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0283阅读
  • 17回复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18卷)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一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01a07] 初攝頌曰。
 開許用諸藥  膏油治疥病
 眼藥及風癎  畢隣婆蹉等

[0001a10]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諸苾芻秋時染疾。身體痿黃。羸瘦憔悴。困苦無力。世尊見已。知而故問阿難陀曰。何故諸苾芻。身體痿黃。羸瘦無力。阿難陀白佛言。大德。諸苾芻等。既侵秋節遂染諸病。身體痿黃。羸瘦無力。佛告阿難陀。由是病苦。我今聽諸苾芻服食雜藥。如是世尊既聽服藥。時諸苾芻遂於時服。非時不服。身體尚衰。羸瘦無力。
[0001a19]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陀曰。我已聽諸苾芻服食諸藥。然此苾芻猶故羸瘦。阿難陀白佛言。世尊聽諸苾芻服食諸藥。此諸苾芻並於時服。非時不服。所以身體痿黃。羸瘦無力。爾時佛告阿難陀。我今為諸苾芻。開四種藥。一時藥。二更藥。三七日藥。四盡壽藥。言時藥者。一麨。二餅。三麥豆餅。四肉。五飯。此並時中合食。故名時藥。
[0001a27] 言更藥者。謂八種漿。云何為八。一招者漿(西方樹名。亦名顛咀梨。角同皂莢。其味如梅。角寬一兩指。長三四寸。時人鎮食)二毛者漿(即芭蕉子。以少胡椒粖。安在果上。手極捼之。皆變成水)三孤洛迦漿(狀如酸棗。其味一種。唯有此棗。無甜者)四阿說他果。五烏曇跋羅(其果大如李)六鉢魯灑(其果狀如蘡薁子。味亦相似)七篾栗墜漿(即是葡萄菓)八渴樹羅漿(形如小棗。甜而且澁。樹多獨立。形若椶櫚。此等諸漿。皆須淨洗手。淨濾漉。然後堪飲)。
[0001b05] 內攝頌曰。
 椰子芭蕉及酸棗  阿說他果烏跋羅
 蘡薁蒲萄渴樹羅  是謂八種漿應識

[0001b08] 七日藥者。酥油糖蜜石蜜。
[0001b09] 盡壽藥者。謂根莖葉花果。復有五種膠藥。五種灰藥。五種鹽藥。五種澁藥。云何根藥。謂香附子。菖蒲。黃薑。生薑。白附子。若更有餘物。是此體例。堪為藥者。隨意當用。莖藥者。栴檀香藥。葛栢木。天木香。不死藤。小栢若餘體例。准前應用。
[0001b15] 葉藥者。三葉。謂酸菜婆奢迦葉(此方無)。
[0001b16] 絍婆(棟木是也)高奢得枳(此方無)及以餘類。准前應用。
[0001b17] 花藥者。謂婆舍迦花。絍婆花。陀得雞花。龍花。蓮花。更有餘類。應隨所用。
[0001b19] 果藥者。謂訶黎勒果。菴摩勒果。鞞醯得枳果。胡椒。蓽茇。若有餘類。准前應用。
[0001b21] 五種黏藥者。所謂阿魏。烏糠。紫礦。黃蠟。安悉香。阿魏藥者。謂阿魏樹上出膠。烏糠者。謂娑羅樹出膠。紫礦者。樹枝上出汁。黃蠟者。謂蜜中殘出也。安悉香者。樹膠也。
[0001b25] 五種灰者。謂[麩-夫+廣]麥灰。油麻灰。[麩-夫+廣]麥[麥*弋]灰。牛膝草灰。婆奢樹葉灰。
[0001b27] 五種鹽者。謂烏鹽。赤鹽。白石鹽。種生鹽。海鹽。云何。五種澁藥。謂阿摩羅木。楝木。贍部木。尸利沙木。高苫薄迦木。此中時藥者。謂於時中服食。若更藥七日盡壽藥。若與時藥相和者。時中應服非時不應服。若更藥七日盡壽藥。與更藥相和者。齊初更分應服。過此不應服。若七日藥。與盡壽藥相和者。七日應服。若過七日。不應服。若盡壽藥。應盡壽守持而服。然此四藥相和。從強而服。若無病。及病差。不應服。或捨與同梵行者。應如是守持。先洗淨手。受取其藥。對一苾芻。蹲踞執藥。作如是言。具壽存念。我苾芻某甲。有是病緣。此盡壽藥。我今守持。為服用故。并同梵行者。如是三說。若七日藥更藥。准此守持。
[0001c12] 緣在室羅伐城。有一苾芻。身患風疾。往醫人處。問曰。賢首。我患風疾。為我處方。時彼醫人白言。聖者。宜可服有情脂。病當除差。苾芻報曰。賢首。我今豈合食此脂耶。醫人報曰。唯有斯藥。餘不能差。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佛言。苾芻有病。若醫人說唯此是藥。餘不能差者。應當服脂。時諸苾芻不知服何等脂。還問醫人。醫人報曰。汝師既是一切智人。可往諮問。自當知之。
[0001c21] 時諸苾芻即往問佛。佛言。有五種脂。一者魚脂。二者江豚脂。三者鮫魚脂。四者熊脂。五者猪脂。此等五脂。非時煮。非時漉。非時受。非時守持。不應服。時煮。非時漉。非時受。非時守持。不應服。時煮。時漉。非時受。非時守持。不應服。時煮。時漉。時受。非時守持。不應服。時煮。時漉。時受。時守持。應服。如服油法。七日服。過七日不應服。彼病苾芻因此服脂。病遂除愈。愈已殘藥。遂便總棄。時有苾芻。復患風病。詣醫人處。問曰。賢首。我患風疾。為我處方。醫人報曰。宜服脂藥。已有苾芻。服脂得差。汝應就覓。而彼苾芻即往至前服藥苾芻所。問言。具壽。汝先服脂。風得除差。醫人教我。亦服此脂。汝有殘脂。見惠於我。苾芻曰。我所殘脂。並已棄却。告曰。汝今不善。非所應為時諸苾芻即以此緣。具白世尊。佛告諸苾芻。服殘脂藥。不應總棄。要須收舉。我今當說收舉法式。若苾芻所用殘脂。若餘苾芻來從求索者。應即相與。若無人求者。當送病坊。病坊好為藏貯。若有須者。於彼處取。守持而服。不依教者。得越法罪。
[0002a13] 緣處同前。時有苾芻身患瘡疥。詣醫人處。問曰。賢首。我患瘡疥。為我處方。醫人報曰。聖者。宜服澁藥。當得病差。苾芻答曰。賢首。我可是耽欲人耶。醫人報曰。此澁藥能治疥瘡。餘藥不差。苾芻問曰。當服何等澁藥。醫人答曰。聖者。汝師是一切智者。具知此事。諸苾芻等往白世尊。佛言。有五種澁藥。一者菴沒羅。二者絍婆。三者贍部。四者夜合。五者俱奢摩。苾芻應知。此等諸藥。或皮或葉。並應擣碎。水煮塗身。塗已體更生瘡。佛告苾芻。應作散藥。苾芻濕擣。為作一團。不為碎粖。佛言。不應濕擣。應曝使乾。諸苾芻於盛日中曬藥。遂令無力。佛言。不應於烈日中曝藥。苾芻陰乾。藥便衣生。佛言。可於微日中曝。諸苾芻等。澁藥塗身。即便沐浴。其藥墮落。不得藥力佛言。待乾手摩。其藥入皮膚。然後沐浴。已更塗。塗已更浴。瘡病得差。彼病苾芻瘡既差已。所有殘藥。遂便棄擲。有餘苾芻。復患瘡疥。往醫人處。告曰。賢首。我患如是疾苦。為我處方。醫還令塗澁藥。并更報言。某病苾芻先亦患疥。令塗斯藥。可應就覓。苾芻即往問言。具壽。汝先用澁藥。我為醫人遣用澁藥。汝若有殘藥。見惠於我。報言。所有殘藥。我已棄擲。苾芻報曰。不應如此棄不收舉。時彼苾芻以緣白佛。佛言。用澁藥者。應知行法。所用殘藥。不應棄擲。若有餘病苾芻求者應與。若無求者。可送病坊。依法貯庫。病者應給。不依行者得越法罪。緣在室羅伐城。時有苾芻患眼。遂往醫人處問曰。賢首。我今患眼為我處方。醫人報曰。聖者。宜用安膳那藥。即應得差。苾芻報曰。我豈是愛欲之人醫人報曰。聖者。此是好治眼藥。除此餘藥。不能療也。以此因緣。時諸苾芻往白世尊。佛言。若醫人言此是治眼藥。餘不能療者。應當用安膳那。然彼苾芻不知用何安膳那。便問醫人。醫人報曰。聖者。汝師具一切智。應往問之。以斯緣故。時諸苾芻往白世尊。佛言。有五種安膳那。一者花安膳那。二者汁安膳那。三者粖安膳那。四者丸安膳那。五者騷毘羅石安膳那。此之五種。咸能療眼。是故苾芻若患眼者。應用安膳那。方得除差。病既差已。所有殘安膳那。遂便棄却。又有苾芻。亦復患眼。同前問醫。醫令還用安膳那藥。某甲苾芻。已曾患眼。先教用安膳那藥。可應詣彼求覓。此病苾芻。依言往問。具壽。我今患眼。有殘安膳那不。然此苾芻即覓殘藥不得。報言。具壽。我之殘藥。今覓不得。以此因緣。往白世尊。佛言。苾芻。若有殘安膳那。不應輒棄而不收舉。其安膳那行法。我今為說安置法式。其安膳那。應置牢固處。花安膳那置於銅器中。汁藥安小合內。粖藥置在竹筒裏。後一一安置袋中。或以物裹。或於牆壁。釘橛繫之。持安膳那苾芻應依法式。不依行者。得越法罪緣處同前。時有具壽西羯多苾芻。遂患風瘨。隨處遊行。乃至婆羅門居士見已。自相問言。是誰家兒子。有人先識。告眾人曰。是某居士兒。眾人言曰。由是孤獨。令於沙門釋子教中出家。若不出家。親戚必當。為療風疾。以此因緣。時諸苾芻往白世尊。佛言。諸苾芻。當為西羯多苾芻問彼醫人。為療風疾。時諸苾芻往醫人處。問曰。賢首。有一苾芻。患如是病。可為處方。醫人曰。宜服生肉。必當得差。苾芻報曰。賢首。彼苾芻可是食肉人耶。醫人曰。聖者。此是治風病藥。除此藥已。餘不能療。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若醫人說此為藥。餘不能療。應與生肉。時諸苾芻便與生肉。彼人眼見。而不肯食。佛言。應以物掩眼。然後與食。時彼苾芻緣與。即除掩物。然病苾芻見手有血。遂便歐逆。佛言。不應即除繫物。待彼食訖。淨洗手已。別置香美飲食。方可除其掩繫。而告之曰。汝應食此美食。病可得差。差已。每憶斯藥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若病差已。如常順行。違者得越法罪。
[0002c28] 緣在王舍城。時具壽畢隣陀婆瑳纔出家已。多有諸疾。時諸苾芻皆來問說。具壽四體如何。答曰。甚不安隱。常有諸病苾芻報曰。具壽。汝於昔來。常服何藥。答曰。我於昔時。畜雜藥帒。須時取服。諸苾芻曰。今何不服。答曰。世尊未許。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我今聽諸苾芻。應持藥帒。苾芻因此多畜諸藥。帒小不受。佛言。其藥作束。繫象牙杙上。藥便爛壞。佛言。隨時暴曬。彼於盛日之中。暴曬其藥。遂令無力。佛言。不應於赤日中暴藥。遂陰處曬。藥還爛壞。佛言。應陰乾處著。又被風雨來至。諸苾芻不敢收舉。佛言。使白衣求寂。此若無者。當自收舉。其觸著處去却。餘者應用。勿致疑惑。為難故開。無難不得。
[0003a13] 緣在室羅筏城。時有具壽頡離伐多。於一切時。不樂求覓。見者多疑。時諸苾芻。共號為頡離伐多。為少求故。其少求者後於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次第行乞。遂聞壓甘蔗聲因即往見作沙糖團。以米粉相和。苾芻報曰。汝莫著粉和摶。其人問曰。可更有餘物。摶沙糖不。苾芻答曰。我實不知更有何物。然我等非時須食沙糖。所以不合著粉。報曰。聖者。時與非時。任食不食。此團除粉。餘物不中。苾芻遂去。後於一時。於非時分。眾中行沙糖團。然彼苾芻。疑不敢食。弟子問曰。鄔波馱耶。眾行沙糖。大眾皆食。何不食耶。報言。具壽。此中有時食雜故。彼諸弟子亦復不食。時諸苾芻問曰。具壽。眾食沙糖。云何不食。報曰。我鄔波馱耶言曰。有時食雜故。聞者亦皆不食。頡離伐多遂令眾人。多不肯食。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不由此故。而成於染。作法應爾。出處淨故。應可食之。勿致疑惑。是時具壽頡離伐多。晨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次第行至香行鋪前。見人以麨塗手。遂摶沙糖。捉沙糖已。復麨塗手。苾芻見已。告曰。賢首。手既塗麨。勿把沙糖。我須非時食此沙糖。彼人報曰。聖者。誰復數數用水洗手。始得相觸。後彼苾芻疑不敢食弟子門人皆亦不食。事並同前。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彼本成染。即不堪食。本體淨故。食之無犯。
[0003b10] 緣在室羅筏城。具壽舍利子身嬰風病。具壽大目揵連見其有疾。作如是念。我曾頻與舍利子看病。不問醫人。今應宜問。即往醫處。問言。賢首。具壽舍利子。患如是如是病。可為處方。醫人報曰。聖者。看其患狀。宜服鹽醋。當得除差。既求得醋。更欲求鹽。具壽畢隣陀婆蹉報曰。我先有鹽。貯之角內。盡壽守持。若世尊許服。我當相與。時具壽舍利子聞此語已。報大目連曰。我意有疑。盡形壽藥。若和時藥。非時不應服。時大目連以緣白佛。佛言。目連。若更藥七日藥盡壽藥。與時藥相和。應作時服。非時不服。若七日盡壽。與更藥相和。應齊更分服。過此更分。不應服。若盡壽藥。與七日藥相和。應七日服。過七日。不應服。若盡壽與盡壽藥相和。應盡壽服。若不依者。得越法罪。
[0003b26] 爾時世尊。在荻苗國。人間遊行到波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於彼城內。有一長者。名曰大軍。富貴饒財。多諸受用。彼人有妻。名大軍女。敬信三寶。賢善質直。意樂清淨。彼聞世尊於荻苗國遊行。來到波羅痆斯。在仙人墮處。施鹿林中。聞已念曰。此應是我大師世尊。我雖頻為供養。由未周備。今以我現有家貲。悉持奉上無上慈尊。略申供養。作是念已。即往佛所。到已禮足。退坐一面。
[0003c06] 爾時世尊。為大軍長者隨順說法。示教利喜。以種種方便。演妙法已。默然而住。
[0003c08] 爾時大軍長者既聞法已。心大歡喜。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禮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苾芻眾。受我三月夏安居請。我以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
[0003c12]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是時長者見佛許已。生大歡喜。禮佛而去。時彼長者供給世尊。三月安居。種種供養。及諸苾芻。無所闕乏。長者每日清旦禮世尊足。即復觀察諸病苾芻。有一苾芻。身嬰重病。往問醫人。時彼醫人令食肉羹。長者問已。歸到家中。語其婦曰。賢首。有病苾芻。醫人令食肉羹。方能療疾。汝可為辦。宜速送往病苾芻處。時彼長者即令小婢。將其錢物。往諸屠家。欲買其肉。即於此日。國王誕子。遂皆斷屠。若有犯者。與其重罪。假令貴買。亦不可得。時彼小婢具以上事。白大家知。時長者婦作是思惟。我於三月。供養世尊。及苾芻僧。所有家資。不令有乏。若今不得此藥。交恐苾芻因斯命過。是我不善。如是思已。即持利刃。入己房中。以割髀肉。授與小婢。令其細切。煮作美羹。急送與彼病苾芻食。爾時小婢即作送與。然病苾芻得已便食。病遂除愈。彼病苾芻。亦復不知是彼長者妻割身肉。便作是念。我既受此供養。不合空臥。我今宜可未得者令得。未證者令證。未解者令解。發勤精進。斷諸煩惱。得阿羅漢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得如實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心無障礙。如手撝空。刀割香塗。愛憎不起。觀金與土。等無差別。於諸名利。無不棄捨。釋梵諸天。悉皆恭敬。
[0004a08] 爾時世尊於日初分。執持衣鉢。將諸大眾。往大軍舍。既至彼已。於大眾前。就座而坐。告長者曰。汝之少婦。今在何處。答言。室內。世尊威力不可思議。加護彼女。令於割處所有身肉。色相無差。平復如故。時長者妻於世尊所。生歡喜心。從房出已。詣世尊所。頂禮佛足。住立一面。佛告女曰。汝有何因。能於生死險道。發菩薩行。女即合掌而說頌言。
 輪迴生死中  是身易可得
 百千俱胝劫  尊勝境難逢

[0004a18] 爾時長者見佛世尊。及諸大眾。悉安坐已。即以清淨種種上美飲食。供養佛僧。皆令滿足。攝除食器。嚼齒木已。清淨洗手。是時長者更取小座。於一面坐。為聽法故。
[0004a22] 爾時世尊。為長者說微妙法。示教利喜。無數方便演說法已。從座而起。還至本處。集諸苾芻。於大眾中。就座而坐。告諸苾芻曰。食人肉者。眾所共嫌。於諸肉中。人肉最為臭穢可惡。故苾芻不應更食。若食人肉者。得窣吐羅底也罪。我今制眾中上座行法。然諸上座。凡眾食時。有人將肉欲行。應先問言。此是何肉。若上座老病。或無辯了或不記憶。第二上座應問。若上座不問。得越法罪。時諸苾芻心疑未了。請世尊曰。大軍長者妻自割身肉。供養苾芻。遂令病差。由此因緣。深懷慚愧。精進不懶。便得漏盡。既食人肉。眾所譏嫌。於法有違。是可訶責。以何因緣。而得漏盡。佛告諸苾芻曰。然彼苾芻。非但此生受此女人供養。於過去世無量劫中。常以身肉。供此苾芻。由是因緣。今還以肉。而為供養。然此苾芻於過去生。由此女人。獲得五通。於今生中。具足六通。證得漏盡。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說因緣。乃往昔時。波羅痆斯城中。有一長者。大富多財。仁義信順。其妻亦爾。有婆羅門。聰明博識。弟子圍繞。數盈五百。教讀明論。大富長者於彼婆羅門處。深起信心。便請此婆羅門眾至家。以諸所有而盡供養。乃至盡形。心無懈惓。是時大富長者。為性慈愍。每於晨朝。遍觀徒眾。知其安不。其婆羅門。有一弟子。身遭疾苦。往問醫人。醫人報曰。當噉肉羹。爾時長者往摩納薄迦處。申慰問已。語言。汝身病苦。醫人遣服何藥。彼便報曰。令食肉羹。時彼長者問已還家。而報婦曰。有婆羅門子病苦。要須肉羹。可令小婢。持錢往市。買肉作羹。送與令食。其日國王夫人誕子。遂勅斷屠。如有犯者。必加重罪。縱有錢物。無由買得。婢既歸還。具陳是事。其長者妻聞斯事已。便自思惟。我今已請婆羅門眾。至家供養。此病摩納薄迦童子於藥不得。必死無疑。是我之過。作斯念已。便入自房。手持利刀。即割髀肉。令婢作羹。送與病人。既食羹已。病尋除差。患者思惟。今既斷肉。無由可得。必應是此長者之妻自割其肉。而將施我。作是念已。深生慚愧。復自思惟。我所未證者令證。未得者令得。所未顯示。精進不懈。今應作之。由精勤故。便得五通。汝等苾芻。勿生異念。昔時大富長者之妻施肉者。豈異人乎。今此大軍長者夫人是。昔時病人者。今病苾芻是。於過去生。因此女人施肉緣故。而獲五通。今時具足得阿羅漢果。佛告諸苾芻。若純黑業。得純黑報。若純白業。得純白報。若雜業得雜報。是故諸苾芻。應捨黑業雜業。修純白業。緣在室羅筏城。時憍薩羅主勝光大王。有第一象。忽然疫死。年當飢饉。時婆羅門長者。及諸國人。皆食象肉。六眾苾芻食時著衣持鉢。入室羅伐城。次第乞食。至長者家。然彼家中現煮象肉。釜中氣出。入舍從乞。長者妻曰。我今無食。苾芻問曰釜中氣出。是何物耶。妻曰。聖者。此是象肉。仁等豈可食象肉耶。答曰。我等唯憑施主而活。若汝等食象肉者。我等亦食。可將施我。妻即持肉。授與苾芻。得已盛滿鉢袋。携之而去。有餘苾芻。見而問曰。仁鉢袋中。是何物耶。盛滿過度。答言。象肉。豈可仁等食象肉耶。答言。具壽。時屬飢饉。無食可求。豈得受飢。而自死耶。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汝等苾芻。天龍藥叉。人非人等。國王大臣。於諸苾芻。咸生恭敬。云何食噉王家象肉。王若聞時。必作是語。由諸苾芻食象肉故。我第一象因此而亡。遂生譏醜。是故苾芻不應食象肉。若食者。得越法罪。象肉既爾。馬肉亦然。
[0005a02] 爾時世尊。住瞻波城。揭伽池岸精舍而住。於彼池中有龍王。名曰瞻箄耶。信心賢善。每於月八日十四日。從宮而出。變作人形。詣苾芻所。受八支學處。受已於顯露處。還復本形。亦不損惱所餘眾生。時既飢饉。有羸瘦人。及牧牛羊人。并採樵人。遊行人。正道活命人。耶道活命人。此等諸人。共來剜割。持歸而食。是時六眾苾芻。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至長者家。然此家中。現煮龍肉。釜中氣出。即入舍從乞。長者妻曰。我今無食。苾芻問曰。釜中氣出。是何物耶。報言。聖者。此是龍肉。仁等豈可食龍肉耶。答言。我等唯憑施主而活。若汝等食者。我等亦食。可將施我。妻即持肉。授與苾芻。由此諸人更多取肉。時彼龍婦作如是念。由諸苾芻食龍肉故。人皆共食。欲遣我夫何時免受如斯苦痛。我以此緣。宜行問佛。既過初夜往。詣佛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龍女身光。周遍照耀。揭伽池邊。悉皆明徹。時龍女合掌恭敬。白世尊言。大德。我之夫主。信心賢善。每於月八日十四日。從龍宮出。變作人形。詣苾芻所。受八支學處。於顯露處。還復龍身。亦不損惱所餘眾生。時逢儉歲。月彼飢人。共割其肉。因此苾芻皆取充食。欲遣我夫何時免苦。唯願世尊。慈念哀愍。制諸苾芻。勿食龍肉。
[0005a26] 爾時世尊。聞是語已。默然而住。是時龍女知佛默許。奉辭而退。
[0005a28] 爾時世尊至天明已。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苾芻曰。於昨夜中。過初更已。有瞻波龍女。光明赫奕。來至我所。既申禮敬。在一面坐。彼身威光。周遍照耀。揭伽池側。皆有光明。作如是語。大德。我之夫主。信心賢善。每於月八日十四日。從龍宮出。變作人形。受八支學。於顯露處。還復龍身。亦不損惱所餘有情。時遭儉歲。有諸飢人。割肉將食。因此苾芻亦食龍肉。欲遣我夫何時免苦。唯願世尊。制諸苾芻。勿食龍肉。生慈愍故。我聞是語。默然而住。時彼龍女見我默然。禮辭而去。是故諸苾芻不應食龍肉。食龍者。諸天龍等悉皆嫌賤。消滅善法。非釋迦子。是故諸苾芻不應食龍肉。食者得越法罪。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一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二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05b21] 佛在摩揭陀國。人間遊行。至王舍城。住羯闌鐸迦竹林園中。時影勝王。聞佛遊行。來到國界。聞已作是思惟。我願先時。頻供養佛。猶未曾請三月夏安居。以所有家資。總為供養。作是念已。盡其所有。請佛及僧。三月安居供養。并遣侍縛迦醫王。供給所須病瘦醫藥。時影勝王作是念已。將諸臣佐。前後圍遶。從宮而出。往詣佛所。到已。稽首作禮。退坐一面。
[0005c01] 爾時世尊為王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是時大王。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唯願世尊受我三月夏安居請。於我宮內。所有資財。供身之物。悉持供養。并遣醫王侍縛迦。療諸病苦。
[0005c07]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時王慇重請世尊已。禮佛而去。還至宮中。辦諸供具。於夏三月。而為供養。爾時憍薩羅國勝光大王。聞影勝王請佛及僧。三月安居。種種供養并大醫王侍縛迦供給湯藥。聞已作是思惟。彼是大國王。能以家資。及侍縛迦等。而為供養。我今亦是大國之主。世尊若來此國。我亦當以一切家資。及醫人阿帝耶。而為供養。乃至世尊住王舍城。三月安居。作衣已竟。執持衣鉢。大眾圍遶。欲往室羅伐城。漸漸遊行。遂到彼國給孤獨園。時勝光王聞佛來至。住給孤獨園。聞已往詣。到給孤獨園。見世尊已。稽首作禮。退坐一面。
[0005c20] 爾時世尊為王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示教利喜已。默然而住。時勝光王從座而起。偏袒右肩。雙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唯願世尊。及苾芻僧伽。受我三月安居請。總以一切資具。并醫人阿帝耶。而為供養。
[0005c25]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憍薩羅主勝光大王見佛許已。頂禮佛足。奉辭而去。還至宮中。辦諸供具。并遣醫人。於三月中。供給所須。供養於佛及苾芻僧伽。時勝光王為性慈慜。每於晨朝。至毘訶羅。親禮佛足。問訊起居。遍觀大眾。知其安不。見一苾芻痔病嬰身羸瘦無力。王既見已遂便問曰。聖者。何故羸瘦無力。苾芻答曰。大王。為患痔病。是故羸瘦。時王還勅醫人阿帝耶。為之療疾。時彼醫人奉教而往然此醫人不信三寶。於其病者。不肯療治。王於後時還見病者。怪而問曰。聖者醫人不為治耶。身尚羸損。病者對曰。大王雖遣醫人。彼竟不來相為救療。時王聞已。即便瞋責。遂遣使者。追捉將來。王曰。我先令汝看病苾芻。何為至今。竟不救療。若不治者。我當奪汝官位。然此醫人素無信意。因被王責。更加瞋忿。惡言毀罵。豈為汝輩。奪我官耶。捉病苾芻。至寺門外。遂縛手足。為割痔病。時彼苾芻既遭逼迫。苦痛纏心。即便大叫復作是念。我遭極苦。世尊大慈寧不哀愍。如來常法於一切時。無不知見。由大悲力之所警覺。至苾芻所。時彼醫人遙見佛來。嗔猶未息作如是語汝來婢兒看汝弟子下部如何。
[0006a19]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默然而去。還至本處。敷座而坐。熙怡微笑。口中出五色光。或時下照。或復上昇。其光下者。至無間獄。并處炎熱皆得清涼。若處寒氷。便獲溫暖。彼諸有情各得安樂。皆作是念我與汝等。為從地獄死。生餘處耶。
[0006a25] 爾時世尊。令彼有情。生信心故。復現餘相。彼見相已。皆作是念。我等不於此死。而生餘處。然我必由無上大聖威德力故。令我身心。現受安樂。既生敬信。能滅諸苦。於人天趣。受勝妙身。當為法器。見真諦理。其上昇者。至色究竟天光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法。并說二伽他曰。
 汝等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勤求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0006b07] 時彼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還至佛所。若佛世尊說過去事。光從背入。若說未來事。光從胸入。若說地獄事。光從足下入。若說謗生事。光從足跟入。若說餓鬼事。光從足指入。若說人事。光從膝入。若說力輪王事。光從左手掌入。若說轉輪王事。光從右手掌入。若說天事。光從齋入。若說聲聞事。光從口入。若說獨覺事。光從肩入。若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光從頂入。是時光明遶佛三匝。從口而入。時具壽阿難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熙怡微笑。非無因緣。即說伽他。而請佛曰。
 口出種種妙光明  流滿大千非一相
 周遍十方諸剎土  如日光照盡虛空
 佛是眾生最勝因  能除憍慢及憂慼
 無緣不啟於金口  微笑當必演希奇
 安詳審諦牟尼尊  樂欲聞者能為說
 如師子王發妙吼  願為我等決疑心
 如大海內妙山王  若無因緣不搖動
 自在慈悲現微笑  為渴仰者說因緣

