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372阅读
  • 0回复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六章 乐见圣贤

级别: 学士
发帖
655
铜币
755
威望
286
贡献值
4
银元
0
好评度
0
乐见圣贤,是培养恭敬心、柔软心。
  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做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世、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法义分享】:以佛陀的要求标准是:要证到无学位的四果阿罗汉,才有资格当众生的善知识。这里的经文是叙述阿难跟佛陀反映,有修行证果、证到阿罗汉的人,太少了!认为无鱼、有虾也好(将就将就),只要具足一些正知正见,或是初果、二果,这样也可以做善知识。佛陀就讲:不可以这样!因为佛陀要求是高标准,真正要做众生的善知识,是要成就证阿罗汉,这样才最好啦!佛陀就说不是半梵行者,不是一半这样就可以,解脱道要走完,这样是最好。因为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有没有断除,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是初果到三果,都一样有在寻寻觅觅的阶段。初果到三果,虽然已经走在正法的解脱道上,但是初果、二果、三果,都一样在寻觅的阶段,也因为对无常无我的体证,还没有到达阿罗汉的深度,也就是对生命核心的执取,还没有完全破除,虽然理解上可以知道无我,但是还没有真正做到,因此佛陀就以高标准的要求,认为要成就阿罗汉,才能够成为众生的善知识。

  佛陀就讲:以我为例,我常为诸众生做善知识,本身就是走过这一条解脱道,了悟生死大事的人,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因为众生有生的生,只是一个代表而已,因为佛陀了悟、体证到无我无生,所以佛陀以高标准来看就是说:有生、有死都是凡夫,还在苦海中浮浮沉沉、头出头没。因为众生有生,还在生死苦海之中浮浮沉沉,所以才会有如来、世尊来说正法,让众生现法令脱于生现法也就是现世、这一世、现在,你就可以去逐步的见到法,这一世就可以解脱自在。

  所以,原始佛法都不是讲未来、来世怎么样,那种说法是不得已的,当你根基因缘不成熟,才讲来世,不然都是讲这一生、这一世,亦即现法令脱于生,因为了悟生死大事之后,了悟无常无我,于是对生命的执取就会全然的放开,就能够脱离生死轮回,亦即令脱于生。因为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有这些种种苦,众生被这些苦,逼得在苦海中浮沉、不安,只要好好听闻佛法,闻、思、修逐步上来,就能够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

  你要出离苦海、到达究竟涅槃彼岸,是不待时节,不用再等到三大阿僧只劫,或是要等到未来佛诞生才有,那都是后来的说法,原始佛法没有这样的说法。佛陀就跟我们讲:因为法它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此、都是存在的,只要你好好静下来去现观,就能够不待时节现令就是现在就令脱恼苦,而见通达就是你现在就能够通达,了悟、彻悟、彻证佛法,彻证真理、自觉证知,自己有没有体证到,可以亲自去觉知到、证悟到。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如果是真正走过来的人,他会有能力引导你,实际去体证到;如果他本身没有亲证走过来,不管他再怎么讲,都只是还在知识的层面,知见的层面上而已。所以,佛陀能够引导众生,然后去亲证、亲见,亦即自觉证知,才是真正的善知识、善伴党。

  (第二节)只要你能够按照解脱道的次第逐步上来,在向初果、证初果、二果、三果……,这样就进入圣者之流,也就是如来的圣众--四双八辈,如果能够进入圣者之流,就是属于世间的福田,因为他已经知道解脱道怎么走了,就值得众生恭敬,慢慢跟他学习走上解脱道。亲近具有正知正见、有修有证的善知识,培养恭敬心与柔软心,将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生命与浪费,培养恭敬心跟柔软心非常重要,有的修行人并没有很重视这方面,当他要跟人家学习,也是抱著一种我慢心,好像来这里学习一个功夫,学好之后就走人,或是有一天学得比你厉害之后,青出于蓝、更甚于蓝,可以江山换人,江湖那一套越修越厉害的心态。

  真正的出世间解脱法,绝对不是这样!如果以如此心态学习,是没办法学到出世间法的心法。因为你的心不柔软,就没办法契入;心不柔软,就没办法见到法。所以要有柔软心、要真心。

  (第三节)弟子敬奉师长有哪些要注意的?师长要对弟子有哪些注意的?这里的经文大家自行参考,因为文字比较容易了解。【法义分享】: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你要先有迈向究竟解脱的决心,而且身心柔软,明眼善知识才会出现。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如果没有要迈向解脱的决心,没有决心要学习,纵然有解脱者出现,他也没办法协助你。所以,你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虚心学习之心,善知识就不会出现。纵然有解脱者在你面前出现,如果你带著我慢之心在看,或是说你想跟他较量功夫,有这种较量之心,真的解脱者很少很少会出招让你看的。你真心、诚心、柔软心,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善知识。

