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4421阅读
  • 1回复

布施略谈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布施的梵语发音为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嚫)、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过去,有一个人悭贪的习气很重,对于任何他喜欢的,总是说“我要!我要!”从来没有说过:“我不要”。
    一天在佛陀托钵回程中,他遇到了佛陀,向佛陀索求钵中的欢喜丸,佛陀告诉他:“你要欢喜丸可以,但这当中有条件,我可以给你两颗欢喜丸,然后你必须把当中的一颗再还给我,并且说道,我不需要这颗欢喜丸。”
    为了得到欢喜丸那人欣然答应了,但是当他要把手中已拿到的欢喜丸再拿出来时,显然相当的困难。因为他这一生,不,事实上应该说好几世以来,从来没有把已拿到的东西再拿出去的举动,但是为了得到欢喜丸,他用颤抖的手,挣扎的交出一颗欢喜丸,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不……不需要……不需要这颗欢喜丸。”
  旁边的弟子看了好笑,好奇的问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大费周章的给一颗欢喜丸。
    佛陀慈悲的说道:“这个人悭贪的习气已经许久,从来未曾有过一丝想要布施的心念,如果再这样下去,未来必定是恶道中轮回的命运,所以我要在他的心念中种下一个布施的因缘,不要小看今天这样小小的一个善念,将来这个善念的因缘成熟了,凭这这个善念他将脱离恶道,开始修行,未来将会解脱诸苦,永断烦恼。”

    行布施时,付出的行为,就是在让我们放下贪爱执著的心。布施本身于解脱道而言就是熄灭贪欲的方法。一旦不执著、不贪爱,便不会因贪求而产生种种烦恼。当我们不再执著自己所贪爱的,那么人生必定是无比的自在与欢喜.同时藉由布施还能利益比自己更需要的人,真是自利利他,修善积福无上大法门,也是行菩萨道的根本
人生在世必须有福德资粮,福德是我们过去种的因,现在的果报成熟了。善法福德的果报现行,做任何事皆有助缘,也容易成就。相对的,福德善法不具足,做任何事都是障碍,就算有再好的才能都很难有所成就。过去种悭贪的因,没有一点善法利益他人,跟众生没有结任何善缘,果报成熟了便是贫穷下贱;缺乏助缘。所以想要人生顺遂,没有障碍便要有福德资粮。
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 1.身相端庄 2.气力增盛 3.寿命延长 4.快乐安稳 5.成就辩才,清净的供养,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也因此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善缘,功德无量无边。所以诸福田中以供养三宝福田最胜。 
    就广义而言: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体谅的话、一个亲切的眼神都是在行布施,周遭的人也会因为如此,心情、心念都得到良好的提升。本著这样的发心而布施言语、笑容,就是一个慈悲的发心、利他的发心。日久功深,就是圆满的人际关系,周遭都是善缘、也是助缘,这样的人生也会愈过愈顺遂、愈过愈光明。。。。。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07
铜币
111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6-14
回 楼主(古莲子) 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