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搜索 银行
  • 11387阅读
  • 14回复

四分律鈔批卷1-7(14卷)大覺 撰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四分律鈔批目次
 
卷第一 卷第一本 http://buddh.cn/bbs/read.php?tid=699
六門分別
卷第二 卷第一末
六門分別之餘
釋十門義
標宗顯德篇第一
卷第三 卷第二本
重釋十門義(釋第六隨文判釋已下)
卷第四 卷第二末
重釋十門義之餘(第三對外宗教興意之餘)
卷第五 卷第三本
重釋十門義之餘(十門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第七已下)
標宗顯德篇第一(重釋)
卷第六 卷第三末
集僧通局篇第二
足數眾相篇第三
受欲是非篇第四
卷第七 卷第四本
通辨羯磨篇第五
結界方法篇第六
卷第八 卷第四末http://buddh.cn/bbs/read.php?tid=700
界方法篇之餘(若據律文亦不加字等已下)
僧網大綱篇第七
卷第九 卷第五本
受戒緣集篇第八
卷第十 卷第五末
師資相攝篇第九
說戒正儀篇第十
安居策修篇第十一
卷第十一 卷第六本
安居策修篇之餘(第三作法不同門中已下)
自恣宗要篇第十二(迦絺那衣法附出)
卷第十二 卷第六末
篇聚名報篇第十三
卷第十三 卷第七本
隨戒釋相篇第十四
卷第十四 卷第七末
隨戒釋相篇之餘(八隨心無作已下)
卷第十五 卷第八本
隨戒釋相篇之餘(盜戒第二之餘)
卷第十六 卷第八末
隨戒釋相篇之餘(十三僧殘篇第六已下)
卷第十七 卷第九本
隨戒釋相篇之餘(第三篇三十捨墮第三戒已下)
卷第十八 卷第九末
隨戒釋相篇之餘(九十單提初已下)
卷第十九 卷第十本
隨戒釋相篇之餘(九十單提中第三十三已下)
卷第二十 卷第十末
隨戒釋相篇之餘(九十單提中第四十五已下)
卷第二十一 卷第十一本
持犯方軌篇第十五
卷第二十二 卷第十一末
持犯方軌篇之餘(七雜料簡已下)
卷第二十三 卷第十二本
懺六聚法篇第十六
卷第二十四 卷第十二末
二衣總別篇第十七
卷第二十五 卷第十三本
四藥受淨法篇第十八 鉢器制聽篇第十九
卷第二十六 卷第十三末
對施興治法篇第二十 頭陀行儀篇第二十一
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訃請設則篇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七 卷第十四本
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
瞻病送終篇第二十六 諸雜要行篇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八 卷第十四末
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 尼眾別行篇第二十九
諸部別行篇第三十 跋
[0604c24] 四分律鈔批目次(終)
[ 此帖被释迦真胜在2009-10-08 07:44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講前加行方便卷第一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0605a09] [1]原夫。至理凝粹。超然言象之先。妙道冲微。悠哉視聽之表。曇華耀色藻。慧日以流光。貝葉騰文獵。祥風而散彩。靈源杳杳。標指月而尋玄。實際空空。假筌蹄而致遠。鷲山真軌。隨性欲而宣慈。象扇彛章。順機緣而授法。始自鹿苑。啟四諦之微言。終于鶴林。演三伊之秘藏。毗尼標律行之首。泥洹辨常樂之宗。於是導七眾而轉法輪。截四流而宣戒品。遂得五篇垂範。七聚分宗。流福祐於四生。廣紹隆於萬載。昇淨天之妙足。越險道之神車者。豈非尸羅之力哉。自化掩雙林。韜光千[疊*毛]。雖凝神實際。而妙旨可詮。是以摩訶迦葉紐其玄綱。優波毱多秉其茂緒。道味純一。人無異見。洎乎夢源中濁。教水邊清。條分七葉之藂。華散五師之部。然則上座大眾。創分結集之場。五部十八。流宗百載之後。自爾眾峰互舉。各競先驅。法勝法尚之殊途。西山北山之異執。斯亦金柯析檊。玉嶺分峯。輕重之相雖乖。持犯之儀靡隔。蓋由情見有限。受悟無輪。各擅己宗。自題聲教。然則曇無勝藏。朗日月而彌高。無作標宗。浩溟波而罕測。遂得[疊*毛]歸中夏。法水東流。金相乘機。玉門揚化。邪翻信立。正道彌新。白馬肇建於洛陽。赤烏聿興於江左。曇摩創軌。始闡毗尼。十誦之本已傳。四分之宗猶隱。爰有佛陀耶舍。秦言覺明。方傳四分之宗。斯文盛茲東土。今言四分律者。顯宗目也。蓋是法尚先師傳稟之教矣。四分乃五部之殊稱。律是三藏之別名。帶數標名。故云四分。從法作稱。目之為律。遊辭削略。故曰刪繁。詳集本文。名為補闕。對務秉宗。故言行事。決擇要義。復稱為鈔。序者由也。顯宗由致發起之端。稱之為序。又云。陳教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故曰序也。故云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
 
[0605b14] 將釋鈔文。略開六門。一教起所因。二結集所由。三分部時節。四律本翻譯時代不同。五釋詮宗各異并辨題目。六判文解釋。
 
[0605b17] 初教起所因者。就中分三。初通明制教意。二明制廣補略意。三明制廣利益意。今初門通明制教意者。斯乃大聖降臨。創開化本。將欲拔濟諸有。同登彼岸。然煩惱難淨。得道無由。故大聖設三學行。攝濟群生。最初先制戒學者。戒為萬善初基佛法之壽命。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三乘學人。必由斯迹。故律云。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又戒本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又多論云。為開泥洹門故制戒也。又毗尼有四義。餘經所無。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眾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門。四是佛法瓔珞。能莊嚴佛法。二明制廣補略意者。佛初成道。十二年前。唯說一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戒經云。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戒經。從是已後。廣分別說。即其義也。即律中云。佛成道已。與諸比丘。遊行蘇羅婆國。漸漸遊行。至毗蘭若。受婆羅門請安居一夏。唯食馬麥。爾時舍利弗。於閑靜處。作是念言。過去六佛。何佛法得久住。何佛法不久住。即時問佛。佛言。毗婆尸式棄拘留孫迦葉佛。此四佛法得久住。餘二佛法不久住。所以爾者。此二世尊。但說略教。不說廣教。故佛法不久住。餘之四佛為諸弟子制廣教故。法得久住。舍利弗因請。願同四佛制廣之益。令法久住。佛言且止。我自知時。為我弟子未有名聞故。未得利養故。未生有漏故。未制戒也。後十二年後。因須提那子最初壞略。制廣補之。三明制廣之益者。且據律文。佛制一一戒。皆招生十利功德。一攝取於僧者。謂下座持戒。則為如法之眾。攝在眾中。二令僧歡喜者。謂若中座持戒。有所施為。悅可眾心也。三令僧安樂者。謂若上座持戒。則光飾眾僧。能蔭益徒眾也。四未信者令信。謂戒德內充。外生物善。發人信敬。堪為師範。馮之以度世。是以未出家者。信樂出家。從其出家。五已信者令增長。既度弟子。復能教授。令其護持增進心行也。六難調順者令調順。謂徒眾之中。有違教犯禁不順威儀。則能如此治罸摧伏令改也。七慚愧者得安樂者。謂徒眾之中若有道心人。失意犯罪。常懷媿懼。改往修來。求乞洗過。復能救拔。作歸依處也。八斷現在有漏者。已生之惡既除。身心清淨。現應布薩。行無缺漏也九斷未來有漏者。未生之惡永不起也。十令正法久住者。持戒之人自行清淨。復能令他持戒。匡益時眾。化化相承。千載不墜也。上來三段不同。總是初門教起所由也。
 
[0606a11] 第二結集所由者。付法藏傳云。佛告迦葉。汝今當知。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為眾生故。懃修苦行。一心專求無上勝法。如我昔願。今已滿足。今將涅槃。以此深法。用囑累汝。汝當於後。敬順我意。廣宣流布。令不斷絕。迦葉答言。善哉受教。奉持正法。後時如來。常與迦葉對坐說法。時諸天人謂言。世尊師於迦葉。於是迦葉。即辭如來。往耆闍崛山賓鉢羅窟。經行禪思。宣揚妙法。度諸眾生。四分五百結集。佛於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千[疊*毛]纏身。金銀銅鐵四棺盛之。滿盛香油。積眾香薪。持火然之。天即滅火。時阿那律得天眼故。語諸人言。諸天滅火者。為待迦葉到耳。于時迦葉在波婆國。至世尊般涅槃時。放勝光明。大地震動。便作是念。將非如來欲入涅槃現斯相耶。即入三昧。以天眼觀。即見如來於凞連河邊全身捨壽。作是觀已。慘然不悅。如來涅槃。何期駛哉。世間眼滅。不善增長。即與徒眾。向拘尸城。於路作念。我當得見未燒佛舍利不耶。諸天知迦葉心作如是念。是故滅火。迦葉前行逢一梵志。右手執持曼陀羅華在道而行。迦葉遙見。問言。汝從何來。答從拘尸城來。復更問言。識我師不。答言我識。入般涅槃。已經七日。一切天人。大設供養。我從彼處得此華來。迦葉與五百弟子。聞是說已。皆大悲惱。中有未離欲比丘。聞世尊已入涅槃。舉身投地。譬如斫樹根斷樹倒。諸比丘亦爾。號哭哽咽。淚下如雨。咸言善逝涅槃。何乃大早。或有踠轉在地。猶如圓木。爾時有跋難陀釋子在於眾。語諸人言。長老且止。莫大憂愁。我等於彼摩訶羅邊。便得解脫。彼在世時。數教我等。是應是不應。當作是不[1]當作是。我等今者便得自[2]住。欲作便作。欲不作便不作。時大迦葉聞之不悅。告諸比丘。且起疾捉衣鉢。及世尊舍利未燒。我當得見。且速前進。於是迦葉。與五百比丘。往拘尸城。至雙樹間。繞棺三匝。稽首作禮。而說偈言([3]〔往〕付法藏傳)。
 
 超[4]越三界[5]家  永度生死流  寂然無相願
 微妙難思議  佛日甚明淨  能除痴暗冥
 積劫修苦行  誓度諸苦人  云何於今日
 棄捨[6]本慈悲  全身處金槨  寂然安不動
 唯願天人尊  顯現金色身  普令一切眾
 興起無量願
 
[0606b24] 爾時世尊。於金棺內千張[疊*毛]中。出金色足。光明照曜。猶如盛日。棺[疊*毛]無虧。而足顯現。於時迦葉。偏袒右肩。接足作禮。重說偈言。
 
 如來足踝滿  千輻相輪現  指纖長柔耎
 合縵網成就  大悲濟眾生  斷世眾疑網
 是故我今日  頂禮最勝足  我證四真諦
 說佛功德聚  已讚歎[7]供養  宜還斂足入
 
[0606c07] 說是偈已。告比丘[8]闍維世尊舍利。非我等事。何以故。國王長者。求最勝福。自當供養。我等宜當結集法眼。無令法炬速疾磨滅。為未來世。當作照明。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五百結集云。迦葉未到。燒火不然。迦葉前至如來棺所。棺即自開。世尊現足。時大迦葉。見世尊足下輪相垢汙。即問阿難。世尊顏容端正。身作金色。誰汙足下輪相。阿難答言。女人心耎。前禮佛時。泣淚墮上。手捉汙世尊足。迦葉聞之不悅。於時迦葉禮世尊足。時諸四眾。亦禮佛足。時世尊足。還內棺中。隱不復現。迦葉哀歎。遶棺七匝。其火不燒而自燃也。十誦律云。舉佛舍利入拘尸城。八國[9]諸王集兵圍繞奪取。時姓烟婆羅門。語諸王言。如來大慈。何有鬥戰諍佛舍利。因分八分與八國王。即為八塔。四分律云。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時。間跋難陀語諸比丘。作如是言。長老且止等。廣說如前。我今可共論法毗尼。勿令外道以致餘言譏嫌。沙門瞿曇法律若烟。世尊在時。皆共學戒。而今滅後無學戒者。諸長老。今可科差[10]若比丘多聞智慧是羅漢[*]者時即差得四百九十九人。皆是羅漢。多聞智慧者。次差阿難。亦在數中。迦葉不許。以阿難在學地。猶有愛恚怖癡。不應令在數。諸比丘復言。阿難是供養佛人。常隨佛行。親從世尊。受所教法。彼必處處疑問世尊。今宜在數。又云佛涅槃後。諸大羅漢。皆欲入滅。迦葉即往忉利天上。以打揵槌。而告之言。諸大德。且莫取滅。應報佛恩。大德乘佛聖教。皆得解脫。今應結集聖教。以示後人。令法不墜。是報佛恩。我是上座。違上座命。佛制吉羅。諸阿羅漢。順佛語故。不違上座所命。於是方集得四百九十九人。善達三藏。具二解脫。二解脫者。慧解脫心解脫也。若准智論。則云千人欠一。次取阿難。即共量議。我等當於何處集法毗尼。多饒飲食。臥具無乏。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飲食。臥具眾多。宜可共往論法毗尼。迦葉作白。白已俱往。時阿難在道行。心念言。譬如新生犢子。猶故飲乳。與五百大牛共行。今我亦爾。猶是學人。所作未辦。而與五百羅漢共行。時毗舍離國有跋闍子比丘。有大神力。觀知阿難猶是有欲。令其生厭離心。即說偈言。
 
 靜住空樹下  心思於涅槃  坐禪莫放逸
 多說何所作
 
[0607a21] 時阿難聞此偈已。獨處精進。心不放逸。寂然無亂。是阿難未曾有法。夜多經行。明欲出時。身疲極。即時小坐。方欲亞臥。頭未至枕。於其中間。心得無漏解脫。得羅漢已。即說偈言。
 
 多聞種種說  常供養世尊  已斷於生死
 瞿曇今欲臥
 
[0607b03] 既證無學果。夜中逕迦葉所。值迦葉閇房。迦葉語言。汝若已證無學。入來相見。即從戶鑰入見迦葉。時諸羅漢。從毗舍離往王舍城。迦葉問言。先結集何藏。即共和白。先結集毗尼藏。毗尼藏者。佛法壽命也。即取憂波離。迦葉作白差之。一夏之中。八十度誦出大毗尼藏。上來總明第二結集所由門竟。
 
[0607b09] 第三分部時節者。就中分二。初明五師傳授。二明分部所由。今先明五師傳授者。謂如來化緣將畢。眾生感盡。將入滅時。法付迦葉。於涅槃經云。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已付屬摩訶迦葉。是故迦葉。於佛滅後。次宣正法。廣利眾生。闍王見之自投象下。請言。尊者涅槃可報我等。時大迦葉所化事畢。重自思惟。我極年邁。身為老困。臰爛之體。甚可猒患。涅槃時到。即便思惟。遍禮如來舍利之塔。禮敬畢已。還王舍城。阿難恒逐。未曾捨離。恐入涅槃或不覩見。於後迦葉語阿難言。汝獨入城。我亦當往。因此獨入王舍大城。到闍王宮門告守門者。為我白王。門人答言。王今正睡眠。不敢驚覺。語言。王若覺者可宣我意。阿闍世王夢屋梁折。即便驚悟。門人具宣。王即尋逐尊者。已往雞足山入於圓寂。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大迦葉波入王舍城。最後乞食。食已未久。登雞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鷄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并及衣鉢。久住不壞。乃至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付法藏傳云。九十六億。慈氏如來出世之時。施作佛事。發此願已。尋般涅槃。時彼三峰。合成為一。掩蔽尊者。儼然而住(云云)。又付法藏傳云。迦葉至鷄足山。跏趺坐已。作是願言。今我此身。著佛所與糞掃之衣。自持己鉢。乃至彌勒。令不朽壞。使彼弟子皆見我身。又念闍王若不見我。沸血必當從面流出。命不全濟。若使闍王與阿難來者。山當為開。令其得入。若還去者。復當還合。即便捨命。大地震動。帝釋諸天。雨華燒香。供養舍利。悲感號哭。共相裁抑。還歸天上。阿闍世王於睡[1]眠中。夢屋梁折。尋便驚覺。心生遑怖。門人白王。摩訶迦葉欲入涅槃。來與王別。正值眠息。令我致意。王聞悶絕。舉聲大哭。涕淚交流。我何薄祐。諸聖涅槃。不一覩見。即詣竹園禮阿難足。即將阿難向鷄足山。王既[2]致已。山自然開。迦葉在中。全身不散。曼陀羅華。以覆其上。王時發聲號哭。舉身投地。積諸香木。將欲荼維。阿難止言。迦葉以定住身。待於彌勒。不可得燒。彌勒出時。當將徒眾九十六億。至此山上。見於迦葉。時彌勒眾。皆作是念。釋迦如來弟子。身形卑陋若此。彼佛亦當與斯無異。於是迦葉踴身虗空。作十八變。變為大身。充滿法界。時彌勒佛。即就迦葉取僧伽梨。是時大眾。見其神力。除憍慢心。成阿羅漢。王供養已。還歸本國。時鷄足山還合如初。問迦葉有三。謂童子迦葉。摩訶迦葉。十力迦葉。未知世尊付法。是何迦葉。答准大悲經。彌勒歎言。住勝頭陀。少欲知足。即童子迦葉。以此自誓受戒。或曰金色。或曰無欲常行頭陀。故知是也。若爾既是童子迦葉。何故經言摩訶迦葉。答此非是兄弟三人中大者。但以能行頭陀。少欲知定。常行大法。故言大也。但迦葉將欲涅槃。以最勝法。付屬阿難。作如是言。長老當知。昔婆伽婆。以法付我。今我老朽。將欲涅槃。世間勝眼。今當相付。汝可精勤守護斯法。阿難受教。秉宗被時。阿闍世王。請阿難曰。如來迦葉。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覩見。尊若滅度。唯願垂告。阿難曰善。阿難後時至竹林中。聞有比丘誦法句偈。
 
 若人生百歲  不見水老鶴  不如生一日
 而得覩見之
 
[0608a14] 阿難聞已。便語比丘。此非佛語。不可修行。汝今當聽我演佛偈。
 
 若人生百歲  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0608a18] 爾時比丘。向其師說。師告之言。阿難老朽。智慈衰劣。言多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阿難後聞。猶誦前偈。即問其意。答言尊者。吾師告我。阿難老朽。言多虗妄。但依前誦。阿難思惟。彼輕我言。或受餘教。即入三昧。推求勝德。不見有人能迴彼意。便作是言。世間眾苦。甚難久居。我於今日。宜入涅槃。復作是念。阿闍世王。與我有要。我應之語。即詣王宮。告守門者。為我白王。門人答曰。王今睡眠。若設覺悟。罪我不少。阿難語言。王若覺者。可宣我意。阿[1]闍王夢蓋莖折(表失蔭覆)。即便驚悟。門人具宣。王聞悶絕。良久乃蘇。園神白王。阿難今已向毗舍離。即嚴四兵。往恒河側。阿難乘船在河中流。於時大地。六種震動。時雪山中。有五百仙。見斯相已飛空往詣。求哀出家。即化恒河。變成金地。為諸仙人如應說法。鬚髮自落。成阿羅漢。咸悉俱時入般涅槃。阿難昇空。作十八變。入風奮迅三昧。分身為四。一分向忉利天與釋提桓因。一分與大海娑伽羅龍王。一分與彼毗舍離子。一分授與阿闍世王。如是四處各起寶塔。有人云。阿難在河中流入涅槃者。為護闍王及毗舍離意也。所以不進不退耳。心疏云。乃至第三師末田提。第四商那和修。並是阿難親承諮奉。阿難將滅。以法通付二人。田提化在罽賓。和修盛行中國。是則同時分地而王也。第五大師者。名憂波毱多。佛在世將。彼為尼乾。名曰薩遮。高才利智。論義絕倫。深生憍慢。擅聲天下。銅鍱纏腹。首戴火瓫。謂智盈滿。以鍱自纏。世間昏闇。無所覩見。欲以光明照其盲冥。來至佛所。欲捔言辨。白言瞿曇。我欲出家。智慧若與舍利弗等。心則甘樂。設不及者。吾當還家。佛言。假使汝積百千萬身。欲望得及舍利弗者。終無是處。其人聞已。辭佛而退。其去未久。佛告眾言。我滅度後。滿一百年。此人爾時得羅漢道。廣化眾生。[2]令得解脫。不可稱數。商那和修。觀其出代。往詣其父。令與出家。語其父言。佛記此人。於百年後。大作佛事。饒益眾生。父即將付商那和修。還至僧坊。度令出家。與受具戒。羯磨亦訖。即得羅漢。三明八解。巧於言辭。所演無盡。心自念曰。我於今日。已覩法身。未見如來相好之體。思惟是已。深生哀戀。爾時有一老尼。年百二十。曾見如來。憂波毱多。知彼見佛。欲至其所。尋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來相見。時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滿中油。置房扉後。毱多到其所止。當入房時。棄油數渧。共相慰問。然後就坐。問言大姉。世尊在時。諸比丘輩。威儀進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世。六群比丘。最為麤暴。雖入此房。未曾遺我一渧之油。大德今者智慧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然入吾房。棄油數渧。以是觀之。佛在時人。定為奇玅。毱多聞是語已。甚自悔責。極懷慚愧。比丘尼言。大德不應自生耻恨。如佛言曰。我滅度後。初日眾生。勝二日者。三日之人益復卑劣。如是展轉。福德衰耗。愚痴闇鈍。善法羸損。況今大德。去佛百年。雖復為作非威儀事。正得[3]其何足為恠。毱多後於異時。集眾說法。[4]施戒論生天之論。呵欲不淨。出離為善。魔王愁怖。恐境界空。便來[5]壞眾意。於說法時。雨金雨寶。雨華瓔珞。化作白象。七寶莊嚴。現為女人。端正奇特。舉會觀視。無聽法心。於三日中。演深法味。乃至無有一人得於道者。毱多入定。觀其所由。魔復以真珠華瓔。著[6]其頂。尊者知是魔作。便以三屍。謂虵狗人。化為華鬘。感魔令至。而謂之曰。汝與我鬘。深感厚施。今還以此用相酬贈。魔大歡喜。舒頸受之。受已見屍。虫疽欲出。臭爛難近。盡其神力。去之不脫。踴身虗空。向諸天眾。求脫不得。復詣梵王。求脫死屍。梵王答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力。吾如之何。假使劫燒。旋藍猛風。不能得脫。如因地倒還扶地起。汝若皈依憂波毱多。容可得脫。魔即受梵王教。往尊者所。五體投地。白言大德。佛初成道。坐樹王下。我率官屬而往惱亂。不可稱數。未一惡言而見輕毀。汝阿羅漢。少慈忍力。於天人前。而見陵毀。尊者答言。汝以聲聞。比校如來。欲以芥子等須彌山。螢燭之光。齊暉日月。牛跡之水。同大海量。如來大悲。不相加報。今我狹劣。少悲忍心。故相毀辱。汝於正法。更莫嬈害。當為汝解。汝昔曾覩如來色身。宜為我現。魔王言。我現佛身。勿為吾禮。魔王入林。變形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照耀。儀相安祥。化為比丘。前後圍繞。若鵝王趍從林而出。毱多見已便說偈言。
 
 咄哉無常  無悲愍心  能壞如是
 上妙色身
 
[0609a19] 說是偈已。一心瞻仰。目不暫捨。內懷踊躍。又說偈贊曰。
 
 快哉清淨業  能成是妙果  非自在天生
 亦非無因得  面如紫金色  目淨如青蓮
 端正超日月  奇妙勝華林  湛然若大海
 不動如須彌  安步猶師子  顧視同牛王
 無量百千劫  淨修身口意  以是故獲得
 如此殊妙身  怨見尚歡喜  況我不欣慶
 
[0609b03] 說是偈已。不覺為禮。魔王驚怖。即復本形。問言何故如此。答言波旬。我知世尊久已滅度。見此形貌。歡喜內發。是故禮耳。城中男女。百千萬人。聞於尊者摧伏惡魔。皆共雲集。聽其說法。百千萬人。悟於初果。萬八千人。得阿羅漢。從是已後。所化無量。時阿育王。於三寶所。得不壞信。每與尊者。歷觀勝迹。處處化度無量眾生。皆得羅漢。其得道者。一人一籌。籌長四寸。滿一石室。室高六丈。縱廣亦爾。於是名稱滿閻浮提。世皆號為無相好佛。化緣已訖。將欲涅槃。即告大眾。却後七日我當滅度。爾時即集十萬羅漢。及諸學人淨持戒者。不可稱數。即現十八變。使諸四眾生大信心。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室中籌。而用耶[1]維。十萬羅漢亦入涅槃。譬如大象既去象子亦隨也(云云)。此上五師躡跡傳化。是故號為異世五師。上來明五師傳授門竟。
 
[0609b18] 二明分部所由者。就中分二。先明五部不同。後依宗輪論。廣明二十部離分由緒。先明五部者。然諸經論互說不同。今略出二三。以知途路。案遺教三昧經。五部僧分別服飾品云。佛在世時。有比丘羅旬。每行分衛。輙空而還。佛知宿行。欲現殃福并正明戒。佛使眾僧分為五部。著五色衣。令其日隨一部乞食。於是隨其戒儀。至於度世。後號稱各各奉其所著服色。薩婆多部者。博通敏達。智道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者。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色袈裟。迦葉遺部者。精懃勇決。救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者。禪思入微。究暢幽旨。應著青色袈裟。摩訶僧祇部者。懃學眾經。敷演義理。應著黃色袈娑。佛因羅旬乞食不得。使諸比丘知有報應。遂分五部。使[2]曰隨一一部部求食。即皆不得。乃至五部隨者並然。佛令羅旬寺內灑掃。餘人請食。於一日中不作其事。舍利弗為其請食在道。遂翻鉢中食。盡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以飡沙飲水而入涅槃。私云此雖僧分五服。學戒猶同。定無乖諍。所以知者。案闍王十夢經云。夢見白[疊*毛]。從天飛下。至地分為五段。王時憂惱。來問世尊。佛言非王之事。是我法中。我滅度之後。諸弟子眾。分我毗尼以為五部。既言滅後。故現不分。謂佛在時。但有懸記。而未分為五段也。且依眾經列五部名。遺教三昧經五部者。一薩婆多部(著絳色衣)。二曇無德部(著皂色衣)。三迦葉遺部(著木蘭衣)。四彌沙塞部(著青色衣)。五摩訶僧祇部(著黃色衣)。舍利弗問經五部者。一摩訶僧祇部(着黃色衣)。二曇無屈多迦部(著赤色衣)。三薩婆多部(着皂色衣)。四迦葉遺部(著木蘭衣)。五彌沙塞部(著青色衣)。大集經五部者。一曇摩毱多部。二薩婆帝婆部。三迦葉毗部。四彌沙塞部。五婆蹉富羅部。六摩訶僧祇部。問此經已列六部名。何因言五部。古來多釋。今且一解。僧祇既能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明知不別執宗。是故據宗。但唯言五部。上來略釋五部名義竟。
 
[0610a01] 次明二十部義。并列其名。案宗輪論云。佛般涅槃後。百有餘年。摩訶陀國俱蘇摩城王。名曰無憂王。統攝瞻部。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論云。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二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復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復大眾部中出一部。名說假部。次復大眾部中出三部。一制多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已上大眾部分破義竟)。次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如諍事分為兩。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即上座部異名也)。次復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復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蜜林山部。次復從一切有部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復從化地部出一部。名法藏部。次復從說一切有部出一部。名飲光部。次復至第四百年初。從[1]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如是從上座部。離分成十一部。上來五部二十部中。今四分律。當三昧經曇無德部。[2]舍利弗問經曇無屈多迦部。大集經曇摩毱多部。又二十部法藏部。上總明第三分部時節竟。
 
[0610a21] 第四律本翻譯時代不同者。前雖戒法相傳。律本未至。或單羯磨。或別翻戒心。且被時機。未遑繁廣。後來三藏。方譯律文。西國五部。流暉此方。唯感四部。此中十誦律者六十一卷。天竺僧弗若多羅。秦言功德華。以秦弘始六年誦出本文。羅什法師為譯之。如記之第二。四分律者六十卷。晉國沙門支法領。西越流沙。遠期天竺。路逕于闐。遇曇無德部罽賓沙門大乘律師佛陀耶舍。秦言覺明。至長安。以弘始十二年誦出律藏。時集持律沙門三百餘人。於長安中寺譯出。凉州沙門竺佛念譯其梵語。秦國僧道雲道含等筆授。與長含同譯。其人樂廣。故文詞頗富。故肇公云。請大乘律師於石羊寺。新出律藏。本末精悉。若覩初制。僧祇律者四十卷。有平陽沙門釋法顯。遠遊天竺。於摩竭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具寫本文。賷還晉地。以晉安帝義熈十二年十一月。於陽都道場寺。就迦維羅國僧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翻出。五分律者三十卷。梵本亦法顯持來。有罽賓三藏佛陀什。宋言覺壽。以宋景平元年。於揚州龍光寺譯。沙門釋智勝為譯。以上翻譯時代不同竟。
 
[0610b16] 第五約藏教明分齊。並釋立宗題目者。今茲律典。三藏之中。乃是攝第二毗尼藏。差別名自律藏東流。諸師立宗旨者不少。敘教體者多家。統而言之。略有九家。為頌曰。
 
 止作受隨止惡宗  教行因果制一代
 第七止善八戒行  第九三輪為教宗
 
[0610b22] 立破此諸宗旨義。廣如記之。然今南山律師。用三輪為宗。謂世尊一化。不越三輪。今由蒙俗愚識。未曉正邪。雖為闡揚。事如聾瞽。故須顯現奇異。驚駭耳目。令其伏信是聖人。故須神通輪。為無信也。二者物既生信。身雖伏從。若不示以法言。智開無路。故次第二有說法輪。為無解也。然信解乃明。煩惑猶結。非可口說謂得淨除。義須依行尅證在己。故須有憶念輪。今此戒學後輪收。何以知之。經中所敘。前必現奇令[3]現。信後說法。戒則不爾。約過則制。無待放光等六事。隨相持犯。即事易明。故曰三輪為宗。若偏論此鈔宗旨。以法體行相四法為宗。次釋題目者。四分律者。盖是法尚先師傳稟之教也。此教之目。名義有殊。何者。如四分。即離中之別稱。律則總內之通名。非別無以顯總。故先標四分之目。非總無以顯別。故後顯律之名。言離中別稱者。四分是五部之內。一部之別名也。若論能秉彰名。應言曇無德。此云法尚。又云法護。亦云法鏡。今就所乘題目。故云四分。據本文分者。比丘戒本為初分。尼律下至受說二法為第二分。從安居法下至法犍度為第三分。房舍法下有二犍度。并大小持戒犍度。及條部律。五百七百兩結集。及諸增。[4]一等文。訖此律部為第四分。故曰四分也。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律不定。故律訓法也。刪繁補闕者。上明四分律者。是其部之名。從刪字下已下。是今撰者意。釋云削彼繁詞名曰刪繁。增其遺漏名曰補闕(刪所姧反)。刪由定也。行事者。此鈔意在行事。非無生觀門。故曰行事(云云)。鈔者直取要文。言不次敘。不事義章。故曰鈔。則鐵劣義也。序者述也。由也。致也。謂述此鈔由致也。作者非無標名顯別者。初作此鈔。未題道宣之名。其相州礪律師。後見此鈔。因寫一本。恒看之。謂言。此鈔是首律師之所作也。後知宣律師所作。即標名顯別。故曰作者非無等也。京兆者。天子所居之處也。即都城也。崇義寺者。宣初在作鈔寺也。沙門者。息心達本原。號為沙門。釋者舉其種姓。道宣者標其別名。撰述者。顯其所作文言。故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作者非無標名顯別)。
 
[0611a09] 第六隨文判釋者。就中分四。第一釋序。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第三釋十門。第四廣釋三十篇之義。於第一釋序中。又分為三段。第一從初戒德難思下至群籍息唱來。明其三學相形。優劣不等義。第二從大師在世下至同異區別來。明其師資傳法。興替所由義。第三從自非統教意之廢興下。明其除疑決滯撰結今文。謂正序此鈔之意義也。於此三段之中更分為二。從初至遺風無替來明其是。二從逮于像季下則明其非。兩段不同。今即是初。
 
[0611a18] 夫戒德者。夫是發語之端也。戒德者。諸經論嘆戒文多。戒為萬善之因基。當三乘之標首。趣菩提之正道。越生死之良規。是佛法壽命。則行人之方軌。故曰戒德也。言難思者。有其二義。一體難思。二相難思。言體難思者。無作戒體。非色非心。萬善初基。三乘正因。故曰體難思。言相難思者。從體起行。行則假相而詮。相周法界。亘塵沙境。一一境上發諸律儀。彌亘既寬。故曰相難思。冠超眾像者。此正嘆戒尊高。借喻首飾。冠是人首嚴也。衣服等諸相。人身上餝具。如冠居衣服等眾像最上。今此戒居定慧等萬善上首。故喻以冠。眾像者是定慧等萬善也。戒能生定慧。定慧所依故。德超二學。故曰冠超眾像。為五乘軌導者。為訓作也。三乘并人天為五乘。軌者則也。正訓轍也。導者引也。今此明戒正是五乘之本。能持則出離三途。得人天乘三乘之果。故曰爾。寔三寶舟航者。寔由實也。止也。是也。亦取其是義。明戒能運載行人。度生死大海。至三乘聖位。喻之如船。舟是船之總名。航是舟之別稱。此正明眾生沉淪於欲海。取濟無由。佛示以三寶。令其歸仰。乘戒舟而逈濟截愛海之溶流。故曰也。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者。謂若能依此律教。建立修行。定慧方從此生也。戒則居先。功高定慧。故曰莫等。所以遺教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也。推功歸本。故言莫等也。住持佛法羣籍息唱者。住持佛法。非戒不能。故文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也。群籍者餘二藏也。
 
[0611b19] 上來三學相形優劣不等義竟。自此已下偏約毗尼藏。嘆戒功能也。自大師在世偏弘斯典者。佛說經教。不簡時處人說。今此律教則不爾。局佛自說。要在僧中。唯被內眾。故能闢不諱之門。示祕密之深術。故廣張教網。大樹厥儀。示輕重之兩儀。明止作之二行。簡時簡處。不對俗陳。故曰偏弘。爰及四依遺風無替者。爰由及也。於也。上既佛在皆自弘宣。今明滅後。四依出世。亦弘宣於法。而不替也。四依者。汎論三別。謂人法行也。行四依者。即常乞食。樹下坐。糞掃衣。腐爛藥。法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人四依者。約大小乘合論。若大乘四依。如涅槃中。八大人覺為初依。斯須二果為第二。那含為第三。羅漢為第四。就小乘明者。初七方便人為第一。餘三同前大乘所列名也。遺者與也。謂佛既滅後。留此教法。遺比丘也。替者改也。滅也。去也。止也。待也。明此教法此時無廢復無改變也。風者佛之教也。風有靡草之能。教有除非之用。故曰遺風無替也。
 
[0611c13] 上明佛在及滅後住持之德。從此已下明其失也。逮于像季者。逮由及也。像者似也。季者末也。正法能真。像但相似。故言像法。此明去聖日遙。教有陵遲之損失。像季者。尼若能行八敬者。今屬像法家之末。故曰像季。若尼不行八敬。此季則屬末法之限。故此季字有二意解。時轉澆訛者。立云。澆訓薄也。訛者如物無棱角。非方非圓曰訛也。又云訛濫也。轉者謂是變動也。爭鋒唇舌等者。鋒者器刃之端。銳利之義也。濟云。今評論佛法者。皆以勝負之心。互[1]立是非。以舌相害。故曰爭鋒唇舌之間。雖口說空。行猶在有中。不能依教修行。但以寄在唇舌也。故古師云。言在飛龍前。行在跛鼈後是也。鼓論不形之事者。鼓是動也。此明動即論不現之事。鼓動唇舌。高談遠理。云罪福無主。色空雙泯。以其真如理相既深。非可見聞。故曰不形。形由現也。又云虗說至理。事同鼓聲。撿其業行。心未證知。內全無實。但以假說不形無名相之理。如鼓之聲內空無實。故曰也。
 
[0612a06] 所以震嶺傳教九代聞之等者。此下明教流東土傳持損益。震者震旦也。嶺者葱嶺山也。此山已東名震旦國。所以名[1]震。以日初出曜於東隅。故曰震旦。傳教至此。故曰震嶺傳教。九代聞之者。從漢明帝永平五年夜夢已來。佛教東傳迄至今時。經於九代。所言九者。謂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名之為九。謂昔代高僧名僧等。雖有智術神通拔萃。以一時生物信心。而不能任持佛法。亦不依律教訓時。故曰智術而已。已由止也。
 
[0612a15] 欲明揚顯行儀等者。此欲明二字冠下數句。謂如上智術之人。欲明揚顯行儀。欲明匡攝像教。欲明垂彛範等。不可得也。行儀者。行謂戒行。儀者是軌儀。匡是救也正也。垂彛範者。彛者常也。又器名也。範者由法也。謂楷式法則也。將此律教之常法。垂布訓於後來之人。名為訓末學。紐既絕之玄綱者。此下是喻說也。如網有綱能整其目。今佛法之網。用戒為網。若不持戒。則絕其綱。綱絕時亂佛法網。若有人能維持教網。不令斷滅佛法。是名紐絕玄綱。樹已顛之大表者。此明世中表剎等標記處所。有所表彰。如津濟之處。竪其大表。若人迷途失濟。使人遠望此表知其方所。若能標之表忽倒。則迷所標之處也。忽有一人。能更竪茲表者。還令得知津途方所。昔以戒法既無。事同表倒。今更有人。能傳律藏。使三寶隆安。是樹已顛之表也。顛者倒也。佛法之中用戒為表。表於定慧。斷生死之迷。向涅槃之路。戒表若倒。則失菩提之路。今能依教修行是樹義。樹者竪也。可得詳而評之者。此明詳評律教者。要是上來竪已顛之大表。紐既絕玄綱者。方能平章律藏通塞也。自非斯上之人。不可平章此義。故曰可得。可得者謂豈得也。
 
[0612b11] 豈非馮虗易以形聲者。此句覆結上言鼓論不形之事句也。馮者托也。附也。虗者不實也。形者現也。謂托空而說者。如言不生不滅。色即是空。理無三際。迹絕來去者。是應道理之言。易得形聲也。聲謂聲譽也。如前鼓論不形之事人。談無相理。易得聲名稱譬。由空理不可見。談者言多相濫。誰究[2]其非。聞者皆信。易以形聲也。軌事難為露潔者。此句結上欲明揚顯行儀等句也。軌者法也。則也。露者顯也。潔者清也。謂談無相之理者。易以形聲。理不可見。故今軌事依律教而行者。則難得清顯。由一事錯誤。則人識知。故俗云。畫鬼魅者易為巧。圖犬馬者難為工。即其義也。
 
[0612b22] 然則前修[3]托律藏者。前學諸師名為前修。言指事披文而用之者。事謂衣藥鉢等事也。如持衣加藥。當部缺文。應取他部。豈得手持而已。前代有師不閑通塞。直信律文之有無。不取他部。故曰披文而用之也。則在文信實錄等者。大律藏中。明其持犯行相。是實錄也。但行事之人。不解去取。即有濫耳。如上不取他部持衣之人。人問何故不用外部持衣之文。彼答言。非故不用。但律文分明。直言受持。不稱加法。此並出於實錄。故曰信實錄。寄緣即繁濫者。勝云。如且初安居法。律文云依某聚落某伽藍。若在聚落。除伽藍之言。若在於伽藍。除聚落之稱。而不能思審。隨文總牒者。於事即繁。於法成濫。故曰寄緣繁濫等。如以學非精博者。博由廣也。學若精博。則能除繁去濫也。不識五部之通塞。名為非博。不練當宗之軌用。名為非精。臆說等者。如上學非精博人。心為師。制法不少。故曰臆說尤多。尤甚義也。取類寡於討論者。謂不解類例。取外部持衣文等而用故曰。討論者。討尋文義共論量也。生常異計等者。上寡討論之人。既學非稽古。一生常習異計。相承相准。師弟同迷。故曰爾。
 
[0612c17] 致令辨柝釁戾者。由其習俗生常不閑通塞。便更斷割持犯。分別重輕。故曰辨柝。柝者開也。辨者解也。釁者罪也。重罪曰釁。輕罪曰戾。輕重倍分者。謂判輕入重。斷重入輕也。如屬常住物判入現前得夷。屬現前物判入常住得蘭。故曰倍分也。眾網維持等者。此明上學不精博等人。執見不同。維持僧眾綱網法則乖異也。謂弘持眾法綱網之人。故曰眾網維持也。言區別者。謂若綱維眾法。不依律教者。則令他方異處與此行用不同。寺寺各別。故曰。
 
[0613a02] 從此已下正當第三門除疑決滯撰結所由義也。自非統教意之廢興者。謂自非兩字。冠下二句也。言自非博解教之有興有廢。何能遣通累等也。言廢興者。如結淨地。十誦則廢。先有須解。先無不應結。四分令結。免內宿等罪。此興也。如是廢興非一。考諸說之虗實者。考由定也。謂考定諸部經律意之虗實也。如魚肉為正食。經禁律開。約教而論。始則為虗。終則為實。又云諸家所作與教相應為實。與教不相應是虗。故曰爾。孰能闢重疑者。孰由誰也。闢者開也。明誰能開重疑。自非上所列統教意之廢興人。考諸說之虗實人。已外無能。故曰孰能也。前代懷疑。今亦致惑。故曰重疑。又云師疑弟子疑其來既久。今悉為開。故云闢重疑也。孰能兩字冠下四句。遣通累者。遣由除也。累是沉累罪累擔累之義也。言不識教之癈興。學非精博者。則不能開此重疑也。則通於教中有所累也。今能遣者。[1]迷除通家大累。故曰遣通累也。括部執者。明諸部異執文也。詮行相者。謂顯了義也。今明自古諸師學非精博。復懷重疑。何能得詮戒行之相也。
 
[0613a20] 上論文疏廢立者。古師章疏中。有廢昔義辨正義。廢昔非顯今是。故曰爾。問答要抄者。前代諸師所述章中。假設賓主問答。以為要抄。故曰爾。至於顯行世事者。顯由現也。現行常途法事也。如持衣說淨說戒等法。是名世事。方軌來蒙等者。前人所作方軌法則。以訓末代蒙冥之人。百無一本也。
 
[0613b02] 時有銳懷行事等者。銳由利也。謂精神俊利人。不依聖教。多用意言。故稱義集。或復多列遊辭而逗機未足者。廣作義章。不應時用。故曰遊辭。機者機緣也。逗者說文云止也。方言云逗者住也。或單題羯磨成相莫宣者。古德雖出羯磨正文。而不出如非等相。依文直誦。前事不成。故曰爾。
 
[0613b08] 所以尋求者等者。上單題羯磨之文。是碩學經遠者。方能了知。准而行用。餘者不知。故曰爾。
 
[0613b10] 余因聽採之暇[(@((-)-+))*]眄羣篇者。余由我也。謂我於聽律之餘暇。竊看古師章疏也。眄說文云邪視也。通非屬意者。屬由當也。著也。言觀前代師傳所作文。皆有其失。不當我情也。俱懷優劣者。上句單題羯磨是優。成相不宣是劣。有是等失故曰。斐然作命直筆具舒者。立云。言未彰口曰斐。命者召也。直筆者。不事義章。名為直筆也。又斐然者。此謂緝綴文章之貌。作命者。今作此鈔。以命召後人依行。故云作命。命即召也。
 
[0613b18] 包異部誠文者。謂包括諸部律內要文。將來入此鈔。括眾經隨說者。涅槃楞伽大集十輪阿含遺教等經。與律相應。即將入鈔也。及西土賢聖所遺者。如付法藏傳百論多論智論見論成論等。並是西方羅漢及菩薩所作也故曰。搜駮同異者。搜由取也。駮者除也。謂當部無文。取外同見文。故曰搜也。若有異見。或文繁則刪却。名為駮也。言窮覈者。窮由究也。覈者研也長見必錄以輔博知者。應師云。輔者助也。博者廣也。謂諸經論律中。有長遠之義。我悉錄之。助成今鈔之知見也。濫述必剪者。謂先德諸師多有濫述。如杏子湯為非時藥等皆濫述。今則剪此諸濫故曰。言用成通意者。謂我覩諸師之所述群篇。並懷優劣。多有濫述。由此常使吾心不通。今日作鈔。剪其濫述以遂我本情。我意已通。故曰用成通意。
 
[0613c08] 或繁文以顯事用者。如下受戒篇中。所為事大。故須繁文。前明能受有五。所對有六。更明八種調理等。故曰也。或略指以[2]以類相從者。且如單白羯磨。自有三十九種。今鈔中直舉說戒一法。釋其體相。句數多少。增減不同。餘悉例之。或文斷而以義連者。深解云。當部文斷。義取外部文來連也。如持衣加藥狂顛足數。文雖不具。義合有之。今取他宗。故曰義連。或徵辭而假來問者。明今鈔中自有問答。如問云。尼等四人狂中三人不足數。為自言故不足。為體不足。是等也。如是始終交映隱顯互出者。謂為結前文。故言如是也。始終者。深云。謂此鈔中自有交映。如足數中簡六十餘人不足數。下羯磨文中更不出也。亦如羯磨中明十種緣。已下諸羯磨中更不明之。如僧殘中將夷謗他戒。列犯相具緣。已下九十中將殘罪謗他。直指十三中犯相具緣。令取解也。前則為始。後則為終。今須將有以映無。將前以映後。故曰始終交映也。隱顯互出者。謂與欲中。有自言故。不成持欲。故曰顯。無僧知故曰隱。足數中有僧知故不足數。故曰顯。無自言故曰隱。故名隱顯互出。
 
[0614a03] 并[1]現行羯磨者。今鈔中說戒受戒自恣等諸羯磨。是常途現行之事。故曰現行也。諸務是非者。謂諸行事務中。明法則之得失。故曰是非。如受日中。緣如故曰是。緣非故曰非也。導俗正儀者。此序下導俗化方篇儀則法式。五八戒儀。入寺等法式軌則是也。出家雜法者。此序下諸雜要行篇也。用濟新學之費功者。立云。若覩此鈔竟。一切法式儀則。皆悉解也。不假別處尋求。無費其功夫也。
 
[0614a11] 然同我則擊其大節者。立云。謂同我見者。則能唱[2]知言大善大好也。如一人唱歌。一人拍掌。故曰擊大節也。異說則斥其文繁者。謂情見不同者。嫌我鈔文繁言。何須如此繁說。俱錄三五番羯磨。將以行事便足。故曰文繁。音義曰。斥是不用也。三蒼云。斥者推也。又呵也。除也。必不急之言等者。善來上法受緣受體。末代無緣。名為不急。我若廣談。非鈔之意。故曰所諱。
 
[0614a18] 今圖度等者。度徒各反。量也。圖者廣疋云。度也。議也。亦計也。務兼省約者。省是減也。見字林。減緘黯反。約者限也。少也。以兼省故則不繁。以兼約故則不多也。救急備卒者。急謂新受戒僧尼。觸事面牆。不識教相。交即作罪梵行之難。事若倒懸。今此鈔示方軌。離破毀之過。名為救急。備卒者。忽有緣須。看文即解。名為備卒。如下導俗化方分亡人物等。事卒至。鈔備擬之。故曰救急備卒也。
 
[0614b02] 若思不贍於時事固有闕於行詮者。思謂緣慮也。不瞻者(不豐足義不及義也)。行者戒行也。詮是能詮之教也。謂我思不及。既闕失能詮教所詮行。故曰闕於行詮。則略標指趣以廣於後者。立有兩解。初云。我今雖作此鈔。但略指而已。餘有未盡。付將來碩學之人。廣明詮序。又云今鈔中略標指宗意。廣則於後三十門中明也。
 
[0614b08] 上卷則攝於眾務成用有儀者。攝者統也。眾者僧也。謂統攝僧家之法事。故曰眾務。中卷遵於戒體持犯立懺者。謂戒體者。受時無作體也。持犯者。隨中二持兩犯也。立懺者。懺六聚罪。中卷盡論此事故曰。下卷隨機要行托事而起者。謂要行者。衣藥受淨等種種事也。托事而起者。導俗化方受五八戒。并看病送終等法。皆是托茲病終等事而起。故言托事而起。下卷此事盡論。故曰想無紊亂。指下文三十門中委審無亂也。紊文運反。尚書云亂也。
 
[0614b17] 但境事寔繁者。此言生起三十門題目意也。境者情非情境也。事者持衣說恣等也。此境與事非一。故曰寔繁也。今取物類相從者以標名首者。且如結界。總有七種。大界有三。小界有三。并戒場為七。今直標名云結界方法。雖有七相。從一名。餘二十九篇。列之可解。又如說戒。即有心念說戒。及對首眾法說戒。而今合言說戒正儀。故曰物類相從也。
 
[0614b24] 至於統其大綱者。此下生起十門來意。大網即指十門之意為大綱也。恐條流未委者。條者即三十篇題也。謂一一條事也。流者篇下所明事類也。謂我三十門中。條流之內。有用他部文。有輕重不同教興所由等。此大綱之意致。三十門中未委。故作十門辨統。即名此十門為大綱。綱領下三十門之毛目也。謂恐三十門中。未識其大家綱紀。故以十門示之。方鏡曉遠詮者。方由常也。常由勝也。又方由當也。鏡者照也。曉者了也。明也。遠詮者。近而言之。謂述此十門。則照鏡下三十門中之意。由此十門。托下三十門中二持兩犯。名曰遠詮也。
 
[3]四分律鈔批卷第一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一末
 
[0614c18] 上來第一廣釋序義已竟。從此已下。第二略列其三十篇題目也。其三十篇者。束為偈。
 
 標僧數非辨  [5]戒網受師儀  安恣篇隨犯
 六衣四鉢治  陀像設俗客  病雜沙尼部
 
[0614c22] 上來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竟。從此已下第三正釋十門義也。
 
[0614c24] 第一序教興意者。就此門中。大分二別。初至上則通明教興來。是明教興通意。二從今據當宗以辨下。明教既興已。當宗中自含差別之意。就通意中。自有三別。初至人下。明對機制戒意。二對外道下。對彼外道之無法。以明制戒之意。三對異宗下。對他宗御法。例通於無准。以明制戒之意。
 
[0615a06] 夫至人興世者。謂佛為至極之人。故曰至人。唯佛一人得稱至人。獨盡苦原故。益物有方者。方由法也。佛既興世。說法度生。皆稱利益。故曰益物有方也。隨機設教理無虗授者。謂佛說萬法。皆為利益眾生。非為虗授。善知性相。隨於根機所宜。欲得人天。即說五八。欲至佛果。即說大比丘無願毗尼。宜聞三乘。即說三車等喻。宜聞一乘。則會三歸一。說常樂我淨。故曰隨機設教。皆欲引至菩提。故曰非虗授也。論云依大慈門說毗尼者。毗婆沙論第一卷明之云。修多羅依十力故說。毗尼依大慈故說。阿毗曇依無畏故說。大慈門者。如涅槃云。如來有三種慈。一緣眾生慈。此緣五陰眾生願與其樂。二緣法慈。此緣眾生所須之物而欲與之。三無緣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慈也。依此三門。佛說毗尼。故曰依大慈門等也。
 
[0615a20] 故律云者。律即四分第六十卷云。佛在跋闍國中。問諸比丘。以何心謂我為汝說法耶。比丘答言。世尊以大慈故。為我說法。故曰慈念故等。
 
[0615a23] 二為對外道無法自居者。外道無可軌則之法。故曰無法自居。非謂無邪法。顯佛法人尊道高故等者。以佛是三界大師。人天尊貴。無有與等。為世特尊。故曰人尊。所說之法能軌成物善。依之修行。便隔凡成聖。如此之法可珍可貴。異於彼見。故曰道高也。
 
[0615b04] 觀下律中凡所制者等者。律增三文云。世尊何故制增戒學。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1]學意明盡茲三毒。定慧復明。惑盡解滿。斷諸苦際。名曰異術。故文云若不撰結等者。文謂四分五百結集文也。即其文云。勿令外道以致餘言等(云云)。餘言者。外道言。瞿曇沙門入滅。彼法律亦滅盡也。由此迦葉普告大眾。結集法藏。以息餘言也。上釋外道無法自居義竟。
 
[0615b11] 三為對異宗故來者。此下第三段。對外宗教興意也。言宗多別者。從佛滅度後。至于四百年後。五部十八等部宗多別。故曰。
 
[0615b14] 且如薩婆多部戒本繁略者。十誦戒本中。齊整著內衣。及著三衣。有十二个戒。此則為繁。無不敬塔戒。嚼楊枝等戒。復名略。故曰繁略。言指體未圓者。指指擬也。體者戒體。其宗云。作無作俱以色為體。此宗無作戒以非色非心為體。謂彼宗指擬戒體未圓。故曰也。接俗楷定於時數者。謂與俗人授五八戒。名為接俗也。五戒要終身。八戒要一日一夜。不許延促。是時楷定也。受五戒定五。不得分受一二三。受八戒定八。不得增減。是數楷定。薩婆多。雖執此義。自與本律相違。案十誦皮革法中。億耳優婆塞。與諸商人。入海採寶。船[2]波失濟。伴死獨存。迴還經餓鬼城。到一樹下。見有男女。顏貌端正。著天寶冠。共相娛樂。夜過女滅。即有狗來。噉男女肉。億耳恠問。何緣乃爾。答言。我先作屠兒。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習此業。何得不作。遂教我云。晝既屠殺。可受夜戒。由是今生業報如是。億耳前行。復至一樹下。見有男女晝日娛樂。如前廣說。此由好婬。迦旃延化言。夜既貪婬。應受晝戒。故我等今生晝樂夜受苦。億耳還來。具說所見。因就迦旃延出家受戒。據此律亦有分受。御法例通無准者。御謂秉御也。法即羯磨也。若作單白。加白二亦眾多白。若作白二。加白四。亦加眾多白羯磨皆得。唯得增為。不得減。故言無准。
 
[0615c12] 今曇無德部人法有序者。立云。一人唯得心念法。二人對首法。四人已上秉羯磨眾法。少則不成。名為人法有序。又有眾多異說如記。軌用多方者。謂用法濟時。多有方便。提誘唯存生善者。賓云。依成實宗。五戒十戒要盡形受。唯有八戒。隨時長短也。任前人好樂多少。授一戒乃至八戒。不限一年一月。唯存生前人之善。開發信心也。立教意居顯約者。顯者明也。約者限也。謂單白白二白四。此三種羯磨。對眾宣唱文須明。名之曰顯。不得加減。限齊於此。故曰約也。
 
[0615c21] 上則通明教興者。結上三段之文。是通家大教之興意也。今據當宗以辨者。生起下文。有五段。如文可尋。問前言對異宗故來。與今[3]據當宗以辨。有何異也。答前對異宗。四分之教顯異餘部之意。今此言當宗辨者。明四分教興意故異也。
 
[0616a02] 夫教不孤起者。謂若無機緣。佛則不說。故曰教不孤起也。言起[1]必因人者。謂有漏病生。法藥隨被也。如須提那還家乞食。因行不淨。即制初戒。復因林中比丘等。及檀尼迦比丘等類制戒。引皆依人起故曰。故攝誘等者。弘由廣也。濟謂救濟也。此語同前軌用多方義。貴在得其本詮等者。此明佛制教意。貴存斷惑終獲道益。依教趣涅槃。為得本詮。本詮即涅槃也。言誡難覈其條緒者。條是枝條。緒是端緒。佛立教意。欲令識根本所詮之趣。其枝條次緒。實艱尋。但得本不須論末故曰。所以約開等者。如儉時開八事曰開。豐時還禁曰制。又為五種根性。開制三衣百一眾具等。皆為人也故曰。顯持犯諒意存無過者。諒者高也。高由相也。顯持犯相。意存無過也。故曰。
 
[0616a15] 遮性等者。如掘地壞生。體非違理。但妨亂修道。招世譏謗。故名遮也。能遮正道。故言遮惡。言性戒者。如十不善等。體是違理。無論大聖制不制。若作違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惡。禁性惡故。名為性戒。此之性惡。能遮於福。前遮惡能遮道。故佛制斷。性惡則通於化制者。如殺生婬盜等。經中還結業道之罪。制教中又結夷。等罪也。故曰通化制也。遮戒因過便起者。謂以彼外道俗人計其草木有命。佛因制故曰。
 
[0616a23] 然則性戒文緩義急者。濟云如怨逼行婬開與境合。是緩三時禁樂是義急也。謂隨諸重戒並有開文者。如戒戒下有開通文是也。文雖是開開實結犯者。如婬戒。若為怨逼。開與境交。雖開境交。若三時中。隨一時受樂還結犯。故曰開實結犯。毀呰等者。說文云。呰者呵也。文顯也。既是根本等者。謂結上二文。故知等者。此句通結上文。
 
[0616b06] 遮戒一往制等者。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滅惡緣故。開受日去。是[2]開也。開之過興等者。如三衣。是一往制。後為寒苦。即開畜長。故曰有益便開。既因開故。貯畜過多。招譏妨道。名曰開之過興。因即制說淨。故曰開之過興還復令制也。豈非為存化俗等者。此句是通上文意也。謂俗人因毀僧。後生必須墮地獄。故佛為哀愍眾生故。設教故曰爾。大慈設教意唯撿失者。此下通結遮性二戒教興之意也。撿失者。撿。慈云。印著封閇之義也。應師云撿者攝也。釋名云。撿者禁也。失者過也。即身口過失也。
 
[0616b16] 母論具立復急二儀等者。論文如記。相承云。比丘欲行婬。聽捨戒還家是緩。乃至不得共畜生是急。無三時樂等也。盜無主想不犯是緩。下至草木。不得取是急。殺人非人想殺無罪是緩。下至蟻子不得殺是急。妄則說時前人不解不犯是緩。下至戲笑亦犯是急。故云具立緩急二儀也。言令尋之以通望者。謂二百五十戒。皆有緩急二儀。今應將此二儀。通望一切戒。上來釋遮性往分義竟。
 
[0616b24] 二以開制往徵教則通於二世者。教中有開制。今據此開制之文。徵教興之意。教通現未二世。謂如五分雖我所制。餘方不為清淨。則不應用。雖非我所制餘方有益者行之故。制已更開開已還制者。謂如儉時八事。儉開豐還制。此教雖是佛在時制。然亦通於未來行用。故曰通未來教也。五分雖我所制乃至不應用者。五天竺之外。名曰餘方。如西國用牛糞為淨。雖是佛制。而邊方為不淨。不得用也。
 
[0616c08] 雖非我所制。不得不行者。如國王制僧不得入城市等。佛教中有緣。開白入聚。故言非我所制由王不許。須依王教。故曰不得不行。此如來在世教也者。謂五分教佛自彰言。故曰在世教也。
 
[0616c12] 然二教相融互兼彼此者。五分曰彼。四分曰此。五分現在教。與四分未來教。互得相通。故曰兼彼此。
 
[0616c14] 三以報有強弱教亦重聽者。強弱者。根機有上中下。故曰強弱。下根弱故。開已後開。故曰重聽。如開畜長更開十日令說淨。又忘更開不犯。故言重聽。聽即開也。就制則深防限分者。如用虫水是深防。飲虫水是限分也故曰。約行山世不同者。且如蘭若無人處。開自煑食等。亦開從牛受食。在聚落中則不許。故曰山世不同。山者蘭若也。世者聚落也。上來釋第三報有強弱教亦重聽義竟。
 
[0616c22] 四以機悟為先等者。大聖制教初興本無異轍。後人神解自異隨機悟入不同。致有五部之差。乃至十八之別。所見既不同。教門即輕重致隔。故機悟為先。言輕重者。僧祗四錢三角犯重。四分得[1]輕等也。五部異執等者。此句結成上機悟不同之意也。
 
[0617a03] 五以事法相對者。如三衣一鉢是事。如法受持是法。將此法被於前事。故曰相對。既有其事。則須有法。由對事須法。故有此教興也。法唯揩式者。法者一切羯磨也。揩是則也。式是法式。乖旨等者。旨是佛意。乖佛本制意作法不成。事亦不成。事通情性者。此明法所被事。情者謂有情之類。如受戒治擯等也。性者謂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如結界功德衣亡人衣等。並是非情事也。隨境制其得失者。立云。隨情非情兩境。制其得失。持是得也。犯是失也。故曰得失。或[2]托三性之緣者。即善惡無記也。善性犯者。如比丘拔塔上草。為女說法過限等。言惡性者。如嗔心打搏殺人畜等。言無記者。如不攝心意壞生草木掘地等。或隨世譏而起者。如非時乞食。夏中遊行。不受食等。皆被譏呵。故曰隨世譏而起也。
 
[0617a17] 且略引諸條等者。即指上來五例。言薄知方詣者。爾疋云詣者進也。至也。到也。謂我上引五條。薄知制戒本之方所。及所詣之處。即是下文心懷泥曰。是所詣之意也。方謂方所也。總撮苞舉者。謂總一化教興始終之說。觀於教興之意。只令眾生至於無上菩提之道也。
 
[0617a23] 云何為學者。將欲解其學義。且假問。生起教興來由。故曰云何也。為求四果者。積生植因。方證四果。極小三生持戒方證初果。是利根也。或七生持戒。或經六十劫修行。方獲為聲聞。上首如身子目連等。
 
[0617b03] 止隨前事者。此明下三十門中。雖各各有制意。皆是對前所為之事。而明制意。非是大家教興之意。尋條知本者。謂下三十篇是枝條。此教興一門是本。若尋下三十門之枝條。不識其意者。須尋此門。則識根本制意也。上來廣釋第一序教興意義竟。
 
[0617b08] [3]第二制教輕重意者。所以此門來意者。為下諸篇中。既持犯有輕有重。恐人不練。故立此門。序不同之意也故來。裁斷寔難者。判割重輕。唯佛能知。末代僧尼。不識機教之通塞。故言難。原彼能施之教者。則是佛也。教主亦佛也。所為人者。上中下根性人也。藥病相扣等者。此明機教相感。故曰藥病相扣也。豈可情斷等者。自意云。明佛是窮機故識輕重。今人異佛故。不能裁斷於重輕。故曰豈可情斷等也。
 
[0617b16] 雖然重覈遠標者。實被來裔者。裔由末也。裔亦遠也。覈者實也。標者望也。教也。此明制教意遠通遐代。名遠標也。在文自顯何假證成者。文即律文也。今序斯大略有七者。序其輕重兩意。不過此七種義也。若識此七條者。輕重之義可解。
 
[0617b21] 一興厭漸頓者。興由起也。厭者飽也。今舉事明之。如起厭善心盡一時犯一切戒名頓。得罪即重。若隨前後別別犯一二三名漸。得罪即輕此約起猒善心漸頓。明輕重意。二結正業科者。立云。佛以達了業體輕重。故便結戒。還約此業而科。故有輕重不同。且如殺人戒。以人多智慧。既是道器。戒報勝故。殺者得夷。畜生非道器。愚駭無知。殺結墮罪。乃至下篇。約結正業。有輕重故曰。三報果不同者。如目連問罪報經說。初篇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六十千歲。墮泥梨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如是六聚罪。果報輕重不同。亦如五八十具。感人天聲聞為[4]異。持菩薩戒。乃至成佛果為重。故曰報果不同也。四攝趣優劣者。且約初篇四戒說。若犯婬於三趣境。皆得重罪。下三戒者則有優劣。如盜人物重。非人畜生蘭吉漸輕。殺人則重。殺非畜蘭提漸輕。妄語人則重。非畜蘭吉。並是約趣有優劣故。結罪有輕重也。優則長也。劣由短也。五起情虗實者。且如殺戒。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是虗。結方便則輕。若人作人想是情實結重。盜約無主作有主想是虗。結方便蘭是輕。有主物有主想是實。結夷名重。故曰起情虗實也。六開制互立者。立云。如大妄語。制波羅夷是重。開其戲笑說還犯吉是輕。故知開制皆有輕重也。亦如離三衣宿制墮是重。若不得會開捨。而得闕衣吉羅是輕。七約行彰異等者。如上行居蘭若即許離衣六夜。下士居於聚落。不許離衣是也。誼者謂聚落。靜謂蘭若也。此約行明輕重也。並制教之本懷者。謂佛本制教有輕重之意者。不過此七種義。此七是制教之本意也。言據斷之宗體者。若欲斷割重輕。理須據斯宗體。此七是其輕重之宗體。故曰據斷宗體。上來七段不同。總是釋第二制教輕重意門義竟。
 
[0618a03] 第三對事約教判處意者。此門來意者。為明行事及判罪之時。須識本宗。恐橫加穿鑿。妄引他部。故有此門來也。對事者。謂三衣一鉢。結解諸界。安恣分亡人衣。並名對事。言約教判處者。既有前事。理有法被。法即教也。將教撿事。故曰約教判處也。判謂判割。處謂處分也。且如對亡物為言。須判斷是非處分輕重可分不可分。故云判處意也。
 
[0618a10] 言佛法東流幾六百載者。從西方流來此方。故曰東流。幾六百者。幾音其。久訓近也。此明佛法東流。自漢明夜夢。至今貞觀年中。猶少二三年。不滿六百載。故曰幾六百年。判割是非競封同異者。如昔有依十誦借衣鉢受具。而誦四分羯磨判為是者非也。言競封同異者。封由閇也。謂封執其懷閇塞不能開通。故曰競等。
 
[0618a17] 良由[1]尋討者不識宗旨者。謂各依當部受戒。及至行事之時。並不識其本宗指。所以即有競封同異。只是不識當宗之旨也。濟云。不識五部之宗旨。輙以己宗定他持犯。故曰不識宗旨等也。言行事者昏於本趣者。明行事之人於當部中斷割輕重。猶尚昏迷。不知本部輕重之相。故曰昏於本趣。昏者暗也。須依本受之宗行事。今若取僧祇持衣文。來此部行。名曰昏於本趣也。
 
[0618b01] 執教必佩真文者。佩由帶也。謂案律藏之文。非為邪教師。既帶真文。則識宗旨。由識宗旨故。行事不昏。由不昏亂故。不招他譏謗毀辱之耻也。淪乎嗤責者。淪謂沒也。溺也。沈也。嗤若博疋云。輕也。字書云笑也。應師云。嗤(死之反)謂輕侮也。今明執案真文。並免輕嗤重責之過也。
 
[0618b07] 豈得異部明隨者。本是四分受戒。今隨行中還約四分行護。四分文義具足者。則但用之。豈得用十誦僧祇等文而判割也。
 
[0618b10] 猶恐不曉大綱等者。謂如前所說宗旨本趣。名為大綱。欲明上雖梗概略約總相說此大綱。猶疑今人未了。故曰猶恐不曉。今欲曉明示誨。故曰更示其分齊。自意云。更示分齊者。通指此門也。脫罹[保/言]失者。脫是不定之辭也。又脫者誤也。罹(力知反)網也。愆者說文云過也。失也。失者過咎罪也。欲明偏用此一宗。判他輕重持犯。誤他前人。悔罪不滅。自身獲罪。彼復得[保/言]。俱墮罪網之中也。言其唯不學愚痴者。此明上來將已所學之法。判他持犯。非但他令罪不除。自復增其不學無知之罪。故曰愚痴。愚痴即無知也。
 
[0618b20] 今通立定格共成較准等者。勝云。此明前執一隅。但識當宗。不識餘部。今立三十門。通顯諸部。一一出十識僧祇等名。名為定格。格者正也。謂引諸部。共成此一宗各示其名。即定正也。共成較准者。今將此四分教文判事。被事若不同。則引諸部共成此一宗行事。使周備分明。故云成較准。較者明也。准者平均也。度也(爾疋文也)。一披條領等者。指下三十門為條。詺此一門為領。欲明三十門中約教所被事。引諸部文。一往處斷持犯。受體與隨行。輕重相違不相違。等不等義。恐迷引文。壅結在懷。將其此門照之。若披此門下。則疑壅悉除。名釋然大觀。釋者除也。廢也。解也。觀者照也。
 
[0618c07] 第四用諸部文意者。為三十門中。皆用他部。恐人不總其意。故有此門來也。如前序云苞異部誠文。括眾經隨說。即應此門也。
 
[0618c10] 本實一文者。原佛制戒。唯是一文。佛既滅後。大迦葉波結集法[2]藏□[3]誦。異世五師。相承傳授。更無異見。故曰本實一文也。但為機悟不同者。礪解。依真諦三藏傳云。一百年後分為五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為十八部。分為五部者。憂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論師。共論佛法。是時諸人。各以情見不同。有所偏執。毱多不能判正。遂分此藏為茲五典。故曰機悟不同等是也。言諸計岳立者。高山名之為岳。如諸五師各執己見曰計。謂執計情欲。各自稱言。我所見解。是高是長。既各稱高。故曰如岳。
 
[0618c20] 競採大眾之文者。初結時。則分為上座大眾二部。城內為上座部。城外為大眾部。其上座部。迦葉滅後。五師傳持。過一百年。離分五部。今言採者。前上座部。其眾大故。名大眾部。非前所論城外結集之大眾也。今鈔文言濫。
 
[0619a01] 輕重異勢者。如祇四錢三角犯重。四分但得輕也。摩觸二戒。四分通體蘭。伽論云。意在男者蘭。意在女者殘等也。故曰輕重異勢也。持犯分途者。如結淨地。十誦為犯。四分為持。故曰分途也。有無遞出者。立云。四分有庫倉。僧祇有樓閣。多論有道行界。五分水界。十誦有可分別不可分別聚落。四分有三種受日。十誦有三十九夜。祇有事訖羯磨。如是事非一。不能具錄。故曰有無遞出也。廢興互顯者。如結淨地。四分十誦俱有文。但廢興不同也。一有一無。名互顯也。又歌聲誦戒。五分所廢。四分為興。故曰互顯。
 
[0619a11] 二隨本者。重制名為隨本。如林中制。三趣同犯也。三法師語四意用文顯也。今引此論意。欲取第四句意用義。成今門中之意也。及三藏等廣說者。等者。約三藏教。非約人也。先觀根本者。此却釋上一本起句文。次及句義者。却釋前二隨本句也。後觀法師語者。却釋善見論主。五百無著之所說也。與文句等者。用等者。立云釋前第四意用文。然今引此論中四法來者。此是用他部文意門。便正取第四句意方便度用等文也。
 
[0619a20] 然行藏之務實難等者。行者則取也。藏者則捨也。欲明諸部。既輕重異勢。持犯分途。有無遞出。廢興互顯。今欲取欲捨大難也。且述其大詮以程無惑等者。詮是能詮大教也。上既明取捨不易。今則欲明我取外宗之文意。故曰述大詮程(除荊反)限也。量也。法也。我述大詮之意者。人若識之量。應不疑惑也。
 
[0619b02] 謂此宗中文義俱圓者。此下正是釋述大詮也。文義俱圓者。如四分宗中四重之戒。文義俱足。亦結界一法。文義俱足。約結界事。更無缺少。故曰約事無缺也。餘有律文不了事在廢前者。如律中用魚肉為五正食。此是不了之文。涅槃教興後。一切悉斷。律文不了之教。是涅槃廢時之前。故曰事在廢前也。有義無文無文有義等者。如四分有持衣加藥之義。而無其文。即用十誦文。無文有事者。如受鉢坐具三衣七日[1]藥亦道行水界解戒場並無其文而有其事也。
 
[0619b11] 必取義勢相關等者。如四分十誦護衣同護明相。此名義勢相關。故取十誦文成四分持衣也。必緩急重輕等者。且於受日十誦三十九夜。祇事訖是緩。四分約緣有三品是急。祇護衣通夜一會是緩。四分限明相急。言重輕者。如祇盜四錢三角得夷是重。四分犯蘭是輕。是非條別者。十誦和上不現前受戒名是。四分為非。五分借衣受戒得戒為是。四分為非。十誦白衣受戒為是。四分為非。故云是非條別也。言准論不取者。即善見論也。論云。與文句等者取。不等者莫取。今正指此文也。故文列四說者。謂律文有四大廣說。即增四文中明也。一有人云。我從佛邊聞如是語。二從四人已上和合僧邊聞。三從三人已下眾多人邊聞。四從一人邊聞者未得即信。應勘挍三藏教法同者。應語云。大德所說。與教相應。不相應等(云云)。今引此四說。顯前句與文句等者用。不等者莫取也。十誦墨印義者。同四分四大廣說也。墨印者異。說云云不定。動合規猷者。規者圓也。則也。方也。猷者法也。謂動合方法法則也。理何晦沒者。晦者暗也。謂我今作文者。其文義明顯。無有暗沒故云也。
 
[0619c06] 若不鏡覽諸部偏執一隅者。謂不見諸部明文。直取四分一文。鏡明也。照義也。覽者見也。涉事事則不周者。事謂如持衣加藥等事。事則不周者。謂無文被前事。故曰不周也。謂如第一師而但手持口不陳辭是不周也。挍文文無可據者。立云。如下第一師云我挍四分律無持衣加藥之文可據。故但即手持而已耳。互指為迷。誠由無教者。謂取他部者。指不取者為迷。不取者指取者為迷。如是互是非。實由不通諸教。故曰誠由無教也。
 
[0619c15] 若四分判文有限等者。立云。四分衣鉢不具。是不得戒之限不可取。五分偕衣之文也。
 
[0619c17] 或二律之內者。當宗為一律。餘三律通為一律。故曰二律。文義雙明者。且如五分四分名為二律。俱受十五日一月日之文。則是雙明。任情當宗採用也。親自披閱者有二說。初說。行事時須自披尋聖教。勸後人。義也。二云此句正是自述意也。云我今取他部者。是自披閱竟。不是傳聞。故云六師中。一二文顯也。第三師意者。四分捨戒文中。但謂對狂人。不成捨戒。足數文中則不明得不。其義合有律文不了。此師依十誦了文廣明足不足之相。便用他部也。餘無此義者。此師亦不取第四師。歌聲誦戒。結淨地等文明了。而但依他部所廢。故不用。
 
[0620a04] 餘亦參取者。參由同也。亦云雜也。得失隨機知時故者。此明諸師執見不同。若取外部文用者。名之為得。不取外部文者。名之為失。言隨機者。得失俱名隨機。取外部者。名為隨機而得。若不取者。亦是隨機名失也。以此得失取捨並是隨於機宜。然以用須知時故也。
 
[0620a10] 第五文義决通意者。此文來意前門中云有義無文。無文有事。今則決通元意故下。引年代眇邈等。
 
[0620a12] 夫理本絕名者。此明真如至極理本絕名言。言語道。斷故曰絕名。故立名標其宗極者。此謂將名召於理也。且如一切名字。皆詮於理。然真理雖絕名言。要假名言。方能識理。如月雖非指。至終假指以見月。今若不標名。莫知理之至極。如真如。涅槃。實際。彼岸。安樂。解脫。並是假名。若不立此名。將何詮無相之理。故曰立名等。名隨事顯者。事即情非情事也。對此之事約為名。此是假名世諦之法故曰。故對事而備斯文者。如對衣鉢結界安居等事。即有受持文結解文也。
 
[0620a21] 然考斯律藏言事並周者。考由定也。謂律中言教。對事對法俱周備。故云言事並周。眇邈者是深遠貌也。聲采者。謂佛說法。必假言聲。聲者教也。采者色也。即佛身微妙色也。法為時移者。佛滅度時眇邈。隨時法滅故曰。賓云。近時西國有惡王。毀滅佛法。時有一長者。情深慨世。無僧可供養。忽於道路。遇一老僧。即請還家。設純乳粥。僧食一口悲慘。長者恠問。粥不好耶。其僧報言。長者識我以不。我是佛子。羅睺羅也。所以悲者。今此粥雖是純乳。自覺其味。不如佛世純水煑粥。其味勝此。佛在之水。勝今之乳。我思此故以悲耳。准知法水亦轉減。故云。事多殘缺者。法本被事。今法既不足。故事有缺也。即如四分無持衣等文。不能辨前持衣之事。故曰殘缺也。加以五師等者。五部異執也。
 
[0620b11] 今總會之以通大見者。自意云。五部之律。言義矛楯。輕重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意解。古來執諍。連代不消。今總會通。故言為大見也。
 
[0620b14] 若文義俱闕舉一以例諸者。立云。如非時食戒。則無開文。復無開義。此一既爾。餘戒例然。此說不然。鏡中說對此門。科文為四。初至今總會之以通大見辨決定通取諸部之意。謂本藏具有。為多緣故闕。文非本無今通之。是括部執成前補闕之意。第二文義俱闕下四句正辨決通之應不中。有四句。初文義俱闕句者。不須取。次有三句。並判令取也。第三。然文義決通誠難廢立。彰决通用是難也。第四故律云已下引文證難決通之意。第二文義俱闕等者。若此五部之內文義俱闕者。是不合取他部文。此門大意。本四分一部之中。文義互闕者。取諸部文義來。為成此部。文義既其俱闕。何必取他部文。故知此句不應取也。舉一例諸者。四分律內文義俱闕。戒多有且舉非時食一戒。例諸戒故曰(此釋大覺記說也)。或就理有而成前事者。如持衣說藥之例。義理合有。而成其持衣之事。故取十誦文。成此部持衣事也故曰。或在文雖具而於義有闕等者。亦取諸部意。如五正食。是文雖具。義則有闕。涅槃教廢故。今取涅槃經文。定四分闕義。故曰義定也。論者前善見論意度用義也。或義雖必立當部無文者。如結大界濶狹。四分但言一日往反。今義准取僧祇文三由旬為量。故曰。以息餘謗者。謂不取十誦加藥持衣文。外人即云汝宗中教法不足。外宗現有明文。何以不取耶也。蓋封懷守株之人也。
 
[0620c13] 然文義決通誠難廢立者。正結上文也。開遮者聽制也。不然便有累於自心故無益於他境者。若不識決通之意。秉法被於前人。自他無益。謂前事不成。自又得罪是也。
 
[0620c17] 故律云文義俱同者。四分增十二文也。有四句。初句云文義俱同者。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第二句云文同而義異者。如用飲虫水。同護命故。文雖是同。所表義異者。如數胎閏。謂減年戒未開胎閏。受戒犍度中。亦開胎閏。兩文雖同。其義各異。減年戒。未為開。和上墮罪。犍度之中。為開弟子得戒。故是義異。第四句文義俱異者。如僧尼不同戒也。并隨經律者。如遺教善生涅槃楞伽是也。
 
[0621a01] 十誦有三事一本起者。即是須提那也。二結戒者。因茲本起。佛即集僧制戒禁之是也。三隨結者。即林中制也。二部戒律者。十誦律文初列僧尼二眾戒本是也。并及義解毗尼者。謂十誦律一部大藏通名毗尼也。謂彼律中初列戒本。已下即一一牒解。所解者通是毗尼故曰也。增一者十誦增一文也。謂從一至十。一上加一。故名增一。開遮輕重者。如五大色。名不淨。不許服。名為遮。非五大色。是淨。許服即是開。開即是輕。遮即是重。故云輕重也。是不淨遮等者。即彼律文也。如是等籌量本末等者。即彼律前後文也。
 
[0621a11] 比丘能知五相者。一緣起。二結戒。三隨結。四辨相。五開通。辨相者。入毛頭許等也。開通者。心亂痴狂等。皆名開通。不看他面者。即自有明解。心無疑畏。豈復看他顏色故曰。文略同上廣如彼說者。謂了論文中。有五相。前三略同上十誦三事。後二相如了論廣說。故曰也。
 
[0621a17] 第六教所詮意者。前門决通令取諸部。合文具足未知其文所詮何等。因有此門也。教者是能詮也。所詮者謂二持兩犯也。
 
[0621a20] 詮教之文者。謂即是律文也。其大趣者。謂持犯也。故曰止明持犯。
 
[0621a22] 境通內外者。謂持犯二行。或用內心。為持犯之境。或用外事。為持犯之境故曰。內謂行心結業者。謂於識想受行四心。行前三心。此屬無記。不能成業。流至行心。隨作善惡。方成結業。言結業者。結何等業。謂結持犯之業。內起三毒是犯。將毒為境。內起三善。翻此三毒名持。即將善心為持境也。此之二境。俱結在行心。非前三無記也。故曰。外謂情事順違者。情是有情境。事即非情境也。此之二境上。俱有持犯。故曰順違。但令教行相循始終無犯者。教謂律教也。行者是心行也。循者。深云。循是環。謂是不間斷義也。勝云。循者巡歷也。但將教約行。將相巡歷不與犯緣相應者。皆名持也。慈云。循是相應義也。與教相應也。言始終無犯者。初受具已曰始。一期報盡曰終。護之光潔名之無犯。若生來不學於法無聞者。謂從初受具已來。名曰生來。非出父母胎也。不識持犯輕重。開遮如非之相。故曰於法無聞。何以得知受具已來名為生來。律序偈云。佛戒所生者。爾乃是真生。猶如鴦崛魔。如來所記別。[1]是兼福罸者。如新受戒人不知教相。見塔上草淨塔拔[2]草望心得福。望違佛教得提。故曰兼福罸也。事情虗實者。謂可學九句中。識事識犯。則結根本此情實也。不識事不識犯及疑等。亦結根本。名之為情虗。事虛實者。境想五句中。一二句境實。第三句有虗實可知。非人畜來替也。初句結夷。後句結蘭罪。夷蘭雖殊。莫非是犯。故曰不問等。此通名持犯者。謂汎於情事上。明其持犯。未辨其輕重等。相故曰通等。
 
