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5705阅读
  • 0回复

沙彌十戒法并威儀 失譯附東晉錄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沙彌十戒法并威儀序
[0926a23] 夫乾坤覆載。以人為貴。立身處世。以禮儀之。本君臣父子非禮不立。防邪止姦非禮不禁。和國崇婚非禮不定。遜悌鄉邑。非禮不通。師徒朋友非禮不敬。吊喪問疾非禮不行。昔先賢垂範。永以為軌則。喪祭之儀世務之急。是以信行之機旦夕之要。今世浮遊。或輕或重。或深或淺。不[10]諧法則。以致譏論。

沙彌十戒法并威儀一卷
失譯附東晉錄

[0926b05] 佛語舍利弗。汝去度羅睺羅出家。舍利弗言。我當云何度。佛教言。我羅睺羅。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盡形壽不殺生。盡形壽不盜。盡形壽不邪婬。盡形壽不妄語。盡形壽不飲酒佛婆伽婆出家。我某甲因[13]和上某甲。隨佛出家(如是三說)佛婆伽婆出家。捨俗服著袈裟。我某甲。因和上某甲。隨佛出家。捨俗服著袈裟。
[0926b13] 盡形壽不殺生持沙彌戒。
[0926b13] 盡形壽不盜持沙彌戒。
[0926b14] 盡形壽不婬持沙彌戒。
[0926b14] 盡形壽不妄語持沙彌戒。
[0926b15] 盡形壽不飲酒持沙彌戒。
[0926b16] 盡形壽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持沙彌戒。
[0926b16] 盡形壽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持沙彌戒。
[0926b17] 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持沙彌戒。
[0926b18] 盡形壽不非時食持沙彌戒。
[0926b19] 盡形壽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持沙彌戒。
[0926b20] 汝今已受沙彌十戒竟。當盡形壽頂戴奉持。終身不得犯。應供養三寶。和上阿闍[14]梨一切如法教。不得違逆。上中下坐心常恭敬。勤求方便坐禪誦經學問勸助作福。閉三惡道開涅槃門。於比丘法中增長正業。得四道果。
[0926b25]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殘殺傷害人物。當念所生及師友恩。精進行道欲度父母。慎無慍訟。推直於人。引曲向己。蠉飛蠕動蚑行之類。無所剋傷。施恩濟[15]乏使其得安。心念為人。言無及殺。見殺不食。聞聲不食。疑殺不食。若見殺時當起慈心。誓吾得道國無殺者。草木不用慎無毀傷。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6c03]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偷盜。圭合銖兩一無欺人。心存于義口不教取。販賣僕使奴婢。借[16]賃僮客。或有惠施一不得取。無服飾珍玩高床幃帳。衣趣蔽形無以文綵。食趣支命不得嗜味。無得貯畜穀糧。藏積穢寶人與不受。受則不留轉濟窮乏。常為人說不貪之德。寧就斷手不取非財。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6c10]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取婦畜養繼嗣。防遠女色禁閉六情。莫覩美色。目不瞻眄。心無念婬。口無言調。華香脂粉無以近身。好聲邪色一無視聽。寧破骨碎心焚燒身體不得為婬。雖婬[17]妷而生垢穢。不如貞潔而死。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6c15] 沙彌之戒。盡形壽誠信為本。不得兩舌惡罵妄言綺語。前譽後毀證人入罪。徐言持政無宣人短。為人說法思合議理。見有諍者兩說和善。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不慎言者非沙彌也。
