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7905阅读
  • 11回复

四分戒本如釋(12卷)釋弘贊在犙 繹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一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81b06] ○七眾學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81b07] △初總標
 
[0281b08] 諸大德。是眾學戒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81b09] 釋曰。梵云。式叉迦羅尼。亦云尸叉罽賴尼。此譯為應當學。謂是所應學事也。胡僧翻為守戒。言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以立名。斯乃義翻。非正譯也。毗尼毗婆沙論問曰。餘篇不言應當學。而此戒獨爾。答曰。餘篇易持。而罪重。犯則成罪。或眾中悔。或對首悔。此戒難持而罪輕。脫爾有犯。心悔念學。不結罪名。直言應當學也。然此學法。雖不出其罪名。設有違犯。皆作突吉羅懺。而犯有故誤。懺階兩列。故。則對他說悔。誤。乃自責心除。諸律論中。皆明故誤二心。如律本云。故作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根本律攝云。若苾芻不依佛教。不顧羞恥。欲為非法者。捉衣開張。得責心惡作。若披著身。得對說惡作。若苾芻有順奉心。而著衣不如法。或是忘念。或時無知。非法著者。惟犯責心惡作。按諸律論。多云此眾學戒。佛最在初結。而集法藏者。編次在後。言其罪名雖一。而輕重有五。以重戒在先。輕戒在後。此戒於五篇中最輕。是故在後。又以一是實罪。二是遮罪。以實在初。遮者在後。又以一是無殘。二是有殘。是故重者在初。輕者在後。然於百事中。未必盡在初結。以首戒冠初。故云初也。如佛初度五比丘出家。服飾尚俗。佛作是念。過去諸佛。云何教諸弟子著衣服耶。即以天眼觀知。如淨居天所著衣服。遂告五比丘曰。汝從今後。應同淨居天齊整著涅槃僧。薩婆多論問曰。五篇戒中。佛何以止制著泥洹僧及三衣。觀去來現佛。并淨居天耶。答曰。佛結五篇戒。此最在初。以此貫初故餘篇不說。又此戒於餘篇是輕者。將來弟子不生重心。是故如來以佛眼觀去來諸佛。及淨居天。而後結也。使來世眾生不生慢罪。又三世諸佛結戒。有同不同。於五篇戒中。不必盡同。此著泥洹僧袈裟。三世諸佛盡同。是故此戒觀諸佛及淨居天。餘篇不觀也(實罪。即性罪也)。
 
[0281c18] △中別列
 
[0281c19] 此眾學戒法。文句簡略。事多同軌。不繁條列科名。當文思之。即得其旨。至於緣起釋義。律本或具。不具。稽諸犍度。多是六群興起。同是遮罪。並皆行護威儀。輕重惟分故誤。更無別相可得。然其事理。單複無恒。今統百法。約為十事。攝以成頌。俾學習者。而易持之。一著衣事。二入村事。三坐起事。四噉嚼事。五護鉢事。六便利事。七說法事。八塔像事。九道行事。十升樹事。頌曰。
 
 齊整著裙并三衣  入村舍坐噉嚼事
 護鉢便利說法儀  敬塔房像道行樹
 
[0282a05] 當齊整著涅槃僧。應當學(一)。
 
[0282a06]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著涅槃僧。或下或高。或作象鼻。或作多羅葉。或時細襵。居士譏嫌。謂似王臣及戲笑俳說人等。諸比丘白佛結戒。涅槃僧。或云泥洹僧。此言裙。當齊整者。謂應離不齊整著之過也。云何不齊整。或繫帶臍下。或高褰齊膝。或垂前一角。如象鼻形。或垂前二角。如多羅樹葉。或繞腰作細襵(律攝云。謂捉裙邊細疊成襵。腰間總擪。形若多羅葉。上聚下散者。是也)。是中犯者。若不依佛教。而故作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突吉羅。向下諸戒。準此應知。更不別出。餘四眾突吉羅。此之百法。尼皆同學。間有一二不同者。於下隨事註出。不犯者。臍中生瘡。下著。若脚[跳-兆+專]有瘡高著。若寺內。村外。及作時。在道行時(西域記云。泥縛些那。唐言裙。舊曰涅槃僧。訛也。既無帶襻。其將服也。集衣為襵。束帶以絛。襵則諸部各異。色乃黃赤不同。內法傳云。如有部裙製。橫五肘。豎二肘。絁絹。及布。隨有作之。西國並悉單為。神州任情複作。橫豎隨意。繞腰既訖。擡使過臍。右手牽其左邊上角。在內牽向腰之右邊。左邊上裾。取外邊而掩左畔。両手二畔。舉使正平。中間矗直。即成三襵。後以兩手各蹙至腰。俱將三疊。向後掩之。兩角各擡三指俱插向脊。使下入腰間。可三指許。斯則縱未繫絛。亦乃著身不落。後以腰絛。長五肘許。鈎取正中。舉向臍下。抹裙上緣。向後雙排。交度前抽。傍牽左右。各以一手牢擪兩邊。纏彼兩絛。可令三度。有長割却。少則更添。絛帶之頭。不合緝綵。其絛濶如指面。則靴絛襪帶之流。或方。或圓。雙亦無損。麻繩之類。律文不許。凡踞坐小牀。及拈之時。牽裙上。裙下角。急抹裙緣。擪於膝下。但掩雙胯。露脛無傷。高須上蓋臍輪。下至踝上四指。斯乃俗舍之儀。若在寺中。半腨亦得。此之劑限。佛自親制。非是人意。輙為高下。寧合故違教旨。自順凡情。所著裙衣。長伸拂地。一則損信心之淨施。二乃慢大師之格言。西國裙衣。並皆橫著。良由彼方自[疊*毛]幅寬二肘。此著衣儀。律文具有其制。但且略陳綱要。細論非面不可。斯謂圓整著裙矣。然四部之殊。以著裙表異。一切有部。則兩邊向外雙襵。大眾部。則右裙蹙在左邊。向內插之。不令其墮。上座。正量。制亦同斯。但以向外直翻。傍插。為異。腰絛之制。亦復不殊。尼則準部如僧。全無別體)。
 
[0282b08] 當齊整著三衣。應當學(二)。
 
[0282b09] 釋曰。緣處同前。當齊整者。謂離不齊整也。云何不齊整。或下垂過肘露脇。或高過脚[跳-兆+專]上。或下垂一角如象鼻。或垂前兩角。後褰高。成細襵已安緣。不犯者。肩臂有瘡。下著。餘悉同上(內法傳云。其著法衣。及施[巾*勾]紐法式。依律陳之。可取五肘之衣。疊作三襵。其肩頭疊處。去緣四指許。安其方帖。可方五指。周刺四邊。當中以錐穿為小孔。用安衫[巾*勾]。其[巾*勾]或絛或帛。麤細如衫[巾*勾]相似。可長兩指。結作固心。將[巾*勾]穿孔。向外牽出。十字交繫。便成兩[巾*勾]。內紐在中。其胸前疊處。緣邊安紐。亦如衫紐。即其法也。兩頭去角可八指許。各施一[巾*勾]一紐。此為食時所須。反襵胸前。紐使相合。此成要也。凡在寺內。或時對眾。必無帶紐。及籠肩披法。若向外遊行。并入俗舍。方須[巾*勾]紐。餘時但可搭肩而已。屏處執務。隨意反抄。若對尊容。事須齊整。以衣右角。寬搭左肩。垂之背後。勿安肘上。若欲帶紐。即須通肩披已。將紐內[巾*勾]。迴向肩後。勿令其脫。以角搭肩。衣便繞頸。雙手下出。一角前垂。阿育王像。正當其式。出行執傘。形儀可愛。即是依教齊整著上衣也。其三衣若安短紐。而截長絛。則違教之愆現免。著橫裙。而去腰緣。乃針線之勞交息。所有瓶鉢。各挂兩肩。纔至腋下。不合交絡。其襻不長。但容穿膊而已。若交絡胸前。令人氣急。元非本制。即不可行。設有餘衣。長搭肩上。然後通披。覆其衣鉢。若其向寺。及詣俗家。要至房舍安置傘蓋。方始解紐。挂其衣鉢。然其薄絹為袈裟者。多滑不肯著肩。禮拜之時。遂便落地。任取不墮物為之。絁紬白[疊*毛]。即其要也。其僧脚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儀。其披著法。應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著。唯此與裙。出外禮尊。任加餘服。雜事律云。苾芻熱時於自房內。但著下裙及僧脚崎。隨情讀誦。說法。作衣服等。於四威儀。悉皆無犯。舍利弗問經云。修供養時。應須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田文相。云何修供養。如見佛時。問訊師僧時。應隨事相。若拂牀。若掃地。若卷衣裳。乃至種種供養。云何作福田時。國王請食。入里乞食。坐禪。誦經。經行樹下。人見端嚴。有可觀也)。
 
[0282c05]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應當學(三)。
 
[0282c06] 釋曰。緣處同前。反抄衣者。謂左右反抄衣著肩上也。不犯者。脇肋邊有瘡等(律攝云。上下衣服。不得偏抄一邊。露現形體。雙抄總攝兩邊。置於肩上)。
 
[0282c09]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四)。
 
[0282c10] 釋曰。前戒是行威儀。此戒是坐威儀。謂在俗舍坐時。應好遮身。勿為撩亂。失比丘儀。當端身正意。生他信敬。若放恣諸根。抄衣露體。令他譏謗。則為自損損他也。
 
[0282c14] 不得衣纏頸入白衣舍。應當學(五)。
 
[0282c15] 釋曰。緣處同前。衣纏頸者。謂總捉衣兩角。著在肩上也。不犯者。肩臂有瘡等。
 
[0282c17] 不得衣纏頸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六)。
 
[0282c18] 釋曰。謂在俗舍。當齊整著衣。現福田相。而坐也。
 
[0282c19] 不得覆頭入白衣舍。應當學(七)。
 
[0282c20] 釋曰。緣處同前。覆頭者。謂以衣。若樹葉。若碎段物。而覆蓋頭也。不犯者。或患寒。或頭上生瘡。或命難。梵行難。覆頭而走(僧祇律云。若風寒雨及病。不得全覆。當覆半。令一耳現。若見二師上座當却。不得覆頭入廁。若在屏私房覆。無罪)。
 
[0282c24] 不得覆頭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八)。
 
[0283a01] 釋曰。義如前釋。又比丘不得裹頭。是白衣法。若頭冷痛。聽以毳。若結貝。作帽。
 
[0283a03]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應當學(九)。
 
[0283a04]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跳行入俗家。居士嫌言。似如鳥雀。佛為結戒。跳行者。謂雙脚跳躍也。不犯者。若為人所打。若有賊。及惡獸。若有棘刺。或渡渠及坑塹等。
 
[0283a08]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
 
[0283a09] 釋曰。謂比丘。凡有所行步。非大人相者。皆應離之(僧祇律云。不得抱膝坐。不得交脚坐。交脚者。髀著髀上。膝著膝上。腨腸著脚脛上。脚著脚趺上。若病無罪)。
 
[0283a11] 不得白衣舍內蹲坐。應當學(十一)。
 
[0283a12] 釋曰。佛處同前。有居士請僧設食。時到。諸比丘至家就座而坐。六群蹲踞。比座以手觸之。即倒露形。佛為結戒。蹲坐者。若在地上。若在牀座上。而尻不至地。即是雙足蹈地。兩膝竝豎也。不犯者。尻邊生瘡。若有所與。若禮。若懺悔。若受教誡。所謂胡跪者。是也(尻。苦高切。音考平聲。謂脊梁盡處是。即臀也)。
 
[0283a18] 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應當學(十二)。
 
[0283a19] 釋曰。佛處同前。六群手叉腰行入俗家。故制。叉腰者。或以一手。兩手。而自叉腰匡肘也。不犯者。脇下生瘡。若寺內。村外。作時。道路行時。
 
[0283a22] 不得手叉腰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三)。
 
[0283a23] 釋曰。謂以手义腰匡肘。而妨比座。縱無比座。亦非儀軌也(十誦云。不掌扶頰坐)。
 
[0283b01] 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應當學(十四)。
 
[0283b02] 釋曰。緣處同前。搖身者。謂左右戾身趨行也。比丘尼得墮罪。不犯者。或為人所打迴戾身避杖。或避惡獸。或逢擔棘刺人。戾身避。或渡坑渠。或時著衣。迴身看衣齊整不。
 
[0283b06] 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五)。
 
[0283b07] 釋曰。謂在白衣家內。當整肅容儀。端身而坐也。
 
[0283b08]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應當學(十六)。
 
[0283b09] 釋曰。緣處同前。掉臂者。謂垂臂前却也。不犯者。或為人打。及惡獸來。舉手遮。或以手招伴。
 
[0283b11]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七)。
 
[0283b12] 釋曰謂在俗舍時。應端拱而坐也(僧祇律云。不得動手。動足。舞手。舞足坐。當安祥靖住。若有所問者。當先護戒。隨順而答)。
 
[0283b14] 好覆身入白衣舍。應當學(十八)。
 
[0283b15] 釋曰。緣處同前。若不好覆身。則處處露現也。不犯者。被縛。或風吹衣離體。
 
[0283b17]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應當學(十九)。
 
[0283b18] 釋曰。謂在俗舍坐。當好覆蓋身儀也。不應著一衣。除大小便處。不應著串頭衣。及繡衣。不應著襖(是裘屬。又袍襖也)。不應著皮衣。不應著褶。不應著草衣。樹皮衣。樹葉衣。瓔珞衣。毛衣。髮衣。馬牛尾衣。如是一切白衣及外道之法。不應作。若患寒。聽著複貯衣(僧祇律云。三衣竝聽絮。應用緻物作五衣。若物疎者。應兩重。三重作。若五衣疎者。七衣應用緻物作。若七衣疎者。大衣應用緻物。若大衣疎者。七衣應用緻物。坐時當一手褰衣。一手按坐具。然後安祥而坐)。
 
[0283c01] 不得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應當學(二十)。
 
[0283c02] 釋曰。緣處同前。左右顧視者。謂處處看也。不犯者。若仰瞻日時節。或命難梵行難。左右處處伺求方便道路欲逃去(律攝云。不高視者。舉目視前一踰伽地。是為視量。踰伽量者。長四肘也。不應傍視。亦不迴顧。端形直視徐行而進。牛馬犬等。應預觀察。不應逼近。恐有傷損。僧祇律云。諦視行時。不得如馬低頭行。當平視行。防惡象馬牛。當如擔輦人行。不得東西視瞻。若欲看時。迴身向所看處)。
 
