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0861阅读
  • 12回复

戒律中有随方毗尼和佛临终说:听舍小小戒。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戒律中有随方毗尼和佛临终说:听舍小小戒。
信士A 15:22:23
随方毗尼是什么
信士B 15:22:26
师父.我觉得随方毗尼的说法不大合适啊
比丘15:22:54
随方毗尼是佛制的,没有不合适
信士B 15:23:11
   我国的出家人去日本也不能随方日本的和尚取老婆辟尼吧
比丘15:23:18
我们中国比丘能只穿袈裟过冬吗?
信士A 15:23:29
哦,这个意思啊
比丘15:23:47
但是没有让根本戒上随方
信士B 15:24:00
 噢
信士A 15:24:02
不过我觉得金钱戒不能算小小戒
比丘15:24:07
我们中国比丘能不守国家法律吗?
信士B 15:24:22
  当然得守
比丘15:24:30
我们中国比丘能不尊重中国的道德习俗吗?
比丘15:24:59
我给你们看看戒律如何说小小戒
信士B 15:25:45
 恩
信士B 15:26:33
 我看过弥兰王问经,说不能舍小小戒说的也对呀
信士B 15:27:19
  南传北传说的都有道理,不知该学哪边好 
信士A 15:27:28
对照学习
不能偏一边
信士B 15:27:42
是啊
比丘15:29:09
涅槃经佛说舍小小戒,弥兰王问经是佛去世百年后一个国王与一个比丘的问答,其中一个比丘说不能舍小小戒。这两个人你听谁的?
信士A 15:28:46
小小戒没有定义啊
信士A 15:29:28
我觉得应学法比较小
信士B 15:29:28
  不知道,还是听自己的了
信士C15:29:42
小小戒是什么,佛陀没有定义
 
信士B 15:30:58
   别争这个了,都对的 
信士A 15:31:14
谁争了啊
就是探讨而已
比丘15:36:29
时,诸比丘,从毘舍离往王舍城作如是言:我等先当作何等,为当先治房舍卧具,先论法、毘尼耶?皆言:先当治房舍卧具。即便治房卧具。时,大迦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中有陀醯罗迦叶作上座,长老婆婆那为第二上座,大迦叶为第三上座,长老大周那为第四上座。时,大迦叶,知僧事,即作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集论法、毘尼,白如是。]时,阿难即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大迦叶言:我亲从佛闻,忆持佛语:[自今已去,为诸比丘舍杂碎戒。]迦叶问言:阿难,汝问世尊否,何者是杂碎戒?阿难答言:时,我愁忧无赖,失不问世尊,何者是杂碎戒?时,诸比丘皆言:来,我当语汝杂碎戒。中或有言除四波罗夷,余者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余者皆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余者皆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乃至九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时,大迦叶告诸比丘言:诸长老,今者众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杂碎戒。自今已去,应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时,即共立如此制限。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
比丘15:39:06
时,阿难即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大迦叶言:我亲从佛闻,忆持佛语:[自今已去,为诸比丘舍杂碎戒。]
比丘15:39:15
迦叶问言:阿难,汝问世尊否,何者是杂碎戒?阿难答言:时,我愁忧无赖,失不问世尊,何者是杂碎戒?
比丘15:39:44
时,诸比丘皆言:来,我当语汝杂碎戒。
中或有言除四波罗夷,余者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余者皆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余者皆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罗夷乃至九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
比丘15:40:36
时,大迦叶告诸比丘言:诸长老,今者众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杂碎戒。自今已去,应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时,即共立如此制限。
 
