按-女+(眉-目+貝)]名怖以入道大僧有戒故直舉之何須重法改作擯也此但口說未作重事若實犯重即在滅擯何須諫後方作擯名故知非重。
初意正明中又三初敘須擯此滅擯法十三難人犯重不懺人故加此法永棄海外更無收錄諸治罰中此法極重沙彌口說便加此罰欲使迴心成彼受戒故也大僧下二對簡前戒以示不同此下三釋除疑濫若實犯重即邊罪難永無入道直爾擯棄不在先諫也。
[科01]【疏】若爾緣起如何共行不淨答第二篇罪也。
釋難中初難若云非重則違戒緣答中第二篇罪如漏失等不淨言通非局淫故。
[科02]【疏】問餘之二舉何不設擯答條然有異不勞須[按-女+(眉-目+貝)]無順化義直作舉名說欲不障一一反前故須[按-女+(眉-目+貝)]也。
次問三舉獨擯惡見答中初明二舉一無倚濫故云有異二不惑他故無順化下明惡見反上二義。
[科03]【疏】二解不聽順意三解結罪意並同前戒。
二三同前覆尋可見。
[科04]【疏】論犯四緣一是被[按-女+(眉-目+貝)]沙彌二知是三同事止宿四隨事同結罪。
犯緣第三止出二事與上大僧少異。
【註】佛在舍衛跋難陀二沙彌共行不淨自謂從佛聞法行婬欲非障道比丘舉過佛令白四設諫不捨滅擯六群誘將畜養比丘舉過佛訶因制戒。
【律】若比丘知沙彌作如是語我從佛聞如是法若行婬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沙彌如是言汝莫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沙彌世尊無數方便說婬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諫此沙彌時堅持不捨彼比丘應至再三諫令捨此事故乃至三諫而捨者善不捨者彼比丘應語此沙彌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隨逐餘比丘如諸沙彌得與比丘二三宿汝今無是事汝出去滅去不應住此若比丘知(不知者不犯也)如是眾中被擯沙彌(擯者僧作滅擯白四羯磨)而誘將畜養(若自畜若與人畜誘者若自若教他)共止宿者(如上解也)波逸提(尼同犯開緣並如上)。
[科05]【疏】戒本六句一隨擯比丘二知三沙彌諫舉事四若比丘下明誘將畜養五共宿六結罪。
[科06]【疏】就第三中分二初明僧屏諫法六句二彼比丘語下明擯出法。
戒本釋第三中初僧屏諫六句者但有三對闕後一隻準上次第對文可見二擯出中但出呵黜之詞準須先作滅[按-女+(眉-目+貝)]白四文如鈔引疏文前後多作殯字非字合從手。
[科07]【疏】餘可解亦希不勞廣也。
指略中亦不須廣同上稀故。
【律】七十一拒勸學戒。
[科08]【疏】拒勸學戒七十一。
[科09]【疏】凡行不自成必須訓導方能策進修善有趣道之益善知識者梵行正緣若不依仰無由自勵然含識有心略分三位上達不假緣成堪為物軌下流勸亦難從為存俗習中品之徒事須友接率則清昇任之鄙吝然今癡心懶惰不肯修學聞他諫勸拒而不受內無自進之心外無從善之志故違聖教過重故制。
七十一制意中初敘為行須假師友又三初敘依之成益善知下次明不依有損善知識者謂德業為人所知容儀為人所識梵行由立故是正緣然下三明根性不同識依色中故云含識名通六道且局人倫上達下流稟性各定中人不定隨緣善惡故須假他率而誘之則從善故曰清昇任而縱之則為惡故云鄙吝即論語云性相近也(言不異也)習相遠也(言不同也)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習以成性至不可改則知中人之性宜乎務學)然下次明拒勸以興聖制內無自進心者謂不能自立外無從善志者謂不稟他教。
[科10]【疏】論犯五緣一作止不學教行意二前人如法勸學三知已所作非前人諫者是四自心不受勸意五發言了結。
犯緣第一不學教行者鈔云教謂律藏行謂對治。
