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四)四无量心与六度的修持经文
1.一分佛学者以符合凡夫“精简扼要、背诵”的原理来看佛经的结集
事实上,佛灭度的一百年后,在当时的印度教团才开始正式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又因为二部的意见不同,而又辗转分裂为十八个部派。也就是说,在佛涅槃后的一百年间,佛弟子们信奉大迦叶率领阿难等五百比丘(或说一千比丘)所结集的“声闻藏”,或说为《四阿含》大多是见合同解,没有异议的。
佛涅槃后的一百年间,《四阿含》大部分的内容已经结集完成,本来也是没有疑问的。应该说《四阿含》大体的内容,在第一次结集时已经完成(包括《窟外结集》的声闻藏经的内涵,再汇编至《四阿含》内)。而为什么后世的一分学者会不认同《四阿含》是在佛涅槃后就陆续结集完成呢?除了阿育王的事迹(西元二百年)或“阿难舍利塔(卷四十二)”及佛灭度后,徒弟舍身还俗的情形,(乃至在《长阿含经》上有“诸多杂义外”)等经文记载于《四阿含经》上外(佛已灭度二百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佛在世说法时当时并没有用文字记录佛所说法,而是佛涅槃后佛弟子深怕“口口相传的法义”会有忘失、失传之虑,而由佛弟子们聚集在一处“背诵记录成文字”而流通出来的。依凡人记忆、背诵的语言一定是精粹扼要的原理来看佛经的“传诵”,当然是越简短、越精炼,则越符合“背诵”的原理,例如有一分佛学者就认为“偈颂”的“音韵”是合乎背诵的原理而形成最初的“传诵经句”,进而再形成“长行句”,又如佛在世时比丘们散居印度各地,所使用的“语言”(方言),也不尽相同,由此亦会影响“背诵”法义的真实性,于是“以此推理”将佛所说法用“统一的语音”及“精简扼要”的“传诵原理”予以“定型”,即将佛所说法,定形成为“简易经句”,亦即将《阿含经》的最初经句,推论为“定形文句”,譬如“偈颂”及“简易经句”等,凡是不符合“精简扼要”的“记忆、背理原理”,就是后起的居多,换句话说,可能是由佛弟子辗转“汇编”起来的,故推论佛灭度后百年内才有更多的经法结集出来,更推论第二次结集时才完成《四阿含》,甚至更远。故知《四阿含》中已有部派佛教的色彩。(如十八部派出现于西元前一百年左右)。
2.是否符合三法印或四法印的道理才是佛所说法?
其次是符合“三法印”或“四法印”的修行原理(如《杂阿含》及《增一阿含》所说),是否就是佛说法的根本义?而此三法印或四法印的经义,散见《四阿含》内。但是在《四阿含》中皆没有硬性规定说,只有符合“三法印”或“四法印”的经义才是佛说的法。而且在《四阿含》中,尤其以《杂阿含》所结集的内容最为“精湛扼要”,又以《杂阿含经》前半部经文所说最符合“三法印”所说的“精简扼要”的修行原理,故一分学者判定《杂阿含》前半部经文是最符合佛所说的“原始佛法”,其余皆有后来添加及演绎的意味在其间,而依《杂阿含经》所说为依据,以此推论另外《三部阿含经》乃至“大乘佛法”皆是后起的,由佛弟子辗转汇集而成。
3.《杂阿含经》中“相类法义”汇编在前半部
探究《杂阿含经》,确实比其他《三部阿含经》的内容来得“精纯扼要”,尤其前半部经文大多是与“三十七助道品”符合的禅修原理。但是于此必须提出一个疑问:
与其说《杂阿含经》前半部经文符合“事相应教”的精纯扼要的修行原理,不如说是“有心人士”将“相类法义”汇编在前面,已经不是第一手资料(前已说明)。同理可知,其他《三部阿含经》皆有“菩萨”的名词,或“佛道”的名词(《中阿含》),唯独《杂阿含经》正文没有“菩萨”的名词,是否已经被“有心人士”删除?(实际上在卷二十三“六○四”已有多次提“菩萨”的名词,及“菩萨摩诃萨”的名词在其中),因为是在佛涅槃后的“结集经文”,是否已经辗转有因“对法义的认知不同,而将‘四部阿含经’做辗转的汇编、删改、校正或去除,乃至补遗亦未可知”!因为佛涅槃后的一百年间所流传的《四阿含》是否真的是“原始结集”风貌亦未可知!而不是等到佛灭度的一百年后因印度教团的辗转分裂成十八部派,《四阿含》才经由部派佛教的认知不同而渐次完成结集的。一分学者以《杂阿含经》所说才是“原始佛教”的风貌,其余皆是后起的,是以“凡夫忆持、背诵”的观点来“划地自限”。一分学者因为研究“阿含”的动机不同,自然会形成“划地自限”的情形。但是后世的佛弟子更应深深的思惟以下的问题:
4.佛弟子应省思以下所列二十四点问题
①佛出世只会为弟子开示“如何修行解脱的法义吗”?而且在《四阿含》中只是长文、短文之别。(即三十七助道品,不出戒、定、慧三学的修行原理,《四阿含》中比比皆是),如《中阿含》卷一……卷三十六,《长阿含》卷一(十二因缘)、卷二(四念处)……。
②佛出世除了为弟子开示“修行解脱”的法义外,难道不会为在家、出家弟子开示修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得证各种果位的内容吗