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902阅读
  • 0回复

讲解杂阿含经第43-53经节选录音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手机点击打开音频网页播放

杂阿含经(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异,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云何名不取不著?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异我、相在;不见我、我所而取,彼识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愚痴无知凡夫认为五蕴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与我所互相系属,因此生贪取;有了贪取故当五蕴变异时心就会随之而转,而心被贪取执著控制系缚,则会造成恐怖、障碍、心乱。
多闻圣弟子不认为五蕴是我,是我所有的,我与我所互相系属,因此不生贪取;无贪取故当五蕴变异时心就不会随之而转,心不被贪取执著控制系缚,则不会生起恐怖、障碍、心乱。
名词解释:
取:集论一卷一页云:何等为取?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来染著现在欲贪名取。杂集论一卷四页云:欲者:希求相。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来自体为方便故;引取当蕴,令起现前。由贪染著现在自体为方便故;执取现蕴,令不舍离。是故此二说名为取。
  集论四卷十三页云:执取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
  俱舍论二十卷十六页云:能为依执,故名为取。又云:执欲等故,说名为取。
  入阿毗达磨论下一页云:薪义是取义。能令业火炽然相续而生长故。如有薪故,火得炽然;如是有烦恼故,有情业得生长。又猛利义是取义。或缠裹义是取义。如蚕处茧自缠而死;如是有情,四取所缠,流转生死,丧失慧命。
著: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谓之著。如爱著执著贪著等是。

(四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生则系著,不生则不系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若生则系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随变异;心随变异故,则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顾念,以生系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生系著。云何不生不系著?多闻圣弟子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爱喜、赞叹、取著,不系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变异;心不随变异故,心不系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顾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不生不系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若于五蕴“生”爱喜、赞叹、取著诸烦恼则系著,若于五蕴“不生”爱喜、赞叹、取著诸烦恼则不系著。(其余同第43经)
名词解释:
生:本无今有,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生云何?谓令诸蕴起。
    法蕴足论五卷七页云:生、谓彼诸有情类,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总名为生。

(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一切我见都是依于五受阴,于五受阴见是我,我所,相在。
愚痴无闻凡夫因为无明故认为五蕴是我,我所,相在,而说真实有我故贪执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因为意界法界无明界和合的无明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名词解释:
我:1,自己的代名词。
2,生命中恒常不变的,唯一的,自在主宰的主体。(实际上不存在)
我见:又名身见,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五蕴),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而在此非我法上,妄计为身,执之为实,强立主宰,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非神。为「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之「我;真我」的否定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宰的“自我”实体的存在。
觉观:新译为寻伺,旧译云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为妨定心者。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粗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觉与观者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
集论一卷十页云:何等为寻?谓或依思,或依慧,寻求意言,令心粗转为体。何等为伺?谓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细转为体。
俱舍论四卷十二页云:论曰: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寻?答:诸心寻求辨了显示推度构画分别性分别类,是谓寻。诸心寻求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寻自性故。云何伺?答:诸心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是谓伺。诸心伺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伺自性故。寻伺何差别?答:心粗性、名寻。心细性、名伺。是谓差别。如彼广说。
界:类别,范围。
意界:俱舍论一卷十二页云:应知识蕴、即名意处。亦名七界。谓六识界、及与意界。岂不识蕴唯六识身;异此说何复为意界?更无异法。即于此中。颂曰: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论曰:即六识身无间灭已,能生后识;故名意界。谓如此子、即名余父。又如此果、即名余种。
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法尘。为十八界之一。《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的法界,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此经中的法界是指意识所取法尘)
无明界: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无明界?谓三界无知,是名无明界。
无明:愚痴。不了知四谛、三宝、业因果报等是无明。
法蕴足论十卷三页云: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修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闇、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里、顽騃浑浊、障、盖、发盲、发无明、发无智、发劣慧、障碍善品、令不涅槃、无明漏、无明瀑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很、等很、极很、痴类、痴生、总名无明。
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问:何故名无明?无明是何义?答:不达,不解,不了,是无明义。问:若尔;除无明,诸余法,亦不达,不解,不了;何故不名无明?答:若不达不解不了,以愚痴为自相者;是无明。余法不尔,故非无明。
品类足论三卷二页云:无明云何?谓三界无知性。
明:般若,智慧的别名。为无明的反面。了知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就是明。
沙门: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
婆罗门:天竺四种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

