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四(二八六)
我听的这样
当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我回忆宿命,没成正觉的时候,独自在一僻静处,专精禅思,就象以上文所说的那样,(上经所记是逆十二因缘思维).有差别的地方是:比如用车拉十捆柴,二十捆,三十捆,四十捆,五十捆,百捆,千捆,百千捆柴,堆放在一起点燃,形成聚集的大火.如果还有人往火堆里加干草,柴薪,众位比丘,这样会怎么样?此火会不会日以继夜长久地猛烈燃烧呀?
比丘对佛说:正是这样世尊!
是的,众位比丘,对于所取的色法心法感受染着,挂念牵想,心就缚着,这种情况不断地增长,这种爱是因为取,取是因为存在,....乃至于成为纯粹的大苦的集聚,众比丘,如果那火堆炽烈地燃烧,不增加柴草,众比丘,这种情况会如何?那火会灭吗?
比丘们回答说:正是这样,世尊!
是的,众位比丘!对于所取的色法心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的缚着和爱就会灭,爱灭取就灭,就象这样,...乃至于到了最后这纯粹的大苦聚集就会息灭.
佛说此经后,从仳丘听了佛所说的,高兴地接受执行
二九○(三一二)
我这样听的:
当时,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那时,摩罗加舅比丘来到佛所,顶礼佛足,退坐在一面,对佛说:好呀!世尊!给我说法吧,我听了后,要独自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专精地思维,安住而不放逸,...直到最后达到不受后有.
当时,佛对摩罗迦舅说:你们众位年轻时就聪明根器好,出家不久,就尊从我的道理,尊守我的仪律,从没有懈怠过,何况你现在年老根性已经成熟,已经是老修行了,还做什么跑来要我教育教悔呢!
摩罗迦舅对佛说:世尊呀!我虽然年老根熟,但还想听您多少说一下教理和告诫,希望世尊给我稍稍教育告戒,我听法后,要独自到一僻静的地方,专心精进地思维修持,...要直到最后达到自己明白不再受后有的程度.摩罗迦舅这样再三地请求.
佛对摩罗迦舅说:你现在打住,不要再请求了,佛这样再三地对回答,不给他说法
当时,世尊对摩罗迦舅比丘说:这样吧,我现在问你,你随便回答我吧.
佛对摩罗迦舅说:如果眼睛从来没有见过物质色相,你想想看,你会对那色相起贪欲,起喜爱,起念头,起染着吗?
摩,罗迦舅比丘回答说:不会,世尊!
对于耳和声音,鼻子与香味,身体与触觉,意识的道理世尊与摩罗迦舅比丘也这样问答.
佛对摩罗迦舅说:好!好!摩罗迦舅!见就是见,闻就是闻,觉就是觉,识就是识.就此说偈道:
如果你不对他那样,他就也就不会这样.
也不是要在彼与此的两者之间,这就是苦边.
摩罗迦舅比丘对佛说:我知道了,世尊!我知道了,善逝!
佛对摩罗迦舅说:你为什么说在我仅仅这几句说的道理中广义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当时,摩罗迦舅说偈子回答佛道:
如果眼已经见到物质呈现,而失去正念,
那么就对于所见的物质呈现,而执取爱与念的现象.
有了执取爱乐现象的,心就会经着执着牵挂,
起了各种各样的爱欲,无边无量的色集就随着种种的爱的进一步扩展产生.
贪着,欲念,恨与伤害的感受,让他的本心退减,
长久地沉沦于众苦的状态,永远地离开了涅盘
如果见色不取着它的呈现,他的心还伴随着正念
不染着于不善,不美的心中的爱,也就不产生执着系挂,
种种的爱不起,即使无边无量的无止无尽的物质的变化呈现,
贪,欲,恨与伤害的觉受也就不能坏他的本心.
越来越少地沉沦于众苦之中,就一步步接近了涅盘.
就是日种(瞿曇的另一种称呼,均指世尊的姓,所以,都是指世尊本人.)您所说的,离爱就般涅盘,
如果耳听到种种声音,而取这些声音现象,执意地取着而不放下,心就失去正念,
鼻闻香味,舌尝滋味,身体因触而有意识这些情况,如果取着的话,也一样忘失正念.