[0621b23] 若結篇正罪者。謂結五篇之正罪也。窮諸治罸者。謂斷割罪時。先須窮覈其輕重也。束其方便等者。謂攬方便為果罪也。先須問其情所犯觀其所犯與教何處相應。為與方便相應為與果處相應也。此則量據覈其實情義也。輕重得於理教者。理者。謂業道違理罪。教謂違制教罪。即違理重。違教輕。今斷割人。好識其輕重。乃得分其理教二種分齊。則斷割皎然。蕪者草穢地曰蕪。謂既覈得實情。與教相應。斷其持犯者。無有濫科之過也。此別名持犯者。此約對治為言。故曰別[3]明持犯。
 
[0621c09] 第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者。七部出家五眾。在家二眾名為七部。[4]言教者。化制二教也。
 
[0621c11] 顯理之教乃有多途者。謂佛隨機設教。皆為顯真如之理。眾生機有各別。教則隨機差別。故有多途。雖然不出化制二門。故曰大分為二。
 
[0621c14] 但汎明因果者。謂但汎明善惡二因。感苦樂兩果。修善行福。作惡得罪。忍辱端正。不殺生長壽等。故曰汎明等也。識達邪正者。即涅槃經云。此是佛說。此是魔說。八不淨物畜者是邪。不畜者是正。畜者是魔眷屬。非佛弟子。又不信因果是邪。歸依三寶是正。廣如涅槃邪正品說。科其行業沉密而難知者。且如化教。但論不應殺生。而不分殺生有輕重之門。今欲科其輕重之業不知。故曰難知。顯其來報明了而易述者。如持五八十善戒人。得生人天等也。現觀因則知來報。故曰明了而易述。
 
[0621c24] 二行教等者。南山律師云。言行教者。依教興解。非行不成故曰行教。亦曰制教。教由制興。故曰制教也。定其取捨者。若依教如法者。乃可行之名取。若是違教非法者。不可行之。名捨。立其綱致者。五篇七聚名綱致也。決於疑滯者。謂疑犯疑持。疑於輕重。雍滯積年。於事不了。一見律文。解便通達。故曰決於疑滯也。指事曲宣等者。謂行教。一一戒。皆指一一事。曲宣說。不同前化教汎說。婬盜不顯於境犯處等。今律教。即顯其境三趣優劣得罪差別分齊。一披盡解故[1]曰不假重攬。事有再科之愆者。如犯殺盜等罪者。科違戒罪。復加業道一罪。故云再科。科謂科罸也。
 
[0622a11] 然則二教循環非無相濫者。濟云。化教中。亦有制教。制教中。亦有化教。故曰相濫。何者是邪。如涅槃楞迦遺教。豈非化教。其中即明戒律之義。又如四分受戒犍度。初明如來度五俱隣等。說四諦十二行法輪乃至三輪度外道等。豈非制教中而亦有化教。故曰非無相濫也。舉宗以判。理自彰矣者。立明。化教用理為宗。約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業為宗。行教約事為宗。則用身口業。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環相濫。今舉此二宗。分判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
 
[0622a20] 謂內心違順[2]托理為宗者。如若內心違理起心則成犯。若起心順理則成持。持犯成就。皆托理生。故曰托理為宗也。則是化教也。外用施為等者。此明行教。身口不動雖復起心。未違行教。待動身口。方可科罸。故曰必護身口則依行教也。
 
[0622b01] 故經云者。此善生經文顯也。所以更分者。此是生起今明意也。諸教雖明化制二宗。恐人不練。故我分別。作此一門也。
 
[0622b04] 恐迷二教宗體者。化教以防內心為教宗。制教唯防七支為教體。作此分別者。恐後人迷故。所以我更分之也。妄述業行是非者。如依制教之人。殺畜得提。罪懺已不知業道。妄述己之清淨也。復有僧尼依化教者。見受苦眾生殺之應有福。有何過失。雖無業道。而不知與制教中具緣相應。得違教罪。妄述我是清淨也。故曰永者長也。蠲者除也。簡也。謂除上妄述之見所由也。
 
[0622b12] 第八僧尼乃至通塞意者。通塞者。立云。如受戒懺罪。僧通得作為尼名通也。自餘結界受日等。但可自眾相對而作。互不得通。名之為塞也。
 
[0622b15] 同戒同制事法相同者。如五篇中僧尼同戒。皆名同戒。安恣受說此皆同制。事法相同者。謂情非情。事即長衣鉢等皆同也。法謂羯磨。對首。心念法。是同。名事法相同也。行用儀式具在諸門等者。立明。如安恣等法。並在三十門中。任意詳用也。隱而難知具在隨相者。立云。下隨戒釋相中。僧尼二眾之戒。廣釋其名相也。故曰具在隨相也。
 
[0622b22] 謂輕重不同者。如尼摩觸得夷。僧得殘。漏失僧殘。尼提。尼不安居犯提。僧得吉。故曰輕重不同也。有無互缺者。僧無洗淨過三節戒。四獨。言人。紡績戒等。唯是尼有而僧無也。尼無輙教日暮等戒。僧有。故曰有無互缺也。犯同緣異者。高云。如與外道食戒犯同。與緣有異。僧與出家外道。尼與出家在家外道。皆犯。又如畜鉢戒僧開十日不說即犯。尼入手當日不說即犯提。其罪是同。開緣有異。故曰犯同緣異。
 
[0622c06] 此但分其宗類等者。謂且分兩位。有同異互缺輕重等。然未明不同之意也。猶未顯其來詮者。未顯僧尼之戒不同。有無之所以也。具[3]如大疏者。如首律師疏中。具說所由也。
 
[0622c10] 第九門下三眾者。式叉及沙彌沙彌尼。名為三也。
 
[0622c11] 若約戒體同大僧無作者。明其所發無表之戒體量同大僧。故下云隨行類等塵沙。又報恩經云。沙彌十戒。比丘具戒。始終常一。隨時立名。譬如樹葉春夏則青。秋時則黃。冬時則白。隨時異名而其樹葉始終是一葉。戒亦如是常一戒。隨時有異。賓云。若受沙彌戒時。與大僧同發得無表戒體者。沙彌時既得具足戒。更不應受具戒。又違婆沙文。彼論云。近事受勤策律儀。不捨五戒。受得十戒。爾時成就十五律儀。勤策受苾蒭律儀。爾時成就得二百六十五律儀。論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得十五律儀。至具戒位。方加其數。何容沙彌普緣普發耶。答論據十戒。成沙彌性。不遮普緣普發無表。故無妨也。
 
[0622c23] 自外行法不同者。勝云。五德十數等。又安恣說戒等故曰。取捨有異者。如壞生為供養三寶緣則開。餘無此緣。則制。制則名捨。開則名取。亦云持則名取。犯名捨也。
 
[0623a03] 式叉摩那六法等。此是外國語也。此翻式叉為學法。摩那為女。故曰學法女。謂學具六法防四重。六法者。頌云。染心摩觸盜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同諸三眾學之者。大僧與大尼為二。二眾沙彌為三也。勝云。僧尼為一。沙彌為二。沙彌尼為三。故曰同諸三眾學也。
 
[0623a09] 第十門僧祇律是根本部者。僧祇部。外國云摩訶僧祇。此云大眾。此是城內。前結集者。名上座部。以迦葉在座年老得名也。眾既五百名大眾部。呼此上座[1]部為大眾部耳。實非城外結集之大眾部也。今茲五部皆從前上座之大眾部出。故呼僧祇。城外大眾部。非四分之根本也。所以將僧祇為五部根本。據大集經云。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既言遍覽五部。明知非五部數。故判為根本部。若依宗輪論。舍利弗問經。言初破分為二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是中上座部。則四分之根本也。然大集僧祇律即是四分等根本也。二論者。謂大小乘論也。
 
[0623a20] 愚藂者。有云一人無智曰愚。十人聚一處曰藂。余智同螢耀者。此是謙遜之辭也。云我智若螢光。以我之解。助佛之化者。喻若螢光助於日也。深云。螢若晝出。則無其光。夜出則。微有小光也。余亦然。若正法之時。不敢助佛化。助亦無力。如螢晝出則無光也。今末代之中。隨分助佛弘化。如螢之夜出似有小光也。故曰同螢耀也。
 
[0623b03] 言疎庸者。不親佛法曰疎。非文非武曰庸。應師云。庸謂常愚短者是也。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友。名之為庸也。輕侮猷言等者。三蒼云侮慢也。猷者法也。謂我何敢輕慢法言。戲論者。若言非非有非非無。即名戲論謗也。
 
[0623b08] 學有所承等者。謂我親承首律師所也。聽講律得二十餘遍也。承必知本者。謂師師相承相傳不絕。故曰承也。親知如來制之本意。故曰承必知本也。每所引用先加覆撿者。謂今鈔中。且引諸經論及古人章疏等。必先勘覆看其如非後方引用。故曰先加覆撿等也。於一[2]一事下廢立意多者。如律中犯重比丘開其學悔。古人判云。若犯已未覆。開悔。曾覆竟不開悔。今廢此義。但使臨懺之時。盡露一切開悔。此義須立。又律中云餘處行。古人解云。是餘房行。此義須廢。今解謂是出界外。此義須立。如是等事非一。故曰一一事下。諸師所存情見繁廣者。古人立五種得戒義等。廣釋受緣受體發戒時節。當今闕緣多述無益。是繁廣。故曰情見繁廣也。
 
[0623b21] 及教通律論理相難知者。教者律教也。謂論解律。名教通餘論。言難知者。如諸論中。或云表無表作無作教無教。又多論云。作戒以色為體。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如是判釋。理相難識。通解論文者。方能了達也。故曰難知也。
 
[0623c02] 而抄略證文多不具委者。今鈔中取經律論文具述來。但是相應之言。即引將來入其宗也。欲知其始末者。且如破僧違諫戒始末繁廣。不屬今時現行。若欲更窮所由。非鈔之意也。
 
[0623c06] 臨機有用等者。謂如對受說安恣訃請等事。即披文而用之。不勞問於他人也。豈復疑於罪福者。既執事案文。何所疑。罪福者。福持罪犯。豈疑持犯也。
 
[0623c09] 不急之務者。謂遊辭也。真宗蕪穢者。指鈔為真宗。謂若更加不急之文。便是荒穢。致使後人行用則昏迷不識其意故曰。鳥鼠之喻等者。此況真偽。如蝙蝠鳥取不得鼠取不得。其鈔中若加不急之文。竟致後行事之人真取不得。偽取不得。故假喻鳥鼠也。
 
[0623c14] 此之十條總束諸門者。是都結上十門也。謂此十門。是綱領以分別。橫括下三十門也。
 
[0623c16] 夫宅身佛海者。從此夫字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宅由居也。謂居身在佛法海中也。故曰。言飡味法流者。謂心服於道水。故曰。形廁僧位者。廁由間廁也。言行唯三位者。謂今三卷。攝三位行盡也。
 
[0623c20] 識達持犯乃至體相具矣者。謂中卷。廣明戒體相狀。及隨戒之相。故言體相具矣。外德彰用者。謂識達持犯。具如中卷。方能秉法被時。善解匠物。故曰外德彰用。綱領存矣者。謂上卷是佛法綱領。統收萬法。下卷乃是網目。還是綱領之所攝持。舉領則毛端。提綱則目整也。自他兩德成相多途者。明下卷之文。雜行乃有益物及自利也。如導俗化方是利他。若頭陀等。是自德。故曰自他兩德。問上序中明三卷之意。前明上卷。次明中下。此何故先明中卷。次明上下者。答大有所以。上序中明者。是大家眾法次第故。先明眾行住持。然後明受戒懺悔之別行也。今此所明。將中卷居前者。欲明自行是立身本。體相既立。方能秉上卷家僧眾之法。所以先明中卷。
 
[0624a09] 然則事類相投更難量擬者。應師云擬者向也。說文云。擬由度也。比也。類者例也。如受戒事。則有受戒類。如結界事。則有結界之類也。今若不從類例。標名題者。但散亂而說者。尋討則難故曰也。若長途散釋寡討論者。勝云。若今十門。更長途。一一散說。下三十門事意。此則不可盡其底。故曰寡於討論也。討由治也。使舉領提綱毛目自整等者。將此十門。名為綱領。下三十門中所有諸事。盡是毛目也。若識此十門綱領者。下三十篇毛目自顯現也。載由則也。隨事隨依者。勸勵僧侶。精進護持。永離破戒之穢流。蕭然而得解脫。上來第三總釋十門義竟。
 
○[1]標宗顯德篇第一
 
[0624a21] 將釋此篇。大分為二。初標宗。次引文成德。就初又為二。初至法輪不再轉乎已來。明出家之人。於眾別二行。有依不依。招其損益。勸捨損從益。以令教行。第二從今略指宗體行相已下。正明宗體。就初復二。從初至興替在人也已來。明不依眾別二教。於法有滅失之損。二從深崇護法者已下。明依二教有建修之益。就初又二。初明淨眾教不容非。約喻以顯勸釋等義。二從容致濫委以亂法司已下。明非法眾主御於眾行。正明有滅失之損。就初文中分四。第一法喻雙舉。以明眾不容非不宿不越(不宿即眾行。不越即別行。此中偏舉此二行者。良由眾別二行攝一切行盡故)。第二從故凡廁預下。勸成上不宿不越之義。言尅須清禁無容於非。勸上不宿之義。沐心道水等乃至無染於世等。勸成上不過越限之義。所以若染於世即違聖戒限故。第三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已下。釋上不宿不過所以。令不越不宿。為欲光道顯德故。第四而澆末淺識已下。轉釋第二勸意。何意苦勸云無容於非。無染於世耶。釋云為澆末淺識庸見者。多雖形服參緇侶。而行不依律。若不苦勸。便容非染世。故須勸之也(四文中此初文也。此文中)。
 
[0624b16] 言律海沖深者。即法喻雙舉也(律法也海喻也)。沖虗也。問何以將律喻海耶。解云。海中有八不思議法。戒中亦有八不思議。故以為喻。津通萬像者。津潤也。亦度之義。謂如大海津及無邊。為一切人物濟度之處。律儀亦爾。慈津及塵沙之境。為潤眾生之芽。涉生死流。到涅槃之岸濟度之處。故曰津通萬像。萬像即萬善也。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屍者。謂如大海具八不思議。雖無物而不包。而終不宿死屍。律海亦爾。雖復普恩流萬品。攝受一切。而終不宿犯重死屍。設有則羯磨擯出。故曰喻不宿死屍也。騰岳波雲而潮不過限者。馬走曰騰。高峯極峻曰岳。謂如大海之波浪騰涌如山岳。如上雲而至潮終不過限律海亦爾。今治犯重僧尼及犯僧殘人時。其羯磨作法。威力德用。亦大同彼海波浪。而若有犯重僧尼。不得非法治打。杖罸。但得以白四擯出置於眾外。故曰喻潮不過限也。
 
[0624c07] 故凡[2]廁預玄門至無容於非者。此則勸成上不宿死屍義。謂身居三寶位。欲廁玄妙定慧之門人。宜不應容犯重非法人也。故曰沐心道水者等者。此則勸成上不過限之義。謂出家入道僧尼。淨心持禁戒。不樂人天之樂。求出世之樂故曰。故能德益於時乃至亦超塵網者。此則結上二句。謂淨心尅持禁戒希出離道人者。[3]道德內充。嘉聲外聞。能生物善。匠導眾生。加以速出六塵五欲之愛網。故曰德益於時迹超塵網也。超由出也。良由乃至無以顯德者。此則釋上不宿屍不過限二句所以。謂若不依律法修四威儀者。其外儀則不可觀也。何得生物善。內心無道。由何顯其外德。故曰非法非道無以光顯其儀德。引上辨得。此下辨失。
 
[0624c20] 而澆末淺識等者。此下明滅法之人。謂雖受得佛戒。而無護法之心。令[4]滅疾滅也。引文中澆末者。澆者薄也。謂末代澆薄之流也。庸見者。庸淺近。薄皮名皮膚(言夫)。名參緇服者。參由同也。雜也。緇者黑也。學非經遠者。積年集學。名為經遠。如上淺識之人。不能經遠尋師故曰。情既疎野等者。不親佛法曰疎。心在理外曰野。野是逸義也。謂情常蕩逸。無係念於法。故曰疎野言寧究真要者。寧由安也焉也。謂其不親法律人。則不進生定慧。安知出離之道。出離之道。名為真要。封懷守株者。封由閇也。謂閇執愚心也。言守株者。草木根也。宋時有人逐兔觸株而死。後更於中終日守待。時人號為守株而待兔也。言志絕通望者。謂受得戒謂究竟不知戒是菩提之因。又不修習定慧等出離之益故曰。絕通望局之心首無詣者。謂受戒竟。謂為果滿。其出言亦無至趣故曰。爾疋云詣由進也。造奏詣進此是一義也。意雖論道不異於俗者。謂受得此戒在身說此戒善功德。狀似論道。但求其名利。都不忻求出離生死。故曰不異於俗也。況談世論孰能體之者。上句明學者尚自不知。今此下明今不學者。孰由誰也。謂談世論之徒。誰復能體斯戒法。
 
[0625a16] 容致濫委至于興替在人已下。明非法眾主御眾行正有滅失之損。此文中容者受也。委者任也。迷也。安也。謂容受此非法無德之人。濫安法主之處。則濫亂佛法。故曰亂法司也。肆意縱奪等者。肆由放也。謂如止濫法司之人。不依法教。放縱身口。於徒眾有愛憎。憎則犯輕而重斷。愛則犯重而斷輕。此名縱奪。於愛是縱。於憎名奪。言專行暴尅者。專由一也。任也。謂於所嗔之人境上非理加罰。故曰專行暴尅。尚非俗節所許者。謂俗中高士尚不可[1]吐杖捶。能行仁慈。況乃出俗僧徒而反行之。新學困於磐石者。磐石謂大石也。謂此非法眾生。畜養門徒。常令酤酒買肉。不教法用。至年長大。欲往遊方聽學。遮不與去。有三意故。一恐學問勝己我便墮負。二恐彼識達教相見我等過知我是非。既不許出如大石壓草不得出頭也故曰。律要絕於羈[革*必]者。在身名羈。在口名[革*必]。是馬之羈[革*必]也。戒律名羈[革*必]。謂不依戒律放縱身口。造種種過。狀如馬無羈[革*必]。故言絕也。言正法玄綱者。詺戒為玄綱。亦名定慧曰玄綱。謂今既不依教行。無人能續。故云玄綱覆墜也。
 
[0625b11] 故知興替在人者。此一句通結上文也。興字結上迹超塵網文也。替字結前澆末等之文也。深崇護乃至法輪等者。若能為眾主人勸門徒後生人欲令其學問紹隆佛種即是深崇護法也。既能依修行即是轉法輪也。故曰何患。今略示宗體行相者。此生起下四種是其宗體也。
 
[0625b17] 夫[2]戒隨器為功者。器者眾生根器也。器有大小戒亦有大小。故言隨器也。行者以領納為趣者。謂能受戒人即領納所受之法也。如白四羯磨。一念之頃領納妙法居懷也。而能善淨身心稱緣而受等者。謂身無遮難。發斷惡修善心。師僧清淨衣鉢具足羯磨成就如是內因外緣兩種相應。方發無作戒。所發戒體能與聖道相應。故名相應之道。若情無遠趣差之毫微等者。謂不知因此戒法能至佛果。無心希求名無遠趣。因緣小差受者。無心空加作法無益。故曰徒染法流。言將何以為道之淨器者。夫戒者。為萬善大器以戒為器。能盛萬善功德。故稱道淨器。道則萬善也。為世良田義復安在者。謂剃染為相持戒為性。性相兩具堪為福田。今既受戒不獲。福田之義安在。安由寧也。
 
[0625c06] 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行門徒眾也。謂清身心入行門之徒眾。意悕涅槃之果。故曰遠悕圓果也。言無宜妄造者(草盜反)。謂受戒者。須遠求菩提。莫希人天之樂。造由趣也詣也。言令契入無滯者。至心緣其戒善功德。令與我心相應更無滯礙也。一說名無作戒體為無滯也。言故經云等者。即涅槃經明無作戒體。今引此經。證成上無滯之義。據此明後釋為當。
 
[0625c13] 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軼[3]者。軼有二音。一音逸字。統云過也。一音(田結反)謂車軼。即當此用。多途者。謂境通塵沙境相。故曰多途。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者。隨意欲取五八十具戒等故曰。若任境彰名等者。所發戒境無量。從此彰戒數名。則有無窮之稱也。且據樞要者。廣疋云樞是門臼也。謂戶必依樞住。凡聖皆依此四法住。故喻樞要。
 
[0625c20] 語法而談不局凡聖者。謂若凡若聖。通有此戒法也。如沓婆受戒也。直明此法至出離之道等者。謂我今更不論其不局凡聖之所由。且明其戒法之義。故言直明此法也。言必能軌成出離之道者。謂此戒法可軌可則。能出離生死。成無漏道也。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者。謂能受戒人。須信知有此聖法在身。乘之得出離生死也。
 
[0626a03] 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等者。謂聖人乘此戒法。得至聖果。故知今所受者。即是聖法。就已成聖者。為言故云就已成而言也。上來就戒法中。分三段中此第一則出法名體。即所求之法也。
 
[0626a07] 但令返彼生死等下至長養此心使隨人成就者。教令發心。即能求心也。即緣境立心也。此恒沙善法者。因緣未具時不可得。說但信有此法為因所起。起竟此法在身。能軌生出離之道。此則第二教令發心也。第三乃可秉聖法在懷者。謂上二段。令信有塵沙二諦善法。為所緣境。又教令立心。此二因既具已。乃堪可秉聖法也。此中未即已秉聖法居體。乃可堪加聖法。習聖行耳故曰。上文高栖累外者。栖由息也。累者生死罪累也。謂既有斷惡修善返生死之心。此高昇三界之表。栖息於塵累之外。故曰高栖等也。言隨法之行者。勝云。受持此聖法在身。起動施為。皆須護持。名為隨法之行。
 
[0626a19] 二明戒體等者[1]通論者。通律之論也。成論多論等。唯明其所發表無表戒體。今直明其能領心為戒體。故曰直陳心相也。相者即法界塵沙二諦等相也。以心緣此相。故言心相。故名為戒體也。
 
[0626a23] 要期者。斷惡修善誓願也。施造方便者。受前八條也。請師求戒等方便也。惻思明慧等者。惻由悲也病也。悲念眾生也。此心即名明慧。愚心不悲痛故。前法者。指前門戒法名為前法(云云)。此要期之心等者。上持戒心。與塵沙境妙法相應。因緣相扣。三羯磨竟。於彼二種法上。假緣引發生起此戒。名曰緣起。領納在心名為戒體者。將受戒人能領之心。為戒體也。
 
[0626b06] 必須廣修方便者。深云。廣修四正勤也。謂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惡令不起。已生之惡令滅也。撿察身口等者。即防身口七非。此名戒也。言威儀之行者。上撿察身口。能防名戒。其相是麤。今則於微細威儀行住坐臥四儀可觀。故曰威儀之行。尅志專崇高慕前聖者。尅由能也。明諸佛羅漢。並此戒。能得出離生死。因茲戒德降魔成道。我亦効之。故曰高慕前聖也。持心後起義順於前者。此明前要心受時誓持不犯。今已受後。能順前期不違本心故曰義順於前也。
 
[2]四分律鈔批卷第一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二本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0626b23] [3]第[4]十隨文判釋者。就中分四。第一釋序。第二略釋三十篇名。第三釋十門。第四廣釋三十篇之義。於第一釋序中。又分為三段。第一從初戒德難思下至群籍息唱來。明其三學相形優劣不等義。第二從自大師在世下至同異區別來。明其師資傳法興替所由義。第三從自非統教意之廢興下。明其除疑決滯撰結今文。謂正序此鈔之意義也。於此三段之中。更分為二。從初至遺風無替來明[5]其是。二從逮于像季下則明其非。兩段不同。今即是初。
 
[0626c08] 夫戒德者。夫是發語之端也。又云。凡言夫者。下薀深旨也。而戒是因。而德是果由。先能持戒。即是其因。當知招樂報。是得其果。故云戒德。故持地云。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故稱戒德。德即得也。亦云為物所稱曰德。欲顯佛弟子若能持戒。外有善聲。內除煩惱。名之為德。又云戒者眾善所依。故稱德也。又酬功曰德。由今有無作戒體集在身。集生眾行。當來必招解脫之果。果酬今因。故曰德也。又德者。字統云。外德於人。內德於己。常無所失。故謂之德。今明猶戒施造有其軌。能得一切諸行成就。故曰德也。故遺教經云。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故知有戒。即生功德。故曰戒德。自意云。但諸經論嘆戒文多。戒為萬善之因基。當三乘之標首。趣菩提之正道。越生死之良規。是佛法之壽命。則行人之方軌。故曰戒德也。言難思者。濟云。如一白三羯磨竟。發得無作之戒。於一切有情及草木大地虗空無邊境上。發以戒善功德。豈是情能思量。故曰戒德難思。立云。戒從境發。境過萬有。情與非情。斯境無量。戒豈有邊。邊不可求。是稱難思。又云因戒發定。因定發慧。能斷除煩惱。尅趣菩提之因。藉戒為本。功深萬善。故曰難思。深云。非情之所測。名曰難思。有云超逾圖度之外。故曰難思也。然難思者。有其二義。一約體難思。二相難思。言體難思者。秉白四教法。第三羯磨竟。一剎那頃。發於無作之體。非色非心。萬善初基。三乘正因。故曰體難思。二相難思者。以其從體起行。行則假相而詮。相周法界亘塵沙境。一一境上。發諸律儀。彌亘既寬。是相難思也。故善生經云。虗空大地草木眾生。此四喻比量。豈是心慮能及。故曰難思。謂量同大虗。德周大地。此指戒體難思量也。亦得云約教明難思。德既眾矣。非心之所思。故曰戒德難思也。冠超眾像者。此正歎戒尊高。借喻首飾也。未著曰冠(平聲)。著之在首曰冠(去聲)。如衣未著曰衣(平聲)。著竟曰衣(去聲)。如冠著之在首。眾衣必以隨之。喻戒能居上。定慧必隨後起。以戒為先。故冠定慧及萬善之首也。戒超萬善之頂。如冠幘在[1]在眾衣之上首。超言勝也。言眾像者。眾由多也。像由似也。萬善之行名為眾像。戒居其首。故稱超也。又云因戒發定。定能發慧。慧即多聞。多聞故解脫。解脫故涅槃。誠由戒力。推功居前。故曰超也。又云如人著冠在首。超於靴履衫帶上。名為超也。即此靴衫曰眾像。今定慧萬善曰眾像者。皆因戒發。戒則居尊。喻之於冠也。深云。眾像謂眾色[2]象也。以戒非色非心為體。故超萬色也。有人云。聖教無邊。名為眾像。戒最居上。故言冠超。勝云。戒者能生定慧。定慧所依故。德超二學。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慈云。非但定慧二學由戒而生。一切諸行。皆由戒立。故稱尊貴。若無此戒。萬行不生。何能剋聖。故經云。若無此戒。諸善功德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以此推之。從所依立名。推功皈本。故云冠超眾像。為五乘軌導者。為訓作也。三乘并人天是五乘也。軌者則也。字統云。導者引也。示也。今此明戒正是五乘之本。能持則出離三途。得人天三乘之果。若分行。亦能得人天等。如五戒得人。十善得天。乃至盡持得佛果也。亦云。戒能軌導眾生。至於五乘之果。故曰也。又釋。為五乘軌導者。勝云。此句顯行因有感果之用也。軌者正訓轍也。用轍訓法也。故諺云。閇門造車。出門合轍。此明楷模定義。論云。能生物解。有法則故。故名為軌也。導者。左傳云通也。引物使通曰通也。故論語云導之以德。應師云。導者度量也。字從寸作。此明[3]受道於人。寸思度量。故曰為五乘之軌導。三釋皆當。寔三寶舟航者。寔由實也[4]甚也。亦取其是義。明戒能運載行人。度生死大海。至三乘聖位。喻之如航。舟是船之總名。航是舟之別稱。此明眾生久沉淪於欲海。取濟無由。佛示以三寶。令其歸仰。乘戒舟而逈渡。截愛海之濬流。故曰也。又字統云。並船曰航。單船曰舟。由戒在世故。三寶不墜。以戒能載運三寶。令佛法光顯不沒。故曰三寶之舟航也。故華嚴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眾。心無憂悔。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能令三寶不斷。法得久住。又見論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即舟航義也。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者。謂若能依此律教建立修行。定慧方從此生也。戒則居先。功高定慧。故曰莫等。非謂餘之二藏當分無建修之功也。但由慧起。假於定發。發定之功。非戒不弘。但推本於戒耳。故成論云。戒如捉賊。定縛慧殺。功由戒捉。故曰莫等。即遺教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也。又解三藏之功。由鼎三足。功無優劣。今論佛法創首。必戒為先。何以故。以戒為一切所依故。約斷煩惱而論。要假明觀(云云)。有云依教者。通約依佛三藏正教修行也。簡餘邪教。如外道烏雞鹿狗等戒。則非可依。又釋。依三藏聖教修學。戒是初基。能生定慧。定慧由戒而生。推功皈本。故言莫等也。住持佛法群籍息唱者。住持佛法非戒不能。故文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也。故經云。我不滅度。半月一來。又云若我在世。無異此也。故知毗尼之藏。功被末代。又善見論云。毗尼者是汝大師。又云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歲。豈非毗尼之力也。若修多羅。阿毗曇二藏。但說沈密之義。明因辨果。其理幽深。言無所寄。不能住持佛法也。又解。經教之中。談理無窮。是群籍義。群者眾也。薄書曰籍。即修多羅毗曇二藏。詮於定慧。定慧之教。但能遣有滅空。空不異色。論色色不異空。此乃至空即色。何曾滅色求空。即色即空。不勞離空而求色。論茲妙理。群籍盛談。若欲住持[1]佛法。俱須息唱。故律中簡集智人。要是明解毗尼者。方得留在眾內。若但解餘經論二藏。談說大乘。雖廣博眾經。而不免駈出也。
 
[0628a06] 上來明三學相形優劣不等義竟。自此已下偏約毗尼藏嘆戒功能也。自大師在世偏弘斯典等者。夫教不孤起。必假人宣。宣人唯佛稱主。明茲律藏不同餘經。經則不簡人與時處。諸天諸仙。菩薩聲聞。但能說之人。為佛印可者。則得名經。又隨至一處一時說法[2]師即名為經。而經教又通道俗。今此律則不爾。局佛自說。要在僧中。唯被內眾。故能闢不諱之門。示秘密之深術。故廣張教網。大樹厥儀。示輕重之兩儀。明止作之二行。簡時簡處。不對俗陳。故曰偏弘。又解。佛在半月。每自說戒。後因過起。方命別人。故曰偏弘。濟云。佛說經教。但一時說。更不重說。故不得言偏弘也。若毗尼之教。佛前說竟。後若未圓者。尋復重述。乃至涅槃。常制戒律。故曰偏弘也。言典者。此是經書典籍也。如尚書云作堯典[3]典。外學家釋曰。典者常也。言可為百代常行之道。故曰典也。爰及四依遺風無替者。爰由及也於也。上既佛在皆自弘宣。今明滅後四依出世亦弘宣於法而不替也。佛雖滅度。用此教法。付大迦葉。乃至異世同世五師。及至四依出世。弘佛所遺之風。不廢替也。言四依者。汎論三別。謂人法行也。行四依者。即常乞食。樹下坐。糞掃衣。腐爛藥。法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人四依者。立云。約大小乘合論。若大乘四依。如涅槃中八大人覺為初依。斯須二果為第二。那含為第三。羅漢為第四。就小乘明者。初七方便人為第一。餘三同前大乘所列名也。皆謂小乘羅漢大乘羅漢等。如涅槃中所明。此是大乘四果。盡是菩薩。假為此羅漢等之名(云云)。尋涅槃疏中亦有此意。如涅槃所明者。總是菩薩耳。又約榮疏解四依。大小乘相對辨者。一者如涅槃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即地前菩薩。以擬小乘七方便人。同為凡夫未真斷惑。是故說為具煩惱性。為初依人也。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初地已上。六地已還菩薩。同在欲界。以擬小乘苦忍已上斯陀已還。此之二果。雖入聖位。同未離欲界。是故合為第二依人也。或云初地至七地也。然聲聞以見諦為麤。思惟為細。菩薩以三界為麤。習氣為細。今六地終心。斷三界結盡。猶如須陀洹斷見諦結盡也。七地始侵習氣。如斯陀含侵思惟結也。以其麤細盡不盡同。故將初地至七地以擬二果也。阿那含人是名第三者。七地已上。九地已還菩薩。離分段身。入深法位。以對小乘阿那含人。已出欲界。同為第三依。或從八地已上數之也。阿羅漢人是名第四者。十地菩薩。學位已窮。得擬羅漢所作已辦。為第四依人也。此無學果。正使已盡。習氣未盡也。迦葉起儛。身子起嗔。難陀悅色。畢陵伽罵河神等。皆是習氣。然此但是煩惱餘氣之勢分也。不能成業。無有體性也。今正取人四依。明其人能弘傳律藏。使大師遺教之風無有廢替。故曰爰及四依也。遺者爾疋云遺也(去聲)。遺者與也。謂佛既滅後。唱此教法。遺(去聲)比丘也。替者改也。廢也。滅也。謂絕滅也。去也。止也。待也。明此教法此時無廢。復無改變也。風者佛之教也。風有靡草之能。教有除非之用。故曰遺風無替也。
 
[0628c09] 已上明佛在及滅後住持之得。從此已下明其失也。逮于像季者。逮由及也。像者似也。季者末也。有云正法純真。像但相似。故言像法。此明去聖日遙。教有陵遲之損。言像季者。此一季字兩意解之。准知正法合得千年。緣為度尼。減正法五百歲。若能行八敬者。還令正法千年。以此類之。尼若能行八敬者。今屬像法家之末。曰像季也。若尼不行八敬。此季則屬末法之限。亦是季義也。明末法自是季。當像法中欲盡。還是季末。故曰逮于像季也。時轉澆訛者。立云。澆訓薄也。訛者如物無稜角。非方非圓曰訛也。喻此末代僧尼。無方圓規矩之用也。又云訛者濫也。所言時轉者。謂是變動也。時絕純厚。故人隨澆薄也。爾疋云訛者偽也。准南子云。訛由薄也。爭鋒唇舌等者。鋒者器刃之端。銳利之義也。謂末世比丘講說論義。喜相嘲調。利口綺語。用為智能。但能說無相之理。口為說空。行在有中。不能依教修行。但以寄在唇舌也。古師云。言在飛龍前。行在跛鼈後是也。有云人有三表。刀筆二表。殺人可知。舌表亦爾。用此舌表。論難殺前人。此上三表俱能害人。如鋒刃之器。故曰也。濟云。明今有評論佛法者。皆以勝負之心互相是非。以舌相害。故曰唇舌之間。然所爭是何。謂爭空也。故下句即云皷論不形之事。不形即是空。謂空爭無相之理。而身不行。故曰也。皷論不形之事者。皷是動也。此明動即論不現之事。皷動唇舌。高談遠理。云罪福無主色空雙泯。以其真如理相既深非可見聞。故曰不形。形由現也。此謂心不達理。故言不形之事。心若達者。見理而談。不拘此例。又有人云。皷者但有其皮磽。其腹則空。擊之空有其聲。而無其實。此人亦爾。虗說至理。事同皷聲。撿其業行。心未證知。內全無實。但以假說不形無名相之理。如皷之聲內空無實。故曰也。
 
[0629a15] 所以震嶺傳教九代聞之等者。此下明教流東土傳持損益。立云。還是葱嶺東名震旦國。亦如秦川之南名秦嶺。又云白木條國之東震旦也。宣驗記云。震旦國者。亦曰真丹。梵言輕重。東曰震。西曰兌。葱嶺已東名震旦者。以日初出。曜於東隅。故曰震旦。傳教至此。故曰震嶺傳教也。言九代聞之者。從漢明帝永平五年夜夢已來。佛教東傳。迄至今時。更於九代。所言九者。謂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名之為九。北人數者。除陳取宇文周。所以取二家不定者。勝云。宇文處在中原。而不得玉璽。陳得玉印不在中原。故所以取之不定。玉印者即玉璽也。此等金緗玉印。古先帝代。獲者稱王。不獲稱帝。皆愆濫也。拔萃出類智術而已者。如草木盛時。長短齊平。忽有一萃。超透眾萃之上。名為拔萃出類。萃亦類也。亦是藂聚義。東齊海岱之間謂萃為聚。又是草藂之貌也。類謂同倫類也。亦曰流類。出者謂拔群之意也。如百千人同類中。有一人秀逸超群。名為出類。此況昔代高僧康僧會澄蘭等。但有智術神通。以為拔萃。但是一時生物信心。不能任持佛法。亦不能匠物。量由不依律教訓時故也。智是能。術是道也法也。謂但說智能之道術耳。此明古來雖有名德。但是智能談道理而已。至於匡建之行。曾所不論。故曰智術而已。已由止也。
 
[0629b13] 欲明揚顯行儀等者。此欲明二字。冠下數句。謂如上智術之人。欲明揚顯行儀。欲明匡攝像教。欲明垂彝範等者不可得也。將明智術之人。非斯任持之匠。故假設此諸句語竟。即云可得詳而評之。可由豈也。言行儀者。行謂戒行。儀是軌儀。謂此教是行門也。亦是威儀。匡是救也。正也。攝是統御義也。所言像教者。謂教流像法。有人匡攝此教。令不斷也。垂彝範者。立云。垂謂下垂蔭覆之義。如經云靉靆垂布。明是下也。勝云。上命應下謂之垂。彝者。字有多義。亦祭器名也。亦曰常也。見爾疋說文云。彝宗廟器也。非今用。範者。爾疋云。範由法也。謂楷式法則也。通俗文云。規模曰範。即是其義也。又云。竹作曰範。木作曰模。畫曰圖。量曰度。今言垂彝範者。謂將常所行之法。流布後進也。謂是更能重垂佛之常則。於世不墜也。故律序云。眾人之所舉。古昔之常法。明上德之人。將此律教之常法。垂布訓於後來之人。名為訓末學也。又訓末學者。訓由誨也。後生學者名為末學也。紐既絕之玄綱者。此下是喻說也。如網有綱。四周齊正。提綱則目整。舉領則毛端。故網須有綱。復須得紐。或有綱而無紐。或有紐而無綱。皆不可也。今佛法之網。用戒為綱。維持之法為紐也。前明像季時訛。此是玄綱絕紐。今由能揚顯行儀。即是紐已絕之玄綱也。立云。佛法以戒為紐。無漏定慧為玄綱。其義未詳。玄者深妙義也。又玄者黑色也。遠也。如天遠蒼蒼不可辨於其色曰玄天也。勝云。紐謂鉤紐也。如網雖有綱。復須鉤紐。紐若無者綱亦無用。欲明雖有毗尼之教。教即綱也。若無人弘持。教則無施。遂令法滅。若人能弘。如綱之有紐。紐屬弘也。樹已顛之大表者。此明世中華表表剎等。標記處所。有所表彰。如津濟之處竪其大表。若人迷途失濟。使人遠望此表。知其方所。若能標之表忽倒。則迷所標之處也。忽有一人。能更竪茲表者。還令得知津途方所。昔以戒法無。既事同表倒。今更有人。能傳律藏。使三寶隆安。是樹已顛之表也。顛者倒也。仆也。佛法之中用戒為表。表於定慧斷生死之迷。向涅槃之路。戒表若倒。則失菩提之路也。今能依教修行。是其樹義。樹者竪也。夫樹不生而已。生則聳檊陵空。喻戒法居宗眾教之上。謂戒不有而已。有則能建立正法。居其眾善之上。故曰樹已顛之大表。樹者立也。凡有置立皆曰樹。樹亦種殖也。可得詳而評之者。此明詳評律教者。要是上來竪已顛之大表。紐既絕之玄綱者。方能平章律藏通塞也。自非斯上之人不可平章此義。故曰可得。可得者謂豈得也。評(音病)謂平量曰評。切韻云平言曰評。平量曰評也。
 
[0630a08] 豈非憑虗易以形聲者。此句謂覆結上言皷論不形之事句也。憑者托也。附也。虗者不實也。空也。形者現也。謂托空而說者。如言不生不滅色即是空。理無三際。迹絕來去者。是應道理之言。易得形聲也。聲謂聲譽也。如前鼓論不形之人。談無相理。易得名稱譽。由空理不可見。談者言多相濫。誰究其非。聞者皆信。易以形聲也。又解。形聲者影響也。凡有形必有影。有聲必有響。舉形聲以成影響。顯前說者。不證其實理。但影響而已也。相州恪闍梨。親問南山云。憑虗易以形聲等者。無相之理。本無有形。然談其理。以聲為教體。即用此聲。以之為形。故曰形聲。毗尼之教。以事為形。此形可見。有軌有則。難可應法。故曰難為顯露難得清潔也。無相之宗。既信聲為形。形既不可見。誰驗是非。故易談也。口說無難。但行之不易。說無難故。故曰易以形聲。軌事難為露潔者。此句却結上欲明揚顯行依等句也。軌者法也。則也。露者顯也。潔者清也。謂軌事依律而行者。則難得清顯也。如今僧尼著衣喫食。並俱不鮮。若令如法軌行者難有。此清露無過之人也。若上說空無相之理。理易為形聲。若約律教案法而行。則難得鮮潔清顯也。又解。露潔者。露非清不結。必以清潔者。方結為露。人則非清淨者。不能軌於行儀匡攝像教者也。若作此解。須作結字。若作結字。則如前釋也。濟云。前句約說空之人易得形聲。由理難見。而異說故。談則相濫故易也。若軌事修行。如作羯磨行事等。法若落非。人即知於非。作惡違戒之人。即知見也。故曰難為露潔。謂顯露也。無相道理隱故易談。律儀之行人見難作。故諺云。畫鬼魅者易為巧。圖犬馬者難為工。即其義也。
 
[0630b12] 然則前修托律藏者。前學諸師名為前修。托者附託也。謂前代諸師。附律藏中行事也。言指事披文而用之者。事謂衣藥鉢等事也。如持衣加藥。當部缺文。應取他部。豈得手持而已。前代有師不閑通塞。直信律文有無。不取他部。故曰披文而用之也。則在文信實錄等者。大律藏中明其持犯行相。是實錄也。但行事之人不解去取。即有濫耳。如上不取他部持衣之人。人問何故不用外部持衣之文。彼即答云。非故不用。但律文分明。直言受持。不稱加法。此並出於實錄。詺四分文為實緣也。又如亡比丘分衣羯磨中。若有三衣六物。與看病賞勞。忽無其物。羯磨隨有無陳之。若但信律文所錄。謹誦曾不改張。故曰也。有人云。如四分一切器皿不可分。十誦明斗量三斗已下應分。今須依之。若不依直信四分文。則濫也。又如四分喚戒場為小界。有師判是三小界。即無難結於三小而受具者。此亦是濫。以律開難故結耳。又如下結界文云。當唱方相從東方為始。此是實錄。今須從東南角為始。方得無濫也。今若信文不臨時隨改者。是信實錄。寄緣即繁濫也。又如律文白四羯磨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今則依誦。名信實錄也。勝云。在文信實錄者。且如安居法。律云依[1]其聚落其伽藍。若在聚落。除伽藍之言。若在於藍。除聚之稱。若不思審。隨文總牒者。於事即繁。於法成濫也。又如律懺捨墮法。律列四人僧中。即用四人懺捨。以受懺人牒名入法。為僧所量。不落僧教。今用四僧者。即是其濫。須依僧祇五人為定義也。加以學非精博者。博由廣也。學若精博。則能除繁去濫也。不識五部之通塞。名為非博。不練當宗之軌用。名為非精。又解。不識教相違犯禁戒。名為非精。識解[2]若局狹。名為非博。慈云。精者舉初學人不善明一部也。博者舉舊學人不善博覽五部。故曰學非精博也。臆說尤多者。臆是胸臆。尤是甚義。只為學不精博。即自出胸臆。課情而說。量為師心制法者不少。故曰臆說尤多。取類寡於討論者。謂不解類例外部而用也。如僧祇護衣。暗去明來。此與四分全別。十誦同護明相。義與四分不殊。四分既闕持文。即須類用十誦。若用祇文加法。名為取類寡於討論。護衣加法即爾。餘事例然。若於文義之中。拙於取類。故曰寡於討論也。然討論者。討尋文義共論量也。撿祇文云。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時還。是名失衣。日光滅已去。至明相出還無罪。日光未滅去。明未出還無罪。但是夜中一度得會。即不失衣也。生常異計斯集者。小疋云。常謂習常也。四尺曰仞。倍仞曰尋。倍尋曰常。謂舒兩臂也。此只是習俗生常之義也。上寡討論之人。既學非稽古。一生常習異計。相承相准。師弟同迷也。又解。不依正教。恒緣邪務。名為異計。一生永爾名為生常。所計非一名之為習。又解。執自己宗為是。名曰生常。兼復前師代代傳習。習俗生常。常作如此行事。故言生當。不順正理名為異計。又但執四分一文。望餘他部。亦成異計斯集也。
 
[0631a13] 致令辨拆釁戾者。由其習俗生常不閑通塞。便更斷割持犯。分判輕重。故曰辨析。析者開也。辨者解也。釁者罪也。重罪曰釁。輕罪曰戾。戾亦曲戾也(見說文)亦云。乖戾也(見字林)。亦是止也。亦云繚戾(於教反)今直取其罪義。謂上生常異計之人。如斯釋判。致令得大小之罪也。又釁者謂外賊曰釁。起自邊表。內賊曰匿。起自蕭墻之內也。謂諸候作乱。於邊壃之表曰釁。賊起蕭墻之內名匿。又釁者血祭也。有人作逆。斬首取血。祭墳陵七廟。名為血祭。亦[1]產判取血塗於鼓面。名釁也。此釁正是逆義耳。世人云釁逆。即斯義也。上言蕭墻者。鄭玄云。蕭之言肅也。墻謂之屏。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墻也。輕重倍分者。謂判輕入重。斷重入輕也。如屬常住物判入現前得夷。屬現前物判入常住得蘭。故曰倍分也。儀云。障子入輕。五百般絹入重。重輕天反。故曰倍分。謂分其輕重倍異故也。眾網維持同異區別者。眾是僧眾。網是法網也。維者應師云維聯結也。亦維持也。亦繫也。明上學不精博等人。執見不同。維持僧眾之綱網。法則乖異也。謂弘持眾法綱網之人。故曰眾網維持也。言區別者。謂若綱維眾法。不依律教者。則令他方異處。與此行用不同。寺寺各別。有處罰錢禮。或立堂罸使等。或鳴鐘禮佛。施則不同。由不依律教故也。若依案聖教。雖相去萬里。而佛法亦同。故下文云。遊化諸方而無怯懦是也。今言區者。應師云。區(去禺反)區域。異種區別也。爾疋云。區者數也。又云區者分也。
 
[0631b14] 從此已下正當第三門除疑决滯撰結所由義也。自非統教意之廢興者。謂自非兩字冠下二句也。言自非博解教之有廢有興。何能遣通累等也。言廢興者。如結淨地。十誦則廢。先有須解。先無不應結。四分令結。免內宿內煑。文云。邊方靜處結之。此是興也。如歌聲誦戒。五分廢。四分興也。又如魚肉為正食。律則興。涅槃則廢。今若博識。方能了斯興廢之意也。宜作四句分別。一始興終廢。如十誦淨地。五分歌聲。涅槃斷魚肉是也。二始廢終興。如捨淨地。彼部廢。此正興是也。歌聲亦爾。彼廢此興。三始終俱興。如五正食中飯麨乾飯等。四始終俱廢。[2]始食[3]正食生肉血。始終俱斷也。考諸說之虛實者。考由定也。謂考定諸部經律意之虛實也。諸謂不一之名。即五部之文也。亦云三藏教中。有虛有實。如魚肉為正食。經禁律開。約教而論。始則為虛。終則為實。飯麨等。始終不禁。俱稱實也。勝云。諸說者。謂諸家之作。亦須考覈。與教相應是實。與教不相應是虗。如僧祗明聚落界七樹六間。有師言七間。難事三小界有立標相。此並諸說虗實也。孰能闢重疑者。孰由誰也。闢者開也。明誰能開重疑。自非上列統教意之廢興人。考諸說之虗實人。已外無能。故曰孰能也。前代懷疑。今亦致惑。故曰重疑。又云師疑弟子疑。其來既久。今悉為開。故云闢重疑也。又云重疑。疑者是何。且如受日羯磨。有云牒乞辭入羯磨。又云不牒乞辭入羯磨者。復有不須乞者。如此諸執疑不能定是也。意云。孰能兩字冠下四句。遣通累者。遣由除也。累是沉累罪累擔累之義也。言不識教之廢興。學非精博者。則不能開此重疑也。則通於教中有所累也。又云昔日所解不正。並為垢累。今能遣昔之迷。除通家大累。故曰遣通累也。括部執者。明括諸部各執己宗之文也。如十誦分器皿。四分不許分等也。僧祇四錢三角五錢得重等。如下第三十篇諸部別行是也。大乘基諸經序。且如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說一切菩薩不脫惡趣。供養塔廟不得大果。雪山部計無有外道得五通。無天中住梵行者也。詮行相者歟者。通俗文云。釋言曰詮。說文云詮具也。案具說事理曰詮。又詮謂顯了義也。今明。自古諸師。學非精愽。復懷重疑。何能詮得戒行之相也。若有能詮之文。必有所詮之行。行者戒也。能詮之教若立。所詮之行亦足。欲得不識教之廢興。不知虗實。固行相不足也。言者歟者。應師云。諸野反。說文云制事之辭也。亦明下句出也。牒本釋之。故重言者也。歟者語後之辭。又云嘆也。
 
[0632a08] 常恨前代等者。謂慨古來諸師所留文疏。或出羯磨。互有繁略。行用而不周足。鬱怏在懷。已經永歲。故曰常恨。止論文疏廢立者。謂斥古師章疏中。多明廢立之義。如相州律師疏中。有廢昔義。有辨正義是也。破昔非者曰廢。顯今是者名立。故曰廢立也。問答要抄者。前代諸師所述章疏。多有假設賓主問答來往。大成非要。如問善來上法發戒在何時。此並當今甚為閑耳。言要抄者。謂用此問答以為要抄。傳寫於後也。至於顯行世事者。顯由現也。若現行常途法事。不能濟辨。言世事者。如持衣說淨。說戒自恣。安居受日。捨懺方法。分亡人物。此並顯行於世。悉不論之。自佛法東傳之後。作章疏者。二十餘[1]處。由非通解。不堪久行傳其來裔也。方軌來蒙百無一本者。方由法也。軌者則也。人來呈我。義言如來我得見之曰[2]象也謂我[*]象見前代所作。無有一本而堪屬當我懷。故言百無一本。又解前人所作方軌法則。以訓末代蒙冥之人也。如易云童蒙來求我。非我求童蒙是也。易有蒙卦。山上有水名之曰蒙。又易有[3]長赴者。是國乱無主時世難也。如有中定九五者名蒙。故眾欲立為君主。故言蒙來求我我非求蒙也。謂古師所出法則示來蒙者。百無一本。言百者謂舉成數。故云百也。言百無者。舉多以況少。一本者。舉少以況多。何故著者字。應師云。牒本釋之。故重言者。如前已解。
 
[0632b07] 時有銳懷行事而文在義集者。銳由利也。說文云。銳者芒也。謂行事時。用俊利之心而行。謂逞精神俊利。多信意懷。不能辨於前事。藉俊利之美。不依聖教。以用意言。故稱義集。又解。如古人疏中約偷蘭之位。對諸重戒。成者夷。不成者蘭。而章疏中不引文來。直集在義門中。但言為因。故之為果。五為辨成他他成故爾。作此言者。包來一切蘭盡。故曰文在義集也。或復多列遊辭而逗機未足者。廣作義章。不應時用。故曰遊辭也。如礪大疏。但論其義科十章五段。廣張門戶。廢立是非。如明善來上法三皈八敬受緣受體。明發戒時節。其文雖廣。當今無緣。多述何益。今時現要用者。存略不陳。逗接機緣。因於不足。說文云。逗者止也。方言云逗者住也。或單題羯磨成相莫宣者。然羯磨聖法。要藉緣成。緣須具十。或立八九。古德雖出羯磨正文。而不出如非等相。依文直誦。前事不成。如京中昔有滿律師。直錄數番羯磨。更不論於成壞前後方便稱量與欲等。故曰也。又解云。是曹魏時曇諦律師。直出羯磨。云一切羯磨。皆須四緣。即簡眾與欲問答。不明僧集法起托處等。後人便於自然地上秉羯磨也。上言滿律師。非是西塔滿意律師。更別有此人耳。
 
[0632c03] 並言章碎乱者。碎謂瑣碎。無其綱紐次第。故言亂也。所以尋求者非積學不知者。明此列遊辭。單題羯磨之文。要是碩學經遠者。方能了知准而行用也。如前統教意之廢興。考諸說之虗實者。此人乃可知其義理也。
 
[0632c08] 余因聽採之暇顧眄群篇者。余由我也。謂我於聽律之餘暇。竊看古師章疏。我非故意看汝章疏。謂正業之暇。然後顧目看之。斜視曰眄。左右視曰顧。又云傍瞻曰眄。說文云。眄者邪視也。自關已西視。秦晉之人名視曰眄。見方言。群者眾也。著述非一。故言群篇。篇者章品之嘉名。分段之別號。故云篇。此義廣如下篇聚文更釋也。通非屬意者。屬由當也。著也。言觀前代師所作之文。皆有其失。不當我情。其失是何。下即出之。謂或優或劣也。俱懷擾劣者。明上多列遊辭。及單題羯磨之家。各有優劣。何者是耶。多列遊辭是優。逗機未足是劣。單題羯磨是優。成相不宣是劣。又解。若一往而判。多列遊辭是優。單題羯磨是劣。今言俱懷優劣。即如上解好也。斐然作命直筆具舒者。詩傳云。斐者文章之貌也。立云。言未彰口曰斐。命者召也。亦云報也。明我今覩此[4]滯優[*]滯劣之文。心噴噴口斐斐。今筆舒之。以示於後也。述曰。此解非理。口斐斐者。字從心邊作也。應作悱字(見論語)。舒者敘也伸也。肇師傳云。命者告也。直筆者。文家有韻曰文。無曰韻筆。有云不事義章名為直筆也。具舒者。謂舒張顯現也。又言作命者。如有人命令我作也。云命。作此鈔以命召後人依行。故云作命。命即召也。又解。斐然者。此謂緝綴文章之像貌。又斐者。字林云分別之文也。
 
[0633a06] [1]苞異部誠文者。苞由羅也。誠者實也。謂苞括諸部律內要文。將來入鈔。如四分中無者。謂取十誦持衣加藥之文及可分別不可分別聚落。五分水界。多論道行等界是也。括眾經隨說者。謂括撿隨經之律。即取涅槃楞伽大集十輪阿含遺教等經。與律相同者。即將入鈔。涅槃七法治人。八不淨物等是也。及西土賢聖所遺者。聖之言正。無所不通曰聖。今鈔並搜求賢聖所作之論。將入宗也。如付法藏傳百論多論智論見論成論。並是西方羅漢。及菩薩所作。以遺於後。故曰西土賢聖所遺也。此方先德文紀者。紀由記也。玉篇云紀者錄也。古德諸師所述章疏。高僧名僧之傳。僧史僧錄出要律儀。僧祐薩婆多師資傳。及普照沙門道安開士所集布薩儀。及諸師抄疏等。總是此方先德文紀也。搜駮同異者。搜由取。駮者除也。謂當部無文。取外部同見相應者入來。名為搜也。若有異見。或文繁則刪却。名為駮也。又云駮者獸名。其狀可畏。似馬。鈎爪鋸牙。頭上一角。居在深山。常食虎豹。今不取此義。直取除駮之義。自意云。駮者不純一也。今鈔取諸部文。亦班駮而取。則不純一處取也。應師云。字體作駮(補角反)。字林云。班駮色不純也。經文多從交作駮。獸名鋸牙。食虎豹也。言同異者。謂律文有同異。如十誦四分護衣則同。僧祇則異。有云。長見必錄是搜。濫述必剪曰駮。長見名同。濫述曰異。故云同異。言窮覈者。窮由究也。覈者研也。長見必錄以輔博知者。應師云。輔者助也。博者廣也。謂即助其廣知之見。明於諸經論律中得長遠之義。我悉錄之。助成今鈔之知見也。且如夫子定禮亦然。如禮記具含三禮。謂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也。今取第十三月為正者。是行夏之時也。周則十一月為正。今車是殷之車也。冠冕即用周之冠冕。皆是取長者則用。故云長必錄也。濫述必剪者。立謂。先德諸師。多有濫述。如杏子湯。非時藥是濫也。又如甘蔗是時藥。有將非時藥者濫也。今則剪此諸濫。甘蔗是時藥。押汁水作淨是非時藥。作石蜜是七日。作灰是盡形也。又解。諸師言餘處行是別房者濫也。捉遺落寶得提。捉非遺落者但吉。此之消判亦名濫也。言用成通意者。謂我覩諸師之所述群篇。並懷優蘊劣。多有濫述。使吾心恒介然常恨不通。謂使我心中壅滯。今日作鈔剪其濫述。以遂我本情。我意已通。故曰用成通意。濟云。我不局一文。今會計諸部共行。以成此鈔。故曰通意也。
 
[0633b22] 或繁文以顯事用者。如下受戒篇中。所為事大。故須繁文。前明能受有五。所對有六。更明八種調理。豈非繁文。顯受戒事家之用。故曰也。又如畜寶戒。盜戒。壞生戒。別眾食戒。對文所以繁解者。由人喜犯。故廣明之。顯盜家之事。使人行用也。深云。此句對上多列遊辭之句。謂我繁文不同汝遊辭。但為顯其事家之用耳。或略損以類相從者。且如單白羯磨。自有三十九種。今鈔中直舉說戒一法。釋其體相。句數多少。增減不同。餘悉例之。又如三舉四擯七法治人。此等由事希故。但釋初一呵責羯磨。餘悉略也。深云。此句對上單羯磨之句。我雖略指。義有相從。不同汝單題。或文斷而以義連者。文謂律文。如諸部。並無解戒場羯磨及受七日之文。則義用受半月文。准如法也。解戒場則義翻結為解。故曰義連也。深解云。當部文斷。義取他部文來連也。如持衣加藥狂顛足數。文雖不具。義合有之。今取他宗。曰義連也。又如道行水界。四分無文。豈無其事。故義取他部文來連也。私云。應是指今鈔文。或有斷處。如受戒篇中。其受戒人須先與受沙彌戒。對文不立其法。但言應須得少分法。此是文斷然義則該含。至下沙彌篇中。方出與沙彌戒法也。或徵辭而假來問者。明今鈔中自有問答。如問云。尼等四人狂中三人不足數。為自言故不足。為體不足是也。又如問自然界廣六十三步。為身一面取六十三步。為身四面取耶。又如問自然界者為方圓耶。此並是徵辭假問也。如是始終交映隱顯互出者。謂為結前文。故言如是也。始終者。指鈔中文言。前則為始。後則為終。始有終無。始無終有。名為交映也。二文對明。故名交映。映謂傍照。見潘岳石榴賦。深云。謂此鈔中。自有交映。如足數中。簡六十餘人不足數。下羯磨文中更不出也。亦如羯磨中明十種緣。已下諸羯磨中。更不明之。如僧中將夷謗他。或列犯相具緣。已下九[1]中將殘罪謗他。直指十三中有緣成犯取解。前則為始。後則為終。今須將有以映無。將前以映後。故曰始終交映也。勝云。如足數篇中。體境俱非。云僧知故不足。不知故成足。指如與欲時。彼與欲篇中云。自陳故非是僧用。若不自言。相中同順。如足數中取僧知故亦不成持欲。謂與欲中有自言故曰顯。無僧知故曰隱。足數中有僧知故曰顯。無自言故曰隱。故言隱顯互出也。
 
[0634a13] 并[2]現行羯磨者。立云。指宣所撰之羯磨題云曇無德者。是恐非也。應是鈔中自有羯磨。如諸篇中各出羯磨。受戒自恣等。是常途現行之事。故曰現行也。諸務是非者。謂諸急要行事務中。明法則之得失。故曰是非。如受日中緣如曰是。緣非故曰非也。導俗正儀者。立云。此序下導俗化方篇儀則法式五八戒儀入寺等法軌則者是也。出家雜法者。立云。此序下諸雜要行篇也。用濟新學之費功焉者。立云。若覩此抄竟。一切法式行儀。何事不解。不假別處尋求。無費其功[3]失也。
 
[0634a23] 然同我則擊其大節者。立云。謂同我見者則能唱和。言大善大好。似識曲也。如一人唱歌。一人拍掌。更相應和得其節也。有云。如左太仲賦云。巴姬彈弦。漢女擊節者是也。又如劉遺民與肇師書云。頃已領諸學徒。屢有擊其節者是也。亦如陳思王撫琴。諸人識曲。皆擊節和。謂同其所見也。勝云。如裴玄新言曰。陳蕃字[4]無龍。為刺史。部下有徐孺。孺小兒子也。每談論今古。龍有榻。常以高懸。無人堪昇。唯孺來即獨昇。孺去則懸之。時人語云。徐孺下陳君之榻。是也。元龍子默。徐孺字子哩。下榻席高談。辨論今古。偘偘如也。同堂則拊其掌。擊節唱善稱快也。今若斥文繁者。謂曲高和寡也。如有善琴者。鼓琴於都市。陽春白雪之曲。和者三五。為巴里之曲。和者數萬。所謂曲彌高和彌寡也。有云。宋玉對楚王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是以曲彌高和彌寡也。又呂氏春秋云。伯牙皷琴。鐘子期聽之。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巍巍乎如太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如流水。子期死。伯牙擗琴絕絃。終身不復皷琴。以為世無知音者也。異說則斥其文繁者。謂情見不同者。嫌我鈔文繁言。何須如此繁說。但錄三五番羯磨。將以行事便足。故曰斥文繁。斥者安斥由疎遠也。亦指斥也。漢書云。乘輿斥車馬也。音義曰。斥是不用也。謂乘轝不用車馬。乘車馬人不用轝。明今坐禪師。見此鈔則云。用此何為。文太繁廣。名異說也。三蒼云。斥者推也。又呵也。有云。此字丁音罕。又音移也。移下作干。謂我自在家中。何用汝來干我也。上畫是屋。下是壁也。文繁誰所樂之者。謂疎上句也。謂文繁非我所樂。但恐行用不周。事不獲已。須述此也。何者若略減取梗概用事恒有不足者。謂我今此鈔應須盡會諸部。取外宗持衣等文用事取足。若更存略。恐同上單題羯磨人也。必橫評不急之[5]文於抄便成所諱者。此句對上句出文家之意也。明過略則用事不足。過繁是鈔所諱。不急之言何。即明善來上法受緣受體。末代無緣。今成廢教。名為不急。我若廣談。非鈔之意。故曰所諱。諱者忌也。若更橫論此義。何異前多列遊辭之輩也。有云。此句正指斥前多列遊辭及文在義集之人也。明此義集遊辭。不濟時要。名為不急也。
 
[0634c15] 今[嚜-黑+面]度取中者。謂双去繁略。唯存一中當也。畫曰圖。量曰度。應師云。案詔定古文宦書云。[口/面]圖二形同(達胡反)。下徒各反。廣疋云。[口/面]者度也。議也。亦計也。度者量也。明今此鈔不繁不略。名為取中也。務兼省約者。省者減也。見字林。減緘黯反。約者限也。少也。以兼省故則不繁。以兼約者則不多也。有人云。三種羯磨更無增減是約。不事遊辭是省。下文云。立教意居顯約。即此義也。救急備卒者。急謂新受戒僧尼。觸事面牆。不識教相。交即作罪。梵行之難。事若倒懸。亦如嬰兒。仰資乳養。無越此急。今鈔示文軌。離破毀之過。名為救急。備卒者。忽有緣須看文即解。名為備卒。如下導俗化方分亡人物等。事多卒至。鈔備擬之。故曰救急備卒也。
 
[0635a04] 若思不瞻於時事故有闕於行詮者。思謂緣慮[1]已。謂我心力神思不及之處。則闕於行家之詮也。行謂戒行。詮是能詮之教。教為能詮。行為所詮。能詮既失。所詮亦亡。此鈔主謙言也。又解。我今此鈔。恐心所不屬贍之事者。則是於時事。闕能詮之教。非但闕能詮之教。亦闕所詮之行。故曰闕行詮也。只是神情思慮不逮之處。則是闕行家之詮。行詮即教也。謂我若不解能詮之教。則所詮之行亦闕。故曰也。則略標指趣以廣於後者。立有兩解。初云我今雖作此鈔。但略指而已。餘有未盡。付將來碩學之人。廣明詮序。又云今鈔序中。略標指宗意。廣則於後三十門中明也。深云。我既不贍處分多。今且略舉指趣。望後人自廣解也。
 
[0635a16] 義張三位者。即三卷文也。上卷明眾法。中卷明自行。下卷明雜務要行也。上卷則攝於眾務成用有儀者。攝者統也。眾者僧也。務事謂統攝僧家之法事。故曰眾務。明羯磨。論其成敗有其軌則。故曰儀也。中卷遵於戒體持犯立懺者。即明受時發作無作之體。隨中二持兩犯之行。持謂專精護持。犯則具緣成犯。犯已聖開洗懺。中卷盡論。故曰也。問受中有緣體。中卷明體不明緣。隨中有持犯。應當說持不說犯。答緣體持犯相依起。理合一處明。但為受緣要假僧。故從上卷眾法辨。若爾懺重悔殘。皆眾作。何故居於中卷。[2]等答懺通僧別。受唯眾作。謂懺夷殘要是僧。提吉唯是別人作也。下卷隨機要行托事起者。謂衣藥受淨等事。盡曰要行也。言托事起者。導俗化方。受五八之戒。比丘同住有病有亡。故立看病送終等法。並是托茲病事而起。故言[3]托事而起。想無紊乱者。指下文三十門中委審無乱也。有云。乱糸曰紊。文運反。尚書云乱也。
 
[0635b08] 但境事寔繁者。此言生起作三十門題目意也。境關所對情非情之境。事謂對境修行。如持衣說恣等名為事。故智對境即有其事。亦可事者羯磨也。四諍中有事諍。即羯磨為事也。若此而明。下三十篇無非境事。又解。一切情非情是境。事謂人法事也。如受戒殺盜等是情境。非情即說恣壞生掘地。此事境既多。量難科條擬宜也。擬亦是比擬也。今取物類相從以標名首者。且如結界。總有五種。大界有三。小界有三。并戒塲為七。今直標名云結界方法。界雖有七。相從一名。餘二十九篇。例之可解。又如說戒。即有心念說戒。及對首眾法說戒。而今合言說戒正儀。故曰物類相從也。
 
[0635b20] 至於統其大綱者。此下生起十門來意。大綱即指十門之意為大綱也。恐條流未委者。謂三十門下各有枝條流類。未能委悉。其中大綱意致。更以十門橫括三十門。乃知三十門中各含十門之義。謂皆具教興意。輕重意。用諸部文意等。大綱者。即十門意是也。條流者。條即三十篇題也。謂一一條事也。流者篇下所明之事類也。謂我三十門中。條流之內。有用他部文。有輕重不同教興所由等。此大綱之意致。三十門中未委。故作十門辨統。即名此十門為大綱。綱領下三十門之毛目也。只恐三十門中。未識其大家綱紀。故以十門示之。須喚十門為綱也。方鏡曉遠詮者。方由常也。常由勝也。又方由當也。鏡者照也。如懸鏡高堂萬像斯現。曉者了也。明也。遠詮者菩提道也。意欲將此十門之義。明照下三十篇。無法而不周。謂佛何故制此教門。良由必有所詣之處。遠趣涅槃之果。近招人天勝報。故曰遠詮。又解。制戒之內不即顯相。在於文外。詮斷惑義。名為遠詮。故文云。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又解。遠詮者。近而言之。謂述此十門。則照鏡下三十門中之意。由此十門。括下三十門中二持兩犯。名曰遠詮也。
 
[0635c16] 上來第一廣釋序義已竟。從此已下。第二略列其三十篇題目也。問上既云十門例括。即須序後次明十門。何以先列三十篇題。而十門仍在後出。答云文勢起盡。理合煞也。所以知者。上文可不先云。今取物類相從。以標名首。此則生起三十篇名已在前也。故今列位依生起之文次第。其三十篇。束為偈曰。
 
 標僧數非辨  [4]戒綱受師儀  安恣篇隨犯
 六衣四鉢治  陀像設俗客  病雜沙部尼
 
[0635c24] 其三十篇生起。古來相承。講說至下諸篇首。自出其勢。今聊復預明。至時任兩存取。夫言立教要須先識教宗。此宗所明。正論持犯。若順持違犯。德行尊高。故須第一有標宗顯德篇來也。然戒德既備。須有施為。即益物度生。秉御時眾。秉御之最。莫先作法。作法之始前須集僧。故次第二有集僧通局。然僧雖通集。未明淨穢。淨便應法。穢不在言。故次第三明足數之相。然足不雖分。恐中含背別。淨僧雲集。身口詳和。穢僧星散。任時語默。淨若乖競。作法不成。故有別眾法附。然僧雖[1]華集。足別甄分。但情事難恒。因明軌範。若有緣礙。聖開[2]逸心表無乖異。故有第四受欲篇也。斯之四段。通稱在人。人體既如。堪御正法。法之大要無越羯磨。故有第五通辨羯磨篇也。又云。上有能秉法之人。明所秉之法。作持之行。羯磨結其大科。故有羯磨篇也。然羯磨大法。隨務不同。所被之緣。通情非情之二境。次明結界正被非情。故有此結界篇來也。又解。羯磨大法。藉界為基。故有第六結界法也。然界相既明。所依之處已立。即須興建正法。滅惡生善。滅惡之方。勿過三舉四擯。此是住持之儀軌。攝御之宗綱。故有第七僧網大綱篇也。然僧能弘法滅惡已消。內德外部。堪生物善。生善之本。無過受體。故次第八。明受戒篇來。然受本護持。寧死不犯。脫有緣難境。容生毀破。聖開還淨。使來去無瑕。故有捨戒法附。且衣鉢受持。無宜替忘。且防六聚之罪。故有六念法附。然雖受聖法。未解護持。觸事生迷。要資師匠。為成已益。示離顛[3][房-万+巳]。故有第九師資相攝篇。然師弟位立。戒相須知。若不半月宣陳。無由警策時眾。故次第十明其說戒篇來也。然眾已聞戒。勇勵專精。理應三月靜緣。九旬進業。若遊行無度。損物招譏。故制安居。端坐修道。是故第十明安居篇。然安居制限不可來去任情。但為忽有緣投自他兼益要必須計聖[4]不開聽。但住既立儀。去須有法。故有受日法附。然九旬同住。三月共居。永時長恐多愆過。故遞相懺謝恣僧陳舉。故有第十二自恣文來。然安居德備。自恣無愆。僧別清高。任其受利。德衣蔭大功被行人。故有迦絺那衣法附。此上十二篇。屬於上卷。謂總明僧法。其中隨務。雖通別人。攝末歸本。通名眾務。次篇聚名報已下。應有四章。屬第二卷。局在別人之行也。夫欲明持犯使離過行成。須先示犯報淺深使懷歡戚。故於隨戒之首。且明篇聚[5]名報。既知持毀得失報果差分。即須依位顯相照彰消釋。故有隨戒釋相篇。然隨戒之中。相貌雖顯。然心境大趣。其[6]指猶迷。故次一章通用該括。名持犯方軌也。然持犯兩相。名體已彰。上士則專精護持。中人犯已能悔。悔則復本清淨。還同白法。但懺之儀軌。律有憲章。故次有懺六聚法篇也。次下十四章屬於下卷。謂隨機之務。托事而興也。中卷明示持犯。洗滌形心。形心既淨。堪受衣食。食則充內。以遣氣虗。衣則資外。用障寒苦。故有二衣總別篇來也。上雖衣足蓋形。復須食以充口。故次明四藥受淨篇也。上明四藥。食體已辨。須得能盛之物。盛持之要無越鉢器。故有鉢器制聽篇也。然鉢盂應器。佛制隨身。用將分衛。猶如鳥翼。隨緣長道。去留無礙。但中下之流。未堪此教。制令分衛。終喪溝壑。聖開房舍什物。故有五行調度法附也。但衣食義足。房舍事周。若受納乖儀。翻成罪累。故有對施興治篇也。食觀已委。離染行成。罪累不立。宴坐修道。頭陀之行。超卓不群。故有迦葉糞衣佛親分座。和先節食。名供養人。故有頭陀篇也。但自行雖修。事須謹敬。恐藉勝業。自恃輕人。故有僧像致敬篇。敬儀既立。禮儀被時。進止可觀。能生物信。多有請福。須立規模。對事無倫。見不生善。故有赴請設則篇也。但道俗形乖。雖福慧兩別。相依而形心獲安。既受彼事資。須報以法藥。義有開導。須得其方。故有導俗化方篇。雖七眾奉儀。一方清肅。恐異域瞻仰。有觀化上賓舊住新遊焉無主客。理須接待。義響遐彰。故有主客相待篇。然賓主之禮儀。已知通塞。然坏形幻質。生滅是恒。百一易侵。四蛇難養。道朋同住。遞運供承。報盡緣離。斃骸須瘞。故有瞻病送終篇。上雖隨事科擬。然雜務猶多。齊聖所言。寧容脫漏。故立一篇明雜要行。故有諸雜要行篇也。此上諸門。出正業。僧別二行。大僧厥儀。下位相依。須明軌則。故有沙彌別行篇。上雖約戒。有具未之殊。莫非男位。但尼女暗弱。觸事生迷。若不宣示軌模。理行何由可識。故有尼眾別行篇。上但一家行事採集相成。至於諸部別途。非無異執。若不略披相貌。將恐後進懷疑。故最後一篇敘分諸部同異故曰也。
 
[0637a03] 上來第二略釋三十篇名竟。從此已下第三正釋十門義也。
 
[0637a05] 第一序教興意者。就此門中。總分四別一序佛在世對機制戒教興意。二明佛滅後對外道有結集教興意。三對双宗教興意。四明當部教興之意。有此四別。如文可尋。又解云就此門中。大分二別。初至上則通明教興來。是明教興通意。二從今據當宗以辨下。明教既已興當宗中自含差別之意。就初通意中。自有三別。初至人下明對機制戒意。二對外道下顯於廣教異彼外道之無法。顯我有法意。三對異宗下明廣教被於多機。各自遵行俱得獲益。然當部最為勝意。後分文好。
 
[0637a15] 夫至人興世者。謂佛為至極之人。故曰至人。唯佛一人得稱至人。獨盡苦原故。又云如來至真等正覺是也。為化眾生。出現於世。王宮誕質。八相成道曰興。興由起也。法身無形。為物故形。示同眾生。故使可見。迹如來去。應現曰興。益物有方者方由法也。佛既興世。說法度生。施造方便。皆稱利益。故曰益物有方也。隨機設教理無虗授者。謂佛說[1]方法。皆為利益眾生。非為虗授。善知性相。隨於根機所宜。欲得人天。即說五八。欲至佛果。即說大比丘無願毗尼。宜聞三乘。即說三車等喻。宜聞一乘。則會三歸一。說常樂我淨。故曰隨機設教。皆欲引至菩提。故曰非虗授也。佛有二智。謂根本後得也。若根本智。常緣真如不動。若後得智。流化三界。度脫眾生。分身化物也。又解。此律教之興。務先益物。但由群生滯欲。欲本所謂我心。大聖隨其所懷。開示[2]上心之法。然則心為生欲之本。滅欲必止心原。止心由[3]平明慧。慧起假於定發。發定之功。非戒不弘。故知此教之興隨機說也。又解。隨機設教理無虗授者。如世大醫將藥救病。以識病故。無不獲損。如來法王。知根解法。將法投根。無不利益。故無虗授。除佛一人餘無能也。如舍利弗教金師之子骨觀。浣衣之子數息觀。為佛所呵。不知機故。金師之子。應令數息。浣衣之子。應教骨觀可知。又解。隨機設教者。如教有廣略不同。為機有利鈍不等也。如初成道。所化機利。但說略教。即能護持。未假廣教示其名種。即如戒本下文七佛之偈通名略教是也。於後根機漸鈍。即說五篇等教。如上加行卷中已說四佛制廣。二佛制略損益義竟。論云依大慈門說毗尼者。明如來於四無量心中以大慈心中。闢不諱之門。示秘密之深術。曲授秘方。偏賜內眾。下文以秘故。勝故。不為俗說。意在此也。論謂毗婆沙論第一卷明之。云修多羅依十力故說也。毗尼依大慈故說也。阿毗曇依無畏故說也。自意謂。佛有大慈悲。十力四無所畏等也。言大慈門者。如涅槃云。如來慈有三種。一緣眾生慈。緣於五陰所成眾生願與其樂。二緣法慈。緣諸眾生所須之物而欲與之。三者無緣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慈也。經文廣不寫。疏家出意如此耳。又解慈有三者。一緣眾生慈。緣於五陰假名眾生也。二緣法慈者。謂緣假名之法也。三無緣慈者。謂眾生及法皆無有實也。
 
[0637c06] 故律云。世尊慈念故。而為說法者。律即四分第六十卷云。佛在跋闍國中。問諸比丘言。汝等謂我為衣食臥具床蓐等為汝說法耶。比丘言不也。佛言汝以何心言我為汝說法耶。比丘答言。世尊以大慈故為我說法耳。
 
[0637c11] 二為對外道無法自居者。此下第二段。明結集之意。又可明佛在日。對外道有此教興也。所以知者。故今文云。故制斯戒。豈是結集家制耶。思之言無法者。望無可軌之法。非謂無邪法。如五熱炙身投巖赴火等是也。如彼立法云。若犯婬者不得婬師妻。自餘婦女通皆無罪。若盜唯不得盜師金。此得重罪。論殺唯不得殺牛。餘盜殺者皆無有罪。此等並是無法自居也。顯佛法人尊道高故制斯戒者。以佛是三界大師。人天尊貴。無有與等。為世特尊。故曰人尊。所說之法。能軌成物善。依之修行使隔凡成聖。如此之法可珍可貴。異於彼見諸邪之教。故曰道高也。
 
[0637c22] 觀下律中凡所制者並懷異術者。下律增三文云。世尊何故制增戒學。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意明盡茲三毒。定慧復明。惑盡解圓。斷諸苦際。名曰異術。又言凡所制者。此指一切是佛制者。有異意。如五八十具。明約機而立。取其遠意。皆至菩提。是異術也。又解。因佛制不壞生掘地。王臣息心。不得策[仁-二+(儿/又)]比丘。是異術也。自解云。觀今文意。言異術者。謂異於外道。如律云。瓶沙王請佛。同外道八日十五日聚集來往。我因得供養。佛因制半月說戒。不與外道同。故言異術。又一一戒中皆不與外道共有。故言異術也。如五篇七聚。外道皆無也。所以得知。今文云異術是異外道者。尋下句來意。故得知也。故下句文云。若不撰結。則令外道以致餘言等。明知異術之語是異外道耳。故文云。若不撰結則令外道以致餘言者。文謂四分五百結集中文也。其緣起廣如律文可尋。四分別鈔[1]緣。首疏云。如來在世。隨機施教。利同塵沙。今滅盡應遷。將其泥曰。委囑迦葉波離阿難。欲使撰佛誠言。載傳竹帛。利益末代。意在流通。若無撰集。則令教法崩頺。又招誹謗。即律下文云。勿令外道以致餘言。沙門瞿曇法律。如烟火盡烟滅。佛在世之時。比丘皆共學戒。今既滅後。無學戒者。是以迦葉唱言。普告大眾。如來既滅。世間無師。傷失匠益。諮[2][久/小]靡所。念法心重。令結法藏。以報佛恩。令法不滅。所以於須彌山揚槌說偈。集此羅漢。勸莫涅槃。且結集法藏。以報佛恩。欲使佛教流通末葉。息外道餘言也。上釋外道無法自居義竟。
 
