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6919阅读
  • 6回复

阅读《杂阿含经》有感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佛陀于此经中用师父和徒弟作比喻来比喻烦恼和习惯性地接近、安住在烦恼上。用此来比喻众生因根、尘、识、触、因接触而引生种种贪、嗔、痴等烦恼,当生起烦恼时,无明众生又不及时觉察、远离,却习惯性地接近并安住于烦恼当中,因此故常受其苦。这也就是在说:只要众生的心常与贪、嗔、痴等各种烦恼相伴,那么就必受其苦。这就是我们无明众生常遭受世间种种苦痛的根本因缘所在,如果能于根、尘、识、触、因接触而不引生种种贪、嗔、痴等烦恼,也不去接近、安住在烦恼上,这样的众生就与快乐、吉祥常伴。所以,众生应常学“应无所著”,不应学“于色、声、香、味、触、法处生心”。应学将心安住在如实正观、正思维上。
      
二三七(二三五)(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师、有近住弟子,则苦独住;无师、无近住弟子,则乐独住。
  「云何有师、有近住弟子,则苦独住?缘眼、色,生恶不善觉,贪、恚、痴俱,若彼比丘行此法者,是名有师;若于此边住者,是名近住弟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有师、有近住弟子,常苦独住。
  「云何无师、无近住弟子,常乐独住(12)?缘眼、色,生恶不善觉,贪、恚、痴俱,彼比丘不行,是名无师;不依彼住,是名无近住弟子;是名无师、无近住弟子,常乐独住。若彼比丘无师、无近住弟子者,我说彼得梵行福。所以者何?无师、无近住弟子,比丘于我建立梵行,能正尽苦,究竟苦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011)本经说明有师、有近住弟子,则苦独住;无师、无近住弟子,则乐独住。相应部(S. 35. 150. Antevāsi 内住)
(012)「住」,元本作「往」。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对比丘们说:如果有老师(即有烦恼),有亲近的学生(即亲近烦恼习气的身心行为),那么众生就会常与烦恼、痛苦单独相处;如果没有老师,没有亲近的学生,那么就会常与快乐单独相处。
        什么是有老师,有亲近学生,就常与烦恼、痛苦单独相处呢?因缘于眼根、色尘,这些因缘而生起的种种贪、嗔、痴等邪恶不善良的心念,如果此人造作此烦恼法的话,那么就叫有老师;如果心念于此烦恼法上安住不舍的话,那么就叫有亲近学生。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这样。如果有老师,有亲近的学生,那么众生就会常与烦恼、痛苦单独相处。(比如当有人说你这不好,那有错,你的耳根接触到这些声波生起耳触,因缘于这些接触而生起内心的感受,你认为他所说的不如实,不合你的心意,你就生气对它的嗔心,并不断地嗔恨他,这时你就是有师、有近住弟子。因为你有烦恼,有不断地安住在这烦恼上,所以你就会与痛苦单独相处)
        什么是没有老师,没有亲近学生呢,就常与快乐单独相处呢?因缘于眼根、色尘,这些因缘而生起的种种贪、嗔、痴等邪恶不善良的心念,如果此人不造作此烦恼法的话,那么就叫没有老师;如果心念也不于此安住的话,那么就叫没有亲近学生;这就叫没有老师,也没有亲近的学生,这样的人就会常与快乐相住,如果比丘既没有老师也没有亲近的学生的话,我就会这个人已经获得了清净离欲的福德利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老师,没有亲近学生的话,那么这位比丘就在于我所教导的正法、律当中已经很好地建立了清净离欲的修行,他能够依次修行而正确地朝向苦的灭尽,究竟地灭尽苦的汇集。(佛法的修行不仅要及时地觉知心念,对治种种烦恼,还要时时修行与任何境界都要“无所住”)
 