其心生起爱乐,执着固执地停留其间.
生起各种的众些喜好贪爱,派生出无边无尽的情行以及规律现象.
贪,嗔,痴,害的觉受,破坏他的心,让其退减,
长久地沉沦于众苦的集合之中,永远地离开了涅盘.
如果对于诸现象规律不染着,安住于正智正念
他的心就不会被污染,也就不愿意染着.
如果诸爱不起,即使是无量无边,无休无止的现象规则呈现,
贪嗔,痴,伤害的觉受就不会退转其心,
所有的苦随之消减,就渐渐地接近于涅盘.
这就是世尊所说的爱尽般涅盘.
这就是我在世尊稍微说的法中广义地理解到的道理.
佛告诉摩罗迦舅说:你果然对于我稍稍说法中广解其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正象你所说的偈子一样:
如果眼见众色,忘失了正念,就对所见的色相,趋就爱念....
就象你刚才全面的说的那样.
当时,尊者摩罗迦舅听了佛所说的,欢喜地随喜,作礼而去.
那时,摩天者摩罗迦舅对于世尊稍稍讲法中广解其义后,在独自一人的僻静之处,专一精进思维,安住于不放逸.....直到成了阿罗汉,心得解脱.
二七五(二七六)
我听到的是这样的
一次,佛住于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
当时,有如是像類大聲聞尼眾住舍衛國王園中(此句不明未译或者意思是:有许多类同于大声闻比丘的比丘尼众或者,像类的意思是之类,这样的话,这句就应当译成有如此之类的大声闻的比丘尼们),这些比丘尼的名子是:纯純阤比丘尼、民阤比丘尼、摩羅婆比丘尼、波羅遮羅比丘尼、阿(25)羅毘迦比丘尼、差摩比丘尼、難摩比丘尼、告難舍瞿曇彌比丘尼、優鉢羅色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世尊的养母)比丘尼,等等这些比丘尼和其它的比丘尼都住在王园中
当时,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和五百比丘尼前前后后相互一起,来佛所参访,顶礼佛足,退坐在一边,当时,世尊对摩诃波闍波提说法,开示教导清静解脱的参照.做种种的说法,开示完后,下了让她们回去逐客令,说,比丘尼,是当回去的时候了,应当走了.
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听了佛所说的开示,欢喜地随顺正法的喜乐,行礼而回.
当时,世尊知道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们走完了后,对比丘大众们说,我年纪已经老迈,不再能承当给众比丘尼说法了,你们今天这些很早成就德高威望的上座比丘僧,应当教授这些比丘尼.
那时,众比丘受世尊的教告,轮流教授比丘尼,轮到了难陀,当时,难陀接次序应当轮到了,但不想教授.
那时,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和五百位比丘尼前前后后一起到佛的住所,顶礼佛足....等等等等,最后到了听法后高兴地随喜,行礼而去.当时,世尊知道比丘尼们已经走了后,问尊者阿难说,今天轮到谁教授众比丘尼了?
尊者阿难对佛说:世尊!众上座轮流教比丘尼,次序到了难陀了,但是难陀不想教授.
那时,世尊对难陀说:你应该教授众比丘尼,给她们说法,为什么呢,我自己都教授比丘尼,你也应当这样,我都给比丘尼说法,你也应当这样.
那时,难陀默默地听从了
时至夜过,已经晨朝,难陀着衣持钵,进舍卫城中乞食,吃完,回到精舍,收拾起衣钵,洗脚后,进室内禅坐,出禅,穿僧伽梨(分九片或者二十片缝在一起的长衣.)带着一个比丘去往王园.众比丘尼远远看到尊者难陀来了,赶紧铺设好座位,请让难陀入座,尊者难陀坐下后,众比丘尼顶礼合十,退坐到一边,尊者难陀对比丘尼说:众位姊妹!你们要问我,我现在要给你们说法.你们明白了的,就说明白,如果不明白的,就说不明白.对于我所说的道理,如果明白了的,要好好受持.如果不明白的,你们应当再问,我会给你们讲.