[0926c20]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飲酒。無得嘗酒。無得嗅酒。亦無粥酒。無以酒飲人。無飲藥酒。無止酒舍。酒為毒水眾失之原。殘賢毀聖招致禍[18]殃。四等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寧飲洋銅。慎無犯酒。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6c25]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19]習弄兵仗手執利器。畜養六畜籠繫飛鳥。車輿騎乘快心恣意。馳騁遊獵彈射禽獸。無得放火焚燒山林傷害眾生。無得[20]破決湖池堰塞派瀆。鉤釣魚網殘害水性。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6c29]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習弄碁局摴蒲博[1]塞。諍於勝負弄舞調戲。吟咏歌音手執樂器。琴瑟箜篌箏笛竽笙。以亂道意。無得墾掘山澤耕犁田畝。修治園圃種[2]殖五穀。船車賈作於市販買。與百姓諍利。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7a05] 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學習奇[3]技巫醫蠱道。時日[4]卜筮占相吉凶。仰觀曆數推步盈虛。日月薄蝕星宿變怪。山崩地動風雨旱澇。歲熟不熟有疫無疫。一不得知不得論說。國家政事[5]平量優劣。出軍行師攻伐勝負。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7a11] 沙彌之戒。盡形壽。男女有別居。不同寺跡不相尋。無同船車俱載。逢無道談。若持異物無察視之。遠嫌避疑。無書疏往來。假借裁割浣濯衣服及所乞求。彼若惠己亦不宜受。若欲往時必須耆年。慎無獨行。無止坐宿。有犯斯戒非沙彌也。
[0927a16] 沙彌之戒。盡形壽。非賢不友。非聖不宗。不孝之子。屠兒獵者。偷盜嗜酒之徒。志趣邪僻。履行凶嶮。不得交遊往來之藝濁虧損道行。法服應器常與身俱。非時不食。非法不言。食則無語臥則無談。精勤思義溫故知新。坐則禪思。起則諷誦。戒行如是真佛弟子(說戒已竟次說威儀)。
[0927a23] 已受沙彌十戒。為賢者道人。次教之當用。漸漸稍從小起。當知威儀施行所應。當知和上幾歲三師名字。當教識知初受戒時歲日月數。當知事和上有幾事。亦當知隨事阿闍梨有幾事。亦當知給楊枝澡水有幾事。亦當知授袈裟攝袈裟及[6]持鉢有幾事亦當知捉錫杖持履有幾事。與和上阿闍梨俱應請時。若至國王家時。若至迦羅越家時。若至婆羅門家時。若連坐飯時。若別坐飯時。若俱入城乞食時。若俱還時。至故處時。若日晚時。若止水邊飯時。若道邊時。若樹下飯時。若自先去住相待時。若合鉢食時。若[7]轉貿鉢時。若俱共對飯時。若前後飯時。若飯已澡漱時。若澡鉢去時。各當具知有幾事。當知給眾僧作直日時。各當知有幾事。年滿二十欲受具足戒時。