(四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想、行、识受阴。若沙门、婆罗门以宿命智自识种种宿命,已识、当识、今识,皆于此五受阴,已识、当识、今识:‘我过去所经,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
若可阂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复以此色受阴无常、苦、变易。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复以此想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为作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复以此行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复以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诸比丘,彼多闻圣弟子于此色受阴作如是学:我今为现在色所食,过去世已曾为彼色所食,如今现在。复作是念:我今为现在色所食。我若复乐著未来色者,当复为彼色所食,如今现在。作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色,不乐著未来色,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患、向灭。多闻圣弟子于此受、想、行、识受阴学:我今现在为现在识所食,于过去世已曾为识所食,如今现在。我今已为现在识所食,若复乐著未来识者,亦当复为彼识所食,如今现在。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识,不乐未来识,于现在识生厌、离欲、灭患、向灭,灭而不增,退而不进,灭而不起,舍而不取。于何灭而不增?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于何退而不进?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于何灭而不起?色灭而不起,受、想、行、识灭而不起。于何舍而不取?色舍而不取,受、想、行、识舍而不取。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不系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中佛说:在家和出家的修行人以宿命智自己已经知道,将来应当知道,现在知道的一起宿命都离不开这个五受阴,知道:我过去所经受过的如是色受想行识。
讲解了五受阴的概念。
多闻圣弟子于此色受阴作如是学(如是思维):我今为现在色所吞食,过去世已曾为彼色所吞食,如今现在。复作是念:我今为现在色所吞食。我若复乐著未来色者,当复为彼色所吞食,如今现在。作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色,不乐著未来色,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患、向灭。多闻圣弟子于此受、想、行、识受阴学:我今现在为现在识所吞食,于过去世已曾为识所吞食,如今现在。我今已为现在识所吞食,若复乐著未来识者,亦当复为彼识所吞食,如今现在。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识,不乐未来识,于现在识生厌、离欲、灭患、向灭,灭而不增,退而不进,灭而不起,舍而不取。于何灭而不增?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于何退而不进?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于何灭而不起?色灭而不起,受、想、行、识灭而不起。于何舍而不取?色舍而不取,受、想、行、识舍而不取。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不系著已,就能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断尽烦恼),心得解脱现证阿罗汉果。
名词解释:
宿命:宿指宿世、过去世;命指生命。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地狱,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够了解宿命情况的,谓之“宿命通”,属于“六通”之一。
宿命智:知宿命之智也。又名宿命智通,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
阂:阻隔不通,妨碍,限制。
为作:造作,做作,行为。
色受阴:若可阂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复以此色受阴无常、苦、变易。
受受阴: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
想受阴: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复以此想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行受阴:为作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复以此行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识受阴: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复以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我卑下种子  封滞五转七
 二系著及觉  三世阴世食
注解:我(第37经)卑下(第38经)种子(第39经)  封滞(第40经)五(第41经)转七(第42经)
 二系著(第43,44经)及觉(第45经)  三世阴世食(第46经)

(四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心善男子应作是念:我应随顺法。我当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信心善男子即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故于色得厌,于受、想、行、识得厌,厌已,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应该思维:我应该随顺正法。我应该对五蕴多修厌离。如是思维就能多修厌离五蕴故对五蕴生厌离,因此得到离欲解脱,并且自知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自念:我应随顺法,于色当多修厌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于色多修厌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住已,于色得离,于受、想、行、识得离。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与第47经类似,差别在: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名词解释:
正信,非家,出家:另译作「信家非家出家、至信舍家无家」,南传作「由于信,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AN.5.167)」(saddhā agārasmā anagāriyaṃ pabbajitā,逐字直译为「信家非家出家」),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出于信仰,从有家生活外出(出家)进入无家者」(who have gone forth from the household life into homelessness out of faith, who has gone forth out of faith from the household life into homelessness)。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云:是故我今应以正信。剃除须发被服袈裟。弃舍家法出趣非家。卷十六云:我应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正信舍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

(四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信心长者、长者子来问汝言:‘于何等法知其生灭?’汝当云何答乎?”
阿难白佛:“世尊,若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者,我当答言:‘知色是生灭法,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世尊,若长者、长者子如是问者,我当如是答。”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要知道五蕴是生灭无常的。

(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有诸外道出家来问汝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如是问者,云何答乎?”
阿难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来问我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者,我当答言: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诸梵行;为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世尊,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问者,我当作如是答。”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我实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佛教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使众生于五蕴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

(五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坏、不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色灭涅槃是不坏法;受、想、行、识是坏法,彼识灭涅槃是不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此经说明五蕴是坏法,五蕴灭尽涅槃是不坏法。

(五二)郁低迦修多罗,如增一阿含经四法中说。
注解:此经名为《郁低迦经》内容与增一阿含经四法中所说相同。
名词解释:
修多罗:1.线;引申为如线的贯串,义译为「经」。2.文体的一种,为简洁的散文体。3.经的九种分类(九分教)之第一类,为佛法最先集出者,另译为「正经、贯经、契经」,成立于第一结集时。