[0283c07] 不得左右顧視入白衣舍坐。應當學(二十一)。
 
[0283c08] 釋曰。凡在俗舍。當端心直視。繫念在前而坐。不應看他行人往來。技兒歌舞等(根本律云。在白衣舍。他未請坐。不應輙坐。不善觀察。不應坐)。
 
[0283c11] 靜默入白衣舍。應當學(二十二)。
 
[0283c12] 釋曰。緣處同前。不靜默者。高聲大喚。若囑授。若高聲施食。不犯者。若聾。若命難。梵行難。高聲而走。
 
[0283c14] 靜默入白衣舍坐。應當學(二十三)。
 
[0283c15] 釋曰。謂在俗舍坐時。宜當寂靜。如聖默然。有問隨答。欲有所言。當平平語。欲有所喚。應彈指令覺。若前人不聞。應語比座傳知。
 
[0283c18] 不得戲笑行入白衣舍。應當學(二十四)。
 
[0283c19] 釋曰。緣處同前。戲笑者。謂露齒而笑也。不犯者。或念法歡喜而笑。
 
[0283c21] 不得戲笑入白衣舍坐。應當學(二十五)。
 
[0283c22] 釋曰。謂在俗舍坐。當斂容整肅。如大人相。勿為兒戲法(僧祇云。不得白衣家內笑坐。若寺內食上二師上座前不得笑。若有可笑事。不得出爾現齒大笑。當忍之。起無常苦空無我想。思惟死想。當自齧舌。若復不止者。不得現齒大笑。當以衣遮口制之)。
 
[0284a01] 用意受食。應當學(二十六)。
 
[0284a02]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居士請僧設供。手自斟酌種種飲食。六群不用意受食。捐棄羮飯。佛與制戒。不用意受食者。捐棄羮飯食也。不犯者。或鉢小故食時棄飯。或還墮案上(五分律云。一心受食者。左手一心持鉢。右手扶緣)。
 
[0284a06] 當平鉢受食。應當學(二十七)。
 
[0284a07] 釋曰。緣處同前。六群溢鉢受食。捐棄羮飯。故制。不平鉢者。溢滿也。不犯者。或時鉢小。或還墮案上。時諸比丘受檀越請。錯亂而去。或已去。或方去。或已坐。方坐。或已食。方食。或已出。方出。佛言。欲往受請。應至僧常食處。可見處住。檀越來白時到。上座應在前。如雁行而去。若有三寶事。瞻病事。應白上座。在前去。若有命難梵行難。聽不問去。往彼食處。不應錯亂聚住。應隨次坐。上中下座。應互相看。若有不如法座。不善覆身者。應彈指令覺。若遣人語令知。不應貪恭敬故。在後往食上。令諸比丘起。若未來者。聽比座開坐處。若檀越與上座果。應問言。果淨未。若言未。應語令淨。若已淨。應問為誰送來。若言。為上座。得隨意取。若言為僧。應語令傳使徧。與羮亦如是。若有比丘不得食。聽比座為索。若無。比座應自減半與。不應得食便食。應唱言。等得。然後食。不應匡肘食。不應大咳唾。應徐徐棄唾。不應食已默然而出。上座應為檀越說大嚫。乃至為說一偈。若上座不能說。應語能說者說。若上座不語。及語而不說。皆惡作罪。大嚫時。餘比丘不應去。應上座四人相待。若為三寶事。瞻病事。應白令知。然後去。若檀越欲聞種種法。應隨機為說。讚歎布施。持戒。并佛法僧(言等得者。或云等供。勒伽論云。眾僧行食時。上座應語一切平等與。使唱僧跋。然後俱食。言僧跋者。眾僧飯皆平等。目得迦云。佛告苾芻。凡於眾首為上座者。所有供養。置在眾前。先令一人執持飲食。或先行鹽。在上座前。曲身恭敬。唱三鉢羅佉多。未唱已來。不得受食。當知此言。有大威力。輙違受食。得惡作罪。註曰。三鉢羅佉多。譯為正至。或為時至。或為善至。或是密語神呪。能除毒故。意道供具善成。食時復至。準其字義。合當如此。然佛昔與大眾受他毒食。佛教令唱。然後方食。所有毒藥。皆變成美味。以此言之。乃是秘密言辭。未必目其善至。東西兩音。臨時任道。并分之地。唱時至者。頗有故實。等供。食遍。不是正翻。食罷隨意。亦非聖說。昔云僧跋者。訛也。佛教遣唱食前。今乃後稱。食遍非真。失於本意。上座未免其[億-音+(天*天)]。訛替多時。智者詳用。言大嚫者。或云達嚫。義當施頌。有云。報施之法。名曰達嚫。導引福地。亦名達嚫。即是為其施主呪願也。義淨三藏云。世尊在日。親為呪願。但至食罷。必為說特欹挐伽他。是將施物供奉之義。特欹尼野。即是應合受供養人。是故聖制。每但食了。心須誦一兩陀那伽他。報施主恩。舊云達嚫者。訛也。頌云。飯食已訖。當願眾生。德行充盈。成十種力。所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繹曰。陀那。此云施。伽他。舊云伽陀者。是也。佛言。食時。若人。非人。應與食乃至一搏。大論云。若初得食時。先獻三寶。後施四生。雜事云。佛言。凡噉食時。為施畜生。留一抄食。普施群生。勿拘一類。可於飯上。以水澆濕。餅須細擘。散之於地。隨意當食。不應遮止。涅槃經云。若有住處。不能施食者。是魔眷屬。非我弟子。寄歸傳云。既其食了。以片水漱口。咽而不棄。將少水置器。略淨右手。然後方起。欲起之時。須以右手。滿掬取食。持將出外。不簡佛僧之物。聖遣普施眾生。未食前呈。律無成教。又復將食一盤。以上先亡。及餘神鬼。應食之類。可將其食。向上座前跪。上座乃以片水灑。而呪願曰 以今所修福 普霑於鬼趣 食已免極苦 捨身生樂處 菩薩之福報 無盡若虗空 施獲如是果 增長無休息持將出外。於幽僻處。林叢之下。或在河池之內。以施先亡矣。然後施主授齒木。供淨水。盥漱如法已。僧徒辭別之時。口云。所有福業。悉皆隨喜。然後散去。此是西方一塗赴請。受供之式。廣如彼文。此不繁述)。
 
[0284b24] 平鉢受羮。應當學(二十八)。
 
[0284c01] 釋曰。緣處同前。六群受飯過多。不容受羮。故制。不犯者。鉢小墮食案上。
 
[0284c03] 羮飯等食。應當學(二十九)。
 
[0284c04]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設供請僧。手自行食。下飯已。入內取羮。六群食飯已盡。居士與羮已。復入內取飯。取飯還。彼食羮已盡。居士譏嫌。佛為結戒。不等者。羮未至。飯已盡。飯未至。羮已盡。不犯者。或時正須飯。不須羮。或時正須羮。不須飯。或日時欲過。或有難緣疾疾食。
 
[0284c10] 以次食。應當學(三十)。
 
[0284c11]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請僧設食。六群不次第取食食。故制。不次第者。鉢中處處取食食。不犯者。或患飯熱。挑取冷處。若日時欲過等(十誦云。不得鉢中擇好食)。
 
[0284c14] 不得挑鉢中而食。應當學(三十一)。
 
[0284c15]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設食。六羣受食。當挑鉢中而食。令現空。故制。挑者。置四邊挑中央至鉢底也。不犯者。若患飯熱。開中令冷。或日時欲過等。
 
[0284c18] 若比丘。不病。不得自為己索羮飯。應當學(三十二)。
 
[0284c19]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供僧。手自行食。六羣自為己索食。如譏餓時。故制。不犯者。若病自索。若為他。他為己索。
 
[0284c22] 不得以飯覆羮。更望得。應當學(三十三)。
 
[0284c23]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與一六羣比丘羮已。識次。更入內取羮。彼於後。即以飯覆羮。居士還問。彼便默然。佛因制戒。不犯者。或時正須飯等(律攝云。羮飯不得互掩覆者。意欲多求。長貪心故。應於飲食生厭離想。是為出家所應作事。隨得隨食。少欲為念也)。
 
[0285a03] 不得視比座鉢中。應當學(三十四)。
 
[0285a04] 釋曰。緣處同前。居士設食供僧。六羣中一人得食分少。見比座分多。即語居士有愛。佛為制戒。視者。謂看視誰多誰少。現於貪相。見他多得。便生瞋姤。故不聽視也。不犯者。若比座眼闇。為看得食不得食。淨不淨。受未受。
 
[0285a09] 當繫鉢想食。應當學(三十五)。
 
[0285a10] 釋曰。緣處同前。六羣受羮飯已。左右顧視。不覺比座取其羮藏之。佛為結戒。繫想鉢者。謂不左右顧視。當自繫心。念食充身。以成道故。不犯者。或比座眼闇為受取。看淨不淨等(勒伽論云。若食一一食時。當觀此食。從何處來。從倉中出倉從地出。地以和合種子得生。今復還養糞身。舉搏時。作糞想。正念在前。不以散亂心噉食。當作逆食想。從地得想。病想等。智度論云。思惟此食。工夫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辛苦如是。入口即成不淨。宿昔之間。變為[尸@失]尿。本是美味。惡不欲見。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食著。當墮三塗。如是觀食。當厭五欲)。
 
[0285a18] 不得大摶飯食。應當學(三十六)。
 
[0285a19] 釋曰。緣處同前。六羣大摶飯食。令口不受。故制。大摶者。口不容受也。不犯者。日時欲過。及有難至。疾疾食(僧祇律云。不得大團。亦不得小。如婬女兩三粒而食。當可口食。上座當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看。令年少狼狽食不飽)。
 
[0285a23] 不得大張口待飯食。應當學(三十七)。
 
[0285a24] 釋曰。大張口者。謂飯未至。先大開口以待也。不犯同上(僧祇律云。比丘食時。當如雪山象王食法。食入口已。以鼻作後口分齊。前食咽已。續內後團。若口有瘡。得預張口。無罪)。
 
[0285b03] 不得含飯語。應當學(三十八)。
 
[0285b04] 釋曰。六羣含飯語。故制。此據緣起結戒。故云含飯。準義。凡是含一切食。皆不應語話也。含飯語者。謂飯在口中。語不分明。令人難解。亦是白衣。婆羅門法。非比丘儀。故不聽作。不犯者。或曀而索水。或命難。梵行難。作聲食(僧祇云。若食上二師上座喚時。咽未盡。能使聲不異者。得應。若不能得者。咽已然後應。若前人嫌者。應答言。我口中有食。是故不即應。五分云。益食時。聽言須不須)。
 
[0285b10] 不得摶飯遙擲口中。應當學(三十九)。
 
[0285b11] 釋曰。六羣摶飯遙擲口中。居士嫌言。如似幻師。故制。遙擲者。謂先張其口。乃以飯團遙擲入口也。不犯者。或被繫縛。
 
[0285b14] 不得遺落飯食。應當學(四十)。
 
[0285b15] 釋曰。六群手把飯摶。齧半食。故制。遺落食者。謂半入口。半在手。即是食半留半也。不犯者。噉薄餅。燋飯。瓜果蔗菜等(僧祇律云。若麨團大。當手中分令可口。餅亦如是)。
 
[0285b18] 不得頰食食。應當學(四十一)。
 
[0285b19] 釋曰。六群頰食食。居士嫌言。如似獼猴。故制。頰食者。謂故[穴/((啜-口)/口)]食。令兩頰鼓起。如似獼猴也(僧祇律云。不得口中迴食食。謂含飯團。從一頰。迴至一頰。當一邊嚼。即嚼邊咽)。
 
[0285b22] 不得嚼飯作聲食。應當學(四十二)。
 
[0285b23] 釋曰。嚼者。噉嚼也。不犯者。嚼乾飯。及燋飯。瓜果等(僧祇律云。不得[口*尃][口*集]作聲食。不得全吞食。嗗嗗作聲。若咽喉病。無罪。十誦云。啜粥不得作聲。噉根莖等。勿令大作聲)。
 
[0285c02] 不得大噏飯食。應當學(四十三)。
 
[0285c03] 釋曰。噏與吸同。氣出為吹。氣入為吸。是引食入口也。噏飯者。謂張口遙噏取其飯也。不犯者。若口痛。若食羮酪漿等。
 
[0285c06] 不得舌舐食。應當學(四十四)。
 
[0285c07] 釋曰。舌舐者。謂長舒其舌。以舐取飯食。或舐掠兩唇也。不犯者。或被縛。或手有泥膩(僧祇律云。不得舐手食。若酥油。蜜。石蜜。著手者。當就鉢緣上概。聚著一處。然後取食。不得[口*數]指食。若蜜鹽著指頭得[口*數]。無罪)。
 
[0285c10] 不得振手食。應當學(四十五)。
 
[0285c11] 釋曰。振者。舉奮也。不犯者。食中有草。有蟲。或手有不淨。欲振去之。或有未受食。手觸。而汙手。振去之(僧祇律云。若振手時。不得向比座振。若食著手。當向己前振。若鉢中抖擻)。
 
[0285c14] 不得手把散飯食。應當學(四十六)。
 
[0285c15] 釋曰。把散飯者。謂散棄飯也。不犯如上(僧祇律云。受食時。不得令一粒落地。若淨人潟時墮地。無罪。食著口中時。勿令落地。誤落者。無罪。若噉瓜。果蔗時。皮。核。滓。不得縱橫棄地。當聚足邊。十誦云。食墮所受草葉上者。應食。若有土著。吹却土而食。或有多土著者。水洗得食)。
 
[0285c18] 不得汙手捉食器。應當學(四十七)。
 
[0285c19] 釋曰。汙手者。謂有食膩所霑。及餘垢所汙。凡為飲食。當淨洗手已。方捉飲食之器。不犯者。草上受。葉上受。洗手受(五分云。不曲指。收鉢食。不齅食食。不嫌訶食)。
 
[0285c22] 不得洗鉢水棄白衣舍內。應當學(四十八)。
 
[0285c23] 釋曰。六羣食已。洗鉢。棄洗鉢水及餘食。狼藉在地。故制。洗鉢水者。雜飯水也。不犯者。若澡槃承取水。持棄外(僧祇律云。食時當稱腹而取。不得多受。若淨人卒多與者。未噉時應減與比座。若比座不取。應與沙彌。及園民。若洗鉢時。不應一粒瀉棄地。若有者。應聚著板上。葉上。若細粒。若麨。不可得聚者。無罪。十誦云。問主人棄。不犯。五分律云。有諸白衣新作屋。欲得比丘鉢中水灑地。以為吉祥。佛聽。以鉢中無食水灑地。根本律云。若有人來乞鉢水時。應洗淨鉢。置清淨水。誦伽陀三徧。授與彼人。或洗。或飲。能除萬病。又云。不得以殘食置鉢水中。釋曰。伽陀。是佛親說頌。如餘處錄)。
 
[0286a06] 不得生草菜上大小便洟唾。除病。應當學(四十九)。
 
[0286a07]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羣大小便洟唾生草菜上。佛為結戒。時病比丘避生草菜疲極。故除病者不犯。又不犯者。在無草菜處大小便。流墮草菜上。或為風吹。或為鳥銜。而墮生草菜中。若比丘尼生草菜上大小便洟唾者。墮罪(僧祇律云。若夏月生草普茂。無空缺處者。當在駱駝牛馬等行處。及磚瓦石上。乾草葉上。如上次第無者。當以木枝承。令糞先墮木上。後墮地。若大小便洟唾汙手脚得拭生草。律攝云。若棘刺叢處。無犯。若大林中行。枝葉交茂。應離人行處。若涉生草田間。無空處。應持乾草葉布上。便利。若無可得者。無犯)。
 
