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法师好,弟子在思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不知如何正确理解“性”“空”?性,自性,那自性是什么?自性包含无我、空、无常?
答:我现在不再使用这个词汇描述。使用辩证的因缘观更准确。无常有,非实有可能比自性空更不容易让人误解。
2.问:法师好,如何正确调整修行中的退转现象?如身体某些部位突然出现疼痛影响静坐,妄念在潜意识(梦)里反复出现等。恳请师父开示!
答:每天坚持修行。进进退退都是要经历的,有的并非真的退步。
3.问:法师好,佛陀禁止持咒,因为无论善恶咒愿皆有所求,不能对治烦恼灭苦。《杂阿含经》1041经也说,只有“入处饿鬼”才可得到施食。而目前流行的各种诵经持咒法会中,有些咒确实能驱邪救人,这算违逆佛法还是依顺佛法?
答:修行的目的是求解脱,持咒是求神灵帮助不能算是修行。佛没有禁止一切咒语,只是说圣人不会依靠这些。不是佛法的不一定就没有作用。比如医药不是佛法,但是有治病救人之用。制造武器不是佛法,但确实能杀人也能救人。当代佛教没有这些,信众更少了。这些也能起到吸收初学的作用,进来后有机会再渐次进步修行正法。所以我不弘扬这些,也不极度反对。
曾经有一个徒弟要求他的父母不要念阿弥陀佛,经过艰苦努力后他的父母不念阿弥陀佛,但是学邪教去了。好心做坏事啊!若有能力接受八正道就引导修行,没有能力的话念念阿弥陀佛自以为是佛教徒不去作恶已经很好了。
4.问:法师好,出家人怎么报答父母恩?或曰出家后如何报答父母恩?另,礼佛后是否需要回向?
答:出家需父母同意。出家后以修行功德利益父母,如修行有得就度化父母。回向不是必需。
5.问:法师好,经行和静坐一样讲究心一境性,如心专注在脚的动作或出入息,能否修观?
答:这样可以修观。心一境性是相对而言的,能专注所修就是。所专注境界有大有小,比如观呼吸是可以专注尽量小的一点儿,也可关注全身。一般而言,若能做到专注的境界小,效果会更好一些。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6-02-10 20: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