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8543阅读
  • 15回复

观到了什么?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77
铜币
81
威望
36
贡献值
3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7-10
戒德永无嗔
在家出家心
人人是一体
法法本相同 赞叹所有持四圣谛的人 随喜他们的功德   
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703
铜币
625
威望
175
贡献值
7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7-11
有身寂静心不寂静,谓静 。 有心寂静身不寂静谓清静。有身心俱寂静,谓清凉。有身心俱不寂静谓燥。赞叹远离尘世精进修行。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7-11
这是大藏经中师子吼菩萨品中的经句。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7-11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少欲知足有何差别。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时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但为法事心不愁恼。善男子。欲者有三。一者恶欲。二者大欲。三者欲欲。恶欲者。若有比丘心生贪欲。欲为一切大众上首。令一切僧随逐我后。令诸四部悉皆供养恭敬赞叹尊重于我。令我先为四众说法。皆令一切信受我语。亦令国王大臣长者皆恭敬我。令我大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上妙屋宅。为生死欲。是名恶欲。云何大欲。若有比丘生于欲心。云何当令四部之众。悉皆知我得初住地乃至十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罗汉果乃至须陀洹果。我得四禅乃至四无阂智。为于利养。是名大欲。欲欲者。若有比丘。欲生梵天魔天自在天转轮圣王若刹利居士若婆罗门皆得自在。为利养故。是名欲欲。若不为是三种恶欲之所害者。是名少欲。欲者名为二十五爱。无有如是二十五爱。是名少欲。不求未来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着是名知足。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积聚。是名知足。善男子。亦有少欲不名知足。有知足不名少欲。有亦少欲亦知足。有不知足不少欲。少欲者。谓须陀洹。知足者。谓辟支佛。少欲知足者。谓阿罗汉。不少欲不知足者。所谓菩萨。善男子。少欲知足复有二种。一者善。二者不善。不善者。所谓凡夫。善者。圣人菩萨。一切圣人虽得道果不自称说。不称说故心不恼恨。是名知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大乘大涅槃经欲见佛性。是故修习少欲知足。



云何寂静。寂静有二。一者心静。二者身静。身寂静者。终不造作身三种恶。心寂静者。亦不造作意三种恶。是则名为身心寂静。身寂静者。终不亲近四众。不预四众所有事业。心寂静者。终不修习贪欲嗔恚愚痴。是则名为身心寂静。或有比丘身虽寂静心不寂静。有心寂静身不寂静。有身心寂静。又有身心俱不寂静。身寂静心不寂静者。或有比丘坐禅静处远离四众。心常积集贪欲嗔痴。是名身寂静心不寂静。心寂静身不寂静者。或有比丘亲近四众国王大臣断贪恚痴。是名心寂静身不寂静。身心寂静者。谓佛菩萨。身心不寂静者。谓诸凡夫。何以故。凡夫之人。身心虽静。不能深观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以是义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静身口意业。一阐提辈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如是之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静。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703
铜币
625
威望
175
贡献值
7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7-11
我没看过也没读过《师子吼菩萨品》这部经。我表达的仅仅是对9楼帖子的理解。不是对经文的解释。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703
铜币
625
威望
175
贡献值
7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