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能够开释教导众生认知五蕴、六处,对于五蕴、六处生起厌离、远离欲贪、灭尽欲贪,这样的人就是法师。
二六(二六)(1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121)本經說明若人能於五蘊說「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則得被稱為「法師」(Dhammakathiko)(巴)。相應部(S. 22. 115-116. Kathika 說法者)
对应的南传经文
[一一五] 第三 说法者(一)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说法者,名说法者。大德!如何为说法者耶?’
四 ‘若比丘为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对向于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于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色、离欲、灭尽,不取执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五~七 若比丘、于受……想……行……
八若比丘!为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识、离欲、灭尽、不取执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
[一一六] 第四 说法者(二)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说法者,名为说法者,大德!如何为说法者耶?如何为对向于法随法者耶?如何为达得现法涅盘耶?’
三 ‘若比丘!为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色、离欲、灭尽,不执取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四~六 若比丘,于受……想……行……
七若比丘,为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识、离欲、灭尽,不执取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
相應部22相應115經/說法者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被稱為『說法者,說法者』,大德!什麼情形是說法者呢?」
「比丘!如果對色教導為了厭、離貪、滅之法,可被稱為『說法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色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可被稱為『法、隨法行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色從厭、離貪、滅,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可被稱為『得當生涅槃比丘』。
比丘!如果對受……(中略)。
比丘!如果對想……
比丘!如果對行……
比丘!如果對識教導為了厭、離貪、滅之法,可被稱為『說法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識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可被稱為『法、隨法行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識從厭、離貪、滅,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可被稱為『得當生涅槃比丘』。」
相應部22相應116經/說法者經第二(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被稱為『說法者,說法者』,大德!什麼情形是說法者呢?大德!什麼情形是法、隨法行呢?大德!什麼情形是當生得涅槃呢?」
「比丘!如果對色教導為了厭、離貪、滅之法,可被稱為『說法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色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可被稱為『法、隨法行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色從厭、離貪、滅,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可被稱為『得當生涅槃比丘』。
比丘!如果對受……(中略)。
比丘!如果對想……
比丘!如果對行……
比丘!如果對識教導為了厭、離貪、滅之法,可被稱為『說法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識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可被稱為『法、隨法行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識從厭、離貪、滅,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可被稱為『得當生涅槃比丘』。」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北傳經文「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30經》「經文比對」。
2.「厭,離欲,滅盡」,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8經》、《雜阿含11經》。
3.南傳經文的「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參看《雜阿含24經》「經文比對」。
4.「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參看《雜阿含43經》「經文比對」。
5.北傳經文的「法師」,南傳經文作「說法者」(dhammakathik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位法的講述者」(a speaker on the Dhamma)。
6.南傳經文的「法、隨法行」(dhammānudhammappaṭipanna,另譯為「法、次法向;法、隨法之行;法、隨法之行道;法、隨法之實踐」」),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照法實行」(practis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按:「法」(dhamma)、「隨法」(anudhamma)的意思是「一個法接著下一個法」,也就是「有次第地;按部就班地」。「得當生涅槃」(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就在這一生到達涅槃」(attained Nibbāna in this very life),按:「當生涅槃」(diṭṭhadhammanibbāna),另譯為「現法涅槃;見法涅槃」,參看《雜阿含15經》、《雜阿含237經》「經文比對」。
二九(二九)(1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130)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131)?」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 *於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多聞?善說法,向法及涅槃,
三 *蜜離提問,云何說法師。
(129)本經敍說三蜜離提比丘問「說法師」的意義。參閱相應部(S. 22. 115.Kathika 說法者)
*(130)「蜜」,宋、元、明三本均作「密」。
(131)說法師(dhammakathika)(巴)。
对应的南传经文
[一一五] 第三 说法者(一)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说法者,名说法者。大德!如何为说法者耶?’
四 ‘若比丘为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对向于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于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色、离欲、灭尽,不取执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五~七 若比丘、于受……想……行……
八若比丘!为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识、离欲、灭尽、不取执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
相應部22相應115經/說法者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被稱為『說法者,說法者』,大德!怎樣才是說法者?」
「比丘!如果對色教導為了厭、離貪、滅之法,可被稱為『說法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色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可被稱為『法、隨法行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色從厭、離貪、滅,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可被稱為『得當生涅槃比丘』。
比丘!如果對受……(中略)。
比丘!如果對想……
比丘!如果對行……
比丘!如果對識教導為了厭、離貪、滅之法,可被稱為『說法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識為了厭、離貪、滅的修行者,可被稱為『法、隨法行比丘』。
比丘!如果是對識從厭、離貪、滅,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可被稱為『得當生涅槃比丘』。」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北傳經文「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30經》「經文比對」。
2.北傳經文的「說法師」,南傳經文作「說法者」(dhammakathik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位法的講述者」(a speaker on the Dhamma)。
3.「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參看《雜阿含43經》「經文比對」。
4.「厭,離欲,滅盡」,參看《雜阿含1經》、《雜阿含8經》、《雜阿含11經》。
5.南傳經文的「從不執取而解脫者」,參看《雜阿含24經》「經文比對」。
6.南傳經文的「法、隨法行」、「得當生涅槃」,參看《雜阿含26經》。
7.北傳經文「多聞、善說法、向法及涅槃、三蜜離提問云何說法師。」為攝頌,參看《雜阿含2經》、《雜阿含7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