[0286a15] 不得水中大小便洟唾。除病。應當學(五十)。
 
[0286a16] 釋曰。緣處同前。不犯者。或於岸上便。流墮水中。及風吹鳥銜等(僧祇律云。若雨時。水卒浮滿。當在土塊上。及瓦石竹木上。令先墮木上。後落水中。若大小便汙手脚。得水中洗。若入水浴時。不得唾中。若岸遠者。當唾手中。然後棄。善見律云。若水人所不用。或海水。不犯。水雖中用。曠遠無人用。不犯。律攝云。凡為洟唾時。勿作大聲。亦不應數為洟唾。若性多洟唾者。應向屏處)。佛言。聽作廁屋。應作眾多處。以物隔障。若老病倒地。聽在邊安欄架。應別作小便處。掘地作坑。下安甎石。持瓨著上。開瓨底漏下。坑兩邊安木。氣臭。聽作蓋覆(根本律云。應在寺後西北隅作廁。外安木履。入時應著。臭應洗拭令淨。置葉土等。勿損飛蟲。洗時箒揩。不應用手。僧祇律云。廁屋不得在東在北。應在南在西。開通風道。作法者。若作坑。若依高岸。若臨岸上。底下水流者。應安板。令先墮板上。後墮水中。應作兩孔。三孔。孔廣一肘不舒手。長一肘半。五分律云。廁滿應除去。若生蟲。應作坑安之。若未生蟲。持[麥*曲]末著廁埳中。蟲即不生。釋曰。西國門皆東向。故不聽在東)。
 
[0286b04]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應當學(五十一)。
 
[0286b05] 釋曰。佛在給孤獨園。六羣立大小便。居士嫌言。如似牛馬猪羊等。佛因制戒。原五天竺境。小行之時。人皆蹲踞。至於蕃胡諸國。亦多符此。其惟東夏。方處不同。事非一定。立者多而蹲者寡。若非蹲鄉而蹲者。譏為不男。設非立方而立者。見之亦未為怪。據此兩途。如何行護。準如略教。自為通塞。如根本羯磨云。時佛臨欲涅槃。告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廣已開闡毗奈耶教。而未略說。汝等今時。宜聽略教。且如有事。我於先來。非許非遮。若於此事順不清淨。違清淨者。此是不淨。即不應行。若事順清淨。違不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順行。問曰。何意世尊將圓寂時。說斯略教。答曰。大師滅後。乃至聖教未沒已來。無令外道。作斯譏議。世尊既是具一切智。世間有事不開不遮。諸弟子輩。欲如何行。為遮斯難。遠察未來。利益故制。又復欲令諸弟子。於事無礙。得安樂住。是故須說。如世尊說。若事順不淨違淨。有順淨違不淨。應行不應行者。未審此言。有何義意。答曰。若有事物。佛先非許非遮。今時若作。俗生譏論者。此是不淨。即不應行。何者是耶。且如西方諸處。時人貴賤。皆噉擯榔。藤葉。白灰。香物相雜。以為美味。此若苾芻為病因緣。冀除口氣。醫人所說。食者非過。若為染口赤唇。即成不合。又如赤土染衣。亦是先來非遮非許。今時著用。同外道服。生俗譏說。此即合遮。理不應用(東夏黃衣事同於此)又如有事。亦非遮許。今時受用。人無譏議。用之無犯。即如腰絛。佛說三種。餘非許遮。此外諸帶。用繫腰時。人無見恥。此亦無過。皆是清淨。又如佛說有三種物。可用洗手。一是鹹鹵土。二是乾牛糞。三是澡豆。此是開聽。如夜合樹花。木患。皂莢之類。咸堪洗沐。既非遮許。無毒無蟲。用之非過。諸如此類。思察應行。註曰。佛唯開匙元不說箸。今時用者。是略教開。經堂上高牀跏趺坐食。此乃咸非略教所許。但行之既久。固是難言。今此不立小便者。是佛已遮。然今時行之。俗生譏議。雖非佛許。以順時方。護俗譏嫌。想亦不違聖意。然諸智者。深須思察。幸勿纔聞斯說。便取餘之定禁。妄符聖教。是即非制而制。是制而開。廢教之罪。誰當代之。略釋本文竟。其便利事。今當陳之。佛言。不應久忍大小便。去時應捉廁草。若在前去者。應在前行。至廁坊。應安衣著杙上。若架上。樹。石上。至廁外。應彈指若謦欬。令人非人知。手堅捉衣。不令觸廁兩邊。應堅安脚。當先看有蛇蟲。應驅出。不應未蹲便舉衣。應竝蹲漸舉衣。蹲已當看。勿令前却近兩邊。使大小便洟唾汙廁孔。不應高聲大鳴。廁草極長一磔手。極短四指。已用草。未用草。應別安處。便已徐起漸下衣。至洗處。應彈指令人非人知。應先看毒蟲。漸褰衣蹲。不應就水器中洗。洗時勿使有聲。洗已。應以手。若葉。若弊物。拭去身上水。應以鹵土。若灰。若泥。若牛屎。若土塹。若澡豆。洗手。洗已。應漸下衣起。見廁上有不淨。應掃除(雜事律云。持籌片。并三塊土入廁。籌用拭身。一土洗淨。一土洗小便處。一土洗左手。母經云。應用二指頭洗之。謂無名指。及小指也。義淨三藏。依說一切有部。撰出便利法云。便利之事略出其儀。下著洗浴之裙。上披僧脚崎服次取觸瓶。添水令滿。持將上廁。閉戶遮身。土須二七塊。在其廁外。於甎石上。或小版上。而安置之。其土碎之為末。列作兩行。一一別聚。更安一塊。復將三丸入於廁內。安在一邊。一將拭體。一用洗身。洗身之法。須將左手。先以水洗。後兼土淨。餘有一丸。麤且一遍洗其左手。若有籌片。持入亦佳。如其用罷。須擲廁外。必用故紙。可棄廁中。既洗淨了。以右手牽下其衣。瓶安一邊。右手撥開傍居。還將右手捉瓶而出。或以左臂抱瓶。拳其左手。可用右手。開戶而去。就彼土處。蹲坐一邊。若須坐物。隨時量處置瓶左[月*坒]之上。可以左臂向下壓之。若有三叉木。置上極要。先取近身七土。別別洗其左手。後用餘七。一一兩手俱淨。其瓶木上。必須淨洗餘有一丸。將洗瓶器。次洗臂。腨及足。并令淨潔。然後墮情而去。此瓶之水。不入口唇。重至房中。以淨瓶水。[口*敕]口再三。若其事至。觸此瓶者。還須洗手潄口。方可執餘器具。斯乃大便之儀麤說如此。小便則一二之土。可用洗手洗身。此即清淨之先。為敬基本。或人將為小事。律教乃有大呵。若不洗淨。不合坐僧牀。亦不應禮三寶。修之則奉律福生。不作乃違教招罪。斯則東夏不傳。其來尚矣設令啟示。遂起嫌心。即道大乘虗通。何淨何穢。腹內恒滿。外洗寧益。詎知輕欺教檢。誣罔聖心。受禮禮他。俱招罪過。著衣噉食。天神共嫌。若不洗淨。五天同笑。所至之處。人皆見譏。弘紹之賓。特宜傳教。既而厭俗離塵。捨家趣於非家。即須慇懃用釋父之言。何得睚[目*柴]毗尼之說。如其不信。幸可依此洗之五六日間。便知不洗之過。然而寒冬之月須作煖湯。自外之時。事便隨意。凡是僧坊。先須淨治廁處。若自無力。教化為之。供十方僧理通凡聖。無多所費。斯其要焉。是淨方業。固非虗矣。理須大槽貯土令滿。置在廁邊。大眾必無私房可畜若卒無水瓶。許用瓷瓦等鉢。盛水將人。安在一邊。右手澆洗。亦無傷也。江淮地下瓮廁者多。不可於斯即為。洗淨宜應別作洗處。水流通出者為善。雜事律云。佛告諸苾芻。汝等當知。此是常行。恒須在意。如是洗淨。有大利益。令身清潔。諸天敬奉。是故汝等。從今已去。若苾芻。苾芻尼。學戒女。求寂男。求寂女。部波索迦。鄔波斯迦。歸依於我。以我為師者。咸應洗淨。若不如是洗淨者。不應遶塔行道。不合禮佛讀經。自不禮他。亦不受禮。不應噉食。不坐僧牀。亦不入眾。由身不淨。不如法故。能令諸天見不生喜。所持呪法。皆無効驗。若有犯者。得惡作罪。若作齋供。書經造像。不洗淨者。由輕慢故。得福寡薄。汝等皆應依我言教。無得自欺。作不淨法。懈怠放逸。為下品行。當墮惡道。時諸苾芻。聞佛教誨。皆大歡喜。如法奉行)。
 
[0287b06] 不得與反抄衣不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二)。
 
[0287b07] 釋曰。佛在舍衛國。六群與不恭敬反抄衣人說法。故制。當文易解。不須更釋。不犯者。若彼病。若為王及大臣說。雖曰王臣。宜加重法。若生傲慢。則法雨不霑。縱聞奚益。為法忘軀。上吉皆然。況靈山會上親以付囑。故特宜尊敬。說者愈當以法自重。若彼此不恭。二皆失利。若夫誘進折伏之權。則隨機量宜。事無一定。不可直爾造為。俱招慢法之咎。故十誦律中。悉皆不聽為說。向下諸戒。準此應知(十誦律云。諸佛常法。不一心眾生。不為說法)。
 
[0287b16] 不得為衣纏頸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三)。
 
[0287b17] 釋曰。衣纏頸。則儀不端。顯非恭敬。故不應為說。
 
[0287b18] 不得為覆頭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四)。
 
[0287b19] 釋曰。覆頭者。謂以衣物等蓋頭也。
 
[0287b20] 不得為裹頭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五)。
 
[0287b21] 釋曰。裹謂包裹。纏裹。與覆義不同。
 
[0287b22] 不得為叉腰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六)。
 
[0287b23] 釋曰。或兩手叉。或一手叉。俱不應為說。
 
[0287b24] 不得為著革屣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七)。
 
[0287c01] 釋曰。西國以露頂跣足為敬。此方以冠履備整為恭。然禮無一定。隨國行之。便為虔敬之儀。若其不淨難履。還須遣却餘義通塞。準如略教應思(五分律云。若多人著革屣。不能令脫。但因不著者為說。無犯)。
 
[0287c05] 不得為著木履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八)。
 
[0287c06] 釋曰。草作者名屝。皮作者名履。麻作者名屩。木作者名屐。亦有帛屐。以帛為之。西國有金銀等寶屐。準義悉皆不聽為說。若隨機權攝。如上應知(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為僧事。詣王若地主所。彼言。為我說法。不應語令脫屐。恐生疑故。若邊有淨人。應作意為淨人說。王聽無罪)。
 
[0287c11] 不得為騎乘者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九)。
 
[0287c12] 釋曰。乘者。謂象馬牛車等乘也。
 
[0287c13] 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為守護故。應當學(六十)。
 
[0287c14] 釋曰。佛在祇洹。六群止宿佛塔中。故制。不犯者。為守護故。或被執。及命難等。按塔字。乃梵音之訛略也。舊云塔婆。亦云浮圖。新曰窣堵波。又曰制底。別名支提。此譯為聚相。謂如來眾德俱聚於此。人天所共瞻仰。即瘞佛舍利處也。若佛說法。經行之處。於中建立浮圖。雖無舍利。亦名佛塔。今此中言佛塔者。揀非菩薩。辟支。聲聞之塔。雖非佛塔。咸當敬仰。不應為止宿等事。然其所制。各別不同。若依十二因緣經。佛塔露盤八重。菩薩七重。辟支六重。四界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輪王一重。八盤已上。竝是佛塔。凡僧但蕉葉火珠而已。輪王雖一重。比丘見之不得為禮。以非聖塔故。凡僧隨次應禮。準涅槃經。佛塔高十三層。上有輪相。眾寶莊嚴。辟支十一層。羅漢四層。亦以眾寶嚴飾。輪王雖亦寶成。無復層級。以未脫三界。諸有苦故。根本部中。與此大同。或方。或圓。或八角作。悉皆隨意(雜事律云。兩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鉢。隨意高下。安置平頭。高一二尺。方二三尺。準量大小。中安輪竿。次著輪相。其輪相重敷。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寶瓶。若為如來造者應可如前具足而作。若為獨覺。勿安寶瓶若阿羅漢。輪相四重。不還至三。一來應二。預流應一。淳善異生苾芻。但可平頭。無有輪蓋。名曰平頭制底。凡諸香殿。幡竿制底。如來形影。皆誦伽陀。然後足蹈。若不爾者。得越法罪)。
 
[0288a10] 不得藏財物置佛塔中。除為堅牢。應當學(六十一)。
 
[0288a11] 釋曰。財物者。謂供養塔及形像之物。或僧祇物。不犯者。為堅牢故。為強者所執等。
 
[0288a13] 不得著革[屨-婁+走]入佛塔中。應當學(六十二)。
 
[0288a14] 釋曰。革屣者。皮履也。此據緣起制戒。準義凡足所著物。皆不聽入佛塔中。不犯者。或為所執。喚入塔中。聽為護身。護衣。護坐具故。在寺內。著一重革屣。穿壞聽以樹皮。若皮。補之。當以縷。若以筋毛皮縷。縫之。若邊國。以皮為臥具者。聽畜。及多瓦石磽确處。聽著兩重革屣。得未治皮。聽柔治。聽畜刀剗錐板石等。不應著新衣革屣上坐。亦不應皮上坐。若邊方阿槃提國聽。不聽一手捉屣及鉢。一切大皮不得畜。謂師子虎豹獺野狸野狐黑皮等。不應坐高大牀。象牙牀。及敷馬象皮錦褥。雜色臥具。氍氀。狙毛作[袖-由+宁]褥。若在白衣舍。無別牀敷。除寶牀。餘者聽坐。不應乞生皮。聽帶浮囊。及乘皮船渡水。不聽畜鞔跟革屣。旋角屣。鹿角屣。象毛安邊屣。雜色皮屣。絹布屣。帶編邊屣。青黃赤白屣。錦色屣。毳貯。劫貝貯屣。并一切草貯屣。若眼壞。聽著鞔跟鞔指革屣。為護身。護坐具故。在寺內。聽著蒲屣。聽畜壞色屣。不應畜毛屐。寶屐。一切革屐。大小便。洗足。聽著屐。在和尚等前。阿闍梨等前。應偏露右肩。脫革屣。有所取與。除在白衣舍。及在道行。若夜暮畏毒蟲聽著。得輦車。却皮聽受。若老病。聽乘輿。車輦。執事人。近事男。沙彌。應擔牽。聽以皮作汲水索。及戶繩。不應以皮作鉢囊。屣囊。鍼線囊。帽。腰帶。禪帶。若一切不淨可惡皮。及皮器。不應畜。寒雪國聽著富羅菴鞮。及韈。所住房。應掃灑。有塵。應用泥漿灑。復有塵。聽作地敷。不得以皮作。應洗足拭乾。乃上地敷。
 