  (第四节)如果一个人能够奉侍善知识,他会怎么样?乐见圣贤培养恭敬心、柔软心,这在修行解脱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环,等于说一环一环这样下来。如果能够侍奉善知识,便习奉事,若习奉事,便习往诣会渐渐喜欢听闻佛法,什么时候要上课了,大家就会把时间腾出来,除非天大地大的事情,不然一定设法克服,然后过来闻法,就会热衷于闻法。

  当听闻到善法之后,便习耳戒,本来对正法无法了解、体会,当你慢慢闻思之后,法喜就会渐渐产生,因为常常在闻思,体悟就会越来越增加,在闻思的过程会习观法义止观双运去体会法义。是你的心要宁静下来,做有深度的体悟。当你慢慢进入有深度的体悟之后,就会便习受持法,这时候也渐渐进入实修,向你讲述无常、苦、无我,是真、是假?你会不断去求证、求证、求证。

  有的人认为《阿含经》,或是佛陀所讲的法、佛法,是属于佛教的,其实这样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正确,像我们这样几堂课下来,大家可以慢慢体会到,我们所讲的这些法,并不专属于任何一个宗教、一个宗派,因为这些都是众生通通有的共同问题,任何宗派、任何宗教的众生都有,不是说你基督教徒,就没有这些问题;不是说你是信奉一贯道,就没有这些问题,都有啊!所以,我们讲的就是众生共通的问题。

  当慢慢去受持法之后,你会习玩诵法,不断在咀嚼、反覆思惟,好像把它当个玩具这样,本来以为学佛好像很苦,你会抗拒嘛!当你慢慢产生法喜、乐趣之后,会在那里不断咀嚼、反覆推敲,在那里思维、求证,那种法喜就出来啊!所以,当一样事情你把它当作苦差事在做,跟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在玩,心情就不一样嘛!当你产生这种法喜,会常常不断很喜欢去玩弄,很喜欢去咀嚼。

  所以,习玩诵法,这时候已经会从原来的被动,慢慢变成主动,如果能够去习玩诵法,就会渐渐去观法忍就是本来对于法义还不是很清楚,或是容易受人家的左右,人家三言两语就把你的信心动摇,说你这是小乘啦!你这是不了义啦!……很快就把你拐走了。当你慢慢进入深度的闻思,体会到重要法义之后,已经慢慢生根下来了,于是慢慢有定力出来,不会被人家三言两语就把你吹走。所以,就是已经有见法的力道,观法忍这时候你的信心渐渐成长,然后更进一步正思惟,再者正念、正智,当然就会水涨船高一直上来。再来进入实修,就会守护六根,护戒、不悔、欢悦,跟前面所讲过的步骤有相同之处,其余……以此类推。所以,就能够进入止观双运之后,就能够见如实、知如真,就能够迈向解脱。

  真正的善知识,每一脚步都是协助你依法不依人,协助你逐渐独立,协助你亲自去体证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而达到究竟解脱自在。所谓的奉事善知识是怎么样呢?真正的善知识是协助你依法不依人,亲近一个善知识,不是要你对他抓取越紧,或是说他对弟子抓取越紧,如果他有想牢牢抓住你,或是多收一个弟子、多剃一个头,他又多一个势力、多一个得力助手……,都不是正确的观念,在抓取弟子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多,都不是这样。真正的善知识是宣说正法、真理实相,只要你有心要学习,他是逐步协助你去看到现在当下的法,看到在你身心里面的法,看到在大自然的法,协助你逐步的独立,依法不依人。

  (第五节)这一经内容很深、也很有意思。尊者须菩提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在一山侧缝衣裳须菩提在罗阇城偏远的山中,亦即乡下的山侧那里缝衣裳,为什么他们要缝衣裳?不是他们没钱在做副业加工,因为以前的出家人所穿的,几乎都是废物利用,人家不用的、淘汰掉的,他们尽量做一些废物利用,很多所穿著的都是拼拼装装,而且都是要自己缝补。我个人曾经在1989年到泰国阿姜查的道场去参访,也都是实行这样的制度,穿的衣服都要自己去车缝,连比丘也一样要练习自己去做。在那里缝衣裳,就是制做他们自己要穿的衣裳。

  是时,须菩提闻世尊今日当来至阎浮里地,四部之众靡不见者,我今者宜可时往问讯礼拜如来这时候须菩提听闻佛陀今天会来到阎浮里地,附近的修行人、出家众,或是一般百姓,大家听到佛陀要来,都很高兴的想去晋见佛陀、顶礼佛陀。所以,此时须菩提就想今天也应该要去问讯顶礼我的老师,应该要去礼拜如来,于是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座起,右脚著地须菩提放下他的工作,然后站起来准备出去见他的老师了。

  是时,彼复作是念这时候须菩提突然停下来沉思,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这两句话非常重要,等于说须菩提又有很大的体会、突破,他本来想说听到佛陀要来到,我们身为弟子的,应该要赶快去晋见佛陀、顶礼佛陀,但是当他做如是想,踏出脚步之后,这时候体会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我到底要去看什么样的世尊呢?为是眼、耳、鼻、舌,身、意乎?我是要去看祂的眼睛呢?还是耳朵?还是鼻子?口、身、意,到底要看哪一部分呢?