[0006b27]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如是阿難陀。非無因緣。如來應正等覺輒現微笑。阿難陀。阿帝耶醫王。是自殘害。由於佛所。作惡罵言。云是婢子。我念從昔大三末多王以來。乃至我身無有訶罵為下賤人。此阿帝耶惡口罵詈。乘斯惡業。却後七日。必當吐血。而致命終。墮地獄中。多時受苦。是故苾芻。如阿帝耶無信醫人。不應令遣看病苾芻。痔病有二種療法。一者以呪。二者以藥。若苾芻有病。不應於阿帝耶等不信之類。而遣療治。若令治者。得越法罪。是時患痔苾芻。因遣阿帝耶療治。彼作方便。遂令命終。時有大臣以事白王云。阿帝耶毀罵世尊。為下賤婢子。所療患痔苾芻。故令命終。時王大瞋。乃遣大臣。斬惡人首。大臣答曰。大王。阿帝耶先是死人。何須更殺。世尊已記。却後七日。當吐熱血。便即命終。命終之後。當墮地獄。王曰。若如是者。驅出我國。是時大臣即便奉教。驅出國界。至娑雞多城。既到彼城。善神呵罵。極苦罵已。還驅出界。告曰。愚癡之人汝已罵三界大尊。作下賤婢子。豈容此住。從此而去。到波羅痆斯城。從彼又被善神驅出。從彼到薜舍離城。還被驅出。又到王舍城。亦被驅出。又到瞻波城。更被驅出。到一樹下。暫時憩息。樹神驅出。從此至流泉池處。皆被驅擯不容止息。既被驅已。作是思惟。野干之類。於贍部洲。尚得停止。我是人流。至於樹下。乃至亦不容受彼思念已。內心焦惱。吐血而死。死已墮阿毘大地獄。爾時世尊。以此緣故。即說伽他曰。
 若人生世間  從口出惡語
 常以利刀斧  斬截於己身
 於惡人興讚  於善人嫌毀
 口生諸過失  終不招樂果
 樗蒲雖失利  其過尚為輕
 毀辱佛世尊  其罪極深重
 若人惡心語  毀謗於諸聖
 於頞部獄中  動經百千歲
 又緣此惡罵  謗毀諸聖故
 墮在青疱獄  經四萬二千

[0007a08] 爾時世尊在荻苗國。人間遊行。至一村間。有舊住處先不結界。於中止宿。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風病發動。時具壽阿難陀作如是念。我常供養世尊。未曾問於醫人。今患風疾。往問醫人。至已問曰。賢首。世尊今患風疾。為我處方醫人報曰。聖者。宜用酥煎三種澁藥。服即除愈。時具壽阿難陀和合煎已。將往世尊。世尊知而故問阿難陀。此是何物。阿難陀答曰。我作是念。此常供養世尊。不問醫人。今我宜應往問醫人。問已醫人報曰。宜用酥煎三種澁藥。當得除差。故我和合。以奉世尊。佛言。阿難陀。何處煮答曰。界內。佛言。是誰煮。阿難陀曰。是我自煮。佛言。阿難陀。若界內煮。界內貯宿。此不應服。若界內煮。界外宿。不應服。若界外煮。界內宿。不應服。若界外煮。界外宿。不應服。佛言。阿難陀。苾芻自捉藥一切物。及自煮。並不應服。若苾芻自捉藥一切物。及自煮。並不應服。若界外求寂俗人煮者。苾芻應服。
[0007a27] 緣在室羅伐城。有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是時世尊為彼長者。說微妙法。示教利喜。以種種方便。為說法已。默然而住。時彼長者從座而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低頭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及苾芻眾。明日至家。受我微請。
[0007b05] 爾時世尊默然而受。是時長者至明日清旦。即於家中。敷設床座。以大瓮器。盛置淨水。安在庭中。遣使白佛。今既時至。供養已辦。願聖知時。爾時諸苾芻眾受佛教已。著衣持鉢。往長者家。依次而坐。如應受食。唯佛不去。佛有五緣。而不赴請。遣人請食。何者為五。一者為看病故。二者為觀臥具故。三者為入靜慮故。四者為諸天說法故。五者為制戒故。世尊爾時為欲制戒而不赴請。遣人請食。如來常法。若不赴請。即命阿難陀請食。時彼長者至家。嚴設飲食。施諸苾芻。其飯稍生。具壽阿難陀既受飯已。念此飯稍生豈可堪食。世尊先有風氣。若食此飯。恐更增動。復作是念。若我不受。世尊未聽。我今寧可具為受取。到本處已。重煮令熟。以奉世尊。世尊因此必應制戒遂還本處。煮飯令熟。即以鉢盛。持奉世尊。爾時世尊知而故問具壽阿難陀曰。此飯與諸苾芻食者。為有異耶。為不異耶。阿難陀答曰。有異。彼諸苾芻所食之飯其飯稍生。佛又問曰。此飯何處得耶。時阿難陀具以事白。佛言。善哉善哉。阿難陀。我雖未說。汝善知時。自今已後聽諸苾芻。若受得生飯。應煮令熟而食。爾時六眾苾芻。因此緣故。自乞生米。受已煮食。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若於飯粒中。二分熟。一分生。聽自煮食。若菜花果魚肉。先煮色令變。受已。聽自煮而食。若乳等汁物應煮三沸。然可受取自煮而食。並皆無犯。若飯米生菜花果魚肉等。色未變。乳等未經三沸。自煮而食者。得越法罪。
[0007c07]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給孤獨園。是時輸波羅迦城。有一長者。名曰自在。豪族富貴。多饒財寶。貨財豐足。多諸眷屬。多所攝受。如薜室羅末挐天王。於彼城中。更有同類豪族長者。唯有一女。端正姝好。時自在長者遂娉為婦。以為歡樂。其後不久。婦便有娠。由此有情於胎而住。九月滿足。而誕一男。既生子已。於三七日。歡娛受樂。過三七日。即集親族。為子立名。時彼長者問諸親族。當與此子。立何等名。而諸親族告長者曰。既是自在之子。應名安樂。後時長者於其家內。與婦交歡。又生一子。名曰守護。於後更生一子與名歡喜。乃至如自在長者有病。寢臥床席。由其患苦。性多暴急。惡罵親眷。是以妻子並棄而去。竟不供給。時彼長者先有一婢。心甚慈悲。念此長者。是我曹主。常以資財。養活於我。今既患重。豈可不看。妻兒雖不供給。我當畢命。而供養之。作是念已。往醫人處。而問之曰。賢首。識彼自在長者不。醫人報曰。我先相識。何事須問。其婢報曰。現患困篤。妻子棄之。願為處方。醫人報曰。女子。妻子既棄。何人看侍。婢便報曰。賢首。我獨看之既無親屬。資財乏少。易得之藥。願為求覓。時彼醫人即為處方。於妻子所。竊取少物。并減自料。將去買藥。為之看養。於後不久。病便得差。然此長者既得差已。而作是念。我之妻子。棄我不看。唯此婢子。存活我命。今得除差。此之恩德。我當報之。作是念已。告彼婢曰。我之妻子。咸棄我去。唯汝獨看。因汝恩惠。我命得全。汝於今者。欲求何願。時婢白言。大家當知。我無所願。若許我者。幸請為妻。長者告曰。何用為妻。今可與汝五億之錢。賜姓而去。彼婢報曰。聖子。雖與我錢。賜姓而去。設於餘處。不免婢名。若我為妻。絕斯賤稱。爾時長者知婢決意。遂便許之。復告婢曰。汝月期將至。當自沐浴。可來見我。婢知期至。沐浴而往。長者見已。遂共交歡。便即有娠。既懷胎已。所有庫藏。悉皆充溢。月滿生男。容貌端正。諸根具足。適生子已。所有財物自然增長。集諸親族。共為立號。諸親共議。可名圓滿。遣八乳母。以為供侍。二人抱持。二人飲乳。二人洗濯。二人遊戲。此八乳母。日夜供給。并以乳酪。生酥熟酥。及以醍醐。以為所食。嚴身資具。飲食湯藥。日倍勝前。由此因緣。速便長大。如清淨池。蓮花開敷。既長大已。教令習學書算印法。及以券記。分別財物。相諸衣服。珍寶好醜。并令分別。木之善惡。象馬優劣。童男童女。貴賤等相。此之八種。並令誦習。而得通利。既了達已。復能轉教餘人。時彼長者先有三子。並皆娉婦。共為遊戲深著欲樂。所有家業。咸悉廢失。時彼長者以手支頰。憂懷而住。三子見已。問其父曰。何故懷愁支頰而住。長者告曰。汝今知不。我於往昔。盈金十萬。爾乃取妻。至於今日。以自存活。汝今各已娶妻。耽著欲樂。所有家業。悉皆破散。我身死後。何由存濟。如斯之事。曾不籌量。時彼長者第一之子。於其耳上。先有寶珠。以為耳璫。即便脫下。便取其木飾之為璫。自立誓言。若我不能治生得利十萬兩金。終不著斯寶珠璫也。其第二子。亦復脫其耳璫寶珠。即取赤銅。飾以為璫。其第三子。復脫耳璫。取於鉛錫。飾以為璫。如是三子捨耳璫已。然第一子。先名安樂。由此因緣。世號木璫。其第二子。先名守護。世號銅璫。其第三子。先名歡喜。世號鉛璫。各取貨物。涉海貨易。是時長者第四小子。名為圓滿。而白父言。我今亦欲度海貨易。長者告曰。汝今幼小。不堪涉海。可於市肆之中。專且撿挍。小子爾時即依父命。在鋪而住。後諸子等從海而還。多獲財寶。安隱而至。既至疲息。而白父曰。我之財賄。願父觀察。
[0008b20] 爾時其父取彼三子所得之物。一一各有十萬金直。其最小子來至父所。頂禮父足。白父言曰。我於市肆之中。所得財物。亦願觀察。父告子曰。汝不遠涉廣為求覓。所得之物。何足觀察。子又白言。我雖在近。願父哀憐。賜為撿閱。父隨子意。遂觀小子所有財貨。凡有經營。曾無欺誑。算其本利。遂倍諸子。自在長者既見是已。甚大歡喜。稱其本心。不勝欣慶。作是念曰。今我小子有大福德。曾不遠行。而能獲此如許財寶。後於異時。自在長者忽然染疾。因斯念言。我若亡後。然諸子等必當分析。我今應當預畫方便。告諸子曰。汝等兄弟。可將柴來。子聞父命。各執取柴。遂成大積。父便告曰。可共燒之。其火既盛。父告子曰。汝等可共分此火柴。咸令相去。彼諸子等即依父命。競分柴火。於是彼火被分還滅。父告子曰。汝見此不。咸言已見。長者於是說伽他曰。
 眾火相因成光焰  若其分散光便滅
 兄弟同居亦如此  若輒分析還當滅

[0008c10] 爾時長者說是頌已。復告子曰。汝等當知。我沒之後。不應取汝妻子之語。說伽他曰。
 若用妻語家便破  醒人聞叫必心摧
 破國皆猶於惡臣  由多貪故斷恩愛

[0008c14] 爾時長者說是語已。令餘三子。並出門外。留太子住。而告之曰。我之死後。最小之子。常當共居。莫有離別。所有財物。容可棄之。此之小子。不得遺棄。所以然者。此之小子。是大福德之人。說此語已。說伽他曰。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墮落
 合會終別離  有命咸歸死

[0008c21] 說此頌已。遂便命終。長者諸子。嚴飾葬具。以五色繒綵。間錯其輿。及以種種香花。而為供養。送至尸林。既到林已。以火焚之。還至家中。修其孝行。共相謂曰。父之在日。所有衣食。皆由父力。得自存活。父今已死。應當勠力。各求財物。以家資貨。並將出息。其小弟曰。兄若出外馳求。我亦須去。其大兄曰。汝既欲行。不須遠去。可於當處。貨賣而住。我等諸人遠方貨易。作此語已。分散而去。各將財物。遠方興易。其最小弟於家而住。所有家業。一切皆知。兄既出行。妻子並在。遂令婢使於小郎處。求索所須飲食之具。是時有多商客。於小郎處。圍遶而住。遂不能進。眾散之後。方乃得見。緣此淹時。其嫂甚怪訶責其婢。其婢報曰。為多商客圍遶叔住。為此淹時。不能早見。于時長嫂怒其叔曰。此之婢子。乃作家主。我等諸人豈得安穩。告婢曰。汝令當看商客散後。復從彼索物。其婢即去。應時往彼索物。尋便速得。即來其所。便生歡喜。餘婢亦往索物。並逢眾集。物不時得。為此來遲。大家怪責是諸婢等。問前婢曰。汝往取物。何為速來。我之取物。致此淹滯。彼婢答曰。我之取物皆及其時。為此早來。汝之往彼。皆不及時。緣此遲晚。是諸婢等。遂共前婢。同往取物。應時即得。其二嫂等。共問婢曰。汝先取物皆極淹遲。何故此時而便來疾。其嫂答曰。今我當願大嫂長壽無病。由隨大嫂之婦。往彼取物應時即得其二嫂等。聞此語已。復生嫌恨。便作是念。今此婢子而知家業。豈得好耶。後於異時。兄弟三人並還到舍。遠涉諸國。從海而歸。多得財寶。既到家已。是時大兄問其婦曰。小弟於後撿挍家業。供給所須。並可意不。其婦答曰。小叔於我。至極存意。猶如親兄及己之子。其二三弟各問婦曰。我之小弟。如何供給於汝。彼婦各報夫曰。下賤婢子而知家長。豈得樂耶。彼夫便作是念。凡是婦人。皆有鬪亂。能令兄弟有愛別離。後於異時。彼之小弟。開於迦尸繒婇之庫。開訖。即有大兄之子。來至庫所。其叔遂以上服。而以與之。其二三嫂。見之得物。各遣其子而往索之。其後到。其庫已閉。更於餘庫。別出麁衣。叔見子來。即以此衣。而以與之。此諸子等。各著而去。還至本房。其母見已。告其夫曰。汝今見不。大伯之子。便得好衣我子從索。乃得麁服。是時其夫便作是念。大兄之子。必應及開迦尸衣庫。我之子等。應及餘庫。復於異時。彼之小弟。開石蜜庫。其大兄子來至庫所。其叔見已。以一裹石蜜。持以與之二三嫂等見已。即遣其子。往取石蜜。其子到已。其庫已閉。由業力故。而不得食。遇開沙糖之庫。其叔見已。遂與沙糖而去。是諸嫂等見此事已。告其夫曰。汝今見不。他子乃得石蜜。我之愛子遂得沙糖。其婦如是再三讒刺不已。其二三弟便欲分離。遂共平論。有一言曰。我等若不即分取物者。所有財物必當散失。宜即分之。有一復言。此亦未可。應喚大兄。復有說言。此亦未可即分。應共平章。若為分之。其在家物。及外莊田。以為一分。其庫藏物。及興易之物。以為一分。圓滿以為一分。若大兄取其莊田在家之物。我等當取庫藏并興易之物。足得存活。若兄取庫藏物及興易物。我等當取莊田并在家物。亦得養活妻子。其圓滿一人。我分取後。苦自治罰。共籌量訖。往至兄處而告兄曰。我等今者若不分析。皆不存活。兄報之曰。家業破散。皆由於婦。汝今應可極善思之。其弟答言。我等二人已深觀察委悉。極知應當分析。兄報之曰。若如此者。應當集取善斷事人。其弟答曰。我已籌量。分數已定。何須更喚善斷事人。以其所有。分為三分。在家之物。及以莊田為一分。庫藏之物。并興易物。分為第二分。圓滿以為第三分。其兄報曰。何故但為三分。其圓滿弟豈無分耶。二弟答曰。圓滿既是婢子。如何有分。然我已於家資之數。以為一分。兄若愛之。任兄分取。時兄思念。我父臨終。有如是語。應當守護。勿遺棄之。資財之物。尚容棄捨。此之小弟。汝應當收。作是念已。即便報曰。如汝所言。我今應當收取圓滿。既分物已。其分得宅者。即住家中。驅出其嫂。汝今速去。勿入我家。其嫂問曰。何因如此。其叔報曰。我今分得。庫藏及興易者。速至其庫。而作是言。圓滿汝出。勿復更來。圓滿問曰。何故得然。其兄答言。我已分得。時彼大嫂與其圓滿。相隨而出。往親里家。時諸兒子。患飢啼泣。其嫂告圓滿曰。兒飢啼泣。可與小食。圓滿報曰。可與我錢。嫂曰。仁以億金。隨時興易。豈容兒子無小食錢。圓滿答曰。我豈先知遭此分散。家業破耶。若我預知者。無量億金。藏舉餘處。女人之性。多於衣角。結以惡錢。是時大嫂即以衣裹惡錢解付其叔。令買飲食。叔得錢已。即往街巷。以求飲食。遂逢一人負薪將賣。其所賣薪。乃是海中浮木牛頭栴檀。其賣木者時屬嚴寒。飢戰而住。圓滿見已。遂問之曰。汝今何故如斯戰掉。其人答曰。我今不知所以然也。學負此薪。所以寒戰。圓滿善識諸木。遂即看之。乃見束中有牛頭栴檀。即便問曰。汝今賣木。須得幾錢。彼人答曰。須得五百。圓滿報曰。我當與汝五百之錢。作是語已。遂於柴束。抽取栴檀。往至市里。截為四分。鋸木之末。賣得千錢。將其五百。以付薪主。令其送薪至嫂之處。乃遣報言。圓滿令送。其人將薪。至其嫂所。而告之曰。圓滿使我送此薪來。其嫂見已。便即搥胸。作如是語。彼之圓滿。一何恍惚。財物既被分散。智慧因何亦無。遣求熟食。乃送生薪。亦復無物可煮。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二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三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10a17] 爾時輸波勒迦國王。乃患熱病。極重迷悶。有醫人處方。宜用牛頭栴檀末塗身。勅大臣等。速為求覓牛頭栴檀。彼大臣等到圓滿處。而問之曰。今須牛頭栴檀。汝今有不。圓滿答曰。我今少有。問曰。可須幾錢。答曰。須得千錢時彼大臣既與錢已。得少檀末。將至王所。研塗王身。尋得除愈。爾時彼王作如是念。若王藏庫中。無牛頭栴檀。豈是王耶。即問大臣曰。汝所將來栴檀之木何處得耶。大臣答曰。於圓滿處得。時王即遣喚圓滿來。使者往彼而告之曰。王今喚汝。圓滿念言。何故見喚豈非因此栴檀之木。而喚我耶。即持三段栴檀。裹著懷中。一段手持而去。王既見已。而問之曰。圓滿汝今有此栴檀木耶。圓滿即便以木示之。王問。此木可直幾錢。答言。此木價直一億兩金。王復問言。汝更有不。圓滿答曰。我今更有。乃持三段。以出示王。時王即便告大臣言。可與圓滿四億兩金。圓滿白王。其三段者。取王價直以其一段。將奉上王。其王即與三億兩金。而告之曰。我今於汝。甚大歡喜。汝今於我欲求何願。皆悉當與。圓滿答曰。王若歡喜與我願者。願住王國。不被欺陵。時王即便告大臣曰。自今已後。寧可制約諸王子等。不應制約此之圓滿。圓滿辭王出已。時彼城中。有諸商人。聞有五百商客。從海而來至輸波勒迦城。諸商人等共為議曰。此商客至。我等諸人須共交易。不得於中獨為貨買。其中商人報曰。圓滿亦須喚議。亦有言曰。圓滿今者貧匱無物。何須喚耶。
[0010b17] 爾時圓滿出城遊行。聞有五百商客。從海而來。安隱至此。聞已即便往商客處。問曰。汝等今者將何貨來。彼客答曰。我今所將如是如是等物。今並在此。圓滿報曰。若干等物。其價如何。商客答曰。商主。汝今何須更問此之價直。應自知之。圓滿報曰。雖知如此。我今自買。不應自為其價。任汝作價。我當買之。彼諸商客所有貨物。總自斷直十八億兩金。圓滿報曰。汝今且取三億兩金。物總屬我。餘欠之金。貨了方付。商客許之。即將王處所得三億兩金。而以付之。所有財物。即自封印。捨之而去。時彼城中諸商人等。遣人往問。有何貨物。彼商客曰。我今所有如是如是等物。彼使報言。如是之物。我等庫藏皆屬圓滿。商客答曰。隨汝庫藏物之多少。我今此物。先已賣訖。彼使問曰。先賣與誰。商客答曰。賣與圓滿。彼使報言。汝與圓滿。應多得直。商客答曰。圓滿所留。定價之物。今在我所。我今設欲准彼定物。以為其價。總賣與汝。我今觀汝。亦不能辦。彼使問曰。於圓滿所。先得何物。商客答曰。得三億兩金。彼使答曰。圓滿極偷兄弟之物。作是語已。歸還入城。告商主曰。彼之貨物。先已賣訖。商主問曰。彼賣與誰。使者答曰。賣與圓滿。商主報言。彼與圓滿。應多得物。彼使答曰。圓滿所留。定價之物。准彼定物。總賣與汝。亦不能辦。商主問曰。圓滿所留。是何等物。彼使答曰。留三億兩金。商主報曰。彼應極盜兄弟之物。時諸商主使人喚之。圓滿來已。而告之言。我等先共立制。不令獨往貨買。要令眾共作價。然後分之。因何汝今輒違眾制。而獨買之。圓滿答曰。汝共立制。因何不報我兄弟耶。汝等應當堅護其制。非預我事。是時商主不察其理。責而罰之。徵其六十迦利沙波拏。于時圓滿未及輸錢。遂曝圓滿於炎景中。是時國王遣人伺察。遇見圓滿被曝日中。因以白王。王勅使人喚其商主。并圓滿至。而問之曰。汝今何故以其圓滿。曝於日中。彼商主曰。大王當知。商主立制。要共交易。不許輒買。今者圓滿以違眾制。是故罰之。圓滿白言。大王。請問商主立制之日。報我知不。并喚兄不。商主答言。不報。王告諸人圓滿善說。遂放而去。乃至爾時輸波勒迦王須諸貨物。喚商主等。而語之言。我今當須如是如是等物。汝今與我。彼商主曰。大王所須。圓滿處有。王言。圓滿我先有勅。施其安樂。為此今者不從彼索。汝等今者可於圓滿處。求買將來。時彼商主。遣人喚圓滿來。圓滿報曰。我不能去。使還報已。是諸商主集圓滿處。至其門外。時守門者報圓滿曰。諸商主等並集門外。暫欲相見。圓滿高慢。數日方出。商主見已。而告之曰。大商主。我今欲求如是如是等物。幸依本價。可以與我。圓滿報曰。我是商主。本為求利。若依本價。豈是商主。彼人答曰。大商主。我今當與一倍之利。可以與我。圓滿念言。此諸商客並來至此。應當敬重已得倍價。應可與之。作此念已。尋即與之。於貨物中。但賣十五億兩金之物。以還餘債。自外之物。留在庫中。作是思念。猶如晨露。豈能盈瓮。當入大海。已求珍寶。爾時商主圓滿即便遣人。詣輸波勒迦城。擊鼓集眾。而唱是言。汝等城中諸商人等。今者當知。圓滿商主欲往大海。以求珍寶。誰欲去者。共圓滿去。所往之處。不須買道。津濟之處。不酬價直得渡大海。諸樂去者。入海之物。可將來此。如是唱已。五百商人。應入海物。並將來至。時彼圓滿商主共諸商人。發吉祥願已。五百商人圍遶圓滿。而入大海。多獲財寶。安隱而還。如是六度入海。皆悉安隱。名稱遠聞。乃至室羅伐有諸商人將多貨物。來入輸波勒迦城。既止息已。往圓滿處。而白之言。商主。我等亦欲入於大海答曰。汝等曾聞六度入海。得安穩還。更可入不。諸人報曰。我等遠來。仰託仁者。安隱入海。仁若不去。我豈敢裁。時彼圓滿聞此語已。而作是念。我今雖不求物。為利彼故。應當入海。作是念已。即與商人。共入大海。彼諸商人。晝夜常誦嗢拕南頌。諸上座頌。世羅尼頌。牟尼之頌。眾義經等。以妙音聲。清朗而誦。圓滿聞已。而問言曰。汝等善能歌詠。諸商答曰。商主。此非歌詠。圓滿問曰。是何言辭。商人報曰。是佛所說。圓滿先未曾聞有佛法名。今日得聞。身毛皆竪。深生信心。即問商人。何者是佛。答言。有沙門喬答摩。從釋迦種。剃除鬚髮。被著袈裟。正信出家。捐棄國邑。處於山林。得成無上正等菩提。此名為佛。復問彼曰。佛於今者。住在何處。答曰。今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圓滿聞已。繫念在心。與諸商人。安隱而還。時兄安樂作是思念。我弟圓滿涉海勞苦。可為取妻。作是念已。而告之曰。汝今意樂豪富長者。商主之家。誰之子女。我於今者為汝娉之圓滿答言。我今不樂取其妻也。願兄聽我出家。其兄報曰。我昔貧乏。何不出家。今饒財寶。豈欲出家。圓滿答曰。貧乏之時。不可出家。今有財物。應可出家。其兄知彼發心決定。便許言。定聽汝出家。便答兄言。入大海者。多有險難。多諸憂惱。入者極多迴者極少。必定不應更入大海。我所得者。眾多財寶。皆由福力。亦不欺誑。其二三兄所得財物。皆不清淨。若我出後。兄二弟等。共兄同住。必勿應許。如是言已。將一侍者。即往室羅伐城。至一林中。於彼而住。遣使往報給孤獨長者。圓滿商主今在林中。欲得相見。長者聞已。作是思惟。圓滿商主涉海勞倦。今既陸路來此。問使者曰。圓滿今者將幾許物來。使者報言。唯我為侍。無所將來。時彼長者復作是念。此是大福德人。不應趣爾入城。當以象馬僕從。而迎取之。作是念已。即將象馬。迎至家中。香水沐浴。設諸飲食。餅食既竟。長者問言。商主。今者何故得來。圓滿答曰。長者我今欲於如來善說法律之中。出家受戒。而為苾芻。時彼長者端身舒手歎言。甚奇希有。佛法僧寶出現世間。仁能出家。復為希有。多饒財寶。眷屬廣大。捨而出家。更為希有。時彼長者即共商主。親往佛所。
[0011c15] 爾時世尊。與無量百千苾芻眾會說法。見給孤獨長者。將圓滿商主。來詣佛所。見已。告諸苾芻。此給孤獨長者將無價寶。以奉於我。於佛法中。度眾生寶。無過此也。給孤獨長者與圓滿商主。頂禮世尊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此是圓滿商主。樂欲善說法中出家。得受近圓。成苾芻性。唯願世尊令其出家。受於學處。世尊爾時默然許之。是時世尊告圓滿商主。善來苾芻。汝應修行梵行。世尊言已。圓滿即時鬚髮自落。猶如七日先剃髮者。僧伽低衣自然著身。執持瓶鉢。威儀具足。如百歲苾芻無異。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世尊命善來  髮落衣鉢具
 諸根咸寂定  隨念意皆成

[0011c29] 爾時具壽圓滿。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善說法要。令我從佛。聞其法要。使我獨住於寂靜處。不復放逸。一心懃修。得安隱住。是故我今捨除家室。正信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修其梵行。於現法中。證獲通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作是語已。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請。得聞法要。乃至不受後有。是故圓滿汝當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既有眼識。了知於色。可愛光彩。是悅意事。與欲相應。令人愛著。如是諸欲。苾芻見已。便起樂欲。讚歎愛著。由此便生喜愛之心。有喜愛已。即起貪心。由貪心故。與欲和合。由喜貪相應故。遠離涅槃。圓滿。既有耳識。了知於聲。鼻識知香舌識知味。身識知觸心識知法。可愛光彩。廣說如上。乃至遠離涅槃。圓滿。有眼了知於色。可愛光彩。是悅意事等。如前說者。能不染著。即近涅槃。此要略法。我為汝說。汝今意樂欲何所住圓滿答曰。我今聞佛要略法義。樂欲於彼輸那鉢羅得伽國而住。佛告圓滿。住彼國人。多懷暴惡。兇麁獷戾。嗔恚惡罵。若彼人等於汝惡罵。嗔恚兇麁。於眾人中。陵辱誹謗。如此之事。汝意云何。圓滿答曰。若彼罵時。乃至誹謗。我當作如是意。將彼人等。並為賢善。不以杖木瓦石拳脚等。而打於我。佛告圓滿。彼國人等。極甚暴惡。兇麁獷戾。惡毒嗔恚。若當以木石等而打汝者。於意云何。圓滿答曰。世尊。若彼國人。以木石手等。來打我時。當作是念。彼國人等極大賢善。不以刀劍。而害於我。佛復告圓滿曰。其國人等。極懷惡毒。兇暴獷戾。若以刀劍木石。而害汝者。汝意云何。圓滿答曰。我當作如是意。彼諸人等極大賢善。雖以刀劍。而害於我。不斷我命。佛復告圓滿曰。其國人等。甚懷惡毒。兇麁獷戾。若盡汝命。意復如何。圓滿答曰。彼人若斷我命時。當如是念。有佛聲聞弟子。尚厭報身受諸苦惱。心懷慚耻。以其刀毒。及以方便。而自斷命。彼國之人能斷我命。極為賢善。乃能令我離此穢身。自不勞苦。爾時佛告圓滿。善哉善哉。汝今乃能成就意樂柔和忍順。得住彼國。應當往彼。汝當度苦。亦應度他。汝當速得解脫。亦應解脫於人。汝當得安隱。應亦安隱於人。當得涅槃。應令他得涅槃。然具壽圓滿聞佛說已。甚大歡喜。禮佛而去。
[0012b15] 爾時具壽圓滿於逝多林。給孤獨園。止宿而住。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飯食訖。攝持臥具。捨之而去。執持衣鉢。往詣輸那鉢羅得伽國。人間遊行。至於城外。而便止宿。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逢一獵師。手持弓箭。而欲出城。肆行遊獵。見圓滿已。作如是言。我今欲行遊獵。見禿沙門。甚不吉祥。便即張弓。向圓滿處。急行欲射。圓滿見已。便即褰衣。開示其腹。而報之言。賢首可射其腹。即說頌曰。
 飛鳥在空鹿處林  為求飲食被羅弶
 諸有鬪戰執刀劍  共相斬伐致滅亡
 餓鬼飢渴苦所逼  求食鐵丸及洋銅
 我從久遠由此腹  為許輪迴受諸苦