[0288b15]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應當學(六十三)。
 
[0288b16] 釋曰。前既不聽著入。彼復執持而進。故制。革屣乃是履踐之物。不淨所污。故不聽持入塔中也。
 
[0288b18] 不得著革屣繞佛塔行。應當學(六十四)。
 
[0288b19] 釋曰。繞有二種。一路由塔邊過故繞。二為表敬故繞。此言繞者。是路由邊過。原西國致敬之儀。有於多種。或以禮拜為恭。或復旋繞為敬。禮則品列九等。旋乃分於左右。右旋名吉。左繞為凶。匝數則從一二三。乃至百千。各隨所表。且如常行三匝者。表供三尊。止三毒。淨三業。滅三惡道。得值三寶。餘可意思。此不繁論。言九等者。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惟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敬。遠則稽顙拜手。近則舐足摩踵。凡其致詞受命。褰裳長跪。尊賢受拜。必有慰詞。或摩其頂。或拊其背。善言誨導。以示親厚。出家沙門。既受敬禮。惟加善願。不止跪拜。此方禮數久乖。智者宜當奉教。勿順人情。而虧聖制也(內法傳云佛言。有二種人。合受禮拜。一謂如來。二大己苾芻。斯則金口誠教。何勞輙事識下。小者見大。緩須伸敬。唱畔睇而禮之。大受小禮。自可端拱而云疴路祇。此是呪願。彼令無病義耳。如其不道。彼此招愆。隨立隨坐。不改常式。既其合受。無容反敬。斯乃五天師徒之。軌式。豈有小欲禮大。先望大起。大受小恭。恐小嫌恨。為此則怱迫怱迫。尊執[(白-日+田)/廾]而不聽稽首。辛苦辛苦。[(白-日+田)/廾]求敬而不能至地。若不如此。元乖禮數。嗚呼。虧聖教。取人情。敬受乖儀。誠可深察。延波既久。誰當偃諸。凡禮拜者。意在敬上自[(白-日+田)/廾]之儀也。欲致敬時。及有請白。先整法衣。搭在肩上。擪衣左腋。令使著身。即將左手向下。掩攝衣之左畔。右手隨所掩之衣裙。既至下邊。卷衣向膝。兩膝俱掩。勿令身現。背後衣緣。急使近身。掩攝衣裳。莫遣垂地。足跟雙豎。脊須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頭。然其膝下迴無衣物。復還合掌。復還叩地。慇懃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尋常一禮。便罷。中間更無起義。西國見為三拜。人皆怪之。若恐額上有塵。先須摩手令淨。然後拭之。次當拂去兩膝頭土。整頓衣裳。在一邊坐。或可暫時竚立。尊者即宜賜坐。必有訶責。立亦無傷。斯乃佛在世時。迄乎末代。師資相傳。於今不絕。畔睇者。禮敬也舊曰和南者。訛也)。
 
[0288c20] 不得著富羅入佛塔中。應當學(六十五)。
 
[0288c21] 釋曰。富羅。此譯為短靿靴(五分云。不應深作[革*雍]。聽至踝上。不得[革*雍]如靴。應開前。寄歸傳云。準如佛教。若對形像。及近尊師。除病則徒跣是儀。無容輙著鞋履。偏露右肩。衣掩左膞。首無巾帊。自是怛途。餘處迸行。在開非過。若是寒國。聽著短靴。諸餘履屣。隨處應用既而殊方異域。寒燠不同。準如聖教。多有違處。理可隆冬之月。權著養身。春夏之時。須依律制。履屣不旋佛塔。教已先明。富羅勿邋香毫。頒之自久。然有故違之類。即是強慢金言)。
 
[0289a02] 不得捉富羅人佛塔中。應當學(六十六)。
 
[0289a03] 釋曰。前制著。此禁持。餘義應知。
 
[0289a04]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汙地。應當學(六十七)。
 
[0289a05] 釋曰。佛在祇洹。六群在塔下坐食已。留殘食及草汙地而去。佛為結戒。時諸比丘作塔已。施食。作房已。施食。眾集坐處窄狹。不敢塔下坐食。佛言。聽坐食。不應留草及食汙地。時有病比丘。不敢留殘食草汙地。佛言。聽聚著脚邊。出時持棄之。
 
[0289a10] 不得擔死屍從塔下過。應當學(六十八)。
 
[0289a11] 釋曰。六羣擔屍塔下過。護塔神瞋故制。不犯者。或須此道行。或為強力所將也。
 
[0289a13] 不得塔下埋死屍。應當學(六十九)。
 
[0289a14] 釋曰。埋者。葬也。凡比丘身亡。當依佛教。為四種葬法。謂焚燒。水殯。地埋。棄林。如此四法。必依處所。不可輙爾便為。還違聖教(雜事律云。苾芻身死。應可焚燒。鄔波離白佛言。如佛所說。於此身中有八萬戶蟲。如何得燒。佛言。此諸蟲類。人生隨生。人死隨死。身有瘡者。應觀無蟲。方可燒殯。無柴可得。可棄河中。若無河者。穿地埋之。地多蟲蟻。可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脇而臥。以草稕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并說伽陀。為其呪願。事了歸寺。應可洗身。若觸屍者。連衣俱洗。其不觸者。但洗手足。還至寺中。應禮制底。尼陀那云。苾芻身亡。所有衣鉢。不應棄擲。眾可共分。不可露屍而送。應以裙帔蓋身。勿用好衣。及破碎衣蓋。應以非好非惡。處中衣蓋)。
 
[0289a22] 不得在塔下燒死屍。應當學(七十)。
 
[0289a23] 釋曰。經云闍維。亦云茶毗。此譯為焚燒。義如前釋(寄歸傳云。死喪之際。僧尼漫設禮儀。或復與俗同哀。將為孝子。或房設靈几。用作供尊。或披黲布而乖恒。或留長髮而異則。或拄哭杖。或寢苦廬。斯等咸非教儀。不行無過理應為其亡者淨飾一房或可隨時權施蓋幔。讀經念佛。具施香華。冀使亡魂托生善處。方成孝子。始是報恩。豈可泣血三年將為賽德。不飡七日。始符酬恩者乎。斯乃重結塵勞。更嬰枷鎖。從闇入闍。不悟緣起之三節。從死趣死。詎證圓乘之十地歟。然依佛教。苾芻亡者。觀知決死。當日與向燒處。尋即以火焚之。當燒之時。親友咸萃。在一邊坐。或結草為座。或聚土作臺。或置[車/瓦]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誦無常經。半紙一紙。勿令疲久。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寺外池內。連衣並浴。其無池處。就井洗身。皆用故衣。不損新服。別著乾者。然後歸房。地以牛糞淨塗。餘事並皆如故。衣服之儀。曾無片別。或有收其設利羅。為亡人作塔。名為俱儸。形如小塔。上無輪蓋。豈容棄釋父之聖教。逐周公之俗禮。號咷數月。布服三年者哉。繹曰。設利羅。此言身骨。無常經。出北藏孝字函。南藏當字函)。
 
[0289b10] 不得向塔燒死屍。應當學(七十一)。
 
[0289b11] 釋曰。謂不得正對佛塔前。而焚屍也。
 
[0289b12] 不得佛塔四邊燒死屍。使臭氣來入。應當學(七十二)。
 
[0289b13] 釋曰。先禁正向。此制四面。宜當遠離塔所。在隈僻處。而焚燒也。
 
[0289b15] 不得持死人衣及牀。從塔下過。除浣染香熏。應當學(七十二)。
 
[0289b17] 釋曰。六羣持死人衣及牀。從塔下過。護塔神瞋。故制。時著糞掃衣比丘。不敢持死人衣塔下過。佛言。若淨洗染。以香熏之。聽。有十種糞掃衣聽取。一牛嚼衣。二鼠嚙衣。三火燒衣。四月水衣。五產婦衣。六神廟中衣。七若鳥銜飛吹雜處者冢間衣。八求願衣。九受王職衣(王受職時所棄故衣)。十往還衣(俗亡。贈衣送葬。還歸將此衣施僧。上十種衣。皆是他所棄物。取以資身行道。離我我所相。根本部云。賊奪商旅所遺棄物不應收取。若商人隨聽者應取。有主屍林。及神廟衣。亦復如是。勒伽論云。不得畜不淨所污糞掃衣。若得糞掃衣。當洗浣治令淨。好縫。好染已。受持。母經云。若得糞掃衣。應水中久漬。用純灰浣淨。以奚黑伽香塗上。然後得著入塔)。
 
[0289c03]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應當學(七十四)。
 
[0289c04] 釋曰。凡大小便。應遠塔所。在於常處。不得處處漫為便利(優鉢祇王經云。伽藍法界地。漫大小行者。五百世身墮拔波地獄。後經二十小劫。常遣肘手抱此大小便處。臭穢之地。乃至黃泉)。
 
[0289c07]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應當學(七十五)。
 
[0289c08] 釋曰。前制不聽塔下。此中雖遠塔處。而不應在前對向。塔彰佛德。乃如來之遺體。宜深加敬重。
 
[0289c10] 不得繞佛塔四邊大小便。使臭氣來入。應當學(七十六)。
 
[0289c11] 釋曰。繞者。謂是四方及四維也。餘義如前可知。
 
[0289c12]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處。應當學(七十七)。
 
[0289c13] 釋曰。準如佛像。則經法可知矣。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或道由中過。或為強力所持呼去。
 
[0289c15] 不得在佛塔下嚼楊枝。應當學(七十八)。
 
[0289c16] 不得向佛塔嚼楊枝。應當學(七十九)。
 
[0289c17] 不得佛塔四邊嚼楊枝。應當學(八十)。
 
[0289c18] 釋曰。此中次第。如前應知。凡嚼楊枝。須向屏處。不但塔像。若二師上座前。亦不得向嚼。
 
[0289c20] 不得在佛塔下洟唾。應當學(八十一)。
 
[0289c21] 不得向佛塔洟唾。應當學(八十二)。
 
[0289c22] 不得塔四邊洟唾。應當學(八十三)。
 
[0289c23] 釋曰。凡為洟唾。當向屏處。由須彈指謦欬而棄。若老病者。聽安唾器(雜事云。寺中四角柱下。各安唾盆)。洟。他計切。音剃。鼻液也。唾。吐臥切。音拖去聲。口液也。所謂從鼻出者曰洟。從口出者曰唾。從目出者曰涕(涕。他禮切。音體。今以眼淚涕之涕。為鼻液洟之洟。訛也)。
 
[0290a04] 不得向塔舒脚坐。應當學(八十四)。
 
[0290a05] 釋曰。不犯者。或有如是病。若中間有隔。若強力所持。若寺內塔滿。聽在中間舒脚坐。
 
[0290a07] 不得安塔在下房。己在上房住。應當學(八十五)。
 
[0290a08] 釋曰。上房有二種。一者處所高顯為上。二者妙好嚴麗為上。下房亦有二種。一者處所低下名下。二者麤弊名下。彼復共佛塔同屋宿。佛言不應爾。若為守護堅牢故。聽安杙上。若頭邊而眠。不應腋下挾塔行。應置象馬車乘輦轝上。若肩上擔。若頭上戴。應偏袒脫屣。洗大小便淨持。不應持往大小便處。不犯者。或命難。梵行難(僧祇律云。起寺時。先規度好地作塔處。應在東。應在北。僧地。佛地。不得相侵。不得使僧地流水入佛地。佛地水得流入僧地。塔應在高顯處作。不得在塔院中浣染。曬衣著革屣。覆頭。覆肩洟唾地。不得塔池中浣衣。洗浴。浣手面。洗鉢。下頭流出處。得隨意用)。
 
[0290a17] 人坐己立。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六)。
 
[0290a18] 釋曰。佛為結戒已。彼疑。不敢為病人說法。故除病者不犯。下皆準此(僧祇律云。若比丘為塔。為僧事。詣王。若地主所。彼言。為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為立人說。王雖聽。比丘無罪)。
 
[0290a21] 人臥己坐。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七)。
 
[0290a22] 釋曰。按上戒。及下諸戒。說者。聽者。二皆失儀。此戒己雖在座。而聽者無恭。故不得為說。
 
[0290a24]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八)。
 
[0290b01] 釋曰。座者。正座。非座者。不正座。乃至木枯。土埵。地下也。
 
[0290b03]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八十九)。
 
[0290b04] 釋曰。高有二種。一者體量高大。二者貴價妙好。下有二種。一者體卑。二者麤弊。二俱名下也。
 
[0290b06] 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不得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
 
[0290b07] 釋曰。言病者。若身病。或眼病。前人捉杖牽之。為說者。不犯。
 
[0290b09] 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一)。
 
[0290b11] 釋曰。此中高下。有其二種。一者本自高下。二者壘石成基。如佛聽作經行堂。以經行有五事好堪遠行。能思惟。少病。消飲食。得定久住。
 
[0290b14]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二)。
 
[0290b15] 釋曰。道者。正路。非道者。不正路也。
 
[0290b16] 不得携手在道行。應當學(九十三)。
 
[0290b17] 釋曰。携手者。連手也。謂比丘不應連手。在路並行。不犯者。患眼闇。須扶接。
 
[0290b19] 不得上樹過人。除時因緣。應當學(九十四)。
 
[0290b20] 釋曰。佛在舍衛國。有一比丘在大樹上受夏安居。於樹上大小便下。樹神瞋恚。佛因制不得樹上安居。不得繞樹大小便。若先有大小便處。大小便無犯。後有比丘在道行。值惡獸。恐怖。上樹齊人。不敢過上。即為惡獸所害。故除時因緣也。不犯者。若命難。梵行難。若欲取樹上乾薪。應作鈎。鈎取。或以梯取。或以繩羂取。若樹通身乾。聽上。
 
[0290c03] 不得絡囊盛鉢貫杖頭。著肩上而行。應當學(九十五)。
 
[0290c04] 釋曰。佛處同前。跋難陀。絡囊盛鉢。貫著杖頭。肩上擔行。居士見嫌。故制。不犯者。或為強力所逼。及命難等。時有比丘羸老。不能無絡囊盛鉢。無杖而行。佛聽僧與彼老比丘杖絡囊白二羯磨。彼應至僧中具儀。作如是乞。
 