--------------------------------------------------------------------------------
 
相应阿含:
[一五〇] 第六 内住
※三 ‘诸比丘!当修此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四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
五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如何为苦而不安稳耶?
六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于彼起诸恶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心:‘于彼之内心,住于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内住。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七~一一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而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彼起诸恶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住诸恶不善法,’因此称为内住。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一二诸比丘!如是,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不安稳。
一三诸比丘!如何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耶?
一四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于彼不起,此等不住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法,’因此彼称为无内住。此等亦不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彼称为无师范。
一五~一九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有忆念、有希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于彼不起,此等不住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无内住。此等亦不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无师范。
二〇诸比丘!如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诸比丘!修此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二一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者。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7
卷九、第二三八经  一切识皆从根、尘的因缘和合接触而生

二四○(二三八)(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眼识生?何因何缘耳、鼻、舌、身、意识生?」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身触因缘(21)、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020)本经说明六根缘六尘故六识生。
(021)丽本无「身触因缘」四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一位比丘来到佛陀的住处,他向佛陀顶礼之后,就坐在佛陀的对面,他向佛陀请教到:世尊啊!是什么因和缘的组合汇集而使眼识觉知境界的这种精神现象生起的呢?是什么因和缘使耳、鼻、舌、身、意识觉知的这种精神现象升起来的呢? 
        佛陀告诉这位比丘:是因缘于眼根和色尘的因缘组合汇集,而使眼识这个能够觉知境界的精神现象升起来的。为什么呢?如果眼识这个能够觉知外界境界的精神现象生起,这一切都是由眼根的这个内因与外界的色尘这个缘它们之间相互接触和合的缘故而生(有一种外道观点认为:我们众生能够看见外界的境界,都是由于众生有个恒常不变的觉性作用的结果。因为这种外道对世间是因缘生因缘灭的这个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他们错误的认为世间当中有个恒常不变的觉性。但是在世间是缘生缘灭的实施面前,这种恒常不变的觉性是无法成立的。);因缘于耳根和声尘、鼻根和香尘、舌根和味尘、身根和触尘、意根和法尘的因缘和合接触,而使意识这个精神现象产生。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所有的意识,都是从意根和法尘的因缘和合接触的缘故而生起。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08
卷九、第二三九经 什么是结所系法及结法?
        六根和六尘本身并不是欲贪等烦恼,本身也并没有绳索。但是,一旦由根尘接触而引生欲贪等烦恼,那么根尘就被这烦恼的绳索所结系、束缚住了。所以,学佛人应当远离欲贪,调伏欲贪,断除欲贪。这样就能不受欲贪这些烦恼绳索的结系、束缚,不受结系、束缚才能自在。

二四一(二三九)(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结所系法(23)及结法。云何结所系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结所系法。云何结法?谓欲贪,是名结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022)本经说明眼缘色、耳缘声、鼻缘香、舌缘味、身缘触、意缘法是结所系法,欲贪是结法。相应部(S. 35. 109, 122. Sajyojana 系缚)
(023)结所系法(sajyojaniya dhamma)(巴),结、系同为染污烦恼之名词。六根缘六尘所生之烦恼是名结所系法。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对比丘们说: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什么现象是被绳索所结系、束缚的现象以及什么是绳索结系、束缚?
        什么是被绳索所结系、束缚的现象呢?
        就是眼根和色尘、耳根和声尘、鼻根和香尘、舌根和味尘、身根和触尘、意根和法尘,这些现象是被绳索所结系、束缚的现象。
        什么现象是绳索结系、束缚呢?
        就是欲望、贪爱这个心理现象,就叫绳索结系、束缚。


--------------------------------------------------------------------------------

相应阿含:
[一〇九] 第六 系缚
※二 ‘诸比丘!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三 比丘等,何者为可系缚之法耶?何者为系缚耶?
四诸比丘!眼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五~九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系缚之法也,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一〇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以此称为系缚。’

[一二二] 第九 系缚
一 ‘诸比丘 !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二 诸比丘!何者是可系缚之法?何者是系缚耶?
三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此即是系缚于此。
四~八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系缚于此。’

--------------------------------------------------------------------------------

相应部35相应109经/顺于结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我将教导顺于结之法与结,你们要听!
  比丘们!什么是顺于结之法?什么是结呢?
  比丘们!眼是顺于结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结就在那里。
  ……(中略)舌是顺于结之法……(中略)。
  意是顺于结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结就在那里。
  比丘们!这些被称为顺于结之法;这是结。」