[0638a24] 三為對異宗故來者。此下第三段。對外宗教興意也。言多別者。如羯磨序云。初則二部五部之殊。中則十八五百之別。謂根本唯是上座大眾二部。一百年後分為十二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四百年後分十八部。并根本是謂二十部。所言上座者。佛滅度後。大迦葉波於閻浮簡得五百無學。於王城結集。迦葉年老。時居會首。因此立名名上座部。後有異方小聖。不[3]聞此會。自於城外結集。人數既多。名大眾部。故知當結集時。已分二部。故宣云。原夫上座大眾。創分結集之塲。五部十八流宗百載之後。雖分五部十八。取後流傳。今行世者。其唯五部。然五部者。皆從上座部流出也。後乃離分既非其一。故云多別。至時可尋分部圖。臨講誦出。
 
[0638b13] 且如薩婆多部戒本繫略者。明十誦戒本中。有太繁大略之過。且如眾學戒中。明齊整著內衣及着三衣。有十二个戒。此則為繁。略無不敬塔嚼楊枝等戒。復名略也。四分則不爾。直云齊整着內衣。攝無不盡。濟云。十誦戒本於眾學中不滿百戒曰略。其單墮中有九十一墮曰繁也。今詳浪破。然此四分律中亦有繁略。如尼單提中。比丘尼以香油胡麻澤塗身。總立七戒。一香油自塗。二胡麻澤自塗。三使大尼塗。四使式叉塗。五使沙彌尼塗。六使白衣女塗。七使外道女塗。皆波逸提此豈非繁。唯壞生掘地自作教人合制一戒。今遂約境乃立多戒。豈不是繁也。言指體未圓者。立云。指是宗。亦云教指。指由心也。體謂戒體。明彼宗之中言表無表戒俱用色為體。云表既是因。無表是果。因既是色。果何非色。此宗不然。作戒是色。無作非色心。以色可惱壞形段方所。無作之體不爾。故斥彼未圓。其指字。須從手作指。謂彼宗擬戒體未圓。故曰也。接俗楷定於時數者。謂與俗人受五八之戒。名為接俗也。五戒要終身。八戒要一日一夜。不許延速。是時楷定也。受五定五。不得分受一二三。受八定八。不得增減。是數楷定。礪云。多論所明。受五八戒。具受方得。即難云。何故經云一分乃至滿分憂婆塞者。答此據持有多少。故云一二分等。非謂受中一二也。薩婆多雖執此義。自與本律相違。案十誦皮革法中。億耳憂婆塞。與諸商人入海採寶。船破失濟。伴死獨存迴還。經餓鬼城。到一樹下。見有男女。顏貌端正。着天寶冠。共相娛樂。夜過女滅。即有狗來。噉男女肉。億耳恠問。何緣乃爾。答言我先作屠兒。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習此業。何得不作。遂教我言。晝既屠殺。可受夜戒。由是今生。業報如是。億耳前行。復至一樹下。見有男女。晝日娛樂。如前廣說。此由好婬。迦延化言。夜既貪婬。應受晝戒。故我等今生。晝樂夜苦。億耳還來。具說所見。因就迦延出家受戒。據此律。亦有分受。然多論第一。婆沙百二十四。諸大論師。共會此文。且婆沙云。如是所說當云何通。謂若不許晝夜分受。如上律文。當云何通。答彼妙行攝。非是律儀。受妙行果。非律儀果。是以無過。復有說者。是彼尊者迦旃延。神力化作。非是真實。令俱胝(億耳也)猒世間故。故不須通。復有說者。亦得分受。評曰。前說為善晝夜戒故。今若許分受。乃當婆沙不正之義也。若准成實第十二卷七善律儀品云。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月。若夜。隨能受得。准此成實。則許分受。部別故也。若准俱舍十四頌云。近住於晨旦。下座從師受。隨教說具支。離嚴飾晝夜。(述曰)要晨旦受此戒也。要經一日夜也。下座者。要就卑座也。從師受者。無容自受故也。隨教說者。要遂師語。勿前勿俱也。具支者。要具八支也。離嚴飾者。離憍逸故也。晝夜者。終晝一夜至明便捨也。俱舍論主依大毗婆沙正義。造此論故也。御法例通無准者。御謂秉御也。法即羯磨。明秉羯磨聖法。若作單白。加白二。亦成眾多白。亦得。若作白二加白四。亦成。作眾多白。眾多羯磨皆得。唯得增為佳。不得減。故言無准。若作白四。加至白五六七皆得。故曰例通。以類於僧四人說戒。此且約少為言。五人六人豈不許說於戒耶。人既得加。法亦應爾。
 
[0639a18] 今曇無德部。人法有序者。立云。一人唯得心念。二人對首。四人秉羯磨眾法。少則不成。名為人有序。又解。人謂能秉法人也。如十誦。用四人五陰實法為僧体。此宗不然。直取四人和合。謂同戒見等以為僧体。羯磨疏云。僧者以五陰實法為体。總陰成人。人為別用。謂一人秉心念別法。四人和聚成於僧用。故俱舍云。僧和合者。以不隱沒無記為性。行陰所攝。又有人云。約律准論。取成實意。攬指成拳。攬陰成人。人假為体。實法無用。四人假用為僧之体。而用更無別體。還以四人陰本為體。如身口業。無別有體。還以色聲為體。今存後義此名人有序也。又慈解云。人有序者。人謂所為之人。法謂將五八戒法授與前人。皆有由序也。亦可人者此四分受戒須十八清淨。十誦破戒和上黃門和上。不現前皆名受具。又釋言人法有序者。指羯磨之法皆有由序。單白白二白四及對首心念。乖法不成。有其楷定。又白等三法。必有指約。不得加之。不同彼宗加多為善。故戒本疏云。獨斯一宗未懷支派。良由師稟有由。知時不墜故也。又解。法有序者。不同上多宗戒本繁略。此宗戒本正有二百五十。何者。如四重四提舍尼為八。加二不定為十。加九十[1]為一百。加眾學為二百。以十三配七滅為二十。加三十尼薩耆為五十。正成二百五十。此名法有序也。又解。此宗以非色非心為無作戒体。指体也圓。故言人法有序也。言軌用多方者。謂法用濟時。多有方便。亦多有方法。提誘唯存生善者。對上接俗楷定時數也。賓云。依成實宗。五戒十戒。要盡形受。唯有八戒。隨時長短也。提携誘引俗人。為受八戒。不局長短多少。隨能與法。不限時數。一年一月一戒二戒。任彼前人好樂多少。如受一戒名一分優婆塞。乃至盡受名為滿分。務存生前人之善。開發信心也。立教意居顯約者。對上御法例通無准。顯者明也。約者限也。謂法明如秉單白白二不成。若秉白二白四不成。故文云。如白法作白。如羯磨法作羯磨也。翻前無准。三種羯磨。對眾宣白文句須明。名之曰顯。不得加減限齊於此。故曰約也。
 
[0639c04] 上則通明教興者。結上三段之文正是通家大教之興意也。今據當宗以辨者。生起下文第四當宗教中。有輕重開制持犯之意。就中自分五段。如文可尋。問前言對異宗故來。與此文中令據當宗以辨。有何簡異。文相似繁。答前是對異宗明四分之教。顯異餘部之意。今此言據當宗辨者。明四分教興意中自有五段之異。
 
[0639c11] 夫教不孤起者。謂若無機緣佛則不說。故曰教不孤起也。言起必因人者。謂有漏病生。法藥隨被也。如身子請佛制廣教。佛言且止。我弟子未有大名稱。未有利養。未有有漏法。所以且止。我自知時。後因比丘不勝名利。造有漏[2]業壞其略教。有須提那。還家乞食。因行不淨。即制初戒。復因林中比丘起過。制三趣同犯。及檀尼迦制盜戒等。皆因人起過。隨制禁之。或有一人犯多戒。有多人犯一戒也。人既不同教亦非一者。立謂。人人各犯。緣起不同。二百五十。隨犯即制。非一時頓制也。又云。如五八十具。皆因人根不同。故教非一則也。故攝誘弘濟軌用實多者。弘由廣也。濟謂救濟也。謂佛大慈救濟眾生也。人既不同。故攝持誘引方法則多。此語同前軌用多方義也。貴在得其本詮至條緒者。此明佛制教意。貴存斷惑終獲道益。教為能詮。道為所詮。藉教見道。本詮之意。意在道也。故一毫之善皆趣涅槃。詺涅槃為本詮也。言誠難覈其條緒者。條是枝條。緒是端緒。明佛立教意。欲令識根本所詮之趣。問其枝條次緒。實難尋。遂測覈謂須得本。何須論末。說文云。緒者絲端也。廣疋云。緒由末也。餘也。亦事業也。誠者信也。覈者實也。明四分律藏條數極多。一戒一經。總有六百一十四段。中間教法既多。實難尋究其本末。故曰條緒也。皆是趣果真詮軌聚。但使識其本意。何須覈教之始末條緒也。條緒即如或在其處制其戒。或為其人緣其事。今若一一覈其人處所事。實亦難尋。故曰也。所以約開制驗指在為人者。如儉開八事曰開。豐時還禁曰制。豈非為人。又云。隨三品根性不同。即有三衣之制百一開聽之教。並為人也。又如分別功德論中。天須菩提七寶房舍。一夜得道。豈非為人故開。餘非為道。一杯之水。一納之衣。亦不開之。况七寶房舍耶。顯持犯。諒意存無過者。諒訓信也。謂顯持之與犯信存離過也。又釋云。諒者亮也。亮由相也。顯持犯相。意存無過也。勝解云。如來所制是持是犯。並皆可信。即言持犯可信。即須遵行。不令有犯。故曰意存無過也。今束一律藏。以五例分之至可見等者。謂教中差別。不出此五種例也。
 
[0640a22] 一遮性往分者。宣云。如斫伐草木墾土掘地。體非違理。威儀塵醜不光俗信。聖未制前造作無罪。由非正業無妨福善。自制已後。塵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譏謗。故名遮也。所言遮者。能遮正道。故言遮惡。解云。由遮故票。禁遮惡故。故名遮戒也。言性戒者。如十不善等。體是違理。無論大聖制以不制。若作違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惡。是故如來制使防約。若不制者。業報三途。不在人道。何能修善。故因過制。從本惡以立名。禁性惡故。名為性戒。此之性惡。能遮於福。若前之遮惡。能遮道故。首律師疏云。若論性戒。捨惡以求福。若論遮戒。捨福以求智。此是道分善。故龍樹論云。十善對十惡。名為舊戒。五篇七聚。名為客戒。前十善惡不假制有。若論篇聚。必假聖制。意明今將此遮性二文。徵其教興之意。則得識遮性之興本意。故曰性徵等也。性惡通於化制者。如殺生婬盜等。經中還結業道之罪。制教中又科夷等罪也。亦如五逆十惡。二教同有其罪也。遮則不爾。唯犯制教。一罪無違化教之愆。又准心疏言。謂性惡之罪。俱違化制兩教也。以其体是違理無論制與不制。作俱有罪。如三千威儀四句辨之。或有犯佛法罪非世界罪。如制戒後畜財離衣等是。二是世界罪。非佛法罪。如來未制戒前殺盜等。三俱是者。制廣教後。犯婬盜殺等。四俱非者。未制廣教前殺草木是也。以此義推。未制廣教前。無問道俗。雖無教可違。隨作性惡。但犯業道。故經云。是殺生殺生報。雖是妄語。妄語報。此見化教。佛制廣後犯者。又得違教之罪。此是制教。故曰性惡通於化教也。遮戒因過便起者。謂為俗所訶。沙門釋子。壞生草木。掘地等事。夏中遊行。蹋傷物命等。佛即制安居。以彼外道俗人計其草木有命。佛因制之。亦如不受食食。為人所呵等。廣如下九十中不受食戒明也。
 
[0640c04] 然則性戒文緩義急者。濟云。唯約性戒。文緩義急也。其遮戒不得云文緩義急。如怨逼行婬開與境合。是文緩。三時禁樂是義急也。又解。一一戒下。皆有開通之文。是文緩。若心境不差。並結正罪是義急也。謂隨諸重戒並有開文者。如戒戒下有開通文是也。如殺戒。人作非人想畜生想蘭。皆開不犯重。餘性戒例知。今言隨諸重戒者。謂初篇四戒名為重戒。二篇已下防其重戒。既從重戒而生故曰隨也。四重既有開文。下戒隨此四重。是性戒者。亦應有開文也。准濟解云。文緩義急。惡局性戒。今隨諸重戒者。但合是隨四重之性戒也。謂皆是四重之種類。不得是遮戒也。又上言性戒文緩義急。既的語性戒。明非遮戒。遮戒下門會自別明耳。文雖是開開實結犯者。慈云。如大妄語戒開文。若戲笑說開不犯重。還得吉羅。故言開實結犯。夷吉雖殊犯義是一。又如婬戒。若為怨逼開與境交。雖開境交。若三時中隨一時受樂。還後結犯。故曰開實結犯也。又勝解云。文雖是開開實結犯者。釋上義急意也。隨諸重戒並有開文者。釋上文緩意也。縱成持也持之寔難者。諸如婬三時之中。難以禁持。縱得成持。持之大難也。下即出難持之由。且舉婬呰二事也。毀呰始終慈救者。說文云。呰者呵也。鄭玄云。口毀曰呰。意明毀呰戒開通文云。若慈心毀呰弟子不犯。謂心有慈濟前人之意。令彼因我呰。故改惡從善。若有此心。呰他不犯。雖然縱有此心。始終難一。初罵曰始。罵了曰終。故曰始終。深云。宜作四句料簡。一內有嗔心。外無利益。謂自心懷毒呰其前人。前人不改者是也。二內無嗔心。外有利益。三內無嗔心。外無利益。四內有嗔心外有利益。四句之中唯第二句得行呰法。謂內無三毒外復益他也。既是根本貪嗔等者。謂結上二文。婬是貪為因呰是嗔為因。此是眾生心中之毒。故曰根本。期之本毒無始鎮懷。雖復欲禁。慣習難捨。故曰何能禁心無逸也。故知義存急護者。此句通結上文。於婬三時無樂。是急護。毀呰始終懷慈。亦是急護也。上來總是明性戒文緩義急之意也。
 
[0641a14] 遮戒一性制止有益便開者。意明遮戒一制已後。不令應開。為有其益。体非違理。隨人情故。所以取開。如至儉時聽開八事。為安身存道有益故開也。又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滅惡之緣。故開受日去是也。又如壞生掘地。當時制竟忽有野火燒寺聽護伽藍。聖開掘伐是也。又如行險欲倒聽捉草木枝葉。隨捉隨斷。更開後捉。為護身故。是益便開也。開之過興還復令制者。如上險開八事。若至豐時還後招譏。不生俗信。名曰過興還復制也。又解。如本制畜三衣。是一性制止。後為寒苦不能進道。為其安身之益故。即開畜長。故曰有益便開。既因開故。貯畜過多。招譏妨道。名曰過興。即制說淨。故曰開之過興還復令制也。豈非存化俗恐墜枉坑者。此句是通上文意也。又可云結上文也。枉坑者地獄也。書云罪福無門。唯人所召。今謂儉時行八事。俗見不訶。豐時猶開者。俗人必生譏謗。既譏且謗。生報必然。今愍其生報。須遠譏疑。莫於豐時行八事等。故曰為存化俗也。詺地獄為枉坑者。順理而行。不墮地獄。橫造非法故落其中名為枉入也。大慈設教意唯撿失者。此下通結遮性二戒教興之意也。撿失者。慈云。撿是印署封閇之義。故經云。撿繫其身即斯義也。意明大聖見過。即制不令為作。如封署身口。不令有過失也。為口是禍門。舌是破身。
 
四分律鈔批卷第二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二末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0641b19] 斧欲得体安全。閇口不須語。即其義也。又解。且取撿閇其俗人譏呵墮枉坑之失。故制遮戒。恐招惡報之失。故制性戒也。應師云。撿者攝也。釋名云撿者禁也。失者過也。撿亦繫也。故律中云。沐浴疎頭。速疾撿髮。據此撿是繫也。立又解。撿失者。如厨庫官物封印門戶。一閇已後不許人開。名之為撿。如來制戒亦爾。一受已後不得毀破。喻如封印不得輙開。此是撿義。破則得罪此是失義。罪即失也。只是撿閇身口過失也。
 
[0641c03] 母論具立緩急二儀至以通望也等者。撿彼論云。犯罪凡有三種。一緣即須提那與本二行欲他。二制。謂因犯即制。若比丘行非梵行。波羅夷不共住。三重制。即是林中與畜生及死馬等行欲也。復有三處决斷非犯。一緣。二制。三重制。緣者。佛未制戒前初作者是緣也。二制者。謂最初作婬人不犯是制也。三重制者。若比丘為強力所逼行欲。不受樂不犯。名為重制。此三處决斷不犯。此上約婬戒作也。更約盜戒作之。如檀尼迦盜瓶沙王材木是緣。若比丘不與物。盜心取。乃至不共住。是制。後有遣使取。燒埋壞色。佛制同犯是重制。重制有二。一緩。二急。下至草葉不得盜是急。若有主物。無主想取。不犯是緩。復有三處决斷。不犯准前思可解。餘下一一戒例然。論文如此。講人相承云。比丘欲行婬。聽捨戒還家是緩。乃至不得共畜生是急。若為怨逼與境合是緩。三時禁樂是急。盜約無主相不犯是緩。有主下至草木葉不得取是急。殺則迷人無相殺無罪是緩。下至蟻子不得殺是急。妄則說時前人不解不犯是緩。下至戲笑亦犯是急。故云具立緩急二儀也。言尋之以通望者。謂二百五十戒。皆有緩急二儀。今應將此二儀。通望一切戒。若解其緩急之意。則識大聖制教意在撿失也。又可引此二儀意者。欲成上句義存急護之言也。上來釋遮性往分義竟。
 
[0642a02] 二以開制往徵教則通於二世者。明教中有制有開。今據此開制之文。徵教興之意。故知。此教通於現未二世也。謂如五分雖我所制。餘方不為清淨則不應用。雖非我所制餘方有益者。行之。如多論寒國用皮為三衣等。比丘命過。此皮三衣同十種衣分之。此一既爾餘亦例然。但非破戒之事。則餘方一切皆開也。
 
[0642a08] 故制已更開開已還制者。如五百結集中迦葉結集既了。時有長老富羅那聞王舍城。五百羅漢集法毗尼。[1]智度論結集有千人也。即與五百比丘。往至王舍城。到迦葉所白言。我聞如是事。故來欲豫其次。因更問憂波離。乃至更集為三藏。一如前說。彼語迦葉言。如向說者。我悉忍可。唯除八事。我親從佛聞。憶持不忘。佛聽內宿。內煑。自煑。自取食。及僧俗二食。水陸兩果。此四不作餘食法。皆聽得食。迦葉答言。實如所說。但世尊以糓貴時。世人飢餓。乞求難得。慈愍比丘。聽此八事。時世還豐。食飲多饒。佛還制斷。彼復作是言。大德迦葉。世尊是一切知見。不應制已更開。開已還制。迦葉答言。世尊是一切知見故。宜制已還開。開復制耳。礪問如來結戒。何故或制或開。答凡聖人制戒。開則通其益。遮則防其過也。此通未來教者。立云。如迦葉所答。儉開豐制。明此教雖是佛在時制。然亦通於未來行用。故曰通未來教也。有人云。此通未來教也者。緣有通字。義則難見。正意只道。五分教是佛自說。故曰此如來在世教也。四分教。則是結集時。迦葉說此言。以據佛在日望結集時名未來也。自意云。通未來教者。即是迦葉能開通於未來教意也。謂佛在日開此八事。猶未再制。未有制言。迦葉結集之時。時豐為更制約。其諸比丘。競呵迦葉。如上已明此義竟。
 
[0642b06] 五分雖我所制餘方不為清淨則不應用者。立云。五天竺之外。名曰餘方也。猶如西國用巨摩塗為淨用。手揣食。此等制雖是佛立。且如此土邊方將為不淨。不得用也。又如佛制比丘云。有出家者。制與剃髮。不由國王。乍由父母。此方國法。不得自度。要由國王。豈得仍依本佛教也。雖非我所制餘方行者不得不行者。如國王制僧不得入城市非時午後。道行入俗等。佛教中有緣。開白入聚。故言非我所制。由王不許。須依王教。故曰不得不行。故多論中違王制故吉羅。又如提匙筋箸靴履等。並非我制。而餘方將為淨者。必須行之。此如來在世教也者。謂如五分教。佛自彰言。故曰在世教也。有云此五分教。正制未來。傍兼現在。所以知者。既語於餘方不為清淨等。明知佛慮當來餘方有此事也。上四分則是正制現在。傍通未來。謂現在已開制於八事竟。未來飢儉還例准開。故前云此通未來教也。
 
[0642b22] 然二教相融互兼彼此者。覺云。五分曰彼。四分曰此。五分中教亦通四分。四分中教亦通五分也。此解是。二教者。五分現在教。及四分未來教。名為二教也。融者明也。兼者并也。此明上之二教互得相通。未來教通現在。現在教通於未來。如此釋者。只是結會上文也。上來釋第二開制往徵義竟。
 
[0642c04] 三以報有強弱教亦重聽者。立云。如上根人。制四依行。中品畜百一物。下根畜長衣乃至房舍等。言重聽者。有云下根弱故開已復開故曰重聽。如開畜長十日令說淨又忘更開不犯。故言重聽。聽即開也。謂聽上加聽。故曰重(去音)聽也。亦可根強者制是重。報弱者則開是聽。如上行之人教則重。即四依行也。下品人教則即七寶房舍也。以隨報故。若一向唯制無開。中下則絕分。若唯開無制。則上行慢求。故須二教被於三根。有輕重之異也。就制則深防限分者。如用水是深防。飲虫是限分也。又殺是限分。打搏是深防。故戒本疏云。深防限分者。初解。深防有通有別。通者。無聖戒制為止業。因造業之來必由三毒。非可卒禁。且約身口二業。制戒防心。故制四重。以為道體。對四制也。餘並號為深防。恐犯四根本。制餘令護。何以知然。如配戒種類說。如下持犯篇中廣明此義。所言別者。如禁微防著。例曰深防。如尼觸臂犯夷等類。所以爾者。女人性懦。制不由己。恐被違逼。情亦自發。故須深防。餘同前解。此後釋應今釋也。言限分者。亦有通別。言通者。通為防心。一切緣想。無非我倒。因之結業。迷墜生死。故隨限分。還制其心。故律本云。發心作心念作皆名犯也。言別者。如先云制為當機。止存力分。若不能行。雖作無犯。如漏失僧得僧殘。尼得墮罪者。即是限分之根也。所以爾者。僧是丈夫。煩惱輕薄。其情易制。故得重罪。尼是女弱。煩惱垢重。若斷重罪。苦惱眾生。存其力分。制其輕過。後解當今文也。有人云。聲聞具防身口。未能禁心。菩薩一向。制心。斯並[1]限分義也。約行山世不同者。山謂蘭若閑靜之處。世即聚落之間。欲明上士居山而求道。下士依世而養身。此約報力義也。且如蘭若無人之處。開遣淨人火淨米已自煑食等。亦開從[2]牛受食。及無知小兒畜生等。並成。在聚落中則不許也。若論報強弱。上品制頭陀。蘭若之所修行。中下品者。聽依聚落。不妨修行。故曰約行等也。此解應文。深云。如是具已。佛令五年學教依止師僧。女有上行樂靜之人。處山開離依止無罪此是約行山世不同義也。此上深防限分。約行三種。皆據報有強弱。設教所以不同。上來釋第三報有強弱教亦重聽義竟。
 
[0643a17] 四以機悟為先教門輕重等者。大聖制教初興。本無異轍。後人神解自異。隨機悟入不同。致有五部之差。乃至十八之別。言機悟為先者。謂樂欲不同。悟有先後。悟既有其先後。所見則亦不同。見既不同。教門即輕重致隔。故曰為先也。言輕重者。僧祇四錢三角犯重。四分得蘭是輕。如五分。想與疑俱結根本。以疑心通是非故。殺人起疑心。為人為非人。作此疑者結重。四分但蘭。又如十誦一切器皿。二斗已下應分是輕。四分一切器皿不分是重。又如說廣略二教。本是被機。有宜聞略。即說一偈。有宜聞廣。即說五篇(云云)。五部異執豈不然耶者。此句結成上機悟不同之意也。對此須明異世五師。同世五師。五師之緣。如上卷談云。第四分部時節門中。廣明此義竟。
 
[0643b06] 五以事法相對者。如受戒等是事。羯磨是法又如三衣一鉢是事。[3]如法受持是法。謂將此法。用被於前事。故曰相對。既有其事。則須有法。因對事須法。故有此教興來也。法唯楷式者。謂一切羯磨辭句不得增減。要須軌定。且如持衣說淨之法。要須辭句分明。不得錯脫。故曰楷式。式是法式。楷是則也。乖指則事不成者。立云。指由意謂是佛意也。由作法乖儀。則乖佛意。以乖故作法不成。事亦不就也。勝云。法唯楷式乖指則事不成者。此明法托事而起。即制法以楷定。若乖本制意。秉法亦不成。如開離衣羯磨。本緣人病衣重。今人病衣復不重。若乞法者。乖本制意。故曰乖指。雖復加法。事無不成。何以故以事不應法故也。事通情性者。此明法所被事。事含情性也。慈云。且約情通智慮利者曰情。智慮鈍者為性。如新生小兒體性。自知苦樂憂喜。名之曰性。漸漸長大更增其智。名曰情也。如云大有情思等。又言性者。謂人生世間。稟五常之性。亦是性識之性。並通善等故。名為性也。情者謂人各有情欲不同。遇善遇惡情相染習。故云情也。又解情性者。情謂有情之類也。謂如為人受諸戒及治擯等。是情事也。言性者。謂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此曰非情。即如結解諸界分功德衣亡人衣等。並是非情事也。性中攝之。謂有識之者曰情。無識之者曰性。所以爾者。如地水火風。各有體性。如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煖為性。風以動為性。又如火上水下風輕地重。皆是其性。性取不改為義。隨境制其得失者。立云。謂隨有情無情之兩境。制其得失。如持是得犯則是失。且如情中有持犯者。如不殺是持名得。殺則是犯名失。性中亦有得失者。如不壞生掘地。是持名得。若掘是犯名失。又勝解。有情家得失者。如為人受戒。身無遮難者。發戒名得。有難不發名失。無情得失者。結界唱相。托處分明結成者名得。唱相不明作法暗托結界不成名失。濟同此解。又如治人或有藥無病。或有藥有病施不相當。並名失也。或[4]托三性之緣者。即善惡無記也。善性犯者。如比丘拔塔上草為女。說說法過限等。言惡性者。如嗔心打搏殺人畜等。言無記者。如不攝心意壞生草木掘地等。又談話世俗。是無記也。又如僧祇律文。摩摩帝互用三寶物。山中坐禪比丘食殘宿食。一乞留多日。不惱俗人。自得靜緣修道。此並善心。由此三性而造罪。故有教興也。又解三性者。謂貪嗔痴為三也。若貪三境行婬者。名從貪起。若婬怨家。名嗔心起。若共母女姉妹六親行婬。名從痴起。就盜論者。樂財故盜是貪。盜怨家物是嗔。謂無業道而行盜是痴。戒疏中。約緣之三性明。不論心之三性也。疏云。託善緣以興教者。如坐禪誦經講導開悟。必以正命居懷。制伏煩惱。此名善法。怖求名利邪命自居。相雖是善。反成貪毒。壞心障道。勿過於此。是故大聖興教防之。言不善緣以興教者。如十惡等。體是不善。能感三途。增惱障道。故聖因過起立教防之。無記緣以興教者。如草土體雖無記。若作不已。外彰譏醜故。制防作者犯墮。謂就草木緣。性是無記。此上三種。並從緣說非就心思之。此解應文。或隨世譏而起者。如非時乞食。被女恚詞云。寧破腹。莫非時食。又夏中遊行被呵。不及鳥獸。尚有巢窟。故制安居。如不受食。呵言不與而取與賊何殊。又如教尼逼暮。早從城入譏言。夜共婬樂。晝便放還。又斬草捉寶等事。因譏而制。故云或隨世譏而起也。
 
[0644a14] 且略引諸條等者。即指上來五例者是也。言薄知方詣者。爾疋云。詣者進也。至也。到也。彼云。造奏詣進也。造者詣也。適也。明我上引五條。薄知制戒本意之方所及所詣之處。即是下心懷泥曰。是所詣之意也。方謂方所也。又解云。詣者趣也。謂引上條即知制教之趣向也。又詣者佛果也。謂制教之意。全乎佛果三乘等。名此果處為詣也。私云方詣者。謂觀上五條。則知本制興之意。有此五種差別。約此五處為方詣也。
 
[0644a22] 從此已下。言總撮包舉教興意耳。上五條是別教興意。今言方詣者。且結上別門之義也。總撮包舉者。謂總一化教興始終之說也。觀施教興之意。只令眾生至於無上菩提之道也。
 
[0644b02] 制增戒學者。首疏云。始於外凡。專加護持。悟達生空。理解益成。戒品牢固。餘勝於前。故曰增戒學也。云何為求四學者。欲解其學義。且假問生起來由。故曰云何也。為求四果者。積生植因方證四果。極少亦須三生持戒方證初果。或至盡漏。亦云七生持戒不犯。得證初果。濟云。相續七生持戒乃入初果。入初果已。人天七反生死。即入羅漢。今我凡夫創始發心。初生持戒。此第一生。但是種解脫分善。未得名修。第二生修其解脫。第三生始證。此約利根。三生即證。故羯磨疏云。第一生種解脫分善根。第二生修。第三生證是也。上言七生證初果者。此約鈍根也。今須勤修。則解脫可期。故南山云。非聖學聖。謂已入聖位。更不學聖。唯是凡夫。應須勤求學於聖耳。若大羅漢。如身子目連等。要經六十小劫修行。方護為聲聞上首。若佛果須三大阿僧祇劫。初一阿僧祇。修至初地。次第二阿僧祇。修至七地。次第三僧祇。修至十地。更須百劫。修其相好因。方得成佛也。新經論中。四果名殊。第一預流果。第二一來。第三不還。第四無學。舊言阿羅漢。此翻乞士殺賊。皆是義翻。總名應供。已永害諸煩惱故。應不復受分段故。應受人天細妙供養故。言佛果三阿僧祗劫名者。婆沙一百七十八云。於初劫中。逢事七方五千佛。最初名釋迦牟尼。最後名寶髻。第二劫中。七萬六千佛。初是寶髻。最後然燈。第三劫。七萬七千。初即然燈。後即勝觀。故俱舍十八頌曰。三無數劫滿。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又俱舍云彌勒菩薩。釋迦菩薩。過去俱為底沙佛弟子。舊名弗沙。彼佛觀此二人。何當成佛乃見彌勒在釋迦前九劫。又更觀二人所化眾生。何者成就。乃見釋迦眾生已成熟。彌勒眾生。全未成熟。底沙念言。此二菩薩。既此差互。念欲方便使不差互。又念言。寧可迴一人就多人。不可迴多人就一人。謂欲迴彌勒就後。釋迦置前。不可迴所化生。以就化主。即作方便入石窟中。放大光明奇異之相。令釋迦見生願樂心。于時釋迦從外行來。見佛光明。心生歡喜。口說一偈。忘下一足。經七日七夜。翹足誦偈。更不暫捨。由此精進。超彌勒九劫。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云云)。新經論云。天地此界多聞室(云云)。解此偈詞。如下文僧像致敬篇中。至彼當說。言超九劫者。且一相說。總計會諸文總超三十二劫也。
 
[0644c17] 止隨前事者。此明下三十門中。雖各各有制意。皆是對前所為之事。而明制意。非是大家教興之意。如對婬戒。且述制婬之意耳。尋條知本者。謂下三十篇是枝條。此教興一門是本。若尋下三十門之枝條。不識其意者。須尋此門。則識根本制意也。勝云。指三十門是條。尋此三十門。知佛本制。心懷泥曰。是本也。謂尋條得本。似如尋樹枝條得其柯根本也。上來廣釋第一序教興意義竟。
 
[0645a01] [1]第二制教輕重意。所以此門來意者。為下諸篇中既持犯有輕有重。恐人不練。故立此門。序不同之意也。
 
[0645a03] 裁斷寔難者。明判割重輕唯佛能知末代僧尼。輙為斷割。不識機教之通塞。故言難也。若佛在日。明了機緣。識知輕重。明練通塞。則不為難也。何者原彼能施之教者。此明上既嘆斷輕重為難。須出離之所以。徵其意。故言何者。言能施之教者。則是佛也。佛是能施教之人。教是佛之所說。眾生是所為之緣。教主窮機之人者。謂佛是能施之教主也。故言教主。此之教主能窮機緣。窮是盡也。機是眾生心機。人謂佛也。明佛窮達眾生心機。盡識上中下品之性。故說教有輕重也。又推此所為之人等者。如上根之人。制其重教。但三衣乞食等也。中下機弱。不堪此教。即許喫僧食受長衣等。此教則輕。教則是藥。教有輕重。被三品人。人既與教相應。故曰應藥之器。明其人是初教之機。故曰應藥之器也。又云如須提那子。名之曰人。以犯婬故曰病。佛即制戒。是藥即能依行不復更犯。此是應藥之器也。所以藥病相扣利潤無方者。明機教相感。故曰藥病相扣也。謂佛知機制教。機有上下不同。教有重輕之異。機病既發。教藥亦興。[2]教經云應病與藥。令得服行。藥病相投。利益無方。方比也。豈可情斷等者。自意云。明佛是窮機故識輕重。今人異佛。故不能裁斷於重輕。故曰豈可情斷等也。此句是遠結上文輕重兩意。裁斷寔難之句也。雖然重覈下等者。自意云。雖如上斷輕斷重。出在教主窮機之人。豈可以今凡情能斷等也。然雖非今人情之所斷言論所測。然亦有可斷之義。何以知然。謂佛說一切教。皆通末葉。據此容有斷割之義也。
 
[0645b05] 言重覈遠標實被來裔者。裔由末也。應師云(餘制反)說文云。裔謂衣裙也。以子孫為苗裔者。取其下垂之義也。裔亦遠也。覈者實也。標者望也教也。此明制教意遠通遐代。名遠標也。在文自顯何假證成者。文即律文也。明佛制教。皆被末代眾生。故不繁引證也。故四分佛受毗蘭若婆羅門請。夏安居。以時儉故。佛與諸比丘一夏唯食馬麥。目連欲反大地。取其地肥。以供時眾。佛止不聽。又欲以神力。往北方。取自然粳米。佛亦不聽許。又欲牽鬱單越地連此閻浮。佛不聽。皆言止止。汝等丈夫。有茲神力。可得如此。未來弟子。無神力者。當如之何。據此文證。大聖立教。皆通末代。約教既通於末代。故今約律文。亦得處斷於輕重。以應機故。有云。在文自顯者。如戒戒中皆有十戒。令正法久住。豈非教通遐代耶。勝云。在文自顯何假證者。即五篇輕重在文自顯。次第而證也。今據此後解。亦有一途道理也。明上既云教通來裔。我既是裔。亦合裁斷。約律文篇聚裁斷。自知輕重。故曰在文自顯。文是律文。律文自明顯。輕重可證。不假外求餘證。故曰何假證成。此解應文。今序斯大略。有七者。明序其輕重兩意。不過此七種義也。若識此七條者。輕重之義可解。
 
[0645c01] 一興厭漸頓者。興由起也。猒者飽也。謂起猒之時。有漸有頓。何以知然。類下結正業科門。報果不同門。起情虗實等。理令然也。不得云興即忻也。此解錯也。今舉事明之。如起猒善心。盡一時犯一切戒名頓。得罪即重。若隨前後。別別犯一二三名漸。得罪即輕。又如盜人錢。若一時取二三四名為漸。結蘭是輕。若一時取五名為頓。結夷。是重。又如行婬動身就境。忽諸緣礙。不能得遂。罪住方便。名之為漸。即得輕罪。若直至境所。身手相加。入如毛頭。名之為頓。即得重罪。若起猒惡心。亦通漸頓。濟云。且如有人猒惡漸時且受三歸。次受五戒。後受十具等名漸。則是受其輕教。若於惡境。頓起猒心。即頓受具戒。此具戒則是重教。此上是正義。相承解云。興猒者。作過起無害心。三時業重為興。如怨逼情所不願為猒。何故此門中。明漸頓義。謂事漸教則輕。事頓教則重也。二結正業科者。立云。佛以達了業體輕重。故使結戒還約此業而科。故有輕重不同也。何者是耶。且約五篇。相望上下重輕。皆是約業道不同。故結罪所以有異也。且如殺人。或以人多智慧既是道器。形報勝故。殺者得夷。畜非道器。愚騃無知。殺結墮罪。乃至下篇。身口越散其等是輕。則科小吉。以其科罪與業相應故。云結正業科也。又約五篇。正果之罪與方便罪。相望重輕如正果之罪。業思既暢。得罪是重。如犯婬盜殺妄作竟結夷。若犯下四篇。亦是果罪。業思還暢。隨結殘提舍者。此皆名重。若諸篇方便之罪。既未成根本。業思不暢。聖不極科。皆悉名輕。如盜滿五即結正重。得四已下即是正輕。故云結正也。今斷其罪。須問其犯。為住方便。為至果處。果處則重。方便是輕。又解云。故犯則重。誤犯則輕。皆約情之虗實。故業則輕重。約此業因之異。故制戒則隨其輕重也。濟云。如初篇四戒。是性罪則重。下篇隨有遮戒則以性罪有業道故。若遮罪無有業道。結時望此業道則重。故曰結正業科也。三報果不同者。如目連問罪經說。犯初篇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六十千歲。墮泥梨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犯殘如人間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犯蘭人間五十億六十千歲。犯提。人間二十一億四十千歲。犯提舍尼。人間三億六十千歲。吉羅九百千歲墮於地獄中也。夷則科重。乃至吉羅最輕。若能持者。趣果亦乃不同。如五八十具。感人天聲聞為[1]異。持菩薩戒。乃至成佛果為重。濟云。約人根器。上下不同。以根器是報力。約此報力。教有輕重。故曰報果不同也。四攝趣優劣者。且約初篇四戒說。若犯婬於三趣境。皆得重罪。下三戒者。則有優劣。如盜人物重。非人畜生蘭吉漸輕。殺人則重。殺非畜蘭提漸輕。妄語人則重。非畜蘭吉漸輕。並是約趣有優劣故。結罪有輕重也。濟云。如殺人夷。非人蘭畜提。若能變化畜殺亦蘭。此皆約趣論也。若約受戒。唯人趣得受。餘道趣劣不得。如律中龍變為人來受具。佛言。畜生於我法中無所長益。因制不許。是劣也。人則為優。優則長也。劣由短也。復約人中。亦自有優劣。自無遮難得受是優。身含遮難不得受是劣。故曰攝趣優劣也。五起情虗實者。且如殺。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是虗。結方便則輕。若人作人想。是情實結重。盜約有主作無主想。此句無罪。無主作有主想是虗。結方便蘭是輕。有主物有主想是實結夷名重也。約大妄語。若未得道。向他說云得者。是虗犯重。若實得向俗人道得犯提。向同意說無犯。此名實是輕。皆約心明虗實。若心境相當。名為實。即制重。若境差心轉。名為虗。即制輕。又想對於情則重。想對非情則輕也。又解。如境想五句。前一句由情實故重。後四句由情虗故輕。故曰起情虗實也。六開制互立者。立云。如大妄語制波羅夷是重。開其戲笑說還犯吉是輕。故知開制皆有輕重也。亦如離三衣宿。制墮是重。若不得會。開遙捨。而得闕衣吉羅是輕。又如安居是制。受日是開。長衣是開。說淨是制。說戒是制。有難開七略一直去是開。儉時八事是開。豐時便禁是制。此皆是制中有開。皆約時約緣而立。正制時不開。正開時不制。故言互立。犯制則重。犯開則輕。或復無罪可思之。濟云。開中有制。制中有開。故曰互立。如婬是制。若為怨逼開與境合。此是制中有開。雖開若三時有樂即犯。此是開中有制也。七約行彰異等者。如上行居蘭若。即許離衣六夜。下士居於聚落。不許離衣是也。言[2]誼者誼謂聚落。靜謂蘭若也。又如山中開自煑食。自泥房。從畜受食。聚落不開。故知山中則開。此教曰輕。聚則制之。此教名重。此約行明也。亦同上約行山世不同之義。
 
[0646c04] 並制教之本懷者。謂佛本制教。有輕重之意者。不過此七種義。此七是制教之本意也。言據斷之宗體者。若欲斷割重輕。理須據斯宗體。此七是其輕重之宗體。今人欲斷輕重者。須問為是漸。為是頓。為情虗。為情實等。為趣優。為趣劣。約此得知持犯輕重之意。上來七段不同。總是釋第二制教輕重意門義竟。
 
[0646c10] 第三對事約教判處意者。立明。此門來意者。為明行事及判罪之時須識本宗。恐橫加穿鑿。妄引他部。故有此門來也。故下文云。輙將己之所學。判他犯。此乃蓋是不識宗[3]指也。言對事者。對前受懺說恣等事。約其教法。而定是非也。法即始乎心念。終乎白四之法也。謂三衣一鉢。結解諸界。安恣。分亡人衣。並名對事。言約教判處者。既有前事。理有法被。法即教也。撿事故云約教判處也。判謂判割。處謂處分也。且如對亡物為言。須[*]判斷是非。處分輕重。可分不可分。故云判處意也。處有二解。若作去聲。即處分義也。若作上聲。即是處量之義也。故說文云處者安也。謂安處也。
 
[0646c21] 言佛法東流幾六百載者。從西來此。故曰東流。猶如水流。流者流衍。取其通往之義也。幾六百者。幾字有三用。一音(祈其)二音紀。三音基。基謂漸隱也。亦云時也。若音紀者。謂是不定之數也。若音其者。其由近也。此明佛法東流。自漢明夜夢。至今貞觀年中。猶少二三年。不滿六百載。故曰幾(音其訓近)六百年。故云也。判割是非競封同異者。如昔有依十誦借衣鉢受具。而誦四分羯磨判為是者非也。又如將祇持衣文入四分家用。此亦非也。言競封同異者。封由閇也。謂封執其懷。閇塞情犯。不能開通。故曰競封同異也。
 
[0647a07] 良由[1]尋討者不識宗指者。謂各依當部受戒。及至行事之時。並不識其本宗指。所以即有競封同異。只是不識當宗之指也。又云教起本宗之意。前競封同異之計。各判成懷。如律中為難結三小界。古師亦有無難而結者。乖本宗意。亦如結戒場。不以大界圍遶者。亦不識宗意。意即指也。此上斥諸師不識當宗之意。故曰也。濟云不識五部之宗指。輒以己宗。定他持犯。故曰不識宗指等也。言行事昏於本趣者。明行事之人。於當部中。斷割輕重。猶尚昏迷。不知本部輕重之相。故云昏於本趣。昏者暗也。行事之時。須知本是何宗受戒。須依本受之宗而行事。今若取僧祇持衣文來此部行。名曰昏於本趣也。
 
[0647a19] 故須學師必約經遠者。此明學貴承師。承必智本。故論語云。勤學不如擇師。好師必有弘益。所求之師。復須經久泏遠見而學問者。器量宏愽方堪依之。外書云。學而不思則罔。學不尋思其義[2]師罔。罔者無也。然此之人。都無所得也。又解。罔者謂聞若不思。則心中罔罔不了也。又言思而不學則殆。殆謂危殆也。謂學不承師。師心自思。則有濫解之失。故曰學非經遠也。執教必佩真文者。佩由帶也。謂案律藏之文。非為邪教師心之計也。既帶真文。則識宗旨。由識宗指。故行事不昏。由不惛亂。故不招他譏謗毀辱之耻也。淪乎嗤責者。淪謂沒也。溺也。沉也。嗤者愽疋云輕也。字書云笑也。兩用皆通。有人云。笑不露齒曰嗤。應師云。嗤(充之反)謂輕侮也。字從口作非體。見蒼頡篇。今明執案真文。並免輕蚩重責之過也。豈得異部明隨者。謂本是四分受戒。今隨行中還約四分行護。四分文義具足者。則但[3]申之。豈得用十誦僧祇等文而判割也。若當部不足者。方得取用外部之文。故下文云。當部不足。取外引用。即其義也。
 
[0647b13] 猶恐不曉大[4]網等者。自意云。如前不識宗指。昏於本趣。是不曉大網。詺此宗指本趣為大網也。欲明上雖梗概約略總相說此大綱。猶疑今人未了。故曰猶恐不曉大綱也。今欲曉明示誨。故曰更示其分齊。分齊是何。下即出相。故從謂字已下。是釋其相也。謂不得將此所學之教判他外部持犯。故此為示分齊也。自意云。更示其分齊者。通指此門也。脫罹[5][保/言]失者。脫是不定之辭也。又云脫者誤也。罹(力知反)兔網曰罹。網曰羅。大而言之。羅是網也。又云罹者憂也。愆者說文云過也。失也。失者過也。咎也。罪也。爾疋云。罹者毒也。又云遭憂也。皆是遭罪之意。欲明偏用此一宗判他輕重持犯。誤他前人。悔罪不滅。自身獲罪。彼復得[保/言]。俱墮罪網之中。如兔之墮羅網也。又解。如分亡比丘物。亡人本是四分受具。今將亡人衣物。依十誦而斷重輕分之。復不識輕知重。自身得罪。現前僧等。並皆得罪。名為脫罹[保/言]失也。由不學故。彼此得罪也。言其唯不學愚痴者。此明上來將己所學之法。判他持犯。非但令他罪不除。復增其不學無知之罪。故曰愚痴。愚痴者即是無知。以聖制令其學教故也。
 
[0647c08] 今通立定格共成較准等者。勝云。此明前執一隅。但識當宗。不練餘部。今立三十門。通顯諸部。一一出十誦僧祇等名為定格。格者正也。謂引諸部共成。各示其名。即定正也。又云。通立定格者。前言受既四分。不得餘部明隨。即顯諸部各各自依當宗以判持犯。格者至也。各至當宗之所共成較准。共成較准者。共成明了當宗。而有准則。約受顯前。故無雜亂也。又言。共成較准者。謂行事須依四分為本。今若不了則引諸部。故下三十門一一出十誦僧祇等名者。明此四分文將教判事。若被事不同。所以故引諸部。共成一宗行事。使周備分明。故云較准。較者明也。應師云。較亦猶粗略也。爾疋。較者比校也。准者平均也。度也。案周禮云。匠人之法平物以水曰准也。欲明今時取諸部明文。而各明較比校。皆使與本受宗不相違。名為平准。若輕重等類者則取。不等類者不取。此是准義。故曰共成較准也。一披條領等者。指下三十門為條。詺此一門為領。欲明三十門中。約教所被事。引諸部文。一往處斷持犯。受體與隨。輕重。相違不相違。等不等義。恐迷引文。壅結在懷。將其此門照之。若披此門下則疑壅悉除。名大觀也。釋者除也。廢也。解也。觀者照也。此明上文古人不識宗旨。昏於本趣等。不名大觀。今日由有學師。復約經遠。執佩真文。立茲定格較准。既披下條頓釋然照了。識於宗指。不昏本趣。處斷得所。名為大觀。
 
[0648a08] 第四用諸部文意者。為三十門中皆用他部。恐人不練其意。故有此門來也。如前序云。包異部誠文括眾經隨說。即應此門也。
 
[0648a11] 本實一文者。原佛制戒唯是一文。佛既滅後。大迦葉波結集法藏。名八十誦。異世五師。相承傳授。更無異見。故曰本實一文也。又解云。律教所興。本為防非止過。名為一文。故戒疏云。適化雖殊防非義等。防非雖是一文。機悟防過。取解不等。致使教門隨被不同。分為五部十八異。今若行事有闕者。取用有何過也。但為機悟不同者。礪解。依真諦三藏傳云。一百年後分為五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為十八部。分為五部者。憂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論師。共論佛法。是時諸人。各以情見不同。有所偏執。毱多不能刊正。遂分此藏為茲五典。故曰機悟不同等是也。言諸計岳立者。高山名之為岳。如諸五師各執己見曰計。謂執計情欲。各自稱言我所見解是高是長。既各高故言如岳立。如似五岳各自據立互不相望不相許可。五師亦爾。遂為情見有限。受悟無倫。各擅己宗。自題聲教。故曰諸計岳立也。
 
[0648b03] 競採大眾之文者。佛涅槃後。迦葉結集時。憂波離是高座誦出大毗尼藏。迦葉年老。時居眾首。因此彰名。名上座部。後有諸方賢聖。不及前聞。遂於城外。更請憂波離。再誦毗尼。以集法藏。以眾多故名大眾部。其上座部。迦葉滅後。五師傳持。過一百年。離分五部。今言採者。採前上座部。其眾亦大。故名大眾部。非前所論城外結集之大眾也。今鈔文言濫。有智當思。
 
[0648b10] 輕重異勢者。乘如祇四錢三角犯重。四分但得輕也。摩觸二戒。四分通體蘭。伽論云。意在男者蘭。意在女者殘。又如尼律輙度賊女。四分犯殘。祇即犯提。故曰輕重異勢也。持犯分途者。如結淨地。十誦為犯。四分為持。又如僧祇不捨淨作三衣犯提。四分不犯也。有無遞出者。立云。四分有庫倉。僧祇有樓閣。多論有道行界。五分有水界。十誦有可分別不可分別聚落。四分有三種受日。十誦有三十九夜。祇有事訖羯磨。又如五分有輕三師提。四分則無。四分有不受諫戒。五分則無。又如持衣。十誦則有。四分則無。又如祇單墮中。無此不受諫戒疑惱戒。彼有入尼住處教誡不白提。故曰有無遞出也。廢興互顯者。如結淨地。四分十誦俱有文。但廢興不同也。一有一無。名互顯也。又歌聲誦戒。五分所癈。四分為興。又如僧祇欲法中。時集與清淨。非時集與欲。當今四分正是廢教也。今立四分為本者。即明今鈔用四分為本。故下文云。其四分律鈔者所宗。當部文缺。故引外文共成也。必須用諸部者。諸是不一之文也。
 
[0648c04] 善見云毗尼有四法者。一本。彼文自解謂一切律藏也。一切者但是佛所制戒一一之戒為結集者名律藏也。二隨本者。立云。如婬戒。初制不得婬人。後林中過興。制三趣同犯。將此重制名為隨本也。濟云。隨本者。謂是隨律之經。隨律之論等也。其中明戒律者並名隨本也。三法師語者。即五百無著。名為法師。習是論主也。佛先說本者。即大毗尼藏也。滅後五百羅漢。流通作論解釋者是也。四意用者。謂是五百論師。意方便度用。非是凡夫意用也。今引此論。意欲取第四句意用義。成今門中之意。從謂宗已下。是釋第四句意用文也。言及三藏等廣說者。此約三藏教文。即是經律論也。先觀根本者。謂觀一切律藏中。如來所說制戒。皆有緣起。非無因緣而制也。相承解云。此却釋上一本起句文也。次及句義者。却釋前二隨本句也。謂若有重犯。即便隨結。如林中等也。後觀法師語者。却釋前善見論主五百無著之所說也。與文句等者用不等莫取者。立云。釋前第四意用文者是也。然今何故引此論中四法來。謂此是用他部文意門故。引此論中四法者。前三是便明。正意取第四句意用。即方便度用等文也。欲明我既用他部之文。應須效彼論文。方便度用也(注云)。第六卷中廣明律師法者。彼論云。若律師者有三法。然後成就。問曰何謂為三。答一者於戒本諷誦通利。句義辨習。文字不忘。二者於律本中堅持不離。三者從師次第受持不令忘失。若具此三法。是名律師。若是律師。眾僧共集。判諸諍事。律師於中先觀六事。安詳而答。問曰何謂為六。答一者觀處。二者觀本。三觀文句。四觀三段。五觀中間罪。六觀無罪也。解云。若草若樹葉。應覆身而來。若不覆身裸形入寺者得吉羅。如是觀罪相已。即取律本為證。而滅諍法。是名觀處。觀本者。若故妄語得提。如是五篇中。可一一觀罪性。即取本為證而滅諍法。是名觀本。觀文句者。身未壞者。得偷蘭遮。如是七聚罪相。可一一觀罪性。即取本為證。[1]滅而此諍。是名觀文句。觀三段者。僧殘有三段。波逸提有三段。於一一段中。觀即取本為證。而滅諍法是也。觀中間罪者。舉火搸得吉羅罪。如是戒本中。觀中間罪。取本為證。而滅諍法是也。何謂觀無罪。謂婬不受樂。無盜心。無殺心。無妄語意。如是一一罪相。觀以本為證。而滅此諍是也。若比丘知四毗尼法。又善三法。觀六事已。成滅法者。如佛在世無異(文極繁廣故不盡抄也)。
 
[0649a20] 然行藏之務實難等者。此下裁量取捨為難也。謂用之則行名取。捨之則藏名捨。行是取。藏是捨。欲明諸部既輕重異勢。持犯分途。復有無遞出。復廢興互顯。今欲取欲捨大為難也。且述其大詮以程無惑等者。謂是能詮之大教也。上既明取捨不易。今則欲明我取外宗之文意。故曰述大詮。從謂字已下。即是釋其大詮。然大詮之意。只是述其用外宗之文意所以也。言以程無惑者。應師云。程(除荊反)程猶限也。禮記云。程者量也。詩云程由法也。明我述大詮之意者。人若識之量。獲不疑惑也。
 
[0649b06] 謂此宗中文義俱圓者。此下正是釋述大詮也。文義俱圓者。立云。如四分宗中。四重之戒。文義俱足。不勞外求。又如結界一法。文足義亦足。約結界事。更無缺少。故曰約事無缺也。餘有律文不了事在廢前者。如律中兼肉為五正食。此不了之文。涅槃教興之後。一切悉斷。今取終教為定。明此兼肉之事是廢前之教。即不了之說。故律文不了之教。是涅槃廢時之前也。又如十誦銅器二斗已下入輕。已上入重。四分並重。名為不了之教。今言事在廢前者。謂我家之制。是彼廢家之前。故云也。有義無文無文有事等者。如四分有持衣加藥之義。而無其文。今取十誦。又以狂顛之人。四分有不足之義。而無不足之文。今皆取其十誦也。言無文有事者。如受鉢。受尼師壇。道行界。水界。受三衣。受七日。解戒場。並無其文而有其事也。
 
[0649b20] 必取義勢相關者。如四分十誦護衣。同護明相。此名義勢相關。故取十誦文。成四分持衣也。必緩急重輕乃至准論不取等者。如十誦受日三十九夜。僧祇事訖是緩。四分約[2]緩而有三品是急。僧祇護衣。通夜一會是緩。四分限明相。是其急也。言重輕者。如祇盜四錢三角得夷是重。四分犯蘭是輕。此乃僧祇用四分蘭為夷。四分用僧祇夷為蘭。又云。四分用祇重[3]罪為方便。祇用四分方便為重果也。故涅槃云。或說四重以為偷蘭。或說偷蘭以為四重。即是此義也。是非條別者。立云。如十誦和上不現前受戒名是。四分要令和上現前。此指彼是為非。彼指此非為是。五分借衣受戒得戒為是。四分為非。又十誦白衣受戒為是。四分為非。故云是非條別也。言准論不取者。即是善見論也。故論云。與文句等者取。不等莫取。今正指此文也。故文列四說者。立謂。律文有四大廣說。即增四文中明也。一有人云。我從佛邊聞如是語。未得即信。應勘校三藏。修多羅阿毗曇毗尼同者。應語云。大德所說與修多羅毗曇毗尼相應。若不同者。應語云。大德所說。與修多羅毗曇毗尼不相應。此非佛說。應須捨置。二有人言。我從四人已上和合僧邊聞。亦須如上勘定。三有人云。我從三人已下眾多人邊聞。四有人云。我從一人邊聞。亦須如上勘定。今引此四說。顯前句與文等者用不等者莫取也。上言從佛聞者。非唯要親面見佛。若尋經所說。亦名從佛聞也。十誦墨印者。十誦文中無墨印事。直指在經。但有四大廣說。同四分義也。立云。墨印者諸解不同。初一解云。嘿然之義。如佛在日。菩薩聲聞請佛說法。此有嘿許。故曰墨印。今云不然。此但論教是非。論何嘿許。既云嘿許。為許是許非耶。又一解。用墨為印。故言墨印。亦如此方用朱為印。濟同此解。今亦不然。論教是非。何論朱墨之印。又解。墨者一切三藏聖教皆是文墨。今亦不然。若便文墨即名聖教。外道經書。豈非文墨。既是墨印。應得依行耶。又解云。墨是外國事。此名曰度。以六尺為度。五度曰墨。五墨為印。印是定義也。西國名為五印度。以五天竺。皆用此印度也。各言我德是定。立亦取此解也。景云。墨印者是喻也。謂將印家之事。是楷定不改之義。喻前四大廣說為定義也。十誦律中名四大墨印。以勘挍印定三藏聖教。一如四分四大廣說。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又解云。印者信也。信文而成其事。謂承此印能成於事也。可尋十誦抄(云云)。
 
[0650a12] 若此以明心境相照者。以心度量聖教應取不應取。與事相符。事即境也。謂心與境。明白的然。無復疑慮。心淨境明。故曰相照也。動合規猷者。規者圓也。則也。方也。猷者法也。謂動合方法。動合法則也。應師云。自作規。規圓也。字從夫從見。言丈夫之見。必合規矩也。矩者方也。猷亦道也。見毛詩。繁略取衷者。謂離繁離略。名為取衷。衷者正也。善也。應師云。衷(知中反)左傳云。禁辭我衷。衷者中當也。言晦沒者。晦是暗也。如月盡夜名晦。以暗故其日不明。俱有魄在。猶有圓輪之相。故名魄。謂不令沒但處暗也。如月末夜。雖無日明。空中猶有月形。但以暗也。名之晦魄。魄是陰神。魂是陽神。說文云。晦者月盡也。朔者蘇也。月初三。漸漸蘇醒。號月生也。謂我今作文者。其文義明顯。無有暗沒。故云也。
 
[0650b02] 言偏執一隅者。謂不見諸部明文。直執四分一文。如下六師中第一師之執也。鏡者明也。亦是照義。覽者見也。涉事事則不周者。謂如持衣加藥等事。不周者。謂無文被前事。故曰不周也。謂如第一師。但手持。口不陳辭。是不周也。挍文文無可據者。謂撿挍覓文。無可憑據也。立云。如下第一師云。我挍四分律。無持衣加藥之文可據。故但即手持而已耳。互指為迷誠由無教者。明諸師不取他外部文者。遂即互相非斥。謂取他部[1]者指不取者為迷。有不取者為迷。誠由實也。謂實由不通諸教。故曰誠由無教也。又解。誠由無教者。謂不廣識諸部之教。致使偏執。故曰也。自意云。互指為迷者。非是取他部不取他部二人相指也。謂俱是不取他部之人。於中自互相指為迷也。謂既當律無持衣之文。名為無教。由無教故。各自師心不同。即互相指斥云。汝迷我是也。向若有取他部者。與不取他部者相指斥。則不得云誠由無教。取者即是有教也。承上文意。此解相應。思之。
 
[0650b19] 若四分判文有限則事不可通行者。立云。四分衣鉢不足。是不得戒之限。不可取五分借衣之文。又如四分受戒。要須出家相具。此是有限。不可取十誦長髮而為受。故言不可通行也。還用他部之文以成他部之事者。如為長髮僧受戒。十誦許僧者。還秉十誦羯磨。以被此人。成其受戒之事。又如十誦許借衣得戒。還須秉十誦羯磨。不得用四分羯磨也。又如依祇文行事者。即得判四錢三角成重也。
 
[0650c03] 或二事之內文義双明者。當宗為一律。取餘三部通名一律。故云二律。文義双明者。且如五分四分名為二律。俱受十五日一月日之文。則是双明。任情隨當宗採用也。慈云。如四分與欲中云。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難等。不成欲。十誦則云取欲清淨。如取時。若取竟自言我等不成。今則須依當宗行事也。
 
[0650c09] 親自披閱者。立云。閱者簡也。欲明行事採用之時。須自披尋聖教。若信問餘人之言。恐有傳聞之謬也。亦云。此句正是鈔主自述意也。云我今取他部者。是自披簡。竟不是傳聞也。言親自披閱者。手自舒卷名為自披。眼自看文名為自閱。故云也。
 
[0650c14] 略有六焉者。佛法東流已來。此土諸師。雖各執不同。古今師匠人雖無數。不出此六。攝[2]云得盡。有云。其第一師。雖不取他部。亦是一家道理。不可判其云是非法矣。
 
[0650c18] 注云持衣[3]加藥之例文無等者。南山闍梨云。然四分一律。衣鉢加受之文。文中缺者。以覺明論士誦本東傳。云至於當時。隨出便寫。貴存一本。無暇覆疎。尋復返西。此無行用。故多缺也。十誦番弘。當已隨缺。譯者問之。故文繁矣。注謂狂顛足數者。謂四分捨戒文中。但謂對狂人不成捨戒。足數文中。則不明得不。其義令有律文不了。此師則依十誦等了文。廣明足不之相。便用他部也。餘無此義者。此師亦不取也。四此部文義具明而是異宗所廢者。立云。此是四文之師。便依他外部。廢四分之歌聲結淨地等也。但依他部所廢故。不用歌聲及結淨地等也。五兼取五藏。謂四含及雜藏為五也。礪云。集一切長經為長阿含。二謂集一切中經為中阿含。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為增一阿含。又云一上加一故言增一。雜比丘比丘尼憂婆塞憂婆夷諸天。雜帝釋。雜魔王。雜梵王。集為雜含。此上有四含也。又如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憂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如是集為雜藏。此謂結集三藏家。作此次第。出在律文明也。首律師疏引多論云。此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他人誦習。為利眾生。說諸深義。名中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亦名相應阿含。破諸外道。是長阿含。說諸外道事也。又如分別功德論云。結集之時。阿難思惟。契經大本。義分四段。何者。文義混難。[1]冥當以事理相從。大小次第。一增一。次名曰中。第三名長。第四名雜。解云。以一為本次至十一二三。隨事增上。故曰增一阿含也。中者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事處中道。故曰中阿含也。長者。說久遠事。歷劫不絕。本末原由。事逕七佛。聖王七寶。故曰長也。雜者。諸經斷絕。難誦難憶。事多雜碎。喜令人忘。故言雜也。言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說。或弟子說。或諸天贊頌。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注云不令更試外道者。彼長含經則令直度。恐後異計。不須試也。其緣如長阿含抄所說可尋(云云)。律中所以令試者。南山闍梨云。諸見外道。我倒未亡。忽爾發心。歸投大法。若不試練。輒與受具者。性既未調。恐返成難。且為沙彌。四月同住。以事陶冶得信。方開為受。
 
[0651b08] 通局兩見者。立云。其第三第六師是通。第一師是局也。其第一第二相望。初則是局。第二曰通。乃至第六師最為通也。第五師更進節耳。阿含等經。所見更長。第四師也。
 
[0651b12] 意存第三第六者。申此二師。既用外部是通見故取也。其第三師。為本文不明了。而有足數之義。今欲取外部明文。將用顯本文之意。故須存此師也。其第六師。謂本文闕禁魚肉。今取涅槃後制。從今日去不得復食一切肉也。故知出家之人。宜修四等。亦欲明四分是大乘宗。皆共成佛道。故復須存此師。由此二師所見最長。故用為宗。故言意存第三第六也。餘亦參取者。參由同也。亦云雜也。謂除初一師。次第三。除第六。此三取捨已定。自外所有三文亦參取。故云餘亦參取也。得失隨機知時故者。立。此明鈔家之意也。謂上諸師若是得者。我今則取。若是失者我今則不取也。此明諸執見不同。若取外文用者名之為得。不取外文者名之為失。言隨機者。得失俱名隨機。取外用者。名為隨機而得。若不取者亦是隨機名失也。以此得失取捨並是隨於機宜。然以用須時故也。
 
[0651c03] 第五文義决通意者。且明此文來意者。勝云。緣前第四取諸部文意門云。有義無文。無文有事。今則决通無意也。故下引年代眇邈等。則知其義識文缺之由。故曰决通。又如下文文同義異等。亦須决通文同義異之意。然此决通之義。或有就諸部决通。或於當部文中。上下自相决通也。
 
[0651c09] 夫理本絕名者。此明真如至極之理。本絕名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四句。絕百非。寂然常住。何名言之所有。故曰理本絕名也。然非至理絕名。今一切萬像。皆不離真理。亦本絕名。但是假名而已也。故立名標其宗極。此謂將名召於理也。且如一切名字。皆詮於理。然真理雖絕名言。要假名言方能識理。如月雖非指。終假指以見月。今若不標名。莫知理之至極。如作真如涅槃實際彼岸安樂解脫。並是假名。若不立此名。將何詮無相之理。亦如三藏教法。隨緣詮理。如毗尼名。詮於行相。即戒之宗極也。修多羅標定宗。毗曇標慧宗。此並立名。標於宗極。據理而言。實言說之得也。今世中方像。亦體離名言。然假立名。以標其體。然實性皆非名言。故肇云。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此上皆是將欲明其對事備斯文。故且作勢約理而來。舉本令知其末也。名隨事顯者。立云。如唱涅槃真如之名。此名約世俗中事相而立。對事假作此名。詺於真理。約事建名。故曰名隨事顯也。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也。勝云。名隨事顯者。且如指色是空。利根之徒。於斯見理。鈍根之類。於斯還迷。故色中分色聲香味。婬盜殺等廣示名種。於此即被斯文。又云。名隨事顯者。事即情非情事也。對此之事約為名也。此是假名世諦之法。以眾生計是有。故佛隨其所計。即約所計之事。以立事之名也。故對事而備斯文者。如對三衣事。即有受持衣文。對結界事。即備結界文。如對婬盜等事。即有五篇七聚之文。對安居事。即有安居之文來也。
 
[0652a11] 然[1]者斯律藏言事並周者。考由定也。律藏者。藏是薀藏為義。謂薀積眾旨。故名為藏。非藏無以薀文義也。謂八十誦。通名律藏。明佛制戒。所被時機。滅後結集。言周事足。謂律中言教。對事對法。俱周備足。故云言事並周。今不周者。由年代渺邈等。即是出不周之由也。由有四事。一年遠。二五師捃摭。三翻譯失旨。四抄寫錯漏。為斯緣故所以相承傳濫也。但為年代渺邈者。渺邈是深遠之貌也。明大聖收光千有餘歲。教流東土六百餘年。故曰渺邈也。聲采靡追者。聲謂如來在世之時。聲教流布三千。故云聲也。又云。明佛說教體必假言聲。聲者教也。采者色也。明佛說教。教益廣大。教有光澤曰采。故論語云。德潤身。富潤屋是也。又采者如來具四八之相。光采如金山。人天瞻仰有色可觀。名之為采。故聲屬佛之言教。采謂如來色身。靡由無也。大師去世時淹。如日久沒。斯之聲采。難可見聞故曰也。法為時移者。明佛滅度年代既遐。時有遷謝。法亦隨流。因多失落。即羯磨序云。人既從緣。法寧證正是也。且如商那和修道高四果。德跨九居。及歸物故。教隨那滅。文云七萬七千本生諸經。滿足二萬阿毗曇藏。具足八萬清淨毗尼。和修既終。法亦隨滅。又賓云。近時西國有王暴惡。毀滅佛法。一時蕩盡。有一長者。薀信情深。慨世無僧可用供養。忽於道路。遇一老僧。形儀瓌偉。即請還家。設純乳粥。僧食一口。頻眉悲慘。長者怪問。粥不好耶。其僧報言。長者識我以不。我是佛子羅睺羅也。所以悲者。今此乳粥。雖是純乳。自覺其味。不如佛世純水煑粥。其味勝此。佛在之水勝今之乳。我思此故。故以悲耳。然佛子羅云。據聖教中。無涅槃處。今猶尚在。有緣時現。鬚髮霜白。西土來人傳之云爾。事多殘缺者。法本被事。今法既不足。故事有缺也。即如四分無持衣等文。不能辨前持衣之事。故曰殘缺。加以五師捃拾等者。方言云。捃謂拾掇取物也。亦云捨遺曰捃。景云。如來在世。及滅後百年之前。而情無異見。及百年之後。五師異見。各於大毗尼藏。採捃同己見者。集之為部。不同。置之不錄。故有五部之差。然五師者。古德相承。皆言並是毱多弟子。然無教可准。今詳五師非全毱多弟子也。亦有是者。亦有非者。案宗輪論。五部名字流出之處。各別不同。豈其教主。皆毱多弟子也。昔經論未具。古人浪判。由未達部執之原。妄加決判也。重由翻譯失旨妄生搆立者。如昔有外國三藏。來至此方。翻譯欲翻師子奮迅三昧。此土三藏不解其語。二彼俱不相解。所以外國三藏。即將水洒猶。猶即奮迅。示云如此事也。因茲此方三藏乃悟之識也。即云為拜(土沙駭殺反)三昧。後進英達改之名為奮迅三昧。據此以言。翻譯大難。故容有失指也。且以儒學古文變猶紕謬。世人今語傳尚參差。況凡聖殊倫。東西隔域。要識梵言。乃閑正譯。薄閱蒼雅。粗諳篆隷。方能翻[2]謂也。言搆者架也。既由翻譯失指。即自搆立其法。出自胸臆。故曰妄生搆立也。濟云。然亦不欲說古人之短。但古人翻譯失處不無。至唐三藏譯經。稍盡義理。且如維摩舊本。毀譽不動如須彌。今[3]垢則言八風不動如山王。毀譽乃是八家別名。當其二數。脫餘六種。豈得稱能。亦如諸經之初。古本皆言佛在舍衛等。據其梵本。皆有薄伽之字。譯人略之直言佛也。故佛地論云。謂薄伽聲依六義轉也。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有頌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長行釋云。謂諸如來。永不繫屬諸煩惱故。具自在義。涅槃智火所燒練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嚴飾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嘆故。具吉祥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4]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具尊貴義。或破壞四魔怨故名薄伽梵。然此一名。總稱眾[1]德。是故經首皆置此名。或云婆伽婆婆伽畔。皆梵音一轉聲也。真諦三藏譯經。多分雙著。言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佛非婆伽婆。即二乘無學。證二涅槃。故名為佛。不修功德。故非婆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大菩薩修諸功德。未涅槃故。三俱非者。即凡夫人。若單言佛。即濫二乘。若單言婆伽婆。即濫菩薩。若雙置者無前二濫。然梵本中單言婆伽婆。真諦義加佛字。故唐三藏皆單薄伽梵也。古人就省直置佛者。豈非失他爾許義意。故云重由翻譯失旨也。又為抄寫錯漏者。且如四分一部之文。文皆缺少者。以覺論士誦本東傳。至於翻時隨出便寫。貴存一本。無暇覆疎。尋復返西。此無行用。故多缺也。
 
[0653a14] 紛慮良多等者。紛是紛紜。慮是疑慮。欲明上既備此諸失。若至尋究時。心地紛紛。意中疑慮。於事不決。於義莫知。疑滯[2]鎮心難決通也。今總會之以通大見者。立云。律藏雖互殘缺。皆由五師情見不同。抄寫錯脫等。然其大藏。原本是一。今則會之。若文足者。以義補之。若當部文不足。則取外宗。若彼此俱無其文。則義通決例。不同諸師局執。不能通見。今我會通名為大見也。又解。通大見者。即如下明。文義俱闕則舉一以例諸。名為通大見也。又或理有而成事。亦是通大見也。又如或在文雖見。於義有闕。便以義定之。亦名通其大見也。有人解云。通大見者。由前五師情見不同。不名大見。但名小見。今會五為一。是為大見也。又自意云。五部之律。言義鉾盾。輕重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意解。古來執諍。連代不消。今總會通。故言為大見也。
 
[0653b05] 若文義俱闕舉一以例諸者。立云。如非時食戒。則無開文。復無開義。此一既爾。餘戒例然。又如初戒。被怨逼。三時無樂不犯。是有文義。若云三時有樂開不犯。是無文義也。又如大妄語戒。出家之人。言須稱實。內無道分。誑他得聖。制其重罪。言了結犯。若云言了不結犯者。則文闕義亦闕也。深云。如僧祇中有尼寺不得畜女淨人等。此律則文義[3]則俱闕。又如大集苦使不得過兩月。又如多論違王制者吉羅。又五分不相識人不許雲霧暗中為受戒。四分並無文。其義復闕。今此則取餘部文決通此律也。又如看病具德須三衣賞勞。是有文義。若無德而將賞者。在文不許。於理撿括。亦不合賞。故曰文義俱闕也。或就理有而成事者。立云。如本法尼往大僧中受戒無請戒師之文。以義理合有。則須依理請之。成於受戒之事。又如二百五十戒。律中列二十六戒有境想。餘戒不列。理合有之。且如非時食。有時想非時想疑等。又如下文義立七非。皆就理合有也。或文雖具於義有闕者。立云。如分亡人衣中。具列三衣六物。合與看病人。人須具德。今既人不具德。於理不合賞之。故曰於義有闕也。言便以義定者。此明若有德義合賞之。無德義不合賞。故曰也。深云。如結界文。合唱方相。名在文具也。不言四維。名於義闕。今須義立。從角而唱。名以義定也。又如受日羯磨。律文則具。名為在文雖具。則不明得重受。不得重受。名為於義有闕。義既不周。致令諸師各執云不許重受。今須義定之。隨有緣來皆得重受。故云也。故論云以理為正故也者。慈云。即前善見論文云。以意度用。即斯義也。或義雖必立當部無文者。如前序云。或文斷而以義連是也。如聾啞不足之例。須取十誦。又如結大界闊狹。四分但言一日往返。今義准取僧祇文三百由旬為量故曰。以息餘謗者。謂若不取十誦加藥持衣文。外人師云。汝宗中教法不足。外宗現有明文。何以不取耶。蓋並封懷守株之人也。
 
[0653c13] 然文義決通誠難廢立者。正結上文也。故上云今總會之以成其大見。然諸部復輕重不同。如四錢三角等。今若廢彼立此。廢此立彼。難可決通也。又解。是嘆今門意難行也。又勝解云。且如羯磨單白中分為[4]二。第二句中。緣本俱牒。至第四句。單牒根本。更不牒緣。今若有本牒緣者。此是剩來。則便廢此剩句。立其單牒根本也。如此廢立實難。故曰也。自非深明律相善達開遮者。開是聽。遮是制也。不然便有累於自心故無益於他境者。謂若不如上善達開遮深明教相者。為他斷罪之時。容有重則斷輕輕則斷重。令他懺罪不出。自復招過。是自他俱累也。又解。若不識決通之意。秉法被於前人。自他無益。謂前事不成。自又得罪是也。
 
[0654a02] 故律云文義俱同者。四分增十二文中。佛在跋闍國。告諸比丘言。汝等諸比丘。應和合歡喜。於毗曇中種種諍語。應語言。長老所說。文義相應。不應共諍。二者復作如是言。文異義同。莫共鬪諍。三復作如是言。長老所說。文同義異。不應共諍。四復作如是語。長老所說。文義俱異。莫共鬪諍。若作如是和合眾僧。有諍事起應和合。如是觀察。律文如此。其礪解云。明其佛告諸比丘。若欲評理。莫相牟盾。勿生諍也。初句云。文義相應者。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竪義者言文義相應。論義者言男女位別。既分二說。文義俱不相應。而生其諍。第二句竪義者言。文雖少異。而義是同。如用飲虫水。同護命故。屏露二敷坐具。同護僧物故。打搏等類。同防殺惱故。論義者言。文既是異。何得義同。而生其諍耶。第三竪義者言。文雖是同。所表義異。如數胎閏。及增十七中利益損減等。論義者言。文既是同。何得義異。而生其諍。謂與減年受具。戒本之中有開胎閏。及受戒犍度中。亦明開胎閏。兩文雖同。其義各異。減年戒為開和上墮罪。犍度之中為弟子得戒。故是義異。增十七利益損減者。謂如增十七文中。五德舉罪中。利益不以損減。此言與增十二中言。舉罪之人。於所舉罪人邊作念。故我得少惱。於彼無害。有受利益。能令捨不善作善法。則應舉罪。此二言同曰利益。如何取別。謂增十二中。望自身於己無惱。增十七五德中利益者。於所舉無惱故曰也。又礪云。竪義者言。麤語等性惡重。媒房等遮惡輕。論義者言。既同一篇。何得輕重有異也。第四句竪義者言。文義俱異。論義者言。科以一文。漫相比決。而生諍也。疏云。竪義者言。文義俱異。如僧尼不同戒。論義者言。同是聖說。文義不異。而生其諍也。賓云。竪義者言。且如四諦四義各別。故曰文義俱異。論義者言。四義既不同。應不同名諦。[1]益諦名雖同。苦集名義別。又復四種雖同名諦。苦集既有漏。滅道亦齊是有漏耶。故生其諍。律中四句。初文義相應。二文異義同。三文同義異。四文義俱異。鈔文顛倒第二三句者。欲取聲也。今時何故引律文四句來。為上既嘆文義決通是難故。既引律中四句。是其諍本。難可決通。一人云同。一人云異。既難決通。亦如我此門意也。具科進止不勞敘釋者。指律文中。自明同異。不繁全述釋也。即指增十二之文。如前所出是也。
 
[0654b17] 然決判是非者。二持名是。二犯名非。故曰也。并識隨經之文者。謂隨經之律。即如遺教善生涅槃楞伽是也。涅槃盛顯八不淨名之類等也。
 
[0654b20] 十誦云比丘有三事。一本起者。即是須提那還本村乞食為緣。故曰本起。二結戒者。因茲本起。佛即集僧制戒禁之是也。三隨結者。前雖結戒緣起。是人未云三趣。防過未盡。後因跋闍。林中共畜。舉過陳佛。亦制夷罪。滿足戒本。故曰隨結。二部律者。即十誦文初列僧尼二眾戒本是也。彼名二部波羅提木叉。鈔家改云戒律也。并及義解者。撿十誦中。前列二部戒本。次明增文。從一至十。故曰增一。次即解釋。上二部戒本等相。一一牒來。隨次解釋。故曰義解。亦如四分調部相似毗尼者。謂十誦律一部大藏。通名毗尼也。亦可連續云并及解毗尼也。即撿見彼律中。初列戒本已下。即一一牒解。所解者通是毗尼。故曰也。增一者。十誦律中有諸文。亦如四分無異。從一至十。上加一故故名增一。賓云。增一者。初段之文是增之一。已下諸文以一增之。故云增一。文云以一為本一上加一故言增一。言開遮輕重者。如五大色名不淨。即不許服名為遮。非五大是淨。許服即是開。開即輕。遮即是重。故輕重也。是不淨遮等者。彼律中復有淨不淨。若青黃赤白色是不淨則遮。非此色若壞色名淨。則不遮。又云五歲得離依止名淨。年二十得受具名淨。四比丘說戒名淨。五比丘自恣名淨。乖此皆名不淨。文中說淨不淨義極廣也。如是等籌量本末已用者。彼文中自明云。如是應籌量輕重本末已應用。如上壞色應用。非壞色不應用。非遮應用。遮者不應用。言本末者。彼文意令觀律之前後。前是本。後是末。亦可本起名本。義解及淨不淨是末。計意應是須作如此。決通上下文義之意也。
 
[0654c23] 比丘能知五相者。一緣起。二結界。三隨結。四辨相。五開通。言辨相者。入如毛頭。與離本處。言章了知。此名辨相也。心境迷忘。或戲笑等。痴狂心亂。皆名開通。不看他面者。彼了論疏自解云。既自有明解心疑畏。豈復看他顏色。故曰也。意明既識五相。能善決通。不假問他承仰觀其顏色也。有云。如人面上下塵垢。則攬鏡自看。名為自看面。若知面上有垢。若問他人於事成就。名看他面。今若了教如前。攬鏡不用問人。若不了教。承他顏色。曰看他面也。濟云。毗尼教名為五處求。謂觀緣起。乃至辨相開通等。則知是真偽也。修多羅教。名為次第求。謂觀經文。若有次序問答次第。即知真經偽經也。問毗曇名為分別求。亦名通分別。文略同上廣如彼說者。謂了論文中五相。前三略同上十誦三事文。言廣如彼說者。如了論中廣說五相也。
 
