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消息
主题:四阿含最全面的系统审视
回帖:正念正智成就的)(《杂阿含》卷三)。

  由此可知,声闻弟子在平常的举心动念仍然保持“正念十善心,远离十恶心”。在止观俱修间渐渐将以上所说“二十一种秽心”降伏时,才能真正做到“心与定俱”,“心定已”,得初禅定时,得初果(法眼净)时在日常处世间的心念均是朝向无秽、无烦、慈祥心充满的,是柔软心、平等心、不动心渐次现前的,所以在游历世间时,才会令无诤、无怒、无恚、无结的心量自然流露,即是用“慈悲心、柔和心、平等心、无我心去对待与我们有恩有怨的一切众生的,是随缘而度而不攀缘众生的。”这才是声闻弟子修“四心”的原意。但是为何后世修行者并不重视《四阿含》中皆有提到声闻弟子必须修四心的经文?就连现代声闻行者最重视的“清净道论”却不重视声闻弟子必须在禅修时配合“四无量心”齐修的论述?原因有三!

(5)为何现代一类声闻弟子不重视“四无量心”的修学?

甲、《阿含》中没有说明初学者如何在一世中修成“四心定”的渐次而进的具体方法

  其一,在现存的《四阿含》中,虽然有声闻弟子必须修“四无量心”的经文,譬如佛亦自述宿世有一世七年中修“慈心三昧”成就而死后上升“色界光音天”的经文。但是没有说明“佛在七年中如何“修慈心三昧”的方法?”又《增一阿含》虽有“慈心定、悲心定、喜心定、舍心定”的经文,《杂阿含》、《中阿含》更有“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的经文,但是并没有具体“修四无量心定”渐次而进的修行方法!?尤其在《中阿含》六十卷中几乎卷卷均谈到声闻弟子修“四心定”的经文,虽然有实际的修法成果,为什么后学者不重视?原因是一类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在初禅至二禅定间),其在深定中所显发的慈心证量是广大无边的,而初学禅法者,如何能在禅定中显发广大无量的慈心证量?这是令后觉者疑惑的!?故虽然“现存的《四阿含》中”,皆有声闻弟子修“四心定”成就的经文,如阿那律尊者(见《增一阿含》)、大迦叶尊者(见《杂阿含》,后续自明),均是修“四心定”有成就的代表者,而大迦叶更是“顿证”。但是在《阿含经》中却没有记述在一世之中如何能令初学者修学“四心定成就的具体方法”?故后世的声闻弟子不得其门而入,导致“忽略《四阿含》中”为何皆有记载“四心定”的经文而成为“形同虚设”的情形。

乙、认为修“四心”会障碍“解脱心念”

  其二,后世声闻弟子认为修“四心”会对众生产生慈悲度化之心及产生实际的利生行事,障碍“解脱法”,故多不修“四无量心”。如在大乘经藏的《观佛三昧海经》有修“慈心定”的具体观想方法,但是与“解脱道相违”,故后世禅行者不重视。

丙、并不是每一个声闻弟子皆必须经过“四心定”的历程才能了脱生死

(甲)“四心定”是“宿世熏修、今生顿成”

  其三,《四阿含》中虽然有“四心定”的“实际内容”,如修慈心一方成就游,修悲、喜、舍心亦复如是,但是这是“修四心定”的“成果”,不是“修因”,很多人会误会这就是“四心定”的修行方法。何以证明这是“四心定”的成果?

  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二有“佛赞叹大迦叶与己同俱‘四无量心’的经文”。但是大迦叶是出家第九日就得证阿罗汉,在这九日之中如何能“修学四无量定”顿时成就,而又“顿证阿罗汉果”?可见是“宿世所修,今生顿证”。又经上说:“圣弟子‘心定已’必与慈俱,广大无量成就游。”这亦是在说明声闻弟子为何深入“色界禅定”中,同时又能显发广大无量的慈心三昧成果的原因何在!可见亦是“宿世所修,今生顿证”。又阿那律尊者亦是在深入“色界禅定”同时显发“四心定”的成果展现,一分行者误会阿那律在证入“色界禅定”才开始熏修四无量心!?当知二禅已经进入无觉无观之证境,如何在色界深定中才“初修四心”!?又《长阿含》卷二(二)中佛亦赞叹侍者阿难与佛同具“慈心”。如经文说:“佛告阿难,汝侍我以来,身行有慈无二、无量,言行有慈、意行有慈、无二、无量,阿难,汝供养我功德甚大,……汝但精进成道不久。”此亦说明“证阿罗汉果者必须具备‘慈无量心’的宿世、今世修因,才能速了生死。”

  又如佛自述宿世“七年修慈心三昧”成就,上升色界二禅光音天,亦是“宿世已经累积广大、长远的‘慈心、善心修因’”,才能在宿世某一世因缘成熟时的“七年之中”速修“慈心三昧”成就,可见亦是“宿修所成,今世顿证”。

(乙)投生色界“等心天”者亦是宿修成就、今世顿得禅天胜报

  又如“能投生为色界禅天的天人者,也一定要有‘宿修善心、慈心的广大修因’”,才能在今世禅福因缘成熟时上升欲界天上或色界禅天上,何况圣弟子的定心中成就的“慈心三昧”证量!?如何不是宿世熏修所成,今世顿证?

  如《中阿含》卷五(二三)说:“诸等心天(色界禅天)天人,或十、二十、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碍。佛告舍利子,诸等心天,
下一页上一页  (3/6)
下一楼›:8.《四阿含》散见“六度”经文

  事实上,在《四阿含》中不仅散见声闻弟子修“四心 ..
‹上一楼:(四)四无量心与六度的修持经文

1.一分佛学者以符合凡夫“精简扼要、背诵”的原理来看 ..

查看全部回帖(57)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