比丘15:40:44
参加结集的人都是阿罗汉,阿罗汉应该没有邪见了吧?
信士A 15:41:03
戒律制定属于世间智
比丘15:41:17
这里分别有几个答案
比丘15:44:00
1,佛说舍小小戒:时,阿难即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大迦叶言:我亲从佛闻,忆持佛语:[自今已去,为诸比丘舍杂碎戒。]
时,诸比丘皆言:来,我当语汝杂碎戒。
2,中或有言除四波罗夷,余者是杂碎戒,
3,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余者皆是杂碎戒,
4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余者皆是杂碎戒,
5,或有言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
6,或有言除四波罗夷乃至九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
7,时,大迦叶告诸比丘言:诸长老,今者众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杂碎戒。自今已去,应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
比丘15:44:18
有七个结果
你们来判断谁对谁错?
信士C15:48:43
自今已去,应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
信士C15:48:46
这个对
信士C15:48:56
7,时,大迦叶告诸比丘言:诸长老,今者众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杂碎戒。自今已去,应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
信士C15:49:13
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
比丘15:49:24
你们要知道这些话都是佛和阿罗汉说的。是佛错了,还是哪个阿罗汉错了?
听舍杂碎戒和随方毗尼本身就是佛所制的。
信士C15:49:22
这是南传上座部的态度
比丘16:09:23
中国只有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的气候条件与印度相似
信士A 16:11:13
冷了多穿点,还好说,就是烧煤要钱,比较麻烦
信士B 16:11:25
   吃饭也要钱啊
信士A 16:11:31
山上的枯枝多么
信士B 16:11:42
穿衣服也要啊,都是信众的布施
比丘16:11:45
若没有随方毗尼和听舍小小戒,很多戒条就可以使我国没有出家人。比如佛制不许用棉花做被褥
比丘16:12:08
依照佛戒我们不能穿棉衣不能穿鞋
信士B 16:12:10
   可以用中空棉的,中空棉比棉花暖和
信士C16:12:25
随方毗尼应该是可以的
信士A 16:12:45
为什么不许用棉花做被褥
信士A 16:12:51
要看原因
信士B 16:12:59
    没办法的情况下才随方吧
信士A 16:13:40
如果因为棉花在佛时是高档品,那现在可以不算
信士B 16:14:12
     但是佛制了不可以用棉花的哈
信士A 16:14:21
看原因
比丘16:14:47
印度是亚热带地区我们是温带
信士A 16:15:29
那印度用棉花的目的就不纯是保暖了
信士B 16:15:43
   可能是
比丘16:17:12
他们想灭尽中国比丘,而他们又不能进来,其结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信士A 16:17:45
谁这么想啊
信士B 16:17:59
南传
比丘16:18:06
所以我说他们是想灭亡中国佛教
信士A 16:18:14
那不可能
信士B 16:18:21
 没,师父想多了
信士A 16:18:22
佛法只有一味
信士D16:18:32
那怎么行呢
诸行无常(282895284) 16:19:00
哦,知道了,谢谢师父告知
比丘16:19:32
其结果是帮助外道灭亡中国佛教
信士A 16:19:35
我觉得,既不应该敌视南传,也不应该敌视北传
信士B 16:20:22
  学南传的也只是想让国内的佛教能更如法的运行
信士A 16:20:54
有的学南传的比较偏激
信士A 16:21:08
竟然连阿含都不承认
比丘16:21:24
可是他们偏激行为的结果只能是帮助外道灭亡中国佛教
信士A 16:21:27
虽然阿含里有不如法的东西,但是南传谁又敢保证没有呢   
信士A 16:21:54
所以我还是认为对照学是最保险的
比丘16:23:08
我不愿意互相斗争,实际上任何地区现在也不可能与佛在世完全相同的
比丘16:23:26
你们看不出南传的问题我能看出来
比丘16:23:45
但是为了避免斗争我尽量不发言
信士E 16:24:07
师父给说说嘛
信士E 16:24:31
最多是辩论辩论,斗争没意思
比丘16:24:36
见解上他们有些就与佛经不相符
比丘16:24:52
戒律上有些也没有做到
比丘16:25:11
修法上过于教条模式化
信士E 16:25:10

信士E 16:25:50
不过中国佛教也过于中国化的
比丘16:26:00
比如南、北传佛经都说修四念处可以证得1-4禅,他们说修观不能得禅定
信士E 16:25:58
这是自然
信士A 16:26:05
没有绝对的,走中道
比丘16:26:37

信士F 16:27:05
学南传的也不都向那几个极端者一样 
信士A 16:27:46
佛法方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没有什么不好的
比丘16:28:07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好
信士F 16:28:07
我估计要是他们学汉传应该也是那样极端 
信士A 16:28:25
至于南北隔阂,应该以佛法为准
信士A 16:28:43
而不是以南北传为准
 
 
 
