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6285阅读
  • 0回复

在寺院随众吃斋饭为何不许说话?(转帖)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703
铜币
625
威望
175
贡献值
7
银元
0
好评度
0

在寺院随众吃斋饭为何不许说话?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
出家人吃饭,坐不窥堂,端身无语,举止安详,既严肃又认真,
气氛平和,令人如坐春风。
跟我们平时的吃饭观念大不一样啊。
仔细想想,诸如时下的各式宴会、午餐会、工作餐、各种Party
家庭聚会,自然少不了相互交谈,讲笑话、说段子,
古今中外、雅俗并蓄,并以敬酒劝酒营造气氛,
越热闹越好。
倘若不说话,协商协议、签订合同、洽谈生意、
联络感情、情感交流,都无法完成。
由此看来,平时一般人的吃饭都有其丰富的内容及功能,
两人以上的饭局,若无人吭声,气氛定紧张不妙了。

出家人吃饭,有什么内容功能呢?
这里头还真是大有学问啊。
若以一句话概括:
吃饭即是修行。


一、 佛门中的“吃饭”,正规说法是过堂。堂,就是指斋堂
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因为寺院里人多,
集体吃饭采用“过堂”的方式。
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餐、中餐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过堂主要体现了五个佛教理念:
感恩惜福,慈悲平等,知足节约,内观自省,绿色环保。
参加“过堂”可以体验到
佛教对生命自我和外在物质世界的认识
或许有人初次参加“过堂”会有点儿不习惯,样样都有规矩,
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会自然适应,反而觉得有受用。
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斋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
居士、在家众等坐在出家师父下首或后面一排。
饮食之前,先要敲在斋堂外的大木鱼(梆)和半圆型铁板(云板)。
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教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
   吃饭前,饭吃完后,碗筷都应摆在桌边放整齐。
    
   在二时临斋仪中,维那师在斋堂引领大众念了供养偈之后,
呼此偈:“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后,
大家齐声唱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开动了。
  用斋时不得说话,饭碗要端起来。吃饭开始后,行堂僧人或居士
巡视添饭菜,如果需要,应将空碗送到桌边,不可出声叫唤。
需多少,添多少(有专门手势),不得遗剩饭菜。
饭毕,僧值师居中向上站,默示结斋。
维那师引领大众同念准提咒及结斋偈。为施主祈福回向。
最后,次第离开斋堂。


什么是“五观”呢?
五观,是僧人吃饭时应该观想的五种思维境界。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
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
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
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5、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
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
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有的斋堂刻有如下楹联:
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吃饭既是修行,食存“五观”,即使硬如金石的食物也能消化;
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受。也由于观想此五事之故,
斋堂又称五观堂。
各地寺院斋堂联不尽相同, “五观” 思想是一致的。
佛教主张过午不食,现因多数僧人有个过程,
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多数寺院也允许吃晚饭,
但应作“药石”想。