众比丘尼对尊者难陀说:我们今天听您讲课,让我们提问,对我们说,"你们要有不明白的,现在都应当提出来,已经明白的要说自己明白了,不明白的也要说不明白.对于我所讲的道理已经理解的要接受修持,不明白的要进一步问",我们听到这话,心里非常高兴,不明白的,今天会问.
当时,尊者难陀对众比丘尼说:你们说,姊妹们,观照体察眼内入处,是我,不同于我,相互存在吗?
比丘尼回答说"不呀,尊者难陀,为什么呢,我曾经对于这有六想的身体如实地体照观察,没有我,我也常以这样的观点理解,六想之身确实没有一个我."
尊者难陀对众比丘尼说:很好!很好!你们对这个道理应当这样观照体察:这六想之身真正的实际情况是没有一个我,因为眼睛,物质而生出眼睛对物质的认识,这三件因缘和合反应而成.有反应是因为想的动力,这种想的动力,是我还是离我,还是与我相互不相干独立存在呀?
比丘尼回答:不是的,尊者难陀!
难陀又问,耳鼻舌身意这些世间法的呈在而生起意识,这三种和合是我呢,还是和我不相干呢还是与我独立存在呢?
回答说,不呀尊者难陀,为什么呢,我们已经对这六识之身如实地观察到无我,我们也常常这样理解,六识之身真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诉比丘尼:太好了,太好了!姊妹们!你们在这个道理上应当这样观察,六识之身真实无我,因为有眼,有物质,生起眼识,眼,物质,眼对物质的认识三种都是组合而产生对事物的感触,触的最终缘由是因为喜欢,这种喜欢,是我呢,还是与我不相干呢,还是与我独立存在呢?
回答说,不是呀尊者难陛!
耳鼻舌身意这些功能与色声香味触法派生出意识,三件事都是组合.这样对外界生起接触,触是因为喜欢,这种喜欢,是不是我,还是和我不相干,还是与我独立存在呢?
比丘尼回答说:不是这样呀尊者难陀,为什么呢,我们曾经对于这六爱之身真实观察,发现没有我,我们常这样想,这六有之身真实究竟没有我.
尊者难陛告诉众位比丘尼说:你们在这处道理上要这样观察:这六爱之身真实没有我,姊妹们!比如因为有油,有灯芯,灯就得以燃烧发出光明.那灯油无常,灯芯也无常,灯火也无常,灯具本身也无常,如果说这样的话:没有灯油,没有灯芯,没有点灯的火,没有灯具本身,而燃起灯光,常恒持久没有变化,说这样的话的,是符合实际的话法吗?
比丘尼们回答说,不呀尊者难陀,为什么呢,因为油,灯芯,灯具才是灯,那灯油,灯芯,灯具都无常,如果没有油,没有灯芯,没有灯具,所依赖这些而有的灯光也就随即灭,息止,得以清凉,因为不燃起而回归本来的真实.
"正是这样,姊妹们,此六内入处无常,如果有人这样说,这六内处因为各种因缘而得的喜乐,常久,永恒,不动,不会改变,没有打挠,这是切合实际的说法吗?
比丘尼们回答说:不呀,尊者阿难,为什么呢,我们已曾如实地观察,那些事派生出另一些事,那些派生的事物没有了,他派生出的东西也就随即覆灭,息灭,回归清凉与本来没有的真实.
尊者难陀告诉众比丘尼:好呀好呀!比丘尼!你们对于这个道理就应当象这样观察:这些东西缘生出那些东西,这些缘生的东西没有了,那些缘生出的也就随着消失,息灭,变得寂静清凉和真实.众位姊妹!比如大树的根,茎,枝,叶,根是无常的,茎枝叶也都是无常的,如果有这样的说法:没有那树根,茎,枝,叶,影子也会有,这个影子常恒不变易,而且是不会被挠乱,这话是切合实际的说法吗?
比丘尼们回答说:不会,尊者难陀!为什么呢,就象那大树根,茎,枝,叶,根即然无常,茎枝叶也就无常,没有根,就没有茎,就没有枝,也就没有叶,所产生的树影,一切都没有了.
"众位姊妹!如果能产生因缘的外六入处无常,如果有人说,外六入处因缘产生的喜乐,常恒持久不会改变,不会被挠,这是不是切合实际的说法?
