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9767阅读
  • 16回复

《杂阿含经》卷第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白话解释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三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否?”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我”有能主宰的含义。若是五蕴有“我”是“我所有的”自己就应该能主宰自己不生病不受苦,不会要求五蕴身心要如是不要如何。因为五蕴无我故有病有苦,而要求安乐不欲受苦。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否?”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三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余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于色不应病、苦生,亦不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余五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此经应该是释迦牟尼佛刚成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时说的法。内容与第33经相似。主要差别是佛说此经已,余五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证阿罗汉果。

(三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支提竹园精舍。尔时,有三正士出家未久,所谓尊者阿[少/兔]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毘罗。
尔时,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为教诫:比丘,此心、此意、此识,当思惟此,莫思惟此,断此欲、断此色,身作证具足住。“比丘,宁有色,若常、不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之法,厌、离欲、灭、寂没。如是色从本以来,一切无常、苦、变易法,如是知已,缘彼色生诸漏害、炽然、忧恼皆悉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安乐住;安乐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三正士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有尊者阿[少/兔]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毘罗三正士出家未久。世尊知道他们心中所想随他们所想而为教诫:此心、此意、此识,当思惟此,莫思惟此,断此欲、断此色,即身成就解脱而住。“比丘,宁有色,若常、不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正住否?”
比丘白佛:“不(应该为:是)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之法,厌、离欲、灭、寂没。如是色从本以来,一切无常、苦、变易法,如是知已,缘彼色生诸漏害、炽然、忧恼皆悉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安乐住;安乐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三正士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名词解释:心意识: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
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二页云:复有说者:心意识三、亦有差别。谓名即差别。名心、名意、名识、异故。复次世亦差别。谓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故。复次施设亦有差别。谓界中施设心,处中施设意,蕴中施设识故。复次义亦有差别。谓心是种族义,意是生门义,识是积聚义。复次业亦有差别。谓远行是心业。如有颂曰:能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伏此心者,解脱大怖畏。前行是意业。如有颂曰: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净言作,苦乐如影随。续生是识业。如契经说:入母胎时,识若无者;羯刺蓝等、不得成就。故知续生、是识业用。复次彩画是心业。如契经说:苾刍当知,诸傍生趣,由心彩画,有种种色。归趣是意业。如契经说:苾刍当知,如是五根,各别所行各别境界。意根总领受彼所行境界。意归趣彼,作诸事业。了别是识业。如契经说:苾刍当知,识能了别种种境事。复次滋长是心业。思量是意业,分别是识业。胁尊者言:滋长分割是心业,思量思惟是意业,分别解了是识业。应知此中滋长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无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无漏意。分别者:是有漏识。解了者:是无漏识。心意识三,是谓差别。
  五事毗婆沙论下十六页云:问:心意识三,有何差别?答:此无差别。如世间事,一说为多,多说一故。一说多者:如说士夫为人儒童等。多说一者:如说鸟豆等同名再生。应知此中同依一事说心意识,亦复如是。复有说者,亦有差别。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复次界施设心,处施设意,蕴施设识。复次依远行业,说名为心。依前行业,说名为意。依续生业,说名为识。复次由采集义,说名为心。由依趣义,说名为意。由了别义,说名为识。
具足住:增壹阿含经译作「自游戏;自娱乐」,杂阿含经译作「具足住」,中阿含经译作「成就游」,南传作「进入后住于」(upasampajja vihar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进入及住在」(enter and dwell in),即 「保持在……中」的意思。(相关词「第四禅具足住」)
正住:永存不变,坚固的。
炽然:猛烈燃烧。集论四卷十五页云:炽然有三。谓贪炽然,嗔炽然,痴炽然。由依止贪嗔痴故;为非法贪大火所烧,不平等贪大火所烧,及为邪法大火所烧。故名炽然。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0
(三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偷罗国跋提河侧伞盖菴罗树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何因生忧悲恼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系著,云何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
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若善男子知色是无常已,变易,离欲、灭、寂静、没。从本以来,一切色无常、苦、变易法,知已,若色因缘生忧悲恼苦断。彼断已无所著,不著故安隐乐住,安隐乐住已,名为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十六比丘不生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释:佛对比丘们说:住于自己的洲(洲是水中的陆地是人类的依止处,意为:以自己做依止处)依靠自己,住于正法,以正法为依,不依靠其它。比丘们应该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正确地观察。什么原因生出忧悲恼苦?为什么有这四个?自己如实观察因为什么原因,系著什么而使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
诸比丘对佛说:世尊是正法之根,正法眼目,正法的依处!惟愿佛亲自为我们解说,诸比丘听闻以后如佛所说受持奉行。
佛告比丘说:认真地听,好好地思维,我为你们解说。比丘,有色(身体,物质)因为色系著色之故,自己观察到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可有色(身体,物质)常恒不变易地存在吗?