相应部35相应122经/顺于结之法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我将教导顺于结之法与结,你们要听!
  比丘们!什么是顺于结之法?什么是结呢?
  比丘们!有能被眼识知,令人想要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着欲、贪染的色,比丘们!这些被称为顺于结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结就在那里。
  ……(中略)有能被舌识知……的味道……(中略)。
  有能被意识知,令人想要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着欲、贪染的法,比丘们!这些被称为顺于结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结就在那里。」

南北传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1.北传经文的「如是我闻……欢喜奉行。」的经文格式,参看《杂阿含1经》、《杂阿含30经》「经文比对」。
  2.北传经文的「结所系法」,南传经文作「顺于结之法」(saṃyojaniyo dhamm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拘束之事」(a thing that fetters)。按:这里的「法」(dhamma),不是指「正法」,而是指「事情;东西」。
  3.北传经文的「结法」,南传经文作「结」(saṃyojan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拘束」(fetter)
  4.「欲贪」,参看《杂阿含42经》「调伏欲贪」「经文比对」。
  5.南传经文的「色、声音、气味、味道、所触、法」,参看《杂阿含188经》及其「经文比对」。
  6.南传经文的「令人想要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着欲、贪染的色」,参看《杂阿含216经》及其「经文比对」。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08
卷九、第二四〇经 什么是被执取法以及执取法?
        什么是执取?很多学佛人嘴里常常讲不要执取、不要执取,但是当你在问他:什么是执取?多数就会哑口无言,也有些人会不知所云,东拉西扯地讲些与之无关的话题。那到底什么是执取呢?佛陀说:欲爱、贪染,就叫执取。
        欲爱、贪染的心就是执取,根、尘本身并不存在执取,但根、尘却是被执取的对象。就比如我们众生的舌根并没有执取的能力,不论它接触到何 种味道,舌根它只是在觉知这味道是酸、甜、苦、辣等,舌根并不直接生起执取的心。但是当根、尘接触后对因着根、尘接触后而生起的境界,比如对辣味生起喜爱的心,因此对辣味生起欲贪之心,这就是执取。


二四二(二四○)(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024)本经说明六入处是所取法,欲贪是取法。相应部(S. 35. 110, 123. Upādāna 执取)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对比丘们说: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什么是被执取的对以及执取的现象。
        什么是被执取的对象?
        就是眼根和色尘、耳根和声尘、鼻根和香尘、舌根和味尘、身根和触尘、意根和法尘,这些现象是被执取的对象。
        什么是执取的现象?
        欲望、贪爱的心态,就是执取的现象。


--------------------------------------------------------------------------------

相应阿含:
[一一〇] 第七 执取
※二 ‘诸比丘!为说可执取之法与执取,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可执取之法耶?何者为执取耶?
四 诸比丘!眼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是执取。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执取。
一〇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执取之法,于此称为执取。’

[一二三] 第十 取执
一 ‘诸比丘!为说可取执之法与取执,且谛听。
二 诸比丘!何者为可取执之法?何者为取执耶?
三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 ……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取执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取执于此。’
世间欲类品第二 (终)
其摄颂曰:
魔索说二经
以世间欲类
又以说二经
帝释与五结
尊者舍利弗
与及罗喉罗
系缚与取执
以此名此品


第三 居士品

--------------------------------------------------------------------------------

相应部35相应110经/随顺执取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我将教导随顺执取之法与执取,你们要听!
  比丘们!什么是随顺执取之法?什么是执取呢?
  比丘们!眼是随顺执取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执取就在那里。
  ……(中略)舌是随顺执取之法……(中略)。
  意是随顺执取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执取就在那里。
  比丘们!这些被称为随顺执取之法;这是执取。」