[0290c08] 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老病。不能無絡囊盛鉢。無杖而行。今從僧乞畜杖絡囊。願僧聽我某甲比丘畜杖絡囊。慈愍故(三說已。僧應如是與)。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羸老。不能無絡囊盛鉢無杖而行。今從僧乞杖絡囊。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比丘杖絡囊。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羸老。不能無杖絡囊而行。今從僧乞杖絡囊。僧今與某甲比丘杖絡囊。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杖絡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杖絡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謂杖絡俱須。故合作羯磨。若單須杖。或單須絡。準文應作)。時六羣畜空中杖。居士譏嫌。佛言不應爾。諸未離欲比丘在道行。見蛇蠍蜈蚣等。皆怖。佛言。作鍚杖搖。若筒盛破石搖。若搖破竹作聲(按根本雜事中。因苾芻乞食誤入家內。而彼門多迷其出處。遂遭橫難。佛教將餅麨門前為記。然後方入。而彼入時默然。見他私事。佛令作聲。彼即呵呵作聲。喧閙而入。俗復譏恥。佛制不聽。遂拳打門作聲而入。家人怪問。默然無對。佛聽作錫杖。苾芻不解。佛言。杖頭安環。圓如盞口。安小環子。搖動作聲。而為警覺。狗便出吠。用錫杖打。佛言。不應以杖打狗。應舉怖之。時有惡狗。怖時瞋劇。佛言。應取一抄飯擲地令食。至不信家。久搖錫時。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無出問。佛言。可二三度搖。無人問時。即須行去。因此多緣。故制錫杖。寄歸傳云。錫杖者。梵語喫棄羅。即是鳴聲之義。古人譯為錫杖者。意取錫作聲鳴杖錫任情稱就。目驗西方。所持錫杖。頭上惟有一股鐵棬。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長可四五指。其竿用木。麤細隨時。高與眉齊。下安鐵纂可二寸許。其環或圓。或匾。屈合中間。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銅鐵任情。元斯制意。為乞食時。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勞心。而復通身總鐵。頭上安四股。重滯將持。非常冷澀。非本制意也。又西方僧徒出外。并乞食之時。所有瓶鉢。隨身衣物。各置一肩。通覆袈裟。擎傘而去。此等並是佛教出家之儀。有暇手執觸瓶。并革屣袋。錫杖斜挾。進止安詳。鳥喻月經。雅當其況。至如王城覺樹。鷲嶺鹿園。娑羅鶴變之所。蕭條鵲封之處。禮制底時。四方俱凑。日觀千數。咸同此式。釋曰。錫杖者。由其振時。作錫錫聲。故譯為錫杖。十誦律。名為聲杖。是即以聲目名。體任銅鐵。不局錫為。若據錫杖經。名為智杖。德杖。以彰顯聖智。行功德本。聖人之表幟。賢土之明記。趣道之正幢。建念義之志。三世諸佛。皆執持之。如是重重表釋。妙喻雖然。元非本號。況此經原非正翻。無譯者名。僧祐法師。附東晉時錄。文句雜沓。詞非佛語。故上古判之為偽。以義違三藏教文。制式逈異諸部。智者宜取通途。勿順久非為是。如義淨三藏。目擊西天杖式。錄以寄歸。誠可取法也)。
 
[0291a14] 人持杖。不恭敬。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六)。
 
[0291a15] 釋曰。不犯者。若病。若王。及大臣(僧祇律云。若比丘在怖畏險道時。防衛人言。尊者。為我說法。為說無罪)。
 
[0291a17] 人持劍。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七)。
 
[0291a18] 釋曰。劍者。撿也。所以防檢非常也。若病人。以此防身。為說無犯。
 
[0291a20] 人持鉾。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八)。
 
[0291a21] 釋曰。鉾。古文作矛。今作矛。三形同莫侯切。音謀。乃兵器。如鋋。而作三廉也。
 
[0291a23] 人持刀。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九十九)。
 
[0291a24] 釋曰。刀者。有種種形。亦防衛之器也。
 
[0291b01] 人持蓋。不應為說法。除病。應當學(一百)。
 
[0291b02] 釋曰。蓋者。傘蓋。能遮雨日者。是也(僧祇律云。若法師。律師。風雨寒雪大熱時捉葢。為說法無罪)。時跋難陀持好大圓蓋在道行。居士嫌言。如王大臣。佛言。不應持。亦不應畜。諸比丘天雨時。往大小食上。若夜集時。布薩時。雨漬衣壞。佛聽為護衣故。在寺內持。以樹皮。若葉。若竹。作蓋。不應持王大圓扇。若得已成者。聽受與塔。患熱聽以樹葉。若枝。若草。若衣。作扇。不應畜織毛[肖*毛]扇。以多傷細蟲故。若患蟲草塵露墮身上。聽以草。若樹皮葉。若縷線。若裁碎繒帛。作拂。若得尾拂。聽畜。聽畜承髮器。以衣。若樹皮。若織竹作。鼻毛長。聽作鑷拔。不應長爪。極長如一麥應剪。不應以綵色染爪。不應以剪。剪鬚髮。彼剃髮。不剃鬚。或剃鬚。不剃髮。佛言。應鬚髮盡剃。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不應梳鬚髮。及以油塗治。不應撚髭令翹。不應畵眼臉。眼痛聽著藥。不應以鏡。若水照面。若面患瘡著藥。聽獨在一房照。不應去身毛。不應著耳璫。耳環。頸瓔。臂脚玔。指環。指印。不應作鉛錫革腰帶。及散線帶。大色帶。錦帶。不應用五色線絡腋。繫腰臂。阿蘭若處。聽作火術。鑽火子。不應畜寶澡罐。澡盤。不應共他貨物。不應出息物。及從地舉息物。不應乘象馬車輦輿而戲。不應捉持刀劒。復有不應作法。如大律廣明(雜事云。若為觀瘡。或窺昔時老少形狀者。覽鏡無咎。寄歸傳云。其傘可用竹纖之。薄如竹篥。一重便得。大小隨情。寬二三尺。頂中複作。擬施其柄。其柄長短量如蓋闊。或可薄拂以漆。或可織葦為之。或如藤帽之流。夾紙亦成牢矣。神州雖不先行。為之亦是其要。驟雨則不霑衣服。赫熱則實可招涼。既依律而益身。擎之固。亦無損)。
 
[0291c03] ○後結問
 
[0291c04] 諸大德。我已說眾學戒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91c06] 釋曰。上已一一別釋其相。今當總明懺法。若比丘心無慚恥。不依佛教。而故作者。應先請一懺主。所有根本。從生之罪。名須兩識種相多少。並悉詳審至誠懇惻。要期永斷。具修威儀。對懺主作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不齊整著僧伽梨(餘有隨稱)。犯(爾許)突吉羅罪。以故作故。復犯(爾許)非威儀突吉羅罪。今向大德發露懺悔。更不敢作。願大德憶我(一說報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答言)爾。(若誤作者。亦具修威儀。心生慚愧。口作是言)我某甲比丘。誤不齊整著僧伽梨。(餘有隨稱)犯突吉羅罪。我今自責心悔過(一說)。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一
 
音釋
 
[跳-兆+專]
 
[0291c19] 音傳。脚肚。
 

 
[0291c20] 音畜。齊也。
 

 
[0291c21] 誇字上聲。兩股間也。
 
脇肋
 
[0291c22] 上險字入聲。身左右腋下。下音勒。脇骨也。
 

 
[0291c23] 音豚。
 
[穴/((啜-口)/口)]
 
[0291c24] 音札。口滿食也。
 
[口*尃][口*集]
 
[0292a01] 上音博。下音集。
 

 
[0292a02] 音究。飲聲。
 

 
[0292a03] 與歠同。
 

 
[0292a04] 音戲。拭也。
 

 
[0292a05] 音費。
 

 
[0292a06] 音覺。
 
磽确
 
[0292a07] 上音敲。下音學。石地也。
 

 
[0292a08] 音產。
 

 
[0292a09] 音灘入聲。形如小狗。水居。食魚。
 
氍氀
 
[0292a10] 上音渠。下音閭。皆毛席也。
 

 
[0292a11] 音丹上聲。獸似狼。赤眉鼠目。
 

 
[0292a12] 音慘。淺青黑色。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9-26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二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繹
 
[0292a18] ○八滅諍法(開三) 初總標 中別列 後結問。
 
[0292a19] 初總標
 
[0292a20] 諸大德。是七滅諍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若比丘有諍事起。即應除滅。
 
[0292a22] 釋曰。七滅諍法者。謂比丘有四諍事起。當以此七法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除滅之。故名七滅諍法也。言四諍者。一言諍。二覓諍。三犯諍。四事諍。云何言諍。謂比丘共比丘諍言。引十八事。法。非法。乃至說。不說。若以如是相共諍言語。遂彼此共鬬。是為言諍。云何覓諍。謂比丘與比丘覓罪。以三舉事。破戒。破見。破威儀。見。聞。疑。作如相覓罪。是為覓諍。云何犯諍。謂犯七種罪。波羅夷。僧殘。波逸提。悔過法。偷蘭遮。惡作。惡說。是為犯諍。云何事諍。謂言諍中事作。覓諍中事作。犯諍中事作。是為事諍(身犯者名惡作。口犯者名惡說)。
 
[0292b09] △中別列
 
[0292b10] ○現前滅諍法第一
 
[0292b11] 應與現前毗尼。當與現前毗尼。
 
[0292b12] 釋曰。佛在舍衛國。迦留陀夷。與六羣在河中浴。浴竟。先上岸。錯著六羣衣而去。六羣上岸不見己衣。即謂彼偷衣去。彼不現前。便作滅擯羯磨。佛言。無盜心不犯。不應不看衣而著。不應人不現前而作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舉羯磨。滅擯羯磨。若作。羯磨不成。得突吉羅。云何現前。謂法。毗尼。人。僧。界也。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云何毗尼現前。所持毗尼滅諍者是。云何人現前。言義往返者是。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集一處。不來者囑授。在現前得訶。而不訶者是。云何界現前。在界內羯磨作制限者是。若諍事滅。更發起者。墮罪。若後來比丘新受戒者。謂是初諍。而更發起者。及與欲已後悔者。皆墮罪。此之七法。尼皆同學(磨得勒伽論。明十種不現前。得作羯磨。一覆鉢。二捨覆鉢。謂俗人罵謗比丘等。僧應與作羯磨。不相往來。若後自見過。行隨順心。求僧乞解。僧應羯磨為解。三學家。四捨學家。如悔過法中釋。五作房。謂以故廢寺地。羯磨與居士。任其更為僧作房舍。六擯惡見沙彌。已上皆謂未受大戒人。不得聞羯磨法故。不須現前。其二解。及作房。擯沙彌。令在眼見耳不聞處立。七狂痴。謂無知故。不須現前。八不禮拜。九不共語。十不供養。謂比丘非法觸惱比丘尼。不得面治比丘。但遙作不禮拜等。三種羯磨而已)。
 
[0292c06] ○憶念滅諍法第二
 
[0292c07] 應與憶念毗尼。當與憶念毗尼。
 
[0292c08] 釋曰。佛在王舍城。摩羅子不犯重罪。諸比丘皆言其犯。問言。汝憶犯重罪不。彼不憶犯。使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長老莫數詰問我。而諸比丘故詰問不止。佛聽僧為作憶念毗尼白四羯磨。彼應至僧中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不犯重罪。諸比丘言我犯重罪。波羅夷。僧殘。偷蘭遮。諸比丘問我言。汝憶犯重罪不。我不憶犯重罪。答言。我不憶犯如是重罪。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詰問我。而諸比丘故難詰不止。我今不憶念。從僧乞憶念毗尼。願僧與我憶念毗尼。慈愍故。如是三乞已。僧應為白四羯磨與(羯磨。準乞應作)。云何憶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若諍事如法滅已。後更發起者。墮罪。如上(由諸比丘數數令其憶念不止。故佛聽作憶念毗尼。使他不復更問。薩婆多論云。此是守護毗尼。餘比丘不應出其罪過。不應令憶念)。
 
[0292c22] ○不癡滅諍法第三
 
[0292c23] 應與不癡毗尼。當與不癡毗尼。
 
[0292c24] 釋曰。佛在王舍城。難提比丘癡狂心亂。多犯眾罪。後還得心。諸比丘詰問不止。佛聽僧與作不癡毗尼白四羯磨。彼應至僧中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癩狂心亂時。多犯眾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後還得心。諸比丘問言。汝憶犯重罪不。我答言。先癲狂心亂時。多犯眾罪。行來出入。不順威儀。非我故作。是癲狂心故。諸長老不須數數難詰問我。而諸比丘故難問不止。我今不癡。從僧乞不癡毗尼。願僧與我不癡毗尼。慈愍故。如是三乞已。僧應為白四羯磨與(羯磨。準乞應作)。云何不癡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者是。若如法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如上(薩婆多論云。此是守護毗尼)。
 
[0293a12] ○自言滅諍法第四
 
[0293a13] 應與自言治。當與自言治。
 
[0293a14] 釋曰。佛在瞻婆城。十五日布薩時。眾僧前後圍遶。有犯罪者。在於眾中坐。初中後夜已過。世尊默然不說戒。目連即以天眼見知。便促彼臂牽出門外。佛言。不應如是。令彼伏罪。然後與罪。不應不自伏罪而與罪。云何自言。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云何治。語言。自責汝心。生厭雖者是。若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餘如上說。優波離白佛言。作自言治。一切如法不。佛言。不一切如法。若比丘不犯棄罪。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棄。諸比丘即與作棄罪治。是為非法自言治。若比丘不犯棄。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僧殘。諸比丘即與作僧殘罪治。是為非法。乃至自言犯惡說。亦如是(次句以僧殘為首。乃至惡說為首。一一作句。亦如是。復以作舉。作憶念。一一句。亦如上)。若比丘犯棄罪。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僧殘。諸比丘即與作僧殘治。是為非法。乃至自言犯惡說。亦如是。若比丘犯僧殘。彼不作舉。不作憶念。便自言犯棄。諸比丘即與作棄罪治。是為非法。若比丘犯僧殘。彼不作舉及憶念。便自言犯墮。諸比丘即與作墮罪治。是為非法。乃至自言犯惡說。互為首句。亦如是(作舉。作憶念。互為首句。一一如上)。云何如法自言治。若比丘犯棄罪。彼不作舉。不作憶念。自言犯棄。諸比丘即為作棄罪治。是為如法與自言治。乃至惡說亦如是。若比丘犯棄罪。彼作舉。作憶念。自言犯棄。諸比丘即如其言治。是為如法與自言治。乃至惡說。亦如是。
 
[0293b14] ○覓罪滅諍法第五
 
[0293b15] 應與覓罪相。當與覓罪相。
 
[0293b16] 釋曰。佛在釋氏國。象力比丘喜論議。共外道論。得切問時。前後言語相違。於僧中問時。亦復如是。前後言語相違。在眾中故作妄語。外道譏嫌。諸比丘白佛。佛令僧與彼作罪處所白四羯磨。集僧已。為作舉。作舉已。為作憶念。作憶念已。與罪。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好論議。與外道論。得切問時。前後言語相違。設於眾僧中問。亦前後言語相違。眾中故作妄語。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某甲比丘作罪處所羯磨。汝某甲無利。不善得。汝得切問時。前後言語相違。設眾僧中問時。亦復如是。在眾中故作妄語。白如是(羯磨準白應作。作羯磨已。彼比丘應行三十五行)。覓罪相者。亦云結罪處所。云何處罪所。彼比丘此罪。與作舉。作憶念者是(根本律云。求罪自性。勒伽論云。實覓罪者。先犯罪已發露。後覆藏。薩婆多論云此是折伏毗尼)。
 