[0012b29] 時彼獵師作如是念。此出家人。修習忍辱。今已成就。我豈當害如此人耶。即生信心。于時具壽圓滿為說妙法。遂令歸依三寶。受五學處。當此之時。別有五百男子為鄔波索迦。五百女人為鄔波斯迦。於彼城中。造五百毘訶羅。并給無量繩床木床大小臥具。圓滿即於彼住。三月夏安居。三月滿已。於此身中。斷諸煩惱。證阿羅漢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得如實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心無障礙。如手撝空。刀割香塗。愛憎平等。觀金與土。等無有異。於諸名利。無不棄捨。釋梵諸天。悉皆恭敬。乃至異時。大兄木耳璫婆羅門。先有弟兩人。受用資財。並皆散盡。時彼二弟。詣兄白曰。彼無相者。真是寒窮。今於我家。已出離去。我等兄弟。宜復同居。和合而住。時木耳璫問其弟曰。誰是無相。二弟答曰。彼圓滿是。兄又報曰。此是勝德。如何無相。然於我家。是勝相出。非是寒窮無相也。于時二弟復白兄曰。從彼圓滿有相無相。今既去已。我但和合。一處而住。兄又報曰。汝所獲財。悉皆非法。我所得財。並是如法。然我不共汝等同居。二弟又曰。由彼婢子入於大海。往來經求。獲得財寶。皆將與兄。兄得他財。遂生讚歎。毀辱我等。兄有何力。能入大海。求覓珍財。兄聞弟語。便生恚慢。復作是念。我今更去入大海中。即乘大船。往趣寶所。暴風卒至。飄其船舶。到一洲所。於其山上。皆是牛頭栴檀。時諸商人更相謂曰。我等昔聞牛頭栴檀。今始得見。是妙水精大自在藥叉之所守護。于時藥叉不在。仁可齋心急須斬伐。時以五百具斧。一時斫截。時有藥叉。名曰作喜。見商人等以將諸斧。斬伐其林。時彼見已。即往大自在藥叉處。報言。神主栴檀林中。有五百人。斬伐其樹。仁可知之。時大藥叉眾事了已。遂懷忿怒。以其神力。放大猛風。身亦隨去。至彼洲所。于時船師見其風至。告船人曰。君等當知。昔聞黑風。今此風是。實難遭遇。須作思惟。善為方便。彼商人等。聞已怖懼。身毛皆竪。各念本所事天。而說頌言。
 自在水風神  帝釋天仙等
 龍王藥叉眾  阿素洛等神
 我今遭此厄  唯願彼諸尊
 極為大恐怖  救我此危厄
 或別求帝釋  或禮大梵天
 自在地樹神  諸能救護者
 我今遭鬼風  唯願見救護

[0013a18] 時彼木璫默然而住。不念天神。時商主等而問之言。我等極遭厄難。苦將逼切。何故默然而住。答曰。我弟昔云。入大海者。皆極勞苦。多諸過患。由貪醉故。入海者多。得還者少。必勿入海。我違弟語入於大海。今遭此厄。當何所作。諸商人曰。汝弟是何人也。答曰。即圓滿是商人曰。彼圓滿聖者。是大福德之人。汝等當歸依彼。時商人等皆一心同聲。南無聖者圓滿。南無聖者圓滿。時有天女。先於具壽圓滿處。起信敬心。見彼商人齋意迴向。詣圓滿處。到已白言。聖者。仁之大兄極受苦惱。應當存念。圓滿聞此語已。便生憶念。入如是定。由定力故。從輸那鉢羅得伽。人間隱沒。即至海中。於大兄船檣竿上坐。是時黑風便即迴去。如蘇迷盧之所障蔽。時大自在藥叉即作是念。昔來所有船舶。皆被黑風所漂。破壞滅沒。今此黑風何故却迴。如蘇迷盧遮截。不能損壞。時彼藥叉處處觀察。遂見具壽圓滿於船檣竿之上。結跏趺坐藥叉見已。便即告曰。聖者圓滿。何故惱我。圓滿報曰。上首。我何惱汝。若我不獲諸功德者。必殞我兄。空留其名。大自在藥叉告曰。聖者。此牛頭栴檀林。我為金輪聖王守護。圓滿報曰。上首。汝意云何。佛與輪王。孰為尊貴。藥叉問曰。聖者。世尊今可出世耶。圓滿答曰。今已出世。藥叉報曰。若如是者。船舶未滿。當任重載。時彼商人先被恐怖。命將欲盡。今聞此語。忽然穌息。彼商人等既得安穩。遂於圓滿聖者。起尊重心。其商人等即取牛頭栴檀。滿船而去。至輸那鉢羅得伽城。到已。圓滿白兄曰。若遭海難。稱其名號。由彼念力。安穩還者。其所得物。皆合屬彼。兄今可取雜寶物等。與諸商人。我今以此牛頭栴檀。為佛造作栴檀精舍。彼兄便即取其寶物。分與商人。其牛頭栴檀圓滿欲為佛建立精舍。即召集巧工。平論價直。汝等工匠。為日取錢五百。為欲日取牛頭栴檀末一撮耶。巧工答曰。我等願欲日取一撮牛頭栴檀香末。平議既定。即便起造。不經多日。精舍成就。付工匠已。餘殘檀札。及以碎末。相和研已。用塗精舍。其圓滿。兄弟先相嫌恨。皆令和順。便作是言。今可奉請如來。及諸弟子。兄等問曰。圓滿聖者。如來世尊今在何處。聖者答言在室羅伐城。又問。此城為近遠耶。圓滿答曰可百餘里。兄等報曰。我等且欲見本國王啟請。聽不。聖者報曰。任意諮問。時彼兄等往至王所。白言。大王。我等今欲請佛及僧。而設供養。願王聽許。助我營辦。王言。隨意當作。助汝辦供。是時圓滿昇高樓上。雙膝著地。遙望逝多林園燒香散花。以金瓶水。而作潔淨。遙申啟請。而說頌言。
 淨戒妙智慧  能知歸命者
 善鑒無依護  願受我微請

[0013c12] 說是頌已。由佛神力。其所散花。合成一蓋。直至逝多林所。在虛空中。住佛頂上。其所燒香。由佛神力。於虛空中。如雲重合。金瓶注水。由佛神力。如吠琉璃棒。具壽阿難陀見此祥瑞。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此祥瑞。必應請佛。及苾芻僧。我今不知從何處來。佛言。阿難陀。從輸波勒城來。又白佛言。彼城去此近遠。佛言。可百餘里。汝往將籌。告諸苾芻。明日若能受彼輸波勒迦城圓滿請者。當受此籌。阿難陀答言。如是世尊。即便取籌。於佛前而立。以次行之。佛自取籌。及諸長老苾芻亦受籌已。爾時具壽盆枕圓滿長老亦在其中。欲取其籌。時阿難陀為圓滿而說頌曰。
 具壽汝當知  今非薩羅主
 亦非蘇達家  及鹿母夫人
 而設於飲食  從此百餘里
 輸波勒迦城  得通者當往
 汝應默然住

[0014a01] 時彼長老圓滿有大智慧。不修神通。而作是念。我雖斷諸煩惱。不修神通。同諸外道所有神通。作是念已。即便發大精進。獲得神通。時阿難陀行籌至第三長老。未受籌頃。時彼盆枕圓滿。以神通力。引手取籌。而說頌曰。
 不以顏貌獲神通  亦匪多聞及詞辯
 但由寂靜戒慧力  身雖老病亦能證

[0014a09] 是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此盆枕圓滿。於我苾芻聲聞眾中。最為上首。能以神通受籌。莫過此也應可先與。所謂上座盆枕圓滿。因行籌次。便證六通。是時佛告具壽阿難陀曰。汝可宜應告諸苾芻。我先有說。汝等諸苾芻。所作善事。應可覆藏所作惡事。應可發露。今彼城中多有諸外道輩。是故汝等。應現神通。往詣彼城。受圓滿食。阿難陀白佛言。如是世尊。既受教已。告諸苾芻言。世尊有教。我先令諸苾芻所有善事。應當覆藏。所有惡事。應當發露。今彼城中。多諸外道。是故汝等。往彼城內。應現神通。時彼國王於其城內。掃除糞穢。以栴檀香水。而以灑地。於寶香爐燒諸妙香。懸諸幡蓋。散諸色花。周匝莊嚴。廁飾其城。於其城中有十八門。其王有十七子。一一門外。嚴諸供具。王及群臣在於大門。列諸騎從。以待世尊。其十七子。於餘小門。以待世尊。時彼圓滿木璫鉛璫亦在門外。乃至佛令差五授事。以神通力。先到其舍。何者為五。一者知其菜事。二者知其器物。三者知其食草。四者知其淨水。五者知其熟食。王見五人從空而至。問圓滿曰。此是世尊以不。圓滿報曰。此是五授事人。來此撿挍。所謂知菜等。乃至熟食。世尊未至。先現種種無量神通。諸長老等。亦皆未至。王復問曰。聖者圓滿。世尊何故未來。答曰。且令撿挍者來。世尊後至。爾時有別鄔波索迦。而說頌曰。
 師子虎象及龍牛  以諸寶物嚴其坐
 或有寶帳及寶山  寶樹妙車皆雜色
 或有乘雲在空裏  放大光彩為莊嚴
 以神通力處虛空  歡喜而來此城邑
 或有從地而涌出  或有從空而入地
 或涌空中默然坐  觀此神變不思議

[0014b13] 爾時世尊。於其戶外洗兩足已。還入本房。敷設床座。端身正念。跏趺而坐。舉足按地。是時大地六種振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乃至擊遍擊等遍擊。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時彼國王問圓滿曰。聖者此是何相。圓滿報曰。此是世尊於本房中。以足按地。因此大地六種振動。是時如來放金色光。由此光明。照於大地。皆如鎔金。王復見此希有之相。心生喜悅。問圓滿曰。聖者。此為何事。圓滿報曰。此是如來放金色光。由此大地皆作金色。爾時世尊。既自調伏。調伏圍遶。既自寂靜。寂靜圍遶等。乃至廣說。與五百阿羅漢。往輸波勒迦城。時彼逝多林中天女手持薄拘羅樹枝。隨逐世尊。在於背後以蔭佛上。
[0014b28] 爾時世尊。知彼天女隨眠根性意樂。隨其所樂。為說聖諦法。令彼天女得聞法已。金剛智杵摧壞二十種薩迦耶見煩惱山峰。即時證得預流果。乃至後時。有別異處五百鄔波斯迦。遙見世尊。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威光晃耀。用莊嚴身。亦如千日光明並照。端正殊妙。猶如寶山。時彼鄔波斯迦見世尊已。甚大歡喜。譬若有人。十二年中勤修禪定。心生喜悅。應度眾生見佛世尊。心生歡喜。倍劇於彼。亦如有人無子得子。貧人得寶。凡人得王。身心歡悅。樂善根者。初見佛時。心生歡喜。亦倍於彼。
[0014c11] 爾時世尊。知彼鄔波斯迦調伏時至。世尊即於苾芻眾中。敷座而坐。時鄔波斯迦來詣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
[0014c14] 爾時世尊。知彼隨眠根性意樂已。為彼說四聖諦法。令彼鄔波斯迦得聞法已。以金剛智杵。摧壞二十種薩迦耶見煩惱山峰。即便證得預流果。見四諦理。時鄔波斯迦既得果已。咸作是言。此皆是我世尊威力。令我獲得無上道果見聖諦理。此之因緣。非我父母。及以眷屬國王大臣。人天沙門。婆羅門等之所能作。復能令我枯竭血海。摧壞骨山。關閉惡趣。開其善趣。及涅槃門。建立天人。得超生死。我等今者歸佛法僧。受五支學。為鄔波斯迦。作是言已。從座而起。向佛合掌。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我等今時修何事業。而為供養。
[0014c26] 爾時世尊。以神變力持佛髮爪。與鄔波斯迦。彼得髮爪。便立窣堵波。時彼逝多林天神。便以百枝傘。插窣堵波中。白言。世尊。我常供養此塔。作是言已。便依塔住。時諸人等號為宅神塔。或呼為薄拘羅樹中心柱。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三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四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15a09] 爾時世尊。漸復遊行。至五百仙人住處。時彼住處。華果茂盛。飲食充足。時彼仙人亦不顧戀。一切諸人來者任食。是時世尊。知彼仙人調伏時至。詣彼仙處。到已。以神力故。令彼仙人所有華果悉皆墮落。清泉美流亦皆枯涸。名華耎草變為萎黑。所居土榻自然摧壞。時諸仙眾見是事已。以手掌頰。默然愁思。爾時世尊。告諸仙曰。何故愁思而住。眾仙答曰。聖者。由汝兩足勝福田來。令我住處變相如是。見如斯苦。世尊告曰。仙眾。今者何故所居林樹。花果滅壞。汝今欲此花果還復如故耶。仙人曰。我願如故。爾時世尊。即攝神力。令彼花果復還茂盛。時諸仙人極懷希有。於世尊所。便生歸信。爾時世尊。知彼仙眾意樂隨眠。應機說法。五百仙人既聞法已。證不還果。亦得神通。於世尊前。合掌恭敬。白佛言。我等皆願於如來善說法律之中。而為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修習梵行。是時世尊便作是言。善來苾芻。可修梵行。作是言已。時彼五百諸仙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執持瓶鉢。威儀齊整。乃至如百歲苾芻。而說頌曰。
 世尊唱善來  髮落衣鉢具
 諸根咸寂定  隨念悉皆成

[0015b03] 時彼諸仙苾芻。勤精進故。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厭離三世。觀金與土平等無異目觀法界。如見掌中。刀割香塗。等無有異。以智慧劍。破生死[穀-禾+卵]。三明六通。具八解脫。辯才無礙。諸有財利。貪愛供養。悉皆捨離。釋梵諸天。咸來供養。時彼諸仙本教授師白佛言。世尊。我以仙人形貌。誑惑世人。墜墮三惡。我先調伏彼已。然後出家。
[0015b11] 爾時世尊。與五百出家仙眾。及與諸苾芻等。如半月形。咸以神力。騰空而行。漸至杵山。於薄拘羅仙人所住之處。安止已住。時彼仙人遙見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妙好。以自莊嚴。圓光一尋。朗逾千日。猶如寶山。端嚴周匝仙人適見。即於佛所。生歸信心。便作是念。我速下山。願見世尊。得親近故。然恐如來調伏自人已。遂即過去。我今寧可從山擲下。至世尊所。時彼仙人擲身而下。諸佛常法。終不忘念。見彼仙人。縱身擲下。即以神力。接取仙人。爾時世尊。知彼仙人意樂隨眠。應機說法。彼聞法已。證不來果。成就神通。白言。世尊。聽我於善說法中。而作出家。成苾芻性。於如來所。常修梵行。爾時世尊告曰。善來苾芻。應修梵行。佛說言已。時彼仙人。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執持瓶鉢。威儀齊整。廣說如前。即說頌曰。
 世尊唱善來  髮落衣鉢具
 諸根咸寂定  隨念悉皆成

[0015c01] 爾時如來。告諸苾芻曰。此苾芻於我眾中。最為上首。於聲聞中。我信解中。亦為上首。所謂著樹皮衣苾芻是。于時世尊。與千苾芻。而為圍遶。作種種神變。至蘇波羅城。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我若從門而入恐諸門人生於異念。我應以其神力。從空而入。作是念已。即以神力。從空而下。入蘇波羅城中。時彼國王。及具壽圓滿。木耳璫。銅耳璫。錫耳璫。并彼十七王子。各各與其侍從。無量百千人民。皆詣佛所。是時世尊。及諸大眾。前後圍繞。往栴檀鬘宮殿處。到已於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入於栴檀殿已。是時大眾不見如來。遂欲毀栴檀殿。于時世尊思念斯事。此殿被毀。令斯施主福德冥沒。我今應以神通之力。變為水精。是時此殿。內外明徹。咸見如來。如彼眾人意樂隨眠性行。應機說法。彼等聞已。無量百千有情證大殊勝。或有生解脫善根分。或有入智慧分。或有證預流果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者。或有發聲聞菩提心。或有發獨覺菩提心。或有發無上正等覺心。彼諸有情於如來處。一心恭敬。樂聽正法。苾芻僧伽。而為上首。默然而住。爾時木耳璫等兄弟三人。種種營辦。嚴設座已。遣使啟佛。時今將至。飯食已辦。唯願世尊。知時早赴。爾時於大海中。有二龍王。一名黑者龍王。二名憍曇摩龍王。便作是念。世尊今於蘇波羅城。演說妙法。我今速往。聞佛說法。是時龍王。各與五百眷屬俱。以龍威力。化現五百流河。共趣蘇波羅城處。于時如來便作是念。此二龍王若至蘇波羅城者。令此國境盡皆沒壞。是時世尊。告目連曰。汝先急食。何以故。目連當知。有五種急緣。應為先食。何等為五。一者從遠方來。二者欲達遠處。三者有病之人。四者為看病人。五者授事之人。以此緣故。令汝先食。世尊爾時先與目連食已。速往龍王之處。到已告龍王曰。汝當愛念蘇波羅城。莫令毀壞。龍王白言。我等以善心來。不擬損害蟻子之類況欲傷蘇波羅城及有情等。爾時龍王來至佛所。世尊告龍王曰。應如是說。彼聞法已。歸佛法僧。受五支學處。
[0016a12] 爾時世尊。授歸戒已。方赴食處。時龍王等來看佛食。各自心念。唯願世尊。先受我食。先受我水。世尊念曰。我若受一龍水。餘龍無限。應為方便。即喚目連。而告之曰。今者五百龍王。各施我水。不可一一別受。汝可持鉢。於水上取一鉢將來。目連受命。即往取水將來。持以奉佛。佛即受取。而為飲之。具壽目連作如是念。世尊先說父母於子。能作難作。乳哺養育。教識種種贍部洲事。假使有人。一肩擔父。一肩擔母。至滿百年。猶不能報父母之恩。又將大地珍寶玩飾之物。以奉父母。猶不能報。不為慇重。若父母不信佛法僧。漸漸教令信佛法僧。乃為報恩。若父母先無戒行。能漸教令持戒。若父母慳貪。能令捨施。若無智慧。令有智慧。如此之事。乃名報恩。是時目連作是念已。復更思念。如前佛說。我未曾作。即入定觀察。先亡之母。生於何處即以天眼。見其亡母生摩利支世界。見已思念。誰能往彼。以法教化。復自思念。唯佛能為。餘無得者。作是念已。往世尊所。白佛言。世尊。父母於子。難作能作。我之慈母。現生摩利支世界。更無餘人能往彼界。為教化者。唯願世尊為教導。世尊報曰。以誰神力。而往彼界。目連答曰。唯願大悲加被於我。以我神力。共佛世尊。往彼世界於是大目乾連以己神力與佛世尊。移其一足蹈一世界一迷盧山。如是威力經七日中。方到彼界。母見目連從遠而來。母云。經爾許時。不見於汝。如何得來。時摩利支世界人聞斯語已。遞相言曰。此女少年。云何子老目連報曰。此女養我。是我生母。
[0016b13] 爾時世尊。知目連母意樂。隨眠種性。即便為說四真諦理。令得悟解。彼女聞已。得法見法。證預流果。以金剛智杵。摧滅二十薩迦耶山。破有身見由見諦理悉皆破壞。即說三種因緣。世尊利益於我。此之利益。非是父母國王天神眷屬。亦非沙門婆羅門之所能辨。是佛所作能渴血海。破壞骨山。關閉惡趣門。開示涅槃路。建立人天業。即說頌曰。
 世尊威力故  關閉惡趣道
 惡道多留難  開示涅槃門
 世尊除過失  能令生慧眼
 逮及清淨源  越茲苦海岸
 世尊天人師  善除老病死
 百千世難遇  今遇證斯果

[0016b27] 說是頌已。白佛言世尊。我今歸依佛法僧寶。為鄔波斯迦。乃至命在以來。我常歸依。今欲供養佛及目連。
[0016c01] 爾時世尊。默然而受。時彼女人奉獻佛食。佛遣目連受彼女人種種飲食。食已收衣鉢洗足已。端身而坐。時彼女人取小坐具。就佛而坐。為聞法故。爾時世尊。即為說法。佛令目連取鉢而洗。既洗鉢已。佛告目連。當還本土。目連白佛言。以誰神足。而還本土。佛告目連曰。以我神力。作是言已。便至逝多林下。目連白佛言。今已至逝多林。甚為希有。世尊。今此神通。其名云何。佛言。名為速念神通。目連白佛言。我先不解諸佛甚深境界。我若先知如斯甚深境界。如一一油麻中。我皆教化。令得無上正遍知道。我今已取阿羅漢果。燒滅煩惱。不能得此大菩提行。時逝多林諸苾芻眾咸悉生疑。白佛言。圓滿諸苾芻。先種何業。速證阿羅漢果。復種何業。而生貴族家。種何業緣。而於婢腹中生。種何業報。斷諸煩惱。證無生果。佛告諸苾芻。圓滿苾芻。積習作業。得道資糧。遍緣如是。漂流中住。得決定覺。圓滿苾芻。自積習業。自獲其果。非自作業令地界受。非火水風界受。但身果自受。亦非蘊界六入界受。作業成熟。如有頌言。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0016c24] 爾時佛告諸苾芻。於往昔時。此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時。當爾之時。迦葉波佛出興於世。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住波羅痆斯城。是時圓滿。於彼教中。而為出家。具解三藏。為諸苾芻番次撿挍事業。後乃次至一阿羅漢。知洒掃事。彼便洒掃。既洒掃已。頻被風吹塵穢覆污其地。時彼阿羅漢作是念。今且待風息。然後更掃。圓滿三藏。見地塵穢。以為不掃。發嗔怒心。惡口罵辱。今此掃地。當何婢兒。時彼羅漢乃聞此言。作是念云。彼正嗔我。未可即見。且應默然。後陳此事。既嗔息已。彼阿羅漢即往圓滿三藏所。而告之曰。汝今識我是何等人。圓滿報曰。知汝於迦葉波佛教中出家。我亦出家。羅漢告曰。雖同出家。出家之業。我已作了。我得脫縛。汝猶被縛。汝口業不善。速應悔過。令罪消滅。圓滿三藏聞便說悔。由先過咎。應墮地獄。遂得人身。從婢腹生。以說悔故。滅地獄業。五百生中。常處婢腹。今是最後身婢胎所生。由是義故。宿緣習業生豪貴家。勤知僧事。讀誦智慧。善巧蘊界入因緣處非處。由此業故。於我教中。而為出家。斷諸煩惱。證阿羅漢果。佛告諸苾芻純黑業者。得純黑報。純白業者。得純白報。黑白業者。得黑白業報。是故苾芻純黑雜業者。應當捨離。純白業者。應當勤修。世尊說是語已。諸苾芻等信受奉行。
[0017a22] 緣在王舍城。爾時王舍城中。有二龍王。常所居止。其二龍王。一名山。二名妙。由二龍王威德力故。常有五百淥潭。五百涌泉。所有陂湖。未嘗枯涸。雨澤以時。調和充潤。種子苗稼。靡不豐稔。當爾之時。世尊調伏難陀龍王。鄔波難陀龍王。此二龍王。常從妙高山埵下來。供養世尊。爾時山妙二龍王等。作是念已。今此難陀鄔波難陀二龍王。常從妙高山下。供養世尊。我今如何在此。曾不隨喜。此為不善。我等亦應於世尊所。作諸供養。作是念已。即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世尊為此二龍。如法教示。二龍聞已。歸依佛法僧。便受淨戒。既受戒已。身及受用之物。皆自增盛。其二龍王。後詣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世尊所。歸依持戒。身及受用之物。皆自增盛。願許我等移居大海。世尊告曰。汝等常依國王城邑之所居止。今若徙去。應問國王。然後可去。二龍聞已。便作是議。世尊許我入大海者。不應令我問彼國王。作是議已。便住不去。時二龍王既住不去。常作是行。若於晝時。來世尊所。作居士形。若夜來時。變為天身。將諸宮殿。隨身而行。禮佛供養。爾時頻毘娑羅王。以剎利種。貢高我慢。常作是行。若欲詣佛所。便令左右侍臣。先往佛所。告令諸人。若見王來。起立恭敬。侍臣即往佛所。宣王告命。見二居士端坐如故。使者見已。便作是念。此二居士。依止國王而住。若見王來。豈能不起恭敬。使者還曰王曰。大王。彼有二居士。在王境內之所居止。今在佛前而坐。王既念言。彼豈見我不起恭敬耶我今當往。王即往至佛所時彼二龍。遙見王來。白佛言。世尊。彼王今來。我等寧可恭敬彼王。為敬法耶。世尊告曰。龍王。恭敬於法。一切諸佛皆恭敬法。諸應供者皆恭敬法。而說頌曰。
 過去諸如來  及於未來者
 現在諸佛等  能除多煩惱
 現行虛空中  當行虛空者
 彼諸正等覺  咸皆恭敬法
 諸欲利益者  及樂盛德人
 應悉生尊重  常念於佛教

[0017c04] 時彼二龍聞此言已。便坐不起。時頻毘婆羅即生嗔恨。白佛言。願示正法。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嗔恨無清淨  忿怒或在心
 諸佛所說法  不能得了知
 斷諸嗔恨心  除去不淨願
 若無毒害者  即堪知正法