皆悉當知設為賢者。比丘所問不具對者。不應與受具足戒。何以故。作沙彌乃不知沙彌事所應施行。沙門事大難作甚微妙。賢者沙彌。卿且去熟學當悉聞知。乃應[8]授與具足戒。所以卿不知沙彌法者。但未諦知身苦故。不伏意耳。而反欲受具足戒。今授卿具足戒者。人謂佛法易行沙門易作。不知佛道至妙。罪福運行法律交互。以是數日之中相之。是故當先問。設能具對能如法者。三師易得耳師教沙彌有五事。一者當敬大沙門。二者不得呼大沙門名字。三者大沙門說戒經時不得盜聽。四者不得求大沙門長短。五者大沙門誤失時。不得轉行說。是為沙彌威儀。
[0927b22] 又教沙彌有五事。一者不得屏處罵大沙門。二者不得輕易大沙門於前戲笑。効其語言形相行步。三者見大沙門過。即當起住若讀誦經。若飯時若作眾[9]事。不應得起。四者行與大沙門相逢。當下道[10]止住避之。五者若調戲時。若見大沙門即當止謝言不及。是為施行所應爾。
[0927b28] 沙彌事和上有十事。一者當早起。二者欲入戶當先三彈指。三者具楊枝澡水。四者當授袈裟却授履。五者當掃地益澡水。六者當襞被[11][木*尤]拂拭床席。七者師出未還不得捨房中去。師還當逆取袈裟內襞之。八者若有過和上阿闍梨教[12]誡。不得還逆語。九者當低頭受師語去。當思念行之。十者出戶當還牽戶閉之。是為事和上法。教沙彌事阿闍梨有五事。一者視阿闍梨。一切當如視我。二者不得調戲。三者設呵罵汝。不得還語。四者若使汝出不淨器。不得唾惡怒。五者暮當按摩之。是為[13]事阿闍梨法也。
[0927c10] 事阿闍梨法。沙彌事師。當早起具楊枝澡水。有六事。一者斷楊枝當隨度數。二者當破頭。三者當洗使令淨。四者當易故宿水。五者當淨澡軍持。六者當滿中水。持入不得使有汙[14]湔有聲。是為具楊枝澡水法。
[0927c15] 授袈裟有四事。一者當徐徐一手排一手捉下授之。二者當次視上下。三者當[15]止住持師衣已。四者當上著師肩上。是為授袈裟法。
[0927c18] 攝袈裟有四事。一者當視上下。二者不得使著地。三者當著安常處。四者覆上。是為攝袈裟法。
[0927c20] 持鉢有四事。一者當洗令淨。二者拭令燥。三者帶令堅。四者不得使有聲。是為持鉢法。
[0927c23] 持錫杖有四事。一者取拭去生垢。二者不得著地使有聲。三者師出戶乃當授。四者師出還當受取。若俱行若入眾若禮佛。亦當取持。是為持錫杖法。
[0927c26] 持履有四事。一者當先抖擻之。二者[16]當視次比之。三者當澡手。不得便持袈裟。四者師坐當取次比之。是為持履法。
[0927c29] 若俱應請連坐飯時。有四事。一者坐當離師六尺。二者當視師達嚫竟乃應授鉢。三者不得先師食飯。四者師飯已當起取鉢自近。是為連坐飯時法也。
[0928a03] 別坐飯時有四事。一者當立住師邊。二者師教食去乃當坐去。三者頭面著地作禮。四者食飯不得倨坐。上戲飯已當至師邊住。師教還坐乃應坐。是為別[1]坐飯時法也。
[0928a08] 入城乞食時有四事。一者當持師鉢。二者當隨師後。不得以足蹈師影。三者於城外當取鉢授師。四者入城欲別行當報師。是為行乞食時法。
[0928a11] 俱行還至故處有四事。一者當先徐開戶出坐具敷之。二者澡師手已乃却自澡。三者當授師鉢自却叉手住。四者當豫具澡豆手巾等。是為還歸飯時法。
[0928a14] 過水邊飯時有四事。一者當求淨地。二者當求草作坐。三者當取水澡師手已還自洗手。已乃却授師鉢。四者師教使飯。當作禮却坐。是為水邊飯時法。
[0928a18] [2]止陰樹下飯時法。有四事。一者當持鉢[3]掛著樹上採取葉作坐。二者取水澡師手。設不得水。取淨草授與師。三者還取鉢授師四者當豫具淨草澡師鉢已。却以草熟拭鉢乃去。是為樹下飯時法。
[0928a22] 道中相[4]待有三事。一者持鉢著淨地作禮如事說。二者當視日早晚。可疾[5]還歸若道止。三者當取師鉢。并持隨師後去。是為道中相待時法。