[0293c06] ○多人語滅諍法第六
 
[0293c07] 應與多人覓罪。當與多人覓罪。
 
[0293c08] 釋曰。若諸比丘諍事現前不能滅者。應求多知法比丘行籌滅諍。以籌多表語故。時舍衛國比丘共諍。眾僧如法為滅諍。彼諍比丘不忍可僧滅諍事。便往白佛。佛即集僧。訶責彼已。告諸比丘。應滅此諍。用多人語(謂用多人知法者語)。聽行籌。差行籌人。白二羯磨。有五法不應差使行籌。謂愛恚怖癡不知己行不行。反上應差。有三種行籌。一顯露。二覆藏。三耳語。云何顯露行籌。謂眾中雖非法比丘多。然彼二師皆如法。又上座智人持三藏者。皆如法說。應顯露行籌。應作二種籌。一破。二完。應作白。作如是語者。捉不破籌。作如是語者。捉破籌。行籌已。應別處數。若如法者多。彼應作白。作如是語者諍事滅。若如法語者少。應作禮已。便起去。應遣信往比丘住處僧中白言。彼住處非法比丘多。善哉長老。能往至彼。若如法語比丘多諍事滅。功德多。此比丘聞應往。若不往。如法治。云何覆藏行籌。謂眾中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師及上座等。不如法。若顯露行籌。恐諸比丘隨二師上座等捉籌。應覆藏行籌。云何耳語行籌。謂眾中雖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師等非法說。應耳語行籌。行籌時。應稀坐間容一人身。小障翳。彼比丘作耳語。語言。汝和尚等已捉籌。善哉。汝亦當捉籌。慈愍故。若如法比丘多。諍事得滅。得功德多。行籌已。在一面數之。若諍事如法滅已。後更發舉者。及後來新受戒者。謂是初諍。而發舉者。與欲已後悔者。盡得墮罪。有十不如法捉籌。謂不解捉。不與善伴共捉。欲令非法者多捉。知非法比丘多捉。欲令僧破故捉。知僧當破故捉。非法捉。別眾捉。以小犯故捉。不如所見故捉。謂異見異忍也。反上是為十種如法捉籌(十誦律。令作長短白黑籌。說如法籌。以右手捉。說非法籌。以左手捉。說如法籌緩促。說非法籌急捉。先行說如法籌。後行說非法籌。一切僧應和合一處。不得取欲。僧祇律云。若非法籌。乃至多一者。不應唱非法人多。如法人少。當作方便解坐。若前食欲至者。應唱令前食。若後食時。浴時。說法時。說律時。隨應唱之。若非法者覺。言我等得勝。為我等故解坐。我等今不起。要即此坐決斷是事。爾時精舍邊若有小屋無蟲者。應使淨人放火已。唱言。火起。火起。即便散起救火。乃往覓如法伴。薩婆多論云。多覓毗尼者。多求因緣斷。多處求斷。從多處斷故。名多覓毗尼)。
 
[0294a18] ○草覆地滅諍法第七
 
[0294a19] 應與如草覆地。當與如草覆地。
 
[0294a20] 釋曰。佛在舍衛國。諸比丘共諍。多犯眾戒。非沙門法。亦作亦說。出入無限。後諸比丘自作是念。我曹若還共問此事。或能令此諍事轉深重。經歷年月。不得如法滅除。令僧不得安樂。以是白佛。佛言。應滅此事諍。如草覆地。彼一眾中有智慧堪能比丘。從座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言。諸長老。我等此諍事。多犯眾罪。非沙門法。言無齊限。出入行來。不順威儀。若我等尋究此事。恐令罪深重。不得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諍事滅。令諸比丘住止不安樂。若長老忍者。我今為諸長老作如草覆地懺悔此罪。第二眾中。亦如是說。彼諸比丘應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此諍事作草覆地懺悔。白如是。作是白已。作如草覆地懺悔。是一眾中有智慧堪能者。從座起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諸長老。我今此諸諍事。己所犯罪。除重罪。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若諸長老聽者。為諸長老及己。作草覆地懺悔。第二眾亦應如是說(此是犯諍。以二滅滅。謂現前毗尼如草覆地。不用自言治)云何草覆地。不稱說罪名罪種懺悔者是。若諍事滅已。後更發起者。墮罪(十誦律釋云。草布地有二種義。一鬬諍數起。諍人亦多。其事轉眾。推其原本。難可知處。佛聽布草除滅。如亂草難可整理。亂來棄之。二者有聽上座勸喻諍者。使向兩眾羊皮四布悔過。二眾者。各有所助。故令各在一處。五分律云。彼鬬諍比丘。應來至僧中偏袒胡跪陳說其事。乞草布地悔過。三乞已。皆舒手脚伏地。向羯磨師。一心聽受羯磨。彼為白四羯磨。是名現前毗尼草布地滅犯罪諍。何謂草布地。彼諸比丘。不復說鬬原。僧亦不更問事根本。毗尼母經云。若比丘共諍。欲除滅罪者。先共鬪者懺悔。如草敷泥上。令人過不汙。共和合懺悔覆惡上。得善生。然後悔過所犯也。律攝云。若彼此兩朋共相紛競。各執己見。恃怙慢情。有善比丘。於彼此朋。各令息諍。更相懺謝。說悔其罪。起[(白-日+田)/廾]下心。不相舉發。以草敷法而除滅之)。
 
[0294b22] △後結問
 
[0294b23] 諸大德。我已說七滅諍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94c01] 釋曰。上已一一別釋其相。今當總明除滅之法。於四種諍中。云何除滅。其言諍者。以二毗尼滅。謂現前。多人語(如第六法中說)。或以一滅滅。謂現前毗尼。何者是耶。若一比丘。為一比丘現前好言教語。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語言。是法。是律。是佛所教。受是。忍是。如是諍事得滅。是為言諍。以一滅滅。若一比丘。為二三比丘。及僧。亦如是。乃至僧為一二三比丘。及僧。亦如是。若彼諍比丘不忍可僧作如是滅。聞異處有好僧。好上座智人。應往彼處。若在中路。能得如法律教滅者。是為言諍以一滅滅。若路中不能如法滅。至彼僧中上座前作是言。我此諍事如是起。如是實因是起。僧作是滅。我不忍可。是故來至長老所。善哉長老。為我如法律教滅此諍事。若長老能為我等滅此諍事者。我等當於長老前捨此諍事。若長老不能如法律教滅者。我等自在作諍。更令罪深重。諸比丘住止不安樂。彼諍比丘應如是在僧前捨此諍事。此僧應語彼言。長老。諍事若如是起。如實如所因起。如彼僧滅諍。若能如實說者。我等當量宜能滅此諍不。若不如實說。此諍事更深重。非法律教。諍事不得滅。諸比丘不得安樂住。彼僧應作是受諍已。應斷決。若彼諍人是下座者。應語言。小出。我等自共平斷此事。如法律教。若諍人是上座。僧應自避至餘處共斷。僧作是念。我等若在僧前平此事。恐更有餘事起。令彼此善惡言說不了。我等寧可與諸智慧人別集一處共斷。即應作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集諸智慧者。共別平斷事。白如是。白已。共平斷。有十法應差別平斷事。一持戒具足。二多聞。三誦二部毗尼極利。四若廣誦其義。五善巧言語辭辯了了。堪任問答。令彼歡喜。六若諍事起能滅。七不愛。八不恚。九不怖。十不癡。斷事比丘中有不誦戒。不知戒毗尼。便捨正義。作非法語。或有誦戒。不誦戒毗尼。捨正義。說少許文。或有法師捨正義。以言辭力強說。僧皆應作白遣出。若誦戒。誦毗尼。順正義。如法說。僧應佐助之。若彼僧不如法律教。滅諍者。今僧應如法律教滅。若彼僧如法滅。今此僧亦忍可此事。僧應語彼諍比丘言。若彼僧如法律教滅此事。我等亦忍可此事。如法滅諍。今我等亦當作如是滅諍。若作是得滅諍。是為言諍以一滅滅。若如法滅已。後更發起者墮罪。若彼諍比丘不忍可第二僧作是滅。聞彼住處。有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論。往至彼所。若在中道滅。中道不能滅。應到彼持法等比丘所言。長老。我此諍事。因如是起。實因是起。僧作是滅。第二僧亦作是滅。我不忍可。故來至長老間。善哉長老。能如法律教滅此諍事者。我當於長老間捨此事。若長老不能如法等滅。我等自在作諍。更令罪深重。諸比丘住止不安樂。彼應在眾多比丘前捨此事。眾多比丘應語彼言。長老。此諍事。如實所因起。如第二僧滅。如實說。捨諍。我等當量宜能滅此諍不。若不如實說者。此諍事自在作罪更深重。諸比丘住止不安樂。眾多比丘應作如是受諍。受已。決斷。彼諍人或是下座。或是上座。應如上遣避。若彼僧不如法律教滅。第二僧亦不如法滅。眾多比丘應如法滅。若彼僧。及第二僧如法滅。眾多比丘亦應忍可此事。應語諍比丘言。如彼僧滅諍。我等亦忍可。今當作是滅諍。是為言諍以一滅滅。如法滅已。更發起者。墮罪(如往眾多持法律論比丘所。往二比丘一比丘持法律論所。亦如是)。其覓諍者。以四毗尼滅。謂現前。憶念。或現前。不癡。或現前。罪處所。云何現前憶念。謂比丘不犯重罪。諸比丘皆言犯。詰問不止。從僧乞憶念。僧與彼憶念毗尼白四羯磨。有三非法與憶念毗尼。若比丘犯重罪。諸比丘皆言其犯。詰問不止。彼從僧乞憶念。僧若與者。非法。若比丘犯重罪。諸比丘問言。汝憶犯重罪不。答言。我不憶犯重。憶犯小罪。當如法懺悔。莫數詰問我。彼從僧乞憶念。僧若與者。非法。若比丘犯重罪。諸比丘問時。答言。我不憶犯重。憶犯小罪。已如法懺悔。諸比丘詰問不止。彼從僧乞憶念。若僧與者非法(反上。即是三種如法)。復有五種不如法與憶念毗尼。謂不現前。不自言。不清淨。非法。別眾(反上。即五如法)。云何現前不癡。謂比丘癲狂心亂多犯眾罪。後還得心。諸比丘皆言犯重罪。詰問不止。佛聽僧與彼不癡毗尼白四羯磨。有三非法與不癡毗尼。若比丘不癡。而詐作癡。多犯眾罪。諸比丘詰問不止。彼從僧乞不癡。僧若與者。是為非法(此是初句。第二句亦同上。正以言我憶犯眾罪。如人夢中所作耳。第三句亦同。正以言我犯眾罪。如人從高山墮。攬捉少片物。我亦如是。反上即三如法。五非法與。五如法與。皆如上)。云何現前罪處所。謂比丘好論義。與外道論。乃至眾中故妄語。僧應與彼罪處所白四羯磨。有三非法與罪處所毗尼。謂不作舉。不作憶念。不作自言。復有三。謂無犯。犯不可懺罪。若犯罪已懺。復有不現前。非法。別眾(反上。即三如法)。復有五非法。謂不現前。不作自言。不清淨。非法。別眾(反上。即五如法)。是為覓諍。以四毗尼滅。如法滅已。更發起者。墮罪。其犯諍者。以三毗尼滅。謂現前。自言治。或現前草覆地。云何現前自言治。若比丘犯罪。欲在一比丘前懺。應至一清淨比丘所。露右肩。若是上座。禮足已。右膝著地。合掌。說罪名罪種。作是言。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從長老懺悔。不敢覆藏。乃至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訶責。立誓如上應知)。是中現前者法。毗尼。如上。人現前者。受懺悔者是也。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除受欲已。餘者如上。若欲在二比丘邊懺悔者。應至二清淨比丘所。如上具威儀。說罪名罪種懺悔(懺法如上)。彼受懺者。應先問第二比丘言。若長老聽我受某甲比丘懺者。我當受。第二比丘應言。可爾。若欲在三比丘邊懺。彼受懺者。應問餘二比丘得可已。受懺。若欲在僧中懺者。應往僧中露肩脫屣禮僧足。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從僧懺悔(三說)。受懺者。應作白。然後受懺。白言。大德僧聽。彼某甲比丘。犯某罪。今從僧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受某甲比丘懺悔。白如是。白已。受懺。乃至訶責立誓如上。如法諍事滅已。更發起者墮罪。云何現前如草覆地。如第七法中說。是為犯諍以三毗尼滅。其事諍者。以一切毗尼滅。隨所犯。佛告比丘。以二十二種行。知是平斷事人。具持二百五十戒。多聞。善解阿毗曇毗尼。不與人諍。亦不堅住此事。應訶者訶。然後住。應教者教。然後住。應滅擯。滅擯然後住。不愛。不恚。不怖。不癡。不受此部飲食。亦不受彼部飲食。不受此部衣鉢坐具鍼筒。亦不受彼部者。不供給此部。亦不供給彼部。不共此部入村。亦不共彼部入村。不與作期要。亦不至彼。後來後坐(目得迦云。有二苾芻共生瑕隙。種種異言。互相謗讟。於此二人。應信持戒者。若二俱持戒。應信多聞者。若二俱多聞。應信少欲者。若俱少欲。應信極少欲者。若俱極少欲。而生瑕隙。無有是處)。
 
[0296a18] ●後結勸回向(分四) 初總結前相 二勸學餘法 三七佛戒經 四結頌回向。
 
[0296a20] 初總結前相
 
[0296a21]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已說四波羅夷法。已說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說二不定法。已說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已說九十波逸提法。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已說眾學戒法。已說七滅諍法。此是佛所說。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0296b02] 釋曰。此中結意。為欲令知戒聚次第。復顯說者文無差脫。句義圓滿。八聚已周。二百五十法竟矣。此是佛所說者。證非己說。亦非餘人所說。餘人者。法師。律師。聲聞。緣覺。菩薩也。戒經中來者。既非餘人所說。復非餘經所出也。
 
[0296b07] ○二勸學餘法。
 
[0296b08] 若更有餘佛法。是中皆共和合。應當學。
 
[0296b09] 釋曰。若更有餘佛法者。謂於諸犍度中如來所制學法。及一切修多羅。阿毗曇。定慧之法。以此法能越苦淪而趣涅槃也。是中者。謂非但二百五十戒法和合同修。此餘法中咸應和合共學。和合者。謂歡喜無諍。同一師學。不生異見。如水乳合也。應當學者。謂是比丘所應學事。勿生放逸。當勤修習也(修多羅。是經藏。屬定學。阿毗曇。是論藏。屬慧學也)。
 