[0017c11] 爾時頻毘娑羅王聞佛頌已。而作是念。緣此二居士故。世尊不為我說法。作是念已。禮佛而還。既出門外。告侍臣曰。此二居士若辭佛已。汝可語云。不須住我國境。時二居士禮佛雙足。辭佛而去。乃見王臣具陳王意。居士答曰。今依王命。不住王境。時二居士共作是念。我等常願入於大海。今得王語。甚適我願。時龍居士以龍威力。遂作瀑流。溢於小坑。及大小江河。因入大海。其二龍王既至大海。身遂長大。多諸眷屬。後於異時。為龍王入海。王舍城中五百淥潭。流泉涌出。陂湖池沼。漸見枯涸。所降雲雨。不依時節。百穀苗稼。皆不豐盛。日見饑饉。諸苾芻等乞食難得。時頻毘娑羅王見是事已。便作是念。此王舍城中。先有二龍王。在境而住。以威德故。泉池陂澤。悉皆充溢。風雨以時。百穀豐熟。今者云何諸泉池等忽漸枯涸。風雲雨澤不依時節。五穀不登。國內饑饉。諸苾芻等乞食難得。勿此二龍為金翅鳥之所噉食。或復自死。或為長喙之鳥捉取而去。或因怕懼。逃避餘處。我今應當往問世尊。作是念已。到世尊所。禮佛雙足。退坐一面。合掌向佛。廣陳斯事。
[0018a04] 爾時世尊。告頻毘娑羅王曰。王今當知。彼二龍王見在不死。亦不為金翅鳥之所噉食。亦不為長喙鳥而捉將去。亦不怕懼逃走餘處。由王遷移。王言。世尊。我曾不憶見此龍王。何況遷移。佛言。王今憶念。令汝省覺。大王。汝今憶不。前二居士。於我說法會中。汝曾驅遣。令出汝國。王言。我省此事。世尊告曰。此是山妙二大龍王。王言。世尊。此二龍王今何所在。佛言。今在海中。王言。世尊。我及國人。必當損減。佛言。大王。當自悔過。王及國人。後不損減。王言。彼在大海如何得謝。佛言。彼二龍王。每於月八日。作居士形。常來禮我。彼若來時。我當現相令汝自識。汝當悔謝。王曰。我為頂禮彼足。為不禮耶。佛言。但唯引手。唱言龍王當忍王聞佛告。專待此日。望龍王來。後二龍王。作居士形。來至佛所。王尋後至。如來爾時方便現相。頻毘娑羅王即便引手。告二龍曰。願當忍怒。還來此住。二龍答曰。大王應知。我於世尊所。歸依受戒。從此已來。身及受用之物。甚皆增長。今若還來此摩揭陀城。無有住處。今雖國人稍有損減。後當安隱。王言。如何後不損減。二龍答曰。王當為我作二宮殿。每六月滿。以種種供具。而常供養。我當留諸眷屬住此。常相擁護。供養之日。我身自來。其影勝王聞此語已。為此二龍。便立宮殿時二龍王留其眷屬常在中住。供養時至。彼二龍王常來受供。後於異時。彼龍王眷屬並生驕慢。惡龍得便。遂降雨雹。時王舍城中有一婆羅門。於雨雹呪術之中。最為通達。每占雹雲將欲起時。即便除滅。王舍城人所得稅利皆悉分與時南天竺國。復有一婆羅門。雨雹呪術之中。亦為最上。彼聞北天竺國。波利迦城。有王名曰超軍。正化理國。於其城中。有孫陀羅龍王宮。其龍威力勇猛無比我當往彼降伏。時呪術師漸次前行。至王舍城呪師之宅。見空中雲起。似將降雹。舊住呪師不能止得。但迴遑來去。客呪術師問舊住呪師妻曰。賢女。汝夫呪師何故迴遑出入。女人報曰。善男子。雹雲甚盛。不能止得。客呪師答曰。汝夫教師若不止得。我當為止。彼妻報曰。甚善。其客呪師即取少水。呪灑虛空。其雲即散。時王舍城中婆羅門居士等見此事已。甚生希有。皆以財貨。賞送呪師。白呪師曰。王舍城中所住人眾。極生信心。所賞財物。汝皆受取。舊呪師曰。因何以物相贈。眾人答曰。因雹雲散。故來奉賞。舊呪師曰。我不能滅除。總是客呪師能散惡雲。時彼人眾即持財物。詣客呪師所。共白呪師言。汝應此住。我等皆分稅利。供給於仁。客呪師曰。今隨汝意。便住不去時客呪師即設呪法。禁其惡雲。不復令起。雨雹遂絕。其王舍城。婆羅門居士。皆作是念。我等福力故。風雷雹雨不復再下。我等何為分其稅利。與彼呪師。便即不與。時客呪師即懷怨望。攝其呪法。進路而去。於後雨雹遂下。城中人等往問舊呪師曰。彼客呪師。今何所在。舊呪師報曰。由汝不與其利。今已去矣。諸人咸言。彼若更來。可便報我。呪師曰爾。其客呪師既漸前行。至勝軍城界。到彼城已。見勝軍王。前敬王曰。願王長壽。語已。便白王曰。大王當知。王之境內有龍王。名孫陀羅。然彼龍宮中。有上妙藥。服者速得其力。願王視我龍宮。我若得藥。便分與王。王曰。婆羅門。彼龍極惡。莫相忤觸。必當害汝呪師曰。大王當知。我有呪力。假令滿贍部洲皆是孫陀羅龍。我猶伏得。不能壞我名字。何況一孫陀羅龍也。大王。王之國內。頗有犯罪合死者不。王曰有。呪師曰。可遣此人。向彼龍宮。視我龍處。時勝軍王即喚罪人。令隨呪師。往彼龍宮。視其龍處。爾時罪人即奉王命。與彼呪師至毒龍宮遙視龍處。云彼樹林清謐之處。龍在其中呪師見已。前至宮中。取其龍藥。盡力將還。至勝軍王所。分與勝軍王。辭王還國。至王舍城。時舊呪師見客呪師到已。即告城中。人眾知已。各持供具。而來奉贈。白呪師曰。仁者便可住此。我等咸皆供給。呪師答曰。汝等欺負於我。我今不住。時彼眾人慇懃請住。彼見苦留。即便住此。城中諸人。為加封直時人法爾。愛盛棄衰。處富驕逸。於自類族。取女為妻。未久之間。便生一息。名曰小山。復生一女。名為電光。諸婆羅門共與呪師立號。名為孫陀羅。妻名震雹。新婦名為勝輪惱。立名已。心懷歡悅。時彼呪師便作是念。若其令我數止其雹。甚成勞勌。不如作法頓禁雷雹。永不令起。作是念已。便設禁術。伏其雹雨。永令不起。時王舍城人眾復相議曰。我等自福力故。雷雹不降。如何分我稅利與彼客呪師。作是議已。即斷供給。彼客呪師慳其呪法。子亦不教。樂著嬉戲。自身亦不勤習。所有藥物。曾不曬曝。悉皆朽壞。後於異時。欲理其術。尋已忘失。呪師先與王舍城人。宿懷嫌恨。伺求其過。遍於異學諸師問言。有何方便。而得所求稱意之法。時彼異師或言入火即得。或言喫毒。或云自墜高巖。或云以繩繫頸。懸於樹枝。彼所說法。皆令捨命。不視其法。時彼呪師漸次前行。至竹林精舍。見一苾芻。白言。聖者。有何方便。所求稱意。苾芻答曰。汝可於世尊所出家。呪師報曰。令我於彼欲作何事。苾芻告曰。汝可於彼盡形修習梵行。禪思讀誦勤為學問。依教奉行。現身即能滅盡煩惱。若餘殘結未盡。身即謝滅。心有所求。於當來世。皆得成就。呪師報曰。聖者。此事難為。苾芻告曰。若不能為者。復有方便。世尊上首苾芻之眾。汝可延請供養飲食。呪師報曰。此亦難為。唯願為我別設方便。苾芻告曰。汝可請四大聲聞。盡心供養飲食。當即發願。所求皆得。何以故。四大聲聞。猶如賢瓶。若有求者。皆得隨意。呪師答曰。此事可為。爾時呪師即請四大聲聞。以飲食供養。既供養已。即便發願。我以善根。願孫陀羅龍王從其本宮。即便滅沒。令我於彼龍宮受生。與王舍事持呪師城人民大眾。而作損害。妻即問夫曰。仁者作何發願夫即答言。我作如是如是發願。妻曰。此願甚善。願我當生與君為妻。其呪師之子。即白父言。我當為子。其女白言。我當為女。其子妻言。我亦與君為婦。其呪師等既發願已。歸本房中。即便睡眠。時有五色雲起。降注大雨。浸壞牆壁。一時崩倒。爾時呪師并諸家屬。一時滅沒。以願力故生於龍宮。驅舊住孫陀羅龍王。與自眷屬六萬圍繞。而生宮中。其呪師者。因號為孫陀羅龍王。其妻名為震雹。子號為小山。女名電光。新婦名為勝輪。龍法常爾。生即悟解三種宿事。從何捨報。生於龍宮。皆由願力。因何發願樂生於此。為欲損壞王舍城人。由斯事故。復作思念。世間苗生滋盛。方可令滅。為苗生苦耶。謂元未生為苦耶。若滅滋盛者。應甚為苦。作是念已。喚諸眷屬。總令速往摩揭陀國。降清涼雨。令生苗稼。是諸龍等依命降雨。諸苗茂已。時孫陀羅龍王。乃與六萬龍等。尋至摩揭陀國。一時降雹。大如毘梨勒果。摧損苗稼。注瀉大雨。漂流根果悉皆蕩盡。於時摩揭陀國人等各相語言。今者此龍。乃至稻稈不遺。因此立名。號為無稻稈龍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四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五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19b28] 內攝頌曰。
 王城那蘭陀  波吒竹仗林
 弶伽勝峯山  響聲薜舍離

[0019c02]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羯蘭鐸迦池竹園中。是時未生怨太子由被提婆達多種種擊發。而受其語。便加殺害順法父王。自登王位。爾時此王於如來所。欲作種種毀害之事。放一大象名為護財。及惡馬惡狗。令害如來。爾時王母韋提希既聞斯事。即告子言。汝於世尊所。勿行輕毀。如來恒畏眾生起輕毀行。恐佛世尊離王舍城。此國土中失大利益。由世尊威力故。安伽國及摩揭陀國所有眾生。增長利樂。恒生歡喜。王聞此語。心懷忿怒。報其母言。餘國土中無有如來。其國豈當滅沒無有眾生。其母種種方便遮止。亦不迴心。
[0019c14] 爾時世尊即作是念。此未生怨太子作無量罪。我當令此住無根信。今未是時。我今旦往室羅伐城。作是念已。爾時世尊與聲聞眾。漸次遊行詣室羅伐城。到彼城已。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彼隣國王等。聞未生怨於世尊所欲行輕毀。如來懼於斯事。離王舍城。詣室羅伐城。今現到彼。隣國王等即作念言。彼小國王。父順正法。而被殺害。由懷不足。諸天世人共所供養者。唯有如來。今此惡人更生輕毀。我等諸國共作種種方便。奪其王位。是諸王等展轉遣使。更相報已備四種兵。具全甲仗。所謂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至王舍城。四方苗稼。悉被毀壞。周營而住。是時無稻幹龍王復降大雹。更加傷損。有五百泉池。自然涸竭。天復無雨。國中飢饉。人亦不安。城外流水。咸散毒藥。未生怨王大懷劇苦。非人得便。起大疾疫。病死彌甚。送出城門。喪車相及。是時未生怨。情懷無量。百種諸苦惱害身心。由懷憂故。以手拓頰愁歎而住。時未生怨母韋提希見子憂懷。問曰。汝何思念。即報母曰。百種劇苦悉今來現。母曰。我先語汝。實莫輕毀如來世尊。佛無所畏。唯慮輕陵。勿致世尊捨王舍城。若佛捨此。國內即現諸惡徵祥。今此是也。王曰。阿母。今復如何。母曰。於世尊處應往懺謝。王曰。阿母。我實不敢對於世尊親自見面。唯深責恨。母曰。汝曾不聞或用栴檀或以刀斧。於此二人不生異念。設復有人。以淨信心栴檀塗拭。如來於彼不起喜心。設復有人。以諸怒心將刀傷割。如來於彼不起瞋心。時未生怨王聞母此說。勅喚一臣。卿即速詣佛世尊處。為我頂禮。起居如來。尊體輕利調適安不。復啟此言。子有過患。父亦不見。唯願世尊慈悲哀愍。詣王舍城。若佛不至。國當滅盡。臣白王曰。如是如是。臣依王勅。即往室羅伐城。到世尊處。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未生怨王起居如來。具說如上。佛言。王及汝身咸得安樂。使者白佛。未生怨王復啟世尊。子有過患。父亦不見其惡。唯願世尊慈悲哀愍。詣王舍城。若佛不至。國當滅盡。佛即默然納受。是時大臣見佛默然。便退而去。
[0020a26] 爾時世尊捨室羅伐城。與諸苾芻漸漸遊行。往至摩揭陀國界首。以佛威力。諸風神王起妙和風。吹去毒水。悉令涸乾。諸水神王皆湧八功德水。泉池溢滿。空注甘雨。信佛善神咸驅疫鬼疾死休息。四方兵眾聞佛入界。各自退還。國內諸人貨易交會。外國聞已更將種種貨物。互相賣買。國內豐足。街坊巷曲人眾慶歎如來威德。諸餘外道皆悉默然。低屈而住。是諸人眾甚大歡喜。時摩揭陀國王韋提希子未生怨王。聞佛世尊至摩揭陀國界。心大歡喜。命諸臣佐。告言。汝等可於衢路寬二里半來。清淨灑掃除諸瓦石。以栴檀香水。洒其道路。復以種種上妙繒綵。奇麗莊嚴。王舍城中燒美名香。散諸雜花。祗待世尊。是諸臣佐受王教已。廣大莊飾王舍城中。及諸衢路。時摩揭陀國主韋提希子未生怨王。以自威力。將四部兵。往迎世尊。是故世尊調伏圍繞。時未生怨王與無量百千諸天。隨世尊後。詣王舍城。欲入城時。世尊已舉右脚。纔入門閫。爾時大地六種振動。乃至邊湧中沒。於此世界。光明照耀。乃至幽冥之間。現大光明。諸天空中。於佛頂上。雨種種花。所謂嗢鉢羅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復散栴檀欝金香末。及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并諸天衣。如來入城之時。現此種種奇特異相。諸小街巷自然寬廣。諸小樹林便即增長。其高大者復自低枝。象馬牛鳥。隨其類音揚聲大喜。及諸器物自然振吼。盲者得見。聾者能聽。啞者能語。不完具者咸皆具足。有昏醉者悉得醒寤。諸食毒者亦復消除。怨害之人俱生慈心。若有懷妊皆即誕生曾無苦痛。獄囚繫禁枷鎖杻械。自然解脫。貧窮困乏獲諸財寶。有一鄔波索迦。既見如是種種利益。便說頌言。
 世尊所遊國  彼國無諸畏
 飢饉及他軍  風雨常調順
 人眾咸修福  安樂悉無憂
 百千希有事  斯處皆成就

[0020c06] 爾時世尊入王舍城。安慰大眾。無不蒙益。世尊即還竹林精舍。爾時摩揭陀國韋提希子未生怨王。即詣佛所。頂禮雙足。廣說乃至世尊示教利喜已。默然而住。是時摩揭陀國韋提希子未生怨王。聞佛所說種種正法歡喜踊躍。悉皆信受。即從坐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至心頂禮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慈悲受請。及苾芻眾。於三月中受我支伐羅。并諸飲食。兼坐臥具。若有疾病。奉上湯藥。一切資具無有闕乏。于時世尊默然受請未生怨王既知世尊默然受請。便起頂禮佛足。歡喜而退。還其本宮。營辦供具。於三月中。支伐羅。及以種種飲食湯藥。坐臥資具。供養世尊并苾芻眾。無有闕少。是時王舍城中信心天神。見王如是廣為供養。所有行疫災鬼。並皆趁逐。經於那地迦村過。直至廣嚴城中。乃便停住。其城人眾。悉皆遭疫。死者極多。於衢路中。送屍靈輿相繼不絕。時彼城中。有一婆羅門。名曰都末羅。於其夢中。乃見廣嚴城內善神告言。
 世尊調御師  人天最尊上
 若來至此城  災害必消散

[0020c28] 其婆羅門聞是語已。至明清旦。即告城中諸居士栗姑毘等。我於夢中。見如是事彼諸人眾聞此語已。各作是言。應作何法。復遣何人迎請世尊。至此城中安居三月。嚴飾供養得除災害。諸居士等告都末羅曰。汝可自往迎請世尊。餘無堪者。是都末羅作如是念。我往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起居輕利。少病少惱。安樂而住。廣嚴城內諸居士等。遣我迎來。此請世尊救諸人眾。世尊不赴。彼城人眾咸悉滅亡。不久當盡。作是念已。時婆羅門都末羅報居士言。摩揭陀國韋提希子未生怨王。長夜好殺。為性暴惡怨害極多。我若迎佛必是害我彼居士眾便說頌曰。
 兩國為怨敵  有使不拘留
 何況如來使  而能有傷損

[0021a14] 是時都末羅。作吉祥善法。漸次而行。至王舍城。疲乏息已。即往佛所。歡喜問訊。退坐一面具白佛言。薜舍離城諸居士眾。頂禮世尊雙足。慰問如來。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世尊告曰汝及薜舍離人。得安穩耶。都末羅白言。唯願世尊往薜舍離城。如其世尊捨而不往。其城不久人眾凋亡。空有殘名。誰之止住。世尊告曰。我及於此諸聲聞眾。為王請留安居三月。種種資具而為供養。汝可見王具陳其事。王若許之。我即當往。時都末羅聞佛語已。遣使還國。具陳佛語。彼諸人眾。共然佛語。復遣使來。令都末羅指摩揭陀國未生怨王所。傳我等言。而慰問曰。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作是請言。唯願大王許如來往薜舍離城。王若不許世尊往者。薜舍離城不久磨滅。空有殘名而無人眾。是時都末羅布盧呬多作如是念。我今為當先見大王。為當先見大臣。復作是念。此先有教。不應先見王者。須求大臣。王設處分。臣亦能破。是故我今先見大臣。參事未久。大臣便問。何緣得來。都末羅報曰。我今為請如來。要須白王。願仁助我白王。臣曰。如是。王若問時。我必當助。時都末羅即詣摩羯陀國韋提希子未生怨王所。到已便用吉祥讚頌。而讚其王。退住一面。白大王曰。薜舍離人眾問訊大王。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王報都末羅曰。彼諸人等。並安樂耶。時都末羅復白王曰。薜舍離人眾。共作是言。願許如來向薜舍離城。大王若不許如來向薜舍離城者。此城不久磨滅。空有殘名。大王報曰。我每作是念。薜舍離城願早磨滅。是我先意。王作語已。時都末羅即便退還。是時大臣前白王曰。世尊豈有捨一有情令得苦難。王曰。仁者不也。若不。如此言謂大王於世尊處而不恭敬。縱令大王許與不許。世尊為利眾生故。必往薜舍離城。王曰。佛意非我所知。若爾應喚都末羅來。大臣奉命。便速喚來。王告都末羅曰。汝立誓言。若能如我供養恭敬世尊。如是作者我當隨許。時都末羅聞此語已。速令往薜舍離城。報彼人眾。具陳王語。彼既聞已。報使者曰。王獨一身。由能供養。我等人眾。豈不能為。唯願世尊來詣薜舍離城。我等眾人最勝供養。願王隨喜。使者承此語已。還報都末羅。是時都末羅具陳白王。爾時未生怨王親詣佛所。頂禮世尊雙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盡命存。供養世尊及聲聞眾。然而世尊常為利益諸有情故。不受我請。唯願世尊受我一日微請。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未生怨王知世尊默然受已。從坐而起。退還本宮。時未生怨王於其夜中。廣辦清淨飲食。至晨朝時。令使往詣佛所。告言時至。佛既知已。洗手收鉢。赴王請食。王自持金鉼。於世尊所。作如是語。唯願世尊調伏所有惡龍藥叉。大德。此無稿龍王。於我多時而為損害。非怨而怨。非讎而讎。非逆而逆。已生未生苗稼。皆被損壞。唯願世尊起慈悲心。為調伏無稿龍王。世尊默然受請。又與未生怨王。施誦呪願。却還住處。
[0021c14] 爾時佛告具壽阿難陀曰。我今欲往波吒離邑。汝可隨我。唯然世尊。我願隨從。爾時世尊於摩揭陀。人間遊行。漸次行至波吒離邑。到制多所。即於彼住。時彼村邑婆羅門居士等。聞佛世尊遊行至此波吒離制多所。于時人民互相告報。一時雲集。往詣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佛即告曰。汝等當知。若放逸者。有五過失。何等為五。一者此婆羅門居士。以放逸故互相鬪諍。以是因緣向官論列。由是財物悉皆散失。此是第一過失。二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放逸鬪諍故。惡名流布遍滿諸方。是第二過失。三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放逸故心生貢高。往詣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眾中。在彼眾會每懷畏難。為非上首常作曲躬。是第三過失。四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放逸鬪諍故。欲命終時。心生悔過。是第四過失。五者復有婆羅門居士。心懷放逸。由放逸貢高故。死墮惡趣。生地獄中。是第五過失。復告婆羅門居士曰。不放逸者。復有五種利益。云何為五。一者婆羅門居士。由不放逸故。財不散失。此是第一利益。二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不放逸無鬪諍故。善名流布遍滿諸方。是第二利益。三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不放逸。心不貢高。往詣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眾中。常無畏懼。歡悅遊行此是第三利益。四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不放逸。欲命終時。無有惡作。此是第四利益。五者復有婆羅門居士。由不放逸。命終之後往趣天中。此是第五不放逸利益。是故汝等不應放逸。爾時婆羅門居士等。既聞法已。即從坐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頂禮世尊。而白佛言。唯願如來慈愍我等。請於今夜止我館舍。爾時世尊。默然受請。彼婆羅門及居士等。既見如來默然受請。咸共頂禮世尊雙足。辭佛而退。時行雨婆羅門。是摩揭陀國為王大臣。彼聞世尊遊行人間。至波吒離村。在波吒羅塔邊而住。復聞波吒離人民悉皆供養。彼既聞已。即乘純白草馬車輅。侍從執持寶瓶金杖。及與五百摩納婆等。前後圍遶。為欲瞻覩供養世尊。往詣波吒離村既到彼已。即下車輅。就世尊所。向佛而立。問訊世尊。修敬畢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為說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時行雨婆羅門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向佛合掌。白言世尊唯願如來及苾芻眾。受我明日家中供養。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行雨婆羅門。既知世尊受彼請已。速即還家。爾時世尊洗足入室。結跏趺坐。端身正念。觀見波吒離村大威力天神。以繩量界欲造大城既見是已。世尊晡時從定而起出於室外并諸苾芻露地而坐。爾時世尊告具壽阿難陀曰。汝不聞此波吒離村欲造大城。阿難報曰。我知世尊行雨婆羅門。與三十三天籌量欲造大城。世尊告曰。我在室中入定即以清淨天眼。觀見於彼波吒離村大威力天神并諸小神。及有威德諸人民等。各隨彼神愛樂而住。皆順天神所行教法。由諸天神於此住故。當知是城應為最勝。亦無隣國之難及水火所損。時彼行雨婆羅門。即於其夜廣設供具并諸飲食。王晨朝時。令白佛眾唯願知時乃至食已。收鉢已訖。時行雨婆羅門手持金瓶。盛滿清水。長跪向佛。發大誓願。今我供養佛及聖眾。所有功德。迴施波吒離所住天神。長夜安樂。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有清信人  供養諸天眾
 此依大師教  是佛所稱揚
 若於地方所  智者為住處
 食供持戒人  并為說呪願
 應敬者敬之  應供者供養
 諸天護如子  常受於歡樂

[0022b25] 爾時世尊。為婆羅門說微妙法。示教利喜已。即從坐起便歸本處。時彼婆羅門所應作已隨分而去。諦心正念。如是思惟。世尊所出波吒離村。我今欲為世尊用村築城。建立高門。號為喬答摩門。若渡弶伽河。我亦為造道路。名為喬答摩道。爾時世尊。知彼婆羅門心之所念即於波吒離村北面。中道而出。漸赴弶伽河。是時未生怨王韋提希子作如是念。我今親自供養世尊。執持一百支傘蓋。數凡五百。高蔭佛上。其廣嚴城諸栗姑毘等並作是念。今未生怨王。親持傘蓋。供養世尊。我等亦可修行斯事。作是念已。便即莊嚴五百傘蓋。而為供養。時有諸龍王等。便作是念。今者王及栗姑毘盛修供養。我今身墮惡趣。豈不供養世尊。作是念已。持五百傘蓋供養世尊。時有四天王眾。亦作是念。今諸人等。不見因果應報。猶自供養。況我等輩照果知因。豈不能供養。作是念已。亦具五百傘蓋。而供養佛。復有三十三天。亦作是念。諸天人等並皆供養。我今豈可不修供養。作是念已。便具五百傘蓋。來供養佛。
[0022c17]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為諸天人。作勝因緣。令發信心。于時世尊作是念已。便現神力。令諸眾會各各生念。唯我持蓋於世尊頂上。世尊證正等覺時。有二千五百天人。傘蓋持於世尊頂上。諸苾芻等。咸皆生疑。而白佛言。世尊作何善業。證菩提時。得二千五百天人傘蓋持於世尊頂上。佛言。汝等當知。我於過去。積集資糧。作諸善業。廣如上說。乃至終須自身受果。苾芻當知。往昔有轉輪王。名大善現。具四軍力。能摧怨敵。皆悉得勝。正法治世而為法王。七寶具足。惟少一子不得一千圍遶。王所生子。悉將隨從。王諸夫人。悉作是念。我設生子。還共分離。王性法爾。生子必將隨從。我等今者共立制約。有懷胎者不得告王。後時有一夫人。身既懷子。諸夫人等將藏隱處。不令王見。日月既滿。遂生一子。形貌端嚴。眾人愛見。身皮金色頭如傘蓋。垂臂過膝。額廣平正。眉間連合。鼻高脩直。一切支分悉皆圓滿。乃至長大。諸夫人等悉皆怜愛。如自腹生。後於異時。大王善現。從勝身洲七寶導前。八萬國王皆悉圍遶。時諸子等。左右營衛如半月形。威光照耀掩日月光。時諸夫人先藏之子。處於高樓。遙見父王。遂問諸母。來者是誰。母等答曰。是汝之父善現大王。子問母曰。父王滅後我得繼嗣紹王位不。母又報曰。王今除汝唯少一子。不滿一千。彼諸子中。王滅已後。大者紹位。汝既最小。不合登嗣。子復問曰。王若滅後。我既居小。不得紹嗣。願諸母等。許令出家。我以正信。從家趣於非家精修梵行。諸母報曰。我於兒所極生怜愛。莫發此心。時子答言。我今立志。決定出家。彼諸母等既見專心。不生退轉。皆作是言。子若如此。共我立契。當隨汝心。後獲勝果。必須來報。子即答曰。受命唯然。母皆隨許。子得遂心。詣寂靜處。無鄔波馱耶及阿遮利耶教示訓誨。自然悟得三十七道品法。現證獨覺。既獲果已。便作是念。我先許母。如證聖果。當必相報。我今可往報母等知。獨覺聖者。以身現法。為利益事。便到母前。廣現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放大光明。種種異相。異生人等覩神變已。速發信心。時諸母等見子神變。如截樹倒。便即歸禮。咸作是言。聖者。今能證得如是神通聖果。尊者須食。我等求福。唯願留心。在此園苑。受我供養。時辟支佛。默然受請。彼諸母等。次第送食。每日供養。時獨覺作念。而我於此坏幻之身。所作已辦。我今可入無餘涅槃。猶如鵝王翅翮具足飛騰虛空。廣現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放大光明。現神變已便入涅槃。于時母等積疊香薪。遂即焚燒。以乳洒火。收取餘骨。置在金瓶。於園苑內起窣堵波。用以鐶釧種種莊具。嚴飾其塔。幢幡傘蓋置於塔上。後於春時。林花吐馥於其苑中。多諸勝鳥出美妙聲。王與夫人及諸婇女。前後圍遶詣林苑中。遊行觀看見獨覺塔。命守苑人。此是何物。彼答王曰。此宮內事。我今不知。便問宮人塔之所由。諸宮怖懼一時作禮。即前白言。唯願大王施與無畏。王曰。我今與汝。時諸宮人具以因緣。廣為王說。王即語言。汝等不是。彼子既求愛樂王位。何不相報令使我知。冊立為王受灌頂位。彼是大威德者。雖入涅槃。我以頭冠繒綵傘蓋。置於塔上。是時大王愛念子故。遂於塔上安置斯物。佛告。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彼善現王者。即我身是。我於昔時。將以傘蓋。供養緣覺窣堵波塔。由此福業。我昔已獲二千五百轉輪王位。復由彼業。今證無上正覺。於其頂上。咸持二千五百天人百輻傘蓋。我若不證殊勝之果。更合感得二千五百轉輪王位。於我所有福業異熟。悉皆迴向施諸聲聞。若種一升真珠。還博一升粳米。於我弟子亦不少乏。苾芻當知。作純黑業。感黑異熟。作純白業。還感白異熟果。廣如上說。汝等苾芻應當用心精勤修學。佛為說已。諸苾芻等。歡喜奉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五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六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23c11] 爾時摩羯陀國未生怨王。及廣嚴城栗姑毘等。各造舡橋。于時諸龍便作是念。我今身墮惡趣。應修福業。各舉其頭。於弶伽河中。相續為橋。令世尊等蹈上而過。作是念已。彼諸龍等各各舉頭。相續為橋。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此三橋上。欲得過者。隨汝等心。我當與阿難陀蹈彼龍橋渡弶伽水。其諸弟子或取未生怨橋。或取栗姑毘橋。唯有世尊及具壽阿難陀。於龍橋上而渡。爾時有一近事之男。而說頌曰。
 智人渡大海  乘舡不作橋
 愚者海為橋  江河乘大舶
 世尊已渡河  婆羅門處岸
 聲聞乘栰去  苾芻但洗身
 觸處水平流  何煩別求井
 斷除貪愛本  更當何所求