比丘尼们回答说:不啊,尊者阿难!为什么呢,我们已曾对于这个道理如实地观察,这些东西因缘生出那些东西,这些生出东西的因没有了,那些生出的东西也就随即消失,息灭,清凉,真实了.
尊者难陀告诉众比丘尼:好呀好呀!姊妹们!你对于这个道理要如实地观察,这些东西因缘生出那些东西,这些生出东西的因没有了,那些生出的东西也就随即消失,息灭,寂灭.清凉,真实了.众位姊妹!听我说比喻,智慧的人会因为比喻而理解.就象善于杀牛的师傅,善于杀牛的徒弟,手持快刀,解剥牛,沿着间隙剥,不伤里面的牛肉,不割坏外面的牛皮,把它的肢节筋骨分解.然后还把皮套上,如果有人说,这个牛皮肉都还完全连接,没有脱离,这是符合事实的说法吗?
比丘尼们回答说:不呀尊者难陀!为什么呢,那善于杀牛的师傅,杀牛的弟子手里拿着利刃,沿着间隙来剥,虽然不伤皮肉但是肢节筋骨都全断为一截一截,还拿皮盖上,皮肉已经脱离了,并不是没有脱离呀.
姊妹们!我所打的这个比喻,现在说一下它的道理,牛,用来比喻人的身体,就象箧毒蛇经广泛比喻的那样,肉是比喻内六入处,外皮比喻外六入处,杀牛是修行的过程,皮肉之间的筋骨是所有的贪喜,利刃是精见的智慧,多闻圣弟子用智慧的利刃截断一切情结,一切束缚,一切能产生驱使的功用,一切的烦恼,一切细微的产生烦恼的原动力,一切的纠缠,所以众位姊妹!要这样修习:对于所有可以,可能产生喜爱欢乐的东西,为了断绝除去贪,心不应当染着.为了断绝去除嗔,所有会产生嗔执的东西,不应当生嗔,所有可以产生迷惑的东西,不应当生起迷惑,这是为了断除心迷.对于五受阴,要观照它的生起和灭去.对于六入处,要观照所有六入处的灭去,在四念处方面(四念处: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要好好地持执以恒地修习对治心念.要安住于七觉分的修行,(七觉分:又称七觉支、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 (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修行七觉分之后,对于欲望这方面,心不攀缘执着,心得到解脱,对于存在的事物这方面,心不攀缘执着,心得到解脱,对于不明事理,不是真实面目的东西,心不攀缘执着,心就会得到解脱,众位姊妹,要这样修习.
当时,尊者难陛给众比丘尼说法,开示教告戒真正令人离苦得乐的观照修持,开示后,从座上起身离去.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又带着所领的五百比丘尼去佛的住所,顶礼佛足,退在一旁.....及至又对佛顶礼离开,
当时,世尊知道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们都走了后,对众位比丘说:就象十四日晚上明亮的月亮,有很多人观赏,这时的月亮是圆满了,是还不圆满呢?要知道那时的月亮还没有究竟圆满,象这样,善男子难陀给五百比丘尼正确地教授,正确地说法,她们在解脱方面还是没有究竟.然而,这些比丘尼命终的时候,身心没有一个障碍不了断的,这些,能让他们还投生到这个世间.
当时,世尊又对难陀说:再给比丘尼们继续讲法.
当时,尊者难陀静静地接受佛的吩咐.早上端着钵进城化缘,吃完.....再到王园,在座上座下,给众比丘尼说法,开示离苦得乐的观照修持.开示完,从座上起身离开,比丘尼们又都到佛的住所,给佛顶礼,....最后行礼告退.
此时,世尊知道比丘尼们都回去了,对众比丘们说:就象十五晚上的明月,没有人会怀疑月亮圆不圆了,因为那时的月亮彻底地圆满了.就是这样,善男子难陀给比丘尼们这样正确地客观地教授,她们究竟解脱,如果到了命终的时候的话,六道之中没有一道她是他们的趣向投生处.要知道这即是苦边.所以,做为佛,给他们五百比丘尼第一果的授记.(原文是授第一果记)
佛说完这话,众比丘听了佛所说的,高兴地受持修行
二七四(二七五)
我听到的这样
当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当时,佛告诉众位比丘说,有人说有大能力的人,要数难陀,这话很对,有人说相好最端庄的人,只有难陀.这说得也很对,有人说,爱欲最重的人,要数难陀,这话也说得很切实.