[0296b16] ○三七佛略說戒經。
 
[0296b17] 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此是毗婆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6b19] 釋曰。內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名為忍辱。此有二種。一者生忍。二者法忍。生忍有二。一謂於恭敬。供養。順境中。能忍不著。則不生憍逸。二謂於瞋。罵。打害。逆境中能忍。則不生忿恨怨惱。是為生忍。法忍亦有二。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饑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謂瞋恚憂愁疑婬欲憍慢諸邪見等。若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復以正慧觀察。生法性空。辱不可得。苦空無我。誰為忍者。辱忍既空。無生現前。便證圓寂。以此忍辱是涅槃圓寂之捷徑。故名第一道。無為者。即是涅槃。湛然常寂。無所造作。超絕有為之境。越度生死之流。更無有法勝於此者。故名為最。沙門者。是寂淨義。舊譯為勤行。謂勤行取涅槃故。或翻為勤息。勤為勤修道業。息謂息惡行慈。故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慼。能忍如地。故號沙門。若出家不行忍辱。而反怨報他人。則違涅槃無諍之道。豈稱勤息之行。行若不稱。即非沙門。欲得第一道。當不惱他人。若希無為樂。應具沙門法。忍辱是出世之因。無為是出世之果。惱他人是生死之因。非沙門是生死之果。善惡兩彰。淨穢齊舉。其有智者。能如擇乳之鵝王。簡其善者而取之。則不違沙門之行。行既絕倫。果超有頂矣。若據根本部中。謂毗婆尸佛出世時諸弟子眾。及諸外道邪師。多樂苦行修身。妄招樂果。時佛為破此見故。為諸弟子說斯略教。曰。忍是勤中上。能得涅槃處。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謂忍是精勤中上。不由自苦其身。得勝涅槃。又諦察法忍。由解了法。終獲涅槃。不由苦身而能證會。復為遮彼邪見外道出家之類。妄說異法。教化他人。無益苦身。令同己行。自他俱惱。終無果益。故云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西國九十六種出家外道。俱稱沙門。惟如來弟子名釋迦沙門)。無所著等正覺者。謂如來證涅槃時。斷盡一切煩惱。令身口意清淨。無染無著。故名無所著。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等正覺。
 
[0297a06] 譬如明眼人。能避嶮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此是尸棄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a08] 釋曰。喻人明目不趣嶮難之徑。終至安隱之地。若世間有聰慧明見智者。即知道與非道。非道乃六趣之嶮途。道是八正之平街。嶮途由不善所感。平街因勝慧所至。故須離諸惡因。務修出要。終抵涅槃安隱常樂之處。
 
[0297a13] 不謗亦不嫉。當奉行於戒。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閑。心定樂精進。是名諸佛教。此是毗葉羅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a16] 釋曰。謗是口過。嫉是意業。欲離此二。當奉行於戒。戒淨則三業頓捐。又何口意之可得。為欲成就淨戒。故令不謗不嫉也。飲食屬口。常樂屬意。知足則息妄馳求。空閑則諸念自寂。又何心之不定。為欲成就定法。故令知足在閑。起慧斷惑。故云樂精進。空閑者。是阿蘭若寂靜之處。依此處而勤修定門。必獲涅槃果證。三世如來。同斯軌轍以教弟子。故云是諸佛教。毗葉羅。即毗舍浮。如前釋。
 
[0297a24] 譬如蜂採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此是拘留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b03] 釋曰。喻如蜂之採華。但持蘂味而去。不損華之色香。比丘入聚落乞食時。亦復如是。故云然也。不違戾他事者。謂比丘乞食。趣得充身長道。隨施而受。勿以過求戾他。壞彼信敬。正如蜂取味。不壞色與香也。不觀作不作者。謂既不戾他。亦勿觀人得失。以亂身心。妨自證悟。但自觀身行者。謂惟當省己。若自無非。則身必端有過則行不正。故云若正若不正。
 
[0297b11] 心莫作放逸。聖法當勤學。如是無憂愁。心定入涅槃。此是拘那含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b13] 釋曰。由不放逸。故能勤學聖道。由學聖道。故憂惱之惑能除。由除憂惑。故心獲定。由獲定故。而趣涅槃。涅槃。此翻寂滅。斯所謂斷集。修道。證滅也。若心放逸造諸惡集因。則招感憂愁之苦果。若不修道見諦證滅。雖獲定心。而煩惑未除。輪轉三有。憂愁之苦奚免。
 
[0297b19] 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此是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0297b21] 釋曰。一切惡者。謂身口七支。所違性遮之罪。諸善者。雖復不違性遮。由是防其欲界身口麤惡。而細亂未除。不能超出欲界之境。未得為善。既自尸羅皎潔。志在禪門。專修五法。則色界清淨四大自現身中。緣是以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勝妙支林功德。爾乃因超欲網。果居色界。故稱為善。自淨其志意者。謂因禪定。發真無漏智慧。破諸邪倒。了惑虗妄。蕩除心垢。淨諸瑕穢。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故云淨其志意。法海雖曠。此三攝盡。三世如來。隨機利物。無異於斯。故曰是諸佛教(支林者。初禪有五。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有四支。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三禪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一心。四禪有四支。一不苦不樂。二捨。三念。四一心。詳如餘處)。
 
[0297c09] 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釋迦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戒經。從是以後。廣分別說。諸比丘自為樂法。樂沙門者。有慚有愧。樂學戒者。當於中學。
 
[0297c14] 釋曰。諸佛興世。觀機設教。法無一定。釋尊出此五濁惡時。人多好諍。不護口言。及與濁心垢重。縱無現境。而憶曾所經事。發起欲思。造作身業不善。是故如來誡之以次第。防之以未萌。又復僧以修和為重。故宜首戒之。若能如是善護。自淨。不作。是則三業道淨。得此淨行。即如來大仙人之道矣。如來為天中天。仙中仙。人中尊。故云大仙人也。無事僧者。謂諸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故云無事。如來成等正覺。初十二年中。未有有漏法生。但為諸阿羅漢無事僧。說斯略教。其未證無事者。學此教故。淨三業道。而便證悟。十二年後。有漏法生。乃為廣結二百五十戒法。分別輕重開遮之相。問曰。云何世尊不直爾制戒。待他犯然後結耶。答曰。如來初成正覺。二百五十戒法已定。但為眾生根性未堪頓制。是以隨犯乃結。故文殊問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有邪見人。當誹謗佛。說如是言。若使如來是一切智。何故待眾生作罪然後制戒。佛告文殊。如此即是一切智相。若我逆制戒。人當謗我。何以故。我不作罪。云何強說。此非一切智。何以故。我無罪過故。如來無慈悲心。不饒益。不攝受眾生。如人無子。而說有子。某時當生。空有此言。云何可信。何以故。不真實故。若真見子。則生信心。如是文殊。所未作罪。人天不見。云何逆制戒。要須見罪。然後乃制。又善見律佛言。未有漏者如來結戒。眾生生誹謗想。謂諸弟子悉是貴姓。或是王位。捨其財物宮殿妻子眷屬。不惜身命。皆是知足。於世間無所希求。云何瞿曇反以波羅提木叉而繫之。是瞿曇未善別世人故。若結戒者。世人亦不生敬重之心。譬如醫師未善治病。見人始欲生癰。雖有癰性。未大成就。輙為破之。血出狼藉。受大苦痛。以藥塗之。瘡即還復。醫曰。我為汝治病。當與我直。病人答曰。此癡醫師。若是我病。可為我治。我本無病。強為破肉出血。生大苦痛。反責我直。詎非狂耶。聲聞弟子亦復如是。若先結戒而生誹謗。我自無罪。強為結戒。是故如來不先結戒。若有漏者。是時如來當為諸弟子結戒。指示波羅提木叉。譬如良醫。應病設藥。令得除愈。大獲賞賜。又被讚歎。此好醫師。善治我患。如來亦復如是。隨犯而制。歡喜受持。無有怨言。故律本中。舍利弗白佛言。惟願大聖與諸比丘結戒說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言。舍利弗。且止。佛自知時。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漏法者。然後為結戒。斷彼有漏法。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養。及與名稱為人所識。多聞多財業故。若得利養及與名稱。乃至多財業。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後世尊當為結戒。使斷漏法故。問曰。云何漏法生起。多是六群。斯其故作。唯無心犯耶。答曰。六群比丘乃大權示現。宣通佛教。內為法門之棟梁。外為佛教之大護。非凡所測。豈得思議。今有愚人。不諳教法。恣意造罪。心無慚愧。由謂如來在世。六群俱作。非今獨我。寧知昔賢正為後來啟教。而反以昔賢為非。嗚呼法之末矣。人多懈惰。薄福尠慧。不堪如來法教。反生誹謗。造種種業。故百喻經云。世人不解如來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短闕。便生毀謗。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方等大雲經云。提婆達多。能開示人。令阿僧祇無量眾生。安住善根。提婆達多所有境界。實非聲聞緣覺所知。六群比丘亦大菩薩。提婆達多與共同行。若能知達多功德了了不疑。當知是人真佛弟子。得佛功德二分之一。得佛一目。得佛半身。若言弊惡提婆達多壞眾僧者。當知即是善方便也。自為樂法樂沙門者。法乃沙門之果因。苟因不施。果無從立。今人不學沙門法。而稱沙門者。謬之甚也。而復欲得沙門果者。去之遠矣。或言我非自為。噫。若自未達。而欲達人者。其猶自墮巨海。以救他溺。得無俱沒者哉。或云自有大乘。何用小學。此實未達大乘。故作斯語。如彼六群本大菩薩。何復示其小行。豈知自護護他。正菩薩之本懷。一善不捨。乃大士之弘心。況復大小通途皆歸第一義諦。莊嚴萬德之軀。舍此何歟。詳檢大乘經律。惟訶聲聞自度之小心。非責聲聞嚴持之戒行。大小雙修。性遮齊護。方順解脫之本。不違慈尊之訓。故般若會上。謂諸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善知修學聲聞緣覺菩薩一切威儀戒行。若見威儀不稱眾者。即應遠離。若有沙門戒行威儀。則應親近。寶積經中。謂菩薩若作是思惟。此法甚深。此非甚深。此法是淨。此法非淨。此諸佛法。此緣覺法。此聲聞法。此法應作。此不應作。此是深法。此非深法。是名增上慢。又菩薩戒本經云。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聽聲聞經法。不應受。不應學。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名為犯眾多犯。內法傳云。若禮菩薩。讀大乘經。名之為大。不行斯事。名之為小。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虗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惟識。斯並咸遵聖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偽。意在斷煩惱惑。拯濟眾生。豈欲廣致紛紜。重增沉結。依行則俱升彼岸。棄背則並溺生津。西國雙行。理無乖競。既無慧目。誰鑒是非。任久習而修之。幸無勞於自割。如上所說。自可思之。更不假餘繁論。有慚有愧樂學戒者。自不作罪。名為有慚。不教他作。名為有愧。又於諸惡自恥。名之為慚。於惡羞他。名之為愧。世間若無慚愧二法。悉皆違越清淨聖道。趣向生老病死險途。故大經云。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者慚。二者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又有二種智。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有二種愚。一者非罪。二者覆藏。今此波羅提木叉戒。非無慚愧。及無智者。而能樂修學也。當於中學者。謂當於此二百五十別解脫律儀。及七佛略說戒經。勤修學習。以度生老病死之患。苟其不學。則持犯昧然。瘂羊之稱何免。無作既虧。比丘之體奚立。是故大小兩乘。齊建三學。而戒為首詮。同修五分而三學初啟。所以修學三法之用。而證五分之果。當知五分法身。前三從因而顯德。後二就果以彰能。盡智正習俱斷。名解脫身。無生智了了覺照。名為知見。菩薩急於化他。故加施忍進。以修六度。聲聞由於自度。唯修三學。故智論。以六度是眾生法。三學是涅槃法。一切法門由學而趣。三學不修。則涅槃無路。木叉不奉。則定慧絕因。何能超渡四流。而登彼岸者哉。
 
[0299b03] ○四結頌迴向(共有十四頌。皆結集者所置。今分六釋)。
 
 明人能護戒  能得三種樂  名譽及利養
 死得生天上  當觀如是處  有智勤護戒
 戒淨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0299b07] 釋曰。前一頌。是世間因果。後一頌。是出世間因果。舉世間因果。以彰出世間因果也。明人者。謂了達三途苦趣是惡因所感。人天樂境由善業所招。故捨諸惡因。而修眾善。戒為眾善之本。乃明達智者能護。非愚暗不別善惡果報者所可堪持也。三種樂者。名譽。利養。是現在華報之樂。得生天上。是未來果報之樂。名是名稱。譽是讚譽。利養即是四聖種。謂能持戒之人。戒德芬馥。十方普聞。人天稱譽。所共供養也。天者。天然。自然清淨。最勝最樂故。苟非淨潔最勝之因。豈生淨潔最勝之處。淨潔因者。禁戒是也。當觀如是處者。謂應思惟觀察世間三種樂報。悉由護戒而有。即知出世第一道。必從戒淨而得也。有智勤護戒者。天上乃明人得生。出世非智者莫辦。亦非懈惰無戒者所獲。由護淨戒。身心皎潔。發生無漏智慧。由智慧力故。破諸煩惱。而得涅槃第一道也。
 
 如過去諸佛  及以未來者  現在諸世尊
 能勝一切憂  皆共尊敬戒  此是諸佛法
 若有自為身  欲求於佛道  當尊重正法
 此是諸佛教
 
[0299c03] 釋曰。前一頌半。舉諸佛共尊戒而成道。以證之。後一頌。示欲求佛當重正法。以勸之。一切煩惱諸惑結縛眾生。故名為憂。三世如來皆奉波羅提木叉。對治諸惑。而得解脫。故名能勝。自為身者。謂專為此身超越死生求於佛道。非希世樂而期佛果。言求佛道者揀非聲聞緣覺之乘。志在求佛尊修禁戒。非為二乘奉持律儀。毗尼幽旨。誠在茲焉。學者幸無錯其宗趣。自陷偏小之坑。狂者速宜反省。以雪譏貶之罪。縱而跡現是小。意本實誘歸大。況乃戒海無涯。量同太虗。隨物受益。等施無二。惟根器自有大小之殊。法無廣狹之咎。欲脫二死之淵。當早投心於戒地。庶得自為無乖。求佛有旨矣正法者。戒法也。所謂有秉羯磨說戒。則正法未滅世間。以此戒法。是出生死之梯航。涅槃之徑路。不同外道邪教。輪王十善治世之術。故此特名之為正法。
 
 七佛為世尊  滅除諸結使  說是七戒經
 諸縛得解脫  已入於涅槃  諸戲永滅盡
 尊行大仙說  聖賢稱譽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滅涅槃
 
[0299c22] 釋曰。前一頌半。謂諸佛弟子奉持戒經。得脫諸縛。已入涅槃。故舉以證之。後一頌。謂今佛弟子。尊佛所說戒修行。便獲涅槃果證。故示以勸之。結使者。謂諸煩惱結縛驅使行人心神。流轉三界不得解脫。略言則三結十使。廣說則八十八使。乃至五百結使。七佛為世[隳-隋+道]師。為欲滅除諸弟子結使故。乃說此戒經。弟子奉行。則諸煩惱結縛。因斯解脫。證無生果。已般涅槃。一切有無戲論。永悉滅盡矣。七佛大仙所說之經。是一切聖賢所稱讚之戒。若今佛弟子尊之修行。則無不證入寂滅涅槃者也。涅槃是西音。寂滅是華言。華梵兩彰。故二雙舉也。
 