[0023c27] 爾時世尊渡弶伽河已。遙見高原。告阿難陀曰。汝見原不。欲識因緣。為汝宣說。阿難陀白言。唯願開示。佛言。此高原者。往昔大聲王建立寶幢之所。其寶幢量。高一千尋。復以純金眾寶嚴飾。於此幢下廣施財物。作功德已。即將寶幢棄弶伽河中。汝今欲見此寶幢不。白言世尊。今正是時。我及苾芻咸願瞻覩。
[0024a06] 爾時世尊以百福鞔萬字輪相施無畏手。觸彼高地。時有諸龍。便作是念。何故世尊以手觸地。即知如來為苾芻眾欲示寶幢。時彼諸龍即於地中捧出寶幢。諸苾芻眾咸得瞻覩。時有苾芻。名拔陀離。志性閑靜。僻在一處。補糞掃衣。
[0024a12]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汝等速須觀視此幢形相。其幢不久尋即滅沒。既見滅已。諸苾芻等白言。世尊。我等咸見。唯有具壽拔陀離。性樂閑靜。而補衣服不觀。為當離貪愛故。為復先曾觀見耶。不同瞻禮。如若離欲。此亦有離欲者。若曾觀見。在於何處。佛即報言。汝等當知。此苾芻已離貪愛故。復曾瞻禮。佛言。昔時有王。名曰叫聲。與天帝釋。共為親友其叫聲王。既無子息。心懷求乞。拓頰思念。我今多有種種財寶。國位臣人悉皆充滿。今無子息。我死之後當絕繼嗣。時天帝釋見叫聲王。便即問曰。王今何故拓頰思念憂愁而住。時王答曰。我今多有種種庫藏。身若死後絕其繼嗣。所以憂愁。帝釋報言。勿須憂惱。我諸天子死相現者。勸令與王而作其子。諸天常法。有欲死者。五衰相現。云何為五。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花萎。三者口出惡氣。四者脇下汗流。五者不樂本座。後時有一天子。衰相既現。帝釋勸言。仁者可於叫聲王最大夫人腹內受生。時天答帝釋言。凡是國王。多造過失。我若生彼。還造諸非。違法理人。當墮無間。不願生彼。帝釋報言。仁者。我當加被令汝省覺。時天答言。天主當知。諸天放逸。多著快樂。豈能憶我。帝釋報言。仁者。雖復如是。我終令汝憶知省覺。時彼天子聞是語已。遂往叫聲王最大夫人腹內受胎。當受胎日。王諸人眾皆喜大叫。日月既滿。遂生一子。顏貌端正。廣如上說。乃至鼻高修直。時叫聲王集會眷屬。欲立其名。與作何字。眷屬答言。此之童子。入母胎時諸人大叫。應可立名為大叫聲。其王依請。遂立其名。時大叫聲童子。授與八母。看侍長養。二為乳母。二恒洗濯。二常懷抱。二與戲樂。每與乳酪醍醐生熟酥等種種美味。而為養育。猶如蓮花速令長大。聰叡開悟乃能善閑。十八種伎藝悉皆通達。才辯智慧無不通利。凡剎利王受灌頂位。人間自在有大力勢。遠近諸王皆悉降伏。安置民人。要須具如是藝。善能調象。弄馬乘輅。施弓捻箭。於陣出入。善用鉤索。鐵箭鐵矟。踏地努拳。結髮莊束。善其射法。略有五種。一者遠射。悉皆穿穴。二者聞聲即射。皆能殺戮。三者隨其要處。悉能射之四者亦射皆中。五者射入堅牢。此之射法悉能善了。王子法爾。父王在位。其名不顯。後於異時。叫聲大王身既崩已。時大叫聲太子策立登位。初紹王位。正法理人。至於後時。還行非法。于時帝釋報言。仁者。我昔勸汝。與叫聲王為子。汝今不應行此非法而理於國。當墮地獄。時大聲王聞此語已。以正法理人不久之間復行非法。於第二迴帝釋復告。仁者。我先勸汝。與叫聲王為其太子。汝今不應行斯非法理於國位。當墮地獄。時大聲王答帝釋言。我等國王多諸放逸。貪五欲樂。聞已便忘。唯願慈悲。留一記驗。我得見已。作諸功德。
[0024c07] 爾時帝釋。勅工巧天(梵云毘首羯磨天)汝今可往大聲王宮端嚴道場。化作金幢舉高千尋。種種雜寶而為間錯。時工巧天既受勅已。即往大聲王宮端嚴道場內。化作金幢舉高千等。眾寶莊嚴。時大聲王既見金幢。遂造施堂。修諸功德。王令親舅。名阿輸迦專守供養。是時國人悉皆樂見。既覩幢已。還往施堂。心不捨離。來往供養。遂廢家業時王國稅。不能充足王之大臣。隨少將進時大聲王。既見物少。便即問言。汝等何故少進租庸。諸臣答曰。大王當知。贍部洲人施堂食已。即觀金幢。遂廢生業。由此因緣。租稅不足。王便報曰。宜廢施堂。諸臣奉命。遂即除毀。是時諸人自辦糧食。觀禮金幢。還不捨離。靡營家業。同前租稅不能充足。王又問言。我令汝等既毀施堂。何故今者稅猶不足。臣復答言。大王當知。彼諸人眾。自辦資糧。食已觀覩金幢。不營家業。是故租庸猶不充足。時大聲王廣作布施。造諸功德。遂將金幢。投弶伽河內。佛告諸苾芻。勿作異念。彼大聲王親舅阿輸迦者。今拔陀離苾芻是。由昔因中守護供養。所以不來觀禮金幢。時諸苾芻咸問世尊。此之金幢何處壞滅。佛言。於未來世人壽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名曰餉佉。如法理世。十善化人。時王具足四種兵軍。能降一切。悉皆得勝。常修善品為大法王。具有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王有千子。勇健多力。能破怨敵。遍四洲界。悉皆賓伏。一切人民。無有侵奪。犯罪之者。不行刀杖。以法宣令。自然調伏。時王有婆羅門。名曰善淨。是王大臣。善淨有妻名曰淨妙。常以慈心遍覆一切。後時誕子。號為慈氏。時善淨大臣。常教八萬摩納婆等四薜陀論。以摩納婆等。付與慈氏。令教習讀四薜陀論。時四天王各持伏藏及以金幢。奉獻餉佉。所謂氷竭羅伏藏從羯陵伽國來。般逐迦大藏從密絺羅國來。伊羅鉢羅藏從揵陀羅國來。餉佉大藏從波羅痆斯城來。時餉佉王持此金幢。施與善淨。善淨受已。施與慈氏。慈氏受已。施與八萬摩納婆等。摩納受已。各共分之。是時慈氏見此寶幢須臾無常。知一切法皆悉磨滅。心生憂惱。即趣靜林。起大慈悲。以智慧劍。截諸煩惱。證得無上菩提智。號曰彌勒應正等覺。既成佛已。即於其日。時餉佉王七寶隱沒。既見是已。遂與八萬國王。前後圍繞。亦隨出家。時王女寶名毘舍佉。亦與八萬宮人婇女。隨共出家。時善淨大臣。與八萬摩納婆等。亦隨出家。爾時彌勒佛與八萬俱胝苾芻。前後圍繞詣尊足山。向迦攝波苾芻骨鎖留身之所。指山門開。于時彌勒世尊。以其右手。擎取迦攝全身骨鎖。置左掌中。為諸聲聞廣說妙法。告諸苾芻。汝等當知。過去世時。人壽百歲。有佛名釋迦牟尼。出於世間。此之迦攝。是彼聲聞。少欲知足。杜多第一。彼佛滅後。能結集釋迦牟尼教法。時彌勒佛諸聲聞等。既見迦攝留身之骨。心生憂惱。如何此身。能證如是種種功德。時彌勒世尊。諸弟子等由生憂惱。俱時現證阿羅漢果。于時有九十六俱胝阿羅漢。能證杜多而生厭離。時彼金幢便即隱沒。諸苾芻等便白佛言。有何因緣。餉佉輪王。今與世尊同時出世。彼佛告言。由願力故。苾芻復問。云何願力。時彌勒佛為諸苾芻說。於往昔中天竺國。是時有王。名摩娑婆。正法理民。國界豐樂。無諸諍訟。人眾充滿。常有花果。雨澤順時。五穀成熟。時北天竺國有王。名曰多財。亦正法理世。國界豐樂。無眾諍訟。人眾充滿。常有花果。雨澤順時。五穀成熟。後於異時。中天竺王有一大臣產生一子。其子生時。自然耳有寶璫。隨身而出。子既生已。即集親屬。慶喜設會。與立其名。由子初生耳有寶璫。遂從立稱。名曰寶光。時此寶光。後於異時。見老病死心懷憂惱。即棄俗緣趣於山林。當日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即號為寶光如來。復於異時。北天竺國多財之王。昇於高樓。與諸大臣。前後圍繞。告群臣曰。頗有如我國土人眾豐樂無諸諍訟雨澤順時五穀成熟常受快樂。時有商人。曾向中天竺國。前白王曰。彼中天竺有王。名摩娑婆。其國豐樂。與王相似。時多財王。聞此語已。心大瞋怒。便告大臣曰。汝等即可嚴四種兵。我今自往伐彼摩娑婆王。并破國土。時多財王。即領兵眾。一者象兵。二者馬兵。三者車兵。四者步兵。各嚴器仗。遂向中天。渡弶伽河已。南岸而住。時摩娑婆王。聞多財王領四種兵馬。至河南岸。既聞是已。亦嚴四兵。各持軍器。渡弶伽河。北岸而住。時寶光如來知此二王正堪調伏。來至弶伽河。止宿而住。於其夜中。起世間心。諸佛常法。若起念時。帝釋梵王護世善神。即知佛念。彼諸天等。既知念已。來至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由彼天光赫焃照彼摩娑婆王軍眾。時多財王見彼光明。心生驚怪。問諸臣曰。是何光明。照耀彼軍。群臣答曰。彼摩娑婆王國內。有佛出世。號曰寶光如來。帝釋諸天悉來供養。具大威德。有斯光明。時多財王告諸臣曰。彼摩娑婆王國內。有此佛寶二足福田。出現世間。感得梵天王等常來供養。我今豈得損彼王身國軍人眾。時多財王即遣使者。報彼王曰。王今可來共我相見。汝大福德。國中感得二足福田寶光如來應正等覺。釋梵諸天而來供養。然我今者欲得相見。執手取辭。彼此無畏。各得安穩。時摩娑婆王聞此語已。心懷不信。遂往寶光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彼多財王遣使相喚。欲得相見。執手取辭。我今不知云何。世尊遣我去不。爾時寶光如來報曰。大王今可往看。必得安穩。時王復問佛曰。我今至彼。既相見已。如何設禮。佛告王曰。彼王有力。應先禮拜。時摩娑婆王聞佛語已。即往多財王所。欲禮雙足。時多財王即起迎接。相抱撫拍。共相慰喻。歡喜取辭。還至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時摩娑婆而白言。世尊。一切諸王。誰為最尊。合受禮敬。佛報王曰。轉輪聖王合受禮拜。王聞佛語。專記在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苾芻眾。受我等請。明日供養。于時世尊默然而受。乃至世尊食訖。嚼齒木。嗽淨水已。時摩娑婆王即於佛前。至誠發願。我今供佛并諸聖眾。所有功德。持此善根。願我當得轉輪聖王。既發願已。忽聞有吹螺之聲。爾時寶光如來便與授記。汝當來世人壽八萬歲時。汝當出世。作轉輪王。號曰餉佉。眾人聞已。出極大聲。彼多財王去猶未遠。聞此叫聲。問群臣曰。摩娑婆王國內有何因緣。出此大聲。諸臣察問。尋報王曰。寶光如來與摩娑婆王授記。於當來世作轉輪王。彼諸人等聞此記已。歡喜踊躍。為此緣故出大叫聲。時多財王聞此語已。遂即迴駕。詣寶光如來正等覺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誰合受輪王禮拜。佛告大王。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合受轉輪聖王禮拜供養。時多財王從坐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已。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苾芻僧伽。明日受我微供。乃至食訖。收鉢澡嗽已。時多財王起大慈悲。普遍生界。便發願言。以此供養善根。願我當來早得成佛。為天人師。佛即報曰。大王當知。於未來世人壽八萬歲時。當得作佛。名曰彌勒。十號具足。佛告諸苾芻。猶此願力。佛與輪王。二寶同時出現於世。
[0026b01]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汝可共我往俱胝聚落。時阿難陀遂與世尊。遊行佛栗氏國。漸至俱胝聚落。次北不遠。有勝攝林樹。佛於中住。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汝等當知。此之禁戒若破。於三摩地。亦皆隨失。汝等若能修習持戒。此三摩地。即能常住。以其智慧。修習身心。於三毒中得正解脫。如是修習。得解脫已。聖者善能了知。我生已盡。梵行成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0026b10] 爾時世尊告具壽阿難陀曰。汝可共我往那地迦聚落。阿難陀唯然。遂與如來。遊佛栗氏國。漸至那地迦聚落。群氏迦堂中。彼那地迦聚落。時有災疫。人眾多死。于時有淥目親近極精進近勝端嚴近端嚴多眾最上。并賢善現名稱施稱上稱等眾多鄔波索迦。皆已身死。時諸苾芻於晨朝時。執持衣鉢。入那地迦聚落。巡門乞食。彼諸苾芻聞此聚落多有人死。然有淥目親近乃至上稱等諸鄔波索迦。皆悉身死。諸苾芻等。既聞人死。巡乞食已。還至本處。安置衣鉢。詣世尊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等諸苾芻。於晨朝時。執持衣鉢。入那地迦聚落。遊行乞食。乃聞人說此聚落中多有人死。彼諸人等既並身死。各趣何道受生。佛告諸苾芻。彼淥目鄔波索迦。斷五下分結已。即受化生。於此涅槃。證不還果。於此世中。得不退轉法。餘鄔波索迦等。亦復如是。佛告諸苾芻。於彼那地迦聚落。更有二百五十一鄔波索迦。並悉身死。亦皆斷五下分結。得受化生。於此涅槃。證不還果。於此世中。得不退轉。於彼聚落。復有三百鄔波索迦。亦皆身死。斷三分結故。及貪瞋癡由有輕障。證一來果。更此受生。當斷一切諸煩惱惑。於彼聚落。復有五百一鄔波索迦身死。斷三分結故。證預流果。不墮惡趣。決定當證菩提之果於人天中七返受生。輪轉息已。斷除煩惱。佛告諸苾芻。汝等當知。欲死者皆來問我。虛生擾亂。無有利樂。然而生者。皆歸於死。若如來出現。或不出現。生滅是常。有何奇異。然其法者。即是法界。如來由自神通。證現覺已。演說示現。分別安住。開示廣說種種妙法。所謂有此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純極苦蘊生。所謂無此有故。彼即不生。彼若滅故。此即當滅。所謂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純極苦蘊滅。然與汝諸苾芻等。當說法鏡經。汝等諦聽。善思念之。云何名法鏡經。汝等當於正覺極生信樂。此名法鏡經。及於法僧伽所有聖者戒光清淨。皆生極信。此是法鏡經。苾芻當知。我所云說法鏡經者。所說是也。
[0026c27] 爾時世尊於佛栗氏國。人間遊行。到那雉迦聚落。時菴沒羅波利夫人。聞佛至那雉迦聚落。時彼夫人。有一鸚鵡鳥。名曰圓面。善解人語。便遣此鳥。往那雉迦。頂禮世尊。起居輕利。少病少惱。安樂行不。世尊若欲遊廣嚴城者。願哀愍我。先至菴沒羅園。是時鸚鵡既受命已。即往佛所。至廣嚴城。遇栗姑毘童子等出城遊戲。見鸚鵡飛過。同聲唱言。菴沒羅婢鸚鵡。我等今當攢箭射殺。言已挽弓。即射鸚鵡。其箭倒下。至童子頭上。時彼鸚鵡即說頌曰。
 兩國交戰時  使者不應殺
 況我是佛使  一切不能傷

[0027a11] 時諸童子亦說頌曰。
 我等箭無力  汝言見有驗
 此是佛威德  汝當無畏去

[0027a14] 時鸚鵡鳥即至佛所。頭面敬禮世尊足已。具陳夫人所有誠信。佛言。善哉。當善安穩。默然受請。於是鸚鵡知佛受請。致敬而去。未至菴園。便被惡鵄空中搦殺。既捨命已即生四天王天。生彼天已。即自念言。我因何事。種何福業。而來生此。便自觀見。由作佛使。捨傍生身。得斯善報。復作是念。我今不應隔宿報世尊恩。即以嚴身之具及青蓮華。俱物頭花。芬陀利花。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於中夜分。至世尊所。頂禮佛足。而以供養。退坐一面。由彼天身光明力故。時那雉迦聚落非常光耀。
[0027a26] 爾時世尊即知根性。為天說法。所謂四聖諦理。聞此法已。便以智金剛杵。摧破二十高峯煩惱薩迦耶見山。證預流果。時天子證諦理已。三歎善哉。今佛世尊。大利益我。非諸父母及諸眷屬。天主沙門婆羅門等能作斯事。唯佛世尊。能拔地獄傍生餓鬼之苦。建立天人。超度生死。枯血淚海。離骨肉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涅槃淨天之路。從無始已來。習耶見山。以金剛智慧。能悉摧壞。令我得證預流果。我從今日。乃至命存。歸佛法僧。作鄔波索迦。永不殺生等。願佛攝受。歡喜踊躍。猶如商人獲大財利。亦如農夫苗稼滋茂。亦如勇士摧伏強敵。亦如病人離諸疾患。得神通已禮佛而去。以其神力還至天宮。
[0027b11]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我今與汝。往詣廣嚴城中。阿難陀答言。奉命唯然。爾時世尊與阿難陀。至廣嚴城菴羅林住。告阿難陀曰。汝可往薜舍離城。脚踏門閫。說於此呪。并說此頌。呪曰。
[0027b16] 毘娑囉他毘娑囉他毘娑囉他毘娑囉他復圖復圖路哥阿努甘笈辜阿若波夜底薩縛復陀阿奴末底提娜薩縛復陀波囉復陀阿奴末底娜薩縛阿囉漢阿奴末底娜薩縛式叉阿奴末底薩縛尸囉縛迦阿奴末底薩縛薩底縛溺(上)奴末底波囉底迦波囉摩奴末底娜迦始縛囉奴末底娜因陀囉奴末底娜提婆多奴末底娜阿素囉陀囉奴末底娜阿蘇囉畢理灑奴末底娜薩縛復陀奴末底娜毘娑囉毘娑囉毘娑囉毘娑囉復圖嚧迦奴甘[竺-二+扱]俱藐般也邸聞遮陀聞遮陀息災難驅災難驅出耶鬼
[0027b27] 世尊欲入。大自在最勝尊與帝釋及梵天欲入。世界主護世四天王與無量諸天眷屬欲入。阿蘇羅王與其眷屬諸鬼神等無量百千。於佛世尊。生大信心。亦欲來入。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汝等鬼神莫生損害。速出速出。速出速出。速去速去。汝等若欲發惡心者。今當速去。若有慈悲心者。便可聽住。無有過失。樂為擁護者。亦可聽住。大悲世尊為憐愍一切有情故。作如此說。蘇畝蘇畝。蘇畝蘇嚧 嚧畝嚧畝 畝畝嚧蘇摸嚧摸蘇摸嚧 摸嚧摸嚧摸嚧摸嚧摸嚧摸嚧摸嚧 彌理彌理 蘇嚧彌理 蘇嚧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蘇呂彌理 理理理理理理 利利利利利利 彌理彌理彌理彌理 彌利彌利 賀私彌彌理彌理私私弭 殑伽囉伽囉迦吒 殑迦囉迦囉迦遮 殑迦囉殑迦囉 殑迦囉殑迦囉 殑迦囉殑迦囉 殑迦囉殑迦囉 俱利賒殑迦囉殑迦離迦利賒理理理理理阿理破娑理 逋理逋理逋理逋理逋理逋理逋理 逋奈他奈他託離布離布那他託涅理迦車託離布離逋理涅理 車託波囉夜他 離逋離布波囉夜他。世尊憐愍世間。欲入此城。利益一切眾生故。慈悲喜捨故。此呪成就伽他。一切諸天。及一切眾生。以最勝智慧法性。說伽他曰。
 斷除諸結習  遠離諸貪愛
 其心常寂靜  彼能安樂汝
 世間若有人  善住涅槃道
 能說一切法  彼能安樂汝
 生死流轉中  作諸歸依者
 利益有情類  彼能安樂汝
 普以大悲心  養育諸有情
 慈念如赤子  彼能安樂汝
 一切歸依者  在於生死中
 依之獲善利  彼能安樂汝
 證諸一切法  清淨無染穢
 身口意寂然  彼能安樂汝
 勇猛出見時  增長諸財物
 成就諸義量  彼能安樂汝
 在昔降誕時  大地皆震動
 眾生悉歡喜  彼能安樂汝
 大地六變動  證得菩提道
 魔王生惱心  彼能安樂汝
 善轉正法輪  名稱滿十方
 說諸聖諦理  彼能安樂汝
 演諸微妙法  摧伏諸外道
 攝受於眾生  彼能安樂汝
 願佛以安樂  及於帝釋天
 一切諸鬼神  常為擁護者
 以佛功德力  諸天皆歡喜
 所求事願者  無有不成就
 常護諸二足  及諸四足等
 去者獲安穩  來者亦安樂
 夜中獲安樂  晝時亦安樂
 不逢諸惡事  一切皆安樂
 一切世間人  及諸一切天
 異道鬼傍生  悉皆無惱患
 鬼神來此者  地行及空中
 常以慈悲心  晝夜為善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六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七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菴羅夫人緣餘

[0028b07] 爾時具壽阿難陀。從佛受呪及伽他已。即往廣嚴城。以脚踏門閫。咸依上法。時菴羅夫人聞佛遊行廣嚴城。至我菴羅林。嚴飾侍從。前後圍遶。乘諸珍轝。從城中出。往世尊所。禮拜供養。至菴羅園林。從轝而下。遙覩尊顏。頭面禮敬。爾時世尊與無量百千諸苾芻眾。侍衛而坐。為說正法。遙見菴羅夫人。告諸苾芻。汝等各依所修。正念而住。菴羅夫人今當至此。云何正念而住。先所惡業應當捨離。未生惡業抑令不生。先[*]所善業。勿令忘失。勤加修習增長圓滿。證見智慧。作如是者名為精進。云何正意。行住坐臥善自觀察。支伐羅衣瓶鉢等。如法安置。如是觀察名為正意。云何正定。當自觀察內身。勤修正念正意。捨離諸不善心。於一切眾生。復於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見法隨順。勤修精進。於一切有情。捨離諸惡。正念而住。今菴羅夫人欲至。教示汝等。應善修習。當依我教。時菴羅夫人便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以無量方便。為說妙法。示教利喜已。世尊默然而住。菴羅夫人從坐而起。整衣服。合掌向佛。作如是言。願佛世尊。明旦與諸苾芻。垂至我家。受我供養。世尊默然許之。時菴羅夫人知佛受已。作禮而去。爾時栗姑毘子聞佛至廣嚴城菴羅林中住。各乘車輅。將詣佛所。其車馬等。種種形類。青馬。青絡。青鞭。青輅。青傘。青巾。青劍。青寶。青扇。青衣。青塗香。青粖香。及青侍衛。黃赤白等。亦復如是。所經道路。高聲驅逐。無人當者。既出廣嚴城已。直詣世尊。爾時世尊。遙見栗姑毘等漸將欲至。告諸苾芻。汝等未見三十三天出遊戲時。汝今當看栗姑毘等。彼諸天眾以自在神通。遊戲園林亦如栗姑毘等。無有異也。時栗姑毘等。既至菴羅門外。從輅而下。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世尊爾時為栗姑毘等。以無量方便。廣演法要。示教利喜。時有一摩納婆。名曰廣飾。同至會中。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作如是言。善逝。我有辯才。又言。善逝。我有辯才。今欲歌歎。佛言。善哉善哉。爾時摩納婆說伽他曰。

 央伽大王被寶甲  於摩揭陀得自在
 彼王國內出世尊  名稱十方如雪山
 同俱牟陀及蓮花  其花開敷甚香潔
 自在慈悲出世間  善逝名稱達諸方
 日光出時紅蓮開  月光出時俱牟盛
 眾人見佛皆歡喜  喻若空中覩明月
 共瞻如來智慧力  猶如盛火夜中觀
 能發眾生眼目光  所有疑惑皆除遣

[0028c27] 爾時諸栗姑毘等告摩納婆曰。善言善言。如汝所說。于時五百栗姑毘子。以摩納婆善讚歎故。各脫上服。持乞摩納已從坐而起。整衣服。合掌禮佛。白言。世尊。願佛世尊。與諸苾芻。至明日時。降赴宅中。受我供養。世尊告曰。我先以受菴羅夫人請已。諸栗姑毘等聞佛是言。白世尊曰。我等今被菴羅夫人最勝智者壞迀於我。今由彼故。令我不獲於先往世尊所瞻禮供養。復白佛言。我等當於後時。供養如來及苾芻眾。佛言。善哉。婆斯吒等諸栗姑毘聞佛許已。歡喜而去。時摩納婆見栗姑毘去。從坐而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彼栗姑毘。以我善讚世尊。施我五百上服。我今還欲奉施世尊。願垂哀納。爾時世尊以慈悲故。受摩納婆所施之服。於是如來告摩納婆曰。如來應供正遍知。出現世間。有五種希有法。云何為五。一者天人師出現。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法要。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此為第一希有。二者若有信心。於如來所說。聽受尊重。聞法奉持。心不散亂。此為第二希有。三者若有聞佛說者。一一奉行。此為第三希有。四者聽聞法者。即能證知。歡喜信受。生大善根。與出離相應。此為第四希有。五者若聞甚深法句。以智慧了知。此為第五希有。摩納婆。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故。有此五種希有。

[0029a26] 爾時如來復告摩納婆曰。凡善人者。得少恩故。猶尚不忘。何況多恩。是故汝當勤修此事。爾時摩納婆聞佛所說。信受奉行。頂禮而去。時菴羅夫人於斯夜中。營辦種種飲食。乃至坐於卑座。為聽法故。爾時世尊為菴沒羅夫人。讚歎布施功德。說伽他曰。

 布施人愛咸恭敬  名稱遠聞香普熏
 是故智者常行施  求樂除慳得無畏
 長夜得生帝釋天  與諸天眾同遊戲
 諸天宮殿遙相待  此滅速生於彼天
 帶自光明遊喜園  與諸天女五欲樂
 佛弟子眾聞斯法  必定當生於彼天

[0029b09] 爾時世尊與菴沒羅夫人。說種種法。示教利喜已。禮佛而去。時諸苾芻咸皆有疑。請世尊曰。彼栗姑毘種何緣業。若生天上。及生人間。得大威德。乃至於此。與三十三天同其福報。告諸苾芻。當知彼廣嚴城栗姑毘。以積習資糧故。廣說乃至。說伽他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0029b17] 佛告諸苾芻。乃往古昔。此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時。迦攝波如來出現於世。十號具足。彼佛與二萬苾芻。前後圍遶。依波羅痆斯城。仙人墮處。施鹿林中住。時彼城內。有五百鄔波索迦。各辦財貨。將欲入海共造一舡。候於便風。即入大海。至彼寶洲。競取珍寶。滿置舡上。忽遇惡風。飄至曲磵。求動無由。彼等惶懼。莫知恃怙。便為迦攝如來。於沙岸上。聚砂為窣堵波。持種種寶。而以供養。於睡眠中。遇大光明。中有聲曰。汝等當備行計。莫生放逸。於第七日時。必有海潮來至。由此海潮。必獲安樂。到於本國。彼商人等。即於晨朝。互相告言。共議此事。我等所為迦攝世尊無上福田。作諸供養。以此善根。當令我等。天上人中。有大威德猶如三十三天。等無有異。汝諸苾芻。彼五百商人者。今廣嚴城五百栗姑毘是。昔為迦攝如來。起於沙塔。以寶供養。由是因緣。天上人間。獲大威德。三十三天。等無有異。苾芻當知。造純黑業者。得純黑報。造純白業者。得純白報。造雜業者。得雜業報。是故汝等。應捨純黑業。及於雜業。修諸白業。勤加功用。無得放逸。佛說此已。諸苾芻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0029c11]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汝可隨我往竹林聚落。答曰。唯然世尊。爾時世尊遊行薜利支人。間至竹林聚落北。昇攝波樹林中住。于時其國飢饉。極至困弊。乞食難得。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時世飢儉。乞食難得。汝諸苾芻。如飢儉經廣說。亦如道品傳來經。六集經。及大涅槃經等法行。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汝隨我往無間聚落。答曰。唯然。爾時世尊行至一處。忽然微笑。諸佛常法。於微笑時。當出青黃赤白等光。從如來口。分為二道。一道直上。一道直下。其光下者。照于等活。黑繩。眾合。叫喚。大叫喚。熱。極熱。無間。水泡。遍泡。阿吒吒。呵呵婆。呼呼婆。嗢鉢羅。鉢頭摩。摩訶鉢頭摩等地獄。其中熱者。遇光便冷。如其冷者。遇光便熱。所有一切極苦之事。皆悉休息。時諸罪人既得苦息。咸作是念。我等今從此滅餘處生耶。令彼有情。心生深信故。如來化作別形。往彼教化。既見化佛。便作是念。我等不於此滅。亦不餘處受生。我亦未曾見此有情。由佛威德。令我劇苦。皆悉解脫。時彼罪人皆於如來化身。生極信心。彼等有情受業盡已。生天人中。得依正諦理其光上者。至四天王天。乃至有頂天。光所及處。皆出無常苦空無我等聲。復說二伽他曰。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0030a10] 爾時光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普皆照已。隨世尊後。若說過去事。光從後沒若說未來事。光從前沒。若說地獄事。光從足下沒。若說傍生事光從踝沒。若說餓鬼事。光從脚足大指中沒。若說人事。光從膝中沒。若說力輪王事。光從左手中沒。若說轉輪王事。光從右手中沒。若說生天業。光從臍中沒。若說聲聞菩提。光從口中沒。若說緣覺菩提。光從眉間毫中沒。若說無上正等覺事。光從頂沒。爾時光明遶佛三匝。從佛頂沒。時具壽阿難陀合掌向佛。以頌問曰。