[0655a13] 第六教所詮意者。教是能詮。詮於戒行。行是所詮。所詮之相不過時犯二事。其二持兩犯。攝行得盡。以其二持二犯為所詮之意。故云教所詮意也。
 
[0655a16] 詮教之文文雖浩博其大趣止明持犯者。明能詮之教。即是律藏。此律藏雖復廣大。其中意趣。不出持犯。故曰止明持犯。如律本中。前僧尼二部戒本是止持。[1]及則名作犯。下二十犍度是作持。違則名止犯。境通內外者。立謂。持犯二行。或用內心為持犯之境。或用外事為持犯之境。內謂行心之結業者。約五陰中。前一是色。後四是心。就四心中。謂識受想行。行前三心。此屬無記。不能成業。流至行心。隨作善惡。方成結業。言結業者。結何等業。謂結犯之業。內起三毒是犯。將毒為犯境。內起三毒。翻此三毒名持。即將善心。為持境也。此之二境。俱結在行心。非前三無記也。外謂情事之順違者。立云。情是有情境。事即非情境也。於情事二境上。俱有持有犯。且如殺戒。則是於情上有違名為犯。若不殺是順名為持。若如壞生不受食等。是於事上有違名為犯。不壞生等。是順名持也。今直一解。令人易解。謂對情之與事。於教若違即名犯。於教若順即名持。皆望自心與前情事有違有順。故曰也。但令教行相循始終無犯者。行是心行。教是律教。將相循歷。其心若相應無違則名持。皆謂行心作事。不違其教。且如教中不得壞生掘地。今隨行中依教不違。是此義也。深云。循是環。謂是不間斷義也。勝云。循者巡歷也。但將教約行。相巡歷不與犯緣相應者。皆名持也。慈云循是相應義。與教相應者。即是與教中具緣成犯相應也。言始終無犯者。初受具已曰始。一期報盡曰終。護之光潔名之無犯。若生來不學於法無聞者。謂從佛法中。初受具已。名曰生來。非出父母胎也。若學三藏聖教。不識持犯輕重開遮如非之相。即是於法無聞。何以得知出家受具已名為生來者。即律序偈云。佛戒所生者。爾乃是真生。猶如鴦崛魔。如來所記別是也。其鴦崛被邪師教之。令殺千人。用指為鬘。後時出家。時王波斯匿尋討欲殺。來至佛所。佛語王言。其人生來。未曾殺人(云云)。如賢愚經至時付在說者。修造善惡義兼福罸者。如新受戒人。不知教相。見塔上草。善心淨故拔。望心得福。望違佛教得提。今則不論善心。但使違教。即得罪也。不問事虗實者。自意云。約持犯篇中可學九句明之。謂識事識犯。亦結根本。名為實也。虗者。謂不識事不識犯及疑等。亦結根本。名之為虗。更加不學無知之罪。由事是可學。以不學故不識。聖不開之。此解與文相當。此名情之虗實。何者是事虗實。且如境想五句中。初句殺人作非人想是境實。若非人畜兀來替處。心緣畜兀。作人想殺。亦結蘭罪。夷蘭雖殊。莫非是犯。故曰不問事情虗實也。此通名持犯者。立云。結上文也。謂但通家汎於情事上。明其是持是犯。未辨其輕重等相。犯之分齊。因果差別。下則約篇別明也。
 
[0655c13] 若結篇正罪者。謂結五篇之正罪也。明其上既是通明持犯。未的約篇聚所明。今欲約篇聚別明。故今先生起下文也。窮諸治罸者。謂若斷割罪名。皆先問其前人。為犯夷。為是殘吉。為住方便。為至究竟。若至果處。則重無方便。若未至果則輕。須窮覈其輕重。約篇聚明之。束其方便攬成業果者。謂攬方便為果罪也。若作事不成。則但結方便。方便故可懺。至果不可懺也。須問其情所犯。觀其所犯。與教何處相應。為與方便相應。為與果處相應。故曰輕重得於理教也。蕪者芒也。又云草穢地曰蕪。謂既覈得實情。與教相應。斷其持犯者。無有濫科之過也。此則名持犯者。謂此約對治為言。故曰別明持犯。又可解云約對事的明。故曰別名持犯也。
 
[1]四分律鈔批卷第二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三本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十門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第七
 
[0656a10] 第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者。出家五眾。在家二眾。名為七部。所言教者。即能詮之文。通約三藏。齊稱為教。教雖眾多。不出化制二種。化教是通。通於道俗。制教是局。局被僧尼。以化教中總明因果善惡二業。教化令修出離之道。故曰化教。言行教者。五篇七聚。禁約緣非。教由制興。故曰制教。言通局者。謂化教通七眾。制教局五眾故曰也。又解。通中一向是通。更無有局。若是局中則有通。如制教中。得與俗人受五八戒是也。局中復有局。如制教雖通僧尼。若犯邊罪十三難等。受戒不得。及犯重僧尼。不預僧事。是故局中復有局也。
 
[0656a21] 顯理之教乃在多途者。謂佛隨機設教。皆為顯真如之理。眾生機有乖各。教則隨機差別。故有多途。雖復多途。不出化制二門。往收皆盡。
 
[0656a24] 一謂化教者。南山師云。如阿含等中。開演導化。令識邪正因果業性。言無所壅。義通道俗。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故曰化教。然此化教。三藏之中。修多羅藏攝。或云修妬路。或云素怛纜。皆是梵音一轉聲也。東塔云。修多羅訛者非也。然妬路。怛纜。多羅。是一轉之聲。有輕重也。如悉曇章中有十四轉聲或十六轉聲。一轉之中。自有[2]轉重數種。豈有訛也。但汎明因果者。謂但汎明善惡二因。感苦樂兩果。修善得福。作惡得罪。忍辱端正。不殺長壽等。引皆是汎明也。識達邪正者。即如經云。此是佛說。此是魔說。若八不淨物。畜者是邪。不畜是正。畜者是魔眷屬。非佛弟子。又如不信因果是邪。歸依三寶是正。廣如涅槃邪正品說。料其行業沉密而難知者。且如化教。但論不應殺生。而不分殺生有輕重之門。今欲料其輕重之業。故曰難知。又如盜不言滿五不滿五。則不知結業分齊。若行教中。即有夷殘等分齊。立明。此化教中。但論心中所有善惡。或起三毒四倒。或起慈悲念定。但在心。外相難顯。若將化教。料其罪福輕重之相難知也。顯其來報明了而易述者。謂觀今因知來果。驗現果知過因。如殺生得短命報。故經云。是殺生。是殺生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邪行。是邪行報等。又如持五戒生人中。持十善生天上。若不受五戒。當來墮三途。不忍辱來世定醜。但觀現因。則知來報。故曰明了而易述。
 
[0656b23] 二謂行教唯局於內眾者。礪云。毗尼大藏。匠御出家五眾。發足興行。終登道益。隨言即行。但以隨言行故。是使能詮之文判為行教。故曰也。亦曰制教。以此教門約勑五眾。許無違犯。故曰制教。南山律師云。言行教者。依教興解。非行不成。故曰行教。亦曰制教者。教由制興。故曰制教也。定其取捨者。若依教如法者。乃可行之名取。若是違教非法者。不可行之名捨。又言。取捨是得失之義。如受戒時。若要期三世。境因緣具。則得戒是取。若反上受戒不得。名失須捨也。立其綱致者。立云。綱是綱網。即網家之綱。致是意致。亦是心致。取五篇七聚為綱致也。又云佛法之中。所以結界受戒說戒自恣。如此等法。並佛法之綱致也。決判疑滯者。有云如前了論能知五相名解毗尼是也。若能明識二部戒律之相者。有疑問者。須為決之。又解。決疑滯者。謂疑犯疑持。疑於輕重。壅滯積年。於事不了。一見律文。解便通達。故曰決於疑滯也。指事曲宣文無重覽之義者。覧由見也。且如大律藏中。僧尼戒本。行用儀式易解。皆是可學。顯於緣起犯相開通。且如殺人得夷。[3]殺畜得提。無心不犯。如此之說。皆是指前事。曲[4]見分明。不繁再見。謂一一戒。皆指一一事。委曲宣說。不同前化教汎說婬盜。不顯於境犯處等。然今行教。即顯其境。三趣優劣。得罪差別分齊。一披盡解。不假重覽。事有再科之[5]愆者。明其犯。行教中性戒罪者。如殺盜等科違戒罪。復加業道一罪。科罸之義也。濟云。取重犯義。故曰再科。如前作犯夷後亦得夷。故曰再科也。
 
[0657a01] 然則二教循環非無相濫者。應師云。循環謂旋遶往來也。巡也。遍也。明其二教互有相涉。猶如兩環相鈎之相。然雖相鈎。終自各別。欲明化行二教。雖復相濫。然理各別。言相濫者。且如殺畜生。二教俱明得罪。而化教中。但明業道之罪。而無違制之[保/言]。若制教中。先結違制教之罪。復受業道之罪。即是相濫義也。又解。如化制二教。起心造善惡。心有相濫。大乘制心。小乘亦制心。故律中心念作是也。然大乘單心起即犯。小乘有擬動身口之心。方始結犯。然此二教。防心是同。但假身口為異。故言濫也。濟云。化教中亦有制教。制教中亦有化教。故曰相濫。何者是耶。如涅槃楞伽遺教豈非化教。其中即明戒律之義。又如四分受戒揵度。初明如來度五俱隣等。說四諦十二行法輪。乃至三[1]輪度外道等。豈非制教中而亦有化。故曰非無相濫也。舉宗以判理自彰矣者。立明。化教用理為宗。約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業為宗。行教約事為宗。則用身口業。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環相濫。今舉此二宗分判。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又解。舉宗以判者。未動身口。但有心起。則違化教。未犯制教。若起心擬動身口。則違制教。兩宗如此。今若違制教得二罪。即是違教及業道也。若違化教。但得一罪。是業道罪。故云理自彰也。
 
[0657a23] 謂內心違順[2]托理為宗者。上文云。舉宗以判。理自彰矣。若為自彰。欲解其意。故曰謂內心等。謂內心有違情順情二心起者。以托真如一來之理為宗。若違理起心。是名犯也。若起心順理。則成持也。只道起惡心違於真理。即結業理之罪。此是化教之宗如此也。此但名破大乘無相戒。以大乘局制心犯。故云內心違順托理為宗。引屬化教。私云。化教制心。謂內心纔起惡念與理相違。即結業道。是其化教之宗趣也。外用施為必護身口等者。此明行教唯約身口不動。雖復起心。未違行教。要動身口方可科罰。
 
[0657b09] 然犯化教但受業道一報違行教重增聖制之罪者。戒疏云。化教所明。即業性罪。犯者唯有二義。一是違理惡行。二者能妨道。具此二義也。若佛制廣教後犯具三義。兩不異前。有違佛制罪也。上云業道者。論中解云。業者意也。意從中行。故曰業道也。故經云者。案善生經戒品云。有二人共同作一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已受戒者。犯則罪重。不受戒者犯則罪輕。何以故。以毀佛語故。
 
[0657b17] 言文廣自明者。遍指一切教中之文也。所以更分者。此是生起今門意也。諸教雖明化制二宗。恐人不練。故我分別作此一門也。恐迷二教之宗體者。化教以防內心為教宗。制教唯防七支為教體。作此分別者。恐後人迷故。所以我更分之也。妄述業行之是非者。立云。恐有人言。律師殺牛犯提。同殺草木無異。殺草還提。今共作提罪懺悔。二罪俱滅。不知總報雖滅。別報未亡。既不識業道之罪。直言罪滅。此名妄述是非也。又解。妄述業行是非者。勝云。如依制教之人殺畜得提罪已。不知有業道。妄述己之清淨也。復有僧尼依化教者。見受苦之眾生。殺之應有福。有何過失。雖無業道。而不知與制教中具緣相應得違教罪。妄述我是清淨也。永者長也。蠲者除也。謂除上妄述之見所由也。
 
[0657c07] 第八僧尼二部行事通塞意者。通謂同戒同制之處。如安居自恣說戒結界等。僧尼同用。義有相涉。名之曰通。言塞者。互有互無。如教誡等法是也。立謂。行事通塞者。如受戒懺罪。僧通得為尼名通也。自餘結界受日等。但可自眾相對而作。互不得通。名之為塞也。
 
[0657c12] 同戒同制事法相同者。即四重等是也。但是五篇中僧尼同戒皆名同戒。安恣受說。此皆同制。言事法相同者。事謂情非情事。即長衣鉢等皆同也。法謂三[3]藏羯磨。及對首心念。是同名為事法相同也。行用儀式具在諸門隨事詳用者。立明。若同事法。如安恣等法。並在三十門中。任意詳用。但改作尼為異。若辨成犯相戒本自分者。謂二眾戒本中。自明持犯之相。二部自分。故不同也。隱而難知具在隨相者。立云。下隨戒釋相中。僧尼二眾之戒。廣釋其名相也。然釋相中雖約僧戒解釋。然尼戒名相同者。亦皆寄在大僧隨相中辨之。故曰具在隨相也。
 
[0657c23] 約位之戒者。謂僧尼兩位各別。故曰約位也。謂輕重不同者。如尼摩觸得夷。僧得殘。漏失僧殘尼提。尼不安居犯提。僧得吉。故曰輕重不同也。有無互缺者。僧無洗淨過三節戒。四獨。言人。紡績戒等。唯是尼有而僧無也。尼無輙教誡。至日暮等三戒。二房戒。僧有尼無。故言有無互缺也。犯因緣異者。高云。如與外道食戒。犯雖是同。與緣有異。僧與出家外道犯。尼與出家在家外道皆犯。又如畜鉢戒。僧開十日不說即犯。尼入手當日不說即犯提也。其罪是同。開緣有異。故曰犯因緣異。礪云。犯同緣異者。如背正足食犯提同。而開緣不同者。賓云。僧有餘食法。背足別制。尼無餘食法。合制一戒也。僧開餘法。故曰開緣不同也。又復減年一戒。受緣不同者。尼與式叉作本法也。僧即與沙彌而受其十戒也。過量浴衣生犯緣同(謂過量作僧尼同犯)。用緣不同。僧則用者時限。謂屬夏中。尼則聖開長時常用。
 
[0658a15] 此但分其宗類等者。謂且分兩位。有開有異。互缺輕重等如此。然未明不同之意也。猶未顯其來詮者者。未顯僧尼之戒不同有無意之所以也。又解。未顯尼制教來由教詮之意也。言具在大疏者。如首律師疏中具說所由。不能繁述也。
 
[0658a20] 第九下三眾隨行異同意者。即式叉及沙彌沙彌尼。名為三也。三眾隨行中行事。與大僧大尼有同有異。須出其異意所以也。
 
[0658a23] 若約戒體同大僧無作者。明其所發無表之戒體。量同大僧。故下云隨行類等塵沙。舉喻如春時草木。枝葉盡出。未經盛夏。色未變黃。過五月已。盡作黃色。明下三眾所發戒體。律儀具足。未秉白四。如樹未變色也。故報恩經云。沙彌十戒。比丘具戒。始終常一。隨時立名。譬如樹葉春夏則青。秋時則黃。冬時則白。隨時異故。樹葉則異。而其始終故是一葉。戒亦如是。常亦一戒。隨時有異也。賓云。古人此判。稍違道理。若受沙彌戒。即普緣境。應普發戒。即應沙彌已具獲得二百五十。如是便違。婆沙論百二十四云。近事受勤策律儀。不捨五戒。受得十戒。爾時成就十五律儀。勤策更受苾蒭律儀。爾時成就得二百六十五律儀。論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得十五。至具戒位。方加其數。何容沙彌普發耶。答論據十戒成沙彌性。不遮普緣普發無表。此即十戒立為律儀。所餘無表善而非戒。設便違犯通名惡作。不可即名犯戒惡作。為調機器。令普學戒也。唯顯於十者。即戒相中且明十事。餘則不出。礪云。沙彌既死。無作同大僧發。何故但只說十。答以非具位。且就力分。故唯說十。復以惡作義通故。戒戒結吉。不得但以說十。即不令分學。其猶大僧。豈可盡說五篇耶。結罪居第五篇者。立謂。所犯之罪無問輕重。通結吉羅。若犯初篇。但以滅擯吉羅為異。吉羅居第五篇。故云然也。就位在諸戒末者。僧尼二部律中。戒戒下皆云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也。
 
[0658b23] 自外行法不同者。勝云。說五德十數等是也。意云。沙彌亦有安居自恣說戒等。故言行法不同。謂不同大僧大尼之類也。取捨有異者。勝云。如壞生。為供養三寶緣有則開。餘無此緣則制。制故名捨。開則稱取。亦云持名取。犯名捨也。言各就別篇所明者。謂下更有沙彌別法之篇也。
 
[0658c05] 式叉摩那六法等者。此是外國語也。此翻式叉為學法。摩那翻為女。故名學法女。謂學其六法。防於四重。六法者何。一與染心男子摩觸。二盜四錢已下。三故殺畜生。四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也。言防四重者。觸防婬。盜四防五。殺畜防人。小妄防大妄。若犯此六者。更從初與法。要滿二年。方得受其大戒。若學法時。犯根本四事者。則滅擯。上六法是其學體。故曰是其學宗。其人位居大尼之下。在沙彌之上。要先受沙彌尼十戒已。方加此六法。所以制學六法者。南山羯磨疏云。六法以淨其心。二歲學戒。以淨其身。言淨心者。以女人志弱。愚教者多。隨緣造過。特由學淺。是以聖制。增位勸學。言淨身者。由曾出適言婦事人。後為夫喪從道。懷胎受戒。誕育懷狹。譏過由生。故限二年可知染淨。即律中度妊身之緣是也。戒體更不重發者。明受沙彌尼戒時。發戒體已竟。但是更加學法。無別式叉之戒可發也。同諸三眾學之者。大僧為一。大尼為二。二眾沙彌為三也。勝云。僧尼為一。沙彌為二。沙彌尼為三。故曰同諸三眾學也。
 
[0658c23] 第十明鈔者引用正文去濫傳真者。濫有三種。一謂律藏中自有濫。二謂經論中有濫。三謂佛法東度已後。諸師集疏。行事有濫。今則剪截浮辭。傳其真教。以斟酌也。言傳真者。謂取正錄真經實論。是抄所用也。言科酌者。科是科條。酌是斟酌。謂除偽就真。取多取少。任自斟酌。故曰也。初明引用正經等者。就此門中分有三。在文易見。何故前明正經。後明偽說。今解云。非無有意。先例真者。為顯抄中之所用。故須前列。後明偽者。顯知抄中不容偽濫也。又欲真偽相顯。知取真捨偽。故以先真後偽也。
 
[0659a09] 僧祇律是根本部者。僧祇部。外國云摩訶僧祇。此云大眾。此是城內前結集者。名上座部。以迦葉在座。年老得名也。眾既五百。名大眾部。呼此上座部。為大眾部耳。實非城外結集之大眾部也。今茲五部。皆從前上座之大眾部出。故呼僧祇為根本也。濟云。此古師立為本部。今據宗輪論。僧祇非四分之根本部也。其宗輪即是部執論異名。為翻時前後。所以立名不同耳。謂同本別譯也。所以古人及鈔主。將僧祗為根本。非五部數者。據大集經云。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既言遍覽五部。明知非五部數。故判為根本部也。又宗輪論舍利弗問經皆言。初破分為二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大眾即僧祇也。私云。宗輪論中上座部。是四分根本也。然大集僧祗律即是四分等根本也。引與宗輪論不同。部執疏中乃判摩訶僧祗部是四分根本也。所以知者。彼云。根本有兩部。一上座部。計五陰及涅槃皆是有。二大眾部。計五陰涅槃是假。故與今四分義同。據此大眾即當根本。如前已廣敘訖。今鈔言僧祇是根本者。或可依部疏說也。如上文云。競採大眾之文。即是其義也。薩婆多部。此翻一切有部。賓云。根本并枝條。合二十部。此方傳者。其唯六部。一僧祇部。宗輪論名大眾部。二薩婆多部。此名一切有部。即十誦也。三彌沙塞。即化地部。今五分是也。四曇無德部。論名法藏部。舊人亦翻法敬法密並是也。部執疏中云。法上部者。舊名曇無德者。蓋似不然也。五迦葉遺部。此唯有戒本。論中名飲光部。六正量論。即了論所明者是。據其。此方傳斯六部也。二論者謂大乘小乘之二部也。
 
[0659b12] 法聰律師下。此引諸師。直是關中及已北者。若江表蜀地名僧。並未詳錄。隨朝久已焚除者。有本改為禁字錯也。
 
[0659b15] 言愚藂者。有云。一人無智曰愚。十人聚一處曰藂。亦如四樹名林。其義相似也。且述與律相應者。謂如上所列偽經。古來有師。濫用此經。由此經與律相涉。故今簡出。明我不用異古人也。即前序中云濫述必剪。是此義也。餘文存略者。餘更有偽經極多。不能盡列。且字略也。
 
[0659b21] 余智同螢耀者。此是謙遜之辭也。云我智若螢光。以我之解。助佛之化者。喻若螢光助於日也。濟云。螢若晝出則無其光。夜出則微有小光也。喻余亦然。若正法之時不敢厝心助化。助亦無力。如螢晝出則無光也。今末代之中。故助佛弘化。如螢之夜出似有小光也。言疎庸者。不親佛法曰疎。非文非武曰庸。應師云。庸謂常愚短者是也。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友。名之為庸也。輕侮猷言等者。三蒼云。輕也慢也。言献者法也。謂我敢輕慢法言。若輕慢則成戲論。言動成戲論者。若云有。是增謗。若云無。是減謗。非有非無。即相違謗。若言非非有非非無。即名戲論謗。故我何敢綴緝也。
 
[0659c09] 雖然學有所承等者。此明我雖不敢綴緝。然亦所承有本。謂我親承首律師所學。聽講得二十餘遍。其首師者。但是所承學問正行之師。非是和上。和上即日嚴寺贇律師也。言承必知本者。以下仰上曰承。明古來世世相承。上到波離。相傳不絕。親知如來制之本意。故曰承必知本也。每所引用先加覆撿者。明今鈔中。但是引諸經論及古人章疏等。必先勤覆看其如非。後方引用。故曰先加覆撿等也。於一一事下廢立意多者。如律中犯重比丘開其學悔。古人判言。若犯已未覆開悔。曾覆竟不開悔。今廢此義。但使臨懺之時盡露。一切開悔。此義須立。又律中云餘處行。古人解云是餘房。此義須廢。今解謂是出界外。此義須立。又如不可學九句中。古人判婬盜殺妄之事是不可學。今須廢之。若心境迷忘是不可學。須立也。又如捉寶戒。古人云。既拾遺為緣起。名拾遺落寶戒。若捉遺落寶即提。餘非遺落者不犯。今廢此義。一切捉者俱提。是立也。又自然界體。古人氷執。或云方圓。今則約實定方須廢。若云圓者須立。又云若有異界來邊。亦不定圓。濟云。廢立意多者。約律文中雖復具列。則義有須廢者。有須立者。如五正食。用魚肉等此義須廢。又如破僧等義。末代豈有耶。皆是廢教。故曰廢立意多也。諸師所存情見繁廣者。古人廣明善來上法三歸八敬。廣釋受緣受體發戒時節。當今闕緣。多述何益。是繁是廣。故曰情見繁廣。
 
[0660a09] 及教通餘論理相難知者。立明。毗尼之教有通諸論也。謂論解於律。名教通餘論也。今言難知者。如諸論中。或云表無表。或云作無作。或言教無教。如多論中作無作戒。俱色為體。成論中作戒是色。無作非色非心為體。如此釋判。理相難知。要是博達。及通解諸論文。方能了達也。
 
[0660a15] 而抄略證文多不具委者。明今鈔中。取經律論文。不具述來。但是相應之言。即引將來入其宗也。知其始末者。勝云。且如破僧違諫諸戒。始末大繁。不屬今時現行。若更窮所由。非鈔之意。故前序中云。橫評不急之言。於鈔便成所諱。是義也。毗尼母論佛令引要言妙詞者。撿彼論云。諸比丘問佛言。若說法時。從修多羅乃至憂婆提舍。隨意所說十二部經。欲示現此義。復有疑心。若欲次第說。大眾大文恐生疲厭。若略撰集好詞。直示現義。不知云何。佛言。聽諸比丘。引經中要言妙詞。直顯其義而說。
 
[0660b01] 臨機有用等者。謂如對受說安恣訃請等事。即披文而用之。不勞問於他人也。豈復疑於罪福者。既執事案文。何所疑也。福則是持。罪則是犯。謂我不疑其持犯也。
 
[0660b05] 加諸不急之務者。謂恐後代人加閑言遊辭。增其鈔中。故曰加諸不急之務也。使真宗蕪穢等者。指鈔為真文。若更增加不急之文。便是荒穢。致使後人行用則昏迷。不識其意。則真偽兩取。俱不可知。鳥鼠之喻等者。況真偽也。鳥取不得。鼠取不得。喻其鈔中。若加不急之務。竟致後行事之人。真取不得。偽取不得也。濟云。今時口說大乘之人。是鳥鼠之流。或加大乘之言。益其鈔中。即是不急之務也。又解。蝙蝠雖有鳥鼠之濫。但愚者迷之。有智之人知其非鳥非鼠。欲明後代愚不知真偽。智者洞閑三藏。豈復迷耶。
 
[0660b15] 此之十條總束諸門者。是都結上十門也。諸此十門。是綱領。以分別橫括下三十門也。又解。此十門[1]來下三十門中。一一分拆其義意也。若攬收不盡自下別論者。謂將此十門。攬收三十門中有不盡者。下三十門。還出其法相。不必須此十門統括也。
 
[0660b20] 夫宅身佛海者。從此夫字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宅是居也。明居身在佛法海中也。又解。五陰身是火宅。今將此宅身投在佛法海中。故曰也。言食味法流者。謂心服於道水故曰也。形廁僧伍者。廁由間也。廁在於僧行伍也。言行唯三位者。明今三卷。稱三位行盡也。蓋今鈔主立茲三卷。用稱三行。據礪解云。然實行雖眾多。略明不過有兩。初謂自行之法者。謂四依八正。行之所依。生行之軌。別人所行。不假眾成。是故名為自行之法。二言眾行法者。如說恣等。理合詳遵。許無乖異。同崇水乳。軌成僧用。要假共成。是故名為眾行之法。所以要須此二法者。若無自行之軌。行無由立。行既不成。寧能戒禁定靜。發智斷惑。終皆出益。是故便有別行之法。別行雖成。若無御眾之方。任持綱統。何成僧寶益利世間。故須眾法管攝僧徒。方成眾益。是故要須此之二法也。
 
[0660c11] 識達持犯乃至體相具矣者。明中卷廣明戒體相狀及隨戒之相。故言體相具矣。外德彰用者。謂既識達持犯。具如中卷。方能秉法被時。善解匠物。故曰外德彰用[2]也綱領存矣者。明上卷是佛法綱領。統收萬法。下卷乃是毛目。還是綱領之所攝持。舉領則毛端。提綱則目整也。自他兩德成相多途者。明下卷之文。雜行。乃有益物及自利也。如導俗化方是利他。若頭陀等是自德。如看病篇。望看前人得差是他德。自復得福是自德。故曰自他兩德也。毛目顯矣者。宣云。明上兩卷。已具僧體。即是綱領。下卷即目也。然上卷僧體雖立。此乃自行。未兼化他。故下卷接俗看病遇客等。並是化他之行。如頭陀等。是自行也。上二卷既是綱領。依此綱領。能起餘行。若網目之在綱。如裘毛之依領。故曰毛目顯矣。問上序中明三卷之意。前明上卷。次明中下。此何故先明中卷。次明上下者何。答大有所以。上序中明者。是大家眾法而言。故須作法次第。先明眾行住持。然後明受戒懺悔罪之別行也。先僧後別。義次第故。今此所明。將中卷居前者。欲明自行是立身之本。體相既立。方能秉上卷家僧眾之法。所以先明中卷也。
 
[0661a07] 然則事類相投更難量擬者。應師云。擬者向也。說文云。擬由度也。比也。類者例也。如受戒事。則有受戒類。如結界事。則有結界之類也。今若不從類例標名題者。但散亂而說者。尋討則難。故曰也。有人云。事類相投更難量擬者。言若總牒三十門中一一事類。將來此十門。更對門子細解釋者。此則更難量度。故曰更難量度。但可今此十門中梗概而明其意。故曰隨宜約略。若長途散釋寡討論者。勝云。若今十門。更長途一一散說下三十門事意。此則不可盡其底。故曰寡於討論也。又解。今十門中。不可作散亂解釋。隨意即說。居作如此散亂說其意者。後代之人尋討則不識門戶。故曰寡討論也。濟云。此是自謙之辭。謂我若廣釋。則復闕尋討論也。論語中馬融釋。討論者討由治也。治而論之。詳而審之。故曰討論也。必隨相曲分過在繁碎者。明今十門不可約略。
 
[0661a22] 通結指歸者。正結十門之意。但約略如此。通家結束為十意之義也。使舉領提綱毛目自整等者。將此十門名為綱領。下三十門中所有諸事。盡是毛目也。若識此十門綱領者。下三十篇毛目自顯現也。載舒載攬等者。載由則也。謂則舒則攬耳。言隨事隨依者。勸勵僧侶精進護持。永離破戒之穢流。蕭然而得解脫。上來第三總釋十門義竟。
 
○[1]標宗顯德篇第一
 
[0661b06] 上來明序。總序一鈔之意。於其序後。次列三十篇名。顯鈔中有若干事也。從列三十篇名已下。次作十門總束三十篇中之意。此三節已竟。自此已下。約三十篇。一一舒之。廣張其相。所以此文先來者。欲明夫所撰集。要先識其宗旨。非宗無以顯德。非德無以立宗。要須識其宗德。故須前來也。又復戒法戒體。能生成諸行。諸行所依故。先出宗本。然後顯諸行相。故下釋法文云。乃可秉聖法在懷。習聖行居體。故得名為隨法之行。
 
[0661b15] 言標宗者。標是表幟(音熾)之處也。宗是尊也。亦云主也。亦云總也。今取其意總義。濟云。標者舉也。謂總標舉一鈔之所尊也。謂此鈔用何以為主。即欲舉其所尊也。有云。明此法體行相。此四是諸行之總宗。故下文云。此之四條。並出道之本依。成果者之宗極。故標於鈔表。令寄心有在也。然今此鈔。用此四種為宗。若古來諸師。立宗旨者不少。敘教意多家。統而言之。不過有九。束其九師立宗。以為頌曰。止作受隨止惡宗。教行因果制一代。第七止善八戒行。第九三輪為宗宗。如斯九宗之義。廣上第一卷中。大段第七。戒法星羅詮宗各異門。已辨竟。言顯德者。既標其宗。則須顯德。德者。從果彰名。謂酬功曰德。以能持戒萬善從生。若非此宗。無以顯斯德也。德雖無量。不過二種。一謂斷德。二謂智德。以修道故惑盡解滿。有此二德。由惑盡故。是其斷德。由解滿故。是智德也。此約羅漢能證斯法也。夫德者得也。明佛三大阿僧祇劫。修諸萬行。以持戒故功圓果滿。萬德具備。此屬佛德也。佛由持戒故德之。非唯諸佛自然而有此德。然菩薩聲聞。亦有隨分之德。明今比丘是佛弟子。若能持戒。現世名譽。當招勝果。亦名為德。又解。為物所稱曰德。又如下引諸大小乘經論。將來證成。顯戒功德。明其勝用。盡是德義也。言篇者。戒疏云。篇字從竹。乃是簡名。自漢以前本無紙筆。例用竹木。兼之紈素。而用圖錄。後漢蔡倫創造於紙。用易簡素。古書簡策可有一章。以韋編之。號為一篇。故宣尼讀易韋編三絕是也。若從草作篇者。此止是草名。邊殄反之。世號篇竹是也。篇謂古用竹簡為書。以皮韋之。一束簡名一篇也。言第一者。第由居也。如王侯之宅曰第。此篇居三十篇之首。故云第一。注初出宗體後引文成德者。私云。此注者。正釋篇之題目。兼生起下文之意也。立明。指下文中戒相多途。非唯一軼。略舉樞要。不過法體行相四種。總而言之。並名宗體也。言後引文成德者。謂下先引小乘經論。次引大乘經論。嘆戒之功能。故曰引文成德也。就此序中。且分為三意。初從律海冲深下至非道無以顯其德來。是序冠下文謂順教則三寶住持辨比丘事文意。二從而澆末淺識下至寧不覆墜耶來。明是序下文違戒便覆滅正法翻種苦業文意。三從故知興替在人下謂通結上兩意也。三段不同。今即是初。
 
[0662a06] 夫律海沖深者。應師云。沖是虗也。深者濬也。淵也。言律海者。大毗尼藏能詮之教。名之為律。即此教門。略言則八萬四千。廣說則無邊無極。故喻之於海也。又如律中佛告目連海有八奇者。束為頌曰。眾流皆投不失潮。五河失本無增減。同一醎味及死尸。珍奇大寶形居處。釋曰。第一一切眾流皆投於海者。謂如我弟子漸次學戒。皆歸我法中。二海水常不失潮法者。謂如我弟子。住我戒中。乃至於死。終不毀犯。三令五大河皆投於海而失本名者。謂於我法中。四姓出家皆稱釋子。四此五大河及以天雨盡歸於海無有增減者。謂於我法中。捨家學道。入無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無有增減。五同一醎味者。謂於我法中。同一解脫味。六不受死屍。設有風飄岸上者。謂如我法中。不受犯重死屍。七海水多出珍貴異寶。陸地所無者。謂於我法中。亦出珍寶。所謂三十七道品。謂三四二五單七隻八也。八大形眾生之所居處。身長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者。謂於我法中。亦受大形。謂四果四向也。涅槃經亦同此說。此名海義也。宣云。海為眾流所歸。戒為眾善所集。故喻海也。體同法界故曰沖深。又云。清潔離染。性不容穢。有同於海。故曰律海等也。又云。大海弘廣。包控眾流。戒善周通。德收眾行。故曰律海冲深也。津通萬象者。此明律海津潤無涯威難與大。喻之於海。此解津者取津潤之義。今又取津濟。明義亦好。如論語云。子路問津。鄭玄注云。津者濟度之處也。濟云。其津既是濟度之處者。將喻此戒。亦是濟度眾生。至成佛道。皆從戒中過度而得通達至於彼岸。故曰津通也。言萬像者。如海納百川眾流包含萬物。律海亦爾。能集生定慧萬善功德。又包受三乘賢聖。備在其中。由萬善因戒而生。即名萬善為萬象也。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屍者。濟云。海包萬川之水。無水而不含。故曰無外也。喻律教之中。若有眾生欲來受三歸者亦聽。欲受五戒八十具戒者。並悉包取。故曰包含。無物而不受。故曰無外。明此海雖包納百川眾流。不限多少。兼有大身眾生之所居止。復具八味。無物而不受。故曰包含無外。然終不宿死屍。設有則為猛風吹之於岸上。今律海亦爾。雖復恩流萬品。終不宿犯重死屍。設有則羯磨擯出。故律序云。譬如有死屍。大海不容受。為疾風所飄。棄之於岸上。諸作惡行者。猶如彼等(云云)。騰岳波雲而潮不過限者。馬奔走曰騰。高峯極峻曰岳。明大海之水。波浪洄復騰涌。猶如山岳之高。謂波濤上湧疋於山岳。故言騰岳也。波雲者。謂潮波上拂雲霄也。濟云。潮波猶如雲也。波似雲之聳蓋。故曰波雲也。云律海中將四棄滅擯僧殘之罰。其法嚴峻。喻若騰岳波雲也。若是逸提吉羅。此治則輕。如海中小波浪也。雖夷殘等騰罸可畏。而不得過分治罸罵打楚毒之苦。故曰也。言而潮不過限者。明大海雖復波浪高騰。然潮終不失時節。故曰不過限。欲明上之騰岳波雲。波雲喻如七法治人。羯磨威力。德用高大。雖然羯磨威勢。同彼海潮。若有犯重僧尼。不得非分治打杖罸。但得白四擯出。置於眾外。復有三舉四擯五篇七聚。自有科治之。今若杖打即名過限。又解。潮不過限者。依教不犯戒者。名為依限。若造惡違是戒名過限。故律自解。潮不過限者。如我弟子住我法中。乃至於死終不犯戒。故涅槃第三十云。海有八不思議。第四潮不過限者。如經中制諸比丘。不得受畜八不淨之物。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分別是涅槃典者。寧失身命。終不犯之。是名潮不過限也。
 
[0662c16] 廁預玄門者。立云。廁者雜也。間也。玄謂妙也。謂是玄妙定慧之門。故老子云。玄之又玄。今佛法用無漏定慧名為玄門。又言玄天之貌言黑色也。遠望於天。蒼蒼深遠難測也。此句明身居三寶位也。沐心道水慕存出要無染於世者。洗身曰浴。洗手曰盥。洗足曰濯。洗頭曰沐。沐即洗濯之義。謂洗心頭入佛道也。明今僧尼曠劫已來。被色聲等六塵所染。今若入道。先須洗除此垢心也。此句已下明心所趣向者。欲擬反原。志存出離之道也。上何故著沐心之言。既洗頭曰沐。明今以道水洗沐心頭。故曰沐心道水也。言慕存出要無染於世者。明既出家入道僧尼。能持淨戒。須越出人天二乘之縛。名為出要。不樂人天之樂。故曰無染於世。此句明心志崇道也。故能德益於時者。此明既能不染世樂。淨持禁戒。心希出離。道德內充。嘉聲外逸。能生物善。匠導眾生。秉法被時。千載不墜。故曰德益於時也。此句結前身居三寶位也。言迹超塵網者。迹是行迹。超是出也。塵是五塵。網是愛網。亦是俗網也。謂上既德益於世。故行迹能超出六塵五欲之愛網也。此句結上志存道也。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者。立云。其依教法修行。四儀庠序可觀。光顯外朗。能生物善者。良由律法光顯使之然也。此句合前廁預玄門身居三寶位句也。非道無以顯其德者。謂有道在懷。方稱有德。內若無道。何德可明。要居道內心外德光顯故曰也。此句合上沐心道水之句也。此上辨得。今此已下辨失。
 
[0663a17] 而澆末淺識等者。此下明滅法之人。雖以受得佛戒。而無護法之心。令法疾滅。澆者薄也。謂末代澆薄之流也。言膚見者淺也。近也。淺近薄皮名皮膚也(音夫)。亦有本作庸(音容)爾雅云常也。謂常愚短者。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友。名之曰庸。名參者。參由同也。雜也。緇者黑也。言學非經遠者。經文涉遠。積年集學。名為經遠。如上懈怠淺識之人。不能經遠長時尋師而學問也。情既疎野等者。立云。不親佛法曰疎。心在理外曰野。野是遊野。謂情常蕩逸無係曰野。野是逸義也。明佛三輪化物。律教當憶念輪。謂情常係念於法故。律云常爾一心念除諸蓋。今既此之心。故曰情之疎野。言寧究真要者。寧由安也焉也。謂其不親法律人。則不進定慧。安知出離之道。即此出離之道。名為真要也。封懷守株者。封由[門@卞]也。濟云。謂[門@卞]執愚心也。慈云。如有人雖受淨戒身參道服。而情還順本俗之業。不能防護身口。情貪五欲。謂封著於欲情。故曰封懷也。又解封懷者。雖復持戒。但貪人天世樂。執著戒取。無希出離。名曰封懷也。言守株者。謂草木根也。宋時有人逐兔觸株而死。後更於中終日守待。時人號為守株而待兔也。言志絕通望者。慈云。受得戒竟。雖復斷婬殺妄等謂究竟。而志求更不求聖果。故言絕通望也。謂不知戒是無上菩提因。不知依教修行進生三昧發智斷惑。無心希出離之益。故曰志絕通望也。局之心首等者。慈云。受得此戒。謂為果滿。更不求學其餘定慧。永不知此戒是定慧之基。既不知所趣。故曰局也。而言無詣者。謂出言無有至趣。亦曰出言無至向也。爾疋云。詣由進也。造奏詣進。此是一義也。意雖論道不異於俗者。慈云。如有檀越請齋。或轉經行道。而作生善緣迹。如以道接而不[1]那。情規財利。口平章錢。或稱量某家布施厚薄等。既論財利。何異於俗。俗則在朝爭名。入市求利是也。又解。受得此戒在身。說此戒善功德。狀似論道。而但求其名聞利養。都不忻求出離生死。何異於俗。俗以求此名利故。又云。比丘貪婬嗜酒。與估販賣。何異俗人。故曰不異於俗也。與世同流事乖真趣者。趣由至到也。欲明順於俗心營事乖逆真趣。原其出家本應逆俗。今既與俗同流。乖本所趣之望也。研習積年猶迷暗托者。謂習學積年。猶尚於事於法恒疑不了。如暗中托物或著故曰也。況談世論孰能體之者。上句明學者尚自不知。今此下明不學者。舉學以況不學。謂學者尚暗於緣。不學故[2]忘言也。孰由誰也。謂談世論之徒。誰復能體斯戒法也。
 
[0663c10] 容致濫委以亂法司者。慈云。容者受也。又云。容是不定之義。委者任也。亦迷也。安也。亦安也。司者至欲明容受此非法無德之人。濫安法主之處也。又解云。如今曹司名為曹主寺主也。委者付也。謂不可將佛法委付此談世俗之人。若以戒法委此人者。即是濫亂佛法。故曰以亂法司也。肆意縱奪等者。肆由放也。陳也。信也。習也。今取放義。如市中店肆。陳列貨物。任人撰擇。此是肆義也。字書云。肆者所陳貨鬻於市也。亦云。講肆者。謂法師說義恣人撰擇。亦名肆義。亦取放義。如上濫法司之人。不依法教。放縱身口。陳唱醜辭。師心觀於徒眾。有其愛憎。憎則犯輕而斷重。愛則犯重而斷輕。此名縱奪。於愛是縱。於憎名奪。私云。於情愛者有罪而不論。於情憎者吹毛而覓過也。慈云。縱奪者。明上法主之人放縱情懷。而於同情則縱其作惡。於異情者則奪其所有功能也。言專行暴尅者。謂於所嗔之人境上。非理加罸也。專者。應師云。專由自是也。專由一也任也。論語云。尅伐怨欲不行焉。可謂為仁矣。馬融曰。尅好勝人也。伐者自伐其功也。怨忌小怨也。欲者貪欲也。尚非俗節所許等者。謂俗人尚云不以親而不誅。誅其有過。不以疎而不賞。賞彼有功。豈得任意縱奪。又解。俗中高士尚不呵吒杖捶。能行仁恕。況乃出俗僧徒而反行之。新學困於盤石者。槃石者謂大石也。明此非法眾主。及摩訶羅。畜養門徒。常令酤酒置肉。不教法用。至年長大。欲往遊方聽學。遮不與去。有二意故。一恐學問勝己我便墮負。二恐彼識達教相。見我等過。知我是非。既不許出。如大石壓草不得出頭也。又和上解云。如國家諸王卿相。名為盤石之任。為取相繼嗣永固不移之義。義如盤石。故名盤石之任。喻此僧中無知眾主法主。亦名盤石之任。以處斷縱奪不依聖教。而後生新學弊斯法主故云困於盤石也。深云。易中有困卦。解云。進踐於蒺[卄/梨]。退又困於盤石。陰陽閇塞不通。名困卦也。如今官人先異尅為惡。被人糺[1]吉進被罪刑。退失官爵。今之法主。若縱奪任情。後若命終。退失道果。及失人天勝報。退入三途。猶如困卦也。律要絕於羈[革*必]者。在身名羈。在口名[革*必]。只是馬羈[革*必]勒也。欲明新學之人。不識教相。不依戒律。放縱身口。造種種過。狀如馬無覊[革*必]。故言絕也。今此直詺戒律為羈[革*必]也。故經云。佛所立禁戒。如猿著鏁。亦如利轡勒。即其義也。正法玄綱寧不覆墜者。立云。無漏慧為玄綱。戒是玄紉。因戒發定。用定發慧。今既毀戒。定慧不生。故云覆墜也。又解。只詺戒為玄綱也。又言寧不覆墜者。如經云。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今既不依教行。絕於展轉。無人能續。故云玄綱覆墜也。
 
[0664b06] 故知興替在人者。爾疋云。興由起也。替廢也。此一句通結上文也。興字結上迹超塵網文也。替字結前澆末等之文也。深崇護法乃至法輪不再轉乎者。濟云。若能為眾生不專行暴尅。所有門徒後生。令其出外學問。不與作盤石之礙。意欲令其學問紹隆佛種。即是深崇護法也。立云。如上沐心道水迹超塵網之人。既能依教修行。即是法輪更轉。何慨佛日不再曜乎。即如經云。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在世。無異此也。則是法輪再轉於閻浮。道光重映於千歲者矣。
 
[0664b15] 今略指宗體等者。此正生起下四種。是其宗體也。言後進興建有[2]托者。謂令後學之人欲興顯建立者。應倚托此四種有所馮據。托由附也。
 
[0664b18] 夫戒以隨器為功者。立云。身是戒器。故婆沙云。以功德所依名為器也。器有大小。故戒亦有大小。故言戒者為隨器也。如五戒即人器。十戒即天器。二百五十戒是聲聞器。十重四十八輕戒即菩薩器。又解。以受時有上中下品之心。亦隨發得三品之戒。故名隨器也。慈云。此戒隨眾生器量所期。如器盛物。不擇香臭。欲求人之福及勝果等。皆隨所期。感尅戒品。故名隨器也。濟云。戒者隨眾生根器大小。所受多少。隨得戒亦不同。如俗人器小則受五八戒等。器若大則受具戒。故曰隨器為功也。行者以領納為趣者。謂能受戒人。即領納所受之法也。如白四羯磨。一念之頃領納妙法居懷也。而能善淨身心稱緣而受等者。謂身無遮難是淨身。誓斷惡緣境。起心慕求出要。有上品之心。是名淨心也。言稱緣而受者。謂師僧清淨衣鉢具足羯磨成就。總在緣。復能淨其身器。有其求之心。名曰因。將此自因。投其前後。因緣具故理應發戒。以其因不乖緣。故曰稱緣而受也。言方[3]尅相應之道者。既淨心器。稱緣而受。以內因外緣兩種相應。而發此戒。則與無作戒善相應。即此相應之道。是其無作戒體也。尅者能也。又一解。詳下文云。將何以為道之淨器。即名此所發之戒體。能與聖道相應。故名相應之道。謂既稱緣而受。則與無作相應。後得成於佛道也(二解俱好)。若情無遠趣差之毫微等者。謂無持戒斷惑之心。不知此戒法能至寂滅無上之果。無心希求。名無遠趣也。言差之毫微者。謂顯因緣不具也。因緣小差即非得戒之限。又因緣雖具。白四之時。心緣餘善。不緣三世境作斷惡之心。一念有差則非得[4]戒限。謂差之毫微[5]失之千里也。則徒染法流等者。謂受者無心。空加作法無益。故曰徒染法流。言將何以為道之淨器者。夫戒者萬善所依而生。定慧藉之而起。用能盛貯。取喻於器。名戒。能盛萬善之功德。故稱道器。故經云。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即其義也。為世良田義復安在者。謂剃染為相。持戒為性。性相兩具。堪為福田。今既受戒不獲。福田之義安在。安由寧也。故智論云。為世良田者。實由戒體故也。佛藏經云。若不能除我倒。不得受一杯之水一納之衣。五分亦云。不為解脫出家者。不得受於僧次。意可知也。
 
[0665a07] 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時徒眾也。此眾執戒律而行。故曰行徒。今欲受戒入茲徒侶。誓願護持。寧死不犯。故曰清身。意明肅此身入行門之徒眾。身雖處此行徒。心何所為。謂悕於佛道涅槃之果。故曰清身行徒遠悕圓果也。言無宜妄造者(草盜反)。明受戒者遠求菩提。若但希人天之樂。名妄造。若希二乘亦是妄造。造由趣也。詣也。適也。專志攝慮等者。應師云。專者自是也。亦任也。亦云一也。慮者念也思也。謂以其一心。注想於戒善也。言令契入無滯者。慈云。專志修行。擬契入圓寂涅槃無相真理。虗通無有滯礙之處也。私云。只是志心。緣其戒善功德。令與我心相應。直爾契會。直爾趣入。直爾發得。使中間更無滯礙也。又解。只名無作戒體為無滯也。以成實宗中。將非色非心為體。故名無滯。若薩婆多宗。戒是其色。即有滯礙也。故經云雖無形色者。即涅槃經。明其無作戒體也。今引此經。證成上無滯之義。據此文意。前解無滯義。用後釋為當。
 
[0665a24] 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軼者。軼有兩音。一音逸。字統云過也。一音妷(田結反)。謂車轍。即當此用。言多途者。約境相明。境通情非情。亘周法界。故曰多途。亦云止作二持犯也。亦云遮戒性戒。亦云五八十具。亦云上中下品等。故曰多途也。非唯一軼者。如車足踐地為路。則千車同於一軼。以車大小一種故也。車若大小。後車被前車拗破。若無大小。故得千里同軼。戒相不爾。乃至多途不同於車軼也。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者。謂有上中下品之心。亦隨取得上中下品戒也。亦云。隨欲取五八十具。隨受何戒即得也。亦云三乘之人。隨受得不同也。若任境彰名乃有無量者。謂約法界情非情等。皆是所發戒之境。若從如此等境彰於戒數之名者。而戒則有無窮之稱也。且據樞要者。廣疋云。樞是門臼也。又云樞機動轉之主。謂樞本也。如戶有樞方得動轉。欲明此戶必相要藉。今舉四法亦為要者。喻之於樞。故云且據樞要略標四種也。
 
[0665b16] 語法而談不局凡聖者。此謂若凡若聖通有此之戒法也。如聖人亦受此戒。即是沓婆摩羅。十四出家。十六證阿羅漢。年滿二十。羯磨受戒。此是聖人。亦有斯事。故曰不局於聖也。言凡者。即今一切比丘白四羯磨受者是也。直明此法至出離之道等者。謂我今更不論其不局凡聖所由。且明其戒法之義。故言直明此法也。言必能軌成出離之道者。謂此戒法可軌可則。能出離生死。成無漏道也。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者。謂能受戒人。須信知有此聖法住在身。乘之得出離生死也。謂不局凡聖。皆受得此戒在身。只喚此戒著身。名為聖法。要須信知有此戒法也。
 
[0665c03] 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等者。慈云。約羯磨竟發得此法名為已成。為聖道基。能成聖故。名為聖法。亦可已成者明此戒法能取於聖。就尅果邊名為已成。已成聖故方名聖法。謂佛菩薩聲聞。乘此戒法。得至菩提。故名聖法。今凡受者。雖未得聖。從因望果。呼為聖法。又解。聖人乘此戒法得至聖果。故知今所受者即是聖法。就成聖者為言。故云就已成而言也。深亦云。雖復凡聖通有此法者。結上文也。就已成而言者。明今凡僧受者因緣具足受得戒者。故言就已成而言也。
 
[0665c13] 但令返彼生死仰廁僧徒者。明昔在生死順流長往。今發心遠離。廁在僧位。故曰仰廁。向上曰仰。前言返彼生死是垂下也。今則仰廁者。是向上之義也。建志要期高栖累外者。只名返彼生死。超離煩惱。名為建志要期也。累是生死罪累。既有斷惡修善返生死之心。此心乃高昇三界之表。栖息於塵累之外。故曰高栖等也。又解。今發心受戒。志出三界高謝四流。名為高栖累外也。必預長養此心者。立云。若發此如上建志之心者。要須預前長養此心也。復發上品之心。擬三聚淨戒。若至臨時。師僧擬教相尚自虗。何能教於前人發此心也。使隨人成就者。謂隨十人百人同時受戒。隨有長養返彼生死起上品之心者。受得其戒。則名成就。若無此心。則不成就。皆謂隨有長養此心者。不限人之多少。故云隨人成就。慈云。隨有求四果。或期緣覺菩薩等。隨人心之所期。即得尅獲。故言隨人成就也。習聖行。居體者。既秉羯磨聖法。發得戒竟。即須依法修行。名為聖行。故曰習聖行居體也。名為隨法之行者。勝云。隨受得此聖法在身。起動施為。皆須護持。名為隨法之行。上來釋其戒法義竟。
 
[0666a08] 二明戒體。若依通論明所發之業體者。慈云。通論者通律之論也。如成實等明所受發其業體者。約作無作以辨名業體。以發身口之業故。論云。作者。身動。身方便。無作者。身動滅已。與餘識俱。名為無作。故知作與無作就業以明。故戒疏云。或就業辨即作無作也。立云。今此通指諸論。如多論明作無作。用色為業體。如成論作戒以為色業體。無作以非色非心為業體。此等論文。皆是明其所發之業體故曰也。若如此廣辨對今未明。今且直明能領之心。謂對第三羯磨竟時。發得無作業體。此業體之義。是所發也。今未暇論。且明能領之心。呼為戒體也。今就正顯直陳能領之心相者。顯由明也。明通論中。但辨所發之業體。但明其所。則不辨能。今此直就能領心邊。以為戒體也。言心者。即是求戒之心。因此心發無作體。只名此心為體也。言相者。要假此心。方能緣於外相。其相是何。即法界塵沙二諦等相。以心緣此相故。言心相也。約此義邊並為戒體。故曰直陳能領之心相。
 
[0666b01] 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者。即謂行者。心中能領得法也。二諦即是空有也。空即真諦。有即俗諦。何故用二諦為戒境。且明真諦滅理涅槃。如謗聖教言非佛說。滅理涅槃言非畢竟寂滅。皆獲重罪。今反成福並入戒門。言俗諦者。謂反彼生死。斷一切惡。離殺盜等。此皆俗諦。盡是戒境。故曰二諦。以己要期施造方便者。要期斷惡修善寧死不犯也。施造者。即壇場胡跪。合掌禮拜。求哀乞受。皆是施造方便也。惻思明慧等者。廣疋云惻者悲也。說文云惻由痛也。思者謂思惟也。欲明受戒之時悲念一切眾生不起殺盜諸惡相加也。謂我及一切眾生。久流生死。造諸罪業。今痛昔迷。故云惻思也。言明慧者。謂要假明慧。方能傷痛三有眾生。若是愚痴何能有此心也。又勝云。言明慧者。為須了此戒法是眾善根本能成大果。知有勝用故。起增上心。受得此戒。修定習慧。擬會正道。上報佛恩。下化群有。名為明慧。要須了了知。佛戒有如此功益。了知分明。故曰明慧。如此發心。方能與無作之體相應。故曰冥會前法也。又云冥會前法者。冥由暗也。謂既能慈惻明慧。立志如此。必冥然暗與白四聖法相應。相應是何。謂闇與理會。故曰相應也。言前法者。指前門戒法文為前法也。亦可懸指教中羯磨之法也。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者。請要發此持戒之心。乃與法界塵沙等境妙法相應也。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者。由緣故起。故曰緣起。或名緣成。謂緣會故成。故名曰緣成也。立云。受者有心。衣鉢具足。師僧清淨。羯磨成就者。則第三羯磨竟。一剎那頃。於塵沙法界情非情境法上。領得此無作之體。名為緣起之義也。勝又解。明此戒是因緣生法。然求戒心誓等是因。師僧衣鉢羯磨等是增上緣。二種相扣。因緣和契至三羯磨竟。於彼二種法上。假緣引發生起此戒。名曰緣起義也。又解云。於彼法上者。看此文意。指前法界塵沙二諦等法。名為彼也。謂於此一切境上。發得戒體。第三羯磨竟時。舉得一切戒法。起注身心中。名為緣起。謂由緣師僧衣鉢羯磨。自求心等之因緣。故有法起。即於一切境上。有戒善功德而生。名此為起。故曰緣起之義也。領納在心名為戒體者。將受戒人能領戒之心為戒體。問此戒體門與前戒法何別。解云。若論法者。不由受與不受。任運有此法體。能成出離之道。若論體者。緣身口發得此法。在身名體。故羯磨疏云。戒體者。納受聖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納之戒體。詳此文意。望能領邊為體。所領者為法(此是勝同也)。
 
[0666c18] 三明戒行者。謂依戒修行。名為戒行。上既明戒法戒體。並受中之事。今即辨隨行之中廣能策進心行也。上既受體在身。今則廣修方便。隨戒而行。義順於前。故曰戒行。秉之在心者。秉由執也。謂執之在心。此字上作禾頭。下是古手字也。謂以手執禾。名之為秉。若兩秉並者[(秉-千+ㄥ)*(秉-千+ㄥ)]。名之為兼。謂左右兼執禾斷也。必須廣修方便者。謂不犯一切戒者。皆由有方便作護持之心。故能對境不染也。故下文云若光嚴淨識。托對五塵。欲染不生。由前方便故也。深云。廣修四正勤。何者為四。一未生之善方便令生。二已生之善令運運增長。三未生之惡令不起。四已生之惡令滅即懺洗之法是也。撿察身口等者。即防身口七非。此名戒也。言威儀之行者。此明上撿察身口。能防名戒。其相是麤。今則於微細威儀。行住坐臥四儀可觀。故曰威儀之行也。尅志專崇高慕前聖者。尅由能也。明諸佛羅漢等。並持此戒。能得出離生死。因茲戒德。降魔成道。我亦効之。故曰高慕前聖也。持心後起義順於前者。此明前要心受時誓持不犯。今已受後。能順前期。不違本心。故曰義順於前也。經云雖非觸對者。有云涅槃經也。明無作戒體雖非色非心。若修方便而護持者。身得清淨。由非色心故。故云非可觸對。
 
[0667a15] 四明戒相至稱法等者。立云。若直明則二百五十戒是也。若更廣論即一切情非情萬境是戒相也(恐此解非。今文明。戒相約義精別)。言隨所施造動則稱法者。有云如不捉寶。不觸女人。不與女宿。不非時食。此皆名動則稱法。隨行住四儀中皆稱法也。由此稱法故。美德外彰。色相清潔堪生物信。故美德光顯。名此為戒相也。
 
[0667a21] 並出道之本依等者。謂三乘之道。皆依此四條為根本。而得出生死也。言成果之宗極者。謂依此四條為宗。能成於四果及佛果也。如如五戒用人為果極。十善用天為果極。今此四條。是聲聞中為果極也。謂一切果極之基。皆因於戒。以尸羅既淨。能集生三昧。發智斷惑。終獲道益。故曰出道之本依成果者之宗極也。故標於鈔表等者。表由外也。明此四法標在鈔首之初。故曰也。言今寄心有在者。謂令後人寄心四條之中。自知身佩聖法者。必堪為六道福田等也。紹隆佛種興建法幢功德不可思議等者。紹由繼也。隆者盛也。六道福田三寶因種等。既有多許功德。非心思口議得盡也。豈惟言論能盡者。明心思既不及。言說亦難窮。此都結上文也。直引聖說[1]誠證者。立云。結前并生後也。言直引聖說是結上也。誠證是生後。文引大小乘經論也。意謂不然。但是都生起文也。令持法高士詳而鏡者。立謂。有始有終曰士。從一至十數終也。一則為始。十則是終。下作一故曰士也。榮云。夫靡不有始。鮮尅必有終。有始有終者。其唯聖人乎。鄭玄云。別是非知義理謂之為士。
 
[0667b16] 上來釋其第一宗體義竟。從此已下當第二引文成德門也。辨比丘事者。立明。比丘之事取辨大難。若依教修行。受持禁戒。能自行化他。識知法相。名之為辨。若毀禁戒。廣造非法。不閑法相。不足僧數。名為不辨比丘事也。覆滅正法翻種苦業者。立明。既違聖教。任持義絕。使佛法陵遲。良為無人弘之。故曰覆滅也。當受戒時。專擬斷惡修善。望離生死。向若不受。無戒可犯。今受而不持。死墮地獄。豈非翻種苦業也。今通括一化所說正文者。簡其偽經。則不引來。故曰正文也。
 
[0667c01] 發趣萬行戒為宗主者。明戒是眾行之初基。萬行從戒而生。居宗在首。故曰宗主。故經云若欲生天等必須護戒足者。有云。此善生經也。淨三藏云。據梵本合言戒跡。不是戒足梵言波荷。引翻為足。若言波荷陀。此翻為跡。梵本既言波荷陀。明知是迹也。謂戒者。前佛學此戒法。而得聖果。後人尋此前跡而學之。亦得道果。故曰迹也。濟云。觀此解釋。亦有道理。不得一向撥他三藏。然千里之馬。時有一蹶。人誰無失。從長處而用。他既能辛苦數萬里。往彼取得經論來此。教化眾生。豈頓不少信耶。又經云戒者行根住持即喻如地者。撿善生經云。戒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迹。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受持而不毀於戒也。上釋小乘經嘆戒義已竟。
 
[0667c16] 道品樓觀以戒為柱者。賓云。三十七道品相扶持成道。喻之樓觀。將戒為此樓之柱也。禪定心城以戒為槨者。度生死河。戒為橋梁。入善人眾以戒為印者。八直正田。戒為彊畔。如田無畔水則不住。如是若無淨戒。則定水不住也。立云。入善人眾者。三乘賢聖。名為善人眾也。
 
[0667c22] 須者看之戒則不羸者。明彼論中嘆戒文多。若見彼文。則勇勵常忻護持。故戒不羸也。
 
[0667c24] 毗婆沙者。此翻為逐分別。謂逐律文後解釋分別也。亦翻為廣解釋也。只是羅漢作論解釋經律事。同此方章疏也。戒言尸羅亦言行也者。婆沙第三十四卷云。言尸羅曰行者。如人有足能行至餘方。如是行人有尸羅足者。能行至善道。及至涅槃也。亦云守信者。彼論解云。言尸羅曰守信者。此是世俗言說之法。若人善護尸羅者。言是人名守信。不能善護尸羅者。是人不守信也。是故世俗言說尸羅為守信。立云。本受誓持。今隨行中能持。不違本心。故曰守信也。言亦名為器者。彼論解云。以是一切功德所依之處。故曰器也。
 
[0668a11] 尸羅言冷無破戒熱及三惡道熱者。彼論第二十五卷云。云何尸羅義。答冷義是尸羅義。所以者何。破戒能令身心熱惱。持戒則令身心冷。第二十四卷。又解云。破戒者。三惡道中熱。持戒者。人天中冷。應師云(音靈)。謂是悟解之意也。亦云冷然清淨之貌也。礪云。音靈。謂戒法清凉。無鬱蒸之惱。故曰冷也。三惡道者。地獄餓鬼畜生也。亦名善夢者。彼論解云。尸羅言夢。持戒者身心不熱。常得善夢故。立云。持戒之人。諸天衛護。常得好夢也。亦名為習者。彼論解云。尸羅言習。持戒者善習戒法故。亦名為定者。彼論解云。尸羅言定。若依戒住。心易定故。立云。言尸羅既淨。三昧現前。亦名為池群聖所浴者。彼論解云。尸羅言池。如佛說偈。法眾戒水池。清淨無瑕穢。聖浴身不濕。必到於彼岸。或名瓔珞等者。彼論解云。尸羅如瓔珞。有瓔珞嚴身。有少時好中年老年則不好。有中年好。老年則不好。有老時好少年中年則不好。戒瓔珞嚴者。三時常好。立云。世人用香華瓔珞而嚴身。出家僧尼用戒為瓔珞。故大集經云。佛言菩薩。有四種瓔珞莊嚴。一戒瓔珞莊嚴。二三昧瓔珞莊嚴。三智慧瓔珞莊嚴。四陀羅尼瓔珞莊嚴。故菩薩戒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即其義也。亦名鏡者。彼論解云。又尸羅如鏡。鏡若明淨。像於中現。戒清淨者。無我像現。立云。戒淨故發定。定能發慧。以定中觀身。無我相可得也。又名威勢者。彼論解云。又尸羅言威勢。如來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有威勢者。皆是尸羅力故也。何以故。為戒無缺犯故。言餘如駈龍事者。雜寶藏經及論。共明云。佛滅度後。七百年。罽賓國有一惡龍王。名阿利耶。受性暴惡。故作灾害。惱國人民悉皆患之。去其住處不遠。有僧伽藍。時有五百羅漢。皆共集會。入於禪定。各盡神力。駈遣此龍。令出國界。其龍有大威德。雖五百羅漢神通動地。駈遣此龍。不能使動。時有一羅漢。名祇夜多。最後而至。時諸羅漢。具以此事。向祇夜說。時祇夜多不入禪定。直三彈指語言。賢善遠比處去。龍聞彈指聲。即便遠去。時諸羅漢。語夜多言。汝以何禪定力。令此龍去。我與仁者。俱得漏盡。我盡神力。不能令動。尊者何以三彈指。令其出去。遠入大海耶。夜多答言。我以彈指力者。直以我從凡夫已來。謹慎於戒。護突吉羅。猶如四重無異。我以戒力故。令此龍去。是故尸羅名為威勢等也。又戒名為頭能見苦諦諸色等者。彼論解云。又尸羅言頭。如人有頭。則能見色。聞聲嗅香。甞味覺觸知法。如是行人。有尸羅頭者。能見苦諦等色。聞名身等義。嗅覺意華香。嘗出離無事寂靜三菩提味。覺禪定解脫等觸。知[1]行色陰等法總相別相。是故尸羅言頭。
 
[0668c07] 尊者瞿沙說曰。乃至能至涅槃等者。彼論云。尊者瞿沙說曰。不破義是尸羅義。如人不破[2]戒足。能有所至。如是行者。不破尸羅故。能至涅槃也。言瞿沙者。是人名也。論中大引此人之言。
 
[0668c11] 上來解小乘經論讚戒善竟。從此已下。次明大乘經論。廣嘆其戒也。華嚴經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等者。案華嚴經明法品說。彼有三番明義。今試敘云。謂約三種三寶。故有三番也。初云。能令眾生發菩提心。令佛法不斷。開示演說十二部經甚深法藏。令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教法。令僧寶不斷。第二番云。讚嘆大願(謂菩薩所發願)令佛寶不斷。分別顯示十二緣起。令法寶不斷。修六和敬。令僧寶不斷。第三番云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令佛寶不斷。護持法藏。不惜身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悔。令僧寶不斷。此三番中各有階降。先就佛寶。彰其階降。初番能令發菩提心。趣求佛果。第二番中贊大願者。贊起行願。令其修習。第三番中。下佛種子。於眾生田。作成行種。次就法寶彰階降者。初番演說十二部經。是其教法。第二番中顯示緣起是其理法。第三番中。護持法藏。是其行法。後就僧寶。彰其階降者。初番受持威儀法者。僧行方便。第二番中。修六和敬者。行成不乖。第三番中。善御大眾德熟攝他故也。
 
[0669a05] 如餘佛士等者。大集經十九卷。後有護法品云。說此經時。爾時有十方世界。諸大菩薩。從他方來集。論道說道義。爾時十方世界菩薩。白佛言。諸佛如來。為如是等五滓眾生。制於禁戒。唯願如來。為法久住。復制禁戒。所謂身戒。口戒意戒。不得受畜。一切惡物等。如餘佛土。所制淨戒。佛言止止。佛自知時。因緣未出。如來則不預制禁戒也。說此經時。佛成道已。第十二年中也。今有鈔本。作王字者。多相傳解云。如善國王。皆立嚴制。不許造罪等。此並人語謂本作王字者。甚錯其來久矣。即十門中云。抄寫錯漏。相承傳濫。斯言明矣。
 
[0669a16] 不得疥癩野干者。撿薩遮尼犍子經云。有薩遮尼犍子。與八十千方尼犍子。遊行諸國。教化眾生。次第至鬱闍延城。爾時國主。名曰嚴熾。其王敬重迎之受學。其人廣為王說種種法門。次為王說。沙門瞿曇。名稱功德。相好利益等事。王問如此法身從何而得。尼犍答言。以戒為本。持戒為始。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之身。大王當知。以戒淨故。不斷法種僧種。以戒淨故。功德無量。王聞是已。發菩提心(云云)。
 
[0669b01] 雖有色族多聞者。立云。色是顏色端正。亦是色勢。族是高門大姓。多聞即是明解世俗經書。乃至經論。而不能持戒。取喻可知。禽獸者。飛曰禽。走曰獸。雖廣解聖教名曰多聞。若不能依教而行。如鸚鵡啅鵄脚。是以經云。譬如死人著金瓔珞。多聞破戒受他供養。亦復如是。故重引之。
 
[0669b07] 令誦心首者。上已先明持破者。受報不同。其言要妙。今又再出。故云重引累囑慇懃。故曰令誦心首。上來釋大乘經竟。
 
[0669b10] 雖山居苦行乃至空無所得者。出要正路。唯八聖道。攝一切行。無行不盡。八正道中。有正戒正定正慧。今此之人。雖復得定。此定非依佛戒而發。名為邪定。名有漏慧。不能尅證正果。故曰空無所得。持戒之人壽終之時風刀解身等者。撿智論云。持戒之人。壽終之時。刀風解身。筋脉斷絕。自知持戒清淨。心不怖畏。如說偈言。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船。言風刀解身者。經云。臨終之時色黑者。定墮地獄。色青者。墮畜生。色黃墮餓鬼。若色如常赤白生於人中。倍如常赤白端正者。得生天上。此是風刀之相也。
 
[0669b22] 持地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者。濟云。其三十二之因有通因。有別因。如報恩經明無見頂相。即以無憍慢為因。乃至手網縵即以其事為因。皆名別因也。若持戒即三十二相之通因也。言三十二相者。一足平如匳底相。二足下有輻輪。三手纖長。四足跟長。五其身直。六網縵指。七手足耎相。八節踝傭相。九身毛上靡相。十鹿王膊相。十一其身圓滿相。十二手過膝。十三頂有肉髻。十四有馬陰藏。十五皮膚細耎。十六身毛右旋。十七身有金色常以明曜。十八一切處滿。十九柔耎聲。二十缺骨充滿。二十一師子上身。二十二臂肘纖。二十三四十齒白淨齊密。二十四四牙相。二十五師子頰。二十六味中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好梵音聲。二十九目睫紺青。三十兩腋下滿。三十一眼眴如牛王。三十二有白毫相。是為三十二相。如此之相。皆是持戒所得。故云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以持戒所得也(此出名義集中)。
 
[0669c14] 十住婆沙有讚戒戒報二品廣列深利具如彼說者。彼論第十四卷。有此二品。初明讚戒品云。略讚尸羅少分。尸羅者。最是梵行之本。尸羅即是功德寶[卄/積]。又是功德住處。亦如大地萬物依止。尸羅度人能過生死。猶如窂船能度大海。尸羅能滅煩惱患。猶如良藥能消眾病。又尸羅能度人。出諸惡道。如度深水得好橋梁。如是種種。讚尸羅功能。並一例義。文繁不錄。次有戒報品。明菩薩能淨尸羅得離垢地(謂第二地)。常作轉輪聖王。十善化人。七寶自然。文中廣明七寶之相嚴麗等事。功益之力。文廣不錄也。上來四段。總釋初門化教義竟。
 
[0670a01] 從此已下正明第二制教門也。不欲有疑悔請問他人者。明既秉持戒。識達聖教。不假問他也。遊化諸方而無有[1][得-彳]者。立云。十方佛法。理同無別。若也不識聖教。至處多怖。若順教而行。遊方使無怯懦。濟云。若明閑法律。一切僧事皆解。出路逢他人。諸羯磨誦戒作法事。皆解為作。情則無礙也。若答不解。心則懷恐故曰也。
 
[0670a08] 一戒品牢固者。礪云。數雖有五義。約為三。初一自行。次三匡眾之行。二行善成。便能秉法被時。千載不墜。是故末後一句。興建正法。行念捨智等。令戒清淨。不為緣壞。故曰戒品牢固。二破戒之人。與持者相違。義同於怨。內心清淨。超勝於彼。故曰善勝諸怨。三既無瑕舋。處眾斷理。情無懼憚。故曰決斷無畏。四曉了持犯能決人疑滯。故曰善能開解。第五若不持戒。法不久住。此義易知。又得十利者。四分中。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未信令信。五已信者令增長。六難調順者令調順。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有漏。十令正法久住。其十利之義。廣如上第一卷中教起所因門已釋竟。
 
[0670a20] 乃至三世亦爾者。過現未來。名為三世也。
 
[0670a21] 謂生世出世善者。了疏云。第一能將引生種種勝利。是毗尼義。謂能引生世善。於中有兩。一能引生四萬二千功德正法。二引生不悔之心。由不悔故。心喜得定乃至解脫。立云。迦持戒。近招人天果報。是生世善。遠趣菩提是出世善。又解。若有為有漏是世善。無為無漏是出世善。又如智論云。若下品持戒生人。中品持戒生天。此是世善。上品持戒成聲聞。乃至佛道。是出世善。二能教身口二業清淨及正直者。真諦疏云。第二能教身語清淨正直。是毗尼義。由此法遮身口。不令起惡。名之為教。不為煩惱濁業濁之所汙。故名身口清淨。不為見濁之所染故。名為正直。私云。五見名見濁。以清淨故向善道。以正直故得涅槃也。謂持戒之人身離三過。口離四過。即是正直也。三能滅罪障者。了疏云。第三能滅罪障。是毗尼義。於中復兩。一滅方便。二正滅罪。正滅者。謂得擇滅涅槃。由戒能遮諸罪障。故名滅方便。由障不生故得罪滅。此兩俱得稱為毗尼。第四能引勝。是毗尼義。能引在家人。令得出家。引未離欲。令得梵住。從梵住得聖住。從聖住得有餘涅槃。從有餘入無餘。後轉勝故。名為引勝也。言乃至引到梵住者。立云。梵住即四無量心。聖住即是三解脫也。其住總有八種。頌曰。境界依止與威儀。未捨梵住及天人。第七聖住八佛住。如是次第應當知。撿維摩疏云。佛在毗耶離。或言在。或言居。或言住。義實一也。﹂然住有八種。一境界住。謂十六大國。是所遊之界也。二依止住。謂一切僧伽藍是佛依止故也。三威儀住。謂行住坐臥也。四未捨壽住。謂未涅槃前。住無漏五蘊故。即五分法身也。五梵住。謂四無量心。多住大悲故。六天住。謂八禪多住第四禪故。七聖住。謂住三三昧。亦云三解脫門。即三三摩地也。入空滅見也。入無願滅憂也。入無相滅無明也。佛多住空定。心惑盡故也。八佛住。無生無滅在實相法中故。賓云。第八佛住者。如來住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慧。乃至如是等種種諸佛功德。是佛住處。佛於中住。此八住中。若約三身而論。初四是化身住。次三是報身住。後一是法身住。就能所而明者。初二是能住。後一是所住。諸經中。多舉八中。境界住。及依止住。為化在家出家二種人也。謂境界住。為化在家人。依止住。為化出家人也。今文所舉者。欲明戒能引人。至如此諸住。及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謂是無餘依也。煩惱障盡苦依身在。是有餘依。苦依身盡。無餘依也。第五勝人所行是毗尼義。佛是最勝故云也。次獨覺及聲聞。是此等勝人所行事故。又凡夫中亦是勝者。方能行事故(已上了疏)。問獨覺出無佛世。如何有此毗尼。答緣覺有兩。一麟角辟支。出無佛世。獨一無侶。喻如麟角。此人自悟。觀樹生滅。得證真理。故曰也。二部行辟支。謂多群類共行也。體是聲聞之人。以不值佛故成辟支。如須陀洹第七生已盡。令證羅漢。由第七生盡。值世無佛法。不蒙他人化導。任運生盡。名曰辟支。據其遠因。亦是聞佛法故證得初果。望今成不由他教。故號辟支。言部行者。行字(平去二音)談之。以多人同修一行。則今感報一時。故曰部行(去聲)。或時多人共行此法。今得此果。故曰部行(平聲)。此人與聲聞相似。但聲聞人。假佛聲教而語。故曰聲聞。此人悟時不假聲教。故曰獨覺。據其遠因。非不假教。賓云。獨覺出無佛世。自然得五不作戒。亦名木叉。不假佛世也。問獨覺出無佛世形如何。答婆沙四十六。釋初果云。初果若滿七生。無佛出世。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獲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若五分律化地部宗。俗人亦得羅漢也。
 
[0671a10] 具斯四義。功強於彼者。毗尼既住持佛法功強於定慧二藏。指上餘經為彼也。
 
[0671a12] 下至五人持律在世者。此約住持僧說五人。下引大集經云。若一寺一村一林。五法師住。鳴槌集四方僧。是名眾僧如法住大功德海。若無量僧破戒。但令五人清淨如法。護持佛法等。已上文證五人是住持僧數若減五者不名如法。
 
[0671a17] 四乃至二十人如法出罪者。初從一人懺悔。迄至二十除罪。故言乃至。若持五戒。即見法身。謂但能持五戒。即見法身。況具戒耶。立云。五分法身中。戒為其初。今但持五即見見法身也。
 
[0671a21] 如飲水殺蟲之喻者。僧祇云。佛在舍衛城時。南方波羅脂國有二比丘。共伴來詣舍衛。問訊世尊。中路渴乏。無水。前到一井。一比丘。汲水便飲。一比丘看水見虫不飲。飲水比丘。問伴。汝何不飲。答言。世尊制戒。不得飲虫水。此水有虫。是故不飲。飲水比丘。復重勸言。長老汝且飲水。勿令渴死。不得見佛。答言。我寧喪身。不毀佛戒。作是語已。遂便渴死。飲水比丘。漸漸行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佛知而故問。比丘汝從何所來。答言。我從波邏脂國來。問有伴不。答有二人。為伴。道中渴乏。無水。前到一井。井水有虫。我即飲之。因水氣力。得逢覲世尊。彼守戒不飲。即便渴死。佛言。癡人汝不見我。謂得見我。彼死比丘。已先見我。若比丘放逸懈怠。不攝諸根。如是比丘。雖共我一處。彼離我遠。彼雖見我。我不見彼。若有比丘。在海彼岸。能不放逸。精進不懈。[僉*殳]攝諸根。雖去我遠。我常見彼。彼常近我。又准十誦云。二比丘往佛所。一飲虫水。一不飲水。其不飲者。命終生三十三天上。得天身具足。先到佛所。禮佛足已。佛為說法。得法眼淨。為受三歸五戒已。便還天宮。時飲水者。後到佛所。佛見其來。佛時披憂多僧。示金色身。汝痴人用見我肉身。何為。不如持戒者先見我法身。佛即說偈。
 
 色身但不淨  汝見欲何為  內有脂肉血
 外為薄皮覆  彼為渴所燒  猶行恭敬戒
 至死護我戒  彼見汝非見
 
[0671b21] 愚劣不堪護持此戒者。戒經云。有智勤護戒。便得第一道。愚聚不持。墮三惡道。上來數段不同。總是釋第一門中順戒住持辨比丘事竟。
 
[0671b24] 還約二教雜明者。謂化制二教也。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己聖者。立謂如今坐禪人。稍得少許道理寂念。謂我功齊於佛。便即呵斥戒律。此並是法滅之相。三捨世間業出家破戒者。譬如愚人吐已還食是也。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者。十誦文云。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無人佐助。五無不[1]不罵者。乃至羅漢亦被打罵。是為五非法在世。鈔加打字也。
 
[0671c07] 一自不修身戒心慧者。涅槃二十九卷。明修身戒心慧。試為引之。可詳其意。若比丘不觀身無常不淨可惡。猶如冢墓。九孔常漏。臭穢可惡。常與諸虫共在一處。若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身。戒者。若不觀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是諸善根之導首也。如彼商主。導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幢。如天帝釋所立勝幢(帝釋與修羅。戰得勝故。建勝幢於殿前也)。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惡賊鎧杖。戒是滅結毒蛇良呪。戒是度惡業行橋梁。若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戒。心者。不能觀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獼猴。如幻如炎。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五欲難滿如火獲薪。亦如大海。吞受眾流。乃至周遍二十五有。猶如疾風。吹兜羅茸。所不應求。求無厭足。迷惑愛著生死臭穢。猶如獄囚樂獄卒女。亦如廁睹樂處不淨。若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心。慧者。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如金翅鳥。能壞惡業。壞無明闇。猶如日光。焚燒邪見。猶如猛火。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薩母之種子也。若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慧。故云不修身戒心慧也。四與淨人沙彌共住不知三相者。彼十誦云。比丘與淨人沙彌相近住。不知三相。三相者。謂掘地。斷草。用虫水。溉灌也。律文齊如此說。今相承解者。謂遣他掘地。壞草。不解言知是看是。謂作知淨之語也。溉水者。謂不安漉具也。
 
[0672a08] 持法者。即修多羅師也。持律者。即毗奈耶師也。持摩夷者。即阿毗達摩師也。然摩夷者。梵音訛略。應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即阿毗達摩之異名也。謂諸法相從論出生。故名本母。善見十八云。摩夷者。二部波羅提木叉。賓云。譯者謬也。木叉與摩夷。俱是梵語。豈可梵語以翻梵語。必不然也。言謬譯者。蓋是當時譯善見曰。西方梵人指其戒本。意欲申說本母之義。且如律中釋相輕重。皆從戒本之所出生。欲似諸論出生法相。而漢人不領本母之義。乃謬翻為二部木叉。此必然也。
 