比丘答言:没有,世尊。
佛告比丘:很好,正确!色是无常的。若善男子知色是无常已,变易,就会逐渐对色离欲、灭、寂静、没。从本以来,一切色都是无常、苦、变易法,知道这些以后,若色因缘生忧悲恼苦就断灭。彼断已无所执著,不执著故安隐乐住,安隐乐住已,名为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十六比丘不生诸漏(漏是指烦恼,烦恼不生了),心得解脱成就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竹园毘舍离  清净正观察
 无常苦非我  五三与十六
解释:竹园(第30,31,32经)毘舍离(不清楚是输屡那的误传还是另外丢失一经?)
清净正观察  无常苦非我(第33经)
五(34经)三(35经)与十六(第36经)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1
五受阴:另译为「五取阴(「受」,另译为「取」)、五取蕴(「阴」,另译为「蕴」)、五盛阴」,意思是「带着执取的五蕴」。
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著之义,总为烦恼之异名,或为贪爱之别名。取著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
《阿含辞典》《佛学大辞典》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4-12-11 10:27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12-12
(三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比丘,有世间世间法,我亦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非我咎也。诸比丘,云何为世间世间法,我自知,我自觉,为人演说,分别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是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此是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于彼盲无目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佛与世间智者见解相同不生争论没有冲突。佛与世间智者都认为五蕴是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没有常恒不变易的五蕴存在。佛自知自觉五蕴是无常苦无我的世间世间法,并且为众生分析解说演示,而还是有如同无眼盲目的愚痴人不能了知不能觉悟,也无可奈何!
名词解释:
世间法: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业之因缘而生者,悉为有漏无常。即四谛中苦集之二谛也。

(三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人为卑下业,种种求财活命,而得巨富,世人皆知。如世人之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诸比丘,譬如一器,有一处人,名为揵茨,有名钵,有名匕匕罗,有名遮留,有名毘悉多,有名婆阇那,有名萨牢,如彼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如是,比丘,有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知见而说,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其如之何?比丘,云何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乃至不知不见?色无常、苦、变易法,是为世间世间法;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是名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见……乃至盲无目者不知不见,其如之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佛说法会随顺世间的习俗,语言而尽量避免让世人感觉怪异不能接受。其它内容如同第(三七)经。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12-13
(三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世尊告诸比丘:“比如: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不被内风大所坏),新熟坚实,有地界(土壤)而无水界(水),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不被内风大所坏),有水界(有水)而无地界(无土壤),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不被内风大所坏),有地、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具有执取具有爱染的识);地界者,譬四识住(色受想行为识所依住之处);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反复询问而不知道),增益(增加)生痴,以非境界故(因为事实上不存在的事情之故)。
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因为执取攀缘色而被色封滞意识所生束缚就断除了);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因为执取攀缘行而被行封滞意识所生束缚就断除了);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烦恼,不造作,不造业。行指造作,身口意的造作。);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法指真理,四圣谛),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名词解释:
五种种子:五种能做为植物繁殖的种子,即「根、茎、节、自落、种子」,「根种子」(mūlabīj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根-种子」(root-seeds),就是由根部繁衍新株者。「茎种子」(khandhabīj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茎-种子」(stem-seeds),就是由茎部繁衍新株者。「节种子」(phalubīja),就是由茎节繁延新株者。「自落种子」,南传作「枝种子」(aggabīj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切[枝]-种子」(cutting-seeds),就是落地生根繁衍新株或接枝繁殖者。「实种子」,南传作「种子种子」(bījabījaññeva,直译为「以种子为种子」),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胚种-种子」(germ-seeds),就是由种子繁衍新株者。
不中风:不被内部风大破坏。动植物体内风大动摇是造成破坏、死亡的一种原因。
 法蕴足论九卷十八页云:云何风界?谓风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风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动性动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此身中、或上行风,或下行风,或傍行风,胁风,背风,胸风、肚风,心风,脐风,嗢钵罗风,毕钵罗风,刀风,剑风,针风,结风,缠风,掣风,劣风,强风,随支节风,入出息风。复有所余身内各别动性动类,有执有受。是名内风界。云何外风界?谓此身外诸外所摄动性动类,无执无受。此复云何?谓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有尘风,无尘风,旋风,暴风,吠岚婆风,小风,大风,无量风,风轮风,依空行风。复有所余动性动类,无执无受;是名外风界。前内此外,总名风界。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八页云:问:风界、云何?答:轻等动性。虽此风界、总是动性;而此动性、差别无边。谓内外分动性各异。内分中动性者:谓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住胁风,有住腹风,有住背风,有如针风,有如刀风,有荜茇罗风,有婆呾瑟耻罗风,有婆呾窭拉摩风,有入息风,有出息风,有随身分支节行风,所有动性。外分中动性者:谓有四方风,或有尘风,或无尘风,或毗湿缚风,或吠岚婆风,或小风,或大风,或风轮风等,所有动性。此内外分种种动性,以相同故,略为一聚;总名风界。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风界云何?谓轻等动性。