[pre]二、随众过堂利益,古德云:好处有八。[/pre]
随众过堂八种好处
1、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
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
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
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
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无我──大家都吃同样的饭菜,
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什么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
因此便没有分别心。
4、不偏众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
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
体现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
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
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为寺院人渐渐多,
尤其是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不设这些规则,
便会很乱。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时时现前。
8、起止威仪──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也有规有矩,
令人一见便会生欢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现身说法
三、五观详解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
炊煑,及成功用甚多。”
“计功多少”者:
谓想此一钵之饭,非是等闲。
推其原本,自从种、植、收、获,农夫酌晴较雨,
干旱水涝,锹锄犂耰,以至淘炊等;作夫流汗合集,
食少汗多,功重如是。
古诗云:
“锄禾正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故律云:一米百工是也。
入口即成不净,顷刻变为屎尿,恶不欲见。
我若贪著,当堕地狱,吞热銕丸,出为畜生,
偿他宿债。如是观已,心生厌离,方堪受食。
“量彼来处”者:
《僧祇律》云:皆是信心檀越,
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
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
故《文殊问经》云:
“菩萨若无思惟,即饭亦不应受。”
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忖”:计度也。
谓计度己之德行全缺也。若果勤修三学,
化导众生,具此二利之德,名之为全,方堪应供。
若不具者,名之为缺,则不宜受。
故《毗尼母论》云:“若不诵经、坐禅、营三宝事,
及不持戒,受他信施,为财所堕,则不宜受食。
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
又云:“断三界见思惑尽,证阿罗汉果,
方为全应供。若初、二,三果已来,皆名缺应供也。”
然德行虽全,犹须观法,方消信施。
故天台云:“不问乞食、众食,皆须作观。
若不入观,即润生死。”
所谓学道不通理也。全既如此,况缺者耶!
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明了论疏》云:
“出家先须防心三过,
谓於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
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
贪、嗔、痴三毒,是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造业因缘。谓此心具足无量无边烦恼之过患,
而贪嗔痴是其根本,故曰为宗。
“宗”者,主也。故《弥勒问经》云:
“一切恶法,皆从贪嗔痴起。”
我等为道舍家,应当谨慎防之。
根本若遣,诸恶远离。故於美味,不起贪想;
於粗食,不起嗔恚;於不粗、不美食,不起痴心。
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者:
谓吾人四大成身,常为饥渴所病,苟非饮食,
则形枯色顇,无由进修道业。饥渴为主病,
四百四病,为客病。四百四病者,
人身假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一大不调,
则生百一种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
故须以食为医药,用资其身。
是以饮食为资身治病之良药,
修行进道之机关。如有贪著,则反成沉疴矣。
《阿育王经》云:
“优波笈多,以一器盛满乳糜,又以一空器,
并置一贪食比丘前。
语言:‘汝可待冷,稍稍饮之。’
而比丘贪食心重,便吹使冷,乃并食之。
笈多曰:‘乳糜虽冷,汝心故热,复须冷之。
当以不净观为水,除此心热,若见饮食,
如服药想。’比丘食竟,即便吐出满於空器。
笈多曰:‘汝可更食。’
比丘曰:‘不净何可复食?’
笈多曰:‘汝观一切法,犹如涕吐。’
因为说法,比丘精进,思惟观察,得阿罗汉果。”
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道业何成?
《增一阿含经》云:“多食致苦患,
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
出家人,无为无欲,清净自守,随缘饮啄,
以资形命。为修三乘道业故,
不食则形羸色变,道业难成。
今因成就道业,故受此食;苟不修道,则粒米难消。
慈恩云:“为成道故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
可见饮食是助道正缘,所以受之。
若自知道业未成,切须深生惭愧。
故《行护》云:“所食须生惭愧。当作观法。”
《摩得勒伽论》云:“若得食时,
口口作念,若不如是用心,便名虚消信施。”
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僧众接受信士供养,“三心未尽,滴水难消。”
五观无违,“无违”者:
理事无碍也。谓观中即事即理,
谛思融会故。若学道人,
受食不存正念,如牛噬草何殊。
故懒庵禅师曰:“十方僧物重如山,
万劫千生岂易还,金口共谈人未信,
他年争免銕城关。”
又曰:“人身难得好思量,头角生时岁月长,
堪笑贪他一粒米,等闲失却半年粮。”
由此观之,三学不修,被食所堕,
可不慎欤!(这里的三学,戒定慧)
由此,可看出五观的重要性,否则作为僧人来说,
信施难消。只有大阿罗汉为全应供,余下皆是缺应供。
也就是说,大阿罗汉能消一切信士供养,
是圆满的。而初二三果的圣人,
也消受不起信士的供养,何况凡夫僧众?
按照涤华禅师的解释:
八地以下的菩萨,都是初二三果之内的圣人。
如果僧人没有这样正确的念头,
胡乱消耗信士各种供养。过斋没有五观,
岂能不披毛带角去还账。
正如古人所言: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
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此帖被了然在2012-05-07 11:1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