[0672a18] 多有上座長老比丘學律者。十誦文云。佛在舍衛國。時諸比丘。廢學毗尼。誦讀修多羅阿毗曇。遠離毗尼。佛見是事已。讚歎毗尼通利者。面前讚歎。諸上座長老比丘。見佛如是讚歎毗尼。便念憂波離持毗尼中最為第一。我等當學毗尼。諸上座長老比丘。即從憂波離。受誦毗尼也。
 
[0672a24] 雜含云。若長老上座中年少年者。從一夏至九夏。曰年少。從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年。從二十夏至四十九夏。為上座。從五十夏已去。名曰耆年長老也。言初不樂戒不重戒乃至我不讚嘆者。撿雜含云。佛告諸比丘言。若諸上座長老比丘。初始不樂戒樂學。不重於戒。見餘比丘。初始樂戒。重於戒者。復不隨時讚嘆。如是比丘。我不讚嘆。所以者何。若大師讚嘆彼者。餘人當復習近親重同其所見。以同其所見故。長夜當受不饒益苦。是故我於彼長老。不相讚嘆者。為其初始不樂學戒。故如長老。中年少年亦如是。鈔云我不讚嘆者。謂佛自稱我也。我若讚此上座。由此上座既不能嘆美樂學戒人。佛若嘆此上座者。恐餘人同其上座之見也。若同此見。死入地獄。長夜受苦故也。
 
[0672b13] 言故畜八不淨乃至如彼說者。八不淨物者。帶數釋也。云何為八。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種。三貯積穀帛。四畜養人僕。五養繫禽獸。六錢寶貴物。七旃褥釜鑊。八象金餝牀。及諸重物是為八不淨也。
 
[0672b17] 袈裟變白者。立云。袈裟名味。今明雖著袈裟。無袈裟之味。故曰變白也。濟云。非謂染衣不著。但是心不染法故也。即涅槃云。汝諸比丘。身雖淨眼袈裟染衣。心猶未染大乘淨法。即其義也。又袈裟梵語。此名為味。欲明其人不得袈裟解脫之上味也。
 
[0672b22] 其處如[1]冢者。明此冢中。多有死屍可惡。破戒死屍甚大可惡。亦復如是也。又失諸功德如枯樹者。有云枯不受潤。此人不受善法功德之潤也。立云。枯樹多聚虫。故人並捨離。濟云。樹若鬱茂。人則愛樂。今既枯死。人皆捨遠。故曰失諸功德也。我為佛賊者。此人生為佛賊。死為鬼囚。制不由己。故菩薩戒云。信心出家。受佛禁戒。不得毀犯聖戒。若有犯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破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毀犯聖戒者。是大佛賊也。
 
[0672c10] 有人言罪不罪等者。此是智論中自立此問也。不解本文故曲疏出者。私云智度論解大品故。指於大品為本文也。一自害者。破戒之人。生報地獄。自貽伊戚。名曰自害也。
 
[0672c14] 十誦有十法[2]令正法疾滅者。約鈔文數十相極難分。今撿十誦云。憂波離問佛。有幾法。令正法滅沒。佛言有五法。何等為五。一有比丘。無欲鈍根。雖誦句義。不能正受。二亦不能令他解了。三不能令受者有恭敬威儀。四有說法者不能如法教鬪諍言(鈔闕引此句直云乃至)。五不在阿練若處。亦不愛阿練若處。此五法令正法滅沒(下文更有五句令法不滅即反上句是)。又不隨法教等者。佛言。復有五法。令正法滅。一謂有比丘。不隨法教。隨非法教。二不隨忍法(鈔不引此句)。三不敬上座。無有威儀(鈔改此句)。四上座不以法教。上座說法時。愁惱。令後生不得受學修多羅毗尼阿毗曇。五上座命終已後。比丘放逸。習於非法。失諸善法。是名五法滅也(反此五法正法不滅)。言不敬上座無威儀者。據彼文意。謂不敬上座。名曰無威儀。非謂上座無威儀不相致敬也。好作文頌乃至甚可怖畏者。菩薩戒經云。有佛經律大乘法。而不能勤學修習。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等。即其義也。
 
四分律鈔批卷第三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三末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1]集僧通局篇第二
 
[0673a15] 此篇來意者。上既標宗顯德。僧體已備。理宜益物濟時興建正法。秉御眾行。使千載不墜。據其能秉。非僧不辨。故凡有所秉。必先集僧。故有此篇來也。又云前門明宗體。顯其戒德功用。法既增上。何人能行。僧是勝人。而能行也。故功德論云。由勝密故。非俗人所行。故不令見。若欲弘法必假於僧。故次第二明集僧篇來也。
 
[0673a22] 言集僧者。身口詳聚。名之曰集。具六和敬。故稱為僧。又言集者。如律文中七種集法量影破竹等。此名集之方也。又言集僧者。集何等僧。即如前篇具四義者。乃堪僧用。隨一有闕無德可彰。未堪僧用。今不須集。故約前篇之後。即辨集僧。首云。然僧通凡聖。實乃無量。今舉要略。就教分二。一羯磨僧。以無勝德可彰。就應羯磨教法和合。以標其德。故曰羯磨僧也。二名法輪僧佛說淨教契理之說。軌成行者。名之為法。即此之法能摧結使。轉凡為聖。名之為輪。此就喻得名。上羯磨與法輪。非是僧體。此是成僧之因。皆是就事辨耳。若論僧體者。論中諸說不同。今約本宗辨僧。取假名。攬四以成僧體。四外無別體也。指四人為體。故律文云。僧者四人。若過四人等是也。礪云。辨僧體者。二論不同。若依多宗。以四比丘五陰實法為體。謂彼論宗。多計一切法是有。今五陰亦是有也。人是五陰。故用五陰實法。用為僧體。依如成論。謂四人和合。有其假用。然用無別體。還以實法五陰。為假用之體。此宗多計一切法是假故也。欲明五陰實法之僧。一人無用未成僧體。假此四人和合之用。方是僧體。言實法無用者。謂五陰若各各不相假。而無有用。由五陰相假。得成人身。謂彼宗意云。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也。此名重虗累假。以五塵。成四大。四大是假。五塵是實。四大成五陰。五陰是假。四大是實。五陰成眾生。眾生是假。五陰是實也。於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名。即此眾生。有名無體。名曰假名。於中命根體亦是假。離陰之體。今亦如是。各各人別不相假者。非僧體也。以相假故。四成僧體。如四樹成林。亦是相假。單樹豈成林耶。又云。攬指成拳。攬陰成人。人假為體。實法無用。四人假用。為僧之體。而用更無別體。還以四人陰本為體。如身口業。無別有體。還以色聲為體。今存後引。餘如羯磨疏明也。言通局者。如說戒自恣。通集四界之僧。四界者。謂戒場。界外。空地。大界。俱須盡集。曰通。即律云。見相須求。若叛得罪即其義也。若受戒懺罪。分功德衣。施安居物。受日等事。但局界內。不須界外曰局。故云集僧通局。又云處有廣狹。集有遠近。用有多少。故曰通局也。
 
[0673c10] 僧者以和為義者。賓云。和有二種。謂事理也。於其事理。絕於違諍。故名為和。初約理和者。謂滅諦之理。彼此是同。如十方法界隨有比丘。達四諦理。則同知苦集是苦集等。豈有一人執苦為樂。若見苦為樂。不名為諦。既所見是同。必無違諍。故曰理和。謂約所證之理是一故。能觀之智無二也。且如京師一人。證悟真理。與此南吳一人所證理者。無有異見。所契所解。一而無二。故曰理和。此屬第一義諦僧也。二曰事和。身口詳集。作法之時。更無乖別之見。於事同崇。故曰事和。此通凡聖僧也。如後廣敘六和是也。立云。六和者。戒見利身口意也。羯磨疏云。即如經中修六和敬令僧不斷是也。戒者同稟釋迦一化。白四教法。所受之戒也。由戒是眾德之基。同受故須同行。有缺緣成。不名僧也。其戒雖同要。同一正見。為入道之本。故又云。異見。雖同界成別眾。不相足數。如調達邪受五法者是也。故須見同。若見異法同不名僧也。戒見既同。理紀邪命。須同利養。故曰命同。亦曰利同。疏云。雖同戒見。淨行須同。邪命利乖財法不共。又非僧也。上三是據於僧體。至於時務成濟。要以三業為相。故曰應來集者。謂身和也。應與欲者。謂心和也。應呵不呵謂口和也。既備三體。須順三和。能成僧義(此且約別明也)。心疏云。僧者梵曰僧伽。此翻和合眾。有二種。謂人法也。言人和者。雖復殊方異質品族不同。若至同聚。則胸襟莫二。事順心同。如水乳合故曰也。言法和者。即戒見行命。羯磨說戒。有必齊遵。無宜乖逆故曰也。然僧義大約六和為先。身口心和所謂人也。戒見利和所謂法也。人法乃具數須成四三人已下。未霑此名。今言僧字者。羯磨疏云。具存梵音。應言僧伽。此土先無其名。比眾以譯也。有加和合。乃是義用。故文云。僧者。四人若過。此乃時眾以諱也。有加和合者。約羯磨說戒所用故也。如經中佛法眾也。若以眾翻。則通二三。據別顯德。非四不成。故存僧名。知非三也。餘經云眾者。彼不明僧義。故從此譯。律中恐濫。故存本也(恐濫二三之人也)。相有乖離者。謂身口心三業之相。互有不集。便成別眾。故曰相有乖離。御法則無成決之功等者。御謂秉御也。應師云案乘馬曰御。又云御者治也。欲明相既乖離作法不就也。言被事必據入非之位者。立云。僧若不知相。非足數。若秉聖法。即落人非也。
 
[0674a24] 當敷座打犍槌者。問曰何故先敷座而後打相者。答大聖設教。義不徒然。但以佛在日時。直鳴三下。後為緣。故方始打長三下。正是集僧未敷。先鳴三下者。使僧眾來集。交無坐處。故制先敷後乃打相者是也。
 
[0674b04] 當唱時至者。立明。中國多有此事。居士請僧設食。自來僧坊中唱時至。佛及眾僧。即著衣持鉢往赴。今時兩京。時行此法。謂僧往赴會時。俗人若營辦食竟。即執香爐。來上座前。互跪唱云時至。僧即收經而食。此即當作相也。應打三通者。立明。最後三槌聲盡方打。名曰三通。故羯磨疏云。聲絕之後。復加三槌。故云三通。又云。此三通者。集三乘僧也。初一道集聲聞僧。第二通集緣覺僧。後一通集菩薩僧也。除漆毒樹者。謂能損傷比丘手。故須除也。若唱二時至者。即大小二食時也。
 
[0674b14] 十誦居士請僧自於寺中鳴槌者。彼律云。凡諸檀越欲請僧者。多有自來寺中。先鳴犍槌。諸比丘問欲作何事。乃云我欲請僧設供(云云)。送食女人者。立云緣為比丘在於蘭若。有女人送食來。亦自鳴槌。
 
[0674b18] 如來信皷者。有解云。阿難承如來信。而擊皷集僧。今時但云。將此皷為信也。濟云。信者命也。阿難奉命而擊皷也。廣如增一阿含抄(云云)。
 
[0674b21] 無人彈指者。保云。若徒眾閙亂時。不得發言呵。但舉手彈指。令其警覺。故曰彈指。言維那者。出要律儀音義云。維那本音毗訶羅波羅。解云。毗訶羅者曰寺。波羅者曰護。謂寺護也。持律者云。維那言悅眾。聲論云。正外國語應言波邏。翻為次第。次第者。謂更遞知僧事故也。
 
[0674c03] 若准文中七種集法者。文謂四分文也。羯磨疏云。召僧七相不離聲色也。云何為七。准律中。一量影。二破竹作聲。三打地聲。四作烟。五吹貝。六打皷。七打犍椎。言量影者。立明。取木竪日中。齊爾許影。將以為則也。言作烟者。立明。如宦家烽火相也。已上並謂先與僧相知作法用也。言破竹者。立云。取大竹破其一頭。全其一頭。以手捉全頭。打作聲也。言犍槌(巨寒反)立云(巨寒反)。今撿出要律儀音義中。只作寒字。此翻為鐘也。應師云。若存梵音。應言犍稚。謂所打之木。或銅。此無正翻。以彼無鐘磬故也。但以犍稚相濫。所以為誤久矣。
 
[0674c13] 多少節解之法等者。撿三千云。犍槌有五事。一者常會時。二者旦食時。三者晝飯時。四者暮投盤時。賓解云。蓋收盤器也。五者一切非常時。是為五事。復有七法。一者縣官。二者大水。三者大火。四者盜賊。五者會沙彌。六者會優婆塞。七者呼私兒。賓解云。蓋呼淨人小兒也。而翻譯時。胡語不正。筆受者謬抄。復當知。上來十二時犍槌。常會時。當先從小起。稍至大。大下擊二十稍小二十下。稍小小十下。復大三下。旦食大下三通。晝食一通。非常者隨時視時。縣官。水火。盜賊。亦隨時。會沙彌三下。憂婆塞會二下。呼私兒一下者。賓云。古來未見南山圖樣儀式。而義立云。初三下者。名警眾鐘。謂徒眾整理衣服。次長打者。名引眾鐘。謂眾赴也。覆生槌者。名靜眾鐘。謂赴堂集已。嘿然靜坐也。鐘聲既絕。方為法事。
 
[0675a03] 死入千頭魚中乃至白令長打使我苦息等者。付法藏傳第三卷云。佛滅度後。七百餘年。時安息國王。性甚頑暴。將領四兵。伐月支國。其月支王者。旃檀罽膩吒。亦即嚴誡兩陣交戰。刀釰繼起。罽膩吒王。尋便獲勝。殺安息人。凡有九億。問群臣言。今我此罪可得滅不。諸臣答言。大王殺戮凡九億人。罪既深重。云何可滅。時王尋置大鑊。於七日中。煑湯令沸。洄涌騰波。熾熱炎盛。以一金環。置斯湯內。顧問群臣。誰巧方便。能得此環。時有一臣。來應王命。便投冷水。隨而取之。手無傷爛。尋獲金環。王告臣云。我所為罪。如彼沸湯。悔必可滅。猶如冷水處於鑊也。吾所殺人。雖有九億。其罪重者。唯一人半。我當殺時。有兩賢信。臨被戮稱南無佛。而我殺之。斯罪深重。其一人者。口言南無。未知是佛為富蘭那。我復殺之。故名半人。爾時有菩薩羅漢比丘。見罽昵吒造斯惡業。欲令彼王恐怖悔過。即以神力。示其地獄。所謂斫刺。劒輪解形。悲叫哀號。苦痛難忍。王見是已。極大惶怖。心自念言。我甚愚癡。造此罪業。未來必受如斯之苦。若吾先知如是惡報。正使我身支節分解。終不起心加害怨賊。況於善人。生一念惡。爾時馬鳴菩薩。即語王言。王能至心聽我說法。隨順吾教。令王此罪不入地獄。王即受教。於是馬鳴廣為王。說清淨之法。令其重罪漸得微薄。爾時其王。統攝天下。廣集勇將。嚴四種兵。所向皆伏。如雹摧草。三海人民咸來臣屬。罽昵吒王所乘之馬。於路遊行。足自摧屈。王語之言。我征三海。悉已歸化。唯有北海。未來降伏。若得之者。不復相乘。吾事未辨。如何便爾。爾時群臣。聞王此語。咸共議曰。罽昵吒王。貪虗無道。數出征伐。勞役人民。不知厭足。欲王四海。成備邊遠。親戚分離。若斯之苦。何時寧息。宜可同心併除之。然後我等。乃當快樂。因王病[虍-七+(日/匕)]。以被鎮之。人坐其上。須臾氣絕。由聽馬鳴說法緣故。生大海中。作千頭魚。劒輪迴注。斬截其首。續復尋生。次第更斬。如是展轉。乃至無量。須臾之間。頭滿大海。時有羅漢。為僧維那。王即白言今此劒輪聞犍槌音。即便停止。於其中間。苦痛小息。唯願大德。垂哀矜愍。若鳴犍槌者。延令長久。羅漢愍念。為長打之。過七日已。受苦便畢。而此寺上。因彼王故。次第相傳。長打犍槌。至於今日。濟云。往秊有大使。至蒲州簡人入軍。八縣兵夫並集。唱人名入軍。其使若聞寺中鳴鐘聲。則手搭文書上。[僉*殳]心待鳴槌了。即舉手。看是手下之名者。皆放不入軍也。增一阿含。乃至諸苦並皆停止者。羯磨疏云。凡業有定不定。故苦有止不止。若作業必定。聖所不免。不定業者。無緣則受。有緣便止也。立云。如持犯方軌中明。造罪有八句。三時明心。若具三時心。業則定也。有闕一時之心。則業不定也。此並因緣相召等者。羯磨疏云。罪者遇善為因。打者發願為緣。故得聲傳苦滅。自然感應。故曰自然之理不亡。亡由無也。欲明受苦之人。先微有善心為因。今日鳴鐘比丘運念曰緣。故曰相召。自然符合也。故知今時鳴鐘作相。雖為集僧。心須存其拔苦也。被鬼神送物者。續高僧傳云。唐西京大莊嚴寺(隋時名東禪定寺)僧智興律師俗姓宋。洛州人也。謙約成務。厲行堅明。悲心洞徹。樂行無諍。大業五秊。仲冬之月。次掌維那。時有寺僧三果者。有兄從帝南幸。江都中路遇患身死。初無凶告。忽通夢其妻曰。吾從駕達於彭城。不幸病死。生於地獄。備經五苦。辛酸叵言。誰知吾者。賴以今月初日。蒙禪定寺僧智興鳴鐘發聲。響振地獄。同受苦者一時解脫。今生樂處。思報其恩。可具絹十疋用以奉之。并陳吾意。其妻從睡驚覺恠夢所由。與人共說。物無信者。尋又重夢。及諸巫覡。咸陳前說。經十餘日。凶問奄至。恰與夢同。果乃奉絹與之。而興自陳無德。並施大眾。或問何緣感此。答曰。余見付法藏傳罽膩吒王劒輪停事。及增一阿含鐘聲功德。敬遵此徹。苦力行之。每至登樓。寒風切骨。露手捉杵。肉烈血凝。致敬注心。厲意無怠。又初則願諸賢聖同入道場。後則願諸惡趣俱時離苦。不意微誠。遂能遠感也。
 
[0675c21] 知淨之語不通於俗乃至早須廢捨等者。立謂。俗人不須云知淨語也。如掘地等。俗直得作。不須知淨之言。故曰不通於俗也。言及以自為者。謂此知淨之言。亦不通比丘自作也。謂不得他比丘掘地云知地等也。此解非也。慈云。道知鐘之語。亦不得語俗云知鐘。自打時亦不得言我知鐘。故言不通。此意明俗人與僧同得作者。不用作知淨語。故言不通於俗及以自為也。若唯俗得作。僧不得作者。則須知淨之語。此解與羯磨疏同。故彼疏云。有人言知鐘者。云是淨語。言打鐘者。不淨語也。無此知淨自不得為。令他作之。故云知也。鐘則不爾。自他通用。不有種相。何須避之。當部言打。其事極多。人畜非情。咸有其戒。可改之為知淨乎。故智論檛槌。阿含擊楗槌五分打三通。註中橦擊鐘皷也。然以知淨之言別有所為。故翻經之家隨以此方一相往翻。莫非物觸聲發也。故知鐘之言。雖非巨害。然是知法之人大忌也。上來釋集僧軌度義竟。
 
[0676a14] 若作法界則有三別者。謂大界戒場。三小界也。有戒場四處集僧各得行事等者。深云。雖明四處集僧。不相妨礙。若准羯磨疏明。若作說恣則內外通收。以是攝僧綱紀。使內外同崇。不許迯避。乃至外界戒場。見相便求。即其事也。勝云。既言四處集僧。各得行事。詳此文言。全無通意。但得名局。准羯磨疏中云。行法不同。若作其餘羯磨。則隨界分局。人不相集。即如今文四處集僧各得行事也。若作說戒自恣。則內外通收。以是攝僧綱紀。如前已引。
 
[0676a23] 當律無文諸部詳用者。即如下引聚落道行水界。並是他部文也。
 
[0676b01] 初聚落有二者。即可分別不可分別曰二也。其可分別復有二種。一僧則在無易委。二聚落既周院相可悉。云何名為聚落。村伍為聚。隣里曰落。蓋此方言也。又解村伍曰聚。彊畔曰落也。
 
[0676b05] 隨聚落界是僧坊界者。撿十誦云。諸比丘於無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結界。爾時應齊幾許。佛言隨聚落界是僧坊界。立云。此據聚相既周。制依聚集。若有僧坊。僧坊相周。但依坊集。濟云。准鈔主意。更別立伽藍。自然界。與聚落界。雖四相是同。然名則別。約十誦及古師。唯有聚落界。不立伽藍界。今文中既立隱於聚落位中。若藍相不周。則准不可分別聚落。齊六十三步集也。藍相若周。則齊藍集。事同可分別聚落也。雖然終不以俗人宅。院周即同。名可分別。要齊一大村聚為言耳。注下文齊行來處者。此指十誦下文。彼律第四十七云。憂波離問佛。若比丘聚落中。初造僧坊。齊幾許作界。佛言隨聚落界。齊行來處。律文如此。賓云。十誦衣界僧界勢分等也。彼律第五離衣界云。聚落界者。若鷄飛所及處。若慚愧人大小便處。若箭射所及處。(述曰)准有百步許。僧界云齊行來處者。古人義准應百步也。立云。齊行來處。謂箭射所及。雞飛所及處。齊此內須集。勝云。齊行來處者。引制分齊者。約制撿挍攝僧分齊。非是界相。恐門外有近僧入墻妨法。故遠召之。故云齊行來處也。故羯磨疏云。齊行來處者。此制通接。恐妨界內。必作法時。身在門外。亦得兩成也。注云四分聚落界取院相者。謂齊院相內集。不同十誦齊行來處也。四分自然衣界有勢分。此僧界無勢分。須知十誦僧界有勢分者。部別不同。礪問僧界衣界。二種自然。何以自然衣界獨有勢分。自然僧界乃無勢分者。答咸是開急就緩。故所以爾也。衣以遠為緩。故開勢分。僧以近為緩。故無勢分。若僧從衣有。反成難集。若衣順僧無。衣成大急。故使二界有無理別。更問作法衣界。便無勢分。自然衣界。則有勢分。既等是衣界。何以有無不同。答開不重開故也。賓云。本制隨身。今開結攝衣界者。已是一開。更許制分。則是重開之失也。又依大界成故。又復作法限約故也。
 
[0676c12] 蘭若處有僧坊欲結界等者。引問意。汝既聚中。無藍則依聚相集。向若有藍。但依藍集。我今蘭若。亦有藍得依藍集。不此問蘭若。意欲顯其可分別聚落。謂借蘭若之藍。以顯聚落之相。欲明蘭若。合齊五里。但為有藍故依藍。然此藍相與我聚相。義既不殊。明知依聚而集即得也。問意如此。
 
[0676c18] 答十誦隨聚落即僧坊界者。此引十誦文。取其文下之義。以答他問。謂十誦聚落與藍義是同。無藍有聚則當藍。今此蘭若。既有藍。直用依藍。不須依蘭若五里也。
 
[0676c22] 故下文無聚落蘭若等者。即十誦第五十三卷中。波離問佛。若比丘阿蘭若處。初起僧坊。未結界。是中齊幾。名為界。答面一拘盧。是中諸比丘應一處和合說戒及作羯磨。不得別眾。意云初起者。謂先無僧坊。今欲作之。故曰初起也。
 
[0677a03] 僧村四相二界不別者。謂藍聚二界。僧用籬墻壍柵。為四周之相。故曰四相不別。勝云。四分律第一卷中。明盜戒。顯村有四種。一周匝垣墻。二周匝柵籬。三籬墻不周。四者四周屋也。此名村四相。後至離衣戒云此僧伽藍等。釋其藍相。如前盜戒中說。既將藍指村。當知二界不別也。濟云。今欲明可分別聚落者。約據大羅城相周。名一聚落。或可村中四邊周匝柵籬。名一聚落。不得約俗家一宅。雖四相周。不得名聚落。不得約此宅集僧。且如二京諸坊。坊坊中雖周匝院墻。亦不得名聚落。以有大羅城圍遶故。若於此處集僧。皆須六十三步。為其中有人來去。不可分別知之故也。必院相不周乃可依蘭若者。引猶結蘭若界意也。此上是可分別聚落。今作兩句束之。若聚復無藍。須作六十三步。若無聚有於藍。不依六十三。濟云。此意顯有伽藍自然界也。十誦既云無僧坊聚落中。則依聚落集。明知先有僧坊聚落中。即依僧坊集。此文中意。只是欲顯伽藍相周。不須依聚落集。上解可分別聚落義竟。
 
[0677a21] 若聚落有僧不可知者。此下明不可分別聚落。羯磨疏云。不可分別有二。或約僧之來去難可知者。或約處所散落不知際域。故准祇文齊六十三步。以村聚散落無有垣壍。又僧雜閙往返難究指步為限。撿括易成也。僧祇文中名為菴婆羅樹界。謂舍衛城有一婆羅門。種菴羅樹。聞佛世尊。具一切智。便往問佛。云何方便種菴婆羅樹。能使根莖堅固。枝葉茂盛。華果成就扶疎。不相妨礙。佛告言。以五肘弓量七弓種一樹。如是種者。能令其樹具於上事。其人得佛示已即去。時憂波離因問。若有處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者。若欲羯磨。應齊幾許名為善作羯磨。使令異眾各各相見而得成就。不犯別眾。佛言。五肘弓量。七弓種一菴羅樹。齊七菴羅樹。相去爾所。作羯磨者。名為善作羯磨。雖異眾相見。而無別眾之罪也。不同前解乃至廢立者。謂不同昔人之解也。古師及礪皆云七間。故羯磨疏云。昔云七十三步半者。錯筭七間也。僧祇疏中。七樹六間。猶如四分衣界八樹中間。諸師衣界止計七間。如何僧界七樹非六間也。有人執舊見云。樹限兩頭。各有勢分。故各分半。還是七間。又云周圓種樹。猶如月暈。故有七間。又改僧祇為八樹字。斯之我愛穿鑿太甚。何處有樹。即以樹量。律約世情假以相顯。中間七樹。二眾兩頭。各行僧事。相對既爾。縱廣四維例集可知。律尅二身。故以樹限。若取當分。皆半折之。則自分之界。唯三十一步半耳。准羯磨疏云。凡集僧有兩位。一者聚落。二者蘭若(不立道行水界)。言聚落者。引可分別。一同鈔說。文言僧祇八樹中間者。七十三步半以為分齊。此就不可分別大聚落說。據此今鈔破於礪義也。二明蘭若集僧一如鈔中。賓云。僧祇律七樹。章云八樹者。以其此律護衣戒中蘭若言有八樹影。帶此文。即言八樹。然疏意云。僧祇數間。故云七樹間。即七間也。此律數樹。故云八樹。理實二律。同實八樹。(述曰)疏意雖然。應言七樹六間六十三步者好。疏主以見此律護衣戒中八樹之間。即將祇律七樹之間。相和會也。謂二文相似。據理有八樹之內則有七間。故祇言七間也。四分言八樹者。即據樹體。祇言七樹。即據樹之間。有其七也。於此蘭若。略有六種差別也。
 
[0677c10] 謂頭陀者。謂頭陀之處蘭若也。去村五百弓。弓長五肘。亦不明其蘭若大小之量。但明去村遠近。如下頭陀篇述也。寄衣者。蘭若比丘。佛為法僧事和上闍梨等事。將衣寄村。身往東西。限之六夜。盜戒者。空野柵外處。如祇中。有比丘。於聚落外空地。盜他衣。佛問。汝云何不聞我制戒不得不與取耶。答言。我知制戒。自謂城邑聚落。不謂空地。佛言。癡人聚落與空地。皆是不與取。有何等異也。僧界者。即自然僧界。是此所明也。衣界者。謂於蘭若。護三衣。四分得齊八樹之間。故下文云。假以樹量大小是也。然彼蘭若。與僧界蘭若。大同小異。同者謂量同。但衣界有勢分。僧界無勢分。又衣界則不定。謂有樹車等界後來則隨界攝。若僧界不論樹車之來去。常有齊限。限五里也。若有難准見論。唯七槃陀量(已上並立解)。景云。衣界蘭若唯得二十五肘。難事者。景云。謂蘭若有賊難等。寄衣置不良家。是不作日限也。礪律師不云難事。直有安坐受食也。且明僧界餘下廣明者。謂頭陀篇中。自明蘭若。盜戒隨相中自廣明。衣界隨相三十中自明。難事三十中明之。上雖列六。五是汎明也。意欲正明第四僧界。若無難五里集僧。若有難齊七槃陀集僧。計得五十八步四尺八寸。此論集僧遠近。若結界隨其大小。如下結法中。礪羯磨疏云。見論蘭若分齊。計七槃陀羅。一槃陀羅。二十八肘。合一百九十六肘。肘各一尺八寸。計有三百五十二尺八寸。總計成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私云。還是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一同鈔說。羯磨疏云。槃陀者量之極名也。由如此方丈尺亦是量之極名也。注云一皷聲間者。立云。此未可依。羯磨疏云。皷則鞞鼖不一。故其聲亦有遠近也。鞞是小皷也。鼖者大皷也。濟云。皷有大小。聲亦遠近。不可約之。且如屈隨音聲。此是胡樂中有鞞皷。其聲全小。次則平常。麤音聲中。三个皷者。其聲稍大。亦未能遠。如太常家挵五帝師子。及儛。大定破陣樂。則打大皷。此是武樂。其聲則遠。此皆表武聲也。常手音聲。此是文樂也。更有大皷。如天子禮事。則大備打振威皷。聲應百里也。已上如文武皇帝。封華岳竟。大備入京打振威皷。聲至蒲州。此皷聲遠。豈為量也。
 
[0678a22] 雜寶藏翻五里者。撿彼經中。明鹿子母夫人緣。一同報恩經(云云)山中道士。令女往餘道士住處乞火。步步跡下。有蓮華出事。明其兩道士住處相去有一拘盧舍。秦言五里也。
 
[0678b02] 五十八步四尺八寸等者。為有難故如此。上釋蘭若義竟。六百步為拘盧舍者。十誦云。拘盧舍者。長五百弓。弓長四肘。則計一弓有七尺二寸。如十誦律說。則有六百步也。
 
[0678b06] 潮水不得者。謂潮來是水界。潮去是陸地。疏云以乍溢故。及水中樹根者。撿見論文云。水中自然界者。若擲水若擲沙已外。若有比丘不妨取水常流處。深淺皆得。作自然界。潮水不得。若在船上布薩應下矴。下矴者。此明船上作法。要須住船。若別人對首法者。隨去亦得成就。若下相不得繫著岸。若崩岸。有大樹根。在水中。不得繫着。若擲水內有樹根。應斫去。若不斫去與陸地界相連。為界別故。所以不成法事也。若水中石木悉是水界謂離地者。立云。此明離陸地非謂離水底之地也。有人問云。水中石木。既與水底地連。何故判得。答舉例如比丘脫衣在岸。入水洗浴。明出失衣。此比丘脚。豈非著地。由是水中與陸異。故亦失衣也。
 
[0678b19] 今更總論二界之體者。即作法自然名之為二也。若三種作法者。即大界戒場三小界也。隨其分齊亦無方圓等者。即是院相。山谷林樹等也。不可分別人解不同者。謂不可分別聚落。古人各解不同也。
 
[0678b23] 此二眾相望不論界相者。立云。今由兩邊各作法故。相去六十三步。恐兩眾自然相交錯也。若但一邊秉法。唯須一面三十一步半。今言不論界相。唯三十一步半耳。今言一面六十三步。非是自然界相有若干也。今行事家。深防故半倍之。
 
[0678c04] 答諸說不同者。勝云。有說六十三步為界。餘僧在外不妨。有說六十三步為我界分。彼異眾界分。亦有六十三步。須在我界外。若在內有錯涉故。二眾相望須一百二十六步。方得行法也。注云不問秉法不秉法者。勝云。對於古師故。有此言來也。古師意。秉法有界分。不秉法處無界。從不秉法處。縱在我界分邊無過。下文云。恐有錯涉過者。意在此也。
 
[0678c11] 言無錯涉之過者。濟云。此明兩邊各秉法。各有僧。要相去六十三步。恐兩家自然界相涉。即是重界。故不得減六十三步也。據其實體。一家只有三十一步半。若兩家相望。則共有六十三步。若減則有錯涉也。
 
[0678c15] 四維有餘無教可准者。應師云維者隅也。只是四方之角也。故俱舍云方五斜七。圓三直一。此明所圍若一尺。能圍則有三尺。故知言定方者非也。方取角則有長也。故明了論合角量取。意正防此。文云弟子隨師方面遊行等者。立明。十誦云。方一拘盧舍。古人云界方者非也。但是身面所向之方。即喻如弟子隨師方面遊行。豈不得向四維耶。故知畟方也。了論合角量取乃至。
 
[0678c23] 定方須廢等者。若方量取。四維有餘。故約角量明知圓也。應作高音。謂八方各有若干之量也。
 
[0679a01] 上明處竟從此已下正明用僧分齊也。此宗四種論僧者。謂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僧也。此是四分之文。故曰此宗。所為之人通及能所者。如捨墮懺主為他懺罪為能。若秉單白為眾所量。是所。又如威儀師。在眾被差遣問難時是所。迴來單白是能。又如自恣時五德被僧差時是所。至自單白和僧時是能。能則是足。所則非足。由所為僧所量故。不得入今用數也。言相有乖越不入僧數者。此明別眾之人。固非入今用數也。通而辨僧有七種等者。鈔主對古師之言。以古人但四人成僧。三人非是僧。故羯磨疏云。有人但取四人為體。以三人以下不名為僧。故文云大眾者四人若過。雜心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故。由大聖鑑物。知三人已下辨法未盡。四人已上作法成濟。更標勝德。故獨名僧。宣破云。今若互約眾別兩法。互有通塞。俱非盡辨。應不名僧。然則不爾。當分通辨號弘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僧。古人迷名。謂僧異數。今翻為眾。止是數收。云何為七種僧。今則略出其相。一者對心念法立一人僧。二謂對對首法。立二人僧。三對展轉法。立眾多人僧。四對於眾法立四人僧。如說戒等。五者五人僧如自恣等也。六者十人僧中國受戒也。七者二十人僧為出殘罪也。下五人十人二十人為緣故分也。各有成敗不同廣如別鈔者。羯磨疏云。有人但依律本約數明體。謂一人眾多至於四人。並取三根清淨無非法相。便成僧體。如對一人。持說告白。若非足數。雖舉不成。故僧祗云。僧無破戒不清淨也。又十誦云。清淨同見。是名為僧也。
 
[0679b03] 前之四[1]相若取能秉法名僧四人實辦一切羯磨者。立明。四人僧。能秉一百三十四番羯磨。但為自恣事。要須五德。受戒事善心難生。故取十人為增上境也。若論出罪。四人亦合秉法。理亦應成。但為成多僧。表作法是難。使懺人慇重故也。今隨事用故須三別者。即謂約上受戒自恣出罪之事。事須用五用十用二十等。故曰分三別也。以四人實能秉一切羯磨。由邊方受戒。用牒和上名入法。即是所為。不在僧數。故須五人。自恣由牒五德入法。故須五人。標其羯磨。但四人僧。用十人二十人僧亦約事須。故曰三別。又可云。應是約心念對首眾法。曰三也。故羯磨疏云明立[2]僧相之所由者。古師云。凡人法本興。元為前境。境殊三位。位分三法。隨法立人。故分三相。即如上一人至千僧也。莫不由事有優劣。故使人殊多少。以法對人。人分三位。將人約法。法亦三乖。異法分人。自有區別。故須隨事便立三相。就後位中。分為四別。一者四人。二者五人。三者十人。四者二十人僧也。礪云。僧雖有四(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位約為兩。前二法爾。後二逐情。言法爾二者。四人僧。為成說戒。防未起之非。五人僧為成自恣。除已起之罪。言逐情為二者。十人受戒。為欲生善。二十人出罪。元求滅惡。位事兩通。離成四僧。亦可約受隨分別。五人十人對受立二。中邊不同故。若四人二十人對隨立兩。已未不同。四人說戒。防未起之非。二十人出罪。殄已起之過也。作此分別。攝法斯盡。以一切法不在受隨故也。問能秉法僧。既有四位(四五十三十)。所秉之法。但唯三者(單白白二白四)。解云。非是一僧不得秉其三法。四僧通用三法。但以受隨情法故立四僧。如前已釋。法中唯立三者。就所作事。有上中下異。故對斯三義。立三羯磨。如說恣是常所行。既是輕小。但用單白等。如結解諸界受日差遣。事是中品。故用白二。如受戒懺罪呵舉擯諫。由事是大。故用白四也。羯磨疏云。有人言。僧雖有四。體相分二。初一為體。非四不名為僧。後隨事分。故有三別。自恣邊受。體須四人。但陳己罪。即須舉處。若非德用濫坌僧倫。故差一人。為僧事境。和白面告。元言表淨也。方隅僧少。前受心慇。四實濟緣。事須別問。若不差遣。無由輙往。問淨返白。前緣方辨。事兼受隨。通用五人也。中國僧多。善心浮雜。前受生慢。故倍前五為十人僧。二篇隣重犯悔情浮。故倍中受。為二十人僧也。三僧乃異。莫非約事濃薄。半倍增人方成前境。猶如受日法三品倍增。類知可解。問受隨同五。邊受減半。據受比殘。邊方出罪。亦開十人[3]以不。答非類也。邊隅僧少。俗緣拘礙。若不開聽。永沈生死。開有益也。懺殘不爾。初既誓持終便順犯本無慚愧垢心厚重。若開十僧增長諸惡謂懺易成則乖機候。故不開十所以要須二十。故戒本文云。若少一人。不滿二十眾。是比丘罪。不得除。即其義也。
 
[0680a02] 若據自行。以成僧體。並須清淨者。立云。若望自行邊。須清淨。要須體淨。故下文云。以犯者不得聞戒等也。
 
[0680a04] 以有犯者不得說戒者。羯磨疏云。戒法體淨。擬敕將犯。今自沉溺。何能拯救。故不可也。不得聞戒等者。說序之時。文言具悉。有罪者當懺。淨者嘿然。今心停罪端然應淨。虗欺賢聖。甚自負責。又不可也。言不得向犯者懺悔者。以其罪積思除。引證對息。前既有瑕。無由遣累。又不可也。犯者不得受他解罪者。懺名上起。前可染污。何能生他後斷之本。故制不可也。即如經云。自既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即其義也。
 
[0680a12] 廣如足數法中者。下足數文云。若聽以天眼耳看僧淨穢者。人誰無過。若聞說者。則妨亂事多。以斯緣故。不聽說也。故云但以肉眼見聞等。
 
○足數眾相篇第三
 
[0680a16] 上來雖明集處遠近。未陳染淨。若體兼真偽。相雜則非應法。徒集無用。故有此篇來者。為簡擇其浮濫。先明來意者。上言集僧遠近。兼明數滿。至於應法。須具緣成。若淨穢混同。人非應法。徒施作法。於事不成。故此篇來也。注欲明淨穢足不足之相者。然僧雖現集。約體清淨。或恐相有乖違。義非僧用。即成別眾。故有別眾法附也。立云。由別眾與足數。義相關涉。故附此篇出也。
 
[0680a24] 上已明其來集者。將欲生起今文來意。故且結前篇也。而用僧須知應法者。即是生起今文也。欲明僧雖已集集須辨事。然僧有多種。即如多論云。略有五別。一者群羊僧。二者無慚愧僧。三者別眾僧。四者清淨僧。五者第一義諦僧。言群羊僧者。不知布薩行籌。說戒自恣。羯磨一切僧事。盡皆不知。猶如群羊故得名也。言無慚愧僧者。舉眾共行非法。如行婬飲酒過中食。凡是犯戒非法。一切同住名無慚愧僧。言別眾僧者。如羯磨亡比丘物。以貪穢心。客比丘來不同羯磨。凡是隨心別眾羯磨。名為別眾僧也。言清淨僧者。一切凡夫僧。持戒清淨。眾無非法。名清淨僧。言第一義諦僧者。即四果四向。名為第一義諦僧也。今言應法者。取其第四凡夫持戒清淨之僧也。若[1]托事無違雖非僧體堪成僧用者。立謂內雖犯重。外無三根。又未自言。故開成用。相非隱沒離見聞。同集行事。故云托事無違也。必於緣差脫不妨清淨入非僧攝者。立明。如下初門中人。體是清淨。由隱沒離見聞等。以相乖故。是不足限。以此二途故當料簡等者。結前生後也。取捨自分者。立明。我今作此分別。得識其是非。若是足者。須取。非足須捨。故曰自分也。
 
[0680b20] 就中例四者。謂總作四門收束。下則一一隨釋。初明體是應法於事有違故不足者。此明第一門總依諸部列出。雖是淨僧。以隱沒睡定等。由於相乖。故非足也。二體境俱非假緣亦不足者。立云。十三難人。本受不得戒。名體非。尼中四人。名境非。雖假其三根未彰之緣。亦不足緣。此是古師義。鈔主雖引來。用為標門。下解釋中。則異此意。亦云標門順古言釋中違古義。至下文則云。若爾自言亦得足數。若言竟。始是不足。古人則言體是不足。縱不自言。作於淨想。亦是不足也。恐此解非也。未必標門。與後解對面相違。今詳文意。極自調直。言體非者。即十三難。尼等四人。故羯磨疏中尼等四人。邊等十三。及白衣等。並屬體非也。言境非者。三根外現也。雖假緣者。謂雖假不隱沒不睡定之緣。亦不足也。第三門。問云。體雖非僧。於緣成足。何故不言境者。以境一向是如故。不須論也。謂無三根可顯。名境如也。雖自體非。以為境如故足也。言於緣成足者。非為隱沒等緣也(此解好)。又言體非僧用於緣成足者。即第二門中人也。十三難等。尼等四人。由來自言。三根未練。雖體非僧。以假不自言之緣。或可假非隱沒之緣。故開足也。四約緣有礙不妨成法少分不足等者。謂呵責等四羯磨人。不足證他治舉羯磨。得應其餘生善法事。故言不妨成法。雖得應他餘羯磨。不得呵羯磨。以行法在身。奪三十五事中不得呵羯磨。故言少分不足也。又解此四法人及懺殘等人。雖應一切餘生善羯磨。然於呵責等法。及與他除罪。各自不相足。故曰少分等。
 
[0680c22] 上來分門已竟。下則一一牒釋四段不同。今即是初。所為作羯磨人者。即是乞法人。為僧所量。不落僧數。故不足也。從此已下。約鈔映羯磨疏中。通計諸部。有六十人不足數。四分有三十二人。十誦有十五人。伽論三人。僧祗九人。五分一人。即病人背羯磨者是也。今文中約四分。前列二十八人。更將下行僧殘懺四人加之。准瞻波中。唯列二十八人體不足數。今義取懺殘等四人。故成三十二也。然僧殘等四人。少分不足。非體不足。故瞻波不列。故別列之。到下文更平章。故成三十二人。十誦前列十二種人。還將下懺僧殘二人。成十五人。何故二文雙列。由四分則正行懺。十誦則行竟。以遠近有異也。僧祇九人者。即隔障等四。并行住坐臥四儀互立。及與欲人為九也。餘者可尋。若此計會下文易見。今初門中。四分列六人。十誦列十二人。前正列有十一。後加白衣成十二人。伽論列三人可尋。僧祇有九。如前已釋。下文十二種人者。此是句家枝分也。其下第四門中。行僧殘人。與呵責等四羯磨人有異。故有不足別。懺殘等人。以犯次死罪深難拔。雖行法在身。根本未拔。壞眾義備。故不足數。若四羯磨人。但犯小罪。情過可呵。故足數收。首疏引多云。以不足數。都合六十三人。不足數合七人。偏不足數。行覆藏等四。行竟等三。故是七也。言偏者。謂此人大分得足。但望悔殘出罪等法。名為不足。故言偏也。
 
[0681a22] 餘非無此義故捨戒中乃至謂不足數也等者。立明。四分不足數文中。且列此六。文則不云顛狂等不足也。然非無不足之義。下捨戒則云對顛狂人捨戒不成捨。對啞聾人捨戒不成捨。今案此對首小法尚爾。羯磨大法固然也。但是文闕。義合有之。故曰餘者非無此義也。
 
[0681b04] 十誦睡眠比丘若聞白已睡得成擯人者。謂且舉擯人一法。餘須例之。又復是十誦本緣也。撿彼律云。憂波離問。若睡眠比丘眾僧擯。得名擯不。答若聞白已睡眠。得名擯。又問若眾僧睡眠。擯一比丘。是比丘得名擯不。答眾僧聞白已睡眠。得名擯。若憒閙亂語等。皆約擯人上作之。必聞白已。亂語憒閙者。皆成擯事。此上約能所通論也。立云。聞白已開成者。為已知梗概也。亂語人等者。約口業不足也。言憒閙人。約心業不足。立謂。心攀緣覺觀也。樹上比丘十二種人者。羯磨疏云。樹上者則須知比丘在界內外。若枝委界外地者。身在界內。是名別眾。界外非別。若不委地。內外俱別。而是不足數收也。
 
[0681b16] 餘同十誦者。深云。伽論明不足之人更多。今列三者。是與諸部不同者耳。彼文中猶有。但相同十誦。故云然也。
 
[0681b19] 祇文半覆半露等者。謂有兩出相。竝而明之。前句半覆半露。但論施隔不論申手相及。後句半覆半露。則云申手不相及。則無隔障也。如別眾中者。如此篇下文。別眾法附文也。
 
[0681b23] 義加醉人者。此非約醉人秉法也。謂醉人在眾中坐。不足數也。言自語不解者。此既醉竟出言。自亦不解也。顛倒異言前人不練者。謂醉人自言。尚自不解。忽聞僧秉羯磨。或顛倒。或異言之時。其醉者。何能委練也。詺此醉者。為前人也。不解之人是不足攝者。喚醉者。為不解之人也。
 
[0681c05] 就中相隱難知。隨初解拆乃至不入僧用等者。謂更牒前文來以釋也。隨前解釋故曰隨初等。餘亦可知。
 
[0681c07] 四人受日四僧不列亦應得成者。此難意緣。前既云所為之人。不入僧數者。何故律文瞻波法中。解四種僧云。四人僧者。除受大戒。自恣。出罪。餘一切羯磨應作。五人僧者。除中國受戒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十人僧者。除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應作。前四人僧。列所除中。既不云除受日。明知四人即秉受日。謂我身是一。并身外有三。即成四人。何須五也。據四人僧中。所列除者。不除受日。明知所為之人。亦入僧數。答一人所為三非僧故不能秉法等者。此意云。律所列者。皆取能秉之人。以成四僧之體。若所為之人。本非其數也。言文不列者。指律文也。言事同五人者。立謂。受日之事。能所是五人也。此正答前問云。事須五人。非謂法須五人也。若法但須四人耳。礪對。此即問云。自恣亦含所為之人是五。即列出五人僧中。受日亦含所為之人是五。何故列在四人僧中。答差自恣五德之時。及五德和白之時。實是四人僧用。今正取白竟受自恣時。是五人用。故始終須五。不同受日也。事同五人並是所為者。何故言並是所為。此文難消。今以情求。謂受日中。論所為則是五。例其餘一切羯磨。如處分杖囊。離衣。六年等。皆是約能秉是四。若論所為。受日離衣杖等。能所今五。故曰並是所為也。今言並者。只是將離衣杖受日等同然。故曰並也。故礪云。自恣要五人。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爾受日處分離衣六年等。亦須五人。應五人僧收。答受日是別為。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類也。述曰。謂自恣為眾而作。故五人皆各。陳詞自恣。受日為別人。不可五人同皆受日。但是四人為一人受日是也。故受日等。唯四人僧攝。若爾我亦五人。盡須受日。更互作法。應不得成。答五俱受日者。理是成限。然非一時作羯磨。故前後而作。即是別法。上言不成差治者。差五德也。治謂舉得罪法懺治也。為僧作故者。不為自己。所以四人得成也。
 
[0682a16] 井窨者。如北人掘地為孔。中安床榻。夏入[1]承源。比丘若處其中。眾在其外。相望成別。非足。
 
[0682a18] 其相如室宿中說者。勝云。下隨相中明室有四。一四周障上有覆(即同一堂內有隔也)。二前敞無壁(即長行房檐下兩頭有隔)。三隨覆不遍(即周匝同院一門上通覆門中央)。四雖覆遍而有開處(有遍覆障上少開明孔)。此約室相戒。在此室內。不得離見聞也。若室相不成離申手外即不足數也。立約室相不成作九句亦指隨相中與女同宿。室相九句。三三分之。初三者。盡覆半障。二盡覆少障。三盡覆無障。次三者。一盡障半覆。二盡障少覆。三盡障無覆。後三句。一半覆半障。二少覆少障。三無覆無障。此九句室相不成。在此室中。離申手。即不成足。恐立引此不當今文。約離見聞。合引室成者。以辨。若室相不成。唯論申手。何論見聞。前勝解與文相應。如義鈔說者。勝引羯磨疏云。問見離聞中。為俱為互。約誰辨離。成不足。解云。皆望比座展轉。不約作羯磨者。如轉輪高座說戒八萬人自恣。何由善聞。但取相連。即非別眾。故是足攝。故五分中。三種羯磨房少不容。聽出在前後簷下及庭中坐。雖不了語。皆為法來並得。廣如彼說。
 
[0682b11] 別住者。即界外人也。濟云。古人解言。別住者。謂是界內餘房。不肯同集。名為別住也。南山闍梨則云。是異界。名別住。只是界外也。濟今助闍梨一解云。亦非界外亦非餘房直是圍輪別住之例。謂言是我界內之所攝。即將入數。故有此非法也。以界分不知冥然在外至故云不足者。謂是前代人結界。後進不知標相處所。則於界相中間作法。三人在內。一人在外。今濫此外之一人。謂言在數。故曰冥然不足也。
 
[0682b19] 由前界外不成謂言在內得者。明其此人傍於前文也。前既界外非足。我今在戒場。既是大界內。應當得足。今解不足。由中隔自然。與外自然何別也。此二界同在自然不同一相是別界故者。私云。言此二界者。一約界外濫充數者。一約戒場上。此二處俱在自然之中。故曰也。立明。大界在外自然之內。戒場在內自然之內。莫非俱處自然之中。界相復別故也。羯磨疏云。雖為大界所圍。兩不相接。中留空地。即異界收也。
 
[0682c03] 准此僧數必多亦許成就者。明具如受戒。唯用五人。今若長有七八。縱有兩人睡定。但是五人之外。亦應成法。縱在房中睡眠醉亂理亦開成者。立明。既在眾中睡定。不足僧數。開非別眾。今在房中睡眠。亦開非別。其此義稍難用須知餘同羯磨法中者。指下通辨羯磨中。更明此義也。
 
[0682c09] 狂等三人乃至不得別他等者。立云。若常憶常來。是足是別。不憶不來。非足非別。若互憶忘。此人若得法已非足非別。若未得法是足是別。狂者。十誦五緣。故令人狂。一因失財故狂。二因失親故狂。三因四大不和故狂。四因田業人民失故狂。五宿業因緣病報故狂。痛惱心亂同狂三者。深云。痛惱纏身。使心悶亂。不同重病。但是心之不樂。此心亂人。與狂同也。痛有輕重。或常有痛。復有時痛不痛。故曰也。若常痛常不憶者。非別非足。若少少痛。或時時痛者。是足是別。
 
[0682c18] 痴鈍人者。且如受戒雖久。絕不學問。痴無所知。不閑教相。通是此攝。若在露地作法。與痴人相同坐。二堪足人坐處相望。中安痴鈍之人。申手不及足人。雖及痴人。名為不足數。亦名別眾。量由痴者。雖在若無。無知新學。不識羯磨如非。亦復如是。必言解羯磨齊文而已者。羯磨疏云。今約痴鈍事義須知。夫羯磨者。為通和忍。隨文解意。則非愚限。故即世行事。只論身足。及問是非。渺同河漢。今出愚相。略有五焉。誦文合眼。恐有停延。緣入非違。傍無人覺此一迷也。或同誦一法。前後無乖。文相能所。不識彼我。此二迷也。或約文謹攝。深練自他。增減乖務。事法錯濫。不召令住。此三迷也。或文句乃明。牒事非濫。人有別緣。是非通默。此四迷也。或人法乃具事局。界境成不。冥然端拱送忍。此五迷也。觀此五迷。深明四法。微為弘獎。僅涉僧倫。齊五所收義歸不足。
 
[0683a09] 與欲之人心同身乖者。謂通四內作法不成。雖心同身乖故也。疏云堂中作法通收欲者。以入現數。故非也。
 
[0683a12] 謂同覆障而別隔不成同相者。謂同一堂中。上有覆四周有壁。中間更施隔相成非足也。
 
[0683a14] 半[1]在階下中間施隔乃至並非同住之相等者。深有二解。一云。如一室內齊揀一邊覆。一邊不覆也。二云。半僧簷下。半在階下。中間施障。亦非足也。濟云。半在詹下。即是半覆。半在階下。即是半露也。
 
[0683a18] 露地[2]申手不及者。濟云。今時露地說戒羯磨。戒師在高座上。有其高座。或高一丈。如安國福壽之高座者。即高座上人。與地上人。申手不及。即是別眾。非足數也。古人云。屏不離見聞。露不離申手。述曰准祗文立也。深云。要直交手兩邊相及。若低身交手及者。亦名不足。其覆處室相。要四周。或三周有壁。亦名室相。若兩面周即同露地。皆須申手相及坐也。此言相顯者。謂在露地。名為相顯也。要在申手內。此上並約淨僧相乖故不足。亦須相內者。即前乞法之人是也。上釋體是應法。於事有違。亦不足數人義竟。
 
[0683b04] 二由具二非者。即體非境非也。十三難人。本受不得戒。名體非。尼中四人。名境非。此解非。立又云。犯重比丘。及十三難人尼中四人。三根若現名境非(之解好)。言假緣不足者。假身相同集非隱沒緣也。
 
[0683b08] 若為比丘羯磨以比丘尼足數者。濟云。此明尼作比丘裝束詐稱僧也。有人問云。尼人合著大比丘衣不。答據諸聖教無文制不許著。然以義求即不合著。案四分下文。佛三月靜坐。唯除一供養人。時和先等六十頭陀。來見世尊。佛種種稱贊頭陀之行。時諸比丘。捨衣成大[卄/積]。作非時二部現前施會中。既有尼。諸比丘不敢將僧衣與尼。問佛。佛言聽與比丘尼非衣。非衣者。即衣財段。未成衣相。故曰非衣。據此文意。尼若得服僧衣。何以但將非衣與之。明知尼不許著僧之衣服。
 
[0683b18] 答解者多途者。羯磨疏云。有人解言。僧取體。如上既乖法。宴然不足。礪疏云。三舉二滅十三難等。雖不自言未有三根。約體亦不足數。但得成持欲。以是直通僧命。故不自言。得表情和。故成與欲足數。約體雖不自[3]言亦不足數。礪雖此執。終違十誦明文。彼律約未自言三根未顯。開足數也。故今鈔者判之得足。引與欲文及和上四句來證。彼不自言。得足其數也。言如與欲中者。立明。彼與欲文云。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難人。三舉二滅。十八種人。由自陳故。非是僧用。若不自言。得成持欲。今據此文。明知體雖非僧。以眾不知。得足其數。彼與欲中。亦指此文。故序中云。隱顯互出即其義也。不同前門中知與不知俱不足者。指第一門體是應法相乖故不足也。彼以體是僧故。不問眾僧知其隱沒。不知隱沒。俱不足也。此第二門。要是知故。方不足耳。和上中四句料簡者。撿律中。一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問汝知和上犯戒不。答不知。佛言得戒。二復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問知和上犯戒不。答知。汝知不應從如此人受具不。答不知。佛言得戒。三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問汝知和上犯戒不。答言知。汝知不應從如此人受具不。答言知。汝知從如此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不知。佛言得戒。四有從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言汝知和上犯戒不。答言知。汝知不應從如此人受具不。答言知。汝知從如此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知。佛言不得戒。四句之中。前三得戒。問破戒和上律開得戒。餘師僧等何義不開。礪解云。和上是根本恐留難故。是以佛開。餘師非根本。故不聽開。賓難。和上是根本。尚恐留難。而佛開。餘既非根本。何不恐難亦開許。故知不應理也。應更釋云。和上是僧所為之緣。故聖開之。餘僧體須是僧。故不開許。謂餘僧是能秉法人。要須清淨故也。亮亦云。疏解大弱。和上是根本既開。餘非根本。理合更開。何得不開。所以文中及十誦並安若言者。即四分失欲文中明也。若言我是犯重。若言我是十三難。若言我是尼等也。
 
[0684a04] 即將破戒和上置十人之外乃至不得用他部者。十誦中將和上。置十人之外。彼言和上被牒名。入法故非十數。今不得依此文。故曰不得用他部也(未詳)。亮云。昔人謂破戒和上四句中。前三句不知故得戒者。和上要在十人之外也。若在十人之內。無同住作法之義。則不得也。此解非理。破戒若不堪作和上。在十人之內及外俱不堪。破戒若許作和上。在於內外俱應許。何須將破戒和上。置十人之外也。昔人以體不合故不足者。昔人意云。足數皆約體明。以體不淨。和合之義。義不生故也(此古義。[1]〔亦〕理實亦同之鈔家不存)。礪疏同古。足數約體。雖不自言。亦不足也。若論傳欲。一時僧使。但不自言。即成持欲。亮云。疏雖此判。計理不然。若不自言。亦堪足數。亦堪持欲也。
 
[0684a17] 十誦中加一白衣者。即謂十三難。元本受不得戒。仍本為名。故稱白衣。非是俗人為白衣。下更明之。
 
[0684a19] 上明僧相並形同出家相有濫故得共法事必著俗服相形明了亦無同法義等者。相承解云。此明白衣者。是著法服。相同於僧。由本受戒不得。故名白衣。若身着鞾衫。理不在言。故曰無同法義。自意疑之。應是通明上來十三難人。尼等四人相貌同僧。故得共為法事。必帶本形誰肯同法也。亦有受後難緣須着俗服者亦應同法乃至方無別眾等者。立明。此是本如法受戒人。因王難等。暫時還俗。亦名白衣。此人則足數。不得別他。不類前之白衣體是無戒故也。羯磨疏云。有人云。先雖具戒。有緣須著俗服者。故不足數。以無僧威儀也。南山意不同之。不以威儀。而定僧體狀。內具戒見。財法應僧。外虧道相。為有難緣亦得。如五大色。不合受持。為緣服用。豈不同秉於法可以例也。
 
[0684b08] 三舉人乃至廣如眾網中等者。既本無信。故作重治。棄在眾外。義無同法。故不足也。言廣如眾網中者。彼文云。倒說四事。法說非法。犯言不犯。或不信善惡二因。感苦樂二果。邪見在懷。障於學路。或不達教。知而故犯。以僧問[2]云何不見犯。答云不見。僧即遮舉。與作不見舉。治之。為欲折伏從道。且棄眾外。不同僧事。目之為舉。作此正法。治不見罪人。故曰不見舉也。言不懺者。彼眾網中云。罪無定性。從緣而生。理應悔除。應本清淨。而今破戒見四法。犯不肯懺。妄陳濫說。言不懺悔。垢障尤深。進道無日。故須舉棄得伏方解。故云不懺舉也。言惡邪不捨者。彼云。欲實障道。說言不障。邪心决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亦於戒見四法。倒說不信。須僧舉棄。永不任用。隨順無違。方乃解之。此七治法寔為妙藥。持於正法。謫罸惡人。佛法再興。福流長也。故律云。如來出世。為一義故。制呵責羯磨。乃至惡心不捨舉。所謂攝取於僧。令僧歡喜。乃至得令正法久住等也。
 
[0684c01] 並入應滅擯中者。此人雖犯重禁。眾無知者。若有一人。見此聞疑。則非堪足之例故曰也。
 
[0684c03] 第三體雖非僧托緣成用即前門中人者。此指第二門中人。雖犯重已。據未自言三根未露。故成足也。此中那不言境。當知境是如。呼無三根。為境如也。若雖言竟無人知者。此謂餘方言竟。此方未知。故得足也。
 
[0684c07] [3]則詐作比丘者。即賊住沙彌。詐稱大僧是也。本白衣時破戒人者。謂破五八之戒也。
 
[0684c09] 我犯婬盜之類者。以自陳說故。不在言也。
 
[0684c10] 四體雖犯法者。是本有戒人。但犯過在身。不得足他被治羯磨。得應餘法事。呵責擯出等四人。立云。唯不應當位。四種羯磨。并不足懺殘等四種。得足餘一切羯磨。礪云。呵責等四羯磨人。但言對此羯磨。體是不足。既應餘法故。不列在不足數二十八人之中。此四羯磨。亦不足覆藏等四法羯磨也。以俱是被治故。此是定義。
 
[0684c17] 但為僧治故不得呵者。由奪三十五事故也。此義瞻波中廣明云。此人得滿足不得呵。疏家作四句解釋。一得滿數不應呵。二不得滿數應呵。三不滿數不應呵。四得滿數應呵。律文自解。初句是呵責依止等四羯磨人。當今此鈔文也。第二句是欲受大戒人。第三句不足數。文列二十八人是也。束為頌曰。餘舉滅難為(二十三人也)。神隱離別場(此五兼成二十八也)。餘者尼等四眾。為餘眾也。第四句即反上二十八人是也。礪解云。初句四羯磨人。情過輕微。治法亦輕。故得滿數。以行法在己。不入呵限。第二句欲受戒人。以未有戒。不得滿數。根本事重。是以聽呵。此聽呵者。亦局在兩番羯磨耳。謂是受戒法中。前單白及正受。自餘之羯磨。既不聞秉。義不在言。問此沙彌。若為得識羯磨成壞。而言聽呵。解言。謂沙彌聰明。聞初遍已。識後遍非。或可曾作大僧。故識成壞。下二句可知。上第三句中。二十八人不足數不應呵者。呵亦不成呵。且如所為作羯磨人。如受日差遣人等。呵不成呵。以不足數故。不成呵也。縱羯磨聞呵不成呵不止。非以二十八中。所為作羯磨人。是其一人之數也。餘二十七人呵。並不成呵。須知。
 
[0685a13] 覆藏本日者。四分列四人。十誦列三人。此由遠近有異。故重列之。四分所列。是正行懺。十誦所列。是其行竟。行竟則近。正行是遠。十誦中自有七人。今但取其三人。餘四同此律。故不出也。礪疏云。瞻波法中。通計四分不足數文。但列二十八人不足。別住六夜等四人。此瞻波法中。足數文中不列。到下文覆藏犍度中。乃云別住等四人不得互相足數。明呵責等四人。類亦然亦互不足數也。合七人不足應僧殘等羯磨者。此明懺殘。四分四人十誦三人成七人。還兼不足下呵責等四法。能足一切羯磨也。不妨應餘法事。即結界受日等事。並得足其數也。上來四段不同。總釋第一足數義竟。
 
[0685b01] 別眾法附者。上四段文。雖明足與不足。其堪足者。有乖越則成別眾。故有此文來。足通淨穢。別則唯局淨。故下立四句可知。
 
[0685b04] 初應來不來者。此明淨僧體是應法。理須同集。今若不來。名為別眾也。二應與欲者不與欲來是身心不集者。謂是淨僧有緣。合得與欲。若使與欲。則是送心達身。名身心集。而身本有緣事。不合赴來。無有得呵之義。故不得言口不集。今不與欲反之。故言身心不集。不得言口不集也。三現前得呵人呵是口心不集者。謂是淨僧。身來在眾。無身不集。為心不同。口發言呵。故云口心不集。
 
[0685b12] 初人三業俱集者。上反前應來者不來。此則是應來者來也。羯磨疏云。應來者來。謂應羯磨者便來。簡餘十三難等。不須來也。要唯德行具足堪識是非者。可有同法之義。故須來也。中者口心俱集者。此反前第二應與欲者。不與欲來。今則是與欲來也。應與欲者。即簡非法之緣。雖與不成。今有堪與欲緣開。送心達僧。即表無別。故與欲來。是名心集。欲即心也。身既有緣。無身可集。以心同和。口說與欲。故曰口心俱集。有人云。在心既同。口必不呵。望口不呵邊。名曰心集也。後人身口集而心不集者。謂身來至僧。口又不呵。心雖不同。但嘿不呵。亦得成法。故曰而不集也。此反前第三得呵人呵。今則是得呵不呵也。羯磨疏云。即簡不合呵者。義無證正也。舍利弗見眾僧如法羯磨等者。立云。其人見僧如法。謂言非法。心中不同。仍不發言呵。名如法也。
 
[0685c03] 別眾之稱唯據清淨一色者。深云。此言是前第二第三門中尼等十三難。無有別眾之過。雖謂是僧。若別冥然無過。但有足不足義耳。自意云。唯據淨一色者。約不犯夷。名為清淨。僧殘已下。皆未壞根本。不得別他。故礪疏云。行覆藏。本日。六夜。出罪。此四人不互足數。不互秉法。不得別他。別則犯別也。正以己自有縛。兼在法不能緣生物善解於他縛。故制不聽。更互足數。以其非是壞根本故。不得別之。義張四句料簡如別者。即羯磨疏云。一是足數非別眾者。即淨比丘。三業俱集。在同秉也。又云。即律中善比丘同住等。由身參眾侶。行德昭彰。故兼兩位也(即足與別為兩)。二是別非足者。謂應來不來。即淨僧在房。并隱沒離見聞。懺殘等七人。亦有通局(即是少分不足)。如前僧祇中。隔障四別等。實而應法。能得僧事。故名別眾。身不在僧。非足數也。三是足是別者。如現前得呵者呵也。身廁僧中。通在數限。口須忍默。乃有呵制。即非同和。故是別也。乃至僧坐。而彼行立背面僧中等是也。四非別非足者。即四分尼等四人。邊等十三人。三舉二滅等。或是報別法乖(報別即尼等四人。法乖即沙彌也)。或是行違治重(即三舉二滅)。體既乖僧。不能為別也。
 
[0685c23] 別亦無過則是中間者。立謂。學悔之[1]人上不及大僧。下不同沙彌。名曰中間也。
 
[0686a01] 二解成不者。謂所別是何人。何人成別。何人不成別。故下更明也。或本非是僧者。謂總却結上所列人。即十三難人。本受不得戒。故曰本非是僧也。或中途被罸形差病報緣[得-彳]故開等者。被罸謂三舉二滅也。言形差者。即尼等四人也。亦云形差者。罷道人也。言病報者。即狂中三人也。言緣[得-彳]故開者。明都結上言也。謂此病等人。既有病緣。以來相[得-彳]故開。別之無過也。又解。即與欲人。是緣[得-彳]故開與欲。則亦不成別眾。未論足別者。明其既非足數。亦非別眾也。又云。謂此上諸色之人。未足堪別。只是如此之人。不預我別也。
 
[0686a11] 若對首作法前境濫真例取僧中乃至更顯明之等者。濫是穢也。真謂淨也。欲明作對首之法。亦須簡却濫僧。亦有同別之相。例如僧法。如十三難等。豈堪對首耶。下羯磨中。約對首亦有七非。意在此也。
 
[0686a15] 眾取威儀相同不用心順者。謂如僧祇四儀互作不成。要坐立相同也。又如舍利弗見僧羯磨心不同。亦成法事。即下文云。心虗實者。但令相順心違。亦成正法。即斯義也。明知心不同得成法也。深云。此謂明其非是別眾。若論足不足。要假心同。病人背羯磨者。病人來至僧。聽仰眠覆眠得成。若背成別也。
 
[0686a21] 二心虗實者。深云。心同曰實。心乖曰虗。自意云。此門從前文三四處生也。前總明一門竟。後鈔主。更作義語料簡云。今行事者。多有別相。是從更顯明之已下。此中有兩意。謂眾取威儀相同。是二也。言威儀者已下兩行。則釋上威儀相同意也。心虗實者。則是釋上不用心順是也。勝云。約心和不和。名虗實也。此門從前行事者多有別相文生也(同前解)。
 
[0686b04] 文義明說者。勝云。凡僧中乞法。皆具五法。即胡跪合掌等。注云。必有餘緣者。謂坐則緣。亦開行立作法也。并病者多則開臥作法也。上釋三篇竟。
 
○[1]受欲是非篇第四
 
[0686b08] 上篇簡僧淨穢。體若應法。理宜同集。但為形居世累。緣礙忽生。大聖知時。事難通約。若不開送心表欲。成規太急。故立此儀。彼我同濟。故有此篇來也。言受者領納得名。欲者希須為義。如法之緣通許。非法之務則遮。故曰受欲是非篇也。
 
[0686b13] 夫事生不意等者。慈云。本擬同僧秉法。忽有病等緣[得-彳]。及佛法僧事。忽爾而生。故曰不意。此正明事來非我心作。故言事生不意也。言法出恒情者。立云。堂頭僧家所秉一切之法。是僧眾恒情也。如說戒自恣之法。是僧恒務。故曰法出恒情也。濟云。既有緣來。理合開其欲法。故曰法出恒情也。故對情而順其心者。立云。對僧家之情。我心順僧無違。故言對情而順其心。心者。乃是自己之心。順前僧情也。又解。謂對其有緣事之情。佛以開其欲法順其心情也。言心順則於法無失者。立明。以心順僧情故。使僧秉法得成。故言於法無失名為欲也。此上總通明欲意如此。從然則已下。正明立今門意也。然則情事相反者。勝云。謂情欲赴僧同秉。緣事礙故。不獲身赴。故言相反。又解。佛法僧病患等名事也。情是己之心情。謂不為前事而詐與欲者。是故反義也。若實有事不[2]禾即非相反也。上來解並弱。今更正解。謂此下生起此篇之意。謂情亦是僧情。事是己家病患等事。以有事故。不赴僧家之情。故言相反。以有如此相反故。即須開其與欲之法也。故立法以撿之者。濟云。既有事礙其情。故立欲法令其陳辭達僧。僧則知其情狀。故曰撿也。謂撿校能說欲人。為定有事無事。若緣不如者。不開說欲也。今立此欲門。撿其如非之相。故曰撿則有事必明也。若明故對門而辨者。謂立此一門辨其欲也。又云。由撿其事得明顯故。則對我此受欲一門之法也。
 
[0686c13] 言機教莫同將何拔濟者。明佛立教。教本隨機。今病等緣事是其機。須設與欲。與欲之教。若不開欲。教未隨機。既不隨機。義非拔濟。方能彼此俱辦。緣此故開與欲等者。謂既開與欲。僧事得成。更無方便得別眾故。自復濟於病等緣事。僧和兩遂。故曰彼此俱辦。上釋制意義竟。
 
[0686c19] 釋名乃至名為欲法等者。有云欲是貪義。謂貪樂作前事也。文中解希須為義。此解非理。故賓云。舊解欲者悕[3]所為名者。不然也。此中欲者。欲樂忍可也。故伽論云。樂隨善共同也。梵言闡陀阿路者耶弭。(述曰)闡陀此云欲也。阿路此云說也。者耶弭此云我也。迴文讀之。謂我說欲也。謂作法時。樂欲忍可也。梵言伊(上聲)車(上聲)。此云欲也。此即悕須之欲也。梵言迦(去聲呼之)磨。此云欲也。此是五欲之欲也。梵音各別。其義亦殊。上釋欲名義竟。辨體者。羯磨疏中。釋欲體者。有其多種。從相以論。色聲為體。或動其身色。或動其聲相也。從事以論。則有兩種。一自有單僧須者。如受懺等。二僧私互須者。如說恣等。至期必說。說必在僧。若不求覓。僧便有罪。必私迯叛。遠出亦犯。是知俱須。今此鈔如後所立約事以辨也。
 
[0687a09] 自有單僧須者如受懺等僧須我和我不必須者。大疏意云。此望欲法各須不須。謂或僧須我和。我不必須。或二彼相須。如說恣等。然實義兼開制。謂病患等緣。皆開與欲曰開也。單提中。若比丘不與欲者波逸提。何問我須不須。但一切羯磨。不與欲者。皆制提罪。故曰制也。乃至說已後悔。亦制提罪。
 
[0687a15] 上來三段不同總釋第一制意義竟。從此已下第二次明開遮之義也。雖非明文非制故者。立明。律中唯制結界無欲。餘事不遮說欲。律雖無文。合餘羯磨說欲。然無制處。云不得說。謂不同結界不許說也。既唯制結界一法。餘者不論。明知事非正制。故言以制故結界不開欲。羯磨疏云。具有三義。一者結界是眾同之本。理須通和。餘法眾同之末。並依後起。故開欲也。二者自然地弱。力所不勝。三結界本興。為存限域。護夏護衣。事須委練。如十誦云。作羯磨人死。不知相者。應捨已更結。
 
[0687b01] 從此已下第三正明緣之是非義。由事非故不合成者。謂不合受欲。不成僧法。深云。不合說欲。得少罪。不成僧法。是別眾故。羯磨疏云。無如法緣說欲。以事非故不成。是別眾也。賓云不然。若非法緣而說欲者。前人自犯妄語。然僧作法得成。由前人心不違僧故。其理决然也。然疏中亦判無緣及非法緣說欲不成。如受戒事。身[1]合含遮難。則羯磨不成受戒不得。夏中無緣。及非法緣。受日不成。破夏得罪。藥有八患。加法不成。類今無緣及非法緣。說欲亦不成。亦復如是。而六群作衣說欲至僧行之者。此明六群比丘。惱亂眾僧。僧欲治罸。恐其不受。見彼作衣。僧即集眾云。今有僧事。並須盡集。而六群之內。便遣一人。持五个欲來。云我作衣。僧作法治之。故知欲法得成。今案此明知作衣得說欲也。其六群比丘者。多論第四云。一難陀。二跋難陀。三迦留陀夷。四闡那。五馬宿。六滿宿。此是六群名也。僧祇守房等緣並如別顯者。撿彼律云。說戒不來者。蘭若為衣鉢王賊禁閇守房等緣。是開欲也。欲明今時伽藍廣大。有多房院。僧盡集堂。容有賊盜。故開守房與欲。言並如別顯者。僧祇中說也。
 
[0687b20] 謂無病言病乃至一一人邊三提者。約與約說二俱提也。南山闍梨存急云。得提。古師但說不成。得別眾罪小吉。初中四分文不具足義設云者。此明正加法中。羯磨疏云。律中廣說。不正出文。今比轉欲。故裁出也。文分四句。初大德僧聽告前憶持。二我某甲比丘自言名號。三如法僧事。牒所為事。四與欲清淨。正陳心本。心疏云。夫言大德僧聽者。有人言。斯即贊美誡勑之辭也。大者謂出家四果乃是真僧。無學最高。故曰大也。雖僧未階。必得無障。以出家者必[2]得解脫。因中談果亦云大也。又云。三寶為言。僧田最勝。義通餘二。如愛道施緣。能生大福。故言大也。又有人言。諸義不無。今所論僧。為簡小學。但取無願。故云大也。所言德者。有所得也。以得善居身。故名有德。出家捨着。福度含[3]靈。戒善自修。滅諸過業。修習定慧。斷結成道。備此美稱。乃稱有德之人也。所言僧者。名和合眾。義如集僧篇初已廣釋也。不須[4]紜紜取他外部者。謂四分一說即成。不勞依祇文三說也。
 
[0687c13] 問說不稱欲等者。前問意不稱病患等緣也。今問亦從前問生。欲前後問二。所顯義一。謂前問意。不稱佛法病患等緣成不。答云稱者人語。不稱是正本。即更問。若云不稱是正本。稱者是人語。今縱稱此病患等。不應於正本。然欲法得成以不。即答得成。餘可解。上言說不稱欲稱(去聲)勝。亦有人。詳此呼為去聲。謂是事不相稱。作此釋者。應下但說相貌之文。上云稱人。謂出要律儀中明說欲辭。具牒自身佛法僧病等因緣。并僧家所秉之法事也。彼梁武所集。豈非人語。
 
[0687c22] 由文正制不同僧祇獨行廢教者。彼律云。時集與清淨。非時集與欲。當此四分所廢教也。以此律說戒犍度中。六群與欲。不與清淨。僧中事起。不得說戒。佛制自今以去。應如是言。我與欲清淨。故曰文正制也。
 
[0688a02] 言如法僧事等者。礪云。謂僧家所秉之事。是如法也。唯明言如法僧事。不得的稱僧所秉某事。與欲等但是僧事皆與欲。若稱事者。非法即難。何故自恣文云。與欲自恣。解云不聽稱者。羯磨所為前事。自恣者。謂說己行。恣僧舉罪。稱僧家所秉事也。此非類。言簡非法事不須欲者。立明。若堂中作法事。和僧媒嫁。立非法制限等。若非法事如眾網中者。彼下文云。寺別立制。多不依教。飲酒醉亂。輕欺上下者。罸錢及米。或餘貨賕。當時同和。後便違拒。不肯輸送。因茲犯重。或行杖罸枷禁鉗鎖。或奪財帛。以用供眾。或苦伇治地。斬伐草木。鉏禾収刈。或周年苦伇。或因遇失奪。便令倍償。乃至露立僧中。伏地吹灰。對僧杖罸。如是等例。皆非聖旨。良由綱維不依法網。故下文云。眾生有力。非法伴多。如法比丘。像末又少。縱有三五伴勢無施。即其義也。皆通作無障者。立明。我既與欲已。不問僧中說戒受日分衣。隨彼所作。故曰通作無障也。毗尼母云得齊七反者。彼論云。七相應法者。受已轉與一人。如是至七。皆成欲清淨也。而文有具缺者。明四分中有五種。初四[1]分略是缺。後一廣是具。此下文自顯。
 
[0688a21] 良以病有輕重者。謂四分中但有病人五種說欲法。廣略不同者。良由病重者略也。病輕者即廣說也。其最廣說之文與五分文同。故引五分斷事中欲文。證知徤人須廣說之。
 
[0688b01] 五分斷事說欲起去文者。撿五分文。有僧斷事不與欲起去戒犯提。若與欲去者不犯。欲辭云。應對一一人言。長老一心念。今僧斷事。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中與欲(文直齊此說)今鈔引此文。證不病人要須廣說。彼為斷事。有緣起去。其辭與四分廣文無異。故曰相似。
 
[0688b06] 而取欲者須知同別相方得成就者。明病人雖現相舉動身口。須看察其心。為是和故現相。為是不肯故現相也。若不肯之相。即搖頭。若肯與之相。則擺頭也。終為別眾者。以心不同。妨僧作法。名為別眾也。
 
[0688b10] 上明與法竟。從此已下。正明對僧說法。若眾多比丘隨能記者一時合說者。有比丘。受二人欲。不知成不。佛言應受。復有比丘。受五人欲。不知成不。佛言應受。乃至十人佛言應受。僧祇云病比丘與比房比丘欲乃至但不受者得罪者。立云。今引此文。證自入僧中說欲得成也。為四分無此文。故引祇也。
 
[0688b16] 答行法不同或一時來至僧前禮已同時而說等者。三明古來諸師不同。或一時。或前後。如文自顯。賓云。據祇律。即往上座前胡跪者。准此文意。既令向上座前。明知不得在僧背後而說也。今時京中大寺。或百人五十人說欲。皆向佛前着。三行五行次第而說。前行人說。理是成限。第二三行。被前行背。即不合成。亦見有寺。於本座說。後床說者。亦被他背。即是不成。白馬寺威律師。亦同此說。若准此據。今正說時。有人行立。即是別眾。說則不成。若准鈔中文。似寬容。
 
[0688c01] 由有忘誤或復得罪者。立明。忘則無犯。故不說得吉羅也。其由忘誤。此屬上句也。謂律不說開成者。由悟故開也。若故不說得吉。然欲亦成。故曰或復得罪。或字已下。別呼也。必無正緣不得通用者。立云。若無難緣。不得云眾多比丘。須一一別說。故云不得通用。約准外宗一一說是者。即准如五分。令至僧中為我稱名字說。不爾法則不成也。此言彌顯者。謂引上多許文證。明須說也。上來多段不同。總是釋初明與欲法門竟。
 
