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时间与证阿罗汉果的时间相差得很远
(1)佛在世时的声闻弟子皆是“顿根器”故证果快
如在《四部阿含经》上,皆有说明,佛在世时,在当生得证阿罗汉果的实例很多。但是“成就佛果”却不是一世、两世、多世就能达成的。如《别译杂阿含经》卷六(一一九)中,有记载大迦叶尊者,出家第八日即证三果,第九日尽诸有漏、得阿罗汉的例子。《杂阿含经》卷三十四(九六九)又有舍利弗出家半月不起诸漏、心得解脱的例子。又《杂阿含经》卷三十五(九七九)有须跋陀罗当日出家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果的例子。又在《杂阿含经》上记述,如果声闻弟子一心用智慧观察,思惟色、受、想、行、识五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得到信心坚定的程度,只要在今生修行的中间,没有遭遇意外死亡,一定能成就“声闻初果”的经文,此为针对佛在世时利根器的声闻弟子而言。然而“成佛的时间”却是需要“历劫修行”才能究竟达成的。
(2)佛说比丘随时善学三学今生必得阿罗汉果
又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八二七)记载,比丘今世必当得证阿罗汉果的经文,如经上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种作田,随时善作:何等为三:谓彼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诸比丘,然彼长者耕田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长果实成熟,若明日若复后日,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长,果实成熟。如是比丘,于此三学,随时善学:谓善戒学、善意学、善慧学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若明日、若后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后日,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彼已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随彼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譬如比丘伏鸡生卵,革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瓜刮,令其儿安稳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稳得生。如是比丘,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由此可知,佛在世时只要出家弟子在当世善戒学、善意学、善慧学,戒、定、慧三学增上、精进、等持成就,是有希望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的。但是并不适用于末法根器,因为若欲“生无佛世”,而“证果、解脱”,其根器比阿罗汉还高,称为辟支佛,如前述《增一阿含经》所说。《阿含经》上说得很清楚,“阿罗汉”与“辟支佛”所学无异道,皆是依“四圣谛”、修之而了脱生死,末法之中是否有大迦叶、辟支佛之根器者,值得省思!?
(3)佛在世时多有四众弟子得证四果或者得证声闻三种果位
如《杂阿含经》卷三十四(九六四)说:“……婆蹉白佛,颇有一比丘,于此法律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乃至不受后有耶?
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
婆蹉白佛: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尼,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
婆蹉白佛:置比丘尼,有一优婆塞修诸梵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优婆塞,乃有众多优婆塞,修诸梵行,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得成阿那含不复还生此!
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于此法律修持梵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优婆夷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于彼化生得阿那含,不复还生此。
婆蹉白佛:置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梵行者,颇有优婆塞受五欲,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塞、居家妻子,香华严饰,畜养奴婢,于此法律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
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受习五欲,于此法律得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在于居家,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于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千万不要误会此段经文是说:在家居士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的在不断五欲“与妻子不断淫事,享受世间荣华富贵的情况下”,可以得证初果及二果?
当知证初果,并未欲界五欲全断,但是其“五欲”绝对比“俗人淡薄许多”。证二果者已经“贪恚痴非常微薄”,故其五欲,又比初果者淡薄许多,将要超脱欲界业习,故应深思经上所说:“在家居士为何在‘服习五欲’的情况下犹能证得初果与二果”的经意为何!?