相应部35相应123经/随顺执取之法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我将教导随顺执取之法与执取,你们要听!
  比丘们!什么是随顺执取之法?什么是执取呢?
  比丘们!有能被眼识知,令人想要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着欲、贪染的色,比丘们!这些被称为随顺执取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执取就在那里。
  ……(中略)有能被舌识知……的味道……(中略)。
  有能被意识知,令人想要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着欲、贪染的法,比丘们!这些被称为随顺执取之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执取就在那里。」
  世间与欲的种类品第十二,其摄颂:
  「魔的绳索二说,世间、欲的种类,
   帝释,五髻,舍利弗与罗侯罗,
   结、执取,由此被称为品。」

南北传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1.北传经文的「如是我闻……欢喜奉行。」的经文格式,参看《杂阿含1经》、《杂阿含30经》「经文比对」。
  2.北传经文的「所取法」,南传经文作「随顺执取之法」(upādāniyo dhamm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能被执着之事」(the things that can becling to)。按:这里的「法」(dhamma),不是指「正法」,而是指「事情;东西」。
  3.北传经文的「取法」,南传经文作「执取」(upādān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执着」(the clinging)
  4.「欲贪」,参看《杂阿含42经》「调伏欲贪」「经文比对」。
  5.南传经文的「色、声音、气味、味道、所触、法」,参看《杂阿含188经》及其「经文比对」。
  6.南传经文的「能被眼识知」,参看《杂阿含212经》「经文比对」。
  7.南传经文的「令人想要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着欲、贪染的色」,参看《杂阿含216经》及其「经文比对」。
  8.南传经文的「摄颂」,参看《杂阿含2经》、《杂阿含7经》及其「经文比对」。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14
卷九、第二四三经 于六根境界玩味,便被魔所束缚
二四五(二四三)(3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33)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比丘于眼味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得自在脱于魔手,魔缚所缚,入于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眼不味者,当知是沙门、婆(34)罗门不随于魔,脱于魔手,不入魔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味,如是欢喜、赞叹、染着、坚住、爱乐、憎嫉,亦如是说。
  如内入处七经、外入处七经,亦如是说。

(032)本经说明于眼味者,魔缚所缚。相应部(S. 35. 15-18. Assādena etc. ◎由于甘味等)
(033)「阁」,大正本作「阅」。
(034)「婆」,大正本作「波」。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们:如果众生对于眼根还有贪爱、欢喜、染着、爱乐、憎恨嫉妒心的话,那么就可以知道他还不能自在地摆脱种种魔境界的手掌,就会被种种魔所变现的境界所束缚,就会落入魔所设置的牢笼。(就比如当我们行走在大街上,眼根与俊男美女、青山绿水等舒适的色尘发生接触,当接触之后你的心中生起对此境界的贪爱、欢喜,心念常常回忆留恋此境界。此时你的心就不得自在,就被磨所掌控、束缚,就是陷入了魔为你设置的牢笼。所以,当你的眼根与外界的色尘接触时,你的心不应当生起对此境界贪爱、欢喜的心念,而应当生起正思维,思维此境界是无常、苦、空、非我,这样你的心就会自在,就不被境界束缚。)其它的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如果众生对于眼根不生起贪爱、欢喜、染着、爱乐、憎恨嫉妒等心的话,那么就可以知道他能够自在地摆脱种种魔境界的手掌,就会不被种种魔所变现的境界所束缚,就不会落入魔所设置的牢笼。

--------------------------------------------------------------------------------

相应阿含:
[一五] 第三 由于甘味(一)