[0688c10] 不簡病人之所及以僧中者。謂受欲處。是病人所也。欲明至僧中。及道中。及病人邊。亦有失義也。
 
[0688c12] 四分有二十七種者。若羯磨文中。有二十八人。今且計會諸部。令下文易見。四分二十八人者。十三難。三舉。二滅。為十八也。十九在空。二十隱沒。二十一離見聞。二十二命過。二十三出界。二十四罷道。二十五入外道眾。二十六別部眾。二十七至戒塲上。二十八明相出。賓頌曰。命過餘行罷。入外道別部。戒場明相出。難舉滅神聞。此上有二十七人也。祇有十人。一隔障。二半覆露中間隔障。三半覆露申手不相及。四露地申手不及。五四儀互立。六在界外受欲。七持欲出界。八與欲已自身出界。九與欲已自至僧中。十因難驚起壞眾失。十誦有三人。即行覆等三人也。五分有八人。謂尼等四人。狂等三人。并倒出眾成八也。總計諸部有四十九人。名失欲也。羯磨疏中。計會一如前說。都有四十九人。此是定義。礪問。上不足數中。二十八人。與此持欲文中二十七人。同異如何。解言。有二十一人。彼此俱同。但此欲中。別有六人。彼足數文無之。彼足數中。別有七人。此欲文無之。此無七者。謂尼等四人。別住。隱沒。所為作羯磨人等是也。頌曰。大尼式叉等四人。別住隱沒并所為。如式叉及沙彌尼。此二無受欲義不成故。無所為之人成持欲故。故無此三是理無。別住隱沒此二略無。尼及沙彌。若無持欲義即是所以故無。同前理無。若持已捨(謂受他欲已。捨戒。作沙彌。成轉根為尼。即是失欲。今文不述)。或可是略。以不定故。而此欲文不彰也。言此欲文有六足數中無者。頌曰。命過餘行罷。入外道別部。第六明相出。如次應當知。命終者。此取往來容受已失。彼足數中。取身來在坐。死無集義。故闕不論。餘處行人。但可失欲。不可即合。體非比丘。罷道可知。入外道別部等二。往來故有失欲。足數不據來往。故無不足。明相出者。失欲分齊。足數但取在坐。豈可經夜。便不足數。故所以無。此約四分一宗辨之。
 
[0689a18] 相中同順如足數中者。深云。明十三難人等。若未自言。相同僧故。得持欲也。如前足數中。若未自言。得成足數也。
 
[0689a21] 自說罪人至反上即成等者。深云。如今三階師。常稱是犯罪人。此人不得持欲。今時人汎汎常云我是犯罪人。例此也。立云。自說罪人者。謂告人云。我犯婬盜之類等。皆名清淨欲不成等者。立明。清淨及欲二法俱不成。由自言是十三難等。若不自言得成。不到僧所。
 
[0689b03] 又有七種者。即四分家人也。將此足前十八人。成二十五人。下更有之。若命過者。謂取他欲已命終。而僧猶用前欲也。羯磨疏云。受欲者命終。約在房中及道。定知失欲。名為不到。若在僧中。事須分別。有說云。未說不成。已說在僧成。復有說云。說與未說。俱名欲到。如忘等例。或云不爾。忘有人持。死無識也。云何成持(上言忘者。謂至僧中。忘不說亦成也)。
 
[0689b10] 若餘處行者。出界外也。疏云以轉在異域。非本欲也。礪亦云。是出界外也。如自恣中云。若出界(下更明此義)。若罷道者。羯磨疏云。受他欲已。言還俗也。尋悔本心。又將前欲。入僧作法。謂不失也。但由中隔俗情。欲非俗法也。若入外道眾者。立明。邪見外道。在僧寺內。若持欲過此眾中則失也。此外道眾在寺內。若在寺外。出界已失。未假入中方名失欲。羯磨疏云。僧寺之內。外道居處。中國至今此事多有。不如此方釋李乖也。若入別部眾者。羯磨疏云。即調達之黨。五法為宗。或同在釋門。而見殊戒等。如五部十八部。故律文中。同界各說。兩別俱成。礪亦云。謂情見不同。彼為別部。即如十誦五分之部也。若至戒場上。若明相出等者。由是異界中隔自然也。羯磨疏云。疏前出界是失。謂言在內不失。此局內也。中分異界。與出不殊也。礪問。既云出界失竟。何須復有入戒場失。解云。前言餘處行。是出界失。今言戒場失者。亦是出界。以其戒場。本大界內。復是作法之處。人情或謂不失。故復須入戒場失也。
 
[0689c04] 明界出者。可如下明。自恣明文無餘處行至出界外也者。謂上言餘界行失欲是。說戒犍度中云餘處行。則無出界外之言也。至自恣犍度亦明失欲義。即云若出界外。則無餘處行之文。故曰無餘處行也。是二文互出。致古師云餘處行是餘房也。羯磨疏云。說戒法中云餘處行。自恣文中辨緣一同。便言出界。羯磨在時故失欲也者。明出法謝故失也。七萬自恣者。撿祇文中。但言若大眾六千八千畏不竟者。應[1]减出界外自恣也(未詳那頓錯也)。
 
[0689c13] 四分又有三種等者。即并前成二十八人。謂神足在空隱沒離見聞等者。謂此人既持他欲來。自身別眾。欲豈得成。濟云。如京西明寺殿頭階高。小師多跳行。兩足舉時即在空也。欲即合失。言離見聞處失者。羯磨疏云。三處俱有失也。謂病人處。及中道。并僧中也。初言病人處者。謂受他病者欲已。作不送意。未離與者見聞。或互離見聞。勢分未越。故未成失。若俱離與者見聞則失。言中道者。望伴可以例之。有伴可爾。無則如何。今解。不問有伴無伴。但作不送意。離生念處。約俱離失。互亦未失。若至僧中離見聞者。如後更明。今言離者有四種。一隱沒。二倒出。三隔障。四遠坐。若初受欲時。及中道。據隱沒論。若至僧中。具兼四失。謂此四句中。正是約僧中辨離。明失義也。然上之四句所以並失者。莫非持者。入別非足故也。礪云。離見聞失者。願律師解云。若作送欲之意。雖離見聞處亦不失。今言失者。謂受欲已作不送意。而以離見聞為失欲分齊。礪難云。若爾神足在空。亦應同彼。有心送欲。在空不失。無心送欲在空方失。若但在空即失不問心者。彼亦如是。故今正解。離見聞者。謂離常所行道。見聞處行也。即無事緣入餘房。及逕過諸處行是也。
 
[0690a09] 若俱離失也。互則不定者。謂則有失不。故曰不定。若爾鈔文明互不失。此約不失以明義也。羯磨疏中有四句者。此約失以明也。疏云。一聞而不見失。如僧祇。不問覆露。但有隔障。即失成別也。又如五分雲霧黑闇中。先不相識人。不得受戒。又如背說戒師坐。即為別眾。既持他欲。自別豈成也。二見而不聞失。如五分若在屋內。倒出眾則失。及露地去僧一尋外是也。三亦見亦聞失。如十誦空有互與皆非法故。即如四分神足在空亦是也。四俱離如僧祇中一切覆處。不得離見聞。不成受具。上之四句。所以並失者。莫非持者入別非足故也。必互離有失據隔障等之緣者。立云。如同覆處。中間隔障。聞不見是失也。即如疏中四分第一句是也。今此鈔中列二句。明互見聞者。此就不失以明義。故言何由得見作法者面等。羯磨疏中四句互離辨失者。約失明義也。故今文云。據隔障等緣也。
 
[0690b01] 前言離見聞失等者。即指前四分有三種失文也。第三離見聞失。今指此文。如五分解謂同覆障等者。立謂。同一堂內。各在一角說不成也。引彼文來。證知同在堂中。由離[1]見聞亦失也。
 
[0690b05] 僧祇五種謂隔障等如足數中說等者。謂僧祇有十人。此且略指五人。同篇下更出五人云。僧祇多種是也。此中五人。如足數中明。若隔障二半覆半露中間隔障。三半覆半障申手不相及。四[2]露地申手不相及。五四儀互立。為一由自身別眾持欲亦失。
 
[0690b10] 若在屋中隨幾過出至一尋並失等者。立謂。一度二度出皆失。幾是不定義也。此言防巧。故問幾過。答一過失。未繁多過。此名倒出[3]眾也。撿五分中。有僧斷事。不與欲起去戒犯提。若與欲去者不犯。欲詞云。應對一人言。長老一心念。今僧斷事。我比丘某甲。如法僧事中與欲(文直齊此說也)。於此戒中。即明若屋下羯磨。隨過一一皆提。若露地羯磨。去僧面一尋提。自意云。此直明不與欲提。講鈔者言。名為傳欲人倒出眾失欲者。恐用錯也。
 
[0690b19] 僧祇多種一在界外與欲者。羯磨疏云。此則能所俱非也。二持欲出界者。疏云。此受者非法也。令與者成別。三與欲已自身出界者。疏云。此與者自非。然僧法得成也。四與欲已自至僧中者。疏云。因病人與欲已。聞僧中有好大德來說法毗尼。自力就坐。久疲默出。以先欲故。更不重說。此愚教失。欲本送心。今身到僧。前緣久癈。故須後說。五因難驚起者。羯磨疏云。若暴風雨。賊急火起。驚散走盡。名壞眾失。立云。問持欲人。至僧中說竟。為僧持。為傳者持。答二解。昔云傳者持。若爾自說而去者。復是誰持。答自說去僧持。傳餘人者。正是傳者持。今云若說竟僧持。未說傳者持也。有一人住則不失者。此據說竟。因難起者。有一人住則不失。若眾人盡。未說而驚起者。縱一人住亦失。
 
[0690c08] 十誦與別住人等者。即是懺殘人也。景云。三人不住持欲者。以奪七五等事中不許也。
 
[0690c10] 當更與餘[4]人欲者。為上諸緣不堪。所以更與餘人。而上說明失法已竟。
 
[0690c12] 從此已下。正明遇緣不說得成義也。在開緣明者。謂如上若睡忘。若故不說等皆成者。在說戒犍度中開成。以律文中辨成。故曰在開緣明之。若在道並名不到者。謂本意擬說。至於僧中不說。故開成法。若於路中作意不擬說者。於路已失。皆名不到僧也。
 
[0690c17] 有比丘無想作法不成者。以實有故。所以不成。若實無比丘。而作有想者。作法得成。僧得小罪也。
 
[0690c19] 不往如法治者。此正明事訖。須往僧中。若不去者。即犯吉羅。要須令懺此罪。言如法治。謂如吉羅法治也。緣謝欲成者。且如直歲及餘一切緣事者。不得身來。理須說欲。事訖合往。不得端然緣謝。其欲雖成。不免違教之罪。故上文云。若事休應往。如不往者。須依吉羅法治。即其義也。上來釋四篇義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三末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四本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通辨羯磨篇第五
 
[0691a08] 此篇來意者。凡施法事。必具四緣。一人。二法。三事。四處。始自標宗。終於與欲。並明集之方便。簡德如非。此並法家由漸。總攝在人。人既和具。將堪秉法。法之綱要。莫先羯磨。故此一篇。正屬於法。問羯磨所托。依界而生。界是教法所依。義須先顯。何以居後。答云。准界是所依。理合居前。但緣界不自成。結藉羯磨。故將羯磨居先。[1]法界後列。意可知也。言通辨者。夫羯磨雖多。要分為八。始從心念。終乎白四。各有成濟之功。故律通標一號。言成濟者。且眾法心念。能濟其說恣之事。對首濟持衣之事。約法階降。大小不同。直論有三。分則有八。此篇具明。故曰通辨。又言通辨者。對首所執。故言通也。古人唯約僧秉者。名為羯磨。今言通約一人心念已上。至于八種。皆名羯磨。故云通故。疏云。事法兼通大小齊降者。欲明教下所被。無非成業為功。謂之通。故曰通辨也。言羯磨者。疏云。羯磨天音。人翻為業。諸部亦稱釰暮者。蓋取聲之不同也。羯磨梵音。此翻業者。業謂成濟前務。必有達遂之功也。今所以不題業者。然以業義通於道俗。謂作此法非局在僧。故存梵言。簡異通者。知羯磨事非俗行故。但唐梵翻譯。詳覈未通。師徒傳授。習俗難改。乍聞為業。絕聽驚心。今依舊名。且云羯磨。自古至今。有翻為辦事者。非無此義。但用功能往翻。然能事乃多。要唯有二。初謂生善事。如衣食受淨。人法結解等。二者滅惡事。如懺罪治擯。滅諍設諫等。並隨前事而得成濟。故曰辦事也。注云明了論疏云者。即真諦所解也。彼疏翻為業。云相應覺處也。注云所作是業者。約羯磨所被前事為業。遂即為業也。注云百論云等者。所依是事。即生善滅惡。明此羯磨能辦前事。必有果遂之功。故云事也。
 
[0691b12] 僧為秉御之人者。立謂。堅持禁戒。故名僧。僧無破戒不清淨者。由清淨和合故。則是能秉之人。法不自興。弘由人也。以僧為能秉。法是所秉也。御者。應師云。乘馬曰御。御亦治也。如羯磨疏云。然佛法兩位。通贍道俗。唯斯僧寶。獨據出家。明功上隣極聖。顯德下濟群生。但由僧海宏曠。行位殊倫。或內外以分途。或凡聖而啟路。或約寶通於緇素。或就儀辨於持毀。至於事務符會。要以情見相投。同和則上善可登。同忍則下惡可滅。非假聲教。何以通之。是以如來體斯弘理。故制御僧方法。隨有別住。普使同遵。但得具緣。無非成遂。言所統其唯羯磨者。立謂。統是攝義。明羯磨統攝諸法。僧既是能秉之人。羯磨是所秉之法。亦云。羯磨是攝僧之大要。羯磨是僧之作業。若作持之行。羯磨攝盡。止持之行。戒本攝盡。礪云。夫羯磨者。眾軌之宏綱。隨事之要術。自非曩尋教旨。究曉如非。寧能對事秉宗。得無虧缺。冀諸行者。同務斯趣。故律云。如此比丘。利益多人。令正法久住。若也不達前法。秉行眾軌者。恐平地顛墜損及自他。故律下文。遮法遮毗尼。令多人不得利益。作諸苦業。以滅正法。拔群迷之重累者。立明。群是眾義。迷是昏倒。累是擔累罪累。欲明犯戒僧尼。生報地獄。名為重累。若洗心悔過。僧以白四之法。拔其重罪。豁然清滅故曰也。此句是滅惡。亦云拔苦。下句是生善。亦云與樂。羯磨疏云。羯磨有翻為辦事。事雖眾多。要唯有二。初謂生善。如衣食受淨人法結解。並隨行善而得生也。言滅惡者。如懺罪治擯。滅諍設諫。名通善惡。理在除愆。皆由羯磨而得清蕩。又生善之極。勿過受體。由作法和。便發戒業。道同太虗。共佛齊位也。滅惡之大。勿過懺重。若不洗過。生報便墮。由此羯磨。拔之。能令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阿鼻苦報歘然清淨。豈非滅惡耶。言出界分之深根者。此句名生善。亦云與樂也。欲明無始沉淪於三界。不能出離。今日值佛出世樹立此法制。十僧清淨。授以戒品。能專護持。遠趣佛果。是出界分也。言深根者。無量久遠。種三界有漏之業。是深根也。又云。一切作持之法。皆名羯磨。且舉如持衣說淨等法。皆稱羯磨。以作此法故。遠通佛道。近報聲聞。並是出界分深根之義也。德實無涯威難與大者。約能生善滅惡。如上二句。功益威力。無能過此也。說文云。岸高邊曰崖。尚書作涯(宜伊反)涯涘也。無涯際也。宣云。然涯一字。世濫者多。或山下安厓。則山邊險處。若水邊安厓。則水邊畔際。今喻邊界。不可兼山。此中用意。欲明羯磨功德既廣無邊畔也。有人云。威難與大者。明羯磨有大威勢。有犯罪者。治出眾外。不與共住。如前騰岳波雲之喻相似。
 
[0692a08] 而世尊栖光既久者。既由已也。栖是止義。亦是宿義處義。如鳥宿於林曰栖。欲明如來示滅双林。義如栖宿。顏容不可見也。故涅槃云。於双林間。入大寂定。眾不見故。唯有三藏教法遠流末裔。故言遺法被世。使諸比丘依此修學。故曰可得而聞。然佛身終不可得見也。濟云。栖猶息也。謂佛息却光顏也。但為陶染俗風者。應師云(徒刀反)。詩云。上帝陶陶然。陶者變也。慈云。陶者窯也(音遙)。只是養育之義。如世窯師。假飡烟火。而能養育諸器物。今飡受惡法六塵五欲。生長鄙情。喻之養育也。立云。陶師器皿用火為食。得成器皿。今惡比丘。用俗塵為食。能成身器也。義同慈述。若准上變義以解者。明大聖雖隱。教法尚存。但末代僧尼。染世風俗。情變動也。能稟教人。心既變異。所學之教。故訛替也。言情流鄙薄者。謂情既染於俗風。恒流鄙陋。可薄之處也。廣疋云。鄙者羞耻也。亦云鄙陋也。言成瓦礫者。謂既常染俗風。言亦鄙賤。常說虗妄之言。賤如瓦礫也。又發言都無軌則。故云瓦礫。言妄參真淨之文者。參由同也。雜也。慈云。言不稱教。妄云與真教之文相應。口云我是大乘。多說無相之理。色空不二。婬欲是道。故曰妄參也。深云。如上等人。妄秉聖教。不識如非。何堪參涉羯磨之文也。行乃塵庸虗霑在三之數者。立云。塵是六塵五欲之境。行染此塵故曰也。庸是常也。庸庸之流。謬稱三寶之位。有云。在三者。一君。二父。三師。今此之人濫在師數也。內無戒德名虗霑也。私云。書言何名在三之教。謂君父師也。致使教無成辦之功等者。立云。既本非僧體。即非能秉之人。致使教被前事。事法不成。則教無功也。復是人非不稱其法。事則不成。故曰事有納非。又云。教由人弘。人既如上之惡。致使教無威力也。並由人法無宗轄者。慈云。約體曰宗。約用曰轄。人以四僧清淨體。能辦事為宗。以秉聖教成僧之法為轄。若體非足數。後陶染俗風。行雜塵庸。是人無宗之尊也。不堪應羯磨之用。如不識如非。是人無轄也。言法無宗轄者。約羯磨之體。能出生眾行。眾行所依藉此為主曰宗。宗亦主也。猶如車輪所依故轄有助軸之功。轄失軸則有損。故文云。失轄折軸憂。即其義也。失轄喻犯僧殘。折軸喻犯四重。今若事如依教。所秉羯磨。無有錯脫。作法成就。名法有轄。若緣事既非。不如白法作白。顛倒錯脫。羯磨無施用之功。是無轄也。應師云。轄謂端鐵也。說文云。轄由鍵也。謂軸頭鍵者。是車之所要也。言得失混同歸焉者。立云。得則是如。失則曰非。如非成壞未分。是混同之義明矣。言歸焉者。謂得亦歸一處。失亦歸一處。得失同攬將歸。不能分別。盡將為是也。
 
[0692c03] 當隨順文句令增减違法毗尼等者。此是一句。當如是學者。別向下讀。謂勿令增减。莫增减。即是不違法毗尼也。勿令增减。勿令違法毗尼也。雖復僧通真偽於緣得成前事羯磨亦漏是非等者。立云。清淨持戒曰真。十三難三舉二滅曰偽。雖淨穢二別。若無自言。得足僧數。而成前事。假此未自言。無三根之緣。堪足僧數。故曰於緣得成前事也。羯磨法則不爾。但使落非。不問知與不知。皆是非法。漏者落也。難曰。穢僧眾知不名足。不知便是足。亦可羯磨錯脫。有知方不成。不知應得成。若使羯磨知與不知皆不成。亦可僧則言與不言俱不足。在僧不言得稱足。羯磨不知何不成。答僧本據自言。自言方不足。羯磨據錯脫。冥然自落非。言亦漏是非者。濟云。是漢兒語體也。如言亦到來即去是也。又解。對上真偽故。有是非之言。是非義齊。故言亦也。然是非真偽雖據。成與不成則異。故曰乖違號非法也。又釋。而乖違別號為非法者。謂羯磨若落非。則是乖其准式。縱無人知。終是非法。故曰號為非法。不同前僧僧則通真偽。羯磨唯真不通偽。
 
[0692c21] 今欲剋剪浮言至案文准式等者。立云。上來所明。言成瓦礫。妄參真文之人。言既離理。故言今欲剪之。取其真教也。又浮言者。如物輕浮則浮遊於水上。茲賤類也。若珍瓖貴寶。必沈在下。不妄顯現也。今衒述言聲。或同時眾。非浮何謂也。
 
[0693a02] 人謂受戒捨懺等者。謂稱量受戒人衣鉢師僧具淨不。身無重難輕遮不。若捨懺則稱重所犯輕重財体合捨不。用僧多少等。方始集僧。然望所受法。即是聖教。應是法收。但法起依人。從人能受為名也。法謂說戒自恣等者。立明。須稱量日時有難無難。廣略眾具華籌等。但以說恣非淨不預。理在為人。但僧別通行。遵崇教方。故專在法也。事謂地衣等者。如結界淨地。須問標相遠近等。衣者。深云。是攝衣界。但約非情。依處加法。應由人興。然和告所唱。唯是法也。合此兩緣。所指則同。皆為界限。故唯各事也。或單乍離乍合等者。只指上人法事三種也。或時直受戒。不說恣等。是單。或時盡作三事。謂結界懺罪說恣等。一坐之中盡秉者是具。故曰也。交絡得七句。三單三双一合。言乍離乍合者。如人犍度中行僧殘罪。同篇有犯十罪。各各乞行覆名離。一時乞行六夜出罪名合。前合後離亦爾。以不定故。故言乍也。又如受戒。三人同番羯磨是合。人人別秉是離。
 
[0693a19] 二約處以明至唯結界一法等者。謂雖明結界一法。總有七法不同。大界有三。小界又三。并戒塲是七。故知七个白二。俱得自然地而秉也。
 
[0693a22] 三正明集僧方法者。廣如集僧通局中七種作法。已如彼釋竟。
 
[0693a24] 須知用僧進不不簡德優劣者。謂觀前事。若說戒須四人。自恣須五。受戒須十。出罪二十人僧也。淨戒是優。汙戒是劣。人雖五百。一一人中。簡之不足也。且如教尼。須簡取具十德。具二十夏。具德須進。不具德須退。曰止。又如前篇明足不足。足者須進。不足者須止。足者優。不足為之劣。又如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差人懺謝。須具八德等。餘可例知。濟云。若說恣懺罪。必須體淨。名德優。若受戒等法。此並生善之門。但使相淨。堪生物善。不廢壞而三根未露。或犯二篇已下。縱三根露。但能生善。皆成僧用。名之為劣。從此已下。正明和合之相。
 
[0693b11] 須知嘿然呵舉之相如前說等者。立云。此是上座約勅大眾之辭。汝可須知如此事等。如法僧事須知忍默。若作非法事。即須呵舉。若無善伴亦須嘿忍。又云羯磨若成須嘿。不成須呵。言如前說者。有云如前別眾文中。應來不來。三業不集。非和合也。翻非成如。是名和合。嘿然者。舉舍利弗事也。呵者[1]取現前得呵者呵也。舉者如約六群往說戒處立。恐僧舉也。並是別眾。非和合相。
 
[0693b19] 即隨次出如沙彌別法中者。立云。夫言說戒時。沙彌若說五德十數已。上座須告言。若聞三下聲。可須集來也。餘有住者須明足數不足之相如前者。立云。此是對眾簡德也。前第四門簡德優劣。則是屏處簡之。與此不同也。
 
[0693b24] 二違心立治及無心領則無乞詞等者。如三擯四羯磨。並是違心立治也。如治調達。豈有肯來乞也。言及無心領者。即與狂痴羯磨是也。應作舉憶念證正知法者。舉謂僧中德人。舉告僧言。某比丘犯罪。舉已為作憶念者。謂某處某時。共某人作某罪等。言證知法者。凡欲以事陳告。審得其情。要須知法智人。證正其罪。然後加法。濟云。證正知法者。即調達破僧。說五邪法已。佛令僧作羯磨。差舍利弗。往報白衣。證正調達。知其所作非法非毗尼非佛所教。故曰證正知。作此羯磨。故云法也。双牒事法者。說恣是事。羯磨是法。並例准知。
 
[0693c11] 廣如別法者。立云。此明下結界文中自明。不得說欲。安居文中自明受日。無有乞辭。故知若具九緣處。至當處文自明。故曰也。亦可指羯磨疏中云。就此十緣。通簡有五。一相攝。二有無。三先後。四成壞。五廢立。初相攝者。謂將律中僧法事界以來。攝此十緣也。第三四五六七等五緣。並攝在僧。九十兩緣。並攝在法。初八二緣。通攝歸事。第二一緣。則攝在處。問如第四緣。僧集約界。文盛談處。豈是僧收。答界為法托。如第二緣。今此第四約界。明僧集之遠近。能集在僧。不唯界也。二有無者。有人言。結界無欲。故削第七。受日差人無乞。結淨不唱其相。故削第八。今解不然。並須具之。結界無欲。立緣顯之。受差無乞。豈不須告。告即第八陳情事也。結淨不唱。此不尋文。律云應唱房名。其事極顯。若不先陳。何由結法。故須具十乃鏡是非。豈唯眾法須此十緣。對首心念非十不得。但指對首一法以歷十緣。如受衣法。五大上色義加不成。即初緣也。事通兩界。即第二緣。口召對人。即第三緣。約界明集。有則對首。無則心念。即第四緣。前對相可。即第五緣。痴鈍非數。即第六緣。取欲非法。即第七緣。執衣言議。即第八緣。勅前審諦。即第九緣。答問可者。即第十緣也。三明前後者。法事分二。諸律先和後欲。由取答緣以應欲務也。四分先欲後和。文如戒序。後德衣法中。由說欲時。但言如法。[1]知何不通。必和居先。義亦無妨。不由前後即說成敗。二事前後者。如結界竪標。須在第三。如標唱相。還復第八。如是例舉。可以情求也。四成敗者。第二四五六七[2]等五緣。事現方成。或有闕名壞。何以然耶。二界分相。為法不同。少有差違。不成羯磨。餘之四緣。通是別眾。或是非數。不成人用。其第三緣。則有不定。若分衣食。要打犍槌。但打不集。隨集無犯。此是約相以通法也。若作羯磨者。律中雖令作相。不來更相撿挍。故知初雖約相。終須身集。不以鳴槌便免別眾。故不作相有得成也。問答兩緣。正是和舉。不問失法。理亦通成。其第一緣。通評四法。最須加礪餘九方陳。其第八緣。通有成敗。布薩眾具有闕法成。但是作法軌儀。其實在說行淨違教輕罪。若結[3]界標相少缺不成。由羯磨所牒。准標結相故也。第五廢立者。謂古師立緣。互有出沒。如并部願律師。依德衣法。以立六緣。一僧集。二和合。三簡人。四取欲。五問緣。六答意。至於界托。全不顯之。致令依文。在自然之地。輙行受戒。斯一迷謬。至今不革。若如相部律師。通收為七。或云六五。一者假界。二能秉僧。三簡異眾。四與欲清淨。五因本起。六問答緣。七正作法。此則合緣同本。根條混乱。問答分人。題相各別。義不容一。又云差人具六。無因本也。結界具五。以無欲故。今云若不列欲。何以知結界無欲。故不可略。此上十緣。乃異諸師。非敢苟異。理自不可同也。略述如此。上來十段不同。總釋第一作法具緣門義竟。
 
[0694b10] 二明立法通局者。深云。眾法及對首。約無人時。通心念作者曰通。若但心念不通上二曰局。初相攝分齊者。深云。相攝對上通字。分齊者對上局字也。濟云。言相攝分濟者。一舉法則攝八種羯磨。二舉事則攝情非情等一切羯磨所被事也。三舉人則攝一切僧。僧有七種差別。始從一人。終至二十人僧也。四舉界則攝一切作法自然。自然有空聚不同。作法亦有大小差別也。二別舉成壞者。法不孤起。終須四緣。隨義明非。不過七種。七種之義。廣如下釋。既有二門分別。今即是初。
 
[0694b20] 一法者。即心念對首眾法也。二事者。即羯磨所被之事。如受戒懺罪等。三人者。即一人僧乃至二十人僧也。四界者。即作法自然也。今且略標。下則一一牒釋。
 
[0694b23] 事是微小者。謂六念及悔輕吉。是微小事也。或界無人者。即如受衣。是對首法。說恣是眾法。由界無人。開其心念也。今自行成無犯戒事乃至作法不成等者。且如比丘有衣須得說者。犯於捨墮。則是犯戒。由界無人。開以心念說淨。令其不得罪。是無犯戒事也。如受衣說淨。名為自行成也。
 
[0694c05] 上來辨心念義竟。下明對首之法。謂非心念之緣及界無僧並令對首等者。即但對首也。言及界無僧者。即明眾法對首也。此通二三人或至四人如下說乃至同秉法等者。此即是眾法對首也。如二人三人。俱開秉之。
 
[0694c10] 言或至四人者。謂自恣時。若有四人。對首不得秉眾法。一人為五德。三非僧故。若是說戒。四人得成。又如懺捨墮。四人但秉眾多人法也。
 
[0694c13] 二眾法對首同前眾法心念者。謂同前四種法也。故上文云。謂本是僧秉。亦界無人。故開心念。心念是何。即說戒自恣。僧得施及亡人衣等是也。事或輕小者。如懺捨墮。單白和僧也。如欲出家者。單白與剃髮。又如單白捨功德衣也。
 
[0694c18] 或常所行者。即說戒也。及自恣單白也。據此說戒等事。實是大事。但以常行故。不須懃懃。直作單白也。或是嚴制一說告僧便成法事等者。約作餘語。及以觸惱羯磨也。以闡陀比丘。身口二綺也。謂調戲耶綺躁擾亂僧語嘿亦常法。儀失度故。立制白斷。改名餘語。觸惱亦然。立云。身綺者。眾僧若坐。彼即立。眾僧若立。彼即坐等。口綺者。由數[4]求惱僧。僧作法諫。彼言。為共誰說。為論何事等。僧問汝何處來。答云過去來。問何處去。答未來去。佛令制單白斷。斷已更作犯提。未制白前作者但吉。景云。如五百問中眾僧立制單白。不許入市也。
 
[0695a05] 由事參涉義須通和乃至故云白二等者。立云。謂事參雜涉濫於大小也。有小故名參涉。若受日白二。為別人作是小。結解諸界白二。為僧故作是也。深云。單白是小事。若至白二。以涉入於大事。故須來也。
 
[0695a09] 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者。立謂。受戒是大。懺重是小。呵諫等亦通大小。如諫破僧及伴助是大諫。習近住是小。治舉亦有大小。三舉是大。四擯是小。濟云。受戒懺重三舉是大。四擯是小。今詳鈔中。且一相而判略云大小。若准礪疏。三種羯磨。細分有九。謂單白白二白四。各分三品。初單白者。如說恣常行。和情則易。名為下品。形法二同。別人利益。和情稍難。判為中品。餘語觸惱。以由惱僧。情過是重。情和極難。判為上品。白二三品者。結解諸界。眾所要務。情和最易。曰下品也。受日差遣。事兼為眾。或專私己。情和稍難。曰中品。離衣六年。處分之類。事專私己。情和最難。曰上也。白四三品者。如憶念毗尼。謂清人被謗。即沓婆也。僧作憶念。證其不犯。以眾同知沓婆是淨。情和則易。曰下。痴毗尼以狂時作故。聖開不犯。從狂止來。更不復作。今被他舉。僧作法此。證其不犯。以由前雖是狂。覩但外相。誰辨狂之虗實。故今情和稍難。曰中也。罪處所者。以其前引後違。或前引重後引輕。言辭不定。事最難悉。和情極難。名為上品也。言情容乖舛者。如滅擯諸諫治舉等。是違情也。立治之法。是乖殊也。若受戒懺罪乞法。是順情也。欲明白四之法。非全違情。故言容。容者不定義也。濟云。約能秉法僧。或情見不同。故曰乖舛。如有言自種華果教種等。或通供養。此是好事。何勞治擯等。或有言。此是污家須治。由此言見不同故。言乖舛也。故云白四等者。礪云。此並事有三品。故法折半。如邊地開五人受戒者。以中邊折半故。如受日三等。羯磨對事為三之類。言中邊折半者。謂中國用十人。此邊方用中國之一半。故但五人也。受日三等者。亦是折半。十五日是一月家之半。七日是半月家之半。羯磨對事為三者。謂亦是折半。白二是白四家之半。單白是白二家之半。此皆約事輕降。故法隨减也。
 
[0695b16] 若通前二則一百八十四法者。前二即對首并心念也。明前但心念中有三。對首心念有七。眾法心念有四。眾法對首又四。合成十八也。其但對首。復三十二。并十八是五十。將此五十。配眾法一百三十四。應是一百八十四法也。其但對首文中。唯列三十一法。今則除尼白入僧寺。并尼請教授。唯二十九法在。更將白食前食後詣他家。及受波利迦羅衣(此云雜碎衣亦曰助身衣)。及捨。即是三。并前二十九。是三十二也。
 
[0695b24] 答此乃總標非定如數者。此答意云。常聞百一羯磨者。非唯數有百一也。還如百一供身物。可即唯有百一也。然百是數之極名耳。故羯磨疏云。如常所傳。百是數之總名。隨事皆一羯磨。故言百一羯磨也。其十誦中有百一羯磨。故言亦可引用十誦也。故伽論怜有百一。謂單白有二十四。白二四十七。白四三十也。
 
[0695c06] 細尋此一門上下橫括庶無差貳等者。謂將此一門。冠下諸篇而用之。如受戒說恣等。文中更重明。直須望此一門成壞。得識其相也。言庶無差貳者。庶由望也。立云。差貳者。只為差故成貳。向若不差只是一也。應師云。貳之言二也。爾疋云貳疑也。言有二心皆疑惑也。
 
[0695c12] 答四分三語中及白衣說法中者。謂未制羯磨之前。三語受戒。即三歸是也。初則三歸受戒。後為無和上闍梨故。無人教授。則犯戒。種種非法。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於大食小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所以佛令立和上闍梨。羯磨受戒。前三歸者。既見羯磨受者。法式既多。疑我前受不得。白佛。佛言前三語受。是名善作如法羯磨。即是受戒也。言及白衣說法中至言是羯磨等者。謂說戒犍度中。為俗人受三歸五戒等。皆名羯磨也。欲明羯磨既名辦事。事亦何簡大小。如心念之法。亦辨眾法等。名為眾法心念者是也。
 
[0695c23] 上來釋法義竟。從此已下。就於事明也。謂羯磨所被之事乃不重明者。謂羯磨所被之事也。如前總列一百八十四法。應須更列一百八十四事。由前標法竟。不更重明所被事也。直顯非也。又云羯磨是法。法必銜事。事必銜法。此文但明法。不更出事相也。下諸篇中。自顯其事。如說恣懺事等。問今言更不重明者。此文意似前已明事竟。答即前十門中。初稱量前事門。及第八陳本意門。已辨事訖。
 
[0696a07] 所被事中通非情者。如捨懺治擯受戒。是情。結解諸界是非情也。若一緣有差悉並不成等者。然今文中。自解緣有差之義也。從何者已下。即是解緣差義也。濟云。且如情事中。為他受戒。於身無遮難。衣鉢已有。是前境實也。非情事中。即如結界標相分齊。如教而立。亦是前境實。故曰並合前境是實。若反此者。即名一緣有差也。
 
[0696a14] 不覆藏與覆藏羯磨等者。如犯僧殘竟有懺。何須與覆藏法也。此謂有藥有病施不相當佛判不成者。彼瞻波中舉三舉四擯等。約三舉人。有二十一非。七句番成如二十一非。正是施不相當。言二十一非者。不見不懺不捨為三。不見不懺為四。不懺不捨為五。不捨不見為六。合三為一。成七。三遍數出。即是二十一非。翻非成如者。有罪翻前二。不見翻後兩(云云)非情事中二房羯磨妨難不成者。上既言所被事中。通情非情。此下則解非情也。有主房無主房。要無妨無難。作處分羯磨得成。若互有若俱有。雖與處分羯磨。皆不得成也。離衣等必須兩具者。立明。有病衣重。名為兩具。作法得成。雖有病衣輕。無病衣重。加法不成。杖者即老病開杖絡囊。要須身病又老。故名具。非謂直爾投杖。即須乞[1]須。明了論中。極有明文。有人解云。平常[2]投杖。即須乞法。此大妄也。此是濟解。南山意云。老病之流。故聽[*]投杖。今人無病。不假快羸。常策長杖。作大物相。此令長慢。正乖法式。亦不許[*]投。及如三階家。鉢絡即是絡囊。亦犯此條。據佛教中。鉢唯手捧。
 
[0696b08] 上來釋事義竟。從此已下就人以明。下有三人者。即是僧。眾多人。一人也。僧中有四如前所說者。集僧篇中。具明四種用僧分齊義竟。四種者。即四人僧。五人。十人。二十人僧也。故知僧中有四。今此更不重明。直列三人一人法等也。法之與事決定不得者。立謂。上四種之僧。但得秉於僧法。不得作但對首但心念。法之與事。若將前四僧。秉此二法。一向非也。有云。法謂說恣等。事謂結界淨地等。事中還有法。攝法以從事。故得事名。或攝事以從法。故得法名。
 
[0696b17] 二三人中具立二法者。立謂。二人僧。三人僧。但得秉但對首并眾法對首。二人秉但對首。三人秉眾法對首。故曰也。兩界無僧盡須集之乃至更須改法者。即作法自然。要須盡集。方無別眾。若二界有人。則是根本眾法所攝。不得對首秉也。三十捨墮須問邊人者。據懺主受他請時。須問邊人。非是正懺罪時也。亦有通須問者。此是五分律明其九十單墮。若在覆處。須問邊人。及露處一尋內亦爾。上明九十單墮不用問者。一往判耳。今則明其懺三十九十。但須問邊。故曰通須。有人云。亦有通須者。謂通問不[3]同也。只是有通用問。有不通問。若覆處即用問。故曰通須問。若露處尋外。即不用問。故曰不在通問也。若持衣說淨不論通別者。謂不須問邊人。此則全不通。何須言之。故曰不論通別。又解。若持衣說淨不論通別者。立明。持衣等。一向不須問邊。界中無有制令盡問。故曰不論通。亦無別擿五三合問。故曰不論別也。若是心念一向非分者。謂心念法。但自秉之。一向不須問他也。有云。心念之法。若將對首秉者。非其分也。必有其事隨緣作之者。謂心念之法。如六念悔輕吉等。得緣即作。不須問於邊人也。
 
[0696c13] 若據所秉如前法中者。濟云。指前大門有四。一法。二事。三人。四界。今却前第一門法之文。故曰法中也。立明。如前相攝分齊文中明也。立解是。若作但心念法不論同別者。謂作此法。無有別眾之過也。
 
[0696c17] 四約界者四種自然者。即蘭若。聚落。道行。水界。此四界上。若約眾法。唯得結界。及一二三人眾中雜法者。立云。分亡人物說恣等。名雜法。雖是眾法。今若無人。唯得對首心念秉之。亦得自然地上作也。四人自恣並得秉之但須盡集者。立明。界有四人。欲作自恣。猶是對首而作。故得在自然界也。亦得通二人者。即僧別也。言法通三種者。即心念對首眾法也。
 
[0696c24] 數人說戒者。文中言。齊爾許比丘坐處結之。故曰數人也。此三小界因難曲開但作一法乃至非久住法等者。濟云。謂三小界結時。文各不同。唯得各作一法。不得互用。如說戒小界。則更不得於上作自恣等法。唯得各作一法。即須解却。故曰但作一法。
 
[0697a05] 四者戒場乃至大界並有通塞隨相可知等者。景云。說戒自恣。乞鉢捨懺。亡人衣。無難不得在戒場。要在大界作。故言塞。有難則通。若受日解界。一向不得在戒場上。是塞。此是通論。若如先依蘭若安居。後結界者。隨二界受日。此不定。餘二定也。有云。說恣乞鉢捨懺等。要大界作。名塞也。餘通二界。曰通也。立云。就中並有通塞。如說恣有難得在場曰通。無難局大界曰塞。又云。如是乞鉢捨懺下有八法。要本大界名塞。此是大界家塞也。若其餘不列者。事通戒場與大界秉之。此名通也。故知局大界作者曰塞。通二處作曰通。有云。如結界羯磨。亦有於自然地上秉。亦有於作法地上秉。即衣食界是也。此曰通。若其餘羯磨。要作法地秉曰塞。此解好。上言乞鉢捨懺。是一事也。非謂衣財之捨懺須知。賓云。此乞鉢行懺。罸令用舊持新。奪其好者。將入僧厨。留一惡者。僧中展轉。取最惡者與之令持。既奪入厨。場上無厨。不許於場作法。亡人衣法者。謂亡人輕物。利通十方。不許於場而獨分也。受日者。由場不許僧住。[1]則不許僧住。則不於中作夏。何得於上受日也。解界者。結解俱不許遙。何得於場解大界也。結衣界者。攝令人衣同處故。結不失衣界。場非僧住之處。何得於中攝衣。又復衣界。[2]稱大界起故(解則義同)。淨地者。本防宿煑。場無僧住。何須結淨。又復淨地依大界起故。受功德衣者。本為夏勞開受。場非坐夏之處故也。(述曰)此中略辨。其理未盡。准礪疏中。更有處分癡狂四月覆鉢八德不禮學家。亦局大界。造房處分。表眾同知。別向場作。大眾寧委。故祇中尚不許。異界客僧。來此處分。故定局本住處也。痴狂為障說戒。或來不來。故與羯磨。然場不許說恣。何得於上與狂法也。四月者。試外道也。隨順眾僧。表信已具。須與受戒。場中非僧住處。寧得於中作法。四月共住耶。覆鉢者。制眾不往場中作法。眾不知故也。八德者。若八德人。報覆鉢家。此語俗士。制僧勿往。差人報彼。欲使改謝。若於場作。僧既不知。後往不息。不禮者。為僧作也。於場作。尼眾不知。恐後見此僧。猶加敬也。學家者。作法不往。須眾同知。場中別制。眾去寧絕。
 
[0697b16] 上來釋相攝義已竟。下明成壞之義也。法不孤起終須四緣者。即上十緣。束為四也。即人法事界。此四上已明是也。此已下明非也。言成壞者。如即是成。非即名壞。壞相雖多。不過有七。律中准約單白白二白四。明其七非。對首心念。未見其解。今鈔家義立。通有七非。心念既得名羯磨。何獨不辨其非。但律缺耳。即序中云。文斷而以義連。即斯事也。今以將人法事三種。作三單三雙一合。為七辨非也。
 
[0697b24] 謂以此法對人而作者。本合獨秉。但心念。今對人作。即是人非。口不明了法不稱教者。心念之法。要須口說令自耳聞。今說不分明。是作法不稱其教也。六念等事一一非法者。其六念中。有背請。別眾食。衣鉢具缺。受時年夏。此屬事也。每日牒誦。事須稱實應其教法。今則妄牒。黑月云白。衣缺云具。妄陳言說。故曰事非。
 
[0697c07] 數同於上隨事對法各有別相者。謂指前文。約法而明。辨對首心念。有其七種。即安居。說淨。受藥。受七日。受三衣。及捨受鉢等。故曰數同於上。隨此事來。則有法相對。故曰隨事對法各有別相也。
 
[0697c11] 自不依他者。界中有人。不依對首而作。故曰人非。又解。夏中安居。不依持律者也。濟云。謂不對人而作。非是依第五律師也。時非夏限處有緣難等者。即四月十六日。方是夏分。今乃四月十五安居。故名非。言難者。師子虎狼也。界內別眾自犯六聚者。明此說戒。本是眾法。為無人故。方開心念。今界有人。心念獨作。故落人非。又說戒之來。本被淨者。今犯六聚。不應說戒。即律文中。犯不合聞。犯不合說。不陳三說者。立明。心念說戒文云。我某甲比丘清淨。還須三說。今若一說。目是法非。眾具有闕者。謂先須洒掃。次辦華籌香水等。鳴鐘待客。若無來者。方開心念。今不依此。故曰事非。言時非正法者。立云。平旦而作。名非正法。由不待客比丘。又解。約日時之非。謂十四十五十六日名時。異此時非也。
 
[0698a01] 有呵者呵者此屬人非者。羯磨疏問曰。呵不止非。與得呵人呵。有何別耶。答約人明呵。情不同故。成別眾也。約法不止。異同詳秉。故入法非。又解。德人吐辭。義須依住。住則是別。法不可非(謂聞呵即住。但是別眾。故言別。但是人非。無有法非。故言法不可非)。不住乖法。人法俱非(謂先呵之人。望不合呵。此屬人非。今聞呵不止。又是法非。故曰人法俱非也)。疏又云。得呵人呵者。能敗法人。是別眾也。聞呵即止。雖止亦非。即[1]即人非也。若不止者。自是法非。但以法假人弘。有呵須住。自言我是聞呵故去。去是法隨。住是非。不忍而說。義非獨建。故是法敗也。故礪云。汎論呵者。含有二義。一謂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意謂上是人非。下是法非)。又云。凡呵羯磨者。自呵或語傍人。此亦成呵。故五分云。若同界比丘乃至使比座聞。是為成呵。准此文者。雖不對秉法人呵。直共比座。評論成否。亦是呵限。即落非也。此皆約正誦羯磨時也。五大色者。青黃赤白黑也。及以上染者。真緋真紫也。財是不淨者。即五邪販博所得。故知販博邪命得財作衣。加法不成也。
 
[0698a18] 五眾法對首四人秉法第五受欲者。謂界內五人。應須盡集一人說欲。餘四對首自恣。故名人非也。互相陳等者。知他有犯。不舉發也。言說不明了者。此謂正自恣時。說文詞不分明也。時非夏末等者。謂佛令安居竟自恣。今夏未竟而作。是事非也。言眾難不具者。謂僧眾若有難事。開增自恣。今[2]有難而作。屬事非也。
 
[0698a24] 界內別眾人[3]不清淨者。此明懺墮。要對淨戒。以犯戒故。不得受他解罪。名人非也。輕重同法者。謂如應量衣。應作提懺。不應量衣。須作吉懺。今總作提懺者。名為輕重同法也。又解。根本提重。覆吉是輕。又可根本覆吉是重。從生是輕。又經說嘿妄是重。從生是輕。今則同時而懺。不陳名相。直合而悔。故言輕重同法。持犯不分等者。立明。曾經說淨。是持非犯。未經說淨。是犯非持。今既混亂。俱將盡捨。故云不分。亦可約犯捨之衣。著用得吉。今未著用。妄言犯吉。若經說戒嘿妄有犯。今未經說戒。妄言有犯是也。亦可如離大衣。隨離者順牒。今但言離三衣是也。言妄陳言說者。謂衣不犯捨。今言犯捨。是妄陳說也。財非合捨等者。立謂。應屬法非。今望財體是淨。不合捨故。今則名為事非也。如羯磨疏云。衣財散落。染淨未分。通將入捨。以是事非。又如畜貿二寶。但合還主。今捨與僧。是名不合捨也。文乞蝅衣。但令斬壞。不合捨之與人。今將捨者。故稱不合也。言有過不陳者。謂提吉兩愆。不陳多少。言界非作法者。謂在自然。輙秉羯磨也。衣物不集者。十衣犯長。但捨七八。故曰不集。妄輙[4]托人之類者。言我此犯長衣。遙心捨與某比丘竟。心元不斷也。立云。捨懺之時。衣物不盡。還來見本所忘之物。方言我將施人。由本無心。所捨之衣還為所忘者染也。
 
[0698b22] 七白二中不盡標盡相而集者。景云。標謂欲結界分齊。相謂自然界分。此即標寬自然界狹。須盡標集。若盡自然而集。即犯別眾。此舉標寬相狹為言。若標狹相寬。盡標集也。舉院相圍。即院為標也。此相謂自然相也。若准古師。但盡相集。何須盡標。由未加法。無別眾罪。鈔主從急。故制盡標。據了論三由旬齊內須集。意可知也。私云。了論文別。鈔家錯准。下當廣破。得呵人呵者。簡餘被治。七羯磨人等。名為非得呵人也。礪云。此中呵者。情乖故呵。呵成別眾。後文呵不止者。情同故呵。由秉者非謂言我是。聞呵不止。即屬法非。名為呵不止非。作法闇托又呵不止等者。立明。唱相既不明了。致令作法之時無所依准。不知畔齊。如闇中托物也。又云。不識標之處所。妄指山谷。濫委林樹也。標相及體三種分齊混然一亂者。立云。墻壁樹石等是標。相者所唱者是也。若從內唱。標在相外。若從外唱。標在相內。言體者。即所結之地也。羯磨疏云。唱者之所據曰標。羯磨之所牒曰相。作法之地曰體。今不識此三種。名混亂也。不知彼此者。以標望相。標則是此。相即是彼。以相望標。相即是此。標則是彼。二界錯涉等者。立謂。大界戒場相交涉。中間不分自然空地。故曰也。亦可約二个別住作亦得。重結交互者。前人既結[5]後人不知。更於上結者是也。即此重結前後互作。故曰交互也。[6]遠唱遙結之類並不成就等者。明有人於戒場上結場竟。即於中遙結大界。是不成也。又有人先立三種標竟。於大界內坐。先遙結戒場。亦非法不成也。
 
[0698c24] 人雖五百等者。景云。此是縱詞。謂聊舉五百耳。言一一人中五十餘法者。立明。如足數文所明也。通諸部簡人。合有六十三人。今言五十餘者。有十三人。是義立也。自意云。足數文中。列懺僧殘四人。謂行覆藏人。本日治。六夜。出罪。并十誦三人。將為不足數。故有六十三人。此是通家不足數義。若約受戒。四分中開停僧殘行法。應他受戒。是生善緣。開濟前務。此文既明受戒除七。即有五十餘種(此解好)。受前進止八種調理者。立明。受戒篇中。前有八門條牒。及至受時。當第九門。頌曰。請置差往喚。乞白撿羯磨。至受戒當見。今明。於八門中。雖復調理次第。及至受時。即白讀羯磨。故曰執文無差也。又解。八種調理。及與正受。俱不知法也。
 
[0699a13] 當法自成不相通練者。立明。束[1]艮為三。離分即八。皆是約界人數多少。得秉何法。隨人多少。各相成不相通也。又云。如白四法。不練餘心念對首等法。又如但心念。亦不通練餘對首心念法也。又如本是對首之法。豈得將為眾法也。本唯有三。約緣故分八相耳。別眾一法多或通之者。謂但心念。但對首。則無別眾。其餘眾法對首。眾法心念。若界有人。便成別眾。若界無人。則無別眾。有無不定。故言或通之也。或是不定詞也。欲明上之八法。約界無人。離成此八。界若有人。唯歸三法。若界有人更為八者。容有別眾之過。故曰也。
 
[0699a23] 上來多段不同。總釋第二成壞門義竟。從此已下。次釋羯磨正文也。見增減一字謂為非法等者。立明。鈔意云。我若不具明通塞。恐餘人見增減一字。疑其非法。然成敗實由一字。但不可膠柱其心。須知處所。若羯磨正體。不得加減。若所牒緣牒事。增減無失。言不得雷同者。借以外事也。如天雷時。百鳥同驚。萬雉咸雊。故曰雷同。今用此言者。欲明見他增減一字。須知處所。不得雷同。謂言俱不得加減也。
 
[0699b07] 曾不改張有無者。且舉受日羯磨文中。有佛法僧事。受過七日法。忽有看病緣。即須改張。除文中佛法僧事之無。增看病之有。未解如此改動。故曰曾不也。言張者。如琴弦若惡。須更別張。今借此言用也。書云。罕或更張是也。或第二第三等者。此是出法家語。今依文誦。可恠之極。老師多犯。或無文稱事者。景云。如受日羯磨。無乞辭。輙內乞詞者是也。慈云。如看病賞勞無六物。將餘物賞者。無文但有其事。又如蚕綿。不合入捨。今將入捨。無文有事。今若妄牒入法。皆非也。此中數句。皆是欲釋羯磨。且商略諸迷之背也。有文無事者。立明。如分亡人物中。有賞勞三衣六物之文。今闕衣物。名為無事。或可約看病者無德。亦名無事。今依律牒衣賞名之皆非法也。又如結淨地。律有結文。而無唱相事。以羯磨牒唱相事。亦不應法也(此有藥無病。亦不稱法)。俱有俱無者。謂有病衣重。開離大衣。名俱有也。無病衣輕。無文開離。是俱無文。又云。如亡人有三衣六物。看者具德。名為有事。律文俱牒合與。名為有文。其事與文兼備。故曰俱有(此是有藥有病。故稱法也)。若六物既無。看病缺德。名為無事。律不許賞。名為無文。今輙加法者。一向不成也。致使傍人加改重增昏亂者。立云。此上不識聖教之人。見他作羯磨。或時有增減。自心轉疑惑昏亂也(此解惡)。深云。傍人加改者。謂秉法人既不識增減之意。傍人即教。使此秉法之人。轉加昏亂也。
 
[0699c06] 闇誦不入心府至久聞等者。府由舍也。謂不入心舍耳。言執文高唱等者。即白讀羯磨也。言呈露久聞者。呈由示也。露者顯也。謂我曾見聞此白讀之人。故云也。
 
[0699c10] 觀事乃同於法者。且如受戒一事。謂三衣等師僧如法。身無遮難。是事。白四聖教是法。人問云。若个是事。若个是法。乃答言。身無遮難。衣鉢師僧如法是法。白四羯磨是事。一對反之。故曰觀事同法也。又解。羯磨五句中。第一第三第五句是法。第二第四句。即衣鉢等名是事。今則不了此事法。見法言事。見事言法。聞他增減事中之言。謂亦同法不得增減。故曰觀事同法也(此解好)。而人事兩緣冥逾夢海者。人是能秉法僧。事謂所被之事。如前七非中。人非事非。俱不識也。逾是越義。亦是過義。明其冥[2]漢不識人事兩義。過於夢中見物。又如遠望海中。不知其深淺際畔也。量時取法全是師心者。立明。如有難。佛開略自恣說戒。然難有遠近。故略亦隨長短。今難猶賖遠。即便單白云略作自恣者。即是量時取法。故云全是師心也。又如戒場上。唱三相。結大界者。並是量時取法也。結罪罪當深罸等者。不以愚痴得脫。隨作犯根本。更增無知不學罪。故曰深罸也。
 
[0700a03] 言同法之儔者。二人為伴。四人曰儔也。
 
[0700a04] 正宣情事者。立明。今僧白月十五日是情。布薩說戒是事。事順法應也者。字林云。應(於興反)應者當也。謂事法相稱曰應也。今明。所作說戒之事。順於聖教。眾既清淨。和合無諍。人如事如。在緣既具。秉羯磨法則成。法能被事。法有成濟之功。事無納非之目。故曰事順法應也。
 
[0700a10] 各有其志也者。謂意志也。謂上雖明單白。解釋已竟。但是明說戒單白。今則是白四家單白。由二文不同。故重引解。准理不用更明。然恐後學生迷也。又言各有其志者。單白白二。兩意不同。故言各有其志也。
 
[0700a14] 二是沙彌某甲從和上某甲乃至牒緣兆正宣情事者。立云。從此某甲和上某甲。乃至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是情也。從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衣鉢具者。是事。故曰宣情事。言緣兆者。應師云。兆猶機也。事先現也。亦曰形兆。有云。如萬物初欲萌曰兆。運運生長。欲明單白之時。猶未得戒。但是發戒之萌兆也。謂有兆朕耳。今羯磨受戒。一發已後。能生萬善。運運增長。至於佛果。如上萌兆。漸向生長也。立云。兆還是緣也。如世卜筮於吉凶。則事出於封兆。明今受戒要假其緣。即衣鉢師僧也。今欲知其得不。驗緣乃知得戒不得戒也。得與不得。出自緣兆。緣具則得。不具不得也。又解。兆者表示也。意明今集僧作法。告僧[1]今聽欲作何事。舉此緣來。表示擬作受戒之事。如龜蓍(音尸)之封兆。表吉凶之事也。
 
[0700b04] 告眾重聽乃至決判之緣等者。白中已言大德僧聽。今復言之。豈非重聽也。正辨牒緣及以根本至量其可不等者。謂從此某甲從和上某甲。乃至年滿二十三衣具來。此是牒緣也。從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此是牒根本。故曰正辨緣及根本也。從謂字已下。是釋成根本意也。單牒根本決判成就者。謂但言僧與某甲具足戒。不更言此某甲今從某甲乃至三衣鉢等。故言單牒根本。不更牒緣也。
 
[0700b12] 若事輕小無有緣起至不牒事等者。總舉白四事大。皆有緣起。故有第二句。就輕小中。無緣起乞辭。則無第二句。無緣起者。如差人等。但有四句。有緣起者。如諸結界。須比丘唱相。如說戒則行籌唱告。皆是緣起。則具五句。又無乞辭者。但有四句。若有乞辭。如受戒懺罪等。則具五句也。則白中五句。除第二句者。即如受日羯磨文是也。若有第二句內乞辭者。即如受戒羯磨文是也。
 
[0700b20] 文隨事顯故限局等者。立明。以牒緣之文。隨前事而顯。如作說戒。牒其說戒。不得云自恣。名文局也。義則通。是告僧故。曰義存告眾。言決判成就故通一切者。謂此第二第四兩句。文雖局。事義則通一切單白也。由一切白中。皆有牒事告眾也。
 
[0700c01] 白二白四中間牒緣牒事者。且如白二結界。則有緣有事。文云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大界相。此曰牒緣也。從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此曰牒事也。又言牒緣牒事隨機不同者。羯磨疏云。試為舉之。如結界云。舊住比丘。謂牒緣也。牒方相者。謂事本也。說戒白云。今僧十五日。亦是緣也。布薩說戒。亦事本也。受戒白云。某甲從和上。乃至三衣鉢具。並是緣也。今從僧乞受戒。即事本也。如是例通。一切羯磨。緣本皆同。至第四句中。單牒根本。略却前緣。不得雙牒。所以知者。故結界文第四句云。於此相內結大界。豈非單牒本所為事也。說戒第四句云。和合說戒。亦是本也。受戒第四句云。僧與某甲受具。亦是本也。本義是同。故曰義通也。上約白中如此。就後羯磨中亦然。故疏云。羯磨法中。亦有單複不同。謂誰諸長老忍前。緣本雙牒。長老忍已後。單牒根本。勸僧和忍。今約文作。如結界。此住處比丘為緣。僧今結界為本。誰諸長老忍僧今結界下。直明結相竟。下牒於舊住。此略緣也。餘白二准知。受戒亦爾。誰諸長老忍前。還誦白中第二句。緣本雙牒。長老忍後單牒本云。僧今與某甲戒者嘿然。不忍者說。餘白四例然。據此模軌。豈有浮亂。
 
[0700c21] 誦文亦失者。只為不辨前事。所以即失也。
 
[0700c22] 羯磨中頭尾一言不可增略者。立云。舉一例諸。羯磨正文。骨有四句。在文可尋。景云。此舉頭尾也。誰不忍者說之中間。豈得增略。舉頭尾。以兼中間也。此解不然。濟云。此非約單白上明之。[1]真是約後羯磨中明之。羯磨中。唯有四句耳。兩句是法。兩句是牒事。從僧已忍下。非羯磨正體。直是結勸辭也。今云頭尾一言者。頭謂大德僧聽。尾謂誰諸長老忍(此解未詳)。有言。大德僧聽是頭。誰不忍者說。是其尾也。
 
[0701a06] 增繁減略詁訓不同者。應師云。詁訓者。古文作詁。今作故。同用姑護反音故。說文云。詁訓者古言也。訓由導也。又羯也。欲明古來翻譯音旨不同。致令繁略不定。如或云大戒。或云具戒等。文義不失。詁訓所傳非無兩得者。如云大戒具足戒。皆得。且如和上一義。隋朝彥琮譯取梵音烏波弟耶。唐三藏即云漚波駄耶。舊云和上。皆是梵音輕重不等。此正翻或為親教。或云依學。以漢類梵。彼此皆成。故言非無兩得。雖語有別。取義兩得也。
 
[0701a15] 然羯磨戒本作法相似者。律云。若不誦戒羯磨。盡形不離依止。故曰相似。豈不合誦耶。
 
[0701a17] 羯磨聖教佛制誦持況於呪術者。此語倒也。應云呪術尚令誦持。何況於羯磨(此解非)。自意云。況於呪術者。此謂訓況也。謂律序中。將戒以比況於呪術也。故律序云。為一切人故。降伏諸魔鬼。神仙五通人。造設於呪術。為彼慚愧者。攝諸不慚愧。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已說戒利益。稽首禮諸佛。欲明佛制教況於呪術。呪術被事未聞白讀。羯磨被事。豈不須誦。無有此法者。無有白讀羯磨之法也。
 
[0701b01] 答律中十誦尼為僧作不禮等者。律中即四分律也。與十誦合明。故云律中十誦也。礪云。四分尼為僧。作不禮羯磨。事起迦留陀夷。罵打比丘尼。或唾或水灑。說麤語陵辱。云汝多婬欲事(云云)。諸尼舉過。白諸比丘。比丘為白佛。佛令尼作白二羯磨。不禮此迦留陀夷比丘。後若隨須。尼須為解。四分唯有此一法耳。十誦尼得與僧作四羯磨。不禮。不共語。不供養。不問訊。前一與四分同。故今鈔唯顯四法也。濟云。迦留陀夷初惱亂尼。佛教尼莫禮。猶得共語敬畏問訊。迦留陀夷既見尼不禮。又即嗔罵。佛令不須共語。猶見時相敬。又復生嗔罵。佛即令尼見時不須共敬等。不須現前自言者。約尼為僧作此四法。只得遙作。不須喚僧來也。作此法竟。無違八敬之法也。餘不互通者。如上來三法。僧為尼得作此法。尼不得與僧作。故曰不互通也。
 
[0701b16] 除所為作羯磨人者。謂雖不得對尼。及對俗人。說戒羯磨。若為尼出罪。及為俗人受戒。得對前秉也。立云。此中有通塞。不得一向而斷。若如尼欲學其法。得聞僧家作法。若為求解則不許見聞也。下三眾一向不合見聞也。獨為王說[2]戒令心淨者。立云。為王疑比丘半月常集。不知作何事。所以開令王聞。使心淨信故。四分十五嘿者。如律雜揵度中。舍利弗見羯磨。心不忍嘿。有三五十五種。初五不和合。五種非法嘿然。一若見如法羯磨嘿。二得同意嘿。三若見小罪羯磨。四別住嘿。五戒場上嘿。二五種如法嘿。一見他非法嘿(言不監物)。二見無好伴。三重罪羯磨。四同住。五在同住地。前十種有是有非。三五和合五種。一若如法羯磨。嘿然住之。二若與欲。三從可信聞。四若先在中。五嘿然而坐也。
 
[0701c06] 不同前解等者。謂不同古人解。故云前解也。古師云。至誰不忍者說。此是竟時也。今不同之。既云不忍者說。若說云何。故知約結歸之文是竟也。謂僧已忍下。方是竟處。必無人呵。亦可同古師解。故言任意兩得也。
 
○[3]結界方法篇第六
 
[0701c11] 先辨此篇來意者。前既明僧是能弘之人。次明羯磨。即所秉之法。人法已具。必有所被。所被之事。隨務不同。約情非情。通應於法。今茲結界。正被非情。然界是諸法所依。眾同之本。攝僧大要。故有此篇來。又解。初第一篇。顯其宗體。次有三篇。總辨其人。人即備矣。乃堪御法。故羯磨一篇。統收其法。但法不自立。起必託處。故此一篇。正明所托之處也。又可上雖明羯磨如非。欲作何事。事之所要。莫先於界。故有此篇來也。次釋名者。礪云。作法限約局此斯同。目之為結。彼此分隔。各有差別。名之為界。曰結界。又解。依其限約。加以羯磨。稱之為結。各有壃場分局。目之為界。若准了論疏中。西音名四摩。此翻別住。謂此住作法不通餘處。各不取欲。名別住。若依律本。俱云界者。加法約處。除彼局此。故曰界也。律中。云何界現前。白二羯磨唱制限者是也。此中廣明其七種結之儀則。故言方法。礪解。開結意者。良以羯磨說戒。任持正要。匡救綱統。法無過此。宜應同遵。理無乖隔。但以自然盡集。致眾勞疲。妨修廢業。特是可愍。大聖知時聽境局結。當處同法。為斯故是以須開。一開已後。凡秉眾法。非界不成。古人依了論。界者梵言四摩失者錯也。應知界者直四摩也。失屬下句。自是漢語失語過失也。失義有五種。故了論偈云。及四摩失有五種。(述曰)失謂過失。論自釋。立破國土。謂王不許破國土地。結為別住。此結不成。二破僧伽藍(云云)。三別住。相接為一相。謂兩界共以一石為相。兩邊各結。此亦不成。若共一山兩邊結成。由相大故。四別住半過本別住。謂相涉入。五以別住圍遶別住。謂不留自然地也。此曰五失。古師不細尋文。乃將失字。連上讀之也。立云。就此序中。大分為二。初從至許無乖隔來。明開結有益。二說序文來。明不結有損。今即是初。
 
[0702a17] 結界元始本欲秉法者。由律文云。非作法地。不得行僧事。故須結界。以秉於法。其原字厂(音罕)下作白。白下作水。謂清白之水。曰泉由原也。取其元始本義也。
 
[0702a20] 由羯磨僧宗綱要者。謂羯磨聖法之綱紀要務也。衣以領為要。網以綱為要。僧以羯磨為要也。有生善滅惡之功能。匡救佛法之用也。故前篇云。僧為秉御之人。所統其唯羯磨。即斯義也。像運任持功歸於此者。像是像法時也。運是轉義。欲明時移遷謝。從正法至像。從像至末也。若論任持佛法功益之先。歸於羯磨。但羯磨之設。假界而通。此言皆欲遠生起結界之意也。濟云。佛法唯以界為根本。若結界不成。一切佛法皆覆滅也。由界不成。受戒不得。羯磨不成。更復有何佛法可有也。廣說如感通傳。明戒場力等事也。理宜十方同遵許無乖隔等者。立明。佛在之日。三千界內。一化之中。凡有法事。並皆同集。故曰十方同遵。言許無乖隔者。謂一化內。謂皆須盡集。不許乖背隔越也。上明結界有益義竟。但為剡浮州境不是。第二不開結有損也。此即閻浮州也。亦云剡浮州。處大海中洲渚之上也。彌是遠也。亘是包闊義也。亦云遍也。此亘字。上畫是天。下畫是地。中間安日。謂上極於天。下極於地。中包於日。是遍滿義也。
 
[0702b14] 期要難尅者。立云。有二種難尅。一時難尅。如說戒或十四十五十六日也。二事難尅。謂或是說恣。或是懺罪。生善滅惡之事也。母論云。佛在世時。常在王舍城中說戒。至十五日。諸比丘。遠近不避疲勞。詣王舍城聽佛說戒。佛知諸比丘勞苦。即問諸比丘方所。隨其方所住處說戒也。恒事奔馳者。謂有得羅漢者。神通而來。不為頓極。若未得聖者。疲苦難言。
 
[0702b21] 一攝衣界如衣法者。謂攝衣以屬人。使無離宿之過。如下二衣總別法中廣明。二攝食界如藥法者。謂攝食以障僧。令無宿煑之過。如下四藥法中明也。二攝僧界是此所明者。謂攝人以同法。即是今篇正宗也。未制作法已前統通等者。謂同盡一化之地。並是統通自然也。此謂汎明天下自然之地。有此聚落蘭若水道等事也。
 
[0702c04] 或空有不同者。此明空是蘭若。有曰聚落。言水陸差別者。水謂水界。陸即道行界也。謂未開隨處局結作法之前。即此空有水陸。並盡須集等。故曰也。先且一化集僧。後因難集。即開作法須期齊幾集僧。則須四種自然。約此以為集僧。結其作法之界。不可更盡一化集也。故知非是先開。四種自然。但是相因故有。撿諸律文。并諸人共議。意並如此。既立宗竟。今須消文如下。後因難集便開隨境攝各有分限等者。此謂因開作法。則明集僧可齊此為限約。隨前自然之境。各攝其僧。故言隨境攝。謂為有結界。即開隨自然之境。攝僧作法。非是先開自然之地而秉法也。約處四種者。即是蘭聚道水等。言定量分六相者。謂約上四。蘭若有難無難。聚落可分別不可分別。并道水為六。
 
[0702c17] 二[1]者作法界等者。此正明作法界之意。上雖前明自然之義。非先開自然。[*]真是今文預前[2]手章自然集僧限齊也。由自然限約等者。謂此意云。向不開我作法。直欲單開四種自然者。則不可我情。又復若直匡開四種自然。不開結作法者。又地弱不勝羯磨。故下文云。或作大法。地弱不勝。即其義也。故知開作法之意。為自然不堪秉法。又大小不可依故。不堪單開四種自然故。佛開結作法也。立云。大共京中大德。平章此事。咸云先一化集既疲。即開四種自然。齊量同集。得秉眾法。故今鈔文云。聽開隨境攝。即斯事也。謂聽齊自然境內攝僧耳。既自然大小。不可我情。又不可用。不可捨。即開結作法。住處大小結之。若此而明。先開四種自然。後開作法。此解亦順文可尋。設有大小教文已定者。此明欲結大界之意。為護夏衣攝僧等。若依此自然。則不遂我意。復不可增減。為教文已限定故。如齊六十三步。一拘盧舍。水洒及處等。此並佛之誠言。制此限約。不可不用。有人云。設有大小者。大謂盡一化集。小謂隨聚落等四處集也。用則不可捨則非制者。此有二解。初明自然定量。有六制之大小故爾。今若依用。未堪稱遂我心。謂或有人欲得闊。此則大狹。後有人欲得狹。此則大闊。今若可用。不愜我情。今若捨不依。又乖佛制。或作大法地弱不勝者。即明羯磨法。有生善滅惡之功。故云大法。欲明自然之地。體分薄弱。不勝此羯磨也。令揩式軌定任情改轉者。此明開結之意。是模範軌則之義。不可移改也。非此作法餘不能辦者。謂若非此作法之地。不得秉羯磨之法。餘諸自然。不能辦羯磨事也。
 
[0703a20] 准強[1]一百里者。此明不知界量大小。如何引四分文中。十四日說戒。十三日先往。不得宿欲者。計應當日行。至合有一百里。欲出故曰強也。雖有二文者。即上四分并毗尼母論也。
 
[0703a24] 並三[2]百由旬為量者。梵之量名也。或言由延。或言踰旬。或言踰闍那。皆訛也。疏云。正音踰繕那。此無正譯。乃是輪王巡狩。一亭之舍也。同此方驛。豈局里數。大分為言四十里。相傳為定。何故有大小不同。立謂。亭住處。亦不定也。如今時驛頓等。豈定里數。或三十。五十里。隨中邊山川水草之便。即置。故有三品不同。合角量取者。立謂。此防巧也。今若直量。四[3]種有餘。故令角量。證前自結。定員非方也。濟云。今言角量者。恐從四方而量。角則長也。今合角量不廢界。亦界方但四方則减從角為量也。此謂中邊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者。中謂中國。邊謂邊方。山則高。川則下。如住此山頭。望彼山頭邊道可有十里。若更下山行去至彼山頭。長有十五里也。欲明約地高下。故由旬有大小。平地則四十里。山處則六十八十也。撿多論云。如一拘盧舍者。有四百步。拘盧舍者。摩竭國量。摩竭國一拘盧舍。當於北方半拘盧舍。以中國地平。是故近也。北方山陵高下。是故遠耳。又云。中國多風。遠則不聞皷聲。近則聞之。是故近耳。北方少風。遠聞皷聲。是故遠也。所以南北有遠近者。以聞皷聲有遠近故。云拘盧舍者。是聲名也。凡言皷聲所及處。是一拘盧舍。律師云。此是定義。四分衣法中。由旬准有八十里者。四分明琉璃王殺釋種時。諸釋子善射。放箭射王兵士。或十里二十里的者。王邊或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里的。中王邊者。或一由旬。箭至王邊者。釋子。皆持五戒。其箭不傷人及馬。但至馬前後。或中鞚韁。其王大怖。退歸欲休。時有智臣。諫王莫退。釋子持戒。必不傷人。王即前進殺釋子蕩盡也(云云)。今既言七十竟。即云一由旬。明知由旬應是八十里也。
 
[0703c04] 通用所歸准律文意應百二十里以下品為定等者。謂今通會諸文之說。有指歸。須准上引四分文。強一百里之意。應是百二十里也。言以下品為定者。謂上引智論由旬有三品。下者四十里。今准下品三个由旬。故百二十里也。
 
[0703c09] 尼結界准得方一拘盧舍者。立謂。即五里也。若有難亦得。准僧祗解本界。更結三由旬也。
 
[0703c11] 以僧數有四人眾起乃至二十人眾起者。濟云。中間越却五人十人眾起。故曰乃至四人眾起。非謂說戒。說戒令同集。豈得獨於作。蓋是懺中品之蘭。用四人僧。五人眾起者。即是准祇中。懺墮五人僧也。不得言是自恣五人僧也。自恣一年一迴作。豈得云數有也。十人即受戒。二十人即出罪也。又四人眾者。即杖囊等亦是也。戒場極小容二十一人者。為懺僧殘時。能所有二十一人也。大者須四十一人。通為尼出罪也。礪問。大界不得名場。小界獨得稱場名者。答言。大界處所寬遠。又是僧住處。本非專為滅惡生善。故從大受稱。不與場名。結界場意。本為別人。生善滅惡。有簡穢取精。如似世人治五糓之場。就喻彰名。故云戒場。若爾餘三小界。亦是生善滅惡。何不名場也。解云。竪標結者。久固作法之處。可與場名。餘三小無標。非是永久作法之所。且從數人處滿。以受其目。一為受戒。開結小界立。初且齊坐處結之。後沙彌來時。師僧退少許處。使受沙彌半身。作法即得成也。
 
[0704a04] 舊准戒場身外有界等者。此明古師立此小界。便即竪標唱相。今則廢之。何者。結此三小。本為難緣。遮惡比丘。今若身外有地。未免人呵。是以依文取義。必不然也。文云諸比丘坐處已滿。齊爾許比丘坐處結之。明知無外相也。言如正加中者。指下正作法結文中也。彼中廣料簡。受戒法云。僧一處集。顯知集處之外。無別界體。又律文中。界外呵不成呵。若有外相。即納呵人。乖於文意也。二為說戒事下至四人直坐者。立明。齊坐處結之。行籌時。即退少許。合行籌者。容一師在界內即得。三自恣五人圓坐者。立明。四人四面相向。五德在中央。四向自恣。
 
[0704a15] 若事作已即制令解不同前二者。謂前大界戒場為二也。此之小界。制令解者。既無標相。恐後人於上重結不成也。
 
[0704a18] 位則有三者。謂大界戒場三小也。
 
[0704a19] 四分文中亦結村取者。謂結衣界云。除村村外界。明知僧界不簡村也。又云既言除村村外界。明知大界上先有村也。以其僧界前生。衣界後起耳。
 
[0704a22] 除常有橋船得結者。此明開也。如多論設有河水大道。亦得合結。但取岸相為定。及淺水無難准理應得者。此明深水無橋是有難。淺水有橋是無難。故云應得也。獨不能度此通界內外者。立明。尼律中。不得獨度水。不問界內外皆犯。今據此文。明知尼界得合水結也。僧尼亦合同之。私云。此解亦通。只是大疎。上既言律云何者除常有橋船等也。顯界內得合水結竟。今引尼律意者。乃顯淺水即得合結。取深水不合也。又云水者獨不能度。此通界內外者。謂尼獨度水戒。由水深故。褰衣度之。被辱為緣。向若淺水。不致此惱。故曰獨不能度也。知結界深水不合取也。言通界內外者。便言其外。正意取於內義也。
 
[0704b10] 答一肘已上者得。[1]艮引了論疏。如一大山各結別住等者。立明。山東人。指山為標。山西亦指山為標。兩家同一山為標者亦得也。肘者。大者尺九。小者尺八。又引二繩別住。謂繩尚得為標。繩下是界體。繩兩邊作兩相。餘物明知得為兩相也。言二繩別住者。如一大聚落。兩寺相並。一欲結界。一不肯和。由不同意故。即用一繩圍戒場。一繩圍大界。引出蘭若。唱相結之。結竟鑿其蘭若處為坑。恐有比丘入中。作聚落中之別眾(如了論疏第三末。亦如下引賓師飾宗明之)。
 
[0704b19] 答若圓者取內中央等者。立云。如樹要取中心為相。恐樹長大。欲意可見也。景云。如取大樹以為界標。應取樹中。分相內外。即是正與標分相應也。言或取外畔者。立明。如取柱為隨於內外也。若尖斜之物隨取一分為限等者。此明標或尖斜。則隨指一分。為相不定。須記尺寸處所。餘他物准此者。今論石木。除斯以外。皆與他名。
 
[0704c02] 或標即體等者。相在標外。言或標異體者。相在標內也。言相必體外者。此明其界相。必接其體外也。臨時處分三所不同者。即是上之標相體也。
 
[0704c05] 文中若東方有山稱山者。謂四分文。但作此明也。合從東方而唱在後。諸師皆從東南角唱。使易知分齊。若從東方唱。至四維則難擬當也。破夏至護食等緣者。即依界安居也。言離衣者。謂依界結攝衣界也。言護食者。即是委知界相。不得將僧食出界。賓云。古來行事之家。藍大界小。及一寺中結多界者。從置食處。取食將至。界外藍內。及至寺中。別界之內。皆言犯盜者。今詳不然。事緣一寺。義同一家。豈由界隔便為局礙。且如食同法別界者。不解舊界。直結食同。故知不由界體。局食而論。法同食別界者。須解舊界。更結法界。故知結界本意。為法而不為食。以此推求。故知不犯。若言決定界局食者。儻有兩寺。同結一界。即應食通。若許通者。反招盜罪。又若決定界局食者。謂莊磑所。應不許噉。於常住僧食。又解依界上。結淨地也(濟同後說)。若將空地為處空則無相可指等者。景云。謂空處不得為界相。以無可指故言。必有其事隨時准行等者。立謂。如結小界。名為隨時。故言或是一席作法。以是一時說恣等。不通於後集。名為一席作法。言聊知空礙兩分者。濟亦云。立明空是自然之地。礙是今僧作法。結三小界之所也。聊者頃也。率也。景云。空礙兩分者。如三方有山石。一方則空。亦得取一方空邊為相分齊也。
 
[0705a03] 善見云相有八種者。彼文云。一山相。二石。三林相。四樹相。五路相。六江相。七蟻封相。八水相。既有八門不同。今即是山相。下至如象大者。若直指山。還是不識分齊。要須約植尺寸峯略處一門也。下至三十秤若漫石不得等者。賓云。一秤十五斤。合四百五十斤。纔可方圓三尺許。言漫石不得者。謂有眾多石通漫也。賓云。平漫小石也。三林相者草竹不得體虗不實者。賓云。草林體虗。義在不[1]或。然竹林逕冬不死。何曰體虗。不許用者。應是竹則引根散生莖之相似。生既不息根移謂之不定。故不堪為相也。五路相者。要經三四村人行來往。始得為相若。汎爾向河取水路。向井取水路。向田之路。並不得為相。覓柴路等。亦爾也。六江相四月不雨等者。要經百二十日不雨。此是極旱時也。若是潮水不得為相。潮來是江。潮去只是陸地。故不許也。故彼見論云。好王治化。五日一雨。不以為相。一如鈔文。四月不雨常流。方得作也。八水相者。彼論自然池水得作。若通水入田。或堈盛水。悉不得作界相。五分云。以眾生及烟火者。謂指牛馬猪羊等。以為界相。或指聚火火烟等。皆不成為相也。准論徵律城壍等緣者。即善見徵四分律也。四分明城壍汪水。今將見論來徵之。城壍得成。故言可知。餘汪水草[卄/積]等。則不得也。
 