 千種間雜色  束之從口出
 其光照十方  猶如日光盛

[0030a23] 復說頌曰。

 貢高狂猾除  為世勝上因
 蓮牙珂貝齒  無緣不微笑

[0030a26] 復說頌曰。

 此時由佛自覺法  往彼樂聞最勝者
 無上牛王甚深言  能以清淨除疑惑

[0030a29] 佛言。阿難陀。如是如是。如來應正等覺。非無因緣。而輒微笑。阿難陀。汝見此處不。白言見。阿難陀。此是過去三正等覺所坐之處。時具壽阿難陀。即敷七條衣。以為四重。請世尊坐。欲令此地。有四世尊所受用處。世尊就座。暫時而坐。告阿難陀曰。我今欲往彌替羅聚落。阿難陀白言。唯然。我願隨從。爾時世尊。於勝身城。人間遊行。至彌替羅。住莫訶提婆林中。廣如莫訶提婆。及國王相應品中說。復告阿難陀曰。我復欲往阿耨井處。廣說如上到其井傍。見一女人執持罐綆。欲來汲水。有一男子。於此女人。情生染著。其女亦於。彼男深生愛重。共行言笑。到於井傍。其女將兒。年尚幼小。隨行而至。母觀男子。欲取其水。誤繫兒頸。投於井中。兒便命過。時彼女人從生已來。未曾聞說伽他。因繫兒死。不覺辯才。誦一伽他曰。

 我知欲本因  從其分別生
 我若不分別  欲從何所起

[0030b19] 爾時如來隨路而至。告阿難陀曰。汝應受彼伽他。此是過去諸佛所說。為在愚夫異生口中。令此伽他不生光耀。如佛所說。我不曾見一切法。如心速疾轉動。于時女人為其兒死。極生苦惱。禮拜世尊雙足。世尊知彼女人意樂隨眠。稱其根性。而為說法。女聞法已。證預流果。彼見實諦。遂自說言。世尊。我所證法。非父母所作。亦非王天所作。非親眷所作。廣如上說。此是世尊之力。能竭血淚海。亦超過骨山。關閉惡趣門。開天解脫路。建立天人道。令入善趣流。我今歸依佛法僧。從今已去。為鄔波斯迦。

[0030c02]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我為菩薩時。此處往昔有仙人。名跋伽婆。請我令坐。以花果供養。在於餘處。亦作如是供養。復告阿難陀。我昔為菩薩時。天帝釋作獵師形。被一雜色衣。我時為出家故。脫於細軟上服。而與換之。有信婆羅門居士等。因從此地。建立受袈裟塔。乃至今日。諸苾芻咸皆禮拜供養。天帝釋將我迦施迦衣。於三十三天安置。建立迦施迦會日。至今三十三天咸皆供養。復至餘處。世尊告阿難陀言。我昔為菩薩時。以青蓮花色劍。自割我髻。擲於空中。有信心婆羅門居士。便於此地。建立割髻塔。諸苾芻。今應禮拜供養。于時天帝釋持我髮髻。於三十三大安置。建立髮髻會日。今猶不絕。佛復至餘處。告阿難陀言。我昔行菩薩道時。闡陀迦於此地。將我乾闥伽馬王。却還本宮。有信心婆羅門居士。復於此地。立馬迴塔。諸苾芻至今供養。復漸至牛苑聚落。告阿難陀言。彼闡陀迦善男子於此而生。乃至長成。復至彼城。於彼城中。剎利力士等聞世尊欲至。老宿咸言。使諸少年。令嚴飾道路。我等嚴飾城內。時諸少年競相嚴治道路。見其路中有一大石。將欲除去。擎不能勝。于時如來即到其傍。告言。諸波斯吒種。今欲何作。答曰。欲為世尊。嚴治道路。然除此石。不能得去。佛言。若如此者。我當除却。彼言。願為除之。于時世尊以手擎石。擲在虛空中。其石高遠。望者不見。彼力士等。既見擲石聲勢極大。咸皆驚怖。佛言。汝等勿懼。便以神力。遂令彼石。碎為微塵。從空而下。諸力士見已。白佛言。今此微塵從何而落。佛言。我以彼石。作此微塵。力士等白言。此為不善。佛言。汝願此微塵合成本石耶。彼言。如是。爾時世尊以解脫力。還令石合。置於本處。世尊便於石上而坐。及五百力士亦皆同坐。彼等白言。世尊用何力故。能擎此石。佛言。以父母所生之力。力士復言。用何力故。能碎斯石。佛言。以禪定力。復問言。用何力故。能合其石。以解脫力。白言。父母所生之力。凡有幾量。佛言。始從十人力。如一凡牛力。十凡牛力。如一青牛力。十青牛力。如一小象力。十小象力。如一大象力。十大象力。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如一白牙象力。十白牙象力。如一賓陀山象力。十賓陀山象力。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如一力士力。十力士力。如一大力士力。十大力士力。如一猛象力。十猛象力。如一章住羅夜叉力。十章住羅夜叉力。如一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如一那羅延力。如來節節之中。皆有那羅延力。自然而生。攝頌曰。

 人牛與青牛  黃赤小大象
 力士藥叉等  不及那延力

[0031a24] 此那羅延力。是如來父母所生之力。諸力士白言。除此那羅延。及解脫力等。更有餘力不。佛言。有福德力。福德力圓滿故。如來於菩提樹下。降伏三十六俱胝諸魔鬼等。證無上覺。復白佛言。除福德力。更有餘力不。佛言。有智慧力。智慧圓滿故。從無始來積習煩惱。並皆棄擲。復白佛言。除智慧力。更有餘力不。佛言。有神通力。神通力圓滿故。能降伏耆舊無智貢高六師外道。復白佛言。除神通力。更有餘力不。佛言。有無常力。無常力圓滿故。如來父母力禪定力。解脫力。福德力。智慧力。神通力。如來此諸力。皆於雙林樹下。光明盡滅。頌曰。

 禪定與解脫  福德智慧力
 如斯諸力等  無常力最大

[0031b09] 佛告諸力士。當知我身如金山峯。為無常力。不久磨滅。是故智者。當求無常不能逼處。佛告諸力士。汝等當知。今世之人。壽命漸短。色力薄劣。然此石者。是往昔人拋擲戲弄之石。汝等觀斯石傍。猶有手指擎簸之迹。時諸力士。聞佛此言。甚大驚愕。生希有心。摧伏驕慢。爾時世尊知力士等種性隨眠意樂。為說四聖諦理諸證智法。彼等聞已。無始已來積習我見。身見山以金剛智摧破。證預流果。爾時世尊告具壽阿難陀曰。我今與汝。往拘尸那城。答言。唯然。既漸次行。於其中路。有梵婆城。不入此城。便即往彼拘尸那國。到彼國已。爾時世尊指娑羅雙樹。告阿難曰。我當不久於彼林下。入般涅槃。爾時世尊遊行俱盧數人間。至調伏繝色王城。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知一切諸漏。說皆滅盡。我非不知。我非不見。苾芻。我今豈可不知不見既漏盡滅。所謂此色。此色積集。此色斷滅。此受想行識。乃至此識積集。此識等滅。亦復如是。若有苾芻。常修習定。便起念求。不從諸漏。而得解脫。然彼苾芻。非不從諸漏。心得解脫。何以故。為彼苾芻不修習故。應如是答。問曰。彼何不修習故。答曰。為不修習四念住故。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支。八聖道等。為不修習故。如是答。苾芻當知。如雌雞生卵。或五或六。或十二等。時彼母雞。不依時節。孚附抱其子。不溫暖之。又不轉動。然作是念。我此生子。或用於觜。或用於爪。損破其[穀-禾+卵]。望得其子安隱出[穀-禾+卵]。然彼雞卵。既不如法。遂不成就。能出其[穀-禾+卵]。何以故。由彼母雞不依時節。孚抱其子。兼不溫暖。又不轉動。所以不生。彼習定苾芻。亦復如是。然彼苾芻不從有漏。心求解脫。彼苾芻復非不從有漏。心得解脫。何以故。由不修習故。作如是言。云何不修習。由不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支。八聖道等。若有策勵修定苾芻。生如是念。不從有漏。而求解脫。然彼苾芻不從有漏。而得解脫。何以故。由修習故。作如是答。云何修習。由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支。八聖道等。由此修習。作如是答。苾芻當知。猶如雞母生卵。或五或六。乃至十二。是時雞母孚抱其子。如法溫暖。不失時故。苾芻當知。彼雞母不起如是念心。其子自以[此/束]爪。損破其[穀-禾+卵]。望得其子平安生長。彼子遂得成就能以[此/束]爪。摧破其[穀-禾+卵]。便得平安出離其[穀-禾+卵]。何以故。由彼雞母如法抱養。溫暖迴轉。不失時節。遂能成就。彼修習求定苾芻。亦復如是。然不生如是念。我不從有漏。心得解脫。彼苾芻復不從有漏心得解脫。何以故。由彼修習故。而得解脫。作如是答。云何修習故。謂修四念住。乃至八聖道等。而修習故。作如是答。苾芻當知。如木作師。并及弟子。常用斤斧。由常用故。遂有指痕。苾芻當知。彼木作師。并及弟子。然而不能自順正智正見。轉用斧柯。由數用故。不覺自盡。既見盡已。始生其念。知此柯盡。彼習定苾芻。亦復如是。然而不能自順正智正見而轉。不自覺知斷漏多少。後至漏盡。方始證知。何以故。由勤修習。何以能證。作如是答。云何修習。謂修習四念住。乃至八聖道等。由修習故。作如是說。苾芻當知。猶如海舡經水六月。出於岸上。經暑夏月。風日吹曝後遭天雨。自然分散。彼修定苾芻。亦復如是。諸相應結。隨眠煩惱。諸障礙等。自然解散。何以故。彼由修習。皆能解脫。云何修習。而能解脫。謂修習等。廣說如上。由修習故。作如是言。爾時世尊。說此法時。有六十苾芻。不生諸漏。心得解脫。爾時世尊人間遊行。至天指城。告具壽阿難陀曰。今此城中。善覺釋迦生長此城。又至嵐毘尼園。世尊復告阿難陀曰。我於此林中。亦既生已。南行七步。不假人扶。觀察四方。便作是言。此最後身。更不受生。復至劫比羅城。告具壽阿難陀曰。彼淨飯王生於此城。長受王位。復至毘輸那羅城。是時世尊告諸苾芻。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善惡二報。汝等諦聽。善思念之。何者惡眾。謂欲瞋癡怖畏惑等。相隨計縛。是名惡眾。云何善眾。謂不隨順諸欲瞋癡怖等。名為善眾。如上二眾。我今說已。世尊復至俱那聚落。告具壽阿難陀曰。俱那含牟尼如來。於此聚落生已。而成正覺。便於此地。而般涅槃。爾時世尊復至犁地村聚落。告具壽阿難陀曰。我為菩薩時。遊行父王聚落。至一贍部樹下。思惟入定。證得初禪無漏。又至餘處。告阿難陀曰。往昔俱那含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於此地上。安袈裟處。復至洗浴聚落。告具壽阿難陀曰。此村。往昔俱那含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於此洗浴。遂便立號。名洗浴村。復至斯迦底聚落。於聚落北。住勝攝波林。告諸苾芻。往昔有一工師。名阿吒羅。每持一竿。置肩上行。有一弟子。名迷勒迦。每蹬工師所持竹杖。在上舞戲。時阿吒羅告迷勒迦曰。汝可向我肩上。蹬竿而上。恒須下視。彼此相看。莫令失錯。更互上竿。各無傷損。既作舞已。穩審下竿。諸人既見。知我與汝。俱有勝能。既生歡喜。便共獲財。時迷勒迦白阿吒羅曰。莫作此語。何以故。師今但自防守。我今亦自用心。作舞樂已。穩審下竿。彼此既不損失。諸人覩見。兩獲財寶。時佛告言。如弟子迷勒所說。當順道理。何以故。若能守護自身。即能守護於他若欲守護於他。即便不能自守。如何自守。能守護他。由勤策勵數數修習。由隨守護。觸境現前。所以如是。自守護時。亦能護他。如何護他。不能自護由不惱他。亦不瞋他。并不損害。慈悲憐愍。所以如是。能守護他。不能自護。是故汝等苾芻。應如是學。若欲自守護時。應當修習四念住處。若欲守護若言自護。及守護他。亦應修習四念住處。云何四念住處。所謂身受心法念等住處汝等苾芻。應如是學。

[0032c02] 爾時世尊到一車難伽羅聚落住一林中。告諸苾芻曰。我今於此林中。二月宴坐。諸苾芻除供養飲食人。餘者並不得來此。若至裒灑陀日。亦遣供養飲食人來取欲。于時世尊便入寂定。諸苾芻等皆無往者唯供養飲食人得至佛所。滿二月已。爾時世尊從定而起。於苾芻眾前。敷座而坐。告諸苾芻曰。若有外道。來問汝等。沙門喬答摩作何等行。於二月間。而入寂定。汝應報云。入數息三昧。何以故。我於二月中。作數息觀宴坐而住。我作此觀時。於入息曾無散亂。如實了知。於出息亦無散亂。如實了知。長短生滅。遍身所有出息。皆悉了知。遍身所有入息。亦悉了知。輕安行出息。輕安行入息。如實了知。受了知心了知樂了知行。輕安心行而入息。如實了知。輕安心行而出息。如實了知。心能了知。令心歡喜。令心專定。心解脫而入息。如實了知。心解脫而出息。如實了知。無常見。捨離見。厭離見。滅壞見而入息。如實了知。乃至滅壞見出息。如實了知。苾芻當知。我今念知此是麁行。我今超過此行。以輕安行餘極細行而行由我超過彼麁行。以輕安數。修微細行故。爾時有三天。來詣我所而坐。一者作是言。喬答摩沙門今已滅訖。一者云。彼非已滅。今當欲滅。一云。彼非已滅。亦非欲滅。住於禪定。凡諸應供。皆如是定。諸苾芻。我今為汝如法而說聖者修行。諸天修行。梵天修行。無學修行。有學修行。如來修行。凡有學者。未得當得。未證當證。未得見前。當得見前。凡無學者。已得見前。當得增長。有學者當得見法安樂而住。乃至道品集經中說。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七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八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33a11] 爾時世尊於憍薩羅。人間遊行。至增長聚落。住增長林中。時蓮花莖婆羅門為聚落主。是勝軍王所施。有弟子。名菴沒羅子。博學多聞。辭峰峻發。其蓮花莖常有五百梵行弟子。讀誦四明之典。聞沙門喬答摩。於釋迦族。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正信出家。證無上覺。名稱十方。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所作已辦。初善。中善。後善。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遊行人間。至增上林。彼蓮花莖念云。如我經說。若人有三十二相。彼人當有二趣。一者若在家。當為轉輪王。正化天下。七寶成就。所謂輪寶。象寶。馬寶。女寶。主兵臣寶。主藏臣寶。摩尼珠寶。具足千子。威德勇猛。相貌端嚴。摧伏他軍。大地山河。盡無賊盜。不加刀杖。正法理人。二者若剃除鬚髮。被福田衣。正信出家。當成正覺。既聞斯已。便告菴沒羅子曰。汝今知不。我聞喬答摩於釋迦族。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正信出家。乃至成等正覺。名稱十方。遊行人間。至增長林。我經中說。若人有三十二相者。此人當有二趣。乃至成等正覺。具如上說。告門人曰。汝可往詣喬答摩所。到已白知。如我言不。弟子答曰。唯然受命。時彼弟子。與耆舊諸婆羅門等。往詣佛所。到已在一面立。時諸耆舊婆羅門。咸皆起居問訊已。退坐一面。
[0033b10] 爾時世尊與諸耆舊婆羅門等。演說妙法。示教利喜。時菴沒羅子著一皮革。以高慢心。往來掉動。不聽佛說。輒來問義。如來雖答。猶不存意領納佛語。然於世尊。輕慢如此。
[0033b14] 爾時世尊告菴沒羅子言。彼耆舊婆羅門等皆具三明。汝今豈可輕慢。輒相問難。時菴沒羅答曰。喬答摩。我有何問。世尊告曰。我為上首婆羅門等。說諸法要。汝今著一皮革。往來眾中。輕舉言問。我既答已。汝又不聽。菴沒羅答曰。若是婆羅門類。可與同坐言義。汝今既是剃髮沙門。非我婆羅門類。往來酬答。亦有何過。汝沙門等凡夫。行在惡路。多染惡法。如汝之輩。應合輕慢與語。故我如此。
[0033b23] 爾時世尊告菴沒羅曰。汝來於此。為求利益。我今觀汝。不曾承事師長。時菴沒羅聞佛此言。便生嗔恨。於佛世尊。欲有誹謗輕毀。作是言曰。剎利釋種。是大愚癡梵行勝人。不知恭敬。佛告菴沒羅言。諸釋種等有何過失。菴沒羅子曰。我於昔時。有事入劫比羅城。諸釋種等在於高樓。咸指我言。此是蓮花莖弟子。輕慢於我不生恭敬。佛言。汝見鷦鷯鳥不。在於本窠。猶為自在種種言說。況諸釋種在劫比羅城。而得自在。菴羅子曰人有四等。一者婆羅門。二者剎利。三者薜舍。四者戍達羅。此四類人。咸皆恭敬諸婆羅門。唯汝釋種愚人。見尊勝者。不解恭敬。爾時世尊便自念云。此菴沒羅子云我釋種。從先世來。父是釋種。母非釋種。
[0033c09] 爾時世尊觀彼菴沒羅昔世父母。是何種類。知是釋迦之婢所生種族。諸釋是其昔主。即問菴沒羅曰。汝今是何種姓。答曰。喬答摩我是耳輪種。世尊告曰。我尋汝種是釋迦婢所生諸釋種類是汝之主。爾時諸耆舊婆羅門等向佛言曰。喬答摩。而今不應以婢生種。譏謗於彼。何以故。此菴沒羅子。博學多聞。辯才無滯。能與喬答摩。共相論難酬答。佛告諸婆羅門。汝等意謂菴沒羅子與我言論得者。咸且默然。觀我與彼隨問酬答。若彼不能與我立宗問難。當默而住。汝等諸人。若能與我立宗言論。便可隨意。諸婆羅門曰彼菴羅子摩納婆。多聞通達。言詞巧妙。堪與喬答摩。共為論敵。
[0033c23] 爾時世尊告菴沒羅曰。摩納婆。昔有國王。號曰甘蔗。王有四子一曰炬面。二曰長耳。三曰象肩。四曰足釧。時彼四子因有愆過。被王放逐時彼四子既被王逐。各將親妹往他國境近雪山下。弶伽河岸邊。去劫比羅仙人住處不遠。各剪草菴。互娶別生之妹而為居住因誕男女後時甘蔗王念此四子問群臣曰我之四子今何所在。群臣答曰。王之四子。因犯愆過被王放逐。今在他境大雪山下。弶伽河岸邊。乃生男女等。時甘蔗王告群臣曰。我之四子等。能如是耶。答曰能。爾時甘蔗王從容舉其右手唱言。我兒能最極能由大威德人言極能故。因名釋迦(唐言能也)。
[0034a07] 佛告菴沒羅曰。汝豈別聞有餘生耶。答曰。喬答摩。我聞古來釋迦之種。從此而生。佛告菴沒羅曰。昔甘蔗王有婢。名為織經。形容端正。人所喜見。時有一仙。是摩登伽種。常與此婢。一處住故。因遂私通。便生一男。其男生已。即能言語云。且可揩拭洗濯我身。除去不淨。彼時喚鬼為迦尼婆夜那。由斯兒生即能語故。謂是生迦尼婆夜那鬼。因號此兒。為迦尼婆夜那。從此以來。迦尼婆夜那種。菴沒羅。汝頗曾聞迦尼婆種從此生耶。佛說此語已時菴沒羅便即默然。第二第三作如是問。時菴沒羅亦復默然。爾時執金剛神。手執金剛杵。其焰煇赫。色如猛火。見菴沒羅默然思惟。不答世尊。持杵擬菴沒羅頭。作是念云今者世尊三問菴沒羅先世種姓若菴沒羅不答世尊者。我當持此火杵碎菴沒羅頭。令為七分。時菴沒羅。以佛威力故。見彼執金剛杵即便惶怖身毛皆竪。白佛言。喬答摩。我聞迦尼婆夜那從彼而生。時耆舊婆羅門等白佛言。世尊。我等昔來不信世尊所言方知菴沒羅種。是釋迦婢生。其言非謬。
[0034a28] 爾時世尊告諸婆羅門言。汝等不應以婢生種譏謗菴沒羅。何以故。彼昔仙人有大神通威德。由甘蔗王於彼仙人曾有過失。彼便以惡呪誓法。而訶責之。王既聞已。憂愁惶怖身毛聳竪。便以種種殊珍嚴飾長女。王以左手執女右手執一金瓶。以與仙人。而為其婦。時彼仙人不受王女。時菴沒羅見世尊說是婢生種故默然憔悴。伏面下視。而無威光。思惟而住。
[0034b08] 爾時世尊作是念曰。由我說彼菴沒羅子。是婢生種故。默然憔悴。身無威光。思惟而住。我今應與其語。作是念已告菴沒羅曰。摩納婆。猶如剎利童子與婆羅門童女。共為婚對因生一男彼男於婆羅門眾中。得共坐起得共祭水得讀典籍不。菴沒羅曰。得耳。喬答摩。佛言。摩納婆彼男得剎利灌頂以不。答言。得耳喬答摩。何以故。以是婆羅門外甥故。以是剎利姓兒故佛復告菴沒羅。有婆羅門童子。與剎利童女共為夫婦後生一男。此男於婆羅門眾中。得同坐起得共祭水得讀典籍於剎利眾中。得受灌頂不。答言。得耳喬答摩。何以故。由是婆羅門姪兒是剎利外甥故。佛言如剎利童子因犯愆過。被剎利驅逐。彼得於婆羅門眾中。共坐起不。得祭水不。得讀典籍不。答言。得耳。喬答摩。於剎利眾中。得受灌頂不。答言。得耳。喬答摩。何以故。以是親故。佛言。摩納婆。有婆羅門童子。被婆羅門驅逐。得於婆羅門眾中。得同坐起。得共祭水。得讀典籍不。答言。不得。喬答摩。得於剎利眾中。得受灌頂不。答言。不得。何以故。以犯本戒。號為婆羅門旃茶羅故。佛言。摩納婆。當知剎利生者。種族姓望。最為尊貴。婆羅門則不如此。是故梵天娑呵世主說伽他曰。
 剎利承嫡者  兩足中最尊
 明行具圓滿  得在天人上

[0034c05] 摩納婆。我亦如是。重說伽他曰。
 剎利承的者  兩足中最尊
 明行具圓滿  得在天人上

[0034c08] 摩納婆。於意云何。若淨行婆羅門。嫁娶諸婆羅門。得於此中。受其祭水。及誦其典籍不。答言。得。佛言。因於嫁娶聚會。便執種姓。若有一切執著族姓。自言我是摩納婆者。此人不能見證無上明行足。若捨離我慢種姓。即能修行。證此無上明行足。時菴沒羅白佛言。如我狂醉。於世尊前。生輕慢者。過去現在。乃至未來。亦無此輩願為我說如是勝法。由此令我得悟明行足。佛言。諦聽。極善作意。摩納婆。諸佛出現於世。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然彼說法。初善。中善。後善。詞義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若居士居士子。聞此法者。能生信心。由信心故。即專修學。能知在家。是諸苦惱積集之處。凡是出家。趣於空野。若在家者。多被攀緣鉤繅繫縛。乃至盡形。不能修習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然我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從家趣於非家。精勤修習。決擇知已。或多財物。或少財物。或多眷屬。或少眷屬。悉皆捨離棄俗出家。剃除鬚髮。被著袈裟起正信心。從家趣於非家。住於淨戒。披解脫衣。具足行法縱有小罪。深心怯懼。一切善品。受已修學。捨能殺生。息持刀杖。於諸有情。皆起慈悲。乃至蚊蟻。皆無害心(廣如長阿笈摩戒蘊品中說於菴婆娑婆羅門事)。
[0035a04] 爾時世尊至葉聚落。為諸四眾。廣說四佛坐經已。復至日出聚落。為二姊妹女人。一名賢喜。二名明月。廣說如經。世尊復於憍薩羅。人間遊行。至室羅伐城。時給孤獨長者往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世尊為說法要。示教利喜已。世尊默然而坐。時給孤獨長者從座而起。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苾芻眾明日就宅。受我微供。世尊默受。知佛受已。即辭歸家。於其夜分。嚴淨飲食。至明晨時。遣使迎佛。唯願世尊。降赴就宅。世尊既至。飯食訖。是時長者取一小座。專心而坐。時世尊為給孤獨長者。說諸法要。示教利喜已。從坐而去。諸婆羅門居士。次第供養佛及聖眾。時諸苾芻受食之時。未及自喫。先與貧兒。諸婆羅門居士皆起譏嫌。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應先自食。餘施貧兒。有二乞兒。一是婆羅門童子。一是剎利童子。其婆羅門童子。不知時事。僧伽未食。先來前乞。諸苾芻等無與食者。剎利童子。食後方乞。眾多施與。剎利童子問彼童子曰。汝乞食得不。彼便報曰。我不得食。因嗔恨言。若我自在。釋迦弟子。皆斷其頭。棄之於地。剎利童子曰。若我自在。佛及苾芻。以六種味。日日供養。彼二童子各作言已。於一樹下。咸自眠睡。時有一車輅。馬驚碾婆羅門童子。因遂頭斷。爾時世尊由此事故。說伽他曰。
 意常為首  起業為最  心有所恨
 速受其報  苦來逼身  輪斷其頭

[0035b03] 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所說此頌。其義云何。佛告阿難陀曰。汝今見不。彼婆羅門童子。於佛苾芻。起不善心。出麁惡語。由此因故。輪碾頭斷。阿難陀答曰。我今已見。世尊告曰。我見此事。故說伽他。時室羅伐城有一長者。無子命終。城中婆羅門居士共相議曰。今此長者。身已亡歿。又無子息。欲令何人繼嗣於後。見前剎利童子在樹下臥。于時日光西傾。樹枝影覆童子上。而不移謝。眾人見已。便將歸舍。繼嗣長者。既嗣已。童子念云。此由佛法僧力。我今請世尊及苾芻眾。設諸供養。作是念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取一小座。一邊而坐。爾時世尊為彼童子。說諸法要。童子聞法。從坐而起。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至明食時。與苾芻眾。至我家中。受我微供。世尊默然受請。爾時世尊至明食時。與諸苾芻。至童子家。飯食已。為彼童子。稱機說法。爾時童子證預流果。獲四諦理。無始已來薩迦邪見。以金剛杵。而摧壞之。自云。今我信心。歸依佛法僧。乃至命存。永不退轉。世尊。為長者子。已說法要。示教利喜。其長者子即從坐起。頂禮而去。爾時世尊還至本處。於苾芻眾前說此頌曰。
 意常為首  起業為最  心意清淨
 即受善報

[0035b28] 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所說此頌。其義云何。佛告阿難陀曰。汝見彼剎利童子。於佛聖眾。發大信心。由此力故。室羅伐城諸婆羅門居士等。今繼嗣為長者。今受財位。是故我說此伽他曰。
 意常為首  起業為最  心意清淨
 即受善報

[0035c06] 爾時世尊至婆羅羅聚落。於此廣說四佛座經。復至聚落。名曰勝土。於此復說四佛座經。復至師子聚落。廣說四佛座經。復至新聚落。復廣說四佛座經。世尊至城。於其城中。又說四佛座經。世尊至王舍城。時有二梵志。一名為座。二名高座。彼二梵志住於摩揭陀池邊。夜分即以釣魚食之。若於晨朝。坐重敷座。常誦伽他曰。
 能行正法  名為苾芻  捨離諸事
 此為禪路

[0035c16] 爾時世尊知彼梵志調伏時至。即往其所。說伽他曰。
 汝所說頌  應如是證  觀汝似善
 心懷不淨  寂靜調伏  勿害眾生
 捨離諸惡  此為禪路  若身口意
 不作諸惡  調伏自己  此為禪路