【註】佛在拘睒毗比丘如法諫闡陀時作是言我今不學此戒當問餘智慧持律者比丘舉過佛訶制戒。
【律】若比丘餘比丘如法諫時(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如是語我今不學此戒當難問餘智慧持律比丘者波逸提(若說而不了了吉羅比丘尼同僧犯)若為學故應當難問。
【律】不犯者彼諫者癡不解語言汝還問和尚闍梨學問誦經若其事實爾者不犯。
[科11]【疏】戒本三句一拒人二前人勸三如是語下明不受語相反欲難詰違故結罪。
[科12]【疏】十誦云五種人不應為說毗尼或試問無疑問不為悔所犯故問不受語而問或詰問並不須答。
戒本第三句後云若為學等列開緣也恐謂一向不得問故疏引十誦五種不答擬彼來難答無益故。
[科01]【疏】不犯中其事實爾者由癡無解慧強諫智人故拒不受為知難問。
不犯中事實有二初開拒勸無知強勸故為下次開難問為學求解故。
【律】七十二毀毗尼戒。
[科02]【疏】毀毗尼戒七十二。
[科03]【疏】然戒為眾善之本滅惡之源越生死之舟梁趣涅槃之正路理宜讚歎令彼修學使戒法興顯萬載不墜今反毀呰乖隔人心使不誦習致令正法於茲覆滅損壞極所以制多論三意如鈔引之。
七十二制意中初四句敘戒德即生善滅惡超凡入聖具此四義住持不絕比諸教門功居第一所以聖賢稱譽良在於茲理下四句顯贊歎之益今下明毀呰之損相反可知多論三意如鈔者一為尊重木叉故二為長養戒故三為滅惡法故。
[科04]【疏】論犯五緣一是毗尼十誦云若誦隨經之律亦提二前比丘誦戒時僧祗未說戒時訶越說時提說已越心悔三作滅法意不令久住五分若令不讀誦而毀者提若令木叉不得久住毀者犯蘭四發言毀五言詞了。
犯緣第一經中明律名隨經律如涅槃遺教等二中此戒唯取正誦時犯所以僧祇三時輕重三中五分兩判初是本犯下結蘭者近破法輪理結中品。
【註】佛在舍衛比丘共集誦法毗尼六群相謂比丘共集誦律通利必數舉我言長老用學雜碎戒為誦可至十三事比丘知滅法故以過白佛便訶制此戒。
[科05]【疏】緣起如文可知云雜碎者從二不定至眾學也。
緣起中初敘六群畏舉言下二明因毀制戒但令誦至十三則顯除上二篇餘皆雜碎也若準多論以略教一偈為純一廣教五篇為雜碎與此不同部見異故。
【律】若比丘說戒時(若自說戒時若他說戒時若誦時故)作是語大德何用說此雜碎戒為。
【註】若欲誦者當誦四事若必欲誦者當四事十三事餘者不須誦何以故。
【律】說是戒時令人惱愧懷疑輕訶戒故波逸提。
【註】若不了了吉羅毀呰毗尼者波逸提毀呰阿毗曇及餘契經者吉羅尼同犯不犯者若語言先誦阿毗曇然後誦律餘契經亦爾若有病者須差已誦律當勤求方便於佛法中成四沙門果後當誦律不欲滅法若錯說者並開。
[科06]【疏】戒本三句一人二明說戒時三作是語下明結罪相。
戒本分句中第三初正毀詞注顯雜碎徵起下文說是下出所以輕訶下結犯相。
[科07]【疏】所以三藏毀戒重者多論解云毗尼四義故重餘經無故是輕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若無戒者則無所依一切眾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門若無此戒無由得入泥洹城也四是佛法瓔珞能莊嚴佛法具斯四義功強於彼。
次科下辨相中毀餘二藏但犯吉罪故此通之初徵起多下引釋論出四意一生善二所依三入道四住持一切眾生依戒有者且據人道勝報並由歸戒為因涅槃泥洹梵言之互同翻寂滅律具四義毀則成重餘藏不具毀但犯輕。
[科08]【疏】辨相中毀毗曇契經吉者據小乘為言大乘罪重非校量所辨。
釋注中小乘方便權教毀但犯輕大乘究竟實教毀故得重或可據制則大小齊輕約業則小輕大重不犯中初開期後二開病緣三開進果餘可知。
【律】七十三恐舉先言戒。
[科09]【疏】不攝耳聽法戒七十三。
[科10]【疏】凡解不孤起要藉說聽方能開曉心懷識達邪正持犯輕重順教奉修有出道益今癡心惰學不肯聽法迷於理行事等夜遊動成滯礙進道無日莫不由慢法輕心自失道利過患之深何得不制。