众位比丘,现在的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道节制,上半夜,下半夜精进地修行,成就正智,可以一生保持纯粹无瑕,梵行清静,明明白白,因为难陀比丘根门关闭,如果眼睛看到色相,不取色相,不就色相的形好,如果眼根接触到的有不合律仪的,比如无明暗障的东西,世间贪爱的东西,能够厌恶这些不好的举动呈现,不动摇自己的心念,规定各种的律条仪规,在防护眼耳鼻舌身意诸根方面,制定各种律仪,因为难陀比丘如此,所有,说他关闭根门.
说难陀比丘饮食知量,因为难陀比丘修梵行的原因,在饮食方面变得限制份量,不自增加,不狂饮大吃,不重形色,不重美食,只是维护身体罢了,随便什么,只要是得到的,就来止饥止渴;因为以前生起的苦的觉受让它息灭,没有升起的让它不再生起,养成了趋势于高尚修习的缘故,因为难陀神气平和安乐,默默无闻独自安住,就象拉人的车,涂上油膏,不是为了显示,也不是为了装饰,是为了能很好地跑路,又象给疮上药,不是为了贪图慈味,是为了平息疮苦,因为这样,优秀的难陀饮食知量,....以默默无闻地独处,所以说难陀知量而食.
之所以说那个优秀的比丘难陀上半夜,下半夜精进地进行修行.那个难陀白天,经行,坐禅,来除`障碍,来清净自己的身心,在上半夜,也是一样经行,坐禅,来除业障,以便清净自己,午夜的时候,在房外洗好脚,进到室内,右肋而卧,弯曲膝盖,两脚相叠,心中系向着明亮的实相.作好起觉的思想准备,在后夜的时候,慢慢禅觉而起,经行,坐禅,所以,我说,优秀的难陀比丘初夜,后夜精进地修习梵行.
说这难陀胜念正知,他看东面时,一心正念,安静止住地观照体察,观南西北方也是这样,一心正念,止住于平静详和,这样观照体察的人,世间的贪念,爱念,和不善的现象不能让他起心动念,这个善男子难陀诸受起完全觉知,诸受停留完全觉知,诸受灭去完全觉知,止于至善,不让心念散乱;诸想的升起他觉知,诸想的停驻他觉知,诸想的消失他觉知,心停止在正念上,不让这散乱.所以说难陀成就了正念正智.
所以,众位比丘们,应当学着这样,关闭根门,象难陀那样,饮食知量,象难陀那样,上半夜,后半夜精进地做修行的功课,象难陀那样,正念正智的成就,也要象善男子的一样.如果要给其它人教授难陀的修行方法,也应当把这些话给他们说.
当时,有一个比丘因此说偈道
世尊赞赏善男子难陀所做的这些,
好好地关闭根门,正念收摄安住心念.
饮食知道节制,觉知所有心念的实相
佛说完这话,众比丘听了佛所说的,高兴地接受执行.
二六九(一一七五)
我这样听到
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当时,有一个比丘一个人独自坐禅,产生这样的想法,比丘怎么样明白,怎么样看待才能得以证见清净?这样想后,到众比丘那儿,对众比丘说,诸位比丘,怎么理解,怎么看才能让我得证清净.
比丘回答说,尊者,在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地正确知晓,比丘,这样理解,这样见证的,得以证到清净.
这个比丘听了那些比丘自己的体会,心中不满意,又到其它比丘那儿,问他们说,诸位比丘,怎么理解,怎么观察,得以证见清净.那个比丘回答说:在六外处方面集,灭,味,患,离,如实是正确了解,正是这样,比丘,这样知见,得见清净!
当时,比丘听了他所自己心得的说法,心中也不满意,又到其余比丘那里,这样说:诸位比丘,怎么理解,怎么观察,得以证见清净?
那个比丘回答说,对于五受阴观照体察,象病态,象毒疮,象芒刺,象杀害,无常苦空不是我,作这样的理解,这样的见证,得以见到清净.