四识住:识不能单独存在,识要随色住,随受住,随想住,随行住。色受想行是识所依著之处故称为四识住。
        集异门论八卷十页云:四识住者,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云何色识住?答:若色有漏,随顺诸取。于彼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生起欲,或贪,或嗔,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色识住。受、想、行、识住,广说亦尔。
封滞:限制,滞碍,束缚。南传作「攀住」(upaya,另译为「接近;牵引」),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被占用;与之发生关连」(engaged with),注释书解说为「以爱、慢、见之方式趋近五蕴」,就是「攀住」。
于色封滞意生缚:色封滞意,因为识执取色而被色封滞。于色封滞意生缚,于色封滞意所生的系缚。于受封滞意生缚,于想封滞意生缚,于行封滞意生缚亦复如是。
于行封滞意生触:可能是“于行封滞意生缚”的误写。

(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封滞者不解脱,不封滞则解脱。云何封滞不解脱?比丘,攀缘四取阴识住。云何为四?色封滞识住,受、想、行封滞识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滞故不解脱。云何不封滞则解脱?于色界离贪,受、想、行、识离贪……乃至清净真实,是则不封滞则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封滞(贪执,执取,束缚,滞碍)者不解脱,不封滞(不贪执,不执取,不滞碍)则解脱。云何封滞(贪执,执取,滞碍)不解脱?比丘,攀缘四取阴识住(识攀缘色受想行四取阴而住)。云何为四?色封滞识住(识执取色住或者因为识执取色而被色束缚滞碍而住),受、想、行封滞识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滞故不解脱。云何不封滞则解脱?于色界离贪,受、想、行、识离贪……乃至清净真实,是则不封滞则解脱。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3
铜币
6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12-14
感恩师父!这么详细的白话解释《杂阿含经》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12-14
(四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于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谓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云何想患如实知?谓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谓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谓名色集,是名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离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说彼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如实见,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五受阴的五种如实知的概念,需要记住。
名词解释:
四大: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暖动也。
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
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
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
这里指真实四大。
四大所造:广五蕴论一页云:云何四大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造者因义。根者: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是为根义。所言主义,与谁为主?谓即眼根与眼识为主。生眼识故。如是乃至身根与身识为主。生身识故。
触:1,五境之一,身根所触有坚湿暖动等十一种。俱舍论一曰:“触者有十一:谓四大种、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2,心所法之一。俱舍之十大地法,唯识之五遍行摄之。彼属于五境者,为所触之色法,而此为能触之心法也。使根境识三者和合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触者,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大乘义章二曰:“令根尘识和合名触。”十二支中之触支是也。3,不净为触。增韵曰:“触污也。”盖触于不净物而自为不净者,是云触秽。
这里所说触是第二种眼根与色尘和合生眼识,此三和合名为触,耳根声尘耳识,鼻根香尘鼻识,舌根味尘舌识,身根触尘身识,意根法尘意识亦复如是。此三和合同时生受想思,所以触集是受想行集。
思:显扬一卷四页云:思者:谓令心造作得、失、俱非(非得非失),意业为体。或为和合,或为别离,或为随与,或为贪爱,或为嗔恚,或为弃舍,或起寻伺,或复为起身语二业,或为染污,或为清净。行善不善非二(非善非恶)为业。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说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
  集论一卷五页云:何等为思?谓于心造作意业为体。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非功非过),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广五蕴论四页云: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非功非过),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思、谓能令心有造作。
  入阿毗达磨论上六页云: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业。亦是令心运动为义。此善不善无记异故有三种别。
  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思云何?谓心造作性。即是意业。此有三种。谓善思、不善思、无记思。
行:行蕴,造作于有为法之因缘迁流于三世,谓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识四者,其他之有为法,名行蕴。五蕴之一。蕴者积集之义,是亦有为法之通名也。俱舍论一曰:“四余为行蕴。”颂疏一曰:“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记一之余曰:“问: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何故行蕴独得行名?解云:其余四蕴虽亦名行,摄行少故,各受别名。行蕴摄行多故,故得行名。
名色:1、五蕴的总名,五蕴之受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做“色”。
  2、在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中渐渐生长,五蕴完具的时候,叫做“名色支”。