七十三制意中初敘聞法之益開曉心懷等即開解也順教奉修等即成行也今下明不聽之過反上二益夜遊喻其昏暗。
[科01]【疏】論犯四緣一是廣誦戒時二在眾中三不作聽意四說過便言我今始聞便犯。
犯緣中必約廣誦在眾不聽說過發言方成犯耳。
[科02]【疏】有師名為詐驚張戒若是不攝耳者何故云我始知等又不攝耳在他內心如何比丘證他曾聞若是不攝耳應開重聽。
釋名中古解即光師彼實曾聞而云始知故云詐驚張於義雖然在言頗質若下連以三義反質前非重聽謂耳聾也。
[科03]【疏】今就諸律論多約不攝結罪若戒本及緣起中應云恐舉先言戒也故緣起中自知罪障恐他舉發先詣求聽故戒本云我今始知計我前作頗入犯不所以文中約法勘檢如下更解。
今判中初示前標諸律論者僧祗云隨中間一一戒不聽吉一切不聽墮多論亦然文如後引若下次明今定初示名故下引據約法勘撿即餘比丘證彼二三說戒中坐等。
【註】佛在舍衛六群中一人當說戒時自知罪障恐發舉故先詣清淨比丘所言我今始知此法戒經所載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比丘舉過佛制此戒。
【律】若比丘說戒時(若自說若他說若誦戒時)作如是語我今始知此法戒經所載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餘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說戒中坐何況多彼比丘無知無解若犯罪應如法治更重增無知罪(重與波逸提若不與者突吉羅)語言長老汝無利不善得汝說戒時不用心念(用意思惟)不一心兩耳聽法彼無知故波逸提。
【註】尼同犯不犯者若未曾聞廣說今始聞若戲笑若錯說者開。
[科04]【疏】戒本六句。
[科05]【疏】一人。
[科06]【疏】二他說戒時律中自他說誦時若據自說無不攝耳正有妄語實久知之而言始知。
戒本第二句如注所引律同前戒雙列自他今據此戒無自說理故須決之犯前小妄。
[科07]【疏】三或迷教相誦而不解言始知此法。
三云迷教相者此可學迷即愚教也。
[科08]【疏】四餘比丘下證久曾聞如何始知結罪屬彼二三說戒何況多也比中覈據逃罪無由若曾聞戒即是久知而言始知結妄語提若無知解但有不攝罪。
四中初釋文結罪屬彼者由先有犯恐僧舉罰故言始知意謂已前不知不犯今僧共證屢聞說戒那云始知先犯之罪結屬彼時何容飾詐乎此下示要若實久知而言始知即是妄語自屬前戒雖經說戒由不攝聽實無知解而言始知正犯當戒兩途俱犯故云逃罪無由準知此戒唯據無知如下多論判犯彌顯。
[科09]【疏】多論云我今始知是法者結吉輕心亂心聽戒犯吉說竟得提實先知言始知犯妄語戒本結不專心聽法罪也。
次引證中多論初口說始知耳不攝聽而說戒未竟故但犯吉竟則犯提實下點示別犯戒本下簡定當戒此戒犯相古今難判據此以明甚有分齊學者思之。
[科10]【疏】五彼比丘下因重彰過由不聽故不識戒相故無知解以不知故遇緣起非自壞心行故曰若犯罪如法治。
五中重彰過者由彼先言欲免前過故須重示有犯皆治。
[科11]【疏】六更重增下結多罪相不以不知得脫以事可識故應更重增無知罪者根本罪上緣而不了後結無知故曰重增下誡約中以無知故波逸提罪不與者謂同聽德人不與亂心人罪得吉羅也。
第六釋重增中初釋文不以等者示重結意應更等者明重增義下下點注同聽不與罪謂不加責罰也。
[科12]【疏】問戒本一心兩耳者答毗曇為莊嚴身俱舍為助成識故廣如彼說。
次科問心意識是一根何有兩答中二釋初引毗曇即雜心文具名雜阿毗曇心論彼明十八界問曰應分二十一界(十八界中六根眼耳鼻各分二故)偈答曰二共說一界為令身端嚴釋曰為莊嚴身故生二眼二耳二鼻以一眼者人不愛敬故(耳鼻亦然)次引俱舍彼立二義初義同上次義斥云是義不然若本來如此及猫狸鸜鵒等生二眼耳鼻有何莊嚴(上難破下立義)若爾生二何為為助成識故如人閉一眼等見色皆不了(等取耳鼻各對不了)為莊嚴識令成就故。