信士A 16:30:06
注释:我说的北传不包括大乘哦
比丘16:30:49
释迦牟尼佛也做过菩萨吧?
信士B 16:31:04
恩 
信士A 16:31:06
怎么了
比丘16:31:30
想做菩萨是好事,不该批评
信士A 16:31:36
我没说批评啊
信士B 16:31:50
  南北的菩萨不一样
比丘16:32:00
菩萨没有觉悟吧?
菩萨没有觉悟肯定就有不正见
信士A 16:33:40
我们就不要用阿含里的菩萨解释大乘的菩萨了
信士A 16:33:52
那不是一个定义,呵呵
大乘的菩萨多迷人啊
信士A 16:34:33
佛陀做的菩萨都惨啊
信士A 16:34:40
动不动就割肉什么的
比丘16:34:50
你认为什么是大乘
信士A 16:35:08
我认为的大乘,现在没有了
信士A 16:35:21
如果以阿含里的大乘,那又不是一个
比丘16:35:59
你用正确的不就好了吗?
信士A 16:36:17
问题是,大家的定义都不一致
比丘16:36:31
杂阿含经中佛说八正道是大乘,你反感八正道吗?
选择你喜好的不就好了吗?
信士A 16:36:44
但是国内的大乘不是八正道啊
信士A 16:36:59
你又不能不正视国内的情况
比丘16:37:25
为什么一定要找对立面?
信士A 16:37:34
对啥立啊
信士A 16:37:40
根本就不谈
比丘16:37:52
自利利他的若是大乘的好不也是很好吗?
信士A 16:38:05
利他什么啊
比丘16:38:12
学佛是一步步趋向正确的
比丘16:38:27
你一学佛就明白八正道吗?
信士A 16:38:39
教人做菩萨,那叫利他?
信士A 16:38:58
那是让人轮回啊
比丘16:39:29
你最初是如何知道有佛教的?
信士A 16:39:43
中国人哪有不知道佛的
信士A 16:39:57
至于什么佛就不好说了
比丘16:40:31
没有第一步如何能有第二、三步?
信士A 16:41:00
这个要看人的
比丘16:41:24
你若是在伊朗确实不会有你所反感的大乘但是佛的名称都难听到了
信士A 16:41:40
那是啊
信士A 16:42:36
其实我不反感大乘
信士A 16:42:49
问题是现在谁是大乘呢
信士A 16:43:02
念阿弥陀佛的也算?
比丘16:43:08
所以要因势利导
信士A 16:43:24
我觉得真正的菩萨行是非常感人的
比丘16:43:37
念阿弥陀佛的最少不反对你学佛皈依三宝吧?
信士A 16:43:45
我当年就是被菩萨的割肉行而感动,才开始学的佛法
信士A 16:44:28
念阿弥陀佛的和我皈依的不是一个佛
信士A 16:44:58
念阿弥陀佛的认为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厉害多了
信士B 16:45:22
观音都比释迦牟尼佛厉害
比丘16:45:59
你再慢慢让他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才是佛祖不就好了吗?
信士A 16:46:18
说实话,这个要看因缘的
比丘16:50:25
你努力让概念更清晰更正确不就好了吗?
比丘16:57:13
我累了,今天忙于讨论,阿毗达摩没有学
比丘16:57:24
你们快乐!
信士A 16:57:41
今天讨论的这些问题挺好的
比丘16:58:01
我赞成包容
比丘16:58:15
能做大事的哪个是小心眼?
信士A 16:58:17
虽然我不包容,但是我不敌视
比丘16:58:30
 也不错
信士A 16:58:37
我觉得只要是信佛的,都不能是坏人
至少不能太坏
比丘16:58:52
我累了,大家慢慢开心交流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10-11-25 12:20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5
    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对大乘的疑问也属于贪嗔痴慢疑的疑,属于烦恼或者是智慧的不足。
大乘有两个分支,一个就是八正道的广演广利。因为阿含经中讲能广利人天就是大乘。符合根本佛法的说戒,说施,说天,说安般,说涅盘休息的次地。引导更多的有情走向解脱。不能解脱,哪怕是往生天界,也是好的,杂阿含经中,世尊曾经不辞辛苦地为得瘟疫将死的人做三皈依,哪怕这些人只是往生善界,世尊一样地做。而且讲,圣者不能不对众有情慈悲。另一个分支就是真正的行菩萨道的大菩提乘行者。他们以自己的愿力圆满着波罗密,直到最后生圆满觉悟成为象佛陀一样的佛。大乘的佛经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第一种方便广演,还有一部分是属于讲如何真正的行菩萨道的。在阿含经中,舍利弗尊者说如果世尊长夜以异句异问来问,他也能长夜以异句异问来答,而不离正道。
  另外要记住根本佛法所讲的中道。根本佛法的中道是一切都是因缘法,此有彼有。修行解脱或者成佛后再涅盘也是这样的,发心修行是因,依法修行是因,证得解脱,或者成佛觉悟是果。而因缘法是无有边际,不可思义的,行者能修行觉悟解脱涅盘也是这样,依因缘而立。当然,没有正见是不行的,但是,谁能讲有了多种因缘而听闻佛法却一定不会知道佛法的正见,这不笑话吗?有了因缘接触佛法,佛法的正见那岂不是也很容易接触吗?更何况这些诸多因缘觉悟的法门本身就提正见。杂阿含经中,世尊说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信者与信界俱,不信者与不信界俱,是故,当善种种界。世间有不说无,世间无常不说有,无常不应当执着。行者可以想一想,说极乐世界没有,那就是说无,这符不符合中道。我想,真正的圣者绝对不会说什么是不可能以因缘的方式呈现的。但因缘法都符合缘生缘灭无常。