[0705b01] 主客俱委無有濫矣者。既題牓示。欲令主客識知界相。故云無有濫疑。上來釋標相竟。
 
[0705b03] 從此已下。次明界形。隨方屈曲住處辨形等者。謂界形不定。親撿善見論中。有五種。一方。二圓。三皷形。四半月形。五三角形也。明了論疏。有十七種。皆謂曲直量沓不同。今略舉多少。以為神解之路。頌曰。圓角水山巖。月性圍門土。四繩尼塞墻。滿狂等別住。一長圓別住。二四角別住。三水波別住。四一山別住。五山巖別住。六半月別住。七自性別住。八圍輪別住。九一門別住。十方土別住。十一四廂別住。十二二繩別住。十三比丘尼別住。十四優婆塞別住。十五籬墻別住。十六滿圓別住。十七癲狂別住。若解其相。如了論疏第三卷末。又如飾宗記第八卷初釋也。今且依賓飾宗釋曰。別住有十七種(謂遂地形有十七異。安標相竟。先結布薩界。次結攝衣界鎮之。十七皆爾)。一長圓別住(中間狹長。兩頭形圓。相去一丈。或五尺。地周匝安石。以為標相)。二四角別住(形方四角)。三水波別住(地形細曲如水細波)。四一山別住(以山為限)。五山巖別住(用一山巖為齊限)。六半月別住(形如半月)。七自性別住(練若有山或水為限)。八圍輪別住(先小別住。或三或四。外開一步。或二步。為自然地。於外別結大界圍遶。如鐵圍山[2]〔圍〕四天下)。九一門別住(一邊開門。猶如門[菤-(券-刀)+大]。[菤-(券-刀)+大]中之地即是自然。若門穿過。便成兩界。但由不過。故號為一門)。十方土別住(隨方土郭邑。併為一界)。十一四廂別住(居頭相接。周匝四廂)。十二二繩別住(郭中結界。僧覓難知。或復有人。不肯與欲。開以繩圍。所欲結處。結處若欲作大小界。須安二標。若不結小。但須一相。繩遶二標。引出郭外。至半由旬。別作小界。亦以以繩遶作二標。郭中界僧。盡集外界。先解不離衣界。次解顛狂界。次解尼布薩界。次解比丘布薩界。恐曾先結。故先結小界。後結大界。郭內外同時界起。界起除繩。若郭中集。郭外界裏。亦須與欲。恐破法等。故須掘壞。郭外界地。或種蕀刺。不令僧入。二繩相連。因以為號)。十三比丘尼別住(為尼結故。人解尼寄僧界。作羯磨時。須白比丘。僧聽方得。尼於僧界。若自結界。後若作法。不復須白)。十四優婆塞別住(僧為作羯磨結也。若無此結。優婆塞來此中。受利受八戒布薩。須取結餘處優婆塞欲。若有此界。則不須)。十五籬墻別住(以籬墻為齊限)。十六滿圓別住(形如鏡面)。十七顛狂別住(顛狂比丘。不可制錄。僧作羯磨。若不在眾。要在界中。若其出界。僧作羯磨。僧則得罪。故狂至處。接界更結。令作法時。狂在界中。真諦云。此解不可。此人在界。不與僧欲。云僧得罪。何容出界。反得罪耶)。
 
[0705c08] 一丈五尺以石次之者。此正明。如今山谷。既高下如水波。欲結此下為界。其上嶺頭則高。幽谷則下。若直安四標而唱者。則不知分齊。故須石石相望。則易明也。賓云。非地形高下如水波也。謂界邊畔出入凹凸。猶如水波也。無戒滿閻浮提者。只為結界不成受戒。不得名曰戒也。
 
[0705c14] 從此已下。正明唱法。今行事者據易為之者。謂律文令從東方唱。然今若從東方唱。至東南角。則難名目。今須從角唱為齊限。則易顯也。
 
[0705c17] 不容紕謬者。禮記云。紕由錯也。謬者亂也。如上者。謂如上空野中唱相云。大德僧聽。為僧唱四方相等也。
 
[0705c19] 若有隔障穿墻過等者。此謂唱法驀[怡-台+沓]而度。非謂破壁過也。上來數段不同。總是釋第二竪標唱相門義竟。
 
[0705c22] 三明集僧與欲者。非謂結時須欲。故立緣簡之。使知結界無欲也。此是舉有以顯無也。若標寬界狹盡標集之者。謂依標集僧。不依自然界也。古師不許此義。如下更明。僧祇云避難界者。景云。以夏中有命梵二難。合結百二十里避之。後若更有。應展轉避之。亦不限多少也。今鈔引此。證知須知盡標集。據彼文中。有比丘呼來之語也。下引有師云者。是礪師也。從有師云下。至故須集之來。並是古師言也。從准理不然下。是鈔家語也。策云。其標寬界狹。願律師亦令盡標集。礪准盡界集也。上言若出界已作法結之者。謂三由旬內。有僧呼來。如其不來。令出界也。然後加法。撿祇文云。有一住處。諸比丘。前安居。後安居。日已過。有事難起。若賊難。若王難。若奪命。若破戒。若水多虫漉不能得淨。欲至餘精舍。避此諸難。去三由旬內。若彼有比丘。若呼來。若出界去。羯磨結之。此祇文意別。乃是避難。至彼精舍。喚彼精舍中人。共結界。其彼精舍。去本難處。有三由旬。豈是齊三由旬集僧也。直是到他精舍中。喚他集。若不肯集。令出去已。即合結取三由旬也。無正教可准者。謂在律不言。名為無教可准。斥其古師之執也。汝言不取標集。無教可准也。
 
[0706a18] 若標內有村縱自然內不欲取村乃至村內比丘不須外集者。濟云。此明於蘭若處。結大界。界既闊大。中間有聚落。故曰村也。今不欲取此村。故唱村除之。其村院相既周。即名可分別聚落。乃與蘭若界別。何須外集來也。本意只為不欲取村。故唱內相除之。非為比丘在內故須唱也。向若不唱出。無別眾之過。由聚界與蘭若界別故。又言村內比丘不須外集者。景云。以村院相周故。村內不集。不犯別眾。圍輪別住者。立云。如一聚落中有眾多別住。各各自結為界。今有人更合盡結大聚落為界。則各各唱內相。除諸小界。然後唱外相結之。舉喻如般盛盌也。如了論疏可尋。上明集僧義竟。
 
[0706b06] 二不得受[1]欲有三義一結界是眾同之本者。有云。對後法為言。餘法是眾同之末。並依後起。故開欲也。二自然地弱不勝羯磨者。立明。欲本應羯磨。以自然地弱。但得秉二三人法。必不勝羯磨。何勞說欲。若是別人之法。又不勝羯磨也。故羯磨疏云。以欲之所在。必緣僧務。自然薄弱。力所不勝。有人言。結界白二。乃前開。欲是末緣。必憑僧起。界是作法強故攝之。三令知界畔至護衣等者。若開欲緣。終非委練。故羯磨疏云。界須制限。若結開欲。終不請委。故須通集。礪云。結界無欲。三義釋之。初一同鈔可解。第二云自然地弱不勝羯磨等者。謂未有界。故自然中。作法弱故。不攝欲。餘羯磨憑界而作。強故攝欲。三令識界分齊。不礙僧事。又無破夏離衣之難也。策云。然此三意。並是人情。但知四分不開與欲。何勞推究。尋其所由。若准他部。結界亦有欲法。故隨機不同。不可和會。言護夏者。謂依界安居。須識限域也。言別眾者。不問法別眾。食別眾。皆約界內有別。外非犯。言護食者。常住僧食。不得出界。忽若藍大界小。將食還房。豈非犯盜。此義非理。如前賓已破訖。蓋是約界結淨地也。言護衣者。依界結攝衣界也。上來釋初緣成門義。
 
[0706c02] 二正加聖法等者。賓云。唱相人不得作羯磨。羯磨人不得唱相。由秉法時。牒唱相人。言此住處比丘。為僧唱四方大界相。豈可自牒己身。然唱相法。律文不制三遍。今行事者為耳。素律師唯一遍。又唱時令穿墻壁者。諸部無文。即是非制而制須知。濟云。親問南山闍梨云。不用三遍。恐唱者或不分明。故令三遍耳。據律只一徧即得。又唱相比丘。不得稱名。又羯磨結時。亦不得牒唱相人名者。表無別為故也。若稱人名。恐人生疑。專為此人結也。然五分文。則稱名作法。四分僧祇皆不稱名。礪云。加法文中云。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即問稱事與欲。餘事不成。今此云說戒。類似稱事。應專得說戒。此問意。如說欲。若云其事與欲。則不通餘事而用。謂稱僧所秉事也。今此結界。既稱同一說戒。亦是稱事結此界。應但得說戒。不通秉餘法耶。答此先後不同。故使有成不成。謂說欲稱事。欲法在前。作羯磨在後。故不成也。今稱事結界。先言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後乃稱事。言同一說戒故也。今雖有此料簡。然是佛立法一時不同。何可會也。宣問結戒場中。何不言同一說戒者。答戒場本為眾大集難。別開結也。說戒通制。本據住處。場非住處。故不云同一說戒也。問說恣二法。須戒場僧集。餘法不須集者。答此二不攝僧法位居行淨之人。故制界之內外普同導故。羯磨餘法。所被多途。無局於時。多緣別務。若開通集。還復相勞。徒有前開。終無後益。故作法時。異界有人。不兩相集。
 
[0707a03] 從此已下。正明戒場之義也。必須細心方應遂事等者。夫欲結戒場大界。要須三重竪標。若以疎遺。於中秉法不成。致使受戒不得。故上文云。但為三相難明。恐法不練。略引圖示。然依圖唱相。使雜學曉迷。即其義也。言細心者。簡麤心也。遂事者諸事如法也。
 
[0707a08] 從此已下。正引圖示學眾也。圖下注云。乃至餘方准此者。謂且據南北為言。其東西四維。亦須准此也。注云若結作法已隨相標遠近等者。謂結界已。各有法事。隨作法標相集之。不須依自然[1]朱方也。五相遠近者。謂今且舉不可分別聚落明之。餘有可分別聚落。有難無難蘭若。道行水界五種之相。例此法也。
 
[0707a14] 若作二法竟乃至不妨二處者。謂若結戒場。及大界。二種羯磨竟。後二處有僧。互不相妨也。
 
[0707a16] 若明外相必在院外唱之等者。謂既有戒塲[2]帖墻。今唱大界外相。要須從墻外唱。若從內唱。則與大界內相合。是以不得。又不得入大院墻唱之由不見其相者。立云。如土墻。或闊五尺六尺等。謂唱墻下中央為相。故言不見。濟同此說。
 
[0707a21] 若不依此解坐餘處亦准不得者。謂若不解此圖。於餘別處准行。亦不得也。
 
[0707a23] 五分云應先結戒場等者。首疏云。謂彼律中。先於界外結場。後因賊難故。還僧坊結之。即須先結於戒場。[3]彼結大界也。若先有大界者。可捨已後結場竟。更結大界。據此文意。同鈔所執。然與鈔中問答之意不同。此五分文。令捨大界已結場。鈔中即云應捨已更結。即道是捨戒場已更結。豈非錯耶。礪云。令先結大界。後結戒場。以大界內。令安場故。然此義亦合通成。以結大界。還留戒場及空地故。今鈔不許者。當部雖無文。五分母論皆先結場。後結大界。今須依彼。毗尼母善見亦同此說者。濟云。母論應先結攝食界。次結戒場。後結大界。最後結攝衣界。若欲解時。先解衣界。次解大界。次解戒場。後解食界。
 
[0707b11] 今猶有人先結大界者。濟云。即礪律師也。亦是相承古人之執也。古人據律文次第。文云。以大界內。安戒場故。以律中先時。未開戒場。先結大界。復有緣開結戒場。戒塲之文。乃在於後。古人即謂。場是大界之後。不究義意也。緣起雖令大界內安場。蓋是據後結大界遶場。故場居大界內也。若據緣執事者。如飲酒戒。娑伽陀醉臥道上。為俗所[4]誡。以為緣起。亦可今房中自飲。應不結提。又如須提那故二為緣。今時起者。豈論新舊。又古人執受日。要先受七日。次半月。後一月者。亦據律文次第。今時約緣來即受。何得論斯次第也。賓云。疏意令先結大界。後方結場。謂作三重標已。先唱大界外相。次唱內相。謂留場及空地等。羯磨結大界已。方集場中結場。非謂遍結大竟。於上結場也但不成後法故須解之者。立明。後法。謂有人。於中受戒懺罪不成也。則通僥倖者。羯磨疏云。非分遇福。故曰也。有云僥者遇也。倖者慶也。應師云。僥倖者。謂非其所當。而得之也。小疋云。非分而得。謂之倖也。欲明先結大界。後結戒場。於中受戒不得。若不知是先結大界。後結場者。事同佛未制前。開得戒也。賴有此不知之路。而開得戒。故曰也。
 
[0707c07] 總唱三相已具加二種羯磨者。立謂。有師行法。便於場中。具唱三重相。即結戒場。併於戒場中。即遙結大大界也。故曰具加二重羯磨。上言界內不集者。即不盡自然集也。或有界內通唱三相已隨界加法者。謂有人行法。[5]則時一時唱三相。是非法也。應須先唱戒場外一相。即須加其法結之。言隨界加法者。加法雖如。唱相非也。此是自然界內唱也。立云。其大界還得成。但戒場不成耳。或於大界內遙結者。謂有師於大界內。唱三相已。即遙結場也。各唱各結方得成就者。以界別故。同結不成。餘亦可知。
 
[0707c17] 從此已下。明其相也。結已餘僧且坐處將四五人知法相者。立謂。恐繁勞大眾故。將四五人往結也。若盡往者彌善。先明唱相有二不同者。初謂先唱內相三周。次唱外相三周。後乃總結二。謂別唱內外一周已。隨遍結之。
 
[6]四分律鈔批卷第四本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四末
 
江東杭州華嚴寺 大覺 撰
 
[0708a06] 若據律文亦不加字等者。景云。一口但云。於此四方相內等者。是義自通也。意云。四方相內。引語通也。外相亦是四方之內。內相亦四方之內。是同直言四方相內。則兼二也。何須加內字耶。故魏末光律師。明解律宗。時當僧望。每望講說。常有千人。後因結界。共他諍此足內字之義。諍猶未已。時有新學少年。便出言曰。若以相望相。相有內外。以體望相。體必相內。其[1]□結舌。然久答言亦應如此。故知不用加字。
 
[0708a14] 不同大界集僧者。謂大界是無難。五里集僧。今此為難。齊七槃陀。故曰不同大界也。對此四分無異至來難易見者。立謂。善見論中云。蘭若有難者。齊七槃陀羅集僧。與四分但明有難。須結三小界。既有七槃陀之文。今依見論七槃陀也。其文二俱是難。故言無異。此解非。羯磨疏云。有人云。並由難事起。未須依界。隨集坐處。即以為定。故引文云。坐處已滿等(此意師令齊坐處集。不用七靈)。又有師云。引非正量。不可依承。須依律文不同意[2]承出界。疾疾結之。明知恐同自然。故知以界為限。既云有難緣。不比常途。宜用見論七槃陀量集也。以彼文云不同意。與此四分一也。今言對四分無異者。善見文中云。蘭若有難分齊。極小方圓七槃陀羅。一槃陀羅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於外得作法事。四分亦云。不同意未出界。疾疾結之。故曰無異也。濟亦云。對此四分無異者。四分云。不同意者。於外得作法事。故曰無異。通計七槃。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宣問如拘睒彌國亦不同和。如何同處別說開也。答此不同彼。彼則事見兩乖。便非僧義。故開別說。引見同事別。於事不知。得成呵別。故開別結也。言必在聚落不開等者。立謂。聚落中。不開難事結小界。謂聚落隱屏。墻壁蔭暎為難。比丘或隱俗舍。在七槃之內。則成別眾。惡比丘來。不得見也。蘭若逈露。未難易見。故開也。
 
[0708b12] 上明集僧遠近義竟。已下第二明無方相也。言隨人多少即為界體者。謂無標相。用坐處為體。即相即體也。
 
[0708b15] 比人行事若結小界受戒多立院限等者。立謂。古師云。此三小界中。若受戒小界。須立院相。若說戒小界。自恣小界。此二不須立院相。須直齊坐處。引解並非。今則俱無院限也。濟云。并部舊來不識教者。至受戒時。為他師僧。多於俗人家。結小界受戒。亦不齊身結。亦不立標。直將腕向前鈎。云齊爾許地結為界。時人呼為腕鈎界[3]戒。若新受戒人。來至晉州同州蒲州。多被人調弄云。汝不從彼腕鈎界中而受戒耶。
 
[0708b23] 初云僧一處集者。即是難事受戒也。中云爾許比丘集者。即難事說戒也。後云諸比丘坐處已滿者。是自恣也。
 
[0708c02] 若准僧祇等者。立謂是并部願律師云。小界有標相。彼師引僧祇。齊坐處一尋外。作羯磨。據此明知有標相也。今鈔不同之。謂祇小界者。彼律文中。為捨懺事。大界僧難集。又無戒場故。開於大界外。別結小界。事同攝僧大界戒場之法。以所結小故。名為小界。便立標相結之。坐外更開一尋。是名小界。不得同前三小。今願師濫執。謂是三小。若據小名。將為三小者。亦可四分呼戒場為小界。豈即是其三小耶。今斥古師。明不用立相也。
 
[0708c11] 足開一人之分者。濟云。此是鈔家。令如此也。謂結界已。師僧促勝劣容受者。半身即得。古人立法。亦有令小分齊坐處結。然別開少處。如熨斗柄。欲使受者。於中為受。今亦不可。忽有惡人。上柄呵之。奈何。
 
[0708c15] 四面自恣此人加用未必如此者。謂難事自恣。要令圓坐者。此乃人語。未必須然。古師意言。故名人加用也。已下明結法。餘有三種界別者。立謂。上來所明。唯是人法二同之界。但是當界內自同耳。今此已下。更有三界。與上有異。今重明之。故曰餘有也。礪云。大界有四。或時稱三種者。一是人法二同界。謂別說戒別利養。但是當界內自同耳。今時常途者是。二者法食二同界。謂先是二界。一有法無食。一有食無法。今各解共結同說同利。或名合二法食同。三法同食別界。謂先有二界。法食各別。今各解共結同說別利。亦名合二唯法同。四食同法別。亦謂二界各別。今則別說戒同利養。亦名二單食同。此後一界無結解之事。直謂守護住處。白二作法結之。使食通。彼羯磨文。似如結界法。然不唱標相。亦不牒標相。准理而論。不合名界。但數為四者。以同是結法故。相從為界名。或時數大界唯三者。正不論此後者也。有人云。合前二。為取後足。成三者。非釋也。一別說別利欲同說同利者。此名法食二同界。即上礪釋第二者是也。初既二別。後欲二同者。以法食缺互。今則互須。取法濟心之方。取食濟形之術。心形即道之具。機至何教不通。故佛聽之。各解同結。
 
[0709a12] 二別說別利欲同說別利者。此法同食別界。即上礪釋第三者是也。由彼此利豐。一住無法。出家所為。以法為先。慧命將近。法身成立。必因此也。故佛聽之。三別說別利欲別說同利者。此名食同法別界。即礪釋第四者是也。此無解法。但是和僧送食。給濟他處。此法殆盡者。殆由免也。滅也。將也。毛詩云殆也。廣述云。殆者敗也。鄭玄云。殆者幾也。幾由近也。
 
[0709a19] 從此已下明解法也。若有戒場先解大界者。立明。如著衣服。著則先內後外。此喻結時也。脫則先外後內。喻解界時也。
 
[0709a22] 舊羯磨中用大界法解之者。此是光律師行事也。所以者。羯磨疏云。故光師出羯磨文子注云。此一羯磨。通解二界。隨其大小。更無偏局。今不同之戒場不許說戒何得牒解者。此明古師用解大界之文。將解戒場。今不同此解。大界文中。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戒場。本不許說戒。何得用彼文也。今准難事翻結為解等者。謂三小界。翻結為解。今准此義欲解戒場。但翻結為解即得也。言理通文順者。於理亦通。於律文亦不違也。
 
[0709b07] [1]見論戒場上不得立房等者。撿彼論云。有勢力王。於戒塲上立房。名為難房。應令莫於此作妨我布薩自恣等。若三語不止者。有慚愧比丘。剔壞此房。唯置佛殿及菩提樹。壞已勿用。次第舉置遣送與住比丘(看彼文意。應是同於妨難起房)。如世祭壇郊祀之所等者。立明。如國家有郊壇。在國南七里。於中祭祀天神。名曰郊壇。去城七里曰郊。二七里曰垧(古螢反)。三七里曰林。四七里曰野。爾疋云。邑外謂之郊。周禮以宅田任近郊之地。鄭玄曰。司馬法云。王國百里曰郊。二百里為州。三百里曰野。儒生曰。郊者交也。謂小國諸候來[2]躬。則國中大臣出迎。至此交接也。去國百里。文解。南郊祭天。北郊祭地。以於中祭與天交接也。或名戒壇者。西國有北天烏場國。亦曰烏纏國。立戒壇高一丈四尺。有三級。大如法也。對此可明。清官之壇。南山積香泥水際而上為之也。
 
[0709b22] 解三小界同前結法者。與翻結為解也。
 
[0709b23] 上來總是釋第二依位作法門義竟。從此已下正明第三法起有無義也。由作善法即發善無作者。立云。若作惡事。發惡無作。今結界是作善法。故發善無作也。言屬善行陰攝者。立明。五陰之中。前三無記。至行心。是有記。能成善惡業因。今此結界之法。是善業也。是善行心。由善行心故。發得無記之地。有善法起也。問地是無記。何得發於有記之善。答地雖無記。不知善惡。由心有記。加其善法。被無記之地。能令此地有善法起。非謂與無記地連非不相及等者。羯磨疏云。何是無記。非情所收。然結界處。非心不起。地是依報。濟云。眾生感報。此而住。謂地是眾生所依之處也。如善心招淨國。惡業感穢土。豈非地是依報耶。乃至衣食利養。皆依報所攝。何得隨心業力。有法依地。故遍標內皆有業力。即如五分多論。以界威力故。善神所護也。言非不相及者。有云。明相及也。立謂。舉喻如水波。離水無波。離破無水。水以濕為性。波以動為性。其性雖別。終要相依。亦如報色。與方便色。不一不離。鼓動之時。名方便色。異熟之身。名為報色。方便不自起。依報色而動。名方便色。報無別體。還是身口所運動者。說為報色。既相依而立。不可說為二也。然方便通三性。報色唯無記。故不可說為一也。終要相依相藉。然今善法要必依地。地雖非記。但由僧善作法故。齊標內有善法起。離此標外。則無善法。其由波性與水性。二性雖不同。乃得相合。我亦地性雖無記。何妨與有記之善共合。故曰非不相及。
 
[0709c24] 昔云無有法起乃至不論法起有無者。即羯磨疏中有人言。是礪律師也。立云。願律師也。撿礪羯磨疏云。昔解准善見論。似有法起。今釋不然。如行者造業。發生無作。與行者心俱。謂於心邊有得可得。故有業也。今此結界。非別所為。能作是情。所為非情。何有法起。誰領繫者。賓述此意云。凡言無表。是身語業。豈得無情成就無表。若爾善見如何會釋。答此是制限之內。非謂法起。但是約界集處。即引律文。滅諍犍度中。云何界現前。謂在內作羯磨有制限者是也。謂是作法之處。簡異自然。無別法起。如是類知。衣藥等界。但是曾經作法。得無罪累。非是有法起。此舉衣藥鉢等者。賓云。物體之上。雖無無表。其作法人身中。亦起持戒無表。結界亦爾。所結之地。雖無無表。其作法人身中。亦起結界功德無表色也。如前五分所明者。謂如前結大界中。多論及五分結取村。善神所護。引此文證。知有法起。若無法起。善神那護。小法滅盡者。此是經名。劫火起時者。深云。此鈔明不為劫火燒者。此明小劫也。若大劫時。天地洞然。此非言限。今此且明小劫火也。一大劫中。有八十小劫。謂二十小劫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乃至金[1]剛為土臺者。立明。地行夜叉鬼。行於地中。猶鳥飛空。若至曾結界處。不能得進。由結界竟。至金剛輪際。有善法起故也。至此可引感通傳中。明戒場力事(云云)。
 
[0710a23] 上來釋三段已竟。從此已下正明第四結處失不之相。諸比丘捨僧房去作念不還者。立明。於寺內作念不還。出門即失。若出寺方作念者。則不制捨。以界外遙捨不成故。
 
[0710b03] 前善見並言不失等者。此問意。前善見云。上起三重屋。乃至掘至水際不失。何故今則一宿不還便失。此云失者作不還意有捨界心等者。此釋通上智論文也。謂若作不捨心。則同上善見不失也。若作永捨心。則同上智論十誦也。治故伽藍不失淨地者。此言證前所作捨心則不失也。案藥犍度中文云。時諸比丘。不知何處是淨地。佛言應結。若疑先有淨地。應解然後結。爾時治故僧伽藍。不知為作淨地不。佛言得作。(述曰)既言不知何處是淨地。明知此處曾已絕人足。顯故藍也。又下句故藍之中。比丘不知。得作淨不。但直判云得作淨地。明知古伽藍界法不失。先以憑界上結淨故。淨既由在。界定不無。
 
[0710b15] 若作法捨衣食人界俱失者。此明衣食二界。依大界結。今若解其大界。所依既謝。能依冥然自失。此論其本攝僧之界。故曰人界也。上明失義也。
 
[0710b18] 一非法惡心捨淨地不成例准者。立明。引此言。證上文惡心捨界不失也。亦如比丘惡心觸僧食。佛言不成觸。但觸者得罪。羯磨疏中有六種不失。合此第四失界相。第五空本處兩處為一。便有異見互結不失。由見異故。兩無別眾。同界別說。佛判得成。又有邪正互結不失。并此惡心僧尼中邊。為六也。四失界相如善見中者。謂同善見論水蕩成坑等。不失也。五空本處者。立謂。不作捨意。故非失限。首疏解云。空本處者。掘地令空也。
 
[0710c03] 不得相叉者。景云。謂無敬讓。故不許也。立有兩解。初云不得相街。名相叉也。如尼於僧界上結。須稱僧界而結。不得一半在僧界上。一半在自然。僧於尼界上結。亦須稱尼界而結也。濟云。南山羯磨疏云。不得相叉。恐出僧外。非成同法義故。此意明。尼若於僧界上結者。要可僧界而結也。若尼界大於僧界。尼坐之時。容有在僧界外之義。為本法尼。受具之時。則二眾不相攝。非成與僧同法之相。若尼結小於僧界者。則僧坐時。容有在尼界之外。亦非二眾同法之相。由斯義故。故須相可。又云。僧不為尼結。尼不為僧結。故云相叉。謂是互也。若如後解。字不相應。應作差字。然五百問法元不可依明法法則。乖宗結罪。罪頓輕重。故語云。卑摩鄙語。慧觀裁錄。都人擅寫。紙貴如玉。上釋六篇竟。
 
○[2]僧網大綱篇第七
 
[0710c18] 上篇明界。是僧所依之處。托處既立。復須興建正法。攝御時眾。夫照彰裔葉。住持運往。必須依憑教行。方能光遠大法。故有此篇來也。言僧網大綱者。借喻世網之綱。能正其網目。今此一篇。是僧家法網之綱紀也。住持之大要曰綱。細行之儀軌是網。亦得云僧眾網目之綱領。故曰也。說文云。持網大繩曰綱也。僧法若乖。紊亂失緒。舉此一篇。無法不整。故上序云。紉既絕之玄綱。即斯義也。濟云。今言眾主三綱。亦取僧網。網由綱也。網即眾僧也。以眾主能持於僧故。如綱能持其網也。深云。就此序中。文分三段。從初至光揚慧日來。明依教任持使三寶建立。二從若法出恒情下。至必遵聖法來。明違教滅法自招苦報。三從今欲下訖序文來。明欲集法匡時。則發揚聖教。重光道化也。三段不同。今即是初。
 
[0711a08] 一方行化立法須通者。立明。一方[1]方住持。依教立制。須通聖教。若立制不應聖教。名為塞也。由三藏教法。十方普同。若依而行之。處處通也。故云立法須通。處眾斷量等者。立明。處是居也。明其居眾主綱維。斷割是非。要須憑附律教。由教有楷式。法則軌定。義無乖越故也。令遠域異邦等者。說文云。域者邦也。廣疋云。邦域國名也。言翹心有所者。明一方住處。若依毗尼弘建者。能令他方遠虔。處誠欽仰。由如日月。故云翹心有所也。界中行者安神進業者。由眾主立制。行化於時。與教相應。能蔭覆後生。安心進道業也。若不依教立儀。使諍論紛紜。何能安神。進修佛道也。若斯御眾何事不行者。若斯謂如此也。結其上文耳。御者治也。欲明上之化下。如風靡艸。今若上座。依教法而行。下座豈有不依。皆從風靡之化也。何人不[2]事者。欲明能依教而行。道俗貴賤。誰不瞻奉加敬也。豈止僧徒等者。若此依教立法。何但僧中徒眾。濟濟可觀。亦使息世俗之緣。歸趣菩提之理也。方能扶蔬道樹光揚慧日者。謂非直內自息俗歸真。復能外揚輝慧日也。前云深崇護法。何患佛日不再耀。法輪不再轉是也。道樹喻佛法能蔭覆眾生。離煩惱鬱蒸之熱也。扶蔬者。說文云。木枝柯四布之貌也。
 
[0711b05] 從此已下。第二明違教法滅。自招苦報義也。若法出恒情等者。立謂。習俗生常不依聖教。唯信胸臆。師心制法。故曰法出恒情。言不依律。名無所據。科罸同鄙俗者。立謂罸錢及米。名科罸同鄙俗也。濟云。好俗人。亦不作此立教。但是鄙俗。故有此教也。行杖鞭撻。麤枷大棒。恣意讁罸。是教網重麤也。所被多喧亂者。立謂。能立制。既是非法。所被之人。不從順者。遂喧亂也。加之教非法。橫治他人。人則不伏。互相怨訟。是喧亂也。生地獄如箭射者。濟云。猶如讚鉾離手。必至於地。此人亦爾。命亦斷時。必墮地獄。百千人不得同住者。立明。然僧住處。要以法食二同。今既無法。理不得住。故下文。師畜弟子。若無法食相攝。不問晝夜須去。義可知也。
 
[0711b18] 從此已下。第三正明重光道化也。使制與教而相應等者。明今欲立僧制。須與三藏聖教相應。如下文。七羯磨治人。是與教相應也。言義共時而並合者。欲明立制。要必知時。如呵責等。亦須知時。舉非亦須知時。不乖其道理。故曰也。有云。謂今所立制。亦合時宜。亦合義理(此解好)。非制不制者。謂非法之制不立也。是制便行者。明如法之制[3]今行也。
 
[0711c01] 上來三段不同。總釋序義已竟。則為斷三寶種奪眾生眼者。彼大集中。佛告頻婆娑羅王言。若未來世。有我弟子。饒財多寶。有大勢力。王所親[4]受。一切大眾不能擯治。如是等人。汝等當治。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不能治者。如是四姓。則為斷我三寶種姓。能滅法炬。破壞法船。奪眾生眼。譬如一人奪一切眼。於意云何。是罪多不。甚多世尊。不可稱計。佛言。若有四姓有大勢力。見我法滅。捨不守護。其所得罪。亦復如是。雖無量世修戒施慧則滅失者。佛告大王。若有國主。於無量世。修戒施慧。見我法滅。捨不擁護。如是所種無量善根。悉皆滅失。其國當有三不祥事。一糓貴。二兵革。三疫病。一切善神。悉捨離之。其王教令。人不隨從。常為隣國之所侵嬈。風雨不時。內外親信咸共謀叛。其王不久當遇重病。死後生地獄中。若宿善追及。還得人身。無量世中。[5]當盲無目。貧窮乞匄。常生惡心。因此惡心。復墮地獄。頻婆娑羅。耳聞是語。悲泣嗚噎。收淚而言。我值如來。猶故不能如法治國。況未來世放逸諸王。不能持戒修行精進。治惡比丘。護持佛法。不能紹繼三寶種姓。如是諸王。長夜常行於三惡道。爾時諸王。及一切人。發願護法。佛言。汝等若能建立此事。則為供養三世諸佛。功德無量。若有犯過比丘乃至一國四國等者。佛問頻婆娑羅王。大王國法。何名大罪。王言。我之國法。有四重罪。一斷他命根。二偷至五錢。三婬他婦女。四為五錢故大眾中作妄語。如是四罪。犯者不活。佛言。我今亦為未來弟子。制是四重。王復言曰。如我國法。有作罪者。必死不疑。或打或罵。閇繫輸物。擯出國界。如來法中。其義如何。佛言。我之法亦復如是。有犯罪者。或令苦使一月二月。或不與語共坐共食。或不共住。或擯令出。或出一國。或至四國。有佛法處。治如是等惡比丘已。諸善比丘。安樂受法。故使佛法久住不滅。
 
[0712a08] 若有鈍根眾生乃至營事福處者。觀彼經意。明不修正業之人。恐其沉溺。既是鈍根。又著住處。不肯遊方學問。故勸料理福業也(如十輪抄云云)。
 
[0712a11] 我知眾生心所趣向者。彼十輪云。我知眾生種種體性。心所趣向。能生信解。為利彼故。除其黑暗。乾竭駛流。得涅槃樂。為欲調伏破戒眾生地獄等苦。
 
[0712a14] 除其多聞及持戒者。立有二解。初謂多聞持戒二人。為世所重。能說法化人。亦開不須治也。又解。今欲治罸前人者。要是多聞持戒。方能治他也。能示天龍八部珍寶伏藏至佛想施心等者。撿十輪云。佛言。若有依我法出家。造作惡行。如是比丘。盲無所觀。此非沙門自稱沙門。此非梵行。自稱梵行。為諸煩惱之所敗壞。如此之人。猶能開示一切天龍夜叉乾達婆。乃至人非人等。一切善法功德伏藏。為善知識。由剃除鬚髮。披著法服。能為眾生。增長善根故也。言應作十種勝想者。若新翻經。名十種殊勝思惟。舊翻經名十種勝想。一者破戒比丘作真佛想。二觀破戒比丘作持戒想。三慳貪比丘作布施想。四多嗔比丘作忍辱想。五諂曲比丘作質直想。六懈怠比丘作精進想。七聚落比丘作蘭若想。八散亂比丘作禪定想。九愚痴比丘作智慧想。十生死比丘作涅槃想。束為頌曰。破佛破持慳貪施。嗔忍諂質懈怠精。聚落蘭若散亂禪。愚痴智慧生死涅。言佛想施心者。立明。略舉十種中二事也。謂是於破戒者。作真佛想。慳者作施想故曰也。宰相讁罸況餘輕犯等者。說文云(都革反)。罸也。通俗文云。罸罪曰讁。字林云。讁罪過也。又云責也。說文云。罪之小者曰讁也。言罸者折伏也。言況餘輕犯者。故十輪云。依我出家。若持戒。若破戒。我悉不聽轉輪聖王。大臣宰相。不得讁罸繫閇。加諸鞭杖。截其手足。乃至斷命。況復餘輕犯小威儀也。牛黃麝香等者。十輪云。佛言。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力。猶如牛黃。是牛雖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後有用。能大利益一切眾生。惡行比丘。雖犯禁戒。其戒勢力。猶能利益無量人天眾生。譬如估客。入於大海。斷於無量眾生之命。挑其兩目。持阿摩陀那果。擣簁和合。成其寶藥。若有眾生。盲冥無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以此寶藥。而用塗之。眾病得除。其眼明淨。如是若諸破戒比丘。雖破禁戒。造作惡行。於佛法中。名為死人。復能令他一切眾生。使得清淨智慧法眼。能令見者。當得如是。況復為開示說種種法也。又譬如燒香。香體雖壞。熏他令香。破戒比丘亦復如是。自墮惡道。能令眾生增長善根。一切羯磨。說戒律處。悉皆驅出。不得在眾。而悉不聽王及大臣。加其鞭杖。佛即說偈。
 
 瞻蔔華雖萎  勝於一切華  破戒諸比丘
 猶勝諸外道
 
[0712c05] 薝蔔者。正言瞻博迦。此云黃華。樹小而香。西域多有此林也。新翻十輪偈云。
 
 瞻博迦華雖萎悴  而尚勝彼諸餘華
 破戒惡行諸苾蒭  猶勝一切外道眾
 
[0712c09] 為不信所燒者。立明。此合前燒香之喻。香體雖壞。能熏外物。破戒者亦然。雖復為他信心供養所燒。猶能增他善根。示人天聖道。慈有二解。一云破戒之人由不信因果。遂破淨戒。長夜受苦。故曰也。又解。為信施所燒同前立解。故唐三藏新翻此經云。信施所燒也。又云若有比丘。於性重罪中。若犯一罪者。雖犯重罪。和合僧作羯磨治之。其本受之戒。猶有餘勢。譬如妙香。雖無香質。餘分芬馥。不可輕蔑。破戒比丘亦復如是。無戒白衣。不應輕慢。雖非法器。於賢聖毗尼中退沒墮落。不得受用四方僧物。由本受得戒。餘不犯者。其戒香氣多有勢力。是故不聽白衣讁罸。況餘堅持禁戒清淨行者耶。言三世僧物者。房舍臥具。事通三世。過去修治。得今受用。今復修補。用通未來。其惡比丘。三世僧物。飲食敷具。皆不聽用。以其破戒。非是僧故。不合得分。故云皆不預分也。
 
[0712c24] 若非法器云何驅遣等者。十輪經中。波離從座起。問佛。若世尊作如是言。是法器及非法器。悉不譏訶。他未來時。作諸惡行。如是比丘。非沙門。而作沙門。非梵行。而作梵行。今當云何呵責其心。駈遣令出。佛言。我悉不聽俗人譏訶。若有比丘。造作惡行。共僧中住。其有清淨比丘。威儀具足。成就五法(應是五德)。語惡比丘言。我今欲舉汝罪。是實不虗。是時不非時。慈心輭語。為使佛法久得安住。為欲熾然一切佛法。若聽我說。我當如是舉汝。若不聽者。當依毗尼中滅諍法治之。言比丘得作者。謂佛答波離言。我不許俗治。比丘得治。故曰也。立問。大集令王治。十輪不許治。如何會通。解云。大集令治。據比丘作惡外彰。十輪不許治。據比丘內缺其行。外猶生善。說法化人。故不聽治也。復有十種非法即得大罪等者。彼十輪經。云何為十。一若僧不和合。於國王前而譏訶者。是名非法。二若僧不和合。於婆羅門眾中而譏訶者。亦名非法。三者僧不和合。於王眷屬及諸大臣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四者僧不和合。於白衣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五六者僧不和合。於婦女小兒等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七僧不和合。於僧淨人前。餘言如上。八者僧不和合。於比丘尼眾中。餘言如上。九者僧不和合。於本怨嫌人前。餘言如上。十者僧不和合。以嗔恚心而相譏呵。是名非法。有如是等十法。不應譏呵。假使舉得少罪。亦不應受。若復少有佛法譏呵者。亦不應受(上唯有九。疑是開小兒婦女為二也。由有等字。餘句無有等字。鈔引文略。可對思之)。下具出舉法如律法中者。立云。即遮法中明也。
 
[0713b02] 行惡行有果報故者。即此治罸是果報也。濟亦云。只此罸之。是惡果之報。上釋化教義竟。
 
[0713b04] 上品之徒見影依道者。和上云。上根之人。猶如快馬舉鞭見影即走。遲驢楚毒。而不肯行。此喻下根人也。首疏云。佛法中有三種人。謂上中下。上品之人。專精不犯。堅守禁戒。如鵞珠草繫。理須恭敬。不得治罸。如轉輪王神寶之馬。一日之中。周四天下。不勞加罸。中品。犯已自悔。深生慚愧。如好良馬見鞭影便行。不須加罸。下品之人。無慚無愧。破戒犯罪。續作不止。自非治罸。寧容肯息。如似鈍驢。不加鞭杖。無由取路。准此文中。約犯過者。取第二人為上品。慈云。見影者取教為影也。以見教中治罸之人。即改過故也。又智論第二十六卷云。佛有時苦切誡諸比丘云。汝狂愚人者。此苦切語。為憐愍眾生故。無有垢心嗔罵也。自有眾生。耎語善教。不入道撿。要須苦切麤教。乃得入法。如良馬見鞭影去。鈍驢得痛乃行。復有四種良馬喻。如雜含經抄可尋(云云)。
 
[0713b19] 悛革等者。悛(七緣反)改也。見字書。案意。有所改革謂之悛。又謹敬貌也。言革者。說文云。獸去毛曰革。革更也。斯言允矣者。尚書云允信也。周易云允者當也。
 
[0713b22] 四分中凡欲治罸舉人乃至具如律本遮法中說者。律文即遮犍度中明也。時有六群比丘。作如是念。世尊無數方便。教諸比丘。展轉相教。更相受語。便舉清淨無罪比丘。佛言聽先求聽。能舉之人。須具五德。乃至窮問。為見聞疑。何處見。見何罪。犯戒見。犯威儀耶。問答一一如法。犯者臣已。乃可依斷。律文中盡論此意(云云)。
 
[0713c05] 一言呵責者。礪云。此人輕蔑僧眾。情存鬪亂。破壞彼此。故以苦言切勒。名呵責。祇律名折伏羯磨。涅槃名呵責羯磨。十誦名切勒羯磨。二門不同。今即是初。
 
[0713c08] 四分等律總處明之等者。謂等取諸部十祇五律。此中合諸部。共明立治之法。
 
[0713c10] 若對僧比丘前者。僧者四人已上。比丘者。據一人二人等也。倒說四事者。戒見威儀邪命。為四事也。倒者犯言不犯。不犯言犯。邪言不邪。不邪言邪也。羯磨疏云。戒見儀命。理須順奉。四反倒說。壞亂俗心。即斯義也。謂六十二見者。將此六十二見。破其正見。故言破見。濟云。引是舉能破。以解所破也。謂是將斷常邊邪等。以破其正見。故曰也。言六十二者。榮疏云。且明五見。一身見。亦名我見。見身為我。從其所取。故名身見。計身為我。從其所取。故名身見。計身為我。從其所在。故名我見。二邊見。斷常乖中。說為邊見。三邪見。謗無因果。乖違法理。故名邪見。四戒取。執牛狗戒等。以為真道。從其所執。故名戒見。五見取。取上諸見等以為正。故言取。因是五見。生六十二見。一云因五見之中身邊兩見。生六十二見。何者。因身見生五十六見。欲界五陰。各有即離四見。成二十。言約即離成四句者。一即色是我。二離色是我。三亦即亦離是我。四非即非離是我。餘受想行識亦然。色界亦二十。無色無色陰。唯有十六。總成五十六也。因邊見生六見。謂三界各有斷常。成六見。六配前五十六。成六十二也。又云。只因五見中一个邊見。生六十二見也。現在有常無常四見。約五陰為二十。未來邊無邊。又成二十。過去如去不如去。復成二十。俱不離斷常。為六十二見也。解云。一常。二無常。三亦常亦無常。四非常非無常。此四屬現在。一有邊。二無邊。三亦有邊亦無邊。四非有邊非無邊。此四句屬未來。一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此四句屬過去。五陰為言。一陰有四句。五陰成二十。三世成六十。此妄計。皆以斷常為本。故成六十二。言常無常等者。外道計身是常。或言是無常。或云半常半無常等。故曰也。濟云。三災起時。欲界人皆生初禪。初禪下界有梵天。即色界初天也。知三災欲起。即下來人中。教化修初禪。一切人民學初禪故。皆捨命生初禪。[1]未免火災故。梵天又為諸天眾說法。令修二禪。其人皆修二禪。死後並生二禪。得免火災。以二禪未免水災故。更教修三禪。雖生三禪。猶未免風災。諸天為說四禪。眾生即修四禪。得免風災。初梵天教人修禪時。皆發遣人。生上界去盡。然後自捨命。生彼上界。如是生二禪三禪四禪。皆是最後而生。至風災即散。梵天前下生三禪。眾人後生。見梵天在。謂言本來不死。計之為常。至水災退時。梵天又前生二禪。眾人後生。見之謂言本在不死。計以為常。至火災退時。梵天從二禪下。前生初禪中。眾人後生。見梵天在本不滅。計以為常。後欲世界成立。梵天亦先下人中。諸梵天眾尋後復生。見本梵天。謂言是常。以去時在後。來時在前。眾生不知。謂言是常。則計梵天是常。餘皆無常。故言亦常亦無常也。言邊無邊等者。有計四方有邊。或云無邊。或言上方有邊。東方無邊。或言盡無邊盡有邊等。故曰也。言如去等者。疏云。如從前來去向後世。亦如前來改名如去也。不如去者。有人宣說。身死永滅。不如前來。向後世去。名不如去也。亦如去亦不如去者。有人宣說。身與神異。身死神在。如從前來。向後世去。名如去也。身則永滅。不如前來。向後世去。名不如去也。非如去非不去者。有人宣說。神如虗空。不可說去及以不去。名非如去非不如去也。依南山闍梨。於五陰上明。先將色為窟宅。受居其中。二色為窟宅。想居其中。三色為窟宅。行居其中。四色為窟宅。識居其中。次將受作頭亦得四句。想行識等例爾。各為四句。四五便成二十。三世則成六十。并根本斷常為六十二見也。言四聚者。一波逸提。二提舍尼。三惡作。四惡說也。
 
[0714b21] 一詐現異相者。謂寒著夏衣。夏披寒服。詐作貧相。心悕他物也。二說己功德者。謂我是律師。坐禪持經。頭陀知僧事。令他信故。三高聲現威者。謂高聲叱吒。示現威嚴。令他畏難。謂有勢力。彼當思惟。後必能為我作損益。便持物施。入手並入邪命攝也。激動令施者。立謂。說己所得之利。意令他施。說云昨日張家得一疋絹。今朝王家復送一疋紬。悕求人施。故名激動。應師云。激者發也。說文云。水急疾曰激也。
 
[0714c05] 從此已下明四邪義也。通使四方者。立謂。今有比丘諂曲。為官人家。作使往來等是也。上觀星象盈虗之相者。立謂。象謂日月。星星辰也。故易曰玄象莫大於日月也。謂觀五星二十八宿。星即象也。觀天文星宿。若觀了了曰盈。不了了是虗。即耕田種植者。此名下邪。亦名下口食也。今時多有犯者。謂言我不負信施。是我自力所得。不思犯邪命之罪。
 
[0714c12] 若無根破戒見者。立謂。雖破戒見威儀。以三根未現。不得治也。若與呵責羯磨。名為非法。
 
[0714c14] 若不知不見五犯聚謂波羅夷等者。五犯聚即五篇名也。立明。此人不識不知此罪相。或犯夷殘。謂言是提。或犯吉。謂言是殘。故曰不知不見。須作呵責法也。又須一事。若犯夷不得作此法。即依作滅擯法也。故下文作二十非中。廣明是也。至如今懈怠。不學聖教者。亦合此治。
 
[0714c20] 九親近白衣等者。即與俗人交往結義等也。故偈云。出家莫近俗。近俗使心迷。時時長煩惱。日日損菩提。即其義也。
 
[0714c23] 言餘如前說者。與尼女。身口習近。與黃門等同上。言菓蓏相授者。樹生曰果。蔓生曰蓏也。與惡人為友等者。同志為友也。言樗蒱者(勑奴反。又他奴反)謂收擲也。博物志云。老子作之用卜。今人擲之為戲。廣如重輕儀記釋也(云云)。不親附善人者。謂不近善知識也。如阿難白佛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佛言阿難。善知識者是全梵行。如我昔日。值善知識。遇定光如來受記等。是也。上來明過對比丘前。比入呵責。若對俗作四事者。即與擯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法治之。對僧犯既爾。對一比丘犯亦然。類例而然。故言比入也。
 
[0715a09] 此與餘羯磨有異故前明之者。立云。此呵責羯磨。與下六種羯磨不同。其下六者。或時犯過於俗。此一呵責法。犯過對僧。故曰有異也。勝云。明此治法。是違情立治。須僧證正其犯。五德舉告。為作憶念。令其伏首方作羯磨。故出一番。以例下六也。餘有作法順情者。不須證正。故曰也(此律當文)。緣起十種如上者。謂上羯磨篇中。凡秉法前。具十緣。此舉罪證正。當其第八陳本意也。注云德人舉告僧言者。即舉罪五德也。此呵責羯磨。律緣是智慧比丘盧醯那比丘二人。喜相鬪諍。口出刀劒。互求長短等(可尋律文)。
 
[0715a19] 犯不應懺罪乃至不成得罪等者。謂犯夷復覆。此不可懺。應與滅擯。不合呵責。言及人法二非並作法不成得罪者。此中有二十七句也(云云)。
 
[0715a22] 不得早入聚落逼暮還者。謂常須白日在界內。行遜謝法。求僧為解。今既早出夜還。不領於僧。故不許也。
 
[0715a24] 注云指下篇為餘者。今為吉作呵責。指何處為餘。則無下可指也。應闕此句耳。又不得指上篇為餘。即與下第三句。若復重於此。有妨也。言重於此者。若為下四篇作呵責。可言重於此。若為夷作呵責。則指何處為重於此。昔解皆非。今解。夷本滅擯。何有呵責。直是學悔者。奪三十五事。則指餘覆之夷為餘也。二若相似若從此生者。礪云。言相似者。與本罪種類同也。如為故妄語作呵責。後更犯兩舌綺語等。若從此生者。謂從根本之前方便之罪生也。由前方便。能成根本。故知根本。是從方便生。故云若從此生也。
 
[0715b10] 不應共善比丘諍者。其人犯罪在身。理須細心卑下。如何無禮。更與他人相諍。事既紛紜。甚[1]所可也。
 
[0715b12] 注云彼二比丘亦爾者。此謂二人被治。一人乞解。其彼一人。亦須別乞解也。今言彼二比丘者。即第二比丘也。
 
[0715b15] 二擯出羯磨者。礪云。此污家之人。壞彼信心。僧以作法加罸。遣出本處。故曰也。涅槃名為駈遣羯磨。十誦名駈出羯磨。事起馬宿滿宿二比丘。在聚落中污家也。舊云馬師滿宿謬矣。親撿十誦云爾。四分名富那婆娑比丘及阿濕卑比丘。在[革*(立-一+可)]連聚落。行污家惡行。餘比丘住。乞食不得。云此比丘。不與我曹言語慰問迎逆。乞食比丘。舉過白佛。佛令白四擯出。令身子目連往治。反謗眾僧。云懷愛恚。僧即設諫。違諫犯殘。臨時付口言。故須遣出。本處者。謂遣出聚落汙家之處也。使世俗識非達正等者。立明。六群既在聚落汙家。自種華菓。教人種等。所得利養。將與一家。不與一家。致令俗人謂言佛法應爾。今作法治此六群。使俗識知是非分齊也。
 
[0715c04] 牒其過已離此住處為異者。濟云。此擯出羯磨之文。亦同前呵責羯磨文也。但須牒其汙家惡行之緣已。即言僧今為此比丘作擯出羯磨離此住處。加此離住處之辭。與前有異。故曰為異也。
 
[0715c08] 若有諮請推屬本師者。立明。本師即和上也。以此比丘。既被僧治。奪三十五事。不得與餘比丘共住還。以和上須二時教誡。令其改過。從僧乞解。令師僧中代陳。故疏云。除師徒尼伴也。謂師弟子互被治。佛令教勅改過。無隨順罪。尼若犯者。制不離伴。伴尼隨順。亦開無過。
 
[0715c14] 三依止者。涅槃名置羯磨。謂安置有德人所也。律緣是僧蒭比丘。年老無知。數懺數犯。所以聖制。令依有德比丘。然初令依處。後復處壞。佛令依人。人後復死。所以令依但有德者。即便依之。後識達持犯。方得作法為解。
 
[0715c19] 言癡無所知者。立謂。此人非不識世事。如興博販賣。談論世法。無事不通。但不識持犯開通輕重法相。故曰也。
 
[0715c22] 餘如師資法中者。立明。此與師資法中依止。大同少異。此則依止眾僧。彼則依止別人。若教授承事。依止等行。一同彼也。
 
[0716a01] 四遮不至白衣家者。礪云。涅槃名為舉罪羯磨。彰過於外。俗人前悔。故曰舉罪。十誦五分稱為下意羯磨。祇律名為發喜。謂發白衣歡喜也。緣起四分呵責揵度中云。即迦尸國質多羅居士。請身子目連。具辦飲食。盡世間二味。時有善法比丘。舊來往其家。見彼作異常飲食。心生嗔恚。作[1]見惡言。居士所辦飲食。無味不有。唯無胡麻滓。此言譏毀居士也。此居士。素有押油之業。居士聞此言已。深乃不樂。便語比丘言。如何內懷如是多寶。根力覺意禪定正受。作如是麤言。我今當說譬喻。有智之人。以喻自解。譬如有國土無鷄。是中賈客。持雌雞來至國中。彼雞無雄雞。便與烏共通。時鷄後生子。不作雞鳴。復不烏喚。即名之為烏雞。今汝亦爾。懷禪定正受。而作此麤言。善法比丘言。居士罵我。今欲去。居士苦留不住。云欲至佛所語言。可白世尊。無令增減。說可當還來至我所。時比丘往白佛。佛無數呵責之。云何彼居士有信。作檀越。多有利益。供給眾僧。乃以此下賤之言。罵於他耶。即告諸比丘。為此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白四羯磨。然後差八德人。即有阿難。具此八德。領此比丘。往謝白衣。其八德義。如下廣明。
 
[0716a21] 不肯者具有進不者。立明。俗人若歡喜者。僧則為此比丘解之。若俗人再三。不受懺悔者。即與作覆鉢法也。勝云。律中檀越若所受。犯罪比丘。應自往懺悔。故曰也。濟云。一迴往謝不受。後更教往。以得喜為期也。
 
[0716b01] 更總明四三羯磨同異等者。謂更明上四種羯磨。并下三舉羯磨之義也。
 
[0716b03] 但壞其行心猶有信者。礪云。不壞信者。約不壞自信。非不壞他俗人之信。就呵責等四羯磨中。言壞行者。行雖無量。略明唯二。一內護行。謂出家人頓教修行。眾法成立。攝法在己。千載不墜。名為內護佛法行。二外護行。謂在家俗人。敬信三寶。授護佛法。使不墜沒。名為外護。就上內護有二。謂眾法內護。自行內護。若壞眾法內護行者。與作呵責治。若壞自行內護者。與作依止治。就上外護行亦二。謂有違順之異。若順情生過。不問總別。多家一家。並須擯出治。即是護令生於正信。若違情惱物。不問多一。皆作不至等治之。便是護令無惱。以罵生惱故。隨事差分。立四治法。又七羯磨人。前四治輕。得足僧數。後三邪故治罸法重。不滿僧數。前之四人。既是僧數。無隨順罪。後三人者。邪見壞心。不足僧數。有隨順罪。又隨有輕重。若隨前二不見不懺人者。但得吉羅。隨後惡邪得提可知。又此七羯磨人。前六人。無倚傍。無倚傍故。不須設諫。後惡邪不捨。以倚傍聖教。言說相似。是非難分。須僧設諫。開示是非。改過從善也。所有資產入同舉僧者。立明。此三舉人。生時不同僧利。今死後。衣物不合僧分。但是入當時同舉僧也。濟云。其三舉人。古人舉喻猶如犁樓陸。秋月不用。舉置閣上。到時方用。此三舉人。亦復如是。既卒無用。故亦舉之於眾外。待心改已。僧為解之。
 
[0716c02] 並合此治者。明上濫學大乘之人。絕無修道之心。廣造罪已。口云罪無形相。有何可懺。如此之輩。並合依犯而治也。五涅槃名為不可見羯磨也。賓云。既起邪見。未可得正見也。又解雖犯罪已。邪心不信。未見有犯。故曰未可見也。此不見不懺二事。事起闡陀比丘也。
 
[0716c08] 或由不達教者。如經中明淨穢二罪。雖非內外。求不可得。不可覩見。今此人或不了達此言教。即便言不見也。
 
[0716c11] 六不懺舉者。礪云。涅槃名為滅羯磨。謂治罸前人。使信懺滅罪故也。謂犯罪已。不肯懺悔。云罪性空。有何可懺也。如有問言。經中盛說罪性空。有何可懺也。如有問言。經中盛說罪性皆空。今有何義。令我懺耶。應為分別。經說性空。是談理觀。汝未除妄。如何說空。又法性空。但應除病。豈當廢事。方始談空。若空廢事。空應礙有。由礙有故。即不成空。由不成空。理應須懺。若不礙有。應不礙懺。既不礙懺。亦應須懺。進退遭難。犯過無逃。又復難言。空不礙有。亦不礙空。不應不懺。亦不應懺。何須執我。令我要懺。復為分別。汝不懺空。違我懺空。是故眾僧。要須治汝。言妄陳濫說者。言罪性如虗空。持者為迷倒。是以邪見。濫於大乘也。
 
[0716c23] 然後乞解者。以此人心意調順。方始為解。若不如此一向不合也。
 
[0717a01] 七惡邪不捨者。事起阿利吒比丘也。礪云。涅槃名為未捨惡見羯磨。明了論。若比丘不見自有罪。若見不肯行對治法。或不捨邪見。作不共住羯磨。此了論言。含三舉人。
 
[0717a05] 律云如來出世為一義故等者。立云。無佛興世。所制戒撿。及此七法治人者。意令莫犯。使戒淨故。定慧從生。斷惑出塵。至無上果。名為一義。義在果也。然下文自解。一義之意。四分增一文云。佛告諸比丘。如來出世。以一義故。為諸比丘。制呵責羯磨。攝取於僧。以是義故。如來制呵責羯磨。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奉行。下有諸句。約擯出。依止。遮不至。三舉等。乃至說戒自恣。及單白。白二白四。三種羯磨。及覆藏。本日治。出罪法。及四波羅夷。乃至眾學。七滅諍等。一一句中。皆如呵責羯磨說。皆言如來出世。以一義故。為諸比丘。制擯出羯磨。乃至為諸比丘。制四夷七滅等。疏家總為二百八十戒。具在律文。謂前言制呵責羯磨。下有三十个法。次言為諸比丘。制四夷。即是二百五十戒。配前成二百八十也。所謂攝取於僧令僧歡喜等者。即戒之十利也。此是解上為一義故之意。故曰所謂也。
 
[0717a21] 無量劫不復人身者。以隨惡比丘語故。獲如是罪也理合治之如後二經者。即是涅槃大集等也。依後為定者。即依涅槃經者也。兩存亦得者。謂若外有善相者。須依十輪莫治。必以愚闇自纏。可依涅槃治也。言廢前又是者。廢十輪依涅槃也。猶如勑文。後勑廢前勑也。問此三舉人。既云舉之眾外。為但是不同前法。名為眾外。為[1]存寺外。解云。在僧坊也。不得預僧法事。故稱眾外。
 
[0717b05] 言惡馬治至亦當舉汝等者。賓云。要犯四重。拒而不受。故與惡馬治之。若殘罪已下。事罪俱不引者。但與嘿擯治。今尋鈔意不然。犯重諱者。下文自有滅擯治也。今惡罵治者。不問所犯輕重。若拒諱不見者。犯即合此治。言汝所往處亦當舉汝者。立明。此人不肯受治。欲往餘寺者。僧即差人。往餘寺報言。此比丘犯罪。若後至來。可須治之。故曰汝所至處亦當舉汝。不應從求聽者。礪云。謂屏處作過。若為他舉來。必須求聽。假得自言。方行治罸。此即對眾。公然而作。非虗義同。自言義同。求聽。直須治之。故曰不應從求聽等也。
 
[0717b15] 五分云梵壇法者。撿五分文云。闡陀比丘。在拘舍彌。觸惱眾僧。不共和合。有一比丘。安居竟。往迦葉所。以此事具白迦葉。迦葉語阿難。汝往拘舍彌。以佛語僧語。作梵壇法治之。阿難受使。與五百比丘。俱往其所。闡陀聞阿難來。出迎問言。何故來此。答言欲利益汝。問言云何利益我。答言。今當以佛語僧語。梵壇法罸汝。即問云何梵壇法。言梵壇法者。一切比丘比丘尼。憂婆塞憂婆夷。不得共來往交言。闡陀聞已。悶絕躃地。語阿難言。此豈不名殺於我耶。智論若心強獷如梵天法治之者。佛涅槃時。於娑羅雙林中。北首而臥。阿難親愛未除。心沒憂海。不能自出。時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言。汝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愁惱。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頭。作何等語。如是等事。汝應問佛。阿難聞已。悶心小醒。得念道力助。即於佛後。一一問佛。佛言。我過去依止於法。莫依止餘。觀身四念處。勤修精進。又從今日。解脫戒經。即是大師。如戒所說。身業口業應如是行。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天法。應當治之。次後我三阿僧祇劫。所集寶藏初。應言如是我聞。三世佛法。經皆如是(云云)。言梵壇法者。勝云。謂梵天中。若非法者。諸梵天。將此人置壇上。不與共語治之。故曰也。以欲界語地亦通色有等者。然語法通欲色二界。此二界。以語為樂。不語為惱。故不與語。治之。濟云。欲界語地等者。據瑜伽論中。地有十七種。始從欲界。乃至聲聞地。菩薩地。佛地等(云云)。古者西來三藏。唯得最後一地。來此方譯。名為佛地論。至唐三藏。譯瑜伽論百卷始盡。故知佛地與瑜伽。同本別譯。然瑜伽是無著造。恐不信行。托稱彌勒所造。言十七地者。一者有尋有伺(音四)地。二者無尋唯伺地。三無尋無伺地。尋則麤。是覺也。伺即細是觀也。舊經論名覺觀。新經論名尋伺也。尋伺是語家加行也。夫欲言語者。要先有尋伺。論云欲界及初禪。有尋有伺地。若中間禪。無尋唯伺地。二禪已去。無尋無伺地。言中間禪者。謂初禪已去。來至二禪名中間禪也。賓云。承前諸師。解未至禪。云是中間禪者錯也。初禪已前。未至初禪。名未至禪。亦名未來禪。亦名斷律儀也。言中間禪者。即是初禪已去。二禪已前。梵王住處。名中間禪也。其梵天在初禪之上。二禪之下。未屬四禪。二十五有中自當一有也。亦名梵輔天。齊此已下。皆有語言。故曰欲界及初禪。有尋有伺地。故舊經云。覺觀在初禪即其義也。二禪已上。無復語言。若中間禪。無尋有伺。則梵天無有言語。今不語治人。故喚為梵天法。謂同梵天之不語也。又解梵天雖無覺有觀。然由有言語為樂。二禪已上。方無覺觀。故不語也。梵天中有罪者。嘿法治之故曰也。言亦通色有者。以色界中。唯初禪有語。故曰亦通等也。勝云。梵天定地。彼無語法。今以不語法治也。計理二禪已上。應無語法。大梵天王已下。亦有語故。不語治之。順鈔文也。賓云。尋伺語言加行也。夫欲出語時。必先心中。有尋伺方便。然後發言也。又云。犯僧殘已下。事罪不引者。但作此梵法治也。下文惡馬治者。要犯夷罪。事罪俱不引者。方作惡馬治也。謂其人拒諱不肯。引事引罪也。要犯夷者。方與惡馬治也。知之三種調伏法者。立云。一柔軟調伏。二剛強調伏。三柔軟亦剛強。故名三種也。猶不調殺之者。謂先以柔軟剛強諫之。若不從者。即作不共語治之。故殺也。
 
[0718a24] 從此已下明滅擯法義也。不得共住共事者。立謂。共住即說戒自恣。二種中共住。事者羯磨也。一切僧家。諸餘羯磨。法事亦不得共作也。所以知羯磨是事者。四諍之中。有事諍。即因羯磨而諍者是也。
 
[0718b04] 多論大眾有知不須自言與四分令自言乃至目連被呵中說等者。此二文何故相違者。解云。四分約五德。三根不了。故須犯者自言。多論據三根明了。故不假自言。直得治也。言目連被呵中說者。據僧祇律云。昔日佛自說戒。時有國王。為佛作金鍱蓮華。至布薩時。佛坐其上。諸比丘集。欲作布薩。有金蓮華鍱墮地。有一比丘。恣心取挾腋下。佛即嘿坐。不作布薩。阿難初夜已過。請佛令說。乃至中夜後夜白佛言。眾僧坐久。願佛說戒。佛言。眾不清淨。時目連念言。誰不清淨。便入定觀見。此惡比丘。撿身眾中而坐。即到其所。左手擒捉。牽出至戶。右手推出。語言。汝從今日。非復沙門。佛呵目連須待自言。因此佛語諸比丘。從今日後。汝等當自說戒也。所以佛不自說者。謂佛左右。有五百金剛。若三問清淨時。不如實發露者。金剛即杵擬碎之。如微塵也。立云。據此文意。與前多不同者。今解云。若內心犯罪。三根未現。須依律文。待其自言。若公然作罪。畜妻抱子者。何假自言。可准多論直爾滅擯。鈔引二文來意者。其義如此。
 
[0718b22] 大眾容之自他同穢者。謂自身犯律。體壞非僧。不合聞戒。不沾僧利養。死入惡道。名為自穢。今身濫在僧中秉法。不足僧數。作法不成。誤其眾僧。此名壞他。上來釋第一化制二教。明相不同義竟。
 
[0718c02] 二約僧制眾食明通塞者。淨戒及時曰通。若破戒及時。有德非時。是塞也。犯重囚禁遭赦得免者。謂有比丘。犯重罪已。眾主禁著空房。待有國家恩赦。到來相放。此名非法。佛法之中。何有此事。一者。不合繫閉枷禁。二者不關王赦也。或自貨賕得脫者。說文云。枉法受財曰賕。又云。以財枉法相謝也。欲明犯重罪。被禁牢獄。多將錢寶。僧與眾主。大德求脫也。或奪賊物因利求利等者。謂僧家立制。若有僧私之物。為賊盜者。後須奪取。此非法制。是名賊奪賊也。言因利求利者。謂如落華師。為他說法。令他捨慳。遂求財物。入己者是也。慈云。如識官人。與他求事。將物與官。即自留餘者是也。
 
[0718c14] 不令同法如後引之者。以下諸文。皆有無力無伴自去等文也。如下十誦白僧滅之。不者餘處去等也。
 
[0718c16] 僧祇若作非法制乃至止得三人者。案僧祇云。時瞻波諸比丘共諍。同住不知。一人舉一人。乃至眾多人。舉眾多人。諸比丘白佛。佛言。從今日聽作見不欲。見不欲者。若僧中。非法羯磨事。若有力者。應遮語言。諸長老。此非法非毗尼。不應作。若前人凶惡。有大勢力。恐為我梵命難者。應作見不欲。作是說。此非法羯磨。我不忍。與見不欲。如是三說。作見不欲時。不得趣爾人邊作。應同意人邊作。不得眾作見不欲。得二人三人作。餘者當與如法欲已捨去。若僧中非法斷事。不遮。不與欲。不作見不欲。並越毗尼罪。若作是念。隨其業行。如火燒屋。自救身得護心相應無罪。是名見不欲也。自意云。上言不得眾作者。謂作見不欲。但許三人作。不得四人作。故言不得眾多也。羯磨疏云。見不欲者。即六和中。見不同也。謂既是見異。非同和之義也。問何不盡說欲起去。答若具說欲者。欲即是情和也。母論見眾非法獨不能諫應作嘿然如上說者。前通辨羯磨篇中。引母論比丘見非法事。若有三四五伴。可得諫之。獨一不須。犯非法制罪者。此得吉也。上釋非法制義竟。
 
[0719a11] 五分雖我所制餘方不得行者。謂佛在時有出家者。佛令為剃髮。今則國王不許。故言不應行。景云。如佛制夏竟遊行。今時王制。若無故離寺十日。皆判還俗。又不得行也。故注云。俗王為僧立制。不依經本。即其義也。
 
[0719a16] [1]罸舍利弗日中立之者。撿祇云。佛在舍衛城。制諸比丘。作尼師境竟。諸比丘在講堂中。共議云。佛制尼師壇。大小。若敷坐處。兩膝則無。若敷兩膝。坐處復無。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問諸比丘。僧中上座是誰。答言舍利弗。佛語舍利弗。眾多梵行人。作此論說。汝云何嘿然而聽。今當罸汝日中立之。舍利弗受罸即立日中。諸比丘各至佛所懺悔。恕舍利弗愆。佛言。日月星宿猶可迴轉。舍利弗心不可迴轉。以受我罸。心堅不可轉也。以過去曾作蛇來(云云)。濟云。身子是法輪大將。有過尚治。今末代僧尼。有一行一能則一切時中。違越眾命。義非依教也。問何故五百聲聞中。身子目連獨稱法輪大將者何。答以調達破法輪僧。身子目連是第一雙。力能摧殄。當日還和。所以故稱大將。如今國家大將軍。能破怨歒也。則稱大將。調達破僧僭稱為佛。則是大鯨歒也。則是破法輪之賊。身子能平。故稱大將。又解身子常能伏佛說法。即經云。大智舍利弗能隨佛轉法。故稱法輪大將也。
 
[0719b09] 先語僧制法式等者。此是如法之制。理須奉行。非法立條。縱違無過。上釋僧制義竟。
 
[0719b11] 二約僧食以論通塞者。先約僧俗明。次於僧中。約持破明。又持中約時明。並有通塞。時則是通。非時是塞故也。乞食可得不等者。佛在世比丘。皆乞食也。佛亦乞食也。非唯比丘。然佛自乞食。且論有四意。一三世諸佛法爾乞食。二為充軀資身。長道自行益故。三福利施主反報益故。四為聲聞弟子。仿佛成規故。
 
[0719b17] 古師匡眾之法等者。匡由正也。即是隨朝長安志相寺靈祐法師寺誥也。其僧善以能卜。值小周滅佛法。仍避亂終南山。于時奉勑。搜揚僧伍。並令還俗。其不肯者。勅令深剃。而祐身披俗服。遂領門徒在山。每出賣卜得錢。餘米以供門人。後值隋家御宇。蒙補為僧統。充十大德之數。因於本居之山。為置志相寺。而法師躬立寺誥云。僧寺不得畜女淨人等也。賓云。靈祐師是休法師和上云。即玄奘法師和上也。祐本是京師。西市賣[飢-几+追]老婆所生。其年十三。其時類小兒。在西市打連錢。看者數百。時有一禪師。從市中行。遇見此小兒。衣服極弊。上一井蘭上。打錢打一百下。無有失落。知是奇物。乃往問其所在。祐曰近在某街頭。即喚逐我出家能去不。答曰由母。禪師相將問母。母言。居家貧窮。生此小兒。何堪出家。又無資給。禪師苦勸。母即許之。知惜何益。至明日。禪師自將衣裳來取。至於寺中。將一打墻鐵槌。令於石上磨之。吾欲作斧。祐即磨之。經十六七日。不暫休息。磨一邊稍似斧刃。師來看。見知其志操。當即令休。吾不復用。小兒不休。已擬作斧。何得中悔。以成為限。師深敬惜。後授經論。無所不達。聲播天下。立性作行。誓願不視女人之面。病困臨死。尼姉來看。遙見入房。轉面向壁。又淨影遠法師即是祐弟子。於布薩日。說欲不出祐從出來直到堂頭。衣服麤弊。眾皆不識。莫有敬者。至說欲時。制眾且止。慧遠房中讀疏。乃云法事因緣。眾僧說戒。豈是魔說。使者尋報。遠即走來。流淚悔過。大眾方知。是遠和上。言寺是眾僧修道境界者。謂僧依寺中修道。如王治國。依六大城為境界也。注云白衣及中能齋亦得者。立明。由能齋故。是當來得道。作出家之因。故開與食五分無此相貌。廣如隨相盜戒中當序(云云)。唯有任道行之同護法等者。任由依也。立云。任者當也(去聲)。謂當其道理而行也。如有僧來。依時鳴鐘。而給俗來能齋亦給。此名依法。故曰任道。乖此不依道法名為非護法也。今言同護法者。謂道俗相依。猶如影響。若不與食。二大彼俗譏故。能齋聽與。若一向盡與。彼復謂言。佛法應爾。今若作通塞之約者。彼則能同護法也。言不損檀越事者。謂既依道理而行。不損檀越事也。事謂四事供養也。檀越梵音此言施主也。
 
[0720a06] 若此以明是非自顯者。結略上文也。怖四怨之多苦者。梵言魔羅。此云殺者。害人善故。義言如怨。言四怨者。帶數釋也。一煩惱魔。謂內起貪等一切煩惱。能害善法。二者陰魔。謂有漏五陰共相摧滅。三者死魔。謂無常滅相。能壞命根。四者天魔。居第六他化天上。欲界頂。有大勢力。好壞他善。見人入道。則來惱亂。恐修道會正。化他同己。空其境界也。四中初一是生死因。後一是生死緣。陰死二魔是生死果。又約始終內外明者。初受生時。即稟五陰有漏之身。名為陰魔曰始。形壞命盡。名為死魔曰終。內起三毒。名煩惱魔。外感天魔。故曰內外也。今言怖四怨者。謂未出家時。畏怖魔故。所以出家。由出家已。能令魔怖。兩向釋俱通。前解好。故疏云。出家已後。以十軍得道故。破煩惱魔。得法身故。破於陰魔。得無漏道故。破於死魔。得不動三昧故。破於天魔。十軍者。欲是為初軍。乃至自高蔑人為十。餘可解。言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辭六親者。應師云父母兄弟妻子也。言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也。
 
[0720a24] 忌狹者。說文云。忌者諱也。又惡也(烏故反)。見毛詩。今言人情狹者。欲明此人諱聞遠通之名。謂之為狹。有本作局狹字。不亦蚩乎者。廣疋云蚩者輕也。有云笑不露齒曰蚩。
 
[0720b04] 注云慳食獨噉餓鬼業者。欲明餓鬼之因。皆由慳習。一墮此道。報壽遐遙。如雜寶藏中。有羅漢。名祇夜多與弟子。向北天竺遊行。至一石室城。既至城外。慘然變色。入城乞食。食訖出城門。復以慘然變色。弟子便問。何緣憂悲。答言。我向於城邊。見餓鬼子。而語我言。我在城邊。已七十年。我母為我。入城求食。未曾一得。我今飢渴。願尊者入見我母。語令速來。我時入城。見餓鬼母。語言汝子飢困。思汝相見。即答我言。我入此城。七十餘年。自我薄福。加復新產。餓羸無力。雖有膿血涕唾。糞穢不淨之食。有大力者。於先持去。我不能得。今最後得一口不淨。欲送與子。門中有大力鬼。復不聽出。願尊者慈悲。將我同出。使母子相見。食此不淨。尊者即將出城。母子相見。共食不淨。尊者問鬼。汝於此住。為己幾時。答言。我見此城七反成壞。尊者嘆曰。餓鬼壽長。大其為苦。弟子問已。厭離生死也(云云)。
 
[0720b19] 此乃鄙俗之淺度等者。若識達俗士。尚以憂道。而不憂貪。今此比丘作此問者。同乎鄙俗耳。言瑣人之短懷者。爾疋云。瑣由小也。碎玉曰瑣。碎之失也。猶天地之生長者。喻所得無限。山海者。約受用無窮。
 
[0720b23] 故佛藏言乃至如來白毫相中一分等者。彼經中。佛告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我此真法。不久住世。何以故。眾生福德。善根已盡。濁世已近。自求善利。應生猒心。汝當勤精進。早得道果。我法無諸難事。不念衣食。臥具醫藥。若一心行道者。天神人民。皆同心供養。設使天神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終亦不念衣食所須。何以故。如來福藏。無量難盡。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須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如來如是。無量福德。是諸比丘。應如是念。不應於所須物。行諸邪命惡法也。
 
[0720c10] 猶函蓋相稱等者。勝云。僧依道。而受供如函。檀越為道而施如蓋。二種相應。故曰相稱。何愁竭耶。言匱者。鄭玄曰。匱是乏也。詩傳云。匱竭也。禮記云。有財不匱是也。注由彼行施普義者。施(平聲)謂施設。不簡貴賤。貴者好給。賤者麤給。故曰義然後取。勝說注腐爛僧粟者。此罪業重。如報恩經佛與阿難。入王舍城。乞食已。於城外。有大深坑。城中人民。擔持屎尿。棄此坑中。天雨惡水。亦入其中。中有一虫。其形似人。眾多手足。遙見如來。擎頭出水。視於如來。流淚滿目。如來見已。愍而哀復慘然不悅。即還耆闍掘山。時阿難問佛。向見屎中虫。先世造何業行。生此水中。為幾時耶。復於何時。當得解脫。佛言。汝等善聽。過去無量千劫。有佛出世。教化已周。滅度之後。於像法中。婆羅門造立僧坊。供養眾僧。時檀越多送蘇油。時有客比丘來。爾時知事維那。心生嗔恚。嫌油來多。隱匿蘇油。停持不與客。眾言何不傳蘇油蜜也。維那答言。汝客比丘言。此是檀越施現前僧。爾時維那。凶惡可畏。即復罵言。汝何不噉屎尿。云何從我乃索蘇油。以此言改。從是已來。九十億劫。常坐於如是澆水之中。爾時維那者。今此虫是也(云云)。未見道通而事塞者。此明四事供養。若絕名為事塞。今但行道不慮未盡。
 
[0721a07] 是第一慈悲人者。謂俗人不能齋。遮不與食。是守佛教。是護僧法。若不齋輙噉。誤他入地獄。即非慈悲人也。以不與食。令諸眾生。不以此緣墮三惡道。名大慈悲也。毀損三歸者。若不問是非而給者。僧俗混同。將何以為歸敬。不知尊勝分齊。而生賤心。即是毀損之義也。自昏時網者。謂不解示語罪福。是不識時宜。不用法網也。
 
[0721a14] 准教當擬如隨相中者。如下盜戒中。准十誦惡賊來至。隨時將擬。不論多少。僧祗若惡賊檀越公匠。乃至國王大臣有力能損益者。應與飲食。多論能損者。與有益。不合是污家法。上來釋通塞之義竟。
 
[0721a18] 二引聖言量者。總有三重。謂現量比量。聖言量也。僧祇食時應作四相者。僧祇此翻大眾。謂僧眾食時須相也。撿多論第七卷云。是僧祈食時。應作四種相。一打揵搥。二吹貝。三打皷。四唱令。令界內聞知。此四種相。必使有常限。不得或時犍搥。或復打皷吹貝。令事相亂。無有定則。不成僧法。若不作四相。而食僧祈食者。不清淨。名為盜食僧祈。僧祈梵聲。男女之異也。男聲呼之為僧祈。女聲呼之為僧祇。或云僧伽。亦是聲之輕重也。[口*祇](上聲)祇(平聲)咖(上聲)伽(平聲)祈(平聲)[口*示*斤](上聲)此皆悉曇章中。一囀聲同翻為眾也。雖作相而遮亦犯者。今時平且打鐘。要須前開寺門。閉門而打鐘者。此是非法也。各有始終僧祇同一布薩至清淨無過等者。謂此是法同食別之界。既食各別。各鳴鐘自集。互不相集者。無過也。善見至空寺有果應打揵搥食者。立明。要是大小二時食。若非時不合也。有云。時非時俱得。非時取果。押為漿亦合。若言不得。今時茶湯。何處迯罪。言下至三拍手者。當打三通也。
 
[0721b11] [1]多論云僧祇食法乃至多少應有常限者。景云。此舉儉時。增减俱犯盜也(云云)。南山闍梨。咸享年中。在京師清官道場。時年飢儉。此處可有五十僧。日別料米四斗。以供徒眾。縱僧來去多少。唯盡此四斗為限。是今義也。錯得一番餅者。景云。此約豐儉俱犯。望知事人。有限定故。錯得猶犯。盜[保/言]。過索寧無罪咎也。
 
[0721b17] 律云惡比丘來不應與食者。有問。俗人能齋。尚開與食。破戒是僧。今亦能齋。何得不與。解云。俗人能齋。是當來出世之業。破戒之類。理亦可知。
 
[0721b20] 差僧次而簡客翻為越次者。對此便明有寺。堂上行僧次。簡房中人者。皆犯盜罪。又此住處不名僧所以簡客主非同和之義等者。此是性戒。現犯盜重。業報復深。故雜含經云。目連路行。見一眾生。身形極大。頭上戴一銅鑊。其鑊熾然。滿中深銅流灌身體。乘空而行。啼哭號呌。佛言。此迦葉佛時。出家人。為僧知事。有檀越施飲食。令僧行傳。時有眾多客比丘。知事不分。待客去後。然將分之。由此緣故。經無量歲。墮地獄中。受大苦惱。既得出已。更受此身。又見一眾生。其舌長廣。熾然鐵釘。亂釘其舌。乘空而行。啼哭號呌。佛言迦葉佛時。出家比丘。為摩摩帝。摩摩帝。呵責客比丘云。此處儉薄。不能相供養。諸長老等。各隨意去。求豐樂處。由此言故。先住之人悉去。未來之客不來。緣此慳故。墮大地獄。備受眾苦。既得出已。更受此身。言以簡絕客主非同和僧義者。僧具六和。既不同利。僧義亦缺也。
 