3、《杂阿含288经》将五蕴以「三芦鼎立」为譬喻,分为「识」、「名」、「色」,将「识」独立于「名」之外,而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此外,经文对「缘起支」的内容,通例亦为「识缘名色」,故「识」应不包含在「名」中比较合理。另,《相应部12相应2经》则解说「名」为「受、想、思、触、作意」,也不包含「识」。
识缘名色与名色缘识差别: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七页云:问:此经中说识缘名色;余处复说名色缘识。此二种、何差别?答:识缘名色,显识作用。名色缘识,显名色作用。复次识与名色,更互为缘;如二束芦,相依而住。如像马船、与乘御者,展转相依,得有所至;识与名色,亦复如是。识为缘故,名色续生。名色为缘,识得安住。故说此二,更互为缘。复次识缘名色,说初续生时。名色缘识,说续生后位。复次识缘名色,说续生时识,能生名色。名色缘识,说续生后识,依名色住。复次识缘名色,说所生名色。名色缘识,说能生名色。复次识缘名色,依前后说。名色缘识,依同时说。
名色集是名识集:眼根色尘和合生眼识,耳根声尘和合生耳识,鼻根香尘和合生鼻识,舌根味尘和合生舌识,身根触尘和合生身识五者是色集故识集。意根法尘和合生意识是名集故识集。
正向:没有发现权威的解释。估计是正确地趋向……之意。正向圣道,正向圣果,正向觉悟,正向解脱,正向涅槃……也可能包括四向。
四向: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流向。为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是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三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义同前。四阿罗汉向,译曰不生,新旧皆就梵名谓之阿罗汉向。为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之位。
四果:1、指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之最高果位。
  2、指阿罗汉。
入:悟了真理的意思。此处也可能指觉悟证初果须陀洹入圣流。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12-15
(四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云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为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云何想灭如实知?触灭是想灭,如是想灭如实知。云何想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想灭道迹,如是想灭道迹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云何想患如实知?若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触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如是识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名色集是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云何识灭如实知?名色灭是识灭,如是识灭如实知。云何识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识灭道迹,如是识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若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实知。比丘,是名七处善。
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是名比丘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若能于五蕴(苦圣谛)集(集圣谛)灭(灭圣谛)灭道迹(道圣谛)味(爱著)、患(过患)、离(出离)七处善巧了知;于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三种善观道理,直至究竟则能“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名词解释:
阴:五阴。阴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
界:十八界。界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之为八也。)
  [一、眼界],谓能见之根,名为眼界。
  [二、耳界],谓能闻之根,名为耳界。
  [三、鼻界],谓能嗅之根,名为鼻界。
  [四、舌界],谓能尝味之根,名为舌界。
  [五、身界],谓能觉触之根,名为身界。
  [六、意界],谓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
  [七、色界],谓眼所见一切色境,名为色界。
  [八、声界],谓耳所闻一切音声,名为声界。
  [九、香界],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十、味界],谓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
  [十一、触界],触即触着,谓身所觉冷暖细滑等触,名为触界。
  [十二、法界],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十三、眼识界],谓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
  [十四、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
  [十五、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
  [十六、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
  [十七、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
  [十八、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
入:十二入。根境互相涉入而生识,谓之入。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眼入],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对香,即能嗅香,是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对味,即能尝味,是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对法,即能分别于法,是名意入。
  [七、色入],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八、声入],谓一切可闻之声,而对于耳,是名声入。
  [九、香入],谓一切可嗅之香,而对于鼻,是名香入。
  [十、味入],谓一切可尝之味,而对于舌,是名味入。
  [十一、触入],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十二、法入],谓一切可分别之法,而对于意,是名法入。
义:1.利益。2.道理;意义;字义。3.目标;目的。4.必要;需要。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12-16
(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异,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云何名不取不著?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异我、相在;不见我、我所而取,彼识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愚痴无知凡夫认为五蕴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与我所互相系属故生贪取;有了贪取故当五蕴变异时心就会随之而转,而心被贪取执著控制系缚,则会造成恐怖、障碍、心乱。