如果有谁认为极乐世界是常,那也不对,除非是证得涅盘(所谓的极乐世界的常寂光土,其它的几种佛土也都是无常的,但行者以念佛的因缘具足禅定,以念佛的因缘认识佛法,坚定八正道四圣谛,甚至还发心要走上大菩提乘的道路,如此,谁能讲净土法门不符合佛法呢?真是大乘哩,因为它广利了人天。单纯一个净土佛友都持戒这一点,也符合佛意。更何况还有人得定,还有人因此进一步知道了佛法,接触了佛法的其它开示。知道极乐世界处处音声讲苦空无常无我,就算这一切都没有,他至少持戒,至少行十善,至少有对佛法僧的坚定信心,单纯这一个信心,那就不得了哩!种下了多大的因缘?净土法门竟然能使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也能学佛,也能持戒念佛得定,甚至临终一切都舍下了,身心都放下了,唯心中想着佛,哪怕不知道什么是佛,但是,你说这种一切放下,一心想着佛的因缘是什么因缘?不得了哩!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他有能力的,自然就一门深入,广学多闻了,没能力的,也能有个安住处,种下殊胜的因缘。所以讲,九品莲台。要好好参究一下哩。而杂阿含经中更讲,十善圆满,想入四禅就能入四禅,想入无所有定就能入无所有定,想入非想非非想定就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定,想得神通就能得神通,想证涅盘不受后有就可以证涅盘不受后有。据我所知,大乘佛子持戒与践行十善的非常之多。他们稍一接触佛法正见,可以讲,很快就能证得四果。至于大乘的不吃肉,那不是禁取戒,那是增上戒啊,更应当赞叹,就象佛陀虽然讲苦行非道,但是,大伽叶尊者仍然践行头陀苦行一样的。都不是禁取,而是增上,他们由不杀到不吃众生肉,这是慈悲心的增上哩!可以讲,大部分汉地的法友,后来转学南传的,回过头来就厌恶北传了,报怨,唉呀,你唬弄我,你说让我好好学习就给我块糖,什么玩艺哩,南传佛法才究竟,但是,正如师父说的,没有北传佛法,你真的就能有机会接触南传佛法吗?另外,别再报怨什么唬弄你了,你要真的为了一块糖而好好学习,那是殊途同归哩,一样的长大成人安身立命,成为人上之人,成为圣人。)。真正的圣者只开示一切无常,不应执着,开示缘谢法还灭趣入涅盘。这也是真正的圣者作彻底遵循的。 他不会讲因缘法会有什么没有,而只是讲因缘法是此有彼有。而且是不可思义的,只要因缘具足,它就能成立。
  另外一点,大乘经典本身就有一乘了义的说法,有对方便广演法的究竟定义。比如,出得火宅后,更于门外觅三车?当知一切财宝尽属汝有,即不作有想,也不作用想。所以,大乘佛法也是直接指出所谓的大小乘,都是究竟佛乘的。涅盘没有高低分别。坛经更有所谓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是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说法。大乘佛法自我就说片片白云催犊返,飘飘黄叶止儿啼。但也绝不虚妄,所以讲,就是广演广利。这不能不说是佛法慈悲的表现。 说句实在话,有时候不依这种方法还不行,真的不行,闭门称王,没有资粮,直取究竟反而是自取灭亡,做不到。而反过来讲,依这种方便法还真有的就能解脱。 汉地转学南传的佛子,有一些修得不错的,说实话,是因为从小修习汉地佛法,持或吃素,行善布施,吉祥乐意搞得认真,所以,才有了资粮的哩。许多人修内观之前就因为修习汉地佛法得定了。
  以上这些,还有很多,不仅是对某些根本佛法的弟子说的,也是对一些大乘学人而说的。希望大家都善自思维,重新系统佛法,整理佛法,真正的弘扬佛法。
   另外,不要讲南传如法,北传不如法了,前几年几十万缅甸僧人上街游行,那如法吗?让人大跌眼镜哩,南传不如法的僧众也非常之多啊!所以,佛法不是这样讲的,一定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
   另外,现在,汉地出家师父讲法,不如象是缅甸呀,香港呀,台湾呀,新加坡呀,那些师父们讲得好,讲得头头是道,这一点,无论是讲根本佛法,还是讲大乘佛法,都是如此,所以,我们看许多的开示,现在大约都是那边的师父的开示多,当然,开示得也非常好,但是,并不是我们汉地的师父们就差,那为什么讲不过人家呢?因为汉地人心直,嘴巴比较不会说话,但其实汉地师父们有内涵,宽容,慈悲,体谅,理解是优点,所以,汉地师父们很有智慧。其实,台湾,新加坡,缅甸,但港那些师父们,不但是师父们,只要是他们那边的人,大体上个个都很会讲话,我们这一点看看他们的政坛就知道了,太会讲了,呵呵,说这些个,并不是说那边的师父们不好,而是说,两边的师父们,一样的,都很好。 总之,佛法是一乘的,我们只需要明析,而不是报怨与否定什么,更不能情绪用事。这才是对自己负责,对佛法负责。
    什么是大乘?什么是中乘?什么是小乘?那坛经中的一句话:读诵经典是小乘,理解法义是中乘,修法受持是大乘,而能够马上立足无念无想,只有了知与觉照,不取不舍的,那就是最上乘。 所以,大乘佛法要说干脆彻底,那比阿含经还干脆彻底,也直接承认了根本佛法,只是读经不实践的,也不知道经文到底是什么意思的,那就是小乘,能够明白佛经讲的是什么的,那就是中乘,能够实践四念处八正道,依法修行的根本佛法弟子,那也就是大乘,能够象诸多尊者一样,听闻佛的一句话,或者很快就证得解脱涅盘的,那就是最上乘,干脆不干脆,呵呵,酒就萝卜嘎嘣脆!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 此帖被古莲子在2010-04-14 02:49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2-02
佛的智慧不应该忘记说明什么才是小小戒,佛没有说明也是他的智慧的表现
不说明确了这反而有好处 说明确了就减少了适应能力
级别: 大学生
发帖
126
铜币
133
威望
3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2-03