[0721c12] 猒患生死者。雜心偈云。一切有為法。生住變異壞。釋曰。一切有為法。各各有四相。謂生住異壞也。世中起故生已起。自事立故住已住。勢衰故異已異。滅故壞。又應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穢惡充滿。觀察此色。猶如猛風。飄散積砂。須臾散失。如是觀者。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猒離不樂。得無願解脫門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又雜寶藏中。佛滅後七百年中。有尊者祇夜多身得羅漢。國人所重。住在罽賓。時南天竺。有二比丘。聞祇夜多有大威德。遠來禮覲。到其住處。道由樹下。見一比丘。形體甚悴。竈前然火。二人便問。識祇夜多不。房在何處。即示處所。前到見向者然火比丘。疑恠所以。既有如此名德。自然火何耶。尊者答言。我念昔生死之苦。若我頭手足。可然之者。猶為眾僧。而用然火。況然薪乎。二人便問。往昔生死。苦事云何。答言。我憶昔五百世中。於狗中。常困飢渴。唯於二時。得自飽滿。一值醉人。酒吐在地。得安隱飽。二值夫婦二人。共為生活。夫便向田。婦事緣小兒出。我時入盜彼飯。值彼飯器口小。我雖得入頭。後難得出。雖得一飽。後大辛苦。夫從田還。即使剪狗頭。在於器中。時二比丘。聞說此事。猒生死苦。得須陀洹果。又釋迦如來。憶往日。閻浮提。作曲蟮鑽閻浮大地。猶如來篩禮也。少欲寂靜修於念定者。成實論云。出家之人。雖未得道。以遠離為藥。諸白衣等。處在女色憒閙之中。終無安樂。又若遠離。心易寂靜。如水不擾。自然清澄。又此遠離法。為恒沙諸佛所讚。何以知然。佛見比丘聚落宴坐。心則不悅。又見比丘。空處(蘭若)睡臥。佛則以喜。以近聚落。多諸因緣。散亂定心。令應得[1]所得。應證不證。空處睡臥。雖少懈息。若起求定。則能攝散心。乃得解脫。又空處無色等相。煩惱易斷。如火無薪。則自然滅。言念定者。即四念處也。定者四禪八定。及九次第定也。付在說者。護戒慙愧者。薩遮尼揵經云。欲離於生死。安隱到涅槃。一切如來說。持戒最第一。戒如清淨地。能生諸善華。亦如猛熾火。能燒諸惡草。為是義故。應須護戒也。言慙愧者。慙國王父母師僧。信施之恩。難酬難報。又慙愧。諸佛菩薩。常教導我。我不能行等。是以經言。無慙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但令五人清淨如法護持法者。此明五人持律在世。得布薩自恣受戒。能令佛法久住不滅也。
 
[0722b03] 瞻待國王等者。隨相中。得用十九錢。供設王臣。若多用者。理須白眾。上來多段不同。總是釋第二約僧制眾食以論通塞門義竟。
 
[0722b06] 從此已下。正明第三約法。就時以明也。僧不可和當於說戒前作者。如受日差直歲。分亡物等例也。
 
[0722b08] 若舉無根無餘罪者。以犯四重故。眾法絕分。義如斷頭。名曰無餘。以三根未顯。故曰無根。能舉之人。雖舉不成也。遮是舉也。故道不成遮。言[2]治謗罪者。夷謗須作殘治。殘謗提治。言文亦不顯情之虗實者。立謂。其文中。不的云所舉之人不問情中。有犯無犯。有犯曰虗。但令能舉之人。不練三根。皆結其謗罪。濟云。其能舉人。實知他犯。即是情實。若謗他言犯。曰情虗也。今不問謗與不謗。但問答不相應。即順治其謗罪。故曰也。言義須斟酌者。謂能舉之人。必是賢善比丘。雖今推勘。三根不委。亦不必須治其謗罪也。
 
[0722b18] 從此已下。明其就時之義也。不祇奉法者。字林云。祇者敬也。
 
[0722b20] 從此已下。正明對人。即須[3]糺正者。廣疋云。糺由急也。說文云。繩三合曰糺。糺絞戾也。有三種狂痴之中。其二人不憶不來。此既無知。不須與法。有憶而來者。即常憶常來人。不得別他。故不須與法。與亦成唯。或來不來。此一須與羯磨。為不定故。須法約之。立云。顛狂羯磨。准五分求覓不得。須遙與法。四分要須現前。白二與之。又須令其狂者。知僧為我作法方成。不知不成。如律者。實病加法始成虗詐。理無容詐。
 
[0722c04] 已下對處明義也。天龍叶贊者。應師云。叶者和也。同也。合也。十[4]誦比丘衣服不淨非人所呵者。立明。有多種不淨。一謂衣體不淨。即邪命販賣所得衣財也。又雖是如法之體。若不加受持法犯長等。亦名不淨。又雖離此二過。若多垢坏。亦名不淨。俱為非人所呵也。唱僧跋者。大莊嚴論中。有尸利毱多長者。受外道囑。令殺佛。以雜毒之食。供佛及僧。佛即知之。令僧待唱僧跋已。然後食之。即說偈言。在於上座前。而唱僧跋竟。眾毒皆消除。汝等盡可食。既說偈已。其食變為甘美。其緣稍廣。可更檢彼論文。立云。此即當等供之法也。白衣來當與食為說法者。立明。為說福食難消。示其因果(恐非此解)。應是准五分。能齋者與食食已為說法。授與三歸五八戒等。
 
[0722c17] 汙家俳說者(皮皆反)。說文云。排戲也。案俳者。樂人所為。戲笑自怡悅也。三蒼云俳者嘯也。有云即俳諧之戲。如行主之例也。
 
[0722c20] 及餘上染者。謂真緋正紫是也。
 
[0722c21] 四分入眾五法善知坐起者。律下文增五中。佛告諸比丘。至僧中。先有五法。一應以慈心。二應自卑下如拭塵巾。三應善知坐起。若見上座。不應安坐。若見下座。不應起立。四彼至僧中。不應雜說論世俗事。五見僧中有可忍事。心不安忍。應作嘿然。比丘應先有此五法。然後至僧中。若廣解釋。下文自出。
 
[0723a03] 襖褶者。釋名云。褶似襦大袖下有蘭也。如東都大敬愛寺表。寺主制徒眾。大僧沙彌。皆不得服袴。遣家人次第撿捉得者。脫入外庫。引是如法制也。
 
[0723a06] 反留穢去淨生死未央者。女人穢境。養之曰留。淨僧退道。被擯曰去。欲明寺中畜女人。是留穢比丘因茲。相染犯重。滅擯還俗。名為去淨。因此人地獄罪畢。得出為畜生等。失於三乘道果。故曰生死未央。
 
[0723a10] 多不結淨道俗通濫者。深云。寺中不結淨地。妄託云是檀越淨者濫也。如隋朝置東西禪定寺。所有飲食。盡是國家奉供。本未屬僧。此名檀越淨。若如今時國清寺。亦是隋家置則無食施。所有但是僧食。今若云是檀越淨者曰濫。故曰道俗通濫也。言道者。謂是作法白二結之。故曰也。
 
[0723a16] 惡律儀流注相續者。彼雜心論偈云。流注相續成。善及不善戒。於一切眾生。律儀不律儀。釋曰。別解脫律儀者。謂受戒於一切眾生。一切時戒不斷。不律儀者。謂住惡律儀。於一切眾生。一切時惡戒不斷。所謂屠羊。養鷄。猪。捕鳥魚。獦。作賊。魁膾。魁膾。謂殺人自活。此等之例。且如屠羊者。雖不殺餘眾生。而於一切眾生所。得不律儀。何以故。若一切眾生。為羊像在前者。於彼一切。悉起害心。一切眾生有作羊理故。若復無作羊理者。於彼亦有害心。故得不律儀。如住慈心。仁想普周。當知住餘不律儀。亦如是。立云。欲明有惡律儀。運運常流。無作常生。如受善律儀戒。亦復如是。一發以後。雖入三性之中。善常增長不斷。故曰相續也。
 
[0723b04] 或佛堂塔廟不遵修餝者。俗中教子。尚敬先廟。丁蘭木母。出告反面。木母舒顏。今我出家。不值真佛。更不敬儀像者。師稟於誰。立明。今時僧尼多犯斯過。但修餝己房。爭事光顯。佛堂之內。塵糞難言。口稱剃染。出家為佛弟子。事師之法。豈合如此。餘良可知。聚話寺門依時不集者。如諸小師之輩。及無知老宿。多在門寺。看他男女行往。倚門坐立。寺中打鐘禮佛。一人不來。故曰依時不集。寔由眾主不閑攝誘。可悲之甚。言上座三師者。五分云。上頭無人名為上座。非局頭白。三師者。謂和上兩闍梨名為三也。
 
[0723b14] 餘僧不來並准此喻者。其病絕重。尚遣収來。況餘無患。理然須赴。從此已下。大門第五。正明教授之法。
 
[0723b16] 必先於有過取欲後諫者。謂先須屏處。問其犯過人語言。大德既犯某罪。可得懺不。但戒細人麤。難持易犯。誰應無過。貴能早懺。若彼答言。實犯。聽眾治者。方得治之。故曰取欲。只是求聽之異名也。
 
[0723b20] 餘經云一念之惡等者。餘經即是善生經也。
 
[0723b21] 故律中阿難頭白等者。撿律文云阿難有六十弟子。皆是年少。欲捨戒還家。迦葉語阿難言。此眾欲失。汝年少不知。阿難言。大德我頭。白髮已現。云何於迦葉所不免年少耶。迦葉報言。汝與年少比丘俱。不善閉諸根。食不知足。初夜後夜。不能勤修。遍至諸家。但行破穀。汝眾當失。又分別功德論云迦葉每謂阿難為小兒。阿難有妹為尼。聞迦葉此言。大生嫌恨。阿難聰明博達。汝何故。謂為小兒。迦葉報尼曰。阿難有二事可耻。正由阿難勸佛度母人。出家滅佛法五百年是一也。又阿難有六十弟子。近曰三十比丘還為白衣。然佛教度弟子法。若出家有信。來求道者。當試之七日。若外道來求道者。當試之四月。阿難來便度之。是以可耻二也。此三十比丘。所以還家者。其先聞阿難於九十六種道中等智第一。從阿難求度者。欲學等智。阿難不與說等智故。是以不合本心。於是而還。還必誹謗阿難。謂無等智。此比丘尼。以恚心向迦葉故。即現身入地獄也。有人云等智者。世俗智也。亦名後得智。亦名等智。要前證根本智。然後始證世俗智也。要先證根本智。然後於根本上。流出世俗智也。賓云。舊名等智。新經論中名世俗智。良以俗智。遍緣諸法。故立等名。濟云。迦葉是阿難和上。其阿難是羯磨受戒也。上可言食不知足者。非是貪猶財利。此是樂法貪也。論謂貪其多聞博識。不證無學故曰也。律文云。食不知足者。是消穀虫也。言又是無學尚被譏者。今文中言無學者。就今日論。迦葉呵時猶是學人。結集之時。乃證羅漢。
 
[0723c23] 可准上文者。即上序云。一方行化。立法須通。處眾斷量。必憑律教。即其義也。上來釋七篇已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四末
 
[0724a03] 景龍四年六月八日。於東京大授記寺。出略記蹊逕。擬備臨機。諸有見者。庶知遠意。莫以人微廢道也。
 
[0724a05] 僧大覺記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2699
铜币
3148
威望
703
贡献值
9
银元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8
四分律鈔批卷第五本
 
江東杭州華嚴寺沙門 大覺 撰
 
○[1]受戒緣集篇第八
 
[0724a12] 前來諸篇。統明僧法。顯德彰用。秉御次第。綱紀佛法。住持眾行。道德內充。堪生物善。生善之方。莫先受戒。故有此篇來也。又解上來僧綱一篇。除非消濫。遵承有則。堪能秉御。以被於事。事雖多途。不過生善及與滅惡。生善之法。即是受戒。故於僧綱軌則之後。且明受戒。使傳囑有由。教法不替。故經云。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法身常在而不滅也。言制意者。羯磨疏云。原夫如來出世。不欲增長諸有。要求滅欲。故立戒學。然戒是定慧初基。眾行之本。本若不立。餘何所憑。但以佛世利機。契勤便感(惑者戒也)。末時澆薄。聖制縱緣。緣集則作業功成。緣散則戒德無立。詫緣定其得否。大聖唱言。有缺諸緣。雖受不獲。故須抵掌。程露厥儀。信非徒爾。故今明述。又云然出家正務。唯戒尊高。故立受緣。明其法則。礪云。受緣雖五。又若論末代。唯有羯磨一受。然善來。上法。三歸八敬。羯磨。引五受中。唯羯磨一受。具六義勝。一是時長。謂通現未。二處遍三方。除鬱單越。三報兼男女。四位該凡聖。五所被無數。六多坐作法者。賓云。謂於三州。同於一時。各別集僧。為人受戒也。以斯諸義。佛法始終。以白四羯磨。為宗本。能繼續三寶。作無邊利益。有任持之功。莫大羯磨。故說為勝。餘四受中。善來一受。終盡雙林。自外三受。中間即止。又局閻浮不該餘三。凡聖位差。報局男女。對前六義。互各闕少。紹續功微。故稱四少。今從勝立。唯明羯磨也。今言受戒緣集者。宣云。創發要期。緣集成具。納法在心。名之為受。即是受時。心防外境。名之為戒。礪云。創發要期。建志成就。納法在心。稱之為受。受有懸防。目之為戒。通律師問云。無作擬一形。可說是懸防。作戒已落謝。如何稱懸防。答無作由作生。故二俱懸防。又云。立誓要期。納法在心。名之為受。俱有禁非之用。目之為戒。故曰受戒。言緣集者。師僧衣鉢。白四教法為緣。十種調理。聚在一處。名之為集。宣示軌摸。名之為法。故曰受戒緣集法。又言受戒緣集者。據能領之心。[2]心戒謂所納之法。緣者明此受戒。從緣而生。集者眾緣聚會。名之為集故曰也。又言緣者。如下所列能受有五。所對有六。並是緣也。又云如律五種緣。一善來二上法。亦名破結使。三者三語。四者八敬。五羯磨也。言善來者。位在須陀洹[3]已。此人乘宿善業而來。直佛出世。聞說四諦。道成初果。求哀出家。佛命善來。即使發戒。故母論云。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着身。威儀庠序。如二十年學法者。善見云。唱善。[4]來已八事隨身。二者上法者。位在無學。律云。若人修道得羅漢。即名出家受具是戒。其無漏真法。超出學表。得法最勝。故名上法。若言破結者。此人惑盡解滿。道發無學。會正理窮。自然感戒。從所破為名。故曰破結使。也。三言三語者。位在內凡已上。此人值佛出世。但聞而不見。值羅漢。授與三歸。使證具戒。良以積行非遠。未登聖位。於彼羅漢。先有別緣。詫仗出家。得由三語。故曰也。四八敬者。位是女人。已得初果。深厭生死。求出家。以無弘道遠化益故。抑而不許。復還舍衛。使自剃髮披衣。倚僧房立。阿難時為三請。如來為說敬法。遣阿難傳受。令其遵奉。必具依行。即感其戒。故因名也。此則受緣。唯佛與阿難也。其人是佛姨母。求佛出家。佛初不許。佛言。若聽女人。在我法中。多所損减。譬如有人。多女少男。當知其家衰耗不久。女人入我佛法。亦復如是。阿難再三為請。舉三世佛咸度女人。又舉四眾。一切諸佛。皆具四眾比丘比丘尼等也。又舉恩養。謂佛生七日。其母命終。以波闍波提乳哺長養。應報其恩。許其入道。佛言。若我不出世。彼則不識三寶之名。今識歸三寶。其報恩已畢。況復已證初果。阿難苦請。佛即令傳八敬。若能具行。可聽入道。波闍既蒙八敬。云頂戴持。復白阿難。唯願更為白佛。唯一本甚。如何百臈尼。禮新受戒僧足。乞依夏次致禮。佛言。若依夏次禮者。無有是處。五言羯磨者。是此所明。以此受法。雖通凡聖。以今末代。善根微薄。道心難生。要假十僧作法成就。方得具足。羯磨疏云。斯等人輩。要假強緣。扶彼弱因。方能發戒緣彼僧眾。言下而發戒品。隱其能秉。就其所秉。彰名故曰也。言捨戒法附者。非謂受後。要應須捨。本心所忻仰。誓願奉持。忽恐行人。久參事慢情厭道儀。志在習俗。或復脫遇難緣。非情可禁。帶戒造罪。便能障道。所以聖開聽捨。使來去無障。不廢後入道也。六念法附者。既受戒已後。衣鉢受持。常須係念。具防六聚機要莫加。故附出也。
 
[0725a12] 言超凡鄙穢流等者。應師云鄙由陋也。廣疋云。鄙者羞耻也。欲明凡俗隨生死之流。六塵五欲。體是染污。垢纏行人。令身心不淨。故曰穢也。今此受體。能遠出至涅槃之岸故曰也。濟云。若極鈍根者。七生持戒無犯。即得須陀洹果。理數然也。若利者三生五生。必證初果也。言入聖眾之寶位者。謂受得戒已。近入住持僧寶亦位。遠入三乘菩提聖位也。
 
[0725a19] 既慕心彌愽等者。愽由廣也。明今受時發廣大之心。如上超凡流。入聖位者是也。言故所緣彌多者。上明能緣之心既愽。今所緣之境固多。謂緣情非情萬境。有斷惡修善之心。要普周法界也。故善生經云。眾生大地。草木虗空無邊等。又解彌多者。約受持作法能對有五。所對有六等。故曰彌多。此皆是緣也。法事攸難者。攸謂所也。欲明所發之善既多。所為之法焉易故曰也。又解。能對所對。眾緣既多。故作法則難。故云攸難也。以難知故理須詳撿者。謂所為既大。今須立法。撿其師僧是非之緣也。
 
[0725b05] 而世情塵染每昏教法者。謂今時師僧。附六塵。為色聲等染。不能明解聖教。昏於法網也。為師為匠實易實難者。立謂。若持戒清淨。廣解三藏。有法有食相攝。此人為師匠。秉御戒易。若犯戒非法。不識聖教。無法食相攝。今為師者則難也。又解。雖有行解。堪能足數。以應師德。一時壇塲。為受是易。後隨行中。教授使成五分法身者是難也。但由習俗生常不思沿革者。字林云。從水而下。曰沿。順流也。立云。順流曰沿。逆流曰溯。明今末代師僧。不思順佛法之流。依教而行事。但樂習俗生常耳。如借衣鉢而受。相承如此。名為習俗。今應須改。且如俗中有識者。而年五十。尚知四十九非。何況學道者。而懷習着。頓不捨前。殊不可也。亂彼真教者。立明。如摩訶羅。為他師僧。不了前事。口云我是大乘。何局限斯小法。名亂真教也。
 
[0725b19] 執文謹誦者。立謂。閇目謹誦羯磨。曾不改張有無。不識如非。所以心執也。或前受遮障無任僧法者。謂能受之人。身有遮難。障戒不發。不應教法也。礪羯磨疏曰。夫戒者。乃是生善之本。滅惡之原。趣涅槃之妙因。發定慧之根本。法既精勝。受之不易。譬如欲請大王。必須淨治宅宇。今請戒法大王。理須晈潔身器。前無重難。後無輕遮。與教相應。戒有可發之義。不然徒受無益。勞苦自佗。不能生信者。明師僧犯戒。威儀不整。不能令受者生信心也。
 
[0725c04] 唐勞一世者。立明。唐訓大。謂大勞一世也。亦訓為虛。虛者勞也。後生還爾者。謂來生還逢如此師僧。受戒不得。由今身為他師僧。行非法故。
 
[0725c07] 至機依准者。依此方法受戒。理有得戒之限。上釋序義已竟。
 
[0725c09] 餘道成難者。羯磨疏云。簡餘四趣也。天實報勝。但着樂多。無求修道。故成難也。修羅懷疑。道在會正。疑故無分。地獄障聖。苦多熱惱衝心。故論云。地獄中陰身。猶如融鉄聚。熱惱燒然苦。不可得譬喻。何能懷道。而來受戒。鬼神諂誑不實。惡心亂惱眾生故。畜生報劣。愚騃所收。不能光益佛法故。律中。佛言畜生於我法中。無所長益故也。唯斯人趣。苦輕下趣。樂劣上天。強識念力。能崇道業故。得受戒也。且如聞思修慧。欲界具有。以此散地故有思也。色界有聞修二慧。無思慧也。以是定地。舉心即入定。故無思慧也。無色界。唯有修慧。無聞思二慧。以無色故。無有耳根。故無聞慧。亦是定地。故無思慧也。僧祇若減七十不能作事者。立謂。年雖應教。約體無能故不得也。若過七十出家時過者。立對。此舉賢愚經中福增比丘年百歲。佛許出家事可尋取用(云云)。
 
[0725c24] 二諸根具足者。羯磨疏云。以但儀貌嚴正。悅動物心。凡所弘闡。覩相易受。若不簡約。污辱僧倫。律云。六根俱淨。方應受法。如眼一緣。二十餘相並不堪也。聾啞狂亂不發戒者。六根之中。耳根若壞。不聞羯磨聲故不得。啞是舌根。不能乞戒。又誦持之功。於道無分。故不得也。狂者心亂。無心領受。又無布受之心。此三根壞。故判不得。餘者通濫有得不得者。深云。六根中。耳舌意三。如上可知。餘眼鼻身。雖壞容得。故羯磨疏云。耳等三根。進道為勝。由耳聽法。意緣邪正。有疑通决。非舌不明。有闕此三。故非得限。餘則能乞。能持雖通在遮。得在開限。
 
[0726a11] 三身器清淨者。羯磨疏云。既為道器。純淨方堪。如欲請王。必須莊嚴宅舍。今所受者。是請法王。道器清淨。方堪受法。又如淨衣易染為色。若先染污。不成後受。礪羯磨疏云。身器清淨。乃至十三難雜過等者。然戒法清虗。出道之勝因。法既精妙。致受之不易。論其受也。非身不尅。是以為身受道之器。心為納法之主。身心圓淨。得戒[1]已言。若內懷遮難。身器不淨。雖備眾緣。徒勞無益。一生絕分。障不發戒。名之為難也。
 
[0726a19] 四出家相具者。即形同也。
 
[0726a20] 五得小分法者。即法同也。法海不頓。漸開方便。使信樂牢固也。上之五緣。得不分二。前四必具。非緣不成。受事後一制具。若不具者。戒罪兩得。上來釋第一能受有五義竟。
 
[0726a24] 第二所對有六者。古師立義。所對有七。今鈔略其第六。第六緣云。須在佛法時中。謂若佛法滅已。一切羯磨作法。及與結界。皆不成就。波沙諸論師亦解云。據未作者。則不成。已作者則不失。抄闕此緣。今立亦好。故須第六在佛法時中。問佛法幾時當滅。答據聖教文。正法五百。像千末萬。然南山每敘聲聞住法。極六萬之遐齡(未詳所據)。又案傳中。迦濕彌羅國。有五百羅漢。佛滅度後。欲集作論。共議何國土中。多有資緣。於中造論。見迦濕彌羅國多有供養。但無好伽藍耳。時有一池。池中有龍。其地福德。諸羅漢。就龍借其池地。用作迦藍。龍惜不與。有一尊者。求一坐處。龍即許之。尊者入池。坐池內。龍先既許。收悔不得。即自避去之。臨去時曰。今將此池。奉諸大德。用造迦藍。若後佛法滅時。地當還我。諸羅漢。於此造寺。廣造諸論。薩波多論即其處造。今時其伽藍中。漸有水濕。伍備之處。水深至踝許。故知佛法非久欲滅。既有六段不同。今即是初輙爾寺外結小界受者。立謂。無難結三小。不成非法。一由無難故。二縱有難。亦不合竪標唱相故。言上已明者。指上結界篇也。
 
[0726b19] 多駕船江中作法人問其故答言等者。薩婆多師資傳云。宋元嘉十年祇洹寺慧照。於天竺僧僧伽跋摩所。重受大戒。時祇洹寺慧義法師。為性剛直。見跋摩等。更授具戒。情有不同怒曰。大法東流。傳道非一。先賢勝哲。共有常規。忽為改異。豈穆眾心。跋摩答曰。相與棄俗。本為弘法。法必句傳。豈忤眾情(云云)。義即問曰。求那跋摩在世之日。布薩僧事。常在寺中。及至受戒。何故獨在邑外。等成善法。何以異耶。答受戒事重。不同餘事。若餘不成。唯得小罪。無甚毀損。罪可懺。夫紹隆佛種。用消信施。以戒為本。受若不成。非出家人。障累之原。斷滅大法。故異餘法事也。義法師忻然心伏。無復餘言。遂令其弟子慧基靜明法明三人。度蔡州堓。於船上受戒。當時有始興寺叡法師評曰。覩善患不及。見惡猶探湯。義公於可同中立異。未經旬月。而復同其所異。蓋譏其始惑也(抄中人問其故。答曰等者。盡是上文問答也)。為世福田者謂受具戒者。此明作人天福田。能長他福。能消他利養者。皆是持戒之力。近見華嚴闍梨。呵諸大德。每入內時。聖上皆聽。將一侍者。同入多將沙彌入者。皆大非法。然沙彌無戒。何能消他國家百段五十段絹是一。又復沙彌無戒。將入宮闕中。必造罪過。或見他貴物即盜。或見寶女即染。豈不誤於大德耶。然此誡勅大能。無奈大德不相用語。
 
[0726c17] 二有能秉法僧者。謂白四弘通。非僧不合。邊方無僧曲開五人持律得受者。謂迦旃延弟子。名曰億耳。住於憂槃提國。三年求師僧。受戒方得。礪云。致使億耳受戒三年始獲。緣此白佛。佛開自今已去。邊方五人開受。言持律得[2]作者。濟曰。中國十人。何以不言持律所以。獨語邊方持律得作者。以邊方非法者多故。須言持律。中國僧皆清淨故不言之也。此十誦所列者。彼律問曰。頗邊地有十人。但取五人成受以不。答得名受具。僧得可呵罪。伽論亦爾。准此似是約處定制故。
 
[0727a03] 更無方便得別眾故者。以同界故。皆須盡集。若也不來。不成受戒。則顛倒錯脫者。前作羯磨。後作白。名顛倒。遺落文句。曰錯脫。
 
[0727a06] 六資緣具足者。羯磨疏云。內忻勝法。外假勝儀。身心相依。如魚有水。若無若借。俱非具緣。
 
[0727a08] 無心不成故者。夫欲受戒。理須殷重乞求。方成受具。若也輕慢不請。義無得戒。
 
[0727a10] 心不當境者。謂師僧衣鉢如法是境。但受者無心不稱此境故也。即是境不稱心者。謂受者求戒斷惡之心。而師僧不清淨者。是也。若慇重心則有無教者。此明能受之人。若有慇重則發無作之戒也。必有受者前准上緣者。即繞列五緣可依也。上來總釋第一具緣成受門義竟。
 
[0727a16] 二加法中。總有十段。前通辨羯磨中明七非云。八種調理者。謂此十段中。除此第一段。沙彌十戒門。并正眾中受門。但有八門調理。是受前也。復有[堛-田+ㄆ]云。始從請師終乎白四九法往來者。正除沙彌。須十戒文也。必闕[1]開得戒限。故不論之。九法者。一請師。二置受者處。三差教授。四往見問。五喚入眾。六教令乞。七戒師白。八撿遮難。九正白四。頌曰。請置差往喚。乞白撿羯磨。
 
[0727a24] 如前篇中者。如上通辨羯磨中明之也。
 
[0727b01] 四律所明者。即四分五分十誦僧祇等四部律文是也。不同外道一往頓受者。謂今且與十戒者。恐受大戒者。不堪護持。故漸與之。以調其根器。事同式叉六法。以漸漸而進也。言猶如大海漸深漸入者。報恩經第六卷云。憂婆離問佛。若受具戒。攝得十戒。何須先受十戒。復受大戒。佛言。雖一時得而染習佛法。必須次第。先以十戒。以自調伏。信樂漸增。善根轉深。次受具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深樂堅固。難可退敗。如遊大海。漸漸入深。如入法海。亦復如是。
 
[0727b10] 文云誰請大德為我和上等者。彼見論云。有比丘。為作白四羯磨受具戒已。多作諸惡。不案威儀。時有少欲知足比丘。呵責言。汝云何。作諸惡行。不案威儀。比丘答言。誰請大德與我戒。誰請大德。為作和上。時有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後。若不請作和上。不乞戒。不得與受具足戒。與受者結吉羅罪也。
 
[0727b16] 當具修如上者。如上僧網大綱篇中云。凡來僧中。律云。偏露右肩。脫革[屨-婁+走]。禮僧足。右膝着地。合掌等五法也。大德一心念我某甲等者。羯磨疏云。具五句。初大德一心念者。請專意也。二我某甲至和上者。明所祈也。三願大德為我作等者。慈副本望也。四我依得受具者。謂三學由生也。五慈愍故者。已述所懷唯願聽許也。答言可爾。總領請詞。許為師也。就可爾中。可是答諾下流。爾是應酬上位。雙云可爾者。未善知言。全不可也。
 
[0727c01] 教授汝清淨莫放逸等者。非但事攝。亦有法之弘訓也。言清淨者。宜重戒本攝持三業。言莫放逸者。諸過之原由行放逸。當攝情根。遠五欲也。四答中。古師云。律雖列四。隨一成答。鈔主云。意以通四。共成一答。初是許辭。後三相攝。義聯類也。下文更有十種答法者。至下律增五文廣明。彼云。十種答法者。一能。二可。三是。四修行。五不放逸。六善。七好。八起。九去。十言與。是為十種答法也。
 
[0727c09] 或可和上無德等者。立謂。受十戒時雖請。或可於和上犯戒。故曰無德。故今須量度。有德無德。應更請也。言故對二請者。濟曰。一謂沙彌時。對面請。并今受具時。又對面請。故曰二對。
 
[0727c13] 請七證等者。此人號為尊人。亦曰尊師。見論名為臨壇師也。十誦正則理例請之者。即前文十云。教授次第頭面。一一禮僧足已。然後請之。必在大眾多僧。亦未通限者。必人眾多。但請所指。為尊者。餘不須請也知何不該等者。[2]賈逵注國語云。明比丘犯重已。不得在說戒及羯磨二種僧中共住。不足僧數。今已知犯重竟。即非同法之人。不合同證羯磨。將此知字何所不該。但知犯重。即不應一切羯磨也。豈獨說戒乎。應師云。該者備也方言云。該由包也。十師相望。約知犯重。犯下篇猶得應法。若望受者。善知師犯吉羅。即非師德也。強受不成者。景云。謂弟子[3]和上犯戒。不應師德。無心從受。故受不成。又如今時受戒人。意在彼人為和上者。以知事壇主。逼令將餘人。為和上。以無心。強受不得也。
 
[0728a03] 故九夏和上者。立九夏和上開得戒。師犯罪。若八夏和上一向不得戒。同是犯也。
 
[0728a05] 碩德者。碩謂大也。方言云齊宋之間。謂大曰碩。碩亦美也。七夏已去。得作羯磨闍梨者。此是了論文。威儀及七證。須五夏。戒師須七夏。與四分不同也。
 
[0728a08] 從此已下教發戒緣。令一切境上起慈愍心者。羯磨疏云。增上心中。救諸眾生。即慈善根。謂佛心也。初明緣境者。謂初且明所緣之境遍於法界也。後明心量者。即能緣之心也。
 
[0728a12] 別[1]抄有三十餘紙者。謂京中一僧。錄受戒緣境之心。有三十餘紙。每欲受戒者。令誦心首。南山闍梨常號為末代佛。由能曲巧。導示眾生故也。情與非情空有二諦滅理等者。上至諸佛。下及三途。皆是情道。山河大地。名曰非情。言空有二諦者。立謂真諦是空。俗諦是有。此之二諦。經稱不同。涅槃大品名世諦第一義諦。菩薩瓔珞經有無二諦。華嚴及仁王般若名真俗二諦。亦曰空有二諦。言有無二諦者。有是有為。無是無為。言滅理涅槃者。涅槃有四種。一自性涅槃。即一切眾生同理有也。二無住涅槃。謂如來方便應化眾[2]善是也。三四有餘無餘也。皆約誹謗不信得罪。今翻為善方發戒也。文字卷軸形像塔廟等者。即三藏典籍佛制。依學結罪。故是戒境也。言形像塔廟應須立信。信有此法。起恭敬心。故發心也。如戒本中有敬塔戒。又毀壞塔寺。皆得蘭罪故也。法界為量並是戒體者。立謂。合是戒境。今稱體者。由從此境。發得戒故。詺為體也。言法界者。雜集云。一切聲聞。獨覺諸佛。妙法所依相故。述曰謂諸法為戒性故。名為法界也。
 
[0728b06] 海水無邊等者。約酒。約飲用虫水。又約盜水等。故水皆得為戒境。如有人賣水。或一擔直五文三文。若作盜心皆是罪也。
 
[0728b09] 新受戒人與佛齊德者。約遍法界之境。有攝持之心。善法總起。與佛齊也。復以初受未有毀犯。戒體光潔與佛同也。今時既知此人與佛等德。不可輕。受此人作禮駈使等事。故多論中。昔有一比丘。應得羅漢。而有轉輪王業。障不得漏盡。佛欲除其障。故即為比丘。一正富羅。轉輪王福一時滅盡。即得無著。以是因緣。若使新受戒人供給所乏則。滅己功德不少也。
 
[0728b16] 瞻蔔華者。立云。中梵正音瞻博迦。此云黃華。而小香。西域多有。言破戒勝外道者。外道邪見。乖真。生死未盡。破戒雖入地獄。遠有出期。
 
[0728b19] 次令發戒下是第二段。明能緣心之量也。
 
[0728b20] 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者。立謂。戒是酬一品心因也。羅漢戒是下品者。立謂。此人當受戒時。發下品心。後策勤修道。證得無學。戒仍下品。由當時發一品心。定故。
 
[0728b24] 毗跋律等者。立云。唯有一卷。律文中明。下品心。不得中上。鈔文中上二品。是鈔家義作。賓云。此毗跋律。是大乘文。非全符會。不須引之。言眾生皆惜壽命者。此明救其身。未救心也。中品心云解眾生疑者。乃是救其心也。由疑心生。今言解眾生疑。是救心也。
 
[0728c05] 為成三聚淨戒趣三解脫門求泥洹果等者。立明。由此三聚戒品。感報三身。一者誓斷一切惡。無惡而不斷。即攝[3]善法戒。當來感得法身菩提。二誓修一切善。無善而不修。即攝[4]律儀戒。當來感得報身佛也。三誓度一切眾生。無眾生而不度。即攝眾生戒。當來感化身佛也。言趣三解脫門者。立云。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佛則承空解脫門而化眾生也。亦名三三昧。新經論中名三摩地。此三解脫門。准法華經是小乘之理。故彼文中。聲聞自敘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等。心不喜樂。案劉璆注云。但以三空為極。至於遊神度物。菩薩之道不生一念在樂之心。夫三空之稱。生乎盡累。一者滯有故爾。以萬法皆空。二者好空。復云空無相。三者執兼遣以為極。便欲施壞造行。復導以無行可作。行盡心灰。此小乘究竟之名。濟云。三解脫門。大乘中有。小乘中無。法華經言。念空無相等者。乃是聲聞自敘。我昔日。亦翹慕三解脫門。而不肯修。故曰但念等也。
 
[0728c22] 言如此發心尚是邪想者。立明。發如此尚邪。何況不發者。全是邪見。寧能發上品戒也。凡夫始學邪心中語者。慈云。雖作是善。以有所得心故。名為邪心。立謂。凡夫具煩惱性。常以六識麤心。攀緣覺觀名麤心。若入定觀。是細心。若緣其真如。即名無漏心。此是正心。今無定及出定。即是麤心。攀緣覺觀。名邪見心。外道心。今雖復始學。猶是邪心故曰也。那含人慢心中語者。慈云。此人斷見諦煩惱。盡有修道。煩惱未除。以貪嗔慢煩惱在。故曰慢等也。賓云。成實宗中。學人或時散亂念故則起我慢。然薩婆多宗。我慢雖通修道所斷。然不現起。故俱舍第十九云。我慢既由我見所增。我見已斷皆已斷故。聖不能起。成實宗中意。許初果我見猶有。是故我慢亦得現起。大乘宗說。如唯識論第二云。然諸宗所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故知。猶有我執。即顯那含慢心中語。是俱生煩惱也)。分別我執。麤故易斷。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故初見道。則斷一个我執。即顯那。含分別略盡)。立明。此人斷欲界麤惑盡。猶有五下分結。五下分結如何。即是調戲。憍慢。無明。色染。無色染。亦云。色愛。無色愛。由有此五。斷此五盡。方得羅漢。雖有此五結。其慢最多。凡所言語。皆有慢心。故曰慢心中語也。羅漢名字語者。慈云。煩惱並盡。但順世間名字語言。而無執著。立明。此人斷三界子果。而纏都盡。不還三界。觀世如幻。但有名字耳。若所發言。但是順諦法。名字語言。故曰名字語。亦名世流布語。如涅槃三十二云。何名世流布語。如佛所說。男女大小。去來坐臥。車乘房金。瓶衣眾生。常樂我淨。軍林城邑。幻化合散。是名世流布語。疏解云。隨世流布。說男女等。名為世流布語也。
 
[0729b03] 光師亦判等者。即北齊僧統光律師也賓等諸師。南山判四分是大乘宗。以見本文云。欲求於佛道。及皆共成佛道等。又相命為佛子等。故須令發大乘心。今詳此言大失。南山羯磨疏云沓婆猒無學。知非窂固也(欲知僧事。求窂固法。明知大小乘羅漢。非窂固也)。施生成佛道。知餘非向也(戒本終云。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明佛可向)。相召為佛子。無異乘也(律序云。佛子亦如是。修行禁戒本)。捨衣用非重。知心虗通也(佛讚頭陀時。比丘捨衣成大[卄/積]也)。塵境非根曉。知識了義也(成實宗中。識見非根見。餘宗根識合見也)。此之二途者。即所緣之緣。及能緣心量也見境明淨不得臨時方言發心等者。立明。由能開悟其懷。於一切情非情境。明白可見也。
 
[0729b14] 置眼見耳不聞處者。立明。此中有兩種。若受戒時。不得安離見聞處。則不成受。約未受前。恐聞羯磨。故置離聞處也。恐復造過。故着眼見處立也。若在界外不受具者。立明。此正明受時。正秉羯磨等。若雖在見聞處。若在界外。亦非得戒。五分以起過故聽安戒壇外者。彼律云。比丘借他衣鉢受具。受具已。諸比丘。喚共著衣持鉢乞食去來。新受戒者答言。我無衣鉢比丘語言汝豈不知佛制不得無衣鉢受戒耶。答言。我知但借衣鉢。今還他故耳。以此事白佛。佛言。自今已去。應將受戒者。若戒壇外。眼見耳不聞處。羯磨著威儀師往問。應從座起。問其衣鉢具足未等(云云)。
 
[0729c01] 順上律文者。立謂。順上五分文也(此解非)。有云。順上界外不成受具文也。
 
[0729c03] 應兩處安置者。此謂若在本沙彌眾中問者。恐餘未被問者。聞之後。不尊重故。二處安也。[1]并衣鉢在彼而立者。業疏云。行住兩儀。心躁馳散。坐是安靜。未足稱恭。故立望僧意取翹注也。
 
[0729c07] 致受者慙耻稽留等者。立明。由當時對僧中遣脫衣。看沙彌身上有病。不肯脫衣。以稽廢受戒事。佛言。自今已去。界外問遮難。不須脫衣。
 
[0729c10] 乃至多人例通問答者。立明。若通答者。得為沙彌。乃至十人百人。但同一壇。盡得通用。此亦約無別僧來去故得。又約眾中無有僧。暫出界。若暫出迴來。還須更和。景云。差威儀師時。問誰能作。答我能。不稱名。不得成。以羯磨中要牒名字。可云我耶。至受者所者。即向沙彌處也。
 
[0729c16] 相遮難之中有得不得者。立明。難則一向不得。遮中不定。如不稱和上名。及自名。必定不得。若負債。作還心即得。聾聞大聲亦得。
 
[0729c19] 若約律本。但問十三等者。謂律本受戒犍度具列十三難。緣起解釋。有者不重與受。及至下正作法受戒文中。但問諸遮。不見問十三難事。此乃律文互缺。非為理無。今以義准。先問重難。次問輕遮。故曰著問遮之前。
 
[0729c24] 蒙籠誦習者。立明。古人但直誦出。冥目急誦。前人竟不解。今不同之。須一一解釋。令前人識知有無。濟曰。古人問時何但受者不解。只自問者。亦自不解其義。便語受者言。我若問汝時。但答道無。閇眼急問。及至問和上字誰。亦即答言。無曾聞。并汾中老僧。與他受戒。飲酒已醉。少時登壇。一人醉困。未能得出場上。但有九人。既欠一人。其上座即云。取一束草。竪著下行。將袈裟貫之。以當一人。充足十數。夫問答賓主。皆須領解。曾見有人。講法華。論義者問云。既稱法喜禪悅食。未知與三尼。寬狹其相如何。高座恾然不知何。答三尼者。即蒲闍尼。佉闍尼。奢夜尼也。又見問律師云。夷末提初。皆是面門所犯。何以輕重不同。一邊罪下。就此十三。准疏先有五門料簡。一制揀淨意。二釋名體。三得名廢立。四收難多少。五通塞不同。初制意者。光律師云。夫欲遠希玄果。非戒不尅。然戒法清虗。乃出道之津濟。法既精妙。致受非易。論其受也。非身淨不尅。是以身為受道之器。心為納法之主。身心圓淨。得戒亡言。若內懷遮難。於道非淨。雖備眾緣。徒勞無益。一生絕分。障不發戒。名之為難。由難障故。因撿稽留。故制問之意在此也。二釋名者。隨唱一一釋下。三門在後明。言十三難者。帶數釋也。頌曰。邊尼賊破黃。五逆非畜二。言邊罪者。曾受佛戒。理宜謹奉。捉心不固。具緣犯重。為過不輕。業果生報。不思捨悔返戒。更受義無再攝。分在眾外。名之為邊。一生永障。名之為難。由邊罪障戒而生。故曰邊罪難。
 
[0730b01] 乃至准多論白衣五戒等者。礪云。母多二論。准此極急。今解據出家十戒。犯者成難。謂先是內。今甄眾外。對內辨邊。五戒八戒。但是俗眾。無來非內。對何以名邊耶。深云。今行事者問他。還須向說。若准論文不得。律則無文。准令得戒。宋朝有智嚴法師小時曾破八戒。後受具竟。見多論文疑身受戒不得。便往西國。問諸羅漢。至月支國。亦云至罽賓。見諸羅漢。具問斯事。彼亦不決。有一羅漢。為往天上。問彌勒。為通云。不成難。嚴既知身有戒。欲還此國。未發國亡。西國送屍。有凡聖兩墓。不知嚴之凡聖。欲[1]道凡墓。數千人挽喪。終日不動。便疑是聖。欲置聖墓。未假數人。飄然得昇。嚴有二弟子。還此土述之云爾。故[2]不動便疑知五八破者。不成難也。
 
[0730b14] 二犯尼者。淨具尊境。是世福田。理宜虔敬。生出世福。今乃返慢辱。毀壞梵業。深[3]羅重。雖受無利。名之為難。難由壞尼淨行而生故曰也。
 
[0730b17] 言律中不明淨穢今准僧祇據淨言也者。律中但是著袈裟者。即名難也。善見論中於尼三處行婬。皆名壞尼難也。須斯二果。及凡夫持戒尼前人成難後人不成等者。明此人受欲煩惱未盡。受樂故犯戒。壞故成難。後人雖污。非名至第二人尼受樂此人即是難也。以要約尼受樂時俗即成難。若尼受樂已後。更有人污者。百千非難。後[4]云二果。由愛染已盡。今若污者。不問初中後皆是難攝。問凡言壞者。謂污戒也。聖境不壞。何名為難。答尊境清勝。慢污成業。不待前壞。方成戒難。濟云。准論中辨初二果人。但有俱生煩惱。而無分別煩惱。如鳥獸相食噉。亦名俱生煩惱。初二果人。雖所造事。內心無染。名為俱生煩惱。不令受樂。據此義故。與今文相違妨也。高云。初二果人。受樂之時。俗則成難。即顯此尼煩惱未盡。是破戒者。何故論中。聖人經生。得五不作戒。又涅槃經中初果生惡國。不作惡業。今既受樂。豈非作惡耶。解云。望自不故作。故云不作惡業。望煩惱未盡。容有失念受樂。雖名破戒。由抵債故。不受地獄報也。且此釋終成相違。
 
[0730c11] 摩觸八尼污尼事[5]等。立明。一个男子污觸八个尼重境。尼則犯重。俗不成難。言污尼八事者。立明。八个男子。污一个尼。八事中。一一事。令尼犯重。勝云。明將第八事污尼。以尼先犯七故成重。上言八事者。一捉手。二捉衣。三入屏處。四共立。五共語。六共行。七共期。八身相倚。頌曰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并共行。七八共期身相倚。如是次第應當知。
 
[0730c18] 若以白衣俗服強與衣著者。此防巧也。謂言服別應不成難。但約境淨。不論儀服。若尼自樂著俗服就上行婬等者。景云。以心作非淨解故。不成難也。即如今尼。樂著俗女裙衫。皆是俗習。就此行婬。亦非難攝。此向約尼自欲行非。故非成難。又約俗人。不知此尼是淨境。若是淨境還成難也。但壞淨境。
 
[0730c24] 不論知淨不淨者。景云。如實淨壞境。作不淨想而污。亦成難攝。若污非淨。作淨想。不成難也。然成污者。必取淨境。此是鈔主義言耳。諸部意者。要心境相應。廣有廢立如疏義鈔者。羯磨疏云。但是具戒。何論淨穢。陵辱慢重。故障出家。未備位輕。在不問攝。故文云。汝污尼不。明。簡下眾。由是具戒。望於俗人。皆是尊境故。若准律中。曾婬著袈裟者成難。此文通三眾也。然文列比丘尼。又似簡故。三律俱無正決。斯即不了之文。宜用僧祇明判淨穢也。如前祗言。斯須初人成難等是也。
 
[0731a10] 止名邊罪所收者。俗受五戒。尚自問於遮難。況受大戒而犯。一面邊收。
 
[0731a12] 三賊心受戒者。沙彌俗人。法非本位。形濫潛上。又盜聖財。非分妄謂。故名為賊。障不發戒。故名為難。世財是共。雖盜非難。法財不共。具緣方感。此難由賊。妄謂而生故曰也。立云。初掠法財。名賊心也。礪問。此十三難。並是受戒為難。所以第三獨名賊心受戒難者。答此實不望。今受作難。名受戒難。故不須並。蓋是無賊心。詐稱大比丘。與今為難。故獨標之。餘非此類。可知。
 
[0731a19] 若未出家未受不重受已受得戒者。立云。未受十戒。直爾剃髮。名出家也。謂既為利養故。若已出家者。及未出家者。此二人。皆不得受具也。言已受得等者。此明約師僧。先不知其為利養自剃。則先與具戒。又約彼作沙彌。未經說戒等事故也。言曾經說戒羯磨已受者滅擯者。此約沙彌時。共他作眾法竟。今若與受具已。理須擯也。
 
[0731b02] 四分若至一人二人三人眾僧等者。此舉對他秉受法也。立云。若至一人者。謂對他秉眾法對首也。若至二人者。謂對他成三人。亦秉眾法也。若至三人者。謂配已成四。若作說戒法。即秉羯磨眾法。若自恣。猶是對首也。眾僧所共羯磨等者。即入他眾僧。四人已上。僧中作法也。筞云。言賊住者。准聖教意。要對他秉眾法成難。今若房中。偷看聖教者非難也。礪云。賊心入道者。律文有六句。謂是外道為飢餓故。見僧得利養。輙自剃髮出家。僧問汝幾夏歲。和上闍梨是誰等。盡不知之。因即白佛。佛制不得與受。總有六句。前二句重。次四句輕。六句者何。一或至一人二人三人。及眾僧所共羯磨共說戒。第二句。謂或至一人二人三人。及僧所共羯磨不說戒。此二句。佛言。若未出家受具者。不應與出家受具。若已出家受具者。應滅擯(出家即剃髮)。第三句。謂或至一人二人三人及僧所。不共羯磨說戒也。第四句。或至一人二人三人所不共羯磨說戒。第五句。或至一人二人所。不共羯磨說戒。第六句或至一人所。不共羯磨說戒。此四句。佛言若未出家受具者。不應與出家受具。若已出家受具。佛言聽。不應滅擯。律文如此。諸師章疏。解不同。昔人云。以法從人秉法故。人有一二三。及秉羯磨說戒等法六句。明賊階降。以眾法如盜五錢。別法如似方便。別法不成賊住。此後四句。至一二三人所。作非不秉法。佛判非賊。礪不同之。破戒不爾。如對首說恣等。豈可下眾。是其應秉耶。又前二重句。至一比丘所。二比丘所。三比丘所。眾僧所。至四境所共羯磨等。佛判滅擯。以得法故。即具二偷(一形二法)。後四句。佛判成受具者。以是全不得法。但是偷形故。是以上四句。並言不共羯磨等。又前二个重句中。但盜眾法。對首已去。不得言偷。眾法心念以往。一人所通已即二。豈得共秉心念法耶。四人已上。餘和合法者。謂不秉羯磨。如今當頭。唱白欲作某事。和其眾情也。
 
[0731c10] 注云下二不合者。前一偷形。不偷法故。不成難。下二即偷法不偷形。及俱偷也。
 
[0731c12] 不說聽聞不聞及愚癡等者。謂四分律但論往聽說戒羯磨。不問解語。不解語。不成難。僧祇要記得初中後語者。是難也。四分不說記初中後語。故曰及愚癡因緣也。記得初中後語者。如說戒時。說夷是初。說吉是後。中間可知。亦可只約一戒。即有初中後。若比丘是初。行婬欲法是中。不共住是後。約羯磨作。大德僧聽是初。若僧時到曰中。白如是。曰後。
 
[0731c19] 比丘尼如法捨戒更受不得者。以尼無開捨之法。故名難也。
 
[0731c21] 四破內外道者。礪云。簡餘外道。歸正非難。故言汝非破內法之外道以不。宣云。正取破內。兼實破外。志性不順。內外無取。鬪亂彼此。俱不成辨。故文云。汝不破二道耶。五分云。捨內法。外道人者。不應受戒。此直取破內也。由信心未著。捨正歸邪。破於內法。即名為難。撿五分文。事起王舍城中。有一裸形外道。極大聰明。來至僧坊言。沙門釋子誰敢與我論義者。時舍利弗念言。此尼犍為國人所宗。若以一句義問不能通者。必失名聞。不歸大法。今當與之七日論義。乃至論言。我當與汝七日論義。從初一日至于六日。論說餘事。皆則結舌。謂外道至第七日舍利弗說。欲從思想生。尼犍說。欲從對起。身子說偈。世間諸欲本。皆從思想生。思想謂內也。尼犍以偈難曰。欲若思想生而有染著者。比丘惡覺觀。便已失梵行。舍利弗復以偈答。欲非思想生。從對而起者。汝師見眾色。云何不受欲。俱舍第八頌云。世諸妙境非真欲。真欲是人分別生。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已除欲。邪命。外道。便詰尊者舍利子云。若世妙境非真欲。說欲是人分別貪。比丘應名受欲人。起惡分別尋思故。時舍利子反質彼言。若人妙境是真欲。說欲非人分別貪。汝師應名受欲人。恒觀可喜妙色故。婆娑百七十三。亦同俱舍尼犍聞此偈已。不能加報。便生善心。欲於佛法中出家。時跋難陀在彼眾中。色[1]類姝長。而舍利形容短小。彼作是念。此短小比丘中。智慧若斯。而況堂堂者乎。便求跋難陀以為和上受具已。問諸經律。悉不能答。便輕賤佛法。謂諸比丘。都無所知。還復外道。舉事白佛。佛言自今已去。應具十夏。有智慧。聽度人。尼乾子者。此外道。裸形無衣。以手乞食。常行不住。執為離繫。佛法毀為無慚外道也。對僧與沙彌戒等者。疏云。沙彌戒願未是具法。雖破皆無難。問沙彌雖破。而不成難。何故毀重。同為邊障。答具分乃殊。同壞本也。若爾尼中兩眾(式叉沙彌尼)犯後四重。應是障也。答前四限分。故違。後四枝條深制。
 
[0732b06] 言四月試之使調柔者。撿四分云。羅閱城中有裸形外道。名布薩。與身子論義。屈故出家。見跋難陀。即念沙門釋子。少知識者。猶智慧乃爾。況多知識者。故多智慧。即從跋難陀出家受具。後時問義。師不能答。彼即念言。沙門釋子。愚闇無知。即還本道。佛言。自今已去。應具十夏。有智慧。聽度人。又四月共住。當與剃髮。授十戒已。令至僧中合掌乞。四月試。僧即作白二法。與共住。僧應觀彼若聞人說外道不好事。便起瞋恚。猶執外道法。不親比丘者。不得與受具。若聞毀呰外道。便歡喜者。心意調柔。得正決正心。當與受具戒。若准母論結髮外道事火外道。此二不試。有業因故。按見論第十六云。若結髮外道。事火外道。不須波利婆沙。何以故。此二外道有業信因果。過去諸佛。為菩薩時波羅蜜。皆於此道學。又云。四月之中。修得四禪。亦不得與受具足戒。要滿四月。若得須陀洹。即為受具足戒。若准長含第四云。佛告阿難。我涅槃後。諸異學梵志。來求為道。亦聽出家。授具足戒。無試四月。所以者何。彼有異論。若[*]山。稽留則生本見。涅槃後分下卷。臨涅槃時。還令試驗。祇律云與四月法竟。在沙彌下食。應日日在前毀呰外道。言信邪見種種毀呰。若言長老莫作是語。彼間亦有賢善須陀洹等。應語汝還去彼間。求阿羅漢。若言實無慚愧。作泥梨行。願拔濟我。滿四月。心不動者。應與出家。若中間得聖。即名試竟。
 
[0732c06] [2]五黃門者。黃是中方之色也。昔刑其勢。號閹人(於儉反)。以衛中禁之門故曰也。又解曰。昔人貴勝。三品已上。黃色塗其門上。此黃色門之家。曾有一人犯過。王遣割其根治之。後因將此人守宮。從初出處作名。謂此割根人。本從黃色門家而出。故修有割者。此曰黃門也。此不男者。雖稟人類。形微志弱。無任道器。反增欲染。雖進學業。終無登趣故曰也。
 
[0732c13] 揵作者。應師云。居言反。通俗文以刀去陰曰犍也。十誦有五。稍異此律。一從生不能婬。二半月能。礪云謂有時節故。三妬者。見他婬人。己形方勇。礪云。因他以發。他息還停。故曰也。四他婬於己身分方勇。五病朽爛。若墮虫噉。前四應擯。後一聽住。捨戒更來應擯。
 
[0732c18] 應截不截等者。令截心中煩惱。不須截身也。言猶留[3]卯依篇懺者。按四分文。佛言若截頭及半吉羅。若都截莖偷蘭。若去一卯偷蘭。若去兩卯。應滅擯。故知須依上懺也。准此明未受具已截終無明教者。上來所論。約受後截者言之。若未受戒前截者。諸部無明文述也。必須准前勘取餘部為受者。須依上五分中。準比丘自截分齊。若留一卵既令懺罪。仍未滅擯。今既沙彌欲受。若先都截。不得與受。必留卯。或截小分。復有志操。應須與受也。
 
[0733a03] 六七殺父母者。人非化生。業寄胎報。假彼遺陰。以成己體。養育恩深。理應返報。方興逆害。禍深障厚。故成難也。礪疏云。唯生身父母是難。餘非難也。若殺畜生父母非逆。以勞不滿故。又報卑故(賓曰)。人皆釋云。畜為父母。有生身恩。無養身恩。故曰勞不滿。今詳。生恩重於養恩故。婆沙百一十九云。如有女人。羯剌藍墮。有餘女人。收置身中。亦云。餘女收取。置產門中。後所生子。以誰為母。殺害何者。得無間罪答前為生母。後為養母。唯害生母。得無間罪。羯剌藍。依前生故。諸有所作。重談養母。俱舍十八。亦有此文。准此論文。但生非養。殺之得逆。故不得生而非養。名勞不滿也。應言勞不滿者。父母於子。恩愛情微。畜無智故。名勞不滿。子於父母。害心不重。以報劣故。故疏中云。又報劣故是也。高云。但生非養。名勞不滿者。今時貴勝若生男女。自不乳哺。唯付乳母。可亦得言勞而不滿。殺應非逆故。今正解。畜生父母殺非逆者。由報卑故。故非逆也。上言羯剌藍者。引云凝滑。父母不淨。極相和。今蜜和酪。受生七日。如酪上膏。凝結肥滑也。八殺阿羅漢者。此人惑盡德圓。福田應供。反加興害。清淨聖境同上。業重障深故曰也。立曰。殺緣覺及三果。皆非難也。由未極福田故。若污則成難。又云。若殺阿羅漢。具得二逆。
 
[0733b01] 九破僧者。眾和法同。出道良筌。乃以邪法乖真。分眾異軌。使應悟失解。業深障戒也。立云。約破法輪僧成難。若破羯磨僧不成難也。如調達化五百新學比丘。於伽耶山立邪三寶。唱五法是。四依非。令三千世界禪誦不行。此名破法輪僧也。十出佛身血者。如來四等。導化眾生。皆憑出世。恩深厚報。義在虔恭。乃興惡心。侵出身血。斯業大重。障我名難。難由惡心而生故曰也。惡是惡心出。揀餘好心。如耆婆為佛治病。好心出血。一劫受天樂。調達惡心出佛血。一劫入阿鼻。礪問。何以出血獨言惡心者。答為簡好心出血不犯故。爾餘則但是邊等。誰問心之善惡。故無所簡。佛久涅槃。依舊文問耳者。礪云。今問難之時。難雖有無通塞。以問無不問有故。聖教一制。並須具問十三也。立至此時廣引調達出血緣。乃至非空非海中偈等。臨時付口。
 
[0733b16] 十一非人難者。報處卑微。形心非器。由斯障戒。故曰也。五分天子修羅子化。為人來等者。彼律中。時有一阿修羅子厭生老病死。便化為人形。往僧坊求出家。諸比丘與受具已。食一人分。乃至七人分食。猶故不飽。復食僧殘食。亦復不飽。時王舍城中。有二居士。同日各請五百僧。諸比丘同往一家。唯此化比丘獨至一家。須臾食五百人分盡。居士譏言。云何諸比丘度非人。因此發覺。忽便還本。舉事白佛。佛言。受具時應問汝是人不等(文中不見天子)。
 
[0733c01] 律中龍變形來受等者。四分律中。波羅奈國。有善現龍王。厭離龍身。即變作一年少外道形。往僧坊中。求欲出家。諸比丘不觀。輙與出家。受具足戒已。與一比丘。同一房住。時彼比丘。出外小行。諸龍常法。有二事不離本形。一睡眠。二婬時。時龍比丘睡眠。身脹滿於房中。彼比丘還來。以手排房。觸龍身。覺肉異。便高聲唱言蛇蛇。龍聞喚聲即覺。結跏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比丘即入。問言汝是誰。答言。我是善現龍王。厭離此身。故出家學道耳。比丘白佛。佛言。畜生於我法中。無所長益。若未與出家受具者。不應與出家。若已出家者。應滅擯。
 
[0733c12] 脫有高達俗士等者。欲明公王貴士。今來出家受戒。忽聞師問汝非畜生不。言稍可恠。應方便引問云。世中多有諸龍等畜生。變作人形。來乞戒。佛所不許。汝今非是耶。
 
[0733c16] 十三二形者。凡為道器。要須志節清卓。報殊性定。方能弘道。所作生成。今則形挾兩境。志致懦弱。善惡不成。焉能修道。先得戒者。因生尚失。何況現報。方欲感形即為障。障因二形而生故曰也。礪准見論有三種二形。一能自受胎。令他受胎。二能自受胎。不能令他受胎。三不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俱是難攝也。餘諸門義。廣如羯磨疏述(云云)。
 
[0733c23] [1]律中略問十六等者。立謂。鈔中但出十耳。六者謂分父母聽為二。則長得一。病中分五。一癩。二癕疽。三白癩。四乾痟。五顛狂也。勝云。十六者。衣鉢離為二。父母為二。病中取四為六。言有得不得者。遮中如負債。父母不聽。官人。債者。約有還心。父母官人他國得度等。故曰有得不得。
 
[0734a05] 若不自稱名字等者。礪云。召體曰名。表德為字。據此自稱須道名。問師須云字。羯磨疏云。汝字何者。依俗中法。子生三月孩而名之。年至二十。冠而字之。隨義別也。愚謂名字。猶如眼目。字義無別。當隨機轉問。並改云名得實錄也。又云。若自不稱名者。無心欲強[1]抑登壇。不稱和上者。別有所重和上見輕也。言年不滿[2]足不得戒者。志幹成立。情標處遠。堪持戒品。忍共惡言。一食進道。有功成之益。方宜授法。年少反上。或容退敗。制不聽受。
 
[0734a14] 以小小似片事者。立云。片由推也。指也。此明有人為受者。作留難云。汝似瞎。似短小。父母不聽等。見他眼小云。汝眼似瞎。此既障他犯吉羅也。濟云。小小似片也。謂汝片似瞎。似短等也。案律中云。片者前後文。又言片者極多。應是律本錯。鞭瘢等者。謂杖痕也。其瘢痕或高或下。故云凸凹(上徒結反。下烏挾反字苑云凸者起也凹者陷也)。
 
[0734a20] 侏儒者。通俗文云侏儒謂矬。即極短小人也。十誦云諸問捋婦智往行。久與非人通生子。如象頭馬頭等。六群比丘。喜作罪。好人不肯住邊。見是人等。心自思惟。畜好弟子。皆捨我去。當畜是人。無捨去者。遂度出家。
 
[0734b01] 不名者總結師罪等者。謂不名清淨。如法受戒也。明上來極老。乃至印瘢等但是此色不應度。若已度亦名受具。但僧得罪耳。又云遣書舉手作相不現前等者。立謂。遣書令為我受戒不得也。舉手令為我受等。及受人不現前。皆非得戒限也。祇云。瘂者不能語。用手作語相。不應與出家。薩婆多得戒者。部別不同。四分若無衣鉢。不名受戒。借衣准此也。
 
[0734b08] 三為表異相故內德亦異者。立明。袈裟名慈悲忍辱服。外既披之。內心應懷忍辱之德也。
 
[0734b10] 引彼證此文不可和者。謂不可引彼多論文證四分文也。不得用彼部借衣鉢。以秉四分羯磨受。二文不同。故不可和也。
 
[0734b13] 昔人義准四分和上法中者。欲明和上四句中。最後一句。由知和上犯戒故。受不得。前三句由不知故得戒。古師准此。借衣受戒。還作四句。初句不知借。謂餘人與借也。次句知借不知不應借。次句知不應借不知不得戒。第四句。知借知不應借。知不得戒。方是不得之限。此是人語。終違律文。今不依之。言必敬佛言再受依法者。先受不得。重受即得。先若得者。再受增為上品也。
 
[0734b21] 父母聽不者。父母恩深。情相愛戀。若當輙度。惱亂處重。是以聖制。礪云。生身所藉。義須盡養。比丘輙度。違情故制。自來兒等者。景云。長大已。自來作兒也。言養兒者。謂是他生得。從少即養也。十誦云。養兒來者。可問養母。必出家剃髮。不白父母。眾僧無犯。善見云。若不度故。我當焚寺。作如是難者。度亦不犯。
 
[0734c03] 負債者。出家少欲。儉節無為。有債不還。被他事捉。招譏醜累。損懷不輕。故不聽度如者。然疏云。良以位居尊勝。非卑劣所及。故律文云。盜度致彼譏呵。同是奴聚。礪云。然慈佛法。必須勝人。崇集光潤僧僧徒利益釋種。既有所屬。理無自專。為他識認。辱累處甚。是故聖制。此中但吉不應之愆。或有損財之罪。善見若放奴時云。有道心者放。無道心者還。為奴。如是語者。不得度。准此主自放開度成受。迯奴不合。
 
[0734c11] 他與奴自來奴餘處聽度者。立云。約不計直故。自來奴者。今時樂事等是也。
 
[0734c13] 准奴及兒彼此通允者。謂自來兒。養兒。他與奴。自來奴。此四種不同。主放與不放。但是自來投法者。他國得度。若主必放。彼此國俱聽。今引出家功德經者。明知主放者。彼此俱得度也。上是不聽故。彼此有得而不得。此既聽者。何簡彼此。其兒奴二。若主若父母放者。彼此之國通得。故言允也。問何故自來奴。他與奴。彼國得度。此國不得者。解云。多人所識。後不生恭敬故。
 
[0734c20] 後知不遺亦重者。以佛奴無人作主故。所以[3]知與不知俱犯重。僧奴准此者。此並是五百問論作斯問答也。官人者。礪云。文[4]勇大將也。羯磨疏云。皆謂勳品已上。流內九等。文武員者。恐負天朝。可憂有責。餘散任。義不在言。礪引五分云。阿闍世王有一大將。力當千人。時號為千人力士。厭惡世苦。念欲出家。諸比丘。便度與受具戒。王聞嗔罵。即立嚴制。若復有度官人。當折和上勒骨。截阿闍梨舌。與餘僧重生革沙。鞭八下。駈出國界。佛因制不得度官人。又祇律中。諸比丘。度王臣出家。禁官見已。令捉比丘。送與斷事官云。此沙門私度王臣。斷事官言。取和上打三勒折戒師挽舌出七眾各與八下鞭。受具者。極法治罪。斷官作此治罸已。將見頻婆王。王問官云。此國中誰是王。答言大王。是王復問言。若我是王何故不白我而輙治人罪。即勅有司取斷事者。奪其官位。家中財物。沒入官庫。諸比丘舉事白佛。佛制不得王度臣也。
 
[0735a12] 有名有祿有名無祿等者。立明。如今臺省州縣現任者是。言有名無祿者。如勳官及散官是。二國俱而得度。有祿無名等者。立云。如諸王子及品子。雖未作官。已得祿俸也。有云如權撿校官是也。言無名無祿者。意云應是被解官人是也。
 
[0735a17] 丈夫等者。丈是極形之量。夫是男子之通稱。如孔夫子九尺餘。亦有一丈者。為大分耳。言建志慕遠者。遠悕無上佛果也。言卓然者。應師云。知角反卓由越也。亦云高也。
 
[0735a21] 病者上四應得者。一癩。二癰疽。三白癩。四乾痟也。狂中有三者。景云。一謂令不覺好惡。二有時覺好惡。有時不覺。三一向覺。初人不得為受下二得也。
 
[0735a24] 疥癩須陀洹瘡痍羅漢者。此人惑盡。此生業終報故。總集受也。撿育王經。見此二事。佛滅度後。憂婆笈多比丘與弟子。入村乞食。至一旃陀羅家。旃陀羅有子。得須陀洹。身有惡病。一切身體。為虫所食。口氣臰穢。笈多語弟子言。汝觀此小兒。是須陀洹。受如此苦。弟子問言。何何業所致。答曰此人前生出家。眾僧坐禪。其為維那。時僧中有一羅漢。有此惡病。搔刮惡聲。維那語言。虫食汝耶。而作此聲。即牽臂出。而語之言。汝入旃陀羅室。時羅漢語維那言。汝當精進。莫住生死受苦。時維那即懺悔之。既懺悔竟。得須陀洹果。昔維那今此小兒是也。以罵羅漢。及牽其出。令入旃陀羅室。今得此報也。言瘡痍羅漢者。即阿育王弟。名毗多輪柯。信外道法。不信佛法。極大邪見。入山遊獵。見有仙人。五熱炙身。行諸苦行。即從禮敬。問云。汝止此久近。答經十二年。又問所食何等。答食草木根。結茅為衣。又問有欲心不。答有。問[1]何以起故心。答見鹿行欲故我生心。王弟生疑。如此苦行。尚起欲心。況諸比丘食酪乳。著種種衣。而言無欲。還白兄言。勿敬沙門。王欲使弟正信。即作方便。權將國務。以付其弟。尅滿七日。當斷汝命。七日之內。恣其欲樂。限期既至。王問七日之間。為樂以不。答憂死。至何所樂哉。王便報言。比丘之法。恒觀無常。畏三塗苦。思惟十二因緣。生死無常。出息不保。入息。云何起欲心。況汝七日。應有樂者。其弟即悟。便信三寶。王亦語言。我本方便。令汝生信。無心殺汝。抱弟啼哭。非不能言。弟既生信。便即出家。證羅漢果。育王統領國內。一切夜叉。令收一切外道徒黨。及外道畫像収來王所。悉令殺之。一日之中。殺國內十萬八千外道。後設見者總集師徒。安著一處。以火焚之。時王勅言。若有人得一尼犍頭者。與金錢一枚。王弟羅漢。後時得病。頭皆發瘡。遊行人間。至養牛處。病來日久。頭鬚髮爪。悉皆長利。衣服弊惡。時養牛女念言。今此尼犍來入我舍。報夫令殺送與育王。取王金錢來。羅漢信業所對。無得脫處。即便受死。其人將頭。至王所。王疑是我弟頭。眾人共議。皆云是也。王乃悶絕。良久方穌。諸比丘問憂婆笈多。笈多答曰。皆昔業故。具述本業(云云)。
 
[0735c12] 必有亦同邊罪者。立明。十誦長有此問今四分則無文是省要也。謂若不捨戒行非是邊罪。後勞致此問也。
 
[0735c15] 須臾持汝著高勝處者。疏云。以遮難。既無堪為道器。緣成業具。位登僧寶。豈卑下哉。
 
[0735c17] 寄此以為陶誘者。謂不要須示語衣鉢之名。此是將問難。寄衣鉢之上。作誘引方便也。此處即為受衣鉢者。深云。五分文也。今於問難前。且為受衣。或在眾中戒師受者。立云。問難前加受也。羯磨疏云。僧祇在戒師前。互跪。教受鉢。後受三衣。白已教乞。此異部不同也。看疏文意。似是教授師。為授衣鉢也。於此受衣鉢者。即是出外教授之所也。
 
[0735c24] 彼教授師還至僧中如常威儀者。立云。若出界外。問難還來。更須和僧。若在戒場內問者。來不用和也。合掌者。作肅敬意。至心諦聽也。
 
[0736a03] 注云教已復坐者。即教授師。向本處而坐也。
 
[0736a04] 我問諸難事等者。恐在屏處有濫。是故對眾。更問取實也。
 
[0736a06] 羯磨眾中而問故不須差更有料簡等者。礪難云。若言眾中而問。不須差者。自恣五德。亦是對眾作法問答。何以要差。答但是聖人立法不同耳。羯磨疏云。戒師在眾。不須差者。五百結集。亦是在眾問答。何以須差。答結集為僧事大。眾情非一。故須定人誰問誰答。所以須差。今此戒師是為別人。請師已定。故不須差。
 
[0736a12] 無有前緣者。謂律中但問諸難。無有將三衣示名慰喻之緣。相傳行此事耳。善男子聽今是真誠時者。礪云。誠由實也。謂是法身生時。故言真誠時。以前俗生。非真誠時也。故受戒事重。不容虗謬。故言實當言實等也。汝若不實答便欺誑天人亦欺如來等者。羯磨疏云。以戒法所通。下被上達。非緣而受。體是乖儀。欺妄之深。乃通遍也。
 
[0736a19] 注云並隨有無具等者。夫欲受戒。本為成道因緣。至於問答遮難。皆須據實。若更虗誑。深招罪辜。非現誑師僧。自亦受戒不得也。上來十段不同。總釋第一緣起方便門義竟。大段第二正明受體。
 
[0736a23] 若至此時等者。立明。上來能受所對。及十種法。並是受前方便。未是發戒之體。此下正明所秉聖教。發其業體。
 
[0736b02] 但深戒上善者。慈云。戒根深固。曰深戒。佛菩薩等同有此戒。故曰上善。立云。當來發佛果菩提。名上善也。令正法久住者。疏云。有威德也。言泥洹者。即是涅槃也。三解脫者。空解脫無相無願也。三聚者。攝律儀攝善饒益有情等。發如是心。名為上品也。
 
[0736b07] 故論云。若此戒法有形色等者。此是多論也。羯磨疏引多論證者。是正量也。凡愚智淺。何能生智。自非久學示誨。猶暗此之戒法。出家本務。素非懷大。定難容納。深有致矣。今為汝羯磨聖法乃至善法注汝身心者。疏云。此明聖法假緣。緣成法備。充正報也。
 
[0736b12]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某甲求受具足戒等者。此羯磨文。前通辨羯磨篇中已解竟。事既是大。今復重更釋之。令學者取解也。初白云大德僧聽者。謂告眾勅聽。令動發耳識。應僧同法也。二此某甲者。牒前問云汝字何等也。從某甲求受具足戒者。此牒前問和上字誰文也。此下牒某緣并情事。謂從某甲求具足戒者。牒緣也。謂和上是得戒之緣。故律云。若無和上。及和上犯戒。及不現前。不名受具也。從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者。牒前三說乞戒文。此牒[1]某情也。如前乞辭中。有此言訖。今牒此乞詞。入羯磨乞辭。則是其情也。從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者。此牒前問十三難事文也。年滿二十者。牒前問時汝年滿二十未也。三衣鉢具者。此正牒其事。三若僧時到僧忍聽者。此謂僧和集。勿事乖違。願僧同忍也。四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者。重牒第二句根本白意。決判成就。忍可為事也。但重牒其根本。不牒其情也。五白如是者。表眾令知也。
 
[0736c05] 莫令心沉舉當用心承仰等者。沉謂睡定等。舉謂攀緣覺觀。憶想世事也。
 
[0736c07] 大德僧聽者。告眾重聽。事既非小。諦緣聲相也。二此某甲下至誰諸長老忍。同前白中第二句之意。[2]辨牒緣及以根本。謂今僧與某甲具足戒。量其可不。故誰諸長老忍也。三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誰不忍者說。此前重牒白中第四句。單牒根本之緣。不牒情事。決判成就也。上言第二第三亦如是者。一則事不成辦。多則法有濫。非軌尅今定限。至於此僧已忍下。是結勸文。非羯磨體也。
 
[0736c15] 問僧成就不等者。若作羯磨竟。不問成就者。犯吉羅也。
 
[0736c17] 直依此語不同上廣等者。若更廣著。致受者生慢。師僧復疲怠也。慈濟前生者。指受者為前生也。言如是持已者。已由止也。已下明受人多少。記時節。及安居方法。早晚等義也。
 
[0736c21] 善見受戒已立取脚隨身量影等者。立云。如今時齊時量影也。立身於日中。量身影有幾脚也。言示春冬時者。立云。其受後。要為說佛法中。唯有三時。不同此俗中有四時。謂春夏秋冬等也。言眾數多少者。立云隨數多少。待受後一時說相也。言四依者。人法事廣。如上序釋其義竟。四重之義如常耳。
 
[0737a03] 不必戒師者。夫說相之法。餘人並得。不要和上及羯磨師也。
 
[0737a05] 此新受戒人相同界外等者。此問意云。教授師出外問難。迴來重更和僧。今此受者亦相是外來。何不重和。答當處新起者。在此壇上成大比丘。故曰新起。已下明說相為緣起。
 
[0737a09] 且制四根本等者。立謂。先未制前。有受戒者。從壇場出。還在師後行。道逢故二。故二問云汝何處來。答言我出家受具來。因即數共行非。後師問言汝何處來。具答上事。和上呵云。汝出去。汝今非復比丘。弟子恚言。何不早語我耶。因是佛制。先為說四重。准十誦。則更說十三殘也。
 
[0737a15] 可准下流耶者。謂中根人須聖上學。豈可准下流也。當餘處學為長沙門果者。為和上年事及命終故。闕教誡也。沙門者。息心達本原。故號為沙門也。
 
[0737a18] 已下明為受衣鉢等事。應令將捨作吉羅懺者。問沙彌犯長得吉。今比丘何不犯提。解云。其身雖轉。罪體不轉。故依本吉懺。
 
[0737a21] 已下明六念法。六念者。礪云。於此六法。繫心不忘。稱之為念。念體無六。隨緣有六。於六生念。故言六念。賓云。隨緣有六。六為所緣。念為能緣也。若准礪疏諸門分別。今不復出直言防罪者。通而言之。六皆防吉。以不作念。各犯吉故。若論別防者。初念防二吉。一為俗問日月不知。二知去布薩說戒日時節等。二念防一提一吉。謂背前家提。背後家吉。三念防夷。如見論自長已夏受施犯盜。四念防長衣蘭。不淨等提。三衣不具吉。五念防別眾提。及破僧蘭。違僧三諫殘。違屏諫提。六念防提舍尼。為知病不病蘭。若安坐受食及尼食等也。其第二念。礪云。此念須三遍誦。防罪多故。謂根本不念一吉。背前家向後家提。背後向前吉。今不同之。上來都料簡罪竟。既有六念不同。今即是初。
 
[0737b10] 此則道俗通知為允者。立明。答俗人時。但云正月某日。不云黑白亦得也。濟云。白月是白銀之精。黑月是瑠璃之精。月形如圓殊。半分黑白。從初一日。至十五日。白增黑減。故曰白月。十六日已去至三十日。黑增白減。故曰黑月也。
 
[0737b15] 若全不受請者。謂有三色人。全不受請。謂是不受別請人也。若受請者。即第二受別請人也。若有請者。即第有多請人聽許捨請也。
 
[0737b18] 知受時夏臘等者。應師云。風俗通曰漢曰臘。臘由獵也。取禽祭先祖也。此即歲終祭神之名也。經律言臘即歲義也。或云臘者接也。[1]新交接故曰也。深云。如國家歲末放百官遊獵者。為一歲之終。天地太平。五穀豐登。取歲終之月曰臘月也。即以此月。獵禽獸祭七廟。此食名為臘食。似以此義。明諸比丘一夏有功。五事賞勞。義同臘食。故曰夏臘等也。
 
[0737c01] 善見佛度比丘至八事隨身者。撿善見論中。善來比丘者。有白衣來詣佛所。欲求出家。如來即觀其根緣具足。應可度者。便喚善來。故鬚髮自墮。而成比丘。謂佛出黃金色手。以梵音喚善來比丘。於我法中。快修梵行。速盡苦源。佛語未竟。便成比丘。得具足戒。三衣及瓦鉢。貫著左肩上。鉢色如青鬱波羅華。袈裟鮮明。如赤蓮花。針綖斧子。漉水囊。皆悉備具。此八種物。是出家人之所常用。自然而用。威儀具足。此即佛為和上。亦是戒師也。如來從初得道乃至涅槃。善來比丘。其數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唯佛自度。餘三歸上法羯磨。其數無邊。
 
[0737c12] 為比丘與外道相濫佛令問何時何月和上等者。立明。外道偷入佛法中。濫其僧眾。應問何時受戒。若稱秋時者。即知是外道。以佛法中唯之三時故。異外俗人也。故心疏云。所以列春夏冬三時。又黑白月者。以道俗位殊。時數亦改故也。俗則年有四時。道則歲唯三位。略分於秋分故也。然三時之始。冬則在初。表無常也。令有心者觀時入道。不容非逸也。
 
[0737c19] 受戒已抄出與之者。如受戒竟。各付六念等是也。上來總釋初受戒緣集門義竟。
 
[0737c21] 二明捨戒者。從初訖此。總明受緣。恐有難緣。大聖開捨。受捨翻對。故次明之。准首疏云。昔人云。婬戒久習。事難卒捨。又不障初果。故開捨戒。得為此事。殺盜不爾。學悔亦然。今解不然。義該一切。所以知學悔通者。下增四文。若比丘比丘尼。若未犯波羅夷。終不犯。若見都無覆藏心。如法懺悔也。礪云。准雜心論。有四種捨。謂作法。及命終。斷善。二形生。作法捨者。違本期故。命終捨者。所依不住故。斷善根者。失本依故。二形者。依止別異故也。有人云。邪見者乃至拔一髮。亦着黃衣。亦准此。礪問。凡言捨戒。為捨已生戒善。為因義邊。為捨無作戒體。答已生戒善為因感果必然不捨。但捨無作戒體。本受要期。一形無作。任運相續。今心厭捨。使無作不相續起。名為捨戒。以理為言。一者戒法。二者戒業。若論捨戒。捨戒不捨業。為因義成故。若論得果。捨業不失法。果興因謝故。問不捨已生善。懺悔解義。不應除彼已起之惡。答善順理生。惡違理起。順理力強。已生不捨。違理力劣。故可懺除。准律文中。捨法有十九。律文婬戒。具有明文。今為頌云。捨三寶二師。同梵戒律學。受家人塞彌。外子非沙門(上兩句厭上捨。下兩句祈下捨)。心疏云。增一中。僧伽摩比丘七反降魔。後更受戒。得羅漢果。自今捨戒。聽齊七反。若過非法。賓云。謂降煩惱魔也。由被煩惱逼故捨戒也。高云。為煩惱逼。七反捨戒。乃是被魔降。何成降魔。今亦可約七迴受戒。名為降魔也。
 
[0738a21] 尼無捨戒法者。十誦云。尼無捨戒。轉為男子者。亦得出家。
 
[0738a23] 為來去無障者。立謂。初來投佛出家。是來如法。後聽捨戒還家。不帶罪累。是去如法。無障也。令在俗無過不生譏醜者。立云。若不捨戒。在俗行非。招俗人譏責也。今既許捨。是在俗無過義也。有人云。容得為下二眾故言也。上釋八篇已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