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消息
主题:现今佛教三大系宗派源流初探
回帖: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九章第一节(摘录)



分别论者的部派问题

《大毗婆沙论》的分别论者,是印度本土,尤其是流行于北方罽宾(Kas/mi^ra)区的化地、法藏、饮光──三部。对勘《异部宗轮论》,与化地部思想一致的,就有︰(1)信等五根唯是无漏,(2)缘起是无为,(3)阿罗汉无退,(4)有齐顶阿罗汉,(5)随眠心不相应,(6)无中有,(7)四谛一时现观,(8)过去未来是无。



《大毗婆沙论》说︰‘分别论者执世第一法相续现前。’凉译《毗婆沙论》,就作‘弥沙塞部’。《大毗婆沙论》说︰‘化地部说︰慧能照法,故名阿毗达磨。’而晋译《鞞婆沙论》,就作‘毗婆阇婆提’。化地部与分别论者,在古代译师的心目中,大概是看作同一的。又如《大毗婆沙论》卷十八说︰‘或复有执︰五法是遍行,谓无明、爱、见、慢及心,如分别论者。故彼颂言︰有五遍行法,能广生众苦,谓无明爱见,慢心是为五。’



《异部宗轮论》说︰‘此(化地)部末宗,因释一颂,执义有异。如彼颂言︰五法定能缚,诸苦从之生,谓无明贪爱,五见及诸业。’



比对二颂,虽文句略有出入,但不能说不是同一的。这一颂,在真谛(Parama^rtha)的《部执异论》译为︰‘无明心贪爱,五见及诸业。’更为相近。



分别说系的法藏部(法密部)与饮光部,由于《异部宗轮论》所说太简,无法与《大毗婆沙论》的分别论者相比对。据《杂心阿毗昙论》说︰‘昙无得等说一无间等。’这是一时见谛的顿现观说,与分别论者、化地部相同。依《大毗婆沙论》,法密部与分别论者说,有二则不同︰(一)分别论者立四相是无为;法密部说,三相有为,灭相无为。(二)分别论者以心的有力或无力,为身力、身劣;而法密以精进、懈怠,为身力与身劣。这二义虽所说不同,而思想还是非常接近的。《大毗婆沙论》的饮光部义,仅‘异熟未生,彼因有体’,也见于《异部宗轮论》。《顺正理论》称之为分别论者,已如上所说。



《异部宗轮论》说︰法藏部‘余义多同大众部执’;饮光部‘余义多同法藏部执’,也就是多同大众部说。其实,化地部也还是多同大众部执,如上所举八则,除第四则不明外,都是与大众部相同的。而《异部宗轮论》所说的化地部义,如︰预流有退,道支无为,五识有染有离染,这也是与大众部说相同的。《大毗婆沙论》所引的分别论者,所说也多分与大众部义相合,如︰(1)心性本净,(2)世尊心常在定,(3)无色界有色,(4)道是无为,(5)预流得根本静虑,(6)佛生身是无漏。



这么说来,化地、法藏、饮光──分别论者,与大众部的思想非常接近,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分别说部──分别论者,是上座部所分出的大系(依《异部宗轮论》,从说一切有部分出),属于上座系统的学派,怎么立义反而与大众部接近呢?这好像是很离奇的。于是素来系统不明的分别论者,或以为上座学派而受有大众部的影响,或以为是大众与上座末派的合流。这种解说,是根源于一项成见;从成见而来的推论,自然是不会正确的。在一般的习见中,大众部是这样的,上座部是那样的,壁垒分明。而分别说系,从上座部分出,而立义多与大众部相同,那当然要解说为︰受了大众部的影响,或二部末派的合流了。我们相信︰思想的开展,是‘由浑而划’的;‘作始也简,终毕也钜’的。那末,大众与上座部的分立,到底为了什么?当时的大众部教义,就如《异部宗轮论》所说的吗?从上座部而分为分别说与说一切有,又为了什么?当时的说一切有部,教义就与《发智论》、《大毗婆沙论》相同吗?当时的分别说部,就如铜鍱部七论所说的吗?当然都不是的。大众与上座,说一切有与分别说的分立,起初为了某些根本论题,与学风的倾向不同(后来的支派,不一定为了这些)。基于这些根本的主要的不同,逐渐发展而完成非常不同的学派。在同一学系中,起初是含浑的,逐渐发展,而现出内部的对立思想。这些不同,可能反与另一学系一致。这不一定是背叛自宗,而是这些不同,有些是一向存在的老问题。如上一章所说,说一切有部,不限于阿毗达磨论师,譬喻师也还是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的某些思想,不也是同于分别论者吗?所以,分别论者的论义,近于大众部,说明了在佛教学派思想的开展过程中,印度本土的学派,在同一区域,同一思想气氛中,自然会有共同的倾向,同样的理论。如以为《大毗婆沙论》的分别论者,为大众与上座末派的合流;那末化地、法藏等学派,都是二部末派的合流吗?学派间的相互影响,或多或少,都是不免的。能说分别论者──分别说部受大众部的影响,而不是大众受分别说部的影响吗?《大毗婆沙论》的分别论者,实为分别说部中,大陆学派的一般思想。
下一页 (1/2)
下一楼›:分别论者的思想



分别论者的思想,与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论义,距离极大。在 ..
‹上一楼:分別說部復以四義求有佛性。有部即以五義重破。一種種界可得故。二無相眾生不可得故。三同類譬喻 ..

查看全部回帖(1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