随方毗尼和佛临终说小小戒可舍是阿含经里说的吗?

涅槃经在阿含经里吗?

我一般信阿含,但连阿含经还没学好。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43
铜币
48
威望
2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2-03
现在的僧团里面出现时问题是,有戒不守和无戒可守。佛说小小戒可舍,就是要僧团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和适应经后环境的变化。国家的法律都可以改,为什么戒律就要机械。僵硬地去守呢,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1166
铜币
796
威望
463
贡献值
1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04
汉地佛教的戒律与丛林清规
1、什么是戒律?

2、什么是丛林清规?

3、大乘佛教戒律的特性。

4、佛教的戒律与清规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5、结语。

一、什么是戒律?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临涅槃时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入灭以后,戒律一直维系着教团的慧命。

  戒,是自发心的遵守规律;律,则含有他律规范之意。戒律不仅被奉为三藏之一,更是三学之首。佛陀一切经教,皆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为修持之首要,依戒生定,依定发慧,慧可破惑证真,以此成佛。《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戒如同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力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遗教经》说:“若人能持净戒,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为实践佛道的基础,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师,指引我们修行的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的侵袭;戒如浮囊,可免我们没溺于生死苦海;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不能不受戒而犯过,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知戒的精神,则永无成佛的可能。

  戒的要义有四,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所制定的法则;戒体是领纳戒法时,行者将戒的精神融贯在身心之中,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戒行是将戒体如法的表现于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戒体是戒律的根本精神,具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戒律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于行为,则如同虚设,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必得四科一时成就,才能圆满戒之善德。从戒的各种分类,又有以下的内容:

  一、通戒与别戒:通戒又名略戒,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偈颂是,因它不但是过去七佛之所通说,而且也通于一切大小乘的戒经,别戒指僧团七众各别持守的戒律,如具足戒。

  二、止持戒和作持戒:“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戒律不外止持、作持二门。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止恶,属于止持戒;“众善奉行”是积极的行善,属于作持戒。

  三、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戒,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等行为称为性戒;如果本质并非罪恶,然而容易引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性罪,例如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因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称为遮戒。

  四、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人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行人所受持的戒法,内容为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聚集了断诸恶、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

  五、在家戒和出家戒:佛教戒律因受持者身分和发心的不同,有在家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的沙弥及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及菩萨戒。出家具足戒的条文很多,若依其轻重类别,大致可分成七项:波罗夷、僧残、不定、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灭诤。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一切戒律是以五戒为根本。五戒虽然分别为五,其根本精神则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

  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诸佛的本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而佛性虽具,必须持戒,然后乃见。《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是菩提的根本,也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持戒就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于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二、什么是清规?

    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说是中世以来禅林创行的僧制。本来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三例以后,即随时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之举,如支遁立众僧集仪度,慧远立法社节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于金陵,命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用为后范,皆是其例(见《大宋僧史略》卷中《道俗立制》条)。到了中唐,禅宗盛行,百丈怀海禅师痛感禅僧住在律寺内,虽另处别院,但于说法住持,都不能合法。于是他于元和九年(814),别立禅居之制:尊“长老”为化主,处之“方丈”;不建佛殿,只树“法堂”,学众尽居“僧堂”,依受戒年次安排;设“长连床”,供坐禅偃息;閤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徒众侧立,宾主问答,激扬宗要;“斋粥”随宜,二时均遍;又行“普请”法,上下均力;事务分置十“寮”,置首领主管等等(见《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这些就成了丛林新例,与律法不同(见《僧史略》卷上《传禅规法》条)。世人即称为《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流行到北宋,历时既久,沿革自多,未免混乱,故崇宁以后,历有增订。现可考见的,在崇宁二年(1103)有真定宗赜搜集诸方行法,重编为《禅苑清规》十卷,亦称《崇宁清规》,百丈之作乃被称为“古规”。后至南宋咸淳十年(1274),又有金华惟勉悉假诸本,参异存同,编成《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二卷,又称《咸淳清规》。再后到元代至大四年(1311),东林戈咸又参考诸方规则,改定门类编次,并详叙职事位次高下等,成《禅林备用清规》十卷,又称《至大清规》。这些虽是比较通行之本,但不能使诸方统一而毫无增损。因此,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重辑定本,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泝等校正。德辉乃取《崇宁》、《咸淳》、《至大》三本荟萃参同,重新诠次,又删繁补缺,折衷得失,分成九章,厘为二卷。此本即名《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虽其名仍为《百丈清规》,而内容精神已去古益远,面目全非。从明迄今,数百年间,都通行此本,只分卷略有出入而已(明藏本改刻为八卷)。

