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消息
主题:四阿含最全面的系统审视
回帖:非生彼中甫修善心极广甚大(不是生到色界禅天才开始修纯善之心、慈善之心,才令“纯善莹净”之心念形成广大无边的证量)。“此即说明宿世已久修习,今世顿成生禅天胜报,才能令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妨。舍利子,诸等心天本为人时,已修慈善之心,极广甚大(非于如娑婆世界中“五欲未伏”所修浅薄禅定及广修“慈济善心”事行所能相比,乃是他方增劫的善性世界修行人所修“色界正定”成就,显发广大慈心、善心证量才能成就)。因是故令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妨。是故舍利子,当学寂静、诸根寂静、心意寂静、身、口、意寂静,向于世尊及诸智梵行(即“四心”上界梵行之意)”,才能获得色界“等心天”的禅福胜报。这是非常重要的经证。按等心天是指色界中修平等心有成的天人而言,即是修四心有成的天人。如《增一阿含》卷三十二(九)说:“彼女得四等心(修四心定初步成就),身坏命终生色界初禅梵天上。”

  又依《楞严经》所述:等心天(修四心定有大成就的天人),严格来说,应当是指四禅第三天的“广果天”等诸天而言(不含四禅无想天)。如经文说:“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意思是说,前一禅天“福爱天”(四禅第二天),是延续四禅第一天所修,而进一步获得无量净光之谓。即因“定深而显发无量净之意”,而此“无量净光”的“深定内涵”,尚延续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在天界“以四无量心”利益天人,致使在此天深定中“四心定”的证量,更充盛、圆明,而以致进一步证入第三天广果天时,因四心定的不断熏修而令“此天定力更加增盛“禅福之果德”。而且“此禅福之德”已经到达至极充盛、圆明的证境,故名广果天,乃是具有广大“四心证量”及“深定证量”,获得平等心(苦乐俱舍、平等心现,名真实等心天)的“禅福者”所获得的“果报天”,故《中阿含》说:“诸等心天……,或十、二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碍……是故舍利子,当学寂静……向于世尊及诸智梵行者“即亲近佛弟子中修学色界‘四心定’有成的梵行者。”这是非常重要的经证。

  虽然《阿含经》如是说,但是后世的“声闻行者”认为在“阿含经上”所述证阿罗汉果者,并不是每一个阿罗汉,皆必须经过“四心定”历程,才能证阿罗汉果,如“慧解脱者”(后续自明),或者一类“俱解脱者”,并没有经过“四心定”的过程,才了脱生死。故不是每一个声闻弟子,皆必须修“四心定”,才能“证悟、解脱”,故不修“四心”。

(丙)佛在世时声闻弟子修解脱道的方法“方便有多门”

而当时佛在世时是否每一个声闻弟子皆有熏修四无量心,在色界禅定中显发四心定?于《四阿含》中所载,确实是不确定的。因为大部分的经文是将“四禅定”与“四心定”分开叙述的,只有少数经文将“四禅定”与“四心定”融合在一起述说而修。若是依现存的《四阿含经文》来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佛在世时,声闻弟子修解脱道的方法并不一致。一类声闻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事行上便在“观心法义”中加上“四心”的内涵而观心、处世,一类声闻弟子不注重四心的修学,而是直接依“四圣谛”或者“四念处”或者“观息法门”等依之觉观而修,如现今一类修“四念处”行者即是。一类声闻弟子修四禅定成就而其禅修证量与四心定无关,诸如后世之中一类禅修者即是。然而依《阿含》所载,佛在世时,一类利根器者于四禅起,便“顿了生死”,并未记述有经过“四心定”的历程,但是并不能因此证明此类顿了生死者,其解脱心性,不具备“纯善、柔和、安稳、慈祥等心量”,试问:从四禅起,顿了生死者,难道不具备如《阿含》所说:“心善、正直等解脱心性吗?”如前所述,《杂阿含》卷九亦说,“内修无量,善解脱。”这段经文是非常重要的“经证”,也是后世中只重视《杂阿含》前半部是佛所说最为忽略的记述“声闻弟子是经过‘内修无量’宿世及今世经过修学四无量心的历程而成就‘心善.正直’…等解脱心性的。”

一类声闻弟子不仅修四禅定成就,亦修四心定、四空定成就,而尚未了脱生死。一类声闻弟子不仅四禅、四心定、四空定成就,而且经过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历程,了脱生死(《杂阿含》卷二十九“八一四”、卷三十四“九六四”)。一类声闻弟子,四禅定、四心定同时成就并且顿了生死(如阿那律尊者)。一类声闻弟子,从四禅起顿了生死。(如《杂阿含》卷七(一七○)说:“若无五欲娱乐,是则见法般涅槃,若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等,入初禅乃至第四禅,是第一义般涅槃。”一类声闻弟子,四禅定成就,兼修四心定,但尚未成就四心定。一类具有顿根器的声闻弟子依慧观“四谛之理”而得证空性而顿得慧解脱,在今生并没有经过四禅、四心定的历程及四空定;但是其“解脱心性,难道会有违俱解脱者心善、正直之心量吗”?见《杂阿含》卷十五(三八八)所说:“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的经文即知。
下一页上一页  (4/6)
下一楼›:8.《四阿含》散见“六度”经文

  事实上,在《四阿含》中不仅散见声闻弟子修“四心 ..
‹上一楼:(四)四无量心与六度的修持经文

1.一分佛学者以符合凡夫“精简扼要、背诵”的原理来看 ..

查看全部回帖(57)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