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3711阅读
  • 1回复

南传佛教经典与论的不同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南传佛教经典与藏外经典,是有很明显的不同,在很多有德行的南传大师已经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比如马哈西尊者在经典集结时,就对注进行了修正,雷迪西亚多也提出很多不同的见解.
       毕竟,实际和传说是不同的,正如传说中佛审视7部论时,身上发出7道光,但我们都知道最后7部论的定型是在第三次集结完成的.

     《论事》被认为是第三次结集之主持者目犍连子帝须所造。共有廿三品,列举并解释各部派二百十九种不同教理纲目,本论很多地方引用《经藏》做为争论的依据。以其所用术语及所主张理论而言,本论似乎属於后期。本论含有其他部派的思想,例如:vajjiputtaka、正量部、说一切有部、大众部、饮光部、andhakA、pubbaseliya、aparaseliya、rajagirika、siddhatthika、gokulika、贤胄部、mahimsAsaka、uttarapAthaka、hetuvAdin、vetulyaka等等。有些是北传佛教所不知的南传佛教部派。研究本论及其有关的北传部派教典可更加了解各部派的教义。



    结论:  现存南传只是部派佛教的一支.



     在所有南传经典里并没有心脏就是心所依处的说法.  只是在藏外经典 (清净道论里有说).

    斯里兰卡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

      因此,应该加以评说的是,不同于其它色根,佛陀没有给意识确立一个确定的位置。心脏学理论(认为心脏就是意位)曾一度流行于佛陀时代,并明显地得到《奥义书》的认同。佛陀本可以接受这种理论,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在《发趣论》中,佛陀用间接的术语指出意识的位置--“yam-rupam-nissaya”--依据色法。他并有直接了当地主张色法即是心脏(hadaya)或大脑。但是根据觉音尊者和阿努律陀尊者等注疏家,意位肯定就是心脏。我们应该明白,佛陀既没有接受,也没有反对普遍的心脏学说。



     在帕奥的修法里明确了  心所依处  即心脏.  那么这个说法是来自哪里呢?

根据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三章


    心所依处(hadayavatthu):根据诸巴利论师,除了以各自净色为依处的双五识之外,心脏是一切心的依处色。《阿毗达摩论》并没有明确地提到心所依处。《阿毗达摩论》中的最后一部──《发趣论》也只是说:「依靠该色,意界及意识界得以生起。」(I,4)。然而,诸注疏随后则确定那「该色」为心所依处,是心脏里的心室(的血)。[15]



    结论:很明确的可以肯定,这不是三藏的内容,只是后人的理解.  如果做为一种理论或许可以,但做为实修,是不是合适? 是不是慎重?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7
铜币
7
威望
1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4-15
魔头又在这里占山为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