[0928a26] 合鉢飯時有二事。一者若師[6]鉢中無酪酥漿。當自取所得鉢飯授師。若師不取。旦當却住。二者徐取師鉢中半飯。出著淨地樹葉上。却自取鉢中半飯。著師鉢中却住。是為合鉢飯時法。
[0928b01] [*]轉貿鉢飯時有三事。一者若師鉢中得美[7]膳者。自得不如者便當授師。二者師欲貿[8]鉢當讓不受。三者師堅呼貿鉢當取再[9]飡。便當拭鉢還授師。是為貿鉢飯時法。
[0928b05] 對飯時有三事。一者當授師鉢乃却坐飯。二者當數視師所欲得。即當起取與。三者食不得大疾亦不得後竟以起。當復問欲得何等。師言持去乃當取去。是為對飯時法。
[0928b08] 前後飯時有三事。一者授師鉢具已。當却[10]至屏處住。聽師呼聲即當應之。二者當豫取澡水著一邊。三者師飯畢當澡師手却住。師教去飯。乃當作禮[11]去飯。是為前後[12]飯時法。
[0928b12] 飯已澡鉢有三事。一者澡漱已。當先取師鉢澡。令淨已著樹葉上。二者却自澡鉢已。亦著樹葉上。先取師鉢已手摩令淨。燥內著囊中付師。三者還自取鉢拭令燥。亦內著囊中帶之止住。是為燥鉢時法。
[0928b17] 澡鉢去時法有三事。一者師言我今欲過某許賢者某自先歸。二者頭面著地作禮便去。三者獨還去。不得過餘聚落中戲笑。直歸故處誦經。是為澡鉢去時法。
[0928b21] 沙彌入眾有五事。一者當明學。二者當習[13]事。三者當給[14]眾。四者當授[15]大沙門物。五者欲受大戒時。三師易得耳。
[0928b23] 復有五事。一者當禮佛。二者當禮比丘僧。三者當問訊上下坐。四者當留上座坐處。五者不得諍坐處。
[0928b26]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於坐上遙相呼語笑。二者不得數起出。三者若眾中呼沙彌某甲。即當起應。四者當隨眾僧命。五者摩摩帝呼有所作。當還白師。是名入眾時法用。
[0928b29] 沙彌作直日有五事。一者當惜眾僧物。二者不得當道作事。三者作事未訖。不得中起捨去。四者若和上阿闍梨呼不得便往。應當報摩摩帝。五者當隨摩摩帝教令不得違戾。是為作直日法。
[0928c06] 擇菜有五事。一者當却根。二者當齊頭。三者不得使有青黃合。四者洗菜。當三易水令淨。已當三振去水。五者作事畢竟。當掃處令淨。
[0928c09]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私取眾僧物。二者若有所欲取。當報摩摩帝。三者盡力作眾僧事。四者當掃除食堂中。乃却布席空案。五者當朝暮掃除舍後。[16]益水棄灰土。
[0928c12] 汲水有十事。一者手不淨。不得便用汲水。當先澡手。二者不得大投[17]罐井中使有聲。三者當徐徐下[*]罐。不得大挑擊左右著使有聲。四者不得使繩頭還入井中使有聲。五者不得持履覆井欄上。六者不得持[*]罐水著入釜中。七者不得持[*]罐置地。八者當洗澡器令淨。九者舉水入當徐徐行。十者著屏處不得妨人道中。
[0928c19] 澡釜有五事。一者當澡釜緣口上。二者當澡釜緣裏三者當洗腰腹。四者澡裏底。五者當三易水。
[0928c22] 吹竈有五事。一者不得蹲吹火。二者不得然生薪。三者不得倒然濕薪。四者不得然腐薪。五者不得以熱湯澆火滅。
[0928c24] 掃地有五事。一者當順行。二者灑地不得有厚薄三者不得有污[*]湔四壁。四者不得蹈濕地壞。五者掃已即當自撮草糞棄之。
[0928c27] 比丘僧飯時沙彌掃地。有五事。一者常却行。二者不得挑手持。三者過六人土作聚。四者悉掃令遍為善。五者即當自手掃除持出棄之。
[0928c30] 持水澡[*]罐瀉水。有五事。一者一手持上。一手持下。不得轉易二者當近左面堅持直視前。三者當視人手澆下水。不得多不得少。正當投人手中。四者下水當去人手四寸。不得高不得下。當相視水多少。設水少不足一人。當益水不得住人手。五者以澡手還著袈裟如法。