[0035c22] 時二梵志聞世尊說頌。作是念云。今喬答摩善知我心。即便恭敬。世尊觀彼根性。稱機為說四真諦理。時彼梵志。無始已來積集煩惱諸邪見山。以智慧金剛杵。而摧壞之。證預流果。後時諸苾芻見彼梵志重安座具。得預流果。皆悉效之。有一苾芻。在世尊前。重座聽法。而彼苾芻應見諦理。翻不得見。于時世尊觀彼苾芻。合見諦理。云何不見。乃知為重座不敬世尊故。世尊念云。應令諸苾芻。不得重座而坐。多過失故。因誡諸苾芻。並不應爾。爾時世尊從王舍城出。至多根樹村。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劫比羅城中。有一女人。在彼村中為婦。時彼女人。見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圓光一尋。繞旋於頂。如百千日。光輝赫奕。猶如寶山。彼女見已。便作是念。今此世尊。諸釋種中其為慶喜。於輪王族。捨諸婇女財物庫藏。出家為道。今乃乞食為活。於我乞麨。我當奉施。時世尊知彼心念。持鉢近前。就彼而乞。告女人曰。姊妹。汝可捨食滿鉢與我。時彼女人見世尊知我心念。倍生恭敬。便施佛麨。爾時世尊受已。因即微笑。諸佛常法。若有微笑。即放青黃赤白種種之光。從口而出。其光或上或下。下者救地獄苦。等活。黑繩。眾合。大叫。小炎熱。極熱。阿鼻地獄等。及八寒地獄。有疱地獄。阿吒訶。吒訶婆。呼婆呼。白蓮。青蓮。大蓮花等地獄。其熱地獄遇此光者。皆得清涼。寒地獄者。遇佛光明。皆溫煖此等眾生所有苦惱。皆蒙捨息。免其苦已。咸作是念。我等於此捨命。生餘處耶。爾時世尊愍彼有情故。遣一化身。往地獄中。彼等有情見佛化身。咸作是念。我等不從此滅。於餘處生。由佛威力故。令我等輩。息諸苦惱。皆發信心。苦業都盡。從地獄滅。於人天界受生。生人天已。後當遇佛。便證聖果。爾時光至上方者。其光普遍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覩史多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摩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乃至無色界四天。光所至諸處天。皆悉唱言無常苦空。說二伽他曰。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0036b07] 其光普遍三千大千世界已。漸復收卷。隨世尊行。若佛世尊。欲記過去事。光從前沒。欲記未來事。光從後沒。若記地獄事。光從脚下沒。若記傍生事。光從踵沒。若記餓鬼事。光從趺沒。若記人間事。光從膝沒。若記力輪王事。光從左掌沒。若記轉輪王事。光從右掌沒。若記生天事。光從臍沒。若記聲聞菩提事。光從口中沒。若記緣覺菩提事。光從眉間沒。若記無上正等覺事。光從頂沒。于時佛光遶世尊三匝。從眉間沒。時具壽阿難陀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熙怡微笑。非無因緣。即說伽他。而請佛曰(其伽他如餘)。
[0036b19]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如是如是。阿難。非無因緣如來應正等覺輒見微笑。汝見彼婆羅門女。以信心施我麨不。阿難陀答言。已見。佛言。彼女以此善根。從今已往。於十三劫。不墮惡趣。在天人中。輪迴受生。於最後身。證獨覺果。號為善願。其聲普遍。其婆羅門女。由生信心。將麨奉如來故。世尊。為彼女人。授記當來成獨覺菩提。其女夫主為採花薪等。往林野中。聞我妻施沙門喬答摩麨。得授記成辟支佛。聞已便生忿怒。即詣世尊。作如是言。汝來向我家中不。世尊報言。實來。又言。我妻施麨。汝為授記作辟支佛不。佛言。婆羅門。實爾。汝喬答摩。從轉輪王種族。捨王位出家。為乞麨故。作大妄語。誰肯信汝以少種子。獲大果報。佛言。婆羅門。由是因緣。我今問汝。當隨意說。婆羅門。於意云何。汝見希有法不。答言。喬答摩。且止餘希有法。我所於此多根樹聚落。見希有事。汝可且聽喬答摩。於此聚落東。拏瞿陀樹。廣大滋茂。於彼樹下。每有五百乘車止住。亦無相妨礙。由此樹故。聚落得名。佛言。婆羅門。彼多根樹。子大幾許。為當如稻畦大不得共篣籬。碾輪車。牛篋。篣箕。頻螺果。劫畢他果耶。答言。不也。猶如芥子四分之一。佛言。婆羅門。誰當信汝此之小子。能生大樹。時婆羅門答世尊曰。任汝信不。我自親見。然且彼地。不被傷損。沃潤甜土。子雖不大。如法安置。依時得雨。是故此樹。生長成大。爾時世尊以此因緣。說伽他曰。
 如田及種子  汝今親已見
 於業及果報  如來親自證
 如汝之所見  小子成大樹
 如是我見此  小因成大果

[0036c22]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廣長舌。遍至髮際。告婆羅門曰。汝意云何。若能出舌。遍覆面者。然彼豈為百千轉輪王位。故作妄語。婆羅門答言。不也。喬答摩。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我自未曾說妄語  舌相皆由誠實增
 汝今宜應如是言  幸遇如來蒙覺悟

[0036c28] 爾時婆羅門既聞是已。生信敬心。世尊知彼意樂隨眠。應機為說四聖諦法。廣說如前。無始積集薩迦耶見。以智慧杵而摧破之。現證初果。唱言。我入預流。我今盡壽歸依佛法僧寶。受五學處。為鄔波索迦。願世尊證知。時婆羅門聞佛說已。歡喜信受。禮佛而去。
[0037a06] 爾時世尊到重毘羅聚落林中而住。此經廣說。如雜阿笈摩。世尊至一邊地聚落。彼有具壽摩訶目乾連舅。於仙人中。出家學道。具壽目連而能調伏。爾時世尊告目連曰。汝當愍念汝舅。目連白言。唯然世尊。爾時目連聞佛語已。知調伏時至。即往仙人所住之處。時有仙人告目連曰且止莫入。此是婆羅門修道之處。答言。我亦是婆羅門。時彼仙人說伽他曰。
 身上無梵線  不持祭祀杓
 禿頭非事火  妄說婆羅門

[0037a17] 時大目連亦以伽他答仙人曰。
 漸恥為梵線  正惠具祭杓
 常持淨戒水  清淨作君持
 實語為然火  內心恒寂定
 鎮修調伏行  斯真事火然

[0037a22] 時彼仙人語目連曰。縱令如此。亦不容汝禿頭沙門入我住處。于時尊者大目乾連。即以神力。起大風雨。往詣池側。坐一樹下。時難陀鄔波難陀龍王侍者。住此池中。而作是念。聖者大目乾連。常為難陀鄔波難陀龍王之所敬重。然我於彼。亦應供養。時龍侍者從本宮出。至目連所。以身七重。右遶尊者。後以其首。覆目連頭而住。仙人常法。若見眾生苦切逼身。不生救念。即退仙道。時舊仙人便作是念。若出家人遭此大雨。便即捨命。我當失其仙道。生此念已。便從仙人住處而出。覓出家人。見目連被龍重繞七匝。復以其首。覆目連頭。告言。汝可入此菴中。目連答曰。大仙。汝已失其仙道。聞語聲已。知是外甥仙人問曰。聖者。汝是目連。目連答曰。時人號為目連。目連報曰。仙人。緣何事來至此。仙人答曰。見汝苦切逼身。恐損害汝。所以故來。爾時具壽目連。即將仙人。俱詣佛所。頭面禮足。退坐一面。目連白佛言。世尊。此是我舅。於仙道中出家。唯願世尊。哀愍救護。世尊知彼仙人種性隨眠意樂。應機說法。仙人聞已。便證不還果。爾時仙人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白佛言。唯願世尊攝受。聽我於善說法律中。而為出家受其圓具。成苾芻性。於世尊所。而修梵行。爾時世尊告彼仙人。善來苾芻。作是言已。鬚髮自落。僧伽胝衣著身。威儀成就。時龍童子見目連去。獨住不安。時彼聚落遂遭亢旱。其龍童子。化身為仙人。於彼仙人住處。坐禪而住。于時聚落人眾。來詣化龍仙所。頂禮白言。今此聚落。遭其亢旱。我等作何方計。仙人報曰。汝等可共來於此住。即得消災。時諸聚落所有人眾。便來住彼。由因龍子為大目連。頂上持蓋。時人遂共號為龍持蓋城。於此城中。有信心鄔波索迦。龍持蓋處建立寺舍。具足資物。于時世尊又到摩都量城。相應住中。廣說其事。
[0037b29] 爾時世尊於俱魯城。人間遊行。至大倉聚落。於此廣說護國蘇怛羅經。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九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37c09] 爾時世尊行至象城。有一婆羅門。遙見世尊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圓光一尋。朗逾千日。行步進止。猶如寶山。賢善威儀。婆羅門遙見世尊。就佛讚歎世尊曰。金色之身。目淨修廣。慈愍成就。具諸功德。天中之天。調御丈夫。超渡有海。
[0037c15] 世尊聞此讚已。便即微笑。諸佛常行。現微笑時。放大光明。乃至還入於頂。爾時具壽阿難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以頌問曰。
 世尊從面門  出千微妙光
 猶如日初現  照耀於十方

[0037c20] 復說頌曰。
 捨離憍慢下劣心  諸佛世間最上因
 無緣不應現微笑  降伏煩惱諸怨敵

[0037c23]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陀。諸佛如來。非無因緣而現微笑。阿難陀。汝見彼婆羅門。以頌讚佛不。阿難陀答言。已見。佛言。此婆羅門。由讚歎我善根功德。經二十劫。不墮惡趣。常得生於天人之中。從此後身。證辟支佛。名為應讚。時諸苾芻咸皆生疑。唯佛世尊能斷一切疑惑。便即請問。世尊告曰。汝等諦聽。此婆羅門。由讚歎我一頌伽他。我為授記。作辟支佛。佛言。非但今時由讚歎如來獲福。過去世時。此婆羅門以頌讚我。我亦施彼婆羅門五大聚落。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往昔婆羅痆斯土城有王。名曰梵授。正法化世。安隱豐樂。人民熾盛。無諸疾疫。其王好樂才學。時婆羅痆斯城。有一婆羅門。具大才學。其妻報曰。時節將寒。汝往王邊。善為讚頌。令王歡喜。賜汝冬衣。其婆羅門行詣王所。見王乘象。從城而出。時婆羅門見日。念曰。為先讚王。為先讚象。然而此象。諸人盡愛。應先讚象。時彼婆羅門以頌讚曰。
 形如帝釋象  色具妙威容
 大力相莊嚴  象王如是狀

[0038a15] 王聞頌已。極大歡悅。亦復頌言。
 我之愛象王  人見皆歡喜
 汝能善美讚  可賜五聚落

[0038a18] 汝等苾芻。勿作異念。昔時象王者。我今是也。婆羅門者。今此讚象婆羅門是。彼時以一伽他讚。我賜與五聚落。今時以一伽他讚我。我亦授記緣覺菩提。
[0038a22] 爾時世尊次到大城。於此城中。廣說如前。於四佛座經中已說。
[0038a24] 世尊行到素魯揭群城。於此城中。有一婆羅門。名因陀羅。年少多聞。自謂聰慜。於諸流輩。曾不在懷。
[0038a27] 爾時世尊於一住處。在大眾前。為說法要。時婆羅門聞世尊至城。便作是念。曾聞喬答摩沙門。顏貌端政。我今往觀。端政於我不。即往佛所。乃見世尊三十二丈夫相。八十隨好光明赫奕。周遍其身。尋光嚴飾。超過千日。猶如寶山。周遍賢善。既觀察已。復作是念。喬答摩沙門。端政於我然不長於我。即觀佛頂。而不能見。便登高處。亦不能見。爾時世尊告彼婆羅門曰。汝獲勞苦。縱登妙高山頂。亦不能見。然如來頂。汝可不聞。天阿蘇羅及世間人。終不能見。汝意欲知如來身量。於汝家內。祭祀火處地下。有牛頭栴檀柱。汝當擎出量度。即知如來父母所生身。彼婆羅門復作是念。此希有事。我不曾聞。可往觀察。彼即速疾歸家。於祭祀處。掘地出柱。皆如佛說。時彼婆羅門即生信心。復作是念。喬答摩沙門。決定一切種智。我今可往承事供養。以信心故。即詣佛所於世尊前。說種種讚喜。退坐一面。爾時世尊知彼意樂隨眠根性。廣如上說。無始以來積集薩迦耶見。以智慧金剛杵。摧破邪見山。證預流果已。唱言世尊。我已出離。我今歸依佛法僧。願與授我鄔波索迦戒。始從今日乃至命存。以淨信心。歸依三寶。爾時婆羅門從坐起。整理衣服。合掌禮佛。而白佛言。若世尊許我。當建立牛頭栴檀柱。令一切知聞。佛言。婆羅門隨汝所作。于時婆羅門將栴檀柱。於寂靜處。以種種供具。建立其柱。因此復致齋會。復有餘婆羅門居士等。為求福樂。故於柱上。結吉祥草。以因陀羅婆羅門致立齋會。故名因陀羅會日。若時世尊現大神通。是時外道無色退去。天人歡喜。善人悅樂。外道迸散。投於邊地。或於婆羅門近事而住。于時世尊遊憍薩羅。人間行。往婆羅門聚落。時諸異道聞沙門喬答摩來。聞已怱忙。往詣婆羅門居士族姓家。到已。便作是語。願言增福增福。我辭去。彼諸人曰。聖者。何故而去。答言。我等以見汝等富足。我不喜見汝敗散所以且去。諸人問曰。聖者。我等有何敗散。汝等當知。喬答摩沙門。與千二百人。隨從漸來。皆雨刀雹。無量無數有子婦人。悉令無子。諸人報言。聖者。若實如是。應合住此。與我相助。豈合捨去。此是不善。我等決定壞滅。外道答言。汝等共我立契。然可住此。汝等可害喬答摩沙門。諸人言曰。我等當害。即各執刀杖弓箭。擐甲而出於衢路間。時釋種中。有一老人。見彼諸人便即問曰。汝等欲詣何處。彼即答言。為害怨故。又問。誰是汝怨。彼即答言。喬答摩沙門是也。老人報曰。世尊大師。若是汝怨。更有何人為汝親友。汝等可迴。彼諸人等。皆不肯迴。是時老人便作是念。此等之輩。不以說法。而能調伏。應設種種威力。可令押伏。是時老人便即入村。四邊放火。燒其聚落。村內諸人並皆號叫。害佛人等。既聞叫聲。並皆驚忙。共相謂曰。喬答摩沙門。去此既遠。今乃現有極大損失。聚落被燒。應可却迴。且救其火。彼等既迴。救火不得。須臾之間。世尊便至。問諸人曰。何為驚忙。諸人答言。今被火燒。不能救得。佛便報曰。我今為汝。滅却其火。諸人白言。唯願世尊。為我滅火。是時如來言語纔訖。佛威力故。其火並滅。時諸人等。皆生信心。而白佛言。世尊。今者何故得來。佛即報言。利益汝等。而來至此。爾時世尊。知諸人等心之意樂隨眠自性。即為說法。令證四諦。如上所說。無始時來積集煩惱薩迦耶見山。以智金剛杵。摧破耶山。令諸人等。皆悉證得預流聖果。時諸苾芻咸皆有疑。請世尊曰。唯有如來。能斷疑惑。諸苾芻等白言。世尊。觀此老釋種。以貪親愛。遂燒聚落。由此業故。獲罪無量。
[0039a10]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非但今生為貪愛故。燒此村落。已於過去無量多生。為貪愛故。已燒聚落。汝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於往昔時。有一聚落。有五百獼猴居住。所有苗稼。被諸獼猴皆悉損壞。聚落諸人。集會議論。作何方計。而息此災。其中有人。而出言曰。要須總殺。方息此災。又有人言。云何能殺。彼即答言。聚落四邊一切樹木。皆悉伐却。留一柿樹。四邊安棘。其柿既熟。諸獼猴等。並集樹上。欲食其果。當可殺之。是時諸人遂伐其樹。悉皆並盡。唯留一樹。四邊安棘。當留一人。常令看守。待諸獼猴悉上樹已。可報眾知。諸獼猴中。有一獼猴。告獼猴王曰。有柿今熟。應可共往。而取食之。是時獼猴總集柿樹。諸人知已。悉持刀杖共集樹下欲伐其樹。彼諸獼猴心懷怕懼。傳枝來往。其獼猴王元無憂懼。坦然食果。諸獼猴等白其王曰今遭厄難。如何食果。一無驚怖。時獼猴王而說頌言。
 凡人多事者  障礙自然生
 樹大卒難斫  汝須無畏食

[0039b02] 時獼猴群中有一小獼猴子。在於聚落。先被拘繫。拓頰憂愁。時有獼猴。既見憂愁。遂便慰問同類曰。何故憂愁。拓頰而住。彼便答曰。善友當知。何得不愁。此聚落人。欲殺我等諸眷屬故。何得不愁。又復問曰。汝今何不努力。小獼猴答曰。今被拘繫。如何努力。眾復報言。我今解放。時彼被繫獼猴既得放已。於聚落內。遂放其火。周遍而燒。聚落人眾。發大鬧聲。其斫樹人。既聞叫聲。悉皆驚怖。共相語曰。此獼猴等。離我遙遠。未能為害。既有火災。應可且去為救火故。皆走奔村。彼眾獼猴。悉皆下樹。免難而去。佛告諸苾芻。汝等勿作異念。往昔小獼猴者。今此釋迦老人。是非但今生為愛親屬。燒其聚落。已於過去。亦為愛親屬故。焚燒聚落。
[0039b17] 爾時世尊行至迦羅城。於迦羅城中。前已廣說四佛坐緣訖。
[0039b19] 爾時世尊又至盧醯德迦城。住於象力藥叉宮內。是時藥叉巡諸藥叉眾中撿挍。時象力藥叉聞世尊入城。住於我宮即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坐於一面。世尊見藥叉坐已。為宣說法要。示教利喜。餘如上說。是時象力藥叉從坐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世尊。合掌白言。唯願如來受我微請。今夜住我宮中。
[0039b26]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象力藥叉知佛受已。便於宮內。為世尊造五百寺。一一寺內各造五百大床小床。及諸敷具。帷幕帳蓋。既修造已。請佛世尊。及苾芻眾。受其供養。于時世尊。及諸苾芻。受其請已。時象力藥叉。有一親友藥叉。名屈底迦。在迦濕彌羅國。時象力藥叉遣使往報。我今請佛。及苾芻眾。汝之北地。所有果子應可送來。時象力藥叉發遣使已。即於其夜。備辦飲食。并五百寺內。灑掃敷座安置淨水。命執事人。令知次第。時屈底迦藥叉既奉信。盛滿[卄/匡]篋葡萄等果。令諸藥叉負送至寺地邊。積聚安置諸苾芻等。既見果子。悉皆不識。請問世尊。此是何果。如何服之時佛答言。北方果子。名曰葡萄。以火作淨。當可食之。時諸苾芻受得果子。一一作淨。遂延時節。佛見便訶。不應如是一一作淨。應於果聚。取一火炭。三處淨之。是時象力藥叉。以種種飲食。一一自手奉授世尊。及苾芻等。廣如上說。大眾食已。時象力藥叉。取一小座。於如來前。端坐聽法世尊為彼藥叉。說微妙法。示教利喜。即從座起。于時葡萄食訖。由尚多殘。佛言。應可押取葡萄汁。煎汁不熟。遂便抒出。佛言。應可熟煎盛貯。供僧伽等非時漿飲。爾時世尊於住房外。既洗足已。便向房中。宴坐入定。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於此壽命短時。出現於世。涅槃時到。有多調伏事故。應可須作。我若共阿難陀苾芻。詣北天等國。為調伏事。難可得成。今者應可共金剛手藥叉。往彼調伏。爾時世尊以二伽他。命金剛手藥叉曰。
 有念者賢善  存念者安寧
 有念者安睡  思惟得寂靜
 有念者願善  存念者安寧
 有念者安睡  捨離勝負心

[0040a02]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藥叉曰。汝可共我。往北天竺。調伏阿鉢羅龍王。唯然。世尊。其金剛手藥叉。共世尊乘空而往。世尊遙見青林。告金剛手藥叉言。汝見此青林不。答言。善逝。已見。復告曰。我滅度一百年後。當於此處。造僧伽毘訶羅。名曰暗林。學奢摩他者。為第一處。爾時世尊遊行。至積集聚落。時彼聚落。有住藥叉名曰覺力。心懷暴惡。此聚落人民。恒常祭祀。雖復設祭。而恒被損害。時聚落人。聞世尊至。往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為聚落人。說微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是時聚落人眾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覺力藥叉。於其長夜。與我為怨恒常損害。唯願世尊愍我等故。調伏藥叉是時覺力藥叉。亦在眾會而坐。
[0040a17] 爾時佛告覺力藥叉曰。再三而問。汝今聞不。時覺力藥叉答言。我聞。佛復告曰。汝今應可速捨惡心。藥叉答曰我今捨惡。更不為害。是時世尊便令受戒。歸依三寶。時彼藥叉即於此處。造立一寺。名曰稱集。諸信心人。布施資具。悉皆充足。寺既成已。世尊便去。是時藥叉隨佛而去。世尊告曰。汝可迴還。守護此處。我今助汝。而守護之。我滅度後。以身肩骨。留於此地。後有諸人起窣堵波。號為積集窣堵波。世尊復至泥德勒迦聚落。復有藥叉。名曰法力。世尊便即調伏。是時藥叉同前起寺。名泥德勒迦寺。世尊復至信度河邊。有一舡師。是時世尊示現種種神變。而調伏之。證見諦理。并及調伏鹿疊藥叉。佛以神力。加被藥叉。今留足跡。因此時人共以立號。名為鹿疊藥叉足跡。
[0040b04] 爾時世尊復至仙人住處。於此調伏杖灌仙人。于時婆羅門。及居士等。共以置立坐臥之處。便即號為杖灌仙人坐臥之處。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藥叉。汝可共我詣無稻芉龍王宮中。唯然。世尊。爾時如來。與金剛手藥叉。到龍王宮中。于時無稻芉龍王。既見世尊到於宮裏。便即瞋怒。念起害心。發諸煩惱。上昇虛空。降注雹雨。并諸土塊。于時世尊知龍瞋怒便即運想。入慈心定。既入定已。所注土雹。於如來上。變為沈檀多摩羅末香等。如雲而下。時龍既見不害世尊。便即放輪及諸兵器。尋即化為四色蓮華。空中而下。是時無稻芉龍王遂放煙雲。爾時如來以神通力。亦放煙雲。于時龍王貢高狂慢因斯除息。遂便入宮。止息而住。爾時世尊便作是念。由二種因。能得降伏一切惡龍。或令怕懼。或令瞋怒。然此龍王合受怕懼。作是念已。告金剛手藥叉曰。汝可惱觸此惡龍王。爾時藥叉受如來教。以金剛杵。擊破山峰。其山既倒壓半龍池。是時龍王憂愁怕懼。即欲逃竄。爾時世尊入火界定。令其十方。悉皆火聚。是時龍王逃走無路。唯世尊足立之處。寂靜清涼。是時龍王詣世尊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世尊。何故惱亂於我。佛即答言。我是法王。豈得惱汝。我若不獲如此勝慈。早已滅沒。唯留空名。爾時世尊以千輻輪輞縵吉祥無畏之手。摩龍王頂。便即告言。賢首當知。汝由清淨飲食供養聲聞。并施賢瓶。盛滿淨水。合於三十三天中生由邪願故。受傍生身。害諸眾生。而自活命。此身滅後。當墮地獄。時彼龍王便即白言。唯願世尊示我所作。佛告龍王。汝於我所。歸依三寶。受清淨戒。住摩揭陀一切人眾。宜施無畏。時彼龍王白佛言。世尊。我今受清淨戒。時龍妻子。并諸眷屬。合掌頂禮。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歸依三寶。受清淨戒。無稻芉龍王復白佛言。我等諸龍。多有怨害。又有龍王名箭。唯願世尊與受淨戒。令發慈心。
[0040c12] 爾時世尊與諸龍等。受清淨戒。歸依三寶。時執金剛手菩薩見無稻芉龍王。及諸眷屬。皆悉調伏。歸依三寶。受清淨戒。歡喜踊躍。時世尊調伏無稻芉龍王六萬眷屬已。從座而去。世尊遙見綠色樹林。便告金剛手曰。汝見彼林不。白言。我今已見。佛言。金剛手。此迦濕彌羅國境。我滅度後百年中。當有苾芻弟子。彼苾芻當調伏虎嚕茶毒龍已。即從龍乞一跏趺安坐之處。以方便故。遍此國土。流傳正法。順毘鉢舍那者。坐臥處中。最為第一。其國境內。當有六萬六百六十王聚落。
[0040c23] 爾時世尊又到足爐聚落已。調伏仙人。及不發作藥叉。并諸眷屬。於揵陀聚落。調伏女藥叉。及其眷屬。
[0040c26] 世尊復到稻穀樓閣城。於此城中。化勝軍王母。令住四諦已。世尊復到乃理逸多城。於此城中。有一陶師。倚是工巧。以自貢高。所作之器。於其輪上。待器乾已。然後方下。
[0041a01] 爾時世尊知調伏時至。自化為一陶師。共彼陶師。自相謂言。器皿何似從輪而下。陶師答言。乾成而下。化人報曰。我亦乾成而下。汝共我同。然我有異術。獨能輪上成熟將下。陶師答言。汝技過我。化人報曰。非直輪上出成熟器。亦能更出七寶諸器。陶師見已。即便信伏。于時世尊攝化陶師。而復本身。說微妙法。令其眷屬。住四真諦。
[0041a09] 爾時世尊次至綠莎城。於其城中。為步多藥叉。及其眷屬。說微妙法。歸依三寶。令住禁戒。於護積城中。調伏牧牛人。及蘇遮龍王。世尊次至增喜城。於此城中。王名天有。及其眷屬。令住實諦。復次調伏栴荼梨七子。并護池藥叉。并諸眷屬。於彼城側。有一大池。阿濕縛迦。及布捺婆素。於此池中。俱受龍身。十二年後。即便出現。心懷瞋怒。而自念言。世尊不為我等說法。而令我等。今墮惡趣。受此龍身。我等應毀壞彼教。
[0041a19]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此二毒龍。有大威力。我滅度後。決定必能壞我法教而作灰塵。作是念已。便往池所。告二龍曰。有足經我為汝說。令汝等知。二龍白曰。我等龍身豈能解了。作是語已。便即沒水。復作念言。世尊。為我說法。而我亦不能知解。爾時世尊於其池所。便留其影。龍見佛影。數數出現。常謂世尊猶住於此。復於其處。調伏二夜叉女。一名那利迦。二名那荼達耶。
[0041a28] 爾時世尊至軍底城於其城中有女藥叉。名曰軍底。常住此城心懷暴惡。而無畏難。一切人民所生男女。常被食噉。然彼城中婆羅門居士等。聞世尊到軍底城側。現在其處。諸人聞已。共為集會一時出城。往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退坐一面。于時世尊。與婆羅門居士等。為說法要示教利喜已。乃至如上默然而住。
[0041b07] 爾時婆羅門居士等。從座而起。整理衣服。於世尊前合掌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苾芻眾。明旦食時受我微供。乃至飯食訖。收衣鉢。洗手已。即持金瓶。在世尊前。有所求乞。而作是言。世尊。彼諸毒龍。及惡藥叉。皆已調伏。然此軍底女藥叉。於長夜中。而與我等。非怨為怨。非讎為讎。我常恩義。彼常怨害。所生孩子。皆被侵奪。唯願世尊哀愍我等。調伏軍底女藥叉。爾時藥叉亦在會中。于時世尊告女藥叉曰。汝今聞此諸人語不。藥叉白言。善逝。而我已聞。復問女藥叉曰。汝今聞不。答言。世尊。我今已聞。佛言。汝久遠來。作此非法罪業。答言。諸人共我立契。若能為我造寺。即當永斷。
[0041b21]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居士。汝等聞此女藥叉語不。諸人答言。世尊。我今已聞。佛言。汝等云何。諸人白言。世尊。我等必為造寺。爾時世尊調伏此女藥叉。并眷屬已便捨而去。
[0041b25] 世尊復至渴樹羅聚落。於此村中。有一童子。以土為塔。而作戲劇。世尊見已。便告金剛手。汝見此童子以土為塔。而作戲不。金剛手白佛言。我今已見。佛言。我滅度後。迦尼色迦王(此云淨金)於此童子戲造塔處。建大窣堵波。號曰迦尼(上聲)色迦塔。廣作佛事。世尊從盧醯得聚落。乃至無稻芉龍王所住之宮。於其中間。調伏七萬七千諸有情已。還盧醯得聚落。入於寺內宴坐。至日晡時。從寂而起。告阿難陀曰。可共往古王聚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如來先說。我往北天竺。當調伏無稻芉龍王。其國土中。有五勝事。今者世尊復云。共我往古王聚落。此事如何。世尊告曰。我已共金剛手。往北天竺。記多摩娑林。乃至土塔。從盧醯得。至無稻芉龍宮。於此中間。如來調伏七萬七千有情。然於彼國。有其劣事。土地高下。豐饒荊棘。多諸瓦石。大性甚惡。婦人惡行。
[0041c13] 爾時世尊遊行勝軍人間。漸至古王聚落。是時世尊告阿難陀曰。往昔眾許王初首於此。受灌頂位。最居第一。為王故名古王聚落。復次世尊至賢馬聚落。是時世尊。告阿難陀曰。其眾許王而於此處。馬寶出現。因名此邑。為賢馬聚落。爾時世尊告阿難陀。爾可共我。往麼土羅聚落。唯然受教。時世尊漸行。往麼土羅。在路遙見。綠色樹林。即告阿難陀曰。汝見彼綠色樹林不。白言。已見。此是烏盧門荼山。我滅度一百年後。有麼土羅兄弟二人。一名那吒。二名婆吒。而於彼處。建立寺舍。當號名那吒婆吒。順奢摩他毘鉢舍那者。坐臥之處。最為第一。於麼土羅聚落。當有識藥人童子。名為祕密。有子名近密。雖無相好。而同於佛。我滅度一百年後。於我法中出家。而作佛事。時有阿難陀弟子。名末田地。度彼近密。而為苾芻。傳我法者。此為最後。於那吒婆吒寺內。有窟長十八肘。廣十二肘。高七肘。由彼說法化。得證阿羅漢者。各一籌。長可四指。擲著窟中。是時近密而取滅度。彼諸門人。即便取籌。積集一處。而用闍毘。時諸苾芻皆生疑惑。問斷一切疑者。世尊有記。未來具壽近密。
[0042a07] 佛今授記。當憐愍多有情故。而作利益。佛言。非但今時作斯利益。於過去世。亦多利益。汝當諦聽。善思念之。佛言。乃往過去。於此烏盧門荼山。有三居處。一處有五百緣覺。一處有五百仙人。一處有五百獼猴。時此獸群頭主。本懷惡性。諸獼猴中。有生子者。皆被傷殺。諸雌獼猴。為子憂愁。共相議曰。汝等當聽。我此群主。常害我子。可設方便。我若懷胎者。不須報知。至於後時。有一懷胎。諸獼猴等。將至幽處。而密藏隱。共採諸果。私相供給。日月既滿便生一男。深藏密處。令遣乳哺。長養使大。既成立已。即於眾內。驅逐群頭。令離本眾。於山別遊。以遊行故。聞獨覺聲。即便往詣。親近而住。心無怖懼。即採果實。及諸根葉。常將供給。獨覺食餘。還飼獼猴。獨覺常法。飯食已訖。即伽趺坐。獼猴見已。便即學坐。後諸獨覺。便作是念。我下劣身。應得已得。所作已辦。今可將入無餘涅槃。作是念已。便即騰空。示作神變。或身出火焰。或身灑甘雨。或身出光明已。便入無餘涅槃。而彼獼猴。心懷憂惱。便即尋覓。至舊窟中。乃見遺身。是時以手舉獨覺衣。時有天神。便作是念。今此獼猴脫獨覺衣。恐損遺身。時彼天神驅獼猴出。以石覆窟。獼猴是時見窟閉已。悲泣懊惱。懷戀而去。還至本處。而以遊行。是時獼猴。樂附近人既無人故。心不安樂。常聽人語。忽於異處。有仙語聲。獼猴聞已。如失路人。尋聲奔走。乃見仙人而修苦行。或有舉手。或翹一足。或五熱炙身。獼猴依附。長時一處。而無怖畏。恒持花果。及以齒木。供給仙人。仙人食殘。還與獼猴。是時獼猴。壞仙人威儀。令依獨覺法。見舉手者。挽令向下。便即彈指。作跏趺坐。翹一足者。挽令向下。還即彈指。於仙人前。作跏趺坐。五熱炙身者。即滅其火。便即彈指。於仙人前作跏趺坐。爾時諸仙人等白親教師曰。今有獼猴。障礙我等。廢修苦行。師便問曰。是時仙人。廣如上說。師又告曰。汝等當知。但是獼猴。皆能記事。決定曾見如是威儀修道仙人。汝可依隨。結跏趺坐。諸仙人等既聞師語。便跏趺坐昔有善根。當得現前。雖不得阿遮利耶。及鄔波馱耶教示。自能生得三十七道品法。現證緣覺。時仙人等。於獼猴處。敬信隨法所得新果。及好美食。供養獼猴。然後自食。乃至後時。獼猴身死。彼緣覺等。於諸方國。取種種香。積集薪草。焚燒獼猴。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汝等勿作異念。往昔獼猴與緣覺同住者。今憂波掬多是。往昔之時。以多利益。今復於此。我與授記。哀愍有情。亦多利益。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九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十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儞羅步提緣
[0042c07] 爾時世尊。於勇軍人間遊行。漸至末土羅城。其中淨行婆羅門等。聞喬答摩沙門。到末土羅城。彼極讚說。照耀覺悟。安住分析開示顯現。四種人等清淨之法。彼喬答摩沙門。若入此城。我輩利養。決定斷除。我聞喬答摩沙門。有不尊重處。而不遊行。此若有人。於彼喬答摩。不生尊重。彼定不入末土羅城。若令下劣人等。往彼輕慢。恐畏喬答摩心。不將為事。若有上首勝人。不生尊重。輕欺喬答摩。此應甚善。我等眾中。誰為上首。是時末土羅城中。有一婆羅門。名曰儞羅步提。通達四明四薜陀論。能顯己宗。摧壞他宗。所出言辭。隨實而轉。于時末土羅婆羅門等。眾共集會。往儞羅步提所。而即白言。鄔波馱耶。我等既聞喬答摩沙門。來於此城。彼極讚說。照耀覺悟。安住分析。開示顯現。四種人等清淨之法。然彼喬答摩。有不尊重處。心不樂往。若有人等。於彼喬答摩。不生尊重。彼定不入末土羅城。若令下劣人等。往彼輕慢。恐畏喬答摩心。不將為事。若有上首勝人不生尊重。輕欺喬答摩。此應甚善。除鄔波馱耶。豈復更有上首之人。能辦斯事。唯願於彼。作不尊重。以言罵辱。時儞羅步提報諸人曰。我舌隨意而轉。若堪罵辱。我即罵辱。若堪讚歎。我即讚歎。于時儞羅步提。及與耆舊諸婆羅門等。前後圍遶詣世尊所。時儞羅步提婆羅門。遙見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而自莊嚴。圓光一尋。超過千日猶如寶山。周匝善現。威儀寂靜坐一樹下。儞羅步提見世尊已。心生踊躍。便即讚言。
 儞羅大歡喜  讚仙一切智
 今說勝功德  人聞皆愛樂
 善調伏諸根  如法淨身意
 廣大功德海  我今略讚歎
 論義中第一  調伏無過失
 能知第一義  擊論不能動
 明行得圓滿  善達諸禁戒
 勝定如山王  力等那羅延