※二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甘味,终于发见眼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患难,诸比丘!余终于发见眼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找巡行眼之出离,终于发见眼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出离故。
三~六诸比丘!余耳之……诸比丘!余鼻之……诸比丘!余舌之……诸比丘!余身之……
七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甘味,终于发见意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患难,终于发见意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出离,终于发见意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出离故。
八~九诸比丘!余不能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〇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一六] 第四 由于甘味(二)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甘味终发见色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患难,终于发见色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出离,终于发见色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出离故。
三~六诸比丘!余声之……香之……味之……触之……
七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甘味,终于发见法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甘味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患难,终于发见法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出离,终于发见法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出离故。
八~九诸比丘!余未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〇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一七] 第五 若无者(一)
※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于眼有甘味故,有情于眼有爱着。
三诸比丘!若于此眼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厌嫌。然诸比丘!于眼有患难故,有情于眼有厌嫌。
四诸比丘!若于此眼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出离。然诸比丘!于眼有出离故,有情出离于眼。
五~七诸比丘!若于此耳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八~一〇诸比丘!若于此鼻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一~一三诸比丘!若于此舌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四~一六诸比丘!若于此身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七诸比丘!若于此意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意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意有爱着。
一八诸比丘!若于此意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意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意。
一九诸比丘!若于此意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意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意。
二〇诸比丘!诸有情未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活。
二一然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有情等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一八] 第六 若无者(二)
※二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着。然诸比丘!因色有甘味故,有情爱着于色。
三诸比丘!若于此色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厌嫌。然诸比丘!于色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色。
四诸比丘!若于此色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出离。然诸比丘!于色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色。
五~七诸比丘!若于此声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八~一〇诸比丘!若于此香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一~一三诸比丘!若于此味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四~一六诸比丘!若于此触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七诸比丘!若于此法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爱着。然诸比丘!于法有甘味故,有情则于法有爱着。
一八诸比丘!若于此法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法有患难故,有情则于法有厌嫌。
一九诸比丘!若于此法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法有出离故,有情则由法有出离。
二〇诸比丘!诸有情不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诸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二一然而,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着之心过日。’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15
卷九、第二四四经  贪著于六种境界即被魔钩
二四六(二四四)(3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魔钩。云何为六?眼味着色,是则魔钩;耳味着声,是则魔钩;鼻味着香,是则魔钩;舌味着味,是则魔钩;身味着触,是则魔钩;意味着法,是则魔钩。若沙门、婆罗门眼味着色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魔钩钩其咽,于魔不得自在。」
  秽说净说,广(36)说如上。

(035)本经说明六入处是魔钩。相应部(S. 35. 114-115. Mārapāsa 魔索)
(036)「广」,宋、元、明三本均作「魔」。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们:有六种魔钩,是哪六种呢?就是欲爱、贪染于眼所觉知的境界上不忍舍离,这就是上了魔所设置的钩,(被魔所俘获,任由魔驱使、宰杀。其实,贪恋、染着境界的心理状态,就是魔所设置的钩。佛教的修行,就是要经此内在的贪恋、染着、爱欲的心魔调伏、灭尽。);就是当耳根听到了舒适、美妙、可爱的声音,引起内心对此声音的欲爱、染着,这就是上了魔所设置的钩;就是当鼻根接触到了舒适、美妙、可爱的香气,引起内心对此香气的欲爱、染着,这就是上了魔所设置的钩;就是当舌根接触到了舒适、美妙、香甜、可爱的味道,引起内心对此味道的欲爱、染着,这就是上了魔所设置的钩;就是当身根接触到了舒适、美妙、可爱的触,引起内心对此触的欲爱、染着,这就是上了魔所设置的钩;就是当意根接触到了舒适、美妙、可爱的法(前五根留下的记忆等),引起内心对此法的欲爱、染着,这就是上了魔所设置的钩。如果众生眼根接触到外界的物质境界,对于那些舒适、美妙、可爱的境界内心生起了爱欲、染着的心理状态,应当纸带,这些众生就是被魔所设置的钩钩住了他们的咽喉,被魔钩住咽喉的众生就不能自在,就会任由魔所主宰。


--------------------------------------------------------------------------------

相应阿含:
[一一四] 第一 魔索(一)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即被魔缚所缚,而顺波旬之意欲……诸比丘!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被魔缚所缚,而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彼解魔系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被解离魔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一一五] 第二 魔索(二)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此比丘则被缚于眼所识之色,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被缚于意所识之法,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被缚于眼所识之色,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称为不被缚于意所识之法,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16
铜币
16
威望
8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16
卷九、第二四五经 应当远离爱乐、贪著、嗔恨、排斥
        众生总是被境界牵着自己的鼻子,于境界当中转来转去不得自在。当舒适的境界出现,众生的内心就生起爱乐、贪着。当不舒适的境界撞到你的面前时,比如有人诽谤你,或是说你工作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时,你就会生起嗔恨、排斥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皆是被境界牵着了你的鼻子。一旦你的鼻子被境界所牵,你就无法自在。但世间能有几人不是被境界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呢?不学佛者就不用说了,就说学佛者当中能有几人呢?恐怕当今不被境界所牵的学佛人真的不多。

