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一分佛学者用《杂阿含》所说为“佛所说法”的唯一依据
又《杂阿含》及《长阿含》皆说:阿罗汉只知佛总相法,但不知佛心中一切诸法(后续自明),故岂可用“三法印”来印证“佛所说一切法的义理”?(包含“大乘经典”)。后世佛弟子更不可仅依“杂阿含”所说为“佛所说法”的唯一依据?尤其不可仅依《杂阿含》前半部经文所说为“佛所说法”的唯一依据。如此“划地自限”的结果,会将自己及“佛经”局限于“凡夫思虑”及人文哲学思想的泥淖中,用“坐井观天”的方式来看“佛所说经典”的“原始结集之初处”,当然会有失偏颇。
7.“四无量心”的经文是《四阿含》所共有
笔者再举一重要“经义”来看“原始佛法的经文”不可依“精简扼要、易于背诵”的观点来断定《四阿含》“经文”是佛说或非佛说的道理。如《四阿含》皆有提到声闻弟子修学“四无量心”的经文,然而不仅后世佛学者不重视,就是后世“禅修者”也不重视。既然是《四阿含》皆有的“经义”,就证明其是印度当时佛弟子所共同听闻。而且《四部阿含经》皆有说明为何佛教导“弟子要修四心”的经文,并且都有述及“修四心”的方法,尤其以《中阿含》叙述得最为明确。
(1)《中阿含》与《杂阿含》记载修四心的经文
而声闻行者为何要修“四心”?
依《中阿含》卷四(二○)说:“……多闻圣弟子……彼自见断十恶业道,念十善业道已,便生欢悦,生欢悦已,便生于喜,生于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身觉乐,声觉乐已,便得一心,得一心已,则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方、三方、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卷二十三(九三)又说:“佛初得道时,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云何二十一秽:①邪见心秽,②非法欲心秽,③恶贪心秽,④邪法心秽,⑤贪心秽,⑥恚心秽,⑦睡眠心秽,⑧掉悔心秽,⑨疑惑心秽,⑩嗔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慢心秽, eq \o\ac(○,21)21放逸心秽。……若有此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若比丘知此二十一心秽已便断,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甚广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卷十九(七九)亦有沙门无量心解脱的经文。)
《杂阿含》卷二十七也说:“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七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2)“无结、无怨、无恚、无诤”的心量不是在“一生禅修间”就能彻底做到的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也说:“若比丘修习慈心多分,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
由此可知,当声闻弟子十恶心断、十善心生,亦即当在“止观”俱修间断除以上所说‘二十种污秽’心时,“平等心及无我的慈心证量自然显露”,而非刻意“观想去修慈悲心”,但是这不是初学的声闻比丘能够做到的。因为“无结、无怨、无恚、无诤”的心量不是在一生的禅修间就能“完全做到的”。虽然今生修四念处而一其心,修七觉支而一其心,然而并不代表此生便能“彻底获证‘无诤三昧’”。因为《四部阿含经》皆有记载,当圣弟子“无诤、无怨、无恚、无结”的心量具体显露时,当下是不离“离欲心、平等心、无我心、舍心三昧与空相应的证量的”。也就是说,声闻弟子是依离五欲心,依灭除贪嗔心,为成就“平等心、施舍心”而修习“慈心”。相对的,当圣弟子“四心”渐次现前时,亦必然远离欲尘、无欲心展现,寂灭心现前,无我心、喜舍心表露。亦即是《杂阿含》所说“圣弟子心与慈俱而修‘七觉支’”,并且在修每一觉支的相辅相成的行进间,皆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而修‘慈心’”,最后才能将“所修慈心定”导入“寂灭、平等、舍心三昧”的证量间。
可以说,“四无量心”正是详细解释《杂阿含经》一再提到的当得证阿罗汉时:其内证之心性,是呈现“心善、正直”的表露,而获得解脱心的。此正明示阿罗汉的“心地”是纯善的、柔和的、安祥的、慈悲的、正直的、不染著的、不动心的……,亦即“慈、悲、喜、舍(舍心即无所得,无所著)”四无量心定具足的,只是《阿含经》上通常以得阿罗汉者:心正或其心正直解脱(《杂阿含》卷三十、《杂阿含》卷八),或说得阿罗汉者“心善、解脱、自觉喜乐”等简短的经句说明罗汉的一分“内证心性”(《杂阿含》卷四“一○二”)。然而《阿含经》中声闻弟子修四心的经文,何尝不是进一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