这个比丘听了所有比丘自己的心得,心里也不满意,就到了佛那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对佛说,世尊,我自己静静地思维,怎么理解,怎么观察,得以证见清净,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去找众比丘,把三处比丘所说的,我都告诉世尊,我听了他们说的,心中不如意,因此来找世尊您,把这个问题问问您,怎么理解,怎么观察,得以证见清净?
佛对比丘说:过去世的时候,有一个人,没有见过紧兽这种植物,去找曾经见过的,对他说,你见过紧兽吗,回答说,我知道,又问,它什么样呀,回答说,它的颜色黑得象火烧的柱子,那个时候他看到的,,紧兽是黑色的,象火烧的柱子,
这时,那个人听说紧兽是黑的,象火烧过的柱子,不大满意,又去见另一个曾经见过紧兽的人,又向那个人问道:你知道紧兽吗,那个人回答说,知道,又问,它什么样呀,那个曾经见过紧兽的人回答说,它色红而且开花,样子象肉段,因为那个人见到的时候,紧兽开花了,真的象肉段.
这个人听后,心里还是不满决,又问其它知道的,问,你知道紧兽吗,那人答,知道,又问,它什么样呀,那个人回答说,它的叶子是青色的,叶子很光滑,它的叶子长大,象尼拘娄罗树....就象那个人问那紧兽一样,听后不满意,到处又问,而那见到紧兽的,因为见到的时节不同,而给他说自己所看到的,所以不一样.
正是这样,众位比丘们,如果在一个地方独处专心精进思惟,安住不放逸,由于思维的修行方面而达到不起诸漏,心得解脱的,随着他们的证见而对此记说,你现在再听我说说比喻,其中,要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比喻能够明白
就象有边地的国王,善于设置建造城墙,城门下面很坚固,交通要道平正通达,在四个城门分别安排的四队守卫,都很精明机灵,知道来往人的情况,当时在城中,有四条道交互的地方,安置了坐位,城主坐在上面,如果东方有来使,问守门的人,城主在什么地方,他就回答,城主在城中四条道相交的地方,在坐上会着,那个使者听后,去见城主,交了差,从还道回去,南西北方远来的人,问守问的,城主在什么地方,他们也回答,在城中四条道交会处,那些使者听后,去见城主,都交了差,各自回去.
佛对比丘说,我说这个比喻,现在要说一说它的意思,城,用来比喻人的身体色相,就象箧毒蛇比喻经中所说的一样,善于治理城墙的人,叫正见,交通要道平正用来说交入处,四门,比喻四识安住,四守门人比喻四念处,城主,比喻识受阴,使者,是正观,如实的回答,比喻四正谛,从道归还,比喻八正道.
佛对比丘说,因为慈悲,就象大师为弟子做作的那样,我已经做了,就象箧毒蛇比喻经中所说的那样.
此时,比丘听了佛说的后,专心精进地思维,不安逸地安住,进一步修持梵行....至到最后不受后有,成就了阿罗汉.
二六八(一一七四)
我这样听到:
一次,佛住在阿毗瘏恒水边,那时,有比丘来造访佛住的地方,顶礼佛足,退立在一边,对佛说:实在是太好了世尊!您对我说法,我听后,独自一个人在静处,志心致志地精进思维,止于不放逸,所以族姓弟子剃去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于上增修梵行,见真理后自己下结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当时,世尊观察恒河水,见水中有棵大树,顺流而下,对那个比丘说:你看到这恒河水里漂流着的大树了吗?
比丘回答说:已经看到了世尊!
佛对这个比丘说:这个大树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水底,不搁浅在洲渚上,不进到漩涡中,人也不取他,不是人的也不取他,而且他又不腐败,应当随着水流,自有乐趣,一路直到大海.
比丘对佛说: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什么叫觉没,什么叫洲渚,什么叫漩涡,什么叫人取,什么叫非人取,什么叫腐败,伟大的世尊呀,给我仔细讲讲,我听到后,要独自到一静处,专心清进思惟,不放逸地安住,....乃至于不受后有.