(4)佛在世时诸多居士命终后得三果
如《杂阿含经》卷三十(八五四)又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迦聚落繁耆迦精舍。尔时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终,时有众多比丘,著衣持钵,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那梨迦聚落,罽迦舍优婆塞命终、尼迦吒、佉楞迦罗迦、多梨沙婆阇、露优婆阇、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罗、须跋陀罗耶舍、耶输陀耶舍、?多罗,悉皆命终。闻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罽迦舍优婆塞等命终,世尊,彼等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诸比丘白佛:世尊,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皆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
此世,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皆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当受一生,究竟苦边。此那梨迦聚落,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告诸比丘:汝等随彼命终,彼命终而问者徒劳耳,非是如来所乐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另《佛般泥洹经》卷上亦有说明诸多居士命终后得证初果、二果、三果的经文)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八)又说:“若复比丘、比丘尼思惟此义乃至十岁,必成二果,若阿罗汉、若阿那含。比丘且舍十岁,若一年之中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终无中退,比丘且舍一年,其四部之众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舍一月,若四部之众七日之中思惟此义,必成二果,终不有疑。”(卷四十六(一)又有比丘戒成就,于禅得自在,六根而寂然,六年成六通的经文)《中阿含》卷二十五(九八)亦同。
由此可知,佛在世时的四众弟子,多有在“短时间内”得证声闻四种果位的实例,请注意:这是指“佛在世时”才有“诸多比丘”于“短时间内”得证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事证”,并不适用于“末法中”的“禅修者”。而且这只是《阿含经》所记载佛在世时的“四众弟子”得证声闻四果的片段实说,而且有更多四众弟子证得声闻四果的事实,皆没有记述在《阿含经》内,亦即说明佛在世时的四众弟子能证声闻果位中的任何一个果位者皆是“利根器者”,才能生在佛世,随佛出家证果或解脱。但是要完成佛果|成佛,却不是在七日、一年、十年、一生、二生、三生、七生、百生、千生、千劫、万劫中,就能修证成就的。
(5)历劫修行才能成佛的经文
甲、《杂阿含》中说明“历劫常选择”才能成佛的经文
这个道理,在《四部阿含经》中皆有说明。如《杂阿含经》卷四(一○○)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而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
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佛者是世间,超渡之胜名;
为是父母制,名之为佛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剌本,等觉故名佛。
佛说偈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杂阿含经》卷四(一○一)亦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从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尽正受。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印文显现,齐辐圆辋,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来见世尊坐一树下,入尽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正观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
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
问曰:为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
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龙乾闼婆,紧那罗夜叉;
无善阿修罗,诸摩?罗伽。
人与非人等,悉由烦恼生,
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
虽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
历劫常选择,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
离垢不倾动,已拔诸剑剌;
究竟生死际,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这两段经文皆在说明“成佛者”是经过“历劫求选择”的过程,才能成佛。
有人会问:经上明明说“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远离息尘垢”、“究竟生死际”、“等觉故名佛”,也就是说佛是将“尘垢烦恼”完全尽断,即断除“一切有为行”,才成佛,故说“等觉故名佛”。
但是有一个疑问:“脱离生死苦海”需要“历劫求选择”,亦即需要历经“劫数”才能究竟生死际吗?而且经上说“历劫”二字是,一劫?二劫?三劫?……十劫、二十劫?五十劫?还是百劫、千劫、万劫、并没有说“经过多少劫数”,才能了脱生死?故知百千亿劫……,绝对不是指只有在“历劫中”为了断除“有为行而需要经过不知多久的劫数,才能拔诸使剌本,究竟生死际!?”是以这段经文值得四众弟子深思!而在以下经文中更将“历劫求选择,等觉故名佛”的经意解释得更为清楚!
乙、《杂阿含》中“历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经文
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六四○)又说:“……尔时佛母摩诃摩耶夫人,天上来,诣诸众僧所,号?啼泣,鸣呼苦哉?是我之子,经历阿僧祇劫,修诸苦行,不愿劳体,积德成佛,今者忽然消灭。而说偈言:
我是佛亲母,我子积苦行;
经历无数劫,究竟成真道。
悲泣不自胜,今法忽磨灭;
鸣呼智慧人,尔今何所在?
持法舍诤讼,从佛口所生;
诸王无上尊,真实佛弟子。
头陀修妙行,宿止林薮间;
如是真佛子,今为何所在?
今者于世间,无有诸威德;
旷野山林间,诸神寂无言。
施戒愍群生,信戒自庄严;
忍辱质直行,观察诸善恶;
,如是诸胜法,今忽都已尽。”
这段经文更点出上述经文所说“历劫求选择”的“时间”,是“经历阿僧祇劫,修诸苦行,才能成佛。”但是“经历多少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经文上只有说:“经历无数劫”,才能究竟成真道,而并没有说明“历经多少劫数,才能成佛”,这是《杂阿含经》上唯一一段明确说明成佛者必须“历经阿僧祇劫”才能究竟成佛的“经证”。四众弟子亦应深思这段经义。但是并不为后世一类声闻行者所接受。而必须“历经多少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经文,在以下经文有更明确说明。