 世尊涅槃時  興起於大悲  集諸比丘眾
 與如是教誡  莫謂我涅槃  淨行者無護
 我今說戒經  亦善說毗尼  我雖般涅槃
 當視如世尊  此經久住世  佛法得熾盛
 如是熾盛故  得入於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應布薩  喻如日沒時  世界皆闇冥
 
[0300a15] 釋曰。初一頌。序佛垂誨。次兩頌半。明佛示教。後一頌。乃重申誡喻也。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化緣已畢。垂將涅槃。重以戒法。顧命弟子。慇懃付囑。示誨諄諄。是知此戒。實為佛法之綱領。僧伽之命脈。苦海之津梁。涅槃之關要。苟不頂戴受持。豈但沉溺生津。而且辜於如來付囑之念。凡我佛子。當思慈誨。奉遺法而忘軀。敬木叉而盡壽。使正法而得恒存。熾然常住世間。是為知恩報恩。思德報德者矣。戒經者。二百五十別解脫律儀也。毗尼者。是除滅罪之法也。般涅槃者。華言入寂滅。謂生死永寂滅故。亦云滅度。所謂大患永滅。超度四流者也。當視如世尊者。謂此波羅提木叉經在世。即是如來法身常住不滅。故特令師之。如遺教經云。如來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告諸弟子曰。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加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等。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此經久住世等者。謂有如戒修行。即此經住世。此經住世。則正法光明熾盛不滅。由此光故。得見諦理。而趣涅槃。是即教行理果。皆悉熾然。若不持戒布薩除愆。罪垢日增。失智慧明。不覩聖道。便墮三途。喻如日沒暗冥。無所見故。即墮坑落塹矣。
 
 當護持是戒  如犛牛愛尾  和合一處坐
 如佛之所說
 
[0300b14] 釋曰。此頌誡令護戒。當遵佛制。謂行者以護戒自珍。寧死不犯。如犛牛自惜其尾。不顧身命。和合一處坐者。使離別眾之過。如佛所說者。遣除非法之累。總謂行者。以戒自惜。希求無犯。乃半月半月。共和集一處。如佛所教。而作布薩說戒也。
 
 我已說戒經  眾僧布薩竟  我今說戒經
 所說諸功德  施一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0300b21] 釋曰。前半頌。明自他所作事畢。後一頌。以所作事回施有情。共成佛道。言所作事者。即諸功德也。諸功德者。謂一一戒所生之功德也。施一切眾生者。謂先作布薩說戒。乃惟自利。今施眾生。是為利他。共成佛道者。所謂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也。亦乃菩薩初發大心。即與一切眾生共期佛果。究竟涅槃之弘誓也。問曰。聲聞之法。何用迴向佛道為。答曰。斯正所謂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戒本防非止惡。非聲聞之獨持。比丘體通大小。豈羅漢之自目。菩薩原分在家出家。比丘寧同俗類。若不持此修身。更以何成僧法。故云在家菩薩。持在家戒。出家菩薩。持出家戒。在家菩薩名為近事。出家菩薩名為比丘。是知比丘之戒。非局小心。出家菩薩。曷容不護。三世諸佛同斯法教。不惟今之獨爾。或曰。聲聞持戒。名菩薩破戒。聲聞破戒。名菩薩持戒。此義云何。斯以聲聞自度為急。故止之名持。菩薩利生為本。不廣作眾善名之為犯。此正責其心小自利為過。非謂有大心利他共成佛道者在列。縱曰自利。誠乃兼濟。故一一戒中。不離護他。斯實如來善巧方便。密以珠置衣裏。令其終獲大用。今人不達聖意。於木叉而反生睚[目*柴]。若悟法法無非妙行。即駕白牛而歸寶所矣。
 
四分戒本如釋卷第十二(終)
 
音釋
 
三有
 
[0300c24] 一欲界眾生。二色界眾生。三無色界眾生。謂此三界眾生。因屬有漏。果係有為。有生有死故也。
 
四流
 
[0301a02] 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三結
 
[0301a03] 一身見。二戒取。三疑。
 
十使
 
[0301a04] 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戒取。十見取。
 

 
[0301a06] 音茅。南夷獸。形如牛。尾有五色長白。而自愛惜。不顧身命。
 
盡智
 
[0301a08] 羅漢入無餘。但有孤調解脫。謂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脫故云孤調。若用世智斷諸思惑。名盡智。無漏斷。名無生智。三界思盡。得盡智無生智名煩惱不生。證八十一分真空。名理不生。真智慧足名智慧不生。不受生死。名果報不生。毗曇云。盡智者。謂我知苦。乃至知道。無生智者。言我知苦已。乃至我修道已。不復更修。又云。我漏已盡。不復更生。二乘智斷。亦同證真。無大悲故。不名菩薩。華嚴云。諸法實性相。二乘亦皆得。而不名為佛。
 
專修五法
 
[0301a18] 一欲。二精進。三念。四巧慧。五一心。欲。謂樂欲希慕欣習無厭。精進謂曉夜匪懈。欲生般若。要因禪定。必須大精進。身心急著。爾乃成辦。念。謂念念相續。常念初禪。不念餘事。慧。謂分別初禪。尊重可貴。欲界欺誑可惡。以無漏心修。是為巧慧。一心。謂修此法時。一心專志。更不餘緣。決定一心為求初禪。乃至三觀。若無此五法。事禪尚難。何況理定。當知五法。通為小大事理而作方便也。大即通別圓三教。小即藏教。事即世禪。理即出世禪。
 
色界清淨四大
 
[0301b03] 止觀云。若身端心攝。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然澄靜。怗怗安隱。躡躡而入。其心在緣。而不馳散者。此名麤住。從此心後。怗怗勝前。名為細住。兩心前後中間。必有持身法。此法起時。自然身體正直。不疲不痛。如似有物扶助身力。若惡持來時。緊急勁痛。去時寬緩疲困。此是麤惡持法。若好持法。持麤細住。無寬急過。或一二時。或一二日。或一二月。稍覺深細。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身如雲如影。照法明淨。與定法相應。持心不動。懷抱淨除。爽爽清冷。雖復空淨。而猶見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名欲界未到定。從未到定漸覺身心虗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或經一日。乃至月歲。定心不壞。於定中即覺身心微微然。運運而動。或發動痒輕重冷暖澁滑。此之八觸。是四大。動輕是風。痒煖是火。冷滑是水。重澁是地。體用相添。則有八觸耳。動觸有支林功德。若欲界定中發八觸者。悉是邪觸。增病增葢。無正功德。若入色界定則動八觸。有十功德。一空二明三定四智五善心六柔軟七喜八樂九解脫十境界相應。餘如輔行第九卷明。
 
附攝頌戒相圖
 
○二百五十戒攝頌
 
[0301c02] (僧祇根本俱有攝頌。而四分未備。今依本文次序述出。便初學者易於記誦)。
 
 若作不淨行  盜心取五錢  故斷人類命
 妄證上人法  是四波羅夷  犯者不共住
 弄陰觸女身  麤語索婬供  媒嫁過量屋
 大房不處分  無根取片謗  破僧及伴黨
 污家逆眾擯  惡性不受語  前九初便犯
 後四至三諫  欲滅此殘法  二十眾中除
 與女共屏處  及在露現坐  三二隨所治
 是名不定法  長衣離宿衣  滿足過一月
 衣取非親尼  使尼浣染打  乞從非親俗
 過受與衣請  為好求增價  勸合二家作
 索衣過六反  蠶綿作臥具  純黑與不雜
 不滿六年持  坐具不帖故  持毛過三旬
 使尼浣染擘  受捉金銀錢  賣買及販賣
 長鉢過限畜  減綴更求好  織衣使非親
 許價勸好織  與衣復瞋奪  殘藥過七日
 前求用雨衣  過時畜急施  迦提離六宿
 僧物迴向己  斯名捨墮法  犯此三十事
 物向僧中捨  餘有於墮罪  對他而懺悔
 妄語毀呰言  兩舌離間彼  與女同一室
 未具人三宿  共誦說他罪  陳自所證法
 過語為女說  掘地壞神村  異語及嫌罵
 露地敷僧具  房中不舉去  強奪止宿處
 牽他出僧舍  閤坐脫脚牀  使用有蟲水
 覆房過三節  不差往教誡  教授至日暮
 譏毀教誡人  與衣非親尼  為尼縫作衣
 屏處與尼坐  期行及船載  受尼讚歎食
 共女同道行  過受一食施  展轉與別眾
 受請過三鉢  不作餘食法  復使他人犯
 非時而噉嚼  殘宿不受食  無病索美好
 自手與外道  不囑詣餘家  食家強屏坐
 獨與女露地  故使不得食  過受他請藥
 往觀於軍陣  軍中過三宿  住看軍力勢
 飲酒水中戲  擊攊不受語  恐怖他比丘
 無緣過洗浴  露地然火炙  戲藏他衣物
 輙著淨施衣  新服不壞色  殺畜飲蟲水
 故惱覆他罪  減年與受戒  諍滅復發起
 賊伴與同行  不捨惡邪見  供給惡見人
 畜養擯求寂  難問輕訶戒  詐言今始知
 違反於羯磨  不與欲起去  與欲後更悔
 屏聽傳諍語  打搏於比丘  無根僧殘謗
 入宮與捉寶  非時至聚落  高牀兜羅貯
 牙骨角鍼筒  過量尼師壇  覆瘡及雨衣
 等佛衣量作  是名波逸提  如是九十法
 犯者應說悔  覆藏不發露  墮落燒煑苦
 非親尼自受  不止尼代取  學家恐處食
 是四名悔法  齊整著裙衣  具儀入俗舍
 噉嚼法須知  護淨棄鉢水  便利應依教
 說法不違儀  佛塔當恭敬  在路勿携行
 上樹不過人  絡囊莫貫杖  如是之百法
 名為應當學  現前與憶念  不癡及自言
 覓罪多人語  如草覆布地  諍事有四種
 此七能除滅  更有餘佛法  應共和合學
 具此名比丘  是為真佛子  諸縛由此解
 涅槃因之得
 
[0302b09] 二百五十戒攝頌(終)
 
○戒相篇聚圖
 
[0302b12] 佛說犯戒罪輕重經云。爾時尊者大目犍連。晡時從禪定覺。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意有所疑。今欲請問。惟願聽許。佛告目連。恣汝所問。當為汝說。目連即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眾學戒。如是犯波羅提提舍尼。波逸提。偷蘭遮。僧伽婆尸沙。犯波羅夷。得幾不饒益罪。惟願解說。佛告目連。諦聽諦聽。今為汝說。若比丘。比丘尼。無慚無愧。輕慢佛語。犯眾學戒。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波羅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壽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三億六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無愧。輕慢佛語。犯波逸提。如燄摩天壽二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二十四億四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偷蘭遮。如兜率天壽四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五十億六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僧伽婆尸沙。如不憍樂天壽八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復次目連。若無慚愧。輕慢佛語。犯波羅夷。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憶六十千歲。尊者目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爾時目連即說偈言。
 
 因緣輕慢故  命終墮惡道  因緣修善者
 於此生天上
 
 緣斯修善業  離惡得解脫  不善觀因緣
 身壞墮惡趣
 
 比丘謹慎樂  放逸多憂譴  變諍小致大
 積惡入火焚
 
 持戒福致喜  破戒有懼心  永斷三界漏
 爾乃得涅槃
 
 戒德可恃怙  福報常隨心  見法為人長
 永遠三惡道
 
 戒慎除恐畏  福德三界尊  鬼龍邪毒害
 不犯持戒人
 
 神仙五通人  造世諸呪術  為彼慚愧者
 斷諸無慚愧
 
 如來制禁戒  半月半月說  已說戒利益
 稽首禮諸佛
 
[0303a04]
 
[0303b01] 按三藏中。懺法俱陳。事理互彰。其事懺者。禮佛名經。加持呪法。行方等儀須見好相。準教驗心。能伏業本。若行理懺。觀罪性空。滅業根源。如涅槃經云。若能修習身戒心慧。能觀諸法猶如虗空。設作惡業。思惟觀察。能轉地獄重報。現世輕受。若於小罪不能自出。心初無懺。不能習善。覆藏瑕玼。雖有善業。為罪垢汙。現世輕報。轉為地獄極重惡果。準如經說。修行理懺。觀罪性空。要具身戒心慧。復須依事發露除愆。方合經旨。滅業之源。以罪雖從心生。必因事而成業。故還依事而遣除。所謂罪從因緣而生。還從因緣而滅。緣生無性。故曰罪性本空。因果不昧。是曰果報不失。倘緣生有性。即觀之亦不可脫。惟無實性。故得還從因緣而滅。豈撥緣生而求性空。非不懺摩而罪自謝。若棄事而談理。實未知理之實相。何能觀察諸法猶如虗空。設離緣而觀諸法。即迷事不異理。寧悟當體即空。今有狂愚不慚己過。每藉口談理。妄云觀心。忽事相而不懺悔。事理既迷。行解何由相應。況理無雙立之能。事有挾理之功。是故懺摩而不觀心。猶能決罪之流。倘談理而不說悔。決難清罪之源。事理雙行。罪滅如日消霜。比丘若違律儀。要依律宗殄滅。必須識於罪名種性。隨有牒懺。戒體還淨。若疑不識。不合加法。罪亦難捐。故智度論云。戒律中雖復微細。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懺。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犯諸性戒等。約此而言。比丘說悔。惟滅違制六罪。性愆由須準上事理懺除。倘託事理。而不對他說悔違制之罪猶在。詎能免彼六墮。三者並行。性遮俱遣。其有智者欲得身心皎潔。即可準經律蕩除。若不依律如法說悔。制罪亦不可滅。故僧祇律云。或有緣無罪而得罪者。如比丘無罪作罪悔過。得越毗尼罪。或有緣有罪得無罪者。如作小房。大房。一切乃至三諫。是也。或有緣有罪至有罪者。僧中說戒時乃至三問。有罪者如法悔。無罪者默然。爾時有罪不如法悔。復不語人。又不作念。我待清淨同意人當如法說悔。默然者。得越毗尼罪。或有緣無罪得無罪者。不作不犯。是也。或有緣重至輕者。比丘犯波逸提。向惡邪邊見。被舉人。悔過。得越毗尼罪。或有緣輕至重者。比丘犯越毗尼罪。向謗經人。被舉人。悔過。得波逸提。或有緣重至重者。比丘犯波逸提。向謗經。被舉人。悔過。得波逸提。或有緣輕至輕者。比丘犯越毗尼罪。向未具人悔過。不名悔過。更得越毗尼罪。
 
[0304a20] 附攝頌戒相圖(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