佛告诉比丘说,此岸是内六入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外六尘进入内心的大门,故又称六根门。又六根入于六尘,也称为内六入处),彼岸的话,说的是外六入处(六尘).人取的意思,就象有一个习气临近于俗人以及一些出家的人,或喜或悲,或苦或乐,种种作为一起始终伴随,这叫人取,非人取的意思就象有人愿意修梵行----我现在持戒,苦行,修这些梵行,会生到天上,是非人取,漩涡的意思,就象有一个修行人不持戒退转,腐败的意思,犯戒做不善的行为,败坏少闻,就象莠草,发着吹贝的声音,不是沙门做着沙门的样子,不修梵行做梵行的样子,正是这样,比丘,这叫不着此彼岸,....乃至浚 *輸涅槃。」(最后直到涅盘)
此时,那个比丘听佛所说,欢喜随喜,行礼而去
那时那个比丘独自在一静处,思惟佛所说的水流大树的经教,.....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
这时,有个牧牛的人,叫难屠,离佛不远,拿着树枝放牛,比丘走后,走到佛的前,顶礼佛足,在一边站好,对佛说,世尊,我能不能不着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沒,不閡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入 *洄澓,亦不腐敗,我能不能在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呀
佛对放牛的说,你不把牛送回主人那里去吗
放牛的人说,众牛中都有小牛,自已会回去,不用送,现在只想听您让不让我出家学道
佛对放牛的说,牛虽然能够回家,你现在已经受人依食,首要的是应该回去告诉牛的家主一声.
当时,放牛的听了佛的教告,欢喜随喜,行礼走了
当时,尊者舍利弗在这次相遇中,放牛的走了不久,对佛说,世尊,放牛的难屠要求想要出家,世尊为什么让他回家呢]
佛对舍利弗说,放牛的难屠如果回家还在家里受五欲的话,绝没有此事,牛给主人后,不久会回来,在此法律中出家学道,净修梵行,乃至于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
一会,放牛的难屠把牛交给主人后,回到佛在的地方,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对佛说,世尊,牛已经交给主人了,让我在正法律中出家学道.
佛对放牛的难陀说,你可在此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做比丘
出家后,思维:为什么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就了阿羅漢。
杂阿含九{二三六(二三四)}
我听到的这样
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当时,世尊对众比丘说:我不说有人修持到了世界的边缘,我也不说修持不到世界的边沿就能究竟苦的边沿.说完这话,进室内坐禅去了.
当时,世尊走后,很多比丘互相议论说:世尊刚才大到说法,说:我不说有人修持到了世界的边缘,我也不说修持不到世界的边沿就能究竟苦的边沿,这样说后,进室入坐禅,我们现在对于世尊简单地说法还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我们这些人中,有谁能够有本事对于世尊只简单地说的这些话里,广泛方便地说说其中意思的?
又这样说,只有尊者阿难,聪慧总持,而且,常常在世尊左右随侍,世尊夸他知道的梵行道理很多,能为我们这些人对于世尊所说的道理中多方面方便地解释其中的意思,现在,我们应当到尊者阿难那儿,请求他给我们说说.
当时,众多的比后到尊者阿难那儿,相互问候后,在一边坐下,就以刚才的事详细地问阿难
当时,阿难对比丘说,好好听,好好地考虑,我现在要给你们说,不管是世间的东西,世间的叫法,世间的觉察,世间的言辞,世间说的话,这些,都要归到世间的范畴里,众位!说眼是世间的东西,世间的叫法,世间的觉察,世间的言辞,世间话说的,这些都要归到世间的范畴里面,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多闻圣弟子在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地明白,这叫圣弟子修持到了世界的边沿,明白世间是什么,世间所执重的是什么,能度脱世间.
当时,尊者阿难又说偈道:
不是走路的人,就能走到世界的边沿;
而不到世界的边尚,不能免去所有的苦.
所以,牟尼世尊,才叫做明白世间的人;
能到达世界的边际,所有的梵行都已圆满经建立
世界的边际,唯有正智世尊能够明白;
他的觉悟智慧对世间圆满了达,所以说度众生到彼岸
正因为是这样,众位,刚才世尊简单地略说一句后,到室内禅坐去了.而我现在为你们分析辩别,方便地解释一下.
尊者阿难说了这个道理后,这些比丘听了他所说的,高兴地在修行中奉执此理.