  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我去看的不是一堆地、水、火、风,这样而已吗?里面的含意很深,我到底是去看祂六根的哪一部分呢?事实上,他已经有进入界分析方面的解剖,已经看到缘起,是一些因缘、一些众生的组合而已。所以,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事实上就是一些众生的组合而成,到底要去看哪一部分呢?或是去看一些地、水、火、风?因为我们的身体组成元素就是地、水、火、风,我只是去看一些地、水、火、风种,这样而已啊!当他体会到这里的时候,变成怎么样?破除一切的形象,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这时候体证到、体证到无我,因此他已经不著重在身相、外相了。

  这时候再去体会世尊的开示,以前佛陀曾经开示过的,但是当时他们未必体会得到,今天他终于有所体会,于是再去咀嚼佛陀所开示的那一句偈:若欲礼佛者,及诸最胜者;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佛陀曾经开示要去顶礼佛陀、恭敬佛陀,其中最重要、最好、最殊胜的是什么呢?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这一句话很重要,何谓阴持入诸种?虽然都是言简意赅,但是含意都很深,是代表什么?就是五阴或是五蕴。是什么?是六界。呢?六入处。所以,蕴、界、处,为什么用来代表?因为它衬托出很重要的一个字眼,所谓四界地、水、火、风,地就是大地,地球是不是支撑、承载著所有的众生,以及所有的动物、植物?

  地球、地界支撑承载著所有的动物、植物,于是以此来衬托出它的深义,代表大自然这些地、水、火、风,它在支撑著众生的的生命。你的慧命,都是地、水、火、风在支持著、在支撑著,因此有很深的含意存在,生命能够存在,背后的支撑力,都是地、水、火、风,四界或是六界来支撑著、支持著。

  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这一句话很重要,不管你从蕴、界、处,哪一个角度去看,都要看到无常。事实上,这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要把我们的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做实相的解析,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切入,都要能够去看到无常,第一个无常法印

  曩习过去佛,以及当来者;如今现在佛,此皆悉无常都要去体悟到无常法印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说于现在中,当观于空法注意!真正的礼佛,过去、现在、未来,你都要体证到不是一般所理解的空性当观空含意很深。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当计于无我,就是要深刻去体证到无我,这几句偈已经标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佛陀不是要来让你膜拜啊!佛陀是要来协助你此生此世就解脱自在。要如何解脱自在呢?一定要从各种角度,蕴、界、处,现在的术语就是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现象界一切里面,去体悟到无常、体悟到无我、体证到,也就是解脱自在。

  所以,真正对佛陀最大的顶礼、最大的礼敬、最大的诚意,就是解脱自在、依法去修行,然后真正去体证到,才是对佛陀最大的回馈。它这里所讲的深义,就是不要只是外相在佛陀面前顶礼、恭敬,像是很礼敬、很恭敬,佛陀不是要你展现形式上的礼敬、恭敬,是要你真正的去体悟法,然后实证出来,才是真正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

  此中无我、无命、无造作,就像《金刚经》所讲的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所以当我看到这一经,认为是《金刚经》的原始胚胎,《金刚经》是从这一经慢慢再去演化,做更深度的解析、更具体的说明,大乘般若的味道很浓,这一经很深、很深,要慢慢去体会。

  何者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我今天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实相?什么是如来法身?因为他见到实相、见到真理,真正体证到无为、无我、还有空。尔时,尊者须菩提还坐缝衣。……当他体会到这些之后,哇!他整个人有很大的的突破,这时候就再坐下来,继续做我的工作,所以他没有出去了。

  是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我今礼最胜尊,今日先得觐省,我优钵花色比丘尼是如来弟子优钵花色就是莲花色比丘尼,在佛陀弟子里面算是很有名的一位弟子,莲花色比丘尼就怎么样呢?人家说抢头香,像初一的凌晨、半夜,有人去朝天宫抢头支香,佛教也是一样,当佛陀要来,大家都要抢头香,表示对佛陀的恭敬,于是莲花色比丘尼抢到第一位,因此赶快说我今礼最胜尊今天我抢到第一个。佛陀怎么回答?尔时,世尊与彼比丘尼而说偈言:善业已先礼’”善业就是须菩提,须菩提已经是第一位,你不是头一个。最初无过者没有一个比他还更先,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意佛陀就进一步解释,真正体证到,体证到无为而解脱自在,才是真正的礼佛。