(五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于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尔时,聚落主大姓婆罗门闻:“沙门释种子于释迦大姓,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成无上等正觉,于此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婆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门瞿昙如是色貌名称,真实功德,天、人赞叹,闻于八方,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诸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为世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演说妙法。善哉应见,善哉应往,善应敬事!”作是念已,即便严驾,多将翼从,执持金瓶、杖枝、伞盖,往诣佛所,恭敬奉事,到于林口,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安否,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论因,如是说因!世间多事,今请辞还。”
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
佛说此经已,诸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注解:此经说明佛法论因、说因。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世间的生起,众生的轮回),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世间的灭尽,众生的解脱)。
名词解释:
等正觉:偏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正等觉,又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三耶三佛檀,亦名正遍知也。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
无上等正觉: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号:南传如来十号。三藐三佛陀的十个称号,分别代表其十种功德,即「1.如来(tathāgata)2.应供(arahant)3.遍正觉(sammāsambuddha)4.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a)5.善逝(sugata)6.世间解(lokavidū)7.无上士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8.天人师(satthā devamanussāna)9.佛(buddha)10.世尊(bhagavant)」。
如来:tathāgata,另译为「如去」,音译为「多萨阿竭、多陀阿伽度」,1.诸佛证同一真理而成佛(来);指佛陀,如「如来、应、等正觉……」,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2.在「我见」下以生死流转中有实体来来去去;指生死流转的主体,如「如来死后有」(死后如来存在)、「异色有如来耶」。
应:应供。阿罗汉的意译。意为应受供养者。也是如来十号之一。
遍正觉:1.sammāsambuddha,为「等正觉者」之略,另译为「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等正觉者;遍正觉者」,音译为「三藐三佛陀」,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已纯然无瑕的开化者」(the Perfectly Enlightened Ones),即:完全地;圆满地解脱,指三藐三佛陀的解脱证悟。2.sammāsamboddhi,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指佛陀的「证悟」。
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a(逐字直译为「明-行(行为;德行)-已具足」),另译为「明行成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依中部53经,「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行」(行为)指:戒具足、守护根门、饮食知适量、专修清醒、具备七正法(信、惭、愧、多闻、活力、念、慧)。
善逝:sugata,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解读为「彻底的到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幸运者」(fortunate)。
世间解: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原意为「世间知者」,南传作「世间知者」(lokavidū,逐字直译为「世间-知者;世间-贤明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世界的知道者」(knower of the world)。
无上士调御丈夫:中阿含经作「无上士道法御」,南传作「被调伏人的无上调御者」(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将被驯服者的无可凌驾引导者」(unsurpassed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按:北传汉译的译法,显然解读为「无上士」(anuttaro purisa)与「调御丈夫」(dammasārathi),而将之分为二个称号,而成为十一号,似乎不妥。
天人师: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天界与人间的老师,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
佛:为音译,另音译为「佛陀」(buddha),义译为「觉者;已觉醒的」,指没有老师指导而证得解脱者,如「辟支佛」、「三藐三佛陀」,但一般都作为「三藐三佛陀」的略称,参看「三藐三佛陀」、「辟支佛」。 
世尊:音译为「婆伽婆、婆伽梵、薄伽梵」(bhagavant),另译作「众祐」,遍正觉者(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原意为最有福者(有幸者)。
汉传十号:一、如来,梵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成实论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大论谓佛如自安稳之道而来,此佛亦如是而来,故名如来。二、应供,梵曰阿罗诃Arhat,应于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三、正遍知,梵曰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四、明行足。梵曰鞞多庶罗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a%m%panna,三明之行具足,故名明行足。五、善逝,梵曰修伽陀Sugata,又曰好去好去,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名善逝。六、世间解,梵曰路伽惫Lokavid,能解世间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间解。七、无上士,梵曰阿耨多罗Anuttara,在诸法中,如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故名无上士。八、调御丈夫,梵曰富楼沙昙藐婆罗提Purus!a-damya-sa%rathi,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故名调御丈夫。九、天人师,梵曰舍多提婆魔[少/免]沙喃S/a%sta%-deav amanus!ya%na%m%,佛为人及天之导师,能教示其应作不应作,故名天人师。十、佛世尊,梵曰佛陀路迦那他Buddha-lokana%tha,佛陀译言知者或觉者,世尊者,为世尊重之义。然而此中分佛与世尊,则为十一号,惟成实论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故至世尊,正为十号。盖以具前之九号,为世尊重,故名世尊也。又大论别开此二者,至佛,正为十号,世尊别为尊号。盖具上十号之德,故称为世尊也。梵曰薄伽梵Bhagana%n者即是。
善义:意义正确。义。道理,意味也。
善味:词句正确。
有:有情生命的存在,出生力量的蓄积潜力,如「取缘有,有缘生」中的「有」。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