[0929a06] 持[1]當盤有五事。一者不得曳盤使有聲。二者當兩手堅持左面。三者當隨人手高下。不得左右顧視。四者澡盤中水滿當出棄之。不得澆人前地。五者已當過澡手還著袈裟如法。
[0929a10] 持手巾有五事。一者當左手持下頭右手持上頭授人。二者去坐二尺。不得倚人膝。三者持手巾。不得隨障人口。四者人拭手未放巾不得引去。以下竟當持付主若著故處。五者已當澡手還著袈裟如法。
[0929a15] 布履有五事。一者當先抖[2]擻去中所有。二者當從上座起。三者當從澡盤[3]後示主令自識。四者不得持左著右。皆當下意沙彌。五者已竟當還澡手著袈裟如法。
[0929a18] 沙彌澡鉢有七事。一者鉢中有餘飯。不得便取棄之。二者欲棄中飯當著淨地。三者當用澡豆若草葉。四者澡鉢不得於淨地當人道中。五者澡鉢當使下有枝。六者當更益淨水。不得遠棄污[*]湔人。七者欲棄鉢中水。當去地四寸。不得使有高下。
[0929a24] 拭鉢有五事。一者當更澡手拭令燥。二者當持淨手巾著膝上。三者當拭裏使燥。四者手已拭表。不復得拭裏。五者鉢已燥。即當持淨手巾并覆。著囊中安常處。
[0929a28] 行會飯時教沙彌持鉢。有五事。一者不得置地。二者不得累使有聲。三者不得持楊枝著鉢中。四者人來授案。不得持鉢[4]榰著人案上。五者不得從人[5]後授鉢。當正從前亦不行眾中。視師飯已當起取鉢還坐。是為持鉢法。
[0929b04] 為師遣行答謝人。有七事。一者當直往二者當[6]直還。三者當識師所語。亦當識人報語。四者不得妄有所過。五者若所索不得止留宿。六者不得調譺。七者出行當有法則。
[0929b07] 沙彌給比丘僧使未竟。不得妄入大沙門戶。有三事得入。一者若[7]和上阿闍梨暫使往。二者若[8]倩有所取。三者欲往問經應得入。
[0929b10] 欲入[9]門戶有七事。一者當三彈指乃得入。二者不得當人道住坐若障火光。三者不得[10]妄語他事。四者當叉手如法說。五者若教坐不得交脚。六者不得調譺。七者不得障人[11]先。欲出戶當向戶出。迴面向戶却行而出。不得背去。
[0929b15] 獨使沙彌遠出行當教上頭。有三事。一者彼人問卿和上名何等。便報言字某甲。二者復問卿和上作沙門來幾歲。便報言若干歲。三者復問卿和上是何許人。便報言某郡縣人。設復問卿阿闍梨名何等人。便報言字某甲。復問卿阿闍梨年幾許。便報言年若干。復問卿阿闍梨是何許人。便報言是某國縣人。若復問賢者名何等字。便報言字某甲。復問卿作沙彌已來幾時。便報言若干歲若干月若干日若干時。是為知和上阿闍梨亦[12]自知時名字歲日月數。
[0929b26] 入浴室有五事。一者低頭入。二者入當避上座處。三者上座讀經時不得狂語。四者不得以水互相澆。五者不得以水澆火滅。
[0929b29]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調譺。二者不得破中[13]瓫[14][央/瓦]。三者用水不得大費。四者不得潘中澡豆麻油。五者當疾出去不得止中浣衣。
[0929c02] 沙彌至舍後行有十事。一者欲大小便即當行。二者行不得左右顧視。三者至當三彈指。四者不得迫促中人使出。五者已至上復三彈指。六者不得大咽。七者不得低頭視陰。八者不得弄上灰土。九者不得持水澆壁。十者已還當澡手。未澡手不應持物。
[0929c09] 復有五事。一者不得正唾前壁。二者不得左[15]右顧視望。三者不得持草畫壁地。四者不得持火[火*曹]畫地及壁。五者不得久固圊廁上。當自下去。設當逢人不得為作禮。當避道去。
[0929c13] 說沙彌威儀式竟。
[0929c14] 沙彌七十二威儀。總有十四事。
[0929c15] 師與語有二事。一者不得報語。二者不得自理。