杂阿含九{二三四(二三二)}
我这样听的
那时,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个叫三弥离提的比丘,去佛所参见,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对佛说,:世尊!所谓的世间空,怎么叫做世间空?
佛告诉三弥离提:眼睛看到的叫空,常恒不变易的真理法则就是空,我拥有的东西空,为什么呢,此性自而,它的性质就是这样的,不管是色,眼识,眼触,眼触产生的因缘生受-----不管是苦的,乐的,不苦不乐的,这些也是空的,这种法则常恒不变,我拥的我空,为什么呢,它的性质就是这样的,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所以,叫世间空.佛说完这话,三弥离提比丘听了佛说的,高兴地依此修行.
杂阿含七{二OO(一九八)}
我这样听的
一次,佛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
当时,尊者罗睺羅去佛那儿造访,顶礼佛足,退住在一旁,对佛说:世尊,怎么知道,怎么参了见我的内识及身外的一切实相,让我,我所寄居的色身,因为意识到我而产生的我的执着不再生起?
当时,世尊对罗睺羅说,太好了,罗睺羅!你能问如来非常深的真理
佛对罗睺羅说:眼所看到的,不管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美丑,远近,这一切不是我,但也不与我脱离,也不是说和我无关相独立地存在,这一切要象见到实相一样知晓,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
罗睺羅!当真真切切地知道,真真切切地看到我的意识身体和身外的一切实相,让我的这种意识,我所有的这种观点,有我的这种骄慢执着不再生起,罗睺羅,象这样,我,我所,我慢使的执着不生的,我说他断绝了爱的浊见,证得没种种没有错过,究竟到了苦的尽头.
佛说完这话,尊者罗睺羅听后高兴地依此修行.
一三五(一三三)
我听到的是这样的
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当时,世尊告诉众比丘:有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生起这一切,为什么会执着,为什么会有一个我,让众生被无明覆盖,爱欲牵制我的头脑,在一条无尽的路途上奔泊.在生生死死中轮回,在生生死死中流转,看不到尽根本的尽头?
从比丘对佛说:世尊您是真理的根本,是真理明确的法眼,是真理对错的依凭,太好了世尊,我们只希望您慈悲,广开方便之门,说出其中的道理,我们这些比丘听后,就接受执行.
佛对比丘说:仔细听,好好地考虑,我要给你们说,从比丘!因为色的存在,色事就生起了,对色执着,在色这方面见到一个我,让众生被无明所覆盖,爱欲牵制他的头脑,在无尽漫漫长路上奔走,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受想行识也是这样,众比丘,色是常的吗,还是无常的呢?
比丘们回答说:无常呀世尊!
世尊又问"如果无常,是不是苦呀?
比丘们回答说"是苦,世尊!
正是这样呀比丘啊!如果无常是苦的话,是因为有苦,所以这些众事生起,执着,见我,让众生被无明所覆盖,爱欲制约它的思想,在无尽长路上被驱赶着奔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也是这样,所以,众比丘,这些所有的物质呈现,不管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部的外表的,粗造的细致的,好看的丑陋的,远的,近的,这一切都不是我,也不与我脱离,也不是和我并驾存在.这种认识叫做正确的智慧认识.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象这样见,闻,觉,识,修证到随时想到,随时禅觉到,随时观照到这一切不是我,也不和我脱离,不和我独立存在,这叫正慧
如果听到人有说,有我,有世间,有我此世,这个是常恒,不变易的法则,但这一切不是我,不脱离我,不和我独立存在,这叫正慧
如果这样的见识,这不是我,不是说我存在其中,不是以后的我,不是以后我在其中存在,这一切不是我,不与我脱离,不是说我与这一切独立存在,这叫正慧
如果听到很多圣弟子在这六种知见的地方观照体察不是我,不是我存在其中,这样观照的,在佛的见地上疑惑就没有了,对于真理,对于修行的行为人就没有疑惑了,这种人叫做比丘.多听说圣弟子不再堪让自己作身口意三业,让自己趋向三恶道.而是做正面的胸怀博大,圣弟子决定走向正觉,在天人道中受生七次,行进到苦的尽头.
佛说完这话,众比丘们听了佛所说的,高兴地依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