  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如果要真正顶礼佛陀,就是要去体证到,体证到涅槃、体证到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礼佛。这一经的含意很深,《阿含》里面一样有很深的般若、空方面,大乘般若系统其实不是另外独创,都是在阐扬《阿含》里面的深义。但是真正要体证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必须要逐步上来,慢慢要进入去体会什么叫做无常,体证到无常法印,然后再进一步体证到无我,然后再体证缘起性空缘起甚深。当你体会到缘起甚深,再来才能够体会到涅槃、无为、空,又是甚深极甚深。

  有关于神通方面,有的人可以看出他的不究竟,有的人却很著迷,如果没有去试过,你就是不会死心,像佛陀祂本身拥有很多神通,但是祂很少很少用神通去度化众生,祂会看因缘,如果有众生需要,会耍一些花招让你看,不然佛陀很少用神通的。为什么要有神通呢?因为有些人很铁齿硬牙,有时候没有让你这样耍弄过,很难死心啦!

  我们常常会听到说大陆有一些特异功能,现在没有针对任何人,而是针对这些事情,但是很多的大陆特异功能,后来被什么样的人拆穿?被魔术师拆穿,那些大陆特异功能在还没有被拆穿之前,一些学者、一些专家都还在帮他们背书,因为那些学者专家他们也很惊讶,认为这么神奇、这么伟大,依照他们的理解,就会觉得说不可思议,没办法理解啊!于是就帮他们背书,觉得他们真的很厉害,但是魔术师却把他们拆穿了。为什么魔术师能够拆穿他们?因为是同行,你玩什么花样,我很清楚啦!魔术师会跳出来拆穿。

  魔术师与假的特异功能两者之间,有哪些很重要的不同点?魔术师是正当的一个职业,你们也知道我玩的是假的,我也知道这些是假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我用一些很奇特的花招,让你们看得目瞪口呆,这里面是一种有娱乐性,但是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只是说我们要看他很技巧的一种方式,等于说就是颠倒你的视觉,这其中有没有欺骗的心?大家都很真诚、很如实,所以这里面没有欺骗的心。

  但是那一种以特异功能作幌子,不是真的,却强调是真的,这里面是什么样的心态?就是有欺骗的心态,因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不同,魔术师他就看不惯,明明知道你这些骗术,但是你却不老实,所以就要把他拆穿。所以,这让我们再更深层去体会,多少宗教师用类似的手法在欺骗众生,知道吗?因此大家要有求真求证的精神,只要我们本身做不到的事情,他说有多高的神通奇迹,我觉得都要保留,不要一听了、一看了之后,就盲信迷信,大家要有求真求证的功夫。

  轮回是否有现世当下,以及前世、来世之分?事实上,我们不要把轮回又当作很玄的解释,只要你还没有解脱,我们每天都是在贪、嗔、痴里面头出头没的轮回,你每天的心情,苦受啊!乐受啊!不苦不乐啊!有时候心情很高兴啊!有时候心情又掉入谷底啊!心情很不好、很郁闷,生气、暴怒,就是落入地狱啊!当你的心情很安祥、很祥和,心胸很开朗,你的心胸无限,当下就是在天堂。所以,不要把轮回想得很抽象,你每天的情绪都是在起起浮浮,就是一种轮回。

  转世活佛与弥勒菩萨,是否也是人心所造?有些方面,我们不便于说得太明,只能够说有什么样的众生、市场需求什么,就会有这样的一种商品出来,我们点到为止就好。

  佛说法灭尽经,是否为伪经?所谓的真伪方面,我们不去做一个论断,如果我们说这是伪经,认为真的人,他就会跟你吵。所以,真伪方面,我们不去做论断,只是说这一部经有没有帮助你见法?有没有帮助你解脱自在?如果没有,这部经我们可以把它保留,这算是属于一种方便法。如果这部经能够帮你见到法、解脱自在,就没有真伪之分,它就是阐述著宇宙的真理实相,帮助我们解脱自在。因此有关真、伪方面,不在于斤斤计较,而是在于有没有真的帮助我们。

  正业、定业如何不得转?正业、定业不能转,是后来的一些说法,我们大家不要被正业、定业局限住了,只要大家能够归零,你就是无限的可能。你能够归零,身心能够柔软,你就有无限的可能,这一生这一世就有可能解脱自在。如果你去抓著很多过去的观念,抓著很多过去的包袱,于是你所抓的包袱把你拖拉著,你认为自己命苦啦!业力重啦!那是因为你抓著不放,只要你愿意放、随时归零,都是有无限的可能。所以,不要被那些种种业束缚住了,《阿含经》里面很少讲定业那些,都是讲怎么样让你的身心柔软下来,现在回到当下来,好好去体会法,好好去现见法,现世解脱自在。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