二四七(二四五)(3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38)调伏驳牛聚落(39)。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40),清白梵行,谓四品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四品法经?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着,比丘见已,欢喜、赞叹、乐着、坚住;有眼识色不可爱、不可念、不可乐着、苦厌,比丘见已,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于魔不得自在,乃至不得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着,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着,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四品法经。」

(037)本经说明若比丘贪着六入处,则不得解脱魔系,反之则得解脱。相应部(S.35. 189. Bālisika 渔夫)
(038)拘留(Kuru)(巴),国名,为佛世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拘留搜(Kurusu)(巴),「于拘留国人间」,(su)为复数处格名词语尾。
(039)调伏驳牛聚落(Kammāsadamma)(巴)、(Kalmāsadamya)(梵),村名。
(040)纯一满净:即「纯一、圆满、清净」。

--------------------------------------------------------------------------------

内容大意略译: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们:我今天要为你们说法,我所说的法从开始到中间直至结束其义理及言辞都是完善一致的,是纯净圆满的,是教导众生清净永离染污的修行方法,那就是所谓四种心理状态。你们要真是如理不颠倒的倾听!正确不颠倒的思维!我现在就为你们解说。 
        什么是四种心理状态?就是当眼认识到舒适、可爱、快乐、乐着的色境界时,众生内心被这些境界引诱而生起欢喜、赞叹、爱乐贪着、安住不舍这种心理状态;当眼认识到不舒适、不可爱、不快乐、痛苦厌恶的色境界时,众生内心被这些境界引诱而生起嗔恚、嫌弃的心理状态。(因为生起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因此这些众生在魔所设置的种种境界当中不能自在不受魔的左右,不能从魔所设置的牢笼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其它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如果有众生眼睛认识到到舒适、可爱、快乐、乐着的色境界时,众生内心不被这些境界引诱,不生起欢喜、赞叹、爱乐贪着这种心理状态;当有众生眼睛认识到不舒适、不可爱、不快乐、痛苦厌恶的色境界时,众生内心不被这些境界引诱,不生起嗔恚、嫌弃的心理状态。(因为众生内心不被境界引诱的缘故,所以不生起这些负面的,有缺陷的心理状态的缘故,)众生就不随顺魔的驱使、束缚,而获得自在。其它的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

相应阿含:
[一八九] 第三 渔夫
※二 ‘凡人若离染欲、嗔恚、无明者,彼则能度此水鬼罗刹所栖而有波涛难渡之海。
超者以舍死
以竭尽有质
彼为不再生
入舍苦灭没
于生者之量
余离却死王
三诸比丘!恰如渔夫,将附饵之钓钩投于深湖水,有一贪饵具眼之鱼,将此咽下。诸比丘!如是吞咽渔夫之饵钩之此鱼,陷于不运,陷于破灭,变成渔夫之所欲。同此,诸比丘!如此等六种饵之于此世,乃为有情类之不运,为有情类之毁损。何者为其六种耶?
四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悦喜、赞美于此,对此恋着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即是咽下魔之钓饵,陷于不运,陷于破灭,成为波旬之所欲。
五~九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悦喜、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即是咽下魔之钓饵,陷于不运,陷于破坏,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〇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喜、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吞咽魔之钓饵,并折钩摧钓,则不陷于不运,不陷于破坏,不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一~一五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法之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喜、不赞美于此,不恋着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吞咽魔之钓饵,并折钩摧钓,不陷于不运,不陷于破坏,不成为波旬之所欲。’
[ 此帖被扫尘除垢在2010-04-16 20:38重新编辑 ]
扫除邪见,清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