丙、《增一阿含经》中“无数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经文
如《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八)又说:“……如我于三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无上道。”
《长阿含》卷一(一)又说:“……我从无数阿僧祇,勤苦不懈修无上行,今始获此难得之法。”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一)也说:“……汝今比丘将来无数阿僧祇劫,当作佛号曰灯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宝藏佛报曰:能也牟尼女,成无上正真之道也。然王女,当知将来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识,彼佛当授汝决……。”
由此可知,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或者经过“无数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经证”,在《增一阿含经》中早有记载,而《杂阿含经》在上述说明“历经阿僧祇劫、修诸苦行”的经文后,又有“经历无数劫,究竟成真道”的经文,而此“经历无数劫”不就是指“经历无数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意思吗?而无论说“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或说“历经无数阿僧祇劫”,均是在说明若欲“究竟成佛”需要“经过不可思议的劫数”才能完成佛果。进一步说,《增一阿含经》上说的“三大阿僧祇劫”的每一大阿僧祇劫中皆有“无数阿僧祇劫”的“意涵”在其中,只是用“三大阿僧祇劫”来做说明成佛的时间必须经过“三个无数大阿僧祇劫的阶段”才能成佛。而这三大阿僧祇劫的阶段是什么?《增一阿含经》中并没有说明。但是在“大乘经论”中有详解。如《华严经》、《仁王般若经》、《菩萨璎珞经》及“成唯识论”等便将三大阿僧祇劫中,菩萨修行的资粮及阶位做详述。而在《阿含经》上对“成佛需要历经劫数”的经文,仅有寥寥数篇,但是在“大乘经典”中(如《大宝积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却广说,成佛者必须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经文。故四众弟子应省思:为何佛在“大乘经典”广说“成佛的时间表”,而却在“阿含经”略说?必有因缘。佛弟子更应深思:为何需要“无量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这牵涉到一位菩萨行者无始以来与不可思议、不可称数的“六道众生”所结善、恶缘等甚深难解、难了的“业种、业缘、业习、业网、业报”等大问题。一位菩萨行者何时扭转其无始以来所结“六道众生”的善、恶业缘、业网成为佛道的善增上业缘、业网成熟之际,便能究竟成佛。故知何时才能“圆满成佛”不仅是“自度解脱范围”,尚牵涉到与“宿世众生”纠结的“善恶业习、业缘”如何转换为佛道上的清净业网等大问题,故一位菩萨行者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究竟成佛”是有其以六度万行“自度、度他的甚深修持福慧资粮意涵”在其间!绝不如“一分行者所说只要‘一世修行就能圆满成佛’,或者仅需经过‘数世、数十世修行就能圆满成佛!’”在此不说,详见笔者所著“下篇之二|菩萨如何庄严净土”一书。
丁、佛出世不仅教化声闻弟子同时度化菩萨弟子的经文
《增一阿含》卷二十七(二)又说:“尔时佛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出现世时,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轮,二者当度父母,三者无信之人立于信地,四者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五者当授将来佛决……。”
这段经文又说明,佛出世并不是只为教化“声闻弟子”而出世说法,更为“未发菩萨意者使发菩萨心”,即是说佛又为教化发成佛心的菩萨弟子而出世说法,又为了为“菩萨弟子及声闻弟子授记成佛”而出世教化。(如《法华经》所说)
戊、佛有六法不同阿罗汉所修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五)又说:“世尊告阿那律说:……世间求福之人无复过我,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云何为六:一者施(佛对布施波罗蜜无疲厌)。二者教戒(对四众弟子教诫无疲厌)。三者忍(佛对忍辱波罗蜜无疲厌)。四者法说、义说(佛有四无所畏及无碍辩才对说法无疲厌。)五者将护众生(佛以悲愿力护念众生无疲厌)。六者求无上正真之道(佛对勤求佛道功德无疲厌),如来此六法无有厌足、……。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
由此可知,修行者“由勤修福德无厌足”而成佛道,而声闻弟子只有以上所说“一法或二法或三法”,因一类阿罗汉证果后,其心寂然,不说法度众“无护生心”,更不会教人发“无上成佛之心”,由是说明“成佛者”与“阿罗汉”绝对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而成佛者在因地如何发心修行才能圆满成就,以下经文有扼要说明。
己、《增一阿含经》中“菩萨修学六度波罗蜜”的经文
如《增一阿含经》卷一九(五)又说:“……尔时弥勒菩萨白世尊言: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而行檀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佛告弥勒:若菩萨摩诃萨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云何为四?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复次菩萨若惠施之时,头目髓脑国财妻子,欢喜惠施不生著想,由如应死之人临时还活,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尔时菩萨发心喜悦,亦复如是,布施誓愿不生想著。复次弥勒,菩萨布施之时,普及一切,不自为己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是谓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复次弥勒,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作是思惟,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何以故?食已诸根寂静,思惟禁戒,不兴嗔恚,修行慈心,勇猛精进,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错乱。具足辩才,法门终不越次。使此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行此四法,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故弥勒,若菩萨摩诃萨欲施之时,当发此誓愿,具足诸行。如是弥勒,当作是学,尔时弥勒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既然成佛与阿罗汉之间是有非常大的“距离”的,那么“成佛之道”绝不等同“解脱之道”,而在未成佛的过程间,一定有一段“修行成佛的历程”,即是《增一阿含经》约略说明的“菩萨道”,亦即菩萨修行之法。何谓菩萨修行之法?即是六度波罗蜜。而在《增一阿含经》中只约略提到六度中菩萨“布施”的意涵,并没有将“六度波罗蜜”一度一度的修行意义详细叙述出来。而却在“大乘经典中广说”,如“《般若经》、《大宝积经》等”,而佛为何没有在“阿含经中”广说“菩萨道”?