[0929c17] 沙彌為師作禮有十事。一者師頭前有盤不應作禮。二者師坐禪不應作禮。三者師經行不應作禮。四者師食不應作禮。五者師說經不應作禮。六者與師相逢左面不應作禮。七者師梳齒不應作禮。八者欲入戶。作禮應彈指三返。師不應應去。九者不得離師七步。十者師戶開應作禮。早起入戶有五事。一者整理衣被。二者出甌。三者掃地。四者問經五者與物。襞三衣有五事。一者不得當前。二者當於左面。三者當識衣表裏。四者不得[16]倒襞。五者當置常處。隨師行有五事。一者不得[17]過歷人家。二者不得止住道與人共語。三者不得左右顧視。四者當低頭隨師後。五者到檀越家。當住一面師教應坐。
[0930a02] 給師所須有五事。一者當得楊枝。二者當得澡豆。三者不得宿水。四者當更汲。五者手巾用應浣淨。沙彌[1]洗有五事。一者不得向塔。二者不得向和上。三者不得向阿闍梨。四者當於屏處。五者當自取水。不得取他人成事水。暮入戶有五事。一者當掃除床。二者當理衣被。三者當內甌。四者當然燈。五者教[2]臥應去出[3]者當背向。牽戶閉。沙彌從師受經。有五事。一者整衣服。二者當叉手作禮。三者不得前却。四者兩足當齊。五者當小[4]僂。沙彌授師三衣。有五事。一者當洗手。二者當與安陀[5]衛。三者當與[6]憂多羅僧。四者當與僧伽梨。五者當與手巾。沙彌[7]洗鉢有五事。一者當得牛糞灰。二者當得澡豆。三者去地七寸。四者[8]不得有聲三易水欲[9]捐水不得灑地。五者當令燥。沙彌掃地有五事。一者不得背師。二者不得逆掃。三者當令淨。四者不得有跡。五者當即時棄却。沙彌隨師至檀越家。有五事。一者當持鉢。二者當[10]持手巾。三者當[11]搏戶。四者到檀越家索淨水[*]洗鉢。五者師坐捉手巾鉢授與師。乃應還自坐。沙彌入浴室。有五事。一者不得先師入。二者不得在[12]坐前。三者師未獲水不得動。四者設欲揩背[13]先當[14]擬之。五者浴已當先取可著衣。沙彌禮節威儀又朝晡。問訊禮敬。有十三事。一者當早起澡漱。二者當整頓衣服。三者問訊起居。四者師若在內欲進之法。當先脫頭上所著物及足所著物。五者不得躡跡。六者當住外立三彈指呼前乃進入。七者當頭面著地稽首為禮。八者若命令坐三讓乃坐。九者坐必端嚴。十者有問即對應聲分明。十一者無[15]云即默。十二者事[16]必宜退稽首如初。十三者欲出戶時。當迴身還向去。沙彌又持師澡罐。有十五事。一者淨洗澡瓶。二者當[17]有常處。三者當令淨水滿器。四者不得宿水。五者豫具楊枝。六者治楊枝當令如法。七者澡瓶去膝一尺。八者執澡瓶。當左手持上右手捧下。九者[18]瀉水調適當得其多少。十者不得令有聲。十一者手巾必[*]有常處。十二者持巾左執其手巾右以授師。十三者棄不淨水當有常處。十四者無令澆灒淨地。十五者用巾已當復常處。又灑掃拂拭床有八事。一者常向於尊。二者不得背。三者灑地當輕手裁水多少。四者用糞箕當以自向。五者棄糞當[*]有常處。六者掃拭床席。七者襞衣被[木*尤]。八者掃拭床不令有聲。又持師食有十四事。一者當具淨巾。二者所欲進食皆當兩手捧下。三者當直進。四者跪以授師。五者不得道中與人言笑。六者進食不得有聲。七者凡所進飲食當適其寒溫。八者匙[19][木*著]當令淨潔。九者若有所益必令調均。十者住必有常處。十一者宜端嚴。十二者食畢斂器務令徐徐。十三者隨次[20]所舉。十四者掃灑澡器一如常法。又取法衣及履。有十事。一者當左執其上右執其下。二者當跪以授師。三者當襞袈裟。不得以口銜之。四者不得振令有聲。五者還復其常處。六者以巾覆上。七者取履當先抖[21]擻之。八者不得使有大聲。九者著地當令端正。十者還當復其常處。[22]若取應器及澡瓶。有八事。一者先摩拭令淨。二者當兩手捧其下。三者跪取師鉢。四者洗當用皂莢豆末。五者畢令於手中澡。六者有急事當行宜著日中。七者若向火令其燥。八者畢令復其常處。若取錫杖有七事。