多闻圣弟子不认为五蕴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与我所互相系属故不生贪取;无贪取故当五蕴变异时心就不会随之而转,心不被贪取执著控制系缚,则不会生起恐怖、障碍、心乱。
名词解释:
取:集论一卷一页云:何等为取?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来染著现在欲贪名取。杂集论一卷四页云:欲者:希求相。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来自体为方便故;引取当蕴,令起现前。由贪染著现在自体为方便故;执取现蕴,令不舍离。是故此二说名为取。
  集论四卷十三页云:执取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
  俱舍论二十卷十六页云:能为依执,故名为取。又云:执欲等故,说名为取。
  入阿毗达磨论下一页云:薪义是取义。能令业火炽然相续而生长故。如有薪故,火得炽然;如是有烦恼故,有情业得生长。又猛利义是取义。或缠裹义是取义。如蚕处茧自缠而死;如是有情,四取所缠,流转生死,丧失慧命。
著: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谓之著。如爱著执著贪著等是。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12-18
(四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生则系著,不生则不系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若生则系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随变异;心随变异故,则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顾念,以生系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生系著。云何不生不系著?多闻圣弟子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爱喜、赞叹、取著,不系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变异;心不随变异故,心不系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顾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不生不系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若于五蕴“生”爱喜、赞叹、取著诸烦恼则系著,若于五蕴“不生”爱喜、赞叹、取著诸烦恼则不系著。(其余同第43经)
名词解释:
生:本无今有,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生云何?谓令诸蕴起。
    法蕴足论五卷七页云:生、谓彼诸有情类,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总名为生。

(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一切我见都是依于五受阴,于五受阴见是我,我所,相在。
愚痴无闻凡夫因为无明故认为五蕴是我,我所,相在,而说真实有我故贪执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因为意界法界无明界和合的无明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名词解释:
我:1,自己的代名词。
2,生命中恒常不变的,唯一的,自在主宰的主体。(实际上不存在)
我见:又名身见,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五蕴),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而在此非我法上,妄计为身,执之为实,强立主宰,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非神。为「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之「我;真我」的否定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宰的“自我”实体的存在。
觉观:新译为寻伺,旧译云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粗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觉与观者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
集论一卷十页云:何等为寻?谓或依思,或依慧,寻求意言,令心粗转为体。何等为伺?谓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细转为体。
俱舍论四卷十二页云:论曰: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寻?答:诸心寻求辨了显示推度构画分别性分别类,是谓寻。诸心寻求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寻自性故。云何伺?答:诸心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是谓伺。诸心伺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伺自性故。寻伺何差别?答:心粗性、名寻。心细性、名伺。是谓差别。如彼广说。
界:类别,范围。
意界:俱舍论一卷十二页云:应知识蕴、即名意处。亦名七界。谓六识界、及与意界。岂不识蕴唯六识身;异此说何复为意界?更无异法。即于此中。颂曰: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论曰:即六识身无间灭已,能生后识;故名意界。谓如此子、即名余父。又如此果、即名余种。
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法尘。为十八界之一。《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的法界,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此经中的法界是指意识所取法尘)
无明界: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无明界?谓三界无知,是名无明界。
无明:愚痴。不了知四谛三宝业因果报等是无明。
法蕴足论十卷三页云: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修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闇、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里、顽騃浑浊、障、盖、发盲、发无明、发无智、发劣慧、障碍善品、令不涅槃、无明漏、无明瀑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很、等很、极很、痴类、痴生、总名无明。
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问:何故名无明?无明是何义?答:不达,不解,不了,是无明义。问:若尔;除无明,诸余法,亦不达,不解,不了;何故不名无明?答:若不达不解不了,以愚痴为自相者;是无明。余法不尔,故非无明。
品类足论三卷二页云:无明云何?谓三界无知性。
明:般若,智慧的别名。为无明的反面。了知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就是明。
沙门:,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啰磨拏、室啰磨拏、沙迦懑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
婆罗门:天竺四种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