因为《阿含经》最主要是为“声闻弟子”修学“解脱之道”而宣说的经典,故只在《阿含》中略说“菩萨法”,是可以理解的,相对的佛在“大乘经典”中亦因闻法大众大多是菩萨弟子,而广说“菩萨道”,却少说“声闻法”,亦是可以理解的。
庚、佛道及三乘思想是《四阿含》共同传诵的经文
又《中阿含经》卷八(三二)有“阿难白曰:我闻世尊迦叶佛时始愿佛道,行梵行”的经文。
这是在《中阿含》内少数记载“佛道”及三乘不同名的经文,又在卷三十六有佛、阿罗汉、辟支佛三种不同名相的经文,亦证明“佛道”的思想,“三乘”的思想是“四阿含”共有的,亦是部派佛教所共同传诵的经文,只是在《阿含经》内“少说”而不受到“声闻弟子”的注意,因不是他们心心念念所修学的法门,当然会忽略而不重视。
辛、证阿罗汉果后只能随顺所知“四念处”等法义而行进
以上经文明示,“什么是佛?”“佛与阿罗汉为何无异?又为何有异?”成佛的时间与声闻弟子修行证果的时间又有何差异?佛与阿罗汉的“觉悟”又有何不同?
而依《杂阿含经》上说,佛是能够彻见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宇宙、世界、众生的生、住、异、灭等现象的一个伟大的智慧觉者(如佛十力义)。佛为什么能够有这种广大、深远的智慧能力呢?依前述《杂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说,这是佛在无量劫数中,精进不断地勤苦修行而获得的成果。
也就是说,一个修行人如果想要成就佛道,一定要在“历劫中求选择”,亦即是要在无量劫中,选择修学异于声闻行法、异于辟支佛行法,也就是“成佛之法,行菩萨道”,回入生死海中,做无量利益众生的修持,才能究竟成佛。如前述《增一阿含》卷十六(八)所说,佛于六法无厌足,故修福无量,“由福成佛道”。但是一位在佛住世时已经见性、悟道的声闻行人,若不是经“由佛指导修行”,自己却没有自觉、自证法性的能力,不能如“辟支佛”般地“无师自悟”,一定要听佛说法,才能证果、解脱。而且“利根器”如舍利弗、大迦叶、目犍连等,只要在一生中精进苦修,就可以得证阿罗汉果,最迟也能在天上、人间往返七次后,成就阿罗汉果。并且当罗汉证果后,也只能随顺所知法义,随顺道果而行进。(按此指一类“小阿罗汉”而言)。
如《杂阿含》卷十(二五九)说:“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无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杂阿含》卷二十四(六二一)亦说:“若阿罗汉,诸漏尽已,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这两段经文,足以证明一类阿罗汉在证四果后,只能随顺其所知“四念处”等法义而行,随顺道果而行进的事实。
以是证明,许多证罗汉的行者因为没有如佛过去、现在、未来“历劫广修福慧、回向佛道”的坚固、不退的事行及过程,当然没有佛的十种广大智慧功德法力。因为阿罗汉的学法能力和智慧力、福德力不如佛,所以说阿罗汉当然不是佛。
并且从前述《阿含经》的经文中,明白的指示说,一个修行人,一定要在无量劫中把智慧与福德修持圆满成就,才可以称为佛,否则都只是在成佛的道路上前进而已。所以不仅在佛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阿罗汉弟子,敢自称是佛,就是佛涅槃以后,也没有一个阿罗汉弟子,敢自称自己已经成佛。
由此证明,因为阿罗汉不是佛,当然了脱生死的方法绝不等同“成佛之法”,是故必然有另外的“成佛之道”,可见五百阿罗汉第一次在“窟内结集”声闻藏经外,一定同时有多方的“大众部”在“窟外结集”“菩萨藏经”,这是不容诤辩的事实。亦由此证明“佛教经典的结集”,与世俗哲学丛书撰写、编辑方式是迥然不然的。因为“大、小乘经典”的内容不仅涉及佛、阿罗汉、菩萨、辟支佛等“内证智境”的“修证大问题”,更涉及“佛教宇宙观”的“深广内涵”,其中谈到“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多度、复度时空间”“无数化生众生”因各种业力的和合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秽土世界”及“多类善性世界”乃至“净土世界”的﹁时空﹂、“依报”、“正报”等不可思议的不同类别的“共业聚合”的生存问题乃至“修行问题”等,岂是现代生存在“三度时空”的学术研究者能够以人类有限的“凡常思虑”所推测及臆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