  通行本《百丈清规》的九章中,前四章主要规定关于祝圣、国忌(帝王、王后忌日)、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这些都是律所未定,古规没有的(古规是以僧徒受戒或住持入院开始的)。从此以下,才算是丛林本身的规章制度。第五章“住持”,是关于住持上堂、晚参、普请、入院、退院、迁化、荼毗、议举住持等一系列的规定。第六章“两序”,是关于丛林东西两序的头首、知事。西序:首座、知藏、知客、书记、衣钵、侍者、汤药等。东序:都监、维那、副寺、典座等。列职:寮元、化主、园主、水头等各职事的规定。第七章“大众”,是关于沙弥得度、登坛受戒、道具形式、游方参请、坐禅、普请及料理亡僧后事等的规定。第八章“节腊”,是关于大众入寮、建楞严会、四节念诵茶汤、结制礼仪、朔望巡堂、月分须知等的规定。第九章“法器”,是关于钟、板、鱼、磐、椎、鼓等号令法器的说明及其打法的规定。这九章的规定极详,但关于僧众的一般行事,现代丛林仍另订有《共住规约》,为全寺所共同遵守;又丈室、库房、客堂、禅堂等各处,也另有规约,明定办事的细则。

  现在丛林中实行清规的主要情况,约略如次:

  一、结夏与结冬 丛林每年以结夏(即结夏安居,亦称结制)、解夏(亦称解制)、冬至、年朝为四大节,极其重视。结夏、解夏,系遵印度原制;冬至、年朝,则依中土风俗。结夏七日原为四月(前安居)或五月(后安居)的十五日,解夏则在七月或八月的十五日,但从元代以来,各提前一日讲习礼仪,以便期内得专心修道。另外,在每年从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的九旬期间,丛林中也结制安居,称为结冬。这是仿照结夏制度集合江湖衲僧来专修禅法的,故名为“江湖会”。清代以来,丛林曾有只结冬而不结夏的反常现象,后经纠正,仍以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等为惯例(见《清规证义记》卷八)。近代著名丛林如宁波天童寺等,都实行这样“冬参夏讲”的制度。

  二、安单 丛林的成员通称清众。凡曾受具足戒的比丘,衣钵戒牒俱全的游方到寺,都可挂搭(亦称挂单),暂住于旦过寮(又称云水堂)。如挂搭已久,知其行履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禅堂,名为安单,从此成为清众,随同结夏。一般丛林都从四月一日起,照规入夏,禁止游方,锁旦过寮。至八月一日,始开寮重新接众。又丛林安单亦分春冬两期,春期自正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冬期自七月十六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五日止。在正月、七月期头进禅堂者,名为大进堂。

  三、大请职 此即一寺的人事安排,为丛林冬期的重要行事,一般于每年八月十六日举行。事先半月,由客堂开具新进堂禅众和旧住的名单,送住持查阅。至八月十四日,住持召集客堂、禅堂、库房诸头首共议请职。十六日大众齐集大殿月台,知客点名,依次进殿,宣布职事名单并讲清规,新请职事即到法堂谒住持,又到禅堂行十方礼,再依职送位。

  四、贴单 此为一寺职事及常住人员名单的公布,例于每年十月十五日举行。事先客堂与维那将閤寺人员戒腊久近开具清单,送与住持、写成单票(每条四字,职序在上,法名在下)。十四日,客堂挂“贴单”牌,到十五日,住持入堂说法,为首座贴单,其余由维那贴,以职事大小,戒腊先后为序,再各按名位顺次送单。凡单上有名的,都是一寺常住的成员。

  五、打七 此是结冬中的重要行事。丛林坐禅通例从九月十五日起加香,即延长坐禅时间。又从十月十五日至次年正月七日举行禅七,每七天为一期,谓之打七。此为禅众剋期取悟的禅会,或打七七,或打十七,不定。每一禅七的起解,称为起七和解七,各有规定仪式。

  六、普请 即普遍邀约大众劳作的制度,亦称出坡。此制在唐代即已行于各地,如开成四年(839)九月二十八日,日僧圆仁入唐巡礼至山东赤山院,记载目睹的情形说:当院始收蔓菁萝卜,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不论多少,尽出担柴去(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不过此种制度原来由于倡导农禅,凡耕作摘茶等作务都以普请为之。后世普请只限于轻微劳动,如四月佛诞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园中摘菜、溪边搬柴以及节前寺舍扫除等,皆偶一为之而已。直到今天,始见恢复原来的精神,已有丛林以劳动为佛事之一的新制。

  七、岁计 是丛林岁末的会计报告。在现存的唐代文献中还有此种记载。如开成三年(838)十二月二十九日,日僧圆仁至扬州开元寺,记云:众僧参集食堂,礼佛上床坐,有库司典座僧于众前,读申岁内种种用途账,令众闻知(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岁计原行于岁末,由住持审查各种簿册,但现在丛林的会计报告,多每月举行一次,由住持召集禅堂班首、维那、客堂知客、僧值、库房都监、监寺等,于丈室行之,称为算账(见《高旻寺丈室规约》)。