一者當掃拭令淨。二者不得下拄地。三者不得以有所指擬。四者無使有聲。五者當兩手捧之。六者當跪以授師。七者畢還復常[23]處。又侍師沐浴剃頭[24]朝當著法衣。有十二事。一者務當恭敬執所宜作。二者隨時寒溫。三者拂除浴室。四者具淨湯水。五者當先具皂莢澡豆及麻油。六者豫取淨手巾。七者寒具爐火。八者當端住於外無令人入。九者若去髮必令有常處。十者若曝法衣當[25]待乾燥。十一者急事行當有所付。不得使忘去。十二者執事[*]必宜復其常處。又持香[26]賦花有七事。一者當淨拭香爐。二者當捨去宿花。三者當裁火多少。四者[*]賦香花從上座始。五者[*]賦香時手相離五寸。六者執香爐無以自薰。七者畢竟當著常處。又然燈有八事。一者去故炷。二者梳洗燈爐令淨。三者當調適盛油。四者求淨炷。五者不令欲盡數往益之。六者朝當早起視護。七者油未盡當扶出餘炷聚著倚處別然令盡。八者畢竟徐還著本處。若行採花及取楊枝。有九事。一者有主問其主。二者無主當呪願山澤樹神。三者取花及楊枝。不得[27]拔其根株。四者於道路當直往還。五者不得慢惰語戲。六者設為人所犯。慎無與人交通。七者低頭內自剋責。勿令有恨心。八者若欲[*]賦花當於上座始。九者當去萎花。凡所施行不得自用。有十八事。一者出入行來當先白師。二者若欲宿行當先白師。三者若作新法衣當先白師。四者若欲著新法衣。當先白師從受。五者若欲浣法衣裳當先白師。六者若欲剃頭[*]先當白師。七者若疾病服藥當先白師。八者若作眾僧事當先白師[1]去。九者若欲私有具紙筆之輩當先白師。十者若諷起經唄當先白師。十一者若人以物惠施。先白師已受取。十二者己物惠施人。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十三者人從己假借。一一當先白師。師聽然後有與。十四者己欲從人假借。皆當白師。師聽得去。十五者欲白之儀先整衣服稽首為禮。十六者若其聽或不聽。皆當恭敬稽首作禮。十七者陳所欲知。十八者不得有恨意有所應[2]辭報。又從師行先後還。有十六事。一者當整衣服。二者識所言趣常報應答。隨持錫杖手巾之輩。三者尋師後。四者無躡其影。五者無錫杖戲[3]其前。六者不得道中與人語。七者不得惡師有過。八者師若遣還有所取當尋其來道。九者即當如其教行。十者慎無淹留。十一者師若使住為檀越說經。即當稽首承受節度。十二者暮當早還。十三者慎無留宿。十四者還到請禮問事先整衣服。十五者當五體投地稽首[4]作禮。十六者禮師自如常法。若獨行送死問疾。有九事。一者當主人門。[5]當相進退之儀。有異座當坐。設無異座不宜雜坐。二者當視其座席無犯宜[6]忌端坐。三者人若欲問經當宜知時。四者慎無為非時之說。五者主人設食。雖非時法會之食。無令失其儀軌。六者宜還及日。七者無犯夜行。八者若逼暮疾風雨臨時制宜。九者還畢如舊。若於道路與師相逢。有六事。一者當先整衣服。二者當脫革屣。三[7]者禮師當稽首足下。四者身尋師後。五者師若自別去當稽首承受節[8]度。六者雖不與師相隨。所行禮節必令如常。若眾僧食飯時。十六事。一者聞揵[9]稚聲即當整衣服。二者當務脫[10]革往住塔下。三者住必端嚴。四者若從師後到[11]便位住。慎勿言笑有所及。五者若上人說經呪願。皆當恭敬慎無失儀。六者欲食之初。當先瞻望上下。七者食無眾人前食止無[12]後眾。八者無訶食好惡。九者不得大飡[13]小飡。十者慎無大[14]咽。十一者不得大撓刮鉢中。十二者不得[*][木*著]叩案上。十三者不得求益。十四者不得以食私所與若摘與[15]狗。十五者有來益食不得言不用。十六者[16]說已飽當以手讓却[17]之。又眾僧說經。有十三事。若法會說經在溫室及清涼室若浴室。一者當整理衣服。二者當平視直進。三者無得道中與人語笑。四者以次禮所尊。五者却[18]入偶坐席。六者上座說經及位便坐。七者坐必端嚴。八者慎無亂語。九者無大欬唾。