[科01]【疏】問前解止犯唯犯吉羅今此無知遂犯提者答上已解之汝何故忘前豈不言對事通四篇對學唯第五。
三中初問前解即上總義持犯句法中不學皆吉今此無知即當戒不攝罪重增無知在下問中答中初反責重問前下正答然前亦無此釋但云翻解明止犯即不學也翻修明止犯即對事也謂僧殘已下具雙持犯故有對事隨篇止犯但除四重故云通四篇也不學止犯通是吉羅故局第五。
[科02]【疏】問此中重增無知乃結墮者答不學之罪唯吉羅無知迷疑則輕重由學緣事有明闇也故境想中疑則含輕想則懷重今迷不識正是墮收如文可知就事結也。
次問謂重增罪不當同根本故答中初明不學唯局次明無知兩通又三初明分二所以疑吉是輕由學緣事少明也迷墮是重由不學緣事全闇也故下二引例諸戒境想想差則疑重想輕境差則想重疑輕今舉後二為例今下三正示今罪此無知罪亦是緣事不了故云就事結也。
[科03]【疏】律中二眾俱吉者彼自說戒亦有不聽之緣。
釋注中初科注文尼同下合有三眾犯吉文疑是寫脫或恐不引懸舉律文故云律中以下三眾無同法義故約彼眾別法釋之廣如鈔說。
[科04]【疏】下開中未曾聞者以受戒來未經說戒也未曾聞廣者或聞三語心念等及略說戒不明戒相故道今聞餘可解。
次科釋開未聞次列三義初都未聞二聞別法三聞略法皆未聞廣故下指餘者即戲笑等皆非意故。
【律】七十四同羯磨後悔戒。
[科05]【疏】同法賞人後悔戒七十四。
[科06]【疏】凡眾物共有眾情非一既同和作法賞他知事輒便悔反謗僧隨愛駭動群心喜生鬬諍迭相苦惱不得安樂修道多論三意如此故制。
七十四制意中初敘同法輒下次明反謗駭下示過惡一生諍二相惱三廢道業多論三意如此者彼云為滅鬪諍故為滅苦惱故為得安樂行道故。
[科07]【疏】論犯四緣一是僧物十誦五分僧祇云施現前僧應分物故知非是常住物二同法賞知事已多云凡僧和合不問羯磨不羯磨若執苦人大德貧匱和與物已訶者亦提三輒便悔反四言詞了犯。
犯緣初科第一合引三律簡所賞物恐濫用故四種僧物中二種現前可賞知事二中多論但取僧和不必羯磨執苦人即營事執[1]營苦者。
[科08]【疏】何為不諫者已同僧法若僧有愛彼亦有愛無濫不須。
次科初徵以是謗僧據合加諫已下釋通不須可見。
【註】佛在羅閱祇沓婆摩羅子知僧事外施不赴衣服破壞後僧得貴衣便白二與之六群後悔比丘白佛便訶而制戒。
戒緣外施不赴謂不赴外請闕衣替換故。
【律】若比丘共同羯磨已後如是言諸比丘隨親友(同和尚闍棃坐起言語親厚者是也)以眾僧物(僧物如上物者衣鉢針筒尼師壇下至飲水器)與者波逸提。
【註】若說不了吉羅尼同犯不犯者其事實爾隨親友以僧物與若戲笑若錯說並開。
[科09]【疏】戒本五句一人二同法三後謗四以僧物下明相五結罪。
別釋分文中第三謗云隨親友者言僧順私情也注文可解。
[科10]【疏】僧物四種約方就時上盜已明今重出也。
釋僧物中初科約方即二種常住就時即二種現前。
[科11]【疏】初現前僧如此戒中施池井等就人而施現前自屬也二十方現前如亡僧物上窮極聖下至沙彌悉有其分要須作法遮斷十方結約當時故也三常住者以當局淨住通於三世局定不動亦不可分也四現前常住如造熟食本擬寺僧情通主客不許出外故也。
列釋中初物得將賞人故指此戒施池井者律云為造池造井等因而施物就下示名義二中初明十方義極聖即無學下至沙彌總收聖凡大小之眾作法下即現前義三中上三句局處定下一句不同分或處雙疊為名餘處亦名四方僧物淨住即伽藍之異名四中亦名十方常住不許出外即示名也。
[科01]【疏】四種之中初物是和可以賞也第二義通後兩全閉。
簡判中前二並通是可分故後二全閉是常住故。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四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