[0043a16] 如是為首。以五百頌。讚歎世尊已。爾時世尊知彼婆羅門心生深信。便為說法。於此座下。證真諦理。爾時儞羅讚世尊已。便即辭去。却還本城。是時城中諸耆舊婆羅門等。知儞羅步提讚歎世尊。作種種美語。而便訶責儞羅曰。我等先求鄔波馱耶。往喬答摩沙門所。作不尊重言。何故於彼。反為善讚。時儞羅步提告婆羅門曰。我豈先不說如是言。然我舌根。隨意而轉。彼人堪罵辱。我即罵辱。若堪讚歎。我還讚歎。我見喬答摩沙門。功德廣大。堪為讚歎。我即讚歎。是故汝等不應責我。爾時世尊。及諸大眾。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末土羅城乞食。於其城內。遂遇祭祀星宿會日。時星宿女神便作是念。喬答摩沙門若入此城。我之節日。必有障礙。須預設計。令其却迴。作是念已。於世尊前。露形而住。佛告女神曰。女人之體。設嚴華服。猶不端政。何況露形。是時天女聞此語已。便生慚恥。隱形不現。爾時世尊避道一邊。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苾芻。此末土羅城。有五種過失。一者土地不平。二者處饒荊棘。三者瓦石充滿。四者人民獨食。五者多諸女人。所以不入此城。爾時世尊從坐而起。便往驢藥叉園苑。坐一樹下。大眾圍遶。寂靜而住。時末土羅城婆羅門居士。聞喬答摩沙門而欲入城。天女障礙。不得入城。現在驢藥叉苑內。依一樹下而住。彼等既聞。各各營造種種飲食。各共車載。往世尊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與彼信心婆羅門居士等。略說法要。廣如上說。乃至默然而住。時彼婆羅門等從坐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為世尊。營辦種種清淨飲食。各將車載。來奉世尊。唯願慈悲受我等供。爾時佛告具壽阿難陀。驢藥叉宮殿之內。所有依住諸苾芻眾。並皆令集。於供養會。在中而食。阿難陀言。唯然。世尊。時阿難陀受佛教勅。所有依止驢藥叉宮殿諸苾芻等。普告令集。至彼會處。詣世尊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世尊。所有苾芻。皆悉集於會堂。次第坐已。願聖知時。世尊往詣會堂。至已。於苾芻前。敷座而坐。時末土羅城信心婆羅門居士。知佛及僧。安坐食已。廣如上說。洗手已。收鉢訖。即於佛前。求願而住。作如是言。彼等毒龍。及惡藥叉。皆已調伏。此驢藥叉。常與我等。於長夜中非怨為怨。非讎為讎。非逆為逆。我等所生孩子。皆被侵奪。世尊頗為我等。生哀愍故。調伏惡驢藥叉。時彼藥叉先坐會中。于時世尊告藥叉曰。汝聞此語不。白言。世尊。已聞。復告藥叉。聞此言不。善逝。已聞。又告藥叉。此非法事。汝當厭離。藥叉白佛。眾人若能為諸四方苾芻。造毘訶羅。我當捨離。必不損害。是時世尊。告末土羅聚落信心婆羅門居士等。汝等聞斯語不。報言。已聞。世尊。我等為造。是時世尊調伏驢藥叉。及彼五百眷屬已。時婆羅門等為彼藥叉。及五百眷屬。造五百毘訶羅。如是漸次調伏池藥叉。林藥叉。訶梨迦藥叉女已。是時世尊現大神通。入摩土羅城中。調伏闇藥叉女。及五百眷屬。彼城人眾。亦為苾芻。造五百住處。是時世尊於斯城外城內。調伏二千五百藥叉已。時彼城中信心人等。亦復為造二千五百住處。
[0043c19] 爾時世尊復至鄔達羅聚落。住鄔達羅林中。時有婆羅門。名鄔達羅延。聞世尊在彼林中。遂乘白馬車輅。手持金杖金澡罐。眷屬圍遶。從城而出。欲往佛所。車道通處。乘車而進。若不通處。即步涉而進。遂至佛所。以妙言詞。慰問世尊。退坐一面。鄔達羅延婆羅門大長者白佛言。世尊。我今少有問答。願佛聽許。世尊告曰。婆羅門。恣汝所問。時婆羅門白言。喬答摩。此之五根。種種境界。各取本界。不取別界。所謂眼耳鼻舌身根。何者界處攝。何者依處。佛言。婆羅門。若此五根。種種界處。各取本界。而不取別。所謂眼界。乃至身界。是諸根等。意能攝受。然此五根。以意為依止。婆羅門曰。意復以何為依止。佛言。以念為依止。婆羅門曰。念以何為依止。佛言。以四念處為依止。又問。四念處以何為依止。佛言。七覺支為依止。又問。七覺支以何為依止。佛言。明解脫為依止。又問。明解脫以何為依止。佛言。涅槃為依止。又問。涅槃以何為依止。佛言。婆羅門。汝今所問。此事深遠。汝不能到彼邊際涅槃。我今所修梵行。正斷苦故。盡諸苦際。
[0044a12] 爾時鄔陀延婆羅門大長者聞世尊語已。心生歡喜。從坐而起。辭佛而去。時彼長者作如是念。如何於彼。而作損害。其長者昔聞有人以食。供養世尊。及聲聞眾。便即發願。心有所求。悉皆獲得。作是念已。還來佛所。整理衣服。合掌頂禮。而即白言。唯願世尊。及苾芻眾。明日晨朝。於我家中。願受飯食。廣如上說。是時長者知世尊食訖。洗手收鉢已。於世尊前。即取小座而坐。便念惡願。此輩沙門喬答摩。及諸弟子。食我飯者。與我作牛。爾時世尊知鄔陀延心之所念。而即告曰。婆羅門。汝心違法。終不能成。此諸苾芻。已盡後有。汝今可更別發餘願。爾時世尊說施呪願已。從座而去。還至本住處。在苾芻前。敷座而坐。告諸苾芻。彼鄔陀延為求耶願。而生惡心。汝等食已。宜可速說先佛伽他。使彼耶願勿得成就。時諸苾芻說伽他已。
[0044a29] 爾時世尊。夜分已盡。於清旦時。入鄔陀延聚落乞食。侍者具壽阿難陀隨佛左右。彼聚落中。有一老母。名迦戰羅。將欲取水。而向井邊。世尊見彼調伏時至。告具壽阿難陀曰。汝今可詣彼老母所。告言世尊須水。汝可持奉。答言。聖者。我今奉水。時彼老母以滿瓶水。速往佛所見彼如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赫奕。超千日輪。如寶山行。時彼老母見世尊已。便生恭敬。如愛子心。即便舉手。欲抱世尊。唱言。子子。諸苾芻等即前遮止。莫抱世尊。佛告諸苾芻。汝等不須遮此老母。所以者何。此老母已曾五百生中。與我為母。若不令抱我身者。即吐熱血。世尊見彼心生子想。念此恩愛。生慈愍心。便即引項。令老母抱。彼既抱已。心生歡喜。聽佛說法。爾時世尊知彼根性。隨機演說。令證四聖諦理。母聞法已。以金剛智杵。摧滅二十種薩迦耶見煩惱山峯。證預流果。得見諦理。即作是言。是我世尊。如是勝利。父母兄弟。及諸天等。所不能作。廣如上說。從無始心以來。積集二十薩迦耶見山。以金剛慧。我已摧滅。得預流果。復說頌曰。
 善子所應作  謂報慈母恩
 我今蒙佛光  當進涅槃路
 善哉希有事  永超三惡趣
 我今用少功  速至無憂處

[0044b26] 說是語已。頂禮佛足。奉辭而去。彼於異時。夫既聽許出家。詣世尊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於善說法律中出家近圓。成苾芻尼性。於世尊所。修諸梵行。
[0044c01] 爾時世尊付囑大世主苾芻尼。于時大世主令彼出家。與受近圓。示以法要。懃心修學。斷諸煩惱。證羅漢果。廣如上說。天人供養。是時世尊與諸苾芻尼。略說法要已。入室宴坐。是時戰迦羅苾芻尼。所聞法要。為他廣說。于時世尊告諸苾芻。此戰迦羅。於我苾芻尼聲聞眾中。分析經法。而得第一。
[0044c08] 時諸苾芻皆生疑惑。為斷疑故。而問世尊。彼戰迦羅苾芻尼。曾作何業。年邁出家。復以何緣。而受貧賤。於最後生。而不懷孕。復得出家。證羅漢果。說法之中。云何最勝。佛告諸苾芻。此戰迦羅苾芻尼。先作白業故。積集資糧。乃至果報自受。苾芻當知。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曾為我母。由彼業故。年老出家。我昔行菩薩道時。母為障礙。由戰迦羅不作善故。摩耶夫人常作好業。戰迦羅為墮胎故。迦葉佛時。罵辱式叉有學苾芻尼。及無學苾芻尼。云婢婢。由此業故。今為婢身。由迦葉佛時。出家讀誦。又聞佛說法。因蘊善巧。界處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在我教中出家。斷一切煩惱。得無學果。鄔波馱耶苾芻尼。於彼迦葉。波佛正等覺法中出家。能廣分別。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時戰迦羅苾芻尼臨命終時。作是願言。我於迦葉波佛法中。修持梵行。讚誦經典。而未得果。今迦葉波佛授鄔達羅摩納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汝於未來世。人壽百歲時。成等正覺。號釋迦牟尼。願我善根。於彼釋迦如來法中出家。得如今日鄔波馱耶。說法人中。最為第一。由彼願故今此苾芻尼。於我法中。說法第一。苾芻當知。黑黑之業。當得黑黑報。乃至汝等苾芻。當修白白業。應如是學。
[0045a04]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汝隨我往吠羅聚落。阿難陀曰。唯然。世尊。是時世尊。共阿難陀去。乃至到一園中。時有婆羅門。汲水灑園。其婆羅門遙見世尊。便作是念。若喬答摩沙門入此園者。污此井水。便藏罐索。佇立而住。爾時世尊以神通力。而入彼園。時有半之迦藥叉大將。遂側其井水。流滿園中。時婆羅門作如是念。此喬答摩沙門。有。大威力。能令井水涌出漫流。作是念已。即生信心。而作是言。喬答摩來。此是水罐。此是罐索。隨意取水。是時世尊即說頌曰。
 諸處悉有水  井水何所用
 斷此渴愛想  更復何所求

[0045a17] 時彼婆羅門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於善說法律之中出家。而受近圓。得苾芻性。廣如上說。善來苾芻。即成出家頌曰。
 世尊命善來  髮落衣鉢具
 諸根咸寂定  隨念悉皆成

[0045a22] 由彼苾芻策勵勤修。斷諸煩惱。證阿羅漢。厭離三世。廣如上說。乃至釋梵諸天恭敬。
[0045a24] 爾時世尊。於勇軍聚落。人間遊行。至鞞闌底城。在練木樹下而住時此城中。有婆羅門。名曰火授。而作國王。國土豐饒。人民安樂。居者充滿。是時彼王。聞世尊遊行勇軍人間。至此在練木樹下。便作是念。沙門喬答摩。諸大國王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我亦應可供給供養。免被隣國譏嫌笑弄。云火授王。如來在於境內亦能供養。我今應請世尊。及苾芻僧伽。以一切供具。而為供養。作是念已。便即告勅。嚴駕出城往詣佛所。以種種善言。慰問世尊。却坐一面。爾時世尊即為彼王。說微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時火授王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苾芻眾。受我三月雨安居四事供養飲食湯藥衣服臥具。爾時世尊默然受彼火授王請。時火授王既見世尊默然受請。心大歡喜。從坐而起。至本宮已。勅諸臣曰。卿等宜應日日廣辦十八種飯。及諸美味。復於國中。而遍告勅。汝等諸人。夏三月中。不得輒供沙門喬答摩。若輒請者。當斷其命。王告勅已。夜便睡眠夢見白帳圍繞宮城。夢已驚怖。心生愁惱。身毛皆竪。從臥速起。拓頰而坐。思惟所夢。是何災祥。不為此徵。而失王位。或當致死。至於晨朝。便告國師。具陳所夢。如是夢者。於我若為。時彼國師心生異念。今王所夢。是其善徵。我若善解。遂令彼王。於喬答摩所。倍加敬養。我今惡解彼王所夢。作是念已。而白王曰。此夢非善。王白師言。此夢非善。當有何報。師答王言。如王所夢。決定失位。或當致死。王時思念。為定失國。為致死耶。作是念已。復白師言。有何方便。得不失位。及不致死。師便答言。於一夏三月。住幽隱處。勿令人見。若能如是。定不失位。身復不死。時火授王聞是語已。此事甚易。我當告勅國內人民。不令見我。作是語已。處處遍告。王有勅令。夏三月中。一切人民。莫復見我。若輒見者。當斷其命。如是勅已。入於隱處。
[0045c04] 爾時具壽阿難陀。於其晨朝。詣火授王宮。於王門所。見衛門人。寂然閑坐。無所營為。見已問言。汝等今者何故閑坐無所營作。彼便答言。聖者阿難陀。使我何作。阿難陀報言。彼火授王。豈不請佛。及苾芻僧伽。夏三月中。四事供養。汝等今者何得閑坐。不營飲食。及敷床座。令佛及僧伽。一日斷食耶。時彼門人白言。聖者。王雖告勅。令其廣辦五百人供。不言為誰。阿難陀告言。汝可白言。彼便答曰。聖者阿難陀。王先遍告。夏三月中。勿令人見。若輒見者。當斷其命。我等當有第二頭耶。而敢白王。時阿難陀聞斯語已。往詣佛所。具陳上事。佛告阿難陀。汝今宜可著僧伽胝。將一侍者。往大城中。市陌坊巷。四衢道中。作如是告。誰有信心於三月日。能為供給世尊。及苾芻僧伽。飲食湯藥者。今正是時。爾時聖者聞佛教已。即便往告。如上具陳。城中長者婆羅門等。作如是言。聖者阿難陀。我等各各獨能辦供。世尊上首。聲聞僧伽。於三月中供給飲食。四事無闕。但緣王有嚴勅。於三月日。不許國內人民。輒為奉施上首世尊。及苾芻僧伽。若違犯者。罪至於死。如是遍告。竟無能者。時有商主。從北方來。將五百匹馬。至此城中。作如是念。今屬雨時。若我前進。恐泥損馬者。多有漏蹄。於三月中。即便住此。自乘智馬。每日料麥二升餘者一升商主亦聞王有嚴令。時阿難陀往就商主。而為說法。彼便作是念。我非久住此王境內。念已白言。聖者阿難陀自乘智馬。每日給料大麥二升。餘者一升。世尊頗能食斯麥者。日奉佛二升。餘苾芻等各施一升。時阿難陀聞商主請已。詣世尊所。具陳上事。佛作是念。我自作業。還當自受。廣如餘說。乃至非外界受。乃至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0046a10] 于時世尊說是頌已。告具壽阿難陀曰。汝今可往苾芻眾中。次第行籌。作如是告。若能共佛。在此處住。於三月中。食馬麥者。可受此籌。是時聖者奉佛教已。便往行籌。世尊教主先受一籌。四百九十八苾芻各受其籌。于時具壽舍利弗白世尊言。我多風疾。於三月日。不能食麥。具壽目連復白佛言。我為看侍尊者。亦當隨去。佛與四百九十八苾芻。於此夏安居。具壽舍利弗目連詣三峯山。而為安止。時天帝釋來請二尊者。於三月日。受其供給。是時商主即以馬麥。每日奉佛二升。諸餘苾芻。各施一升。佛告阿難陀。汝可為我料理此麥。時阿難陀即便持麥。往詣聚落。至一老母處。告言。姊妹。可為世尊。料理此麥。老母報曰。聖者。我年衰邁。無力料理。然此隣家有少壯女。彼能料理。時阿難陀復詣彼所。告言。姊妹。頗能為佛。料理此麥不。女人報曰。聖者。若能與我。料理此麥已來。許我問答者。我即料理。阿難陀曰。可爾。彼即料理。是時少女問阿難陀言。聖者。佛名者。是何義耶。時阿難陀便作是念。佛義甚深。難解難測。我若顯現。必不能了。我今且為宣揚轉輪王事。告言。姊妹若於世間。轉輪聖王出現於世。七寶隨現。何為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將寶。其輪寶等。云何出現於世。若剎帝利灌頂轉輪聖王。於十五日。澡浴清淨。與諸臣佐。昇高樓上。從於東方。輪寶來現。千輻轂輞。皆悉圓備。如天金色。自然而成。王見作念。我曾聞說。若剎帝利灌頂大王。於十五日。澡浴清淨。登高樓上。有輪來現。必得成就轉輪聖王。我今試之。即從坐起。膝輪著地。右手捧輪。按左手掌。左手捧取。按右掌中。王即發願。勝妙輪寶。如先過去轉輪聖王所行之事。願見示現王與輪寶。及四種兵。便得昇空。如先輪王所行之處。輪所住處。王亦隨住。是時東方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咸詣轉輪王所。白言。善來大天。此是王國。人民熾盛。安穩豐樂。唯願天王。安住於此。臣等侍衛。輪王勅曰。卿等各宜正法化世。有非法者勿為共住。若如斯者。侍衛於我于時輪寶。而於東方。乃至海際。悉皆降伏。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依輪寶法。昇空遍遊。還至王宮。住王殿前。姊妹。若轉輪王。出現世間。如是輪寶。必當顯現。言象寶者。作蓮花色。七支圓備。形體姝好。肥壯勇健。甚可愛樂。王若見已。心生歡悅。作如是語。象寶善賢。即令使喚善調象師。告言。此善象寶。宜速善調。善調順已。送於我所。白言。如王教勅。於一日中。所應調者。悉皆調之。而此象寶。其性賢善。能隨調法。如百歲象學調之相。見象調已即將奉王。白言。大王。象寶調善。王自知時。王欲試象。日初出時。乘象出宮。遍遊四天。食時還至本宮喫食。姊妹。若轉輪王。出現世間如此象寶。方出於世。言馬寶者。如紺青色。頭黑光悅。形狀端正。甚可愛樂。王若見之。情甚歡悅。令此馬寶。具大賢相。喚調馬者。令速調伏。即依王命。以調馬法。於一日中。皆悉教授。亦如上說。善調畢已。牽奉王前。白言。大王。馬寶調已。願王知時。王欲試馬。日初出時。亦乘馬寶。遊四天下。具如上說。姊妹。若轉輪王。出現世間。而此馬寶。方現於世。言珠寶者。有如是形色。八楞具足。紺琉璃色。清淨鮮潔。光明輝耀。破諸幽暗。姊妹。其珠寶有如是功德。轉輪王出現。珠寶方現於世。言女寶者。形儀端正。容貌超絕。不白不黑。不黃不赤。不長不短。不麁不細。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口氣香潔。如青蓮花。寒時觸。即溫煖。熱時觸。即清涼。是時具壽阿難陀。為說輪王七寶。至女寶時。而彼女人料理麥了。即便頂禮阿難陀。合掌發願。願我以斯福業。當作輪王女寶。時阿難陀持至佛所。諸佛世尊無不覺了。知而故問。佛告阿難陀曰。誰料理麥耶。阿難陀白言。大德世尊。有一婆羅門女。佛復問曰。汝與彼有何言說。白言。共語。佛告阿難陀。汝與彼女。所有言語。為我說之。阿難陀奉教具陳。佛復告阿難陀曰。何故不與顯說佛德。說轉輪王耶。白言。大德。我作是念。佛德甚深。恐彼女人不能悟解。是故為彼。說轉輪王。佛言。阿難陀。汝為過失。為彼女人。若說佛德。而彼女人聞佛功德。必發無上正等覺心。而不退轉。由斯願力。然此女人。必當得作輪王女寶。是時遠近人眾。咸聞婆羅門女料理佛麥。蒙佛記為當作轉輪聖王女寶。是時遂有五百女人。來苾芻處所。將麥料理。咸發誓願。若彼女人。作轉輪王女寶之時。我等咸願與彼侍衛。是時世尊欲食馬麥。具壽阿難陀悲泣雨淚。世尊遊行所至之處。國王勝貴。持佛足土。而為頂戴。於三大劫。修諸善品。何為於此城中。食斯麁麥。是時佛告具壽阿難陀曰。汝今何故悲泣雨淚。白言。大德世尊。生在王宮。合受轉輪王位。王四天下。棄捨國榮。而為出家。經三無數大劫。廣施頭目手足。具一切智。廣受人天殊勝妙供。云何今欲食馬麥耶。佛言。阿難陀。汝今能食如來牙齒之中一粒麥不。白言。甚欲。佛於牙中。取一粒麥。與阿難陀。即便食噉。佛問阿難陀。汝頗曾得如是甘美所食不。答言。大德世尊。我雖生在輪王族內。能自食噉已來。口未曾得如斯美味。佛言。阿難陀。如來凡所入口。皆為甘美。百味中勝。是時遠近諸國隣王。咸悉知聞其火授王。請佛世尊。及苾芻僧伽。三月安居。便自入密宮。而不出現。不興供養。佛喫馬麥。聞已發使報火授王。其使既此。不許入見。在門首住。時給孤長者聞斯事已。五百乘車。各載精妙粳米。封閉密蓋。擬送佛所。是時惡魔作念。我已多種惱亂沙門喬答摩。不得其便。更宜惱亂。今正得時。作是念已。即變身而為阿難陀形。往五百車處。告言。諸仁。欲何所去。答言。聖者阿難陀。我等聞火授王。請佛僧伽。三月安居。不興供養。佛及僧伽。而噉馬麥。所以給孤長者令將此米。奉獻世尊。魔曰。天龍藥叉敬重世尊。舉鉢向上。三十三天精妙香饌。置於鉢中。何故世尊而食馬麥。宜可急迴。諸人答曰。我既已出。詣世尊所。不欲却迴。魔復作念。而此諸人。不受我教。可作方便。即昇虛空。起大風雨。降如車軸。令其米車。咸半溺泥。駕者解牛。隨緣而去。是時世尊。與苾芻僧伽。而食馬麥。尊者舍利弗。及大目連。往三峯山。受天供養。其馬商主。三月既周。來請世尊。唯願哀愍。與苾芻僧伽。受我微供。佛默受請。知佛受已。於其夜中。辦種種精妙飲食。廣如餘說。乃至飯食已。收鉢竟。洗漱淨已。投佛足下。而發誓願。所有善根。願我當來作轉輪王。其乘智馬。當為太子。五百匹馬。而為我子。佛所記女。為我女寶。餘五百女。為我宮婇女。于時世尊既知彼念。告言。商主。汝今所願。當來必就。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