十者無唾淨地違禮律。十一者若次應說經即當說。十二者為眾人所差上高座。當先審所舉措慎莫失儀。十三者若坐中有失[19]義。當遏惡揚善。慎無苟且現之過。[20]又眾僧說經十三事。若番次直日朝晡行禮。一者聞揵[*]稚聲豫具香火。二者[*]賦香如舊。三者整[21]所宜次四者淨拂床[22]席。五者掃灑如法。六者若法會出所領分明付授檀越諸宜用。七者事畢領受畢令如初。八者門[23]鑰相付。早[24]關晚開一以為常。九者若有異賓[*]當師邊聽所須當[25]付。十者若有賓宿皆當整衣服住其常位。十一者[26]有即對應聲分明。十二者住必端嚴無令失儀。十三者若欲暫出輒者。令人自代無令處空重呼。又直日所領知後十事。若為直日[27]宜[28]軌所修。其有眾事功夫。一者起塔。二者講堂[29]設僧諸事。三者若作佛像常早起憂識事。四者當選所[30]宜。用錯斧鋸必使常處。[31]五者若所畫朱彩膠墨豫具所得。無令臨時有乏。[32]六者畢宜選錄復有常處[33](經本元少七者)八者數所領受。分明付授無令差[34]趺。九者[35]居有所市求。皆問於摩摩帝。十者出用令餘宣陳列令有本末。[*]又獨行分衛[36]十六事。若行分衛。一者務與人俱。二者若無人俱當知所可行處。三者應器常在左脇。四者帶應器之宜出時當以外向。五者以食來還當以內向。六者到人門戶宜審舉措。七者家無男子慎無入門。八者若欲坐[37]當先瞻視座席。九者設座有刀兵不應坐。十者設有寶物不應坐。十一者若設有婦女衣被嚴具之輩不應坐。都無此者然[38]有及[39]坐。十二者主人設食。十[40]三所食者便當呪願。十四者不得問食好醜。十五者不先食說經。十六者雖欲說經。當知所應說時不宜說時。又市所求有九事。一者當低頭直往直還。二者若覩異物慎無察視。三者無諍貴賤。四者無坐女肆。五者若為人所犯方便避之。勿從求直。六者賣買若於[1]誠諦送直。無言來取致及反覆。七者[2]已許[3]某甲物。雖復更賤。無捨彼取此令主有恨。八者若見四輩人有賣買賤直。不令己[4]任如當言法不得爾。九者慎無保任致[5]愆負。又到比丘尼寺中有九事。若師使到比丘尼寺中。一者當與俱。二者[6]遶塔作禮一如常法。三者若有異座[7]訖無異座不得坐。四者疾病欲問經。當說所宜說。五者不得為非時之說。六者不得反人之非。七者若坐以珍異衣服巾履施惠一不得受。八者若還不[8]得說其好醜。九者餘人不得言但用供養某。又講經誦法有八事。一者必令詳審所見不同。或左右各有所習。二者慎無專知據言此是彼非。三者同學變諍務令和解無令[9]頗。四者眾事[10]役勞。慎無自[11]代顯己之功。五者大沙門說戒慎無矚之。六者知己有過犯於眾人。即當言[12]悔與共和解。七者師若問言。某說卿有過。即當如事道之。八者無得隱蔽以成愆負。[13]有論語有十事。常晝夜三時誦經行道。一者整衣服。二者若經行必令有常處。三者[14]當於中。四者講堂中。五者或於塔下。六者亦飯堂中。七者不得躡[15]革屣。八者不[16]得木履。九者不得持杖。十者慎無臥誦經。[17]又誦經行有十事。房室中常法。一者[18]寢息各異不相涉入。二者受經句讀。三者論經義。四者問訊疾病。五者或為便往。六者不得說不急之事。七者不得[19]示人之非。八者不得轉相評論。九者借取與必分明。十者無違期約以失[20]道信。
[21]沙彌[22]十戒法[23]并威儀[24]一卷
[0932b04] [25]五德者。一者發心離[26]俗。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為度人故。十數者。一者一切眾生皆依飲食而存。二者名色。三者三受。四者四諦。五者五陰。六者六入。七者七覺分。八者八正道。九者九眾生居。十者十一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