  八、肃众 即僧众违犯清规的处分。古规,清众中生事违规者由维那检举,抽下挂搭衣物,摈令出院,以安清众。或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衣钵道具,遣逐从偏门出,以示耻辱(见《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后世遵此,对于三业不善不可共住的禅僧也以香板相责,并迁单摈出。在《清规》中还明定肃众办法,除刑名重罪例属官厅处置外,若僧中自相干犯,都以清规律之,随事惩戒,重则集众捶摈,轻则罚钱、罚香、罚油,而榜示之。又摈出犯规者,还要将摈条实贴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攻出(见《清规证义记》卷五)。

  九、榜状牌示 丛林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等。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远来尊宿等茶汤,皆开列名单,由侍者报知,谓之知单。方丈、库司招待大众茶汤的请柬则用榜,首座请柬用状。方丈请首座,榜贴于僧堂前东边牌上,库司请首座,榜贴于西边牌上。首座请下头首茶,状贴于僧堂前下间板上。丛林从来最重茶礼,有谢茶不谢食之说。又丛林行政性的通知,用挂牌方式传达,名为牌示。用挂牌地点随各种行事而不同。如结夏、诵戒、请职、贴单、普佛等牌示,皆挂斋堂前;上堂、秉拂、祈请、祷雨,挂大殿前;起七、解七,挂禅堂前;升座、免礼等,挂内韦驮殿前(见《高旻寺规约》)。

  十、钟鼓法器 此为丛林号令所寄,鸣扣各有常度。凡禅堂坐参、佛殿诵念、食堂斋粥、升堂集众、普请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钟鼓等号令进行。如集众上殿则僧堂鸣钟,长老升堂则法堂击鼓,报众同赴。普请则开梆、催板,新住持入院则钟鼓齐鸣。凡止静、开静、念诵、斋粥等行事,从朝到暮,钟鼓交参,遂形成丛林一定的礼法。

三、大乘佛教戒律的特性

    世尊在《法华经》上说,末法时期,告诉他弟子们,弘法利生一定要以大乘法,释迦牟尼佛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在这时代用大乘、不用小乘?现在这时代大家的思想都是开放、都是自由、都是民主,用小乘的思想作法现在人很难接受,所以小乘要想在世界上推广非常艰难。每个人都不愿意受这些约束,远远不如大乘来得方便,大乘的理深广,要紧得透彻,如果不透彻,那你得利益反而不如小乘。因此大乘法里面,对经论的研究讨论、深解义趣就非常重要,了解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甚深义趣,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现在人所讲的活学活用,而不是死学。如果是呆板的去学习,不但你不能灵活运用,很可能用错,也许你用得不错,但是时机不对,对象不对,一切众生得不到利益。所以大乘法里面讲求的是掌握原理原则,方法灵活运用。小乘法着重在方法上,墨守成规,他对于理论上知道的不多,理论原则他不容易掌握,他只能说是墨守成规,在成就上当然比不上大乘。这不是说大乘人就可以不持戒,那你就错了。大乘人持戒守规矩、守法,养成一个守法的精神。

    大乘戒跟小乘戒在结罪差别上,我们就深深体会到。小乘戒结罪是论事不论心,譬如杀生,你把动物真的杀掉,你犯了杀戒,小乘是论这个;你要没有把它杀死,不犯戒,你没破戒。大乘戒里面结罪是论心不论事,你起个念头杀众生,你破戒了,你就犯杀戒。众生有没有杀?没有杀,你动念头就破戒。如果你没有动念,你把这众生杀了,破不破戒?不破戒,不犯戒,没起心、没动念,误杀,不是起心动念杀的。大、小乘结罪不一样,一个从事上结罪,一个从心上起心动念上结罪,所以大乘戒很难持。我们如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众生,能跟诸佛如来一样,而表演得活活泼泼,无拘无束,得大自在。小乘佛法里面,因为是初学,对于歌舞演艺不但禁止,不许这样做,连观听都禁止。唱歌、跳舞、演戏的地方不准你看、不准你听,小乘戒律。为什么?程度不够。你接触世间娱乐的场所,你会增长烦恼,把你修行的功夫失掉,所以小乘法里绝对的禁止。你要唱歌、演戏,或者是去观看,犯戒。大乘法里面就开放,为什么?大乘法里你有定慧,你不会为境界所动。阿修罗王在第一个回向就说清楚,「处俗不染」,那你可以观听,你也可以去表演,逢场作戏,知道那不是真的,那行!可是现在在我们的社会,我们到底是大乘还是小乘?自己心里头要有数。像泰国、斯里兰卡小乘国家,他们瞧不起我们大乘人,他看到大乘人完全都破戒,他甚至于不承认大乘的传戒。你说他有没有道理?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也不能说他完全有道理。所以小乘的修学适合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专制的制度之下非常适合,真的是一举一动循规蹈矩。而大乘佛法适合于现代开放的社会,现代讲民主、自由、开放,适合于大乘。

大乘佛教戒律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戒律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修持大乘佛教戒律能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的就大乘佛教戒律的宗旨来讲的,而“福慧并修”则是从修道者的对大乘佛教戒律的修行方向和方法来谈的。

四、佛教的戒律与清规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一、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发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悦,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以比丘僧团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应该大家怎么做,就该怎么做,才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己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公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

六、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教徒,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相同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作为了。

这六和虽有六种,亦可摄为两种,即理和与事和。如见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证悟的真如理性,也就是对宇宙人生所认识的真理,是只有一个,没有两样的,故在思想方面,不消说自然能趋于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属于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统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律,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

     六和僧团的最大好处,是佛陀在前四和重视法治精神外,还在后二和重视经济平均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的,但如不重视经济的平均分配和思想的统一,便是这个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因小而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和平共处的要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和才力,不可谓不空前惊人了!

五、结语----当今佛教发扬戒律的价值意义

  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国家必乱;佛教内僧团倘若没有戒律,僧团同样也乱。中国佛教自唐宋禅宗盛行,清规取代了戒律。然而今天的禅林,清规似乎也有名无实,使得整个教界处在一种无法无天的状态中,此时弘扬戒律就显得特别重要。今天发扬戒律,具有以下三大价值。

  1 僧团自身修养的价值:出家成为僧宝,并非剃发染衣便是了,僧宝有它的僧格。僧格从哪里来的呢?僧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从长期的戒律生活中养成的。佛制比丘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由戒律生活养成僧格了,然后始可学习经论。出家虽成了僧宝,但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及不良习惯,并不会因为出家而彻底消失,有时难免现行,半月半月布萨,通过不断对自身的反省、检讨,使得人格日新月异,逐渐完善。每年结夏安居,是属于定时专修。僧人倘若长年作务弘法,频繁地接触社会,势必会把心变野了,变俗了。通过定期安居,提高宗教涵养,才能更好地作务,弘法利生。

  2 健全僧团素质的价值:要建立如法的僧团,首先得注意僧人来源的健康。在律藏的授戒犍度中,提出十二难十六遮,规定了出家受戒的资格审查:内容包括罪行严重、不属人类、身体病弱或生理缺陷、条件不具、智力低劣、家庭社会不允许及五官不正的七种情况,不能出家受戒,以保证僧源的质量。《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中,谈到了剃度师的资格、度人的数目及对象、出家的手续以及师徒间的责任义务,这是关于对出家僧人教育问题的规定,旨在提高僧侣素质。布萨是从个体的清净以达到整体的清净,以保证僧团的纯洁。

  依戒律建立起来的僧团,依戒腊大小论长幼,使得僧团井然有序;羯磨制度僧事僧断,不以某人意志为决定,体现了僧团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团体;在羯磨作法,大众推选德才兼备者主持羯磨会议,反映了僧团重德重才;六和精神: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是律制的平等,利和同均是经济的均衡,见和同解是思想的统一。今天的僧团也唯有发扬六和精神,才能出现平等、和谐、民主、清净、安乐的僧团。

  3 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杀人、偷盗、强暴、欺骗等不良现象,使得社会不得安定,五戒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为了禁止这些恶行。一人遵行五戒,社会上就会减少一分危机,增加一分安全。由别解脱戒建立起来的僧团,具有教化社会、净化人生的作用。菩萨戒的菩萨道精神是以慈悲利他为前提,其内容是六度四摄,人人倘能奉行,人间便是净土。

级别: 中学生
发帖
43
铜币
48
威望
2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04
大乘戒里面结罪是论心不论事,你起个念头杀众生,你破戒了,你就犯杀戒。众生有没有杀?没有杀,你动念头就破戒。这个逻辑跟文革时代的言行反革命差不多啊,我建议你多看看四分律。不要一天到晚宣传大乘邪见。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8
铜币
3121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05
菩萨戒突出要求心善方面,没有人监督只是自己严格要求,虽然凡夫不可能做到但也是善法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3
铜币
3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2-05
佛:觉悟的人。
学佛就是要觉悟,遇事不知如何做---当下一念:如果是佛在这里会怎么做?
如果不知道就在佛经中找答案,而不是人云亦云!!
不管大乘还是小乘,南传北传,都是佛法,不是邪见。
邪见的是人,不是佛法。
末法时: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以只能信佛经,不能轻易信什么人。
谨守楞严经,谨记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里的教诲。
当下一念:如果是佛在这里会怎么做?
级别: 小学生
发帖
3
铜币
3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05
引用
引用第4楼佛弟子于2010-12-03 22:58发表的 :
现在的僧团里面出现时问题是,有戒不守和无戒可守。佛说小小戒可舍,就是要僧团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和适应经后环境的变化。国家的法律都可以改,为什么戒律就要机械。僵硬地去守呢,



赶快忏悔!!!!


戒律不是对你的要求,是保护你的!!知道吗!!!(果卿居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